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9:24:2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论语读后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在寝室无意翻看《论语》,这句并非经典中的经典的话却一下深深的印入我的大脑,久久的挥之不去。入睡后再起身看译文,发现不是完全像我所理解的那样,但也八九不离十了。选中它,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还希望它能引起我们对所处现实的警醒。

好了,先说这句语录。“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过错、犯错误。在我看来,一个人犯错的原因真的很简单:要么为了他个人的利益,要么为了他所在小团体的利益。而“党”在这里,个人认为应该指偏私,偏袒。引申的意思应该是自私或者私利的意思。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人们衡量人的观念也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物质。一些人仅仅只为了个人利益能得到顾全,不顾公道,只顾自己,经济贫困的自然想要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钻营,不甘平凡的自然想要不择手段去攫取,已经有所成就的还要进一步不择手段地开拓发展,永不满足。是的,也许他们的眼前的利益是得到了,但最终结果了?

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乡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志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资源。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这些关系,公是公,私归私。但有些人却用这些关系投机钻营,谋求个人私利。大家都知道文强吧,这个呼风唤雨的人,这个笼络了政界、商界甚至黑社会的人,最终在一声正义的枪响中结束了他的所有,他那张精心织造的网,也最终被一一拔起。

一个人生活的圈子,必然与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你就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如同一张网,你就是网的一个结,你会影响别人,也会影响自己。所以犯的错误,与你周围的人犯的一样,而别人所犯的错误,你也会不知不觉的去犯。 观过知仁,孔子论语中一共用了一百多个“仁” 但他一直没有给出仁的定义。在这里,我也很难将这个“仁”解释清楚,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在这里应该特指仁是不自私,不自利。《老子》也有所说,人的德性,应该效仿苍天大地,养育万物而从来不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人类中具有真性情的圣者,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公众利益之后,将自身的权利置于公共权利之外。当看到别人因为自私自利而犯下过错的时候,要及时的回光返照,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错误,然后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仁了。因而自觉地保持道德的操守,不损人利已,不损公肥私。我并非说人的生存就只是为了贡献,但我觉得人的所思所言所行,都有必要去思考如何达到人已两利的最佳效果。

仁与不仁,只在用心,任何的形式都是内心的体现,只有从内心流露出来的仁德,才能有完美的外在表现。进入大学,我们开始了一种与十二年读书生涯完全不同的生活,在这个半学校半社会的生活圈子里,我们如何提高个人的修养,如何继承和发扬先贤的优良品质,如何将中国塑造为一个精神与物质共同发展的强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苟有私党,而天下必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推荐第2篇:论语读后感

众所周知,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论语读后感三篇,欢迎大家参考。篇一:论语读后感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篇二: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篇三:论语读后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论语。别说里面的内容了,就单单简介就把我吓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主在法国巴黎说:”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确,我读了大半部论语,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学习的道理。

论语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说的话。背论语,真是受益匪浅。

论语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两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有时候,我们考试成绩下来了,考了95分,自我感觉不错,因为还有好多同学排在我后面呢。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这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华,在我们现在那么发达的社会都那么需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深奥了。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推荐第3篇:《论语》读后感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复习对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论语》读后感,欢迎借鉴参考。《论语》读后感1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2

寒假期间,我没有读莫言的文章,但我用心背诵了老师布置的《论语》。在背诵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8年),名丘,字仲尼。孔子的思想,他说话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之于《论语》一书。《论语》里面内容丰富,写有关于父母的内容,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教育我们作为子女的出门进家要跟父母打招呼,别让父母不知道你去了哪儿,不要让父母担心。还有写关于人的,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导我们每个年龄阶段所要做的事情。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从书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等等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令我们得益不浅。

《论语》读后感3

《论语》是孔子写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个大人物,他是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分为奉道、尊礼、崇仁、重孝、尚德。

我最喜欢的是这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习了又常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还有就是“见贤思齐”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和他看齐,要和品德好的人多学习。

读了《论语》的一些文章,使我又多了些知识。我以后要多读一些关于论语的书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将来更好的卫祖国做贡献。

推荐第4篇:论语读后感

众所周知,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论语读后感八篇,欢迎大家参考。【篇一: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篇二: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篇三: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婪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推荐第5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下面是关于论语读后感5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读后感

论语乃修身阳性,人生之道,必读之本。

学,是孔子教书的首要。每一个人不论他是职位高低贵贱,只要他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如今成为一种摆设。不懂得你问了吗?如果你觉得像别人请教问题就低人一等,那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永远也学不好。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动,不卑不亢的态度去请教,达到学习的态目的。

学会了学习,学到了知识,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正处。不要让知识去支配你!不要做一个被动者,同时也要学会权变,让学习的知识,智慧,品德融为一体!

还要善于反省自己,该说的话该做的事,说了没有做了没有;不该说的,不该做的是不是也去说了也去做了!要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觉得这点对我影响很大!

孔子还有最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分享。雨果也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种思想。新东方总裁于洪敏的成就得益于他的众多朋友的支持,而知些朋友的支持就来自于洪敏在大学时期的乐于分享,所以他需要的时候他的朋友就从世界各处纷至沓来,成就了新东方,成就了俞洪敏。

论语读后感

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些国学经典,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论语》。

《论语》源于周朝,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就像一位老师,里面的许多句子都给予了我们启示,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了我们看人的方法,正如黎巴嫩的纪伯伦所说的,看一个人,不要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听他没说出的话。所以真正的好人都不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圣经》十戒中的“己所欲,施于人。”更先进了一步。比如说,在大冷天,你刚刚运动完毕,身体很热,便拿了块冰棍吃,你能硬让冻得发抖的父母吃吗?不能!所以它所说的是一种保守的品格,自己不想的别强施于别人。这条法则很有用,譬如做生意:你想买质量差的商品吗?肯定不想!那你就别生产质量差的商品,也好让别人收益。

看了这本书以后,很惭愧,我觉的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许多,但人们的品质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我们虽然物质文化不丰富,可精神文化却发展到了顶峰。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夜不闭户。而如今有这种现状吗?现在人的品格问题寻根究底起源于教育问题,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很少注意学生的内心思想,品质也很少关注。我曾经做过计算,现在我们一学期共有近四十次考试。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次考试,人人都关注孩子的分数,极少注重孩子的品格。分数是什么?分数成了家长们的面子,是用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和精力换来的!这样的填鸭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高科技的人才,而是考试人才。这些人墨守成规,整天纸上谈兵,根本不会实际操作,除了考试一无所长。再说了,就算能培养出高科技人才,品质不行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祸国殃民!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北大、清华这些高等学府里的优秀学生还会有个别自寻短见?

我诚心的希望,这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能够早点醒来,学学两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文化。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推荐第6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对于第二则,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广东番禺人,一次和他闲聊时,我突然忆起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对一种猴子的称呼,后来我查了词典,也的确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国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问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语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词典,一边笑着一边查给他看,他的脸色便慢慢的难看起来,我却自顾自的补充道“你们番禺人就都成外国猴子了„„”话没说完,他勃然大怒,扭头就走。后来我也觉得是自己没考虑他人的感受,没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则,我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同学,都可能有自己的几个独门“绝技”有篮球猛将,堪称乔丹第二,有数学天才,堪称华罗庚再世,有科学爱好者,大有创造超越《相对论》的《绝对论》的雄心壮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渊博,就得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一点一滴的精华,如此的好学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样的伟人。

推荐第7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黄丽琴 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学习成长,在假期里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并为每位教师赠送了《论语》和《是什么使教师进步》两本书,使我们在学习中得到收益。

孔夫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圣人”。

《论语》是圣人的经典著作。《论语》语言质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后人的信仰、尊重,是后代人必读的一本圣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学习这本书受益非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 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校领导真是我们的救星,及时为我们增加营养。

当今社会知识裂变“一日千里”,知识在不断更新。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势的需要,所以老师要经常更新知识结构,要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心与敏锐感,为了培养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 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 ,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夫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 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定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推荐第8篇:论语读后感

>读后感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

如果我们整篇将《论语》过一遍的话,我们会发现孔老夫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他通常都是简略易懂的语言给我们点出一个人生哲理。就像于丹教授在谈她读论语得到的三点体会一样:“其

一、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其二 这个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其三、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读过《论语》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离圣人其实并不遥远,甚至我们可以看见他脸上熠熠闪光的笑容。

《论语》仿佛就是我们人生海洋中的一支锚,它深深地扎在海洋之底的泥土里。它告诉我们根在哪里,何以“不忧不惧”,何以成为真正的君子。学生问孔子君子道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第十四》)也就说只有我们的更仁厚、更清醒智慧、更勇敢,我们的忧惑惧自然就会少一些。这也是孔夫子给我们讲的一个修身之道,也就说我们只有从得悟自知到修身齐家而至于治国平天下。

每个人都想成为君子,那么如何成为君子?孔圣人也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子曰:“君子于敏于行,而讷于言。”(《论语〃里仁第四》)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而且说话的时候要谨慎。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君子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也可以先把自己要做到的说出来,以其为目标,言出必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第四》)君子见到好的事情就要和他看齐,而见到不好的事情就要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过错。很多道理都是朴素的、浅显的,但是确实要做起来确实艰难的。

我们可能达不到圣人所要求的,但是我们还要以一个高目标来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才能一直往高出走。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第十六》在君子旁边做事有三点是要注意的,没有轮到你的时候不可随意乱说一气,而轮到你的时候却三缄其口,不看别人的脸色而胡说一通。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君子能看到大义,而小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将“仁”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孔子告诉我们要从内心之中去叩问自己,是否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仁者。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连尧舜这样的贤君明主都不能做到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兼济,我们又怎能做到呢?所以我们要做的需要做的绝不是那么大的,仅仅可能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就可以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孟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那每一个人就都是圣贤。

我们一直认为“仁”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从孔子的言行中我们会发现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人均可做到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不难看出其实孔子眼中的“仁”其实就一个字,那就是“爱”。 爱我们的父母,

爱我们的兄弟姐妹,爱我们的亲朋好友,爱一切我们能爱的人。

推荐第9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论语读后感2011。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小荷 作文网 www.daodoc.com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读后感《论语读后感2011》。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推荐第10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有句话说的好:‘读史使人明智’论语就是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的学习它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等为人处世之道,我学到最多的是学习。

论语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书本学,不如向世人学,学习是一种悟性,处处皆学问。人的行为,价值观,礼俗,知识的传承,体现在的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一个人的内心有智慧,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这就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论语可以让每个人都各有所得,受益匪浅。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们不断努力学习,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我们就会更充实。

第11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带我穿越时光,回到几千年前,来看一代名儒孔子的思想道德。

君子,在古代就有学识有道德,讲仁、义、礼的人。那么在孔子眼中,到底怎样的人才算君子呢?

首先,我想君子应当有课宽容的心。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孔子眼中一个可以称为君子的人一定要有一颗宽容待人的心。蔺相如以宽容之心对待廉颇的刁难,展现了君子的博大胸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由古至今的名人雅士,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君子们哪一个是没有宽容坦荡的胸怀呢?

“百善孝为先”,在孔子眼中孝是大事。“其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一个 懂的孝的人,才能做到忠义,才能成为正人君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行有余力,则以文学。”可见在孔子心中,孝是做人之本,比学习知识重要的多。舜登天子位后,仍然恭敬的去拜访父亲。孔融让梨,小小孩儿便知道孝顺父母。“父母在,不远游。”孝是一个君子,是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都应该做到的事。 君子还应讲求诚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生活是很难立足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治理国家也应该讲求诚信。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可见,讲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还能给人们带来福运。

当然,作为君子还应当有很多别的品质,比如善于反省,敏而好学,虚心求学,不耻下问。还要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要注重礼仪,不做违法乱纪的事等等。

尽管并非孔子的所有思想观念都与我们现代社会相符合,但是在《论语》一书中所讲的做人道理值得我们去反思,去学习。

读一本《论语》,读一本人生法则。

第12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夏煜农

何又为君子,《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简而言之便是“爱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还是很宽泛,于丹总结出了四个君子的标准。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宽厚他人,严于律己。

二、志必坚。君子胸怀天下,有远大志向,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恒心与定力兼备之人。

三、易事而难悦。君子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友善的,不会去结党营私,很容易处事,但是难以取悦,也就是贿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把漂亮话说在前头,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后再从容道来。

这样的君子标准做来很难,也非一日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子、圣贤之人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子的生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而失望离去,自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自己的思想,历经十四年却终不见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后将精力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时逝世。

正是因为这份坎坷铸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宽和爱人的胸怀,但他也绝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报怨”,他认为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态度去面对有负于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

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从之。”有个仁者掉井里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为在孔子看来是“罔行”,是不动脑子失了分寸的行为。

君子,或说贤者的标准,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论语》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标准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就如《心得》开篇所说,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真理。这标准我们个人也许终其一生也许也难完全达到,但不可忘记,不可力有所及时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导自身。这也必是个漫长无止境的历程,正如人人能说的那几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语出《论语》,是孔子自我总结的心路历程。大彻大悟之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可参照的都是这循序渐进非跳跃式的发展历程。

第13篇:论语读后感

文章标题:论语读后感-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圣人很难做到,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得到,大家都是众人,甚至是小人。小人不是我们所推崇的,我们所推崇

的是君子。君子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是我们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所以在《论语》里提到君子的就有80余处。那么,《论语》里崇尚的“君子”是怎样一种人呢?

一、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

1、君子坦荡荡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2、君子无所争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

3、君子喻于义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二、君子是一种能力高强的人

1、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记录了孔子的话“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行。

2、文质彬彬“文质彬彬”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无适无莫《论语·里仁》记录孔子的话:“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无适:没有专门的规定一定要这样。无莫:没有专门的规定不能这样。义:宜,适合。比:挨着、靠近。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样做,而是怎样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这里所说的情理,实际上表现了作为君子的一种智慧,一种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君子是一种勤勉自律的人

1、修己以敬君子是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君子的自我修养正如《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

2、矜而不争“矜而不争”就是要庄重自守。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3、躬行君子“躬行君子”就是指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在言行方面,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方面的政事)。正因为君子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能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

4、安守节操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君子是那种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的人。因此,君子很注重名声。

四、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1、君子道者三君子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慢待;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

2、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年老了,血气衰退,应警觉贪得无厌。

3、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天命,因此不怕它,不尊重在高位的人,对圣人的言事也进行戏侮。

4、君子有三变君子给人三种不同的印象:远远地看到,给人庄严的样子;接触他才感到温和亲切;听他说话使人感到严厉。

5、君子有四重要重视百姓、粮食、丧礼、祭礼。同时,宽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诚实讲信用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勤勉就会产生功绩,公正就会使百姓高兴。

6、君子尊五美君

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态度舒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庄重,却不凶猛。

7、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九种情况要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庄重;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

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问,要考虑怎样向别人请教;欲发怒,要考虑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以得到的东西,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论语读后感-君子之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语读后感-君子之道。

第14篇:论语读后感

【一】

悠悠华夏五千载,璀璨文化的源头是《论语》。

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

这一位文化的传承者,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神巨人,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为时光所尘封的门,于是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射进,温暖充溢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语铺展起了一条充

满哲理芳香的坦途,于是子子孙孙踏响了成功的凯歌;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成了一把坚韧的利斧,于是广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

读《论语》,是一种享受。仿佛静心独坐于清泉碧水畔,在烟熏缭绕间,细细品茗.《论语》的字字精华便沉淀在绿叶清茶之中,咀一口,它们就顺着舌尖流入体内,纯化了身心,顿觉一阵清香涤荡胸怀

读《论语》,是一次旅行———漫长却不苦闷。弥留在充满油墨清香的字里行间,感受着儒学思想的魅力:是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踏实与求是,是那“己所不欲,勿施为人”的仁

爱与正直,是那“人不知而不愠”的包容与豁达,是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明达与诚恳……道不尽,言不穷,《论语》所充盈的儒家气息是如此的浓厚,如此的庄重而深邃!沿途的每一处风景

,都足以令我为之心神向往,难以忘怀。

读《论语》,是一种学习。在品读间,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在“仁”的思维熏陶下,感悟人心之伟岸,让“自爱”与“爱人”这两朵人性最美好的芳花,盛开在每一位贤士的心中,“仁”,以最高的道

德原则的地位,统率起忠、恕、恭、信、敏、惠、智、勇、刚、毅,作为一位贤士,难道不该以“仁”为终身所追求的目标么?于感悟中,学习修身治学之法,那是“温故而知新“,是”学而时习之“

,那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读《论语》,是一场洗礼。让原本枯槁的心灵得儒学的甘霖以滋养,让原本疲乏的思维得精妙的哲语以启迪;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语,那一则则平实却韵味深远的文字震醒了你我昏昏欲睡的文化修养

的心,浇湿了你我被快步骤的生活烤干的内涵的世界。

读《论语》,感受到的是文化的芳香馥郁,品味到的是精神的点滴精华,领悟到的是思想的深刻内涵。

读《论语》,于心灵间,荡漾起一片纯净。

【二】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

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圣人很难做到,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得到,大家都是众人,甚至是小人。小人不是我们所推崇的,我们所推崇的是君子。君子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是我们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所以在《论语》里提到君子的就有80余处。那么,《论语》里崇尚的“君子”是怎样一种人呢? 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

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

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君子是一种能力高强的人

《论语·为政》记录了孔子的话“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行。“文质彬彬”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论语·里仁》记录孔子的话:“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无适:没有专门的规定一定要这样。无莫:没有专门的规定不能这样。义:宜,适合。比:挨着、靠近。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样做,而是怎样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这里所说的情理,实际上表现了作为君子的一种智慧,一种分辨是非的能力。

君子是一种勤勉自律的人

君子是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君子的自我修养正如《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 “矜而不争”就是要庄重自守。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躬行君子”就是指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 在言行方面,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方面的政事)。正因为君子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能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

君子是那种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的人。

因此,君子很注重名声。

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君子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慢待;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年老了,血气衰退,应警觉贪得无厌。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天命,因此

不怕它,不尊重在高位的人,对圣人的言事也进行戏侮。

君子给人三种不同的印象:远远地看到,给人庄严的样子;接触他才感到温和亲切;听他说话使人感到严厉。

君子有四重:要重视百姓、粮食、丧礼、祭礼。同时,宽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诚实讲信用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勤勉就会产生功绩,公正就会使百姓高兴。

君子尊五美:君 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态度舒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庄重,却不凶猛。

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九种情况要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庄重;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问,要考虑怎样向别人请教;欲发怒,要考虑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以得到的东西,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第15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基本掌握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从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或家庭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了。

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子曰:“君子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解决它,就不会逃避。可见,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

这是一个处处充斥着铜臭味的时代,内心经常处于浮躁的状态,难以平静下来用心地思考。我们忙忙碌碌,汲汲营营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做过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对待事情经常万分谨慎,三思方行。我们经常都用着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人,却弄不清是自己欺骗了自己,别人欺骗了自己还是世界欺骗了自己?有的人经常挂在嘴上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叫天下人负我。”于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为了得到本不是自己的利益,开始了恐怖的勾心斗角。美其名曰:我这是为了生活,生活本就是这样的,剥下那张皮,谁又比谁更高贵呢。是的,世界原本便是这么残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可是,世界若就

此这么恶性循环下去,而终达到一个人人自危的危险状态,我们该如何拯救自己的孩子,如何获得生存的安稳。我们之所以这样活着,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活着,然后活得好。可是整日诚惶诚恐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其实,我们提倡孔子的“君子”思想,并不是说要损害自己的利益,然后成全别人的利益。而是以联系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孤屿,而是与世界这个广袤的大陆连在一起。有的时候,损害别人利益便是变相地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以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亦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我们与人交往行君子之道,其实从另一角度上来说也是为了尊重自己。因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一个人由于不能确定自己,则会变得虚荣,则凡百一切皆可为动摇,道德、文章、朋友何可持之以恒?确定自己是自重,自重而后他人能重。所以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乃以道德的规范确定我在他人中之所在,而以理性的内省导入道德之境,所以孔子又说:过,则勿惮改。

《论语》一书中,关于君子的叙述,还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钱观”等等,句句都饱含真理,读来发人深省。这些不因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而褪色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我们应该多读读《论语》。

第16篇:论语读后感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读后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打开这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经典读本,感受到的更多是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伟大光辉。《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可以说,论语这本书颠覆了曾经的我对迂腐呆板的所谓的士人、君子的片面印象与观点;亦从中懂得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度与胸怀。

《论语》所呈现的是一位任重而道远、诲人而不倦、知行而合一的人性先知形象。也正因此,曾经以为她是如此光辉而仰望不可即,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将她静静涵泳,品其菁华。然而,近观她,静如易中天所讲“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她的解说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而是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学习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朝闻道,夕死可以”。曾经的我是如此的骄躁,冒进,浮夸,品《论语》,感悟的不仅仅是一种获得知识与经验的途径和方法,我懂得了程子先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谆谆教诲。然而,她更是对心灵的净化与洗涤。在这个与日喧嚣的世界中,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贪脏吐垢,不能自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给处在这个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浮躁的世界的我怎样的如沐清风,如饮甘霖。那一刻的宁静与感悟,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诗篇!

处事之道。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人与人之间即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而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子又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让我懂得要真正地与人和谐相处,首先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还在于把握好彼此的距离与尺度。只有这样,方可于人世中,香远益清,灼灼其华,以人格之优秀,成就人生之卓越。

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曾影响着我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曾几何时,几多烦恼,几多颓唐,几多感伤,又有几多彷徨,倘使我能以己之生拓宽命运之深度与广度,以少年之精锐叠之以中年之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么,无论是岁月的洪流扑面而来,还是滚滚尘埃迷乱了那颗赤子之心,你依然伫立,飒飒西风尽。

其实,再品《论语》,贯穿全书的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的心理建设。从而成就自我之弘毅,外柔而内刚,自知而知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清玄曾说:“所谓菩提者,常在提升与超越;所谓般若者,常有弹性与柔软;所谓空性者,扫除了一切的盲点、暗影与欲求;有如湛明的天空万物之理相通。”时事因时因事而变,有时重教化,有时重律法,有时重军事,有时重民政,有时重内政,有时重外情,任何一种理论既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更非一劳永逸之良药。知而行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

在纷繁的社会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们,在职业角色的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不够幸福?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等到日历已发黄,徒留下人的喟叹,却又莞尔,那串或深或浅的脚印,便是整个人生吧。

第17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牵着蜗牛散步

从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起,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又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涉及了处世、道德、从政、教学, 哲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读《论语》,总能让我们有所启发。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积极。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创新。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为他众多的智能,才他使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平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所以,作为老师的长辈们,应该将“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将“学而不厌”作为自己的学习标准。充实自我,奋斗一生。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总之,论语带给我许多启发,这是一本令我终生受用的书。

第18篇:《论语》读后感

导语:众所周知,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篇一:论语读后感】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讥笑的眼光看。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下载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但*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卖国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官场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单于为了瓦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汉武帝赐的使节拿在手上。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心将苏武放归汉朝。汉武帝开始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后来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动,动员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苏武仍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的使节,衣着褴褛,仪态从容,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

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然出现偏差。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律允许范围内”、“违纪”、“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喜欢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安贫乐道”思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都还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孔子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有收,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居然还被人举报,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体现了安贫乐道思想。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挺起个冬瓜一样的大肚,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开口就是粗话脏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有的人不讲社会公德,随地乱丢脏物,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喧哗、吸烟、吐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

美国原总统里根说他在中国的一次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受教育的事。里根访华到西安,当然是微服私访式。看见街边有个小女孩卖甘蔗,里根突然想买根甘蔗来吃,一根甘蔗一毛钱,里根没零钱,拿出一张10元“大团结”付钱,小姑娘找不起,涨红了脸。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卖甘蔗的来说,10元相当于巨款了。里根也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以一种“周济”的心情,“美国式的宽容”,摇手说不要了,然后怀着一种对第三世界国家作了贡献的满足离开。

没料到一会儿小姑娘叫喊着,迅速追上来,把该补给的钱补给里根。里根后来说,他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他以一种施舍的心去施舍,反而到是自尊自强的中国小女孩对他进行了施舍。使他先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里根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总统因素外,他以尊重他人心做事,尊重的对象不光是经济巨头、国家首脑,对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注意到细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看于丹论语心得,重新认真领悟古老理论精华,心里产生许多共鸣。在多年忽视文化、漠视文化之后,终于发现文化的重要性;在感受了人生百态、生活艰辛之后,更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精神,文化的魅力,文化调节社会行为的作用。但要真正达到论语的境界并不容易,还要靠自己继续深入学习,勇敢实践。以前只要一谈论语,或者引用一句古话,马上有人说“宝气”,更不用说身体力行了。“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我们应该重新解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

【篇二:论语读后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篇三《论语》读后感】

对于整个东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许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许,如果所有无法摆脱的精神制约都可以视为宗教的话,孔子确实是这样一种后果的直接缔造者。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诚的教徒永远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国宗教始终不过是无数围绕“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会有一个帝王真的允许哪个宗教来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会有哪个人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去探讨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人性觉醒期,因为中国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片刻从人生活的世界移开到上帝的宇宙中去过。中国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子不语”所表达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实质则是漠不关心,以致所有“怪力乱神”在最初就驱逐出了研讨的范围,也使得在后世这种实用主义的风气经年不绝。

然而着眼于现世,却并不意味承认现实。

东方的读书人,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真,因此我们看到后世虽将孔子本人拜为先师,却没有几个强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经营他的政权。尽管如此,那些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轻贱。今时今日,中国人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它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但它一直以来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谁也还没见过它的完成。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因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悖论。

儒学的本末,都成为这个悖论之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根基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它决不可能实现,同时任何理论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结果就是连它的创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进去。讽刺的是现实之中,孔子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只是做好全部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降临。众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们看到过最标准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因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现实,就会明白要改变已成规矩的方圆只能是种妄念。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欢音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与优雅,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他成为了不可被战胜的人。

【篇四《论语》读后感】

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对于第二则,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广东番禺人,一次和他闲聊时,我突然忆起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对一种猴子的称呼,后来我查了词典,也的确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国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问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语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词典,一边笑着一边查给他看,他的脸色便慢慢的难看起来,我却自顾自的补充道“你们番禺人就都成外国猴子了……”话没说完,他勃然大怒,扭头就走。后来我也觉得是自己没考虑他人的感受,没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则,我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同学,都可能有自己的几个独门“绝技”有篮球猛将,堪称乔丹第二,有数学天才,堪称华罗庚再世,有科学爱好者,大有创造超越《相对论》的《绝对论》的雄心壮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渊博,就得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一点一滴的精华,如此的好学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样的伟人。

小小的一本语录体书籍,从治国,到为政,再到做人,无不有详细的思想与感悟,宋朝的宰相赵普曾称,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我们普通人也能说,我们以一本《论语》治人生。

第19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一、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二、《论语》一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选自《论语》之《为政》)

三、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四、解释意思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则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五、我的理解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样,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就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就会被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然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六、联系大学生活实际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与思,审视自己在工作过程、工作环节、工作结果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在回顾、反省基础上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使认识不断提高,经验不断充盈,知识不断更新。因此,思考与学习的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素质的稳步提高和工作能经验的不断增加。在生活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良好、激情、宽松的思考和学习的氛围可以促成我们思维活跃,兴味盎然,而沉闷的学思氛围,则使我们思维受到很大的抑制,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思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学思网络是个人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向成功的关键。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同学,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

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同学,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七、对我的启示

一个人从就手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若只学而不思,那就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面不化,难以吸收、消化,所学知识无法变为“已有”,除了学思并重之外,积极地吸收新知,也是一中能拓展知识领域的做法。当然在吸收新知的过程中,还是必须兼顾到学思并重的原则,如此方可得到正确的新知。

第20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谨信”、“仁爱”,然后“学文”,这就明白告诉我们,应以修德为先。论语中,修德之道无处不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已是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人之“五德”。至于修智,《论语》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为学之道和“举一隅”而“三隅反”的学习方法。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做人”乃“治学”之本,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虚浮而学,德才具不兼备。

在现在社会中,孝道、仁爱、修身和治学,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为学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于丹论语心得 读后感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一)为人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

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

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

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三)交友之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