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毛选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54:15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毛选读后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有感

从家中翻出这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部集子已经小有年代了,放在家中也已有些年岁,可我从未认真拜读,偶尔随手翻阅两页,现缘于此次契机,好好读读这本书。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重要的著作。其中有些故事和理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均有所涉及和了解。

在将读未读之时觉得这绝对是个很艰巨而漫长无趣的过程,毕竟甚少拜读此类作品的我对此类书籍的认识还停留于认为只有较为枯燥的理论,在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之后,甚为惊喜,结合了毛主席的所见所思加之最后做下的结论使得理论部分也因为一件件事而显得更加让人记忆深刻了解透彻。

毛选诸多篇章之中我较为喜欢的是他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潮流声势浩大,以陈独秀为首的右派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农民革命斗争。毛泽东的考察历经一月,和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得到了不少的材料。他先陈述农民运动概况和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后,过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娓娓道来,明明白白,铿锵有力。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令我佩服的是毛泽东高妙的语言,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朴朴素素的口语化文章,深邃而有力。这是很多很多书籍文章所缺乏的,不管是文艺类,还是所谓学术类著作。其中十四件大事令我印象深刻,第一件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第二件政治上打击地主(清算、罚款、捐款、小质问、大示威、戴高帽子游乡、关进县监狱、驱逐、枪毙)、第三件经济上打击地主、第四件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打到都团、第五件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第六件推翻县官老爷衙门差役的政权、第七件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第八件普及政治宣传、第九件农民诸禁、第十件清匪、第十一件废苛捐、第十二件文化运动、第十三件合作社运动、第十四件修道路,修塘坝。其中从对非革命阶级的处理到对农民自身的规范,再到对农民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一步步做得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不过其中也有规范的令我奇怪的地方,如农民

诸禁中禁止煮酒酿糖,对养猪鸡鸭的数目都进行了限制,还禁止杀牛,后仔细想想发现大多与谷米等和人生计食物有关,应该是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关,询问了爷爷,得知当时基础极弱,一切犹如从头开始,万物复苏之际,要先养活人,才能考虑提高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在毛选中也有不少熟识的历史事件如其1928年11月25日写的《井冈山的斗争》,其中从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几方面描述了当时割据地区的形势,让我这种对历史一知半解只了解皮毛的人学习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在毛泽东主席1929年12月写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其中包括了对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一系列观点问题做出的描述和纠正,其中有许多问题主义并不只有当时有,也存在于现在我们的思想中,如其中有少数人的提议被否决,他们就不诚意地执行党的决议,现今也有人对自己不满意的领导指示听过算过敷衍了事,最后导致进度落后,成果少。又如个人主义中的报复主义、小团体主义、雇用思想、享乐主义、消极怠工、离队思想,这些问题不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不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普遍存在,书中讲到的纠正方法是主要是加强教育,从思想上就整个人主义。再则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执行纪律要得到。并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调整,以改善物质条件。个人主义的社会来源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当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说明这一点。这是针对当时红军而提出的方法,对于现今物质丰富的我们来说并非有过多效果,不过从中我们能了解和发现原来我们身上有如此多的小毛病,那种个人主义的毛病虽小,但杂而多,时间长了,当它成为习惯习性,当它根深蒂固我们改不掉的时候已为时晚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我看到这个标题时觉得如此之熟悉,不过也只是认为这是毛泽东主席说的一句话,并未想到其中还有如此文章如此深意,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当时毛泽东主席的这篇文章安定了不少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旗帜飘扬中国,点亮了

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时党凭着这个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如今的我们也应继承这种信念在生活中战胜困难,不气不馁,达成愿望。

在读毛选之前,对党对毛泽东主席心中难免有奇怪的想法,算是叛逆心作祟,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党的成立发展过程吹毛求疵的人不在少数,读了第一卷毛选之后觉得,当时真的很不容易,包括毛泽东主席的一批领导人及领导下的红军和生活在中国的贫苦人民,在没有先例没有可以完全借抄的理论下,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发展,找出适合自己国家的理论,国家从不是一个可以试验的地方,它关乎上亿人民生活,领导人在下达一个个命令时可见其深思熟虑,至今中国在大方向上没有出现过很大的偏差,艰辛历尽谁得知。

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收获良多,在今后时间里得空必找到后三卷再细细品读。

推荐第2篇:毛选读后感

革命的理论来自革命的实践——《毛选》第三卷读后感《毛选》第三卷反映的是1941年~1945年间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历程。这段时间中国革命斗争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战略僵持及战略反攻阶段。第三卷所收集的文章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建设等方向工作的思考、总结以及对具体工作的方法指导既有认识论的思考又有方法论的指导其中经典名篇有《〈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等。

在这些篇章中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组织原则、工作方针对当时队伍中出现的教条论、经验主义等各种不良倾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他通过自己的革命工作实践总结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方法论原则。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指出在“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等方面的学习方法要进行改造”。要以科学的态度即以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对待学习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要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马列主义中找立场、观点、方法要有的放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明确了我们的文艺为谁服务

的根本性问题。我们的文艺不是为百无聊赖、懂得发愁的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力量、未来服务。在《论联合政府》文章中他详尽地分析了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党的工作路线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构想明确了现阶段革命战略定位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全面展现了联合政府在工农业、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是伟大的实践家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百折不饶的坚毅精神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过了前人从未经历过的曲折和低潮把中国革命事业推进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重温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毛泽东科学思想的号召力、革命精神的凝聚力、伟大人格的感染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浪潮中我们应当把理论的指南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在丰富的革命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工作方法、认识原则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经受得住考验不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成为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推荐第3篇:毛选读后感

读《反对自由主义 本本主义》有感

在进日通过学习毛泽东选集的《反对自由 本本主义》,我个人感觉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公司领导为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学习这些章,深深感到了领导的良苦用心,给了我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从中学会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科学方式。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列出了十一种自由主义的表现,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我也在审视着自己的行为。日常工作中,发现他人在工作上存在问题,碍于情面,也不愿深说,轻描淡写地提示或只作暗示,让其自己发现、自觉改正,求得一团和气,还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搞好团队的团结,实际上于人、于己、于工作都是有害的。现在明白,如果你不能诚恳的指出别人的缺点,把坏的说成好的,你自己也不能得到别人中肯的批评和忠告。我们应该不断的认识自己,改进自己,除了自我反省以外,就是需要同事们客观反馈和真实的评价。同事之间只有相互关怀,共同进步,人际关系才能自然而然的达到和谐状态。少一些勾心斗角少一些所谓的利益冲突。我们都是为了部门良好发展共同努力,不要把个人利益和个人欲望做为工作的最终目的,在我们公司这个“小社会”来说,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也是这样的共赢。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应该以工作为主,工作中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明确的指出,哪怕会有一些争论,只要得到的结果是好的,公平的那就可以了。把公司的事情都要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不要

因为这个工作没有分配给你,就置之不管,不能出现自由主义思想,应把握大局观,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把思想战线统一起来,共同努力,实现多赢。

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管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如果把管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至于管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总之,《反对本本主义》的学习中让我得到了一句话“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真理”。只有自己去亲力.亲为才知问题所在。

房务事务部:白志成

推荐第4篇:毛选读后感

近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将《毛泽东选集》粗读了一遍,虽说以前也偶尔翻阅过几次,但当时认识肤浅,并无法深刻体会伟人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附在一篇篇文章纸背的红色历史。读了这些平时不怎么愿意碰的书之后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毛泽东以其犀利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

纵观《毛选》第一部,给我启发做大的莫过于《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了,因为它们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精华的缩影,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对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在文章最后,他指出如果我们经过研究能够真正早点懂得了这些,那么我们就能够击破一切违反马列主义基本原则的那些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通过对整部著作的总结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文章无不蕴含了这些哲学理论在实际革命工作的的思想精髓。

如果真要说《毛选》有什么瑕疵的话,我想最明显的就是《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因为现在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类都是受难者,只有斯大林指示的方向,只有斯大林的援助才能解脱人类的灾难”。虽说这篇写于斯大林六十岁生日前夕的文章或许只是应景之作,但这样的文字还是让人很不舒服。坦白的说,这几乎完全颠覆了毛泽东的个性。还有,不少文章末尾动辄出现的“万岁”两字,总让人联想到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而且这些瑕疵还使毛泽东这个伟人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许多深奥之言都未能认识透彻,但收获也已不少。正如“半部论语治天下”,《毛选》里的睿智之言,哪怕仅是精通三五处,就足够使我们受益终生。以后我一定还会抽时间研读这部著作,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第5篇:毛选读后感

迫于老师的压力我读了《毛泽东选集》,在此之前我读过了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之后才发现,《毛泽东选集》远比外国作者写的《毛泽东传》更能让我了解到一个鲜活伟人毛泽东,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年轻时代的毛泽东曾经认为无政府主义才是兴国的路,然而,马列的思想再后来深深的影响了毛泽东并且让他找到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是家庭背叛者,一方面是背离了父亲对他的未来的计划,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封建教育的不满,然而他却深刻的知道团结的重要性,在第一卷中就指出了:“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虽然毛泽东不是农民出身,但却对于农民和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农民阶层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发动农民群众的工作。然而当时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主义者不愿接受他的意见而坚持错误的见解。为此,他回到家乡湖南,对当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做了三十多天的实地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借此纠正党内部分人士对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

毛主席在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毛主席当时已经认识到农民问题的严重性,向党中央提出解决农民问题,已经不是宣传而是立即实行的问题。当时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毛主席看到农民群众对国民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先陈述农民运动概况和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后,过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

之后的几篇选文中,也都提到了发动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足见他对农民的重视程度。显然,后来的中国早已证明了他当时的分析之准确。可以说,共产党能够取得的所有光辉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用辛勤汗水养活我们的农民,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毫无疑问,“团结”二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关键字眼。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另外一篇不得不提的是《论持久战》,在抗日战争初期,针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发表的。当时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全面抗战的第十个月。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但是在思想层面上,当时却是各派分立。而“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争辩引起了国内思想混乱,民心难安。于是就必须得有一种理论,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的现状,又能指导全民族的抗战。这就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的任务,一在于廓清思想,把全国人民从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迷途中走出来,他要批判亡国论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的谬论,使被蒙骗的人清醒,他也要批判速胜论的幻想,使人民能脚踏实地的看清现实,他既要巩固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要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阐明中国的未来,消除国际社会的顾虑。二在于军事上,在战略上对抗日战争作宏观的战略分析,提出战略决策,用以指导整个抗日战争,在战术上从微观方面提出有效打击敌人的战术,指导军队切实可行的实战战斗。《论持久战》担当了指导全民抗战的政治纲领和军事纲领的作用。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但是,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人民。正是这些思想,指挥了中国战争,指导了中国革命,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今的社会竞争如此的激烈而又残酷,无论何时何地自己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分析事物要透彻,不要被眼前的假象迷住眼睛,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认清外 在的事物。没有完美的事,也没有完美的人,短浅的去看问题最终一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毛泽东的心里格局非常之大。我们的思想高度与之是无法相比的。所以我 们只有去推崇去学习。我们这些90后真的应该去了解这位伟人,去学习他,去读懂他。今天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显得更为迫切,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第6篇:《毛选读后感》

从小时候开始,父母、老师就告诉我,毛泽东主席不仅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还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他哲学思想的精华,就蕴藏在《毛泽东选集》中。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没有时间、才疏学浅,我一直没能认真仔细的读过《毛泽东选集》,直至今日,在大学接触到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才有机会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这伟大的著作。

一翻开这本书,我就再也没能停下来。从未想过,读毛泽东竟然能读得兴致盎然,觉得清新之气如春风扑面一般;从未想过,毛泽东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除了有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晦涩。这样有趣的书,我怎么会到今天才来拜读呢?

于是,我专门挑选几篇特别有名的文章来读,例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实践论》等等。因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我第一篇阅读的文章,给我留下很深的映像。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

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特别领导权问题,与革命的同盟军问题,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为他在日后进行的农民运动做了思想准备。对于中国革命这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革命的政治和政治的革命中国革命和革命中国是中国在当代的声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二次革命。革命的时代仍在继续,并未结束。

我也拜读了其他一些名篇,总的来说,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也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蕴含着无数哲理,这些哲理直至今天依旧发人深省。读过后,我受益匪浅,决心继续把《毛泽东选集》认真读下去,以期学习到更多东西,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第7篇:毛选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汉语言113 09 方姮堃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以外通常被叫成“毛主义”。中国共产党则一直使用“毛泽东思想”,或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提法。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就能胜利,就能发展;反之,革命就要遭到挫折,就要失败。这是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经验总结出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进而把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中政治上大部分中立,一部分有影响的人士表现进步,拥护新民主主义,故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集体参加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代表人物参加了新中国的政府机构。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把一部分民族工商业者的市场和原材料、零配件来源切断,一部分资金冻结,促使他们对于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愈来愈广。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诚然,民族工商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同人民政府发生冲突,甚至发动猖狂进攻,但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击退了这些人的进攻,使他们认识到抗拒改造没有出路。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种改造,采取的是“赎买”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按核定的私股股额付给私方相当高的“定息” (年息五厘),作为“赎买”的代价。1955年秋冬,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高潮———从个别公私合营进入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以和平方式有秩序地实现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以“赎买” 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由于发展迅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难免有些简单粗糙。但应该看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采用的“赎买”政策,确实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功。

毛泽东关于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继承和发展了。他为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对毛泽东的定义,我个人认为以《左传》的“三不朽”的标准来衡量,毛泽东符合这三个标准。立德,毛泽东是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符号之一,以其颇能代表炎黄子孙形象的容貌、博大的胸怀气度、强烈的革命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向往革命和进步人们的爱戴。立功,他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从而第一次挺直了腰杆,使得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言,他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文章,他的诗词和历史上任何一位文学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他的著作拥有世界上最多最崇拜的读者,他的画像在人们心中有最深的烙印。这是儒家品评“不朽”的标准,我觉得毛泽东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这个意义。

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是必然,这是我读毛选的最深刻体会。

推荐第8篇:毛选读后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后,我的一些理解

这学期,由于课程学习的要求,我算是比较完整地读完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虽说以前也翻阅过几次,但每回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目录,迟迟不敢翻开主页。因为以前听的太多,尤其是历史书,很多时候都把毛泽东的思想神话了,他的著作也就跟着神圣化了起来。所以这种观念常常作祟,《毛泽东选集》也就成了束之高阁的东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相比之下,更愿意通过与之相关人写的或回忆的传记性书籍来间接了解毛泽东以及他的思想。

后来尝试着读着一部分,被他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吸引住了,被他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这才有了读下去的动力。但由于当时知识阅历的局限,认识还很肤浅,较多地被书中的例子故事情节吸引,不能深刻体会每篇我文章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这部著作,静静品读文章中的每个文字,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毛泽东同志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一篇篇文章背后蕴含的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毛泽东先生的文笔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以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洞察力,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文章中,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本中纸张的滑动,思绪也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进入那段历史,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探寻党和民族国家未来的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由于时间、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思考的方向略有不同,《毛选》中折射出的许多深奥的道理,我现在还不能有更透彻的认识,但他在自己生活的年代结合革命工作中的特点生动精辟地将这些理论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所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 “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一个方面正确。”。

毛主席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而在革命时期,最贫穷的最有战斗力的就是工人阶级,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而第二个原因则是经济地位低下。在荒时暴月,那些可怜的贫苦小老百姓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们只有不停地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是极艰苦者,所以他们极易受到革命的宣传。正因如此,经济地位就决定革命态度反映出一个人或是一帮人,一群人的应变趋向。贫穷到了生存受到威胁时,反抗自然达到顶点。而集中的,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则最具有强大的革命力。因此在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导下,中国革命有了理论的支持,为后来伟大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毛选》第一部,给我启发做大的莫过于《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了,因为它们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精华的缩影,他结合当时国内国际革命发展观的实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生 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在《实践论》中,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总结概括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之没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对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论述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状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解决其政治上和军事上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文章最后,他指出如果我都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这些早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通过对整部著作的总结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文章无不蕴含了这些哲学理论在实际革命工作的的思想精髓。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汶川地震、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和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毛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选》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因此,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

《毛泽东选集》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哪怕我们仅能研究透一处,,也足够我们终身享用不尽。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专门研读这部精品,与伟人的思想做深一步的交流,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在阅读《毛选》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的体现。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

在学习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群众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要切实地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二、打造一个求真务实的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向认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中心环节,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薄弱环节又是制定正确针对性的政策和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的前提。 的确,学《毛选》的时候,我就好比在聆听伟人的教诲,“身处复杂困难的环境,要向身边的人们学,从书本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教训中学”。我默默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坐标:求真务实!

三、打造一个会“领”会“导”的我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将二者紧密结合,才不会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可能全面、到位;

2、处理好工作中的“一般性号召”与“具体深入实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力于前者,落实于后者;

3、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党的本质所决定的--脱离了“水”的“鱼”,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无法生存。所以,在工作中我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倡导“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领”到实处、“导”在真处。

5、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宣传舆论工作,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大家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使号召不停止在嘴上、纸上、会议上。

四、总结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

今天,学习理论,尤其是通读《毛选》,将使我打开思考的空间,更加深刻地思考昨日、今日、明日的学习和工作。今天,读《毛泽东选集》,学习伟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群众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平凡的我,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归结点。

推荐第9篇:毛选读后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后,我的一些理解

这学期,由于课程学习的要求,我算是比较完整地读完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虽说

以前也翻阅过几次,但每回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目录,迟迟不敢翻开主页。因为以前听的太

多,尤其是历史书,很多时候都把毛泽东的思想神话了,他的著作也就跟着神圣化了起来。

所以这种观念常常作祟,《毛泽东选集》也就成了束之高阁的东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比之下,更愿意通过与之相关人写的或回忆的传记性书籍来间接了解毛泽东以及他的思

想。

后来尝试着读着一部分,被他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吸引住了,被他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

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这才有了读下去的动力。但由于当时知识阅历的局限,

认识还很肤浅,较多地被书中的例子故事情节吸引,不能深刻体会每篇我文章的思想精髓。

如今再次翻开这部著作,静静品读文章中的每个文字,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

毛泽东同志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一篇篇文章背后蕴含的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毛泽东先生的文笔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以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

的政治洞察力,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文章中,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

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

得胜利。随着书本中纸张的滑动,思绪也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进入那段历史,和作者一起思

考和探寻党和民族国家未来的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升了自

己的爱国热情。

由于时间、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思考的方向略有不同,《毛选》中折射出的许多深

奥的道理,我现在还不能有更透彻的认识,但他在自己生活的年代结合革命工作中的特点生

动精辟地将这些理论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所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

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 “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

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

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

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

一个方面正确。”。

毛主席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朋

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而在革命时

期,最贫穷的最有战斗力的就是工人阶级,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而第二个

原因则是经济地位低下。在荒时暴月,那些可怜的贫苦小老百姓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

们只有不停地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是极艰苦者,所以他们极易受到革命的宣传。正因如此,

经济地位就决定革命态度反映出一个人或是一帮人,一群人的应变趋向。贫穷到了生存受到

威胁时,反抗自然达到顶点。而集中的,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则最具有强大的革命力。因此在

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导下,中国革命有了理论的支持,为后来伟大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纵观《毛选》第一部,给我启发做大的莫过于《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了,因

为它们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精华的缩影,他结合当时国内国际革命发展观的实际,运用科学的

思维方法,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在《实践论》中,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总结概括出“通过实践而发现

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

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之没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对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论述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状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解决其政治上和军事上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文章最后,他指出如果我都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这些早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通过对整部著作的总结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文章无不蕴含了这些哲学理论在实际革命工作的的思想精髓。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汶川地震、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和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毛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选》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因此,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

《毛泽东选集》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哪怕我们仅能研究透一处,,也足够我们终身享用不尽。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专门研读这部精品,与伟人的思想做深一步的交流,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在阅读《毛选》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

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的体现。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

在学习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群众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要切实地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二、打造一个求真务实的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向认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中心环节,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薄弱环节又是制定正确针对性的政策和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的前提。的确,学《毛选》的时候,我就好比在聆听伟人的教诲,“身处复杂困难的环境,要向身边的人们学,从书本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教训中学”。我默默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坐标:求真务实!

三、打造一个会“领”会“导”的我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将二者紧密结合,才不会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可能全面、到位;

2、处理好工作中的“一般性号召”与“具体深入实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力于前者,落实于后者;

3、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党的本质所决定的--脱离了“水”的“鱼”,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无法生存。所以,在工作中我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倡导“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领”到实处、“导”在真处。

5、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宣传舆论工作,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大家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使号召不停止在嘴上、纸上、会议上。

四、总结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今天,学习理论,尤其是通读《毛选》,将使我打开思考的空间,更加深刻地思考昨日、今日、明日的学习和工作。今天,读《毛泽东选集》,学习伟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群众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平凡的我,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归结点。

推荐第10篇:毛选读后感必备

毛选读后感必备.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

三、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先进性的主要论述

(一)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主要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竞争和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那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处在准备时期,怎样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这是时代向革命者提出的重大课题。列宁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其特点是资本主义已走向垄断的、腐朽的时期,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加深,此时,无产阶级革命已由准备时期进入直接实践时期。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是时代向革命者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开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给革命者提出了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何进行革命的新的重大课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无产阶级不仅同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且更具有革命的彻底性。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问题,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先进性首要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所以,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17]他强调唯物史观是 “吾党的哲学根据”。

毛泽东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其特殊原因。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了人口的大多数。中国没有强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参加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使党内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使小农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也被带到党内来,从而容易造成党的思想组织混乱。而另一个特殊问题是知识分子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大部分党员来自知识分子而不是工农群众,这些人按其思想倾向来说多属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如何使他们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也是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不能搞唯“成分论”。

第二,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毛泽东的这种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是一致的。[18]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要求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经常了解群众的思想,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党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他认为真正靠得住的是人民。因此,要教育党员和干部放下自己的架子,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才能保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才能使党永远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三,坚持和发扬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党的工作作风做了明确的概括,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9]在全国解放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务必使全党同志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

这些通过无数共产党人身体力行而体现出来的优良作风,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高度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21]正是通过这些优良的传统作风,党树立了在全国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和崇高的威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使党的先进性得以充分体现。

第四,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党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走了很多弯路。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在执行民主集中制问题上的历史经验,针对党内民主程度不够集中也不充分的情况,首次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22]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辨证统一。毛泽东提出的“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的方针,为坚持民主集中制指出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论述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突出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问题,是彻底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004-12-6 18:26 回复 202.206.68.*

第11篇:毛选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毛泽东选集》是一部经世著作。著作时间从1926年到1949年。其中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兵法等各种思想。包罗甚广、思想深邃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非我今日之思想、学识能尽言。然而我肯定,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一定会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里就以我读这本书的感受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社会背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封建经济同时存在,同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中国的大地主打买办阶级得到了世界反革命国家的援助,夺取了全国政权而且相对稳定。军队数量多,武器装备先进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和命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数量少,武器装备差,没有巩固的根据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掠夺和政治压迫,同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科技以及军事实力远远的大于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而且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反革命势力压迫限制革命势力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主要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赶走侵略者,夺取全国政权显得尤为艰难。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成功原因一:对当时国内社会现实的深刻了解。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地位,所处的思想状态以及它们内部的矛盾,也分析了各个经济地位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每个阶层的革命性。从而最终明确谁是我们党的朋友,谁是我们党的敌人,谁是我们党真正坚实的同盟者。以利于联合同盟,团结朋友,打击真正的敌人。如社会环境分析中所讲述的,敌人力量,反革命力量远远强于革命力量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星星之火如何能形成燎原之势?分析到国民党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直接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掠夺中国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只要帝国主义国家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就会存在。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政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对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内部和他们之间关系的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去制定战略、方针、政策以达到最终壮大自己,消灭敌人,夺取政权的目标。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之二:进行土地革命。进行土地革命是党发展、壮大的根基。因为进行土地革命党团结了自己最大的同盟者农民群众。将土地分给农民让其拥有生活依靠。同时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地位上打击地主阶级。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使其认识到党是人民群众的党,军队是人民群众的军队,

使其认识到追随、拥护共产党自己的利益才有保障。因此,进行土地革命是党力量的源泉。是党达到最终目标的不竭动力。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三: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基础上的统一,有利于团结有着共同理想,共同利益的群体加入革命统一战线。各类人士及党内群众在其自身利益充分考量基础上的服从,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团结、统一。充分显示了党组织的先进性。也充分的显示了这一组织的力量。

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四: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以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分析世界,分析当前的革命现实。指出矛盾普遍存在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以及社会变革和自然变革的过程中。并以此方法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根据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同时又说明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矛盾又具有这特殊的性质。指出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科学思想。指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同时指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中国革命的独特性。总结革命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革命理论思想。然后在以这种革命理论思想指导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解决新发现的问题。同时不断的去修正、发展、完善自己的革命理论。依次反复循环。形成自我的科学理论思想。以此为指导,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总此四点是我阅读《毛泽东选集》之后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粗略认识。

书中还有许多精深的思想,一部分因自身思想认识水平有限难以理解,另一部分以为理解不够,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读《毛泽东选集》中的《实践论》、《矛盾论》增进了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读党的发展史增加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书中分析问题角度的科学性以及以此为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应该学习的。

何德胜

2011年1月5日

第12篇:《毛选》读书笔记

《反对自由主义》读书笔记

当我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很惊讶,因为在当代,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为什么在毛泽东时代,这个却要被禁止。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此自由非彼自由。

文章中所说的自由主义是指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我认为这与论语中所批判的“乡愿”是异曲同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表现一: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虽然这样可以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但这只会助长不良之风,结果导致腐败。现下有多少官员曾经也是思想纯正,因为无法拒绝熟人朋友的“有事相求”、“一片心意”最后走上了贪污腐败的不归路。表现二: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似乎是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其实不然,在背后搞小动作,不愿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这与背后嚼舌根的长舌妇又有什么区别,对于生产,进步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反而只会让组织凝聚力不足,纪律涣散。表现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多说多错,不说不错”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减少问题,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假如每个人都“自扫门前雪”又怎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呢,我们要有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表现四: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只有权利意识,而没有义务意识,要知道权利得到保证的前提是义务的履行。表现五: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为了打击而争论。无论是过去的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的民主社会,都无法避免这一问题。有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进进步,但是只是因为个人私怨,狭私报复,这最后只会造成“扯皮”。表现六: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表现七: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所谓“在其位,谋其事”,否则就是辜负群众的期望,现在来讲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表现八: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我认为这与表现三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样明哲保身。表现九: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消极懈怠的处事态度,享受的了一时的安逸,但最后总归是一事无成。表现十: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一时的成就并不代表一世的成就,只要停下脚步,停滞不前,在别人进步的同时自己只能被淘汰。表现十一: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句老话:犯错误并不可怕,改正了依旧是好同志。严以律己才能使自己进步,更上一层楼。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

第13篇:毛选有感

读《毛选》有感

我从未想到过,读毛选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新之气如春风般扑面而来;从未想到过,毛选竟会如此平易可亲。除了因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外,并不觉得烦难。以前学过毛泽东思想概论,真真是学得头皮发麻,看教材也是觉得在嚼渣子,当然对毛选厌烦了。所以这次要不是老师要求通读该文,我想我永远都不知道它的魅力。

读完《毛选》,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在《毛选》中曾看到有《矛盾论》一篇文章,上面说到:矛盾论主要探求的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文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它对事物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然着重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过程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可能降为次要的,次要矛盾也可能上升为主要的。“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权利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里,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地位也不是固定的,在矛盾斗争中因力量的增减可能会互相转化。对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说明在领导革命时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际情况变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随之变化,共产党人的政策和策略也必须随之改变。它是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放对教条主义。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相同的。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1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

记得在第一卷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试想想 毛泽东所接手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中国?没有石油,没有重工业,连火柴甚至都没办法生产!而在全国人口中,几乎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寿命也不过35岁!而东南富庶地区的财富又几乎被蒋介石集团洗劫一空,劫持去了台湾。就这么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还没等建设,美国人就打上门来了。换成今天的一些人,也许就学了卡扎非上校,“识时务者为俊杰”了。但毛泽东不是卡扎非,从1840年起受尽洋人欺压的中国人也再不肯弯下自己刚刚挺直的腰杆,于是我的父辈们他们“拿起枪、跨过江、打败美帝野心狼”!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一支由无数农民组成的军队,在毛泽东的统帅下,竟把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及其数十个盟友所组成的联军从鸭绿江边打回38线以南,并从此再无法越雷池一步,即使其他一切都不谈,仅凭此一点,就足以令我对毛泽东敬佩无比! 读了《毛选》,我真正的认识了毛泽东,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部著书像《毛泽东选集》那样,在一个时期被如此众多的人如此广泛深入的阅读。当然也没有一部著书影响如此多代人们。这部书的作者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也是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的伟大导师之一。我为是中国人而感到高兴,我为有毛泽东这样的领袖而感到自豪。

第14篇:毛选读书笔记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详细严密的解释。尽管已经过去了八十多个年头,但我认为,这同样也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毛泽东同志当年对于这个问题就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内的政治状况;二是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三是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四是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五是经济问题;六是军事根据地问题。

不得不说毛泽东同志真不愧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他清晰的思路、对全局的把握,以及他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都令人折服。他在文章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维白色政权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者是若干小块红色政权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都没有的事,这有其独特的原因,而且存在和发展必定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由此便有了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现在想想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取得胜利真是不容易,说他是在狭缝中求生存一点也不为过。想当年局势如此紧张,红色政权依然屹立不倒,而现如今人民安居乐业,却不断有人怀疑这红色政权。

前段时间,宁波市江东区城市管理局内河管理所原所长王宏炼站在了被告人席上,他因为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万元。对于此类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报道我们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极其严重的腐败、两极分化、农民问题,大量的国有企业重复建设、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失业,严峻的人口压力、生态环境灾难,愈来愈紧张的官民矛盾,愈来愈猖獗的分裂势力,愈来愈严重的软政权化和法治困境,以及意识形态出现某种程度的真空,社会道德信仰发生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对中国的红色政权产生怀疑,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因为不信任一些人就会做出反动的事情,这对于中国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是不利的。

于是,我认为我们现在也应该对这个八十多年前伟人思考过的问题进行重新

思考。不仅仅是中国的当局者需要进行思考,我们大学生也应该进行思考,即使是大众平民百姓中的一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春秋·左丘明中说道居安思危。让我们在思考中前进,在反思中进步,处于安乐条件下也不放松警惕。相信我们中国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第15篇:毛选读书笔记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读书笔记

数学132 董茜 13101204 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本文是毛主席在1934年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毛主席紧抓革命本质,在革命战争前夕面对着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提出我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工作路线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

在文章的开篇毛主席提到,这两个问题在讨论中并没有得到党内各成员的着重注意,但他认为应该提出来说一说。

对于群众生活,毛主席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让我想到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革命靠的是群众,谁对群众好,得到群众的拥戴支持,即得民心就成功了一半。所以用毛主席的话来说,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对于群众来说,如果一个势力、一个政党让群众冲锋陷阵,又得不到重视,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都得不到满足,凭什么让他们相信革命,得到他们的全心全力的付出,甚至牺牲性命也要维护?群众需要的是成功的希望和切实的利益,谁能让他们实实在在体会到改变、得到利益,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他们就会竭尽全力地支持谁。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所以我认为现代社会也如此,如果党只注重国家整体经济、战斗等能力的提升而忽视民生问题,做不到惠及人民,随着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基本生活问题无法解决、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难免怨声载道,威胁国家的稳健发展,尤其当今社会腐败横行,滥用职权随处可见。一支筷子易折,一捆筷子难折,所以只有党带领群众团结一致才能振兴中华,故而各个行业政府机关都应牢记两个“一点也不能”,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为那一句“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而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对于工作方法,毛主席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我个人对本文中毛主席提到的注意工作方法的理解主要是,不空谈、不强制、不一致、不封闭。不空谈就是从实际生活出发,不天花乱坠,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注重贯彻落实解决方法,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切。不强制就是不逼迫群众接受,而是包容谅解群众,耐心认真去对待工作问题,落实工作方法,否则人们心中不服却不得不表面接受只会敷衍了事,影响问题解决严重拖延任务进程。不一致并不是说不团结,说白了是因地制宜,每个地区的问题都是不同,要在坚持党基本任务基本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完成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不封闭就是不埋头苦干、固执己见,要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同时汲取借鉴各方各面各位同志的经验,不断学习,融会贯通,推动工作。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不追求享乐主义时刻保持革命意识,开会时在大问题上求同存异,小问题上可各抒己见,不抛弃不放弃等等,太多太多,我不能一一列出,但最最重要的是团结一致干实事。

末了,联系全文我认为这个报告立足中国国情,深刻剖析了群众的利益生活、领导干部正确的工作方法对党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即使这篇文章至今都近一个世纪了,但这次品读,却可以说这不仅仅是适合那个时代的光辉思想,更是可以沿用至今的指挥结晶。虽然现代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综合国力达到了极高的一个程度,但必须说明文中提到的问题经过一个世纪并没有被消除,许多干部还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党员干部学习本文、贯彻中心思想,改进作风、联系群众对任务的更好更快完成、社会的更好更快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16篇:毛选 读书笔记

毛概读书笔记

2011-04-04 16:5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犀利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 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在阅读《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体现。

《毛选》第一卷所收录的文章都出自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篇便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形势,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并预见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

毛泽东曾自称“山大王”,他虽不是农民出身,但却对于农民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农民阶层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发动农民群众的工作。然而当时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主义者不愿接受他的意见而坚持错误的见解。为此,他回到家乡湖南,对当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做了三十多天的实地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借此纠正党内部分人士对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 之后的几篇选文中,也都提到了发动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足见他对农民的重视程度。显然,后来的中国早已证明了他当时的分析之准确。可以说,共产党能够取得的所有光辉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用辛勤汗水养活我们的农民,没有他们,

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毫无疑问,“团结”二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关键字眼。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当然,“团结”不是盲目的,毛泽东在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性的同时,没有忘记点出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曾指出:“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在其他领域,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万众一心共创伟业”。

虽说《为人民服务》这篇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文章中学时曾经学过,但再温习之下又有了新的体会。最能触动我的心灵的是文中这段话:“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是最经典久久不能忘怀,不断激励我的人生。《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非常重要,毛泽东在讲演中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立党之本。此后,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对“为人民服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为人民服务”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让人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在现阶段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块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伟大的、高尚的,它就是党的事业。我们要向毛泽东主席所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事情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伟大的时代,永远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中国革命要取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重视人民的力量,发动人民的力量是我们党最优良的传统。由此也确定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继承和弘扬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是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态度,精益求精地去工作,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比鸿毛还轻,这就是真正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检验党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的最高标准。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和对外开外步伐的日益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各级官员也把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和地方经济水平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以期提高政绩,利于选拔任用,而与此同时,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理想信念建设。一个人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无可厚非,可是一个党员没有信仰,掌握实权的共产党官员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眼光只停留在物质利益和自己的提拔升迁上,将会导致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失去凝聚力,是可悲而可叹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加强共产党员尤其是共产党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迫在眉睫,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这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所以,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他强调唯物史观是 “吾党的哲学根据.毛泽东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其特殊原因。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了人口的大多数。中国没有强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参加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使党内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使小农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也被带到党内来,从而容易造成党的思想组织混乱。而另一个特殊问题是知识分子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大部分党员来自知识分子而不是工农群众,这些人按其思想倾向来说多属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如何使他们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也是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处理所遇到的问

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不能搞唯“成分论”。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毛泽东的这种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是一致的,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要求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经常了解群众的思想,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党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他认为真正靠得住的是人民。因此,要教育党员和干部放下自己的架子,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才能保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才能使党永远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在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党的工作作风做了明确的概括,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全国解放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务必使全党同志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通过无数共产党人身体力行而体现出来的优良作风,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高度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正是通过这些优良的传统作风,党树立了在全国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和崇高的威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使党的先进性得以充分体现。

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党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走了很多弯路。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在执行民主集中制问题上的历史经验,针对党内民主程度不够集中也不充分的情况,首次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辨证统一。毛泽东提出的“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的方针,为坚持民主集中制指出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论述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突出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问题,是彻底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读完《毛选》《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

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第17篇:毛选1500字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有感

【摘要】:《毛泽东选集》是一部对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有重要指导思想的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由于时间、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思考的方向略有不同的缘故,《毛泽东选集》中折射出的许多深奥的道理,至今只有少数人可以透彻的领会到其中的奥妙。本文便是基于对毛泽东的一种崇尚与敬仰之情以及对《毛泽东选集》的深刻感受,提出自己的一丝见解。 【提纲】: (1)开篇引论

(2)《实践论》提出对辩证唯物论的认识 (3)《矛盾论》中解释对教条主义的批判 (4)读后感总结

这学期,有幸学习“毛概”这门思想理论课程。在周老师的指引下,利用空闲时间拜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虽说以前也翻阅过几次,但对于里面的具体内容基本没有详细领会理解。因为以前听的太多,尤其是历史书,很多时候都把毛泽东的思想神话了,他的著作也就跟着神圣化了起来。所以这种观念常常作祟,《毛泽东选集》也就成了束之高阁的东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相比之下,更愿意通过与之相关人写的或回忆的传记性书籍来间接了解毛泽东以及他的思想。

最开始读着一部分,被他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吸引住了,被他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这才有了读下去的动力。但由于当时知识阅历的局限,认识还很肤浅,较多地被书中的例子故事情节吸引,不能深刻体会每篇我文章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这部著作,静静品读文章中的每个文字,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毛泽东同志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一篇篇文章背后蕴含的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也许是由于时间、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思考的方向略有不同的缘故,《毛选》中折射出的许多深奥的道理,我现在还不能有更透彻的认识,但他在自己生活的年代结合革命工作中的特点生动精辟地将这些理论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所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 “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一个方面正确。”。

毛主席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而在革命时期,最贫穷的最有战斗力的就是工人阶级,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而第二个原因则是经济地位低下。在荒时暴月,那些可怜的贫苦小老百姓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们只有不停地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是极艰苦者,所以他们极易受到革命的宣传。正因如此,经济地位就决定革命态度反映出一个人或是一帮人,一群人的应变趋向。贫穷到了生存受到威胁时,反抗自然达到顶点。而集中的,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则最具有强大的革命力。因此在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导下,中国革命有了理论的支持,为后来伟大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细细体会《毛选》第一部,给我启发做大的莫过于《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了,因为它们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精华的缩影,他结合当时国内国际革命发展观的实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生 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在《实践论》中,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总结概括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之没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对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论述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状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解决其政治上和军事上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文章最后,他指出如果我都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这些早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通过对整部著作的总结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文章无不蕴含了这些哲学理论在实际革命工作的的思想精髓。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听过《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汶川地震、

作为时下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和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因此,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新世纪青年的使命。

《毛泽东选集》里面无处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哪怕我们仅能研究透一处,相信也足够我们终身享用不尽。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专门研读这部精品,与伟人的思想做深一步的交流,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人类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丝奉献。 【参考文献】

[1]杨鑫洁.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出版与宣传[D].中共中央党校,2012.[2]刘明辉.1950-1965年:毛泽东著作学习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3]张翼,苏振兰.毛泽东与《毛泽东选集》[J].党史纵横,2009,08:17-21.

第18篇:毛选第四卷

《毛选第四卷》读后感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1960年代,《毛选》出版时,时任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先生对毛泽东一生的总结,应该也算是浓缩版的“毛选读后感”。

国内企业界学习毛泽东思想已有历史,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愈演愈烈之势。任正非、史玉柱,张朝阳等都是学习标兵. 《毛选第四卷》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相关撰文,其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名篇都出自这一时期。通过《毛选第四卷》再回顾解放战争的革命进程,无不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以上述两篇文章为代表的极具鼓动性的革命檄文充满了厚重的力量感,读罢不禁令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也产生了“高涨的革命热情”。

该书字里行间中透出的毛泽东对于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深深的感染了我,我想,一生戎马的毛泽东,到此时,拥有了更加理性的判断能力,也多多少少对这个来之不易,即将到来的胜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在指挥三大战役过程中,其撰写的作战方针,着眼全局,战略脉络浑然一体,对时局发展的预测之精准,对战术细节考虑之缜密使人领略了军事战略的大家风范,从人本的角度看,蒋介石败给他一点也不意外;在发展民族统一战线,及在土改工作中的相关文章,体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胸怀以及绝对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

这个时期,毛泽东对美帝国主义是十分愤恨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愤恨源于“美帝国主义出枪,反动派出人,残害中国人”,对苏联和斯大林,却甘愿当其粉丝,这在当时代表了某种政治局限性,正是由于此,毛泽东对今天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之类的东西是十分不屑的,实际上,当时中国农业绝对占大头的经济结构现状再结合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高涨的,共产主义的革命热情,用土地革命的方式解决穷苦阶级的问题确实是好看的,也是可行的。基于以上,加上毛泽东深知革命的不易儿形成对“斗争”的过度敏感,在晚年发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就有种历史的必然性了。

此外,从该书中会发现,今天的政治形态和那个时代相比,变化不算太大,但今日政治的清廉程度却不可与那个时代同日而语,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那时太穷,可供腐败的蛋糕还不够大,中国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今天中国政治的现状,我想他是没有预见的,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得知“枪毙处级以上干部,只有5%冤案”的的民间说辞,他老人家会做何感想?

《毛选四》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的尾声,也是高度概括,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个伟大的东方巨人,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解救了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也书写了一部史诗般的画卷。

因为好奇之心,我就去读了《毛泽东选集》。前三卷读完了,脑子里有些想法不待启开第四卷就冒出来。我从未想过,读《毛泽东选集》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新之气如春风般扑面而来;从未想到过,毛选竟会如此平易可亲,除了因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以前学过毛泽东思想概论,真真是学得头皮发麻,看教材也是觉得在嚼渣子,当然对毛选厌烦了。现在几年过去了,捧读这套书,深深觉得相见恨晚。这样的好书,这样有趣有味的书,这样说理清清白白的书,怎会今日才去拜读?这样的文字实在事当下那一大堆一大堆文字垃圾所不能比的。 毛选诸多篇章之中我最喜欢的是他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次还有《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就主要说说我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一些看法吧。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潮流声势浩大,以陈独秀为首的右派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农民革命斗争。毛泽东的考察历经一月,和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得到了不少的材料。他先陈述农民运动概况和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后,经过仔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14件大事,娓娓道来,明明白白,铿锵有力。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真真佩服毛泽东高妙得语言,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朴朴素素的口语化文章,深邃而有力。这是很多很多书籍文章所缺乏得,不管是文艺类,还是所谓学术类著作。此文还叫我觉得亲切酣畅。不少熟悉的地名时时跃如眼帘,特别是许多口语化的表达,如写中农对农会的态度是:莫性急!湘潭、湘乡、衡山这样的县,几乎没有哪一只“角暗里”的农民没有起来搞农民运动……当我每次读这些字句时,觉得津津有味,非常愉快。我无意也无力从思想深度从历史宏观去架构和分析,同时也并不以为感性是浅的,理性是深的。 即使是《实践论》和《论持久战》这样理论性强的著名篇章,也是能够比较轻松读下去的。因为它们思路简明清晰,语言仍是一贯的平易嘛。比如说在《论持久战》毛泽东的批评用语,大意是:什么叫做了等于白做?难道说吃了饭拉了屎就等于没吃,睡了觉醒来就等于没睡吗?《反对党八股》中的犀利语言一直都可以发挥出耀眼光芒,要知道现在学术界论文的有气无力难道还不够严重吗?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深信在任何时候是非常靠得住的话。 这三卷中,我不喜欢甚至反感的文章也有,那就是第2卷中的《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写于斯大林六十岁生日前夕。毛泽东说:“因为现在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类都是受难者,只有斯大林指示的方向,只有斯大林的援助才能解脱人类的灾难。”不管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何,或者这也不过是应景之作,这样的文字并不好,读来读去还是觉得内心不顺。此外,还有一些喜欢的地方则是许多文章中或末尾动辄出现的“万岁”字眼。 对于毛选,我就说到这儿吧。总之,它们不会叫人乏味,不管是不是已经腻了一些文字。它的质朴清新,说理明白会叫人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如沐春风!

第19篇:读毛选有感

读毛选有感

杜磊1010441111

前两天听说班上要搞一次团会,是关于毛选的。今天中午特地做了一哈功课,可能不是很充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其实本人对毛选也是知之甚少,之所以会站在这里。首先,个人是非常崇拜主席的,主席以他那超凡的个人魅力倾倒了包括鄙人在内的亿万人民,可谓倾城倾国;其次,也希望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了解主席其人其文;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不是托儿。下面本人将就此话题作如下申述:

近日,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也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资料。我读到一首五律诗:

博大精思想,鲜明透彻深。 文风超百代,笔力重千钧。 济世施良策,兴邦作指针。 龙人多壮举,美丽永无垠。

这首诗道出很多读者的心声,我虽没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修养,但是却可提笔写下自己心中的感慨万千。

想象中的毛选应该是深奥难懂,枯索无味,会让人看的头皮发麻。可是当我深入拜读之后,却发现与想象的相去甚远。原来毛泽东是如此平易近人,原来我看的那么的意兴盎然。正如他们所说,清新之气如春风般扑面而来。

《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收集了毛泽东(1883-1976)在建国以前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写成的。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文章,除了几篇纯哲学著作而外,大都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或是解答疑问,或是指授方略,或是为中央起草的文件。就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他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联系起来,形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第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

三、关于革命队伍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第

四、关于政策与策略;第

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第

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此,他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马列主义。

有人说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而这个体系就存在于毛选之中。《毛泽东选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超凡的军事才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成功总结和运用了运动战、麻雀战等战略战术,保存了自我,战胜了敌人。五次反围剿,四次大获全胜。当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革命力量不足,而国民党反动军队又穷追不舍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决然建议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长征到陕北会师。正是这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最紧要、最关键的时候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单架上的阴谋”。在长征过程中,还出现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壮观场景,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典范。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及时总结人民战争的伟大经验,开创出了地道战、地雷战、运动战等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毛主席在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毛主席当时已经认识到农民问题的严重性,向党中央提出解决农民问题,已经不是宣传而是立即实行的问题。当时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毛主席看到农民群众对国民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先陈述农民运动概况和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后,经过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虽然时代相隔甚远,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

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群众在历史上,在我们革命的道路上,为夺取新政权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说明农民群众的力量是我国最强大的力量,而农民群众的利益则是我国最广大的利益。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现实中,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型农村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而其中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任重而道远。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在各项工作上的成功运用。

“中国会亡吗?答曰: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曰: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之所以是持久战,主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证,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只有有了对抗日战争的明确定位,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1938年5月,毛泽东《论持久战》是针对当时国内“亡国论”和“速胜论”发表的。当时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全面抗战的第十个月。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但是在思想层面上,当时却是各派分立。而“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争辩引起了国内思想混乱,民心难安。于是就必须得有一种理论,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的现状,又能指导全民族的抗战。这就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的任务,一在于廓清思想,把全国人民从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迷途中走出来,他要批判亡国论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的谬论,使被蒙骗的人清醒,他也要批判速胜论的幻想,使人民能脚踏实地的看清现实,他既要巩固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要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阐明中国的未来,消除国际社会的顾虑。二在于军事上,在战略上对抗日战争作宏观的战略分析,提出战略决策,用以指导整个抗日战争,在战术上从微观方面提出有效打击敌人的战术,指导军队切实可行的实战战斗。《论持久战》担当了指导全民抗战的政治纲领和军事纲领的作用。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但是,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人民。正是这些思想,指挥了中国战争,指导了中国革命,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 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 好象什么政治, 什么祖国的前途, 人类的理想, 都没有关心的必要。 好象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 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 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毛泽东在在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的讲话中谈到的知识分子问题的一段话。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世纪伟人宽阔的政治视野和清醒的政治头脑.这种现象可以说在今天是大量存在的, 可以说思想的颓废空虚是可怕的, 它在吞噬着人们的灵魂, 当人的思想灵魂丢失方向的时候, 那这个社会也陷入到了危机之中.世界战争中的一大奇观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知道,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竟然有数百万的伪军在帮着日本人杀自己人.这些人恐怕就是些没了灵魂与思想的人。也许我们在疑惑,现在的孩子整天衣食无忧,不用为生活奔波发愁,可怎么就整天郁闷无聊呢?其实精神空虚所致。试问,在我们周围,又有几个人能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打80分呢?不管当代年轻人现状是有多少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还是因为教学体制,这种无所事事的状况实在有待改善。

“因为现在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类都是受难者,只有斯大林指示的方向,只有斯大林的援助才能解脱人类的灾难”。当然每本著作都有它的利与弊,就像每段历史都它的进步与时代的狭隘。在毛选中,我不喜欢甚至反感的文章也有,那就是第2卷中的《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写于斯大林六十岁生日前夕。不管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何,或者这也不过是应景之作,这样的文字并不好,读来还是觉得内心不顺。虽然当时苏联的确从各个方面给了我们很大援助,中苏友谊也因此更加深厚。但是,这绝不是仅仅取决于斯大林的个人原因,这篇过分夸大某一个人功绩和成就的文章容易误导人们,也极容易形成个人崇拜。此外,还有一些不喜欢的地方则是许多文章中或末尾动辄出现的“万岁”字眼。我想这也是当时时代的一个弊端。

作为一名大学生共青团员,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选》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历史交给我们党的使命。

总之,《毛泽东选集》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伟大的思想光芒,超凡的军事才能,勇敢的革命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底。是一本无论何时都值得仔细钻研的好书,对我们了解历史,指导现实都起着很大作用!最后说一点,明年是主席的130周年诞辰。有人写了这样提一首诗:双手揽日月,胸中舞千秋。笔下雄兵百万,挥手雷声更疾。辽阔大地一盘棋,轻点一子波澜惊,笑看江山谁沉浮,风景这边绮丽。关于主席其人的是非功过,已不必多言,借用杨慎的《临江仙》作最后陈辞收束全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声明:以上观点部分引自百度文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20篇:读《毛选》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内心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他的一句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都说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此时我更想说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和预言家。

的确,他的一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道出了太多革命人士的心声。他不想让中国被压迫的人民等太久,于是在他的领导之下中国人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解放道路。我不得不承认,一个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一个想了解如何解救被压迫民族的人,都应该把《毛泽东选集》视为必读精品。毛泽东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面对与当时的国情,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去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毛选》第一卷所收录的文章都出自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篇便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形势,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并预见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可见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早就已经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为了证明自己分析的正确性,他曾为此回到家乡湖南,对当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做了三十多天的实地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借此纠正党内部分人士对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因而,可以说,共产党能够取得的所有光辉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用辛勤汗水养活我们的农民,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在《毛泽东选集》中他还将“团结”一词作为一个重点。“团结”二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关键字眼。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当然,“团结”不是盲目的,毛泽东在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性的同时,没有忘记点出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 17 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曾指出:“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对毛泽东伟大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其他领域,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万众一心共创伟业”。

在《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仅是在当时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中得以具体体现,在当代“三个代表”的思想中也具体体现出来了。 首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曾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把这种关系比喻为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学生和先生的关系、儿子和父母的关系等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检验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是党的力量源泉。 其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阐明了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和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利益都应服从于人民的利益,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态度,精益求精地去工作,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学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平凡的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无论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还是他的“团结就是力量”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毛选》精髓。

当然,在毛泽东后期的作品和个人作风中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对于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为人而言,人们评价他始终是功大于过的。而且这些瑕疵还使毛泽东这个伟人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

读《毛选》里的睿智之思确实让人受益非浅,因受时间和水平所限对于《毛泽东选集》中许多深奥之言未能得出透彻的认识,在《毛选》中还有许多精辟的理论和深刻哲理我只是了解皮毛,怕仅是融会贯通三五处。虽然我这拙笔只能写出这些浅显的感想,但是我确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毛选》中的精髓,哪怕只能了解皮毛也足以使我们终生受益。面对这样一部精品,我确信我还会再次精读,我希望能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对《毛选》的精髓能有进一步了解。

毛选读后感
《毛选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