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0 08:34:12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土建学院11建一

11040426杨帆联系方式:15051989169电子邮箱:1093626226@qq.com

推荐第2篇:《中国建筑史》读后感[推荐]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简介: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公元1944年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完成著作《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出版。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

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

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

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

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推荐第3篇: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目录

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 古代建筑发展概论  城市建设  住宅与聚落

 宫殿、坛庙、陵墓(空间秩序)  宗教建筑

 园林与风景建设(看与被看)  建筑意匠(天人合一)

1 城市建设

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至夏商周

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

特点:各要素的分布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

 第二阶段:春秋至汉

《考工记》

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全城被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被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 第三阶段:三国至唐

曹魏邺城

特点: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  第四阶段:宋代以后

北宋汴梁 特点:取消夜禁和里坊制。

2 汉长安

1、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后陆续增建未央宫、城墙、桂宫等建筑。

2、城市布局不规则。

3、每面都有三座城门。

4、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陵邑。

北魏洛阳

1、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

2、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

3、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

4、用水主要依靠洛水。

5、树木众多。

6、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位于外郭中轴线上。

7、里坊制。

4 南朝建康

1、地势险要,风物秀丽,有龙盘虎踞之称,布局不规则。

2、城内河道众多。

3、绿化程度高。

5 隋大兴(唐长安)

1、将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

2、大体上仿照北魏洛阳城,但更完整。

3、开广通渠。

1、设东西市。

2、里坊大小不一。

3、庙宇众多,市民娱乐生活场所极为有限。

4、街道宽阔,以土路为主。

5、街景十分单调。

6、城市排水、运输问题明显。

6 隋唐东都洛阳

1、地势平坦,布局整齐。

2、规模比长安略小。

3、宫城位于西北

4、北依邙山,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

5、漕运比西安畅通。

6、洛阳皇城内城墙特别多。

7 宋东京

1、逐步扩建而成,建筑密度高,土地利用率高,人口众多。

2、防火问题突出,设立消防队和瞭望台。

3、宫城前御街宽阔,两旁有御廊。

4、商业发达,夜市兴旺,通宵达旦,市场分散取代市场集中。

5、四水贯都,运输繁忙。

6、彻底废除里坊制,由街巷制取代。

7、官府衙署同时分布于城内外。

元大都

1、以宫城皇城为中心。

2、地势平坦,道路系统规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正方形。

3、城市的中轴线为宫城的中轴线,平面几何中心在中心

4、道路分为干道和胡同。

5、胡同以东西向为主,在两胡同之间再划分住宅基地。

6、市场分散。

7、设置排水沟渠。

8、全城的中心地带设钟楼和鼓楼。

9、皇城偏于城南,环绕水面展开,手法不同于传统布置方式,属元代创新。

10、皇城东南设太庙,西面社稷坛。

11、三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都城城门共11座,门外又加瓮城,用砖砌筑。

9 明清北京

1、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

2、舍弃大都北面荒凉地带,缩小城框,城墙向南移1里。

3、加筑外城,西、北、东三面无外城,形成凸字形平面。

4、注重城防,城门有瓮城、城楼,东南、西南角设角楼。

5、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为不规则方形,皇城内建筑内容庞杂,数量众多。

6、宫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中轴线被宫廷建筑占据,附属建筑的布局按照的宗法礼制思想,并仿照南京宫殿,规模更宏伟严整。

7、全城有中轴线贯穿南北,两旁布置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市民住房强烈对比,强调帝王的权威和地位。

8、内城的街道坊巷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

9、四个商业中心。

10 陵园建筑演变

 商代:妇好墓

不起坟,深埋,陵顶可能有享堂  战国:中山王墓

武陵横列布置,墓上设享堂,五堂同台,两道宫墙环绕  汉代:基本依袭秦制

 南朝: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不存,规模减小

 唐代:因山为陵,上下宫制,南大殿建于陵园南门内为上宫(庙),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

 宋代:规模小,受阴阳堪舆术之影响,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有神道,两侧石人石柱对立,献殿位于神墙南门中间空地,称上宫,陵的西北为下宫,陵区遍植松柏,以荆棘为篱

 明代: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形成二进或三进院落,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  清代:沿袭明制,但各神道分立

11 佛塔

 楼阁式塔: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出现较早,历代沿用数量最多,佛塔的主流,北魏时期使用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拱,并逐层向内收进,结构和外观都已中国化

平面上,唐以前为正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为数较少

结构上,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石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并增加一些加固措施,使塔身强度大为增加,

材料上,由全部使用木材,逐渐过渡到砖木混合和全部使用砖石,全木楼阁式塔在宋代以后已经绝迹

 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一般7-13层,用单数),大多不供登临远眺,意义与楼阁式塔不同,有的虽可登临,但密檐窗小,又不能外出,故观览效果不如楼阁式塔,材料一般用砖、石

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密檐塔最早实例、唯一十二边形塔、现存最早的塔)

平面上: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

外观上:辽、金的密檐塔在塔基和底层的装饰十分华丽,除了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勾阑、门、窗以外,还饰以天王、力神、塔幢和各种装饰纹样,与北魏等早期较简朴而具有若干外来影响的形式有很大差别

12

13  单层塔:大多为墓塔(北齐),或在其中供奉佛像(隋)

平面上: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

外观上:至唐代,其外形已大力模仿木构,隐出柱、枋、斗拱等各种构件

 喇嘛塔:分布于西藏、内蒙一带,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以塔门的形式出现,外观上,明代起塔身变高瘦,清代又添“焰光门”

 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建塔五座(中央的高大,四隅的矮小),仅见于明、清两代,台上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

 傣族佛塔: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塔多单建,亦有群建者,见于云南傣族地区

14 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无瓦、夯土台基、庭院式)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瓦、高台基)

凤雏西周早期宫室、秦咸阳宫、秦阿房宫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自由格局、园林气息)

西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 4:纵向布置“三朝”阶段(三朝、五门、左祖右社)

唐:含元、宣政、紫宸

隋:广阳门、大兴殿、中华殿

北宋:大庆、垂拱、紫宸

明:奉天、华盖、谨身

15 故宫的空间序列特点:(六庭院、三个高潮) 1:从大清门起经过六个封闭庭院后到达主殿:

大清门以北的“千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一个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面,北端为皇城正门**,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潮

2:进入**为一个较小的庭院,尽端的端门重复**的体量、形式,再进入一个狭长院落,轮廓丰富、体量宏伟的午门形成第二个建筑高潮

3:穿过午门内的太和门庭院后豁然开朗,过太和门,庭院更大,为一座近四公顷的正方形大广场,正中高台上为太和殿,由数座门、楼、廊庑环列拱卫,达到全局最高潮

16 园林与风景建设

(留园 为例)

1、全园大致分为四部分: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经营时间最久,是全园精华。

2、中部分东西两部分,西区为山池,东区以建筑庭院为主,两者情趣不同,各具特色。

3、山池一区,西北两面为山,山池主景因此向阳,中央为池,东西为建筑。

4、园内山林森郁,树种多样。

5、假山为土石相间,山石嶙峋,大意甚佳,主体叠石为黄石,大块文章,气势浑厚。

6、北山以可亭为构图中心,西山正中为闻木樨香轩,造型与尺度适宜。

7、池水东南成湾,池岸规整平直,稍显呆滞,绿荫距水面偏高。

8、池中以小岛和曲桥划出一小水面,形成一小景区,环境幽静封闭,与大水面形成对比。

9、池东一带重楼杰出,池南建筑高低错落,虚实相间,造型富于变化,色调温和雅致,构图优美。

10、西部土山上有云墙起伏,墙外枫林作为远景,层次丰富。

11、东区有庭院几处,主厅五峰仙馆宏敞华丽,庭院内叠湖石花台。

12、厅东为楫峰轩及还我读书处两小院,幽僻安静,楫峰轩庭院主景为石峰,环庭院四周为回廊,廊与墙间划分为小院空间,于窗口处布置竹石。

13、以冠云峰为观赏中心的建筑群,峰北有冠云楼作为衬托和屏障,登楼可远眺虎丘,为借景一例。

14、此园建筑空间处理最为突出。建筑空间大小、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形成有节奏的空间关系,衬托各庭院特色,使全园富于变化和层次。

推荐第4篇: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一)原始社会建筑

1、旧石器时代

人类成群地居住在天然洞穴里或“构木为巢”传说(见庄子、韩非子等书)。后世发展为“干阑”式建筑。关于“穴居”,在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距今已有70万年。这是

已知打制石器和用火的原始人解决居住所利用的天然洞穴。

2、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期的建筑,有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

穴居——横穴

甘肃省宁县阳土瓜遗址f10,它由门道及居室组成。门道宽1.5米,进深1米.高1.6米,顶部掘作弧度甚小的拱形。居室直径约4米。顶部合为穹隆形。地面先在底部置6厘米厚夯土,上抹草拌泥1厘米,表面再抹厚0.3厘米的白灰面。室内壁亦抹白灰。

 穴居——竖穴

河南省偃师县汤泉沟遗址,其口径与底径分别约为1.5米与2米,内壁作‘缓和上收的曲弧线。穴深稍高于人体高度(约2米)。穴中直立一木柱以支承覆盖穴口的屋顶,并兼作居者上下的爬梯。

由于它的内部空间狭窄, 上下也不方便,后来逐渐淘汰,改作储藏粮食或物品的窖穴,或作堆放垃圾的灰坑。

(二)夏商周建筑

1、夏代(公元前2070世纪~公元前1600) 二里头I号宫殿,廊院式建筑,主殿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

殿前为一广宽的庭院,周围有廊庑围绕。大门位于南方,宽达34米,有三条通道。大门与殿堂未完全对齐。小柱洞:擎檐柱、永定柱 未见瓦,“茅茨土阶”

2、商代(公元前1600年一公元前1046年)

1、到了商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器,生产力较前大为提高,青铜器的使用为木结构及版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夯土房基,斜坡式散水,室内受潮湿的影响减小。

3、支承柱仍埋人夯土内,但已将柱底制成平面,而非原始社会的尖桩形式。

4、支承柱仍埋人夯土内,但已将柱底制成平面,而非原始社会的尖桩形式

3、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

1 •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最早用瓦

• A、合院(廊院)形式 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C、已使用了瓦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三)春秋(公元前 770 世纪─公元前 476 年)

高台建筑出现 铁器使用

大块方砖用作铺地,空心砖出现,有半瓦当出土。

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jue)” “楹,天子丹,诸侯黝(you),大夫苍(青,深绿),士黈(tou,黄色);孔子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抹灰)也”。

(三)战国、秦建筑(前475 –前589)

1、三层建筑,底层中为土台,外接木构外廊,

二、三层木构,均带回廊并挑出平台伸出屋檐。;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一层夯土、绕以回廊;二层中为二层主体建筑,西二室、东南一室、东北转角敞厅;绕以回廊仅为“西观”,与东观间有飞阁相连 • • • •

(四)汉代建筑 (公元前 206 年─公元 220 年) 国力强盛,建筑大发展,留存的建筑形象丰富(画像、明器、墓葬)多层建筑盛行楼居,大多为两到三层

五、

1、塔楼;住宅或坞堡的制高点,三至六层。有独立式和附建式;楼顶上可以嘹望,遇着有警,便“登楼击鼓,警告邻里”使相救助

2、特有的建筑形式:坞堡、崖墓、阙;坞堡;东汉出现了坞堡,与客家地区的土楼和土堡相似,坞堡在汉末至六朝盛行

(六)特有的建筑形式:坞堡、崖墓、阙

• 坞堡

• 东汉出现了坞堡,与客家地区的土楼和土堡相似,坞堡在汉末至六朝盛行

(五)三国、晋、南北朝(220-589

1佛寺、石窟、佛塔盛行;佛寺的两种布局:;塔院型:源于佛教早期不设佛像,以塔为崇拜对象;宅院型:源于“舍宅为寺”,“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

• 石窟寺的三种类型: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

• 佛塔;楼阁式塔:永宁寺塔;密檐塔:嵩岳寺塔;单层塔 2屋顶形态的演进:屋面凹曲;屋檐起翘

3斗拱的演进:柱枋规格化;拱端卷杀;人字拱盛行,直线——曲线;昂的出现

4细部装饰的外来影响:随着佛教艺术的流传,以印度、波斯、希腊的装饰传入中国

(六)隋、唐建筑

隋:两京,大兴城、洛阳城,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

 建造规模宏大。唐长安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唐代的里坊、街道、寺院和单体殿堂都达到很大的尺度。

 建筑布局水平提高。 宫殿、寺院等建筑在空间组合上都注意突出主体建筑的。帝王陵墓变“堆土为陵”为“因山为陵”,以长列的神道前导空间,突出组群的纵深轴线

2  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木构件的形式和用料已呈现规格化的现象,可能已建立“以材为祖”的用材制度。斗拱成熟,多层出挑

 砖石建筑取得进一步发展。

唐代砖石塔已形成楼阁式、密檐式和亭阁式三种主要类型。

 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健的气质。屋顶宽平舒展,斗拱雄健有力,门窗朴实无华,梁柱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的装饰,鄙弃矫揉的造作。

七)1宋、辽、金建筑

宋;城市布局变化;建筑模数制,《营造法式》;建筑体量与屋顶组合丰富;建筑装修与色彩发展;砖石建筑再发展

84m,河北开元定县开元奇料故塔现存最高塔 开封佑国寺塔,最早的琉璃塔

2 辽:延续唐朝风格;唯一木塔 3、金 沿袭辽代传统,又受宋朝影响

(八)元明清建筑

元:内地出现喇嘛教寺院;木构建筑规模和质量降低:减柱法;取消室内斗拱;不用梭柱、月梁;弯曲木料

3 明: 砖的普遍应用:民居、长城、城墙、无梁殿;琉璃质量提木结构简化:斗拱结构作用减少,侧脚、生起消失,直梁直柱;建筑群布置成熟;私家园林发达

3、清 园林极盛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庙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和构造 1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

抬梁式 抬梁式也称叠梁式。

其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使用范围甚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穿斗式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起一排柱子,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形成一间房子的空间构架。有时为节约木材,也可由每根柱落地变成每隔一根落地,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而这些承柱穿枋的层数也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这时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这种房屋一般是在檩上直接钉椽,椽上盖瓦,整个屋顶重量较轻,以保证防震性。能与抬梁式结构相比,穿斗式结构比较轻巧,用料也较经济。穿斗式结构主要用于南方建筑,椽上多不铺望板与泥背,而直接铺置屋瓦,因而使屋面荷载也较小。一般是在地面上拼装成一 完整的构架后,再竖立起来,加上横向的联系。因为檩子较细,檩间距约在一米以内。上面所铺椽子的直径也比较小。

井干式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

3 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井干式结构房屋的实例。它有平房和二层楼,平面都是长方形,面阔两间,上覆悬山屋顶。屋顶做法是左右侧壁顶部正中立短柱承脊檩,椽子搭在脊檩和前后檐墙顶的井干木上,房屋进深只有二椽。 2.大木作

大木作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这是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

梁:沿进深方向在柱上架设的水平承重构件。宋代称“栿”。明栿:显露的或在平棊(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 草栿:隐藏在平棊以上的梁,表面不加工的,称为草栿。 檩:承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架;枋:联系梁,联系柱头和柱脚的构件;椽:飞子,首尾钉在上下檩上。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斗拱:中国传统建筑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营造法式》称为铺作,清称为斗拱,唐宋时起结构支撑作用,明清以后,主要起装饰作用。 斗拱的作用?

1、它位于柱与梁之间,扩大立柱支撑面,起着承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用。

2、它向外出挑,出檐更加深远,增加入室阳光及防止雨水浸泡屋身(一般屋顶出檐深度越大,斗拱层数越多);

3、檐下装饰作用(构造精巧,造形美观)

4、等级标志(只限于宫殿、寺庙及高级建筑物使用,斗拱越多等级越高)

5、抗震作用

斗拱:斗:一组最下面的构件 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 昂:起着杠杆作用,斗为支座,室外挑着撩檐枋,昂尾压在金桁之下,明清以后为纯装饰性的假昂。翘:华栱,宋抄,清称翘。 升:小斗

3 屋架结构 屋顶分类及等级大小

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庑殿顶 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十字脊背顶 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目前留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北京故宫的角楼。

悬山顶 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 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攒尖顶 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的

4 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重檐攒尖顶——祈年殿

盝顶 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屋顶上部为平顶,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为横坡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横脊首尾相连,又称圈脊。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盔 顶 顾名思义,就是屋顶像头盔一样屋顶形式。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岳阳楼使用的就是盔顶。

卷棚顶 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勾连搭顶

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每个屋顶之间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屋顶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的情况下,使上部屋顶更富有变化,更为生动多姿。 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

 建筑案例分析宫廷建筑 寺庙建筑 四合院建筑 客家土楼建筑

宫廷建筑 含元殿 组成:大台、龙尾道、含元殿、通乾门、观象门、飞廊、翔鸾阁、栖凤阁、钟楼、鼓楼组成。

(二)明清北京宫殿 吸收前朝各个时期

优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建筑处理上采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

一、历史

1,北京作为首都是1153年,称为“金中都”,完全按汉族文化建造。2,“元大都”——忽必烈灭金后建造。3,“明清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4,明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后,其子朱隶迁都北京。5,1406年建造北京,1420年建成。(自明成祖开始,明清共有24个皇帝在此执政和生活)6,改造:北部收回5华里,南部扩1华里,后又向南扩大,清没有较大变化。

二、布局(1)紫禁城(2)外朝(3)内廷(4)其它

1)紫禁城 长:960米,宽:760米,面积:72万平方米;紫禁城正门为午门,后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前为“外朝”,后为“内廷”。午门前广场:130米×600米;设端门(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

午门 由门楼、东西廊庑及四角亭组成的复合式建筑,是中国宫城标志的阙门。在“凹”字形城台上正面开三座门洞,两翼又各开一掖门,形成明三暗五的五座门洞。城台上正面有一座九开间重檐庑殿式城楼,左右两翼各设明廊十三间,四隅各设重檐四角攒尖顶的角亭。 2) 外朝 太和门廊院——太和殿庭院的前奏 前三殿: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文华殿(后有文渊阁)——太子读书处。武英殿——皇帝召见大臣商议政务处。

太和门 九开间重檐歇山顶殿宇式的宫门,位于二米高的白石须弥座上,绕以白石雕栏杆,正门前摆放铜狮及陈设。曾作为御门听政处。在举行御门听政时,皇帝和侍臣侍卫在宫门上,百官立于门前丹墀内,呈奏听旨,庭院就成为露天的会场。 太和殿 明初称为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清命名为太和殿。现太和殿是清代康熙年重建的。用于皇帝登基、寿辰、大婚、册立皇后等宫廷中重要的仪式举行的场所。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最高规格表现它的尊严高贵。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680M2,24根红漆柱,中间6根蟠龙金柱围合的空间内只放皇帝宝座一个,上有藻井,下有七层台阶的高台。东西设夹室,安放远祖神位。

5 中和殿 明初称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清称为中和殿。皇帝亲临大典前暂坐的地方。五开间方形单檐攒尖顶宫殿。

保和殿 明初称为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清称保和殿。清代皇帝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的地方。清晚期用为慈禧进餐之处。九开间重檐歇山顶殿,其形制规模略次于太和殿。

内廷 中路:乾清门——内廷的入口,前有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钦安殿) 东西六宫 养心殿 东路:乾隆执政60年后,宣布退位,退位后所在地。 西路:慈宁宫——皇太后居住 寿安宫、寿康宫——太妃居住 慈宁花园——为太后太妃设置,宗教气氛很浓。

乾清门 五开间殿宇式大门,坐落在白石雕须弥座上,前面围以白石雕栏杆。门前两侧建有八字影壁,门前横街式空间。高墙下低矮的九卿房、军机处、井亭等建筑,使这里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氛。曾作为御门听政处。 乾清宫 明代清初为皇帝的寝宫,清代雍正将寝宫移到了养心殿,此处便成为接见外国使者的场所。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建筑。室内面积达580M2,平面布置与太和殿相似,东西设暖阁,暖阁后檐设仙阁。

坤宁宫 在清代改变了门窗样式。明代清初为皇后的寝宫,后把西侧作为萨满教的祭祀场所,东侧作为皇帝结婚的洞房。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建筑。

储秀宫 慈禧居住之处。室内面积168M2,中间设宝座,接受臣工问安之处,下设地平。西稍间为寝室。 体和殿 慈禧居住在储秀宫时进餐的地方。位于储秀宫以南,面阔五开间,除去前后廊,室内面积115M2。

养心殿 清雍正后为皇帝的寝宫,也召见大臣。清光绪时期东侧又成为了慈安、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平面为“工”字形,前殿召见大臣,后殿为寝宫。前殿280M2,后殿108M2 东路 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共建了二十余年,建造精美。乾隆花园(宁寿宫后的西花园),具有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风格,布置了四组意境不同的景区。规模不大,空间小,但处处为精品。

 寺庙建筑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寺庙筑建 寺庙的布局演变

1,早期 “依天竺旧状”——以佛塔为中心

《魏书•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国,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2,中国化 “舍宅为寺”——以佛殿为中,南北朝:前塔后殿

唐代:寺塔并存,北魏洛阳永宁寺3,到明清定型为基本模式;营造法式中寺庙的两种构架结构

一、殿堂型、殿阁型构架

二、厅堂型、厅阁型构架

一、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中唐时期建造,是一座禅宗寺院——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面阔、进深各三间 面阔11.75米进深10米

二、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的佛光山中。——容晚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墓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瑰宝的第一寺。佛光寺平面:面阔7间,长34米;进深4间,深17.66米柱网:“金箱斗底槽”形式。正面中部五间设板门

佛光寺庙构架:

1、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2、左、右、后三面包砌厚土坯墙,稳定柱网

3、形成明、草两套梁栿

4、采用“叉手”和“托脚”

5、斗栱用“材”已标准化 殿内空间层次丰富,处理成熟

生起(升起):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两端的角柱逐渐增高,形成檐口的缓和曲线。(2寸);侧脚:外槽柱子柱脚处微出向外;明栿:没有吊顶的室内露明可见的栿,做工精致细腻;彻上明造:建筑物室内没有平闇,梁架完全露明的做法;草栿:在上部看不见的栿 在佛光寺大殿上,叉手(叉首):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间斜置的构件;托脚:下一层梁;上

6 一层槫间斜置的构件;佛光寺大殿外观:平缓挺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栱。 四合院建筑

四合院的居住方式是一个院落组合成一个家族,有纵向连接与横向连接两种形式,主要是纵向连接,即一进、二进、三进院落,体现出一个“深”字的意蕴。传统四合院院落宽敞,面房屋各自独立,以游廊相接,起居极为方便。对外,四合院呈封闭状,只有一个街门,具很强的私密性四合院关上门则自成天地,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合合美美,乐融融,展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家居特点,体现了四合院之“合”的精髓。 四合院建筑

小型四合院占地少,布局简单,只有一重院子,一般是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或三间,门多为道士帽式。进街门,正面为院东房的南墙,墙上画着影壁。沿着小道左拐,便到院子间。院中有长条砖墁的十字甬路通到四面各房屋。 小四合院无抄手游廊、无花园、无垂花门、无前院、后院之分。但小四合院具备四合院的基本特点和设施,有东南西北四面房的整体建筑。

中四合院是在小四合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四合院有垂花门外院、中院、游廊、后院罩房等。 大四合院除具备四合院的基本条件外,还要有较高档的附属设施如左右跨院、花亭榭、水池、太湖山石、抄手游廊、两歇山顶式垂花门、广亮大门,大门对面有大一字影壁。其院内所有住房多有围墙封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院、三合院或小四合院与之配套而成院落,使面积向纵深方向排列或延伸。

四合院的结构 庭院 正房 跨院 东厢房 西厢房 垂花门 游廊 影壁 倒座门 宅门

四合院的前院 进大门正面为影壁,右面为墙。从影壁前向左拐即为前院。有的要有一月亮门,进月亮门为前院。

四合院的内宅 进入垂花门之后,便是四合院的内宅了。内宅是由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四面建筑合起来的院落。

四合院的庭院 老式的四合院非常讲究绿化,由于院落宽敞,院内除通向各房间的十字形砖甬路外,其余都是土地,可以植树栽花,饲鸟养鱼,迭石造景。

四合院的门 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开关,闭合,安全、可靠。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大门,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

四合院的影壁 影壁也称照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是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迭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四合院的室内装饰(1)碧纱厨 室内装修最常见的一种叫碧纱厨。它是由若干扇隔扇组成的隔断,设在进深方向前后柱间,起分间的作用。(2)花罩 花罩的功能与碧纱厨不同虽然也可以使空间既分隔又沟通,但是以沟通为主,隔为辅;碧纱厨则是以分隔为主,沟通为辅。 (3)多宝格 多宝格又叫“博古架”,这是用不规则形状组成的木格子,上面专门摆放古董玩器,工艺珍品。4)板壁 板壁,即板墙,是用木板做的隔墙,一般的板壁,两面糊纸,祗做隔断用,讲究的板壁,表面涂刷油漆或烫蜡。刻有名家书法字画,紫檀色地子上透出扫绿镶阳字,另有一番雅趣。四合院的彩绘

 油饰彩绘在四合院的装饰中也是较突出,四合院的油饰主要用来保护外露的柱子,檐枋等木构件。正房、厢房等正式房的柱子多刷红色,门窗多刷绿色;游廊、门的

7 柱子多刷绿色,游廊的楣子边框则多刷红色,红绿相间,相映成趣。房间和游廊檐下,画有彩绘图案。 四合院的彩绘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主题部位在正中心,呈半圆形,称为包袱,包袱心内画人物山水、花草鱼虫、翎毛花卉、历史故事等题材。

四合院的雕饰 雕刻艺术在四合院建筑中被广泛采用,有砖雕,有木雕,有石雕。四合院的大门是雕刻装饰的重点部位。

四合院的吉祥物(1)蝙蝠 (2)凤凰 (3)鹤(4)喜鹊 (5)鸳鸯 (6)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主要分部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客家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之美,即科学实用又有特色。 客家建筑要把握两个方面的特征。一个是一个家族聚局。汉化讲求的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和谐。客家人是中国文化的优秀血脉,也保持了这个东西,大族、小社会,家族和谐相处。第二个是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聚族而居,这个是客家文化建筑要注意的东西。中国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遗产。 永定县境内的大型方形、圆形土楼有8000余座,而圆形的则只有360座,最大的圆楼直径为82米,最小的是坑村的“如升楼”,直径为17米;最古老的是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建于公元1709年,直径73米,楼内最多时曾居住80余户人家,有600多人。最壮丽堂皇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洪坑村振成楼。 承启楼——土楼之王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 振成楼——土楼王子 振成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该楼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该楼按八卦观念结构建造,卦与卦之间设防火墙,它像其他土楼一样坐北朝南,调节阴阳。每卦与内层一楼采用北方四合 院格式。 深远楼——最大圆楼 深远楼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古竹乡井头村,是客家土楼中最大的一座,直径达89米之巨,置身其中宛如在一座城堡之中,让人叹为观止。楼里四圈,直径89米,周长289.5米,外圈四层,房子532间;中圈三层,房子250间;里圈一层,房子30间。共有房子532间,里头最多住着90户人600余人。

裕隆楼----仙山楼阁 府等式土楼的典型建筑是永定高陂的\"裕隆楼\",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历时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历史。门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挂着\"父子登科\"的匾额。全楼纵深108米,宽58米,主楼高11.4米,全楼计有25个厅,118个房间。门楼外有17米宽的晒平,30米宽半圆形的鱼塘一口,正楼后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长的扇形围墙,全楼占地近万平方米。中厅、前厅支柱承重,木雕屏风,屏柱休漆,高低错落巨大的出檐,封以九脊瓦顶,使整个建筑群在院落重叠,屋宇参错中显得和谐统一,气势轩昂。 如升楼----袖珍土楼 如升楼坐落洪坑村北部,与福裕楼隔洪川溪相望。俗称米升楼,因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称米升),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层为卧室。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如升楼为迄今所计最小的圆土楼。该楼建于公元1901年,直径为17米,楼

8 高3层,共有16个房间,为内通廊式的单圈圆楼,小巧玲珑。设一个大门,正对大门是中厅,内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两部楼梯,楼梯间一侧为土墙隔断,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圆楼住6户人家,内院直径只有5米,虽楼内空间极小,但整座土楼家居聚凑,井然有序。 振福楼----秀丽端庄 振福楼建于1913年,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 振福楼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

衍香楼----书香门第 衍香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新南村,建于1880年,衍香楼主体直径40米,底墙厚1.5米,顶墙厚0.7米,墙高14.5米,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底层楼梯旁分布有4个卫生间,厅边6个洗浴间。一层为各家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 奎聚楼----宫殿式土楼 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西北部,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奎聚楼建成于清道光十四(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三堂两落,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

福裕楼----府第式土楼 福裕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 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 以此我们看出客家土楼建筑风格:

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

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推荐第5篇:中国建筑史 重点

绪论

木架建筑的优势: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木架建筑的缺陷:

1木材越来越稀少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要,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木构建筑结构体系有: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斗栱的主要构件是:

斗、栱、昂 斗拱的结构形式:斗、栱、昂、升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

简明 真实 有机平面以“间”为单位 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

翼角:微微翘起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橼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 礼制建筑:

1以天神为首的坛殿,如天坛、大享殿等 2以地神为首的坛庙,如地坛、社稷坛等 3以祖先为核心的建筑,如太庙、祠堂等 工官制度: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的中腰影响。

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营新都副监、工部尚书等。隋代东西量大都城的规划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自他之手。

李诫:主簿,丞,少监及监等。王府,辟雍,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等。 P15 ?祥:木匠,工部侍郎。前三殿,献陵等。

徐?:木匠,工部尚书。北京前三殿和西苑永寿宫的重建。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① 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多水区)

② 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

六、七千年前 干阑式建筑 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

仰韶时期,穴居。河姆渡村,巢居。龙山文化,平面呈“吕”字形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神庙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商代宫殿遗址)

“华夏第一殿”,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

道: 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西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

西周以采用了“瓦” 春秋 鲁班(公输般)(春秋鲁国人)。 高台宫室(台榭)的出现

山节藻棁(zhuo: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 战国:战国时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高潮。高台盛行

长城起源于战国。秦统一全国后,扩建原有长城。 汉代建筑特征:

详见作业本第一页。 斗栱在这个时期是什么样的形制?

抬梁式、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斗拱已经普遍使用,但其结构作用较为明显——为了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基础,而用向外挑出的斗栱承托屋檐,使屋檐伸出到足够的深度。

迭梁式和穿斗式的形成:

迭梁式 —— 柱上架梁,梁上立短柱再架短梁的木构架。

穿斗式 —— 柱头承檩,并有穿枋连接柱子的木构架。

墓阙:古代陵墓钱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阙:宫殿、陵墓、官衙大门前两侧各立一座建筑,形如门楼而中缺门扇,故称“阙”(缺) 三国、晋、南北朝: ⑴ 佛 寺:

塔为主,置于佛寺中央、佛殿为辅——塔院式

北魏佛寺以永宁寺为最大(洛阳)

⑵ 佛 塔:我国最早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砖、密檐塔)

⑶ 石 窟:最早的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 三 种:塔院型(支提窟):以塔为中心

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

僧院型(毗诃罗)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 佛寺、佛塔和石窟 舍宅为寺:

佛教传入初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现象,即,将私宅捐为寺庙,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该现象决定了寺庙住宅的空间布局,也是佛寺建筑中国化的重要原因。 隋大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 ② 河北赵县安济桥:设计人 李春

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或空腹拱桥)

唐代建筑特征:

①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长安城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唐长安城影响了渤海国东京城,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市)

②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③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

• 唐朝已有了用材制度,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并富有艺术性,斗拱的装饰效果很好(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和加速了施工速度,便于控制木材用料,掌握工程质量,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④ 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 出现“都料”,这一名称到元朝仍在沿用。建筑技术分工、技术管理都有进展 ⑤ 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结构 ⑥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气魄宏伟、严整而开朗,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显现有机的联系。 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统一。 宋代建筑特征:

①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废除里坊制,街巷制形成,使得城市建设、消防、交通、桥梁都有新发展 ②

木构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有利于建筑技术发展)

北宋《营造法式》 李诫 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北宋初 《木经》 喻皓 (五代)

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总平面空间更加丰富、更趋复杂、层次深厚,主体建筑突出,屋顶组合多变) ④

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唐:多采用板门与直棂窗

宋:大量使用格子窗、格子门、阑槛勾窗

唐:以前建筑色彩以朱白色为主——明快端庄 宋:“五彩遍装”青绿两色为主的“碾玉装”和“青绿迭晕棱间装饰”——华丽(解绿装、丹粉刷饰)

唐:平为主

宋:平& 藻井为主

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仍以佛塔为主,其次桥梁(泉州万安桥(北宋)长540米,石梁1米长)

我国最早的琉璃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我国最大的石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

园林兴盛,出现了大体量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 元代建筑特征:待定 ① 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发展

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

尼泊尔工匠

阿尼哥设计

② 减柱造: 抽去若干柱子

实例: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正殿 ③

斗拱结构作用减退

元代壁画典型:山西永济县永乐宫内

(或大木技术的突变:1殿阁式结构衰落和厅堂式结构扩展。

2梁柱联系增强,斗栱作用结构作用减弱,装饰作用曾加。 3柱网与梁架自由化处理(1减柱法,2使用天然弯曲木材斜向搭接)) 明: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砖 细 —— 砖做细的简称即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

生 起——向四角逐柱升高形成。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侧 脚——檐柱柱头向内倾斜形成。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乾隆年间从国外引进了玻璃。

《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颁行的,由工部编著,列出27种单体建筑大木做法,并对斗拱、装修、瓦作、石作、铜作等做法和用工用料都做了规定。 ◆ 样式雷——在样式房(建筑设计)供役时间最长的雷氏家族

烫 样——模型的叫法 算 房——主管预算 工程做法——工程说明书

第二章 城市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 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城垣夯土筑成

技术较原始

② 里坊制确立时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专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城市总体布局较自由,形式多样

③ 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重城——指子城与大城

④ 开放式街市期:(相当于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② 《 周礼•考工记 》 —— 最早的中国城市理论

◆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只有鲁国都城接近这种制度) 解 释:

• 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左面为祖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各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它表明当时的城市规划已涉及城市布局、规模,城门街道分布,主要建筑分区位置局部用地指标,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等差标准。充分反映出当时城市规划和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并对以后中国都城形成宫城居中的方格网街道布局模式有深远影响。

筑城,城的面积单位:雉,长度单位:? 本章学习技巧:1选址(概况背景),2布局,3道路,4里坊制,5绿化,6水系,7技术。 什么叫里坊制?什么叫街巷制? 里坊制 —— 春秋至隋唐实行的城市布局形式,把全城分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及衙署处于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市”环以高墙,设里门、市门,由吏卒市令管理,全城宵禁。

街巷制:由里坊制演变而来,取消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饼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

里坊制解体,街巷系统形成,坊有机的结合,形成遍布全城的商业网,取消宵禁制度,形成繁华的不夜之城,城市面貌更趋人性化,公共活动频繁

瓮城: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设有二道以上城门,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

市:唐以前集中设市,由市令管理,城外郊野才能自由设市为“草市“

◆ 隋大兴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城市 8、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古城

◆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则为七大古都)

◆ 中国历代都城规模大小顺序是:① 隋唐长安 ② 北魏洛阳 ③ 明清北京

④ 元大都

⑤ 隋唐洛阳 ⑥ 明南京 ⑦ 汉长安 ◆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城市有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 汉长安的建筑设计特点:

⑴ 良好的环境条件:山环水抱,“八水绕长安”,自然环境好。

⑵ 继承秦制,实行大长安城市区域规划,既京城与京畿相、结合的规划,形成京城为核心的城市群,为封建社会京畿规划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革新了旧有的营国制度传统。

⑶ “强干弱枝”强制迁富豪家聚居城郊帝陵周围,形成七座“陵邑”,形成所谓“七星伴月”的宏伟格局,也形成京城、陵邑和郊县的三级结构。

⑷ 京城采用扩建模式:以秦咸阳离宫兴乐宫为基础增建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建章宫,形成不完全规则的城池形状和城市布局。

⑸ 城内各宫分区布置,打破“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及“前朝后寝”等的传统手法,形式分散而自由,宫苑式园林化的布局手法特征明显

⑹ 宫的比重大:城内面积大部分被宫殿区占据,民居的闾里应在外城中

⑺ 集中的商业区:长安设九市(基本属于“前朝后寝”格局),城内四市城外五市,构成了长安城的庞大商业区

⑻ 宏观分区概念:城市周围经济性分区偏于城北(结合渭北的陵邑),政治性分区偏于城西、城南(结合苑囿),居住区的分布原则是“仕者近宫、工商近市”

⑼ 有大规模的皇家苑囿区,城市、园林有机结合,并结合园林规划综合解决城市蓄水和漕运等问题

⑽ 城南有大型礼制建筑群落,反映了周礼的复兴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

⑾ 基础设施完备:有发达的水运系统(天然水系和人工漕运)、陆路交通系统(干道、驰道),并完善了秦代以来的邮驿系统。 唐长安建筑设计特点:

① 高颖和宇文恺二人负责隋大兴修建。

②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严整的城市,它是里坊制城市高度成熟的经典代表。 ③ 长安平面长矩形,道路网“幷”字形,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整中轴对称的里仿制城市,棋盘格状,形成规整的路网和里坊,道路十分宽阔;宫城、皇城集中于 内城,在规划中以重城、宫城长宽为模数;采用东西二市制,一般居民住宅只 向坊内开门,实行宵禁;唐代在城北修建了大明宫,使城市增加了不对称因素, 并与城外北部的皇家苑囿遥相呼应,隋唐时期佛教建筑兴盛,故城中佛教建筑 颇多,城东南有曲江池、芙蓉院,是著名的公共风景园林。 ④ 里坊制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大坊则成倍于小坊。 元大都规划、建设特色:

① 保留金中都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 ② 形成大城、皇城、宫城三重相套的格局(三重城墙)

③ 对河湖水系特别关注(三重水系)西山昌平泉水——海子、金水河——供应宫城、通会河、连运河——漕运可直达皇城 ④ 规整的街巷布局,南北向街道贯穿全城,东西向街道受居中皇城和积水潭阻隔,形成若干丁字街

⑤ 开发了两个系统的河湖水系

⑥ 突出都城壮观景象,城市布局严谨,道路整齐方正,井然有序 ⑦ 不规则水系与规则道路网对比

元大都城市规划的特点与成就: 1依托旧城建设新城

2水系清晰明确,科学合理,水系设计者:郭守敬 3一睡眠为中心的城市格局 4方格网道路系统规整平直 5居民区与商业街市

缺点:南北失衡,前后空间失衡

明清北京城:

① 明北京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建设,北退5里,南进1里,凸字形城墙;其北部、西部及东北为阴山山脉及余脉,可作为天然屏障,有很理想的环境条件

② 城市供水、排水系统被破坏,并且宫城位于全城中心位置,东西交通不便,清北京规模与布局没有改变和扩充,主要是营建苑囿和宫殿,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内南端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坛,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观

③ 在城市整体布局方面是以明南京城为蓝本,但规模更加宏伟,气度更加严整,中轴线得到进一步强调。其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是《考工记》营国制度与历代都城规划传统的集大成者。

④ 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个中形体不同的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势

⑤ 集中市制与分散市制相结合,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四个(城北鼓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城南正阳门外),其余的则按不同的行业分类散布在各个巷坊内

⑥ 清代在西郊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建置了大量宫殿,如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等 总之,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都城,它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之大成,不仅在城市布局、建筑艺术等方面,而且城市引水、排水等工程方面都有突出设计。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坞壁: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死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土楼构造特点:

技术创造:

出于防卫要求,土筑外墙高大厚实 ②

地处南方,注意防晒,

内部采用活动式屏门隔扇,空间开敞通透,有利于空气流通 ④

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即利防卫,有宜人用 ⑤

选址注重风水,并保留北方住宅坐北朝南习惯 窑洞的三种类型:

1开敞式靠崖窑 2下沉式窑院 3砖砌的锢窑

云南一颗印住宅:

⑴ 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称“~” 阿以旺:既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

磨砖对缝:将毛转砍磨成边直角正的长方形订,砌筑成墙时,砖与砖之间干摆灌浆,墙面不挂灰,不涂红,整个墙面光滑平整,严丝合缝。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② 盛行高台宫室阶段

③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④ 纵向布置“三朝”阶段

轴心舍:工字殿平面,唐代用于官署的厅堂,叫“轴心舍”;宋代宫殿早先由州署子城改建而来,保留了部分原来布局形制。

故宫的设计手法特点:

1建筑序列:通过连续对称的,尺度、形式不断变化的封闭空间逐步展开。 2建筑处理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体;以小称大,以低称高。

3空间有序转换(以门为媒介--空间限定、渗透与转换。以廊为辅助功能划分、交通引导、衬托主体)

4屋顶、色彩、装修等细节也成为表达空间等级秩序的语言。 5文字与小品具象征意义。 坛庙的分类:

1祭祀自然神。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2祭祀祖先。如太庙,祠堂,家庙

3先贤祠庙。如诸葛武侯祠,关帝庙,孔子庙

明 堂——中国古代重要建筑物之一,其用途是皇帝于秋季大享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可以说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

五土色:青土,白土,赤土,黑土,黄土。 北京太庙里的正殿与太和殿相似。

鱼沼飞梁”——是指方形沼池及其上架设的十字形桥,这种飞梁,桥身伸展如翼,架空若飞,形制独特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 方 上——即“帝王陵墓起方形截锥体陵台,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长陵位于长陵宝城前方,其下部用砖石砌筑的方形墩台,称为“方城”

其上部用砖砌重檐歇山顶牌楼,称为“明楼” ◆黄肠题凑: 黄肠——柏木芯 题 ——头

凑 ——聚

黄肠题凑——汉代帝王用短木方(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陵邑:汉代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第一个依山凿穴为陵——汉文帝灞陵 唐乾陵的设计手法:(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

⑴ 继承六朝的神道并加长

⑵ 以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

⑶ 陵园整体模拟唐长安格局

⑷ 气象磅礴、善于利用自然、善于融合环境

⑸ 柏城:(见于文字制度则始于唐代)

⑹ 地下墓室仍为“前堂后寝”之制 宋永昭陵:东西高,西北低。

哑巴院: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

第五章 宗教建筑

舍宅为寺:佛教传入初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现象,即,将私宅捐为寺庙,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该现象决定了寺庙住宅的空间布局,也是佛寺建筑中国化的重要原因。

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面阔7间 进深8架椽, 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屋面坡度平缓, 台基低矮 双抄:(“抄”或作“杪”miao,宋又称华栱,清称翘。双抄,即出二跳华栱) 双下昂:双下昂即设两个下昂(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丧失殆尽).

明 伏——与草伏相对而言,指天花下的梁,宋代明伏常做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草 伏——在天花板上面的梁,做法较自由,加工较粗糙,故称为草伏,是和天花下的明伏相对而言的。 摩尼殿:

大殿呈四出抱厦形式,殿身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7间,重檐九脊(歇山)顶 大殿属殿堂型构架,为金厢斗底槽加副阶周匝

补间铺作添加450斜拱,是已知宋代建筑中用斜拱最早实例

叉柱造:上层柱插入下层柱上之斗栱,并后退形成收分

缠柱造:上柱向内收分进约半下柱径,其下端不开口,直接至于梁上 彻上明造:不用天花,梁架均暴露在外

河北承德外八庙中有一个安远庙

山西芮城永乐宫总平面,至少说出五个:宫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邱祖殿,碑 佛塔的几种类型及例子: 1楼阁式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2密檐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3单层塔:

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4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5金刚宝塔:

北京正觉寺塔 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6傣族佛塔

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为:

⑴ 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⑵ 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⑶ 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⑷ 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长

⑸ 除石窟本身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建筑形象 石窟类型: ⑴ 塔院型:(支提窟) 以塔为窟中心 ⑵ 佛殿型: 以佛像为主 ⑶ 僧院型:(毗诃罗) 供僧反打座修行之用,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 每窟供一僧打座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谐趣园”仿无锡的“寄畅园”手法。 皇家园林的特点

1、集仿各地各园胜迹于园中

2、规模较大,一般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因此都巧于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形成个自的特色

3、整体布局较为严整,很难摆脱对称轴线的布置方法

4、中心建筑为了与宏伟的山水空间相对,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建筑色彩堂皇而壮丽

5、叠石手法一般用于园中内大范围内,主要依靠堆土成山,真山与假山相结合手法

6、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花木 私家园林的特点

1、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

2、景区中的景观是多层次的(远、中、近)

3、多层次的组织通过游览线组织起来

⑴ 环形⑵ 串连⑶ 辐射形

4、要素分析

⑴ 山、水、石、花 ⑵ 建筑 ⑶ 室内装修 ⑷ 匾额、楹联、网狮园、待月亭“月利风来”

私家园林一般因其面积太小,而带来了幽曲有余而开朗不足的和建筑过 于稠密的缺点

私家园林的色彩清新淡雅、空间迂回曲幽,达到以少见多,以小见大之效果。 基本原则和手法.

一. 把全园分为若干景区.其作用

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空间容量盛大. ②

提供一个持续的欣赏过程. ③

形成疏密相间的对比效果.

其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其要点是

要有主次,不宜平均分配,形成对比效果.例如,在园门内通常用假山或小院落分隔,不使游人马上看到主要风景.并经过若干曲折小空间转移到主景区.这种对比手法,是一般园林普遍采用的. ②

各有特色

分而不死,避免迫促,散漫,零星,重复,排牙. 二. 塑造自然山水的形象 ① 叠山 a.模式

b.山水布局(主山对着主水,主建筑)

c.山与真山的关系

② 理水 a.聚分得体――小园以聚为主,大园聚分结合.

b.水口――形成四通八达的感觉,造成"无尽"的假象,扩大湖面空间. c.池岸――宜低不宜高. ③ 水生植物

三. 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致的矛盾. ① 采用隔绝式,如留园,由于五峰仙馆的功能要求尺度大,破坏了整个园的尺度感,因此,利用了一系列小建筑,将五峰仙馆与水面隔绝开来.

② 尺度处理得宜.一般用小尺度建筑,因为私家园林的地理条件――面积小,所以用小尺度建筑――小中见大.若功能要求尺度大,则须将大尺度破坏,典型手法,鸳鸯厅如图二.亦即先将大看小,再小中见大. ③ 虚化界面――例如将墙体表现为"爬墙虎" 四. 巧妙处理园林建筑空间.

私家园林的空间追求境界,意境.如留园.见图三.空间大小,横竖变化,光线对比,追求深远的意境,格调雅素精巧. 五. 运用扩大空间的手法.

① 化整为零.有大有小,有主有从,隔面不断,通而不适 ② 尺度处理.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再小中见大, ③ 凹凸处理.

④ 不尽尽之.<<画论>>"意不可尽,不尽尽之".化有为无,化实为虚,如敞厅,隔而不挡,巧于因借.源流无尽.周而复始,如闭合的路.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设计的异同点

① 皇家园林以祖国各地,尤其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为创作源泉 ② 皇家园林以提供皇宫贵族休息娱乐之处

私家园林是贵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乐而建的

皇家园林在大范围内堆土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再适当点缀山石、山中叠山、假山与真山相结合

私家园林以山石造山为主

皇家园林花木配植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私家园林以单株为主 苏州四大名园: 宋代 —— 沧浪亭 元代 —— 狮子园 明代 —— 拙政园 清代 —— 留 园 哪个园林不属于苏州园林?——无锡寄畅园 ★如何理解

“巧于因借,全天逸人”? 是对理景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概括。

所谓“因”不仅是因其地,因其材,而且是因之于整个环境,因山而成山地风景,因水而成水域风景。所谓“借”既是借景、远借、近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条件比园林环境更优越,效果也更好。巧于因借”目的在于“全天逸人”,“全天”就是要保全景色的天然真趣;人为加工只能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为山水林泉增色;“逸人”就是减省人力物力,如城邑治水理景,开石采石理景,是在完成某项工程后适当进行加工,即省人力又省物力,无疑是最好的“逸人”办法。 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 1巧于因借

“巧于因借,全天逸人”?

是对理景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概括。

所谓“因”不仅是因其地,因其材,而且是因之于整个环境,因山而成山地风景,因水而成水域风景。所谓“借”既是借景、远借、近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条件比园林环境更优越,效果也更好。巧于因借”目的在于“全天逸人”,“全天”就是要保全景色的天然真趣;人为加工只能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为山水林泉增色;“逸人”就是减省人力物力,如城邑治水理景,开石采石理景,是在完成某项工程后适当进行加工,即省人力又省物力,无疑是最好的“逸人”办法。 2旷奥兼用

旷”、“奥”又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统一对立面。没有旷也就无所谓旷,两者不可缺一,对某个单一的空间环境而言,可以以旷为其特色或以奥为其特色,但整个风景区而言,则必然有旷有奥,旷奥兼用,已经各异,曲折多致,引人入胜。 3塑造意境

(1)空寂出世——宗教山林理景的意境 (2)涤我尘襟——登高及治水理景的意境

(3)标帜意蕴——诗文题字追求的意境

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细部演变

须弥座:须弥座,又名“”、“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抱鼓石:抱鼓石一般是指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磨砖对缝:将毛转砍磨成边直角正的长方形订,砌筑成墙时,砖与砖之间干摆灌浆,墙面不挂灰,不涂红,整个墙面光滑平整,严丝合缝。

金砖:金砖,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花街铺地:园林铺地种类之一。用砖、瓦、石片、卵石、瓷缸片等材料铺成各种图案花纹的地面做法。

砖细:砖做细的简称即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

单槽:根据《营造法式的记录,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三个区域。如山西晋祠圣母殿。

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出自《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地盘图。(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

分心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坐斗:位于一组斗栱最下的构件(又叫大斗,宋称栌斗,汉称栌) 三才升:位于里跳与外跳横栱二端上的构件 槽升子:位于坐斗正上方横栱二端上的构件 (均相当于宋代的散斗) 举架(宋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lin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

推山: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 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样长。

收山: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 具体做法:山面向内收进一檩径定作山花板的外皮。

悬山:悬山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的一种。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

挑山:,即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

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部分,又叫屋废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泳衣固持脊檩,起形状犹如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 托脚:宋代建筑上各檩均用斜杆支撑固持。其中支撑脊檩的斜杆称为叉手,其余称为托脚。

★★★★★屋顶的种类:P283 屋口曲线:殿柱侧脚和生起显著;檐口线从次间上翘,形成富有弹性的檐口曲线 反宇向阳:由于在末跨的槫上置生头木,所以屋面依纵轴方向两端翘起,它和因举架而形成的横向曲线配合,使屋面略成双曲线。

天花: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宋称平棋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而且小的木方格。这种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称平anP289,另一张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称为平棋。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圆形、斗四和斗八形等。 水戗发戗:“戗”指的是建筑的戗脊,“发戗”就是起翘。水戗发戗是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

嫩戗发戗: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 铺首:门面上有兽面的门环。 清代彩画三大类:

和玺彩画是最高级的。 旋子彩画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

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

推荐第6篇:中国建筑史心得

中国建筑史心得

建筑不仅仅是我们的房屋,诸如纪念碑、陵墓、桥梁等都包括在建筑的范围之内。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

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同土木工程、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工程经济、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环境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建筑又是风采各异的艺术,随着地域的不同,人们将审美情趣融入其中,丰富变化,形成了独到的艺术语言,具有其他艺术不可取代和比拟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中国建筑学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是科学与艺术相综合的学科。

建筑艺术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艺术。当远古的绘画、音 乐、文字等许多生活记录都湮灭无存的今天,却有许多古建筑遗迹依然矗立在大地上。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建筑并不少见。尽管由于木构架结构的某些缺憾,很多恢弘的建筑不能像西方的帕特农神庙那样留存至今,我国的古代建筑依然是东方文明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是我们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思想、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现在正在积极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自己的历史,因为这些文化古迹对中国的历史有着特殊的贡献。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更有必要、也有责任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懂得去欣赏和保护它们。能够继承这些建筑遗产,是我们的幸运,而保护好它们,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推荐第7篇:中国建筑史教案

第一章 前言、原始、奴隶

教学前言

一、教学计划与教学要求

二、中国古建筑概况及特征

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风格变化不大,以木构架承重体系为主,重视建筑群体的组合,图0-6,0-7,0-8

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2、建筑群的组合

3、建筑与环境

4、工官制度

三、学习《中建史》的目的及重要性

四、学习方法

1、培养兴趣

2、运用比较法

3、注重建筑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

4、从“使用功能、科学技术、建筑艺术”等三方面入手

五、《中建史》学科发展概况

1、理出《中建史》的头绪,建立了《中建史》学科体系

2、拓展成果,向纵深发展,逐渐进入到专题研究

3、研究在达到一定的广度后进入——新的阶段 ——理论研究阶段

六、《中国建筑史》的学习内容:

以汉族建筑为主流,建筑类型主要包括: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民间公共建筑、王府、居民、长城、桥梁等

七、古代建筑的时段划分:

原始社会(

六、七千年前~

公元前21世纪)

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476年)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前475~公元1911年)战国~清

作业:

1、谈谈你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理解。

2、中国古建筑所主要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举两个遗存实例。

3、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4、宇文恺是哪朝代人?他在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有那些?

5、李诫是哪朝代人?他在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有那些?

古代建筑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

一、前建筑活动

1、树居,

2、崖下居

3、岩洞居

二、建筑的创造

1、巢居:树居的发展

2、风篱和窝棚

3、窑洞

三、建筑创造突进

1、穴居(半穴居)——从地面窝棚演变——北方(黄河流域)

2、干阑——从巢居演化——南方(长江流域)

3、窑洞——沿用——西方(地质条件许可), (1)穴居系列:

穴居系列建筑的发展: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下建台基的地面建筑——居住面逐渐升高

从室数看:一室——多室 从平面看:园形——园角方形——进步,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长方形 要增加增加的标志”——恩格思 从形式看:从不规则——规则,

(2)干阑(南方)树居——巢居——干阑系列

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约7000年前),

(3)概述史前建筑两大流派

四、史前建筑艺术的体现——“大房子”、祭坛、巨石建筑

1、“大房子” (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

2、祭坛,图1-42,1-43

原始祭坛——是原始人露天祭祀自然神灵的场所,新石器中期开始出现

3、原始墓葬、巨石建筑

墓葬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高架葬等,以土葬为主。

①积石冢

②石棚

五、史前建筑的环境选择,树落规划

村落的群体规划,以向心集团式为特征

作业:

1、以图文说明我国原始社会建筑主要两大体系的发展过程、特点及

对以后建筑的影响。

2、简述我国史前建筑的环境选择、村落规划。

3、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为何类建筑形式?西安半坡村建筑遗址为何类建筑形式?陕西临潼姜寨建筑遗址为何类建筑形式?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公元前21世纪-476)

(公元前2070年-前476)

夏、商、西周、春秋(共约1600年)

“城市的出现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

一、城市

(1)郑州宫殿 •

(2)盘龙城宫殿 •

(3)殷墟宫殿 •

(4)凤雏先周宫殿(宗庙) •

3、西周洛邑王城宫殿

4、春秋战国宫殿

5、春秋战国宗庙 • •

三、园林

农耕与围猎既是苑囿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其原始阶段最基本的功能,原始园林之另一重要性质是通神。 • •

四、墓葬 •“封土”——人工堆成高出平地的坟丘 •“椁”——棺材外套的大棺材

1、商周墓葬

西周墓已有封土,大量杀殉之风在西周中期后已稍有减退

2、战国墓葬

同商一样,建享堂

五、建筑装饰与色彩

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的组合,已基本确定

1、台基与柱础,晚商, 柱下常有装饰处理——柱础

2、屋身

装饰手段:涂饰、彩饰、雕刻、壁画 •

木构色彩:夏崇尚黑色,商崇尚白,周崇尚红,——《考工记》

3、屋顶

屋顶形式以“四阿”为主,夏、商以茅草覆顶,西周:瓦的发明促使屋顶材料的变化。

4、瓦当:

战国前盛行半当,汉以后半当消失,全为园当,秦以全当为主。

5、家俱:席地坐、卧之家俱 作业:

1、解释何为《兆域图》。

2、简要说明“凤雏西周宫殿”在建筑艺术上的重要意义,并图绘“凤雏西周宫殿”平面图。

3、简述奴隶社会建筑的装饰特征。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建筑概观

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根据史学界意见,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从夏代开始。主要依据:

1 .奴隶数增多;

2 .已能组织大规模水利活动;

3 .城和军队的建立;

在随葬品中贫富差别明显。

一· 建筑史分期 1· 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 代表建筑

城、宫殿、高台建筑 2·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 商代在夏的基础上有较大发展,这突出反映在青铜器与甲骨文。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于:城郭建设、宫、庙、陵墓、囿、版筑技术 3·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顶峰

礼制建筑:庙、堂、宫、室、寝

二· 中国奴隶社会建筑特征与成就 1· 从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看,中国奴隶社会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

·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为世界

主要三种体系(石、木、生土)之一,在奴隶社会虽然尚属草创阶段,但结构方式以基本确立。 2·中国奴隶社会是宗族和宗法制度控制的社会,神的崇拜远次于祖先的崇拜。在整个奴隶社会,尚未形成的神的崇拜体系。

使得中国奴隶社会建筑,既没有古埃及、古印度宗教建筑的压抑和神秘,也不象古希腊奴隶民主制下的建筑那样自然、明朗。中国建筑一

大特点,是表现出一种等级森严的

秩序,这在中国奴隶社会建筑中便

已见端倪。

3·从建筑材料和技术看,中国奴隶社会木工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准,砖、瓦已用于建筑,但建筑还没完全脱离原始状态。 4· 周礼的萌芽、形成,对中国以后三千年的建筑:从城市、宫殿到民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夏朝建立了军队、修城郭、 制定了刑法、修监狱,筑宫室台榭。 ·夏朝使用了铜器,史籍中有禹铸九鼎记载。二里头遗址中,不但发现了青铜器,而且还发现冶铜、铸铜遗址。 ·近代夏史一度被视作虚构的——疑古派  目前夏朝的史料不足,还看不到它的全貌。

二· 夏代建筑考古资料

1· 河南偃师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

从发现的遗迹、出土的遗物以及地层叠压关系来判断,二里头文化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商代文化早期之间的一种文化。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衔接的。

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之后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之后紧接着是商代文化。

三 商代建筑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商前期 1600─1300 商后期(盘庚迁殷后) 盘庚、小辛、小乙

1300─1251 50 武丁 1250─1192 59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

1191─1148 44 武乙 1147─1113 35 文丁 1112─1102 11 帝乙 1101─1076 26 帝辛 1075─1046 30 (一)· 概况

商朝最早的国都在亳(亳音伯,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中共迁都五次。

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安阳小屯),直至商朝灭亡。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也称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二)· 城市、宫殿 1· 郑州商城(嚣,或西亳)

遗址在郑州附近,发现大片遗址和一段夯土墙。约25平方公里范围内,断断续续地分布着居住遗址和各种作坊,大部分遗址在郑州市区,无法探明 《竹书纪年》:“帝仲丁迁于嚣”

从遗址规模、居民分布、职业和大量作坊看,是 城市遗址。这是目前

我国发现的最早城市遗址

夯土墙遗址在城北,尚有数段露出地面。遗址宽4-6m,最宽处约7-8m,高4m,最高达 9m。 采用版筑技术 2·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位于湖北黄陂盘龙湖畔,商代前期城市遗址,建于公元前15世纪前后 面积约1.1平方公里 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约290米,东西约260米

城垣四面中部各有一缺口,可能是城门

城墙基宽21米,现今南、西垣及北垣西端尚存有高出地面约1~3米的夯土残垣

城垣的夯筑是以每层厚8~10厘米左右的夯土筑出主体,内侧又有斜行夯土用来支撑夯筑城垣主体时使用的模型板。推测城垣原为中间高耸而内侧有斜坡以便登临,外侧较陡以御敌 · 城垣外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城壕,壕内侧往往高出外侧1米以上。在城南壕沟底部曾发现桥桩的柱穴,可知当时是架桥通过的。 3· 小屯殷墟宫殿遗址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 “殷” ) 分为甲乙丙三区 选址与布局

遗址未发现瓦,有铜锧

(三) · 陵墓 1 商周陵墓制式

不封不树

设有棺椁

四出(二出)羡道

人殉

深埋,上建有祭祀堂

2 实例

殷墟墓葬区

妇好墓

妇好墓1976年发掘。

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 政,武王弟管叔、蔡叔与商王后裔 武庚叛乱 。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

四、西周建筑 叛乱,迁部分商遗民于洛邑(今洛(公元前1046年-前771)

阳),建造东都“成周”。同时,大封西周年表: 诸侯,“以藩屏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周礼 年

在位4年 周建立了礼制。以宗法制为基础的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周礼,是体现等级差别的各种典章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一)· 概况

商朝后期,居住于陕西歧山之南周原一带的周族兴盛起来,文王时其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武王继位的第二年,联合许多方国部落,大败商军于牧野,灭商建立周朝,迁都于镐(今陕西省西安市),史称西周。

以藩屏周

灭商第二年,武王病死,由周公摄

制度和礼仪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 所使用的礼器,其组合各不相同。

庶人不得使用贵族的礼仪。

 刑罚

周建立了严格的刑罚,作为控制和 镇压的手段。

手工业和商业 手工业作坊分工比较细,号称“百 工

” 。青铜器铸造业在西周中期以后,已经出现了一模翻制数范的新 技术,许多铜器上铸有长篇铭文。

原始瓷器的制作已经比以前普遍, 并且在

建筑上开始使用瓦。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主要为官府所垄断, 因此称

“工商食官”。

文字 与商一样,周代凡大事也要进行占卜和占卦,视兆象和卦象判定凶吉。

井田制与农业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全国

土地名义 上皆归周王所有,即所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西周中期以后,发生了土地转让和交换的现象。 周朝建立以后,农业进一步发展。生产工具仍以木、石、骨、蚌器为主。耕作方法主要为协作式的“耦耕”,耕作技术实行定期休耕的撂荒制。

(二)· 建筑实例

西周的都城丰、镐、洛邑王城,遗址已无存

发现主要于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地区, 是周人灭商之前的“岐邑” 。周文王、武王虽然迁都丰、镐,但周原一带仍是重要的政治中心。 1· 岐山凤雏村甲组建筑遗址 1976年发现,凤雏建筑基址有2组 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469平方米,是一座高台建筑

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开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为数间的室(又称寝)。中廊左右各有一个小院,室的左右各设后门

乙组基址位于甲组西侧,坐北朝南,墙内发现有柱础石,建造结构与甲组相同 2· 召陈建筑遗址

召陈建筑基址已发掘出15座,布局不按中轴对称。其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是3号、5号和8号

· 3 号基址为夯土高台建筑,台基高出当时地面0.7 米左右。 东西长22米,南北宽14米。东西有7排柱础,南北纵列5~6个柱础 · 2 号房基 的东边和南边保存有用小河卵石铺成的 散水,宽0.6米· 这顶部已全部覆盖了瓦,并最早创造使用了瓦当。

瓦当均为半圆形,质地坚硬,呈青灰色,当面平整,无突起的边轮。有些出土时当面纹痕内还残留有

朱红颜色,这种瓦当涂朱的做法为秦汉所继承。瓦当分为素面无纹和刻画纹饰两类

五 夏、商、西周建筑研究

(一)· 史料

1· 古籍

《尚书》、《史记》

《尚书》原名《书》,古籍中“《书》曰”,指得就是《尚书》。大约西汉初年,才在“《书》” 前加“尚”,认为是上古的书。

(二)· 主要建筑类型及意义

在金文中使用频率很高。庙的作用之大,以至于要做器献给庙。如《阜父壶》铭文:

□阜父乍□壶□ □酋其庙

用途:①祭祖—— 同宗② 天子册命大臣; 如《龙敦》铭文中:佳元年既望丁亥王才雍位日王格庙即立宰忽右龙立中庭③ 天子发布命令

(廟) 庙的几种名称

宗庙

大庙·太庙:

清庙

肃穆清静谓之清庙

享庙 宫

祖庙

始见于甲骨文。

金文中有大宫、太宫 

室属于宫(宗庙)的一部分。

始见于甲骨文,金文中有大室、太室、昊室等

天子诸侯日常居住场所。

“寝”始见于甲骨文。金文中,天子有大寝、路寝。 榭

始见于金文中的宣榭,早期记作射 。为建于高台上的

“习武屋” ,属于宫的一部分。

第三章

春秋、战国建筑概况

一、建筑史分期和历史文化背景: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期,铁器、耕牛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井田制随之瓦解,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的发展。从文化方面看: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产生了对后世有深广影响的儒家、道家.

(一)·建筑特征与成就: 1· 从建筑材料和技术看:

木工技术成熟,促进了室内装修和家具的制作

→ 鲁班(公输般)

瓦的数量和品种增多,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瓦 →

瓦匠

曾认为战国出现了砖,2004年周公墓中发现砖 2· 儒家学说,为礼制奠定了基础。不仅出现礼制建筑明堂,更对此后的城市规划、宫殿、坛庙、陵寝,乃至民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工记》、《周礼》、《礼记》3· 诸侯出于政治和享乐的需要,大建高台建筑.

一·《考工记》反映的建筑制度

《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的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其作者不详。西汉年间,献王刘德因《周官》缺〈冬官〉一篇,就以此书补之。至刘歆校订时,又将《周官》改为《周礼》,称为《周礼· 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古籍中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它记载了6门工艺

(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的30个工种的技术规则(缺两种)。其中攻木之工部分“匠人”一节,反映了春秋战国许多重要建筑制度。 1 · 匠人的职责与工官制度

《考工记》中规定匠人的职责有三项: · 建国

即给都城选择位置 ,测定方位、高程 · 营国

即规划都城,设计王宫、明堂、宗庙、

道路

为沟洫 即规划井田,设计水利工程、仓库

由此可见,匠人是主管建筑工作的专职官吏。设专门部门掌管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组织管理,总结经验,制定规范的一整套制度,称工官制度 。

秦开始置将作少府;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名大将.

隋称将作监,工官称将作监大监。 唐代工官仍称大将; 宋设监、少监各一; 元代有将作院;

明初设将作司,后隶属工部。 2 · 都城、王宫规划 · 都城规划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注:涂

——— 道路

一夫 ——— 100×100步2 1步约5-6尺 王宫规制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五之尊” 道路规制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总结: ①以宫殿为主体的规划结构;择中、居高 ②礼制秩序: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前朝后寝 ③ 经纬涂制的道路系统 ④ 井田方格网系统式规划方法

二·《周礼》《礼记》等古籍反映的建筑制度 《周礼·典命》:

公之城,盖方九里,宫方九百步;

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宫方七百步;

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宫方五百步。

——城和宫殿规格,随所封的爵位升减

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鲁

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

——天子宫殿五重门,诸侯宫殿三重门

皋门 —— 皋,远。皋门在宫殿最南端 **

库门 ——有库房,战前笈阅,战后献俘 端

雉门 ——中门,建有双阙,上悬国典,

以示国人 午

应门 —— 正朝之门 太和门

路门 —— 寝门 乾清门

《礼记·玉藻》:

天子诸侯皆三朝 三朝制度 :外朝(大朝)、治朝、燕朝。 《管子 ·乘马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

川之上———城选址考虑到环境关系

三· 明堂、辟雍 三种表达方式: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

明堂· 辟雍 1· 明堂 明堂 是中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建筑,用于朝

会、祭祀、庆赏、习射、选士、教学等大典。明堂已无实物 《周礼》、《考工记》中对明堂如是记载: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

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九筵。

《大戴礼记· 盛德》记有: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聪,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园下方。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外水曰辟雍。

……

堂高三尺、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上园下方,九室十二堂,室四户,户二牖。其宫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

总结: ①平面:长方形 “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上园下方,以茅盖屋

用途 —— 礼仪,“明诸侯尊 卑

2 ·辟雍

辟雍

原为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

《礼记·王制》有: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取其四面周水,圜如壁。《新论》: 王者始作圆池似璧形,实水其中,以环壅之,名曰辟雍。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转王道,周而复

始。

总结:

①平面:圆形壁,法天; ② 周水

象征王道流转 ③ 位于郊

④用途:天子的大学

一· 城市、宫殿 1· 概况

春秋时,各国都兴建城市和宫室。宫室多属台榭式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

战国时出现了更多的城邑、宫室。战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称郭,是居民区,其内为封闭的闾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宫城,建有大量的台榭。此时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

2· 实例

① 春秋时期秦国雍城遗址  春秋时期秦国都城  1980年以来考古发掘 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约长3200米

 宫殿与宗庙位于城中偏西,其中1号建筑遗址,  推测为一座宗庙  建筑为由仪门、堂、室组成的四合院。 中庭地 面下,有许多密集排列的牺牲坑→ 祭祀性建筑

 散水

台阶四周,受檐落水处的砌筑。西周始用卵石砌筑,唐代出现预制的地砖

 阼阶 — 东边的台阶 ② 秦咸阳1号宫殿遗址

战国时期秦国宫殿。城位于陕西咸阳北部高原的南沿 1号宫殿遗址居中

60×45 M2 的夯土台基,高6M。台上构屋

③ 战国齐都临淄 · 城南北长约5公里,  东西宽约4公里  大城内散布着冶铁、 铸铁、制骨等作坊以  及纵横 的街道 ·大城西南有小城,其中 夯土台高达14米,周围 也有作坊多处 二· 陵墓 1·《兆域图》及中山王陵

 1977年,在河北平山的战国中山王王陵,出土了一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 兆域,墓茔地。《兆域图》,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

中山王陵有封土,同时在封土上又有享堂

形制 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长方形封土台,台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封土后侧有四座小院 台东西长达310余米,高约5米;中间三座即王和二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为52×52米;左右二座夫人享堂稍小,为41×41米,位置也稍后退

五座享堂都是三层夯土台心的高台建筑,王的下面又多一层高1米多的台基,从地面算起,总高可有20米以上  特征

① 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庄严肃穆

② 享堂高居 ③ 等级有序

④ 有封土(不同于商王陵的“不封不树”) ·《兆域图》的意义 ①《兆域图》的发掘,对战国墓有了全面地认识

②《兆域图》是按一定的比例绘制的,图中的尺寸采用“尺”和步”两种单位表示,比例尺约为1比500。它是中国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也是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

2·春秋时期秦国雍城陵园遗址 ·已发现陵园13座,探明18座墓葬,尚看不出规律 · 有隍壕环绕 · 羡道 三·形象资料 1· 云纹铜屋

浙江绍兴狮子山出土 战国早期 形制:为三开间屋 屋顶有棱柱,上饰伏鸟

柱、屋顶及底缘,均饰勾连形云纹,

屋前有柱

左右壁镂空,后壁中央有窗 屋内跽坐六人,有的抚琴,有的吹笙,击鼓 3·中山王墓铜案 斗拱的萌芽 4·采桑猎钫上宫室图

屋下有高基,上为木构。屋分两间,故有立柱三,每间各有一门,门扉双扇。上端有斗拱承枋,枋上更有屋下有高基上为木构。屋分两间,故有立柱三,每间各有一门,门扉双扇。上端有斗拱承枋,枋上更有斗拱作平坐。上层未有柱之表现。但亦有两门,一门半启,有人自门内出。上层平坐似有四周栏干,平坐两端作向下斜垂之线以代表屋檐,借此珍罕之例证,已可以考知在此时期,建筑技术之发达至若何成熟水准,秦汉唐宋之规模,在此凝定,后代之基本结构,固已根本成立也。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第四章、秦汉建筑特色

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

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西

汉:公元前202年-公元 8年

王莽时期:公元9年 - 公元23年

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 1 建筑成就与特征

一· 建筑成就与特征

1· 从建筑结构看,秦汉是中国木

构技术的基本成熟期

结构方式 — 梁柱式、穿斗式、井干式

能建造各种复杂的建筑物

大量使用成组斗拱

砖石建筑及拱券结构有较大发展 2·从建筑类型看,除了继续营建宫室,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层建筑增加。广建楼、阁、阙、栈道,开创了山水花木配合房屋而造园的方法(苑)。 3· 从艺术风格看,秦汉建筑古朴凝重 ——“秦汉古意”,中国建筑的古风时期 4· 从建筑材料看: · 秦汉(汉多)地下建筑中广泛使用了砖。至迟在秦代 已有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砖质坚硬。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砖石拱券结构日益发达,用于墓室、下水道,除并列纵联的砖砌筒壳外,还有穹窿顶和双曲扁壳。 · 秦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发展至极盛。秦以云纹、葵纹、网纹等为母题的瓦当在全国流行。汉代出现了文字瓦当和四神瓦当。战国秦汉瓦当常直接扣挡于椽头有保护椽子的实用功能。

5· 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建成了严谨规划的汉长安城。

6· 有能力建造长城、骊山陵、都江堰等大型工程。 二· 建筑详部(细部)特征 1· 屋顶(庑殿顶.悬山顶普遍,歇山.囤顶也已应用)

 坡度平缓、线形平直

 脊饰简朴  出檐深远 2 斗拱 ·构造

—— 栌斗 —— 拱 —— 升

· 类型

实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三升斗拱

多层斗

4 天花、门窗 ·

藻井

一种装饰于局部(重点部位)的天花

类型 覆斗形、圆形、斗

四、斗八 等 ·

① 天窗② 直棂窗 ③ 花窗 ④

直棂窗⑤花窗(柳叶) ·门

① 木门② 板门③ 石墓门 汉长安下水道铁闸门

秦代铜铺首

5·台基

6· 栏杆

①卧棂栏杆 汉明器②卧棂栏杆 两城山石刻③ 斗子蜀柱栏杆

两城山石刻④栏杆 汉明器 §4·2 秦汉建筑遗迹

一·城市、宫殿

1· 秦咸阳 · 秦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也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的都城 ·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定都到秦二世三年(前 207)秦朝灭亡 ·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 ·

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 会联合对咸阳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1974

~1975 年发现了咸阳宫遗址

城址北部的阶地上,约相当于城中轴线附近的地方,有一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它坐落在秦时的上原谷道的东西两侧,分为跨沟对峙的两部分,西侧为 1号遗址,东侧为2号遗址 阿房宫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渭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朝宫。阿房宫即朝宫的前殿。计划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许多离宫别馆。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 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阿房宫留下的夯土台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0.5 公里,后部残高约8米 2· 汉长安(p43,p50) · 汉长安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增扩而成。由军将出生的杨城主持工程 · 90 年间随经济发展逐步建成 ·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宫殿,其中长乐宫和未央宫最为著名。长乐宫由秦兴乐宫修复而成,

西汉初年,刘邦在此居住。 · 未央宫主要建筑物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等40多座宫殿楼阁。从西汉开始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

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皇帝都在此处理朝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 · 经过勘测,前殿位居全宫的正中央,基址南北长

350米,东西宽200米,最高处约15米,是利用龙首山的丘陵造成的  ·礼制格局:近似方形、城墙的每面各辟有三个门(旁3门),每门有三个门洞,与史书记载“方轨十二”、“三涂洞开”的建城制度相符合。城南郊设礼制建筑群、8街9陌(陌,东西向道路)

附设7座陵城,强制迁徙富豪来

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势力 · 城墙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高12米,宽12~16米。墙外有宽8米深3米的壕沟 二· 陵墓、坛庙 1· 骊山陵(秦始皇陵) ·

三层方形夯土台累叠而成(封土)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

·

下层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 ·

每层台壁都向内斜收,高43米 ·

内垣周长2·5公里,外垣周长6·3公里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

文献记载:“以铜为椁,……上画天文景宿之备,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丘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珍异宝,充满其中”

2· 汉陵 制式 · 沿用了秦代的封土陵台(汉称“方上”) · 坟丘上建寝殿供祭祀 · 陵城周以城垣,驻兵 ·

迁富豪成陵邑,设苑囿 ·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古代帝王和诸侯王墓葬的一种葬式。黄肠,即柏木黄心,应为去皮后的柏木。题凑,即木头的头部按一定方向聚集在一起。“黄肠题凑”是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木构地宫。作为一种葬式,“黄肠题凑”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 金(银)缕玉衣

3· 汉长安明堂辟雍遗址 · 建于西汉元始四年

· 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

国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 · 有方形围墙,墙正中辟阙门各3间,墙内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 ·

围墙外绕圆形水沟,一说为辟雍 ·

明堂建在一个圆形夯土基上,推测为十字轴线对称的3层台榭式建筑。上层有5室,呈井字形构图;

· 中层四“堂”。八“室 ”;底层是附属用房 ·

明堂“上圆下方”之说,据现有结构,

有可能上层中央太室顶上为圆形屋顶,也可能另有所指中心建筑的尺度,如不计算四面敞廊,每面约合28步,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理想方案相同

三· 阙、石祠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标志性建筑。建于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府第前(内)。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古代“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1· 高颐墓阙 · 位于四川雅安市城东 · 建于东汉,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

为现存30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

· 东西两阙相距13.6 米,

东阙现仅存阙身,西阙即高颐阙保存完 好 · 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为有

子阙的重檐四阿式仿木结构。其中上下檐之间相距十分紧密 ·2·平阳府君阙 · 位于绵阳市芙蓉桥西岸 · 双阙,一南一北,相距26米

· 用巨石、板石堆砌而成

· 阙高3.5米 3·冯焕阙 · 位于四川渠县北赵家坪 · 冯焕是东汉安帝时人,曾 任幽  州刺史 ,东汉延光元年(1

21年)

 被陷害下狱 · 双阙,东西各一,现仅存东阙 · 高 4.38米,仿木结构 · 阙身由青砂石做成,由三层大石

叠成顶部 · 庑殿式屋顶 4· 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 · 三阙都位于河南登封,均建于东汉帝安帝年间(公元lO7年至l25年)并称汉三阙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 ·太室阙是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阙上有篆隶铭文和雕刻画像,内容为车马出行、马戏、倒立、斗鸡、羊头、玄武、犬逐兔等,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势深沉 ·

启母阙

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启母庙因启母 石而建,阙身的画像保存较完整的有6O余幅 ·

少室阙

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 四 · 园林、住宅 1· 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

《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汉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阁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

布局: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 “一池三山”的布局

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作业

1、课堂作业: (1)长城起源与哪朝?现留砖砌长城为哪朝遗物? (2)一般说,高台建筑盛行与哪几朝? (3)我国木架建筑体系于哪朝基本成熟? (4)汉朝建筑哪两种屋顶形式较普遍?那时建筑出现了歇山顶吗? (5)简述我国古建筑院落组合的三种形式。

(6)简述何为《兆域图》。 (7)简述古建筑中“观”与“阙”的区别。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公元220年——589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背景与建筑特征 一· 魏晋南北朝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

个比较特殊的过渡期:首先,在300余年战火不断,社会动荡,生产力发展缓慢。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汉族和汉族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益相互争斗.一些地方货币停止使用,华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经济阶段。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 佛教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只有在佛教中寻找安慰,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中国大分裂的时代,王权受到削弱,士族势力扩张,特权世袭,形成门阀政治。诸侯割据,封建势力增强。第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文艺,发生了一次文化面貌上的转折,表现在:

1· 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佛教建筑(塔、寺、石窟)的发展, 并和中国固有建筑相互影响,使得佛教建筑逐渐中国化和中国建筑雕刻化。 · 佛教虽然在西汉传入中国,但主要在西域僧和统治阶级中传播。魏晋南北朝,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数量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使文学艺术得到了解放。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建筑艺术风格,从秦汉的古朴凝重,转向魏晋的柔和、精丽、圆润。如宗白华说:

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

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

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

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

的美的境界。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探索》 3· 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士大夫寄情山水,使造园之风盛行。自觉地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又促成了山水园问世。

二· 魏晋南北朝建筑细部特征

1· 屋顶

·

类型:庑殿、歇山

·

坡度增加

·

屋檐有生起

·

脊饰丰富:鸱尾、鸟、火焰,制作精致

·

琉璃瓦开始使用于建筑 栌斗替木承阑额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上的纵向联系构件,承托斗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 3· 天花 ·平棊

一种比较讲究的室内吊顶,由方木相交 构成正方形、长方形或多边性的格子,覆盖有天花板,绘有彩画 ·平闇 ·人字坡 ·覆斗型藻井

5·柱 ·纹饰消失 ·种类减少 ·加工圆滑 ·梭柱 6·柱础

·覆盆式

·覆莲式 7·台基、门窗

第二节

佛教建筑 一· 佛塔 塔,亦称浮屠、窣堵坡 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 性坟墓的通称,为梵文Stūpa的音译,原义为 “高显处”或“高坟”。它的造型: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尤其在造楼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经验,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匠人在设计塔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 1· 楼阁式塔 · 楼阁式塔系仿中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是佛

塔中国化的产物 · 楼阁式塔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志》,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笮融于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

下为重楼、上垒金盘,由堂阁周围,可容三千许人。 · 文献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北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据称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 三· 石窟 1·概况 · 石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一类佛教建筑,源自印度的支提窟 · 魏晋南北朝凿窟之风遍及中国,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北到辽宁,南抵浙江。最重要的石窟有: ①大同云冈石窟; ②甘肃敦煌莫高窟; ③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④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⑤洛阳龙门石窟。

上述石窟除敦煌、龙门外,隋唐以后便没有继续开凿 2· 型制

石窟在印度有支提窟和毗诃罗窟之分,传入中国后按照中国的国情习俗加以改变。从支提窟→石窟寺的演进,可以见出石窟这一外来建筑吸收、融合、创造的过程。 四·佛寺

1· 概况

· 佛寺最初的记载是东汉的鸿泸寺

· 魏晋时期大兴佛寺,北魏仅洛阳就有1367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局,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 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

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述了当时洛阳40 座重要佛寺,其中以永宁寺为最。 2·实例 ① 永宁寺 · 北魏熙平元年(公元 516年)胡灵太后建 · 型制:以塔为中心,方形平面,围墙四面各开一门正对塔。

围绕塔四周布置堂、阁 · 西域的型制,汉代礼制建筑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宫殿、陵墓、园林

一·城市 1· 北魏洛阳 · 宫城、皇城、外郭三重 · 礼制格局及变通

——加强了南北中轴线

——依礼制格局布置官署、太庙、太社

——对佛教的重视:永宁寺 二· 陵墓 1· 型制: · 于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避邪各一对 · 不设享堂 · 规模变小 2 ·实例: ① 梁萧景墓

· 萧景(477年-523 年),字子昭,梁武帝叔父萧崇之之子。少好学,长于辞令。

·神道石柱 ·避邪

② 北齐义慈惠石柱 · 位于河北定兴县,是一个墓地的标志 · 约建于北齐天统三年至武平九年间(567~570) · 石柱用石灰石累迭而成,通高6.65米,分基础、柱身和石座三部分。石柱下方是两层方台和一层莲瓣组成的墓座 · 八角形柱子上段,为呈四边形的刻题铭,刻在各面的“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 全文共3,400余字, · 柱头:仿木结构佛殿

——生起

——梭柱 三· 园林 1·概况

从魏晋开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园发展,山水成为园林的骨干。构山要重岩覆岭、深溪洞壑,崎岖山路,涧道盘纡,合乎山

的自然形势。园林中有土山、钓台、曲沼、飞梁,同时配以楼、馆、亭;造成山顶有楼,跨水为阁,流水成景的极妙自然意境。叠石造山的技术亦己提高。

文献记载:吴魏明帝起景阳山於方林园中,重岩复岭,深溪洞壑,高山巨树,悬蒿垂罗,崎岖石路,涧道盘纡,景色自然。 2· 类型

私家宅园

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争,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寺庙园林

此时贵族舍宅为寺之风盛,佛寺中亦多名园

皇家园林 3· 实例 ① 金谷园

建于西晋,是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

位于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园主石祟

石祟,晋武帝时任荆州刺史,晚年辞官后,

退居 “河阳别业”,即金谷园。 据他自著《金谷诗》:

余有别庐在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 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田四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礁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晋代著名文学家潘岳有诗咏金谷园之景物:

地形既有起伏,又是临河而建,

把金谷涧的水引来,形成园中水系,河洞可行游船,河边可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园中养鸡鸭等

第六章:封建社会中期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代 (公元581年-618年)37年

代 (公元618年-907年)289年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960年)53年

§6·1 隋、唐、五代建筑概况 一· 历史文化背景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发展高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成熟期 · 从世界建筑史看,西欧尚处在割据状态,拜占庭帝国走向没落,中国的建筑成就,从世界建筑史看,也是领先的。于是流传到日本、朝鲜.1· 隋

( 公元581年-618年) 隋代虽然仅存了37年,但上承北魏,下启盛唐,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

① 城市建设

隋文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为以后的唐长安奠定了基础,大业元年(605年)又营建东都洛阳.

② 开凿了大运河

南起杭州,北到涿州郡(今北京)长1794公里。从隋代到清代,始终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沟通南北经济文化,推动社会繁荣,起了重大作用 ③ 建筑技术方面

大业年间(605-618)李春修建了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跨度达37米,线型优美,受力合理 ,是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2 ·唐

代 (公元618年- 907年)

唐代前期百余年统一和相对稳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失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潮。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①·城市、宫殿建设

在隋代大兴城基础上扩建唐长安,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②·宗教建筑

保存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大殿南禅寺、佛光寺和大量的佛塔 道教建筑的发展 ③·文化上开放

导致艺术风格上浪漫、雍容大度,以诗歌艺术为代表 3·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960年) 从公元907年唐哀帝逊位,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

期频频的兵戎相见,政权屡有更迭。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十国之中,除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 国皆在南方,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士族移徙南方以避祸乱,带去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 建筑成就与特征 1·从建筑技术看: ·

木构建筑体系自汉代成熟,发展到唐代,达到高峰。突出表现于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

如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

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造塔促进。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如西安大雁塔(楼阁式砖石塔),西安小雁塔(密檐式砖石塔)。出现了砖城 2·从建筑设计和施工看:

·建筑群处理趋于成熟。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 ·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一般在墙上画图,按图施工。有专职掌握设

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在隋代大兴城基础上扩建唐长安,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3·从建筑艺术风格看: ·唐风: 粗旷、雄浑、瑰丽、柔和,以气格取胜,气质雍容大度 如屋顶舒展平远,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唐代木构的斗拱、柱、梁等构件,与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门窗朴实无华 4·佛教建筑逐渐中国化 ·佛寺 → 中国的殿堂式

佛塔 → 楼阁式塔

密檐式塔取四边形平面 ·石窟 → 石窟寺 三· 建筑细部特征 1·屋顶 ·坡度

1:5-4 ·出檐深远 ·线型(举折法) 递减急、有力 ·装饰 朴实,数量适中,主要有鸱尾、悬鱼

生起(或无生起) · 收山

歇山顶(九脊殿)的一种特殊做法 , 将歇山顶上部的山墙面向内收缩,减少屋顶的沉重感

·推山 庑殿顶(四阿顶)的一种特殊做法,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使四条垂脊从45度斜线变为柔和曲线。推山后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不架距离都不一致。

2·斗拱 ·出现成组出挑斗拱 ·既是结构件,也是装饰件,斗拱硕大 3·梁架 梁(栿) ·明栿 — 露明可见的梁。常于天花下,或不设 天花(称彻上露明造)时 ·草栿 — 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梁,常于天花上 ·乳栿 — 檐柱与内檐柱之间的短梁.

明乳栿

草乳栿 ·平梁、四椽栿、六椽栿、八椽栿 ·月梁 枋 ·普拍枋 ·替木

·叉手 ·托脚 ·驼峰 4·柱 ·侧脚 5·门、窗 ·乌头门

→ 牌坊 6·柱础

7·台基、平座、栏杆

·唐宋斗栱的构造 · 朵 ——

一组斗拱称作一朵 · 栌

斗 —— 每朵下部托住整组斗拱的大斗 · 昂 —— 斗拱中用于出跳的构件。

昂很尊贵,较高等级的建筑才能用昂。类型:批竹昂、琴面昂 · 华 拱

——

前后出跳的拱 华拱可挑出1- 5层,每层称一跳,跳数反映了建筑等级的高低 单层塔 神通寺四门塔 · 位于济南历城县 · 高约13米 · 塔全部用青石块砌成 · 根据内部题记,最迟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 · 塔平面呈正方形,每面宽7.38米,中央开圆拱门 • ·

塔室有石块砌成的方形塔心柱,柱四面皆有一个圆雕的佛像 •

 §6· 2 城市、宫殿、陵墓

一· 城市

1· 隋大兴(唐长安)

· 公元582年,隋代在汉代长安城南方建新都大兴,唐代续建,易名长安。

· 面积 84平方公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市。(明清北京为60平方公里)

 由高颎和宇文恺负责  · 宇文恺(555-612) 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朔方夏州人,后居长安。隋文帝时,任营新都副监。曾征民工开凿广通渠,决渭水以流入黄河,籍通漕运。隋炀帝建东部时,任东都副监,转升将作大匠。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东都洛阳城,及宫殿衙署。包括隋宗庙、仁寿宫(唐九成宫)、隋文帝陵等重大工程。宇文恺还曾对周明堂进行了研究,绘制了明堂的建筑设计图,制作了立体模型(木样);在明堂建筑图和木样中都使用了比例尺。 宇文恺著有《东都图

记》2O卷、《释疑》1卷和《明堂图议》2卷。除《明堂图议》的部分内容保存在《隋史》中流传到现在外,其余都已失传。

二·宫殿 1· 大明宫 · 公元634年始建 · 位于长安东北部高地 · 主要建筑:

大典殿堂位于正门后600米,左右有对称廊庑 2·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 · 隋文帝命宇文恺等人修建的一座离宫,唐太宗时改建为九成宫。位于海拔1100米的山谷中,夏季凉爽,是隋文帝、唐太宗等避暑之地 ·近年在陕西麟游县发掘 · 青山环绕,绿水穿流,风景极佳,属山地园 林格局 三·陵墓 1·唐代陵墓的特征 · 利用天然山地,因山为穴。大多不用秦汉人工夯筑封土的方法 · 继承了北朝沿神道设阙、石人、石马、石狮、华表等 · 陵区植柏树,文献称为“柏城”。用松柏作为纪念祭祀场所 绿化树种,见于文字制度则始于唐代 · 沿袭汉朝的格局,兆域(陵区)严整的规划。以砖砌成多个隔间的墓室 2·实例

①李治(高宗)与武后陵 ·平面 ·礼制格局

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 ·风水格局 · 神道与石像生

—— 陵南端入口有双阙 —— 东西乳峰上置乳阙 —— 南神门外列石象,

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

②永泰公主墓

③ 王建墓(永陵)

 ·王建,五代前蜀国国主

宋(960-1279)

建筑艺术水平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宋都城汴梁

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宋《营造法式》,作者,李诫

第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忖托出主体建筑

第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小木作

色彩、琉璃瓦

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塔: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桥梁:万安桥,长540m。

第六、园林兴盛

花冈石

辽(907-1125)金(1115-1234)

(一)辽:延习唐代建筑风格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楼阁式)

河北蓟县独乐寺

(二)金:延习宋代建筑风格

建筑色彩与装饰 作业: 1)河北赵县安济桥建于哪朝?由哪

位主持建造?

2)我国古代哪座城市规模最大? 3)简述辽、金建筑的建筑风格。 4)试述唐代建筑的成就及特征。 5)比较唐宋建筑特点

推荐第8篇:中国建筑史资料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园林,它们之间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① 追求诗画意境。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含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

②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中国园林特别注重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二是景物命名,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③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二者都经常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在有限空间中创造无限空间感的效果。

④ 特别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和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基本艺术特征:

① 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 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 总体性、综合性很强,重视环境整体经营,注重建筑个体、群体甚至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皆是如此。

④ 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单体建筑形式简单且定型化,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个别建筑如佛塔等例外),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⑤ 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适应性很强,其本身的结构、构造技术特点同时也成为艺术造型的特点,而且所有的装饰都忠实于结构、构造。

⑥ 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中国古代单体建筑普遍具有构件规格化、设计模数化,而其艺术的多样性则往往由群体序列的丰富变化获得,实现了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⑦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尤以自然式园林为经典代表。中国园林的创作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同时注入了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一项特色斐然的突出成就。

⑧ 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含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政治伦理内容,要求它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和特定的象征含义。如各种礼制建筑的独特型制(代表者为孔庙),匾额、楹联等的点题,建筑造型、构件数量的象征意义(代表者为天坛)。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空间序列的展开有哪些形式:

中国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滤、转换,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木结构的房屋多是低层(以单层为主),所以组群序列基本上是横向铺陈展开。空间的基本单位为庭院,共有三种形式:

① 十字轴线对称,主体建筑放在中央,这种庭院多用于规格很高、纪念性很强的礼制建筑和宗教建筑,数量不多。

② 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主体建筑放在后部,形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大自宫殿小至住宅都广泛采用,数量最多。

③ 轴线曲折,或没有明显的轴线,多用于园林空间。序列又有规整式与自由式之别。现存规整式序列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明清北京宫殿。在自由式序列中,有的庭院融于环境,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缓慢,如帝王陵园和自然风景区中的建筑;也有庭院融于山水花木,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紧促,如人工经营的园林。但不论哪一种序列,都是由前序、过度、高潮、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简述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一般特征: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有十几种名称,但大多数形式差别不大,主要的有三种,即殿堂、亭和廊。而其形态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高级建筑的台基可以增加到2~3层,并有复杂的雕刻。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屋顶大多是定型的样式,主要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硬山等级最低,庑殿最高,攒尖主要用在亭上。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得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屋面曲线、正脊曲线、檐口曲线及翼角曲线等。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例如屋脊可以增加华丽的吻兽和雕饰;屋瓦可以用灰色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可以有陡有缓,出檐可以有短有长,更可以做出2层檐、3层檐;也可以运用穿插、勾连和披搭方式组合出许多种样式;上下、左右、前后形式也可以不同。建筑的等级、性格和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装饰、质地上表现出来。

简述斗拱的作用:

斗拱的作用:

1、结构支撑作用(将屋面荷载均匀传递到柱上),同时也起联结柱网的作用(减少净跨)。

2、增加承压面,改善梁柱等结构的受力特性。

3、承托挑檐檩,使深远的出檐(深檐最基本的功能是防雨)成为可能。

4、利于抗震,斗拱的榫卯结构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弹性,能抵消地震所产生的能量。

5、模数作用,可作为确定各种结构构件尺寸的依据。

6、装饰作用,明清斗拱的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为纯粹的装饰。

7、等级标志,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不用重要等级建筑的斗拱用材、跳数均不相同。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成熟的艺术体系,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特征,可粗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① 对称与均衡:大环境和大组群(如宫城、园林、名胜风景等)多为立轴型的多向均衡;一般组群多为平面形的纵轴对称。

② 序列与节奏:以单体建筑形成基本节奏,注重建筑群体起承转合、通达屏障、抑扬顿挫、虚实相间等空间序列的营造。

③ 对比与微差:重视造型中“形、色、质”的对比关系,寓对比于统一。同时也很重视造型中的微差变化,如屋顶的曲线,屋身的侧脚、生起,彩画的退晕等。

④ 比例与尺度:模数化的程度很高,形式美的比例关系也很成熟,无论城市构图,组群序列,单体建筑,以至某一构件和花饰,都力图取得整齐统一的比例数字。尺度控制上讲究“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具有人性化的尺度原则和审美心理。

试述清代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主要特点和成就:

(1) 整体经营的总体规划:无论是天然山水园还是人工山水园,都根据建园基址的不同采取相应不同的总体规划方式。规划中宫殿部分自成一区,然后适当划分景区,如避暑山庄(天然山水园)形成山区、平原区和湖区几个不同面貌的景观区域,彼此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一些园林园中有园,呈现出集锦式的布局,如圆明园(人工水景园)。

(2)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为了突出园林的皇家气魄,皇家园林中的建筑负担着比私家园林中更为重要的造景作用,如颐和园的佛香阁、须弥灵境对整体景观甚至起到了控制作用。

(3) 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文化和技艺:这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如长春园、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的狮子林是对苏州狮子林的模拟和再创造。二是引进江南的造园手法,如游廊、水廊、爬山廊、拱桥、亭桥、舫、榭、漏窗、花街铺地等手法。

(4) 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这些寓意多与标榜皇权、纲常伦纪有关,小到一个景点(如颐和园南面湖区岸边的铜牛和耕织图这两个景点象征“男耕女织”),大到一个景区(如圆明园后湖景区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都可能具有象征意义。

(5) 独具特色的群体组合:皇家园林中许多群体的平面构图呈几何关系,建筑外形庄重,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岛上,与周围建筑构成立体复合式景观。

(6) 情致多变的造景素材:如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寺观、街市酒肆及田园村舍等。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对世界的影响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园林艺术,自唐朝已传入朝鲜、日本。特别是在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在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式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伯介绍到英国(先后在17

57、1772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和《东方造园泛论》),使当时的英国曾一度出现了“自然热”。1730年在伦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园,后改为皇家植物园,除了模仿中国的自然式布局外,还出现了中国式的宝塔和桥。从此以后,我国园林艺术那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手法,在欧洲广为传播。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有哪些

造园原则有:

(1) 虚实相济:园林布局中的水面、陆地的比例及搭配决定了园林空间感的奥旷虚实变化。

(2) 对比和陪衬:园景有并列或主次之分,并列的园景处理为了避免手法的重复常运用对比的原则,如山岭与水体的对比,高耸与平缓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等。 (3) (4) (5) (6) 集聚与分散:有些园景相对密集地组织,有些则故意拉开空当,有疏有密。 参差与整齐:人工整合形态的形式感与自然错落的协调运用。

连续与阻隔:在古典园林中,阻隔迂回的手法屡见不鲜,避免了景观的平铺直叙。 藏与露:藏指由墙垣、屋宇、树木,山石等要素构成空间、景观空间的限定,露指园林中的种种借景手法,包括远借、近借、邻借、互借等。

(7) 比例与和谐:园林建筑及自然景观的比例尺度是以一种整体和谐的规律把握来实现的。

简要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差异

答:风格的差异:

(1) 从布局而言,中国古典园林(下面简称“中园”)是生态形自由式布局,而西方园林(简称“西园”)则采用几何形规则式。

(2) 从建筑与园景的关系而言,中园是园林统帅建筑,而西园是建筑统帅园林。 (3) 道路方面,西园多为轴线笔直式林荫大道,中园表现为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4) 林木方面,中园注重自燃形孤植,散植,而西园偏爱整形对植,列植。 (5) 花卉方面,中园或为盆栽花坛,注重姿态,而西园为图案花坛,注重色彩。 (6) 水景方面,中国多为偏静态的天然或仿天然水景(如西池滴泉),西园则为喷泉瀑布似的动态水景。

(7) 从空间而言,中国假山起伏,空间层次丰富跌宕,幽闭深藏,西园则多为大草坪铺展,空间开场袒露,一览无余。

(8) 雕朔方面,西园多有具象的石雕(如人物,动物),而中园则较少运用。 (9) 取景方面,西园视线固定,而中国则步移景变。

(10) 就美学层次而言,西园注重形式美,而中国注重意境美(尤其注重点景题名等文字点题式的意境升华)。

试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类型

答: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较多,主要可归纳为四种基本风格。

(1) 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含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含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含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

(2) 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3) 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4) 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

以上四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三种类型,帝王陵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45.试述秦汉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秦汉风格是在商周时期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建筑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横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等)的基础上,统一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齐、晋为主的中原北方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而形成的。代表秦汉风格的主要是都城、宫室、陵墓和礼制建筑。

其特点是:(1)都城区化规则,居住里坊和市场以高墙封闭;

(2)宫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组群,其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

(3)重要的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4)屋顶很大,曲线不显著,但檐端已有了“反宇”;

(5)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异,造型夸张,色调浓重;

(6)重要建筑追求象征含义,虽然多有宗教性内容,但都能为人所理解。

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辅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46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中原士族南下,北方少数名族进入中原,随着名族的大融合,深厚的中原文化传入南方,同事也影响了北方和西北。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随之输入的佛家文化,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同时,文人士大夫退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田园风景诗的出现,以及对江南秀美风景地的开发,正式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风格,由此也引申出浪漫注意的情调。

47.试述隋唐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隋唐国内名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使了多名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揉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其特点是:

(1) 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

(2) 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弘舒展,空间尺度很大; (3) 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

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彩,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会的新鲜风格。

48.试述明清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明代继元又一次统一全国,清代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建筑终于在清明盛期(18世纪)形成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其特点是:

(1) 城市仍然规格方正,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城市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 (2) 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成所增多;

(3) 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

(4) 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

(5) 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 总之,盛清建筑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按照建筑艺术特有的规律,终于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成熟的典型风格--雍容大度,严谨大方,机理清晰而又富有人情趣味。

51、简述道教宫观与佛教寺庙的异同

答:道教的许多宗教仪规模仿佛教,所以道观建筑与佛寺基本相同,没有特别的宗教特征。如佛寺山门设两金刚力士,道观设龙虎神像;佛寺天王殿设四天王,道观设四值功曹像,佛寺大雄宝殿供三世佛,道观三清殿供老子一气化三清像;佛寺有戒坛、转轮藏,道观也有同类建筑等。但道观中没有佛寺中某些特殊的建筑,如大佛阁、五百罗汉堂、金刚宝座塔等。除此外,道观中的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多为世俗常见,建筑风格也比较接近世俗建筑。

54.保护古建文物具有哪些意义

答;(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直接载体,是我们与古代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

(2)古建筑(包括遗址)是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实物。

(3)古建筑是多种艺术(包括雕刻,绘画,书法,镶嵌,堆叠工艺等)的集合体

(4)古建筑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5)古建筑是现代城市景观中极珍贵的景观要素。

59.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色和艺术成就

答(1)总体布局:

1故宫长960米,宽7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周围环绕城墙和护城河),四周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宫城中轴线上有五个主要要的门,依次为**、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其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后廷。

2外朝部分,分前朝、外廷,组成为太和门庭院。前三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

3内廷部分分三路,○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东西六宫(嫔妃住所)、养心殿(皇帝住所);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所)、寿安宫、寿康宫(太妃住所);东路,后三宫(皇极殿、宁手工、养心殿)、乐寿堂、乾隆花园(均为乾隆住所)。其他,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五所。

(2)建筑特点:

1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的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 ○3采用了宏大的规模,占地72万平方米,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大约12000~13000○间房子,现存9000多间。太和殿前的庭院35000平方米,远超西方广场的规模。

3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

4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5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首先体现了阴阳两极(外朝,阳,阳数1,3,5,7,9。○内廷,阴,2,4,6,8,10)。另外,四象,“四灵之地”。东西十二宫,“十二星宿”。乾清宫—天,坤宁宫—地,等等。

6运用了其他的艺术手段,雕刻、绘画、文字等。 ○61.简述中国民居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民居形式的发展大致如下:

(1) 原始时期的民居: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

(2) 殷墟遗址:门在建筑物的中间,以南北轴线为成院落的中国院落式住宅。 (3) 春秋时代的民居:前门,正堂后室的形成。 (4) 汉代民居:发展围墙成为回廊望楼阁楼出现。 (5) 唐代民居:等级制度严明,民居的形式较为多样。 (6) 宋代民居:因为城市里坊制度的废除而使建筑发生较大的变化,民居的屋顶有多种形式出现。

(7) 明代民居:大规模使用砖宅。

(8) 清代民居:等级观相应宽松,对房子的架数无严格限制。

65.简述隋唐后中国古代城市的一般特点

答:城市建设的特点“

(1) 隋唐以后的城市,严格按照《考工记》上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建设。

(2) 城市的选址,按照管子所述原则进行选择,依山傍水,免受旱涝之苦,适当开水引渠和筑堤的费用。

(3) 城市的内部布置:①城市的道路以方格为主;“市”:②隋唐的“东西二市”,宋代的沿街设市; ③闾里→里坊。

(4) 中轴线对称布局形式即统一,又富变化:①庭院式低层建筑要求有中轴线方显出中心建筑的高大;②不正不威的等级观念及传统文化的秩序感。

(5) 注重城市的环境建设:①重视城市水源的利用和绿化:北方城市引水,南方城市利用河道网;②园林的建设: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

名词解释

闾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

瓮城:为增强城门的防御力量,而设在大城门外的小城,也称月城

马面:城墙突出部分的城台,间距一般不超过一箭的射程,守城士兵于马面上可四面御敌。 箭楼:城门上设有众多窗洞(以备发箭防御只用)的城楼,入北京前门箭楼 水门:开设在城墙跨河处的卷洞,以通舟船运输

墉:周代宫殿堂的中央土台,依墉建筑宫室,不仅稳定坚固,而且逐层高起,造型宏伟。 闺闼:半圆拱形的宫门

掖门:宫殿正门左右两旁的侧门。

燕寝:宫城中供皇帝居住的建筑(诸侯的称为路寝) 龙尾道:宫殿前长长的台阶 辇道(倾道):坡度平缓而便于车马通行的路,常与踏垛组合使用,后其上多刻云龙水浪,称为纯装饰性的御路了

斋宫:皇帝行祭礼斋戒时的住宿之处

辟雍:原为周天子所办的大学的学宫,东汉以后辟雍则带着祭祀性建筑的性质,其形制为原型水池中设方形建筑(群)。诸侯之学宫则称泮宫,内设泮池(半圆形水池)。

国子监:封建社会后期的国家最高学府

椒房:古代后妃的居寝之处,用花椒类的香料和泥涂于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意。 贡院:清代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通常建于城内东南方。

木天:原为唐代宫中藏书的秘书阁,后泛指高敞的建筑,并成为翰林院的代称。 驿站:古代的邮政设施,专供传递文书,邮件者中途休息住宿更换马匹等 扎仓:藏语,意为学院,一般由前廊,经堂,佛殿(内供佛像)构成。 太仓:朝廷皇室藏粮之所,有时被称为“坟仓”。

囊欠:藏语,意为*公署,内有会客室,佛堂,自用经堂,卧室及各种建筑。

会馆:身居异地的商人设立的为同乡联络聚会的场所,兴起于唐宋,现存者多为清代所建。 三滴水楼阁:清代城镇常见的一种楼阁,其外观为三重檐,从下而上逐层内收。

棂星门:用于孔庙前导空间中(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名门喻人才辈出),原为木构,后多为石构;其形制一般是门上设龙头阀阅十二,门中设朱拦6扇,通天石柱四根(下有石鼓夹抱,上饰穿云板,顶部雕四大天王像)。

174.乌头门:宋《营造法式》中门的一种类型,也称乌头大门、表褐、阀阅、褐烫、绰楔,俗称棂星门。其形式为:在两立柱之中横一枋,柱端安瓦,柱出头染成黑色,枋上书名。柱间装门扇,其上部有成偶数的棂条,下部有障水板。柱头多有装饰纹刻。

175.绰楔:即牌坊,古代用以旌表的建筑物。

176.华表:由“诽谤木”演变而来,为望柱形,柱身布满雕饰,上端多设横交的云板。常设在宫殿、庙宇、城垣脊陵墓前。

177.享殿:一是指帝王陵寝内祭祀的庙宇,二是指帝王祭天或祭祖的殿堂。178.寝殿(寝庙):帝王陵寝或祭祀建筑中放置死者衣冠、牌位的殿宇,一般在享殿之后。 179.兆域:古代陵寝建筑的用地范围。 180.方上: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形式,指正四棱台式封土的顶面,以汉代陵墓为典型。 181.梓宫:汉代帝王或贵族们的棺木用梓木至诚,称为梓宫。 182.陵邑:汉代帝陵因陵设邑的做法称为陵邑。

183.五音姓制:宋代风水术中关于陵墓建筑布局的一种学说,认为建筑的方位与墓主的姓氏有某种必然的关联。

184.哑巴院:明清帝陵中明楼与宝城之间的院落。

185.坞壁:汉代一种特殊的庄园式住宅,平地建坞四周环以高墙,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有很好的防御性。

186.一颗印:云南民居的一种,常将正方、厢房连成一体组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前加院墙的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常为楼房),耳房东西各两间,中设小天井,因平面组合呈口字形,外观方整,像一颗印,故名。

187.阿以旺:本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中带天窗的大厅,后成为这种带外廊平顶的土木结构民居形式的代名词。

188.锢窑: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与靠悬崖窑、地坑式窑并称为窑洞的三大类型。

189碉楼:西藏,四川一带在地形陡峭处采取分层的办法修筑的楼房,因外观似碉堡故称碉楼

190颇章:西藏地区把高大的官寨碉楼称为颇章

191康房:川西藏族地区民居的一种,是土墙或木柱承重的二层住宅,二层采用“井干式”结构

192土掌房:彝族民居,特点是土墙承重,室内有木柱,以木楞构成平顶骨架,上铺柴草,抹草泥为顶。

193照楼:羌族民居,多为建于陡坡之上的三层楼房,顶层靠后处突起一排敞廊,称为照楼

194倒座:四合院第一进院落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附属性房间

抄手游廊:四合院连接和包抄垂花门,正房,厢房的连廊

195抄手游廊:四合院连接和包抄垂花门,正房,厢房的连廊。

196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197风雨桥:又称为花桥,廊桥。古代桥梁的一种,现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常见。多是石砌的墩台,伸臂结构的木制桥梁。这种桥梁一般全桥均建有亭,楼,阁廊相结合的桥 屋。

198.凤凰台:(1)拱拱式桥构件名称。位于金刚墙两端与分水尖中间,其作用是与分水尖一起保护桥墩,安防闸板。其结构全部用条石砌筑,长为分水金刚墙的十分之二,宽度,露明高和埋深均与分水金刚墙相同。 (2)大木作斗拱昂的部位名称,位于昂的正面十八斗分位前方,呈斜平面的小台,俗称“脑八”。

199.流碑亭:源于我国古老的习俗“褉袚”,多设置于园林内,亭之外形无定制,但亭内地面必设石雕的弯曲回绕的流水槽,以实现“曲水流觞”的功能。

200.鸳鸯亭:一亭双顶或双亭相连。多设于园林中。

201.司空:汉代之前国家的最高工官,是城市建设,建筑营造的掌管者。202.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

203.经幢:刻有经咒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石柱,柱身多为六角,八角或圆形,一般由几座,经幢,幢顶三部分组成。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

204.漏窗:住宅及园林中亭,廊,围墙等处得窗洞,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构成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205.十三天:构成佛教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206.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得到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207.反回文: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208.支提窟:印度佛教一中佛龛式的洞窟,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209.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窟源出于印度的支提窟,成形于公元4~5世纪中叶的新疆龟兹石窟,成为我国北朝石窟中的典型型制,隋唐以后逐渐消失。它在早期阶段往往和僧居窟同时出现。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窟室后部中央凿出连通窟顶与地面的中心塔柱,柱身四面雕龛造像,在窟室后部,中心塔柱与窟室侧壁,后壁之间形成绕塔右旋的通道。

210.丹土:藏语,安立在寺院主殿屋顶上为幢状神物,中心木杆上写有保护咒语,外有用牦牛尾拧成的粗绳。

推荐第9篇: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一)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二)基本分类:

•干阑----炎热潮湿地区架空的木、竹建筑(南方); •毡包----轻木骨架覆毛毡(北方游牧);

•窑洞----黄河中上游(陕西、甘肃、河南与山西的部分地区); •井干----原木垒成(东北、西南林区)。

(三)主流:木构架建筑

木构架承重建筑:在我国分布广泛、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二、木架建筑的优势: (一)取材方便:

(二)适应性强:

(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四)施工速度快:

(五)便于修缮、搬迁

三、木架建筑的不足:

(一)原料短缺:

(二)易遭火灾:

(三)简支梁体系:

四、建筑与环境:

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建筑也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产生了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

(一)善择基址:各类建筑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等方面进行勘查,究其利弊后作出选择;

(二)因地制宜: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适宜地布置建筑与村落。

1、我国山地多错落有致的村落佳作,水乡多面水临流的民居妙品,而佛道名山则有无数依山就势建筑群的神来之笔。

2、唐柳宗元提出“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即提倡“因地制宜、节省人力、保存天然”。因其地则为关键。

(三)整治环境:即对建筑环境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调整。如开池引流、修堤筑堰、植林造桥。即建筑对环境的反作用。

(四)心理补偿:

1、文学:

许多村镇、城市都有“八景”、“十二景”等等,每景都冠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并用各种匾联、题刻和诗文加以颂扬。

2、风水:

(1)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从两汉到明清曾长期流行于南北各地。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古代自然观为理论依据,以罗盘为操作工具,掺以大量禁忌、命卦、星象等内容,对建筑进行选址、布局。

(2)它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性知识。如:基址应选具背山面水向阳、气势环抱、卉物丰茂的优势地点等。(洛阳、淮阴;衡阳、华阴)

(3)大量的迷信内容:避凶趋吉、化祸为福等。使之最终成为一种芜杂的江湖术。

五、建筑类型:

1、居住建筑:城市乡村各类住宅;

2、政权建筑:宫殿、衙署、驿站、军营;

3、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

4、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天象台、藏书阁、戏台;

7、园林、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

8、市政建筑:鼓楼、钟楼、桥梁;

9、标志建筑:风水塔、华表、牌坊、门楼;

10、防御建筑:城垣、城楼、墩台。

六、工官制度

(一)、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家最高工官:

1、周—秦(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

2、秦--汉(将作):将作少府,将作大将;

3、唐、宋(将作监):少将,少监;

4、隋设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仍设作监或少府;

5、明、清(工部):营缮司(所),营造司。

(三)、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

1、隋: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将作少府、将作大将、工部尚书;主持修建隋都大兴城(即为后唐长安城)、仁寿宫(即为后唐九成宫)、东都洛阳城的规划、营造;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2、宋:李诫,曾任主簿、丞、少监、监;主持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他突出的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3、明:蒯(Kuai)祥(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曾任工部营缮所丞、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等建筑工程。

CH

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1 原始社会建筑

一、概述:

1、穴居与巢居: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可见,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2、真正建筑的诞生: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进入了氏族社会,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千计。房屋遗址也大量出现。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阑干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二、主要遗址介绍:

(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可称之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它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二)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按照氏族血缘关系,以氏族为单位,组织聚居形成一个“聚”,集合着若干近亲氏族组成的一个部落。黄河流城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遗迹分布于北方的广大区域,而西安半坡聚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因最早分别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及山东历城龙山镇发现此二种文化,故以之命名。至今考古界仍采用此法命名新发现的史前文体遗存。仰韶文化一般代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龙山文化一般代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三)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主要代表有: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首例内外双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50余座龙山文化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最适宜作聚落形态考古的大型遗址,对研究文明的起源有重大价值。

三、其它知识点: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省建平县,庙内设有成组的女神像。

2、到龙山文化时期,在聚落外围构筑土城墙的现象已较普遍,把壕沟和筑城墙结合起来,形成双重防御结构。

§1-2 奴隶社会建筑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始于夏启时期,当时已有“筑城以卫生君,造廓已守民”之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是夏代都城—斟寻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一)、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内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可能是汤都西亳。它的发现,为追溯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和资料。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外城则是后来扩建的。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三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二)安阳洹北遗址: 199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安阳发现第四座商朝都城----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宫殿基址群由25个单体夯土基址组成。其中编为1号的基址,东西长170多米,南北宽90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基址、柱洞、台阶、门道保存完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三、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认为国都应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城,四面各有3个城门,门内有九条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在大城之内,中央部位的南面是朝廷,北方是市场,在朝廷的东面是太庙,西面是社稷坛。考古发现表明,这对中国历代帝王都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宫殿建筑面北朝南,成为我国中原王朝历代都城规划建设上的一大特色。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上)

(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一、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一)齐都临淄城(山东淄博临淄区): 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当时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据记载,当时临淄居民达到七万户,街道上车轴相击,人肩相摩,热闹非凡(《史记苏秦传》)。

(二)秦都咸阳宫殿:

在咸阳市东郊发掘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是战国时秦咸阳宫殿之一。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陶漏斗和管道的排水系统。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开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筑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

(三)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遗址:《兆域图》:

值得一提的是,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图上所标方位与现代地图相反,为上南下北,比例尺约为1比500。此图不仅表明当时的制图水平,还告诉人们当时的建筑是先绘制出平面才施工的。

二、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商周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据,各国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也不统一。大体可归为以齐、晋为主的中原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后建筑风格才趋于统一。

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开始是屋顶局部用瓦,后来便全覆以瓦。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下) (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589年)

一、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一)概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木架结构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石、画像砖、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已经形成。

(二)汉阙: 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表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现存的汉阙都为墓阙。高颐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30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冯焕阙位于四川渠县赵家坪,建于东汉,是四川现存诸阙中时代最早者。

(三)汉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两种含义的名称,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四)汉建筑技艺: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1、屋顶:

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凰。

2、承重结构:

通过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当时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抬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斗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

3、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至迟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砖质坚硬。

4、著名的汉代四象

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

二、三国、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由于晋室南迁,中原人口大量涌入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加之江南战争较少,说明东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则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经济遭到严破坏,人口大减,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取得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使社会经济有了恢复。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此时专制王权衰退,各族的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他们在佛教中求得寄托,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丰富了我中华建筑的形象。 我国现存最早的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此一座,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希腊风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波斯风格),有火焰形的券间(印度风格),形式十分优美。它的艺术处理虽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上) (隋至宋 581年—1279年)

一、隋:(581年—618年)

隋代完成了南北统一,使我国迎来了又一次复兴;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它建立了科举制,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开创了任人唯贤的先例并将其制度化。隋文帝后期与隋炀帝前期,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空前繁荣。隋代开挖的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迄北平,跨长江黄河,长约2500公里,自隋以来,路线虽有修改,但已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交流。唐代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条隋代开挖的大运河。

隋代时,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覆灭了。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有城市。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一)

赵州安济桥:

赵州桥位于赵县城南5里的洨河上,是公元605-616年间由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比欧洲兴建同类的桥早了700多年。千百年来,安济桥虽饱经风霜,但至今仍十分坚固,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来的结构,在我国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建筑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唐:(618年—907年)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另详城市建设篇),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

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

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

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下) (隋至宋 581年—1279年)

三、宋:(960年—1279年)

经过了五代短暂的纷争,宋朝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城市经济发达,手工业分工细化,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

宋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营造法式》和《木经》。其中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唐以前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但日益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必然要求突破这种封建统治的桎梏。到了宋期,都城汴梁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了。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有了新发展。

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六、园林兴盛。

代表建筑:

一、晋祠:

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大殿副阶周匝,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为唐、宋建筑中所独有。蟠龙柱形制曾见于隋、唐之石雕塔门和神龛之上。在中国古代建筑已知木构实物中,此属先驱。

二、摩尼殿: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亦为现存木建筑中四面施抱厦最古之例。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殿基近方形,平面呈十字形,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辽代木塔。此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辽统和二年(1052年),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均是辽代的原物。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龙头有形,尾向内卷,犹如雉鸟飞翔,十分生动,这正是唐代鸱尾向明清龙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实例。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 1271年—1911年)

一、元:(1271年—1368年)

一、城市建设:

1272年,元朝定都北京。至此,北京终于从中国数以千计的城市中脱颖而出,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在一片荒野上营建的大都城,由汉人刘秉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及科学家郭守敬共同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按照《考工记》理想所设计的城市,具有方整的格局,良好的水利系统,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繁荣的市街景观。 城墙四周有11个城门。元代城墙仍以土筑成。

元代起,从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的覆钵式瓶形喇嘛塔又流行于中原。现存单体塔的代表作品为北京妙应寺白塔。

二、明:(1368年—1644年)

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元之前,虽有砖塔、砖墓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明以后才普遍采用砖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北京故宫皇史楼等。

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

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如明成祖时建造的南京报恩寺塔,高达80米,是一座9层的楼阁式砖塔,外表面全部用琉璃砖镶面,使用了多种釉色。

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减化。

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尤其江南一带为盛,南京、杭州、苏州及太湖周围许多城镇都有不少私家园林。

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另外,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代代表建筑:

一、西安钟楼:

二、飞云楼:

CH

2 城市建设 §2-1 概述

一、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2、手工业和商业区;

3、居民区。

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初期:

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群居的居民点。具有了城市的某些要素。约公元前第三千世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型。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约公至前5世纪左右,形成了“城市”。

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夏都---斟鄩;商代城市: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安阳殷墟。 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

相当于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的高潮,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史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而已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廓)包小城(宫城),如春秋淹城、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故城;有的是东西二城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代表城市有:春秋淹城、曲阜鲁故都、燕下都故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

一、春秋淹城遗址:

淹城坐落在江苏武进市城区,距常州市区4公里,系春秋早期城池遗址,距今已有2800余年。春秋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占地约0.6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建筑,其三城三河的形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三城三河的形制似一神秘莫测的水城迷宫。 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

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划分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曹魏邺城、隋洛阳、唐长安。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 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北宋都城汴梁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汴梁原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水陆交通要冲,五代后周及宋朝建都在此,加以扩建。发达的交通运输和荟萃四方的商业,使京城也不得不取消阻碍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里坊制,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宋都汴梁、明南京城。

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

(一)选址:

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十分重视,往往派遣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在选址时,历代都重视水源问题,一是保证饮用水,二是保证漕运为京城供应粮食和物资。汉长安开郑渠,隋唐修运渠,元疏通惠河与南北大运河,明通大运河等,都是为了解决饮水与漕运。

(二)防御: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廓的设置。连春秋时一个小小的淹君,也有三重城墙,三道城濠。所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二者的职能很明确:城,是保护国君的;廓,是看管人民的。齐临淄、赵邯郸的郭,是附于城的一边,而吴阖闾城和曲阜鲁城的郭包于城之外。所谓“内之为城,城外为之郭。

各朝代对城、郭的名称不一:或称子城、罗城;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而明代南京与北京均有四道城墙。为了增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称为敌台或“马面”。此外还有军士值宿的窝铺、指挥战争用的城楼等防御设施。

(三)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条件,在处理方格网道路系统时也是因地制宜的。如明南京城中有较多的水面和山丘,又包罗了南唐时沿用下来的旧城,所以布局更为自由。历史上城市道路的宽度最大达150米,但在宋以前都是土路,没有路面,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南方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绿化:

我国古代对都城绿化很重视,西汉长安、晋洛阳、南朝建康、北魏平城、洛阳、隋唐长安等历代都城道路两侧都种植树木。北方以槐、榆为多,南方则柳、槐并用,由京兆尹(府)负责种植管理。隋东都洛阳中央御道两旁植樱花、石榴,人行其下,长达9里。宋东京在御沟中植荷花,近岸植李梨杏,杂花相间,望之如绣。

(五)防火、防洪与排水:

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提高,城市防火问题也突出起来。宋汴梁房屋密集,接栋连檐,常有火烛之患,所以城内每隔1里许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铺。南宋临安地狭人多,防火措施比东京更严。从元朝大都开始,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以供报时和报警之用。

§2-2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中国古代都城的地域选择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趋向,其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东移。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和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理位置适中,便于统治全国,历来被视为建都的理想地区。但是,正由于政治中心长期落在这两个地区,而使它们频遭战争破坏和森林砍伐所带来的严重生态恶化,水土失持,农业衰退,京城不得不依靠江淮地区的供应来维持其政权的运作,这种形势到北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局。元、明两朝则是最后完成了整个东移的过程。

一、

一、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新建城市:基本上是平地起城。这种情况主要在早期,如先秦时期许多诸侯城和王城。后期的明中都凤阳则是一个不成功的例子。

(二)是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汉以后的都城较多采用这种方法,如西汉初年倚秦咸阳旧城,建造长安新城;以及隋大兴城、元大都等。

(三)是在旧城基础上扩建:

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这一类型。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为新都服务,投入少而收效快。

二、汉长安的建设: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长安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所以城市布局并不规则,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长安城每面都有三座门,其中东面靠北的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带居民稠密。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又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所以街市特别热闹。

汉长安的另一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所谓“七星伴月”,这些陵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

三、北魏洛阳的建设: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近年增加杭州、安阳,合称七大古都)。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都都于此。秦和西汉仍以洛阳为陪都。东汉时定都于此,长安降为陪都,此后洛阳成为全国或北方的政治中心达300余年之久。

四、南朝建康的建设:

从东吴孙权迁都于建业起,历东晋、宋、齐、梁、陈,300余年间,共有六朝建都于此。西晋末年,改为建康。

建康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枕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龙蟠虎踞”之称。地形属于丘陵区,多起伏。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官署多位宫城前中间御道向南延伸;居民多集中于城以南秦淮河两岸。

五、北宋东京的建设: 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要冲的汴州,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又是汴州治所和宣武军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后梁、后汉、后晋、后周都建都于此,商业更加繁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征发开封府和附近数州民工10余万人,加筑外城。并将旧城街道拓宽。赵匡胤以兵变估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后,仍利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宋神宗间重修外城,加筑瓮城和敌楼。

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城而过,其中汴河是远通江南的漕运渠道,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汴河中运输繁忙的景象。传统的里坊制在这里已被彻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到处布满繁华街市的不夜城,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七、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地带,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扩大,建为都城,称为中都。元灭金,利用中都东北郊琼华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因为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的几何中心在中心台。在全城的中心地带设立钟楼和鼓楼。皇城偏于城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环绕一片广阔的水面而展开,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可能和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观念有关。皇城前东面设太庙,西面设社稷;城墙有宫城、皇城、都城三重;都城城门共11座;元末为了抵御农民军,门外又加瓮城。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南面的正门就是**。**之南还有一座皇城的前门,明称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

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从大明门起,经紫禁城直达地安门,这一轴线完全被帝王宫廷建筑所占据。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又于宫城前的左侧(东)建太庙,右侧(西)

建社稷(祭土、谷神);并在内城外四面建造天坛(南)、地坛(北)、日坛(东)、月坛(西)。**前左右两翼为五府六部等衙署。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7.5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3座门7座殿,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轴线两侧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与一般市民的青灰瓦顶住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

八、明南京的建设: 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53年间全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它以独特的不规划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旧城居民稠密,商业繁荣,交通方便。南京城区域的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三大区的周边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可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南京城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城的周长33.68公里,城墙高达14-21米,项宽4-10米,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砌成。城门共13座,都设有瓮城,其中聚宝、三山、通济三门有三重瓮城(即四道城门),设防之坚,为历代仅见。在这座砖城的外围,还筑有一道土城,即外郭,长约60公里,郭门16座,从而使南京宫殿围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2-3 地方城市建设

地方城市都有一套相关的机构与设施。以明代为例,这些设施包括:府县衙署(行政首脑机构)、察院(检察机构)、税课司(税收机构)、巡检司(警察机构)、仓贮(官粮贮备处)、儒学(官办学校)、惠民药局(掌管医药施舍)、养济院(收养鳏寡孤老)、漏泽园(掩埋无主尸殍)、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先贤庙等。

一、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

(一)防御工程:即城濠、城墙及其附属设施。为了保护城门口外发展起来的居民商业区,许多城市都陆续建造了“关城”,由1到4座不等。

(二)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城市的交通运输、供水、排涝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既可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又可增加城郊风景游览。城墙即是防御工程,又是防洪工程,关键时刻紧闭城门,可以抵挡洪水于城外。

(三)道路与下水道:北方少雨,城中只作土路;南方则大都铺以砖石。城市桥梁在唐以前多用木构,宋以后渐被石桥代替。下水道是在街旁或街中设阴沟,一些城市具备了完整的下水道体系。

(四)邮驿设施:我国自秦汉时代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二、地方城市的代表

(一):苏州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著名的古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可称是水乡地区城市布局的典型。该城始建于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时(公元前514年),秦汉以后,城址基本上保持沿用下来。根据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可知城墙位置与河道系统是唐以前就形成的。 苏州现在还保存着绍定二年平江图碑,这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南宋时苏州城的平面布置:城内有主要河道组成通向城门的干河,由此分出许多支河,通向各居住巷,傍河两岸是街道市肆与住房,环绕城墙内外各有一道城濠,既是交通环道,又是双层护城河。

二、地方城市的代表:扬州

扬州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城市。

扬州早在唐代就是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城之一,规模很大。可以说开凿大运河是扬州发展的主要原因。历经后周、南宋、元等朝代的改造修筑,形成了明代扬州城(今之旧城)。

CH

3住宅与聚落 §3-1 概说

住宅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旧石器时代的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均是远古人的住宅方式。著名的有旧石器早期的辽宁营口金牛山岩洞、湖北大冶石龙山岩洞、贵州黔(Qian)西观音洞,中期有辽宁喀左旗鸽子洞、贵州桐梓岩灰洞,晚期的有北京周口店岩洞、河南安阳小南海岩洞、浙江建德岩洞等。但当时居无定所,天然洞穴并非随处可遇,在没有天然洞穴的地方,发展为“构木为巢”的巢居或粗糙棚屋或茅草封盖的地穴。这个时代约在10000---6000年以前。

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的出现而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非农业为主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这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随之,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城市达官贵人的住宅和乡村中乡绅庶民的住宅为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自成轨迹。 总的来说,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变化,而乡村中的住宅则更多的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两者亦互有影响和交流。聚落则有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分野而面貌各异,城市自成体系,乡村却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第一,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第二,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一、住宅形制的演进:

根据《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二、住宅构筑类型:

(一)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主要分布地区: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

(二)竹木构干栏式:

主要分布地区: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 三)木构井干式: 主要分布地区:东北、云南等林区。

(四)砖墙承重式: 主要分布地区: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五)碉楼:主要分布地区: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六)土楼: 主要分布地区:福建、广东、赣南。

(七)窑洞:主要分布地区:豫中、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八)阿以旺:主要分布地区:新疆南部。

(九)毡包:主要分布地区:内蒙古、新疆。

§3-2 民居与聚落实例

一、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地基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之外,横向还增加平行和跨院,并设有后花园。

以最常见的三进院的北京四合院为例。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巽(xùn)位(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作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是家庭和主要活动场所。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内院正北是正房,也称上房、北房或主房,是全院地位和规模最大者,为长辈起居处;内院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起居处;正房两侧较为低矮的房屋叫耳房,由耳房、厢房山墙所组成的窄小空间称为“露地”,常被作为杂物院使用,也有于此布置假山、花木的;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和正房的为抄手游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内庭院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景,家人纳凉或劳作,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后院的后罩房居宅院的最北部,布置厨、厕、贮藏、仆役住房等;如住宅有后门,后门的位置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院内有井。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

二、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一)客家的先民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战乱始迁至赣水中部,唐末至北宋再迁到广东路的韶、梅、惠诸州。南宋以后,客家人主要集居于岭南山区,也有部分客家人再后迁移到它处。客家人的住宅,由于移民之故,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而墙厚实,用土夯筑而成,称为土楼。至今保存较好的最古者为明代土楼。

土楼虽分布于不同地区,形式和做法上也略有区别,但由于客家土楼是在迁居后图存稳定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在形制上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土楼以祀堂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的必需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

二、无论是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三)永定客家土楼,堪称客家住宅的典型。永定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圆楼以承启楼为例,

(四)方楼的杰出建筑为遗经楼:

三、河南巩县窑洞:

黄土高原是黄土窑洞的故乡,河南巩县处于黄土高原南缘,境内风成性黄土覆盖层面积大,厚度由十米至百余米,又由于气候干燥,故适宜挖窑洞居住。窑洞主要有三种:(1)开敞式靠崖窑;(2)下沉式窑;(3)砖砌的锢窑。

四、安徽歙县棠樾村: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村的形成和发展,有两个因素至为关键,一是地缘,二是血缘。前者决定生存条件和环境,后者关系村之凝聚力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即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的本身和谐。安徽歙县棠樾村为一典型实例。

棠樾村是鲍氏家族发展进来的村落。这可追溯到南宋建炎年间(约1130年),其时徽州府邑西门一位以文著名的鲍荣,相中今棠樾之地,营建别墅,当为棠樾之始。棠樾选址,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它位于歙县城西南15华里,背枕龙山,再远处以富亭山为屏,南临沃野,源自黄山的丰乐河由西而东穿流而过,周围树木茂盛。费孝通先生说过,村不仅仅是聚落,同时在祭祠、共有水面管理方面等,具有很明确的村落共同体的性质,这确实也是棠樾村落的特征。

CH

4宫殿、坛庙、陵墓

§3-1 宫殿

一、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在瓦没有发明之前,即使最隆重的宗庙、宫室,也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遗址等,都只发现夯土台基却无瓦的遗存。二里头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出土了瓦,但可能还只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战国时瓦才广泛用于宫殿。各诸候国竞相建造高台宫室,如春秋时晋故都新田(山西侯马)、战国时齐故都临淄(山东临淄)、赵故都邯鄣、燕下都(河北易县)、秦咸阳(陕西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至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建筑。当时的建筑色彩已很富丽,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建造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分布在关中平原,较为分散:渭水之北有旧咸阳宫、新咸阳宫和仿照六国式样的宫殿,渭水之南有信宫、兴乐宫和后期建造的朝宫---宏伟的阿房宫前殿,此外还有许多离宫散布在渭南上林苑中。西汉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各宫都围以宫墙,形成宫城,宫城中各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树木等,格局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未央宫现存前殿台基残高达14米。

(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自汉以来,天子宫室都有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大部分。后又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三者横列。至隋文帝营建新都大兴宫,纵向布置“三朝”:广阳门为大朝,元旦、冬至、万国朝贡在此行大朝仪;大兴殿则朔望视朝于此(中朝);中华殿是每日听政之所(常朝、小朝)。唐高宗迁大明宫,仍沿轴线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北宋汴京宫殿以大庆、垂拱、紫宸三殿为“三朝”。明南京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永乐迁都北京,宫殿布置一如南京。只是各宫殿的使用已大有变通。

二、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

(一)规模渐小:汉长安长乐、未央两宫占地分别为6.6及4.6平方公里;唐长安大明宫0 3.3平方公里;明北京紫禁城(宫城)仅0.73平方公里。

(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三)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氛,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

三、历代宫殿代表建筑(1):唐大明宫

唐大明宫基址尚存。宫建于634年,位于长安城东北龙首原高地,形势爽皑,俯临全城。主要有下列成就和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属于“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故宫太和殿的三倍。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的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主殿含元殿则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4.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5.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得更为彻底。含元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十余米,殿十一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殿阶局部用永定柱平坐,这种较古的方法,唐以后逐渐淘汰。整组建筑气魄雄伟,足可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技术。含元殿和麟德殿的开间尺寸,不过5米稍多,最大梁袱跨距,不过四椽,尺度不及后世,用料也相对较小。用较小的料而构成宏伟的宫殿,应该说技艺已相当纯熟。

三、历代宫殿代表建筑(3):明清北京故宫

故宫在明朝初建时,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后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则建造的。紫禁城前部东侧(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现为中山公园);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交易市场。景山矗立在紫禁城北,犹如天然屏障。紫禁城西部为皇家园林,东部是南内和诸多为宫廷服务的衙署。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外层用澄浆砖包砌,里面夯土。它共有四门: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向西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烨之讳,改称神武门,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结构精巧,造型秀丽。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

后三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3-2 坛庙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明清北京,宫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

一、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类型:

(一)祭祀自然神:

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四海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祭天之礼,冬至郊祀、孟春祈谷、孟夏祈雨都在京城南郊圜丘。

历代皇帝把祭天之礼列为朝廷大事,祀典极为隆重。祭地之礼,夏至在北郊方丘举行。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故分别筑圆坛、方坛举行祀典。

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所以不仅京师有社稷坛,诸侯王国和府县也有,只是规制低于京师的太社和太稷。

先农坛是皇帝祭神农和行藉田礼之处。为了表示鼓励耕作,天子有藉田千亩,仲春举行耕藉田礼并祭神农于此。

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五岳以东岳泰山为首,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皇帝都以泰山封禅为盛典。“封禅”是宣告帝业成功于天地,所以泰山之庙(岱庙)规模宏大,仿帝王宫城制度。其中中岳嵩山之庙,规制和岱庙相近。(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华山)

(二)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祖庙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前殿),供神主,四时致祭;后有寝(后殿)。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每一所奉一祖先;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7室或9室,每一室奉一神主。当神主超过7或9数时,则按功德大小和与在位皇帝的亲疏关系决定去留,殿内只留7或9个神主,其余的迁至殿东西夹室供奉,所以历代太庙殿宇以7间或9间加两夹室为基本形式。

(三)先贤祠庙:

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其中孔子庙数量最多,规模也大,分布遍及全国府、州、县。自汉武帝尊儒之后,历代帝王多以儒家之说为指导思想,孔子地位日崇。至唐,封为文宣王,曲阜孔庙也日益宏大状丽,到明代,达到了目前所见的规模。府县孔庙,规模常超过一般祠庙,庙前设泮(pàn )池、棂星门,庙内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

二、我国古代坛庙建筑代表(1):天坛 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明初都南京,实行天地合祭,建大祀殿,而不是露祭,这是不合于古制的。明迁都北京,仍建合祭大祀殿;但南京大祀殿为矩形平面,北京则为圆形。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祈年殿

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yú )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清乾隆时,改建天坛,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栏干石作;祈谷坛易名祈年殿,三重檐不同色改为一律青色。这一改使祈年殿获得纯净统一的色调,更为庄重鲜明。现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毁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

二、我国古代坛庙建筑代表(2):社稷坛

北京社稷坛制度也是仿自南京旧坛。其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两座5间的殿。坛2层,上铺五色土,象征东西南北中天下五方之土都归皇帝所有,五色土按方位铺成方回形平面,东方青龙位用青土,西方白虎位用白土,南方朱雀位用赤土,北方玄武位用黑土,中心部分用黄土。坛外设坛墙一周,墙上颜色也按方位分成四色。

二、我国古代坛庙建筑代表(4):太原晋祠

晋祠是为奉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瓮山麓,全祠依山傍泉,风景优美,具有园林风味,不同于一般庙宇。中轴线上布置有戏台、金人台、献殿、鱼沼、圣母殿。其中金人台上3 尊铁铸力神系北宋遗物,神态威武,是铸像妙品。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是祭祀用的大殿。主殿供叔虞之母,称圣母殿,建于北宋年间,殿内所供圣母、宫女、太监等41尊宋塑,神态自然,形象优美,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名作。圣母殿为宋代所留庙宇中最大的一座,殿身5间,副阶周匝,所以立面成为7间重檐。角柱升起特别高,檐口及正脊弯曲明显,外貌显得轻盈富丽。殿前汇泉成方形鱼沼,上架十字形平面的桥梁可起展前平台作用,构思甚是别致。

CH

4宫殿、坛庙、陵墓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制度和陵园布局的先例。汉制,皇帝登位第二年开始营造皇陵。汉武帝在位年久,陵墓特别宏伟,殉葬品也最多。其后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都亲选茔地,拟就终制。

§3-3 陵墓

一、我国古代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商周时期,作为奴隶主阶级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已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等。在商都安阳殷墟发掘的近2000座商代墓葬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前者是一座“中”字形的地下墓坑,木椁室四壁用原木交叉成“井”字形向上垒筑,椁底和椁顶也都用原木铺盖。

概括说来,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其构造有二种:一为用木枋构成箱形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另一种是用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及葬品。以后由于木材逐渐稀少,且木椁不利于长期保存,所以逐渐发展了石墓室和砖墓室。石墓室又分有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数种。河北满城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墓,就是2座巨大的崖墓,估计两墓所挖石方约5700立方米。

二、地上陵台、因山为陵与宝城宝顶:

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时值春秋战国时期已相当普遍,其高度和规制,文献记载不乏所见。并且,由于存在高崇的封土,墓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墓”发展为“丘”、“陵”。比较的代表性的是燕下都和山东临淄故城的一批墓葬。临淄故城残存的战国时代高大的土冢就数以百计,郎家庄一号墓封土高达10米以上;燕下都规模最大的是战国早期早期的16号墓,地面残存覆斗形,高达7米,长宽30余米。

汉文帝灞陵,依山为陵,目的为防日后被盗,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曹魏有鉴于此,曾主张薄葬,因山为陵,不起坟,以免后世发掘。唐太宗吸取历史上因山为陵的经验,以九峻山为坟,茔地高踞山际。但五代时,唐诸陵仍普遍被盗,只剩乾陵一座。 明代陵墓则有创新,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至此,地面陵体完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唐宋时期,风水之说盛行“五音姓利”说。国姓赵所属为“角”音,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按照这种说法,要求赵姓墓区南高北低。于是宋陵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常例——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诸陵的朝向都向南而微有偏度,以嵩山少室山为屏障,其前的两个次峰为门阕。

南宋陵墓在浙江绍兴,属浮厝性质,极为简陋。

三、陵墓建筑实例(6)--明十三陵:

明初,营建南京孝陵、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已形成定制

.明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天寿山形成集中陵区,称“十三陵”,其制度基本遵循孝陵形制。十三陵距北京约45公里,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长陵(明成祖)据天寿山主峰前,其南6公里处,有崛起对峙的小山两座,成为整个陵区的入口。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

长陵营建之初,可能有一个总体布局设想,但是十三陵的形成现状,主要是其后约一百年后嘉靖年间的经营。整个陵区的入口起点,是山口外一座五间石牌坊,正遥对天寿主峰;这是石牌坊中的上乘作品,建于嘉靖年间。自此往北,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象生(共十八对,有马、骆驼、象、武将、文臣等)至龙凤门(相当棂星门),均为嘉靖年间陆续补充完备。神道自牌坊至龙风门约2.6公里;自龙风门至长陵约4公里,途经山洪河滩地段,无所布置。神道是以长陵为目的而设,但随即成为十三陵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这是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而为清代仿效。神道微有弯折,因为道路在山峦间前进,须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因此,神道略偏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这是结合地形的细腻处理。

长陵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规模且超过孝陵,是可作为明清各陵代表。陵建于1424年前。陵园由墙垣包绕,其前,南方的方门三孔,入门庭院内设神帛炉;北为棱恩门,五间歇山殿,入门为棱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九间重檐庑殿。殿面阔九间,计66.75米,进深五间,计29.31米;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长陵棱恩殿的用料和工程质量则为太和殿不能企及;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最大四柱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仅见。此殿经雷击焚烧、地震,迄今无闪失倾斜,工程质量很高。殿的造型庄重舒展,也属上乘。

CH

5宗教建筑(1)

§5-

1概说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他还有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等。延续时间较长和传播地域最广的,应属自印度经西域辗转传来的佛教。它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并且对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佛教: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即已正式传入我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东汉刘庄帝)建于洛阳的白马寺。据记载寺院是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布置。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于赤乌(孙权年号)十年来建业传法,建有阿育王塔及建初寺,是为江南佛教建筑之始。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曾得到很大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据文献记载,仅北魏洛阳城内外,就曾建寺1200余所;南朝建康一地,亦有庙宇500余之多。现存我国著名石窟,如云岗、龙门、天龙山、敦煌等,都肇始于这一时期,其建筑与艺术的造诣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北魏洛阳的永宁寺,是由皇室兴建极负盛名的大刹。其主体部分是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了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其核心是一座位于3层台基上的9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绕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落。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但在建筑的细部上,已经很大程度上中国化了。唐代晚期密宗盛行,佛寺中因而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此外,钟楼的设置,至少在晚唐的庙宇中已成为定制,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的东侧。一直到明代中叶,才在其西侧建立鼓楼,并将二者移至寺前的山门附近。

流行于以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其建筑小的称庵、堂、院,大的称寺。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这就是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2、道教:中国的道家思想,一般认为始于老子的《道德经》,后来发展到战国及秦、汉的方士,直到东汉时正式成为宗教。道教在我国宗教中,居第二位。道家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冶炼丹药和东海三神山等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及文化曾起过相当大的影响。但就道教建筑而言,却未形成独立的系统和风格。道教建筑一般称宫、观、院,其布局和形式,大体仍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即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中心,依中轴线作对称式布置。与佛寺相比较,规模一般偏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早期道观,可以建于元代中期的山西黄城县永乐宫为代表。道教的圣地,最著名的有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和山东崂山。其他如四川青城山,陕西华山也是道教的中心。

3、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约在唐代就已自西亚传入中国。由于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仪典的要求,礼科拜寺(或称清真寺)的布置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佛寺、道观有所区别。

§5-

2佛教建筑

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1、以佛塔为主的佛寺:

在我国出现最早,是随“天竺”制式。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如东汉洛阳白马寺、汉末徐州的浮屠祠以及北魏时洛阳的永宁寺。这种佛寺形制的产生与形成,乃出于古印度佛教徒绕塔膜拜的仪礼需要。但由于我国的冬季相当寒冷,特别是地处北方的室外,举行礼佛仪式有诸多不便,因此在佛寺中出现了可容多人的金堂、佛殿等,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寺中取代的主体建筑。

2、以佛殿为主的佛寺:

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布局。它的出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王公们的“舍宅为寺”。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取“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的形式。自隋唐以来成为我国最通行的佛寺制度。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1)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殿内的砖砌佛座和塑造佛像,都是唐代遗物。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2):河北正定北宋隆兴寺佛香阁又称大悲阁,是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共三层高33米,有栏干平座,屋顶歇山式,此殿大部为近代重修。阁内有高24米的千手千眼铜观音,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创建此阁时所铸,也是我国古代铜制工艺品中最大的一件遗物。 摩尼殿独特的建筑为海内孤例:摩尼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布局奇特,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均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立体结构重叠雄伟,富于变化,在我国现在古代早期建筑中实属罕见。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配置复杂;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脚和升起。明、清两代虽进行过修葺,但主要结构仍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尤其是1977年至1980年落架复原性重修后,古老的殿阁越发显得朴拙雄劲。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3):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

独乐寺在河北蓟县县城内,相传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现存辽代建筑尚有山门及观音阁二处。 山门面阔三间(16.63米),进深两间(8.76米),单檐四阿顶。建在石砌台基上。平面有中柱一列。此门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在比例和造型上是成功的。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4):布达拉宫

在拉萨市西约2.5公里的布达拉(普陀)山上,是*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可容僧众两万余人。相传始建于公元八世纪松赞干布王时期,后毁于兵乱。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起,由五世*重建,主要工程历时约五十年,以后陆续又有增建,前后达三百年之久。

此宫依山而建,经过漫长的石磴道行至山腰,才到达宫的入口。此处带箭窗的碉楼大部由白石砌成,仅在檐边及石栏墙用白玛草涂红装饰,外观简洁明快。上部中央的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有经堂、佛殿、政厅、图书馆、仓库、历代*喇嘛的灵堂灵塔以及平台、庭院等,最大的经堂可容纳五百喇嘛诵经。红宫以东是*喇嘛的住所,位置较红宫稍低,装饰十分华丽。红宫附近又设有佛像及佛具制造所、印经院、马厩、守卫室、监狱和喇嘛住宅等。

CH

5宗教建筑(2):佛寺

一、蒙藏汉民族形式的混容-河北承德外八庙(清)

承德位于北京通往内蒙的要道上,又是清代帝王避暑的地方,自十八世纪初,就在这里修建离宫,称为“避暑山庄”。

在离宫东面和北面的丘陵地带,先后建造了十一座喇嘛庙,因有八座隶属清廷理藩院管理,而其地处塞外,故俗称“外八庙”。它们是溥仁寺(公元1713年建)、普宁寺(公元1755年建)、溥佑寺(1760年)、安远庙(1764年)、普乐寺(1766年)、普陀宗乘庙(1771年)、殊像寺(1774年)、须弥福寿庙(1780年)。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位于避暑山庄北方狮子沟北山岗上,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该庙仿西藏布达拉宫兴建,整个建筑分布在山坡之上,大致为三部。前部有山门,门前有石狮一对,其后为碑亭,碑亭有石碑三座。碑亭后为五塔门,门前有石象一对。 五塔门上的五塔统称喇嘛塔,每塔均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刹由相轮、承露盘、月、日、火焰组成。相轮十三层代表佛教十三天,亦寓意吉祥,月日表示阴阳交替,产生甘露到承露盘入宝瓶中,火焰象征佛教兴旺。据藏传佛教密宗理论,每座塔的颜色和装饰分别代表五行、五智及五方尊佛,从右至左依次为黑色塔代表“风”。白色塔代表“水”,黄色塔代表“土”,绿色塔代表“空”,红色塔代表“火”,其前部建筑基本对称,过琉璃牌坊至大红台为中部,琉璃牌坊摹北海小西天“须弥春”所建,这里以白台为主。

二、藏传佛教博物馆-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市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它位于北京内城的东北角上。南起戏楼胡同,北至内城城垣,总长近400米,占地约66000多平方米。殿宇宏伟,气势巍峨。

雍和宫明代是太监的宫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成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行宫,改名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喇嘛教黄教的上院,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万福阁为宫内最大建筑,黄瓦歇山顶3层楼阁。阁左右并列永康阁和延绥阁,以悬空阁道相通,将三阁连为一体,成为一组宏丽轩昂的建筑群。阁中弥勒佛站像,地面上的垂直高度有18米,埋在地下的又有8米,由完整的白檀香树雕成,是世界最大木雕佛。

四、西藏后藏萨迦南寺

南寺是现存西藏元代建筑重要实例之一。萨迦南寺主体建筑是平面方形的大经堂,中央为一院落,四周围绕殿堂。面积达5775平方米,四周版筑土墙高16米,厚3.5米。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前排中间的 4根柱子被认作四大名柱:忽必烈皇帝柱、猛虎柱、野牛柱、墨血柱。其中忽必烈柱传为忽必烈所赐。

沿墙叠放为法墙的大批经书,南寺大殿存 2万余函。还有珍贵的贝叶经等。另外,寺内有 2 万多尊铜佛像(“文化大革命”中损毁一部分),其中包括铸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佛像数十尊。还有大量瓷器和琳琅满目的唐卡 (卷轴画)、印章法器、供器、元朝纸币和中央政府给萨迦法王的封诰、诏书等。各类文物典籍中,宋、元、明时期的作品均占很大部分,是研究宋、元以来祖国统一和西藏发展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由于所存图书、壁画堪与敦煌文献艺术相媲美,萨迦寺被誉为第二个敦煌。

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汉名译为“延寿寺”,它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十三年(公元1585年),因四世*的老师席力长期主持此庙而得名。席力图召是藏汉结合的建筑群体。其中大经堂尤为典型,造型优美,独具特色。广场东侧塔院内,耸立一座高15米的汉白玉佛塔,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现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庙。

席力图召的平面布局,沿用汉族佛寺格式,建筑物除大殿外,均为汉式。召门前有牌楼。主要建筑的经堂位于第二进院落。庭院中间筑有两座六角形碑亭,东西两院是喇嘛的起居处和佛殿。东院的西南隅有一座喇嘛塔,因为在相轮部分从宝盖下悬有两个镀金铜饰,所以叫「双耳喇嘛塔」,造型独特。

六、江孜白居寺 :

位于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藏语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

白居寺主要有两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此寺的另一特色是菩提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年楚河。

CH

5宗教建筑(3)

§5-

3道教与清真教建筑

一、湖北均县武当山道教宫观: 武当山方圆400公里,为道教胜地。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

玄岳门是一座宏伟的石雕牌坊,古代为步入武当山神道的第一道"仙门"。建于明代中期,高20米,宽12.81米,石凿榫卯而成。正中坊额刻有嘉靖皇帝所书"治世玄岳"四个大字,意即用武当山道教及祀奉的真武神来治理天下。牌坊三间四柱五楼,结构壮美,做工精细,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精品。

也叫太子坡。位于天柱峰东北,是登临金顶的必由之路,该观始建于明代前期,后多次重修,而其建筑基本上保存了原貌。现存殿宇2000多平方米。殿堂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最高处为太子殿。观中有一栋依岩层叠而建的五层楼阁,以一根立柱支撑着交叉叠搁的十二根梁枋,称为"一柱十二梁"。此楼建筑结构独特,建筑技术精湛,虽经历几百年风雨,依然巍峨耸立山间。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有赐匾额“太岳太和宫”,殿内有真武塑像及神像6尊,殿前有明代铜碑两块。正殿前是朝圣殿,右为鼓楼,左为钟楼。钟楼内有武当山上最大的铜钟,高1.5米,底径1.4米,铸于明代嘉靖年间。太和宫对面有转展殿,殿内存有元代大德年间所铸造的铜殿,高2.9米,宽2.7米,深2.6米。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殿。朝圣殿下是皇经堂,于清代改建。太和宫附近有天云楼、天地楼、天乙楼、太和高楼等遗址。

金殿位于武当山天柱峰顶,殿高5.59米,宽5.8米,深4.2米。殿基用花岗石铺垫,瓦、椽、柱、梁、门等,全以铜铸部件卯合而成,毫无铸凿痕,外鎏赤金,全殿重达80多吨,脊饰珍禽异兽,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之一,建于明代前期。殿内有真武大帝披发跣(xian)足、丰姿魁伟的铜像,重达10吨,左右侍立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将,栩栩如生。神案下置"龟蛇二将",生动传神。金殿铜柱镶嵌寸金一块。虽经500多年风雨雷电的侵蚀,金殿仍熠熠生浑。

三、福建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主要建筑分为门楼、奉天坛、明善堂等部分。

清净寺门楼是一个三层穹形顶的尖拱门,高20米,宽4.5米,全系青、白花岗石砌叠而成的,分外中、内三层,在外中两层的上部都有青石作圆形穹顶,有着和我国古建筑的“藻井”相类似的石构图案,顶盖采用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门楼正额横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门楼后墙两行阿拉伯文石刻记载了清净寺的创建年代重修时间以及最早的名称。

CH

5宗教建筑

§5-

4佛塔与经幢(1)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的区别。

我国的佛塔,早期受印度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几类。 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较早,历代沿用之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的主流。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几乎遍布全国,还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元代以后渐少。

楼阁式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为多,六角形为数较少。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如应县木塔、苏州虎丘塔)。材料的使用也由全部木材,逐渐过渡到砖木混合和全部用砖石,完全用木的楼阁式塔在宋代以后已经绝迹。

密檐式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一般7-13层,用单数),大多不供登临眺览。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其最早实例为北魏的河南嵩岳寺塔。辽、金是其发展的盛期。平面除嵩岳寺塔为12边形,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

单层塔大多用作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前者已知最早遗例建于北齐,后者则为隋代。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形多种。

喇嘛塔分布地区以西藏,内蒙一带为多。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有以塔门(或称过街塔)形式出现的。内地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明代起塔身变高瘦。

金刚宝座塔是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大,四隅各一较低小),仅见于明、清二代,为数很少,台上塔多为密檐或喇嘛塔。

小乘佛教佛塔见于云南傣族地区,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塔多单建,亦有群建。现存实例均为明代以后。

楼阁式塔代表建筑:

(一)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在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2层砖台基上,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9层(外观5层,暗层4层),67.31米,体形庞大。

(二)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塔身平面由外壁、回廊、内壁、塔心室组成,通体以粘性黄泥砌筑。各层回廊顶均以叠涩砖构楼面将内外壁连结成整体,形成套筒式结构。

(三)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建塔,初名“无量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 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四)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山,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五)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5-

4佛塔与经幢(2)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一)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塔顶重修于唐。其形式结构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二)陕西西安小雁塔: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15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丽,是我国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三)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四)云南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又称崇圣寺三塔,是我国著名的佛塔之一,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山洱海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

单层塔代表建筑:

(一)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四门塔在历城柳阜神通寺内,全由石建,根据内部题记,最迟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最早的亭阁式佛塔。 单层塔代表建筑:

(二)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该塔位于登封西北10公里会善寺山门以西,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全由砖砌。平面为八角形,单层重檐,全高10.34米。

此塔是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所以很是珍贵。

喇嘛塔代表建筑:

(一)北京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即白塔寺,位于北京阜城门内。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年),曾在此修建过一座佛舍利塔。后来此塔毁于兵火。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修建一座喇嘛塔。这一工程由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经过8年精心设计修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竣工。

§5-

5经幢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始见于唐,至宋、辽时颇为发展,元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玉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唐宋以来,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我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 五台山佛光寺有两座唐代经幢,一座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立于佛殿阶前的中线上,高3.24米。另一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在山门和文殊殿之前,高4.9米。均为八角形须弥座,上刻陀罗尼经及立幢人姓名。幢身之上有狼角形宝盖,表面携流苏,八角出狮头。山蕉叶之内是覆钵,其上有仰莲覆宝珠,刻工极为精好。 经幢的代表建筑:

(一)上海松江唐代陀罗尼经幢 : 经幢的代表建筑:

(二)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

一、石窟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

石窟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由于统治阶级倡佛,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抵浙江、北及辽宁,各地兴建了不少石窟。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山麦积山、太原天龙寺、南京栖霞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另道教亦建有若干石窟,但规模甚小,如四川绵阳西山、剑阁鹤鸣山等,均建于隋至宋间。

中国佛教石窟和一般的寺庙不但在形制上与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而且还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在历史上和艺术上都是非常宝贵的。 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为: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托;

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其在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石窟的代表建筑:

(一)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有人发现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石窟的代表建筑:

(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件。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米。 石窟的代表建筑:

(三)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

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现存491个洞窟,有2400多尊雕塑,4500平方米壁画。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的主要内容为佛教造像,少数为道教造像。其特点是造像或置于露天(有的上覆木架构建筑)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下均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亦与石窟并存。表现手法多为圆雕,或高浮雕。其代表有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

(一)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位于孔望山南麓西端。相传孔子曾登临此山以望东海,故名孔望山。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出各种形态的造像。分成13个组体,刻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峭崖上。最大的图像高1 .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 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

(二)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通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A 穿斗 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宽 B 单栱断面 6.**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A、宇文恺 B、李诫 C、蒯祥 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 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

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 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 B、摩尼殿 C、飞云楼 D、西安钟楼

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 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22.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

)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23.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 B、汉文帝灞陵 C、汉武帝茂陵 D、宋裕陵 24.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

B、武当山建筑群 C、天龙山石窟 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2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26.(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27.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 B、普陀宗乘庙 C、雍和宫 D、席力图召 28.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 B、小雁塔 C、苏州虎丘塔 D、云南大理三塔 29.**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30.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攒尖式 D、复合式

二·简释(10分,可随机抽取5道题) 1.一池三山 2.黄肠题凑 3.抱厦 4.叉柱造、5.缠柱造、6.永定造 7.副阶周匝 8.收山 9.推山 10.阑额 11.普拍枋 12.和玺彩画 13.旋子彩画 14.苏式彩画

三、图释(10分,随机抽取5道题) 1.两出羡道 2.鸱尾 3.悬鱼 4.吻 5.驼峰

6.单槽地盘分槽图 7.双槽

8.分心斗底槽 9.金箱斗底槽 10.覆盆式柱础 11.覆莲式柱础 12.藻井 13.重檐庑殿 14.重檐歇山 15.斗尖 16.嫩戗发戗 17.水戗发戗 18.菊花头 19.霸王拳

四、填空(共20分,随机抽取10道题)

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____”,清代用“_____”作标准。

2.____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

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清式营造则例》是_____(人名)根据_____《》编著的。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而用匠什()。 5.“择中”思想见于《》一书,其中的“国”指()。

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_____”。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年,创始人是()。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举,檐步为()举。

9.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___、___、___。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数值)。

11.唐宋木构殿堂有()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结构。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和()手法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风格,是()的端景。

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

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_______、_______ 。 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 _______。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_______菩萨道场。

29.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的两大类型。 30.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 _______。

31.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 _______、_______。

33.大约

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___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___房屋。

34.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朝的()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朝的(

)大殿。

35.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

)朝,成熟于(

)朝,在清代称为(

),是(

)式建筑用材的标准。

36.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

)色,最低的是(

)色, 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

)彩画和(

)彩画。

37.梭柱大约出现于(

)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

)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

),是从(

)传入的。

38.“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

)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

)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

)和(

)。 39.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

),在唐朝称()。 40.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

),属于(

)门形制。 41.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

)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门形制式。 43.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厅堂内的轩,以()椽构成。

44.“阿以旺”是()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45.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和()。 4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47.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清代的斗口分为()个等级。 48.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塔。

49.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50.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设计的,属于()风格。 51.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属于()风格。

52.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大学,那里曾是()派的大本营。5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 54.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___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___的出现。 55.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___的开始兴起,到___有了较大的发展。 56.河南开封国寺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___塔;福建___寺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57.清式大木作中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___;柱础高为柱径之___。

五 作图(20分,抽取4道题)

1.河南偃师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平面) 2.四川雅安高颐墓阙(立面) 3.汉长安礼制建筑群(鸟瞰)

4.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

5.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立面和剖面) 6.西安荐福寺小雁塔(透视)

7.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平面和立面) 8.大明宫含元殿(平面和透视) 9.独乐寺观音阁(透视、*剖面)

10.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立面) 11.晋祠圣母殿(平﹑立﹑剖面图)

12.绘出四铺作斗拱正、侧面图,并绘出华拱和令拱断面 13.楼阁式塔与密檐塔

14.绘出清式歇山顶纵剖面图,并注明主要构件名称。

15.试以不少于3幅的系列简图概括出江南民居的主要特征。16.宋式须弥座立面图

17.清式7檩重檐殿堂剖面。18.北京天坛平面。

19.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正立面 20.北京四合院平面 21清式栏杆立面图 22.五踩斗拱

23.北京天坛祈年殿正立面图 24.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 25.元大都--总平面图 26.北京故宫--总平面图 25.抬梁式木构架剖面图 26.穿斗式木构架剖面图

27.清式五踩斗拱侧立面与正立面 28.云南一颗印 29.傣族干阑

六简答题(10分,抽取2题)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2.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3.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 4.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概述唐宋与明清斗拱的不同特点。 6.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8.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9.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10.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11.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12.魏晋山水诗对园林有何影响? 13.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14.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 15.简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形式。

16.试述明清北京城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其在建筑史上的意义.价值。17.联系中国古代建筑实例,分析古代人的建筑观。 18.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19.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及构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0.谈我国古代建筑屋面曲线构造上的成因与演变过程。 21.试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

22.概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并比较它与明清建筑在构架形式和外观造型上有何不同? 23.试述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比较北京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异同)。 24.中国古建筑庭院布局的特点。

25.写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构件名称。26.中国建筑开间的特点。

27.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有哪些,请画出简图表示可加文字说明。

28.斗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起什么作用,请用简图表示出“斗”、”拱”。29.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30.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期积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31.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 32.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33.《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34.宋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35.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

36.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15分,抽取1道题)

1.谈谈 《考工记》 “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佛寺中国化的过程 4.中国皇家园林的特征

5.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6.唐大明宫的主要有成就和特点有哪些? 7.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8.试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9.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10.五门制度及清代皇城五门

11.儒家礼制对中国皇家园林的影响

12.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13.论述明清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14.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 15.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 16.试论述中国宫殿建筑的礼制内涵。

17.简述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复兴的三个阶段、特征、代表建筑。18.从唐代到清代中国建筑造型的演变规律是怎么样的?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

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

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

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 十二 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

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

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

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

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

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

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20、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 ,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

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城、汉长安城。

22、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为我国五大古都。

23、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里,起于永定门,止于正阳门。

24、宋代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种形式,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

2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 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26、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29年,创始人是朱启钤。

27、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靠崖式、地坑窑、锢窑。

28、我国的四大石窟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二、名词解释

平棊: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遍施彩画的天花。平闇:平棊天花中格小而不施彩画者。

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

闾里:中国古代居民聚居地单位,春秋战国已形成,两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称里坊。 陵邑:汉代为了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在长安城的东南与北面设置了七座城市,称为陵邑,供从各地强制迁移来此的富豪之家居住。 间:古代木构建筑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范围。 方上:汉代对陵体之地上部分,即坟冢的称谓。 金厢斗底槽: 宋式建筑平面,内外两圈柱子。 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

槫: 宋式构件,位于梁架顶端平行于屋脊的构件,承托着屋面。

偷心造: 宋式斗拱,挑出华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垂直的斗拱与枋为偷心造。 扶脊木: 清式构件,六角形截面,位于脊桁上且与脊桁平行。 举架:清式屋架折举的方式。

普拍枋: 宋式建筑位于柱顶和额枋上的水平构件,上置斗拱。

侧脚: 为使建筑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外檐柱在前后向内倾柱高10/1000,两山向内倾8/1000,角柱双向倾,此做法称之为侧脚。 台明: 房屋的最下部分台基的高度 庑殿顶: 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 升起: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步升高,使檐口呈现一缓和曲线。 硬山顶: 双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 斗口:①斗或升上放构件的槽口②清代模数单位。

材:宋式建筑的基本尺度单位,材分八等,根据不同建筑等级采用不同等级的材。 推山:庑殿屋顶的一种处理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四条垂脊呈柔和曲线。

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样式雷: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

平座:楼阁及楼阁式塔等楼层之间以短柱、铺作、草栿、地面板、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以承上荷载,通常外檐挑出平台,供人凭栏远眺。

抱厦: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殿宇在外突出的一间小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须弥座: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基,源自佛像基座。 雀替: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的承托梁枋的构件。

营造法原: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整理而成。

计成:明代的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著作。 罩:用于需要有一定分隔,又不完全隔死的室内空间的木装修隔断。

博风板:悬山和歇山顶为保护挑出山墙的桁头而沿屋面坡度钉在桁头上的板件。 昂:斗栱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 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礼制建筑。 耍头:顶层华栱或昂上与令栱垂直相交的构件。

插柱造:楼阁式建筑,上层檐柱底部开十字口,插在平作斗栱内的做法

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嫩戗斜插在老戗背上,并形成50-60度夹角。

三、识图题(绘图题)

写出下图所示对象的名称、朝代、地点

临潼姜寨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平面

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原始社会半地穴住宅遗址平面

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平面

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

隋唐洛阳总平面

唐长安总平面 唐大明宫总平面

唐大明宫麟德殿平面

明清北京城总平面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石刻所示唐代佛殿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平面,唐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剖面,唐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立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立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平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剖面,唐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立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平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剖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飞梁,宋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宋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剖面,辽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元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立面,元

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唐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

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

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立面,五代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剖面,辽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平面,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剖面,五代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外观,唐/宋

福建泉州开元寺塔,宋

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明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唐

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隋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陕西乾县唐乾陵总平面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总平面

明清北京故宫鸟瞰

明清北京故宫午门

明清北京故宫中和殿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立面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剖面

北京天坛总平面,明清

北京天坛祈年殿立面,清

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清

北京天坛皇穹宇,清

北京天坛皇穹宇平面,清

北京天坛圜丘,清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清

写出下图所示的建筑类型名称、主要分布区域

北京四合院

黄土高原窑洞

吊脚楼(四川、贵州) 云南傣族民居

藏族民居

云南“一颗印” 写出下图所示园林的名称、地点

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

北京北海 苏州拙政园

苏州网师园

承德避暑山庄 给下图填空

第一排:重檐庑殿、庑殿、歇山 第二排:卷棚、悬山、圆攒尖、四角攒尖 第三排:硬山

从中轴线往右: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写出下图所示的结构形式

叠梁式

井干式

穿斗式 写出下图所示构件的名称 答案:

四、简答题

1、

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城市布局不规则,主宫未央宫位于西南,长乐宫位于东南;城市每面三门;设有外郭;城内设有160个闾里;在东南与北郊设有七座陵邑,加强中央集权;城内分为八街九陌,主干道分三股;路面为土路,用陶质排水管和砖砌排水阴沟排泄雨水;郑渠用以漕运。

2、

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

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3、

简述山西应县释迦塔的造型特征及结构技术成就

造型特征:释迦塔内部高九层,其中四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有五层,再加重檐共六层。第一层柱高和第

二、

三、四层包括柱、斗拱、屋檐、和上层平座四个部分的总高都相等,在立面上形成有规则的韵律。各层屋檐按照总体轮廓所需以华栱和下昂进行调整,形成优美的总体轮廓并丰富了檐下造型。最下一层绕以副阶周匝,加强塔的稳定感。塔的总高恰等于中间层外围柱头内接圆的周长,也是塔设计时的重要比例数字。

结构技术成就: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内槽供佛,外槽供人活动;结构上,外槽和屋顶使用明栿和草栿两套构架;这种双层套筒室平面和结构,不仅扩大了空间,而且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塔内部有暗层,作为容纳平作和屋檐的空间;各层上下柱不贯通,采用“插柱造”,每层外柱与其平座层柱都比下层外柱推入约半个柱径,并向中心略有倾斜,不仅形成各层向内递收的轮廓,也符合力学特性。

4、

简述晋祠圣母殿的造型特征

晋祠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施围廊,前檐廊深两间,空间开阔,前檐廊柱采用盘龙柱,盘龙造型栩栩如生。圣母殿斗拱用材较大,柱间仅施一补间铺作,角柱升起颇为显著,而上柱尤甚,使整作建筑具有柔和的外形。

5、

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

唐代建筑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宋代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

6、

写出五种中国古建筑屋顶名称,并绘制立面简图 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图略。

7、

写出三种不同地区的民居并简述其特点

北京四合院: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布局严整,等级严明。入口多在东南角,门内迎面设影壁,入口院落南侧多为倒座。一般房屋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样式多以硬山居多,次要建筑多用平顶或单坡顶。一般住宅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主要住房处施色彩,大门、影壁、墀头、屋脊等部位加砖雕。

四川民居:充分利用地形灵活布置建筑,朝向往往取决于地形。布局上,主要房间仍有轴线,但左右房屋不一定对称,院落的形状也不拘一格。房屋结构通常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墙面材料因地制宜,有砖、石、夯土、主板、竹笆等;建筑外墙多用白色,木构部分多为本色或黑色或枣红色,与高低起伏的灰色屋顶相配,形成朴素而多变的外观。

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共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

8、

试举出建筑近代建筑师3位及其代表作品 吕彦直

南京中山陵

广州中山纪念堂 杨廷宝

北京和平宾馆

王府井百货大楼 童寯

南京中山文华教育馆 董大酉

上海市政府大厦

9、

唐乾陵的布局特色是什么?

利用地形,因山为坟,以墓前双峰为阙;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神墙”,四边设门,门外建角楼,陵前主神道向南延伸;遍植松柏,精神表意。

10、

写出中国塔五种主要类型,并各举一实例(说明建造年代和地点) 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 密檐式塔: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单层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 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 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

11、

试举唐宋元明清各时代塔一座,简要描述其特征 唐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玄奘塔,楼阁式塔,平面方形,五层。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砖石仿木,平面八边形,十一层,使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 元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喇嘛塔,塔建于凸字形台基上,台上设亚字形须弥座二层,座上置覆莲与水平线脚数条,承以断肥的塔身、塔脖子、十三天与金属宝盖。

北京大正觉寺塔,金刚宝座塔,它是在由须弥座和五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五座密檐方塔。

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金刚宝座塔,基座较矮,仅二层,台上建一大四小喇嘛塔艺王座。

12、

简述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造型特征及其结构技术成就

造型特征:观音阁台基较低矮,各层柱子略向内倾斜,下檐上面四周建平座,上层复以坡度缓和的歇山式屋顶,造型上兼有唐代建筑的雄健和宋朝建筑的柔和,是辽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时代。 结构技术成就:

高三层,外观为两层,中间设暗层。

结构上使用内外两槽的构架和明栿、草栿两套屋架,内外槽和两套屋架紧密联系。

上下柱子不贯通,采用“叉柱造”。

上下两层空井采用不同形状,有利于防止空井的构架变形,加强阁的刚度。 ⑤

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座楼板以下的夹层,柱间施以斜撑,加强了结构刚度。 ⑥

利用下昂和华栱出跳相等而高度不同的特点调整屋面坡度,使外观更雄壮有力。

13、

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抗震性强; 而且取材方便, 加工容易;其缺点是不耐久、不耐潮、不耐火、不耐虫蛀、不耐腐蚀。

14、

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建筑的造型特点 唐代建筑总体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①

柱础矮平

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 ③

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 ④

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 ⑤

建筑装饰简洁有力

15、

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①

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 ②

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 ③

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8-1:9,清1:10) ④

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

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

16、

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清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

和玺彩画:清代彩画制度中等级最高的形式,仅用于宫殿、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等主体建筑上。该彩画用金量较大,各主要线条均沥金粉,金线一侧衬白粉线或加晕。 旋子彩画:明清时期常用的一种彩画类型,以旋花为主体进行构图。旋花纹饰为旋纹。 苏式彩画:起源于清代早期,因苏州始用而得名。常以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异兽、流云、博古等绘画及各种万字、回纹、夔纹、锦纹等为图案为画题。

17、

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

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二、万寿山前山部分;

三、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

四、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转入前山,顿时豁然开朗。前山中心地段布置排云阁和佛香阁,为全园主体建筑。两侧有若干组院落,临湖傍山一带散置各种游赏用的亭台楼阁,都依山自由布置。

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

18、

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①

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 ②

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

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 ④

水系规划合理 ⑤

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19、

简述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

嵩岳寺塔是密檐式塔,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形平面的塔。十五层,高40米。底层转角用八边形倚柱,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分为十层。塔身外轮廓有柔和收分,呈一略突曲线,密檐间距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的收分良好配合,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 20、

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有三重城,每重城墙之外都有城壕,城门之外有瓮城,上建敌楼和城楼,设防御用马面

布局开放,取消包围里坊和市场的围墙,取消宵禁 ③

临街设店,聚行成街

更新建筑类型,城市生活多样化,出现瓦肆。 ⑤

设置了专门的消防队和瞭望台用以防火 ⑥

四水贯都,对城市用水、漕运、排水有益。

21、

《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营造法式》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

五、问答题(答案为要点,仅供参考)

1、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发展经历了几次**,在何时? ①汉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次**。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到汉朝已经基本形成,确定了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木架结构。在建筑群体组合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艺术手法:多用对称形式,加强纵向中轴线;以低矮的次要建筑烘托中央主体;多层楼阁式建筑以斗拱承托腰檐;在宫殿、陵墓外部使用阙,加强建筑群的隆重感。斗拱已普遍使用,未定型化。屋顶形式以悬山、庑殿顶最为普遍。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都有了巨大进步。 ②唐宋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的高峰。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开始定型化,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都有了长足进步。砖石建筑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佛塔的建造。园林兴盛 ③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

制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砖被广泛应用。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建筑装饰琐碎繁缛。在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现了故宫、天坛等经典建筑。民间建筑的类型和数量较前加多,质量有所提高,民族建筑也有了发展。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传统基础上创造了新手法,留下若干优秀作品。 2.结合实例论述中国民居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居类型丰富,从北到南,变化很大,其中自然环境是民居建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巧妙结合地形,充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因材致用也是民居最大的特点。 气候:一般说来,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照,院落宽敞;南方屋檐深挑,天井狭小,室内空间高敞,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日光辐射,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举例说明)

地形条件:民居与地形的结合也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平原地区对民居空间的制约小,布局较为宽松;山地则对民居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山地民居往往顺应自然地形的变化,采用挑、吊、台、梭、拖等处理手法将建筑与地形完美结合,智取空间。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条件还形成了独特的窑洞民居。

3.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

①规模很大,是包含有起居、宴集、骑射、观剧、祀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清代帝苑的布置一般都有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

②清代苑囿造景通常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景点。

③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规整严谨外,其它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

④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

⑤花木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似私家以单株欣赏为主。 论述时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①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取消了夜禁制度。出现了夜市和自由形成的草市,都城内临街设店,一些娱乐性建筑也大量沿街兴建,某些大寺观还附有园林、集市,成为市民活动场所之一。

②建筑艺术:总体布局上加深了院落纵深发展的程度,建筑群体组合高低错落富于变化。建筑风格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在装修及装饰及色彩上,灿烂的琉璃瓦和精美的雕刻、彩画都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效果。

③建筑结构:木构建筑结构开始简化,斗拱机能开始减弱;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已达到一定水平,便于估工备料、提高设计施工速度;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

④建筑材料:大量用砖(城墙、路面、砖塔、墓葬);琉璃砖瓦的生产、标准化和镶嵌方法都得到提高。

⑤书著:出现了总结建筑建造经验的《木经》和《营造法式》两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文献。 ⑥园林兴盛。

5.试述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①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在城南加筑外城,主要为手工业、商业区及天坛、先农坛。 ②内城城门都有瓮城,上建城楼和箭楼。

③皇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呈方形。宫城四角建有华丽角楼,西面辟们,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听政之所,城外有护城河。

④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所有城内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都沿此轴结合起来。

⑤内城街道沿用元大都的,城内干道以平行于主轴的两条为主,胡同与胡同之间配次干道,形成相互垂直的方格网。

⑥饮水主要靠人工凿井。护城河只起防卫、排泄雨水之用,城中什刹海、太液池起空气调节作用。

⑦北京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形成四个商业区,各行业有“行”的组织。 ⑧大小干道下用砖修排雨和污水的暗沟。

6.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成就

总体布局: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宫城之内,大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

建筑成就: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③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④富丽的色彩和装饰;⑤技术设施

7.论述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总体布局

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③

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建筑特点: 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

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举例分析) 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8.结合实例分析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

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地主官僚、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常常为宅地的扩大与延伸,是可居、可游、可观的城市山林,一般都不大。其造园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

②水处理方面:池有大小主次之别,水面处理也有聚分的不同;池岸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吃面桥梁常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

③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土山、土多石少、石多土少、石山四种,明代以后私家园林多用后两种。

④建筑处理方面:建筑布局常因地制宜,灵活随机;建筑类型丰富(厅堂、轩、馆、楼、台、阁、榭、廊、舫等);建筑造型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空间常开敞流通。

⑤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林栽种。 9.试论唐代到清代木构建筑单体造型的演变

唐:柱础形制简洁,多用覆盆或莲瓣,形体较平矮。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明间通常5米,柱比例粗矮。斗拱用材雄大,屋面坡度平缓且出檐深远。立面多采用直棂窗,鸱吻造型简洁秀拔。整体风格简洁雄浑。

宋:房屋面阔一般从明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门窗的样式逐步丰富,柱础的形式与雕刻也趋于多样化。屋顶坡度随建筑规模越大坡度越陡。彩画和装饰都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整体风格呈现柔和绚丽的倾向。辽代建筑基本继承了唐代的简朴、浑厚,金则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

明清:斗拱结构机能退化,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出檐深度减小,柱的比例细长,升起、侧角和卷杀不再使用,屋顶柔和的曲线消失,屋顶举折加大,整体风格沉重、拘禁但稳重、严谨。

一、填空题

1. 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 ),在唐朝称( ) 2. 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 )。

3. ( )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

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4.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 )和( )。

5. ( )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 ( )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从而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而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7.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

8. 汉代建筑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 )和( )有了发展。

9.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 ),即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岗石窟中较多;二是( ),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 ),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此外还有一种小窟,分布在

一、三两类窟的周围,也属打坐用的禅窟。

10. ( )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 )(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11. (《》)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宋代将作监( )。 12. 元代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 ),在内地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如北京西四的( )。 13.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 )、( )|和( )。 14. 我国的五大古都是:( )( )( )( )( )。 15. 窑洞分为三种型式即:( )、( )、( )。

16. "阿以旺"是( )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 )。 17. 坛庙主要有三类,即:( )、( )、( )。 18. ( ),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周围有夯土堵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19.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著名和具有影响的是( )、( )和( )。 20. 佛教大约在( )就已自印度经西域传来中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 )。

21. 中国的道家思想,一般认为始于( )的《道德经》。它在我国宗教中的历史地位,居佛教后的第二位。

22. 佛寺有两大类型:即:以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和以佛殿为主体,采用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

23. ( )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24.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 )、( )等两种类型。 25. ( ) 是 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26. 我国的建筑屋顶主要有( )、( )、( )、( )、( )、( )、( )等几种,其中( )是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

27.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 )的早周遗址。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28. 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是( )时期( )编写的( ),主要记录官家大式、大木等做法、系统反映出官式建筑的发展水平。

29. 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是( )代留下的著名的建筑物,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 )。

30. 北京妙应寺白塔,是( )朝都城内一座喇嘛塔,系由尼泊尔工匠( )设计建造的。 31. 明清故宫前三殿是( )( )( ),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32. 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 )、( )、( );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 33.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 ),按周制,位于宫门前( )侧。 34. 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

35. 承德位于北京通往内蒙的要道上,又是清代帝王避暑的地方,自十八世纪初,就在这里修建离宫,称为( )。

36. ( )是北京著名的喇嘛教寺院,规模宏大,佛像众多,有藏教博物馆之称。 37. 山西应县( )是现存唯一的木塔,该塔建于( )代。

38. 河南登封( )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 39. 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 ) 。

40. 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 )、( )、( )、( )。 41. 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 )、( )、( )。 42. 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 )、( )、( )、( )、( )、( )。 43. 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 )、( )、( ) 44. 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以( )岳( )山为首。

45. 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是( )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 )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是( )菩萨道场。 46. 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 )、( )、( )、( )。 47. 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 )、( )。

1.唐代建筑的成就和特点主要有哪些?

2.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3.明朝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明朝的建筑成就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5.我国住宅建筑的类型有哪些?

6.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几种类型?有哪些特点? 7.元大都的布局与建设有哪些特点?

8. 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是什么? 9. 唐朝宫殿建筑有什么特点? 10.佛塔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11.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12、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13、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14、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

15、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二、选择题

1、**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 A、宇文恺 B、李诫 C、蒯祥 D、也黑迭尔

2、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3、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4、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 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

D、清明上河图 5、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6、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7、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 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8、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 B、摩尼殿 C、飞云楼 D、西安钟楼

9、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 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10、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

)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11、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 B、汉文帝灞陵 C、汉武帝茂陵 D、宋裕陵

12、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

B、武当山建筑群 C、天龙山石窟 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13、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4、山西五台山是( )菩萨的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8、四川峨眉山是( )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9、安徽九华山是( )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20、(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21、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 B、普陀宗乘庙 C、雍和宫 D、席力图召

22、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 B、小雁塔 C、苏州虎丘塔 D、云南大理三塔

23、**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3、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4、试述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5、试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6、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 7、唐大明宫的主要有成就和特点有哪些? 8、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中国建筑史练习题

1、什么是干阑建筑?P1 干阑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乃多采用这种建筑。有人认为这种建筑由原始社会的巢居发展而来。

2、什么是木架建筑?P1 木架建筑是有柱、梁、檀、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之谚。

3、什么叫庭院?P7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庭院是有屋宇、围墙、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4、如何理解工官制度?P13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

5、《营造法式》的内容以及影响?P39 北宋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质量。当时朝廷曾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营造法式》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

6、什么是土楼?P88 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土楼的种类、分布与客家民系的分布形态是一致的。客家由原来的麦作文化改为稻作文化,从而糯米、红塘是就地取材的最好凝固剂,这三种建筑材料和砂石、石灰一起,构筑成丰富多彩的各式土楼。

7、什么叫阿以旺?P90 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

“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之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厘米,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8、什么是楼阁式塔?P165 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较早,历代沿用之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中的主流。它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栱,并且逐层向内收进。从结构上和外观上看,都已经是中国化了。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

9、什么是密檐式塔?P165 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大多不供登临眺览,意义与楼阁式塔不同。有的虽可登临,但因檐密窗小,又不能外出,故观览效果远不如楼阁式塔。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

10、什么是经幢?P176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唐、宋开始。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组成。

11、什么是须弥座?P247 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等

12、什么叫支摘窗?P271 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13、什么是藻井?P272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14、中国木架建筑主流建筑类型,其内在优势有哪些?P1~2 (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

15、穿斗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有什么区别?P3 相比之下,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了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16、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什么?P5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观察柱网布置,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17、庭院的围合方式主要有哪三种?P8 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

18、中国古代建筑从哪些方面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P10 (1)善择基址;(2)因地制宜;(3)整治环境;(4)心理补偿;

19、石窟从建筑功能布局可以分哪几种?P33 石窟建筑从功能布局上可以分为三种。

(1)塔院型:在印度称为支提窟,即以塔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这种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

(2)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 (3)僧院型: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

20、宋代建筑有什么新的发展?P39~41 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21、明代建筑的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P45~46 (1)砖已经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22、清代建筑有什么新的发展?P46~47 清朝是少数满洲贵族对各族广大人民的统治,封建专制比明朝更严厉,政治上、经济上的控制与压迫极为残酷。清朝同志的另一个特点是采取思想上、文化上的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 (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西藏拉萨布大拉宫,既*喇嘛的宫殿。 (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各地区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居住建筑的千变万化。

(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巴洛克,有什么特征?P173

答:“巴洛克”愿意是畸形的珍珠,衍义为拙劣、虚伪、矫揉造作或风格卑下、文理不同。18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理论家带着轻蔑的意思称呼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为巴洛克。 特征:(1)炫耀财富;(2)追求新奇;(3)趋向自然;(4)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

2、巴洛克教堂形式新异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P173 答:(1)节奏不规则地跳跃;

(2)突出垂直分划,用的是叠柱式,却把基座、檐部甚至山花都做成断折式,加强上下的联系,而破坏柱式固有的水平联系;

(3)追求强烈的体积和光影变化,墙面上作深深的壁龛; (4)有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式。

3、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它的进步意义是什么?P192

答:(1)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例,作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究;

(2)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

4、凡尔塞宫花园的艺术特点是什么?P195

答:花园是几何形的,中轴长达1km,笔直而宽阔。沿轴线有几个水池,设置着喷泉和飞瀑,点缀着雕像、台阶和假山洞,还有草坪和花畦。用一道横向的水渠来丰富构图。轴线两侧是茂密的树林,林间小径也是笔直的,组成几何图案。大道和小径都有雕像、柱廊、喷泉之类作对景。草地、花畦、水池等等都是对称的几何形,各色花草排成大幅的图案,连树木都修剪成几何形的。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艺术特点上看,这类花园都被恰当地称为“骑马者的花园”。

5、洛可可的主要装饰特征是什么?P203 答:(1)在室内排斥一切建筑母题; (2)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3)爱用娇艳的颜色; (4)喜爱闪烁的光泽;

(5)门窗的上槛,镜子和框边线脚等等的上下沿尽量避免用水平的直线,而用多变的曲线,并且常常被装饰打断。也尽量避免方角,在各种转角上总是用涡卷、花草或者缨络等来软化和掩盖。

6、十五世纪以后,西班牙建筑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210 答:(1)宫廷建筑的规模很大; (2)继续建造天主教堂,并采用哥特式; (3)“银匠式”建筑装饰风格。

7、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的构造艺术特点是什么?P226

答:借助于中央帐篷顶的轴心作用、平台的衬托、总轮廓的紧凑和部分间的契合、风格一致。

8、欧洲园林又哪两大类?P178

答:分为多层台地式和意大利的巴洛克式园林。

9、巴洛克式教堂在壁画、雕刻的建筑性又什么特点?P175 答:壁画:(1)喜欢玩弄透视法,制造空间幻觉;

(2)色彩鲜艳明亮,好用大面积的红色、金色、蓝色等,对比强烈; (3)构图动态剧烈;

(4)绘画经常突破建筑的面和体的界限。 雕刻:(1)渗透到建筑中去;

(2)有些雕刻的安置同建筑没有确定的构图联系; (3)雕刻的动态很大; (4)雕刻常常是自然主义的; (5)雕刻渗透到绘画中去。

10、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成就影响是什么?P200

11、欧亚封建社会在建筑发展中有何差异?P281

答:(1)欧洲在中世纪完全处于封建分裂状态,而在亚洲,虽然也普遍存在封建分裂的现象,但在各地,先后都建立过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大帝国;

(2)欧洲在中世纪有集中统一的天主教和正教的教会统治,而在亚洲,除了7~8世纪的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实行政教合一体制之外,没有这种教会统治;

(3)西欧许多城市利用封建分裂状态所产生的空隙,发展了独立的政权,市民文化高涨,并且孕育了资本主义关系,而在亚洲,城市从来是中央集权政府下官僚统治的据点,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因此,市民文化的思想水平就很低。

12、中国明清园林和日本回游式园林在手法上有什么差异?P355

答:主要差别是日本园林中建筑物的比重弱。中国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有金壁辉煌的建筑群形成轴线;小型私家园林,廊庑馆阁同园林相穿插,彼此衬托,融合在一起。日本则不然,除了点景的茶亭之类,很少有建筑物。

其次是用石的不同。比起中国的假山,日本的更少斧凿痕迹,更富有想象力,更多真实的野趣。

13、十九世纪中后期,欧美建筑发展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280

答:主要矛盾表现为:需要大跨度的室内空间,需要很快的施工方法,需要经济实惠。

14、印度婆罗门教的庙宇的造型观念是什么?P304

答:婆罗门教庙宇的造型观念很特殊,它们几乎完全被当作雕刻品,不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实际功能和结构逻辑。不仅屋顶和墙垣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把屋顶造成有独立意义的纪念

推荐第10篇:中国建筑史题库.

一、填空及选择题

1、(瓦的发明 )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2、

3、

4、经幢一般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基座,幢身,幢顶 ) 村的形成和发展,两大重要因素是( 地缘,血缘 )。 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是( )。

5、

6、窑洞主要有三种形式( )。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

7、秦都咸阳的布局是有独创性的,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创建了( 离宫 )。

8、

9、“阿以旺”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 )。 我国的五大古都( )

10、宋代雕刻按其起伏高低可分为哪四类。( )

11、我国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哪三种基本类型。( )

12、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

)色,最低的是(

)色, 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

)彩画和(

)彩画。

13、从建筑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可以分为三种:( )。

14、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把“( )”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

15、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塔式(

1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几开间?(

17、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园治》一书作者是(

18、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19、三国时的( )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

20、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

21、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

22、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

23、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24、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窟住宅群是( )。

25、( )出现较早,历代沿用之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中的主流。

26、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哪种形式? ( )

27、天坛祈年殿的屋顶形式是(

28、**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29、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 ),清代用( )作标准。 30、明十三陵中唯一已发掘之帝陵是( )。

31、古代建筑屋顶翼角起翘有哪两种做法(

3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是( )。

33、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

34、我国现存最大之石刻造像是( )。

35、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实践、有理论的风景建筑家是( )。

36、中国古代城市有哪三个基本要素( )。

37、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是(

38、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是(

39、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 )的开始兴起,到( )有了较大的发展。

40、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 )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 )的出现。

41、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 )

42、“( )”是对理景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概括。

43、中国古代风景点中常见的意境塑造手法是:( )。

44、宋代《营造法式》中将屋顶坡度逐步上升的技术称为( ),清代工部《营造则例》则称之为( )。

45、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 )和( )两类。

46、洋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出现,有两个途径:(

47、( )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

48、计成所所著的( )是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

49、( )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前在北京兴建的一系列大型项目的俗称。

50、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两大主要著作为( )和( ),其中心思想分别为( )和( )。

51、( )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52、( )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53、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预算是由( )和( )承担。

54、( )是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

55、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是( )。

56、( )是中国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陵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57、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三个特点是(

58、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的是(

59、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采用哪种形式( ) 60、( )的宇宙观是影响中国建筑发展的根本性观念。 6

1、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是( ) 6

2、倒座和抄手游廊常见于( )。 6

3、南京中山陵的设计人是( )。

64、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65、我国自办最早的建筑教育始于( )年,最早的建筑系成立于( )年。

66、中国早期赴欧美的建筑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学校是( ),它是( )教学体系的代表。 6

7、中国近代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工程司的建筑设计主要负责人是( )。

68、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 ),清代的斗口分为( )个等级。

69、台基按照使用功能和外形可分为哪两类( )。

70、在一批设计近代“中国式”建筑的外国建筑师中,以美国建筑师( )的影响最大,他主持设计了( ) (至少两个)等校园规划与建筑。

71、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 )设计的,属于( )风格。

72、“体形环境”建筑设计教学思想是由谁提出的:( ) 7

3、列出下列建筑作品的设计人或设计公司

中国国家大剧院( );香山饭店( );南京中山陵( );CCTV央视新楼( )

二、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下昂 瓮城 明楼 坞壁 广亮大门 鱼沼飞梁 羡道

8、

9、大木作 台榭

10、山节藻棁

11、平棋

12、雀替

13、经幢

14、阙

15、昭穆之制

三、问答题

1、

2、

3、

4、

5、

6、

7、

8、简要论述清沈阳故宫布局特点。简要论述明十三陵总体布局。 简要论述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 简要介绍拙政园平面布局特点。 简要论述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基本特点。 简要介绍斗拱的作用及主要组成构件 简要回答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与成就。 唐乾陵布局特点。

四、绘图题

1、

2、

3、

4、试绘制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图,并指出其平面柱网做法 试绘制周代理想化的城市王城模式 绘制陕西应县佛宫寺平面图

绘制明十三陵中长陵平面图,并标注出主要建筑位置

5、

6、绘制北京天坛平面,并标注主要建筑位 绘制陕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图

五、分析题

1、试论述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差异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2、试结合你的认识对比分析汉长安城及唐长安城。

3、试对南京中山陵进行评述。

4、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

第11篇:会展设计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一、文学:

许多村镇、城市都有“八景”、“十二景”等等,每景都冠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并用各种匾联、题刻和诗文加以颂扬。

二、风水:

(1)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从两汉到明清曾长期流行于南北各地。

(2)它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性知识。

注:山之南、河之北为阳;山之北、河之南为阴。

三、我国古代建筑选址的突出范例:

(1)北京十三陵

石象生十二对,依次为:狮、獬豸(Xie zhi)、骆驼、象、麒麟、马,卧立各一对,再次为武臣、文臣、勋臣各四尊,其间比南京孝陵多勋臣四尊。

(2)皖南村落----黟(yi)县宏村:

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1、居住建筑:城市乡村各类住宅;

2、政权建筑:宫殿、衙署、驿站、军营;

3、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

4、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天象台、藏书阁、戏台;

7、园林、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

8、市政建筑:鼓楼、钟楼、桥梁;

9、标志建筑:风水塔、华表、牌坊、门楼;

10、防御建筑:城垣、城楼、墩台。

干栏式民居环形土楼北京四合院洛阳戏楼

工官制度

(1)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国家最高工官:

1、周—秦(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

2、秦--汉(将作):将作少府,将作大将;

3、唐、宋(将作监):少将,少监;

4、隋设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仍设作监或少府;

5、明、清(工部):营缮司(所),营造司。

龙生九子:

1、囚牛

2、睚眦(yá·zì)

3、嘲风(cháofēng)

4、蒲牢(púláo)

5、狻猊(suān’ní)

6、赑屃(bìxì)

7、狴犴(bì’àn)

8、负屃(fùxì)

9、螭吻(chīwěn/chīwěi)

第12篇: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解读

一、

十三天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三角尖顶

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大乘佛教

相对于小乘佛教,得道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

女儿墙

矮墙,通常用于防御。

小乘佛教

在得道度化层面较狭隘的佛教。与大乘佛教相对。

山墙

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反回文

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天花

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支柱

木制构件,通常用于支撑椽。

支架

突出的建筑构件,用于支撑。

支提

佛龛或是其他圣地、圣物。

支提窟

一种佛教佛龛,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斗栱

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火焰纹

由两个反回文线条顶端相接所构成的形状。

半圆壁龛

半圆或穹窿状空间,特别指位于庙宇一端的部分。

古典柱式结构

建筑部分正面直接位于柱头上,通常由支撑的阑额、装饰的壁缘以及突出的檐口构成。

台基

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平坐;廊台

出于建筑主空间(通常为内部)的上层构造。

光塔

清真寺中的塔楼,用于呼唤回教徒做礼拜。

列柱

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

多柱式建筑

由多根间隔约略均等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厅堂。

佛教庙宇。

尖顶饰

山墙或是屋顶顶端的饰物。

曲面屋顶

由尾端弯曲的平面接合成的斜截头屋顶。

考工记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著述。

佛塔(STUPA)

佛教纪念物,原意为坟冢。

佛塔(PAGODA)

楼阁形的塔,各层大小由下而上递减,每层都有装饰精美的屋檐。

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赤陶土

一种用于塑像的建筑或装饰用陶土。

长度单位,一里约500米。

斜出的梁桁。

水平构件,位于如窗户或走道之上,或是连接两柱或两框架的构件。

泥笆墙

以竹或木条编墙,然后涂以草泥。

门厅

房屋入门前的院落;通往建筑的门廊;大堂邻接的空间。

构造简单的建筑,通常形似帐篷,位于园林中。

城墙

土造防御工事,通常见于碉堡及要塞四周,多半附有石造女儿墙。

屋脊

斜面屋顶两面相接所形成的角度。

屋檐

屋顶的一部分,突出于外墙之外。

拱廊

一连串由柱子支撑的拱形结构,有时成对,上有遮盖,形成走道。

梁柱结构中的垂直构件。 柱子

建筑垂直构件,通常横切面为圆形,功能为结构支撑或装饰,或兼而有之,包括柱础、柱身和柱头。

柱身

柱子圆柱状,从柱础到柱头间的部分。

柱廊

建筑有列柱的门廊。

柱头

柱子顶端部分,支撑古典柱式结构比柱身宽,通常会刻意加以修饰或装饰。

相轮

伞状穹顶或亭,有时作为佛塔顶端的塔刹。

天意,自然的精灵。

风水

与自然的调和,进而有让建筑趋于调和的体系。

浮雕

有凹凸的雕刻,依凿除部分多寡,分深刻与浅刻。

粉饰灰泥

灰泥的一种,专用于施加装饰处。

脊饰

装饰用的尖顶饰,通常位于墩、三角墙顶端或侧面。

消暑的小屋,或是作为书房用的凉亭。

问廊

半圆形或多边形的拱廊或走道。

马赛克

以小片彩色瓦片或玻璃镶嵌成的装饰。

雕刻成的突出横梁,通常为木质,位于斗之上,支撑主梁。

密教

与神秘仪式有关的佛教宗派。

密道

地下通道,通常位于柱廊下方。

斜截头屋顶

由两个倾斜平面构成的屋顶。接合部分为屋脊或是建筑最高的线条。

凉亭

位于观景点的开放式建筑,位于园林或是屋顶上。

清真寺

回教寺院,为回教意识型态的具体呈现。

喇嘛

藏传佛教的宗师或僧侣。

喇嘛寺

藏传佛教寺院的俗称。

喇嘛塔

藏传佛教墓塔.通常为瓶状。

棋盘花纹

以小块个体镶嵌成的棋盘状表面,如马赛克。

菩萨

佛的前身,有悲悯之心的灵体。

开间

量度中国建筑内部空间的标准单位。

花园或庭院。

古代埋葬用的土丘。

暗层

夹层,通常位于一楼与二楼之间。

殿

高大的厅堂,用于举行庆典或宗教仪式。

直立石造标记,以墓碑最常见,呈柱状或板状,上有雕饰或题字。

佛教神圣文字。

自然隐藏的力量。

屋顶的木件,通常由屋檐边缘斜铺而下,支撑表层屋顶。

凉亭或轩。

长方形的基础;柱子或墙基部的支撑。

儒家的理想品行。

石造外棺,通常装饰精美。

如梁柱结构中的水平构件。

梁柱结构

依靠直线条的柱与梁支撑的结构。

闾里

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

壁缘

古典柱式建筑的中间构件,位于阑额之上,檐口之下。或通常指浮雕中水平的带状装饰。

壁龛

墙壁内凹处,通常置有塑像。

鸱尾

屋脊的尖顶饰。 檐口

突出的装饰线条,构成古典柱式结构顶端的部分。

檐廊

有屋顶,连接于建筑单面或多面的列柱部分。

湿壁画

画在湿灰泥上的画。

阑额

古典柱式结构的三大构件之一,位于柱顶,支撑壁缘和檐口。

檩条

沿屋顶长度分布的水平部件,位于主椽上,支撑次要屋椽。

悬臂梁

突出的构件,用于支撑梁或檐口。

护墙

墙壁的饰面。

二、名词及条目

①,L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②,J 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③,L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④,J 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⑤,L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J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L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8 ,J螭首: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 ,L>(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10,J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11,L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

12,J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13,L角柱石: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

14,J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 15,L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

16,J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17,L砚窝石:埋在台阶底下,用以抵抗台阶推力.

18,J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19,L抱鼓石:用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

20,J步架: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

21,L檐不过步: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

22,J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

23,L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

25,L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宋称九脊殿,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

26,J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

27,L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28,J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

29,L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30,J墀(音池chi)头: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之间嵌放一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脊砖.称为墀头.

31,L霸王拳:额枋在角柱处出头的一种艺术处理式样.清代老角梁头也作成霸王拳式样.

32,J雀台: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

33,L槅扇:用以隔断,带槅扇门的可做建筑的外门,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大致划分为花心(槅心)和裙版两部.花心是透光通气的部分,用细木棂子,裙版雕刻图案文字等.大多用于宫殿,庙宇,高级住宅.

34,J借景: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条件,如"因高筑山,就低造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都是借的体现,属于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中扩大空间的手法中"不尽尽之"的一种手法.(外景被看到,借鉴到园中)

35,L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

36,J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

37,L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

38,J间的名称:建筑中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的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左右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39,L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

40,J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

41,L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

42,J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另一种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叫平棊,后代应用较广。

43,L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44,J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45,L穿插枋:明清木构件(横向)之一,位于两柱子之间,起联结作用。

46,J随梁枋:最长的梁下的枋,起稳固梁的作用,是个联系构件.

47,L抱头梁:长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在檐口处的梁,有斗拱时叫挑尖梁,无斗拱时叫抱头梁.

48,J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叫侧角.元代尚可见到,到明清以不多用.

49,L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50,J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

51,L藻井: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52,J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53,L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所开口的尺寸为一斗口,相当于材的九分,斗口分十一等,最大斗口用六寸,每一等级差半寸,十一等斗口则为一寸,如柱径为六斗口,柱高为六十斗口。斗口制是单向模数,等分十一级,计算简化。

54,J清式彩画:定型为三种,旋子彩画,合玺彩画,苏式彩画,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旋子采画,以旋花为装饰母题(旋花为牡丹花抽象而成的图案)用于帝王系统中的次要建筑以及第二等级建筑群里的主要建筑,如寺庙衙署。

合玺彩画,以龙为母题,只用于帝王系统主群中的主体建筑,等级最高。

苏式彩画,只用于园林,住宅,包括皇家园林。

55,L戗脊:歇山顶上连接两坡厦宇的脊称戗脊.

56,J九脊顶:歇山顶的宋唐说法,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57,L足材: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

58,J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

出一跳――四铺作 出两跳――五铺作 出三跳――六铺作 出四跳――七铺作

出五跳――八铺作(据宋<<营造法式>>)

五铺作作重拱单杪(音邈miao)单下昂,里转五铺重拱出双杪并计心.(注:重拱――指瓜子拱,慢拱重叠布置.一杪――出一个华拱<垂直于立面的拱叫华拱>.

并计心――用计心作法,每一跳都有横拱.偷心作法――每出一跳缺少横拱.清代每一轴线为一"跴",例宋代出两跳的,清代为五跴<跴即踩,足践也>)

59,L双杪双下昂:双杪即出两个华拱,双下昂即设两个下昂(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丧失殆尽).

60,J平水:是指未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先决定一个高度标准,然后根据这个高度标准决定所有建筑物的标高.这样一个高度标准就是古建施工中的"平水".平水不但决定整个建筑群的高度,也决定着台基的实际高度.

61,L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

斗拱的作用: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音损sun)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⑥装饰作用。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⑧模数作用。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

62,J罩:用于室内,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图案,在室内起隔断作用和装饰作用。

63,L一整两破:旋子彩画中藻头部分的图案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一个整圆和两个半圆,以抽象的牡丹花――旋子为母题.是旋子彩画的基本形式,藻头由短至长形式为①勾丝绕(3份)②喜相逢(4份)③一整两破(6份)④一整两破加一路(7份)⑤一整两破加金道冠(7.5份)⑥一整两破加二路(8份)⑦一整两破加勾丝绕(9份)⑧一整两破加喜相逢(10份)

64,J楣子:苏式彩画中,撩檐枋下部的透构件.花牙子:位于楣子下部,代替雀替的透空构件.

65,L礓嚓(应为足字旁):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挂侧砌,可以防滑,用于室外,66,J雀替:位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连接体之间的短木,减少梁枋净跨.作用:增加挤压面,减小净距,艺术上的过渡.

67,L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

下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华拱以下,向外斜下方伸出者,出栌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

泥道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最外跳在挑檐檩下,最内跳的单层横拱.

令拱:每一跳的跳头,单层横拱.

双层斗拱:分别叫瓜子拱(下方短粗),慢拱(上方细长).(宋)

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

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在令拱上方中心,承托枋传来的力的斗.一般有两个.

耍头: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

柱头枋:在各跳横拱上均施横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正心枋――清)

撩檐枋:在令拱上的枋,最外部.(宋)(挑檐枋)

平棊枋:最内部令拱上的枋.(井口枋――清)

罗汉枋:在内外跳慢拱上者.(拽枋――清)宋用来表示斗拱出跳.

铺作: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

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

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

插拱:全部都是偷心造的做法.

68, J清斗拱称谓,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

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都是十八斗.

槽升子:正心拱(正心瓜拱及正心万拱)两端的升,这种升的外侧有槽以固定拱垫板.早期两朵斗拱之间用泥土来封护,明清采用木板――拱垫板来封,所以早期没有槽升子,封护是为了防止鸟,虫飞入建筑内.

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他的升都是三才升.另,对宋来说,除了齐心斗(一朵仅一枚)其余的"升"都是散斗. 69,L单槽/双槽/分心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三区.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

70,J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

71,L穿斗式构架:①又称立帖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④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72,J抬梁式构架: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④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

73,L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74,J干阑式: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为了避免贴地潮湿,使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防洪排涝,随形就势等原因.形成了一种上下两层的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

75,L云南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76,J圜丘:位于北京天坛的轴线上,祈年殿往南.坛三层,上层径26米余,底层径55米.天为阳性,故此一切尺寸,石料件数均须阳数.圜丘四周绕以圆形平面和方形平面的壝(音陪pei)墙各一重,高度甚低,不过一米余;壝墙内空阔不植树,壝墙外森林茂密,用以扩大形象来表现崇天.

77,L祈年殿:它的形制,原是天地合祀时的大祀殿;平面正圆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外檐柱12根,内檐柱12根,象征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同时井口柱4根,象征四季,与内外檐柱和起象征二十八星宿.祈年殿立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底层径约90米),柱枋隔扇为朱红色,上为三重青(蓝)色琉璃瓦檐,顶尖以鎏金宝顶结束,檐下彩绘金碧辉煌;整个建筑色调纯净,造型典雅.祈年殿用台基提高,用矮墙来扩大形象,表现崇天的境界.

78,J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位于山西应县,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79,L装修:①宋代称小木作指装修,装修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类.②外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分隔物,门,窗栏杆等.③内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隔断,如罩,博古架,天花板等.④装修多元功能:a.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b.组织室内空间的基本手段c.性格的渲染要素.装修的特点是作承重构件,有很强的装饰性.但不同于装饰.

80,J太和殿:明代原为重檐庑殿九间殿,清代改为十一间.它和明长陵祾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太和殿体量宏伟,造型庄重,具备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太和殿一切构件规格均属最高级.太和殿用于最高级隆重的仪式:皇帝登基,皇帝生日,冬至朝会,大年初一,颁诏等.不仅殿前有宽阔的月台,而且还有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可容万人的聚集和陈列各色仪仗陈设.皇宫一律用黄琉璃瓦,是明代开始的规矩,使总体效果更加突出.

81,L佛光寺大殿:①位于山西五台山,大殿建于唐(公元857年).②面阔七开间(等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方约1/4.77.③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屋面筒瓦虽然是后代铺作,但鸱(音吃chi)尾式样及叠瓦脊仍尊旧制,无仙人走兽.④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⑤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⑥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处于晚唐时期,是木构架的成熟期.其应用了金箱斗底,槽柱等高的措施.

82,J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其过程要素为正房(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第二代居),倒座(会客,书房),大门,耳房,后罩房(小姐居),抄手廊.构成模式为一名两暗,一正两厢,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是"正房+耳房",总宽,坎宅巽(音讯xun)门;并将勾连搭搭顶的垂花门作为前宅和后宅的分界.

83,L《园冶》:中国古代的造园学.作者是明代计成,字无否,本书出版于1634年.全书共分三卷.一卷:①兴造论②园说③相地④立基⑤屋宇⑥装折.二卷:栏杆(图示多).三卷: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造石,借景.其造园目标是,"虽由人做,宛自天成".造园方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其造园优化标志,"妙于得体合宜,未可均率".造园步骤,"目寄心期,意在笔先".其造园构思,一般建筑上"三分匠,七分主人"."第园筑之主,犹需什九,而用匠什一".

84,"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

85,厦两头:歇山顶的宋称,又称九脊顶,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第13篇:《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通用型)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通用型) (征求意见稿)

说明:

编写者理解,专指会要求编写通用型《大纲》的目的,是为保证新建专业的教学质量,所以内容从教材出发,不可能要求面面俱到并达到较高的水平,各校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系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学科的专业理论课。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学习,掌握建筑发生和发展与当时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自然环境等诸因素存在密不分的关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不同时期发展演变的特点和技术成就;懂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建筑的形式与结构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认识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掌握典型传统建筑实例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经验,提高学生的建筑修养和建筑设计思维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建筑设计创作活动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材选用由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安排1~2个绘图作业,以加深对古建筑形象和做法的记忆,1~2个课外读书报告,以加强理论思维能力。

课后安排三周半的古建筑测绘实习,选择典型传统建筑,通过实习亲眼观察和亲手测绘成图,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对传统建筑的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加深对中国古建筑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绪 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科的创建,中国营造学社及主要学者的贡献

2、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和若干基本概念

(1)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为什么木构架承重的建筑会成为主流; (2)常见木构架的种类;

(3)单体建筑的特点,斗栱的作用,常见屋顶式样; (4)建筑群的组合及扩展方式,特点,艺术成就; (5)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风水理论的主要流派和评价; (6)工官制度,主要官员及匠师。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原始社会

(1)旧石器时期的天然岩洞; (2)穴居、巢居及其发展序列;

(3)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和建筑现象,半坡遗址的木骨泥墙房屋,河姆渡文化的干阑建筑,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

2、奴隶社会

(1)夏代的历史背景,城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及复原 (2)商代的历史背景,城址,殷墟建筑遗址

(3)西周的历史背景,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陕西歧山凤雏建筑遗址,瓦的发明 (4)春秋的历史背景,台榭建筑的兴起,秦国的宗庙和陵寝建筑,砖的使用

3、封建社会前期(战国至南北朝)

(1)战国的历史背景,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遗址,台榭建筑的盛行,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2)秦代的历史背景,咸阳的城市特点,秦始皇陵,长城,水利工程;

(3)汉代的历史背景,城市建设,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进步,斗栱的普遍使用,楼阁建筑的发展,阙的种类及演变;

(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礼制城市,佛教建筑(佛寺、佛塔、石窟)的发展,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发展,室内家具的变化,陵墓中的石刻

4、封建社会中期(隋至宋)

(1)隋代的历史背景,城市与宫殿建设,宇文恺,大运河,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 (2)唐代的历史背景,城市建设,唐长安,宫殿建筑,唐大明宫,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建筑技术与施工水平的提高,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 (3)五代的历史背景,前蜀永陵,南唐、吴越的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塔,喻皓及《木经》;

(4)宋代的历史背景,城市里坊制的瓦解,《营造法式》的颁行及其价值,单体与建筑群的组合,建筑装饰、技术的发展,园林的兴盛;

(5)辽、金、西夏的历史背景,辽代建筑的特点,金代城市与建筑的特点,西夏建筑的特点

5、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

(1)元代的历史背景,元大都,宗教建筑的兴盛,元代木构技术的特点;

(2)明代的历史背景,木构架的定型化,砖的普遍使用及琉璃瓦的广泛应用,建筑群布局的成熟与风水的极盛,江南私家园林的兴盛,建筑装饰的定型化和室内家具的成熟;

(3)清代的历史背景,皇家与私家园林的极盛,藏传佛教建筑的兴盛,住宅建筑的多样性,建筑设计方法的简化与提高,《工程做法》的颁行,样式雷的建筑设计成就,施工技术的创新。

第二章 城市建设

1、城市概念的产生及中西方城市概念的比较

2、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要素,城市形态发展的分期,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古代行政区划,城市建置与管理方式,地方城市的机构与设施,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管理、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的经验

3、城市规划理论 (1)《考工记》营国制度和规划方法; (2)《管子》的城市规划理论;

4、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1)汉长安的建设:布局与成就;

(2)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南朝建康的建设:礼制风格

(3)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选址、布局、设计者、水系、交通、商业、规划设计成就;

(4)宋东京的建设:旧城扩建,漕运发达,里坊制瓦解,商业繁盛;

(5)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概况、选址、布局、形制、设计者、水系、交通、商业、规划设计成就,艺术风格,空间特点,基本设计原理等,继承汉族的传统、成就,胡同制,水系水网治理,城市空间的设计特色,明清北京的继承与改建; (6)明南京的建设(选讲):规划布局与成就;

5、地方城市的建设

(1)北方平原地区省城的代表——明清西安; (2)南方水网地区府城的代表——唐宋苏州; (3)县城的代表——明代兴城与清代巴县;

(4)其他类型的城市,如军事防卫城市、手工业城市等;

6、院系所在地或附近的古代城市建设(选讲,实例中已有的除外)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1、住宅形制演变

2、传统民居的特征 (1)风格多样性

(2)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适应性

(3)不同人文背景和审美观念所酿成的不同民族的特殊性 (4)宗法思想的影响

3、典型传统民居的历史背景,布局特点,结构技术,装饰风格,规划原则:结合地域及各自学校的研究特色选择3~4种实例重点讲解,其余作为自学

4、聚落中体现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1、宫殿、坛庙、陵墓既是中国古代的礼制建筑也是中国古代的纪念性建筑

2、早期宫殿发展沿革,\"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高台宫事盛行阶段,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3、唐长安大明宫,成熟的宫殿型制,三朝五门,含元殿的型制发展

4、明清北京宫殿,总体布局,建筑特色,艺术成就,阴阳五行学说对规划设计的影响

5、坛庙发展概况,类型,自然神祭祀,祖先祭祀,先贤祭祀

6、北京天坛

7、北京社稷坛

8、北京太庙

9、山西太原晋祠

10、山东曲阜孔庙

11、坛庙的设计方法和原则:选址,建筑形制,单体原型,数学意义,布局,环境,建筑空间,艺术成就

12、陵墓的组成与演变,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历代帝王陵寝的发展沿革

13、战国中山国王墓

14、秦始皇陵

15、汉武帝茂陵、宣帝杜陵

16、唐乾陵

17、宋永昭陵

18、明十三陵

19、清东、西陵

20、风水形势说在明清陵寝规划中的体现

第五章 宗教建筑

1、宗教的本质,中国古代常见的宗教,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2、佛教建筑

(1)佛教的基本教义,流派及传播路线;

(2)汉地佛教寺院的演变,塔院式,舍宅为寺,伽蓝七堂,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河北正定隆兴寺、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大同善化寺;

(3)藏传佛教寺院,西藏布达拉宫,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4)清代佛教建筑之集大成者——承德外八庙:汉式(溥仁寺等),藏式(普陀宗乘庙等),前汉后藏式(普宁寺等);

(5)佛塔的演变,各类型的造型特点,结构形式的演进,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等),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单层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等),喇嘛塔(北京妙应寺塔等),金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塔等),傣族小乘佛教塔(云南景洪曼飞龙塔),经幢的造型特点,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

(6)石窟的类型、特点,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摩崖造像的表现手法,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7)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结合山地建造的成就,山地寺院的空间序列组织、选址、轴线与山势之关系、入口空间的过渡; (8)佛教常用的装饰图案

3、道教建筑

(1)道教的基本教义,流派与发展沿革 (2)宫观建筑特点,山西芮城永乐宫 (3)道教名山,湖北均县武当山

4、伊斯兰教建筑

(1)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流派及传播路线,中国穆斯林的形成和分布; (2)清真寺的布局、建筑和装饰特点;

(3)早期清真寺实例——福建泉州清净寺;

(4)明清内地清真寺实例——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5)明清新疆清真寺实例——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机制及历史沿革 (1)商周时期的苑囿; (2)秦汉时期的宫苑;

(3)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兴盛对园林的影响; (4)隋唐宫苑、文人园林兴盛; (5)宋辽金元堆山叠石的成就;

(6)明清皇家园林的兴盛和手法的演变。

2、明清皇家苑囿的造园艺术成就 (1)北京明清北海; (2)北京清漪园(颐和园); (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3、明清私家园林的园林空间理论及设计手法 (1)江苏无锡寄畅园; (2)江苏苏州留园; (3)江苏苏州拙政园。

4、风景建设的性质与规模,发展原因,建设原则和手法 (1)江苏苏州虎丘; (2)浙江绍兴兰亭。

第七章 建筑意匠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

1、宋清建筑技术作法及比较 (1)木构(大木作)

(2)砖石(屋顶、墙壁、台基) (3)装修(小木作) (4)色彩、装饰、雕刻

2、建筑典籍评述 (1)《营造法式》; (2)《工程作法》。

3、著名匠师评介 (1)李诫; (2)样式雷。

4、清式建筑做法(详略可结合测绘实习要求灵活掌握)

四、学时计划

绪 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4~6学时;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8学时; 第二章 城市建设:6~8学时;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6~8学时;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8~10学时; 第五章 宗教建筑:6~8学时;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8~10学时;

第七章 建筑意匠:教学内容分散到各章节中,不安排集中学时;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教学内容分散到各章节中,不安排集中学时;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4~6学时。 总学时:48~64;学分:3~4。

五、教学参考书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重印本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6、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第一节 绪论应增加

四、对传统非木构建筑的简述,如砖塔、石桥等等,长城既是明证。

第二节

一、不可忽略甘肃天水秦安大地弯文化,其对中华文明起源将有深远影响,如人文始族伏羲氏诞生地;发现最早旱作物--稷(社稷);最早的木构庑殿顶;最早的彩陶;早于半坡且有相似形(传承性)的刻画符号;相当于C 10混凝土的最早的地面复合材料的使用,木骨泥墙,墙面抹灰等等。考古已有定论,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材总要慢半拍!!!

传说也是历史,希望增加夏以前三皇五帝的相关知识,已完善中国大多数人认可的五千年文明史(不应视为牵强附会),尽量附以最新考古依据。夏为家天下,之前的公天下,应该是禅让制的国家形态,它与真正的原始制氏族社会是有所区别的,至少是国家的过渡形式。

三、

2、西汉哪去了?

关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报告(节录)

2000年中国建筑史教学研讨会筹备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 陈纲伦

一、情况与分析

这次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20份。据2000年香港全国建筑系系主任会议口头宣布的数字,我国已经开办了大小建筑系76个(合校前的统计)。

1、关于任课教师本人情况(略)

2、关于学生情况

①教学对象(略)

②教学方式

有5个学校的建筑史课程作业仅采用绘图,1个学校仅采用论文,其余14个学校采用综合形式。多数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有2个学校采用开卷,另有2个学校采用论文;也有不少学校采用综合方式。

③考察方式(略)

④学科结构

古代建筑史部分的教学情况和受欢迎的程度都要比近代史好。而与外建史相比,《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情况大约是平分秋色。应当如何给建筑历史教学一个正确的定位:它到底应当是设计课的侍女呢,还是设计课的内子?

3、关于教学情况

①教材

多数学校采用部颁统编教材。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这中间有一些约束条件,例如,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专业评估和公平竞争的考研命题。但也有6个学校采用了自编教材。

②课序、课时

在课程顺序上,有18个学校是先上中建史,后上外建史。在选择时段上,《中国建筑史》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的有5个学校,安排在第五学期的有8个学校,在第六学期的有4个学校;另有一个学校安排2次,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七学期。

《中国建筑史》课程总学时大约分布在50个学时上下,少的仅32学时,多的达80学时。其中,近代史部分最多的约有32学时,最少的仅2学时,还有4个学校尚未开出。

③教学手段

讲课、板书加幻灯,再配以实习,仍是基本的教学手段。有5个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

二、经验与建议(略)

先自我批评,上面的话说的不严谨。

教材手边没有,中建史批阅数稿,其中的文字也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是现有教材中最值得信赖的,这一点我是坚信的。

称汉长安、还是西汉长安,其实是个习惯问题,公布的国保名单也称[汉长安],但其后注明了[西汉],叫[汉长安],一般也不会往东汉去理解,加个[西],虽更准确,但显得烦琐,喝呵,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作者取舍吧。 [北魏洛阳]问题比较麻烦,

[汉魏洛阳],基本包全了,一全,问题就会就出来了,

眼下,大家熟悉和引用的,其实都是[北魏洛阳]城的考古成果,又有著名的《洛阳伽蓝记》,

但其和西汉、魏晋的继承关系,仔细回忆一番,现在好象还没理得清晰,城的位置没有像北京那样大的变化,但内部结构的变化,根据资料看,还是很大的,如宫室、闾/坊等,外郭可能是最大的变化(推测而已)。

公布的国保名单称为[汉魏洛阳故城],没有问题,但要讲城市史的话,[汉魏洛阳]似乎不妥,还是[北魏洛阳]准确,如果要上溯到前朝,称[西汉、魏晋、北魏洛阳]如何,虽然烦琐了点。西汉洛阳现在其实没什么东西能讲,曹魏还有个金镛城好讲,能讲的其实还是[北魏洛阳]。 我多事,好罗嗦。

请大家都来说说吧,LEO也来散散心吧, 班主抽空,要是能请教一下宿先生就好了,

汉魏洛阳,没嘛问题吧。要是汉魏洛阳不能叫,那北魏洛阳也不能叫了。

是没问题,呵呵,

但如果作为城市史教学上的事例,就稍有问题,

上面简单说过了,目前为止,四处被引用的复原图等材料,其实是50~70年代考古成果,宿先生有文章。北魏虽继承前朝,但有变化,北魏筑洛阳时,强调[汉化],某些东西会被过分强调或夸大,或更加复古(推测),这大概类似元大都。北魏继承前朝,城址虽然没有变化,但其内部结构和外郭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史料证明)。 讲城市,复原图很重要,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用的图是北魏时期,而非东汉时期,所以称[北魏洛阳]较稳妥。好比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要有区别。 东汉洛阳是什么样子,我没见过正式发表的复原图,或许现在有了?

宿先生当年一定考虑过这些问题,最早的北魏洛阳复原图是在他文章里出现的,大概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了。

我個人認爲,五京制度很重要,並且影響深遠,似乎是渤海囯先有——隨後遼金元?

屬於城市建制的範疇。

至於說到國防建築,我認爲一直以來都是缺的和不被重視的,因爲,大家是建築學出身的緣故,對國家防禦體系一直不重視,而這個方面中國一直都有自己的經驗和卓越的成就,並且和其他文化體系下的國防建築是不同的。記得嗎?長城春秋時就斷續的在建了,而且許多歷史階段也都成爲當時最卓越的營造成就之一部分,並且,城市建設的發展与邊境処的囯防建築的建設經驗不無關係!

此外還應當關注的是,沿海的海防建築——清末和近代的由沿海的諸多砲臺建築,我去那裏看的時候絕沒有想到清代的時候中國就用了德國產的大炮來捍衛海門,而且,國防建築業是特殊的建築類型,並且成體係——尤其值得關注!!!

另外我還想到了兩個:

運河

道路

這兩個也是長期以來沒有人問津的,但是對我們國家古代來講尤其重要——生命綫!!!

當然這是指研究的拓寬,並非說學生們應當掌握到這些,只是我覺得我們的研究可以伸展到這些領域去,等成果出來了,再有選擇的綜合到教材中去,但是應該去研究!!!:)

此外,

編撰《宋史》時為元代,他們那時就只編宋還是西夏遼金一起吵了許多年,最後還是都給編撰出來了——因爲元本身就是外族[那時的漢人看來]。

西)汉长安的问题应该没有问题了。

洛阳的问题,教材的标题是北魏洛阳,当然介绍的内容也以北魏洛阳为主,东周到东汉写的很简略,附图也是北魏洛阳推想图的。

大纲将“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南朝建康”列在一起,一来名称上遵从了习惯;二来,主要想介绍一下这几座城市在礼制风格上的探索。

如果在这三点上没有太大问题,是否可以不改?对本科生的教学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何况有些东西还在研究中,即便是教材提供的北魏洛阳图,不还是推想图吗?任课教师如果有较为深刻、透彻的研究,尽管可以在上课时发挥,这与专指会编写通用大纲的意图并不矛盾。

曹魏邺城可以和洛阳金镛城结合起来讲, 北魏洛阳还可以和平城、金中都、元大都等联系起来讲。这几个由外族建立的都城,倒是更接近[考工记]。

和南朝建康有什么联系,等LEO说吧,我不清楚。

那麽不照這樣教法允許麽?教學大綱是要求全國的建築史教師都必須遵循麽?有些迷惑。

看第一個列出的參考大綱和天津大學的參考大綱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同

而徵求意見稿像是依照教材做出來的折衷大綱,還是覺得主旨不那麽鮮明,就是我上面那個帖子說的問題了

另外的問題估計大綱和教材都管不了,但是和《中國建築史》有關,我就借著這個提了,以後誰有機會把這個問題做做文章吧?其實我前面已經提過——沒有被人重視。

即是講授的第二個角度——歷史發展的角度,講授中國建築史的歷史發展。我的意見是看誰給把分期再弄弄,越來越覺得以社會形態史來分段建築歷史問題很大——不知道我國有沒有文化史或者藝術史的分期,最好把這個問題給弄弄,不是小問題!!!——我的管見吧?:{

第14篇: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摘抄

zhongguojianzhushi

2012-10-02 18:54:52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

2012-10-02 18:56:03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2012-10-02 20:11:30

无疑的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技,则真是问题了。

2012-10-02 20:12:40

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

2012-10-02 20:49:48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2012-10-14 09:44:00

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在这样的期待中,我们所应作的准备当然是尽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参考的资料。 2012-10-14 09:47:12

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纪录是必须速做的。

2012-10-14 09:49:43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2012-10-14 10:03:11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2012-10-30 11:05:24

这好比是在欣赏一国的文学之前,先学会那一国的文字及其文法结构一样需要。所以中国现存仅有的几部术书,如宋李诫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乃至坊间通行的鲁班经等等,都必须有人能明晰的用现代图解译释内中工程的要素及名称,给许多研究者以方便。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

2012-11-11 19:37:06

梁思成虽是一个建筑史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这是他与其他建筑史学者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建筑史并非史料的堆砌。应首先注意各时期的建筑思想;建筑史所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介绍各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特征,还要了解建筑是如何演变?受什么因素制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等一系列本体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准确地把握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深感一九四四年完成的这本《中国建筑史》有很大的不足,他准备重写一本《中国建筑史》。他曾对他的学生说:“有些同学对建筑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搞建筑史的都是些老头,这是不对的,搞建筑史的人绝不能是那些老学究。建筑史今天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要很活跃的,有充沛的体力,会动脑子,有研究才能,能把问题搞清楚的人,绝不是等别人把一件古董摆在你面前,让你坐在那儿,慢慢地去品味它。不是这样的,建筑是文化的记录,研究建筑史的人,要能敏锐地区别时代的艺术特点,能感到历史的步伐。”

2012-11-11 19:38:43

这部“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因为错误的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筑发展的前因后果是理解得不正确。例如: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对于各时期的建筑物及其特征,只是罗列现象,没有发展的观点。元、明、清三个朝代,因限于时期,省略过甚。当时为了节省篇幅而用文言;并且引经据典时,只用原文而不再加解释;给读者增加了不便。多看笔记 来自多看阅读 for Kindle

- Highlight Loc.108-9 | Added on Sunday, February 24, 2013, 01:52 PM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Highlight Loc.131-33 | Added on Sunday, February 24, 2013, 02:09 PM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拱、梁、榑、瓦、檐为其“辞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榑等之法式为其“文法”。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拱形制。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Highlight Loc.339-42 | Added on Friday, March 01, 2013, 02:21 PM卿大夫住宅“唯里人命次”[6],规则尤严,故当鲁文公欲弛孟文子及郤敬子之宅,皆以违礼不敢闻命。自营居室,如赵文子“斫其椽而砻之”,张老见而责其“贵而忘义,富而忘礼”,而惧其“不免”[7]。智襄子“为室美”,智伯亦曰:“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也”[见注7]。 ==========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Highlight Loc.550-51 | Added on Friday, March 01, 2013, 04:16 PM中国屋顶式样有四阿(清式称庑殿),九脊(清称歇山),不厦两头(清称悬山),硬山,攒尖五种。汉代五种均已备矣。四阿,不厦两头,硬山见于画像石及明器者甚多。攒尖则多见于望楼之顶。九脊顶较少见,唯纽约博物院藏明器一例,乃由不厦两头四周绕以腰檐合成。二者之间成阶级形,不似后世之前后合成一坡者。此式实例,至元代之山西霍县东福昌寺大殿尚如此,然极罕见也。重檐之制,见于墓砖,其实例则雅安高颐阙。 ==========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Highlight Loc.887-90 | Added on Saturday, March 02, 2013, 11:19 AM至若忠臣廉吏,如魏征“所居室屋卑陋。太宗欲为营构,征谦让不受,洎征寝疾,太宗将营小殿,遂撤其材为造正堂,五日而就”[19]。又如李义琰“宅而褊隘,虽居相位,在宫清俭,竟终方丈之堂。高宗闻而嗟叹,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

第15篇:中国建筑史文字(材料)

中国建筑史

简介《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驱乐嘉藻(1870)  中国建筑史学的摇篮

——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 (1930)

 “学社”的两位骨干、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梁思成与刘敦桢

第一篇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出以木构架形态为主体、并存多种形态的多元体系。

木构架体系特征:梁柱承重,墙体围护 大体呈现两种类型:

1.保持木构架体系的基本构筑形态

2.完全摆脱木构架的承重方式

第一章 清式建筑平面布局 第一节 单体建筑平面 1.构成要素:间、出廊

“间”有两个概念:

• 四柱之间的空间

• 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出廊:两排柱子很近

1) 无出廊式(四等) 2) 前出廊式(三等) 3) 前后廊式(二等) 4) 周围廊式(一等)

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

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

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

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周匝: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周匝。

2.“间”的组合

• 面阔方向:取决于开间的数量

官式建筑:皇宫、衙门、大的寺庙。在面阔方向坚持用“阳数”:1,3,5,7,9,9开间为最高规格

民间建筑:住宅、寺庙等。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 进深方向:取决于间的架数。

1,3,5开间,2,4开间也有。官式、民间都不强调阴、阳之分

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间的不等宽现象: 依次递减

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 3.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一明两暗

优点:

1) 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 2)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 3)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 4)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 5) 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 6) 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 4.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

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标准化) 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自由化)

第二节 庭院式组群布局 1.组合方式

纵列式,横列式,散点式,庭院式

2.构成机制

1) 廊院式: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堂

单核

多核

2) 合院式: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而成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3.组合方式 1) 对称式: 2) 半对称式: 3) 不对称式:

4.布局特点

1) 突出内向性的布局  空间聚合功能

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 安静、私密性强  气候调节功能

围护墙——遮阳、挡风

内院——采光、绿化

形成小气候  防护戒卫功能

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

 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

2) 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突出建筑空间的艺

术表现力

3)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 “离散型”:中国建筑——历时性观赏  “集中型”:西方建筑——共时性观赏

4) 突出“门”的铺垫作用  建筑组群的外显立面  组群艺术的起点  庭院的节点

第二章 木构架建筑的台基 第一节 台基的作用 1.防水避潮:结构、生活 2.稳固基础 3.调适构图 4.扩大体量 5.调度空间 6.等级标志 7.独立建坛 第二节 台基的构成

一、台明:台基的主体 从样式上可分为 1.平台式——普通台基

• 构件组成 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 象眼石: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砚窝石:埋在台阶地下,用以抵抗阶之推力

• 分类:根据包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砖砌台明:台帮部分用细砖,镶边包角用石活或仍用砖作 ——属低等次台基 满装石座:整个台明包括台帮全用石活 ——属中等次台基 •台明的长宽尺寸要求:“下檐出”小于“上檐出” 2.须弥座:很隆重的做法,主要用于重要组群的重要殿座——属于高等次台基

• 构成

•宋式和清式的比较 宋式

清式 层次构成

分层多,9—12层

分层少,6层 体量权衡

主次分明

无明显主体

个别线脚不合理

线脚形式推敲合理 格调韵味

秀挺、精细、洒脱

敦实、粗壮、庄重

•清式须弥座的比例推敲和雕饰分布 须弥座的六层高度分成三组,保持了中心部位的束腰和基座的圭角略高,上下枭上下对等,上下枋上下对等而略微突出上枋 全部光素的

只在束腰雕饰

在束腰和上枋雕饰 全部雕饰

二、台阶:台基的踏步 1) 台阶的类别 I.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

①正阶踏跺—前后檐正中 ②垂手踏跺—正面踏跺两旁 ③抄手踏跺—两山侧面

出陛(出阶)的多少也是台基的重要调节因子。 明清出陛数量定型为“单阶”和“三阶”

根据做法不同可分为:

垂带踏跺

带“御路” —高等次

不带“御路”—中等次

如意踏跺

—低等次

礓礤

—一般用于推车

2) 台阶的理性化特点 • 踏道坡度

宫殿踏道坡度

第宅踏道坡度 • 垂带石的端部做法

三、栏杆:台基的栏杆—台基较高时设勾栏 1.作用:防护安全、分隔空间、装饰台基、丰富剪影、尺度标志 2.构成形式的分类:有两种 • 梁思成分成三种: I.“用望柱及栏板者” II.“用长石条而不用栏板者” III.“只用栏板而不用望柱者” • 刘致平分成六种:

寻杖栏杆,栏板式栏杆,機子式栏杆,罗汉栏板,石坐凳栏杆,木石栏杆

3.宋、清时期栏杆的比较

宋式

清式

分件构成 构件之间打榫卯

除望柱、地栿外其余都制成一体的栏板 构件多,分件多

构件少、分件少

体量

望柱之间距离大, 望柱之间距离小,栏板

缩小

寻杖细长

寻杖粗壮

通透度大

通透度小 风格

清秀、清快、苗条 庄重、稳定、强劲

木材质的权衡

真正石材的权衡

4.抱鼓石 1) 做法 2) 作用 顶住栏杆,保持其持久稳定

美化栏杆尽端造型 3) 灵活性 :夹角可大可小

四、月台:台明的延伸—高等级的建筑才有 形制上区分为 1.正座月台

位于房身基座前方,适合庭院中心居主体地位的殿屋使用

“露明高,按房身下台基露明高,除一踩高五寸余即是。”

2.包台基月台

把基座前半部正侧面全包合的月台。适合门屋、门殿之类的建筑

“高按门台基露明高折半。再地势跌落,临时酌定。”

第三节 台基的组合

一、单台组合体 :单一的基座与台阶、石栏的组合

二、月台组合体 :在单台组合体中增加了月台的组合。此时月台的形制与基座的形制完全一致。

三、重台组合体 :重叠台基的做法。

台基中的最高体制,只用于皇家最隆重的主体建筑

第三章 清式木构架形式 第一节 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1.抬梁式构架

• 梁柱支承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 • 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

• 特点: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

• 常见的几种形式

2.穿斗式构架

• 檩柱支承体系,靠穿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 多用于南方民间建筑 • 优点

1) 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 “横担千,竖担万” 2) 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 3) 简化了屋面用料

4) 简化屋檐的悬挑构造 5) 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 6) 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 • 局限性

1) 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 2) 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载

3.二者的互补机制 1) 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 2) 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

二、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根据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柱、山柱、角柱等等 角柱

檐柱:前后檐处除了角柱以外的柱子 中柱:处于脊下的柱子 金柱:其余的称金柱 山柱

童柱(瓜柱):没有落地的柱子 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等 大梁(大柁):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的檩数为准,如承九檩为九架梁,依此类推。 抱头梁(挑尖梁) 檩(桁)

与屋脊平行、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依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有斗栱之大木用桁,无斗栱之大木用檩

取名方式与柱的名称一致:檐檩、金檩 卷棚檩为双数 宋称:梁—栿

檩—槫 枋

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

有额枋、随梁枋、穿插枋、平板枋等 进深方向:随梁枋、穿插枋 面阔方向:如图所示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

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

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二者主要区分标志

大式有斗拱

小式无斗栱

大式有飞椽

小式无飞椽 大式有扶脊木

小式无扶脊木 扶脊木:被脊桩固定于檐桁上,截面为六角形

明清时期才出现

大式有角背

小式无角背

大式有随梁枋

小式无随梁枋

第二节 斗栱

一、斗栱的作用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支承挑檐檩 联结柱网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抗震 装饰作用 等级标志 模数作用

二、斗拱的组成(清代) 斗:双向开口

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

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全是十八斗 升:单向开口

槽升子: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以固定栱垫板.

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余的升都是三才升 栱

翘:垂直于立面的栱

横栱: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

瓜拱:短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

心瓜拱

万栱:长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

心万拱

厢栱:最里、最外的

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宋代时起杠杆作用,清代做假昂。 枋

正心枋:落在柱轴线上,承檐檩 挑檐枋:承挑檐檩

井口枋:承井口式天花板 拽枋:除上述外其他枋

里拽

外拽

三、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 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

四、斗拱的类别 根据部位:

柱头科—柱头铺作

清代平身科—补间铺作 宋代

角科——转角铺作 根据做法(清式)

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用于外檐和隔架 翘昂斗拱。常用于外檐

品字斗拱。用于楼房和城楼平座之下或天花藻井四围 隔架科斗拱。用于室内梁、枋空档之间 镏金斗拱。用于外檐。等级最高

五、斗拱中的模数 宋代的材分制 清代的斗口制

第三节 雀替 雀替(宋《营造法式》中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与柱相

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

一、作用 • 增加挤压面 • 减少净距

• 改善节点构造,取得艺术上的过渡,美化了柱与枋的

关系

二、历史的演变

第四节 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木构架的技术特点

木构架是梁柱支撑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

梁柱框架体系

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宫殿、民居、亭子) 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北方、南方) 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石材、竹、土) 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轻巧、浑厚) 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 优点: 易设计 易建造

易备料、雇工 易普及 水平有保证

缺点: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达到高度成熟水平

二、木构架的技术局限 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

梁架之间缺乏联系(榀与榀之间) 梁架和基础结合得不密切 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 耐久性差:水、火、虫

第四章 木构架建筑的屋顶 第一节 屋顶的种类

屋顶的构成要素:脊、庇 庇

形态:以凹曲面为主要特征 组成:

底层:椽条、望板、苫背

面层:瓦 瓦

按材质分:琉璃瓦、布瓦

按色彩分:青灰色,黄、绿、蓝、黑等色

按铺瓦方式分:筒瓦屋面、仰瓦灰梗屋面、干槎瓦屋面、棋盘心屋面等

按用瓦情况分:满铺、剪边 屋顶铺瓦的不同形式

脊:是由于对庇的交接线和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 形态:呈线的形态 类别:

按所处位置不同分为正脊、垂脊、戗脊、博脊等 按其不同做法分为大脊、过垄脊、清水脊等 组成:脊身、脊兽 等级形制:

大式:吻兽、琉璃屋脊

小式:无吻兽、黑活屋脊

一、正式建筑的屋顶 硬山顶 悬山顶 歇山顶 庑殿顶

宋代屋顶的名称 庑殿顶—四阿顶 歇山顶—九脊顶

厦两头 悬山顶—不厦两头 硬山顶—无

二、杂式建筑的屋顶 攒尖顶 盔顶 盝顶 勾连搭 组合式屋顶 杂式建筑的屋顶 攒尖顶

四角攒尖顶—四垂脊,圆攒尖顶—无垂脊

三、卷棚式 卷棚硬山 卷棚悬山 卷棚歇山

庑殿顶没法做卷棚

四、重檐 重檐庑殿 重檐歇山 重檐攒尖

五、屋顶等级(正式建筑而言) 重檐庑殿 重檐歇山 庑殿(单檐) 歇山 卷棚歇山 悬山 卷棚悬山 硬山 卷棚硬山

第二节 屋顶的形态和作用

一、形态

二、作用

一、形态 深远的出檐 凹曲的屋面 反宇的檐口 翘起的翼角 突出的脊饰 丰富的瓦件

二、作用 1) 排水

《考工记》:“轮人为盖,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 2) 调节阳光

《西都赋》:“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 结构稳定

第三节 屋顶的构造做法

一、举折法和举架法 举折法(宋) 举架法(清)

二、出檐和翼角 出檐:“檐不过步” 翼角

三、推山、收山、挑山 举折法 举架法 翼角 嫩戗发戗

第四节 屋顶上的瓦件

一、屋面瓦件 板瓦 筒瓦 勾头 滴水

二、屋脊瓦件:分段烧制

三、吻兽:

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 正吻的演变过程

正吻是用来保护固定正脊两端木栓的构件

鸱吻

龙吻 清代龙吻

清代正吻各部件名称 仙人走兽 屋面瓦件

第五节 对屋顶的评价

一、屋顶反映的传统

二、屋顶的性格序列

三、屋顶的形态构成机制

一、屋顶反映的传统

(一)理性传统:指功能需要、工程技术、审美要求的三者有机结合

例1 凹曲屋面与构架特点 例2 垂脊的厚薄做法

(二)惰性传统:指某一构件的出现之初,其既有功能需求,又符合审美要求,发展到后来,从功能、技术上不需要了,但还被保留下来,变成了虚假的构件 • 功能语义

文脉语义 •

结构语义

等级语义

例2 垂脊的厚薄做法

二、屋顶的性格序列

庑殿顶性格——宏大、壮观 歇山顶性格——华丽、丰美 悬山顶性格——舒放、大方 硬山顶性格——朴素、拘谨 攒尖顶性格——高耸、活跃 变体:

卷棚——弱化了硬山、悬山、歇山的性格重檐——强化了庑殿、攒尖顶的效果

三、大屋顶的形态构成机制

(一)屋顶的单体形态

脊、庇活变与屋顶的派生型

(二)屋顶的组合形态

脊、庇活变与屋顶的派生型 脊变

正脊隐匿:卷棚顶 增脊 脊夸张 庇变 增脊

脊夸张:马头墙 庇变 单庇 不等庇 围合庇 缀庇 凹凸庇 扭曲庇 单庇 不等庇 围合庇 凹凸庇

(二)屋顶的组合形态 屋顶组合的发展历史 水平组合 正脊并联 正脊串联 正脊相交 竖向组合 重檐构成 重楼构成

重檐—重楼构成 竖向—水平构成 屋顶组合的发展历史 汉代屋顶组合丰富 宋、金达到鼎盛期

明清回归至以基本型为主 汉代屋顶 宋、金屋顶 明清屋顶 正脊并联

指参与组合的屋顶正脊呈并联状态 屋檐勾连 并联式抱厦 翼角对接 正脊串联

指参与组合的屋顶正脊呈串联状态 正脊相交

指参与组合的屋顶正脊呈纵横相交状态的组合关系 丁字相交 十字相交 转角相交 重檐构成

重檐是在基本型屋顶下部重叠下檐而形成的。 《营造法式》中列出两种重檐的做法

副阶式重檐:是通过周边加建廊屋而形成的。

缠腰式重檐:紧贴檐柱外侧另加立柱、铺作,挑出下檐。两种重檐的做法 重檐构成 重楼构成

重楼—重檐构成 竖向—水平混合构成

第五章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和用色 第一节 装修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第一节 装修(小木作)

一、装修的类别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一、装修的类别

外檐装修:用于室内外的空间分隔、围护。包括门窗、栏杆、大门

内檐装修:用于内部空间自身的分隔、围护。包括罩、博古架、天花板。

第一节 装修(小木作)

一、装修的类别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

流通:人、物品、阳光

防护:挡风、防寒、隔声 内部空间组织的基本手段

构成室内空间的界面 室内外装饰的重要构成 建筑性格的点染因子

文化内涵的信息载体

等级语义、习俗语义 第一节 装修(小木作)

一、装修的类别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门:古称双扇为门,单扇为户,后世统称为门。 构成 门的种类

门的形象放大机制

隔扇(门隔扇、窗隔扇) 构成

隔心的密棂构成机制 罩

种类 门的构成

槛—水平横向的构件。根据其位置分为上槛、中槛、下槛 框—垂直竖向的构件。抱框、门框 门钉—可用

9、

7、5路 门簪—可做2或4个

门枕—有木、石两种。门枕木、门枕石 门的构成 2)门扇的种类

实榻门

板门 棋盘门

撒带门

屏门 屏门

3)门的形象放大机制 隔扇的构成

殿屋屋身的围护构成 2)格心的密棂构成机制平棂构成 曲棂构成 菱花构成

格心构成示意图 如意纹 碧纱橱 几腿花罩

第五章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和用色 第一节 装修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一、木构架建筑用色的特点

二、彩画

一、木构架建筑用色的特点 四种用色类型

宫殿建筑—浓郁型

园林建筑—淡雅型

乡土建筑—质朴型

寺庙建筑 群体建筑用色特点 单体建筑用色特点 宫殿建筑 园林建筑 乡土建筑 寺庙建筑

群体建筑用色特点

大面积的无彩色系烘托小面积的有彩色系 强调用色的等级观念

《春秋谷梁传》“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

士 。”

东 南 中 西 北

木 火 土 金 水

春 夏

秋 冬

青 赤 黄 白 黑 “衣正色,裳间色。” 单体建筑用色特点 善于把握冷暖变化 用色既单纯又丰富 善于处理辉煌效果

红绿相间

金朱交错

青绿点金 善于把握冷暖变化 用色既单纯又丰富 红绿相间 金朱交错 青绿点金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一、木构架建筑用色的特点

二、彩画

二、彩画: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

(一)清代官式彩画:是当时建筑管理部门按照当时的等

级制度直接组织官式工匠制作的一种定型的彩画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二)地方彩画:是民间工匠在不违背当时等级制度的前

提下,施绘于民间建筑上的一类比较活泼自然、不拘泥程式的彩画

和玺彩画(上伍彩)

是清代的最高等级彩画,主要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主

体建筑.主要以运用 形构成彩画大线为突出特征.

基本格局

纹饰题材:遍绘龙纹、凤纹、西番莲纹及吉祥草纹 设色 绘法与等级

三大段:箍头、藻头—枋心—藻头、箍头 设色

以蓝绿色为基调,左右蓝绿相间,上下蓝绿对调 绘法与等级 绘法:

龙和玺,凤和玺,龙凤和玺,龙凤枋心西蕃莲灵芝藻头和玺,龙草和玺 等级:

第一等级:龙和玺

第二等级:龙凤和玺,龙凤枋心西番莲灵芝藻头和玺,凤和玺

第三等级:龙草和玺 龙和玺 龙和玺 龙和玺 凤和玺

龙凤和玺彩画 龙草和玺 龙草和玺 龙草和玺

旋子彩画(蜈蚣圈,学子,旋子) 布局:与和玺彩画基本相同,只是藻头部位以岔口线、皮条线取代圭线、圭线光

纹饰题材:藻头,枋心,合子 绘法与等级

可细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7个档次

布局及纹饰题材 藻头处理 金琢墨石碾玉 金琢墨石碾玉 烟琢墨石碾玉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雅伍墨旋子彩画 雅伍墨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源出于江南苏州一带,传至北方进入宫廷即成为官式彩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可分为早中期官式苏画和晚期官式苏画 有包袱式、枋心式、海墁式三种苏画 清中期枋心式苏画 清中期枋心式苏画 清中期枋心式苏画 清中期包袱式苏画 清中期包袱式苏画 清中期包袱式苏画 清中期海墁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枋心式苏画 包袱 包袱 包袱

清晚期枋心式苏画 清晚期枋心式苏画 彩画现象分析

旋子彩画与和玺彩画统称殿式彩画(梁思成) 殿式彩画与苏式彩画的比较

殿式彩画:采用程式化的象征画题

苏式彩画:采用写实画题 殿式彩画: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

苏式彩画:突破构件的结构逻辑 殿式彩画:严格运用平面图案

苏式彩画:热衷于立体图案和退晕的效果 原因:建筑的不同性格对彩画有不同的要求 殿式建筑:庄重、规整、凝重的格调 苏式园林建筑:活泼、轻松、欢快的性格

(二)地方彩画

南、北方地方彩画的比较

在绘制内容方面:南方侧重用图案化和编制锦纹,线条比较纤细,颜色比较淡雅;北方喜绘写生画,线条比较粗壮,颜色崇尚艳丽

在绘图方法方面:南方因地制宜;北方有一定规制 苏州地方彩画 山西地方彩画 山西地方彩画 山西地方彩画 辽宁地方彩画 黑龙江地方彩画 黑龙江地方彩画

第二篇 原始社会建筑与奴隶社会建筑 第六章 原始社会建筑

(远古~公元前2100年)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住所

(几十万年前~一万年前)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活动 (约1万年前~公元前2100年)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住所

“住所”—没有建筑,只有住的行为 我国旧石器时代主要以天然石洞为住所

我国最早的住所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距今约50万年) 特点:

哈尔滨阎家岗骨骼建筑遗址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活动 包括三支古文化

古代文献相关的记载: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有巢氏”

《墨子·辞过》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礼记》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家语·问礼篇》注曰:有柴谓橧,在树曰巢 《孟子》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文献表明原始建筑存在着“巢居”与“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

一、南方古文化(巢居)

二、中原古文化(穴居)

三、北方古文化

一、南方古文化 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中的“京”字

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巢居发展的序列(杨鸿勋) 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中的“京”字 巢居发展的序列

二、中原古文化

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会) 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 穴居的形态

穴居是最适合黄土地带的原始构筑方式 穴居的发展过程 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聚落遗址复原示意 临潼姜寨聚落遗址示意 郑州大河村F1~4 西安半坡聚落遗址复原示意 西安半坡F1大房子 西安半坡F24 郑州大河村F1~4 龙山文化

父系氏族时期建筑的演变特点 建筑形态变化: 出现了私有的窖藏 技术发展

地面建筑的比重上升 白灰面的推广

土坯比例推敲合理(40×20×10㎝) 夯土

穴居的形态 原始横穴

宁夏海原林子梁遗址F13 深袋穴

河南偃师汤泉沟遗址H6 半穴居

穴居是最适合黄土地带的原始构筑方式

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黄土地带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 适合于黄土地带干燥的气候特点

对黄河流域的寒冬能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 易于施工,减法空间,耗费材料最省 穴居的发展过程

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两种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黄河流域—土文化 长江流域—水文化

它们都朝向地面建筑发展,成为木构架建筑发展的主要渊源

它们又各自延续着有生命力的原始形态

三、北方古文化

辽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是国内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祭祀建筑 第七章 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夏、商、西周和春秋为奴隶社会(郭沫若) 奴隶社会出现了:

第七章 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第一节 《考工记》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节 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

第一节 《考工记》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反映了奴隶社会后期城市规划所取得的成就 反映了为奴隶主服务的规划思想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反映出规划中的“择中”的思想意识 《荀子》 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吕氏春秋》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

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道路)不必平以准。”

“凡士者近宫,不士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因势论” 临淄齐城遗址 燕下都遗址 邯郸赵城遗址 临淄齐城遗址 燕下都遗址 邯郸赵城遗址

第二节 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

一、茅茨土阶

二、瓦屋

三、高台建筑

四、奴隶社会时期建筑的演变特点

一、茅茨土阶 —华夏文明第一殿 表明: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单体殿屋已存在“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庭院构成形成廊院式布局

二、瓦屋 两个实例:

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召陈建筑遗址 瓦的出现 瓦出现的意义 瓦的演变

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召陈建筑遗址 瓦的出现

有各式板瓦、筒瓦,有的带柱状瓦钉,有的带瓦环 根据瓦的式样可推断当时的屋顶形式: 保温屋面 不保温屋面

召陈建筑遗址的瓦件 瓦出现的意义

提高了屋面的防水性能 推动了木构架的发展 改善了建筑的造型、面貌 意味着陶质材料走入建筑领域 瓦的演变 由大到小 由精致到粗糙 由雕饰到上釉

由多种规格到少数规格

三、高台建筑

商、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一股“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潮流

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筑之,数年乃成。

《孟子·尽心篇》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中山王陵园全景想像复原图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中山王陵园全景想像复原图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三、高台建筑 高台建筑的特点

产生高台建筑的原因: 防卫上和审美上的需要

到汉代以后被淘汰掉的原因: 高台建筑的特点

以土台为核心,其外包上木构建筑

木构本身并不大,结构也简单,但外观效果感觉很大 夯土工作量很大

形体很大,但空间不大 上下层的结构没有关系

层层落地,每层都可走到室外

四、奴隶社会时期建筑的演变特点

从构筑技术看,夯土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并创造了大体量的台榭建筑

在木构技术方面,已开始运用斗拱,已能制作带边挺、抹头的板门,连接木构件的节点—榫卯已做得很精巧 屋顶形式已有两坡顶、攒尖顶和“四阿重屋”

建筑装饰在涂饰、彩绘、雕刻、壁画等方面都有进展 西周青铜器 战国方案

西周青铜器兽足方鬲 战国木构榫卯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晚商偶方彝 绍兴战国墓出土的小铜屋 殷墟出土虎首人身大理石雕像 凤翔出土的春秋铜构件—金 战国半瓦当

商、战国时的家具

第三篇 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

宫殿、坛庙、陵寝、民居、寺庙、园林

 第八章 封建社会的宫殿建筑

第一节 宫殿建筑概述 第二节 北京故宫 第一节 宫殿建筑概述

一、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

二、宫殿型庭院的主要特点

三、唐长安大明宫

一、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 “茅茨土阶”的阶段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三朝五门”(周代) 三朝:外朝、治朝、内朝 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晋、南北朝:东西堂制(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常朝。始于西汉),三朝

隋:三朝五门,东西堂制至隋代结束

唐: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宫阙制,大花园 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殿,广场

元:千步廊,金水桥,工字殿,石桥,棂星门 明清:千步廊,金水桥,三朝二宫

二、宫殿型庭院的主要特点 严谨的平面布局 庞大的空间体量 完整的庭院空间 森严的等级规范

三、唐长安大明宫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傅熹年复原) 大明宫麟德殿(杨鸿勋复原)

大明宫玄武门、重玄门(傅熹年复原)

• 大明宫遗址 •

大明宫含元殿

大明宫麟德殿

大明宫玄武门、重玄门

重玄门

第二节 北京故宫 故宫总平面图 金水桥及**

清朝末年的**及其门前狭长的广场 华表

午门——阙门形制 午门——阙门形制 午门 午门正楼 午门匾额彩画 午门雁翅楼 午门左掖门

午门大门正在打开 午门北面 午门马道 午门夜景

从太和门望午门 外朝部分 组成: 太和门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文华殿、武英殿 太和门

太和门夜景 太和门广场

太和门前的金水河 太和门前铜狮 从太和门望太和殿 三台的第一层台基 太和殿 太和殿夜景 太和殿内景 太和殿宝座 太和殿藻井 太和殿内檐彩画 太和殿内天花 太和殿大吻 太和殿脊兽 中和殿与保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保和殿山花结带 内廷部分 中路: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东西后宫:东六宫,西六宫

养心殿 东路:

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西路:

慈宁宫,慈宁花园

寿安宫,寿康宫 其他:

斋宫,东五所,西五所

南三所 乾清门 乾清门

乾清门御门听政 清晨的乾清门广场 乾清门前鎏金铜狮 乾清宫 乾清宫

乾清宫前铜鼎 社稷亭 乾清宫内景 正大光明匾 乾清宫东暖阁 交泰殿 交泰殿格扇 格扇局部 交泰殿内景 坤宁宫 坤宁宫内景 坤宁宫内景

坤宁宫灶间

坤宁宫锅灶和灶王神位 洞房喜字门 坤宁宫洞房全景 坤宁宫喜床、百子帐 洞房内陈设 养心门 养心殿 东暖阁

养心殿内藻井 御花园香炉 御花园一角 御花园顺贞门 顺贞门夜景 钦安殿外景 钦安殿内景 军机处内景 储秀宫 储秀宫檐角 储秀宫前廊

储秀宫前檐廊内天花

储秀宫的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 储秀宫游廊 储秀宫明间宝座 皇极门全景 宁寿门

宁寿门旁八字墙 皇极殿 皇极殿外 皇极殿内 皇极殿藻井 皇极殿御路 乾隆花园禊赏亭 乾隆花园禊赏亭 故宫的特点

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

采用了宏大的规模(72万㎡) 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 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 故宫的人力、物资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

人工 十万工匠,百万夫役 “动辄百万” 木 太和殿5200立方米

“一树出山,用夫数千” “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木稍转折,骨肉为泥者不知多少人” 砖 山东临清

石 北京房山 河北曲阳

第八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宫殿建筑

第九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坛庙建筑

第九章 封建社会的坛庙建筑 第一节 坛庙建筑的产生 第二节 坛 第三节 庙

第一节 坛庙建筑的产生 起源于祭祀活动 祭祀自然神 祭祀祖先 先贤祠庙

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明制庶人无家庙,

仅在居室中设二代神主。

帝王宗庙

前朝后寝之制 官员家庙

第二节 坛

一、坛的类别

二、北京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三、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

一、坛的类别

天坛—祭昊天上帝神 地坛—祭皇地神 日坛—祭大明神 月坛—祭夜明神 社稷坛—祭社神、稷神

祈谷坛—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先农坛—祭先农、山川诸神 先蚕坛—祭先蚕神 太岁坛—祭太岁神 天神坛—祭风云雷雨诸天神 地坻坛—祭五岳、五镇、四海、四渎诸地神 北京地坛(方泽坛) 北京社稷坛 社稷坛五色土

二、北京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北京明清天坛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祭天活动中,不断发展、

演变,而最后形成的一座体系完备、规模宏大的为帝王专用的祭祀场所

每年用两次:孟春祈谷,冬至祭天 位置平面布局 建筑组成 坛墙 圜丘组群 祈年殿组群 丹陛桥 斋宫

神乐署、牺牲所 坛墙 天坛鸟瞰 圜丘组群 圜丘台基

圜丘外壝墙及棂星门 由棂星门向内望 圜丘局部 圜丘石阶 皇穹宇鸟瞰 皇穹宇大门 皇穹宇

皇穹宇室内神位 祈年殿组群

由丹陛桥望祈年殿 祈年殿全景 祈年殿前门 祈年门 祈年门局部 祈年殿 祈年殿立面 祈年殿局部 祈年殿内部 祈年殿天花藻井 丹陛桥 斋宫

位于轴线的西侧

内含无梁殿的正殿、五开间的寝宫和钟楼、铜人亭、奏书亭等 斋宫正门 斋宫侧门 斋宫正殿 斋宫前殿明间 斋戒铜人亭

斋宫外防卫沟及护卫房 神乐署、牺牲所 两组附属性建筑

神乐署——演习礼乐

牺牲所——饲养祭祀用的牲畜

三、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 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

960m×760m,是北京故宫的四倍 中轴线偏东 建筑形象的表现

通过使用纯净的色彩来表现天

用蓝色象征天 创造崇天的境界:

两点一线——圜丘、祈年殿、丹陛桥:用台基抬高

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体现“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中轴线偏东

以建筑形象来表现天 以圆象天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谷坛及外壝墙 扩大建筑形象

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

通过高台基、重檐屋顶来扩大建筑形象 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数字的象征

几何图形的象征 天圆地方 方位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3)方位的象征

坐北朝南——最高等级 坐西朝东——次之 坐南朝北——再次之 4)色彩的象征 祈年殿的三重檐原为

上檐:蓝瓦——天

中檐:黄瓦——地

下檐:绿瓦——万物

体现“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不使用过多的建筑和超级的建筑体量,而采用超大规模的占地和超级的绿化

主轴线偏东,拉长了主入口到轴线的距离

运用虚扩的手法,强化建筑的高崇、宏大的形象 以境界取胜 第三节 庙

一、北京太庙

二、山西太原晋祠

三、曲阜孔庙

一、北京太庙 北京太庙平面 北京太庙入口 庙门 戟门 正殿

正殿室内彩画 前、中、后三殿 中殿及后殿 六角井亭 六角井亭脊兽 六角井亭屋顶结构

二、山西太原晋祠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悬瓮山麓.

原是奉祀周初古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寺庙.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姜氏建造圣母殿,奠定了晋祠的新格局.晋祠鸟瞰 叔虞祠 水镜台

金人台上铁人 献殿前牌坊 献殿 献殿斗拱

圣母殿、鱼沼飞梁 圣母殿、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构架

圣母殿平、立、剖面 圣母像

东西次间侍女像 智伯渠

三、曲阜孔庙 门前棂星门 庙前太和元气坊

圣时门前左右二坊之一—德侔天地坊(明) 圣时门 圣时门立面 弘道门 大中门 同文门 奎文阁 奎文阁斗拱 奎文阁上层侧面 奎文阁立面 奎文阁剖面 金代碑亭梁架

俯视大成门、大成殿 杏坛平面

大成殿(雍正重建) 大成殿前檐石刻龙柱 大成殿前廊天花

大成殿内孔子像及其陈设 寝殿

寝殿内孔夫人神位

第十章 封建社会的陵墓建筑 第一节 陵墓建筑的概况 第二节 明十三陵

第一节 陵墓建筑的概况

一、陵墓建筑的意义

二、陵墓建筑的组成

三、陵墓建筑的发展过程

一、陵墓建筑的意义 侍奉意义——前朝后寝

祭祀意义 荫庇意义

强化皇权的意义 防盗的意义

二、陵墓建筑的组成 地上陵体 地下部分 陵园建筑 地上陵体

早期顶是平的,没有坟体

周代:产生祭祖,出现坟冢、封土坟头,后来演变为三种形式且建筑化:

方上:(秦汉)以人工夯土建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为方上

依山为陵:(唐以后)以正方的神墙围隔,四向辟神门 圆形宝城宝顶:(明清以后)地面建筑走向人工化 地下部分 木椁墓室:

木枋构成:先做一大棺材,再把装人棺材放进去 黄肠题凑:黄肠-柏木心,题-头,凑—聚 砖石墓室:

砖拱技术 陵园建筑 祭祀建筑:

献殿、享堂

前朝后寝 神道:

石象生、牌坊、门阙

三、陵墓建筑的发展过程 早期:

《礼记》 墓而不坟

《周易》 不封不树

汉武帝茂陵遗存

卫青及霍去病墓远望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马上踏匈奴石刻 霍去病墓石马 霍去病墓石象 霍去病墓石兽 霍去病墓石兽

河南洛阳西汉空心砖墓内部 唐代陵墓

唐陵的形制可分为两类:

“封土为陵” ——献、庄、端、靖四陵 “依山为陵” ——其余14陵 乾陵远景 双阙遗存 西阙 神道石柱 石马 石狮

章怀太子墓甬道

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画青龙 章怀太子墓内甬道西壁画白虎 章怀太子墓内壁画 永泰公主陵

永泰公主墓内壁画 永泰公主墓内壁画 宋陵石象生 神道 方上

神道驭马官 神道驭象蕃臣 立象 瑞禽图 石兽、石羊 文臣 武臣 蕃臣像

第二节 明十三陵

一、十三陵的概况及选址

二、十三陵地面建筑的分类

三、长陵布局

四、定陵地宫

五、对长陵的评析

一、十三陵的概况及选址

十三陵以明成祖的长陵为主陵,第次营建了献陵、景陵、峪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共十三座帝陵。历时236年,先后安葬了明代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和一位皇贵妃。

长陵始建于成祖在位之初。永乐五年,皇后徐氏崩,朱棣派礼部尚书赵羾及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到永乐七年,定址于现在的陵区,封其山为“天寿”。

二、十三陵地面建筑的分类

十三陵地面建筑形制,基本上仿照南京孝陵 大体可分为三类:

皇帝生前修的陵。时间长、规模大

长陵—十八年,永陵—十二年,定陵—六年

皇帝死后修的陵。时间短、规模小

献陵—三个月,峪陵—四个月,茂陵—八个月

生前死后都没有建陵 思陵—规模最小

三、长陵布局 陵区神道建置 陵区内布局 陵区神道建置

位于天寿山主峰下,依山顺势修筑神道,长达七公里,构成整个陵区的主轴线

始建于永乐年间,后经几代增建修筑,直到嘉靖朝才基本完成

大石牌坊——大宫门(大红门)——碑亭——石像生——棂星门(龙凤门)

明十三陵大石牌坊 大石牌坊柱基座 大红门 碑亭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碑亭四周华表之一 石望柱 神道 象 麒麟 马 文官 武官 棂星门 陵区内布局

在十三陵中,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

以天寿山主峰为背景,平面布局仿“前朝后寝”,由三进院和其后的圆形宝城组成 长陵鸟瞰 陵门 陵门脊兽 祾恩门 祾恩门全景

祾恩门石阶踏道侧面 祾恩殿 祾恩殿室内 室内构架 二柱门

石五供及方城明楼 方城 宝顶

四、定陵地宫 定陵地宫前殿 后殿

五、对长陵的评析 重视组群与地形结合

“尚无”思想与“以少总多”的手法 调用建筑和雕塑相结合的手段

第十一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民居建筑 第十一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住宅建筑

第一节 传统民居的概况

一、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二、传统民居的特点

一、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乡土环境

乡土材料 乡土技术

民间工匠

乡土民俗

乡土经济

二、传统民居的特点 大量性 地域性 多样性 活化石

第二节 各地区民居的多元形态

一、北京四合院

(一)北京四合院的构筑形态 构成要素 大门 垂花门 组合形式

(二)意义 构成要素 大门

大门外八字墙

(二)意义

反映了封建社会家长制家庭的生活方式

大家庭聚居、小家庭相对独立 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 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了伦理的秩序

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重视生态环境 二 晋陕窄院

四、云南民居 云南“一颗印”

云南“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

五、客家土楼 大家族聚居: 几种类型: 围垅屋 福建土楼

六、闽粤天井院

主要环境特点:气候湿热 两种基本型

两种基本型及其组合方式 广东潮州弘农旧家 福建泉州金鱼巷李宅 广东揭阳县港后巷某宅 厅井

八、西南干阑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海南等省,是傣、壮、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住屋形式。 基本特征:楼面架空

作用:避免贴地潮湿、有利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便于防洪排涝 傣族高楼干阑 景颇族低楼干阑

九、蒙疆毡包

居住在内蒙古、新疆辽阔草原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的广大牧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圆形的、便于拆装、迁移的活动房屋

毡包透视

十、西北窑洞

黄土地带,地跨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等省。黄土土质粘度高、粘聚力、抗剪强度较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

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三种基本类型 靠崖窑 天井窑 天井窑

环境特点:气候严寒、干燥少雨,盛产石材,缺乏木料 构筑特点: 三种基本形式

天井式 廊院式

环境特点: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山多水多 构架形式:以穿斗式为主 几种类型:

三间两搭厢、“对合型”四合天井院、三间两搭厢的串联和背靠背的组合、十三间头

“对合型”四合天井院

三间两搭厢的串联和背靠背的组合 十三间头

用十三间头拼联的组合体

环境特点:黄山绵延、丘陵起伏,山地占十分之九。地狭土瘠,田少民稠 主要特点:

“四水归堂”天井院旁加窄长形附院 歙县呈村降村李宅

第十二章 寺庙建筑(佛教)

第一节 寺庙建筑概况

第二节 寺

第三节 塔 第一节 寺庙建筑概况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二、寺庙建筑概况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二、寺庙建筑概况

寺庙建筑庭院构成的自由度较大 寺庙建筑往往形成了寺庙区 寺庙建筑是多功能的建筑 寺庙建筑的寿命很长

寺庙建筑是外来文化的载体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早期佛教建筑保存下来的极少:

砖塔—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北魏正光四年(523)] 木构佛殿—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第二节 寺

《营造法式》中的两种构架型式

一、南禅寺大殿

二、佛光寺大殿

三、蓟县独乐寺

 石窟

《营造法式》中的两种构架型式

一、殿堂型、殿阁型构架

二、厅堂型、厅阁型构架

二者比较

一、南禅寺大殿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中唐时期建造,是一座禅宗寺院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一、南禅寺大殿

二、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的佛光山中。 ——容晚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墓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瑰宝的第一寺

二、佛光寺大殿 平面:

面阔7间,长34米;进深4间,深17.66米 柱网:“金箱斗底槽”形式 正面中部五间设板门

二、佛光寺大殿 构架:

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左、右、后三面包砌厚土坯墙,稳定柱网 形成明、草两套梁栿 采用“叉手”和“托脚” 斗栱用“材”已标准化

殿内空间层次丰富,处理成熟

二、佛光寺大殿

生起(升起):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两端的角柱逐渐增高,形成檐口的缓和曲线。(2寸) 侧脚:外槽柱子柱脚处微出向外。

二、佛光寺

明栿:没有吊顶的室内露明可见的栿。

做工精致细腻

彻上明造:建筑物室内没有平闇,梁架完全露明的做法 草栿:在上部看不见的栿。

制作潦草

二、佛光寺大殿

叉手(叉首):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间斜置的构件 明清被淘汰掉,改用脊瓜柱

托脚:下一层梁梁头和上一层槫间斜置的构件

二、佛光寺大殿 外观:

平缓挺拔的屋面 深远舒展的出檐 造型遒劲的鸱尾 微微凹曲的正脊 雄大有机的斗栱

三、蓟县独乐寺

位于天津城内蓟县城内西街 山门:辽统和二年 观音阁:辽统和二年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平面: 金箱斗底槽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立面: 台基低矮 入口宽大 水平分割 九脊屋顶 比例严谨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剖面:

典型的殿阁型构架

水平分层(外观两层,内部三层) 内、外槽柱子处理不同 叉手、蜀柱并存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剖面: 空井处理:

从上到下依次为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抗震处理:

整体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

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 采用多种斜向构件 “柔性构造”的斗栱 第三节 塔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二、嵩岳寺塔

三、应县木塔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一)塔的渊源

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作stupa,曾译作窣堵波、浮图、佛

图、浮屠等

最初用来埋佛的舍利子。

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五代) 河南登封少林寺墓塔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二)塔的分类

按形式分:

①楼阁式塔②密檐塔③喇嘛塔④金刚宝座塔⑤亭阁式塔⑥花塔 ⑦ 过街塔和塔门

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体型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 多层楼阁的形式

③喇嘛塔(覆钵式塔) 主要流行元代以后 ④金刚宝座塔 ⑤亭阁式塔

喇嘛塔与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 外形象亭,单层,有时加建小阁。 ⑥花塔

塔身上半部装饰繁复,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 数量不多,造型独具一格。 ⑦ 过街塔和塔门

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通行。 元朝开始出现。

北京居庸关过街塔塔座(元)

二、嵩岳寺塔

位于河南登封市,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塔的实物,也是唯一一座平面十二边形的塔。

——标志着中国砖构技术的重要进展和融合外来文化,创造中国式密檐塔达到了成熟水平

二、嵩岳寺塔

三、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中心,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 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全木构的木塔,是世界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67.31米)

三、应县木塔

经历九百多年漫长岁月,风力大,地震带上,经历现代战争,依然屹立。其优良结构性能是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的结果:

八角形平面 大尺度底层副阶 双层套筒式

殿阁型构架(9个铺作层) 尽量少用大料,多用小料 包砌厚砖土墙 佛像的设置:

一层:释迦坐像(11米) 二层:一佛四菩萨 三层:四方佛

四层:一佛两菩萨二弟子 五层:一佛八菩萨 外观:雄壮华美

横向分割:6层屋檐、4层平坐、2层台基 体量敦厚硕壮 总体轮廓恰当收分

装饰华美

第16篇:中国建筑史总结[1]

一.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建筑

1.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2.奴隶社会里大批奴隶劳动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以初步形成。但前期在艺术上和技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和豪华宫殿。

3.旧石器时代原始人采用天然洞穴的穴居形式,据《韩非子\"五蠹》和《孟子\"滕文公》记载推测,巢局也是原始居住方式。

4.

氏族社会: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采用榫卯技术构筑的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它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5.

黄河流域在原始社会晚期主要广泛采用穴居,平面采用圆形和圆角方形平面(甘肃平凉市侯家台遗址的五座窑洞式房屋),穴居从竖穴发展到半穴居最后被地面建筑代替,商周出现穴居、半穴居,并不是技术的倒退,而是奴隶社会中阶级对立所造成的现象。

6.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仰韶房屋的平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墙体和屋顶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在室内用木柱做支撑,柱数由一跟至三四根不等,说明木架结构尚未规律化。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是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室内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白灰出现在仰韶中期,普遍采用在龙山时期。

7.祭坛和神庙两种祭祀建筑在各地原始社会文化遗存中被发现。浙江余杭县的祭坛遗址位于瑶山和汇观山,是土筑成的长方坛,内蒙古的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的三座祭坛则是用石块堆成的方坛和圆坛。中国最古老的神坛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是一座建于山丘顶部的有多重空间组合的神庙。神庙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彩画的做法是在压平烧烤过的泥面上用赭红和白色描绘的几何图案,线脚的做法是在泥面上作成凸出的扁平线或半圆线。

8.

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的发现,使人们对五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先民们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线展开的多重空间建筑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从而建筑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手段,同时也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征方式和物化形式。这一变化,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奴隶社会建筑

1.

夏:河南登封告成镇北面嵩山南麓王城岗发现了四千年前的城址,可能是夏朝初期的遗址;山西夏县也曾发现一座时代相当与夏朝的城址,和传说中的夏都安邑相吻合;豫东淮阳平粮台发现的四千余年前的城可能是夏朝初期臣服于夏王朝的商族先人所建;也有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一个都城。

2.

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高约80公分的夯土台,台上有八开间的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我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至迟在商代早期中国的传统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开始走向定型。另外4座商代前期的城址是郑州商城、武汉黄陂县盘龙城、偃师二里头遗址东的尸乡沟。商后期迁都于殷。

3.西周:周灭商,以商公营洛邑为代表建造了一系列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歧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有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城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可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污水。屋顶以采用了瓦。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和三合土抹面的应用。 4.春秋:木匠公输般(鲁班)。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筑的出现。在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都、陕西凤翔秦雍城、江陵楚都等地的春秋时期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在凤翔秦雍城遗址中还出土了砖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这说明了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

战国 ①建筑发展:

城市建设出现高潮l

高台宫室仍很盛行(齐临淄、燕大都、赵邯郸)l ②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包,上下层迭

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的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

③建筑技术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2.秦

秦都咸阳布局屏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l

阿房宫遗址和骊山陵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l

兵马俑l

长城l 3.汉

木架建筑渐趋成熟l

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l

迭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多层木架建筑已经较普遍l

斗拱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结构作用较为明显——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基础,而用向外挑出的斗拱承托屋檐,使屋檐伸出足够的宽度l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攒尖、歇山与囤顶也以应用l

制砖和拱券结构方面,墓砖多样化(楔形砖、有榫的砖、企口砖等),筒拱顶有纵联砌法与并联砌法,并出现穹隆顶l

石建筑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地面的石建筑有墓阙、墓祠、墓表以及石兽、石碑等遗物l 4.三国 晋 南北朝

①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建筑发展:佛寺、佛塔和石窟 佛寺—舍宅为寺,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

佛塔—永宁寺塔是当时最宏伟的一座木塔,方形,九层

石窟—塔院型(大同云岗石窟)、佛殿型(较普遍)、僧院型(敦煌第285窟) 最早是在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

②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了较大发展, 摹仿自然山水使之再现于有限空间内的造园手法已经普遍采用。

③高坐具\\高家具的出现使建筑物的内部也随之增高。

④在石刻方面技术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南朝陵墓的辟邪简洁有力,概括力强,墓表比例精当,造型凝练优美,细部处理贴切,这与石窟中的雕刻艺术以及河北定兴北齐石柱,同是南北朝时代的艺术珍品。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1.隋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留下的建筑物主要有河北赵县安济桥和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l

在建筑设计上,隋代已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l 2.唐

唐代建筑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市中最为严整的;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并且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迭梁式木结构架发展日趋成熟,斗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出现了用材制度。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专业的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出现。

第五,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唐时砖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塔式,其中楼阁式砖塔由木塔演变而来(西安大雁塔),密檐塔外轮廓柔和,与嵩岳寺塔相似,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如河南登封法王寺、西安小雁塔等,单层塔多为墓塔,如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就,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斗拱雄大,朴素舒展。 3.五代

在建筑上,五代时期主要是继承唐代传统,很少新的创造,仅吴越、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朝有所发展,石塔如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砖木混合结构的塔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塔等;广州的南汉还铸造了铁塔(光孝寺东、西铁塔) 4.宋

建筑水平的新发展: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的变化, 取消唐以前的里坊制度和夜禁; 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北宋政府颁布了建筑预算定额标准——《营造法式》,并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在此之前还有都料喻皓所著的《木经》。

第三,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正定隆兴寺和石刻汾阴后土祠图,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表示了这一点。 第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

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砖石建筑主要是佛塔,其次是石桥。最高的砖石塔是河北定县开元寺聊敌塔,河南开封国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宋代砖石塔的特点是发展八角平面的阁楼式塔,塔身多做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径用木构屋檐。四川则多方形密檐塔。北宋时的泉州万安桥反映了当时砖石加工与施工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第六,园林兴盛, 5,辽金

墓室除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还有圆形平面,这是它的特色l

佛塔多采用密檐塔,阁楼是塔较少,著名的密檐塔仿木化的塔有北京天宁寺塔、山西灵邱觉山寺塔、河北易县泰宁寺塔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木塔。l

金的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更富丽l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1.元

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如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此后喇嘛教成了我国佛塔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l

木架建筑方面,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常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或抽去若干柱子,或取消内檐斗拱,或取消l 间斗拱,斗拱结构作用减退,用料减少,用直柱直梁,不加天花。元代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元代木建筑有数十处:山西洪洞县的广胜寺(减柱法)和山西永济县永乐宫(重要道观,三座殿内的壁画是我国元代壁画的典型)。 2.明

砖以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应用创造了前提,并且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重要的实例有明中叶所建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北京故宫皇史l 及山西太原永祚寺、苏州开元寺等的无梁殿。

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提高了,应用更加广泛。主要实例有南京报恩寺塔,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琉璃门、坊。l

木结构方面,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不在采用宋代那种四角逐根升高形成“生起”的做法,檐柱向内倾侧的“侧角”逐步取消。l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l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当时的园林明显的趋向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假山追求奇峰阴洞。l

官僚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门窗格扇天花、旋子彩画、砖石雕刻(须弥座和栏杆)l

明代的家具闻名世界。l 3.清

从1840年前的清朝来看,建筑大体上是因袭明代的传统:

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时期。康熙建了畅春园和避暑山庄等,其中以圆明园的规模最大。l

喇嘛教建筑兴盛:西藏的布达拉宫和承德的外八庙。l

住宅建筑如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藏族的碉楼式住宅,蒙古族的可移式轻骨架毡包住房,维族的平顶木架土坯房,朝鲜族的取暖地面房,及少数民族的架空的干阑式住房和黄土地区的窑洞等。l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程《工程做法》,规定有斗拱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他大木作构件尺寸。l 二。城市建设

发展概况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 从春秋一直到明清,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所谓“城郭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守人民的。

1.记载都城制度: 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涂经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2.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

3.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 4.城市绿化 5.城市防火

6.城市排水处理,汉长安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宋有四条河道穿城而过,明设有沟渠专门排泄雨水。 汉至明的都城建设 1.汉长安的建设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城市布局不规则,主要宫殿未央宫偏于两侧,正门北阙,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l

另一个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七座城市——陵邑,供强行从各地迁来的富豪居住,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l 2.北魏洛阳的建设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洛阳北倚邙山,南邻洛水,地势较为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社稷坛和灵太后所营建的永宁寺,九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城南还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两处,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门外的四通市,靠近四通市有接待外国人的夷馆区。此外,郭内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市如马市、金市等。 3.南朝建康的建设

建康城安地形布置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 因此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是建康城市规划的特色.4.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唐长安城的特点(隋大兴城的革新之处):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

布局:规划大体仿照汉晋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但它比洛阳更为规整。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贵族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是国际贸易的中心,东市有120多行商店和作坊;里坊大小不一;长安城的庙宇很多,名家壁画也很多,但戏场少,仅慈恩寺最为著名,风景区只有曲江一处。

面貌:长安城街道宽,但都是土路,街旁植槐树,开排水沟沟外是高而厚的坊墙。因此长安城的街道两边全是一望无际的槐树行列和夯土墙,街景十分单调。城市排水运输方面也不理想,曾出现漕运不通,粮食缺乏,米价飞涨的现象,后者最终酿成放弃长安和都城东迁。 5.宋东京的建设

宋东京由一个州治扩建而来,州衙改为宫城,州城修成都城,又外包一圈罗城,故皇城规模很小。由于它是根据城市各阶段发展的实际情 况逐步扩建的,所以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防火问题也突出。

传统的里坊制已被彻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到处不满繁华街市的不夜之城,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6.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位于全城中心部位,四面有高大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7.5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南门正阳门、皇城的**、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三座门七座殿,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钟楼和鼓楼。轴线两旁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市民住房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反映了设计意图上的阶级性。

内城街道坊巷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城内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东西向交通不便,主要是与干道垂直通向居住区的胡同。北京的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方形。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胡同都是东西向的,前后两条胡同间距约为50步,在两胡同间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以前的里坊,形成完全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北京的市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并形成四个商业中心:城北鼓楼一带;城东、城西各以东西四牌楼为中心;以及城南正阳门外的商业区。 7.明南京

明南京城内三大区域的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这三大区的周边而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新宫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而向南展开。

南京城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用砖实砌而成,用砖量大得惊人,且严格的责任制使砖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地方城市建设

地方城市的分布面广量大,城市规划与建设是根据各地气候、地形、交通、防御等要求而因地制宜的

北方地形平坦地带,城市平面比较规则,以方形和长方形居多,道路比较宽阔平直,常做十字形和丁字形布置。l

有些城市出于防御、防洪或某种象征意义的考虑,把城的平面作成圆形。;例如黄河下游的宿迁县(象征),长江北口岸的如皋县(防御倭寇)。l

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比较多样,道路系统也往往成不、规则状,依山筑城,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如重庆,陕西的葭县。l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南方炎热多雨,街道比较狭窄,路面均铺砖石,并设砖石阴沟或明沟。房屋多用封火山墙分隔,以防火灾蔓延。如明代的松江府城,古城苏州。l 宫殿、坛庙、陵墓

宫殿 1.沿革

夏l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商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的宫殿基址和偃师尸乡沟的宫殿遗址l

周l 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岐山的凤雏南周宫室已明显成对称布局,围成几组院落的建筑群

春秋至战国l 宫殿的新风尚是大量建造台榭---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在分层建造木构房屋(河北易县燕下都老姥台、邯郸赵王城的丛台、山西侯马新田故城内夯土台)

西汉长安城的宫殿分为各自独立,各有城垣的几区,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前朝。l

东汉的宫殿与苑囿相结合,高台风尚已趋衰落。l

晋、南北朝相沿以太极殿为大朝正殿殿侧建东西堂为常朝及宴会、居住用,前朝和后寝分区,东西堂制出现延续到隋代。l

隋唐恢复周制,改用三朝五门的周制,纵向沿轴线布置,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l 三朝: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宋代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和使用工字形殿。l

元代皇城包含三组宫殿:大内、兴圣宫和隆福宫,还包括御苑和太液池。元代的宫殿往往为前后殿宇中间连以穿廊的工字殿形式。它也有自己的特点:保持游牧生活习俗和喇嘛教建筑、西亚建筑的影响,产生许多新异的手法,例如:大量使用多种色彩的琉璃,使用高级的木料紫檀、楠木;喜欢金红色装饰;墙壁挂毡毯毛皮和丝质帷幕;出现l 顶殿畏吾儿殿、棕毛殿等新型式;使用石料建造浴室和藏所。元代的特色影响了明代宫廷建筑和装饰。

明代的宫殿有:南京宫殿、中都临濠宫殿、北京宫殿。l 2.实例

唐大明宫:宫城平面成不规则长方形。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数里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基本在宣政殿以南;其北为禁中,为帝王的生活区,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在。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足可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技术,它和麟德殿的开间尺寸较小,但是用较小的料而构成宏伟的宫殿,应该说技术已经相当娴熟。l

北京故宫:整个明北京城区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造的,宫殿的形制是遵循明南京宫殿制度。宫殿平面呈不规则方形,皇城是高大的砖垣,四向辟门:东——东安、北——地安、西——西安、南面正门——**。皇城内还包含宫苑(北海、中海、南海)、太庙、社稷及皇家所建寺观等建筑。北京故宫从大明(清)门至奉天(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总长约有1700米;其间有三处高潮:**、午门、太和殿。进入大明门,是狭长逼仄的千步廊空间。冗长的狭长空间之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矗立高大的**城楼,对比效果很强烈。汉白玉金水河桥和华表、石师等。鲜明地衬托出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个强烈感人的高潮;进入**,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然后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宏伟的午门,有肃杀压抑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而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前广场,顿觉宏伟庄严,正前方是巍峨崇高,凌驾一切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l 故宫建筑成就: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以建筑围绕成院—一个闭合空间,作为单元;若干院组成建筑群;各个院的空间尺度加以变化对比来产生不同气氛:这些是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又一特色。

③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突出主体;

④富丽的色彩和装饰;

⑤技术设施 坛庙

坛:天坛、地坛、日月坛、社稷坛、神农坛 庙:祭祖先、先贤山川、神灵 陵墓 1.沿革

陵墓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是安置灵柩的墓室:木椁室—砖石墓室—山岩墓室;地上是环绕陵体而形成的一套布置,给人以严肃、纪念的气氛,为影响后人而设的。

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天子级四出羡道,有些商代的陵墓地面不起坟,而在墓上建造祭祀性建筑。

战国的高级墓葬封土之上为祭祀建筑所在(河南辉县固围村的魏国王墓和河北平山县的中山国王墓群)。战国楚国墓自成系统。

秦的陵墓是体量古今第一的高大人工夯筑的封土——陵体。

西汉是以人工夯筑的宏伟陵体为中心,四向有陵垣和门,构成十字形对称布局。陵体上面置有祭祀建筑。

唐宋都采用以陵体为中心周围围以正方的神墙,四向辟神门的制度,但是唐宋的南向有一套入口和引导部分。

明清的陵体放弃了历来的正方形布局,继承了唐宋的引导部分而大加发展。最重要的典例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区。唐陵的特点是因山为穴不采用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 三国、晋、南北朝的陵制比较卑小,是中国比较提倡薄葬的时期。 2.实例

殷墟商墓:集中于殷墟附近洹水北岸侯家庄一带,以及西北岗、武官村、后岗一带。在此发现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石雕品。

战国墓:在河北平山县战国墓中发现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铜板兆域图。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汉陵:少数位于渭水南岸,多数在咸阳以西渭水北坂上,仍属土圹、四出羡道、木椁的传统制度。

六朝陵墓:分布于南京及句容、丹阳境内。南朝陵墓的石刻是我国早期石雕刻的代表作。 唐陵:乾陵位于陕西渭水北岸乾县等地一带的山上;永泰公主墓提供很多建筑形象资料。用松柏作为纪念祭祀场所的绿化树种见于文字制度始于唐代。

王建墓:此墓除雕刻精丽特点有三:前中后三室结构相同,惟有尺度差别,使墓室结构容易衔接;采用肋拱可以减少模架,简化施工;墓室地面标高与室外地面相近,几乎是从平地起坟而不深入地下,非常罕见。王建墓是按帝陵制度等级兴建的,是历史上各种帝陵中经过发掘而了解其内部结构、布置仪制的最早的一例。

宋陵:北宋是保持古代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宋陵制度大致是:上宫,由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四面各辟神门,门外各有门狮一对;中央为陵台,其地下深处为皇堂。上宫南神门外,为入口引导部分。最后为下宫,此区为生人日常活动区,按风水之说规定在上宫之北。由于受“五音姓利”之说,宋陵一反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的古代建筑常例,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宋代是陵制的转折时期。

明陵:至孝陵而形成明清陵墓的定制。孝陵以整个钟山为兆域,范围甚大域内遍植松楸。其布局分为两段:前段为引导部分,神道由碑亭起迂回绕曲,沿梅花山西侧折北,地宫在宝城下。明十三陵最初为总体布局设想,长陵是明十三陵的中心,是最宏伟的一处,神道是以长陵为目的而设,随即成为十三陵的共同神道。自明代以后不再见方上陵体。定陵仅次于长陵及永陵,其地宫布局结构可代表明陵规制。

清东陵:其形制大体仿照明朝,经营集中,陵区主要集中在东陵和西陵,清朝陵墓的程式化是一特点。

宗教建筑

寺庙祠观

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即已正式传来中国。当时寺院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阿育王塔是江南佛教建筑的肇始,汉代佛教文化遗物有摩崖石刻、石刻画像或铸于铜镜背面绣作织物图案之佛教形象。而我国著名石窟(云岗、龙门、天龙山、敦煌等)肇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的永宁寺塔采用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但依旧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还出现了以殿堂为中心的“舍宅为寺”的寺院。 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主体部分采用对称式布置,即沿中轴线排列;殿堂已渐成为全寺中心,佛塔侧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多重院落的设置。

明清时期佛教特点:规整化,依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塔已很少。 佛教已分为几部分:汉传佛教,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安徽九华山(地藏)、浙江普陀山(观音);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南传小乘佛教,仅限于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平面和建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

道家思想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由远古的巫祝发展的战国、秦、汉的方士,东汉时才正式成为宗教。它的建筑特点有: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主;依中轴线做对称式布局。不建塔、经幢和钟、鼓楼等。

伊斯兰教在唐代由西亚传如我国,其礼拜寺的建筑特点有:礼拜寺常建有邦克楼和光塔,以及供膜拜者净身的浴室;不置偶像,仅设朝向圣地参拜的神龛;建筑常用砖或石料砌成拱券或穹隆装饰纹样用可兰经文或植物与几何图案等。早期的礼拜堂保持了教多的外来影响(唐的广州怀圣寺、元重建的泉州清净寺),建造较晚的都已完全采用中土传统的木构架形式(西安明华觉巷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 1.佛教建筑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采用金厢斗底槽的平面柱网形式;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阑额上无普拍枋;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别明显;脊下不施侏儒柱而仅用叉手,是现存木建筑中的孤例,天花用小方格的平,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河北正定隆兴寺: ①摩尼殿:面阔七间(35米)进深七间(28米)重檐九脊殿顶,四面正中出抱厦。外檐檐柱间砌以封闭的砖墙,内部柱网由二圈内柱组成。面阔和进深方向上的次间比梢间狭,檐柱有侧脚和升起,阑额上以用普拍枋,阑额端部伸出柱外作卷云头式样。下檐柱头铺作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上檐柱头斗拱出单抄单下昂。②转轮藏殿的平面方形,每面八间,入口处加雨搭,上用九脊殿顶,内柱向两侧移动使与檐柱组成六角形平面。这种改变柱子位置的方式,是宋金建筑常用的手法。殿内梁架都用彻上明造,正面与山墙当心间的檐柱上使用了曲梁。上掩柱头铺作的第二跳昂又延伸到平梁下作为大斜撑,补间的昂则延伸到下平下。内外柱柱径已有区别,上下层柱交接处使用叉柱造。

河北蓟县独乐寺:①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椽,单檐四阿顶,平面如分心槽式样。柱的收分小,有显著的侧脚。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阑额出头垂直切割,未用普拍枋。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②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外观二层,有腰檐平座,内部三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柱子仅端部有卷杀,并有侧脚,上下层柱交接处使用叉柱造。 ●

山西大同善化寺: ●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

河北承德外八庙:

内蒙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 ●

云南傣族佛寺 2.道观及祠庙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正面朝东,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是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顶。平面中减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打两间,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这种处理方式在我国古建中尚属少见。前檐副阶柱身施蟠龙,柱有明显的侧脚和升起,已用普拍枋,下檐柱头铺作五铺作外出两跳昂式华拱,单拱计心造。l

山西芮城永乐宫:是一组保存的较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l 3.伊斯兰教礼拜寺

福建泉州清净寺l

陕西西安华觉巷清真寺l 塔 幢

我国的塔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阁楼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和金刚宝座塔。

阁楼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架构建筑的,塔的平面在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为数较少。早期木塔和仿木的砖石塔由一层塔壁改用两层塔壁。实例: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木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江苏苏州报恩寺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京报恩寺琉璃塔。l

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五至十五层,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实例:河南登封嵩岳塔(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陕西西安小雁塔、山西灵邱县觉山寺塔)l

单层塔大多用做墓塔,最早一例为北齐。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河南安阳宝山寺北齐双石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l

喇嘛塔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的墓塔,内地的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或作寺中主塔或作为塔门、僧人墓塔。(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l

金刚宝座塔是在高台上建筑五坐,仅见于明、清两代,台上塔的样式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北京西直门外大正觉寺塔)l 石 窟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抵浙江、北到辽宁。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巩县石佛寺、磁县南北响堂山、太原天龙山。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住宅

住宅构筑类型:

1)抬梁穿斗混合式。2)竹木构干栏式。3)木构井干式。4)砖墙。5)碉楼。6)土楼。7)窑洞。8)阿以旺。9)毡包。 实例:

徽州明代住宅l

北京四合院: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l

苏州住宅l

闽南土楼住宅l

四川山地住宅l 云南一颗印住宅l 河南窑洞住宅:靠崖窑;地坑院;锢窑l 蒙古包l 维吾尔族住宅l 藏族住宅l 傣族干阑式住宅l 园林

发展概况

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题的时期。l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也是山水园的奠基阶段(山水诗、山水画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山水园也发展起来),本时期的另一个新发展是出现了公共游览的城郊风景点,山水风景园主题内容的人工堆石兴盛。l

唐代是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首先,城市和近郊风景点有所发展;其次,各地私家园林的兴建日趋繁荣;其三,山居郊墅发展;其四,帝室苑囿和离宫的兴作极盛;l

两宋时,造园活动更为普遍,以及于地方城市和一般士庶。首都汴梁和西京洛阳,园林最为兴盛,最为著名的是徽宗时的艮岳。园林花木品种大量增加。宋代风景园林建筑的特点是造型绚丽多彩。l

明清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两个造园活动的高潮:一是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私园的繁荣;一是清代中叶清帝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园的兴盛。l 明清皇家苑囿

清代园囿造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集锦式)。手法是摹仿江南私家园林。宫廷建筑极其严肃隆重,苑囿建筑除了宫室那一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意布置,使人有亲切感,宫室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园林不用等级象征的斗拱。实例:北京明清三海、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采用园林常用的手法:强烈的空间对比。佛香阁是全园的制高点)。清代苑囿中的特点是园中之园。l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大致分为:第一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园中空间与景物的布置也宜主次分明,而不宜平均分布,这种对比手法是一般园林所普遍采用的。对景是园林造景中一个重要内容。第二水面处理方面。第三假山是园中重要因素,叠石堆山也是表现我国古代园林风格的重要的手法之一。第四建筑处理方面,建筑物在园林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厅堂是园林内的主要建筑;以能凭眺最好的风景为首要条件;榭与舫为临水建筑,舫又称旱船;楼阁位置设在厅堂之后,楼多为二层;廊多起引导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墙的主要功能是分隔空间,一般不宜临水。第五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丛成丛的栽培。实例:寄畅园、留园、拙政园。l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概说

叠梁:式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支梁,梁的两端并承懔;如是层叠而上,再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懔。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l

穿斗式:又称为立贴式,这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因此有时和叠梁式混用。l

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它的耗材量大,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较厚重,因此应用不广一般仅见于产木丰盛的地区。l 木构架在结构上基本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的形式,局部使用了悬臂出挑和斜向支撑,此外还采用了斗拱(可以承托一定距离的出挑重量,也是屋顶梁架与柱壁间在结构和外观上的过渡构件)。单体建筑在外观上大致上可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此外它还有取材与运输方便、加工与建拆较简易的优点。但易燃易腐,坚固程度低于砖石结构。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台基:普通台基 须弥座(高级建筑)

踏道:阶级形踏步(带垂带石) 如意踏步(不带垂带石) 礓礤(慢道)

斜道(辇道或御道) 栏杆(勾阑):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就发现木栏杆,汉代的栏杆的望柱、寻杖、阑板都已具备。用于石栏结束处的抱鼓石最早见于金代的芦沟桥。

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铺地。周初有在地面抹泥沙石灰组成的面层;晚周出现砖铺地;东汉出现磨砖对缝;唐将砖的侧面磨成斜面;宋代起砌砖使用了石灰。西周中期使用了卵石竖砌的散水,秦汉在卵石两侧砌砖,到唐代完全用预制的地砖(4%o —5%o )。 大木作

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

开间:我国木构架建筑两面正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又称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又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增加次间数。 屋架上的檩(宋称)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进深),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1.柱

总的可分为内柱和外柱,按结构所处的部位可分为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等。 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中,木柱与其他构件使用的是绑扎法,新石器时代用榫卯,如浙江余姚河姆遗址之中所发现的木构件。 材:宋代建筑之中的计量单位。 举势:屋面坡度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即《营造法式》中的生起。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倾斜的做法。 古建筑平面内外设两圈柱廊的做法称金厢斗底槽(唐佛光寺大殿);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的为单槽(晋祠圣母殿);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的为双槽(唐大明宫含元殿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在门屋建筑中,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的称分心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 2.枋 分为额枋(宋称阑额)、平板枋(宋称普拍枋)、雀替(宋称绰幕枋)。 3.斗拱

斗拱始见周代铜器,到汉代其特点已基本形成,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 它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

斗、升l 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面的构件。

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是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拱l 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拱的名称依部位而不同,向内外出跳的拱清式叫翘,跳头上第一层横拱叫瓜拱(宋称瓜子拱),第二层叫万拱(宋称慢拱),最外跳在挑檐椽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叫厢拱(宋称令拱)。

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拱

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

昂:l 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是现知最早的实例。 4.屋架

举架(宋称举折)l 举是屋架的高度

折屋面横断面坡度是由若干折线组成,这就是“折”

推山与收山l 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第17篇:中国建筑史文字(材料)

中国建筑史

简介《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驱乐嘉藻(1870)  中国建筑史学的摇篮

——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 (1930)

 “学社”的两位骨干、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梁思成与刘敦桢

第一篇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出以木构架形态为主体、并存多种形态的多元体系。

木构架体系特征:梁柱承重,墙体围护 大体呈现两种类型:

1.保持木构架体系的基本构筑形态

2.完全摆脱木构架的承重方式

第一章 清式建筑平面布局 第一节 单体建筑平面 1.构成要素:间、出廊

“间”有两个概念:

• 四柱之间的空间

• 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出廊:两排柱子很近

1) 无出廊式(四等) 2) 前出廊式(三等) 3) 前后廊式(二等) 4) 周围廊式(一等)

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

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

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

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周匝: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周匝。

2.“间”的组合

• 面阔方向:取决于开间的数量

官式建筑:皇宫、衙门、大的寺庙。在面阔方向坚持用“阳数”:1,3,5,7,9,9开间为最高规格

民间建筑:住宅、寺庙等。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 进深方向:取决于间的架数。

1,3,5开间,2,4开间也有。官式、民间都不强调阴、阳之分

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间的不等宽现象: 依次递减

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 3.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一明两暗

优点:

1) 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 2)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 3)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 4)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 5) 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 6) 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 4.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

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标准化) 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自由化)

第二节 庭院式组群布局 1.组合方式

纵列式,横列式,散点式,庭院式

2.构成机制

1) 廊院式: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堂

单核

多核

2) 合院式: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而成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3.组合方式 1) 对称式: 2) 半对称式: 3) 不对称式:

4.布局特点

1) 突出内向性的布局  空间聚合功能

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 安静、私密性强  气候调节功能

围护墙——遮阳、挡风

内院——采光、绿化

形成小气候  防护戒卫功能

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

 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

2) 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突出建筑空间的艺

术表现力

3)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 “离散型”:中国建筑——历时性观赏  “集中型”:西方建筑——共时性观赏

4) 突出“门”的铺垫作用  建筑组群的外显立面  组群艺术的起点  庭院的节点

第二章 木构架建筑的台基 第一节 台基的作用 1.防水避潮:结构、生活 2.稳固基础 3.调适构图 4.扩大体量 5.调度空间 6.等级标志 7.独立建坛 第二节 台基的构成

一、台明:台基的主体 从样式上可分为 1.平台式——普通台基

• 构件组成 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 象眼石: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砚窝石:埋在台阶地下,用以抵抗阶之推力

• 分类:根据包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砖砌台明:台帮部分用细砖,镶边包角用石活或仍用砖作 ——属低等次台基 满装石座:整个台明包括台帮全用石活 ——属中等次台基 •台明的长宽尺寸要求:“下檐出”小于“上檐出” 2.须弥座:很隆重的做法,主要用于重要组群的重要殿座——属于高等次台基

• 构成

•宋式和清式的比较 宋式

清式 层次构成

分层多,9—12层

分层少,6层 体量权衡

主次分明

无明显主体

个别线脚不合理

线脚形式推敲合理 格调韵味

秀挺、精细、洒脱

敦实、粗壮、庄重

•清式须弥座的比例推敲和雕饰分布 须弥座的六层高度分成三组,保持了中心部位的束腰和基座的圭角略高,上下枭上下对等,上下枋上下对等而略微突出上枋 全部光素的

只在束腰雕饰

在束腰和上枋雕饰 全部雕饰

二、台阶:台基的踏步 1) 台阶的类别 I.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

①正阶踏跺—前后檐正中 ②垂手踏跺—正面踏跺两旁 ③抄手踏跺—两山侧面

出陛(出阶)的多少也是台基的重要调节因子。 明清出陛数量定型为“单阶”和“三阶”

根据做法不同可分为:

垂带踏跺

带“御路” —高等次

不带“御路”—中等次

如意踏跺

—低等次

礓礤

—一般用于推车

2) 台阶的理性化特点 • 踏道坡度

宫殿踏道坡度

第宅踏道坡度 • 垂带石的端部做法

三、栏杆:台基的栏杆—台基较高时设勾栏 1.作用:防护安全、分隔空间、装饰台基、丰富剪影、尺度标志 2.构成形式的分类:有两种 • 梁思成分成三种: I.“用望柱及栏板者” II.“用长石条而不用栏板者” III.“只用栏板而不用望柱者” • 刘致平分成六种:

寻杖栏杆,栏板式栏杆,機子式栏杆,罗汉栏板,石坐凳栏杆,木石栏杆

3.宋、清时期栏杆的比较

宋式

清式

分件构成 构件之间打榫卯

除望柱、地栿外其余都制成一体的栏板 构件多,分件多

构件少、分件少

体量

望柱之间距离大, 望柱之间距离小,栏板

缩小

寻杖细长

寻杖粗壮

通透度大

通透度小 风格

清秀、清快、苗条 庄重、稳定、强劲

木材质的权衡

真正石材的权衡

4.抱鼓石 1) 做法 2) 作用 顶住栏杆,保持其持久稳定

美化栏杆尽端造型 3) 灵活性 :夹角可大可小

四、月台:台明的延伸—高等级的建筑才有 形制上区分为 1.正座月台

位于房身基座前方,适合庭院中心居主体地位的殿屋使用

“露明高,按房身下台基露明高,除一踩高五寸余即是。”

2.包台基月台

把基座前半部正侧面全包合的月台。适合门屋、门殿之类的建筑

“高按门台基露明高折半。再地势跌落,临时酌定。”

第三节 台基的组合

一、单台组合体 :单一的基座与台阶、石栏的组合

二、月台组合体 :在单台组合体中增加了月台的组合。此时月台的形制与基座的形制完全一致。

三、重台组合体 :重叠台基的做法。

台基中的最高体制,只用于皇家最隆重的主体建筑

第三章 清式木构架形式 第一节 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1.抬梁式构架

• 梁柱支承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 • 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

• 特点: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

• 常见的几种形式

2.穿斗式构架

• 檩柱支承体系,靠穿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 多用于南方民间建筑 • 优点

1) 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 “横担千,竖担万” 2) 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 3) 简化了屋面用料

4) 简化屋檐的悬挑构造 5) 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 6) 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 • 局限性

1) 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 2) 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载

3.二者的互补机制 1) 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 2) 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

二、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根据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柱、山柱、角柱等等 角柱

檐柱:前后檐处除了角柱以外的柱子 中柱:处于脊下的柱子 金柱:其余的称金柱 山柱

童柱(瓜柱):没有落地的柱子 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等 大梁(大柁):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的檩数为准,如承九檩为九架梁,依此类推。 抱头梁(挑尖梁) 檩(桁)

与屋脊平行、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依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有斗栱之大木用桁,无斗栱之大木用檩

取名方式与柱的名称一致:檐檩、金檩 卷棚檩为双数 宋称:梁—栿

檩—槫 枋

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

有额枋、随梁枋、穿插枋、平板枋等 进深方向:随梁枋、穿插枋 面阔方向:如图所示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

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

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二者主要区分标志

大式有斗拱

小式无斗栱

大式有飞椽

小式无飞椽 大式有扶脊木

小式无扶脊木 扶脊木:被脊桩固定于檐桁上,截面为六角形

明清时期才出现

大式有角背

小式无角背

大式有随梁枋

小式无随梁枋

第二节 斗栱

一、斗栱的作用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支承挑檐檩 联结柱网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抗震 装饰作用 等级标志 模数作用

二、斗拱的组成(清代) 斗:双向开口

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

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全是十八斗 升:单向开口

槽升子: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以固定栱垫板.

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余的升都是三才升 栱

翘:垂直于立面的栱

横栱: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

瓜拱:短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

心瓜拱

万栱:长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

心万拱

厢栱:最里、最外的

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宋代时起杠杆作用,清代做假昂。 枋

正心枋:落在柱轴线上,承檐檩 挑檐枋:承挑檐檩

井口枋:承井口式天花板 拽枋:除上述外其他枋

里拽

外拽

三、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 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

四、斗拱的类别 根据部位:

柱头科—柱头铺作

清代平身科—补间铺作 宋代

角科——转角铺作 根据做法(清式)

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用于外檐和隔架 翘昂斗拱。常用于外檐

品字斗拱。用于楼房和城楼平座之下或天花藻井四围 隔架科斗拱。用于室内梁、枋空档之间 镏金斗拱。用于外檐。等级最高

五、斗拱中的模数 宋代的材分制 清代的斗口制

第三节 雀替 雀替(宋《营造法式》中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与柱相

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

一、作用 • 增加挤压面 • 减少净距

• 改善节点构造,取得艺术上的过渡,美化了柱与枋的

关系

二、历史的演变

第四节 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木构架的技术特点

木构架是梁柱支撑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

梁柱框架体系

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宫殿、民居、亭子) 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北方、南方) 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石材、竹、土) 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轻巧、浑厚) 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 优点: 易设计 易建造

易备料、雇工 易普及 水平有保证

缺点: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达到高度成熟水平

二、木构架的技术局限 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

梁架之间缺乏联系(榀与榀之间) 梁架和基础结合得不密切 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 耐久性差:水、火、虫

第四章 木构架建筑的屋顶 第一节 屋顶的种类

屋顶的构成要素:脊、庇 庇

形态:以凹曲面为主要特征 组成:

底层:椽条、望板、苫背

面层:瓦 瓦

按材质分:琉璃瓦、布瓦

按色彩分:青灰色,黄、绿、蓝、黑等色

按铺瓦方式分:筒瓦屋面、仰瓦灰梗屋面、干槎瓦屋面、棋盘心屋面等

按用瓦情况分:满铺、剪边 屋顶铺瓦的不同形式

脊:是由于对庇的交接线和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 形态:呈线的形态 类别:

按所处位置不同分为正脊、垂脊、戗脊、博脊等 按其不同做法分为大脊、过垄脊、清水脊等 组成:脊身、脊兽 等级形制:

大式:吻兽、琉璃屋脊

小式:无吻兽、黑活屋脊

一、正式建筑的屋顶 硬山顶 悬山顶 歇山顶 庑殿顶

宋代屋顶的名称 庑殿顶—四阿顶 歇山顶—九脊顶

厦两头 悬山顶—不厦两头 硬山顶—无

二、杂式建筑的屋顶 攒尖顶 盔顶 盝顶 勾连搭 组合式屋顶 杂式建筑的屋顶 攒尖顶

四角攒尖顶—四垂脊,圆攒尖顶—无垂脊

三、卷棚式 卷棚硬山 卷棚悬山 卷棚歇山

庑殿顶没法做卷棚

四、重檐 重檐庑殿 重檐歇山 重檐攒尖

五、屋顶等级(正式建筑而言) 重檐庑殿 重檐歇山 庑殿(单檐) 歇山 卷棚歇山 悬山 卷棚悬山 硬山 卷棚硬山

第二节 屋顶的形态和作用

一、形态

二、作用

一、形态 深远的出檐 凹曲的屋面 反宇的檐口 翘起的翼角 突出的脊饰 丰富的瓦件

二、作用 1) 排水

《考工记》:“轮人为盖,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 2) 调节阳光

《西都赋》:“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 结构稳定

第三节 屋顶的构造做法

一、举折法和举架法 举折法(宋) 举架法(清)

二、出檐和翼角 出檐:“檐不过步” 翼角

三、推山、收山、挑山 举折法 举架法 翼角 嫩戗发戗

第四节 屋顶上的瓦件

一、屋面瓦件 板瓦 筒瓦 勾头 滴水

二、屋脊瓦件:分段烧制

三、吻兽:

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 正吻的演变过程

正吻是用来保护固定正脊两端木栓的构件

鸱吻

龙吻 清代龙吻

清代正吻各部件名称 仙人走兽 屋面瓦件

第五节 对屋顶的评价

一、屋顶反映的传统

二、屋顶的性格序列

三、屋顶的形态构成机制

一、屋顶反映的传统

(一)理性传统:指功能需要、工程技术、审美要求的三者有机结合

例1 凹曲屋面与构架特点 例2 垂脊的厚薄做法

(二)惰性传统:指某一构件的出现之初,其既有功能需求,又符合审美要求,发展到后来,从功能、技术上不需要了,但还被保留下来,变成了虚假的构件 • 功能语义

文脉语义 •

结构语义

等级语义

例2 垂脊的厚薄做法

二、屋顶的性格序列

庑殿顶性格——宏大、壮观 歇山顶性格——华丽、丰美 悬山顶性格——舒放、大方 硬山顶性格——朴素、拘谨 攒尖顶性格——高耸、活跃 变体:

卷棚——弱化了硬山、悬山、歇山的性格重檐——强化了庑殿、攒尖顶的效果

三、大屋顶的形态构成机制

(一)屋顶的单体形态

脊、庇活变与屋顶的派生型

(二)屋顶的组合形态

脊、庇活变与屋顶的派生型 脊变

正脊隐匿:卷棚顶 增脊 脊夸张 庇变 增脊

脊夸张:马头墙 庇变 单庇 不等庇 围合庇 缀庇 凹凸庇 扭曲庇 单庇 不等庇 围合庇 凹凸庇

(二)屋顶的组合形态 屋顶组合的发展历史 水平组合 正脊并联 正脊串联 正脊相交 竖向组合 重檐构成 重楼构成

重檐—重楼构成 竖向—水平构成 屋顶组合的发展历史 汉代屋顶组合丰富 宋、金达到鼎盛期

明清回归至以基本型为主 汉代屋顶 宋、金屋顶 明清屋顶 正脊并联

指参与组合的屋顶正脊呈并联状态 屋檐勾连 并联式抱厦 翼角对接 正脊串联

指参与组合的屋顶正脊呈串联状态 正脊相交

指参与组合的屋顶正脊呈纵横相交状态的组合关系 丁字相交 十字相交 转角相交 重檐构成

重檐是在基本型屋顶下部重叠下檐而形成的。 《营造法式》中列出两种重檐的做法

副阶式重檐:是通过周边加建廊屋而形成的。

缠腰式重檐:紧贴檐柱外侧另加立柱、铺作,挑出下檐。两种重檐的做法 重檐构成 重楼构成

重楼—重檐构成 竖向—水平混合构成

第五章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和用色 第一节 装修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第一节 装修(小木作)

一、装修的类别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一、装修的类别

外檐装修:用于室内外的空间分隔、围护。包括门窗、栏杆、大门

内檐装修:用于内部空间自身的分隔、围护。包括罩、博古架、天花板。

第一节 装修(小木作)

一、装修的类别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

流通:人、物品、阳光

防护:挡风、防寒、隔声 内部空间组织的基本手段

构成室内空间的界面 室内外装饰的重要构成 建筑性格的点染因子

文化内涵的信息载体

等级语义、习俗语义 第一节 装修(小木作)

一、装修的类别

二、装修的多元功能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三、装修的形态构成

门:古称双扇为门,单扇为户,后世统称为门。 构成 门的种类

门的形象放大机制

隔扇(门隔扇、窗隔扇) 构成

隔心的密棂构成机制 罩

种类 门的构成

槛—水平横向的构件。根据其位置分为上槛、中槛、下槛 框—垂直竖向的构件。抱框、门框 门钉—可用

9、

7、5路 门簪—可做2或4个

门枕—有木、石两种。门枕木、门枕石 门的构成 2)门扇的种类

实榻门

板门 棋盘门

撒带门

屏门 屏门

3)门的形象放大机制 隔扇的构成

殿屋屋身的围护构成 2)格心的密棂构成机制平棂构成 曲棂构成 菱花构成

格心构成示意图 如意纹 碧纱橱 几腿花罩

第五章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和用色 第一节 装修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一、木构架建筑用色的特点

二、彩画

一、木构架建筑用色的特点 四种用色类型

宫殿建筑—浓郁型

园林建筑—淡雅型

乡土建筑—质朴型

寺庙建筑 群体建筑用色特点 单体建筑用色特点 宫殿建筑 园林建筑 乡土建筑 寺庙建筑

群体建筑用色特点

大面积的无彩色系烘托小面积的有彩色系 强调用色的等级观念

《春秋谷梁传》“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

士 。”

东 南 中 西 北

木 火 土 金 水

春 夏

秋 冬

青 赤 黄 白 黑 “衣正色,裳间色。” 单体建筑用色特点 善于把握冷暖变化 用色既单纯又丰富 善于处理辉煌效果

红绿相间

金朱交错

青绿点金 善于把握冷暖变化 用色既单纯又丰富 红绿相间 金朱交错 青绿点金

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用色

一、木构架建筑用色的特点

二、彩画

二、彩画: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

(一)清代官式彩画:是当时建筑管理部门按照当时的等

级制度直接组织官式工匠制作的一种定型的彩画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二)地方彩画:是民间工匠在不违背当时等级制度的前

提下,施绘于民间建筑上的一类比较活泼自然、不拘泥程式的彩画

和玺彩画(上伍彩)

是清代的最高等级彩画,主要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主

体建筑.主要以运用 形构成彩画大线为突出特征.

基本格局

纹饰题材:遍绘龙纹、凤纹、西番莲纹及吉祥草纹 设色 绘法与等级

三大段:箍头、藻头—枋心—藻头、箍头 设色

以蓝绿色为基调,左右蓝绿相间,上下蓝绿对调 绘法与等级 绘法:

龙和玺,凤和玺,龙凤和玺,龙凤枋心西蕃莲灵芝藻头和玺,龙草和玺 等级:

第一等级:龙和玺

第二等级:龙凤和玺,龙凤枋心西番莲灵芝藻头和玺,凤和玺

第三等级:龙草和玺 龙和玺 龙和玺 龙和玺 凤和玺

龙凤和玺彩画 龙草和玺 龙草和玺 龙草和玺

旋子彩画(蜈蚣圈,学子,旋子) 布局:与和玺彩画基本相同,只是藻头部位以岔口线、皮条线取代圭线、圭线光

纹饰题材:藻头,枋心,合子 绘法与等级

可细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7个档次

布局及纹饰题材 藻头处理 金琢墨石碾玉 金琢墨石碾玉 烟琢墨石碾玉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雅伍墨旋子彩画 雅伍墨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源出于江南苏州一带,传至北方进入宫廷即成为官式彩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可分为早中期官式苏画和晚期官式苏画 有包袱式、枋心式、海墁式三种苏画 清中期枋心式苏画 清中期枋心式苏画 清中期枋心式苏画 清中期包袱式苏画 清中期包袱式苏画 清中期包袱式苏画 清中期海墁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包袱式苏画 清晚期枋心式苏画 包袱 包袱 包袱

清晚期枋心式苏画 清晚期枋心式苏画 彩画现象分析

旋子彩画与和玺彩画统称殿式彩画(梁思成) 殿式彩画与苏式彩画的比较

殿式彩画:采用程式化的象征画题

苏式彩画:采用写实画题 殿式彩画: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

苏式彩画:突破构件的结构逻辑 殿式彩画:严格运用平面图案

苏式彩画:热衷于立体图案和退晕的效果 原因:建筑的不同性格对彩画有不同的要求 殿式建筑:庄重、规整、凝重的格调 苏式园林建筑:活泼、轻松、欢快的性格

(二)地方彩画

南、北方地方彩画的比较

在绘制内容方面:南方侧重用图案化和编制锦纹,线条比较纤细,颜色比较淡雅;北方喜绘写生画,线条比较粗壮,颜色崇尚艳丽

在绘图方法方面:南方因地制宜;北方有一定规制 苏州地方彩画 山西地方彩画 山西地方彩画 山西地方彩画 辽宁地方彩画 黑龙江地方彩画 黑龙江地方彩画

第二篇 原始社会建筑与奴隶社会建筑 第六章 原始社会建筑

(远古~公元前2100年)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住所

(几十万年前~一万年前)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活动 (约1万年前~公元前2100年)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住所

“住所”—没有建筑,只有住的行为 我国旧石器时代主要以天然石洞为住所

我国最早的住所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距今约50万年) 特点:

哈尔滨阎家岗骨骼建筑遗址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活动 包括三支古文化

古代文献相关的记载: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有巢氏”

《墨子·辞过》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礼记》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家语·问礼篇》注曰:有柴谓橧,在树曰巢 《孟子》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文献表明原始建筑存在着“巢居”与“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

一、南方古文化(巢居)

二、中原古文化(穴居)

三、北方古文化

一、南方古文化 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中的“京”字

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巢居发展的序列(杨鸿勋) 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中的“京”字 巢居发展的序列

二、中原古文化

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会) 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 穴居的形态

穴居是最适合黄土地带的原始构筑方式 穴居的发展过程 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聚落遗址复原示意 临潼姜寨聚落遗址示意 郑州大河村F1~4 西安半坡聚落遗址复原示意 西安半坡F1大房子 西安半坡F24 郑州大河村F1~4 龙山文化

父系氏族时期建筑的演变特点 建筑形态变化: 出现了私有的窖藏 技术发展

地面建筑的比重上升 白灰面的推广

土坯比例推敲合理(40×20×10㎝) 夯土

穴居的形态 原始横穴

宁夏海原林子梁遗址F13 深袋穴

河南偃师汤泉沟遗址H6 半穴居

穴居是最适合黄土地带的原始构筑方式

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黄土地带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 适合于黄土地带干燥的气候特点

对黄河流域的寒冬能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 易于施工,减法空间,耗费材料最省 穴居的发展过程

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两种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黄河流域—土文化 长江流域—水文化

它们都朝向地面建筑发展,成为木构架建筑发展的主要渊源

它们又各自延续着有生命力的原始形态

三、北方古文化

辽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是国内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祭祀建筑 第七章 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夏、商、西周和春秋为奴隶社会(郭沫若) 奴隶社会出现了:

第七章 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第一节 《考工记》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节 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

第一节 《考工记》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反映了奴隶社会后期城市规划所取得的成就 反映了为奴隶主服务的规划思想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反映出规划中的“择中”的思想意识 《荀子》 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吕氏春秋》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

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道路)不必平以准。”

“凡士者近宫,不士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因势论” 临淄齐城遗址 燕下都遗址 邯郸赵城遗址 临淄齐城遗址 燕下都遗址 邯郸赵城遗址

第二节 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

一、茅茨土阶

二、瓦屋

三、高台建筑

四、奴隶社会时期建筑的演变特点

一、茅茨土阶 —华夏文明第一殿 表明: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单体殿屋已存在“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庭院构成形成廊院式布局

二、瓦屋 两个实例:

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召陈建筑遗址 瓦的出现 瓦出现的意义 瓦的演变

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召陈建筑遗址 瓦的出现

有各式板瓦、筒瓦,有的带柱状瓦钉,有的带瓦环 根据瓦的式样可推断当时的屋顶形式: 保温屋面 不保温屋面

召陈建筑遗址的瓦件 瓦出现的意义

提高了屋面的防水性能 推动了木构架的发展 改善了建筑的造型、面貌 意味着陶质材料走入建筑领域 瓦的演变 由大到小 由精致到粗糙 由雕饰到上釉

由多种规格到少数规格

三、高台建筑

商、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一股“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潮流

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筑之,数年乃成。

《孟子·尽心篇》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中山王陵园全景想像复原图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中山王陵园全景想像复原图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三、高台建筑 高台建筑的特点

产生高台建筑的原因: 防卫上和审美上的需要

到汉代以后被淘汰掉的原因: 高台建筑的特点

以土台为核心,其外包上木构建筑

木构本身并不大,结构也简单,但外观效果感觉很大 夯土工作量很大

形体很大,但空间不大 上下层的结构没有关系

层层落地,每层都可走到室外

四、奴隶社会时期建筑的演变特点

从构筑技术看,夯土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并创造了大体量的台榭建筑

在木构技术方面,已开始运用斗拱,已能制作带边挺、抹头的板门,连接木构件的节点—榫卯已做得很精巧 屋顶形式已有两坡顶、攒尖顶和“四阿重屋”

建筑装饰在涂饰、彩绘、雕刻、壁画等方面都有进展 西周青铜器 战国方案

西周青铜器兽足方鬲 战国木构榫卯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晚商偶方彝 绍兴战国墓出土的小铜屋 殷墟出土虎首人身大理石雕像 凤翔出土的春秋铜构件—金 战国半瓦当

商、战国时的家具

第三篇 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

宫殿、坛庙、陵寝、民居、寺庙、园林

 第八章 封建社会的宫殿建筑

第一节 宫殿建筑概述 第二节 北京故宫 第一节 宫殿建筑概述

一、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

二、宫殿型庭院的主要特点

三、唐长安大明宫

一、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 “茅茨土阶”的阶段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三朝五门”(周代) 三朝:外朝、治朝、内朝 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晋、南北朝:东西堂制(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常朝。始于西汉),三朝

隋:三朝五门,东西堂制至隋代结束

唐: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宫阙制,大花园 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殿,广场

元:千步廊,金水桥,工字殿,石桥,棂星门 明清:千步廊,金水桥,三朝二宫

二、宫殿型庭院的主要特点 严谨的平面布局 庞大的空间体量 完整的庭院空间 森严的等级规范

三、唐长安大明宫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傅熹年复原) 大明宫麟德殿(杨鸿勋复原)

大明宫玄武门、重玄门(傅熹年复原)

• 大明宫遗址 •

大明宫含元殿

大明宫麟德殿

大明宫玄武门、重玄门

重玄门

第二节 北京故宫 故宫总平面图 金水桥及**

清朝末年的**及其门前狭长的广场 华表

午门——阙门形制 午门——阙门形制 午门 午门正楼 午门匾额彩画 午门雁翅楼 午门左掖门

午门大门正在打开 午门北面 午门马道 午门夜景

从太和门望午门 外朝部分 组成: 太和门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文华殿、武英殿 太和门

太和门夜景 太和门广场

太和门前的金水河 太和门前铜狮 从太和门望太和殿 三台的第一层台基 太和殿 太和殿夜景 太和殿内景 太和殿宝座 太和殿藻井 太和殿内檐彩画 太和殿内天花 太和殿大吻 太和殿脊兽 中和殿与保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保和殿山花结带 内廷部分 中路: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东西后宫:东六宫,西六宫

养心殿 东路:

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西路:

慈宁宫,慈宁花园

寿安宫,寿康宫 其他:

斋宫,东五所,西五所

南三所 乾清门 乾清门

乾清门御门听政 清晨的乾清门广场 乾清门前鎏金铜狮 乾清宫 乾清宫

乾清宫前铜鼎 社稷亭 乾清宫内景 正大光明匾 乾清宫东暖阁 交泰殿 交泰殿格扇 格扇局部 交泰殿内景 坤宁宫 坤宁宫内景 坤宁宫内景

坤宁宫灶间

坤宁宫锅灶和灶王神位 洞房喜字门 坤宁宫洞房全景 坤宁宫喜床、百子帐 洞房内陈设 养心门 养心殿 东暖阁

养心殿内藻井 御花园香炉 御花园一角 御花园顺贞门 顺贞门夜景 钦安殿外景 钦安殿内景 军机处内景 储秀宫 储秀宫檐角 储秀宫前廊

储秀宫前檐廊内天花

储秀宫的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 储秀宫游廊 储秀宫明间宝座 皇极门全景 宁寿门

宁寿门旁八字墙 皇极殿 皇极殿外 皇极殿内 皇极殿藻井 皇极殿御路 乾隆花园禊赏亭 乾隆花园禊赏亭 故宫的特点

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

采用了宏大的规模(72万㎡) 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 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 故宫的人力、物资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

人工 十万工匠,百万夫役 “动辄百万” 木 太和殿5200立方米

“一树出山,用夫数千” “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木稍转折,骨肉为泥者不知多少人” 砖 山东临清

石 北京房山 河北曲阳

第八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宫殿建筑

第九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坛庙建筑

第九章 封建社会的坛庙建筑 第一节 坛庙建筑的产生 第二节 坛 第三节 庙

第一节 坛庙建筑的产生 起源于祭祀活动 祭祀自然神 祭祀祖先 先贤祠庙

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明制庶人无家庙,

仅在居室中设二代神主。

帝王宗庙

前朝后寝之制 官员家庙

第二节 坛

一、坛的类别

二、北京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三、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

一、坛的类别

天坛—祭昊天上帝神 地坛—祭皇地神 日坛—祭大明神 月坛—祭夜明神 社稷坛—祭社神、稷神

祈谷坛—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先农坛—祭先农、山川诸神 先蚕坛—祭先蚕神 太岁坛—祭太岁神 天神坛—祭风云雷雨诸天神 地坻坛—祭五岳、五镇、四海、四渎诸地神 北京地坛(方泽坛) 北京社稷坛 社稷坛五色土

二、北京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北京明清天坛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祭天活动中,不断发展、

演变,而最后形成的一座体系完备、规模宏大的为帝王专用的祭祀场所

每年用两次:孟春祈谷,冬至祭天 位置平面布局 建筑组成 坛墙 圜丘组群 祈年殿组群 丹陛桥 斋宫

神乐署、牺牲所 坛墙 天坛鸟瞰 圜丘组群 圜丘台基

圜丘外壝墙及棂星门 由棂星门向内望 圜丘局部 圜丘石阶 皇穹宇鸟瞰 皇穹宇大门 皇穹宇

皇穹宇室内神位 祈年殿组群

由丹陛桥望祈年殿 祈年殿全景 祈年殿前门 祈年门 祈年门局部 祈年殿 祈年殿立面 祈年殿局部 祈年殿内部 祈年殿天花藻井 丹陛桥 斋宫

位于轴线的西侧

内含无梁殿的正殿、五开间的寝宫和钟楼、铜人亭、奏书亭等 斋宫正门 斋宫侧门 斋宫正殿 斋宫前殿明间 斋戒铜人亭

斋宫外防卫沟及护卫房 神乐署、牺牲所 两组附属性建筑

神乐署——演习礼乐

牺牲所——饲养祭祀用的牲畜

三、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 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

960m×760m,是北京故宫的四倍 中轴线偏东 建筑形象的表现

通过使用纯净的色彩来表现天

用蓝色象征天 创造崇天的境界:

两点一线——圜丘、祈年殿、丹陛桥:用台基抬高

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体现“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中轴线偏东

以建筑形象来表现天 以圆象天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谷坛及外壝墙 扩大建筑形象

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

通过高台基、重檐屋顶来扩大建筑形象 运用一系列象征手法来表现天 数字的象征

几何图形的象征 天圆地方 方位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3)方位的象征

坐北朝南——最高等级 坐西朝东——次之 坐南朝北——再次之 4)色彩的象征 祈年殿的三重檐原为

上檐:蓝瓦——天

中檐:黄瓦——地

下檐:绿瓦——万物

体现“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不使用过多的建筑和超级的建筑体量,而采用超大规模的占地和超级的绿化

主轴线偏东,拉长了主入口到轴线的距离

运用虚扩的手法,强化建筑的高崇、宏大的形象 以境界取胜 第三节 庙

一、北京太庙

二、山西太原晋祠

三、曲阜孔庙

一、北京太庙 北京太庙平面 北京太庙入口 庙门 戟门 正殿

正殿室内彩画 前、中、后三殿 中殿及后殿 六角井亭 六角井亭脊兽 六角井亭屋顶结构

二、山西太原晋祠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悬瓮山麓.

原是奉祀周初古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寺庙.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姜氏建造圣母殿,奠定了晋祠的新格局.晋祠鸟瞰 叔虞祠 水镜台

金人台上铁人 献殿前牌坊 献殿 献殿斗拱

圣母殿、鱼沼飞梁 圣母殿、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构架

圣母殿平、立、剖面 圣母像

东西次间侍女像 智伯渠

三、曲阜孔庙 门前棂星门 庙前太和元气坊

圣时门前左右二坊之一—德侔天地坊(明) 圣时门 圣时门立面 弘道门 大中门 同文门 奎文阁 奎文阁斗拱 奎文阁上层侧面 奎文阁立面 奎文阁剖面 金代碑亭梁架

俯视大成门、大成殿 杏坛平面

大成殿(雍正重建) 大成殿前檐石刻龙柱 大成殿前廊天花

大成殿内孔子像及其陈设 寝殿

寝殿内孔夫人神位

第十章 封建社会的陵墓建筑 第一节 陵墓建筑的概况 第二节 明十三陵

第一节 陵墓建筑的概况

一、陵墓建筑的意义

二、陵墓建筑的组成

三、陵墓建筑的发展过程

一、陵墓建筑的意义 侍奉意义——前朝后寝

祭祀意义 荫庇意义

强化皇权的意义 防盗的意义

二、陵墓建筑的组成 地上陵体 地下部分 陵园建筑 地上陵体

早期顶是平的,没有坟体

周代:产生祭祖,出现坟冢、封土坟头,后来演变为三种形式且建筑化:

方上:(秦汉)以人工夯土建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为方上

依山为陵:(唐以后)以正方的神墙围隔,四向辟神门 圆形宝城宝顶:(明清以后)地面建筑走向人工化 地下部分 木椁墓室:

木枋构成:先做一大棺材,再把装人棺材放进去 黄肠题凑:黄肠-柏木心,题-头,凑—聚 砖石墓室:

砖拱技术 陵园建筑 祭祀建筑:

献殿、享堂

前朝后寝 神道:

石象生、牌坊、门阙

三、陵墓建筑的发展过程 早期:

《礼记》 墓而不坟

《周易》 不封不树

汉武帝茂陵遗存

卫青及霍去病墓远望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马上踏匈奴石刻 霍去病墓石马 霍去病墓石象 霍去病墓石兽 霍去病墓石兽

河南洛阳西汉空心砖墓内部 唐代陵墓

唐陵的形制可分为两类:

“封土为陵” ——献、庄、端、靖四陵 “依山为陵” ——其余14陵 乾陵远景 双阙遗存 西阙 神道石柱 石马 石狮

章怀太子墓甬道

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画青龙 章怀太子墓内甬道西壁画白虎 章怀太子墓内壁画 永泰公主陵

永泰公主墓内壁画 永泰公主墓内壁画 宋陵石象生 神道 方上

神道驭马官 神道驭象蕃臣 立象 瑞禽图 石兽、石羊 文臣 武臣 蕃臣像

第二节 明十三陵

一、十三陵的概况及选址

二、十三陵地面建筑的分类

三、长陵布局

四、定陵地宫

五、对长陵的评析

一、十三陵的概况及选址

十三陵以明成祖的长陵为主陵,第次营建了献陵、景陵、峪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共十三座帝陵。历时236年,先后安葬了明代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和一位皇贵妃。

长陵始建于成祖在位之初。永乐五年,皇后徐氏崩,朱棣派礼部尚书赵羾及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到永乐七年,定址于现在的陵区,封其山为“天寿”。

二、十三陵地面建筑的分类

十三陵地面建筑形制,基本上仿照南京孝陵 大体可分为三类:

皇帝生前修的陵。时间长、规模大

长陵—十八年,永陵—十二年,定陵—六年

皇帝死后修的陵。时间短、规模小

献陵—三个月,峪陵—四个月,茂陵—八个月

生前死后都没有建陵 思陵—规模最小

三、长陵布局 陵区神道建置 陵区内布局 陵区神道建置

位于天寿山主峰下,依山顺势修筑神道,长达七公里,构成整个陵区的主轴线

始建于永乐年间,后经几代增建修筑,直到嘉靖朝才基本完成

大石牌坊——大宫门(大红门)——碑亭——石像生——棂星门(龙凤门)

明十三陵大石牌坊 大石牌坊柱基座 大红门 碑亭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碑亭四周华表之一 石望柱 神道 象 麒麟 马 文官 武官 棂星门 陵区内布局

在十三陵中,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

以天寿山主峰为背景,平面布局仿“前朝后寝”,由三进院和其后的圆形宝城组成 长陵鸟瞰 陵门 陵门脊兽 祾恩门 祾恩门全景

祾恩门石阶踏道侧面 祾恩殿 祾恩殿室内 室内构架 二柱门

石五供及方城明楼 方城 宝顶

四、定陵地宫 定陵地宫前殿 后殿

五、对长陵的评析 重视组群与地形结合

“尚无”思想与“以少总多”的手法 调用建筑和雕塑相结合的手段

第十一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民居建筑 第十一章 封建社会时期的住宅建筑

第一节 传统民居的概况

一、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二、传统民居的特点

一、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乡土环境

乡土材料 乡土技术

民间工匠

乡土民俗

乡土经济

二、传统民居的特点 大量性 地域性 多样性 活化石

第二节 各地区民居的多元形态

一、北京四合院

(一)北京四合院的构筑形态 构成要素 大门 垂花门 组合形式

(二)意义 构成要素 大门

大门外八字墙

(二)意义

反映了封建社会家长制家庭的生活方式

大家庭聚居、小家庭相对独立 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 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了伦理的秩序

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重视生态环境 二 晋陕窄院

四、云南民居 云南“一颗印”

云南“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

五、客家土楼 大家族聚居: 几种类型: 围垅屋 福建土楼

六、闽粤天井院

主要环境特点:气候湿热 两种基本型

两种基本型及其组合方式 广东潮州弘农旧家 福建泉州金鱼巷李宅 广东揭阳县港后巷某宅 厅井

八、西南干阑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海南等省,是傣、壮、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住屋形式。 基本特征:楼面架空

作用:避免贴地潮湿、有利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便于防洪排涝 傣族高楼干阑 景颇族低楼干阑

九、蒙疆毡包

居住在内蒙古、新疆辽阔草原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的广大牧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圆形的、便于拆装、迁移的活动房屋

毡包透视

十、西北窑洞

黄土地带,地跨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等省。黄土土质粘度高、粘聚力、抗剪强度较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

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三种基本类型 靠崖窑 天井窑 天井窑

环境特点:气候严寒、干燥少雨,盛产石材,缺乏木料 构筑特点: 三种基本形式

天井式 廊院式

环境特点: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山多水多 构架形式:以穿斗式为主 几种类型:

三间两搭厢、“对合型”四合天井院、三间两搭厢的串联和背靠背的组合、十三间头

“对合型”四合天井院

三间两搭厢的串联和背靠背的组合 十三间头

用十三间头拼联的组合体

环境特点:黄山绵延、丘陵起伏,山地占十分之九。地狭土瘠,田少民稠 主要特点:

“四水归堂”天井院旁加窄长形附院 歙县呈村降村李宅

第十二章 寺庙建筑(佛教)

第一节 寺庙建筑概况

第二节 寺

第三节 塔 第一节 寺庙建筑概况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二、寺庙建筑概况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二、寺庙建筑概况

寺庙建筑庭院构成的自由度较大 寺庙建筑往往形成了寺庙区 寺庙建筑是多功能的建筑 寺庙建筑的寿命很长

寺庙建筑是外来文化的载体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早期佛教建筑保存下来的极少:

砖塔—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北魏正光四年(523)] 木构佛殿—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第二节 寺

《营造法式》中的两种构架型式

一、南禅寺大殿

二、佛光寺大殿

三、蓟县独乐寺

 石窟

《营造法式》中的两种构架型式

一、殿堂型、殿阁型构架

二、厅堂型、厅阁型构架

二者比较

一、南禅寺大殿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中唐时期建造,是一座禅宗寺院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一、南禅寺大殿

二、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的佛光山中。 ——容晚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墓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瑰宝的第一寺

二、佛光寺大殿 平面:

面阔7间,长34米;进深4间,深17.66米 柱网:“金箱斗底槽”形式 正面中部五间设板门

二、佛光寺大殿 构架:

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左、右、后三面包砌厚土坯墙,稳定柱网 形成明、草两套梁栿 采用“叉手”和“托脚” 斗栱用“材”已标准化

殿内空间层次丰富,处理成熟

二、佛光寺大殿

生起(升起):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两端的角柱逐渐增高,形成檐口的缓和曲线。(2寸) 侧脚:外槽柱子柱脚处微出向外。

二、佛光寺

明栿:没有吊顶的室内露明可见的栿。

做工精致细腻

彻上明造:建筑物室内没有平闇,梁架完全露明的做法 草栿:在上部看不见的栿。

制作潦草

二、佛光寺大殿

叉手(叉首):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间斜置的构件 明清被淘汰掉,改用脊瓜柱

托脚:下一层梁梁头和上一层槫间斜置的构件

二、佛光寺大殿 外观:

平缓挺拔的屋面 深远舒展的出檐 造型遒劲的鸱尾 微微凹曲的正脊 雄大有机的斗栱

三、蓟县独乐寺

位于天津城内蓟县城内西街 山门:辽统和二年 观音阁:辽统和二年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平面: 金箱斗底槽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立面: 台基低矮 入口宽大 水平分割 九脊屋顶 比例严谨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剖面:

典型的殿阁型构架

水平分层(外观两层,内部三层) 内、外槽柱子处理不同 叉手、蜀柱并存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剖面: 空井处理:

从上到下依次为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

三、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观音阁: 抗震处理:

整体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

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 采用多种斜向构件 “柔性构造”的斗栱 第三节 塔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二、嵩岳寺塔

三、应县木塔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一)塔的渊源

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作stupa,曾译作窣堵波、浮图、佛

图、浮屠等

最初用来埋佛的舍利子。

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五代) 河南登封少林寺墓塔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二)塔的分类

按形式分:

①楼阁式塔②密檐塔③喇嘛塔④金刚宝座塔⑤亭阁式塔⑥花塔 ⑦ 过街塔和塔门

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体型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 多层楼阁的形式

③喇嘛塔(覆钵式塔) 主要流行元代以后 ④金刚宝座塔 ⑤亭阁式塔

喇嘛塔与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 外形象亭,单层,有时加建小阁。 ⑥花塔

塔身上半部装饰繁复,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 数量不多,造型独具一格。 ⑦ 过街塔和塔门

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通行。 元朝开始出现。

北京居庸关过街塔塔座(元)

二、嵩岳寺塔

位于河南登封市,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塔的实物,也是唯一一座平面十二边形的塔。

——标志着中国砖构技术的重要进展和融合外来文化,创造中国式密檐塔达到了成熟水平

二、嵩岳寺塔

三、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中心,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 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全木构的木塔,是世界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67.31米)

三、应县木塔

经历九百多年漫长岁月,风力大,地震带上,经历现代战争,依然屹立。其优良结构性能是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的结果:

八角形平面 大尺度底层副阶 双层套筒式

殿阁型构架(9个铺作层) 尽量少用大料,多用小料 包砌厚砖土墙 佛像的设置:

一层:释迦坐像(11米) 二层:一佛四菩萨 三层:四方佛

四层:一佛两菩萨二弟子 五层:一佛八菩萨 外观:雄壮华美

横向分割:6层屋檐、4层平坐、2层台基 体量敦厚硕壮 总体轮廓恰当收分

装饰华美

第18篇: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专题

1.木结构存在的优势和缺陷 a.资源丰富,便于加工b.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墙倒屋不塌”空间灵活性大c.抗震性能好 榫卯柔性连接缓冲外力d.施工模数化e.方便修缮、搬迁缺陷a.木材越来越少b.火灾的损害c.空间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 2.木结构建筑的类型:抬梁式:沿房屋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形成一组木构架。穿斗式:沿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形成一组组的构架。井干式: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形成房屋的壁体。

3.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的岩洞;具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遗址主要有长江流域巢居发展来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穴居发展来的木骨泥墙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和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村遗址(半穴居向地面建筑发展)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出现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形,原始社会末期出现装饰:白灰面层(防潮、清洁、明亮)

4.奴隶社会建筑 夏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末都城斟*(早期封闭庭院) 商 奴隶制下的等级制度对建筑有了新的要求——宫殿、陵墓;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西周 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期遗址(我国已知最早的四合院实例),瓦的发明,三合土抹面,斗拱的雏形 春秋 瓦的普遍使用,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砖的出现,铁器的使用

5.封建社会建筑 战国 城市建设的高潮,齐国临淄

赵国邯郸

魏国大梁,城市不再是诸侯间的堡垒,而是工商业的大都会;宫室——高台建筑;铁制工具广泛使用——榫卯更精细;瓦广泛使用(筒瓦、板瓦),出现装饰用砖, 陶制漏斗、管道形成排水系统;大型建筑工程—都江偃:秦国蜀都郡守李冰父子修筑,有泄洪和灌溉两大功能,长城建筑理论—齐国官书《考工记》 秦 秦始皇陵(骊山陵)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遗址;阿房宫——写仿六国宫殿 汉 木构技术成熟;斗拱普遍使用且功能明确;屋顶形式丰富,板梁结构、拱券结构发展,多用于地下墓室;三国、晋、南北朝 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建筑出现的形式最多;山水园林建设的转折点,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发展。隋唐至宋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隋 河北赵县安济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可减轻桥的自重,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 唐 建筑特点(气魄雄伟严整而又开朗):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都料);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结构、构造达到和谐状态,形式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最早木构,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唐代建筑色彩以暖色为主,温润明朗。五代 材料上发展砖木混合结构。北宋 建筑的发展趋向定型化、制度化,是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也限制之后建筑的发展。李诫《营造法式》 木构建筑的重大发展:模数单位:小的构件取分,大的构件用材;模数制:“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宋代建筑的发展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结构打破唐以前封闭的里坊制,代之以开放的新街市);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增加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建筑装修和色彩有很大发展(装饰风格由唐代的豪迈转向婉约);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最高砖石塔)最早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园林兴盛(北宋:注重个人趣味 南宋:与环境结合,形成因地制宜的造园手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表现的为汴京(北宋东京)街景。辽 承接唐末文化——唐风 佛塔以密檐塔为主,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唯一的木塔)天津蓟县独乐寺 金 既有北宋纤丽,又有辽代色彩和少数民族特色 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元 元大都:中国古代最符合礼制规范的都城;城市景观方面,创造大片水面作为皇家苑囿;木构建筑草率(采用天然弯木,做木构件;采用大额;强调柱梁直接交接,斗拱功能减弱;“减柱造”(在祠庙殿宇中大胆的抽去若干柱子))宗教建筑发展:出现类型丰富的塔,特别是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

道教建筑:山西永济永乐宫建筑群

伊斯兰教:泉州清净寺

明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面更加广泛;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官僚地主私园

现秩序、等级、尊卑;分析:有轴线,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内向; 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坎宅巽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二门——垂花门;院子,重要的家庭聚会中心,环境气候调节的场所

尔工匠阿尼哥设计),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塔下为五层金刚宝座,上为五座密檐小塔,塔内砖砌,外包石)和小乘佛教的佛塔。

31.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魏)石质好,全用雕刻,不用塑像和壁画。

风格:建筑外部风格简单,色彩为灰色;评价:防风沙,防噪音,防干外来文化影响较多,希腊柱头、卷草等纹样。早期平面椭圆形,穹窿顶,

前壁开门,后壁中央雕巨大佛像,布局局促;后期平面方形,较大的分扰;私密性差,建筑密度低

前后二室,窟顶采用覆斗形或平棋天花。

14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生土建筑:未经焙烧的原土(窑土、夯土、土坯砖)3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北宋)延续时间较长 最大的佛洞奉先寺 土楼:夯土建筑 特点:外观:封闭、以防卫;内部:主要使用空间,开33.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东晋)

敞;夯土技术:当地土质属红壤,质地黏重,韧性大,山地又盛产硬木34.砾石,不宜雕刻,以泥塑和壁画为主。

3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和竹林,作为建筑的骨架和拉筋;糯米红糖为粘结剂。类型:一家一楼,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防卫功能

36.家园林主要特点规模大,选址在天然条件好的风景区;几个要素之间

基本特征:以祠堂为中心;平面格局采用中轴对称方式;。基本居住模式

的比例关系: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山之眉目,开面之处,主体建

是单元式住宅;圆楼——承启楼;方楼——遗经楼

筑在入口处设置;平面构图:主体建筑关系是几何关系,界面围合是拓

15.河南巩县窑洞 寒窑特点:没有建筑的建筑空间,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背景是大地(无限体),冬暖夏凉 剖面:形式由土质决定“土好顶圆,扑关系。既有皇家气势,又轻松。空间构图:都有主体建筑,视野收放

正对大水面,主体背后为幽深水面。面对大水面有观景设施,有对景的

土坏顶尖”下沉式窑洞的入口形式:台阶式,直通式,斜坡式,台阶坡

对象,成呼应关系。整个空间设计中有园中园。建筑形式与色彩:立面

道并行式 优点:冬暖夏凉,防火隔音,经济适用,少占农田 缺点:潮造型端庄,轴线关系,有皇家气势,色彩凝重,不象南方清淡。

湿阴暗,空气不流通,施工周期长 靠崖窑: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窑洞地37.北海手法:建筑——轴线平行与主轴线错位关系,利于表达皇家的气

坑院: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地

院,在地坑各壁再横向掘窑,氛,与宫殿有邻近性;水——拓扑关系和界面围合,视野的收与放;主

体——琼华岛——有丰富的轮廓线,在体量、竖向高度上占统治地位,地坑入口设坡道。锢窑:以砖或土坯在平地上仿窑洞砌筑的建筑。

既是被观,又是观景地点。多层次、多境界的追求。

16.唐代大明宫:出现了宫阙制(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38.明清私家园林布局的处理手法:将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都各有特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设阙。阙有两种:一种是独立阙,一种是门阙合一)

色,但又相互贯通,融为整体。要素分析堆山叠石“片山有致,寸石生

含元殿既是殿,又有阙的形式,称为宫阙制,其形制影响了明清宫门制

情”---可看、可游、可行、可居;理水以聚为主,主从有别;驳岸曲折有致,

度。宫殿后建后花园,以太液池为中心的苑囿,主殿为麟德殿。含元殿,

来龙藏而不露;水面划分;池岸与水平相平,建筑与水面接近建筑营构(厅堂

宣政殿,紫宸殿。

轩馆.榭舫.楼阁.亭.廊.墙)花木配置强调阴柔之美,强调丛配,强调寓意;

17.清北京宫殿历史背景:由蒯祥设计,集中前朝所有各种宫殿建筑形制

的特点。中轴线重合;千步廊;三朝五门两宫;御花园;午门采用宫阙室内装修;楹联、匾额

39.寄畅园选址成功,借景运用成功:锡山龙光塔,惠山作为园内假山的衬托

制。特色:功能齐全,结构严整(外朝:举行典礼、处理朝政、召见大

西边以山为主,将山水引入——八音涧东边以水为主留园:空间富于变化

臣的场所;内廷:帝室生活、居住区)承袭南京,继续发展 著称,东部以建筑为中心,进行院落组合,西部以水面为中心.拙政园:以景(“规制悉如南京,高敞壮丽过之。”)园林化和宗教渗入;建筑艺术成就:观层次丰富见长不足之处:西部三十六鸳鸯馆体量过大,西部水面过于平直 故宫中轴线亦为整个城市的主干线与中轴线,自永定门至大明门经宫殿轴40.名词解释(洁姐吐血整理) 线抵钟鼓楼;局部强化的处理(建角楼以壮观,建高台突出三大殿,运用黄色、红色、金色和龙凤图案,运用最高等级的数字和形制,通过一系列最高等级数字创造至高无上的皇权气氛)象征手法的运用(小品陈设,强调中央集权立法的意义,如嘉量、日晷、神龟、仙鹤等,文字象征)间有序转换(一是以门为媒介,贯穿整体秩序中,起空间限定、转换与渗透作用,同时门的型制也体现等级秩序;二是以廊庑为辅助,起功能划分、交通引导及衬托主体等作用;三是通过不同的屋顶形式,表达尊卑秩序,强化专制气氛。四是形体的大小、空间的开合对比反衬。竖向空间加横向广场,“一横一竖”,阴阳两极对比反衬,有节奏感的艺术,让人渐入佳境) 18.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祭祀先贤的祠庙

19.天坛布局祭天的圜丘、皇穹宇;祈祷丰年的祈年殿;斋宫;饲养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建筑语言:阴阳定律(祭天于南郊,就阳位;祭天圜丘,取其因高之义

威严、崇高、旷达)天圆地方(“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墙平面的上圆下方;内外坛墙的内圆外方;单体建筑采用圆形平面;重复使用,强化天的涵义数字、

天花: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藻井: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明架:暴露在外的梁架 隐藏在天花里的则为草架。

草栿:在平闇,平棋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

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一般形式为直梁。露出来的则为明栿,一般样式为月梁。

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另一种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叫平棊(即平棋),后代应用较广。

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 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

色彩数字(用阳奇之数、与天象有关的数字;祈年殿周长三十丈 (30天)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内柱:

四、十

二、二十四;圜丘:三层台面,每层之面径、台高尺寸皆金厢斗底槽:殿堂内部空间划分方法之一,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用

五、九作为基数或尾数)色彩(用青色代表天的纯粹性)强调环境的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单槽/双槽/分心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三区.用

作用(建筑只占1/20,强调天的纯粹性)对比手法的运用(方圆对比;

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

高矮对比;狭长与开阔的对比)

20.社稷坛东方青龙青土;西方白虎白土;南方朱雀红土;北方玄武黑土;都柱:厅堂平面中央尽设一个柱子 中心黄土

21.唐乾陵继承:秦汉特点 四周神墙,正中开门;南北朝:神道

移柱造:将若干柱子移位 减柱造:减少部分内柱

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外另加一圈回廊

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平面上各檐柱柱头向内倾斜 生(升)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当心间向两侧逐渐升高

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

礓嚓(应为足字旁):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挂侧砌,可以防滑,用于室外,66,J雀替:位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连接体之间的短木,减少梁枋净跨.作用:增加挤压面,减小净距,艺术上的过渡

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

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抱鼓石:用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

清式彩画:定型为三种,旋子彩画,合玺彩画,苏式彩画,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旋子彩画,以旋花为装饰母题(旋花为牡丹花抽象而成的图案)用于帝王系统中的次要建筑以及第二等级建筑群里的主要建筑,如寺庙衙署。

合玺彩画,以龙为母题,只用于帝王系统主群中的主体建筑,等级最高 苏式彩画,只用于园林,住宅,包括皇家园林。

一整两破:旋子彩画中藻头部分的图案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一个整圆和两个半圆,以抽象的牡丹花――旋子为母题.是旋子彩画的基本形式,藻头由短至长形式为①勾丝绕(3份)②喜相逢(4份)③一整两破(6份)④一整两破加一路(7份)⑤一整两破加金道冠(7.5份)⑥一整两破加二路(8份)⑦一整两破加勾丝绕(9份)⑧一整两破加喜相逢(10份)

方上:(秦汉)以人工夯土建成的上大下小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 陪都: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首都。陪都制又叫两京制,始于西周。

黄肠题凑:“题凑”是一种葬式,多见于汉代,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木条)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

开创:合葬制;因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重视绿化,利用自然 22.明孝陵曲折的神道;陵恩殿(宝城宝顶,自然序列,对十三陵产生很发达;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木构注重规整和整体

大影响) 性(建筑造型艺术同唐宋建筑比较,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唐宋时期建筑

23.陵墓建筑从无标志到有标志,到标志很大;陵体轴线越来越长;地面生动有弹性,明清以后趋于平直僵硬;建筑结构强化柱梁的直接交接)

上的建筑群体伸展;越来越人工化,用建筑创造气氛,成为礼制的代表;民间建筑水平提高(南方建筑水平高于北方,保留营造法式的做法,江

越来越脱离原始神性,变得理性化,与其它建筑没有差别;晚期建筑理浙一带建筑做法《鲁班营造正式》砖普遍应用于民间,琉璃普及)明以

性化,雷同。 后才普遍采用砖墙,硬山建筑 清 园林达到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24.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东汉洛阳白马寺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简单化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25.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对西藏、蒙古采取宽容政策(西藏布达拉宫`河北的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承德外八庙) 儒教运用至极点——“夫子庙” 住宅丰富,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工程做法》规定建筑等级

6.《考工记》记载的营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7.城市形态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周三代;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

8.宋东京布局特点:采用三套城,宫城居北,四条水系,交通以水路为主,里坊、市坊解体,城市道路形成街巷系

统,整个城市呈开放型结构。建立厢制。

9.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布局:方整:旁三门,规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佛寺的组成 以塔为中心,前塔后殿,塔殿并列,中轴佛殿为中心,侧轴建塔,塔寺分离

2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四绝:殿、像、墨宝、壁画)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平面柱网:金厢斗底槽;外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柱子有侧脚、升起、卷刹。台基低矮,屋面平缓,斗拱宏大,出檐深远;门窗用直灵窗,色彩简单。成就:解决了大跨度的梁栿和较大的出檐;初步建立模数制;采用叠梁式与三角形屋架相结合的形式;斗拱功能合理;体现宏伟博大的唐风。

27.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四出抱厦,转轮藏殿:移柱法

28.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单檐四阿顶平面:分心槽观音阁:减柱造:减去当心间缝中柱,形成六边形井口叉柱造: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层柱的斗拱内,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

斗拱上,但内退半个柱径。柱间设斜撑

29.西藏布达拉宫建筑处理手法及成就:采用不对称的平面、立面,错动的体量,“之”字形大踏道,锯齿形的轮廓线,与周围山体的自然形态取得呼路:大道+胡同 形制;三套城;突出成就:科学的水系设计;将水面与大片苑应;建筑建于山脚,依据山势,巨大体量拔地而起,采用当地藏民居的收分、囿结合,创造一个山水城市;城市空间立体形象的塑造。 箭窗,不破坏整体,产生竖向构图,直插蓝天,与天接近,与山融为一体,

“虚根”的作法:外观十三层,实为九层,10.宋东京选址:交通便利,水运中心;布局特点:采用三套城,宫城居产生宗教追求的向上的感觉;北;四条水系,交通以水路为主;利用河道排水;里坊、市坊解体,城市下部做假窗,越向上越大,产生向上浮动的意味,既稳健又有升腾之感;

错动的白宫托起红宫向上与白云相接,产生飘动的感觉,在体量上强调道路形成街巷系

统,整个城市呈开放型结构。建立厢制

11.明清北京城:燕下都,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布局:方整:旁三门,红宫;色彩上与白宫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起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

效果;红色、白色、金色等大面积色彩在蓝天映衬下,产生圣洁无上的规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道路:大道+胡同;形制:三套城;突出成气氛;红宫上建三座金殿和五尊金塔(汉藏结合),突出建筑的重要性。 就:科学的水系设计,将水面与大片苑囿结合,创造一个山水城市;城市30.我国佛塔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国内空间立体形象的塑造。 现存唯一木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南宋),12.住宅构筑类型: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北京、江浙、皖南、江西、

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最早的密檐砖塔,平面12边形,塔湖北、云南、四川等)竹木构干阑式(广西、海南、贵州等侗族)木构井

)单层塔河南安阳宝干式(东北、云南林区)砖墙承重式(山西、河南、河北、陕西)藏碉楼中孤例;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代,平面四边形;(西藏)土楼(福建、广东)窑洞(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毡包(内蒙古、山寺双石塔北齐,平面方形,置于三层台基之上;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隋代,平面方形,造型简洁,风格雄浑;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代,新疆) 13.北京四合院:建筑布局:十足帝王气,有轴线、序列,左右对称,体

平面八角形,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尼泊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方式衍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南京明孝陵,仅一座明楼,此后明清各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 足材: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

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清称踩,宋称铺作

出一跳――三踩——四铺作 出两跳——五踩——五铺作 出三跳――七踩——六铺作 出四跳――九踩——七铺作 出五跳――十一踩——八铺作

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

下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华拱以下,向外斜下方伸出者,出栌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 泥道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最外跳在挑檐檩下,最内跳的单层横拱.

令拱:每一跳的跳头,单层横拱. 双层斗拱:分别叫瓜子拱(下方短粗),慢拱(上方细长).(宋)

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 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在令拱上方中心,承托枋传来的力的斗.一般有两个.

耍头: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柱头枋:在各跳横拱上均施横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正心枋―清)撩檐枋:在令拱上的枋,最外部.(宋)(挑檐枋)平棊枋:最内部令拱上的枋.(井口枋――清) 罗汉枋:在内外跳慢拱上者.(拽枋――清)宋用来表示斗拱出跳. 铺作: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 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 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 插拱:全部都是偷心造的做法. 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

第19篇:中国建筑史考察作业——胡雪岩故居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红顶商人之故居

这次参观的墙门大宅是杭州乃至中国赫赫有名的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今年五一出去玩的时候,刚好也去了的嘉兴平湖的莫氏庄园,与其的低调不同,这个大宅尽显繁华贵气,占地10.8亩,四周十余米高的风火墙将大宅围得严严实实,透露出主人的气派。

故居既吸收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白墙黑瓦特色,也吸取了19世纪末欧风东渐的西洋建筑风格,在用材上使用了蓝玻璃、铜构件、琉璃灯等当时的时髦西洋货。

图一:马头墙 图二:蓝玻璃

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风格特点:

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 马头墙的作用、寓意:

徽州民居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 1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现在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徽派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从高处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马头墙的分类与构造:

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 马头墙的跌落:

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马头墙的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图三:五岳朝天

图四:“金印式”马头

彩色镶嵌玻璃

使用彩色镶嵌玻璃不仅能给人带来新的感觉,而且它本身具有现代造型,古典优雅,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再加上巧妙的构思和崭新的工艺技巧,可发挥个人审美观点,根据各自的设计创意和巧思,随意组合。

图五:彩色玻璃一

图六:彩色玻璃二

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窗:

说起彩色镶嵌玻璃窗户,容易联想到欧洲的教堂。在上外建课的时候,其中有一章中介绍了彩色玻璃,那时我就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天光 3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透过色彩浓厚的玻璃窗照射进来,神学家们说,阳光灿烂的、明朗的教堂更象天堂。或者说,这阳光从天上射来,象征着“神启”进入信徒的心灵。但是,暖溶溶的光线适足以冲淡幽秘。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而窗子很大,占满整个开间,是最适宜于装饰的地方。当时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含有各种杂质的彩色玻璃。受到拜占庭教堂的玻璃摩赛克的启发,心灵手巧的工匠们用彩色玻璃在整个窗子上镶嵌一幅幅的图。这些画都以《新约》故事为内容,作为“不识字的人的圣经”。但是,它们同样也经历着宗教神学和市民文化的争夺。

因此在教堂中,彩色镶嵌玻璃窗户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它们优雅灿烂,它们光彩夺目,它们庄重高贵,和教堂的气氛十分协调。11世纪时,彩色玻璃窗以蓝色为主调,有9种颜色,都是浓重黝暗的。以后,逐渐转变为以深红色为主,再转变为以紫色为主,然后又转变为更富丽而明亮的色调。到12世纪,玻璃的颜色有21种之多。阳光照耀时,把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教士们解释,这正是上帝居处的景象。如位于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圣沙佩勒教堂,就是以拥有13世纪的彩色玻璃拼成的《圣经》故事大窗户而闻名于世的。后来这种装饰渐渐被引入世俗的建筑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出现在别墅、公寓、商店、咖啡馆内,大至窗户、幕墙、壁画、隔断,小至灯罩、灯箱等,但凡用有彩色镶嵌玻璃装饰的,多与高级、豪华相等同。

彩色玻璃窗的做法是,先用铁棂把窗子分成不大的格子,用工字形截面的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彩色玻璃就镶在铅条之间。铅条柔软,便于操作。13世纪中叶以前,由于玻璃块小,所以分格小,每格里的图画是情节性的,内容复杂,形象多,因而色彩特别浑厚,并且便于色调的统一。13世纪之末,彩色玻璃窗发生了变化。玻璃块大了,分格疏了,因而图画内容简略,以个别圣像代替了故事,且用着色弥补彩色玻璃的不足,大面积的色调统一就难维持了,同时也就削弱了装饰性,削弱了同建筑的协调。14世纪,玻璃的色彩更多样,也更透明,因此就不浓重了。由于常用几层不同颜色的玻璃重叠,色调的变化更多了。到15世纪,玻璃片更大了,不再作镶嵌,而在玻璃上绘画,装饰性就更差了。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图七:彩色玻璃三 图八:彩色玻璃四

中国传统设计在装饰上多采用含蓄手法,凡是不喜欢挑明。在手法上多用谐音和隐喻。参观了胡雪岩故居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氛围。 铜缸做成的雨水收集器

在胡雪岩旧居的各个院子里,有一样东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根碗口粗的铜管固定在院墙两侧,从屋檐一直延伸到近地面,下端往外倾斜,下面放一个大铜缸。各个天井院子里都有一个或一对这样的物件。导游小姐说,这是那时候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屋顶和院墙上的雨水通过设计好的暗沟渠,再通过这根管子流入铜缸积蓄起来,可做消防用水,同时避免屋檐四处滴水,院子里也不会因为漫水而湿滑。同时在水缸附近,我们发现有个钱眼洞口,据解释;水缸的谁满之后会流到这个钱眼洞口,水能聚财,也就意味着水都流到他们家的金钱库里了。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七星高“灶”

来到胡雪岩家的厨房,小厨房的作用主要是供应内宴的,比如胡雪岩与其子女的饮食,也包括姨太太们的饮食。大厨房的作用主要是供应外宾。厨房内,可以看到七星高“灶”。

福运吉祥

胡雪岩故居中大量采用了蝙蝠,蝙蝠,非兽非鸟之物,可谓奇丑无比。但在传统图案中其谐音当做福的象征物。蝙蝠的“蝠”和“福”同音。“蝙蝠”与“遍福”谐音,可富“有福”。以蝙蝠和祥云组合,云谐音“运”,称福运吉祥。

“借景”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其实质就是把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联系起来。在江南园林的咫尺山林中,以门窗框景,既分割又通透,使园林景观以小见大。 借景手法

中国建筑史课外考察

门窗不仅作为通风采光的建筑部件,更起到框景、造景的独特作用。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最美的取景框其实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门阑。的确是事实。

这些富丽建筑、堂皇居室、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小桥流水,都令我流连忘返。他们既有江南园林之精巧,又有北方皇家建筑之大气,这足足可以让人流连一个下午,可以说是一步十景,美不胜收。总之,这次考察收获了少知识,而且非常愉快。

第20篇:中国建筑史复习19章详细摘记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0.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1建筑的多样性:南方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认为是由原始社会的巢居发展而来)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房屋

黄河中上游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承重的建筑

2建筑的主流:木构承重建筑——优点:a取材方便b适应性强c有较强的抗震性能d施工速度快e便于修缮搬迁

缺陷:a木材稀少b易发生火灾c用量大d难以满足大空间需求

0.2 木构架的特色

1穿斗式木构件:(或称“串斗”式,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区)

构架用料小,柱子排列密,用于空间尺度不大的室内

特点:a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

b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

c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2抬梁式木构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

可采用跨度大的梁,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

特点:a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梁总数可达3-5根)

b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我国北方屋面设保温层(一般用土加石灰构成)

3斗拱:

定义:主要由斗、拱、昂构成。一般使用在高级官式建筑。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

命名:宋代称“铺作”,清代称“斗科”或“斗拱”,江南称“牌科”

分类:柱头上的斗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

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

角柱上的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作用

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唐宋前重结构,明清以后重装饰。

(注意斗拱的命名)

4其他:

叉手:

台基:

柱础: 0.3 单体建筑的构成

1单体建筑的特点:

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结构的暴露:a表现木材力学的性

b改善木材通风条件

c便于及时维修

有机:室内空间的灵活分隔

另一个特点: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性

2屋顶的命名和识图 0.4 建筑群的组合

1庭院:

概念: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围合方式:a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b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称之廊院)

c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三合院)

形式:北方开阔的前院、南方的“天井”等

2中国古代建筑群艺术手法:

a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

环境氛围。例如:a北京故宫b曲阜孔庙c苏州留园

b在中国古代,当一座大建筑群的功能多样、内容复杂时,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将轴线延伸,并向两侧展开,

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组合群体。但其基本单元仍然是各种形式的庭院。

c另一种总平面形式是纵横轴线方向都作对称布置,常用于最庄重严肃的场所。如天坛、社稷坛等 0.5 建筑群与环境

1善择基址:卜宅、相地

2因地制宜:“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其中因其地是关键

3整治环境:如开池引流、修筑堤堰、植林造桥、兴建楼馆

4心理补偿:文学和风水(两汉到明清流行于南北各地)的手段 0.6 建筑类型

1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帝王宫殿、政府部门等

3礼制建筑(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重要类型建筑):以天神为首的坛殿(如天坛);以地神为首的坛庙(如地坛);

以祖先为核心的建筑(如太庙);各种圣贤庙(如孔庙)

4宗教建筑——佛教寺院、道教宫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旅店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书院、戏台

7园林与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

8市政建筑——为全城报时的鼓楼与钟楼

9标志建筑——风水塔、牌坊门楼等

10防御建筑——城楼、墩台

0.7 工官制度(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控者和实施者)

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汉代以后,代之“将作”。秦至西汉,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

称“将作大臣”,唐宋称“将作监”。大匠和监的副手叫做“少匠”和“少监”

著名工官:隋代宇文恺(隋都大兴城,后即唐长安城,他还用1/100比例制作“明堂”的图样和木模型)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明代蒯祥、徐杲

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自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重点唐宋元明清)

1.1 原始社会建筑

1最早人类住所:岩洞、穴居、巢居

2氏族社会:a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b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的房屋,说明当时长江流域木结构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

仰韶文化: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这种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域布局,房屋平面有长方形和圆形

两种,采用木骨泥墙

龙山文化: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形。出现土坯砖(山西

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出现白灰墙刻画图案,是我国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3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西部建平牛河梁女神庙(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 1.2 奴隶社会建筑

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甚斗 鄩

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是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

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图:

2商:河南偃师尸沟乡(商灭夏后所建的都城——亳):是迄今为止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殷墟 是最重要的晚商遗址 图:

3西周:

初期:分封建国,营建洛邑,出现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礼制的需要)

战国时期:出现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陕西岐山凤雏遗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子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

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4春秋:

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

瓦(筒瓦、板瓦等)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即台榭)也已经出现。另外,此时

已经开始有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地下)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战国:

出现城市建设高潮

高台建筑盛行,瓦在宫殿建筑上已被普遍使用,装饰用的砖也出现了,尤其在地下墓室。但统治阶级一般

仍用木材作墓室(木椁,榫卯制作精确)

《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2秦:

秦都咸阳的布局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长城起源于战国时诸侯间相互攻占自卫。

3汉:

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逐渐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

木构形式已经形成。

斗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

屋顶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歇山和囤顶也已应用(除硬山外全部出现)

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作规模巨大的墓

室以外,还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此时崖墓盛行。

4三国、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在东汉初传入中国)

北魏洛阳有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舍宅为寺,前堂改大殿,后堂改讲堂,不仅把中国的

庭院式木架建筑用于佛寺,还使私家园林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北魏时所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佛塔(属密檐塔)

石窟分为三种:a塔院型b佛殿型c僧院型

新疆克孜尔石窟——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

北方十六国时期,在原来汉族席地而做和使用低矮家具的传统中,又增加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具——方凳、

椅子、圆凳等,为宋以后废弃席坐创造了条件。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1隋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

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

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

2唐

唐代建筑特点:

a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

b建筑群处理日渐成熟

c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从唐代后期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来看,

当时木构架结构(特别是斗拱部分),构建用料已经规格化,说明当时可能已经有了用材制度。

d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都料”

e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采用砖石构筑增多(唐代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

f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现存的木构建筑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这是在宋元明清

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点

3五代

继承唐代,少有创新

4宋

建筑的发展:

a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唐以前的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到了宋朝,都城汴梁无法再采

取,但仍保留了“坊”的名称(《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b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

c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d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e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是我国古代最高的砖石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福建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f园林兴盛。奢华的苑囿“艮岳”

与唐代比较:

a在经济上,科技上有很大进步,超过了唐代的水平

b里坊制的变更

c建筑装修和色彩的变更:

一、唐代多用板门与直棂窗;宋代使用格子门格子窗。

二、唐代以前建筑色彩以朱、白两色为主,色彩明快端庄,屋顶以灰色和黑色筒板瓦为主,或配以

黄绿剪边;宋采用华丽彩画,以青绿为主。屋顶大量使用琉璃瓦。

三、唐代以前室内空间分隔主要依靠织物;宋代已主要采用木装修。

四、在宋代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以前席坐时代低矮尺度,普遍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提高

5辽、金、西夏

辽代留下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我国唯一木塔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1元

前期建筑发展处于凋敝状态

忽必烈时期,宗教建筑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北京妙应寺白塔)

木构建筑方面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色于两宋:

a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构件

b出现减柱造(在祠庙殿宇中抽去若干柱子)

c取消室内斗拱,柱与梁直接连接,斗拱用料减小

d不用梭柱、月梁,而用直柱、直梁

e不加天花

以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凋零和木材的短缺,但进一步加强了木构架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明

建筑的进步:

a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明以后材普遍使用砖墙),大量使用空斗墙,推动了砖的普及,为硬山建

筑发展创造了条件。随后又出现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多用作防火建筑,如佛寺藏经阁,

皇室档案库等

b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广泛。

c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增强,构件卷杀简化,但没能普遍

化和定型化;宋代“生起”和“侧脚”均所有减弱;无减柱造。整体形象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舒展开朗。

d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代表有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北京天坛和明清北京故宫

e官僚地主私家园林发达。

f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渐定型化。

明代家具文明世界

风水术达到极盛期

3清

建筑大体沿袭明代

发展:

a园林达到极盛期。如北京西北郊建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

b藏传佛教建筑兴盛。顺治二年建造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各地藏传佛教建筑的做法大体都采取平顶房和坡

顶房相结合的办法。

c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d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一、颁布了《工程做法》,有斗拱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他大木构件的尺寸。

二、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预算是由“样式房”和“算房”承担的,其中“样式房”和“算房”是

负责设计和预算的基层单位(图纸称“画样”,模型称“烫样”,工程说明书称“工程做法”)

e建筑技艺仍有创新

第二章 城市建设

2.1 概说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

1城市发展四个阶段:

a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一、城市处于萌芽状态中

二、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

三、城市仍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

b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

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当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

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围墙,设里门和市门,全城实行宵禁。

此时城市布局比较自由,形式多样。

c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期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

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唐长安城是这类城市的

典范),到唐后期,里坊制松动,夜市热闹。

d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代之的是开放式城市布局

2城市建设的经验(城市布局特点):

a选址:首先保证饮用水,此外还要供应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

b防御:城与郭的设置(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

c规划: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

d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两宋时都城戏场单独成立“瓦肆”,金

元以后,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类型,被广泛采用。

e绿化防火: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南北朝以后,都城及州县城设鼓楼,谯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f排水:汉长安城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长安城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 2.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1都城建设模式:

a新建城市

b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以后多采用)

c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如明初南京和北京)

2都城建设选址的原则: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先宫城,再都城和城郭

3汉长安城的建设:

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布局不规则,主要宫殿偏于西南侧,正门向

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另一个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这些陵

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徙富豪之家来此,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4北魏洛阳的建设:

a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今年增加了杭州、安阳)

b秦和西汉以洛阳为陪都,东汉时定都于此,长安降为陪都。

c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

5南朝建康的建设:

龙盘虎踞之称。因建康是山丘起伏,不便做方整的居住区,只能是自由的街巷布置

6隋大兴城(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a仍利用汉长安旧址,但因地下水有盐碱,不宜饮用,所以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选一块地建新都。

b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c大兴城规划大体仿照洛阳城,但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d自隋至唐初,长安的一般建筑还比较简朴,贞观之后,逐渐奢靡。

e唐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f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是商店和作坊。 图:

7宋东京的建设

a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

b宋东京既由一个州治扩建而来,州衙改为宫城,州城修成都城,又外包一层罗城。建筑密度大,土地利

用率高,防火问题突出。

c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过,水运比洛阳更通畅。

d传统的里坊制被彻底废除。

e官府衙署一部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在宫城外与居民杂处,不如唐长安集中。 图:

8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元大都≈明清北京)

a战国时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金时建为都城,称为中都。

b元朝弃金旧城将都城向北移,旧城成了一般平民居住区。元朝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便捷。

c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道路系统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方形,城市中轴线就是宫城中

轴线。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d皇城偏于城南,环绕一片水面展开,和传统宫殿布置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新城区大部分在皇

城之北。这是由当时具体条件所决定的布局方式,而非套用《考工记》面朝后市的概念

e明灭元后,大都改名北平。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

上,四向开门。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部位。内城的街道坊巷沿用元大都的规划体系。

9明南京的建设

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应天为京师。

南京城三大区域功能划分:(城墙围绕三大区周边,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

一、城东是皇城

二、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

三、城北是军事区

新宫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 2.3地方城市的建设

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防御工程:即城壕、城墙及其附属设施

b水利工程:在城外筑堤堵水,城内开凿纵横交叉的河道

c道路与下水道:北方少雨,城内只做土路;南方大都铺以砖石。有系统的排水沟渠。

d邮驿设施:自秦汉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3.1 概述

1住宅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

2人类劳动大分工:

a第一次:即农业的出现形成聚落

b第二次: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聚落分化成乡村和城市。

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发展有明显的形制变化,乡村却住宅则更多的是在技术上的变化。

3早期聚落的两大特点:

a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

b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4住宅形制的演变:

a汉代住宅形制: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一种是创新制——坞壁,即平地建坞

b北魏和东魏时期贵族住宅的大门,用庑殿式顶和鸱尾,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内侧建有围绕庭院的走

廊,当时不少贵族官僚舍宅为寺。

c隋唐五代,住宅仍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

d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宋代院落周围为了增加居

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形成标准的四合院。

e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的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则以

封闭式院落为单位。

5住宅构筑类型:

a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在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

北方多用抬梁式,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

(住宅有许多分类法:第一种是平面分类法;第二种是外形分类法;第三种是结构分类法;第四种是气候

地理分类法;第五种是民系分类法)

b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各少数民族

干阑在民间住宅中,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c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在东北、云南等林区

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在我国原始社会便使用。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

d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是在明代,并因此在北方形成和普及了硬山式住宅。

e碉楼:主要分布在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f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赣南

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住宅。主

要建筑材料是竹片、糯米、红糖和砂石、石灰

g窑洞:主要分布在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

窑洞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

h阿以旺: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

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的一种形式。土木结构,平屋顶。

I毡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

先秦即有,主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形式

j云南一颗印建筑:以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为特征。由于高原地区多风,故墙厚瓦重,住宅外围用厚实的

土坯砖或夯土筑成,或用外砖内土,称为“金包银”。“印”内房屋梁架主要是穿斗式。 3.2 实例

1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

前院: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

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内院是正北是正房,

是全宅地位和规模最大者,为长辈起居处;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的起居处。正房两侧较为低矮

的房屋称为耳房。内庭院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

后院:后罩房位于宅院最北。后门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主要建筑为

抬梁加硬山,次要房屋也有用平顶,色彩以灰色屋顶青砖为主。平面图:

2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

长江下游苏南地区住宅,大致有以下几种等级:

一、城市官式住宅

二、乡镇天井式住宅,平面采用对称式

三、民间小型住宅,平面大都不规则

这类住宅是明清时期江南中下游的确的典型住宅形式。

3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一、土楼以祠堂为中心

二、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住宅的典例。主要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

承启楼(圆楼代表):布局上共有4环——中心为大厅;内一圈为平房;外一圈为2层;最外环

底层用作厨房、杂用。外环高大,但内环和祠堂低矮

客家土楼特点:首先,外墙高大厚实

其次,在内墙、天井、走廊、窗口处及屋顶部分,将檐口伸出,减少太阳辐射

第三,在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式屏门、隔扇

第四,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

第五,选址注重风水,并保留北方住宅坐北朝南的习惯,宅基“负阴抱阳”

4河南巩县窑洞:

窑洞主要有三种:

一、开敞式靠崖窑

二、下沉式窑院(地坑院)——常见的有坡道、台阶、直通或或坡道与台阶并列几种;

院内有对外挖涵洞或院内挖渗井两种

三、砖砌的锢窑:以拱券为结构特征

5安徽歙县棠樾村: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发展的两大因素:一是地缘,二是血缘。村内建筑主要为私宅和祠堂

选址符合风水所谓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

在祭祀、共有水面管理方面等,具有很明确的村落共同体的性质:

一、水系的建立十分重要

二、祭祀建筑繁多,突出宗族礼仪

6延伸:江南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4.1 宫殿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a“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b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式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式建筑。

加上春秋战国时的建筑色彩富丽,配以灰色的筒瓦屋面,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茅茨土阶阶段。

c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结合的阶段

d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2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是:

a规模渐小

b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c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3明清北京宫殿:

主要手法:使用轴线对称的手法

建筑群处理:

a宫城称为紫禁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b宫城内部仍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殿

c外朝主殿太和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会及皇帝庆寿等活动之用;太和殿后

的中和殿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用;再后,是殿试进士、宴会用的保和殿

d内廷: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两宫之间建交泰殿

e形成外三殿内三殿的布局。内廷部分周围有内宫墙环绕保护,墙外有长巷相隔

f北京故宫从大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而后到达主殿。

建筑细部处理:

a应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如**、午门都用城楼式样

b屋顶则按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等级次序使用

c建筑细部和装饰也有简繁高低之分

d建筑色彩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白色台基,土红墙面,朱色门窗和青绿彩画 作图:

4.2 坛庙

1概念:起源于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通称,出现大约

在旧石器时代后期

2分类:

a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

稷是五谷之神)、先农之坛(皇帝祭神农和行耕籍田礼),五岳、五镇(山神)、四海、四渎之庙(水神)。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称为“明堂”的重要建筑物,其用途是皇帝于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等,是朝廷举行

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场所。

b第二类是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c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如孔子庙、关帝庙。

3北京天坛:

a设计手法:有两重围墙,一条主轴线,一条次轴线。

b空间组织:祈年殿和圜丘位于主轴线上,由一条宽30的甬道相连。 作图:

4北京太庙(略过):太庙是宗法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

5曲阜孔庙(略过) 4.3陵墓

1陵寝制度的发展:

a商: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坑。(代表为“武官村大幕”和“妇好墓”)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

b春秋战国之际,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这时期墓的称谓发生了变化——由“墓”发展为“丘”,

最后称之为“陵”。战国末年,河南一带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做墓室壁体。

c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其构造有两种:

一、用木枋构成箱型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

二、用短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

后期则发展为石墓室和砖墓室

拱顶墓室在西汉中叶开始发展,东汉以后,称为墓室结构的主流。

汉代砖拱技术的特色是:

一、砖型多样

二、发展无模架施工

西汉末年墓室中出现两拱相交产生穹窿拱。

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汉文帝灞陵,依山为陵,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宫的帝陵。

d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避邪各一对,享堂已不存在。

e唐代因山为陵,形成上下宫制,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神道加长,门阙石像增多。

f明代考陵则有创新:陵体、祭祀串联在轴线上,祭区形成院落。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南侧建方

城明楼(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北京明十三陵何用一条神道也是明代陵墓的独创。至此,地面陵体完

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

g清代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

2陵园建筑

a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人工坟丘

b唐乾陵:为唐高宗李治之墓。依梁山而建,选址成功;神道两侧分立群像、石狮等;陵前有三对阙,形

制是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根据所立夯土台基,可知乾陵用的是三出阙,这是帝王的规制;地面上

有方上,周围有墙。

c明十三陵:明太祖孝陵在南京终南山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明十三陵三面环

山,形势环抱;总神道稍有曲折;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陵门、

享殿、明楼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下为灵寝门。

第五章 宗教制度

5.1 概说

1佛教寺院形制演变: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时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a东汉: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前塔后殿

b两晋南北朝时期:建造了大量寺院、石窟、和佛塔。永宁寺——主体部分为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

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以殿堂为主。

c隋、唐:是中国佛教一大发展时期。大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使布置;唐代晚期密宗盛行,钟楼

的设置在晚唐的庙宇中成为定制,一般位于寺庙南北轴线的东侧,一直延续到明代,才在其西侧建立鼓楼,

并将二者移至寺前的山门附近。

d田子形平面的罗汉堂最早见于五代

e明清大都依中轴线对称布置,塔已经很少,从佛寺的总平面看,已经走向停滞。 5.2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1佛教寺院:

a以佛塔为主: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白马寺、永宁寺),

这种佛寺形制的产生与形成,出于古印度佛教徒绕塔膜拜的礼仪需要,后逐渐被法堂取代,位置也从寺中

心移至侧后,成为可有可无的建筑

b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多进院庭式布局,最早可源于“舍宅为寺”。多采取前厅

为大堂,后堂为佛堂的形式。

2实例: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依山势自下而上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面阔七间。

b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箱斗底槽”;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

c斗拱中之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别明显

d梁架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和天花上的草栿

e屋面坡度较平缓 作图:

河北正定隆兴寺:总平面大体保存了宋代风格,呈南北中轴线的狭长方形。山门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

和牌坊。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建在石砌台阶上,平面有中柱一列,为“分心槽”式样;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平

面仍为“金箱斗底槽”式样,上下层柱交接采用叉柱造方式。

山西大同善化寺:总平面轴线南北向,平面用减柱造,中央的五间四缝省去外槽的前内柱和内槽的后内柱,

只用4根内柱。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在总平面上没有使用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但在体量、位置、色彩上强调了

对比;在建筑形式上既使用了汉族建筑的若干形式,又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传统手法。

西藏日喀则萨迦南寺:总平面呈东西略长之矩形,作庭院式建筑组合,采用城堡状建筑形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总平面沿用汉族一般佛寺的布局,沿中央纵轴排列院落多重,寺内建筑大都采

用汉族形式,除主要建筑大经堂外(混合式)

河北承德外八庙:总平面大致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基本按中轴线排列。

云南傣族佛寺:佛寺平面多呈矩形,以佛殿和佛塔为主要建筑,佛塔平面为圆形或多角形。 5.3佛塔 经幢

佛塔——在类型上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小乘佛教的几种塔。

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为数较少

1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的,是我国佛塔的主流。北魏时期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斗拱,并

逐层向内收进。南北朝至唐宋是楼阁式塔的盛期。 早期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后来改用双层塔壁。

a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最古老与最完整木塔。属于“前塔后殿”布

局,塔身平面八角形,檐柱外设回廊(即所谓的副阶周匝),内外柱排列为金箱斗底槽。上下层交

接方式为缠柱造。

b虎丘云岩寺塔:平面八角形,底层原有副阶周匝,大部分用砖,双层塔壁

c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平面八角形

d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原来为木塔,后改建为石塔,平面八角形

e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底层有回廊(副阶周匝),在当时被誉为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

2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因密檐窗小,不能外出,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塔基和底层装饰华丽。

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平面为12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b陕西西安小雁塔:平面正方形,密檐均以砖叠涩挑出,上再置低矮平坐,这种做法与一般不同。

c山西灵丘觉山寺塔:平面八角形,由外壁、回廊及塔心柱组成。

3单层塔:大多用作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至唐代,外形大力模仿木构,平面有方、园、六角、八角多种。

a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

b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c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此塔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

4喇嘛塔: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

a北京妙应寺白塔

b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5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高大,四边各一座较小)塔样式或为密檐或为喇嘛塔。

a北京正觉寺塔:又称五塔寺,为五座密檐式方塔

b北京西黄寺清静化城塔

6傣族佛塔:

a云南景洪曼飞龙塔(小乘佛塔)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篆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始见于唐。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唐

代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较简单;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幢身分为若干段,装饰更华丽。 5.4石窟 摩崖造像

1石窟(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宋以后逐渐没落)

特点:

a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b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c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d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工程量大,费时长

e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我国最早的大石窟群之一,全用雕刻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我国最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诸窟都未用塔心柱和洞口的柱廊,洞的平面多为独

间方形,未见有前、后室或椭圆形平面。

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不宜雕刻,用泥塑及壁画代替。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窟平面近方形,室内三面均凿有佛龛及造像。

2摩崖造像(其特点是造像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下均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亦与石窟并存。

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史迹及佛教造像

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为我国现存最大石刻造像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6.1概说

1发展过程:

a汉代以前:人们把自然环境只看作畋猎、渔樵、游娱等物质生活享受的场所

b汉末至南北朝:中国特有的山水审美观及它的外化成果——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园林四种艺术诞生。

本时期的另一个新发展就是出现了城郊风景点。

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

c唐宋至明清: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传承。

前期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唐时仍保持这种思想。六朝以降,理景风格不断变化,前期朴野,后期精致

2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中国园林既受道家思想影响,又受儒家思想影响 6.2明清皇家苑囿

1明代帝苑不发达

2清代:帝苑兴盛。清代帝苑内涵分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二是供游乐的园林。前宫后苑。

a指导思想: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

b布局安排:除了朝会用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宜布置,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但和官

僚地主的私家园林相比,皇家园林又显得堂皇而壮丽,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

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c布置手法: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与真山相结合的办法。也是与私家园林不

同的地方。

d花木配植: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不同与私家园林的以单株欣赏为主

3清漪园(颐和园):

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可分为四部分:

a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b万寿山前山部分

c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

d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

处于万寿山前山中心地段的排云殿和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建筑

6.3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东晋、南朝建都金陵后,掀起了江南第一次造园高潮;明清时,私家园林有很大的发展,《园冶》计成

基本设计原则和手法:

a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

b水面处理: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c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居;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

d建筑营构:姚承祖著《营造法原》。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在其中只起配角作用。私家

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

实例:

a江苏无锡畅想园: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所占比重很少,以山水为主,主要部分是水池及四周景色

b江苏苏州留园:全园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原有基础,是全园精华所在,东北西三部分为后来添加。

c江苏苏州拙政园:包括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这里是一个以水为主的私园,各建筑物集中分布在

园南面靠近住宅一侧

d江苏吴江退思园

e江苏扬州个园 6.4风景建设: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道家: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山东崂山;江苏茅山

1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

a巧于因借,全天逸人是对理景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概括

b旷奥兼用

c塑造意境

2江南理景三例:

a江苏苏州虎丘

b浙江绍兴兰亭

c安徽歙县唐模村头景点

第七章 建筑意匠

7.1 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3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2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

a内向性

b尚祖性

c中庸 7.2选址与布局

1选址时遵守的六条原则:

a近水利而避水患

b防卫性好

c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

d注重小气候

e理想的景观模式

f有良好的主体环境

2环境改造与方位变通:

为了形成理想中模式,村镇、城市常在某些地方营建楼阁与风水塔,以形成更好的围合空间。

近水源、避寒风比朝向更重要

3空间与屋顶艺术:

第一特殊矛盾性表现在它的空间层次

第二特殊矛盾是硕大的屋顶(在中国建筑群中制约周围空间的不是柱网层,也不是台基,而是屋盖层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8.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1台基:建筑下施筑台基,最早是为了御潮防水,后来则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一般房屋用单层,隆重殿

堂用2或3层。

a普通台基:

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筑成,后来才在其外表面包砌砖石

b须弥座: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唐代须弥座华丽,装饰性强;元代

起趋向简化。

2踏道: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分为阶梯形和斜坡式

a阶梯形踏步:在宋、元时砌成逐层内凹的形状,明代以后用平砌。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称为“如

意踏步”,一般见于住宅或园林建筑

b坡道:礓礤(慢道)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辇道(或称御路)则倾度

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3栏杆(勾阑):

a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中,发现有木构直棂栏杆;周代有卧棂栏杆;战国则为实心矮墙;

汉代栏杆的望柱、寻杖、阑版都已具备,望柱头也有了装饰;南北朝,出现勾片造阑版;唐代木勾阑式样

华丽,寻杖和阑版绘彩图;宋一般用一层阑版,称为“单勾阑”,也有两层,称为“重台勾阑”

b宋以前木勾阑的寻杖多为通长,仅转角或结束处才立望柱。

用于石栏结束处的抱鼓石,最早见于金代的卢沟桥。

4铺地:

a原始社会:用烧烤地面的方法使居室地面硬化,以隔潮湿

b周:初期在地面抹一层由泥、沙、石灰组成的面层,晚周出现铺地砖。西周中期,以卵石竖砌室外散水

c东汉:墓中出现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磨砖对缝地砖。

d唐代:使用全预制的地砖

e宋代:砌砖普遍使用石灰 8.2大木作:

这是我国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组成。

a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总和称为“通面阔”,汉以后多用十一以下的奇数,民间多用

五、七开间,

十分隆重的用九开间。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称梢间,最外称尽间。

b步:屋架上的檩(宋称傳)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

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1柱: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a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中,已使用了木柱,普遍采用绑扎法

b早期木柱大多为圆形截面,下端埋于土中,然后用土填塞柱穴,再夯实。

c秦代已有方柱,汉代添加八角、束竹、凹愣、人像柱等,并出现倒栌斗式柱础

d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雕刻了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形象:断面圆形,上段收杀较缓,下

段收杀较峻

e梭柱做法: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

f内外柱:有等高和不等高。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出现是结构上的一个进步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

两个方向都有倾斜。

“都柱”: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2枋:

a额枋(宋称阑额):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使用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称地袱。阑

额的出头是木架结构发展与进步的表现。

b平板枋(宋称普拍枋):开始的断面形状和阑额一样,后来逐渐变高变窄

c雀替(宋称绰幕枋):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能由实拍拱演变来。

3斗拱:

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作用: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

衡量标准。

分类: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类,具体分又有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平坐斗拱等

发展: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唐代是斗拱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柱头铺作已使用了下昂;斗拱发展到宋

代可以认为已经成熟,规定了材的等级,并把它和栔作为建筑尺度的计量标准;元代起斗拱尺寸变小,真

昂不多;明清斗拱尺度更小

(注意斗拱的命名方式)

宋代按建筑等级将斗拱用材分八等;清代以坐斗斗口宽度为标准,分十一等

4屋架:

a举架(宋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

b推山与收山: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

c梁(宋称梁或柎):梁的外观可分为直梁和月梁。后在汉代文献中称为虹梁

d桁(或叫檩,宋称槫)

e椽

f其他构件:瓜柱(宋称侏儒柱或蜀柱);驼峰;叉手和托脚;替木

5多层木建筑:

多层木建筑:是若干单层木构架的重叠。

a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底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

b缠柱造: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另外每面各增加附角斗, 8.3墙壁

1土墙:常见有夯土墙,土坯墙。夯土墙以木板作为模具,于其中置土,再以杵分层捣实,所以又称“版筑”。

2砖墙:我国古建筑中全用青灰色陶砖

3木墙:是由井干式结构形成,除应用于地面建筑外,还用于木椁墓中 8.4屋顶:

1种类:

a庑殿: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

b歇山:两坡顶加围廊形成的屋面式样,等级仅次于庑殿

c悬山:是两坡顶的一种,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d硬山:也是两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

e攒尖(宋称斗尖):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

f单坡:多用于较简单或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

g平顶:在我国华北、西北与西藏一带 8.5屋顶做法:

1屋面曲线:

a檐口曲线:檐口曲线形成是由于檐柱逐间生起的结果。

b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

c屋脊曲线:正脊生起,但屋架的上端仍是平的

2屋角:

我国北方建筑屋角起翘较平,外观庄重浑厚;南方屋角起翘较陡,外观活泼轻快。

3屋面材料:

a陶瓦: 以陕西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建筑遗址出土的陶瓦为早。大概从秦代起,瓦当由半圆演变为圆形

b琉璃瓦: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c屋脊和屋面装饰:正脊二端使用鸱尾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 8.6装修:

1门:

a版门:分为棋盘版门和镜面版门

b槅扇门(宋称格子门):唐代就有,宋辽金广泛使用,明清更为普遍

c罩:在室内起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2窗:

a直棂窗:从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筑中逐渐被槛窗取代

b槛窗:由格子门演变而来,所以形式相仿

c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窗

d横披:既可通风采光,又避免因门窗过于高大而开启不便的缺陷

e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

3天花、藻井、卷棚:

a天花:为了不露出建筑的屋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一般民居则用

竹、高粱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b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c卷棚: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

4家具、陈设

a家具:六朝前人们大多采用“席地而坐”,因此一般家具都较低矮,五代以后,“垂足而坐”成为主流,

家具尺度相应提高,种类和外形也逐渐定型成熟。家具尺度的变化和当时室内空间的扩大有着一定关系。

b陈设:以悬挂在墙上的字画为多。 8.7色彩与装饰

1装饰:a粉刷b油漆、彩画c壁画d雕刻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

9.1大木作

1概说: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清式大木做法可以分为大木大式和大

木小式。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大木小式建筑用

于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只用单檐悬山、硬山及以下,不用琉璃瓦和斗拱,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2建筑主要尺度的决定:

a建筑平面:大式建筑首先要根据建筑的类型来选择斗拱的大小和出跳的多少;小式建筑先定明间面阔

b建筑高度: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高度为由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称台明高);屋身高

度在大式建筑中,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拱的总高;屋顶高实际是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决定。

c举架:一般建筑的脊步规定不超过九举,否则不利铺瓦

d各种顶做法„„

e柱:清代柱断面大多为圆形,柱体平直,仅在上端作圆角小卷杀。

f檩(桁)、椽: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工程做法》——有斗拱之大木用桁,无斗拱之大木用檩。 9.2石作与瓦作

1台基: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再加下檐出即可得到台基的平面尺寸。高级台基用须弥座

2踏步:常见的是垂带踏步,一般都布置在明间的阶下;隆重的在二踏道间设御路。

3栏杆:清式栏杆特点:a二望柱间只用一块栏板;b栏板都采用单勾阑形式,没有宋《营造法式》中的重台勾阑;

c望柱头的变化很多,柱身相对缩短;d栏杆结束处大多用抱鼓石,少数用戗兽;e栏板用整石凿成,以榫

嵌插在望柱和地柎内;f栏板装饰极少用人物或写生花,大多素平或仅刻简单的海棠纹。

4墙垣:

a山墙:位于建筑两端,除硬山外,均止于檐下有的山墙超出屋面很多,起装饰和封火的作用

b檐墙:由地面直抵檐下,多用于庑殿和歇山建筑的外墙

5屋面瓦作:

a小瓦:又称蝴蝶瓦,是应用最广的屋面覆材。

b筒板瓦:按质地可分为陶质和琉璃两种,多用于宫殿、官署、庙宇等高级建筑 9.3小木作

1大门:最常见的是板门。由于结构和构造上的需要,门扇周围须用横槛及抱框

2隔扇:可作对外的门、窗,也可作内部的隔断。

3支摘窗:多用于住宅 9.4彩画作

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既保护了木材,又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清代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枋上。常用的有和玺(最高级)、旋子、苏式三大类

中国发展史: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北魏--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