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15 07:53:38 来源: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它富于的内涵和哲理太过复杂,非三言二语能够诠释清晰的,现仅将自己的几点感悟表述出来吧:

这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成长于解放前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生实则是现代中国的演变史,虽然故事情节以他及他的一家为主,但反映出来的场景却是多方位的,它让我们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神化的中国,更让我们这些*后出生的年青人了解什么是*,这是一个多么混乱和阴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疯狂,在一阵阵风暴中艰难度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灾难,是一场抹灭人性的大洗礼,而这场灾难并非自然引起,是人为的,是一个集权国家的必然结果。作为年青人,是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的,它让我们知道自己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但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因为种种原因而是那么的不明不白,更令人担心的是,现今的年青人又有多少能想起呢,“一个善于忘却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们更应该了解并牢记这段历史,而这也许是《活着》带给读者的重要启发和引思吧。

在描述苦难时代的背景下,“福贵”老人也经历了人生所有的痛苦,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着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时,以一头耕牛为伴,却没有一丝的沮丧,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有多么的不好,看不到对世道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你的人生取向。“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温饱与一丝的怜悯,在我们的国家,实则是二重国家,二元制的户籍制度让一个中国分成了城市和农村,而各种不平等制度让广大的农村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农村密不可分,毛泽东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改革开放也是源于农村,不过,这些都已不重要了,农民还是那么苦,农民依然受到某些城市人的歧视和欺凌,他们每年都要为了生计从自己的故土奔向陌生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是最低微的收入,他们骨子里的品质,让他们无怨无悔,当然也无可奈何,而联想到我们自己,在他们面前,显得是何其的微少,轻微的挫折就会让我们一些人意志消沉,让我们一些人痛苦流涕,而我们自己却还在感叹工作的辛劳与不易,在感叹命运的不幸,一部分则选择了“混”,相比于“福贵”和那些

农民兄弟们,我们有资格说我们苦吗,有资格对自己所遭遇的挫折诉苦吗,有资格感叹命运的不济吗,我们不配,当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时,我们滞步不前,我们在犹豫、在彷徨,他们才是真的勇士,才是中国走向成功的生力军,因而,《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品性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才是民族希望所在,“公子哥”式的品性只会让我们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我想,余华写这本书的初衷,也许正基于此吧。 深层次剖析,我觉得支撑“福贵”老人走过一生的是其对土地的信仰,土地对于一个农人来说,就是命,就是生命意义所在,人有别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信仰更是思想上的升华,人类有了信仰,才能战胜自然,才能避过灾难,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此之广,也说明了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缺少不了信仰,不过,时下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度,部分民众面对日益艰难的生活选择了轻生,选择了侹而走险,人与人之间缺少基本的信任与互助,人性冷漠,这是最可怕的病毒,我们这些年青人不要说崇高的信仰,就是基本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遗忘得干干净净,只一味地崇尚金钱,现今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唯剩下金钱与权力了,很多人为了金钱和权力,不惜出卖一切,“笑贫不笑娼”,大多的年青人的价值取向已显得务实而短视,我们实际承载着中国的未来,倘若我们依旧如故,缺乏基本的信仰和不抱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我不能想象中国如何自立、自强与世界民族之林。

《活着》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自身学识的浅陋让我没有更多的感怀罢了,细细观察当前的社会,我们的生存状态又岂能乐观呢?民主与自由还是遥遥无期,而制度性的腐败已经深入到政体的每一个细胞,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是对自然资源和国有资产的再分配罢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只是富了那些权贵之人,他们通过权力的市场化和对私有资源的垄断、配置让国有资产迅速流入私人腰包,而广大的工人、农民则陷入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中,社会的基尼系数远远大于国际警戒水平,许多工人失业,随着人口高峰的来临,社会面临非常危险的压力,黄、赌、毒、法、黑应运而生,四处泛滥,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与黑道相互勾结,以榨取普通市民的利益来达到其富贵的目的;而愈来愈重的教育负担让许多少年儿童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很少就走上繁重的劳动岗位,教育之于个人或国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就已是很好的榜样,这些缺少教育的少年们通过代际的传递,只会让目前已经贫富悬殊的差距越拉越大,最后形成社会的两极,矛盾与对立自然而生;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可以说改革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自然的破坏,很多地方政府只强调经济指标、GDP的完成情况,视自然环境于无物,强制性、愚昧地破坏着本是安宁的天空,虽然政府已经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但真正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又有几个

呢?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危害是深远与长期的,它关系到中华民族下一代的生活状态,但没有多少人会考虑这些问题。以上只是我对当前社会的概述性描绘,它并不像某些文人所讲的那样美好,不像某些歌曲所颂扬的那般幸福,他们所看见只是他们的快乐,而广大工人、农民生活却是很艰难的,面对着当前的社会,我们这些所谓的二十一世纪青年能够盲目乐观,能够无限HAPPY吗?而要改变这些现状,又岂是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呢?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并极富热情地关注着这个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或者关爱别人,我想,这已经是很不错了。《活着》让我意识到了当前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让我明白人生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我们又迎来了2004年,2003年被很多媒体描绘成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建设性的一年,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许更多的是恐惧与不安,SARS的影响现今依旧盘旋在我们的脑海中,而孙志刚的死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我们实际生活得并不安逸,重庆那位饿死的三岁小姑娘让我们知道某些人性已经沦落到何种地步,上访户、拆迁户的自焚更是对某些现象至死的抗争。

2009年,甲流又飘然而来,所有的一切让我更感觉到了活着的艰难,我们并不比“福贵”老人幸福多少,所承载的压力与顾虑是很大的,幸而有《活着》,有余杰、何清涟这些精英们的呐喊,才能让我感知社会并不是一片漆黑,有一丝光,在暗暗地照着,对于我来说,已足够,坚强、乐观面对着一切,用自己的良知去闯荡社会,我想,即使生活再困苦,我们还是可以像“福贵”一样,很好地活着,可以无遗憾地对别人说,我对得住自己的良心,我无悔,我想,这就足够了。《活着》确实被赋予太多的内涵,能读着它,无疑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是我成年的一次洗礼,它让我变得更加成熟,让我能更清晰地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这对于像我们这些没有老师的学子们来说,也许是终生受益吧。艰难地活着,活着的艰难。我会更勇敢!

推荐第2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影片《活着》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1:《活着》观后感】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现在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下午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

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天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知道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这里就只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知道只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有趣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己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后,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这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篇2:《活着》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活着》,这部电影使我感受深刻,更加了解了生命的意义。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民国时期,一个叫富贵的少爷,因为赌博,把自己的家产全都输光了,妻子家珍也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过着贫穷的生活。一直到他妻子家珍回来,并得到一个皮影工作,日子才渐渐好起来。不幸的是,再一次表演中,富贵被国民党兵给抓走了,在国名党的兵团里,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后来富贵又到了共产党的团队里,最后终于回到了家。在他家里,妻子家珍每天只能靠起早贪黑地送水来维持生活。以后,生活越来越好,但不幸却不断发生在他身上:唯一的儿子被兄弟撞死了,唯一的女儿因为生产时大出血也死了,不过最后他的妻子、外孙、女婿还一直陪伴着他……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刻感受到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快乐的事。在富贵那时候,一刹那间就是几条人命,但即使生活在艰难、困苦,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生命,永远抱着一颗求生的心。

而我们现在的人,每天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没有看重生命,从来没认识到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你有求生的心,有热爱生命的心,有坚强的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的困难总会过去,幸福的大门总会向你打开。我们应该像富贵那样,用坚强面对生活。

让我们一起热爱生活吧!

【篇3:电影活着观后感1000字】

这次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名叫《活着》的电影,随即我就猜到我们必定要写影评或观后感了。话说,大学没有白看的电影。不过感到庆幸的是,老师让我们写的是观后感。山川说,真正的影评人是不会带着感情去看电影的,也就是用俯视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去把握一部电影,就要用有如刀子般锐利的眼光去剖析和解释。这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观众可不就是有点难了,而是非常难。

“活着”,一看这电影名字我们也许会猜想,这影片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毕竟影名它给我们陈显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究竟是活着,还是死去。

《活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福贵的悲惨命运。影片背景是从内战到解放战争再到大跃进最后到*,在这几个叫转的时期,福贵经历了命运加之在他身上的磨难和对他残忍的捉弄。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最悲的就是他那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这些磨难都没有把他击垮,他依然坚强的活着。

其实福贵的命运也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兵荒马乱还是政局动荡,老百姓无论是顽强斗争还是苟且偷生,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好好的活着。是的,就算再卑微的活着,只要活着,那就比什么都好。富贵的一生虽然悲惨,我们看到这样的结局也定会表示震撼,表示惋惜。但是影片的结尾福贵依然是笑着的,因为他知道,只有活着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有机会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影片中的福贵在开始时是一个典型的富家纨绔子弟,他也像一些典型的富家公子哥一样喜爱赌博。他因为祖上留下的财富可以挥霍,每天就以赌场为家。他的妻子用他们的孩子劝说了他多次,但他没有一次听进去了,还是依然嗜赌。俗话说:坐吃空山,坐等其成,到头来换来的只会是一无所有。最后,福贵终究是把家产都输光了。从此,他走上了命运给他安排的轨道。加之后来发生的种种波折,使福贵变成了一个全心为家庭而奋斗的男人,也让他慢慢懂得了幸福的真谛。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候呢?但无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非常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

福贵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从悲痛到欢喜再到悲痛……命运的苦水侵蚀着他的一生。个中心酸,各种悲痛,我想只有福贵自己的体会才更透彻。一群人的死去到最后却是一个人的留守。我们也许不会很清楚福贵活的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但经历了这么多次蜕变的福贵,也许活着,就算卑微,也一样是幸福的。

生活本身就不会都是尽如人意的,他就像是一条路,不会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拥有信心,希望就会在前方出现。活着不仅仅是一种证明,它更是一种历练。只要我们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去面对和克服命运给你插之下来的种种困难、挫折与不幸,就会体会到幸福的甜蜜,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推荐第3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梗概及读后感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而且,由于他的丈人是城里一家米行的老板,他竟经常要一个妓女背着他上街,每次从丈人的米行经过,\"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敬礼:‘近来无恙?\'\",然后便\"嘻嘻笑着过去了\",其品行之放荡堕落可见一斑。后来他中了别人的套,把家里包括田地、房产的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故。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他成了租种过去属于他家的田地的佃户,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农具,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

不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他拿了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可是在城里发生了意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辗转两年,最后他被解放军俘虏并释放了,他\"跟着解放军的屁股后面\"过了长江,回到了家乡。这时,他的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聋哑人。母亲死前还一遍一遍对他的妻子家珍说:\"福贵不会是去赌钱的。\"......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他说: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从他的语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像他这样尝尽人生百味的老人,在晚年对生命的那种平静、自然的态度。

看了这样的人生经历,我不禁感到了一种震撼,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沉重,也感到了主人公与命运抗争时不屈中透着的一种伟大的平凡——福贵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得革命的大道理,但是他对生活的挚着、对亲人朋友的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而他自始至终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芸芸众生之一,但作为一个人,他是伟大的。

作者在这本书的韩文版自序中对他的这篇作品作了很好的诠释。他写道: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自述的角度,让主人公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增加了小说的感染力。另外,虽然小说中没有散文、诗歌中华丽的辞藻——而这也是有主人公福贵并未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背景决定的,所以也正恰恰符合其身份——但在描人状物、情节安排等方面同样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功底。泪水似乎成了全篇的线索,有悲伤的泪,有绝望的泪,有喜极而泣的泪......由于泪水几乎是均匀地分布于整部小说,与欢喜交加,使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福贵总是每每过了几年幸福生活的时候,就会有厄运到来一次。

总之,我认为《活着》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作者将内心思想渗透于字里行间,渗透于人人熟悉的社会生活之中,使读者在读书的同时,便仿佛自己成了福贵,与他同甘苦、共患难,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一生,也同时感受到作者注入其中的深厚的情感。故事的年代背景虽然从解放前夕一直到*之后——算来大概应到20世纪80年代,跨度较大,不过并未使人感到历史前进、社会变迁的浩浩荡荡,而只是借福贵的一生将这段时期作了个缩影——因为这毕竟不是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想传递的也并非是社会历史方面的信息,所以读者在读这部小说时,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那便是曲解了作者的意图了——不过我们也不必担心,作者的笔实际上并未误导读者的目光。 这部《活着》是值得一读的。

电影《活着》观后感

从开始时看得漫不经心,到被剧情所逐渐吸引,直至电影结束后的引人深思。作为《活着》的一位普通的观众,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无疑是沉重的。富贵对于赌博的痴迷让其家破人亡,家珍对于生活的坚韧让这个家庭艰难前行,有庆的意外去世让人痛心疾首,凤霞的难产让人对那个灰色的年代默默反思。 《活着》传递出的信号是坚韧的中国普通劳动人民历经沧海桑田,饱经磨难之后单单剩下的对于生命的执着。与当代的部分满足视觉效果或者制造噱头的内容空泛的电影相比,《活着》给人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而在当代,没有*的战争,也没有愚昧的思想,更没有地主恶霸。因此活着的意义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生活的热爱。

当代社会,多的是浮躁急于追求功利的人,作为这个时代的趋势,我们个人都是很难做出改变的。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典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时期,资本导向型的规律很难使人们再坚守道德和人生的底线,金钱至上的法则使我们原本最贵重的生命开始被轻视,只要资本的边际报酬还为正,我们就不会停止。我们常常看到新闻报道,富士康的员工不满工作报酬或者人员选拔制度,连续跳楼;某地的官员因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而被纪委停职调查;某奥运冠军因为生活潦倒而被迫售卖奥运金牌乃至街头卖艺;高校研究生为获导师的支持而出卖自己......我们不经要感慨,社会怎么了,我们怎么了?是因为150年前开始的落后挨打使我们穷怕了,所以每个人都要迫切的变身成功人士,还是我们的一生的追求只是金钱,北上广的一套百平住房,一辆舒适的小车?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国人已经丢掉了太多太多的东西。看到过一个调查,美国的医生收入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当长,而花园的工人朝九晚五,工资仅能自给自足。但是医生却羡慕工人的生活,因为工人有自己的生活,可以休息,可以陪伴家人。在医生的角度看,他的金钱的边际报酬几乎为负,多收入几十美元或者减少,都没有关系,而快乐已经被金钱压缩的喘不过气来。

或许我们大多数人理解不到这种感觉,因为我们正处于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我联想到我们的大学,打着与社会接轨的旗帜,在学校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活动,以成功人士激励学生。无可非议,有些活动的举办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和认知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但是很多活动的举办是劳心劳力,舍本逐末,占用了学生本来用于学习的时间。我们被告知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IT企业的CEO的草根故事,我们被告知成功的标签就是有名有利,受万人景仰。成功的定义应当是达到自己的定位,不管是公司的高管,或者花园的主人。我个人是偏向传统的观念,大学是一个以学术为主的环境,虽然学习并不是全部,但必须是主流,只有拥有学术精神的大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时代中创新。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创新就成了民族的生命力,而大学是生命力的来源。所以我仍旧希望大学是这个功利社会下的一块净土。

究其原因,我们如此渴望成功,一方面因为传统的中国父母偏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希望孩子是全能的。我们可能小时候就有这个回忆,周一到周五上完课之后,晚上还要被送到辅导班补习,周末要学习钢琴,吉他,书法等等。如果放在国外,很难想象,这竟会是一个小学生的生活,其压力不亚于辛苦工作的父母。传统的中国文化便是十年寒窗,几千年的观念沉淀下来,

不过是换了形式,很难改变。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于每个人的压力,这和电影《活着》中的富贵有些像,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在大家都急速前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跟上步伐。这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不过电影让人感动的还有坚韧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富贵,家珍,春生,二喜,面对生活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即便麻木了,也还是执着着。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一种独特的精神。

反应在当代社会,即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城市中密密麻麻的农民工,蚁族,北漂。其中农民工是典型的代表。农民工是现在城市里最为普遍的人群,建筑工地上,公司清洁人员,工厂里的廉价劳动力。他们生存在城市,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汗水,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城市里的生活。简单来说,工地和出租房几乎是他们所有的生存空间,而看电影,逛大型商场,让子女在城市上学,享受医保,购买自己建造的住房等等是奢侈的愿望。城市人对他们也大多嗤之以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过于复杂,不能深入追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生活的坚韧。大多数农民工把一年劳动所得积攒下来,用于给老家的家人添置新衣服,新家电,给孩子提供学费。电视中春节前买到火车票的农民工们笑得很开心,即使是站票,即使排了一晚上的队,车票就代表他们在受尽城里人的鄙夷之后,能短暂享受家人的温暖,这是他们一年工作的动力。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批回家的摩托大军从东部到西部,跨越千里,也出现了车毁人亡的悲剧。他们试图以自己微弱的力量来让自己的人生有些许的改变。他们是值得尊敬的群体。

活着,简单的两个字却让人肃然起敬。无论生活在哪个阶层的人,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趋势,也无法掌握其他人的走向,但是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内,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活,尊敬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努力。

推荐第4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影片中,富贵一家人的命运与中国近代史交织同行,由解放战争、建国、大跃进,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剩下的唯有——努力活着。富贵一家,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缩影。

皮影的命运——传统文化的命运

贯穿全剧的皮影戏,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鲜明写照。最初,富贵还是一个少爷的时候,皮影戏是一种娱乐方式,是闲暇时的艺术追求;而后,富贵沦落时,皮影戏是一种谋生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艺术;大跃进时,皮影戏是富贵投身革命的方式,也是他想方设法要保护的传统艺术;到*时,那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皮影被冠上了“四旧”的罪名,终于没逃出时代的浪潮,被湮没在历史的浩瀚海洋中。但在影片结尾处,箱子还在,装着小鸡。古老的艺术承载着新的生命,新的生命也必将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这也是“活着”。

富贵一家的命运——时代的命运

影片中,富贵及其家人的形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意义,是那个时代人民形象最鲜活的再现。

富贵:一个不学无术,家道中落的少爷,他经历了从富贵荣华到穷困潦倒,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及其他无奈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他的身份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由封建没落的地主阶级变成普普通通的社会劳动人民。体现了小人物在宏观历史背景下的渺小与无助。

家珍:富贵的妻子家珍在影片中始终是一个传统妇女的形象,她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忠诚于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孩子。当春生被打成走资派,要自杀时,家珍大喊的一句“你要好好活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不禁令人潸然。这是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民最质朴的语言和情感。

有庆与凤霞:有庆、凤霞是一对懂事的孩子,也是富贵、家珍的精神寄托和希望。有庆帮助姐姐,对爸爸做恶作剧无不体现少年儿童的天真与淳朴,他的死体现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凤霞年少聋哑,产子时意外而亡,是个悲剧的人物。在医院时,老一辈医生都被批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夺权,在凤霞病危时,从牛棚带出的老医生因吃馒头吃得太多而不能动手术,致使凤霞惨死。这一切都是对时代的嘲讽——中国的十年浩劫。

二喜:二喜是典型的具有个人崇拜色彩的工人形象。结婚时也要对着毛主席画像报告,这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盲目的个人崇拜现象,如此的郑重其事,更增添其批判内涵。尽管如此,他依然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朴实与善良。

小人物的命运——历史的无奈

影片中的无数小人物,都是历史潮流中的沧海一粟,渺小又微不足道,但就是这群人构成了中国底层的社会。反革命的龙二被处决,那震耳的枪声是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积极的镇长被批成走资派,大跃进时那木箱上的铁钉也能造两颗子弹解放台湾,不知是多少当时的人的心灵写照;善良的春生被判为反革命,他误杀有庆后的自责,与自杀前还不忘赎罪的举动,是多少善良质朴的中国百姓的写真;还有那些被迫充军而死在战场上的无辜百姓,尸横遍野、身首异处的人啊,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感慨„„好像所有的好人和所有所谓的坏人,在那个年代都不得善终。而鼓舞人们继续生存的就只有“活着”,活着就好。

富贵对有庆说“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之后就是牛,牛之后„„就是共产主义了”。几年之后,富贵对馒头说“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之后就是牛,那个时候馒头就可以坐上火车、飞机了,咱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由“社会主义”到“好日子”的转变,是中国百姓对那个时代历史的感悟,值得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历史与实践中反思。

推荐第5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看曾经与现在

毛概课上,老师播放了《活着》这部电影,我们从短短的几十分钟看到那一段曾经,那段曲折艰难的岁月。

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这部平静的影片被列为中国十大禁片之一,在意识形态上强行批注了“不和谐”。时至今日,这个国家已经有勇气承认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可算是内涵丰富且发人深省的杰作。将某个个体生命置于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来演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历程,通过“福贵”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历经众多苦难之后能喷发出的高度和广度。电影《活着》在颂扬了生命顽强的同时还加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权者的“质问”。主人公福贵的命运是随着历史的改变发展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更迭。例如与国共内战、大跃进、*相对应的是意外、疾病和死亡等等。电影与小说都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相互融会贯通。某种程度上,福贵就象征着中国,他一生的经历都与国家的命运大致相同,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由强到弱,有从懦弱逐渐向刚毅转变的过程。

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一贫如洗。但是他始终怀揣着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活着》中的人物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在现实中妥协却又艰难前行的小人物。我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了对社会寄托的塌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语美好梦想的粉碎,而后生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部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所有的修饰都显得多余,这就是活着最坚实的表达。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场景是灰暗蒙沌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电影将有庆的死因由原来的为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疲劳中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揭开有庆裹尸布的血淋淋的一幕,将人物的悲惨性充分视觉化。虽然不及原著的情节在政治上那么尖锐,但是学校逼迫学生搁置学业投入全民大炼钢,在另一个层面上投射出大跃进背景下至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荒谬和行为方式的粗糙,中国走的社会主义的伪科学路线以及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肆意横行。大跃进,那是新中国的倒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次重大的失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提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力图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打开一个新局面。会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大跃进”运动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要求在5年以致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各地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影片中的人们盲目崇拜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对于“大跃进”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家各户捐出所有的铁器,参与炼钢,最后炼出来的不过是一块废铁,可是牛镇长和乡民们却视为宝贝,想申报功劳,还说不久可以赶超英美。由此可见当时社会风气下,人们的愚昧与无知。“大跃进”下,人民公社也随之兴起,影片中大家在集体食堂吃饭,牛镇长说包管大家吃饱,“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这是当时人们对于公共食堂的理解,但是现实中百姓们分到的食物有限,常常是吃不饱的。最惨痛的是,由于大跃进使农业连续两年大幅减产(1959-1960),又由于放卫星逼出的高征购将农民挖得太狠,加上国库存粮掏空,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饥荒。在最严重的时刻,农民把所能找到的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大跃进中长时间的强度劳动又使民众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生活集体化、营养差造成疾病流行。这样,普遍的饥荒、身体素质下降和疾病流行,共同将大量人口推上非正常死亡之路。据测算,1960-1961年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达3000多万。3000多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中国历史最盛时----唐朝开元年间全国人口是4000多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总人数达3000多万。也就是说,这个数字约占唐朝开元年间全国总人口的75%,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总人数大体相当。而电影则借由有庆那样小的一个孩子诉说那样的残酷。有庆在炼钢时已经极度疲劳,学校有派人来催他去炼钢,于是富贵将孩子背着去了学校。可是,有庆再也没能回来,因为疲劳有庆在土墙背后睡着了,而同样因为疲劳春生驾车不小心撞到土墙,有庆被压死了。这是怎样的讽刺和悲剧,一切的源头都是“大跃进”的压迫,土墙压死了有庆,又何尝不是当时错误思想指导下的运动压迫着老百姓。可笑的是受压迫的人们丝毫不觉压迫,反而积极的参与运动。从影片中凤霞结婚,二喜为凤霞家刷墙,绘制的是毛泽东像,聘礼是毛泽东文集,婚嫁那天唱的歌颂毛泽东的红歌,拍照是和毛泽东像一起,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毛泽东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人民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让“大跃进”得以积极的开展,这讽刺了当时混沌的社会,混沌的人民。

许多年来,人们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归之为领导人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主观唯心的错误,或者说是由于没有掌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脱离实际造成的悲剧。在中国共产党内,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对唯物辨证法研究的那样透彻,也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对主观唯心主义的危害认识的那样深刻,更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和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那样坚决和坚持不懈的,然而悲哀的是,毛泽东本人不但没有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且犯错误的严重程度并不比历史上的某些领导人逊色。毛泽东在后期的骄傲自满终酿苦果。事实证明,不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最终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也不是单单一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体制的问题,当时高度集中化的体制下,决定了人们思想束缚,决定了毛泽东的决定就是千万人的决定。

幸运的是,我们终从那段历史中走出来,而福贵也只活在那个年代。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中国富强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此,中国走出“大跃进”,*的惨痛,逐步走向新社会。《活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它给观众带来的思考是无可厚非的,尽管现在离影片出品已过了十七年的光景,离影片中的年代已过了几十年的光景,但现在再看都还有一种回味无穷、意味深远之感。《活着》中的那段岁月成为曾经,现在的我们从那段曾经汲取错误的教训,继续探索未来。

推荐第6篇:《活着》观后感

曲折中前进

——从《活着》看共和国发展时期及特点

初二四班徐敬宜 电影《活着》描述了我做自四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连的发展变化情况。电影一主人公福贵的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幅幅精彩的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画卷。电影不但将任务的命运与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更谱写的一支共和国发展之歌。

一、四十年代中期(时值抗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之前) 福贵的情况及对白:身为少爷的福贵,整天呆在赌坊,浑浑噩噩,不务正业。最终落得妻子离去,家产败光。

经典镜头:

1、走进赌坊,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不少纨绔子弟只知摇着色盅喝着小酒。

2、福贵提起笔满不在乎地在账本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带着一些无奈:“这一阵子,账欠了不少,这字也是越练越好了。” 时期特点: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混乱,国民思想落后。

二、解放战争至建国

福贵的情况:碰上了蒋介石的国军,被强征入伍,悲惨的经历使福贵明白了生活的真意。两年后,福贵投降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并被释放回家。

经典镜头及对白:

1、国民党军队用刺刀一下划开白幕,将福贵等人带走。

2、老全摆摆手,说:“想回家就在这里呆着。我看那,还是等着当共军的俘虏吧!两只手举起来就行。共军优待俘虏,管吃管喝还发光洋。这事我经过过。”

时期特点:共产党大获全胜,尽得民心,为建国及建国后的一系列举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土地改革

福贵的情况:侥幸躲过批斗,回家后却发现女儿已哑。 经典镜头及对白:

1、镇长笑着说:“你家的木头可真好!”福贵愣了愣,道:“不是,那不是我们家的木头,那是反革命的木头。”家珍也连说:“对,那是反革命的木头。”

2、在龙二的批斗会上,众人高呼:“坚决打倒反革命!”龙二挣扎着走向刑场。

3、“贫民好,贫民好,什么都不如当老百姓。

时期特征:土地改革期间,打击了地主,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

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农村的生产力劳动力得到了解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福贵的情况:皮影险遭拆毁,继续为人们送水,唱皮影,丧子。 经典镜头及对白:

1、你看你看,往共产主义跑还愁没咱吃的。咱们公社成立了集体大食堂。往后你肚子饿了,自己抬抬腿,往食堂里跨,鱼啊肉啊,撑死咱们!

2、公社大食堂里坐满了人,每个人都断了个大碗狼吞虎咽。

3、镇长带着几个人,敲锣打鼓,担着刚炼出来的钢,拿着报喜信,脸上喜气洋洋,说:“咱们的钢铁炼出来了,咱们的钢铁卫星上天了,咱们到县上报喜去!大家都立功了!今天食堂里头吃饺子庆功,每个饺子里头都包了一头猪!大家要放开吃,敞开吃。吃饱了接着干,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

4、有庆的几个同学在门口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老师叫去学校,参加炼钢呢!今天区长来检查。”福贵也说道:“这大炼钢铁是全民运动,咱们也不落后啊。”说着把熟睡的有庆抱了起来。

时期特点:大跃进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操之过急,就街道的横幅上也写着“只要铁水流的多不怕汗水流成河”。从镇长到中央领导,高指标、浮夸风泛滥,不断放出钢铁、粮食卫星,虚报、谎报现象严重。同时,与大跃进伴随而来的人民公社办起了大食堂。但由于大食堂吃饭不要钱,造成了浪费以及连雪几年粮食欠收的情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促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了我国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

五、文化大革命

福贵的情况:失去女儿,喜得贵孙。

经典镜头及对白:

1、放眼望去,大街小巷挂满了大字报,如同许多旗帜随风飘扬。

2、镇长建议烧掉皮影,福贵说:“我跟家珍商量过了,呢根本不能成立一个毛泽东思想皮影宣传队,好让这旧东西也发挥点新作用?”镇长不耐烦,“你没看你那些皮影都是些什么东西?都是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是典型的‘四旧’!”说着递过两页宣传单:“越旧的东西,越是反动。

3、二喜来到福贵家里,首先拿出来的就是几枚毛主席像章和几本《毛泽东选集》,福贵家中正屋也张贴着毛主席像,就连帽子上也

别着毛主席像章。

4、凤霞出嫁之时,众人高举毛主席像,高喊:“他们凡事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高唱的也是“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天大地大不如毛主席的恩情大”“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5、二喜要取下王教授身上的牌子,王教授连连摆手:“还是带着好,还是带着好。

6、王大夫因饿了三天而狼吞虎咽地一口气吃了七个馒头而坐在地上起不来,导致无法帮助凤霞止血,最终凤霞在痛苦中离开人世。

时期特点:处处宣扬毛泽东思想,老一辈的教育者等被打倒,各有不少学术界知名人士被迫害,被逼自杀。电影中的王教授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胸前的大牌子上用红笔打了大大的叉在他的名字上,无异于是一种对于精神的侮辱。“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泛滥,以致文化大革命过后不少人还有这种习惯。“文化大革命”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和打砸抢分子乘机混到党内并窃取一部分权力,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泛滥开来,致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受到严重削弱。

在影片的最后,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的太多的动荡,也在曲折中前进着。

推荐第7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人活着,有时真的很艰难,真的很无奈,真的特别不易。这是我从《活着》这部影片中获得的最直观浅显的感慨。

《活着》可以说记录着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一生,年轻时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不懂得珍惜,每天去赌场赌钱,直到最后输光了所有的家产,父亲也因此被活活气死,妻子因此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从此,福贵一个人过着艰苦的生活,简直从天堂一下子跌到了地狱,靠在路边卖一些原来家里的古玩为生,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这时候的他,虽然心情十分低落,后悔自己当年嗜赌什么都没留下,虽然憎恨以前的自己,同时对以后也很迷惘,但还是坚强地活着。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家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他的身边,这时的他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为了两个孩子与家人,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依然选择好好活着,靠着唱皮影谋生,后来被国军抓走,跟着国军为其唱皮影,在经历一个晚上后,发现几万士兵都被冻死,最后只剩福贵与他的朋友春生。面对遍地的尸体,他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春生:“咱们可得好好活着。”福贵:“回去了可得好好活着。”是的,面对几万具尸体,他们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体会到了活着的幸福与不易。可见,人或许只有经过生死边缘的体验才能感到活着的艰难。之后两人又被解放军抓走,为解放军唱皮影,唱了几场后春生因为喜爱开车而当了解放军,福贵终于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面对可爱的孩子与辛劳的家珍,福贵仿佛又体会到活着的艰辛,为了家人决定一定要好好活着。

大跃进时期,福贵的孩子友庆一次在学校学炼钢时不幸被区长倒车时推翻墙压倒了,当场身亡,这是福贵唯一的儿子,当时他恨极了区长,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选择沉默,默默地活着,后来得知区长就是自己的朋友春生时,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和自己有特殊生死经历的朋友现在却不小心害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可是福贵仍然选择默默承受,面对老朋友,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春生离开,试想那将是一种多么痛苦的心情,可又无可奈何,儿子的死去无疑又给福贵一家造成很大打击,再一次体现出活着的不易,随时都可能会有横祸夺走生命,这时活着似乎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六十年代*时,春生被认为是走资派开了批判大会,看着自己的老朋友被批斗,这无疑也是沉重的心理打击,而福贵因为是普通人家,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女儿也找了好人家嫁了,可后来女儿凤霞因为产后大出血而死更是给福贵强大的打击,造化弄人,他仅有的两个孩子都离他而去,只留下孙子、妻子、女婿,可为了家人他还是选择坚强地活着,其实他的心里有太多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我相信他应该对于活着一词比别人有更深刻的体会,这就是福贵坎坷的一生。

相比之下不禁想到现在社会出现的因为一些小事就去寻死的人们,他们真的没有懂得活着的真正意义。活着,不仅是为自己而活,更多时候,我们还为身边的人而活,像主人公福贵一样,尽管遭受重重打击,但为了身边的人还是坚强地活着。我想,只因他比常人更懂得活着的意义。

活着,虽然有时有许多的无奈,有许多苦痛,但能感到身边人带来的温暖。为什么有的人身陷疾病的折磨脸上仍然充满微笑,生活依然充满阳光,只因他们还好好地活着„„

推荐第8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至亲的一个个离去,让人感觉好像只要至亲活着不管是一起受苦还是一起享乐都不是那么重要。活着,是件简单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活着,你要亲手送走一个个至亲,要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无聊,庸俗,难过,失落。当你要面对这些的时候,会觉得,啊,活着真累。可是如果不活着,你又怎么去感受这些感受,你又怎么去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和爱人爱的轰轰烈烈,和朋友谈笑风生。可能,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矛盾体。但是人们自然会明白,当然活着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谁都不知道死的感受是什么,甚至想想都会觉得后怕。当你仔细一想,一定会觉得手在脚在,心智健全,还能养活自己,吃点苦算什么,一定要活下去。这也本身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谁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一路看来,福贵在至亲离去的时候并没有埋怨。心里暗暗的难过,却还是坚强的生活着。即使最后连孙子都走了,他也是怪怪徐家人命不好,心想,这样自己到时候两腿一蹬时也没有什么可以挂念的了。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依然耕田种地,依然活着,回忆起过去,也没有避讳,觉得是不可触摸的伤心往事。大大方方的讲述自己身边的至亲是怎么一个个的离去,自己的生活当初是怎么被自己一步步摧毁,但却这是因为自己年轻时的好赌,而导致后来命还在。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当年的胡作非为,福贵依旧是地主,我想龙二的下场自然就是他的下场,龙二说的没错,他是替福贵死的。我想福贵一生值得庆幸的事就是丢了家产,捡了性命。在失去至亲的相比下,觉得福贵一家能在一起饿肚子都是幸福的事。一个都不少,其实就是幸福的事了。这本书可以一棒打醒只要心里还有些许真心的现代人,我想那些人看了这本书自然会明白这个道理。要是真是被当代的物质社会,屎一样的欲望糊上了眼,他们自然是不会明白,即使,你勇敢的帮他擦干净,让他感受自己最真实的心,我想还是会带着些许臭味的吧,真是救不了的话,就由他去吧。其实,人最重要的欲望就是活着。

推荐第9篇:《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姓名:陈佩

班级:09人文教育

学号:090205019

电影《活着》观后感

看完《活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众多的思想囚笼,冤假错案,*式“文字狱”,都让我们祖祖辈辈不堪回首„„

《活着》通过讲述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家庭的生活来反映当时整个社会的状况。它是以中国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

记得福贵对曾害死自己儿子的朋友春生说:“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是啊,在那个时代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人活着没有了尊严,担惊受怕!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命运适合时代相连的。

首先,来看看主人公福贵。

福贵因为好赌输光了祖上留下的房产,从而家道没落。但是却戏剧般地因祸得福,保住了一条命。得了福贵家房产的龙二,到了六十年代*期间,因为房产被戴上了地主帽子,批斗而死。富贵内心经历了从恐惧到庆幸的大悲大喜,我们为之悲叹。社会政治运动造成的社会结构的大变迁,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变化对老百姓命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这些运动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幸福而是恐慌。在内战时期,福贵的人生又轻易地被改写,他被拉到军队做壮丁,他不能逃跑,无法挣脱,他只是军队里一个无名无姓的小兵。大跃进时期,他又经历了儿子有庆的死。*时代,一张“干过革命”的证明,被福贵和家珍视若珍宝,只因它能保一家平安。人的命竟要靠一张纸来做护身符和通行证!富贵也无法保证儿女的人身安全,连他自己的命运都是由那个时代决定的。我不禁感叹,福贵这惨淡悲苦的一生,被历史无情地捉弄。

而有庆和凤霞的死,也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大跃进时期,人们风风火火的大炼钢铁,大人甚至连孩子也参与了彻夜无眠的炼钢铁运动。因为大炼钢铁,有庆好久没有睡个好觉了。好不容易有时间睡得正酣,因为区长要来到镇区检察,有庆被通知要求回到学校参加下一夜的劳动。尽管知道有庆很累,但富贵为了不落后还是叫醒了有庆,那晚,有庆在睡在墙下之时意外的被区长的车撞死了,这个意外是福贵逼着有庆去学校炼钢铁的错么?还是根本就是大跃进运动、那个时代的罪过呢?在亲人以非自然方式逝去时,活着的人常会说:\"如果不„„,他就不会走了„„\"可是人生,毕竟不是游戏。如果没有\"大炼钢铁\"的狂热?没有有庆在墙下睡着?也许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也许偶然中也潜藏着那个时代的必然,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社会政治的悲剧。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医院的老教授也不例外。凤霞生产,医院里有经验的老医生全部被打倒了,只有毫无实战经验的红卫兵学生。为了保险,二喜找来了“反动学术权威”的老教授,谁料在凤霞产后大出血之时,教授因为吃多馒头噎着了自顾不暇,使得本来可以被拯救的凤霞死了。我想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呀!人们都说战争可怕,可是战争尚有明确的目标,尚有持久的希望,然而对于*,我们只能盲从,我们只能相信,而不能否定,不能怀疑,更不能议论,它带给人们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它比战争更恐怖,更让人胆战心惊。

春生、镇长、医院的老教授„„这只是这部电视剧里给我们呈现的悲剧代表,在那个时代还有多少冤死的就不得而知了。

那个时代的人的一生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

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曾在小说的序言里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也许这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活着的理解,我只希望不会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的现实。

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中国历史几千年,没有几个人有过自己的个人尊严。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不代表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只算是一块肉”。

回看这段历史的荒谬性让我惊诧,新中国刚刚建立,打破了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人们都喜悦无比,大搞土地改革,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积攒的土地,到最后却成了富农被打击,甚至整死。大跃进运动时期,为十五年内赶超工业化的西方。全国各地无论男女老少都积极相应毛主席的号召参与到大炼钢铁之中。人们盲目信从风风火火。然而接下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等事实证明了这种运动是错误的,它不顾中国的实际国情不顾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盲目赶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以至于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丧失了多少的无辜百姓。*时期,老一辈的权威被打倒,新一代的希望又耽误了学习的过程并且当时旧的社会体系被打破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未形成,社会规范的错误引导造成了社会失范,这又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个年代人们单纯的热情,这种单纯甚至令人神往,但与其说这是令人向往的单纯,不如说这是国家意志下的全民休克,几乎整个国家的民众都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我们停止了思考,整天听着高音喇叭,信仰着那被我们束之高阁的毛主义,扔掉了千年的优秀的道德传统,无情的践踏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就像余华说的:“那是一个本能压抑,命运惨烈,精神疯狂的时代,一如欧洲的中世纪,也是一个伦理颠覆,众生万象,浮躁纵欲的时代。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的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够了。”

比起小说和电影来,更为让我心痛的是,那些屏幕上,文字里的只是六十年前的历史,不复而返,而现实中,我们生活的年代,依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类似富贵放弃尊严,只求生存的惨剧,经济在飞跃,精神在退步,人与人之间更为冷漠,千丝万缕根根离不开金钱利益,所有的尊严都在国家,民族身上无穷的放大,而另一方面,人民的自尊却在渐渐的磨灭,唯一增加的只有那无力的怜悯以及无望的愤怒。《活着》纪录了历史的真相,屏幕上的中国让现时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沉重的思考当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历历在目,无论小说或是电影,都在重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就只是一件物体那样的活着。看完电影之后我不禁问起自己: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是继续这样活着,今天我们还是要继续这样的活着,还是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进入社会主义了,我们还要奋斗进入共产主义,我们拥护中国共产党,但是当给了我们拥护它的理由了吗?没有!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希望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正因为这简单的信念,我们一直保持着心里的那份纯真即使是在在那个近乎荒唐的岁月。记得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事要先相信然后才能有所为。我一直都在相信着可是现在我在想,我们还要再继续相信下去吗?我的回答是:不!纵观历朝历代,国家的灭亡都是有预兆的,他们都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腐败不堪,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人民生死攸关之时却不能挺身而出,甚至不敢站出来替百姓说一句话。在受到外部欺辱时站出来的是普普通通的人民,躲在后头的却是我们的国家,这

让百姓情何以堪呢!我们总是说,人民翻身做国家的主人了,终于过上好日子了。原来主人就是这样子当的,那我宁愿说这样的翻身我不要了。我们不单单是要活着,我们更要活着有尊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反思那段苦涩的历史时,更应看看现今这所谓的民主共和国是如何带给人民民主和幸福的,它真的实现民主了吗?它真的让老百姓幸福了吗?如果只是打着民主的旗帜而在人民内部却实行专政,这与披着羊皮的狼又有何异?

推荐第10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活着》是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的: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自然灾害时期„„作者将主人公福贵的经历同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相互融合在一起,就像将两片着色的玻璃片重叠在一起。但小说有意淡化了社会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们当作孕育一个个苦难的生存环境;同时,以双重叙述的手法造成一种间离效果,巧妙地避开了血腥气浓重的直接“目睹”而使其洋溢出一种超越与静穆的美学意味,这同样符合作者一贯“冷静叙事”的风格,在平静的口吻中,讲述让人在事情发生之时痛不欲生的故事,借此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历史的沧桑感。

即便是柔和了结局,由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至今仍因敏感的政治问题未能够通过广电审批,无法进入影院公映。这是作为电影的悲哀,却是作为小说的幸运。主人公福贵青年时是一个阔少爷,嗜赌成性的他将家中祖辈积攒下来的庞大家业全部输光,省悟后的他和母亲、女儿过起了穷日子。然而,上天似乎注定要他为青年时的过错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去为母亲求医,半途上却被国民党残兵抓了壮丁;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没想不久就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最终,孤苦伶仃的福贵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做伴,每天朝出暮归奔波于田间。

福贵一生的悲剧是自身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正是这种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人生来就注定要伴随悲伤,但正是悲伤使我们更清醒地活着。正如余华自己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 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他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坚持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

第11篇:活着 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六年后,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看《活着》,自然会想到《霸王别姬》,同样是这么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同样是跨越了最动荡变化最快的那些个历史时期,人物同样是渺小无奈,在命运历史面前毫无选择但是《活着》对命运这个主题上却比《霸王别姬》反映得更加深刻。

这部片子和张艺谋的其他作品是最不一致的,除了通过让某个特定场景、道具或意象的反复出现,来赋予某种意义表现作品主题。张艺谋在其他作品中都很惯用一些色彩及视觉效果,从《红高梁》里青纱口那一望无际的高梁地,《菊豆》中杨家房梁垂下的红黄布条,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陈家大院那些一排排大红灯笼灰色高墙,《我的父亲母亲》里章子怡身着鲜红色的棉袄奔跑在广漠的草原,再到《英雄》里九寨沟的色彩斑斓,到最后《黄金甲》里那些大块大块让人忍无可忍如同吃了肥肉腻得不行的色彩,艺谋老兄已经走火入魔,可是十多年前的张艺谋,在《活着》里,竟然没用这些色彩和视觉冲击,仅仅是看似朴实平凡的场面人物剧情,就能表现出如此深厚的力量,不可谓是不高明的。

比起小说,电影更为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屏幕上,文字里的只是六十年前的历史,不复而返,而现实中,我们生活的年代,依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类似富贵放弃尊严,只求生存的惨剧,经济在飞跃,精神在退步,人与人之间更为冷漠,千丝万缕根根离不开金钱利益,屁民依然是屁民,混蛋依然还是那个混蛋,所有的尊严都在国家,民族身上无穷的放大,而另一方面,人民的自尊却在渐渐的磨灭,唯一增加的只有那无力的怜悯以及无望的愤怒,《活着》纪录了历史的真相,屏幕上的中国让现时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沉重的思考当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历历在目,无论小说或是电影,都在重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就只是一件物体那样的活着。看完电影之后我不禁问起自己:六十年过去,我们是继续这样活着,还是继续这样的活着,还是去死。。。做为一个屁民,我有的选吗?

软件三班张军旗

第12篇:活着观后感

篇一:活着观后感

看完《活着》这电影,从内心早就想写点什么,但颇感苦涩,很难落笔。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徐富贵,妻子家珍。纨绔子弟福贵由于嗜赌如命从解放前的富家子弟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经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一家人的经历。

说实话,电影一开始,看着家珍的眼泪和富贵的嗜赌的鲜明对比,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我是恨富贵的,心里一直在祈祷他转身离开那个喧闹的赌场,可他没有,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我在看到家珍流泪时心就开始痛,手牵着小孩,肚子还怀着小孩,在那里苦苦的哀劝那个不珍惜自己的所谓的丈夫,希望她转身离开那个爱她还不如赌博、不顾家的富贵,希望她遇到一个上进的、疼她、惜她的男人……那也是只是我的“希望”,她兵没有这样。家珍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多少人能承受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不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啊,可富贵和家珍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

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想想今天,生活富足了,可能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年轻夫妻有多少。我在一个婚姻节目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妻子(年轻貌美)因为与丈夫吵架离开,丈夫没有追出去而要求离婚,原因是因为觉得丈夫不够在乎自己。对比的多么鲜明,讽刺的多么有力。可笑,可悲!

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盲目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嗯,忍受,只是两个字,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之重啊。现在这个社会,不说远处,就拿身边的故事说事吧。才在这不久前,重庆大学的一女博士就这样从高楼上从身一跃结束了她的“痛苦”,结束了她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国家和她家里人拿重金培养出来的人。她懂得道理和知识不比一般的百姓少吧。她还尚且这样轻生,不能承受生活压力之重,那还有的芸芸众生呢?悲啊,叹啊!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两口子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但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只说他真切地告诉了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篇二:活着观后感

这部作品,通过展示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和一波又一波无边的苦难,宣扬一种面对苦难面对死亡时可能的态度。

一本应列入你一生读书计划的书。

我高中时看了一遍,上个月又看了一遍,说的是一个老头的一辈子坎坷的经历,少时是个败家子,后来家产输光了,也老实了,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小时候生了场大病,哑了;儿子在上小学时给别人献血,失血过多死了。妻子受了刺激,大病不起。后来女儿结了婚,生孩子时难产死了。小外孙后来又成了孤儿,因为长时间挨饿,一次饱餐后也死了……真正的家破人亡!我刚好看过!

这部作品的名字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这是作者的自序

挺好看的,就是讲一个人的一生坎坷经历,这中间他经历了游手好闲的青年时期,战争、饥荒,还有亲人的相继离去,换了我们常人可能很多人会选择自杀,然而他还是活了下来!

看了让人愤怒,不过听说要改编成电视剧,会有一个大团园的结局。

篇三:活着观后感

以前看过余华的小说,很震撼。而且我总认为根据小说拍成的电影总不会比小说精彩。讨厌跟风。所以一直没看张艺谋拍的《活着》,虽然身边的朋友 一直在推荐。前段时间 因为选修电影文学而找来了看,我终于打消了对电影《活着》的误解,在我眼中,电影比小说又多了一种韵味。

小说给我的感觉是“活”,余华太残忍,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个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守着一头老牛,我当时看小说的时候泪水不停的流,余华这样安排有他的道理,可是我觉得太沉重,但我绝不否认,它是一部很成功 的中篇小说。而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活着”,是进行时,带有一种生命 的张力与韧性,表达的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动力。福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地适应着环境 的变化,顽强的追求生命的延续。

福贵出生在地主富豪之家,有一定的艺术 修养,皮影是他的特殊爱好。当他的文艺嗜好变成谋生的工具时,他却表现的“乐得其所”。这是一种“活着”的韧性在激励着他,带领着他,让他顽强地生活 着。

片尾,福贵找出装皮影的旧箱子,让外孙养小鸡。外孙和小鸡都是新生命的象征,皮影虽然没有了,但生命依然延续。一家人开心的笑着,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一种“影片结束,而生活继续”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

生命总要绽放,不管经过多曲折的道路。看过余华的所有小说,深深钦佩这样写作很有独立思想,不夹带个人感情的叙述,在他的小说面前很多时候我自己都深深感受到了小说中所传达出的悲痛和那个时代的无奈和压抑。

冲此看了张艺谋的《活着》,在整个电影行进中我再一次被这样小人物在那个年代的命运的主线所深深吸引与牵动。

葛优的演技简直就是入了骨了,更别提巩俐的表演,将那样的一个中国传统女子的性格与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凤霞临死时她的哭戏,宛若我们身边的即将丧失儿女的可怜母亲;最痛苦 的不是看着女儿受苦,最痛苦的是可以救但救不成的那种惋惜。其实这些在余华的小说中体现得更为透彻。

在改编上很多地方作了变动,但也不影响整个主线的发展,但是没有小说详尽,所以“活着”的这个主题在电影中的体现就需要观众仔细分析,而不像小说中文字中透出的都是血泪的辛酸和人生社会的无奈。

在结局的时候,电影并没有把小说中家珍逝去女婿二喜被预制板夹死以及孙子在自然灾害时期吃豌豆噎死的结局再刻画出来;结尾处,导演以一种祥和的生活状态结束了这一幕幕的人生悲恸——病倒的家珍和福贵二喜以及孙子幸福 开心地吃饭。

电影也确实不需要像小说中那样再刻画下去了,因为主题在于活着,这一切的经历以足够反映一切,而再说下去似乎就成了人生剪影了。主题与意蕴也在那一系列的事情中慢慢地向观众们传达着活着的信念。

再次感叹,葛优的戛纳影帝真是不是这么简单得到的,这样纯熟的演技也实在让人佩服。

颠沛流离的生活,感谢现在的安详与和平。

第13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

汉二许方

学号:222010308011096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余华

在这部电影里,活着不是生存目的或者生活目标,它更像一种生命状态,里面不夹杂任何情感、态度、价值观,活着只是活着。

活着其实很简单,就是过平淡的日子,没有拉夫,没有战争,没有批斗,没有亲人非正常的死亡„„可是,主人公福贵的一生,这些,全都经历了,而且,每一幕悲剧前都会有一幕喜剧上演。在我看来,这种强烈的对比贯穿着整部电影,也体现着一个主题:坚忍的“活着”。

比如说,在有庆死之前,福贵在热火朝天的唱着皮影戏,更戏剧的是,有庆是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开车撞死的。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再比如说,在凤霞因难产死之前,有一幕锣鼓喧天热闹的结婚场面。而且,凤霞的死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可是,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以致于医院中连个正常的医生都没有,只有几个什么都不懂的红卫兵小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仅有的两个孩子一个个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凤霞的死对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漫天的批斗竟然成为杀害无辜孕妇的凶手!

在故事的最后,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然而故事的结局并不显得突兀,而是蕴涵着生存的神话。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似乎再也经不起生活的折腾了,也算老天怜悯他们,老年有女婿和外孙陪伴。影片结尾又显得温暖了一些,福贵深情的对外孙馒头说话,眼中满是希冀:“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影片充满着大喜大悲的情节,看了让人不禁感叹:人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活着,而且必须活着,只要活着就有痛苦,但也会有希望,而希望让人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

影片中的人们为了活着,忍受着一切的苦难和折磨,为了心中那一份对生命的执着。我想,作者和导演试图表现的也是这样的思想吧。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着才有希望,才能不顾一切的继续活下去。在福贵的一生中,命运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强迫他面临生命的抉择。命运在他活着的时候,将一切都撕碎,包括他的梦。他本来有儿有女,他本有他的欢愉,看着身边的人匆匆变作回忆,一切都死了!这样一个苦涩的悲剧,这就是他的命运,可他仍然活着,因为生命要求他活着。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或许人活着,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历尽苦难而又坦然自若的活着,其本身就是一种高尚,一种伟大。

作品中大量的“死去”更加突出了“活着”这一主题。“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和承担,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承担生命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还有平庸。

第14篇:活着观后感

人要有尊严的活着

________>观后感

班级:市场营销二班

姓名:郑瑶

学号:20100106022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看完>以后这是我脑海里面浮现出来的一句话,对于电影里面的那种黑色的幽默,黑色的幸福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活着就得有尊严的活着,那个好死不如耐活着,我认为是虚假的,它只会使我们内心的反抗精神消磨殆尽,扪心自问:看到电影最后,我们真的感到欣慰?真的他们最后幸福了吗?

>这部电影,是很少的一部敢大胆反映建国以来的这一段的历史的,比之于国内某些描绘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的电影,显示我军英勇无前的气概,个个身怀绝技的电影好多了,因此说句题外话,要是我们在某个党领导下的某路军队真的能打死一批又一批的日本人,抗日战争怎么会用八年?并且给日本沉重打击的是俄国击溃的60万关东军,还有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以及最后的两颗原子弹.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平型关大捷,这个小型的作战,获得胜利也算作胜利?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沉重损失就略过不提,因此我认为国家都是有局限性的,只会宣扬自己功绩,而抹杀别人的劳动成果,相对于现在那些令人恶心的电影,我更喜欢看那些敢于反映真实历史的电影.

我觉得>是对我们历史的一段反思,尽管不完全反映那段

历史,但是也给我们在影片中,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感受到祖国发展遭受巨大挫折同时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电影前后时间跨度也很大,主要描写的是建国后的事情, 将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描绘的栩栩如生,在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生活及生存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主人公的命运最终让是深刻反思,活着真好,主人公在无数次说过,可是,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好好活着,这是我看完以后的内心底问我自己的.

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有点排斥的,之前有接触过活着的原著,电影是和余华先生的原著是很大不同的,还有,我之前看过电视剧>,那个好像才接进更真实的原著吧,听说开始电视剧>是不允许在大陆播放的,电视剧里说的是刚开始的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二世祖,在经历输光家产,气死老爸以后,妻子家珍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他幡然醒悟,后来好不容易,他学会种田,照顾老妈,妻子回来团聚这些短暂的幸福以后,他由于进城买药而被抓了壮丁,后来回来以后,发现女儿凤霞由于没有及时看病因而聋哑,可是总算一家团聚,悲剧总是一个接着一个,春生的老婆难产,只有有庆的血型符合,可是医院的护士竟然抽血抽死了有庆,悲剧一个接着一个,后来女儿大出血死了, 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病死,孙子我不知道结果是怎么,一来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二来我也要开始学习,可是我知道小说里面孙子是吃豆子撑死的,因为实在是太饿了.

相比之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希望影片最后家珍,孙子馒头,女婿二喜都活了下来,我一直不懂影片最后放出那个小鸡是做什么,

导演肯定有其自己的目的,后来我刻意搜了一下影评,才知道小鸡长大最终变成牛预示着”日子越来越好了”,正如福贵说的”你们赶上时代了”.这也是导演给大家的一个美好愿景吧,让观众的心里获得过多过少的慰藉.可是我有一点不太欣赏国人的这种自我安慰心理,正如电视剧里面说的:能活着就是最大的福贵.或许对吧,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电影一幕幕的闪过的是时代的进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可是马克思说过,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倘若社会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这该由谁负责?

影片中龙二枪毙的时候,福贵再一次感叹活着真好!于是我心里有个疑问:中国人为什么在杀自己民族的人的时候总是表现的这么果断坚决?要是,福贵仍然是地主,那么被送上断头台的就是福贵了吗?可是福贵之前做了很多坏事吗?答案是没有,多以我不懂为什么福贵为自己感到庆幸.或许阶级斗争的口号让一群群盲目的中国人而疯狂吧

影片的另外一个场景,福贵的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二喜不放心,利用自己职权叫来王教授,以防意外,影片的侧面就已经说明,那时候的人并不愚昧,他们已经知道那些红卫兵并不可靠,可是,可是为什么不敢说出来不敢反抗?毛泽东同志多说的实事求是又在哪里?我想的是,当初的国家就因为少数人的决定成为大多数人的疯狂,让国家混乱不堪,难道人民就没有那种自觉性吗?自觉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民主.人就是要堂堂正正,我要是福贵,我要大胆的反抗,我绝不会屈服,命由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我看谁敢抽我儿子的血,我看谁不让我女儿有个正经大夫看医生?纵使是死,我也要站着死,老实话说,我讨厌中

国人这种委曲求全,息事宁人的态度,正因为如电影里面福贵的人多了,现实生活中,国际社会中我们才会一直委曲求全,让他国一再侵犯我的利益,我若为主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说是影评,但是我好像偏离话题比较远,我喜欢和网上的那些影评不一样,我喜欢历史,我关注历史的变迁,影片四十多年的变迁中,我感受到历史的变化,我也看到了更加贴近真实的历史,这是以前电影少有的,这算是国产电影的一种突破吧,对过去的深刻反思,才能更加进步,我一直这样想着.

另外,我认为人与人是有区别的,人与人的思想也是不同,我对这部电影的个人理解,他人也可以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人与人,党与党不是阶级的对立,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思想,但我也不会反对你的思想,只是我拥有我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的抹杀,所以老师我相信我做的是正确的选择.

第15篇:活着 观后感

活着 观后感

“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六年后,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福贵一辈子经历了身边人的离去,对于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伤,唯有默默承受,岁月的变迁,渐渐磨平了苦难的痕迹,像牲口那样的活着,其实就是活着的意义。

对于旧时代的回忆,或许只是在父辈人的口口相传中听过,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背影。中国的几代人,却在这苦难的环境中,坚强的活着,不埋怨也不消沉。电影对于时代的淡淡讽刺,实则告诉我们,那本我们早以为翻烂的时代的大书,其实还没有真正展开,而在这之中,个人命运仅如蝼蚁。福贵是那一辈人的缩影,他们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仍然只是平凡地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们四十年的生命历程见证了几度*变迁,见证了一个全民的疯狂年代,被动的接受着不断变化的个人属性,纵使生活夹杂着艰辛与泪水,依然勇敢的接受。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他始终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扭转过来了。

这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一种真实、麻痹的生活状态。按这个定义来说,我们每个人成了受虐狂。

对于旧时代的回忆,或许只是在父辈人的口口相传中听过,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背影。中国的几代人,却在这苦难的环境中,坚强的活着,不埋怨也不消沉。电影对于时代的淡淡讽刺,实则告诉我们,那本我们早以为翻烂的时代的大书,其实还没有真正展开,而在这之中,个人命运仅如蝼蚁。福贵是那一辈人的缩影,他们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仍然只是平凡地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们四十年的生命历程见证了几度*变迁,见证了一个全民的疯狂年代,被动的接受着不断变化的个人属性,纵使生活夹杂着艰辛与泪水,依然勇敢的接受。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

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产生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 然而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观众的视角从纯粹的悲剧更多地转移到生命和历史的关系上。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

第16篇:《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1133 刘畅 学号:11050700120

课上看过了电影《活着》的一部分,课下又从网上下载了完整版的电影和电子版的原著重新看一遍。不仅仅是为了作业而去了解这部作品,更为了去了解那个年代的气息以及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电影对这部作品的更改让人们没有看原著时那么绝望,而是在悲剧之外让观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电影结尾处福贵的那句“日子会越来越好”似乎也是在引导观众最终走出悲剧情节带来的阴霾,也暗示了*平反以后中国的政策不断调整使人民的生活不断走上了正轨。 在电影中,福贵和家珍的孩子有庆的死亡做了很大改动。原著中的叙述是,村长的夫人倒车时撞塌了墙,受伤了住进了医院,有庆去给她献血时被抽多了血,失血过多身亡。而电影中有庆是在倒车事件中被墙砸死的,更像是一起意外事故,而不是像原著中那么富有政治含义。荧屏上有庆在担架上一动不动满身鲜血的样子和福贵及家珍撕心裂肺的呼喊都让人揪心,原本调皮的给父亲端加辣加醋的茶水的机灵鬼有庆就这样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了。而区长春生却没有因此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的法制有多么的不健全。而这种法制的不健全正为后来的*以及本片中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然而,我相信,这部作品并不是主要为了批判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从电影来看,它更多的是去记录和描述活在那个年代所经历的欢乐与不幸,表达对命运不可抗拒的无奈接受和对生存意义的探索。如果以鄙人愚见更深一步说,这部

作品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挫折的不屈不挠和对生活的热爱。

就像《阿甘正传》中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人生本神秘,当万物复出的那一刹那,就已注定要饱受喜怒哀乐之感,万物轮回之受。原著中出现在福贵生命的人们都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人世,最后只剩福贵一人仍然还在充满着酸甜苦辣的人间行走。命运的不可抗拒给福贵带来过巨大的痛苦,但这更是生命的职责所在——在接受命运的同时好好地活着,好好地生活。记得有那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担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作品中大量的“死去”更加突出了“活着”这一主题。“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和承担呢,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承担生命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还有平庸。

而正当青春的我们,正活在一个物欲横流、和平安定的年代。我们看不到被批斗致死的地主、也不会在医疗事故中轻易身亡,更看不到那饱含庄稼人血汗的广阔的土地。而《活着》带给我们的意义,就是启迪我们要好好地活着,不管前途是一片光明还是一片黑暗,都要懂得过自己充实的人生,让自己把握活在当下的每一寸珍贵的时光。在浮躁和喧哗中沉淀自己的内心,从容地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恐怕是当代人需要一直警醒自己的生活守则。

第17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看完《活着》的电影版,感触很深,于是把原著也找来看看。看完后心里沉甸甸的,透不过气来。

电影版的《活着》经过改编,删减了一些内容,也改变了一些情节。电影主要通过福贵的故事,讽刺一些那个时代的残酷,但在残酷中,总还存在希望,看得到明天。而原著中,通过福贵讲述那个时代的事,残酷黑暗得令人落泪,最后的最后,什么也没留下,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孤零零地生活。《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电影中,以福贵为主角,通过他的人生轨迹,讲述他的故事,反映那个时代的特点。而书中,作者是作为一个听故事的人,用倒叙的手法,讲述福贵的一生。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讲了一个关于生与死,活着的意义的故事。

电影与书中的不同之处:电影中,随着皮影音乐的响起,开始了整个故事,而原著是由福贵自己讲述开始;书中比电影更详细地刻画了福贵他爹的形象,他爹的死法也不同;书中描写了雇工长根这一个人,而电影中没有;书中家珍在福贵赌时并没有走,最后是被电影中并没出现的人物她爹带走的,而电影中家珍是自己要走的;电影中没有福贵挑铜钱还债的情节;书中,福贵后来是找龙二租田,而电影中,是借了皮影,并且皮影贯穿了故事始终从另一方面表现改编者对我国流失的传统文化的惋惜;有庆的名字来源也不同;福贵给国民党拉去打炮的过程也不同,书中更详细描写了那段军旅生活的残酷;福贵从军中回家后,家里生计也不同,书中是耕田为主,而电影中是替别人送热水;电影中福贵一家的生活并没有书中他们生活艰难,为了给有庆读书,甚至把凤霞送走,家珍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在描写有庆这个人时,分别通过不同的事例,说明他是个爱护姐姐,懂事的好孩子。有庆的死亡方式也不同,书中是被抽血过度而死,电影中是太累了,睡着的时候被倒下的墙压死的;书中二喜是偏头,而电影中则是瘸腿;电影中凤霞成亲有照相,后来也有给她儿子照相,而书中没有;书中春生后来死了,但电影中没说,也许还活着,给人留下了希望;书中更详细描写了凤霞的婚后生活;凤霞生儿子时的情况也不同;凤霞儿子的名字不同,他的命运也而不同,苦根最后还是死了,而馒头好好地活了下来二喜也活着„„

那些让我感触颇深的情节,让我的心平静不下来。春生说过,要是能让他开车,死了也愿意,但是最后,开车撞死有庆的也是他,真讽刺。当哑巴的凤霞被欺负时,有庆的维护让人感动,那种姐弟之间的深情。故发生在那个艰难的时代,盲目崇拜,个人主义,人民公社,全民炼钢,大跃进,知青下乡,破四旧等错误的方针下,人民生活不易,悲剧屡屡发生,更加显得活着的难能可贵。有庆死在春生手上,就像家珍说的,春生欠他们家一条命,家珍不会原谅他。但是当春生被批斗,不想活的时候,家珍反倒原谅了他,就是因为欠了一条人命,所以得活着,这是一种使人活着的动力啊。凤霞和二喜的婚事,冲淡了有庆离去的悲愁,那热闹的场面,让人欢喜得几乎落泪,这是活着的幸福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凤霞生孩子的那一段。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福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的耳边依然回响着家珍撕心裂肺的喊声:“我就这一个女儿了„„”即使如此痛苦,孩子都先自己而去,但是福贵和家珍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他们还活着。凤霞留下的孩子馒头,成了他们新的希望。影片中有一段关于福贵和有庆的谈话值得人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牛呢,牛长大以后就变成共产主义啦。”这是那个时代,富贵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此美好,却也是不切实际。故事的最后,同样的对话出现在福贵和馒头身上,但福贵最终没有提到共产主义,他说,牛长大后,馒头就长大了。这是因为福贵已经认清了现实,不再盲目相信共产主义的到来,经过那么多事,他只希望馒头能够健康长大,好好地活着。只要活着。

家珍对福贵那种生死与共的爱情让人感动。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当福贵在唱皮影失去消息时,她独自一人撑起了那个破碎不堪的家,等着富贵回来。但是在今天,因各种微不足道的事而破碎的婚姻数不胜数,两者一对比,更加显出家珍的深情。

人的一生当中,生离死别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幸福。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都还活着。

第18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但是相应地减轻了一些伤感的让人觉得很沉重的情节,以使看的人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选择了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他始终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

福贵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再现了一种真实、麻痹的生活状态。由是,观众也成为这个故事中的一员。每个人的自身,既是历史铺展开的卷轴,又是受历史牵引压榨而生的产物。现实没有为人们怎样活着提供选择,而每一步前进的步伐都成了一种必须。

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的确名副其实。这是一部安静的影片,它不曾出现多少大哭大

嚎、大悲大戚和竭斯底里,仿佛只是一段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注释。他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个凄婉悲惨的命运。人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思考着生命这种东西,同时也在想着应该怎样活着。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活着有很多的意义,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们不必去苛求他人与自己趋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去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珍视生命,创造价值。

第19篇:《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我在一种很压抑很痛苦的状态下看完了这部叫《活着》的电影,它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电影让年青的我不禁有些战栗。短短的一二个小时,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在看完沉思后,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正如我终于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

《活着》,让我领悟到了对生命的正能量,也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月,社会底层那如鸿毛般的生命,以及生活对他们的残酷和黑暗,也让我充分理解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尽管现在的人还是分三六九等,可是生命不再那么轻贱,我们都是一个单独和享有人权的个体,我们有改革后的一个健全体制的保护,我们有法律的保护,我们有社会的保护,我们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不会再有那种社会底层“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力感,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

只要活着,活着活着就老了,简短而漫长的一生啊,只用“活着”二字概括。

第20篇:《活着》观后感

太阳每天都要升起

——电影《活着》观后感

高一(3)班 许家文

“春生,你记着,你还欠我一条人命,你要好好活下去啊!”家珍对着渐渐没入远方暮色里失魂落魄的春生的背影,大声喊着。春生停下来,转身望了一眼,很深很沉地望了一眼,缓缓回头,耳边传来“呜——隆隆隆”奔腾的火车声……

《活着》从“四十年代”的字幕开始,逐渐地铺展开一个人、一个家、一群人、一个社会。在波折的剧情设定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小家——在过去那样庞大而且没有方向感的社会映衬下的家庭。大字报、大炼钢、大跃进,看这个特定环境下的人们,他们有愤怒,也有屈服,有哀伤,也有喜悦;看他们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看他们为生计奔波为明天担忧为下一刻不知的变故而迷茫。因赌博失去祖房,因缺钱低声下气,因生计大声卖唱,因参军想念妻儿,因女儿变哑沮丧,因儿子成长骄傲,因痛失爱子放声大哭,因女儿出嫁由衷喜悦,因孙子出世喜笑颜开,因女儿大出血手忙脚乱,流着眼泪看着女儿的生命在眼前流逝,却又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谈笑着在亲人坟前细数往事……在一个无法掌控命运的年代里,从一个小小的“墙洞”,我们窥见了普通百姓最最真实的情感交错。而这,只不过是一个逝去时代的缩影,历史的车轮马不停蹄驶过,有多少这样的“小家”被残酷地碾成碎末,或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亦或是暗暗庆幸没有被轧到?然而,即便是如水中浮萍一样东漂西荡,却始终不曾放弃,就那样屹立不倒!

生命其实是没有幸或是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像小溪流淌般静静活着。这绝对不是什么大道理,也值得被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嘲笑一番了。但剥开悲欢离合的外壳,撕去纸醉金迷的包装,当命运真正赤裸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也许就只是活着那么简单吧。只要人还在,就会有明天,就会有希望,即使会面临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世故变化,也许会惆怅着物是人非人是物非,但一如既往的是我们有勇气活着。

记得有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对生活感到绝望,请用一瞬的勇气活下去。无论是福贵、家珍,还是春生、二喜,在那个艰难的时空里,可以感受到他们咬着牙、握紧拳走下去的勇气,等待最后布满沧桑年轮的你的手紧紧握着我瘦削衰弱的手,在模糊的光影里,看着孩子逗着那装在皮影木箱里小鸡的身影。渐渐地,我笑了,为活着而笑。

“这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太阳每天依旧要升起,希望永远种在你心里。

——《武林外传》片尾曲”

活 着

高一(3)班 姚田

小时候听人说,猫有九条命。从此以后就很羡慕猫——多好,一不小心死掉却还可以继续活下去……所以,潜意识还是觉得,活着,是件不错的事情,就算什么也不做,懒懒地晒晒太阳也是享受的。后来,就渐渐大了,发现活着,面对的不仅仅是美好,还有令人厌倦、令人烦躁的事,还有那样的一瞬间会觉得愿意抛开一切只为了不去面对它的事,但也只是一瞬间而已。大多数时候,我安然地走在世上,安然地活着,死亡这种东西,从来都离我好远。

一部影片,带我走过三十年。那三十年,就是历史书上写的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以及有着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那样一段可怕的时光,那样一段让人痛心疾首又啼笑皆非的时光。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国家的啜泣,似那箱扯人心弦的皮影,历史的灯打着,就那样照在白晃晃的幕布上,给世人看。

并不习惯看历史的过错在一个家庭中显露无余,作为一个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看沉重的东西已是一种打击,有关死亡更是可怕,而眼见着主角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最后还是他俩,领着馒头,站在沾满风尘的碑前——为什么要这样?

我想我明白老谋子的意图,他不过是想告诉我们,活着最好,其它什么都不重要——活着最好。

不过两个小时的电影,生生地被劈成两截,这种感觉并不好。在中间的时光里,我把前面的故事又想了一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自觉地被情节操纵:幸福了,我便笑着;离开了,我也哭着。笑与泪,悲与喜,这些在我的生命里很久才出现一次的东西,在面对这段缩影时,孩子似地全演了一遍,因他们的生命,因他们活着,全演了一遍。我说那是缩影,因为那也是生命的经历,是活着的故事,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可当我们的故事结束,会不会有人站在黑黑的台下,啪啪啪地鼓着掌呢?

这是题外话了。

看着看着,我觉得可笑、惋惜、愤怒,当有庆、凤霞相继死去,我多想指着一个人,大声叫着“都是你,是你害他们死掉的!”可我找不到。怪福贵吗?怪春生吗?怪那堆小护士,怪那位王教授吗?不,不,都不是,他们有罪,却不全怪他们,我感到是一双大手,是一股气流,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终结了他们的生命,狰狞地笑着,听着他们停止了呼吸。它是谁?想了好久,不能知道它的名字。

原来,在那个年代,生命竟是那样脆弱。

可是,在现在,又能好多少呢?

例子,我并不想举。生在当下,在这个时代长大,我不愿多加评论什么,只想说,真的,活着不容易。既然如此,就好好活着,就算有天大的不幸,也要好好活着。

常常会想起史铁生。老人拼搏一生,最后还是走了。但在我看来,他活得真好。模糊的印象里,有他的文章,大概是讲他的母亲。慈祥的母亲,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与勇气,“咱俩好好活……”那是一位母亲的心声啊。影片里也有母亲,有母亲的眼泪,为了小儿子,她的泪都快流干了,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盼到女儿大了,出嫁了,她等来的却又是眼泪。她抱着女儿的头,看着女儿纸般苍白的脸,鱼一般张着嘴大口大口急促地呼吸,她却只能不停地说:“凤霞别怕,妈在这儿……”她又何尝不怕?这一瞬间,才明白她那注定为一双儿女而流的泪呀,还未曾干……

活着,为自己,更为双亲。馒头稚气地叫嚷着:“一个吃饺子,一个看照片,一个吃饺子,一个看照片……”我不知道在风中颤抖的母亲,心是否疼着。

活着吧,好好活着。

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