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5 21:03:09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训练---心得体会

这一个学期的电子工程训练给我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进了信电系真好。尤其是在四楼做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训练,通过对小白路由器,智能插座和智能机器人小车的组装和使用体验,更是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魅力和乐趣。

在各项科技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其发展速度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迅猛。作为一名信息工程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不能与时代脱节,必须及时接触电子信息产业的尖端科技,才能跟上电子信息发展的步伐。感谢这门课程让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亲手实践,接触并了解了智能家居物联网的相关知识,参与并操作了原来只能在电视上观看的事情。

记得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常会不经意看到那些明星在综艺节目里展示他的智能家居,在千里外用手机按几个按键,家里的电视就自动播放,灯就自动点亮之类的。当时就觉得,这就是高科技啊。然而在这个学期,通过对小白路由器的操作,我也可以通过手机使得小白路由器在自动播放视频了,不仅仅是体验了一把高科技,更是对小白的信号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比仅仅在生活中使用它更有意义。还有实用性极强的只能插座,不仅能避免一些因忘关电源引起的不幸,也能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实整个课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wifi智能机器人小车。记得每次看到机器人大赛上那些灵活行动的智能机器人时,我就羡慕得不得了,虽然内心无比向往,但一直没有机会尝试。直到在这门课上,我亲手组装并操作了机器人小车,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机器人小车的主要部件。看着那么复杂高端的机器人小车居然是我组装出来的,真的十分满足。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把小车拿到实验室外做循迹实验时,别的同学路过看到了一台台灵活运动的小车后,都带着向往和好奇的眼神向我们询问:“你们上的是什么课啊?好有趣。”这一刻,我那身为信电系学生的小小自豪也油然而生。

随着秋冬学期的结束,这门妙趣横生的课也走向了尾声。说真的是舍不得结束这门课的,在这门课上我可以放松自己,完全投入到动手组装和各种电子信息产品的体验中,也非常乐意去弄清这些高科技内部的原理,虽然目前也只能了解到一些皮毛,但这成为了我对电子信息知识学习的动力之一。让我在学习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实践接轨。我清楚的知道了,我现在所学的电子电路,信号系统等等知识,将来就是运用到了这些高端实用的科技产品和广阔的信息网络之上。也使得我从对自己的专业略知一二到现在的较为清晰。

回顾整个学期,我在电工程训练这门课上真的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绝不仅仅是操作和使用这些智能家居,还有对信电知识的成长和认知。感谢为了让我们真正有所收获而费心费力的老师们,谢谢老师每次课前为我们费心费力准备,课堂上耐心指导,课后又帮我们打扫战场,感谢这门充满乐趣又让我受益匪浅的课程!

推荐第2篇:DSP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实 验 报 告

07电本(1)班

学号

2007050344 姓

名 杨宝辉

同组人

独立

实验日期

2010-5-18

室温

大气压

成 绩

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浮点数的表达和计算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产生正弦信号是数字信号处理1.一台装有CCS软件的计算机; 2.DSP实验箱的TMS320F2812主控板; 3.DSP硬件仿真器。 1.掌握CCS实验环境的使用;

2.掌握用C语言编写DSP程序的方法。

中经常用到的运算;C语言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表达的基础语言和通用语言。写实现程序时需要注意两点:(1)浮点数的范围及存储格式;(2)DSP的C语言与ANSI C语言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1.打开CCS 并熟悉其界面;

2.在CCS环境中打开本实验的工程(Example_base.pjt),编译并重建 .out 输出文件,然后通过仿真器把执行代码下载到DSP芯片中;

3. 把X0 , Y0 和Z0添加到Watch窗口中作为观察对象(选中变量名,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Add Watch Window”命令);

4. 选择view->graph->time/frequency… 。 设置对话框中的参数: 其中“Start Addre”设为“sin_value”,“Acquisition buffer size”和“Display Data size”都设为“100”,并且把“DSP Data Type”设为“32-bit floating point”,

设置好后观察信号序列的波形(sin函数,如图);

5. 单击运行;

6. 观察三个变量从初始化到运算结束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观察正弦波形从初始化到运算结束整个过程中的变化;

7. 修改输入序列的长度或初始值,重复上述过程。

五、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我对DSP的认识,使我对DSP实验的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基本掌握了CCS实验环境的使用,并能够使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DSP程序设计。 从软件的安装到使用软件进行程序设计与仿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遇到了不少的坎坷,例如芯片的选择,不能因为麻烦而省略该步骤,否则将会运行出错。

附录实验程序: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00 #define pi 3.14159

float sin_value[100]; float X0,Y0,Z0;

void main(void) {

int i;

for(i=0;i

sin_value[i]=0;

X0=0.5;

/* 0.100 0000 0000 0000 */

Y0=0.5;

/* 0.100 0000 0000 0000 */

Z0=X0*Y0;

/*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

for(i=0;i

sin_value[i]=100*(sin(2*pi*i/N)); }

实 验 报 告

07电本(1)班

学号

2007050344姓

名 杨宝辉 同组人

独立

实验日期

2010-5-20

室温

大气压

成 绩

数码管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3.熟悉2812的指令系统; 熟悉74HC573的使用方法。 熟悉DSP的IO操作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一台装有CCS2000软件的计算机;

2.插上2812主控板的DSP实验箱; 3.DSP硬件仿真器。

三、实验原理 此模块由数码管和四个锁存器组成 。数码管为共阴极型的。数据由2812模块的低八位输入,锁存器的控制信号由2812模块输出,但经由CPLD模块译码后再控制对应的八个

四、实验步骤 1.把2812模块小板插到大板上;

2.在CCS2000环境中打开本实验的工程编译Example_7segled.prj,生成输出文件,通过仿真器把执行代码下载到DSP芯片;

3.运行程序;数码管会显示1~8的数字。

4.参考源代码自行修改程序改变显示样式。

五、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中,基本掌握了2812的指令系统的特点,并能够了解并熟悉74HC573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DSP的认识。同时,通过实验操作DSP的IO操作使用方法,对于DSP的IO操作可以熟悉的运用,学到更多的知识。

程序见附录:

#include \"include/DSP281x_Device.h\"

// DSP281x Headerfile Include File #include \"include/DSP281x_Examples.h\"

// DSP281x Examples Include File // Prototype statements for functions found within this file.void delay_loop(void); void Gpio_select(void); // Global variable for this example short codetab[17]= {0x4020,0x6cc0,0x5800,0x4840,0x6440,0xC040,0xC000,0x4cc0, 0x4000,0x4040,0x4400,0xE000,0xD080,0xE800,0xD000,0xD400,0xffff}; main() {

short i;

// Step 1.Initialize System Control: // PLL, WatchDog, enable Peripheral Clocks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SysCtrl.c file.

InitSysCtrl();

// Specific clock setting for this example:

EALLOW;

EDIS; // Step 2.Initalize GPIO: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Gpio.c file and // illustrates how to set the GPIO to it\'s default state.// InitGpio(); // Skipped for this example // For this example use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Gpio_select(); // Step 3.Clear all interrupts and initialize PIE vector table: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DINT; // Initialize the PIE control registers to their default state.// The default state is all PIE interrupts disabled and flags // are cleared.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PieCtrl.c file.

InitPieCtrl();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and clear all CPU interrupt flags:

IER = 0x0000;

IFR = 0x0000; // Initialize the PIE vector table with pointers to the shell Interrupt // Service Routines (ISR).

// This will populate the entire table, even if the interrupt // is not used in this example. This is useful for debug purposes.// The shell ISR routines are found in DSP281x_DefaultIsr.c.//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PieVect.c.

InitPieVectTable(); // Step 4.Initialize all the Device Peripherals: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InitPeripherals.c // InitPeripherals(); // Not required for this example

InitXintf(); // For this example, init the Xintf // Step 5.User specific code, enable interrupts:

GpioDataRegs.GPADAT.all=0;

Reg01=0x00;

GpioDataRegs.GPADAT.all=0;

Reg02=0x00;

GpioDataRegs.GPADAT.all=0;

Reg03=0x00;

GpioDataRegs.GPADAT.all=0;

Reg04=0x00;

while(1)

{

for(i=0;i

{

GpioDataRegs.GPADAT.all

Reg01=0x00;

delay_loop();

}

for(i=0;i

{

GpioDataRegs.GPADAT.all

Reg02=0x00;

delay_loop();

}

for(i=0;i

{

GpioDataRegs.GPADAT.all

Reg03=0x00;

delay_loop();

}

for(i=0;i

{

GpioDataRegs.GPADAT.all

Reg04=0x00;

delay_loop();

}

} }

void delay_loop() {

=~codetab[i]; =~codetab[i]; =~codetab[i]; =~codetab[i];

short

i,j;

for (i = 0; i

{for (j = 0; j

void Gpio_select(void) {

Uint16 var1;

Uint16 var2;

Uint16 var3;

var1= 0x0000;

var2= 0xFFFF;

var3= 0x0000;

EALLOW; GpioMuxRegs.GPAMUX.all=var1;

// sets GPIO Muxs as I/Os

// sets GPIO DIR as outputs

// sets the Input qualifier values

GpioMuxRegs.GPBMUX.all=var1;

GpioMuxRegs.GPDMUX.all=var1;

GpioMuxRegs.GPFMUX.all=var1;

GpioMuxRegs.GPEMUX.all=var1;

GpioMuxRegs.GPGMUX.all=var1;

GpioMuxRegs.GPADIR.all=var2;

// GPIO PORTs as output

// GPIO DIR select GPIOs as output

GpioMuxRegs.GPBDIR.all=var2;

GpioMuxRegs.GPDDIR.all=var2;

GpioMuxRegs.GPEDIR.all=var2;

GpioMuxRegs.GPFDIR.all=var2;

GpioMuxRegs.GPGDIR.all=var2;

GpioMuxRegs.GPA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B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D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EQUAL.all=var3;

EDIS; } // No more.

// Set GPIO input qualifier values 龙

实 验 报 告

07电本(1)班

学号

2007050344 姓

名 杨宝辉

同组人

独立

实验日期

2010-5-25

室温

大气压

成 绩

交通灯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2812的指令系统;2.熟悉74HC573的使用方法。 3.熟悉DSP的IO操作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一台装有CCS2000软件的计算机;

2.插上2812主控板的DSP实验箱; 3.DSP硬件仿真器。

三、实验原理

此模块由发光二极管和一个锁存器组成。

数据由2812模块的低八位输入,锁存器的控制信号由2812模块输出,但经由CPLD模块译码后再控制锁存器。

四、实验步骤

1.把2812模块小板插到大板上;

2.在CCS2000环境中打开本实验的工程编译Example_croled.prj,生成输出文件,通过仿真器把执行代码下载到DSP芯片;3.运行程序,发光二极管按交通灯方式点亮熄灭。

4.参考源代码,自行修改程序,实现不同的交通灯控制方式。

五、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次实验中,使我掌握了 2812的指令系统和74HC573的使用方法。同时,使我掌握了DSP的IO操作使用方法。

实验程序见附录: 附录:

#include \"include/DSP281x_Device.h\"

// DSP281x Headerfile Include File #include \"include/DSP281x_Examples.h\"

// DSP281x Examples Include File // Prototype statements for functions found within this file.void delay_loop(void); void Gpio_select(void); // Global variable for this example main() { // Step 1.Initialize System Control: // PLL, WatchDog, enable Peripheral Clocks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SysCtrl.c file.

InitSysCtrl();

// Specific clock setting for this example:

EALLOW;

EDIS; // Step 2.Initalize GPIO: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Gpio.c file and // illustrates how to set the GPIO to it\'s default state.// InitGpio(); // Skipped for this example

// For this example use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Gpio_select();

// Step 3.Clear all interrupts and initialize PIE vector table: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DINT; // Initialize the PIE control registers to their default state.// The default state is all PIE interrupts disabled and flags // are cleared.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PieCtrl.c file.

InitPieCtrl();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and clear all CPU interrupt flags:

IER = 0x0000;

IFR = 0x0000; // Initialize the PIE vector table with pointers to the shell Interrupt // Service Routines (ISR).

// This will populate the entire table, even if the interrupt // is not used in this example. This is useful for debug purposes.// The shell ISR routines are found in DSP281x_DefaultIsr.c.//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PieVect.c.

InitPieVectTable(); // Step 4.Initialize all the Device Peripherals: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InitPeripherals.c // InitPeripherals(); // Not required for this example

InitXintf(); // For this example, init the Xintf // Step 5.User specific code, enable interrupts:

while(1)

{

GpioDataRegs.GPADAT.all

=0xdc80;

Reg00=0x00;

delay_loop();

GpioDataRegs.GPADAT.all

=0xec40;

Reg00=0x00;

delay_loop();

GpioDataRegs.GPADAT.all

=0xf0c0;

Reg00=0x00;

delay_loop();

GpioDataRegs.GPADAT.all

=0xec40;

Reg00=0x00;

delay_loop();

} }

void delay_loop() {

short

i,j;

for (i = 0; i

{for (j = 0; j

Uint16 var1;

Uint16 var2;

Uint16 var3;

var1= 0x0000;

var2= 0xFFFF;

var3= 0x0000;

EALLOW; GpioMuxRegs.GPAMUX.all=var1;

// sets GPIO Muxs as I/Os // sets GPIO DIR as outputs // sets the Input qualifier values

GpioMuxRegs.GPBMUX.all=var1;

GpioMuxRegs.GPDMUX.all=var1;

GpioMuxRegs.GPFMUX.all=var1;

GpioMuxRegs.GPEMUX.all=var1;

GpioMuxRegs.GPGMUX.all=var1;

GpioMuxRegs.GPADIR.all=var2; // GPIO PORTs as output

// GPIO DIR select GPIOs as output

GpioMuxRegs.GPBDIR.all=var2;

GpioMuxRegs.GPDDIR.all=var2;

GpioMuxRegs.GPEDIR.all=var2;

GpioMuxRegs.GPFDIR.all=var2;

GpioMuxRegs.GPGDIR.all=var2;

GpioMuxRegs.GPA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B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D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EQUAL.all=var3;

EDIS;

}

// Set GPIO input qualifier values //============================= // No more.//=============================

实 验 报 告

07电本(1)班

学号

2007050344 姓

名 杨宝辉

同组人

独立

实验日期

2010-05-27

室温

大气压

成 绩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

二、实验设备

1.一台装有CCS软件的计算机;2.DSP实验箱(插上电机模块);

3.DSP硬件仿真器;4.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给步进脉冲电机就转,不给脉冲电机就不转,步进脉冲的频率越高,步进控制电机就转的越快;改变各相的通电方式可以改变电机的运行方式;改变通电顺序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方式;改变通电顺序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

步进电机的控制问题可以总结为两点: 1.产生工作方式需要的时序脉冲;

2.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使它始终遵循加速-匀速-减速的规律工作。掌握2812通用IO口的使用方法; 掌握2812对步进电机的控制。

对于I/O口有二类寄存器:

1.控制寄存器和数据方向寄存器,使用方法如下:首先确定引脚的功能,即IO控制器寄存器,为1表示引脚功能是原模块的功能,否则为IO功能。

2.如果引脚被配置为IO功能,就需要确定它的方向:输入还是输出,。为1表示是输出引脚,否则是输入引脚。对于IO功能的输入或输出是通过读写相应的数据方向寄存器来实现。输入引脚对应读操作;输出引脚对应写操作。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DSP开发系统;

2.本实验工程文件(Example_stepmotor.pjt),编译,下载程序到DSP;运行程序,用观察步进电机运行方向和速度的变化;

五、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对于2812通用的IO口进一步熟悉实验,使我基本掌握了2812通用的IO口的使用方法,加深了对IO口的认识。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2812对步进机的的控制,开始对于程序的设计没有头绪,通过查阅步进机控制的原理,结合有关资料才正式设计出程序,基本掌握了2812对步进机的控制,也更加熟悉了对DSP程序的设计,受益匪浅。

程序:

#include \"include/DSP281x_Device.h\"

// DSP281x Headerfile Include File #include \"include/DSP281x_Examples.h\"

// DSP281x Examples Include File // Prototype statements for functions found within this file.void delay_loop(void); void Gpio_select(void); // Global variable for this example short codetab[17]= {0x0001,0x0002,0x0004,0x0008,0x0008,0x0004,0x0002,0x0001, 0x0001,0x0002,0x0004,0x0008,0x0001,0x0002,0x0004,0x0008,0x0000}; main() {

short i,j; // Step 1.Initialize System Control: // PLL, WatchDog, enable Peripheral Clocks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SysCtrl.c file.

InitSysCtrl(); // Specific clock setting for this example:

EALLOW;

EDIS; // Step 2.Initalize GPIO: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Gpio.c file and // illustrates how to set the GPIO to it\'s default state.// InitGpio(); // Skipped for this example // For this example use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Gpio_select(); // Step 3.Clear all interrupts and initialize PIE vector table: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DINT; // Initialize the PIE control registers to their default state.// The default state is all PIE interrupts disabled and flags // are cleared.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PieCtrl.c file.

InitPieCtrl();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and clear all CPU interrupt flags:

IER = 0x0000;

IFR = 0x0000; // Initialize the PIE vector table with pointers to the shell Interrupt // Service Routines (ISR).

// This will populate the entire table, even if the interrupt // is not used in this example. This is useful for debug purposes.// The shell ISR routines are found in DSP281x_DefaultIsr.c.//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PieVect.c.

InitPieVectTable(); // Step 4.Initialize all the Device Peripherals: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InitPeripherals.c // InitPeripherals(); // Not required for this example

InitXintf(); // For this example, init the Xintf // Step 5.User specific code, enable interrupts:

GpioDataRegs.GPADAT.all=0;

Reg06=0x00;

while(1)

{

for(j=0;j

{

for(i=0;i

{

GpioDataRegs.GPADAT.all

Reg06=0x00;

delay_loop();

}

}

for(j=0;j

{

for(i=4;i

{

GpioDataRegs.GPADAT.all

Reg06=0x00;

delay_loop();

}

}

} } void delay_loop() {

short

i,j;

for (i = 0; i

{for (j = 0; j

Uint16 var1;

Uint16 var2;

=codetab[i]; =codetab[i];

Uint16 var3;

var1= 0x0000;

var2= 0xFFFF;

var3= 0x0000;

EALLOW; GpioMuxRegs.GPAMUX.all=var1;

// sets GPIO Muxs as I/Os

// sets GPIO DIR as outputs

// sets the Input qualifier values

GpioMuxRegs.GPBMUX.all=var1;

GpioMuxRegs.GPDMUX.all=var1;

GpioMuxRegs.GPFMUX.all=var1;

GpioMuxRegs.GPEMUX.all=var1;

GpioMuxRegs.GPGMUX.all=var1; GpioMuxRegs.GPADIR.all=var2;

// GPIO PORTs as output

// GPIO DIR select GPIOs as output

GpioMuxRegs.GPBDIR.all=var2;

GpioMuxRegs.GPDDIR.all=var2;

GpioMuxRegs.GPEDIR.all=var2;

GpioMuxRegs.GPFDIR.all=var2;

GpioMuxRegs.GPGDIR.all=var2;

GpioMuxRegs.GPA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B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DQUAL.all=var3;

GpioMuxRegs.GPEQUAL.all=var3;

EDIS;

}

// Set GPIO input qualifier values //============================= // No more.//=============================

实 验 报 告

07电本(1)班

学号

2007050344 姓

名 杨宝辉

同组人 独立

实验日期

2010-6-1

室温

大气压

成 绩

直流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

二、实验设备 1.一台装有CCS软件的计算机; 2.DSP实验箱;

要求学生掌握2812 PWM的使用方法; 掌握2812对直流电机的控制。

3.DSP硬件仿真器;4.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电机模块的原理图如下

四、实验步骤

3.连接好DSP开发系统;

4.本实验工程文件(Example_dcmotor.pjt),编译,下载程序到DSP;5.运行程序,用观察直流电机运行方向和速度的变化;

五、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认识了PWM的使用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初步掌握了2812对PWM的控制使用方法,加深了对PWM的认识。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2812对直流电机的控制,开始对于程序的设计没有头绪,通过查阅直流电机的原理,结合有关资料才正式设计出程序,基本掌握了2812对直流电机的控制,也更加熟悉了对DSP程序的设计,受益匪浅。

附:实验程序:

#include \"include/DSP281x_Device.h\"

// DSP281x Headerfile Include File #include \"include/DSP281x_Examples.h\"

// DSP281x Examples Include File // Prototype statements for functions found within this file.void init_eva(void); void init_evb(void); void delay_loop(); // Global variable for this example main()

{ unsigned short i; // Step 1.Initialize System Control: // PLL, WatchDog, enable Peripheral Clocks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SysCtrl.c file.

InitSysCtrl(); // Specific clock setting for this example:

EALLOW;

EDIS; // Step 2.Initalize GPIO: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Gpio.c file and // illustrates how to set the GPIO to it\'s default state.// InitGpio(); // Skipped for this example // Initialize only GPAMUX and GPBMUX for this test

EALLOW;

// Enable PWM pins

GpioMuxRegs.GPAMUX.all = 0x00FF; // EVA PWM 1-6 pins

GpioMuxRegs.GPBMUX.all = 0x00FF; // EVB PWM 7-12 pins

EDIS; // Step 3.Clear all interrupts and initialize PIE vector table: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DINT; // Initialize the PIE control registers to their default state.// The default state is all PIE interrupts disabled and flags // are cleared.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PieCtrl.c file.

InitPieCtrl(); // Disable CPU interrupts and clear all CPU interrupt flags:

IER = 0x0000;

IFR = 0x0000; // Initialize the PIE vector table with pointers to the shell Interrupt // Service Routines (ISR).

// This will populate the entire table, even if the interrupt // is not used in this example. This is useful for debug purposes.// The shell ISR routines are found in DSP281x_DefaultIsr.c.//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PieVect.c.

InitPieVectTable(); // Step 4.Initialize all the Device Peripherals: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InitPeripherals.c // InitPeripherals(); // Not required for this example

InitXintf(); // For this example, init the Xintf // Step 5.User specific code, enable interrupts:

init_eva();

//init_evb();

while(1)

{

for(i=0;i

{

Reg06=0;

EvbRegs.CMPR6 = i;

delay_loop();

}

} } void delay_loop() {

short

i,j;

for (i = 0; i

{for (j = 0; j

// Initalize EVA Timer1

EvaRegs.T1PR = 0xFFFF;

// Timer1 period

EvaRegs.T1CMPR = 0x3C00;

// Timer1 compare

EvaRegs.T1CNT = 0x0000;

// Timer1 counter

// TMODE = continuous up/down

// Timer enable

// Timer compare enable

EvaRegs.T1CON.all = 0x1042;

// Initalize EVA Timer2

EvaRegs.T2PR = 0x0FFF;

// Timer2 period

EvaRegs.T2CMPR = 0x03C0;

// Timer2 compare

EvaRegs.T2CNT = 0x0000;

// Timer2 counter

// TMODE = continuous up/down

// Timer enable

// Timer compare enable

EvaRegs.T2CON.all = 0x1042;

// Setup T1PWM and T2PWM

// Drive T1/T2 PWM by compare logic

EvaRegs.GPTCONA.bit.TCMPOE = 1;

// Polarity of GP Timer 1 Compare = Active low

EvaRegs.GPTCONA.bit.T1PIN = 1;

// Polarity of GP Timer 2 Compare = Active high

EvaRegs.GPTCONA.bit.T2PIN = 2;

// Enable compare for PWM1-PWM6

//EvaRegs.CMPR1 = 0x0C00;

//EvaRegs.CMPR2 = 0x3C00;

EvaRegs.CMPR3 = 0xFC00;

// Compare action control. Action that takes place

// on a cmpare event

// output pin 1 CMPR1active low

// output pin 3 CMPR2active low

// output pin 5 CMPR3active low

EvaRegs.ACTRA.all = 0x0666;

EvaRegs.DBTCONA.all = 0x0000; // Disable deadband

EvaRegs.COMCONA.all = 0xA600; }

void init_evb() { // EVB Configure T3PWM, T4PWM and PWM7-PWM12 // Step 1active high

// output pin 2 CMPR4active high

// output pin 4 CMPR5active high

// output pin 6 CMPR6x000 0000 0011 0000

EDIS; // Step 3.Initialize PIE vector table:

// The PIE vector table is initialized with pointers to shell Interrupt

// Service Routines (ISR). The shell routines are found in DSP281x_DefaultIsr.c.

// Insert user specific ISR code in the appropriate shell ISR routine in

// the DSP28_DefaultIsr.c file.

// Disable and clear all CPU interrupts:

DINT; IER = 0x0000; IFR = 0x0000;

// Initialize Pie Control Registers To Default State: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PieCtrl.c file.

// InitPieCtrl(); PIE is not used for this example

// Initialize the PIE Vector Table To a Known State: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PieVect.c.

// This function populates the PIE vector table with pointers

// to the shell ISR functions found in DSP281x_DefaultIsr.c.

InitPieVectTable();

// Enable CPU and PIE interrupts

// This example function is found in the DSP281x_PieCtrl.c file.

EnableInterrupts(); // Step 4.Initialize all the Device Peripherals to a known state:

// This function is found in DSP281x_InitPeripherals.c

// InitPeripherals(); skip this for SCI tests

// Step 5.User specific functions, Reaign vectors (optional), Enable Interrupts:

LoopCount = 0;

ErrorCount = 0;

scia_fifo_init();

// Initialize the SCI FIFO

scia_loopback_init(); // Initalize SCI for digital loop back

// Note: Autobaud lock is not required for this example

// Send a character starting with 0

SendChar = 0;

// Step 6.Send Characters forever starting with 0x00 and going through // 0xFF. After sending each, check the recieve buffer for the correct value for(;;)

{ scia_xmit(SendChar);

while(SciaRegs.SCIFFRX.bit.RXFIFST !=1) { } // wait for XRDY =1 for empty state

// Check received character

ReceivedChar = SciaRegs.SCIRXBUF.all;

if(ReceivedChar != SendChar) error(1);

// Move to the next character and repeat the test

SendChar++;

// Limit the character to 8-bits

SendChar &= 0x00FF;

LoopCount++;

if(LoopCount==256)

{

LoopCount=0;

SciaRegs.SCICCR.bit.LOOPBKENA =0; // Disable loop back

SciaRegs.SCICTL1.all =0x0023;

// Relinquish SCI from Reset while((ReceivedChar = SciaRegs.SCIRXBUF.all)!=0x0d); scia_loopback_init(); // Initalize SCI for digital loop back

}

} }

// Step 7.Insert all local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s (ISRs) and functions here: void error(int ErrorFlag) {

ErrorCount++; //

asm(\"

ESTOP0\"); // Uncomment to stop the test here //

for (;;); } // Test 1,SCIA DLB, 8-bit word, baud rate 0x000F, default, 1 STOP bit, no parity void scia_loopback_init() {

// Note: Clocks were turned on to the SCIA peripheral

// in the InitSysCtrl() function

SciaRegs.SCICCR.all =0x0007;

// 1 stop bit, No loopback

// No parity,8 char bits,

// async mode, idle-line protocol SciaRegs.SCICTL1.all =0x0003; // enable TX, RX, internal SCICLK,

// Disable RX ERR, SLEEP, TXWAKE

SciaRegs.SCICTL2.all =0x0003; SciaRegs.SCICTL2.bit.TXINTENA =1; SciaRegs.SCICTL2.bit.RXBKINTENA =1;

SciaRegs.SCIHBAUD

=0x0001;

SciaRegs.SCILBAUD

=0x00e7;

} // Transmit a character from the SCI\' void scia_xmit(int a) {

SciaRegs.SCITXBUF=a; }

// Initalize the SCI FIFO void scia_fifo_init()

SciaRegs.SCICCR.bit.LOOPBKENA =1; // Enable loop back

SciaRegs.SCICTL1.all =0x0023;

// Relinquish SCI from Reset

{

SciaRegs.SCIFFTX.all=0xE040;

SciaRegs.SCIFFRX.all=0x204f;

SciaRegs.SCIFFCT.all=0x0; }

//============================= // No more.//=============================

推荐第3篇:dsp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TMS320F2812x DSP原理及应用技术实验心得体会

1.设置环境时分为软件设置和硬件设置,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这次实验只是软件仿真,可以不设置硬件,但是要为日后的实验做准备,还是要学习和熟悉硬件设置的过程。

2.在设置硬件时,不是按实验书上的型号选择,而是应该按照实验设备上的型号去添加。

3.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的设置,都应该将之前设置好的删去,重新添加。设置好的配置中只能有一项。

4.CCS可以工作在纯软件仿真环境中,就是由软件在PC机内存中构造一个虚拟的DSP环境,可以调试、运行程序。但是一般无法构造DSP中的外设,所以软件仿真通常用于调试纯软件算法和进行效率分析等。 5.这次实验采用软件仿真,不需要打开电源箱的电源。

6.在软件仿真工作时,无需连接板卡和仿真器等硬件。

7.执行write_buffer一行时。如果按F10执行程序,则程序在mian主函数中运行,如果按F11,则程序进入write_buffe函数内部的程序运行。 8.把str变量加到观察窗口中,点击变量左边的“+”,观察窗口可以展开结构变量,就可以看到结构体变量中的每个元素了。

9.在实验时,显示图形出现问题,不能显示,后来在Graph Title 把Input的大写改为input,在对volume进行编译执行后,就可以看到显示的正弦波图形了。 10.在修改了实验2-1的程序后,要重新编译、连接执行程序,并且必须对.OUT文件进行重新加载,因为此时.OUT文件已经改变了。如果不重新加载,那么修改执行程序后,其结果将不会改变。

11.再观察结果时,可将data和data1的窗口同时打开,这样可以便于比较,观察结果。

12.通过这次实验,对TMS320F2812x DSP软件仿真及调试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因为做实验的时候都是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与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有些距离的。但是这也为我们日后运用这些知识打下了基础,我觉得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或者同学,先自己想办法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这样对自身的提高更多吧。通过做实验,把学习的知识利用起来,也对这门课程更加有兴趣了。

组员:叶孝璐 冯焕芬 郑玮仪 庞露露

2012年4月10号

推荐第4篇: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实验名称:七人表决器

实验目的:通过Max+plus2软件实现七人表决功能,熟练掌握用Max+plus2实现七人表决器的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

1.打开Max+plus2软件

2.打开file-open,在 open对话框的Text Editor files选择后缀为*.vhd文件格式

3.选择files为VOTE7.vhd的文件,单击ok,出现源程序文本

4.单击file-project-set project to…,单击Aign-Device选择驱动,在弹出的Device窗口下选择Device为EPF1OK1OLC84-4,单击ok

5.单击Aign-pin/location/chip…进行引脚锁定。例如,输入从men0到men6,对应的input pin为28-30、35-38,在Node name中输入pa,对应输出pin为Vote7,output pin为23,在Node name中输入stop chip name为vote7,output pin为65,单击ok

6.单击菜单下的compiler选项,在出现的窗口下单击start完成综合,单击确定,关闭窗口

7.单击菜单下的programmer选项,若未出现Hardware setup窗口,则打开options菜单下的Hardware setup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下,选择Hardware type为Byteblaster(MV)选项,单击ok,然后再单击configure,完成进程

8.使用仪器

通过仪器观察,在K1-K8的八个输出发光二极管中(程序中选择七个)开始时都不亮。在L1-L11,这十一个发光二极管中有L6开始时亮,L11不亮,依次按下K1-K8中的四个发光二极管的按钮使其发光,则L6熄灭,L11发光,说明实现了七人表决器

实验结果:输出发光二极管K1-K8中有4个灯亮时,L6熄灭,L11发光,说明7人中只要有四人同意时,表决成功

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的实验演示,我基本明白了Max+plus2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通过老师的实验演示和清楚的强调,我明白了在使用软件设计七人表决器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在使用仪器箱的过程中,要注意线口的接线,切勿插反以致损坏接口,另外在使用之前先检查仪器箱的完整性。

在建立项目文件文件时,要选择正确且方便使用的文件路径,注意文件的保存,在建立完项目文件后,开始利用相关程序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个菜单的功能,因为全是英文菜单,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相关的菜单使用,其中有一项就是在综合和进程之前,要使用projict菜单下的set project to current file选项,另外就是在选择Hardware type时要选择Byteblaster(MV),还有就是在进程的过程中记得前面的要点,主要注意的就是这两个方面。

实验的思路很简单,因为是第一次利用Max+plus2软件实现七人表决器的设计,所以熟练度还需经常练习,但基本已经清楚了其运用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我熟悉了这个软件并实现了七人表决器,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请教老师我已得到了解决,相信在下次运用此软件我会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次实验又让我学会了一门知识,并通过与本门课程的结合,我渐渐的明白了要想学好专业课,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课程过多的做相关实验的设计。

最后,感谢老师的辅导及积极的教学方法,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带领下,我们定会实现这门课的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运用上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感谢老师!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王亚恒

EDA实训心得

短短的一个星期的实训结束了,我们在实训时完成了在前期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为什么这样说那?因为它的程序输入部分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就要好几天的时候,在实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更是换人不换机的情况下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分工完成了这一“恐怖”的任务。我们原来是按老师所给的程序做的,不过到最后出现了错误,程序调试不出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改写了程序,最后成功地调试了出来。后来因为刚刚接触试验箱,不懂得操作的要领,更是对这一个铁盒子发呆,在几乎老师的手把手的教导下我们成功的征服了这个铁盒子。

实训虽然短短一个星期,但我学习到了很多。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团结互助,勇于面对问题,只要有耐心,再加上实验中的细心操作,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

姓名:雷继

EDA实训心得

我们这次实训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但是万事开头难。

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这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欧强

EDA实训心得

一个星期的EDA实训结束了,这一星期中,在同学和老师耳濡目染之下,我的感触颇多。在这里我就谈谈我个人在这一个星期内的心得体会。

刚进入机房的两天也是我们最繁忙的两天,因为这次实训的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得不把任务明确的分工,即使是吃饭的时间也让我们计算在内,我们采用轮流去吃饭的方法,在全组同学换人不换机的热情下我们在前两天把输入程序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我们原来是按老师所给的程序做的,不过到最后出现了错误,程序调试不出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改写了程序,最后成功地调试了出来。后面的几天虽然任务轻点,但却是中间最重要的一环。刚开始大家因为没怎么接触过,对硬件设施更是不得其法,最后几乎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们终于初步的了解了硬件设施和它的工作原理。我们小组更是在全体组员的精力合作这下攻破了这一个又一个得难关。

虽然实训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我想这一个星期之内让我们学会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让我们知道全队合作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无敌的团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姓名:王潇雅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李尚恒

EDA实训心得

这次EDA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很用心的去完成,当电子试验箱点亮那一刻,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可很多。

刚开始,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程序设计完成后,又重新进行了一次软件仿真,仿真完毕,接下来就是引脚锁定和下载了,因为这个程序中涉及的引脚比较多,老师建议将秒钟的输入舍弃,于是我把这几个引脚设定在了几个用不上的灯上,接下来的任务都完成的很好。试验箱也用老师教的方法和电脑连接好了,最后就是验证实验的成功与否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箱点亮、时钟开始计时那一刻,我们大家都欢呼雀跃,这一周的努力没有白付!

课程设计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巩固加深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加深了我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电路的乐趣。在这次设计中,我一点也不怕麻烦,反复设计、绘图与修改,就是希望能把这次课程设计做好。因此对我来说,这次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谢谢老师的帮助与教导!

姓名:胡蓉蓉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

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权治飞

实训心得体会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星期三下午我们让老师帮忙看看,老师帮我们检查了一下,说我们的译码器和这个实验箱不连,让我们用那个动态8位数码扫描显示电路代替它,这样我们才找到问题的所在,我们知道该干什么,我们的热情又燃烧起来了,我们看书上的那个例子,找它与我们的不同点,一点一点地改,一点一点仿真,一处一处找错误,到最后只剩一个错误,就改不出来了。错误是:Error(10344):VHDL expreion error clt clock_top1.vhdl(8):expreion has 8 elements,but must have 7elements.老师帮我们找出来了,原来在顶层文件的引脚设定中,程序编程中出现错误把 sg: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 to 0)改为sg: 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 to 0),这样我们的仿真波形就出来了。

星期四我们开始弄引脚锁定,对照着老师发的引脚锁定表格,结合这我们的程序,就这样我们的实训终于成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我在这个实训中收获颇丰,让我更加知道团队的作用,当然我更要感谢老师对我们不辞辛苦的教导。这次实训使我解决了以前上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这是我实训最重要的收获。

姓名:徐世凡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胡亮

实训感受

这次实训虽然只是一个星期,但是收获挺大的。为了做好这次实训更好的和同学配合,我在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大体浏览了一遍。而实际证明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实训第一天,我们就把电子时钟VHDL源程序编辑输写完保存,并且相应的完成了对输入文件的综合,仿真。在这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意外。第一,在书写程序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语法的错误,但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格式去书写,被老师指正出来,因此在最后又重新修改文件格式重新保存。第二,在保存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到老师所强调的顶层文件名和项目名称名必须一致,因此在综合的过程中没有出什么意外。第三,在仿真波形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平常练习的时候我们只是按照课本上给出的样子去设定。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自己去根据程序的内容自己去设计。我们就试着去做,在end time中我们设定50us,时钟脉冲信号clock周期为1us.刚开始不出波形,我们想到老师说的在view视图中有一个fit in window,我们点击一下,波形出来了。接着我们又通过理解程序把reset,dins(m)(h)设定出来,呵呵,通过仿真,我们正确的波形出来了。有了第一个程序的设计成功,我们就有信心去做以下那几个,因为所有的步骤都是大同小异的。事实也证明如此,挺顺利的。

剩下的就是引脚锁定和下载验证了。但是接下来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顺利。由于我们的引脚太多,我们不知道如何和实验箱相连接。开始自己去尝试着去接,但是实验箱一点反应都没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询问了老师。老师耐心的看了我们的程序,发现我们程序中的译码器不能和实验箱相连。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修改程序。因为用到了数码管动态显示,因此老师给我们找到了相关的例题6-19.并给我们做了解释说明。大家听的都是似懂非懂的,老师一走,我们就开始认真的分析例题。由于用到动态显示,例题中的WHEN \"000\" => BT

最后终于修改完毕。但是综合,总是有错误。刚开始是我们修改程序时有一些符号是在中文状态下书写的,修改完后还是有错,Error : VHDL expreion error at clock_top1,VHDL(81): expreion has 8 elements but must have 7 elements.虽然只是这么一点小错误,但是我们大家总是找不出来,最后只有麻烦老师。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改为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当我们再次综合时,真的没错了,终于开始进行下一步。

对于引脚的锁定,我们把分和时和按键相连,由于按键不够用,只有把秒和发光二极管想连。我们对照EPF10K10LC84-4的引脚说明,把我们的引脚都和实验箱连接上了。下载验证,在把实验箱和电脑连接上后,我们把我们的顶层文件加载到软件上。哈哈,挺顺利的,实验箱上的数码管按照我们的预期亮了,并且能够通过按键修改分和时。嗯,很成功!

这次实训真的收获挺大的,因为很有目的。虽然遇到很多不会的,但正是这些绊脚石让我们去讨论,看书本,问老师,我们也正因为此才更好的去理解课本知识。当正确的实验结果出来后,心里真的很开心。这份实验成果我一定保存下去。同时在这次实验中和小组成员合作的挺愉快的,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挺强的,是我应该学习的。也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大家耐心的指导,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王明慧

实训心得

短短的一周实训课就这样就过去了。通过这短短的一周实训课,我感觉我学到了好多的实际操作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团结力量的重要。在集体的奋斗过程中,我为了不拖累集体,为集体贡献我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在实训的第一天,我就犯了错。因为以前使用的软件的Crack6.0和quartun60是在同一个文件夹—altera文件夹下,很好找、也很容易安装。但是,这次当我们打开电脑时却发现它们不在同一个文件夹—altera文件夹下,我们找到后安装上却不能使用,最后又复制了一下Crack6.0,使得Crack6.0和quartun60是在同一个文件夹下,这样就可以使用了。

上午我们就把电子时钟VHDL源程序编辑输写完保存,并且相应的完成了对输入文件的综合,仿真。在这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错误。第一,在书写程序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语法的错误,但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格式去书写,被老师指正出来,因此在最后又重新修改文件格式重新保存。第二,在仿真波形的时候,有点小错误。因为平常练习的时候我们只是按照课本上给出的样子去设定。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自己去根据程序的内容自己去设计。我们就试着去做,在end time中我们设定50us,时钟脉冲信号clock周期为1us.刚开始无论我们怎样弄就是不出波形,后来,我们想到老师说的在view视图中有一个fit in window,我们点击一下,波形出来了。接着我们又通过理解程序把reset,dins(m)(h)设定出来,通过仿真,我们正确的波形出来了。

该引脚锁定和下载验证了,但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顺利。由于我们的引脚太多,我们不知道如何和实验箱相连接。开始自己去尝试着去接,但是实验箱一点反应都没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询问了老师。老师耐心的看了我们的程序,发现我们程序中的译码器不能和实验箱相连。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修改程序。因为用到了数码管动态显示,因此老师给我们找到了相关的例题6-19.并给我们做了解释说明。听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认真的分析例题。由于用到动态显示,例题中的WHEN \"000\" => BT

最后终于修改完毕。但是综合,总是有错误。刚开始是我们修改程序时有一些符号是在中文状态下书写的,修改完后还是有错,Error : VHDL expreion error at clock_top1,VHDL(81): expreion has 8 elements but must have 7 elements.虽然只是这么一点小错误,但是我们大家总是找不出来,最后只有麻烦老师。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改为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当我们再次综合时,真的没错了,终于开始进行下一步。

对于引脚的锁定,我们把分和时和按键相连,由于按键不够用,只有把秒和发光二极管想连。我们对照EPF10K10LC84-4的引脚说明,把我们的引脚都和实验箱连接上了。下载验证,在把实验箱和电脑连接上后,我们把我们的顶层文件加载到软件上。实验箱上的数码管按照我们的预期亮了,并且能够通过按键修改分和时。

这次实训我们大家都收获很多的知识。我不仅学会了对EDA这个软件的熟练操作,也学会了如何和同学们更好的配合,更快的完成我们的工作!

---------------司丽蕊

推荐第5篇:会计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会计中多涉及的知识和问题,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了解,培养对此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3、为将来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本专业的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三、实验内容

1、了解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单位现有资金的来源渠道、方式、资本结构状况;掌握企业筹资决策的基本方法以及长期融资决策及公司资本成本的计算,其中包括长期融资的渠道、方式、公司长期证券的发行、公司资本成本的计算与应用等。

2、了解会计核算的过程和内容,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的核算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具体参与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工作。

3、了解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过程,参与企业项目的分析,了解企业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步骤和内容,包括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评价方法的选取及不确定分析方法等内容。

4、熟悉企业短期融资决策以及如何进行各项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包括短期融资的渠道、短期融资的规模、现金管理、信用管理及存货管理等。

5、了解企业利润分配的方案。

6、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及财务比率分析以及杜邦恒等式的应用等方面内容,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诊断,分析企业近几年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变化。

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特点了解不清。

2、核算过程中数字模糊不清。

3、对企业短期融资决策以及如何进行各项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不清楚。

4、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不熟练。

五、实验体会

(一)实习过程

通过进行《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的学习,我体会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建立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组织、遵循什么样的财务管理原则,运用什么样的财务管理方法、建立什么样的财务指标体系。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基本准则,每一项财务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看,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具体准确地表述和界定财管理目标对于学习《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的制约。本来,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二者的目标当然是有差别的,一般把企业管理的目标表述为生存、发展、盈利,但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活动,企业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在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很小的甚至可近似地认为二者根本上是一致的。例如,利润最大化是典型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学者们关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显然是指企业管理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企业价值最大化当作企业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的逻辑关系,源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管理活动的逻辑关系。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力来源于企业所有者,即所有者授权。而财务管理活动的权力一般是来源于管理者授权,即所有者——董事会——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的管理与授权关系。因此,企业确定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由其企业管理活动决定的。

理解财务管理目标,应把握财务管理活动的逻辑基础即管理授权,因此,虽然我们承认它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与核心意义,但它不是什么假设,财务管理由于其授权关系,必然服务于企业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由企业管理活动决定的。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企管理与财务管理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目标决定部分目标,这是显然的。总之讨论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以企业管理活动为起点。

财务管理实习,是我们根据一个企业的历史报表数据以及一些以往的经验数据,对该公司的报表进行分析比较以及财务分析、销售预测、筹资还款分析、投资可行性分析和最佳订货批量的预定等工作。

财务管理实习是建立在我们对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充分学习和认识后的实践工作。该实习历时两周时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财务分析报告: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包括三方面内容: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财务效率指标分析。水平分析是对连续两年的报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横向数据对比,通过差异额及差异率对企业经营的变化作出分析。垂直分析是对连续两年的报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纵向的相对指标看出各项目对总资产的影响,再通过差额比较出两年数据间的不同而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及趋势。财务效率指标,通过对企业两年的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增长能力分析得到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尽管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误区,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企业的很多实际情况。

2、预算报表:预算报表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根据经验数据(销售量、单价),先计算出销售总额得出了预计的首先计划;再凭借着以销定产的思路,抛出库存量,计算得到生产量及需要采购的量,而得到费用支出计划表;然后再依次算出预计直接人工、预计制造费用、预计销售及管理费用,从而可填列现金预算表。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还款及筹资计划表:根据实验资料的要求,企业预计的借款及还款金额和时间,我们可以填制还款计划表:由资金的总需求量减去利润留用和折旧(非付现成本)剩下的就需要外部融资,正如该公司向银行举债。

4、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该报告是假设企业投资一条新生产线,而在未来五年生产经营而取得收益。同样我们用以销定产的思路,先根据销售量估算出现金收入估算表,然后在估算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再得出现金流量估算表,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就可以计算得到净现值、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这些财务指标。再通过这些财务指标的数据来分析得出此投资是否可行。

5、流动资产运营分析报告:该分析报告先测算出现金的最佳持有量,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模式:存活模式和成本分析模式。然后计算最佳经济订货批量,假设了两种不同情况:不存在数量折扣和存在数量折扣。最后填列信用条件评价表,同样也是两个方面:存在现金折扣和不存在现金折扣。

6、预计利润分配表:根据预测的净利润进行加减调整得到未分配利润预测数。

(二)实习感受

时间流逝,转眼就大三了,再度过零星的一年就要毕业了。以前一些看似遥远的事情如今一下子摆在面前——十多年的寒窗即将结束,很快要工作了。但是工作很难找,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如今的大学生只是普通的学历了,没有任何的学历优势。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有一种意识:毕业就等于失业。但是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还是会使出浑身解数,尽自己的努力去寻找一份尽可能中意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或许你的学业成绩很不错,但是工作能力未必很强;也可能你是成绩马马虎虎,但工作能力很出色。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什么事情都想象的比较完善,但现实与理论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有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可能在许多时候可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但是在许多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理论需要假设,但是现实中这些假设不存在,因此许多问题,没有实际经验的我们是解决不了的。

现代社会是讲究速度的,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更快。企业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白了,既要有经验又要有高学历。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怎样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实习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敬爱的学校和可爱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学生们对社会接触不多,应对实践中的问题必定手足无措,于是每年都会安排我们进行各类课程的实习,帮助我们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又能运用于实践,努力帮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是大三的下半学年,我们被安排的是财务管理的实习。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通过本次校内实习,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能熟悉财务管理中所涉及的知识和问题,还让我们掌握了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工具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次实习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课程了解,培养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为将来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本专业的工作,奠定初步基础。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总结了以下几点:专业方面,首先,作为一名未来从业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具备诚实守信等端正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这是每个工作岗位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为一名未来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再次,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处理日常遇到的难题人际交往方面。 这一次的实习虽然时间短暂,只是在校内自主实习,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通过财务管理实习,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能够让我更早的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一系列与会计工作相关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本学期末,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组织的财务管理实验。以下就是有关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我自己的一些体会的介绍. 一,实验目的

在详细介绍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之后,组织学生按照指定实验材料,继续进行较为复杂和全面的财务计算,使学生通过对财务理论的大致了解,达到对企业经济业务全方位的熟悉.并能够很好的掌握财务工作的技能.是学生以后在会计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完善的做好会计工作. 二,实验要求

1.实验环境要求

财务管理实验首先要给定实验资料,就指定资料进行具体计算. 2.掌握各个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课本的认识和了解来解决具体问题. 由于工作量大,准确及详细掌握程度要求高,是企业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求学员全面,准确地按照实验教程所给出的有关数据资料,做好财务计算以及汇总. 3.掌握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技能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作为学习了快两年会计的我们,对所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更不用说相关学科,这次财务管理实验也正好给了我们弥补这个不足的机会. 下面是我通过这财务管理实验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财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财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财务工作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以为作为一名财会人员,我们不仅仅就是做帐! 其次,就是财务工作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联系着财务工作。

财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做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有人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财务工作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不但如此 经过这些天的实验,使我对财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课本的知识掌握得还不是很准确,今后还得加强练习。总而言之,这次的财务管理实验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经验,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也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仅仅几周的实习,我将受益终生。

但是在这次实验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有的时候还是对书本照抄照搬,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一味地拿着理论去做题,如果一直这样,那实验也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这是值得改进的地方. 但这只是一个小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学到东西,达到目的.目的达到了,实验就是成功的! 很感谢学院会给我们这次机会,使我们可以在上个学期实训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同时也感谢两位知道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这次的实训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

推荐第6篇:实验报告 心得体会(全)

部分学生的反应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光伏的实验,你要清楚光伏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部分学生的反应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 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部分学生的反应

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体会

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各有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部分学生的反应

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这就要求懂得labview软件一些基本操作;还有画图时,也要用软件画图,这也要求懂得excel软件的插入图表命令。并且在做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实验,获取数据时,注意读取波形要改变采样频率,等等。当然不只学到了这些,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动手这次实验,使测试技术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我对测试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

不过这次实验虽好,但是我认为它安排的时间不是很好,还有测试技术考试时间,因为这些时间安排与我们的课程设计时间有冲突,使我不能专心于任一项,结果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质量,所以如果有什么出错请指出!

实验体会与感想

经过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我个人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

部分学生的反应

操作能力。现在我总结了以下的体会和经验。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比如回转机构实验,是利用频率特性分析振动的,就必须回顾课本的知识,知道实验时将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写报告时怎么处理这些物理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做电桥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电路图,仪器面板的布置及各键的功能,瞎着接线,结果显示不到数据,等到显示到了又不正确,最后只好找同学帮忙。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

部分学生的反应

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做电桥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返回旋动,测量回程误差。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你在实验这方面很随便,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尽管你的成绩会很高,但对将来工作是不利的。比如在做回转机构实验中,经老师检查,我们的时域图波形不太合要求,我首先是改变振动的加速度,发现不行,再改变采样频率及采样点数,发现有所改善,然后不断提高逼近,最后解决问题,兴奋异常。在写实验报告,对于思考题,有很多不懂,于是去问老师,老师的启发了我,其实答案早就摆在报告中的公式,电路图中,自己要学会思考。 在这次的实验中,我对一些测试硬件、软件及其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说,我在电桥实验中,我知道应变片是怎么样的,面板是怎么接电桥的;在回转机构及悬臂梁实验中,我知道压电传感器是如此微小的,怎样通过放大、接口电路进行微机分析,滤波、窗函数的选择,及怎样使用LabView采样和分析,另外,用文档形式写报告,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可以说,做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我们学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跟以往那些充满条条框框的实验是不同的。

部分学生的反应

本人认为,在做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中,学习LabView和传感器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因为LabView这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它能够对各种测试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实在是太神奇了;而传感器则是测试技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我觉得LabView和传感器对测试技术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通过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我不但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的理解,对于实际的操作和也有了质的飞跃。经过这次的实验,我们整体对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希望以后学校和系里能够开设更多类似的实验,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的锻炼。

心得体会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它需要数学、物理学、电子学、力学、机械等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各种物理量的变换原理、各种静态和动态物理量(如力、振动、噪声、压力和温度等)的测定,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许多测试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实验就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

部分学生的反应

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测试技术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手段,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实验,以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传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各种测试中不同传感器的选择方法。

2、培养具有综合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测试问题的基础理论;

3、培养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实践证实理论,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是我们快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

部分学生的反应

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设置操作员权限时要注意先建帐套,再设置权限。 (2)在修改会计科目时,注意将客户往来款项和供应商往来款项设置为总 账系统核算。

(3)注意由003出纳签字,001审核凭证,由002填制凭证。 (4)先对帐,后结账,最后制作资产负债表。 (5)制作报表时选择企业类型为股份制。

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成功之处在于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通过实验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是不知道的,实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本实验的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

做好本实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1)

按照步骤做,要不然容易出错。

(2)

在修改会计科目时,注意将客户往来款项和供应

部分学生的反应

商往来款项设置为总账系统核算。

(3)

在设置操作员权限时要注意先建帐套,再设置权限。

(4)

填制凭证要认真,不要出错。

若重做本实验,为实现预期效果,仪器操作和实验步骤应如何改善

(1)软件应该升级,用U8.50 (2)严格按照要求来做

这是本学期我们信号处理的最后一次实验,而且是设计实现FFT,即快速傅里叶变换。通过本实验,使得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深了对FFT的理解,熟悉了应用FFT实现两个序列的线性卷积的方法,掌握了应用FFT对典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

因为数字信号研究的方便性,所以对连续信号进行数字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即离散傅里叶变换,再与计算机的二进制数表示结合即可导出FFT,并且在本次实验中分析比较

部分学生的反应

了相关时间复杂度。

通过参考代码编程实现,我体会到了MATLAB作为具有高效的计算能力、灵活的图形处理与可视化功能以及易学易懂的自然化语言的数学工具软件的强大功能,同时实验过程也是对该软件的编程使用的巩固。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了信号处理原理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以及强烈的趣味性。

临近期末,非常感谢周老师在本学期给予我们的细致生动的教学,也许以后不见得会再学习更多更加专业的后续课程,但是它对于拓展专业及相关知识面、温习所学的高数内容、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会让我受益匪浅。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视的,这一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人士的广泛重

部分学生的反应

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做相关实训并完成单片机实验报告,在实验的形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从单片机实验心得中学生就可以总结出大量的经验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教学中选用 inter公司的mcs-51),要掌握单片机指令系统中汇编语言各种基本语句的意义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相连接的输入输出中断等接口技术。使学生从硬件软件的结合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掌握单片机的应用。

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认识、基础、综合3个阶段。以往的单片机实验是进行软件的编制和调试,与实际应用中的硬件电路相脱节。使学生缺乏硬件设计及调试分析能力,对单片机如何构成一个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缺乏认识。单片机论坛http://www.daodoc.com/bbs/ 发布的单片机实验板,通过计算机连接仿真器在实验板上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一起调试,

软件的修改也非常方便,软件和硬件调试都通过后,把程序固化在 eprom当中,插上8051单片机构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推荐第7篇: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年级:2013级

实验一

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

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 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4在用鼠标画行政区时,注意拐点处必须点一下,画出来会更准确,注意在没画完不要双击,在画重叠部分时,注意激活。

5.在新建表示注意字段的类型时,图层分类要清晰。6.投影、坐标系设置时,要设置地图单位为米。

实验三

实验三是对MamInfo和ArcView这两个软件一起搭配操作的制图实验操作。从实验数据格式的转换到投影变换的过程,都需要对这两个软件功能有所了解。虽然通过书本中的案例可以很容易的得出操作结果,但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转换过程中每一个相关信息和转换的含义,自己还是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和在制图操作实验中的注意点。 1.在第一步的数据格式转换中,注意不要把底图文件也选进去。

注意文件的命名,不要存得太深,最好可以放在根目录下,用英文命名,勿用中文命名。 2.数据格式转换的对话框中,要指明文件类型为MapInfo TAB格式。

3.打开属性表,查看相关属性时,要注意点击一下属性表再去操作相应的步骤,否则就找不到相关的工具图标。

4.投影变换时先要打开ArcView程序,选择“file”命令,点击“ extensions”命令,进行设置。 5.空间数据内插所选择的“ extensions”复选框与投影变换选择的不同, 注意选择地图单位为米,距离单位不用设置.。 6.实验三相比前几个实验,这个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相对繁琐和复杂,特别是在做空间内插中的等值线的参数设置和数据的载入弄错了好几次才终于把空间内插的实验数据的载入好。在加载数据和核密度估算的过程中对“属性性”进行查找“COUT”字段和在相关分析是对数据的载入也是比较麻烦的,但总之实验三的还是重在对GiS相关软件的操作和理解,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处理投影和空间内插等操作。

实验四

先前经过了几次对实验的操作,已经对MapInfo等软件的相关功能的了解比较清楚了,所以在做实验四时,碰到的问题也就比较少了,只是缺乏动手去实践操作,在制作专题地图时我们一定要更有耐心和毅力的去实验操作。 1.创建坡度专题专题图时,首先要在Available Extension(可选的扩展模块)列表框中,选中Spatial Analyst(空间分析)复选框,这样打开的Plne图才能进行操作。 2.激活图层要选择Surface命令进行编辑。

3.激活坡度图前,注意先点击下相应的图层,否则就会出现实验操作不当等问题。4.创建河流垂直剖面图时,要注意各个步骤间的衔接性,该点击操作的别忘了点击。 5.挖方和填方所加载的数据,格式为TIN格式的数据Crtin1和Crtin2,将鼠标往下拉即可看到,且要设置地图单位和距离单位都为米,这是与之前的实验有所不同的地方。 6.实验四在做三维显示是由于在加载时格式出错一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3D scene(三维图景)中的Add Theme(添加专题)命令时在将图层加载时将二维转三维时要记住是先对选择 Theme(专题)的3D properties(三维属性)然后再做相关的操作。

实验五

注意点:

1.要记得设置地图和距离单位为米。

2.在创建缓冲区的对话框中,选中As multiple rings,否则所产生的缓区位一条带子。 3.在增加字段计算时,要点击缓冲区。 4.缓冲区查询时,进行的每一步操作都有其针对的操作对象,所以操作前应想想接下来的步骤是针对哪个区域进行的,操作前要点击一下,才能达到实验效果。

5.在本次实验中,利用不同的软件进行缓冲区分析,注意在用MapInfo软件时,在选择合适的数据分解函数以便分割数据这步,注意总人口量和合计男、合计女要选择面积比率,很有实际意义,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实验六:

注意点:

1.在Available Extension(可选的扩展模块)列表框中选中Geoproceing(地学处理)模块,与之前的实验选择不一样。

2.使用“查询器”查询时,在此之前要选中属性表,然后输入查询语句。3.链接时均要选中其中的一条。

4.土地事宜性的缓冲分析时地图和距离单位为米。

5.掌握图层的叠加并对叠加后的图层进行分析,能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6.注意在土地适宜性查询分析,赋值后属性表并未能像指导书那样值集中显示。7.在做叠加及缓冲分析时,注意所点的选择不一样。

实验七 注意点: 1.设置地图单位为米,距离单位不进行设置,应牢记哪些实验时两者都设计,哪些实验时只设计其中一个。

2.图例编辑,接下来的增加字段名等步骤应熟练于掌。

3.图层控制编辑显示对话框时,应注意实验要求是什么,不能盲目乱点。4..将所学地图学知识应用到实验中。

5.专题地图的创建要细心,要明白自己实验目的是什么,接下来的步骤是否都合理.。6.在输出地图布局时,在选择工程窗口中,单击Layout(布局)图标,单击New(新建)按钮,新建地图布局。

7.在打开工程窗口时,是双击Layout(布局)按钮,弹出布局模板,然后再选择Layout(布局),Use Template(应用模板)命令,再对弹出的Template Manager(模板管理器)对话框进行设置。

实验总体体会

通过对GIS导论实验的相关操作,让我对自己本专业的地理信息科学这个专业有了很大认识,对我们这的专业未来是向哪方面发展的有了一定的见解,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而且掌握了专题地图的制作方法和空间内插、叠加分析等试验操作并学会用Mapinfo等软件。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与制作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本次课程实验设计在制图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并通过同学间互相帮助以及向各师兄的询问,最终完成了专题地图、地形分析等的实验制作。在制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对软件不不熟悉。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效果。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和不足,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在制图过程中,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实验学习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学习到了曾经不知道不懂的东西。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探究,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收获喜悦,收获成功!

课程学习和实验的操作诚然是一门专业课必须要去做的,可以使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桌面GIS的功能与菜单操作以及对地形分析等等的实验操作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专题地图和数据处理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实验学习,我掌握了专业软件件的简单运用;掌握了地图专题制作的不同方法,地图匹配,属性编辑,数据处理,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了制图方法和技术,也懂得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专题地图的制作,GIS的矢量化分析,数据误差校正,GIS数据格式转换,空间内插等等。每一步都需要大家仔细的揣摩研究,而且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确定了,也就在整体上把握住方向,接下来,就是把它细化,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实验模块。不过这个过程曲折可谓一言难尽。整个半天都是对着电脑,不然就是翻阅书本。再此期间我失落过,因为自己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在做GIS实验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味无穷,好多数据都是一边做一边为后面的操作打基础的,如果出现误差或者错误,就会导致后面的一些实验操作无法正常的开展和完成,这更是使我体会到了只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才能做好事情。本次的这些实验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我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加强理解。培养了我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应用软件的分析方法,并培养了严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制作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不是很理解,但当我做完了这些实验后,有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操作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是因为粗心造成的,也有的是用错了方法,总之就是实现不了。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的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不牢固。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GIS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累,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实验操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此次课程实验学习给自己最大的感触是,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懂的也好不懂的也好,都要动手去用,只有自己操作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用处,其次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那捣鼓,同学间应该互相的帮助,有时候向别人学习,会比自己一个人在哪儿毫无头绪的摸索更好。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学不会只有不肯学!我坚信,只要下一番功夫就能有理想的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资源勘查专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习,我觉得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结果并不美好,但是学习这个过程是不可少的。当自己把本课程所有的实验做完后,才领悟到老师所说话的含义,要掌握一种新的软件,得随着实践的演练,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它。这次实验,学到的东西很多。

推荐第8篇: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_心得体会

计量经济学实验心得

本次比赛的收获、体会、经验、问题和教训:通过利用Eviews软件将所学到的计量知识进行实践,让我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直观而充分地体会到老师课堂讲授内容的精华之所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高了手动操作软件、数量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我在处理实验经济问题的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并且避免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虽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但这些经验却锤炼了我们发现问题的眼光,丰富了我们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这次实验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操作后,对Eviews软件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学会了对软件进行简单的操作,对实际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检验。使原本枯燥、繁琐、难懂的课本知识变得简洁化,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同时使我对计量经济学产生兴趣。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其中涉及大量的公式,不容易理解且需要大量的运算,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对课上所学的最小二乘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与实际的经济问题联系起来。

学习计量经济学给我印象和帮助最大的主要有:对EVIES软件的熟练操作与应用的同时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团队与协作的力量。

推荐第9篇:新教育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新教育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果庄中心小学 宋晓杰

2013年10月31日我们去日照市济南路小学和金海岸小学,听取了新教育实验报告总结汇报会,几个新实验学校的报告精彩之极,使我感受颇深。

新的时代总是要呼吁新的教育,一个时代理念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在民国初年中国的教育语境之中,“新教育”往往指“西方教育”、“受近代欧美教育影响的教育”。在今天的中国的教育语境中,“新课程”、“新基础教育”、“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众人皆知的三个关键词,呈现为“三足鼎立”之势,共同为世纪之初的中国教育支撑起了一篇新的天空。这三大教育实验改革都遵循着一个“从理念到行动”、“理论先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济南路小的新的课程理念: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济南路小学开设多种校本课程,我们欣赏了他们的精彩的校本课程《欢乐中国年》包括:舞蹈、书法、窗花、诗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每位学生能够向自己的爱好发展。济南路小学新教育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他们还设立了“1612Ⅰ”工程:1指的是学校实行每月一事,每月有一个总的目标(例如三月植树日),6

1 指的是每个小学的六个年级根据情况设立自己的目标,1指的是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每班有一个目标,每月有一个项目),2指的是家庭和学校进行双交流,从网页、校讯通、博客等多种方式网络化交流。有定期交流制度,Ⅰ指的是一楼一主题。

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自己考虑的太浮浅了。当今时代的教育一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校的,更要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要符合新教育的理念。金海岸小学的报告让我感触也很深,上好《习惯教育》,奠基幸福人生,建成了十个方面的100个好习惯,形成了一个习惯教育体系。老师们不紧跟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是老师和学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共同制定班规,班级计划,开设班级日记,并且合理利用让老师对学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浸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这条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在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们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生涯里,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演绎最精彩的教育教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首先应该是热爱生活的、关怀生命的,对待生活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我们教师应具有前瞻的、发展的眼光;我们参与着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者的成长过程,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刻苦、自信、坚韧、进取、探索等品格,只要我们心中追求这理想,那么理想就会在追求

2 的过程中接近。教育的理想是我们要对学生的成长埋下些积极的伏笔。教育的成果是在发展的延伸的,最好的检验是在未来。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

推荐第10篇:物流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含心得体会)

一、实验业务流程理解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

销售部门销售订单录入销售订单审核销售订单 仓储部门库存足够入库订单录入销售部门发货单录入采购入库成品出库发货员发货单发货单审核第三方物流管理(入库)

入库订单入库与处理上架调度上架操作入库反馈

第三方物流管理(出库)

出库订单出库与处理出库调度出库反馈 第三方物流管理(运输)

运输单计划调度需要取货否送货车进场扫描进站集货货物装箱出站扫描发货是取货车场站扫描取货调度发运到站

二、实验主要结果

供应商:数据管理——指令跟踪界面

三、实验收获及体会

在这几次的实验中,总共学习了两大块模块: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

在供应链管理试验中,我们采用了拉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中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整个供应链要求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在一个真正的拉动式供应链中,企业不需要持有太多库存,只需要对订单做出反应。了解了拉动式供应链中,零售商、供应商、运输公司、生产商之间的业务流程。了解到在拉动式的供应链中,其主要流程是零售商接到订货订单,然后根据需求向上游公司采购,由上游公司生产和运输试验只要是信息流的传递。选择拉动式供应链是企业减少库存的有效方法。

在第三方物流系统试验中,了解到第三方物流系统一种实现物流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从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我们所实验的系统中主要有四个部门:客户部、仓储部、运输部和财务部。客户部的主要职责是公司基本信息的维护,各类订单的录入。仓储部门是第三方物流系统核心所在。货物的入库、出库,仓库的维护,货物的盘点,运输车的装/拆箱,都是由 仓储部进行协调操作。运输部门则是负责货物的运输调度和车辆的维护。财务部门主要是处理一些财务方面的事宜。

在学习第三方物流系统时,我们还去了实验室进行了物流手持终端的实验,了解了仓库 RFID和各类手持终端在货物的存放和提取中的实际操作流程,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11篇:ERP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1 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1)实验过程及主要内容总结:

1填制产品A的工艺路线及工时定额表 ○2利用三个月的移动平均法预测本年度各个月份产品A的需求量 ○3编制产品A的主生产计划(MPS)及各个物料的物料需求计划 ○4编制每道工序的能力需求计划 ○5计算每个工作中心的可用能力及对各个负荷的加工天数 ○6用倒排序法计算每道工序的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并绘图 ○7编制能力需求计划汇总表 ○8绘制能力负荷图(对比实际能力需求与能力定额之差) ○9制定“派工单” ○总结:通过计算,填写、编制各种表格及绘制各种图了解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和应用。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改进

1制定各个物料的物料需求计划时未考虑到与物料清单有关的各个零件的○相关需求和需求时间,导致零件E、F、D的毛需求量填错。发现错误后结合物料清单和产品A主生产计划,把数据更正了过来。

2编制工作中心15的能力需求计划时,未考虑到第二周接收的80个单位的○E占用的能力。后经老师上课提醒发现错误并改正过来。

3用倒排序法计算每道工序的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并绘图时,没有考虑到各○个零件的提前期的时间长度和订单下达时间,导致绘制零件F的图的时候把生产时间跨度和开始时间绘错。经过检查后发现错误并改正过来,在绘制零件B、E的图时就特别注意提前期的时间长度和订单下达时间,没再出错。 (3)经验收获

1复习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且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会了用word编公式、编辑图片及绘表 ○3学会了用excel进行简单计算 ○4学会了用visio绘制流程图及时间线图 ○5学会了用sp绘制图表 ○6更加了解了ERP的原理及应用 ○

第12篇:物流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含心得体会)

一、实验业务流程理解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

第三方物流管理(入库)

第三方物流管理(出库)

第三方物流管理(运输)

二、实验主要结果

供应商:数据管理——指令跟踪界面

三、实验收获及体会

在这几次的实验中,总共学习了两大块模块: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试验中,我们采用了拉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中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整个供应链要求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在一个真正的拉动式供应链中,企业不需要持有太多库存,只需要对订单做出反应。了解了拉动式供应链中,零售商、供应商、运输公司、生产商之间的业务流程。了解到在拉动式的供应链中,其主要流程是零售商接到订货订单,然后根据需求向上游公司采购,由上游公司生产和运输试验只要是信息流的传递。选择拉动式供应链是企业减少库存的有效方法。

在第三方物流系统试验中,了解到第三方物流系统一种实现物流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从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我们所实验的系统中主要有四个部门:客户部、仓储部、运输部和财务部。客户部的主要职责是公司基本信息的维护,各类订单的录入。仓储部门是第三方物流系统核心所在。货物的入库、出库,仓库的维护,货物的盘点,运输车的装/拆箱,都是由 仓储部进行协调操作。运输部门则是负责货物的运输调度和车辆的维护。财务部门主要是处理一些财务方面的事宜。

在学习第三方物流系统时,我们还去了实验室进行了物流手持终端的实验,了解了仓库 RFID和各类手持终端在货物的存放和提取中的实际操作流程,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13篇:实验报告

1 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猜想:淀粉 脂肪 蛋白质

方案1 把少量米饭放在盘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3滴碘酒,观察现象

2 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下的痕迹 3 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闻一闻气味2小苏打和粉笔末都能在水中溶解吗? 猜想 小苏打能在水中溶解,粉笔末不能溶解

方案1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 分别放入小苏打和粉笔末,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3物体溶解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 与搅拌 用热水 将物体研碎有关

方案 1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2 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现象3 取两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4 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观察现象

5 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冷水6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观察现象。

4,根能吸水吗? 猜想:根能吸水

方案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3 在玻璃杯中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上做标记 4 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水面变化

5空气可以被压缩吗? 猜想:空气可以被压缩

方案1 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 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3 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 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6 大气有压力吗? 猜想 大气有压力

方案 1 先往可乐瓶里加入热水,摇晃使内部空气受热

2将水倒出迅速拧紧瓶盖3 往可乐瓶上浇冷水,观察瓶子的变化 7 不同物体吸热本领一样吗? 猜想:不同物体吸热本领不一样

方案 1 取两只初始温度一样的温度计

2 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度计3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白纸,将两个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

4 过一会,观察两支温度计读数 8 锯末在热水中如何运动 猜想 和水一起对流

方案 1 在三脚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

2 然后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

第14篇:实验报告

嘉 兴 学 院 实 验 报 告(实验 一 )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常用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维普及各种电子图书馆的资源。 (2) 熟练掌握中文数据库及电子图书的检索方法及技巧。

(3) 掌握并实践课题检索策略的制定、修改及完善,追求最佳检索效果;

(4) 掌握通过ZADL、CALIS、CASHL、NSTL及学术搜索引擎通过文献传递等途径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

(5) 掌握导出论文题录信息并进行著录的方法、会下载论文及电子书,阅读相关的论文及电子书。

二、实验内容、步骤及数据记录

检索课题:房地产上市公司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

分析:检索与该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以查准率为主。该课题分词后的主要检索词为:房地产, 上市公司,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

1、CNKI数据库

制定检索策略:篇名=房地产*上市公司*后续计量模式

按此策略检索,命中结果为0。

调整检索策略,篇名=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命中32篇文献,进一步调整检索策略,对发表时间进行限制,限制发表时间2012年以后,命中密切相关文献7篇 如下图:

按此策略检索,命中文献7篇 命中文献的题录如下:

[1]王小力.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偏好分析[J].财会月刊,2012,02:9-12.[2]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01:41-42.[3]税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0:38-40.[4]步瑞.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涉税问题及财务影响[J].现代企业,2014,07:70-71.[5]李淑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4,08:139-140+155.[6]何蕊.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探讨[J].商,2014,24:126.[7]廖建英.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之比较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274+276.

2、维普数据库

制定检索策略:题名:(\" 投资性房地产 \") * 题名:(\"后续计量模式\") ,限制发表时间2010年以后,命中密切相关文献5篇

命中文献5篇,其题录如下:

[1]李淑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4,0(8):139-140.[2]何蕊.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探讨[J].商,2014,(24):126-126.[3]税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0):38-40.[4]谢获宝.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1):41-42.[5]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0,(15):222-223.

3、万方数据库

制定检索策略:题名:(\" 投资性房地产 \") *题名:(\"后续计量模式\") *题名:(\"研究\")

检索结果数:6篇

[1]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01:41-42.[2]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0(15).[3]税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0:38-40.[4]王靖,王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5]张渤雯.研究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2(14).

4超星数字图书馆

制定检索策略::题名:(\" 投资性房地产 \") * 题名:(\"后续计量模式\") * 主题:(\"研究\")

检索结果;5本

5读秀学术搜索

制定检索策略:题名:(\" 投资性房地产 \") *题名:(\"后续计量模式\") *题名:(\"研究\") 检索结果数:6本

命中文献6篇,其题录如下:

[1]税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0).[2]张渤雯.研究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2(14).[3]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1).[4]王靖,王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5]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0(15).[6]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

6 ZADL、CALIS、CASHL、NSTL等文献共享系统:

命中文献6篇,其题录如下:

[1]税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0).[2]张渤雯.研究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2(14).[3]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1).[4]王靖,王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5]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0(15).[6]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

三、实验结论及体会 实验结论:

1、经检索并整理,与房地产上市公司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在上述数据库有11篇,命中文献的题录信息著录如下:(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进行著录)

[1]税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3(10).[2]张渤雯.研究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2(14).[3]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1).[4]王靖,王晋.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5]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0(15).[6]徐菲.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

[7]王小力.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偏好分析[J].财会月刊,2012,02:9-12.[8]步瑞.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涉税问题及财务影响[J].现代企业,2014,07:70-71.[9]李淑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4,08:139-140+155.[10]何蕊.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探讨[J].商,2014,24:126.[11]廖建英.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之比较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274+276.

2、经检索并整理,与房地产上市公司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课题相关的电子图书有xx种,命中文献的题录信息著录如下:(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进行著录) 搜索的结果相关性很低,不具有参考价值,故不采用,电子图书参考文献0

四、实验体会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门很有现实用途意义的一门课程,它的用途关乎我们今后很多课程的,认真学习好这门课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很好的文化素质。通过练习,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要查阅资料的时候就知道百度,google等途径,茫然无头绪,文献检索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前后一共学到了CNKI、维普数据、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专利信息网、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SPRINGER、OCLC、EBSCO、EI、SCI这些数据库的应用,学会使用这些数据库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对以后写论文有很大帮助,我要感谢老师的教学和同学们的热心指导。

第15篇:实验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实习报告

题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15日

经济投资实习报告热孜娅.艾合买提经济学经济学101103934136永春芳

经济投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学习课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另一 方面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实习,让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真的太少了,校园与社会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也让我产生动力开拓自己,使自己在实习中有一个知 识的升华。

(三)通过实习,将我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将我大学所积累的知识运用 于工作。在工作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四)通过实习,让我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缺点,在工作中慢慢改进, 积极进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将来奋斗。

(五)通过实习,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把自己所学的营销知识与相关 专业知识相结合并且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过渡。

二、实习时间:

2013年12月30至2014年1月17日,三周时间。

三、实习地点:

乌鲁木齐、昌吉地方企业。

四、实习内容:

1.移动公司:今天是2014年1月2号。今天在我们热切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认识实习的第一站——参观乌鲁木齐移动公司。这次参观共分为两个小站,其中一个站是参观机房,听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一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另一站我们集体去了移动大厅并且观看了兴城移动分公司发展情况的录像。此次参观我们每个人都感觉收获颇丰,学会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我们首先参观了移动展示厅,我心里十分期待。在讲解人员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宽敞明亮的移动大厅。刚一进门,大家就惊呼。我们步入二楼,讲解员人员带我们走进了未来生活展示厅。我看到了一个显示屏,讲解员说:“这是家庭监控器。你看,这上面有窗帘开启和关闭的字样,你按一下开启按钮试试。”我按下了开启按钮,果然我身后的窗帘立刻展开了。我再按一下关闭按钮,窗帘又合上了。真奇妙!讲解员接着介绍:“这个监控器还有鱼缸换气、各种电器开关、自动报警等功能。人在外面也可以了解家中的一切,控制家里的情况噢!”我在心里不禁暗暗赞叹科技的神奇。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城市畅想区,大家一眼就看到了我们最熟悉的校信通。讲解员介绍说:“校信通利用现代通信增值手段加强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主要有四项功能:家校互动、亲情电话、平安短信、家长网校。”功能真不少!接着我们又看了一部电影,这个影片讲述了一家人在未来的生活,那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科技非常发达。最后我们回到一楼,看到3G手机,了解了它的很多功能,例如手机订餐、订票、影视彩信等。移动公司以“移动信息专家”为目标,网络覆盖全面,技术领先,业务丰富,功能完善,管理先进,智能化程度高。经过不断升级优化,为人民构建了一个通达全国所有地市的绿色优质网络,网络覆盖全省所有的农村乡镇。同时,该公司还积极开展国际漫游业务。面对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公司不断拓展移动业务。移动梦网、移动秘书、WAP、信息点播、移动证券、手机杂志、WLAN、彩信、

彩铃等新业务,从最初单一的语音通话服务到如今的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通信服务,实现了业务多元化,移动电话从个人的通信工具变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控制处理终端,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兴城市移动分公司的成立与发展过程,也了解了她辉煌的过去和必将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通过书本上得来知识有时是片面而又肤浅的,实地考察实践才能最终掌握一门本领。

2.新康食品公司:新康食品,始于1992年,是一家外向型,科研型,生产型的跨国食品企业,包括新疆轻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及国内外两个工厂(哈萨克斯坦新康公司和新疆中亚食品研发中心)。

企业立足国内外两地资源,两个市场,树立新康食品,新鲜健康的经营理念,开发出特色番茄制品、辣椒酱制品、蔬菜罐头、纯果酱等四大类百余种产品,建立产品无添加香精、无添加色素、无添加防腐剂的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产品从研发创新到生产制造和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企业与哈萨克斯坦普利玛公司,中粮屯河,友好超市、爱家超市建立和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新康食品公司主要从事新康食品的销售业务,包括商超、终端等,主要从事调味番茄酱、调味辣椒酱、果酱、蔬菜罐头等四个系列40多种产品的销售

企业先后通过德国DQS ISO9001:2008管理体系认证、美国犹太食品认证、俄罗斯Ruian Register ISO22000:2005 体系认证、ISO14000: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企业拥有15项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

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哈萨克斯坦国家食品质量最佳企业”、“哈萨克斯坦总统嘉奖企业”,成为国家引智成果示范单位,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企业新康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追求品质生活,形象定位为清新时尚、温馨美好,目标是成为中亚一流的食品研发机构!

3.阿尔曼公司:阿尔曼是我区第一代少数民族青年企业家创办的集科技开发、无公害种植、食品加工、商品零售、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企业,总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地处乌鲁木齐市中心团结路,毗邻“国际大巴扎”、“国际商贸大厦”。

2003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经过十二年的努力,截止目前,新疆阿尔曼清真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向社会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65%。另外公司还从社会各界及科研单位聘请了30多位专家和知名人士,为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产品的开发,企业知名度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阿尔曼公司已成为自治区工商联直属会员企业。为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建设,公司还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团委组织,2006年5月9日,又正式将党支部发展成为党总支。

公司创办十二年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依据,经营范围逐步拓宽,公司现有下属单位及部门是:

新疆阿勒泰阿尔曼乳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新源县阿尔曼乳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布尔津县阿尔曼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新疆中加合资“新疆阿尔曼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阿尔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疆阿尔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乌鲁木齐阿尔曼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新疆阿尔曼广告影视部;新疆阿尔曼物流配送中心、火车头阿尔曼批发配送商行;阿尔曼糕点加工部;阿尔曼食品加工部;全疆有1000多家超市加盟店;60多家代理商。其中,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阿勒泰市阿尔曼乳品有限责任公司、实业有限公司均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阿尔曼集团公司在全疆拥有2500家连锁超市,35家代理商。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疆各地州、县市和898个乡镇、6000多个行政村。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目前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其2001年营收达20,092百万美元,普通股股东权益则为11,351百万美元。

4.可口可乐

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

终于到了公司了,一眼就望见了可口可乐的标志性红色,让人更加精神。我们跟着上了二楼,去参观饮料的生产线。经负责人介绍,我们知道可口可乐(四川)公司主要生产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美汁源。。。而且生产都是用的德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每个小时的生产量之大。 所以生产线上并没有几个工人。就拿雪碧来说,一个小时可以生产大概3万多瓶,我们当时听了都大吃一惊。生产工艺流程大概为:1.处理水生产 2.软化水生产 3.最后糖浆处理 4.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生产 5.现调糖浆生产 。 听着负责人介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还有很多同学一直寻问负责人关于生产显得种种。快到中午的时候,差不多就介绍完了。到了现场答疑的环节。大家进到办公室,负责人大家可以哪些饮料喝,对可口可乐有一定了解之后,喝着才觉更有味了。

5.麦趣尔公司:麦趣尔是新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以乳制品制造和烘焙连锁为核心业态,并辅以节日食品、冷冻饮品、饮料、速冻米面食品等的研发与加工。作为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中国乳制品协会会员单位,麦趣尔主持和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烘焙食品行业标准。公司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乳业和烘焙食品领域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队伍。公司在新疆地区高端液态乳制品细分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曾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中国烘焙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中国名饼”等诸多荣誉。

目前公司生产的乳制品主要包括灭菌乳、调制乳和含乳饮料三大系列20余种产品,主要在新疆区内销售。烘焙食品包括面包、蛋糕、中西式糕点、月饼

四大系列共400余种产品,并建立了39家烘焙连锁直营店,覆盖乌鲁木齐、昌吉、南北疆及北京地区。除此之外,公司建有烘焙食品加工厂、区域性的加工中心和连锁店的现场烤制及加工间,烘焙连锁所需产品绝大部分由公司自主生产。我们参观了最后一家公司麦趣尔,我们有机会可以参观昌吉麦趣尔工厂。我们这次行程的目的就是参观麦趣尔公司的生产车间,亲身感受一下企业的文化和工作环境,了解一下自己以后的就业场所和发展方向。

6.吉瑞祥家具公司:新疆吉瑞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以家具制造为主业,以进出口贸易、环保农林、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实体。注册资金1.0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4.8亿元人民币,员工1200余人。集团下属“吉瑞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吉瑞祥伟业商贸有限公司”、“吉瑞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瑞祥进出口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吉瑞祥文化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新疆青湖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等分支机构。

集团下属家具制造公司的办公家具、学校家具、实验室家具、医用家具、钢木制文件柜等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0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及英国皇家UKAS国际标准认证。公司现拥有标准化工作生产厂房3万多平方米,自治区级技术中心一个,专业家具展示中心15个,各类专家及管理、技术人员100余人,专注于各类专业家具的研发和经营,拥有*先进的日本F

1、FG柔性钣金数控加工自动生产线和美国静电喷涂生产线和系列数控转塔式冲床,应用了先进的德国、意大利进口家具生产设备以及台湾产配套辅机。博采众长,不断加强与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知名家具公司的交流合作,并将其引入到吉瑞祥家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吉瑞祥家具目前已成为中国和中亚地区大的钢家具制造企业之一,正在为实现成为中亚地区*大的家具运营商的目标而努力!

多年来,GREATSUN系列家具产品已远销欧美、独联体、中亚、西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00年,“瑞祥”产品获得“新疆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获得“新疆著名商标”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3年企业被批准设立自治区级技术中心,目前正积极申报*技术中心。2003年吉瑞祥集团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认定为“自治区民营企业30强”、昌吉州党委、政府评为“全州优秀民营企业”和“AAA级信用企业”,并入选“新疆2003年*具成长力企业30强”。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重在真诚”的经营理念,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崛起于中国西部。作为“十五期间自治区重点支持的二十个企业”之一,“吉瑞祥”正以崭新姿态开创事业高峰。公司积极引入独立董事参与集团的董事会建设和各项经营决策,吸纳各类管理人才,建立合理的公司架构体系及管理体系。不断投入加强完善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和ERP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集团公司新一轮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实习总结:

现在回味过去的一周,其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这是和课程完全不同的体会,这更多的是和社会和实践相挂钩,和生活相贴近。通过这实习,我深深意识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在这么多位前辈的教导下,我也明白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以后自己走那条路,得怎么走。当你投入到工作氛围中时,才发现,

实践离我们不远,社会正走向我们。不管怎样,现在学好自己的知识才是王道。坚持、努力!未来就在脚下!

第16篇: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班级:工商管理091姓名:查传学号:7040209020

一、系统名称: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功能简介:1.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身高、爱好、专业班级、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信息)2.修改学生相关信息,完善学生信息。

操作步骤:学生登录基本信息管理平台,输入学号和姓名,然后在不同的信息窗口填写本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身高、爱好、专业班级、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信息。如要修改、更新最新信息可在修改窗口进行。

运行环境:Microsoft Windows 2003、IE6.0以上浏览器

系统使用对业务工作产生的影响:方便快捷的填写查阅相关信息,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系统不完善之处:学生的各项信息较复杂,系统不可能完全将学生信息录入下来,学生在填写时难免会出错,系统缺少职能的纠错功能,导致完善信息的工作进行周期拉长。

改进方案:添加更加详细地信息填写栏,尽可能的减少学生重要信息缺失。改进技术,引进先进纠错系统,保证学生信息准确无误填写。

二、系统名称: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奖学金获奖情况系统

功能简介:1.查询各个学科部奖学金获奖人数;2.各个专业获奖人数 ;3.奖学金发放情况

操作步骤:教师、学生凭各自工作编码、学号登录平台,输入专业班级获取奖学金评定最新动态

运行环境:Microsoft Windows 2003、IE6.0以上浏览器

系统使用对业务工作产生的影响:快捷地查询相关信息,增加奖学金发放的透明度。

系统不完善之处:具体的评价步骤、时间、地点难以明确,涉及学校相关隐私不会公开

改进方案:提。高评定透明度、规范公开内容

第17篇:实验报告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 课 学 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 200 学年 第 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篇2:实验报告要求及范文

滁州市政府组织退耕还林(黑体,小二,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

——5060451007范雪花

(学号,times new roman,四号)(姓名,宋体,四号,单倍行距)

一、实验目的(宋体,四号,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

利用gis技术揭示土地利用属性和坡度之间具有怎样的规律, 通过该规律来判定哪些地方属于适宜种植林地的范畴,这些土地即属于退耕还林的范围。(宋体,五号,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

二、实验数据

安徽省dem数据,滁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chuzhou),滁州市行政区划图(bondry)

三、实验步骤

3.1坡度数据的准备(宋体,小四,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顶端对齐)

1、提取坡度(宋体,五号,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顶端对齐)

分析:

2、对坡度进行重分类

分析: 3.2土地利用数据准备

1、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分析:

2、对土地利用数据重分类,分为耕地和非耕地两类

分析:

3.3提取满足条件坡度>2且为耕地的数据,得到滁州退耕还林的范围 分析: 3.4提取滁州各县市的分界数据

分析:

3.5最终得出滁州各县市的退耕还林的范围,红色区域即为退耕还林的区域

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总体要求:

1、排版简洁、大方、美观;

2、文字叙述规范、准确、精炼;

3、分析深入,能充分表述自己学习心得、疑惑及建议;

4、随堂提交,最晚不得迟于下次实验课。

5、作业命名:5060451007范雪花 实验一 dem地形信息可视化篇3:实验报告范本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 课 学 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 200 学年 第 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篇4: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 沈正中

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

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

实验结论(结果推导):

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 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

(2)做什么;(3)做什么;……

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6.评估:这是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将实验数据等证据与已有的科学知识建立联系,不足地方需改进,进一步实验探究。 7.交流与合作:包括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和交给老师批改的书面的实验报告。

第18篇:实验报告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综合实验报告

学 号:09910105 班 级:09英语1班 姓 名:崔洋通 老 师:费翔

2011年 6月6日

一、实验目的

1. 2. 3. 4. 5. 6. 7. 8. 9. 了解Acce数据库窗口的基本组成 学会如何创建数据库文件

熟练掌握使用数据库表的建立方法 掌握表属性的设置

掌握记录的编辑、排序和筛选 掌握选择查询的基本方法 掌握其它类型查询的基本方法 掌握SQL语言的使用方法 掌握窗体、报表和宏的创建

二、实验内容

这里用小四宋体书写,你完成的实验内容,要求写明你所做的实验题目、步骤

实验二 查询设计

1.利用“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查找从未借过书的读者的借书证号、姓名、部门和办证日期,查询对象保存为“未借过书的读者”。 步骤:

1) 选择查询——打开新建查询——选择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 2) 选择合适的表作为数据来源。

3) 设计好之后保存为“未借过书的读者”。

2.利用“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查找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包含书号、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查询对象保存为“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 步骤:

1) 选择查询——打开新建查询——选择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 2) 选择合适的表作为数据来源。

3) 查询对象保存为“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

3.利用“交叉表查询向导”查询每个读者的借书情况和借书次数,行标题为“借书证号”,列标题为“书号”,按“借书日期”字段计数。查询对象保存为“借阅明细表”。 步骤:

1) 选择查询——打开新建查询——选择交叉表查询向导。

2) 选择合适数据来源来确立行标题和列标题,按“借书日期”字段计数。 3) 查询对象保存为“借阅明细表”。

4.创建一个名为“法律系借书情况”的查询,查找法律系读者的借书情况,包括借书证号、姓名、部门、书名和借书日期,并按书名排序。 步骤:

1) 选择查询——使用向导创建查询——创建一个名为“法律系借书情况”的查询。 2) 选择读者的情况作为数据来源,查找法律系读者借书情况。 3) 按书名排序,保存好查询。

5.创建一个名为“按图书查询”的参数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书名查询该书的借阅情况,包括借书证号、姓名、书名、作者、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步骤:

1) 选择查询——创建一个名为“按图书查询”。 2) 以图书表作为数据来源,右键查询表选择参数。 3) 设置好参数,保存好查询。

6.创建一个名为“价格总计”的查询,统计各出版社图书价格的总和,查询结果中包括出版社和价格总计两项信息,并按价格总计项降序排列。 步骤:

7.创建一个名为“借书超过60天”(还书日期—借书日期>60)的查询,查找借书人的姓名、借书证号、书名、借阅时间等信息。

8.创建一个名为“已借出图书”的查询,查找尚未归还的图书的书号、书名和借书日期。 9.创建一个名为“查询部门借书情况”的生成表查询,将“法律系”和“英语系”两个部门的借书情况(包括借书证号、姓名、部门、书号)保存到一个新表中,新表的名称为“部门借书登记”。

10.创建一个名为“添加部门借书情况”的追加查询,将“人事处”读者的借书情况添加到“部门借书登记”表中。

11.创建一个名为“删除部门借书情况”的删除查询,将“英语系”读者的借书情况从“部门借书登记”表中删除。

12.将“读者”表复制一份,复制后的表名为“读者 copy”,然后创建一个名为“更改部门”的更新查询,将“读者 copy”表中部门为“人事处”的字段值改为“教务处”。

三、实验结果

这里用小四宋体书写,应该用截图的形式展示你完成的实验的结果。

四、实验心得

这里用小四宋体书写

第19篇:实验报告

《硬件基础实习》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智能1002班 学号:06103046 姓名:陈浩然 指导老师:赵勇

时间:2011.11.7—2011.11.18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基本元器件。

2、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焊接技术。

3、理解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并完成组装及调试。

二、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图

2、原理说明:

986A型对讲机是一款专用的对讲机,发射频率是49.8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使用时用9V叠层电池。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达100米以上),声音大,音质好等优点。

本套件采用DIP插件,电路板较紧凑,要求制作者细心、认真。本套件是无线电爱好者学习的理想实验套件。

三极管Q1和耦合可调电感线圈T

1、电容器C

4、C2等组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49.8MHz的载频信号。Q2 Q3 Q4 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扬声器SPK1兼作话筒使用。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默认状态为接收),从天线ANT1接收到的信号经天线匹配电感L

1、再经可调耦合电感线圈T

1、电容器C

4、C2及T1次级线圈等组成的检波电路进行检波。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T1次级线圈中心抽头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C17耦合推动扬声器SPK1发声。电路工作在发信状态时,S2收/发转换开关按下置于“发信”位置,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后由电容器C17耦合到Q2 Q3 Q4 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耦合可调电感的中心抽头将信号加到振荡管Q1进行信号调制,使该管的bc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结电容是并联在T1次级两端的,所以振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制的功能,并将已调波经T1及L1从天线发射出去。

三、实验步骤

1、认识基本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数码管、发光二极管等)

电阻:通过色环来识别其阻值的大小。

电容:分为瓷片电容、电解电容,瓷片电容没有正负极,而电解电容有正负极且其引脚长的为正极,短的为负极。

电感:可分为色环电容,和可调电容可通过无感起子调节,在对讲机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其可以调节对讲机的频率。

数码管: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基本单元是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灯)。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极管发红光,磷化鎵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

2、学习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电烙铁、万用表等) 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复用表,万用表分为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引。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

电烙铁,是电子制作和电器维修必工具,主要用途是焊机元件及导线,按结构可分为内热式电烙铁和外热式电烙铁,按功能可分为焊接用电烙铁和吸锡用电烙铁,根据用途不同又分为大功率电烙铁和小功率电烙铁。内热式的电烙铁体积较小,而且价格便宜。一般电子制作都用20W-30W的内热式电烙铁。当然有一把50W的外热式电烙铁能够有备无患。内热式的电烙铁发热效率较高,而且更换烙铁头也较方便。

电烙铁分为内热式、外热式两种。

内热式电烙铁体积较小,而且价格便宜。一般电子制作都用20W-30W的内热式电烙铁。当然有一把50W的外热式电烙铁能够有备无患。内热式的电烙铁发热效率较高,而且更换也较方便。 外热式如名字所讲,“外热”就是指“在外面发热”, 因发热电阻在电烙铁的外面而得名。它既适合于焊接大型的元部件,也适用于焊接小型的元器件。由于发热电阻丝在烙铁头的外面,有大部分的热散发到外部空间,所以加热效率低,加热速度较缓慢。一般要预热6~7分钟才能焊接。其体积较大,焊小型器件时显得不方便。但它有烙铁头使用的时间较长,功率较大的优点,有25W,30W,50W,75W,100W,150W,300W等多种规格。大功率的电烙铁通常是外热式的。

3、组装对讲机

拿到套件后,首先认真阅读说明书,把所有的元器件放到一个容器中,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很小,要认真识别参数,防止丢失。用手拿电路板时请拿边,不要接触背面金属片,以免氧化生锈。

4、焊接电阻器(共12只)

R1:10Ω R2:5.6KΩ R3:5.6KΩ R4:10KΩ R5:10KΩ R6:10KΩ R7:560KΩ R8:1KΩ R9:10Ω R11:330KΩ R12:220Ω R13:1KΩ

5、焊接短接线J1

6、焊接瓷片电容器(共12只)

C1:50P C2: 50P C3:82P C4:35P C5:502 C6:502 C8:15P C9:403 C10:403 C11:403 C13:104 C1

47、焊接电解电容器(共3只)

C

15、100μF C16:100μF C17:47μF

8、焊接可调电感和固定电感(各1只) T1:7KB L1:1.5 μH

9、焊接三极管(共5只)

Q1:9018 Q2:9014 Q3:9014 Q4:9015 Q5:9015

10、焊接“复位开关”

11、在“扬声器”上焊接导线

12、在“拨动开关S1”上焊接导线

13、将电池片安装在塑料壳中并焊接电池线

14、天线放在外壳中固定、焊接电池线

15、“波动开关和塑料旋纽”置入塑料壳中

16、面壳装饰件置入面壳中

17、电路板用螺丝固定在面壳中

18、拨动开关2导线(金属线、导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19、扬声器上的导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104 20、天线及电池的正、负线与电路板的连接

21、“复位开关按纽”置入面壳中

所有的器件以立式插装,较紧贴电路板,不要掉的过高。电解电容器、三极管插装时注意极性。焊接好的器件不要折断了,就立式放置。电路板上跳线J1用焊接电阻后剪下的金属线代替,还需一些金属线把拨动开关的上端与电路板上(SW1)处连接起来。套件中6条导线,分别是按如下连接方式接入电路中:

12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负极到电路板(GND—)处; 10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正极到电路板(VDD+)处; 2根80毫米长的导线:扬声器的两端到电路板(SPK2)处; 2根50毫米长的导线:一根是天线接线耳到L1的一端;一根是拨动开关中间端到电路板(SW2)处。

把天线黑色套管旋转装到弹簧天线上,用螺丝将接线耳与弹簧天线固定在塑料前壳中,并焊接导线与电路板上L1处。

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接入9V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钮,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不按到复位按钮,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钮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2套互换按照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2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四、实验结果

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接入9V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钮,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不按到复位按钮,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钮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2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2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经过认证仔细的检查和调频,终于听到了久违了的“丝丝”和“嘟嘟”声,心里很是激动,我和同伴的对讲机经调至一个频率之后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听到我们相互的呼叫。通过自己的手做出来的成果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五、实验心得 通过两周的集中实习,我增进了对万用表、基础仪器及各种元器件的认识,基本掌握了焊接技术。 利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测量电压(或电流)时要选择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测量大电压,则会有烧坏表的危险;如果用大量程去测量小电压,那么指针偏转太小,无法读数。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挡,然后逐渐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万用表二极管档,可以通过其判断蜂鸣器是否发出声音来测电路的通断。还可以利用其进行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的测量。 电烙铁是最常用的焊接工具。我们使用20W内热式电烙铁。新烙铁使用前,应用细砂纸将烙铁头打光亮,通电烧热,蘸上松香后用烙铁头刃面接触焊锡丝,使烙铁头上均匀地镀上一层锡。这样做,可以便于焊接和防止烙铁头表面氧化。旧的烙铁头如严重氧化而发黑,可用钢挫挫去表层氧化物,使其露出金属光泽后,重新镀锡,才能使用。电烙铁要用220V交流电源,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电烙铁插头最好使用三极插头。要使外壳妥善接地。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电源插头、电源线有无损坏。并检查烙铁头是否松动。电烙铁使用中,不能用力敲击。要防止跌落。当烙铁头上焊锡过多时或是发黑,可用沾过水的湿布擦掉。焊接过程中,烙铁不能到处乱放。不焊时,应放在烙铁架上。注意电源线不可搭在烙铁头上,以防烫坏绝缘层而发生事故。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冷却后,再将电烙铁收回工具箱。 焊接过程中,怕把电路板焊坏,又怕是虚焊,开始焊接的时候手总会情不自禁的发抖,不过经过几次练习,我发现若想让焊锡粘在铜片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加热铜片,这样一来焊锡会很自然的凝固在铜片上,而且很少有虚焊的现象发生。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焊接电路板就变得顺利了许多。 组装对讲机过程中由于之前对焊接的练习已有熟练的掌握,可以说这个电路板几乎是一气呵成。但组装后进行调频时,由于可调电感出现了裂痕,频率很难与他人一致,于是我就静等别人做好,等他们进行调试时,找到与我信号最接近的。信号越接近时候声音就越清晰,杂音很小,测试距离至少可以在二十米。经过测试我的机子最远可以收到45米左右的信号,但发送的信号却最多只有35米。 经过实习我确认到了一点,理论像是沙子,而实践像是容器,只有将理论融入实践中,才能显得饱满。空有理论,是散沙;空去实践,结果就虚有其表。我对实验的理解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存在。这正是我进实验室的理由。

第20篇:实验报告

实验三: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细胞外引导记录方法,了解电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仪器的使用。

2.观察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波形、幅度、潜伏期,探讨其机制。

二、实验原理

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先出现的反应——动作电位,即细胞膜受刺激后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次电位的快速倒转和复原。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它只是在外加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方可出现。该实验中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采用的是细胞外记录,当冲动传来时,神经的兴奋部位对于静止部位来说呈负电位,两者之间出现的电位差可被摆放在神经纤维外的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引导出来,显示在荧光屏上。由于本实验所用的坐骨神经标本包括许多种类的神经纤维成分,其各自的兴奋阈值不同,传导速度各异,所引导到的动作电位为各峰电位之和,为复合动作电位,因而其幅值在一定范围之内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可兴奋细胞任何一个部位的膜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后,该处已除极的膜电位和邻近仍处于安静极化状态的膜电位之间出现一电位差并引起局部电流,流动的结果是未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升高,而膜外电位降低,膜除极达阈电位,邻近的膜也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同样依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其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有髓或无髓等。坐骨神经为混合神经,通过测定该复合动作电位经过的距离和时间,即可计算出神经干兴奋传导的速度。

三、器材试剂

生物机能试验系统,蛙手术器械,神经标本屏蔽盒,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

1.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制备:

①脑脊髓破坏同实验一。

②用粗剪刀沿脊柱正中至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使之成两半,浸入成有任氏液的烧杯中。取一只腿放于玻板上,在坐骨神经起始端的脊柱处用玻钩轻轻游离坐骨神经,用细线结扎,靠近脊柱端剪断。将神经分离至大腿根部,在坐骨神经沟内找到坐骨神经,并沿神经分离两侧骨骼肌,剪短沿途分支直到腘窝。坐骨神经在腘窝上方分成胫神经和腓神经,沿腓神经分离至足部,剪断。将制成的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至于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备用。

2.仪器连接和调试:

①神经屏蔽盒的安装:一对刺激电极互相尽量靠近,两队记录电极尽可能分开,神经槽内的所有电极都需要用小刀刮亮除去锈蚀和氧化膜并使各电极处于同一水平,以免接触不良。用镊子夹住神经标本一端的结扎线,将标本至于电极上。其方向是标本的近中断接触刺激电极,远中端接触引导电极。

②连接:刺激电极与计算机程序控制刺激器的输出端连接;距离刺激电极近的一对记录电极与计算机一通道相连,距离刺激电极远的一对记录电极与另一通道相连;两队记录电极引导的生物电信号输入计算机电位通道接口,经程控生物放大器放大,A/D转换,计算机处理,显示器显示。

五、实验结果

增大两记录电极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第一相峰值逐渐升高,持续时间延长,第二相峰值逐渐减小,电位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记录两点间滴加麻药,动作电位的波形第一相峰值逐步加大,第二相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形成单相动作电位;利用顶点所测速度与起点法测量值不相等。

六、讨论心得

1.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相对于未兴奋部位来说呈负电位,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通过单极或双极电极的引导在记录系统上进行显示和分析。由于采用的是胞外记录的方法,因而在单极记录时,测得的动作电位实际上是组成神经干中的每根神经纤维兴奋后的超射值在神经干表面的叠加。即此动作电位是一复合波,其上升相、下降相及峰值不是相应的单一动作电位波形的去极化相、复极化相及峰电位。在双极记录时,测得的波形实际上是两个记录电极的电位差,与单一动作电位波形相差更大,这使问题的分析更加复杂。动物实验制作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神经干是由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不同种类神经纤维所组成,故复合动作电位记录的是复合波。然而,每种纤维兴奋后传导速度各不一样,波长也各不相等,加上引导方式不同,这也增加了我们分析复合双相动作电位的复杂性及带来传导速度测定的困难。

2.对于单根神经纤维,其兴奋后产生负波。对于某一点,负波的产生和终止不是突然的,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高点,故记录曲线的上升和下降都具有一定的斜率。神经干受刺激后,由于不同神经纤维兴奋产生了不同的负波,它们波长不等,传导速度也不相等,所以神经干复合波随着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化,我们用双电极记录到双相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①第一相峰值总高于第二相;②第二相持续时间总大于第一相;③每相的上升支与下降支都不对称。我们可以引入“迁延效应”这一概念说明以上特点,即神经干兴奋后,有一综合波长(λ),当传导一定距离后,因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不同,λ将拉长,即λ与传导距离有关。而以往在讨论分析神经干动作电位时往往忽视了记录两点的距离对双相动作电位的影响,因此,记录点的距离对波形的影响值得深入讨论。

3.根据“迁延效应”,当兴奋通过两电极间这段距离时,第一记录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数目较多,因而记录到的动作电位第一相峰值较高。由于各纤维兴奋传导速度不同,第二记录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数目较少,因此记录到的动作电位的第二相峰值较低但持续时间长。第一项实验正是证明此理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距离增大初期(约2 cm)以双相电位的抵消作用为主,复合动作电位双相峰值增大。随着距离继续增大,抵消作用减弱,表现为“迁延效应”的现象,第二相峰值开始减小,电位持续时间延长。以往分析双相动作电位不对称原因时,认为两记录电极间刚好有神经纤维分支,因而出现不对称(第一相高于第二相)。也有人认为从神经干粗端到细端所含神经纤维数目减少导致兴奋性降低从而出现不对称。实际上,我们通过刺激神经干细端记录粗端仍可得到与第一项实验相同的结果。可见“迁延效应”是主要原因。

4.传统方法诱导单相动作电位时,多通过夹伤两记录点间的神经干以阻断其兴奋传导来实现。但是,这种不可逆的损伤操作破坏了标本活性,只能放到最后一步进行。我们尝试采用麻药阻滞的方法,利用兴奋性的可恢复性,还可再进行其他实验项目。从结果中也可以观察到当用麻药阻滞两记录点间的神经干兴奋传导时,随着麻药作用的发挥,发现第一相动作电位峰值逐步加大,第二相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充分验证了我们所述双相动作电位的互相消长的理论。

5.在传导速度测定的实验中,以往学生实验时只是简单的测出速度。我们通过对起点法和顶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结合神经干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动作电位的起点本质是神经干中传导速度最快的一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达记录点引起的,起点法测量的速度本质是此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而顶点的形成本质是各种神经纤维兴奋相互叠加后最强的部分。如果采用顶点法测量,由于“迁延效应”代表的时间不够准确,不能代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故应该采用起点法测量才更准确。

6.本实验既需要基础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对实验中的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深入扩展。相信学生在实验课上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时,若增加以上内容则能更好地理解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牢固掌握基本的电生理知识。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