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焦裕禄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 观焦裕禄有感

焦裕禄同志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绝不离开这里。”

心系人民

兰考,河南省直管县,紧靠黄河。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当时有36万群众的兰考,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的黄沙、结着青色冰凌的洼地,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在雪后的阳光下泛着白光,一片凄凉。走在去县委报到的路上,一群要饭的孩子因索要馒头包围了他;没回家第一时间下乡了解灾情;第一次召开县委会,冒雪去火车站感受灾民背井离乡谋生计的悲凉。“党把兰考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却让他们端着讨饭碗四处流浪,我们还不感到羞耻和痛心吗?”焦裕禄在第一次县委会上明确了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下基层做实事、及时发放救济粮;发挥民主集中制,取消干部“特殊供应本”待遇的决定。焦裕禄来兰考几天时间深入基层掌握了第一手灾情资料,“群众满意才是唯一标准”,一句“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您的”一下子拉近了乡亲的距离,充分展现出焦裕禄深厚的爱民情怀和务实的工作风范。

倾心制灾

兰考县的涝、沙、碱三大灾害已经困扰兰考父老乡亲多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一年,春天的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灾情比往年更为严重。为制服“三害”,把它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焦裕禄带病四处奔走,辛苦几个月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他满怀激情的写道:“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默默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

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通过调查,焦裕禄明确了四个目标一是:从养殖能手老大爷处了解适合当地土质生长的“三宝—泡桐、花生、大枣”因地制宜开展大面积种植;二是:带领县委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头顶风沙实地进行科学考察,摸清风沙口情况造林做防风墙,育草封沙农林相依;三是:找到涝水源头合理挖沟,上下游兼顾引水排涝。四是:彻底改善基层干部的生活水平,控制因“三害”造成浮肿病的发病率。一场群众性的除“三害”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通过一年的苦战,兰考除“三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民忘我

这一年,为消除“三害”彻底改变兰考全县的精神面貌,焦裕禄亲自到最前沿蹲点调查,访贫问苦,及时解决群众温饱病源;内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运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统一思想,果断决策;和技术人员一道研究泡桐的生产特点,率先垂范带头植桐,竖起了一道道有效的防风墙;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冒雨探究洼涝水源,挖沟填埋合理引水,上下连贯,形成了一条条合理的排水沟渠,抑制了涝情;分清轻重区别对待,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研发试钟,引进耐碱农作物精心栽培,一片片绿色逐渐充实着泛白的碱地;短短一年时间,兰考县的面貌有了改观。焦裕禄同志的身体却每况日下,一年的操劳引发肝病的恶化—“肝癌后期,皮下扩散”。当时死神留给他的生命只有20天!送他去看病的赵文选哭着恳求医生要治好他,俺兰考人民需要他呀!五月初,焦裕禄的病情加重,弥留之际,对来探望他的父老乡亲说的话是:“我没有完成党交个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来留给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一九*年五月十四日,一个勇于担险,务实担责的好同志焦裕禄永远离开了我们,人们在他病床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修养》。他的精神之所以能光、发热、发扬,就是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拼闯精神,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忘我精神,是传承毛泽东同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公仆精神,是作为一个党员要知党、爱党、信党、为党的高尚精神!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应该把学习、领悟焦裕禄精神作为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时刻警醒自己,做人务实,做事担当!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 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