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3: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院调查报告

“空巢”现象调查

作者张文斌系别会计系专业会计与审计年级学号123167124指导教师张海霞教师职称副教授

“空巢”现象调查

摘要:随着社会注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关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尤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突出。在大学里,我决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探讨“空巢”出现的原因。我相信,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培养我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和初步尝试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大学生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发现、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我决定利用大学生涯的第一次关于“空巢老人”现象的社会实践调查。

一、社会“空巢”现象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了出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世界头号速度的高速增长,但与此相辅相成,理应配套发展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法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财富分配问题的解决却没有很好的适应当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这就进一步催生了社会问题的产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由这两者脱节所引起的。

(一)“空巢”现象是近几年出现的比较显著的社会问题。“空巢”是指家庭中出现的由于子女外出而家中无人的现象,“空巢”老人是由于子女外出而只将父母留于家中,造成老人无人奉养的现象。

(二)“空巢”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格局所造成的。

(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决定为新中国规划了一份崭新的蓝图,从此中国决定改革开放,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东、中、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由于显著的地缘优势,在经济上展现出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西部和中部由于深居内陆,基础设施差等原因而丧失了同东部地区竞争的地位,这也就造成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巨大差异,而“空巢”现象的产生与这一发展结果直接相关,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生活条件,越来越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待遇,开始想东中部迁移,而这一现象就造成了“空巢”家庭的产生。

二、“空巢”现象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我得知“空巢”家庭多集中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例如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其中尤以甘肃、云南、山西、贵州、青海等省份居多。而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以上的结论,这些地区基本上都处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因为本地的工作机会少,工资水平较之东部地区低,于是,很多一些人便将家庭托付于年迈的家中老人,只身前往东部或其他经济发达薪资较高地区寻找工作。

(一)“空巢”现象的出现应当说不是人们的本意,很多家庭,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其中还有很多人在外地成了家,这无形中便将老家中的生活负担寄予家中老人身上,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大多数在家中“留守”的老人们已经很年迈了,让他们照看本已穷困的家是非常不容易的,况且,老人们的身体大多不好,一旦出现一些急性的疾病,那么后果就很严重了。而这一点也是“空巢”家庭让很多人感到痛心的原因之一。子女们长期在外,只能在经济上给与家中父母一些支持,但老人们需要的真的不仅仅是这些。

(二)根据我的一些调查,我所在的省由于处于西部地区,“空巢”家庭不在少数,“空巢”家庭是缺乏温暖,缺乏关爱的家庭,在家庭生活中,老人需独立承担家务琐事,使老人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的不堪重负,更为令人担心的是,老人由于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暖,更使老人变得少言寡语,精神状态不佳。

三、社会“空巢”现象的弊端

“空巢”家庭对于老人的伤害是巨大的。

(一)早前,媒体曾报道贵州省的一户家庭所发生的惨剧:一位老人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因无人照料而死于家中,几个月后才被人发现。事后调查发现,老人的子女长期在外,老人在独自在家中。这个家庭是典型的“空巢”家庭,然而这仅仅是中国成千上万户“空巢”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众多的“空巢”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做饭,家务等琐碎事物都必须由老人亲自来做,甚至是生病了也要去自己看医生,若是出现一些急性病(高血压、心脏病)则很难得到及时的救治。

一方面,众多的“空巢”家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大多数的“空巢”老人生病都不能就近就医,而造成的病情延误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空巢”老人们的心理及精神状况也因为长期缺乏来自亲人的关心和照料而不容乐观。长年累月的孤独,石老人开始越来越少和人交流,人是社会化的产物,需要不断的与外界交流获取信息才能得到生活的乐趣。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将一个人长期禁闭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不能与任何人交流,参与试验的人无一能忍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那些长期孤独寂寞的老人们每天都在忍受孤独的痛苦,精神状态自然不好,长期下去,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何谈幸福的晚年?

另一方面,与“空巢”家庭相似的是,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同时也是“空巢”家庭的另一个恶果。外出的打工的年轻父母将孩子寄给老人看养,而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变的自私,冷漠,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成长的阴影,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二)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空巢”家庭对老人孩子的伤害,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行动起来,也有部分在外务工的青年人尝试在家乡寻找工作,以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当然“空巢”现象的解决也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减少和消除“空巢”家庭的产生。

四、解决“空巢”现象的措施

(一)前文提到,“空巢”现象的产生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1.在经济层面上:一定要注意发挥“先富带后富”的作用,不论是地区经济、个人、还是从经济实体上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注意均衡发展西、中、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化经济发展格局,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力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净化投资环境,挖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潜力,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空巢问题。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绝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循序渐进的实施。同时,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上,应保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陪制度,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2.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应当给予中西部地区一些政策支持,给予中西部地区一些合理的政策倾斜,例如在十八大上获得通过的允许农民将土地进行流转的问题,这一政策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巢”家庭的产生。

3.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来逐步解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从而解决“空巢”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老人们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五、调查总结

尽管这是我大学生活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相信,通过对“空巢“现象的认真分析我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通过对“空巢“现象得的研究,对我来说很陌生,但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我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和与子女的关系,更好的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的调查是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的,敬请如实填写,不要有任何顾虑,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与配合。

注:空巢老人,即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包括无子女的老人,有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关于空巢现象的问卷调查(青少年版)

问1:你知道身边有空巢老人吗?

A.知道B.不清楚

问2:你曾经给予空巢老人帮助吗?

A.是的B.没有C.不清楚

问3:你的爷爷奶奶是否单独居住呢?

A.是的B.不是

问4:如果你不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你多久会去看望他们一次?

A.三四天左右B.一个星期左右C.一个月左右D.几年

问5:当你每次去看望你的爷爷奶奶时,你会做什么?

A.带水果和礼物B.陪他们聊聊天C.做些家务 D.向他们要零花钱

问6:如果你年迈了,你希望自己的儿女和自己一起居住吗?

A.希望{与儿女亲近可以安享晚年}B.不希望{不愿拖累儿女}

问7:如果将来你的子女来看望你,你最希望他们做什么?

A.带礼物B.做些家务C.陪自己聊聊天

问8:你认为空巢老人会是什么样的呢?

问9:你认为是否有义务帮助空巢老人,为什么?

问10: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吗?

====================

基本情况:(成人版)

你的年龄____性别____职业____学历____婚姻状况____是否为独生子女____父亲____年龄____退休前职业____受教育程度____

母亲____年龄____退休前职业____受教育程度____

(若只剩父/母一方单独生活,则只填一人)

--------------------

1、你认为父/母现在是否过的幸福?

A幸福 B一般 C不幸福

2、你是否会因为和朋友出去玩儿没能去探望父母而感到内疚?

A不会 B偶尔 C经常

3、你将来是否有可能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4、你认为自己是否孝顺?

A孝顺B 还可以 C不太孝顺

5、你是否曾经因为要去探望父母而放弃和朋友出去玩?

A有过 B没有过 C记不清

7、在哪些节日一定会去看望父母?

A春节 B元宵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E清明节 F父母生日G 其它____

8、你认为其他兄弟姐妹对父母的照顾如何?(独生子女不填)

A比自己好 B 和自己差不多C没有自己好

9、你是否有过在工作时突然想到父母的情况?

A经常B很少C没有过

10、你现在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A记得B记不清

11、在父母家主要做些什么?

A吃饭B打牌C看电视D聊天E其它____

12、如果没能去探望父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工作忙B要照顾孩子C交通不好懒得去D关系不好不想去 E其它____

13、你认为你将来的老年生活是否会过的幸福?

A幸福 B不知道 C不幸福

14、上一个月去探望了父/母几次?

15、从自己家到父母家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6、在父母家每次大约停留多长时间?

17、你上一个星期给父母打过几次电话?

18、上一年中为使父母能过的更好,你都做过哪些事情?

19、你对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有哪些想法或建议?

这就是这次调查的全部内容,谢谢您的参与。

3000字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3000字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3000字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3000字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

支教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