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外教育趣闻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 浅谈中外教育之差

孩子们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不是因为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创造力教得好,只是美国学校扼杀学生创造力的程度没有中国学校那么深!

曾经的微软、google全球副总裁,现在的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先生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谈到“中国教育给了我很扎实的基础,比如在数学方面,语言基础上还是有用的。美国给了我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信,追随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一种很强烈的信仰,就是说我喜欢、我有兴趣的事情我就能够产生天赋,我有天赋的事情我就能够产生兴趣。”这是在那一次访谈节目中的原话,我之所以摘抄下来这段原话,是因为它给了我很深的思考!

李开复先生在12岁的时候到旧金山,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之后,在美国接受中等以及高等教育!我曾做过这样的设想,如果当年的李开复先生没到旧金山,没有接受美国的中、高等教育,那么就应该不会有现在的李开复!

从他的那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美国教育是极富赞美之意的。美国教育好,到底好在哪里呢?下面我就孩子的创造力问题上发表一些我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王安琳博士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创造力的差异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这种差异是由于后天的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所致,而不是“先天”就有的。美国和中国目前在创造力方面有差距的原因可

能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有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潜能,而美国的文化和现有的教育体制对孩子创造力的扼杀没有那么多。

具有创造力潜能的孩子生活在不同寻常的家庭和环境中

一项“社会和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的研究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偏离传统和正常行为的人往往会产生更多创新的想法。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孩子的家庭,通常在家中对孩子没有什么规定和约束;相反,在一般的家庭中,通常对孩子的规定和约束达6项之多。具有创造力潜能的孩子生活在不同寻常的家庭和环境中,这些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期就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美国这样鼓励个人发展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力被认为是个人独特的表现,受到社会的尊重;而集体主义文化环境强调传统和继承,不提倡或不允许违背传统的行为和想法产生。

在谈话中,李开复先生也提到这样一段:“我小时候很调皮,晚上不想睡觉,就把家里所有的闹钟包括手表都调晚了一个小时。结果全家第二天都迟到一个小时。”当主持人问道是否挨揍,他则说:“没有没有,我妈妈还觉得我很有创意,没有责罚我。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是我的环境而不是我个人,他们给了我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我去尝试很多事情,比当时那种传统的家庭要给我更大的空间。”也许正是这样不同寻常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李开复的成功! 对比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不难发现,

创造潜能在进入学校的最初阶段就被扼杀

美国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成功的定义更宽泛一些,特别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尊重孩子的愿望和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和学业期望都比较低,因而经常受到教育改革家们的指责和批评。

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母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要高于中国的家长。学业上的成功,取得高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对个人创造力的发展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成绩更多地是在取悦他人。过多或是仅仅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等表面成功的指标,只能给孩子更多的压力。然而,中国的很多家长特别重视表面的指标,学生的成功与否是根据考试成绩以及能否进入好的大学来衡量的,而诸如艺术、音乐、社会活动、体育等活动都被认为是不重要的,除非是学生想要凭借这些方面的特长进入更好的高校。这种取向导致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在进入学校的最初阶段就被扼杀了。

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学习的内在动机对发挥创造力特别重要

美国家长对孩子成功的概念定义得很宽泛,而且很少强调那些外部指标,允许学生去“感觉很好”,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力气超过学科学习方面,也鼓励他们去做。这些鼓励,能够使孩子们继续保持他们自己的兴趣,并且因此也保留了一些学习的内在动机,而这些内在动机对创造力来说特别重要。相反,中国的家长和教育体

制强调外部指标,并且外界对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导致学生缺乏自信或动机表面化,这些对创造力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现在无论是在哪个论坛,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些指责中国教育的篇章,指责最多的莫过于关于中国的应试教育。

下面是我在百度某一论坛中截取的一段关于此类问题的谈论: 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但这样的方法却不是很科学.第一,考试考的只是在卷面的技巧,有的人也许并不会什么东西,但卷子里考的很多内容都是他本人会的,这样考试就不公平,也就是说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含盖了很小的一个范围,对那些认真学习的人来说这个考试是不公正的.第二,考试的信息性.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在争取信息题,何为信息题?就是那些高考的时候很可能考的题目,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实力以及资金不同,导致很多学校,尤其是普通的高中在这个方面落伍了,他们得到的信息都是其他学校享用后的信息,这样即使有的人在在普通高中中努力学习,那他依旧是不公平的.所以应该杜绝所谓的信息题来源,但从现在来看,不可能!第三,偶然因素太大.比如在考试的那天,如果状态不好怎么办,笔试是不能延期的,那我们只能是就此说:我完了. 总结上面的几点,中国的应试特点:实力+绝对的运气+资金+状态=书呆子的成功。

我们并不是要将中国的教育制度贬得一无是处,从李开复先生的那段话中,不难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扎实的,这种扎实的教育制度

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因为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更有利于今后学习更高级的东西!

美国是个教育发达的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和运用。但有句话依然说的好,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反思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不仅要能发现不利的因素,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不是所有的“拿来”都是可用的。在教育上,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希望中国的教育明天会更好!

母亲节趣闻

生日趣闻

名人趣闻

数学趣闻

古诗趣闻

奥运趣闻

动物趣闻

各地趣闻

火星趣闻

中外教育名著

中外教育趣闻
《中外教育趣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外教育比较 教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