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春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趟、混、酝、酿、巢、嘹、薄、烘、疏、筝”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重点难点:

1.认识、会写10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导人。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春》。 读题、质疑。 2.简介作者。

二、学习字词,初读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认的字都读几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能否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名一小组的同学分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字音

“趟、酿、烘、筝”的韵母是后鼻音。 “巢、疏、筝”的声母是翘舌音。 “嘹的声母是边音。 “酿”的声母是鼻音。

涨(zhàng)红了脸 应和(hè) 散(sàn)在草丛 酝(yùn)酿 (niàng) 鸟巢(cháo) 3.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望春天、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部分。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品读。

四、作业:

抄写生字带的词语三遍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4自然段。 2.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学习作者抓住有代表性得景物描写春天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感受作业笔下春天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春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近春天,体会“迎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说说:读了这句后,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这句是全文起始句,两个“盼望着”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对春的渴望,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二、走进春天,体会“绘春”。 1.朗读思考:

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绘春天。,一共绘出了几幅图画? 2.赏读交流:

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赏析第一幅图:春草图。谁能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体会“偷偷地”“钻”等用字的准确、生动,不但写出了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还写出了小草的生长带给人们的惊喜。 赏析第二幅图:春花图。

默读第4自然段,把选取的景物用波浪线画记。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让树上坠满丰收之果。果树之果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引读,指导背诵

赏析第三幅图:春风图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赏析第四幅图:春雨图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房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赏析第五幅图:迎春图。它主要描写了春境中人的活动。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引导回顾:

说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3.感悟春天,体会“赞春”。

(1)在绘春后,体会作业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三个角度,绘出三种形象,形成排比,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使人读后产生无尽的喜悦、无穷的活力、无限的希望。从而让我们悟到: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2)体会表达: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四、体会写法,总结拓展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的试问互相交流。

五、作业:

背诵课文1至4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第3课时

1.我会填。

qīn nì nián líng líng mǐn yí zhù mù yù shēn qū ( ) ( ) ( ) ( ) ( ) ( ) 2.辨一辨,组组词。

昵( ) 龄( ) 沐( ) 躯( ) 妮( ) 领( ) 休( ) 驱( ) 3.换字游戏。

(1)我真想亲昵地叫您一声“妈妈”!( )

(2)语文老师说,您非常年轻,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 ) (3)您当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 (4)我该找个什么样的模特描画。( )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亲昵( ) 光荣( ) 普通( ) 焕发( )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 英雄( ) 火红( ) 6.在括号里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怀抱 ( )的儿子 ( )的阳光 ( )的笑容 ( )的老人 ( )的青春 ( )的英雄 ( )的皱纹 ( )的母亲 7.仿写句子

(1)历史老师说,您的年龄最大,像一位德高望重高的老人。

,像 。

(2)您当然和普通人不一样,——只要沐浴着阳光、雨露,就会越活越年轻。

,只要 就 。 (3)我早就想给您画张像,可是,又怕画出来人家笑话。

,可是 。 8.我知道。 (1)我找到了这些表达热爱祖**亲的诗歌: 。 (2)我认识了这写爱国诗人: 。 9.我想对祖国说的悄悄话是:

2、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的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教学过程

第4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大致会这样说:

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

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三、研读“悲哀” 1.朗读体会

提问: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

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及时点评。个别表演读后,四个小组连缀读完所有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 2.合作探究

学生从抒写“悲哀”的句子中就表达隐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语句进行自主提问,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①教师示范提问: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③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④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

四、思维延展

1.讨论主题 感悟警句

①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②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 ③你赞同这个道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例如:

多玩游戏能使儿童活泼、聪明、健康。

玩游戏(如搭房子、过家家等),能放飞人的想象,想像的世界奇妙无穷。

爱玩的孩子显得机灵、活泼,而在家长管束下老实安静听话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杀而缺少头脑和灵性,依赖性强。

玩玩具或游戏过程中,人是要仔细动脑筋的,要观察要思考,这将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2.联系生活 讲述故事

回忆你玩玩具、玩游戏的快乐与忧伤,选一个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玩具与游戏能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 3.进入文本 与人对话

学过课文,了解了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后,你想对哥哥或弟弟说些什么呢?说劝慰、鼓励、理解、敬佩的话都可以。

老师范例:对兄长,我想说,你是那么严厉地自责,反省自己,我分明看到了你的美德。(敬佩)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第二次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的对话会从兄长的善良、严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纯真、宽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开,在与人物对话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生十分愉悦地、无限向往地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放纸鸢”,结束新课

第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进行自学,要求大家将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写下来。为了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只有将课文读透了,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配音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两个小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文章说的是小时侯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意,行为十分粗暴。等到明白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提示:①亲情。②自我解剖。③封建教育。④科学思想。⑤宽恕别人。⑥儿童教育。 2.教师点拨

点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且都围绕着这一主题选材。

但文学作品是一种形象的语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强,就不只一个主题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如《红楼梦》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解读出来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和作者当初写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分析文章也可以从多角度来分析理解。3.探究问题。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 ⑶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⑷“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

⑸“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⑹“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他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⑺对于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沉重?为什么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⑻“但心中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有什么意义?

⑼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什么含义?

三、归纳总结

《风筝》中包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启发人们用科学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来解读的。

其实这篇文章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它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语言也别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业

“探讨与练习”之三。

五、教学反思

第6课时:课堂练习

1.我会写。

gǎng shāng qiān yíng 香( ) ( ) 厦 ( ) 字 输( ) 2.多音字填空。

冠 guān ( ) 传 chuan ( ) guàn ( ) zhuàn ( ) 3.我会填。

沧( )桑( ) ( )缝( )针 ( )( )大悟 ( )而( )举 ( )世( )目 ( )( )十足 4.辨音组词。

湾( ) 筑( ) 吨( ) 榕( ) 弯( ) 恐( ) 顿( ) 溶( ) 5.写出下列句子的反义词。

老——( )贵——( )精心——( )别扭——( )粗——( )活——( )明智——( ) 6.写句子。

(1)这是一棵( )榕树,我愿它( )。

(2)只有……才…… 。 7.我会填。

( )的景象 ( )的成就 ( )的都市 ( )的大厦 ( )的礼物 ( )雕像 ( )的榕树 ( )的故事 8.对号入座。 湾 弯

( )仔 ( )月 港( ) ( )弓 扭 纽

( )动 别( ) ( )扣 ( )腰 吨 钝

迟( ) ( )位 ( )角 一( ) 榕 溶

( )树 ( )化 ( )圃 ( )解

3 遍地黄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6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从盛开的油菜花中所领悟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7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遍地金黄”指的是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课件出示油菜花遍地盛开的图片,简介油菜花。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互相交流,理解词义。

蜷缩:蜷曲而收缩。

沮丧:灰心失望。

绽:裂开。

豁亮:宽敞明亮。

阴晦:昏暗,阴冷。

酣畅:畅快。 恍觉:不真切,不清楚。

乍:忽然。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按顺序分为三部分。

三、自主阅读,感悟体验

第一部分(1-2)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演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朗读体会。 前日忽然放晴,心也跟着晴了。 前一个“晴”,指晴天,天空没云或云很少;后一个“晴”,指心情变轻松。

3、学生朗读,齐读。

第二部分(3-4)

1、自由朗读。

2、作者看见盛开的用处,是什么感觉,谈谈你的理解,再读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又了不同于以外任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

3、教师演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朗读体会。

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

(1)生命中沉睡的信念是指什么?

教师点拨、归纳。沉睡的信念指的是因为病变使我失去了很多对生活的向往。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第三部分(5-8)

1、分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作者被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的油菜花陶醉了,恍觉自己变成了什么?

3、作者还通过那些侧面描写了油菜花?读第6自然段。

4、出示句子:油菜花开了,再阴晦的日子也不难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风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会洒满阳光,它们其实就是活的香的阳光!

(1)小组读、区别词义。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句中“阳光”的。

(2)练读。

5、教师演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自由朗读感悟。 我收获遍地黄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的黄金!

(1)区别词义。想一想,句中的“黄金”指的是什么。

(2)练读。

6、朗读全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站起来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温馨提示,总览全文

2、拓展练习

五、板书设计

蓬蓬勃勃 心情轻松 油菜花开热爱生活 黄花满眼 青春活力

第8课时:作业课

1. 我会写。 读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作者介绍了 等几个雕塑园区,其中描写最详细的是 。 2. 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明眸: 矗立: 镌刻: 掩映: 3. 我会填。

( )娇( )媚 ( )天( )海 名( )其 ( ) 意( )深( ) 波( )汹( ) 巍( )耸 ( ) 4. 句子大瘦身。

(1) 大地散发出的各种花的清香在阳光下弥漫。

。 (2) 夏威夷好山好水、蓝天白云,是人人称赞的人间天堂。

。 5.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之所以不厌其详地记下这一节,是这里着实使人迷恋,使人分外感觉到青岛那似海的胸襟(jīn)。而造成这一感觉的,乃是建设者的聪明,是他们没忘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安上一双明眸。 恰是这双明眸,倍加亮丽了青岛,让她永和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 1. 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永恒:

不厌其详: 2. 文中的“一双双明眸”到底是值得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3. 你觉得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有这样的“明眸”吗?在哪里?

提升能力

6. 句子练习。

(1)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

。 (2) 我思念老师。

4、小塘春色

一、教学要求

1.认读“嫌、弋、柬、倩、粼”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小塘春色。

3.画出能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句子,体会它们的意思,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难点:知道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小塘春色.

三、教学过程 第9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小塘春色的美文。作者笔下的春天的小塘,美在哪些地方呢?读读课文后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 2.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思考:

(1)小塘的景色怎样,你能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概括出来吗?

(板书 旖旎明媚 ) (2)课文围绕“旖旎明媚 ”,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小塘的景色呢? (3)你最喜欢哪种美呢?为什么?先自己读再交流。 3.重点品味句子 (1)“春姑娘像酣睡正浓的少女,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那么香,那么甜,那么宁静……” 这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小塘的静謐。 (2)“岸上的树林都在沙沙作响,像是为知音奏出古老的乐曲,又像是在对谁讲述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这个人句子连用了两个比喻句,借声音,写出了小塘岸上的树林的动态之美。

(三)小结写法

1.画出能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句子,体会它们的意思。 2.小结写法

第一自然段先总写小塘的春色,第2---4自然段再分三个方面来描写:每段的第1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也就是主要内容的概括。

(四)感情朗读

六、板书设计:

4.小塘春色

早 水草 鸭 红蜻蜓 春燕 人 静 “绿茵” 倒影…… 旖旎明媚 动 波光 树林……

七、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一、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括号内。(2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yōng( )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xùn( );你mǎng( )撞时,它呼唤你谨shèn(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站立。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4分)

桂冠(guān guàn) 教诲(huì huǐ) (泄 泻)露 (橱 厨)窗 蒙骗(méng mēng) 脊梁(jǐ jí) 学(奕 弈) (即 既)使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3分)

1、这是敌人畜谋已久的阴谋鬼计。( )

2、宛转的琴声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3、在销烟弥漫的年代,他大声急呼:必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那个满脸汗水的男孩迅速扶起了在他后面摔倒的同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仿照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

语文活动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号的用法。

2.积累运用诗句、成语。

3.朗读背诵名言。

教学重难点 积累运用诗句、成语 教学过程

第11课时

一、我知道 体会引号的用法。 (1)学生齐读句子。

(2)小组交流引号的用法。 (3)全班交流

第一个句子中,引号的用法是引用;

第二个句子是强调。

引号还有另一种用法,表示否定或讽刺。

二、我会读

1.学生认真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2.小组、全班交流。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三、百宝箱

1.学生自由朗读名人名言。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名人名言。

3.练习背诵。

四、课堂小结

第12课时

1.看拼音,写汉字。

良cè( ) huò( )者 zhǎ( ) 巴 2.辨词组词。

吟( ) 策( ) 禁( ) 或( ) 令( ) 束( ) 森( ) 惑( ) 3.选词填空。 慈爱 慈祥

1.外婆()地抚摸着我。

2.外婆()的面容印在我的脑海中。 4.词语模仿秀。

笑吟吟

打扫打扫 5.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更正填在括号里。 (1)我幻小的心里带着几分悲哀。( ) (2)老师说会告诉我们背书的密决。( )

(3)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外婆,想得到留住太阳的良筞。( ) (4)要是妈妈能即时叫醒我,我就不会迟到了。( )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只……而且…… 如果……就…… 尽管……但是…… 只有……才…… (1)( )人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 )必须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 (2)( )刻苦努力学习,( )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3)幼小的心里( )是着急,( )带着几分悲哀。 7.我找到了一些珍惜时间的格言。

(1)一寸光阴一寸金, 。 (2) ,日月如梭。

(3) (4) 8.理解句子的意思:尽管人不可能真的留住太阳,但是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或(huò)两步,甚至三步四步,这几步看起来似乎很微小,但意义却非常大。

新湘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定稿)
《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