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本人十几年从事农村教育一线的工作经验,结合实践,就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就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多年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认识 体会

一提起素质教育,凡是从事于教育一线的工作者都耳熟能详,普遍认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不然。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素质教育思想。可见,它已不是近代的产物。在我国近代,素质教育实施时间并不长。20世纪80年代初,党和国家才认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缺陷,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于1983年制定一个非常完整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大纲,提出学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怎么培养,这是我们现在能够查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教育大纲。下面,我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

(一)我的素质教育观

我认为:从现实意义和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素质是指以人自身生存发展的目的,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应当具备的德、智、体以和人的社会实践行为等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的生理生物特性和相互关系等。因此,我个人认为人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德育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社会实践素质等各类素质的总和,这就是我们教师日常口中所说的综合素质。终上所述,我的理解的素质教育是:当教育有目的地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的时候,这种教育就叫素质教育。与我们国家几十年前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除了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更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处

与以往“应试教育”所体现的“唯分论”的教育短期利益相比较,实施素质教育主要好处有:一是主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二是一种全体性、差异性教育,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一样,它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要求教育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三是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四是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发展;五是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所以说,在素质教育下,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个人持续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国之所以又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科教新国战略,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竞争性日趋激烈,而昔日“唯分论”的“应试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日趋完善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包括及素质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技术、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师资不足、教师素质欠佳的状况;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匮乏的状况;这也使我们的教育手段,学习手段现代化科学化。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训练日趋便捷、容易。同时,学生学习也更多地呈现出个体差异性、随意性、甚至负向发展的倾向。这就要求教育者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外更要全方位的,多维的、及时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组织、指导、引导、辅导和监控。这些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和背景。可见,我国适时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就是素质教育迈出的坚实步伐,标志着社会教育观念从少数到全体、从权利到义务、从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到社会公务的革命性转变。

三、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从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至今已有三十来年,但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在推行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却不怎么好,起码不尽人意,与国家的设想差距甚远,主要问题有:

1、从形式上看是素质教,我国教育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主要原因有:一是应试教育的考核机制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顺利通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考、升学考等各类考核,教师一心抓主科应试,其他音、体、美等课程几乎不抓或者少抓,腾出时间与精力去抓考试成绩,从而获得与之相应的荣誉,不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在现有的教育考核机制下,教师的绩效工资、年终考核、职称级别等教师的眼前利益除了与成绩挂钩外,其他的都无从谈起,作为一线教师谁又愿意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过不去呢?二是地区环境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都以成绩排名,不抓应试教育教师利益受损。再加上一些经费的管理使用不合理,使基础设施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和应用,更是严重地影响着素质教育发展。三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基层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裹足不前。随着绩效工资制度、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一线学校的领导既要知人善任又要照顾关系,加重了心理上的压力的同时,一时拿不出过硬的方法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四是社会、家长认识不到位。学校然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来自家长的阻力比较大,表现在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眼睛仍然盯在孩子的考分上,家庭教育与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学校每实施一项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都会受到社会的一番指责。可见,实施素质教育说到底不光是教育内部的事,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它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密切相关,并受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的制约。

2、从主观上看,部分教育当家人理论水平低,误把应试教育当作素质来抓。由于种种原因,被派到乡镇教育一线主管部门担任中小学教育主管领导工作,抓起了中小学教育,这种现状理所当然地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不少农村中小学校校长,不仅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地方对教师的考核加入了企业效益管理的模式,用量化教师教学成绩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聘用或低聘的标准,再加上操作上人为的偏差,使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受到严重束缚,使得应试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可以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甚至出现了许多不该有的负面效应。

3、教育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农村素质教育在新时期仍存在一些新问题,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师资短缺,辍学现象严重。虽然全国实现了“普九”,但自然村的合并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集中农村学校使原来就近上学的孩子不得不住校,不仅教育教学条件差的状况未得到彻底解决,且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师资力量薄弱,人才难留,好的教师常被市级中学挖走,为不影响正常教学,学校只好聘用代教补缺,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了难度;辍学率居高不下:从2002-2003学年在校学生情况看,9-13岁学龄儿童在校率在95%以上,但

14、

15、16岁学龄少年在校率分别只有90.6%、78.5%、67.4%。 (2)没有建立起农村教育体系。农村教育还是只强调全国教育的统一性、计划性,无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教育结构、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不适应,只形成普通教育和以升学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如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返乡务农,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达到80%以上。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不了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就业难使得“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辍学率升高,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3)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应该说,发展职业教育式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职业教育能提高人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尽快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去。但实际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招生困难,造成“有校无人”,使得农村孩子升学无望。可见,在农村自然就业状态下和农村城市化潮流中,农村孩子升学无望、农业收入锐减、就业无路、劳动力过剩都是农业职业教育难以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

四、今后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要使素质教育在我国能真正全面适时,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改革人事制度,坚持任人为贤。改革人事制度,特别是改革农村乡镇教育主管部门的干部用人制度,把任命制和公开向校内外招聘和选拔相结合的招聘制结合起来。加大公开招聘、充分竞争上岗的力度。真正把一些本身教学实绩突出,有文化素养、懂教育理论、会教育管理的行家,推荐到基层领导岗位上,破除封建主义的裙带关系,任人惟贤,不拘一格选人材,这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之处。

2、教改要结合当地教学实际,不搞一刀切。教育改革要因地制宜,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四化宏伟蓝图的百年大计出发,真正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从农村抓起,从基层抓起。只有校长负责制和集体智慧结晶的结合,才有真正的公正、公平、公开竞争,才能把素质教育教改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3、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对基层中小学的教育投入,彻底根除当前校舍破、旧、险,现代化设备基本空白多的现状,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

4、研究全面的考试与考核的评价方法:必须真正改变单一的、静态的书面考核所取成绩作为质量检查的标准,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的评价、身体器官的发育功能、心理状态的评价。考核应用的方式,不仅要有口试、笔试,不仅要动脑筋思考还应有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目前国家在中考中加入了体育能力测试和实验操作,就充分说明评价机制已有了重大的改进,但是从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批技术人才的根本上来说,还需做更多的努力和调整。

5、提倡全面的教学检查:由上级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平时的例行检查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与对学生的全面的考核,能够全面地评价一所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6、优化农村教育的结构,提供实用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注重农村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协调发展。根据我掌握的资料看,和我县一样,当前许多地方农村高中数量偏少,难以满足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入学的竞争,强化了“应试教育”。还要注意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除了校舍和实验设备、师资等投入以外,还要注意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积极开展银行助学贷款,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增 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

7、大力发展切合实际的农村教育模式,切实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的全面实施。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的现阶段特点、发展水准和地区间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特点,决定了农村教育具有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双开发的不可分离性规律,而我国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与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区别于城市教育、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要求,即农村教育的目标具有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要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人才的兼顾性规律。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现实,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验和试行:

(1)健全农村教育体制,确保农村教育改革创新是为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1)明确农村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在农村集约化、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变迁、转型中找到结合点,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并以发展科技教育与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生活为总目标。(2)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针对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低、生活贫困的实际,在政策上应给予倾斜;扩大农村中小学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时,不能因地方政府经费困难,强制、盲目集中农村学校,使原本能就近上学的农村孩子因经济困难、交通不便而纷纷辍学;对农村教师的评价也不能以城市标准衡量,否则一大批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因学历、专业、教学、普通话水平等标准,都可能成为不称职。至于因费改税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应通过提升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统筹重心,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农村普九经费投入不低于费改税前的水平。当然,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和中西部地区要有所区别。此外,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坚持做好清欠和控辍保学工作。

(2)超前发展农村高中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比城市居民比例

3、1%低近7倍。可见,积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延伸,这样,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才能持续发展,才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由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占国土面积80%以上),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决定了农村素质教育空间的广袤性、复杂性和学校布局的分散性和农村高中不能太集中、数量太少及都在城市办学,就可避免农村孩子自动放弃到城市上学的机会。因此,作为国家的重点教育工程,如果在近期内能达到2-3个乡镇1所高中,逐步达到1个乡镇1所,就能让更多的农村初中生升学有望,再带动农村小学的发展,从而逐步消除几百万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滋生的土壤。

(3)基础教育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要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1) 农民最关注农村教育的直接效应即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这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抓手,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培养各种农村实用人才,经升学转出的农村人口和经职业培训后的青年进城也好、回到农村也好,都可以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提高城乡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进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农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发展终身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全面发展,人文、法治、卫生保健教育等将深入人心,长驱发展。因此,农村教育要积极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规律、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实现农村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今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需要改进,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要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编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教材,文字教材还要配以声像教材。农民教育中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可以为师”的新一代农民,采用农民切身经验介绍的方法更有实效,容易打动农民的心。培训农村中小学的师资也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通过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由农业院校示范、带动农村中小学。(3)农村劳动力转岗转移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核心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按建国后城市化率发展过程预测,我国实现城市化需35年才能完成。按照这一农村人口转移进程,农村人口转岗、转移就业培训要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

(4)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我国区域差别,先进文化、信息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农村地区辐射和农村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人文情节也会影响城市的规律,因此,要把农村生活、文化、农业环保、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教育的新内容,让广大农村居民所关注。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个人需要,在电脑、家政、礼仪、插花、园林、茶道、烹饪、书法、绘画、摄影、外语、医疗、保健、太极拳、健美、美容、环保、金融、保险等对农村居民实行与时俱进的社会化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员工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为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对“四项监督制度”认识和体会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对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水边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总结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