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流行语的发展看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7: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流行语的发展看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

黄菁璇 09对外090110016 2 0世纪末以来,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进步的时代,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出目不暇接的新词汇,而对旧的不适用的事物的淘汰,也使人们忘记相关的旧词汇,使之进入语言的历史博物馆。现代汉语词汇当然也在这种变化里不断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罗常培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倚仗它来推进。”

语言中受民族文化影响最直接,与文化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词语。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变革,文明的进步,人际关系的调整,时代脉搏的跳动,都可以在语言的词汇中得到反映。所以凡是社会上出现的新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以及新动作,总之,这些新的东西都一定会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信息化更是加快了这个过程的速度,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从词汇的产生发展趋势,有多种途径,我认为词汇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各地方言词汇的整理发掘、古代文言词汇的发展使用、新词汇不断产生,旧词汇新义新用、传媒对现代词汇发展的推动。

针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本人在2010年08月1日—2010年08月02日在人群中随机做了一份调查。并且做了以下统计:

①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人们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发展。 ② 调查对象:街道路人,候车厅人群 ③ ④ 调查方式:通过向路人发放问卷及邮件发送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人们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现代汉语影响的看法。问卷共向被调查者提出了7个问题。

⑤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100份,回收率达100%。其中30%为学生,70%为25岁或以上各行业工作者。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口头交流了解并使用流行语,50%以上认为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汉语词汇的纯度有消极影响,并认为流行语有待加强引导,弘扬主流价值文化。

⑥:调查分析:

根据针对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我认为,其中传媒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与发展影响和作用最为深刻。 1.网络

计算机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计算机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正冲击着我们现有的生活,改变着原有的文化体系,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趋势——肇始于经济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不仅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新型工具,并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冲击着我们现有的生活。

根据词汇的语义功能和文化内涵,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技术词汇,如硬件、软件、局域网、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非技术词汇,如网民、网吧、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或BBS上的常用语和符号,如mm或美眉、菜鸟、斑竹、恐龙、灌水等。符号包括数字、字母甚至图形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前两者一旦被广泛采用,便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被固定下来,形成相对的稳定性;但第三种词汇和符号尽管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生成速度快,传播速度快,淘汰速度快,波及面越来越广,不仅对网络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汉语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网络语言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交往形式。作为网络语言的核心组成,网络词汇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网络文化的特质及独特存在。网络词汇的产生及演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里,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词汇产生新义

原有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许多传统词汇获得了新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网”的解释是“①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②像网的东西;③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④用网捕捉;⑤像网似的笼罩着。”对“网络”的解释是:“①网状的东西;②指由许多互相交错的分支组成的系统;③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照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其中一部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和“网络”无疑已经超越了它们的基本义,获得了词典尚未收录的新义。而且这种新义已经成为其基本义以外最重要的意义。这些传统词汇往往由于其意义上的特点符合网络的需要,而被借用于表示与网络相关的新义。如“冲浪”原指一种水上运动,但由于其寻求刺激和愉悦的特点与上网有相似之处,所以“冲浪”一词在网络词汇中被赋予了“在网上进行查询、娱乐等各种活动”的新义,而“恐龙”则因形态丑陋而被借用表示“相貌丑陋的上网女性”。此外,“地址簿”、“抄送”、“论坛”、“浏览”、“账号”、“用户”、“用户名”等都是将其本义置入网络环境,而使之获得了网络词汇中的新义。

②.新词汇产生

借用原有词汇显然不可能完全满足网络词汇的需要,非传统的新词汇才是网络词汇的主流,而这些词汇的来源极其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是英文外来词。电脑和网络本来就是西方国家的发明,有关网络的一些英文词汇对中国当代的网络词汇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许多网络词汇源于英文,它们的取词方式又各有不同:①直接音译,如“E-mail”——“伊妹儿”;②半音译半意译,如“Internet”——“因特网”;③音译兼意译,如“hacker”——“黑客”;④音译加表义语素,如“E-mail地址”;⑤直接借用英文或英文缩写,如“Internet”、“Bulletin Board System”——“BBS”。

(2)是港台借词。港台地区技术先进而又与内地处于同一语言体系中,因而内地许多网络词汇直接借用于港台;当然,其中也不排除近年来港台文化对内地影响巨大的因素。如“菜鸟”一词源于香港,本义指“新手”,在网络中,它则被赋予了“网络新手”的特定含义。

(3)规范造词。对于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来说,按照原有的语法和词汇特点,造出与新事物、新环境相适应的词汇,才是最易融入原有语言体系的,也是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的,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网络词汇也同样如此。下文列出的网络词汇就是按照汉语的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造出的:①动宾结构,如上网、上线、掉线、抓图、灌水(形象化地形容了往BBS上贴文章)等;②偏正结构,如互联网、服务器、网站、网址、个人主页、公告板、电子信箱、网友、电子货币、网上救援等。

(4)不规范造词。网络的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词汇不可能全部按照既有规范来创造,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词汇在网络上颇为引人注目:①标音词。构成这类词的汉字起音节作用,我们把这种词称为标音词。如“斑竹”其实是“版主”的谐称,这里“斑竹”的原义,以及“斑”和“竹”的字义与“版主”没有任何联系,只起表音作用,代表与“版主”相近的音节。仔细探究,我们发现在拼音输入法中,打“banzhu”所显示的第一个词就是“斑竹”,这样看来“斑竹”一词的形成带有更多的偶然性因素,“竹叶”表示“主页”同样也是如此。然而,“美眉”一词的标音却是有意选择——对“妹妹”的可爱化。它来源于台湾。在网上,选用“美眉”来标音指称女性,一方面保留了语音变化的可爱,另一方面,“美眉”本身具有形象化的意义,“美丽的眉毛”是女性的一道风景。②为了戏谑或可爱,如用“版猪”表示“版主”带有戏谑的色彩,而“东东”表示“东西”之义,只是单纯追求可爱,这种词几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分析上述新词汇,我们可以概括出网络词汇的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由性、自主性较强;二是并没有过分超越大语言环境;三是存在自身规范问题。

2.其他传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动,汉语不断新生出新词,“流行语”、“关键词”层出不穷。如时政方面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代表”、“和谐社会”、“打黄扫非”,经济方面的“个体户”、“万元户”、“联产承包”、“私企”、“股民”、“基民”,婚姻情感方面的“丁克”、“小蜜”、“包二奶”、MBA(Married But Available,已婚但来者不拒),时下流行的“山寨版”、“雷人”、“囧”等词语透出网络时代一种求新求变的潮流。一些学术机构总结每年的媒体流行语,即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语词,它们高度概括了社会的生动变化。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秀”掀起了一场流行文化热,也造就了新词如“粉丝”(fans)及其变体(玉米,李宇春的“迷”;凉粉,张靓颖的粉丝;盒饭,何洁的fans)

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网络语言最丰富的就是词汇,对现代汉语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也是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与青少年之间产生“语言代沟”主要也是因为网络词汇。一部分网络词汇不能脱离网络而单独使用,如用符号、数字等组成的网络词汇,另外一部分却走出网络,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像“东东”、“斑竹”、“大虾”等等。如今“东东”一词,已经进入一些青少年的口语。另外,把“这样子”写成“酱紫”是从语音转入词汇的一种特例。模仿港台地区的说话方式,把“这样子”说成“酱紫”,然后再引入词汇,经过这一转换,使它成为网络独有的词汇。这些网络词汇,会给一部分读者造成阅读困难,而且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会让一些学生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在认识流行语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据统计,流行语中50%以上的话语含有讽刺、挖苦、取笑意味,调查显示,流行语中排在前十位的词语分别为:郁闷、靠、变态、傻B、他妈的、去死、恶心、白痴、有没有搞错、晕(晕死),这些词语大多具有攻击性,含有讽刺挖苦意味,体现了学生无聊麻木、玩世不恭的消极处世心理,折射出部分学生的不健康心态。部分流行语除对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外,还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和欠规范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粗俗肤浅。这是较普遍的现象,如“偶(呕)像”——呕吐的对象,“恐龙”——长得丑的女生,“天才”——天生的蠢材,“明星”——明天的灾星,等等。这些粗俗肤浅的流行语极大地破坏了语言美,流行到社会上去还将影响汉语的正确表达。

2.语意混乱。部分流行语使用的随意性,使得其语意比较混乱,表达什么意思不得而知。较典型的就是“晕”“郁闷”这两个词,不论在什么对话情景中,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极高,堪称“万金油”,而其在各种情景中到底表达什么意思则较混乱。

3.汉英夹杂。如“考TOEFL”“考CET”“摆个pose”“开party”等,这都是与汉语表达规范性相悖的。

4.滥用缩语。流行语中有些缩略语莫名其妙,很牵强。例如“班干部”缩略成“班干”,“毛泽东思想概论”缩略成“毛概”,“马克斯主义政治经济学”缩略成“马经”,更有甚者,将“就这样子”简缩成“酱子”,如果不经特别说明或解释,无法准确联想到原词语。这类语义模糊不清的缩略语背离了汉语造词的规范,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综合以上论述,从流行语看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及演变,我认为,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及对其的收录应该更加慎重对待。尤其在如今所谓流行语风靡盛行甚至泛滥的背景之下,许多人们已习以为常的口头语、流行语正影响着现代汉语词汇的纯洁性。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

现代汉语词汇习题

现代汉语词汇练习题

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现代汉语从日语中引进的词汇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从时代流行语看六十年变迁

从“532”、“461”发展目标看卷烟品牌发展演变趋势

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总结..

从流行语的发展看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
《从流行语的发展看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