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军事训练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6: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我军与美军相比在军事训练计划制定过程中的盲区

201206020044——戚洪源

摘 要:当今世界军事竞争激烈。各国均将军事训练摆上战略地位。从某些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现在的军事训练计划就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军事能力。但是军事训练计划的制定过程经常会出现脱离实际,滞后国际发展局势等等问题。本文就我军军事训练计划制定与美军的对比,发现指导军事训练计划制定过程应当注意的盲区。

关键词:军事训练 计划制定 美军军事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制定盲区

正 文:在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大潮流下,军事训练,作为一项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也在发生变化。近几年来,这种变化尤为明显,主要集中体现在:军事训练从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每个时期的军事训练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训练重点,都符合时代需求,解决了特定时期的历史问题。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正规化训练,克服了军队建设的游记方式;60年代的“大比武”,找到了和平时期激发练兵热情的好方法;70年代的“三打三防”,对增强训练针对性有所突破;80年代的合同训练,实现了部队由单一兵种向合同作战训练的飞跃;90年代的军事训练变革,实现了由传统练兵向科技练兵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军事训练更加强化 1

了对于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培养,持续掀起了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热潮。

然而,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军事训练理论不够完善;对于军事训练的研究还处在子系统的研究层面上,从军事训练能力这个大角度开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层军官素质不够;训练内容滞后于战争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牵制了军事训练工作向前推进。

在现在的军事训练中,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对敌军(或假想敌)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军事训练。另一方面,这种训练方式反而导致了我们长期滞后于敌军,处于被动地位。这个问题在近几年的军事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因而这几年,我军有创造性地提出了“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的训练思想。

但是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指导我们进行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思想。在落实的时候,我们难免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去研究别人的战术,我们怎么制定训练方案?难道说是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想象未来战场?哪无疑是可笑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用专业的军事学家来指导军事训练,完全可以找一批科幻片的编剧来制定部队的训练方案。但是这样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再回顾我军历史:50年代的正规化训练,正是因为在解放战争阶段我军因为没有正规化训练,在与国民党军队交手中损失惨重;70年代的三打三防训练就是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威胁制定的训练方针;80年代的合同作战训练就是学习美军的新型作战训练方式;90年代的科技练兵,针对的是新环境下高科技战争的迅速发展提出的。长期以来,我军的军事训练都是基于国际战略环境和其他国家 2

的军事发展现状提出的。从某些角度来讲,当训练计划制定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滞后于别人了,更不用说训练出效果的时候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制定训练计划才能真正做到为战争服务呢?

我们可以对美军军事训练方案的制定过程进行研究学习。美军的军事科技可以说走在世界前列。因为美国自身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其军事能力必须与自身国际地位相适应。因而美军在军事训练方面必须有自己的创新,而不能受牵制于别人。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各国的军事训练还是以美军军事训练方案为蓝本,结合自身实际改进得出的。那么美军在制定军事训练计划之初是如何把握未来今年军事发展方向的呢?

越南战争之后,美军三次掀起训练改革高潮。第一次训练改革,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陆军提出“战时仗怎么打,平时就怎么练”的训练指导思想,带动全军训练改革。第二次训练改革,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将联合训练摆到最突出位置,强调联合军事演习的作用。第三次军事训练改革,21世纪初至今,是个人和团队向能力型转变、向知识型转变、向利用信息优势实施联合作战转变。经过三次训练改革,美军实现了有协同作战到联合作战的转型。美军训练改革思想新、效果好,也因此得到各国效仿。

美军在制定军事训练计划之初,只是根据近期战争或者是演戏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进,针对别的国家的军事上的进步的地方有选择性地汲取,将其融入自身的改革方案中。更多的情况是,美军根据自身在国防科技领域获得的最新成就制定相应的新型作战方式并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换句话说,美军的军事训练方案制定越来越体现出:国防科技领域突破指导作战思想转变,进而指导军事训练计划改革,最后在战场上得到检验。这与其他各国的军事训练计划 3

制定过程有很大区别。其他各国(包括中国)都是在战争中发现别人在国防技术方面领先自己的地方,然后再去拨经费重点发展。这导致目前的国际形势是:美军怎么练,仗就怎么打。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美军在制定军事训练计划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以下为个人根据资料总结,如有异议,欢迎指正):

一、在训练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改进。

美军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经常对原本已经既定的方案进行改进。这种改变并不同于我军在军事训练过程中也表现出来的对于军事训练细节的改进。美军在军事训练中对于计划的改变往往是对于训练指导思想或是领导方式的改变。

比如在美军第二次军事训练改革的过程中,美军就对于训练作战的指挥单位进行了大改动。在联合作战军事训练计划制定之初,美军考虑到联合作战指挥需要高度统一。美军在最初的训练计划中规定:美军部队训练由国防部统一领导,由各军中,联合司令部分别负责。国防部主管人事与战备的副部长主管全军的军事训练,各军种相应的副部长(海军司令作为作战部副部长)主管各自军种的训练。参联会联合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与协调部是联合训练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制定联合训练条令,计划与组织军种联合训练,各军种参谋部和各作战部队参谋部门负责所属军种和部队的训练。

在越来越多的联合作战训练过程中,美军感到仅靠参联会、战区联合司令部计划,规定大西洋司令部在担负战区司令部职责的同时,兼管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训练。但到1997年,美军又发现同时担负作战任务和联合训练的大西洋司令部任务过于艰巨,难以同时完成现有的任务。于是美军再次修 4

订联合司令部计划,把加勒比海地区由大西洋联合司令部划归南方司令部管辖,以便大西洋司令部抽出更多的力量投入联合训练。1999年,美军再次感觉大西洋司令部职责过于繁杂,干脆直接将大西洋司令部彻底改造成联合部队司令部。2002年10月,联合部队司令部将原来由大西洋司令部负责的地区防御任务,分别交由欧洲司令部和新成立的北方司令部负责。

在整个过程中,美军对于军事训练计划的改进可谓大刀阔斧,直接将一个战区司令部取消了。美军对联合训练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较好地保证了联合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联合作战能力的稳步提高。在计划改进的过程中,美军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大改动,大改进,用训练完善训练,实现了训练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重视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

美军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特别重视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敢于尝试,以此来给部队军事训练注入新鲜血液。

例如20实际90年代,计算机虚拟技术迅速发展,为教育训练提供了逼真而低廉的手段。美军迅速把握这一趋势,几乎是同时开始推广计算机模拟训练,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开发、管理模拟训练系统和器材,以及支持美军训练的执法部门——国家训练中心。它的成立有力推动美军计算机模拟训练的广泛开展,引发了美军训练观念、训练理论、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仅这一项,就比我军提前了20年。

三、勇于尝试与创新

美军在军事训练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也体现了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的态度。 1992年,美军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开始组建作战实验室,力图通过这 5

种富有创新的研究机构探索信息技术队未来陆战的影响,创造一支基于能力的,能适应未来各种作战形式的陆军,并把陆军所有的军事院校和师级单位、部队都划入实验挂钩单位。同年陆军组建战斗指挥、全纵深同时打击、乘车战斗空间、徒步战斗空间、战斗勤务支援等战斗实验室,进行了作战理论发展与部队超前训练相结合的实验。1996年,空军组建信息作战、空中远征部队作战、空间作战、部队保护作战、指挥控制和作战管理战斗、无人机作战等6个实验室。同年海军组建海上战斗中心实验室。

作战实验室的建立集中体现了美军在军事训练计划制定过程中勇于创新与尝试的态度。作战实验室的思想各国在制定军事训练计划的过程中都有涉及过,但是始终停留在武器与装备实验室的基础上。在我军军事训练建设过程中,也由总装备部牵头,成立了一批军事实验基地。比如内蒙古赛罕桃来的第20试验训练基地63600部队(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江苏江阴的第23试验训练基地63680部队(即卫星海上测控部),新疆马兰的第21试验训练基地(即核实验基地),四川绵阳的第29试验训练基地63820部队(即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我军的军事实验基地大多只是对某项专门的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并不是想美军那样以兵种、军种为单位,成立作战实验室。因此,美军在联合作战训练方面比我军要领先很多。

美军建立军种作战训练实验室的做法是前无古人的。美军在充分遇见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大胆的进行假设,并且付诸实践,成立战术实验室。实施证明,战术实验室的建立非常适合未来战场的变化。各国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又开始纷纷学习美军的做法。但是从某些角度来说,此时已经落 6

后于美军了。所以不得不否认,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训练计划制定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注重部队不同部门间的交流共进

美军从成立到现在,其军事力量结构已基本成型(不排除为适应未来战争再有大的变化的可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美军还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海外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28.78万人。

在人数上来说,我军和美军差别并不是特别大。但是与美军相比,我军军种、兵种间的交流还是太少。近年,我军也开始强调各兵种合同作战,但是基层指挥官对于合同作战的把握并不到位。所谓的海陆联合作战,就是海军用船运送陆军上岸;而陆空联合演习,就是陆军总攻前先由空军狂轰乱炸一番。这样的兵种合同作战训练并不能真正起到效果。这样的结果是,兵种间的交流几乎没有,或仅仅停留在指挥层面。而美军是怎么实现各兵种的相互交流的呢?

美军为了强化各军种、兵种之间的基层深入交流,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人力资源方面

军事院校教官与部队指挥员定期流动、军兵种军官相互交流,促进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整体发展。

(二)信息资源方面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不同军兵种部队、院校以及相关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院校、科研机构与部队在作战理论、训练方法、管理实践等方面 7

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民用资源方面

依托地方教育力量培养军事人才,既节约经费,又解决军队在某些技术领域进行专门培训的困难。军官的研究生教育,坚持以地方院校为依托,每年选派部分优秀军官离职带薪到地方院校学习进修或攻读学位。

(四)利用国外军队资源方面

互派军事学者、参观访问、留学考察、学术研讨,在外军基地训练、举行军事演习,加速同外国军队的交流。

这些做法在我军内部也存在,但是没有普及。换句话说,我军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军种联合作战的重要性。未来战场,只有各军种、兵种做到相互了解,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发挥各兵种的作用。

在明朝,我国著名军事将领、民族英雄戚继光对于这方面就很有心得。他在《纪效新书》中记载:戚家军每12人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各个兵种的人,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比如两个盾牌手,他们的责任就是保护所有人,没有进攻责任;比如长矛手,他们的这人就是远投近刺;而近身肉搏,主要是大刀手的责任。战时,这一个班就组成一个阵型,叫鸳鸯阵。阵内不同兵种各司其职,进行小单位作战,损失极小。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将不同职责的兵种如此细致地集合在一起,不得不佩服。

因而,在未来的军事训练中,我军还要加强各兵种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合同作战,联合作战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总结:以上就是我总结的美军在军事训练计划制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创 8

造性的、值得我军学习的一些指导思想。如果我们只是学习美军练什么,那会永远被人家甩在后面。这个时候再次提出“以我为主”的口号,又更加富有时代意义。只有了解了美军在训练过程的指导思想,才能知道美军为什么走在世界前列,才能结合我军自身实际,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训练计划,才能推动我军成为“能打仗,打胜仗”国际军事强国。

总 结:本文中提到的关于美军训练方法的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美军练什么,而是学习美军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军事训练计划。我军在军事训练方面的落后,不能单靠学习美军训练方法(当然这个也很重要),更要学习美军军事训练思想路子,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训练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利民,翟文江,贺东辉.军事训练能力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范中义.戚继光兵法新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3]何华.美军如何进行军事训练[N].北京:光明日报,2011 [4]夏学华,李效东,樊高月,姜川.美军地面作战部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5]俞舒曼.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思维评析[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 [6]许嘉.美国战略思维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7]邹经.《纪效新书》《练兵宝记》总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8]“十二五”时期军事训练改革总体方案[R].北京:总参谋部,2013 9

[9]维基百科.美国军队力量构成[DB].2013 [10]章德峰.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训练基础理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12]吴志忠.中美军队思想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13]王会朋.新时期军事管理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14]于川信.联勤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15]俞嘉怡.美军现状研究与思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军事训练学

军事训练学课程大论文提纲

军事训练学复习提纲

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心得体会

民兵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总结

军事训练总结

军事训练学论文
《军事训练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