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陶瓷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18:18: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font color=blue] 一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英文中“China””这个单词大写便是中国的意义,小写“china”就是陶瓷或瓷器;瓷器等于中国,可以作为中国是陶瓷之乡的一个佐证,是得到世界公认的。我个人认为陶瓷的发明对日常生活的重量性并不亚于促进文化发展的四大发明,所以,我个人很想认为陶瓷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第五个伟大贡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飞跃。时至今日,陶瓷依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皿和用具,不论是金属还是料都没法将其代替,而且,陶瓷有比金属和料更具优胜的地方,其制作过程及制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更具创造性和审美价值。制作陶瓷,无疑是一种艺术的行为,影片《人鬼情未了》,男女主人公一起制陶的浪漫画画,不知迷倒、醉倒了多少红尘男女。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确证制陶始于何时何代。1977年,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先民遗迹,称为裴李岗文化,据考古发掘的资料可以确实,跟今约八千年。出土文物中,就有陶器,虽然陶质疏松,造型简单,有碗,壶,钵,罐等多种品种,已经是较成熟的陶器了。由此可以肯定在此之前,我国就有相当长的制陶史,最保守的估计也至小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想想,在刀火种的原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陶瓷,想想,真值得骄傲。

古籍中有记载发明制陶的是神农氏,但这只是神话传说,未必是可信。据考古学们的推测,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就懂得利用粘士来做一些极简单的器具,随着火的发现和普遍使用后,偶然发现经过火烧后的粘土会变得更硬坚,更耐用,于是启发了人民制造陶器。这是十分可信的说法,因为许多的发明,都是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偶然得到启发而获得灵感的。就好像是文字的发现,据说就是仓撷见鸟迹而受启迪而发明的一样。

开始时,人们是直接用粘土(泥块)捏成一些的简单的形状,做出一些简单的器皿。随着对陶器的需求增加和用途越来越广泛,需要更多各种不同形状的陶具适应不同的用途,显然,悄悄复杂一些的形状和器皿,没法用这种方法做出来,比如碗盘可以做,但瓶和壶却没法直接用捏造出来。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先人们发明了泥条盘筑法。这种方法是先将泥团成泥条,由陶器的底部开始,一条接一条,一圈圈地向上盘筑成一个个需要的形状;然后表面再敷以泥,抹平、拍实、磨滑----据说就是拍实这种过程中,形成了印纹,启发日后刻花等进一步的审美要求。上面提到的裴李岗出土的陶器就是取用泥条盘筑法。用这种方法做出的陶器,缺点是陶壁厚薄不一,形状不够规范和不堪美观。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陶瓷器,都是圆形的,用这种方法没法保证做出合于规范。到了新石器未期,先人们又发现了“陶车”,于是轮制法渐渐取代了泥条盘筑法。“陶车”就是在圆石块或木块中心挖一个小圆孔,放在一支架上,可以自由转动的一个平台。泥块放在平台上,转动陶车,熟练的工人,就可以拉出各种形状的陶器,外形,线条非常流畅和美观,而且更坚固。陶车的发明和使用,是一大进步。后来又发明了注模法,就是先做好模,将泥灌进去,待稍干定型后去模即可。

做好的陶,必须经过烧制才能成为陶器。起初,先人们烧制陶器也是取用直接烧制法:将做好的陶器堆放在架子上,然后在下面点火烧制。这种方法很简单,也方便,但缺点也是显然易见的,一是每次烧制的数量不能太多,二是温度不高,烧制的质量没保障,三是极费柴火。在制陶业开始的初期,因为制陶的数量有限,问题还是不太大,随着扩大生产,这种直接烧制就不再适合,于是慢慢开始使用窑。窑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既易于安放陶,也利于保温。窑的出现,标致着制陶业的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起初的窑有横穴式和坚穴式,都是升焰式,上面是陶屋,下面是火炉。这种窑的缺点是不能太大,否则,就没法保证温度,直到商代末期,在我国的江南地带,首先出现初期的龙窑。龙窑的特点,是设的火眼,起初的龙窑只有十多米长,经过不断的改良,长达百米,可以大量烧制,促进了生产发展。在古代,龙窑是主要的窑。

陶瓷合称,其实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陶器,使用的是一般的粘土,烧结不完全,胎体疏松,质地粗糙,易碎,吸水性大。瓷器是使用瓷石或高岭土等特殊的粘土,烧结良发,胎体坚硬,质地细密,不吸水,敲之清脆,有金石声,表而上釉。可以看出,陶和瓷的主要分别是于使用不同的材料,区别在于绕结完全不完上,就算陶器上釉,也不是瓷器,只是釉陶。釉是一种易燃剂,在高温下溶化成玻璃状,附在陶瓷表面上,提高光洁度,又易于清洁。

像所有的物品一样,由实用开始,渐渐要求美观,最后具有审美的价值。陶瓷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审美的要求,而不是实用的需要,对陶瓷的发展起着更大的促进作用。由陶发展成瓷,可以说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开始的时候,只求实用,对粘土不加辨别,能用就行,做出来的陶器质量不高,随着对制陶的认知不断提高,先人们发现粘土的不同,对陶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渐渐对粘土进行了因别。这个转折点就是高岭土或瓷石的发现和使用,促进了瓷器的产生。从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开始使用瓷土作为原料,烧制出比陶器质量高,但比瓷器要差一些的陶制品,称之为原始瓷。西汉时期发现了低温釉,在东汉末年瓷器创烧成功。

从使用陶器,到创烧出瓷器,相隔了好几千年,我们现在说来轻巧,却不知要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直的一点也不容易。在读历史时,我常常是对先人们心存敬意。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先人们还掌控了窑内气氛对瓷器成色的影响。窑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高温下,和外面的空间形成不同的空气成份结构,称之为气氛。气氛以流离氧分子多少来区分,由小至多分为:还原气氛,中性气氛,氧化气氛第强氛气氛。在不同的气氛下,同一种显色剂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所以对温度和气氛的控制是烧制的关键。火候不足,陶瓷夹生或过火,气氛不对,会引起变色或色深不足。有经验的工人,可以从窑内柴火的颜色判断出火候和气氛。

起初的瓷器,颜色多是青色,称为青瓷。在南北朝末期,北方首先创烧出白瓷。刚开始还不是真正的白色,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是隋代的工匠们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在陶胎上敷上一层白色的化妆土,才解决白色不够白和纯净的问题。白瓷的出现,是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后世来创烧出彩瓷奠定了基础。进入唐代,形成了青白两大系列。北方以白瓷著名,以河北的邢窑为代表,人称为似雪类霜。南方以青瓷以闻名,以浙江越窑为主,其生产的“秘色窑”,有千峰夺翠的美名。宋朝是我国陶瓷第一个高峰,涌现出无数风格不同的名窑,百花争艳,各有特色而且质量非常高,故“宋瓷”成了名闻世界的工艺品之一,似乎成了我国陶瓷的代名。元之后各大名窑相继没落,江西景德镇一枝独秀,成了我国的陶都,直到现在。明清时期制瓷业,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峰。我国的陶瓷在明之前,主要以青白两色为主,明之后缤纷艳丽的彩瓷渐渐代替了以前如冰似玉的青瓷和白瓷,成为主流,其中青花瓷就是最有名的品种。彩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样:在陶胎上画好花纹图案,才上釉烧制的是釉下彩,在烧好的白瓷上加以彩绘,又用炉火烘烧而成的是釉上彩。

自从创烧出瓷器,陶器器皿就越来越小,但陶制明器却非常流行。所谓明器就是古人用来陪葬的用品,多是楼台车马,人物动物等。唐代的唐三彩是其杰出的代表。但真正的“唐三彩”在历史上只是一段很短的时期,创烧于高宗时期,盛于开年间,止于安史之乱。这段时间,是大唐最为强盛时期,社会稳安,经济发达,盛行厚葬之风,为彩陶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三彩是种多色彩的低温釉的陶器,釉色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为三彩器。唐三彩器做工精湛,色彩艳丽,艺术非常高,唐代之后的宋辽等朝,虽也有烧制三彩明器,各方面都无法和唐三彩相媲美。

我个人不太喜欢青花瓷,虽也觉得其精美无比,总觉得有点俗气。我喜欢纯色的青、白瓷,甚至是远古那些非常粗糙的陶器,这些陶瓷器,在工艺上,在外型上,远不如后世的精致、精美,却正是那种拙朴,甚至是略显缺拙劣的外形上,有种神秘难言的美,不是赞叹,却是感动。

是什么呢?我一下儿又表达不出来,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太精致,太精巧,美是美,却没有一种浑朴的元气。我个人认为,光是外形的精美,不是最好的美,最好的美是有一股气,有种精神在。大巧不工,是这个意思?当然,我这种感觉也许只是一种错觉,是误导,我犯了越古越好的毛病,后世的青花瓷不一定就没有神气在,只是我个人的偏好,以为纯色比青花好罢了。

听说贾平凹爱陶器,收藏了许多瓶瓶罐罐,不太爱精美的瓷器。以前不明所以,现在大有同心。读贾的文字,就象是陶而不是瓷,贾的美,不在于精致,而在那白描的传神写照,带点古,有点拙,活象他笔下的丑石一样,大美无言。这也许就是有人说贾的文章有秦汉之风的原因,我想就是说有着古朴的精神,流动的是粗犷的精元之气,而不是精致的华美。

在图上看到一个唐代邢窑的白瓷,真是精美无比。是一个执壶,通体纯白,似银类雪,真的当得起白壁无瑕四字,只怕汉白玉也没有这种质感,白银就更不用说了。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敞口,细颈,圆腹,高底,孤形执把,纤长而有美感。当然,价钱也高得吓人,要二百多万。

看多了,忽有所悟:明之后的瓷器,注重的是区部的花纹图案,而明之前注重的是整体的和谐。整体讲究的是总的感觉,区部讲究的精美,所以,明之后,美在颜,明之前,美在神;以人来作喻,一个美在容貌,一个美在气质。我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宋瓷这么有名,就算明清的青花是如何的美仑美奂,是怎样的颜色艳丽,总是抵不上那素素淡淡的或青或白,因为线条比色彩更接近美的本质,同样整体比区部更具美感和神韵。这也许是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由不巧而巧,但同时也慢慢失去内有的气势和精元。

大巧不工。其实,我们何必追求完美呢?

2006-9-28

[/font]

陶瓷

陶瓷

陶瓷工艺学

陶瓷营销

陶瓷总结

陶瓷釉料

建筑陶瓷

陶瓷基础

陶瓷工作计划

陶瓷演讲稿

陶瓷笔记
《陶瓷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陶瓷史笔记 陶瓷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