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集中核算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5: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市会计集中核算调研报告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举措。**市会计委派制第五会计结算中心自2010年6月开始对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以来,对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行为,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任何一项改革,开始都要“跌跌撞撞”的走一段坎坷路,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只要我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注重在实践中及时解决新问题和新情况,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条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现就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个人一点看法和建议,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效

1、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单位的银行帐户,由核算中心在邮政储蓄银行开设了统一的帐户,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全面掌握了单位的资金流向。在支出时,由核算中心负责审核各单位的原始凭证,并按资金的不同来源和支出内容按统一的口径办理资金结报,填制记帐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同时每月定期向县财政局报送报表和帐册。改变了过去单位会计在核算时随意或有意改变收入截留、转移收入、改变资金用途、任意使用会计科目的现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领导决策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2、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所对医疗单位的支出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卫生院每笔大项业务支出都要经主管局长、局长审批、核算中心审核票据并支付的合理程序。找到了一个监督于事前、

1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改变了单位过去财务的暗箱操作为现在的阳光作业。由于单位的每一次支出都必须经过核算中心的严格审核,不合规定的票据不予受理,不合理的开支不予报销,对那些超范围,超标准,变相搞福利的违纪、违规支出坚决予以拒付。这种“单位用钱,财政管理”的方式,不仅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对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待遇攀比,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3、强化了财政支出的监督,提高了理财水平。

集中支付、统一核算拓展了财政管理职能。财政对单位资金的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管理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特别是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集中核算前,由财政拨给单位后,由单位自行安排使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效益如何只有在事后监督检查时了解,因此,对于一些移用、挪用、乱支现象,即是被查出,但总因既成事实,无从处理。集中核算后,中心对单位各专项支出按照支出项目内容分别核算,并对支出内容与项目是否相符进行审核,有效地监督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解决了财政监督与管理上的“缺位”、“滞后”问题,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有效地杜绝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乱支滥用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和核算不全面。

由于各单位的业务情况不同,往来款项错综复杂,五花百门,所以对往来款很难做到纳入集中核算,因此,少数单位存在侥幸心里,在往来款中,混杂着很多隐性收入。

2、会计主体问题。

目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是财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没有法人资格,也不是会计主体,其职能无非是集中替单位进行会计核

算。是一种中介代理机构的行为,而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仍是单位。给工作带来许多弊端,如部分单位领导和报账员不愿得罪人,没有很好把关,把矛盾转移给核心中心,将一些明知不符合规定的支出也送核算中心结报。

3、费用开支的审核难把握。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目前费用开支标准比较混乱,各级行政部门制定的有之,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有之,地方各自制定的也有之,到底哪些可以执行,哪些不可以执行,核算中心难以把握。另外,现行有些开支标准又太低,不符合实际,有些合理的支出又没有规定具体标准,因此,各单位支出结报的标准很不统一,核算中心难以掌握。

4、单位报账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只设报账员,取消了出纳和会计岗位。有些单位认为报账员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因此把原财会人员调离岗位,而把一些不熟悉财务的人员安排到报账员岗位,有的还是兼职的,因此给中心和单位的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5、单位的财产管理混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账在核算中心,财产实物在各单位,核算中心不便于盘点和管理财产实物,对于财产实物的存放地点、数量、使用和报废等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完全由报账员结报固定资产的证件变动情况,易造成财产的流失。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还只是财政管理的一个低层次的改革,与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还有较大差距。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为此,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好工作。

1、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转轨工作。目前我市实行的集中核算制度是撇开国库,以审查凭证、代理记账方式来对单位和部分财政资金的运行进行监督,以防范腐败现象发生的一种方式,它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相比,在改革的目标、深度途径上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在集中核算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转轨工作。对现行的财政内设机构进行改革,单设国库机构,并将核算中心看作是国库的一个延伸机构,定位为预算执行机构,接受国库机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具体负责代替国库直接支付的业务。

2、规范开支标准。

市委、政府和市财政、人事部门应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合理、合法制定各项符合实际的开支标准,并以文件形式发送给各单位。核算中心严格执行开支标准,不允许人为提高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核算中心在执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的同时,应对单位内部执行的未经财政、人事部门批准的有关奖金、津贴等开支一律不予支付,同时要加强票据管理,严格原始凭证七要素的审核,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3、加强对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定期报账制度。 单位会计及时向核算中心反映财产、实物变动情况,做到核算中心与乡镇固定资产账账相辅、账实相符,定期公示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账务,并负责解释,接受群众监督。

4、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当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牵涉面广,而且触动各方面权益,目前在社会上以及各部门对此认识并没有完全统一和理

解,有的甚至还认为财政部门要“权”,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争取各部门及单位领导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同时还要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部门与财政共同理财的意识,为下一步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卫生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尽快完善、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真正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走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操作、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族地区会计集中核算问题调研报告

民族地区会计集中核算问题调研报告

会计集中核算利弊

会计集中核算制

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调研文章

也谈会计集中核算

浅述会计集中核算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数据更正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初探

会计集中核算的调研报告
《会计集中核算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