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之二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8: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一、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三聚氰胺牛奶到瘦肉精猪肉,从有毒馒头到有毒豆芽,从地沟油到各类食品添加剂,面对接二连三被媒体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发现每一件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群众的热切期待。

(一)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食品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不明确,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差,有些法律法规规定的宽泛,有的甚至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第二,食品法律法规对于违法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较小,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国家缺乏威慑力,使得一些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2、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臵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如桶装纯净水的监管就涉及到食品药品监督、质监、卫生、经信和工商等部门。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3、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 - 1 -

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数万个,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不同环节的检测,必然导致监管效果的不同。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全民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

2、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采用的是分段监管加综合协调的模式,容易因监管边界不清或监管责任不明确形成监管缝隙或监管盲区。因此,必须要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作为综合协调“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领导作为分段把关“第一责任人”的把关责任、食品企业“一把手”作为食品安全主体“第一责任人”的直接责任,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加强食品安全的网络化监管、链条化防控,将食品安全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3、要建立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监管法规,提高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我国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很多生产经营企业“小”而“散”,普遍缺乏维护质量安全的先进技术和法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保障食品安全的

根本途径还得从加强法治入手,坚持用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最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千差万别的企业行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市场秩序。要抓紧制定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地方性法规,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4、要坚持重典治“乱”,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对食品安全案件要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法律,从重从快惩罚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

二、物价上涨问题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

6.5%,创下3年来新高。

物价上涨牵动着政府和百姓的神经,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从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数据来看,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1%;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2.9%。可见,在物价涨幅上,农村高于城市,食品高于非食品。这意味着,在收入普遍偏低的农村,人们所承受的物价上涨压力要大过城市;意味着,在恩格尔系数还停留在40%左右这一高点的中国,将有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因此捉襟见肘。如何保持物价的稳定,个人认为,除了国家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以外,更需要从民生方面完善政策,健全农产品供给、流通、市场监管和中低收

入社会保障制度等。

(一)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组织好煤炭生产供应,优先保证发电用煤运输,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电力供应。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

(二)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三)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三、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但是,财富分配不均日益加剧。目前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攀升至0.5左右,超过了0.4这一世界公

认的警戒线。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

从我县来看,收入差距过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县域内部个别行业、部门之间分配差距突出。主要是金融、保险、通讯等垄断行业收入较高,是我县干部职工的3-10倍。这些部门、行业与我县干部职工收入分配差距十分明显,且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二是相邻县区之间差距大。近年来,**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工资待遇,去年人均增资150元。并逐步拉平了县乡工资,2009年拉平了县乡教师工资,2010年拉平了县乡党政人员工资。但我县与相邻的罗庄区、临沂经济开发区收入差距较大,**县干部职工的人均工资低于罗庄区、临沂经济开发区1000元以上。今年年初,全市行政区划调整,**县的黄山镇、褚墩镇划归罗庄区,干部人员工资人均上调1000元以上。工资待遇的差距,不利于我县总体竞争力的提高,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收入差距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为提高群众收入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就业,使更多劳动者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的保障性收入。加强企业经营者与普通职工间的收入关系调整,探索建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和方法,增加职工收入渠道。加强税收调节,做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规范分

配秩序,控制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

大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调查问卷

生物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社会热点问题作文

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调查问卷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之二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之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