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时间计算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05 08:35:3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略阳县仙台坝镇中心小学 章红艳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的第

4、8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游戏引入。

1、谜语:矮个儿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个儿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生:猜出谜底后,提问:

“矮个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很快答出来。

师:看来同学们记得不错,再来看这些: 口答: 1时=( )分 1分=( )秒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在上课开始,设计一挑战生成问题,一方面复习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教学例1(课件出示):2时=( )分

(1) 教师: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回答得很出色。刚才我们知道了2时=120分,那大家想一想,

3时=( )分 4分=( )秒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指生回答,并说说想法。

(2) 教师小结: 同学们真棒!刚才我们知道时和分之间、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由时转换为分,(几时)就有(几个60分),由分转换为秒,(几分)就有(几个60秒)。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交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时间吗?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

还是集体力量大,大家想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表现的真棒!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探索交流中,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谁能说一说自己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算一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经过的时间。

同学们,请合理安排时间,记住你们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以后上学可不要迟到啊!同学们,你们的好朋友丽丽去购物,好像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2、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题。(课件出示)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解答吗?

同学们,快乐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抢答竞赛,好不好?

3、考考你(课件出示):

教师先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说出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同学们,你们想去光明小学参观吗?想了解他们在校情况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4、(课件出示)这是光明小学作息时间表,你能解答问题吗? (设计意图:巩固环节设计了基本-变式-提高三类题目,并且还设计了趣味、竞赛等题目,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现在是几时几分?这节课上了多长时间?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七、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时 间 的 计 算

3时 =(180 )分 45 – 30 = 15分

4分 =(240 )秒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教学反思:学习经过时间的计算这节课时,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上课的时间引入课题,接着问一节课40分钟,什么时候下课呢?学生因为是熟悉很快说出来,然后给出两个时刻,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计算经过时间要形成了一定的格式,练习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指出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说出该节目开始播放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按照由易到难的过程分别提出4个关于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有目地的先解决整时段时间计算,可有利用减法

计算,也可以推算,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

但在这节课上,我也感到有点困惑,如果停留在只让学生感悟经过时间的推算,不让学生形成固定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估计作业中的错误率会很高,特别是差生,缺失了方法会无从下手,特别是碰到

分段计算经过时间会更棘手,如果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后,所有的经过时间都套用这一公式去算的话又显得太呆板。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既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我想学生的学具应该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感悟出经过时间就是分针和时针在钟面走过的一段时间,然后得出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有些题目,如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小时借1小时再减,再用这方法比较麻烦,最后还是决定让学生改过来,列成几时几分-几时几分的算式,对此我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纠正,发现这样列式之后学生容易理解,正确率也有所提高。 只是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教师也只能对这部分内容,特别是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更

多的练习,讲解。

推荐第2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减法验算的基本方法。

2、激励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计算和检查的好习惯,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创设情境,以同学们喜欢看的动画片为题引出问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2.解决问题 3.说出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例1: 1) 2011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1)提问:怎样列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减起 (2) 先独立计算 ,再小组交流

(3)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435-86= 竖式计算

(1) 提问:怎样列竖式计算 (2)先独立探究,在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方法

(4)总结: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一。

三、巩固练习

1 .夺红旗(竖式计算)

2、家用电器搞促销活动。降价后买电扇少花了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435 43586 113 349

推荐第3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台江县城关一小

刘显忠

一、教学内容:第62页的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通过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及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时间的计算,了解经过时间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向学生渗透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及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钟表模型)谈话引入:

(1)认识时钟: 1小时=( )分钟

1分钟=( )秒

(2)教学例1: 2小时=( )分钟

3分钟=( )秒

你是怎么想的?

2、引入新课(出示拨好的时钟)

问:(1)能读出是什么时间吗?(板书:上课的时间) (2)正常的一节课要上多少时间呀?(板书:40分钟) (3)大家想一想几点钟才下课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钟表模型,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二)自主探索

形成算法

1、拨时钟(让生拨出7:30分、7:45分)

7:30分这是老师从家出发的时间,7:45分是老师到学校的时间,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我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时间?

2、教学例2。

(1)小组合作计算“7:30-7:45”的这段时间的长短。 (2)交流汇报算法。

3、得出求某一段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要计算经过了某一段时间,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1)先读出或写出开始的时刻,再读出(或写出)结束的时刻,然后把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2)先看开始时间的分针、时针,结束时候的分针、时针看看走过了几大格几小格,然后根据1大格,1小格表示的时间,再算出这段经过的时间。 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同学生们,你喜欢用哪一种呢?

(三)、巩固知识

实践应用

(1)从7:00分到7:50分,经过(

)分。

(2)从8:40分到9:00分,经过(

)分。这一题你是怎样算的?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的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因为9:00我可以看作8:60,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是8时多,所以计算方法是:60分-40分=20分)

(3)指生说说从家出发和到校的时间,并帮助解决经过了多少时间才到校? (4)指生说说放学的时间和到家的时间,并帮助解决经过了多少时间才到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巩固练习,培养学生从所提供的资料中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掌握求某段时间经过的计算方法。建立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的,反过来数学知识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四)、补充练习

9:50到10:10经过了(

)分钟。

六、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10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七、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1小时=()分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所用时间

1分钟=()秒

7:30

7:45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所用时间 2小时=( )分钟

7:00

7:50

3分钟=( )秒

8:40

9:00

看钟表、数一数

推荐第4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板书:

时间的计算 2时= (

)分 4分= (

)秒 180秒=(

)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2时=(

)分

(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 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

)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 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计算

5分=(

)秒

2时=(

)分

120秒=(

)分

300分=(

)时

1小时20分=(

)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推荐第5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钟面模型、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游戏引入

1、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生:钟表)

2、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时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

3、学生介绍钟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导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解决问题。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生1:1时等于60分。 生2:1分等于60秒。

教师:那2时呢?

(2)出示学习指南

(一)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学习卡1,然后汇报交流。 (4)小组汇报交流,师总结。 生1:2时=120分

生2:1时=60分,2时就是2个60分,就是120分。 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2)提出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出示学习指南

(二)

(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学习卡2,然后汇报展示。 (5)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面边板演边讲解。

生1:3x5=15分

生2:45-30=15分

生3:7时45分-7时30分=15分 ......(6)师总结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不同方法,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教材62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测评,可以及时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巩固、提高和突破。)

四、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 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合理利用每一分钟,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懂的时间的宝贵,以后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板书:

时间的计算 2时=()分

学习指南

(一)

1、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认真读题,然后独立完成学习卡1。

2、小组内讨论、交流,每位同学积极参与、积极配合、认真倾听。

3、全班展示、交流,每小组选出一名组员汇报。

学习指南

(二)

1、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认真读题,组织大家集体探究,完成学习卡2。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成员积极发言,记录员记录学习成果。

3、全班展示、交流,每小组选出一名组员板演。

学习卡1 请每位同学,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答案及想法,最后全班展示。

2 时 = ( )分 4分= ( )秒

学习卡2 请小组成员根据题意,完成下面问题。先小组内集体探究,然后记录员记录答案,最后全班展示。

小明( )离家,( )到校,从家到学校用了( )。

你是怎样想的?把你想的过程写在下面。

练习卡

1、

、一列火车本应 11 : 20 到达,现在要晚点 25 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营业时间 早 9 : 00 开门 晚 8 : 00 关门

哎,才 8 : 40,我 还要等多久呢?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第二小学 苏会

《时间的计算》是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五单元时、分、秒钟,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是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难点是能正确地进行时间的计算,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上学时间为依据,借助钟面帮助学生理解两个不同时间的计算。这样不仅巩固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计算的方法。其实不少学生早已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归纳出计算的方法。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开始用猜谜语的游戏作为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铺路石。并通过让学生介绍钟表进一步加深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并很自然地过渡到复习旧知识里。紧接着抛出问题:2时等于多少分?4分等于多少秒?完成学习卡1,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然后充分的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出2时等于120分,4分等于240秒的计算方法。

2、例2为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情境,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我让学生以充分地讨论,集思广益,想出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完成学习卡2,看看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教师在根据小组的汇报,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回答和思想上的闪光点,进一步拓展,或给于肯定和评价,从而使课堂更具生命活力。

3、教学完后让学生做练习卡,让他们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根据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4、最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并告诉他 们要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方面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多的给予我宝贵意见,我一定会虚心的接受,更好的去完善自己。谢谢!

推荐第6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 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城南社区完小

李霞

教学内容:教材62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能掌握换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1、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师演示钟面,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4、导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然后汇报交流:2时=(120)分 (3)师生小结。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2)提出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3、请1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中的第

1、2题。

2、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3、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25分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多长时间?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推荐第7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选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刷牙需要2( )。

(2)小红系红领巾用了16( )。

(3)课间休息10( )。

(4)爸爸每天工作8( )。

5、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 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 )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P63页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

2、完成P63-64页第

4、5题。

(1)学生独立计算经过的时间。

(2)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3、完成P64页第6题。(1)学生先估计,填空。

(2)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验证,再填上实际需要的时间。

4、完成P66页第9题。(1)多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

(2)在课本上完成66页表格。

四、实践应用

1、在书上完成P65第8题。

(1)出示光明小学作息时间表,读时间表。

(2)分小组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3)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提出的问题。

2、完成P64第7题。

(1)说一说你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有哪些?

(2)回家后想办法把它们的开始和结束时刻都记录下来。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从一开始用猜谜语的游戏作为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铺路石。并从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并很自然地过渡到复习旧知识里。紧接着抛出问题:1时等于多少分?充分地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出2时等于120分的计算方法。例2为学生生活中所熟知的情境,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以充分地讨论,集思广益,想出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教学完后让学生做练习题,使他们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要懂得珍惜时间。

本节课中学生在解题中缺乏对记时法的互换的认识,时间段的计算同一记时计算还可以,但含转化的时间计算须反复训练。

推荐第8篇:《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俞国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

(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即: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4.检验结果,回顾反思。

教师:怎样知道你解答得对不对呢?回忆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计算经过时间时都用到了 哪些方法?

教师: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更方便快捷?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思考时,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分析和解答,对不同的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都予以呈现和肯定,并通过比较和分析进行必要的优化,凸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的理念。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

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横跨两天,用分段计算思考比较容易。 2.练习十八第4题。

(1)春风饭店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 到晚上 。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理解题意,知道营业牌上用的是24时计时法。一天的营业时间=上午的营业时间+下午的营业时间。 3.填一填。

(1)两个剧场上午共放映( )场,下午共放映( )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

(3)小龙下午3时买当天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

4.同学们看表演。

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为什么?

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中的问题与书本上的数学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题、理解、分析的过程中,会主动地调用相关知识去解答,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巩固。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有效发展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推荐第9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学习《时间的计算》这节课时,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上课的时间引入课题,接着问一节课40分钟,什么时候下课呢?学生因为是熟悉很快说出来,然后给出两个时刻,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计算经过时间要形成了一定的格式,练习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指出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说出该节目开始播放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按照由易到难的过程分别提出4个关于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有目地的先解决整时段时间计算,可有利用减法计算,也可以推算,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既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我想学生的学具应该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感悟出经过时间就是分针和时针在钟面走过的一段时间,然后得出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有些题目,如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小时借1小时再减,再用这方法比较麻烦,最后还是决定让学生改过来,列成几时几分-几时几分的算式,对此我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纠正,学生容易理解,正确率也有所提高。

只是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教师也只能对这部分内容,特别是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更多的练习,讲解。

推荐第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钟面模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 1时等于( )分 1分等于( )秒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1时 = ( )分 1分 = ()秒 5时 = ( )分 180分=( )时 120秒=( )分 240分=( )时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嘴优化的方法。(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2、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3、63页的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

4、64页的第5题,师生共同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5、65页的第8题,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总结。

四、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第11篇: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一课时)

——执教教师:李桂英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的过程。

2、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天完成某种事情经过的时间,感受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他人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的过程,计算某件事情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1、理解时刻与时间的不同。

2、计算同一天内完成某种事情经过的时间。教学准备:小黑板,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复习:用另一种计时法表示下列时间。①妈妈早晨9:00上班。

②中央台“焦点访谈”从19:35开始。

③黄土梁子农村信用社的春季开门时间为8:00,关门时间为16:00。

2、情境导入:同学们,根据复习题,你能算出“在春季里,黄土梁子农村信用社开门多长时间?”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读题了解题意,区分时刻与时间的不同。

①提示:你觉得问题中的时间与我们以前我们说的“开门时间是8:00”中的时间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②明确时刻指的是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候,而时间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2、探究计算时间的方法 ①根据你的理解试着计算一下 ②组内交流你的计算方法,并互相评议 ③全班交流与评价 预设:

A、直观演示法:利用钟表模型逐个小时地数,得出结果 B、数手指法:利用手指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数,得出结果。 C、笔算法:16时-8时=8小时

3、形成数学模型。

提问:我们如何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学生总结:结束的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4、关于简单的经过的时间计算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基础训练:

把复习题增加条件:YY的爸爸是开门后2个小时后进门,他是什么时候进入信用社的?

2、强化训练:

①“妈妈喊小红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只听妈妈说小红大约做了40分钟的作业,小红在动画片18:30开始时正好做完,请问小红几点做的作业?(考查借1当60)

②完成教师发的练习题。 ⑴一星期有多少个小时?

⑵张军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张军上班时间为多长? ⑶平泉街的邮筒每天取4次信,上午8:30第一次取信,每隔3小时取一次信:每一次聚集时间(

),每二次取信时间(

),每三次取信时间(

),第四次取信时间(

)。

3、拓展练习:一辆车以每分钟2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上午10:45出发,下午4:40到达,问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1、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评价自己的表现(你学会了吗?你积极思考了吗?你与同伴互相合作了吗?你积极举手发言了吗„„)你想从哪些方面努力?

第12篇:时间的换算和计算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3. 教学用具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师:(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示课件,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小组讨论。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3时,1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教学第4页例1: 课件出示例1 2时=( )分 1时=( )分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师:一时是60分,3时呢? 1分是60秒,2分呢?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3时=(180)分 2分=(120)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出示课件图片

师:这是哪里?对,北京的故宫。现在我们来到了北京故宫,我游览了两个小时了,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指名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附答案: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 师: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 教学第5页例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师:同学们真棒! 出示课件图片

师:现在是10:30分,电影10:45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

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 15个小格是15分。 45-30=15(分)

小结: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3、课堂练习

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附答案:10 15 40 10 10 在括号里填“﹤”“﹥”“=”。

附答案:

3、巩固提升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附答案:45 填上合适的单位。

附答案:

同学们,现在是2:40,我是2:00去游乐场的,你知道我玩了多长时间吗?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我算算吗?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师:晚点25分钟是什么意思?

在9:15 的基础上再过25分钟才能到达。 附答案:9:40到

课堂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1)、我学会时间单位的转换。 (2)、我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板书 时间的计算 1时=60分 2时=( )分

2=120分 想:2时就是2个60分,即60×

7时45分

想:分针从6到9走了三大格,所以是15分钟

第13篇:《5时、分、秒》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钟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口答: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2、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一圈是( )分。

3、1时=( )分

1分=( )秒

二 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出示例1:

(2)老师提问;谁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1时是60分,所以2时是60加60,也就是120分。所以2时是120分。)

老师板书:2时=120分

(3)练习:3分=( )秒,你是怎样想的?

(1分是60秒,3分就是60加点60再加60,也就是180秒,所以3分等于180秒)

2、学习例2。

(1)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几点离家,几点到校?(小明7:30离校,7:45到校。)

(2)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你是怎样算的?

独立完成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每大格是5分,所以一共是15分;也可以这样想:45减30,也就是15分。)

三、巩固练习:

1、3时=(

)分,4分=(

)秒

2、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9:00开门,晚8:00开门,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

师问:你能帮助小红计算一下,还要等多久呢?

用钟表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从8:40到9:00要经过多长时间。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四第2题。

2、练习十四第4题。

3、练习十四第5题。

4、练习十四第3题。

五、思维训练:

1、体育课上跑400米,小强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小力比小强多用了多少秒?

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学校,应该在几时几分前从家出发?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用2分28秒,小刚用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时间换算和简单的时间经过的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和很好地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第14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杜银霞

三年级数学上册

《时间的计算》教学方案

设计者:杜银霞

单位:八岗办事处蔡庄坡小学

《时间的计算》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时、分、秒 课时:共三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杜银霞/八岗办事处蔡庄坡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2)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上学事件,让孩子容易接受,并且积极参与探索自己上学所经历的时间长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已经对时、分、秒有了初步认识,对时间的简单计算有一定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能够掌握,个别学生需要同学和老师帮助。

目标

1、通过结合具体情境探究,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经历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的理解,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引导,归纳总结计算时间的方法。

3、通过对时间的计算,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思考并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问题是: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完成目标一)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完成目标二)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2、小结

3、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完成目标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15篇: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时刻和经过的时间,会独立计算出某一时刻或经过的时间。

2、使学生直观了解和辨别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关系。

3、学会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2.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能够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 通过计算,能够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它们的进率是多少?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要知道具体的时间,你能来说说吗?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计算从某一时刻经过一段时间到某一时刻的方法 媒体展示:情景引入

小丁丁的班级组织去上海动物园郊游,小丁丁和同学们约好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小丁丁早晨7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3分,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小组讨论) 交流计算结果,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l 画时间线段图算 l 列竖式算 l 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⑴ 方法一: 画图计算

首先在线段图上标出整时,再把首尾时间段标出来。

⑵ 方法二: 列竖式算:

因为从零时到7时48分经过了7小时48分,再过1小时23分后,所以我们可以用7小时38分+1小时23分就可以得出小丁丁到达动物园的时间。

答: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⑶ 思考:(这里为什么把71分改成11分,而把8时又改成9时呢?) 生:因为1小时只有60分钟,所以不可能是71分,必须改为11分,另外满60分就是1小时,因此要把8时改成9时。 ⑷ 算一算:

l 电影《海底世界》片长58分钟,如果上午10时25分开始放映,几时几分放映结束? 画图计算:

l 同学们从上午9时17分开始爬山,1小时38分后到达山顶,到达山顶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画图计算:

汇报交流

小结:这两题都是求后一个时间点(也就是时刻),只要把前一个时间点加经过时间段就可以求出后一个时间点了。

2.探究二 计算从某一时刻到某一时刻经过了多少时间的方法

⑴ 出示:小丁丁上午9时28分进入动物园,当天上午11时09分走出动物园。小丁丁在动物园里参观了多长时间?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算?(小组讨论) (尝试练习) ⑵ 汇报交流

画图计算:

⑶ 思考;(这里为什么把09分改成69分,而把11时又改成10时呢?) ⑷ 模仿练习:

教师应强调竖式计算的方法。

l 小丁丁跑800米用了6分24秒,小胖跑800米用了5分45秒,两人跑800米相差多少时间?

l 15时44分从上海开出的火车,于当日18时40分到达南京,这列火车一路上花了几小时几分?

第2题的两个时刻都用了什么计时法?(24时记时法?) 小结:这两题求的都是经过的时间段,通过前后两个时间点(也就是时刻)来求出经过的时间段。计算时间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计算方法合理,不同形式都可以。

l 小民从早上8时40分出发经过8小时40分到达旅游目的地,这时是几时几分?

这里的8小时40分和8时40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三、课内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用) 练习一 填空

l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画图计算或竖式计算时,可以逐步引导的学生逐步转换为横式计算。

l 提醒学生在横式计算时,要向平时的计算一样,注意进位和退位。 1.小亚早上6时45分出门,7时就可到达学校,她路上要花的时间是(

)。

7小时-6小时45分=15分

2.小胖每天要花55分钟来做作业,如果他从下午4时15分开始,做到下午(

)才能结束。

4小时15分+55分=5小时10分

3.小巧星期天上午10时24分到达外婆家,如果路上用了1小时32分,那她是(

)出门的

10小时24分-1小时32分=8小时52分 练习二

1.小胖和同学们约好上午10时30分到和平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4》,小胖早晨8时45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0分,小胖是何时到达电影院的?他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几分钟?

8小时45分+1小时20分=10小时05分 10小时30分-10小时05分=25分

答:小胖是10时05分到达电影院的,他比预定时间提前了25分钟。 2.乘长途汽车从上海到杭州需1小时35分,那么如果要在下午1时10分到达杭州的话,必须乘上午什么时刻的长途汽车出发才来得及? 下午1小时10分=13小时10分

13小时10分-1小时35分=11小时35分

答:必须乘上午11时35分的长途汽车出发才来得及。

3.两辆摩托车在早上10时18分,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行驶,已知它们的车速分别为45千米/时和55千米/时,要到什么时候它们才能相距220千米呢? 220÷(45+55) =220÷100 =2.2(小时) 2.2小时=2小时12分 10小时18分+2小时12分=12小时30分 答:要到12时30分它们才能相距220千米。

4.小巧每天早上7:15从家出发,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走到学校上学,一天,小巧到校5分钟后,突然发现忘了带文具,立即返回,此时是7:35,那么小巧家到学校到底有多远的路程呢? 7小时35分-5分=7小时30分 7小时30分-7小时15分=15分 80×15=1200(米) 答:小巧家到学校有1200米。

练习三

1.上海与北京之间的铁路线全长1463千米,上海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19时21分出发,次日早上7时19分到达北京,这列火车路上共行驶了多少时间?如果列车因特殊原因误点1小时16分,那么列车实际到达北京是上午几时几分? 次日7小时19分=31小时19分

31小时19分-19小时21分=11小时58分 7小时19分+1小时16分=8小时35分

2.电影《哈利波特》片长128分钟,和平电影院打算从上午8时开始放映,两场之间相隔22分钟,请你根据这些信息完成下表

(用24时记时法表示)

请你推算一下,最后一场放映结束时应该是(

) 128分=2小时08分 20小时30分+2小时08分=22小时38分

课堂小结

四、课后总结:

计算时间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弄清“时间点”(时刻)和“时间段”的关系。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练习册P80

第16篇:计算教学设计

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吕彦宁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

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

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

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15+5×(1-0.5),错误地算成20×(1-0.5)。

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

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1、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

再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说出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

2、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3、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

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 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

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5、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

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第17篇:计算教学设计

《谁打电话时间长》教学设计

马泉办渭店小学 夏银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7-9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2、过程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法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教学思想,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认识小数除法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难点:商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和探究,在小组合作中发现计算方法的注意点,并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来发现计算方法的注意点,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总结出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课件出示题目

1、4800÷600= 28÷7=

480÷60= 280÷70= 48÷6= 2800÷700=

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上面的答案。

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情境激趣,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数学问题。(1)学生找出数学信息:笑笑打国内长途,每分钟0.3元,共花5.1元;淘气打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共花54元。 (2)提出数学问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2、先估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①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②分组汇报估算过程;

③评价和鼓励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 国际长途每分7.2元,大约是国内长途每分0.3元的二十几倍,如果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的时间相同,那淘气的电话费总价应该是笑笑电话费的二十几倍,但是54元大约是5.1元的10倍,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② 5.1大约有十几个0.3,那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十几分钟,而54里没有10个7.2,那么淘气打电话的时间一定不到10分钟,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3、列出算式,解决问题。5.1÷0.3= 54÷7.2=

质疑: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算式除数是小数)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试算5.1÷0.3,并汇报。 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①把除数0.3变成整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变成51,被除数的变化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51÷3=17(分)?

②把0.3元化成3角,5.1元化成51角,变成了51÷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51÷3=17(分)

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同,找出相同点: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除数变成整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除尘,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2)小组讨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展示。 合作交流:

① 除数的小数点是怎样变化的? ②被除数的小数点又是怎样变化的? ③ 怎样计算?

(3)小组展示竖式计算方法。

5、应用算法,明晰算理。竖式计算54÷7.2= (分)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检查。

三、完成导学案中当堂检测。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教材第8页试一试。

3、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4、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7题。【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谁打电话时间长

笑笑打电话的时间:5.1÷0.3=17(分)

淘气打电话的时间:54÷7.2=7.5(分)

答: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17分。 答:淘气打电话的时间是7.5分。

第18篇:计算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

六、板书设计:

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华7:00---8:00从家到学校。 花了1小时

方法:(1)推算 (2)减法计算

第19篇: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二十四时计时法

2、学会简单的计算时间

3、学会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

会认读写二十四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时间,养成良好作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出示厦门到金华的火车票,看发车时间,告诉他途中要行使19个小时,提出问题,要几点去接才不会错过。

二、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

时钟采用十二时计时法,他把全天分成上午12小时和下午12小时。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12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午,时针转2圈。

与12时计时法对应的还有24时计时法。按照这种计时法,一天24小时,下午二时就是14时。出示24时计时法的图片。

出示二十四时计时法与十二时辰对照表。读一读

三、学习计算时间 出示例一 假日旅游团11时30分出发,及导游介绍,去风景区要1小时50分钟。估计是什时候能到? 出示例二

王大哥上午7时上班,中午12时下班,下午3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他一天工作时间有多长? 间隔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出示例三

李大姐坐火车去省城,晚上23:36上车,第二天上午9:50到站,请问她坐火车总共花了多长时间?

第一天花的时间+第二天花的时间=总共花的时间、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时间的计算,课后大家算一算自己的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娱乐时间。希望今天的课对大家有帮助。

第20篇: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坡头一小

张静静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我有以下几点困惑: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而书本P62上的2时=(

)分却没有这样的区分。

2、另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

3、“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很疑惑。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没有问题,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4:20~5:00、4: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思维好的同学能够掌握,其他同学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都是木然。如何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懂呢?我把这一知识结合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每天算一算如做作业所用的时间、在校的时间等。

时间计算 教学设计
《时间计算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