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1 12:04:2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

2014年12月8日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014年12月8日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课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教学中除了重点的字词以外,更要让学生明白“美丽”的深层含义。

设计理念:

以文本语言为依托,以自读自悟为基础,小组合作交流为窗口,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多角度、多层次感悟居里夫人的“多维美丽”,同享对话情趣和阅读乐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篇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选取了最典型的几个事例,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因而,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虽然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但是相信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是能够理解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精神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埃、伦\"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五、教学难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准备:

1.教师认真阅读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悼念玛丽·居里》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本课生字、

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居里夫人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质疑\"美丽\"(5分钟

)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美丽\"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课伊始,疑已设,引导学生有主旨地进入整篇课文的学习。

二、初识\"美丽\"(5分钟

)

1.自由练习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2、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抓住关键信息进行交流,对居里夫人有大致了解即可)

3.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已对居里夫人有了初步了解,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课文的描述中,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沿着\"美丽\"去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她的美丽首先表现在哪里?

找到描写外貌的语句,体会外表美: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的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

“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朗读,重点抓住\"定格\"品析: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定格\"这个词语,\"定格\"是什么意思?

“定格”就是一个活的画面,一个动的画面骤然停止,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这句话中是指什么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定格\"回顾全段,把握本段的主旨。)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抓住要点进行赏析,对于居里夫人的外貌美,学生一读就懂,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看到作者的高超写法--\"定格\"一词统领了整段话,既强调了其外貌的美丽,也在含蓄指出这项发现的伟大之举!)

过渡:居里夫人的外貌的确很美,但是,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论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美丽的外表无法延续百年,文中所表达的是听任历史风雨如何洗涤却并不减损的美丽,这跨越百年的\"美丽\"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美丽,让我们静心读书,去感受那份永恒的美丽。

三、解读\"美丽\":(20分钟

)

(一)发现\"美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3、4段,在这些段落的描写中你发现了哪些语句能再现居里夫人的\"美丽\"?(学生阅读圈划、批注)

(二)解读\"美丽\":

1、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在字里行间去寻找一份持久的\"美丽\"!

2、交流汇报:(抓住重点品析,渗透学法)

(1)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2)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3)\"……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4)\"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

认真阅读这些话,你认为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哪一个词或哪句话?(这里不要求有固定答案,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借助一个关键词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居里夫人勇于探索,忘我献身的执著。)

四、升华\"美丽\":(5分钟

)

过渡:刚才,大家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品析,让我们看到了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份对于科学的执著追求,是一种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请大家再认真阅读

5、6段,相信我们会对居里夫人的美丽有更深的认识!

(一)自由阅读

5、6两段,抓住文中的数字谈谈感受。

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两次诺贝尔奖--67岁离开人世,6岁女儿的玩具

看着这些数据,你最想说什么?

A、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这里要注意联系上文\"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一起感受居里夫人的贡献之大!

B、居里夫人淡泊名利

抓住\"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来初步体会,尤其要联系全文最后一段:\"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二)补充资料,升华\"美丽\":

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这样告诉大家--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这样告诉大家--

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此时,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那美丽的容颜,那执著的追求,那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她的美丽还在于。

(设计意图:抓住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对待名利的态度的明显对比,让学生感受这种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同样也是一种美丽。)

五、定义\"美丽\"(5分钟

)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如果现在请你给\"美丽\"下个定义,你会怎样写呢?示例:

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

对于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永久的美丽!

美丽是邓稼先用一生的精力研究出来的航天之路。

(学生写,教师巡视)

美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美好的品德,执著的追求,淡泊名利,服务社会,只有这种美才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才能成就一份跨越百年的美丽 (出示课题)。 板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

作学术报告:美丽的形象 伟大的成就

跨越百年的美丽 :探索发现镭——艰苦的研究

面对名利:淡泊名利 忘我精神

教学反思:

推荐第2篇:语文学科渗透教学设计

语文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猫的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分为两部分:先讲猫的性格古怪,从三方面加以具体说明。第一方面写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第二方面写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第三方面写猫既胆小又勇猛。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动物都有深深的喜爱之情,也学习过许多写小动物的文章,知道写小动物要抓住外形和性格特点。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作者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巩固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枝折花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探究,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设计理念: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师生在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必定产生个性化结果。教学中,教师力求创设多种情境,带领学生经历多种体验,从而读出真情、悟出真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

出示课件:猫活动的可爱画面。

2、

学生交流感受,揭示课题。

二、品味赏读,理解“古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找出自己认为猫性格很古怪的地方。

2、全班交流,提炼要点。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吭

胆小

勇猛

3、学生自由品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的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时的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法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这个词语之妙。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应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确实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赏读第

2、3自然段。

2 (1)自己有滋味地读读第

2、3自然段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边读边想想哪儿好,然后交流感受。

(2)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重点词语的句子。

(3)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写说结合,拓展学习

1、教师再次出示小猫各种动作的图片,并出示小练笔提示:

猫的性格古怪。

它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

2、学生汇报自己所写所感。

四、阶段小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人有百性,这猫也有百性!老舍先生家的这只猫真是古怪至极,但我们又分明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并不古怪的东西在涌动,那就是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下节课我们接着读。

2、布置作业:

古怪、老实、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温柔可亲、变化多端、勇猛,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吭 胆小

勇猛

推荐第3篇:学科教学语文

辽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汉语与写作历年真题 2010年真题

基础知识(每题20分,共80分)

1、简述普通话有哪些主要音变规律

2、举例简述汉字有哪些造字法

3、举例简述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同与异

4、举例简述汉语有哪些语法特点

一、作文(70分

围绕语文教育或学习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

2011年真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0分,共80分)

1、举例简述普通话有哪些音变规律

2、举例简述偏旁与部首的关系

3、举例简述同义词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举例简述连谓句与兼语句的同与异

二、作文(写1000字左右,共70分)

以“初中语文应重视语法教学”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012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声调

2、词类

3、反切

4、正义

5、记叙

二、简答(每个7分,共35分)

1、怎样认识共同语和方言的联系

2、成语有什么特点

3、怎样理解古音通假

4、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5、确定文章主题应主要依据哪些原则(属于写作)

三、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每题2分,共20分)

1、收拾好

2、收拾床

3、有人研究

4、有事研究

5、觉得口渴

6、累得口渴

7、让她参加

8、让他批评了一顿

9、准备做饭

10、进屋做饭

四、指出下列部首的意义范畴,并举例说明(每题2分,共20分)

1、

2、门部

3、巾部

4、足部

5、弓部

6、具部

7、士部

8、大部

9、子部

10、又部

五、短文翻译(共20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以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攀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六、作文(30分)

生活i本身就像一张网,有亲情之网,也有仇恨之网;有互助之网,也有破坏之网;有善良之网,也有罪恶之网;有幸福之网,也有痛苦之网。就这样密密麻麻,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种复杂多样的图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无法割舍的紧密联系,谁也不可能摆脱其或者超脱这种生存状态。

请以“网”为中心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字数不少于800字。

推荐第4篇: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伤仲永》

执教:乐山镇乐山中学

何帮霞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及文言词活用。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重点:

①了解\"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

1、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教学课时:2课时(本教案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文言词汇

2、翻译句子

二、研读赏析:

(在第一节课时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和研读课文。)

1、学生朗读

1、2段,然后请一位同学复述第

1、2段的内容。

2、思考:课文写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生思考并回答)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3、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4、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①这一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②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③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三、语言表达训练与课文拓展思考。

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引发思考。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师:是啊,方仲永那么聪明,然而最终却“泯然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第九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然而他的权利和义务何在呢?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师:的确,方仲永的父亲为了眼前的名誉和利益就不让小小年龄的方仲永上学,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他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第五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为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而感到幸福,方仲永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如果他生活在今天,他还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而在那个年代,他没有得到法制的保护,只能沦落为时代的牺牲品。

四、课堂总结:

从本篇文章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明白以下两点:

1、一个人要想成才,除了先天的努力,还离不开后天的培养;

2、让学生明白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有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让自己能学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推荐第5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课 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B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不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这有助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本“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我觉得过程清楚、明白,便于操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方便“教”,利于“学”。

推荐第6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结合课文内容,从如下几个方面相机渗透。

一、激爱国之情。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不负人民之托,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他知难而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原计划提早两年完成了修筑任务,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教学时,我结合这一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二、树民族之魂。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教学时,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我抓住了这个火候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三、指做人之道。《小学教育学》指出:‚榜样教育又称示范教育,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应少年儿童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学时,我抓住詹天佑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勘测线路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教育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教育学生学习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教育学生具有踏实肯干,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四、立创造之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奇迹。然而,小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创造的志向。詹天佑在当时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在开凿隧道中,结合实际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从而提高了工效;为了使火车爬上陡峭的山坡,他又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詹天佑非凡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我帮詹天佑想办法‛的专题讨论,让大家开动脑筋,充分发表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创造意识,使得为四化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奇迹的远大志向播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0一三年四月三日

推荐第7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征文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征文

朋 友

——话题作文课

萧山区新围小学 黄 芳

【整体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有以下描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根据调查,小学生普遍感到的“作文难”,首先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 ,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而《语文课程标准》则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就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要求。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修改能力、扩展作文内容诸方面解决“作文难”的难题,使学生喜欢作文,主动练笔,开拓写作的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永远是教育的真理。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只要哪一次作文课老师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就能讲出真话,道出真情,作文也写得有血有肉,不再干巴巴的了。

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通过谈话导入正题,激励起学生对过往的回忆,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习作完成时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参与修改,学生在朗读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产生下次作文的兴趣,使外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又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设计时,要学生开展辩说“朋友间需要讲‘哥们义气’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能展开想象,围绕“朋友”的话题,写一件事,基本做到意思连贯,语句通顺。(下限目标)

2、能有条理的围绕“朋友”的话题,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反映朋友的某一特点,内 容具体,感情真挚,作文中有好词好句,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上限目标)

【说明】随着年段的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也逐年提高。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而且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话题作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又根据班主任工作经验,六年级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易在这个年龄段,结交各色朋友,但假如朋友没选择好,又易出现问题的情况。因此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朋友”,使学生在习作中既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又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习作中辨别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可以结交的好朋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完成本次习作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这次习作,主要让学生通过“说、辩、写、评”四个步骤,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能力强的学生能通

过外貌、语言、行动等,细致的反映朋友的某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题目:朋友

师:“朋友”,这是多么迷人的字眼。朋友是你生日时送给你精致礼物并不署名,却

能一下子就被猜到的人;朋友是你一个星期和你赌气没跟你说话却仍然让你觉得是朋友的人;朋友是相聚时从容,分手时淡然,只把关爱深藏在心底的人„„

你觉得“朋友”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看法。 生1:朋友是需要帮助时主动伸手帮你的人; 生2:朋友是心情不好时主动安慰你的人; 生3:朋友是你犯了错误时提出要你改正的人 „„

设计意图:创设宽松的氛围,通过有主题的自由谈话,引发学生的兴趣。其实到了

五、六年级随着学生逐步的迈入第二生长发育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已经非常注重自己的交友,他们对‚朋友‛的定义,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由这样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正题,为后面内容的开展设下铺垫。

(二)、回忆往事

1、过渡:大家对朋友的注解真多,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 的朋友。

2、你最想来聊哪一个朋友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我想说说我的邻居,他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玩到大,我们是好朋友! 生2:我想说说我的小表姐,她和我差不多年纪,可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多了,她经 常指导我学习,她是我的“小老师”。

生3: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她的个子高高的,留着短发。胖胖的脸红扑扑的,

大眼睛,闪着天真纯洁的光。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她性格开朗。喜欢笑也喜欢逗别人笑。猜猜她是谁?

„„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大家都泛泛而谈的基础,逐步缩小关注框,把刚才对朋友的见解定义到具体的朋友上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为后面环节的展开准备。并且通过大家的交流,扩大一些学生的思路。

另外通过猜一猜的环节,调动学生的兴趣。虽说是

五、六年级的孩子,可是爱玩的天性还是一点都没变。你说我猜,我讲你猜,我想,连平时最懒于作文的学生,也可能会饶有兴趣的站起来描述自己的好朋友。 过渡:刚才我们的同学描绘了自己朋友的外貌特点、性格特征,让我们来猜一猜班上的同学还是容易的,但假如是你的邻居、亲戚那就难了!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能把你的朋友介绍得清楚些,让我们也能认识他,跟他结为朋友吗?

3、师:那么你的朋友有什么特点?能通过

一、两件事来体现吗?

(自由练说,指名说。事要体现特点,扩大范围说,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4、过渡:刚才通过大家的说,我们初步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可是我们对他们的印

象不深,假如现在要我们勾勒一下你的朋友,我看画出来的准是个大怪物。那要怎样我们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你的朋友呢?除了说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还要把人物在事件中的行动、语言写具体,还可以像刚才的“猜一猜”那样,对你朋友做一番外貌的描述。

(自己练说,四人小组互说。教师巡回指导。)

6、师:愿意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的,请你比较详细的说说你的朋友,让我们认识他!(指名说,围绕朋友的特点,把事情说清楚。

(三)扩大范围

师:我们除了和我们的同类——人结为朋友外,我们还可以和谁结为朋友? (电脑、钢笔、字典、家里的小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似乎与文章的主题有点背道而驰,但是现在的孩子有些由

于家长的过度爱护,朋友很少;有些由于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结交朋友。这样他或许就会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另外,当你对一样事物非常的喜爱,也真的会产生深厚的情谊,一种拟人化手法的表达,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四)讨论辨析

师:刚才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其中有“好朋友”,也夹杂着一些“坏朋友”,

那什么样的朋友是我们应该结交的朋友呢?当朋友出现问题时,朋友间需要讲“哥们义气”吗?

(四人小组中辩说,说明理由;指名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基于这一理念,要学生开展辩说‚朋友间需要讲‘哥们义气’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辩说‛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辩说的过程中,教师只要适当的进行引导,就完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把六年级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易在这个年龄段,结交各色朋友,但假如朋友没选择好,又易出现问题的情况迎刃而解,少了枯燥的说教,老师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也亲切了许多。

(五)学习命题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对“朋友”这个话题拟个题目,先看老师的,《我的朋友》,大家说好不好?” “不好,这个题目太一般,不能吸引人。” “不好,这个题目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不好,这个题目太笼统,不能突出自己的朋友的特点。” “不好,不如改为《他,与我一起成长!》” “可改为《“小老师” 》” “《生活因朋友而精彩!》” “《难交的朋友》” „„

设计意图: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对学生命题的指导与辨析,力求使学生的标题范围尽量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六)学生作文

师:下面请你围绕“朋友”,选择朋友的

一、两件事,体现朋友的某一特点。写时 注意:事情要尽量写完整,抓住特点展开,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感情真挚。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动作较快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轻声朗读写好的文章,并进行修改(错别 字、病句等)。同桌均已完成的,也可同桌互相修改。

(七)交流、修改

1、选择学生习作,当堂评议、修改

师:刚才大家写得都很认真,对你的朋友很负责,你是一个好朋友!现在有谁愿意

把你的朋友再隆重的推荐给大家呢?其他同学听听,等下说说他哪写得精彩?哪儿还需给他提点建议?可以吗?特别注意点:(1)他写得事情是在介绍朋友的特点吗?(2)事情的六要素清楚吗?(3)通过他的作文,我们能认识他的朋友吗?

(师生互评,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具体剖析。)

2、扬长避短,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听了其他同学对介绍的朋友,及我们大家提得一些建议,你觉得你需要把文章 再修改一下,使你笔下的朋友成为大家都想认识的朋友吗?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评价能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 ‚闪光点‛, 互相学习,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完成一篇习作都引导学生开展评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评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评改与相互评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并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八)小结结束

师:短短的一节课,我们一下子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朋友多了好办事,看来我们

一节课的收获还真不小。但也有同学还有点遗憾——来不及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不过不要紧,把文章抄写得漂亮一些,张贴在“作文园地”中,让大家都来认识你的好朋友,最好是羡慕你哦!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课 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B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1、谈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不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这有助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本“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我觉得过程清楚、明白,便于操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方便“教”,利于“学”。

推荐第9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开江县灵岩乡中心小学 邱达官

答:A“万能”教案书写模本

课 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B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不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这有助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本“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我觉得过程清楚、明白,便于操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方便“教”,利于“学”。

推荐第10篇: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模 板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1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

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2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

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3)具体描述语句

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评价标准除了特指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对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如: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能画出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明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在填写“解决措施”栏时,应把考虑的具体内容简要地进行说明。 6.教学媒体的选择

3 (1)知识点编号

同前。 (2)学习目标

同前。

(3)媒体类型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一般常用的有:图表、照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录像(VCD)、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般情况下,媒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教学作用

指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它已在表中列出,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

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

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如阿基米德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

指媒体使用过程需要的时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9)媒体来源

包括自制、购入、库存、××资源库、网上下载等。

7.板书设计

4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内容。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一栏,整体可做为一幅板面,也可分为4幅板面,或者作为8幅投影片(只限板书内容)使用。如果需要在板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可以只用符号“×××”代替板书内容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

一、× × × × × × × 1.× × × × × (1)× × × ×

(2)× × × × × × ×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8.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5 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

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9.形成性练习

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练习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形成性练习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练习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3项要求的前提下,练习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要。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6 10.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习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本栏目应在课后及时填写。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7

第11篇:语文学科心理渗透课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心理渗透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有着健全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榜样示范、情感感染、耐心疏导、实践锻炼等多种办法,使学生及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又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语文教学主要运用三种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节课我就在综合性活动中采用情感感染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心理渗透。 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活动)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渲染气氛,然后对话导入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故事赏析,爱的含义解析。

三、小组活动展示:

(一)讲爱心故事

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二)表演生活场景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献爱心

情景一:聆听离异子女的心声 情景二: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渴望

情景三:通过图片讨论怎样关注社会角落的需要救助者

六、小结: 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也不要对他们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这样的爱才值得提倡,才是高尚的、纯洁的。只要人人都拥有这样的爱心,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八拓展

1.小组讨论并制定一次献爱心活动方案。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第12篇:苏教版第5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5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18 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教学难点:

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媒体:

教师准备:投影、小黑板。

学生准备:杂草、小稻秧和喷雾器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读生字词:

激烈 争吵 收拾 欺负 杂草 脱险 选用上面的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什么?

完成《综合性学案》中第二课时的“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设计意图]:复习时,通过读词语(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即文章的中心,为复述课文作铺垫。通过谈初读感受,可直人本课阅读话题。

二、精读点拨,凸现重点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投影出示) 合作探究

(一)

大声朗读课文

1、2自然段,说说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友情提示:

(1)我觉得这真是一群

的杂草,我是从 这几个词读出来的。

(2)面对这些杂草,小稻秧 。

小组内汇报交流。全班交流。 (1)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气势汹汹:杂草多不多?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杂草讲道理吗?野蛮吗?这就是蛮不讲理 不由分说:杂草给小稻秧说话的机会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杂草是怎样做的?这就是一拥而上 (2)演一演:小稻秧“遇险”时的情景。

学生带头饰到讲台前表演。提醒注意动作、神态。运用好“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语。

完成《综合性学案》中第二课时中“我来探究”的第2小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词语的解释上,让学生在表演中来运用动作、神态来展现这些词语的意思,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3)说说小稻秧、杂草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师生表演,体会“争吵”的激烈。

(4)理解词语“激烈”

投影出示:

激烈的( ) ( )很激烈

练习用“激烈”说话。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 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读 的主人,在反复的朗读中可以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4、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投影出示) 合作探究

(二) 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友情提示:

1.用心朗读课文的

3、4自然段,划出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和想法。

2.画出答案后,分小组交流。请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有条理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1)自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小组交流、汇报。

(2)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当毛毛雨从天上飘落下来时,有没有引起杂草的注意?你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理解“警觉地抬起头”。让学生演一演。

(3)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读自己查到的资料) (4)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5)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引导学生体会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有时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6)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7)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练习用“纷纷”说话。

纷纷

(8)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设计意图]: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9)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三、总结明理

1、读到这儿,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四、巩固案 我会写。 友情提示:

小稻秧脱险后会对喷雾器大夫说些什么呢?喷雾器大夫又会对小稻秧提些什么建议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读写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此项训练,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低年级学生敢想敢说的心理特点,启发学生想象,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除草剂

脱险

第13篇: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王家墩九年制学校:石旭琴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却、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风筝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们在放风筝过程中得情感变化,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风筝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具体写出来的。 教学方法与过程

1、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生字词。

2、学生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读出情感变化,把握课文内容。

3、假设场景,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风筝带给我们的乐趣。

4、通过着重分析、解释等让学生深入体会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猜谜语: 天上一只鸟, 用线拴得牢。 喜爱微风吹, 害怕大雨浇。

(板书课题)

童年就像一幅七彩的画卷,多姿多彩、充满乐趣。同学们一定都有许多喜欢的游戏。“那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跟大家说说你对风筝的了解或者你放风筝的那些趣事吧。风筝的样子多吗?大家说说有哪些呢,自己见过的或者可以想象。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造型各异的风筝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我会认。指名读生字,再加拼音齐读。

2、指导多音字“坊、磨、丧”

3、我会读。首先加拼音读;然后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你喜欢哪一件事?为什么喜欢?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2、做风筝。做风筝的心情如何?找出表示心情的词语。“依然”的近义词是什么?“憧憬”的意思是什么?

3、放风筝。找出描写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多读几遍。指导“地、的”的用法。

4、找风筝。找出描写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多读几遍。

五、拓展训练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幸福鸟真的被你找到了,你什么心情?会说什么?如果没有找到,你又会是什么心情?会做什么?

六、作业超市

1、写本课的生字词

2、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

3、课下收集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下节课交流。

第14篇: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却、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风筝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们在放风筝过程中得情感变化,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风筝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具体写出来的。 教学方法与过程

1、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生字词。

2、学生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读出情感变化,把握课文内容。

3、假设场景,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风筝带给我们的乐趣。

4、通过着重分析、解释等让学生深入体会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创设情境

之前我们背诵过一首古诗《村居》,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村居》,把阳春季节儿童在草地上争相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活泼可爱,读来令人欣喜。今天,我们就跟随一群小伙伴来体会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造型各异的风筝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

(1) 读准字音;

(2) 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我会认。指名读生字,再加拼音齐读。

2、指导多音字“坊、磨、丧”

3、我会读。首先加拼音读;然后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你喜欢哪一件事?为什么喜欢?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2、做风筝。做风筝的心情如何?找出表示心情的词语。“依然”的近义词是什么?“憧憬”的意思是什么?

3、放风筝。找出描写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多读几遍。指导“地、的”的用法。

4、找风筝。找出描写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多读几遍。

五、拓展训练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幸福鸟真的被你找到了,你什么心情?会说什么?如果没有找到,你又会是什么心情?会做什么?

六、作业超市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2、课下收集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下节课交流。

第15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过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详略得当、有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过春节的一两件事

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

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

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 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

主要事例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

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

客,逛

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

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

宵节)

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

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朗读了自己喜爱的段落。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新词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联系上下文记住它们的音形义。下节课我们进行听写比赛。

第16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王毅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过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详略得当、有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过春节的一两件事

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

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

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

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

主要事例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

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

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

宵节)

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

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朗读了自己喜爱的段落。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新词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联系上下文记住它们的音形义。下节课我们进行听写比赛。

第17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和学科教案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和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养花》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

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18篇:“语文学科教学改进”

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励志清新

——“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思路与策略

摘要:教学改进整体导向在学校,具体实施在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恢复学习在教学中的核心位置,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中提炼了四点有效策略:关注评价,精益求精,推动“学生立场”的评价与评价应用;关注课堂,推陈出新,推动“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多方协作,与时俱进,构建“合作共同体”的教学团队;励志清新,浸润书香,落点“教师素养修炼”。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改进;“学生立场”的评价;“学为中心”的教学;“合作共同体”的团队;“教师素养修炼”课程。 正文:

“教学改进”这个话题,于学校,于教师,都不陌生。但实践中,教师个人的教学改进效果却普遍差强人意,大多停留在表面形式变化带来的细微促动。究其根本,个中缘由较为复杂,这大概是因为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并涉及众多因素的过程。教学改进整体导向在学校,具体实施在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恢复学习在教学中的核心位置,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中提炼了四点有效策略。

策略一:关注评价,精益求精,推动“学生立场”的评价与评价应用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是都不够深入的。有的教师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却无法准确地指出不同学生“差异在哪里”;有的教师能对本班级学生的大致情况侃侃而谈,却对具体学生的具体需求不甚了解„„这些失误往往是由于教师们仅根据学生的表象作出判断,或凭借教师的经验去推断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导致教育教学的低效或者无效。因此,学生的真实需求需要科学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数据和合作的“框架式集体备课行动研究”,是我们近三年来开展“学生学科素养测评”相关数据后期运用的一种实践措施。学生测评包括配置型学业测评、问卷调查和日常观察。配置型学业测评主要采用ACTS学业水平测试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制问卷,根据数据分析归纳出学生的共性问题。日常观察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表现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学习独立性、学习持久性和认知情况。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各项指标,找出影响因素,并据此确定教学对策,开展教学设计。

学期末,教师根据学期末学生配置型学业测评后期的各项数据图表开展解读研究活动。教师对自己行课的班级学生个人及班级整体情况的报告进行分析。年级组根据各班级的具体分项分析,确立各年级下一个学期的教研突破点。学期初,教研组开展“框架式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上一期学科学习评价分析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进行聚焦式的集体备课活动。学校还将所有的教学研究资源集成册,实现学校教学资源共享。

策略二:关注课堂,推陈出新,推动“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在学校教学研究中,我们倡导“以学为中心”教学转变,倡导 “创新”主题课研究。围绕“推动课堂转型,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持续三年开展了“开课五分钟”、“晨读10分钟”“小老师上课10分钟”、“主题研究课10分钟”等系列“微课”探索,有效推进了课改步伐,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相长”氛围。教师们还根据语文学习的文本特点,践行“以简驭繁”的教学方式,建立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常规基本教学模式:记叙文教学基本模式、说明文教学基本模式、散文教学基本模式、现代诗教学基本模式、古诗教学基本模式、古文教学基本模式。“以简驭繁”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索实践,不仅给学生留下感悟、体验、回味的余地,还给学生留下了开拓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学生负担轻了,兴趣浓了,课堂更干净了。

策略三:多方协作,与时俱进,构建“合作共同体”的教学团队

为更好发挥教研系统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中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语文教研组努力转变校本研修的内容和形式,从以往单纯的学科教研转化为“课程—教学—评价”为主线的整体性教学研究,教研主体从“学校骨干”转向为“合作共同体”,研究方法从基于经验转向为基于经验和证据,研究起点从“理论导向”转向为“问题导向”。

聚焦课堂,提升质量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为建设语文组“合作共同体”,围绕提升质量这一核心任务,语文组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定时教研组活动;定时集体备课;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教师阅读讲述活动;阅读评价研讨活动;组织了各项公开课活动,如:同课异构活动、新教师见面活动、语文低段绘本研究课、语文中段课本剧指导研究课、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课,电子白板研究课,观摩全国优质课等等。

策略四:励志清新,浸润书香,落点“教师素养修炼”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落点于“教师专业视角下的教师素养修炼”。坚持两年的全校性“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行动”,语文组率先聚焦于教师的阅读素养提升。经典阅读、墨香书法等教师沙龙活动成为持续性校本教师课程,深受教师们喜爱。语文教研组创设了“明道读书会”,开展“线上图书馆”活动,将国内优秀的教育者引入读书会,联络全国优秀儿童阅读推广人和知名作家,共享阅读资源和阅读推广经验;组织“线下读书会”活动,定期开展读书分享,组织语文教师参加“文艺沙龙”;搭建高位的发声与输出平台(媒体),让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得到肯定,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助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第19篇: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1.开学初, 请睿泰公司客服给全体语文老师做使用培训,质疑解答,在全市领先启动用“悦读悦乐”App软件进行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推动,并在上级部门的使用检查中名列前茅。

2.每周一次的专家指导课促进教研组的教学研讨,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打造一支理念新、教艺精、底蕴厚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本学期朱海燕老师参加省“杏坛杯”决赛获一等奖;王宁玲老师参加“秋实杯”语文课堂竞赛获句容市一等奖;邹薇、任李卓玛老师参加句容市课堂教学竞赛获?等奖。

3.低年级开展学生课堂常规的一日调研,各班读写思各方面常规均达到学校的标准。

4.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校充分关注社情、校情、生情,加强各项资源的整合,借助我校成为师图书馆分馆的契机,将课外阅读活动不断向纵深推进,本学期改变原来的阅读竞赛方式,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竞赛:一年级识字大王、二年级经典诵读、三年级我爱记诗词、四年级成语大赛、五年级我爱小古文、六年级综合素养大赛;三年级学生表演的“诵千古美文 做时代骄子”节目获全市经典诵读展评特等奖。“开卷有益,乐在其中”的校风悄然形成。阅读,逐渐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书香校园品牌逐步彰显。

5.《我爱小古文》《九生快捷书写》开发使用,丰富了我校校本课程,更大空间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第20篇: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语文课教学和教研组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0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积极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6、群体育人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加是要加强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共同解决所任班级班风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