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叶公好龙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5 08:33:36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叶公好龙读后感作文

叶公非常喜欢龙,家里什么东西上都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就下来,叶公一见,,吓得人鬼不是,由此看来,叶公并不真正喜欢龙,叶公好龙读后感作文。

读了寓言《叶公好龙》后,我知道了做人不要口头上喜欢某事物,但言行不一致。要表里如一,老实,不搞歪门邪道。

老师说“寓言”的篇幅很短,但是它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

在老师面前装乖,而一离开老师的视线,就开始胡作非为,就开始无法无天两面派,读后感《叶公好龙读后感作文》。 一提起“两面派”,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个团体一旦有了像老鼠一样坏的两面派,它就会就地解散;一个家庭一旦有了两面派,它就会妻离子散;一个国家一旦有了反动派(两面派),就会灭亡……

我觉得这样的人最讨厌。

还有一件事是:

一个失主掉了不止4万元人民币,小孩见了马上拾金不昧,而大人却把它们据为己有。

大人本应该是给小孩做榜样,难道要让小孩做大你的榜样吗?我看小孩比大人还善良,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就是这样。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改掉叶公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坏习惯,发扬心口如一,言行

推荐第2篇: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龙江路小学(南区)

杜军平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学生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会读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方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你们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w”)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

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六、探究作业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教后反思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明理,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推荐第3篇:叶公好龙成语故事叶公好龙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叶公好龙成语故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文化习俗。汉语成语有形式简洁,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民族特色鲜明的特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叶公好龙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沈诸梁,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叶公好龙成语故事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叶公好龙成语故事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自称叶公,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

宰相。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大叫一声逃走了。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的启示

这个故事用十分生动的比喻,犀利地讽刺了叶公式的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知道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的延伸

【拼音】:yè (shè) gōng hào lóng

【解释】: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近义词】:表里不

一、两面三刀、口是心非

【反义词】:名副其实、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

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毫无差别。

【谜语】:绍翁喜欢蛟(打一四字成语)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

推荐第4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知道成语的故事内容以及成语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学习故事的能力、动手创作能力、画面线条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叶公好龙的故事内容以及主要角色的造型特点。

难点:画面主要角色的造型把控、线条运用能力,并把故事中所讲述的内容充分表现在画面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叶公好龙故事视频以及关于成语的介绍。叶公好龙的主要角色形象图片,线描造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故事欣赏。(欣赏前告诉学生看完后要讲出故事内容。)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叶公好龙的故事。讲解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

3、欣赏叶公好龙的一些代表画作。并让学生自己观察画中主角叶公、龙的动态造型。(提问:如果用单纯的线描自己应该着重描绘哪些部分。)

4、着重观察龙的外形特点,以及动态造型。(并让学生总结特点。)

5、通过龙的线描图片让学生知道从何入手进行绘画。

6、本课总结:回顾叶公好龙的故事大概中的重点,并以此为创作绘画内容。主角的造型特点的总结,如何用线描把这些特点都描绘出来。画面安排之场景的描绘。最后布置创作说明,开始进行创作。

五、评价展示:课程结束前,让学生们对自己画的线描故事进行评价,最后老师评出把故事内容在画面上表现最生动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学生们有一个评判标准,学会对自己的画面作总结。

推荐第5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学情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缺少龙的十二生肖的图片导入本课话题“龙”。

“龙去哪儿了呢?”“原来这条龙去了一个叫叶公的家里”从而导入《叶公好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出处

(插入幻灯片)《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济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历史故事。

三、解题

(一)好:喜好,hào

(二)了解叶公: (插入幻灯片)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公元前524年沈诸梁受封于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史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四、出示自学导航,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合作探究1.解释词语:窥、牖、施、走、写、闻 完成合作探究2.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

五、各小组成果展示:

(一)释义 窥:探望、偷看 牖:窗户

施:读YÌ,伸出、延伸,这里可译为拖着 闻:听说 师:注意

(二)师补充(插入幻灯片) 金钥匙:

古今异义:同一个字,古代意思和今天的意思不同。 写:古意:画;今:书写。 走:古:跑;今:走。

(三)带着理解读课文。

注意断句。 (插入幻灯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四)幻灯片出示译文

(五)小组展示成果二

(幻灯片)内容提要:一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爱龙,待真龙赶来看他时,他却吓得失魂落魄而逃。

六、合作探究

(一)(插入幻灯片)完成合作探究3.问题(1):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 问题(2)叶公真的喜欢龙么?见到真龙时叶公怎么样?

(二)成果展示: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屋内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三)发现问题:叶公到底是喜欢龙还是不喜欢龙呢?

得出结论: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板书:表面上——喜欢 实际上——不喜欢)

(四)

七、表演:《叶公好龙》 甲:独白 乙:扮演叶公, 丙:扮演真龙

全班:作者发出议论一句

八、说一说:你觉得叶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表里不

一、言行不一致

九、口语交际: 你想对叶公说些什么?

生活中有没有像叶公这样的人?

十、小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

叶公好龙:讽刺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 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十

一、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推荐第6篇:叶公好龙说课稿

叶公好龙

【说教材】

>是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文,本单元主题是龙。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广为流传,后来成了成语典故.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十分喜爱龙,梁柱上雕的,门窗上刻的,墙壁上画的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后,特地赶来看叶公。而叶公见到真龙后,却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常常用来比喻表面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爱的行为。教学重点在于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在于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并能理解寓意。

【说学情】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说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理解寓意,累积成语“叶公好龙”。从中体会到做人应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

2、写摘录笔记,认字一个,写字三个。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基于此,采用激趣导入, 抓住重点引导感悟,结合实际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说教学过程】

(一)讲解典故,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和“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有关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的故事,学生听的饶有兴味时,我以“想知道故事中的子张给鲁哀公留下了什么话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叶公好龙》。”之后,板书课题,引导理解“好”的意思,记忆它的读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二)熟读课文,感悟内容,

由于导入新课时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阅读期待,带着好奇和疑惑,让学生迅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因为是文言文,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两次,并提出阅读要求:

1、注意句中的停顿,用“/”划出来。

2、注意读音准确。

学生通过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朗读。教学意图: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在读,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明理,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之后,学生文白对照并且结合金钥匙内容,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且通过叶公真的喜欢龙吗?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在此之后,返回文章最初的内容:字张对鲁哀公说这个故事是想说什么呢?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学生讨论。将语文引向生活,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

(三)演一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使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四)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向学生讲述历史上真实的叶公

【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推荐第7篇:叶公好龙英语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 man called Lord Ye from the State of Chu are keen on dragons, as a consequence of which he had his whole house painted and carved with various patterns of dragons.Having heard the news that someone has such a strong affections for him, the genie dragon in the heaven decided to pay Ye a visit as a kind of gratitude.However, on witneing the real dragon’s head craned through the window, Lord was scared to death and fled away from his house instead of feeling excited.Thus, the idiom is often adopted to describe those who seem to go in for something but actually not from the bottom of his heart.

推荐第8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学生自由回答学过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

2、谁能说一说这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今文对照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叶公好龙》选自西汉刘向所编撰的《新序》。

(板书课题)“叶公”是谁?“好”怎么读?什么意思?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读了课文就能有一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好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 (2)古今对照,理解古文含义 (3)阅读金钥匙,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4)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5)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1.集体检查(小黑板出示):

辩字义: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金钥匙(读金钥匙),从金钥匙中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写”在古代是画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

牖:you 窗户。

窥:kui 偷看。

凿:zao 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种工具。

写:古时候是“画”的意思。 走:古时候是“跑”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师:好,下面我们继续来读课文,指名读文,集体评价 1,结合译文,理解古文。

2, 从哪些句中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

板书: 非常喜欢: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指名回答)

现在我们就去叶公家里面参观参观,叶公家里面怎么样?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参观了叶公家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叶公的家里到处是龙,他真的非常喜欢龙)

大家想一想,叶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天上的龙听说了叶公的事,真的就来了。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

板书:见真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指名回答) 请大家看看,这几句里面哪一些是写叶公的神态的?哪一些是写叶公的动作的?画出来

动作:弃而还走 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动作? 神态: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谁能来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看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觉?(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大家再想想看,这条龙见了叶公的样子会怎么想怎么说? 3挖掘寓言的寓意

我们中国人可有一句话,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下面我们不妨把叶公好龙的表现和叶公见龙的表现联起来读一读。(相机潜移默化的进行背诵训练)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这回对比一读,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叶公的? 相机追问:

叶公到底是好龙还是不好龙呢?请大家给叶公下个结论吧。 相机板书

结论: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是什么?谁来说说?

如果请你用一个数学符号连接上面两段叶公的表现,你会选择哪个?

这个不等号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想看,叶公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的人呢?

四,总结

叶公好龙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像叶公这样的人,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喜爱。用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五,布置作业

推荐第9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读几声?想不想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积累词语。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 ”、“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3、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五、朗读并背诵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叶公喜欢什么样的龙?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

3、当见到天龙来的时候,叶公又是什么样的表现?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4、他到底喜欢什么?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六、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你见过吗?结合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阅读: (一)、自相矛盾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2.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3.这说明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二)、执竿入城

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从这些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明白了什么?

八、小结:

浅谈学习寓言故事的心得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九、作业设计: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走——跑 非好龙 写——画 好似龙而飞龙者也

教学反思:

从《叶公好龙》的学习中,我体会到这些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种文体离我们的孩子比较久远,学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尽量让同学们感觉到它的故事性,具体是这样教学的:先是揭题,通过题目,让学生迅速掌握本则寓言要讲述的大致内容,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喜欢(好)”“龙”的故事。这可以说是文章的脉路,让学生沿着这条脉路自己去读,自己想,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说教。学习寓言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寓意,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则寓言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他们在课外自我学习的动力,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探索生活中有没有“叶公好龙”的现象,都表现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联系生活谈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方面不仅能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初步领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最后结束时学生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非常深刻的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含义,看来这节课基本是成功的。

推荐第10篇:《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译文学习古文,知道古文与今文在意思上有所不同。

2、理解古文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诵古文,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

教学准备

准备好多媒体,提前朗诵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激趣

1、欣赏书法作品: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书写的都是什么字?

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3、交流成语:你能不能说出龙的成语呢?

二、初读,正音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叶公好龙》。齐读课题。

2、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能把课文正确地读出来吗?

3、指名读。正音。

4、小结:同学们,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已经为学好古文开了个好头。

三、再读,自学

1、你们能自己把课文读懂吗?

2、轻声读,有哪些字词不理解或不懂的画出来,再想办法把它们弄懂,做上批注。

3、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是怎么弄懂的?

4、引导归纳:哪些字的意思和现在不一样呢? (出示课件。对比“走”“写”等字的意思的不同)

5、小结:有些汉字的古意和今意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理解时可以借助工具书、译文、结合上下文等方法进行理解。

四、三读,整体感悟

1、你理解了古文的意思了吗?请你再次轻声读课文,再把古文的意思说一说。

2、指名交流。

3、你们真的理解了课文了吗?老师做个检查。

4、检查理解情况。

(1)哪些语句写叶公好龙?[板书:好龙写] (2)哪些语句写叶公见到龙的表现?[板书:见龙走] (3)哪些语句写对叶公好龙的评价。

5、先用古文回答,再用自己的话回答。

五、范读课文,指导读好,尝试背诵

1、理解了整篇古文的意思了,现在再请一个同学把古文读一遍,我们来听听他读得好吗?

2、老师范读后,提问:老师读和那个同学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把握好语气)

3、自己练读——指名读——男生女生读——齐读。

六、明理

1、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 (要做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人。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

3、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自己学会了古文,还掌握了学古文的方法,真聪明,相信以你们的聪明,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都能做一个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人。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古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听听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3、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4、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和带有龙的成语,出一张“龙”的小报。

八、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表、言)好龙:写 (里、行)见龙:走

不一

第11篇:叶公好龙作文0字

叶公好龙作文200字

1叶公好龙

从前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叫子高,他有一个爱好,他非长喜欢龙。就连他自己用的东西都写着龙。连屋子外面都刻着龙画画也画龙。于是掌管龙的人知道了,他去告诉天上的龙,天龙知道了就飞到了,人间叶公子高的家里一看屋子,到处都刻着它的样子。于是天龙打扮了一下,带着礼物来到叶公子高的家扒在窗外看看正看见叶公子高正在画它呢,于是它打了一下窗户,叶公子回头一看下了一大跳,连魂都没了,脸变的苍白苍白的,转身就跑。跑几步就摔倒一次马上就爬起来继续跑。真龙知到了叶公子不是真正的喜欢它,她摇头摆尾的回到了天庭。由此看来,叶公子并不

真正喜欢龙,他喜欢的是龙非龙的东西。

2叶公好龙

今天,我看了一本成语故事书里的其中一个故事,叫《叶公好龙》。故事是讲春秋的时候,有一个县令叫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家里到处都有关龙的图案。可是当天上的真龙来到叶公家里的时候,吓得他连滚带爬逃出了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表面上是喜欢某样东西,但实际上不是那样。

3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官叫叶子高。他非常非常喜欢龙,他家里所有的东西上都有龙。他有些近视眼,就连眼镜片上都有特别淡的龙的形状。叶公喜欢龙,全镇的人都知道了,叶公的家人笑他说:“你呀,就差一点了,就是没把你自己变成龙了。”叶公听了,没说什么。很快,几个月后,天上的龙就听说了,他很高兴,简直是幸福死了,天下居然有人这么喜欢我,真是太棒了。龙还说:“等哪天,我一定要亲自拜访这位龙的爱好者。”一

天,叶公正在画龙,突然狂风大作,叶公把窗户刚刚关严,就看见龙的头了,他吓的浑身发抖,面如土色,冷汗直流,马上就跑了,鞋头子都飞了,正好甩到龙王的脸上了,龙王特别生气。我明白了,叶公并不是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而非龙的东西。

4叶公好龙的启示

今天,我学习了“叶公好龙”这一课,它让我感悟很深。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有个叫叶子高的的人,他非常喜欢龙,家里无论什么东西都刻画有龙的图案。于是天上的真龙知道了,便到叶子高家去。他的头往屋里探,尾巴托在厅堂里,叶公见了,撒腿就跑,下的魂飞魄散,五色无主。原来叶公并不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要言行不一。由此我想到了答应妈妈的一件事,

那就是要好好练琴,但我没按说的去做,到了琴行,不耐烦的去练,有时还偷偷的偷懒。

但我可不想做叶公这样的人,所以我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做人。

第12篇:叶公好龙 教学设计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学生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好”这一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起了学生欲进入课文中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

的生字或不会读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读中发展学生能力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方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你们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

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质疑之后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汇报交流中,学生以简驱繁,突破难点,畅所欲言,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式课堂。特别是男读女译→女读男译→师读生译等一遍遍不同形式地读、译、问、答,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

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创造性的设计问题意图在于明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情悟道自然不刻意。】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设计意图:演一演为学生的诵读提供了空间,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身临其境,熟读成诵。实际上这里在表演时揭示写作顺序,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使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

六、探究作业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设计意图: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教后反思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明理,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第13篇: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叶公好龙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号。我讲课的题目是《

》,下面开始上课。(师喊)上课!

同学们好!(鞠躬)

请坐!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并初步感知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优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板书时说:相信大家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然后转身面向大家说:大家有信心吗?

好,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提问,学生回答,师评价

师下面我们看大屏幕里出示的自学要求:

(1)读通古文

(2)古今对照,理解古文含义

(3)阅读金钥匙,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4)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在文章中画下来

(5)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在文章中画下来

2检查自学

1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

板书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纹以写龙

现在我们就去叶公家里面参观参观,叶公家里面怎么样?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参观了叶公家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大家想一想,叶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心里可能会怎样想?

他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别人看到他的家里面这个样子会对他说些什么呢?他心里会怎样想?

2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

龙听说了叶公的事,真的就来了。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

板书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请大家看看,这几句里面哪一些是写叶公的神态的?哪一些是写叶公的动作的?画出来

动作:弃而还走

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动作?

神态

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谁能来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看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觉?

大家再想想看,这条龙见了叶公的样子会怎么想怎么说?

3挖掘寓言的寓意

我们中国人可有一句话,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下面我们不妨把叶公好龙的表现和叶公见龙的表现联起来读一读。(相机潜移默化的进行背诵训练)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这回对比一读,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叶公的?

相机追问:

叶公到底是好龙还是不好龙呢?请大家给叶公下个结论吧。

相机板书

结论: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是什么?难道说这是动物园里面的新物种?

谁来说说?

如果请你用一个数学符号连接上面两段叶公的表现,你会选择哪个?

这个不等号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想看,叶公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的人呢?

叶公好龙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大家今天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和大家在一起学习老师很开心,老师都有点舍不得离开大家啦!可是下课时间快到了,下节课我们讲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最后,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课讲完了。

把黑板上的板书擦干净,然后离场。

第14篇:叶公好龙导学案

叶公好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含的寓意。

学习重点

理解词义,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 ) ( ) ( )

窥 牖 瑞 萃 震 凿

2.看拼音写词语。

hún bù fù tǐ sì lónɡ fēi lónɡ yè gōnɡ hào lónɡ

( ) ( ) ( ) 3.查字典,填空。

“窥”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再查( )画,其中第六画是( )。在字典里“窥”有两种解释:①从小孔或缝隙里看。②暗中察看。在“窥探”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

“附”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再查( )画,其中第四画是( )。在字典里“附”有三种解释:①附带。②靠边。③依次,依附。在“魂不附体”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

二、

二、学习研讨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刻舟求剑》,你们还记得吗?指名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叶公好龙》。

3.扣题质疑: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到底叶公与龙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画出自己读不明白的地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默读课文,要求:结合译文,感知课文内容。

4.师生合作,检查读书情况。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自读课文,提出难懂的字、词、句。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完成下列练习。

(1)联系课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叶公好龙: 。 凿以写龙: 。

弃而还走: 。 窥头于牖: 。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

(2)说说“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背诵积累

1、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2.多形式读文:指名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3.背诵积累。

(四)课堂小结

1.用自己的话说说《叶公好龙》这个故事。

2.你觉得叶公这个人怎样?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巩固延伸

1.写出文中描写叶公形式上喜欢龙的语句。

2.写出叶公见到真龙吓得魂不附体的语句。

第15篇:叶公好龙何秀华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版本: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设计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何秀华

设计理念:

趣为先——文言文年代久远、脱离口语环境,较之现代白话文艰涩难懂。所以,拉近孩子与文言的距离,激发其学文兴趣,尝尝文言的“鲜”当为首。 读为主——古人作文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指文句的音韵、节奏,“气”指文章所表达的精神、气势。由此可知朗读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树立“诵读第一”的观念。

法为要——文言文是古代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也是现代文化得以发展的本源。对于孩子而言,文言是母语的母语,不可规避。教孩子学文言文,必须授之以渔,而不是“喂”一篇会一篇。

教材分析:

洗练——首先,课文是一篇文言文,用字精准省净是文言文共有的特点。 寓理——其次,课文是一篇寓言,且选自刘向编撰的《新序》,“以著述当谏书”向帝王“言得失,陈法戒”是其目的,所以揭示“大义”是课文第二个特点。 生动——最后,《新序》是一部类书性质的历史故事集,且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生动地讲人物在做什么是其特点。

洗练和寓理,尤其生动,要三者兼顾本是悖论,但文章做到了,这便是我们应该在备课和教学中抓住的要点。

学情分析:

1.学生之前接触过古文,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2.学生之后将升入中学,用中学学习古文的方法接触到更深、更难的古文。

教学目标:(依据清华附小高年段目标‚起点高‛设计,避免以往语文教学目标‚模模糊糊一大片‛的弊病。) 1.知识——积累文言之“言”: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感受体裁特点等; 2.习惯——养成批注的习惯; 3.方法——掌握诵读方法:诵读是理解、诵读是发现、诵读是体验、诵读是思辨; 4.能力——提高思辨的能力;

5.情感——感受文言之“文”:寓意、文化现象。教学重、难点:诵读——读通、读好、读透;

1 设计思路:

一、走进文字——读通文言

通,顺也,先正音;通,达也,再解义,站在读者角度诵读之。

二、走进文学——读好文言

好,从文章的作法和语言的结构方法看好在哪,站在作者角度诵读之。

三、走进文化——读透文言

活,明理后,多元思辨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站在社会文化角度诵读之。

课前部分:谈笑文言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遂逐出;改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杨一笑转》

1.上课伊始,我们来分享一则文言。读一读,用大白话说说意思。

2.如今我们要大费口舌解释的笑话,文言仅仅用了35个字。文言就是这么有趣,这么洗练。

教学过程: 引入:

1.今天,我们将学习一则文言寓言故事,谈谈你对这一体裁的认识。

(板书:文言寓言故事) 预设:

(1)文言——古人写的文章…… (2)寓言——说道理……

(3)故事——什么人物,做什么事……

2.这则文言寓言故事的主人公是(板书:叶公),说的是他(板书:好龙)一事。3.齐读课题。

一、走进文字——读通文言

(一)读文正音

诵读是学文言文最古老、最传统,也是最现代、最先进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走进文字,读通文言。

1.通,顺也,必先读准字音。谁敢为天下先,第一个读? 2.相机正音

叶:古读shè 牖:yǒu 还:xuán 夫:fú 3.齐读课文,巩固字音。

(二)读文解义

通,亦达也。字音读准,还需要读懂字义。 1.请你们浏览译文。

2 2.现在我们来个有趣的师生对读,我读译文,你们读对应的原文,看看能否粗知大意。

小结:读着读着就读懂了,可谓“诵读是理解”。看啊!我解释的话总比你们诵读的话多,文言文就是这般洗练。(板书:洗练) 3.“旧书不厌百回读”,尤其这样洗练的好文章,我们还要再次走进文字中诵读之,定能有所发现。

(1) 任选一句话读之——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家里用的东西上画着龙,屋子内外也都刻着龙。

① 三个字——“写”(课件:描红三个“写”字)

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写,加注①,对应释义,写“画”于黑板下方。) 原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约定俗成的字义有了古今差异。 但,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你看,(课件显示:写生、描写) 这不正是汉字生命的延续吗?

② 两个字——“钩”、“凿” (课件:描红两个字“钩”、“凿”)

你又发现了什么?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解释,你们猜猜这两个字的意思。 查辞典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

钩:衣服带钩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原来,汉字字义不但有古今差异,还有意义消失的变化。 ③ 一个字——“文” (课件:描红一个字“文”) 查辞典——‚文‛指‚花纹‛ 你还发现了什么?

原来,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于是,“文”字就成了替代“纹”的临时工。多有趣的汉字! 小结:如果说“诵读是理解”,我们还可以说“诵读是发现”。文言文就好比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诵读是钥匙,反复诵读才会有更多发现。

(2) 请你们再次诵读,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读有所悟,笔墨追录,别忘了像老师一样写下注解。 (3) 学生自由诵读,并作注。

(4) 交流所注(含:闻:听 走:跑……)

第一板块总结:我们走进文字,站在读者角度读通了这则文言寓言故事。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还应该深入诵读,读好文言,才不枉费千年古人的良苦用心。

二、走进文学——读好文言

(一)读好文言——音乐美

古人作文讲究“因声求气”,“声”就是指文句的音韵、节奏,即音乐美。刘向更是此间高手。

3 1.节奏:古文做成并无句读,但古人往往能读出节奏,这得益于他们对文句的理解。我们已经读通了文言,且面对的是已经加了句读的文言文,就更应该读出文言的节奏美了,试着像古人一样读文言。

(1)先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为了便于大家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

(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知道古人怎么读书吗?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再试试,自由读,读出节奏。

2.音韵:散文虽不如诗词那么讲究音韵,但作家也颇具匠心。还选这一句读——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1) (课件描红显示) ‚以写龙……以写龙……以写龙‛你读出了什么? 句句以“以写龙”结束,从句式排比中读出字音相同之音乐美。 (2) (课件描红显示)“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既是排比,何不改作“钩以写龙,凿以写龙,雕文以写龙”更整齐的句式?你又读出了什么?从字数叠加上读出加强音量之音乐美。

(二)读好文言——动态美

文字就是这样,看似一堆僵死的符号,但诵读能让其生动起来。 (板书:生动) 1.你诵读后觉得文中最具动感的文字是哪一处?—— (课件出示:‚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2.指导朗读:(造境音乐起) (1)(课件出示:‚窥头于牖‛),想像你就是叶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嘴脸? 引导说:眼睛 龙须 尖牙 舌头 口水 触角 呼气…… 叶公见之,大叫 (指名答) (3) 逃至厅堂,却见龙尾施于堂。(课件出示:‚施尾于堂‛)这是怎样的龙尾? 引导说:样子 大小 动作……

请一“叶公”将动作演出来,老师和同学为你读旁白。 师:叶公见之,大叫 (该生答)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指导读:恐惧。)

小结:诵读让我们体验到了文言的音乐美和动态美,还古老文字美好面貌,也可以说“诵读是体验”。这样读,文言才更有“嚼头”,才能体验作者作文之妙。

三、走进文化——读透文言

(一)《新序》中的叶公

1.读到此处,你觉得课文中的叶公是个怎样的人?还要回到语句诵读中评鉴。‚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板书:写)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板书:走) (1)第一句话从哪三个方面说叶公好龙?衣、食、住。

4 (课件显示: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①你还能想象到叶公的哪些好龙行为?句式训练: 以写龙 古人很早就明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此句足可见叶公生活中处处好龙。(板书:好)

②这一个“好”字似乎还不足以表达他对龙的喜爱,请你试着换一个字说。 (2)第二句话从哪三个方面写叶公非好龙也?动作、心理、神态。

①同样,叶公“非好龙”的真相败露后,作者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课件显示: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也许他还会(指名答)„„ 可见他不是真好龙了。(板书:非好)

(4) 这番诵读思辨后,你觉得叶公是个怎样的人?

(5) 所以课文最后说——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板书:在“好”字上加引号)这就是这则文言故事通过讽刺叶公这一类人揭示的道理。(板书:说理) 小结:刘向编撰的《新序》,“以著述当谏书”向帝王“言得失,陈法戒”是其目的,讽刺是十分辛辣的。叶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可形象却与文中迥然相异。

(二)《战国策》中的叶公

在刘向编撰的另一部书《战国策》中,还有一篇关于叶公的文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译文】从前楚国叶公子高,其貌不扬,而有柱国之才;平定了白公之乱,使楚国得以安定,发扬了先君的遗德,影响到方城之外,四境诸侯都不敢来犯,使楚国的威名在诸侯中未受损伤。在这个时候,诸侯都不敢出兵南侵,叶公子高的封地有六百畛的土地,所以,我说的那个被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叶公子高。

(三)世人眼中的叶公 有人说:

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人心目中的叶公形象与历史上的叶公真人不符,我们有责任还其‘庐山真面目’……世间所谓的‘龙’压根儿就不存在,何以言真假。‛

 叶公好龙的贬义词性是根深蒂固的,这个词的近义词一般被定为:表里不

一、言不由衷……甚至更接近另外一个臭名昭著的成语:附庸风雅。

 西方有句格言说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其实是他如何安排他的业余时间,引申开来也可以看成如何处理个人爱好的问题。叶公作为一个热衷水利工程的诸侯

5 王公,对龙的痴迷恰恰反映了他将国计民生铭记于心的一种敬业。 总结:诵读至此,你对叶公一定有了新的看法,原来,诵读也是思辨啊!短短一篇文言寓言故事,却让我们读到如此丰富的内容,足见古代文化之博大精深。也许,我们并不能在课堂上思辨出最后结论,但这文言的学习何尝不是我们走向了阅读经典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我们走上了文化寻根的旅程!来,让我们怀着对古人,对古代文化的谦恭,尝试着将《叶公好龙》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洗练 写①——好 文言

生动 走——非好 寓言

说理 故事

① 画

设计感言:

1.学术前沿: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含:文言、寓言、故事等体裁的异同和特点;春秋、战国、汉代的时代特点;作者做人和作文的特点;龙文化、孔儒文化、楚道文化的特点;古人吟咏的特点;课文出处及思想、艺术特点„„所读内容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在大语文背景下深入备课。

2.教法学法:深入备课后,再分析如何“浅出”地教,分析:以往古文教学的优劣;学科教学专家的观点和议案;中学古文教学的方法;学生读古文的难处„„思考过后,寻找孩童能欣然接受的方式落实在具体的环节设计中。 3.亮点盘点:一是注重学古文兴趣的呵护,先引入《杨一小传》,这是浅层的快乐,其后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理解、发现、体验、思辨的深层快乐。二是注重古文也具工具性的特点,在设计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以习得语感。如,在“读好文言”的环节中,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提出“音乐美”和“动态美”,这不仅是文言的特点,更是文字的特点。三是注重古文“文以载道”的人文特点,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叶公,并与时俱进地重读叶公,让孩子在学会寓意后,重新思辨叶公其人。

第16篇:叶公好龙原文及翻译

叶公好龙是古代汉族寓言故事。以下是它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阅读吧。

叶公好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注释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古音读作shè gōng hào lóng,作姓氏。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别名。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文”通“纹”。

闻:听说。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夫:这,那。

好:喜欢。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寓意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辨析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第17篇:中国人骨子里“叶公好龙”的心理

中国人骨子里“叶公好龙”的心理

2012年02月08日18:42腾讯读书[微博]我要评论(11) 字号:T|T

文章摘自:《龙图腾—中国精神》

作者:朱必知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1年12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中国龙是一种神奇的巨兽,它是阳性的象征,是东方的代表,寓意着朝阳、新春和肥沃多产。本书深入分析了龙图腾的内涵,寻出中国精神之根:“龙之根”是远古的图腾,是历史的脚印,是双重神性的民族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基石;“龙之魂”是的宇宙情怀,是生命模式,是兼容并包的道德哲学„„

叶公好龙的故事,收录在西汉名儒刘向的《新序·杂事》内。这是个挺有趣的故事。

据说春秋时,楚国有个贵族,名叫叶公,这个叶公有一大爱好,就是特别喜爱龙,他家里的柱子上、窗子上、门上到处都雕刻着龙,墙上、屏风上到处都挂着画着龙的图画,家里的摆设也都是龙,就连杯、盘、碗、碟、衣服、被子等上面也都有龙的图案,总而言之,在他家里是无处没有龙。叶公就整天生活在这些龙当中,他欣赏起龙来可以饭都忘了吃,要是有人与他谈论龙的话题,他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要是他听说哪里有一幅画得好的龙或雕刻得好的龙,不管有多远他都要去看,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它买下来。他这么爱好龙,整个楚国的人都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也非常感动,它很想去看看这位爱龙爱得发狂的人,有一天就从天上下来,要到叶公家里去看看。它到了叶公家,趴在窗户上往里张望,尾巴拖到了叶公家的厅堂里。龙看到叶公家里果然到处都是龙的图案,心中暗暗赞叹:“真是一位爱龙的人啊,果然名不虚传!”这时,叶公正好从房间里出来,他身穿绣着龙的衣服,脚穿绣有龙的鞋子,手中捧着一个酒杯,边走边欣赏上面雕刻的龙。他走到厅堂,猛然看到了地上拖着的龙尾巴,吓了一跳,急忙抬头一看,窗子上面趴着一条真的龙!叶公这一吓非同小可,脸色大变,连忙丢掉手中的酒杯,掉了魂似的扭头就逃,边跑还边喊:“不好了,龙来了!”原来叶公只是喜欢刻画的假龙,对真的龙不但不爱,还很害怕!

“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胫而走,至今仍被人们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名义上爱好其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的沽名钓誉之徒。

一个叶公的故事被人们讥笑了几千年,但事实上,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对龙都有点“叶公味儿”。中国人是喜爱龙的。长期以来,龙被视作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习俗,源远流长,对龙的喜爱情绪,深深地浸染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处。

对龙的需要使人们喜爱龙。在社会生活中,龙神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神物,龙被认为是可以通天的。从上古开始,人们就认定它代表天意,不同形状、不同时间的出现,预兆着吉凶。尤其重要的是,认为龙是兴风作雨的主宰,而农业的丰歉状况决定着社会经济,农业又依赖于风调雨顺。所以,向龙神祈求调节水旱,是历代人民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是生产的需要,也是心灵的需要。人们一直想摆脱现实的苦难,幻想飞入浩渺的天空。早在远古,就传说着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乘龙升天之事。这个神话,使人们梦绕魂牵,对乘龙升天的交通工具十分神往,于是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以安慰、激励自己。龙能引导人们达到理想境界,不正是人们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吗?人与龙神,无疑有相当的距离,但并非不可企及。

据说唐玄宗曾经见到过龙。在唐玄宗时期,传说在长安城兴庆宫的龙池中住着一条龙,宫女们平日路过此地总能见到几次。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逃往四川的前夕,龙池中的龙突然从池中飞起,驾着祥云往西南方去了。唐玄宗一行坐着船到了嘉陵江时,龙又突然出现嘉陵江中,并与唐玄宗所坐的船并排而行,众大臣都看在眼里。唐玄宗看到后感动地流出了眼泪,说:“这就是我兴庆宫池里的龙啊!”说完了就亲自酹酒祷祝,龙得酒后凌波驾风而去。

第18篇:《叶公好龙》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材料)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北洛小学 徐晓艳

叶公好龙

一、讲故事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鲁国的国王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多么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的人,一个叫子张的人听说了,就去拜见鲁哀公,在鲁国住了7天,也没见到鲁哀公,十分失望,也很生气,就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叶公好龙》

二、自学指导一

师:大家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

(2)阅读金钥匙,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1、集体检查(小黑板出示):

牖:you 窗户。

窥:kui 偷看。

凿:zao 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种工具。

2、辩字义: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金钥匙(读金钥匙),从金钥匙中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写:古时候是“画”的意思。

走:古时候是“跑”的意思 3,结合译文,理解古文。

三、自学指导二

(1)古今对照,理解古文含义 (2)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3)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解析题

1、学生自己读古文、译文。

解析题2现在我们就去叶公家里面参观参观,叶公家里面怎么样?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参观了叶公家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叶公的家里到处是龙,他真的非常喜欢龙)

板书: 非常喜欢: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指名回答)

解析题

3、天上的龙听说了叶公的事,真的就来了。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

板书:见真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指名回答) 请大家看看,这几句里面哪一些是写叶公的神态的?哪一些是写叶公的动作的?画出来

动作:弃而还走

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动作? 神态: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谁能来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看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觉?(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四自学指导三

挖掘寓言的寓意: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下面我们不妨把叶公好龙的表现和叶公见龙的表现联起来读一读。(相机潜移默化的进行背诵训练)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这回对比一读,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叶公的? 相机追问:

叶公到底是好龙还是不好龙呢?请大家给叶公下个结论吧。 相机板书

结论: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大家想想,课前老师讲的故事,想一想鲁哀公和叶公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总结

叶公好龙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像叶公这样的人,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喜爱。用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第19篇:职场新手的叶公好龙式工作心态大忌

职场新手的叶公好龙式工作心态大忌

前言:每年到了开春都是企业的招聘高峰期,这一点只要随便到全国各地的很多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一瞧就都知道了。那玩意儿真是“相当”火爆--简直是“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啊若不是像北京这些地方限放鞭炮,那就只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但如果仔细去分门别类地看个清楚究竟是谁,则应聘者往往更多的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因为这时候恰恰就是应届生毕业找工作的旺季。那么今天,就着这个大学生招聘的高峰期,对于这些已经找到或仍然正在找工作的职场新手朋友们,我可能要罗嗦上几句忠告了。真实案例:一个新手入职前后的强烈反差今年2月中旬,我的公司由于刚刚成立没多久,正在如火如荼地招人。后来凭借我自身在圈内的一点点影响力,根本没通过什么招聘机构和网站,很顺利地就招到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名大四毕业生小丽(化名)。我自己在做职业规划方面还是相对比较擅长的,按理说给自己公司招人应该很挑剔的,但之所以能这么快就把小丽招到了旗下,最主要是因为我曾经跟她有过接触——我去年年底的时候曾经在小丽他们学校主持过大学生就业论坛,后来在该校反响不错,我记得论坛结束后已经晚上10点多了,但这个女同学还是非常大胆地上前向我索要了名片,并让其他同学帮助照相还跟我合了影。不过说实话当时由于人多事杂,我并没有单独对她个人有什么印象,直到后来,在大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按照我当天给他的名片上的手机号码给我发了短信,大意是说“我有幸参加您的论坛,您主持的很棒,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参加您的论坛”等等表示尊敬的话。适逢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在筹划一场大型的管理年会论坛,正在招聘一些兼职的票务推广及销售人员。而这个女孩子能大胆地向我索要名片,并大胆地给我发短信来深化沟通,凭我多年的职业敏感性,我感觉这应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外化进攻型”销售人才。于是我热情地给他回了电话(注意:不是简单地回短信),并明确告诉她说:“你给我发的短信很是时候,因为我马上要策划并主持一个更为大型的600人管理年会,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刚好借此机会来做票务销售工作,不但能增进你我之间彼此的了解,还能非常直观有效地提高你的销售技能„„”。他听了我的电话,当即欣然应允。我也自然很高兴,不光是感觉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销售人员,还感觉有效地辅导了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后来,在跟她的多次交流中,得知她学的是工业技术专业,但却对企业营销管理非常感兴趣,经常积极参加一些营销管理活动和社会实践,并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有一定的胆量。于是,经过我对本次年会的关键点的一些简短的辅导,并商定明确的销售佣金制度之后,她便开始大刀阔斧地坐起了我的兼职票务销售经理。过了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她果然身手不凡,在去年年底的管理年会项目中,经她手售出的门票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去年的管理年会结束后,我们双方的合作也就算告终,再加上中间又过了个春节,大学生们往往要回家过年,所以彼此也就很长时间没有再联系。但今年开春以后,我开始正式运作了培训公司,正是用人的当务之急,再加上我4月份要相继策划并主持两个大型营销管理论坛,我便又想到了这个女学生小丽。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跟她长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她非常高兴地成了我手下的一名员工。那天下午我跟她长谈的时候非常明确地阐述了我对他的岗位需求--要充

分发挥一个应届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不甘落后、跃跃欲试的精神优势,快速领会日常的工作要求和领导意图,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OFFICE系统及时提交文案、制作PPT、制作EXCEL表格等,再加上自己过往的“外化进攻型”销售能力,漂亮地完成我们4月份两场论坛的票务销售工作等等。甚至,在刚开始的几天,由于他对公司上班路途还不太熟悉,我每次开车下班时还专门叫她一下来搭我的“顺风车”,客观上也是为了让她尽快增强对公司的归属感。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真正让她来到公司上班以后,我才发现她迟迟不能进入角色。他根本没有展现出一个应届大学生应有的青春活力和一个职场新手应有的勤快麻利。这确实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按理说她自己亲口告诉我,自己虽然学的是工业技术,但却非常喜欢营销管理,这个我从以往跟她的接触中能感觉到应该是她真实的愿望;并且她很会处同事关系,才两三天就跟周围的男女同事很熟悉了,侧面可见她的沟通能力也还是可以的;再者,即便是她刚毕业,还不太熟悉企业运作的一些东西,但我4月份的论坛方案都是我早已经做好的,又不需要她来制作,她只需来用心领会即可,并且方案里面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她随时都可以来问我。但是,真实的结果是,我仍然能经常发现她座位上发愣,有时候还在桌上铺上一沓报纸,手拿着鼠标在文档上无聊地乱点。非但如此,她已经开始编理由请假了--她显然是无事可干了。真正原因:“叶公好龙”式的工作心态一个多星期以后,我发现小丽这种不能“入位”的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于是,我跟她做了一对一的深入谈心。刚开始她有意搪塞,说这几天心里很乱,家里父母一直催她该再继续去读一个研究生或者双学位。但我凭经验感觉应该不是这个问题,因为考研究生是一个上进的表现,她应该很积极地备考,并且可以堂而皇之地给我说明她现在想一边上班一边考研,只要不影响工作即可。应届生工资往往也不高,所以有人想一边工作一边备考都在我意料之中。更何况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更不需要拽着藏着。并且考研的人为了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往往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工作上好好表现,而根本不像她现在这么无聊。所以,我很严厉地告诉她说:“我感觉你现在的困惑绝不是家人让你考研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对现在的工作岗位的理解深度严重不足的问题,你现在是在软性地抵抗你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我一语道破了她内心的真正症结,于是她一下子变得非常沉痛,缓了一会儿,她无奈地说:“张老师,我非常愿意跟着您干,因为您是培训讲师出身,可以给我指教很多东西。所以,您一说让我来上班,我就满心欢喜地来了。我最初想应聘的是销售经理。但我来了之后才发现,我现在的岗位跟我理想中的销售经理并不一样„„”“那你理想中的销售经理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插了她一句问道。她低头不敢看我,自言自语地回答道:“我认为销售经理应该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商务人士,应该是每天跟客户面对面进行商务洽谈,谈成之后我会有非常强烈的成就感。但现在我来了之后发现我在做电话营销,您的那个论坛方案我还要用心去理解,每天还要挖掘很多新的客户,每天还有很多办公室的事情„„”“这就是你理解的问题了”,我非常明确地回答道,“首先,你有什么内心的症结或抵触性想法,但你又没有给我说过,或者你不好意思当面说,哪怕你给我发个邮件或者用MSN告诉我也行,但你都没有,这是第一个不对的地方;其次,你理解的销售经理都已经是成功的商务人士了,

但又有哪个成功的商务人士不是从基层做起来的呢?我自己也是从这些碎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啊。你现在做的很多琐碎的事情,恰恰就是在教你脚踏实地地从一个基层销售人员一步一步进化到成功商务人士,而你却认为这些事情都很杂,很低级,很不情愿去干,反过来又每天说你很喜欢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很想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发展。这是典型的‘叶公好龙’式的工作心态,我在平时培训讲课的时候还有个结论,这就叫‘抽象上向往,具体上抵抗’,也就是口号上说着我是多么多么地喜欢营销啊,但真正面对营销的一些碎事的时候却又往往产生很大的抵触。这就像古代有个吃包子的笑话一样,早知道第六个包子能吃饱,前面五个就不吃了。但是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不吃前面的五个包子,单吃第六个就能饱吗?”这时候,小丽自己也忍不住惭愧地笑了。后来,经过综合考察,我确认小丽现在的状态明显不适合我们这个创业起步型的团队,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大家就好合好散了。发人深省:“一上班,就后悔”的浮躁心态“一上班,就后悔”,这是我在长期观察了很多职场新手的工作状态之后得到的普遍结论。“抽象上向往,具体上抵抗”、“乘兴而来,骂咧而去”,这种“叶公好龙”式的工作心态,不能简简单单理解成是“眼高手低”的问题,而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当今大多职场新手在职业选择上的心态浮躁的“理想化”和“幼稚病”。作个颇为形象的比喻,这就像谈恋爱与结婚一样:满脑子里总幻想着“卿卿我我”的美妙,却总不愿意正对“锅碗瓢盆”的现实。但不要忘了有这么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解决好日常“锅碗瓢盆”的现实,又怎能换来“卿卿我我”的美妙呢?对大多数职场新手而言,往往要经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最初是大家挤破头地要去某个单位应聘(尤其是一些富有光环的知名企业),应聘通过后是满心欢喜地去上班,可是“热度”根本没有持续多久,便开始发现这个单位的种种弊端或是这个岗位与自身理想的强烈反差。于是便开始打“退堂鼓”,直后悔当成怎么就稀里糊涂来到这里了?“不行!我要想办法解放出去!”这往往是他们的最强烈愿望,于是乎,伴随着这种“由向往到欢喜、由欢喜到失望、由失望到后悔、由后悔到抵抗、由抵抗到叛逆、由叛逆到越狱”的逐步恶性心态演化,一个原本是积极向上、虚心好学的年轻人,最终堕落成为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空想主义者”。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悲哉!其实,我们不妨都静心想想: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同样道理,每个企业也都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越是一些富有光环的知名企业,其外表的美誉度与内在的不完美之间的这种反差就越大。对一个追求上进的职场新手来说,其正确的心态就是应该在充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要能及时拿出有建设性的思想和作品,不光是用来交给老板或上司,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实时”地提升自己。退一步来讲,即便是这个企业最后不行了,你最终也不在这里干了,起码对你个人来说,在你服务的这段时间内,你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并提升了一个台阶。 请永远记住张会亭一句原创版的忠告:“真正的奋斗源动力来自于不断跃升的自我成就感!”

第20篇:读后感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响水县实验小学嵇建军

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科学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最需要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有效教学最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响水县实验小学嵇建军

“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的无效劳动,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的一种普遍共识。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实施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因此,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和了解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细节、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取向,从宏观和微观准确把握“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成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那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一、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研究中我们发现,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席。如果教师在课堂内的教学思路是没有经过精心梳理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机械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和定势。其实,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绝不是学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因此,如何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在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法时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二、需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希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学得轻松是儿童学习的一种积极心理。教学中顺应这种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太简单缺乏挑战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身心处于松懈状态。同样,教学内容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会失去探究的信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慰。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探究一番,想想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猜一猜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学习例题时,应先让学生先尝试一番,让学生感到老师不讲我也能正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揭示规律时,让学生思考一番,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感受到我的想法与书本一样。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练习以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解题的关键和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学生对自己的解答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及时、准确。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当学生回答问题独树一帜、有创

新时教师要毫不吝惜地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的回答还不够完整时老师要热心指点、积极鼓励。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更应该冷静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失败的原因,想出补救的措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欢乐。

三、需要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他们由于生活经历、知识基础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超越教师的预设。因此,课堂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就必须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要了解学情,首先要给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而教师则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洞察学生的言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加工筛选,放大生成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

尊重学生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问题。操作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及时点拨。对新颖独特的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放大其价值,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提倡开放,即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而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同样重视多中选优,优中选简,让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

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当做资源,这需要教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基础出发,从本节课教学目标出发,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努力放大有价

值的生成点,舍弃封闭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就我们而言,首先要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书籍,增长知识,拓宽眼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其次是不断专研。积极主动的探究本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课堂授课能力是关键。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水平,只有具有了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教师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们教师值得骄傲的资本。

叶公好龙读后感
《叶公好龙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