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04 08:34:28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闲谈时,同事推荐了台湾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说可以一读。借来同事的书,虽不是正版,错字、别字不少,阅读不便,但每每于工作闲暇择页开卷,却也能静下心来,目随笔走、意随页转、思绪纵横。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读到悲愤处就不忍继看,推书叹息。一路下来,看得时断时续,却也一以贯之,积少成多,终于篇末。看完回想,记不起、搞混杂的地方不少,于是重读,觉得确也有益愉快。

一、有感于叙史脉络清晰。《史纲》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史纲》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每一个世纪又以十年为一个年代,避免了时间的分割和跳跃,使历史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作者将国家(王国)的兴衰更替,民族的分化融合,文化宗教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前后贯串在时间的主线上,使历史流畅,让读者对未知和已知的历史有一个新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让读者知始知终,使阅读流畅。我对*喇嘛怎么有如此大的影响感到不解。读了《史纲》后,我才知道原因。喇嘛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十三世纪时,喇嘛教主八思巴,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喇嘛教与政治结合。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喇嘛教出现了马丁·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他有*

和*两位徒弟。他宣称*和*可以转世再生。宗喀巴逝世后*以大徒弟的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以第二徒弟的身份充当副教主。后来一个汗王将后藏土地献给*喇嘛,*则要*到后藏传播黄教。*主持喇嘛教,成为西藏政治三巨头之一。从喇嘛教立教时间、传播地域、*的教主地位和主教时间上,我知道*喇嘛影响大是有原因的。

二、有感于作者的敏锐。作者在叙史的同时,对历史分析不乏精到之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瓶颈危机。作者这样写到:任何王朝,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能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墙,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哄之类,都是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哄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虽然瓶颈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待商榷,但历史佐证了作者关于瓶颈危机的说法。像隋朝、元朝第二代国君未处理好瓶劲危机,国家即行灭亡,而汉朝、唐朝虽出现七国之乱、玄武门之变的瓶劲危机,但当权者处理得好,通过了瓶劲,两个王朝就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和发

展。作者对汉字的凝聚力,对汉字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认识。

三、有感于作者的批判精神。《史纲》的历史观以“人”为中心,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如《丑陋的中国人》一样,作者以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赞扬孔子,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认为他的教育精神可贵而且成功,他的言论是中国最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他批评儒家学派提倡礼教特别是丧礼,推崇复古,进而保守拒绝改变,如祖宗成法不可变等等。他批评道学压制人性、压制灵性,“存天理,灭人欲”,批评道学家对于牺牲别人生命或幸福的事,无不十分慷慨激昂。他将门第世家、豪族比作寄生集团。他说宦官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他批评统治者的残暴、腐败,不惜民力、不恤民情。杨广死后作者来了个反讽。他(杨广)的故事使人想到《伊索寓言》。一个农夫牵着一匹驴子走过悬崖,农夫恐怕驴子跌下去,牵它靠里面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它越向外挣扎,最后它跌下深谷,粉身碎骨。农夫摇头说:“你胜利了!”。杨广曾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敢言直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杨广也胜利了。作者对酷吏和酷刑、特务政治、科举制度、文字狱、内斗等等的批评、嘲弄就不一而足了。

四、有感于叙史的新奇。作者叙述历史不似历史教科书一般对历史做概要的叙述。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把可读、有趣的故事整理出来,让历史丰满。对历史人物,作者用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件和言行来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使人物有声有色,如在目前。同时作者以散文笔法或叙或议,使叙述幽默风趣,使批评掷地有声,让读者随处可见思想的火花。类似小说的叙史方式、散文的褒贬手法,使得全书叙史不落窠臼、文笔轻松,将历史写得精彩生动又不乏深刻,使阅读轻松有趣、让读者受益非浅。作者在第一章历史舞台介绍西岳华山时,讲了一个韩愈登华山的故事。韩愈登上华山的苍龙岭之后,回头看来时的路,发现“鸟道悬空、头昏目眩”,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心想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派人把他灌醉了,用绳子从山上层层吊下来的。故事让我们亲见了古人,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让我们觉得历史亲近可爱,人物憨态可掬,而对华山高难险峻留下了深刻印象,叙述可谓别具一格。

五、有感于成书的经历。七十年代,柏杨负责《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因其刊出的一张漫画讽刺蒋介石父子独裁统治台湾,触怒了当局。3月,柏杨被以“侮辱元首”、“通匪” 等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在狱中,柏杨为驱赶绝望,让心思有所寄托,努力把握住任何一点能读书的时间开始读书,读二十五史。

七、八个月后,他的前妻又提出离婚。这些对柏杨无疑是双重致命打击。绝望之余,他绝食二十余日。之后,一

个彻底的领悟,让他重新振作。他在阅读、思考之余,开始写《史纲》。狱中随时检查,文稿随时可能被抄出来充公、烧毁,而且同囚室的人抗议他书写,有人根本就觉得他无聊、可笑„„冷嘲热讽、瞠目怒视、龇牙咧嘴,不一而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完成了《史纲》的写作。作者身陷囹圄长达9年多,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作者身陷困境不绝望、面对困难不放弃、经历磨难不萎靡,振作思考、把握时间,在最卑微、最没有尊严的地方,完成了《史纲》等三部书稿的写作。作者没有让时间、生命在绝望中流逝和荒废,更没有在重压下漫骂,在打击下崩溃,而是在历史的梳理、写作中让时间和生命沉淀、丰厚,让意志坚定,从而保持了尊严,坚持了追求,升华了人生,让人叹服、引人深思、使人学习。

当然《史纲》叙述和评论历史也有有失偏颇之处,如作者对明朝历史的认识等等,就需要我们自已来了解和认识。

推荐第2篇:《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9-16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是有的,但~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

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ps:,柏杨著。书已读完一月有余,感触颇多。一直想写篇书评,然面对浩浩五千年的历史,纵有柏杨先生的妙笔解读,依然惶惶不知从何落笔。没有顾湘的文采,没有了悠闲的时间,万千感慨困于胸腔,着实难受。完不成书评,终是咬咬牙,挤出一篇读后感,算是给自己一个慰藉,给读过此书一个证明。茫然不知所云,贻笑于诸前辈之前了。

推荐第3篇:《中国人史纲》摘要一

《中国人史纲》摘要

——2012.8.10始

一、总序-------年号问题王朝号和国号科举制度

年号问题是中国历史最使人困扰的。年号除了纪年之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古时南周第一位皇帝在位时或者中国内乱时期等频繁更改年号显示出年号制度的严重缺点——在时间距离上造成严重混乱,使世界上即使是最权威的史学家和最权威的自然科学家都不能确定它的正确年代,我们大胆的绕过年号,采用公元纪年,希望能简单迅速准确的立即明了历史事件的时间位置。

王朝号和国号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困扰。在二十世纪中华民国建立前,中国所有王朝从没有一个以“中国”作为法定的或正式的国名。一个新王朝兴起时,就是先定国号,当它统一中国时,其国号就远压在中国之上。当中国陷于分裂时,就谁也不是中国了。从皇帝到傀儡政权满洲国,中国境内共出现83个王朝,却没有一个是用“中国”显示他们的性质的。如此就出现了谁是“正统”的问题。我们现在作一个大胆尝试,即以“世纪”为单元,以公元纪年为纪年,而将王朝号、国号、年号都置于次要地位。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即中国。以世纪为单元叙述是强调中国永远存在,不受王朝影响。唐亡、清亡,只是唐王朝、唐政府和清王朝、清政府的覆灭,而非中国亡。中国屹立如故。

科举制度除了其功能和贡献外,副产品之一是培养出来一个中国所特有的“官场”社会阶层,其中,阿谀帝王成为一项主要课题。表现最强型的为加到活帝王头上的尊号和死帝王头上的谥号。我们所做的是对中国559位帝王和没有实质上当帝王,却被加上帝王尊号的人,及皇后妃妾和亲王、公主,将其头衔、年龄、在位时间以及它们在皇族中的关系位置,仔细整理列出。

立场————不同于“奉旨修史”的官员,我们坚持的标准是国家民族和人道人权,不掩饰污点,同时也展示出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文明所作的尊严贡献。中国历史书籍虽多,却给人一种杂芜凌乱的感觉。我们没有时间读完正史,也没有文言文的修养去读正史。中国王朝不断变换,才防止了我们没有像万世一系的日本一样,如果国亡才修史,中国可能就会没有正式史籍了。王朝亡后才编纂出来的正史,不过是一堆人物传记的合订本,多半取材于该人物的墓志铭、行传、家谱之类的一面之词。

————柏杨 1977.8.20于台北

第一章——————历史舞台

舞台即中国疆土。位于亚洲东部,介于太平洋和帕米尔高原之间。

截至20世纪初叶,中国疆域面积达一千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最西到帕米尔高原,最东到乌苏里江口,最北到黑龙江省的漠河县漠河镇,最南到南中国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一、空中

那时中国版图像一片海棠叶,台湾岛和海南岛,像叶柄下方的两颗珍珠。南中国海诸岛,则是无数散落在海水中的小珍珠群。

四条大河,均匀的并排着,从西向东流。最北一条是跟俄国交界的黑龙江,次北一条成“几”字形的是黄河,偏南一条白浪滚滚的是长江,最南一条像手指汇到手掌一样的是珠江。

二、河流 湖泊

黑龙江全长4350公里,但在中国境内和流经中国跟俄国边境的只有3420公里。为中国最北的水道,一年中有六个月的结冰期,重型坦克车可在河面任意驰骋。十七世纪才随着满洲人建立的清王朝入主中国,并入中国版图。其最大支流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为契丹人和契丹人建立的辽帝国的主要渔猎河道,名震一时。

黄河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此为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

省的巴颜喀拉山,成一个“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凡是河流,几乎都具备如航行、渔产、灌溉等利益,只有黄河,对它两岸的居民,帮助很少而伤害很大。每一次改道,都是一场恐怖的屠杀。而仅次于改道灾难的小型泛滥,也每次都造成人畜的可怕伤亡。因此黄河也是世界上吞没生命财产最多的一条河流。黄河一半以上经过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黄土和来自北方瀚海沙漠群的尘沙,使得其上游就很浑浊,到了三门峡以下,突然从两山夹岸中进入平原,河面变宽,水流变慢,所挟带的超过60%的大量泥沙,开始沉淀。从洛阳到渤海间八百多公里的河床,逐渐升高,最终超过地面,全靠人工修筑提防约束。一个住在开封二十层楼上的居民,若开窗北望,会发现黄河正在他头上数百米的高处滚滚东流。春冰溶解和夏秋之交雨量充沛时,都是决口的危险季节。尼罗河泛滥后留下的是沃土,黄河决口后留下的却是一片黄沙。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凡河流应有的利益,它都具备。但历史上出现较迟。其实长江的地理背景比黄河更适于产生文明,而它们又相距甚近。但长江一旦在历史上出现,就把中国疆土拦腰切断。习惯上长江以北称北方,或北中国;长江以南称南方,江南,或南中国。有名的三百年大分裂时代和一百多年宋金两大帝国对抗,就是由长江的汹涌波涛,僵持而成。

珠江本身只有80公里,但拥有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支流,而以西江作为主干,全长2197公里。它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晚,流经的又多半是不能发生整治经济影响的蛮荒地区。其重要性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显现。

四大河流之外,还有一些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较小河流:

如:汾水——发源于管涔山,纵穿山西高原,向西南注入黄河,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儒家学派歌颂为至圣至贤的尧帝和舜帝的国都,就建立在汾水之畔。直到19世纪,一直保持高度的历史地位。

桑干河——也发源于管涔山,向东而流。中游之后,含沙量高达38%,跟黄河一样不断决口和改道,中国人伤心的称其为小黄河,也称为无定河。清皇帝玄烨改称为永定河,希望它不再生事。因流经北京南方时,因河中满生杂草,也成为芦沟。12世纪时,金帝国在上面筑桥,即卢沟桥。再流到天津,汇合若干河流后,称为海河,从天津经大沽口,注入渤海。

渭河——向东注入东海。中国最光辉的四个王朝—周秦西汉唐,约两千年之久,都建都在渭河河畔的长安(陕西西安)。泾渭二河在西安的东北合流之后,产生一种奇异现象,即河水中分,泾河的速度较急,其水沿北岸奔驰而下,骤然进入平原,反而较为清澈;而含沙量同样多的渭河,河水沿着南岸,因速度较缓,却较为浑浊。因此有“泾渭分明”之说。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县西北桐柏山,向东注入东海。由于多次黄河改道后分支注入淮河,淮河与黄河,永定河,在中国历史上共称三大自然灾害。淮河跟它西方的秦岭山脉,连成一条中国经济上的南北分界线,而长江的分界线则是政治性的。淮河以北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淮河以南以稻米为主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桎。”

推荐第4篇: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北京通信段 姚星烁

读完柏杨老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才发现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一部有人情味的历史,与以往记录时间与故事的史书不同,此书中更多的是对人,或者说对中国人创造历史的思考。随着柏老先生的史笔,我尝试着从王朝更新罔替的波澜壮阔中找寻规律,从帝王将相的兴衰沉浮中读懂落寞。

当我放下此书,想写上几行文字记录心情的时候,才发现历史,或者说中国历史这个话题是在太大,也只能从多维的历史中攫取一个维度,那么就谈一谈我对中国人信仰的理解。

先说结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神而不信神的民族。

相比于被整合后系统化的希伯来神话,北欧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磅礴而嘈杂,我们可以从《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历史典籍中看到主体相似,细节却可能大相径庭的神话故事。如果类比古希腊神话有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其实中国上古神话也可以以帝尧为分界线,之前可以称之为神话时代,主线故事是创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战、妖神鬼怪及其纷争;帝尧之后的英雄时代,主线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及部落纷争。

正如其他文明一样,宗教对中国神话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创造性的将神话故事进行了整合统一,提出了掌管天界的天庭、玉帝、王母娘娘体系,这与在奥利匹斯山上俯瞰人间的神王宙斯又有了几分神似。而作为舶来品的佛教,通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也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神华。

然而以上诸神之于中国人,各像是故事而非信仰,中国人的信神拜神,更多的是出于绝望边缘上的痛苦挣扎,而非如西方或阿拉伯世界信仰的虔诚与纯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许才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神话观。

中华文明的神学不兴,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长期处于统一的封建王朝,皇权压抑神权的原因;也有农耕民族生产力相对较高,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宗教难以发展的因素,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谈起中国人为什么会有祖先崇拜,我要先讲一个故事。假使我穿越到明代的某个田间地头,偶遇一位正在劳作的年轻人,我想我们的对话一定是这样的。

\"哥们,你们明代的生活怎么样?\"

\"我虽是一介草民,可也有房有田,有老婆有孩子。日子还算可以。\"

\"那你的房子哪里来的?\"

\"我爹传给我的呗。\"

\"田呢?\"

\"我爹传给我的呗。\"

\"那种田的方法呢。\"

\"我爹教给我的呗。\"

这虽是我杜撰的故事,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大江南北普遍发生着。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局限在相对狭小固定的地域,以家庭为单位共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具有天然的血亲联系,更成为生存的相互依靠对象。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单系亲族组织,上连于所有死去的祖先而下及于尚未出生的子孙,若失去祖先这一环,这个结构原则就被切断而无法存在。所以中国人藉祭祖与孝德来维系此一制度,诚如当代大儒冯友兰在其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论到孝的理论时提到『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家族制度上的,而孝则是使家族扣紧在一起的德行』。在这样一个允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我们可以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能,而中国人是要伦理,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亦不为过。再加上民间死后世界观的影响,祖先崇拜与伦理孝道有了更深的连系,甚至视祭祖为尽孝的表现,因不祭祖,祖先在阴间就无法享受长生福禄,而沦为饿鬼孤魂,实为大不孝,祖先也会因此降灾于家族。怪不得韦政通教授说:上古的祖先崇拜演变出儒家的孝道,而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古老的宗教。所以中国人必循例重俗,祭祖祀宗,藉此抒发缅怀先人,表达孝思的心境,进而祈求祖先佑护赐福。

在中国儒家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康熙皇帝和教皇特使之间的争执,就集中在是否允许祖先崇拜上,康熙当时的名言就是\"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建立祠堂,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官宦或富贵之家要为建立祠堂,供奉祖先排位。

中国人的历史崇拜

中国人的历史崇拜可以看做是祖先崇拜的2.0升级版,如果说祖先崇拜的对象是父亲、祖父、祖父的父亲、祖父的祖父,那么历史崇拜则是崇拜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圣君、名将。

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流传千古,除了彰显了他出色的政治智慧,更说明了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借鉴历史的推崇。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里\"替\"是关键,为什么不是\"兴衰\"?就是一个皇朝由盛而衰,最后被下一个朝代给\"替换\",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一个朝代实际上是一家一姓的朝代,然后被另一家夺走代替。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是为了本家的基业能千秋万代,不被别家夺走。所以历朝历代、各位皇帝大臣最想的便是从历史中找寻治国的方法,避免被替换朝代的弊端,维持自己的通知。

这是这种自上而下对历史的推崇,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始终保持着对历史人物甚至是写历史的人物的崇拜。

中国人崇拜着孔老孟庄的文化启蒙者光辉,崇拜着秦皇汉武引八方来朝的无上威仪,崇拜着霸王武圣横扫六合的武运昌隆,崇拜着包公海瑞铁面之下的公正爱民,心中已有如此之多的\"真\"神,还哪有经历去崇拜故事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呢?

史海浩瀚,吾之所知不至史之万一。只有学好历史,把历史当老师,用历史做工具,才能在历史中找寻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感谢着柏老的《中国人史纲》,感动于局团委的每月一书活动。

作者:北京通信段团委书记 姚星烁

推荐第5篇: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之前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书名叫做《中国人史纲》,不知是被断句为《中国人 史纲》好还是《中国 人史纲》。看了两章后觉得还是理解为《中国人史纲》的好,因为发现柏老先生的史笔和别人不同,他注重的是强调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

从来都觉得书写历史和做新闻对事实的态度是一样的,要客观的记录事实,轻易不能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柏老先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持有鲜明的态度,对前朝的史学家和儒家鸿儒们的错误不留情面的一一批判。

书的开篇题目为“历史的舞台”,介绍了中国的版图和山脉河流。不要以为这篇只是单纯的介绍自然环境,他介绍的是中华文明兴起、繁盛所发生的地点以及环境与文化的关系。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每个民族都是如此。

柏老说,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是最贫乏的一环。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原因有二,一是绝对君权思想的统治,统治者绝不允许别人的房舍建造的比他的好,哪怕接近也不行。二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兴政权对与焚烧就政权的建筑物怀有浓烈的兴趣。比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所以至今我们也无缘再见“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是如何的壮观,也无缘站在吕后运筹谋杀韩信的未央宫中嗅那满是阴谋味道的空气。

柏老讲了开天辟地的故事。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盘古创造了世界,但主宰世界的却是一个叫玉皇大帝的神祉;在犹太人那里,人们认为是耶和华创造了世界,那主宰世界的也是耶和华。以前我曾经写文章论述过中华民族并不是真正信奉神祉的民族,信神只不过是处于绝望环境中的一种无望挣扎。我们信奉神祉的心理远没有西方世界信奉神明那样单纯。说到底,是为了一己私欲去信奉。只有当我们觉得需要神明保佑的时候才去拜祭神明,而不是把拜祭神明当作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从来是个很实际的民族,顺我者兴,逆我者亡。

书里最值得称道的是每章节后都有一个东西方对比,可以看到当我们处于一个时期的时候别的民族在做什么。我们的兴盛,我们的衰亡,一览无遗。大世界自有公道。

《中国人史纲》之所以定格为“中国人”就在于作者的立场是人民的,他是从人民的立场来梳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的,在中国的三个“黄金时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作者对此称赞不已,而对历史上的*年代和大黑暗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则对人民处境深表同情,这个时候,作者的文字是对中国那些腐败的统治阶级的控诉。

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地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弃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推荐第6篇:中国人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闲谈时,同事推荐了台湾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说可以一读。借来同事的书,虽不是正版,错字、别字不少,阅读不便,但每每于工作闲暇择页开卷,却也能静下心来,目随笔走、意随页转、思绪纵横。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读到悲愤处就不忍继看,推书叹息。一路下来,看得时断时续,却也一以贯之,积少成多,终于篇末。看完回想,记不起、搞混杂的地方不少,于是重读,觉得确也有益愉快。

一、有感于叙史脉络清晰。《史纲》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史纲》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每一个世纪又以十年为一个年代,避免了时间的分割和跳跃,使历史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作者将国家(王国)的兴衰更替,民族的分化融合,文化宗教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前后贯串在时间的主线上,使历史流畅,让读者对未知和已知的历史有一个新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让读者知始知终,使阅读流畅。我对*喇嘛怎么有如此大的影响感到不解。读了《史纲》后,我才知道原因。喇嘛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十三世纪时,喇嘛教主八思巴,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喇嘛教与政治结合。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喇嘛教出现了马丁·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他有* 和*两位徒弟。他宣称*和*可以转世再生。宗喀巴逝世后*以大徒弟的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以第二徒弟的身份充当副教主。后来一个汗王将后藏土地献给*喇嘛,*则要*到后藏传播黄教。*主持喇嘛教,成为西藏政治三巨头之一。从喇嘛教立教时间、传播地域、*的教主地位和主教时间上,我知道*喇嘛影响大是有原因的。

二、有感于作者的敏锐。作者在叙史的同时,对历史分析不乏精到之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瓶颈危机。作者这样写到:任何王朝,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能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墙,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哄之类,都是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哄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虽然瓶颈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待商榷,但历史佐证了作者关于瓶颈危机的说法。像隋朝、元朝第二代国君未处理好瓶劲危机,国家即行灭亡,而汉朝、唐朝虽出现七国之乱、玄武门之变的瓶劲危机,但当权者处理得好,通过了瓶劲,两个王朝就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和发

展。作者对汉字的凝聚力,对汉字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认识。

三、有感于作者的批判精神。《史纲》的历史观以“人”为中心,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如《丑陋的中国人》一样,作者以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赞扬孔子,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认为他的教育精神可贵而且成功,他的言论是中国最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他批评儒家学派提倡礼教特别是丧礼,推崇复古,进而保守拒绝改变,如祖宗成法不可变等等。他批评道学压制人性、压制灵性,“存天理,灭人欲”,批评道学家对于牺牲别人生命或幸福的事,无不十分慷慨激昂。他将门第世家、豪族比作寄生集团。他说宦官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他批评统治者的残暴、腐败,不惜民力、不恤民情。杨广死后作者来了个反讽。他(杨广)的故事使人想到《伊索寓言》。一个农夫牵着一匹驴子走过悬崖,农夫恐怕驴子跌下去,牵它靠里面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它越向外挣扎,最后它跌下深谷,粉身碎骨。农夫摇头说:“你胜利了!”。杨广曾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敢言直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杨广也胜利了。作者对酷吏和酷刑、特务政治、科举制度、文字狱、内斗等等的批评、嘲弄就不一而足了。

四、有感于叙史的新奇。作者叙述历史不似历史教科书一般对历史做概要的叙述。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把可读、有趣的故事整理出来,让历史丰满。对历史人物,作者用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件和言行来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使人物有声有色,如在目前。同时作者以散文笔法或叙或议,使叙述幽默风趣,使批评掷地有声,让读者随处可见思想的火花。类似小说的叙史方式、散文的褒贬手法,使得全书叙史不落窠臼、文笔轻松,将历史写得精彩生动又不乏深刻,使阅读轻松有趣、让读者受益非浅。作者在第一章历史舞台介绍西岳华山时,讲了一个韩愈登华山的故事。韩愈登上华山的苍龙岭之后,回头看来时的路,发现“鸟道悬空、头昏目眩”,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心想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派人把他灌醉了,用绳子从山上层层吊下来的。故事让我们亲见了古人,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让我们觉得历史亲近可爱,人物憨态可掬,而对华山高难险峻留下了深刻印象,叙述可谓别具一格。

五、有感于成书的经历。七十年代,柏杨负责《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因其刊出的一张漫画讽刺蒋介石父子独裁统治台湾,触怒了当局。3月,柏杨被以“侮辱元首”、“通匪” 等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在狱中,柏杨为驱赶绝望,让心思有所寄托,努力把握住任何一点能读书的时间开始读书,读二十五史。

七、八个月后,他的前妻又提出离婚。这些对柏杨无疑是双重致命打击。绝望之余,他绝食二十余日。之后,一

个彻底的领悟,让他重新振作。他在阅读、思考之余,开始写《史纲》。狱中随时检查,文稿随时可能被抄出来充公、烧毁,而且同囚室的人抗议他书写,有人根本就觉得他无聊、可笑??冷嘲热讽、瞠目怒视、龇牙咧嘴,不一而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完成了《史纲》的写作。作者身陷囹圄长达9年多,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作者身陷困境不绝望、面对困难不放弃、经历磨难不萎靡,振作思考、把握时间,在最卑微、最没有尊严的地方,完成了《史纲》等三部书稿的写作。作者没有让时间、生命在绝望中流逝和荒废,更没有在重压下漫骂,在打击下崩溃,而是在历史的梳理、写作中让时间和生命沉淀、丰厚,让意志坚定,从而保持了尊严,坚持了追求,升华了人生,让人叹服、引人深思、使人学习。 当然《史纲》叙述和评论历史也有有失偏颇之处,如作者对明朝历史的认识等等,就需要我们自已来了解和认识。篇2: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袁浩杰 自参加工作以来,没完整看过几本书,但还是洗洗品读了柏杨老先生长达八十万字的《中国人史纲》。当偶然的机会从舍友书桌上瞥见这本书时,我就决定好好细读它。或许自幼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对通史之类的著作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也读过柏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深受感慨,受此影响,也从心底喜欢柏杨老先生。

《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柏杨先生在狱中完成此著作,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他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又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柏杨老先生素有“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著作风格,他一贯以批判的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中国人史纲》就以“人”为中心,重点在“人”.这本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狱中成书,因此更能透过文字感受作者对于人性的独特视角的剖析,历史是人的历史,故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发展史。通读此书,给我最多的思考就是人性的问题。何谓人性?孔子、孟子、老子、老子、荀子等皆有不同的看法,而释迦牟尼与西方的柏拉图等亦有各自的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低级而高级,于是善恶观念逐渐产生出来,但是无论善还是恶,无非都带着人的烙印,善、恶只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罢了。孔子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他刚刚出任了鲁国的司寇,就把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少正卯给杀了,看来在政治斗争中,孔子所谓的“仁”乃是具有针对性的,并非一视同仁的。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结束,赵军40万人投降秦军,秦江白起名者40万疲惫不堪的俘虏进入长平附近一个名叫“杀谷”的深谷,秦军从高山上抛下土石,40时万人全被活埋。秦朝末年,巨鹿大战后,20万投降的秦军被项羽全部坑杀。

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几乎每次都要国家拿出一亿万钱来赎身,而这些巨大的舍身钱莫不是来源于对百姓的盘剥。萧衍极醉心“仁慈”、“宽厚”的美名,皇亲国戚无论有多大的罪恶,都不追究。但对于普通平民却很狰狞,一个人犯罪时,父母妻儿都要受到连累,一人逃往,全家都被捕下狱,无一点宽假。再有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江山,残忍杀害一大批如刘基、徐达等一大批开国元老。读罢此书,我的最大感受是——老百姓实在很苦,能够活着,已经不容易了。盛世时可以奢谈理想抱负,乱世时就只能够东奔西跑,以便保全性命了。

我等芸芸众生,逢此盛世,乃是我们的造化,我们应抛弃成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营造生活,这应该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我们在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静静想想:小孩是我们晚辈,领导是我们的尊长,同事是我们的手足,我们本为一家,彼此共处于一个屋檐下,同一个时代造就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时空,尽管空间略显狭小,难免碰了彼此的头,但是我们毕竟是无法逃离开这间巨大的时代之屋,我们还要每日见面、互致问候,还要礼尚往来,还要彼此提携、互相帮助。我们无法根绝乱世的诞生,因为我们不是时代的宠儿,更不是开创新时代的英雄,但是我们目前却可以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彼此达成协议,紧紧地团结起来,快快乐乐的做一个人,我们相亲相爱,我们不窝里斗,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延缓乱世的出生。如果要做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做人。尊重别人,我们才能够更加长久的做人。篇3:《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读《中国人史纲》心得

七十年代,柏杨负责《中华日报》家庭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因其刊出的一张漫画讽刺蒋介石父子独裁统治台湾,被以“侮辱元首”等罪名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在狱中,柏杨努力把握住任何一点能读书的时间开始读书,读二十五史,开始写《史纲》。狱中随时检查,文稿随时可能被抄出来充公、烧毁,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不一而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完成了《史纲》的写作。作者在监狱里度过了9年多的时光,但作者面对困境不绝望、面对困难不放弃、经历磨难不萎靡,在最卑微、最没有尊严的地方,完成了《史纲》等三部书稿的写作。作者没有让时间、生命在绝望中流逝和荒废,更没有在重压下漫骂,在打击下崩溃,而是在历史的梳理、写作中让时间和生命沉淀、丰厚,让意志坚定,从而保持了尊严,坚持了追求,升华了人生,让人叹服、引人深思、使人学习。

作者叙述历史不似历史教科书一般对历史做概要的叙述。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把可读、有趣的故事整理出来,让历史丰满。对历史人物,作者用体现人物

特点的事件和言行来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使人物有声有色,让读者随处可见思想的火花,将历史写得精彩生

动又不乏深刻,使阅读轻松有趣、让读者受益非浅。作者在 第一章历史舞台介绍西岳华山时,讲了一个韩愈登华山的故事。韩愈登上华山的苍龙岭之后,回头看来时的路,发现“鸟道悬空、头昏目眩”,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心想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派人把他灌醉了,用绳子从山上层层吊下来的。故事让我们亲见了古人,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让我们觉得历史亲近可爱,人物憨态可掬,而对华山高难险峻留下了深刻印象,叙述可谓别具一格。 读完这本书,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是形成自己的观点。从来都觉得书写历史和做新闻对事实的态度是一样的,要客观的记录事实,轻易不能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柏老先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持有鲜明的态度,对前朝的史学家和儒家鸿儒们的错误不留情面的一一批判。平时写材料,过于平铺直叙,或是照搬照抄,缺少创新,缺少新意,更多的是缺少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也就形成不了体系,构成不了自己特有的逻辑。“一部优秀史书,其意义不只在于发掘出多少历史真相,更在于阅读时能给读者提供多少思考和启示。”有个不成熟的观点就是,书记的讲话,不一定是通篇的总结和安排,更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统一思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活力。

二是最大限度的充实自己。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叙述

历史的时候文笔朴实自然,而又字字传神,对历史上的人和事都娓娓道来。历史都是相似的,但是柏杨先生写的这本书,充实了很多历史书上未曾见过的内容,柏杨先生的阅读量可见一斑。这些都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充实自己才能展现自己。通过阅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让我对此前接触过的一句名言体会更深。读书与不读书,你的世界差别会很大,读书可以让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实现一种虚拟的跨界。篇4: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北京通信段 姚星烁

读完柏杨老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才发现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一部有人情味的历史,与以往记录时间与>故事的史书不同,此书中更多的是对人,或者说对中国人创造历史的思考。随着柏老先生的史笔,我尝试着从王朝更新罔替的波澜壮阔中找寻规律,从帝王将相的兴衰沉浮中读懂落寞。

当我放下此书,想写上几行文字记录心情的时候,才发现历史,或者说中国历史这个话题是在太大,也只能从多维的历史中攫取一个维度,那么就谈一谈我对中国人信仰的理解。

先说结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神而不信神的民族。

相比于被整合后系统化的希伯来神话,北欧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磅礴而嘈杂,我们可以从《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历史典籍中看到主体相似,细节却可能大相径庭的神话故事。如果类比古希腊神话有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其实中国上古神话也可以以帝尧为分界线,之前可以称之为神话时代,主线故事是创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战、妖神鬼怪及其纷争;帝尧之后的英雄时代,主线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及部落纷争。 正如其他文明一样,宗教对中国神话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创造性的将神话故事进行了整合统一,提出了掌管天界的天庭、玉帝、王母娘娘体系,这与在奥利匹斯山上俯瞰人间的神王宙斯又有了几分神似。而作为舶来品的佛教,通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也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神华。

然而以上诸神之于中国人,各像是故事而非信仰,中国人的信神拜神,更多的是出于绝望边缘上的痛苦挣扎,而非如西方或阿拉伯世界信仰的虔诚与纯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许才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神话观。

中华文明的神学不兴,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长期处于统一的封建王朝,皇权压抑神权的原因;也有农耕民族生产力相对较高,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宗教难以发展的因素,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谈起中国人为什么会有祖先崇拜,我要先讲一个故事。假使我穿越到明代的某个田间地头,偶遇一位正在劳作的年轻人,我想我们的对话一定是这样的。

哥们,你们明代的生活怎么样?

我虽是一介草民,可也有房有田,有老婆有孩子。日子还算可以。 那你的房子哪里来的?

我爹传给我的呗。

田呢?

我爹传给我的呗。

那种田的方法呢。

我爹教给我的呗。

这虽是我杜撰的故事,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大江南北普遍发生着。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局限在相对狭小固定的地域,以家庭为单位共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具有天然的血亲联系,更成为生存的相互依靠对象。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单系亲族组织,上连于所有死去的祖先而下及于尚未出生的子孙,若失去祖先这一环,这个结构原则就被切断而无法存在。所以中国人藉祭祖与孝德来维系此一制度,诚如当代大儒冯友兰在其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论到孝的理论时提到『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家族制度上的,而孝则是使家族扣紧在一起的德行』。在这样一个允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我们可以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能,而中国人是要伦理,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亦不为过。再加上民间死后世界观的影响,祖先崇拜与伦理孝道有了更深的连系,甚至视祭祖为尽孝的表现,因不祭祖,祖先在阴间就无法享受长生福禄,而沦为饿鬼孤魂,实为大不孝,祖先也会因此降灾于家族。怪不得韦政通教授说:上古的祖先崇拜演变出儒家的孝道,而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古老的宗教。所以中国人必循例重俗,祭祖祀宗,藉此抒发缅怀先人,表达孝思的心境,进而祈求祖先佑护赐福。

在中国儒家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康熙皇帝和教皇特使之间的争执,就集中在是否允许祖先崇拜上,康熙当时的名言就是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建立祠堂,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官宦或富贵之家要为建立祠堂,供奉祖先排位。 中国人的历史崇拜

中国人的历史崇拜可以看做是祖先崇拜的2.0升级版,如果说祖先崇拜的对象是父亲、祖父、祖父的父亲、祖父的祖父,那么历史崇拜则是崇拜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圣君、名将。 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流传千古,除了彰显了他出色的政治智慧,更说明了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借鉴历史的推崇。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里替是关键,为什么不是兴衰?就是一个皇朝由盛而衰,最后被下一个朝代给替换,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一个朝代实际上是一家一姓的朝代,然后被另一家夺走代替。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是为了本家的基业能千秋万代,不被别家夺走。所以历朝历代、各位皇帝大臣最想的便是从历史中找寻治国的方法,避免被替换朝代的弊端,维持自己的通知。

这是这种自上而下对历史的推崇,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始终保持着对历史人物甚至是写历史的人物的崇拜。

中国人崇拜着孔老孟庄的文化启蒙者光辉,崇拜着秦皇汉武引八方来朝的无上威仪,崇拜着霸王武圣横扫六合的武运昌隆,崇拜着包公海瑞铁面之下的公正爱民,心中已有如此之多的真神,还哪有经历去崇拜故事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呢?

史海浩瀚,吾之所知不至史之万一。只有学好历史,把历史当老师,用历史做工具,才能在历史中找寻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感谢着柏老的《中国人史纲》,感动于局团委的每月一书活动。

作者:北京通信段团委书记 姚星烁篇5:论《中国人史纲》

论《中国人史纲》中的创新

摘要: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突破了传统史书著作的局限,以一种别出心裁的角度和方式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它以中国人的特定活动为对象,让历史成为一部电影,人民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而中国大地则是这部电影的演出场地。

关键词:创新;突破;个性

我对柏杨先生最早的印象,来自初中时读过的《丑陋的中国人》,那时便对这个嬉笑怒骂直白坦率的可爱老头儿心生好感,如今读罢《中国人史纲》,更是对他敬佩不已。相对于传统的史学著作来说,《中国人史纲》观点新颖个性,语言活泼幽默,,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我将就这一创新之处展开论述,谈谈我对于柏杨《中国人史纲》写作角度和方式以及他的一些新颖观点的看法。

一、空中马背,感同身受 第一章节中,作者以历史舞台为题,引出了中国这一舞台,并对中国的位置、疆域做了大致的介绍。这突破了史书开篇直接切入话题的传统,使读者构画出了中国的基本轮廓。尔后,作者采用了“空中马上”这一创新的写作形式来介绍中国疆土。例如:“现在,让我们搭乘可以跟光速相等速度的太空船,从广阔的太平洋向西飞航。”“空中鸟瞰之后,让我们走下太空船,跨上马背。”[1]这种空中俯瞰以及以骑马所需时日来衡量距离的直观方式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想象力,仿佛我们自身也跟着作者走遍了大江南北,使我们对于中国领土的广阔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

作者在章节的安排上突破传统,“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不以皇帝年号纪年而以普遍的公历算法来纪年将一个世纪分成十个年代来表示。”[2]使得脉络清晰,主题分明,重点一目了然。并且在每章最后设“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可使我们对当时的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使人感到真正是从空中从其他星球上看中国历史,而不是只从中国从地球上看中国历史,让我们在熟悉中国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和进步历程。这既给人一种新鲜感,又给人一种整体史观。

三、表格精简,语言幽默,文学性浓 在本书中,作者大量地以表格来代替冗长叙事的方式,既简洁明了,也大大地增加了阅读的愉悦感。如:春秋时期有大量的政变事件,就比如一部《东周列国志》已经让人觉得眼花 缭乱,而柏杨在纪元前七世纪到纪元前五世纪的三章里,用三个表格[3]清晰扼要地介绍了“封国的吞并与逐君杀君”的情况,明了易懂。而且他活泼幽默的语言也是传统的史书著作所没有的,例如“苏轼在旁幽了他一默说:‘这都是西汉王朝死鬼叔孙通发明的怪礼。[4]又如他将杨贵妃“评”为李隆基小老婆群里的第一级,再如“杨广如愿以偿地当了皇帝之后,被压制十四年之久的兽性,像火山爆发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力向外爆发,最后除了一根绞绳外,任何东西都挡不住。”比起以往传统史书的沉重繁冗,幽默语言的运用显得绘声绘色,使人读起来惬意畅快,自然而然的,也就将这一段历史铭记于心。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一大亮点,即为书中的文学性。作者在“唐诗”一节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是乐天的,在他诗中很少与人生相连的现实情调。他有丰富的想像力,又对儒家学派的始祖孔丘,轻蔑嘲笑,这两者都是传统知识分子所缺少的东西,因之他对一般人所重视的权力和财富,视如浮云。他操纵诗句像魔术师操纵手帕一样,翻腾变化,运用自如,中国人尊称他为“诗仙”。短短三句,足矣概述李白的性格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富于文采的白话文字,还可从《中国人史纲》里面为数不多的几处古诗翻译就可以看出,其用词之妙与精准,绝对可让作者跻身于一流白话文大师之列。

四、个性鲜明,着重人性

不同于传统史书中对皇帝暴行的遮遮掩掩,柏杨大咧咧地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中国古代一些皇帝的暴行统治,这正如柏杨在自序里说“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接受我的人性史观”。柏杨确实很富于同情心,经常对历史人物的道德水平花大量篇幅描述。例如他写道:“廷杖时,受刑人痛苦难耐,大声哀号,头面撞地,尘土塞满口中,胡须全被磨脱,这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摧残人权的图画,朱元璋用它来对付中国人民。”[5]他对暴行的具体描述,深刻揭露了中国古代部分皇帝残暴、兽性的一面,这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是对中国古代部分统治者的无声控诉,也是柏杨嫉恶如仇,敢骂敢恨的鲜明个性的体现。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柏杨的独特看法却似乎有些过于个性,有些突破往往给读者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和负担。或许是为了凸显人道主义,他在描写中国历代皇帝时使用的称呼往往是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而舍弃一般人比较熟悉的谥号或年号等常用称呼,而这些名字对于一般人来说往往比较陌生。比如,一般人都称作“汉昭帝”、“万历皇帝”、“慈禧太后”,他全作“刘弗陵”、“朱翊钧”、“那拉兰儿”,而且绝不附上普通人熟悉的称呼,这却是有些弄巧成拙的意味。 培根曾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史纲》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明智的好书,其以“人”为中心,“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书中自有大悲懑,书中自有大慈悲。这是柏杨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名师。

推荐第7篇:近代史纲读后感

《中国史纲》读书报告

史学自古有之,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更是对他一知半解。寒假期间为了大致了解中国史,借了一套金冲击老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老先生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写成《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纲》)一书,把20世纪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告诉我们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怎样从深重苦难中重新站立起来、又怎样大步走向复兴的基本历程。这就为我们对离现实最近的这一个世纪的历史作出深入理解和科学认识提供了重要帮助。如果要我用最简明的语言来形容这部书的长处和优点,就是两个字:真实。这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国百年巨变的信史。

对于历史正如王国维先生曾说品读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结合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作诗时的心态等等方面来赏析诗歌,方能知其内蕴,掌其脉搏,不堕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之窘境。对于文学书籍,也是这个道理。卢沟桥事变前二年,张荫麟应教育局邀请写当时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事变后三年,书半成创作到东汉时代,可谁知而后草创未就,张先生竟英年早逝,凭留半部著作供人吊念。张先生被誉为文学院四才子,曾赴美留学,后在清华任教。他青年时,正是中国文化界蓬勃发展,各种思想主义碰撞,新旧之交之际,处于“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张先生语)。那是一个幸福的年代,百家争鸣,交相辉映,名家辈出,旧的一切假垢腐秽,正遭受彻底的涤荡清割,旧的一切光晶健实,正遭受天捶海淬的锻炼,以臻于极度的精纯,见解的冲突与碰撞,擦出智慧的光火,一点点,一片片,闪耀在神州的星空上,织出一张璀璨的精神银河;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国土沦丧,外无主权,内无合力,积弱百年,终尝苦果,各个势力轮番上台,保皇共和之斗,国共之争,礼教之变,民族之戾,仿若西方社会的百年演变,在朝夕间便在神州大地集体上演。这是一个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体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扎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的时代,又是一个日寇寇边,内侵,屠戮,使得文献陷落,百姓流离,生活动荡的时代。个人的生命在时代的大浪面前,脆弱的如随风飘零的落叶,处于其中,挣扎而显无力,顺从而罔知何从。

但是,尽管个人的命运飘忽难以捉摸,国家的前途飘摇,古训有言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张荫麟仍奔波四方,操劳竭力,呕心沥血著写《中国史纲》,日夜不辍地写书立说。试想在那个炮火纷飞,命若草芥的年代,一个青年,在废墟和火光的背景下屹立,在轰鸣和呼啸的伴奏之中沉思,在枪炮和刀剑的威胁下游走,只为高中生们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过往,我不禁纳问,何也?何解?何为?

读罢《中国史纲》,辅之王家范先生写的长篇序言与张荫麟先生自己写的三次自序,我想我有了答案。

一则是为启蒙。联想王家范先生曾说“泱泱大国数千年,多少人事,多少典故,通史不可能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张先生自己也说:“写通史永远是一种冒险。”况且写一本给高中生当作教材的通史,则是难上加难。这么一项困难的,冒险的事,却在张先生眼中变得不得不为,究其原因,皆为启蒙二字。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是处于其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年纪,正若一株刚刚蜷平叶片的树,要经过细心的灌溉,耐心的扶持,正确的引导,才能中通外直,长成参天巨擘。而学习历史,则是其中清除侧枝侧桠,使之周正之必须途径。中国社会从远古延续至今,千古风流多少事,万古长青多少人,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自己的留白。读史,明兴衰交替,懂得国家之争弱肉强食;读史,品世态炎凉,晓魑魅魍魉,尸位素餐之人多若浩海,但终究只有浩然正气,傲骨长存之辈才可清史流芳,遗香万年。写一本给高中生的历史教材,将自己的思想蕴寓其中,不仅教会他们残酷的国家法则,更向他们传达一种坚持奋斗,努力进取,像夏商周秦汉的先人们一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却不放弃的精神。再者张先生文笔简洁优美,说理平易生动,青年读者展开书,一股久违的醇香就会迎面扑来。但举一例:在讲到夏商之间时,曾有短短一段:在讲述商朝灭亡的经过之前,让我们来回溯商朝所继承的历史线索。简单的陈述,平和的语调,似说书先生般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地面带微笑的引诱着你。这样平稳过渡的语句数不胜数,读上去便让人思维清晰,明了结构。更为可贵的是,张先生不仅将书写的浅显易懂,条理明晰,更是能将读者带入其中,阐发思考。如之言及周朝,先说这是最后一个封建制度国家,开门见山,让人的思绪连绵欲以究其所缘。

二是为团结。国人本没有汉民族之意识,明末清初,中原沦陷,方有民族之说,是为提振汉人归属感,团结一致,共抗满清;而说到中华民族,则是清末列强瓜分中华,危急存亡之关头,文学界众人力推中华民族之说,上溯尧舜三皇五帝,浩浩汤汤五千余年,是为团结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共抗外贼。而这些民族意识的基础,就是史书。张先生编撰通史,上溯夏商,将其社会架构,宗教,民俗,贵族,战事详尽道来,让人人皆知祖先之故事,让人皆识我华夏神州人民同根同源,知识,文化,传统皆有其来路,皆有其道统与传承,不是无根之萍可抛之弃之;土地风情,皆承自祖上,皆是先人们披荆斩棘,开山拓路,卓绝苦战而来,得之不易。张荫麟写一本通史,写给迷惘的国人看,写给热血的学生看,写给踌躇的同胞看,用以唤起同根同源的共识,唤起保卫中华,耀我华夏的豪情,用以团结一切,共同应对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化。

三则是为传承。孔子曾言,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常说自己述而不作。可见文化的传承对于他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样的,即使历史再怎么演进,社会再怎么发展,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传承的忧心是不会改变的。博学鸿儒的大家们,以继承传播美好的传统,知识,文化为己任,忧心生根发芽于黄河流域的汉家文化在自己的时代变了味,失了真,特别是近代这个文化冲突极其频繁的时代。西方人战无不胜的坚船利炮似乎向我们证明他们的文化才是唯一正确的,中华文化面领着信仰缺失,信心不足,被全盘否定乃至吞并消亡的危险。张荫麟平地响雷,出版《中国通史》,掷地有声,勾勒出中华民族先民在险恶危急的环境下奋斗出一个个王朝,开创出独特的文化的宏图伟景,这不正是给当时处于危难的中华同胞一剂强心剂,使得人们瞻仰先人,心怀胜利的信心与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传承这千年的道统,将历史记录在书册之中,编撰在时光之上,使得不论时间怎么流转,书上的文字永恒的镌刻在那,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是一种骄傲,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特有的文化骄傲,张荫麟向世界宣告,就算中国现在正遭受着莫大的苦难,中国人也不会停下其对于自身文化历史的追寻,不会辍笔不耕,而是会依然的记录自身的过去,反思敬仰,而后相信着民族的光明的明天。

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荫麟先生编撰《中国史纲》,确实是达到了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读罢,虽然我为仅写到东汉扼腕,但是也不得不赞叹张先生的才学。他将一个个晦涩专业的概念,叙述的清晰直白,又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的空间,不仅告诉你历史是什么,而且启发你历史为什么。再联系他所处之时代,我深感张先生所说的“现在发表一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或就中国史学的发展上看,都可说是恰当其时。”我想战乱时期的高中生们,即使战事连绵,看着这本写着中华千年传承的通史,也不会再对祖国的未来有太多的心虚了。故言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些人,指引出路,更需要一些人,回顾往昔,给出历史的建议。作为青年的诸君与我,尽管生逢盛世,但是通晓历史,居安思危,以史为鉴正自己作为是应做之事,再者中华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延续更该视为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以期中华之通史,永无完结的一天。

推荐第8篇:古希腊哲学史纲.读后感

叶翠灵201313000506

古希腊哲学史纲

读后感

读了《古希腊哲学史纲》这本书,我的心灵有所感触,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史家爱德华·策勒,本书让我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前苏格拉底哲学、阿提刻哲学、希腊化哲学、罗马帝国哲学。我尤其对著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感兴趣。下面是我读书时的了解和感悟。

苏格拉底(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他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的败落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

苏格拉底是一位个性鲜明,被人褒贬不一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是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识服从神。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当我读完“苏格拉底”这一章节,我被苏格拉底以及他的思想折服了。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推荐第9篇:《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平日里并非爱看书的人,特别是对一些讲大道理的书更是懒得翻阅,拜得此书,也实属偶然。翻开封页便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这是林语堂写《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林语堂把鲁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烦”,这与其说是他比鲁迅更宽容,还不如说这个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的人,在思考中国时有一个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惊讶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存在,且被这种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并寻找这个存在的合理性。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曾屡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时候是已经被侵犯了的,如元朝与清朝的出现。然而不论怎样的改变,她依旧还是那个存在,那种个性,那些传统,那种文化,只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超过了人们心灵所能认知的程度。这种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语堂惊叹,正是这种惊叹使他无法成为鲁迅。他既要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达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他认为他们能做到这点,因为这种感知力与那种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原始情结,但却又“对幸福总比对进步更感兴趣”,这种矛盾如果存在于另外一个智慧不太发达的民族,则会酿成大祸,但中国人却发明了“祸福相依”哲学,通过改变自我内心认同的“契约”来模糊苦难与幸福的界限,结果,每个中国人都学会了陋巷之中尽堪行乐、黄连树下也好弹琴这种认地狱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语堂把中国人这种不以实践而以大脑、不以科学而以经学来造福人生的方法称之为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并认为它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于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国人惰于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这种智慧使这个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东西。

推荐第10篇:《中国人》读后感

实话讲,很久以来我就对林语堂的书充满好奇,渴望拜读之心已久,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著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初次拿到中国人的时候着实令我有点头大。三百余页的厚度的确不少,况且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通篇找不到几幅图片,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失望。当然不是因为觉得读起来有多么费劲,而是觉得不能把它当做一本闲书来慢慢品读,却是当做任务来完成有些可惜。毕竟有作业在身,读起来不乏走马观花的感觉。果真,到目前动笔,惭愧的讲,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它。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更是畅快淋漓。

翻开这本书,匆匆看过几眼,不觉有些奇怪,难道那些“懦弱”、“腐化”、“虚伪”的词汇是来描写中国人的?!那个我们每天称颂的民族吗?那个我们印象中一直冠以坚强、伟大的民族吗?好像不是吧,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毕竟这是一本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书本。我们的历史书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就该如此,贫病交加,积弱不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错了,林语堂先生毕竟是一代大师,看似写的是中国的昨天,实际上他写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那些不是只存在于所谓“旧社会”中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劣根性,是形成于长久的封建思想,并扎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同一个时代的鲁迅。他同样以畅快淋漓的文字扁他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性,但是,她却没有看到这种思想对人性的扼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鲁迅先生所说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人身上几乎没有体现,可是,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中日高喊民族复兴口号的政客与文人感到羞愧。

举个子来说。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做事不拘小节的态度,使得中国的改革分外难以实行。回顾历史确实如此。辛亥革命如火如荼,推翻了皇帝却没能打破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三民主义的构想也是一纸空文,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克社会主义的道路却似乎异常的漫长,以至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今成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社会现状。莫非真的要用政策和执法力量消灭所有穷人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么?其实,并不是我们领导的阶级不好,也不是领导的革命纲领有什么致命的问题,问题出在执行这些政策的下级

官僚们。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革命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年号而已。而在革命的决策者中间也不乏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在牺牲了无数革命党人的生命之后终于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眼看革命胜利在即,面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孙中山却选定了袁世凯来做推翻它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袁世凯的各种无理要求,孙中山更是尽数满足,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使得民国的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正是这种“丢卒保车”的思想葬送了革命的前程。话题拉到今天的中国,半个世纪过去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封建制度的灭亡并没有让封建思想彻底的消亡,表面上的隐退却带不走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质。这一点林语堂先生给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人》读书笔记

赵越

广告一班

1024030139

第11篇:《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平日里并非爱看书的人,特别是对一些讲大道理的书更是懒得翻阅,拜得此书,也实属偶然。翻开封页便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这可看做林语堂先生写给自己这本书的话吧,也就是这样一段话,使我有兴趣读这本书,并欲罢不能。可以说这段华与电视剧《走上共和》片中的一段场景及其相似,一个北京街坊卖汤的小老板边用勺子搅汤边说“所有的一些西洋文化都会被中国的民族文化所同化,最后归于本真”。不得不感叹林先生的博学与见识。本书虽写于70多年前,可以说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然而仔细品味,这与现代中国社会又不谋而合,让人称奇。

书中不乏对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与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就像今天我们上海举办百年盛会——世博会,虽然我们很多的方面可能达不到世界一流标准,但我们敢于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更直接和客观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接纳中国。想要把对此书的评价与感想通通说上一遍,恐怕三日都未能道尽,那就从印象最深刻的女性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吧。

在写《妇女生活》的章节中,林语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读起来感触良多。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对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

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的。承认在生理上,男女是有别的,或者说,男性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作为社会个体而言,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其实这并不需要提倡或者宣传,然而社会就是这样,偏爱以此作为话题,争论不休,大有哗众取宠之嫌。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为名,实则借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联想今天的中国,也许大家都在谈论和维护的东西,往往就是一种极度的不平等、不公正,这才需要大家去关注和维护。

要是与西方女性相比,也许在事业上,中国的女性要略逊一筹,但因为社会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女性更有机会成为妻子和母亲。我认为独立的女强人与贤妻良母并不处于对立的状态,相反,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进取的同时,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来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于冲破一些世俗观点的勇气和胆量。要平等,首先还是态度问题。林语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还是有许多妇女掌权的,哪怕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条束缚下,还是有许多的才女活跃在历史中。近期,《红楼梦》在各大电视媒体滚动播放,除了讲述一个家族的盛衰史外,其中,各类女人性格特征的展示更是让人回味和探究。而作为80后的现代女性,我认为更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态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却幽怨与消沉,用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所体会的林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的思想见解可谓沧海一粟,这是一本伟大而深刻的书,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深,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我相信林语堂先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赤子之心、文人之诚,会让所有读者为之动容。

第12篇: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这本书明显地透出作者想让自已的民族能够尽快自我理解以至被人理解的焦虑之心。这是一个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结果,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剖析残酷的现实,为的是替他的国家寻找更多辨护的理由。

“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这是林语堂写《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林语堂把鲁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烦”,这与其说是他比鲁迅更宽容,还不如说这个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的人,在思考中国时有一个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惊讶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存在,且被这种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并寻找这个存在的合理性。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曾屡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时候是已经被侵犯了的,如元朝与清朝的出现。然而不论怎样的改变,她依旧还是那个存在,那种个性,那些传统,那种文化,只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超过了人们心灵所能认知的程度。这种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语堂惊叹,正是这种惊叹使他无法成为鲁迅。他既要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达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他认为他们能做到这点,因为这种感知力与那种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在林语堂看来,当世界文明以一种快得让人来不及接受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他的国家却陶醉在文明与原始之间,所以,他困惑地说:“我有时发现一种懒于革新的惰性,有时发现一种颇觉高傲的保守;保守?高傲?到底为什么?”他认为,中国人在对宇宙规律的把握、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上都超过了所有其他民族,所以,我们有四大发明、有儒道哲学。我们的发明使我们有了生活能力,我们的哲学使我们的生活找到了稳定和安全感,我们以聪明和洞察力率先跨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甚至“曾经是征服者”。带着这种优越感,我们从心底里蔑视所有其他生活方式和思想,乃至后来对任何拯救自己于苦难中的思想和行为都抱着冷漠不屑的态度。所以,当世界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这个曾经先进的民族仍是一只脚在文明的门槛之内,而另一只脚却高傲地留在原始状态。这种现状被西方人视为落后,这种心态被他们认作神秘,“落后而神秘”就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全部印象,连作者自己也感叹到“多么奇怪而又古老的灵魂!多么伟大而又古老的灵魂”。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原始情结,但却又“对幸福总比对进步更感兴趣”,这种矛盾如果存在于另外一个智慧不太发达的民族,则会酿成大祸,但中国人却发明了“祸福相依”哲学,通过改变自我内心认同的“契约”来模糊苦难与幸福的界限,结果,每个中国人都学会了陋巷之中尽堪行乐、黄连树下也好弹琴这种认地狱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语堂把中国人这种不以实践而以大脑、不以科学而以经学来造福人生的方法称之为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并认为它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于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国人惰于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

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这种智慧使这个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东西。

在《中国人》中,林语堂还用了许多笔墨剖析中国人是怎样面对政治生活的,怎么样生活在经术与权术之间的。中国人把西方称为“方法”的东西叫做“术”,于是哲学成了经术,政治成了权术。这两者本应是相向的“道”,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然而人们却常常是用权术来解构经术,其结果是:娱己被当作是束己,放纵被理解为禁欲,贪婪被认为廉洁,从而导致一个缺乏制度的庞大政府和没有纪律的亿万国民的出现。中国的经术不论是儒家的“入”还是道家的“出”都是不容易的,前者更是近于残酷。但中国人所做的不是消灭或修改经术来消解这种残酷性,而是力图使自己既不遭罪吃苦又被认作是遭罪吃苦的道德典范。这种国民心态使得“变通”一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显得异常重要,而它的行为首当其冲是为官者,于是,权力成了以“变通”为能的权术。“克己利他”的经术经过权术一消解,为官者改公开抢夺为暗中盗窃,贪官出现了;经术中的“礼治”被权术理解成“人治”,官民关系变成了私人关系。而官德毁则民德降,当这些体现了最高伦理的经术再回到百姓中时,就变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此,林语堂解释中国人喜欢儒家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接受法制,总是喜欢‘仁’政。因为它更符合个人利益,更灵活,更人道”。他非常推崇韩非子,希望有一天他的人民能对一个贪官说,“好的,我们将控告你,把你送进监狱”,而不是仿贪官之道为自己生存之道。总之,林语堂和鲁迅一样地在思考着自己的祖国,但他反映的是人生的爱与悲,而不是揭示人性的善与恶;他会心地去理解国人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无情地去批判社会黑暗;他既能否定又能欣赏。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确实已陷入麻烦的中国,但也看了这个民族有解决这些麻烦的能力。问题是,她的国人意识到这些麻烦没有,这才是林语堂所担忧的。

第13篇:最美中国人读后感

最美中国人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们发了一本《走近最美中国人》的书,当我一页一页,一个一个的把这些文章读完后,我被他们深深的感动了!

美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到处可见这样那样的让我们深深感动,值得我们感动的人,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可敬可爱的“马路天使”黄雪阿姨。她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是她在环卫战线上奋斗了20余年,把青春年华献给了钟爱的环卫事业。她不怕脏、不怕乱、她不辞辛苦、她拾金不昧,她的工作环境虽然不好,但她的品格却纯洁而高尚。看看她然后在想想自己的行为还真感到脸红,有时候还随地乱扔东西不讲卫生,给她们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呀!所以我们小朋友也应该都行动起来,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讲奉献,关心你身边的人,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小伙伴们,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为了将来能更好的报效祖国,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技能。妈妈给我讲了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雷锋,对于他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他虽然普通,但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非他家喻户晓,才志聪颖;而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普通,却微不足道的行为感染了整个世界,感染了我们大家。雷锋,他平凡;却用一颗平凡的心去报效国家;他微不足道,却用微不足道的行为奉献社会。他真心造福人民,给予人们帮助,却 对自身漠不关心。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在我国,有一种崇高的,宝贵的精神,那就是雷锋精神。他不仅体现了我国人民崇高的道德素养,同时也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阅读的这本书中的所有“最美”都是雷锋。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该继续学习雷锋精神,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去。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的思想境界;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我们要积极投身到学习雷锋和时代开模的活动中去,树立“雷锋精神”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雷锋精神”和“最美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更加发扬光大。

小伙伴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做最美中国人“雷锋”,让最美中国人照耀我们前行,人生旅途一定会留下来不寻常的脚步。让我们走近“最美中国人”学着最美的的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第14篇:史纲论文

从“大跃进”到“三年困难时期”经历了什么

【摘要】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59年到61年我国遭受了持续三年的大饥荒。本文从牺牲农业大炼钢铁; “浮夸风”盛行导致中央粮食统购过量;违背客观规律“瞎指挥”,导致农业减产;“共产风”泛滥,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四个方面阐释和分析大跃进运动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农业生产,从而导致了大饥荒。

【关键词】大跃进 三年困难时期 原因 农业

1958年,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的大跃进运动。然而在一派浮夸气氛中编造的1959年计划棉梁高指标并没有实现。相反1959年秋,中国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业歉收,随后一直到1961年,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导致了无数人的非正常死亡的困难时期。接下来将在大跃进运动中寻找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

一.牺牲农业大炼钢铁

1958年,提出了“以钢为纲”的口号,并且布置了当年产钢1100万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既定的指标,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力保证钢铁生产》,号召与钢铁无直接关系的部门“停车让路”。“一场全民全党的夺钢保钢的群众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

1开了。”

为了找矿许多地方由党委书记带领群众上山,中小学生、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投身其中。成千上万的农民丢下农活去“找矿”、“炼钢”。“据后来统计,1958年,国共全建手工操作

2的小型工业企业121.5万个,共有工人2489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农民。”由于缺乏劳动

力导致大量成熟的庄稼因没有及时收获入仓而烂在地里,或者收割草率、大量抛撒。这无疑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浪费,使农业产量降低。在当时有句话“是大丰产,但不是大丰收”。譬如四川省“抛撒、浪费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当在二百二十万

3吨以上”。河南省更为严重,竟有百分之五十的秋粮被毁弃在地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和大跃进中,农民及其集体组织承担了过多的高指标的建设任务(除了大炼钢铁,还有农田水利设施,集体工厂,教育大跃进等),大量务农的劳动力被抢占。(除了大炼钢铁,还有农田水利设施,集体工厂,教育大跃进等)

也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大炼钢铁的燃料不足问题,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大量的伐树烧炭,这种现象在煤炭资源短缺的地区最为严重。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使得生态环境恶化。而这与59年到61年间的频繁的爆发旱涝、蝗虫灾害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经过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提前完成产钢任务,但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正如薄一波一九五九年说的“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而这三百吨土钢,却是用人们拆了铁窗,卸了铁门,砸了铁锅甚至是种田的锄头收集的生铁炼成的。

大炼钢铁片面的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以及不切实际对产量追求,不仅严重削弱了农业,也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部门,造成了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为三年困难时期的出现埋下了祸根。

二.“浮夸风”盛行导致中央粮食统购过量

由于“大跃进”对产量过高的追求和当时人们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了浮夸风的盛行,地方官员开始虚报产量来应对中央的高指标,于是出现了“农业大跃进村村放卫星”的现象。“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村宰一头,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1

2《“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主编张湛彬,刘杰辉,张国华p59 《“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主编张湛彬,刘杰辉,张国华p78

3

4在当时这种违背客观规律夸大主观意识作用的标语随处可见。亩产过几万斤的报道也稀松平常。面对虚假繁荣的大丰收,有些中央的领导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开始盲目的乐观。当时国家对农村的粮食采用统购政策,地方需要缴纳粮食总产量的25%(不是很重)。当中央派员到地方征收粮食时,是以地方干部上报的严重夸大的粮食产量来计算征收量的。征收量大大超出实际粮食产量,地方干部为了填补缺口,逼迫农民将原本应该留下的口粮、种子、饲料“三留”也全都上缴。这便直接导致了农村的粮食短缺,公共食堂无米下炊,导致了严重的饥荒。而且饥荒往往在虚报数额巨大的地方更加严重,反而不是那些受灾严重的地区。下面的数据更能说明统购过量的问题。1959 年和1960 年粮食统购率猛增至总产量的 39.7% 和 35.6% ,然而粮食的总产量实际上却在急剧下降。 1959 年的粮食产量实际上比1958 年下降了 30% 之多。

1958年9月9日,广西环江线放出亩产十三万斤的“大卫星”,并“光荣”地接受了领

导和有关专家的现场验收工作。事实上,这却是近千人在三天内不分昼夜的将附近一百多亩长势良好、已经成熟的禾苗挑到实验田并蔸而制造的假象。这种劳民费力的行为让当地的县委书记出尽了风头同时,也给环江县带来了长期难以摆脱的灾难——粮食全面紧缺。为了完成上交征购粮任务,环江县委按自治区的布置,将各集体小仓库里的粮食作为征购粮一起并入国家仓库。到次年

4、5月饥荒出现,死人日益增多。8月“反瞒产”运动掀起高潮,农民家的粮食被强行抢走,集体、国家的仓库统统封死,还提出就是死人也不准开仓放粮。公共食堂最长停火130天,饥饿造成各种疾病的出现,浮肿,肝炎,死人现象随处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当国内正处在大饥荒时期时,中国为了体现国际主义、加强与其他发展

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大举对外援助和粮食输出。例如,根据外交部解密档案,1960年4月,外交部决定以政府名义,无偿赠几内亚大米1万吨,支援阿尔巴尼亚15000

5吨。1961年8月,老挝来函要求支援稻种。中国政府决定援助15吨。这种援助虽有很大的

政治目的性,但在当时国内饿殍遍野的境况下,仍然大量的输出粮食,肯定有其内在的原因。那就是虚报、夸大粮食产量导致的盲目乐观与自信。迄今尚无证据证明出口援助是经济困难的直接原因,但加剧了国内饥荒是不可否认的。

三.违背客观规律“瞎指挥”,导致农业减产

为了达到预期的高指标,很多地方的领导,过度夸大了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尊重客

观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瞎指挥”。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更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最终导致农业减产。“瞎指挥”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

其一,“深耕”。一般来说,深耕是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是一

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农耕方法 要实现深耕增产必须深度合理,方法得当,并非越深越好。过分深耕破坏了表层土壤良好的结构,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不仅不能起到增产作用,反而会产生副作用。在大跃进的深耕土地运动中,一些地方掘地3尺,甚至挖壕3米,将犁底层“死土”甚至砂石翻至表层,不仅破坏了土壤的耕层结构,更使土壤失去了基本的肥力,失去了保证作物生长的能力。这种“深翻土地”只能适得其反,导致农业减产。

其二,“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但一些没有务农经验的地方

干部认为种子下得越多产量就越高。为了提高产量,就不顾客观实际,一味的强调密植。“有的一亩地就播下种子几百斤,不能分出是晒麦子还是播种。长出后苗株间密不透风,麦秆软的和豆芽一样。后来经过麦田附近,堆起一堆堆的青麦苗······不记得收获麦子。好像后来全拔掉了。”过犹不及,过度密植带来的是粮食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结果是收获量还不足用种量。

其三,生搬硬套,不能因地制宜。为了提高产量,不考虑在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4

5 《近年来之1958-61年中国大饥荒起因研究的综述》

参考资料:

【1】《“大跃进”期间的深耕土地运动》作者: 朱显灵 丁兆君 胡化凯 当代中国研究所 2011-04

【2】《“大跃进”亲历记 》王梦初编 人民出版社 2008年

【3】《“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 主编张湛彬,刘杰辉,张国华

【4】《近年来之1958-61年中国大饥荒起因研究的综述》 龚启圣

【5】

【9】

第15篇:史纲顺口溜

史纲顺口溜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领导,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十七大发展观,十八大成小康。

毛中特13句记住重要著作

1.《阶级分析》分敌友, 农民问题是中心 2.《农运报告》三阶层, 《星火》标志毛形成 3.《反对本本》反教条, “思想路线”最重要 4.《共产党人》三法宝, 马列中化为正道

5.《中革中党》39年, 首提新民之概念,到了40《新民论》,新民理论体系成

6.《改造》《整顿》《党八股》,都是延安为整风 7 群众路线在哪里,《领导方法的问题》 8.中共七大《论联合》,三大作风也要记 9.《目前形势和任务》,两个没收一保护

10《晋绥干部会议上》,首列官资为对象,还有两个总路线,新民革命和土改 11.“民主专政”在哪提,这个答对不容易,不是49《论专政》,而是48《革命底》

12.七届二中两务必, 工作重心要转移

13.《十大关系》56年,调动因素把社建,道路要靠自己探。

毛中特6句口诀记住知识点 中国改造日本政府、社会主义民族革命、湖南领导报告高潮、人民纠正持久矛盾、干部通知目前决议、发刊本本关系延安 。

以上口诀分为六句话,每句话的首词连起来是:“中国社会,湖南人民干部发刊”(有点象报社),记住首词后就可以把整个内容会议起来。每个词语代表一本书,标题代表两本书,具体如下——

战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年

改造:《改造我们的学习》 1941年

日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

政府:《论联合政府》 1945年中共七大

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

主义:《新民主主义论》 1940年

民族:《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

革命:《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年

湖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领导:《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年 报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

高潮:《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1955年

人民:《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

纠正:《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

持久:《论持久战》1938年

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

干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48年

通知:《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1931年

目前:《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 1947年

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主持 1981年

发刊:《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

本本:《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

关系:《论十大关系》 1956年

延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

重要会议梳理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秋白统一战线提; 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 四大首分两资产,无产领导工农盟;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独裁制; 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六大新民革命定,无产基础批左右; 古田军队服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 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 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 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

重要作品梳理

阶级分析萌芽现,国民革命和湖南,农民问题2和3,都在红色政权前。 井冈斗争在28 ,思想建党首次提,形成星火可燎原,乡村包围夺政权, 本本没有发言权,思想路线活灵魂。调整人口和土地,同样没有发言权。 反日策略持久战,全面分析民资产,敌强我弱四特点,积极防御三阶段。 发刊词中有三宝,统战武斗和党建,首次马论结实践,伟大工程为党建。 中国革命中国党,首提新革一概念,社会性质和动力,无产反帝反封建。 新论提出两步走,完整提出三纲领,新论革党发刊词,标志成熟与发展。 文艺座谈和学习,实事求是为群众。领导方法若干问,哲学概括群众路。 联合政府在七大,三大作风理密评。纠正思想立党位,实事求是用马列。 目前形势和任务,新民主义三纲领,没收没收和保护,军事十则土改二。 晋绥讲话在48 ,总线其中就有俩,新革路线和土改,反帝反封反官僚。 依靠贫雇团中农,革命对象有官僚。革命到底人专政,人民专政新纲领。 七届二中重转移,执党建设提问题。农村社会达高潮,政治工作生命线。 十大关系社路探,各方关系共监督。内部矛盾正确处,辩证分析民与专。 小平主持党决议,评毛分步现代化。形成标志村围城,成熟标志新革论。

重要第一次

1.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 2.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3.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的文章:《发刊词》;

4.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5.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6.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

7.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8.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9.第一次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0.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

11.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2.第一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3.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4.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15.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

遇到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相关题目

(1)唯物论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繁荣。

(2)认识论部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繁荣。

(3)唯物史观部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繁荣。

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相关题目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

遇到和谐社会相关题目

矛盾即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建设是有差异的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

遇到科学发展观相关题目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过程性

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是统筹兼顾:矛盾不平衡原理

遇到改革开放相关题目

唯物史观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体制的变革。目的是发展,有助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遇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题目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

(2)认识论认为: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获得真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理性认识要付诸于实践去检验真理的正确性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点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考研政治的角度讲,要着重把握讲话中的以下内容:

一、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今天,缅怀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历史功勋,缅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我们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之情。

二、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三、郑重重申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定决心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所有中华儿女对此刻骨铭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四、深刻阐明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号召学习孙中山精神,振兴中华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把总书记洋洋洒洒的讲话概括起来,其实***只讲了四个问题: 长征有什么意义?什么是长征精神? 为什么我们今天还需要长征精神? 我们应怎么弘扬长征精神?

1.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1)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认识到必须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3)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途中,我们党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

(4)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途中,我们党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

2.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究竟是什么?

(1)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伟大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伟大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伟大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3.为什么我们今天还需要长征精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4.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1)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2)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3)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4)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5)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

(6)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第16篇:史纲(演讲稿)

近代留学史的起源发展及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开始孕育萌芽。从1846年第一人赴美求学到1945年千万学子东渡日本,近一个世纪的光阴里,中国大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海外求学运动。

留美篇 容闳留美

容闳,广东香山县人,1846年,广东马礼逊学堂校长勃朗因病回国,19岁的容闳毅然随勃朗夫妇一同赴美(同行有黄宽、黄胜,此后黄宽转英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留英学生)。容闳入美后先就读于蒙森中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留美毕业生。亲眼见证了美中的巨大差距,容闳报效祖国的心思愈发强烈,为此,他在大学时便拟定了一个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教育计划,毕业后,他放弃了在美国进修的计划,肄业同年毅然回到了阔别七年的祖国。

幼童留美

1863年,曾国藩寄书业已回国八年的容闳,希望得到容闳的帮助,于是容闳投身曾国藩门下为他办理洋务事业。1870年,容闳终于找到合适的机会,大胆地向曾国藩提出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得到了曾国藩的高度认同,立即和李鸿章联名上奏,并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曾李计划自1872年起每年向美国选派三十名十到十六岁的的幼童,至1875年共派一百二十名学生,学习科技、工程等洋务运动急需的学科,为期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1872年8月容闳带领第一批三十名幼童,由上海赴美留学。但由于清政府的政治保守,在1881年大多数留美幼童遭到撤回。幼童留美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政府计划,虽然最后遭到夭折,但是留美幼童回国后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人才空缺,在近代中国的军事科技、地质矿藏,铁路建设电信等多项事业的起步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末留美

幼童留美之后结束后的二十几年间,中国仍有少量学生自费赴美留学。进入20世纪后,一些地方也开始选派官费留学生。如1901年袁世凯选派陆耀廷等八人留美。

庚款留美

1900年中国大地上先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次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被迫偿付巨额赔款。1908年,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控制,美国决定退还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用于吸收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清政府欣然接受,后来引得英法等国竞相效尤。1909年7月清廷举办第一次庚款留美考试,同年10月设立“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作为留美预备学校。民国初年庚款留美照旧执行,同期中国掀起第一轮留美热潮,每年均有数千人留美学习。

留欧篇 黄宽赴英 1847年,黄宽与容闳同赴美国就读于蒙森中学。两年后由美国转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1855年获得学士学位,留英实习两年,1857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近代留欧第一人。同年,黄宽回国后先进入香港医院就职,后赴广州开设诊所,期间李鸿章曾聘其为幕府医官,但未及半载即离去。1866年被聘至华南医学院执教,次年任博济医院院长,1878年患病去世,享年仅五十岁。时人评价黄宽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也是体现中英人民之间友谊的典范。而容闳同样对这位老同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清末留欧

1871年,曾国藩筹备幼童留美事宜时,李鸿章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欧洲。1875年,沈葆桢派遣福州船政学堂的部分学员赴欧学习。至1897年,清政府共四次派员赴欧。其中前两批顺利完成学业,后两批则因经费困难而中辍。这些留欧学生回国后成为了建设中国近代海军的中坚力量,如邓世昌,林泰曾,严复等。20世纪初,清政府及地方掀起官费留学新高潮,是时中国留学生几乎遍及全欧。留学生中大有成就者有诸如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等。曾国藩的孙女曾宝荪也在其列,成为中国首位女留学生。

民国留欧

民国初期,欧洲仿效美国的庚款留学开始实施,民国政府向英法等国选派了部分留学生。同时期更加引人瞩目的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1912年,蔡元培、吴稚晖等人成立留法俭学会,号召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同年11月第一批留学生经西伯利亚前往法国,此后大批学生一浪高过一浪。赴法学生一个极大的特点是包含社会各行各业,包括不同的年龄层段,更有数十名女学生冲破社会阻碍,加入到了勤工俭学的行列。其中周恩来,蔡和森,聂荣臻,邓小平等中共早期党员都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在这场留学运动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留日篇

在1896-1945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却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之和。综观半个世纪的留日运动,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6-1911年为第一阶段;1912-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及地方各省受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后,掀起了官费、私费留日的高潮。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究其原因,正如张之洞当年所列举:第一,路近,容易前往;第二,费省,可以多派;第三,文字相近,容易通晓;第四,情势、风俗相似,便于仿行;第五,西学繁琐,凡其中不切要者,日本人已经删节而酌改。至1906年,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后,留日热开始降温。由于日本本身现代化水平不高,留日学生数又太多,质量因此难以保证。留日学生与留学欧美者相比,学术水平显然不足。时人戏称留学欧美为“镀金”,留学日本为“镀银”,并有“西洋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之说。留日学生学术水平虽然不高,但学政法、军事的极多,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预备了大量人才,如黄兴、章太炎、鲁迅等。

第二阶段

民国建立以来,留日运动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数时涨时落,起伏无常。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期中日关系风云变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中国留日学生的人数逐渐减少,晚清时期的留日高潮已不复存在。

第三阶段

抗战时期的留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伪满留日教育,二是汪伪留日教育。这一时期,两处伪政权每年派遣留日的学生共约1000人。加上少量的自费生,抗战时期,中国公、自费生留学日本的在8000人左右。这一时期留日学生有两大特点:第一,程次较高。80%以上在日本专科以上学校就读,高于战前的中国留学生。第二,自清末至战前,留日学生普遍偏重文科。抗战时期的留日学生一反传统,学习理工农医的比例大增,其中尤以学医、学农者最多。这些学生并没有都如日本帝国主义和汪伪等伪政权所期望的那样,沦为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汉奸。许多学生依然坚持了民族气节,以自己学得的科学技术报效祖国。

结言 留学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古代日本、朝鲜、琉球负笈中国,还是近代中国留学生西赴欧美,东渡扶桑,都是中外教育交流史上的大事。近代留学教育几乎与整个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对中国近代的变迁影响极其深远。

第17篇:史纲(演讲稿)

近代留学史的起源发展及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开始孕育萌芽。从1846年第一人赴美求学到1945年千万学子东渡日本,近一个世纪的光阴里,中国大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海外求学运动。

留美篇 容闳留美

容闳,广东香山县人,1846年,广东马礼逊学堂校长勃朗因病回国,19岁的容闳毅然随勃朗夫妇一同赴美(同行有黄宽、黄胜,此后黄宽转英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留英学生)。容闳入美后先就读于蒙森中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留美毕业生。亲眼见证了美中的巨大差距,容闳报效祖国的心思愈发强烈,为此,他在大学时便拟定了一个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教育计划,毕业后,他放弃了在美国进修的计划,肄业同年毅然回到了阔别七年的祖国。

幼童留美

1863年,曾国藩寄书业已回国八年的容闳,希望得到容闳的帮助,于是容闳投身曾国藩门下为他办理洋务事业。1870年,容闳终于找到合适的机会,大胆地向曾国藩提出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得到了曾国藩的高度认同,立即和李鸿章联名上奏,并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曾李计划自1872年起每年向美国选派三十名十到十六岁的的幼童,至1875年共派一百二十名学生,学习科技、工程等洋务运动急需的学科,为期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1872年8月容闳带领第一批三十名幼童,由上海赴美留学。但由于清政府的政治保守,在1881年大多数留美幼童遭到撤回。幼童留美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政府计划,虽然最后遭到夭折,但是留美幼童回国后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人才空缺,在近代中国的军事科技、地质矿藏,铁路建设电信等多项事业的起步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末留美

幼童留美之后结束后的二十几年间,中国仍有少量学生自费赴美留学。进入20世纪后,一些地方也开始选派官费留学生。如1901年袁世凯选派陆耀廷等八人留美。

庚款留美

1900年中国大地上先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次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被迫偿付巨额赔款。1908年,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控制,美国决定退还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用于吸收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清政府欣然接受,后来引得英法等国竞相效尤。1909年7月清廷举办第一次庚款留美考试,同年10月设立“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作为留美预备学校。民国初年庚款留美照旧执行,同期中国掀起第一轮留美热潮,每年均有数千人留美学习。

留欧篇 黄宽赴英 1847年,黄宽与容闳同赴美国就读于蒙森中学。两年后由美国转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1855年获得学士学位,留英实习两年,1857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近代留欧第一人。同年,黄宽回国后先进入香港医院就职,后赴广州开设诊所,期间李鸿章曾聘其为幕府医官,但未及半载即离去。1866年被聘至华南医学院执教,次年任博济医院院长,1878年患病去世,享年仅五十岁。时人评价黄宽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也是体现中英人民之间友谊的典范。而容闳同样对这位老同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清末留欧

1871年,曾国藩筹备幼童留美事宜时,李鸿章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欧洲。1875年,沈葆桢派遣福州船政学堂的部分学员赴欧学习。至1897年,清政府共四次派员赴欧。其中前两批顺利完成学业,后两批则因经费困难而中辍。这些留欧学生回国后成为了建设中国近代海军的中坚力量,如邓世昌,林泰曾,严复等。20世纪初,清政府及地方掀起官费留学新高潮,是时中国留学生几乎遍及全欧。留学生中大有成就者有诸如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等。曾国藩的孙女曾宝荪也在其列,成为中国首位女留学生。

民国留欧

民国初期,欧洲仿效美国的庚款留学开始实施,民国政府向英法等国选派了部分留学生。同时期更加引人瞩目的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1912年,蔡元培、吴稚晖等人成立留法俭学会,号召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同年11月第一批留学生经西伯利亚前往法国,此后大批学生一浪高过一浪。赴法学生一个极大的特点是包含社会各行各业,包括不同的年龄层段,更有数十名女学生冲破社会阻碍,加入到了勤工俭学的行列。其中周恩来,蔡和森,聂荣臻,邓小平等中共早期党员都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在这场留学运动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留日篇

在1896-1945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却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之和。综观半个世纪的留日运动,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6-1911年为第一阶段;1912-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及地方各省受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后,掀起了官费、私费留日的高潮。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究其原因,正如张之洞当年所列举:第一,路近,容易前往;第二,费省,可以多派;第三,文字相近,容易通晓;第四,情势、风俗相似,便于仿行;第五,西学繁琐,凡其中不切要者,日本人已经删节而酌改。至1906年,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后,留日热开始降温。由于日本本身现代化水平不高,留日学生数又太多,质量因此难以保证。留日学生与留学欧美者相比,学术水平显然不足。时人戏称留学欧美为“镀金”,留学日本为“镀银”,并有“西洋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之说。留日学生学术水平虽然不高,但学政法、军事的极多,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预备了大量人才,如黄兴、章太炎、鲁迅等。

第二阶段

民国建立以来,留日运动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数时涨时落,起伏无常。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期中日关系风云变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中国留日学生的人数逐渐减少,晚清时期的留日高潮已不复存在。

第三阶段

抗战时期的留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伪满留日教育,二是汪伪留日教育。这一时期,两处伪政权每年派遣留日的学生共约1000人。加上少量的自费生,抗战时期,中国公、自费生留学日本的在8000人左右。这一时期留日学生有两大特点:第一,程次较高。80%以上在日本专科以上学校就读,高于战前的中国留学生。第二,自清末至战前,留日学生普遍偏重文科。抗战时期的留日学生一反传统,学习理工农医的比例大增,其中尤以学医、学农者最多。这些学生并没有都如日本帝国主义和汪伪等伪政权所期望的那样,沦为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汉奸。许多学生依然坚持了民族气节,以自己学得的科学技术报效祖国。

结言 留学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古代日本、朝鲜、琉球负笈中国,还是近代中国留学生西赴欧美,东渡扶桑,都是中外教育交流史上的大事。近代留学教育几乎与整个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对中国近代的变迁影响极其深远。

第18篇: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篇1: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二十年前,“丑陋的中国人”被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奇的是,挨骂者不仅没生气,反而对施骂者寄以无比的祟敬和感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施骂者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其之所以骂,只不过是渴盼这个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能去其丑陋,光大美丽,更加兴旺发达耳!

这位施骂者自号柏杨,当年以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让那么多中华儿女如惊睡梦。

二十年后,有一个自称芝麻糊的中国机关人想写一本揭批中国机关人陋习的书。鹦鹉学舌,并不是也想震惊谁,更非自以为学识和才思可比柏杨,只是自认为爱国家、爱中华民族之心不敢稍逊于柏杨先生罢了。而,机关人,又是国家命脉、民族命运的把握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轴心,是故,机关人的“丑陋”更值得一骂。

柏杨先生不仅是位智者,而且应是位学者。他骂中国人之丑陋,直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他把中国人之丑陋全归因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芝麻糊并不一定赞同,但骂“丑陋”之准、之深,却无不令芝麻糊折服),可见其学识之渊博。而芝麻糊呢,只不过是一小小的机关人,才疏学浅,对机关人之丑陋,只能凭一点直觉、借一点感触、抒一己之思而已。

中国机关人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身上的“丑陋”中国机关人身上也具有,但是,机关人又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故,他们身上的“丑陋”又具有其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其他群体所不具有,二是其他群体虽有但没有机关人那么特别。

芝麻糊试图这样对机关人之“丑陋”的“进化”过程进行演绎:机关人的“ 丑陋”,最初应源生于中国人共有的“丑陋”之一虚荣。人一旦有了虚荣心这一原动力,就想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官,当官能管人啊。如此,虚荣就与“机关”挂起了钩。有了“出人头地”,就又产生了“权力崇拜”这一“丑陋”;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虚伪,虚伪是机关人“丑陋”的第二环节。虚伪又会衍生机关人的另两大丑陋,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假、大、空,二是缺乏诚信,相互折台、背后捣鬼等;虚伪的结果必然自私,自私是机关人丑陋演绎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自私”这一丑陋也衍生出两大“丑陋”:贪赃枉法和骄奢淫侈;自私的下一步就会导致奴性官大就是娘、给官就是娘。而奴性,又会衍生出拍上欺下和荣辱颠倒之两大“丑陋”。

以上这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及其八大分支,共十二个方面,应是机关人“丑陋”之精华。而这十二种“丑陋”又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它们川流不息地相互作用,演绎出一种病态的机关文化。而,病态的机关文化作用于机关人,又“激发”和“促进”着机关人的“丑陋”。

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

机关人的虚荣更是了不得。芝麻糊的家乡一个“炳生,几点了?”的笑话,说是笑话,却也是真事。那是手表在中国还很稀少的年代,一天,公社文书“炳生”下队劳动,下的是其舅舅家那个生产队。见其袖子卷得老高,手腕间一闪闪的,其舅父大人也深感荣耀,便问:炳生,几点啦?炳生是先仰头看看天,然后再低头看看表,以后又抬起头曰:九点啦!乡亲们都禁不莞尔,至今,还是互问时间的一个典

想来“ 炳生”当时戴的不过是一块假表或者坏表。时至今天,机关人的虚荣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假文凭、假学历到处乱飞,明明只是个高中生甚至只是个初中生,履历表上居然成了“研究生”。为了“争”一个只不过几十来元钱的职级,能争为“世仇”、争到退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一看到句话,芝麻糊就想笑,明明排名已分出了先与后,你注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就不分先后了?连公众媒体都这么来着,深怕挫伤了机关人的虚荣心。这也说明,中国机关人的虚荣已不是一般水平了,连公众媒体都怕了它呀!

虚荣本身并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如果不过分,还能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机关人的虚荣心往往容易膨胀、容易走向极端,忍不得别人出成绩、出成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进步”。于是,便出现了死要面子、知错不改、推卸责任,出现了“小报告”、出现了背后“捅刀子”。机关人的“比”还有点古怪,涉及到功利,只比近不比远,对面单位二十岁小伙子当处长他不比,只和同事比,同事三十九岁搞科长了,为什么我都三十九岁半还是副科长?更不用说“放眼世界”了。机关人的比,有时还很离奇,他是一个小科长都搞了一个十八岁的“二奶”,我这局长岂不是该搞个十七岁的“三奶”?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大官都能搞“小蜜”,我这个芝麻大的小官还不能“蜜”它一下“蜜”?

机关人的虚荣最容易发展成权力崇拜。追求权力就只有当官,所以机关人总是小心翼翼,既怕触犯上司,又担心得罪同事,看似兢兢业业,其实他只不过是为“官”而低头做人。有的机关人,一辈子都在为那个一官半职奋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也并非是为了当官捞钱、享乐,但也谈不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当官而当官,似乎很盲目、很可笑,其实,“当官”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不久前,公事到一乡镇,遇一已退休的乡镇干部。席间,其自我介绍:是“副科”退休的,在乡里能“混”到这样也不错了云云,并特声明退休前解决的是副科,而不是“副主任科员”,一脸满足感和得意状。机关人的“副科”与“副主任科员”,职级相同、待遇相同,区别为,前者是“实职”,后者是享受“同等待遇”。都退休了,还在因退休前夕得的“安慰”是红纸封的而不是黄纸封的沾沾自乐,这类“机关分了”与孔乙己之类的“知识分子”恐也没什么大区别。权力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对“官”顶礼膜拜。对“官”的顶礼膜拜表现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官是高人一等,优越感颇甚,在平民百姓面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大”官面前就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官饭桌上的座次问题就是一例,别看他今天上座,如果明天来了个比他大的官,你就是用手铐铐他到进牢房,都绝对会比铐他到上座容易些。

权力崇拜的心理导致机关人,比的是“官”当的成绩,不比工作的业绩;比的是“谋官”能力,不比工作能力。谁的官大,谁的能力就大、谁的水平就高。至于唯上司之命是从,不管实际情况、不问黑白是非,那是自然的结果。

虚荣前进一步就会前进到虚伪。机关人的虚荣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样只是为了面子,其中还掺杂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从虚荣发展而来的机关人的虚伪就会比一般人的虚伪更“虚”更“伪”。西方的一个名人说了一个名句,叫做男人与女人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其实,机关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要大打问号的。机关人间互相防范、互存戒心,很难有知心话语。常听人说,机关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这话的人自己何尝也不是在防范着他人?面对机关人,如果你真想获得一份诚信,付出一片真心,人家不仅会避逃三舍,还会送你一顶“不成熟”、“孬哄哄”的桂冠:这个芝麻糊都

三、四十岁了,怎么还跟一个小青年似的!

听芝麻糊这样说,你可不要以为机关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机关人个个都是“见面熟”,开过一次会、吃过一次饭,下次见到,老远就会伸出双手、问寒问暖,如遇几百年没来往的老亲。但你别把他的热情当真,顺手人情的事也就罢了,如你托个他有点为难的事,你找他一百趟,他会有一百零一个让你“等一等再说”的理由。但,从来不说“不行”。“酒桌上讲的话不算数”,这句机关流行语你总不致于没听过吧?这话想必你自己也说过。还有,机关人托机关人办件事,总是不停地唠叨,“你不能以为我酒喝多了,我讲的是真的,你一定要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这样的场景你肯定也没少见过

虚伪者往往爱说假话,虚伪之于机关人,说假话更甚,更甚到至如家常便饭、从不脸红。桌面上与你大谈反腐倡廉,桌肚下伸手掏你口袋;每一次政治学习,“思想素质都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也不知其原来低到什么程度;天天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不离口,你若出一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的填空题,保管他答不出来。反之,你若说了一句真话,他立马扣你“不爱学习”、“政治有问题”的帽子。机关人说假话,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把它当作在机关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

篇2: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读完《丑陋的中国人》一文,让我觉得中国人确实是丑陋的,看我们的身边,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但很快这本书又成了禁书。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高中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

第19篇:《中国人的性格》读后感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怎样的?

——读《中国人的性格有感》

班级:传媒学院12级广告学专业(1)班

学号:201202020005

姓名:蒋光坤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也日益渗透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在拼搏,都在奋斗,都在逆流而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必要前提之一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希望认识自己,而后为自己量身制定日后的战略计划,以冀成功,飞天而上。

“我有什么优点?我在什么领域上先人一步,占据优势?我在何种方面有着天赋,可以取长补短,后来居上,不屈人后,可以搏上一搏?我在哪方面先天不足,不具天赋,应该尽量不与别人碰撞,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如天文学上都是依靠“仙女座”星系来了解银河系全貌一样,受于自身眼光的局限,我们大多数人也无法客观而准确的了解自己,多需要借助他人眼光及言论,这样,《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便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鲁迅先生在逝世前14天还提到:“我至今还希望有人翻译出斯密斯的《支那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格》)来。”《中国人的性格》是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以在中国生活22年的经验为基础而写成的书,以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为主,辅以量化的方法论,剖析中国人的理想性格及今昔差异,个人与社会、家族之互动关系,从儿童养育,仪式行为,价值观变迁看性格的塑造。本书能直探本心,完整生动地突显中国人的性格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华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先后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使史密斯在国际上得享盛名。同时,此书也是历届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这是一部从大局着眼的书,从总体上介绍了中国人的特征及性格,包罗万象,涉及衣食住行、交际、礼仪、生理、心里、精神信仰、生命力、社会现状、未来前景等领域,不一而足,其中有褒有贬。

用新视角看世界的感觉,世界存乎于心,存在于读者的眼中。雅瑟·亨·史密斯以外族的眼光看待我们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类似的如《马可波罗游记》等等,一千个读中国的人,

就有一千个中国。也许我们对于书中的某些言论不敢苟同,不可置否,书中很多观点还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刻重视及反思。

当热,也不能尽信。本书(李明良译版本)导论中有这么一段话:“雅瑟·亨·史密斯的有些评价并不合理。比如他认为中国人思绪含混,不能严格遵守西方式逻辑,用事实本身阐述事实;有些特性是完全相反的,比如节俭持家、勤奋刻苦、顽强生存、能忍且韧、随遇而安,再比如说淡漠时间、不紧不慢、淡漠精确。有些特征看似是矛盾的,如仁爱之心和缺乏同情,但谁又能说这两种矛盾特质不是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普遍存在的呢?“

史密斯看到了中国人的本质,却没有看到社会的本质。

只是,通过他,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本质。

雅瑟·亨·史密斯只是看到了一个“衰老而略显憔悴的古老文明”,新生的中国,已经日新月异,取得长足发展,向史密斯口中的“为省下5分早餐钱可以走46里路”已经不再,而有些问题,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说道德,史密斯在中国看到了最为感人的孝,连他都说到中国人“孝悌为先”,他亲身体验到的“孝”的事例就数不胜数,有些甚至是“愚孝”。只是作为当今的中国人,还有多少人把这流传千古的传统美德放在身上、放在心上?孔子有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满足父母的需要,好好地侍奉着,这在孔子看来,已经是最为下等的孝了,可是如果孔子活在今天,那么,他恐怕连这句话都说不出口了。在当今,有多少人能做到“能养”,不管父母、虐待父母已经成为乡里邻村的“笑谈”,无数的子女任由父母老无所依、不管不顾,认为父母是他们的负担,人性已经被抛到九霄之外。更有胜者,在父母没有劳作能力之后,甚至叫他们去死,最好是死于意外,或者医院,这样他们便能得到一笔可观的赔偿。

还有诚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着恶化之势。书中史密斯就尖锐的指出了中国人的诚信问题,比如哄孩子的时候信口开河、要债的时候总是得到“下一次”、买东西明明身上有钱却说没有了等等,都说明了中国人诚信问题,用史密斯传教士的话来说就是“虚伪成性”。不可否认,中国也确实存在这些现象。或许这些都是日常小事,可以说是安抚孩子的手段,又或者是生活所迫,毕竟若不是生活拮据,谁又会去在乎那么一两文钱?谁见过现在还有谁会为了一两毛钱讨价还价,就算是店家,付款的时候,一两角钱甚至是几元几十元也会习惯性的来一句“零头就不算了”。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诚信问题却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日益严重,如商业诈骗、传销行为、中饱私囊、以假乱真、

添加激素等等,都比过去无之不及。甚至,前段时间网上还有报道,四川宜宾一对80后夫妻因欠下巨债伪装成自杀潜逃,发现时只留下两具已经腐烂的云南籍尸体来混淆视听„„

另外,还有礼仪和时间观念,也是我读本书后感受深刻的领域。时下的流行语竟是约会晚半个小时不算迟到。“bo总是最后出场的。”越是有地位和身份的人物,越是喜欢迟到,似乎是越多的人等他,他就越有面子似的。口里天天喊着时间就是金钱,然在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今天,中国人漠视时间、办事拖沓的陋习仍是没有得到丝毫改变。关于礼仪,似乎已经是纯粹变了样,事事都和面子挂钩。别的不说,就拿请客吃饭之类的来说,已经不是为了孔圣所说的“礼尚往来”,而是为了攀比,你请好的,我回请更好的;别人请高级的,我请更高级的。

中国人(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演变,复杂性以及矛盾程度已经远远不是这一篇陋文所能表尽,这里就不在一一细说下去了。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切都还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体悟,如此才会感受更加深刻,认识更加全面,方能更好的看清自己,看清中国人。

2013年寒假

第20篇:《中国人德行》读后感(整理)

读《中国人德行》

米舒先生: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将《中国人德行》译出来,并把此书当作一面镜子。现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人德行》,请您谈谈对此书出版的意义。 复旦大学 肖立

肖立书友:

读了你的来信,我便去书店买来了美国人亚瑟·史密斯著的《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书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写的序《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唐先生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谈到《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又谈到鲁迅先生先前认为史密斯对中国人的批评“错误亦多”,但同时对“有些意见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今天重读新版此书,对我们又有什么启迪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先来讲讲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于1845年,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来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接见史密斯,史密斯建议美国退还庚款予中国,他的申述为罗斯福所感动,庚款退还的议案顺利在美国国会通过,以此款创办了清华大学,促进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忍耐、坚韧、节俭、勤劳,也指出中国国民存在的问题:要面子、守旧、好猜疑、缺乏时间观念与公共精神,等等。这些问题,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的问题如“轻视外国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国民中的陋习是不是一扫而光了呢?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在“再版后记”中谈到“中国人的种种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七不”已经多少年了,但乱穿马路,乱扔脏物的事还是天天发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每个中国人根治国民性中不和谐的行为是多么需要反省。在此时,重读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同时,再读一读史密斯的书,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米舒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