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7 18:07:26 来源: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开国大典观后感

观《开国大典》有感

一部红色影片《开国大典》在战火硝烟弥漫的镜头中拉开了历史的帏幕。伴随着激情澎湃的音乐声,响起了男中音慷慨激昂的旁白声,把我拉回到1948年到1949年10月1日那段震撼人心的岁月里。影片叙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后期,敬爱的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取得战争胜利的经过以及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我们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间的物质条件相差是多么的悬殊。国民党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兵力比共产党的强,而且拥有很多城市和铁路线。而我们共产党只有偏远的小城镇、小山村罢了。照这样看来,国民党肯定赢。但共产党受人民大众的支持、拥护,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一种救国就民的无私奉献的革命信仰。这些是国民党怎么也比不上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由伟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相反,国民党官兵则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特别是我军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家的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与国民党军官的人人自危、草木皆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国民党军官或私下准备弃暗投明,或收拾金钱细软准备伺机逃窜,这说明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得人心,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则顺应民意。电影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国民党的几名军官在一起打麻将牌,被蒋介石撞见了。蒋介石不但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还帮其中一位输钱的军官赢回了钱,最后他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可见,蒋介石还想笼络人心,负隅顽抗。然而我党的胜利已是大势所趋,国民党的失败注定将无法挽回。影片的最后,终于迎来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伴随着礼乐阵阵,礼炮声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顿时,**广场上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曾经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一部两小时四十几分钟的电影在胜利的锣鼓声中、人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粗略地了解了我们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是如何的来之不易。通过电影,我也看到了常从长辈们嘴里听到的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等好多革命先辈们的音容笑貌。为什么说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看了电影,真让我心潮激荡、热血彭湃,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怕吃苦,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做一名优秀的接班人。

观《开国大典》有感

一部红色影片《开国大典》在战火硝烟弥漫的镜头中拉开了历史的帏幕。伴随着激情澎湃的音乐声,响起了男中音慷慨激昂的旁白声,把我拉回到1948年到1949年10月1日那段震撼人心的岁月里。影片叙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后期,敬爱的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取得战争胜利的经过以及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我们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间的物质条件相差是多么的悬殊。国民党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兵力比共产党的强,而且拥有很多城市和铁路线。而我们共产党只有偏远的小城镇、小山村罢了。照这样看来,国民党肯定赢。但共产党受人民大众的支持、拥护,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一种救国就民的无私奉献的革命信仰。这些是国民党怎么也比不上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由伟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相反,国民党官兵则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特别是我军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家的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与国民党军官的人人自危、草木皆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国民党军官或私下准备弃暗投明,或收拾金钱细软准备伺机逃窜,这说明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得人心,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则顺应民意。电影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国民党的几名军官在一起打麻将牌,被蒋介石撞见了。蒋介石不但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还帮其中一位输钱的军官赢回了钱,最后他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可见,蒋介石还想笼络人心,负隅顽抗。然而我党的胜利已是大势所趋,国民党的失败注定将无法挽回。影片的最后,终于迎来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伴随着礼乐阵阵,礼炮声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顿时,**广场上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曾经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一部两小时四十几分钟的电影在胜利的锣鼓声中、人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粗略地了解了我们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是如何的来之不易。通过电影,我也看到了常从长辈们嘴里听到的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等好多革命先辈们的音容笑貌。为什么说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看了电影,真让我心潮激荡、热血彭湃,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怕吃苦,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做一名优秀的接班人。

推荐第2篇:开国大典观后感800

开国大典观后感800

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他在中国人民心中没有一丝被淡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国大典观后感800,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影片讲的是,《开国大典》观后感。1948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乡亲们在欢庆胜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来到乡亲们中间。此时的蒋介石官邸在举行圣诞夜宴会,国民党要员们木然地听着张群宣读蒋介石的《新年文告》。我军在三大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连连受挫,蒋介石迫于形势,推出李宗仁作代总统。为了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党中央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工作,希望他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经过大量的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但他完全抛开了李宗仁,对重要文件和人员进行了安排。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被噩梦惊醒后的蒋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举行阅兵式。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响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不惜流血牺牲,奋勇杀敌,只为给人民带来和平和幸福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来之不易。我们的房子建在先辈的骸骨之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革命先辈努力的成果,我们能不再低头走路,是因为在1949年10月1日这个重要的日子,毛主席站在**广场上说的那一句振奋人心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每个中国人都必须记住这个日子,因为它让中国重生!让中国从此屹立世界!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朝气蓬勃的九零后,我们是否该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昌做出贡献?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要像革命先辈学习。学习毛泽东的丰富智慧,爱国爱民,学习周恩来的勇敢和聪慧,学习岳飞的精忠报国…虽然今天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站起来的一刻是瞬间,但过程却是整整的百年沧桑与拼搏。栖息历史的枝头,回望伟大的时刻,真正理解永恒的内涵。有这样清醒,理智的祖国与党组织,更加美丽的日子将不是梦! 篇2

日的那一天,在******广场上举行的大型的开国庆典时的盛况,也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在**广场的主席台上,在嘹亮的国歌的伴奏下,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全场的人民欢呼雀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全世界。

这一刻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因为从这一刻起,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中国,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了,我们终于站起来了!

这一刻怎能不使人欢呼?这一刻怎能不使人雀跃?因为迎接我们的将是光明与富足,迎接我们的将是美好的明天和未来。

但是我们又怎能忘记这幸福时刻到来前的艰辛?想想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多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的刘胡兰,视死如归的李大钊,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是他们牺牲了自己,才换来了今天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啊!

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许多我不曾了解的历史,我记住了那个神圣的日子——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今年是我们祖国59岁的生日,我知道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有毛泽东,邓小平,长林渠等等,让我明白了,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没有哪个国家还敢欺负我们,我们不是东亚病夫了,我门这条巨龙就要腾飞了,这是全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回头想想自己,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努力学习,我们是对不起我们那些先辈的,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今天我是花朵,明天我是栋梁。

篇3

今天,看完了《开国大典》这部电影,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1949年10月1日,古老而多难的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年代。美丽雄伟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万分激动。工人,学校师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早早的来到了**广场,等候典礼开始。下午,象征着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即将开始。28声炮响过后,毛主席宣布开幕词:“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顿时,整个**广场沸腾了,整个北京沸腾了,整个中国沸腾了!所有人心中都沸腾了。在《义勇军进行曲》的伴奏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三十万人一齐脱帽敬礼。接着,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排山倒海的掌声。

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他在中国人民心中没有一丝被淡忘。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里无比的自豪和激动。就在那一天,中国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是这些英雄的战士们,使一个英雄的国家站起来了。他们推翻了压迫中华人民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获得了自由。他们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使一个真正为人民做主的国家站了起来。

想想那些为祖国成立而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换取了祖国的成立。那些企图扼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反动派,遇到这些宁用死来换取祖国成立的铁军的时候,被吓得节节败退。从小兵张嘎到狼牙山五壮士,从平型关大捷到淮海战役,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勇敢坚强。也正是这勇敢坚强的人民,使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推荐第3篇:开国大典观后感范本

开国大典观后感范本三篇

引导语:开国大典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而有关开国大典观后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开国大典观后感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听,多么嘹亮的歌声;看,多么雄伟的气势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大地从此焕然一新。

你如果知道秦始皇、康熙、乾隆,那么你一定知道他——毛泽东。毛泽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革命,他先后失去了七位亲人,包括妻子、儿子以及侄子。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学校组织我们看了这部令人感受颇深的影片——《开国大典》。

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着一套桌椅,还有一张单人床,及其简陋。你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的办公室兼卧室。在这里,毛主席拟定作战计划;在这里,毛主席指挥了无数战役;在这里,中央领导人为中国人民迎来了光明,驱走了黑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听,多么嘹亮的歌声;看,多么雄伟的气势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大地从此焕然一新。人们欢呼着,把帽子扔向了半空中;人们拍掌着,把手都拍麻了,但这一切又怎能表达出人民群众此时此刻心中的激动、喜悦呢?

在这里,我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从此更加和平安定,繁荣昌盛!

开国大典观后感二

在世界的东方,在黄河、长江横贯的地方,繁衍生息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也经历了许多风雨的沧桑。

要想把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再现于观众的眼前,确非易事。幸甚,电影《开国大典》拍的节凑紧凑,细节精当,虽有艺术夸张,却又辩证地处理一切,浑然天成,匠心独具。

人都是有感情的,无论是伟大的还是平庸的,人总有真情流露的时候,无论是坦诚的还是含蓄的。——蒋介石“名言”影片独蹊径,真实地展观了蒋介石的感情世界。

从延安到北京,——不忘根者,方能有所求,不墨守成规,才会有所得。

影片有些情节的处理是很别致的,只有“别致”,才能形容大题小作的技巧。当人民解放军开赴北平时,观众的视线是一个浩浩荡荡却不甚清晰的场面,耳边响起一个纯真的童音,问父亲为何不回延安而来北平。许久,毛泽东才若有所思地说“北平比延安大!”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百年”,今朝,借《开国大典》我们评论往昔的风流人物,更希望能激励当代的青少年,从容地迎着时代的pk,继往开来,成为今朝的风流人物。

开国大典观后感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在那天从首都北京发出的一声呐喊,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乃至整个世界,哪一刻世界为之震撼,华夏儿女为之欢呼。

这标志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压迫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回想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和外来压迫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

革命先辈们用尽生命的最后的一点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开国大典》所描绘的那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的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今天的共和国,这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历史!为了报答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首新中国成立*0周年,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可是我们就能以此为借口忘记那些曾经活跃在太行山麓上的身影吗?

在参加了学校展开的“重温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影评活动后,我想到了很多,看着影片中一位位先烈倒在血泊之中,又再一次爬起来,那种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信念使我非常感动。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肩负着和革命先烈们同样的使命与信念,那就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应该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将来报效祖国的知识和能力。

我们每位交华学子要倍加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非常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攀登学业高峰,继承和弘扬先辈留下的民族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荐第4篇:开国大典观后感.doc

观《开国大典》有感

大池镇中心小学五(2)班李斌在教室里观看了《开国大典》这部电影,我的心里有好多话想说。当我看到大典这一气势雄伟的场面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兴奋。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我们骄傲,我们自豪。能看见参加大典的与会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下午三点钟开始典礼,主席讲话,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各项活动逐一进行。会场上一片人的海洋,他们的脸上露出的都是喜悦的笑容。

看到这里,我思索,国家的成立是万众举目的期待,他的成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尊严,他的成立让我们不再背负东亚病夫的骂名,他的成立让我们不再受到欺凌,他的成立预示着我们当家做主人的时候到了。可是,今天这一切的所得,我们所不能忘记的是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革命对伍,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牺牲生命,他们历经千难万阻不向敌人屈服,把他们从我们的土地上撵走换来的。我们怎能忘记?我也要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学习到有用的知识,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长大后

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指导老师:杨小艳)

推荐第5篇:1949开国大典观后感

1949开国大典观后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灵魂上的烙印,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再次复兴。品才网整理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1949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在那天从首都北京发出的一声呐喊,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乃至整个世界,哪一刻世界为之震撼,华夏儿女为之欢呼。

这标志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压迫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回想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和外来压迫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

革命先辈们用尽生命的最后的一点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开国大典》所描绘的那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的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今天的共和国,这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历史!为了报答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可是我们就能以此为借口忘记那些曾经活跃在太行山麓上的身影吗?

在参加了学校展开的“重温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影评活动后,我想到了很多,看着影片中一位位先烈倒在血泊之中,又再一次爬起来,那种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信念使我非常感动。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肩负着和革命先烈们同样的使命与信念,那就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应该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将来报效祖国的知识和能力。

1949开国大典观后感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重温了红色经典电影《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灵魂上的烙印,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再次复兴!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并宣布就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都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看到这里,我的热血沸腾了。那个时候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新中国是在炮火中建立的。当毛主席庄严地宣布在天-安-门广场上久久回荡,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至今仍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底震颤,那震颤的力量就如一道闪电劈开了阴郁的天空,随之而来的光明洒满大地。五星红旗飘扬在蓝天之上,那红色在清澈的碧空的映衬下更加鲜明。先烈的鲜血染红了前进的旗帜,他们的躯体筑就了新中国永不倒塌的万里长城!随着新中国成立而欢欣鼓舞的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看到了血与火背后的光明。已经整整五十八年了。五十八年来,我们的新生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五十八年来,我们的的新中国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四望,满目欣喜。是前辈们不断实践、革新,完成一项又一项历史使命,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今年香港回归十年又记录了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红色旅程……

我的心透过了历史的积淀,我又听到了毛主席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声音振聋发聩,再没有任何一个声音如此振奋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声音又激励着我们勇于创新,去开辟新的天地

)当南京国民党政府逐出大陆之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的胜利,这时候中共方面认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机到了,于是就有了《开国大典》这部影片。虽说已经看完了,但毛泽东手拿开幕词,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以及一幅幅人们欢呼的场景久久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此成立了,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结束了国民党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将从一个落后的、受奴役的旧中国,逐步走向安定、统

一、繁荣和昌盛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在五星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的前程,国家的发展而牺牲的英勇烈士,永不能忘记。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坚强的。相比之下对于那些出卖国家的小人,我们应该以唾为待,我们应该为他们而感到痛恨,感到悲哀!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英雄烈士的心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在这美好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应该懂得珍惜

1949开国大典观后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灵魂上的烙印,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再次复兴。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并宣布就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部北京30万人聚集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城楼。大司会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开会。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按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战争还没有结束,新中国是在炮火中建立的。当毛主席庄严的宣布在**广场上久久回荡,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到今天仍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底震颤,那震颤的力量就如一道闪电劈开了阴郁的天空。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欢欣鼓舞的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看到了血与火背后的光明。已经60年了,我们的新中国经历了很多困难,终于有了今天的文明富强。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吧!

推荐第6篇: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

导语: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下面由品才网为大家提供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欢迎阅读。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喜庆的季节。伟大的祖**亲又迎来了她的第六十个华诞,庄严的国庆阅兵又引起了全球人的关注。

这次的阅兵盛大空前,此时此刻的**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各族的人民,他们都捧着鲜花,举着红旗,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祖国万岁”四个大字,鲜艳的五星红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中燃烧。

阅兵开始了,胡锦涛总书记肃立在敞篷车的正中央驶过金水桥,向海陆空三军问好“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总书记的问候如和煦春风,温暖军心。“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官兵们的回答似惊雷回荡,山呼海应。包括三支“娘子军”在内共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共计4732人。

首先出场的是徒步方队,他们一身的橄榄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他们犹如开闸的急水,犹如滚滚而来的大潮,犹如在荒野上奔腾的骏马,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是那么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十分一致,行进的时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接下来出场的是装备队,他们手握武器,坐在坦克上是那样的威武,最后出场的是空中梯队,他们驾驶着飞机,飞机后面排泄着五彩缤纷的烟雾,这么多的颜色,就像美丽的彩虹一样好看!

最有趣的是“娘子军”了,那矫健的步伐,青春般的口号,威风的军容,严明的纪律,从她们的身上体现的是军人坚强的意志,训练中她们穿坏了多少双靴子?流了多少汗水?我们都不太清楚,而现在她们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带给现场约三万市民全新的体验和强烈的震撼:“谁说女子不如男?”而今的女兵方队不正是阅兵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

历时两个小时的阅兵在人们激动喜庆的心情中结束了,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新页面,60年前,我们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今天我们见证了新中国的辉煌。这是见证历史的伟大时刻,这是13亿人民的心声,这是祖国的强盛!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

年10月1日,必将成为未来岁月里一个醒目的坐标。

这一天,新中国迎来她生命历程中的第一个甲子。这一天,中国在北京**广场举行新世纪首次国庆盛大阅兵。

这是新中国的第14次国庆阅兵。这是迈入新世纪的中国第一次举行盛大国庆阅兵。

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时间10时09分,在激昂的阅兵曲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锦涛乘检阅车徐徐东驶去。

“敬礼——”方队指挥员一声令下,伫立在东长安街的受阅官兵,向胡锦涛主席行注目。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军委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响彻长街。

10月1日迎来伟大祖国60周年华诞,国庆阅兵成为一大看点。在上午刚刚结束的阅兵仪式上,中国军人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外媒报道称,国庆阅兵所展现的解放军军事实力,仅为冰山一角。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

今天是国庆节,所有在中国的兵都到北京的**广场来集合。

有装备车、导弹车…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去的是标兵,标兵很辛苦,但是他们不怕辛苦,他们要先在**广场站三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还有花车,是帮**搞气氛的,还有飞机,飞机一共起飞151架,形成十个图形,很好看,还有天气预报飞机。六十年以前只有几十架飞机,阅兵的时候才出了十七架飞机,是飞两次才显示了二十几架飞机,哪个国家都没想到六十年后中国会那么伟大!

阅兵仪式快到了,有许多人在**外面等,有很多名人和伟人都来了。也不知道普通的车到哪里了。在**外面有学生拿着道具站在那里形成了国庆两个字,后来也不断变出了许多字。开始了,国家领导人都来了,标兵走很整齐,每个部门都展示了最好的一面,让中国光彩!

后面还有节目表演,还显示了邓小平、毛泽东画像等等。夜晚的**真漂亮。烟花在天空飞舞,晚上,胡总理跟别人握了手。过了很久儿,阅兵仪式结束了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

今天是十月一日,是祖国60周年国庆,也是祖**亲60岁的生日。全国人民关注首都北京**广场,因为那里即将举行隆重的国庆庆典活动。

随着60声礼炮的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旗护卫队的护卫下,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来,在**广场前高高升起。

接着,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三军将士,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步兵方队,排山倒海,像大海中的波浪,滚滚向前。装备方队,铁甲生辉,像一阵阵的铁甲骑士向前冲锋陷阵。空中方队,大的像一只雄鹰,在空中搏击;小的像一只灵巧的燕子,在空中翱翔;捍卫着祖国的领空.。

最后一波庆典开始了,这是群众游行队伍,彩旗飘扬,鲜花绽放,鼓声震天,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祖**亲60岁生日。而盛大的阅兵仪式也在这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我真盼望着下一次的庆典来临,但我相信下次的庆典会更精彩,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推荐第7篇:开国大典_观后感[材料]

观《开国大典》有感

一部红色影片《开国大典》在战火硝烟弥漫的镜头中拉开了历史的帏幕。伴随着激情澎湃的音乐声,响起了男中音慷慨激昂的旁白声,把我拉回到1948年到1949年10月1日那段震撼人心的岁月里。影片叙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后期,敬爱的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取得战争胜利的经过以及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我们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间的物质条件相差是多么的悬殊。国民党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兵力比共产党的强,而且拥有很多城市和铁路线。而我们共产党只有偏远的小城镇、小山村罢了。照这样看来,国民党肯定赢。但共产党受人民大众的支持、拥护,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一种救国就民的无私奉献的革命信仰。这些是国民党怎么也比不上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由伟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相反,国民党官兵则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特别是我军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家的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与国民党军官的人人自危、草木皆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国民党军官或私下准备弃暗投明,或收拾金钱细软准备伺机逃窜,这说明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得人心,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则顺应民意。电影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国民党的几名军官在一起打麻将牌,被蒋介石撞见了。蒋介石不但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还帮其中一位输钱的军官赢回了钱,最后他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可见,蒋介石还想笼络人心,负隅顽抗。然而我党的胜利已是

大势所趋,国民党的失败注定将无法挽回。影片的最后,终于迎来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伴随着礼乐阵阵,礼炮声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顿时,**广场上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曾经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粗略地了解了我们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是如何的来之不易。通过电影,我也看到了常从长辈们嘴里听到的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等好多革命先辈们的音容笑貌。为什么说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要像革命先辈学习。学习毛泽东的丰富智慧,爱国爱民,学习周恩来的勇敢和聪慧,学习岳飞的精忠报国……虽然今天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做一名优秀的接班人。

愿东方的明珠,是亚细亚腾飞的巨龙,是远方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我们要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所付出的一切是炎黄子孙无法想象的,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心中,腾飞吧中国!

推荐第8篇: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

导读:开国大典阅兵,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举行的。本文为品才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欢迎浏览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

十月的天空湛蓝,阳光耀眼,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为了庆祝这神圣的节日,我们的国家将在首都**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和群众游行仪式。

十月一日上午十时,慷慨激昂的军乐奏响了,我禁不住热血沸腾,焦急的心情,深情的期盼,终于等到了阅兵仪式的开始。首先是升旗仪式,只见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国歌声冉冉升起,迎风飘扬。紧接着在受阅部队总指挥的报告下,胡锦涛主席乘坐检阅军车缓缓驶向检阅部队,满怀深情地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受阅官兵齐声响亮地回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多么威风的军容,多么严明的纪律,多么坚强的意志,禁不住令人肃然起敬。随后是方阵入场。伴随着豪迈的军乐声,首先入场的是三军仪仗队,多么整齐的步伐,多么飒爽的英姿。胡锦涛主席站在**城楼上,微笑着向官兵挥手致意。然后,平均年龄只有十八岁帅气的水兵方阵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为了报效祖国,把青春献给了人民。空中彩色梯形方队由一架“领头雁”在中间带队,两边各四架飞机拖着彩色的“尾巴”在空中展示着自己“英姿”,多么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多姿多彩的群众方阵出场了。锣鼓声声的秧歌舞,欢快的水袖舞,现代旋律的交际舞,四代领袖领导下的幸福生活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最后,放飞平安鸽,几千名少先队员手举五彩缤纷的气球和花环走向广场中央并放飞气球,像和平使者簇拥着奔向金水桥,几千张童稚的笑脸,亿万中国人民的未来和希望。

尽管阅兵仪式到此结束,但人们的欢呼声、歌唱声、国歌豪迈声、军歌嘹亮声,永远祝福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

XX年10月1日上午九点整我守在电视机旁边观看大阅兵。

十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礼仪典礼开始。乐队奏起了庄严而隆重的曲调。

接着,国旗护卫队走来,一直走到红旗面前才止步。此刻过高想起,五星红旗随之徐徐上升。在场的人一齐抬头,瞻仰这鲜艳的国旗。这时全场肃静。片刻,全场唱起了庄严嘹亮的国歌。

接着,胡锦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宣读完毕后台下立刻响应了雷鸣般的掌声。

阅兵式开始,只见胡锦涛主席乘着黑色小轿车,身穿中山服缓缓进场。

一马当先的是海军,雪一样白的帽子和大海一样颜色的制服穿在英姿飒爽的海军身上别有一番中国人的味道。还有制服像绿色草地一样的军装。当然在战场上女兵也不是无用武之地的。瞧!他们不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吗?看到这里我巴不得跳进电视机里和胡锦涛主席一起见证中国军队的强大。

终于,两个半小时的检阅完毕了。游行的队伍已经走出广场了,可还能听见身后传来的欢呼声。从这一刻我才真正领略了中国的强大。相信再过四十年中国一定是屹立在世界东方最耀眼的明珠。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

一个历经重重磨难的国家,在一代代伟人带领下,再现了现在的辉煌,那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XX年10月1日10点钟一次无与伦比的大阅兵就在这时开始了。刚开始那礼炮响彻云霄,惊天动地,就在那举世瞩目的时刻,一支威武的军队走来,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庄严肃穆地走向了升旗场。当那响亮动听的歌声结束时,主席就站在阅兵车上慢慢地前行,虽然主席只用了一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军人们也只回了一句:首长好!为人名服务!但这里表达了多少深刻的意义。

在一个个仪仗队入场时,那声音气壮山河,那整齐的队伍就似一堵推不倒的墙,保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让我最激动的时刻到了,那一辆辆坦克,一架架飞机,让我看的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

这是震惊世界的一次大阅兵,这是证明我们中国强大的大阅兵,这是让后人难以忘怀的大阅兵。

祖国,我爱你! 开国大典阅兵式观后感400字

“彭彭彭!”随着一阵阵礼炮声,对面走来了一位位威武的军人,最前面的叔叔手里抱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整齐又有力的步伐使我赞叹不已。军人叔叔走到了升国旗的地方把国旗放了上去顿时**广场响起了国歌,大家都站地笔直举起右手看着国冉冉升起,就这样阅兵开始了„„

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阅兵是那一排排队伍。当时胡锦涛站在车上,面对着这些队伍,问候道:“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队伍的声音就好像是一个人在回答似的,真的是“异口同声”啊!

最漂亮的是空中的飞机了!驾驶飞机的叔叔阿姨都是高手,看啊!飞机在天空自由飞翔,从后面喷出彩色的喷雾,在天空画出了一条弧线,就好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桥!这些飞机轻盈的就像小鸟一样,小巧玲珑根本不像是那巨大的飞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彩虹桥”慢慢的变淡了,接着就再也看不见了。又有几架飞机飞了起来,打破了天空的宁静!同样划了一条弧线,又慢慢地降落„„就这样,只有一种颜色的天空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裙子!

我爱我的祖国!

推荐第9篇:开国大典阅兵仪式观后感

开国大典阅兵仪式观后感

导语:阅兵形式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通常进行两项,根据需要,也可以只进行一项。下面为小编整理的开国大典阅兵仪式观后感,欢迎借鉴

开国大典阅兵仪式观后感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今天——10月1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是我们伟大的祖**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的**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在这喜庆的日子,祖**亲的儿女把您团团围住,欢庆着,问候着。有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们都挂着鲜花、红旗。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四个大字“祖国万岁”。这四个大字的周围是由黄色的鲜花围成的,这红色和黄色不是象征五星红旗吗?……此时的**是花的海洋,乐声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还是解放军叔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广场前进。“咚——咚——

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就在这个时刻,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时,国防武器已接踵而来地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50年来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你的人民从此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想到这,我全身每个毛孔如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激动,无一处服帖。如果时间可以停住,真想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间。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天,这只跨世纪的军队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展示了他们的风貌、变化和成就,让人民对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充满了信心,对祖国的前程也充满了信心。

面队着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闪亮的枪炮,还有青春般的口号,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开国大典阅兵仪式观后感

中华民族共和国的60岁的生日将要来到了,人们都期待的这一天的到来,马路两旁插满了红旗。我盼了很久,终于把它给盼来了。一看钟表,哦,时间到了啊!当气魄雄伟的国歌奏起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内心十分激动,一股浓浓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祖国,我爱你!

新中国与天地同岁,江山与日月争辉。在祖**亲生日这天,隆重的阅兵仪式开始了。装备威武雄壮,精神抖擞的人民解放军有海、陆、空三军;武警部队,民兵防役队、各种精良装备等在**前等候时,我情绪激动万分;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昂首阔步走过**,那庄严的神情,令我十分敬佩;还有女民兵那美丽的身姿,统一的步伐,我更加崇拜。

突然,视眼向了某一机场。一架架战斗飞机起飞了,在空中喷射出五彩的尾气,好象是一群穿着彩裙的仙女。

现在是坦克方队,那一辆辆坦克排着队,直直地向前走。这是中国的威武之队!难道他没有显示出中国的战斗武器丰富?紧接着,又有一支飞机队伍上阵了,他们是无人飞机!中国真强!最后上阵的是航空花木兰——教8梯队,由女兵操控,喷射出的尾气黄、蓝两色,真像“二色桥”。我真佩服这些女兵,我也要做一个女中豪杰!

这是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它展示了我国国防迅猛发展,祖国日益强盛,国力巨大提升。是谁创造了这些?是谁为人民服务?是谁忠诚于党?是伟大的人民子弟兵!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它造就了党,造就了人民,造就了老百姓,造就了日益强大的祖国!

接着是群众游行。先后展示了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带领下,祖国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说明了中华民族在不停的发展;34个省的彩车,展示出各省发展的日新月异,它们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图画。

中华儿女无不为之骄傲,炎黄子孙无不为之自豪!我一次又一次感到: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也要报效祖国! 开国大典阅兵仪式观后感

今天是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一觉起来便在电视机前开始观看直播。

今天上午10时,70响轰鸣的礼炮揭开阅兵式的序幕。在隆隆的礼炮声中,由200人组成的升旗仪式护卫方队正步行进121步,寓意着从1894年甲午战争至今121年间中华儿女反抗侵略的曲折历程。接着,在**广场的数万人齐唱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义勇军进行曲》。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也不由得肃立,一同唱响国歌。

上午10时20分,高亢激昂的检阅声响起,习主席站在红旗牌的检阅车中央开始进行检阅。在这特殊的时间里,不由地唤起我们13亿中华儿女那份无法忘却的历史记忆。在70年前的今天,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万军民为代价,打败了凶吉恶煞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70年后的今天,抗战的歌声仍然回荡在这片被革命先烈浸染着鲜血的土地上,但是,在这一刻,我们是骄傲的,是自豪的,因为我们中国站起来了,再也不是那个因为落后而要挨打的国家!

在空中护旗方队飞离**上空后,由抗战老兵、抗日英雄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的抗战老同志方队接受检阅。当车子缓缓开到观摩台前时,当这些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英雄们入场后,**广场数万人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这些老兵平均年龄已达90岁,我们对于他们只有由衷的敬佩,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祖国的独立与统一。知道为什么今年反法西斯70周年要搞这么隆重吗,因为可能下一个十周年就没有抗战老兵了。听了网友讲的这句话,我不禁潸然泪下。

当最大阵容仪仗队踏步长安街时,让我想起了一篇小学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让我想起了敬爱的周总理。记得当年开国大典时飞机不够,您说要飞两遍,如今飞机要多少有多少,再不用飞两遍。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当年送您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这盛世,我们帮您看了,如今国泰民安,祖国再也不会任人欺辱。您所有的殚精竭虑,终在这中华盛世璀璨明亮。

推荐第10篇:11级技术2班《开国大典》观后感

观《开国大典》有感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看完了《 开国大典》,这一刻我心潮澎湃。蓦然回首,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战场撕杀,再观今朝中国的强大,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被中国巨龙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我要向世界人高呼:“中国万岁”

从1949年到2012年,中国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会记得1949年的那个开国大典!那个难忘而又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站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句话,在那一刻,一定响彻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中国也似这国旗一般,慢慢地成长起来了.虽说已经看完了,但毛泽东手拿开幕词,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以及一幅幅人们欢呼的场景久久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此成立了,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结束了国民党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将从一个落后的、受奴役的旧中国,逐步走向安定、统

一、繁荣和昌盛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在五星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的前程,国家的发展而牺牲的英勇烈士,永不能忘记。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坚强的。相比之下对于那些出卖国家的小人,我们应该以唾为待,我们应该为他们而感到痛恨,感到悲哀!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英雄烈士的心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在这美好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应该懂得珍惜

如今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开始腾飞,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他以其矫健的身姿,睿智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高傲的盘旋在苍穹上。这一刻,他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上天的宠儿。从此,世人擦亮了双眸,开始从新审视这条非凡的东方巨龙。 电影不只是电影,他是灵魂的寄托,是我们这一代向成功步伐的助力!! 中国万岁”!“中国万岁”!我的心不禁这样喊……

11级软件技术2班

第11篇:开国大典

14开国大典

【预习要求】

1借助字典,认识不识的字,读通课文。

2阅读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

3试着画出庆典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建立新的国家;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

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

入场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1~4;5~10;11~13;14~15)

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2365147)

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

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因为那是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五品词品句,感悟隆重、规模宏大。

1观看资料片,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自学。

要求:自选一个场面描写的内容。

读读有关小节,圈出重点词。

小组配合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指导诵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象海上的波浪。

4小结:这些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突出了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宏大的盛况,表达了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之情、热爱之情。

5引读,读出感情。

6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请将开国大典的过程写成一份通讯稿。

提示:客观地进行过程叙述。

简要的进行场面描写。

学生习作。

交流。

7小结。

第12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

(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 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

檐(zhān yán)

瞻(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读交流第二段

交流给“难忘镜头”配写的解说词。

1、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⑴ 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 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__年__月__日在__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会场在____。主席台设在____。

⑶ 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从**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2、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5、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而___;为___而___;为___而___。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回归全文

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2、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第13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朱俊愷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与此事件相关的作品有同名电影、文章、油画等。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广场举行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始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为何选在下午

当时南方一些地区还未解放,国民党的空军经常袭扰北方,并图谋破坏开国大典。国民党空军夜航能力不行,在大陆轰炸完后,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如果上午举行大典,国民党飞机飞到北京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去,如果下午举行,国民党飞机就来不及了。于是开国大典决定在下午举行。后来随着解放军空军战斗力的增强,拥有了对付国民党飞机的能力,以后的国庆活动就都改在上午举行。

第14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而──—;为──—而──—;为──—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 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广场上„„

课前交流

师:你们能不能猜出张老师现在的心情?

生:激动

生:紧张

生:高兴

师:这些心情同学们有没有?

生:有

师:咱们这就叫不约而同。张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份礼物。看看吧

【出示学生写的信】

师:听到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了吗?想解答吗?咱们班的百灵鸟、播音员是谁呀?

小作家呢?

师:其实在老师心中你们每个人都是百灵鸟、小作家,只要你们敢于展示自己,都是最棒的。

师:再来看第二份礼物:出示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

师:同学们,这一首歌唱祖国是老师最喜欢的。50多年来,这首歌一只伴随我们的祖国一路走来,今天我们在英雄城市南昌又一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触。我想就带着这感触开始今天的学习。

上课

师:先请同学们看张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生:隆重

生: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课文记述了哪些场面?

生:开始举行典礼的时候是群众从大老远赶来了。

她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群众进场。板书“群众进场”

生: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生:我还看见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看到升国旗,奏国歌。

师: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板书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之后呢?

生:阅读式和游行

师:真好,你一口气说出了两个场面。(板书阅兵式游行)

师: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读?你勾画了哪些句子。

生:我勾画了第五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师:张老师听到了掌声,就在在这段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生: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此时的**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生: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师: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热烈的气氛。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师: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如果只请你读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怎么读?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还有吗?

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我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喜悦。

生:三十万人都很喜爱自己的领袖。

师:换一个词:热爱。三十万人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

生:没有

师:这就叫“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生:(齐读)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第七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这三十万人非常激动,行动都一样的,一起欢呼和欢跃。

生: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许久,终于等到了。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这一定能读好。谁来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真能看出来你很激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中国是很广的。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生:(男):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

生:书上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你读成了它。

师:哪一句更好?

生:不用重复了

师:你认为张老师的好。

生:我认为书上的好,如果不重复,感受不到这样的威严。

生:采用排比,气氛更强烈

师:张老师纠正一下,这是用的反复,可不是排比。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欢呼

师:有没有不同的?

生: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他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他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

生: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

生:(接读)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

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脱帽肃立,看我们新中国的国旗是多么鲜红。

师:你会怎么做,你会和他一样吗?

生:是的。

师:我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新中国成立了!

生:因为我是中国人

生: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豪!

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放CAI)这就是**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这是香港回归,这是奥运会上三面国旗同时升起,这是神州八号升天时升起在太空的国旗。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

生:(写话)

师:当红旗在太空升起„„

生:我的心情满怀激动,43年前苏联宇航员在太空行走,43年后,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这个浩渺的空间。

你真了不起,我们中国人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我们就这样站立。

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再读。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了人民的感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同学们,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第15篇:开国大典

政治

会议:第一届中国民人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筹备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首都: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③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认识: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科学发展之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

拯救中国的命运。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时间:1978年地点:北京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确立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的路线

内容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文化③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两弹:原子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导弹: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成功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

一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华南、西南、和东南沿海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经过:①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西藏和平解放②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

政府代表团谈判

③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

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的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给西藏

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目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

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仍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评价:是推进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的重大国策,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突出表现。“一国两制”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大道,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找到了新的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

港澳回归: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意义:港澳回归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邓小平“一国两制”

构想的成功实践,不仅洗血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也起着积极作用。标志着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发明者: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时间:1973年

杂交水稻事件: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之为东方魔稻

意义: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原则:党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的原则

做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由少数民族自

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

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

居的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的发展

目的: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概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取代《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规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宪法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证。它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

对台政策: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②50年代中期, 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政府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上

提出对台政策,并采取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交往:①1987年,台湾调整政策,逐步采取了系列开放措施隔绝状

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海协会、海基会成立)

大陆与台湾交往②1993年,汪辜会谈在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方面达成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③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

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④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相互促进、

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2009年,两岸关系新发展:真正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出:1986年3月,王大衍等老科学家,提出加快发展高科技的主张 863计划实施:1986年11月,国务院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意义:“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同

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2

第16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采。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说学情

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五年级的学生默读有了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帮助读懂课文的能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长征》,对毛泽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对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 说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5个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开国”二字,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透过“大典”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围绕“大典”学习作者场面描写的方法。 因为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因此我将“通过一个个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定为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

说教法(结合新修订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要求来谈)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作者采用场面描写,表达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词句,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写,读中表情,读写结合。同时借助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辅助教学。 五 说学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搜集材料,帮助读懂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面,自读,感悟,体会。在学文的基础上学会写作方法,学会迁移运用。我准备引导学生用“读——找——想——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想象场面,感情朗读升华;体会写作特点,在理解语文文字的基础上运用语文文字,读写迁移,学写场面描写。 六 说教学过程

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几个板块。 板块一

梳理文章结构

强化整体感知

我把理清开国大典的进行程序作为训练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真实地体现生成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其目的是突出整体感知,强化第一课时的重点,突出第一课时的特点。 板块二

运用策略

品读感悟 选择场面,自读自悟

第17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课前,我做了相关的课件,搜集到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目的不言而喻。

课始,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其想法是让学生感受会场的气氛,听到毛主席的宣告时那种激动、兴奋地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进入课文学习。在文字中再去感受那种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后的那份骄傲,那份自豪。可事与愿违,同学们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后,最大的感慨竟然是“毛主席说的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懂”“毛主席身边站的都是些什么人呀?”当时的我彻底晕了,这哪有半点我的预设成份呀,面对生成的局面,我只好停下进度,用缓和的口气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毛主席说的是哪里话,内容大致是什么,这样学生才略理解了点。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进入文本学习,可想而知效果是怎样的。答非所问处比比皆是,教者忙得不亦苦乎。

这样的教學情景在我的课堂上并不多见,我匪夷所思。课后,我询问同学们为什么今天的学习这样费力,同学们告知我:“因为我们没有预习好,老师给的时间太少。”听了这话,我认真地反思了下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考虑到课时,急于求成,学生的预习只给了半节课,文章又长,读得慢的同学可能读一遍的时间都不够;二是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从时间上来说毕意离孩子们现有的生活太远了,孩子们生活的幸福快乐,他们的爱好是时代的产物,对老一辈的革命家知之甚少。因为教师课前的铺垫和引导太欠缺了,所以才有了这样不尽人意的课堂。教者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自身的感受来进入文本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所处的时代。所以这样的课文在预习的时间上应该给充分,必要的背景,重要的人物在预习时应该给予讲解,教者太想当然了。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读中受感染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饱含深情。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对史铁生以及和他的母亲的经历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时候就很安静,我让他们能有感情地阅读,说明他们看懂了别人的苦难。情感铺垫之后,我继续情感的感染,我慢慢地、带着深厚地情感读了这篇课文,这时课堂上,学生听得很专注。在我营造的这样的课堂气氛之中,我和学生开始了交流,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读。

2.让学生在说中得感悟

开始读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句或段,并要小组间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汇报:有的学生说最喜欢第一自然段,因为“我”因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信心,砸东西,可是妈妈却忍受了这一切,她不但没有怪“我”还等“我”恢复时说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那里写出妈妈再一次的要带“我”去北海看花,几乎是在央求“我”,妈妈之所以央求“我”是为了让“我”开心呀!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妈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我明白妈妈的话,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学说,喜欢文中的

五、六两个自然段,因为这里讲了“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说明妈妈有病,且因为过度的操劳,病已十分严重了,却还是不告诉儿女,这不都是为了我们儿女吗?还有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正体现妈妈在生命垂危时还挂念着自己的儿女该怎么办,根本都没考虑自己,这就是母爱,无私而又伟大的爱。在此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他们的感受是真实的都说出来。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记叙,很有代表性。

教学本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浅显明白;演一演,生动有趣等教学方法。例如:课文写“勘测线路”这一段,由于内容长,我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哪种品质?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开凿隧道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

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但读的遍数和时间还不是很充分。

2、教学修筑京张铁路那一部分是时,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为铺垫,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

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但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仪篇课文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唤起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文天祥》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上完这课后,不仅我自己,通过学生迷茫的眼神我彻底感到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在第一个问题“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时学生一致回答:”这些不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和课本要去正好相反;细细想来确实如此,课本中所举事例离学生的实际太远了,不符合现实生活。

在第一节课我发现这点后,第二节课我将这个案例删除;直接提问得出答案,然后对其进行适当的解释,效果要好的多。在简述“如何维护国家尊严”的两个问题时。第一节课学生回答后,我举“文天祥”的具体事例,但因时间关系,没有具体阐述。课后我想对于处在和平时期的学生,这个问题离他们太远,而只是简单的例举“文天祥”还是不能够使之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同时我感到学生还是比较爱听这个问题的。基于这些原因,在第二节课,我将课本中的案例只做简单的处理,透彻的讲解文天祥及有关”国穷节乃现、一一垂丹心”的这种精神,正是课本中”国家遇到困难,每一个都应挺身而出,为之报效“的具体表现。同时我将其扩展: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却是唯一的能够将其文明延绵不绝,今天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其原因就是“文天祥”的这种爱国精神、为国家而献身的精神。”所以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才能实现我国富强和昌盛”。这样即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觉得这也可能是我改动教学程序的最大收获。

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课本第二个问题:“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我现在想想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将其具体问题的内容缕清晰;尤其是在给学生找的课外知识没有明确具体属于哪个部分。在问学生:“你们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后,我总结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就是利社会、利他人、利己(能够在公益活动中锻炼自己、让自己生活的充实和快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等)。但在讲完这个问题后,我就感到学生明显的被这个答案弄糊涂了。这点不是非常符合前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吗?”。想到这,我就补充:“你们根据具体问题来回答,只要符合题意就可以了?\"对于这种说法,可能把学生整的更糊涂了!现在想想还是课前准备不充分,自己没有完全将问题归纳。经验总结及改正方法。在上这几节课中,我明显的感到时间不够用。如果按照课本内容依次详细教学,那我的教学进度就太慢了。同时我也感到课本中的有些事例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如果按照课本案例来讲解有些太繁琐,尤其是学生处理这些问题速度太慢,而且得出的结果和预期的有差距。根据这种现状,我干脆将很多案例删去,直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

《一句话》教学反思

一、注重学生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的语文课堂需要琅琅的读书声,孩子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就比较强烈、比较敏感。所以,我以配乐范读激趣,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整节课中通过引读、指名读、生配乐读、齐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孩子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树立读的自信。在这种多形式的朗读教学中,非常积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孩子的各项潜能,让语文学习具有语文的味道,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二、感悟文本深层,提高阅读能力

这首诗歌寓意深远,它所要表达的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及对新中国的渴望与追求。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忽略文本内在的意义,文本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两个小节的教学,我利用抓住重点词句、学生独立感悟、提出疑问等学习方式理解课文,这就使学生带着对阅读的理解,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情感。在阅读中我通过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如“祸、火、缄默的火山”时,让生仅凭一些课外知识理解感悟,这样读起来才会读中有感;而且学生在读中边读边质疑,解惑再读,这样反反复复,学生自然而然对文本就加深了印象,使他们在“读”这一感性的学习方式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内在的蕴意。

三、捕捉课堂生成,珍视独特感受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本堂课中,学生就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在分析诗歌第二小节时,我就质疑“你们读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交流、自主解决问题,当时学生提出了“铁树开花什么意思?”“你能用什么词语形容这美丽的花朵?”……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就如泉水喷涌而出;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成例子。看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此时,我只充当一个引导者,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如果当时我怕“乱”、怕“错”,怕学生“节外生枝”而制止他们跳跃的思维,那必将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主地读、说,让学生自已诠释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他们。当然,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们急于表现,急于交流,而随机生成的问题有许多也是我们备课时无法预知的。本堂课我惭愧的是,我把孩子们估计得太低,孩子们的学生真的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他们是创造者;在学生课堂质疑的一个环节中,正当我为学生的精彩问题与回答而满意时,打算继续下个环节时,一双小手举了起来,大胆阐述自己的理解时,我因为学生的质疑诠释已用去了半节课的时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后来,课后想想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课堂的真正收放自如的驾驭课堂,将是我今后磨练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注重情景创设,引学生入情入境。

由于诗歌的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情景创设方面精心设计:如,开课我就用一个排比叙述,将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教师的配乐朗读,将课文的基调让学生初步体会;课中我多次的激情引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升华中我用课件将学生再一次带入诗歌情景;课后拓展中,我用作者同期作品鉴赏,将学生再次拉近作者的情感。每一次的情景创设,都让学生有不同的体会,而统一的就是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总之,在课堂中,抓住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片体会语文的天地,使他们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大合唱》通过讲述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一、转换教学角色,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师角色,从领导者、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引导与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比如我在讲授欣赏课《黄河大合唱》时,以精练简短的语言音到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分析音乐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和时代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初衷。

二、以兴趣为动力,淡化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音乐课当中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有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黄河大合唱》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感受历史,从思想上得到提升。

三、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让音乐开口说话。

音乐时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很多时候音乐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让音乐开口说话。我在讲授《黄河大合唱》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引导学生分析节奏、旋律、调式、和声以及音乐的力度和速度等音乐语言,从中得出音乐情感产生的基本途径,尽量减少语言的表述,真正的让音乐开口说话。

四、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音乐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性,经典的音乐作品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所以当代中学生不得不欣赏一百年前的音乐,唱五十年前的歌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是我们的责任。我在讲授《黄河大合唱》时,学生对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的并不多,没有亲身感受过战争的残酷性,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继而对作品的时代价值则更年与理解。这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以当年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为话题,切入教学主题,告诉学生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五十年前我国也曾遭受战火的洗劫,日寇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无数的无辜平民惨遭杀害,紧接着给学生播放日军侵华暴行的录像资料。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事件引出历史,从现实生活到充满血泪的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也俩进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从历史的高度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价值。

第18篇:开国大典

清晰顺畅,大气恢弘

——“写作本位”读写结合理念观照下的新设计

人教五上2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教材简说】

本案是人教版语文五上最后一个单元“走近伟人毛泽东”中的重要一课。文章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开国大典盛大恢弘,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叙述,在给人清晰顺畅之感的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的无比自豪的情感。此文内容的独特性和完美的文字表达决定了它就是指导儿童学习场面描写的最佳范本。 【教学目标】

1、自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能通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留存个性化感受和体验。

4、了解本课场面描写手法,运用到表达练习中。【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感悟,体会文字中蕴藏的情感。

2、场面描写的方法习得。【教学过程】

一,读题入文,析题,初知文意。

1、读题,知古晓今

师:【板书课题】请大家读读课题,说说你对文题中“典”字的理解。 生:“典”就是典礼。

师:是的,“典”指的是盛大、隆重的仪式、典礼。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有人类文明史开始就有了关于祭祀的记载。古时帝王最重要的是就是进行各种的祭祀大典,祭天,祭地,祭祖,祭鬼神,祭风雨雷电„„祭典就是中华千年文明的突出体现。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样的典礼呢?读读题目,读读文章,请准确地介绍。

生1:【读题目】是开国大典,就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大典。 师:读读课文,谁能说准确些。

生2:我读了第一段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知道这指的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大典。

2、浏览,理清文脉

师:古人的大典要按时,按序举行,各个项目都要按部就班,不得有丝毫马虎。开国大典,更是庄严隆重。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做好标注。将文中表示大典进行时间和大典进行过程中的各个项目分别做上记号。

生:(浏览标注后汇报)写到时间的地方有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头,傍晚,晚上九点半。

师:很不错,把这些时间排列一下,你会发现许多关于大典的“时间密码”。 生1:我发现大典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半才结束。 生2:我发现作者写大典是按照时间进行的顺序。 生3:我发想这些词语基本上都在段落的开头部分。

师:这些发现非常重要,这是此文的写作顺序,也叫文章的脉络、条理。 【板书:按照时间顺序写】学习一篇文章,特别是篇幅很长的文章,理清脉络显得尤为重要。恭喜大家完成重要的学习步骤。再请大家关注一些段落的开头部分,有些词组看似没有明确点明时间,但是和这时间的脉络息息相关,你发现了么?

生:有“接着”,“阅兵式完毕”,“升旗的时候”这些词语。它们也表示时间。

师:非常好,作者分别用了明显的,直接描写时间的词语和这样隐藏的,提示性描写时间延续的词语,它们都逃不过你们的眼睛,这足以说明你们是善于发现,会读书的孩子。看看全文,在典礼举行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都进行了哪些程序呢?

生:(学生接力补充)乐队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响礼炮,宣读公告,阅兵,放礼花。

师:文章处处都井然有序,大到全篇,小到每一个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段,作者写得极为有序,大家感受这次序之美吧。

【幻灯出示】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生:自由读文章段落。

师:再读文章,出席典礼的有谁呢?有多少人呢?

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师:原来都集中在第一段啊。这么多人中,作者提到的有明确姓名的是谁呢? 生:林伯渠,毛泽东,朱德,聂荣臻。

师:能在这样盛大典礼中被提及姓名的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作为本文而言,这些无疑就是文中的重点人物,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毛泽东主席啦,他是我们新中国的重要缔造者,也是当时人们心中的领袖,更是这个盛大典礼的核心人物。同时,我们也把这样的写法叫做点面结合【板书:点面结合】,“点”就是重点,可以是重点的人,也可以是重点的环节,程序;“面”就是整个场面。点面结合的写法是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解析:本阶段教学力在通过引导儿童多次读文,搜寻文字中的信息,达到自觉发现的目的。教师进而在儿童发现的基础上,适当讲授写作知识,这样就使得知识源于发现,接上了学习的“地气”,更加具有亲和力】

二,读文析意,悟情,感受意蕴

1、自读自悟,分享感受

师:开国大典不同于一般的典礼,这是新中国独立的宣言,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名族史的辉煌篇章。亿万中国人等了整整百余年啊。这样盛大的典礼,如果仅仅按照时间顺序丝毫不苟地写,不免显得生硬,而此文并未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请回忆自己在读这样的文字时,内心是否平静?

生:我内心不平静,因为我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心情也是不平静的。 师:文字中究竟蕴藏着人们怎样的情感?

生:(学生补充表述)喜悦,激动,对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崇敬和爱戴。 师: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这些感觉呢?请先把它们标注出来,再带着自己的理解为我们读一读,读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1:我读到第四自然的“摸黑”这个词,我感觉到大家的激动,还有这段中的“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也能给人这样的感受。不是因为典礼这么隆重,不会有这样的场景,也不会让人摸黑前往。

生2:我读到第五自然段中的“排山倒海”这个词,我感受到当时人们很激动,三十万人一起鼓掌,大家心情激动,鼓掌用力,气势宏伟。

师:同样写掌声、欢呼声的句子还有么?相信这些句子都能让人分明的感受到人们激动无比的心情。

生3:第八自然段“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生4:第九自然段中“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生5:第十一自然段中有“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第十二自然段中也有“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流动。”

师:很好,我们品读语句可以抓住一条线索系统地品,当然也可以自由发散地品。我们继续分享。

生5:我读到第七自然段中的“瞻仰”这个词,表示崇敬地看。(其余略)

2、重点关注,讨论互助 师:刚才大家自读自悟,品读了课文中不少饱含激情的语句。学习效果真好。这就应验了古人说得一句话“文章不是无情物”啊。写作,就要带着充沛真挚的情感。【板书:融入情感】可是,作者以及参加典礼的三十万群众的情感从何而来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从研读描写重点人物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语句中寻找答案。请大家查找课文,把写到毛主席的语句都标注出来,仔细读读这些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读文,标注。

师:【幻灯展示】

1、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3、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4、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5、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的白石桥前,一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大家崇敬毛主席。

生2: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作用很大,任务很多。(众笑) 生3:毛主席是新中国的领袖。

生4:我体会到人们对毛主席的无比爱戴之情。 生5:我从第五句话中感受到毛主席非常平易近人。你看他“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这些动作就能证明。(其余略)

师:是啊,这个单元就是“走近伟人毛泽东”单元。伟人毛泽东,领袖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他就是鲁迅笔下“中国的脊梁”啊。

【幻灯出示: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只要像毛主席这样,为新中国的成立一腔热血报国的人,呕心沥血为民的人,奋不顾身血荐轩辕的人,勇敢正直,舍生取义的人,都能受到全中国人民的热爱和崇敬。毛泽东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伟人。你还知道谁也是“中国的脊梁”呢?

生:(接力补充)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毛岸英,雷锋,鲁迅„„ 师:是的,诗人臧克家在他的著名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虽然诗是写鲁迅先生的,但是我想也能由诗句推想出人民爱戴毛泽东主席的情感缘由了吧。不就是古人说的“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么。不论写文章还是为人处事,只要你精诚所至,为他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能让后人,让旁人为之动情。课后请大家收集关于毛主席的资料,真正走进毛泽东吧。

【解析:此环节教学通过自由发散品读,主题线索品读,教师指引品读等多重方式,让儿童在咀嚼文字中不断和文本亲密接触,在涵咏体察中逐渐走进文本,悟出写法。同时通过适度的互文学习,让儿童巩固认知,加深学习感受。】

三、拓展想象,升华,激活思维

1、整理复习

师:我们欣赏了这样气势恢弘的《开国大典》,在字里行间感受了人们的激动,喜悦,崇敬之情。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场面描写的方法。请大家整理回忆,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可点面结合写场面。 生2:我知道要按照顺序写。 生3:要融入情感写。

2、关注想象

师:大家所关注的都还在场面之内。我们的作家可就不一般了,他还能将场面无限延伸,扩大,用手中的笔让场面变得无限宽广,让文字变得灵动飞扬,让读者跟随着文字陷入无尽遐想。做到这一点也不难,仅仅需要大家向作者学习运用想象写场面。【板书:运用想象】请大家找一找,文章中有一段话非常明显,写的就是作者的想象。

生:第6自然段。 师:让我们的思绪也随着作者的文字飞扬,自由读读这段话,说说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了什么地方? 【幻灯展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生1:这声音传到中国的每一座城市。 生2:传到农村,传到大街小巷。

生3:传到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历史博物馆。

生4:传到每一间学校,每一家商店,每一家工厂。 生5:还可能传到联合国,传到海外。„„ 师:哪些人能听到呢?

生1:革命先烈的地下英灵。也就是刚才说的那些“中国的脊梁”们。 生2:所有中国人。

生3:是全世界都听得到!

生4:我觉得外太空也能听到。(众笑)

3、练习表达

师:真是想象无极限啊。请再想象,不同的人听到这宣告时的场面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先打个腹稿再说,就像写片段一样。

生:我的家乡遍地插满红旗,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走上街头,大家欢天喜地,敲锣打鼓,一边听广播,看电视,一边欢呼呐喊,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师:看电视还得等上一段时间,课文中说道“经过无线电的广播”,那时候条件还有限。我们的想象既要大胆,也要注重合理。还有么?

生1:这声音传到了我们学校,大家都集中在操场上,手中拿着鲜花,唱歌,跳舞,鼓掌,欢呼,非常兴奋。

生2:这声音传到了外国。他们一方面很高兴,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觉得今后再也不能欺负中国了,因为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说得真好,东方睡狮已经觉醒,国人当自强,国土岂容再遭践踏。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就是向全世界人民发出的,中国人民要告诉全世界——

【幻灯出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生:跟读幻灯内容

师:感觉出来了么,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激情飞扬。写场面的文章,除了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写,也需要融入情感写真情,还可以配合想象让文章向外延伸。我相信大家的收获不仅仅是这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伟人,学习过这一节课。

生:是的,我们还知道了如何写场面。

师:回家后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把自己当作是参加开国大典的一个普通民众,写写1949年10月1日当天的见闻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国庆场面,练习描写盛大的场面。 结束

【解析:将想象片段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教学环节是本案的创意。此举一来不打破之前教学的完整性,二来也能为儿童感受想象魅力提供生动新鲜的载体,其三,此段也是本文需要重点品读的部分,独立教学环节,更能突出其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文字的生命在于运用

——何捷《开国大典》“写作本位”教学设计简评

特级教师 魏 星

语文课程是什么?有了明确的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才会更清晰,实现方式才会更科学。

然而多少年以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以“语言学家”的眼光去看待,语言知识成了语文课程的出发点,语文教学演变成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种指向语言要素的教学,已经被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以“文学家”的眼光去看待,文学欣赏成了语文课的全部内容,却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这种“泛人文”的教学,也进入了空气稀薄的高空,同样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最新认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界定,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在了“语言文字运用”上。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以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立足语言文字的运用,着眼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这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从这一价值出发,语文课程的“内容”就是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过程及生成规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法”就是重感悟、重体验,“评价”侧重在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我认为何捷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何捷老师是新生代教师中的杰出代表,他顺应了语文教学的教改方向,坚定地从写作视角设计阅读教学,开发了《匆匆》等一系列课例,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寻求阅读、写作的“再平衡”,体现了新的教学思维,语文课堂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开国大典》的教学,是何老师系列建构中的一个。《文本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教学的实现方式。《开国大典》的教学不可能离开思想、情感的教育,但何老师处理得十分智慧,紧抓“语用”这个核心不偏离,注意综合效益不偏废。具体地说,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体现语文学科特质 何老师从“典”字入手,由字词引发形成教学波澜,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利用课题概括内容时,何老师强调“准确介绍”,语言运用的意识很强。接着,何老师依然从“大典”这个词语出发,“将文中表示大典进行时间和大典进行过程中的各个项目分别做上记号”,学生提取出了每节的主要信息:乐队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响礼炮,宣读公告,阅兵,放礼花。就这样,文本的“言语图式”自然地“活”在学生头脑中了。紧接着镜头聚焦在主要人物身上,巧妙地渗透了“点面结合”这一知识。在这样的场面中,你有怎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样来的?由此进入文本的细处和深处,触摸人物的情感和情怀。最后转换叙事的视角,“学校、听到、看到这样的消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是写作的实践,更是情感的抒发。在学生的情感抒发中,“点面结合”的写法自然蕴含其中。

整节课,何老师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出发,入乎其内,化乎其中,迁移运用,流畅大气,在“言”和“意”之间反复走了几个来回,让教学真正发生在言、意的“转换”上,直抵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提升学生活动品质。

学生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在语文教育之中,“人”永远是目的。 语言”到了“儿童语文”这个领域,应该是非常神妙、非常动人的。我读、我思、我说、我写„„从内在的需求出发,孩子的语文学习应该是非常丰富、非常生动的。因此,坚守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否定儿童立场。相反,它贴近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能给儿童带来什么?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和语言学习?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实践过程中,“语文”和“儿童”也就走在了一起。

何捷老师深谙其道。《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离儿童有点远,可是在何老师的课堂,我们觉得一切是那样亲切、美好,何老师打通了课文与儿童之间的“隔”,上得风生水起。

“这样盛大的典礼,如果仅仅按照时间顺序丝毫不苟地写,不免显得生硬,而此文并未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请回忆自己在读这样的文字时,内心是否平静?”何老师这样教学,直指文本语境背后的心灵,作者的情感内化成了自己的情感。这看似理解课文,实际上指向“言语动力”,说到底还是写作的问题。由此可见,要提升学生言语运用的品质,必然要把学生带入一个意义的场,一个审美的场,在这个“场”中,文字就获得了生命。把课上到孩子心里,体验到文字的生命感,言语的运用才会汩汩汤汤。

站在教学方法的角度看,这一课教得浅近,教得感性,教得有趣。何老师站在怎样读、怎样写的立场开设计教学,先让学生读进去,和作者一起去体验、去创造,最后独立写一个想象性的场面,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了最远的终点;整个教学不枝不蔓,“点面结合”这一写法贯穿始终,以最主要的活动带动学生最丰富的言语体验;何老师举重若轻,注意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当下表达问题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操作起来却割裂了与文本情感的内在联系,总感觉“写”只是一个尾巴。何老师课例的一个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儿童”与“语言”真正走到了一起。

三、体现教师教学气质。

喜欢听何老师的课,他的身上能够看到一个作为语文教师的气质。

首先,何老师对语文教学有很深的理解力,他能认识到语言文字的本质在于运用,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要激活文本语言,让语言“活”过来,同时注意开发写作知识,教给学生带着走的能力。

其次,何老师具有过人的教学建构力,“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在“阅读”上加一个“写作”的尾巴,而是渗透在每一个环节。

第三,何老师具有文化的眼光,文化的创造力,主要体现依靠“主题”建构文化理解,以“主题”建构写作体验,而不是让写作停留在“技”这个层面。作为一种文化代码,语言的形成、完善过程中,记录下了民族的主体意识,成为了一个民族符号性的存在物。它具有“根”的性质,衍生着、传播着、创造着文化。语言文字的运用,要能达到“自然、地道”的水准,不能不对相关语言及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甚至认同。随着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信息的累积,人会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儿童钟情于语言文字,并透过语言文字追寻到它的“根”及“根”的延伸。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它的存在方式上具有“寄寓性”,它存在于字、词、言、意、意象这些语文的本体中;实现方式上具有“实践性”,准确而优雅地使用语言,确认和理解价值认同,这是文化在语文中的实现方式。也就是说,语言中的价值内蕴,要在听、说、读、写、看与展示言语行为中实现。用课程标准的话说,“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如果一味强调“文化”本位,抛开了语文课程的特质,这就会造成了“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何捷老师讲这样一篇带有政治色彩的文章教得这样“润泽”,显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力。

从儿童的内在需求出发,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按照母语特点和生成规律来教语文,这是语文课程的当然之责,也是语文课程的必然之道。其他的综合效益,统一于这个核心任务之中。立足于语言之根本,着眼于人之发展,展开于实践过程之中,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规律。——这就是何捷老师给我们的启发!

第19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教材解读:《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计意图:整篇文章比较的长,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本着长文短教的原则,首先让学生谈整体感受,然后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总结几个场面,接着抓住重点场面来讲,通过对重点场面的讲解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图片导入:毛泽东于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在北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921年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交流对毛泽东的了解(学生交流)

小结过渡:是的,毛泽东的伟大就是因为他带领了那一代人于1949.10.1建立了新中国,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开国大典》这课,重温开国盛典,领略伟人风采。

3:解题:典的意思,典的前面加大怎么理解,开国什么意思,连起来解释。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二)自读感知,理清脉络

师:是的,就是这一天,就在1949年的10月1日,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1: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别写了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板书)

小结过渡:经过大家的学习。这样典礼中四个最精彩的场面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但是你要想真正了解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的场面,走进群众当中,真正的去体会。

(三)品读感悟,体验意义

1: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语句,从句子中你又有什么感受?

2:生读后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把握以下三个关键词语——分别指导朗读。

• 他们清早就到了北京会场,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 “直奔”,体会出群众急切的心情,抓住“一齐”体会出所有人的心情都一样。抓住“充满”体会出人多。)

3:观看《开国大典》视频资料,看后让学生谈体会。

师:重温历史,走进历史,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四)研读第

七、八段,感受情感

1:通过读书交流体会,理解反复的用法及其作用。——出示句子:对比读,你有什么发现?()这就是反复的作用,表达更加强烈的情感。

师:是呀!这一声庄严地宣告,是用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2:出示一组数字,了解为共和国的成立牺牲的人数。

师:在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新中国的成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3:观看有关的视频,主要是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等视频资料。 师:就在这一段段的资料中,你又有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引读:

(1) 师:4700万人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声宣告怎么能不庄严?(读:这庄严地宣告……)

(2)师:28年抗战,历经了无数的苦难才有了胜利的曙光。这声宣告怎么能不让人激动?(再读:这庄严地宣告……)

(3)师:是呀!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多少人盼望着这一天,这一天终于来了,听到这声宣告,还有谁不欢跃?(大家起立齐读:这庄严地宣告……)5:引入第八段。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是呀!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从此我们就是新中国的主人,所以看到新中国的国旗——(齐读: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是呀,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我们的心激动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了……。”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此时此刻你的感受!

展示五星红旗,并且反复朗读这一段。让学生的情感上升到一个高潮,播放走进新时代音乐并且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指生朗读,展示,评价。

(五)结束课文

我们的心情和当时的群众一样的激动自豪(板书),我们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更要缅怀一位伟人,记住一个日子,铭记一场典礼。

(六)推荐作业:

1:仿照《开国大典》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写学校的升旗仪式。 2:推荐阅读:《青年毛泽东》《难忘的岁月》

板书设计

群众进场

典礼仪式

阅兵式

群众游行

激动 自豪

第20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2、过渡: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 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檐(zhān yán)瞻(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1、练习分段:

⑴ 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⑵ 学生讨论:

明确: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2、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3、合作研读: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