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行政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8:09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行政调查报告

企业行政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促进企业行政体制改革,提高企业行政效率、提升企业形

象。

调查对象: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

调查方式:查阅资料、座谈、个别访谈

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

8.1-8.6、学习大纲,确定调查项目

8.7-8.

15、查阅资料,座谈,个别访谈

8.16-8.

25、撰写调查报告初稿

8.26-8.

31、修改调查报告及打印成文

调查内容:

1.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的基本情况

2.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

3.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4.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的对策

调查结论

调查结论

调查过程记录

第一阶段:查阅、搜集相关的信息材料

第二阶段:对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进行深入了解

第三阶段: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完成报告

关于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

行政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的相关情况,本人于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0日对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多看、多听、多问、多查以及多想”的方式,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得到了该公司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于1993年,地处素有“中国茉莉花茶之乡”之称的福建政和石屯镇,是一家以生产 “政和工夫”红茶为主要特色产品的私营企业。公司拥有优质的生态茶园6000余亩,占地面积80余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茶叶公司。2011年公司产值5600多万元,上缴利税78万元以上。目前拥有员工220人,行政管理人员25人。

二、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

在与该公司董事长杨茂旺的交流过程中,他谈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工作阅历,对企业的做大做强至关重要。”

为彻底改变该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职工数量大、质量低这个局面,公司坚持以引进优秀高层人才作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采取一系列措施网罗优秀人才。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按照《劳动法》规定,公司与企业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严格

遵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除正常的工资发放外,公司还积极保障员工的福利制度,为员工交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仅2011年一年,公司就为员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10万多元,交纳医疗保险费用5.4万多元、其他意外险1万多元。二是树立“学习型企业”,按照“集中管理,分工负责、精干高效”的原则,对企业的教育培训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2009年以来,公司一直坚持一周一次的职工经验交流学习制度,特别是在企业中发现的问题,职工敢于谏言,对员工提出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公司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措施,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三是采取有效的培训形式,实行与大专院校联办教育培训基地。为改变以往专业技术人才在使用和培养上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公司坚持让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进修、深造。如2006年至2011年间,公司在武夷学院培训和深造累计达130个人次,培训费用达14万余元,这批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现代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机制。考虑到各类人才的类型、特点,各类人才有各自不同的成长方式,公司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技能类人才、研究领域的人才,进行了分类管理,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潜能。以岗位促培养,为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提供成才的舞台,明职责、压担子,让他们更多地领衔、承担重要工程和重要项目、并逐步形成制度,使他们在岗位上早开发、早成才。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取酬、按劳分配。公司合理的分配制度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稳定职工队伍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因此,司实行按劳取酬、工效挂钩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的员工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企业发展。

三、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问题:由于该公司处于乡镇位置,交通、经济等各方面的社会原因留不住高端的管理人才;在对现有的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中,由于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工作经验的参差不齐,虽然有较多的培训交流活动,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因行业特殊性,企业人员流动频率较高,在短时间内要培育出较为杰出的人才极为困难。

2、行政管理经验问题:该公司创始于1993年,成立于2008年,由于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对于公司的规范管理还缺乏经验,职能部门有分工,但不够细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还不够合理。

四、对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1、积极与各大高校联系,争取从高校中招聘一些有能力的毕业生,以便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2、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如下派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到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进行辅导,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

3、积极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或从国内较为成功的同行企业中网罗一些优秀管理人才。

五、调查体会

此次在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的调查实践过程中,收获颇多。通过这次实践,在针对企业行政管理方面、企业人才管理方面有了很深的体会,感觉到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本人在实践过程中能主动的请教,虚心的学习,尽量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使自身的理论知识更上一个台阶,实践能力与水平也得到较大地提高。

六、调查结论

在近一个月的企业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主要困扰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还是在管理上,尤其是企业的新进性管理,而困扰企业管理的最根本的原因又是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所以,经过此次调查,我觉得,企业要能积极面对这一问题,并集中精力,多方面,多渠道的想方设法的解决这一问题。

推荐第2篇:行政执法调查报告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案由:**有限公司减少有机产品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一案 当事人:**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号:***

组织机构代码:***

住所:***;邮编:***;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违法事实:根据省质监局统一部署,2013年7月18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对**水产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执法人员查阅了该公司有机产品认证的有关资料,并对该公司经办有机产品认证事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调查。通过检查和调查,执法人员获悉为该公司提供有机产品认证的系当事人,且当事人涉嫌减少有机产品认证规则规定程序,2013年8月8日本局决定立案查处(立案号(*)质监立字〔2013〕189号)。执法人员随后对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了当事人为**公司提供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的具体细节并提取了相关证据。执法人员随后还对当事人服务的另一家公司**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询问,再次证实当事人存在减少有机产品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违法行为,并进一步提取了相关证据。

经调查,现已查明:

1、当事人成立于20**年*月*日,20**共 5 页第 1 页

共 5 页第 2 页

年*月*日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认证机构批准证书,批准号为**,有效期至20**年*月*日;

2、当事人在**市境内提供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的共3家公司,包括本案涉及的**水产有限公司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为**水产公司的有机产品认证服务自2007年开始至今,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产品认证服务自2008年开始至今;

3、当事人在为**水产有限公司提供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的过程中,2012年的现场检查时间安排在7月3日至4日,2013年的现场检查时间安排在6月13日至6月14日,两个检查时期均为*海禁渔期,不是*海野生水产品的生产(捕捞)阶段,也不是**公司的加工阶段(11月至12月),且两次现场检查均以卫星定位界定海捕区域水质符合有机要求而非实地检查**公司签约的全部渔农的形式进行,同时**公司仅将加工用水水质送检而无生产水质的检测报告(当事人解释直接援引**市渔业环境监测站公告的海洋水质检测结果而不单独做生产水质检测不违背认证规则),故当事人在为**公司提供认证服务过程中存在检查时间未安排在生产、加工的高风险阶段、未检查全部农户、未要求委托人提供生产水质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

4、当事人在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的过程中,在2012年和2013年的现场检查中均存在未全部检查该公司委托**公司签约并集中采购的所有种植农户的违法行为。

以上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

共 5 页第 3 页

1、2013年7月26日当事人委托代理人**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和认证机构批准书复印件各1份,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及基本组织情况;

2、2013年7月18日本局执法人员对**水产有限公司实施现场检查时制作的现场检查笔录1份以及对该公司工作人员房锦超进行询问调查时制作的调查笔录1份,证明本局通过现场检查和初步调查发现当事人涉嫌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况;

3、2013年7月26日本局执法人员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进行调查询问时制作的调查笔录1份以及**提供的当事人为**水产有限公司提供认证服务的资料(包括认证协议、检查计划、检查记录表、检查报告等),证明当事人自2007年开始为**水产有限公司提供认证服务至今、当事人在2012年和2013年的认证检查中未检查全部农户、检查时间为*海禁渔期非生产、加工的高风险阶段、未要求委托人提供生产水质检测报告等事实;

4、2013年8月8日本局执法人员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进行调查询问时制作的调查笔录1份以及该公司提供的当事人为该公司提供认证服务的资料(包括认证协议、检查计划、检查记录表、检查报告等),证明当事人自2008年开始为该公司提供认证服务至今、当事人在2012年和2013年的认证检查中未检查全部农户的事实。

共 5 页第 4 页

案件性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12月2日第34号公告、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第5.3.4.2条规定,现场检查应安排在生产、加工的高风险阶段;第5.3.4.3条规定,多个农户负责生产的组织应检查全部农户;第5.3.7条规定,委托人应出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的检测报告以证明其产地的环境质量状况符合GB/T19630《有机产品》规定的要求。当事人在为**水产有限公司提供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的过程中,2012年和2013年的检查时间均非生产、加工的高风险阶段、未检查全部农户、未要求委托人提供生产水质检测报告,在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的过程中未检查全部农户,有违上述认证规则规定程序,属减少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违法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予行政处罚。

裁量理由:根据《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现场检查应安排在生产、加工的高风险阶段并应检查全部农户以及委托人出具环境水质检测报告三项程序均为该规则的必要的、核心的程序,缺乏上述程序的有机产品认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存在严重问题,也有损有机产品消费者的信赖利益和有机产品认证的市场秩序。当事人作为自20**年起即获准从事认证服务、迄今有逾十年从业经验的大型专业认证机构,未严格遵循《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在为委托人实施现场检查的过程中减少了上述

共 5 页第 5 页

核心程序,依法应予处罚。鉴于当事人之前未曾发生过相同违法行为,根据《****》第十一条第

(三)项规定,依法应予从轻处罚。

处罚依据及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条第一款第

(二)项规定,建议给予当事人从轻处罚如下:

1、责令改正减少有机产品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的违法行为;

2、处罚款80000元整。

案件承办人:

承办部门负责人:

年月日

推荐第3篇: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姓名:李倩 学院:公共管理 专业:行政管理

关于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是大连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二)调查方式

调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带领参观及讲解,讲座和会谈的方式,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和窗口管理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5月17日。

(三)调查内容

行政服务中心的内涵较广。本此调研通过有关人员对中心总体概况的讲解,了解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和具体职能。

二、调查内容

(一)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

1.建立(2002年到2004年)

2001年行政管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随之展开。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26日,原名为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中心的建设是让有审批权的部门进入其窗口为百姓提供一站式便捷快速服务。

2.职能转变(2004年)

2004年8月,中心迁入位于西岗区迎春路2号的新办公大楼,更名为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中心办公面积1.5万平方米,办事大厅内设80个行政审批服

务窗口和政府采购服务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商务中心及电子触摸屏、自动饮水机等便民服务场所和设施。服务中心职能自此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全市36个部门的109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在中心及分中心统一办理。解决了职能越位,错位等问题,同时强化管理国民经济命脉、人民生命财产、食品卫生安全。

3.酝酿,探索行政服务职能的整合(2004年2007年)

中心成立以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家要求、适应大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服务资源整合之路。这一阶段国家出台大部制改革方案,在十七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指导性文件。2007年,行政效能建设年,中心启动行政服务资源整合工作,与新整合成立的市政府行政投诉中心合署办公。人民的四大权力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得到保障。

4.实质性整合与改革(2008年到2010年)

2008年,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政务公开(软环境建设)工作办公室、行政投诉中心整合成立新的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和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在新中心揭牌运行。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实现各类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2009年,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办公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网站管理中心)整合到行政服务中心,搭建起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行、政投诉办理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2010年市政府整合涉及软环境建设、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子政务工作的四个议事协调机构,成立市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2010年底,又将政府公报编发职能划转到中心,设立政府公报室。至此,市政府行政

服务中心在实现职能“五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职能,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导力量,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窗口管理:窗口的日常管理主要有业务的协调和审批服务以及对区县行政服务中心业务进行指导和考核。中心指定了窗口指导文件,统一所需的文件和表格,提供预约、跟踪、上门三服务,并且实现了数据共享。窗口管理严格遵守五大制度: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超时问责制、首席代表制。一整套的服务和管理模式,缩短了工作时限,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力地改善了经济环境。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也就是用信息,电子化手段推动政府服务。1999年到2004年,电子政务以技术为导向建立网络体系;2005年到2007年以内容为导向开展网上信息录入工作;2008至今,以内容和服务为导向开始进行网上服务。通过政府内网和政府外网互相联通又分离的方法实现了信息公开,网上业务办理,政民互动,对话访谈等。

(二)我的思考

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将积极发挥整合优势,彰显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局面,为全面提升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核心的地位和龙头作用提供高效服务,推进大连实现科学发展和率先全面振兴。在改进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被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一是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和运行,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思想。二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集中办公,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三是信息公开,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中的暗箱操作行为,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供了保障。

今年来,大连是行政中心获得了各种荣誉,得到社会的肯定,然而其仍然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为对行政中心的调研还比较肤浅,下面提出几点不足的地方:

一是革命尚未成功,改革仍需进行。政府自身建设还不算完善,人民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就信息公开程度来说,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对信息精确度的怀疑。

二是行政授权、项目进入不到位。按照“一站式”服务要求,进驻中心的窗口要具备独立行使行政许可权的职能,但不少单位派驻的工作人员没有行政许可权限,仍要回到原单位办理许可事项。

三是推进行政服务工作需要资金的投入。不少单位由于行政中心地域的限制而无法进入,据此次调查所知,公共资源教育中心就没能够进入服务窗口。

推荐第4篇:行政社会调查报告1

提纲

一、案例来源:

2012年3月,我在上海和比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调查获得此案例。

二、案例内容概要:

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职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职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职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职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职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1,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3,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3、对案例问题的分析

第一,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第二,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第三,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

四、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加强员工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改变员工的平庸工作行为,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测性,保证质量低劣的员工无法进入,有效降低优秀员工的流失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类员工进行不同目的的分类培训,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加强员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内容提要

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通过实践观察与分析,导致培训制度的失败原因: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培训正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在21世纪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上海和比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

二、案例内容概要:

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职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职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职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职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职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科教兴国”是国家提出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强国富民的战略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为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任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由于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对该工作存在诸多误区:案例来源

2012年3月,我在上海和比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调查获得此案例。 成本能省则省、效益好时不需培训、效益差时无钱培训、高管人员不需培训等.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3、对案例问题的分析:

(一)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职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第二、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第三、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根据目前企业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第一、强化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第二、加强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使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第三、调整人员配置、促进职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职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第四、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4、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加强职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职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职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力,而且要使职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企业还要向职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职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职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

通过本次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培训正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在21世纪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李和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2] 《人力资源管理》,萧鸣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推荐第5篇:行政专科调查报告提纲

行政专科调查报告提纲

一、引言

1.调查目的和意义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二、调查结果

1.样本分布及特征

2.受教育情况

3.就业情况

4、工作状况

⑴ 任职情况

⑵ 工作业绩

① 取得专利与获奖情况 ② 发表和出版的研究成果 ③ 完成技术革新与科研项目 ④ 年终考核结果 ⑶ 学习深造情况

5.综合质素及其作用 ⑴ 敬业及进取精神 ⑵ 职业道德

⑶ 心理承受与调节能力 ⑷ 诚信

⑸ 社会责任感

⑹ 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

⑺ 相关知识及知识面

⑻ 外语水平

⑼ 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

6.大学课程设置

⑴ 课程设置

⑵ 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符合程度

⑶ 普通高校教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情况

7.大学教学状况

⑴ 专业课程教学

⑵ 实践教学

⑶ 教学改革

⑷ 课外活动

⑸ 教学效果

8.培养人才质量与特点

⑴ 人才质量

⑵ 人才特点

9.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三、讨论与建议

四、附录

五、参考文献

推荐第6篇:行政论文大纲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应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市场条件下人才交易作为框架对大学生村官的有交效需求和充分供给进行系统分析论述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有效需求 充分供给 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基本状况

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解决及前景

行政管理09秋赵鹏0913001450196

推荐第7篇:调查报告结构(电大)行政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XXXXXXXXXXXXXX情况,调查时间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本次调查运用的调查方法主要XXXXXXXXXXXXXX法。

二、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XXXXXXXXXXXXXX

(二)学习需求

XXXXXXXXXXXXXX

(三)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XXXXXXXXXXXXXX

(四)………………………………

三、建议与措施

(一)

(二)

(三)

………………………………

推荐第8篇:乡行政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我乡的行政服务工作,本人于近日到部门和群众中,以乡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与中心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查看了有关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等工作台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我乡行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政府的服务理念逐步树立。乡政府在政府院内设立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其中办证大厅15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2007年6月,乡政府启动职能归并改革工程,制定了职能归并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统一集中到乡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逐步实现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一个办事公开、廉洁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自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各类申请件2800件,日均办结50件,承诺件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率为100%。

(二)部门的大局观念明显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投入到职能归并工作中。一是大多数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并对外承诺和公告“中心的窗口是本部门唯一的审批事项受理点”。二是多数单位授权较为充分,给窗口工作负责人以充分的事项审批权,由其独立审批并承担责任。这种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模式,为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办理各项手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行政服务工作机制日趋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不断得以深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突出窗口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考勤、请假、作息等制度,建立窗口办事首问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积极开展争创“红旗窗口”、争当“服务明星”等活动。公开中心监督电话和投诉电话,加强对中心效能行为的检查监督,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工作。

(四)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以创“人民满意机关”为抓手,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完善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传真服务和绿卡服务等运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审批办理的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行政服务工作在为民便民、改善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能归并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个别单位领导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对职能归并工作不够重视,把行政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行政审批上,科室之间的职能还未理顺,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单位不能保证派驻中心人员的正常上班,今年上半年,有极个别人员从未到中心进行考勤。个别单位还把表现不好、业务或身体素质差的人员派入中心工作,雇用临时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二)职能归并工作还不够彻底。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职能归并工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有的项目授权不够彻底,把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当作“收发室”,所有的项目都要送到原单位进行核定审批。

(三)服务态度与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乡直有关单位设在乡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科人员缺岗比较多;少数人员在窗口工作不安心,“临时”观念较重,业务学习缺乏,素质提高不快,对于不能一次性办结的事项告知不清,造成办事群众来回跑的现象,引起群众不满,遭到投诉。

(四)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我乡行政服务中心办证场所是借用工商、房管部门的办公用房,办证大楼的建设还未列入乡委、乡政府的规划之中。启动职能归并后,每个窗口设立审批办公室,新增工作人员45人,现加上招投标中心的设立,使办证场所显得更加紧张;办证中心周边停车场地有限,致使办事群众停车困难,发生投诉等情况。建设电子监控系统正处在准备阶段,但经费问题尚未得到落实解决。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上述困难和问题,虽然受到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政府”。乡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统抓统管,统筹协调。要把改革审批制度,加强窗口建设,实行充分授权,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增强部门职能归并和授权的意识。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职能归并的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从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出发,理顺科室之间的职能 。

(三)进一步强化内部的教育管理和机制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来自政府各部门,其工作职责、人员素质、思想状况各不相同,为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和问题,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加强教育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考勤机制,细化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直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一次性告知制等业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窗口办事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各种岗位制度。同时,要加强检查和监督,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继续深化争创“红旗窗口”、争当“服务明星”等活动,树立敬业爱岗、争先创优意识。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组织开展群众评议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倾听群众意见,把评议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依据,对群众满意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并通报原单位。

推荐第9篇:乡行政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我乡的行政服务工作,本人于近日到部门和群众中,以乡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与中心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查看了有关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等工作台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我乡行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政府的服

务理念逐步树立。乡政府在政府院内设立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其中办证大厅15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2007年6月,乡政府启动职能归并改革工程,制定了职能归并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统一集中到乡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逐步实现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一个办事公开、廉洁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自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各类申请件2800件,日均办结50件,承诺件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率为100%。

(二)部门的大局观念明显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投入到职能归并工作中。一是大多数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并对外承诺和公告“中心的窗口是本部门唯一的审批事项受理点”。二是多数单位授权较为充分,给窗口工作负责人以充分的事项审批权,由其独立审批并承担责任。这种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模式,为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办理各项手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行政服务工作机制日趋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不断得以深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突出窗口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考勤、请假、作息等制度,建立窗口办事首问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积极开展争创“红旗窗口”、争当“服务明星”等活动。公开中心监督电话和投诉电话,加强对中心效能行为的检查监督,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工作。

(四)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以创“人民满意机关”为抓手,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完善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传真服务和绿卡服务等运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审批办理的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行政服务工作在为民便民、改善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能归并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个别单位领导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对职能归并工作不够重视,把行政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行政审批上,科室之间的职能还未理顺,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单位不能保证派驻中心人员的正常上班,今年上半年,有极个别人员从未到中心进行考勤。个别单位还把表现不好、业务或身体素质差的人员派入中心工作,雇用临时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二)职能归并工作还不够彻底。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职能归并工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有的项目授权不够彻底,把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当作“收发室”,所有的项目都要送到原单位进行核定审批。

(三)服务态度与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乡直有关单位设在乡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科人员缺岗比较多;少数人员在窗口工作不安心,“临时”观念较重,业务学习缺乏,素质提高不快,对于不能一次性办结的事项告知不清,造成办事群众来回跑的现象,引起群众不满,遭到投诉。

(四)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我乡行政服务中心办证场所是借用工商、房管部门的办公用房,办证大楼的建设还未列入乡委、乡政府的规划之中。启动职能归并后,每个窗口设立审批办公室,新增工作人员45人,现加上招投标中心的设立,使办证场所显得更加紧张;办证中心周边停车场地有限,致使办事群众停车困难,发生投诉等情况。建设电子监控系统正处在准备阶段,但经费问题尚未得到落实解决。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上述困难和问题,虽然受到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政府”。乡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统抓统管,统筹协调。要把改革审批制度,加强窗口建设,实行充分授权,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增强部门职能归并和授权的意识。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职能归并的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从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出发,理顺科室之间的职能 。

(三)进一步强化内部的教育管理和机制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来自政府各部门,其工作职责、人员素质、思想状况各不相同,为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和问题,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加强教育和管理,制定切实可

推荐第10篇: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调查报告

小餐饮小卖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调查报告

“瘦肉精”、“三鹿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上海福喜事件”……这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通过媒体不断曝光后,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日常生活中,小餐饮小卖部是老百姓日常消费的场所。因此,作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本人一直以抓好小餐饮小卖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工作为己任,坚决捍卫新常态下舌尖上的安全。本文就我县小餐饮小卖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存在的困难与对策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当前我县小餐饮小卖部食品安全执法存在的困难 一是无证经营的经营户增多。调查发现,90%的经营户特别是小餐饮小卖部经营户都是先开店后办证,甚至部分小餐饮小卖部一直拒绝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二是多数小餐饮小卖部达不到行政审批合格标准。例如:多数小餐饮店仅设置1-2个水池,未设立洗消池以及洗菜池、洗肉池;墙面、地面未使用不易积垢的材料;排水沟未设置可拆卸盖板等。

三是多数小餐饮小卖部服务人员无法提供有效健康证明。调查中发现,许多店面提供的服务员健康证明已过期,有的老板甚至不清楚经营食品需要持证上岗,这给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四是对建立台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制度不能较好地遵守,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因此对经营的各类食品追溯来源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五是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条文中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罚款的额度。比如无证经营的处罚额度下限由2000元变成了5万元,本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喜有忧。喜的是老百姓,《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要求越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越严,老百姓的饮食安全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忧的是基层执法人员,特别是我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从此执法难度将会变大。我县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群众收入不高,无证经营食品小卖部和餐馆遍布县城区和各乡镇、村、屯,而且经营规模小、散、乱,经营者大多文化素质不高,还有不少是老年人和移民群众,他们的店铺规模都很小,利润也不大,罚款的额度从2000元涨至5万元,这对于无证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调查分析发现,小餐饮小卖部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发:一是经营户的法律法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先经营后办证属于正常的行为,并未意识到这是违法行为;二是小餐饮小卖部受环境、门店布局和资金投入的制约,大部分小餐饮店装修均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导致其经营条件根本无法达到许可审批标准,由于投入了装修成本,不便更改,多数经营户在收到整改意见书后仍然无动于衷,从而增加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多数小餐饮小卖部经营均处于勉强糊口状态,经营户不愿意出钱为服务员进行体检,因为服务员的流动性是相当大的,有时候只做1-2个月就不做了;有的服务员不愿意花钱进行自我体检,因为多数服务员做这个行业许仅仅是一种过渡。他们潜意识里对健康体检这种“不划算”的行为是十分抗拒的。因此经营户和餐饮服务人员对每年一次148元的健康体检费用都不能理解,更不愿意花钱体检;四是小餐饮小卖部经营户对建立台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等制度认识不到位,认为小餐饮小卖部均是自己亲力亲为,起早贪黑,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在建立台账、购货索证索票上。

二、解决问题对策

根据上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本人在基层执法中的经验和思考,就如何加在小餐饮小卖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力度,本人有如下几点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宣传教育要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个层面是主流媒体,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通过公益广告、新闻,报道违法事件、典型人物等方式加大对依法经营、持证上岗等行为的宣传力度;第二个层面是新兴传媒,通过网站、QQ、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政策;第三个层面是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县城区、乡村进行宣传。当前机构改革,加大了对食药监的投入,成立了乡镇食药监管所,同时招聘了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要充分利用优势,发挥各环节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基层,不耐其烦进行政策的交流和讲解。教育引导经营户依法经营,招聘餐饮服务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二是建议降低健康体检收费标准。食品经营和服务者不愿意体检,无法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有效管控,导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容易出现一个很大的漏洞。每年148元体检一次,有效期仅为1年,这对于起早贪黑、亲力亲为的小餐饮小卖部经营户以及每月工资加提成仅仅1000多元的小餐饮小卖部服务员来说,成本是高了一些,建议从县政府层面协调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对食品经营从业人员降低健康体检费用,或县政府给予补助,如果将健康体检费用降低至20元-40元以内,达到食品经营从业人员能够愿意接受范围内。 三是加强日常监督。要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发现有正在装修的要及时对负责人或者投资人进行宣传教育,指派专人指导装修布局,力争在投资初期就符合合理布局规定。此外,加强对小餐饮小卖部索证索票和查证验收制度的检查,督促其严格遵守采购索证索票以及查验制度,以确保所有食品能有来源可追溯。

四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目前,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认为,应当对因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采取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行政许可的、拒不配合监督检查,严重影响行政执法等各种情况,涉及其中的生产经营者和责任人,一律纳入“黑名单”,记入食品药品监管信用档案,并设定信用期限。对纳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可采取增加监督检查和抽检频率等措施,实施重点监管,并责令其定期或不定期报告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情况。纳入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责任人员,再次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从重处罚。

五是加强食品批发企业管理,规范源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但是,供货商给经营者供货时,法律并无要求查看经营者的许可证。如果供货商在供货时要求查看经营者的许可证,那无许可证的经营者就无法进货,那他自然就会办理许可证。然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并无明文规定供货商应当查看经营者的许可证,怎样督促批发企业只对有证的经营者供货?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方法:一是登记备案,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对管辖区域内的所有食品批发企业进行登记备案,组织统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签订承诺书,进行行业自律。二是对食品批发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分级监管,降低向无许可证的小卖部、小餐饮店供货的批发企业信用等级,增加巡查、检查频次,限制评先评优活动,对涉及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守信企业提高信用等级,推荐参加各级政府和部门组织的评先评优活动,年度内非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可减轻处罚。 六是积极发挥乡镇食药监管所作用,提前介入。乡镇食药监管所应对本辖区的食品经营现状有准确的认识,日常巡查到位,通过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的联动,准确掌握本辖区内食品经营者的变化;对新增的食品经营户进行事先介入,宣传法律法规,进行业务指导,督促办理相关许可证。 七是加大宣传力度,畅通办证渠道。加强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新规定、新要求、新标准进行重点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关注度,同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户外宣传牌、办证窗口公布单位咨询电话及办证流程图和办证所需文件,畅通办证渠道。

第11篇:行政、相关专业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市(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与问题探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投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 自2003 年5月试点以来 ,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是解决农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的修改完善才能使制度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保障农村基本医疗,满足预防保健服务需要,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本实施情况

三年来,我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市卫生局、市合管办的正确领导下、在鹿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分管领导关心重视支持下,在社区、村委会和镇合管办专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管理机构组织情况

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主任、由分管卫生的副镇长任副主任,由财政所、民政办、计生办、农经站、党政办的领导及社区村委会主任、合管办专职人员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并有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二)、全年减免情况

在审核报账过程中,认真按照楚政通 〔2010〕3号《####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执行,严格审核报销制度,坚决杜绝报人情账、假账。截至9月底全年合作医疗就诊人次70849人 ,减免金额480.18万元。其中:门诊人次67723人,减免金额91.71万元;住院3126人次, 减免金额388.47万元。大病补充保险减免150人,减免款25万元。

(三)、审核报销情况

2010年1至9月到市合管办审核报账9次,按时发放州级及以上住院减免款89.33万元,从无截留和拖欠情况(请信用社代发)。核销合作医疗及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收款发票300本,7500份。

(四)、2010年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筹资工作情况

今年在全州开展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试行工作,因今年的大病补充保险收款和新农合收款不同步,给大病补充保险收款带来较大难度。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镇按照楚政办电﹝2009﹞60号《####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充保险筹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及时召开了大病补充保险筹资动员会,认真传达了市级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了筹资时间、筹资标准、

缴款程序、参保比例。分管领导及合管办人员多次进行督促检查,各村委会及社区干部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大病补充保险筹资工作顺利完成。我镇的参合率达58.7%,圆满完成了市级下达的任务要求。

(五)、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集资款收取情况

全镇有六个村委会和七个涉农社区,共有农业人口43497人,扣除失地农民(平山、龙江、东兴、万家坝)参加城镇医疗保险3000人,我镇实际应参加合作医疗农业人口数为40497人。(已向市合管办及市督查办报告)

接到楚合管电〔2010〕33号《关于收取####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和大病补充保险资金的通知》的明传电报后,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于8月2日镇政府及时召开“关于收取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补充保险资金”的会议,研究部署我镇新型农村作医疗及大病补充保险资金筹资工作。由于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补充保险资金筹资工作按期完成,镇合办人员定期不定期到社区和村委会督促、检查指导此项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在短期内将我镇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大病补充保险参合率达到50%以上难免困难重重,因此,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各社区村委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动员工作,召开了村民小组长及户长会13场次,发放宣专单5000份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各社区村委会的干部进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通过宣传动员,使广大农民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补充保险的好处,从思想意识上接受合作医疗及大病补充保险,从而主动参加合作医疗。截止目前止,全镇六个村委会、七个社区总农业人口人40497,(扣除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近3000人)参加合作医疗的有38970人(其中:特困五保户、贫困残疾人1927,贫困老党员308,计生代缴5890人),参合率达97%。参加大病补充保险病的有28547人,参合率达73%。收取合作医疗款925350.00元;大病补充保险款570940.00元,合计1496290.00元。园满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所收资金按要求存入镇财政所基金专户。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新农合制度的运行管理有待完善,各级重视程度不完全到位:

1.乡镇经办机构有名无实。新农合工作开展后,乡镇成立了新农合办公室,但工作人员大都由乡镇内部调剂,由镇内其他科室人员兼职组成,专职人员很少。有的乡镇农合办只有名义上的编制,所有新农合办人员都是兼职,或从其他科室借调来的,其行政隶属关系及工资福利待遇与县新农合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造成县新农合办的一些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县、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办公经费短缺,一部分县政府根本无力解决农合办办公经费,有也是杯水车薪,影响农合办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2.领导重视不够,机构不全,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给新农合基金运行带来了潜在风险。此外,经办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新农合经办人员的来源很杂,多数地方依靠临时借调或兼职人员开展工作。工作人员不固定、经费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之一些抽调人员本身还承担着其他工作,致使大部分乡镇农医所机构建设落后,出现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低等情况。随着合作医疗的推进,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一些新农合管理人员政策把握随意性大,没有明确标准,存在损公肥私,优亲厚

友现象,出现参合农民住院资料微机录入工作滞后,资金到帐后不及时兑付等等问题,严重了影响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3.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经费和日常经费不足,监管不到位,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将是新农合政策运行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

(二)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认识不足:

1.我镇2011年参合率为96%,参合率虽高,仍有部分农民尚未参合。虽然我们通过电视、宣传单、村广播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但是宣传工作仍留有死角。综合分析:(1)部分村干部甚至个别乡镇干部对推行新农合的目的、意义缺乏了解,对开展工作信心不足、热情不高。(2)部分农民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生病无需参合。(3)外出务工人员失去联系,无法参合。(4)一些农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参加的意义不大,或认为全家人身体都好,交了钱也不会花在自己身上,只是白作贡献。此外,由于新农合政策各项具体内容的宣传要有个过程,部分农民甚至部分基层干部对新农合有关政策理解不够深透,有的农户只知道交纳了合作医疗参合款,对报销内容、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认识不清。(5)个别农民弄虚作假,自己不参合,患病时借用他人的《新农合医疗证》。(6)有些医疗机构药品费用偏高,“以药养医”的现象普遍存在。去医院开方,到药店买药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民宁可选择个体诊所而不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高药费抵消。例如,按医生处方在医院买药需花费100元,若按20%报销,则实花80元,而在药店买药只需75元,不划算。(2)由于宣传不到位,参合农民对自己参加新农合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参与基金监管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意识到别人套取基金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无视身边套取新农合资金的事件发生,甚至帮助亲朋好友欺骗新农合管理者,弄虚作假套取新农合资金。

(三)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中的问题:

(1)一些医院借“新农合”的幌子来套取农民的钱,骗国家的钱。尽管目前采用了一些控制手段和措施,但部分医院和医生的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

在收费上,存在擅自增加收费项目、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自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现象。

(2)乡镇卫生院是为新农合服务的最主要力量,承担着新农合的大量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可减轻基金的压力和患者的费用负担。目前,乡镇医疗服务水平与农民的健康需求差距很大,乡镇卫生院存在人才匮乏、条件简陋、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诸多问题,而财政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则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更是乡镇卫生院的致命弱点。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管理。我镇管理面大,人口多,对卫生院和

卫生所的监督管理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督导,确保合作医疗资金的正常运行。各级政府对新农合政策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尽快落实新农合办人员编制、工资、工作经费等方面问题 ,建立由卫生、财政、民政、审计、农业、药品监管等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及监督委员会,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医疗服务、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上。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经办机构和乡镇经办机构,必须重点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

业务管理、监督指导工作。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须配备责任心强、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此外要加强培训 ,提高各级经办工作人员素质,广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新农合管理队伍。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新农合政策家喻户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互助共济行为,观念的树立尤为重要,因此关键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宣传动员群众,提高农民的参合热情,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提高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积极参与新农合基金监管,防止弄虚作假套取新农合资金现象的发生。提高村民小组长的认识,通过他们广泛的对群众进行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参合意认。

提高村民小组长的认识,通过他们广泛的对群众进行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参合意认。

要加强乡镇、村两级干部的培训,通过干部深入农户宣传,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搭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平台。要注重医务人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让他们起到正面宣传作用。

同时要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选择本地区参合农民受益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努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三)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1)制定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合同服务协议书,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退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2)制定责任医师考核评价办法,对推诿、顶撞病人,弄虚作假骗取新农合基金等现象的进行严肃处理。(3)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制度,病历、处方书写必须完整、规范。(4)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严加管理,防止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的发生。

(四)完善基金监管机制:要设立新农合基金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财政局管钱不管账,新农合办公室管账不管钱。要成立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并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每季度对新农合的运行情况、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交检查报告。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新农合基金使用的专项审计,对检查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要制定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并建立举报监督机制,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保证新农合基金使用的公平公正。

四、小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疑是一项惠民的好制度,但我们不能苛求它完美无缺,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新农合的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在新农合的发展中分析、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充实这项制度,就能真正维护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使参合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搞好医疗合作,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虽然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只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信这项为农民服务的政策必将深入民心。

参考文献:

毛正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征及涵义 》.卫生经济研究,[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2009-07-13

黄晓俐,漆雁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

任延禄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卫生经济,2008,8(10);

第12篇: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和政权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配备状况,提出了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建议,并具体列举了有关理由加以论证,对于我国中小城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在各个层次与方面充分而有序地展开。城市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多重结构组合而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城市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十三大”对城市改革作出了总体设计,但众多具体步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及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配合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近两年来对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盐城、淮阴等七个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设置与作用作了一些调查,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幸得到了由苏、浙、沪、闽、赣、鲁、鄂、内蒙等省十多个城市组织的“城区工作探讨会”的大力支持。通过事实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城市区级建制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撤销,以此作为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功能描述

我们的调查是从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人手的,因为功能及其实现是衡量行政组织地位、作用的最佳尺度。某种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具备并能发挥一定的功能,而且是其它行政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从我们所调查的七个城市及“城区工作探讨会”十多个城市提供的资料看,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五种:

1.城市市政管理功能

城市市政管理占区政府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内容主要有:(1)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包括街巷里弄道路的翻修,居民公宅的维修、拆迁,公共厕所的修建,下水道的铺设,城市垃圾、粪便的处理等;(2)环境保护,如“三废”的处理,“三害”的防治等;(3)交通、市场管理,包括交通秩序的维护,交通要道违章建筑、堆放物的拆除和清理,市场物价、品种、销售场所的规定与管理等;(4)城市美化,主导工程是绿化,包括开辟绿地,植树栽花,城市雕塑,盆景花坛,园林小景的建造等。

2.城市服务功能

发展城市的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优良服务,是城市功能的另一主要方面。各区政府所做工作体现在:(1)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包括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开办,烈军属照顾、社会救济、残疾人福利、待业人员安置等;(2)教育、科技,卫生及于计化生育工作,包括小学教育、区级医院、卫生站(所)管理,科技交流与协作,科普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落实等;(3)第三产业,包括饮食业、旅馆业、各种维修业务及商业网点的开设,个体户的管理,咨询业等。

3.城市保卫功能

这方面区政府的工作包括:(1)普法宣传、教育;(2)社会秩序维护,治安保卫值勤;(3)以街道里弄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改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4)民事纠纷的调解;(5)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等。

4.精神文明建设

这虽说不上是一大功能,但确实是目前各区政府着力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1)形势、政策的宣传;(2)“四有”、“五四三”教育;(3)学英模、学先进,创“三优”活动;(4)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5)群众文体,如兴建群众文化馆所、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室),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

5.经济管理功能

自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工作成了城市工作的中心内容。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城市的区政府都一分重视经济活动,通常由政府中一名主要负责人管理经济。各区皆有自己所属的区、街工业,年总产值一般达千万元以上,高的上亿元。区政府对所属城区的管理和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属工业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区级政权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配备状况

区级建制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相互关系状况是我们调查的另一大目标。调查表明,区级政权组织机构构成及人员配备有如下特点。

1.麻雀虽小,五脏惧全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除县级市外,市可设区,作为一级国家政权是国家机构的基层组织。因此,区相当于县级机构(县级市与直辖市除外),党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委员会四套班子齐全,加上各种群众性政治组织机构,总计四五十之多。

2.上下对应,机构庞杂

由于长期形成的机构组织上下一一对应的惯例,使得区政府政权组织各类机构繁多。党委系统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科协、人武部、退委会、退休科协等机构。群众团体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区政府最为庞大,有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民政局、工业局、城建局、文教科、卫生局,劳资科、人事科、商业局、工商分局、司法科、公安分局、老干部科、环保局、房管局、房屋建筑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工教育办公室、体委等,有的区还设有计经委、协作办、体改办和众多临时性机构(配有正式编制),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老龄工作委员会、绿化领导小组、拆迁办公室等十多个。

3.工作人员超编

各区的正式编制一般都在150——200人之间(少数厦高达200人以上)。但由于各种临时性机构林立以及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现象严重,每个区都从街道委员会、区瞩企业中抽调若干以工代干性质的临时工作人员,这类人数量很大,约占全部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使得区级机关十分庞大。

三、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理由

首先,界定一下中小城市的概念,理论标准是50万人口以下称中小城市。但从城市总的情况看, 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100万人口以下城市在其运行、管理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100万以下则无明显差别,故以100万为界划分大中城市比较符合现实。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小城市,即揩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

问题的提出始于对区级建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的怀疑,最初的理由很简单,第一,中小城市既具有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发达等城市特征,但交通、住房等社会问题不如大城市突出,规模也相对小得多。中小城市机构设置与行政管理有何特点,以往极少注意,谈到城市无论大小部一样,这从理论上讲不太科学。有的中小城市仅相当于大城市的一个区,甚至无论地域还是人口都不如大城市的一个区,是否也要象大城市那样划分若干个小城区?第二,已有一些城市进行了改革,把原来三个区或四个区合并成两个区甚至一个区,不仅不影响城市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城市整体协调与功能发挥。有些小城市,人口仅

二、三十万,又不辖郊县,也要设立一个所谓的“城区”,增加一个层次,实无必要。第三,很多区领导和工作人员抱怨手中无权,于工作别扭,认为市领导不肯放权,对区的工作不重视。我们走访的许多市领导的意识中似乎并不存在区,除了召开人大、政协会议或党代会外,市政领导与区的联系很少,而与各部委办、主管局之间的关系则十分密切,矛盾症结何在?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对区的结构一功能进行了深刻分析,发现了弟四点理由,也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理由:区级政权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具备属于自身的独立功能。目前区政权组织所做的工作只是城市功能的不正常或畸形表现。

现代城市政府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管理,有人说是服务,其实并不矛盾,在一种意义上是管理,另一种意义上就是服务。究其实质,城市政府的作用就是*过有效的管理达到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这样一个服务目的。但是,如果粗略划分,两者还是可以区别的,并且,这种区分对城市机构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据此,我们将前文所描述的区政府功能作了一些有意义的调整,类归为管理和服务两大部分。

上表左边是目前区政府履行的主要职能。共五大部分,右边则是我们依据行政管理原理对中小城市总体功能的分类。一经综合调整,就比较清楚地看出,右边第一大类即管理功能,基本属于国家行政事务管理活动范围,是需要国家行政推行或干预的直接性国家行政事务。这类功能虽然区政府有所体现,但科学意义上应由市政府具备,因为城市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整体,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规划或模式设计,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行政事务的管理,都具有严密的系统性,需要总体考虑。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而日益重视和必须具备的重大功能。人为划分成不同的区,造成不必要的条块分割,严重影响城市总体功能的实现,区对上述各种功能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或者是部分的因而也是畸形的实现。如区政府履行城市市政管理功能维修公用基础设施时,仅负责本区范围内各街巷里弄小道的翻修,拓建,所有交通干道、支线都归城建、市政工程部门管:又如文教系统中,所有中学、中专、职校、干校等全由市政府管理,只有小学由区政府负责。完全是人为因素破坏了教育管理的系统性。最典型的是经济管理,区名义上执行这一功能,但实际上只拥有数量极少的区属企业(街道工厂实行间接管理)。规模稍大,经济效益稍好的企业全由市里收管。即使是数量极少的这部分区属企业,也不应由区政府按现在的方法管理。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区领导都介绍了他们是如何抓经济的,把这看作是工作中心转移的标志,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也是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所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区政府如何创造条件,为经济活动提供优质服务,而不是众多领导围着几个小厂团团转。象上述区政府功能的畸形化几乎在各项管理中都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一个长期以来尤其是机构改革以来争论不休的对区级政权是否要放权的问题。区级政权组织一直抱怨自己作为一级国家政权,权力得不到保障,不仅不是一级财政,而且各方面都无相对独立的权力,于是纷纷要求市里给予放权,有些城市确实这么做了。但是,我们认为,这里不存在是否放权的问题,打破既成事实造成的传统观念,我们就可发现,上表右侧第一类管理功能部分的权不仅不能下放给区,而且要从区里全部收回到市,即管理功能上交。

上表右侧第二大类是服务功能,这部分内容属于社会性具体事务。过去我们很少把行政事务与社会事务加以区别,结果一切由国家行政系统包办代替,不仅违反了社会事务管理活动的规律,而且是造成国家行政机构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科学行政管理原则要求国家行政活动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把属于社会事务性活动交还社会,实现社会自我管理。

此文篇幅有限,对这一问题不作理论上的详细分析。从调查情况看,服务功能类的活动,虽然名义上属于区政府,却都是由街道、居委会具体实施的。例如服务类第一种功能一社会公共福利,绝大多数是街道居委会承担的。象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各城市一直交由街道管理(市立机关、单位托儿所不在其列,然而这正是需要改革的。各机关、单位应将此类事务全部交由社会办理,集中精力抓本职工作)。而计划生育工作,民事纠纷调解,形势、政策、法制宣传,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等则完全是街道居委会所为。即是说,第二类功能本来就不是区政府履行的,应该全部下放给街道、居委会,这从行政管理规律上来讲也是科学的。所以我们主张:服务功能下放。

经过科学分解,区政府功能一部分上交给市,一部分下放给街道居委会,本身因此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四、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优点

以上分析,使得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有利于城市的总体设计和功能发挥。撤消了区,消除了人为的块块分割,使城市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减少了区与区之间的矛盾,还为市政府对城市管理与发展制定总体规划、统盘考虑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城市功能的高效发挥。

其次,有利于行政机构的精干合理。区级政权组织原本就存在众多弊端,表现在机构重叠、职责不分,从而引起互相扯皮、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如环保局、爱卫会、“五四三”办公室等部门职责权限无法划清;又如房管局、城建局、房屋建筑办公室、拆迁办公室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处理;还有老干部局与老龄工作委员会、科协与退休科协及科技同等扯皮机构,根本谈不上科学性、合理性、撤销区级建制,可望从根本上铲除弊端。

再次,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系统的层次划分要合理,在任何情况下越少越好,不仅是减少了机构和人员,更重要的是加快信息传递,降低由于层次转换所产生的信息误差,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撤销可有可无的区级建制,正符合这一原则。

又次,还可减少行政人员过巨,节约行政经费。根据1984年资料,我国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就有281个,如果按50万人至100万人口的城市平均设4个区, 20万至50万人口的城市设2个区, 20万以下平均设1个区,仅1984年全国就有450至500个区。若按每个区正式在编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相加250人计算,共有行政人员11——12万之多。假设其中三分之一被充实到市或街道居委会,还可减员7——8万,这是一个保守的但已非常可观的数字。

最后,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人民自治原则。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性内容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点已由宪法规定,但具体实现方式并未完全解决。目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说就是一个政治民主化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可能范围内采用自我管理的自治方式更直接地体现民主原则。取消区级建制后,相当一部分功能转交给人民自治组织的街道居委会(街道虽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质上已转化为人民自治组织的领导协调机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直接体现了人民自治原则,而且通过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过程,锻炼了人民群众的自治能力,培养了民主精神,增强了民主意识,提高了行使民主权利的自觉性和主人公的责任感。

五、具体办法与措施

综合各方情况,特别是许多市、区实际部门工作同志的意见,我们对撤销区级建制后的城市机构设置及人员安排提出以下几点构想。

1.在市府设立城区工作委员会。区撤销后,一部分功能上交给市,市府可通过设立城区工作委员会来承担。城区工作委员会与目前机构改革相适应,成为市府直接领导下的部委办机构,将城建局、环保局、城市规划办公室、市政工程公司、房地产局等各履行城市建设、管理功能的部门统一归口领导。由于上述机构各市原先都已设置,不必增加很多编制或设立新机构。需要说明的是,设立城区工作委员会只是那些实行市管县新体制的城市才有必要,未实行市管县体制或无郊县的市由于市政府工作仅面向城市本身,则可不必设立这样的机构。

2.强化街道居委会组织。服务类功能下放后,现有的街道居委会就不太适应了,需要强化。街道办事处目前是由少数区政府在编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一些靠事业、企业经费开支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组成,居委会则纯粹是群众自治组织。我们所说的强化主要是指街道办事处,一般每个区统属4——5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平均也不过数十个,可作为城区工作委员会派出机构直接归其领导,从管理幅度看也不为宽。街道办事处可比现在规模扩大三分之一至一倍,以保证区下放功能的履行。居委会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在国家管理实施中起着不司“替代的重要作用。区级建制取消后,居委会将更为重要,需加强居委会地位、作用的研究探索,改革、充实、完善这一群众自治组织,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

3.处理好区级政权组织工作人员去向。随着区级建制的撤销,人员的安置将是一大难题。根据测算分析,可作如下安排:(1)三分之一左右充实到市府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以加强力量;(2)三分之一到企业和经济实体,尤其是第三产业中担任管理工作,或直接到生产第一线:(3)剩下的三分之一,一部分到龄的老同志按国家规定和党的政策办理离退休手续,一部分去各级党校、干校学习和培训,还有一部分临时抽调借用的一律回原工作单位。当然,人员安置过程中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减少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最后说明两点,(1)可结合城市试点改革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颁布实施,选择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先行试验,待取得成功后再逐步推广,(2)我们所调查的仅是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至于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是否也可”如法炮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

第13篇: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和政权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配备状况,提出了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建议,并具体列举了有关理由加以论证,对于我国中小城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在各个层次与方面充分而有序地展开。城市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多重结构组合而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城市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十三大”对城市改革作出了总体设计,但众多具体步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及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配合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近两年来对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盐城、淮阴等七个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设置与作用作了一些调查,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幸得到了由苏、浙、沪、闽、赣、鲁、鄂、内蒙等省十多个城市组织的“城区工作探讨会”的大力支持。通过事实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城市区级建制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撤销,以此作为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功能描述

我们的调查是从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人手的,因为功能及其实现是衡量行政组织地位、作用的最佳尺度。某种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具备并能发挥一定的功能,而且是其它行政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从我们所调查的七个城市及”城区工作探讨会”十多个城市提供的资料看,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五种:

1.城市市政管理功能

2.城市服务功能

3.城市保卫功能

4.精神文明建设

5.经济管理功能

自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工作成了城市工作的中心内容。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城市的区政府都一分重视经济活动,通常由政府中一名主要负责人管理经济。各区皆有自己所属的区、街工业,年总产值一般达千万元以上,高的上亿元。区政府对所属城区的管理和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属工业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区级政权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配备状况

区级建制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相互关系状况是我们调查的另一大目标。调查表明,区级政权组织机构构成及人员配备有如下特点。

1.麻雀虽小,五脏惧全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除县级市外,市可设区,作为一级国家政权是国家机构的基层组织。因此,区相当于县级机构(县级市与直辖市除外),党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委员会四套班子齐全,加上各种群众性政治组织机构,总计四五十之多。

2.上下对应,机构庞杂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由于长期形成的机构组织上下一一对应的惯例,使得区政府政权组织各类机构繁多。党委系统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科协、人武部、退委会、退休科协等机构。群众团体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区政府最为庞大,有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民政局、工业局、城建局、文教科、卫生局,劳资科、人事科、商业局、工商分局、司法科、公安分局、老干部科、环保局、房管局、房屋建筑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工教育办公室、体委等,有的区还设有计经委、协作办、体改办和众多临时性机构(配有正式编制),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老龄工作委员会、绿化领导小组、拆迁办公室等十多个。

第14篇: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和政权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配备状况,提出了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建议,并具体列举了有关理由加以论证,对于我国中小城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在各个层次与方面充分而有序地展开。城市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多重结构组合而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城市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十三大”对城市改革作出了总体设计,但众多具体步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及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配合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近两年来对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盐城、淮阴等七个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设置与作用作了一些调查,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幸得到了由苏、浙、沪、闽、赣、鲁、鄂、内蒙等省十多个城市组织的“城区工作探讨会”的大力支持。通过事实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城市区级建制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撤销,以此作为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功能描述

我们的调查是从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人手的,因为功能及其实现是衡量行政组织地位、作用的最佳尺度。某种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具备并能发挥一定的功能,而且是其它行政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从我们所调查的七个城市及”城区工作探讨会”十多个城市提供的资料看,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五种:

1.城市市政管理功能

城市市政管理占区政府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内容主要有:(1)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包括街巷里弄道路的翻修,居民公宅的维修、拆迁,公共厕所的修建,下水道的铺设,城市垃圾、粪便的处理等;(2)环境保护,如“三废”的处理,“三害”的防治等;(3)交通、市场管理,包括交通秩序的维护,交通要道违章建筑、堆放物的拆除和清理,市场物价、品种、销售场所的规定与管理等;(4)城市美化,主导工程是绿化,包括开辟绿地,植树栽花,城市雕塑,盆景花坛,园林小景的建造等。

2.城市服务功能

发展城市的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优良服务,是城市功能的另一主要方面。各区政府所做工作体现在:(1)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包括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开办,烈军属照顾、社会救济、残疾人福利、待业人员安置等;(2)教育、科技,卫生及于计化生育工作,包括小学教育、区级医院、卫生站(所)管理,科技交流与协作,科普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落实等;(3)第三产业,包括饮食业、旅馆业、各种维修业务及商业网点的开设,个体户的管理,咨询业等。

3.城市保卫功能

这方面区政府的工作包括:(1)普法宣传、教育;(2)社会秩序维护,治安保卫值勤;(3)以街道里弄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改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4)民事纠纷的调解;(5)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等。

4.精神文明建设

这虽说不上是一大功能,但确实是目前各区政府着力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1)形势、政策的宣传;(2)”四有”、“五四三”教育;(3)学英模、学先进,创“三优”活动;(4)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5)群众文体,如兴建群众文化馆所、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室),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

5.经济管理功能

自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工作成了城市工作的中心内容。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城市的区政府都一分重视经济活动,通常由政府中一名主要负责人管理经济。各区皆有自己所属的区、街工业,年总产值一般达千万元以上,高的上亿元。区政府对所属城区的管理和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属工业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区级政权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配备状况

区级建制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相互关系状况是我们调查的另一大目标。调查表明,区级政权组织机构构成及人员配备有如下特点。

1.麻雀虽小,五脏惧全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除县级市外,市可设区,作为一级国家政权是国家机构的基层组织。因此,区相当于县级机构(县级市与直辖市除外),党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委员会四套班子齐全,加上各种群众性政治组织机构,总计四五十之多。

2.上下对应,机构庞杂

由于长期形成的机构组织上下一一对应的惯例,使得区政府政权组织各类机构繁多。党委系统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科协、人武部、退委会、退休科协等机构。群众团体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区政府最为庞大,有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民政局、工业局、城建局、文教科、卫生局,劳资科、人事科、商业局、工商分局、司法科、公安分局、老干部科、环保局、房管局、房屋建筑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工教育办公室、体委等,有的区还设有计经委、协作办、体改办和众多临时性机构(配有正式编制),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老龄工作委员会、绿化领导小组、拆迁办公室等十多个。

3.工作人员超编

各区的正式编制一般都在150-200人之间(少数厦高达200人以上)。但由于各种临时性机构林立以及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现象严重,每个区都从街道委员会、区瞩企业中抽调若干以工代干性质的临时工作人员,这类人数量很大,约占全部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使得区级机关十分庞大。

三、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理由

首先,界定一下中小城市的概念,理论标准是50万人口以下称中小城市。但从城市总的情况看, 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100万人口以下城市在其运行、管理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100万以下则无明显差别,故以100万为界划分大中城市比较符合现实。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小城市,即揩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

问题的提出始于对区级建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的怀疑,最初的理由很简单,第一,中小城市既具有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发达等城市特征,但交通、住房等社会问题不如大城市突出,规模也相对小得多。中小城市机构设置与行政管理有何特点,以往极少注意,谈到城市无论大小部一样,这从理论上讲不太科学。有的中小城市仅相当于大城市的一个区,甚至无论地域还是人口都不如大城市的一个区,是否也要象大城市那样划分若干个小城区?第二,已有一些城市进行了改革,把原来三个区或四个区合并成两个区甚至一个区,不仅不影响城市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城市整体协调与功能发挥。有些小城市,人口仅

二、三十万,又不辖郊县,也要设立一个所谓的“城区”,增加一个层次,实无必要。第三,很多区领导和工作人员抱怨手中无权,于工作别扭,认为市领导不肯放权,对区的工作不重视。我们走访的许多市领导的意识中似乎并不存在区,除了召开人大、政协会议或党代会外,市政领导与区的联系很少,而与各部委办、主管局之间的关系则十分密切,矛盾症结何在?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对区的结构一功能进行了深刻分析,发现了弟四点理由,也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理由:区级政权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具备属于自身的独立功能。目前区政权组织所做的工作只是城市功能的不正常或畸形表现。

现代城市政府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管理,有人说是服务,其实并不矛盾,在一种意义上是管理,另一种意义上就是服务。究其实质,城市政府的作用就是*过有效的管理达到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这样一个服务目的。但是,如果粗略划分,两者还是可以区别的,并且,这种区分对城市机构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据此,我们将前文所描述的区政府功能作了一些有意义的调整,类归为管理和服务两大部分。

上表左边是目前区政府履行的主要职能.共五大部分,右边则是我们依据行政管理原理对中小城市总体功能的分类。一经综合调整,就比较清楚地看出,右边第一大类即管理功能,基本属于国家行政事务管理活动范围,是需要国家行政推行或干预的直接性国家行政事务。这类功能虽然区政府有所体现,但科学意义上应由市政府具备,因为城市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整体,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规划或模式设计,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行政事务的管理,都具有严密的系统性,需要总体考虑。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而日益重视和必须具备的重大功能。人为划分成不同的区,造成不必要的条块分割,严重影响城市总体功能的实现,区对上述各种功能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或者是部分的因而也是畸形的实现。如区政府履行城市市政管理功能维修公用基础设施时,仅负责本区范围内各街巷里弄小道的翻修,拓建,所有交通干道、支线都归城建、市政工程部门管:又如文教系统中,所有中学、中专、职校、干校等全由市政府管理,只有小学由区政府负责。完全是人为因素破坏了教育管理的系统性。最典型的是经济管理,区名义上执行这一功能,但实际上只拥有数量极少的区属企业(街道工厂实行间接管理)。规模稍大,经济效益稍好的企业全由市里收管。即使是数量极少的这部分区属企业,也不应由区政府按现在的方法管理。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区领导都介绍了他们是如何抓经济的,把这看作是工作中心转移的标志,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也是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所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区政府如何创造条件,为经济活动提供优质服务,而不是众多领导围着几个小厂团团转。象上述区政府功能的畸形化几乎在各项管理中都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一个长期以来尤其是机构改革以来争论不休的对区级政权是否要放权的问题。区级政权组织一直抱怨自己作为一级国家政权,权力得不到保障,不仅不是一级财政,而且各方面都无相对独立的权力,于是纷纷要求市里给予放权,有些城市确实这么做了。但是,我们认为,这里不存在是否放权的问题,打破既成事实造成的传统观念,我们就可发现,上表右侧第一类管理功能部分的权不仅不能下放给区,而且要从区里全部收回到市,即管理功能上交。

3.处理好区级政权组织工作人员去向。随着区级建制的撤销,人员的安置将是一大难题。根据测算分析,可作如下安排:(1)三分之一左右充实到市府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以加强力量;(2)三分之一到企业和经济实体,尤其是第三产业中担任管理工作,或直接到生产第一线:(3)剩下的三分之一,一部分到龄的老同志按国家规定和党的政策办理离退休手续,一部分去各级党校、干校学习和培训,还有一部分临时抽调借用的一律回原工作单位。当然,人员安置过程中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减少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最后说明两点,(1)可结合城市试点改革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颁布实施,选择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先行试验,待取得成功后再逐步推广,(2)我们所调查的仅是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至于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是否也可“如法炮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

第15篇: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激发基层活力,用好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现行基层行政体制是在1998年撤销地区建立开发区,撤销开发区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建立区等多次行政体制调整基础上形成的。区成立以前,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下辖8个区工委,50个乡镇,526个村(居)委,3441个村(居)民小组。区成立后,进行乡镇机构调整时,撤销8个区工委,将50个乡镇调整为30个街道、镇、乡(其中3个街道,12个乡,15个镇);村(居)委由526个调整为219个;村(居)民小组调整为1094个。调整后,全区街道、镇、乡平均幅员面积由49.96平方公里扩大为79.9平方公里,最大的阿蓬江镇173平方公里,最小的水田34平方公里(不含国有林场面积);平均人口由调整前的9804人增至16340人,据末统计,人口最多为城东街道41791人,其次濯水镇为27704人,最少为白土乡7870人。

乡镇机构设置通过和两次全市同步改革,各街道、镇、乡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科)、社会事务办公室(科)(挂民政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等4个综合办事机构。3个街道和正阳、舟白、冯家、阿蓬江、石会、马刺、濯水等镇增设“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人大、纪检监察、人武、工青妇等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设置了14个片区国土所、14个片区司法所、15个片区公安派出所、4个基层法庭。

各乡镇设置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卫生服务中心、财政所、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等4个公益性事业单位。街道增设流动人口管理站。

核定下达乡镇行政编制890名(不含国土所编制51名),后勤事业编制72名,事业单位编制851名(含财政所编制);目前实有公务员868人,工人72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93人。

二、主要问题

******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切实加强乡镇工作的意见》规定了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搞好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报务、维护和谐稳定”等五大职能。但目前基层行政管理仍存在与统筹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需要区委区政府乃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行政单元多,管理成本高

近邻湖北省***36.4万人,仅设置10个乡镇。贵州省***15.07万人,设置9个乡镇。区50万人设置30个乡镇行政单元明显偏多。

***总理曾感慨:“中国古代《大学》一文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区县归并“两套人马治县”,“食之者众”在尤为突出。在乡镇表现为经济实力弱,财政供养人员多,基层不堪负重。走访过程中,有同志实话实说:再减员30%—50%,工作也能照常开展。

(二)事权不明晰,转型有差距

一是纵向划分不明晰。市对区,区对乡镇的委托执法不规范,基层执法无手段,随意性较大。委托执法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人财物不配套”以及法律保障缺失等问题。如基层“扣车扣证”,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之规定。形成“道路交通检查靠‘走’,水上交通检查靠‘吼’,食品安全检查靠‘看’,罚没执法靠‘抹’”的局面。很多乡镇认为,部门有借“委托”下卸责任之嫌,出现事故,乡镇政府就成了“替罪羊”。

二是横向划分不明晰。机构职能设置存在“政事不分”、实际工作存在“政事难分”问题。不少乡镇事业与行政是打通运行,形成事业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多,履行本职职能少;街道机构设置市上无明确规定。工作急需的“城管中队”既无机构也无编制;文化卫生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所设置不科学,职能交叉重叠。

三是乡镇与村居划分不明晰。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干部反映“不好管”,群众反映“无人管”。

四是对内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滞后。管理手段较单一。经济监督、社会管理上沿用强迫命令等行政手段多,经济、法律引导手段少。

(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不尽科学

项目过于繁杂。包罗万象“大而全”,喧宾夺主,淡化了重点。

内容不够完备。有科学发展导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民生问题等项目需要充实。

形式比较单一。通常是年终突击式“官考”。各类计划小结总结报表等“游戏式考核”老套繁琐,助长了基层“现编现抄” ,疲于应付等形式主义。

结构需要优化。“规定动作”“一条鞭”考核难以充分照顾各地特殊的生产生态条件。如城北水库上游区域大规模养殖生猪可能影响城区水源环保安全;蓬东麻田村因煤炭开采水井全部干涸,人吃水都靠车拉,大规模发展生猪也不切实际。

(四)干部管理方法急需改进

原“县—区—乡”三级体制下,乡镇之间干部的适时动态交流可有效保持基层队伍活力。体制调整后管理方式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基层干部处于“块状分割”形态,干部流动存在“三好”“三难”现象:即“上好动下难动”(科级以上流动易科级以下流动难);“进好动出难动”,“内好动外难动”(行政体制内流动易,事业向行政流动难)。有的乡镇建区8年来,除个别干部提拔调动和调入区级单位外,乡镇间交流基本没有。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队伍缺少活力,基层又无手段,只好望洋兴叹!

(五)分配政策需要完善 分配缺乏灵活性。基层政事难分,工作统一做,却“政事不同酬”;村组干部报酬无统一规范,各地差别过大;实行全市公务员津补贴政策,实职与非领导职务津补贴基本无差别,一线干部任务重、责任大,连工作话费补助也没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线干部的积极性。

(六)村民自治任重道远

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村民自治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村居规模扩大村组干部工作量成倍增加,然而有的村干部报酬偏低(每月仅250元);村民自治决策执行中缺乏约束手段,《村规民约》实施不力,有的流于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不规范。

三、对策建议

(一)精兵简政,建立集约高效的行政体制

“精兵”势在必行。不“精兵”就不能从根本上减轻群众负担,不“精兵”就无从提高行政效率。“食之者众”这类非常问题需要用非常措施来解决。要下决心通过“强村弱乡”、“诱导创业”等多种形式精简分流富余财政供养人口。

“简政”大势所趋。随着免除农业税、村民自治、依法行政等国家大政重大调整,基层政府职能从“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式的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必将加速推进。“简政”是必由之路;我区5000多人的原蒲花乡改由居委会管理的成功实践,湖北***、贵州***的“大乡镇制”的经验有力证明了“简政”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信息条件进一步改善,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简政”条件日趋成熟。

“简政”要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随着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舟白机场陆续开通,阿蓬江流域开发的深入推进,作为武陵山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逐步凸显。与国家“大部委制”改革相呼应,建议在科学论证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行政区划。撤并部分基层行政单元,适当扩大乡镇及村(居)建制,大幅度减少街道、乡镇数量,相应增大街道、乡镇管辖村、居范畴。在此基础上适度减少干部职数,大幅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乡镇行政中心尽可能沿渝怀铁道、沿高速公路、沿阿蓬江流域布局,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更好促进“三沿”产业发展和冯家、濯水、阿蓬江镇城市绵延带建设。根据城市扩张要求及舟白、正阳两镇行政职能的特点,有必要及时将其转为“街道”建制,并相应调整其称谓和职能。

(二)深化改革,建立高效便民的管理机制 明晰各级事权。职责不明,“政事不分”,老是“打麻子账”,就谈不上职能转变。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合理划分区与乡镇的职责权限,从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管理出发,选择“条条管理”或“块块管理”的具体模式,不宜“一刀切”。基层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乡镇的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规范委托执法。市、区党委、政府应从严掌控部门与基层“责权利”的综合平衡,“责任委托”的同时,人财物等执法资源应向下作相应的倾斜分配,要研究制定市对区县、区对乡镇的委托执法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真正建立起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

转变领导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关系,农村产业发展要从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或行政命令、包办代替的惯性模式转变到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通过经济及法律手段间接调控经济的方式上来;政府重点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让基层政府从“有限政府无限责任”状态中解脱出来。

健全服务机制。解决边远乡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是政府面临的繁重任务。基层政府要通过做好“便民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纳入乡镇的重要日常工作。行政富余人员优先充实“办事”队伍,建立覆盖城乡的代办网点,建立健全包括组织领导、目标考核、经费保障等统一的制度和政策。把“便民服务”真正办成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要尽量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扶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公安、司法、国土、法院、工商、税务等实行片区管理的部门要调整优化机构布局(如增设代办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三)解放思想,创新干部管理机制

创新制度。建立与两级体制相适应的干部管理制度。完善乡镇间、乡镇与区级部门间的科级以下干部有序流动制度。在一个地方工作满未达“改非”年龄的,原则上应进行交流。每年给乡镇一定的“优秀者正向交流”、“末位者逆向交流”的指导性指标。努力建设一支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基层干部队伍。

畅通出口。区县归并形成干部数量过大,结构不合理是一道“马拉松”难题。然而换一个角度审视,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城市,区县归并后留存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政策得当,可以转化成一笔宝贵的财富。学习温州“全民创业”的发展理念,借鉴河南商丘市“经济大发展、全民大创业”的做法,出台“工商零注册”、“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给予买断性补偿”等宽松的工商登记、信贷融资、税费减免等创业配套政策,鼓励财政供养人员辞职或离岗创业。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推动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唯才是举。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人,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建立行政与“参公”单位人才互动机制。行政单位公务员缺编,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从熟悉农村工作的事业干部队伍中补充。

(四)调整充实,建立科学公正的综合考核机制

基层考核要坚持“富民为本”的基本宗旨,按照“分类指导、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民意、公开结果、接受监督、赏罚分明、推动工作”原则,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类别:按照区划类型及不同的发展基础和生产条件,可将原街道、中心镇、其他乡镇三类合并为街道、乡镇两大类考核,将正阳、舟白两镇纳入街道考核范围;

考核内容:突出区委区政府全局工作和乡镇政府职能的重点,增加民生、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项目适当精简,一般性常规工作改为单项评比。

考核结构:为鼓励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可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改善考核结构。

考核方式:要“官考”与“民考”并重,“自评”与“互评”结合。更加尊重民意,增大基层群众及辖区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参与度。考核结果经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简化过程考核,重在最终绩效。

(五)整改机构,创建科学公正的分配激励机制

职能重组,政事分开。深化乡镇综合改革,通过分流、改制等方式理顺事业与行政间的分配关系。按行政性、纯公益服务性、经营性等标准重新调整界定乡镇事业机构性质。将财政、社保等具备典型行政性质的机构划归行政序列,将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卫生服务中心等承担的安检、执法、统计等行政职能剥离并入行政机构,符合条件的相应人员转入公务员序列,其工资分配参照行政标准执行。

试行公共服务采购制。总结推广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经验,试行公共服务政府招标采购制度,赋予服务对象以选择优质服务的权利,形成政府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干事”。

规范村居干部待遇。在撤并减少乡镇和村居建制基础上,由区政府按村居规模和乡镇财力状况统一制定村居干部报酬的分类标准和补助办法,区级补助纳入财政预算。

制定津补贴配套政策。高度重视普遍性倾向性的干部思想动态,在执行津补贴统一规定前提下,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地方性补充政策。

(六)统筹规划健全规范基层自治机制

加强村居自治的基础建设。研究制定村(居)委建设方案,统一建设标准,纳入《城乡总体规划》。通过村居投劳、区乡投资等办法,用2至3年时间使村(居)委的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加强和改善基层自治工作领导。基层政府对村务工作要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服务引导。少干一些干不了、干不好、“戴着碓窝唱戏”的事。

民主自治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研究制定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与鼓励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重、激励城镇有经济实力懂经营管理的能人下乡进行土地集约经营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为村民自治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第16篇:关于交通行政执法的调查报告

天津广播电视大2011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调查报告

关于蓟县城内社区服务的调查报告

作者:白福永 学校:蓟县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2011秋 学号:1112001456691 指导教师:李思霞

日期:2013年9月

1

关于交通行政执法的调查报告

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对策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形势以及依法治交通战略的实施迫切要求我们采取坚决措施迅速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当前交通执法队伍总的来讲是好的是一支能够依法履行职能的合格队伍。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这支队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管理理念落后,执法机制不顺。违法形式多样化,交通执法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为此,于2013年3月4日在蓟县交警大队,我们对于基层交通执法暴露的问题联合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我们听取了交警大队执法工作基本情况的报告,实地走访了部分路面执法,并召开了座谈会,搜集了关于加强交通执法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克服当前基层交通执法队伍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应该围绕“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纯洁组织”的目标正确把握好四个关系从加强理论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增强“四力”提高交通执法水平树立交通执法的良好形象。

一把握四个关系:

1、依法治交与以德治交的关系。依法治交与以德治交正是江

2 总书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在交通行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交需要一定的道德观念作文撑而以德治交叉需要以法律为依托和保障。依法治交与以德治交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两者不可偏废。只更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才能实现交通行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促进依法行政工作为交通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文明法治的环境。

2、班子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领导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对于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班子成员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组织者又是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必须首先严于律己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公仆意识。另一方面班子建设好了就能够好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使命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就能够得到加强。

3、思想建设与素质提高的关系。只更先进的思想而无建设现代化的过硬本领。是不合格的执法人员只更良好的业务素质而无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同样是不合格的执法人员。因此思想建设与素质提高同等重要不能顾比失彼。

4、执法监督与廉政建设的关系。加强执法执纪监督更利于促进交通执法队伍勤政廉政建设抓好交通扫主法队伍勤政廉政建设更利于严格执法。坚持二者结合才能优化执法队伍整体结构确保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二加强执法队伍的途径:

1、加强理论建设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动力”树立公仆

3 形象。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生机活力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不良的倾向也不时地腐蚀着执法人员的思想给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执法人员的头及引导广大基层执法人员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及时地解决执法人员思想上一些深层次的认识与观点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三政三观”问题即引导和帮助执法人员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公仆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再次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提高他们知法、守法和执法的自觉性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行业新风引导广大执法人员以良好的职来道德、饱满的精神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献身交通执法工作。

2、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益的“免疫力”树立文明形象。加强基层交通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交通执法队伍要立足当前开展内部整顿教育活动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严肃政纪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文明形象。要着眼于队伍的长远建设、长足进步开展外树形象活动坚持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以理服人。要建立健全以评促纠、以评促建为主的行评机

4 制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辩证施治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提高拒腐防为的免疫力。

3、加强业务建设增强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树窗口形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在职学习、函授、自学等形式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把执法培训作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的重点坚持不懈地更计划、更步骤、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业务建设。同时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严把人员“进口”畅通“出口”。突出抓好对现更人员的考核实行“黄牌警告”、“执法人员年度考核离岗培训”制度。对于考核不称职的给予黄牌警告责令离岗培训对连续两年不称职、两次给予黄牌警告的给予降职、降级直至下岗对不适应执法工作的按程序坚决予以辞退保证交通执法队伍的健康、纯洁成为交通行业的文明“窗口”。

4、加强制度建设增强交通执法队伍的“活力”树廉政形象。交通执法队伍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形成更效的内外监督机制。凡涉及交通执法权的领域都更相应的监督措施。首先是实行人更定岗、岗更定规、职更专能、事更专责。要重点抓好《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行政执法责任制》、《首问责任制》、《行政执法检查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和落实使交通执法队伍经常处于优进劣出的动态管理状态确保依法行政。其次是建立执法行为评价系统形成更效的激励机制。要打破执法人员执法水平高低一个样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建立科学的执法行为评价系统。要通过该系统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优劣、执法量的多少进行评价形成正

5 常的评价、奖惩监督机制激励执法人员积极进取认真执法从而推进执法队伍依法治交的进程。再次是抓好基本建设提高执法效率。主要通过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保障人员工资及执法办案经费逐步改变执法队伍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落后的状况。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开发适度改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配备必要的执法专用车辆、办案工具和通信手段促进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的提高。建立起一个长效的协调机制,加强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特别是与公安交警的联系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交通、公安部门领导干部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提高一线执法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精简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基层,实行执法人员定期轮岗制度。鼓励创新,针对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大力开展电子化执法,推广网上行政许可审批,健全行政处罚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探索电子监控和同步录音、录像取证在交通执法中的作用,简化法律文书,规范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

5、加强对暴力抗法现象的打击力度。紧密与公安机关相配合,对暴力抗法事件,发生一件严肃处理一件,决不姑息迁就,交通执法部门要积极调查,发现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特别对职业性的违法团伙,如“黄牛”等,更要严肃处理,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运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协助交通执法工作,培养交通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沟通能力,让公众及时了解事实和执法状况,有条件的单位应当培养自己的法制新闻发言人,定期向社会公布交通执法工作

6 情况。

综上所述要建立一支适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交通执法队伍必须要真抓实干更计划分步骤扎扎实实的抓落实切实加强理论、作风、业务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建立一支“政治强、思想好、作风实、业务精、执法严、形象好”的高素质的交通执法队伍。

7

第17篇: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

报告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2007-12-12 17:53:3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2)行政执法机关是代表国家执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执法机关,是受国家委托行使国家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力的部门,是国家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中,它是保障国家经济秩序正常运行,国家经济建设良性循环的重要力量,在执法过程中,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密切相连的桥梁。近年来,一些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凭借行业垄断地位

等有利条件滥用职权、收受贿赂,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对违法经营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调查,2001年--2003年,辉县市共查处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3起,涉案人员19人。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威信,挫伤了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研究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规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成为摆在预防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行政执法部门、人员职务犯罪特点:

1、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权力相对集中,监督机制尚未健全,审批项目涉及社会热点的一些部门 从我市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市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土地批租和林业监管两个部门。我市地处半山区,地理特点导致我市石材多、砂资源多、林区面积大。这些部门的监管人员手里掌握着资源审批权、资源管理权和一定

的处罚权,因此成为投机分子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而这些人也极易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利益交换,以权谋私,以权谋钱。1999年我市林业局某林场场长侯某、副场长魏某违规私批滥伐林木,导致关山林区600余亩林木被毁一案就是典型例子。作为林业部门基层管理人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监管职责,违规越权审批,放纵滥砍滥伐,最终导致自己走上犯罪道路。

2、犯罪主体年龄多为中年以上,学历偏低

行政执法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但综合最近三年来我市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情况来看,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通过分析发现,我市2001年至2003年期间涉嫌职务犯罪的这些人当中,高中以下文化的几乎占了一半。这些人也正处于生活、心理负担相对较重的中年年龄段。他们往往都是

靠自己多年的辛苦努力才走上行政执法领导岗位的,心理上存在着”捞一把”的想法。从自身来看,这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极易在各种利益引诱之下迷失自我,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3、犯罪嫌疑人都是业务骨干,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

在我们所查处的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部门中层以上领导或部门骨干人员。他们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既有部门负责人,也有一般工作人员,这些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行政职权,而这些权力一旦失去机制制约,就很可能成为犯罪的源泉。

4、趋于团伙化 在行政执法领域,单纯由单个人实施的职务犯罪比例不大,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类案件往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共同实施。因为在行政执法领域,某项执法行为的实施往往并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通常有一定的审批制

度或领导把关制度。因此,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往往表现为基层执法人员与中层领导人员合伙作案,欺上瞒下。他们在某一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关照,互相利用,结伙作案。

5、犯罪行为公开化 与其他类型犯罪相比,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具有公开性的特点,行政执法人员往往是共同组织和实施犯罪,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秘密。例如,2003年我院查处的某镇土地所所长段某和副镇长白某受贿案件中,段某和白某收受辖区某村村委会贿赂20000元后违规批准其非法用地,而后二人将20000元钱予以私分。在行政执法机关内部,执法人员之间对于滥用职权的事实达成一种默契。

二、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原因

1、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行政执法人员个人素质差是导致职务犯罪的最根本原因。表现为行政执法人

员法律意识淡薄,执法犯法。如今我国对法官、检察官这两类司法工作人员的选拔实行统一考试制度,以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但对行政执法部门从业人员的选用却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也没有完善的公务员法律对他们的执法行为进行约束,导致行政执法人员鱼目混珠,素质偏低。

2、存在趋利心理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动机主要是因为物质需要和与此相联系的精神需要引起的。面对名目繁多的物质享受,日渐增多的娱乐性消费形式,人们的消费结构由过去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而当个人的支付能力不能满足这种强烈膨胀的私欲的时候,涉案人员往往在贪图物质享受,追求奢侈生活方式的动机刺激下,利用手中的执法权力攫取非法利益,这是导致案件发生的普遍心理。

3、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在调查中发现,行政执法人员中职务犯罪人文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

的调查报告

第18篇:关于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调查报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研究生社会调查报告

班级形式:二OO七级在职大集中金昌教学班 学员姓名:霍海儒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导师姓名、职称:胡淑晶 副教授

关于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是金昌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林业局窗口。

(二)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走访、座谈为主,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对窗口项目的运行情况、办理程序、人员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摸底调查,细化分析,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

(三)调查内容

行政服务中心的内涵较广。本此调研课题采用是由点到面的方法,通过对中心和办得好的、办得差的窗口的走访,了解行政服务中心所取得的成效,并从中总结经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提出问题和相关对策。

二、研究的内容及结论

(一)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调查结果分析

1.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我们的第一个考察对象就是该市机构改革的一个新兴产物:行政服务中心。

运行情况:金昌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市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编制7人,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内设综合管理科、督促检查科。市纪委、市监察局在大厅设立了投诉受理处。从2002年

7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中心共受理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168605件,其中即办件108661件,承诺件59736件,补办件91件,退回件117件。共办结办件168532件,其中即办件108661件,承诺件59661件,补办件91件,退回件117件。办结率99.96%,即办率64.47%。承诺件办结率99.87%,提前办结率92.2%。日办件152件。

从金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看,在改进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被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一是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和运行,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思想。中心把“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知政权得到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尊重,地位得到提高,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架起了政府与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政府职能也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二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集中办公,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新的服务方式和模式,缩短了工作时限,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力地改善了经济环境。同时,20个窗口集中办公,互相比照,对窗口提高服务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实行公开办事,有效杜绝了行政审批中的暗箱操作行为,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供了保障。由于实行公开,审批行为透明,办事群众对怎么办事,用多长时间,缴多少费,一目了然。吃拿卡要、以权谋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窗口设置情况:行政服务大厅成立初期入驻单位28家,单独设立窗口的单位有20个,2004年迁入新大厅办公后,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窗口总数增加为34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随着领导关注度的降低,一些窗口因业务量偏少等原因撤出大厅,目前,行政大厅应该保留窗口是30个,其中经委

窗口、物价局窗口、乡企局窗口、环保局窗口、交通局窗口长期无人,处于“歇业状态”。综合窗口8 个单位的业务也无法正常运行,这样,实际在大厅正常运行的单位窗口只有18个。

项目进入办理情况:通过对各窗口逐项目的调查摸底,目前,进入大厅的项目共计223项。其中在窗口办理项目有17项,占项目总数的7.6%;窗口受理、单位办理项目有27项,占项目总数的12%;两头受理、单位办理项目有21项,占项目总数的9.3%;单位办理的项目有158项,占项目总数的71.1%。

窗口工作人员情况:窗口工作人员最多时44人,现有人员26名。其中公务员13人(科级干部6人),公务员人数占窗口总人数的50%,科级干部占23%。事业编织干部3人,工人5人,聘用人员5人。依据中心成立伊始市政府对各部门窗口选派工作人员的有关要求,被选派的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业务精、素质高的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从目前的人员结构情况来看,符合条件的窗口单位只有5家。由于有的窗口选派的人员业务素质较底,导致窗口工作无法开展。

2.办得最好的窗口:工商局窗口。办件总数23644件,窗口人员最多时7人,科长入驻窗口,是贯彻行政许可法的典范,现在窗口有2名科员,最多时年办件达6144件,2009年年办件只有3519件,下降42.7%,项目总数23项,窗口办理项目5项,单位办理项目18项。相近的窗口还有3家。

3.办得较差的窗口:林业局窗口。窗口人员一直是1人,原来是公务员,现在成了工人,最多时年办件是62件,现在连续5年办件为零。应在窗口办理项目总数7项,窗口办理项目0项。单位办理项目7项。类似这样的窗口有6家。

(二)我的思考

1.总体评价

自2002年7月1日运行以来,金昌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政务公开载体和服务平台,在解放思想和行政改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特色和原则,曾经激发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进和运行机制的开拓创新,打造提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公共品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也在全省走在前列,成为各市州竞相模仿的对象,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做过大篇幅的典型报道。

近几年,在其建设和发展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由于有一些不完善,不配套,不规范的地方,走在了全省的后面,极需要在功能整合和机制创新方面动大手术。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就窗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标准化窗口的建设等问题与窗口代表及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经认真梳理,目前,窗口工作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大厅工作,对大厅的发展持观望态度,不按要求选派“精兵强将”,而是派一些根本不懂业务、不会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入驻大厅,甚至选派临时用工顶岗,给大厅的窗口形象带来不良影响。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不能“专驻”大厅,部门领导随叫随回,也给大厅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二是行政授权、项目进入不到位。按照“一站式”服务要求,进驻中心的窗口要具备独立行使行政许可权的职能,但不少单位派驻的工作人员没有行政许可权限,仍要回到原单位办理许可事项,使窗口成了“收发室”。有的部门领导对行政许可事项牵涉几个科室的不做调整与合并,有的该放权的不

放,有的虽然项目进了中心,许可仍要回到原单位,窗口与原单位成了“前台后店”。这给中心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和阻力,降低了行政工作效率,影响了政府形象,也造成了窗口工作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窗口工作。

三是法律定位不明确,工作体制不顺。行政服务中心是带有自发改革性质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有一两个政府文件和一些制度支撑运行,但缺乏法律法规对职能职责、机构性质、管理模式、工作义务的认定,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总存在种种不足和隐患,形成了单兵作战和一把手工程的弊端,中心发展,只能取决于党委政府主意领导的认识和决心,使行政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上规格不高,制造不清,缺乏管理手段,推进行政服务的改革中显得力不从心,发展乏力。

原因分析:某些单位领导对行政服务工作客观上认识不够,工作观念没有转变,“官本位”思想和权力观念严重,加上一贯制的办事程序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步骤根深蒂固,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形成阻力。

通过深入调研与讨论交流,不仅更深一层地了解了目前项目在大厅的办理情况,摸清了底数,而且形成了进一步规范服务大厅的新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我认为: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是办好行政服务中心的前提;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是办好行政服务中心的条件;坚持服务人民的理念,是办好行政服务中心的动力;不断创新,是办好行政服务中心的关键;六公开、六件办理制度,是办好行政服务中心的重要保障;“两集中、两到位”和“网上大厅”是行政服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第19篇: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优秀调查报告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和政权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配备状况,提出了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建议,并具体列举了有关理由加以论证,对于我国中小城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在各个层次与方面充分而有序地展开。城市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多重结构组合而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城市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十三大”对城市改革作出了总体设计,但众多具体步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及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配合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近两年来对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盐城、淮阴等七个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设置与作用作了一些调查,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幸得到了由苏、浙、沪、闽、赣、鲁、鄂、内蒙等省十多个城市组织的“城区工作探讨会”的大力支持。通过事实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城市区级建制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撤销,以此作为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功能描述

我们的调查是从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人手的,因为功能及其实现是衡量行政组织地位、作用的最佳尺度。某种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具备并能发挥一定的功能,而且是其它行政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从我们所调查的七个城市及”城区工作探讨会”十多个城市提供的资料看,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五种

1.城市市政管理功能

城市市政管理占区政府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内容主要有:(1)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包括街巷里弄道路的翻修,居民公宅的维修、拆迁,公共厕所的修建,下水道的铺设,城市垃圾、粪便的处理等;(2)环境保护,如“三废”的处理,“三害”的防治等;(3)交通、市场管理,包括交通秩序的维护,交通要道违章建筑、堆放物的拆除和清理,市场物价、品种、销售场所的规定与管理等;(4)城市美化,主导工程是绿化,包括开辟绿地,植树栽花,城市雕塑,盆景花坛,园林小景的建造等。

2.城市服务功能

发展城市的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优良服务,是城市功能的另一主要方面。各区政府所做工作体现在:(1)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包括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开办,烈军属照顾、社会救济、残疾人福利、待业人员安置等;(2)教育、科技,卫生及于计化生育工作,包括小学教育、区级医院、卫生站(所)管理,科技交流与协作,科普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落实等;(3)第三产业,包括饮食业、旅馆业、各种维修业务及商业网点的开设,个体户的管理,咨询业等。

3.城市保卫功能

这方面区政府的工作包括:(1)普法宣传、教育;(2)社会秩序维护,治安保卫值勤;(3)以街道里弄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改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4)民事纠纷的调解;(5)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等。

4.精神文明建设

这虽说不上是一大功能,但确实是目前各区政府着力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1)形势、政策的宣传;(2)”四有”、“五四三”教育;(3)学英模、学先进,创“三优”活动;(4)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5)群众文体,如兴建群众文化馆所、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室),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

5.经济管理功能

自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工作成了城市工作的中心内容。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城市的区政府都一分重视经济活动,通常由政府中一名主要负责人管理经济。各区皆有自己所属的区、街工业,年总产值一般达千万元以上,高的上亿元。区政府对所属城区的管理和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属工业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区级政权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配备状况

区级建制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相互关系状况是我们调查的另一大目标。调查表明,区级政权组织机构构成及人员配备有如下特点。

1.麻雀虽小,五脏惧全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除县级市外,市可设区,作为一级国家政权是国家机构的基层组织。因此,区相当于县级机构(县级市与直辖市除外),党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委员会四套班子齐全,加上各种群众性政治组织机构,总计四五十之多。

2.上下对应,机构庞杂

由于长期形成的机构组织上下一一对应的惯例,使得区政府政权组织各类机构繁多。党委系统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科协、人武部、退委会、退休科协等机构。群众团体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区政府最为庞大,有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民政局、工业局、城建局、文教科、卫生局,劳资科、人事科、商业局、工商分局、司法科、公安分局、老干部科、环保局、房管局、房屋建筑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工教育办公室、体委等,有的区还设有计经委、协作办、体改办和众多临时性机构(配有正式编制),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老龄工作委员会、绿化领导小组、拆迁办公室等十多个。

第20篇:关于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调查报告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和政权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配备状况,提出了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建议,并具体列举了有关理由加以论证,对于我国中小城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在各个层次与方面充分而有序地展开。城市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多重结构组合而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城市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事实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城市区级建制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撤销,以此作为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中小城市区级政府机构功能描述

我们的调查是从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入手的,因为功能及其实现是衡量行政组织地位、作用的最佳尺度。某种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具备并能发挥一定的功能,而且是其它行政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区级政府机构的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城市市政管理功能

城市市政管理占区政府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内容主要有:(1)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包括街巷里弄道路的翻修,居民公宅的维修、拆迁,城市垃圾、粪便的处理等;(2)环境保护,如“三废”的处理,“三害”的防治等;(3)交通、市场管理,包括交通秩序的维护,交通要道违章建筑、堆放物的拆除和清理,市场物价、品种、销售场所的规定与管理等;(4)城市美化,主导工程是绿化,包括开辟绿地,植树栽花,城市雕塑,盆景花坛,园林小景的建造等。

2、城市服务功能

发展城市的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优良服务,是城市功能的另一主要方面。各区政府所做工作体现在:(1)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包括敬老院、幼儿园的开办,社会救济、待业人员安置等;(2)教育、科技及卫生的工作,包括小学教育、区级医院、卫生站(所)管理,科技交流与协作等;(3)第三产业,包括饮食业、旅馆业及各种维修业务的开设,个体户的管理等。

3、城市保卫功能

这方面区政府的工作包括:(1)普法宣传、教育;(2)社会秩序维护,治安保卫值勤;(3)以街道里弄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改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4)民事纠纷的调解;(5)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等。

4、精神文明建设

这虽说不上是一大功能,但确实是目前各区政府着力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1)形势、政策的宣传;(2)”四有”、“五四三”教育;(3)学英模、学先进,创“三优”活动;(4)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5)群众文体,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

5、经济管理功能

自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工作成了城市工作的中心内容。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城市的区政府都一分重视经济活动,通常由政府中一名主要负责人管理经济。区政府对所属城区的管理和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属工业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区级政权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配备状况

区级建制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相互关系状况是我们调查的另一大目标。调查表明,区级政权组织机构构成及人员配备有如下特点。

1、上下对应,机构庞杂

由于长期形成的机构组织上下一一对应的惯例,使得区政府政权

组织各类机构繁多。党委系统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科协、人武部、退委会、退休科协等机构。群众团体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区政府最为庞大,有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民政局、工业局、城建局、文教科、卫生局,劳资科、人事科、商业局、工商分局、司法科、公安分局、老干部科、环保局、房管局、房屋建筑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工教育办公室、体委等,有的区还设有计经委、协作办、体改办和众多临时性机构(配有正式编制),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老龄工作委员会、绿化领导小组、拆迁办公室等十多个。

2、工作人员超编

各区的正式编制一般都在150-200人之间(少数厦高达200人以上)。但由于各种临时性机构林立以及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现象严重,每个区都从街道委员会、区瞩企业中抽调若干以工代干性质的临时工作人员,这类人数量很大,约占全部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使得区级机关十分庞大。

三、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理由

第一,中小城市既具有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发达等城市特征,但交通、住房等社会问题不如大城市突出,规模也相对小得多。中小城市机构设置与行政管理有何特点,以往极少注意,谈到城市无论大小部一样,这从理论上讲不太科学。第二,已有一些城市进行了改革,把原来三个区或四个区合并成两个区甚至一个区,不仅不影响城市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城市整体协调与功能发挥。第三,很多区领导和工作人员抱怨手中无权,于工作别扭,认为市领导不肯放权,对区的工作不重视。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对区的结构一功能进行了深刻分析,发现了第四点理由,也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理由:区级政权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具备属于自身的独立功能。

四、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优点

首先,有利于城市的总体设计和功能发挥。撤消了区,消除了人为的块块分割,使城市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减少了区与区之间的矛盾,还为市政府对城市管理与发展制定总体规划、统盘考虑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城市功能的高效发挥。

其次,有利于行政机构的精干合理。区级政权组织原本就存在众多弊端,表现在机构重叠、职责不分,从而引起互相扯皮、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如房管局、城建局、房屋建筑办公室、拆迁办公室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处理。

再次,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系统的层次划分要合理,在任何情况下越少越好,不仅是减少了机构和人员,更重要的是加快信息传递,降低由于层次转换所产生的信息误差,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撤销可有可无的区级建制,正符合这一原则。

最后,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人民自治原则。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性内容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点已由宪法规定,但具体实现方式并未完全解决。

五、具体办法与措施

1、在市府设立城区工作委员会。区撤销后,一部分功能上交给市,市府可通过设立城区工作委员会来承担。城区工作委员会与目前机构改革相适应,成为市府直接领导下的部委办机构,将城建局、环保局、城市规划办公室、市政工程公司、房地产局等各履行城市建设、管理功能的部门统一领导。

2、强化街道居委会组织。服务类功能下放后,现有的街道居委会就不太适应了,需要强化。街道办事处目前是由少数区政府在编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一些靠事业、企业经费开支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组成,居委会则纯粹是群众自治组织。

3、处理好区级政权组织工作人员去向。随着区级建制的撤销,

人员的安置将是一大难题。根据测算分析,可作如下安排:(1)三分之一左右充实到市府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以加强力量;(2)三分之一到企业和经济实体,尤其是第三产业中担任管理工作,或直接到生产第一线:(3)剩下的三分之一,一部分到龄的老同志按国家规定和党的政策办理离退休手续,一部分去各级党校、干校学习和培训,还有一部分临时抽调借用的一律回原工作单位。当然,人员安置过程中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减少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生:霍改玲

2011年2月27日

行政调查报告
《行政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