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玉米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04:28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玉米产业调研报告

延川县玉米产业深加工项目调研报告

马家河园区办聂开伟

一、玉米产业项目背景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好。我国的玉米主要用于以下几种产品的生产:一是玉米淀粉,主要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二是淀粉糖,它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高级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工、发酵等行业中;三是变性淀粉,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四是酒精,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玉米深加工项目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产品附加值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对玉米的精深加工,提高其产品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振兴当地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玉米产业项目内容

延川县依托延安地区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利用高、新、先的玉米转化技术,形成年深加工玉米30万吨的规模是比

较现实的,重点发展以下四类企业: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等;

(二)提取食品、医药添加原料产品;

(三)高品质饲料系列;

(四)工业酒精、食用酒精、调料(味精)等产品。下游产业可以带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深加工产业:玉米纤维浆加工,饲料加工,板材加工,秸秆压块加工等

三、玉米产业项目建设优势

1、资源优势:以延安地区玉米产业发展来看,玉米种植历史悠久,病虫害较少,易于田间管理,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新技术和良种不断推广,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特别是延安实施治沟造地工程,未来四年新增土地50万亩,再加上原有种植面积,未来延安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将突破300万亩。延川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5万吨以上,玉米秸杆年产量可达8万多吨;周边区域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产量75万吨,未来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原材料价格低廉,供应丰富,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理想选址。同时,依托延川县周边地区丰富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资源,引进配套的深加工企业,也可利于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配套的食品加工企业,这样就能形成玉米产业深加工的 “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使延川县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产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

2、区位优势:延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全县东西长74.25公里,南北宽51.5公里,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距延安市80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子长县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全县辖8镇6乡,346个行政村,人口19万人。延川是延安的北大门,也是延安乃至陕北的交通枢纽,210国道、205省道和渭清线穿境而过,延水关黄河大桥贯通秦晋。

3、政策优势:延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对引进企业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主动为企业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

4、市场优势:玉米产业因高附加值而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麦芽糊精等,特别是变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等行业,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可观。

四、玉米产业项目效益

该项目在延川原料充足,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当地实际,产品为大众生活必需品,切合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强。

推荐第2篇:岐山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岐山县2010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经实现,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了切实保护全县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我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做如下调研。

一、我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全年生产玉米鲜秸秆64万吨以上。(亩均产秸秆按2吨计算)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始终把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全县农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综合利用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秸秆青贮、机械化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化秸秆低碳燃料加工等技术已在我县逐渐崛起。

1、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虽多样化,但综合利用率不高。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加工为饲料青贮、秸秆机械化还田或高留茬覆盖、回收秸秆使其变为秸秆燃料及用作农村生活燃料四种。据统计,全县从事秸秆饲料加工户年产量500吨以下的9户,1000吨-3000吨的3户,3000吨-5000吨的5户,5000-10000吨的4户,建立青贮窖21个,年秸秆饲料青贮量为5.76万吨;成立了1个从事秸秆低碳燃料加工的秸秆联盟组织,年加工低碳燃料0.25万吨;机

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3.2万亩,还田量达6.4万吨;用作农村生活燃料的约为3.0万吨,四项合计15.41万吨,利用率仅达到24.1%。从调查看出,虽然综合利用形式多样,但利用率还过低。大部分秸秆被丢弃在野外无人管理,秸秆焚烧现象仍十分严重。

2、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掌握的程度不高。秸秆饲料青贮技术虽然已推广了近5年,但大部分农民对其技术还缺乏了解,掌握不全,青贮的饲料容易变质、发霉,动物无法食用。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未大面积推广,致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数量难以提高。低碳燃料这一新技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都很少亲眼目睹,更不用说农民了。

二、制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

1、认识问题不到位

一是长期以来,政府本身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重视程度不够,综合利用上缺乏统筹规划,政策不明朗。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二是群众在没有看到玉米秸秆立竿见影效益的前提下,为了省工省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将其丢弃野外,根本不会去想环境污染方面问题。再者农民认为玉米收获受时间影响不大,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青贮收获机费用高,又轧地,不合算。

2、机具落实不到位

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加之机具性能、价格方面存在问题,尽管国家对此类机械进行了补贴,但面对价格昂贵的各类机具群众还是“望

而却步”。更不用说宣传极少的秸秆青贮机和低碳燃料加工机械。截止目前,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仅114台,秸秆还田机50台。在对20户联合收获机调查中,10户机手认为价格昂贵,作业时间短,投资回收期长,加之玉米收获各地差异不大,机手认为跨区作业意义不大;10户机手反映地块小,行距不统一,收获效果差,所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3、示范宣传和政策扶持不到位

由于政府本身对秸秆资源的利用不明朗,近几年只是把秸秆焚烧列入了一时日程,且在“三夏”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忽视了秋冬季玉米秸秆焚烧的问题,甚至引发火灾。其次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部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而大量的玉米秸秆用途如秸秆堆沤、腐烂、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先进技术在我县没有被广泛宣传应用,扶持的力度、范围小,群众认知度低。

三、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对策

1、加强领导,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的良好氛围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切实把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措施,搞好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农业部门指导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种植;农机部门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加速相关技术和机具的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组织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

机械化综合利用;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环保部门认真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及时依法查处秸秆焚烧等违规行为。

2、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

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秸秆机械化收集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农机合作社、民营联盟企业力量,促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特别在我县一年两熟地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

3、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

目前,全县玉米秸秆除青贮、低碳燃料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25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000台,而全县现有机械不足2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8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县尚需深松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5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5000万元不止。由于受传

统种植习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 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对应的激励措施,加大作业补助,极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购机用机积极性。

4、加强农机、种植、畜牧三者的协调

二是畜牧养殖户、玉米种植户、农机户三方协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土地零碎,种植户出售玉米秸秆不是十分顺利,这就要求种植户和养殖户必须提前定好协议,并按照机械作业进度及时将秸秆运送到青贮地点,三秋时节一环节的脱节,所以农机部门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合理协调三者的关系,使整个运作过程顺畅。

推荐第3篇:玉米实习报告

玉米种植实习论文

组 员:张坤 余泽文

常永林 孙菊 彭逸云

班 级:农学1404

玉米种植实习论文

一、玉米的发展历史

(一)玉米简介

玉米,又名番麦、御麦、包米、珍珠米、棒子,是今天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玉米原产于南美洲,1492年,当哥伦布踏上美洲的一个岛屿时,就“发现了一种名叫麦兹的奇异谷物。它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做粉”。哥伦布的这篇日记,曾被认为是世界上关于玉米的最早文字记载;学术界也曾认为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玉米才在世界上传播开来。

(二)玉米起源: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或中美洲,栽培历史估计已有4500~5000年。1954年在现今墨西哥城下60~70米处的岩芯中(判断为25000~80000年前的地层)发现了花粉化石,有人认为可能是玉米花粉,由此推断现代玉米的祖先是野生玉米。但此说未被广泛承认。1964年R.S.麦克尼什在墨西哥南部特瓦坎山谷史前人类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野生玉米穗轴,据判断为公元前5000年有稃爆粒种玉米的残存物,现代的栽培种系由此进化而成。但也有人认为玉米是从野生墨西哥类蜀黍(Euchl-aenamexicana)进化而来,或是由类玉米与其他禾本科植物杂交而形成的。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了玉米,以后知道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

中国玉米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估计传入的时间当在1511年前。传入的途径由陆路从欧洲经非洲、印度,传入西藏、四川;或从麦加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西北部,再传至内地各省。一说由海路传入,先在沿海种植,然后再传到内地各省。在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全国已有20个省区种植玉米了。玉米的引进:由于引进的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扩大了土地播种面积,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玉米的引进栽培在解决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玉米植株吸水较多,盘根极深,在人类栽培的主要谷类粮食作物中,种植玉米产生的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

玉米一般的分类标准:

硬粒型:也称燧石型。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马齿形:又叫马牙型。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半马齿型: 也叫中间型。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各种玉米(9张)

粉质型:又名软质型。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中国很少栽培。

甜质型:亦称甜玉米。胚乳多为角质,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用,中国种植还不多。

甜粉型: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中国很少栽培。

蜡质型:又名糯质型。籽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蜡状,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中国只有零星栽培。

爆裂型:籽粒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坚硬透明,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中国有零星栽培。

有稃型: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

玉米用途:

由于玉米籽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玉米的广泛利用价值。就玉米用途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种用途。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

营养丰富: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

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种以上。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食用广泛:玉米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国菜”玉米饼的年消耗量达到1200万吨之多,人们无论贫富贵贱都非常喜欢食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在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玉米依然是人们廉价的裹腹之物。

食品加工优势: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如特制玉米粉和胚粉、膨化食品、玉米片、甜玉米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和玉米啤酒等

玉米是饲料之王: 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饲料消费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该项消费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恩格尔系数下降,对肉、蛋、禽、奶等的需求将保持平稳,此时饲用玉米消费将仅与人口数量成正比。具体应用包括:

(1)玉米籽粒: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2)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3)玉米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应用: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形成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在下一世纪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且还因其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二、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的一生:

发芽------出苗-- 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

(大约70-150天)

物候期:出苗:苗高2cm 拔节:雄性生长锥伸长,伸长节间伸长2-3cm, 大喇叭口:心叶丛生,形成大喇叭口状。 抽雄开花:雄穗主轴从顶叶抽出3-5cm 吐丝:雌穗花丝开始露出苞叶2cm左右 成熟:苞叶变黄而且松散,籽粒脱水变硬。

(二)、器官形态发育 根 形态:须根系,由次生根和初生根组成。次生根又称节根,地下部分的节根成为地下节根,地上茎节的节根为地上节根或气生根。

生长:幼苗2-3叶时,开始发生第一层地下节根,一般4--6 条。随着茎叶生长,依次向上发生,可达4-8层。地下节根是玉米主要根系。

生理功能:根系每层所吸收的矿物质主要输往该层根所在的节位以上的叶,而不向下输送。

影响根系生长的和功能的因素:氧气,水分,养分供应。应该多中耕,保持土壤疏松。

形态:胚轴分化发育形成茎,由若干节和节间组成。茎节数目和叶片数目相同。

生长:茎的纵向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横向增粗靠每个细胞的体积扩大。通常,位于地上部分有3-7个不生长节间为不伸长茎节。

生产上的要求:下部节间短而粗,上部分节间要适当拉长。

形态:叶着生在茎节上,一般由叶鞘,叶舌,叶片组成。

生长:叶片一般是14-24片,根据单株叶片的多少可以判断品种的熟期。一般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的适期栽培的叶片数目是比较稳定的,年际变化小。

叶的功能分组: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对器官的建成作用不同,按“供长中心叶”和“生长中心叶”的关系,把叶片分成4组:根叶组,茎叶组,穗叶组,粒叶组。

花序与穗的发育

花序的形态:雌雄同株异花,异形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雄花序为圆锥花序,由主轴和若干分枝组成,主轴上着生若干行成对小穗,分枝细,每个小穗由两片护颖和两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由内颖,外颖,鳞片和雄蕊组成,正常雄蕊产生大量花粉粒。雌花属于肉穗状花序,结实后成为果穗。雌穗为变态的侧枝,由茎节上叶腋中的腋芽形成,由穗柄,苞叶和果穗组成。

雌雄穗的分化与发育:主要分为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性器官发育成熟期,雌雄穗的形态变化有差异。

开花授粉与授精

当雄穗散出花粉,雌穗花丝露出苞叶时称为开花。

花粉落在花丝上面,在柱头上面萌发并且完成授精。一般在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花粉授在柱头上10min后开始萌发,30min后大量萌发,1-2h花粉管进入花丝中。

子粒的形成与发育

子粒形成期:授粉后1-15d,种子像半透明小珠子,体积和含水量迅速增加。

乳熟期:授粉后15-35d,种子由扁圆形逐渐变成长圆形,种皮由白色转化为淡黄色,体积增大至三倍,并在最后达到最大值。

蜡熟期:授粉后36-50d,随着淀粉的沉积和含水量的下降,子粒内含物逐渐浓缩而呈蜡状,含水量下降,干物质大量积累。

完熟期:授粉50d后,进入子粒的脱水过程,仍有干物质积累。

三、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的特性,整个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通常以10℃为其生物学起点温度。

发芽最适温度为25-35℃.当日均温度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在一定范围,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抽雄开花期要求日均温度为25-28℃.子粒形成和灌浆期要求温度20-24℃为宜。

玉米生育期间对有效积温要求比较稳定。

在生产上,适当早播,延长出苗到抽雄阶段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和幼穗分化。

水分

需水特性,玉米的蒸腾系数约为250--320,比小麦和大麦低,但是玉米产量高,所以消耗水的绝对数量大。

播种至出苗期,需水量少。拔节至抽雄期,茎叶增长迅速,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气温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抽穗开花前一个月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对水分需求敏感,此时要保证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在70%-80%比较合适。

抽雄至子粒形成期,玉米进入开花,受精和子粒建成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对水分需求达到顶峰。

子粒形成至蜡熟期,充足的水分保持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 蜡熟至完熟,进入干燥脱水时期,需少量水,维持生命活动。

光照

玉米属于喜温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可以加速生育进程,同时生育进程的加速又与温度高低密切相关。

养分

氮的吸收、积累:吸氮量随着产量的提高而提高,充分发挥品种生产潜力。从阶段吸收量来看,苗期少,穗期多,粒期其次。

磷的吸收、积累:吸磷量随着产量升高而降低,这表明,愈是高产,磷肥效益愈高。前期需磷少,后期多。

钾的吸收、积累:吸钾量随着产量升高而升高。

三、玉米水肥管理

作物需求方面

(一)水分 玉米植株高大,在生长期间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但生育中水分过多,会造成土壤缺氧,这时根系活力减弱,吸水困难,但叶片蒸腾不减,尤其是晴天,叶片消耗水分更多,易造成生理代谢失调,出现叶片卷曲,生长缓慢。

若播后遇大雨,天晴后土壤板结,应及时破板松土,散湿通气,助苗出土;播后若遇天气干旱,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60%,应采取浇水和松土措施保墒。

(二)肥料

1、基肥不足追肥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追补农家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团粒结构。如果基肥不足只是单纯追施化肥,容易导致土壤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

2、有肥就追,有水就浇?

在玉米拔节前的苗期,如果不进行适时、适量地追肥、浇水,往往造成玉米地上部分幼苗徒长,而地下部分根系难以下扎,致使玉米失去蹲苗锻炼的机会,从而给玉米植株倒伏埋下隐患。在玉米灌浆期追肥浇水,既加大了玉米生产投资,又浪费了肥料,同时还会造成玉米贪青晚熟,甚至导致遭受霜冻等不良后果。

3、重氮磷钾,轻施微肥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肥量,还需要微量元素等微肥。微肥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需求量小,却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玉米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有效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4、抽穗后不追肥 玉米抽穗后,有大多数地块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基肥质量不高,肥效基本耗尽,土壤中的养分已经满足不了玉米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想获得玉米优质丰产,必须酌施一些速效性氮肥,以防止玉米早衰,促进玉米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攻粒肥”不但不可省,反而要早施、穴施、适量施。

玉米不同时期水肥管理

(一)玉米苗期

缺苗3株以上的可浇水补栽3叶龄小苗;缺苗2株以下时,可在其左右留双株,最好是在田头地边同期播种育苗,及时带土移栽补苗。待成活后,及时补施少量速效氮肥,促其及时赶上正常苗。若缺苗严重,应及时催芽补种,出苗后加强管理,使其赶上正常苗。

玉米苗期需水肥都比较少,除套种、轮茬播种以及因地瘦、基肥不足、种肥不足、苗弱需要早施、重施苗肥,遇旱需灌水外,一般采取早锄、勤锄、深锄、少浇或不浇水的办法,达到控上促下,促苗矮壮(蹲苗)的目的,为后期壮秆、大穗、抗倒奠定基础。

(二)玉米穗期

1.中耕施肥培土

穗期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在拔节前后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攻秆肥进行深中耕(6-8cm)小培土,将肥料埋入土中,行间的泥土培到玉米根部形成土垄。在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穗肥,再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

2.灌溉与排水

穗粒期 (孕穗到开花灌浆期)需水量最多,约占总需水量的43.3%-51.2%。拔节后应结合施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为宜。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应结合重施穗肥,重浇攻穗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防止“卡脖旱”。

(三)玉米花粒期

1.补施粒肥(根外追肥)

根据玉米的长势、长相,追施1-2次叶面肥,可用商品叶面肥,也可每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2%-0.4%和尿素1%溶液50kg喷施。

2.灌溉与排水

玉米乳熟期降雨过多,土壤水分长时间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应注意做好排水。天气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会严重影响开花受精,应及时进行灌溉。

四、各生育时期栽培技术

(一)玉米穗期栽培技术

1.玉米苗期栽培管理的主攻目标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促进根系发育良好,植株敦实。

2.玉米苗期栽培技术

(1)防旱、防渍、防板结,助苗出土

播后若遇天气干旱,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60%,应采取浇水和松土措施保墒;若播后遇大雨,天晴后土壤板结,应及时破板松土,散湿通气,助苗出土。

(2)查苗补苗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补苗。缺苗3株以上的可浇水补栽3叶龄小苗;缺苗2株以下时,可在其左右留双株,最好是在田头地边同期播种育苗,及时带土移栽补苗。待成活后,及时补施少量速效氮肥,促其及时赶上正常苗。若缺苗严重,应及时催芽补种,出苗后加强管理,使其赶上正常苗。

(3)间苗定苗

间苗和定苗的目的是在保证合理栽种密度的要求范围内,消除幼苗之间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竞争,达到苗壮苗齐的目的。间苗一般在3叶期进行,5叶时定苗,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苗、弱苗、虫苗。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为了调节土壤墒情,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生长。苗期一般中耕2~3次,即定苗前1次,拔节前1~2次,第1次应浅(3~4.5cm),第2~3次苗旁宜浅,行间宜深(9~12cm)。

(5)水肥管理与蹲苗 ①水肥管理

玉米苗期需水肥都比较少,除套种、轮茬播种以及因地瘦、基肥不足、种肥不足、苗弱需要早施、重施苗肥,遇旱需灌水外,一般采取早锄、勤锄、深锄、少浇或不浇水的办法,达到控上促下,促苗矮壮(蹲苗)的目的,为后期壮秆、大穗、抗倒奠定基础。

②蹲苗

“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早熟品种发育快,苗期短,一般不蹲苗,晚熟品种生育慢,苗期长,若生长旺,则应蹲苗。对基肥足,土壤水分足,幼苗生长势旺,叶色浓绿的田块,应蹲苗;反之不宜蹲苗,而应加强肥水管理。 (6)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

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有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粘虫等。为害最大的是小地老虎,三龄前多集中在玉米心里危害,三龄后白天钻入土中,夜间出来危害,会咬断幼苗基部。近年来鼠害十分严重,它扒食播在土中的种子。两者均是实验全苗的大敌,必须认真防治。

(二)玉米穗期栽培技术

1.玉米穗期栽培管理的主攻目标

玉米植株敦实粗壮,叶片生长挺拔有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达到壮秆、穗大、粒多的目的。

2.玉米穗期栽培技术 (1)中耕施肥培土

穗期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在拔节前后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攻秆肥进行深中耕(6-8cm)小培土,将肥料埋入土中,行间的泥土培到玉米根部形成土垄。在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穗肥,再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

(2)灌溉与排水

玉米蒸腾系数在250-320之间,是利用水分比较经济的作物。苗期需水不多,较耐旱。穗粒期 (孕穗到开花灌浆期)需水量最多,约占总需水量的43.3%-51.2%。拔节后应结合施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为宜。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应结合重施穗肥,重浇攻穗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防止“卡脖旱”。

(3)防治病虫害

穗期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辛硫磷拌土灌心)、黏虫(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心叶)、蚜虫(克螨灵、达螨灵、蚜虫净)等;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纹枯病(井岗霉素、多菌灵),要注意勤查,及时防治。

(三)玉米花粒期栽培技术

1.玉米花粒期栽培管理的主攻目标 养根保叶,延长叶片和根系功能期,防止贪青或早衰,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达到丰产丰收。

2.玉米花粒期栽培技术

(1)补施粒肥(根外追肥)

根据玉米的长势、长相,追施1-2次叶面肥,可用商品叶面肥,也可每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2%-0.4%和尿素1%溶液50kg喷施。

(2)隔行去雄

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两行或隔一株去两株雄穗,全田去雄三分之二,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

(3)辅助授粉

在开花吐丝的晴天上午9-11时,先用采粉盘收集50-100株花粉混合后,用授粉器逐株均匀地授在雌穗花丝上,隔天授粉1次,连续进行3-4次。

(4)灌溉与排水

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运用,砂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次数;粘土、壤土可适时适量灌水;群体大的应增加灌水次数及灌水量。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5)病虫害防治

虫害与穗期大致相同。除穗期相同病害外,主要有:丝黑穗病(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EC等拌种)。穗腐病(多·克·福种衣剂,大喇叭口期用井岗霉素和多菌灵毒土撒心,吐丝期代森锰锌喷果穗)。疯顶病(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拌种)。

五、未来发展方向

概述: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不仅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也是一种热门的保健食品,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由于任何一种作物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所以玉米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多元化的,以下做下简单的设想。

1.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是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具体表现,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比如可以提炼生物酒精。用玉米做酒精解决能源问题。再如:玉米胚芽粕、酒精胚芽粕饲料、玉米皮喷浆、玉米皮、玉米蛋白粉、麸皮等。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加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极为丰富,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淀粉及酒精,其它产品多是这两个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品或生产的副产品,这些深层次的加工品或副产品其价值相当高即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随之便可带来高利润。在生物化工,工业化工方面也有很大的利用前景。

2.食用:

1、排骨玉米汤

2、培根烤玉米

3、奶香玉米饼

4、玉米豌豆 5、烤玉米 6、炸玉米 7、等等等等

相信在人类的不断创新和实践下,会来会有更多的吃法,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3.保健:

保健方面自不必说。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在这项持续一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异麦芽低聚糖、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含有7种“抗衰剂”。相信在这方面能开发出更大的前景,更大得为人类造福。

4.育种: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一:机械收获和机械收粒品种是首选品种之一。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二:茎秆坚韧和矮秆耐密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三:紧凑型株型,叶间距开阔。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四:小雄穗和大根系,抗病强和广适性。

在育种方面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培养出更多新的,适合育种目标的品种。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简单的设想,发展自然是变化多样的,没有定数,一定会有更多开发的空间。

推荐第4篇: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一)

中国2008年第二季度玉米市场稳中走高,主要原因是北粮南运导致东北玉米货源减少;小麦价格高开高走,替代现象减少;燃油价格的上调以及柴油供应告急推动运费上涨;中国CPI的不断攀升,支撑玉米价格保持高位坚挺。随着农户手中存粮不断下降,养殖业不断恢复,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仍将保持高位震荡走势。

一、2008年第二季度玉米行情总体回顾

1、整体价格行情震荡走高 2008年第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一改第一季度整体趋弱的走势,价格稳步走高。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玉米价格可谓是一年一个台阶,并且第二季度基本都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2008年波动明显比前两年频繁。

4月初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7月8日 比4月初 现货平均价格 1691 1705 1756 1772 1779 +5.23%

玉米价格指数 129.97 131.05 134.97 136.2 136.74 +5.23%

第一阶段(4月1日至4月22日):价格稳中趋弱。进入4月份,玉米市场进入播种前期,农民为春耕备耕,农民出售收购的部分余粮以便购买农资,此时的玉米价格出现下跌,购销市场也略显平淡。4月22日,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680元/吨,较3月底下跌0.65%,较年初下跌2.49%。第二阶段(4月22日至今):价格稳步上扬。进入5月份,“北粮南运”工作陆续进行,大量的粮源南下,导致东北主产区货源减少,价格也随之上涨,虽然在6月份新季小麦上市,对玉米市场产生了短暂的冲击,但由于后期小麦开秤价格的高开高走,比价效应渐渐减弱,随着燃油价格的上调以及柴油供应告急,运输的上涨推动玉米价格稳步上扬。截止到7月8日,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779元/吨,比4月初上涨5.23%,比4月22日上涨5.89%。

2、各地玉米价格走势对比各地玉米市场价格对比表(单位:元/吨)

东北主产区及南北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微幅上涨;

二、二季度市场主要影响因素

1、08/09年度玉米供需情况。

1、全球玉米供需状况 —产不足需,供需缺口再次扩大单美国农业部供需月报6月预估值受洪灾影响,美国农业部将玉米产量下调至77,256万吨,但消费量依旧呈现增长势头,产需缺口再次扩大,期末库存降至近几年低点,全球玉米供应趋紧,长期对国际玉米市场价格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中国玉米供需基本平衡,年度结余有所增加,随着食用油价格的不断高涨,市场热点逐步转向大豆,东北主产区部分农民改种大豆,虽然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单产的增加,总产同比增幅1.43%;消费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饲料方面,预计2008/09年度玉米饲料需求为9,350万吨,同比增加290万吨,涨幅为3.2%;工业需求为5,833万吨,同比增加88万吨,涨幅为1.53%。

3、北京地区玉米供需情况—产量减少,需求增加,产需缺口再度扩大。自2008年第一季度,中储粮在东北主产区先后启动了两批800万吨的玉米托市收购计划,玉米市场一改前期下跌行情,市场开始逐步回暖;另一方面,在南方销区进行每周一次的储备玉米销售工作,增加南方销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其次,从5月1日至6月30日抢运1,000万吨东北玉米及稻米南下入关,导致东北主产区货源减少,拉动价格上涨。整体看,由于南方销区玉米轮换销售底价一直处于高位,因此并没有因为频繁的轮换打压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在抛售的同时又在东北主产区进行托市收购,政府意在“有粮在手,心中不愁”,因此虽然表面上看国家宏观调控“利弊”共存,但实际上并没有打压玉米价格上涨的意图;其次,国家为维护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农发行紧缩银根导致贸易商收购资金不足,市场曾出现因主体匮乏价格下跌的情况;另外,国家严控国内玉米深加工规模,以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4、国内外期货市场相互影响,联动性有所增强第二季度,国内外期货市场玉米价格走势震荡起伏,表现CBOT玉米期价大幅上涨,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价格出现微幅下跌。CBOT期货市场玉米价格走势震荡起伏,国际玉米的库存降低但需求增加以及美国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影响玉米播种,导致CBOT玉米期货一路上涨,屡创历史新高。

5、环保奥运影响北京周边淀粉企业生产为确保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国家各级环保部门正在大范围的开展排污整治工作,而河北、山东及辽宁作为北京周边省份就成为了整治工作的重点。由于华北一些玉米淀粉企业也将也受到此次环保政策调控的影响,势必会导致阶段性的原料需求减小。

6、自然灾害对玉米市场影响有限从 “5.12”地震的情况来看,四川是中国第一产猪大省,2007年猪肉产量408.5万吨,占全国9.5%,猪肉外调量占全国省际间猪肉贸易量三分之一。不过,川猪产地主要集中于川南、川西,而大地震的重灾区在川北,且以山区为主,商品率较低。据农业部估计,这次地震造成1,563万头(只)畜禽死亡,但其中生猪比例较小,死亡数不到全省生猪存栏总数的4%。因而此次地震对四川全省的生猪养殖业影响有限。

7、燃油价格上调及柴油供应告急,增加玉米运输成本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中国前期发生了柴油供应告急的状况,尤其在两会及奥运期间,国家限制不许随便提价,中国部分地区也一度出现限油的情况,对大型货车的影响尤为严重,国家发改委公布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每吨提高 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油价的上涨导致玉米运输成本增加,从而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8、新麦价格高开高走,替代现象逐步减弱近期,中国新季小麦开始大量上市,虽然在一段时期出现了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但随着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开展,新麦开秤价格高开高走,例如:7月上旬,山东地区玉米价格为1,780元/吨,而当地新麦开秤价达1,700元/吨左右,两者价差仅为80元/吨,一般情况下玉米小麦价差要达到120元以上,小麦替代玉米才有一定的优势,这样看来,目前的小麦价格高企已经不具备替代玉米的优势。

9、中国CPI的不断攀升,支撑玉米价格保持高位坚挺。2008年1--5月份,中国CPI价格指数不断攀升,虽然后期在国家紧缩银根政策的作用下,指数有所回调,但仍保持近几年的高位,对玉米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玉米储备轮换情况

1、中央储备轮换情况进入4月份以来,受需求不振以及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的影响,中央储备玉米轮换接连流拍,中储粮也因此调低了轮换数量,2008年4月--6月累计计划拍卖数量 422.72万吨,实际成交72.03万吨,成交率为17.03%。从成交量的情况来看,5月份以来,成交量逐步增加,可见随着市场可供粮源的逐步减少,市场采购已经逐步的转向储备轮换,饲料企业需求也正在逐步的恢复当中。

2、北京市储备轮换情况 4月28日,北京储备轮换采购一等黄玉米3万吨,采购底价0.84元/斤,成交均价为0.823元/斤,全部成交;销售3.6万吨一等黄玉米,销售底价0.78元/斤,成交均价0.794元/斤,实际成交3.3万吨。本次交易会在销售的同时进行采购,对于市场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消耗了贸易企业手中的囤粮。适时进行储备粮吞吐,有利于稳定市场,交易会后北京市场玉米收购价格较为稳定。

四、后期预测及结论目前,中国春玉米处于七叶至拔节期,夏玉米处于三叶至七叶期,5月底至6月初,东北大部分玉米产区遭遇低温冻害天气,导致当地玉米生长进度缓慢,但进入6月上旬后,东北主产区气温回升较快,并且降雨较为充足,对玉米生长起到了利好作用。近期,中国产区农民手中玉米存粮不断下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恢复,玉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短期内,中国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仍将继续在高位震荡整理。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玉米消费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因此后期价格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预计2008年下半年中国玉米价格仍将在高位震荡整理,下跌空间不大。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二)

国内玉米市场虽迎来丰收好年景,却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涨行情。2012年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承接上年末的上涨势头,以东北产区为“龙头”展开了新一轮强劲上涨,玉米期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养殖业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小麦替代“如为如荼”等较多不利因素之下,国内玉米行情缘何“淡季不淡”,仅仅是一个多月的涨幅都令一些人士预测大跌的幅度?我国玉米市场一轮大涨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作以分析及展望。

一、今年一季度国内玉米行情简要回顾

(一)、价格走势回顾

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去年年末的上涨行情。特别是2月份以来,随着北方贸易商、东北用粮企业陆续展开收购(尤其是在国储入市收购的提振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势惊人。按照去年临储政策出台前,东北玉米低位价格水平计算,截至3月上旬,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累计涨幅均超过了150元/吨。受其影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一度攀高,截至3月中旬,大连玉米平舱价格最高触及2520元/吨的历史高位(去年9月大连主流平舱达到2510元/吨)。而在南方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港口玉米收购价格有所走软,东北产区与港口间“倒挂“格局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在东北玉米强劲涨势带动下,华北玉米价格先跌后涨。至此,国内玉米市场实现了轮番上涨的较好预期。

(二)、影响因素分析

今年年初至今,玉米价格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玉米价格从年初的2250元/吨上涨至3月末的2370元/吨,涨幅在6%左右。虽然国内玉米丰收增产、饲养业消费不振、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进口玉米持续高量等利空消息客观存在,但国内玉米价格仍能在多番利空因素的作用下持续坚挺向上,究其主要原因如下:

1、国储收购成为玉米价格走高的“新动力”。今年春节过后,随着国内玉米市场购销逐步复苏,东北、河北部分地区国储补库启动成为短期市场的一个利多因素。截止3月10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玉米5680.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389.2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增加613.6万吨和124.6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12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增长8.2%(达到1.9175亿吨)。()由此可见,国储收购力度加大对于玉米价格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华北粮源水分下降,自2月下旬开始当地国储收购力度加强,无疑成为当地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

2、农户惜售心理普遍较强,售粮时间有所延迟。由于上一年新季玉米“上市越晚越赚钱”的现象给农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12年度新粮上市之初,农户惜售心理仍较强,部分农户已经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等待

5、6月份销售。支持农户延后销售的理由:其一,今年东北降雪偏少,玉米水分下降较快,利于农户保管;其二,近年来,国家对一些产粮大县的玉米储存仓实行补贴,加剧了农户售粮延迟的现象,而这一情况在我省尤为明显。

3、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今年一季度,为获取粮源,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截止3月末,我省中粮生化榆树公司玉米挂牌价格为2220元/吨,水分14%,折扣1:1,较年初上涨100元/吨,日收购量1000吨;四平天成公司玉米挂牌价2320元/吨,折扣比1:1.2,上涨120元/吨,日收购量数百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东北玉米产区玉米存量不断消耗,农户较为惜售;二是加工企业库存相对紧张,面临阶段性补库需求。在库存偏低的当下,企业补库意愿比较强烈;三是受东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带动。截止3月末,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相对春节前已经上涨100元/吨以上;北方港口玉米主流平舱报价252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150元/吨以上;四是各收购主体看涨心理较强,收购趋于积极。

4、养殖、饲料消费进入传统淡季,“低消费”与“高价位”难以匹配。一方面,春节过后是养殖业的传统淡季。有关数据显示,3月14日全国生猪出厂均价为15.81元/公斤,环比降幅为6.78%,猪粮比价自1月中旬开始连续回落至目前的6.59:1,跌幅达到11.4%。同时,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回落至280元/头,加之面临仔猪价格和饲料成本的高企,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量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另一个方面,为迎合节日消费,每年春节前国内养殖业均会经历一轮畜禽大批量出栏,此后国内畜禽存栏量相对偏低直接将饲料行业引入传统消费淡季。今年同样如此,一季度,消费率先启动的南方港口饲料企业在春节过后集中补栏之后,采购步伐有所放缓,从而导致东北港口玉米价格水平缺乏需求的持续推动。此外,华北、南方不少销区小麦替代比例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也限制了国内玉米使用量。

5、华北局部玉米品质堪忧,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弱化。去年因小麦迟收和秋季收获期间阴雨连绵不仅推迟了华北玉米的收获时间,也导致不少地区玉变在收获间已经感染田间霉菌,华北玉米质量参差不齐,霉变情况甚至导致去年关内饲料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的时间较往年提前1-2个月。

今年一季度,价格低廉的华北玉米已吸引了不少中间商和饲料企业前往采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山东、河南等地玉米霉变问题将更为突出,影响饲料企业批量使用,其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也相对弱化。何况,2月中下旬开始,华北玉米价格已经出现触底反弹,局部地区低价玉米上市进度较快。

二、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一)政策因素

1、国储拍卖对市场冲击料将有限。虽然今年二季度国储拍卖可能成为玉米市场阶段性利空因素,但鉴于国储库存较低、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继续趋紧的现状,前期其收储玉米将大部分流入储备库。由此可见,既便后期国家进行拍卖,其市场供应量也可能有限,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料将不大。

2、政策调控已成市场关注焦点。2011年上半年,由于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国家于4月下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调控,包括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责令手续不全的企业停建停产、暂停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以及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等。鉴于目前国内玉米持续走强的态势,国家对深加工企业收购是否会再次出台限制政策,已成市场关注焦点。

(二)市场供求因素

1、玉米上市量局部趋增,优质玉米延后销售倾向明显。3月下旬以来,受气温升高以及农民卖粮习惯的影响,东北、华北部分产区农户玉米上市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一般来说,春耕或者华北麦收以前农户会卖出一部分存粮,一方面为新季播种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为新收谷物腾出储存空间。据了解,目前我省、山东部分地区农户惜售心理较前期有所改观。不过,鉴于不少农户储存条件较好,在新粮上市初期早已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因此今年东北产区优质玉米延后销售的倾向可能更甚至于往年。

2、国内饲料消费趋于升温,推动玉米价格上行。根据养殖业的一般规律,在经历了春节后的阶段性低谷和补栏逐步恢复以后,二季度国内饲料消费量趋于回升,并有利于国内玉米消费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2年初国内家禽养殖业重回亏损区间,养殖户补栏热情下降,但在2011年高利润的刺激下,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能繁母猪比例稳步抬升,据了解,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近一成。考虑到目前国内华北和南方销区禽料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普遍高达50%以上,部分企业的鸭料中更是以完全替代。相对而言,猪料中小麦替代比例较低,预计二季度国内猪料消费增长对玉米需求的推动将更为明显。

3、小麦替代玉米已颇具规模,整体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屡创新高,小麦走势相对稳定,后者比价优势明显,小麦替代玉米水平达到历史高位。其中华北及南方不少饲料企业的小麦采购量已远超玉米,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已“常规化”。除目前河北、山东少部分地区小麦替代玉米数量有增长趋势之外(因此前上述地区价差不足50元/吨,不适于批量替代),全国多数地区小麦替代比例已达到极值,替代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

4、进口玉米不太可能大幅增加,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不大。近两年来受国内玉米消费增加的影响,国内开始较大批量的进口玉米,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国内玉米进口数量后期将会大幅度增加的预期。但分析认为,虽然,近两年国家玉米进口数量出现增加,但其占国内产量及消费量的比例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国家对转基因玉米进口态度仍然较为谨慎,完全自给仍然是国内玉米种植的主要目标。2011年9月20日由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要求“十二五”期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从此规划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玉米进口仍将会是适度的,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增加。此外,我国玉米供应充足,供需平衡,未来一两年玉米进口量不太可能大幅增长。

(三)玉米质量情况

东北玉米质量正常,华北玉米霉变严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公布的《2011 年秋粮收获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吉林、黑龙江、辽宁等9个玉米主产省总体质量正常,中等(容重≥650 g/L)以上比例达到97%,但不完善粒和霉粒有所增加,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质量为近年来最低,平均容重和一等品比例下降。这一点不仅解释了为何去年秋粮上市以后,东北粮源迅速消耗,还解释了丰产背景下,为何今年国内玉米价格不跌反涨的部分原因。随着二季度度国内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同时“优质优价”现象将趋于明显。

(四)农业气象因素

东北干旱形势令人担忧,新季玉米播种前景不明。就我国来讲,3月上旬,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雪,有利于土壤增墒保墒。但国家气象部门称,由于去年秋季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偏少3-8成,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旱地缺墒面积增加,预计春季东北西部地区降水仍然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春旱发生几率增加。同时,东北东部春季可能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对适时春播和播种出苗造成威胁。为此,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2012/13年度玉米能否增产,若增产其幅度也是一个问号。

(五)宏观经济因素

物价涨幅持续回落,成本推动作用减弱。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国内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将稳定物价摆在了突出位置。经过一年多的调控,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势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自2011年7月份达到19.8%的高位后震荡回落,带动CPI指数在同期上涨到37个月以来的新高——6.5%后出现回落。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下了20个月来的新低,两年以来首次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物价涨幅仍有进一步回落的趋势。

此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从出台的有关措施来看,2012国际国内货币政策渐向宽松。同时,温总理提出今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今年经济工作开局良好。CPI的大幅回落说明成本上涨对商品价格的推动力将逐渐减弱,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也将同步减弱。

(六)国际市场因素

全球玉米供需趋紧,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水平。据美农业部最新报告预计全球2011/2012年度玉米产量为8.6496亿吨,比上年度8.2924亿吨增加3572万吨;消费量为8.6949亿吨,比上年度8.4435亿吨增加2514万吨;期末库存为1.2453亿吨,比上年度1.2907亿吨减少454万吨。其中:预计2011/2012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1392亿吨,比上年度3.1617亿吨减少225万吨;消费量为2.7954亿吨,比上年度2.8501亿吨减少547万吨,其中用于玉米乙醇消费量为1.2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3万吨;期末库存为2035万吨,比上年度2864万吨减少829万吨。由上可见,2011/12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为14.2%,是近二十年来的低点,供应形势相当紧张。从趋紧的供需情况来看,玉米价格理应处于历史高位。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目前玉米价格已处于高位,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反应了供需趋紧的基本面。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玉米增产,但在国家政策及农户惜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季度玉米价格仍不跌反涨(特别在优质玉米缺口明显的情况下,其抗跌性将更为明显),展望后市,随着农户存粮水平继续降低、优质粮源延后销售及玉米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此外,今年东北春耕生产继续面临春旱的严峻考验。若后期天气对新季玉米播种构成不利影响,不排除国内玉米价格在今年

二、三季度迈向新的高点。后期关注焦点:中、美玉米播种期间各机构对种植面积预估的调整、播种期间天气变化、市场运行表现及政策调控。

推荐第5篇: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09-11-26 15:43:15来源:省粮食局.调控处 )

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

玉米为我省秋粮主要品种,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近一半左右,既是种粮农民增收的基本来源,也是粮食企业搞活经营,提高效益的优势品种。因此,做好我省玉米收购工作,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掌握我省玉米生产情况,了解各类收购主体发展经营状况,研究当前收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指导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近期,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秋粮收购工作专项调研,并深入西安、渭南两市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个体粮商和售粮农户进行实地考察、座谈,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现综合各市上报的调研报告及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

(一)秋粮播种面积较上年有较大增加。据各市粮食局上报调查数据汇总,全省今年秋粮播种面积为2885.5万亩,比上年增加312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965.3万亩,比上年增加290万亩。分市看,全省除西安市秋粮与玉米播种面积略有减少外,其他各市均有增加,其中渭南市秋粮和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最大,增幅分别达到13.6%与20%。另据9月份省农业厅召开的秋粮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初步统计,全省秋粮播种面积为2528.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795万亩,比上年增加59万亩。

(二)秋粮玉米产量有望创我省历史最高。根据各市汇总秋粮总产为829.11万吨,较上年增加7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为598.94万吨,较上年增加39.59万吨。全省9个设区市秋粮和玉米均为增产,1个市减产,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为渭南市,秋粮和玉米产量分别为135万吨和125万吨,较上年增加20%。目前,省农业和统计部门尚未公布全省秋粮产量。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预计,今年我省玉米产量将达到525万吨,有望创我省玉米产量新高。预计玉米商品量为250万吨,较去年增加25万吨以上。

(三)玉米品质大部分达到中级质量。从调研情况来看,关中西部玉米受玉米扬花期及成熟期阴雨天气影响,霉变粒较去年有所增加,品质略差于去年,但容重在590-680克/升之间,大部分达到中级标准;关中东部、陕北和陕南地区玉米生长过程中气候影响较小,品质与去年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容重在650-700之间。

调查表明,今年我省秋粮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在国家惠农强农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加之上半年玉米市场价格快速回升,玉米种植收益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玉米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玉米单产量有所增加。我省今年在玉米播种期降水均匀,播种机械化程度提高,普遍抓住了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为后期玉米生长奠定了基础。在玉米生长期,全省除部分地方外,大部分地区降水适时,水量充足,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旱情影响,预计今年的玉米单产比丰收的2008年每亩提高22.5公斤左右。

二、当前我省玉米市场情况

(一)玉米收购工作已逐步展开。自9月底到10月初,我省从南到北逐步进入玉米收获期,10月中下旬基本收获完毕,进入整理晾晒阶段。目前,我省玉米收购工作已逐步展开,据统计,截止2009年11月5日,全省共收购新产玉米12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0.8万吨。据我们调查测算,预计到明年春节后,我省全社会玉米收购总量将达到225万吨左右,较去年增长10%左右,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当前玉米收购价格情况。10月中旬我省东部地区玉米开秤收购价格:水份在16-18%以内,粮食经纪人收购价(每50公斤,下同)72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5元左右,涨幅为25%;玉米深加工企业厂内收购价为76-78元,较去年上涨16元,涨幅为27%。受国内市场供求和玉米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拉动,10月底到11月初,我省玉米收购价格有所上升,水份16%左右玉米经纪人收购价格为76元,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80-83元。预计后市受经济进一步回暖和农民惜售心里影响,玉米价格仍将维持小幅震荡上扬行情,但幅度有限。

(三)玉米主要流向和流量情况。随着近年来我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蓬勃兴起,我省逐渐由玉米产大于需,大量玉米调往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南方销区,逐步呈现出有进有出,东北、山东及甘肃、宁夏周边地区玉米流入、净调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据调查,2008年度我省向南方销区流出玉米为105万吨,东北及周边地区流入玉米90万吨,净流出15万吨,净流出较2007年减少13万吨,较2006年减少33万吨。预计今年我省玉米流出量将进一步减少。

三、我省玉米流通的新特点

我省玉米收购市场是2002年秋季放开的,市场化程度较高,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玉米收购市场发生新的变化,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玉米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度我省玉米深加工企

业消耗玉米为220万吨左右,较2006年的178万吨,增长42万吨,涨幅为23.6%,达到去年玉米产量的45.5%。预计在新的玉米生产年度,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需求量将达到250万吨左右,约占今年全省玉米产量的47.6%。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需求量的增加,直接收购量也持续增长,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据调查,我省户县国维淀粉厂年产玉米淀粉68万吨,消化玉米100万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五条生产线基本停产、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收购转化玉米68万吨。该企业自今年2月份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产,1—9月份已累计收购玉米56万吨,日收购量达到3000吨,预计全年收购量将达到100万吨左右。目前该企业主要通过各地粮食经纪人送货到厂开展收购,收购价格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确定,较经营企业收购价格略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当地玉米收购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农民售粮业态发生改变,粮食经纪人作用日益明显。粮改以来,我省粮食经纪人队伍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常年开展粮食经营活动的粮食经纪人已超过5000人,年粮食收购量在5000吨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000人,其中部分发展壮大成个体粮商,具备一定的仓储条件和资金实力。有些粮食经纪人直接将粮食对接发往销区,或直接批量销售给储备企业,经营量和资金量都比较大。在调查中了解到,临渭区故市镇一个体粮商,拥有专门场地、仓房和地磅等设备,日收购玉米60-100吨,常年往四川成都方向驻点发运玉米。在调研中,从临潼、蒲城等地国有粮食企业了解到,目前交售玉米主体已以经纪人为主,占交售总量的80%以上,农民一般不再直接送粮到库,农民和粮库双方对粮食经纪人的购销依赖正在加深,经纪人在搞活粮食流通、方便农户售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购销形式发生变化,委托代购经营业务成为常态。大型中、省粮食储备企业充分发挥仓储设施、收购资金、市场信息、购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在积极扩大收购网点、掌握粮源的同时,主动与地方粮食经营企业合作,委托其开展代储业务,成为近年来各地特别是渭南各县区突出特点。地方粮食经营企业由于改制尚未完成,收购资金贷款困难,目前大多数利用企业现有闲置场地、仓储设施、仓储管理等方面的资源,开展代购代销、边购边销业务,实现互利双赢。同时大型储备企业,特别是中储粮直属企业,已开始在我省粮食产区广泛设点收购,积极扩大粮食经营量,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购销网络。我省西瑞集团利用社会资源在玉米产区临潼投资建设交口、相桥两个收纳库,计划收购玉米5万吨。中储粮西安分公司蒲城直属库、渭南高田直属库与地方粮食企业合作,通过托管和委托收购的方式开展玉米收购。

四、各地做好玉米收购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调研,早做筹划。为确保玉米收购顺利开展,按照省局的要求,各市县粮食部门认真

组织开展了对玉米收购工作的调研,并主动与农业、统计部门联系,了解当地玉米生产情况,在收获期间深入田间地头及晒场了解玉米质量和农民意愿,密切跟踪关注省内外玉米市场行情,积极组织企业分析研究玉米收购形势,联系销区玉米收购客商,制定具体玉米收购、整理、储存和运销相关方案,做到了早筹划、早安排。

(二)积极准备,周密部署。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秋粮收购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积极腾仓并库,校验仪器,落实收购资金,做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目前,全省收储企业仓容准备已经到位,基本能满足今年对玉米收储的需要。其中西安市准备仓容30万吨,保证了全市玉米收购的需要。

(三)分类指导,主动扶持。各地粮食部门站在面向对全社会粮食企业管理的角度,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培养和引导各收购主体积极入市。要求辖区内的中、省储备企业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收购工作。指导新组建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贷款资格认定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筹集资金,开展自主收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场地、仓储设施、仓储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牵线搭桥,主动与中省储备企业合作,开展代购代销,搞活粮食经营。要求市、县粮食储备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委托代购代销、边购边销等方式,积极开展秋粮收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同时,各地还结合实际,充分依托当地加工转化用粮企业,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优势,积极入市,开展秋粮收购工作。多数县区还适时召开多种形式的培训会,召集粮食经纪人集中培训,在认真宣传粮食政策的同时,积极组织动员他们深入农户开展收购活动,充分发挥了经纪人经营方式灵活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管理,热情服务。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尽可能的将符合资格的各种粮食收购主体纳入进来,积极参与粮食流通。在此基础上,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各经营企业经营台帐、统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收购主体宣传粮食政策,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热情搞好各项服务。富平县专门成立了粮食经纪人协会,将全县粮食经纪人组织起来,一方面讲授粮食质量标准和粮食流通规章,一方面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促进了玉米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当前玉米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各地提出了玉米收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仓储设施简易老化。我省地方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简易,对安全储粮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亟需进行改建改造。西安市基层粮食企业40%的仓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苏式仓、简易仓为主。咸阳市危旧仓占到总仓容的20%,屋顶和墙体老化严重,裂缝、脱皮、掉块、漏雨现象较多。

(二)玉米收购资金不足。粮改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新组建企业未能获得农发行的信贷资格,企业筹集粮食收购资金困难。在调研中发现,渭南市蒲城县孙镇粮食购销公司等一批基层粮食购销企业未获得农发行信贷资格,没有信贷资金支持收购,该公司在获得购销合同后,采取职工集资和高利借贷的方式筹集收购资金,开展收购活动,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购的顺利开展。这种现象在我省宝鸡、咸阳、汉中等地也不同程度存在。

(三)收购市场监管难度增大。粮改后,粮食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日益明显,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总量不断增加,粮食经纪人队伍迅速壮大。与此同时,短斤少两、压级压价和超量扣杂扣水现象仍时有发生,对粮食市场正常的流通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地方粮食部门囿于监督检查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四)初期高水高杂玉米保管难度大,企业收购意愿低。近期收购玉米水分普遍在16-18%之间,部分群众交售玉米并不整理晾晒,加之缺乏烘干设备和仓房条件简易,粮食企业收购玉米难以保管,风险大,大量敞开收购的积极性不高。

六、进一步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的有关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秋粮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粮食部门要将秋粮收购作为近期粮食中心工作来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优势,引导企业积极购销,防止出现玉米收购卖粮难问题。各级粮食部门要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秋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本辖区收购形势,协调解决收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调动各种积极力量开展玉米收购工作。要合理规划,统筹组织好中、省、市、县各类储备企业的收购经营活动,避免出现“扎堆”和“空白”点,消除相互恶意竞争现象的发生,确保玉米收购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持当地玉米收购价格的基本稳定,维护广大售粮农民的利益。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粮食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我省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在粮改后,普遍面临新企业组建慢、资产质押多、仓储设施陈旧和获得贷款资格难等问题的困扰,严重制约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面向基层,直接服务“三农”的优势。因此,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政策上、制度上对他们给予储设施改造、资金贷款筹措等方面的支持,指导企业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整合资源,激发新的经营活力,促进企业通过购销不断发展壮大,

以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三是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调研,注重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玉米收购,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也对玉米收购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各地要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调研,合理提出发展建议,积极引导其遵循并服务于粮食收购的大局,努力实现多赢局面。建议对这类企业重点加强库存和购销监测,促使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履行相关法定义务,使其成为实现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有效载体,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服务。

四是切实加强对粮食经纪人的管理,逐步规范其市场购销行为。我省现有专兼职粮食经纪人超过1万人,这其中专业技能参差不齐,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收购行为亟待规范。基层粮食部门需要通过组织收购座谈会和培训班等形式,将粮食经纪人的培训和监管纳入工作日程,引导其遵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进一步规范购销行为。建议指导县区粮食部门通过成立粮食产销合作社或成立粮食经纪人协会,将粮食经纪人组织起来,加强专业培训,引导规范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使粮食经纪人成为粮食收购领域的积极力量。

(陕西省粮食局:王勇张翔李文锋)

二○○九年十一月六日

推荐第6篇: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4乡,2个管委会,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

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县把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几年的引进示范玉米收获机械化开局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做好此项技术推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一、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总体情况

(一)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基础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鱼得水,走上了稳步、良好、快速的发展之路,使农机化事业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最近两年玉米收获机械化

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全县玉米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05台。

(二)机械使用性能情况

1、山东福田-3型小型小麦玉米两用自走式收割机,该机的实际工作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合理,作业可靠,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低,服务跟的上,卸粮快,效益高,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受到用户认可。

2、河北冀新-2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机型体积小,通过性强,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速度快,效益高,服务好,但还田质量较差,操作手柄装配位置不合理,整机外观粗糙,机架强度不牢固,脱焊时有发生。其价格低,经济实用,得到用户认可。

3、山东玉丰-2-3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率低,效益高,服务及时,质量高,用户满意。

4、富平-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基本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少,速度慢,效益低,其禾器与摘穗辊时有堵塞现象,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有个别用户对该机进行投诉,但厂家的服务态度得到用户的认可。

5、山东金亿春雨-3型小麦玉米收获作业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基本合理,但其作业速度慢,机械故障多,玉米籽

粒损失多,效益不高,服务跟不上,表现在⑴发动机烧机油。⑵液压油管断裂漏油。⑶传动链条断数多。⑷变速箱弯曲。⑸割台、轴承裂缝,受到用户极大的不满。

以上机型在实际作业中,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摘穗辊抵压玉米棒尾部的情况,造成籽粒损失。主要原因是玉米成熟不够籽粒损失较少,一旦玉米成熟好的情况下,籽粒损失加大,这与剥壳器使用时间有绝大关系。二是收割机收获与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小时作业量(亩)相对较慢,且还田质量与单机还田质量较差,效率不高。三是玉米收割机卸粮程序也与玉米收割机效率高低有绝对的关系。大部分玉米收割机一次性将收获的玉米棒不能顺畅的倒到农田运输车上,费时费力,以山东福田-3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卸装置最为顺畅。

经过调查论证,以下机型在我县实际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都表现良好,宜引进推广。

1、山东福田-3型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但需改进割台,分禾器体积长(20公分)且宽,往往在进入地头时,对玉米撞倒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山东玉丰-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但需对输送槽进行改造,输送槽存在输送过程中驾驶员到地顶头会缩油,输送带速度放慢,一部分玉米棒未送到集粮箱,掉了下来,给驾驶员造成不安全因素,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河北冀新-2型玉米收割机。其整机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受到用户好评。但需改进整机的外观质量,操作柄装配到合理的位置,机架材料强度焊节牢固,还田切碎等方面更新。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效果。

2、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步伐。

3、不断增强农机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认识和接受,需我们农机部门作好前期市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特别在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刚刚起步,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引进适宜当地的机具。

4、因地制宜,搞好样板,以点带面。结合实际,要先重点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严格按照示范点示范技术操作规程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试验示范点,把示范点做大做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技术服务。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庭院、田间地头,为玉米收割机户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等,加强对农户及有机户安全意识培训,使农民朋友放心地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

6、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一台玉米收获机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完成作业30至40亩,按7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台机械一天可实现收入2100-2800元,扣除作业成本,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利益较为可观,若在“三秋”期间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一台背负式作业机械当年就可收回投入,要认真总结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期时间差,组织、引导收割机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调动农民购机热情,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三、发展前景

玉米收获机械化,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因素来看,都表明它是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应用、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是玉米收割机到推广应用的时候了;二是农民群众在补贴资金的引导下,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起来了;三是农民群众在中央“三农”政策的惠顾下有钱了;四是玉米收割机性能基本成熟了,生产厂家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了;五是再度加大玉米收割机的补贴资金力度,玉米机械化收获就基本实现了。

推荐第7篇:玉米茎腐病调研报告 (3)(推荐)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寒假社会实践病害调研报告

实践题目: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危害情况

及综合防治策略班级:09级植物保护3班姓名:袁 向 东调查时间:2012年1月

关于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危害情况

及综合防治策略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害情况,近日,根据学校老师的要求,走访了东街村委会、谢集镇镇政府、镇农药销售处,并深入南街村、北街村、陈庄村,通过口头询问和笔录对玉米茎基腐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害总体情况

1、总体情况

东街村玉米种植面积约为八千亩,占粮田种植面积的90%,以种植夏玉米为主。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在夏玉米生长前期干旱,后期成熟时长期阴雨,导致玉米茎基腐病害发生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2、玉米茎基腐病发生情况

全村茎基腐病发生面积约为4500亩,约占全村玉米种植面积的56%,发生茎基腐病的玉米田一般比往年减产30%-40%。玉米茎基腐病多发生于,缺钾、硅以及玉米长势不好的田块中。大家知道,玉米很多病害都是先在根部侵染引起根腐,表现为苗期病害、茎腐、青枯等。近年来,根腐病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是连作病菌积累量大,苗期低温多湿,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及长年偏施氮肥,施肥营养不均衡,农民不重视药剂拌种,又缺少抗根腐病品种和防治玉米根腐病的常识。去年我村,在玉米成熟期连降大雨,为茎基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雨后乍晴,受气温快速回升影响,玉米茎腐病大面积发生。收成好的年份玉米亩产基本上可以达到500-600公斤,而去年受玉米茎基腐病的影响,玉米亩产下降到400公斤左右。

3、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情况

当前,在全村发生玉米茎基腐病害的田块中,有效施药面积为4000亩,占全村受害玉米田的88%,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了茎基腐病的发生。九月中下旬是茎基腐病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去年镇政府为把此次玉米茎基腐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镇政府采取补钱、发药等各项措施积极应对病害。对于受害的玉米种植农户,镇政府给予1元/亩的直补,并通过各乡镇农业推广站和农科站给予物资资助,对受害农户给予免费发放防治茎基腐病的专用农药。

农户方面,在我调查的南街村,村委会统一为农户进行了喷药,费用由农户承担,陈庄村也在病害发生时就及时、积极、主动地组织专人进行了买药、喷药处理,部分农户还对病害较严重的玉米田进行了二次喷药,但也有部分农户在收到政府下发的钱和农药后却没有进行喷药。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相关部门药品发放不及时

在应对玉米茎基腐病方面,群众反映最多的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放农药品不及时,药品发下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机。有防治病虫害意识的农户在收到农药之前已经自己对受害玉米田进行了施药。

2、部分农户对虫害情况不重视

由于农户为个体经营,每户经营的土地相对较少,经营土地的收入也相对较低,导致部分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不重视病害对玉米收成的影响,在收到的农药品后,由于没有时间等原因并没有进行施药。

3、病虫害监测数据收集困难,调查网络不健全

准确翔实的监测数据是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基础,而调查网络的健全又是监测数据准确翔实的基础。当前负责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收集工作的主要是各乡镇农科站,人员少,力量弱,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而村一级并没有相关的数据收集机构,病虫害数据收集的网络不健全,数据收集也就很困难。

4、基层农科站的职能没有很好发挥

基层农科站肩负着收集农业生产数据,指导、培训农民进行生产的重任。现在农科站的人员工资由政府承担,但办公经费得靠自己解决。当前,农科站人员少,经费少,工作多而杂,不能很好的完成病虫害数据的收集工作。

三、综合防治策略

一、宏观建议

1、充分发挥村委会在农田种植管理方面的作用,对于有一定集体经济基础的村,可以考虑实行对农作物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及时掌握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并上报各有关部门,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应对措施不力,为上级各有关部门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提供及时、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只有土地经营权实现流转,才能帮助农村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让其从事

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城镇人口。只有土地经营权实现流转,才能让土地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只有让农民看到种粮的效益,才能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会更加重视病害的防治工作。

3、加快推进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监测网络。除去乡镇农科站等政府职能机构,还应该积极发展村级病虫害监测网络,以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自治组织为依托,建立健全基层病害监测网络,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防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4、充实乡镇农科站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收集农业生产数据和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方面的职能,积极做好对农作物的监测,对农民的指导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二、专业建议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近年该病上升与部分育种材料抗病性差,耕作栽培条件改变有很大关 系。因此,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杂交种是首要防治措施。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 株健壮,减少茎腐病。

3、轮作换茬,适期播种

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

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另外适期播种错开病菌发生的 高峰期,也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但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播种期。

4、药物预防和治疗

发病初期用天达裕丰2000-2500倍+72%农用链霉素3000倍+96%

天达恶霉灵3000倍喷施基部2-3次。对于发病较重的地块可以用3% 中生霉素600-800倍+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喷施基部。

推荐第8篇:关于玉米水稻灌溉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关于玉米水稻灌溉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玉米水稻灌溉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平市水利灌溉试验站作为全市水利系统唯一的水利科研单位。这些年来,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灌区,面向区域农业服务的宗旨,集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以搞好灌溉试验为己任,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下达和自身确定的各项灌溉试验任务。

我市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供需存在矛盾,水资源利用难度大,灌溉用水浪费又十分严重,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我市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针对这一情况,我站在做好灌溉试验基础研究资料收集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各类主要农作物灌溉试验制度的试验和研究,为我市农业高产、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严重的双重困扰,节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节水的关键是农业用水。水资源还受到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和传统种植模式的改变,对改善水资源的供求关系,缓解用水矛盾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相当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玉米面积种植不断增加,用水需求不断增大,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走访调研,提出玉米、水稻摸下滴灌试验。

膜下滴灌属于我站近几年的科研项目,它属于局部灌溉,灌溉定额小,灌溉频率高,可提高低温,减少棵间蒸发,减少水分的深层渗漏,使作物协调生长等好处。农民朋友试种,都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适合高岗、坡地等。但是大量的白色垃圾难于清理,造成百姓的困扰,这也是今后试验面临的主要课题。真正让膜下滴灌,灌水肥一体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目前,

大部分地区农田灌溉采用垄沟漫灌方式,灌溉用水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已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的稳定与进一步提升。同时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因此,迫切需要示范推广可彻底解除季节性干旱和中后期脱肥对产量影响的核心技术,是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关键。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膜下滴灌系统,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将肥料和灌溉水一起适时、适量、准确地输送到玉米的'根部土壤,供给玉米吸收。与传统的灌溉方式和施肥技术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节肥1/3以上,用水量却只有传统浇水方式的1/3-1/4,田间杂草少,能大量减少施肥和田间管理的人工数量。把肥料通过施肥系统和过滤系统溶解在灌溉水中,再通过膜下滴灌管道输送到田间玉米。玉米在不同季节、不同的生长状态下,所需要的肥料成分和浓度都不一样,将根据玉米在不同时段需水、需肥的特点对其进行量身“配方”,再将肥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玉米田中,实现按需浇水、按需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最大的好处在于既让玉米‘吃饱喝足’,又能节水节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率。”

通过调查,我站在水稻灌溉试验研究的“浅—晒—浅—湿”灌水技术,推广后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当前水资源紧缺,又提出了水稻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在水稻品种选择、土地准备、播种技术、灌水与施肥等田间管理进行试验。省农水局,省中心站也非常重视水稻摸下滴灌试验,派人到试验场地亲自指导,目前,试验播种已完成,我们已经组织好技术人员,全程跟踪记录好调查的各项指标,气候条件等相关因素,加之以前积累的大量的农作物灌溉方法,灌水规律等技术资料,必将为我市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为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今年我站将加大培训推广力度,在小区内设置广告牌,吸引过往的群众参观,真正把试验成果转换成生产力。

推荐第9篇: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一、2010 年度市场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2010 年1 月-4 月初期。在这期间,玉米价格延续了上一年度的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南方饲料企业在东北地区采购玉米的补贴到4 月底结束。因此在4 月份之前,饲料企业在市场大量采购,主要目的就是赚取国家补贴。而另一方面,年后东北天气状况导致运输不畅,使玉米价格一路攀升达到历史高位。

第二阶段:2010 年4 月至2010 年8 月。这一阶段是新年度东北玉米的播种期及生长期,同时也是全年最为重要的时期。上一年度正是因为在玉米生长期间出现严重干旱导致减量减少,从而价格大幅上涨。此后国家出台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手段来对玉米市场进行调控,在增加临储拍卖、取消出口退税的多种调控政策下,玉米价格有所回落。

第三阶段:2010 年9 月至2010 年年底。市场最关心的玉米产量有了定论,从各机构的数据来看,本年度玉米丰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价格并没有因此而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临储玉米拍卖已成为供应市场的最主要粮源,各个企业为了抢占粮源,争相抬高竞拍价格。国家为了抑制这种情绪,对企业竞拍资格严格控制。十一长假后在USDA 报告的刺激下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特别是奥巴马在通过减税计划后,加上国外对阿根廷天气的担忧使得玉米价格再创高。

二、国内玉米供求形势

首先,我们从2010年国内玉米的产量形势来分析。2009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影响,造成了减产20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当年的玉米产量为1.66亿吨。但是由于玉米的品质较低和容重很差,实际的产量应该达不到1.6亿吨,2010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天气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影响外,其他地区玉米都出现了丰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龙江增产较大,大约增产1500万吨~2000万吨。而华北地区及黄淮地区种植面积与2009年

相同,产量也与2009年大体持平。那么整体上国内增产大约在2000万吨,产量为1.86亿吨。主要体现在2010年国内玉米产区天气良好,没有出现大面积早霜,玉米的品质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容重较高,而且水分偏低,出粮率好于预期,国内东北地区的增产主要还是增加在流通量上,2009年国内玉米的减产主要也是减少在流通量上。

其次,受政策的影响,许多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国内的玉米市场进行大量收购,对市场影响较大,这样国内的玉米又大量集中在了国储手中。2010年国内的玉米无论是饲料用粮还是深加工都比2009年大幅增加,所以国储通过多次拍卖,成交依然活跃,而且价格也是节节走高。目前国储玉米还剩672.79万吨,跨省移库剩28.4万吨。由于2010年10月1日后新年度的玉米开始上市,那么截至2010年9月底,国内的玉米库存量为701.19万吨。截至10月1日中国饲料企业玉米的库存储备在1个月~1个半月,这和往年相比库存结构也是基本偏低的局面。

再其次,国内需求巨大,奠定了牛市的基础。从国储拍卖玉米的成交量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10年全国畜牧业出现繁荣的景象,肉、蛋、奶等领域价格全面走高,豆粕和玉米的需求量被不断地放大,其中玉米的饲料需求达到

1.6亿吨。饲料消费已经接近了2010年当年的产量,由于小麦价格高企,小麦替代玉米的作用明显减少,使玉米的需求量增加。另外2010年中国创纪录地进口了150万吨美国玉米。

中国玉米需求的增加核心在于饲用玉米的需求。首先根据2009年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进行估算,2009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8.4%。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11535万吨,同比增长8.9%;浓缩饲料产量为2686万吨,同比增长6.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92万吨,同比增长8.5%。按照各种饲料配比玉米的比例来看,一般浓缩饲料需配比4倍的谷物原料,而预混料则需配9倍的谷物加蛋白质成为配合饲料,全年折合配合饲料的产量为30885万吨。配合饲料中含有50%的玉米(小麦、碎米等其他原料的替代有可能增加),因此可推断国内玉米的需求规模在15442.5万吨。

2010年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超过5000万吨,进口大豆全部用于压榨,其压榨了4000万吨豆粕,但是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国内豆粕有挤库的现象,而且全

部都被饲料企业所消化,那么以全部用量按照配合饲料进行推算,其中豆粕的含量占到了12%~15%,以12%的比例推算全国的饲料产量应该在3.3亿吨(主要是杂粕替代用量一部分),而配合饲料中的玉米的比重占到了5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为1.65亿吨。以15%的比例推算全国的饲料产量应该在2.66亿吨,而配合饲料中玉米的比重占到了6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为1.59亿吨。所以可以算出大体上国内的玉米饲料用粮应该在1.6亿吨以上的水平。这样的用量已经是前几年国内玉米的总产量了。

2010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也有所增加,其中吉林黄龙、吉林大成等企业都增加了用量,国内玉米深加工的用量大体在4000万吨左右。

国内玉米整体平衡的局面将会改变,前几年国储和地储年结转库存都在4000多万吨左右,而到2010年国内的玉米结转库存将到了历史最低点为701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那么明显地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下一年度,中国的玉米将会更加紧张。如果下一年度结转库存不足100万吨或者接近为0,那么中国就需要通过大量进口美国玉米来满足国内需求。我们预计中国在下一年度将会进口美国玉米达到500万吨~800万吨。我们所做的供需平衡是在2010年没有天气问题的丰收状态下做出的预估,可以说下一年度国内玉米的供求十分紧张,玉米长期看涨。另外在下一年度还必须要保证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天气良好,这也为远期的玉米期货行情增加了很大的风险。

我们看一下美国农业部关于中国玉米平衡表的数据,中国玉米的结转库存不断被提高,其数据的变化就在于迷惑人的眼球。当俄罗斯小麦出现天气灾害后,美国小麦期货大幅上涨,而美国农业部却大幅下调美国玉米的结转库存,并且连续下调美国玉米的产量,其本身的根源在于看到了巨大利益,后来美国提高玉米的价格,可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由于美国玉米的价值被大幅度提高,而且价格与价值是相对应的,所以美国玉米提前发动跨年度的上涨行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美国及国际玉米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2010年10月8日,美国农业部意外地调低了2010/2011年度美国玉米的单产和结转库存,单产下调到155.8蒲式耳,9月份为162.5蒲式耳,8月份为165蒲式耳,本次下调的单产比8月份降低了6%。年度结转库存达9.02亿,库存消

费比为6.6%,为15年来的低点,仅次于1995/1996年度的5%,因为美国农业部对作物的产量报告延续到1月份才宣告为最终的产量,在后两个月内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美国农业部似乎在向市场上传递着一个信号,玉米市场供应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玉米的供需平衡表。

从美国农业部10月份最新的供需报告不难发现,即使美国玉米年度的结转库存也在不断地下降过程中,而种植面积保持在平稳的上升中,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消费库存比依然呈现下降的走势。到达了15年来的低点,美国合约库存并不是十分紧张,而转到新年度的合约库存结构上,已经表现出非常紧张局面。远期合约看涨的概率更大,目前来看南美地区即使不出现天气情况,美国玉米都会出现长期上涨,而南美地区依然存在着拉尼娜天气灾害的影响。全球玉米存在着美国和中国两大主产国库存继续下降的危险。而巴西和欧盟似乎也找不到太多增产的潜力。

从全球供需形势看,如果美国和中国两大主产玉米的大国都出现了供应短缺,那么其他主产地区也不可能出现恢复性和替代性的产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和规模有限。玉米现货的贸易赶不上价格的走高,后期可供想象的空间非常广阔,从全球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大量发行货币以保持经济稳定,目前的资金投放量是2007年以来的数倍,这些资金进场,会推动价格出现放大性的走势。所以美盘玉米的上涨才是冰山一角,后期的价值将会更高,粮食危机的时代或许将从玉米身上开始

五、国内玉米市场后期展望

在影响包括玉米在内的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中,政策粮收购的累积效应作用明显。从2005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多年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和临储粮食收购政策,小麦、玉米、稻谷的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持续上涨,在粮食市场各主体中形成了较强的路径依赖,即粮食价格逐年走高已成“共识”。“早卖不如晚卖”、“晚收价格高”成为近几年粮食市场的真实写照。这种看法推高了各级市场主体对未来价格走高的预期,成为目前粮食收购市场中农户惜售严重,多元主体竞购激烈的主要原因。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国家的政策性玉米收购价格还未公布,但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再度提高已成为必然。国家的政策粮收购累积效应提升了粮食的上涨预期,使的常年以来农户集中售粮的习惯产生了变化,售粮期限延长,全年售粮特征开始出现,粮食的季节性特征有

所弱化。预计后期随着国家政策对粮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这种特点仍会延续一段时期。

从国家对2008年产玉米实施大规模临储收购以来,临储玉米拍卖便一直成为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虽然2009年产玉米国家临储收购数量较小,但由于前期结转库存数量较大,从去年7月份开始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一直持续进行。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对东北临储玉米和跨省移库玉米实行定期拍卖政策,以增加玉米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并且针对国内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给下游行业造成的压力,从5月中旬开始,连续对东北临储玉米拍卖细节进行调整,加快临储玉米流向市场的速度,优先保证当地饲料及养殖企业的需求。

6月中旬开始,又在拍卖中增加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新玉米上市之后,国家不但没有停止临储玉米拍卖,并且于11月开始的跨省移库拍卖中也增加了中央储备玉米的拍卖。临储玉米的持续拍卖对保证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2月底,2010年以来国家累计投放到拍卖市场的临储玉米约为6345万吨,累计成交量约2745万吨。政策性玉米拍卖增加了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稳定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对抑制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2010年国内玉米增产,所体现出来的目前价格比较平稳,从种植结构上看,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早已上市,而东北的玉米在10中旬至11月以后才大量上市,南方企业采购的多为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而上述地区的产量大约在8000万吨左右,从国内的消费量上来看(月消费量在1700万吨~1800万吨)只够维持4个月的消费量,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将会消化殆尽,而东北的玉米一直都存在着运输的瓶颈问题,那么在2011年的4月份将会出现开始进口玉米的现象,我们看到目前美国玉米已经高出国内400元~600元,国内玉米几乎没有下行空间,那么东北玉米从总量上看可以维持国内到9月份的用量,但是也几乎消化为零,而且2010年国内的库存形势发生改变,东北的玉米不一定能够全部转化为流通量,那么后期东北的优质玉米将会价格昂贵,对于现货企业来说目前将是采购的难得的机会。

从国内外的玉米库存上看全球玉米库存减少,需求不断增加,海运和原原油成本不断提高,加上美国对乙醇的补贴也进一步刺激着玉米的价格继续上升。

因此今年会出台相应政策继续打压通货膨胀,但是在天气和需求的有力支撑下国际玉米仍有稳步上涨趋势。由于玉米价格的大涨大落都将对用粮企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压力,近期国内玉米价格的震荡将会为用粮企业提供较好的买入时机。

用粮企业可根据生产需要,积极参与市场收购,充实库存。

推荐第10篇:榆林市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调研报告

榆林市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榆林市玉米产业调研组

榆林发展玉米产业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资源。一是适宜玉米种植土地面积大,包括川、水、滩、旱不同立地类型在内的200多万亩农耕地,适宜种植各种、中、高产玉米品种,种植面积有保证;二是全市常年玉米总产为50万吨左右,在粮食生产中占据半壁江山,玉米生产的丰欠,决定了全市粮食生产的总量;三是日照高、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玉米生长营养积累,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四是全市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不同品种、立体条件、栽培方法等8个玉米高产技术规程,有力地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五是玉米产业化链条初步形成,全市以玉米为主原料的饲料加工企业星罗密布,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化已具规模,成为全国、省内外知名的制种基地。基于上述因素,玉米种植已是我市种粮农民的重要收入,玉米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中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玉米产业必将带动我市农村经济跨上一个新的快车道。

为了摸清全市玉米产业化现状,进一步提高我市玉米产业化发展水平。调研组通过认真讨论制定了调研计划,确定本调研目的是针对全市玉米生产现状,经济效益及流通、消费、加工情况的系统性调研,分析论证存在问题,提出榆林玉米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对策。在调研中调研组成员深入我市玉米主产区的榆阳、定边、靖边、子洲、绥德、神木等六县(区),采用抽样选点现场调查和室内座谈相结合的办法,按照玉米生产水平和区域分布实地走访玉米种植户,考察田间玉米收获情况。对玉米商品流通和消费及加工情况,主要通过所在县区农业,商贸、加工企业了解掌握。此外,结合调研,对全市今后玉米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市玉米种植区域范围扩大,面积增加。

近十年来,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特别是地膜覆盖技术在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市玉米生产上实现了两大突破,即一是: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全市玉米种植区域范围已由主产的川水地区扩大到北部风沙滩区及定靖高寒塬区因无霜期短玉米难成熟地区。目前玉米种植区域范围已涵盖全市12个县区的东西南北川水、山旱坝、风沙草滩、旱涧旱滩广大区域。二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已连续多年突破100万亩大关,据统计2005年为142万亩,2006年已达147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16.9%,已在全市粮食安全生产中占具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玉米产量稳定,质优价高增产增效显著。

我市属春玉米优生区,日照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玉米作物营养积累,病虫害不易发生,玉米颗粒饱满,皮薄粉细,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市玉米平均亩产量353.9公斤,总产量50.7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47.9%,总产值5.84亿元,总收入

5.1亿元。其中商品量22.92万吨,调出量17.7万吨,消费量21.15万吨。2006年全市玉米平均亩产量345公斤,总产量52.59万吨,总产值 6.27亿元,总收入5.13亿元。其中商品量13.93万吨,调出量15.54万吨,消费量18.45万吨。目前价格也呈上升趋势,以2005年和2006年相比较,已由每公斤1元,上升到每公斤1.2元。调查组所到之处,农民群众普遍反映,种植玉米

产量稳定,风险较小,玉米质优价高,增产增效显著,是种植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三、玉米种植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由于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确立了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特别是地膜玉米种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据调查2005年省市由于玉米生产科技投入专项资金为667.08万元,地膜覆盖面积70.61万亩。2006年省市用于玉米生产科技投入专项资金756.7万元,地膜覆盖面积84.37万亩。此外,玉米丰产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一,新品种更新速度加快,且趋合理化。据调查目前我市玉米新品种已达到

三、五年更新一次,已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南部川水地区以登海9号,沈单10号、丹玉13号为主,山旱坝地以中单2号、丹玉13号为主,北部风沙滩区以登海11号、沈单16号、三北6号、哲单7号为主,定靖高寒塬区以科海8号,四单79号、登海9号、哲单7号为主,旱滩旱涧地以中单2号,哲单7号、陕单911为主。其二,耕作技术。玉米主产区榆阳、靖边、定边等县区已实现耕翻机械化、点种机具化、种植规模化。玉米种植密度已由2000-3000株/亩,提高到3500-4500株/亩。并配套日趋完善的催芽早播、宽行密株、宽窄行栽培、立体栽培等技术。其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自1997年开始,实施玉米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工程,以氮磷配合,吨产田模式应用推广。2005年玉米测土施肥面积为16.5万亩,2006年达25.72万亩。其四,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我市玉米病虫害以地下害虫、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黑粉病为主。多年来,由于全市农技植保部门大力推广应用抗病玉米新品种及高效低毒低成本化学和生物农药防治,大大压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程度。目前,因地下害虫造成的玉米缺苗断垅现象已少见,其它病虫害的损失率已降至3-5%以下。其五,地膜玉米科技含量逐年提高。地膜覆盖方式已由玉米起高垅覆膜改进为旱滩地平覆膜、下湿盐碱地低垄覆膜、旱坝旱涧地单双沟宽行密株及滩、塬区较大面积的机械覆膜。地膜玉米种植已步入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玉米种植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含量达到历史以来新水平。

四、玉米产业链条初步形成规模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视下,全市玉米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其主要体现在玉米生产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玉米生产带动了农村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发展,玉米制种业促进了玉米产业化发展。同时玉米生产也为农产品流通及相关行业增添了活力,延长了产业链条。

1、玉米生产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在我市北部风沙滩区玉米主产区,采取种植业协调养殖业同步发展,以种植玉米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用养殖业来推动玉米种植业上新台阶的大量事例表明,这是玉米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据调查,榆阳马合镇即是玉米产业“一乡一业”的典型。马合镇现有全镇农耕地3万亩,近三年来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已稳定在2万亩左右,占农耕地的67%,全镇人均种植玉米面积2亩,其中地膜玉米占70%以上,全镇种植玉米农户覆盖率95%以上,玉米平均亩产已稳定在800公斤左右,以2005年为实例,马合全镇种植玉米19980亩,人均1.9亩,平均亩产800公斤,总产1.6万吨。全镇人均养猪15头,年均出栏10头;人均养羊6只,出栏2只。据调查地膜玉米每亩投入成本包括地膜、化肥、种子、农药、水费等300元,平均亩产值800元,亩纯收入500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在种植玉米上为950元,在养殖业上为2480元(其中养猪2000元,养羊480元),以养殖业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归于玉米种植,即是玉米产业推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合计为2190元。2005年全镇人均纯收入为3080元,玉米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该镇马合村,有农户315户,1476人,劳动力900个,

农耕地4500亩,其中种植玉米3500亩,全村年出栏猪1.2万头,出栏羊2700只,该村2005年实现人均纯收入3200元。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饲料作物。玉米大量种植使养殖业空间迅速提升,猪羊牛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有机肥料源源不断。在风沙滩区大量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不断增加,质地不断改善,地下水资源也随之充沛,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致使我市北部风沙滩区玉米主产区成为全市的粮仓,也同时推动该区域的畜牧产业化进程。

2、玉米生产带动了农村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玉米主产区各县、乡镇、村,以加工玉米为主的农户小型饲料加工厂处处可见。小型饲料加工厂投资小,成本低,收益好。现仍以一户一台饲料粉碎机为主,操作工艺简单,随用随加工,并配入混料,增加了养殖业科技含量。据调查统计截止2006年全市有中型饲料加工厂10个,固定资产2715万元,产品类型包括颗粒型、粉型,生产与混合料等产品,年加工能力117550吨,年度加工量为86712吨,加工玉米量30192吨,产品销售量81309吨,销售收入20644万元,利润总额2310万元,从业人员达338个,销售范围除本市外,已涉及宁夏、甘肃、青海、山西、内蒙和延安等省区。

据调查我市绥德天鹏畜禽(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通过十多年创业打拼,已发展成一家集种禽推广,饲料生产、兽药销售、禽蛋运销、技术服务,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农牧集团企业。公司现有资产1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拥有员工160多名,是陕北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已拥有天鹏和世纪金鹏两品牌,生产鸡、猪、牛、羊、鱼、兔六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颗粒料,其产品畅销省内外,并连续几年销售突破1.8万吨,跻身于全省同行业十强。此外,定边县饲料公司,榆阳区农丰股份有限公司,民利饲料厂等以加工玉米饲料为主的中型企业,其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玉米生产的带动和支撑。

3、玉米制种业促进了全市玉米产业的发展。我市广阔的土地资源,充足的光照,天然的隔离屏障,齐全的排灌设施,加之病虫害少,储藏条件好的自然条件,使我市成为全国、全省优良的玉米制种基地。据统计,2005年全市玉米制种基地面积为3.698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亩产值995.8元,亩投入183.3元,亩收入812.5元,品种包括:澄海系列、丹玉

13、中单2号、户单4号、沈单

10、苏玉系列、K系列。2006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4.488万亩,亩产量387公斤,亩投入214.3元,亩收入753.9元。除为全市提供充足、保质,高效的玉米良种外,销售区域已遍及东北、华北、西北等十多个省市。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榆阳、靖边等县区的农业支柱产业,也促进了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

此外,目前全市已有90多个玉米经销商把产品销往四川、宁夏、广东等省区,商品率逐年提高,玉米生产为农产品流通和相关的运输,集贸等行业注入活力。

五、玉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调研组全体成员认为,目前在我市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玉米产品价格低迷,生产资料上涨成本加大。据调查,今年玉米每公斤价格为1.2元,较前两年的1元略有所上升。但是,玉米种植投资成本较大,特别是玉米种植大户普遍反映种粮种玉米不合算,不如外出打工挣钱。生产资料成本较前两年相比上涨幅度较大,如地膜由每公斤8元上升至13元,涨幅为62.5%,碳铵由每袋22元上升至26元,涨幅为18.2%,农药种子也只涨不降,加大了玉米生产成本。

2、加工技术落后,玉米产品附加值低。全市的玉米饲料加工企业虽初具规模,但加工设施

简陋落后,一机一厂现象普遍存在。玉米深加工技术仍是空白,玉米产品附加值低。

3、玉米品种多乱杂现象仍需改进,农民自发盲目引种时有发生。目前全市玉米品种区域分布虽日趋科学合量,但一些玉米产区仍存在着主次不分(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结构不合理)和品种多,相应的栽培技术不配套等现象。农民自发的引种,具有一定盲目性,也造成因品种不对路,高产不稳产的后果。

4、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大户劳动强度大。除耕翻机械和部分滩区点种采用人工滚简点籽机和畜力覆膜机外,玉米田管、收获,脱粒等工序仍是人工作业,特别是十亩以上玉米种植大户均反映种玉米劳动强度大,迫切需解决玉米生产上的机械化作业问题。

5、玉米产业科技创新差,新技术覆盖率低。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亿亩,为第二大作物,平均亩产350公斤,吉林省为全国玉米第一大省,其玉米总产量占全国1/7,商品量占全国1/4,库存量占全国50%,前三年该省半干旱地区玉米平均亩产已达450公斤,拟提高至550公斤。我市玉米平均亩产接近全国玉米平均亩产水平,但距吉林省玉米单产相差100公斤。调研组认为我市玉米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潜力巨大。玉米单产水平和栽培加工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包括新品种应用、地膜覆盖、立体栽培、玉米连茬丰产等技术覆盖率低,需下大功夫推进。

六、玉米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和建议。

大力发展玉米产业对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探讨提出今后玉米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如下:

1、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引进玉米新品种、高新栽培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为重点,稳定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单产和产品综合利用能力,充分发挥玉米产业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半壁江山的地位。

2、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力争三年内赶超吉林省玉米平均单产450公斤水平,扶持玉米产业龙头企业,增加玉米产品附加值,实现玉米产业化新突破。

3、对策和建议。

(1)建议玉米主产区各县、乡镇加大新兴玉米产业扶持力度,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倾斜,将种植玉米补贴增至10-20元/亩。并对购买玉米新品种和农机具给以财政补贴。

(2)加大玉米生产科技创新投入,建议设立市县级合办的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辐射带动玉米全市单产水平上新台阶。

(3)积极支持玉米主产区筹建玉米农民协会,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实现玉米生产、销售流通渠道畅通。

(4)扶持玉米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协调种、养殖业均衡发展,规范农村中小型饲料加工厂生产,提高加工企业科技含量。

(5)组织外出考察调研,引进玉米深加工技术,改变玉米传统粮食作物地位,加快玉米向工业原料转化步伐,实现玉米粮饲兼用一体化生产。

第11篇: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情况的调研报告

淄川区关于2008年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情况的调研 报告

抓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特别是做好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工作,杜绝秸秆焚烧一直是我区多年来面临的难题之一。为了摸清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探讨切实的工作方案,淄川区农机局在2008年三秋期间成立了三个调研组,深入细致全面地对全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深入全区乡镇、村和田间地头,通过与镇、村干部、农机手、农户面对面交流,召开专题讨论会、座谈会和到高青、桓台、临淄参观学习等方式,深入探讨了解决我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途径和办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7个乡镇,三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转化利用面积18.9万亩。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机械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猪法、干贮和其他方式。除去干贮和其他方式转化利用的10万亩,我区的玉米秸秆实际转化利用面积8.9万亩,转化利用率47% ,机械还田7.5万亩,转化利用率84%,机械还田面积占了玉米秸秆转化利用面积的一半以上。可见,玉米桔秆机械还田是秸秆转化利用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以往传统用秸秆取暖、做饭、饲养牲畜等生活方式已普遍被煤、燃气、饲料所代替。因此,每到夏、秋二季,大量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有效利用被废弃在田间地头,农民往往采取焚烧秸秆来解决整理地块、播种的问题,而大面积的焚烧秸秆造成了很多不利情况:一是烧焦了土壤,驱散了水分,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墒情;二是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严重污染了环境;三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五是禁烧工作使全区各有关部门倾力参与,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因为禁烧工作不力等原因,不少基层单位被通报批评和处罚,影响了干群关系。

2、加大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措施

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和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减少秸秆禁烧压力,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也加大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一是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及采取宣传车、张贴标语、口号、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各部门关于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管理的要求,以及秸秆还田产生的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广大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识;二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积极进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并充分发挥大型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2008年8月31日,全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演示会在寨里镇召开,市区领导、区禁烧办有关工作人员,各乡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玉米联收机、玉米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深耕犁、免耕播种机、圆盘播种机、普通播种机等七种配套机械分三种技术路线(一是机械还田—机械旋耕—小麦免耕播种机播种;二是机械还田—机械旋耕两遍—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三是机械还田—机械深耕—旋耕—用普通播种机播种)进行演示,通过现场演示,群众对玉米联合机收获玉米、秸秆机械还田、保护性耕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普遍认为此项技术不仅抢农时,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促进了作物生长,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秸秆还田可带来如下效益:①增肥地力、节约用肥支出。据测算,秸秆还田后,每亩秸秆相当于60公斤碳铵、50分斤过磷酸钙、45公斤硫酸钾、2.5方优质粗肥,亩均节约肥料投入15元。②增产效果明显。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农田除第一年外,以后多年,小麦亩增产可达10%左右,玉米亩增产可达160斤左右。③减少用工支出,增加机手收入。玉米秸秆还田省去了砍、运等工序,省时省力。同时,机手年可增加纯收入2万元左右。④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焚烧投入,能够使各级各单位从繁忙的禁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

3、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加大秸秆还田补贴力度

自二00五年国家实施购机补贴项目以来,逐年加大购机补贴力度,仅2008年省、市、区三级共补贴机具资金199万元,其中省财政补贴资金97万元,市区两级补贴资金102万元,共补贴75马力以上拖拉机、玉米联收机、还田机、深耕犁、旋耕机共计131台,这些补贴机具的陆续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我区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了我区玉米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增加。截止到目前,我区拥有50马力以上拖拉机17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6台,秸秆还田机36台。据了解,周期按10天计算,一台玉米联收机与之相配套的秸杆还田机每天作业50亩,66台联收机可还田33000亩,一台纯还田机每天还田面积80亩, 36台还田机可还田28800亩,102台机械共还田61800亩,不足机械从高青、桓台等周边区县调入。与往年不同的是,往年是以外地机械作业为主,2008年我区新购机械则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09年,我们将继续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购机力度,尽可能多的购置秸秆还田机械,满足我区还田任务要求。

4、实施秸秆还田项目补贴,调动农民秸秆还田积极性

2008年,市政府将淄川区的双杨镇、罗村镇、寨里镇、黑旺镇、商家镇、岭子镇、淄川经济开发区、松龄街道办事处列为重点禁烧区,禁烧区内每亩市区补贴20元,乡镇配套5元,条件好的乡镇、村也相继出台了数额不等的补贴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如城南镇公孙村将全村近500亩土地免费为农户免耕播种,补贴资金6万余元。此外,双杨镇、罗村镇、寨里镇、岭子镇等其他有还田任务的村也都采取了一些数额不等的补贴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基层干部重视不够。在实施玉米秸秆机械还田中我们发现,有的镇村干部对秸秆还田工作存在为难发愁情绪,没有从思想深处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只停留在口头、书面上,而真正的责任主体没有体现,因而导致了有些适合还田的地块没能还田。

2、认识上的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没有长期的效益观念,受传统耕作方式影响,习惯了“卫生田”,担心秸杆还田后影响小麦出苗,索性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清理到地头堰边,究其原因,主要是玉米种植过密,有的地块每亩达到了5000株,即使这样,用深耕机深耕一遍,把粉碎后的秸秆翻到30公分厚的土层,丝毫不影响播种和出苗。如果不深耕,用旋耕机旋耕两到三遍,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每亩地多用3—5斤种子,也可解决出苗问题。所以,把粉碎后的秸秆清理出来,实在是浪费和可惜。

3、个别机手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快了萝卜不洗泥”,还田机作业速度相对较快,导致有些秸秆粉碎不够细,影响了还田质量。

4、个别新机手未经过系统培训,特别是实际操作培训,技术不够娴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还田效果。

5、大型农业机械及秸秆还田机具较少,而三秋季节性又强,作业时间相对集中,我们不得不从高青、桓台、邹平等周边区县调用机械,以解燃眉之急。

6、山区乡镇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推广大型机具的难度较大,以至于有些适合还田的地块尚不能还田,也给秸秆禁烧埋下了隐患。

7、秸秆还田力度还不够,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总之,我们认为,2008年我区玉米秸秆还田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还田面积实现了新跨越,从上年的不到3000亩猛增到2008年的7.5万亩,还田质量也实现了新突破。但也不否认,有的乡镇、有的村、有的地块存在还田质量不高的问题,但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2009年我们将采取机手上岗前培训、制定完善作业标准、与机手签定作业质量协议书等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秸秆还田工作建议

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关键在于为秸秆找一条有效利用转化的出路,根据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在继续稳定扩大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猪法、干贮和集中堆放等秸秆消化方式外,要重点突出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主渠道。因为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大面积解决秸秆焚烧现象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办法。因此,要使我区秸秆禁烧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就要将秸秆禁烧关口前移,从秸秆还田工作抓起: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的认识。采取开辟报纸、电视专栏、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给环境和土壤带来的严重危害及秸秆还田产生的显著效益,切实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进行秸秆还田的自觉性;二是在积极争取上级购机补贴项目的同时,加大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希望在农机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资金的同时,区、乡级财政及有条件的村,每年也应分别投入一部分专项资金对购买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及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农民进行补贴,扩大补贴资金规模总量,促进补贴机具数量增加,特别是要积极引导扶持农民购买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因为近几年生产的联合收割机在出厂时就配备有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机收作业水平,又能够保证秸秆还田需要;三是实施秸秆还田补贴项目。2008年我区的秸秆还田费用最低的是灭茬还田机还田后免耕播种,每亩费用95元,如果还田后旋耕两遍或深耕后旋耕一遍,再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每亩费用120元。对于一般农户来讲,要全部负担此费用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建议区、镇、村对还田农户进行适当补贴,以减轻因玉米秸秆还田给农民带来的负担,否则的话,玉米秸秆还田工作2009年不会有大的进展。四是把秸秆禁烧的工作重点放在秸秆还田上,要逐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夏秋二季提前将秸秆还田目标任务分解至各乡镇,同时积极引导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秸秆还田作业,提高秸秆还田面积。建议区政府继续抽调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采取分片督查、巡回督查、暗访督查等形式,对全区秸秆还田工作进行全方位巡查,及时通报各乡镇秸秆还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秸秆还田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办事处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完成任务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给给予经济处罚。五是对于想采取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的农民,应积极引导鼓励其购买秸秆打捆机具及固化设备,形成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同时进行的局面。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三年内使我区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一个大的发展,以此促进秸秆禁烧目标的实现。

总之,要把我区秸秆还田利用,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上支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秸秆机械还田。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大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机械的购置、机具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投资较大,建议政府、财政部门应予以扶持,最终达到“农业优质高产、秸秆高效利用、农村文明卫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以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12篇:玉米倒伏情况和防倒减灾调研报告

玉米倒伏情况和防倒减灾

调研报告

9月日,出现了一次大风强降雨天气,致使部分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灾情发生后,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家调查组,对全县23个乡镇开展了灾情调查。

一、受灾倒伏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玉米受灾倒伏面积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其中茎秆完全折断面积占95%,植株大片倾倒覆地面积占5 %,预计全县秋粮减产公斤,经济损失元。

二、倒伏原因分析

根据我县玉米倒伏情况分析,造成倒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种选择不当。有的农户种植的玉米品种抗倒性差,倒伏的面积较大;二是种植密度过大。经调查,倒伏面积最大的地块就是密度过大,植株茎秆高的地块。近年来,玉米提倡合理密植以提高产量,但有的农户不根据品种特性盲目的密植,造成群体过大,抗倒性差。有的农户是因为管理粗放,播后不间苗、定苗,造成田间密度过大,玉米个体生长发育不良,植株茎秆高而细,穗位高,抗性差,遇暴风雨易倒伏;三是施肥不合理。经调查分析,有三种施肥情况容易造成植株倒伏。第一种情况是氮、磷、钾配合不合理,氮肥施用量过大,磷钾肥施用量不足,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使玉米茎秆的柔韧性降低,抗拉能力下降,从而使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遇暴风雨容易发生茎折倒伏。第二种情况是

在玉米生长期间追施肥料时,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将根的基部烧断,使支持根(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根倒伏。第三种情况是追肥时施入地表过浅,造成玉米根下扎滞缓,使玉米根系不发达而发生根倒伏;四是田间管理不当。在玉米生长期间,不合理地施肥浇水,导致玉米个体发育不良,茎秆细长,抗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玉米螟幼虫蛀食茎秆,造成孔洞,茎腐病危害茎秆,遇暴风雨均容易发生倒伏。

三、不同品种抗倒情况

从上官村玉米倒伏调查情况看,不论哪种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只是倒伏的面积大小有区别。调查浚单20块地,其中倒伏块地,倒伏率%,倒伏面积占%;调查郑单958块地,其中倒伏块地,倒伏率%,倒伏面积%;调查滑玉11块地,倒伏块,倒伏率%,倒伏面积%。由此可见,浚单20和郑单958耐密型品种抗倒性较好,滑玉11大穗稀植型品种抗倒性稍差。

四、不同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抗倒情况

从上官村玉米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内倒伏情况看,百亩方倒伏面积占%,千亩方倒伏面积占%,万亩方倒伏面积占%,可见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的抗倒能力。目前玉米种植方式主要是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两种。就这次倒伏情况看,由于当时遇强降雨,风力大,不论是哪种方式的种植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百亩方采取宽窄行种植,田间管理到位,倒伏程度较轻。

五、玉米抗倒、防倒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

目前生产上抗倒性较好的品种有农大10

8、安玉8号、郑单

14、濮单3号、郑单

17、郑单958等。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特性、不同生产

水平和地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品种,每亩株,品种,每亩株。通过合理密植,来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协调优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生育状况,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

3、科学施肥

施底肥时合理使用配方肥,增施农家肥,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控制氮肥用量,以防止植株徒长,达到抗倒目的;追肥时要深施,并距植株根茎基部7cm,避免烧根和根系发育不良,减轻倒伏程度。

4、加强田间管理

在玉米生长期间,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植

株的健壮生长,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对于高肥力地块,可在玉米苗期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进行蹲苗,蹲苗时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时间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套种玉米苗势较弱,一般不进行蹲苗。雨水过多的地区,应注意排涝通气; 在玉米生长的心叶末期(抽雄前7天左右),如果植株生长过旺,可适当的进行化控,防止后期倒伏。

第13篇:农村玉米丰收实践报告

农村玉米丰收实践报告

系部名称:******学院

专业:***

年级:2010

班级:(2)

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 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凯佐村

实践时间: 2011 年8月10日

2011 年8月20日

10天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的到外面打工。而是选择在家里,在我们那个小农村,因为这个假期我们迎来了玉米的大丰收,因此这让我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农村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体会。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虽然在这假期我没有在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觉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喧闹繁华,在进行玉米大丰收的期间,我跟农民们边干活边聊天,好一片喜气洋洋的情景。农民是朴实的,那一种朴实是我们在校园生活里感受不到的。太阳很辣,晒在他们黝黑的膀子上,我想那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作为平时都不干农活的我来说,不免显得吃力,又热又累,有时候感觉自己差不多虚脱了,却使劲咬牙挨着。这没有锻炼我到我专业知识的能力,却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劳,让我近距离的接触了真正的自然。

虽然本次实践为期时间不长,但我从身体到心灵上都有了新的锻炼,相信如果更多的大学生能感受到农民的辛苦,能亲身体验一下农活的艰辛,我想这堆我们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第14篇: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一、玉米的基本知识

1、玉米的概念

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起源于北、中、南美洲,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二、影响期货价格变化的因素

1、供给因素

1)政府经济政策:

今年,国家对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在对农民的补贴和奖励方面。补贴方面:今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将全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预拨到地方,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良种补贴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标准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220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到175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计划免费为1.7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2亿亩以上;中央财政将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对承担实施病虫统防统治工作的2000个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补贴。奖励方面:对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100位的超级大县,中央财政予以重点奖励,突出抓好一批产量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加强指导,重点支持。其它方面: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支持高产创建工作;加大“农超对接”政策支持力度,超市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并且严禁超市向合作社收取进场费、赞助费、摊位费、条码费等不合理费用,严禁任意拖欠货款;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到“绿色通道”产品范围。

2)外贸政策:

2011年中国对玉米仍然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税率维持不变。今年对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其中40%为非国营贸易配额,60%为国营贸易配额。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产量和消费量都在1.6亿吨以上,就算720万吨配额玉米全部进来,占国内市场的比例也不超过5%,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自然因素:随着近来天气的好转,十分利于玉米播种,目前全国一些地区的玉米春播已经基本完成,借着有利的播种天气,今年北方玉米播种迎来高峰。同时,由于在过去一年里,国内玉米持续高位运行,本年度玉米播种的面积也出现了小幅增加。一些地区还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不利于玉米生长的天气变化影响玉米的生长。如,北方农户采取了育种播种的方式来应对天气变化,即如果未来天气发生变化,农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直接把育种玉米苗移栽至田地,保证玉米的正常播种和生长。综合这些因素,今年玉米的市场供应量较去年会有所增加,期货的价格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机会成本:大豆与玉米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具有相似的种植条件,因此生产者往往会根据种植收益来选择二者的种植面积,这使大豆与玉米在播种面积上存在较大的冲突。从2010/11年度的种植收益看,玉米的种植收益远大于大豆的种植收益。据相关调研称,国内种植大豆的收益为每亩210元左右,而种植玉米的收益则为每亩300元左右,玉米的种植收益远高于大豆,二者在种植面积上又相互冲突,即种植玉米的机会成本高于大豆,因此新一年度玉米有可能抢占大豆的种植面积。

2、需求因素

1)宏观经济运行: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农业形势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2011年第一季度,实现GDP9.6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较去年都有稳定的增长。然而,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和世界经济逐渐复苏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胀明显上升,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主要体现在消费价格、生产价格和进口价格上涨较快。如:第

一季度,全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同比上涨15.6%,涨幅比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高8.7个百分点。

投资内生性动力不减„„在紧缩性政策的压制下,第一季度GDP增长高达9.7%,超出市场预期。按支出法来看,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第一季投资同比增幅达25%,高于去年的整年的投资率24.5%。其中主要驱动力有三个:首先,尽管第一季度处于货币紧缩的高峰期,2010年全社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仍高于一年期贷款利率6.31%,在此盈利背景之下,企业财务杠杆扩张欲望仍然较为强烈,投资内在动力旺盛;第二,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十分强劲。第三,根据我们模型预测,2011年第一季度GDP产出缺口仍为正值,从而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热情不减。我们认为,随着产出缺口的闭合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累计效应,二季度投资环比增速趋势可能放缓。

2)经济政策: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外贸政策。 货币政策:总体来看,2011年第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长呈回落态势。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末低6.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末低1.9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现金净投放257亿元,同比少投放575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玉米总需求产生影响。

税收政策:玉米不仅是人们的口粮和“饲料之王”,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加工的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目前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税收成本大增直接导致原料收购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对于主要依赖农户供粮的中小加工企业而言,影响更加突出,短期将严重限制深加工企事业的玉米收购行为,为国家储备玉米收购创造“有利”条件。但此项政策的实际市场效果可能与政府预期相差甚远,因为相当一部分大型深加工企业的原料库存相对充足,对其短期

生产影响有限,反而,下游产品大幅提价预期刺激了一些用粮企业加大库存采购力度。

外贸因素:近期由于小麦价格飙升以及需求暴增的带动,美国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加之天气的影响使玉米产量下降,市场预计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美国玉米价格更加居高不下。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扬使中国玉米又重新具有价格优势,韩国等国家的玉米进口转向中国,市场再度聚焦中国玉米出口。

3、市场因素

1)结算货币汇率:2011年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663个基点,升值幅度为1%;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分别较2010年末贬值4.98%和升值3.01%。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使其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被变相提高,不利于出口,从而影响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相反,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降,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2)市场政策:近期,国家采取了一些严格的措施对玉米市场进行引导。如暂停了玉米深加工企业对收购农户玉米的增值税抵扣。与此同时,还暂停对非储备玉米企业发放玉米收购贷款,这将会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这些增加的生产成本可能将部分转移至产品价格上。据了解,调控措施实施以后,已经有部分企业上调了酒精和玉米淀粉的出厂价格,也有部分企业暂时停止了对外报价。农户余粮水平低,其对市场的影响减弱。调控措施将会削弱深加工企业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粮食的积极性,部分企业降价收购也会对一线收购市场产生影响。另外,当前主产区农户余粮水平普遍处于低位,其市场供给所占比例降低,后期收购市场将逐渐交易清淡,一线收购市场将难以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产生太大影响。

三、近期预测

从玉米供给来看,今年政府对农业实行了很多补助和奖励措施,有助于调动农户积极性;单从这两方面来看,今年国内玉米的供应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从需求来

看,2011年一季度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消费需求保持稳定。由于2010年对国家玉米库存的消耗巨大,导致今年玉米库存严重不足,因而今年对补充国库的需求巨大。国家对养殖业的鼓励和扶持,也带动了对玉米的需求。玉米第一生产大国——美国,受天气的影响,致使玉米减产,同时小麦价格飙升,玉米的价格也上涨,使国际市场也增加了对中国玉米的需求。可见,今年玉米的需求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如果后期天气出现变化,势必激化供需矛盾。

玉期预测国际方面:5月6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继续大跌,美玉米07合约全日下跌22.25美分,跌幅2.89%,报收于每蒲式耳682.75美分。前期美国中西部地区受到大规模降水影响,玉米播种率大幅减少,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特别是在爱荷华州,当地天气情况非常适宜玉米播种,美国玉米播种率也会上调。从短期来看,在一周内美盘玉米价格下跌将近10%,预计短期内或将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是力度不会太大。

国内方面:上周五玉米1201合约低位震荡,全日下跌18元,跌幅0.76%,尾盘报收于每吨2351元,从近期市场走势来看,自从五一假期之前出现大幅下跌之后,玉米1201合约回档到2350-2380一线进行震荡,上方政策面压力较大,使得资金面对于玉米后市走势并不甚乐观。从现货市场情况来看,在上周玉米价格出现了明显的走高,全国各地普涨20-50元,这主要是由于在4月份农户基本上已经将手中的余粮售完,因此可流通的玉米量并不大,东北、华北黄淮等主产区玉米市场供应明显减少,吉林地区中粮企业暂停收购,其他主体收购比较困难。当前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期限背离走势,预计玉米1201合约将会受到周边市场走低的影响小幅低开,但是受到现货市场坚挺的影响,期价下跌空间不会太大。 操作建议:近期玉米现货市场的强势,将会对于玉米1201合约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预计期价受到外盘大幅走低的影响小幅低开在2340-2345一线,日内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市场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短期市场参与价值不大。

第15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玉米人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转眼半年过去了,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悄悄的来临。坐在开往南方火车上的我,不由得盘算着这个寒假生活。因为北方的冬季天气寒冷,所以寒假放假的时间比暑假长,我望向窗外,心里默念道,不如寒假打工好了!

说到打工,以前确实有做家教的经历。不过家教的活,接触社会面比较小,所得的社会经验也比较少。而在餐饮行业里打工,会和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麻烦,但从中却可以收获人际交往的经验与职场危机的处理解决方法,我琢磨着,找一家饭店打工磨练一下自我。

不知觉中,火车到站了。狠狠地跺了跺脚下的热土,望着周围的人群,听着熟悉的乡音,我以饱满的心态,开始了大学第一个假期生活。

一、寻找工作

回到家中小憩一天,便在网上搜罗各大酒店招工信息。由于过年,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返乡,酒店餐厅都比较缺人。可是网上的都是一些大型高档的饭店,虽然工资待遇不错,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脱离大学生打工的实际情况。我便计划着去街上的几家小饭店试试。(当然在去寻找工作之前,我也在网上找了一些假期打工防骗的知识。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比较浅层,对一些潜规则,自我维权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去找工作之前,应该熟悉一下打工防骗知识。)

街上餐馆饭店的招工广告真是不少,我先去了一些西式快餐厅,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我高高兴兴地进去,却心灰意冷地出来。众所周知,这些洋餐厅的工作环境,待遇都比较好,假期去那里打工的学生也不少,我一问才知道,他们都不招工了。之后,我迅速调整了一下心态,去了几家中小型的饭店,但也都铩羽而归。

我想,上帝啊,你为我关上一道又一道门,总应该为我开一扇窗吧!再到后来,我去了大娘水饺,陋食铭,玉米人等一些中式快餐店。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玉米人中式快餐厅和永连中式快餐厅都给我抛出了橄榄枝。最后权衡两家店的各方条件,我选择了离家较近,工资较低的玉米人。

我去玉米人应聘时候是下午4点左右,餐厅里顾客比较少。接待我的是店里的会计。我刚看到她的时候,心里紧张万分。可是根据我在学校学团委的经验,我又马上转变心态,从容应对。(由此看来在学校参加一下学生组织是有必要,因为大学像是一个小社会,学生组织、社团会给我们积累一些必要社会经验。) 谈好工资,工作时间,我提出签个短期打工的合同,对方再三推脱,我转念一想同意了她,不过我对她提出工资5天已结算。(对于大学生短期打工者,商家一般不会签订正式的合同,只是口头上的约定,虽然假期打工不是为了赚钱,但我们也要学会合理的保护好自身的权益不受损害。短期打工,按期结算工资,无疑是一个较好的权宜之策。)

在去玉米人之前,已和永连快餐厅达成口头上的协议,之所以再去几家店应聘,一是为了感受一下面试技巧,二是为了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常言道,最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而适合自己的一定是最好。大学生假期打工不应该只着眼于工资的多少,还要考量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萌生打工念头到寻找工作,父母一直保持一贯以来的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发表过一点意见,也没有帮我找工作。这我非常感谢他们,因为从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也勇敢地向着这个社会跨出了一大步。

二、正式上岗

在应聘成功的第二天,我就上岗了。我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早上9点,下午5点半到晚上8点半,一天共工作5小时。

早上7点上班我还有点不适应,毕竟我喜欢在假期睡一个懒觉。想到这个工作来之不易(找了12家才找到它的),就打起万分精神,开始打工的生活。

我6点半左右来到店里,因为临近春节,早上的顾客不是很多。我选这家中式快餐厅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还提供工作餐,工作餐是粥,包子,油条,鸡蛋饼,咸菜等等,还挺丰富的啊。吃完工作餐就正式上岗,我负责打粥,卖包子。熟悉了各种粥和包子的价格和它们的卖法,我就开始工作。

在这之前,我想先提一下这家店的消费方式。玉米人快餐厅用的是刷卡和买票的结算方式。顾客先将先将现金换成卡或饭票,在进行消费。饭卡和饭票剩余的钱可以退换。顾客到我们的工作台,选好饭菜,再刷卡或给票,完成一次消费过程。虽然说起来比较啰嗦,并且实际操作起来也有些繁琐,但这样的消费流程是符合中式快餐厅,同时也与中国人的大众消费观相契合。这一点在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深有感触。顾客来到卖粥的工作台,选好粥,我打好一份粥,给票,刷卡。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接触现金,也减少了员工渎职的概率。

毕竟是刚刚入职,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到位。还好经理都会细心地教导我,其他员工也会过来帮助我。这一切都与这家快餐厅的家的核心观念相吻合。身在其中不由的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迅速适应了自己的岗位,在空闲的时候也会主动帮助别的工作台,或者是帮勤杂工收理餐余垃圾及餐具。在这一过程中,我积极主动与他们打成一片,这样也帮助我很好的融入了玉米人这个大家庭。

三、危机处理

打工的生活不总是那么四平八稳,也会遇到种种危机,比如客人刁难,自身错误等等。虽然店里有店规,要求店员按准则行事,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合理化解危机。虽然有些危机发生在别的员工身上,但也同样值得借鉴学习。

危机一

在我快要离职的时候,因为顾客较多,后厨的一位员工被安排到工作台帮我们卖饭。由于她对刷卡机不是太熟悉,在一次结算的时候,把4.5刷成了45。客人当时没有在意,但到我负责的工作台再次消费时候,发现卡里的钱与自己实际消费的金额不符。就询问了起来。我以为是顾客自己算错了(因为他点的饭菜非常多),可是他坚持说是我刷错卡了,声音也有些大。这时经理过来,问我出了什么状况,我简单的把问题向经理讲明,经理板着脸,小声对我说,还不赶紧把问题处理了,给顾客核对一下。我一下子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便和经理两人给顾客核对了一下菜价,微笑着向顾客道歉并说明了情况。还好

顾客是一个讲理的人,最后顾客说自己在刷卡的时候没有注意,完全没有责怪的意思了。

在这次危机公关中,经理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遇到危机时,应当尽快把危机解决,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不及时解决,危机就会迅速发酵,就会越来越难解决。在面对危机时,应该保持理性的头脑,先处理,再究责。

危机二

虽说“顾客是上帝”,但是面对一些难缠的顾客时,不可以一味的迁就,需要一些策略来巧妙的化解危机。

记得有一次早上顾客来买粥,要求打包带回去。(先在这里说一下玉米人打包收费的情况。用环保盒打包时,所有的粥在原价上加一元钱,而打包的粥的分量与不打包前相同或相近。因为环保盒的成本价为八毛,并且环保盒还可以多次利用,从我自身的角度以及快餐店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方面来看,这样收费是合乎情理。但是环保盒略大,当把标准份量的粥打入环保盒中时,就会产生一种打包的粥偏少的错觉。而如果把环保盒全部装满就会有侧漏的隐患。)当和他说明打包收费的情况时,他的表情中就有对打包收费另加一元钱有些不满的情绪,看到我打包的份量“偏少”,他就开始数落我,但我还坚持不给他往环保盒里另外加粥。看情况有一些不妙,我赶紧向经理求助,后来经理满脸堆笑向顾客解释了一番,顾客的火气渐渐消了。

之后我向经理请教,为什么我向顾客解释缘由时总会遇到麻烦,而经理出面就什么事迎刃而解。经理笑了笑对我说,这个叫“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经理还说,前面工作台的服务员一定要态度合理强硬一些,这样才可以使快餐店的利益最大化。当遇到危机时,一个人解决不了,就需要向身边的同事或值班经理求助。比如这次遇到的危机,你表现的强势态度不错,但是如果还是不可以解决问题,就要让别的员工以示弱的态度上场。当最终以一定方法化解危机时,顾客只会对态度强势的员工有一些负面的印象,但是对快餐店本身的总体印象是不错。听了经理的一番话,我便豁然开朗。原来当一个小小的服务生,也有许许多多的学问啊!

四、员工关系

人与人相处,总会有一些摩擦、分歧,但同时也有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合理的处理好人际关系。

对于我这样的假期临时工来说,与玉米人快餐店其它员工关系处的不错。没有什么摩擦。可在我工作期间,玉米人店里员工之间也闹过几次矛盾。(对于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我在这里不想多提,因为那些都是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之事,讲起来也没有多大意思。)虽然最后都圆满的解决了,但是从这些矛盾中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上,我懂得了许多员工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学会了一些处理人际关系危机的方法。比如以下几点;

1、和同事们交谈时,应该跟大家的思路走,不能因为自己有一个独特另类的观点,就想强加给别人,这样的做法不但不可以使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接受,反而让别人觉得比较反感,厌恶。所以和同事交往时,应该与主潮流一致,也就是俗话说的,随大流。

2、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尽量不要向其它的员工寻求帮助,因为在我短短的假期打工生活之中,我明白了那是所谓的“人情债”。自己可以完成的事

情,不管这事情有多复杂,都要坚持到底。除此之外,当一件事完成一半,万万不可以因为一些个人的喜恶,把事情丢给别人去做。

3、当卷入一些因为别人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中时,应当冷静面对,迅速处理,把矛盾纠纷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当身处矛盾中心时,我发现人的情绪比较容易失控。这就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面对矛盾危机时,可以快速抓住症结所在之处,并加以解决。同时,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该有一种双赢的思想,不可以因为自己占据事实真理的一方,就对同事不留余地的贬责,也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不要伤到和气。

以上就是我自己领悟。此外,在玉米人打工的这些天,我还有幸得参加店里的一次员工大会和两次员工聚餐。在员工大会中大家都会对店里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员工聚餐的时候大家十分高兴,忘记了以往的不愉快之事。我觉得员工大会,员工聚餐有利于员工之间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消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反思大学生活,像是班级聚餐,班级聚会,对于同学之间友谊的建立,摩擦的解决等等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寒假50天匆匆而过,在我打工的日子里我对社会实践有了一定认识。这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领悟人生的真谛,创造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渐渐的树立起自己的职业观,感受职场与学校之间的差异,这对于我们未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铺垫作用。这次短暂社会实践结束,但是我收获了许许多多。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了我的个人阅历。我相信这也会成为我人生中的美好回忆,并会时刻的鼓励我不断前进在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远。

第16篇:制种玉米

一、播前准备

1、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均匀、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当地政府支持,农户有制种积极性和经验的地方为制种基地。

2、落实隔离区。空间隔离直线距离必须达到400米以上。

3、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在土壤解冻后,结合旋耕整地做到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二铵40-50千克,锌肥1千克 ,氮肥10-20千克。打碎土块,针对地下病虫害用粉锈宁或多菌灵、立克秀等进行土壤防治处理,提前预防病虫害,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墒情好、无病虫害。

4、备种。播种前对亲本种子进行晾晒。

5、覆膜。推行覆膜种植,宽窄行播种技术,要根据当地7-8月份风向确定膜带行向,搞好规格覆膜,要求膜带行间距60-70厘米、膜面宽40-50厘米,压实膜边,做到膜面平、膜行直、膜边不漏风。

二、规格播种

1、适时播种。根据土壤墒情和地温确定播期,一般以地表温度平均持续上升到12.5-15°C后为宜,

2、播期调节。根据亲本材料的特征特性和该材料在所制种基地的适应性、花期等搞好错期播种,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

3、规格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以父本材料的株高、雄穗分枝的多少、小花的数量、花粉的多少等及母本的株高、穗位等确定行比,一般情况下宽行为60-7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根据母本材料的特征特性确定株距。

4、亲本种子均进行包衣,亲本种子在晾晒、堆放、播种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人畜中毒。

5、对在播种期遇雨田块,要及时破除板结,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6、播种深度5厘米左右,必须播足所规定的播量。

三、苗期管理

1、间苗、定苗。要及时间苗、定苗,防止苗荒,一般是二叶一心或3叶期间苗,4-5叶一心定苗,母本拔除优势苗、弱苗,留特征特性及长势基本一致的苗,父本留大、中、小三类苗,以延长授粉时间。结合间、定苗,进行苗期初步去杂。

2、随时观察病虫害情况,地下害虫较严重的地块,要积极防治地下害虫,定苗时间应适当推迟,以免因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缺苗断垄。结合间、定苗及时中耕除草,彻底清除制种田内的高杆作物,确保制种授粉无阻。

3、肥水促控。定苗后肥要足,一般亩施碳酸氢铵75千克或尿素25千克,10-12叶施足拔节肥,15-16叶重施喇叭肥,抽雄前亩施尿素40千克,抽雄后(7月底)亩施碳酸氢铵30千克,并结合施肥及时灌水,沙土地要“少吃多餐”,防止养分浪费,注意父母本同时管理。

4、搞好花期预测和调节。要经常到田间观察了解,使用倒剥叶片法预测。一般情况下,大约3-4天出一片叶,母本比父本未出叶多2片,花期即可正常相遇。对于花期相遇困难的,可采取中耕、断根、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调节。

5、复查隔离区。注意检查沟坎、农户院落等处,消灭隔离隐患,确保隔离安全。

四、去杂抽雄

1、彻底去杂。通过对苗期长相的掌握,根据叶色、株型等植株综合性状进行判定,在抽雄前分三次去杂,使田间达到母本杂株率不超过0.1%,父本杂株率不超过0.1%。

2、超前抽雄。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前提下,推行一次性逐行株摸苞带叶抽雄技术。抽雄前要坚决清理母本行的弱小苗,抽雄中期,更要彻底清除,提高抽雄质量,巩固抽雄成果。抽雄要坚持风雨无阻,全天集中进行。母本行要做到抽雄不见雄、不留残枝。抽出的雄穗必须装袋带出制种田深埋或带回家处理,不许乱扔,防止散粉。

五、收获收购

1、收获晾晒。种子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晾晒,提倡带缨挂晒,坚决杜绝架上堆厚晾晒,防止种子脱水慢,受冻而导致芽率降低。

2、收购工作。收购前,挑检杂穗,清理落地粒和霉粒,及时脱粒晾晒。脱粒时每户封存样品,由专人验收种子质量,水分达到13%以下,种子同户样相符时便可收购;严格按检验人员要求予以精选、混合、过磅,统一包装、统一标签、按等级收购,坚持优质优价原则,不收不合格种子。

第17篇: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湿直定向条播高产栽培技术成果简介:结合本县大面积旱地无水浇灌、烟粮争水争劳力的实际,在无条件搞袋苗而又要求苗齐、苗足、苗匀、苗壮的情况下,制定了“玉米湿直定向条播高产栽培技术”。其技术措施是:大行1.2cm,小行0.6cm,南北开沟,亩施农肥1-1.5t,普钙30kg,尿素8kg,硫酸钾8kg,与沟土混匀;选择优良杂交种,2‰多福粉浸种催芽,至露白时在透雨或浇透水后播种,籽粒竖放,胚芽向东,每22cm-25 cm2粒;及时防除病、虫、草害,施追肥三道,喷施健壮素,隔行去雄,人工授粉。玉米高产玉米每亩(667平方米)达到1000公斤产量所需生态条件,积温≥3000℃,可利用积温达≥2800℃,无霜期150~160天,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土壤为壤土或轻壤土,肥水条件为中上等。

一、选用优良品种

如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在选择玉米良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热量充足,就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使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但是,过于追求高产而采用生长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则会导致玉米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够饱满,影响玉米的营养和品质。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地势高低与地温有关,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

(二)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玉米品种的丰产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关,丰产潜力高的品种需要好的生产管理条件,生产潜力较低的品种,需要的生产管理条件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选择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反之,应选择生产潜力稍低,但稳定性能较好的品种。

(三)根据前茬种植选种。品种玉米的增产增收与前茬种植有直接关系。若前茬种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则较好,宜选择高产品种;若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生长良好、丰产,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另外,同一个品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三四年,否则会出现土地贫瘠、品种退化现象。

(四)根据病害选种。病害是玉米丰产的克星,主要与土壤有关。土壤养分不平衡,地温不正常,选种时应避开不适宜此条件生长的品种。

(五)根据种子外观选种。玉米品种纯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1级种子(纯度98%)的纯度每下降1%,其产量就会下降0.61%。选用高质量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利保证。优质的种子包装袋为一次封口,有种子公司的名称和详细的地址、电话;种子标签注明的生产日期、纯度净度、水分、芽率明确;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整齐一致。

(六)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根据经验,上年冬季降雪量小,冬季不冷,第二年夏季降雨会比较多,积温不会高,生长期过长的品种,积温不够,影响成熟。反之,上年冬季降雪量大,冬季很冷,翌年夏季降雨一般偏少,积温偏高,易选择抗旱性能强的品种,洼地可以适当种些中晚熟品种。

二、播前准备

抗旱精播保全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①播种时间为3月20~4月10日之间,最佳时间为3月25日。地温指标,10厘米土壤地温稳定在7~8℃之间即可播种。②种子抗旱处理技术。使用玉米生物浸种剂和抗旱保水剂处理(使用方法参照品种说明)。③播种质量。保证深度适宜,盖土一致,提高出苗整齐度,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随着产量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播种技术包括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度、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种子处理: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

合理密植,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如果播后出现缺株少苗,但没有明显的缺行断垄现象,可以在缺株的临近株穴,在定苗的时候,留双株来补足密度。

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一般亩施5~8kg磷酸二铵,效果不错。

玉米喜温喜光。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但发芽速度极为缓慢,易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烂。有的地方为了避免伏旱影响和高温季节带来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时过早播种,由于土温低、季节性气温尚未稳定,从播种到出苗往往需要20天,其间如遇阴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齐或种子霉烂。玉米种子在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生产上把这一温度作为开始播种的最低温度指标。

玉米幼苗抗低温能力比生长后期强。遇0℃低温不至于冻死,在-2~-3℃的短期低温下,幼苗会受到损伤,若温度回升快,管理及时,幼苗在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生长。若低温条件持续长,幼苗就会冻死。玉米长出4~5片叶子时,仍能抵抗轻微霜冻,此后抗寒能力逐渐降低。低温致使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是根的代谢减慢,当温度降至4~5℃时,根系完全停止生长。在农业生产管理上,采取起垄播种来增加日照面积或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对促进根系发育有很大好处。

三、合理密植

改传统常规行距60~65厘米为120~130厘米(也等于隔行种植)。把肥和苗集中1/2的利用面积上。亩保苗4000~4500株。由常规垄不变,采用80厘米3株或100厘米4株的种植方式。

四、科学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化肥要求N10%施入底肥,20~-30%作为追肥,60~70%作为穗肥。底肥深度15~20厘米(以免化肥烧幼根)。特别说强调,在底肥中,亩施锌肥1.5~2公斤和钾肥5公斤。在出苗后一个月追施20公斤碳铵作苗肥,大喇叭口时期追施40公斤尿素作穗肥。

五、防治病虫害

玉米主要虫害是地老虎,玉米螟及蚜虫。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纹枯病,大小斑病。大斑病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在玉米雄穗期喷施,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适时防玉米螟,可用50%辛硫磷,在大喇叭口期投入心叶。

附:玉米缺肥简易识别法:

缺氮时,下部叶片叶色变淡黄,早衰老化,然后发展到嫩叶;缺磷,根系发育差,茎叶呈暗绿色带紫色,叶尖干枯而成暗褐色。玉米缺钾,叶色淡绿且带绿色条纹,叶尖和边缘坏死,呈枯烧灼状,严重时出现早衰,并易感茎腐和倒伏。缺锌导致白化苗(使用硫酸锌切忌与碱性肥料或农药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缺钼:老叶叶脉失绿变黄,叶缘焦枯向内卷曲,籽粒皱缩。缺铁:新生叶片叶脉失绿黄化,叶脉保持绿色且呈明显的条纹状,茎秆和叶鞘呈紫红色。 缺硼:幼叶展不开且发白,逐渐枯萎死亡,老叶叶脉间有白色条纹,植株矮小、瘦弱。缺锰:常从新叶开始,幼叶变黄,叶脉间有绿色斑点,叶片柔软下披且根系细长而白。 缺铜:植株生长缓慢、矮小,顶端枯死后形成丛生,叶色灰黄或红黄且有白色斑点,果穗发育差。

第18篇:卖玉米

卖玉米

凡事都会有第一次。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去旅游,第一次帮爸爸妈妈干活,第一次坐飞机„„这个暑假,我经历了帮第一次外公外婆卖玉米。

这一天,我和外公、妈妈一起到玉米地掰玉米,才仅仅两天的时间玉米宝宝们就都被可恶的虫子们给咬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外公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要么吃掉,但是我们也吃不完那么多啊,那要么就送人,要么就卖了,把买种子的钱卖回来就好了。”说干就干,“咔嚓咔嚓”几声外公就把玉米给连根砍掉了,把玉米全放上了三轮车,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来到了十字路口卖玉米。

刚开始卖一切顺利,但是我们第一次卖,不会摆,这时有一个我们认识的阿婆过来了,她说玉米要摆好,说着就从袋子里拿了一些玉米出来,把玉米们分为两堆,一堆好,一堆坏。结果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买玉米,我们很快就买了十几元,任务完成,我们把买种子的钱卖回来了,但是还有好多玉米,于是我们决定继续把玉米卖掉。

很快,我们就把玉米卖光了,妈妈又去提了一桶玉米。我们不仅卖的便宜,而且如果你买的玉米接近两斤,但是却还少一点,外婆就会送你个玉米,不管会不会比两斤多,她还是会算你两斤的价钱。

第一次卖玉米让我感受颇多。万事开头难,或许你会担心做不好,或许你会胆怯,但当你去尝试过后,往往会觉得,其实也不过如此,关键是要迈出第一步!

四年级:罗雅楠

第19篇:玉米制种

制种管理要求

一、播前准备

1、晒种:播前3天晒种,父母本分晒,不能混杂。选出黄籽粒、瘪籽粒、破损籽粒。

2、整地开箱:将土地翻耕平整,1.2米开箱,用1米的薄膜,厢面宽90cm左右;厢沟深20左右cm,厢沟宽30cm左右。父本行单独开半厢,这样利于父本的生长。

3、施底肥:在厢面中间开沟施肥,亩用复合肥80-100斤(1包),中微量元素肥料5kg,回填、平整厢面,在厢面喷施除草剂加杀地下害虫药剂并覆地膜。

二、播种

1、膜上点播,父母本行比1:6(父本单独开半厢)。

2、播母本:先播母本,从第一厢的第二行开始播母本,播6行母本留1行播父本。窝距35左右cm,行距60cm左右,深度4-5cm, 每窝播3-4粒种子。

3、播父本:在播完母本剩余的空行里播父本,过7天播一期父本,再过5天播二期父本,按一期比二期4:3的比例播种。

4、种播下后覆盖细土,播后要注意让苗能顺利长出地面,不能再膜下烧苗,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

三、苗期管理

1、定苗:四叶一心到五一心叶开始定苗。母本要求留中等苗;弱苗、胖大苗去除,每窝留双株。父本要求留中等苗和一部分小苗以延长授粉时间。父本每窝留双株。

2、施提苗肥:亩用5-10kg尿素和磷、钾肥兑清粪水(300-400kg)施灌。

3、苗期管理一定要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四、去杂、去雄、去劣管理

1、去杂:为了保证杂交种子纯度,在拔节期至抽穗期,组织3~5次严格的去杂,特别要注意父本去杂,重点砍除高大植株、变异植株、怀疑植株,使制种田植株高度水平一致。要求做到及早、从严、彻底。

2、去雄:一律采取摸苞带叶(1-2片)超前去雄,在大喇叭口后期可开始间隔

去雄。在去雄期间,每天上午10时前和下午5时后每抽1遍,做到风雨无阻,逐株检查,不留残枝、死角。雄穗不留田,必须带回家。去雄过程中,同时去除“三类苗”,即小苗、弱苗、病苗。要求做到及时、彻底、干净。

五、水肥管理

1、追肥一般分两次:拔节前后追1次,以速效氮为主;抽雄前后1次。追肥应前重后轻,氮磷钾相互配合使用,还应适量追施微肥,每亩施硫酸锌0.5~1.0kg,适当给父本偏施肥料,以促进植株健壮,增加花粉量。供水要充足及时,尤其在大喇叭口期,要求田间持水量为70%~80%,严防“卡脖旱”。遇涝要及时排水。

2、要求各项管理措施的一致,同一地块的各种管理措施要在同一天完成。

第20篇:玉米收割

[1] 中国农业机械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年鉴2003-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北京:2004

[2] 产业发展计财处.发展专用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必要性及对策.2003年山东省农机化工作调研文集.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2004年3月

[3] 刘明祖,安建,张宝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

[4] 白人朴.北方农业机械化第二大战役--主攻玉米生产机械化,中国农机化,1999(5):45

[5] 籍俊杰.对玉米收获机开发设计的几点思考.山西省玉米收获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忻州:山西省农业机械学会,2003

[6] 刘振营.透视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2004(1):14-19

[7] 张效方,张言辉.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难的原因与对策.农机市场,1998(7):28

[8] 胡伟.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发展分析.农机市场,2001(11):21

[9]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学(下册)-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0] 中国农业机械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年鉴2002-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北京:2003

[11] 曹建军.农机化适用新技术读本.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

[12]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03).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2月

[13] 董佑福.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山西省玉米收获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忻州:山西省农业机械学会,2003

[14] 张蓝水.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审视和前瞻.山西省玉米收获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忻州:山西省农业机械学会,2003

[15] 刘庆云,隋瑞堂.河南省玉米机收现状及发展思路,农业机械,2003(9):23-24

[16] 周鹏飞.辽宁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农业机械,2003(4):46

[17] 籍俊杰,王文忠,胡伟.玉米联合收获机运用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18]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2003年玉米收获机械质量安全普查情况综合报告

[19]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考核及可靠性试验

[20]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机械化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2000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01年

[21] 刘敏.跨区机收仍然是联合收割机快速发展的引擎.农业机械,2003(2):20

[22] 胡伟.我国收获机械的结构调整.农机市场,2002(6):22

[23] 胡伟.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机化,1997(4):39

[24] 胡伟.玉米联合收获机第三次发展高潮制约因素.农机试验与推广,1997(3):31

[25] 胡伟.应加强玉米收获机的开发和推广.农机质量与监督,2001(6):31

[26]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0

1、200

2、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

[27] 胡伟,燕明德.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现状与发展.农机试验与推广,1999(1):11

[28] 杨大伟,杨翠迎,孙月.农机跨区作业--加速我国农机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农机化研究,2003(4):20-22

[29] 王锁良.浅析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前景,现代农业装备,2003(5):68-70

[30] 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1] 张宝苓.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及应注意的问题.农业机械化研究文集,2002(1):3

[32] 胡伟.谷物联合收获机运用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33] 王铁林,胡伟.实用小型联合收获机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4] 王家华.推广联合收获机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机化,1998(6):30

[35] 李殿卿,张国刚,陈占方等.对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问题的探讨.农业机械化研究文集,1999(2)1

[36] 胡伟,浅论联合收获机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问题.农机市场,1998(7):17

[37] 董佑福.全方位创新加速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科技推广,2001(1):

21[38] 王振发,徐伟诚,王晶贤.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思索.农机科技推广,2002(1):24

[39] 胡伟.我国收获机械的六大关注点.农业机械,2002(10):37

[40] 朱定华,赵九水,邢健.农机跨区作业是实现“兴机富民”的重要途径--对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农机跨区作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业机械,2002(10):40

[41] 王超安.机收市场依然阳光灿烂.农机市场,2002(8):32

[42] 胡伟.我国联合收获机发展形势分析.农机市场,2001(7):7

[43] 高世群.玉米机械化收获效益好.农机质量与监督,2001(5):30

[44] 臧东良,曹春玲,许立佳.限制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的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农业机械,2001(11):28

[45]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全国谷物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与市场动态研究论文集.天津:1998

[46]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谷物联合收获机发展研究--第四届全国小型联合收割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论文集.天津:1997

[47]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第八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论文集.临海:2001

[48]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第九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2002

[49] 中国农机化报社.中国农业机械技术与市场发展要揽1999.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50] 林建华.强力推进玉米机收.农机科技推广,2003(10):8

[51] 胡伟.专家纷说收割机市场.农机市场,2000(6):11

[52] 赵元庆.玉米收割机想说爱你不容易,农机市场,2000(6):14

[53] 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基本情况.北京:2002

[54]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第十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论文集.天津:2003

[55]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第十一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论文集.湖州:2004

[56] 朱新民,樊家志.江苏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研考.农机推广与安全,2003(1):14-15

[57] 宁书臣.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农业机械化研究文集,2002(1):15

[58]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国外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选编.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9] 孙万军,严春晓.推动跨区机收向纵深发展.中国农机化,2003(3):3-6

[60]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全国扶持和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文件汇编(1997-2003).北京: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04年

[61] 白人朴,刘敏.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9月

[62]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63] 李仑绩.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概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4] 高启杰.现代农业推广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5] 李克明.农机化适用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66] 杨林.农机管理人员读本.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67] 林建华.我省玉米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农机化工作调研文集,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2003年2月

[68] 监督管理处.关于加快发展玉米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的情况调查.农机化工作调研文集,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2003年2月

[69] 《城郊农机实用科技》编辑部.全国化肥深施与精少量播种机械汇编,天津:1994年

[70]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十五”至2015年农机产品和农用柴油的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分析和预测.1999.7.6

[71] 胡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天津农村,2004(10):30-31

[72] 胡伟.基于农业发展主题的农业机械化主攻方向.农业机械化论坛,2004(3):1-2

[73] 胡伟.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辨析.天津农村,2003(8):14-15

[74]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国内外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农机科技推广,2003

(5):45

[75] 胡伟.玉米收获机械化曙光在前.农机科技推广,2003(5):11

[76] 胡伟,陈芳.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研究.第四届天津青年科技论坛集萃.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16-417

[77] 胡伟.天津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及科技发展方向分析.2001年天津青年科技论坛集萃.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65

[78] 邱梅贞,李金生.中国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史.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79] 林建华.山东省农机化发展特点、趋势与工作重点.现代农业装备,2004(11):45-50

[80] 胡伟.我国联合收获机发展形势及发展环境分析.现代农业装备,2004(11):39-44

[81] 张蓝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农业机械,2004(3):35-3

玉米调研报告
《玉米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