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43:04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层工作,我于今年2月以来,深入所辖的31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195户,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

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

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做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农村合作组织、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

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

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抓载体,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实施党的伟大工程中建功立业。

2、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

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党建工作要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好推动工作的载体;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六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是为民、利民、富民,目的就是要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七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八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镇、村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深入研究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要认真总结和探索各级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凡是政策规定的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都要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积极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新路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化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机制上存在的种种矛盾,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新的条件。

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推荐第2篇: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中共***乡委员会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调研的

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三分类三升级”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工作,今年3月以来,党委成员深入所辖的15个村、1个居委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72户,基本上掌握了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乡现有基层党组织19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15个,社区党组织1个,中小学党组织各1个,机关党组织1个。有党员476名,其中女党员45名,流动党员122人。

二、***乡基层党组织运行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抓基层党组织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组织工作做到了实处。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乡党委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不断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

1织建设理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做到各有侧重、分类指导。二是更新党员价值理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

3、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乡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64人次;新党员培训24人次;大学生村官培训16人次;党员创业就业培训1452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000余份,大大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5、实行乡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驻村乡领导通过帮助所驻的村建班子、强队伍、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乡7名正、副科级干部每人驻二至三个村,同联村干部、村四职干部、党员一道研究工作,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年终实行奖励制度,对工作积极、进步较快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鼓励。去年,我乡共表彰先进党组织4个,优秀党员4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名。

三、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近几年来,乡党委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乡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

3、有的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我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意。

4、有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支部不能把上级布臵的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

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党员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

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道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调查发现大多落后村,一是干部难选、更换频繁,二是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代管工作”执行不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难免负债越来越重,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四、对策和措施

1、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一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二是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以“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

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我乡将结合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途径。

3、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乡将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我们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做到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012年3月23日

推荐第3篇: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由此可见,抓好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保安镇党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基本做法及成效

1、抓龙头,村两委班子建设全面加强。一是选好配强了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利用村“两委”集中换届契机,全

面推行“公推直选”,使一批年纪轻、有文化、致富能力强的“能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截止目前,全镇28个行政村共有村主职干部34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共22人。从党组织书记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下的8人,占总人数的29%;从党组织书记学历结构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8人,占总人数的64%;从党组织书记的来源情况看,从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14%。二是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开拓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同时,通过“选、派、挂”的方式,大力选拔一批农村致富能手和明白人当上了“村官”。截止目前,全镇108名村干部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45岁以下的占56%,女性比例占28%,懂管理、会经营的占45%,在村民小组兼职的占32%。

2、夯基础,党员干部素质全面提升。一是严把党员入口关。为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和后继乏人等问题,自2009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2009——2012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在认真做好党员队伍发展壮大工作的同时,严把党员入口关,规定每年新发展党员中45岁以下青年必须达到70%以上,同时优先从村后备干部、实用人才、在外能人、双建双带及创业致富标兵等队伍

中吸收,有效改善了我镇党员队伍的内在结构和提升了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经统计,截至目前,我镇现有入党积极分子88人,其中45岁以下占69.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1%。二是认真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安臵等工作。自2008年我镇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先后有15个村制订并实施了相关工作计划,其中有3名村主职干部通过该计划,获得大专文凭。同时,经省委组织部公开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共计4人,先后被安臵在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工作。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自2010年以来,我镇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有力抓手,以“请进来”和“走出去” 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包括全体村干部在内的党员干部培训学习10余次。同时,积极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学习不少于30余次,极大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3、筑堡垒,村级组织建设效果明显。一是合理设臵村级各类组织。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建制村28个,其中1000人以下的1个,1000人至2000人以下的13个,2000人以上的14个;全镇共有村民小组327个,其中20户以下的组13个,20户至50户的组92个,50户至100户的组187个,100户以上的组35个;全镇共有村级党组织28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27个。积极创新“支部+协会(合作社)”

工作模式,共建立农村经济协会6个,成立党组织的有1个。二是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加大。为着实有力推进村级办公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达到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目的,全镇28个村均建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其中10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的有7个,200平方米及以上的有21个。同时,全镇28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设施齐全,均建有便民服务室、卫生室、农资超市和群众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

4、强保障,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一是建立健全村级办公活动经费保障机制。自2010年以来,我镇加大对村级办公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仅党建工作一门支出,市镇两级财政拨款共计84万余元,全镇28个村年办公活动经费均在2万元以上。二是建立村干部工作报酬激励制度。为激发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千方百计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上台阶,镇党委对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在保障日常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奖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奖以及招商引资单项奖等带有保安特色的村干部工作报酬“三定三联”管理办法。三是完善困难党员帮扶机制。为着实解决贫困党员的生活问题,镇党委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对贫困党员予以分类救助。即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及其家庭成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用工信息、腾岗送岗等措施,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对没有劳动能力的,采取多种

形式的结对帮扶,如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在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等,着实解决贫困党员生活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了的关怀和温暖。

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虽然我镇的党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与省、市委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村干部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少数党组织书记认为党建工作是虚的,搞经济才是硬道理,因此没有把党建工作摆上应有的位臵,不能将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经济轻党建,有的甚至将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对立起来。二是农村青壮年流动性大,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善。目前我镇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造成农村党员队伍的文化、学历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善。虽然发展了一批年轻党员,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党员平均年龄结构偏大的状况。在农村发展党员,除了受到一些老党员不愿发展年轻优秀青年入党的因素外,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农村青壮年流动性大,缺少合适的发展对象。对农民而言,最有效、最便捷的脱贫致富途径就是打工,所以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留在农村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造成发展党员缺乏合适的对象,即使发展了也是“矮中挑高”、素质偏低、“双带”能力较弱。三是绝大

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底子还很薄弱。全镇28个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和党建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经济收入总量偏少,加上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只能保证工作运转,村级集体年末盈余不足,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不够。

对策和建议

(一)严格按《保安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一考双联”责任制》的要求,奖惩相关单位和个人,切实提高各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党建、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好党建促经济、搞好经济促党建。

(二)加大力度发展外出优秀青壮年特别是有文化、有技能、有理想的人入党,动员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回乡创业,挑选一批有志到农村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为农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从根本上改善村级组织的结构,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三)在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上台阶,为更好开展农村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推荐第4篇:《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调研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作者:曾荟

项目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项目小类: 管理

二、项目简介

抓好基层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提升国家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农村的稳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更是党和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有力体现。鉴于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很有必要对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是否规范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本课题组在湖南、内蒙、江西选取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行政村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查阅相关数据与指导文件收集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量化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得分值,结合其他调查资料,得出调查地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处于不太规范水平的结论。并分析了影响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

三、详细介绍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国家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财务工作历来十分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地域条件差异与经济条件限制,在农村基层组织的财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来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和谐有效健康发展,本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数学分析等现代化调研方法,找到了在农村财务队伍建设、会计电算化推行、财务审计、村级债务问题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得出了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尚处于不太规范的水平的结论。在查阅文献资料与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专业知识与调研发现问题的前提下,本课题组从加强农村会计人员建设,贯彻和实施村账乡管、专业理财方针,化解村级债务,坚持民主理财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以此来促进农基层组织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项目前期,进行了系统规划,包括调查表的制作,调查样本的确定,调查实施及数据处理,都是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做的。跟公开发表的文献相比较,本作品在调查的形式、内容和调查结果的处理上都有较大幅度领先,采用了较标准的调查表及较为可靠的面对面调查方式,调查内容更全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了因素分析,对涉及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采用了先进的方法和计算工具,特别是在分析中采用了以量化

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

五、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对于相关部门了解目前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据此作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的政策管理决策参考依据都有一定价值。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行才能得到保证、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稳定。本研究对促进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发展,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实施,调查结论为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第5篇: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复兴区石化街道办事处工会

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复兴区总工会石化街道办事处专职工会干部:郭红

市总工会组织部: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辖区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增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我辖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市总组织部要求,我于2010年6月8日起被派驻复兴区石化街道办事处,通过对辖区工会组织建设情况摸底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石化街道办事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情况

石化街道办事处总工会组织成员,工会主席李明果(主任科员)、经审委员姚洁、女工委员张丹。石化街道办事处在复兴区的西南,是个比较偏僻的辖区,当地没有几个成规模的企业,周边像邯钢、二六七二这样的大型企业归市属管理,石化办事处截止2009年共有各类单位18家,建会12家;建有女工组织12家。其中事业单位7家,建会7家,集体企业11家,建会5家,其余几家正在协商中。2010年新发展基层组织4家,发展会员667人,总达标率占60%。

二、石化街道办事处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在区总工会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石化办事处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正在一步步提高。

石化街道办事处工会:一是建立了工会领导机构和建立健全各种

1工会档案。基层工会的档案归整、管理是规范化建设中心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了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我亲历亲为,认真抓好了工会组织与档案的管理工作,在这方面我把办事处工会的档案管理资料,首先进行整理完善,修饰,然后对不同年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档案资料进行归档。二是坚持党建工建互带互促,把工会组建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部署党建工作时,同步部署、检查、考核、评比工会组建工作,做到了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在全辖区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工会组建活动。目前,在11家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有5家先后建立了工会组织。三是召开各种会议和制发文件,大力推动建会,有效地推动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四是宣传工会法,积极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推进民主管理与劳动纠纷。

三、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坚持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明确依法规范建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对于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对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还有很多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中来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会内部的,也有工会外部的,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一是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情况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能建的都建了,没有认真考虑和研究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肯下大力气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更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二是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困难、强调客观多,积极想办法少,

总是强调一些党政领导对组建工会支持力度不够、经营者对组建工作有抵触情况、职工对加入工会愿望迫切等客观因素。而在新形势下,党政自上而下干预建会的成分大大减少,组建工会遇到不少的阻力,对此,我应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进行。

四、以更高标准抓好工会组建

我准备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工会作用发挥,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增加。要抓好新组建工会依法规范的问题,走好“边组建、边规范、边提高,走质量、数量并重”的建会路子,打好工会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新组建工会作用的发挥,并着力抓好“三个切入点”,即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的部分维权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保护制度,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以吸引、服务职工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努力激发职工加入到工会的积极性。

复兴区总工会要求专职工会干部,每月参加一次区总工会的工作例会,汇报月工作进度、存在的问题和交流工作情况,同时部署下月的工作任务,及时完成区总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复兴区总工会石化街道办事处工会

专职工会干部

郭红

2010年8月18日

推荐第6篇:关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调研报告

关于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提出修订建议的调研报告

接到XX市委组织部关于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后,YY市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采取分级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开展群众走访等形式,对YY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客观分析了YY市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找准了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条例》的修订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YY市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YY市下辖XX个乡镇(办),XX个行政村。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XX个,其中党委XX个,党总支XX个,党支部XX个。现有党员XX名,农村党员XX名。近年来,YY市按照XX市委“XXXXXXXXXXXXXXXXXX”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推进,重点抓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党建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常委分工负责和联系点制度,把基层党建任务分解落实到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做到各级领导有联系点,各级部门单位有挂钩承包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了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基 1 层党建工作责任考评机制,市委负责考评乡镇(办)党委、市直工委、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市直系统及驻X单位党委书记;乡镇(办)党委负责考评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其他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由市直工委和主管部门负责考评。

(二)抓班子建设。农村党建重点抓好了“本土”村党组织书记配备、“百村整顿,百村提升”、村干部培训等工作。把每年4月份定为“村干部素质提升月”,投入专项经费对村“两委”成员进行轮训。鼓励村干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截至目前,YY市已有XX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XX名村干部正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机关党建主要通过开展“XX”活动,激励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并重。非公企业党建以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和规模企业为重点,以“双强六好”活动为载体,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52家,做到了应建必建。新社会组织党建以创新组织、全面覆盖为重点,目前已有5个民办非企业和3个社会团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其他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全部挂靠行政或业务主管部门,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三)抓党员队伍。坚持入口票决制,2013年度票决发展党员XX名;坚持作用岗诺制,全市各级党组织上岗无职党员XX名,上岗率达到96%;坚持教育常态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解决农村干部党员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农村党员大培训,培训新 2 党员XX余名,开展党员创业技能培训XX次,培训党员XX余名;坚持服务关怀制,设臵862个党员服务站点,投入20万元为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拍摄全家福照片;投入资金12万元,看望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坚持出口淘汰制,认真执行党员管理制度,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严肃查处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坚持管理责任制,积极构建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四)抓党建阵地。2012年以来,YY市以强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实施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XX”工程,两年来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财政资金XX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XX所,修缮XX所,有效改善了基层组织的硬件水平。同时,为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市委组织部制定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资产性质和产权归属,建立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用登记制度,要求各行政村安排专人记录在村室举行的重要活动。市委组织部每年对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管理不善,造成资产和设备流失、损坏或长期被占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经过市、乡、村三级共同努力,构建了党群服务、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使党建阵地真正成为了党员之家、群众服务之家。

(五)抓工作机制。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方面,健全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村“两委”干部学习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在基层民主决策制度方面,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全面覆盖、规范运用。在基层激励保障制度方面,坚持村级经费优先用于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发放,市财政投入XX多万元,为村干部发放工作报酬;投入近10万元为XX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健康体检;投入150万元为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发放生活补贴。开展了“最美支部书记”推荐评选活动,树立良好导向,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当前YY市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YY市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不平衡,有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标准低、创新力度不够。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到位,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措施不够扎实、具体。

(二)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不高、引领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甚至有的党员自 4 身还在为“温饱”而挣扎,很难用行动来回答群众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甚少,不懂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必要的管理知识和法律常识,适应形势的能力比较差。

(三)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尽管近年来YY市在农村发展了大批年轻党员,一部分党员干部也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但发展对象单一,村组干部发展为党员的多,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的少,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还是趋于老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四)基层党建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虽然YY市经济较为发达,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统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方面仍显不足。近年来农村公益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和农村保障事业的兴起,村级的支出也随之增加,而且村与村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使得部分行政村的党建工作经费不够充足。

三、对修订《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意见建议 在当前形势下,要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以“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一套制度约束人”为重点,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能力。

(一)要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农村各项工作千 5 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村“两委”逐项落实。一要突出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领头雁”。“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村“两委”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看支部书记,在调配支部书记方面,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经济大户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返乡的人员、从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要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得经营的人脱颖而出。二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村级班子。建设村级班子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按照“一好双强”的总要求,把那些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实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拥护的同志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要注重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经济大户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和预备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四要抓好育人,为选人打好基础。要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要贴合农村是实际,选好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和培训工程,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二)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突出,这是削弱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农村各种落后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客观因素。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突出问题,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和村级事务经费。一方面,要立足当地优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各种社会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企业,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要加大帮扶力度,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给予强有力的扶持。乡镇政府应积极帮助解决村集体经济无启动资金,无周转资金等困难;涉农部门要优化技术服务,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定期送科技下乡,提供无偿服务,引导农村运用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技术含量,增强发展能力;要组织涉农企业搞好经营性服务,帮助完善村级生产设施,选好发展思路,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要继续强化结对帮扶,在“XX”工程开展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帮扶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健全完善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针对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状况,在工作中,我们应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同时,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明确地位。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有关文件规定,理顺村党支部和村 7 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党支部要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及其它组织搞好各项工作,放手让他们办一些群众满意的事情,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村委会及其它组织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迈向富裕目标服务。二是分清职责。确定党支部书记主持村全面工作,村委会主任在党组织领导下抓好日常村务工作。三是共同决策。在决策村里事务中实行共同参与,民主决策。村“两委”会形成初步方案后,再按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四是发挥作用。为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村里重大事项决策,始终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五是严把财务开支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进账,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公布财务,保证开支合理。

(四)要提高基层干部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待遇,是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选择。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在解决村干部福利、养老等生活保障等问题上下功夫,可以尝试建立退职养老保险制度,确保退职村干部老有所养。总之,要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使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敢想、敢干、敢带头,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8

推荐第7篇:高平镇农村基层组织的调研报告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情况和问题

一、村级组织运转基本情况

高平镇隆回东北部,全境156.6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51个村,525个组 ,

7.25万人。与新邵、新化接壤,交通便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最为重要的村级组织,“村两委”一般配备有村党支部(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党支部(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设置秘书、计生专干等职位,目前全镇共有村干部170余人,平均每村3.2人。

村里收入主要为集体经济收入,上级财政补贴等;主要支出包括村干部报酬部分:其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计生专干三人年定额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分别为3840元、3480元、3120元。离任村干部每年补贴720元,村民组长每年补贴为120元。其他支出项主要为购置办公用品,各项会议支出,远程教育经费支出,招待会费用支出等。以富延村为例,收支相抵,2012年还负债1700元。这大致反映我镇51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经费运转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通过调研,霍邱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霍邱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补助水平仍然偏低,保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收入渠道单一,支出压力很大,一些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研究解决。

(一)村组干部报酬偏低。物价和工时费上涨,村组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全镇村干部平均年报酬在3200元左右,这在当前物价水平下,明显偏低,远远低于当地打工者每天50至100元的收入。一个村干部在村上工作时间每月均在20天以上,按有效工作日计算,村书记和主任平均日工资为16元和15元,其它干部平均日工资更低。离任干部的补助标准偏低。部分村组干部因报酬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思想动荡,不安心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凝聚力、感召力明显削弱。

(二)村级运转经费不足。全县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级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尽管村级补助资金标准逐年提高,但目前村级运转保障水平仍然不高,村级办公费用仍然处于紧张状态。高平镇2012年村级运转经费56万余元,仅占省、县、乡对村级转移支付总额3105万元的8.8%。有限的办公经费除用于必须的订报、水电费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办公经费。但如计划生育、防汛抗旱等工作要做,五保户生病住院、房屋修缮村里需补贴,引导农民致富,支持协会启动,村“两委”正常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等工作必须开展,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费,在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减少一些活动,对宣传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十分不利。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比例大,比例达95%以上。由于高平镇属典型农业县,村级几乎没有村办企业,除财政补助资金外,绝大部分村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村集体经济十分匮乏,村级发展后劲不足,无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益事业发展迟缓。

(四)债务负担依然沉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先后开展了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兑付村干部垫交农业税补助等工作,有效缓解了村级债务压力;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村处于负债状态,如富延村2012年负债1700元。债务不仅累积时间长,而且具体情况十分复杂。农村税费改革前,基本上是从村提留和农民集资中来偿还债务;改革后,取消了村提留,村级可用财力下降,筹资数量和筹资数额减少,偿还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偿债压力非常大。历年的债务短期内难以解决,增加了村委会的负担,工作阻力大,如堂下桥村由于村级债务不明的问题,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展缓慢。

(五)村干部信心不足。从调研座谈交流情况看,不少村干部一方面感到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感到工作压力日益加重,既要按时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又要为全

体村民办好实事,即使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也感觉“如履薄冰”,经济实力较差的村更是感觉“苦不堪言”,缺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推荐第8篇:农村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优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精神,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认真抓村级党组织进行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现以同乐村为例,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村基层组织党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施村石宅位于浦江县城西部(五都),东临石凌,南为牛山,西依杨田周,北连乌泥畈。共有440户,总人口1763人,党员103人,土地面积675.91亩,已征用385.48亩,现有土地290.43亩。

二、党建工作特色

(一)抓班子建设,取得成果显著。近年来,同乐村党支部注重抓班子建设,充分利用支部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党员的联系沟通与交流,积极抓好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班子驾驭全局、化解矛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旅游、增加村民收入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同乐村遭遇塌方,村党支部火速动员,日以继夜奋战在抗灾一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最大程度地挽回了损失,再一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经过多年努力,群众对该村班子的信任程度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社会风气得到明显好转。

(二)抓队伍建设,先进典型突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同乐村党支部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打造了一支\"团结务实、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忠于组织、服务群众\"的好队伍,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村支部书记赵伟正,为人正直,心系百姓,为了群众诉求积极奔走,在2017年的抗旱中连续一天一夜留守在最前线。

(三)抓党员教育,坚持学以致用。2017年5月3日顺利召开的全市党建现场会,同乐村作为其中一个点参与其中,会议期间,党员、村民代表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垃圾分类,立面改造,生态廊道、移坟,治水公园土地征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都起到带头作用,特别是生态廊道、移坟工作,党员干部日夜上门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在群众面前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员高尚的品德。垃圾分类也在党员不辞辛劳的走访监督下大大提高了,摘掉了月月倒数后三名的帽子。剿劣工作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都冲在前面,积极开展小微水体巡查,投入十余万元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盘活村内所有池塘沟渠水体,我村剿劣工作在五月底全部完成,村内所有水体全部达到三类以上。在5月20日主题党日民主测评中发展了四名入党积极分子。顺利完成了团,妇,兵以及老年协会的换届选举,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自制了治村公约,也得到了党员的村民代表的拥护并顺利通过。认真学习十四届党代会精神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的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办事处陈炜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党建+\"的模式继续抓好党支部和党员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四)抓民生工程,真诚为民服务。2018年正月18日,老协会换届,毫无资金,为振兴浦江文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二委领导下,组织同乐灯会。企业主,村民踊跃赞助,集资捐款,兴置梁山108将人物长灯,为族人祝贺新年快乐,参加县书画节,获县文化局一等奖和观众一致好评。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村四委积极响应,始终走在全县前列,拆除塑料粒子加工厂,水晶加工厂共300余亩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后建成了43亩汽车驾校,10亩左右的菜市场,其余的建成了农业观光基地。

建设党建高地,年底前力争完成文化视觉建设,文化礼堂已着手打造,下一步重点是着力提高村里的集体经济,着手带动造纸厂盘活改造和农业观光基地这两块工作的发展,全力带动村民致富。在2017年底完成D级危房的拆除和C级危房进行全面修缮。抓好垃圾分类、剿劣、及\"两学一做\"等工作,常抓不懈并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同乐村将五星党建放在今年工作的重点,要将党建工作一抓到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同乐村一班人的努力下,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作用发挥越来越突出,但在党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党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村集体经济亟待发展。同乐村造纸厂的盘活,将极大的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希望能得到领导高度重视。

(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匮乏。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高学历的年轻党员外出务工。再加上村党务干部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热情和作用发挥,导致年轻党员不愿做基层党的工作,造成农村基层党务干部后继乏人。

四、农村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途径

(一)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选拔和培养基层组织负责人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切实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加强考察监督,选拔高素质党员进入干部队伍。二是建立与完善末位淘汰制度,适时地对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级支部书记进行调整,做到能者居其位。三是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做好培训,逐渐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村级支部后备干部队伍主要力量。

(二)树立全局意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齐抓互促。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调整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带动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确保上一个项目,带一方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

(三)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公信力与向心力。积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是提高村级党组织权威性,增强向心力的根本举措。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切实做到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基础。二是农村财务工作透明化,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尤其是对土地征用补偿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种粮补贴、退耕还林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等情况及时公开,真正让群众放心,促使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团结在党支部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来,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幸福家园。

(四)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加强培训力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的作用,组织村主职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历培训,并建立村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将培训情况纳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二是创新教育培训形式。要充分考虑农村党员的学习需求,精心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邀请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巡回指导,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到农村种养基地手把手传授,组织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到理论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推荐第9篇:疾控中心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中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部委员会 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大调查的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委组织部、中共***委政法委关于开展全县基层组织现状大调查和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大排查的通知》(*组通[2012]19号)和《关于做好基础组织建设年活动迎检工作并及时报送有关资料的通知》(*基建办[2012]6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大调查和大排查工作,我中心于3月26日召开了基层组织现状调查的座谈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126份、个别访谈18人次,入户走访126人次等方式,结合“三同三进三服务”惠民活动,对我中心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加快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中心现有党员共*名,35岁以下*人,35岁-50岁*人,50岁以上*人。其中大专以上21人,高中、中专以上14人,初中及以下4人。我中心党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努力做到丰富党员生活、加强党的组织凝聚力。做到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全面实行“四议

1 两监督一公开”、定期公开党务工作、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规范党员发展、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内统计等业务工作,同时按类别统一党支部上墙制度、记录簿册、工作流程、资料归档等,确保组织工作规范有序。

二、现状评价

总体来说,我中心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三同三进三服务”惠民活动以来,围绕“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能积极做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在青年医护人员中发展党员情况。为不断壮大党的队伍、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党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的发展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专业技术人员上,努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并已成功发展了两名先进分子入党。

(二)党员教育管理及发挥作用情况。组织动员全中心党员组织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医德医风考核、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讲座等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在坚持定期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基础上,创新推行“大整顿、大承诺、大评议”活动,建立完善“党

2 员自评、支部讲评、领导点评、群众参评”长效机制。推行党员先锋行为“月公示季评议”制度,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三学三破三提高”活动,激励党员积极向上。

三、问题及原因剖析

虽然我中心基层组织建设有了不小的进步,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盼,任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两方面:

(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针对性不强。没能在加强党建的同时发展日常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究其原因在于,我中心的党建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以致党组织的地位和职能不够明确,不能有效参与单位重大决策,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二)职工入党积极性不高

目前,青年骨干医护人员入党积极性还不够高,申请入党的人数较少。我中心共党员39名,35岁以上的党员就有36人,而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3人,只占总党员的十三分之一。青年党员数量较少。就其原因,一是单位党组织和领导不够重视对青年党员的发展;二是部分年轻医护人员对党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政治思想高度不够。

四、对策及建议

3 针对我中心的基层组织现状,为有效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更好的实现,现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紧密联系。一是可以安排专职人员从事党务工作,并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待遇,上行下效,把党务工作重视起来。二是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把优秀的党性、党纪发扬到工作中去。三是在单位窗口岗位开展党员示范行动中严格要求党员,要起到明显的表率作用,杜绝“走过场”“耍花架子”的行为,力争做到事实求是、赢得群众的好评。

(二) 提高职工的入党积极性。关键在于增加党组织对职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开展“先锋示范”行动,大力培树先进党员典型,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身实际行动说话,吸引群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二是结合“三同三进三服务”惠民活动,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组织引导领导班子深入群众,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难题、疏导化解情绪,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谈心交心,增加群众认同感,有意识地组织职工参加党内一些活动,加强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他们对党组织能有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

推荐第10篇:基层组织现状调研报告

****总工会

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专题调研报告

我会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实施方案》(翠组发(2012)8号)要求,对机关党组织现状进行了调查。调研中,向支部27名党员发放了《机关基层党组织情况调查问卷》,走访了党员10人,组织召开座谈会1场次,认真征求和听取支部书记、委员、党员代表和群众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重点是对机关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党员干部廉洁行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我会机关基层党组织现状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是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举措,是今年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任务,是深化创先争优、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区工会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和动员。会议要求党员干部务必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 1

性和必要性,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推动“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大调查各项活动

按照活动要求和实施方案,在区工会机关和文化宫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了现状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一是重点调查了基层党支部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发挥作用情况;二是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尤其是“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执行落实情况;三是基层党支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实际效果情况;四是机关党支部在服务基层、联系群众情况,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对机关、事业单位作风效能建设评价情况。

3月28日开始,组织了对区工会、文化宫党员群众的调查工作。主要采取了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群众测评等方式开展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区工会党支部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发挥作用明显;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尤其是“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严格;机关党支部在服务基层、联系群众,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单位作风效能建设发挥作用较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关党建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二)有的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方法简单,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实际效果不够明显。

(三)机关党建示范性不够,缺乏有效活动载体向其他领域辐射示范

四、对策及建议

1、坚持以“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丰富活动形式,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

2、激发活力,创新机关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

3、完善机制,推进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管理

中共****总工会机关支部委员会

2012年4月20日

第11篇:基层组织现状调研报告

X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关于基层组织现状的

调研报告

自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按照县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我局采取召开座谈会的方法,结合客观实际,对全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认真了解了我局基层党支部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调查摸底,领导班子能明确分工,能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在带头工作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有较强的战斗力,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一)政治核心作用。各党员能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我局得以实现。

(二)桥梁纽带作用。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我局的重大决策中得以体现,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愿望和要求提供反馈渠道,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三)保证监督作用。一是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

(四)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命等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发现,虽然我局在局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管理规范、制度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完善人社工作体系,健全和优化人社工作人员管理机制,强化人社工作宏观思想,及时掌握和了解基层组织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逐一解决。

(二)队伍建设、人员配备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中还有一些岗位存在有岗无人的情况,要根据基层工作对象结合人员能力科学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对有岗无人无法解决的情况要及时请示上级汇报问题,落实工作人员,实现专人专岗。

(三)工作理念、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为适应工作不断变化,基层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强化组织人员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及时强化基层组织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保证基层组织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和持续性。

三、下步打算

影响基层组织正常发展,有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集中力量抓支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全面推进人社工作有序进行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关键。为此,我们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开展班子建设,发挥“龙头作用”。一是坚持抓好党员自身建设,引导广大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奋进的领导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并通过民主生活会,专项工作专题讨论会等形式,相互监督,提高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能力、协调工作的能力。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工作,对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评价情况等方便调查和梳理工作。保证我办各项工作得到支持与拥护。

(二)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通过与党员面对面的交心谈心、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多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工作的能力上下功夫,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切实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第12篇: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综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综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一季度王庄村综治工作开局良好,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本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维护社会和中心的稳定为根本,按照“ 巩固、完善、规范、提高” 的要求,不断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确保了政治、治安和员工的思想稳定。

一、积极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度。

认真落实综治工作职责,做本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单位创建工作,认真履行综治工作责任,牢固树立综治工作大局观念,在本村工作中,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严格对照镇综治办目标责任书要求,逐项落实综治工作任务,及时召开综治会议,安排综治工作任务,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整改,同时加大了综合治理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切实做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地促进了综治工作的开展,有力地维护了本村的稳定。

二、宣传教育,强化培训,确保队伍素质全面提高

中心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安全生产法》、《公路法》、《劳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各巡逻队人员的法制观念和管理素质,加强对综治工作的深刻理解,提高巡逻队的参与意识,形成了自觉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本村的良好氛围。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坚决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坚决严厉打击黄、赌、毒的各类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普法宣传,全面推动综治工作的进程。

三、认真开展社会矛盾,民间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

处理隐患方面,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到排查矛盾、分析原因,妥善处理,清除隐患,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单位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二是广泛开展领导与干部职工的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的解决思想问题;三是经常了解和掌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排查处理矛盾,把所有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正是由于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杜绝了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四、深入开展专项政治活动,强化治安管理

今年我村的主要搞好本村交通安全和本村基础设施安全工作。我村的道路是连接工业园和西青道的主要干线,为了保证本村道路在拆迁后能够正常安全通行,我村积极架设限高杆有效减

少超载车辆的通行。在拆迁后为了保证本村的基础设施的安全,我综治办积极安排人力巡逻保护本村的基础设施的安全。

我村综治成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延续去年的势头,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稳定第一”的思想,积极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完善稳定机制,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为本村营造安定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13篇: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情况调研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直言之,就是要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于农村。我市要实现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加快城乡统筹实验区建设,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问题十分迫切。

照市局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我于10月22日至28日深入XX区铁锋乡的边远农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共谋发展思路,深切地感到广大农民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缺的无奈和迫切需要。

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各地也相继取消了“三提五统”,基层组织运行经费问题随之凸显,成为制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职责,但没有明确确保其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根据第八条“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和第三十七条“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需要经费的,由委托部门承担”,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公益事业所需的经费,由村民会议通过筹资筹劳解决;经费确有困难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适当支持”等规定,法律允许的资金渠道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提留,二是政府补助,三是接受政府委托而获得的经费资助,四是筹资。但是,在绝大部分地区,除乡镇政府可能给予有限的资助(铁锋乡每年给予每个村资助3000元)外,其他三个方面的规定基本属于虚设。

首先,绝大多数村社没有集体企业。由于效率和管理问题,曾经存在的集体企业要么通过摘“红帽子”而还原为私营企业,要么因为管理不善、破坏环境而改制或关闭。如我所驻的桐元村,先前曾经有一家小煤窑,在市政府关闭整顿小煤窑的过程中第一批被关闭。至于集体土地,牵涉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拆迁中矛盾十分突出,村委会如要“染指”,势必导致稳定问题;其次除了大型公共工程外,一般的村社难以获得政府委托。即便获得委托,也只能是“一过性”的,难以持续。第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的筹资筹劳,只限于特定的公益事业,不能用于日常运作。

基层组织运行经费缺乏,首先导致基层组织公共服务

功能弱化。我们在铁锋乡看到,一些先富起来的村虽然建起了居民新村,户户别墅,宽大敞亮,但周边垃圾遍地,水电气基础设施薄弱。据铁锋乡陶荣乡长介绍,铁锋民风淳朴,治安尚好。但在周边乡镇,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强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风头一过,又有抬头的趋向。正气不昌,老百姓意见大。而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日常经费欠缺,基层组织可支配资源少。

运行经费缺乏,也迫使部分基层组织在国家的“三农”扶持资金上打主意,使国家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大打折扣。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国家每年安排了巨额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水改厕、水利设施和道桥建设、种养殖业扶持、扶贫济困等。这些资金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不仅不会考虑基层组织的运行成本,并且往往需要各级政府和村民拿出配套资金。而区乡财力有限,基层组织向村民筹资极为困难,只能在国家拨付的资金上做文章。因此,这些资金普遍在使用过程中被不同程度的挤占。据陶乡长估计,相当一部分资金根本没有用于项目,直接变成了基层组织的运行经费。

运行经费缺乏,也导致部分基层组织公共性弱化甚至异化。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本属公权机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向全体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而由于缺乏运行经费,村委会往往仰仗本村的“大户”、“望族”。如“新农合”制度规定村民参加“农合”,需每年缴费20元。由于医疗定价不合理,农民对“新农合”认同度不高,催缴成为村干部十分头疼的事。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只好想法筹款垫付。长此以往,村委会在发生纠纷或利益冲突时难以秉持公正,压抑弱势群体,成为乡村治安恶化、恶性案件上升重要原因。

如何破解农村基层组织经费匮缺的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制度。我市于2002年7月1日实施的《

第14篇: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我乡现有30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25个,机关支部5个,现有党员923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村级班子建设成效显著。xx年,按“选举程序合法、班子结构合理、当选成员合格”目标,采取以点带面、公推直选的方式,全面完成了行政村的村两委换届,总的看,平均年龄与上届相比有所降低,高中学历以上干部也有所增加,就我乡而言,村两委班子40岁以下的占80%,高中以上学历占60%。与此同时,加大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

(二)党员管理不断规范。全面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和票决制,发展党员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通过

对党员的设岗定则和党员自己承诺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活动阵地得到巩固。近几年来,对村级阵地建设旗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尤其是去年以来几乎对没有活动阵地的行政村全部覆盖,仅我乡就新建活动阵地14处,最大的建筑面积达到200平米,解决了以往党员活动没有场所的问题。同时强化了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培训奠定了基矗

(四)干部作风明显优化。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促动了干部作风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面向群众发放 “便民服务卡”,在便民卡上注明工作队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群众若遇到急事、难事、法律法规咨询,可直接拨打便民卡上的电话,工作人员将竭诚为群众服务。这样既监督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也畅通了信访渠道。

(五)村级事务管理不断规范。通过我旗近几年实施的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使各村的村级事务逐步走上规范化,村民和村委会之间自觉的按照契约办事,化解了以往因村级事务处理不公,而引发的各种矛盾。

(六)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和典型培树,完善承诺践诺机制,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事项1124件,已兑现承诺924件,xx村党支部《契约

管理惠民生 引领村民奔富路》这一典型案例被xx日报、xx电视台、xx电台三家媒体采用。

二、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成因

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是“两委”班子不协调,支部作用得不到发挥、党员队伍建设落后等三大问题。

(一)“两委”班子不协调、不配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制方面,从中央人民政府到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产生是同一模式,而村委会主任是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只要选民不罢免,村级党组织及上级党组织没有任免权,导致村委会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特别是新上任的,不懂工作规则,也不讲工作规则。

2、在素质方面,不少村级支委素质较差,不能掌握局势。主要表现:一是开不了会,外出打工党员较多,党员年龄大、身体多病参加不了会议,少数素质较低党员不参加会议,导致开会时党员数量不符合要求。二是定不了砣,议事能力差,能说点道路的走不了路,能走路的说不出什么(主要是由于支部书记为了稳固地位,发展一部分素质较低或亲属类的党员)。

3、在政策方面,村级党组织对村委会没有约束力,如倡导什么样的人进入村委会,只能处于引导层次,再如村委

会签订了不合理的合同,党支部无权处理,长此下去,矛盾频发,导致派性之争,引发不稳定因素。

4、在资金方面,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全乡25个行政村,有23个村是“空壳村”,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两委”班子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矛盾 。

(二)村级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发挥的主要原因。

1、从学习上看:我们现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方面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学到的知识很快过时。而部分基层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不善于学习,对新的知识、理论知之甚少,群众获取的信息量大和基层组织孤陋寡闻形成对比。

2、从思想上看,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无创新意识,思想因循守旧,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安于现状,没有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

3、从作风上看,工作拖沓懒散,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还是老一套,工作方法陈旧,总感到老

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

4、从现状看,部分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

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

(三)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党员队伍老化,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发展党员数量少,年轻人少;二是部分党员素质差,这些年支部书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发展的党员大部分是自己亲属或素质一般的群众。三是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四是党员缺乏责任意识、先锋意识、服务意识。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今后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和乡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务实高效,与时俱进、服务全局、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条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把握三个定位(强基储促规范、求创新),推进四项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具体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以拓展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为抓手,做好强管理这篇文章。

农村基层组织虽然是最基层的单位,但所涉及到的事务

繁杂,要想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必须加强管理 。

1、加强村级事务的管理。以契约化管理为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四议三提两签一报告”程序,完善村级事务提议、监督管理和违约排查化解三项制度。将契约化管理向村级产业项目建设、集体资产处置、社会事务管理、公益事业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拓展延伸,使村级的各项事务逐步纳入到契约管理之中,村里对外形成的的合同实行司法介入鉴证制度,没有司法所人员签字,收支不得入账,同时村里召开相关会议要提前邀请驻村工作队员列席会议,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2、加强村级两委班子的管理。在制度上,一是制定请假互批制,支部书记(村主任)外出三天以上要拿着村主任(支部书记)同意外出的签字到乡里请假;二是会议邀请制,党支部召开会议时,要请不是党员的村主任列席,村委会召开会议时必须邀请支部书记参加;在项目申报上,没有支部意见,乡里不予立项和上报;教育管理上,加强对新支部书记、主任的教育引导,要求其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操作,按制度要求约束自己,使其识大体、顾大局、想长远 。

3、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一要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只有党员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最大瓶颈。在具体工作中要采取讨论交流、巡回辅导、结对帮扶、参观启发等多种学习形式,全力加强党员教

育培训;二要严把党员入口关,疏通出口。要严格按照“两推两制一审核”的发展程序发展党员,注重将那些文化素质高,参政议事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年轻有为的优秀分子发展成党员;三要建立从严治党机制,对不按时交纳党费、多次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建立劝诫、警示、劝退和除名机制,按照党章要求和各村实际,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党员,加大处置力度,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以创建服务型政府和落实干部服务责任制为抓手,做好强服务这篇文章

要做好“双服务”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全乡工作重点,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等四个方面入手,切实为基层党组织和全乡人民开展好基本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实现三个突破:

1、在构建干部服务责任制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群众的实际困难,通过征集服务需求、确定服务项目、公开服务承诺、开展服务实践、加强过程管理和做好服务评价六个环节的实施,切实建立起承诺、述职、评议、奖惩“四位一体”的干部服务群众责任体系,确保干部服务项目落实到事、服务责任落实到人、激励奖惩落实到位。

2、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加强乡设

便民服务大厅、村设便民服务代办点和户设党员服务中心户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健全以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延伸、党员服务中心户为触角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便捷的民生服务网络。

3、在建立干部服务考评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健全责任跟踪机制、群众监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将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估、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实行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程

序化运转。

(三)以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建设为抓手,做好强队伍这篇文章。

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党支部,因此要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建设,以此来带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把那些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办事公道、善做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为党员群众服务先进分子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度。同时积极探索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着力整顿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村党组织领导班

子,通过挂钩、帮扶,促进贫困落后的村发展。

2、加大村级党组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村干部的素质能力,贯彻政策能力、民主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维护稳定能力。通过外出参观考察,聘请专家讲课、自学等培训方式,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解决好党组织书记认识、认知、认同问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好解放思想、观念更新方面的学习教育。要从一切保守、陈旧、落后封闭的解放出来,树立眼前吃亏、长远发展的大局意识;树立借助外力,谋求突破的发展意识;树立锯响就有沫,铁杵磨成针的进取意识,树立敢闯、敢试、敢担风险的创新意识;开展好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培训。市场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一样的,有高山也有低谷,峰谷交错,有山重水尽,之后便是柳暗花明。作为带头人一定要懂得经济规律并加以利用,坚决防止“高买低卖”、“越贱越卖”、“越贵越不卖”的问题;开展好实用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达到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目的。

3、管好用好大学生村官。近几年来大学生村官为村级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整体作用发挥不大,要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要解决四个难题。

一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心理适应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从学校到农村,对农村情况普遍不熟悉,加上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和农

业生产一窍不通,再加上大学生村官也存在着“过渡或把到村任职当跳板”的思想,面对生活和工作的不适应,有的甚至会产生恐慌,不能、不愿主动融入农村环境。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扎根,是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中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让大学生村官尽早做好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准备。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引导大学生村官端正心态、做好工作;要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在大学生村官工作遇到挫折、思想遇到疙瘩、生活遇到困难、家庭遇到变化时进行主动谈心、谈话,有效疏导大学生村官因工作生活带来的各种不良心理。

二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工作融入难的问题。当前,大学生村官的职务一般是村支部副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虽在农村,但又不是村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展建设中很难融入,在开展工作时也可能受到其它村干部的干扰和村民的抵触。对于到任的大学生村官,要尽快对其明确职责,而不能一直让其从事琐碎的杂务工作而置之不理,必须给大学生村官明确的身份定位,在明确职务的同时,必须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让大学生村官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其它村干部明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让村民明了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另外,要健全扶持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探索试行大学生村官带项目下乡的办法,

扶持他们创办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让大学生村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创业、主动创业,以实际行动影响农民,促进农民致富观念的转变。

三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难的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工作实践结合点不多,一些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与班子其它成员合作的能力、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创业示范的能力比较欠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难以对接,呈现出“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要有计划地组织定期培训,针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弥补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要建立引导帮带机制,通过优秀基层干部的及时传授工作方法、经验,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难题。要建立经验交流体制, 让大学生村官在相互借鉴、相互帮助中成长。

四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在初到农村任职时,一般热情高涨,但一遇困难和挫折,往往容易心灰意冷、心生退意,要让大学生村官安心在基层工作,留得住,干得好,必须完善几套机制: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出勤和请销假、工作日志、工作例会、工作月报、信息报送等日常工作制度,在严格管理中保证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要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提高工资待遇,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尝试绩效与工资的挂钩制度,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投入农村的

稳定发展中;要建立督查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履岗尽责情况进行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入村查访与电话查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常性督查,定期通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以成绩激励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要建立完善进退流转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

(四)以加快后进村转化为抓手,做好强基础这篇文章。

由于个别班子软弱涣散、民主管理混乱、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矛盾突出等原因,而影响了基层组织的基础不牢,导致各项工作开展举步维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强基础,从相对后劲的村级组织入手,逐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矗

1、成立组织,专项推进。成立后进村帮扶团队,由包片领导带队,按照“一个村庄、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措施组团帮扶抓好转化工作,建立后进转化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门听取后进村工作汇报,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布置工作。同时,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征求后进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了解村班子成员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等方面情况,摸准情况,找准症结,及时指导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2、捆绑项目,整体推进。把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项目集中到一个村,逐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例如,我们今年在xx村用退耕后续资金建设棚圈110栋,用扶贫资金购置基础母羊和种公羊2500只,用农业新能源项目搞300户沼气建设,用一事一议项目建设防护堤,实施项目整体推进,有效的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订立规矩,契约化推进。对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村层层签订契约,根据整顿转化工作目标要求,制定验收标准和考核办法,年终集中进行拉链验收。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组织领导不到位,整顿措施不得力、整顿效果不理想的进行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15篇:基层组织倾斜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倾斜情况调研报告

**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坚持将交通执政资源向农村倾斜,注重优化交通运输执政资源,努力提升农村交通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部署,县交通运输局就交通执政资源向基层组织倾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交通运输执政资源向农村倾斜的主要做法和具体效应

(一)主要做法

1、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抢抓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向上争取建设计划和资金,全力推进全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年7月,共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计划34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335公里,完成建设投资约1.1亿元。

2、着力推进城乡路站运一体化

围绕城乡运输一体化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公路站建设。一方面着力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年以来,累计建成候车棚和招呼站60个,建成五级客运站2个,远安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已完成建设投资1000万元,远安二级客运站建设已通过积极争取被省交通运输厅列入“十二五”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另一方面着力加快城乡公交运输发展。为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年以来,共更新出租车60辆,新增中级客车26台,新增厢式货车20台,新增农村客运班线15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6条,除荷花、茅坪场、河口3个乡镇外,其它乡镇均实现了城乡公交全覆盖。同时,制定了《远安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县所有乡镇城乡公交全覆盖。

3、大力推进公路安保工程建设

针对全县农村公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年以来,累计投入750多万元资金,先后对棚马、花太等6条县道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治,实现了县道安保工程全覆盖。同时,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为56个行政村共新建和安装防护墩517个、防护墙68米,波形防护栏12000多米、错胎300处、标志牌164个,挡墙1300多立方米,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公路通行安全隐患。

4、积极改革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县交通运输局把管护和建设放在同等位置,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实施细则》,并对农村公路管养体制进行了改革,撤销了原乡镇交管所,建立了县、乡(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立了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和7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将原乡镇交管所34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转岗到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和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同时,按照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职责。另外,申请县政府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按每公里500元的标准给予管养资金补助,各乡镇也按要求落实了管养补助资金,使全县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得以初步建立。同时,推行“五定”,即定线路和里程、定人员、定经费、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公路日常养护实行百分制考核,并予以奖惩兑现,全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通达和通畅能力。

(二)具体效应

通过优化交通运输执政资源的配置和向农村交通服务予以倾斜,全县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和“村村通客车”目标,全县交通运输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的出行要求。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由衷地称赞,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税取消后农村生产力的“第三次解放”,是惠及全体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认真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及路站运一体化建设进行绩效评价,主要有四大积极效应。

一是农民增收效应。据交通运输部抽样调查表明,建路的农村相比尚未建路的农村,农民平均收入高1069.14元。据此估测,**年以来,我县因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县农民增收超过9亿元。

二是结构调整效应。农村公路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渠道,效益农业、乡镇工业和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调查,农村公路硬化后,我县农村公路沿线近四分之一的农民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有2100多人新近购货车专门从事农村货物运输;有一大批农产品产业基地依托农村公路,应运而生;200多个路边店或“农家乐”因路而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城乡结构也得到相应调整,全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素质提升效应。农村公路建成后,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普遍反映“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讲文明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类惠民实事得以兴办,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四是农村和谐效应。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民主管理的生动实践,各地在项目建设中坚持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的“五个由民”原则,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制度,资金使用情况100%公开,做到“干部清白、群众明白”,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二、农村交通服务社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攻坚目标大多为边远贫穷山区,不仅建设成本高,而且筹资难度极大,加之国家补助资金有限,而我县地方财力又相对薄弱,自筹资金渠道单一,乡镇配套能力也有限,因此,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工作举步维艰。目前,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二是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不足,由于上级对农村公路管养补助资金有限,而乡镇、村筹资能力有限,目前,管养经费补助仅能满足于日常管养,如遇自然灾害和较大病害,则由于经费问题,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三是农村公路安保资金不足。国家用于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均需要地方自筹,而我县农村公路尚有50%以上需要建设安保工程,因此,解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资金迫在眉睫。

(二)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不足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设目标,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也随之逐年减少。但由于我县属丘陵地区,一村多岭、一岭多路的情况非常普遍,规划建设的通村公路主要通往村小学或村委会所在地,在实施过程中,老百姓希望对规划的泥结碎石路一步到位,修成水泥路,或延伸路线通组达户,让更多的群众受益。但由于计划不足,农民群众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农民群众对此反应较为强烈。

(三)农路管养体制有待完善

一是少数乡镇和行政村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的财政支持,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二是已建的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部分已到使用年限,或因自然灾害造成损毁,由于无专项资金,无法及时进行维修和进行复建。三是路政管理还未全面触及村道,农村公路管养的长效机制和路政管理亟待研究解决。

(四)农村公路网络化实现难

目前,国省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只规划安排到通往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和乡镇通往村委会所在地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限定一乡一路、一村一路,而我县尚有数百公里村际断头路和通组公路尚未硬化,也没有构成联网,农村公路网络化实现还需要不懈努力。与此同时,城乡运输网络也无法形成,加之农村客运运距短、客源分散、收入低,税费负担较重,存在经营者不愿经营的状况,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对优化交通运输执政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倾斜的建议

(一)要继续加大发展农村交通资金投入

农村公路由于它自身所固有的特殊性,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因此,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山区的资金扶持力度。鉴于广大群众要求村村互联成网的迫切愿望以及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要积极争取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实施通达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资金的倾斜支持;增加贫困地区扶贫资金计划;提高对贫困地方通达、通畅工程的补助资金标准,并给予路基工程适当补助。另一方面要继续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人民交通人民办”的方针,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多途径全方位筹集民间资金,可继续采用同乡会筹资、“一事一议”集资、修建功德碑捐资、以资代劳投资、企业参与建设、土地开发、公路冠名权、社会捐资等多元融资结构,把公路建设与一些项目建设进行捆绑等办法解决配套资金,打破公路建设资金单纯依靠上级补助的局限,破解筹资的难题。

(二)要努力加快城乡路站运一体化进程

公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流、物流的有序流动,只有运输发展了,才能体现出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使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农村客运并举,将农村客运站点设施与农村公路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的同时,坚持从农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入,加快远安物流中心、远安二级客运站以及各乡镇公交候车亭的建设,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为农村运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努力让农民群众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实现“把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站设到农民家门口,把班车开到农民家门口”的总体目标,有力地推进城乡路站运一体化的进程。为保护农村客运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对从事农村客运的班车,要在税费征收等方面结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减轻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提高经营效益,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运输事业。

(三)要切实加快农村安保工程建设步伐

一是要坚持“三个明确”。明确责任主体。要加强业务指导,将乡、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责任主体落实到乡镇和村并加强督查考核。明确资金来源。对安保建设资金要采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办法进行筹措解决。明确实施方案。坚持“技术规范统

一、规格尺寸统

一、质量标准统

一、工程单价统一”,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二是要坚持“三个结合”。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全域覆盖”的工作思路,坚持先干线后支线、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三是要坚持“三不放过”。将道路安全防护工作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置于农村公路项目监管的首位,坚持“三不放过”,即施工图无安保工程设计的项目,设计审批不放过;施工中安保设施不符合技术质量规范的在建工程,计量支付不放过;安保设施未完工的项目,交(竣)工验收不放过,从源头制度设计和过程监管上层层把牢关口。

(四)要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一是创新机制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办法、新思路,建立有特色、有实效、有保障的农村公路养护新体制,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日趋科学化。二是切实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主体和广大群众的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进行宣传,力争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体制、政策家喻户晓,从而增强广大群众参与养路护路工作的自觉性,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强化落实责任。要切实履行好行业监管职责,落实好县、乡、村道管养单位和管养责任人;要加强业务指导,深入查找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并认真整改到位。四是严格监督检查。要制定拿出符合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标准、工作内容和要求,与各行政村养护责任人及养护道班签订养护目标责任书,保证养护工作落实到位。要不定期地对农村公路养护进行督导检查,全力发挥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的组织实施、督导检查的作用,认真落实管养责任。

第16篇: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争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线路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争堡垒。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增进***中有不可替换的作用,因此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我乡现有30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25个,机关支部5个,现有党员923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争力、凝聚力进一步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村级班子建设成效明显。2010年,按“选举程序正当、班子结构公道、当选成员合格”目标,采取以点带面、公推直选的方式,全面完成了行政村的村两委换届,总的看,均匀年龄与上届相比有所下降,高中学历以上干部也有所增加,就我乡而言,村两委班子40岁以下的占80%,高中以上学历占60%。与此同时,加大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

(二)党员管理不断规范。全面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和票决制,发展党员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通过对党员的设岗定则和党员自己承诺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活动阵地得到巩固。近几年来,对村级阵地建设旗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特别是往年以来几近对没有活动阵地的行政村全部覆盖,仅我乡就新建活动阵地14处,最大的建筑面积到达200平米,解决了以往党员活动没有场所的题目。同时强化了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培训奠定了基础。

(四)干部作风明显优化。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展开,促动了干部作风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面向群众发放 “便民服务卡”,在便民卡上注明工作队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和监视电话。群众若碰到急事、难事、法律法规咨询,可直接拨打便民卡上的电话,工作职员将竭诚为群众服务。这样既监视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也畅通了信访渠道。

(五)村级事务管理不断规范。通过我旗近几年实施的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使各村的村级事务逐渐走上规范化,村民和村委会之间自觉的依照契约办事,化解了以往因村级事务处理不公,而引发的各种矛盾。

(六)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展开。活动中,突出实践特点和典型培树,完善承诺践诺机制,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事项1124件,已兑现承诺924件,XX村党支部《契约管理惠民生 引领村民奔富路》这一典型案例被XX日报、XX电视台、XX电台三家媒体采用。

二、基层组织存在题目及成因 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题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是“两委”班子不调和,支部作用得不到发挥、党员队伍建设落后等三大题目。

(一)“两委”班子不调和、不配合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制方面,从中心人民政府到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产生是同一模式,而村委会主任是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只要选民不免职,村级党组织及上级党组织没有任免权,导致村委会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特别是新上任的,不懂工作规则,也不讲工作规则。

第17篇: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我乡现有30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25个,机关支部5个,现有党

员923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村级班子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按“选举程序合法、班子结构合理、当选成员合格”目标,采取以点带面、公推直选的方式,全面完成了行政村的村两委换届,总的看,平均年龄与上届相比有所降低,高中学历以上干部也有所增加,就我乡而言,村两委班子40岁以下的占80%,高中以上学历占60%。与此同时,加大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

(二)党员管理不断规范。全面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和票决制,发展党员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通过对党员的设岗定则和党员自己承诺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活动阵地得到巩固。近几年来,对村级阵地建设旗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尤其是去年以来几乎对没有活动阵地的行政村全部覆盖,仅我乡就新建活动阵地14处,最大的建筑面积达到200平米,解决了以往党员活动没有场所的问题。同时强化了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培训奠定了基础。

(四)干部作风明显优化。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促动了干部作风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面向群众发放 “便民服务卡”,在便民卡上注明工作队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群众若遇到急事、难事、法律法规咨询,可直接拨打便民卡上的电话,工作人员将竭诚为群众服务。这样既监督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也畅通了信访渠道。

(五)村级事务管理不断规范。通过我旗近几年实施的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使各村的村级事务逐步走上规范化,村民和村委会之间自觉的按照契约办事,化解了以往因村级事务处理不公,而引发的各种矛盾。

(六)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和典型培树,完善承诺践诺机制,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事项1124件,已兑现承诺924件,XX村党支部《契约管理惠民生 引领村民奔富路》这一典型案例被XX日报、XX电视台、XX电台三家媒体采用。

二、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成因

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是“两委”班子不协调,支部作用得不到发挥、党员队伍建设落后等三大问题。

(一)“两委”班子不协调、不配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制方面,从中央人民政府到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产生是同一模式,而村委会主任是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只要选民不罢免,村级党组织及上级党组织没有任免权,导致村委会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特别是新上任的,不懂工作规则,也不讲工作规则。

2、在素质方面,不少村级支委素质较差,不能掌握局势。主要表现:一是开不了会,外出打工党员较多,党员年龄大、身体多病参加不了会议,少数素质较低党员不参加会议,导致开会时党员数量不符合要求。二是定不了砣,议事能力差,能说点道路的走不了路,能走路的说不出什么(主要是由于支部书记为了稳固地位,发展一部分素质较低或亲属类的党员)。

3、在政策方面,村级党组织对村委会没有约束力,如倡导什么样的人进入村委会,只能处于引导层次,再如村委会签订了不合理的合同,党支部无权处理,长此下去,矛盾频发,导致派性之争,引发不稳定因素。

4、在资金方面,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全乡25个行政村,有23个村是“空壳村”,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两委”班子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矛盾 。

(二)村级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发挥的主要原因。

1、从学习上看:我们现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方面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学到的知识很快过时。而部分基层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不善于学习,对新的知识、理论知之甚少,群众获取的信息量大和基层组织孤陋寡闻形成对比。

2、从思想上看,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无创新意识,思想因循守旧,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安于现状,没有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

3、从作风上看,工作拖沓懒散,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还是老一套,工作方法陈旧,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

4、从现

第18篇: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木鱼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去带动另一部份人富起来”的口号下,我国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贫富差距问题凸显出来,同时因为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中出现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又造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矛盾,加上外国势力对中国崛起的敌视,各类新旧矛盾的交际,为我们的党执政提出了新的考验,为了适应新的历史形势,紧紧围绕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出如下汇报。

一、当前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现状

(一)基本情况

木鱼镇共有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11个。其中党委1个,党支部10个,其中村(居)党支部5个。其中村级干部23人,农村党员331名,其中预备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的3.02%。女党员53名,占党员总数的16.01%。35岁及以下的党员80名,占党员总数的24.17%。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98名,占党员总数的29.61%。农村党员228人,占党员总数的68.88%。总体看,我镇2013年新选举的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比较好,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较强。

二、主要的工作做法

(一)围绕能人治村抓选拔。

1、革新选任模式。明确用人标准,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渠道,改进选人办法,条件上严格把控,严格落实“双高双强”型用人标准,进一步细化选任条件,明确提出了村党组织书记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等6条标准,规定了党性意识淡薄、模范带头作用差、拉帮结伙搞派性等7种情形不宜作为候选人进行推荐,从源头上保证了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实行交叉任职;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做法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对民主基础较好、干群众关系融洽,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开展“公推直选”、“差额直选”、“民主选举”等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人方式。

2、规范干部管理。第一,实行奖惩机制,提升农村干部工作活力。依据《农村在职干部业绩考核奖励报酬管理办法》制订了《村级班子年度考核暂行规定》,从2012年起,每年对村级班子进行考核,评选出一类、二类、三类班子,并在一类班子中评选“十佳”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按基本补贴1.2、1.0、0.8倍进行兑现,不称职的扣发奖励报酬。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其中文武村获得2012年度县“十佳”表彰奖励),所需资金由乡镇财政或村级承担,年底统一兑现。第二,办理社会保险,对担任村党组织书记9年以上的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办理养老保险或商业保险,

参保金额一般为当年补贴报酬的20%-30%;对离任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两种方式落实补助,一种是符合退休条件的办理退休手续,另一种是对任职时间较短,不能办理社会保险或退休的实行一次性补贴。第三,落实基本补贴,从2008年起,镇党委把农村干部的生活补贴纳入镇财政支出预算,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每人每月补贴和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补贴,分别建立工资卡,保证每季度按时足额发放。

(二)围绕能力提升抓培训。

1、实行分类培训。抓好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着力围绕怎样当好村党组织书记,在组织好集中轮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素质培训。党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负责编制统一的培训计划,抓好培训计划的落实。2012年,我镇就制定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制度》,规定村干部的培训由镇党委组织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实施,本着“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科学设臵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通过覆盖全镇的远程教育平台负责培训村支两委干部的政治理论,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等知识。

2、丰富培训内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国家方针政策调整步伐,谋划发展缺少科学性,机械抓落实,“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能动性、创造性不够的问题。2012年起,

我镇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这一目标要求,按照上级安排的、群众关注的、工作需要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困惑的四个方面进行点题,对问题定期进行整理汇总,联系相关部门和专家采取远教视频、集中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答复。着力在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特别是在提高农村实用技能上下功夫。一是突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如油橄榄管护技术培训和食用菌种养殖技术培训。二是增加“两法一例”培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农村工作制度的学习培训。三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市场经济意识。

3、创新培训模式。要敢于打破传统,根据形势的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特别是找准既能激发农村干部参与培训热情,又能使之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最佳结合点。

(三)围绕农民增收抓产业。

1、理清发展思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事业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汲取加快发展的好主意,在贴近实际、抓住特色和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木鱼实际情况的“一心两园三组团”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找准发展路子,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坚持以产业和行业为区块,积极鼓励

引导农民群众创办本地特色产品种养和经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大力推广“公司+村社”、“公司+农户”、“农户+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科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农户的示范引导作用。

3、壮大集体经济。牢固树立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坚强物质基础的观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途径。根据不同村组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找准发展载体,想办法盘活集体留用地和其它集体产业,注意吸收产业大户和党员、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多种生产要素参股,明晰集体财产所有制结构,鼓励实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

(四)围绕履职承诺抓管理。

1、完善管理机制。以“细化、量化”为原则,制定和完善加强法制进村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完善法制进村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着眼点,形成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导向。第一,实行了农村党组织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村(居)党组织书记任职后,要根据选举承诺事

项和上级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实事项目,并与乡镇党委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村党组织、村委会按照职责分工将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和个人;第二,实行了村(居)党组织书记年度考察,按照听取述职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座谈征求意见、现场实地验证、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反馈备案“六步走”程序进行考察,对考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给予表彰奖励,年度补贴待遇提高不低于10%,优先推荐评先树优;对考察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由镇党委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不称职的,责令辞职或予以免职;第三,实行村(居)党组织书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村(居)党组织书记及配偶、子女涉及婚丧嫁娶、升学入党、承包村级项目、租赁集体资产等十种情形应提前向党委报告。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居)党组织书记任职期间,每年组织一次经济审计,任职届满时,进行离任审计。第四,实行了村(居)党组织书记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日常表现、群众反映、来信来访等,对履职不到位、群众有意见的及时打招呼;第六,落实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度,村干部与组长之间要明确工作责任,从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矛盾纠纷排查、信访调解到情况上报上级等各环节的工作都明确人员和职责,第六,各村居均建立了廉勤委员会,由村(居)民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对村(居)两委的日常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形成人人有担子、有压力、有动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目标;第七,对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或违法违纪受到处理

的,采取停职检查、组织调整等措施,保持党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优化党员队伍。第一,建立发展党员的工作机制。2012年,我镇就制定实施了《公示制》、《票决制》、《培训考试制》、《三级考察制》《两级预审制》《责任追究制》等6项发展党工作制度,使发展党员工作层层把关、过滤、杜绝人情党员、突击党员和社会不良分子取巧钻营,纯洁党员队伍。第二,严格组织生活。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员管理模式,使每名党员都处在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下。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思想滑坡,心态扭曲,以及半年以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愿意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三不”党员和违法违纪的党员给予必要的处臵,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三、突出问题

经过近几年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特别是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的不断变化,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部分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发挥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1、文化素质不高,农村优秀人才除参军、升学外,大多数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党员中真正年纪轻、有文化、有能

力的人才十分缺乏,在选任党组织书记时只能是坨子里拔将军。

2、政策水平低下。由于村(居)留守党员不但年龄偏大,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村(居)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己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为农民宣传、解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成为一句空话。

3、思想观念落后。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经济条件差,更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研究,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差,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个别村党组织书记精神不振,做一天和尚撞一钟。

(二)村(居)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低报酬低动力。虽然按月发放了基本报酬,但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奖励报酬不能按时足额兑现,总体来看享受待遇与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工作压力、劳动强度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党组织书记退休后的待遇,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地方即使出台了规定,由于资金来源不能保证,也难以兑现;再就是“天花板”现象,决定了村(居)干部工作再出色也难以提拔晋升,工作主动性不强。

2、无钱办大事。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少,据调查统计,3村2居中,所有村的年收入均在1万元一下,几乎没有村集体经济,少量资金也只能办小事。大部分只能买纸买笔,打

字复印等,根本没有能力建桥铺路,挖渠修堤,文化建设等,虽然农村基础设施维护资金开始运行,但是依然仅仅只能做到维持现状,且颇多限制,村(居)纵有想法也无权实施,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工作环境差。村党组织书记处于农村工作最前沿,工作条件苦、压力大。一方面表现在信访问题上,由于受族性、派性和个人恩怨的影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捏造事实,以把村党组织书记拉下台为目的长期上访,给基层党委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表现在经济债务上,办公经费、公益事业、计划生育等刚性开支必须要办,但是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负债较多,村党组织书记只能个人借款或自掏腰包。

(三)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村(居)干部的管理监督难。

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党员群众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缺乏研究,加之一些党组织书记角色转换不及时,没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思想,行为方式一时难以改变,自觉不自觉的突破规章制度,不愿受管理。

2、宗旨观念淡薄。部分党员群众,特别是农村老党员,受到市场经济后涌入的国外腐朽思潮冲击,动摇了共产主义信念,不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不服从党的领导,不愿意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不但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而且仗着资格老,曾经为党做出过贡献,就颐指气使,利用自已人际资源优势,披着民主外衣,插手日常村务管理,干预村务,

排斥外族,引导群众谋取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大局,蒙蔽镇干部监督村务。

3、主人翁意识不强。农村党组织干部的工作范围广泛,应急事件、突发事件多,加之农村党员群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见识不足,是非观念不强,好为家庭、个人谋私利,既无监管能力,又无监督观念,不好监管。

四、意见和建议

(一)拓宽选拔渠道,以“双高双强”为新时期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基本条件,坚持村党组织书记“两推一选”、公开考选,推行县乡机关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到村任职的做法,选拔一批适应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到村级党组织书记岗位接受锻炼,把担任过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培养乡镇领导干部的一条途径,对他们可采取县管理、乡(镇)编制、干在村的方式,既减轻村级负担,又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广泛从回乡初高中生、退伍军人、农村党员专业户、技术能手以及企业经营者、业务骨干中的党员筛选优秀人才,特别要注意从经商从业户、种养专业户、承包致富户科技示范户中特色人选。大力实施“回归村官”工程,有目的地引导长期在外务工经商能人回村创办经济实体,从中及时发现优秀人才,并有重点地帮带、培养,吸收其加入党组织,条件成熟的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畅通村党组织书记“下”的渠道,对工作懈怠、敷衍应付、成绩较差的,经组织考核后,凡不称职的,予以免职。

(二)完善激励措施,目前我党的领导干部提拔晋升方

式多种多样,有考选、竞选、遴选等等选拔方式,但是真正定人却多出于上,农村基层干部上升渠道狭窄,要提高其积极性,一要提高政治待遇,让农村党组织书记“干有所为”。建议把农村党组织书记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对能力水平高、政绩特别突出、在当地有影响和威信、担任党组织书记一定时间的,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中;从乡镇招考计划中单列“村党组织书记报考公务员指标”;对评选“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等大力向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倾斜,对他们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二是提高经济待遇,让农村党组织书记“劳有所值”。适当提高基本报酬发放数额,奖励报酬稳定资金渠道,建议由县级以上财政负担,乡镇党委考核兑现。三是统一社会保障,让农村党组织书记“退有所养”。建议参照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对农村党组织书记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投保金以年基本工资为基数,按25—30%的比例缴纳为宜,其中集体缴70%,个人缴纳30%。对欠发达地区,上级进一步加大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既能保障基本工资和办公运转,又能办理退休和“两险”。同时采取硬性措施切实减轻村级负担,为村级解困松绑,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干头”。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职能,目前我国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虽然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却没有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使得基层党组织与国家的基层行政机构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职能重叠,

对基层党组织行使其职能产生了一些思维混乱,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的历史新形势下,明确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党组织的导引职能。

1、建议明确基层党组织的管人职能,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荐人作用,进入国家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必须拥有常住地的基层党团委的政审推荐材料,鼓励私有企业、合资企业、个体户选用基层党团委推荐的人才,同时为了更好的提升党团委的影响力和扩大人才渠道,“两新”组织的党团委也应该溶入这个招人、选人、荐人、用人系统当中。

2、目前我党虽有一套已成系统的人才交流体系,但是较为为学历是举,而且对“体制外”的人才的吸引力较低,建议不简单的用学历来判断人才,而应充分发挥党团委的作用,发掘那些自学成才的人才和培养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干部,通过和其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的党员群众的评价和口碑来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评优和晋升,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和广阔丰富的上升渠道来吸引群众自觉自愿的加入党组织。

3、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基层党组织明确自身的导引职能,淡化其行政职责,使基层党组织从繁重的日常行政和管理中抽离出来,集中精力主抓党员和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来,通过基层党组织的评价职能引导党员群众洁身自好,积极向善,能够从心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能使党员更加明确其党内权利和义务,更加深刻的领会社

会主义民主及其核心价值观。

第19篇:创新农村基层组织

大胆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

钤山镇白芒村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结合创新社会管理,根据《党章》有关规定,理顺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工作,村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下设四个支部,各支部设有村民理事会,打破了几十年来一贯制的一村一支部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由按农村行政村设置的党支部改变为以区域链为主,产业链、义务链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党组织,通过基层党小组组租联建,包括优势互补联建、强弱帮扶联建、村企联建方式,为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城乡党员动态管理一体机制做了先行探索。

钤山镇白芒村为了使此次农村基层组织改革创新真正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化,由镇党委牵头,村支部委员参与组建了村支部组织改革创新探索小组,在县委组织部组织远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基层,入组到户与党员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真正处理好了改革创新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把党的总体方针政策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

据悉,钤山镇白芒村此次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工作中体现了“两不变,两加强”坚持了“干部不变、关系不变、强化领导、强化监督”原则,升格后的村党总支部,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将从体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村党总支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领导和支持村委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老年人协会等组织团体。同时,通过完善村党总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发挥村党总支对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职能。

钤山镇白芒村打响分宜县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第一仗。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意义重大,是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保障,是我县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第20篇: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思考

XXX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思考

XXX村是XX区级后进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于周边村。经过调研发现,XXX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我们深思。

一、XXX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客观方面表现

1、党员、干部在职不在岗。XXX村个别主要干部,长期在外经商,严重影响了村务工作的开展。

2、党员、干部老化严重。XXX村党员、干部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30岁以下的寥寥无几,这些干部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对电脑等新时代产品不懂,接收外界信息能力不强。

3、党员、干部文化层次偏低。XXX村党员、干部中最高学历为大专,大部分为初高中毕业,还有不少是小学文化。党员、干部整体文化层次偏低,接受新事物和改革创新能力差。

(二)主观方面表现

1、工作热情不高。XXX村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中缺乏联系群众,对群众反应的事情存在拖拉,推诿现象。

- 1 -

2、工作协调不够。XXX村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缺乏民主气氛,综合素质偏低,在具体工作中,缺沟通协调,互相扯皮推诿不负责任,令村民无所适从。

3、工作作风不实。XXX村少数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不注重自身形象;或利用村干部的身份谋取私利,不了解群众需求,疏远了干群关系。

4、创新能力不强。相当多的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的职能定位,还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常规性工作和突击性任务上,习惯于应付。

5、后备力量薄弱。XXX村党员、干部缺乏年轻后备力量。多数农村青年出了校门就纷纷外出自谋职业;退伍军人、农业经济人对当村干部兴趣不大;部分村干部抱着各种私心杂念,本身就不愿意在农村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从而使农村后备干部后续乏人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总之,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使遗留问题逐年积累,给农村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调研组经过全面思考,实地走访,参考其他先进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成功案例,提出了如下措施:

(一)、抓关键,以党建带村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民要致富,关键建好党支部,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首先,要抓好“选人”。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让那些富有开创精神想干事,真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并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支部书记。第二,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的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

(二)、抓基础,发挥基层组织阵地功效,为村“两委”和群众提供活动场所。

按照“四室(宣传文化活动室、党员、干部学习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两栏(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活动阵地和农村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改善村级党组织活动条件和农民群众受教育培训的条件,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

(三)、抓管理,加强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夯实群众基础。

要创新基层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

度。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抓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奠定党员、干部坚实的思想基础。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上,对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要经常集中重点培训,对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乡镇要经常组织培训,村党支部也要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通过培训学习,要达到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纯洁党员队伍,增强思想觉悟性的目的。

(五)抓储备,要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实行跟踪培养、岗位锻炼、滚动管理,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创新本领,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建立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