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桥梁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3 08:35:28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调研报告(桥梁方面)

土木10103班李赛

我们组在重点对竹山桥及沅水大桥进行调研后,发现常德市桥梁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在步行调查竹山桥及沅水大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座桥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成不过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这两座桥的损坏就非常之大两座桥梁的多处道路和围栏都有较大裂纹、损伤。尤其是两侧人行道和围栏部分,有多处钢筋半裸露或全裸露于空气中,甚至在人行道有一处地面可穿过其内部的钢筋看见桥下江水。可见,桥梁的耐久性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并进行讨论研究后,我们了解到桥梁耐久性差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施工和管理水平低。我们在对竹山桥、沅水大桥这两座紧挨的桥的破损程度进行对比后发现,虽然沅水大桥的建成时间只比竹山桥晚两年,其桥梁各处道路及围栏的破损程度都比竹山桥要低得多。另外,在沅水大桥本身的不同路段也存在着类似的对比,在结合有关资料,我们不难认为,桥梁的耐久能力与施工时的质量有很大关联。施工期间,材料强度不足,施工艺不合格及钢筋保护层不足和构件开裂等这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显著影响,但都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二是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不够完善。联想到距今已1400多年却仍然保存完整的赵州桥,我们不由感慨:当代桥梁设计师在设计方面过分执著于满足规范对结构强度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了结构的耐久性及其他因素对桥梁安全度

的影响,导致许多桥梁虽已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却因耐久性出现问题,影响了结构安全性。所以本小组成员认为,设计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真诚地希望,为了提高桥梁的耐久性能,在设计桥梁时能够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在桥梁施工期间,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为人们建造出更多耐用且安全的桥梁。

二、桥梁的共振现象

我们小组在对沅水大桥进行走访调研时,在桥的不同路段当车经过桥身时感受到了多次桥梁的共振,其中几次尤为剧烈。在沅水大桥上,我们观察到,桥上的车流量大,同时桥身全长1407.86米,因而桥梁整体所受的车辆荷载比较大,当天气恶劣时,桥所受的风荷载、雨荷载等其他荷载也一并增大,并且沅水大桥本身也存在桥梁多处出现及围栏钢筋裸露的安全隐患。当这些车辆经过与桥梁发生共振,若其强度超过了桥梁结构强度的最大极限时,,发生像四川洪雅县柳记镇因行人摇晃产生共振使铁索桥断裂的悲剧完全有可能。因此,我们小组在此提出诚恳的建议:

一、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市内各座桥梁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二、希望设计师在在桥梁的结构设计方面,从多方面考虑,尽量避免共振对桥梁造成大的影响;

三、考虑到共振所产生的力如未加以控制的话,可对桥梁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定期进行关于桥梁震动的检测,并为减轻共振效应,可在桥梁上设立减震器,干扰共振波,达到减小共振对桥梁影响的作用。

三、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由于桥梁在建成使用期间会因气候变化、腐蚀、氧化、老化等影响,导致其强度和各方面的性能有所降低。因此桥梁的后期维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大桥的安全与交通问题畅通,。然而在我们小组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不少维护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关于桥梁的维护问题,我们注意到,对于桥梁的道路裂纹,只有个别路段有过粗糙的补救措施,大多数仍是处于“搁置”状态,围栏处钢筋裸露的部位也只在非常严重的部位用铁丝杂乱地缠绕了几下。同时车辆路过时的颠簸问题和排水孔被灰土堵塞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次,对于桥梁的管理方面,我们观察到,在桥中间的休息平台旁,存在摩托车拉客的现象,并且自行车、电动车驶上人行道的现象也是常事,甚至出现逆向行驶。可见,桥梁管理不当和维护力度不够的问题确实不容小觑,因此,我们极力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定期对营运期间的桥梁进行检测、管理、养护工作,并加大维护力度,增加桥梁的使用年限,提高桥梁的使用率。

推荐第2篇:关于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关于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加强我镇桥梁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中心对本镇桥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桥梁的基本情况

(一)桥梁养护范围方面的情况

经统计,我镇共有13座桥梁,其中目前

正常使用的桥梁10座,危桥3座(岗圩桥、村边旧桥、坑水桥)。2005年期间,为便于管理,市有关部门对市、镇桥梁养护范围进行了重新划分确定,划分后,目前属于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的桥梁5座(南余桥、外环桥、北山桥、边村桥、田步桥),主要分布在镇外环;属于镇政府养护的桥梁8座(中山桥、高架天桥、汽车站—**村桥、车岗桥、巷头桥以及3危桥),主要分布在镇内环。

(二)桥梁的检测情况

根据我中心掌握的现有桥梁检测资料,我镇桥梁的检测情况大致如下:

2000年3月,我镇投入36万元,对外环桥、边村桥、田步桥、车岗桥和西环桥等5座桥梁进行了安全检测,除了南环桥,其余4座桥梁检测结果正常。

2001年3月,由于南环桥在2000年检测时被鉴定存在一定的结构安全隐患,为确保桥梁安全使用,我镇投入48万元,对南环桥进行了加固处理。

2003年9月,对外环桥、**岗圩桥、**村尾—边村旧桥、**坑水桥进行了检测,检测鉴定报告除北环桥可以正常使用,将其余3座桥梁定性为危桥。

2004年由市交通局对神山桥进行了安全检测,检测结果正常。

2006年10月**中山桥由交通部公路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正常。

今年8月,由交通部公路检测中心对外环桥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

另外,因为还有部分桥梁检测资料在市地方公路总站,我们无法对桥梁检测情况作完整统计。

三、我镇桥梁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桥梁评估检测工作滞后。按桥梁常规检测要求,一般每隔3-5年需要检测一次,但我镇有部分桥梁于2000年检测后,至今已经7年多时间没有进行检测,以前的检测结果已过了有效期,而当下桥梁的性能及安全状况得不到权威认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心里没数。

2、没有建立日常养护管理机制。近几年来,在市有关桥梁主管部门的部署下,我镇对桥梁养护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工作力度还不够,没有建立起日常养护管理制度和定期与临时检查制度。

3、部分桥梁养护管理职责不明。如高架天桥,2005年前属于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2005年调整后,已划归我镇政府养护,而我们之前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以为是铁路部门或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导致高架天桥近几年的养护工作没有跟上。

4、桥梁档案资料不完整。镇内现有的13座桥梁,由于大都建成多年,无施工图纸、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给桥梁养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以前属于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的桥梁,如高架天桥,中山桥,2005年移交给我镇政府养护后,但该桥梁以前的养护记录资料却没有移交给我们,使今后的养护以及检测缺乏一些基础数据。

5、3座危桥只有坑水桥已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岗圩桥、边村旧桥没有落实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封桥措施。

6、桥梁限载标志不完善。我镇市级、镇级道路桥梁除长村桥限载为10吨外,其余各座桥的限载均设置为20吨。经调查,共有10座桥梁需要完善16个限载标志。

7、桥梁养护技术力量薄弱。目前,镇有关职能部门内无桥梁养护专业工程师,也没有桥梁检查仪器设备,镇桥梁治理工作小组平时检查桥梁,只能以目测为主,而目测只能看到桥梁表面,不知道桥梁内部结构的情况。

四、对我镇今后桥梁养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我们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有关桥梁安全管理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措施,加强防范,全面消除桥梁质量安全隐患,确保桥梁安全使用。现向镇委、镇政府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1、落实桥梁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镇现有的桥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和正常化。同时,此工作机构作为桥梁养护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在今后长时间内存在(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作用。

2、建立常规检测制度。对属于镇政府养护的桥梁,制定常规检测计划,每隔3-5年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桥梁检测机构检测一次。

3、落实桥梁养护专项经费。将镇桥梁养护专项经费纳入镇财政年度预算,预计年养护费50万元左右。

4、做好桥梁资料的

保管工作。桥梁资料的保管工作由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统筹负责,每一座桥梁建立一个养护档案,对每一次的检查、养护和检测情况作好详细的记录,连同检测鉴定资料统一存档。同时,要与市地方公路总站取得联系,将高架天桥、中山桥以前的养护资料移交过来,为今后的持续养护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5、加大超载车辆查处力度。完善桥梁有关标识设置,明

确限载吨位。镇交警部门要定期安排警力,对严重超载的重型车辆通过桥梁进行查处,以改善桥梁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保障桥梁正常和安全运作。

推荐第3篇: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前言:

根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规定:单跨跨径大于40m即为大桥,一般认为单跨跨径大于100m的桥梁即为大跨度桥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跨径桥梁的建设在20世纪末进入了一个高潮时期。众所周知,大跨径桥梁建设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近百年来。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跨径桥梁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不同桥型大跨径桥梁的发展,日益被各国桥梁界人士所关注。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建造大跨径桥梁的高潮。进入21世纪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大跨径桥梁建设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高等级公路、道路建设的发展,修建大跨径城市桥梁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城市大跨径桥梁,除考虑运输、航运、地理、地质、水文、环境等因素外,还有区别于跨越一般江河大跨径桥梁的特殊因素。因此应研究城市大跨径桥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我国城市大跨径桥梁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桥梁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 结构形式 跨度 历史 现状 发展

1.大跨度桥梁类型

大跨度桥梁在现今世界发展十分迅速。桥梁的发展史就是桥梁跨度不断增长的历史,也是桥型不断丰富的历史。大跨度桥梁可分为: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连续梁桥和拱桥。

1.1板式桥

板式桥(如图1.1)是公路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它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因此,一般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区高速公路上的中、小跨径桥梁,特别受到欢迎,从而可以减低路堤填土高度,少占耕地和节省土方工程量。

实心板一般用于跨径13m以下的板桥。因为板高较矮,挖空量很小,空心折模不便,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均可。空心板用于等于或大于13m跨径,一般采用先张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先张法用钢绞线和冷拔钢丝;后张法可用单根钢绞线、多根钢绞线群锚或扁锚,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成孔采用胶囊、折装式模板或一次性成孔材料如预制薄壁混凝土管或其他材料。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板桥,其发展趋势为: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为了保证使用性能尽可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方式和锚具多样化;预应力钢材一般采用钢绞线。板桥跨径可做到25m,目前有建成35~40m跨径的桥梁。在我看来跨径太大,用材料不省,板高矮、刚度小,预应力度偏大,上拱高,预应力度偏小,可能出现下挠;若采用预制安装,横向连接不强,使用时容易出现桥面纵向开裂等问题。由于吊装能力增大,预制空心板幅宽有加大趋势,1.5m左右板宽是合适的。

图1.1 板式桥 1.2梁式桥

1.2.1简支T型梁桥

8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上修建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预应力混凝上简支T型梁桥(如图1.2.1),如河南的郑州、开封黄河公路桥,浙江省的飞云江大桥等,其跨径达到62m,吊装重220t。

T形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已经很少了,从16m到5Om跨径,都是采用预制拼装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预应力体系采用钢绞线群锚,在工地预制,吊装架设。其发展趋势为: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群锚:混凝土标号40~60号;T形梁的翼缘板加宽,25m是合适的;吊装重量增加;为了减少接缝,改善行车,采用工型梁,现浇梁端横梁湿接头和桥面,在桥面现浇混凝土中布置负弯矩钢束,形成比桥面连续更进一步的“准连续“结构。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其最大跨径以不超过50m为宜,再加大跨径不论从受力、构造、经济上都不合理了。大于50m跨径以选择箱形截面为宜。

图1.2.1 简支T型梁桥

1.2.2连续箱形梁桥

箱形截面(如图1.2.2)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特别适合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变宽度桥。因为嵌固在箱梁上的悬臂板,其长度可以较大幅度变化,并且腹板间距也能放大;箱梁有较大的抗扭刚度,因此,箱梁能在独柱支墩上建成弯斜桥;箱梁容许有最大细长度;应力值σg+p较低,重心轴不偏一边,同T形梁相比徐变变形较小。

箱梁截面有单箱单室、单箱双室(或多室),早期为矩形箱,逐渐发展成斜腰板的梯形箱。箱梁桥可以是变高度,也可以是等高度。从美观上看,有较大主孔和边孔的三跨箱梁桥,用变高度箱梁是较美观的;多跨桥(三跨以上)用等高箱梁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由于连续箱梁在构造、施工和使用上的优点,近年来建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较多。其发展趋势为:减轻结构自重,采用高标号混凝土40~60号;随着建筑材料和预应力技术发展,其跨径增大,葡萄牙已建成250m的连续箱梁桥,超过这一跨径,也不是太经济的。

图1.2.2 箱形截面

1.2.3连续刚构桥

连续刚构可以多跨相连,也可以将边跨松开,采用支座,形成刚构一连续梁体系(如图1.2.3)。一联内无缝,改善了行车条件;梁、墩固结,不设支座;合理选择梁与墩的刚度,可以减小梁跨中弯矩,从而可以减小梁的建筑高度。所以,连续刚构保持了T形刚构和连续梁的优点。连续刚构桥适合于大跨径、高墩。高墩采用柔性薄壁,如同摆柱,对主梁嵌固作用减小,梁的受力接近于连续梁。柔性墩需要考虑主梁纵向变形和转动的影响以及墩身偏压柱的稳定性;墩壁较厚,则作为刚性墩连续梁,如同框架,桥墩要承受较大弯矩。由于连续刚构受力和使用上的特点,在设计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时,优先考虑这种桥形。当然,桥墩较矮时,这种桥型受到限制。

图1.2.3 连续刚构桥

1.3钢筋混凝土拱桥

拱桥(如图1.3)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属我国传统项目,也是大跨径桥梁形式之一。石拱桥由于自重大,在料加工费时费工,大跨石拱桥修建少了。山区道路上的中、小桥涵,因地制宜,采用石拱桥(涵)还是合适的。大跨径拱桥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拱、劲性骨架拱和钢管混凝土拱。

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跨径,一直落后于国外,主要原因是受施工方法的限制。我国桥梁工作者都一直在探索,寻求安全、经济、适用的方法。根据近年的实践,常用的拱桥施工方法有:(1)主支架现浇;(2)预制梁段缆索吊装;(3)预制块件悬臂安装;(4)半拱转体法;(5)刚性或半刚性骨架法。

钢筋混凝土拱桥自重较大,跨越能力比不上钢拱桥,但是,因为钢筋混凝土拱桥造价低,养护工作量小,抗风性能好等优点,仍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崇山峻岭的我国西南地区。

图1.3 钢筋混凝土拱桥

1.4 斜拉桥

斜拉桥(如图1.4)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我国斜拉桥的主梁形式:混凝土以箱式、板式、边箱中板式;钢梁以正交异性极钢箱为主,也有边箱中板式。现在已建成的斜拉桥有独塔、双塔和三塔式。以钢筋混凝土塔为主。塔型有H形、倒Y形、A形、钻石形等。

斜拉桥的钢索一般采用自锚体系。近年来,开始出现自锚和部分地锚相结合的斜拉桥,如西班牙的鲁纳(Luna)桥,主桥440m;我国湖北郧县桥,主跨414m。地锚体系把悬索桥的地锚特点融于斜拉桥中,可以使斜拉桥的跨径布置更能结合地形条件,灵活多样,节省费用。斜拉桥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斜拉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和预制拼装;钢箱和混合梁斜位桥的钢箱采用正交异性板,工厂焊接成段,现场吊装架设。钢箱与钢箱的连接,一是螺栓,二是全焊,三是栓焊结合。斜拉桥发展趋势:跨径会超过10O0m;结构类型多样化、轻型化;加强斜拉索防腐保护的研究;注意索力调整、施工观测与控制及斜拉桥动力问题的研究。

图1.4 斜拉桥 1.5 悬索桥

悬索桥(如图1.5)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说是跨千米以上桥梁的唯一桥型(从目前已建成桥梁来看说是唯一桥型)。但从发展趋势上看,斜拉桥具有明显优势。但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若能采用隧道式锚碇,悬索桥在千米以内,也可以同斜拉桥竞争。根据理论分析,就目前的建材水平,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可达到3500m左右。已建成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主跨已达1990m。正在计划中的意大利墨西拿海峡大桥,设计方案之一是悬索桥,其主跨3500m。当然还有规划中更大跨径的悬索桥。

图1.5 悬索桥

2.大跨度桥梁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梁桥历史起源

世界上的第一座桥究竟出自何处、谁人之手,已无法考证。因为自从有了道路之后,当人们遇到河流、沟壑阻碍时,就会想到要采用某种方式跨越障碍。最初的桥可能只是架在小河沟两岸或河中礁石上的一根树干、一块石板。后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木桥和石桥。 石拱桥──我国河北省赵县城南5里有一座拱形大石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这座桥是隋朝工匠李春、李通等建造的,距今已近1400年。它造型美观,结构别致。像这样的桥,欧洲19世纪中叶才发现,比我国晚1200余年。

铁桥──1779年,英国的亚伯拉罕─达比在英格兰中部科布鲁克代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铁桥。这座横跨塞汶河的铁桥,使用5列铸铁肋构成30米长的单跨半圆拱。桥的铸件有不少精巧的构想。

悬索桥──原始悬索桥柔软易弯,不利于车辆行走。现代悬索以钢缆悬挂加肋的桥板,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西文第一座水平桥面的悬索桥设计,见于1595年奥地利主教瓦兰佐奥的著作中。该设计把铁杆连在一起构成悬索。1801年芬利首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雅各溪上建造了悬索桥,桥长21米。

1803年,法国率先建造钢丝缆索桥。塞昆建造了几座跨度长达90多米的桥。维克发明了在桥上用一根根钢丝构成缆索。而不必把沉重的钢丝缆索吊到桥塔项上。

钢筋混凝土桥──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是1899年建于苏格兰连芬南的混凝土高架桥,每拱跨度为15米。21个桥拱顶上各有一铰链,使墩基可以移动。工程师梅拉特最早懂得三铰链作用,他于1901年在瑞士建成首座三铰拱桥,是细长的钢筋混凝土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出高强度钢材,佛莱辛奈将其应用于桥梁设计中。他于1948年至1950年间在法国马恩河上先后建造了5座预应力混凝土桥,分别位于爱斯勃利、安奈、特里巴度士、查吉斯和尤西。各桥采用平拱,远较过去的桥拱平坦得多。 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建于1706年的沪定铁索桥跨长约100米,宽约2.8米,由13条锚固于两岸的铁链组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渡此桥,由此更加闻名。

灌县的安澜竹索桥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索桥,全长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径约61m,全桥由细竹蔑编粗五寸的24根竹索组成,其中桥面索和扶挡索各半。

在秦汉时期,我国已广泛修建石粱桥。世界上现在是保存着的最长、工程最艰巨的石粱桥,就是我国于1053一1059年在福建泉州建造的万安桥,也称洛阳桥,此桥长达800米,共47孔,位于“波涛汹涌,水深不可址”的海口江面上。此桥以磐石铺遍桥位底,是近代筏形基础的开端,并且独具匠心地用养殖海生牡蛎的方法胶固桥基使成整体,此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造桥方法,近千年前就能在这种艰难复杂的水文条件下建成如此的长桥,实是中华桥梁史上一次勇敢的突破。

1240年建造的福建潭州虎渡桥,也是最令人惊奇的一座粱式大桥,此桥总长约335m,某些石粱长达23.7m,沿宽度用三根石粱组成,每根宽1.7m,高1.9m,重达200多吨,该桥一直保存至今”历史记载,这些巨大石梁桥是利用潮水涨落浮运建设的,足见我国古代加工和安装桥梁的技术何等高超。

2.2 大跨桥梁的现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沟通洲际之间,国家之间和本土与岛之间以及跨海湾工程显得越来越迫切在20世纪桥梁工程取得了大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更能畅想21世纪的宏伟蓝图。就中国来说,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就有5个跨海工程、杭州湾跨海工程、珠江口伶仃洋跨海工程,以及琼州海峡工程。其中难度最大的有渤海湾跨海工程,海峡宽57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桥梁;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海峡宽20公里,水深40米,海床以下130米深未见基岩,常年受到台风、海浪频繁袭击。此外,还有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青岛至黄岛、以及长江、珠江、黄河等众多的桥梁工程。在世界上,正在建设的著名大桥有土耳其伊兹米特海湾大桥(悬索桥,主跨1668米)、希腊里海安蒂雷翁桥(多跨斜拉桥,主跨286+3×560+286米);已获批准修建的意大利与西西里岛之间墨西拿海峡大桥,主跨3300米悬索桥,其使用寿命均按200年标准设计,主塔高376米,桥面宽60米,主缆直径1.24米,估计造价45亿美元。在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跨直布罗陀海峡也提出了一个修建大跨度悬索桥的方案,其中包含2个5000米的连续中跨及2个2000米的边跨,基础深度约300米。另一个方案是修建三跨3100米+8400米+4700米的巨型斜拉桥,其基础深度约300米,较高的一个塔高达1250米,较低的一个塔高达850米。 2.2.1悬索桥

悬索桥一般在特大跨径桥梁范围占统治地位。人们将不断研究悬索桥主索的取材、制作架设、锚固和防护、选择主索跨比、初始拉力、荷载分布以及如何调整和解决施工各阶段索形和桥面预拱度等设计和施工中诸多问题,以使建桥技术达到新的水平。悬索桥的新形式仍在不断探索中,如美国式(采用竖直吊杆及桁架加劲梁)、英国式(采用矮扁平翼状钢箱加劲梁及三角形的斜吊杆)、丹麦式(亦称混合式,即用竖吊杆和钢箱加劲梁)及其他形式的悬索桥(如带斜拉索桥)等,以期丰富悬索桥的内容和形关。着力研究高强、轻质新型材料。倘若人类在新型材料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不仅连接欧洲和非洲间的直布罗陀特大桥(L=5000m,水深450m)将成为现实,而且权威专家预言建造主跨L=8000m的跨海峡悬索桥的理想也是可以实现的。 2.2.2斜拉桥

今后斜拉桥在结构体系上仍以飘浮式或半飘浮式为主,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温度及地震。主梁采用的材料上,混凝土斜拉桥仍将是斜拉桥的主要形式;对超大跨径的斜拉桥,叠合梁和复合桥面系统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塔和索的形式也随着斜拉桥跨径的增加而取得新的进展。譬如将不断采用双塔对称、单塔不对称、多塔多跨等形式以满足桥梁的功能,取得与环境的协调的效果;为解决随着斜拉桥跨径增大、索的钢束的重度也愈大、刚度在降低的矛盾,将采取增加辅助索等方式。在结构分析方面将考虑结构的初始内力等,并对动静力的分析也将更加深入;权威专家认为,随着世界建桥技术的理论水平、材料水平和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21世纪建造跨度在1600m的斜拉桥将成为现实。

2.2.3拱桥

随着拱桥的无支架施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拱桥在跨径200~500m是有竞争力的,我国的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及重庆直辖市等,将因地制宜地建造更多的拱桥,我国建造拱桥的前景将是极为广阔的。拱圈将向着轻型化的方向发展,且一些大跨径拱桥在施工阶段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杆件,或钢管混凝土合龙后再浇筑拱圈,可大大减轻吊装重量。因此,带有钢管的半刚性骨架很可能成为特大跨径拱桥最有前途的施工方法。 多孔连拱的长拱桥,作为经济桥型之一,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因为拱圈的轻型化,减少了对下部构造的要求,使连拱结合采用桩基柔性墩成为可能。中承拱、系杆拱有更多采用的趋势。在平原地区通航河流上,往往考虑采用中承拱桥,可达到降低桥高的效果。这种桥型矢跨比大,可减少推力;且造型美观,造价也较低,将为城镇起到增添景色的作用。

2.2.4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

连续梁桥结构在40~60m范围,将继续占绝对优势。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孔架设法等施工方法将更加成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桥梁,而且,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并改善城市桥梁交通的分道行驶,将不断采用双层桥面的形式以及钢筋混凝土结合梁的形式。在预应力钢筋布置方面,国内外将趋于使用大吨位钢束和张拉锚固体系;将更广泛地应用部分预应力筋、预弯预应力筋、双预应力筋、体外布筋等预应力新技术。在一切适宜的桥址,更多地设计和修建连续刚桥这种结构体系。通过墩梁的固结,以尽可能不采用养护和调换不易的大吨位支座。不断加强高强轻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以达到减小结构尺寸和自重,加大桥跨、降低建筑高度和造价等功能;同时充分发挥三向预应力的优点,采用长悬臂顶板的单箱截面等,既可节约材料减轻结构自重,又可充分利用悬臂施工方法的特点加快施工进度。随着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路线顺畅、行车舒适,必然会出现斜桥、弯桥、坡桥和异型桥,在需要大幅度降低梁高、增大净空时,将更广泛采用双预应力和预弯预应力梁。

2.3 大跨桥梁的发展趋势

2.3.1向更长、更大、更柔的方向发展

研究大跨度桥梁在气动、地震和行车动力作用下其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拟将截面做成适应气动要求的各种流线型加劲梁,以增大特大跨度桥梁的刚度;采用以斜缆为主的空间网状承重体系;采用悬索加斜拉的混合体系;采用轻型而刚度大的复合材料做加劲梁,采用自重轻、强度高的碳纤维材料做主缆。 2.3.2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新材料应具有高强、高弹模、轻质的特点,研究超高强硅粉和聚合物混凝土、高强双相钢丝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塑料等一系列材料取代目前桥梁用的钢和混凝土。

2.3.3在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2.3.4桥梁建成交付费用

使用后将通过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一旦发生故障或损伤,将自动报告损伤部位和养护对策。

2.3.5重视桥梁美学及环境保护

桥梁是人类最杰出的建筑之一,闻名遐尔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澳大利亚悉尼港桥、英国伦敦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中国上海杨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香港青马大桥等这些著名大桥都是一件件宝贵的空间艺术品,成为陆地、江河、海洋和天空的景观,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宏伟壮观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桥与现代化别具一格的悉尼歌剧院融为一体,成为今日悉尼的象征。因此,21世纪的桥梁结构必将更加重视建筑艺术造型,重视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重视环境保护,达到人文景观同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

3.大跨度桥梁实例

3.1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如图3.1)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设期限5年。建成后,宁波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工程

图3.1 杭州湾跨海大桥

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5万吨级轮船;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000吨级轮船。其余引桥采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桥3大块,其中海上部分桥梁长32公里。

大桥36公里的长度,使之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9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3.2金门大桥

早在1872年就讨论过要在金门海峡修建一座大桥的想法,但是直到1937年才在海峡上修了一座悬索桥。金门大桥(如图3.2)横跨南北,将旧金山市与Marin县连结起来。花费四年多时间修建的这座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结构之一。它已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它却是最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巨大桥塔高227米,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

金门大桥桥身的颜色为国际橘,因建筑师艾尔文·莫罗认为此色既和周边环境协调,又可使大桥在金门海峡常见的大雾中显得更醒目。由于这座大桥新颖的结构和超凡脱俗的外观,所以它被国际桥梁工程界广泛认为是美的典范,更被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评为现代的世界奇迹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上镜的大桥之一。

图3.2 金门大桥

4.结语

桥梁建筑对于具有卓越才能和自信心的工程师来说是一项既吸引人又富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桥梁建筑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于交通,还在于桥梁一旦胜利建成,它将会使人们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极大的满足。桥梁建筑能使人产生一种激情,在建桥人的一生中总是那样的清新绮丽,那样的朝气蓬勃,那样富有激励性。回顾20世纪桥梁工程的成就,技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20世纪末期发展速度更快,必然对21世纪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建设特大桥梁上有广阔的市场,在无数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夏平《桥梁工程》 2005年科学出版社

[2]周念先 《21世纪斜张桥的展望》 1998年江苏交通工程第四期

[3]项海帆 《21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 2000年土木工程学报第33卷第3期 [4]陈秉玲 《国内外大跨径桥梁发展概况.城市道路与防洪》 1997.2第2期 [5]穆祥纯

《城市大跨径桥梁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第十三届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

推荐第4篇:大跨度桥梁结构选型调研报告

大跨度桥梁结构选型调研报告

摘 要: 大跨度桥梁形式多样,有斜拉桥、悬索桥、拱桥、悬臂桁架桥及其他的一些新型的桥式,如全索桥、索托桥、斜拉—悬吊混合体系桥、索桁桥等等。其中,悬索桥和斜拉桥是大跨径桥梁发展的主流。本文针对大跨度桥梁结构选型和设计这一问题做了综合性的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斜拉桥; 悬索桥; 桥梁造型设计; 1 引 言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目前, 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已经达到1 991m , 斜拉桥的最大跨径达到890 m。随着桥梁跨径的逐步增大, 桥梁结构的柔性化趋势日趋明显, 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行车舒适性、架设方便性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变得愈来愈突出。如何更好地解决伴随着桥梁跨径长大化而出现的这些问题, 成为21世纪世界桥梁工作者共同面对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大跨度桥梁的发展历史, 对现有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关大跨度桥梁设计的一些新构想, 希望对未来桥梁设计的发展有所帮助。 2 现代斜拉桥的发展与演变 2.1 早期的斜拉桥

斜拉桥由索塔、拉索、主梁三部分组成。从历史上看, 影响斜拉桥发展的技术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 力学分析手段的进步。第二, 材料性能的改进。第三, 施工技术的发展。从力学分析的角度讲, 斜拉桥属于多次超静定体系, 在没有电子计算机帮助的条件下, 手工进行力学分析相当复杂。现存的早期斜拉桥中, 较有代表性的是1867 年建造的新加坡Cavenagh 桥和1874 年建造的伦敦Albert桥。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 斜拉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5 年, 瑞典建成了主跨183m 的Stromsund桥; 1959 年, 联邦德国建成了主跨302 m 的Severin桥。早期建造的斜拉桥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一是单柱式索塔比较多; 二是斜拉索很少2.2 密束斜拉体系的出现

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高次超静定结构的力学分析开始变得简单易行。1967 年, 联邦德国建成了主跨280m 的Friedrich2E2bert 桥, 从此拉开了密束体系斜拉桥建设的序幕。通过将导入拉索的预应力分布式地传递给主梁, 可显著减小梁中的弯矩, 并且易于采用悬臂法进行施工。因此, 密束体系斜拉桥的出现加速了斜拉桥跨度, 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度的迅速增长。1986 年, 加拿大建成了主跨465 m 的An2nacis 桥; 1991 年, 挪威建成了主跨530 m 的Skaron2sundet 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世界斜拉桥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1993 年, 中国建成了跨度位居当时世界第一的主跨602 m 的上海杨浦大桥; 1995 年,法国建成了主跨856 m 的Normandy 大桥; 1999 年, 日本建成了跨度位居世界第一的主跨890m 的多多罗大桥。九十年代的大跨度斜拉桥建设有两个特点: 一是大部分出现在中国; 二是倒Y 型和分离式倒Y型(有文献称之为钻石型) 索塔被广泛采用。倒Y型和分离式倒Y型索塔的广泛使用, 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 也有审美习惯和技术传统的影响, 下文将对此做具体的分析。 2.3 斜拉桥索塔的造型与选择

索塔的形态可以多种多样, 需要指出的是, 索塔的形态通常和斜拉索的配置密切相关。如果采用单索面, 则通常会选用单柱塔或倒Y型塔。单柱塔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一是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看, 如果桥面不是太宽的话, 单柱塔相对宽大的塔柱会对汽车驾驶员的运动视线产生一些阻断,给人某种程度的压迫感。二是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 由于单柱塔上塔柱和下桥墩的剖面尺寸有时相差悬殊, 给人以整体不协调的感觉.

单索面的使用通常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主梁 (桥身) 要有固定拉索的中央分割带; 二是主梁本身要有比较大的抗扭刚度。虽然采用单索面的日本鹤见翼大桥, 其主梁跨度达到了510 m , 但对于大多数桥梁设计师来说, 在设计大跨度斜拉桥时, 处于技术和心理感受两方面的考虑, 他们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双索面布置。和单索面桥构造上最接近的是双侧单索面桥, 即在桥面的两侧各布置一根互不相连的塔柱, 每根塔柱独立张拉出一面索。象荷兰的Waal 大桥这样采用双根单柱桥塔的斜拉桥实际上并不多见, 原因有技术方面的, 也有心理感受方面的。从技术的角度看, 由于垂直索面的结构刚度相对比较弱, 风载作用下存在发生振动发散的可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设计师通常更倾向于结构在横桥向存在某种形式上的连接。 一方面是出于结构受力方面的考虑, 另一方面是出于寻找视觉上的支撑, 两种因素汇合起来的结果, 使设计师们更倾向于用横梁将两根独立的单柱联接在一起, 以形成垂直于桥面纵轴的框架型桥塔支撑体系。当横梁在塔顶将两根独立的单柱联接在一起时, 便形成了门型桥塔。而当横梁在塔的中部将两根独立的单柱联接在一起时, 便形成了H 型桥塔。将门型桥塔的塔柱向内侧倾斜至极限,可形成倒V 型桥塔; 将H 型桥塔的塔柱向内侧倾斜至极限, 则形成了倒A 桥塔。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设计师纷纷将塔柱向内倾斜? 塔柱向内倾斜的直接好处是什么? 不利之处在哪里? 有什么办法能够平衡兼顾, 扬长避短。加斜拉索的最初目的是给主梁提供一个竖向支撑, 从而减小主梁由于重力荷载而产生的竖向弯矩和变形, 使主梁在跨度增加的同时, 并不显著增加梁的内力和变形。仅从抵抗重力荷载的角度考虑, 索平面应尽可能地和主梁平面垂直, 以保证斜拉索在沿桥向(纵向) 铅垂面上的投影, 和水平面的夹角最大。因此, 单柱塔、双根单柱塔、门型塔和H 型塔是该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塔型选择。但实际面对的问题是, 主梁除了要承受竖向重力荷载外, 还必须承受横向风荷载等其它方向的荷载, 并且横向风荷载的影响程度随主梁跨度的增加迅速增长。从力学分析的角度看, 要有效地抵抗横向风荷载, 索平面应和主梁平面保持比较适当(注意, 不是最大) 的夹角, 以保证索力在横桥方向上的投影, 有比较合适的大小。因此, 此时的最优塔型,应当是适度扁平的倒V 型或倒A 型桥塔。随着桥面宽度的增大, 相对扁平的倒V 型和倒A 型桥塔, 会使桥墩基础的占用空间增大。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有两种: 一是在增大塔柱陡度的同时增大索力; 二是将柱塔在主梁以下向内收缩间距, 形成所谓的钻石型塔身。显然, 抵抗竖向重力荷载和抵抗横向风荷载对最优塔型的要求存在一些矛盾。另外, 大跨度斜拉桥还需要考虑抗扭曲的问题。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 人们发明了一种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即在倒V 型(包括钻石型)桥塔的顶部向上增加一根垂直立柱, 并将斜拉索锚固在新增加的垂直立柱上。倒V 型桥塔加垂直立柱形成的新塔型, 就是目前在大跨度斜拉桥建设中广

泛采用的倒Y型桥塔

当桥梁跨度比较大的时候(500 m~600 m 以上) , 倒Y型桥塔中的垂直立柱会变得比较粗, 结果使桥塔沿桥向和横桥向的风阻大大增加。降低桥塔风阻的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办法之一, 是将倒Y型桥塔中的垂直立柱横桥向压扁、沿桥向镂空,也就是将立柱变成横桥向的比较细长的H 型或日型框架, 由此形成的桥梁塔型, 本文称之为分离式倒Y型桥塔。事实上, 倒A 型桥塔也可以归类为分离式倒Y型桥塔。

当桥梁跨度低于500 m 时, 同样可以采用分离式倒Y型桥塔。分离式倒Y型桥塔近年来得到广泛采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桥塔本身的造型比较美观; 二是对桥面宽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三是垂直立柱分离使正桥向原先存在的索面空间闭合状态被打破, 由此形成的开放式视觉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倾斜索面对行车人视觉可能产生的压迫感。

从拓扑关系看, 分离式倒Y型桥塔可根据变形路径的不同, 退化演变为倒Y型、H 型和门型桥塔中的任何一种。换句话说, 从分离式倒Y型塔型出发进行结构拓扑优化, 可以发现目前已知常用塔型中的最优塔型。

斜拉桥的跨度最大能够达到多少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在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分析一下影响斜拉桥跨度急速增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显然, 有技术方面的因素, 也有经济和美学方面的因素。事实上, 正是多因素的复合限制了斜拉桥跨度的急速增大。从力学的角度看, 斜拉桥跨度急速增大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 由于斜拉索索力的水平分量需由主梁中的内力来平衡, 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加, 塔处主梁根部的压应力急剧增大,因此, 主梁的抗压稳定性将成为制约斜拉桥跨度急速增大的一个主要因素。第二, 长柔的拉索比较容易发生独立索振动, 加稳定索和抗风阻尼器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但因此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值得则有待商榷。从经济学和美学的角度看, 限制斜拉桥跨度急速增大的主要因素是: 第一, 斜拉索的最小倾斜角有一个合理的下限, 这个下限值大致在20 度左右。第二, 斜拉桥索塔的高度有一个合理的上限, 这个上限值大致在300 m~350 m左右。综合这两个因素, 我们估计斜拉桥最大可以接受的跨度应当在1 250 m~1 500 m 左右。 3 现代悬索桥的发展与演变 3.1大跨度悬索桥的出现与流行

悬索桥通常由主塔、主缆、吊索、加劲梁、锚碇五部分组成。悬索桥自古就有, 但近代意义上的大跨度悬索桥则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1855 年, J1A1 Roebling 建成了世界首座跨度为250 m 的铁路悬索桥。1883 年, 美国布鲁克林桥的跨度达到了486m。1931 年, 乔治·华盛顿大桥的跨度首次超过1000 m。1937 年, 跨度1 280 m 的金门大桥在美国建成。1981 年, 英国建造了跨度1 410 m 的亨伯桥。1998 年,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跨度接近2 千米, 达到1 991 m。

悬索桥跨度的不断增大一方面来源于材料科技和建造技术的进步, 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直接来源于设计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在近代悬索桥的发展历史上, 曾经出现过3 次比较大的设计思想变革。 第一次变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1888 年, Me2len 提出了考虑载荷引起的变形对结构内力计算影响的挠度理论, 奠定了近代悬索桥设计的理论基础。挠度理论发现, 悬索桥的整体刚度主要由主缆的重力刚度构成, 加劲梁自身的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不大。因此, 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 加劲梁的高度可基本维持不变。1909 年, 采用挠度理论设计的曼哈顿桥在美国建成。

第二次变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0年, 美国建成了塔科玛桥。4 个月之后, 在19m·s - 1的风速下, 发生剧烈弯扭振动而坍塌。塔科玛桥坍塌的事故导致了两个积极的结果: 第一,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挠度理论, 发现加劲梁保持必要的刚度, 特别是抗扭刚度十分必要。第二, 桥梁的抗风设计, 或者说桥梁的抗风稳定性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试验发现, 风引起的扭转或弯扭耦合模态的发散性振动是导致塔科玛桥坍塌的主要原因。为加强结构的抗扭刚度, 加劲梁的高度开始出现大幅反弹, 普遍达到7 m~12 m。桁架式加劲梁几乎成了大跨桥加劲梁的固定做法。

第三次变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塔科玛旧桥坍塌事件对桥梁设计思想的影响, 在北美和在欧洲是完全不同的。美国人的做法是采用桁架式加劲梁解决减小风阻的问题, 并将加劲梁的高度大幅增加以提高断面的抗扭刚度。英国人则认为, 改善桥梁气动稳定性的合理方式, 应当是采用合理的加劲梁剖面形式, 主要通过降低风阻和控制气流分离的办法减小扭矩, 通过将横剖面闭合的办法增加箱梁的抗扭刚度。1966 年, 英国人的设计思想在塞文桥中得以实现。当时, 塞文桥988 m的跨度虽然并不起眼, 但它首次采用的流线型扁平钢箱梁设计却使整个桥梁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塔科玛旧桥垮桥事件后, 对于大跨悬索桥, 桁架式加劲梁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加劲梁形式, 这一看法由于塞文桥的出现而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塞文桥的设计思想, 在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I 桥上得以再次展现。1981 年, 英国人建造了跨度1 410 m的亨伯桥。亨伯桥不仅从美国的维拉扎诺海峡桥(, 跨度1 298 m , 建于1964 年) 那里夺走了跨径世界第一的宝座, 而且在造型上的特征异常鲜明: 一是桥塔很矮, 只有155 m。二是边跨比很小, 且左右不对称(分别为0120 和0138) 。

塞文桥的著名并不在于它的跨度是否曾经达到过世界第一, 而在于它首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唯其如此, 著名德国桥梁设计师F1 Leonhardt认为, 塞文桥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悬索桥设计风格的开始[4 ] 。 3.2索桥主塔的造型与选择

现代悬索桥的主塔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使用水平杆件将两根塔柱相连的刚架式;第二种是使用水平横杆和交叉斜杆将两根塔柱相连的桁架式; 第三种是路面以上为刚架, 加劲梁下用交叉斜杆连接的混合式。在悬索桥(同样适用于斜拉桥) 桥塔的设计中, 有几点是需要仔细处理的: 第一, 要合理安排下、中、上三个塔段的高度分割比例。依据美学原则, 类似甘蔗的节, 按由短到长顺序设置的塔段高度给人以稳重、流畅的感觉。如果做到下短上长有困难, 则应逐步减小上层塔柱的截面尺寸。第二, 如果桥面以上塔柱的高度低于桥面以下塔柱高度的2 倍,则桥面以上的塔柱间应使用单横梁。强度不够时可将顶部横梁的高度加大, 横梁下缘做成拱型曲面。第三, 桥上、桥下的塔段设计风格应当尽可能地和谐。适度的变化是允许的,只要构造上蕴涵的内在节奏和韵律不遭到破坏。第四, 需要仔细安排塔柱剖面尺寸、横梁剖面尺寸和塔高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不要使塔柱和横梁显得过于笨重, 给人以不舒服的沉重感。

塔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是结构工程学和建筑美学的有机结合。塔型设计同时又是一门个性化的艺术, 她的身上不可避免地镌刻着建筑传统和设计师个人风格的烙印。前者要求塔型构造除了本身各部分之间应相互协调之外, 还必须和加劲梁的设计风格相协调。而两者的综合则可以解释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伊藤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日本的大跨悬索桥比较多地采用了桁架式的塔型设计, 而欧美的同类桥梁则比较多地采用了刚架式的塔型设计。比较典型的有桁架式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和刚架式的美国金门大桥等。伊藤学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的地震和强风等横向荷载比较大, 采用桁架式的塔型设计比较经济。我们认为,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和美国金门大桥设计风格上的差异更多地源于设计传统和设计师的个人风格, 而不是源于地理上的差异。日本人的确喜欢使用交叉桁架式的塔型, 如日本的关门桥、南、北备赞濑户大桥、因岛大桥等, 但未必源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第一, 金门大桥的桥位位于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强地震带上, 并且和明石海峡大桥一样, 曾经遭受过强地震的洗礼。第二, 欧洲和美国也都有一些桁架式塔型的大跨度悬索桥, 如葡萄牙里斯本的塔古斯河桥、美国的奥克兰海湾桥、英国苏格兰福斯湾公路大桥(图15) 等。第三, 日本人采用刚架式塔型的大跨度悬索桥也不少, 如日本的来岛大桥、大岛大桥、东京港彩虹桥、下津井濑户大桥等。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美国人设计的桥塔比较刚劲, 而英国人设计的桥塔则比较纤柔。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美国人设计的这些桥梁采用了高度7m~12 m 的高大的桁架式加劲梁, 无论从美学还是从力学的角度看, 桥塔都应该设计得比较刚劲。而英国人设计的这些桥梁采用了高度为310 m~415 m的扁平的钢箱梁, 无论从美学还是从力学的角度看, 桥塔都应该设计得比较纤柔。事实上, 由英国人设计的香港青马大桥, 由于加劲梁的高度为717m , 其桥塔同样设计得刚劲有力(图17) 。因此,对桥梁设计而言, 体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固然重要, 但桥型设计和桥梁的内在功能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保持协调则更为重要。我们的看法是, 如果采用扁平的钢箱梁为加劲梁, 则桥塔造型以采用刚架式为宜.4 结语

人类已开始向跨海工程挑战。世界上宽度在100km以内的海峡有20多处。独立于大陆之外,具有开发价值的近海岛屿无数。它们将是21世纪人类用桥梁去征服的目标。

21世纪桥梁将实现大跨、轻质、灵敏的国际桥梁发展新目标,意大利与西西里岛之间墨的西拿海峡大桥,主跨3300米悬索桥,其使用寿命200年。高强度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等太空材料将取代当代的桥梁钢、混凝土,成为桥梁建筑的主体材料,从而实现轻质目标;不同类型轻质材料组合拼装的各类新型斜拉桥、悬索桥、轻质拱桥将一跨而过大川巨流或小海湾,实现1500米以上大跨目标;桥梁上装配的计算机系统、传感器系统将可以感知风力、气温等天气状况,同时可以随时得到并反映出大桥的承载情况、交通状况。综观大跨径桥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世界桥梁建设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

参考文献

[1].周先念, 周世忠.21 世纪特大跨桥梁的展望[A]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2000 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 13 —18. [2].周世忠.悬索桥的总体设计[A]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建设论文集[C]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 95 —100.

[3].Leonhardt F.Bridges Aesthetics and Design [M] .MIT Pre , 1984 [4].伊藤学.桥梁造型[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5].盛洪飞.桥梁建筑美学[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6].董 聪.现代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推荐第5篇:桥梁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2012届)

系 部: 铁道建筑工程系

班 级: 给排水0901班 姓 名: 刘志荣

实习单位: 上海普高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 3 月 5 日

2012届

专 业:助学站点:考 籍 号:姓 名:指导教师:实习报告

交通土建

湖南交工院助学考点

911012200417

刘志荣 付云霞

年 3 月 2011

前言:

桥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东西,以我们的尝试可以知道,桥梁就是为了让人可以轻松跨越江河。在很久以前还没有桥梁的时候,人们都是通过渡船来横跨两岸,但是渡船并不容易,而且还很麻烦。不仅渡船人技术要高超,而且危险系数也很高。所以这时,桥梁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然而桥梁的建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座桥也许看起来只需要几块砖头,或许只要一根木材,但是在建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种种方面,例如让桥如何受力合理、如何能让桥发挥最大的承受里等等问题。所以说,桥梁看似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时需要花上一定的功夫和时间。

这次我们的实习地点是广东省东莞市郑远桥和附近的几座桥梁。这些桥梁都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建好了,有些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已经弃用,而有些却还仍在使用。这次的实习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关于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去分析一些桥梁在建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案。通过这次实习,我看到了桥梁建造过程中的困难和艰难,并且还学习到关于解决桥梁问题的方法。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接触桥梁方面的一些知识,使我们对桥梁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对以后可能接触的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增强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内容:

通过观察郑远桥以及附近的几座桥梁,初步掌握和了解桥梁的构造、局部结构和功能作用。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掌握桥梁的专业术语和知识,并能够自己分析关于桥梁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专论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郑远桥。这里就是当年的虎门硝烟的地方。郑远桥在东莞市虎门镇2千米处郑远河。它是东莞市政升级改造工程中唯一一项桥梁,它有他的特点:

1、钢结构自重较轻;

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钢材的抗冲击性好;

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钢结构易腐蚀;

8、钢结构耐火性差。现在的桥梁必须要是承载很大的重量,而且各种因素又会影响桥梁的性能,所以正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现在的桥梁更多的使用钢结构。

2、其他优点:

耐久性: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冷轧镀锌板制造,有效避免钢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的影响,增加了轻钢构件的使用寿命。结构寿命可达50年。

保温性: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以玻纤棉为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用以外墙的保温板,有效的避免墙体的“冷桥”现象,达到了更好的保温效果。100mm左右厚的R15保温棉热阻值可相当于1m厚的砖墙。

隔音性:隔音效果是评估住宅的一个重要指标,轻钢体系安装的窗均采用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隔音达40分贝以上;由轻钢龙骨、保温材料石膏板组成的墙体,其隔音效果可高达60分贝。

健康性:干作业施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房屋钢结构材料可100%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当前环保意识;所有材料为绿色建材,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有利于健康。 ?

舒适性:轻钢墙体采用高效节能体系,具有呼吸功能,可调节室内空气干湿度;屋顶具有通风功能,可以使屋内部上空形成流动的空气间,保证屋顶内部的通风及散热需求。

快捷:全部干作业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一栋30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只需5个工人30个工作日可以完成从地基到装修的全过程。

环保:材料可100%回收,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节能: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墙体,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可达到50%的节能标准。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钢结构桥的局部特征。:

混凝土桥梁的优点:节省钢材,降低桥梁的材料费用;由于采用预施应力工艺,能使混凝土结构的工地接头安全可靠,因而以往只适应于钢桥架设的各种不要支架的施工方法,现在也能用于这种混凝土桥,从而使其造价明显降低;同钢桥相比,其养护费用较省,行车噪声小;同钢筋混凝土桥相比,其自重和建筑高度较小,其耐久性则因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及消除了活载所致裂纹而大为改进。 混凝土桥梁的缺点:自重要比钢桥大,施工工艺有时比钢桥复杂,工期较长。但这些缺点属次要问题,且仍在不断地克服。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些新型桥梁中,它的适用范围最广,其发展方兴未艾。

混凝土桥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反复承受着车轮的磨损、冲击,遭受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冻融等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特别是我国交通量和重型汽车的不断增加,有些建筑材料的性质衰变,以及由于设计和施工留下的一些缺陷,必然造成道路桥梁使用功能和行车服务质量的日趋退化、不适应。在使用荷载及其它外界各种影响的长期作用下,如果不对结构上所出现的病害予以检测、维修和加固,则结构上的这些初始缺陷加上结构的自然老化使得结构上的损伤不断积累和发展,结构的功能不断退化,由此极有可能导致结构在一定的使用期后将成为危桥而面临损毁、垮塌的危险,这方面的实例已屡见不鲜,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有些桥梁的技术缺陷是由于养护维修不恰当引起的。比如桥面维修增加过大的恒载,致使桥梁负担加重;桥面排水处理不当,桥面渗水;又如支座维修不当,约束了承重结构的变形等。有些桥梁则是加固不当引起的。比如加固施加的预应力大小或者位置不恰当,引起结构的二次病害;又如结构体系改变不合理,致使结构的关键部位应力超限等。

桥梁补强加固的常用方法如下:

(1)增大截面加固法。该方法通过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并增配钢筋等方式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补强加固。

(2)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方法采用结构胶私剂粘贴钢板或型钢的方式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3)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该方法采用结构胶戮剂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的方式提高结构承载能力,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和受压构件的补强加固。

(4)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该方法通过增设体外预应力索的方式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和调整。

(5)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该方法通过改变结构体系,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和调整,以降低控制截面内力,提高结构整体承载能力。

(6)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利用树脂胶、环氧砂浆等对表面缺陷部位进行封闭、灌注、压注,以防止钢筋锈蚀、混凝土老化,增强结构耐久性。

(7)植筋处理。使用专用的结构胶赫剂将带肋钢筋或螺杆锚固于结构基材中,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这次我们的实习地点是郑远桥和附近的几座小桥梁。这次桥梁实习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关于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去分析一些桥梁在建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案。通过这次实习,我看到了桥梁建造过程中的困难和艰难,并且还学习到关于解决桥梁问题的方法。

四.实习体会:

。学习交通土建工程已经可以说有一年之久了,对本专业的知识不能说学了很多,但至少,我已经有大概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升级与革新,桥梁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设计形式的美观、使用耐久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很多。在工程现场,专业知识十分重要,没有了专业知识,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根本没有可能去指导工人去实践去进行施工,因此,我们必须得努力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学好各门专业课程,如建筑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等,这些都是我们将在未来工作中实际需要用到的。

同样的,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更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 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外还学认真学习施工现场的实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多的跟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次实习很快就要过去了,但回首整个实习的点点滴滴,我感触颇多,我真正认识和目睹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此次实习实践,从中切实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这次实践更使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徜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ide脉搏,给自己一个定位,也是一种最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五.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桥梁,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和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桥梁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分为多种,它们包括:

(1)按使用性分: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

(2)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 其中:

特大桥:多孔跨径总长≥500米, 单孔跨径≥100 米

大桥:多孔跨径总长≥100米,单孔跨径≥40 米

中桥:30米

小桥:8米≤多孔跨径总长≤300米, 5

涵洞:多孔跨径总长

(3)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4)按承重构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

(5)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6)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

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专业性的概念,比如说桥墩,桥台,支架,帽梁等等。我也学到了很多设计应掌握的知识。比如说在帽梁的两边应高出一点,这样可以起到防震的作用。一座桥的施工是分节完成的,因而桥也是由一节一节组成的。在每两节之间就会有伸缩缝。在桥墩与帽梁之间有一个橡胶支座,它可以承受上面的重荷,还可以纵向滑动。桥梁两旁的人行道板式空心的,这是以前我不知道的。为了排水,在桥面的两边都有排水孔,这样可防止桥面积水而影响桥的使用寿命。

在桥梁的设计方面伸缩缝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伸缩缝是因为桥梁跨度大,为避免桥梁修建好后受到外界影响而使桥梁变形开的缝。伸缩缝可有效的保护桥梁免受强烈震动造成很大的损坏,同时在伸缩缝中间的栏杆也是可以左右移动的,这也保护了栏杆在震动时受到损坏。这是桥梁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六.实习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认识实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我们对专业知识还是处在不了解的状态。也正因为是这样,我们的实习看起来才是那么的困难,才会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我们连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不知道,比如说桥墩,桥台等等。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实习之后我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1)怎样准确区分一座桥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桥?(2)如果一座桥的路面被破坏了,是进行维修呢还是再重新建一座桥,哪种方法的造价高?(3)怎样才能正确地对一座桥梁进行施工,该采用哪种方法最好?

推荐第6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市政工程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08 级 市政 班2011年3月17——20116月14河北鸿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桥梁生产实习报告

1、序言(刘俊辉)

通过公路桥梁的生产实习,初步掌握了桥梁设计的外业勘测基本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自己的创新见解和建议。

2、工程概况

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和贵黄公路为两个主要交通集散场地,为了缓解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校内交通拥挤情况,拟修建一座桥梁连接。公路等级为三级,此桥是此公路的主要工程之一。

3、勘察工作目的、依据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一次预演。在桥梁工程的生产实习中,结合课堂所学的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测量学等课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测量和调查工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桥梁设计的外业勘测基本过程,了解应用材料和设备在工地上所进行的勘测技术活动。其工作目的可基本概括如下:

(1).通过桥梁工程生产实习,对于一般的桥梁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场所的地形测量有个清晰的认识;

(2).通过生产实习,学习测量技术知识,掌握测量和基本设计工作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扩大感性认识,增强本专业实践能力。

(3).通过深入现场的亲身操作,实际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为学好后续课程,做好毕业设计,适应本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依据: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测量学等课程;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南方全站仪使用方法。

4、勘察主要工作方法

地点:贵州大学实习场地。

使用仪器:南方全站仪

勘察步骤:

1.老师讲解、布置工作:(时间6月21日)(陈亚非) 结合我们所学知识,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桥梁测量的主要工作,包括地形图测量、桥位选择、桥梁结构形式比选、纵坡控制等内容;布置了桥梁生产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的实习成果,包括平面地形图、桥梁中心线纵断面图、桥梁墩台横断面图等;同时安排了提交实习成果和实习报告的时间。

2.查看地形:(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查看地形作为勘察测量正式开始的准备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查看要勘测地形的大致情况,做到测量重点和测量可能遇到的问题心中有数,统筹规划测量工作的细节,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提前预防。对

于地形复杂、不容易测量的地形提前仔细查看,对需要采取的测量方法有清楚认识。

3.勘测地的自然地理情况:(时间6月24日)

在查看地形过程中了解当地的地貌、植被,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情况,查看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工程地质灾害,做好提前预测,这将为以后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

4.确定测量的控制点和后视点:(时间6月24日)

控制点是测量工组中后续工作的心脏,是对测量所建坐标系的基础,同时,控制点还是碎部点测量的测站点。所以,选择恰当的控制点不但可以建立起合适的坐标系,还为碎部点的测量带来方便,大大降低测量的工作量。控制点一般选择在通视效果好,能一次建测站尽可能多的测碎部点的地点,同时,控制点的选择还要对后面展控制点有利。后视点是和控制点结合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已知点。在后面测量工作中选择前面已知的控制点作为已知的后视点来用。

5.测量碎部点:(时间6月25~27日)(徐继红)

碎部点是测量的主体,是测量区地形图成图的基本数据。我们在地形勘测中是本着地形不规则地区多设碎部点,地形规则地区可相对少设碎部点的原则进行碎部点测量。对于地形高差较大的点要在高差的上、下点设点,同时在坡度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周边加设碎部点进行测量,力求碎部点测量的选点合理、测量准确,使所成地形图尽可能的符合现实地形。为以后设计和施工提供最精确的数据。

6.生成地形图、确定桥梁位置、桥型选择:(时间6月28日)

将所测的地形数据导入南方ca成图软件,选择合适的高程间距导出地形图。在所成地形图上面根据桥位位置的选择和桥跨结构的大致形式,确定桥梁墩台的准确位置,即确定了桥梁的平面位置。

7.桥梁纵断面测量:(时间6月29日)(宋海)

根据平面地形图,在地形图上面利用确定的桥梁位置,找到桥梁的中轴线位置,沿着桥梁中轴线,每隔十米选择一个桩号,通过南方ca软件确定每个桩号的确切坐标,然后通过实地放样精确测量每个桩号所对应的地面高程,所得到的数据为桥梁纵断面成图的依据。

8.桥梁墩台横断面测量:(时间6月29日)

根据桥梁平面图上桥梁的位置所找到的桥梁墩台位置,确定桥梁墩台横断面,根据桥面宽度(三级公路标准7.5m),从桥梁中心线向两侧延伸2~3倍桥宽作为桥梁横断面测量范围。在测量前,首先根据在地形图上面的位置,利用南方ca软件,在横断面线上每隔五米设一个放样点来测量该点的地面高程,然后根据放样点测得的路面高程数据作为桥梁墩台横断面成图的依据。

9.桥梁测量成果:(时间6月30~7月1日)

利用南方ca软件,根据测量的碎部点数据生成地形图;根据测量的桥梁中轴线测点放样所得的高程数据画出桥梁纵断面图;根据测量的桥梁墩台横断面线上的地面高程数据画出桥梁墩台的横断面图。

5、自然地理(罗永强)

自然地理包括测量地区的地貌、植被、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条

件,自然地理的勘测对于前期测量、设计和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桥梁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4.1 地貌、植被

实习地点即贵大实习场地为凹地地形,桥梁通过地方最低路面高程为93m左右,最高高程约为116m。整体地貌较规则,等高线比较均匀、平缓,周围有房屋建筑。

植被主要为灌木,没有被乔木覆盖,因而对测量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地表面覆盖有低矮草皮,最低地段有一个小湖,部分地段有农作物。

4.2 水文、气象

桥梁通过地区,一端接一号实验楼附近的公路,另一端接贵黄公路。地形上出几条灌溉用的水沟外无泉水喷涌现象,无地下水体通过迹象。

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4.3 工程地质条件

处于蔡家关大断层边缘,为三叠系地层,从下到上分别为下三叠统大冶组、安顺组、中三叠统关岭组、杨柳井组、改茶组、上三叠统三桥组、二桥组。

该断层在关岭组的地层中,断层两盘岩性为关岭组狮子山段和松

子坎段。断层的上盘为狮子山段的灰黄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夹灰绿色页岩及灰岩。断层的下盘为松子坎段的灰色薄至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本来按照地层顺序应该是狮子山段、松子坎段,但是由于断层错断后使得地层变化。

6、桥梁勘测主要成果

6.1 地形图勘测(郑德毅)

见图1:桥梁平面地形图

6.3 桥梁纵断面勘测(曾涛)

见图2:桥梁纵断面图

6.4 桥梁墩台横断面勘测(刘永岗)

见图3:桥梁墩台横断面图

7.附件

打印图纸文件:

图1:桥梁平面地形图

图2:桥梁纵断面图

图3:桥梁墩台横断面图

推荐第7篇:桥梁实习报告

姓 名:杨浪学 号:班 级:土木单 位: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时 间: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 09232059 0911班

2011年4月17日

桥梁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这次我们实习的方向是桥梁工程。桥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物,在每一条河流或者是江的上面都会建有几座大桥使河流或者江两边的人们可以不必坐船就可以互相往来。桥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建筑物,因此对于一个学习土木工程的学生来说,对桥梁必须要有很深的了解。

二、实习时间

2011年4月17日

三、实习内容

整个实习过程,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北京市的几座桥梁,并给我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在这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1 什么是桥?

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

2 桥梁组成

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包括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防排水系统、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

3 桥梁类型

梁式桥:包括简支板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其中简支板梁桥跨越能力最小,一般一跨在8-20m,连续梁。

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处产生竖向反力和水平推力,正是水平推力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跨越能力增大。理论推算,混凝土拱极限跨度在500m左右,钢拱可达1200m。亦正是这个推力,修建拱桥时需要良好的地质条件。

刚架桥:有T形刚架桥和连续刚构桥,T形刚架桥主要缺点是桥面伸缩缝较多,不利于高速行车。连续刚构主梁连续无缝,行车平顺。施工时无体系转换,跨径我国最大已达270m(如虎门大桥辅航道桥) 。

缆索承重桥:包括斜拉桥和悬索桥 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钢缆吊在半空,缆索悬挂在桥塔之间。斜拉桥已建成的主跨可达890m,悬索桥可达1991m。

组合体系桥:有梁拱组合体系,如系杆拱,桁架拱,多跨拱梁结构等。梁刚架组合体系,如T形刚构桥等。

悬臂桥:桥身分成长而坚固的数段,类似桁梁式桥,不过每段都在中间而非两端支承。

拱桥:借拱形的桥身向桥两端的地面推压而承受主跨度的应力。现代的拱桥通常采用轻巧、开敞式的结构。

吊桥: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钢缆吊在半空,钢缆牢牢地悬挂在桥塔之间。较古老的吊桥有的使用铁链,有的甚至使用绳索而不是用钢缆。

拉索桥:有系到桥柱的钢缆。钢缆支撑桥面的重量,并将重量转移到桥柱上,使桥柱承受巨大的压力。

4 桥梁施工

上部结构施工:

指桥梁上部结构的制造和安装架设,包括钢桥制造和钢桥架设、混凝土桥制造和混凝土桥架设,以及石桥、木桥的施工等。钢桥在工厂内制成杆件或梁段、运至工地拼装架设。混凝土桥可在工厂内预制构件或节段,也可在桥位上灌筑。石拱桥一般用拱架法在桥位上砌筑。木桥加工容易,多在工地制造,安装架设。

钢桥架设和混凝土桥架设的施工方法,按桥梁结构在架设施工中受力状态的不同可归纳为:①支架施工法。由支架承重,结构在施工中处于不受力状态。②悬臂施工法。由结构本身承重,其受力状态为悬臂体系。③整体架设法。结构受力状态视架设时采用的支承条件而定。

下部结构施工:

指桥梁基础和桥台、桥墩的施工。桥梁基础按其构造和施工方法分为:明挖基础、桩基础、管柱基础、沉井基础及沉箱基础。明挖基础可敞坡开挖基坑或用围堰围护开挖。桩基一般用锤击打入,或震动下沉,或钻、挖孔灌注等方法施工。60年代以来,随着水上自升平台、高效能钻挖机械以及泥浆护壁、泥浆排土等新工艺的发展,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基础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管柱施工一般靠震动强迫下沉,并在管内用钻、挖、吸等方法清除土石,以减少下沉摩阻力。沉井和沉箱施工,在岸滩或浅水中多用筑岛施工,深水中可用浮运施工。沉井使用抓土机或吸泥机等在沉井内除土,同时排水或不排水下沉。沉箱一般多用人力在高气压下开挖除土,劳动条件差,目前已很少使用。圬工桥墩、桥台多采用就地建造,也可预制构件拼装施工,混凝土高桥墩近来多使用滑升模板就地灌筑。

5 桥梁支座

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支座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设计中除考虑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自由的转动或移动性能外,还应注意便于维修和更换,施工中应重视座板下混凝土垫层的平整,并应根据气温确定其安放位置;在地震区应考虑抗震措施。

支座分类:变形可能性分类:固定支座、单项活动支座、多项活动支座;

所用的材料分类:钢支座、聚四氟乙烯支座、橡胶支座、混凝土支座、铅支座。

支座设计原则:

桥梁支座的布置主要和桥梁的结构形式有关。通常在布置支座时需要考虑以下的基本原则:

(1)上部结构是空间结构时,支座应能同时适应桥梁顺桥向(X方向)和横桥向(Y方向)的变形;

(2)支座必须能可靠的传递垂直和水平反力;

(3)支座应使由于梁体变形所产生的纵向位移、横向位移和纵、恒向转角应尽可能不受约束;

(4)铁路桥梁通常必须在每联梁体上设置一个固定支座; (5)当桥梁位于坡道上,固定支座一般应设在下坡方向的桥台上; (6)当桥梁位于平坡上,固定支座宜设在主要行车方向的前端桥台上; (7)固定支座宜设置在具有较大支座反力的地方; (8)在同一桥墩上的几个支座应具有相近的转动刚度;

(9)连续梁可能发生支座沉陷时,应考虑制作高度调整的可能性。 总之,桥梁支座的布置原则是既要便于传递支座反力,又要使支座能充分适应梁体的自由变形。

6 桥梁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指的是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要求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伸缩缝的类型:

(1)镀锌薄钢板伸缩缝。在中小跨径的装配式简支梁桥上,当梁的变形量在20—40mm以内时常选用。

(2)钢伸缩缝:它的构造比较复杂,只有在温差较大的地区或跨径较大的桥梁上才采用。钢伸缩缝也宜于在斜桥上使用。

(3)橡胶伸缩缝。它是以橡胶带作为跨缝材料。这种伸缩缝的构造简

单,使用方便,效果好。在变形量较大的大跨度桥上,可以采用橡胶和钢板组合的伸缩缝。

7 桥梁建筑材料——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属于强碱性建筑材料,因而要求混凝土防腐蚀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碱性、附着力和抗渗透性,另外,涂层本身如果还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长效性。对于海边桥梁混凝土结构,其表面涂层应具有极佳耐候性,耐日光紫外线降解,耐盐雾及海洋大气腐蚀,在有效防护期内不出现严重粉化及变色、脱落、开裂等现象。

1、桥梁混凝土的腐蚀机理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其化学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钙,使混凝土空隙中充满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其碱性介质对钢筋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钢筋表面生成难溶的Fe2O3和Fe3O4,称为纯化膜。碳化后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当碳化超过混凝土的保护层时,在水与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就会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钢筋开始生锈。可见,混凝土碳化作用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其性能的劣化,对于素混凝土,碳化还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效果,但对于钢筋混凝土来说,碳化会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同时,增加混凝土孔溶液中氢离子数量,因而会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

在海边,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氯离子,氯离子的渗透会极大地加剧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其作用过程如下:

(1)氯离子的侵入:在水分浸透的同时,由于碳酸气、氯离子的渗透引起混凝土中性化。

(2) 钢筋的腐蚀:由于浸入的水、气、氯离子等,钢筋被腐蚀。即使不中性化,钢筋表层所含磷分,也会使钢筋发生腐蚀。

(3)裂纹的产生:由于钢筋被腐蚀、体积膨胀,混凝土产生裂纹。

(4)强度降低:腐蚀物质从裂纹处进一步浸入,加速钢筋的腐蚀、体积膨胀,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

总之,腐蚀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从而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2、桥梁混凝土防护

采用防腐涂料对桥梁混凝土结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屏蔽阻隔层,以阻止氯离子、二氧化碳等腐蚀介质浸入混凝土造成腐蚀。

2对于已碳化、疏松和开裂的混凝土表面起增强作用。 3通过涂装可使桥梁获得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色彩。

8 桥梁养护

桥梁养护有两层含义。狭义的桥梁养护是指为确保桥梁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进行的检查、检测、评估、以及维修加固工作。广义的桥梁养护还包括为保证桥梁安全运营所采取的其他间接措施,如资料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规章建设以及应急预案的建立。

桥梁的检查与评估:

触发的检测。

桥梁的检查与检测应分为三个等级: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以及因特殊情况经常性检查的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由水平较差的桥梁养护技术人员负责实施,主要用于检查桥区的违章行为、交通事故以及特别严重的桥梁病害。

定期检测的周期一般在1~6年。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设置。定期检测重点检测桥梁的结构病害,由养护单位的总工负责实施。其检测结果采用打分的方法评估桥梁的技术状态,是一种不科学的经验方法。

因特殊情况触发的检测是指发现桥梁重大病害、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后,为确定桥梁的技术状态进行的检测,由具有相应检测实力的专业研究机构实施。

当前,桥梁的评估手段还非常的落后,除了桥梁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和理论有一定依据外,其他方面(如混凝土钢筋锈蚀、预应力松弛、钢结构的锈蚀等研究)都还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当前的检测与评估手段落后,专业技术检测费用高昂,因此桥梁养护人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确保桥梁安全,因此一味的就桥梁事故责备相关养护人员是不恰当的。

桥梁的维修与加固:

桥梁养护工程宜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划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加固、改扩建工程。 保养、小修——对管辖范围内的桥梁进行日常维护和小修工程。

中修工程——对桥梁的一般性损坏进行修理,恢复桥梁原有的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工程。

大修工程——对桥梁的较大的损坏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恢复到原有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工程及对桥梁结构维修改造的工程。

加固、改扩建工程——对桥梁因不适应现有的交通量、载重量增长的需要及桥梁结构严重损坏,需恢复和提高技术等级标准,显著提高其运行能力的工程。

其中保养小修有养护单位实施,中修、大修以及加固、改扩建工程由相关施工单位实施。

桥梁病害整治:

对于严重病害(如墩台基础的冲刷沉陷、倾斜或冲毁,圬工拱桥的拱圈和拱上立柱处的裂纹,钢梁脆性裂纹等),应综合分析,找出其确切原因,并根据该桥所在地区的线路规划,慎重地拟定不影响或少影响行车的修理、加固或改建方案,避免日后既浪费资金又影响行车的返工重建。即使是为了当时通车的迫切要求,采用临时抢修措施也应慎重考虑,不得给以后正式修复带来困难。

四、实习总结

在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于桥梁我们的思绪中是一片空白,这次的实习就相当于一次“扫盲”。 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接触桥梁方面的一些知识,使我们对桥梁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对以后可能接触的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增强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本次实习使我加深了对桥梁概念的理解,从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去看待桥梁,第一次接触了桥梁施工,了解到了一些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了解到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知识掌握和认识上的一些问题。本次实习使我更加明确了设计的任务和过程。我将尽量把这次实习所得,灵活的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要以报国为己任,勤奋学习、努力创新、勇于实践,让中国的桥梁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使中国成为世界桥梁强国中的一员,重现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

推荐第8篇:桥梁加固报告

有关桥梁加固技术的探讨

(****大学,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 要: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公路的畅通.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出行要求的增加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进步。但是我国大部分道路桥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增加和提升的交通运输要求,不仅如此,由于我国交通运输部门没有对超载车辆、通行数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往往导致了道路桥梁病害问题的发生。如果不能有效的对桥梁结构病害进行及时的解决,提高道路桥梁的质量与安全性,难免会影响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道路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桥梁病害和桥梁加固技术。 关键词:桥梁加固;桥梁病害;桥梁的质量

Discuion on Bridg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School of Science,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Brid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ad, The quality of the bridge directly affects the traffic safety and the smooth flow of the highway.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Ou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The increase of people\'s travel dem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However, most of our roads and bridges have been far from meeting the rapidly increasing and upgrading the transport requirements.Not only that,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in China has no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overloading of vehicles and traffic volume.Often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 problems of roads and bridges.If the disease can not be effectively solved in time.,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roads and bridges,it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Therefore,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disease must receive sufficient attention.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bridge diseases and bridg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Key words:bridge reinforcement;bridge disease;quality of bridge

引言:随着交通量的大幅增加,早期建设的桥梁由于设计荷载和通行能力明显不足,使桥梁出现了一系列的病害,并加剧了桥梁承载能力的下降,但大量修建新桥也因资金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很轻易的实现,因此针对早期的桥梁需要研究加固维修处理的条件、技术与相应的措施。

1 对公路桥梁加固的重要性

1.1 桥梁抗震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突发而至带有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已成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的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尤其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惨重。同时。公路交通作为是国民经济大动脉,也是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当地震发生时,桥梁较易发生破坏,通常修复时间较长,给震后救援及灾区重建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保证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以及地震后仍能通行,成为桥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2 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和拓宽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因拆除旧桥与重建新桥而增加工程费用:而且对现有交通运输影响有的甚至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完成,早期设计施工的高速公的桥梁在长期大交通量、重荷载的运营情况下大部分出现了病害:同时也恢复和提高了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需求。 1.3 提高通行能力.消除安全隐患

桥梁的改造和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在更大程度上能够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从发展中分析,旧的公路桥梁加固有利于促进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桥梁存在的常见病害及加固维修方案的选择

桥梁病害直接影响了桥梁的正常功能,也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着过往人车的安全。因此,如何对旧桥和危桥进行病害的加固处理就成为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1 桥面铺装开裂

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病害随处可见,主要表现为较规则的纵、横向裂缝。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及较严重的破裂等病害。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桥面板刚度不足,在重载或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从而导致桥面板的铺装层出现裂缝,且发展较快。其次,铺装层与桥面板和主体结构变形不协调,产生附加内力也会引起纵、横向裂缝。另外,早期修建的桥梁,由于当时人们对铺装功能、病害认识有限,往往存在配筋量偏小。钢筋直径过细,铺装与承载构件的截面联系不牢靠等问题。 2.2 主拱圈裂缝病害

主拱圈中波纵向裂缝.检查时常发现各孔中波的波顶均存在纵向裂缝:肋、波连接处裂缝。各孔拱波与拱肋连接处大部分均发生裂缝:拱肋裂缝。各孔拱肋均有横向裂缝,有不少是u形裂缝,这些裂缝多发生在拱顶前后10m左右范围内;横系梁裂缝。以上几种裂缝是主拱圈裂缝常见病害,也是桥梁加固的重点。 2.3 钢筋锈蚀病害

钢筋锈蚀是桥梁出现的常见问题,钢筋发生锈蚀时,锈蚀部分的体积可膨胀至原来体积的lO倍以上,从而对周围混凝土形成挤压,造成混凝土开裂、剥蚀、使截面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锈蚀剥蚀,使截面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锈蚀的直接后果是钢筋断面面积减小,对于以钢筋作为抗弯能力。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 2.4 墩台基础病害

桥梁墩台基础在常年使用过程中,除了承受上部构造荷载外,还将承受土压力,风力,流水压力,冰压力和浮力等等各种力的作用。另外,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由于过桥车辆的日益重型化,墩台基础经常受到过重荷载的作用,因此,桥梁墩台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2.5 主粱裂缝及主粱变形病害

主粱裂缝多发生在锚跨中部粱的下缘及悬臂粱根部上缘,后者大都贯穿整个车行道翼板。此类裂缝显然足由于丈量重型车通过使梁的受拉区开裂,属正常桥梁病害现象。但由于病害裂缝在上面,雨水易从裂缝渗入梁内,引起钢筋锈蚀及砼强度降低。 2.6 桥梁加固维修方案的选择

对早期桥梁加固维修处理需要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先要确定值不值得加固维修,其次如果值得加固维修,选择哪种技术。对前者如果加固维修后仍不能充分满足使用需求或者维持不了多久,就应该选择放弃旧桥;对后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论证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具有加固处理后提高承载力的潜力;分析桥梁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符合加固处理的条件;研究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加固处理的要求;规划加固处理后桥梁的通行能力,使用年限;计算加固处理的资金需求,确保改造方案比建新桥节省资金,综合效益好。

2.有多个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应按以下原则选择:设计验算简单,构造技术成熟;施工难度小,质量工期都有保证;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工程顺利开展;施工安全有保障;对行车、行人和院桥结构影响小;资金预算合理,加固后维修费用低。

3.采用优化技术对各技术方案的综合效果进行量化比较,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

3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技术

3.1 局部修复凿补法

首先把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表面凿毛处理,直至骨料露出为止,然后用清水对断面进行彻底的清洗并确保其湿润度。然后使用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加以涂刷,最后则对桥梁承载能力进行考察之后在其合理范围之内铺筑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厚度以1~5cm左右为宜。 3.2 增大构件截面加固技术

(1)桥面补强层加固技术。桥面补强层加固法是将原有桥面铺装层拆除,通过一定的工艺和结构措施,在梁顶面(桥面)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面层,使其与原有丰梁形成整体,达到加厚主梁高度,增大粱的抗压截面以及提高桥梁抗弯刚度的目的,提高桥粱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2)增大主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技术。当原桥截面过小、下缘主拉应力超过容许值导致承载力不足,而桥下净空又允许时,可以采用增大王粱截面和配筋加固法,将主梁截面加宽、加高以扩大截面。并在新混凝土截面中增设受力钢筋。对T形截面粱可采用底面及侧面同时加大以及底部马蹄形加大两种加固形式。

(3)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喷射混凝士加固一般不需要立模,也不需要振捣,依靠高速度的喷射将混合科连续喷敷在受喷面上即可,具有施J二简单、快速、经济、不影响车辆通行等优点。采用喷射混凝土代替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就可以解决传统加固方法所遇到的问题,因而具有相当大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价值。目前实际工程当中通常采用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进行加固,在喷射混凝土中掺入三维分布的合成纤维来改善混凝土性能。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除具有喷射混凝土抗压、抗拉、抗剪、抗弯、粘结强度高的优点外,还具备良好的抗裂阻裂性能、抗冲击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抗渗抗冻融性能以及较好的抗疲劳性和抗碎裂性。增大构件截面加固技术适应性比较强,且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较小跨径的T粱桥或板桥的加固。采用此法加固后桥梁刚度明显提商,承载能力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该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混凝土构件的体积增大、自重增加、施工周期长、施工空间大等。 3.3 粘贴加固技术

粘贴加固技术足采用化学粘结剂或锚栓将补强材料直接粘贴锚固于结构受拉或薄弱部位的混凝十表面,使之与结构形成受力整体,以此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根据所采用的补强材料不同,又可将粘贴加固分为粘贴钢板加固技术、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

1、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粘贴钢板加固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法国、南非等国家率先应用于桥梁结构加固的,随后瑞士、日本、英国等也相继开始使用。粘贴钢板加固法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先进性,主要包括:坚固耐用:施工快速、简洁;结构轻巧、外形不变:灵活多样:经济安全等。因此,粘贴钢板加固法在许多情况F替代了增大截面加固技术。然而。随着加固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粘贴钢板加固技术的不足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钢板因遭受污染大气侵蚀等原因造成各种化学腐蚀而影响其加固效果,这使得后期的养护问题变得异常突出;

2)由于钢板刚度较大、施工误差等原因使得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粘结面上发生剥离脱空,特别是钢板端部更容易发生剥离破坏,因而加固设计时一般需附加螺栓加以辅助锚圄。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旃工难度并对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粘贴钢板结构的抗疲劳性能不佳。

2、粘贴FRP加固技术

FRP材料是以连续纤维浸溃在用于粘合纤维的聚合物中硬化后形成的。目前常用的FRP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GFRP)、碳纤维(cFRP)和芳纶纤维(AFRP),其中cFRP以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而在FRP材料中备受推崇,并日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传统加固方法比较,cFRP加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而且自重小。比强度高: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好:抗疲劳能力强:适应性强,适用面广:施工便捷。虽然如此,但是由于FRP材料属脆性材料,抗剪强度低。同时,其防火性能也较差,对施工要求较为严格,工程造价也比较高。 3.4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实质是以粗钢筋钢绞或高强钢丝等钢材作为施力工具,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加体外预应力,以预加产生的反弯矩来抵消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从而达到改善旧桥使用性能并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的目的。体外预戍力技术早期曾应用于加固工业与民用建筑.前苏联在这方酝做了较多工作。但由于预应力筋转向块构造设计用难、耐腐蚀性差,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桥梁的维修养护费用很高,末能体现其工程应用上的优越性,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前未能在桥梁丁程中得到推广。随着技术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后期,体外预应力筋耐久性及构造设计的一些问题部分得到解决,为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70年代美国和法国大量的桥梁加固为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通过在桥梁加固中应用体外预应力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并获得蘑要参考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设计理论,为在建设新桥梁时重新考虑使用体外预应力技术提供r依据。由于体外预应力体系布置灵活,不仅可用来加固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还可用来加固拱桥和刚构桥等:不仅可用来改善梁的抗弯性能,还可用来改善构件的抗剪性能:不仅町用来进行整体桥梁加固,而且可用于桥梁局部加固:不仅可用来加固桥梁的梁部结构,也能用于加固桥墩及索塔等部位,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对预应力筋张拉时会产生预应力损失,因此,在设计中需对预应力损失进行合理的估计和计算,并在施工时采取措施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3.5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技术

(1)简支梁变连续梁加固技术。

采用在简支梁下增设临时支墩或把相邻的简支粱加以连接的方法,可改变原有结构物的受力体系,将多跨简支梁的梁端连接起来,变为多跨连续粱,以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2)加劲梁或叠合粱加固技术。采用加劲梁或叠合粱以增强主梁的承载能力,也是常用的改变结构体系的一种加固法。采用加劲梁或叠合梁加固时,应根据加固时结构体系转换的实际受力状态,分清主次,进行合理的抽象和简化,得出计算图式,进行补强计算。因实际结构比较复杂.各种结构部分之问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而决定联系性质的主要因素是结构各部分的刚度比值。故新旧结构体系可依据相对刚度大小分解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以分开计算其内力,如分成主粱和次粱、主跨与附跨,并注意略去结构的次要变形,从而获得较简明的力学图式。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法,如增设支架或桥墩、改桥为涵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都需要在桥下操作,有时还要设置永久设施,会影响桥下净空,因此仅适合在不影响通航及桥梁排洪能力的情况下使用。 4 结语 实践证明,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可恢复甚至提高旧桥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桥梁寿命,从而节省大量投资,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针对既有桥梁的结构加固、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桥梁加固技术以其特有的安全、经济、方便、快捷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结构加固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在桥梁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桥梁结构的加固改造工作会日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占武.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应用[D].吉林大学,2004.[2]

张欣.拱桥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5.[3]

叶吉军.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4]

韦荣强.桥梁加固技术探析[J].科技信息,2011,17:316.[5]

刘健宇.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6]

吴金翔.桥梁加固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0,04:328-330.[7]

周爱军.桥梁加固技术及应用实例[J].安徽建筑,2006,05:130-131.[8]

何文弋.城市小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8.[9]

F.Tatsuoka,M.Tateyama,Y.Mohri,K.Matsushima.Remedial treatment of soil structures using geosynthetic-reinforcing technology[J].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007,254:.[10] Radonjić Ognjen.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s important condi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J].Sociologija,2002,442:.

推荐第9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14

XX

整个实习过程,一共由两天构成。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长沙市的

各大大桥。并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一番。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了解到了

有梁式桥,拱桥,钢架桥,缆索承重桥(斜拉桥和悬索桥)四种基本体系。

老师还着重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伸缩缝桥梁伸缩缝指的是为满

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

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要求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

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

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

要简易方便。 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1)镀

锌薄钢板伸缩缝。在中小跨径的装配式简支梁桥上,当梁的变形量在

20—40mm以内时常选用。2)钢伸缩缝:它的构造比较复杂,只有在温

差较大的地区或跨径较大的桥梁上才采用。钢伸缩缝也宜于在斜桥上

使用。3)橡胶伸缩缝。它是以橡胶带作为跨缝材料。这种伸缩缝的构

造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在变形量较大的大跨度桥上,可以采用

橡胶和钢板组合的伸缩缝。

最后,老师还说了一句,要我们好好学习,并着重提高自己的

能力,还说了工作以后,没有人会帮我们,让我们学会研究的方法,

此话甚是有理,鉴于个人感觉桥梁形式还不错,并且我们中南大学桥梁很牛,我大三就选择桥梁了。也就是说,我这辈子要和桥梁打交道。我要把每一座自己建造的桥梁当成一件艺术品。

我们先去了浏阳河大桥,浏阳河大桥全长840m,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主桥单跨138m,宽39.8m,采用国内首创的类双层中承式钢箱拱肋悬链线无铰拱结构。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为市民观光、通行的非机动车道。引桥长633m,宽25.6m,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工程总造价2.21亿元。全桥共有直径2m的桩基60根,直径1.5m的桩基64根,桩身最长60m,全部采用冲击钻孔灌注施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循环冷却水散热等多项技术措施,克服了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纹的质量通病。基础经沉降观测,其下沉、位移量为零。主桥3558T钢构件,采用埋弧自动焊和CO2气体保护焊,焊缝总长11257m,焊缝饱满、平直,无气孔、裂纹等现象,经检测,合格率为100%;拱肋、横撑、横梁、纵梁、桥面空心板,采用无支架缆索吊装,单件最大吊重61.5T,吊装过程施行全程施工监控,实测线形与设计理论线形吻合,线型流畅;合龙拱顶标高误差小于3mm、接头高差最大5mm、拱肋间距误差小于3mm,均大大低于设计和规范允许偏差。全桥64根吊杆,安装顺直无扭转,索力均匀,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引桥箱梁、桥墩、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线形顺畅自然,表面平整光洁。支座安装几何尺寸偏差均小于1mm。人行道桥面采用大理石铺装,板缝平直,美观大方;两岸观景平台为拼花石材地面,构思精巧,拼缝严密。41537m钢结构防腐采用新型纯微纳米活性锌粉超重

防腐涂装,色泽均匀一致。桥面采用刚柔结合防水技术,无任何渗漏现象。沥青混凝土铺装平整、碾压密实。伸缩缝接缝平顺,伸缩自如,无跳车现象。栏杆安装牢固,线形流畅,颜色均匀;桥面排水通畅,无积水、无污染。电脑控制灯光亮化,色彩绚丽,美观节能。工程采用多项节能环保措施,成功应用了建筑业新技术中的7大项、13小项,自创新技术1项,节约费用400余万元。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经成桥动静载试验表明,大桥处于安全运营状态,结构刚度、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大桥投入使用一年多来,无任何质量问题,用户非常满意。工程被评为“湖南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湖南省安全文明示范工程”。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芙蓉奖”。

又去了银盘岭大桥,银盆岭大桥距湘江一桥橘子洲大桥约3.5公里 ,为“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位于长沙市城北,东起伍家岭,西至银盆岭,主桥总长1025米,大桥全长3616米,双向4车道,共有桥墩159个,总投资1.45亿元。北大桥1987年开始兴建,1990年12月建成竣工,是319国道上的一座重要枢纽桥梁。据悉,该桥建成之初还是中国跨度最大的双塔单索面斜拉桥。据说由于该大桥服役时间过长,导致伸缩缝和路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而此次施工是检测与维修同步进行,主要是对大桥120根斜拉索进行高温时的受力检测,更换桥面伸缩缝以及对破损路面进行整修。

然后乘车去了洪山庙大桥,洪山庙大桥,于1971年9月6日正式开工,1972年10月1日建成通车。其总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

主要用于购置原料和建材、设备。建设用工主要来自于居民的义务投入。桥为大型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公路桥,全长1250米,主桥21跨,其中正桥17跨双曲拱桥、最大宽径76米,桥面净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边人行道各3 米。共有18个台墩,在浏阳河上有支桥,支桥长282米,宽8米。大河的墩身为混凝土浇筑,小河的墩身用块片石嵌砌。

三汊矶大桥处长沙市二环线的北环线,是一座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西起潇湘大道西侧,东止湘江大道东侧,全长1442m,主桥主孔跨径达328m,边跨132m,两边对称排列。大桥由主桥、塔柱、悬索吊杆、桥墩、桥面组成,主桥为钢箱梁。三汊矶大桥全长1577米,其中主桥长732米,主跨长328米。该桥跨度达328米的自锚式悬索桥,在同类桥梁中居世界第一。二环线路幅宽46米,6车道,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道路环绕长沙城,通过互通式立交桥,将纵横城区的数十条城市主干道及10

7、

319、长常高速等连在一起。桥身主要结构是由两根巨大的钢索绳牵引,桥身所有重量全部分布在这两根钢索绳上,在桥面还分布着许多的吊绳,吊绳内部分布着无数根钢角线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分担整座大桥所需要承受的承载力,为悬索绳减负增加大桥的使用寿命,大桥是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两种类型,中央设置了中央分格带,桥面两边设置了紧急停车道,为各种事故车辆预留了紧急避让空间,这样就会很好的避免交通堵塞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再一次发生。桥面铺装中大量使用环氧树脂类材料。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该大桥主跨钢箱梁桥面

铺装先要在钢板上喷砂除锈,喷环氧富锌漆防腐,做环氧环水层防渗,然后用橡胶沥青砂胶做缓冲层。缓冲层全部做完之后,开始通过浇注式摊铺沥青混凝土,最后摊铺改性沥青,洒布改性乳化沥青。主跨以外的主桥部分及东西引桥,因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时只要做好防水和防氧层即可摊铺沥青。

另外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一些职业的行规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推荐第10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实习序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其对经济的贡献首屈一指。其中道桥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对于路桥的学生来说,在校内认真,扎实的学好一系列的专业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这样所学的的知识是片面的。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路桥知识学校组织了这次实习。

实习目的: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学习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把握与运用,结合具体的生产对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专业学术的创新能力;熟知工程中生产的特点,规律,丰富与发展工程生产的经验

实习时间:

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实习地方:

铜陵路高架桥全长约8.05公里,北起北二环,南至望江路。从北向南,铜陵路高架北二环路北侧设置上下匝道;为方便市民直达火车站,站前路上设置上下匝道;临泉路南侧设置上下匝道;长江东路北侧设置一处上匝道,长江东大街北侧设置一个下匝道;南淝河路设置上下匝道;南端终点处向西通过一条定向匝道与南北高架一号线相连,向东跨过东二环转向北京路。

本工程主要分为四个标段:

第一标段:k0+000.00---k1+993.949【秋浦河路——方桥排灌管】包括连接南北高架匝道,总长1993.949米,工程造价约为5.5亿元。

第二标段:k1+993.949---k4+280.000【方桥排灌——和平路】包括和平路,裕源路,滨河路下穿通道及铜陵路桥改造。总长2346.05米,工程总造价约为7.5亿元。

第三标段:k4+280.000---k6+021.850总长1741.850米,工程总造价约为6.2亿元。

第四标段:k6+021.850---k8+050.000总长2028.150米,工程总造价约为6.8亿元。

目前施工情况

1、一标:排水工程(不含箱涵):完成95.54%。道路工程:级配碎石换填完成82.75%;4.5%水稳铺装完成4500m³,占总量的13.54%;3%水稳铺装完成7500m³,占总量的37.5%。东二环东侧雨水箱涵:完成490m,占总长度的95.8%。桥梁工程:主线桥:桩基完成222根,占总桩基95.69%;承台浇筑完成49个,占总承台90.74%;墩柱完成37个,占总墩柱69.81%。A、B匝道:桩基完成106根,全部完成;承台浇筑完成42个;占总承台79.25%;墩柱完成33个,占总墩柱62.26%。

2、二标::排水工程(不含排水泵站):完成94%。桥梁工程:主线桥、匝道桩基完成191根,占总桩基数99.47%,承台完成40个,累计完成75.47%;墩柱完成22个,占总墩柱的44%。铜陵路拓宽桥桩基完成62根,现已全部完成。承台完成5个,占总承台的62.5%;墩柱完成3个,占总墩柱的75%。

通道工程:围护桩、咬合桩、挡墙完成91%;道路工程:全路段级配碎石回填及道路土方外运累计完成至72%;4.5%水稳铺装完成1874m³,占总量的3.55%;3%水稳铺装完成1442m³,占总量的5.1%。

一工程重难点

本项目沿线内涉及部分敏感单位(如消防、市政管理处等)无其他出行道路,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其正常通行。

本工程开工后,东二环路车流量将进一步加大,对东二环路处道路,桥梁施工必须采取安全,有效施工措施,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进厂及出处管道均需在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下进行交割,能提供的有效工作时间短特别是出水管道新建污水混合井结构复杂,施工时间较长,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足够充分措施保证污水正常排放。

高架桥梁部分桩基受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进厂与出处管道影响,必须等管道改移玩城后才具备全面施工条件,严重影响工程工期。

裕溪路下穿通道,和平路下穿通道桩基受地下电力、电信等影响较大,须等管道改移完成后才具备全面施工条件,针对该节点工程必须缩短有效工期,才能保证总体工期目标实现。

裕溪路下穿通道110kv既有电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原位悬吊、跨度大、难度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同时对下穿通道梁体架设也有一定影响。

铜陵路拓宽新桥(东侧)水中墩桩基距离河底现状污水管道较近,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加大了施工难度。另外上部钢箱梁临时支架、吊箱、焊接等施工难度都很大。

二高架路线布置:

全线共与20条道路相交,铁路一条,其他规划道路一条,主干路五条,次干路三条,支路十一条。全线公社平行式匝道两条。

高架系统于秋浦河北侧220米处起坡,主线上跨当涂路,望江路,太湖路,南淝河路,巢湖路后落必利用现状铜陵路路桥(两侧新建辅桥)跨越南淝河路,主线沿地面布置,滨河路下穿铜陵路和平路路口北侧40米处,高架起桥夸大同路。主线路架干淝河路南侧一组上、下匝道,主线下穿裕溪路两端分别一组进出口,以满足裕溪路与铜陵路主线的交通转换,主线起桥道于和平路以北测一组出入口,长江东大街北侧,设置一条由北向南的下匝道,在长江东路北侧放置一条有南北的主线匝道,临泉路南侧设置一组上、下匝道,在站前路设置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北二环南侧设置一组上、下匝道。

实习心得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为在校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要勤劳,任劳任怨

我们到公司去实习,由于我们不是正式职员,所以公司多数是把我们当学生看待。公司在这个期间一般不会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工作去做,可又不想让我们闲着,因此,他们会交给我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找一些事情来做,从小事做起,刚开始也只有这样。

第三,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第四,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

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还发现自己以前学习中所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这次的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使我们及早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以便以后运用到以后的业务中去。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熟练地掌握英语口语,能够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同时让我懂得英语真的很重要,我知道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不仅仅是锻炼了我在贸易操作方面的一些技能,同时,经过这次实习,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提及的知识,还有就是在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并且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我们都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我们初到社会才接触、才学习。所以我现在要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应尽快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或是生活中,实习都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资本。

第11篇:桥梁 (竣工报告)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竣工)

工程名称:******************桥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上海***************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桥监理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本工程位于******,桥梁为单跨简支梁结构,顺交7度,中心桩号BK0+495.55,桥长22米,桥宽 35.6米 ( 0.3m(栏杆)+3.5 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 +2.0m(机非分隔带) +16.0m(机动车道) +2.0m(机非分隔带) +4.0m(非机动车道)+3.5 m(人行道)+ 0.3m(栏杆)=35.6 m )。

2、下部结构桥台基础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水下砼C30,桥台桩长为37米,共计 24根。

3、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梁,两端桥台处设80型钢伸缩缝,中边孔桥面之间采用连续桥面。

4、本工程开工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竣工完成。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国家及上海市地方政府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文件。

2、本工程设计图纸、说明及有关资料。

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CJJ2-2008;

4、《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6、桩基检测单位出具的低应变测检测报告及单桩静载荷检测报告。

三、监理工作纪要

1、审核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安全 施工保证措施及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

2、对原材料检验,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督促施工方按技术规范规定的 频率进行检验。

3、对施工设备、仪器进行认真审批,现场核对,坚持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 岗。

4、通过日常巡视、旁站、监理例会等监理方法,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对主要工序严格控制,特别对隐蔽工程都进行严格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对桥的控制桩、中心桩、高程控制点都进行及时复测。

6、督促施工方及时做好内业资料,使内外业基本同步。

四、工程质量管理及检验

1、对施工方所购的原材料:商品砼、石块、橡胶支座、钢筋质保单和检测报告都进行了审核,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上部结构长 22米,板梁为厂家购置。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及钢筋复试都达到设计要求。

3、钢筋焊接接头经试验都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4、钻孔桩桩位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全桥24根灌注桩经高、低应变动测检验,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5、橡胶支座、型钢伸缩缝按图纸放置,符合要求。

6、桥台位置尺寸、高程、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7、桥中心线、桥面铺装层的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捣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桥面标高、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桥面:桥面标高,铺装厚度、型钢伸缩缝安装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桥面砼浇筑和加罩细粒式沥青砼。桥面平整度,高程等各项指标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9、附属工程:栏杆、立柱安装平稳,顺直度等符合要求,伸缩缝安装符合要求。

10、竣工资料基本齐全。

五、工程质量评估意见

1、经工程各参建单位对本工程竣工验收,本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符合竣工验收质量标准。

2、监理通过对该桥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施工结束后进行实测实量、外观检查和内业资料的审核单位实测实量得91分,外观质量92分,竣工资料88分,工程综合评分 90分,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 项目监理机构

***年 **月**日

第12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施工检测实训报告

专 业:铁道工程技术 班 级:铁工1208班

指导老师:贺常元(队长)、殷艳萍、隋瑞凌、王生宏、曾自愚、王海涛

学 号:201293411604 学生姓名:张 琦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目 录

一、桥梁实习计划

二、实习日记

三、实习心得

2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日记一

实习时间:2014年3月31号星期一 天气:阴

实习地点:蒸阳路跨线桥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出校门便来到了蒸阳南路跨线桥。在这里我们认真的观察,仔细的倾听老师的讲解,让我们知道了这座桥的桥墩为桩柱式桥墩(每个桥墩上有五个板式橡胶支座,下面铺设钢筋)等等。

该桥的主要施工方法是悬臂法施工。悬臂法浇筑法又称无支架平衡伸臂法或挂篮法,所用的主要的设备是挂篮。通过挂篮的前移,对称地向两侧跨中逐段浇筑混凝土,并施加预应力,循环作业。

悬臂施工方法是桥梁工程上用的,施工大跨度箱形梁之类的连续刚构桥墩时,先施工桥墩,由桥墩向两侧先施工一段箱形梁,等到它的强度达到设计值时,在这段悬臂梁上用挂篮向前伸出后再支模板,再浇筑一段梁,反复这样,直到由两侧施工的悬臂梁最后在中间相遇合龙,桥梁结构部分施工完成。

3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日记二

实习时间:2014年4月1日星期二 天气:多云

地点:衡州大道跨京广铁路桥

今天早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衡州大道一路行走,来到了衡州大道跨京广铁路桥,并且同时参观了衡州大道系钢拱桥。在这两个小时的实训里,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解桥的结构,让我们观察了顶帽(在垫石和桥墩之间)。

衡州大道跨京广铁路衡阳站站场立交桥全长172米,为国内第二大跨度,湖南省第一大跨度钢架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其中跨度168米,由20对拉索支撑,桥面宽度24米,双向六车道,其纵轴线将以29度斜交跨越铁路枢纽站场19股道,两端设引桥与之相接,桥面系采用悬吊体系,主拱拱肋采用等切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该桥

4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高架桥与衡州大道湘江大桥连为一体,由东向西跨越京广铁路衡阳火车站站场、东风南路、三化铁路专用线、湘桂铁路、湘江东路、湘江南路,成为湖南省首个同时“跨江、跨城市主干道、跨铁路”的“三跨”市政工程。

衡州大道湘江大桥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衡州大道的枢纽工程,于2009年 7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8月31日竣工,但未通车,总工期40个月。

湘江大桥包括两端引桥和跨铁路桥全长2.62公里,其中跨湘江主桥长493米,桥宽27.5米,为五跨变高度连续箱梁,跨度布置为63.5+3×122+63.5米。桥梁通航标准为III-3级航道标准。在江中需建

19、20、21号三座桥墩。还有许多“双手展开型”路灯。

湘江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改善东区与市中心的交通联系,对实施衡阳市东拓南移城市发展思路,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其城市发展面貌,从而能进一步改变衡阳市城区区域

5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的不平衡,并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衡州大道作为衡阳最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是武广客运专线与京珠高速之间的快速通道,衡州大道跨湘江段是衡州大道的主体工程,全长2.62公里,主桥长493m桥梁通航标准为lll-3级航道标准桥体是钢架形式的混凝土结构,属于大桥施工,并对施工要求很高。

6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日记三

实习时间:2014年4月2日星期三 天气:多云

实习地点; 湘江三桥及湘桂复线跨湘江高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

今天的实习地点距学校较远,我们集体先乘坐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了湘江三桥及湘桂复线跨湘江高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我们认真地观察了湘桂复线跨湘江高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并且看到了该桥的路基并不是混凝土整体路基,而是有砟轨道,并且看见了桥上正在行驶的特快列车。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 优点:

(1) 节省钢材,降低桥梁的材料费用;

7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 由于采用预施应力工艺,能使混凝土结构的工地接头安全可靠,因而以往只适应于钢桥架设的各种不要支架的施工方法,现在也能用于这种混凝土桥,从而使其造价明显降低; (3) 同钢桥相比,其养护费用较省,行车噪声小;

(4) 同钢筋混凝土桥相比,其自重和建筑高度较小,其耐久性则因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及消除了活载所致裂纹而大为改进。 缺点:

自重要比钢桥大,施工工艺有时比钢桥复杂,工期较长。但这些缺点属次要问题,且仍在不断地克服。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些新型桥梁中,它的适用范围最广,其发展方兴未艾。

在湘江三桥上面,老师让我们认真的观察桥梁的拉索,并且还数出了斜拉桥的拉锁没变为48股,共计96股拉锁。并且拉锁里面的钢绞线的外援保护层为混凝土保护层。在索塔的内侧,我们还看见里索塔的维护孔洞,游戏此刻发现索塔的内部结构为中空的。

8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湘江三桥是衡阳西外环线上跨越湘江的一座特大型桥,97年1月开工,02年2月主桥合拢,同年8月完工;桥长1206米,桥宽29米,主桥斜拉桥宽33.8米;中央分离带1.5米,航道3级;主跨为224米独塔双索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梁式结构的斜拉桥 ,斜拉桥主桥是由受拉的索、受压弯的梁和索塔所组成。斜拉桥索塔呈“H”型,塔高98m,斜拉索为按扇形布置的空间双斜面索,全桥共24对斜拉索,索塔的拉索锚固区设计为空心截面,体内布置的环形预应力体系。桥面宽度33.8 m,现浇断面宽度33.4m(由翼板、主梁、桥面板三部分组成),标准节段每段梁总重253t。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

斜拉桥优缺点:梁体尺寸较小,桥梁的跨越能力较大;受桥下净空和桥面标高的限制少;抗风稳定性比悬索桥好;不需悬索桥那样的集中锚碇构造;便于悬臂施工。不足之处:它是多次超静定结构,设

9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计计算复杂;索与梁或塔的连接构造比较复杂;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且施工控制等技术要求严格。

10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日记四

实习时间:2014年4月3日星期四 天气:阴

实习地点:系杆拱桥(雁栖湖桥),衡阳鑫大桥,

湘江鑫大桥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徒步步行沿着湘江河边来到了石鼓区的石鼓广场,首先参观学习了湘江新大桥。我们观察到每个桥墩上都有四个支座,且通过这连续三天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一般跨线大桥的贴点,这些桥在路基上的结构大多为简支梁结构,到达江面上,桥墩之间的跨度变大而都变为连续梁结构。

衡阳新大桥是典型的连续梁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而成。桥墩属于圆形桥墩,以便应对江中的水流。

在每个桥墩和梁的连接处放有四个支座为一组,两个横着放置,两个顺着梁的延伸方向放置。桥墩上的支座并非每一个都是固定端支座,

11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还配有一定数量的滑动支座,目的是减小因温度变化,梁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桥墩的危害。梁桥的桥跨两端厚,以减少自重。

参观完湘江鑫大桥后我们来到了雁栖大桥,这座桥老是够苏我们他的桥墩很特别“Y型墩”,这种桥墩在这里应用可以使桥面结构更加稳定,使其不会左右摇晃。

这座衡阳的标志性组合体系桥梁是一座系杆拱桥。雁栖大桥横跨蒸水,连通古汉大道与蒸阳北路,是衡阳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重点工程——雁栖湖综合开发项目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该桥由曾担纲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是一座湖南绝无仅有、全国也很少见的“钢筋混凝土下沉式拱桥”。雁栖大桥的桥墩属于异型墩中的“Y型墩”,还有8根组合式的桥墩分别在两边。这

12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有效的较少了桥梁的弯矩应力,桥墩沿桥面延伸方向放置,增加了受力面积。有效的防止了桥墩因偏心受压所带来的危害,使桥更加稳定安全。

全长663.78米,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桥宽27.5米,双向四车道,两侧人性化设计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但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而且还

是衡阳第一座景观大桥——整座大桥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彩虹,而设计独特的拱则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雁。 “雁形主拱跨度达105米的雁栖桥纵看似一只腾飞的大雁,横

看则像雨后的彩虹。”工程项目部的陈总工程师昨颇感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达到美化创意,施工者巧花心思:32根吊索与厢梁合力一起,将整座大桥吊拉起来,实现了“飞雁凌空”的设计理想。

13 / 14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感性的认识让我们把学校里学习的抽象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分的感悟,使我们对道路和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磨练了意志,进一布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对本专业将来研究有了一个全面地了解,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地位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让我们充分认识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公路的实际情况,我们国家道路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交通发展迟发展速度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逐步迈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但是西部地区大多为山区,地形地质特征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担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奉献我们的力量。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做好了心理准备,踏踏实实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生活工作打好基础,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我国的道路和桥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道路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和设计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个个都学到了很多,是一次学习,我们都受益匪浅。

14 / 14

第13篇:公路桥梁报告

****大桥工程工程地质报告*勘

1前言

1.1工程概况

*工程是吉林市城市道路规划中东西轴向的咽喉要道,城市Ⅰ级主干道,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本工程范围由主线桥(西岸的雾凇高架桥、雾凇大路跨江桥东岸引桥)和匝道桥、人行楼梯组成。主线桥起于吉林大街立交工程终点,止于滨江东路,主线桥全长约2900米。雾凇高架桥位于松花江西岸,起于吉林大街立交工程终点,沿线跨越中兴街、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沈吉铁路、长吉铁路、四川路和解放东路,止于松江东路,桥长约1920m;雾凇跨江桥起于松江东路,跨越松花江,桥长约710m;雾凇跨江桥东引桥起于松花江东岸,跨越中泰驾校练习场,与滨江东路平交,桥长约270m(含60m长引道),工程位置见图1。

根据《*大桥桥型方案补充设计文件》推荐的方案,大桥的桥式布置如下:跨江主桥为(40+55+7×80+55)m=710m变高度连续梁;跨铁路站场为(85+190+85)m=360m双塔混凝土斜拉桥;跨学校为(55+80+55)m=190m变高度连续梁;雾凇高架其余部分,采用3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基本跨径,遇到交叉路口或松花江大堤采用40~60m跨径跨越;匝道桥采用20m、25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基本跨径。大桥基础拟采用钻孔桩。

受吉林市***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其***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判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一级。

(3)初步查明桥址处覆盖层厚度、基岩埋深与岩面起伏形态、岩体风化与构造破碎程度,提出桥梁基础方案建议;

(4)初步查明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及地表水对基础的腐蚀性; (5)查明场地类别及地震基本烈度,初步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3执行的技术标准

9结论

(1)桥址处于地构造基本稳定区,穿过桥址区断裂属非全新活动断裂,场地稳定性较好,可进行桥梁建设。

(2)桥址区属于抗震不利地段,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时应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价复核后的烈度及测定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计。

(3)当地震烈度为7度时,桥址区地面下20米范围内的饱和砂土层存在液化的可能。在基础计算中应对液化土层的承载力和桩周土的侧摩阻等参数,按规范据液化抵抗系数Ce予以折减。桥址区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为1.70m,地基土属冻胀土,冻胀等级Ⅲ级。

(4)微风化基岩是本场区最佳持力层;在满足强度与变形的前提下,亦可考虑采用第③大层的中密~密实状圆砾土、卵石土层或强、中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5)钻孔桩基础是本工程较好的基础形式,桩尖埋深应结合桥梁结构形式、基础荷载情况及墩位处地层条件综合确定,并应避免置于由于风化而形成的软弱夹层之中。水域跨江主桥段,在满足河流冲刷的前提下,亦可考虑采用沉井基础,基础底部应置于③1圆砾土层或基岩中。

(6)桥址处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碳酸型腐蚀,松花江东侧河槽江水对混凝土具弱微矿化水型腐蚀;地下水及江水对混凝土内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下阶段勘察时应再次取水样进行验证。

(7)本桥址基岩以花岗岩为主,风化差异显著,微风化岩面形态复杂,规律性差,对采用端承桩的墩台,应适当增加钻孔数量及揭示微风化岩的深度,以免发生持力层的误判。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阶段勘察的目的是初步查明桥址区一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重点是查明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起着控制作用的工程地质问题,达到满足方案的优选和初步设计的需要。其主要任务是:

(1)收集、分析区域地质资料,了解桥址区域地质背景,并结合本次勘察成果分析,对桥址区域稳定性作出评价;

(2)初步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院有限公司

第14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土木类(土木与环境)1611何义乾 16231306 实习时间:2017.4.

22、2017.4.23 实习地点:高梁桥斜街,地铁13号线;卢沟桥

慈献寺桥是一座城市公路桥,属于典型的连续梁桥。

图一:连续梁即两跨或两跨以上的连续梁桥,它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 图二: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对于一个桥而言它基本上都具备图三所示的几个结构要素

对于本桥来说,上部结构为钢-混凝土结合连续梁;下部结构的桥墩包括圆柱形独柱墩、矩形独柱墩、带梁盖的双柱墩,还有一端地桥台(其中,梁盖又叫梁帽既连接了桥面和桥墩又可以把荷载分担到两个柱子之上。);墩顶有盆式橡胶支座、混凝土抗震挡块(如图四)、钢制防落梁构件等。

它是中等跨径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具有接缝少、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等优点,在30-120m跨度内常是桥型方案比选的优胜者,其结构特点是以若干孔梁为一联,在中间支点上连续通过,是超静定结构,适用于地质良好的桥位处。

由于全梁弯矩分布比较均匀,梁的挠度也小,可节约材料,增大跨径。同时由于连续梁在支点处是连续的,路面无折角,有利于现代高速行车它同时还具有整体性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尤其在使用上,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

同时,该桥也拥有泄排水管,及时排出雨水;由于位于城市居民住宅区之内,桥上还建设有声屏障,隔绝噪音,防止噪声污染。

地铁十三号线 西直门到东直门的铁路桥,2000年左右通车,站桥一体

从图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此桥是与凯德茂建筑体分离的,避免了建筑物因地铁驶过而产生的晃动。

震动由墩传给基础再传到土体再影响建筑物。我们可以看到,在桥面与桥墩的连接处有橡胶支座,减少震动。

同时该桥的桥周也建设有隔音屏障,防治噪声污染。

进入建筑体部分,由两股车道(两支柱)变为三股车道(三支柱),为变截面桥,与公路桥的差异在于它们两个的承重能力有显著的不同。 图六为桥梁连接系,用以连接两个分离的梁; 图七为梁与墩的连接部分,使用钢筋连接;

图八中,为了显示出桥墩的升降情况而安装的装置

卢沟桥及周边的铁路桥,公路桥,高铁桥

卢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它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图九中,我们可以看到桥墩部分有向外突出的尖端,据老师讲它们是用来切断河中的浮冰,以减小冰块对桥身冲击所造成的损坏

图十中我们可以看到桥两边的饱经沧桑的石栏板和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如图十卢沟桥一旁的铁路桥上工人们

正在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清除桥身上的锈渍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此桥为两支柱桥;下承式桥 ,桥面系设置在桥跨主要承重结构(桁架、拱肋、主梁)下面的桥梁,即桥梁上部结构完全处于桥面高程之上的桥被称为下承式桥。

补充一下与公路桥的差别:1.铁路桥宽度要比公路桥小很多 2.铁路桥的活載大动力效应明显3.铁路桥下部结构较为粗壮4.桥梁的跨度定义不同,如图十一

同时附上钢结构桥梁的优缺点:优点:(1)强度高、强重比大;塑性、韧性好;(2)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安全可靠度高;(3)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缺点: 钢结构耐热不耐火;易锈蚀,耐腐性差。

路边偶遇的桥

如图十二,属于空腹拱桥,即在拱桥拱圈上设置小拱,横墙或支柱

来支撑桥面系,从而减轻桥梁恒载并增大桥梁泻水面积者称为空腹拱桥。而实腹拱桥顾名思义是,将桥腹用石或混凝土充填密实,如卢沟桥~

有四道拱肋,拱上立柱,拱肋呢指的是拱桥主拱圈的骨架。在安砌拱波的过程中,它承受本身自重,横向联系构件,拱波及相应施工荷载。

高铁桥

高速铁路桥梁的桥面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来应对高速列车的冲击力,对桥面的各项参数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高铁为什么见在桥上呢? 第一, 是为了线路的平直和平顺。所谓平直就是,尽量采用直线或者大半径的圆曲线,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弯道。

第二,为了线路不能有太大的沉降。 第三,节省土地

第15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0901 刘佳琪

2010年8月31 日

一、前言

土木工程是一门以经验和实际操作为主的技术性课程,但是我们之前坐在教室里面对着书本的四本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的。所以这次的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对桥梁工程的认识开始。

二、参观项目 8月30日

位于人民东路的一架双河大桥:圭塘河大桥、浏阳河大桥。 1.相关图片: 2.实习中的认识:

通过老师的介绍与讲解,我对这座大桥有了以下的几个新认识: ? 这是长沙的一条跨了两条河的大桥,全长1800米。 ? 桥的上部分为梁、桥台和墩;下部有基础,30~40米深的桩。 ? 基座分为支台和梁,以减少道路冲击性。 ? 桥梁中有等高度连续梁、箱梁和帽梁。连续梁高1.6米左右,中间有大量的

钢筋支撑。箱梁的中间为空心的,做成一箱多室是为了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抗弯能力。但是两个墩子附近的箱梁中间是实心的。帽梁一般位于两种跨度的桥的交界处,上面有垫石,是为了增大梁与板之间的距离,方便更换支座。 ? 桥墩上面的支座有:盆式橡胶支座,因为橡胶受压会横向膨胀,把橡胶限制

在一个钢做的“盆”中,便可以减少其横向膨胀,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它的受压能力。另一种支座是板式橡胶支座。

? 梁面上之所以会产生裂缝是因为内部斜筋配置不足。 ? 从桥底看可以看到许多出水孔,这些空是为了排除箱内的积水,同时起到通

风的作用。 ? 圭塘桥的主桥为钢筋混凝土拱桥,主跨78米,而且是一座下承式拱桥。 ? 桥面上有大约几厘米宽的伸缩缝,是为了当温度变化引起桥面材料的形变时

方便桥梁的伸缩。

? 桥面上的拱分为:主拱、吊杆和拱座,其中吊杆中间是七根直径五毫米的钢

筋凝成一股的钢绞线。拱座部分受力复杂,里面的钢筋分布密集。 3.网上资料的补充

原名:“人民东路圭塘河大桥”

位置:人民东路与圭塘河交汇处,2004年底竣工通车。

概况:长155米,宽29米,引桥为预应力三跨连续箱梁。主跨长78米,为下承式系杆拱,两拱圈之间无横向联结,桥型在长沙市独一无二。每条拱圈跨径长75.8米,距桥面17.8米。

洪山庙浏阳河大桥

1.相关图片: 2.实习的认识与网上资料补充:

长沙市洪山大桥(洪山庙浏阳河大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无背索独立塔斜拉桥,大桥主跨206m,跨下没有一个桥墩,桥塔垂直高度为136.8m,塔身倾角为58度,塔身与桥面完全靠13对竖琴式平行钢丝斜拉,塔身采用等截面薄壁空心钢筋砼结构,通过塔基与基础固结。该桥在同类型桥梁中跨度和斜塔高度均居世界第一,其结构新颖,构思独特,体现了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的统一。主桥结构形式为无背索斜塔斜拉桥,主跨206米,桥宽33.2米,跨下没有一个桥墩。桥塔垂直高度为136.8m,若加上钢壳基座将超过150米,相当于一座高达50层楼的建筑。塔基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平面尺寸为长31米,宽30米,基础高11米,基础下设25根2.0米深5米的抗滑桩。塔身倾角为58度,塔身与桥面完全靠13对竖琴式平行钢丝斜拉,塔身采用等截面薄壁空心钢筋砼结构,通过塔基与基础固结。塔身为全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结构,主梁为钢混叠合结构,钢结构部分母材均采用16mnq。斜拉索采用直径7mm的高强低松弛镀锌钢丝经捆绞制成的成品索。南岸2#——3#墩辅助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梁,跨径30.305米。北岸主塔1#墩处异型块匝道梁体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板梁,梁宽10米,高1.25米,单箱三室。

为确保主桥施工的安全,采用钢主梁与混凝土斜塔先后施工的方法。钢梁采用多点连续顶推法施工,通过临时墩和导梁的设置,完成钢梁的安装就位。 在该桥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大胆运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斜塔主梁平衡施工技术、梁塔双控应力调索施工技术、14米超长钢混结构大挑梁设计与施工、大型六角型钢箱梁的扭转设计与施工。这些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丰富了国际桥梁建设理论,填补了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空白。 8月31日

橘子洲大桥

1.相关图片: 2.实习中的认识: ? 原名“湘江一桥”,是湘江上面第一座大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好了,

花费1800万。是一座有着二十多个拱的拱桥,它的主拱形式和赵州桥的不一样,赵州桥是板拱,二橘子洲大桥为双曲拱桥。 ? 从下往上可以观察到拱肋、拱版和拱波。双曲拱桥适合在山区造建,此时它

的基础就不必造得比较大。双曲拱桥经济、跨度大、跨越能力大、用的钢筋少,如果拱轴选的合适的话整个拱是受压的,可以完全用石材建造。双曲拱桥是由隋朝的李春发明的,它增大了过水面积,减少了建筑用的材料。 ? 拱桥最容易出事故,这是由它的受力特点造成的。拱桥的拱角不稳,产生水

平位移,拱轴线改变,就很容易出事故。一个孔跨了其他的就跟着一起跨。所以修建拱桥对施工工艺的要求很高,一定要严谨,但是施工程序简洁,不需要搭设支架。 ? 多孔连拱是为了平衡推力,但是两边的跨度要尽可能一致。 ? 沉井基础:以沉井作为基础结构,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的一种深基础。沉井

是一个无底无盖的井筒,一般由刃脚、井壁、隔墙等部分组成。在沉井内挖土使其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混凝土封底、填心、修建顶盖,构成沉井基础。 3.网上资料补充:

橘子洲大桥,于1971年9月6日正式开工,1972年10月1日建成通车。其总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置原料和建材、设备。建设用工主要来自于居民的义务投入。桥为大型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公路桥,全长1250米,主桥21跨,其中正桥17跨双曲拱桥、最大宽径76米,桥面净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边人行道各3 米。共有18个台墩,在橘

洲上有支桥,支桥长282米,宽8米。大河的墩身为混凝土浇筑,小河的墩身用块片石嵌砌。

原名:“湘江一桥”、“五一大桥” “湘江大桥”。长沙橘子洲大桥 (湘江一桥) ,习惯上称为“长沙湘江大桥”,因为它是湘江上面第一座大桥,位于湖南长沙城区五一大道(长沙) 西端、经橘子洲到溁湾镇之间,是长沙市横跨湘江连接城区的“第一座桥梁”。 三汊矶大桥

1.相关图片 2.实习认识与网上资料补充

三汊矶大桥,全长1577米,是悬索大桥,而且是我国最大的自锚式悬索大桥。湘江三汉矶大桥地 处长沙市二环线的北环线,是一座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西起潇湘大道西侧,东止湘江大道东侧,全长1442m,主桥主孔跨径达328m,边跨132m,两边对称排列。大桥由主桥、塔柱、悬索吊杆、桥墩、桥面组成,主桥为钢箱梁。三汊矶大桥全长1577米,其中主桥长732米,主跨长328米。该桥跨度达328米的自锚式悬索桥,在同类桥梁中居世界第一。二环线路幅宽46米,6车道,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道路环绕长沙城,通过互通式立交桥,将纵横城区的数十条城市主干道及10

7、

319、长常高速等连在一起。

桥身主要结构是由两根巨大的钢索绳牵引,桥身所有重量全部分布在这两根钢索绳上,在桥面还分布着许多的吊绳,吊绳内部分布着无数根钢角线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分担整座大桥所需要承受的承载力,为悬索绳减负增加大桥的使用寿命,大桥是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两种类型,中央设置了中央分格带,桥面两边设置了紧急停车道,为各种事故车辆预留了紧篇2:桥梁实习实习报告

桥梁工程实习报告

第一章 概述

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我们对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这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对桥梁工程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桥梁的分类、组成以及桥梁施工方面的一些知识,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小学期中,我们终于如愿以偿,亲身来到工地体验桥梁的施工过程。

本次实习分五次进行,从室内到室外老师安排的井井有条,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身临桥梁施工现场的感觉,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第二章 实习内容

2.1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系列讲座

实习时间:2010年7月6日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理论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原材料的检测、存放和加工技术

现在的桥梁工程建设大多数都是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架设”的施工方法。在桥梁建设现场的周边,一般都配有原材料供应站。

如图1所示就是一混凝土拌

合站,料筒里面一般分别装有水

泥、粉煤灰和掺合料。混凝土搅拌

完成后就可以从图中所示的管道

中排出,再通过罐车运输到指定的

地点进行浇筑。

一般的拌合楼旁边都会设有

图 1 施工配合比标识牌,上面标有施工

配合比、理论配合比、每盘拌合用量等相关信息。 拌合物制成后,需要进行拌合物的检测。拌合物的检测一般包括出站检测和现场检测。出站检测的主要指标为坍落度和扩散度;现场检测的主要指标为混凝土的坍落度、入模温度和含气量。只有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原材料供应站,除了混凝土拌合楼之外,还需要设置砂石料存储仓,如图2所示。砂石料存储仓的设置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砂石料的存储要按级配进行;二是存储仓的分隔墙要达到指定的高度,以保证各种材料能够彻底分开不互相掺杂。除此之外,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水化温度,存储仓还应该搭设棚子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石子和砂在进行搅拌之前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检

测。对于粉尘超标的石子要进行清洗,一般可在洗石机和沉淀池中进行。

洗石机是用于建筑工地、砂石厂、预制厂等砂石的脱泥、筛选作业,也可用于矿石选别作业的机器。一般可以分为螺旋洗石机、滚筒洗石机和水轮洗石机。如图3所示就是一种滚筒洗石机。

图2 图3 砂的质量检测是指砂粒径的检测。如果筛砂机的筛孔过大,筛出的砂超过10mm粒径的颗粒均在1%以上,就不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要求,需要选择合格的筛砂机重新进行筛砂。

目前,随着建筑用砂量的急剧上升,也有很多工程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采用机制砂。机制砂是指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不包含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如图4所示就是一些机制砂成品。

图4 图5 关于钢筋的连接,加工厂的钢筋连接多采用对焊,现场则多采用双面搭接焊。

搭接长度、焊接质量满足规范验标要求。焊接人员全部持证上岗。钢筋严格按设计制作安装,钢筋间距均匀一致,安装稳固牢靠,支撑有效,确保施工全过程不变形。

在钢筋的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焊接偏角的问题。钢筋的焊接偏角一般不超过4°,现场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将两片角钢焊成4°的夹角,再与钢筋的偏角进行对比,如图5所示。

二、桩基础的施工 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部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在桥梁的建设中,对于上部荷载较大的建筑物,我们多采用桩基础。

桩基施工的施工程序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成孔。成孔需要特定的成孔机械,桩基的成孔机械可以分为旋挖钻机、回旋钻机、潜水钻机、冲击钻和长螺旋钻机等。不同的钻机的施工原理略有不同。

由于大型桥梁的设计使用寿命都在100年以上,因此,桥梁基础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桩基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成孔质量控制和成桩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桩基础的桩底沉渣检测。桩基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施工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断桩等多种形态复杂的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桩的承载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因此,其质量检测成为桩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桩基础的桩底沉渣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为测锤。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工程也开始采用电子测量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工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承台及墩身的施工

承台指的是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在基桩顶部设置的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从承台的定义可以看出,承台的作用是连接各桩的桩顶,因此,基桩与承台连接的墩身预埋钢筋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钢筋的绑扎和连接。

墩身混凝土浇筑采用厂制组合钢模板,重复使用前先进行整修、打磨。混凝土捣固工作每个工作面不少于2人,并有专人旁站,确保捣固全面,不产生漏捣。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从专门生产厂家定制,其强度、规格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现场安装均匀布置,具体安装为4个/m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墩身混凝土进行养护,达到指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拆模的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远看看不见,近看不明显”,意思就是说从远处看看不见裂缝,近距离观察的话裂缝并不明显即可认为墩身拆模后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箱梁施工技术

桥梁用箱梁一般可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两种。这两种箱梁在后来的实习中都有所接触,在此不再赘述。

2.2 视频了解我国著名大桥的施工过程

实习时间:2010年7月6日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青岛海湾大桥、苏通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东海大桥的施工方法

本次实习我们通过观看以上提到的我国著名桥梁的施工视频,了解大型桥梁的建设过程。 (1) 青岛海湾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的施工方法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利用混凝土套箱制作承台的方法。

该套箱由四部分组成:混凝土套箱、钢制防浪板、吊挂系统以及止水胶囊。 混凝土套箱属于永久性结构,防浪板属于施工期间的围水构件。混凝土吊箱与防浪板的连接采用螺栓栓接,同时为防止海水渗入,在混凝土吊箱与防浪板放置几何尺寸为2cm×3cm的遇水膨胀橡胶条,橡胶条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填塞满吊箱和防浪板之间的空隙,其次橡胶条遇水膨胀,完全阻止了海水的渗入。

在混凝土套箱达到吊装强度后,开始安装吊杆和吊架,在安装的过程中根据实测数据微调吊杆的长度,以确定吊架搁放在钢护筒上后,可以满足混凝土吊箱在设计的标高位置。 200 t浮吊挂钩提起吊架,通过吊杆将吊箱提起,安装时将吊箱底部高于钢护筒顶1 m~1.5 m左右(安全高度),同时使每个混凝土底板预留孔对准每根钢护筒,然后缓缓、匀速下放吊箱。

套箱在止水完毕后,即可按照传统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2) 苏通大桥篇3: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的验证,将课本上对这种桥梁材料,结构及施工工艺的初步认识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桥梁工程》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并通过对桥梁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质量控制等问题的实地认识和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和工程相联系,了解熟悉桥梁的主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促进学生对桥梁施工现场的认识,一提高学生对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2年8月1号—2012年9月30号 地点:中交二公局邯大高速公路s6合同段漳河特大桥

三、实习过程

(一)如何防止钻孔灌注桩发生偏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2、原因分析: 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臵,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2)水上钻孔平台基底座不稳固、未处于水平状态,在钻孔过程中,

钻机架发生不均匀变形。

3)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 4)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5)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3、预防措施: 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2)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或出现过大的摆。 3)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探测,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采用冲击钻进行施工。

4)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5)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重直度。

4、处理措施

1)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2)当钻孔偏斜超限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二)、灌注水下砼时如何防止断桩?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

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臵过深、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3)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底口拔出砼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或泥浆与砼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4)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砼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砼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6)导管埋臵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砼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升,形成断桩。

3、预防措施: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

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50cm,同时要能保证首批砼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臵深度一般控制在2-4m范围内。 3)砼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在砼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砼初凝,堵塞导管。 4)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在提升导管时要通过测量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除卸一节导管。 6)关键设备要有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以保证砼能够连续灌注。 7)当砼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用型钢插入导管内进行冲击来疏通导管,也可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砼。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三)、如何保证桩柱接头质量?凿桩头应注意哪些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破桩头时间过早,砼受到扰动后影响强度的形成或使桩头砼产生裂缝。 2)把桩头凿除盆状,接柱前不易清除污染物,影响接柱质量。 3)擅自采用爆破法破桩头,且剂量控制不准,造成对桩头爆破过度,致使桩身上部出现碎裂。

2、原因分析: 1)在砼强度未形成或未达到一定强度(70%)就进行凿除时,会对砼产生扰动,破坏砼强度形成,或使砼内部产生细小裂纹。 2)对设计桩顶的标高计算或测量不准,导致灌注砼提前结束,致使桩头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3)在灌注水下砼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超灌、超灌高度不足或无法进行超灌。 4)泥浆稠度大且回淤厚度大,造成砼与泥浆的混合层较厚。 5)清孔不彻底或回淤测量有误。 6)灌注砼完成后,立即掏浆至桩顶设计标高,可能使泥浆掺入砼内,同时减少了对桩头砼的压力,致使砼的强度有所下降。

3、预防措施: 1)当砼灌至距桩头较近时,要提高漏斗口至少高出桩顶4m,也可搭一3m高的平台,在平台上进行灌注砼,以便砼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将泥浆顶起。 2)灌注砼时应比桩顶设计标高至少超灌80cm,以保证桩顶处砼在超灌部分自重作用下的密实,同时保证桩头处的砼中不含泥浆。 3)在砼灌注后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要求70%以上,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一般龄期达到7d即可,气温较低时必须延长龄期)时才能丰破除桩头。严禁砼灌注完毕后随即进行掏浆。篇4:桥梁认知实习报告

桥梁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姓 名:xxx 学 号:1123xxxx 班 级:土木xxxx 单 位: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时 间:2013年5月23日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2 实习目的..............................................2 桥梁简介..............................................2 实习地点..............................................4 实习时间..............................................4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5 卢桥桥................................................5 卢沟桥附近石桥........................................5 卢沟桥后侧高架桥......................................6 卢沟桥附近铁路桥......................................7 慈献寺桥..............................................7 十三号城铁轻轨桥......................................9 第三部分:工程实践知识....................................10 第四部分:实习总结........................................12 前言

认知实习是我们知识更新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我们对专业清晰了解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自己。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知识、能力等,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刚接触专业知识的我们,对专业所研究的具体方面还处在懵懂阶段,对专业具体研究还不是特别了解为此,学院组织我们进行这次认知实习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把握与运用,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了解桥梁结构、施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了解当前桥梁施工的基本方法以及桥梁施工中需要的基本技术,对桥梁施工有一个更加系统、专业的了解;

3、结合已学过的一些课程,例如《工程制图》以及《理论力学》,通过实践巩固并扩大知识面,并为以后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4、通过对主要工种施工工艺的现场参观与学习,了解施工的基本知识,为学好工程施工及施工组织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桥梁简介

桥梁是供铁路、公路、行人、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障碍物具有承载能力的架空建筑物。桥梁以主要的受力构件为基本依据,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钢架桥、斜拉桥、悬索桥五大类。按使用性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桥梁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上部结构,下部结构 和附属结构。

上部结构由桥跨结构、支座系统组成。桥跨结构是桥梁中跨越桥孔的、支座以上的承重结构部分。支座系统是设置在桥梁上、下结构之间的传力和连接装置。其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墩台上,并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所产生的位移。下部结构,由桥墩、桥台、墩台基础几部分组成。 桥墩、桥台是支承两侧桥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桥台设在两端,桥墩则在两桥台之间。 墩台基础是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部分。 附属构件,主要包括伸缩缝、灯光照明、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等几部分。

桥梁的分类具体有以下几种:

1、按使用性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

2、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3、涵洞 l

4、按承重构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

5、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6、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

按结构形式,桥梁大致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梁式桥:包括简支板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其中简支板梁桥跨越能力最小,一般一跨在8-20m。连续梁桥国内最大跨径在200m以下,国外已达240m。 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处产生竖向反力和水平推力,正是水平推力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跨越能力增大。理论推算,混凝土拱极限跨度在500m左右,钢拱可达1200m。亦正是这个推力,修建拱桥时需要良好的地质条件。 刚架桥:有t形刚架桥和连续刚构桥,t形刚架桥主要缺点是桥面伸缩缝较多,不利于高速行车。连续刚构主梁连续无缝,行车平顺。施工时无体系转换。跨径我国最大已达270m(虎门大桥辅航道桥)。

缆索承重桥(斜拉桥和悬索桥):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钢缆吊在半空,缆索悬挂在桥塔之间。斜拉桥已建成的主跨可达890m,悬索桥可达1991m。

组合体系桥:有梁拱组合体系,如系杆拱,桁架拱,多跨拱梁结构等。梁刚架组合体系,如t形刚构桥等。

桁梁式桥:有坚固的横梁,横梁的每一端都有支撑。最早的桥梁就是根据这种构想建成的。他们不过是横跨在河流两岸之间的树干或石块。现代的桁梁式桥,通常是以钢铁或混凝土制成的长型中空桁架为横梁。这使桥梁轻而坚固。利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桥梁叫做箱式梁桥。

悬臂桥:桥身分成长而坚固的数段,类似桁梁式桥,不过每段都在中间而非两端支承。

吊桥: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钢缆吊在半空,钢缆牢牢地悬挂在桥塔之间。较古老的吊桥有的使用铁链,有的甚至使用绳索而不是用钢缆。

拉索桥:有系到桥柱的钢缆。钢缆支撑桥面的重量,并将重量转移到桥柱上,使桥柱承受巨大的压力。

玻璃桥 :纯玻璃制成的一种桥梁。(平板桥)

廊桥:加建亭廊的桥,称为亭桥或廊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

实习地点

卢沟桥、卢沟桥附近几座桥、慈献寺桥、十三号线轨道桥。

实习时间

2013年5月18日篇5:道路桥梁实习报告

河 南 城 建 学 院

实习

班 级

学 生

指 导

实习报告 类 别: 生产实习别: 交通工程系 业:

号:

名: 教 师:

指导教师评语

答辩委员会评语 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主任委员签章

目 录

一、实习目的...................................................................................................................2

二、实习要求...................................................................................................................3

三、实习内容...................................................................................................................4

四、实习结果.................................................................................................................13

五、实习总结.................................................................................................................15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生产实习可是学生加深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的认识,灵活运用所学施工和路基路面工程的理论认识,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实务能力,而不只拘泥于校园生活,为今后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要求

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实习和调研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 5对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6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工地或本地区自选专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报告。

第16篇: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桥梁>实习报告

(一)

经过基础工程、桥涵水文、桥梁工程、桥梁检测与加固等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从理论上掌握了相当扎实的桥梁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然而所学的知识与认知基本上是以理论为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煅炼。这次的桥梁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参观xx市内的几座典型的桥梁与到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让我们对桥梁施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书本知识有了一个形象的具体的实物了解。同时,通过现场参观实习,深刻认识了桥梁的外观构造、几何造型以及施工常用设施及施工方法。

这次的桥梁实习我们主要参观了xx大学城旁的跨江桥、xxxx大桥、xxxx大桥、xxxx大桥、xxxx大桥与赴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

大学城旁跨江的两个桥位于xx港快速路,为连续刚构,是xx大学城岛上主要对外交通之一。

xxxx大桥是连接xx市与xx市上主干道跨越xx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全长3467m,主桥为双塔空间从而密索飘浮体系斜拉桥,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跨380m,桥跨组合为70+91+380+91+70m,主梁为边主梁dp断面,宽达37.7m,桥面设8车道和人行道;通航净高34m,主塔为倒y形,塔高自承台面起计140、3m;拉索采用hdpe热挤护套防护的平行钢丝束。辅助墩双边墩为空心薄壁柔件墩,既充当拉力墩,又作为抗纵向水平推力墩。由于xx、顺德、中山、江门、珠海等地往来xx的车辆日益增多,xx大桥的建成有效地缓解了xx大桥交通压力。

xxxx大桥是xx环城高速路西南环段跨越xx主航道的一座特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型,其主跨以360米一跨跨过xx的主航道。xx大桥分跨为76m+360m+76m,桥宽

36、5m。边跨、主跨拱脚均固结于拱座,边跨设盆式支座,两边跨端部之间设钢绞线系杆,通过边跨半拱平衡主拱水平推力。主拱肋采用悬链线无铰拱,矢高7

6、45m,矢跨比1/

4、5,拱肋中心距为

35、95m,共设置四组“米”字形、两组“k”字形风撑。它跨越xx主副航道、xx岛,气势恢宏,如彩虹飞架,是xx城市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桥桥面是双向6车道。xx大桥于1998年7月动工,2000年6月建成。当时共创下4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大桥跨度第一,主跨达到360米,为当时世界钢管混凝土拱桥中主跨度最长的;大桥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不仅居国内第一,也是世界同类型中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世界领先;大桥极限承载力和抗风力国内领先。

xxxx大桥位于xx市xx区与xx区之间的xx沥滘航道上,是xx市区连接xx的交通要道。该桥全长1916米,宽

15、5米。主桥长480米,双向四车道,于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建成通车,北端连接xx大道,南端连接105国道。xx大桥向来都是xx市民谈论的重点,主要是源于大桥的收费之争议与交通的堵塞。2005年7月1日,xxxx大桥取消收费。作为中国第一批实行借钱修桥、收费还贷的项目,xx大桥自1988年正式通车至今,17年间,收费未断,争议不止。收费的争议虽说已告了一段落,然而xx大桥作为xx最着名的塞车点之一的现实切依然不变。我们在参观xx大桥时,正值下班高峰,堵塞的车龙排得很长。由于xx大桥长时期地超负荷的交通量,加剧了桥梁老化。前不久在桥北往南方向靠近下桥位一处伸缩带数条钢筋发生断裂,路面的混凝土块破碎浮起。

xxxx大桥位于xx快速路上,跨越xx主航道,主桥长1082m,主拱为428米,两边拱均为177米,是三跨连续钢架拱桥。大桥宽

37、62米,双向六车道,通航净高为34米。xx大桥的桥梁造型与景观功能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既有完善的交通功能,又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及美学价值的大桥,具有本身的结构美和造型美,桥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该大桥拱部曲线优美轻柔,梁部直线刚劲挺拔,构成飞雁式三跨中承拱桥。桥的动势,赋予了桥的生命力,桥的整体恰似一支从xx腾飞而起的大雁,象征着xx的发展腾飞。xx大桥受力特点:结构受力体系为先简支到后连续转换,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在xx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大段整体提升法、大江大河内的深水围堰、钢-混凝土组合桩、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工艺、新技术正在施工中得到运用。其中运用的深水围堰为目前国内大江大河最大的深水围堰;运用的大段整体提升法为国内首创,最大提升段达3000余吨,提升高度80余米,开国内桥梁建设应用此类工艺施工先河。此外,xx大桥还在xx市首创了“人行道外置”的建设方式,将人行道设在钢桁架以外,相当独特。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由钢拱与v型钢构组合而成的飞雁式三跨中承式拱桥,其优美独特的造型成为xx的标志之一。

赴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是本次桥梁实习>收获最多的地方。去参观当天,阴、多云、微风、灰霾笼罩。

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与及现场参观,我对xxxx大桥的概况及其施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被现场大桥那种气势恢宏的魄力所震憾。我们的参观地点主要是南汊的悬索桥与及在桥面上看mzs6

2、5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

xxxx大桥概算金额为

26、77亿元,该桥长达7049米,由北引桥、北汊桥、中引桥、南汊桥、南引桥五部分组成。该桥采用悬索桥与斜拉桥结合的方式,以江心大洲岛为落脚点,将大桥分为南北两汊。南汊悬索桥主跨1108米,跨度全省第一。北汊桥为主跨383米的独塔钢箱梁斜拉桥,主塔高达2

26、14米,相当于80层楼的高度,排名全国第二。大桥主跨通航净高60米,可以保证5万吨海船通过。

xxxx大桥s07标段的桥墩墩柱的特点:柱高27——55米,跨度45米和6

2、5米两种,桥墩厚为

2、5米和3米两种。墩顶与梁的连接有支座和刚构两种。且该地区雨季长,风速大,桥面宽,桥型为双幅连续梁,因此设计有前后导梁的上行式移动模架和下式移动模架来施工其上部结构,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完成。移动模架造桥机实际上是一个可移动混凝土工厂,把桥梁上部结构的预制变为在桥墩原位现浇,减少了混凝土预制需要的大批场地及预制梁的架设工作,对大吨位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极为有利。

mzs6

2、5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是现行为止全国最大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它由主框架系统、支承系统、吊架及梯子平台、模板系统、起吊装置等组成。工作时,整个模床由前后两个支承机构支承,通过支承立柱把模架支撑在桥墩墩顶上,而临时支承机构支承在已浇桥面上,可保证浇注的混凝土与已浇梁断面的有效对接。使用起吊装置和前支腿,可有效、快速实现立柱和支承机构的转运与安装,同时也可实现从地面吊装物品至桥面。整机配有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实现脱模及模床调整的>自动化。另外还装有大风报警仪及对讲扩音系统、急停开关等安全设施,有效地保证造桥机的安全与高效。具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介绍,此移动模架造桥机浇注一片梁的施工周期仅为17天,从而大大保证了施工进度。我们去参观时,最后一片6

2、5米的梁已浇注好,正在进行mzs6

2、5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拆除作业。在拆除作业时,要注意桥面的局部受力,因为此设备的某些部位已达到或超过挂车120的桥面受力设计,如果不注意受力分析,就会可能导致桥面的局部破坏。

xx东二环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京珠高速公路(粤境段)最后一段尚未贯通的工程。而xxxx大桥,则是xx东二环的控制性工程。如今,被誉为“华南第一桥”的xxxx大桥全线正式合龙。预计今年国庆前通车。

在匆忙的学习参观中,时间过得特别快,为期一周的桥梁实习已结束。在这次的桥梁实习中,通过实地参观xx市内的几座典型的桥梁与到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使我对桥梁施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书本知识有了一个形象的具体的实物了解。同时,通过现场参观实习,我知道了桥梁施工建设的严谨性,深刻认识了桥梁的外观构造、几何造型以及施工常用设施及施工方法,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桥梁实习报告

(二)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桥梁工程的认知实习:

在这之前,我想介绍一下有关桥梁的知识:

桥梁以主要的受力构件为基本依据,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钢架桥、斜拉桥、悬索桥五大类。

1、梁式桥。主梁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主梁受弯。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多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简支梁桥合理最大跨径约20米,悬臂梁桥与连续梁桥合宜的最大跨径约60-70米。

2、拱式桥。拱肋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拱肋承压、支承处有水平推力。主要材料是圬工、钢筋砼,适用范围视材料而定。跨径从几十米到三百多米都有,目前我国最大跨径钢筋砼拱桥为170米。

3、刚架桥。是一种桥跨结构和吨台结构整体相连的桥梁,支柱与主梁共同受力,受力特点为支柱与主梁刚性连接,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减少了跨中截面正弯矩,而支座不仅提供竖向力还承受弯矩。主要材料为钢筋砼,适宜于中小跨度,如立交桥、高架桥等。

4、斜拉桥。梁、索、塔为主要承重构件,利用索塔上伸出的若干斜拉索在梁跨内增加了弹性支承,减小了梁内弯矩而增大了跨径。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传递到索,再到索塔。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中等或大型桥梁。

5、悬索桥。主缆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经过系杆传递到主缆,再到两端锚锭。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大型及超大型桥梁。

我们的桥梁实习为期两天,7月12,13号,每天早上8点出发,中午返校。下午在寝室做相应的总结。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7月15号,上午8:00,我们在学校的电影院前集合,集体坐车开往参观xx河上的大桥。我们的第一站是横跨xx河和xx河的xx河大桥。它自西向东分别由xx河西引桥、xx河大桥、高架桥、xx河大桥和xx河大桥东引桥5座桥梁组成。是梁式桥和拱式桥结合的典型代表。其中,xx河大桥和xx河大桥为水桥,其余3座为旱桥。xx河大桥为典型的下承式拱桥,其中引桥为预应力三跨连续箱梁,全桥总长170米,主桥长140米,拱长7

5、8米,桥宽32米。xx河大桥全长281米(其中主跨125米,边跨各78米),桥面宽29米。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参观了引桥和主桥的桥墩,分析了桥面内部的组成,认识了拱桥的特点。随后我们从桥上走过xx河和xx河,感受了巨拱的独特设计之后,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站:xx大桥。站在观景台上,我们静静地观看这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跨”。xxxx大桥在同类型桥梁中跨度和斜塔高度均居世界第一。主桥结构形式为无背索斜塔斜拉桥,主跨206米,跨下没有一个桥墩,塔身与桥面完全靠13对竖琴式平行钢丝斜拉。斜拉桥塔身采用等截面薄壁空心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塔基与基础固结,主梁也是钢箱梁„„听着老师略带自豪的言语,我们也不得不感叹xx人的>勇气与创造力。而第一天的参观也在同学们的一阵阵感叹中结束。

7月16号,上午8:00,同样的队伍,同样的我们再次出发,这次是去领略xx大桥的风采。汽车先停在一座巨型悬索桥边,这就是xx上的xx大桥。不愧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自锚式悬索桥——xx大桥东西由引桥混凝土浇注长845米,主跨长328米,主桥长732米,桥面宽为29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3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米,全桥总长为1577米,总高达到1

24、3米,堪称xx上最高的桥梁。按照惯例的从下到上的参观方式,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充分领略了这座桥的恢宏,也暗叹了工程的难度之大,耗资之巨。走在雕花的桥面上,来在xx的微风拂面而来,看着一根根系杆笔直的连接上唯美曲线的主缆,听着老师讲解着自锚式妙用,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也要为设计出这样的桥梁而努力!再次上车后,我们来到了最后参观的一座桥——xx北大桥。它全长3616米,宽25米,分为4车道,1991年1月30日,正式通车。有相当的历史。但在当时由于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两条国道线的枢纽,所以采用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大桥共有桥墩159个,千吨级船只在桥下可顺畅通航。跨越xx的主桥由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和两侧分别为连续梁所组成,总长为10

25、26m。两岸引桥总长1330、68m。主桥桥宽为净25m,斜拉桥的主梁为三室闭合箱梁。采用全断面一次总体式悬浇施工。桥塔采用倒y型独柱结构,塔柱上部锚固段为h型截面,高

31、3m,下部塔腿为矩形截面,高

22、42m,两腿与双壁塔墩通过横梁刚性连接。塔墩基础采用14根φ2m的钻孔灌注桩,用双壁钢围堰施工„„由此可见当时设计者对细节的把握是很到位的(尽管还不知所以然)。目睹略显沧桑的桥身,老师说它的寿命是一百年,让我们暗叹的同时,很难想象那时的物是人非。带着一丝不舍,我们踏上了归路,挥一挥手告别,天边还是朵朵白云。

实习小结: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

短短2天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2天,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此次实习使我跳出了象牙塔,来到了工地实习,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习实践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感受社会。

最后感谢这次实习的带队老师,谢谢你们陪我们一起风吹日晒。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桥梁实习报告

(三)

道路桥梁施工,首先是考察,然后是设计,完成了之后才是施工,而前面的考察和设计很重要,在这里不能打马虎,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不然以后就会出现倒塌崩盘的危险,那就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了,那整个公司的高层主管都会受到法律的责任,而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去一家道路桥梁公司实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到施工现场或管理部门去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施工实习不仅对学生能否在实践中演习知识技能的一种训练,也是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综合检验。土木工程的学习,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为了让大家对本专业有更好的认识,在我们大二的期末,组织了一次外出实习,好让大家可以将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联系到实际当中。进入路桥专业已经一学期了,可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我们感到十分的开心。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对本土学生建立 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实地实习认识,使学生对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路桥专业的概念和内涵,了解路桥工程结构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对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路桥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和自豪感,建立从市路桥工程建设事业的志向。

实践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施工工艺流程;拌合及运输,摊铺,碾压,接缝施工,排水设施。在工厂拌制混合料所用的固定式拌和设备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前者系在每盘拌和时计量混合料各种材料的重量,而后者则在计量各种材料之后连续不断地送进拌和器中拌和。该拌和站采用的是德国安曼4000型间歇式拌和机。沥青混合料可用人工或机械摊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应采用机械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有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二者的构造和技术性能大致相同。本工程用的是XX中大机械集团生产的dt1600大宽度、抗离析摊铺机。沥青摊铺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料斗、链式传送器、螺旋摊铺器、振捣板、摊平板、行使部分和发动机等。石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拟采用以下机械组合:组合ⅰ:初压:双钢轮压路机初压一遍;复压: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双钢轮压路机重振2遍;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组合ⅱ:初压:双钢轮压路机初压一遍;复压:双钢轮压路机重振2遍,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往往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等病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施工时必须十分注意。特别是上面层施工缝的处理要平顺流畅,尽量避免跳车现象影响平整度和驾乘舒适感。整个路面为一个拱型,所以一般路面采用坡面向两侧漫流,流入公路两边的边沟中排走;在道路曲线的地段,公路外侧设有超高,采用单面排水,在中央分隔带设有雨水管道,收集曲线外侧路面的雨水,再由路基下敷设的横向排水管流入边沟。

通过这次外业的道路实习,使我们对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磨练了意志,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道路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将要走出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和设计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

第17篇:桥梁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认知实习

——桥梁部分

姓 名:****

学 号:****

班 级:土木**** 时 间:2011年4月20日

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班

前言: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对于桥梁的建造,就属于土木工程中桥梁工程的范畴,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了使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学校组织我们进行桥梁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明白了它是如何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中去的。

桥梁相关知识:

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包括:(1)桥跨结构(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2)支座系统;(3)桥墩;(4)桥台;(5)墩台基础。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包括(1)桥面铺装;(2)防排水系统;(3)栏杆;(4)伸缩缝;(5)灯光照明。 各类桥梁的基本特点如下:

梁式桥 包括简支板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其中简支板梁桥跨越能力最小,一般一跨在8-20m。连续梁桥国内最大跨径在200m以下,国外已达240m。

拱桥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处产生竖向反力和水平推力,正是水平推力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跨越能力增大。理论推算,混凝土拱极限跨度在500m左右,钢拱可达1200m。亦正是这个推力,修建拱桥时需要良好的地质条件。

刚架桥 有T形刚架桥和连续刚构桥,T形刚架桥主要缺点是桥面伸缩缝较多,不利于高速行车。连续刚构主梁连续无缝,行车平顺。施工时无体系转换。跨径我国最大已达270m(虎门大桥辅航道桥)。

缆索承重桥(斜拉桥和悬索桥) 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钢缆吊在半空,缆索悬挂在桥塔之间。斜拉桥已建成的主跨可达890m,悬索桥可达1991m。

组合体系桥 有梁拱组合体系,如系杆拱,桁架拱,多跨拱梁结构等。梁刚

第18篇:关于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桥梁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桥梁的基本情况

桥梁养护范围方面的情况:

2005年期间,为便于管理,市有关部门对市、镇桥梁养护范围进行了重新划分确定,划分后,目前属于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的桥梁5座(南余桥、外环桥、北山桥、边村桥、田步桥),主要分布在外环;属于政府养护的桥梁8座(中山桥、高架天桥、汽车站—**村桥、车岗桥、巷头桥以及3危桥),主要分布在内环。

三、桥梁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桥梁评估检测工作滞后。按桥梁常规检测要求,一般每隔3-5年需要检测一次,但有部分桥梁于2000年检测后,至今已经7年多时间没有进行检测,以前的检测结果已过了有效期,而当下桥梁的性能及安全状况得不到权威认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心里没数。

2、没有建立日常养护管理机制。近几年来,在市有关桥梁主管部门的部署下,我镇对桥梁养护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工作力度还不够,没有建立起日常养护管理制度和定期与临时检查制度。

3、部分桥梁养护管理职责不明。如高架天桥,2005年前属于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2005年调整后,已划归我镇政府养护,而我们之前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以为是铁路部门或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导致高架天桥近几年的养护工作没有跟上。

4、桥梁档案资料不完整。镇内现有的13座桥梁,由于大都建成多年,无施工图纸、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给桥梁养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以前属于市地方公路总站养护的桥梁,如高架天桥,中山桥,2005年移交给我镇政府养护后,但该桥梁以前的养护记录资料却没有移交给我们,使今后的养护以及检测缺乏一些基础数据。

5、3座危桥只有坑水桥已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岗圩桥、边村旧桥没有落实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封桥措施。

6、桥梁限载标志不完善。我镇市级、镇级道路桥梁除长村桥限载为10吨外,其余各座桥的限载均设置为20吨。经调查,共有10座桥梁需要完善16个限载标志。

7、桥梁养护技术力量薄弱。目前,镇有关职能部门内无桥梁养护专业工程师,也没有桥梁检查仪器设备,镇桥梁治理工作小组平时检查桥梁,只能以目测为主,而目测只能看到桥梁表面,不知道桥梁内部结构的情况。

四、对我镇今后桥梁养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我们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有关桥梁安全管理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措施,加强防范,全面消除桥梁质量安全隐患,确保桥梁安全使用。现向镇委、镇政府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1、落实桥梁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镇现有的桥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和正常化。同时,此工作机构作为桥梁养护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在今后长时间内存在(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作用。

2、建立常规检测制度。对属于镇政府养护的桥梁,制定常规检测计划,每隔3-5年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桥梁检测机构检测一次。

3、落实桥梁养护专项经费。将镇桥梁养护专项经费纳入镇财政年度预算,预计年养护费50万元左右。

4、做好桥梁资料的保管工作。桥梁资料的保管工作由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统筹负责,每一座桥梁建立一个养护档案,对每一次的检查、养护和检测情况作好详细的记录,连同检测鉴

定资料统一存档。同时,要与市地方公路总站取得联系,将高架天桥、中山桥以前的养护资料移交过来,为今后的持续养护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5、加大超载车辆查处力度。完善桥梁有关标识设置,明确限载吨位。镇交警部门要定期安排警力,对严重超载的重型车辆通过桥梁进行查处,以改善桥梁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保障桥梁正常和安全运作。

第19篇: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河套大学水建系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和拓宽专业,满足行业和地方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而新开设的专业,为了更好的提高本专业办学质量,形成本专业自己突出的办学特色,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学生就业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也使我们修定的教学文件要求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特提出如下报告。

一、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以及随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从新型施工材料的使用到工程工艺质量的测控、仪器设备的操作,对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人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调查结果表明,公路与桥梁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在10%以上,“一步到位”(指毕业时已找到工作单位) 就业率 (未计毕业生自主择业比例)? 在95%以上,直接从事技术员工作的毕业生也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这表明随着国家公路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社会上看好公路行业就业市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潜力很大。

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需要。

2、学习操作目标要求不明确,可操作性差。

3、方式单一,“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主要支持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教材内容难以适应科技进步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专业教材。第二,把文字教材看作主要的学习资源,造成其他学习资源的浪费。第三,以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只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5、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不尽合理,采用简单划一的课程书面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测不出学生具体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也激发不起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段练的兴趣

三、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我们调查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需要调查上,以便对专业整体教学方案进行修订。公路与桥梁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与任务是确定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是,目前缺乏公路与桥梁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职责与任务的行业标准。为此,我们从收集有关公路工程公司、企业的技术质量岗位责任制资料入手,以确定公路与桥梁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为开展职业能力培训需要调查,在构思设计职业能力调查时,所拟定的公路与桥梁专业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岗位群包括“材料实验员”、“测量员”、“施工员”、“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养护计划员”

等。在新的调查中,将公路与桥梁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职业能力大致划分为10个方面,即:①个人素质与管理能力;②计算机操作;③绘图与识图;④测量与勘测;⑤材料试验;⑥地质与土工构造物;⑦桥涵与路面结构;⑧工地检验;⑨工程施工与管理;⑩公路养护与管理。针对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人才需求发展方向来修订传统的教学文件, 也确实得出为适应公路行业科技进步需要,高等职业学校的公路与桥梁专业必须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新对策,其中包括设置新的课程并安排学生学习新技术的教学活动等,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四、对我系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教学培养工作的建议:

1、通过调查,明确了公路与桥梁专业中高级技术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就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针对性的开展训练。

2、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可选择性。与以往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内容相比,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设立了综合课程和新技术课程;

3、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编制方面,给出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结构、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具体要求;

4、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提出建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和成立理论课考试中心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进而逐步实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同步前进的目标。

五、对修改教学计划的建议:

1、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构建课程结构,建立起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起开放式的学产研结合教学体系。

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意识,建立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

5、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六、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从事一般道路工程规划、勘测、设计、预算、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等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1、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

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信息技术、工程法规知识。

有从事公路与桥梁工程勘测设计,现场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备较快适应公路与桥梁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继续发展能力。 掌握道路建筑材料检验,道路施工,质量检验等专业技术知 识。

熟悉本专业的规范和标准

2、培养对象的基本能力构成

1)信息查询与处理能力;

2)交流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能力

5)协作能力;

6)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毕业生具备的职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2)具有识读和绘制工程结构设计图的能力(包括CAD操作)。

(3).具有公路与桥涵勘测、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的能力,取得测量工资格。

(4).具有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能力,取得试验工资格。

(5)具有从事公路与桥涵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能现场指导施工员的技术工作。

(6)具有编制公路与桥涵工程施工决算的能力,满足现场工程计量和工程施工的要求。

(7).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8)、具有施工技术实施,组织管理,工程质量监控的能力;

(9)、具有工程造价、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管理的基本能力;

4、毕业生具备的综合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

毕业生应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知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遵纪守法。热爱公路交通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创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2)、文化素质:

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 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3)、身体和心理素质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的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性问题。

(4)、业务素质

(5)、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务的意识,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第20篇:铝合金在桥梁领域的应用调研报告

铝合金在桥梁领域的应用

目录

目录................................................................................................................................I 1.综述.............................................................................................................................1 2.铝合金桥梁分类及实例.............................................................................................1 2.1民用桥梁..................................................................................................................1 2.1.1连续箱梁桥...........................................................................................................1 2.1.2桁架桥...................................................................................................................1 2.1.3拱桥.......................................................................................................................2 2.1.4悬索桥...................................................................................................................2 2.1.5高架桥...................................................................................................................2 2.2军用桥......................................................................................................................3 2.2.1应急拼装铁路站台...............................................................................................3 2.2.2应急机动栈桥.......................................................................................................3 2.3浮桥..........................................................................................................................3 2.4舟桥铝合金甲板......................................................................................................3 2.5铝合金桥面..............................................................................................................4 3.铝合金桥材料及结构件连接方式.............................................................................4 3.1材料..........................................................................................................................4 3.2材料生产方式..........................................................................................................5 3.3结构件连接方式......................................................................................................5 4铝合金桥结构设计标准.............................................................................................5

I 1.综述

由于铝合金具有强度重量比高,断裂韧度和疲劳强度高,耐腐蚀和稳定性好,可塑性、焊接性好等诸多优点,它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桥梁工程中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与重视。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桥梁创新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外铝合金应用于桥梁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美国匹斯堡史密斯菲尔德街桥上的铝桥面板;我国首座铝合金结构桥梁是杭州庆春路中河人行天桥,它2007年3月建成,所有铝合金型材均从国外进口,且桥梁结构由外资公司承建。

如今在桥梁领域铝合金主要应用于民用桥梁(尤其是人行天桥)、军用桥梁、浮桥、铝合金甲板和铝合金桥面等。

2.铝合金桥梁分类及实例

2.1民用桥梁

2.1.1连续箱梁桥

1)杭州庆春路中河人行天桥(图1)2007年3月建成,由外资公司承建,上部结构用德国进口的铝合金桁架结构箱梁,主桥材料为6082-T6铝合金,全长36.8米,仅重11吨。

图1

2)挪威福斯莫公路铝合金桥修建于1996年,压制件采用6082及6005型合金。桥面板由3室中空压制件组成,高0.123m,宽0.25m,压制件内部的4片腹板互成60°角,形成横向框架,与上翼缘板焊接在一起组成正交异性桥面板同时焊接在桥梁上缘。 2.1.2桁架桥

1)德国施万贝尔桥建于1955年,该桥采用桁架体系。采用U形弦杆、I形支撑及I形斜杆,结构材料为6082-T6合金。桥面板由一些厚0.16 m的特制铝压件栓接形成,同时用冷拉铝合金螺栓栓接在纵梁上。这座人行天桥用铝25t。

1 2)上海徐家汇人行天桥(图2)2009年9月29日投入使用,总工期仅37天。该桥由同济大学沈祖炎院士负责设计,主材为6061-T6铝合金,单跨23m,宽度6m,铝合金天桥自重仅150KN,最大载荷质量可达到50t。

3)北市西单人行天桥(图3)2008年7月20日投入使用。该桥铝合金上部结构为外资公司承建,主要铝合金型材均为国内产,为6082-T6铝合金。主跨全长38.1m,桥面净宽8m,总长84m。

2.1.3拱桥

加拿大阿尔维达拱桥建于1950年,主拱跨径88.4m,高14.5m。主梁由铝质纵梁和横梁组成,上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所有支座也均由铝合金制成。全桥总长153m,宽9.75m。采用2014-T6型铝合金,总重150 t。 2.1.4悬索桥

意大利雷亚尔·费迪南多桥建于1998年,全桥长85 m,宽5.8m,其悬索体系由2道截面为矩形的铁索组成并通过圆柱形销钉连接在一起,竖向吊索间距为1.36m,吊索与纵梁的连接装置嵌在桥墩顶内部。纵梁采用7020 -T6型铝合金,横梁则采用6060- T6型铝合金。纵梁选用由两水平弦杆与竖向构件连接形成的佛伦弟尔梁方案。 2.1.5高架桥

美国克莱夫公路桥建于1958~1963年间,是世界上第一座焊接铝桥,是一座4连跨连续高架桥,全长67m,宽10.97m。上部结构由4片高度为965mm的焊接铝板梁以及横向支承与主梁用高强螺栓连接形成。该桥首次采用混凝土桥面板与铝质上部结构的体系。板材和角钢分别采用5083-H113和5456-H321型铝合金。该桥1993年由于道路枢纽改建被拆除。

图3

图2

2 2.2军用桥

现代战争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要求战备桥梁必须满足水陆快速机动灵活布置,适合各种复杂气象条件等要求,二铝合金结构桥梁正好满足这种要求。

铝合金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应急机动战备桥(应急机动栈桥)、应急铁路站台、铝合金应急路面和应急直升机停机坪等。 2.2.1应急拼装铁路站台

湖北华舟应急轻拼装铁路站台主要由铝合金制成,用于铁路运输在无固定站台情况下,保障各类装备迅速实施装卸载作业。全套共18件,总重约2.2t,长度11.3m,宽3.56m。图4为示意图。

图4

2.2.2应急机动栈桥

目前用于装甲车的军用桥梁及多数战备桥梁常用铝合金制造。德国研制的铝合金拼接坦克桥由轧制铝板焊接而成,其中一部分是搅拌摩擦焊接,另一部分则是惰性气体保护焊接(MIG)。图5为示意图。

2.3浮桥

图5

我国生产铝合金浮桥的厂家主要有山东丛林铝材和东北轻合金等厂家,前者为码头用铝合金浮桥,后者为军用浮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曾获得发明专利:“浮桥用铝合金型材的制造方法”。

2.4舟桥铝合金甲板

舟桥是用于在江河上架设浮桥或结构漕渡门桥的制式渡河保障装备,是陆军遂行渡河工程保障的

3

图6

最主要装备。采用轻质高强度的铝合金作为舟桥的甲板(图6),可以有效减轻舟体结构白重,提高舟桥的水上机动性。

2.5铝合金桥面

铝合金桥面由多孔挤压型材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空心型材质量轻、抗扭刚度大、预制容易,是各国应用的主要形式。图7为国外铝桥面板应用型材的几种典型形式。

图7 国外铝桥面板应用型材的几种典型形式 其中:a——单孔三角形型材及其组合形式 b——双孔三角形型材及其组合形式

c——三孔梯形型材组合形式 d——桁架式型材组合形式 e——桁架式型材组合形式

3.铝合金桥材料及结构件连接方式

3.1材料

根据国内外铝合金桥梁实例及铝合金型材自身性能,应用于桥梁的铝合金主要有6082和6061型,此外还有20

14、508

3、54

56、600

5、6060、606

3、700

5、

4 7A05和7020等;型材热处理状态巨大多数为T6,少部分有H113和H312等,如上文中提到的美国克莱夫公路桥就采用5083-H113和5456-H321型铝合金。

3.2材料生产方式

铝合金浮桥和铝合金桥面多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如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军用铝合金浮桥挤压型材挤压温度为320~450℃;铝合金人行天桥可以采用铝合金挤压方管型材和铝合金压制件。

3.3结构件连接方式

铝合金结构的连接方式有铆接、螺栓与焊接三种方式,焊接主要采用搅拌摩擦焊和MIG焊。

4铝合金桥结构设计标准

用于桥梁建设的我国铝合金结构件材料性能应满足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和GB50429《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此外根据铝合金桥结构件的连接方式和用途,还应满足其他相应标准,如军用浮桥的焊接应满足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等。

5

桥梁调研报告
《桥梁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