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构建双重机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46:0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指南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

(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和指导煤矿企业(含煤炭为非主营业务的企业)和煤矿(包括生产、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煤矿)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

(二)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

(三)风险预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记录报告、安全监控、督办验收等工作机制;

(四)信息管理体系;

(五)资金保障、通报监督、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保障制度。第三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下同)到每位作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本单位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上报和督办、验收等工作的责任部门。

将所属煤矿整体对外承包或托管的煤矿企业,应当在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承包(托管)合同中约定本企业和承包(承托)单位在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责任,督促承包(承托)单位按规定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四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机制,根据事故隐患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等制定本企业(煤矿)的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明确负责不同等级事故隐患的治理、督办和验收等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第五条 煤矿应当建立预防事故隐患产生的工作机制,在采掘活动开始前和安全条件、生产系统、设施设备等发生较大变化时,组织安全、生产和技术等部门对涉及到的作业场所、工艺环节、设施设备、岗位人员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辨识,识别可能导致事故隐患产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汇总分类和危险程度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作业人员,预防事故隐患产生。

第六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按照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一)煤矿作业人员应当在开始作业前对本岗位危险因素进行一次安全确认,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二)煤矿的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应当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全等人员进行巡检,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

(三)煤矿应当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等职能部门和相关的专业部门每旬至少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

(四)煤矿企业应当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职能部门定期开展覆盖各运营煤矿的事故隐患排查。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撤出作业人员。 第七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记录报告工作机制,及时记录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并逐级上报本企业相关部门。

第八条 煤矿应当建立依据事故隐患的等级实施分级治理的工作机制。对于有条件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在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应当及时治理;对于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限期完成治理;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由煤矿或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治理方案。

制定的隐患治理方案必须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第九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机制,依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等级在其治理过程中实施分级跟踪督办,对不能按规定时限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高督办层级、发出提级督办警示,加大治理的督促力度。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相应的验收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对事故隐患治理结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解除督办、予以销号。

对于企业主动上报并按规定停产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并经本企业验收责任单位验收合格、确认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可自行恢复生产,同时及时报告负责督办的部门。对于有关单位实施督办的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当书面报请负责督办的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条 煤矿应当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治理前无法保证安全或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出现险情时,应撤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并设置警示标志。

对于短期内无法彻底治理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组织对其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监控和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一条

煤矿必须建立防范强降雨、洪水、大风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引发煤矿水害、断电等事故的工作机制,制定针对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预警,一旦出现险情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

发现周边其他单位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时,煤矿企业应当向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协调解决,同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监测;自身生产活动对相邻矿井造成安全威胁时,煤矿企业应当及时向受到威胁的矿井通报,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和汇总建档工作制度,定期对事故隐患和治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研究制定预防性措施;并及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办、验收过程中形成的电子信息、纸质信息归档立卷。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设具备事故隐患内容记录、治理过程跟踪、统计分析、逾期警示、信息上报等功能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事故隐患从排查发现到治理完成销号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当接入煤矿调度中心(生产信息平台),并确保事故隐患记录无法被篡改或删除。

第十三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资金保障机制,根据年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每年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中留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隐患排查治理。

第十四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建设纳入职工日常培训范围,并根据不同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第十五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煤矿井口显著位置公告,一般事故隐患可以在涉及的区(队)办公区域公告或在班前会上通报;事故隐患公告必须包括隐患主要内容、治理时限和责任人员等内容,重大事故隐患公告还应标明停产停工范围。

第十六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井口和信息发布栏等醒目位置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接受职工和社会监督。对于经核实的事故隐患举报,应奖励举报人。

第十七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明确、落实,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完成良好,以及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和排除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表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明、排查工作不力、治理措施不落实,以及瞒报谎报事故隐患的,要参照事故调查程序,查明原因、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的责任,并督促制定整改措施。

推荐第2篇:生辉煤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山西临汾西山生辉

文件

煤 业 有 限 公 司

西山生辉字〔2017〕27号 签发人:李国富

生辉煤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矿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2017〕42号)文件精神,根据山西焦煤安函〔2017〕331号文件及西山煤电发〔2017〕279号文件有关要求,为稳步构建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努力实现矿井安全风险自辩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提升安全监管预控能力。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总体思路

全面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安全责任,

推荐第3篇:构建“双重机制” 遏制重特大事故(材料)

构建“双重机制” 遏制重特大事故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等因素,与重特大事故是否发生直接相关。抓好“双重预防机制”,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

3月2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徐绍川代表总局,第一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系统阐述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并对当前遏制重特大事故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重点部署。

多因素造成重特大事故

徐绍川说,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方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牛鼻子”地位初步确立,“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源头管控制度建设、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保护生命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徐绍川介绍,重特大事故损失惨重、令人痛心。2016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总量同比虽然分别下降15.8%和25.7%,但煤矿、电力、水上交通、餐饮娱乐等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被困)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影响也十分恶劣。当前,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事故容忍度越来越低。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累积叠加,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由于历史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距,使我国传统行业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同时并存,有的甚至累积叠加,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城乡运行高速度、人才高密度、设备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等,使事故成因更加复杂,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加。部分企业心存侥幸、盲目乐观,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责任意识不强、摆位不高、措施不力。部分安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决心不够大、认识不够深、工作不够实、办法不够多。

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面对上述困难,要如何解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徐绍川提出了几项工作思路。

首先,徐绍川在介绍“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一防范原则之时,再次强调了风险与隐患的区别。他说,安全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和漏洞,隐患不及时治理将导致事故发生。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切实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从“人、机、环、管”4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系统,并坚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强化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和企业员工主体地位,建立和执行好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自我修复、持续改进加强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其次,各类单位都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这是徐绍川着重指出的。他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强调,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必须在城乡所有范围内,必须在参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中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结合起来,避免“两张皮”,不搞“另起炉灶”。要推动建立自我完善持续运行机制,确保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常态化、动态化。

最后,徐绍川提出,要推动地方安委会构建“双重预防”监管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安委会的作用。要科学评估区域安全风险,绘制区域安全风险和区域重大隐患分布图,并动态管理、持续更新。要严格落实区域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责任制,建立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执法制度,按照分级属地监管原则,明确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执法的责任主体。

源头管控是根本举措

徐绍川说,源头管控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根本举措。

220起重特大事故原因分析(见图1)和大量事故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与重特大事故直接相关,抓好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因此,他提出了2项源头管控的重要举措。

第一,全面构建“五位一体”源头管控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招商引资上项目和城乡规划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又无力有效管控的坚决实施“一票否决”。二是要完善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嗜胫贫龋?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推动建立高危项目联合审批制度。三是要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安全准入标准,落实重要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检测检验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淘汰、限制名录管理制度。四是要建立特殊场所安全管控制度,建立大型群体性活动备案审批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人流密度。推动实施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空间物理隔离制度,严格限制单位空间人数。五是要完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制度,建立更加严格的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条件和准入要求,健全重大事故责任人员职业和行业禁入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入职安全培训、警示教育、继续教育和安全素质考核制度,大力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安全技能。各地要协调推动把“五位一体”源头管控制度建设,纳入《改革意见实施方案》,纳入法规建设计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切实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精准开展源头治理工作。一是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整顿关闭,有效引导安全保障能力偏低的小矿小厂关闭退出或升级改造,着力开展城乡结合部安全综合整治,大力拆除违法违规的“三合一”场所。二是要强制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要对淘汰目录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到位。三是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安全生产适用技术材料,推动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实行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处理技术;大力整治和杜绝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易燃高毒材料。四是要加快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抓紧组织辨识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排查重大隐患,制定以奖代补资金投入方案。五是要对重点岗位人员加大培训、考核和执法检查力度,严防带“病”上岗。六是要推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推进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高危行业企业进区入园。

核心任务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徐绍川说,各地要把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核心任务来抓。第一,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帮助企业制定全员年度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定期报告、定期考核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深入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要为每一家企业明确一个安全生产执法主体,明确执法内容、步骤、方法和尺度;树立“下达执法文书只是执法工作起点、整改落实才是执法到位”的意识,确保执法内容全面规范、执法文书落实到位;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力度,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曝光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第三,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源头性、根本性措施。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把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关。定期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培训,并确保劳务派遣工与本企业职工接受同等安全培训。要坚持按需施训原则,建立安全培训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5个热点问题解答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工作中遇到的5个问题提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王浩水在总结发言时分别进行了解答。

第一,有与会代表针对这次会议提交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方法》”)建议,是否可以制定《基本方法》的中小企?I版本。王浩水建议,一方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司局根据行业情况,细化《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各省市要积极主动制定“本土化”的《基本方法》简化、提炼版,试点城市尤其要先行。

第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迟缓。王浩水说,信息化是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建立之初的不完善而停滞脚步。下一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在信息化顶层设计上,加大工作力度。

第三,遏制重大事故工作的培训、指导不够。王浩水回答,下一步,总局将通过视频培训、深入地方,开展相关指导工作;也将组织试点城市间交流学习。各省市也要通过培训、树标杆等方式,把这项工作做起来,坚决不能“等靠”。

第四,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文件全部批转到安全监管局的问题。凡是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必须以安委会文件形式下发。这样的文件不能直接批转到地方安全监管局。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同志要与分管领导充分沟通,讲清楚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的不同之处。

第五,有参会人员建议出台“双重预防机制”的标准。王浩水认为,工作机制的标准是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的,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创新、完善“双重预防机制”。

编辑 包冬冬

推荐第4篇:某煤矿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

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第五矿

关于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构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一系列《关于构建、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形成以标准化专业组为基础单位,对矿井各个的生产区域、关键环节和工作流程,进行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排查自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构建我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到2017年年底,结合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建成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矿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有序开展,特成立工作领导组。

组 长:0000000000000000000 副组长:00000000000000000000 成 员:各科队主要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指挥中心,闫松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标准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2、《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政发【2017】1号;

3、《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2016】113号;

4、《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

5、《长治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全县煤矿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县煤局字【2017】109号。

四、工作计划

(一)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1、全面辨识生产区域安全风险

(1)辨识范围。应涉及矿井井上下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职业危害、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风险根源点。

(2)辨识依据。以《年度采掘计划》为基础,结合《重大危险源辨

识报告》。

(3)辨识排查方法。①按事故类型排查;②按专业工种排查;③按业务流程排查;④按部门或场所排查;⑤按相关标准排查。

2、评定安全风险

⑴作业风险分类。各专业组对本专业涉及范围内进行分析,对辨识出来的作业安全风险进行评定,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危害因素主要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燃、压力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伤害。

⑵安全风险等级划分。采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中推荐的风险矩阵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由矿领导牵头,各层级安管人员、技术骨干组成风险评估小组,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特征、损害程度等技术指标,对排查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和可能造成的损失(C)评定风险分数(D);风险分值共分为四级,低风险(蓝色、分值*)、一般风险(黄色、分值*)、中等风险(橙色、分值*)、重大风险(红色、分值*)。

3、风险管控措施

(1)明确管控措施。依照风险类别和等级,将四级风险点由大到小一一对应管控层级(矿级、科队级、班组级、岗位级),由各层级组织人员,落实具体的责任人、确立具体的管控措施,编订“管控小手册”。

(2)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

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完善矿井安全风险数据库,在系统、作业流程出现变化或较大调整时,及时对新增安全风险做出评级,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风险公告警示

各科队(专业)通过制作可视化图板、岗位设臵告知卡,将科队(专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建档备查,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并抄送安全科,由安全科统一制作场所(岗位)告知牌;让所有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配臵现场应急器材等。

(二)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1、健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和《煤矿重案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要求,完善原有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制定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在管理制度层面确保隐患排查工作责任明确、全程闭环管理。

2、排查消除隐患

针对各个风险点可能形成的隐患,制定隐患分级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治理标准,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3、重大隐患挂牌督办

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判定标准》的要求,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由矿长督办,按“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在《季度重大隐患报告》中以专文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深化信息化建设

将全面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体系,利用监管信息平台,使“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过程和应用更加精准、有效,矿井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五、职责分工

1、矿长全面负责“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确保管理机构健全、安全投入到位、风险预控有效、隐患治理及时。

2、调度室直接负责“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分析存在的风险,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3、安全科具体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负责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工作,具体包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风险管控治理机制;按照风险管控制度开展风险分析,定期组织风险分析,收集各科队安全风险分布图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落实分级管控并统一组织编制一企一册;负责组织区域位臵和总图布臵、应急管理、消防系统、特殊作业方面风

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4、安全指挥中心负责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落实工作,具体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公司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5、各专业组负责各专业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做好宣传引导。各科队要坚持宣传先行。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2、强化工作推动。各科队要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推动本科队尽快开展隐患排查和统计工作,并定期向调度室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3、注重联动配合。各部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落实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隐患排查

治理相结合,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4、严格考核问责。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督导考核,各科队成立以负责人为组长,要认真总结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好的经验和做法矿安委予以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予以重罚。

(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各单位要指导推动本行业领域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臵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臵和重点区域分别设臵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臵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持续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要通过与各地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于排查发现

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必要时向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

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1.排查风险点。各县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发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

1、

2、

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3.明确管控措施。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册”于2016年10月底前报当地安监等有关部门备案。

4.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臵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臵报警装臵,配臵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臵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5.排查消除隐患。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6.加强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企业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臵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7.防控职业危害。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作业现场要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定期检查更新。要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

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推荐第5篇:双重预防机制

编号:

HW-AB-3.2.1.3

XXXX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报告(提纲) 1.前言 2.目录 3.编制依据 4.试点企业培训情况

5.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5.1安全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建设情况 5.2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情况 5.3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设置情况 5.4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编制情况

5.5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及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制作情况 5.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制度建设情况 5.7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建立情况 5.8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6.结论

推荐第6篇: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矿属各科室、各队:

为认真落实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通知》(豫煤安[2018]129号)文件精神,强化“生命之上,安全发展”理念,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公司2018年1号文件要求,特制定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

预防。实现双重预防体系落实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所有安全生产环节。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双重体系取得实效,矿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等。

三、职责分工

(一)双重体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即矿长,是双重预防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各项工作,保障双重体系工作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定期检查体系建设与运行效果。分管副组长即副矿长,全过程参与、组织、协调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对分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专门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双重预防体系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要将双重预防体系的关键环节、

核心内容等进行细化、量化,作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强化,并动员全员参与风险点排查、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

(二)各部门职责分工

1、安全科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的制 定,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设施与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 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负责职业病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 作;负责“双重预防体系”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生产技术科负责采掘修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3、机电科负责组织机电运输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4、调度室负责矿井生产系统、调度指挥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 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 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5、地测科负责地质灾害与防治水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6、通风科负责矿井“一通三防”专业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7、兼职救护队负责矿井应急管理与消防专业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四、工作计划

2018年6月,制定出严格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条幅、各种会议积极进行宣传, 2018年7月,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制度和规范,为双重预防体系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2018 年8月,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018年9-12月,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有效管控风险、隐患自查自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提升矿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2019年1月,矿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双重预防体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搞好重点岗位人员管理。同时,对双重预防体系进行经验总结, 改进不足,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确保矿在风险评估、风险 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上台阶, 实现风险可控、隐患可治、标准化达标。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各部门按方案要求和实施步骤,协作配合切实推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二)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小组要按照各阶段的要求做好分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总结,逐步完善。

(三)落实措施,立足管控。为了更好的保证双重预防体系全方位、有序推进,各部门要加大危险源辨识和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在安排工作的同时,要同时分析危险源、指定安全责任人并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各安全管理没有漏洞,保证危险源的有效管控。

二〇一八年六月六日

推荐第7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精神和节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根据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成立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和分工具体如下:

1、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张奉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贾广秋、朱现节、张腾

2、成员分工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统筹、领导和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协调及调度工作进度。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调度工作;张奉东同志负责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报表、数据的草拟、准备和基层车间的指导工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有关数据建档及统计上报工作;贾广秋、朱现节、张腾负责生产车间的风险筛选和隐患排查的基础数据统计、组织领导工作。

3、时间安排

16月30日前完成组织机构的建立、宣传发动、风险点普查和初步档案建○立工作。

27月15日前完成风险点评估及相应管控措施的确定工作。 ○37月25日前完成电子表格档案建立及上报工作。 ○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2016年6月19日

推荐第8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试题

汶河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风险点和风险的的概念是什么?

二、风险管控措施有哪些?

三、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概述?

四、风险评估方法的方法有哪些?

五、风险级别如何划分?

推荐第9篇: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重点是( )。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

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

)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

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瓦斯突出威胁 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4.危险度是由(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

6.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 )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

C.只考虑效益 D.高成本低效收益

7.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

)类型。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D.特别重大风险

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 B.安全警示系统

C.安全管理系统

D.安全评价系统

二、多选题:

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的组成。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

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

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

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

D.区域

E.事故发生机理

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

)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

B.场所

C.装置

D.设施

E.作业活动

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

)。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6.风险管控措施类别包括(

)。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7.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底的原则划分为(

)(即

1、

2、

3、4),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低风险

E.没有风险

8.隐患治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

A.通报隐患信息

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C.实施隐患治理

B.D.治理情况反馈

E.验收

三、判断题

1.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安全。

2.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风险判定是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4.危险源辨识是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或任务中部分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

5.危险源监测模式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

6.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8.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9.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10.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量的不安全行为。

11.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

12.风险评价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3.将风险降低和保持在可容许水平,是实现持续安全的文件化、程序化、系统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体系。

14.风险预警是为了推动隐患治理,预防事故发生。

15.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不用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16.通过罚款,消除管理缺陷,防止因管理失误造成现场失误。

17.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础。

18.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推荐第10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事实方案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公司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xx市交通运输局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二、工作目标

推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推行事故隐患分类分级、闭环管理,逐步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治理,形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自辩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科学信息化支撑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事故预防预控能力,科学防范和有效遏制交通运输重特大事故。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是制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从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信息化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形成安全风险目录清单相对的管控措施目录清单,并明确管控措施落实的责任,真正把管控措施落实到班组、岗位,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二是实施安全风险培训教育,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不同岗位的人员了解相对的安全风险,掌握风险的管控措施,能把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实际作业过程中。

(二)着力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管控

及时防范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日常监督检查中辨识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即查即改,及时治理整改。确保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做到有记录、有隐患整改通知、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处罚、有整改过程的跟踪督办、有整改到位的确认,确保事故隐患的闭环管理。

(三)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健全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分类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管控等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把双重机制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体系运行、达标考评、年度核查的重点内容,构建体系完备、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资质考核,严禁无证上岗作业的违法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高度重视。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是我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扎实推进,要进一步细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逐级督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筹协调推进。积极探索经验,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总结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有关问题,保证相关成果实用性、有效性、可推广性。

(三)注重宣传引导。加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相关理念的宣传,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作为转变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得意欧晓抓手,营造工作推动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工作考核。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已纳入本年工作重点,各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对消极应对、推动不力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第11篇:工作汇报机制

工作汇报机制

1.工作汇报的目的

1)为规范公司的工作分配及汇报,加强公司内部工作进程管理,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

2)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掌控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2.工作汇报形式 周工作计划及执行总结

1)个人周工作计划及执行总结:由各部门员工个人填写汇报到部门经理处审核留底;

2)部门周工作计划及执行总结:由部门经理填写汇报到马佳审核和留底;

3)集团总结:由敖勇根据各部门情况,做每周总结,每月汇总后汇报,重大事宜需要及时向董事会汇报。

月工作计划及总结

1)个人月工作计划及执行总结:由各部门员工个人填写汇报给行政部门;

2)部门月工作计划及执行总结:由部门经理填写汇报给行政部门;

3)集团总结:由敖勇进行统一的月总结汇报。 说明

1)个人计划报告由个人按要求报告个人本月工作计划(包括正常事宜、异常变动、工作发现、工作改良、工作建议及好的提议和方式方法等)。

2)部门经理除需填写个人工作计划内容外,同时要将部门的计划统一安排计划填写报告(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负责人、安排完成时间、完成程度及过程控制方式等)。

3)中心负责人除需填写个人工作计划内容外,同时将中心所下达的任务安排统一填写报告(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负责人、安排完成时间、完成程度及过程控制方式等)。

4)部门、中心及分公司的个人计划工作内容和下属单位的计划安排可统一写在部门计划报告中。

3.工作汇报要求

1)工作汇报要求: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格式规范。 2)工作汇报坚持“逐级汇报”制:即各部门工作职员应向部门经理汇报,各部门负经理应向集团总经理汇报,集团总经理向董事会汇报工作。

3)根据“逐级汇报”制,相关管理人员应负责对工作汇报进行审阅,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指导,对延迟的工作任务要严加督促,对下属人员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要及时反馈。

4.工作汇报时间及流程

周工作汇报时间及流程

1)每周五中午12:00前,每位员工将本周工作执行及下周工作计划发到行政部审核;

2)每周五下午14:00前,部门经理将部门本周工作执行及下周工作计划发到行政部审核;

3)每周五下午17:30前,中心负责人将中心本周工作执行及下周工作计划统一报到行政部门汇总,再由总经理审核;

月工作汇报时间及流程

1)每月28号前,每位员工将本月工作执行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发到部门经理处;

2) 每月29号前,部门经理将部门本月工作执行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发到总经理处;

3) 每月30号下午17:30分前,总经理将中心本月工作执行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发到董事会;

4) 每月1号(遇节假日顺延),公司就各中心本月总结及下月计划召开公司例会,由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进行会议主持。

5.执行和查验

1)每位所提报工作计划人员,必须将计划工作记录在案。 2)每个计划工作都能在所属领导查验时可以及时提供。 3)各部门、个人其月工作计划和进度,由总经理助理每周五定期、或不定期,统一进行抽查和监督。

说明

1)所有人员需严格按上述说明执行,工作汇报将作为员工工作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工作考核的依据, 周例会一月内有4次,每周一上午召开,月例会无特殊情况,只要有不及时汇报者,即将予以罚款处理,对工作计划中提到好的建议或好的工作改良方法,将根据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奖励,具体参公司《奖惩制度》作为考核办法。

2)各项工作汇报要以电子文档和书面文档形式双向保留,并统一管理以备检查。

3)如果一个人分属两个部门,则应分别将工作报告发送给相应的直属领导,如不涉及到保密问题,可将工作报告填写在一份报告中。如涉及到保密问题,则应将工作报告分开填写,并分别汇报。

第12篇: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解读

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解读

1、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答: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2、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3、双重预防机制如何在遏制重特大事故方面发挥作用?

答:双重预防机制着眼于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紧盯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常态化运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工作基础。基于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机理,从重大危险源、人员暴露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按照问题导向,坚持重大风险重点管控;针对重特大事故的形成过程,按照目标导向,坚持重大隐患限期治理,有针对性地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4、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握哪几个原则?

一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四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5、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6、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7、完善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要重点做好哪几件事? 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

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

8、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一些企业还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不是还要另起炉灶再搞一套双重预防机制?

无论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还是企业建立的其他风险管理体系,其本质核心都是围绕风险的管理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也是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要求,但它强调的是方法论,没有设计一套形式化的文件,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本身就是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有效管理方法,它们就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一部分。双重预防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了风险管控这个核心;以目标为导向,强化了隐患排查治理。这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往部署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各地、各企业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

9、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是一回事吗?

安全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而事故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但两者也有关联,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

10、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是同一项工作吗?

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主体都要求全员参与,工作对象都要涵盖人、机、环、管各个方面,但风险辨识侧重于认知固有风险,而隐患排查侧重于各项措施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风险辨识要定期开展,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组织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要开展;而隐患排查则要求全时段、全天候开展,随时发现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11、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怎么分级?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在电子地图上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事故隐患划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12、安全风险辨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要突出全员参与的原则,辨识要覆盖所有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全面剖析各生产系统,并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辨识工作。辨识时要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要针对城市风险特性,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高度关注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重点依托网格化的城市管理系统,从点、线、面三条主线全面分析识别城市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3、当前我国城市安全风险有什么特征?

一是城市行业众多,构成了城市安全风险类型的复杂多样。城市作为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密集多样,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日趋复杂,城市中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工商贸企业事故风险、建筑施工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和交通运输事故风险等交织并存,呈现出城市风险类型的多样性、突发性、关联性、连锁性和耦合性等特点。

二是城市空间上的密集发展加大了事故灾难的后果严重程度。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充分提高产值,城市人口、企业和生命线工程等事故承灾体高度集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城市更加脆弱,事故灾难的链式效应增强,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大大增加,加大了事故应急救援的难度。

三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诱发了事故灾难频发。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早期的一些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等因安全设施陈旧、防火设计标准较低,存在着较多的火灾事故隐患。一些旧工业区等场所的部分建筑布局不合理、新建居住区及商业区逐渐与高危企业毗邻,“城围石化”、“石化围城”现象严重,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安全生产矛盾正在集中显现,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14、安全风险评估可采用什么方法?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定量的,如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QRA等;另一类为定性的,如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开展风险评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尽量将风险定量化,也可以选用几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互相补充、互为验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安全风险评估要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高度关注风险覆盖人群,将防范重大人员伤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分析评估。

15、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管控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一些企业往往将风险辨识评估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的几名员工各自辨识本部门存在的风险,然后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简单汇总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没有体现全员参与,没有做到全覆盖。一些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过程中,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有的片面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而对设备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等其他事故类型的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不全面,甚至没有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一些企业因风险辨识不深入,导致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工作职责得不到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作用。

16、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 至少应包括三类:

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一类是作业(行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中的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和关键任务以及各地的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企业不同的作业(工序)或各地区不同的行业(领域)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突出工作重心。

还有一类是区域整体安全风险图,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综合分析下一级行政区域的整体风险等级,逐级绘制街镇、县区和城市等各层级的区域整体风险图,确定监管重点。

17、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要注意什么问题?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既产生又依赖大量安全生产数据,要克服纸面化可能带来的形式化和静态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要绘制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接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综合平台,尽量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一体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岛,提升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18、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有没有简便方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方法没有复杂与简便之分,只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差别。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怎么办?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可以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对本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中小企业切忌走入花钱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制定一大堆文件后束之高阁的歧途,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企业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企业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

19、双重预防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是两个平行的体系,更不是互相割裂的“两张皮”,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 第二,要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加强变更管理,定期更新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使之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工作需要。 第三,要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修订完善制度规定,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第四,要从源头上管控高风险项目的准入,持续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和重大隐患治理方案,保障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

20、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一是组织推动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牵头组织,健全完善标准规范,细化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率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落实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及有关行业领域工作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及有关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三是宣传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成功做法,曝光隐患突出的地区和企业,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第13篇: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中晟字【2017】8号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各分公司、部(处室):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构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泉安办[2017]27号),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逐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市、县、乡”无缝对接、标准化和信息化共同支撑的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企业、项目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安全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和任务节点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李炳煌任组长,钟华锋、许德海、周炜、林祥伟、李天河任副组长,各公司、职能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评估分级工作。

6月20日-6月27日,发动全体员工开始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各项目部施工现场内、周边环境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由公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筛查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点处于受控状态,避免风险点转变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评估分级方法

执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采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蓝色风险\\1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D值

蓝色风险\\2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D值20-69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D值70-159 橙色风险\\4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D值160-320 红色风险\\5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D值>320

4、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企业负责人以及项目部人员等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落实企业。项目、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重点管控。各负责人要高度关注施工过程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5、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布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项目安全风险告知卡,表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一般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表明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及预警。

6、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制度,要对照主管部门制定的隐患自查指引导则,依据现行的行业标准或规范,参考示范企业清单标准,结合实际,梳理完善项目清单、风险点表册、岗位卡片,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强化对存在一般安全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要建立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属地住建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

7、防控职业病危害

要依法向安监、卫生防疫部门申报本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规范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作业现场要配备职业病危害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更新。要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并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要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分析。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严格实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7、立档案、动态管理。

6月30日对排查完毕的风险点进行汇总,形成公司“一企一册”。同时要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新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

福建省中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部 2017年5月18日

第14篇: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山太纸安字【2016】6号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各分公司、部(处室):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兖州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和任务节点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华任组长,陈良稼、曹衍军、高树吉、刘纪营、徐会学、王建平任副组长,各公司、职能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评估分级工作。

6月20日-6月27日,发动全体员工开始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厂区内、周边环境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由公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筛查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点处于受控状态,避免风险点转变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评估分级方法

执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采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D值

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D值20-69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D值70-159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D值160-320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D值>320

4、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6月30日对排查完毕的风险点进行汇总,形成公司“一企一册”。同时要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新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

山东太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6年6月18日

第15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一、概念

(一)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二)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四)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五)风险因素:是指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

二、风险辨识评估

“1+4”风险辨识评估:“1”是指年度辨识评估;“4”是指四项专项辨识评估。

(一)年度辨识评估:每年10月份,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参加。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结果运用: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专项辨识评估:

1、新采区、新水平、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4、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参加,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三、评估方法

目前,我矿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估。 风险矩阵评估法 R=L×S R: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1-6) 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1-6)

依据风险值的大小,安全风险共分四个级别,即重大风险(30-36)、较大风险(18-25)、一般风险(9-16)和低风险(1-8)。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

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评估安全风险→摆查风险因素→制定管控措施

第16篇:某公司双重预防机制交流材料

XX公司双重预防机制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来自XX公司,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交流座谈会!

2018年6月13日省安监局三处XX副处长带队来我市督查危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市安监局X局长和X科长陪同。在市安监局办公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市安监局通知8家危化企业参会,XX地方就XX一家。会上主要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最后X处长和X局长对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提出要求。回来后,根据X处长和X局长的要求,XX公司就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进行再安排。下面,我就我公司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一些经验与各位领导和在座的朋友们进行分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系XXXX企业集团控股的中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位于临颍产业集聚区,占地约226亩,现有员工408人,其中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消防等相关安全管理人员17人。公司主营业务为酒精、浓缩蛋白饲料(DDGS)的生产经营。生产能力年产酒精14万吨、浓缩蛋白饲料(DDGS)13万吨。

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公司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方针,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认真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行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扭住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牛鼻子。

在风险管控方面,我公司的主要做法有: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怎样开展风险辨识,我们的做法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这两种方法进行辨识。

我们把风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风险,如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原料、辅料、产品等;一类是动态风险,如日常操作、异常情况处理、开停车等。

我们工作中发现,静态风险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非常适合;动态风险用工作危害分析(JHA)非常适合。下面就我们的具体做法跟大家分享。

先说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对静态风险的辨识。先做基础工作,先填写《设备设施清单》,清单包括设备设施名称、编号、类别、投用时间、使用单位等内容。为了便于辨识,我们将设备设施分为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安全设施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其他静态风险辨识参照此表进行。为了填表报准确,我们组织了各单位填表人的培训,并下发模板,安技处安排专人日常指导,从各单位报表看,这样开展成效明显。

做完基础工作,接下来是重点工作。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此法重点是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哪些人参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挑选有经验、并且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组成一个编制小组,事先对辨识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搜集资料,确立标准;判断危险源的主要危害及后果,找出控制措施,最后列出安全检查表。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填表,完成静态风险辨识。

动态风险采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法,程序上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相似。首先做基础工作,填写《作业活动清单》,清单主要包括作业活动地点、作业活动名称等内容。弄清要辨识的作业活动包括哪些,主要包括日常操作、异常处理、开停车、管理活动等内容。

选定作业活动后,接下来分解工作步骤,我们的做法是简单作业活动控制在5步,复杂作业活动控制在8到12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不说如何做。

完成步骤分解工作后,接下来识别每个步骤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和后果。主要识别谁会受到伤害?伤害的后果是什么?造成伤害的原因有哪些?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有哪些?

最后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完成动态风险辨识工作。

2、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风险辨识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制定风险评价准则。风险评价准则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结合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以及公司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制定风险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取值表。制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表。制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表。

这三个表格,直接决定风险等级。风险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值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的乘积,就是风险度(R)的取值。根据风险度(R)的取值在风险等级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表中找到相应的风险等级。按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目前公司已完成内部风险等级四色图。

3、有效管控风险。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公司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每一条风险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其中重大风险由公司领导负责,较大风险由所在单位中层领导负责,一般和低风险由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负责。为了让每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公司对每个岗位公布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设置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表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等内容。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我公司的主要做法有:

1、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厘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早在2013年我们创建二级安全标准化时,按照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公司总经理对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分管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总经理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2015年,公司按照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要求,修订了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16年随着河南省人民政府令173号《XX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的实施,公司按照县安监局的要求,再次修订了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厘清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2、制定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按照XX省人民政府令XX号的要求,未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标准清单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2017年9月,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编印了《XX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清单》,监管部门两册,企业四册。我们在安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及时识别,把适合我公司的标准清单下载下来,对照清单修订公司各种安全检查表,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

3、隐患排查治理形成闭合管理。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已常态化运行。公司领导24小时带班排查治理,安全管理部门四班三运转24小时排查治理,各专业、各车间、班组开展的各类检查、检验、巡检等活动都是隐患的排查治理,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

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公司确定了综合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共6种安全检查形式开展安全检,并明确了每一种安全检查的频次和要求,编制了6类78种安全检查表。

公司级安全检查后,公司安委会及时下发《安全检查通报》整改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整改的难易程度和可能造成事故后果大小将事故隐患分为安全问题、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三级。对安全问题和一般事故隐患,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立即进行整改,对于重大隐患有总经理负责整改。并要求各单位限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回执报送安技处,安技处到时组织专人验收,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验收结果归档,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安技处负责隐患上报工作。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形成闭环管理

目前,公司正按照省市县安监局关于双重预防机制文件(省局XX号文、市局XX号文,县局XX号文)要求,把双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进行再部署,进一步完善公司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进一步梳理风险分级,核查风险管控措施,加强风险教育培训,严防风险演变成隐患,隐患演变成事故,确保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XX任组长,明确了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保证赶在省局文件要求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双防工作任务。

汇报完毕。

第17篇:露天煤矿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方案

岩矿安字[2017]029号

关于印发《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及市县安委办关于推进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现下发到各单位,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肃南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11月15日

1

肃南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

作机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及市县安委办关于推进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严格落实我矿安全管理的主题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通过煤矿双重预防机制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消灭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矿双重预防机制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特成立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

2

组 长:朱梓銮(矿长) 副组长:马军禄(总工程师) 卢孔创(生产矿长) 周伟(安全矿长) 赵生品(机电矿长) 成 员:卢孔阳 卢孔亩 朱梓华 陈瑶 朱梓双 朱招奎 陈钦宋 李允塔 曾焕利 林加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徐乐明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业务工作。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控,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使我矿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提供即时、有效的信息保障,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编制的防控措施和体系,以及建立的人工管理型报警系统达到‚风险动态预警、实时监控;管理有效、控制有方‛的现代安全预防型管理目标。

四、体系和制度

(一)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各单位部门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1)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2)针对风险管理对象各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3)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4)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3

(5)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危险源监测

各单位部门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不间断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

(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2)危险源监测设备灵敏、可靠;

(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三)风险预警

各单位部门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风险预警应:

(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

(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四)风险控制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符合:

(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相关要求;

(3)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

4

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4)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五)信息与沟通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公司应确保:

(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

(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 (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急救人员;

(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 (六)风险财务管理

各单位部门实施风险财务管理,以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强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并应:

(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风险财务评估报告》,《风险财务评估报告》应包含保险理赔相关分析;

(2)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 (3)按照国家规定,对员工进行投保;

(4)有我矿投保险种的记录和理赔费用的统计和赔付资料。 (七)工余安全健康管理

各单位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员工工余安全健康状况,对员工工余安全健康5

进行管理,并应:

(1)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有关工余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员工业余活动集中区域张贴工余安全健康的宣传资料;

(2)组织员工对工余安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 (3)鼓励员工汇报工余安全健康事故,并形成制度。

五、保障管理

各单位部门要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等方面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保障矿井双重预防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一)组织保障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组织机构,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

(1)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负责风险管理全过程; (2)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各单位部门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的最终责任由矿井最高管理者承担。 各单位部门管理层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二)制度保障

1、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与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隐患排查治理、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坑、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并确保:

6

(1)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全体员工;

(2)有相应机构、部门负责上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与考核。

2、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保持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并确保:

(1)相关活动遵守适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

(2)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

(3)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4)资料齐全完善,有目录清单。

3、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程序,以规范体系文件、记录的管理,保证在各个场所、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有效的文件、记录,并确保:

(1)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文件收发、传达、归档; (2)文件收发、归档要有记录,并形成目录清单;

(3)作废文件有标识,销毁文件有记录,无在用的无效、失效文件; (4)与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的各种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

(5)记录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并明确记录保存期限。

(三)安全文化保障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以发挥安全文7

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功能。安全文化建设应:

(1)明确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建设流程,并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2)以实现员工自我管理为目标;

(3)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于矿井的各项管理。

六、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内容

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保持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程序,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和梳理,并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和控制措施,以实现人员准入、培训、监督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1、人员准入管理

各单位部门应建立健全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 (1)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

(2)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

2、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人员不安全行为梳理应:

(1)全面、具体、准确、有针对性; (2)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3、员工岗位规范

在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各矿应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岗位规范应:

8

(1)种类齐全;

(2)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

(3)规定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 (4)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5)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

(6)确保在完成预定任务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必须制定书面安全工作程序。

4、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

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以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应:

(1)结合各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 (2)涵盖影响我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 (3)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

5、员工培训教育

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以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员工培训教育应:

(1)明确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的职能部门及人员,并有绩效考核制度; (2)有足够的培训资源;

(3)每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体系培训。 (4)每年进行一次基于风险管理和事故分析统计的培训需求调查,并形成《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5)每年对上年度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年度9

《培训绩效评估报告》;

(6)每年根据上述两个报告,编制下年度培训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7)明确员工分层和分类培训内容与周期; (8)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培训; (9)建立员工培训信息档案;

(10)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收入培训档案; (11)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进行考核或考试,并有完整的培训台帐; (1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有记录; (13)新入矿员工要接受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6、员工行为监督

建立完善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应:

(1)确定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人员; (2)明确监督范围、方式、频次;

(3)对监督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计划。

7、员工档案

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并确保: (1)所有在岗员工的档案齐全;

(2)每个员工档案的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

(3)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需重点监控对象。

10

七、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一)剥采管理

各单位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保持剥采管理控制程序,以控制和消除剥采作业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剥采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挖掘机向汽车装载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勺斗容积和物料块度应与汽车载重相适应,设计选用的挖掘机及装载机与20t自卸汽车基本上是匹配的。

(2)单面装车作业时,只有在挖掘机司机发出进车信号,汽车开到装车位置停稳并发出装车信号后,方可装车。双面装车作业时,正面装车汽车可提前进入装车位置;反面装车应由勺斗引导汽车进入装车位置。无论正反面装车,车、铲之间均应在装车前后用鸣笛方式做到呼唤应答。

(3)挖掘机装载第一勺斗时,不得装大块;卸料时尽量放低勺斗,严禁高吊铲斗装车,以防砸坏运输车辆。

(4)装入汽车里的物料,如超出车箱外,影响安全时,必须妥善处理后,才准发出发车信号。

(5)装车时严禁勺斗从汽车驾驶室上方越过。 (6)装入车内的物料要均匀,严禁单侧偏载、超载。

2.挖掘机在挖掘过程中,遇下列情况时必须停止作业,退回安全地点,并报告有关部门检查处理:

(1)发现台阶崩落或有滑动迹象,危及挖掘机安全。 (2)暴露出未爆炸的药包或雷管。

(3)遇有特殊松软岩体,可能造成挖掘机沉陷或掘沟突水有可能造成设备被淹。

3.汽车在工作面装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待进入装车位置的汽车必须停在挖掘机最大回转半径范围之外;正在装车的汽车必须停在挖掘机尾部回转半径之外。

11

(2)正在装载的汽车必须制动,司机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驾驶室外,严禁其他人员上、下车和检查维修车辆。

(3)汽车必须在挖掘机发出信号后,方可进入或驶出装车地点。 4)汽车排队等待装车时,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冬季作业防寒防冻技术措施

矿井露天开采采取季节性作业方式,冬季剥离作业停止,主要进行采煤作业,该地区冬季严寒,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载机各种设备的水箱要加防冻液,以保证这些设备正常工作。(

对在严寒条件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如单斗挖掘机、穿孔机、自卸卡车、装载机等操作室均需安装防寒保温设备,为无固定作业点的工作人员设置活动保温房等。

5.从安全角度验证采掘与排土参数的合理性

采煤台阶和剥离台阶为10m的段高,设计一般为10m,符合所选设备要求的采掘高度,能够保证设备安全作业,是合理的。采掘平盘最小宽度一般分别为

32、35m,排土平盘宽度一般在50m以上,均能满足设备作业运行安全。

6.采掘场深部设备防淹措施

采掘设备如液压挖掘机、潜孔钻车、装载机等设备,雨季在采掘场深部作业的设备应采取以下防淹措施:

1)确保采掘场深部有足够容量的积水坑,暴雨季节如有足够数量的潜水泵和排水能力,且做好水泵的雨季防护,使其在暴雨时也能保证正常运转,确保随时启用。

2)现场管理人员对每天的天气预报情况掌握清楚,确保设备有随时撤离的道路,停放位置,在突发暴雨前应能及时将人和设备撤离危险作业区域。

3)雨天无法作业时,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机。如需操作人员离机,首先应将设备停放在不被水淹的较高处,并远离台阶底部。液压铲、装载机等设备提前开出采坑停放在采坑内标高较高处。

4)雨季来临时,安全人员应对采掘场周边进行检查,对地表汇水可能涌

12

入采掘场的地段进行堵截,以防采掘场底部的积水水位突然上升。

5)对因开采引起周围山体变动而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土石崩塌要有足够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排人员进行专门监测、定期巡视周边山体,发现异常及时撤人和转移设备。出现异常或危险苗头时必须首先把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带,严禁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在危险地带逗留。

7.预防采场塌陷、滑坡及边坡稳定的措施 1)编制较完善的塌陷、滑坡灾害应急抢救预案。

2)加强地面防水和坑下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坑下影响边坡的稳定,防止坑下积水影响基底的稳固性。

3)加强边坡的监测和分析,在出现滑坡征兆时,根据具体条件,从打抗滑柱、锚杆加固、挡土墙方法中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

4)在非工作帮和端帮,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采掘,不能过界,不得超挖坡底线。

5)非工作帮、端帮和到界台阶,有露头煤和煤层存在,应加以覆盖和采取其它防止风化和着火的措施。

6)排土场形成后随着其发展,亦应定期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滑坡措施。

7)在工程进行前应弄清基底岩层的赋存状态,清除基底上不利于边坡稳定的松软岩土.对大于12°的基底应爆破,做麻面处理。

(二)运输管理

要建立健全并保持运输管理程序,通过汽车运输和矿山道路采取措施,确保运输管理得到有效控制。运输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汽车运行作业安全措施

1)矿用汽车在作业时,其制动、转向系统必须完好,每班交接班时要检查其可靠性。

2)严禁采矿汽车在矿内各种道路上超速行驶,采场移动坑线行车速度不 13

得超过15km/h,地面行车速度不得超过30km/h。同类汽车不得超车,矿内各种车辆必须为采矿汽车让行,正在作业的平路机除外。

3)雾天或烟尘影响视线时,应开亮雾灯或大灯,并靠边减速行驶;前后车距不能小于30m;能见度不足30米或雨雪天气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4)加强管理,保证司机作业前的休息,杜绝酒后驾驶,教育司机遵守行车规则,汽车司机持证上岗,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自卸汽车不得在矿山道路拖挂其它车辆,必须拖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设专人指挥监护。

6)场外运输车辆必须由当地车辆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方准上路行驶。场内运输车辆应由调度人员在下达运输作业计划时,将货运路线、装卸场所和安全注意事项向驾驶员交待清楚,按公路等级限速行驶。

7)由于运煤有社会车辆直接入坑,对运煤车辆司机也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对本矿特殊工种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

8)汽车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准备自卸之前倒车速度过快、过猛以及倒车方向不准,为此对司机必须坚持长期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观念,必须熟练准确掌握慢速倒车技术(垂直工作面倒车)。

9)露天矿工业场地内设有机修车间及保养间,负责定期对各种运输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如卡车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制动失灵,因此司机必须熟练掌握制动技术,在自卸位置要停准停稳;并及时排除机械电气故障,设备要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2.道路安全防护措施

14

1)矿山道路在危险地段设置护堤,高度不小于汽车轮胎直径的2/5,底部宽度不小于3m。在汽车排土场排土台阶的边缘设置防滑堆,其高度不低于轮胎直径的2/5。在破碎站受煤漏斗边缘设置挡车墙,高度应为D/3+ 0.15m(D为车轮高), 既可起到警示作用,又能起到防护作用。

2)道路用地范围内除护柱外无其他与道路无关的建构筑物,建筑限界满足《厂矿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

3)办公区外部道路一侧设置照明设施;在采掘场、排土场作业场地及破碎站卸车场地设照明设施,保证夜间行车与作业安全。

4)雨季作业应减速慢行,并及时清理轮胎沾泥。在软弱地段路面铺一定厚度的砾石层,以憎加车辆运行摩擦力。雨特别大影响视线时必须停止作业。

5)道路设置交通标志,其设置位置、形式、尺寸颜色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安部、交通部颁布的现行规定。

6)自卸汽车在作业时,其制动、转向系统和安全装置必须完好。应定期检验其可靠性。

7)矿内各种行车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弯道、坡度、危险地段)设置反光路标和限速标志。汽车道路必须有洒水车洒水降尘。

8)严禁采矿汽车在矿内各种道路上超速行驶,同类汽车不得超车。矿内各种车辆(正在作业的平路机除外)必须为采矿汽车让行。

9)矿山道路的宽度必须按设计要求保证通行、会车等的安全要求。受采掘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的宽度时,必须视道路距离设置相应数量的错车线。

矿山道路必须设置护堤,高度为汽车轮胎直径的2/5—3/5,底部宽度不应小于3m。

10)矿内长距离坡道运输系统,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避难车道和缓坡段。 道路纵坡连续大于5%时,应按规定的长度内,设置缓坡段。缓坡段的坡度不应大于3%,长度不应小于50m。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通往设施的次要道路可适当缩短,但不应小于30m。

15

11)雾天或烟尘影响视线时,应开亮雾灯或大灯,并减速行驶,前、后车距不得小于30m;能见度不足30m或雨、雪天气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12)冬季应及时清除路面上的积雪或结冰,并采取防滑措施,前、后车距不得小于50m,行驶时不准急刹车、急转弯或超车。

13)自卸汽车不得在矿山道路拖挂其他车辆;必须拖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设专人指挥监护。

(三)排土管理

1.自卸汽车在排土场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汽车司机在装车地点,应注意上方岩石片帮情况,停在安全地点装车。 2)卸车前,应检查周围有无障碍以及行人,卸车后,车斗应及时复原,不得边走边落。

3)排土时,自卸汽车必须和排土工作线边缘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防止边坡坍塌,汽车滑下造成翻车事故。

4)在作业时,汽车要配备灭火器。 5)排土场卸载点必须有专人指挥。 6)驾驶员严禁违章操作,酒后驾车。

7)自卸汽车在作业时,其制动、转向系统和安全装置必须完好。应定期检验其可靠性。

8)矿内各种行车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弯道、坡度、危险地段)设置反光路标和限速标志。汽车道路必须有洒水车洒水降尘。

9)严禁采矿汽车在矿内各种道路上超速行驶,同类汽车不得超车。矿内各种车辆(正在作业的平路机除外)必须为采矿汽车让行。

10).矿山道路的宽度必须按设计要求保证通行、会车等的安全要求。受采掘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的宽度时,必须视道路距离设置相应数量的错车线。

矿山道路必须设置护堤,高度为汽车轮胎直径的2/5—3/5,底部宽度

16

不应小于3m。

11)矿内长距离坡道运输系统,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避难车道和缓坡段。 12)雾天或烟尘影响视线时,应开亮雾灯或大灯,并减速行驶,前、后车距不得小于30m;能见度不足30m或雨、雪天气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13)冬季应及时清除路面上的积雪或结冰,并采取防滑措施,前、后车距不得小于50m,行驶时不准急刹车、急转弯或超车。

14)自卸汽车不得在矿山道路拖挂其他车辆;必须拖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设专人指挥监护。

15)卸料平台应有信号、安全标志、照明和足够的调车宽度。卸料点必须有可靠的挡车设施。不同类型汽车应有各自卸料点,使用同一个卸料点时,应保证大型车安全。

16)排土边缘须设3%-5%的反坡,以防汽车或机械倾覆滑落。 2.排土场防排水设施及措施

1)在外排土场未建立之前,排土场周边的排水系统必须尽早建成。为此,在排弃时,基底尽量排弃块大的、坚硬的、见水不易泥化的物料,尽量不要破坏原有的迳流条件,保持基底排泄畅通。

2)为了保证排土场边坡稳定,应在采掘场边坡周边建立完善的防排水设施,使外部积水不入坑,并在排土场边坡上建立完整排水系统,使排土场边坡上的雨水尽快排出,坑内的积水也应尽早排出,以降低地下水水位,提高排土场边坡的稳定。

(四)边坡管理

露天矿基本建设工程完成后,随着采矿工程的发展和延深,露天采坑深度增加,由于地质、水文条件、采矿、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滑坡的危险逐渐增加,根据采区的大小,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对露天采场定期进行观测,在分析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边坡的管理采取相应的指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人身设备的安全。预防露天采场及排土场滑坡的措施: 17

1.加强地面防水和坑下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坑下影响边坡的稳定,防止坑下积水影响基底的稳固性。

2.加强边坡的监测和分析,在出现滑坡征兆时,根据具体条件,从打抗滑柱、锚杆加固、挡土墙方法中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

3.在非工作帮和端帮,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采掘,不能过界,不得超挖坡底线。

4.非工作帮、端帮和到界台阶,有露头煤和煤层存在,应加以覆盖和采取其它防止风化和着火的措施。

5.排土场形成后随着其发展,亦应定期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滑坡措施。

6.在工程进行前应弄清基底岩层的赋存状态,清除基底上不利于边坡稳定的松软岩土.对大于12°的基底应爆破,做麻面处理。

7.编制较完善的滑坡灾害应急枪救预案。(五)防治水管理 1.采掘场排水安全措施

1)由于暴雨时坑底积水量较大且排除时间较长,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生产设备及人员的防护工作。

2)雨季主要采剥设备应尽力避免在采掘场底部低洼处作业,大型设备附近应备有适量露天剥离物,用于修筑临时防水围堰。

3)潜水泵、排水管路应保证正常运行并留有充足备用量。潜水泵便于移动,不会产生因淹泵而停泵的现象,更适宜防洪抢险。

4)雨季前及每次洪水过后需及时检修潜水泵、排水管路等设备,经常保障排水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5)为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应在集水坑四周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牌,非工作人员禁止靠近。

6)针对突降暴雨、采空区积水突然涌出等特殊情况,采掘场要贯彻先停工撤人、后处理水害的原则,不得安排或任由人员在水害区域逗留搬运物件。

18

7)保证流向集水坑的通道畅通,以及时排清暴雨时的来洪和采空区涌突水。

8)采场与亮堂沟河道距离最近处约250m左右,该沟平时无水,但在暴雨时有洪水经过,应在河道与采区相近处设置防洪堤,以阻隔来洪,防止洪水倒灌进入采场。

9)编制较为详尽的‚煤矿防排水及雨季、汛期突发暴雨、泥石流工作人员紧急撤离演练方案‛和‚煤矿防排水及雨季、汛期‘三防’应急救援预案‛,并认真按预案进行演习和实施操作。

2.正常生产中的地面防排水具体措施

1)建立防洪设施巡查制度,经常对排水沟、防洪堤坝及排水设施进行检查。清理水沟淤积物保证水流畅通,堤坝有裂缝或下沉,必须立即抢修加固、确保拦截有效。

2)要健全防治水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制,编制防治水应急救援预案,内容要有针对性,措施要具体、可靠,同时要认真的落实预案的学习、贯彻和演练工作,确实做到有备无患。

3)对防洪堤需要的土、砂、石料等物资准备及时充足。

4)地面设施的选址和建设均应避开洪水走向,不能在亮堂沟滞洪道上堆积阻碍物,以防对夏季滞洪产生妨碍,对矿区安全形成威胁。

(六)防火管理 采场发火的防治措施

露天矿生产中,长期暴露的待采的采煤工作面、非工作帮、端帮及采空区底板上有煤体暴露及浮煤时,有自燃发火的可能。为防止自燃发火的情况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1.在采煤工作面敷设灭火软管,及时对发火点进行降温灭火;2.对端帮出露的煤层应进行排土覆盖,隔断空气的通路; 3.采煤时应用推土机清扫干净底板浮煤;

4.采空区底板上少量残留的浮煤,无法利用的含煤岩土及煤矸石则应用 19

推土机进行覆盖1 米以上的黄土。

5.尽早封闭开采未涉及的自燃区域。(七)电气管理

本露天矿虽无较大功率用设备,仅为机修车间维修工具、采场排水泵、生活区照明用电等,但用需注意如下用电管理措施:

1.对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各级电工必须达到劳动部颁发的各专业电工技术等级标准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水平,凭操作证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

2.新从事电气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电气工作的主操作人。

3.供电系统的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检修人员应按时参加当地业务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考核。

4.架设临时线路的一般安全要求:

1)临时线路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截面应能满足用电负荷和机械强度的需要。应使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2.5米,室外不低于4.5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6米。严禁在各种支架、管线或树木上挂线。

2)全部临时线路必须有一个能带负荷拉闸的总断路器控制,每一分路应装保护设施。装在户外的开关、断路器、熔断器等电气设备应有防雨设施。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支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线。

20

4)临时线路必须放在地面上的部分,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八)爆破管理

本矿不设置炸药雷管库,爆破作业与肃南县民爆公司签订合同,由肃南县民爆公司全权操作爆破材料存储、运输和爆破作业,但在矿区爆破作业期间仍需注意如下事项:

1.爆破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和销毁,炸药雷管库建筑结构及防护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炸药、雷管分别存放,其存放间距要达到《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距离。

3.运输爆炸材料应使用专用车辆,车辆必须保持完好状态,车辆底部铺设胶皮,顶部备有蓬布,车辆上设防静电装置和灭火器,车辆的排气管应符合安全规定。

4.严禁炸药雷管同车装运。

5.运输爆炸材料的车辆必须专人押送,并严禁押运人员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点火物品,严禁穿钉子鞋。

6.爆炸材料车到达爆破地点后,爆破人员应对爆破材料进行检查,验收。7.爆破后剩余的爆炸材料,必须当天退回爆炸器材库。

8.火药、雷管的运输与保管必须按《爆破安全规程》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

(九)地测管理

建立并保持地质测量控制程序,确保采掘作业遇有地质构造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预控措施,以保障采剥作业的正常进行,并确保:

(1)矿井各类地质报告齐全、规范; (2)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地质预测预报及时;

(3)采剥给向及时、准确,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21

(4)基本矿图齐全,内容、精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更新及时; (十)其他综合管理

为规范各单位部门准入、应急与事故、消防、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手工工具、计量器具、登高作业、起重作业、标识标志、施工单位等方面管理,使各矿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全方位。

(1)证照管理

矿井必须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安全资质证‚四证‛齐全有效。

(2)应急与事故管理

各单位部门制订并保持事故应急控制程序,以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1、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并应:

(1)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2)严格按程序对预案进行审批,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订;

(3)确保所有员工都经过《应急预案》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培训; (4)确保矿井保安体系完备,通讯报警系统有效,所有人员熟悉事故汇报程序;

(5)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救灾演习,有演习计划、演习方案及总结报告; (6)确保有矿山救护队为其服务,各单位部门应设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

22

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

(7)应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管理平台。

(8)每一班组至少任命2名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急救员,急救员名单要在本单位张贴、公布;

(9)每年至少有10%的员工接受急救培训;

(10)所有重点作业场所应配置急救箱,急救箱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标识;

(11)急救箱内保存一份《急救用品清单》,有专人定期检查,保证医疗器械、药品的完好齐全;

(12)有急救箱配置分布图及急救用品明细表;

(13)有急救用品使用记录,并定期对使用记录进行分析,以查找受伤害原因。

2、规范事故管理,作好事故汇报、统计和总结工作,事故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对现场抢救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现场抢救工作总结;

(3)根据事故类别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结束后,形成《事故追查记录》、《事故调查报告》;

(4)对所有事故进行统计,建立事故和事件统计数据档案,并及时向员工公布;

23

(5)定期对事故进行回顾,以强化风险意识与预控能力。 (3)消防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消防管理控制程序,以提高应对火灾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1、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消防器材及设施,并应确保:

(1)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编制本单位的《灭火器配置标准》,现场配置与标准相符;

(2)消防器材放置处有反光功能的标志牌,放置位置不得它用; (3)消防器材设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无阻塞;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以及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4)消火栓的设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5)有消防设施分布图和消防器材明细表; (6)对所有的消防器材进行编号; (7)建立了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8)灭火器按规定周期经专业部门检验、维护; (9)消防设施维护、检验期间需配备相应替换器材; (10)有《消防设施维护和保养制度》;

(11)建筑物公共场所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始终保持畅通。

2、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

(1)制定《年度消防演习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2)有义务消防组织,消防队员名单要张贴公布;

(3)所有专兼职消防队员都按《消防管理条理》规定进行培训和训练。

24

3、定期向员工宣传消防知识 (1)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 (2)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3)确保消防急救电话和消防队员联系方式向全体员工公示。 (4)职业健康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员工职业健康控制程序,及时识别和控制职业健康方面的有害因素,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1、为员工创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并应确保:

(1)作业人员周围环境(温度、噪声、煤尘、烟尘等)满足健康要求; (2)各作业环境及餐饮、洗浴等公共场所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员工个体防护及各作业场所健康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提示标志醒目;

(4)建立医疗机构,设置能满足员工日常健康检查和紧急救护需要。

2、建立员工健康检查监护制度,及时掌握员工安全健康状况,做好员工职业病预防工作,并应:

(1)对在岗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健康监护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有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并按计划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3)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4)每次体检结束后,对员工提供预防疾病和职业病的医学建议; (5)对发现患有职业病的员工,立即通知并提供治疗及康复条件并妥善安置;

25

(6)员工上岗、转岗、离岗前,进行健康检查; (7)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宣传、培训。 (5)环境保护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环境管理程序,及时识别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预防环境破坏和污染事故,保持我矿环境良好。环境保护应:

(1)制订完备的环境综合治理计划和目标,有专门机构检查;

(2)规范矿井废油脂的回收管理,设置防止油脂泄漏和废油回收的设施或装置,并对废弃油品进行标识;

(3)严格落实我矿废气或粉尘物质监测和控制措施;

(4)对矿井污水排放和净化进行监测,确保污水通过管路排放到地面集中处理,符合《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技术要求;

(5)确保矿井噪声防护完善,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监测,噪音超标地点应有降噪措施;

(6)对矿井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理;

(6)手工工具管理

有手工工具完好标准、使用规程和管理制度。并符合下列要求: (1)有手工工具检查清单;

(2)自制手工工具、非标制作的手工工具要预先制定标准,并经批准; (3)不使用时,要将工具整齐摆放在指定的工具箱(包、袋、套)或库内,利刃工具有专门的护套;

(4)集体手工工具由专人管理;

26

(5)有手工工具使用管理台帐,损坏的工具应及时更换;

(6)在高架平台使用手工工具时,手工工具必须加装固定的手腕带; (7)计量器具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和台帐,并确保: (1)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和检定,并有记录; (2)计量器具维护及时和保养记录齐全;

(3)计量器具存储在适宜环境下,做到防水、防火、防锈、防变质(现场)、防损坏。

(8)登高作业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登高作业管理制度,并符合下列要求:

(1)登高或高空作业防护设施符合《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高架作业平台的设计、制作和安装符合《固定式工业钢平台》的要求; (3)梯子的制作和安装符合《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

(4)行人台阶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行人台阶设计要求》规定; (5)爬梯有编号,并有《爬梯使用管理台帐》;

(6)固定梯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移动式爬梯、脚手架除使用前要检查外,至少每旬检查一次;

(7)高空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9)起重作业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起重管理制度和《起重设备操作规程》,并符合下列要求:

27

(1)新购或维修的所有起吊机具均经检验,有出厂合格证; (2)所有起吊机具均应编号,建档登记; (3)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 (4)所有起吊机具上均标明了最大起重载荷; (5)吊钩安全栓应完好;

(6)定期对起重设备及吊具按《起重机具和吊具完好标准》进行检查; (7)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8)高空起重作业时,安全通道畅通,无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 (9)固定起重作业场所张贴了起重指挥手势示意图。 (10)标识标志管理

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并保持标识标志管理程序,以规范标识标志的使用、设置、检查与维护。标识标志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全体员工培训标识标志的含义,并建立标识标志公示牌板; (2)标识牌板的安装不应妨碍人车通行;

(3)工作和作业场所标识标志的设置应便于作业人员观看; (4)消防器材和急救设施存放点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5)噪音超标区、有毒有害区域、危险区域及受污染区域应有警示标识,并保持完好;

(6)所有工业管路均有介质色标和介质流向标识;

(7)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和储存场所有符合标准要求的标志; (8)固定管路和有害介质管路上的阀门有标签,并在管路布置图上有识别标识;

28

(9)地面公共场所有避灾路线指示标志;

(10)仓库、车间、道路、露天场地按功能要求进行划线分区管理,并有功能分区标识;

(11)设备有标有最大载荷(负荷)的标签,大容量的储罐要加标签说明介质和危险性。

八、检查、审核与评审 (一)检查

1、制定反映矿井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 (1)涵盖并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2)结合矿井自身特点;

(3)符合促进风险预控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2、定期或不定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应: (1)系统、全面;

(2)重点关注可能产生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 (3)记录真实、准确、可追溯;

3、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 (1)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按照不符合的处理程序予以纠正;

(3)重新审核或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二)审核

制定并保持体系审核程序,定期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审核。以审核实施情况与体系的符合性,评价是否能有效满足矿井的方针和目标。体系审核应:

29

(1)覆盖体系范围内的所有运行活动; (2)由能够胜任审核工作的人员进行;

(3)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并定期向管理者报告,管理者应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4)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所有相关方,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5)对已批准的纠正措施制定行动计划,并作出跟踪监测安排,以确保各项建议的有效落实。

(三)管理评审

各单位部门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

(1)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

(2)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双重预防机制方针、目标和其它要素;

(3)评审结果应予公布,并应跟踪监测其改进情况; (4)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

九、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单位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职责分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2、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促使我矿尽快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3、引导投入,做好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财务资金的作用,确保试点建设资金投入有保障。

30

4、营造氛围,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试点成效扩大影响,引导本公司其他兄弟单位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在本公司、本县区、本行业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5、严格考核,推动工作落实。由公司及上级相关部门对我矿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

31

第18篇: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Xxxxx有限公司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各单位(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兖州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和任务节点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高新华任组长,有机生产总监王养臣、安全环保健康部经理孙振海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评估分级工作。

9月20日-9月27日,发动全体员工开始宣贯培训并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厂区内、周边环境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由公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筛查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点处于受控状态,避免风险点转变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评估分级方法

采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D值

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D值20-69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

单位)应引起关注。D值70-159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D值160-320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D值>320

4、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10月30日对排查完毕的风险点进行汇总,形成公司“一企一册”。同时要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新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

Xxxxx有限公司

2016年9月20日

第19篇:双重预防机制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应知应会

1.双重预防是: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2.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

3.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第二道是治隐患。

4.双重预防机制基本工作思路: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5.严把两道关口:按照目标导向,坚持重大风险重点管控,严把风险管控关;按照问题导向,坚持重大隐患限期治理,严把隐患治理关。

6.“六位一体”管控体系:排查(建库)、辨识(分级)、管理(明责)、控制(防范)、预警(促改)、考评(奖惩)六位一体管控体系。

7、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8.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

9.隐患治理“五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10.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

11、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极高安全风险、高度安全风险、较高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并对应红、橙、黄、蓝4色标示,绘制风险辨识4色图。

12.事故隐患划分:依据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标准,将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13.风险和隐患管控“五个一”机制:确定一名领导包抓、制定一个管控(治理)预案、落实一套管控(治理)措施、明确一名管控(治理)责任人、复查提交一份管控(治理)报告的“五个一”责任机制。

14.风险管控七项制度:分级管控、日常巡查、专家会诊、在线监控、风险告知、评估预警、安全准入等七项制度。

15.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体系:建立事故隐患登记报告、限期整改、整改公示、验收销号等制度。

16.安全监管“六个一”标准:全面推行一个管控方案、一套辨识标准、一张风险分布四色图、一块风险管控公示牌、一份管控责任清单、一套管控措施清单。

17.肃州区1266模式:紧盯一个目标、严把两道关口、管控六位一体、六个一标准

第20篇: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工作方案

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治本措施,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制度机制更加完备。建立实施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以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目标,以安全生产信息化为支撑,通过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超前预判预控,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按照政府推动、行业督导、企业主建的思路,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特别要在查大风险、除大隐患上出实招、见实效,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二、工作内容

(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根据评估结果,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在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政府监管体系。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各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推行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原则,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绘制本辖区、本行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明确高危行业企业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推进提升企业整体安全保障能力。

(三)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手段,以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支持、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和隐患治理示范工程,带动企业强化安全工程技术措施。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建设和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主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企业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预警和紧急避险等设施设备的使用,逐步实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

(四)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执法措施,健全执法制度,进一步找准监管执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锁定目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把严格执法贯穿于安全监管全过程,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信息公开。运用司法手段从严治理,加强安全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介入安全执法机制。强化群防群控和社会监督,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三、工作步骤

此次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采取企业为主,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临渭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遏制较大以上事故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渭临政发〔2017〕12号)的职责分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评估阶段(5月20日前)。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各企业全面开展排查评估安全风险,并完成风险辨识工作。中石油渭南分公司高田油库、渭南市稼丰花炮有限责任公司2家重点示范企业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经验梳理。

(二)攻坚行动阶段(5月21日至10月31日)。6月30日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贸行业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9月15日前,以上重点行业和企业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形成“一图两清单”。10月31日前,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阎村镇、站南街道办2个重点示范街镇和区安监局、交通局、住建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 5个重点示范行业部门分别完成经验总结。

(三)总结提升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区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工作亮点,巩固提高工作成果,全面建成双重预防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区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安监局局长张华平同志任组长,区安监局副局长兰敏娟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交通局、住建局、工信局、商务局、旅发委、文广局、水务局、中小企业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及各街镇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兰敏娟同志兼任。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夯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强化措施,细化流程,倒排时间,严格按照目标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示范,全面推进推广。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幅射带动作用,注重培养1-2个本辖区、本行业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的示范单位,积极做好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努力为本辖区、本行业双重预防机制扎实有效开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攻坚行动开展。

(三)强化督查督办,加大考评力度。为确保攻坚行动稳步推进,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推动试点工作进行督办考评,对工作主动、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联系人及电话:向清,3038989

构建双重机制工作汇报
《构建双重机制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