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省级文明村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26:27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BB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再接再厉求发展

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王江泾镇荷花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我们王江泾镇荷花村是王江泾镇的中心村之一,地处王江泾镇建汾公路2公里处,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9亩,水田面积2479亩,所辖25个村民组,总户数768户,总人口3048人;其中党员69名,共青团员96名。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勤俭、创业、务实、发展”的奋斗精神,立足本村,突出重点,在巩固市级文明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共进,开创了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先后获得“嘉兴市文明村”、“ 嘉兴市先锋工程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嘉兴市三无达标村”、“浙江省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改造基础设施,使村民生活质量更优越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使群众生活更宽裕。经过多年逐步调整完善,全村经济形成了以个体丝织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成为全村共同奔小康之道。拥有喷水织机为2827台,其中私营企业为1067台,家庭织机户为1760台,经车19套,倍捻车36台,2005年上交国家税收119万元。2005年全村工业总产值3932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8元。同时,不忘农民增收。将《荷花村报》第

三、第四版分别定为“信息文摘”、“农业生产”版,传播致富信息和生产技术,及时传达盛泽东方丝绸市场和王江泾南方丝绸市场行情。加强了农民技术培训,两年来共培训群众3期计180人次,促进了劳动力转移。

二是加强了设施改造,使群众出行更便利。两年来,根据“改善村容村貌、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目标,我们对环村道路、桥梁、卫生设施等公益事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前几年陆续投入的基础上,2005年又投资92万元对通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因村级经济困难,我们进行了多方筹措资金,动员企业、经商老板捐款相助,2003年收到捐款8.32万元,2004年收到捐款12.8万元,2005年收到捐款8.18万元,三年累计29.3万元。几年来,我们村在道路建设上总投入170多万元,目前全村已全部通上整洁、平坦、宽畅的水泥路,村主干道路宽度达到5.5米,村通组道路宽度达到3.5米。同时投资7.5万多元,在村主干道路上安装路灯,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村民称赞“简直像城里一样了”。

三是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使生活环境更整洁。我村在2004年通过了市级一般整治村的验收的基础上,2005年又进行全村整治,使受益面扩大到全村每家每户,对农户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疏浚河道?公里,清理河面?公里,有效地改善了水质。在“双整治、双建设”工作中,我们投入6.5万元取缔露天粪缸638只,村新建三格式化粪池616套,使改厕率达96.5%。对全村395个建筑性坟墓进行清理,全面消灭了建筑性坟墓。自2003年开始,全村农户生活垃圾实行桶装化,每户发放垃圾筒一个。落实专门人员组成保洁员队伍,每天到农户家中将收集垃圾,并运至填埋场集中处理。整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恢复了农村自然怡人的风光。

二、进一步改善文化设施,让群众生活更丰富

一是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活动。2005年,我村加大投入,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中心配有电视录像室、棋牌室、图书室、阅览室、乒乓室、教育培训室和篮球场等设施,购买了电视机、VCD机等器材,为全村群众提供文化体育和娱乐休闲场所;配有500余册图书和各类报刊的图书室,为全村群众提供了文化食粮。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建成后,群众休闲了有新去处。节假日经常性的开展文体比赛,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活动。在2006年秀洲区“新城杯”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乒乓球比赛中,我村取得了个人第二名、团体第三名的佳绩;2006年国庆节期间,我村参加本镇举办的“诚恒杯”篮球比赛,取得了第四名的佳绩。

二是加强了文化队伍建设,注入活力。设立了村文化辅导员1名,专职管理员1名,兼职管理员2名,成立了由11人组成的中老年文艺业余演队1支,由12个人组成的青年篮球队1支,由6人组成的乒乓球队1支。加强对队伍的管理与培育,组织文化辅导员参加了区文化馆的培训,不定期地邀请区文化馆、镇文化站的老师前来指导排练。同时发挥团支部作用,发现有文艺才能的青年团员,组织他们参加镇、村组织的文体活动。

三是积极推进现代化文化设施,与时俱进。全村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93%以上,农户都能收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有线广播覆盖率100%。98%的农户安装国内直拔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村也得到了升级,全村建立了一个移动电话虚拟网,大大方便了全村移动电话用户的信息沟通。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同时,电脑和电信宽带也已进入了我村的平常百姓家庭,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民俗乡风更文明 一是创办《荷花村报》,架起了村民与村干部沟通的桥梁。为了沟通群众,让村民及时了解本村的工作动态,创建对村民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自2004年5月起,我村创办了《荷花村报》,每月一期,免费赠阅给每户农户。村报版面分为四版,第一版综合新闻;第二版工业动态;第三版信息文摘;第四版农业管理。平时根据要求,开展主题专版教育,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从今年4月份起,我们还专门开辟了计划生育服务专栏,让村民对计生政策、计生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村民对《荷花村报》赞不绝口,特别是一些上年龄的村民和一些老党员,一期报纸都要反复阅读。有位老党员说:“我平时行动不便,很少出去,对村里的事知道的少,自从有了村报让我对镇里、村里的事有更多的了解。”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文明新风。两年来,我村以“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尚”为目的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在前几年开展的“双思”教育、农村现代化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村报这一媒体,运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开展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再创业的思想教育,展开大讨论。结合我镇创建省级文明镇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给每户农户发放一本有关文明的读本。同时,每年抓好九星级文明户的复评工作以及“五好文明家庭”和“学习型家庭”系列评创。通过评创,群众思想素质普遍提高,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个私经营户纳税率达100%,乡风明显好转。

三是开展“双结对创文明”活动,促进自身文明程度快速提高。我村与市委宣传部、嘉兴日报社结对的两年时间里,我村一直主动联系,经常性开展互访,形成制度。每年春节前,两家单位都要来访贫问苦。嘉兴日报社指导《荷花村报》的编辑工作,并免去了《荷花村报》全部的印刷费用。2005年7月,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我村一户特殊困难户的18岁的女儿沈春英,因3岁时触电导致手指和手心粘连而残疾的事后,马上和市武警医院联系,于7月12日为其实施了手指剥离手术,并协调市武警医院免去了全部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现沈春英已康复并找到了工作。市委宣传部还组织我村干部参观了桐乡市大门镇2个村文化活动示范户和海盐县盐官镇桃园文化活动中心,并听取了他们的创建工作经验介绍;还为我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添置设施器材,使我村文化活动中心创建顺利成功。

四、进一步抓好综治工作,让百姓生活更安定

一是加强治安管理,构建平安荷花。每年与上级有关部门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自加压力,自始自终把加强综合治理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民间纠纷多做说服教育工作,及时予以排解,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抓住创建平安村这一契机,开展夜间巡逻、设卡值班活动,排除各种不安定隐患,组建帮教领导小组。几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民事转刑事案件,民间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外来人口管理有序,登记率达100%。广大村民的安全感普通增强。

二是搞好医疗保健,落实计生国策。通过宣传教育,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已逐步被我村群众所接受,2004年参加人数达2885人,参保率95.3%;2005得到保持。儿童保健覆盖率100%,所有儿童均按计划进行“五苗”单苗接种,妇女“五期”保健全部到位,每年对全村的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对各种疾病做到早预防、早知晓、早治疗的效果。全村村民的平均寿命达75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展村民民主自治,走上了村民自我管理的轨道,2004年和2005年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符合率100%。

三是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落实基层民主。村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群团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设立了“公开栏”,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凡属重大事项、如重大项目投入、大金额资金往来、村民建房审批、土地征用等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并有会议记录备案,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有效地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威性。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团结全村人民,努力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使社会风气更好、环境整洁更美、综合设施更全、人民生活更富,力争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推荐第2篇: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我们——村地处——市——区——东路底,——高速、227省路贯通本村南北,全村总面积6.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24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46名,设六个党支部(其中非公经济党支部二个)。目前全村拥有民营工业小区三个,各类私营企业158家,外来务工人员15230人。村党委从2004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以江**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体我村的创建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我村特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陈建荣为组长,村委会主任徐秀英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二00五年我村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政策1058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33万元,二00六年完成销售收入3.046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政策1283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50万元。为开展创建文明村提供了经济后盾,二00六年十二月成立了——村股份合作社,把全村的资产量化到每个村民手中,年终进行分红,使村民充分感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我村基础设施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委会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先后投资150万元改造了农村低压线路,投资200万元硬化全村道路9500米,投资250万元引进太湖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全部用上洁净的太湖水,投资100万元建造二座防洪水闸,投资100万元维修阳澄湖及吕池内河驳岸,为取缔露天粪坑投资90万元建造公共场所6座,三格式化粪池98只,投资25万元改造——老农贸市场,并在井亭工业区新建农贸市场一个,大大方便了外来务工者。全村98的村民家里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电话。村民福利方面,一是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除享受退休金外,在重阳节、春节发放补助金250元,村里对60岁、70岁、80岁、90岁老人专门订做了生日蛋糕,送到老人手里,祝老人健康长寿;对60岁以上的党员给予按每年基数500元,党龄每年24元生活补助;二是对在村担任过正职、副职、条线的离退干部给予退休金;三是村民如遇“白事”以村委名誉上门吊唁,给予5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对党员过世的以村党委和村委名誉给予10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四是对精神病患者村积极主动帮助联系康复医院进行治疗,对贫困户每年给予300—3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并优先安排困难户到注册在我村的企业工作;五是村党委专门设立了扶贫帮困基金,对全村困难户进行一帮一的扶贫帮困结对,使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六是全村100的村民纳入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100的村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大病医疗保险。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1、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村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一方面,我们加大了投入,建好老年活动中心,做好“三个一工程”丰富村民的生活;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村民群众开展了体育竞赛(太极拳)、文艺演出(腰鼓队)、健身表演、歌咏比赛(团员青年歌咏选拔赛)等文艺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使之把我村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2、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

我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选举、突出**决策、实行**监督、搞好**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权利。2005年,——村的村民自治工作通过了省、市、区的验收,成为了村民自治模范村。同时我们在村民中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培育弘扬\"团结、拼搏、诚信、文明\"的地域精神。倡导移风易俗,婚、丧事简办,革除陋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各项诚信建设活动。积极倡导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风尚,培育形成新的信用关系,支持我村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社会风尚。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

3、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及村容村貌,创建平安村居。

村党委围绕建设“绿——、水——、花——、最佳居住生态城”的目标,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做好环境建设,让村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长期以来,

村党委会十分重视环境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河道配备专人长效管理做到无漂浮物,无白色污染物。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改造绿化面积28989m?,新增垃圾箱175只。8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设施,全村158个企业无“三废”工厂。同时抓安全生产不放松,专职安全员每天巡视在各个企业中,全年无事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减少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和***等邪教活动。

通过加强文明创建,村民都能作到“八无”即无赌博、无盗窃、无迷信、无斗殴、无吸毒、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重大安全事故。

五、营造文明家庭,为创建文明村工作打实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创建文明另一个重点就应当放在家庭。我们以“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全村1426户家庭广泛开展文明竞赛活动,弘扬了正气,提升了人气,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近年来,全村共涌现出星级家庭869户,文明示范户12户。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突出重点,带动整体,成立了禁赌协会,计划生育协会。全面开展“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宣传,全村未出现过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走在全区的前列。

由于我们领导重视,投入到位,选准了好的载体,措施较为得力,因此我们村的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获了区、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的称号。

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创建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我们一定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使管理更加**,经济更加繁荣,村民生活更加文明和谐,生活水平更加提高。

推荐第3篇: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第十三批省级文明单位、第六批省级文明村、第三批省级文明社区和文明小城镇 申报单位:

申报类别:文明村

申报材料

二О一二年三月

宣威市来宾镇观云村委会

观云村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我村位于宣威城以北13公里处,地处来宾镇周围,面积9.37平方里,其中耕地面积5597.7亩;总人口5864人,计1638户,辖5个村民小组;6个党支部,中共党员105人。

观云村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结合我村实际,紧密围绕“富民强村”的总目标,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我村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使我村“文明观云、快乐观云、健康观云、生态观云”有了新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班子好,组织领导有力

观云村委会领导班子都是村民深思熟虑后民主选举出来的,都是一些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苦干实干、不计名利、任劳任怨,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政治上不糊涂、经济上不贪占、生活上不犯错的好干部。观云村委会领导班子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坚持不懈推进思想解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确实做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受冷遇,不让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出现,不让不廉行为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干部形象在我这里受损,使我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建老年活动中心,抓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怎样,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为抓好我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我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我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朱村、晏村两个老年活动中心。这对村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生活是一个很大的改善,也为本村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等大型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加强宣传公民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庭美德等,培育我村知荣辱、讲正义、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义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义,没有我村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我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重视三农问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连续干旱,对我村“靠天吃饭”的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但我村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多谋富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多求

利民之效。

第一,抗旱救灾保农增产,建拦河坝五座。村委会投资5万余元,建造五座拦河坝。

第二,完成全村人畜饮水设施安装。实现人畜饮水设施全村覆盖,让我村告别饮水难的问题。

第三,配合完成农电网改造工作。改变我村灯不亮、功率大的电器难用甚至用不了的现状,使我村能够充分享受新时间、新科技电器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方便。

第四,为农户提供生活用煤。我村每年供给1380户村民生活用煤,每户1吨,基本上解决了本村村民的生活燃料问题,让利于民,使农民得到实惠。

四、村容整洁,交通便利

在“866”工程、曲靖市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上,我村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村间环境优美,道路整洁,村民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住房干净整洁,家家饮上了卫生清洁水,促进了我村文明示范村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路面硬化。我村乡村公路、村间道路建设快速发展,路面硬化22500平方米,硬化率已达100%;入户通道路面硬化率达98%以上。

第二,村间环境整治。设专门的交管员,草堆、柴堆、粪堆统一地点堆放,并随时清理路面及堆放杂物,确保道路畅通,已无卫生死角。

第三,四旁植树。近3年来,我村组织在观云河岸、村间主干道及村间主要公共场所植树3万余株,改善并美化村间环境。

五、维稳工作扎实,社会治安良好

农村治安工作,“大事多,小事更多;正事多,杂事更多”,而一些村民“有田有钱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挣钱不理你,出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好闹死你”的心态,加大了解决难度。解决不妥,将影响社会和谐,甚至社会稳定。因此,我村干部不断学习,避免出现“讲政策不如上访户,讲法律不如钉子户,讲经济不如个体户”的现象。并坚持思想上尊重村民,感情上贴近村民,工作上依靠村民,把村民放在心上,当作亲人,深入村民生产生活,走进村民内心世界,真诚倾听村民呼声,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让村民有话可说、有气可放,满腔热情的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因此我村平安和谐,快速发展。

观云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现已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为把我村建设得更美好、更文明,我们还需不断的努力和拼搏,不断完善各项软、硬化建设。

推荐第4篇:省级文明村自查报告(优秀)

苏家村位于滨北镇以东约四公里处,现居119户,人口423人,,党员25人,耕地面积698亩,人均收入4950元,为深入贯彻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响应市、区、办事处文明委的号召,滨北镇苏家村认真地开展了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结合本村实际,着重在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进一步转变社会风气,改善村风、村貌等几方面上下大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组织健全,管理民主

苏家村在依法选举的前提下,选举村中的能人、勤人担任村两委成员,村级领导班子健全,班子成员个个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硬。村委会严格发挥民主议政日的重要作用,实行民主决策,建立起了规范地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融洽,领导班子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威望。村两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目标和年度计划,确保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二、规划合理,设施配套

苏家村专门请有关领导、专家对村庄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先后投资50万元,对村内六条主要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的硬化、绿化、美化。98年栽植了1200余棵白腊树,现已绿树成荫,成为我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投资2万元对自来水管进行整改,户户都用上了净化水。投资20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充分保障人民的用电及安全。投资10万元,对桥、涵、闸进行了配套建设,保障了村民的生活与生产。投资10万元建成农民文化大院,提高村民素质,丰富业余生活。我村目前规划一致、房屋整齐、路面洁净、绿树成荫,配套的基础设施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三、社会秩序和谐安定

几年来,村两委认真贯彻“先安定、再致富”的工作方针,将安定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本村在派出所、司法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农民学校为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主法制教育活动,成立了村治安小组,效果显著。村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了,连续几年来,无村民纠纷,无刑事案件,无上访案件,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组织,治安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表扬。

苏家村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孤寡老人、残疾人的生活、医疗保障工作在滨北镇处于先进行列,供养率达100%。

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农科知识、致富信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此,苏家村投资1.5万元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投资10万元建成村民文化大院,设置了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等功能用房,并结合远程教育节目,有计划地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技术,向农民传播致富信息,同时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途径,带领农民群众走艰苦奋斗、共同致富的道路。通过以上努力,苏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人均收入已位居全市前列。

村民素质的提高,是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苏家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村支部、村委会联合出台专门规定,激励约束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确保了入学率达到100%,通过文明一条街宣传拦、标语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建立起了红白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杜绝了婚丧大操大办、死后不火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两委班子积极进行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的评选活动,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一些村俗陋习彻底得到了革除。可以说,苏家村已形成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敬老爱幼的良好村风。

通过自查,促进了本村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同时也找到了一些不足之处,下一步将再接再厉、查缺补漏,努力使苏家村创建工作更加充分、完善。

推荐第5篇:省级文明村申报料

***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隶属于***,全村现有农户***户,人口***人,共有党员***名,预备党员***人,设***个村小组党支部,现有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近年来,***村民小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小组班子齐心齐力,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通过全村群众的辛勤努力,***村农业产业得到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明显好转,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群众安居乐业。是县委、政府“四村五化”的试点村。曾于***年至***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村民小组的创建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民小组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培养思想好、有文化、办事公道、群众评价高的男女青年加入党组织,逐步选到村民小组、民兵、治保、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中担任职务。由于基层组织的健全,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确保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村民小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党 - 1 -

员活动制度》、《村民小组长工作职责》、《青年管理制度》等各种组织制度。

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小组结合本村的实际,成立了以社长为组长,其他社干和妇女骨干为成员的宣传领导小组,认真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农村《土地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政策法规。定期召开群众大会,请县、镇领导进行政策宣传讲解。

二、结合“四群”教育活动,加快产业发展,努力提高群众收入

***村民小组属半山半坝的村寨,为了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结合“四群”教育活动***小组积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结合本村实际,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坝区以粮、蔗为主,半山区以种植澳洲坚果、咖啡、水果等经济林果为依托,以“四群”工作队为桥梁,多次请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里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群众懂得种植和养殖技术。绝大多数群众基本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加上村民接受能力强,敢于大胆尝试新兴产业,使全村群众收入更上新台阶。

三、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两委围绕镇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环境优美的花果乡村”的目标,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

做好环境建设,让村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近年来,***村民小组在原有村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寨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自然和谐的傣家民俗民居。2003年,经过多方筹集资金12万元,群众自筹4万元,架设了总造价为16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2007年,经过多方筹集资金,村民自筹33万元,修建了造价95万元、总长2.9公里的寨子巷道水泥路面,进一步完善寨子巷道的拉直,水沟、排涝的支砌,并在巷道内安装了5盏路灯,彻底改善脏、乱、差、暗的面貌;为了满足广大村民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投入70万元,建设文化活动室,目前正在建设中。***村民小组公益事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社会服务功能大大增强,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安居乐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四、争做守法好公民,创建平安村寨

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小组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着力推动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倡导移风易俗,婚、丧事简

办,革除陋习,净化了村寨社会风气。通过不懈努力,2006年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平安村寨”。

***人民富裕了,这是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是村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村民小组这些年来,紧紧围绕抓学习教育、抓制度建设、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科技培训、抓文体活动,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人民决心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在巩固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抓住发展这一主题,走“以德治村,科技兴民”的发展路子,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真正将***建设成环境优美的花果乡村。

推荐第6篇:2020年争创省级文明村

2020年争创省级文明村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争创省级文明村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我们##村党支部从加强自身建设着手,狠抓“三农”工作,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和村环境建设,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建设。

回顾过去,初具规模,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现就我村党支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具体做法向上级领导和职能部门作一次简要汇报。 狠抓自身建设 争创人民公仆 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我们极为重视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思想建设,党员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的先锋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要紧跟党中央,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此,我们经常重温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对照各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群众的需求,我们认真学习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我村现有党员42名,除几名常年在外的党员外,住村的党员干部每月结合工作参加一次学习,大家牢记两个“务必”,改变原来理论脱离实际的学习,改变原来部分存在的怕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这次支部、村民委员会改选,结合村干部精简,干部职数少,大家踊跃挑起“兼职”的担子,都能按时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将“管理型”思想改变为“服务型”,切实为民办实事,获得群众赞扬。 大事与群众商量,切实为群众谋福利 我们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方向,遇到农村建设大事召开群众议事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扬民主集中制,凡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具体要求是:必须做到“四不”——不以权谋私,不与群众争利,不假公济私,不弄虚作假。团结各行各业人士,团结同志,特别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分歧的人,形成和谐的社会和团结一致搞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开会商量是为了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谋发展,执行工作任务都是为了谋发展。发展的首要领域是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及有条件的第二产业。我们所说省农业专家来荻垛,我们马上约请专家来讲授水稻改良品种和植保问题,这是我们村第一次请专家来传授丰产知识活动,干群听讲后都说收获很大,都决心在05年争取水稻取得更大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我村在外打工经商的劳力现有九百多人。这几年我们鼓励劳务输出、外出打工,发现农民工家庭发生困难,党员干部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服务。为村民办医疗保险,让在外打工的农民安心劳动。据不完全统计,六组16户村民实现小康,占全组户主的35%,有9户由于外出打工经商达成的,其他各组也有类似情况,这是执行以人为本,执行党的富民政策的结果。 社会秩序良好,注意防微杜渐 我村现有470多户,人口1800余人,耕地2300余亩,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达900多人,在村常住的只有9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数多,妇女较多,儿童少年较多,其中许多儿童还在外地读小学、中学,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们党支部、村委会配合派出所,经常宣传法律、犯罪案例,干群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自觉遵纪守法,并能积极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比如发现个别小偷小摸现象,我们马上通过广播进行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几年来我村没有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群众有安全感,我村经常宣传表扬劳动兴家、勤劳致富典型,支部由党员评“十星”,群众评“三户”——文明户、新风户、遵纪守法户,因此各组的三户成了群众中的排头兵,劳动光荣,致富先进,蔚然成风,我村出了一个博士、两个硕士,经过宣扬,青少年理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村容村貌整洁,自然环境优美 在市、镇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的直接带领下,我村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经济上了一新台阶,村民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村庄建设已成规模,巷道水泥板铺设,安装了路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巷道有专人定期打扫,村民厕所进行了初步改造,巷道整洁,环境优美,给人民群众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了良好的氛围。 村级经济增加,村民生活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成效,促使了我村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村支部带领广大村民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指导农民办工业,鼓励与支持劳务输出,不断提高经济收入,使村级积累逐年上升。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万元,总积累达到550万元,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银行存款不断上升,2004年人均纯收4800元,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衣、食、住、行大有好转,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2001年我村荣获了“##市文明村”称号,为创造省级文明村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再接再厉进一步抓好我村文明建设,在市、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决心依靠群众,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奋发进取,脚踏实地抓经济,埋头苦干作贡献,开拓进取抓发展,务实争先创一流,为早日创建省级文明村而努力。

推荐第7篇:省级文明村创建简介

工作情况简介

南二村拥有常住户数602户,人口1555人,区域面积0.6平方公里。

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亿元,工业总产值1.28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530元。近年来,南二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获得省卫生村、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市级全面小康村、生态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体育特色村、平安农机示范村,区级五星级动态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为创建省级文明村打下了结实的契机。

改旧建新、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创建和美家园

南二村地处瞻岐镇中心位置,为解决农村宅基地规范化管理和大龄青年、无房户住房问题,全村于2006年在全镇率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先后启动南怡小区

一、

二、三期工程,并分别于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交付使用。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728平方米,建筑面积4689平方米,住宅房28套,店铺32间,二期工程占地17343平方米,建筑面积25741平方米,住宅房170套,店铺34间,三期工程占地7459平方米,建筑面积9699平方米,住宅房64套,店铺35间。新村建设的实施,较大地缓解了村内婚龄青年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难题,为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美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南二村通过引进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百姓就业等方面的合理循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转换、开发农特产经济等方式,提高土地产能,扩大村级经济;通过新村小区的开发建设带来店面租金经济收入等,将村集体可用资金进一步盘活,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已有村级可用资金2400余万,年常规性收入200万元。

全村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投入300余万元新建和翻修村中喜事堂和老年活动室;投入60余万元新增三台发电机组。

集体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给百姓生活带来实惠。村里每年支出45万元,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劳保100元以上,逢年过节还送上礼包,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每年支出30万余元,为村民交付农村农保医疗费,对未报销部分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改善了以往农民“大病拖,小病熬”的医疗现状;每年支出40余万元,给予每位村民每户250元一年的电话、有线电视费用补贴,目前全村的广播有线电视、电话安装落户率达到100%,为村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和实惠。

普及科教、倡导文明、丰富文化、酝酿和谐生活

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南二村结合本村实际,在村内开展全方位的公共道德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

村里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增加了网络远程教育设施,方便村民了解经济文化动态,学习技术知识。

村里加大对各类文体活动的投入,每年投入10余万元,对村影剧院进行维护修缮,每月安排文娱队伍进行表演。积极开展马灯、轿子灯等文娱活动,既保护了传统文化遗产,又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提高了群众的修养,努力营造出邻里和睦、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和谐生活环境。

加强党建、深化民主、齐抓共管、营造安定环境

南二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努力增强村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开展作风建设,强化村干部执政为民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办事环境。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党建工作,不断规范村级管理制度,深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充分发挥村综治室、村警务室作用,加强村保安队伍和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南二村于2010年起开始对农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量化底线考核管理,成绩显著,效果理想,通过考核能真实评价每一位党员和村民代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同志。并于2011年12月新建网络QQ群平台,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通过网络来收集民意,了解民情,让群众多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对有利于村好的建议予以采纳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步南二村将把村开展的各项工作、实事工程、党务、村务、财务等都把晒到网络平台上,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村开展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南二村即将推出新的采集民意民情的渠道,以便于村更好的开展工作:

1、每月二次由村书记或村主任带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直接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提前发通知给群众在村喜事堂集合,收集意见和建议,并于次月进行回复和解决。

2、利用党代表工作室和365民情驿站活动室,每周固定安排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进行接访,让群众零距离反映情况,并对反映情况登记造册,尽快予以回复和解决。

整治环境、长效管理、绿化家园、打造生态新村

为使村民“民有所居、居有所乐”,使村庄面貌整洁卫生,全村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村里专门配备保洁员5名,配套区镇两级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每天实行12小时保洁制度。同时还配套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河道保洁、道路保洁、公厕保洁、绿化管护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村庄河面净化、路灯亮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

全村充分利用村庄特点,积极开展见缝插绿,鼓励村民绿化,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目前,全村已投入40余万元,在公路,河堤、公园、小区等处共绿化2500多平方米,大大美化了村内环境,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得到加强,“爱护卫生,美化环境”已成为南二村民的共识。

推荐第8篇:新农村申报省级文明村标兵的工作汇报(推荐)

新村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文明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新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干部、党员、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农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遵循“产业强村、文明立村、生态建村、民主治村、和谐兴村”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明村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一、基本情况

新乡新村位于逊克县西南部,现有居民281户,总人口556人,农业人口465人,其中伦春族204户,387人,全村共有耕地1.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3亩。有党员18名,集体积累近20万元,人均收入4,800元,住房砖瓦化率达95%,是全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示范文明村、市级文明村标兵、市级先进党组织、市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几年来,新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广大村民走出一条“依托优势、多业并举、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富民兴村之路,村级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新村现有两委班子成员6人,中专以上学历4人,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支部书记莫志国政治坚定,作风正派,能力突出,在XX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以高票当选。村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同领导班子的素质和决策能力密不可分。近年来, 新村领导班子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成为一支学习勤奋、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的工作集体。村领导班子以思想解放和理论武装工程为载体,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班子成员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时事新闻和市场经济、法律、农村实用技术等等,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村党支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质量地完成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双带”能力明显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致富带头作用。为了建设一支作风优良,士气高昂,能凝聚人心的党员队伍,村党支部全面加强了党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与其说给群众听,不如做给群众看”,这是他们在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中总结出的一条经验。为了发展经济,新村积极开展小康型“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共设立八个类型十二个小康型责任区。活动中,涌现出贾福才、关志波、胡金和等党员致富典型。通过这些载体,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引导思想落后的农民发展新产业,村党员干部做到了模范表率。他们主动改变自家的种植结构,发展新产业,每人都有自己的产业项目。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他们又积极争取项目,采取农民入股、向上争取等形式筹措资金30余万元兴建了地栽木耳场,使一批想发展产业的农户走上了新的致富之路。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经过多次会议讨论调研,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带动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带领全体村组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真抓实干,使各项事业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1996年——1997年被评为中共逊克县尊师重教先进集体;1999年获得人口计划生育知识竞赛二等奖;XX年被评为逊克县共青团先进集体;同年被评为逊克县先进党支部;XX年逊克县先进团支部;XX年评为逊克县先进党支部;XX年——XX年被评为中共逊克县尊师重教先进集体; XX命名为市级文明村标兵; XX年命名为省级文明村;2011年命名为省级文明村。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

根据新村具体情况,我们始终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支书莫志国任组长、村治安员关志波任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人员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我们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了创建工作有规划,党政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

经济建设是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村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科技兴农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农村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是我们既定不变的目标。

从2011年至今,我们先后邀请了逊克县农业、农技、畜牧专家来我村为村民传授大豆种植技术、地栽木耳管理技术、生猪养殖、机动车驾驶技术等农业科技知识;举办了农民技能、农民经理人培训会,同时培训了农民经济人10名;聘请了周围乡镇在农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能人来我村为村民介绍经验,先后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次,培训人数达45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00份;结合农民科技书屋、图书室等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使80%的村民都掌握了最基本的农业科技知识。根据农事需要,多次组织村民到农业基础好、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比较突出的区县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新村,家家有技术、户户会管理、人人会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新景象,新村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村干部结合本地区实际,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确定了地栽木耳、特色养殖和北药种植三个主导产业项目。XX年我村的地栽木耳达到了30万段,成为农户致富增收的好项目。此外,特色养殖和北药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村正朝着“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目标发展。

( 三)讲求实效,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五个文明”建设的力度,把群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风气不断优化。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和十星级家庭等的系列评创活动,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形式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村共制作宣传牌5块,在全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村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组织建设也直接反映了文明村建设的成果,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党支部还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同县广播局结成共建帮扶对子,通过城乡互动,提高了经济、文化、环境、班子建设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思想道德意识。深入开展了“公民道德素质评价”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提高了村民文明程度。组织开展了“破除陈规陋习,推行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和“科普之冬”知识讲座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我村始终把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并通过参观学习郭孝义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加党员的党性,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011年“七.一”建党88周年纪念日,新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宣誓,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好人民的公仆。

充分发挥新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XX年底我村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体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及配套设施设备都已经到位,体育健身器材2套,乒乓球台1个,同时配备了各种体育器材,文化体育活动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制定了各种制度和实施细则。定期举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友谊赛,有组织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一年举办4次,群众自发组织的比赛每年都在20场次左右。

新村现有村级图书室一个,为了方便村民学习科学知识,我村配备了专人负责管理图书设备,最大限度的为村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群众娱乐健身场所也已投入使用,农闲时间每晚都会有参加跳舞、扭秧歌等娱乐活动,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村民,村委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最大限度的予以满足。

2、整治村容村貌,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XX年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新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走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列,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才能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才能保证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实质。优化生活环境,增加生活娱乐设施。对全村范围内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和绿化,增加了公共卫生设施,新建了体育健身场所。

XX年至今新村硬化村道4.5公里,修建主街排水边沟3公里,拆除废弃旧院5间,拆除门前厕所30个,改造新修铁栅栏3000延长米,修建绿化带90亩,新装路灯12盏,电话入户95%,宽带入户50户,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100%,新建村级农家店一个,甲级卫生室一个。

为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道亮化,村委会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分别成立了新村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3、拓展载体,精神文明建设卓见成效。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要在全村范围内召开“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评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先后有30余人次获得了新村“好媳妇、好公婆”荣誉称号。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不断涌现,2011年初我村莫全生家庭入围“中国幸福家庭”。

4、举办古伦木踏节庆典,反映新村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每年的

7、8月份,新村都要举办伦春族的传统节日“古伦木沓节”, 共同庆祝我村几年来的飞跃变化。燃起红红的篝火,跳起那熟悉的“汗备舞”,大家完全浸没在欢快的节日气氛里,充分体现了新村良好的村风民风,展现了新人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村建设中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坚持两手抓,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健康开展

近年来,新村领导班子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规范运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管理机制,促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和民主监督程序化。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村党支部建立了两委班子工作、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多项长效机制,认真执行村两委班子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为民服务代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实现村级工作得到规范和提高。为规范村干部的行为,村里制定了村干部日常考核制和村领导监督责任制,转变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重点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四审双签”制度,积极推进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现在两委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坚持基本国策,抓好生育工作。

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做好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三查率达98%;两年来,符合政策生育33人,全村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计生率达100%;作好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服务,及时向他们提供避孕药具及生育知识指导,全面保证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

3、加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为了确保社会稳定,村上成立了综治信访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专人查访民情民意,及时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定期组织村民,结合村规民约,自找自查,发现好人好事,及时予以表扬奖励,及时制止危害社会的坏风气,做好后进青年的帮扶教育工作,全村没有出现上访案件,没有出现刑事案件,也没有人员参加反动xx组织。

4、做好民政工作,群众生活保障有力。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2011年到今天,社会事业取得了超常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适龄儿童入学率都达100%,定期做好残疾人的供给保障工作,为农村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通过文明村创建活动,新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广大村民的肯定,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也看到许多不足,工作不够规范、科学,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重村组织的服务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来满足群众对文、体生活的需要。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将从社会的细胞着手,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努力。

推荐第9篇:生态文明村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X镇驻地东北部,全村156户,551人,耕地670亩,有党员26人。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XX镇XX村严格按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整治力度,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改革创新四个方面,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优势,多措并举,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村党支部坚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根据本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棉花等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了硬桃、苹果等特色林果,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此外,该村村民外出打工达到300余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2012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00元。

二、加大投入,完善配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扎实苦干,积极作为,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两委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力抓好“五化”工程实施,让农村人也拥有城里人优美的生活环境。借助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机遇,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8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2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投资2万余元,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000余株,绿化了房前屋后,入村公路,美化家园,打造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使村庄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新建了垃圾池,砌垒了下水管道,使生活垃圾和污水能够得到集中有效处理。健全了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卫生门前三包,并定期检查评比,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全村实行集中供水。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通上了互联网。08年,投资13万元,在村内主要道路按照太阳能路灯26盏,在小巷安装路灯20盏,解决了道路照明问题,实现了村内白天靓化、晚上亮化,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为确保群众庭院卫生整洁,重抓了沼气建设,户户建起了沼气池,既有效利用了能源,又方便了群众生活。09年,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资3万元建设了文化娱乐广场一处,方便了群众健身和文化娱乐。11年投资2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改善了村内治安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铺开。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

三、创新载体,强化宣传,乡风文明持续好转。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宗旨,着力抓好公民道德养成教育,扎实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文明生态示范户”、“子女教育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群众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了“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中没有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围绕“四德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制作“四德工程”建设宣传一条街,图文并茂宣传“爱、诚、孝、仁”文化,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内涵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村民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村内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夯实了农村社会治安基础,全力打造平安乡村。多年来,村内无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受到党委、政府的隆重表彰。村级班子达到了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做到了“三高三强”。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利用和发挥自身条件和优势,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坚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

四、组团发展,健全阵地,改革创新持续加强。为了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上的难题,使农产品尽快进入市场,XX村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引导农民成立各种生产、加工、销售合作社,带领农民闯市场。合作社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土地流转,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产品滞销、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等难题

推荐第10篇:创建文明村工作汇报

华安县前岭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

前岭村地处九龙江北溪中游沿岸,村部海拔200米,周围高山环抱。全村土地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50亩,山地14490亩。共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81户1707人。 自去年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一年来在省、市、县文明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干部坚持两手抓,以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建设中心为宗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工作,为推动全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智力支持,营造了讲发展、为发展、求发展、保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为加快发展尽心、尽力、尽责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 “立足特色、增创优势,依山兴农、以电兴工、宣传兴村、人才壮村、蜂果富村、文明立村、洋楼进村”的经济发展路子,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的显著成效。

前岭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胡总书记“八荣八耻”讲话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引导全村党员群众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有效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发展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是落实“三培养”,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制。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深化和拓展“三培养”活动为抓手,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状况,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通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有利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村级组织形象,有利于保障和落实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达到扩大民主、增强活力、服务群众、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为建设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公益事业日臻完善。投入5万元安装程控电话;投入2万元建设老人活动中心;投入8万元拓宽7•公里长的山区公路,解决了3个自然村交通困难;投入21•万元建成一幢教学楼并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投入20万元铺设村主干道水泥路面;投入8万元建设有线电视联网,实现全村通电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投入35万元新建一座面积6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投入•35万元铺建村主干道柏油路面以及两个小村2条小泥路面;投入5万元建设科技宣教中心;几年来公益事业总投入近140万元。

(四)是实施以德治村,创建“平安前岭”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以创建“平安家庭”为切入点,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特殊人群的教育着手,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家庭及成员遵纪守法、诚信明礼和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在年底全村95%以上的家庭达到“十创十家”标准,推动创建“平安前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加大投资力度,新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新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最现实体现,也是实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千秋伟业。前岭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奔小康、建新村”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的原则,采取建新与改旧相结合的办法,共拆除旧房2000平方米,拓宽村主干道300•米,新建楼房40幢,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投入2•万元在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3盏,投入5000元建村部绿化工程,实现村部环境美化、绿化、亮化。

近年来,前岭村以争创“五好农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双带双创”为载体,多次被评为县“经济发展十强村”,并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农村党支部”、“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列为市级新村建设示范点,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一级党支部”、“双带双创”先进单位、“村级达标村”等称号,涌现出市级“文明市民”杨朴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领办个私企业带头人”童木林和“养蜂大户”童一中等一批先进典型。

前岭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落实“三个强化”,构筑创建文明工作大网络 前岭村十分重视网络建设,从领导、队伍、制度三方面入手,努力构筑大网络。首先,强化领导力量。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组织、广电、文化、小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领导力量充足。其次,强化队伍建设。以队伍社会化为目标,在“夕阳红”讲师团的基础上,纵深拓展,多边延伸,充分利用各方面、各层次的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调动教师、党员、干部、青年、妇女、民兵、退役军人的积极性,多方参与。现在,全村已建立了一支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的宣传队伍,实现了创建文明队伍社会化,为做好创建精神文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专题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专题会一次以上,研究部署创建文明工作。并建立责任制,实行村级班子成员每人挂钩1个自然村,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切实摆正文明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保证了文明工作不因中心繁忙而移位。

二、抓好“三个规范”建设稳固的文明阵地

前岭村十分重视文明工作的阵地建设,在配套、规范上狠下功夫,按照县、乡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抓好文明阵地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了阵地的运作能力和效率,使创建工作有可靠的保障。具体有:⑴规范“四校”建设。继续完善党校、团校、文技校、人口学校,特别是党校做到长年挂牌办公,每年都举办4-5期的有村两委、后备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⑵规范电教阵地。认真做好与县广电局的电视联网工作,扩大电视宣传教育面,使群众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真正起到“宣传政策的讲坛、传递信息的窗口”作用。⑶规范文化阵地,推动县级理论学习联系点深入开展。继续抓好文化中心的建设,投资1万多元增设乒乓球、康乐球、羽毛球、排球等文体设施,修建村宣传栏,每月出版3期宣传栏。设立公共阅报栏1个,图书室1个,收藏图书达500多套。在开展理论学习联系点试点村活动中,前岭村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三学”,即学习先进理论,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先进技术,发展先进生产力,切实抓好第一要务;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理论进基层成果 为进一步充实“夕阳红”讲师团力量,深化理论进基层成果,把村老人协骨干纳入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作风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增强创建文明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推动力。“三个一”即:以充实一个讲师团为核心,带动一个村老人协,负责做好一个村的文明教育工作。具体做法是:一是精选骨干。精选出10名党性强、责任心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老人协会员,充实到“夕阳红”讲师团,作为“三个一”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二是抓好培训。组织全村老人协会员集中培训,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农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有关规定,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演讲能力。三是统一编制教育内容。以宣传邓小平理论、党的农村政策为主,结合地方中心工作,做到内容贴近实际、通俗易懂,主要内容有《邓小平理论百题问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四是根据农村实际,统一制定计划。要求“三个一”教育小组,每星期到所负责的自然村进行1-2次宣讲,同群众谈心,宣传党的政策,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五是定期检查。分工负责,每月到各个片区检查督促一次。

四、实行“五个联动”,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农村的现状,前岭村努力探索新时期创建文明工作的新方法,与各部门实行联动运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与农业部门联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以村文技校为阵地,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有⑴集中办班,聘请专家讲课,播放技术专题片,组织村两委、农技员、专业户参加培训,学习技术,再由他们回到村民小组给群众上课,每年大约举办12-15期有300多人次参加学习。⑵巡回讲座,邀请专家到村讲课、现场传授技术,同时与乡农技人员分组进村入户下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回答群众技术问题。⑶印发技术资料,每年共印发麻竹、香蕉等各种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用手册400多份,做到户户手中有册,心中有底。

二是与群团组织联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群团组织为骨干,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活动中的凝聚、带动作用,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既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又在参与中教育干部、群众,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开展的活动主要有:⑴各种创建活动。如平安家庭、十佳文明户评比活动、农村妇女扶贫帮富活动、计生户授牌活动等;⑵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如五四青年节的演讲比赛、六一儿童文艺汇演、国庆节歌咏比赛等。

三是与卫生部门联动,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村举行义诊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儿童防疫,健全配套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

四是与司法机关联动,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成立普法艺术团,采用说唱、演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重点放在《民法》、《新刑法》、《行政监察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土地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农村适用、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法规,把宣传工作做到边远山村、偏僻户、零星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是与小学联动,开展平安下乡活动,以学生为中介,在学校开展了“平安家庭”问卷调查,十分人性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家庭及成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和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在年底全村95%以上的家庭达到“十创十家”标准,推动创建“平安前岭”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我村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迈上新台阶。但与上级规定的标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村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文明村为目标,用美好的前景鼓舞村民,以具体举措凝聚力量,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更求实效,为我村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2006年6月8日

第11篇:省级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申报材料

文章标题:省级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申报材料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争创省级文明村工作先进村

我们——村地处——市——区——东路底,——高速、227省路贯通本村南北,全村总面积6.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24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46名,设六个党支部(其中非公经济党支部二个)。目前全村拥有民营工业小

区三个,各类私营企业158家,外来务工人员15230人。村党委从2004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体我村的创建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我村特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陈建荣为组长,村委会主任徐秀英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二00五年我村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政策1058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33万元,二00六年完成销售收入3.046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政策1283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50万元。为开展创建文明村提供了经济后盾,二00六年十二月成立了——村股份合作社,把全村的资产量化到每个村民手中,年终进行分红,使村民充分感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我村基础设施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委会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先后投资150万元改造了农村低压线路,投资200万元硬化全村道路9500米,投资250万元引进太湖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全部用上洁净的太湖水,投资100万元建造二座防洪水闸,投资100万元维修阳澄湖及吕池内河驳岸,为取缔露天粪坑投资90万元建造公共场所6座,三格式化粪池98只,投资25万元改造——老农贸市场,并在井亭工业区新建农贸市场一个,大大方便了外来务工者。全村98的村民家里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电话。村民福利方面,一是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除享受退休金外,在重阳节、春节发放补助金250元,村里对60岁、70岁、80岁、90岁老人专门订做了生日蛋糕,送到老人手里,祝老人健康长寿;对60岁以上的党员给予按每年基数500元,党龄每年24元生活补助;二是对在村担任过正职、副职、条线的离退干部给予退休金;三是村民如遇“白事”以村委名誉上门吊唁,给予5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对党员过世的以村党

第12篇: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位于***政府所在地,全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6人,69名党员,7名村干部,耕地面积310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15元。近年来,**村在上级文明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先后被授予“**省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坚强的战斗堡垒,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学习促教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深入开展 “建学习型村支部,做人民满意公仆”,纵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落脚于为群众谋利益。 二是抓制度促规范。健全的制度是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的根本保证。为使我村党的自身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在健全完善村两委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制订了《村领导班子协调制度》、《班子四项团结原则》、《重大问题班子议事制度》、《班子学习制度》等多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狠抓落实,严格依制度办事,大力推进重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教育制度,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吸收新党员。三年来,全村共有6名积极分子被发展为党员,1名优秀青年党员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

三是抓培育促发展。重点是培育“双强”型村干部。立足于开展岗位、学历和创业能力等三项教育,着力培养“双强”型村干部。目前,**村两委班子7人, “双强”型村干部5人, “双强”党员 36人。在“双强”型党员村干部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团结,财务、政务公开,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环境安定,全村新铺高标准混凝土道路4.5公里,建农村安全饮水站1座。入学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到60%,手机普及率8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

二、发挥特色优势,壮大村级经济。

**村党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富民工程。主要抓了四个方面:1.发展劳务经

济。开展劳务输出,目前全村共输出劳动力近千人。2.加快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开发林业育苗基地每年就可直接获得经济效益80万元。3.大力发展养殖业。争取到国家沼气建设项目,通过开展沼气建设工程,三年共发展沼气407座,辐射带动发展养殖户100多户,带动了本村养殖业的发展。4.特色种植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步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烟叶种植5000亩,建立现代烟叶示范园区。二是畅通工程。乘借“村村通”项目建设的东风,争取到 “村村通”水泥路建设项目4.5公里,在全县村级水泥路建设里程最长,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村容村貌,重树了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形象。三是安全饮水工程。**村安全饮水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28万元,打200米深井一眼,铺设主管道8000多米,二期工程投资110多万元,所有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四是美化亮化工程。实施了街道绿化工程,投资4万元,新植绿化树4000棵,安装路灯85盏,达到一街一树,一街一景,实现合理布局美化亮化的目的。五是平安创建工程。工作中主要突出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现二者有机互补,确保治安防范工作的长期稳定。在人防上继续实行巡逻承包,有效震慑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能占领,落后的思想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多方筹集资金40多万元,建设文化舞台一座,农民书屋一处,文化广场一处,添置健身器材4套,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抓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是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转换干部群众的一些陈旧观念,他们积极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参观,体会现代农业科技创造的价值。同时,树立了科技致富典型,号召群众向科技致富户学习,在全村上下倡导树立了靠科技致富的新风尚。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如拨河比赛、球类比赛、农技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三是抓好四项载体。近年来村里重点抓了举办“文明农民学校”,开展“四户评选”、“好公婆”、“好妯娌”评选、“十佳村民”评选等四个载体,文明农民学校开课20次,先后邀请市、县专家教授来村讲课40多人次,重点加强了村民的科技、文化、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方面的培训,教育村民4万人次。三年来,共评出遵纪守法户、文明新风户、文明商户、科技示范户、双文明户300多户,评出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200多人,十佳村民73位,并号召5次大型表彰会对评出的先进户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全村树立了正气,形成了讲文明、讲道德、比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全村村风良好,无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勤劳致富的多了,

遵纪守法的多了,助人为乐的也蔚然成风。

通过 “文明村”创建活动,我村的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加强,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发好探索完善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村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的明天。

第13篇:某村省级文明村创建情况汇报

我们依村位于县城中南部,有农户463户,1888口人,4767亩耕地。近两年,我们注重把文明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培育文明村民,通过抓文明村创建,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我们在创建中,主要使出了“二硬、三软、二项制度”三个绝招。

一、花大气力打好二个硬仗

我们在创建中,始终把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村民文明行为作为重点,在硬件建设上搞了突破。

一是从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加大培育新型农民力度。过去的依山村很穷,经济发展缓慢、村屯环境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较低。一方面是人多地少,全村只有4767亩地,人均两亩半;另一方面是收入低,人均收入一直没超过1千块钱;第三方面是增收项目少,大多以养猪为主,有几户养别的,由于规模小,发展慢,没挣几个钱;第四方面是贫困面大,全村有186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46%,因为我们穷,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第五方面是农民素质较低,发展经济的科技含量不高,文明程度较差。为了实现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大伙一致认为要把文明村建设整好了,就要先从农民抓起,把部分农民先培养起来,然后通过他们示范、引导其他农户,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致富。

第一是选一些有脑瓜的村民去参加县里组织的到南方发达地区免费学习活动,让他们长长见识,学点新东西,回来能用上;第二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让他们都能了解或掌握一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第三是由村里出钱出车,拉着部分村民到县内或周边市县一些成功的大户家里或文明程度较高的乡村去取经,让他们知道干啥能行,啥能挣钱,怎么干能挣钱,如何当好文明人;第四是找镇里出面,请县或市里有关科技人员与这些农民大户结对子,攀亲戚,交朋友,保证能常年指导他们把增收项目做好,挣到大钱,让全村人看了眼红,瞅准了能跟着干;第五是发挥村里“一校两室”和远程教育的实际作用,把科技光碟和图书全都利用上,让这些新型农民们解难题有资料,想充电有场所,找信息能上网。通过这些办法,使我们村的一些农民由土变洋,逐渐从抱蒙干事变成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新型农民的增多,不但带领全村农户增收致富,而且还成为了文明村创建的大梁。

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我们村的增收项目和致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全村有133户搞起了貉子养殖,发展貉子7000余只,纯收入300余万元;发展15头以上养牛大户28户,养牛600多头,收入50多万元;发展棚室菜达15万平方米,收入4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村农业总收入达到870万元,比2002年的230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2002年的812元增长了429%。全村186户贫困户,有178户彻底实现了脱贫,脱贫面达到90%以上。

二是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加大建设新农村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我们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在实现硬化(道路)、净化、美化、绿化、香化、亮化(路灯)的“六化”上搞了突破,做到了“三个”相结合

首先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文明村创建相结合。过去的依山村,全村砖房不超过十撮;村里道路埋汰,晴天整身土、雨天整脚泥;村委会没有办公室;学生就学条件差,维持在透风漏雨的破房里念书,挺吓人的;村里没卫生所、畜牧所,人畜看病得上县里和乌鸦泡去看;农民种地用抽小井,成本高、收入低,整的人心涣散、村风日下,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群众集体上访接连不断。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3年初,我们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把多年来搁在个人手里的五荒地统一收回来,从新公开竞价发包,把空了多年的村办企业进行招标拍卖,把全村并校后空下来的校舍场地包出去。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我们不仅建起了170平方米的标准化办公室,还购买了一台推土机为村里建设服务。2005年,我们村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共争取扶贫开发捆绑资金205.2万元,村屯规划120万元,新建卫生所、畜牧所150平方米,投入资金7.2万元;改水15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眼;中小学校舍55万元;新建依山电力抽水站600万元;有线电视入户率90%,投入资金8万元;程控电话入户率75%。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使依山村的文明村建设有了巨大变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是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按照文明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对全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打通了村内的半截路三条,新修了水泥道4200延长米,把屯里的道变成了三横六纵,新安路灯50盏,新钉水泥瓦杖子7000延长米,新修排水沟10000延长米,新栽垂榆450株、白榆1110株、银中杨1100株、榆树墙7万株7000延长米、玫瑰650株。2006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项事业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村外四周重新规划新植绿化树带,村内街道两侧树灌错落、花草相间,变成了生态园林村。同时投资近30万元,把村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臭水坑填平,修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公园让村民休闲娱乐。上土

第14篇:某村省级文明村创建情况汇报

我们依村位于县城中南部,有农户463户,1888口人,4767亩耕地。近两年,我们注重把文明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培育文明村民,通过抓文明村创建,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我们在创建中,主要使出了“二硬、三软、二项制度”三个绝招。

一、花大气力打好

二个硬仗

我们在创建中,始终把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村民文明行为作为重点,在硬件建设上搞了突破。

一是从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加大培育新型农民力度。过去的依山村很穷,经济发展缓慢、村屯环境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较低。一方面是人多地少,全村只有4767亩地,人均两亩半;另一方面是收入低,人均收入一直没超过1千块钱;第三方面是增收项目少,大多以养猪为主,有几户养别的,由于规模小,发展慢,没挣几个钱;第四方面是贫困面大,全村有186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46,因为我们穷,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第五方面是农民素质较低,发展经济的科技含量不高,文明程度较差。为了实现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大伙一致认为要把文明村建设整好了,就要先从农民抓起,把部分农民先培养起来,然后通过他们示范、引导其他农户,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致富。

第一是选一些有脑瓜的村民去参加县里组织的到南方发达地区免费学习活动,让他们长长见识,学点新东西,回来能用上;第二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让他们都能了解或掌握一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第三是由村里出钱出车,拉着部分村民到县内或周边市县一些成功的大户家里或文明程度较高的乡村去取经,让他们知道干啥能行,啥能挣钱,怎么干能挣钱,如何当好文明人;第四是找镇里出面,请县或市里有关科技人员与这些农民大户结对子,攀亲戚,交朋友,保证能常年指导他们把增收项目做好,挣到大钱,让全村人看了眼红,瞅准了能跟着干;第五是发挥村里“一校两室”和远程教育的实际作用,把科技光碟和图书全都利用上,让这些新型农民们解难题有资料,想充电有场所,找信息能上网。通过这些办法,使我们村的一些农民由土变洋,逐渐从抱蒙干事变成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新型农民的增多,不但带领全村农户增收致富,而且还成为了文明村创建的大梁。

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我们村的增收项目和致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全村有133户搞起了貉子养殖,发展貉子7000余只,纯收入300余万元;发展15头以上养牛大户28户,养牛600多头,收入50多万元;发展棚室菜达15万平方米,收入4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村农业总收入达到870万元,比2002年的230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2002年的812元增长了429。全村186户贫困户,有178户彻底实现了脱贫,脱贫面达到90以上。

二是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加大建设新农村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我们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在实现硬化(道路)、净化、美化、绿化、香化、亮化(路灯)的“六化”上搞了突破,做到了“三个”相结合

首先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文明村创建相结合。过去的依山村,全村砖房不超过十撮;村里道路埋汰,晴天整身土、雨天整脚泥;村委会没有办公室;学生就学条件差,维持在透风漏雨的破房里念书,挺吓人的;村里没卫生所、畜牧所,人畜看病得上县里和乌鸦泡去看;农民种地用抽小井,成本高、收入低,整的人心涣散、村风日下,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群众集体上访接连不断。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3年初,我们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把多年来搁在个人手里的五荒地统一收回来,从新公开竞价发包,把空了多年的村办企业进行招标拍卖,把全村并校后空下来的校舍场地包出去。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我们不仅建起了170平方米的标准化办公室,还购买了一台推土机为村里建设服务。2005年,我们村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共争取扶贫开发捆绑资金205.2万元,村屯规划120万元,新建卫生所、畜牧所150平方米,投入资金7.2万元;改水15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眼;中小学校舍55万元;新建依山电力抽水站600万元;有线电视入户率90,投入资金8万元;程控电话入户率75。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使依山村的文明村建设有了巨大变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是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按照文明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对全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打通了村内的半截路三条,新修了水泥道4200延长米,把屯里的道变成了三横六纵,新安路灯50盏,新钉水泥瓦杖子7000延长米,新修排水沟10000延长米,新栽垂榆450株、白榆1110株、银中杨1100株、榆树墙7万株7000延长米、玫瑰650株

。2006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项事业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村外四周重新规划新植绿化树带,村内街道两侧树灌错落、花草相间,变成了生态园林村。同时投资近30万元,把村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臭水坑填平,修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公园让村民休闲娱乐。上土方7000立方米,新植绿化树木2000余株,栽植绿地3000平方米,铺设甬道1000平方米,

新修灯光水泥篮球场964平方米,建凉亭一处。改造后的依山村白天整洁划

一、清新亮丽,夜晚华灯初放、景色宜人,伴随着健康欢快的秧歌舞点,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是坚持依法治村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快增长的可喜形势下,我们两委班子没有被眼前的成绩所迷惑,而是把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向民主管理、依法治村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上来。一方面是对争取到的资金和流向进行严格控制、严格审批、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使村里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民主管理的范畴之内。另一方面是加大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村的工作力度,坚持广播上讲、开会中谈、走访时做宣传,把依法治村渗透到家家户户,使农民致富不忘守法。第三方面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文明行为。针对现阶段我们村改造、发展的实际,经过村民代表认真研究,制定了十条村规民约在全村张榜公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通过这些有效措施,连续3年来我们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次越级上访。现在的依山村打架骂人的少了、喝酒闹事的不见了、小偷小摸的没了,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爱护环境已成为村民们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生活准则,一个文明、和谐、平安、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依山村逐步形成。

二、全力以赴抓好三个软件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不仅给我们依山村的生活带来宽裕、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较大的促进了新风尚的提升。为了使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既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又切切实实的取得成效,我们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尤其注重抓好软件建设。

一是抓好小广播宣传阵地建设。过去我们村的小广播都是播送你买他卖的小广告,根本没有发挥宣传阵的作用,老百姓也不爱听。从2003年起,我们把小广播作为文明村创建活动的主阵地重视起来,在宣传文明事、表扬文明人、批评落后行为上大做文章。2004年我们村的一位村干部,由于家里的事挺多、本人的脾气又大,常与家人和邻居闹别扭。我们就拿这件事做例子,通过小广播做点评,村支书和村主任每天早晚都在广播上就事论事的说道说道,你跟人家闹别扭我就和你别扭。小广播起了作用,村民早晚聚在一起就广播上说的事进行议论,使这名干部不仅自己改正了常闹别扭的坏毛病,还经常主动帮助和劝说别人搞好团结、不闹别扭。在这名干部的影响教育下,村里人再也不敢闹别扭了,都怕在广播里出丑丢呵嗔。由于这名干部经常热心帮助他人,2005年在村委会换届中,以高票当选。

二是抓好图书室充电场所建设。我们借了市帮扶部门的光,把村里的小会议室扩建成了上档次的图书室,有各类科技图书5000多册,文化艺术类图书3000多册,专业技术类图书2000多册,各类光碟100余本。图书室的建成和使用,既为各类大户和其他村民创造了固定的求知场所,又给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没事到这儿唠唠文明磕、研究点新事,确实不一样。

三是抓好各种有益活动建设。为了使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让广大村民既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又能通过参加活动达到教育提高的目的。我们村党支部已连续三年依照不同季节分别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大力唱好“四季歌”。春天开展科技培训活动,邀请县镇科技人员到村里来,组织农户学习有关种、养业实用技术和外地的增收经验,有力的增强了农民自身致富能力,唱好科普歌;夏季结合农闲实际,组织村民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老年秧歌等有益活动,有效树立了新农村新风尚,唱好休闲歌;秋季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通过村民广泛参与、相互比较、互帮互学,在全村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村民、户户争做文明先进的良好村风民气,唱好正气歌;冬季结合“两节”和雪天多的特点,组织党员搞好“一帮一”扶贫结对子、党员义务清雪、各类大户经验交流和年终总结评比等活动,让全村老百姓既在喜庆的氛围中过好两节,又对来年的生产生活搞好规划,唱好安定歌。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各种活动,有效的增强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极大的提升了村风民气。

三、用尽心思建立创建长效机制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文明村创建成果,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得见、摸得着、影响大、效果好、与经济工作贴得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上,促进文明村创建向更集中、更深入、更广泛、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一是建立评比活动制度。在“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中,采取村里设置揭示板,成立评委会,把握评比等形式,使“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工作收到了实效,增强了村民的荣誉感,提高了群众在文明新村创建中的参与意识。目前全村“十星级文明户”实现138户,达到30,八星级文明户实现277户,达到60。

二是建立奖惩制度。每年的年底,村里要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村里拿出10000元钱奖励那些遵守村规民约,在文明新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村民,让这些村民拿荣誉、有面子、得好处。对那些后进的村民实行广播上点名、扶持上减量等惩罚。2005年底我们村共表彰了十星级文明户138户,爱护环境户35户,遵纪守法标兵户16户,致富带头户55户。通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不但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较快发展,也得到了省市给予的较高荣誉。先后获得了“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省五个好建设先进村党支部”、“市创建平安哈尔滨平安示范村”、“市文明村标兵”等称号。

虽然我们村在创建文明村活动中做出了一些积极努力,取得了一些较好成就,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文明村创建的新路子,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使我们的文明村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第15篇:省级文明村事迹材料互助村

省级文明村事迹材料

——海坨乡互助村

互助村位于海坨乡西部,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50户,1362人,其中劳动力570人,土地总面积543亩,其中耕地面积490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20亩,还山林1723亩。

近年来,在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互助村发展较快,在政策上,财力上,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村书记的努力下,在互助村的大拉嘎屯建立了砖厂, 使剩余劳动力多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增加了农民收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貌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村,逐步实现小康社会。

这些年来我村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党为公、勤政为民,任劳任怨、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我村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为农民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受全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夸赞。

一、提素质,为文明创建提供可靠的精神依托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村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沦丧。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提出了“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新村”的目标。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 1

德、村民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导我村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今的互助村村风正、民风好,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文明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抓经济,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一村一品为主线,大力发展西瓜产业,并积极为农民搭建致富平台,全村今年发展西瓜种植户60户,面积达1500亩,他们采取大棚育苗,大拱棚移栽的方式,使西瓜提早上市,产品远销大连、天津等地。秋后又复种了一茬秋菜,现秋菜以销售完毕。每亩平均收入1万元,有21户农民在今年喜建了新居。

谋发展、为民办实事。互助村党总支在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认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三农”环境,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近两年,村子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给村子修上了水泥路,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推进,招商引资迈出了新步伐,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以及社会治安实现良性循环。这些都为建设文明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抓载体,为文明创建营造浓厚氛围

文明创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村民广泛参与。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建设统一规划、办好实事、搞好村容村貌等为创建载体,全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蓬勃开展。

(一)尽心力、心系群众疾苦。互助村经济发展政通人和,但是村党总支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处处关心群众疾苦,每逢节日前后,村党总支都要组织党员对全村特困户和低保户、五保户登门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农民群众切身的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使得他们更能积极的参与到村文明创建的活动中去。

(二)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今年来,我们在抓好经济的同时,结合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出现了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并进行了全面的厩改、厕改及厨改,优化了生活条件,彻底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与此同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修建了农村居民活动室、农村书屋等设施,并且家家户户装上了有线电视固定电话,以及宽带网络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文明新村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促宣传、引导民风和谐稳定。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持久的把宣传小康文明活动开展下去。以多角度进行宣传的同时结合提高本村群众素质,引导互助村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开展文明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形势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使农村长治久安,必须抓好村民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农村稳定、农业丰收、农民富裕。我们深信,在上级 3

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互助村将再接再厉,持之以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积极奋斗!

第16篇:1112年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规划

2011—2012年大宁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工 作 规 划

在中央对农村各项兴农政策的推动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形成建设新大宁的合力,大宁村的面貌呈现出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局面。村党总支把夯实巩固市级文明村基础,对照市级文明村的条件,开展争创市级文明村,并决心2011-2012年创建市级文明村。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村开展县级文明村创建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2011-2012年我村将以创建县级文明村为载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村”,全面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我村为了更好落实创建县级文明村各项措施,把创建工作熔入今年各项工作中,村党总支、村民委进一步统一思想, 1

提高认识,加强村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全领导机制,落实领导责任,成立大宁村创建县级文明村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组员的领导班子。制定领导小组工作措施、创建规划、成员责职等保障制度,确保在组织制度上对创建工作的落实。

三、落实各项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重视党的建设

村党总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巩固“先锋工程建设”创建成果为载体,制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一班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把村党总支建设成为领导我村各项事业坚强的堡垒,成为坚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核心,成为带领全村村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路人。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集思广益,把群众的思想引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来,使群众紧紧地凝聚在村党支部的周围。重视党员的思想教育,利用会议、党课、谈心等活动,提高全村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和党员表帅作用的认识,自觉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决杜绝党员违纪现象的发生。

2、依托和巩固文化阵地,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因此,我们继续要大力加强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文化阵地领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利用村文化活

动中心和文体团队经常性的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充分发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村党员电化教育点的作用,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经常性的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科普知识,增强村民的致富本领。积极开展各项文艺体育健康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积极开展文明系列评创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

3、以发展集体经济,把服务三农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充分利用我村优势,发挥现有多家个私企业和种养大户的作用,为提高更好的服务,促进个私经济的优势农业的发展。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争取增涨:12%。

(二)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满足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使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创建实有动力。2012年村集体经各项收入力争达到:30万元。

(三)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思想,增强服务意识。

4、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美化环境、净化村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抓好创建省级卫生村和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注重环境质量的进一步好转。要利用城市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美化、洁化、

绿化村庄工作,人均绿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力度,落实好长效措施机制,强化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医疗大病保险,不断提高参保率,切实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综治网络建设 村党支部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当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把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当作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抓手,切实加强对平安村创建工作的领导,从深层次上统一了村支部(三套班子)一班人对平安村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平安村创建工作列入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村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村治保委、调委会及相关组织,确保综治工作有人抓,到实处。

6、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发展

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健全,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关系协调,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运行正常,有效发挥作用。村民委员会能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依法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科学有序,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管理,保证民主渠道畅通。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按规定及时进行公开,民主监督有力。

7、展系列创建,搞好文明村创建基础工作

村党总支、村民委重视各项创建工作,纳入到了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创建成果。各项创建活动的领导组织,全部由党总支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套班子合力抓,职能部门协力抓,做到分工不分家。所有创建工作规划都提交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明确了各个创建工作制度、措施,制订了村级各项工作制度,使得创建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层层到位。依据各项评创活动的具体标准,有台帐、有记录,有奖励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广大村民都能积极参加文明村创建活动,创建活动知晓率达90%以上。

县级文明村的创建是一项涉及各方面的综合工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是一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工作。2012年,我村将按照上述计划,严格践行,努力创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新大宁。

大宁村党总支

大宁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3月

第17篇: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村创建省级文明村纪实

走进**镇**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整洁平坦的公路伸向远方,文体广场、文姜公园、**湖湿地公园中随处可见休闲娱乐的村民,日新月异的乡村美景和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正勾勒出一幅浓淡相宜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镇**村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持续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推动全村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强化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和谐新农村。该村成立了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通过多种方式向村民宣传创建省级文明村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健全完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村务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和民主作风建设,坚持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党员会、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群众想法,融洽干群关系。坚持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定期对村委收支进行审核后报镇代理中心记账。按要求对村内发生的重大事项、财务收支等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立足经济,谋求发展,建设富裕新农村。该村坚持“工业立村、文化旅游兴村、科技强村”的发展战略,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抓好支柱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山东百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努力抓好市场开拓,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公司投资42万元对3台315T压力机进行改造,投资70万元实施并完成了天然气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博泰公司坚持创新,转换经营机制,陶瓷线实行承包后,投入200万元对重点设施进行了改造,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栖身国内大型工程、军工机械配件供应商行列。在认真抓好工业生产的同时,该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优、产业调强、效益调高,加快构建精准、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配合镇上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建蓄水池3个,配电室1个,灌溉泵站4处,安装输水管道6000余米,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生产条件。

创新载体,强化素质,建设文明新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拓展创建渠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民主的新型农民。抓典型示范,党员带头参与文明村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享受成果,不断把文明村建设活动引向深入。抓载体建设,利用远程教育、文化下乡、阳光工程等活动平台,坚持开展法律咨询、农民培训等活动,着力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和致富本领。抓活动创建,以“四德”工程建设为载体,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利用文姜公园,建立集孝德教育、敬老养老示范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孝文化主题公园,制作20块高标准公益宣传牌,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提升环境,加大投入,打造美丽新农村。按照全镇中心社区规划要求,新建村民住宅楼4幢,共106户,已于今年8月份按计划全面完成并交付使用;先后整修**湖北岸道路、汲水泉大街、石和路等道路,修建通村道路3公里,硬化村内巷路3条,安装路灯120盏,村内主干道全部实现硬化、亮化。实施环境美化洁净工程。对高耗能、高污染直接燃煤工业窑炉进行整治和取缔,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将村民原有的畜禽分散喂养改为分片集中养殖,进一步净化了村民生活环境;对生活用水每年进行一次抽样化验,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水标准;落实村级保洁制度,对村内“五乱”现象进行了集中综合治理,垃圾实现日产日清;规划建成3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硬化场地10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套,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医疗文化建设工程。加强了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收交工作;加强对全村困难户的调查登记和特困村民的救助工作;实行村民养老制度,对全村近800名老保人员每人每年发放380斤口粮、1000元零用钱;加大对敬老院、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村民安居乐业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第18篇:省级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申报材料

我们——村地处——市——区——东路底,——高速、227省路贯通本村南北,全村总面积6.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24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46名,设六个党支部(其中非公经济党支部二个)。目前全村拥有民营工业小区三个,各类私营企业158家,外来务工人员15230人。村党委从xx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体我村的创建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我村特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陈建荣为组长,村委会主任徐秀英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我村基础设施

第19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争创省级文明村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争创省级文明村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我们##村党支部从加强自身建设着手,狠抓“三农”工作,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和村环境建设,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回顾过去,初具规模,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现就我村党支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具体做法向上级领导和职能部门作一次简要汇报。

狠抓自身建设 争创人民公仆

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我们极为重视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思想建设,党员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的先锋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要紧跟党中央,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此,我们经常重温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对照各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群众的需求,我们认真学习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我村现有党员42名,除几名常年在外的党员外,住村的党员干部每月结合工作参加一次学习,大家牢记两个“务必”,改变原来理论脱离实际的学习,改变原来部分存在的怕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这次支部、村民委员会改选,结合村干部精简,干部职数少,大家踊跃挑起“兼职”的担子,都能按时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将“管理型”思想改变为“服务型”,切实为民办实事,获得群众赞扬。

大事与群众商量,切实为群众谋福利

我们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方向,遇到农村建设大事召开群众议事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扬民主集中制,凡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具体要求是:必须做到“四不”——不以权谋私,不与群众争利,不假公济私,不弄虚作假。团结各行各业人士,团结同志,特别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分歧的人,形成和谐的社会和团结一致搞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开会商量是为了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谋发展,执行工作任务都是为了谋发展。发展的首要领域是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及有条件的第二产业。我们所说省农业专家来荻垛,我们马上约请专家来讲授水稻改良品种和植保问题,这是我们村第一次请专家来传授丰产知识活动,干群听讲后都说收获很大,都决心在05年争取水稻取得更大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我村在外打工经商的劳力现有九百多人。这几年我们鼓励劳务输出、外出打工,发现农民工家庭发生困难,党员干部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服务。为村民办医疗保险,让在外打工的农民安心劳动。据不完全统计,六组16户村民实现小康,占全组户主的35%,有9户由于外出打工经商达成的,其他各组也有类似情况,这是执行以人为本,执行党的富民政策的结果。

社会秩序良好,注意防微杜渐

我村现有470多户,人口1800余人,耕地2300余亩,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达900多人,在村常住的只有9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数多,妇女较多,儿童少年较多,其中许多儿童还在外地读小学、中学,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们党支部、村委会配合派出所,经常宣传法律、犯罪案例,干群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自觉遵纪守法,并能积极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比如发现个别小偷小摸现象,我们马上通过广播进行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几年来我村没有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群众有安全感,我村经常宣传表扬劳动兴家、勤劳致富典型,支部由党员评“十星”,群众评“三户”——文明户、新风户、遵纪守法户,因此各组的三户成了群众中的排头兵,劳动光荣,致富先进,蔚然成风,我村出了一个博士、两个硕士,经过宣扬,青少年理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20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争创省级文明村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争创省级文明村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我们##村党支部从加强自身建设着手,狠抓“三农”工作,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和村环境建设,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回顾过去,初具规模,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现就我村党支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具体做法向上级领导和职能部门作一次简要汇报。 狠抓自身建设 争创人民公仆 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我们极为重视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思想建设,党员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的先锋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要紧跟党中央,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此,我们经常重温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对照各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群众的需求,我们认真学习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我村现有党员42名,除几名常年在外的党员外,住村的党员干部每月结合工作参加一次学习,大家牢记两个“务必”,改变原来理论脱离实际的学习,改变原来部分存在的怕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这次支部、村民委员会改选,结合村干部精简,干部职数少,大家踊跃挑起“兼职”的担子,都能按时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将“管理型”思想改变为“服务型”,切实为民办实事,获得群众赞扬。 大事与群众商量,切实为群众谋福利 我们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方向,遇到农村建设大事召开群众议事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扬民主集中制,凡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具体要求是:必须做到“四不”——不以权谋私,不与群众争利,不假公济私,不弄虚作假。团结各行各业人士,团结同志,特别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分歧的人,形成和谐的社会和团结一致搞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开会商量是为了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谋发展,执行工作任务都是为了谋发展。发展的首要领域是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及有条件的第二产业。我们所说省农业专家来荻垛,我们马上约请专家来讲授水稻改良品种和植保问题,这是我们村第一次请专家来传授丰产知识活动,干群听讲后都说收获很大,都决心在05年争取水稻取得更大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我村在外打工经商的劳力现有九百多人。这几年我们鼓励劳务输出、外出打工,发现农民工家庭发生困难,党员干部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服务。为村民办医疗保险,让在外打工的农民安心劳动。据不完全统计,六组16户村民实现小康,占全组户主的35%,有9户由于外出打工经商达成的,其他各组也有类似情况,这是执行以人为本,执行党的富民政策的结果。 社会秩序良好,注意防微杜渐 我村现有470多户,人口1800余人,耕地2300余亩,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达900多人,在村常住的只有9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数多,妇女较多,儿童少年较多,其中许多儿童还在外地读小学、中学,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们党支部、村委会配合派出所,经常宣传法律、犯罪案例,干群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自觉遵纪守法,并能积极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比如发现个别小偷小摸现象,我们马上通过广播进行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几年来我村没有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群众有安全感,我村经常宣传表扬劳动兴家、勤劳致富典型,支部由党员评“十星”,群众评“三户”——文明户、新风户、遵纪守法户,因此各组的三户成了群众中的排头兵,劳动光荣,致富先进,蔚然成风,我村出了一个博士、两个硕士,经过宣扬,青少年理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村容村貌整洁,自然环境优美 在市、镇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的直接带领下,我村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经济上了一新台阶,村民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村庄建设已成规模,巷道水泥板铺设,安装了路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巷道有专人定期打扫,村民厕所进行了初步改造,巷道整洁,环境优美,给人民群众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了良好的氛围。 村级经济增加,村民生活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成效,促使了我村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村支部带领广大村民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指导农民办工业,鼓励与支持劳务输出,不断提高经济收入,使村级积累逐年上升。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万元,总积累达到550万元,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银行存款不断上升,2004年人均纯收4800元,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衣、食、住、行大有好转,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2001年我村荣获了“##市文明村”称号,为创造省级文明村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再接再厉进一步抓好我村文明建设,在市、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决心依靠群众,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奋发进取,脚踏实地抓经济,埋头苦干作贡献,开拓进取抓发展,务实争先创一流,为早日创建省级文明村而努力。

省级文明村工作汇报
《省级文明村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