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庆阳市劳务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42:35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劳务派遣工作汇报

劳务派遣工作汇报

劳务派遣工作汇报

贵州顺成劳务管理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工作汇报 ——年度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劳务管理有限公司于年4月经省劳动厅批准成立。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情况下,在短期内拓展劳务派遣业务,迅速与成都铁路局贵阳客运段等几家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建立了一支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派遣员工队伍。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劳务派遣作为新形势下促进灵活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顺成公司从成立到现在,首先坚持为国企改革服务、为用工

单位完善用工制度服务,以为国家、为社会分忧为已任,在省、市劳动社保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国家、为社会的劳务用工制度改革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自公司经省劳动保障厅批准成立以来,短期内与几家大型国营企业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协助这几家用人单位完善了用工制度,并处理和化解了多起劳资纠纷。

公司在派遣工作中运作规范、宗旨明确,体现了优质的服务理念。公司向这几家用人单位派遣的员工均100%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并全部由劳动保障机关进行合同鉴证。所有派遣员工均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累计为贵阳市社保扩面达千余人;为进城务工农民完善建立劳动合同和社保关系达数百人;为社会失业人员解决就业达数百人。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合法规范用工、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作为企业的经营准

则。

同时,公司还为这几家用人单位化解处理了数起可能发生的劳资纠纷。妥善处理了用人单位运营过程中的一些派遣员工工伤事件。使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均非常满意;使用人单位和员工均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双方均无后顾之忧。

为用人单位进行正常服务的同时,顺成公司还专门组织、聘请多年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为派遣员工培训讲课,让他们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提高维护自我权益的能力。同时,也为用人单位劳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为企业做好参谋,规范用工、化解劳资纠纷。还协助一部分用工企业处理解决其原来因不规范用工造成的劳资纠纷。为企业在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法规支持。为用人单位、派遣员工、顺成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开创了多赢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以上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在用人单位和全社会实施劳务派遣和代理,将为用人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公司为了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社会服务,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建设,自身管理人员的培训,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信息化、专业化的业务平台的建立开通,都为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拓展业务,顺应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发展,公司全体人员以“顺应时代,成功跨越”作为我们的企业宗旨,并以此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社会。

当然,目前公司正处于创立期间,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阻碍。公司全体员工在困难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深对劳务派遣工作的认识,摸索出了一套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加快完善和更好地实施与灵活

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使更多人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走上就业岗位。

人的观念及习惯的转变,以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新制度的适应。很多用人单位仍未完全摆脱中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机制的阴影。虽然劳务派遣已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正在各地悄然兴起,正显现于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但它尚属“初级阶段”,不论是政府或公众并未真正认识到它对于解决中国就业这个“世界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现根据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议如下:

1、劳务派遣亟待规范

从我们开展劳务派遣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实施劳务派遣后的确为企业降低了一定的人事管理成本。如客运段乘务员中有1500多人是派遣人员,他们的社会保险的参保、待遇申报等相关手续,包括派遣人员发生工伤后、工伤认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办理档案转移等,都由我们劳务派遣公司办理,

减轻了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负担。

但要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的优势,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准则, 用其来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的业务操作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务派遣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2、完善社会保险

按本省现有政策规定,户口不在本地而又在本地参加社会保险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及生育保险待遇都可在参保地享受待遇。但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规定“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由两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协商,明确具体办法。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由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这一规定对户籍不在参保地的参保人员一旦失业,还必须与户籍地联系,多数是个人档案转不出去。这样,不仅给劳务派遣公司增大工作量,还会造成这类人员失业金不能及时领到,甚至领

不到。对此规定脱离目前跨地区就业,且流动性大的现实。应修改为“在参保地就业服务机构申领”。

3、在运作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缺位。

就劳务派遣本身而言,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地位不明确,“如何核算劳务派遣企业的收入,没有具体规定”。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缺位,其他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制度也尚未跟上,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劳务派遣的规范发展。鉴于这些困难,我们公司认为首先要从立法上突破,这是治本的关键。

4、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

实行劳务派遣制的企业,因为可以完全按市场经济方式使用派遣员工,从而降低用工成本、用工法律风险,以及降低人员管理成本,但由于原来可以直接进入成本的人员工资变为支付派遣企业的劳务费,从而产生了营业税问题。这样就直接加大了用工企业成本,与原来的初衷相悖了,而这种税费,并未给

企业和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增长,也不是劳务派遣企业的收入。就企业而言,一是税率较高达%;二是政府部门未能有相关扶持政策来鼓励企业实施劳务派遣,这样就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劳务派遣制在广大企业中推行实施的积极性。这样的企业会因为这些因素而不推行劳务派遣工作。这样原企业的不规范用工仍然得不到改善,职工的合法权益也仍然得不到保障。

根据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议有关部门通过税收政策降低劳务派遣企业的税负或实施一些减免政策。;对营业税等额外补助、所得税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助、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延伸到发展劳务派遣的其他类型企业。这样会有利于劳务派遣企业整合社会闲散、零星就业岗位,同时也能整合社会大量的、零散的或有特殊专长的失业人员充分就业,既为政府为社会分忧解难,又能规范企业用工,充分保障失业、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多数城市的劳务派遣企业的兴办主体,都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鼓励其转移到多种投资主体兴办企业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劳动力再就业。在政策上,北京等城市已将国有企业兴办安置下岗职工的营业税等额补助、所得税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助、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延伸到发展劳务派遣的其他类型企业。因此,建议我省也应借鉴外地经验,对其他类型的劳务派遣机构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政策,为推进新型用工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以推动劳务派遣工作在全省顺利开展。

上述几点是公司就在劳务派遣工作中的遇到的几点困惑提出几点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秉承一贯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对派遣员工的培训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力求在未来的时间里做好劳务派遣工作,更好服务于社会。建设出一支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派遣员工队伍。

以上内容是公司对年度的一个工作汇报,恳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领导同志对我公司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批评和指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省厅领导的教育和帮助,使顺成公司的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稳步前进。 汇报单位:劳务管理有限公司 汇报日期:年月日

推荐第2篇: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汇报

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属:

上午好!

今天是第25个国际禁毒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开放宣传活动,感谢对戒毒人员的关心,感谢对戒毒所工作的支持。

近年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戒毒工作基本方针,大力弘扬庆阳公安精神,努力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和进度人员战争,不断巩固戒毒成果,全所民警职工爱岗敬业,以所为家,团结奋斗、不断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将主要情况做以汇报,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于1995年3月,承担着全市七县一区及长庆油田吸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任务;所内现有病室15间,床位120张,教室54平方米;2003年以来连续五次被省公安厅评为三级所。现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从县区公安局借用11人)。 今年元月至6月份,共收戒180人,向省二所转送111人,解除55人,转捕6人,现在所强戒137人。

今年以来,我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制度落实了,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我们不断加强《禁毒法》、《戒毒条例》、《戒毒所管理办法》和《执法细则》的学习运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结合实际,改进完善收戒、转送、评估、解除等运转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

二是推动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人性化管理教育。我们注重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突出人性化管理,在场所内部提供相对开放宽松的生活学习空间,促使戒毒学员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调动积极性、发挥能动性,实现从“要我戒毒”到“我要戒毒”的转变。

三是强化信息运用,切实提高戒毒工作科技含量。我们不断拓展戒毒工作信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及时更新内容,拓宽渠道,完善系统,提高效率,基本实现戒毒人员风险评估与信息系统的对接兼容。

经过不懈努力,尽管我们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场所狭小,设施简陋,周边化境复杂、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新所建设亟待加快进行;二是目前无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戒毒人员就医困难,请领导协调市卫生局尽快解决;三是戒毒人员收戒量大。向省二所转送困难,管教工作压力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奋力拼搏,大力弘扬庆阳公安精神,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希望,力争为全市禁毒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庆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完善机制抓落实

强化监管抓规范

——庆阳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庆阳市农经局 (2013年8月5日)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把它作为维护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全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委托代理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规范化进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提高了规范化程度,遏制了村级腐败。全市在乡(镇)一级全部建立了农财管理中心,实行委托代理,统一了会计账簿,会计科目,账目由代理会计专人记账,村报帐员按规定于每月月底报帐,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更可信,有效防止了村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是强化了资产管理,防止了资产流失。对村上的固定资产建立了档案,乡(镇)随时掌握村级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租赁等动态信息,经营收入所得必须存入指定银行账户,从而防止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绝大部分乡(镇)农财管理中心对村上的每项收入都进行调查摸底,弄清收入来源,发现有未登记上账的收入,及时督促存入管理中心专户。

1 三是实行了财务公开,增加了收支透明度。在实现“三资”委托代理和应用“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的乡镇,由乡(镇)通过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实行财务公开,村民可以随时查阅村级账目,增强了财务收支的透明度。村民人人都有知情权,可以对不合理或情况不明的开支提出质询、批评或建议,从而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动集体“三资”管理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县、乡干部考核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之中,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在会议中强调集体“三资”管理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人大、政协多次提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提案和建议;纪检、监察、农牧、财政等部门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力贯彻上级精神。市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农牧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切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轨道。在联席会议的统一安排下,各级农经机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抓促落实。今年,省政府办5号文件下发后,我市联系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庆政办发

2 „2013‟129号),对全市下一阶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成为推动我市农村“三资”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二、健全制度建设,促进“三资”管理规范运行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从200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庆阳市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务公开办法》等12个规章制度,规定了“村账乡管”、财务公开、台账登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臵等制度,近年根据农村政策的变动不断进行修订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庆阳市农村财务管理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将村报账员、村主任、支书、乡镇代理会计和乡镇领导干部等列为农村财务管理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的主体,实行了以制度管人管事,构筑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推行委托代理,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

我市自2003年全面实施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以来,全市按照“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投资收益权、财务审批权”四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了以村组会计业务“委托代理、四权不变、规范核算、强化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新机制。目前,全市116个乡镇,1261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委托代理,西峰区城郊村已代理到组一级。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集体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单纯的财务委托代理已不能满足村集体和农民的需求。为此,我市从2012年开始着力推进农村财务委托代

3 理向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转变,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面纳入代理范围,争取今年10月底前全市全面实现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为更好地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我们在县、乡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建设。全市除环县外的7县(区)的33个乡镇纳入了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西峰区、庆城县的乡镇全部纳入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西峰区西街办投资近30万元建立了自己的监管平台,将村民小组的财务也纳入网络监管平台监管,董志镇建立了电子触摸查询系统,村民可以通过“三资”网络监督平台实时查询村级“三资”存量和使用情况。

四、认真清产核资,夯实“三资”管理基础

从2011年开始,我市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市上专门成立了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市纪委、监察局、农牧局、财政局联合制订《关于开展全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庆市纪委发„2011‟90号),组织工作人员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调查摸底、清理整顿、登记造册,比较全面的摸清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经营和监督情况,明晰了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经过近10个月的扎实工作,至2012年6底全市8县(区)的116个乡镇,1261个行政村,9107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了“三资”清理工作,清理核实农村集体资金31518.04万元,集体资产124273.89万元,集体资源2955.06万亩。为保存好清产核资成果,我们从落

4 实制度入手,注重“三资”清查资料的归卷整理,实行一村一卷。各乡(镇)统一设臵了《资产登记簿》和《土地台账》,分别采取以账查物、以物对账、以账对账的办法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并以村为单位设立“四账两簿”(“四账”是总账、明细账、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两簿”是《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土地登记簿》)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了“五清”(即:“三资”总量清、资产状况清、使用情况清、管理责任清、经营收益清),为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审计监督,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市逐年加大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大部分县(区)建立了农村审计人员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回访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审计人员专业化、审计工作经常化、审计程序规范化、审计结果公开化、审计整改多元化”的审计格局和农村审计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做好审计安排,我们坚持做到村级财务审计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市监察局、农牧局连续两年下发《关于认真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的通知》;为强化审计效果,我们采取乡镇全面审计、县区重点审计、市级抽查审计的方式,强化对审计的监督检查;为提高审计水平,2012年我们举办全市审计人员培训班,邀请省经管总站雷站长讲授集体财务审计知识。2012年,市、县(区)抽调审计人员分成8个审计组开展交叉审计,共抽查审计32个行政村,审计资金5376.34万元,

5 查出不合理支出24.2万元。2013年上半年,全市农经机构审计行政村149个,审计金额6437.84万元,纠正违规行为12起,违纪资金169.7万元,处理违纪违规案件3件,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坚持分级培训,提高农村会计素质

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审计工作,各级农经机构不断加大对基层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市、县(区)几乎每年都举办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班,向参训人员讲解财会、财经法规及农村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近年累计培训乡镇代理会计、农村审计师、村报账员等3190人次。今年上半年,我们重点对农村审计师资格进行了清理核查,申请省经管总站注销了已退休和调离岗位的审计师资格证,准备下半年在全市举办审计师资格培训班,为全市培养一批新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师。我们还通过选派干部参加农业部、省农牧厅、省经管总站组织的各类“三资”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培训农经业务骨干,通过层层培训提高了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干部队伍。

虽然我市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省上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动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逐步理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体制。按照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精神,

6 健全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依托乡镇农经站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机构,实现县、乡两级对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以及业务培训等工作,初步理顺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体制。

二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依托全市乡镇农经机构建立乡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坚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不变和自愿原则下,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按照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服务规范的要求,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面纳入委托代理服务的内容。

三是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步伐。制定网络监管建设计划,落实建设措施,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5年内全部进入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实时查询、实时预警、实时分析、实时监管功能,创新网络公开和即时答疑、远程指导监督、网络审计、网络管理等方法,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

四是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力度。争取在各县(区)成立县级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加强审计培训,改进审计方式,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重点围绕城中村、城郊村和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开展经常化财务审计,特别强化对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社会捐赠物资

7 管理使用、“三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热点问题的专项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的监督职能。

五是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围绕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以城中村、城郊村等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为重点,在坚持民主决策、阳光操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积极开展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改革模式,稳步推进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推荐第4篇:庆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庆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发展效果比预想的更好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冬春夏三季连旱的影响,在逆境中培育积极因素,在实干中彰显特色优势,全市步入了产业开发加快、经济转型加速、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的新阶段,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八个增长、三个控制、六个突破、两个推进”。

“八个增长”是:完成生产总值302.2亿元,增长15.2%,高于全国、全省7.2和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7亿元,增长15.6%,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3.5亿元,增长58.5%,高于全省18.5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25.5%,高于全省7.5个百分点。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44.7亿元,增长33.3%,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小口径收入达到22.6亿元,增长29.7%,高于全省9.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89.02亿元,增长29.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130元,增长12%,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815元,增长18%,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个控制”是:人口自然增长率5.97‰、城镇登记失业率3.9%、万元GDp能耗降低5.3%,均控制在省上下达指标之内。

工作取得的“六个突破、两个推进”是:

一是项目工作取得新突破。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机遇,形成了上争、内聚、外引一起上,争取、建设、管理一齐抓的项目工作格局,一些事关发展全局、人民群众期盼多年的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项目开工最多、投资最大、建设最快的一年。新开工项目12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增长37%。实施扩大内需项目554个,总投资26亿元。

二是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陇东油田产能建设、庆阳石化搬迁改造快速推进。生产原油313.26万吨,增长7.4%;原油加工123.8万吨,增长7.6%。核桃峪、刘园子煤矿建设进展顺利,新庄、马福川煤矿完成三通一平,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煤田普查、详查、精查取得重要进展。积极实施“中小企业解困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6项政策措施,地方工业产销快速回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是“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十大行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了“一增三转变”的良好态势。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总产量达到110.86万吨,创历史新高。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明显,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51.5万亩,是上年的2.8倍,接近全省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转变。新种紫花苜蓿105.7万亩,肉牛饲养量82.3万头,肉绒羊饲养量292万只,新栽苹果30.8万亩,种植瓜菜149万亩,其中设施瓜菜5.6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向集约化、组织化转变。4户企业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无公害产地16处、无公害农产品16个,庆阳苹果等3个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新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2个。新农村建设向抓点带面、纵深推进转变。试点项目完成投资7.2亿元,试点村主导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109个,5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老促会扶贫到户绒山羊养殖项目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出了新路。全面推行“一册明、一折统”,落实各项惠农资金5.7亿元。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西长凤高速公路、宁长二级公路宫河至长庆桥段、西平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机场改扩建工程已经动工。投资近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770公里,是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最大、里程最多的一年。扬黄人饮续建、巴家咀电力提灌更新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10.5万人的安全饮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庆阳市城市规划修编、2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31个小城镇、24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和“一城十镇百村”工程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1.2亿元,增长24.7%,是投入最多、市容镇貌变化最为明显的一年。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受益262户。市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8个,28条骨干道路新建续建和公共管沟配套、城区备用水源工程等市政项目顺利推进。各县县城、重点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8.1%。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完成造林20.5万亩,封山育林11.8万亩,新修梯田21.8万亩,流域治理461平方公里。

五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成功探索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种模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市、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校财局管”改革进一步扩大,4个县实现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地方金融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89.6亿元,增长31.3%。院地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达成协议,在环县筹建甘肃水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与省内13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3项。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引进南京雨润、重庆阿尔康、天津天士力、山东东阿阿胶、陕西丽彩集团等大企业在我市投资,与中国铝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达成投资开发意向。实施5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56个,完成投资66亿元,增长64%。“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全面落实,补贴资金702万元,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快速增长。外贸出口企业在逆境中发展,预计完成出口供货值8亿元,增长8%。

六是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成立了庆阳职教集团,组建了庆阳理工中专,撤并学校160所,建成寄宿制学校51所。科技工作得到加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市财政列支科技专项1000万元,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庆阳农科院筹建工作开始启动。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控制甲型H1N1流感成效明显,城乡居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建成使用。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了技术帮扶关系。文化事业全面进步,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第七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成立了周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南梁红色文化3个研究会,建成农家书屋891个,一批文艺作品和优秀剧目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红色旅游建设年”活动富有成效,成功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纪念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等一系列活动,南梁革命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等8处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序推进,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6.9%和88.7%。省十二运筹备工作顺利进行,体育馆和体育场完成主体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成绩,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建立了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军警民联防机制,深入开展市、县(区)、乡(镇)领导信访接待、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解决信访问题1273件,办结率94.3%;调处矛盾纠纷7712件,调处成功率95.2%。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安消防、森林武警、企业消防力量协同作战的消防联动战勤机制初步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全面加强,开发整理复垦土地8.4万亩,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审计、物价、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宗教、老龄、残疾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和全民创业促进就业行动,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扶持培育432名农村复转军人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城镇复转军人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历年积存问题有效解决。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3.4万人,创收36.7亿元。城镇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为民办实事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中省补助9.7亿元、市县投资5.3亿元。省政府确定的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建设、沼气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减免学费等12件实事落实到位。市上确定的5件实事,其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参合农民筹资标准、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等4件全部完成,改造陇东学院旧校区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实施了71所中小学校、44所乡镇卫生院、281所村卫生所和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妥善安排。

八是“六型”政府建设有效推进。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六型”政府建设,政风行风明显转变。聘请知名专家研究编制重大规划、论证重点项目、开展专题辅导,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人士和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参与重要决策,决策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86件,政协委员提案219件。全力打造“环境最佳、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社会最文明”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四最四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行政执法评议制和限时办结制,落实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政务公开、价格听证等制度,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一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效益之好前所未有,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前所未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国家农业部和省上先后在我市召开了旱作农业、沼气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工培训、基础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经典诵读、农家书屋建设、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暨信访、人民调解、武警部队正规化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地方病防治等14个现场会。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考验中,积累了在复杂情况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是牢牢把握了“五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把扩内需、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把抓开发、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始终坚持把创机制、增活力作为强大动力,始终坚持把重民生、办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抓落实、干到位作为根本要求,全市上下保持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和谐、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老同志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庆官兵,向中央、省属驻庆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庆阳发展的组织和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发展层面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迫切;个别项目运行程序不规范,工程质量不高;地方工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依然缓慢,产业链条短,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交通堵塞、广告杂乱无章和如厕难、停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铺张浪费现象仍有发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个别地方发展环境还不宽松,项目建设落地难、成本高、进度慢;食品药品安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文化娱乐市场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从政府建设看,个别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少数干部缺乏全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工作不勤、为政不廉。从基层工作看,个别乡村“三乱”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惠农政策宣传落实不够到位,农村社会治安仍有待加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

2010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承上启下、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的一年。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回暖上升,发展环境正在好转;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措施更加明确;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资;习近平副主席在去年视察我市时,对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得到国家部委和省上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家已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还将出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我市的重大项目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由我市倡议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已经国家发改委同意进入规划编制阶段,《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启动实施,对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十二次老区建设会议把我市定位为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上实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市作为重要“一翼”,在全省发展布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后金融危机影响仍在继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安排,我国承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淘汰高耗能产业力度加大,明确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对能源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低碳行动试点,倡导绿色发展;兰新铁路二线建设将使新疆煤炭大举东进,成品煤供应格局将可能发生不利于我市煤炭资源开发的调整和变化。这些,无疑给以石油、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不干就会丧失机遇,慢干也会错失良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只争朝夕,埋头快干,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盯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围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突出工业强市、产业富民两大战略,着力破解交通、水资源、生态、人才四大“瓶颈”制约,深度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努力开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新局面。

奋斗目标是:坚持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目标相结合,确保完成11项约束性指标,努力实现7项预期性目标。

11项约束性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7%,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提高到85%、90%、96%、90%和95%,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GDp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计划之内。

7项预期性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城镇化率提高1.5-2个百分点。

确定上述目标,一是基于我市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二是基于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三是基于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四是基于良好发展势头带来的发展信心和动力,五是基于民生至上理念的重塑。

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必须把中央和省上的部署与我市实际相结合,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抓落实、干到位工作机制系统化。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和“创新突破年”活动,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努力实现“七个提升”。

一、推进项目工作大突破,着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把项目作为集聚生产要素、拉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认真落实“精心谋划一批、论证储备一批、积极争取一批、招商引资一批、认真实施一批”的工作措施,以项目工作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围绕发展抓规划。加强与国家、省上规划的衔接,把项目作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基础条件改善和民生保障,超前谋划、积极研究论证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省上的“十二五”规划盘子。全面完成市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编制《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发展规划》,做好我市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围绕政策抓争取。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抓住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和竞争性强的立项特点,突出我市资源富集区、生态敏感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等区域特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跑上去、争回来,沉下去、干起来”,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诚实恳切的态度,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和政策扶持,对接一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长远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使中央、省上的政策更多地转化成我市的现实生产力。

围绕建设抓管理。坚持大、中、小项目齐抓,经济、社会、生态项目并重,突出抓好石油、煤炭等优势资源开发和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认真落实“五个一”责任制和月调度、季分析制度,严格执行投资概算审核审批制、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审计验收制、质量终身制和法人责任追究制,加大质量监管力度,规范项目运作机制,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严管理的项目工作新格局。

围绕优势抓招商。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等大型企业招大项目、引大资金,围绕延长产业链上核心项目。积极引进煤制气、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大企业入驻,力争引进康师傅、汇源果汁等大型民营企业落户我市,全力落实雨润、东阿阿胶、天士力共建中医药保健食品循环经济示范园。把招商引资建设商贸物流中心作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来抓,加快建设以建筑建材、品牌服装、小商品、安全放心食品为重点的综合批发市场,以香包城为标志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以雨润农产品为特色的批发配送中心,以机械和配件为主的大型汽配城和农机销售中心,实现加快发展与扩大就业“双赢”。

二、突出优势资源大开发,着力提升工业强市水平

围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4456”思路,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园区承载,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全力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和谐典范、模范油区”创建活动,坚定不移地落实“一站式服务”措施,支持油田加大低渗透油田开发力度,加快老油区挖潜改造,推动新油区科学开发,力争原油产量突破400万吨。支持庆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实现原油全部就地加工转化。实施“气化庆阳”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庆阳支线工程,实现送气到市区,解决好生产生活用气问题。力争完成庆城、合水、华池油气伴生气回收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全力推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按照“煤电化材运”一体化开发思路,加快正宁核桃峪1200万吨、宁县新庄800万吨、环县马福川500万吨煤矿建设,完成华能环县毛家川煤矿、省电投宁中煤矿、中电投甜水堡煤矿、中铝罗川煤矿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力争环县刘园子煤矿形成生产能力。加快合水西、罗川东北和沙井子西南煤田地质勘查。编制全市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先期开展庆城、宁县煤层气开发利用地质勘探,全面开展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前期工作和招商引资。完成正宁、环县两个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西峰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全力推动地方工业发展。按照工业入区、产业集中、要素集聚的思路,多渠道、多形式新上工业项目,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集中资金和力量,加快16个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长庆桥——泾川煤电化循环经济区、中铝罗川“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区规划、基础建设等前期工作,使其成为能源化工基地的支撑点和发动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坚定不移地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做好创业板上市融资前期工作。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论证太阳能利用、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

三、促进农业结构大调整,着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按照“夯基础、调结构、育龙头、强科技、攻难点、抓劳务、促增收、奔小康”的思路,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扎实推进农民增收五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的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生猪、全膜玉米、瓜菜、苹果等“七个百万”工程。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牛羊大县建设,种植紫花苜蓿100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50个,肉牛、肉绒羊、生猪、商品驴饲养量分别达到90万头、300万只、150万头和25万头以上。坚持山、川、塬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山区旱作农业,南部重点种植优质冬小麦,北部着力抓好全膜玉米,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其中全膜玉米211万亩,建设一批“千元田”。大力发展塬区高效农业,把苹果作为“铁杆庄稼”,把果树管护当作自家孩子呵护,实行县(区)、乡(镇)干部果园管护责任制,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收益一片。积极争取董志塬120万亩旱塬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立项建设,新栽优质苹果34万亩,建设一批“五千元田”。大力发展川区精细农业,充分利用灌区资源和城郊地理优势,实施“双百十千”示范工程,瓜菜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瓜菜7万亩以上,建成50个乡镇城郊百亩瓜菜生产示范点,转变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促进特色农产品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直接进入超市销售,建设一批“万元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特色产业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521”工程。加快驿马出口创汇、西峰农产品加工、镇原金龙食品加工、宁县和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环县小杂粮加工等5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扶大做强通达果汁、绿鑫草业、兴旺牧业、雨润生猪屠宰、解语花羊绒加工、合水乳业、庆发绿色食品、镇原红杏、环县洋芋淀粉加工、粮油加工等2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新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培育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0个,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塬区整体推进型、川区整流域开发型、山区“145”工程型、城乡统筹发展型四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抓好200个村庄规划编制,加强1个省级试点县,突出市级13个试点乡镇、20个试点村和县级78个示范村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搞好1县(正宁县)1区(西峰区)8镇试点工作,统筹城乡建设、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业主“三个集中”,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市场建设、就业和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强化土地管理,坚决杜绝分散宅基地审批,引导新农村住房适时适度集聚建设。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培训农民28万人(次),输转劳动力46万人(次)。把扶贫攻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目标和措施,继续抓好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实施好95个整村推进和老促会绒山羊养殖扶贫项目,力争4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

四、加快基础设施大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下大气力破解交通滞后、水资源短缺等“瓶颈”制约,以基础设施大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交通建设,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区位边缘型向区域畅通型转变。完成机场4C级改扩建工程,加快宁长二级运煤大通道建设,配合抓好西平铁路、西长凤高速公路建设。力争长青铁路长庆桥至西峰段、西雷高速公路、华池新南二级红色旅游路开工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新修通乡通村油路33条284公里、农村公路1600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和村停靠点110个。开展3条高速公路和2条铁路前期工作,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力争完成西(峰)合(水)、西(峰)镇(原)、华(池)太(白)三条二级公路立项和前期工作。

水利建设,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四水齐抓”,蓄、引、提、改、节“五措并举”,实施好扬黄人饮续建、巴家咀泵站更新改造、合水县城和庆城县城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川台区提灌、小型灌区维修改造工程,力争扬黄人饮向庆城延伸供水、市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煤电综合开发配套供水、环县11乡镇人畜饮水、宁县长庆桥“群井汇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马莲河上游水质改造、葫芦河引水项目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科学配置水资源,配合中国水科院编制完成《庆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城镇建设,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卫生、生态、园林绿化、文明和“双拥”模范“五城同创”活动,深入推进“一城十镇百村”工程建设。按照“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宜居环境、高效运作城市”的要求,突出地域性、彰显高品位、体现多样化,改变千城一面、千篇1律的城市建设和绿化模式。完成市区世纪大道延伸、东环路、西环路等15条道路和中水回用、东湖公园扩建、陇东学院旧校区改建、第二垃圾处理厂建设。开工建设分质供水、排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加快县城路网、集中供热、供排水管网改造,扶持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文明市民,提升文化内涵,加强城市管理,着力解决市区公厕少、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问题。控制出租车总量,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造停靠站点,用3年时间完成公交车辆更新,今年更新100辆。推进西峰区、正宁县城乡户籍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

生态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固塬保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碳汇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百万亩梯田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和“千池百湖”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积极开展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前期工作。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高村庄、荒山、公路沿线、主要河道、城镇和机关单位整体绿化水平,打造生态优市、绿色家园。

环境保护,牢固树立抓环保必须下实手、抓产业必须顾大局的理念,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环评”、“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加强石油开发井场标准化建设、“两废”处置和生态、水源保护,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环保技术改造,完成7个县城垃圾处理厂和环县、庆城、华池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整治乡容村貌,加强农村白色污染治理和残膜回收利用。大力提倡绿色开发和绿色消费,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坚持体制机制大创新,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认真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努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开发、加快发展上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调整归集市直单位办公场所,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全方位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艺院团、教育等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搞好地方金融改革试点。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争取开展县(区)扩权试点工作,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规范》。认真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工业集中区发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性问题。

全面加快对外开放。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庆阳,不断拓宽对外合作的领域、范围和层次,进一步提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力。深入实施“引强入庆”战略,加强院地、银地、企地、区域之间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外商外资和技术人才参与我市开发建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黄花菜、白瓜籽、鲜果和杏仁等产品出口,力争创汇7500万美元,出口供货总值达到9.1亿元。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把促进就业、稳定增收、生活保障和调整收入分配作为扩大消费的内生动力,把流通服务、质量监管、售后服务、权益保护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保障,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拓展传统服务业领域,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扩大居民在住房、汽车、通讯、文化、影视、教育、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方面的消费。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层次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抓好市区和县城大型商流市场建设,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

六、推动财政金融大发展,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

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构建基础稳固、职能健全、保障有力、规范高效的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围绕产业抓财源、围绕财源抓财政,突出强工业、活三产,建立多元化、有后劲的财源体系。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各类偷逃税行为,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力争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着力完善财政分配体系、调控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增加对“三农”、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比重有新提高。强化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预算外支出,严格出国、购车审批,从严控制公务接待,确保行政成本性支出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

强化金融支持保障。健全政府、银行和企业协调沟通制度,拓宽信贷支持领域,破解存贷差持续拉大和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吸引省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兴办村镇银行、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省上审批的4个小额贷款公司组建运营工作,做大扶强市经投公司和县区设立的城投、担保公司,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保险业机构开展新险种试点,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保险组织。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七、完善民生保障大体系,着力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民生至上,完善国民教育、科技创新、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防灾减灾、安全防范等七大民生保障体系,扩大民生政策覆盖面,确保人人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

促进教育科技卫生人口事业全面进步。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撤并中小学校及教学点300个,促进由人人上得起学向人人上得好学转变。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入企工程,加快农科院、水科院建设,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争取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快市中医院和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等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优抚医院、慈善医院、老年医院、老年公寓“五院合一”项目,改善城乡医疗条件,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努力解决医疗服务水平低和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扎实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创新提高年”活动,改扩建2个县站和30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免费发放出生缺陷干预药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加快文化旅游广电事业发展。积极开发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推进城市规划展示馆、科技馆、文化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扩大农家书屋覆盖面,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继续抓好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加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力做好省十二运筹备工作,5月底前全面完成体育场馆建设和其它场馆维修工程,切实抓好城区“五化”工程和长庆桥至甜水堡精神文明示范线建设,搞好各项配套服务,确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加快市县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信息化及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强化劳动监察,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水平。采取土地成本价供应、规费全免、政府拿一点、土地出让金和住房公积金筹一点的办法,切实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编制实施城乡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抓好双拥优抚、防灾救灾、社会福利工作,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大力支持群众团体工作,依法保护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坚持市委常委和市长、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乡(镇)书记和乡(镇)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开展化解社会矛盾活动,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军警民联防群治,推进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涉法涉诉以及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扶持少数民族聚集区加快发展。

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全面完成省上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好8件实事,即:筹措2200万元,继续为每位参合农民补助10元;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所363个;筹措600万元,建立城乡居民大病救助统筹基金;筹措300万元,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用3年时间筹措资金1000万元,开展扶持培育农村复转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活动;实施乡镇干部创业乐业工程,开展乡镇干部培训提升、生活条件改善、办公设施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扶助活动;支持实施“万元年薪公选村支书”工程;分步实施林场职工棚户区改造工程。

加强和改进政府建设

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必须用科学理念谋划发展,科学方法推动发展,科学制度保障发展,加快建设“六型”政府,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把提高发展凝聚力作为学习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大兴勤奋学习之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邀请专家学者分级分批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把提高开拓创造力作为创新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兴改革创新之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阔思维,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决策、绩效评价、协调配合、监督制衡等新机制,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把提高工作执行力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倡导以实为本、以真为要、以干为先的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执行力,全力抓落实,扎实干到位。

把提高行政亲和力作为法治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兴民主法治之风。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监督。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完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把提高发展软实力作为诚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措施,大兴诚实守信之风。开展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市民创建活动。凡是承诺的事项,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牢固树立“你来干、我帮办”的理念,大力营造“四最四低”发展环境,努力使环境优起来、人气旺起来、发展快起来。

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清廉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标准,大兴勤政廉政之风。牢固树立“不勤政就是腐败”、“只要用心、就能干好”、“寻找成功的办法、不找失败的借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事业来干、不当官来做”的理念,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各位代表,我市已站在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促进庆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5篇:甘肃省庆阳市

关于校车安全问题的思考

甘肃省庆阳市“11〃16”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后,不到1个月,江苏丰县又发生了校车重大事故,导致了15名学生遇难。这再度让校车的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为家长的烦心事。而校车的出现让家长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面对不少没有营运执照以及超载严重等存在的许多安全隐患,以致事故频发。然而,如何彻底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怎样让专业校车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安全保证”?

首先必须做到坚决杜绝不安全因素与不法行为,真正为广大中小学生系上“安全带”,让校车“跑”的更安全。

一是全国所有校车统一车身颜色和外观标识,使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校车,增强人们特别是机动车驾驶员对校车的敬畏感,在潜移默化中倡导校车优先通行的理念。二是在所有校车车顶上安装长排警示灯。三是雇佣的校车司机应当有5年以上的驾龄,性格稳重,身心健康。四是制定合理的校车接送行程,保障行车路段的路况良好。五是跟车老师在上车之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以及培养其应急处理方法。六是绝对不能超载,无关人员不准乘坐校车。以此最大程度上杜绝校车的安全隐患。

其次政府不一定要把购买、运营等具体事务一揽子包办,可以鼓励企业、学校来办校车,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但是政府也不能

完全不管,要切实做好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统筹等工作。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当给予企业校车、学校适当的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来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

再次解决校车的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如何解决学生们的就近上学问题。

校车事故的问题远非配备多么优良的校车、一部 《校车安全条例》所能解决的。要彻底保护孩子的安全,还须相关部门合理布局城乡农村的学校,坚持孩子就近入学的原则。校车每天都必须在道路上跑,就算车辆的性能再怎么优良,就算驾驶员的素质再怎么高超,就算路况再怎么好,总难免还是会出现道路交通事故的,要杜绝似乎是不可能的。假如绝大多数学生们可以就近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不需要每天坐校车上学,没有了大量的校车需求,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校车安全问题,校车的安全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推荐第6篇:乡镇劳务工作汇报材料

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做大做强劳务产业

(2012年8月15日)

2012年以来,桦林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立足实际、整合资源,按照“发展抓项目,增收抓调整,致富抓劳务”的工作目标,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力促劳务输出由季节性向长期型、本地型向外地型、苦力型向技术型、零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劳务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劳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桦林乡地处武山西部与陇西文峰镇接壤,山多川少,属典型的浅山干旱地区,全乡境内沟壑纵横。全乡有17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3680户18106人,有耕地37600亩,人均耕地2.04亩,土地贫瘠,广种薄收,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务输转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截止目前,桦林乡3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已发展到80个,有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建筑公司17家,500万元以上的 - 1 -

7家,2000万元以上的集团公司1家,有公司经理25名,工程师31名,经济师8名,会计师5名,技工850名。今年以来,全乡共输转劳动力5500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100人(次),组织培训农民工1200人(次),共创劳务收入5800万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授予全市劳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为了把劳务工作做大做强,我乡明确了全乡劳务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并且成立了由乡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党委成员及乡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产业协会领导小组,17个村级协会吸收会员已达2200人。在乡上办公室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了一间劳务办公室,并成立了劳务工作站,配备了专职劳务工作人员,配备了专用电脑、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同时又为劳务工作站连接了互联网络,实现了信息和人力资源对接,并建成了乡级劳动力资源库。规范了办事程序,聘请17名村支书或文书兼任劳务信息员。

(二)强化宣传,加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

要把劳务输出工作做大、做强、做好、做精,思想动员工作是先导,加强宣传工作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基础。我们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广播、宣传资料等各种媒体的作用,

积极宣传有关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法规和招工信息,共制定宣传版面30张,张贴各类招工信息及宣传品1600张,有效降低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提高了务工的可靠性。乡上设立了外出人员信息、政策咨询处,为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农民工务工指南》、《农民工素质教育读本》、《餐饮服务基本技能》、《农民工务工必读》以及印有县、乡劳务办联系电话的春风卡3000多份。产业协会成立后,重点做好培训服务工作,按照“先培训、后发证、再输出”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实用技能培训,邀请相关人员进行了交通规则、城市生活常识、劳动保护、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的岗前引导性培训。积极鼓励支持务工人员参加县劳务工作部门和其他培训机构组织的职业培训,使务工人员较好的掌握了务工知识和初步技能。通过培训,使一支“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有证书”的四有劳务工作队伍蓬勃兴起,扩大了劳务输出总量,提高了劳务收入,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建立务工信息台帐,畅通劳务输转网络。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构建富余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信息平台,提供快速便捷的劳务信息。一是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深入村组逐家逐户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分类统计、造册登记,详细掌握外出劳动力现状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积极开辟劳务合作基地。充分发挥劳务办事机构的作用,先后在新疆、

内蒙、银川、兰州等地建立了以建筑业、餐饮服务、机械加工、家政服务等行业为主的大规模劳务基地12处。三是建立各类台帐。乡劳务站建立了劳务产业致富带头人档案、务工人员信息卡、农村富余劳动力花名册、劳务输转人员花名册、有组织输转人员花名册、劳务培训人员花名册、劳务产业带头人花名册、劳务信息联络员花名册和劳务基地情况登记表。以此建立了上联县劳务办公室、下联外出务工人员和产业带头人、外联务工基地、内联剩余劳动力的信息沟通网络,为务工人员提供务工地、工种等各类作息及现务工人员的有序输转和培训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发挥产业协会作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务产业的发展,不仅造就了一支走得出、站得稳、能干事的外出务工者队伍,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经营理念新、头脑灵活、技术精湛、善于管理的人才队伍,全乡共有劳务产业致富带头人180人。为切实发挥协会的作用,依托协会的组织和人才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广泛搜集信息,引导农民转移。充分利用协会成员关系多、信息来源广、与用工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广泛搜集用工信息,以信息简报的形式,在乡信息发布板上张贴和向各村信息服务点发放,同时还通过村信息服务点和村信息员调查掌握农民的务工意向,有针对性地把用工企业信息发布到村里,为农民提供快速输出。协会成立以来,已累计向农民发布用工信息220条。二是发挥“能人”作用,带动农

民转移。充分发挥协会内“能人”的作用,依靠“能人”引导、帮助、带动农民有序转移。协会会员、鲍湾村农民鲍福得1992年到兰州打工,经过多年的拼搏,现已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大老板”,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鲍湾村在外务工的人员已达58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还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积极支持、引导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创造宽松环境,鼓励他们创办经济实体,今后,一条“输出富余劳动力--打工积累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安置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转的良性循环路子在我乡逐渐形成。

(五)靠实责任,强化措施。

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健全的责任目标体系,是推动劳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乡实行了领导干部包村包组包重点对象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劳务到村、到组、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并建立了劳务输出定期汇报、评比制度,把劳务输出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提高考核标准,加大考核比重,与包村领导干部和村组干部工资挂钩,评先树优,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在全乡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劳务输出的合力和劳务输出工作新格局。

三、工作打算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突出抓好培训和就业对接工作,探索良好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

2、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逐步完善以县劳务办为龙头,乡劳务办为主体的组织化、网络化输出格局。

3、发展劳务品牌,实行典型带动。从宣传、信息、引导、帮扶、服务等方面做好工作,创立我乡劳务品牌。

4、拓宽输出渠道,强化服务保障。一是进一步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二是抓输出、促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多元化转移;三是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开辟新的劳务输出对接基地。

5、做好信息发布,积极搭建平台。重点组织好劳务信息发布,开展季节性、灵活性劳务输出。

劳务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培训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建筑行业的能工巧匠遍布全乡各村,以高河、鲍湾、谢坡、高崖、上沟为中心的劳务示范村,已有70%的农户盖起了新房,全乡有40名劳务产业致富带头人在外地购买了高级小轿车和高级住宅,同时,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推荐第7篇:项目劳务管理工作汇报

项目劳务管理工作汇报

我局承建的英地天骄华庭一期工程,自进场伊始就得到局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工程特点、业主的要求及合同目标,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项目部全体成员尽心尽责,紧紧围绕工程创优为重点,发扬团队精神,做好项目各项策划,建立各项项目管理制度,特别针对劳务管理方面项目部做了大量工作,现将近期实施及以后计划实施的管理措施汇报如下:

一、劳务招标规范化

参加劳务招投标的劳务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或经法人单位授权;

2、具有相应的建筑劳务分包资质和较好的劳务业绩;

3、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等组织管理体系和与项目劳务分包相匹配的、相对固定的劳务作业人员。

4、具有必要的机具设备。

参与劳务投标的单位需提供以下有效证照(“五证一照”)原件: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发的企业《营业执照》;

2、建设主管部门签发的企业《资质证书》;

3、企业所在地税务部门签发的《税务登记证》;

4、企业法人的《法人证明书》或企业法人签发的《法人授权(委托)书》;

5、建筑管理部门签发的企业《安全资格认证书》;

6、外埠企业应提供由当地建筑管理部门签发的《外出施工证明》。

项目部应对以上资料进行查验,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考察:

1、对队伍实体真实存在的考察;

2、对队伍合法有效的考察;

3、对队伍负责人是否法定代表人或是否经法人授权(委托)的确认;

4、对队伍提供施工所需工种、人数能力的考察;

5、对队伍具备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综合施工能力的考察;

6、对以往业绩和信誉的考察。

二、劳务管理系统化

劳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国家《劳动法》以及局、公司有关规定。都有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些特点、规律和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变化的新情况,对项目的劳务管理整章建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这是强化劳务管理的关键所在。

1、建立劳务人员管理制度。在大门进出口安装门禁系统,对务工者实行实名签到制度,监控每天上工人数,项目部并安排专人早中晚进行监控落实签到情况,发现变换人员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并更新门禁卡的信息内容。务工者的施工内容由项目管理人员根据施工人员的技术特长和技能等实际情况而定。项目人员有权合理调剂劳动力的使用,对劳务进行培训、考核及奖罚。

2、建立劳务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加强劳务管理必须和加强质量管理紧密结合。项目部必须要经常对务工者进行质量教育,树立样板开路的观念,对质量保持优良的班组进行奖励,对创样板工程的班组提供优惠条

件。这种办法对调动项目部、各施工班组及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程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3、建立劳务的安全管理制度。劳务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并照相办理三级教育卡签字认可。学习安全施工知识。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施工机械的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提高务工者自我安全保护能力。项目部每周一进行安全大检查及不定时抽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到各施工班组,对不安全而未限期改正的班组给予必要的处罚、好的奖励。

三、劳务管理人性化

通过国家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条例对劳务及工人进行管理,如工人进场时必须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项目部监督工人办理工资卡,雇主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及时打到工人工资卡中,并派专人探访工人工资发放情况;雇佣合同不得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任何抵触;按时结算工作量、每月监督发放工资、严禁窝工等等,既保护工人的利益,也从根本上使公司获得了最大利益。

人性化管理即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补充手段,同时又起着后者所不及的作用,尤其是对常年在外的务工者,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真情的关爱与团队的温暖,工作的严谨和生活的体贴,往往显得比金钱还重要。为能及时了解每个工人的思想状态,项目设置专人定时收集工人反馈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整改。项目部还为每个工人免费提供劳保用品及降暑药品;生活区为务工者设置了洗浴间,安装有

热水器;并在生活区为常年在外务工的夫妻准备的有24间夫妻间,配置统一生活用具,根据务工者的要求配备空调、电扇等设施;每年两次(春节和中秋节)为工人发放过节礼物或过节费等,从感情上拉近和工人的距离,从侧面化解工人“异地他乡”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四、劳务素质资源化

公司非常注重务工者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满足这一要求,英地天骄华庭项目部根据国内市场的情况:没有专业技能学校,大部分务工者都未经过系统的培训。特采取两条措施予以应对:

一项目部利用以往劳务资源与有经验、有实力、配合好的劳务公司及劳务班组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是保障劳务综合素质的首要环节,并在合作中重视共赢原则,从而使劳务公司或劳务班组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和依附感。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这在保证工人来源、工人素质以及有效解决工人纠纷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部从开工处就制定农民工夜校管理体系,成立农民工夜校,并利用夜间、雨天等空闲时间对已进场的务工者针对该工种的施工特点及环境做到每月一次的安全和技术培训,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虽然我们在劳务管理上采取了以上措施,但是现场劳务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项目部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努力改进、积极创新,相信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本项目的劳务管理工作将成为项目创优工

作中的亮点。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英地天骄华庭一期工程

2011年8月4日

推荐第8篇:劳务经济工作汇报汇报材料

滦南县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劳务经济有关情况汇报

(2011年3月4日)

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南临渤海,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交融地带,是我省重点发展的沿海11县9区之一。全县辖1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59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国土面积1270平方公里,拥有110万亩耕地、71.6公里海岸线,总人口58.3万。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河北省前30强。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奶业十强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全国钢锹之乡。2010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激情滦南、实力滦南、文化滦南、生态滦南、和谐滦南”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攻坚”和城西工业聚集区、嘴东工业区、大铁矿、北河新区“四大开发”,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亿元,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0.5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亿元。

滦南县总人口5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8万人。2010年以来,我县通过强力推进“三大攻坚”、“四大开发”,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转移就业平台。2010年全县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610个,计划总投资1893亿元,总投资280亿元的80个项目分四批集中开工,24个项目完工,96个项目在建,吸纳本地

及外地劳动力2.7万人就业。今年以来,我县已确定实施续建及新开工项目160个,总投资692亿元,将有3万余名农村劳动力走出土地,获得工资性收入,有效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同时,我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务工,劳务经济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先后获得河北省农村就业示范县、“农民进城就业无障碍”科学发展模式试验示范点、“劳务输出跟踪服务”科学发展模式试验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一、我县劳务经济基本情况

(一)务工人员日益增多。我县始终坚持“抓劳务、增收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从而使劳务经济逐渐发展壮大。2010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5029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0742人,向境外输送农村劳动力137人。我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5.3万人,带动近6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二)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我县先后巩固、开拓了北京、天津、大连、廊坊、唐山、曹妃甸、上海等地劳务市场,得到了首都京唐钢铁公司、中石油渤海油田、富士康科技集团、开滦集团等100多家用人单位的认可并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先后被天津欣阳塑胶公司、天津天海高压容器有限公司、上海航道局、北京富士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确定为优秀合作伙伴,连续7年被命名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工基地。

2

(三)人员素质显著提高。我县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培训”的原则,按照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的要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仅2010年就培训农村劳动力3950人,已逐步形成“电子操作工、天车工、信号指挥工、巷道掘进工”等特色专业,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据初步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1900元以上,劳务收入达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以上。外派劳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积聚了财力,积累了经验,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营造劳务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全县劳务经济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劳动、财政、教育、广电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县劳务经济工作。二是建立了以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为龙头,以镇、街道办劳动保障事务站为纽带,以村就业联络员为基础的农民就业三级信息网络。三是把劳务输出和农民增收作为重点目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度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先后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意见》和《关

3

于建立农民工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农民转移就业工作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之一,为劳务经济工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五是成立了滦南县就业促进会,加强与用工单位的沟通、交流、联系,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为政府与用工企事业和就业人员搭建起联系的桥梁纽带。

(三)大力宣传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切实转变农民就业观念,积极开展“送转移理念下乡、送用工信息下乡、送就业技能下乡”的“三下乡”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务工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全年共出动车辆90余台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并利用各镇劳动保障站和电视台发布就业信息156条,培训信息30条。组织各镇劳动保障事务站工作人员及部分村干部赴曹妃甸工业区进行参观考察,加深了对用工企业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员工生活等方面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对劳务输出工作的认识,调动了劳务输出工作的积极性。全县上下形成了“外派一人,致富全家,带动一片”的致富新观念,为发展劳务经济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按照“走得出、留得住、信誉好、收入高”的输出方针,我县把创新培训手段,提高务工人员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臵。一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的要求,投资2500余万元,兴建起一所多功能、高质量、专业设臵科学合理、现代化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形成以“实训基地”为龙头,县就业培训中心、县英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培训基地为骨干,

4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做到五个结合:与企业订单结合、与农业实用科技结合、与大学生村官培训结合、与党员双育工程结合,与农闲时间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储备培训、订单培训、入企培训、入村培训、创业培训。2010年以来,我县劳动部门开展下乡培训7期,培训2000余人;为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开滦集团等企业培训员工1300余名。同时,培训农村党员129名,大学生村官208名。实现了向非农领域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普通工向技术工、低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

(四)树立服务品牌,提升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扩大劳务品牌的影响力,赢得了社会各界及各用人单位的认可。推出的“冀东奔城新人”劳务品牌,于2007年11月先后被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河北省十大劳务品牌”、被中国就业促进会确定为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大会“优秀劳务品牌”。2010年6月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同时,通过劳务品牌建立起的诚信以及劳务品牌宣传片、文化衫、就业服务卡等一系列有效的推介方式,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天津天海高压容器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中石油渤海油田、开滦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联系,与沧州、保定、衡水、廊坊、秦皇岛等地的近30家职教中心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成为众多企业招工及各县区职介机构进入曹妃甸的桥梁。

(五)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一是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对全县18—55岁的农村劳动力实

5

行了动态管理,随时了解农村劳动力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规范了务工人员档案,实行派遣员工一人一档;二是建立了以县镇村三级就业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通过电视台就业栏目、发送短信、镇劳动保障协助员、村就业信息员下乡组织宣传等多种途径,传递给全县每一位求职者;三是建立了供需交流平台,将招聘会与“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结合,全年举办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46场,并根据用人单位的订单,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16场,并有效畅通了求职者与企业间的联系,在2011年春天第一场招聘会及春风行动开启仪式上,招聘单位达百家,求职者3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1700多人;四是建立了用工信息平台,在北京、天津、曹妃甸等地区设立了劳务输出办事处,及时了解、掌握、反馈企业用工信息,积极主动与用工企业联系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全年共捕捉用工信息200多条,就业岗位2万多个,

(六)搞好跟踪服务,巩固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果。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推进农民工就业、社保和维权工作。我县通过在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组织入企慰问、定期入企了解情况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规范务工人员签定劳动合同,及时处理务工人员与企业间的矛盾,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进城就业的稳定性。先后建立了滦南县曹妃甸沪航预制厂、范各庄矿和京唐钢铁公司党支部。2010年,共善后处理工亡、工伤案件27起,发放各类补助金达180余万元。

6

(七)鼓励返乡创业,构建劳务经济滚动发展格局。搭建创业平台,引导返乡创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更高形式。近年来,我县一手抓劳务输出工作,一手抓返乡创业工作。一方面,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落实关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千方百计激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了全县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两头热”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创业培训300人,共为210人发放小额贷款633万元,其中2010年为60人发放小额贷款283万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突出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良好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

2、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逐步完善以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为龙头,镇劳动保障所为主体的组织化、网络化输出格局。

3、发展劳务品牌,实行典型带动。从宣传、信息、引导、帮扶、服务等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做强我县“奔城冀东新人”劳务品牌。

4、拓宽输出渠道,强化服务保障。一是进一步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二是抓输出、促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多元化转移。三是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开辟新的劳务输出对接基地。

5、做好信息发布,积极搭建平台。重点组织好劳务信息发布,

7

开展季节性、灵活性劳务输出。

6、发展外派劳务,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积极研究探索开拓国际劳务市场的办法,对出国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输出前培训,广辟国际劳务输出渠道。

四、三点建议

一是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问题。鼓励企业放宽年龄限制,针对岗位实际情况招聘不同年龄段人员。

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针对目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建议放宽“阳光工程”人数限制,加大培训资金扶持力度,实现多人培训、多能培训,满足更多企业用工需求。

三是给予出国务工人员贷款支持。出国务工人员,需花费一定的培训、手续费用,制约了大部分有意向出国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建议制定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相关贷款政策,对境外劳务输出予以支持。

以上是我县发展劳务经济工作的有关情况和几点建议,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荐第9篇:劳务派遣公司党支部工作汇报

让党旗在中力劳务派遣有限公司高高飘扬

——阿克苏中力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党支部工作汇报

阿克苏中力劳务派遣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是由原来阿克苏盛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也就是阿克苏地区首家农民工工会的更名,是顺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2010年6月提出全疆实现24小时零就业家庭动态清的愿景目标而组建的,得到了地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公司总经理是一个甘肃籍打工者,于2004年3月来到阿克苏,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从零起家,先后带领农民工兄弟近万人,主要从事市政工程业务。2008年,公司总经理王永福被地区总工会授予“优秀”农民工称号,2010年,被自治区评为劳动模范。凭着一颗感恩的心,总经理王永福在公司成立不久,就主动找到新城街道党工委强烈要求在公司成立党支部和工会组织;2010年7月16日,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窦万贵同志和阿克苏市原市委书记牛学兴同志亲自为公司党支部和工会揭牌。公司现有员工1100人,其中管理人员38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26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0%;支委3人,支部书记由某部队原副参谋长中共党员王飞同志担任,有独立办公场所与工会组织合署办公,内设业务部、派遣部、项目部、服务中心、培训学校、共有1200平方办公场所,现有党员7人,实现了有人管事,有址议事。现就我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找准定位,提高公司班子凝聚力

公司党支部对自身职能及时进行了准确定位,提出了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不”原则:一是契合不游离,把党支部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二是参与

不干预,主动配合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工作;三是覆盖不包揽,把党的政策方针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为过好党的生活,公司先后接收了6名部队退役军官,均是中共党员,副营职以上军官,为公司输送了高素质人才,加强了党支部自身建设。为提高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公司根据不同时期党支部的中心任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党员的不同需求,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采取相对集中和分散的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结合实际创新公司“三会一课”制度,即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企业生产状况交谈会,共商企业发展;每半年组织职工召开一次职工思想工作恳谈会,共促和谐;不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听证会,共定企业大事;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新技术推广应用课,我们把劳务业务技能培训与党务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提高党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公司党支部与公司董事会一班人反复研究讨论,提出了中力公司的理念是:诚信、严谨、创新、高效;中力公司的使命是:为各族兄弟姐妹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各企事业用人单位提供优秀的精英人才;中力公司的目标是:致力于打造中国力量,使中力成为中国最卓越人力资源供应与服务商;中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劳务派遣、劳务咨询、家政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及市政工程公共设施维修、困难家庭帮扶、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和工程承包等,服务与轻工、建筑、建材、农林、市政、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劳动工种覆盖地区各行各业,达到了劳动用工多元化,为各类从业人员求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协助总经理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员工绩效考核、员工考勤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通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已成为公司的智囊团、员工的主心骨、发展的原动力,得到了总经理对党支部工作的认可和广大员工的拥护。

二、提升素质,提高公司战斗力

为了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素质,促进公司的发展,公司把党支部的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去,加强以企业文化和争创学习型企业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坐下来”灵活多样学习方法。一是走出去。先后组织产业指导师、人力资源师等70余人到阿克苏相关企业、库尔勒守信公司、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乌鲁木齐相关企业参观见习。目前有53人获得质检员资格证书、2人获得助理工程师资格、3人获得电焊工资格证。二是请进来。先后邀请地区职业技术学院、地区社保局以及乌鲁木齐的老师到公司给全体员工授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发展,共上课50小时,受训人员80人次。三是坐下来。市总工会在公司开办了全市“职工书屋”,藏书7000余册,包括文学类、生活类、法律类以及专业科技类,全市各族职工(含农民工)凭借书证可以借阅。公司党支部号召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对自学成才,拿到相关证书的人,给予报销学费并加薪,一个档次300元整,公司目前有2名员工获此项待遇,极大地调动公司员工自学的积极性。

三、创新载体,发挥党员带动力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中力公司立足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我为安全排隐患、我为生产抓关键、我为党旗添光彩”三为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

围绕“我为安全排隐患”,开展了党员安全先锋行动。

建立了党员星级安全责任区的攀升行动、党员安全值班岗的管护行动,激发了党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围绕“我为生产抓关键”,实施了党员示范表率行动。为党员争优秀搭建了平台,激发了党员争优秀的热情,使公司上下形成了“思想觉悟最高的是党员,业务能力最强的是党员,工作业绩最优的是党员,荣誉奖励最多的是党员”的一致共识。

围绕“我为党旗添光彩”,树立党员模范作用。在党员的安全帽和工作服上印制“共产党员”标志,使党员亮身份;在生产岗位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等标志牌,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表率。

为抓好“三为活动”的扎实开展,公司建立了员工业务评比台,实行月评月奖评比,截至目前,共有15名员工评为红旗,有3名评为黄旗,通过评比,让先进的有荣誉感,让中间的有危机感,后进的有紧迫感。

四、回报社会,扩大公司影响力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这是总经理王永福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在公司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下,先后为青海玉树捐款现金5万元;为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2万元。在公司党支部的号召下动员员工 ,先后为甘肃籍患病打工妹王彩虹捐款3万余元,给身患重病的少数民族民工马木提捐助现金3000元,经多方渠道给用工企业解决产业工人260人次。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现在中力公司工作的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实行“年薪制”,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老板不给工资,不会担心有一天老板会人间蒸发,他们担心的是自己没有把工作干好,没有给老板最大的回报。王永福的事迹在中国工人时

报得到了大力宣传,王永福本人也在去年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党支部组建以来,先后有8名职工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3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有2名口袋隐性党员亮明身份,员工由2007年的230人增加到现在的1100多人。产值由当初的40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利税由当初的几千元上升到现在的120多万元。通过公司加党支部模式实践证明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中力公司昨天的成长进步靠党支部,今天的生存发展仍然靠党支部,明天的发展扩大还要靠党支部”。只要党支部存在,中力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阿克苏中力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党支部

2011年6月6日

推荐第10篇:甘肃省庆阳市开展

甘肃省庆阳市开展“三帮三联三增”主题实践活动

创新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甘肃省庆阳市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机制和载体,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 “部门(单位)帮村组,支部联建,增强服务功能;干部帮农户,发展联动,增加农民收入;党员帮群众,和谐联创,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三帮三联三增”党建主题实践活动。

庆阳市开展的“三帮三联三增”活动,旨在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促进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堡垒,更好的带领群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努力使全市796个贫困村全面实现小康,105个基础较好的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50%的党员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40%的群众成为农村致富明星户。 “三帮三联三增”活动主要采取三种形式进行,一是部门(单位)帮村组。根据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能、业务特点,以“1+1”、“N+1”的形式确定结对联系的村,党政部门主要联系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弱”村、政法机关主要联系矛盾纠纷较突出的“乱”村、经济部门(单位)主要联系发展相对滞后的“穷”村、技术服务部门(单位)主要联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专业村”、社会事业部门(单位)主要联系科学发展的和谐村。二是干部帮农户。以引导、带动、服务、资助等形式,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3个农户,科级干部每人联系2个农户,其他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个农户,将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具体确定到农户开展帮扶工作。三是党员帮群众。主要以乡村党员干部为主,采取“一帮一”、“一帮X”的形式,帮扶群众增强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部门(单位)帮村组主要做好“六个一”: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制订一套符合村情的发展规划,确定一个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突出的矛盾纠纷。干部帮农户和党员帮群众,重点做好“三个一”:提供信息,确定一条致富路子;传授技能,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帮办实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为了确保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庆阳市市、县均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层层召开会议进行了广泛动员和安排部署。在帮扶的部门(单位)及干部、党员中推行了承诺制度,对帮扶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完成时限及目标效果做出了明确、有效的承诺。建立 了“三册一簿”管理登记制度,加强对帮扶部门(单位)及干部、党员驻村蹲点情况的管理。并按照“帮扶点上面貌不改变,帮扶部门和干部、党员不撤离”的要求,把各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评选“四好”班子内容之中,把机关干部、党员的帮扶工作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范围之内,严格考核,兑现奖罚。

目前,庆阳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这项活动热情高涨,市、县1万余名干部已深入农村,分别确定了帮扶农户,针对农户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积极展开了结对帮扶工作。

第11篇:庆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2月17日在庆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栾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稳中求进,2013年政府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攻“一区四园、一线八域”主战场,突出“十大工程”主抓手,着力调结构、转方式,破瓶颈、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健向好。面对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挑战压力巨大的特殊形势,深入研究落实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有效措施,全市经济稳健增长,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后劲活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16.5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3亿元,增长18.1%;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053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亿元,达到154.5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突破150亿元,达到154.3亿元,增长18.7%,公共财政收入达到63.7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78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063元,增长18.8%。

(二)首位产业开发加快。通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能源化工首位产业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元产业链”规划设计、开发路径和转化模式进一步明确,“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发展理念成为全市上下的鲜明共识。石油开发“双千万”工程顺利推进,原油产量659万吨、加工量341万吨,庆阳石化6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拉开了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的序幕。煤炭开发转化工程步伐加快,6个煤炭区块勘查有序推进,刘园子矿井投产试运行,甜水堡、核桃峪、新庄矿井建设进展顺利,正宁电厂一期工程扎实推进,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和100万吨缓释高效肥项目启动实施。天然气、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环县百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富民增收成效显著。种植业、养殖业和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膜双垄沟播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在多灾之年保持稳产增产,总产量达到158.9万吨。1县1乡3村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取得实效,特色富民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肉羊、肉鸡等特色养殖规模、标准和效益显著提升。苹果、蔬菜等绿色高效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庆阳苹果、庆阳香包、环县皮影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新一轮扶贫攻坚大幕全面拉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进一步拓宽,减少贫困人口14.7万人。农民技能培训工程深入实施,培训农民32.5万人(次)。新增农民合作社976个,建成家庭农场19个,辐射带动农民15.7万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县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汽车、通讯、文化、旅游等消费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富民增收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基础条件持续改善。严格落实重点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和盯守办理制,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799个,实现了投资增长与结构优化双突破。庆阳机场新增了北京航线;西平铁路全线贯通,结束了我市境内不通铁路的历史;银西铁路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西雷高速建成通车,甜罗高速列入国家高速路网规划;宁长、西镇、新南3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新修农村公路124条1040公里。修建各类水利工程3532处,解决了26万人的安全饮水困难。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加快,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市区路网、供水供热、排洪排污、公园绿地等工程建设协调推进,7个县城和3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百万亩土地整治、雨洪集蓄生态保塬、宜林荒山苗林产业培育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新修梯田47.3万亩,造林42.4万亩,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7个、生态村26个。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创新乡村道路管理机制,农村交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33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运行。食品药品、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初步调整理顺。“营改增”工作分类推进。引进商业银行2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9家。能源化工集团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运营、当年盈利,交通、水务集团组建运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5个。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中国(庆阳)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战略论坛、2013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暨第24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1.4亿元,增长68.3%,是招商成效最大、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列24件、市列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到位,完成投资39.3亿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进线率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改造薄弱学校53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3所,为全市395所农村小学建起了小伙房。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水平提高,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130项,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0个。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35个乡镇医疗服务中心和113个村卫生室建成投用,新农合报销医疗费7亿元,受益群众218万人(次)。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年度人口控制目标。就业“双导”工程和“百企千岗”创业促就业活动富有成效,招录3145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35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0.5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和13.5%。建成保障性住房5556套,实施农村危房(窑)改造1.56万户。暴洪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平安和谐庆阳创建工程成效良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扎实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校园、消防、生产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少数民族乡村发展进一步加快,夏河藏区援建任务落实到位。审计、统计、国防动员、双拥、人防、地震、气象、档案、老龄、残疾人、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七)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认真执行市委的决策部署,“一区四园”建设步伐加快,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一线八域”发展成效明显,“十大工程”建设进展良好。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315件。加强与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实施细则”,制定出台了7项财政管理制度,全市“三公”和会议经费支出下降32.7%。“双联”行动和“效能风暴”行动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少困难。任务完成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所限,谋划的一些重大交通、能源等项目争取审批难度大、周期长,计划开工的银西铁路、甜罗高速和3个水库未能实现预期,原油生产、加工未完成市列计划。经济结构方面,能源化工产业关联度、融合度不强,地方工业弱小;农业种养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能力不强;第三产业增长慢,拉动需求不足,市场消费不旺。群众生活方面,一些贫困乡村道路、饮水、住房、用电等问题还十分突出,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落实方面,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四风”问题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年来的政府工作实践,更加深化了全市上下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富民兴市的共识。我们深深地感到:只有把培育壮大首位产业作为第一抓手,才能实现建设能源新都的战略目标;只有把“3341”项目工程作为第一引擎,才能不断做大总量、调优结构、转变方式;只有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动力,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任务,才能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加幸福的生活;只有把强化执行作为第一保障,才能把决策变成实践,把目标变成现实。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倾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单位,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庆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创2014年发展新局面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明确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破解基础瓶颈、推动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战略平台进入了国家层面,我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成长型资源城市和天然气后备基地,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人民思富求变愿望强烈,为富民兴市提供了强劲动力。从面临挑战看,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石油、煤炭等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不可忽视,以能源资源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挑战;传统的能源开发方式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只有把困难问题剖析得更深透一些,把面临的复杂形势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才能化困难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新的一年里谋求各项工作的更大创新和突破。

按照中央、省上和市委的总体部署,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和风险挑战,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这一核心,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以“一区四园、一线八域”为主战场,以“十大工程”为主抓手,更加注重把握稳增长、调结构的重点问题,更加注重推进转方式、增活力的重点改革,更加注重强化促发展、惠民生的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

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把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这一核心要求落到实处,做到“稳”有定力、“进”有效果,“改”有秩序、“创”有作为。

稳中求进,就是切实解决好“五个重点问题”。一是预期性目标的合理增速。基于对我国发展大势的把握,基于省上对我市目标定位的衡量,基于对我市发展基础和转型升级要求的考虑,科学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平衡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契合点,使各项预期目标增速在合理区间运行,保持“稳”这一前提和基础,突出“进”这一行动和目标。二是约束性指标的严格控制。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遵循发展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确保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控制在省列目标之内,促进发展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三是扶贫与小康的统筹推进。既量力而行,盯住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倒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在全面小康建设中不掉队;又尽力而为,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收入增长20%左右。四是政府债务的风险防控。把防控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硬性考核指标,开展政府债务审计清查工作,落实偿债主体责任,积极稳妥地化解政府债务,确保逾期债务偿还率达到10%。五是民生保障的制度设计。按照“普惠制、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的原则,统筹谋划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碎片化”的民生政策系统化;把当前、近期和长远的民生工程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民生工程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事,使民生工作常态化。

改革创新,就是按照中央、省上和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正确、稳步、有序、协调推进“六项重点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接、放、管”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卫生和计划生育、工商、质监等行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努力使行政效率更高、服务效能更好、发展环境更优。二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制定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推动地方企业融入能源开发转化的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农民增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农业人口转移、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体制机制,使农民资产“动”起来、农村产业“活”起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银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深度融合。实施“引行入庆”行动,抓好国开行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发展和规范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改善信用环境,维护金融安全。五是深化资源市场改革。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争取建立不分所有制、不分城乡、统一开放的生产要素市场准入制度,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把优势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开发优势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六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争取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治理机制。探索推进环境监测执法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创新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动员市内外个人、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宜林荒山苗林产业开发,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每年造林100万亩,力争七年“再造一个子午岭”。

三、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首位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做大做强能源化工首位产业,在提升能源资源就地消化能力上下功夫,在破解煤、电外送问题上求突破;突出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调结构、转方式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石油石化千亿元产业链。支持油田企业扩能上产,确保原油产量完成750万吨;加快庆阳石化6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确保加工量完成350万吨。积极开展后续石化项目前期工作,促进石油资源由原料输出型向转化增值型转变。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探井评价试采,抓好日处理90万立方米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完成“气化庆阳”年度任务。

积极培育煤炭生产转化千亿元产业链。强化投产矿井的生产管理,力争出煤40万吨以上。加快3个在建矿井和正宁电厂一期建设进度,开工建设1个矿井,做好3个矿井、环县电厂和西峰、长庆桥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探索建立地企联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地方自备电厂,吸引现代高载能企业入驻开发。通过煤制肥、煤制气、煤制聚烯烃、煤制油、煤制兰炭等5条路径延长产业链,跟踪推进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和100万吨缓释高效肥项目,支持晋煤、中煤天大能源公司等加快煤转化、煤层气开发、煤机制造项目建设,培育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煤转电为支撑、煤化工为主导、煤冶材为补充的千亿元煤电化产业集群。加快环县百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启动实施华池10万千瓦风电项目。

加快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着眼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抓好市区10大专业市场建设,加快长庆桥煤炭物流园、西峰空港物流园、上海红星美凯龙大型商业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流通网络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水、电、气、物业等经营服务管理。抢抓国家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区域代理等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家政服务、信息咨询、融资租赁、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加强与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的合作开发,积极探索地方与能源开发企业融合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能源化工集团公司龙头带动作用,主动承接油煤气开发配套服务工程,以资源兴产业,以服务换合作,促进资源开发、企业发展、百姓富裕有机统一。抢抓省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的机遇,以民俗庆阳、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四大品牌”为引领,高层次编制全市大景区规划,多元化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山城堡战役纪念园、陕甘红军纪念园、正宁子午岭人文生态景观带等景区。提升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南梁红色小镇等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不分企业大小、不管市内市外、不论所有制形式,都享受同等待遇和服务。坚持扶持地方民企与引进知名民企相结合,深入推进“民企陇上行”活动,积极培育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新兴产业,提高非公经济的比重。

建设“一区四园”战略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石油石化、煤电化冶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为建设能源新都搭建战略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宽筹融资渠道,加快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吸引企业入驻。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准确把握国家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的投资导向,坚持重大基础项目、特色产业项目、民生保障项目齐抓共进,市区、城镇、农村和规划、建设、管理“两个一体化”协调推进,以重大项目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助推转型升级、富民兴市。

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夯实发展基础。严格落实项目工作“五项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围绕提高交通支撑能力,力争银西铁路、甜罗高速和柔太红色旅游路开工,加快西合二级公路建设,确保庆阳机场航站楼建成投用。围绕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四水齐抓”,开工建设小盘河、葫芦河、巴家咀3处水资源保障工程,做好马莲河水库、甜水堡调蓄水库和环县苦咸水淡化项目前期工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围绕增强电力供给能力,完成3个110千伏和环县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持续完善城乡电网。围绕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加快实施百万亩土地整治、董志塬水土保持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荒漠化防治等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生态市。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抓好重点行业和区域污染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扩大开放开发,拓宽发展空间平台。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咸经济圈,加强与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优质中药材、民俗文化产品和绿色农畜产品等方面的贸易往来。主动承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积极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一批体现庆阳特色的贸易品牌,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和融合力,确保出口创汇增长10%。灵活运用“五个招商”模式,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开展“引强入庆”行动,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持续优化“三心环境”,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把好项目规划、功能、结构、环保和投资“五个关口”,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按照中央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启动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规模层次、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构建以市区、特色县城、重点小城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创新土地管理、使用机制,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序放开市、县落户限制,促进城镇常住农业人口优先实现市民化。把推进城镇化和育产业、促就业紧密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城镇。在“长环线”选择一批重点城镇开展统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市县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基础功能配套建设,实施各类城镇建设项目292项,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改革市区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提升保障能力,方便市民出行。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素质。

五、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我市农村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攻坚难度大。加快扶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是我市发展的根本大局,是政府的历史使命。坚持以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统揽“三农”工作全局,通过“三年攻坚、一年完善”,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重点打好“两大攻坚战”,突出抓好“一项培训工程”。

打好以交通为牵引的基础设施攻坚战。坚持基础优先取向,以行政村为单元,深入实施农村“公路通畅、用电质量提高、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四大工程,下功夫帮助贫困乡村“换穷貌”。从今年开始,总投入资金40亿元,实施“交通扶贫三年大决战”行动,为635个村新修通村公路6268公里,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加强乡村道路管护,提高通畅能力。在北部山区和南部原边咀梢,实施“一户两场四窖”和小电井工程;在中南部原区、沿河川台区,实施“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自来水入户率。积极推进农网改造,重点解决自然村(组)低电压等供电质量问题,强化集中养殖区、设施农业区电力保障。按照“群众自愿、政府扶持、方便生产、永久定居”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区域,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移民搬迁,建立移民片带,集中改善基础条件,培育后续致富产业,确保搬迁农民近期生活有保障、长远致富有门路。今年重点抓好55个整村推进、7个整乡推进项目建设,确保15万人稳定脱贫。

打好以“五变”为牵引的特色农业攻坚战。秉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理念,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增产增收并举,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水平。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推广双垄沟播面积300万亩以上,种植优质小杂粮1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调整种植、养殖、农林布局结构,把肉羊、苹果作为富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把蔬菜、苗木作为脱贫致富的区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北部山区,鼓励群众漫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畜,引导粮农变牧民;在中南部原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引导粮农变果农;在川台地,扶持发展设施蔬菜,引导粮农变菜农;在子午岭林缘区和宜林荒山区,大力发展苗林产业,引导粮农变林农;在城镇和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优势资源开发配套服务业,引导农民变市民。全年新栽苹果10万亩,瓜菜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抓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促进养殖规模化发展,新建养殖场200个,肉牛、肉绒羊、生猪饲养量增速均达到20%以上。以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模式,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为载体,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建办农民合作社100个,新建和改扩建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20户以上,形成“建一个龙头、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格局。

实施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的技能培训工程。针对农民缺技术、缺信息的问题,整合资源,因需施教,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技术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五型人才”。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培训村干部、种养大户、合作社管理人员1000人,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和村干部引领发展能力、种养大户带动致富能力、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开拓市场。

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科技兴企、科技富民行动,完善科技项目成果和创新人才奖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知识普及率。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庆化实验学校、长庆中学和青少年课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庆阳七中整体搬迁工程。推进“班班通”信息化工程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筹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深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开工建设传媒大厦、大剧院等重点文化工程,推进“三馆一站一屋”免费开放,实施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等文化惠民工程。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组织参加省十三届运动会,承办好全省第八届民族运动会。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模式和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启动实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加快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建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并投入使用;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就业行动,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做好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困难家庭就业帮扶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建成6个创业孵化基地,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

扩大“五项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民政福利和残疾人、慈善事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机制和办法,构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防线。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46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3万套,力争改造农村危房(窑)1.5万户以上。

深化平安和谐庆阳建设,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让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强化道路交通、消防、校园、产品质量监管。加快建立食品药品检测、监管、统筹、监督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抓好“双拥”共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依法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继续加大民族乡村扶贫攻坚力度。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惠民政策、完成省上确定的10项2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基础上,全力落实16件民生实事。(1)扶持1800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2)为757个农村学校建设小伙房。(3)实施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及D级危房消除加固工程。(4)维修改造253个农村教学点。(5)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妇女“两癌”预防普查。(6)为乡镇卫生院培训120名全科医生、60名产科医生。(7)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年龄在50至59岁的农村夫妇,实施奖励扶助。(8)为全市8000名贫困残疾人配置康复器具。(9)扶持12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危房(窑)。(10)新修通村公路1600公里。(11)解决农村17.8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12)在119个行政村开展“乡村舞台”工程建设试点,建办200个行政村民间文化社团。(13)在40个村开展“农家文化集市”建设试点。(14)开工建设市级养老基地。(15)开展城乡集贸市场衡器免费检定、诚信计量集贸市场体系建设。(16)新建、改造100所城乡幼儿园、100个小区蔬菜销售点、100个便民公厕、100个停车场,治理100条城市巷道。

七、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宗旨体现在执政理念上,把“务实”作风贯穿于工作实践中,把“清廉”要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解放思想,增强创新能力。把解放思想作为凝聚力量、促进创新、推动发展的强大武器,围绕中心聚焦发力,凝聚合力促进发展。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审视发展和谋划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锐意创新,主动作为,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地汇聚加快富民兴市的内生动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组织体系。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强化决策审查、决策监督和决策责任。严格依法办事,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强化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快综合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改进作风,做到勤政廉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委各项规定,强化监督检查,严格问责问效。带头说实话、办实事,防止急功近利、欺上瞒下;带头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防止推诿扯皮、政令不畅;带头深入实际、掌握实情,防止走马观花、形式主义;带头联系群众、贴近群众,防止高高在上、官僚主义;带头主动作为、激情干事,防止不思进取、享乐主义;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防止铺张浪费、奢靡之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教育管理,多打“预防针”,筑牢“防火墙”。整章建制、强化约束,严格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管理、产权变动、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监管和整治。严格审计监督、行政监察,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而努力奋斗!

附注:

1、一区四园:庆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庆桥、驿马、西川3个工业园和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

2、一线八域:长庆桥—南梁—环县扶贫开发、老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线,8个县(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区域。

3、十大工程:石油开发“双千万”工程(原油产量1000万吨、加工量1000万吨)、煤炭开发转化工程、基础瓶颈破解工程、招商引资突破工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平安和谐庆阳创建工程、美丽庆阳建设工程、干部能力提升工程。

4、1县1乡3村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以特色规模化种养为产业基础,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基本方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模式,每个县(区)重点抓好1个乡镇、每个乡镇重点抓好3个村,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典型。

5、重点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对实施的重大项目,确定一个领导牵头、组建一个班子推进、制定一个方案实施,层层签订包抓责任书。

6、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环节,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

7、就业“双导”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引导中小型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8、“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9、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0、气化庆阳:从2010年开始,规划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庆阳支线,建设市区、县城天然气管道和天然气终端利用等项目,保障城市居民燃气、公共服务用气、工业用气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1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60%的行政村和80%的乡镇。

12、市区10大专业市场:在市区建设服装鞋帽小商品、蔬菜瓜果批发、家具家饰、农业生产资料、文化传媒、建材综合、农产品和粮食市场、钢材木材及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市场、陇东汽车城、放心食品城。

13、“3341”项目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即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就是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就是深入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就是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力争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14、项目工作“五项制度”:项目进度倒排工期监管制,项目管理单位台账约束制,项目规范定向督查制,项目前期许可工作制,项目备案管理责任制。

15、四水齐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全面利用。

16、五个招商:以优势资源招商,以优惠政策招商,以人文环境招商,以高效服务招商,以良好法制环境招商。

17、三心环境:投资者投资放心、发展舒心、收获开心的发展环境。

18、长环线:长庆桥-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南梁镇。

19、“一户两场四窖”工程:每户建100-120平方米集流场2处、30立方米水窖4眼。

20、“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

21、三馆一站一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

22、五项保险: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

第12篇:庆阳市地下水管理办法

庆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6号

《庆阳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0月17日庆阳市人民政府三届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栾克军 2012年11月14日

庆阳市地下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甘肃省实施办法》和《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下水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含地热水和矿泉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利用、节约为本、保护优先的原则,发挥地下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 市水务局负责全市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1—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义务,对无序开采、浪费及污染地下水资源的行为,有权予以监督和举报。

对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开发与利用

第六条 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当坚持采补平衡、防止污染、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原则。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以及重大生产建设项目布局等,应当与本区域地下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严格控制大量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

第八条 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资源评价确定地下水资源年度可开采总量,向取水单位或个人下达取水计划,并监督检查年度取水计划的执行情况。

县区遭遇特大干旱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年度取水总量的,由县(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超采区应当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指标,逐步削减开采量直至采补平衡。

第十条 在地下水超采区以外的区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新增地下水取水指标或者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

(一)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供水能力能够满足需要的;

(二)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

(三)没有防止地下水资源污染措施和设施的。

第三章 节约与保护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取用地下水的,应当附

—2—

节水设施设计方案。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节水设施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取水。

已建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措施的,应当限期按规定进行节水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十二条 取水单位或个人应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漏损。年取用地下水资源量在50000立方米以上的取水单位应每2年至少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并及时将水平衡测试结果报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地下水应当分层开采,禁止潜水和承压水以及各层承压水之间混合开采。

第十四条 建设地下工程设施,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造成地下水含水层串通,以及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的,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五条 禁止利用废井、废坑、裂隙等向地下排放废水、污水,倾倒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用污水进行回灌。

报废或者施工未成的深井,深井所属单位、个人或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封填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并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同级环保部门划定地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臵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场;

(二)堆放、填埋垃圾和有毒有害物质;

(三)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四)有可能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地下水水位、水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实行动态监测。

第四章 取水管理

—3—

第十八条 直接取用地下水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并附具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获得批准后方可按照取水许可的规定取水。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和免予取水许可的除外。

当申请的许可事项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出具第三人的承诺书或其他文件。

第十九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地下水取水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不符合取水许可申请条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书面说明理由。

取水申请材料不齐全或材料不符合规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书面通知取水申请人补充或修改材料。

第二十条 凿井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凿井施工资质证书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方可在行政区域内承接与其施工资质等级相符的凿井施工业务。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凿井施工业务。

第二十一条 取水单位或个人与凿井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凿井施工单位必须向取水许可审批机关提交凿井施工方案和开工申请。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若发现地质、环境不宜凿井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向取水许可审批机关报告,另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未经批准私自开凿的机井,不分配取水指标。

第二十三条 凿井工程完成后,取水单位或个人应向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成井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凿井工程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地下水取水设施应安装和使用合格的地下水计量设施。新凿机井应同步安装智能水表,已安装普通水表的机井,应更换智能水表。取水单位或个人应保证计量设施完好,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更改。

—4—

第二十五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地下取水机井的管理,每眼机井应当安装智能水表,实行智能卡管理,建立机井档案,完善运行管理纪录,定期进行检查。

第二十六条 取水单位应有专人负责机井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如实纪录地下水取水台账,并按规定报送取水许可审批机关。

第二十七条 取用地下水的单位或个人,应依照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按时足额缴纳地下水资源费。

第二十八条 取水单位或个人超量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就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三)进入生产、经营或者取水场所进行检查;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停止违法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或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地下水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5—

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和五十三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一)不按照规定报送年度取水情况的;

(二)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三)未安装计量设施的。

第三十三条 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取水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对申请人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补缴应当缴纳的水资源费,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地下水资源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滞纳部分2‰的滞纳金。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

—6—

第13篇:忠义职中劳务培训输出工作汇报

忠义职中劳务品牌培训输出

工作汇报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忠义高级职业中学是一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从2004年起每年承担了雁江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的品牌培训有“川建工”、“川电子”等,04年我校也被授予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品牌培训基地,200 年被授予为四川省劳务培训基地。几年来,我们在区劳务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 余人。我们按照区劳务办下达培训任务,重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校培训工作。

(一)、制订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教材,改善培训条件,提升培训能力。着眼学员实际,创新培训内涵。

1、注重产教结合。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校严格实行三合一制度(教师与师傅合一,实习车间与教室合一,实习操作与生产加工合一),让培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研发校本教材。参加劳动力转移的学员,大多知识水平低,市场上一般通行的教材并不适用,为此,学校根据情况自编适合农民工的教材。农民工教材,只讲怎么做,不讲为什么,让学员学到实际操作技能。

3、聘请高能高技教师。学校从厂企高薪聘请、引进重实作、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对学员技能学习针对性强,毕业后即安置到企业就业,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一体化。

4、教学重点体现技能。在培训课时安排上,学校侧重技能实作,将实作课与理论课学时按3:1安排。理论课主要讲解法律常识及就业常识,让学员学有所用。

5、坚持了“劳务品牌培训”第一节课制度,在继续开设“农民工务工常识”等理论课程基础上,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增开了“艾滋病预防讲座”,并且加强了建筑、计算机等实训课程的教学,突出了学员的技能培养。与此同时,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添置了计算机、建筑教学器材,通过优化教学计划,培训教师必须备好课,上好每一堂课,改善培训条件,大大提升了培训能力,使学员培训合格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加大劳务培训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我们在“劳务品牌培训计划”尚未下达之前,就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我校办学实力强大的优势,在全区范围内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各乡、镇公共场所公布张贴我校劳务培训招生简章,学校劳务品牌培训领导工作小组人员进村入户做“劳务培训”招生宣传工作。每年都能按时完成招收学员工作,为后期培训工作做好准备。

(三)、严格项目监管,规范操作程序

我们每期培训班开班时都邀请区劳务办、区财政局领导亲临培训班参加开班仪式,指导我们的工作,为学员点名,宣讲国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务品牌”培训的重要意义,并按“第一节课”制度开班。制作并悬挂了“劳务品牌培训”公示牌,向社会公示了“劳务品牌培训”培训的时间、政府补贴的资金标准和计划培训人数。为切实搞好“劳务品牌培训”项目监管,学校要求组织培训的领导、教师、财务人员等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学校按劳务部门制定的《培训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实行“一人、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一查、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管理模式,广泛接受社会、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学校劳务输出情况及输出现状。

学校对培训合格学员进行再就业安置工作,为确保就业高质、稳定,学校还逐步探索出一条“回访制”、“招回制”与“提高制”相衔接的就业保障机制。从而使受训学员出得去、留得住、能挣钱。近几年我校广开就业渠道,多次到省外考察企业工厂。先后安置学员到广东中山市电子厂、深圳永成劳务公司、成都及资阳的建筑工地等工作。根据学校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就业学员少部分素质较高,大部分能胜任工作,个别需要招回,就业稳定率在95%以上。

(一)、加大推动力度,千方百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区外就业

一是学校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代表学校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二是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劳务输出的浓厚环境。学校充分利用培训期间为学员宣讲现目前区外就业的大好前景,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动法》等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劳务输出的先进典型和重要成果,宣传劳务输出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树立外出务工光荣的新思想、新理念

(二)、强化输前培训,提高劳务素质,形成劳动力供给基地

把搞好输前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作为提升劳务输出档次,增强劳务竞争力。

(三)、强化跟踪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使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

跟踪管理,搞好服务是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一是积极为外出劳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及时了解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开展思想教育,配合用工单位开展工作。在外出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市和企业,加强组织建设,搞好集中管理,帮助他们就地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三是积极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督促用工单位及时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劳务人员工作和收入稳定。定期走访劳务人员,帮助外出劳务人员与用工单位及时解决劳务纠纷。

(四)、劳务输出制约因素

在看到劳务输出所带来的有利方面的同时,还应看到这项工作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目前,影响和制约劳务输出的主要因素: 一是劳务信息不畅通,与外界劳务市场的联系较少,劳务人员盲目外出的现象大。

二是相当一部分农民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外面的钱很好赚,存在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是“大钱赚不了,小钱不想赚”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影响了部分人员的决心。

四是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一技之长,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用工要求。

五是部分乡镇及有关部门对劳务输出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劳务输出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劳务输出管理机制与激励措施等。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忠义职中劳动力转移培训正处在发展攻坚阶段,学校将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和培训质量,为我区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大力推进返乡农民工培训进程,着眼于优质发展,着力于内涵发展,努力开拓,不断探索创新,全面协调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的各种内外力量,办好省级劳务示范基地,为地区经济快速和谐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14篇:甘肃省庆阳市酒类调查报告

甘肃省庆阳市酒类生产调查报告

乔更稳(201321040235) 经济学院,金融学

摘要:庆阳市酒类企业发展现状、代表性企业概况、存在问题。

庆阳是一个酒类产销大市,酒类生产量和销售量位居全省前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酒产业在调整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税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管理落后等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健康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一)以白酒为主的酒产业品种齐全,初具规模

至目前,全市共有酒类生产企业17户,其中白酒10户,黄酒4户,啤酒1户,果酒2户。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5户,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2户。除彭阳春酒厂建厂较早(始建于1955年)之外,其余酒厂都是最近

一、二十年才成立的新厂,但企业厚积薄发,发展迅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为主,黄酒、啤酒、果酒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酒类产品丰富,品种多样,基本能够满足城乡居民饮酒需要。全市酒类生产企业资产总额约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1亿元。酒类生产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500余人,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1000多人。年设计总生产能力5.7万吨(其中啤酒4万吨,白酒1.5万吨,黄酒1500吨,果酒500吨),实际产量约5万吨,年销售量4万余吨,能够生产40多个系列290多个品种的酒品。

(二)地产酒发展迅速,品牌初展,在全市酒类市场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酿酒原料对酒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市酒类生产企业普遍以优质粮食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精心酿制而成,质量可靠,价格低廉,包装精美,设计新颖,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和信赖。据调查,在全市酒类消费中,地产酒约占60%,占据主导地位。经过长期发展,涌现出了以彭阳春、九龙春、真粮液为代表的白酒企业,以蓝马啤酒为代表的啤酒企业,以马岭黄酒为代表的黄酒企业,这五家酒厂的酒品产销量占全市地产酒产销量的80%以上。彭阳春酒、九龙春酒被评为甘肃名牌,“彭阳春”、“铁人”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三)酒类文化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织部分

酒文化作为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源远流长。我市的酒文化内涵丰富,底蕴厚重,民间素有“无酒不成宴”的传统。酒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彭阳春酒厂生产的“彭阳春”、“ 铁人”、“ 陇东”酒,九龙春酒厂生产的“周祖”系列酒,华池酒厂生产的“金华池”、“ 巧儿福”、“范公宴”酒,陇香源酒厂生产的“陇东明珠”酒,宁县梦阳春酒厂生产的“老庆阳”、“ 梦阳春”酒等,无不渗透着厚重的黄土文化气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需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四)酒类企业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2008年全市酒类生产企业共上缴利税649万元,2009年618万元,2010年491万元,今年上半年267万元,为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粮食种植、畜牧养植、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为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二、代表性企业概况

1.甘肃彭阳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63年,现拥有总资产480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6000多吨,占地21447平方米。现有员工428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名,其中省级评酒员3名。公司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兴企,与四川泸州老窖酒厂进行技术协作,聘请高级技术人才;企业以先进的技术工艺,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检测手段,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首批颁发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开发出的“彭阳春”、“陇东”、“铁人”、“黄河古象”四大系列51个品种产品,产品先后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甘肃省名牌产品、甘肃省著名商标、甘肃省食品工业优秀新产品、甘肃省优质白酒精品奖,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跟踪用户满意产品。公司先后被评为庆阳地区科技进步企业,庆阳地区十佳工业企业、庆阳地区质量信得过企业、全国酒行业明星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甘肃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企业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行销西北五省,远销全国各地。

2.甘肃真粮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二○○一年。计划投资2800万元,建成年生产固态发酵粮食白酒1500吨的酿造企业。企业现有员工100多名,其中高级酿酒师3人,调酒工程师1人,调酒师1人,品酒师2名,占地16600平方米,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形成了1000吨的年生产能力,是正宁县重点企业之一。

2002年被评为庆阳市农业化“龙头示范企业”;生产的产品2003年在兰州举行的九省区品酒会上被评为中国首届西部“云晓杯”“最佳口感奖”,同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商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2004年庆阳市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2005年甘肃省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同年公司通

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真粮液”被评为庆阳市“名牌产品”; 2007年“曾良”牌“真粮液”被庆阳市评为“优秀产品”,同年建设项目通过了环境评估;2008年本公司被庆阳市评定为“酒类经营诚信(A级)单位”,第六届中国庆阳香包民族文化节“真粮液”被指定为节会专用产品;2009年 “曾良”牌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公司通过十年的发展,蕴造了丰厚的企业文化,产品形成了消费者公认的知名品牌。公司的产品在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金昌市、宁夏的吴忠市、固原市、陕西的延安市、咸阳市等市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昧,“曾良”牌所到市场成了消费者公认的酿造绿色健康酒,并由庆阳市授予“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地方品牌”。

3.甘肃蓝马啤酒公司前身为镇原县啤酒厂,建于1986年,原占地面积121亩,固定资产1002万元,设计生产能力5000吨。1992年被兰州黄河集团公司兼并,经过两次扩建和技改,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2000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移交县上后,组建了镇原县嘉合啤酒公司,由于流动资金紧缺,负债沉重,生产基本处于停产状态。面对困境,县上多方努力,积极外出寻求合作,先后与国内多家啤酒生产厂商进行了洽谈磋商,于2004年10月与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所属的陕西蓝马啤酒公司达成先租赁后收购协议,重组了甘肃蓝马啤酒公司。租赁之后,公司投入1220万元,进行了技改,新上了塑包机、贴标机等先进设备,2005年元月份投产。至2007年8月,已生产“蓝马”牌啤酒6万吨,创税800多万元,安臵职工300多人,产销率达到95%。公司计划增加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一条5万吨生产线,使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

4.马岭黄酒厂是庆阳市最早的黄酒酿造企业,企业总资产2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占地165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拥有现代流水线生产先进设备20台(套),年产量1000吨。

该企业主要以黄米、小麦、灵芝、天麻、人参、当归为原料,根据民间传统酿造方式,采用现代生产工艺液态发醇。年生产黄酒200吨,销售收入达到120万元,实现利税17万元。酒液清澈透明,色泽鲜亮,酸甜爽口,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18种安基酸,具有显著的药用保健价值。1994年马岭黄酒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金奖产品,1995年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评为优质产品,同年在黄河流域九省区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1996年被庆阳地区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三、存在问题

(一)企业小而散,结构布局不合理

在全市17户酒类生产企业中,生产经营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有10户,季节性生产或处于停产状态的有5户,逐步退出酒类市场而向其他产业发展的有2户。

酒类生产企业多、小、弱的问题突出,布局不合理,生产规模小,强势品牌少,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后劲不足,潜力不大。

(二)资金不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酒类生产企业在销售环节普遍要给经销商提供铺地产品,挤占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加之不少新建酒厂是以租赁土地或设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没有不动产,无法争取到银行贷款,导致人才引进、广告宣传、新产品开发等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三)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目前在庆阳酒类市场上,高档酒基本被国家名优酒品所占据,中低档酒是众多厂家的主打产品,也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结果造成中低档酒生产严重过剩,企业赢利微薄甚至无利可图。总体来说,地产酒在全市处于高档领不起衔,中档上不去量,低档无利润的尴尬状况。

(四)酒类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我市酒类经营管理企业大多观念陈旧、经验不足、方式落后,许多企业采用的是经验型、家族式管理方式,缺乏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意识和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员匮乏,水平不高,有的生产企业没有一名勾兑师,依靠临时聘请完成生产;员工工资待遇低、流动性较大、培训管理成本增加。

资料来源: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网站、中共庆阳市委官网、镇原县官网,正宁县官网,中国贸易网。

第15篇:庆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庆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时间:2016年06月06日 文章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7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使农民病有所医,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户籍在本市的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农合。 第四条新农合基金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筹集、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 市卫生计生委员会负责全市新农合工作,各县区卫生计生局负责本县区新农合工作。 市、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负责办理具体业务。

市、县(区)财政、民政、审计、发改、监察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新农合相关工作。

第二章基金统筹

第六条 新农合基金收入包括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七条 新农合基金筹集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根据政府财力状况相应调整。 第八条 农民申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凭户口簿向所在乡镇政府登记缴费,乡镇政府向参合农民出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专用凭证。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由各乡镇按周汇总上解到县区新农合基金专户。

第九条 农民参合资金应当于每年12月底前缴纳完毕,次年享受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 第十条 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一类保障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农村低保对象中其他类别保障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资助参合费用由县区民政部门代缴;两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参合费,由县区卫生计生部门从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中全额代缴。

第十一条鼓励家庭对即将出生的胎儿提前缴纳参合费用。

当年出生的新生儿未缴纳个人参合费用的,可以享受参合母亲同等新农合补偿政策,与母亲合并计算一个封顶线。

第十二条 政府财政补助资金应当在每年12月底前拨付到各县(区)新农合基金专户,按照实际参合人数决算。

第三章基金使用范围

第十三条 新农合基金分为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大病保险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 (一)住院统筹基金用于参合农民普通住院、单病种付费、重大疾病等补偿; (二)门诊统筹基金用于参合农民门诊特殊病以及普通门诊费用补偿; (三)大病保险统筹基金用于为参合农民缴纳大病保险保费;

(四)风险基金用于防范新农合运行中基金支出风险,从筹集基金中提取,由市财政新农合专户集中管理,风险基金规模应当保持在各县区年度基金总额的10%。

各县区可以申请使用风险基金,使用后应在次年补齐。 第十四条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血吸虫病防治、慢性病防治、新生儿26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等公共卫生项目,应当先执行专项补偿,剩余部分的医疗费用再按照新农合规定给予补偿,合计补偿金额不得超过住院封顶线和患者实际医疗总费用。

免费治疗项目,不得纳入新农合基金补偿范围。

第十五条 新农合基金补偿项目包括治疗费、化验费、影像诊断费、治疗必需的药品费、手术费等,不得用于自购药品费、伙食费、取暖费以及其他与治疗无关的费用。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新农合基金不予补偿: (一)自杀、自残的(精神病除外);

(二)斗殴、酗酒、吸毒等违法行为所致伤病的;(三)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医疗事故等明确由他方负责的; (四)工伤明确由他方负责的; (五)有关规定不予补偿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补偿标准和模式

第十七条 新农合补偿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大病保险的补偿模式。 第十八条 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按照下列标准补偿:

(一)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150元,封顶线为15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85%予以补偿;

(二)在县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400元,封顶线为30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80%予以补偿;

(三)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1000元,封顶线为50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70%予以补偿;

(四)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3000元,封顶线为60000元,按照医疗费用的55%予以补偿。

参合农民年度累计补偿金额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九条 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一类、二类保障对象,持有一级、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在乡享受抚恤定补的各类优抚对象(1-6级残疾军人除外),两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等六类人员,住院补偿实行零起付线,补偿比例在统一补偿标准基础上提高10%。

贫困人口和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者的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

第二十条 《甘肃省农村重大疾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试行)》规定的50种重大疾病,实行单病种限额费用管理,按医疗费用的70%补偿,不计入参合患者当年新农合住院封顶线。

克山病按照前款标准进行补偿。

第二十一条 普通门诊应当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就诊,参合农民每年度普通门诊人均补偿额为100元,补偿额度以户封顶,年度不结转。

普通门诊费用补偿实行零起付线,补偿比例在县、乡(社区)、村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为60%、70%、70%,当日门诊补偿封顶额分别为50元、40元、30元,实行现场补偿。

第二十二条参合农民特殊病的大额门诊费用按照下列标准补偿: (一)尿毒症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60000元;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恶性肿瘤放化疗、精神分裂症、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疾病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20000元;

(三)18周岁及以下儿童苯丙酮尿症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14000元;(四)高血压(Ⅱ级及以上)、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癫痫、肝豆状核变性、失代偿期肝硬化、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慢性肾炎、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重症肌无力、耐药性结核病、强制性脊柱炎、脑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帕金森氏症、银屑病等慢性疾病实行零起付线,按照费用的70%进行补偿,封顶线为3000元;

(五)大骨节病、布鲁氏菌病、氟骨症、砷中毒、克山病、包虫病等地方病的大额门诊费用,在享受国家项目补助后,按照剩余费用的70%进行补偿,补偿封顶线为2000元。

参合农民门诊特殊病由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后进行补偿。

第二十三条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费用,补偿比例在统一补偿标准基础上提高10%。

第二十四条 参合农民在县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使用中医药服务费用,补偿比例在统一补偿标准基础上提高20%,起付线降低30%。

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地产中药材和针灸、刮痧、推拿、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所发生的费用,新农合全额补偿。

第二十五条 参合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按照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其它救助的次序进行。

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按照规定补偿后,剩余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的,可以享受大病保险补助;补助后仍有较大剩余费用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总补偿金额不得超过封顶线和患者实际医疗费用。

第二十六条 新农合分级诊疗病种实行单病种费用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县区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达到25%以上的,可以对住院费用补偿后剩余费用较大的参合农民进行二次补偿。

第五章就医和结算

第二十八条 参合农民在省定医疗机构因新农合重大疾病就医或者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持“新农合一卡通”、身份证、户口簿和当年缴费发票等,在医疗机构报销窗口缴纳自付费用部分,补偿部分由医疗机构垫付。

第二十九条 参合农民外出务工期间应当在当地选择公立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治疗的应在住院之日起5日内告知参合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医疗费用应当在参合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审核报销。

参合农民由于其他原因外出期间患病住院的,按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参合农民当年发生的医疗费用,应当在12月25日前审核报销;12月25日后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次年报销。

第三十一条 参合农民报销住院费用,应当提供出院证明、住院发票、费用清单、病历复印件、诊断证明、转诊转院审批表、“新农合一卡通”、身份证、户口簿和当年缴费发票等。 报销普通门诊费用应当提供“新农合一卡通”、身份证和当年缴费发票。

报销特殊病门诊费用应当提供“新农合一卡通”、户口簿、身份证、当年缴费发票、公立医疗机构发票、门诊特殊病证。

第三十二条参合农民户口迁出参合县区的,当年住院医疗费用由原参合县区予以补偿。 第三十三条 各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受理定点医疗机构送审的结算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县区财政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补偿费用。

第六章定点医疗机构

第三十四条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选择,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由市卫生计生委员会确定。

县(区)、乡(镇)、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确定,并报市卫生计生委员会备案。

定点医疗机构由确定机关挂牌。

第三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科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参合农民门诊、住院费用审核结算,统计上报有关信息。

第三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门诊和住院费用补偿实行现场审核垫付直报制度,并按月报送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复核。

第三十七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品目录》和《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诊疗项目(2015年版)》,使用自费药品、自费诊疗项目和自费检查项目需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并签字同意,市、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自费药品占比不得超过10%、10%、5%。

第三十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确保使用的药品安全、有效、经济。

第三十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使用统一印制的新农合专用复式处方,用药、治疗、检查项目应与病情和病历相符。

第四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新农合结算窗口和定点医疗机构收费窗口应当设在同一地点,做到随出随报。

第四十一条 市、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每年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新农合基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或者挪用。 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

第四十三条 市、县(区)政府及其新农合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新农合工作的领导,市、县(区)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新农合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研究解决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十四条 市、县(区)新农合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定期公布基金账目、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名单和补偿数额。

第四十五条 市、县(区)财政、审计部门应当落实对新农合基金的财务监管和专项审计工作。 各县区成立由卫生计生、财政、审计、发改、监察等部门专业人员和参合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参加,对新农合工作实施监督,维护新农合制度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四十六条 对在新农合基金筹集、使用、补偿和医疗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由监察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依法追究行政纪律责任或者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参合农民涂改、转借、提供虚假医疗费用票据及相关证件的,新农合基金不予报销;已经报销的,由新农合管理机构追回补偿费用,并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6年5月9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庆阳市人民政府2008年3月31日印发的《庆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16篇:庆阳市青少年宫幼儿园简介

庆阳市青少年宫幼儿园简介

庆阳市青少年宫幼儿园创办于1989年,隶属共青团庆阳市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园于1999年投资100多万元易地重建一栋教学楼,使办园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目前,幼儿园园舍环境新颖优美,教学活动场地达2000平方米,拥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各种教学、生活、活动、办公用房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游戏和生活的乐园。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该园师资力量雄厚,园风优良,有一支素质高、凝聚力强、具有现代教育意识、乐于奉献、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年轻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4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一级职称10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8%,设有学前班、大、中、小11个教学班,8个日托班,共有幼儿570余名,配备幼儿接送车一辆。是一所具有一流保教水平,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园务管理的市直唯一一所幼儿园。

多年来,该园坚持“让每一个幼儿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让每一天成为幼儿欢乐的源泉,让每一个幼儿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园宗旨,确立了“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能力”的办园理念。全体教职工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为孩子创设宽松、和谐、人性化的成长环境。教会孩子做人,教

会孩子生活,教会孩子学习。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该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幼教改革,增强办园特色,在绘画、舞蹈、识字、启蒙阅读、手指速算、特色兴趣活动等方面独树一帜。在课堂教学上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技巧,我们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分类培训。聆听专家讲座。进行“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使幼儿园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该园还以抓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青少年宫幼儿园积极组织教师幼儿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与市体委合作举办的“舞动庆阳,运动庆阳”的街舞大赛中教师表演的舞蹈《唐古拉风》与《舞动青春》获得好评,参加全市消防知识宣传幼儿表演的《消防童谣》获二等奖,在全市组织的庆祝建党88周年文艺晚会上师幼同台表演的《在灿烂阳光下》荣获一等奖,在全国首届幼儿园早教创新教育大赛活动中,我园俩位老师的《唱玩手指速算》、《捉迷藏》分别获得

二、三等奖的好成绩。组织幼儿参加《民生杯》绘画大赛有三十余名幼儿获奖。组织师幼参加社会各项文艺演出15次。受到一致好评。,同时注重在园内开展各类大型

有趣的活动,如“哆来咪”音乐会、“小巧手”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童乐”运动会及别具一格的“家园同乐会”、“家长开放日”、组织了以主题为“拥抱阳光放飞希望”的大班、学前班毕业典礼文艺演出,以《童心飞扬欢庆六一》为主题的庆“六一”文艺演出。通过各类活动作为宣传窗口,庆阳电视台、陇东报作了专题报道,大大提高了我园的知名度。

春华秋实,朝气蓬勃的庆阳市青少年宫幼儿园赢得了家长的认同和社会的信赖。该园正在向着创“幼儿乐园、艺术摇篮、全市名园”的目标奋进。

第17篇:庆阳市科技创业园

创业科技园

科技园概况

庆阳市科技创业园位于庆阳市西峰区中医院斜对面,专注于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庆阳市科技创业园一期已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在园区企业5家,主要为电子商务和网络科技企业。园内整体安全监控,地热采暖,100MB光纤配置。建设了公共多媒体会议室、商务休息区、公共接待区、电子商务公共广告展示区。

园区宗旨

凝聚庆阳精才、让我们共同打造梦的舞台,让梦想起航,让青春飞扬! 孵化服务

自成立以来,创业园通过打造各种创业服务平台,为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个性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得到了入驻企业的广泛认可。

(1)创业咨询服务。

创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律、投融资、政策扶持等多种创业咨询服务。

(2)项目服务。

自2013年起,创业园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指导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计划项目。

(3)就业服务。

2013年,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庆阳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基地。 运作模式

庆阳市科技创业园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实行统一供电、供水、供汽和物业管理,全力协助入园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立项审批等生产前期的各项有关手续。热情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真诚与入园企业共担投资风险。

庆阳市科技创业园将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便捷的交通和周到的服务,欢迎广大中小企业家入园投资兴业。 共赢形式

1) 面向庆阳市科技、电子商务企业配置50平方米/间办公区域。

2) 面向各大院校毕业生配置开放式创业区域,可根据创业人数自行调配。1

3)平台配置公共多媒体会议室、商务休息区、公共接待区、电子商务公共广告展示区。

入驻企业

庆阳前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庆阳阿里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庆阳光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庆阳视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庆阳三才生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园区地址

庆阳市西峰区古象西路11号

第18篇:庆阳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任务。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落实工业强市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政策依据

2009年5月4日,省政府下发《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甘政发[2009]41号)。2010年1月13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联发《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甘人社发[2010]5号)。2010年5月15日,市政府印发《庆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0号)。2011年11月17日省政府下发《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甘政发[2011]141号)。

2.被征地农民

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民承包土地(指耕地,下同)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3.参加养老保险的费用

政府承担60%,个人承担40% 。其中:政府承担部分,属政府投资、公益性的国家和省列重大建设项目,由省级承担70%,县(区)承担30%;以土地出让方式征用的各类用地,必须保证养老保险费用足额落实后,才能征用土地,可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解决;以行政划拨方式征地的,按照项目隶属关系,采取市、县(区)政府和项目建设单位分类承担的办法。

4.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条件

征收土地时年满16周岁(含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个人承包土地被征用20%(不含20%)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应当参加养老保险。其中被征地80%(不含80%)以上的视为完全失地农民,剩余土地交回村集体,转为城镇户口,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比例在20%—80%之间的,视为部分失地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被征地比例在20%以下的,暂不纳入。村(居)委会调剂补足土地的,不属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被征地比例在80%以上,剩余土地能够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农民,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者部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5.部分失地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应缴费金额的计算办法

缴费总额=上年度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倍数(

3、

4、

5、

6、

7、8,六个档次)。

参保时超过60周岁的,每增加1岁个人少缴个人应缴费总额的十五分之一。75周岁以上的个人不缴费。

6.完全失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应缴费金额的计算办法

缴费总额=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60%×20%×15年。

参保时男超过60周岁、女超过55周岁的每增加1岁个人少缴个人应缴费总额的十五分之一。男满75周岁、女满70周岁以上的,个人不缴费。

7.如何办理参保手续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由村(居)委会向乡镇(街办)填报被征地数量、参保人员等情况,并在本村(社区)范围内张榜公示7天,由所在乡镇(街办)审核后,报县(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核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负责会同国土资源和农牧部门确定完全失地或部分失地,符合规定的,办理缴费参保手续。参保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将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资金记入个人账户,并发给参保人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册,准确记录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缴费情况,作为参保人员缴费凭证。

8.部分失地农民如何申请领取养老金

部分失地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时已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或参保后年龄达到60周岁时,由本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乡镇(街办)审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审定后,按月计发。

9.完全失地农民如何申请领取养老金

完全失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时男已年满60周岁、女已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或参保后年龄达到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由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10.从何时领取养老金

参保人员达到待遇享受年龄,从到龄之下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参保时已达到或超过待遇享受年龄,从缴清费用下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11.参保人员死亡后,其个人帐户储存额的处理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后,在享受待遇前或之后死亡,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或余额中的个人实际缴费部分(包括本金和利息),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凭有效证件,一次性领取。无法定继承人或无指定受益人的,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或余额并入统筹基金或调剂金。

12.参保人员参加了几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应如何享受待遇

被征地农民在不同时段分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同时享受。

13.1993年之后出生没有分到土地,现年满16周岁,其父母土地被全部征收,能不能纳入参保范围

如果以个人为单位,则因其没有土地被征收,故不能纳入参保范围,若以户为单位进行参保,则纳入参保范围。

14.被征地农民参保后,如何办理有关保险业务

可以找村(居)委会指定的经办人员办理。参保人员信息资料需增减变更时,或到龄需申请领取养老金时,应向村(居)委会提出,并递交申请等有关资料,由经办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到乡镇(街办)、县(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办理。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对村(居)委会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为参保人员建立档案,长期保存。

15.县(区)报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需准备的材料 (1)县(区)政府关于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承诺函;(2)县(区)政府关于每一宗征地涉及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案;(3)《甘肃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审查表》;(4)县(区)人社局、国土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联合审核盖章的《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表》(甘劳社发[2008]31号文件);(5)县(区)人社局、国土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联合审核盖章的《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花名册》(甘人社发[2010]5号文件);(6)听证送达回执;(7)征地告知书;(8)其它涉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材料。

1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县(区)财政部门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用于储存政府补助资金和个人缴费资金及其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县(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户用于核算征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利息、滞纳金及其他收入;支出户用于核算财政专户拨付资金、支付养老金。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转借或擅自将资金用于任何形式的直接投资。

来源: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农保科 编辑:张永邦 发布时间:2014-05-20

第19篇:庆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庆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2009—2011年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是: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为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全面完成三年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稳步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庆阳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巩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1、三年内,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并保持在90%以上。(由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2、利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对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可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待企业情况好转后,继续参加职工医保。(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局负责实施)

3、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范围。2009年将在校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已参加新农合的学生不再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积极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政府对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费用给予补贴。灵活就业人员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1、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学生人群为80元);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元,新农合个人缴费提高到人均30元。农村五保户及

一、二类低保人员,计划生育“两户”家庭及手术后遗症、并发症患者奖励扶助对象等个人缴费部分可由相关部门组织代缴。(由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人口委负责实施)

2、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例,2011年平均补偿比例分别达到75%、60%和60%以上。扩大门诊统筹试点范围,逐步探索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纳入门诊补偿范围。充分发挥中医药 “简、便、验、廉”的特点,降低中医医疗机构起付标准20%以上,提高中医药补偿比例10%,将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列入新农合和居民医保补偿范围。2010年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市人社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三)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

1、各类医保基金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结余过多时,要采取提高保障水平等办法,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金制度。要规范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风险金制度,严格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审批制度,防止基金透支风险。(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审计局负责实施)

3、严格基金管理。要规范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加强基金监察、审计工作力度。基金监察、审计工作要列入监察、审计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要规范和完善基金收支情况社会公示制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虚报冒领、侵吞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确保基金安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负责实施)

(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有效使用救助资金,简化救助资金审批拨付程序。资助城乡

一、二类低保人员、农村五保户及计生“两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疗费用的救助标准。(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残联负责实施)

(五)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1、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付费方式,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改进医疗保障服务,逐步实现市内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允许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市内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市内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和异地就业务工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市人社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卡系统。逐步推行城乡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就医“一卡通”,完成身份认定、诊疗记录和费用结算。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加快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实现全市互联互通。(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4、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结算同步、监管统一的“一站式”服务。(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5、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督促商业保险机构优化理赔程序,简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市金融办、市保监局、有关商业保险机构负责实施)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1、推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2010年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在严格执行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市上统一组织确定药品配送企业,通过二次谈判,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实现基本药物“四统一”,即药品目录统

一、供应体系统

一、采购规范统

一、销售价格统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将基本药物列入重点抽验品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实施)

3、鼓励组建若干家市级大型医药集团公司,保障全市公立医院基本药品供应,减少中间环节,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市卫生局、市监察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负责实施)

4、市、县(区)成立药物采购配送管理办公室,纳入事业单位管理,隶属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本辖区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工作。(市编办、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二)切实健全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1、制定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基本药物招标价格不得高于省上采购限价,其中包含配送费用。(市发改委、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2010年起,市县公立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全面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收入减少部分给予补助。(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三)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

1、从2009年起,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全部基本药物并优先使用,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实施)

2、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逐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应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实施)

3、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且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三、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1、修订区域卫生规划。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市总体上按市区3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3—5所专科医院,其它县每县设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每个乡镇设1所卫生院(县城所在地不设),每个村设1所标准化卫生所,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编办负责实施)

2、三年内建设8个标准化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和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加快医疗废物处理等辅助配套设施建设。(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3、全面加强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将市急救中心与市人民医院分设。三年内为全市所有乡镇配备急救车辆和必备应急设备,实现“农村120”全覆盖。(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4、三年内完成全市标准化村卫生所整体推进下剩的1123所建设任务,其中2009年建418所,2010年建363所,2011年建342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5、争取2010年新建庆阳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争取建成庆阳市精神病医院,争取立项新建庆阳市儿童医院及庆阳市职业病医院。(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6、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健全规划项目管理组织,全面加强全行业项目建设的规划、指导、评审、督促和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顺利实施。(市编办、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二)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1、按照省上制定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重新核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编制,力争三年内基本解决全市卫生系统缺编问题。(市编办、市人社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2009—2010年招录800名医学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招聘600名中专以上护理人员。以后逐年增加卫生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招聘名额。(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编办负责实施)

3、充分利用再就业基金为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及市县医疗机构选聘一定数量的护工及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4、制定高级卫生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博士学位或高级以上职称、能填补全市医学专业空白、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5、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期培养制度。在普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各级医疗单位每年按市级8名、县级3名、乡级1名的任务目标,选派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每人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年。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三年内为每个县(区)培养15名大专以上中医药人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负责实施)

6、全面推行由高年资、高职称业务人员带教新参加工作或低年资专业人员的医疗单位跟师带教制度,每名高级职称人员带3—4名、中级带2—3名,一带三年,捆绑考核,综合评奖。(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7、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建立上级医院长期对口帮扶下级医院的协作关系,每所市级医院支援2所县级医院,每所县级医疗机构支援2所乡镇卫生院。继续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建立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对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五年以上的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方面给予倾斜。(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编办负责实施)

(三)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1、政府负责承担其举办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助。(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制定。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3、鼓励多种形式举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签订医疗保险定点合同等方式,由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等渠道补偿。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实行按定额定向和政府购买服务给予补助。(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4、村卫生所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省、市财政按每村每年1万元(其中:中央、省上补助资金6000元;市、县各2000元)的标准安排村医补助资金。由县区卫生局根据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考核结果,给予补助。(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5、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临聘人员人事代理制和派遣制。在全市推进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资格准入制、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市县医疗机构二级科室负责人竞聘制的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四)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

1、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制度。(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突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病例、地方病病例管理和人群防治指导、结核病病例管理、重型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等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职责。(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3、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提高乡村服务整体水平。乡镇卫生院全面履行对辖区内村卫生所的管理职能。(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4、选择8—10所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基础的中心卫生院,使其基础条件和服务功能均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市卫生局、市发改委负责实施)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的服务。(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6、三年内每个县区建设两个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乡镇卫生院,西峰城区建设一个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村卫生所及其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各级财政适当增加对中医特色卫生院和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贴。(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一)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从2010年开始,逐步在全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每年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做1次健康检查,为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控烟、控酒、控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从2010年起全市各级各类媒体要免费逐步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教育频道,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市广电局负责实施)

(二)实施国家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2、从2009年开始增加开展以下项目:(市卫生局负责,市人口委配合实施) (1)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

(2)为全市35-59岁农村妇女常见病进行检查,对重点人群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 (3)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 (4)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5)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程。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积极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地方病防治机构、采供血机构、残疾人康复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并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口委负责实施)

2、市县建立健全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监管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设立乡镇医药卫生办公室,隶属于乡镇政府,正科级建制,业务上受县区卫生局指导,配备主任、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在乡镇政府内部调剂解决。(市编办、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4、2010年建立全市120急救指挥GPS卫星定位管理系统,覆盖全市急救中心、站、点和车辆,确保群众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急救需求都能就近、及时得到保障。(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由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2、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口委负责实施)

3、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2010年起按人均15元安排,2011年按人均不低于20元安排。(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4、将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采供血、食品药品监管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2010年,每县区选择1所医院先行试点, 2011年全面实施。

(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1、坚持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和功能定位。(市卫生局、市国资局负责实施)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实施)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按照上级规定,积极落实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4、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规范诊疗流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5、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医疗费用清单公示制度,公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阳性率等,并进行横向比较,促使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6、探索推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部分项目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减轻患者负担。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应予认可;同级医院中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应相互认可。(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7、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委负责实施)

8、探索建立由卫生、发改、社保、财政、审计、监察、医保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市卫生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9、积极推行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第三方解决医疗纠纷机制。(市司法局、市卫生局、有关商业保险机构负责实施)

10、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市卫生局、市监察局负责实施)

11、广泛深入地开展百姓放心医院创建活动,鼓励医院出台检查费和化验费的降价措施,实行院务政务公开,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市卫生局、市物价局、市监察局负责实施)

(二)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1、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的人员经费、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院、精神卫生机构、儿童医院等,在财政投入政策上要予以倾斜。(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2、按照有关要求,妥善解决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问题。适当增加对承担县城所在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的县级医院,及各级医疗机构专职公共卫生人员的财政补贴。(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严禁集资分红。(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监察局负责实施)

4、探索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在规范医疗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合理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逐步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劳务价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5、完善医药价格监测和医疗服务成本监督审查制度,建立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和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市发改委、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6、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三)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1、按照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明确辖区内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主要功能。(市卫生局、市发改委负责实施)

2、制定民营医院发展规划,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加强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监管。对考核达标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鼓励扶持政策。(市卫生局负责实施)

3、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类医疗机构强化服务准入和监督管理。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市卫生局、市地税局负责实施)

六、总体进度安排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2009年,研究完善新农合规范化管理意见。研究在校大学生、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工作。制定出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

2、2010年,制定完善各类医保基金管理办法,继续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3、2010年,全面落实新农合和城镇居民人均130元补助标准,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不断提高基本医保受益水平。

4、2010年,研究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建立市内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及具体办法。

5、2011年,完善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管理,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改进医疗保障服务。

(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1、2010年,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不断完善基本药物管理制度措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推行药物零差率销售。

2、2011年,全面执行基本药物制度。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2009年,完成制定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2、2010年,落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配套政策,完成2/3以上的建设任务。

3、2010年,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好财政补助政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等。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补助方式,落实村医补助政策。

4、2010年,启动实施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5、2011年,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完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规划,完成人员招录和在岗培训任务。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2009年,实施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2010年,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重大疾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监管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落实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

3、2011年,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措施。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及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监管所需经费。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2009年,积极申请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试点准备工作。

2、2010年,每县区选择1所医院先行试点,研究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调整问题,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探索推行电子医疗档案和常见病临床路径。

3、2011年,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庆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改革工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谋划,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保证改革稳步推进。

(二)加强财力保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改革补偿办法,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级财政要确保每年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

(三)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加强医疗机构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调动医务工作者支持医改工作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四)建立政府部门医改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权责明晰,又通力合作、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进的局面,建立高效联动的政府部门医改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医改工作责任制。

(五)加强监督考核和绩效评价工作。实行医改工作县区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科学的医改工作年度考核目标和绩效评价体系,把各级政府落实医改工作的情况列为本级政府绩效考核兑现。

第20篇: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现状与发展初探

史玉兰

[内容提要]:发展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本文紧紧围绕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 教师队伍 建设 现状与发展

在全国教育系统大力开展的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全教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的口号,会议一致认为,在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伟大实践,是集中解决教师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着眼于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创新性,增强教师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保持我国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和教师的高素质,与我国教师队伍的基层组织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教师的素质,就应该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的基层组织的素质,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教育系统,就应该明确提出加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如何真正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也是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在新时期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农村教师队伍,又是我市农村教育立足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全面推进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全国普及义务教育力度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以免试直升为特征的中小学教育也成迅猛发展之势而为社会所关注。可是,我市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极不均衡、不和谐、不全面。这就使得免试直升引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积聚在了初、高中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造成了初中阶段教育的“青黄不接”现象。这种局面使得本身就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存在许多不适的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明显。

一、教师人员紧缺,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按照新编制标准核算,目前我市农村尚缺教师909名,各县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部分临时代课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每期开学只要能按学科凑足人数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教师素质的高低,比如我所在的西峰区温泉乡的巨家塬小学共设有六个年级,而教师只有7名,只能按学科分配人数了。近几年,由于高中急功近利的改招、扩招,对初中、甚至是小学教师的拔高使用过多,致使农村初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越来越少,2005年全市评选的15名教育名师中,初中教师仅有1名。我市农村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是专科的,小学教师第一学历是普师的较少,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低,距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弊病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我市农村教师普遍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思想不新,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缺乏应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意识,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仍禁锢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连“讲明白,教正确”都很难全部达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照本宣科式”的课堂传授现象在我市农村中小学相当普遍。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不高,爱岗敬业精神不强。

我市的农村教师,大部分都是教小学不离村,教中学不离乡的“乡土教师”,由于地域条件的关系,大部分不是邻里,就是乡党,相互之间都较为熟悉。 “白天教学生,晚上干家务”,长此以往,教师很难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像这样一心二用的工作态度的教师,他本身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很值得怀疑。责任心不强,敬业心不强的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毁人一生。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学条件差,工作强度大,生活状况差,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教师进城风愈刮愈烈,“跳槽”现象司空见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教师生活状况差,工资水平低,而现在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部分农村教师无法安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已对我市农村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市农村教师每天早晨6:30就得准时到校,直到晚上10:30下晚自习,几乎是“全天制”的工作,从清晨到深夜,甚至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农村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算一算,农村教师一天的净工作时间有14个小时之多,而城里有哪一个教师能有如此大的工作量呢。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患病率却大大高于其他人群,平均寿命只有50几岁,其中未到退休年龄即死亡者人数很多。而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量换来的却是少得可怜的报酬。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现象已是见多不怪。不仅如此,就连教师的各项政策性增资、职称晋升等都很难及时兑现,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也很难实现,这又怎能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呢?

五、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代要求不符。我市农村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无所适从,在用足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部分教师由于学识水平的限制,难以弄懂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因素的制约,很难学会现代教育技术。所以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影响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部分教师很难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严重影响了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因此,我市农村的教育要发展,我市农村教育要满足广大农民子弟上学的愿望和要求,光靠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必须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农村教育结构合理、纪律严明、素质优良、和谐上进的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

一、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在政治思想上,应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进入新世纪,我市的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教学任务更加艰巨。要通过大规模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真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教育为公、教育为民。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不断地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战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使我市 广大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素质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师有百行,以德为先。学校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着眼点,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实干型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应常抓不懈、以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行业法律法规为学习重点,将政治学习制度化。坚持政治学习,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学校应将政治学习和教育教学水平结合起来,组织教师研讨。在工作中“比品德、讲奉献,比能力、讲成绩”,在职业道德方面,开展“铸师魂、修师德、塑师表、练师能”教育活动,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同时,把学习榜样作为对教师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应大力宣传身边典型全国优秀教师——“教坛保尔”张学成的感人事迹,在教师中树立榜样作用。

二、要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组织管理上,应是团结协作,纪律严明。

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村教师培养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在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师生公认、坚持用人唯才、无私正派、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把那些政治思想上靠得住,教学工作上有本事,生活作风上过得硬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予能够充分施展自已才华的教学工作岗位。坚持校长负责制原则,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教师、培养教师,保证对广大农村教师的有效管理和监督。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基本方针,德才兼备、注重实效、师生公认和用人唯才、无私正派是基本原则,而“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教师“四化”方针和德才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素质教师标准的新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学校管理中推行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一是校长应公推公选,通过资格审查、民主测评、实绩考核、审查任命等程序产生校长,然后由校长提名班子成员,使一批懂教学,会管理的业务骨干参与教学管理,领导班子得到优化,管理效益明显提高。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应细化教师聘任、管理、考核、培养、解聘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三是实行岗位责任制,按需设岗,一人一岗,一岗多职,上至校长,下至教师,人人分工明确,个个责权清晰,既发挥了目标管理效能,又达到了自我约束的目的。四是结构工资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工作量,工作过程、工作效益、并参考教师工作岗位职责的覆行情况,统筹定等发放,适度拉开了教师收入档次,从根本上扭转“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真正实现“能者上,闭者让,庸者退”的竞争机制。

三、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工作作风上,应是求真务实,爱岗敬业。

必须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部分有一定教学成绩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农村教育搞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是一个大熔炉,实践是一所大学校。也可以组织和安排部分年轻教师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支教,到人民和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长与群众间的感情,只有这样,我市农村的教师队伍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

我市要把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既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又要加强老年教师的观念转变;既要重视专业教师的跟踪培训,又要提前开展非专业教师的理念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工作,要采取座谈讨论、专题演讲、书面测试等形式检查教师培训的效果,并记入业务档案,要建立教师教育培训培养和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教研部门要多组织农村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比赛,给农村教师多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为农村教师多构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要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观念转变作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长抓不懈、创新学习方式。

农村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全战场也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农村教育办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大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出口,学生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家乡的小康建设大计。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增强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为加快全市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更大贡献。由于诸多因素,比起经济发达地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脚步是落后了,正是由于这种滞后性,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已开始认识到并开始关注这些问题,2005年10月由市教育局牵头在华池召开了专门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卢化栋局长谈的最多的就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为改变我市农村部分边远山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由市教育局牵头,先后两次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择优录用了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基本清退了临时代课教师,这极大地优化了我市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其实,在老百姓的眼中,素质教育搞得怎么样,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们能否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教师队伍,让庆阳市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高一些,农民的文化素质更好一些,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快一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不是模糊的、概念化的,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国家针对于农村而实行的“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可以说是给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送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教师队伍建设要保持高素质,就是广大农村教师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在政治思想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组织管理上,团结协作,纪律严明;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尤其是要突出三种教育发展观,即“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使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得到均衡、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立足于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抓业务,出成绩。广大教师要勤奋工作,在工作中保持高素质;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构建高素质;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开创高素质。争当觉悟高、作风硬、素质强的教学第一线精兵强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教育服务,尽心尽力为教学服务。工作岗位对于教师来说,没有高下之别,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教师要借助这一载体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国家和人民所赋予自己的神圣的职责,广大农村教师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履行好岗位职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实干中使自己的业务本领和成绩贡献为社会所认可,被社会所接受,才能体现出自身的高素质。

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学生第一位,其实应该是教师第一位,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从前提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国大力开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好形势之下,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从构建和谐庆阳的高度出发,从打造美好庆阳的全局出发,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方针出发,从“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出发,全力围绕“教育好教师,管理好教师,培养好教师,发展好教师”这一教育目标做工作,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善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庆阳教育美好的明天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一、《 求实 》.2006年第7.9.11期;2007年第1.2.3期

二、《人民教育》. 2006年第7.9.11期;2007年第1.2.3期

三、《甘肃教育》. 2006年第8.10.12期;2007年第2.3.4.5.6期

四、《庆阳教育》. 2006年第9.10.11.12期;2007年第1.2.3.4期

五、《西峰教育》. 2006年第9.10.11.12期;2007年第1.2.3.4期、

六、《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科学技术概论》. 胡显章 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走进新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九、《解读新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十、《课程改革初探》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版

庆阳市劳务工作汇报
《庆阳市劳务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