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特殊家庭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44:15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特殊家庭总结报告

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

对策研究报告

高台县第二中学 郑长喜

【摘要】:“特殊家庭学生”是相对于正常家庭学生来说的,指“生活在与正常家庭有比较明显区别的家庭的学生 ”。是指那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外出人口留守家庭、暴力家庭、溺爱娇惯家庭、特困家庭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因此如何找到适合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对策,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要求,更是作为教育第一线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特殊家庭 学生教育 对策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外出务工人员剧增,离婚率快速上升,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名目繁杂的疾病困扰,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产生了诸如留守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重组家庭等新的特殊家庭学生,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并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出现的异常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预防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对学校和社会都将起着积极作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责任,深入理解素质教育观念的内涵,在提高素养的同时,树立起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特殊家庭的存在与增多,使教育滞后,对孩子成长影深远。如何实现学校与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渗透,形成互补,真正营造开放的、支持的、和谐的、立足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引领教师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升社会生活的质量,促使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家庭和学校的同步可持续发展。

(一) 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较高,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3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 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190多万对夫妇离婚,比前一年增加了12万8千对(7%)。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能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同时拥有双亲的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滋味,其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影响了孩子正常健康成长。所以,开发特殊家庭学生的情感优势智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特殊家庭学生是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有着特殊性,如何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使这些特殊学生获得健康有益的发展,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多元智能,多元智能对每一个人来说不是均衡发展的,而是有强势、中势、弱势不同程度的,如何开发和强化优势智能、改善和转化弱势智能,使特殊家庭学生的多元智能协调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研究和开发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有效实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因材施教开辟有效途径,使特殊家庭学生的智慧、情感、能力得到充分开发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做到人人成才。

(三)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学生群体中,特殊家庭学生往往言寡语少,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不大引人注意。其实这些孩子也跟其他学生一样盼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他们的心理常处于压抑之中,他们的性格常处于内向状态,他们惧怕交往,但渴望交往,而实际上得不到正常交往,为此,经常处于的苦恼之中,失落离群感和心理压抑感阻滞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的引导特殊家庭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如果能够引导特殊家庭的孩子如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认识和找准了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并积极实践和发展,他的个性潜能便会极大地得到释放(开发),并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强化,从而成为优势个体。

二、课题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课题基本概念界定

“特殊家庭学生”是相对于正常家庭学生来说的,指\"生活在与正常家庭有比较明显区别的家庭的学生 \"。是指那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外出人口留守家庭、暴力家庭、溺爱娇惯家庭、特困家庭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

(二) 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 1.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

2.特殊家庭学生的家庭类别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3.特殊家庭学生的个案调查分析。 4.开发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5.开发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特殊教学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性资料;

2.教育学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教育学理论依据;

3.教育必须适应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的规律的理论。 4.包容理论、激励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在家校有效沟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实践依据:

1.社会变迁异常迅速,两代人的差异不断增大,相互理解、学习、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

2.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家长要想克服溺爱、娇惯等违背教育要求的做法,代之以科学的培养教育,需要适当方式的可行性强的针对性培训;

3.“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社会现象,使家庭教育指导日益成为家长的迫切需求,但家长同时面临着如何应对快节奏生活、工作和有效获取育子技能的尴尬局面,素质教育观念的有效传播成为当务之急;

4.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家庭教育可以说是起着“型塑”的作用,指导家长构建学习型家庭是“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5.科研兴校,力求使每一位教师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是提高学校声誉,办好一方教育的现实需要。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分析“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并能针对问题提出有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指导我们有效的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教育。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特殊家庭学生教育” 的教育模式,并能对其它学样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起到指导作用。使更多的特殊家庭学生能像正常家庭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五、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课题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它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有序地推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理论探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

2.实效性原则

要求课题研究规范科学,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均与实验课题相结合,实行“个案分析——问题发现——个人反思——集体研讨——研究小结”的反馈机制,突出过程性实验,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合作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加强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整体推进的目的。 4.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主体作用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在学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办法。

5.灵活性原则

任何经验都有其认知或实践的局限性,对待特殊家庭问题学生的防治策略,我们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观念,反对教条主义。我们要灵活的推广特殊家庭问题学生的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因地制宜的策略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

六、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思想、行为及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教育方法与管理策略,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现状及家庭、社会、学校、教师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认知程度,以及特殊家庭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的心理、行为表现,根据个案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探索,总结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科水平,另一方面是能让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1) 围绕课题,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一方面,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理化依据和设计意图的学习,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一点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自身的职责,认识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增强课题组成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也大力营造教研氛围,加大对课题研究的考查考核力度,确立“科研兴校”的办法目标,全面调动教科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积极投身教研的积极性。

(2)组织调查,分析归纳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如: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师生心语、爱心日记等。从中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思想,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3) 精心安排,稳步推进课题研究

第一步,全面启动“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重点研究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现状,研究思路,采取的措施和研究的方法。

第二步,重点研究特殊家庭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从个案分析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事实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

第三步,通过横向纵向比较,能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总结出有指导性的经验,并能写出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论文或总结与其它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四步,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讨的基础上,总结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便于他人学习运用,并能在全校及至其它兄弟学校进行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阅读、研究有关“特殊家庭学生研究”的文章和理论专著,并灵活地运用于课题研究之中,使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之上。

2.调查研究法:调查“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家庭组成现状,使研究有的放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综合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事实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结果分析与过程分析相结合。文献资料主要用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资料,主要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行为、学习发展及变化情况,寻求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课题组为特殊需要家庭学生建立档案,及时记录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发展历程。

5.经验总结法:分析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实践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重视教育实践及其经验的多样性,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更好地指导特殊家庭问题学生的防治工作。

七、应用价值

1.“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社会氛围。通过申报“春蕾女童”救助、“爱心基金”帮扶等活动,让行政部门提高了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认识,“两报到三反馈”方案的实施,更是让社区也参与到了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行列中。引起社会强烈的关注。为特殊家庭学生的成长争取到良好的社会环境。

2.“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提高了学校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促使学校对待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认可程度、教育态度大有改观,学校机构设臵齐全,专业教师配备到位,教育措施有效可行,过程材料记录详实,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3.“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转变了家庭教育的理念,让家长清楚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怎样去和孩子交流,如何才能取得家校教育的合力,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4.“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改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学生人格,也形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尤其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家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不同的特殊家庭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同。同时,在课题的研究中,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5.“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特殊家庭的学生都能和一般家庭的学生一样快乐健康的成长,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特点,体现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特殊家庭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八、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二年(2012年4月—2014年6月),依据研究内容分四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实验总结阶段、评审推广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2.4—2012.5)

1.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及省内外对与该课题相关的实施参考材料;

2.成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建立课题资料档案。

(二)实施阶段(2012.6—2014.1) 按实施方案进行四轮行动研究:

第一轮:全面启动“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重点研究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现状、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特点成因及表现,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二轮:重点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访谈,并写好访谈记录,进行个案分析,写好特殊家庭学生个案教育案例,并展开社会调查,归纳特殊家庭存在的类型及对学生的影响。分类总结教育途径和方法。

第三轮:总结研究经验,形成教育案例集和论文,并进行特殊学生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整理研究背资料,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论文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

第四轮:重点对总结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防止教育效果的反弹,并对教育的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写出全面的总结报告,形成较为成熟的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及策略,便于他人学习运用。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4.1—2014.4)

1.做好课题所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选编论文及经验总结集、教育案例集;

2.完成课题总研究报告;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4.完成课题评审申报工作。

第四阶段:评审推广应用阶段(2014.4—2014.6) 进行《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评审及经验推广。

九、保障措施

开展课题研究,是我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是我校加快实现教育均衡、教育现代化的一件大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1.课题组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和措施,保证了课题的顺利、按时、优质完成。

2.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学校要求双周三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负责,落实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情况。

3.整合资源,实现共享。优化整合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等资源,构建开放的教师学习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研组、年级组等各级研修,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

4.加强宣传,促进交流。以年级组、班级为单位,构建了特殊家庭学生管理的共同体。教师撰写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日记或随笔,通过多种形式及时组织交流。教师的优秀教育案例或论文以及教师读后推荐的好文章及时推荐给学校教研机构,并整理成文集供教师们阅读、学习、研讨。

5.建立评价、检查制度,创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建立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的相关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和学生管理情况的测评制度。学校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了解课题开展情况,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和检查。

6.学校筹措并保障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必要经费,专项用于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金保障。

7.有一群能吃苦、勤钻研、敢创新、肯奉献的教师,他们个个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专业保障。

十、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探索了较为可行的一系列教育措施和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在一定层面初步解决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推动学校管理服务功能的变革,使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初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我校教育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收获主要表现四个方面:

(一) 理论成果

通过调查、分析了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现状,研究总结出了关于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

1.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现状

(1)城镇中学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相对较好,有较为完备的管理机制,制度健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师配备齐全),过程性材料丰富,具体活动记载详实,活动也开展的丰富多彩,比如我县的城关初中、高台三中,就实行特殊学生包挂制度,对特殊家庭的学生实行跟踪管理,从生活、学习、品德、习惯、及家庭表现都有详细的记录。特别是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开展的较为正常。

(2)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搞的马马虎虎,机构设臵齐全,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都有,计划总结安排充实,也配备有心理咨询老师,但不过是兼职的,活动也开展的较丰富,但不是专门对特殊家庭学生的,都是搭车搞,而且最突出的特点是前紧后松,有的只是搞形式应付检查而已,开校时安排的较丰满,但结果却很骨干,效果不佳,后半学期因课程紧张,在考试的压力下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也就不了了之,成了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了。

(3)小学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是做的最不好的,因为成绩的关系,老师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更严重,特别是领导不重视,尤其农村学校,把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全部归给家庭,在与小学老师的交谈中,他们对待特殊家庭的学生,最多是把监护人叫来交流交流,或者是进行家访,这就是做的最好的了,学校根本拿不出好的办法,也没有整套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因此成为教育的一大缺失。在小学教育不好,送到初中肯定不是牛皮癣就是定时炸弹,给初中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造成困难。

2.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叹自怨,命运多舛

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暴力家庭、留守儿童中的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因为自身的家庭因素,总觉得低人一等,怨天尤人,自叹自怨,灰心丧气。有时本来说话者无意,而听话者有心,老把不利的因素、事情往自己的遭遇上联系,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大的失败。这种自卑的心理,对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自家庭的关心和心理疏导缺乏,易引发精神抑郁症状,进而由心理障碍导致生理疾病。

(2)自高自大,唯我独尊

独生子女家庭、富有家庭、重组家庭中的个别孩子、留守儿童中无人监管的孩子身上表现出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这些孩子在群体中,常常不能客观的评价自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常常不切实际的自我感觉良好,目无他人,不谦虚、不谨慎、不容易接受他们的意见。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教师一定要留意特殊家庭学生的这种心理表现,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3)不分良莠,病态追求

从众心理已经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但在尤其在特殊家庭的学生中表现的较为严重,甚至成为一种病态。具体表现在:一是所谓“潮”,他们对当今流行的东西,都不加分析地去追求,并冠以“酷毕了”,“帅呆了”。崇拜明星,着奇装异服,烫染彩色头发,理剪奇怪发式。热衷上网聊天。喝酒、抽烟,拉帮结派。二是“比”,大到名牌服装,小到吃喝“过寿”,甚至比到谈情说爱。三是“怪”,留长发,穿花衣,戴首饰,可怜的一个耳朵被打上六七个耳钉,伤痕累累。痴迷程度,不言而喻。这些表现似乎“前卫”,实质上则是缺乏理性,抛弃自我的无为表现。

(4)执拗偏激,口是心非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进入青春叛逆的第一个高峰期,有些学生表现的弱些,有些则表现的很强烈,做为正常家庭的学生,经过家长的讲解,亲和,感化,很快就能度过危险,但作为特殊家庭的学生,因得不到正常正确的教育而形成偏激执拗的性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师越不让我做我越做”,“家长越阻止我越变本加厉”,总要反其道而行之。看待问题总是以偏概全,看到的是事物的阴暗面,看不到阳光的东西。看到云彩,想的是暴风骤雨;看到摩擦,想的是世界大战。有时甚至参与到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摇旗呐喊,唯恐天下不乱。在老师长辈面前是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口是心非,没有做人的道德底线。

3.特殊家庭学生行为、行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是亲情缺乏,心理失衡。

从调查统计显示,85%的特殊家庭学生有“想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的想法,26%的特殊家庭学生有“想念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但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特殊家庭学生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就容易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2)是习惯不良,学习较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家庭的特殊,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所以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特殊家庭学生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36.7%的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学习成绩在平均线以下。

(3)是教育单一,安全难保。

特殊家庭学生的监护人与一般家庭监护人不同,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特殊家庭学生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特殊家庭学生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4)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富裕家庭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已经产生厌学情绪,认为不读书同样能挣钱,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5)是特殊家庭学生违法犯罪率逐渐上升。

县政法部门的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县发生的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参与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而在这些未成年人中,特殊家庭学生参与的也呈上升趋势。

4.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之所以称那些“特殊未成年人群体”为“特殊家庭学生”,首先就与家庭的特殊有直接关联。对他们的教育与监护,变成非正常监护,不是爷爷奶奶、就是外公外婆,甚至是其它亲戚,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大部分孩子在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特殊家庭学生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特殊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2)学校教育不到位

学校是肩负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升学率摆在第一位,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沦为一种口号或“摆设”。二是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特殊家庭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在整个受教育者中毕竟还是少数,有“特殊家庭学生”就读的学校往往无视这一特殊受教育对象的存在,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特殊家庭学生的监护人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而缺少家庭教育支撑的学校教育,至今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家校教育脱节所带来的“消耗”,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消耗”中大打折扣。

(3)社会教育的缺乏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精辟地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充分表明生命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是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特殊家庭学生在社会教育方面突出的问题,是社会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的组织机构太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几乎空白。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我国目前这样的机构系统尚待发展,类似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专门扶持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另外,受社会的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特殊家庭学生社会教育的缺乏严重削弱了社会在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理想”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5.解决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对策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其实是我国初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靠学校和教育部门,其实它牵涉到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方面。我们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政府方面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方面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一是政府要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保证特殊家庭学生能上起学有学上。二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特殊家庭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合理流动,采取配套措施,让农民工进行城市的同时,能接受他们的子女进入城市,并能接受就该接受的教育。四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在农村实施合班并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兴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校成立相应的教学机构,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五是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加大补助覆盖面,让更多的特殊家庭学生享受到补助政策,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这对特殊家庭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2)家庭方面

家庭是一个人尤其是儿童少年成长发展的必要也是关键环境,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方面有任何机构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作为特殊家庭学生的父母来说,首先要转变认识观念上的误区,认为自己抛家别业在外,打工挣钱,供子女的吃好穿暖,让他们有学上就尽到了一个做父母应尽的义务,代而取之的是,不仅要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同时也应经常与他们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

(3)学校方面

学校在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方面应是教育的主导者,对于学生,除两个假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在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单纯的智力素质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第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期中、期末考试后家长特别想知道孩子成绩的机会,集中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认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三,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氛围。第四,细化班主任老师对特殊家庭学生的管理,要求对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接近他们,并组织学生形成一个温暖的家,建立“亲情导师制度”,让特殊家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情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第五,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建立起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监测制度,建立特殊家庭学生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安排专门老师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近几年在我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督促下,我县中小学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各校也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中学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使这一教育主体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显现出它的作用。第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育人,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开通校讯通业务,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第七,充分发挥团队阵地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就是一个家。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让特殊家庭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使他们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第八,坚持“两报到,三反馈”活动持之以恒,提升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效果,通过“两报到三反馈”取得家庭、社区、学校三方面的联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特殊家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⑷社会方面

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仅依靠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就当前我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可作为是加强和完善社区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多位一体,互补共生。具体的做法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或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和监护体系,组建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的成员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和适当外聘一些专职人员组成。如今在我县,城镇社区、乡村在县妇联牵头下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这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还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多争取一些社会救助项目,比如“希望工程”、“春蕾女童”“爱心基金”等项目的支持,解决特殊家庭的经济负担,保证特殊家庭学生能够正常入学。

(二)特殊家庭学生的转变效果

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成长环境大为改善。一是近年社会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呼吁关心特殊家庭学生,已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纳入学校、社区的议事日程,已逐渐形成有利于特殊家庭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如今我县各小学已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中学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县妇联牵头下在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为特殊家庭学生校内外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二是特殊家庭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持续好转。通过班主任老师和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特殊家庭学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好转。特别是问题学生中,特殊家庭的学生人员明显减少,部分问题学生,在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共同教育之下得以转化,比如我校九年级特殊家庭问题学生闫定旺、王共泽、迟海军、于帅新等在上学期末都因表现良好,自己写出申请要求退出问题学生行列。三是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素质明显增强。在一年多的教育转化过程中,特殊家庭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在元旦环城赛中,特殊家庭学生孙海亮、马国军都拿到了全县前十的好成绩。四是特殊家庭学生生活条件大有改善。近几年来,政府及社会组织关注留守儿,关注基础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使相当一部分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儿童能上起学。五是特殊家庭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近两年统计的特殊家庭学生学期综合成绩呈上升趋势。在特殊家庭学生较多的九年级(13)班,通过近一学期教育问题的研究,这个班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期末成绩名列全校十三个班之首。从此也可以看出,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当中,只要重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一定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效果。

(三)教师研究的收获

通过本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全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观的改变,在工作中既重教书,更重育人的意识显著增强。参研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提高了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增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把自己在平时的教育中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郑长喜论文《农村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2013年第四期的《素质教育》上发表;论文《信息技术架起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桥梁》获中国移动“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甘肃赛区二等奖;案例《农村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案例》获高台县首届班级精细化管理案例评选优秀奖。丁文兵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调查研究》在2012年第11期的《华章》上发表。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带动和影响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今年我校又有两个省级课题和五项市级课题被立项。另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课题研究,促使班主任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具成效,参与课题研究的班主任近两年由于重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班级管理效果明显,所带班级,成绩突出,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付出必有回报,课题组成员报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精心教学,潜心育人,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得到学生的尊敬和学校的认可,郑长喜2012年9月,被县委、县下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3年5月,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张掖市教师专业化发展文本规划先进个人”;2013年6月,被高台县委确定为“2013——2015年度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赵建军鹏2012年9月,被评为合黎乡“优秀优秀教师”。盛永兵2013年9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四)学校的成就

两年来,学校通过研究与实践,对特殊家庭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教育、管理服务,增强了服务意识,在校内树立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曾经最让校长头痛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到本学期基本得到遏止,学风、校风进一步好转,九年级毕业会考成绩评比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用实际行动落实了“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给外出务工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学校也先后被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家长示范学校”; “尊敬师长,学会感恩”精神明建设示范校;被高台县教体局评为 “一类特色学校”;被合黎乡党委政府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总之,本课题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本校的基本情况,通过建立调查问卷、分析归纳、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策略和基本教育模式,确保特殊家庭学生得到行之有效的教育,为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四、研究的反思及今后设想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许多教师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课题组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是由于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深知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逐步完善。

1.本课题要求课题研究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成员显然达不到,导致有的论文质量不高论文数量较少。

2.尽管学校方面就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个别特殊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再加上特殊家庭的不稳定性(去年父母在外务工而今年父母又回来或去年父母在家而今年外出务工;去年是单亲,今年又重组;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又随母前行,离开本校),这对特殊家庭学生的跟踪研究上难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效果。

3.社会转型时期许多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并非家庭、学校能彻底解决改变得了的,比如现在由妇联牵头的“留守儿童之家”真正发挥作用的为数不多,这使留守儿童在假期间的监管落不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课题的深入研究,所以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协作才能为特殊家庭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为特殊家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将更加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与时俱进地继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教育科研永无止境,课题研究的实验始终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希望各位教育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推荐第2篇:特殊家庭成长计划

“大家访”活动——特殊家庭学生成长计划

——王颖梅

“走进家庭、携手育人”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开展大家访活动要以改善学生成长环境为出发点,以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群关系为目标,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因此,根据本次家访调查了解的情况,制定特殊家庭学生成长计划。

一、计划对象

本次开展的大家访活动重点针对六类学生重点家访,一是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二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三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四是留守儿童家庭;五是离异或单亲子女;六是特异体质学生家庭。采取跟踪家访、关爱家访、期许家访等形式,给予五类学生学习上的关照、生活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关爱,促进重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了建立健全以“成长记录表”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实行严格管理制度,实现针对性的教育,我班主要摸出针对以上六类需特别关注的学生制定此成长计划帮助学生成长。

二、计划实施策略

1、实行特殊家庭学生成长导师制,关注学生整体成长发展同时,特别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心理状态、交友、生活等,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真正为学生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学生成长导师”。教师的指导以“学生为本”,重点落实到学生身上,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发展需要,尽而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

2、对特殊家庭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据情况对需特别关注学生的进行专门导师辅导,教育责任到人,在班主任协调下,各位老师分工负责,老师不仅要经常与自己指导的学生交流,还要保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老师之间定期碰头,共同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活动,共同研究学生的潜在优势和教育艺术,对特殊情况通过“会诊”加以解决。

3、对学生成长指导实行中体现亲情化、渐进化、实效性工作原则,区别于班级授课形式,更多的是在课外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活动,导师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弱势、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针对特殊家庭的孩子,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地最好心理疏导。

三、成长档案建立

为了有效实施此计划,必须建立详细动态的学生成长档案,以发展的眼观来观察教育特殊家庭的孩子,做到有据可依、有录可查。

一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需关注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二是建立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周与结对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思想学习等情况。

三是建立与家长联络制度,导师与家长每月一次电话联络,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2013年6月14日

推荐第3篇:特殊家庭的亲情故事

屋漏又逢连阴雨

1988年,吴伟兰的丈夫因病去世,把三个未成年的女儿留给了只有43岁妻子。当时,最大的孩子只有18岁。村里的单身汉王德利看到这娘儿四个的日子没法过,于1989年主动承担起了这个

家庭的重担,与吴伟兰结婚成家。尽管孩子们没有了亲生的父亲,但她们并没有受苦,继父有如亲生父亲一样疼爱她们,把她们抚养成人,并一个个都找到了如意的郎君。

大女儿马雪芹1990年结婚嫁到高丽营村,自己在一家毛织厂上班,她丈夫自己用四轮拖拉机给人家运煤挣运费。结婚第二年,小两口爱情的结晶岳小凤出生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畅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5年的一天,妻子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天休息的机会,在家里干家务,丈夫一大早到煤厂排队拉煤。快到中午的时候,街坊来到马雪芹家告诉她:“你丈夫好像是出车祸了,你去看看吧!”她听说后,没顾得上换双鞋和锁门,穿着拖鞋就骑着自行车沿着街坊说的方向找了下去。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交通事故现场。她想,也许是街坊看错了。正在调转头要回家的时候,她看到在不远处的另一条路上围着许多人。她赶忙加快了骑车的速度直奔那里,她的心慌极了,简直要从喉咙中跳出来。到跟前,惨状令她目不忍睹:一辆大卡车把拖拉机剐到了马路沟中,装有整车煤的拖拉机侧压在丈夫的身上,血流得

到处都是,丈夫已经断气了!早已经受过失去亲人打击的她,再也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当场昏了过去。

“闺女,你回家来吧!”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还带着一个5岁的小姑娘没法过日子,就把女儿接回了娘家。马雪芹继续在那家厂子上班,她母亲为她看孩子、做饭。

女儿再次成家

母亲因为自己女儿的遭遇而受到了太大的打击,得了脑血栓。马雪芹当时只有28岁,还带着一个5岁的孩子,今后怎么生活呀?街坊也为这个家庭操着心。这时,热心的街坊给她介绍了一个来自河北的单身汉王殿中,接触一段时间后,马雪芹看他具有农民的纯朴厚道的品质,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新的丈夫。1996年底,他们又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王殿中是一个勤快的人,除了在一家企业上班之外,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把自己家门口用扫帚打扫一遍。每到冬天下雪的时候,整条街道就他家附近的雪清理得最早。“挨着勤人没懒汉”,在他的带动下,整条街道的人家都行动了起来,这条街成为了全村最干净的街道。

“大大”真心爱女儿

马雪芹的女儿岳小凤,一直随着自己姨家的孩子一起称自己的继父为“大大”,尽管继父早已经承担起了父亲的担子,但孩子却没改口,其实孩子的心里还是很认可这个父亲的。继父也像疼爱自己的亲女儿一样疼爱着小凤。继父每次下班回家之前,总是先到商店为自己的女儿买一些她爱吃的小吃,与她一起做游

戏,当看到小凤有些近视眼的倾向时,他特别着急。一天,他看到电视中播放着“背背佳”的广告,不顾妻子的反对特意到北京的商场为小凤花400块钱买回来穿上。妻子跟他没好气地说:“咱们家哪有富余钱给她买这东西,这钱快到我一个月的收入了。”王殿中说:“我们现在过日子紧一些没关系,但孩子真的近视、驼背了是一辈子的事情,就没法挽回了。”

小凤上学的学校离家有5里地远,王殿中总是起大早把女儿送到学校,然后再去上班。这天,他正在带着女儿骑车在上学的路上,一辆汽车向他们横冲直撞地开来,把他们爷俩都撞到了沟里。女儿的右小腿骨头被撞得粉碎性骨折,他的腿也失去了知觉。女儿在医院做了钢板内固定手术,他也在腿上打了石膏。当时,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为了能够保证女儿恢复健康,他在医院打完石膏后,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出院在家中养伤,还经常架着双拐到医院去看望小凤。

他们放弃了“指标”

“你们俩人关系那么好,该再要一个孩子了,你们符合再要一个孩子的政策。”热心的人这样对王殿中说。“是啊,我到这个家庭难道就只付出吗?我也得要一个自己的亲骨肉。”王殿中这样想。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妻子,妻子说:“行!不过咱们先等两年,经济条件缓缓再要吧。”妻子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从村委会那里领取到了“准生证”。

然而女儿小凤的表现却

让王殿中放弃了要孩子的想法。女儿每天放学早,她知道“大大”有下班后喝茶的习惯,每到“大大”快要下班的时候,懂事的小凤都会为他把茶水沏好。洗衣服的时候,她也总把“大大”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一天中午吃饭时,小凤看到桌子上没有酒,她知道自己的“大大”一向是个爱喝酒的人,小凤二话没说,蹬上自行车用自己的零花钱就到商店给“大大”买了一瓶酒和两盒烟。王殿中看到女儿这么知道心疼自己这个继父,当时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酒尽管不是什么名酒,但他喝在嘴里,却感觉格外香醇,因为这是女儿的爱心凝聚成的琼浆玉液呀! 那天晚上,他就跟妻子商量:“别再要孩子了,咱们还是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小凤的身上吧。这孩子对我这么好,比亲的都强呀!”就这样,他们把村委会给的生育指标退了回去。

其实女儿很想叫爸爸

在他们家里笔者看到了这样的镜头:丈母娘要从床上下地,姑爷王殿中赶紧从床下拿出鞋来说:“我妈要下地。”然后给丈母娘穿上鞋子,搀着她走出屋子。那天中午,天空正在下着小雨,小凤放学后把自行车支在院子中就往厕所跑,边跑边说:“大大,把我自行车推到棚子里去。”

当笔者单独问小凤,你最想对你的“大大”说什么的时候,小凤回答,最想说的是“爸爸,我爱你!”听小凤的母亲说,小凤其实也很想改口叫爸爸,但是由于多年叫“大大”叫习惯了,改不过来口。三年前,小凤就曾经把一张写有“爸爸”的字条塞在了继父王殿中的衣兜里。

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一家五口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那种自然而然的亲情,时时打动着笔者,使人觉得,这个五口人四个姓组成的特殊家庭,生活得是那么幸福、那么美满。

推荐第4篇: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典型材料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子女进入学校,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厌学,甚至不学,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臵身于班级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存在着很强的逆反报复心理。针对这样的学生,在管理上,班主任要负出很在的心血和精力,而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要点,才能收效。我们学校的各位班主任老师,不畏其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 命感会同学校和家长一道身体力行,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不少频临辍学的学生重返课堂,弥补了那些特殊群体学生缺失的爱。

七年二吴迪班同学,因父母离婚,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平时在校不好好学习,经常和校外的一些人混在一起,吸烟、打架、不上学,从不向老师请假,经常性地逃学,后来还产生了不想上学的念头,班主任佟海岩老师知道情况后,非常着急,多次找到吴迪跟她谈心,但效果教师不是太明显,几经周折老师终于找到了吴迪的父亲,当佟老师得知吴迪不想念书只是出于自

1 己的本意而他的父亲却不知道这一情况后,就与吴迪的父亲商议如何共同去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但由于吴迪对父亲有抵触情绪,在不听从父亲劝告情况下,连家都不回了,怎么办呢?佟老师寝食难安了。她发动学生四处寻找,自己也利用课余时间,跑遍镇内的游乐场所去寻找,几天下来,佟老师累得病倒了,每天她除了给学生上课,给孩子送托儿所,还挂记着吴迪的情况。最后终于在一名同学那里得知吴迪在他姥姥家中,看见风尘仆仆赶来的老师,吴迪的心里有些感动了,在佟老师的再三说服下,她终于答应老师回校上课了。佟老师把吴迪领回自己的家中,跟她做了彻夜的长谈,说她的家庭,谈她的现在及将来,吴迪那颗频临封冻的心渐渐地开始融化了,重返校园的她渐渐地喜欢上学习了,佟老师让同学帮助她先做简单的题不懂的时候自己耐心地给她讲解,经过一周、二周的努力,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她对学习产生兴趣了,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当我解决了一道难题的时候我真开心哪,真后悔从前没有好好珍惜时间,更不该离开这个温暖的集体。

八年二班王磊同学父亲早逝,两个姐姐都在读书,母亲身体有病,家务很重,曾多次想退学回家。八年二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宋教霞老师的带领下多次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为她捐款、捐物,替她承担平时少量的读书费用,并与学校联系申请减免开学的所有费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这名同学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安心学习,八年二班全体师生表示今后他们

2 将一如既往地帮助她,让她永远不离开学习的集体,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早日摆脱贫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班主任老师所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的老师用她们无私的爱心和情感,抚平了那些因家庭不幸造成心灵上的创伤,解除了精神上的压力,在学校中受到的是鼓励,感到的是爱,得到的是信心。帮助着每一位即将辍学的学生们,使他们都能回到明亮的教室中来,这种爱是崇高而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永远称颂的。

金川中学政教处

2008年9月29日

推荐第5篇:特殊家庭的问题孩子

特殊家庭的问题孩子

高照福

【摘要】在物欲横流,道德日下的今天,各种各样的特殊家庭(离异、单亲、寄养、服刑、分居、特困、本人残疾、父母残疾、孤儿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这个社会上,如何管理这些特殊家庭的问题孩子,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就特殊家庭问题孩子的产生,发展以及心理疏导方便稍作探讨,以便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关注这群更需要爱的孩子.

【关键词】特殊家庭问题孩子心理疏导

【前言】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认为家庭是“肉体生活同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环节”。社会学家E.W.伯吉斯和H.J.洛克在认为:“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家庭是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的团体。董光壁先生提出了“社会中轴转换理论”,他认为:社会进步的顺序是道德、权势、经济、智力。西方已进入智力社会,中国正从权势社会向经济社会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冲击原本传统的家庭结构。于是,产生了许多所谓的特殊家庭。本文所界定的“特殊家庭”这一概念,是相对和谐稳定的家庭而言,是处在变异中或变异后的家庭,包括离异、单亲、寄养、服刑、分居、特困、本人残疾、父母残疾、孤儿等特殊类型的家庭。

【正文】

推荐第6篇:特殊家庭签约医生(一整套资料)

特殊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制度

一、更好地满足特殊家庭就近就医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以家庭健康医生为主,卫生院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即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签约的特殊家庭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

四、家庭健康医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

五、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六、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特殊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

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辖区诊断,根据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建立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服务合同;

(六)组织并指导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卫生服务工作;

特殊家庭医生工作服务规范

一、家庭医生文明礼仪规范

1、忠于职守,尊重患者,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2、精益求精,慎言守密,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隐私。

3、重视沟通,语言文明,使用文明用语,不讲服务忌语。

4、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一切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

二、家庭医生岗位道德规范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操作服务规范。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保护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不收受服务对象的馈赠和红包。

三、家庭医生服务规范

家庭医生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版)》各项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医疗核心制度,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

特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流程

1、宣传:家庭医生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形式,与特殊家庭建立联系,在辖区卫生服务站公示家庭医生基本信息,向签约的家庭发放家庭医生联系服务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2、签约:按照自愿原则,家庭医生采取就诊或上门服务等方式,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居民健康档案中,并按有关规定保护居民的各种隐私,共同履行协议条款。

3、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家庭医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服务内容详细记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台账,以备考评。

4、评价: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服务的评价,根据居民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5、总结: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及时总结并整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特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

一、签约免费服务项目

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个人健康状况评估及制定个性的健康规划;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规范的健康管理,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接受家庭成员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帮助有需要者联系转诊服务。

二、选择性个性化服务项目

按需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门诊预约服务,签约居民首诊和双向转诊服务;家庭成员进行个性化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个性化中医养生保健;提供家庭健康心理咨询和健康支持。

家庭医生岗位职责

1、积极开展签约式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签约目标。

2、家庭健康医生为签约者提供相应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3、运用适宜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4、为签约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按规范进行动态管理。

5、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

6、对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肢体残疾等病人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

7、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落实妇幼保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传染病消毒隔离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8、提供日常门诊、预约门诊等服务。同时合理安排上门服务巡诊时间。

9、执行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规范和制度。

10、为有需求的签约服务对象优先提供上级医院的转诊服务。

签约医生与特殊家庭签约协议书

甲方:家庭医生:

乙方:特殊家庭:

详细地址

乡(镇)

村(居)

组 为充分发挥农村家庭医生职能,方便农村特殊家庭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县域范围内提供的自需服务项目,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乙方自愿聘请甲方为本家庭签约服务医生,经双方商定特签订本协议。

一、甲方职责

(一)、签约免费服务项目

甲方为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个人健康状况评估及制定个性的健康规划;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规范的健康管理,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接受家庭成员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帮助有需要者联系转诊服务。

(二)、选择性个性化服务项目

甲方根据乙需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门诊预约服务,签约居民首诊和双向转诊服务;家庭成员进行个性化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个性化中医养生保健;提供家庭健康心理咨询和健康支持。

二、乙方职责

(一)、如实提供健康相关信息。乙方家庭成员主动配合甲方开展上述服务,将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情况及其他健康相关信息及时、准备告知甲方,并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预约商定上门服务。需甲方上门服务时,乙方应提前与甲方预约、商定。

(三)、执行疾病防治措施。积极参与、配合甲方开展与疾病防治有关的各种活动,认真执行甲方为其制定的防病治病相关措施。

(四)、反馈甲方服务情况。乙方对甲方的服务质量、效果等应及时告知甲方,以便整改提高;如对甲方服务不满意,可向卫生院免责人投诉,及至更换签约医生。

(五)、承担不遵义规定的后果。乙方在接受甲方服务过程中,因乙方对甲方隐瞒病史信息或不执行甲制定的防治方案,不听从指导意见而影响到服务质量,其产生的后果由乙方负责。

三、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名执一份、镇卫生院存档一份,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一年。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推荐第7篇:浅谈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谈谈怎样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度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从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

生活在特殊家庭里的学生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故及因家庭变故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等方面都有着差异。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孩子由于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其行为和心理的偏差,无疑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感到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他们异常心理行为特征及时进行矫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讲,首先应该是家庭要努力改善外因,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其次,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改变内因。

二、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不仅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一般家庭学生一样按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更要从这些学生的家庭特点出发,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方面加倍关心,对症下药。

1.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老师要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

2.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班主任要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

三、指导特殊家庭的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特殊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往往与他们的父母教育失误有关。

1.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家长会、个别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家长更要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呵护。但光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个好家长,而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来关心、教育、引导孩子的这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让家长在思想上明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才可能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2.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校开设家长道德讲堂,请教育专家介绍家庭教育方法,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进行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学校召开不同类型家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时反馈这些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家校同步共商教育对策。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不同的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父母离异家庭: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抵消的反作用。

(2)父母再婚家庭:要求继父、母明确对非亲生的孩子,要克服教育上的心理障碍。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祖辈代管家庭:因父母离婚或把孩子托给祖辈代管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育观念陈旧,文化水准较低,教育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学校对这些监护人更要作更多更细的指导。经常与这些监护人联系,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避免溺爱型、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出现。

总而言之,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应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的积极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去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推荐第8篇:加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育实施方案

加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通化市关于加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意见,切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价值观。努力塑造一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职教师资队伍,坚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贯彻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坚持与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就地就近入学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任务

为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课程建设,构建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特殊群体学生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力,使每一位特殊家庭子女都能够完成学业,成为有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四.保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对“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成甫

副组长:朱德福

组员:林晓利高志张和竟林凤鸣

各班主任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全体教师要正确认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完善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包保责任制,责任到位,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校长、书记、政教主抓此项工作,书记、政教主任包班主任,班主任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特殊家庭子女要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纳入年末考评之中,使“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务实,收效显著。

3.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了解特殊家庭子女人数、成因、思想动态、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所有适龄特殊家庭子女都能就地就近就读,学校为其建立学籍和学生档案,对农民工子女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要与当地居民子女相同,对特殊群体学生不得歧视,要与当地居民子女一视同仁。

4.加强对班主任及教师的培训,规范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 定期召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会议,提高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对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把握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规律,抓住教育的契机和关键点。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学科渗透;根据学生的自然情况,采取有效的帮助措施,对后进生教育不要采取“放弃“态度,对他们的进步要给予肯定,发现”闪光点“,调动他们的各方面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望,做到:“留学得住,帮有法,见成效”。

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特殊家庭子女”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对一”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守法公民,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及时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去掉自卑激励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定期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家访,实施特别跟踪教育,明确规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要做到有家访记录,要见成效。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整体。

5.建立资助制度,开展“特殊家庭学生帮扶工程”。

广泛开展好“扶贫助学”、“手拉手献爱心”、“一帮一”等活动。学校对困难家庭子女设立助学金、减免住宿管理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主动联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助,切实解决特殊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杜绝特殊家庭子女流失现象发生。

五、实行奖罚制度

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班级或个人,给以适当的加分,对于工作不认真,重视程度不够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扣分和批评教育,并纳入评优评先的考评之中。

金川镇中学

2008年9月3日

推荐第9篇:记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

记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

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等都是来之不易的,既然我们能拥有这些宝贵的东西,就应该倍加珍惜,做到节约。

我希望我家的家人能够节约每一件东西,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

这一天,我家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参会人员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作为家中最小的成员,平时在家庭大小事务的商议中,我是绝插不上嘴的。但今天,对于“节约能源”这一议题,我决不能再沉默。敬爱的父母,亲爱的兄长,就请耐心地倾听我的一次喋喋不休吧!

爸爸,我曾经常常为您跑腿——买烟。但每一次,烟盒上那一排不起眼的“吸烟有害健康”总刺痛我的眼睛。据有关专家研究,一支烟中所含的尼古丁,足于让一只20来斤的狗死亡。爸爸,您的健康经得起几包烟的伤害?所以,我一直反对您抽烟。还有,每只烟最少要几角钱,您一天要抽几包,就是十几元或几十元。如果把您抽烟的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那他们不是又多了一份温暖了吗?为了您的健康,为了减少这不必要的浪费,戒了吧,爸爸!

哥哥,你在写作业时,总是浪费书,一页页白生生的纸就这样充当了垃圾箩的“美餐”,你这种行为,谁看了不伤心?你想一想,一页纸要耗费多少木材等各种原料?还有多少想读书的小朋友却因没有作业本而感到无可奈何!所以,珍惜书吧,养一种良习,也为家庭减少一分开支。

妈妈,您知道水有多珍贵吗?虽然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水,但那大多是又苦又咸的海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非常紧缺的。而你每次洗菜、洗脸的水都毫不在意的倒掉。其实,这些并不太脏的水是可以多次利用的,比如,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灌花草,洗脸的水可以用来冲洗厕所等。还有,您每次用完水后,水龙头总还会滴答滴答流个不停。我们计算一下,如果每秒滴一滴,一天将流掉86400滴水,那么,一年呢?要将白白流掉多少水?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所以,顺手关上水龙头,一年就会节约很多很多的水。妈妈,从今天起,给我们做个榜样吧!

我呢,也做一下自我检讨。平时,我总爱买那些五花八门的零食和一些不必要的玩具。想到吃零食会上瘾、会影响身体健康,过分的玩玩具会影响学习,所以,从今天起,我会收拾起那些乱七八糟的玩具,并与一切零食说:“拜拜”。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更属于社会!

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奔向节约能源大战的胜利吧!

推荐第10篇: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陈鸣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这些家庭。在社会观念上,人们习惯把犯罪、离婚这些家庭贴上异常地标签,造成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地焦虑、压抑感。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认可,往往会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素质教育在逐步推进,课程改革也在深入进行,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性教育,充分照顾这些学生的自尊心,照顾他们的人格尊严,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赏识教育的本质: 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2、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这些家庭。在社会观念上,人们习惯把犯罪、离婚这些家庭贴上异常地标签,造成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地焦虑、压抑感,也就是说,家庭因素确实给学生造成了不可弥补地损失。

3、个案研究是以某个学生的特殊的问题行为为对象,搜集与其有关的情况,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缜密的分析,诊断其问题行为的原因,提出处理问题的详细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以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对单一的人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个案研究是一种研究的类型。它不强调个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是涉及特殊性;它通过众多的个案研究,比较分析,推出一般;它是纵向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目标:

1、研究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等;

2、研究特殊家庭与问题学生产生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重点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如何进行赏识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前两项是研究的基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

(二)理论依据

1、在每个孩子小的时候享受的都是赏识教育。他们学走路的时候,会摔倒,这时每个家长,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不要放弃,继续的努力,正是这样我们才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

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著名的皮克马力翁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的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

赏识教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不属于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兴趣,情感的教育。它是一种发现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一种能重塑学生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浅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4、心理学品德态度形成与改变原理。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赏识是肯定性压力。

四、研究的阶段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份进行课题申报、立项,查阅,积累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 5月 确定研究对象的症状。

3、

6、7月 收集和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4、8月 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拟定赏识教育过程步骤和方法的实施方

5、

9、10月 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6、、总结阶段:

11、12月,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

(二)研究方法:

a.访谈法:通过访问个案的父母、亲友、老师获得资料。

b.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情况及社会情况。

c.观察法:观察本人在各种情景中的反应。

d.测验法:用心理测验与标准化测验考察其智力、性格、兴趣及学习成绩等。 e.评估法:由教师与其父母评判其性格。

f.文献分析法:对其本人的周记、日记、作文加以分析。

五、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是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十分关注,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且对《教育学》《心理学》都经过系统的学习,这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者是教育情境中人,研究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研究的是教育情境。对于赏识教育,研究者已经有了深刻体会,有了一定的经验,也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因此,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3、选题新颖实用。赏识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在对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采取的往往是批评教育。研究赏识,可以有效地弥补“批评教育”的不足。

(长安二小陈玉珍转载)

第11篇:《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特殊家庭”这一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和谐的家庭而言,是指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犯罪家庭、领养家庭、再婚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和留守家庭等。

(二)研究背景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据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特殊家庭孩子占78.5%。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或扭曲,并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和心理偏常,甚至出现犯罪的现象。

可见,对特殊家庭孩子管教不到位,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因此,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并针对其异常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预防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对学校和社会都将起着积极作用。

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各方也从多种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如南京附属中学的《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广西省已进行了《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江苏省的太仓市进行了《特殊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等,国外及我国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台湾地区对于特殊家庭教育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指导学校的教育,但是对于针对性及实践指导意义符合本地区、本校及依据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的具体研究还不是很精细,这也是我校进行此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点所在。就此而言,此课题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在深入的同时亦有所突破。

(三)、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到行之有效的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的特色教育,是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在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通过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引导、关爱,对特殊家庭家长的教育,对学校各方力量的积极调动、温暖、和谐氛围的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合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利于特殊家庭学生个性的成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期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基。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岗位成才。

本课题研究,针对性强,研究范围和视野范围较宽广,这对广大教师多点切入、把握研究重点提供了针对性,课题研究过程的调研研究、建立档案、归因研究、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实践探索、教育模式的研究等过程渴望对引领骄傲是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和教师的高位成才踢狗实践依据。

3、为全校的教职工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校风,促进学生的理解、包容、平等、团结、友爱的良好心理品质,懂得珍惜生活。

4、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德育对学校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德育能够活化校园氛围,彰显人文关怀的魅力,而且反映在生成德育特色,构建的与文化的底蕴,展现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元作用,而课题研究也能够为学校管理工作增添新的亮点,课题研究赋予学校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时使命,它将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走向扎实、纵深、精细和有效方向发展。

二、研究目标

深入探索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对策,以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体验到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及理想的道德人格,正确理解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责任心,增强其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积蓄学生内心的爱,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进而保证特殊家庭的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提高生命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现状及特征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殊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孩子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异及因家庭变异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都有着差异。行为偏差,学习困难,心理发育偏异的人数都多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及特征不尽相同,教育的对策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这些资源的有效挖掘、获取,对于探究特殊佳通学生教育对策至关重要,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个体访谈、寻访教师、家访等多种形式获取准确信息资源,以服务于教育对策的探索。

2、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研究 特殊家庭的学生经历这不同于一般家庭学生的成长故事,体验着过多的消极的情感,爱的缺失,他们较之一般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偏差,更易呈现心理问题。

3、特殊家庭学生及家长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除了学生自身的关爱、引导、调试之外,对于他身边的家长、教师及环境的教育及渲染也不容忽视,所以针对这两个群体开展相关的讲座、沟通互动活动很必要。

4、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探索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对多途径、多样式的活动开展的观察、记录、分析,科学评价活动的效果,确定实践活动价值的操作性,进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1年3月——2015年12月,历时近五年。

(二)研究对象:在校的特殊家庭的学生、家长及相关教师

(三)研究方法:依据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的性质,决定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配合以调查访问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四)研究进程计划

1、撰写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2011年1月——3月)

搜集相关资料,对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统计整理成文,确定课题题目、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研究过程等内容,形成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进行开题申请。

2、开题初始调查(2011年3月——5月)

(1)编制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前我校特殊家庭学生现状。调查问卷要进行科学验证,形成有效问题,最终编成问卷,并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答完后收回。 (2)进行个体访谈,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与相关教师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等情况;

(4)进行个别的家庭走访,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模式等。

3、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探索(2011年6——2015年1月) (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特征的调查分析 (2)论证特殊家庭学生的有效教育对策

(3)对各种已论证的教育对策进行实践探索

(4)对各种对策进行有效性验证,运用调查、观察、测验等方式

(5)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并进行科学教育模式研究,即如何将有效教育对策进行科学延伸,以有限的资源带动并实现无限的教育效果。 4结题验收(2015年7月——12月) (1)整理课题实践资料

(2)提炼课题成果,形成成果资料 (3)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研究保障

1、机制保障: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爱教育、赏识教育,营造温暖、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的教育机制与模式,校领导对此课题的重视与责任心,有利于各种措施的实施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人员保障:本着课题即是工作的理念,本课题研究的进程里,学校众多的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教师都踊跃的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来,对于形成浓厚的课题氛围及取得丰硕的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成果提供了雄厚的是自保障。

3、经费保障:重视科研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学校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关于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的经费支出。

六、预期成果

1、《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集》

2、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库

3、《特殊家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集》

4、《特殊家庭学生个体访谈录》

5、《特殊家庭学生成长记录汇编》

6、《特殊家庭学生作品集》

7、《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讲座汇编》

8、《关爱特殊家庭学生主题班团会实录集》

9、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0、《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结题报告》

第12篇: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汇报

创建“平安家庭”,促进平安**建设----2011年**妇联“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汇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社会肌体才会健康、平安。家庭是妇联组织传统的工作领域,“平安家庭”创建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一年来,**妇联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大局,创新载体,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促进平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确保“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确保“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县政法委书记**任“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县妇联主席、县政法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主管副职为成员,妇联明确一名副主席负责办公室工作。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也相应成立组织,落实责任,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纳入规划,制定方案。围绕妇联组织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与**平安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协调**综治办、团县委、公安局、司法局、广电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进一步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创建活动的思路和要求,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分发到乡(镇、办事处)和县直各单位,为**创建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和方法指导。

3、完善机制,加强督导。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创建情况、研究部署工作。创建活动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制定“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目标考核标准,对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创建工作进行年度目标考核。

4、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创建活动中,县综治办、公安、司法、文广等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形成创建活动强大合力,推动了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妇联组织作为创建活动牵头部门,切实承担起了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的职责,推动形成了党政领导、综治指导、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发挥优势,创新载体,深化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有效的工作载体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中,县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平安家庭”创建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妇联传统工作活动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了“平安家庭”创建工作。

(一)发挥社会化维权机制作用。充分发挥维权协调组织的作用,利用妇联信访窗口、维权合议庭、法律援助中心、家暴110等渠道,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维权服务、宣传教育、安全防范、社会救助和安置帮教等网络,为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据统计,一年以来共接待来访20起、40人次,积极为受困妇女儿童排忧解难,帮助她们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来访妇女满意率100%。黄洞村王保**丈夫韩海保离婚后,带着再婚后生的13岁女儿生活。由于一直未在黄洞村居住,黄洞村干部在调整土地时,将**土地去掉。现**再婚丈夫已死,王保**女儿无口粮地无房居住。她经常到县市省上访,今年还到北京上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妇联来访接待了解情况后,领导非常同情她的处境,协有关部门领导为她母女解决了低保,组织妇联全体干部为她捐款捐衣捐棉被,并做她的思想工作不要越级上访。她非常感激妇联的关心,答应不再越级上访,要通过正确途径反映问题。据统计,妇联通过接访救助贫困妇女12人,贫困病残儿童23人。

(二)完善基层工作网络,活跃基层创建工作。“平安家庭”的创建重在基层,为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中的作用,县妇联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模式,为“平安家庭”创建夯实了工作基础。一是指导全县9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权领导小组,挂牌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站,在有条件的村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受理点。二是推广信访代理制。在农村(社区)组建信访信息员、信访代理员和信访调解员队伍。高村镇新庄村妇代会主任张梅花任信访代理员以来,共代理结访案件7件,使新庄村由乱到治,成为高村镇的平安建设先进村;**街道办事处三海村信访代理员**,被群众称为处理家庭矛盾纠纷的“硬刷子”,妇女信访代理制的推广解决了一大批农村问题,促进农村平安创建。三是建立巾帼志愿者队伍176支。由村妇代会把村(社区)里的各类妇女骨干组织起来,建立维权、文体等巾帼志愿者队伍,活跃基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她们的平安宣传员,治安管理员、家庭矛盾协调员、扶贫帮困服务员的职能,使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在全县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社区)和“平安家庭”示范户命名活动。开展群众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激励广大家庭积极参与,推动创建活动深入社区、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命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社区)121个,“平安家庭”示范户176户,使“平安家庭”2011年达到90%。近年来,**街道办事处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一直走在全县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前列,创建工作领导班子健全,年年有工作计划和总结,在开展平安家庭示范户评选活动中,群众踊跃参加,争当平安家庭户,该办事处三海村还被评为平安家庭创建先进村。座谈会上,三海村党支部书记由衷谈到:自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以后,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变,村民防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邻里关系和睦,积极投入劳勤致富中,赌博现象明显减少,妇女就业后家庭地位得到提高,家庭暴力情况很少发生,村民都认为打老婆是很可耻的。通过创建活动,村民素质进一步提升,村子呈现出安定祥和的局面。通过开展群众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维护了**大局稳定,促进平安**建设。

(四)以家庭文化建设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开展“六型家庭”创建活动。我们将“六型”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其中,引导全县家庭树立学习兴家、厚德建家、创业富家、平安保家、廉洁守家、环保美家理念。“三八”节期间,推荐表彰“六型家庭”示范户160户,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联合县文明办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安排动员乡村党组织在广大家庭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街道办事处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邻居”,“五好街坊”评比活动;被褥干净不干净,一般人看不见,但最能体现出儿女对老人孝顺不孝顺,桥盟街道办事处后张进村通过“晒被子”比赛,表彰“敬老孝老好媳妇”。通过开展系列家庭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了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敬老爱幼、崇尚科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新风,丰富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内涵。

(五)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妇女、儿童活动。“六一”前夕,为留守妇女儿童建立信息档案:澄清留守妇女儿童底数,为全县985名留守妇女、3412名留守儿童和176名特困留守儿童,全部建立了信息档案,撰写了全县留守妇女调研报告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为正确决策做好准备;“六一”期间,召开“关爱特困留守儿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关爱特困留守儿童工作;会后,妇联做出表率。县妇联机关全体同志率先行动,带着捐赠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子等体育用品及辞海等图书,到**宏光学校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县直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开展全方位关爱行动。据统计,共为176名特困儿童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折合现金2万余元。实现了全县特殊困境儿童的关爱、帮扶、救助全覆盖;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架起亲情桥。**妇联积极协调中国移动**分公司为宏光学校留守儿童赠送了价值3000元的无线话机和话费,开通了校信通,使全校留守儿童和家长能随时互通情况;开展为留守儿童捐书活动。为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妇联在县直机关妇委会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奉献一本书”爱心捐书活动。此次活动陆续收到文学、教辅、科普、书法、绘画等各类学生课外读物共计3000多册,妇联将捐书全部送到留守儿童学校图书室。为让贫困家庭妇女儿童安度“双节”,县直各单位妇委会对城乡结对村特困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筹集资金5.6万元对160多户特困家庭、单亲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

(六)积极引导妇女创业就业。举办银企座谈会,搭建银企对接互动平台。召集了县财政局、再就业办、邮政储蓄银行、信用联社、**银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20余家中小企业女企业主参加的银企对接座谈会。全力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截止目前,2011年我县共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1450万元,支持1071名妇女创业就业,其中自主创业291人,带动就业780人,共扶持了9个妇字号龙头企业、17个“双学双比”基地、105个女个体工商户和38个“双学双比”女能手。切实解决了广大创业妇女资金瓶颈问题。举办“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联合工会、团委、人社局组织33家企业和5家培训机构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400个,其中,1084名女性找到了工作。

二、强化宣传、树立典型,为“平安家庭”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县妇联根据“平安家庭”创建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平安家庭”创建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度,为“平安家庭”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维权周”期间,在摘星台公园北门展区,现场设立咨询台10个,摆放宣传版面45块、悬挂宣传横幅9条,接待咨询群众100人,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主要宣传《妇女法》、《婚姻法》、《劳动法》、两《规划》、“平安家庭”创建等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婚姻家庭咨询、艾滋病预防知识等服务;县妇联主席王海燕做了电视讲话;制作了五期专题节目,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动员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平安建设中去。

(二)强化宣传教育。依托维权工作站、维权受理点,发放安全防范知识手册、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制作平安家庭宣传版面等形式宣传“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家庭成员“五个”意识(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明显增强。

(三)开展法律培训。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先后多次聘请县司法局、县法院的法律维权志愿者进乡入村讲解“怎样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妇女自身素质”,“怎样上访”等知识,让群众了解上级对信访都有哪些规定,知道应该怎样上访、怎样维权、怎样解决好自己的问题。通过培训使广大妇女通过合法渠道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提高了平安意识,增长了法律知识。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法律专题培训18期,培训妇女900多人次。**妇联通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的社会治安稳定,治安秩序良好,全民民主、法治、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做出了一些工作,但离领导的要求、妇女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组织动员全县家庭积极争创“平安家庭”,为平安**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3篇:平安家庭工作汇报材料

清流县平安家庭工作汇报材料

去年市“平安家庭”工作推进会以来,我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此次会议精神为主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平安建设”大局,以提高知晓率、覆盖率和满意率为目标,以“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维护家庭平安”为重点,按照“七无一好”的要求,努力提升“平安家庭”创建层次和创建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引领广大妇女为清流在海西建设中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明确目标思路,制定“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机制

1、目标明确,健全创建组织。为了确保“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我县妇联牵头随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充实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妇联,具体负责“平安家庭”创建日常工作,从组织上保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并于年初制定下发《清流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考核评分标准,提出了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居)为依托,进一步增强家庭成员“七无一好意识”;做到半年有点评、小结,年终有总结;及时上报开展活动的通知、简报和统计数据。

2、强化责任,细化责任分工。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列入当地党政“平安建设”责任状,并列入综治考评1分,领导小组年底对各乡镇考核打分。

3、做好规划,明确履职。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以上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平安家庭”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1、抓好主流媒体的宣传。今年初,县综治办制作了3万张平安建设日历,发放到全县的千家万户,把“平安家庭”“七无一好”创建标准打印在上面。并在全县范围内2.4万多部电话开通了“平安家庭”宣传彩铃,使“平安家庭”建设家喻户晓。各成员单位及乡镇通过会议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平安家庭”创建的重大意义,营造出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让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认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2、抓好各种主题活动宣传。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家庭的需求,设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安家庭”创建主题活动。

三月份在龙津广场举行“平安建设”暨“平安家庭”建设宣传月活动,成员单位上街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运用图片展、发放宣传资料、咨询服务等形式,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咨询服务1000多人次,受教育群众2万多人。这次活动拉开了我县“平安建设”和“平安家庭”建设宣传月活动的序幕。

5月11日上午,清流县科技.人才活动周组委会,组织28个成员单位上街开展“讲科学生活 建和谐社区”大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各成员单位分别开展了与各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的宣 2 传咨询活动。县妇联进行了“平安家庭”、福建省《实施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环保袋几百个。县计生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单位通过科普挂图、分发科技周宣传张贴画和小册子等,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和“三优”知识、防灾减灾等文明新风。通过活动再一次对创建“平安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再宣传再动员,促进了我县“平安建设”的进程。

“六一”期间,县公安局、县妇联联合开展“关爱儿童、反对拐卖”活动,通过设立法律咨询点,设臵宣传板、印发法律宣传手册及宣传单、深入到各幼儿园举办家长讲座,介绍案例、讲解法律法规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反对拐卖儿童的相关法规和政策。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拐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防范和打击拐卖儿童工作的积极性。

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我县妇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举行了以“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一是在“6.27”这一天与县禁毒办联合在龙津广场悬挂大型图片,宣传中国禁毒斗争,认识毒品的危害和抵制毒品的方法等内容;散发宣传单:什么是无毒家庭、吸毒违法等宣传资料4000多份,受教育群众上万人。二是在各交通要道张贴宣传标语。三是结合“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深化“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加大家庭在防毒拒毒方面的能力建设,为创建“平安清流”做出积极贡献

9月14—15日,清流县妇联举办四场妇女健康知识讲座, 3 城区近300名妇女参加了听讲,由市妇联邀请,来自西安一直从事医学临床和教学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妇科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诊基础的董元凤教授讲解。她重点讲解了女性常见生殖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女性乳房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女性生殖道卫生与女性健康、女性更年期的保健知识以及女性健康合理膳食和合理用药等5个方面的内容。董教授讲课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受到了在座的广大妇女的一致好评。

3、抓好基层宣传活动。各乡(镇)妇联与司法所在“三八”维权周活动期间联合赴各村开展以“法律宣传进万家,家庭平安促和谐”为主题的妇女维权宣传咨询活动,在墟日组织宣传、咨询、图片展等形式学法律和宣传建设“平安家庭”的重要意义。并开展与妇女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普法、大宣传、大培训活动。长校镇、田源乡、林畲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有奖知识竞猜,灯迷等活动,营造创建氛围。各级妇联通过会议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平安家庭”创建的重大意义,号召广大妇女从我做起,从自身家庭做起,积极投身“平安家庭”创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认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平安家庭”活动深入人心。

三、规范管理机制,努力提升“平安家庭”创建质量

1、制定滚动管理办法,对创建工作实行滚动管理。县、乡(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都制定滚动管理办法,实行“一年一创评、一年一审核”,对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进行核查,核查不达标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并摘牌,载至目前,全县有 95 %的家庭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有38950户的家庭成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的覆盖面达到65%,示范乡(镇)的覆盖面达到65%,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成为服务“平安清流”建设大局、服务妇女群众的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创建活动的整体质量。

2、进一步规范创评过程,提高满意率。评选“平安家庭”户按照“七无一好”标准,坚持“四个必须”,即必须家庭自我申报、必须“两委”审核、必须张榜公示、必须授匾挂牌。对评选出来的表现突出、得到群众公认、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平安家庭”示范户就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使广大妇女和家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争创意识。“三八”期间,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表彰了13个“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和106户“平安家庭”示范户。各乡镇妇联还纷纷对本乡镇“先进女能手”、“好媳妇”、“优秀妇女工作者”进行表彰。

3、强化对“未达标家庭”结对帮扶措施。全面开展对问题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制定跟踪反馈表,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困难家庭、涉毒家庭、服刑家庭子女的救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失足青少年、老信访户的帮教帮扶。以“救助特困母亲”、“春风送岗位行动”、“春蕾计划”、“希望工程”助学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对贫困家庭、贫困母亲的爱心救助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7—8月份,县妇联、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等几家单位联合组织低保贫困妇女参加两年一次的妇科病普查,共有2000多名妇女享受免费常见妇科病普查,提高了她们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配合,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指导作用。

1、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与单位日常工作相结合,积极构建家庭纠纷调解、家庭暴力防控、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综合网络,营造一个“家庭平安”的外部环境。如司法局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为抓手,以“法律六进”、“律 5 师三进”活动为载体,结合实际,采取 “法制宣传轻骑队”和普法顺口语“三字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团县委大力开展“孩子、明天、责任”主题系列活动。一是与县关工委、法院组建“以案释法”宣讲团、法制宣传队,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以案释法”报告会、法制宣传课等,引导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抵制歪风邪气,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2、开展送法下乡服务活动。一是组织女法官、女检察官深入13个乡镇,利用墟日开展有关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二是举办女法官与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座谈会。三是做好“致全县农村妇女姐妹的一封信”,扩大“七无一好”的宣传面。

3、继续做好妇女来信来访工作。县妇联专人负责来信来访接待调处工作,领导也常亲自接待处理。并做到有登记、有处理意见,及时解决或转办。今年以来,共接待来信来访26件,解决26件,处理率达100%。

4、优化家庭教育,关爱少儿成长。“六一”期间,我县妇联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岗校共建、城乡儿童手拉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扶残助孤、实施“春蕾计划”20周年宣传活动及各项评选表彰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关爱少年儿童。 一是县妇联和供电有限公司在城关小学开展“岗校共建”暨“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县供电公司为 6 农村留守儿童送去节日慰问品,城乡儿童结成手拉手对子,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二是县妇儿工委、县妇联到县特殊学校开展扶残助孤、慰问残疾儿童活动,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三是县妇联、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启动仪式。四是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征集家教论文15篇,选送2篇参加市级评选,其中有一篇获参加省级评选。

5、继续做好“春蕾计划”工作。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做好资助者与女童间的牵线搭桥工作,县、乡、村三级妇干深入村户,学校调查摸底,做好贫困女童的登记造册,然后向社会热心人士推荐,女童受资助后,我们严格按照春蕾计划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要求,我县妇联把资助款设立专用表格及时把资助款发放到受助者的手中,帮助受助女童交学费、买学习用品等。县妇联开展实施“春蕾计划”20周年宣传活动及各项评选表彰活动。一是征集评选表彰我与“春蕾计划”优秀征文7篇,二是表彰“春蕾计划”先进集体:煤炭公司、嵩溪镇妇联,三是评选表彰优秀“春蕾”女童5人。上半年,全县有26名女童受到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助,支助款达到3900元。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离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式还存在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变工作作风,创新活动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建设“平安清流”做出更大贡献。

7

清流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9月17日

第14篇: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汇报

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汇报

按照《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的具体方案》和妇联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廉政文化建设整体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以家庭助廉教育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意义 提高认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廉政文化进家庭,从家庭入手,从家庭成员做起,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其反腐倡廉意识和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形成家庭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机链,对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惩防体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立足家庭这个重要领域,抓住教育、预防这个重要环节,发挥家庭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净化家庭环境,营造廉洁家风,把预防和抵制腐败工作做到家庭,增强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能力,使家庭成员成为反腐倡廉的宣传员、监督员、守门员,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助于服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大局,有助于倡扬家庭美德,弘扬社会公德,有助于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

二、加强领导 形成合力

为切实加强对家庭助廉教育活动的领导,县局成立了家

庭助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

活动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

实的良好局面。各相关部门自觉将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同本部

门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条件,支持家庭助廉工作

的开展。从而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

推动家庭助廉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1、利用妇女活动阵地扩大宣传。组织员工家庭代表参

加培训、学习,增强当好家庭助廉“宣传员”、“守门员”的

意识。利用橱窗、黑板报对家庭助廉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进行

专版宣传,并对各户家庭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号召用

优良传统教育子女,感化子女,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2、增强廉政意识。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组织开

展“廉内助”学习班,普及勤政廉政文化建设等知识,使干

部员工、家属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四、结合实际 创新活动

我局把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与妇女儿童工作有机

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为使廉政

文化逐渐深入广大家庭,我们从四个方面结合妇联工作,推

进“廉政文化进家庭”。

1、与文明家庭创建相结合。把家庭廉洁作为“五好文明家庭”、“廉洁家庭”等家庭文明创建条件之一,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做清廉家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使家庭成为宣传反腐倡廉的重要阵地。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精神,全面推进“与文明同行、建和谐家庭”幸福家园计划的纵深发展,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家庭观念,我局制定了丰富健康的评比条件,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对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共评出“文明、廉洁家庭”3家,并对其家庭进行了表彰。

2、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发挥家教指导中心的作用,对广大家长进行家庭廉政教育,引导家长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子女言传身教,使子女从小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3、与群众性家庭文化建设相结合。突出廉洁主题,我局开展了“治家格言”进家庭活动。在广大家庭,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庭中开展征集“治家格言”活动,使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将廉洁奉公的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和日常行为准则,激励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家庭和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家廉政文化进家庭教育活动:继续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并充分利用报纸、网

络等媒体深入进行宣传教育,以点带面,为营造良好家风、建设活力企业、构建和谐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15篇:特殊儿童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特殊儿童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例子去教:

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①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②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

握双手 拍腿

摇头 点头

转身 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跳

抱臂 拍肚子

踏步 伸手

敲椅子 插腰

拍头 摩擦手掌等

③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第16篇:爱心结对帮扶特殊学生家庭案例

爱心结对帮扶特殊学生家庭案例

波航乡中心学校:张桂英

一、个案介绍:

颜玉琴(化名)是我们九年级(1)的一名女生,据她妈妈说,她性格倔强,在家很不听话,不懂事。在学校,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不好。

二、个案分析:

通过与家长谈话,对颜玉琴的观察,和跟她的几次交谈,我了解到,颜玉琴生活在伯父家庭,父母与2012年不幸死亡。毫无疑问,家庭的破裂对于颜玉琴的成长是巨大的消极因素,她的心理会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学习、行为、心理、品德等方面出现的一些困难和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颜玉琴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他生活在伯父家里,伯父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因为他们生活在农村,靠三分田地和打工挣钱,经济收入很低,生活很拮据。伯父希望她是个品学兼优,而且很懂事的孩子,颜玉琴也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伯父伯母的肯定和赞扬。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不好。姐姐比她学习好,深得伯母的喜欢。她对姐姐也有嫉妒的心理。

由于家庭离异使颜玉琴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以及怨恨感等消极情感,这些消极情感的产生,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心理。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陌生人非常的冷淡或者有抵触心理。

(二)由于家庭的解体,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颜玉琴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家庭破裂给她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她丧失生活及学习的信心。

(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双亲的去世,家庭解体,伯父伯母整天为生计奔波,无暇关心孩子。颜玉琴属于有养无教。

三、辅导过程: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便与家长多次沟通,一起制定帮助颜玉琴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育颜玉琴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伯父伯母的抚养。

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孤儿有着消极看法,加上颜玉琴年龄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要依靠父母的支持,所以她对父母的去世难以正确对待。我在跟她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了她对伯父伯母看法,她认为她的伯父伯母都不爱她。所以根据她的想法,我选择得当的方式加以劝导,让她明白伯父伯母在生活很拮据的情况下顾不上天天关心她的理由,逐渐让她接受这个事实,并改变原有的想法。(教师在探讨孩子这类想法时,要在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引起孩子的戒备和反感。)

(二)、在学习、生活上多给予关爱和情感补偿,培养健康心理。“师者父母心”。对于颜玉琴,我们要给予她更多的爱抚,在学习和情感方面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尽量补偿她失去的亲情,使她不受歧视和冷落而感到处处有温暖。多组织一些丰富的集体活动并引导颜玉琴多参加,一方面是加强她与同学间的友好交往,消除其自卑感和孤独感;另一方面,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她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性格;在学习和平时的表现中细心发现她的特长,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她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

(三)、树立信心,正视挫折,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因为颜玉琴没有一个健全的家庭,信心会受挫。所以在平时和颜玉琴的沟通中多给她讲一些名人的故事,通过故事让颜玉琴明白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就要经过意志的磨练,帮助她正视挫折,以此来培养她奋发图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意志力。

(四)、协助家长解决好教育子女问题。

由于颜玉琴生活的家庭中家长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种种原因,而无暇或无心顾及侄女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普遍认为教育侄女有困难,其中有一部分家长在教育时陷入误区。多数家庭总是因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造成教育子女的失误,使得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我加强了和颜玉琴伯父伯母的联系,并且做了几次家访,和她共同探讨了造成颜玉琴行为、学习、心理有偏差原因,并达成共识。帮助她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设法增强他们与颜玉琴的互相信赖,同时介绍一些孤儿家庭教子成材的经验,以供她学习和仿效。

四、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颜玉琴的改变很大。首先在课堂上,老师们都反映颜玉琴能注意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颜玉琴在性格方面也有变化,变得开朗一些,能和同学多接触和交流,不再那么倔强了。颜玉琴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有改观,成绩有所提高。家长反映,颜玉琴在家里,对待伯父伯母的态度有所改变。通过多次颜玉琴的辅导以及看到辅导后的成效,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老师更应多份关心,多份爱,让爱心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在爱心中感受真情和温暖,与其他孩子一起健康向上。

第17篇:特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帮扶计划 杨杰

兴发乡中心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

特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帮扶计划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贫困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特殊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贫困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特殊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二、主要措施

1、成立学生帮扶小组

班级成立由班长、班级委员和学员组成的关爱特殊儿童小组。

2、教师要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特殊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特殊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开展帮扶活动

班级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有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帮助;积极开展“特殊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特殊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4、注重心理辅导

二(1)班 杨 杰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特殊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17年2月22日

第18篇:特殊群体信访维稳工作汇报

永丰镇特殊群体信访维稳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要求,下面我把永丰的一些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一、永丰特殊群体基本情况

从目前掌握情况看,永丰存在的特殊群体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复退军人。永丰共有 1980年前复退军人大约654人,其中参与“4.24”上访事件的有26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永丰境内复退军人平时并无信访网络形成。在“4.24”上访事件中,他们主要是由括苍镇程伦初打电话通知召集的。就镇内复退军人来说,主要的联系人是杨图村的陈宗友、浦叶村王克端和崔大招等人。其中陈宗友是党员,为杨图村支委,平时无劣迹、社会关系清楚,通过找其谈话本人有所认识,并保证以后不参加集体上访。

二是支宁返临人员。永丰共有支宁返临人员46人,其中参与“4.24”上访事件的有15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永丰境内支宁返临人员平时也无信访网络形成。在“4.24”上访事件中,徐哲尧在上访日4月22日前

5、6天,获知消息后赶到括苍镇与吴仲米、汪永虚了解情况。并通知更楼村包老昌、西岙村潘如久和下蔡村陈开达等人于4月22日8:30前到市政府一起找领导。其中徐哲尧是马郎山村人,现租住古城街道谢里王村,身体有病,平时无劣迹、社会关系清楚,通过找其谈话本人有所认识,态度较好。

- 1 -

三是由沙机问题可能引发的信访群体。主要是杨图村与沙湾村、下缸窑村与下塘园村由于永安溪采沙边界问题引发的沙场开发争执。目前镇综治办调解力度较大,这部分群众基本上情况比较稳定。但由于矛盾真正调处解决困难,引发信访事件的可能性也存在,是潜在的问题性群体。

二、永丰特殊群体上访和处置情况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启动应急预案。获知支宁返临人员和部分复退军人、民师转代课人员要到市上访消息,我镇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项杰云为组长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分组到洪池路口截访和到市信访局接访劝返,留镇的领导干部则随时待命,做好劝返的前期工作。据了解,我镇参与此次上访的复退军人都并非此次事件的策划组织人,而是盲目的跟随者,大多持观望态度。在场的26人经劝说后,一部分人员自动回家,一部分人员在奚市长接待后返回,还有7人在下午2点左右,被分批全部带返。

二是进行排查了解,掌握信访动向。

在“4.24”上访事件发生前的4月22日,我镇已召开全镇机关干部会议,要求各驻村干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对相关信访人员进行走访了解,密切关注动态,掌握思想状况,做好政策宣传,确保及时发现苗头,第一时间上报。“4.24”上访事件发生后,镇里连夜召开全镇干部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实行分类指导。并将机关干部、村党

支部书记、民兵连长与信访人进行“一对一”捆绑,做到责任到人,落到实处,切实做好两类特殊群体人员的稳定工作。

三是进行分类疏导,落实息访措施。

4月28日,镇里专门召集支宁返临人员和80年后复退军人代表召开座谈会;5月11日至6月3日多次召集两类相关代表人员进行谈话沟通。我们对党员干部上访者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以党员标准严格对待上访事件;对不是党员的则通过他们的亲戚朋友、党员、人大代表做思想工作;对生活的确困难者进行补助(如杨图村张立希、大洋村赵米相),并告知他们要通过合理渠道解决问题。通过面对面的座谈教育,他们认识态度较好,表示如果国家有政策的话希望能按政策落实他们的待遇,都保证今后不上访、不筹资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打算

存在的问题:复退军人和支宁返临人员两类特殊群体信访的人数较多,且都是涉及到本人经济利益的诉求,大部分目前都还持观望态度,维稳工作难度大。沙机问题引发的特殊群体由于矛盾纠纷真正解决难度大,单凭我镇一时还无法彻底解决。

下阶段打算:一是加大排查力度,掌握相关代表人的思想动态;二是继续做好分类疏导,落实各项息访措施;三是加强同兄弟单位的联系,保证信息畅通;四是加强同职能部门的联络,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特别是对沙机问题的处置,请水利局在沙场开采审批时严格把关,避免对存在争议地段进行审批,以免引起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

第19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多年来,我校始终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为目标,健全完善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贷、奖、助、补、减”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一、基本情况

(一)畅通“绿色通道”

每年新生开学学校都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报到。为让新生了解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及时解决贫困家庭新生的经济困难,学校在迎新现场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咨询处,并悬挂横幅和宣传标语。对汶川地震受灾学生、云南地震和南方洪涝灾害受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孤儿、残疾学生,学校将特别关注,并根据实际困难情况,及时给予500—1000元不等的临时困难补助。

(二)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是资助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工作环节。每年十月份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定,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连续多年的调查和掌握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我校特别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本文指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数的8%;比较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数的8%;一般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数的16%。困难学生总计约占在校生数的32%。

(三)全力做好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学费的主要途径。学校目前开办的是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核通过的学生到县区教育局办理贷款,新生可以拿着录取通知书直接办理。另外,与山东省农信社合作的国家助学贷款已停止办理,已签订合同的学生,明年将办理结束。贷款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10%以上。

(四)公平、公正评审奖助学金

目前,我校设立的奖助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助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社会奖助学金三种形式。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省政府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3000元,国家奖助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比例占在校生数的17%。学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按学生总人数的10%评定,每生每年1200元;二等奖按学生总人数的12%评定,每生每年900元;三等奖按学生总人数的18%评定,每生每年450元;单项奖按学生总人数的10%评定,每生每年200元,获奖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50%。学校现在设立的社会奖助学金有肯德基曙光助学基金、朝阳助学奖学金、济南市人民政府优秀困难学生奖学金、孝廉奖学金、千鹤奖学金等5项基金,每年资助400余人,资助金额约30万元。

(五)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的育人功效

目前,我校设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1600多个,机动岗300多个,约占在校生数的6%。主要岗位有校园环境保洁助学岗、学院办公室助学岗、图书馆助学岗、后勤部分服务中心助学岗、机关部分处室助学岗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勤工助学的学生每月补助120元,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月补助90元,他们每月的工作量在20个小时左右。勤工助学岗的设立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缓解了自身经济困难的压力;同时,帮助学校很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减轻了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

(六)及时发放困难补助

困难补助主要有临时困难补助和大病医疗补助两种。临时困难补助主要对象是家庭收入低于济南地区居民的最低平均生活水准线的学生、因家庭发生突然变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自身遇到意外伤害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大病医疗补助是对患重大疾病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医药费上除保险理赔之外按一定比例给予的补助。

(七)严把学费减免关

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银行不予发放贷款又没获大额奖助学金的学生是减免学费的重点。考虑到减免学费的负面影响,对学费减免进行严格把关,主要考虑毕业生中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上学费的学生。

(八)注重资助育人

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才,XX年年,学校成立了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服务队。服务队以“心怀感恩、自立自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实践成才”为宗旨,立足校园,服务社会。服务队成员由获得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各种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的同学组成。实施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学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大力开展“树立典型,鼓励优秀”活动,通过宣传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艰难求学历程中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重视心理疏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每个班设立了心理委员,每个宿舍设立了心理护航员,对有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二、存在的问题

XX年年,国家施行了新的资助政策,资助的力度和覆盖面大大加大,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缴费难的问题。目前,学校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没有开通生源地贷款的外省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贷款(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份在试行、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三、建议

针对无法贷款的外省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议开展校内助学贷款。建议从学校收费奖励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贷款资金。

第20篇:家庭致富工程工作汇报1

呼中镇家庭致富工程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光临指导,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年初以来,我们按照区局统一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落实,使家庭致富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现就我镇开展的家庭致富工程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家庭致富工程提供组织保证。

呼中镇在开展家庭致富工作中,本着“以民为本、致富百姓”的原则,将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成立了家庭致富工程领导小组,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社区党总支进行分户包保,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为家庭致富工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镇党委在镇属各单位中开展了支部牵头、党员带头致富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致富家庭无偿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义务授课和培训指导,传授养殖经验,切实解决了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他们的帮助下,徐洪玉、张松波、李祥山、王洪伟等14个家庭走上了致富道路。退休党员王庆山养殖黑木耳1.5万袋,在自家生产忙碌的同时,经常主动上门指导邻居吕文斌、丁栋梁、尚淑芬进行黑木耳养殖,使3户邻居因成功地养殖黑木耳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致富作用。

在致富工程中,我们选树了经济基础好、致富积极性高、群众威信高的关兴武、刘长新、王庆山、徐桂丽等家庭确定为科普致富家庭示范户,将木耳养殖大户关兴武同志选为科普致富带头人,进行重点扶持,为示范户提供生产场地、技术指导等服务,推广养殖、种植等技术,再通过示范户的典型引领,将成功的致富技术和经验迅速推广到周围群众中。獭兔养殖大户宋波、马忠安、李学志三个家庭年养殖獭兔近1000只,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们把养殖獭兔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致富群众,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的致富传播效应。今年我们新增18户家庭从事自营经济,典型的示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3、精选致富项目,开展一帮一结对重点帮扶。呼中镇根据镇内自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黑木耳养殖、生猪饲养、獭兔养殖、肉鸡饲养、蛋鸡养殖、餐饮服务、大棚蔬菜种植、方便烧烤、早餐小吃等20个致富小项目,同时,对重点家庭采取了“一帮一”的结对帮扶形式,积极组织和协调处、科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有致富能力的重点家庭逐户确定致富项目,拓展致富门路,全力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今年我镇又结成了五个帮扶对子:孙玉霞与马钦选家庭、李秋英与卢生家庭、焦波与张利刚家庭、张艳杰与王慧等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家庭致富的积极性,我们还多次组织重点家庭到典型示范户中现场参观,通过现场操作、现场答疑和技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重点家庭的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

二、健全工作机制,为家庭致富工程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协会组织。

自开展家庭致富工程以来,呼中镇在职工群众中成立了黑木耳养殖协会,依托协会组织为致富家庭解决生产及销售难题。我们联合黑木耳协会为木耳养殖户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去年又帮助100余户家庭卖了木耳。在棚户区拆迁时,经我们和协会组织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保留了老木桶酒业场址,为扩建和增大生产规模打下了基础,为呼中镇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黑木耳养殖大户关兴武在协会组织的指导下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今年养殖木耳10万多袋,有望获得收入15万余元。经过多年的完善,各种协会的章程、制度均已健全,入会人数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协会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家庭的致富体系。

2、强化技术培训。

为了保证家庭致富工程的顺利开展,为家庭致富提供技术支持,几年来,呼中镇工会组织举办了黑木耳养殖、北药种植、獭兔养殖、生猪饲养、蔬菜种植、餐饮服务等多种技术、技能培训班38期,培训职工群众1200多人次,为职工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00多条,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100多次,送致富书籍320本,扶持42户职工发展了家庭致富小项目。呼中镇的养猪大户毛玉杰经过培训后,现生猪养殖已成规模,成为致富路上的女强人。

3、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使“家庭致富”这项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呼中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我们印制了5000余份宣传单,组织全镇干部职工深入到居民群众家中进行广泛宣传;还在镇内比较明显的建筑物上悬挂了宣传标语、宣传牌等,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此外,我们还聘请了专业人士深入居民群众中宣传致富信息、答疑解惑,营造了浓厚的致富氛围。

三、实施政策扶持、为家庭致富提供物质保证。为鼓励更多的家庭走上致富道路,镇政府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资金、基地、技术政策扶持,为家庭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1、为致富家庭提供资金扶持。

按照择优、扶强、做大的原则,协调有关部门为家庭致富提供资金扶持。镇政府联合区妇联、区财政、工商行等有关部门为开展家庭致富工和程提供无偿贴息代款服务,为100余户家庭提供代款证明,解决了职工致富道路上资金不足的障碍。

2、为致富家庭提供基地扶持。

镇政府在镇南北出口处建立了黑木耳养殖基地、蔬菜养殖基地,并不断扩大规模,为致富家庭提供了种养场地支持,解决致富家庭无场地的顾虑,使45个养殖大户入住黑木耳基地。现在,黑木耳养殖园区经区局的大力扶持,占地面积已达42.6万平方米, 看护房45幢,每幢养殖面积近2000平方米,可同时落地黑木耳360万袋,年创产值400-500万元;位于北出口20栋大棚的蔬菜种植园区为居民提供了绿色天然无污染的蔬菜。这两个园区还解决了近1000人的就业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为致富家庭提供技术扶持。

呼中镇联合科协、绿办、产业发展部等单位为致富家庭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及咨询服务,为他们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致富措施,使我镇的“家庭致富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镇的自营经济从业户数发展到1318户,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经营项目涉及种、养、采、加、服和运输等各个行业。其中,农户124户,土地近1800亩;黑木耳养殖户342户(大户58户),养殖数量900万袋;养鸡户7户(均为大户);养猪户112户(大户31户);其它自营经济户756户。预计今年农业产值将达到600万元,黑木耳产值将达1500余万元,总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从家庭致富覆盖面看,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而只能对重点家庭进行重点帮扶,其它部分家庭的职工满足于现状,个别群众的致富意识欠缺,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阻碍了家庭致富工程的步伐。

2、从项目质量上看生产层次较低,除黑木耳、生猪养殖业和山野产品采集和加工业外,其它产业尚在进一步的摸索中,种养业种类还偏单一,经营面积小,分布不能集中连片,形不成较大的规模。在产品加工方面,作坊式的工厂,还限于初加工,加工的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也低,效益不突出。

3、从发展前景上看抗险能力较差。如养殖业所需原料必须外购,价格浮动较大,成本一高,利润就低,且销售渠道受限,一旦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很难抵御市场风险,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

结合呼中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下一步工作将做出如下打算:

建立“家庭致富工程”的长效机制,继续大张旗鼓地宣传实施家庭致富工程的重要意义,使“家庭致富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推广致富带头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和科普致富家庭示范户的典型作用,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探索实施致富的勇气和决心。帮助职工选择发展项目,引领职工发家致富。以创先争优为活动载体,引导职工群众创一流经济效益,争当最富裕家庭。

1、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推进园区基地建设。在继续加强黑木耳基地、畜牧养殖基地、蔬菜基地这三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争取蓝莓基地建设项目。

2、继续把生猪业打造成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不断推广普及科学养殖技术,提高生猪养殖整体规模和竞争力。

3、打造山野产品特色品牌,在加工销售领域拓展空间,使山野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形成链条,把山野产品加工产业方面做大做强。加强林下资源研发力度,做大做强林下资源产业,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

4、打造商业一条街,提升服务行业在致富工程中的比重。今年,我们以棚改为契机,在建工路北段继续进行欧式一条街改造,把建工路真正打造成商业一条街。

5、进一步规范呼中镇农户的土地,在保证居民菜蓝子的基础上宣传和推广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经过几年的棚户区改造,呼中镇内的破旧平房大部分被拆除,这使得一部分食用菌种植户的扩菌房也被拆除,为了保证食用菌种植户能继续从事食用菌生产,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努力为养殖业户争取在北出口规划建设食用菌扩菌房,以保证食用菌业的规模发展。

6、依托全区旅游开发的有力契机,把基地、园区打造成旅游景点,增加经济附加值。

明年,我们在致富工程中将重点推广以上项目,这些致富项目被广泛推广后,预计带动上千人致富,收入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2000万元左右。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特殊家庭工作汇报
《特殊家庭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