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财政对扶贫开发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54:3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XXXX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地处XXX县城X部,XXXX,地域广阔,地形XXXX,南部为XXX区,北部为XX,海拔在XX-XX米之间。镇域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XXXXX亩,其中水浇地XXX亩,山旱地XXXX亩。XX区村人均水地XXX亩,旱地XX亩;X区村人均旱地XXX亩。

全镇共有X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XXXX户,其中农业户XXXX户,非农业户XXX户,总人口XXXX人,其中农业人口XXXX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XX户XX人,其中X族XX户,XX人;土族XX户,XX人;X族X户,XXX人;XX族XX户,X人。现有农村劳动力XXXX人,其中男XXX人,女XXX人。全镇X个纯山区村,XX个村民小组,共XXX户,XX人;X个川区村中,纯移民XX个,有XXX个村名小组。

二、今年来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镇域经济不断增强,贫困状况有所缓解

近年来,XXXX党委、镇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镇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速。XXX年底,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XXX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XXXX万元,分别较XXX年增加了XXX万元、XXXX万元。

(二)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群众生存条件大大改 1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XXX、XXX、XXX、XXXX、XXXX、XXX等镇村道XXX公里,维修铺砂XXX、XXX、XXX、XXX等镇村道路XXX公里。在XXX、XXX、XXX等村落实修建沼气池XXX座。维修改造渠道XXX公里,XX、XXX等村XXXX范点铺设低压管道XXX公里。XX村新打人畜饮水机XX眼。XXX截引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中,储备论证上报XXX、XXX、XXX、XXX片区开发及XXX集镇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XXX个,群众生存条件大大改善,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城镇融合核心区建设上实现突破

XXX年,积极争取“X村易地扶贫收缩居住”,拟建设居民住房XXX户,新建养殖暖棚XXX栋,对全村的道路及住宅区、生产区进行统一规划。至目前,已完成了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完成了水、电的测量和规划。平整宅基地的XX亩,新打人饮机井X眼,铺设自来水管道X.X公里,铺设沙石路X公里,新装XXKW变压器X台,新建了村委会X间、村卫生室X间,公共旱厕X个,完成新农村住宅建设X户,购进红砖XX万,XXX栋暖棚养殖小区,已动工建设,已完成墙体XX座。XXXX年,力争通过X年时间,把X村X组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四)搬迁扶贫深入人心,贫困群众发展条件逐步好转

认真落实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XXX”衔接工作。积极支持山区留居贫困群众通过亲邻互助、自行联系、项目补助等多种方式走搬迁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年来搬迁移民XX户,XXX人。鼓励群众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规模和收入大幅提高,XXXX年,全镇已建立了劳务基地 XX处,输出劳务XXXX人,其中有组织输出劳务XXXX人(次),实现劳务收入XXXX.XX万元。

(五)科教扶贫成效明显,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XX年来,全镇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来抓,全面推广了以XXXXXXX和XXXXX为代表的节水农业技术,每年保持X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XXXX年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其中XXX亩以上的规模种植示范点X个。自XXXX年以来,全镇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XX%以上。以XXXXX重点治理为契机,大力推进以日XXX和XXXX为主的设施农业,XX培育养殖大户XX户。XXXX年落实XXX、XXXX、XXX等村XXX亩以上的养殖小区X个。发展生态经济林XXXX亩,其中XXX亩,XX亩,XXX亩。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流转,XXXX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XXXX.XX亩。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全镇贫困人口现状

我镇现有人均纯收入XXXX元以下贫困人口XXXXX人,贫困发生率XX%。加之X村、X村地处XXX山南麓,XXX自然

保护区区域内,属纯山旱作农业区,原被县上确定为重点扶贫攻坚的XXXXX;海拔XXXX米~XXXX米。两村共有XX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XXX户XXXX人(其中:X村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X人;X村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人)。生产基础条件差,多年连续遭受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侵袭,种植业几乎连年绝收。群众基本靠务工和有限的养殖收入维持生活,生活普遍十分困难。

(二)基础设施状况

X村地处我镇南部山区,平均海拔XXXX米,年降水量XXX毫米,蒸发量 XXXX毫米,干旱缺水,XXX路是该村通往镇区的唯一道路,村民居住分散,自然条件艰苦,长期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全村辖X个村民小组,共有XXX户,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水浇地XXX亩,旱地XXXX亩),产业主要以粮食、蔬菜以及养殖为主,XXXX年人均收入XXXX元,是全县日光温室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之一。

四、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基本思路

X、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充分发挥已搬迁移民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搬迁扶持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山区村留居群众移民搬迁。继续把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XXXX”有效衔接工作推向深入,进一步完善农户扶贫档案,努力将扶贫措施具体到每一户、每一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更加注重智力扶贫工作,坚持不懈开展

“XXXX”、“XXXX”、“XXXX”等活动,力争每年受益学生数量达到XX人以上。

X、、全力抓好劳务经济。

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项目、大产业来抓,进一步理顺劳务工作站工作职责,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水平,拓展输转领域,引导务工人员到周边工业园区务工,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

(二)、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

按照扶贫开发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发挥扶贫开发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具体目标是:

X、全镇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年增加元,接近或达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等水平。

X、全镇低收入人口由人降至人,平均每年下降 人。

X、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臵点个,搬迁户。

X、实施新农村建设个,年均实施个。

X、初步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

X、劳动力转移培训万人次。

(三)、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X、继续深化组织开展“XXXXX”有效衔接

根据县扶贫办的要求,组织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按扶贫标准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制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政策,完善到户措施,健全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

X、要加大主骨干道路建设力度。

科学合理编制道路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道路硬化项目,重点谭年路铺油、X村主巷道、街道及重点示范点区间道路硬化。充分发挥“XXXXX”财政奖补项目优势,努力实现通组道路全砂化目标。争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大农机道路、田间道路的建设力度,力争到“XXX”末实现田间道路平整化的目标。

X、要大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按照先公路沿线后边远地区、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的思路,继续抓好供水、供电、沼气、改圈、改厕、改厨建设,力争到“XXXX”末自来水入户率、沼气入户率、人畜分离率、卫生厕所建有率均达到XX%。科学合理制定全镇危旧房改造规划,分年度实施,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剩余危旧房改造。在安排改造指标时,将优先考虑公路沿线村,优先考虑集中连片示范点建设。对于上级整合的涉农资金将重点投向新农村建设试点,向新农宅土地平整、道路建设和渠道配套建设倾斜。

X、要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由各行政村主导,深入开展以

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治理活动,积极组织各小组长、村民进行观摩评比,集中治理农村人畜不分离、房前屋后“三堆”问题。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扶持,在街道两侧铺面前方集中铺设彩砖,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定点清理垃圾,努力营造整洁、文明、有序的人居和经商环境。

(五)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电话、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工程,基本实现网络信息村村通,为群众提供更快捷的全方位服务。依托XXXX通道,加快城镇融合发展。加大对各类资源投入向通道沿线倾斜力度,不断提高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医疗条件,进一步加大校安工程争取实施力度,优化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剩余劳动力输转力度,扶持优质食葵、精细马铃薯、有机蔬菜,形成特色产业,带动全镇经济发展步伐。

五、联系工作的建议和请求

推荐第2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2012年7月9日)

上午各位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参观视察,下面,我就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贫困状况

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2001年至2011年连续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一是贫困人口多,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现有贫困人口13.1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1.3%,其中,扶贫对象10.5万人,低保对象4.2万人,五保对象2188人。贫困人口比例占60%以上的村有203个,占全县行政村的36.2%。二是分布面广,贫困村面积19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1.2%。重点贫困村遍布21个乡镇。三是致贫原因复杂,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降雨少,无霜期短;产业基础薄,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弱,结构单一;群众素质低,农民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晚,与省内其他县相比晚了近20年。

二、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

全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工作会议将我县列为9个示范县之一,我县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全面迅速地展开各项工作。

一是定思路。通过全面审视山区、老区、矿区的实际 1

县情,深入分析县域贫困人口多、主导产业弱、群众观念保守等致贫原因,坚持“普惠性、全面性、持续性、示范性”原则,确定了总体思路,即按照“一年示范、两年扩面、三年突破、十年常态”的方针,统筹城乡,三化互动,集中资源,整村推进。通过三年努力,确保89个贫困村3万户8.5万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脱贫,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县。

二是定规划。聘请农林科学院编制了《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规划》等规划,组织相关单位完成了《22线扶贫开发示范区规划》、21个乡镇和125个村的扶贫开发规划,初步形成户有页、村有册、乡有簿、县录入的档案体系。

三是定步骤。以扶、搬、养、培、转为路径,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三年求突破(一年示范带动,实现60个村脱贫,培树10个示范村。一年扩面连片,实现65个村脱贫。一年决战决胜,实现78个村脱贫)。第二步,三年补短板、抓提升。第三步,三年抓长效,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定战区。矿区实施恢复生态、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发展设施农业。丘陵区发展旱作农业,培强特色产业。河川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城郊观光农业。山区发展特色种养、生态旅游。

五是定政策。出台《2012年扶贫攻坚扶持政策》,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和舍饲养殖。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启动

资金,并拟整合各类资金10亿元,成立了担保公司,计划注入担保资金1亿元。

六是定机制。建立帮扶机制,30名县级领导、1024名干部包扶98个贫困村,与省市28支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结对子。推行“五个一”项目机制,县级领导帮扶一个创税企业、包抓一个在建项目、争跑一个前期项目、谋划一个后备项目、联系一个富民项目。同时,完善督导机制,坚持不断进行调度、拉练和总结。

三、推进措施与重点工作

一是抓设施,强基础。水利设施。计划投资3500万元,新打、配套机井107眼,新增水浇地3万多亩。现已投资1000万元,开工32眼,完工20眼,新增水浇地5300亩。电力配套。计划投资1915万元,实施61个村的电网改造、项目区配电工程,现已投资200万元,安装变压器25套。道路硬化。计划投资613万元,建设9条连村公路,总里程25.5公里,目前完成投资300万元,建设道路15公里。卫生医疗。计划投资366万元,改善61个村的卫生所条件,已投资96万元,开工28个村,完成16个村。农田改造。计划投资8000万元,整理农田7万亩,已投资3200万元,开工3万亩,完成2万亩。农村通讯。计划投资6000万元,解决126个村的通讯难问题,已投资410万元,开工21个村,完成13个村。

二是扶产业,建园区。围绕“传统产业抓提升、特色

产业上水平、新型产业壮规模”,深入实施“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特色产业示范园100个、特色产业示范户1000个),全面带动“六大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园区建设,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园区,培强产业支撑。重点打造百万只蛋鸡养殖园、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园,打造万亩现代烟草示范园,万亩出口果蔬示范园,无公害中药材示范园。今年计划发展设施蔬菜1万亩,已完成投资1.4亿元,建春秋棚2300个、冬暖棚1200个、日光温室大棚100个、小拱棚2700个。投资

1.5亿元,建成舍饲养殖小区126个,在建58个。

三是引龙头,攻项目。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与北京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四是强投入,惠乡村。扎实促进“幸福乡村”建设,按照“水电路讯房、山水林田村、科教文卫保”总体要求,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规划实施60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四大类项目,总投资4.6亿元,覆盖1.3万户、3.7万人。一是中心村建设集中化。本着“本乡(镇)消化、分散搬迁、集中安臵”的原则,对需要搬迁的78个山区村,规划三年完成1万人移民,全力打造深山区易地移民搬迁示范带。今年,计划投资3.2亿元二是村容村貌整洁化。深入开展“四清四化”活动,累计投入劳力近3万人次,铲车1.3万辆次,清理垃圾、杂物6.6万余吨,清残垣断壁和路障1098处,粉刷

墙壁8.4万平米。下大力实施张石高速廊道、旅游线路、村庄等生态绿化工程,计划总投资1亿元,绿化总里程85公里,绿化村庄60个。目前完成投资6500万元,栽植油松、杜松、杨树等苗木87万株。

五是强组织,促管理。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7个,扩大覆盖面104个村。发挥组织作用,与开滦集团、北京朝来万通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业务联系,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按照“四个一”要求,选派了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特派员,配备了规划人员和大学生村医。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就地转移1.5万人,目前已输出5.2万人、就地转移1.1万人。

六是抓统筹,促发展。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在省市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攻坚实现了良好起步。达到了认识高、起点高、规模大、效果好。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设施农业由2011年底的0.1万亩,今年底将发展到1万亩,增幅达10倍;舍饲养殖小区由2011年底的25个发展到184个,生猪、蛋鸡成为县域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由2011年底的1万亩,发展到3万亩,烟叶、油菜制种、万寿菊等高效农业由2011年底的5万亩发展到10万亩,林药、林粮间作由3万亩发展到5万亩。三是文化旅游投入力度大、效益好。今年以来,文化旅游累计投入近亿元,实施新建工

程等项目,新增就业岗位4500个,年人均务工年收入达

1.5万元,1-5月份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6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1亿元。

推荐第3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现在,我就**县贯彻**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八七扶贫攻坚以前,全县有特困人口**户**人,通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年底,特困人口减少为**户**人,主要分布在**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乡,其中**乡*户*人;**乡*户*人;**乡*户*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全县动手,全社会动员,各方支持,合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困人口由八七扶贫计划以前的**户**人减少到**年的**户**人,减少了**户**人。

1、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从改善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加大水、电、路、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对口帮扶、牧农结合、牧民定居等一系列脱贫措施,几年来,贫困乡村累计修建基本农田**亩,改建公路**公里,解决了**村四个村的用电问题和**人**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我县的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新改造和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95的行政村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2、异地插花安置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年,我县将山区*户**人贫困人口插花安置到农区条件较好的乡镇,给每个贫困人口调整*亩熟地,确定帮扶单位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引导他们逐渐走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道路。经过努力,插花安置户的粮食自给有余,棉花获得丰收,当年实现脱贫。

3、大力实施集中搬迁工程。**年—**年四年中,我县累计投资**多万元,分别在**水电站、**农场等地建立了*个牧民搬迁点,建成牧民定居房屋**套,开发土地**亩,新挖排渠**公里,新修引水干渠**公里、支渠**公里、毛渠**公里,建造桥**座、闸**座,新修道路**公里,修建棚圈**座,架设高压线**公里,植树造林**亩。*个牧民定居点规划整齐美观,林、渠、路、饮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已初具小康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四年来,共有**户**人贫困牧民喜迁新居。

4、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扶贫作为一项事关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多次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由县委、政府分管农牧业的领导负总责,具体抓扶贫工作。从而真正形成了扶贫工作有人管,各个环节有人抓的局面。

5、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根据**的要求按照规划到村,扶贫到户,整村推进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善重点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编制了操作性强、易实施、便于管理的县、乡、村三级扶贫规划,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项目。我县的*个贫困乡和**个贫困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和重点村。

6、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县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研究,确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年—**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下,共争取各类资金**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资金**万元,以工代赈资金**万元,人畜饮水资金**万元,棉花基地资金**万元,草场建设资金**万元,扶贫信贷资金**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我县的贫困乡村、牧民定居点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7、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我县积极发动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安排全县**个单位对口帮联**户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各单位坚持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帮助包联贫困乡村理思路、谋发展,加大科技和文化水平的培训,同时坚持办实事、办好事,为贫困户积极捐款、捐物,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几年来,各单位捐款捐物折合资金**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化肥**吨、种子**吨、畜力车**辆,不但增强了贫困户扎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8、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杜绝资金挪用,我县加强了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使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

9、减轻贫困农牧民负担。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按照农业税条例有关规定,制定优惠政策,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仅**年,就对牧区*个贫困乡和

*个国营牧场免除了*的集体提留。

三、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较多,大部分集中在高寒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医疗、教育等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各项建设需大量资金,扶贫难度较大。

二是集体经济薄弱,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低投入低产出,农牧业产业结构单一,

抗风险能力弱,经济增长缓慢。科技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差,人口增长快,人才奇缺。

三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思想未转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知如何去把握,而是按照过去的旧思路、老办法去处理,结果力没少出,工作却没起色。

四、**年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及工作安排: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县迅速传达贯彻了会议精神,并召开专题会议,就**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今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是:解决**户**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为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1、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继续实行扶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落实扶贫责任制,与各扶贫开发重点乡签订责任书。把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作为贫困乡村和县直包联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标准,切实加强领导。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乡村和县直对口包联各级党政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帮困的突破口来抓,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投入和争取上级支持,切实为贫困群众建设好电、路、渠、通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对贫困人口建档立案。各贫困乡(村)对670元以下特困人口、低收入人口进行建档立卡,时时掌握特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4、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扶贫开发投入。积极争取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扶贫信贷资金。实施好**年以工代赈资金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牲畜养殖、牛羊育肥、基本农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防渗渠建设),完成**下达的解决特困人口温饱的目标。

5、继续开展社会扶贫,合力攻坚。一是继续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二是继续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贫困村活动,每年实实在在为贫困村办1至2件实事;三是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因地制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脱贫不脱钩;四是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五是鼓励和倡导社会通过捐赠支持贫困乡村发展。

6、加大减轻贫困人口负担力度。按照农业税条例有关规定,继续实施好国家对所有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减免提留,实行特困户子女上中小学一费制等优惠政策。根据扶贫开发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延长扶贫贷款的使用期限,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

7、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扶贫资金实行报帐制,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用好扶贫资金,按照项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更大效益。

关于**的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将作专题汇报。

以上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推荐第4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现在,我就**县贯彻**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八七扶贫攻坚以前,全县有特困人口**户**人,通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年底,特困人口减少为**户**人,主要分布在**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其中**乡*户*人;**乡*户*人;**乡*户*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全县动手,全社会动员,各方支持,合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困人口由八七扶贫计划以前的**户**人减少到**年的**户**人,减少了**户**人。

1、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从改善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加大水、电、路、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对口帮扶、牧农结合、牧民定居等一系列脱贫措施,几年来,贫困乡村累计修建基本农田**亩,改建公路**公里,解决了**村四个村的用电问题和**人**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我县的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新改造和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95%的行政村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2、异地插花安置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年,我县将山区*户**人贫困人口插花安置到农区条件较好的乡镇,给每个贫困人口调整*亩熟地,确定帮扶单位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引导他们逐渐走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道路。经过努力,插花安置户的粮食自给有余,棉花获得丰收,当年实现脱贫。

3、大力实施集中搬迁工程。**年—**年四年中,我县累计投资**多万元,分别在**水电站、**农场等地建立了*个牧民搬迁点,建成牧民定居房屋**套,开发土地**亩,新挖排渠**公里,新修引水干渠**公里、支渠**公里、毛渠**公里,建造桥**座、闸**座,新修道路**公里,修建棚圈**座,架设高压线**公里,植树造林**亩。*个牧民定居点规划整齐美观,林、渠、路、饮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已初具小康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四年来,共有**户**人贫困牧民喜迁新居。

4、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扶贫作为一项事关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多次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由县委、政府分管农牧业的领导负总责,具体抓扶贫工作。从而真正形成了扶贫工作有人管,各个环节有人抓的局面。

5、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根据**的要求按照规划到村,扶贫到户,整村推进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善重点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编制了操作性强、易实施、便于管理的县、乡、村三级扶贫规划,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项目。我县的*个贫困乡和**个贫困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和重点村。

6、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县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研究,确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年—**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下,共争取各类资金**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资金**万元,以工代赈资金**万元,人畜饮水资金**万元,棉花基地资金**万元,草场建设资金**万元,扶贫信贷资金**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我县的贫困乡村、牧民定居点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7、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我县积极发动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安排全县**个单位对口帮联**户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各单位坚持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帮助包联贫困乡村理思路、谋发展,加大科技和文化水平的培训,同时坚持办实事、办好事,为贫困户积极捐款、捐物,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几年来,各单位捐款捐物折合资金**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化肥**吨、种子**吨、畜力车**辆,不但增强了贫困户扎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8、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杜绝资金挪用,我县加强了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使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

9、减轻贫困农牧民负担。

推荐第5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一、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把扶贫工作列入涉农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各涉农办事处、贫困村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区)、镇(办事处)、村三级扶贫领导体系,为县(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如×××村委×××种植的苦瓜质量优、产量高、销路好。在他的带动下,×××村的苦瓜种植面积已达×××亩,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

二、坚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实施扶贫措施

×××县(区)、识别出农村贫困户×××人(含水库移民×××户×××人),其中扶贫户×××户×××人、扶贫低保户×××户×××人、低保五保户×××户×××人。根据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一是对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二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及收入低于低保线的低收入人口,通过民政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三是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计划,深入调查了解,掌握贫困村现状、贫困原因、发展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措施。×××年以来,县(区)狠抓交通、水利、住建、文体等为重点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支持,共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建设贫困村屯道路×××条×××公里,建设×××、×××篮球场各一个,危房改造×××户,修建×××、×××渠道×××公里,建设×××人饮工程一个,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人。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强化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产业扶持。在传统的农业粗放式经营方式下,贫困村群众以种植木薯、花生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群众增收缓慢。为此,×××年以来,×××结合贫困村位于近郊的优势,积极发展蔬菜产业、花卉产业,鼓励和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在×××扶持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扶持成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花卉公司,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的积极性,×××年以来,两个贫困村共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亩、花卉种植×××亩,现大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产业扶贫项目,×××年以来,共争取资金×××万元,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种植×××亩,带动贫困农户×××户。二是技术扶持。×××年以来,×××紧紧围绕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人事劳动、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贫困村特点开展培训,结合水稻良种推广种植、良种果蔬种植技术、电脑电工操作、物业管理、厨艺培训等方面内容,共培训贫困农民×××人次,印发各类实用技术资料×××多份。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科学种养水平,强化了劳动技能,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三是就业扶持。发挥贫困村比邻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协调园区企业为贫困村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仅×××就有×××多人次的农民到附近企业就业,涉及贫困户×××户,贫困人口×××多人。四是定点帮扶。落实×××班子领导以及有关单位进行定点帮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帮扶支持。×××年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共筹集资金×××万元,为贫困村建设篮球场、修建道路,并配备了电脑、空调等一批办公设施。

推荐第6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抓基础 重帮扶 促增收

------×××县(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县(区)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管辖×××个镇(办事处),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年农民人均收入为×××元,全区共有农村贫困人口×××户×××人,占农村人口×××%。省确定的贫困村有×××个,分别是×××村和×××

村。×××、×××位于×××部,两村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村民×××户×××人,其中贫困农户×××户,贫困人口×××人。×××年来,×××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把扶贫工作列入涉农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各涉农办事处、贫困村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区)、镇(办事处)、村三级扶贫领导体系,为县(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如×××村委×××种植的苦瓜质量优、产量高、销路好。在他的带动下,×××村的苦瓜种植面积已达×××亩,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

二、坚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实施扶贫措施

×××县(区)、识别出农村贫困户×××人(含水库移民×××户×××人),其中扶贫户×××户×××人、扶贫低保户×××户×××人、低保五保户×××户×××人。根据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一是对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二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及收入低于低保线的低收入人口,通过民政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三是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计划,深入调查了解,掌握贫困村现状、贫困原因、发展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措施。×××年以来,县(区)狠抓交通、水利、住建、文体等为重点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支持,共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建设贫困村屯道路×××条×××公里,建设×××、×××篮球场各一个,危房改造×××户,修建×××、×××渠道×××公里,建设×××人饮工程一个,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人。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强化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产业扶持。在传统的农业粗放式经营方式下,贫困村群众以种植木薯、花生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群众增收缓慢。为此,×××年以来,×××结合贫困村位于近郊的优势,积极发展蔬菜产业、花卉产业,鼓励和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在×××扶持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扶持成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花卉公司,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的积极性,×××年以来,两个贫困村共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亩、花卉种植×××亩,现大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产业扶贫项目,×××年以来,共争取资金×××万元,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种植×××亩,带动贫困农户×××户。二是技术扶持。×××年以来,×××紧紧围绕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人事劳动、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贫困村特点开展培训,结合水稻良种推广种植、良种果蔬种植技术、电脑电工操作、物业管理、厨艺培训等方面内容,共培训贫困农民×××人次,印发各类实用技术资料×××多份。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科学种养水平,强化了劳动技能,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三是就业扶持。发挥贫困村比邻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协调园区企业为贫困村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仅×××就有×××多人次的农民到附近企业就业,涉及贫困户×××户,贫困人口×××多人。四是定点帮扶。落实×××班子领导以及有关单位进行定点帮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帮扶支持。×××年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共筹集资金×××万元,为贫困村建设篮球场、修建道路,并配备了电脑、空调等一批办公设施。

推荐第7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新年伊始,×××市长及各位领导莅临××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我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县扶贫开发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及2015年工作成效

××地处××省中西部、××东麓,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总人口××万,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截至目前,全县有贫困村×××个,贫困户×××户、×××人。

2015年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一个目标。即到×××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二是明确了各级的工作职责。即县抓调控、统筹规划;乡村为主体、具体实施;部门搞配合、全力支持。三是建立了工作机制。制订了脱贫规划、年度脱贫计划,精准到户,精确到人;向×××个贫困村全部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具体负责落实;明确了考核办法、奖惩措施,以严格的督查和考核奖惩推动工作。四是实现了既定目标。全年脱贫

1 ×××人,超额完成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确立目标、全面部署。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去年以来,结合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确目标,及早谋划、全面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分步退出贫困县和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提出到×××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围绕总体目标,制订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意见》、《××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暨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县驻村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切实做好选派第三批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此基础上,去年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各贫困村、县直各部门参加的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大会,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与各乡镇、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分解到单位,具体到村、落实到人。

(二)创新机制,精准落实。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机制,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的成效。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各乡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复核认定工作。在复核认定工作中,严格标准,按照省定××项退出参考标准和××项新识别参考标准进行重新识别,严格程序,坚持 “两公示、一公告”(村公示、乡公示、县公告),

2

做到应扶尽扶,应出尽出。制作了爱心帮扶卡,明确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责任人,钉到每家贫困户门前。

二是精准制订规划。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指导各乡(镇、办事处)、各贫困村做好乡村两级脱贫规划和扶贫户脱贫规划。每年脱贫多少人,脱贫对象是谁,谁来帮扶,怎样脱贫都一一明确,做到家家都有帮扶干部, 户户都有脱贫措施。

三是精准安排资金。在资金筹措上,一方面县财政每年拿出×××元以上预算资金,并在攻坚期内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各有关部门涉农资金的×××以上,按照“政策不变,渠道不乱”要求,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100%用于贫困村、贫困户。针对到户增收项目资金不足问题,我们创新机制,成立了扶贫助困联合会,在邮储银行注入资金×××元作为种子担保金,支持入会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已入会×××个贫困村,×××名社员,目前正在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宣传发动,落实贷款。在资金管理上,制订了《深化改革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下拨快、项目实施快、农民收益快。

四是精准落实措施。

1、着力实施转移就业扶贫。整合扶贫、农业、社保等部门培训资源,加强对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以两

3 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5年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人(贫困人口×××人)以上,年创收入×××元(贫困人口创收×××元)以上。

2、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旅游、农村特色产业、光伏发电、电商下乡等,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发电方面,×××项目去年完成投资×××元,×××项目正抓紧建设,今年底将形成×××规模,以上2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带动×××人脱贫。旅游扶贫方面,全县有农家游专业村×××多个,农家宾馆×××多家,旅游从业人员×××万人,其中贫困人口×××余人,年人均增收×××余元。积极实施“百企帮百村”活动,支持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参与扶贫开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种植项目,形成了×××、×××、×××、×××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带动×××人脱贫 。×××实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 人脱贫。

3、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统一规划,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原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解决贫困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2015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个,使×××个乡镇×××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改善。新建农村公路×××公里、大中桥××座;完成农网改造单项工程×××个;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处,解决×万名群众和××名师生饮水困难问题。

4

4、着力开展扶贫搬迁。对深山区独居户、散居户采取异地搬迁方式进行扶贫。结合各乡镇实际,采用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搬迁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搬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搬迁扶贫。2015年,对×××个搬迁安臵点开展了前期工作,建成可容纳×××户贫困群众的四棵树乡黄沟土楼安臵点主体工程,搬迁安臵工作即将启动。

五是精准因村派人。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向全县×××个贫困村派驻中直单位第一书记××个、省直单位第一书记××个、市直单位第一书记××个、县直单位第一书记××个, ××个贫困村都成立了2-3人的驻村工作队,实现了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全覆盖,帮助贫困村引进项目××余个,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余起。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村,一抓到底,不脱贫不撤离。

三、强化措施,强力推动 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实施“一把手”工程,调整充实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工作制度,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各乡镇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建立3-7人专职扶贫队伍,全力开展扶贫攻坚。实施各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县四大班子成员至少分包一个乡镇、一个贫困村,亲自抓一个产业,把本

5 人包的贫困村抓成示范村,把产业抓成示范片区。各乡镇班子成员分包到村、到户,深入一线指导各乡镇、贫困村开展工作。实施全民动员,建立扶贫短信平台和微信平台,定期发布扶贫信息,在县电视台、×××开辟扶贫专栏,在各乡镇、贫困村道路沿线书写固定标语×××余幅,切实改变抢穷帽子的传统观念,使摘穷帽、拔穷根、挪穷窝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二是村级组织建设到位。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村级组织。我们把扶贫开发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基层四项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从全县年轻干部中选拔×××名优秀人员担任第一书记,并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到班子中来,实现“能人做村官、村官做能人”,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考核奖惩到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奖优罚劣,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有功人员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县整体工作的乡镇、县直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并对主要领导采取组织措施,通过奖优罚劣,树立鲜明导向,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存在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主要问题:

6

一是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恶劣。二是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攻坚难度大;三是县域经济不发达,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四是民生欠账较多,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五是县财政十分困难,项目配套资金不足等。

(二)下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有关指示要求,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攻坚突破,确保如期圆满完成脱贫目标。

一是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各级干部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特别是要发挥乡、村两级组织的积极性,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脱贫规划和脱贫措施,把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是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因地制宜,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通过转移就业脱贫一批、通过搬迁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产业帮扶脱贫一批、通过政府兜底保一批、通过大病救助救一批。全县×万贫困人口,计划通过转移就业脱贫×××人;通过发展产业脱贫 ×××人;通过搬迁扶贫脱贫×××人,通过政府兜底脱贫×××人。其中2016年脱贫×××人,2017年脱贫×××,2018年脱贫×××人,兜底×××人落实低保政策,我们正在研究制订兜底扶贫集中供养的方法措施,对近千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

7 无自理能力、无依无靠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三是全民动员,深入发动,调动社会各阶层积极性,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四是进一步强化对各乡镇、帮扶单位、各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督查考核,传导压力,激发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8

推荐第8篇:英德市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英德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汇报

自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求真务实,“双到”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我市“双到”工作成效主要表现为“五个显著”: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市农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926元增加至2010年的3034元,增幅达57.6%,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减少,2010年全市共实现贫困户7393户30037人脱贫,需帮扶贫困户减少至3985户15860人。同时,83个省定贫困村中有47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显著改善,老区“五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率均达100%;全面完成822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9.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29个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557户2533人和2个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48户259人贫困群众的搬迁安臵工作。

三是产业扶贫实现显著突破。成功引进佛山市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碧桂园绿色产业扶贫项目等大型扶贫项目。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1 92家,共带动农户11.3万户,其中贫困户3000多户。同时,积极开展互助金试点活动,全市共建立互助金试点14个,互助金总规模达367.4万元,扶持农户发展农业产业项目39个,户均增收1600多元。

四是劳动力培训转移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提高贫困户的劳动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2010年,全市贫困户共参加劳动技能培训达2万多人次,共输出贫困户劳动力10035人。市有关部门积极与各地企业联合举办劳动力招聘会,共举办各类型招聘活动68场,帮助农村劳动力25196人成功转移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4233人。

五是佛山、顺德对口帮扶取得显著成效。按省“双到”工作部署,佛山市直单位和顺德区共挂扶我市18个镇40个村。为帮助我市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佛山市和顺德区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努力,2010年佛山、顺德帮扶的40个村共实现脱贫2756户11172人。佛山市政府支持对口帮扶的20个村平均每村投入50万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佛山农业局、佛山国资委在英红镇分别建立了两大扶贫基地——新岭花卉基地和水头供港蔬菜基地;佛山供电局帮扶横石水镇联雄村兴办一个年出栏3000—5000头肉猪和两个年出栏共2万只肉鸡的养殖场;佛山市中级法院、检察院投资15万元帮扶浛洸镇福园村建立英德市益友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扶持贫困户种植农产品,等等。

顺德区政府支持对口帮扶的20个村平均每村28.5万元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前期启动资金,并发动顺德东逸湾房产公

2 司捐资130万元为每村建设一个卫生站,构建和推进英德市、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模式,现已在各挂扶村全面铺开;陈村镇帮扶宝洞村推行“公栏私养”发展养猪,对贫困户养猪借款给予贴息;乐从镇在大湾田心村采用“社会热心人士+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打造了10亩爱心田蔬菜示范基地,为捆绑的10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6000元以上,还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5万元;大良工作组在黄花镇城下村捆绑42户贫困户开发了100余亩玉米耕作示范田,还成立了农业服务站,专门收购农户的农产品,运往顺德区大良镇的“爱心街市”销售,等等。

总结回顾我市“双到”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狠抓“四大工程”、强化“四大保障”。

(一)狠抓“四大扶贫工程”。

一是狠抓整村扶贫工程。抓好整村推进工作规划,积极引进项目,狠抓整村扶贫示范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如成功引进顺德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西牛镇花塘(树山)村建设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整村扶贫。项目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方式,捆绑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碧桂园还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为该村11个村小组300多户农户高标准建设扶贫新村。在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搬迁中,以整村推进为主,统一规划,集中建新房,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使老区移民村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如东华镇鸡斗窝村、石灰铺镇坝角村等。

3 二是狠抓产业化扶贫工程。把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

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为载体,积极联系引进企业,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如英红镇在佛山市农业局等帮扶单位帮助下,引进佛山市农民创业园在新岭村建设大型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花卉种植,村委每年还可从项目中获得销售利润提成;东华镇金洞村由清远发改局等单位筹集资金建设兰花基地,利润由贫困户进行分红,并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白沙镇同心村利用互助金、浛洸镇福园村引进企业建设了大型的蔬菜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横石塘镇建立了由企业保价收购,政府对贫困户种植给予售价补贴的大头菜基地;水边镇引进制药企业,计划在5年内投资3-5个亿,在流寨村打造一个集中草药种植、粗加工、扶贫、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并发动当地农户和贫困户参与药材种植,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以“项目开发+股份制+贫困村(户)”模式为载体,充分利用贫困村资源优势,鼓励当地群众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开发,入股分红。一是入股解决村集体经济脱贫问题。我市财政投入500万元分别入股“我和你”食品有限公司、鸿德食品有限公司,解决 2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帮扶望埠镇古村的英德市茶叶局等单位利用当地山地优势,引进老板种植杨梅,当地村委会以近千亩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市农业局为大洞镇苗花村筹集45万元入股农业龙头企业鸿德食品有限公司,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入股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如清远和英德两级扶

4 贫办共投入35万元互助金,在石灰铺镇光明村兴建2个大型温氏肉猪养殖场,年终由村委和贫困户按股份比例分红;清远市供销社在望埠下塘村筹建大型股份制养鸡场,由贫困户管理,利润由26户贫困户分红;英德市国税局扶持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委与10户贫困户入股改造新型环保炭厂,年利润可达15万元以上,村集体和贫困户可各分红50%;青塘镇石联村由市委组织部筹集20万元入股英德市纺生粮油种植有限公司,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红利2000元以上。

以“双到”和“双转移”相结合的模式为载体,把“双到”和“双转移”、招商引资等结合起来,在清远华侨工业园英红园内设立佛山顺德扶贫产业园。我市抽调精干人员派驻顺德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到2010年年底,已有广东中天创展有限公司、顺德风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签约落户园区。在扶贫产业园的基础上,顺德区与我市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力度。2010年12月,两地签署了《区域经济合作协议》,共建广东顺德(英德)产业新城。项目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到2015年建成工业总产值350亿元、GDP约100亿元的现代产业基地。产业新城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值由双方按五五比例分成。

以“靶向帮扶”模式为载体,按照“一户一法”要求,引导帮扶单位深入挂扶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贫困村、户的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实施靶向分类帮扶。如西牛镇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别制定了智力、就业、种养、项目统筹、配额和政策等六大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5 其中“配额扶贫”是根据当地丰富的竹资源,通过竹器加工厂的带动,由帮扶单位对贫困户售竹进行配额补贴,每根水竹补贴0.5元,每吨单竹补贴34元。此项措施大大调动了贫困户种竹、售竹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当地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望埠、青塘、横石塘等镇帮扶单位以“扶贫商铺(市场)+贫困村”模式为载体,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墟镇购买或建设扶贫商铺(市场)用于出租。水边、波罗等镇帮扶单位以“扶贫电站+贫困村”模式为载体,大力发挥当地水电资源优势,筹资入股水电站。浛洸、横石水等镇帮扶单位以“养殖项目+贫困村(户)”模式为载体,由帮扶单位筹资建设养殖场出租,发包给养殖能手经营,等等。

三是狠抓智力扶贫工程。狠抓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力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举办各类种养技能及就业技能培训班;努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如2010年3月我市举办了佛山企业大型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一次就解决了我市贫困劳动力700多人转移就业。2011年3月份,又在各镇街共举办了15场农民工招聘会,成功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50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00多人转移就业。

四是狠抓社会扶贫工程。我市在首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积极开展慈善捐款“爱心行动”,共募集善款1400多万元。同时,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温暖行动”和访贫问苦“关爱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和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据统计,活动期间社会各界热心企业和人士共结对帮扶贫困户822

6 户,其中涌现出了英德权祥凉茶有限公司结对浛洸镇白米庄村24户贫困户、广东浙江商会捐款35万元及总裁叶吉明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万昌房地产公司结对帮扶10名贫困学生等先进帮扶典型。

(二)强化“四大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按照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长抓不懈的要求,各级帮扶单位坚持把“双到”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各镇街和帮扶单位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明确落实了分管领导;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帮扶单位(干部)包脱贫的工作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强化人力保障。从各单位抽调了多名干部充实到市“双到”办,指导全市“双到”工作的开展。各镇街和各帮扶单位也相应落实了专职工作人员,并按要求派出干部驻村,做到扶贫工作岗有人、人有责。

三是强化财力保障。按照“四个一点”的办法,多途径筹集帮扶资金。一是财政支持一点。每年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双到”工作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村发展经济项目。二是动员各级帮扶单位出一点。促进各帮扶单位加大城市反哺农村、支持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资金投入。三是主动向金融机构贷一点。切实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为有志于脱贫致富的农村青年提供创业小额贷款。2010年先后帮助282名农村青年向金融机构贷得发展资金1200多万元。四是发动社会各界贡献一点。动员社会各界以捐款捐物等形式,用实际行动参与扶贫开发。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2010年全市

7 累计共投入帮扶贫困村发展资金3.47亿元,其中省定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1.98亿元,非省定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1.49亿元,有力推动了“双到”工作深入开展。

四是强化督查保障。把“双到”工作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绩效考核和对各镇街、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大工作落实督查力度。分别由市重点工作督查组、市“两办”、市“双到”办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对包括“双到”在内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相关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

二、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市“双到”办存在技术人才不足、经费紧缺等问题。二是个别单位的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在建档立卡形成档案过程中,存在资料不齐、不规范、数据不准的问题,不能如实及时地反映帮扶成效。三是社会帮扶有待加强。对扶贫“双到”工作的宣传还需加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三、狠抓落实,扎实推进2011年扶贫“双到”工作。按照清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年整个清远要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双到”工作脱贫任务,因此今年是我市“双到”工作最为关键的冲刺年。今年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确保全市在 8 册登记剩余需帮扶贫困户3985户15860人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剩余未脱贫的36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同时继续巩固帮扶2010年已脱贫村和脱贫户,实行脱贫不脱钩。重点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粮经结构调整,引导贫困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优先安排贫困村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建设,加强人畜饮水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积极落实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争为每户贫困户筹措和投入帮扶资金3000元以上。

(二)突出抓好产业带动。坚决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带动,通过龙头、大户的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实施规模经营,每个镇(街)分别建立1-2个产业基地,形成村村有主导、户户有主业的产业格局。

(三)突出抓好智力扶贫。一是加强贫困户种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科学种养的技能和水平。二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户务工就业能力。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

二、三产业转移。

(四)突出抓好社会扶贫。进一步做好与佛山、清远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络和服务工作,谋求更大扶持。充分利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发动社会热心人士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全力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五)突出抓好典型示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建设好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型”帮扶项目,突出抓好片、镇、村、户的帮扶亮点的打造。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及佛山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建设。

(六)突出抓好宣传工作。各帮扶单位要总结本单位帮扶经验和先进典型,同时主动联系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扶贫新闻以及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树立榜样,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扶贫氛围。进一步提高扶贫“双到”简报的质量,及时宣传和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促进全市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七)突出抓好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坚持把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结合起来,重视驻村干部的选派,挑选思想上进、文化素质高、年富力强、懂电脑基本操作的干部作为驻村干部,认真落实本单位的帮扶任务,大力推进各项帮扶措施。驻村干部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的指导,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八)突出抓好危房改造。继续完成全部在册登记的贫困户危房的改造,根据中央和省有关危房改造的政策,精心组织全市省定贫困村贫困户、低收入的困难户危破泥砖房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整村推进,按新农村的标准进行兴建,建设几个贫困户危房改造示范村。

(九)突出抓好信息管理。结合去年省、市考核发现的一些问题,认真查漏补缺,加强帮扶资料档案管理,以充分反映帮扶成效。要做好今年贫困村、贫困户详细的年度脱贫规划,

10 落实扶持资金的账簿登记及票据管理;抓好帮扶卡的填写,按时填报季度、年度报表;做好每户贫困户的季度、年度收入统计,并经贫困户签名确认等。

(十)突出抓好互助金试点。要在抓好14个试点村规范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向上级争取互助金试点指标,扩大互助金试点范围和受益面,进一步增强我市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我市“双到”工作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英德全市人民及佛山、顺德、清远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今年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实现。

推荐第9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09.8.31)

xx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2009年8月31日)

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县情和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xx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境内海拔1405—2857.5米,年均降雨量547毫米左右,年均气温8.6℃。全县共有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xx个社,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万人。总耕地面积xx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2.2亩,梯田面积xx万亩。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匮乏,远离交通干线,是甘肃省xx个干旱贫困县和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国家和省市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劳动力培训输转为重点,以提高扶贫开发效益和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27元,较2000年增长84.3%,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5.88万人减少到10.13万人,贫困面由39.7%下降到24.4%。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山区

1 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们把水利、道路、移民等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的重点来抓。水利工程建设抢抓国家人饮解困项目投资的机遇,建成了店峡南调等八大人饮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71%,累计解决了xx万人的饮水困难,累计建成提灌工程xx处、集雨水窖8万眼,新增节灌面积xx.5万亩。道路建设采取以工代赈项目补贴和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建成马卧等通乡油路xx条xxx公里、村村通等级路xx条xx公里。移民搬迁工程在韩店等x乡镇xx个村建成移民住宅xx户,搬迁贫困人口xx人,从根本上解决了林缘区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x平方公里,封禁治理134.5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30座、骨干坝12座。

2、优化种养业结构,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我县围绕洋芋、果品、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思路,不断优化种养业结构,发挥边缘地区优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和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有力推动了贫困乡村的农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产业基地。年建xx号等商品薯基地20万亩,生产商品薯xx万吨;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xx万亩,年均新增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果品产量达到7.5万吨;畜(禽)饲养量达205.4万头(只),存栏78.1万头(只),出栏127.3万头(只)。另一方面推进了市场化运作。以利益为纽带,大力

2 发展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大了龙头企业的建设力度,不断延伸了产业链条,促进了贫困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扶持发展了金锁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宏达精淀粉厂、恒祥草畜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市级龙头企业,组建果品、洋芋、养牛等专业协会xx个,发展农村经纪人xx多名。

3、强化科技扶贫,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县坚持以种养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和劳务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围绕果品、洋芋、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把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xx金果”、“ xx红牛”等品牌作为科技示范推广的重点,先后引进推广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秸杆青贮氨化、户用沼气综合利用、肉牛冻配改良、果品无公害生产等农牧业实用技术,累计开展种养业技术培训5.6万人(次)、贫困家庭普通劳务工和“两后生”劳务技能培训8677人,科技明白人达到6000多户。

4、落实社会帮建措施,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帮扶帮建工作,每年组织省、市、县xx多个单位参与帮村扶贫工作,动员帮扶单位出钱出物,落实帮扶帮建措施。2000年以来,省市县帮扶单位累计投放帮扶资金xx万元,帮助村社新修道路xx公里,建成桥涵x座,治理河堤xx米,建成村小学xx所,建成村部xx处,捐赠衣物xx多件、课桌凳及

3 体育器材xx多套、电脑xx多台,救助失学儿童xx名,帮助输出劳动力xx名。

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年初县上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了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扶贫、财政等部门和有关乡镇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落实扶贫措施,真正形成了政府协调、项目配套、部门联动、县乡村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尤其在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县扶贫办领导包乡,一般干部驻村蹲点,督促项目落实;金融部门信贷人员进村入户,为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项目实施单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服务。

二是整合项目资源,扩大建设成效。去年,我们按照项目资金性质不变、投资方向不变、管理部门不变、管理程序不变和管理办法不变的“五不变”原则,在“片区开发”和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上,整合了移民、人饮、道路、能源等项目资金,建设成效明显,为贫困村拓宽了村社道路、配套了水利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了农业生产,改变了生活方式,贫困乡村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基本改变。

三是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建设质量。我们把农业实用技术培

4 训作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的核心来抓,结合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由扶贫办组织农技、畜牧、能源等单位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宣传月”活动,散发《农业技术与信息》、《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科学养畜》、《沼气安全使用手册》等实用技术资料,张贴畜禽防疫挂图,在全县贫困乡镇进行了巡回宣传。同时,组织项目乡村干部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掌握扶贫项目建设技术和后续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干部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为确保扶贫开发项目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严格工作程序,规范项目管理。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全程管理。项目实施前由县扶贫办与实施单位签订责任书,再由县财政局预拨项目启动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严格督促项目的落实,加强资金监管根据建设进度和质量审核报帐;项目完成后,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织财政、审计、监察和项目实施单位业务人员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项目,由县财政局拨付质量保证金。尤其在整村推进村“五改三建”项目的验收上,县扶贫办和财政局抽组专门力量,对巷道边沟硬化、围墙大门改造等项目进行了实地丈量,根据丈量测算的数据核算资金量,然后报账,充分体现了“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解决温

5 饱和脱贫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县剩余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寒阴湿山区和中北部干旱山区,由于这些乡村自然条件严酷,自然村社分散,通村通社道路不畅,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增收门路少,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难度非常大。二是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非常艰巨。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低,初步解决了温饱的贫困人口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极易饱而复饥,温而复寒。因灾、因病、因学、因婚而返贫的现象频繁发生,贫困标准提高后,贫困人口数量会更加增多,稳定解决温饱任务艰巨。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缓慢。生产农产品的基地规模小,总量不足,缺少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农民从农产品加工中获取的附加值少,尤其是贫困乡村群众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拓展和占有市场的能力不足,增收缓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今后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今后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以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开发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乡村全面发展。总体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达到34xx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番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步伐,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6 在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上,按照“以点串线、集中连片、整区域整片推进”的思路,在贫困村选好种养业增收项目的同时,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移民搬迁、通村道路、农村能源、安全饮水、坝系建设、村镇绿化等项目,把通村通社道路、户容户貌改造、巷道边沟硬化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通过整村整片整流域推进,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二是加大产业、科技扶贫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洋芋、果品、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在不断扩大基地规模的基础上,把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精品、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科技示范推广的主要目标。以整村推进产业增收项目为支撑,加快草畜产业开发,逐步把中北部和东部关山贫困山区建成肉牛产业带;以种养业基地和科技扶贫项目为支撑,建立洋芋种薯繁育、果品无公害生产、全膜玉米示范种植等基地,增强基地示范带动功能,扩大基地规模,增加农产品总量,培育有机农产品基地;以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为支撑,增加贴息贷款额度,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三是搞好劳务技能培训输转工作,有效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一方面围绕特色产业开发,组织农技、畜牧、果品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搞好农牧业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科技素质,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围绕壮大劳务

7 产业,依托扶贫培训基地,搞好建筑、机电、电子等技术工种的培训,增加培训补助,扩大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技能培训工作,实现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增加劳务收入。

四是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后续管理是巩固和发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成果,充分发挥项目效益的重要环节。按照“宜于管理、有偿使用、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落实《xx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办法》,实行责任制管理,把资产管理、种养业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病(疫)虫害防治、科学种植养殖、效益评估等工作措施,县乡村逐级落实到人。项目实施结束后,连续管理三年,使项目村在三年内达到整村稳定解决温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级经济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向全面建设小康迈进的目标。

三、请求解决的问题

1、请求扶持xx县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xx县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涉及关山高寒阴湿、中北部、西南河谷区三个贫困片带xx个乡镇。片带内全面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产业开发以及科技扶贫。其中关山区以发展牛产业为主,中北部以发展牛、果产业为主,西南部以发展果产业为主。基础设施项目:硬化通社道路0.1万公里,实施“五改三建”2万户,发放太阳能热水器2万台。产业增收项目:发展养牛2万户,新植苹果园10万亩,建成商品薯基地20万亩。科技扶贫项目:科技培训1万人(次)。

8 项目总投资2.5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亿元,银行贷款0.5亿元,自筹0.06亿元。

2、请求扶持xx县百万亩梯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实施百万亩梯田综合开发,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xx万亩、膜侧小麦xx万亩;建成绿色苹果生产基地xx万亩,并在xx、xx等14个苹果适宜乡镇全面推广果实套袋、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在阳川乡建成库体容积5万立方米,贮藏能力1万吨的气调果库1座,配套选果车间和厂房xx平方米;x建成年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xx万吨的生产线;在水洛镇工业集中区引进果汁生产设备,建成年处理xx万吨果汁生产厂,配套厂房等基础设施xx平方米、建成占地xx亩的纸箱厂,进行果品各类精包装纸箱生产;建成马铃薯良种繁殖田xx万亩,配套建成组培快繁技术实验室、原种生产、原原种生产和良种生产设施等。项目总投资xx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x亿元,银行贷款xx亿元,自筹x亿元。

3、请求扶持xx县竹林寺水库水资源利用工程项目。利用灌溉间隙为县城的x人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工程预算总投资x元,其中竹林寺灌区投资2948万元,生态灌溉投资1x万元。

以上三个项目总投资x亿元,其中国家投资xx.5亿元,银行贷款x元,自筹x元,恳请国务院扶贫办列项解决。

四、政策建议

1、建议提高扶贫标准,将我县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的

9 xx个乡镇293个村全部纳入扶贫的范围,实现整县全覆盖扶贫。

2、建议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整村推进项目由目前每村xxxx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土坯房、节能炕改造,入户道路、排水渠硬化,路灯安装、村庄亮化,老年公寓、村幼儿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上。

3、建议加大扶贫贷款贴息资金投入力度,简化贫困户贷款手续,贷款期限至少在5-10年。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4、建议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以片带开发、养殖小区建设为主。在扶贫项目到户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科学规划,组建种养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把到户项目作为贫困户的股份,采取入股的方式,使贫困户成为股东,市场化运作,参与分红,实现稳定解决温饱。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推荐第10篇: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2011年8月)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工作根据国家、自治区一系列方针政策要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为目标,立足实际,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牧区、山旱区、灌区沿总排干一带“两区一带”作为优先开发区,着力解决和提高扶贫对象的温饱问题及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全旗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3.78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8万人。

一、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

乌拉特中旗地处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属自治区级贫困旗县,是一个集灌区、山旱区、边境牧区于一体的典型农牧业交错区,全旗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84.4公里。辖8个苏木镇84个行政嘎查村,其中贫困嘎查村54个。全旗总人口14.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19.58%。全旗有天然草原3223万亩,其中牧区可利用草原近300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3.8%,属荒漠类草原。全旗耕地面积133.8万亩,其中水浇地108.3万亩,旱坡地25.5万亩。我旗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边境牧区、山旱区和沿总排干阴渗一带,2010年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60元。

(一)牧区。牧区有5个苏木镇,共61个嘎查,有牧民7417户、23251人,占全旗人口总数的16.3%。牧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疏,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素有“十年九旱,年年有

- 1

一是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十年九旱,春夏连旱,是山旱区的主要特点,年平均降雨量80—150mm,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资源总量不足;耕地绝大部分是旱坡地,产量极低;单位草场放牧强度大,自然植被失去更新能力,草场退化严重。二是贫困人口多,贫困覆盖面积大。石哈河镇现有贫困人口2685户、9626人,占总人口39%,贫困人口散居于全镇9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三是农民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正常年景,一亩旱地收入不足百元。如遇灾年,不仅颗粒无收,还得贴上种植成本,农业收入极不稳定。同时,因病、因学致贫情况十分普遍。四是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山旱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年富力强、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农民大部分选择了外出打工,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一些劳动技能较低的中老年人,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灌区。灌区贫困地区主要在114公里长的总排干南、北两侧,涉及2个镇、4个村委、124个村民小组。因沿总排干两岸地形低洼,阴山水系潜流和黄河故道淤积物废化变质,致使地下水源复杂且地下水矿化度高,盐、碱、硝、矾等矿物质含量极高,加之常年引黄灌溉及牧羊海阴渗,造成地下水位居高不下,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土地质量差,农业投入大、产出低,造成贫困人口逐年增加。目前,仍有7867人农民还在贫困线以下。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近五年来,我旗54个贫困嘎查村中有28个列入自治区整

- 3

(三)抓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010年,我旗被自治区扶贫办列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旗县之一。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旗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石哈河镇实施设施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等产业化扶贫项目。项目设计投资5573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053万元,龙头企业投资200万元,项目区群众集资、投工、投劳解决320万元。截止目前,累计投入各项资金355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整合财政、水务、农牧业、林业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资金2600万元、龙头企业投入2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6万元), 已完成8900亩节水工程建设,铺设节水管道40342米;流转土地10万亩,结合土地收储和农户分散种植,建成20万亩有机食品种植基地;完成286座温室大棚、62座土豆中棚建设。其它工程也在积极紧张建设中,所有工程将于10月底全面竣工。

(四)抓好移民扩镇扶贫工程,促进贫困人口转移致富。2007—2008年自治区扶贫办批准我旗在海流图镇实施第五期扶贫移民扩镇试点,累计从边境牧区转移牧民100户、404人,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向当地企业推荐、社保安臵等办法,使贫困群众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贫困户均年增纯收入近8000元,实现了生活水平的大跨越,真正实现了 “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按照“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十一

- 5

(七)抓“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根据区、市两级两项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全旗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动员暨培训会议,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22个部门组成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乌拉特中旗两项制度实施方案》、《乌拉特中旗两项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包片干部分工及职责》等相关文件,并根据自治区下达给我旗低收入人口11615人、低保人口9909人、扶贫人口5120人、低保扶贫人口3414人等数据,由扶贫、民政、农调队精心测算,测算出我旗两项制度对象识别摸底规模指标,已形成文件下达到各苏木镇。同时,由扶贫部门牵头、从民政、统计、残联等相关单位抽出20余工作人员,组成4个工作指导小组,分别负责全旗8个苏木镇及同和太种畜场的培训、指导工作。并配备笔记本电脑12台、数码相机4部,印刷各样表格、宣传材料及培训书籍3万余份(张),有效的确保了各地开展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需要。截止目前,“两项制度”衔接的入户调查、审核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进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工作阶段。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旗、苏木镇两级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扶贫开发工作。8个苏木镇在机构改革中都保留了扶贫开发办公室,并且由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了1-2名扶贫专干,确保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二是落实科级以上领导和118个旗直部门、单位包扶扶贫重点村。明确了15个实力相对较强的部

- 78

路、安全饮水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三是贫困人口增收缓慢。目前,我旗贫困人口的收入层次低、总量小,持续力不强,增收缓慢,从2006年—2010年,虽然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达到25%左右,但物价上涨也快,增幅相对较小,而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收入稳定性差。四是扶贫开发的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虽然各级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在逐年增加,但与实际需求有差距,且没有形成完善的扶贫投入机制,扶贫投入随意性大、规模小,造成扶贫项目资金不足,建设标准达不到技术规范要求。五是扶贫产业开发基础差、水平低。“十一五”期间,中央及自治区安排扶持我旗贫困村重点产业开发资金累计3600万元,但由于采取“撒胡椒面”的扶持方式,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没有形成能与大市场对接的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支柱产业,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大部分依然是传统的、落后的,农民增收困难重重。

五、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旗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要求,特别是《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中第30条提出的“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这一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机制,提出新一轮扶贫开发目标,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步伐。

(一)继续加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力度。采取逐年递增的方式,力争5年内争取并完成39个贫困嘎查村整村推进项目建

- 10

门致富技能,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有效转移。五年内争取并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

(五)继续加大移民扩镇扶贫工程争取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环境恶劣,无生存必备条件地区的群众通过移民搬迁改善其生存条件,迁入区选择在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海北新区。五年内计划争取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2期,搬迁转移扶持贫困户200户800人。第一期为2012—2013年,计划搬迁100户、400人;第二期为2013—2014年,计划搬迁100户、400人。

(六)继续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在加大对贫困农牧户发展种养殖业给予贷款贴息扶持的同时。对自治区、市、旗认定的龙头企业在带动农牧民发展中也要优先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争取每年拿出50—100万元对贫困农牧户和龙头企业发展生产贷款给予贴息,以促进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牧户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壮大、农牧户脱贫。

(七)继续加大社会帮扶工作力度。计划从2012年起,重新调整全旗社会帮扶,三年一个帮扶周期,继续将全旗112个单位编为15个帮扶工作团,500多名副科以上实职领导,帮扶全旗36个贫困嘎查村和牧区790多户贫困户。要求每个对接帮扶单位每年最少拿出1万元(多拿不限),积少成多,捆绑使用,帮助贫困嘎查村开展温室大棚、肉羊养殖、养殖棚圈、机电井、管道节水、高低压线路等项目建设,以改善贫困嘎查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嘎查村和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通过上级部门积极联系并争取国家、自治区部委和知名企业对接帮扶我旗贫困嘎查村、贫困农牧民,提高帮扶实效。

六、今后工作建议

(一)及时落实扶贫项目和资金。近年来我旗各项扶贫项目落实,均因项目指标下达晚、项目申报晚、论证晚、审批晚,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导致扶贫项目的实施与农时相违,错过实施项目的黄金期,致使扶贫项目延期、见效较晚。为此,建议上级扶贫部门在规划第二年项目时,力争当年底完成指标下达、项目申报、论证、审批和资金拨付工作,以便来年项目的及时实施。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每年各类扶贫项目投入以15%的比例递增,并对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中原定每个整村财政支持70—100万元,建议提高到200—300万元;产业化扶贫中财政支持50万元,建议提高到100—150万元;移民搬迁资金由原定国家每期建设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议提高到80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每人补助1000元培训费,建议提高至3000元;建议取消边境少数民族旗县配套和农牧民自筹资金。同时,建议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每个扶贫项目预算中安排3—5万元作为前期工作经费,以确保项目的前期科学论证。

(三)提高贫困标准。我旗属于偏远边境旗县,由于地处祖国北疆,距中心城镇较远,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硬性支出要比河套灌区或其它中心苏木镇、中心城镇要大的多,自治区确定的农区1560元、牧区1800元的贫困标准不符合我旗实际,建

议适当提高边境旗县贫困标准,以农区2560元、牧区2800元为宜。

(四)提高扶贫贴息贷款年优惠利率。建议扶贫贴息贷款年利率由以前的3%提升到5%。并延长贴息期限,以三年为宜,对贷款超过贴息期和展期、逾期的,适当放宽贴息政策。

(五)将边境旗县参照国贫旗县标准例入重点扶持范围。我旗是全区19个边境旗县之一,位于祖国北疆,有着守卫国土、保卫边疆安定的重任。但目前基础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牧民“买难、卖难”、“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贷款难”等问题尤为突出。而且,边境牧民生产生活问题是事关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为此,建议参照国贫旗县标准对我旗给予政策支持和重点扶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筑起祖国北疆稳定安全屏障。

总之,我旗的扶贫开发工作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在上级扶贫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依托扶贫开发项目带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为建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乌拉特中旗而积极努力工作。

第11篇: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尊敬的方市长、崔书记、薛市长,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方市长、崔书记、薛市长长期以来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感谢各部门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一如既往的倾力支持。下面,我将全市20**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情况和20**年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

一、20**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情况

2009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中、省扶贫开发政策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议定的工作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截止目前,全市共争取中省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20万元。主要包括扶贫重点村建设、整村移民示范村、移民搬迁、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农户小额信贷、农村饮水、扶贫“雨露计划”培训、扶贫整县推进工程、扶持企业贴息贷款、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5500万元,比去年增加1900万元。主要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扶持项目。

(二)扶贫重点村扎实推进。全市今年新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33个,按照去年12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建设项目和资金捆绑规划,基本完成了当年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共落实部门捆绑项目资金3.1亿元,新修通村水泥路493公里,改造村组道路349公里,新建人饮工程82处,农网改造154杆公里,实施民居改造3439户。

(三)特困村建设成效显著。131个特困村按照2006年规划的建设目标,通过三年的全面攻坚,5.2万特困人口基本脱贫。三年来,131个特困村共落实捆绑项目资金5.5亿元,新修通村水泥路660.7公里,改造村组道路1331公里,有124个特困村通水泥路,新建人饮工程248处,改造电网1034杆公里,移民搬迁2566户10046人,实施民居改造7863户;农村新型合疗、农村低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实现全覆盖;主导产业和劳务输出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100元,较2006年增长1600元。

(四)整村移民示范村启动迅速。全市启动整村移民示范村28个,按照农村集镇化的要求,各级扶贫部门按照“搬迁对象严要求、公益建设高标准”的思路,在建设规划上,由城建部门统一规划、扶贫部门负责监理、搬迁对象分户自建;在对象选择上,实行群众公选,三榜定案;在补助标准上,实行因人制宜,区别对待,对贫困搬迁户户均补助1.62万元,对特困户户均补助2.62万元。目前,28个整村移民示范村共搬迁2212户9223人(含面上扶贫搬迁1+5政策511户2132人)。

(五)信贷扶贫再创佳绩。全市启动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村126个,注入财政扶贫资金1890万元,目前吸收互助协会会员12356户,到账各类资金2890万元,借款会员2465户,已向贫困户投放贷款1950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问题。针对产业大户和一般农户发展产业的问题,全市今年投放小额贴息贷款2.57亿元。同时,我办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力支持工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投放龙头企业扶持贷款2.82亿元,有效解决了巴山丝绢、宝业集团、阳晨牧业、秦东魔芋、泸康酒业等20家龙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六)农民技能培训稳步实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劳务输出业受到冲击的现状,我办要求各培训学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优化培训专业,实行外出务工和就地创业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大烹饪等专业培训力度,强化提高技能水平,有效解决外出务工难的问题。今年已经招生培训6321人,安置就业3835人。

在抓好扶贫工作的同时,我办统筹兼顾,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继续按照抓点示范的思路,在巩固提高第一批示范村的基础上,新启动建设100个重点示范村,由109个市直部门包抓;启动建设362个县乡示范村,由县直部门包抓。全市新农村建设会议后,新农村建设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市级领导多次进村检查工作,县区和各部门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各牵头部门强化督促,分段召开工作促进会议,真正实现了领导力量不减、资金支持不减、帮扶措施不减。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紫阳、白河列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农综项目县从5个增加到7个,项目资金从去年的3500万元增加到5500万元,土地治理面积达到5.1万亩;争取农业产业化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项目9个,扶持无偿资金800万元。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县区扶贫干部的真抓实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是我们高效开展扶贫开发的坚强后盾。今年,市上将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对县区和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同时给30多名市级领导重新明确了特困村联系点,联系特困村的各市级领导都深入到村上解决实际困难;市直部门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开展社会扶贫的有效载体,加大帮扶力度;县区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问题,落实资金捆绑方案,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二是整合项目资源。去年12月,方市长亲自主持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了2009年扶贫开发资源整合方案,各部门大力配合,截止目前,共到位捆绑资金3.1亿元,为搞好今年扶贫开发提供了项目保障,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是严格项目管理。扶贫项目量大面广,涉及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管好项目、用好资金是各级扶贫部门的职责所在。今年,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对特困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市办联合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建立了项目申报竞争制度、项目公示公告制度、项目建设监理制度、资金直通车管理制度、项目竣工审计制度、工程后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充分发动群众。农民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我们通过让群众参与决策,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到村的项目上,由群众决策投资方向;在到户的项目上,由群众确定扶贫对象;在民居改造、村道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扶贫资金奖补的方式,激发群众主动投资,达到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我市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市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影响我市扶贫开发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复杂,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多,减贫速度越来越慢。一是贫困面依然较大。虽然2001年规划的扶贫重点村即将实施结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扶贫标准的提高,以及当初建设水平低等因素,全市相对贫困面依然很大。据我办年初调查,截止去年底,全市还有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村87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5%;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人口有10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1%;按照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贫困标准,我市贫困人口还有40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5.7%;有11.2万农户需要搬迁重建住房,占全市65万农户的17.2%,19.7万农户需要改造住房,占全市总农户的30.3%;居住在20户以上的组有1548个不能通路。二是贫困程度较深。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都是贫困程度较深、自身脱贫能力较低的贫困户。从贫困的根源上来看,因灾、因病、因教致贫的比例还很高。一些贫困户虽然已经脱贫,但是上大学难、看大病难、抗大灾难等问题仍然存在。供养一个大学生、看一场大病、经一场大灾,使刚刚脱贫但仍很脆弱的农民又成为了贫困户。从贫困分布的空间上看,我市贫困人口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既有面上分布的点状贫困户,又有沿河、沿沟分布的线状贫困带,还有山高坡徒、土少水缺等自然条件极差,集中连片的贫困片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康村中有贫困户,贫困村中有富裕户”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三是扶贫投入不足。首先是国家投入少。现在国家对重点贫困村的投入,每村仅30万元,非重点贫困村基本没有投入,据测算,在我市要全面解决一个村的实际问题,至少需要投入资金100-30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只能修一段村道公路或解决部分农民的饮水困难,目前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依靠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源;其次是市县财政无配套。由于我市本级财政困难,市县的财政扶贫配套资金一直没有兑现;再次是群众投入较少,由于农村整家外出务工户较多,利用“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搞建设非常困难,加之农村自然灾害频发,工程后续管理存在资金缺口的问题。四是扶贫意识有待强化。个别地方对扶贫开发仍然认识不到位,存在着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监管不到位、项目实施不到位以及转移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

三、明年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0年是我市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继续坚持“扶贫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按照“以整村移民为抓手,促进农村城镇化;以信贷扶贫为抓手,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技能培训为抓手,促进农民知识化;以整片推进为抓手,促进扶贫区域化”的具体要求,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力争全面完成《安康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的目标任务。 工作任务是:全年新启动建设126个扶贫重点村,力争完成十年规划中的所有扶贫重点村建设任务;新启动36个整村移民示范村项目,搬迁贫困人口2100户9000人;继续抓好46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投放农户扶贫贴息贷款2.5亿元,企业扶持贷款2.5亿元,巩固提高126个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成果;实施扶贫“雨露计划”技能培训7000人并安置就业;抓好旬阳整县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促进扶贫开发区域化进程,为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战略调整提供实践经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5万亩,扶持龙头企业20家。全年实现脱贫8万人,确保贫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工作措施:

(一)创新扶贫方式。根据全市不同区域的贫困特征和经济基础,推行连片开发,创新扶贫方式。重点抓好XX县整片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促进扶贫开发实现连片区域化,探索连片开发的新模式。根据各县区地域特征、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种植传统等情况,以扶贫重点村、整村移民示范村和新农村示范村为基础,实行连片规划,推行区城开发。在汉江沿线打造以富硒绿色食品发展为主的新农村示范村群体,在十天高速、小康高速沿线打造以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新农村示范村群体,在月河川道沿线打造以现代高效农业为主的新农村示范村群体。通过连片区域开发,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有龙头带动,有特色、有规模,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实现富裕,让有限的扶贫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落实扶贫工作责任。进一步推行扶贫开发行政“一把手”负责制、领导挂联制、部门帮扶制等有效措施,提高各级主要领导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确保扶贫开发各项政策不打折扣落实到位。落实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努力协调中省市联县扶贫责任的督查落实,形成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

(三)完善扶贫投入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中省扶贫项目投入为主体,确保我市在全省各地市扶贫资金分配中占据较大份额。二是进一步坚持完善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将有限的涉农资金优先、集中捆绑到贫困村使用。三是争取市县政府尽力按照财政年增长5%用于扶贫投入的要求,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用扶贫资金吸纳民间投入,用项目资金引导信贷投入,解决长期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激活扶贫主体热情。创新“项目民选、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利益民享”的项目建设群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激发广大贫困农民参与扶贫工作的热情,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自力更生建家园。

(五)严格扶贫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严格的公示、公告、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对扶贫工程的全程监督,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六)强化督促检查工作。争取将扶贫开发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以高分值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扶贫开发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七)提前搞好扶贫规划。认真抓好2011—2020年新十年扶贫开发调研摸底工作,提前做好规划编制,力争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得到党的惠民政策扶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确定2010年资源整合方案。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讨论2010年126个扶贫重点村和36移民示范村项目资金,落实明年扶贫开发部门捆绑资金3.7亿元,已经各县区长召开了办公会议予以确定。请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县区上报方案给予重点倾斜支持。

(二)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一是请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并强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保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置不变,确保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力量不减,重视程度不减。二是根据我市扶贫开发现状和下一阶段扶贫任务,请市委、市政府在本次政府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建设,以便更加高效地推进我市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大市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明年是2001——2010年扶贫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新一轮扶贫开发任务更加繁重,扶贫标准要求更高,请市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按照中省的要求,落实市县在当年新增财力5%用于扶贫开发配套资金,更好地促进扶贫开发进程。同时,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安排,明年将进行扶贫开发新十年规划,为了全面、准确、详细摸清底子,搞好规划,请市政府在明年财政预算中为我办安排1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市扶贫开发新十年规划工作经费。

第12篇: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按照省市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要求,我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登记造册的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2500人下降到现在的378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

的180元提高到现在的668元,增加了488元,不少贫困户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较富裕的生活。贫困面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小水电建设为突破口,乡镇财政收入比1994年的16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60万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乡扶贫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以发展为先导,夯实思想基础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扶贫开发,既是事关人民生产生活的德政工程,又是保持新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历史任务。我乡贫困面大,群体性贫困已成为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上级部门确定我乡为特困乡。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住、珍惜、用好机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贫困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乡形成了“依靠内业谋发展,借助外力保发展,形成合力大发展”的共识,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优势我乡地处遂川县西部边陲,为全省乡镇政府所在地海拔最高的乡镇。早在前几年乡党委政府就提出“山顶种药采菜,山中采矿取宝,山坡种果种椒,山窝种竹育笋,山下蓄水发电,山外设点流通”的扶贫开发思路。依托我乡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把扶贫开发与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扶贫资金扶持,我乡7个村,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桐古、禾坑、营盘村种药采菜,户平种植药材在5亩以上,户平采摘红薇菜在10公斤以上,梅竹、大夏、小夏、桥头三个村以毛竹、竹笋为主导产业,年均收入每户在1000元以上,大户在万元以上,贫困户群众可以从支柱产业中人平增加250元以上,据统计:我乡新种植药材10000亩,花椒1000亩,毛竹5000亩,养鹅鸭5000羽,生猪千头,已建成小电站10座,装机1.5万KW,我乡七个村全部受益。大部分贫困群众依靠支柱产业开发脱了贫。

三、严把扶贫资金使用关,夯实设施建设基础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扶贫资金真正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见实效,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已经完成6个村通公路,总里程为35公里,投资25万元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人畜饮水问题,7个村全部通电、通电话,新建七所小学,圩镇街面已大部分硬化,并安装路灯10盏,彻底改变了我乡的落后面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重点突破,举全乡之力实施移民工程实施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与突破,是彻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三年来共落实移民安置点四个,征用土地35亩,开挖平整运输土石方3.5万立方米。基础设施总投入105万元。共安置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农户168户,798人,上级给予每人3500元的建房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总共达300万元。我乡将近六分之一的人口实施了移民搬迁。这样就极大地改善了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的贫困群众的生存条件,有效地解决了行路难、运输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为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一遇天灾人祸,极易返贫,所以我们要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要时刻绷紧扶贫开发这根弦,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使贫困群众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加大移民扶贫力度,适当提高建房补助标准。深山区贫困群众本来就贫困,几乎没有积蓄,经统计,有80以上的贫困群众移民建房后要负债2万元以上,搬迁后要发展生活,脱贫致富就更加举步维艰。

三、扶贫资金应及时到位。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如不及时下拨,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的效益,直接影响当年的工程。

四、贫困户贴息贷款金额太少,贷款期限太短。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级扶持贫困乡村修建公路、移民安置点自来水工程,移民点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等标准太低,乡村无法筹措差欠部分,无形中加重了乡村债务。以上汇报妥否,请指正。**乡人民政府

《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扶

贫开发工作汇报。

第13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多伦县扶贫办

(2008年3月)

2002年我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几年来,我县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加扶贫开发工作力度,通过实施自治区“千村扶贫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整村推进项目、移民扩镇以及国家安全部的定点帮扶、北京怀柔区的对口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全县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使5620户20780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一、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移民扩镇项目进展顺利

自2000年开始共实施了三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工程,共投资2421万元,移民437户1734人。建移民住宅999间23700平方米,蔬菜大棚149座,牛舍624间15315.2平方米,青贮窖288座8640立方米。移民新区农户分别从事水浇地和大棚蔬菜种植、奶牛、肉牛养殖项目,初步实现了迁得出、稳得住、富得快。富泉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和新仓村的奶牛养殖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富泉村的125座大棚,年产

蔬菜250万斤,户均收入达8000元。新仓村奶牛养殖已经达到952头,户均增收6000元。

(二)世行贷款扶贫项目稳步推开

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项目自1999年实施以来,共提款报帐1900多万元,现已基本结束。项目覆盖全县5个乡镇(撤乡并镇前),44个村,8848户3.2万贫困人口。几年来,共购买绵羊5000多只,奶牛、肉牛4500多头,新建日光温室暖棚8500处,建青贮窖8000个,为舍饲养殖打下良好基础,使项目区白音坤兑、白沙梁等15个项目村走上养殖奶牛、肉牛产业化之路。新打小管井4500眼,开发水浇地45000亩,22个项目村通过小管井水浇地种植无公害蔬菜,十七号、十五号、炮台等村种植返季节蔬菜亩产效益由不足150元/亩提高到1100元/亩,使项目农户整体脱贫。结合380工程为白音坤兑、九号等9个缺水自然村打深机电井并安装了自来水。

(三)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取得新成效

2003—2004年实施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全县20个重点村投入专项资金560万元,新打小管井1360眼,新增水浇地1.1万亩,扶持农户1200户,现项目区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2005年—2007年实施自治区整村推进项目,在全县14个重点村投入资金420万元,主要实施奶牛养殖项目,三年

来共购买奶牛1710头,扶持贫困农户1360户,5340人,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项目村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项目村向整村脱贫的目标迈进。

(四)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国家安全部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自2002年以来,国家安全部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00万元,新建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2处,100户,累计捐赠衣物、办公用品、医疗设备、车辆等物品价值达600多万元。同时,积极协助我县完成多丰公路建设项目、大河口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协助推进大唐煤化工项目、超大集团等大项目在我县落地。

北京怀柔区自1998年帮扶我县以来为我县无偿捐赠资金900万元。

县直单位也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每年都为贫困户解决一系列生产、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其他扶贫工作

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003年以来争取科技扶贫资金300万元,扶持养殖户400户,1500人,对科学饲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5年以来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三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6万元,培训农民2100人,转移劳动力1740人,为部分农民摆脱贫困提供了一技之长。

二、今后三年工作思路

今后三年我县扶贫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重点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工作,围绕我县新农村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继续发展奶牛养殖、适当扶持肉牛育肥,在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扩大水浇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尤其是保护地蔬菜(蔬菜大棚)建设,做大做强乳、肉、菜产业,尽快推动农村主导产业的形成,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继续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要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后三年计划每年争取“整村推进”项目村6—8个,每村扶持资金60万元,项目村力争达到人均2头奶牛以上。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使项目村贫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

(二)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要大力扶持发展农牧业支柱产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一是加快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乳、肉、蔬菜等产业,促进种养业专业村建设。二是积极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加大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的争取力度。三是加快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计划每年争取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200万元以上,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2个,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重点实施好大北沟镇十五号村和淖尔镇富泉村蔬菜大棚种植项目。

(三)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农民外出打工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人而宜、分类培训、多渠道就业的原则,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意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采取订单、定点、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抓好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努力实现稳定就业,为贫困人口拓宽致富渠道提供保障。计划每年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90万元,培训贫困农民1500人,转移输出1200人。

(四)积极做好移民扩镇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三年计划争取自治区扶贫移民项目资金400万元,移民搬迁200户,800 人。

(五)抓好外资项目争取工作。制定世行贷款项目资金回收管理办法,切实管好回收资金,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800万欧元(亚行资金)外资项目在多伦县落地。

(六)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安全部对我县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和协调,争取国家安全部扶持整村推进重点村5-6个,同时继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继续组织县直各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为帮扶村多办好事实事。

发:县委赵书记、席副书记、郝副书记,政府霍县长、车副县长、周副县长

第14篇: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县工作汇报

中国共产党**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7日)

尊敬的 及各位领导:

今天,**县扶贫开发协会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联络处成立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这是我县扶贫事业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扶贫事业的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值此机会,我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界于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的东大门,与渠县、平昌、仪陇、蓬安四县接壤;幅员面积1633平方公里,辖53个乡镇、657个村,总人口96万,其中农业人口79.26万。**历来就是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建县1400余年,1933年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达成铁路横贯全境,省道204线连接蓬安、渠县;城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6万人,是省级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全省综治模范县。**地形地貌以浅丘带坝为主,是农业占主导的省级贫困县、全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农业初步形成了优质畜禽、粮油、水产、蚕桑、果蔬五大特色产业,是全国优质瘦肉型猪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省无公害水产品和黑山羊生产示范县;工业形成了农产品加工、机械铸造、电器建材、纺织服装“四大板块”,建成3.5平方公里骨架工业集中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经济强县奋斗目标,按照“两坚持一加快”的思路,带领全县人民负重拼搏,苦干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县域经济大提速、城市建设大变样、项目攻坚大突破、人民生活大改善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年实现GDp9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今年上半年实现GDp60.9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93元。

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我们牢固树立扶贫开发是第一民生理念,坚持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主线,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抓手,瞄准贫困群体,更新扶贫观念,创新工作方法。近3年来,在78个扶贫项目村共投入扶贫资金1.09亿元,大力实施了交通、水利、产业培育、劳务培训等多个扶贫项目,着重做好了以下5方面工作:

(一)干群观念取得根本变革,思想解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破除了等靠要、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等思想,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宁愿苦干、也不苦熬,锐意进取,主动创造机遇,变劣势为优势,老区人民创新精神充分迸发,创造活力喷涌而出。一是狠抓思想扶贫,改变落后观念。我们以“扶贫必先扶志,脱贫先要治愚”为主题,通过电视、广播、标语、讲座等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共发放宣传小册4万余份,举办讲座4200余场次,并以“坝坝会”、分组座谈、互动讨论、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560余场次、42万余人次参加的大讨论活动,引导群众破除了等靠要思想,培养了“自强自立为主、发展致富为荣、等待依赖为耻”、“艰苦奋斗奔小康、转变观念求发展”的意识,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掌握致富本领。大力开展劳务扶贫,共投入劳务扶贫资金230万元,创办了1所省级培训基地、6所市、县农民工培训网点,开设电脑、数控等近30个项目,累计开办培训班200余次,培训近5000名贫困农民工,提供致富信息15000余条,就业岗位4960个,产业项目26个,输出劳务4830人次。与浙江金华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对口输出劳务525人次,引进项目8个,带动3850人脱贫致富。通过教育培训,贫困群众学技术走富路的势头更强劲,受训人员年均纯收入达2-5万元。三是培育新型农民,提升综合素质。以新村扶贫为契机,大力推进民主法制教育、乡风文明教育等,切实加强群众综合素质建设。投入新村扶贫资金9502.5万元,协调有关部门,统筹推进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村图书室310多个,新建村小学10所、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新建村医疗室(点)132个;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农民运动会等活动,贫困村群众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风不断净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扶贫对象户计划生育率达99.8%,95%以上的家庭评为“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东升镇锁水村、新店镇蓼叶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基础设施取得根本改善,发展瓶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是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把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扶贫工作第一位,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争取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病险及震损水库除险加固21座,新建整治山平塘210处,新建整治石河堰168处,新建蓄水池312口。新建、改造农村供水工程7850处,解决了48个场镇、195个村、1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2亿元资金,实施村道扶贫59个村,新、改、扩村道路50.1公里。大力实施“三建五改”工程,建园32000余个、建池33400余口,改路528公里、改水36960处、改厕改厨改圈38000家。这些扶贫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县扶贫增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完善配套建设。我们在着重抓好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好电力、能源等配套建设,在340多个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投入200多万元建设2000多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大大提升了扶贫开发整体质量。三是突出库区扶贫。投入移民扶贫专项资金460万元,在移民安置点、幸福水库淹没区改造公路11条24.5公里,建设各类安全饮水工程335处,新建、整治山平塘和蓄水池250口,田土改造1500亩。积极引导、帮助三峡移民胡一兵带头发展畜禽加工业,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年饲养肉牛1000多头,成为带领广大移民共同致富的平台。2010年10月,胡一兵参加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团赴京宣讲,得到习近平同志亲切接见,称他是三峡百万移民的典型代表,是带领移民群众致富的能手。

(三)富民产业取得根本发展,增收致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们紧紧围绕“两个带动”,依托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项目,变“输血”为“造血”,着力培育长效增收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等模式,精心打造润丰食品、通旺农牧、山润核桃等龙头企业和一批业主大户,涌现了通宝牛肉、**黑山羊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茶盘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与农学全日制研究生实习基地,在其大力帮助支持下,园区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等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又引进的有机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开启了我县蔬菜无土栽培的历史先河,并将此技术在现代农业园蔬菜基地进一步推广。我县的万亩蔬菜、万亩核桃、万亩血橙、万亩速丰林、百万头生猪、千万只小家禽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正在绥山大地呈星火燎原之势,结出丰硕之果。另外,我们积极推进扶贫互助社试点。2008年以来,实施了10个扶贫互助资金试点,组建196个互助小组,筹集资金187.3万元,入社农户达1148户,现已借款316.97万元,支持贫困群众发展核桃、香椿、生猪等产业,为农民解决了资金紧缺的困难。目前,我们又启动了10个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扶贫互助资金变“输血”为“造血”,成为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有益补充。

(四)社会扶贫取得根本跨越,合力攻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是深入推进东西协作。抢抓浙江省金华市及其所辖义乌、永康、兰溪、东阳、浦江五县市对口帮扶机遇,争取东西扶贫协作资金1208万元,实施了道路、教育等8个大类、200多个基础建设项目,修建人工井、畜水池等小微水利900余处,建设乡村道路500余公里、桥梁6座;新建5个乡镇卫生院、1个敬老院;引进产业项目8个,大庙、清水等5个对口帮扶乡镇在帮带下实现了大发展,贫困群众2010年人均收入达4280元。二是深入推进定点帮扶。2009年,为推进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省路桥集团无偿援建了红军桥;又本着保本略亏原则,让利264万元建设了云凤山大桥,贯通了县城南北区域,为“一河两翼”的横向发展奠定基础。省委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市林业局、市房管局、市水务局等省市部门先后向定点帮扶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1403.18万元,物品折资近200万元,引进致富产业5个,建设公路、水利等项目13个。三是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实施了“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部门帮村,党员帮户”、“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等活动,组织91个县级机关对口联系乡镇,帮扶112个贫困村,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结穷亲,组成帮扶对子;分3次累计下派278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职帮助发展。总共提供帮扶资金2320万元,捐赠物品价值182万元,提供致富信息273条,产业项目182个,帮助5600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四是积极筹建今天成立的扶贫开发协会和扶贫基金会**联络处,为**社会扶贫事业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五)民生保障取得根本强化,富民惠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坚持以民为本,把惠及民生放在首位。贫困地区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 所、村卫生室 个,实现了贫困地区所有乡镇均有卫生院, %的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建、改造中小学校 所,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费用 亿元, 万农村中小学生受益。 万农民参加“新农合”, 万特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加强和改善民生得到了全面落实。

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前瞻意识、机遇意识、创业意识和精品意识,扎实做好三个“三”:一是抢抓机遇,打好三张牌。一要打好项目牌。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花大力气打好项目攻坚战,切实做好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管理和监督。二要打好老区牌。我县属革命老区,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也已经出台。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扶持。三要打好帮扶牌。继续深入推进东西协作,抓好省、市定点帮扶工作,营造大扶贫格局。www.daodoc.com 二是突出重点,实施三大项目。一要突出抓好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围绕万亩血橙、万亩核桃产业、万亩蔬菜等重点项目,完善后续工程建设。二要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充分挖掘太蓬山旅游资源,把太蓬山打造成川东北旅游胜景,树立全县旅游产业品牌形象。三要做好金鸡沟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我县已启动金鸡沟水库建设,要做好移民前期规划、搬迁和安置等相关工作。三是创立品牌,打造三大园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捆绑项目、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血橙产业园、万亩核桃产业园三大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三、恳请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26年就成立了地下党组织,1932年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全县有15800多人参加红军,8500多名英勇捐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底子薄,基础差,区位偏,资源匮乏,交通落后,目前依然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贫困落后的现状依然突出,全县仍有17.0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恳请在下一轮国贫县调整中,优先考虑把**列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人民的奋力拼搏,**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相比南充市内其他县市区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尤其是在项目支持方面,与阆中、南部、仪陇等国贫县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共同致富同奔小康,请省市在扶贫政策和项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县扶贫开发协会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联络处今日正式成立,犹如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得到精心呵护和大力培育。为了让她充分发挥职能,助推**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恳请省市在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第15篇: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尊敬的王主任并各位领导:

嘉陵区是1993年9月南充撤地建市时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幅员面积1278.9平方公里,辖6个工委、48个乡镇、559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因属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城市白区、财政穷区,我区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9年越温达标验收后,又于2001年被列为新一轮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4年,我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2.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4%、-6.6%、30.12%和17.8%;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29:36。

一、嘉陵区扶贫工作实施概况

嘉陵区通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实施了“七.二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嘉陵区通过7年的努力先后累计解决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1994年的38.7%下降到2000年的7.74%,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45元、人均粮食353公斤,2000年分别增长到1138元和432公斤。二是开展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我区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年来捆绑各类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贫新村建设和移民扶贫,完成63个重点村的新村建设、1389名贫困人口的移民工程和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整修渠道185.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70%的村通乡村道路。三是抓好了外资扶贫项目实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我区8个乡镇,93个行政村、25940户、99297人,项目总投资14486万元,其中世行贷款5667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社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发生率由1996年的89%下降到2003年的5.19%。该项目实施8年来,先后迎来世界银行第一次检查团、世界银行亚洲局副局长帝上礼先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卜圭农先生及国家、省项目办的检查、考察,对我区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嘉陵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

通过实施扶贫项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贫困户收入低,贫困人口返贫率高。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41120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至1000元的贫困人口有7853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6.61%和12.7%。如果稍遇自然灾害,全区贫困户返贫率将高达30%左右。

(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明显滞后。我区地处川北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生态环境差,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区有高山村142个,缺水村107个,未通公路的山村118个,全区尚有10万人、2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12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三)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区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40%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生辍学率在18%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后继无人,农村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

(四)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近年来由于乡、村财力十分困难,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

(五)群众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很淡薄,坚信“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十分浓烈,精神状态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

三、今后扶贫工作开展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住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以工作实绩来回报上级的关心和厚爱。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范围上,由着重抓国家贫困县调整为在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更加强调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捆绑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nb

第16篇: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洮坪乡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制定出台中国2011至2012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新的标准,制定了新的扶贫政策,我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竖立“大扶贫”理念,认真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扎实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开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乡贫困基本现况

2011年我乡被列为扶贫整村推进乡,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辖17村80个村民小组,有3254户14499人,有劳动力8670人,贫困人口12249人,占总人口的84%。境内沟壑纵横,高寒阴湿,交通不便,特别是南北两山,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尽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我乡的扶贫开发力度,但全乡群众生活还尚未摆脱贫困现状。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市、县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

足乡情,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洮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法宝,是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站在空前高度、新的起点,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方争取项目,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特色产业,“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救灾救济,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2011年我们申报并编制完成了整乡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规划、秦巴山区整片整流域扶贫开发规划,组织实施了下坪、山根、康河等11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又申报了马坝、中滩、大山、义堤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一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村道1.248万平方米,新修文化培训室4处18间230平方米,拓宽、砂化3村村组道路13.6公里,新修便民桥5座,加固维修1座,推广太阳能灶1488台,新修河堤3140米,建文化墙40米,新建过水路面1处,新修管网供水1处解决了50户210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康河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余10村的部分项目在建,计划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全乡整村推进建设任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扎实开展了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引进北京开发商,在大山村成功流转土地100亩,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1处;扶持农户创建了坪阳养鹅基地,养鹅1000只,竹园诚信

养殖基地,养鸡1万只以上,兴隆养鸡场,养鸡1000只以上;创建坪阳、兴隆、下坪3处优质洋芋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380亩;创建了大山养牛基地,养牛2000头以上。

(三)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扶贫开发的渠道和内容、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多样化、系统化和全面化,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

(1)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我们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2702户12249人。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农户的基本现状和需求,摸清了贫困户底子,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认真落实了城乡低保的“调、减、免”及扩面提标工作,规范低保、优抚等工作运行机制。按照县上有关精神,对全乡低保户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实现了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建立了低保户家庭档案,并按照“五优先、六不准”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55户低保户进行了调整,做到了确定低保对象准确,操作程序规范,发放资金及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低保扩面提标精神,全乡2702户贫困家庭中,有908户3472人已纳入低保,占贫困人口的23.9%,三年来,共发放农村低保金854.8372万元,五保供养金41.04万元,城市低保金9.04976万元,军人优抚金

25.07225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发放,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保障了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合谐稳定。

(3)扎实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摸底,为全面实施新农保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按照省、市、县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全乡14499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采集,建立了新农保家庭档案。加强了政策宣传,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栏,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对新农保政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实施新农保政策做好了前期准备。

(4)认真开展了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因灾返贫,因灾受穷农户的生活问题。我乡自然条件恶劣,高寒阴湿,自然灾频发,特别是暴雨、冰雹、雪冻灾害时有发生,致使农户返贫率高。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到310户1480人,因灾返贫人口达到500多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难。为了使贫困户能够度过难关,乡上多方筹集资金,为受灾户分忧解难,三年来,共发放救灾资金10.6万元,救助资金49.2166万元,切实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四)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为贫困群众开避了脱贫致富途径

我们结合整村推进扶贫科技培训规划的实施,邀请陕西教育集团师资队伍20余人,在全乡17村扎实开展了为期1月的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培训达800多人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由体力型向脑力型转变,由自发型向有组织

型转变。在农民工输转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劳务联络员作用,积极向北京、天津、新疆、内蒙等地输转劳务工,三年来,共向外输转劳务工12000余人,创劳务收入1.5亿多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民生、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上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质不高,治理扶贫任重道远。一方面由于我乡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教学条件简陋,村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全乡8670个劳动力人口中,高中文化的有190人,仅占劳动力人口的2.2%,初中文化的有1851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1.3%,小学以下文化的有6629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6.5%,全乡人口整素质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贫困形成了低素质的劳动力,而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往往缺乏进取心和经营技能,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外出务工也只能靠休力来争钱,必然形成收入低下的状况。收入微薄、思想素质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村民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二)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

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自然历史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坚巨,任重道远。我乡属高寒阴湿山区,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分布零散,村民居住环境艰苦,境内林地荒山为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部分群众生活难以自供自足,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条件差,扶贫开发底子薄弱,脱贫致富的路子窄,也是我乡扶贫开发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扶贫开发是解决我乡贫困现状的根本途径,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强化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深层次、深结构的帮扶,努力实现由帮资金、帮项目为主向帮科技、帮思想转变,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使贫困户利用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脱贫致富的道路。

第17篇: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尊敬的王主任并各位领导:嘉陵区是1993年9月南充撤地建市时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幅员面积1278.9平方公里,辖6个工委、48个乡镇、559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

因属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城市白区、财政穷区,我区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9年越温达标验收后,又于2001年被列为新一轮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4年,我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2.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

14、-6.6、30.12和17.8;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29:36。

一、嘉陵区扶贫工作实施概况嘉陵区通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实施了“七.二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嘉陵区通过7年的努力先后累计解决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1994年的38.7%下降到2000年的7.74,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45元、人均粮食353公斤,2000年分别增长到1138元和432公斤。二是开展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我区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年来捆绑各类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贫新村建设和移民扶贫,完成63个重点村的新村建设、1389名贫困人口的移民工程和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整修渠道185.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70的村通乡村道路。三是抓好了外资扶贫项目实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我区8个乡镇,93个行政村、25940户、99297人,项目总投资14486万元,其中世行贷款5667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社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发生率由1996年的89%下降到2003年的5.19%。该项目实施8年来,先后迎来世界银行第一次检查团、世界银行亚洲局副局长帝上礼先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卜圭农先生及国家、省项目办的检查、考察,对我区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嘉陵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通过实施扶贫项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贫困户收入低,贫困人口返贫率高。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41120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至1000元的贫困人口有7853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6.61和12.7。如果稍遇自然灾害,全区贫困户返贫率将高达30左右。

(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明显滞后。我区地处川北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生态环境差,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区有高山村142个,缺水村107个,未通公路的山村118个,全区尚有10万人、2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12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三)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区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40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生辍学率在18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后继无人,农村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

(四)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近年来由于乡、村财力十分困难,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

(五)群众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很淡薄,坚信“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十分浓烈,精神状态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

三、今后扶贫工作开展打算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住被列为国家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以工作实绩来回报上级的关心和厚爱。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范围上,由着重抓国

家贫困县调整为在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更加强调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捆绑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治水兴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尤其是山羊、生猪、家禽的养殖;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区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五是有计划地建设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搞好农产品流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区将把劳务开发与移民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区扶贫培训中心及各类技术学校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尊敬的王主任及各位领导,嘉陵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扶贫项目和国内项目的力度,恳请各位领导继续给予我区更多的关照和支持!

第18篇: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尊敬的王主任并各位领导:

嘉陵区是1993年9月南充撤地建市时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6个工委、48个乡镇、559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因属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城市白区、财政穷区,我区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9年越温达标验收后,又于被列为新一轮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我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29:36。

一、嘉陵区扶贫工作实施概况

嘉陵区通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实施了“七.二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嘉陵区通过7年的努力先后累计解决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1994年的%下降到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45元、人均粮食353公斤,分别增长到1138元和432公斤。二是开展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我区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年来捆绑各类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贫新村建设和移民扶贫,完成63个重点村的新村建设、1389名贫困人口的移民工程和6所乡镇

卫生院建设任务,整修渠道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70%的村通乡村道路。三是抓好了外资扶贫项目实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我区8个乡镇,93个行政村、25940户、99297人,项目总投资14486万元,其中世行贷款5667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社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发生率由1996年的89%下降到的%。该项目实施8年来,先后迎来世界银行第一次检查团、世界银行亚洲局副局长帝上礼先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卜圭农先生及国家、省项目办的检查、考察,对我区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嘉陵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

通过实施扶贫项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

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贫困户收入低,贫困人口返贫率高。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41120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至1000元的贫困人口有7853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和%。如果稍遇自然灾害,全区贫困户返贫率将高达30%左右。

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明显滞后。我区地处川北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生态环境差,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区有高山村142个,缺水村107个,未通公路的山村118个,全区尚有10万人、2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12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区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40%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生辍学率在18%以上,农村青壮年文

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后继无人,农村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

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近年来由于乡、村财力十分困难,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

群众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很淡薄,坚信“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十分浓烈,精神状态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

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

三、今后扶贫工作开展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住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以工作实绩来回报上级的关心和厚爱。

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范围上,由着重抓国家贫困县调整为在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更加强调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捆绑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突出治水兴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

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尤其是山羊、生猪、家禽的养殖;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区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五是有计划地建设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搞好农产品流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

的主要来源。为此,我区将把劳务开发与移民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区扶贫培训中心及各类技术学校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尊敬的王主任及各位领导,嘉陵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扶贫项目和国内项目的力度,恳请各位领导继续给予我区更多的关照和支持!

第19篇:财政工作汇报

关于龙居镇

2011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情况的汇报

龙居镇财税所

(2011年7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初财政工作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将主要工作情况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收入征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多变的税收政策,镇财税所主动应对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上半年,联合区地税局对辖区内20多家企业的税源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催缴拖欠税款,为税收全额、足额缴纳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我镇地税收入任务700万元,国税收入任务202万元,财政收入任务120万元。截止6月底,地税收入完成364万元,国税收入90万元,财政收入62万元,实 1

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镇各项建设。上半年,镇财税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累计为三网工程、采摘节、新型城郊农业、桑蚕等项目提供政财资金987万元,有力保障了我镇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为黄河民居、村镇公路、敬老院建设、教育设施改建等民生工程提供政财资金660万元,有力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上半年,镇财政所严格预算执行,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及村书记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调整工资政策;确保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计生等方面的法定增长,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民政、支农、补贴等各项专款及时足额到位,保障了群众的利益;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款、债务按比例按计划支付,维护了政府信誉。

(四)完善工作程序,及时发放涉农资金。上半年,镇财税所加大支农力度,累计兑付各类惠农资金351万元,确保了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其中,兑付小麦良种及农资综合补贴5336户,12922.96亩,直补惠民资金107.4万元;兑付棉花良种补贴6125户,63918亩,直补惠民资金95.9万元;兑付玉米及水稻良种补贴4073户,16635亩,直补惠民资金19万元;兑付汽车补贴299辆,直补惠民资金106.2万元;摩托车补贴69辆,直补惠民资金4.5万元;家电补贴967台,直补

惠民资金18万元。

(五)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镇人大机关及全体代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各项费用,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审计、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对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我镇财力不断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源基础薄弱,骨干财源不稳;收入任务高位运行,总量较小,增量有限;财力十分有限,刚性支出过快,缺口难以缝合;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基本无力支持财源建设,财政抵御重大事件的能较力差。

二、下半年财政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镇财政工作将认真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依法治税。

(二)保障重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

理,强化预算约束,积极筹措、调度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础。

(三)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针对财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财政监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机制,将监督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资金审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按照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强化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提升学历的学习和培训。弘扬职业道德,改进工作作风,营造竞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信任、开放的工作方式,推进财政形象建设,树立具有特点的整体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指示,在镇人大及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20篇:财政工作汇报

财政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认真学习新时期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财政政策,切实领会吃透文件精神,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力做好所分管的纪检监察和农税工作。

1、认真搞好农业两税征管工作

一是经常带领农税人员深入乡镇、小区了解耕地占用税、契税税源情况,建立动态税源档案;二是规范契税减免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杜决收人情税、关系税;三是与国土、房管部门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确保“先税后证”应收尽收,及时足额把两税上解国库;四是建立契税集中纳税申报和集中纳税评估制度,切实保证纳税的客观公正,杜绝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1-6月份共完成农业两税收入1383万元,为年预算的94.9%,同比增长126%。

2、认真搞好农村三资服务代理工作

根据豫纪发[2008]18号《关于在全省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纪委、监察局作好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目前,自查已经结束,代理服务软件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代理服务中心人员已经培训上岗,各种报表数据正在录入中。

3、积极做好省财政厅组织的重点财政政策检查工作 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厅“财政监督管理年”活动安排,省厅组织200多人,对全省扩大内需等财政专项资金及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确保我县的检查顺利进行,积极协调涉及到的单位,按照检查组的要求,及时提供有关账目和资料,对于查出的问题,和检查组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保证了我县的检查工作圆满完成。

4、认真做好“小金库”清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清理“小金库”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小金库”清查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开展重点检查。

尽管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做出新成绩。

财政对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财政对扶贫开发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