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农村扶贫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9:07:41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扶贫工作计划(共)

篇1:村扶贫工作计划 镇榜上村扶贫工作计划

存在问题和困难

1、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榜上村距镇区18公里,境内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只有一条高低不平的乡村道路,由于运输成本高,毛竹、水果等农副产品难于运出去销售,山地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致使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商品优势,招商引资困难。

2、信息闭塞,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存在着重生产,轻销售,缺乏闯市场跑营销的思想意识,2001年全村年产5万多支毛竹,因销路不畅,致使农民增产不能增收。

3、集体经济薄弱,资金短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全村没有一家村办企业,村财收入仅1万多元,投入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

的资金匮乏,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地改观,处于全镇平均水平之下。

恳请帮扶的主要项目

今年,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村两委本着“为农民着想,帮农民办事,征求农民意见,引导农民致富”这样的思想,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群众的想法,倾听群众的呼声。先后召开了村民小组长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确定了今年工作的思路是:坚持“因地制宜,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方针,集中主要财力、物力和人力,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两项工作,进一步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工作思路确定主要经济指标为:工农业产值172万元、比去年增加50万元,村财收入6.7万元,比去年增加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元,比去年增加300元,力争在5年内赶上全镇平均水平。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建设。村两委班子成员,统一认识,一致认为“要致富,先修路”,确定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修好公路。省道203线村场——格雨亭全长18公里的村级道路,是本村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要道,它上接石牛山旅游风景区及省委旧址(牛寮沟),通往华东第一瀑布——岱仙瀑布,下连省道203线,与本镇的昆坂、梨坑、承泽、村场等村形成圆形闭合路,受益6个村,6000多人,占全镇的三分之

一。目前,该公路为村级简易路,坡大、路窄、路面坎坷不平,而且有的路段一遇雨天,泥泞难行,车辆不能通行,给当地群众的生

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制约了本村的经济发展。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该村是镇16个行政村唯一没通中巴车的村,群众外出 只能雇请摩托车,每年为此要多付出5万多元的交通费用,同时,我村有丰富的毛竹资源,每年可产毛竹5万多根,由于交通不便,毛竹运输费用需多支付3万元。因此,这条公路的畅通与否,将对我镇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主导作用,是我村脱贫的关键工程,它不但对开发生态旅游,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对本村的资源开发及农副产品的流通(如毛竹销售,水果出售)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识到,只有道路畅通,才能全面有效地发挥石牛山森林公园的旅游优势;只有道路畅通,才能综合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只有道路畅通,才是本村彻底脱贫的根本途径。所以,要根本改变本村的贫困面貌,只有从公路建设做起。现在全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很高,家家户户都表示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集资款,并参与投工投劳,整治、改善、维护路面。预计镇、村可筹资和投工投劳总额40万元。

2、水利设施建设:榜上水尾大水圳长5.2公里,灌溉榜上、湖坂两村耕地面积520亩,受益群众1000多人。由于97年受8号台风的影响,山洪瀑发,水圳多处地段均被冲毁。村里曾多次发动村民投工投劳进行修复,修复效果不理想,计划新建水库一座,新开挖引水隧洞120米,整修原引水渠道2900米,沿圳拓宽及加固近2300米,工程经预算需投资48.7万元,受益村民投工投劳和集资可达17万元。该项目已通过县水利局可行性建议。

3、人饮工程:该村群众饮用水存在着靠天吃水的状况,一遇雨天,饮用水就比较浑浊。为保证群众饮用水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

源标准。拟组织群众建设蓄水坝及铺设引水管道,加快建设人畜饮水工程,让群众能够喝上清洁、卫生的水。预算投资6万元,自筹1万元。

4、卫生所建设:为了提高村级卫生服务水平,解决农民就近就医。拟配备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和器械,需投资3万元。

5、计生服务室规范化建设:为了提高村自计生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近接受计生服务。拟设置b超室、婚前教育室、人口学校等,需投资3万元。

(二)产业结构调整

1、种植业:在引导农民管好现有果树的基础上,鼓励群众规模发展,新种植晚熟水蜜桃250亩,需投入8万元;深翻修剪施肥改造芙蓉李果园200亩,需投入2万元;两项合计需投入10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

2、林业:改造低产油茶林300亩,加强对油茶林的管理,组织群众深翻、施肥,提高油茶的产量。新植毛竹250亩,对现有毛竹林2450亩进行深翻施肥,科学管理,建设毛竹丰产基地。引导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实现分散经营向基地化生产转变。预计每亩年产值可从现在的300元增加到500元。全村每年可增加产值20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

3、扶持困难户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山地广、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扶持补助12户重点困难户发展养殖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三)实用技术培训

注重科技兴农,积极邀请农业部门专家,举办2-3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使大部分农民能掌握一定的水蜜桃等经济作物的科学

种植实用技术,培养科技致富队伍,大力提高村民整体文化素质。

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立好支部”。村两委一班人决心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做到扶贫先扶志,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选准发展经济的路子,深入发动,要通过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榜上村的扶贫工作做好,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村里召开支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每个两委成员要各抓一个项目,以项目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在家农户有一个发展项目,帮助他们立计划、订项目、订措施,逐条抓落实,进行检查评比,

并实行奖惩。

篇2:村级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xx村2014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绍兴镇2014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 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 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 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xx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xx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4人。外出劳动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

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xx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00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15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5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 2015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15年修通xx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15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14年9月5日

篇3:宝鸡市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宝鸡市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为了做好新阶段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根据《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市扶贫开发围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坚持“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突破西山战略为标志、以凤县率先脱贫为示范,以此带动全市扶贫开发实现新突破”的总体思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发展环境,移民扶贫改善生存居住条件,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产业扶贫实现群众持久脱贫,信贷扶贫解决发展资金以及社会扶贫和外资扶贫等途径,共实现了农村35万贫困人口脱贫,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从解决制约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入手,共投入扶贫重点村和移民搬迁资金15.6亿元,累计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690个,超额完成了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的615个重点村建设任务,开发建设的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户户通电通水、村容整洁,农民收入增加的喜人景象。大力实施“三告别、三集中、三推进”和“三无户”安全住房工程,累计建成集中移民新村(点)260个,18140户7.8万人的住房难题得到解决,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变化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最大的亮点。特别是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200万美元的世行五期外资扶贫项目,开创了我市扶贫项目利用外资的新途径。

——创造了板块开发突破发展的新模式。坚持大板块、全市抓、拔穷根、新机制,大力实施突破西山战略,累计完成各类投资8.85亿元,新栽经济林果15万亩,实施移民搬迁5070户22251人,新修道路243条917公里、桥梁53座,新建寄宿制学校53所,彻底消灭了复式教育,6.38万人实现脱贫,提前两年完成了五年规划的任务,实现了镇村道路、优质师资、农村养老全覆盖,西山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和谐的新阶段。突破西山成为我市改善农村民生的起点、统筹城乡发展的亮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农村扶贫板块开发突破发展的新路子。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实施了中小学校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广电通讯提升、农村社会保障等一大批社会事业项目。几年来,共改造乡镇卫生院41个,低压电网改造、安装有线电视和改厕改圈改灶1.6万户,维修建设农村中小学377所。农村贫困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贫困群众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两免一补”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贫困地区增收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实现贫困人口稳定持续脱贫的基础,以信贷扶贫为主渠道,开展了农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重点支持农村贫困户、产业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业加工,扶持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贫困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奶畜、肉蛋、果品、粮食、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共投入信贷扶贫资金7.2亿元,扶持54.2万(次)贫困户和91个(次)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扶贫“雨露计划”培训3.8万人和实用技术培训54万人次,贫困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输出就业增收能力增强。

——贫困群众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全市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6.8亿元,用于改善贫困群众的民生状况,成为历史上投入力度最大,项目建设最多,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使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缓解,贫困人口数量年均减少6万人以上,自我发展能力和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农村整体社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贫困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满足,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总体解决,进入了脱贫致富的新阶段。

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得益于中省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艰辛努力,把握了扶贫开发的正确方向,做到了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社会参与、坚持群众主体、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要求。

二、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各级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宝鸡率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扶贫开发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其中“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是一项重要指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11〕10号文件)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思路目标、原则重点、政策要求,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新定位,为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二是经过多年的扶持,我市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参与式扶贫、板块推进战略、到村到户瞄准机制等,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财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造了条件。特别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实施关中—天水发展规划,成为宝鸡扶贫开发的新起点。

但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发展阶段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市贫困地区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生活难、农村环境条件差,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更为增加,任务更为艰巨。一是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相对贫困现象凸显。我市农村贫困人口按1500元的新标准还有52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9%。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的同时,相对贫困缓慢增加。二是贫

困分布发生新变化,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突出。我市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南部秦岭山区、西部关山山区、北部乔山地区。目前,全市三大区域涉及12个县区和高新区共80多个乡镇、500多个低收入村,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70%以上,山区贫困人口占全市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些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始终是扶贫工作任务最艰巨的地方。三是市场变化和自然灾害增多,返贫致贫因素更为复杂。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弱,贫困人口家底薄,很难抵御和应对市场、自然和人为的风险,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增加。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贫困人口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当前,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和全国、全省一样,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在扶持对象上,过去主要是针对绝对贫困人口、同时关注低收入人口,现在要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二是在制度安排上,过去主要依靠专项扶贫,现在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实行开发扶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三是在主要任务上,过去专项扶贫工作范围比较宽泛,随着“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专项扶贫更要强调进村入户、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象范围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市扶贫开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深入持续推进突破西山战略,紧紧围绕“到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战略机遇,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线,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贫困户安居工程、十万贫困户增收工程、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外资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六大扶贫工程”,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深入持续突破西山,带动南部秦岭山区、西部关山山区、北部乔山地区三大区域板块扶贫开发,努力提高全市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农村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通过贫困群众的自身努力,加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把低保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制度,把加快发展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

三是坚持连片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按照全市三大区域、十三个重点板块扶贫开发的战略布局,突出重点,在资金、人力、物资上,向重点区域倾斜。

四是坚持瞄准贫困,到村到户的原则。始终坚持把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坚持项目到村到户、举措到户到人,实施分类帮扶,努力提高专项扶贫工作水平。

五是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原则。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贫困地区农村工作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创新

扶贫体制机制,以集中连片低收入村整村推进为平台,强化县一级扶贫责任,聚合各方面支农项目资金,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六是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的原则。始终坚持依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加大国家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共同努力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三)对象范围

根据中省有关政策规定和我市实际,“十二五”期间,我市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确定为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52万,占全市农村总人口19%。工作范围涉及全市12个县区和高新区,工作重点是南部秦岭山区、西部关山山区、北部乔山地区三大区域的十三个重点板块,分别是:太白县西部秦岭高寒山区,凤县秦岭深山区,渭滨区后山区,金台区六川河地区,麟游县西部丘陵山区,陇县关山山区,千阳县北部深山区,陈仓区西部山区,凤翔县北部沿山旱腰带,岐山县北山旱腰带,扶风县北部乔山旱塬区,眉县秦岭沿山区,高新区秦岭台塬区。

(四)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贫困现象得到极大缓解,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减半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脱贫。

四、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市扶贫开发以低收入村为平台,以贫困户为对象,启动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即: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扶持500个低收入村,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户安居工程,移民搬迁4万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生存环境;十万贫困户增收工程,建立完善260个低收入村互助基金,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技能转移培训2万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外资扶贫工程,开展60个村的社区主导发展项目,拓宽扶贫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社会扶贫工程,通过“百企百村扶助行动”市县企业帮扶500个低收入村人均增收1000元,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项目计划总投入33.52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36亿元,使500个低收入村、10万贫困户、52万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一)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工程

以低收入村建设为平台,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捆绑涉农到村项目,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贫困村水、电、路、田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文明新村,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村民自主管理机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初步建成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500个低收入村的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13.76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补助3.26亿元,群众自筹资金4.87亿元,整合部门资金4亿元,社会帮扶等其他资金1.6亿元。 按照秦岭北麓和渭北旱腰带两大扶贫编制全市移民搬迁专项规划,对生存居住环境恶劣地区、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以及居住危陋房屋急需改造的贫困群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分户自建”的原则,做到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在补助贫困户建房的同时,配套建设迁入地基础设施,完成1万户4.5万人的扶贫搬迁,高标准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的贫困地区新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生存环境。项目总投资8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建房补助投入2.24亿元),其中房屋建设投资6.4亿元,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投资1.8亿元。重点项目:

1.贫困人口搬迁工程:继续实施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低收入村贫困群众,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心村镇建设,共实施2万人整体搬迁,全面改善低收入群众生存环境。“十二五”期间,项目总投资4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建房补助投入1.12亿元),其中房屋建设投资3亿元,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投资0.91亿元。 2.“三无户”安全住房工程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市农村贫困地区5950户25500人的“三无户” (无依靠力量、无可靠收入、无安全住房)安全住房工程建设项目,平均每户建房面积50平方米左右,单户投资3.5万元左右,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其中市财政每户补助1万元,“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财政补助资金5950万元,同时整合规划、残联、发改、民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建设项目资金,彻底解决全市农村贫困地区“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

(三)十万贫困户增收工程

以产业化扶贫为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促进增收的原则,按照产业项目支撑、信贷资金支持、基地龙头带动、配套服务跟进的思路,大力实施十万贫困户增收工程,积极扶持贫困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布局,切实抓好畜、果、粮、菜、药等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发展一批特色鲜明、文化传统深厚、生产工艺独特的食品、手工、美术等小型加工业;做好以民俗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总投资10.03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0.96亿元,贴息贷款9亿元。重点项目:

1.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吸纳群众投资入股,通过互助资金协会运作,村民自主管理使用,建立起支持村民发展产业的长效资金投入机制。“十二五”期间要以巩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扩大资金规模为重点,在规范提高现有15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再启动1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项目,使全市互助资金项目村累计达到260个以上。互助资金项目每年计划实施20个以上项目村,按每个项目村投入25万元的标准,总投资0.39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0.31亿元。

2.信贷扶贫项目:针对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涉农企业的信贷需求和特点,积极用于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的政策性金融投入项目。小额到户贷款每年投入到户贴息资金400万元,吸纳银行贷款0.8亿元,扶持3000户贫困群众发展生产。项目贷款扶贫贴息每年投入项目贴息资金300万元,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

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能人大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进行重点培育扶持,覆盖和带动贫困村150个,贫困人口20万人。信贷扶贫项目总投入9.3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0.35亿元,吸引金融部门信贷资金9亿元。

3.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项目: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开展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对识别确定的贫困对象,以财政扶贫资金生产补贴和解决产业启动资金的形式,支持贫困户通过建棚、建园、建圈以及购买种苗(畜)和大型机具购置等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五年计划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每年600万元。

(四)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大科技项目投入等手段,增强贫困户创业就业能力,提高科技素质,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提供技术支撑。重点项目:

1.“雨露计划”培训: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主,每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800万元,完成4000人培训任务,转移输出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村贫困家庭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每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贫困地区,培训1000名科技扶贫示范带头人和10万贫困家庭青壮年农民,努力使每县形成2—3个主导产业,每乡形成2—3个拳头产品,每村有1—2个致富项目,每户有1—2项增收门路。“十二五”期间,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500万元,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

3.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从今年起每年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800人左右。“十二五”期间累计资助4000人左右,应届本科生4年共资助12000元,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后两年各2000元;应届大专生3年共资助6000元,第一年3000元,第二年2000元,第三年1000元。

(五)外资扶贫工程(世行五期扶贫工程)

加强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外资扶贫新领域,努力争取国际力量对我市的扶贫投入,学习国外先进的扶贫理念和项目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和提高全市扶贫开发水平。按照社区主导型发展的方式,坚持项目社区和农户支配项目资源的主体地位和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原则,着力于培养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市外资扶贫项目主要是完成陈仓区西山和陇县60个贫困村可持续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包括贷款项目9000万元,国际捐赠和财政配套1000万元。

(六)社会扶贫工程

以“五百扶贫行动”为抓手,大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创造条件,认真组织实施,提供配套服务,着力打造扶贫开发公共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扶贫氛围。“十二五”期间,在继续搞好3个中央部委定点扶贫、72个省级部门单位 “两联一包”、100个市级部门单位包村扶贫和405个企业帮扶425个低收入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吸收社会力量,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加强社会扶贫力度,“十二五”期间,共为贫困村争取各类投资1亿元以上,努力形成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十二五”期间,社会扶贫工程总投资1.1亿元。

1.中央部委定点扶贫:继续搞好3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联络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在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扶贫工作,完成各项定点扶贫任务“十二五”期间,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2.省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坚持“领导带头、部门包抓、定点帮扶、社会参与”的思路,继续衔接、联络做好72个省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我市开展联县联乡包村定点扶贫工作,努力提高扶贫水平和扶贫开发效果。“十二五”期间,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3.市级部门单位包村扶贫。积极组织、动员市级部门单位开展包村扶贫活动,组织协调全市112个市级部门单位结对帮扶116个贫困村。继续开展百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西山挂职驻村扶贫活动,包扶单位积极扶持贫困村产业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十二五”期间,接入帮扶项目投资1000万元以上。

4.百企百村扶助行动:按照“分级管理、县为主体、部门牵头、企业参与”的思路,大力实施“百企百村扶助行动”,全市安排405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等方式,结对帮扶425个低收入村,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500万元,三年内使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增收1000元。

同时,积极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平台,探索建立社会扶贫基金,吸引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参与扶贫开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我市地处内陆欠发达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在项目和资金上主要以中省投入拉动为主。我们要抢抓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中省逐年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的历史机遇,坚持项目引领,积极调研认证,精心包装一批扶贫民生项目,重点围绕秦岭山区、关山山区、乔山地区三大区域争取项目资金,为扶贫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二)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每年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支农资金总量的20%,保证扶贫投入逐年有所增加。中省对扶贫重点县的增加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重点要用于扶贫开发。严格扶贫资金投向、用途、范围、立项及审批程序,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三)搞好扶贫项目资金资源整合。要紧密结合我市扶贫开发的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巩固扶贫成果,提升扶贫水平。要把资源整合作为提升扶贫开发成效的重要举措,在搞好专项扶贫的同时,注重发挥行业部门的作用,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扶贫和以工代赈部门的专项扶贫资金,重点向扶贫重点村贫困户倾斜,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等项目时,要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的原则,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特别是在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上,要对贫困地区给予重点倾斜,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四)认真落实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对企业用于公益事业扶贫的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在重点贫困村兴办中小企业的,享受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从事农、林、牧、渔项目所得,依法减免企业所得税。要积极探索贷款担保、农业保险等与产业发展密切有关的保障措施,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五)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重点县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真正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包抓制度和扶贫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夯实县一级扶贫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各部门尤其是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两联一包”牵头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努力完成好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扶贫任务。同时,按照工作任务到县、项目到县、责任到县、考核到县的原则,继续推行重点县动态管理办法,鼓励经济实力增强、能依靠自身力量使贫困人口脱贫的重点县退出。市上规划分步逐年实施,并将编制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各县区也要制定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按照市上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抓好组织实施,逐级落实责任。

(六)强化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要始终保持扶贫机构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扶贫机构的组织力量、协调力度和工作成效,特别在机构改革当中,要确保扶贫机构和职能不减弱,人员和经费不减少。要把扶贫队伍和干部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通过业务培训、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群众信赖的扶贫队伍。各级组织部门要对长期奋战在贫困地区和扶贫一线的干部在工作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关心,政治上给予关爱,解除他们后顾之忧,促进扶贫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4:单龙寺村2015年度扶贫工作计划 单龙寺村2015年扶贫工作实施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4?19号)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意见》(皖扶组?2014?10号)文件精神,确保我村扶贫工作分阶段科学开展,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现制订本规划。

围绕国家农业“转型升级”主体战略,以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目标,强化领导,创新工作,大力实施“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特色养殖、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大工程,全力推进扶贫进程。

二、工作方针

1.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

2.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

3.根据本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引导村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4.组织开展农户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 收渠道。

5.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村道、农田水利、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

6.帮助贫困户解决危房、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

7.协助组织实施各类到村到户扶贫项目,管理、监督、检查扶贫项目和资金。

8.编制扶贫项目,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并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单龙寺村方家冲村民组由于交通不便,导致农户种植的经济作物难以通过公路向外输送,拟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具体情况,申请修建水泥路1公里。 第一部分:

通过对全村贫困户的走访调研,充分了解各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全面完成对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并完善扶贫队的工作例会制度。初步编制完成《单龙寺村三年(2015—2017年)扶贫发展规划》和《单龙寺村2015年扶贫工作实施计划》等工作。

县经信委将联合县档案局、轻纺协会、中国电信霍山分公司等单位职工深入本村各居民点,对各村定点帮扶的贫困户进行走访,开展“送温暖”活动,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

第二部分:

探索建立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推广油茶等符合本地种植条件的特色经济作物,

第三部分:

深入各村实地查看存在的危房,对危房实行建档,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危房改造。

第四部分:

深入了解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对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痴)致贫进行分类归档,区别对待,将根据各户具体情况进行帮扶。

第五方面:

加快单龙寺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村部及 “单龙寺学校”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与中国电信等单位联系对本村的电子网络设施进行扩建改造、优化提速、升级换代。加大对村民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今年拟培训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

三、基本内容

一是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结对共建”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扶贫工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践行“精准扶贫”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想贫困群众之所想,办贫困群众之所需,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扶贫项目真心做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扶贫政策的温暖,享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二是以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为主线,充分发挥贫困村优势,

坚持“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

三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三大扶贫项目之一,为切做好此项工作,我队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动态管理,争取最大限度保障学员权益和培训效果。同时,按照“贫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思路,拟邀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现场答疑,提高群众技术水平,增强创业致富能力。拟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干部培训,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技术支撑,实现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

四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紧紧瞄准贫困村贫困人口,深入实施产业化扶贫,成方连片发展,打造扶贫开发亮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五是认真做好新一轮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加强与省、市帮扶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做好各项服务,配合帮扶队员做好帮扶工作,同时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挖掘、总结和报道,构建“大扶贫”格局。

六是坚持一个中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抓好四项工作(整村推进、扶贫帮扶、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实现五个突破(工作机制创新、现有资源整合、项目资金争取、农业开发成效、富民增收措施)。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增 加贫困群众收入。稳步开展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工作,重点扶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七是改善单龙寺村的教学条件和校园软硬件设施。

四、工作重点:

一要坚持整合资源,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统筹安排,加强交通、电力、通信、医疗卫生、安全饮水、文化设施、产业基地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

二要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通过争取信贷资金、上级专项扶持资金等形式扶持主导产业。重点扶持群众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三要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要主动出击,加大申援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我村,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三年(2015-2017年),我村扶贫工作队将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不断增强我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我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篇5:xx村建设扶贫工作计划 xx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规划

为全面完成xx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任务,根据市委对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xx村实际,特制定两年工作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属省定特困村。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29户,1240人,其中有劳动力650人,党员37名,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常年耕地面积951亩,其中水田396亩,旱地555亩,山地总面积1500亩。全村尚有5公里村主道没有硬化,有3公里通组公路需要改造。有9个组没通自来水,人畜饮水比较困难。村里低压线路需要全面改造。没有村部,但有一所原小学的教室共430多平方米。有4个组适合种植烟叶,2008年种植烟叶100亩,有5个组适宜种植油茶。村境内的双泉水库库区,风景秀丽,适宜发展垂钓生态休闲业。2008年共有外出务工人员近330人。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造成该村贫困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缺乏保障。二是村民文化素质

偏低,自我致富能力有限。三是村干部及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致富能力不强。四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种、养殖业比重偏大,劳务经济、非农产业发展还没得到充分发掘,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班子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油茶、烟叶并举,发展休闲产业,提高村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扶贫,全面、协调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把xx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沼气村、烟叶村、油茶村、生态村”。

三、主要措施

(一)坚持按照“五个好”要求,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1、抓好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派1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积极稳妥地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指导村支两委按照专人负责、包干到组、奖励浮动的原则制定出一套有 岗位责任、决策程序、定期公开等内容的村组干部管理方案,做到规范管理。规范村“两委”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

2、建立健全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妇代会、团支部、民兵营、计生协会和治安协调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职能作用。

3、积极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搞好学习,提高本领,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是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加大对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切实解决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和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重,努力改善村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公路建设。力争将磨子峪至双泉的5公里村主干道公路列入全县公路通畅公路计划,列入计划后实施公路硬化工程。对岩子塔至二垭的3公里组级公路 进行改造。砌好一支垭、高家坡两处三个水泥路护坎。

2、推进安全饮水建设。新建饮水管道5千米,与镇水管站的自来水主管道对接,解决7个组230户,86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

3、力争将全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列入全县的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改造高低压骨干线路,确保村民都能用上优质廉价的电。

4、推进村部建设。对原村小约430个平方米的房屋先予以购买,然后进行翻修、改造,添臵办公桌椅、远教设备等。室外的平塔要建好护坎,并实施填方,建设一个水泥球场,搞好院内绿化。

5、推进沼气建设。采取奖励、示范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兴建沼气的积极性,两年力争建设沼气池100口。按照“改厨、改栏、改厕”的要求,高标准搞好沼气配套建设,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沼气村、生态村建设。

(三)坚持烟叶主导,油茶、垂钓休闲项目相结合的方针,全力发展基础产业

1、大力发展烟叶。采取有效的奖励措施,不断扩大烟叶种植规模,力争发展烟叶300亩,把烟叶培育成

为村主导产业。积极推动科技兴烟,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不断增加烟农的收入。

2、积极发展油茶业。力争将500亩油茶基地列入全县油茶发展项目。鼓励返乡农民工等以大户形式集中连片的开发种植油茶。组织技术人员为村民搞好种植、培管等技术指导。

3、全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支持他们从事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力争年外出务工人员两年增加80人左右,实现劳务收入400万元以上。

4、有效探索垂钓生态休闲产业。探索搞好双泉垂钓生态休闲项目的宣传推介及招商引资工作,支持项目投资商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四)坚持以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

1、通过资助贫困学生入校学,选送有志青年出去学及组织群众现场学等方式,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培训,重点是加强烟叶、沼气、养殖技术的培训,有效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2、开展“五送下乡”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 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开展结对扶贫及送温暖活动,引导、支持特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与村部建设同步搞好村卫生室的建设。

4、积极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村和计划生育先进村,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推荐第2篇:农村小学扶贫工作计划

席庄小学扶贫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安新县教育局扶贫文件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围连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国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进行登记上报,保证上级的资学前幼儿保教费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困的孩子能够放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数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

学校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募集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职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生,减少因学返贫情况发生,要认直谨选贫困户学生受助对象,积根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思,扶贫先扶智。学校要通过家访及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切实控制我校的辍学率。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字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3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字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字设施。

5、切实保证惠农资金落实到位。

对于县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学校要教育字生不准购买三无食品,学校要对各班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英档案台账。

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生的资料数据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地发挥告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找校成立了扶工作实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张辉 (校长) 副组长: 张常虹(副校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赵素艳负责日常事务。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公开信、手机短信,校讯通、板报等名种载体,宣传教有精准扶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曲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位老师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根配合教盲局及镇政府落实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席庄小学 2018年8月

推荐第3篇:乡农村扶贫工作计划[1]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乡农村扶贫工作计划

2015[1]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为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精准扶贫的长帮效机制,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照县扶贫办的工作要求,依靠帮扶单位的支持,围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中心目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力求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二、村基本情况

侯村村位于凌笪乡南部,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25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民风纯朴,治安良好,人文悠远,环境秀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侯村祠堂坐落中心村,祠堂内千年牡丹与南天竹,每临初春,如约盛放,争相娇艳,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择居我村,四指洼林场像手掌般,环抱在全县海拔的小二型水库高草湖畔。全村人口3355人,现有贫困户165户,人口310人,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1名。因山林面积较广,小梯田众多,故此每户均在田间地头套种枣树等经济林木和小茶园,自给自足的田园风俗是我村典型的特色。主要经济来源由: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外出务工构成;主要产业为林果业,占总产值80%左右,其中枣树占70%。目前拥有蜜枣加工农户350余户,且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是我县的蜜枣生产专业村。现已成立7家家庭农场,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脱贫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仍停留在传统的种植经营模式上,主导产业蜜枣发展规模较小,总量较少,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发展缓慢;二是村级经济发展仍然不足。集体土地、集体山林、发展预留用地等资源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截止2013年已流转耕地2400亩,林地4100亩。但土地的使用收益率却不高,专业合作社运作还有待加强;村民致富路子不宽,大部分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赖外出务工,普遍缺乏技能,收入仍然偏低,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普遍,少数有创业投资愿望的,又不了解有关政策和信息,找不到合适的创业、投资项目;

三是因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公共服务能力仍然较弱。村级道路有30余公里没有硬化,村民日常出行非常困难。没有规范的村级活动场所,现有村部因与教育局历史产权问题,属于暂住性质,且面积偏小、条件简陋,党员活动室、党员议事室和计划生育工作室达不到政策规定的面积标准和独立议事的要求,村卫生室也达不到相关要求,农家书屋等文化体育休闲场所设施更是空白;村民组分布较散,村容村貌脏乱差,缺乏必要的绿化、公共卫生设施、夜间照明设备和活动场所; 四是村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清苦的饮食造成310名贫困人口中有49.5%因病至贫、因病返贫。

四、帮扶目标任务

目标: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促进人民增收、2015年计划脱贫数60户;到2017年底,全村实现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贫困群众基本脱贫、实现小康水平目标。主要任务: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为帮扶重点,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册工作,针对每户实际情况,制定点对点的精细帮扶工作策略。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全村贫困户脱贫。

五、帮扶具体工作

(一)组织好宣传工作,一是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及两会精神。把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建立一支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有力党员队伍;

(二)进一步调研,摸底、走访。建立民情日记,档案;组织召开村民小组座谈会,集思广益探索当前农业发展新路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访村贫困户,对他们重点帮扶,力争计划内帮扶的贫困户当年脱贫。

(三)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根据目前侯村村所处地理位置,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将是我村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开展农业生产观光、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采摘等活动,促进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建立特色农业旅游基地,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今年

推荐第4篇:农村扶贫 文档

农村扶贫

2010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农村扶贫 农村扶贫专题材料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由于扶贫资金数额有限,管理扶贫工作和使用扶贫资金的部门太多,政府协调不够,造成各自为政、互争资金以及争贫保贫的问题,没有形成合力。有些县和部门的领导只注重争取不注重管理,只注重投入不注重效益,致使扶贫资金使用不当、管理不善、浪费严重、效益不高,甚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

(2)以贫困县为单位确定扶贫资金不合理。

(3)扶贫资金被截留、挪用现象严重。

(4)扶贫项目变更频繁,缺少科学论证。

(5)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山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极易返贫。

(6)有些县区基层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基层组织薄弱,缺乏带头和示范作用,使扶贫工作非常滞后。

对策综述

(一)中国扶贫开发的措施

1.逐年增加扶贫投入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重视扶贫,把扶贫开发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中央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为167.34亿元,比2007年净增23.34亿元,增幅达16.1%,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的绝对值创历史新高。改革开放3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2000亿元。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自的财力和条件,不断增加扶贫投入。

2.强调扶贫到村到户

几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到户方式,一是干部包扶到户。即组织各级干部与贫困农户结成“一帮一”对子,采取签订责任状等方式,明确干部包扶任务,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二是实体带动、效益到户。通过经济实体(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带动贫困农户解决温饱问题。最主要做法是“公司+农户+基地”,‘即鼓励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三是异地开发、移民到户。将贫困农户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地区迁移到沿海或条件较好的地区。四是社会各界、帮扶到户。即组织社会各界对贫困农户进行帮扶。 扶贫到户的关键是扶贫资金到户。中国政府在认真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扶贫经验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扶贫开发之初,科技部等十多家中央国家机关即率先帮扶贫困地区。此后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部门、单位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各帮扶机构都有特定的帮扶对象和明确任务,不脱贫,不脱钩。《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扶贫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定点帮扶的单位由81个增加到138个,到1999年底,这些单位共派出3147名干部到贫困县挂职扶贫,直接投入资金44亿元,帮助贫困地区引进国内外各种资金105亿元。

此外,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也积极开展“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扶贫”以及“幸福工程”、“春蕾计划”、“贫困农户自立工程”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活动,支持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4.开展东西扶贫协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差别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区域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但差别发展不是目的,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国政府开始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政策趋向。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中国政府组织沿海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对口支援内地贫困省、区。

5.自愿移民搬迁

中国的扶贫移民开发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四项原则进行。这些年来,各地的移民开发创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主要有:一是插户移民。由贫困户自行投亲靠友,分散安置,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如宁夏规定,迁入县可以从现有水浇地中划给移民农户2亩耕地、每户安排2间住房。二是政府建移民开发基地安置移民。建基地前,各地对迁入地的情况进行周密调查,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既要保证可稳定解决迁入户的温饱问题,又要保证不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三是吊庄移民。甘肃、宁夏在“三西”建设移民开发中,采取搬迁初期两头有家的形式,等移民点已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完全搬迁。还有地方采取“三三制”的办法,即组织部分村民移民搬迁,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部分村民就地解决温饱。

6.劳务输出

由于移民搬迁受到资源、投入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限制,自愿移民的数量是有限的,为了鼓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贫困社区和更多劳动力能够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并增加收入。中国政府鼓励有组织地输出贫困乡村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劳务输出异地就业不仅能使贫困劳动力增加就业和收人,更重要的是劳动者通过异地就业可以学习技术,新生活方式,新工作方式,开阔眼界,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贫困劳动力输出后,通过亲帮亲,人帮人,形成了很好的滚雪球效应,使劳务输出异地就业成了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东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技术向西部传播的使者。如全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四川省,每年有800~1000万人实现异地就业,通过邮局寄回家的资金每年接近或超过200多亿元。

7.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归根结底需要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共同努力。关键是建设一个好的村级组织。为此,中国政府在扶贫开发中强调加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户的自组织程度,引导农户对扶贫开发的积极参与。

村级组织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农村社区“有人管理,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

8.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借鉴国际反贫困经验,不断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领域的合作。1992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了“90年代中国扶贫战备的研讨会”后,双方于1995年在中国最贫困的西南地区实施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扶贫开发项目——世界银行中国西南扶贫开发项目,开始了中国政府在扶贫领域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具体组织、协调、管理中外合作的扶贫开发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中,世界银行与我国的扶贫合作投入规模最大,目前已经开展了西南、秦巴、西部三期扶贫贷款项目。援助总规模达6.1亿美元,覆盖9个省区、91个贫困县,800多万贫困人口。

(二)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

(2)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畜牧业,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业化,壮大县域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此外,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大和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等都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2.从政治上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2)修改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投资农业和消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

(3)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以棉粮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市场。

(4)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灾害救济、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

(5)加在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使扶贫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此外,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为贫困农民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也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解决农民的重要手段。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daodoc.com/n51662c972p3.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daodoc.com/n51662c972p2.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daodoc.com/n51662c972.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daodoc.com/n51662c972.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daodoc.com/n51662c972.aspx

推荐第5篇: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是帮助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五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BB县SS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羊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二

从20xx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11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2011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11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三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五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xx区委、区府关于扶贫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徐家镇20XX年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低收入贫困户为对象,以增收为核心,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技能传授扶贫为重点,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逐步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致富能力。一年多来,我镇的扶贫解困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就开展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扶贫解困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构建和-谐徐家”的具体行动。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扎实抓好我镇的扶贫攻坚工作。

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二00七年扶贫解困的目标任务,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徐家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督促和检查。正是因为有领导小组的科学安排,有全体干部的思想共识和积极参与,有相应的制度、职责和具体帮扶方案和措施作保障,才使我镇今年上半年的扶贫工作及时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今年初,“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就及早制定了《徐家镇二00七年扶贫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一是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30户,83人的贫困户帮扶,使他们本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二是提出了扶贫解困工作的三大重点:加大扶贫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力度,确立贫困农民稳定的增收项目;加大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三是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要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其寻找致富门路。镇经济发展办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督查、考核,及时收集扶贫信息,总结推广经验,镇民政、计生、畜牧等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真心为民,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三、措施得力,帮扶效果明显

扶贫对象的确定,扶贫方案的制定,扶贫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扶贫解困工作迈出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通过开展扎实的工作,完成既定的帮扶目标任务,还必须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还必须用心帮扶,真情付出,才能收到扶贫解困工作的实质性效果。

一年来,我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打好了扶贫攻坚战。

推荐第6篇:扶贫工作计划

左权县安监局

二○一一年扶贫工作计划

按照县扶贫领导组的工作安排,2011年我局将继续对辽阳镇小会村进行定点扶贫。根据县委下乡扶贫工作的统一要求,我局已派驻专人负责对小会村进行扶贫,我局工作人员在上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小会老百姓街道照明、医疗、办公设施配备、避路电视安装等民生问题,拟定今年的扶贫工作要点报请局机关,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今年计划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帮助小会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两委成员综合能力。借“两会”东风及建党九十周年奠庆活动,配合辽阳镇党委、政府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觉悟、开阔视野、广开言路、吸纳先进,抓好队伍建设,为小会村脱贫致富打造强有力的带头人。同时,将适时派、请专人到小会村,对小会村老百姓进行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小会村委培育年轻的党员干部,为小会村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施亮化工程,改善小会村街道黑暗现状。为彻底解决小会村夜间街道照明问题,我局将与县供电公司取得联系,将聘用技术人员进村现场勘测,架设照明线路,安装供电设施,预计需投入资金4万余元。

3、广场建设及完善综合楼装修工程。为优化环境,给村民创设一个健身、娱乐活动场所,使医疗点、村委办公场所、图书角尽快运行,我局将联系有关部门在小会村综合楼前修建活动广场,对新建的综合办公楼进行装修。预计需投入资金30余万元。

4、实施数字电视安装工程。为使小会村村民了解社会发展现状,掌握国家政策,学习农科知识,决定配合小会村村委联系有关部门在小会村实施数字电视安装工程。

5、在“六〃一”之际,对小会村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进行慰问。

6、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对小会村“五保户”、“特困户”进行慰问,并适时给予经济帮助。

1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安排,这次我们利用两天时间,邀请有关专家对大别山各县、区科技局承担的2002年国家、省科技扶贫项目进行验收,并听取2003年度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同时各县、区科技局汇报交流了2003年科技扶贫工作和2004年工作打算,还参观了岳西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基地和有关企业。从总体上看来,200

2、2003年度的科技扶贫项目执行情况良好。各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手段,措施得力、工作扎实,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合同的各项指标,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在各县区项目验收、汇报的基础上,做简要总结,同时谈谈2004年的省科技扶贫工作打算。

一、2003年科技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1、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育主导产业

根据我省和各县区“十五科技扶贫规划”, 2002-2003年科技部与省科技厅立足各地的比较优势,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培育,重点扶持霍山、金寨、太湖县的“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岳西、潜山、太湖县的“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六安市科技局的“皖西大别山区十万人科技培训”和岳西“有机猕猴桃转换基地建设”五个国家级科技扶贫项目,除此之外,还支持了“有机茶综合开发”、“灵芝种植开发”等省级科技扶贫项目,共资助项目经费近130万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三县共计种植4700多亩,扶贫100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岳西县有些地方户均增收多达3000元。高山绿色蔬菜的种植已成为岳西县的主导产业,也是潜山县继瓜蒌之后的新型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仅霍山、金寨两县就举办中药材栽培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栽培户18000多人次,使1500多户贫困户当年获得了增收,户均增收600-1000元,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是,有些农户由于今

2 年遭受了自然灾害,增收不明显。

霍山县通过实施有机茶项目,全县共建立有机茶基地1000亩,有800亩茶园赢得了有机茶认证证书和加工证书,5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销售证书。还有8000多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原料转换证书。有机茶项目实施村的农民拿着复印件卖茶,平均价格提高50%。

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项目,在奶业扶贫项目区内的扶贫户60户,户均养牛6头,成母牛4头,全年增加收入达2万元以上。并且可带动150户发展饲草种植,实施黑麦草与饲料玉米的轮作技术,每亩可年产青粗饲养7-8吨,实现收入800-1000元,亩均利润达400元以上,是种植传统作物的4倍。因此,利用奶业进行科技扶贫是适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最佳致富选择。 “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已成为干群的共识。

太湖县的“油茶产业化建设”、金安区的“皖西白鹅千户示范养殖工程”是省厅前期支持的项目,现仍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同期,两县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了的“中药材种植示范”,“茯苓、皖贝母、金佛手示范种植”“ 蓖麻试验、示范种植”等项目的小范围试验示范,为科技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作储备。

UNDP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是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等现实难题,岳西县2003年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覆盖2个村,280个贫困户,投入滚动资金70万元,建有5个中心,56个小组,扶持贫困户种植蔬菜840亩,中药材150亩,养猪、牛、羊950头,创产值150万元,回收信贷资金28万元。

2、建立、巩固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引导

一年来,各县区围绕各自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大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太湖县建立的300多亩油茶示范基地和300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坚持技术高起点、质量严要求,以加速辐射,扩大影响,为油茶新品种的推广和黄花菜种植技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裕安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 \"汪家行生态农

3 业示范园\"改组改造的力度,使得示范园建设充满活力,经济效益、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岳西县围绕\"茶、菜、果、药\"四大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引智、引技工作,聘请了以色列有机农业专家太尔〃阿地乐先生到县里开展有机蔬菜和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讲座,他们还聘请了湖北省农科院和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到县里做技术指导,为全县的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霍山通过建立有机茶基地,带动农户发展有机茶,提高茶叶附加值,达到增收目的。

3、扶持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

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开展“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扶贫模式,是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六安市奶牛场是一家集牧草种植开发、奶牛饲养、奶牛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综合企业,近年来,在科技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奶牛技术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通过建立牧草种植示范园,逐步向农户推广。奶牛场通过为农民提供奶牛、牧草良种和相关技术支持,致力周边农户的脱贫致富,已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科技、服务型的转变,成为皖西地区奶业科技扶贫的中心和骨干企业。

岳西、潜山县的多家蔬菜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采取返租倒包、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的形式,辐射带动农户。同时,公司将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和在大城市设立专卖店方式,增加经济效益,使2万多人稳定增收,当年脱贫,深得群众称赞。

4、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帮助农户致富 在科技部农村中心的支持下,大别山区多数县区均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站,计算机网络在科技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各县区围绕\"指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卖出去\"这几个环节,加大信息扶贫的力度,上网查询信息、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网上招商引资、网上登载科技扶贫信息等形式,正在成为提高科技扶贫效益的有效手段,广大干群的信息意识也不断增强,为农业信息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霍山县科技扶贫信息网站的建立和20个乡村信息服务站,在信息扶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改善了信息闭塞落后的状

4 况,促进了山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过渡。

5、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契机,针对农户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班和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2003年各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0多期,培训农民21万多人,印发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和科技\"明白纸\",有的县还利用电影、VCD光盘、广播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6、普及卫生知识,科学抗击非典

2003年春季,\"非典\"肆虐,我国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为了帮助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科学认识非典疫情,正确对待从外出务工的农民,各县区科技局按照省厅的部署,发放了《防治非典60问》和科技部赠送我省防治非典宣传材料,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治非典科学知识。潜山县等科技局会同该县卫生局等部门,深入乡镇开展以\"依靠科技、战胜非典\"为主题的科技普及活动,号召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抗击非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的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不均衡。有些地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申报的科技扶贫项目内容深入调研不够,对农民的真正需求了解不深,重点不突出。

2、部分扶贫项目载体不明确,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分散的贫困农户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产品流通市场,市场竞争力弱,项目实施成效不明显。

3、部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跟踪管理不够,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技术依托单位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有些项目的实施,仅靠国家或省科技厅的项目经费,缺乏灵活多样的运行模式和吸纳资金渠道。因此,应在国家、省科技厅经费支持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省、市、县(区)科技局四级联动形式,争取多元资金投入,以保证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

三、下一步科技扶贫的打算

1、发挥大别山区环境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原则上以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科技扶贫项目为主,按照\"特色产业规模化和一县(区)一业”的思路,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重点有:一是高山蔬菜。要注意提高高山蔬菜的科技含量,改善高山蔬菜的种植结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无公害蔬菜,同时,要注重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和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二是中药材。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做好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工作,为引进、开发深加工项目创造条件;三是围绕“十五”科技扶贫规划继续抓好传统产业(蚕桑、毛竹、茶叶、食用菌、板栗、油茶、皖西白鹅等)的深度开发,引进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积极抓好优质奶牛饲养扶贫工程,带领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五是积极发展高山花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大别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重点发展球根花卉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卉产业。

2、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中介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服务为依托,引导和帮助农户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走订单农业的道路,以订销促生产,以订销促调整。继续探索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引导,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山区特色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发,不断提升特色优势,壮大山区特色经济。

3、充分利用各县区信息网站,加大科技信息扶贫的力度。一是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扶贫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信息扶贫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信息发布渠道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解决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问题;四是提高基层干群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查询、发布信息的能力,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

4、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科技培训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社

6 会经济发展,紧紧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各地信息网站的远程教育功能,建立和完善近程与远程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科技管理干部、农民群众的教育,提高其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一批贫困地区农民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指导农民生产的主要技术骨干,带动贫困农户共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科技致富人才。围绕本县的主导产业,以民营中小企业、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基层技术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打造民间技术网络,加大推广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的力度。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科技服务。

6、加大科技合作和交流,培育新型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引进集成配套技术,提升产业档次和产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自身的产业开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与县外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为开拓市场提供服务。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加强项目管理,推进投入多元化。根据科技部部署,培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尽快使其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在加大科技扶贫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推动科技扶贫事业的快速发展。

2009 年,佳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中心,以“宣传培训、示范推广”为手段,以强化科技管理,很抓项目落实,注重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使科技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09年的科技扶贫工作计划如下:

一、宣传培训

(一)拍摄科技扶贫宣传片,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信

7 息;向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发放“走进科学”等资料以及科技知识碟片;在佳县有线电视台开辟《星火科技30分》专题栏目;通过《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佳县科技工作。

(二)特派员工作。下派10名科技特派员和乡土科技人员在春秋两季在全县各乡(镇)围绕枣树修剪、防虫,畜牧养殖、防疫等方面大力开展农村科技宣传,传播科技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好县内县外的交流与学习考察活动。充分利用科技部包扶佳县的有利时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来佳县开展培训,现场指导,特别是与作为佳县法人科技特派员的西北农大,华南农大和河北农大建立长效技术支援机制,将产业发展升级、提质,经济增长持续有效。另外组织好县内县外的交流与学习考察活动。

(四)利用远程培训中心开展多方面的生产、生活实用技术培训。

在利用特派员、专家培训的同时,大力培养当地乡村科技人员,壮大科技人员队伍,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2009年预计开展各类培训100场次,培训人员1万人次,散发各类科技宣传单1万份,科技图书5000册,实用光盘1000张。

二、示范推广

(一)红枣产业。重点抓好1000亩矮化密植枣园示范基地建设,1000亩低产枣园改造基地,1000亩有机红枣示范基地。坚持扶持3—5户红枣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在红枣基地发展、产品加工、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要上力度,强调产品品牌化、名牌化,真正创建“有机红枣第一县”的称号。另外,在白云山周边建设红枣采摘示范园,并与农家乐相结合,提升佳县旅游品位。

(二)畜牧产业。重点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促进品种优良化,扶持一批养殖科技示范户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的路子。

(三)薯豆产业。重点抓好1个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 2户小杂粮加工企业,以小杂粮加工带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

继续抓好打火店、王家焉两个科技扶贫示范村和勃牛沟、李厚两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在人力、物资上予以倾斜,加大示范村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建设,进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项目申报

积极组织申报中省市的各级各类扶贫项目,为佳县早日脱贫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法人科技特派员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孟岔山地红枣集雨微灌技术”的成功经验,在中、省的大力支持下在峪口、通镇等地兴建山地红枣集雨微灌试验基地,视其效果逐步推进。

(二)华南农业大学

红枣保鲜技术是红枣产业开发的新途径,去年在华南农大的技术支持下,佳宝、佳惠等红枣加工企业成功试验了红枣保鲜产品,保鲜期延长至4个月,大大延长了红枣鲜食产品生产产业链,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今年预计新建红枣保鲜库10座,总储鲜枣700吨。

(三)河北农大

1、继续依托河北农大研究红枣裂变技术科研攻关。

2以周大迈教授牵头,年底完成佳县农业资源调查和产业发展规划。

3、皇甫中泗教授在王家砭镇柳树会村示范种植“三优”苹果5亩和核桃5亩。将于3月底落实苗木,并在2-3年内形成优质示范园。

4、王金春教授在王家砭镇打火店村重点指导1-2个示范户,以蔬菜和瓜果栽培为主要内容,带领示范户进行茬口设计和瓜果连续栽种的技术示范;同时在打火店

9 村开展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发展设施农业。努力在2009年内形成优质示范园。

5、张志胜教授协助县里确定的奶制品加工示范户或企业研制生产奶制品。

6、曹玉凤教授指导通镇李厚村指导养猪户,围绕李厚村母猪养殖产业,形成规范化生产。

7、承办佳县技术骨干培训班。由佳县科技局组织示范村、示范户和技术骨干,到河北农业大学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参观河北农业大学在太行山区的示范点。

六、积极配合中、省、市、县搞好其它工作。

一、2011年科技扶贫工作总结

2011年,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采取“政府引导、科技牵头、部门配合”的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狠抓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切入点,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整合农村科技资源,着力构建现代化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全县农村科技信息化水平和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2011年科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在科技下乡方面,重点是针对茶叶、油菜、小麦、蔬菜、畜禽、水产等农、林、牧、渔方面种养技术,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科技下乡活动,编印技术手册。共组织专家服务组16个,科技人员136人,下乡技术服务32次,编制油菜、茶叶、小麦、蔬菜、畜禽、水产等技术资料,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农业实用技术光碟300盘。把技术送到农民手里,解决了实际问题,深受农民欢迎。

2、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农业科技进步。今年,我们组织有关单位,重点推广了超级稻种植技术,粳稻种植技术,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技术,脱毒红薯高产栽培

10 技术,库塘中高产养鱼技术,林果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技术,麻鸭养殖技术等20余项先进实用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广泛应用在水稻、小麦、油菜、茶叶等作物种植,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在西南乡镇推广以来,引进脱毒红薯新品种、新技术,红薯产量、质量大大提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薯业产业链,脱毒红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水稻籼改粳技术推广面积1万余亩,集成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的水稻质量大大提高。

3、开展科技示范乡村活动,加强科技示范点建设。为了使科技示范活动健康持久深入开展,我们重点抓了2个乡镇、3个科技示范村建设。在示范乡建设上,狠抓了技术推广网络建设、示范基地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在示范村建设上,狠抓了科技示范户的培养、科技服务组织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寨、胡楼、杏山植物园三个科技示范村进行的新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带动并影响了周围群众学技术、应用新技术的热情。尤其是整村推进的科技示范村,光山县晏河乡河川村和管围孜村,在做好硬件建设同时,积极开展高效茶园建设技术、畜禽养殖科学技术、无公害优质杂交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新型农民和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建科技图书室、卫生水井、兴建村组公路和沼气池等。为加快全县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籼改粳技术,今年在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00亩粳稻高产开发示范区,采用7个粳稻品种对比示范,为推广籼改粳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实施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中,我们先后邀请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省农科院、省水产研究所、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农业科技专家来我县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取得了很好效果,不仅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科普知识、适用技术,而且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养殖生产环节中的很多关键技术难题,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来了效益。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生产第一线和农民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受到农民的普遍好评。如“猪病防治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优质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开发与推

11 广”,通过科普传播,辐射推广,实现规模扩张、品质提升、效益提高。

4、强化农民素质教育与培训,提升农村和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今年,全县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县、乡、村科技培训,共培训1.2万多人次,培养科技带头人60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尤其是精心组织了农业、畜牧、果树、蔬菜、医疗卫生、农村经纪人500余人次参加的七期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抗旱技术措施,积极开展抗旱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医疗技术学习,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经纪人通过培训,精通了业务,掌握了技能。

5、实施科技服务小额信贷项目,做好科技扶贫服务农户。我们在实施小额信贷中,注重以科技扶贫的方式向贫困地区引进推广先进成熟的实用技术,为贫困户提供的生产性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使其尽快脱贫致富达到小康。今年我们对小额贷款户进行重点调查,并开展了产业技术培训,向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净居寺茶场85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5.5万元,向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放小额贷款18万元。

6、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一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蓝天茶叶、白鲨针布、辰龙茶叶、三元炉具等骨干企业,坚持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加强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大为提高。2011年为河南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争取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0万元,支持该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帮助白鲨针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市级基础上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净居寺茶场申报了“信阳市无公害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元炉具公司申报了“信阳市电陶炉技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辰龙茶叶公司成立了茶叶研究所,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已有省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信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三是今年已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

7、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2011年,已在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的46个行政村,共派出科技特派员50名到基层创业,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嫁接”到具体科技项目中去,以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形成了“科技特派员+项目+基地+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一年来,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地、农户、田间地头,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6项,推广新技术20项,引进新品种9个,发放各类科技资料2万余份,创办或助办协会与合作社16个。三是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经费。2011年共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工作经费10万元。

8、认真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已申报项目11项,其中:“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无公害茶叶推广应用与示范”、“温棚蔬菜基地建设与技术示范”申报国家2012星火计划,“红茶技术在哥伦比亚的应用与示范”申报国家科技援助项目;“夏秋绿茶品质提高技术研究”“茶叶产业化技术研究”申报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院科技合作项目;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这些项目2012立项和实施后,将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档次和核心竞争力。

9、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与上级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领导多次率团到我县调研、指导科技工作,其中司局级领导7人,处级领导18人。他们为我县科技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指导性意见,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科技部先后向我县捐赠笔记本电脑25台和科技图书2890册,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和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建设;为晏河乡付店小学牵线搭桥,与北京怀柔二小结对共建,组织该校师生到北京参观学习,开阔视野。二是与先进地区开展科技交流。7月份组织有关乡镇和部门人员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蔬菜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与寿光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为发展我县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9月又组织科技特派员赴浙江省考察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三是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

13 深入。加强技术和人才引进,引进人才2人,引进技术1项,资助贫困生2人。

10、精心组织,做好科技进步县考核。认真组织了2009—2010年光山县科技进步考核的申报工作,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县考核。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强化创新意识,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光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科技工作、科技扶贫工作的重要位臵来抓。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专门成立了科技扶贫、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二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已制定了《光山县科技工作“十二五”规划》、《光山县科技扶贫“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加强科技工作、科技扶贫工作、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光山县财政把科技三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向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扶贫项目倾斜。2011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300万元。

2、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狠抓关键技术开发。我们立足本县实际,围绕资源优势,明确科技开发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开发,扩大开发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如为了发展油茶支柱产业,今年实施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优质油茶苗木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优质油茶繁育基地20亩,生产无性系良种油茶嫁接苗120万株,建油茶基地万余亩。

3、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搞好科技与经济结合。一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光山县建立了优质水稻、油菜、小麦、蔬菜、脱毒红薯、茶叶、油茶、小杂果、水产、麻鸭等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优质粮、油菜、麻鸭、水产品、茶叶等主导产业。二是大力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经济附加值,实现规模效益。2011年全县粮油产量再创新高。

4、围绕扶贫开发,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搞好人才开发,培训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是振兴经济的前提和富民强县的保证。我们针对本县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低的客观实际,结合星火、扶贫、攻关项目的实施,采取急用先训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在培训中,一是抽调技术骨干,成立县、乡、村培训队伍,县级由19名高级技术人员,26名中级技术人员组成,建立了县级培训辅导站,重点培训“提高型”人才。乡级以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为主,村级以农民技术员为主,重点“培训普及型”人才。二是采取县培训到乡、乡培训到村、村培训到户、一级抓一级的多层次培训方式。

5、发挥部门职能,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一是积极参与县体制机制创新课题研究。我局根据部门职能,积极调查研究,为体制机制创新建言献策,参与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二是开展农村科技需求调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三)科技扶贫项目执行情况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力促科技长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作为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提高科技含量,在实施国家等重点科技项目上,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三制六有”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三制”即有科技项目专家评审制度、项目专人负责制、项目资金使用财政监督制;“六有”即有申报书、有合同、有进度、有小结、有总结、有验收报告。项目实行公开申报、公开评审、实地考察、评优立项等“阳光操作”。对2009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光山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建设工程”、“精制特级眉茶技术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已准备好材料待验收。承担的2010年国家星火计划“100亩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经实施,培育无性系良种茶树母本园2000亩,主要品种包括龙井

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等,培育扦穗5万公斤;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00亩,可为茶农提供优质茶苗近2000万株。“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县科技信息

15 中心已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新建了10个村信息站,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全县农村信息员队伍,并对信息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承担的2011年国家星火计划“科技特派员成果推广与技术示范”项目,选派特派员20人,实施科技示范项目8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项,培训人员8000人次。“无公害大棚蔬菜技术开发”项目,已建20亩钢架温室大棚、30亩地温大棚,并实施蔬菜技术开发。“优质油茶苗木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20亩油茶繁育基地,繁育优质油茶苗木120万株,建油茶基地万余亩。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科技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与上级对光山科技事业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整体能力不强,区域创新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人才较为紧缺,科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科技素质较低;科技扶贫经费少,奖励机制未形成等,都有待下步去努力,去完善,以便更好地促进科技扶贫。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快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建设创新型光山,推动光山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一)加强调研 明确目标

组织专门力量围绕光山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入乡村、企业、科技示范点进行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加强与农民、企业家、科技人员、乡镇有关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科技需求,确定工作中心和着力点,提出工作重点和目标。

(二)围绕解决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1、对2010年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100亩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任务书要求继续组织实施,做好项目总结,聘请专家验收。对2011

16 年项目“科技特派员成果推广与技术示范”、“无公害大棚蔬菜技术开发”、“优质油茶苗木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按任务书要求组织实施。

2、在茶叶方面,力争申报实施一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在光山县建立茶叶示范基地,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推动光山茶产业发展。

3、申请“富民强县”项目,根据科技部相关项目申请的要求,将“绿色茶叶产业技术开发”申请“富民强县”项目。

4、申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依托“白鲨针布”项目申报产业示范项目。

5、积极筹划科技部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结合“光山县科技信息化综合能力和利用现状调研”结果,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

6、继续实施好科技服务型小额信贷项目。

7、力争申报并实施1—2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

8、申报并实施3—4项“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

(三)继续抓好科技示范工作

1、巩固和加强已建的示范村、示范区建设,继续给予资金支持,让其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2、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整村推进科技示范村建设的需要,力争新建1—2个示范点、示范区。

(四)广泛开展学习交流和科技合作

1、组织有关领导和科技管理人员到外地和发达地区考察、调研,学习外地科技扶贫工作先进经验,开拓科技管理干部视野,增强科技管理能力,推进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2、邀请中茶所茶叶专家来我县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五)继续抓好农村科技工作

1、加大力度,搞好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利用县级科技三项经费,重点搞好水稻、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支持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机械、脱毒红薯、小杂果、茶叶等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2、继续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工程,服务“三农”。

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4、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发展。重点推广6—8项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实现“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六)继续开展为民营科技型企业服务工作

引导和扶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围绕白鲨针布(省高新技术企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蓝天茶叶(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辰龙茶叶、三元炉具等民营科技企业开展服务,力争为其争取1—2个国家或省级项目,培育和发展1—2个具有活力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

(七)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八)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构筑科技创新新优势 一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二是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推荐第7篇:扶贫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1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济源市列入太行山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5年计划完成搬迁40户16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15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河南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15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15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推荐第8篇:扶贫工作计划

好力保乡2014年扶贫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帮扶长效机制,使今年的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推动全乡扶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结合我乡、村情实际,通过帮扶切实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现就2014年扶贫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总体工作思路

2014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全旗总体扶贫开发思路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强化产业化扶贫,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特色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强化土地流转实施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革贫困村土地经营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实现非农转移,在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培育创业型农民上有新突破;高质量完成我乡扶贫开发目标,为全乡达到小康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效益,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农民增收,到2017年底,全乡土地流转面积力争达到50%以上,并努力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劳务和畜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以上,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生活目标。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组宣委员等人为成员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根据旗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扶贫村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分阶段召开专题研究会。同时严格按照旗委、政府要求及时上报帮扶工作情况汇报、总结等材料。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2、明确对象,突出重点。

为使帮扶活动取得实效,使最贫困的农户得到真正的帮助,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同定点扶贫村联系,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帮扶活动,重点帮扶贫困户20户。领导干部每人帮扶2户,一般干部1人帮扶1户。对帮扶的贫困户和受资助的贫困儿童在村内进行公示。建好干部深入基层、党员帮扶群众交友结队考核卡,建立健全定点、定人、定户、定脱贫时间的工作机制。

3、加强科技培训,开辟致富门路。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的主动性。

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主动性方面。首先要对积极性高而由于条件所限难以致富的贫困户,尽全力给予全方位的帮助,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其他贫困户;其次对于脱贫较差的贫困户,要多做思想工作,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其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对于“等、靠、要”思想严重,经开导、帮扶仍好吃懒做的贫困户,适

当给予救济,在科技培训方面,继续通过课堂讲解、观看录像片、实地参观学习等办法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农民进行学科学种植、养殖、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加大转移式扶贫工作力度,增加劳务输出质量。进一步完善小额互助金贷款的扶贫模式。

4、党员群众结对,加快脱贫致富。

今年按照旗委、政府要求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已经确定了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名单,至少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两次,为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指导一个经济发展项目,通过帮扶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不低于300元的目标。

5、走产业化扶贫之路,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首先我们将依托企业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的联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规模种植优质、高产玉米,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增收,另外,我们要积极加快招商力度,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转移剩余劳动力,以产业化扶贫的方式,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推荐第9篇:扶贫工作计划

莎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示范园、对口帮扶点

2012年帮扶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莎党办„2011‟14号《莎车县2011-2013年重点村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确保示范园、示范点建设的延续性,做到投入早见效,农民早受益,帮扶见成效,真正达到示范带动作用,在今年帮扶工作中,认真做好巴旦姆示范园及帮扶工作,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2012年示范园、帮扶点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行深入思想发动。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采取宣讲、座谈会等形式,在全局以及帮扶村开展对口帮扶巴旦姆示范园及扶贫活动的宣传发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扶贫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进与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从而增强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组 长:翟田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副组长:吐尔洪扎依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书记成 员:司马义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主任科员

刘丽丽办公室主任

骆玉香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股股长

刘海兵专业技术职称股股长

阿布力克木就业培训股股长

尹梅社保股股长

买买提依力劳动关系股股长

李小婷人力资源市场主任

喇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

买买提明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分工:组长负责全盘工作;副组长抓具体工作,

负责制定帮扶措施,调研情况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

政办,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各项帮扶工作,并负责搞好与帮困点

的联系沟通及协助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

处。

三、搞好调研摸底工作。利用调研、检查工作和节假日等

有利时间,对对口扶贫村进行深入调研摸底,搞清基数、摸准

实情,重点摸清村级组织建设与功能发挥、现实生产生活现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问题的同时,制定好自身脱贫致

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为群众办实事好

事,在扶贫帮困中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

公务员活动。

四、进一步制定完善扶贫帮困计划措施。在作好调查摸底

的基础上,以县委对对口帮扶工作方案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工

作性质、工作特点和范围,以及往年扶贫工作好的经验,进一

步完善和制定扶贫帮困计划措施。

1、走访贫困户,送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慰问“三老人员”

及五保户,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环境,解决生活困难。选派1

至2名人员到扶贫村、示范园蹲点,督促指导各项工作落实情

况。

2、深入对口扶贫村,了解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

困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帮扶。帮助农民及时了

解用工就业信息,送惠农政策、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宣传

等方面的书籍,向农民及时宣传了解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

职业技能等知识。

3、积极开展巴旦姆管理为主的帮扶活动。抓好示范园及

对口帮扶村巴旦姆管理,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给

农民指导并一起完成当前巴旦姆示范园的追肥浇水和防治并

虫害工作,使24村巴旦姆示范园达到丰产园,10村示范园达

到精品园标准,使巴旦姆真正成为农民的“增收树”、“致富树”。

同时根据巴旦姆管理工作的需要,购臵一些农资捐赠给贫困

户。

4、实行结对帮扶。扎实开展“1+1”和“1+2”党员干部

帮扶特困户活动。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各对口帮扶2户贫困户,

28名机关一般干部各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具体目标要求:

今年重点帮扶对口联系点大力发展特色巴旦姆、特色农业,从

技术上扶持帮扶村加强巴旦木种植、管护,实现增产增收。

5、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富余农民工培训转移。对帮扶村

农民工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摸底,摸清农民对培训专业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引导组

织该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有序转移就业。

6、巴旦姆种植技术及时间安排

(1)补植:对老巴旦姆园进行修整补植,并与林业局林

果服务队联系进行修剪苗木,并且在2012年4月份前把缺株

苗木补齐,做到补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园内放蜂:对巴旦姆园进行定时放蜂,放蜂时间:3

月15日——4月15日,按每3亩放一箱。

(3)喷施花蕾宝:花期:3月15日——20日,100克/

花后:4月10日——15日,100克/亩.

(4)施肥:第一次:花前施肥时间:2月底3月初, 追

肥标准:每株/0.6公斤尿素。

第二次:幼果膨大肥时间:4月20——30日。追肥标准:每株0.5公斤/尿素,复合肥1公斤/株。

第三次:花芽分化肥及果实成熟肥,追肥时间为7月底-8

月底。追肥标准:每株1公斤/复合肥,农家肥50公斤/每株。

(5)浇水。第一水,花前水,时间:2月底——3月初。

第二水,幼果膨大水时间:4月底——5月中旬。

第三水,花芽分化及果实成熟水时间:7月5-7月15日

第四水,封冻水,时间:11月底至12月初。

(6)定期对巴旦姆苗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修剪、喷施多效唑。冬季对巴旦姆苗木进行涂白、培土、包扎等安全越冬措施,各类经济林放臵防寒草袋,让巴旦姆苗木安全度过寒冷冬季。

7、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佰什坎特镇对24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并在村里组建巴旦姆服务队。

(2)对有从事大棚种植愿望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免费培训和贷款贴息。

(3)扶持有养殖愿望的农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及供求信息,鼓励农民申请专利,扩大养殖业,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土鸡、土鸡蛋),增加农民收入。

以上是我局2012年度巴旦姆示范园帮扶工作及扶贫活动工作计划,我局将迅速行动,把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切实帮助扶贫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莎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推荐第10篇:扶贫工作计划

2011年度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

工 作 计 划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定为××乡××村2011年度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包村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领导非常重视,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责任,派出2名工作队员 于3月1日进驻四都乡文阁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工作队员会同驻村领导、干部,村、支两委领导一同对文阁村的自然条件、集体经济状况、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队员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及群众的建议与要求,经村支两委和包村单位领导协商讨论,制定2010年度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乡西水的源头,背依大山,毗邻八面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共13个组,327户,总人口1187人,有劳力590人;全村总面积9150

亩,山地面积8000亩,耕地面积1142.91亩(其中:水田1179.26亩,旱土63.635亩);该村农户经济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养殖业及部分劳力外出打工收入。2003年度人平产粮300公斤,人平纯收入仅740元。村党支部有30名党员,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健全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凝聚力。村团支部健全,有25名团员。纵观文阁村,有着山地多、水资源较丰富等自然优势,加上通过前几年建整扶贫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完成了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民用电,接通了程控电话,村部旧房出租和四都圩村集体商业门面出租每年有2700余元的集体经济收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村组基础设施较差,部分水渠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用水困难;有几个组虽然已修通公路,但路面差,一遇雨天无法通车,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全村还没有形成一个支柱产业,科技含量低,村级集体经济门路少、底子薄弱;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差等因素,严重地阻碍着文阁村农民群众和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县、乡政府及村级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通过扶贫开发等多种途径逐步改变文阁村的贫困面貌。

二、指导思想

根据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的要求,在2010年,我办开展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扶贫与党建一齐抓,围绕我县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康建设的进程。在全年的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认真抓好如下四个重点:①提高村、支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②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③搞好村务公开,抓好各项制度建设;④以转变群众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为突破口,促进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按照“五个好”标准,切实抓好文阁村的村级组织建设。

1、引导村支两委干部和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村支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村支两委干部对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巩固村支两委班子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注重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营、治保会、计生协会等村级组织建设,发挥这些群团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按程序培养和发展1—2名新党员,不断增添党的新鲜血液,有计划地培养4—5名村级后备干部。

3、结合××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举办1—2期实用科学技术培训班,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技术水平,增加科技含量,引导农民群众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村级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工作队员每人联系1—2户以上科技示范户或特困户。

4、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建章建制,突出抓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切实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

5、配合乡政府认真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高育龄夫妇少生、优生、快富意识,促进全村计划生育工作保类进位。

6、向村农民群众宣传灌输党的富民政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倡学科学,反对和抵制邪教,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保持安定、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争取上级扶助和群众自筹相结合,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群众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1、争取多方面支持,村集体在文阁电站入股5万元。

2、提供材料,组织群众整修村组公路。

①整修蛇江至周家组公路;

②整修任尾组公路。

3、提供材料,组织群众整修水渠。

①整修高岭组水渠;

②整修长山至桐子树垅水渠。

4、提供材料,组织群众解决偏塘组人畜引水困难。

5、争取县林业局支持,新种南竹500亩。

6、扶持科技示范户,即种、养大户2户。

7、扶持特困户3户,解决部分种养种苗费用。

(三)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队员自身建设。扶贫工作

队员要制定学习、工作制度,提高对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工作任务,保证工作时间和精力,加强调查研究,自觉为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村争取项目,为争取资金牵线搭桥;为扶贫村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队

二○一一年一月八日

第11篇:扶贫工作计划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临汾市分行 领导干部下乡工作队2011年下乡工作计划

今年,我行下乡工作队定点扶贫村为安泽县冀氏镇柳树沟村。柳树沟村位于冀氏镇北部5公里处,326省道沿线,全村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更低面积2511亩,总户数240户,总人口为735人,其中党员32人。人均收入3110元,是全县较为典型的纯农业村。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农村贫困户较多;二是村民营经济不活跃,村里缺乏收入来源,历史陈债较多,村集体负债较重;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经纪人少,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一、帮扶目标任务

总体上讲,我队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为帮扶重点,帮助该村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同时结合该村实际,有针对性制订扶贫工作的具体计划。争取通过一年的努力,将达到柳树沟村人均农民纯收入要稳步增长;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村级积累要有明显积累;村容村貌要有极大改观;村风民俗要文明进步;社会环境要安定有序。

二、帮扶措施

(一)强化扶贫项目。明年柳树沟村的扶贫工作确保做到“五个一”:扶持10个低收入农户发展致富项目;扶持柳树沟建10个鸡舍;建立1个文化广场;新建1个垃圾池。扶持1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农民致富,从而也为村级集体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扶持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今年我们将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突出扶志,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让村干部自身富,带民富,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

(三)强化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我们将采取“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为该村筹措扶贫资金。我们要早作打算,及时和后方单位联系,多做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能为扶贫工作多献爱心,争取尽早筹集扶贫资金。并确保扶贫资金严格按要求使用,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困难群众、扶贫项目和村集体事业中去。

(四)强化工作责任和纪律。我队每位同志都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与扶贫村的干部吃住一起。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和当地的党委、政府搞好关系,协同配合,增强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我们力争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农民交朋友,倾真情了解贫困农民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农民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贫困农民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贫困农民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教育。在贫困农民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农民子女都能按时入学。

6、帮就医。在困难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使其病有所医。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12篇:扶贫工作计划

2017年扶贫工作计划

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切实保证贫困村及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良好的教育,全力营造关爱贫困学生的社会氛围,深入扎实地推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结合我中心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扶贫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提升贫困村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学校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目标要求

从2017年起,把推进精准扶贫作为中心校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覆盖全学区所有贫困生教育发展的倾斜扶持工作机制,确保家庭困难每位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1、搞好调查摸底工作。抓好精准扶贫调查摸底工作,为贫困学生建档立卡,确保全学区所有贫困学生无一遗漏。

2、创新扶贫工作模式。以“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为出发点,创新教育精准扶贫举措,开展特色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既“输血”又“造血”,阻止脱贫户“返贫”。

3、健全帮扶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全学区所有学段贫困学生帮扶工作机制,保障贫困村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并积极配合镇村脱贫工作的开展,帮助更多的贫困村出列,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脱贫。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强贫困村学校师资力量,强化贫困村教师培训,建立非贫困村学校与贫困村学校手拉手结对模式,实施教育集体帮扶,实现全学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工作措施

1、摸清贫困学生,建立扶贫台账。

各学校逐村逐户摸底核查学校覆盖范围内的贫困家庭学生信息,摸清各学段贫困学生数,逐一建档立卡,对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并针对贫困户及家庭困难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济困、扶技、励志、育才”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精准施策、定向发力。

2、用好资助政策,雪中送炭济困。

各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实际,帮助在该校就读的家庭困难儿童、烈士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申请落实政府助学金,对其中特困家庭儿童酌情减免保教费。各中小学,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帮助家庭困难的寄宿生申请各项政府补助,必要时,在合理使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情况下,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适当资助。

3、立足教育均衡,建好学校拉长短板。根据贫困村的自然环境、适龄人口分布等情况,合理规划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优先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先加强贫困村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力促贫困村学校硬件、软件同步提升。确保贫困村学校达到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4、坚持教师为本,倾斜师资下沉力量。加大贫困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逐步解决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编问题。贫困村学校教师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贫困村任职任教,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走教。

5、关注学生学业,潜心扶志,助力成才。坚持扶贫扶志结合,重在扶志、助力成才原则,建立帮扶台账,开展教师“一对一爱心育才”行动,由一名或多名教师结对一名学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侧重地帮扶。对特困家庭学生给予适当经济援助,确保学生不失学;对生活压抑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励志教育,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生活的信心;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6、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为农村脱贫工作注入长效机能。

四、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陈铁良任组长,刘大伟任副组长,张勇、刘利、杨标、徐晓丽任成员,对全中心校的扶贫工作统一指挥协调。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学校扶贫工作的领导。

2、强化资金统筹。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为贫困村学校优先申请并帮助办理,确保贫困村学校建设资金、贫困学生资助金等优先到位,及时拨付,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3、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广播、手机短信、微信、板报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等,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让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教育扶贫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4、坚持跟踪管理。各学校要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遏止返贫现象发生。

5、强化督导考核。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实行季度督查、年度监测、年终考评。加大奖惩力度,对真抓实干、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追责问责,确保教育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善作善成、取得实效。

阜阳市颍泉区苏屯中心校

2017年2月

苏屯中心校2017年扶贫工作计划

阜阳市颍泉区苏屯中心校

2017年2月

第13篇:扶贫工作计划

2016年度扶贫工作计划

XX县纪委、监察局扶贫点——XX县周集镇薛集村按照“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治村”的发展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薛集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更好实施薛集村的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推进,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按照“科学规范、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方针,坚持县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年年底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XX县的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是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培养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主要做法:(一)组织好学习宣传工作。(二)进一步调研、摸底、走访。包括:1.建立民情日记、档案;2.召开村“两委”、村民组长座谈会;3.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4.积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党员的教育培养,建设一支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有力党员队伍。(三)讨论研究今年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对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调研,探索农民脱贫致富新思路、新办法,选准发展路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访村贫困户,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力争计划内帮扶的贫困户脱贫。

二是抓紧抓快协调XX县扶贫办对薛集村岗东水泥路建设的资金投入,计划年内完工,工程总投资50万。

三是积极向XX县水利局争取薛集村南小湖排灌站工程项目,总投资50万元,力争年内解决该村500亩农作物排灌用水问题。四是监督今年我委局5万元扶贫帮扶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是通过协调XX县组织部及其他渠道为薛集村村室修缮,办公桌椅更新,硬化院内道路及地坪等基础设施。

六是结合我县陈埠职高、霍邱驾校的热门教学专业,大力向该村初、高中毕业生等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群众宣传、积极

第14篇:扶贫工作计划

2010年,我工作队扶贫草堰口镇的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按照市委的工作要求,依靠后方单位的大力支持,努力围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壮大村级集体积累这一中心目标,全方位地开展扶贫工作,努力提高定点扶贫工作实效。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今年,我队定点扶贫村有3个,分别是桃元村、院道村、崔庄村。

桃元村地处冈西、冈东、上冈三镇交界处,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共辖桃元、祁堰、路庄3个小自然村,有1318户,总人口4512人,耕地面积8467亩,党小组14个,党员126人。院道村,位于该镇中部地区,面积7.8平方公里,共辖院道、彭庄、港北三个小自然村,有1119户,总人口3537人,耕地面积7778亩,党小组11个,党员110人。崔庄村地处镇最西部,与冈西镇交界,面积3.5平方公里,有356户,总人口1098人,党小组7个,党员45人。

该3个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农村贫困户较多;二是村民营经济不活跃,村里缺乏收入来源,历史陈债较多,村集体负债较重;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经纪人少,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二、帮扶目标任务

总体上讲,我队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为帮扶重点,帮助该村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同时结合各村实际,有针对性制订扶贫工作的具体计划。争取通过一年的努力,将这三个村全部脱贫,人均农民纯收入提高350元,发展一定规模的带动农民致富的项目10个,增加村级积累15万元以上。

三、帮扶措施

(一)强化扶贫项目。明年3个村的扶贫工作确保做到“三个一”:扶持各村100个低收入农户发展致富项目;扶持各村一个高效农业或工业项目,桃元村侧重家禽养殖项目,院道村侧重草坪项目,崔庄村侧重水产养殖项目;扶持一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农民致富,从而也为村级集体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扶持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今年我们将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突出扶志,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让村干部自身富,带民富,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

(三)强化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两年来,我们共为该镇筹措扶贫资金 万元, 个后方单位都按照要求一分不差地将扶贫资金解交到位,即时地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明年的资金我们要早作打算,及时和后方单位联系,多做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能为扶贫工作多献爱心,争取在明年年初就将所有的扶贫资金全部筹集到位。资金严格按要求使用,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困难群众、扶贫项目和村集体事业中去。

(四)强化工作责任和纪律。我队每位同志都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与扶贫村的干部吃住一起。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和当地的党委、政府搞好关系,协同配合,上下班正常,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15篇:扶贫工作计划

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2013年“两联一包”包村扶贫工作计划

根据省委、委政府“两联一包”文件精神和省体育局安排,我校从2012年起,负责黄龙县柏峪乡石坷村的扶贫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把包村扶贫工作做的更好,现制定2013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在总结2012年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优化公共服务,使2013年的扶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认真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通过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村户发展增收产业、提高发展能力。

二、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以上计划顺利实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我们要采取如下措施予以保障: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包村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单位扶贫工作领导机构,落实扶贫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到包扶村蹲点扶贫。

2、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和包村工作小组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主要领导带头经常深入扶贫点,检查指导帮扶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资金导向和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做到思想、人员、措施三到位。

3、帮助村两委班子从群众意愿和实际需求出发,制订好本

村年度工作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村级组织运转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4、深入调研,寻找工作最佳切入点。通过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参照其他条件相似、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委的经验,结合包扶村的实际情况,找出包扶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摸索出包扶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5、继续协助石坷村推广建设中蜂养殖基地(包括中蜂养殖、蜂厂维修改造等),形成养殖、加工、品鉴、销售一条龙模式。

6、坚持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好年初、年中和年末联席会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影响包扶村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度过难关。

7、认真做好“两联一包”扶贫的宣传工作,及时反映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包村扶贫的新成绩、新做法和新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扶贫帮扶工作的整体水平。

附:陕西省体校包扶柏峪乡石坷村低收入户名单

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第16篇:扶贫工作计划

左权县安监局

二○一一年扶贫工作计划

按照县扶贫领导组的工作安排,2011年我局将继续对辽阳镇小会村进行定点扶贫。根据县委下乡扶贫工作的统一要求,我局已派驻专人负责对小会村进行扶贫,我局工作人员在上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小会老百姓街道照明、医疗、办公设施配备、避路电视安装等民生问题,拟定今年的扶贫工作要点报请局机关,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今年计划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帮助小会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两委成员综合能力。借“两会”东风及建党九十周年奠庆活动,配合辽阳镇党委、政府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觉悟、开阔视野、广开言路、吸纳先进,抓好队伍建设,为小会村脱贫致富打造强有力的带头人。同时,将适时派、请专人到小会村,对小会村老百姓进行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小会村委培育年轻的党员干部,为小会村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施亮化工程,改善小会村街道黑暗现状。为彻底解决小会村夜间街道照明问题,我局将与县供电公司取得联系,将聘用技术人员进村现场勘测,架设照明线路,安装供电设施,预计需投入资金4万余元。

3、广场建设及完善综合楼装修工程。为优化环境,给村民创设一个健身、娱乐活动场所,使医疗点、村委办公场所、图书角尽快运行,我局将联系有关部门在小会村综合楼前修建活动广场,对新建的综合办公楼进行装修。预计需投入资金30余万元。

4、实施数字电视安装工程。为使小会村村民了解社会发展现状,掌握国家政策,学习农科知识,决定配合小会村村委联系有关部门在小会村实施数字电视安装工程。

5、在“六〃一”之际,对小会村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进行慰问。

6、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对小会村“五保户”、“特困户”进行慰问,并适时给予经济帮助。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2

第17篇:扶贫工作计划

霍邱县旅游局2011年扶贫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我局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现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安排布署,把扶贫工作做为我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真正达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目的。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为目的,不断增强农民自身“造血”功能,使其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项目、尽早尽快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二、工作原则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有分工领导和专抓人员。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真正落到实处。

2、坚持扶贫先扶志,变“输血”为自身“造血”的原则。结合贫困户的不同特点,教育引导贫困户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在帮助掌握农村实用技术上下功夫,在种养项目上找门路。

三、工作措施

1、强化扶贫项目。确保做到“三个一”:扶持100个 1

低收入农户发展致富项目;扶持一个高效农业或工业项目;扶持一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农民致富。

2、强化扶持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总结以往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突出扶志,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

3、强化资金管理。要一分不差地将扶贫资金及时地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严格按要求使用扶贫资金,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困难群众、扶贫项目和村集体事业中去。

4、强化工作责任。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与当地党委、政府保持经常沟通,协同配合。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良好形象,增强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霍邱县旅游局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第18篇:扶贫工作计划

2010年扶贫工作计划

以下内容从原文随机摘录,并转为纯文本,不代表完整内容,仅供参考。 小组7个,党员45人。

?该3个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农村贫困户较多;二是村民营经济不活跃,村里缺乏收入来源,历史陈债较多,村集体负债较重;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经纪人少,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不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

二、帮扶目标任务

?总体上讲,我队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为帮扶重点,帮助该村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同时结合各村实际,有针对性制订扶贫工作的具体计划。争取通过一年的努力,将这三个村全部脱贫,人均农民纯收入提高350元,发展一定规模的带动农民致富的项目10个,增加村级积累15万元以上。

?

三、帮扶措施

?

(一)强化扶贫项目。明年3个村的扶贫工作确保做到“三个一”:扶持各村100个低收入农户发展致富项目;扶持各村一个高效农业或工业项目,桃元村侧重家禽养殖项目,院道村侧重草坪项目,崔庄村侧重水产养殖项目;扶持一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农民致富,从而也为村级集体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强化扶持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今年我们将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突出扶志,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让村干部自身富,带民富,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

?

(三)强化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两年来,我们共为该镇筹措扶贫资金? 万元, 个后方单位都按照要求一分不差地将扶贫资金解交到位,即时地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

明年的资金我们要早作打算,及时和后方单位联系,多做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能为扶贫工作多献爱心,争取在明年年初就将所有的扶贫资金全部筹集到位。资金严格按要求使用,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困难群众、扶贫项目和村集体事业中去。

?

(四)强化工作责任和纪律。我队每位同志都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与扶贫村的干部吃住一起。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唿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和当地的党委、政府搞好关系,协同配合,上下班正常,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19篇: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是帮助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扶贫计划模板。

扶贫计划【第一篇】

xx村按照“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礼貌治村”的发展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xx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更好实施xx村的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推进,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按照“科学规范、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方针,坚持县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年年底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到达或超过霍邱县的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构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潜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是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培养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主要做法:(一)组织好学习宣传工作。(二)进一步调研、摸底、走访。包括:1。建立民情日记、档案;2。召开村“两委”、村民组长座谈会;3。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4。用心加强对入党用心分子和其他党员的教育培养,建设一支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有力党员队伍。(三)讨论研究今年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对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调研,探索农民脱贫致富新思路、新办法,选准发展路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访村贫困户,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力争计划内帮扶的贫困户脱贫。

二是抓紧抓快协调霍邱县扶贫办对xx村岗东水泥路建设的资金投入,计划年内完工,工程总投资50万。

三是用心向霍邱县水利局争取xx村南小湖排灌站工程项目,总投资50万元,力争年内解决该村500亩农作物排灌用水问题。

四是监督今年我委局5万元扶贫帮扶资金的使用状况。

五是透过协调霍邱县组织部及其他渠道为xx村村室修缮,办公桌椅更新,硬化院内道路及地坪等基础设施。

六是结合我县陈埠职高、霍邱驾校的热门教学专业,大力向该村初、高中毕业生等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群众宣传、用心推荐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

七是春节前,委局组队深入xx村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老党员及退职干部,送去党的温暖和领导的关爱。

总之,在委局支持和帮忙下,我会加倍努力工作,使xx村各项工作得到提高,使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向周集镇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扶贫计划【第二篇】

20xx年,全县扶贫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坚持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益为目标,直接瞄准贫困群体,抓好“三个”项目建设,做好“四项”重点工作,落实好“五项”保障措施,推动盐池经济快速发展。年内实现1559户5455人脱贫目标。

(一)抓好三个扶贫项目建设

1、抓好整村推进及整乡推进试点工作。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年内25个整村推进村每村投入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其中8个整村推进销号村,每村不低于200万元)。二是实施整乡推进。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600万元,完成冯记沟、青山两个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任务。三是争取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打造两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四是争取资金300万元,支持少数民族产业发展项目。重点落实整村推进村及整乡推进试点乡镇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环境整治等建设项目。实现1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目标。

2、抓好“双到扶贫”攻坚工程。用心争取“双到扶贫”专项资金1150万元,完成4500户“双到”扶持任务。并将扶持对象纳入“千村信贷”金融扶贫范围,力争撬动信贷资金1亿元以上。

3、抓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一是用心争取专项扶贫资金1600万元,完成89个互助社资金扩量工作任务。年内力争350户以上的大村(互助社)每个资金量到达70万元、350户以下小村(互助社)每个资金量到达60万元;新发展一个村级互助社。二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实施“千村信贷”金融创新扶贫工程。年内全县89个互助社争取农信社贷款突破1。8个亿元。做好“小额信贷”和“裕丰昌合作社”金融创新试点扶贫工作,实现贫困户产业增收。

(二)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1、抓好“两大任务”工作。争项目争资金、招商引资不低于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2、抓好闽宁协作工作。一是认真落实闽宁对口协作两县(区)第十八次联席会议精神,全面完成闽宁对口协作年度重点规划的帮扶项目;二是用心争取资金400万元,认真落实闽宁协作基金的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做好闽宁产业园(区)发展资金争取工作。

3、抓好社会定点帮扶工作。年内争取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帮扶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争取区、市、县帮扶部门项目资金投入到达500万元,协调项目资金突破1000万元。

4、抓好“雨露计划”工作。用心争取专项资金120万元,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培育“两后生”800名,其中高职500名、中职300名。

(三)落实好五项保障措施

措施之一、把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由县政府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我办牵头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将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资金整合投入。认真落实全县25个整村推进村建设项目和两个整乡推进建设项目,构成扶贫开发合力。

措施之二、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贫困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瞄准贫困人口群体,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扶贫开发项目库,加强扶贫项目前期规划、评估论证和申报管理,争取各类扶贫开发项目,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深度推进。

措施之三、把国拨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村信贷资金等有机结合。将“千村信贷”金融创新扶贫和“双到扶贫”创新扶贫引向深入。年内重点加强与县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帮忙广大贫困户低利率借贷农信社资金,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措施之四、把扶贫开发与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加大扶贫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宣传扶贫开发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加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数据库、扶贫项目数据库建设,完善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合理、精准的统计监测体系,为科学决策带给依据。

措施之五、把扶贫开发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继续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安排、项目公告公示制,在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项目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

扶贫计划【第三篇】

(一)总体思路

201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济源市列入太行山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取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思考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5年计划完成搬迁40户16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礼貌、精神礼貌、生态礼貌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15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河南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用心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xx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取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xx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扶贫计划【第四篇】

xxx年是我县被确定为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十x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透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xxxx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用心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用心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思考。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推荐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用心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思考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20xx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透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推荐,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

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职责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xxxx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职责到人,组织到位。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职责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职责人职责,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状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用心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透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用心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透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xxxx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区养畜》、《玉依塔斯绒山羊养殖》中,贫困户自我四处联系,亲自选购扶贫畜,乡扶贫办为其做好检验、登记、建档等服务工作,贫困户透过精心饲喂、放养,繁殖,不断壮大畜群,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潜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还专门针对xxxx年实施的项目资料,组织开展了科学养畜、牲畜育肥、三贮一化、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1200人次,有了生产技术,我乡贫困户投工投劳完成了石木结构的牲畜棚圈40座,发展农区养畜875只,绒山羊养殖350只,改变以往“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带给了技术保障。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镇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状况、资金发放状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理解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xxxx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透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时实现了人均增收225元的目标。

一是用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气候独特,光热条作好,为此我乡以加快畜牧业发,加大饲草料地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xxxx年全乡牲畜饲养量达9。06万头(只),同比增长3。4%。其中绒山羊3。77万只,产绒量达7415公斤,同比增长3。6%,畜牧业增加收入达45万元。xxxx年我乡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种植籽粒玉米3160亩,占总播面积的36%,种植饲草4727亩,占总播面积的54%,饲草料总种植面积到达总播面积的90%,为畜牧业发展带给了坚实的饲草保证,同时受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乡仅玉米种植一项比去年增收37万元。

二是用心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xxxx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石河子拾棉花,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乡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务必有10%的劳动力是雇用本乡农牧民,透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xxxx年我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270人,人均增收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xxxx年我乡6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礼貌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用心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决了修路的经费,组织技术人员打井改水,累计投资达7万余元,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xxxx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艰险,就必须使萨尔托海乡2600余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富裕幸福的生活。

扶贫计划【第五 篇】

20xx,我室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包村扶贫工作力度,帮扶金台区硖石镇高家湾村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3月31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室按照会议要求,及时召开了室主任办公会,组织学习了会议精神,把包村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宝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列入了议事日程。我室成立了包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室主任谢丽娟任组长,副主任吕守奎、窦潇儒任副组长,高志宇等3名县级干部、葛利怀等7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了高家湾村帮扶工作小组,由副主任窦潇儒任组长,副调研员杨积峰任副组长,朱会奇、刘伍军等11名干部为成员,室工会主席柴智强为驻村干部,具体负责包村扶贫日常联络和有关协调工作。4月下旬,室领导带头,组织干部深入村组,开展走访调查,摸清村情民意,结实实际制定了《市委政策研究室包村帮扶金台区硖石镇高家湾村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包抓扶贫工作开头顺利,开展迅速。

二、开展结对帮扶

结合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我室安排副主任窦潇儒等11名党员干部,重点对高家湾村董留福等11户困难党员和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按照“应对面摸实情、心贴心办实事、实打实促发展”的要求,我室11名干部与该村11名党员困难户和贫困户签订《宝鸡市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帮扶协议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帮村组和助农户相结合、促发展和办实事相结合,逐户建立了《交友帮扶联系卡》,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全年组织干部447人次进村入户“一对一”开展工作,了解家庭状况,分析贫困原因,探讨发展对策,制定脱贫计划,帮忙贫困户出主意、解难题、谋突破。今年3月份,我室为坪头镇蔡家湾村联系解决群众文化活动锣鼓器材一副,折资2。5万元,走访慰问蔡家湾村群众62户,每户送去一份米面油及棉衣棉被等问慰品,折资1。5万元。6月份,室领导窦潇儒一行8人支援高家湾村夏收,送去慰问品,折资500元;9月份,室领导带领全室干部职工到该村开展《帮扶问慰献爱心,建立礼貌展风采》活动,送去棉被20床,折资4000元。

三、搞好协调指导

加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协调指导,结合该村实际,帮忙制定新农村建设升阶晋星计划,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搞好移民新村建设。因地制宜,指导抓好村庄路、渠、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引导村组干部和村民开展环境治理,美化、净化人居环境,移风易俗,树立礼貌新风。为了尽快解决高家湾村服务中心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室在办公经费紧缺的状况下,拿出10万元支持高家湾村服务中心建设,谢丽娟主任、窦潇儒副主任等领导多次向有关部门用心反映,主动联系,为村服务中心建设争取了5万元资金,为村产业发展争取了5万元资金。还从金台区民政口争取19万元对口资金扶持。驻村干部柴智强协助配合村干部多方联系,用心努力,主动与金台区联系,争取来区财政支持资金5万元。目前,以上资金已经全部到村入账。

四、开展“六送”服务

我们充分发挥政研农工系统的优势,用心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项目、送资金、送保障”六送服务活动。送政策,结合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村组干部群众宣讲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到政策到村到户、入脑入心。送信息,根据实际需求,适时为农户带给劳务信息、农产品流通信息等,促发展,助增收。送技能,结合省、市开展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适时安排该村干部参加培训,提高村治潜力。围绕壮大劳务经济和提升西瓜、核桃等特色产业,协调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送项目,结合实施项目到村工程,用心联系协调有关方面,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安排上,尽可能对该村予以倾斜支持。送资金,协调组织、民政、水利、卫生、扶贫、体育等有关部门,帮忙解决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村内河堤治理、村民中心建设等实际问题。送保障,协助抓好农村低保、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落实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扶贫计划【第六篇】

一、政治学习

在20xx年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团一向坚持以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和精神实质。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的有关精神。一年来透过学习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共同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我部“十一五扶贫发展纲要”,我门对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问题,有了更加进一步的理解。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还深刻体会到,扶贫工作也是科技部党组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作实绩

扶贫之初,我们以调研为主线,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理清思路,下决心抓几件实事、急事。

我部历届部领导对老区人民都十分关心,他们都多次去过延安和榆林调研或当面指导工作。在扶贫办和历届扶贫团的努力下,陕北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扶贫伊始,当地的领导班子刚刚换届,我们感到有的领导对科技部的扶贫工作认识还不到位,用什么方式提高他们的认识,我首先采取了,走出来,请进来的工作方法,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对我们扶贫工作的认识,力求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更大支持,使他们了解我们是帮忙不添乱。

(一)走出来:

1、请科技厅厅长,两个市的分管市长,市、县科技局的局长和有关人员进北京,向科技部领导和分管扶贫工作的部门和历届扶贫团的成员汇报科技部18年来透过科技部在当地扶贫,所取得成就和对下步扶贫工作的推荐。该想法得到我部部领导和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刘燕华副部长,杜占元副部长(当时是司长、扶贫办主任)和曾参加过扶贫的当年的团长,如科协副主席齐让,和有关司的司局级领导,都出席了会议。与会的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给予很多好的推荐,大家对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心,使当地的各级领导身受感动。加深理解的科技部18年来对老区人民的一片赤子之情。

2、组织省、市、县分管科技的领导和科技局的领导到海南,专门考察海南110的为三农服务的模式。在考察中我们做到认真学习、不走过场,每一天跑4—5个示范点,目的是让他们取到真经。海南科技厅安排的也十分好,他们学习的也十分认真,虽然他们以前在科特派员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和海南的11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回来后两个地区在为三农服务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海南110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为当地三农服务。

3、我们透过调研后发现,佳县的红枣是科技部历届扶贫团花费了超多心血的结晶,是当地人民的种植传统也是脱贫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20xx年全县有2亿斤大枣基本颗粒无收,这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连续几年都在红枣收获的季节前后连续降雨,给老百姓造成巨大损失。红枣的保鲜、加工、销售是陕北这个最贫困的土石山区困难。透过多方联系我们找到了华南农业大学,他们专做热带水果保鲜。透过联系他们十分高兴为老区人民做贡献,扶贫团陪同佳县的柴县长和有关人员到广东考察了华南农业大学并签定了红枣保鲜、加工、销售的合作协议,还考察了温氏养鸡产业,这考察他们收获很大。

考察前当地有的领导不理解,说北方水果不宜找南方的院校,红枣保鲜是北方大学的专长。华南农业大学是专门做热带水果保鲜,透过半年多的实验,华南农业大学在红枣保鲜上是十分成功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学科交叉的优势。

(二)请进去

1、透过调研我们还发现需要针对当地的实际状况请一些专家,如把聊城的特派员请到安塞专门教当地农民如何修剪管理樱桃树,如何解决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的问题,聊城的特派员还与榆林的特派员进行了应对面的座谈和交流。

2、针对榆林的兰碳污染问题,我们还请了863材料和能源的专家,专程去榆林考察。经过专家考察、论证,使榆林兰碳问题进入省部会商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项目。

3、在社发司和农村司的大力支持下,为延安按派了乡镇示范医院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支撑项目。在政策司支持下将举办100名管理人员的培训和10000名农民学科技的活动,

4、华南农业大学多次派专家到佳县指导大枣的采摘、保鲜工作,他们先后有20多人到过佳县,并一次就买了2000大枣,推上海和广东的超市。

5、就佳县红枣问题和农民贫困问题,我同省科技张厅长西北农林大学的专家一齐去见分管农业的姚省长,姚省长当场就决定用3年的时间拿出两个亿集中解决佳县问题。西北农林大学的专家,就佳县红枣的节水灌溉,枣树换头技术,矮化密植正在进行了整体规划。

6、我们还为红枣销售问题,请了广东的销售企业和北京策划销售的中介机构,为佳县培养红枣的销售人才。

7山东时风集团向两个县的科技示范户捐赠了10辆农用车。长安集团向延安科技局捐赠了一个十二座面包车,扶贫团成员各尽所能,为两个县组织书籍软件的捐赠。

8、为解决佳县长远发展问题,扶贫团还把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为佳县聘为法人科技特派员。这样佳县大枣就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

三、扶贫工作的体会

1、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加深了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没有当年老区人民无私奉献,就没有共产党和新中国的这天。

2、透过在老区的扶贫,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信仰教育,更加增添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

3、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成果应当让老区人民分享,科技成果个性是农业科技成果应尽快转移到贫困地区,使那里的人民富起来。

4、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思想不解放,缺乏人才。

四、经验及推荐

1、仅靠几个扶贫团的成员去扶贫,潜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务必依靠整和开拓各类资源。我们团所以能在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主要靠省科技厅,我部各级领导,各司局和有关中心的大力支持。

2、在扶贫工作中吴远高、刘大鹏同志十分辛勤努力。无论炎热酷暑还是寒风刺骨,他都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个性是在百年不遇的奥运盛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很多外地人赶到北京看奥运,他们依然坚持在扶贫第一线,他们克服了工作中很多难于想向的困难。我团相互配合十分团结,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3、推荐应推动延安依靠延安大学和延安制药厂尽快建立创业服务中心,把技术成果向安塞辐射,把安塞作为提升扶贫层次和力度的试点。安塞已确定为胡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试点,科技部应跟上去做好工作。

4、推荐推动榆林尽快建立创业服务中心和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榆林兰碳产业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加快研究和推动产业化的步伐。

5、推荐对扶贫款的使用扶贫团应有知情权,使用权,就应有请专家、推广新技术、人才培训等经费。目前使扶贫团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贫困县在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时都认为已经有科技部管了在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家都处于两难境地。期望能研究一个用心的模式。

五、关于就佳县红枣产业的分析和推荐

1、佳县红枣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仅佳县农民的种植面积就60多万亩。现树龄还较短,大多平均在3-7之间。以红枣丰产年7-25年计算,现佳县种植面积,在增加的前提下,每年产量也已会以25%-35%的速度快速增加。5年后佳县的红枣产量将到达10亿斤,目前榆林市年产值15-16亿斤。全省约40亿斤,山西省的产量大于陕西省。新疆近年新种植几百万亩红枣,未来几年后的产量十分惊人。为此将会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产量每年增收20%还要多,但是收购的却下降到20%要多,在丰产不丰收的状况下。农民脱贫致富的期望又会变得遥遥无期,这十分值得我们去深思。

2、佳县的红枣由于品种单一,收获期较短,(仅20天左右),保质期短(30天左右),加工期短(60天左右)。集中上市,市场上的压力大。加上榆林地区的交通不方便,物流落后。果品加工工艺和方法落后,这些都是制约佳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3、由华南农业大学陈维信教授来做初步研究工作。陈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探讨,在保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在荔枝、芒果、香蕉等最难保鲜水果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从陈教授目前在佳县的实验来看,保鲜期到达3个月以上已经不成问题。首先能到达保鲜期间烂果控制蔓延。

4、推荐我部和省、市加大红枣的保鲜技术的研究支持的力度,同时在栽培技术上,品种改良上加大力度。使农民既能丰产又能丰收,用栽培新技术及人工的控制办法,品种的改良是开花期提前或延后。目标是采摘期最终由集中的20天延长到50天左右;用保鲜技术最终使保鲜期延长到六个月之久。研究和改善深加工工艺和流程,使红枣产品的多样化,优质高效。

5、按目前全国红枣种植面积计算,未来5-10年中国的红枣产值将到达800-1000亿斤。使中国人均红枣到达8斤左右,如果我们的研究方向延长了近三倍市场的旺季,从2个月延长到8个月。这样将大大减轻市场的压力,价格就全国市场而言能够大大提高,就陕西省而言,未来5-10年的时间丰产期将到达100亿市斤以上如果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全省的农民至少要增收50亿以上的。农民收入将到达一个新的水平,有望突破全省的人均收入。这样有助于我们完成党中央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第20篇: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差异日益明显。为了充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使每个学龄儿童充分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力,同时为了营造仁爱、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区、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我班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扶贫工作计划。

一、建立扶贫帮困工作小组,落实学校扶贫帮困工作计划。

二、争取各方资源,成立校“帮困助学基金”。

1、吸纳社会企事业单位在我班设立奖学金。

2、组织学生捐款;

三、落实各级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帮困扶贫活动。

(一)为班内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困难。

1、每学期开学初,由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为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办理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同时全面落实政府九年制义务阶段的“两免一补”工作。

2、设立班级帮困基金,对于突发家庭重大事故或者身患重病的学生提供生活帮助。

(二)为社区、社会其他弱势群体、困难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常年举办捐书活动,为班级图书馆提供书籍。

2、每年寒暑假举行爱心奉献活动,筹集物品看望家庭困难的学生。

3、在突发社会事件时,组织学生向灾区和灾民捐赠衣物、钱款。

农村扶贫工作计划
《农村扶贫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