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绝的成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8 15:03: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绝 句

唐 –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臧桐

臧桐 – 摄于2011年

推荐第2篇:绝恋

《绝恋》

(一)

深情,犹如漫山的百合

把爱凝聚纯洁一片…… 情谊,写在我的诗句里

回眸文字背后火热的心

你含笑的容颜

摄入我心的底片

这个季节,真情已无法掩饰

回眸一片朝露滑落的真实……

你早已窥破我纯净的动机

难以割舍的爱恋

沉淀在心底的深渊

现实的无奈,犹如一道鸿沟

隔断了彼此

你说,某些界限难以逾越 ……

语言的悲怜深深刺痛我的心

彻夜的长问换回你模糊的泪眼漫长的等待

演化稻草人的孤独守望

泪眼迷离,飞蛾扑向烛光…… 相望于红尘 怀念至哭泣 ……

(二)

你是我美丽的梦想

却不想梦碎的时候

你的影子飘散如花

跌落我相思的路上

爱神啊

请将迷茫的灵魂指引

让我攀援现实和季节的芬芳

带着对你的怀念和深情

我常在虹桥湖畔追寻

你在水中投下的倩影

为你划一叶小舟

荡漾在你爱的港湾

多希望用我生命的歌

为你编织美丽的爱情…… 你飞翔着的悲伤的泪花

浇灌落寞诗人干涸的眼

你带着美丽的花篮,守侯你的季节走进属于你的天堂 ……

亲爱的,别担心

轻轻的,我来到你的身边

不会惊扰你的梦境

流浪的足迹在荒野徘徊

你说,红玫瑰有毒……

(三)

曾牵你的手,走进我的梦乡…… 百转千回的轮回

酿成湮灭的红尘

纵使我的双手,举成一叶风筝

亦无法牵回你苍白的灵魂

亲爱的

多想用我一生的情意

换你的回眸,再次重逢

多想用我的生命再为你

谱写一曲动听的恋歌

歌声不再哀鸣…… 亲爱的,你看

风在为你演奏

雪花为你狂舞!

(四)

一场大雪封缄了我的言语

爱的诗歌离我越来越久远了…… 我绝望的抬眼

天堂的门关闭了…… 我走进荒野,无人

爱神的脚步锁住了那片树林

那座小桥,那漫山的百合 …… 那清澈的双眸

一直静静安放在我心底

远方传来天鹅悠扬的绝唱

清澈的心湖莫名的荡漾开来……

推荐第3篇:这些绝美的成语,原来都藏在诗里!

这些绝美的成语,原来都藏在诗里!

1、青梅竹马

出处: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2、心有灵犀

出处: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3、湖光山色

出处: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

杭城湖光山色之秀,

锺为人物,

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4、姹紫嫣红

出处: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5、柳暗花明

出处: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不拘一格

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7、小桥流水

出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下。

8、万紫千红

出处: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9、水月镜花

出处:谢榛《四溟诗话》

诗有可解, 不可解,不必解, 若水月镜花, 勿泥其迹可也。

10、暗香疏影

出处: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11、晨钟暮鼓

出处:陆游《短歌行》

百年鼎鼎世共悲, 晨钟暮鼓无休时。 碧桃红杏易零落, 翠眉玉颊多别离。

12、雪胎梅骨

出处:李渔《怜香伴·香咏》

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

冷韵幽香。

13、人面桃花

出处:崔护《题都城南郊》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4、春意盎然

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三章

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 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15、秉烛夜游

出处:无名氏《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16、白云苍狗

出处:王季友《可叹》

天上浮云似白衣, 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 人生万事无不有。

17、莺歌燕舞

出处:苏轼《锦被亭》

烟红露绿晓风香, 燕舞莺啼春日长。 谁道使君贫且老, 绣屏锦帐咽笙簧。

18、笔底春风

出处:黄溍《瑶池春宴图》

西飞青雀几时还, 贝阙琳宫缥缈间。 笔底春风殊未老, 蟠桃积核已如山。

19、出水芙蓉

出处:钟嵘《诗品》

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如错彩镂金。

20、风骨峭峻

出处:韩愈《感春》

孔丞别我适临汝,

风骨峭峻遗尘埃。

21、风花雪月

出处:邵雍《伊川击壤集序》

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

曾未入于胸中,

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22、江郎才尽

出处:《南史·江淹传》 (江郎:指南朝江淹)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23、飘飘欲仙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

飘飘乎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24、淡妆浓抹

出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5、窈窕淑女

出处:《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6、投桃报李

出处:《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7、物换星移

出处: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28、一片冰心

出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推荐第4篇:绝美的句子

绝美的句子

1、因为不曾相识,所以也不曾悲伤。更不曾快乐过。

2、是我太在乎她了么 又或许,只是她不在乎我而已。

3、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4、让一个人走进自己的心里,是不知不觉的。

5、当你真正想去忘记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刻在心里。

6、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7、爱一个人不是要拥有他,只要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他,也就心满意足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9、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忘记痛苦,忘记最爱的人对你的伤害,只好如此。

10、我的翅膀被一滴泪烫伤飞不到天堂

1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2、你用冰冷的指尖,在我的手心里轻轻写下依赖。

13、爱是诱惑,也惟有爱能给你力量抗拒诱惑。

14、暗恋是一种自毁,也是一种牺牲。

1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6、有些人存在。是因为宿命。所以他不应该抱怨什么。

1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8、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对于他的意义。

19、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

20、有时候说不喜欢,是为了让自己说喜欢的时候会显得非常珍贵。

2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2、当我已经不能离开你的时候,你已经离开我。

23、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间减轻的。

24、女生伪装幸福,只是害怕被最心爱的男生发现她伤心。

25、该给的我都给了,我都舍得,除了让你知道我心如刀割

26、我也不想吊死在你这颗树下,因为会给你带来顾虑,可我自己也无可奈何,喜欢一个人有错吗?

27、时间会让你了解爱情,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推翻。

28、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9、我们在彼此中遗忘彼此。

30、就算是醉生梦死,也是记忆的一种,因为你始终不能忘记什么。

31、懂爱的女生通常输得很惨。爱情胜者为王。

32、浅和深又能代表什么?只是早一点忘记和迟一点忘记而已。

33、我们都存在彼此的回忆里。

34、因为爱一个人,明知会失去自由,也甘愿作出承诺。

3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6、说自己是现实主义者的人,往往是因为理想已经深化成现实一般的模样

37、我不敢奢求太多,只想把瞬间当成永远,把现在都变成回忆,一点一滴。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9、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0、我做的一切都是默默的,有苦有甜,更多的是自己咀嚼心痛

推荐第5篇:绝磁材料

绝磁材料

有什么材料可以隔绝磁性呢。

将一块磁铁用金属盒子罩起来,即磁屏蔽。

磁屏蔽

磁屏蔽理论和实践

1 引言

在低频(DC到100KHz)磁屏蔽中,设计低成本屏蔽体的最关键因素是对磁屏蔽的透彻理解。其目的是要达到减少所规定的磁场,

这样使其对所屏蔽的器件或系统不形成威胁。一旦这一目标被确定,就应考虑会影响到屏蔽体的低成本设计的一些基本设计因素。这些包括:

材料的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和加工工艺。

2 材料的选择

对于屏蔽体来说,所选择的材料的类型对其性能和成本影响极大。在设计屏蔽体时有一点是重要的,就是要深入了解普通使用的不同屏蔽

合金的特性。对这些不同性能的理解就可使你选择合适的材料,去满足目标要求。

磁屏蔽材料要根据各自的特性进行选择,特别是磁导率和磁饱和性能。由于在变更低频磁场方向的效能,所以高磁导率材料(比如含80

%的镍合金Mumetal,这是一种高磁导率铁镍合金)是经常使用的屏蔽材料。这些合金可满足MIL-N-14411C部分1和ASTM A

753-97样式4的要求。其可得到的相对较薄的厚度为0.002到0.125英寸,并极易被有经验的屏蔽加工者加工出来。

在需要于极小空间内降低磁场时,典型上使用这些合金。在需要提供比要求更高屏蔽时,或是磁场强度(在较高场强时更为典型)需要具

有更高饱和值材料时,这些材料常被选中。

在屏蔽目标仅需要稍微减少场强时(减少1~1/4),或是当场强足以使高磁导率屏蔽体饱和时,超低碳钢(ULCS)可能是最佳的

选择。这些较低成本材料的碳含量典型小于0.01%;与其它钢相比,其有较高的磁导率和极优的饱和性能。这些材料具有较小的柔韧性,并比

硅钢较容易制造,这就允许在大面积屏蔽项目中容易安装和以同样的方式加工出小型组件。ULCS可与高磁导率材料一起使用,以为需要高

饱和保护和高衰减等级建立最佳的屏蔽体。

对于低温用的屏蔽体,Cryoperm 10(为德国Vaccumschmelze GmbHg公司的注册商标)为一种最佳选择。与Mumetal一样,Cryoperm

10也是一种高磁导率镍铁合金,它是经特殊加工而成的,以提供在降低温度时磁导率增加。标准的屏蔽合金(比如Mumetal)在低温时就

失去了其大部分磁导率。但是Cryoperm10可在77.3到4.2°K时的磁导率却增加10倍。表1示出了最常用的屏蔽材料的磁导率饱和值的比

较。

饱和磁导率材料(高斯)

μ(最大)

μ(40)

Amumetal(80%镍)

8,000 400,00 60,000

Amunickel(48%镍)

15,000 150,000 12,000

Cryoperm10 9,000 250,000 65,000

超低碳钢

22,000 4,000 1,000

表1 由于材料的成本占屏蔽体价格的一半,所以使用较薄的尺寸能满足所要求的屏蔽特性和结构性能是最好了。厚度为0.002到0.010英寸的箔材是最低成本的选择。这些箔材能以同等的化学组分和性能特性获得,并可作为标准的以镍为基础的和ULCS材料。

设计低成本屏蔽体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这些典型屏蔽材料特性及其对屏蔽性能影响的了解。一旦合适的材料被选中,其重点要集中于基本的设计考虑,以使其不但性能最佳,而且对成本的影响最小。

3 设计考虑

大部分屏蔽体用的公式和模型的开发是基于圆形或无限长的圆柱体几何形状的。在实际应用中,所给定屏蔽体的实践形状由器件结构和屏蔽体自身的可利用空间所决定。在设计一屏蔽体时,要了解的重要的结构是,要使磁力线旋转90°是困难的。但是,圆形屏蔽体,比如要改变圆柱体或是具有圆形角的盒体的磁力线的方向要比具有方形角的屏蔽体容易一些。类似地,对于包容已进入屏蔽材料的磁力线并改变其方向,圆角要比尖角好一些。保持可提供低磁阻路径的屏蔽体形状简单或磁场运动的“最低磁阻路径”是很重要的。

屏蔽体的尺寸在屏蔽效率和成本方面的重要性极大。屏蔽体的有效半径越小,其整体性能就越好。但是,设计屏蔽体的目的是使其包络试图屏蔽的组件和空间,并应该靠得很近。由于材料占屏蔽体设计的大部分成本,因此较小屏蔽体就可以在较低成本下获得较优的性能。

每当有可能,屏蔽体应与所有壁靠近,以避免场泄漏。这种结构(即使是矩形)也是最接近于圆形的,它可以建立一个半闭合的磁路。另外,全部箱体可在所有轴上获得屏蔽特性,这样就可以保证最好的屏蔽性能。当特殊的性能和进出口需要时,可移动的盖板、罩和门均可组合到屏蔽体设计中去。

在利用盖板、罩和门时或使用两块或多块板构建屏蔽体时,在多块板间保持磁连续性和电接触是很重要的。可通过机械式(利用磨擦组件)或焊接保持磁连续性。在拐角或过渡连接,使用焊接可获得最佳性能。维持表面间的连续性就可以保证磁力线连续沿其低磁阻路径前进,这样可以提高屏蔽效能。在交流场,保持磁连续性就允许较高的感应电流屏蔽,在直流场,对于适当的磁力线分路,连续性也是重要的。

如果你不能靠近屏蔽体的一端或两端,要特别注意开端的长一直径比。屏蔽体的这种长—直径比至少应为4:1,以避免“端接效应”和磁力线穿透屏蔽体范围。经验法则是,屏蔽体需要延伸到器件的外部,这样可以用与开孔半径相等部分进行保护。由于增加了屏蔽体的长度同时保持直径不变,就可以用无限长圆柱体模型进行近似。当圆柱型或矩形屏蔽体需要大的开孔时,垂直于屏蔽体壁的的管可用于由于开孔而引起屏蔽体的磁场强度的减少。管的长度应正比于所屏蔽的开孔的直径。

在设计过程早期就应考虑这些问题,可使这些主要设计参数对屏蔽体的成本影响较小。但是,这些因素要比材料本身对屏蔽体性能的影响要大。这样,在设计屏蔽体时,最先保证这些基本参数通常是需要的。

4 生产技术

一种好的屏蔽体设计要涉及到加工过程,其可提供所需要的结构和特性。在过去,大部分磁屏蔽体是用标准的精密片状金属加工技术通过剪切、穿孔、成型和焊接加工出来的。现在,利用先进的激光切割系统,个别部件的剪切和计算机化的数字控制冲孔都由一步激光切割技术所代替。主要的屏蔽元件的一步加工技术可使加工时间更快和降低加工成本,而无须高成本的加工方法。特别是对于型材和特殊设备(比如专用切割和系列化),这种过程可为屏蔽设计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利用母材并使用缝隙和连接点的氩弧焊或叠层缝隙的点焊,就可以组装多个屏蔽元件。氩弧焊可使组装的屏蔽体得到最佳化的磁连续性,它可用于使用高屏蔽性能方面。对于大部分应用,与氩弧焊相比,法兰和叠层连接的点焊可获得更高级的磁连续性。

为使典型的屏蔽合金(如Mumetal)达到最佳性能,还要进行特殊的被称为氢退火的热处理循环。一旦所有加工过程完成,就可以进行退火过程。但在退火以后,对屏蔽体进行冲击和振动试验,将降低材料的性能。严格遵守所规定的退火周期,不但能保证获得最佳磁屏蔽性能,而且还可以将未退火材料的磁导率平均提高40倍。

5 结论

对所规定的屏蔽任务的了解有助于最好的材料、结构和加工艺的选择。这种评价可在最佳成本下保持最好的屏蔽性能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si=1

绝磁材料的产生将有何意义

答案

电磁屏蔽的作用是切断电磁波的传播途径,从而消除干扰。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诸多手段中,电磁屏蔽是最基本和有效的。用电磁屏蔽的方法来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不需要对电路做任何修改。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领域、航空航天、石油勘测、医疗设备、物理研究、航海、计算机、通信、汽车、军事、CRT显示器屏蔽、墙体和房屋等屏蔽 应用方式: 磁屏蔽材料可用于屏蔽磁场干扰源,防止电磁辐射产生 磁性屏蔽材料用于屏蔽敏感部件或设备,防止磁场干扰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屏蔽原理: 磁场由磁体产生,由磁体的N极指向S极,在磁体的外部形成闭合的形式,距离辐射源越近,磁场强度越强。磁场的屏蔽的原理是利用磁性屏蔽材料,改变磁场的方向,由于磁场通过低磁阻的通路被旁路掉,因此可保证被屏蔽的物体不受磁场的干扰影响。 利用磁性屏蔽材料可以给磁场提供一个低磁阻的磁通路,需要选择怎样的材料,提供什么样的通路,应与被保护位置处的磁场强度有关,磁场越强,磁通路的磁阻越低,磁导率越高,也就是说磁性材料的选择与被屏蔽处的磁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磁性屏蔽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现场的磁场强度测试,根据绘制的测试结果图进行磁性屏蔽材料、厚度、尺寸等选择与设计。

微纳米和微米木纤维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工业化前景

战丽 杨春梅 马岩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文章摘要: 微纳米和微米木纤维技术是近代高科技技术与木材工业结合的集中体现。本文综合介绍了国产外微纳米和微米木纤维理论研究现状,阐述了微纳米和微米木纤维理论的应用在我国的工业化前景。 (共3页)

文章关键词: 微纳米技术 微米木纤维 工业化前景 发展趋势 微纳米材料 木材工业 木材微纳米胶合化学 现状

文章快照:

维加工出来以后,机械高得浆率的优点就可以得到实现,我们就可以不必用化学的方法分离纤维,从而避免造成污染和能源、水、出浆率的浪费,并利用微纳米技术形成造纸纤维的高得浆率方法。同时,小造纸的污染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林化产品的微纳米化学研究是微纳米技术在木材工业发展最有前途的产业。微纳米没有污染的木材造纸技术研究可能在近期就会出现突破,使用物理法制造催化剂可以彻底解决造纸的污染问题。木材在变成微纳米尺寸以后,木材的材料特异性质、尺寸效应及其变化机理和木材改性的显微结构关系可能使木材改性出现突破性进展。当木粉变成微纳米的粒度以后,原来木材理化指标都将发生变化。以木材液化为例,现在木材液化的成本非常高,几乎没有工业价值,而且传统木材液化的方法基本是以酚或多元醇在高温下进行的液化过程,有时还要以酸、碱为催化剂,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如果将木粉用机械加工方法达到微纳米,则木材原来细胞的结构就完全发生了变化,木纤维、半纤维素、木质素在加工的过程中用机械的方法就可以分离出来。在细粉状态下进行木材液化可以改变木材液化的方式和成本,使木材液化真正工业化。在复杂木雕制品的加工中,采用RIM技术,利用直接CAD将微纳米木粉形成复杂木雕制品,则可能开创一种新的木材加工方法。利用木材细胞的自组装方式可以形成新的木基复合材料,并形成微纳米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形成机理的新理论。微纳米无机/聚合物杂化木塑复合材、木材在微纳米状况下和高分子材料细胞结构重组、木基微纳米仿生材料主要的研究都将开创木材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微纳米木粉材料的工业化前途已经明朗,廉价、批量生产微纳米木粉材料的商业化环境已经形成。微纳米技术在木材工业上的突破将从微纳米木粉的大规模生产开始。木材微纳米胶合化学也是相当有应用前景的工业,微纳米木粉生产的无污染胶粘剂可能代替含甲醛的有毒胶,胶粘剂的绿色革命可能从木材的微纳米技术开始;木材表观微纳米摩擦学的表征与检测技术也将成为木材微纳米技术新的研究领域。微纳米阻燃材料作为木材的涂饰材料可能最廉价地解决木材的阻燃问题。木制磁材料和木制绝磁材料的研究将使磁材料和绝磁材料生产的成本下降。在微纳米材料中,木制微纳米粉的成本可能是最低的,木材的绝磁特性在这种材料中将得到充分的发挥,木材和磁性材料的亲和性以及低廉的成本为制造木制磁材料提供了条件。发光木材的开发也将依赖木材微纳米技术的开发;木制高强度薄膜产品将靠木材微米木纤维的高密度模压技术实现;高密度木制产品的强度可以和普通钢材相比拟;木基空腔体材料和多孔材料的制备技术也是木材微纳米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微纳米技术是人类开拓的一个新的领域,微纳米新技术需要研究的方向层出不穷。微纳米林化合成新方法的研究包括木纤维、人造板微纳米贴面、木制空腔体材料和多孔材料的制备技术,木材微纳米材料的特异性质、木材微纳米尺寸效应及其机理以及与显微结构的关系,局域微纳米木粉化学的研究,微纳米木粉物理法制造催化剂和不使用酸及没有酸污染研究,微纳米人造板自组装材料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微纳米无机/聚合物杂化木基材料和微纳米生物仿生材料的研究。木材工业微纳米材料的工业化前提是廉价,批量生产的途径研究是关键技术。微纳米科技是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紧密联系的高新技术,微纳米材料学、微纳米机械学、微纳米电子学、微纳米化学、微纳米生物学都将出现创造性的成果。这些成果都将推动木材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将为我们人类创造一个新的未来。主要作者简介:战丽,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讲师;马岩,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第5期、。————————————_(0≥:’一l第31卷

推荐第6篇:绝不言败

偶尔难免沮丧,心里的期待。

总是添不满,就算会彷徨。

也还要去闯,未来,只有自己。

明白,不要让心情被现实打败。

一路开往,张开手全部释放。

给自己力量,一切都在自己手上。

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

推荐第7篇:演讲绝九招

绝招一:排比的运用

排比是一种写作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演讲技巧。排比是用句法结构相同的段落、句子或词组,把两个或多个事物加以比较,借以突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很多时候,排比的段落或句子是以一种递进的方式排列,营造出一种雷霆万钧的气势,同时琅琅上口,富有乐感。

绝招二:用词准确

寻找恰当的词是没有绝对的法则的,但通常最简单的词、最具体、最能生动地引起感官反应的词语是最佳选择。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各种限定词,着重实意动词和名词的使用。平时多查阅字典,一本好的分类词典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

绝招三:亲切感

使用第一人称i而不是one,使用简单生动的主动语态,而不是复杂乏味的波动结构,这样好像是演讲者自己直接和观众说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促进双方的相互交流。

绝招四:应对意外

一般来说,演讲时可能遇到三种倒霉事:

1、结巴。不用掩饰,否则会更加失态。相反,停顿一下,笑一笑,把这个句子再说一次,再继续说下去。

2、技术故障,如话筒出了问题等。等待人员修理,或者冷静发言。

3、事实错误,如把珍珠港事件说成是1941年9月7日。在合适的地方停下来改正错误,不要急躁而导致精力分散,出现更多错误。

绝招五:巧妙引用

明智地使用引语能给你的演讲增色不少,扩大权威性,增强说明力。在引用名家的话语或文章时,要注意遵循四条原则:

1、引用材料尽量简短、选择与演讲主题相关的部分;

2、使引用的材料有机地成为演讲的一部分;

3、不要重复引用,除非特别强调;

4、引用准确,不要断章取义。

绝招六:语调的抑扬顿挫

演讲时的语调的起伏不仅能使演讲更生动,而且还能传达演讲者丰富的感情信息。试想如果总是用一种平板的语调,不仅演讲者本身显得无精打采,听众也会很快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一般来说,升调传达着激昂的情绪,如兴奋、愤怒、谴责、疑问;降调则表达灰暗的情绪,如悔恨、伤心、失望和郁闷等。本篇演讲就是善于运用语调的变化的优秀范例,抑扬顿挫折,张弛结合,尤其是后半部分,通过语调的激越高亢以及反复的手段,将演讲推至最高潮。

绝招七:脉络清晰

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会的可有性是很大的,因此,有一个清晰的确良结构和流畅的阐述是成功演讲的必要因素之一。除了开头尾阐明主题之外,还要有一二三个分论点来进一步展开阐述。牢记演讲的结构,必要的话,可以在开头就阐明演说的脉络,并在演讲中不断提示听众,还可以相应地使用各种图表和设备以加深听众的印象。

绝招八:俚语的使用

俚语可以让演讲生动活泼,也可以使演讲陈旧过时。如果不太熟悉最新的俚语,会让演讲者本身显得与时代脱节。慎用俚语。如果使用一个效果不错又形象生动的俚语来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效果会好很多。但要注意千万不要使用带种族色彩和淫秽的俚语。

绝招九:使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包括人的面部表情、手足动作、作立姿势等。这种无声的语言不仅会传递信息,而且会影响到交流的各方。演讲时,表情要自然,面带微笑,不要紧张得面部肌肉都僵硬子;眼睛要直视听众,与他们作眼神的交流;在演讲时适当地加入一些姿势,以强调你的讲话但不要过分夸张

推荐第8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王牧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而这5句话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

一、以“绝弦”为线索,体味“知音”情深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要读通、读顺,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朗读——再理解——再朗读” 的基本方法,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从而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理解课文我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

三、拓展练习,丰盈文本。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资料补充,升华主题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但就文本而言,让学生体会到那种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或许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当然,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讲求师生合作的同时,是否也该重视生生间的合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生生互动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与他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第二,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尽管我给了学生停顿符号学生也注意到了停顿。但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一下,颇有音乐美。如果我能及时地给学生以范读,相信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这种美,表现这种音乐美。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积累、诵读文言文的兴趣。

第三,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影响了课的精彩。

当然,在教学文言文字词上,是否考虑到了面向全体?对于虚词、实词的理解是否到位?

推荐第9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致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了解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过程。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之间的相知。 【难点】体会伯牙和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珍惜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乐曲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在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这首曲子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感人涕下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穿越回春秋时期,走进课文《伯牙绝弦》(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朗读技巧,解决不会翻译的生字词。2.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解,概括本文的故事梗概。 明确:善于弹琴的伯牙和善于倾听的子期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了解人物,研读友谊 1.谁能结合课前预习,为两位主人公制作一张名片? 明确:

(1)俞伯牙: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被人尊为“琴仙”。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的老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代表作品。

(2)钟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2.两位主人公是什么关系? 明确: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3.两个主人公身份和地位相差甚远,是什么让他们能成为知音?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关键句子,并进行赏析。(音乐) 明确: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这句话体现了伯牙琴技的出神入化,而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通过子期对伯牙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看出钟子期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另一方面,可以体会到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4.齐读子期死后的句子,思考伯牙当时的心情如何?试着扮演一下伯牙。 明确:“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他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四)穿越古代,开导伯牙

如果你是伯牙的朋友,你会怎样安慰他? (五)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份关于“友谊”的手抄报。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为文言文,字词的解释非常的多,但由于时间有限,为了体现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在于学生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以及文中蕴含的情感上面),所以没有设置很多教学字词的环节,仅仅是放在初读感知环节,简略地带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字词一定会花费时间仔细讲解,为学生理解课文以及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第10篇:伯牙绝弦

、揭题导入(课件出示插图,插图上写有文章的题目)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曲子,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流水依依,千折百回 。高山伫望,恍然如梦。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何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绝弦》。(学生齐读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绪引入学习古文的情境中来。)

(二)、整体读文(课件出示课文)

1、同桌检查读课文情况,互读正音。

2、指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然后指名点评。教师适当指导。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然后学生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初解绝弦

1、理解文章的题目: 教师提问:所谓书读百遍,奇意自见,我们也读了很多遍了,谁知道“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学生会说:就是伯牙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学生马上就会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就能说出句子的意思: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破把琴弦弄断,从今以后再也不弹琴了。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及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初步了解了伯牙绝弦的原因。)

(四)、再解绝弦

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想想句子的意思,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为学生默读,思考,和批书留有一定的时间。)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这句话中的“善”字,是“善于”的意思,除了“善于”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擅长”“喜欢”“爱好”等。然后分别让回答的学生把自己对“善”字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然后接着引导,短文中还有两个“善”字,在哪句话中?学生会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话。

这两个“善”也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吗?学生可能会说,不是,这两句话中的“善”应理解为“好啊”。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会说“真棒”,“太妙了”。也同样让回答的同学把自己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感觉到了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这样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口述句子意思的检查与训练。)

(2)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心中想着高山,琴声就会传达出高山,钟子期就会说:“好呀,真高大呀,仿佛是巍峨的泰山!”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就会说:“妙呀,洋洋洒洒,仿若是滔滔江河!”从这也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故琴志在流水,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江河,我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可以是各种方式的读,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全都知道。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教师引导: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这正是(引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再次引读)“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

2、相遇相知:

课件出示伯牙与子期在生活中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相关资料:

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苦学三年。学得了高超的技艺后,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为他祝贺。

让学生浏览,然后指名读。读后引导:读了这份资料,你认为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学生可能会说,也是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等。(这是对课文的拓展,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绝弦的原因,从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师小结:是呀他们的相遇是心灵的相融,板书心。(课件出示课文前四句)然后接着引导:遇到了这样的知音,伯牙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欣喜若狂,接着让他读出欣喜若狂,学生可能说激动不已,就让他读出激动不已……

接着启发:他们在一起相处得其乐融融,他们彼此都因为遇见了知音而倍感幸福,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感再来读这几句话。(此时学生定能将自己感受到的知音间心意相通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像这样反复的朗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激发想象,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使学生仿若置立其中,充分感受知音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3、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1)出示句子并引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吗?

学生说孤独,就让他读出孤独,学生说寂寞,就让他读出寂寞,学生说苦闷,就让他读出苦闷……(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真知己的境界,层层推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回味绝弦

(播放《高山流水》乐曲,同时课件出示整篇课文)教师引导: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

《高山流水》就是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而编写的,请学生轻闭双眼,静静的去欣赏,去品味。(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感悟。同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想象,渲染情境。) 接着请学生睁开双眼,带着此刻的感受,伴着这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篇课文。 (使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六)、延伸悟绝弦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教师配乐朗诵 :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读后引导学生在课下试着品味这首短歌,或写一写对伯牙安慰,赞美或鼓励的话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生华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在课外学习文言文培养兴趣,打下了基础。)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教。

伯牙绝弦

第一课时

二、如题(出示标题)

师:一起读!(伯牙绝弦)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大家读得这么好是不是老师提前给大家在班上不断说,是xian,而不是xuan,不要读错啦。说实话,我不告诉你们老师。 生:是的。

师:老师要表扬你们,全班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把这个字读错。行, 这就是咱们今天说的课题。

三、出示伏羲图片 师:知道他是谁么? 生:伏羲

师:那你们又知道伏羲是谁吗?(不知道) 大家知道在原始社会咱们人都是不穿衣服的,是这个伏羲发明了衣服。

(出示八卦图)

师:这个又是什么,知道么?(八卦)是呀,八卦也是伏羲发明的。牛吧!那么,伯牙弹的琴,被伯牙摔碎的琴,也是他发明的。 (出示瑶琴图)

师:给大家看看伏羲是怎样发明瑶琴的?(出示文字)哪位同学来挑战挑战?(生答)

师:非常了不起,完全没有预习过,就能读得这般流利。想听听它的声音吗?声音到底有那么美妙吗?还如天籁。(生:想)你们现在也许觉得还不那么美,等你们到老师这个年纪了,就会觉得好听了。

四、读通课文

(出示两个版本的《伯牙绝弦》)师:通常对待智商高的学生我就给他读这个版本,(没有断句、没有标点、竖着读)对于智商低的同学,我一般给他们读这个版本。(书上内容)你们想选第几个版本?(生:第一个)你们的智商实在太高了。

师:自己读课文,什么时候你觉得课文读通了,读正确了,你就坐好,不用读了。 (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挑战读)

(师范读)师:我也来读读,看看咱们谁读得好。认为老师读得好的请举手。指名,师:你认为老师哪里读得不好呢?(生:“我觉得你有个字没读准。”“我觉得你读得像在讲鬼故事!”„„)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那么我来做个总结。你的声音好听,我的声音有磁性,咱们打个平手;你的智商高,我的情商高,咱们打个平手„„虽然我们每个方面都打成了平手,但是我还是赢了。(生疑惑)师:因为你们都是朗读,而我是诵读!”

四、尝试背诵课文

师:你们比我年轻,记忆力比我好,希望你们三五分钟能把这篇小课文背下来,好吗?开始—— (生自由背诵)

师:真了不起啊,看样子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强。

过渡:这篇短文很简单的,只要一看就明白了,有不明白的词语,你看看底下的注释,你也明白了。不信,你们看看——

五、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大意

1、生自学

2、同桌互考

师小结:一般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会读了、会背了、能翻译了就可以啦。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初中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两个选择,

一、愿意学的留下,

二、觉得可以不用学习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回家啦。

第二课时

一、板书:伯牙绝弦(为教学埋下伏笔)

师:如果按照正常的,我会和普通老师一样,小朋友们,伯牙绝弦的“绝”是什么意思呀?我可不愿意侮辱你们的智商。我要问的问题是,谁能 用“绝”字来组词呢?

(生:绝技、绝望、绝唱„„)师相机板书。

师:山峰搭好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攀登高峰吧。智商低的同学,只能从中读出绝弦,智商高的同学能读出绝技、绝望、绝唱。

二、找“绝技”

师:能从这篇课文中找到三个绝技普通,能找出七个绝技就是高智商了。 (生自己批注,找绝技)

指名回答:伯牙善古琴、钟子期善听、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若泰山、若江河、念得。

由翻译“志在高山”引出直译、意译。

三、找“绝望”

师:还有一个我就不多讲了,这是什么呀?(生:绝望)谁能读出绝望的味道呢?先练练—— (指名朗读)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不错,但是,你们的感情始终只停留在表面上,因为你们不知道伯牙在子期的坟前那悲怆的场面。 出示伯牙弹奏《高山流水》图

师:他弹奏这首曲子,有好多人来围观,他们认为好朋友死了不哭却跑了,非常好笑。伯牙非常伤心,因为能听懂琴音的,只有子期。钟子期的父亲也觉得奇怪,问伯牙,伯牙说:“老伯 ,您别忙,我把想对子期说的话,就在这里—— 师配音读“忆昔去年春„„” 他说完了,说说看,此时此景伯牙的心情如何呢? (绝望、悲痛欲绝)。如果此时此刻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你还会微笑吗? 再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伯牙唱完了这段,读完了这段,拿起刀子就割断了琴弦。别人问,伯牙,你为什么要把这么宝贵的琴给摔碎了呢?伯牙含着泪说,读——

出示诗句: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为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师: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要摔碎琴呢?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是枉然,都没有这首诗能表达伯牙的心情。 背诵这首古诗

师:绝望,我们已经把它弄得非常绝了,还有珠穆朗玛没有攀登,咱们集体攀登,请问谁找到了绝唱——

四、找出“绝唱”

指名回答。

出示《高山流水》曲。师:难道只有歌和曲子才能叫绝唱吗?这个文也是绝唱。老师提议,在课题后写上绝唱,如果你觉得不过赢,还可以写上千古绝唱。

五、总结全文:请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配音背诵《伯牙绝弦》。推荐阅读:《警世通言》

第11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策略,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做游戏——课前谈话做铺垫

1、做游戏。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生:自由说ABCC结构的词。 师: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

2、找规律,总结。

师: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课前的文字游戏既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为后面学生自由说话的环节奠定了基础,降低了难度。

二、导读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从图导入。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认识这样两位人物: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贵族打扮的,他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而这位凝神听琴,青布包头,衣着布衫的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设计意图】资料引进与氛围营造合二为一。古画的出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古文的磁场,把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伯牙和钟子期两位人物的身份对理解知音的含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似不经意,教师在营造古文氛围的同时,让学生走近了文中的两位主人翁。

2、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了。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相机指导学习方法: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绝弦”是什么意思呢?(生:割断琴弦)

师: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也就是不再弹琴了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做——绝交,著名作家金庸不再写文章了,叫封笔;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 “息影”,所以,不再弹琴了,叫——(生:绝弦)。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再读题。(生读题)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从字面理解,提示学生“看注释”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而且,反其道行之,通过理解同类词语的意思,推导出“绝弦”的深层意思是“不再弹琴了”。

三、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7页,先听老师范读,大家认真听,尤其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师配乐范读)

2、学生尝试读。谁能尝试着读一读《伯牙绝弦》?其他同学注意,文言文读的时候要慢一些,注意停顿。

3、指名读。教师、学生评价。

提醒学生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以及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如:善,志、念的读法。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组词、造句、达义十分讲究凝练、音韵与节奏、气势,有着独特的辞采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这个环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关键词语,尊重学生的学情,一步步搭建朗读的阶梯,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指导得扎扎实实。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知音。板书)什么叫知音?

2、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一个晋国的士大夫和一个楚国的樵夫怎么会成为知音呢?

(板书:琴)

3、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话是这个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4、伯牙和钟子期擅长琴的不同方面,谁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生读)还不够明白,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再读,强调出“鼓”和“听”。(指3名学生再读)

5、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牵,读——

【设计意图】:这是理解“文”第一个层次,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伯牙和子期的关系是“知音”,很快抓住了全篇阅读的基点、阅读训练的落点。“知音”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词语。围绕这个词语,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了解爱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此外,在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通道时,教者采用了逆向翻译,先用现代文说,再用文言文对应,降低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觉。

(二)精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同学们,古文很精练,只有短短77个字的文章不仅概括写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还具体写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具体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交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课件出示此段)

2、看来你们读懂了这几句文言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生略)

3、指导朗读。

4、拓展。同学们,伯牙是晋国的大乐师,他的琴声会表现很多很多,猜想会有什么?

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接答。 „„

5、小结: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

6、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缺少赞美吗?那他为什么视钟子期为知音?(出示补充材料)

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绘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是淋漓尽致。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以后,连连摇头说:“弹得太嘈杂了,换首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曲《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早已喝得酩酊大醉,有些甚至在琴声中昏昏睡着了。伯牙的心里是又气愤又伤心,他的内心在想什么?

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声,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境界。

师:多么有魅力的古文,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句。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课件分色)

【设计意图】:“真知音”的境界是本课研读的重点,这一部分的教学体现了教者独具匠心的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形如剥笋,势若破竹,顺通、畅达,无斧斫的痕迹,若神来之笔。第一环节,默读,圈画,这是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第二环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文白互通,这是学懂文言文的基础,因有了前面关键词的理解基础,学生不会感到困难。第三环节,听音乐想象画面,意在还原语境,让学生浸润在高山的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入情入境中与文本深入对话,体会知音的境界。第四环节,拓展课程资源,用四个追问,深入体会知音不仅是知“琴音”,更重要的是知“心声”。四个环节,以“品读”为线索,分不清哪是“训练”,哪是“感悟”,“读”“品”交融,“言”“文”兼得。

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1、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音乐起——)(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读。

2、相传,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目睹子期人已去,伯牙心破碎。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会说些什么呢?

(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你死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师: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做了什么呢?

(破琴绝弦) 师: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生汇报。

师: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教者对琴断音绝的解读关注的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这是文本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所以教学中没有纠缠于伯牙绝弦是对是错,正确处理了个性解读应遵循文本价值的关系。解读成就教学,换位体验,铺设了“痛”的感受;体味涵泳,融入了“痛”的情境;情境引读,升华了“痛”的意义。

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背诵全文。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摔琴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设计意图】:引“知音”的时代活水,浇灌在积淀深厚的文言文土壤上,汲取经典中的人生智慧,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第12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这一课是文言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感受,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课文层次清晰,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谈话交流: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

(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可结合参考上的伯牙学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钟子期。

(2)理解“绝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读懂环节进一步理解)

(3)质疑:如:伯牙为什么绝弦?绝弦说明什么?

(教学设计的主线要简明。课始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查资料的情况,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还起到了牵问题而统领全篇的作用) 第二步: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随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词句。注意断句停顿。

2.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如课件出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检查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预习落实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第三步:读懂课文,领会文境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读课文联系注释,试着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疏通文意。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重点指导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课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请选择“善”在文中的意思:擅长、善于;表示赞叹。

(2)换位体验: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赞叹的?

(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绵绵细雨等。这时,子期分别是怎样赞叹的?

(4)分角色表演:老师当伯牙,学生是子期。(课件出示)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学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细雨。学生:善哉,绵绵兮如()!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学生:善哉,()兮像()!

„„

最后让学生连起来说,形成排比句式。再读领悟文章所描绘的情境。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想,我的朋友一定明白而赞叹,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是知音呀!

4.探究学习:研究解决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初步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伯牙为什么绝弦?(借助课件出示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引导学生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2)绝弦说明什么?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细节饱满才能更好进行语言训练,进而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

一、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过程,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既弄懂了文意,又领会到文章所描写的意境。

第四步:读好课文,感悟文情

1.学生练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比赛朗读:读出情感。

(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比赛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读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体会到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第五步:背诵课文,领悟写法

1.指导背诵:课文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边想象边背诵。

2.学生练背

3.指名背诵

第六步:拓展文本,升华认识

1.欣赏《高山流水》乐曲,回味动人故事。

2.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搜集有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积累有关朋友情意的语句。

【相关链接】

《警世通言》: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绝妶2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袅袅炊烟”,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师: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

徐徐清风淙淙流水依依杨柳萋萋芳草皎皎明月灼灼霞光皑皑白雪绵绵春雨

师:这些词都是描写美丽的景物。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一、揭题导入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

(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齐读课文。

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画出停顿。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

三、初解绝弦

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

4.伯牙为谁而绝弦?

(板书:钟子期 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

5.篇古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自学、交流)

6.全班汇报:

A、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1)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啊!好啊!)

2)“善哉”相当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B、“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

C、“善”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现象,体会擅长说明什么)

D、刚才他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体会二人心灵相通

E、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

(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

7.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看谁讲的生动。

四、感悟知音

(一)何为知音

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2)他们是什么关系?(好朋友,知音)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

看图 :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他们互相的欣赏着,互相的赞美着。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4)善听的子期不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还听出了伯牙像山一样的志向,像海一样的胸怀。

5)想象说话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善弹的伯牙一定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6)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能领会,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二)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2.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

5.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6.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练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三)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能够感受到什么?

(预设答案: 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3.感情深厚……)

2.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 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

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1.失望。2.寂寞。3、忧虑。生4.渴望。……)

3.子期死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4.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

五、深悟绝弦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从这首短歌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3.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于是摔琴断弦,决心再也不弹琴,留下了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出示课文)

六、回味绝弦

1.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

2.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

3.老师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七、扩展

1.出示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再如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些诗都是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等。

2.出示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

3.学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感受。如:你是否有知音,为什么把他作为知音?

当你感到沮丧、孤独、忧郁、快乐亦或是处于危难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一两个知音相伴左右。所以,如果你寻到了与自己情趣相投的知音时,请大家一定要珍惜。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知音)。

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第13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辛集镇旧垒头小学

赵爱英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

3.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体会朋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吟诵知音

1、⑴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板书:伯牙绝弦)谁来读读这个课题?尤其是“弦”要念准了,齐读课题。

⑵通过预习你知道“绝”是什么意思?(断绝)“绝弦”是什么意思?(再也不弹琴了)那么“伯牙绝弦”呢?

2、伯牙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范读。模仿着老师自己先读一遍。齐读。

3、我们五年级时曾经学习过文言文,理解文言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同学们预习时用了什么方法疏通了文意?(借助书下注释,没有注释就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翻译,读不懂的地方要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把预习成果先和同桌交流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有读懂的地方也可以互相请教。

4、在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比较难读、难懂,需要提示大家或要向大家请教吗? 学生汇报: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就说:好啊,高高的犹如泰山一样。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就说:好啊,广大的像江河一样。)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文中的有些字确实难懂,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谓在古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几种解释,你觉得“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谓:①称为。 ②认为,以为。③评论。④告诉。⑤意义,意思。

A.老师想提示同学们有一个字在这则古文中出现了四次,你发现了吗?(善)意思一样吗?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呢?(好啊!)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里很常见。

B.这则古文中还有不同的字意思相同的情况,你发现了吗?这里“伯牙所念”的“念”与前面句子当中的哪个字意思一样?(志)都是什么意思?(想)这就是古文中的异字同义现象。

C.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学会归纳,才是善读。

二、精读课文品悟知音

1、我们能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善听呢?(板书:鼓琴期善听) (可以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体会到。)

(1)把由衷赞叹的感觉读出来。你知道怎么断句吗?为什么要在“兮”字后边断句?(“兮”是个语气词。)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就有了。我们再来找个同学试读。(善哉!)

(2)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哪个字表现出了巍峨?指名读,他看见的是巍峨的泰山,你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山?读出这种画面来。指名读。不愧是顶立于天地之间的泰山。峨峨两个字表现出了这么多内容,古文真是用字凝练,意蕴丰富啊!

(3)下面的句子你打算怎样读?(洋洋)指名读。特别是“洋洋”这两个字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宽广的“江河”。古文里的“江河”是有特指,不是一处随意的江河。大家能猜出来吗?(这里的“江”是指长江,“河”是指黄河。)提到长江和黄河,你的脑海中跳出了哪些词语或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波澜壮阔、波涛汹涌”就是这样的江河,读!

(4)男生齐读第一句,女生齐读第二句。(善哉!不愧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女生的朗读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2、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芳草萋萋 杨柳依依

白雪皑皑 云雾蒙蒙 春雨潇潇 炊烟袅袅 )

读词。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了吗?(ABCC)

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你是子期,寻觅你的伯牙,一个鼓琴一个赞叹。(练习句式)

无论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伯牙心里的想法。)古人常以琴言志,看来善听的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那么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究竟说出了什么呢?(出示)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

原来钟子期不仅在说琴声,也说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出示)

峨峨泰山一般的高远志向,洋洋江河一样的宽广胸怀。

4、伯牙曾是名满天下的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投入地弹奏着《高山流水》,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他们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去。伯牙又气愤又伤心,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他心中充满了苦闷,寂寞,孤独。然而,他遇到了能听懂他琴声的钟子期。请你想象,假如你是伯牙,无论你在琴声中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钟子期都能“必得之”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请你接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往下说。试着用文言文来表达。

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听矣志想象犹吾心也。

好啊好啊,先生你听我的琴声,听到的志向和情怀简直和我心里所想的——(一模一样)。

5、志想象犹吾心,这两个人之间的默契,用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讲就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是啊,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人,才可以叫做——知音。(板书:知音)

6、(出示)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这段话,看看咱们是不是也有知音的默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生逐句对读。

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些语言有什么特点?

(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对应的。)

一句伯牙,一句子期!这样的语言形式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写得多妙啊!让我们仿佛看到伯牙和子期的默契和谐,情谊深厚!(板书:情谊深)从此,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板书:高山流水)

三、深悟绝弦祭知音

1、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终于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却等到了子期逝去的噩耗(板书:子期逝去)。伯牙悲痛欲绝,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弹起了《高山流水》,吟诵起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 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谁来读读这句话。他用这种“为知己者死”的方式来祭知音。(板书: 祭)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板书:破琴

对谁弹)让我们带着伯牙深深的伤痛和悲怆再齐读最后一句。

四、千古传唱怀知音

1、老师有感而发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伯牙鼓琴期善听,高山流水情谊深。子期逝去对谁弹,破琴绝弦祭知音。这段千古佳话世代流传!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遍。(出示)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引读:同学们,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代苦觅知音的中国人。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一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美好的瞬间(出示)——男生一起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绝弦叹息不已(出示)——女生一起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出示全文)—一齐读!

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们伴着这曲《高山流水》,在深情地背诵着这个荡气回肠的知音故事。(集体背诵)

板书: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期善听,

高山流水情谊深。

子期逝去对谁弹,

破琴绝弦祭知音。

第14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由“伯牙学琴”的故事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俞伯牙的人,跟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老师感到伯牙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缺少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于是,老师就带他去找自己的老师方子春,希望得到他的指点。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驾船去寻师傅,留下俞伯牙一人在此练琴。过了十天,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船上等得焦急。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聆听群鸟的鸣叫。这些景象使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在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成连先生摇船归来,听到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讲述的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做到停顿恰当,并试着背诵课文。

2、我能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弄明白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我能积累中华经典诗文,用心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大屏幕出示课文停顿。

3、结对子朗读课文。

4、挑生读,生点评,师点拨指导。

5、男女生赛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不理解的地方用笔划出来,打个“?”。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

3、班级质疑,教师相机点拨重难点词句。

4、请同学来翻译课文,一人翻译一句,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5、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6、学生齐读课文。(伯牙是朝廷中人,而钟子期不过是个樵夫。俞伯牙喜欢弹《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听懂。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两人约好时间再相见,可是钟子期却病死了,俞伯牙悲痛欲绝。两个人生活环境迥然,却因一首琴曲而相知相交。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用心感受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五、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所谓知音,是指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不管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通晓音韵的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他的心意。

2、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高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学生交流: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依依杨柳、皑皑白雪、绵绵细雨、潇潇春雨„„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你会怎么赞叹?„„

3、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这就叫知音。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生活中了,又要回到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堪忍受。这种无人能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伯牙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悲痛欲绝呀,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

六、拓展延伸,积累背诵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子期已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有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大家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好听吗?这就是艺术,艺术的魅力,对艺术的共同热爱让素昧平生的两个人成为知音。最后让我们伴着这优美的乐曲,再读读这个故事,同学们也尝试着背一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搜集表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些空虚、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中秋之夜,伯牙泊船在山崖下抚琴一曲,在山间砍柴的钟子期被琴声所吸引,来到了岸边。令伯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画面中的老人叫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惟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均舍不得一分钟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6000多只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他与海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于是,海鸥老人的雕像诞生了!

这座雕像矗立在昆明的翠湖公园: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盘旋„„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在人们心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感人故事。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定会让你震撼不已,铭记终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脉络,第一部分写老人爱海鸥,第二部分写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四、品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情厚谊

(一)默读1——3段,找出体现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动手划一划,并作批注。

1、小组交流

2、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1)老人生活节俭,不舍得为自己添一件新衣服、新布包,却把大量的钱用来给海鸥买吃的。(2)老人不舍得花钱坐公交,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3)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样娴熟,海鸥与老人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见到鸟,大声呼唤它们,会出现什么情况)(4)老人给海鸥起了名字,亲昵地叫着它们的名字,边喂食边对它们亲昵地说着话。

(5)太阳偏西,海鸥即将飞离,老人眼中满是期盼;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

(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三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就成了决别了。朋友在翠湖边为老人立了一块墓,放了一张老人的照片,很多人都在照片上签名,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签满了。海鸥呢?这群老人的儿女呢?它们会怎么样呢?)

(二)有感情地朗读14——18自然段,边读边画,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感情?

1、生选择自己最感动的镜头交流

2、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文段

3、学生自由想象说话:老人走了,带着依恋,带着对海鸥深深地牵挂走了!面对着这样的一位老人,你又想对他说什么呢?

4、每到海鸥飞临翠湖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欣赏图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五、拓展延伸

是啊,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的情感世界是那样的丰富。人类爱护动物,动物会回报以爱。如果人类欺骗了动物,伤害了人类,那结果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选读课文部分,阅读《军犬黑子》,用几句话写写你的感受。

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思念。这里“飞动的白色漩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依恋之情。

“瞻仰”写出来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纷纷”说明海鸥的动作一致,似乎有谁在无声指挥。“站成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对老人的一片深情。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默默的“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

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老人又来给他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用声音呼唤老人。

善良的老人,纯洁的海鸥,彼此用真情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那份相知与相守、牵挂与依赖,让我们猛然醒悟,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原来是如此美好,如此动人!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大家,要与大自然做朋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第15篇:伯牙绝弦

《25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通山县大畈镇西泉小学 吴春燕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⒊ 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知音深情。 教学设计: 课前热身:

古文化如璀璨的珍珠,熠熠闪光。瞧,这颗颗珍珠,你能将它收入囊中吗?

出示与知己好友相关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

(2)桃花潭水深千尺,

(3)又送王孙去, (4)有朋自远方来, (5)士为 者死。

请任选一句填空。相机提问:第(2)句作者是谁?第(4)句出自哪里?

一、揭示课题,质疑“绝弦”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候的一个文言文故事,出示课题:《伯牙绝弦》。谁来读题。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一次就把最难读的一个 “弦”字读准了;读得清晰响亮,字正腔圆。 让我们一起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了解伯牙,解释“绝”是什么意思?(断绝)“绝弦”是什么意思呢?(割断琴弦)师:“绝弦”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其实还指不再弹琴

3、伯牙是名满天下的琴师,应该爱琴如同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绝弦呢?

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二、反复读课文,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以自己的节奏大声地读课文,至少读两遍,碰到难读地方的多读几遍。

2、读通顺了吗?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 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有困难的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停 顿来练练。

3、指名读课文,评价1: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开了很好的头,谁还想读一读?

评价2:读文言文我们要读出停顿与节奏,才能让人感受到古文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4、老师最喜欢这两句话,师范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你们也来读读,可以想象古人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动作来读。

5、这篇课文中这句话最难读,谁来试试?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读懂课文,感受知音相聚之喜

1、几遍读下来,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文章写了哪两个人?板书:伯牙

钟子期

钟子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钟子期,楚国人,生活在汉水边,是 一位以砍柴为生的樵夫。)

2、课文哪句话写出了他俩的的特点?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善听。”

(1)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突出了他们的特点?(善)“善”是什么意思?那 么这句话连起来就是—— (2)指名读,请读出你的理解。

(3)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我们一起来读出他们的特点。齐读。

3、同学们,课文哪两句话具体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特点?请用“——”划出来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这一句,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读读这句话,想想从什么地方体会出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 ——评:真好,你把古文内容理解了。从哪个词看出是心里想到?(志) 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的脑中浮现出了什么样高山?(板 书:高山)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名说。

(出示: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巍峨耸立、巍然屹立、雄伟挺拔)齐 读词语。

*你看,那么多画面钟子期用哪一个词表达出来的?(“峨峨兮”)这古人写话如此简洁,这就是古文的魅力。除了“峨峨兮”还从哪个词感受到山的高?(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让我们一起来读出泰山巍峨的气势来。 *当伯牙的琴声表现高山,钟子期就能感受高山的磅礴,真是善听的子期啊! 子期的话中哪里还能看出他善听?

——善哉,是什么意思?(好啊)还可以说是(真行啊„„)

你来读一读

——评:我分明听出了你的朗读中对伯牙的赞美。谁也来赞美? 指名读。

——如此动听的琴声,子期这样赞叹,齐——(生齐读: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句还有个语气词——“兮”,为什么短短的 句子连用了两个语气词呢?

你来读出两个词的味道。指名读

(2)同学们,读书就应该刚才这样,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从这句话中我们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出示: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这个句子跟刚才那句句式类似,相信大家一定能读

懂。

指名读。(2人)

——评:我听出了你的赞叹。你把江河强调出来了,能说说原因吗?(长 江、黄河)

——评:当读到“洋洋兮”你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让我们一 起读,读出了江河的那种浩荡之气。

伯牙善鼓琴,我们的课后资料里就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那么,作为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是表现了高山流 水。请你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肯定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景色呢?

——教师小结:伯牙的琴声中有自己高远志向的表白,有内心怀才不遇的郁闷,有对亲人绵绵不绝的思念,更有对大自然美丽风景的赞美。 课件出示这些词语。

*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这徐徐清风了吗? 句式练习: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景来练练。 指名说。

3、小结: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不管伯牙心里想着什么,子期都知道。

——“念”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个字跟“念”的意思相近?“必得之” 呢?

——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这样的朋友,我们就称之为— —知音。(板书:知音) 带着这种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伯牙心里所想所念,钟子期都知道。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生 读),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生读)

(2)同学们,善鼓琴的伯牙用琴声表现的不仅是泰山的高大和江河

的宽广,透过他的琴声,你还听出了什么?

小结:古人往往以琴言志,表现高山,说明自己有高山般的远大志向,表现江河,说明自己有江河般的胸怀。而这些,子期都听懂了,所以说,再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琴声也懂,心声也懂,志向也懂,这不仅仅是伯牙的知音,更是伯牙的—知心啊!(板书:知心)

四、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出示资料: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琴声不错,就是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大臣们夸奖说:“琴声很悠扬”“琴声很动听”“琴技真高超”„„楚王君臣边听边喝酒,有的斗酒喧哗,有的酩酊大醉,有的在琴声中已昏昏入睡了。

指名读

2.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

(4)其实,伯牙与子期的相逢只是偶然,读读屏幕上的文字,会对他们有 所了解。

出示资料: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看,虽然听众多,他却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派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和着琴箫合奏的背景音乐,学生现场写作。)

师评价: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知我者莫如子期。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那份喜悦和那份真情。出示1-4句(学生感情读文)

五、感受知音离世之悲,感悟绝弦

1、出示:伯牙和子期多么想这样在高山流水之间相伴而行,他们相约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年的此时,俞伯牙如期赴会,可世事 难料,与他相会的是子期那冰冷的墓碑。

高山默默,流水无语,此时,伯牙思绪万千,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写下来。 ——交流

2、就像你们所说,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 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读

同学们,伯牙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希望,断绝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 求,而留下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孤独、寂寞和心灰意冷。当你理解 了伯牙此时的心情,你再读这段话。

——同学们世事难料,那个世上最懂我的人已经去了,读

——世间风情千千万万,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读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读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在子期墓前, 伯牙曾写下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生齐读

4、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子期一死,谁是知音?那一曲高山流水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齐读课文)

5、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高山流水之间多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的音乐中记住这个千古流芳的故事,延续这段永远不变的友情吧!(背诵课文)

板书:

25 伯牙绝弦

高山流水遇知音 破琴绝弦谢知音

第16篇:伯牙绝弦

25 伯牙绝弦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1、播放《朋友》激发兴趣导入,上课之前让我们来一起感受音乐。听完歌之后让我们来一起聊聊有关朋友的话题。

2、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朋友,加以点拨。体会一下古人和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古人说朋友 说说9个之交 重点讲 知音之交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

4、文学常识出示

二、初读课文

1.故事听了 音乐也欣赏了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课题什么意思 举手回答 2.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读好文言文的节奏(读完以后) 我们来听听范读: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注意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 世/ 再无知音。

3.请同学来示范读一读 (夸奖)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小组学习,相互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向老师求教。弄懂课文的意思。

3.请同学来翻译课文,一人翻译一句,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4.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伯牙和子期 是什么关系?

5.请同学们反复朗读,思考问题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6.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炊烟袅袅”,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7.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9.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一个善听的子期,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 (2)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3)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前面两个 是(擅长 善于) 后两个是(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

理解知己的含义:那么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四、品味知音之情

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6.而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称赞)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琴艺高超、琴艺炉火纯青) 7.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

8.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

9.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10.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体会下子期的死 给伯牙带来的惋惜和伤痛感受音乐(离别)

3.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4.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搜集表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

25.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钟子 期善听

必得

之死

第17篇:《绝战》观后感

《绝战》观后感

7月15号上午,学校组织观摩了一场电影,它的名字叫——《绝战》,看后让人感触万千!

《绝战》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影片,是以新一代年轻人的角度去描述80年前的真实事件。影片以“湘江战役”为背景,讲述红34师为了掩护中央主力突围,担当后卫与敌人浴血奋战、凤凰涅槃的故事;影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隶属于红34师的宁化模范连连长张启明,率领模范连与数十倍的敌军展开生死搏斗的场景。

在湘江战役中,由于敌军加紧围剿,形势严峻,红军大部队被迫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的湘江一侧,模范连接到阻击敌军的围追堵截的任务,由此展开了一场生死绝战,模范连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伟大牺牲,换来了中央主力红军顺利渡过湘江。红34师担当阻击任务,他们中没有逃兵、没有投敌、甚至连伤员也不愿被俘。在绝地雷公山,张连长灵活运用了“战略战术”,奇计百出,牵制住敌军追兵,顺利地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惨烈的战争背景下,影片也描绘了温情的一面:张连长因误会而与护士细妹相识相恋,引发出一系列感人的爱情故事。80多年前,红军一无所有,共产党人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到今天,我们的国家实力强盛,这种成绩与我国人民和全党全军的建设是分不开的。这种军人的血性,军人的刚毅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中国一定更强! ——这是我看《绝战》后的观感。

第18篇:风中绝音

风中绝音

今天是元月18日。近一周过去了,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理理头,着手写这篇纪念文章。这一周里,只要一闭上眼,一张稚气而清纯的脸庞就会在我面前晃动,夜里,我多次梦见她从湍急而冰凉的江水中向我伸出手:\"亦人格格,救救我!......\"我的枕边放着所有我能找到的有关报导重庆綦江彩虹大桥倒塌的报纸

,最早的一份是元月11日福州晚报第五版\"魂断彩虹桥\",最新一份是元月17日《海峡都市报》第五版\"这样的桥不塌才怪\",里面说:\"1月10下午,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事故现场又打捞出一名死难者遗体,使这一事故的死亡人数达40人......\"。是的,整40人,在万里之遥的重庆綦江县。我找来一张中国地图,用直尺量了綦江县到福州市的直线距离,12厘米又6毫米。这么远的一个小县死了这么些人,原本不关我的事,只是,这40个死难者里有我的一位挚爱的网友,她叫凝烟,今年16岁,不,17岁零4天。去年七月份常上泉聊的网虫们不知是否还记得这个nickname。我是去年6月上的网,聊天与站点基本固定在泉州,在那里鬼混了一个多月后就认识了凝烟,现在算起来,我们在泉聊里聊天的时间不长,可能只有一周多,一周后,我们就把交流的地点搬到了ICQ。前几天,我把ICQ里以前和凝烟的所有谈话内容save到了软盘,共有七千多行,最后一次谈话记录是11月3日凌晨6点10分,只有几句话,copy如下:

98-11-3 6:04 凝烟 还在线?

98-11-3 6:04 亦人 嗯。

98-11-3 6:05 凝烟 早点休息吧

98-11-3 6:07 亦人 嗯,还没睡?

98-11-3 6:10 凝烟 刚起床,正在拉窗帘,...外面天都亮了,街灯也快熄了之后是断线了还是彼此再没说话,已记不起来了,反正ICQ里和凝烟的最后通话就只有这些。这七千多行谈话纪录如唱片上的条纹分布在了我和她交往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它也是我们恋情的见证与结晶。今天早上,在终于下决心动手写这篇东东之前,我用鼠标拉下了自己ICQ上面那长长的一串名字,在名单倒数第四个找到了凝烟这个名字,尔后用鼠标轻轻点击了菜单上的\"delete\"键,凝烟这个nickname终于在她从人间消失的第十四天,也从我的ICQ里消失了,轻柔如一缕风中的青烟......原本以为这辈子我是绝不会在上贴有关她的贴子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约定。在认识她的第九天,我们约定了三点:

1、不在泉聊公开说话和做动作(和对方);

2、不在任何上贴涉及两人感情的贴子;

3、不对任何其它网友说起对方。这三点我们一直做的很好,至凝烟去世前,即使是象清浊、梦佳那么熟的网友我都从来没和他们提起过。今天,我终于违约了,为的是我们已没有了明天,也没有了未来,我不再担心它会对彼此的今后发生影响,也不用担心她会再次不顾一切的跑来看我….。其实我们并没有如大家想象的那样相恋到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甚至早在去年11月份我们就已形如陌人。七八月份正是福州市气温最高的月份,我和凝烟的网上恋也如老房失了火般燃得一发不可收拾。当时她并没有告诉我她几岁了,否则年岁的差距会使那把火如冬天的温水瞬间降下来。隐瞒岁数究竟是她的恶作剧,还是她真正的情感流露,我不知道而且永远无法知道了,但我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应是后者。或许十六岁的她不该上网,或许上网也别碰到我,即使碰到我,我也不应该给她email去那么多无病呻吟专骗年幼小女孩的散文小说,她曾亲口对我说,她被我的小说深深感动过。其实我早已知道她喜欢的是我编造的乱七八糟的文字中的主人公,而不是我这个人,但我却自我欺骗认为她喜欢的就是我这个人。也许是认识后的一个月吧,好象是个星期三中午,我在单位食堂里吃完午饭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天气热得我直打困,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椅上休息。电话铃响了,一声两声三声,我没起来,可那讨厌的铃声却憋足了劲似的叫个不息,现在想起来,其实我和凝烟说的第一句话(指现实中)应是相当不客气的,这似乎也冥冥预示了我们今后的悲剧结果。抓起电话我几乎是吼着说\"谁啊,有事下午上班再打!\",说完这些我正想搁个电话,却听到了至今亦人听到的世上最美妙的声音(或许是无法再听到她的声音了才这么认为)。如果说网上相识已使我们走到了深渊边缘,那那个中午的电话就直接把我们带入情感的地狱了,早在两个星期前我和她就交互传了照片,照片上的她是个清清纯纯的女孩,应该说在所有见过的网友中,她是最漂亮的,只是发育良好的身材彻底把亦人给骗了,让我相信她已经领了身份证也已经22岁了。也许是亦人自我感觉太良好,无法及时从她

的谈吐中发现蛛丝马迹。反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亦人是被她骗了。据她说她父亲有的是钱,却不肯告诉我她家的其他情况。除了周末,电话从来都是她打来的,而且都在中午,吃完午饭等她的电话一度成了这个夏日我的一个习惯。自从通上电话,我们几乎都不在聊天室见面了,只在晚上时上ICQ聊天。逢周六周末,传呼往往会在我不经意的时刻响

起,那是凝烟在重庆街头打的。也因为周末的电话费,我只得取消了周日上午到欢乐频道打保龄球这个晨练活动,一直到十一月份才又恢复。如果凝烟她十月份没有不顾一切的跑到福州来看我,也许我们就会如那无数网上相恋的恋人们一样由热烈走向平和,再走向沉寂。可我太低估她的性格了,无论在ICQ还是在电话里,她似乎总是那么柔顺,应该说我的脾皮不是很好,虽然痴长了几岁(后来才知道整整痴长了十年),可有时和她吵架还得她来哄我,好几次我们吵完架好几天谁都不理谁,可最终都是她先打电话来道歉。(这几天我一想到这我心里就如刀割般的疼,为了这永无可赎回的错)前几天长沙的雨柔对我说过一句话,她说一个女孩宁可让男的一天一天的感动她,也不要让他一天一天的伤害她。可惜雨柔并不认识凝烟,凝烟也并不知道这句话,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的被我所伤害。有时,喝多了酒意识迷蒙的深夜,为了验证远在它乡的重庆有这么一个女孩在深爱着亦人,我会半夜用手机拨叫她的传呼,为的只是听到她的一声ILoveyou,尔后又毫不留情的挂掉电话,让从甜美的梦乡中被曳起来的她在电话线的另一端发呆。可凝烟她这个小女孩竟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了我,后来我才知道,为了回我的传呼又不让她家里人知道,她是穿着睡衣披着外套深夜到街上的磁卡电话去回的,今天,当我一想到那几次她如果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我就会不寒而栗。促使她的福州之行也许跟亦人去年仕途上的一次海市蜃楼有关,去年九月底十月初,据一位同事可靠的消息,领导准备把亦人提到另一个工作岗位,那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位,我自然一度异常的兴奋,肤浅的亦人一高兴起来,嘴巴便如蜜似的甜,把久受委屈的凝烟哄上了九宵云外,事后想,也许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她最终下定了决心来看我。十月上旬她就来了,不过事先并没告诉我,只是到了长乐国际机场后才给我打的电话,要我去接她。大家可以想象那时我的欣喜与惊讶。我马上请了假,包了一辆的士赶往机场。近一个小时后,我在机场空荡荡的出口处看到了她,她什么也没带,只背了个小背包。一看到我,她马上认出了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亦人才觉得她的脸庞是确实的稚气。上了车后,她才敢挎住我的胳膊。我问她机场不是有专车接送乘客到市区吗,她回答说,我要你亲自来接我,我从千里之外来看你了,也得让你跑跑路,不然太不公平了。那一刻,亦人确实有点感动。的士直接送我们到了我单位附近的贸总酒店。在总台登记时,服务员要她身份证,她扯了扯我衣角悄悄告诉我她没有身份证,我愣了一下,在服务员殷勤的笑意中,我扯谎说她身份证忘我房间了,我们回去取了再来。路上我问她没有身份证是什么意思,是忘带了还是压根就没有,她嗫噜了半天说是没有。至此亦人盘问半天终于知道她其实只有十六岁,虽然她辩称论虚岁已十七岁了。回到亦人的单身宿舍,我正在紧张考虑如何对待这个不速之客时,这个丫头已在我房间捣腾开了,一会儿跳到床上翻跟斗,一会儿又一本正经的收拾起亦人的狗窝。可能机器猫、梦佳、清浊等几个参观过我的窝的网友都知道,亦人的衣服从来都是一个星期洗一次,地上正杂乱堆着脏衣服、CD、VCD、书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由于还没下班,我得马上回去上班,给凝烟开了瓶饮料后,我就溜回班上了。剩下的时间我开始考虑自己拐骗未成年少女的后果,紧接着另一个能让我出汗的问题忽然冒上心头:她父母亲知不知道她到福建?此时,我已没有心思上班了,赶紧又赶回了宿舍。她果然是未经她父母的同意就擅自失踪了,她还为自己找理由,说一告诉他们准没戏。不过,她说她已给他们留了纸条。此时亦人的汗是彻底下来了,不管领导同事是否看见,我拉着她来到了单位外面的一个IC卡话机,拨通了熟记心头却一次都未用上的她家的电话号码。一个男的接的电话,我说:是黄碧真家吗(凝烟的真名)?待对方肯定后,我立即接下去说:我是福建福州长途,可能你已经知道我是谁了,黄碧真现在在福州,刚下的飞机...我记得当时还没等我说完,对方马上打断我问:你是谁?黄碧真她在哪里?同时,我听见话筒里他急匆匆的和另外的人说她果然跑福建去了。他爸可能急坏了,要我马上找他女儿说话。我把话筒递给了那时可能也已被吓坏的黄碧真。她的话我听不懂,不过她的眼泪下来我却看见了,我走开了,到附近小卖部买了一包纸巾,转身时见黄碧真冲我直招手,我跑了过去接过话筒,这次换了一个女的,不过尽是抽泣声,我静静的等着,稍倾,电话又换回了她爸,他要我先帮她女儿找个地方住下来,要我把电话号码和传呼留给他,他明天就飞福州,并让我一定看好她女儿,要我确保他女儿安全,并说万一出了事,他第一个先找我算帐。说完这些,他又要我找黄碧真听电话。回去路上,我们两个都没说话,黄碧真似乎到此时也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闯了祸。我不忍心看她那么懊丧,接下去的半个小时我一直在安慰她。后来我用自行车带着她到附近一个温泉澡堂洗澡,她进去后,我就呆呆的坐在外面等,半个小时后她一身轻爽的出来时,我已打定主意了,用我的身份证马上到酒店开房。再接下去,我带着她和她那一点可怜的行李再次来到了贸总酒店服务台,服务员已换班了,我要了一间双人房包了下来,带黄碧真到了房内,放了行李,我问她要休息还是愿意去逛街。那个晚上我带她跑遍了大半个福州,吃遍了自认为具福州特色的所有小吃,当然并没忘了带她到了津泰路和中旅的网巴。到东街口时,她说想去看电影,我问她真的想把时间浪费在看电影上?她说就看五分钟。我们买了票进了场,我已记不起演什么电影了,只是我们真的只看了五分钟就出来了。出来时她说:我终于和你看过电影了。这是我第二次差点掉泪了。那天晚上十点多时,我的手机响了,是他爸打来的,我告诉他她女儿正非常安全的在逛街,同时把电话递给了黄碧真,他们又叽哩咕嘟的说了一会儿话,电话又回到了我手上,他爸说,能不能这样,你明天帮我女儿买张机票,把她送上飞机。我说没问题,你不这么说我也会这么做。他说明天再联系,我说好吧,我问他要不要把电话再传给她女儿,他犹豫了一下说不用了。我们从东街口顺着八一七南路一直走到南门兜,又拐到五一广场,在广场转了一圈后,一人拎了两串糖葫芦到了毛主席塑像下的台阶上坐定了发呆。在接下去的几个小时里,我知道了很多以前她不肯告诉我的事,她初中毕业后就不再读书,而不是象她所以前所说的正在重庆读大学预科,平常整天没事,她父母亲又不让她这么早找工作,便让她整天在家呆着,本来年初说好要给她买个店面开花店,可最终怕她累坏了又取消了,所以整天就这么呆着没事干,后来她父母亲给她买了电脑,叫了一个朋友带她学上网,她就如一只飞蛾般扑到网上来了。深夜十二点钟,我叫她主动给家里打个电话,这一次,他们很快就说完了。我想带她回去,记得当时她好象还不肯走,后来又陪她坐了一个多小时才走的。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思糟透了,根本没了以前那种梦想过千百万次的见面浪漫感觉,也许是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见面。不过,即使是这样一种情况,我还是很感动凝烟为我所做的一切,虽然我们都没说什么,但我们都意识到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离去,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正在一分一秒的失去。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晚上在五一广场上,我们好象说了很多话,又好象什么都没说。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忘了关的手机又响了,是黄碧真她母亲,她问我能不能找她女儿说话,我说她现在在酒店休息,要不我打个电话问一下酒店的电话后你再打过去,对方说不用了,明天再说。关了手机后,临睡前我忽然意识到这可能是她母亲在查岗。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我就去了就在我单位隔壁的贸总酒店,到了她房间,显然她还不习惯在这样的一个早晨见到陌生人,开门两三秒后她才省悟过来这是在福建福州。虽然她见到我很高兴,但小孩的贪睡终究战胜了见到我的高兴。聊着聊着,她又睡着了。七点多,我打电话到领导家请假说不舒服要到医院,八点多,我到酒店楼下的民航售票处,却意外发现当天并没到重庆的班机,要到第二天才有。我愣了一会后,回到单位拿了保温瓶到外面买了两碗锅边,回到客房,凝烟还未醒,我又坐了半个多小时,她才醒过来,一看到我就一咕噜翻身坐起问我几点了,一听说八点多了,忙到浴室洗刷了出来,我叫她吃锅边,说是福州的特色小吃。对于凝烟是全部吃完了锅边还是只吃一点,到现在我是忘记了,脑海里有两个我在吵架,一个说她全吃完了,另一个说好象她不喜欢吃,只吃了一点。现在能记起来的只是当我告诉她当天没有飞重庆的班机时,她好象一下子非常高兴。我们又打了重庆方面的电话,告诉了他们这一消息,同时问他父亲要不要买好明天的机票,对方除了答应外显然再无其他办法。那一天,我去银行取了半年来所有的储蓄,带凝烟去了鼓山、西湖、左海还有那开张没多久的鳄鱼公园,坐了缆车划了船,路上全部用打的,虽然我们意外的多了一天的时间在一起,但没必要把这时间浪费在坐公车上。下午,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马尾去看她从来没见过的梦想已久的大海。第一次见到海的她自然兴奋极了,开心的跳着笑着,现在想起来,我却想哭,也许她并不知道,马尾的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她看到的只是海湾。如果一切都重来,我愿意冒天下之不讳带她到厦门鼓浪屿去看海......那天晚上后来又去玩了什么,我是不太记得了,好象还去打了台球、保龄球,又去四海舞厅跳了舞,到新偶像溜旱冰,总之,所有能想到的可玩的都玩过了。第二天在去机场的路上,一路上她都紧紧的抓住我的手,我们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只是到了候机厅时,她的话才又多起来,她不停的数这两天我们所去过的地方和吃过的小吃,又数我们逛过了多少家商店,只是商店没数完,乘客开始过关检查了,她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把头趴到我肩上失声痛哭起来,在费了好大劲把她送过关口后,我到了大厅左侧的卫生间,在那里我的眼泪终于不可抑制的冲了出来,但我没敢多呆,洗了一把脸,就赶紧到机场外面等着那架飞往重庆的班机。近一刻钟后,那架载着凝烟──黄碧真的飞机呼啸着升空,慢慢的在天边从亦人的视野里消失了,那时我只知道,一个让我心痛的网恋破灭了,一个此生难觅的女孩从此不会再出现在我的生活。从机场回去以后,我并没有去上班,而是跑到中旅网巴那上了一整个下午的网,记得梦佳和yaya问我好几次说你今天不用上班?我都板着脸说是,也许她们都忘了。那天晚上我接到了她爸爸打来的电话,说她已回到家了,又说这次给你添麻烦了云云,那时我分明听到了电话的另一端里黄碧真在旁边的喘息声,然而她爸终究还是没让她讲话。在接下去的一个多月里,她断断续续打了好几次传呼,我都没回,中午我又重新恢复了睡午觉的习惯。也接到了十几封她发来的email,但我铁定了心一封都不回。偶尔在ICQ上见到她在线也不去搭理她,或至多客气一两句。晚上也不再上网了,常和福州的网友们出去打牌,海天、小猫、小野兔、虾米等也是在这个时候打牌认识的。日子很快过去了,一切慢慢趋向了平静,到了今年的圣诞节,平安夜我和几个大学同学到仓山的一个教堂玩完后,到一个啤酒城去参加一个晚会,那晚酒喝了不少,十一点多拿出手机要回传呼时,看到没关的手机有五个电话因为没听见而没接,我记得一个是小甲虫的手机号码,一个是泉州juner的手机号码,还有三个不知是哪里的,这个圣诞夜也许是个不祥的夜晚,回小甲虫的手机时,听到了她钱包被偷(或是丢了)的消息,回juner的手机时,也是听到不是太好的消息。当我正准备再回大厅倒计时迎接圣诞夜的到来时,手机又响了,我没看来电显示便接通了它,我听到了一阵无可抑制的哭泣,那哭声一直没有停,我就这么站着,足足有三分钟之久,虽然我的酒没有全醒过来,但我清醒的知道那是谁的哭声。三分钟后我挂上了电话,我们谁也没说一句话。99年的元旦,见到泉州的phili和福州的十几个网友,又和猫家的几个兄弟姐妹们到西湖划了夜船,此后便没去哪里了。99年在无声无息中过了近十天,那一天是星期五,一上班我习惯的打开电脑上的信箱,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地址来的信,我吹着口哨打开它,却看到了凝烟她爸的email,接下去的消息你们都猜到了,只有此时,我才意识到这几天报纸传媒登的轰轰烈烈的彩虹大桥倒塌事件竟然和我有着多么重要的关系。我再一次拨通了那个让我熟悉又让我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一听说是我便沉默了,两端都是我们沉重的喘息声和呜咽声,我把电话挂上了,在街头灿烂的阳光下站了十几分钟后,我再次打通了这个电话。知道了如下情况:99年元旦后,黄碧真回到了老家綦江去看望她的生病的奶奶,在她回去的第三天,即99年元月4日,傍晚带她奶奶在桥上散步时,双双遇难......

第19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六年级第十一册 P13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知音》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小诗《朋友》。(配乐)

一、导课揭题 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它记载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友情。 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生食指书空。)

2.齐读课题。

教师加节奏,再读,注意节奏。

“绝”是什么意思?(断绝)面对这个“绝”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要“绝”?什么时候“绝”?……)

过渡: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奏家,琴应该是他的

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1.放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力争做到字正腔圆。2.边读边画节奏线。 (5分钟后看谁读的棒) 3后教: (1)指名读 (2)泛读 (3)小组读 (4)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自读能力很强,但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点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来一场比赛。

三、自学指导二: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句意想象句意。2.读懂课文,理解全文。

(同桌可以交流,5分钟后比谁理解更准确) 3后教:

指名交流词句意思 说说整篇课文的大意。

过渡: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并思考。

四、自学指导三:

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

3.后教: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伯牙鼓琴都想到了什么呢?

(2)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哪个字表现了“巍峨”?生:“峨”字表现了“巍峨”。

师:是啊,一个“峨”字竟表达出了这么多的意象,古人讲话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呀!(3)还有哪一句说明了钟子期善听?(生:洋洋兮若江河。)

怎样才读出江河的宽广?(师:抓住“洋洋”一词。)

过渡:读着读者我的眼前出现了“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你

看见了吗?通过文字展开想象,会让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4)既然说伯牙是著名的琴师,他的琴声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依依杨柳了吗?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皎皎明月了吗?你又怎样赞叹?请你当一回子期,赞一赞伯牙的琴声。

(5)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遇到这样的知音朋友,伯牙心情会怎样?

师引导: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把子期看作是知音呢?当伯牙听着别人不着边际的赞美时,他内心一定有一种渴望,他渴望什么呢?

生:渴望能有人真正的理解自己。 生:渴望能有真正的知音。

过渡: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有知音相伴的日子是幸福快乐了,他们相约来年中秋继续鼓琴相会。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第二年伯牙来到江边时,却得之子期已经病逝了。

2.你现在就是伯牙,请反复读最后一句,感受那切肤之痛吧!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此时伯牙心情又如何?伯牙为何要“破琴绝弦”呢?

3.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请再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五、小结:

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重新谱的也一样精彩。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在传唱这个故事中结束这堂课吧(配乐、学生齐背课文)!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背诵古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3.课后搜集表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子期 喜 听 必得之死

第20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

执教者:陈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方法与评价: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和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预习提纲

1、指导学生整理课前搜集的材料。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

3、朗读课文3遍。

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朗读,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熟悉、读不正确、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2遍。) (1) 生字我记牢,我注音,我写好,我会组词。(抄写生字词)

我记生字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眼金睛,我会辨字组词 (3)、多音字: (4)、近义词: (5)、反义词:

(6)、词语、句子我理解我会用(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A、我不懂的词语(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例如:

冷艳:孤傲而清高的艳丽。

秉性:性格。

造句(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7)、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抄写下来。

3、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问题: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1)我学会了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交流展示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重点探究:

四、拓展阅读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习交流、质疑

1、师:同学们,今天又见面,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成为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故事,读一下课题?生:《伯牙绝弦》

2、交流预习:拿出预习本,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互相交流,由四人小组组长评讲,哪位同学的预习书写最认真,哪位同学设计的预习环节最有特点。哪位同学还有差距,差距的原因。(老师在课堂展示个别学生的预习本)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对课文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区别并指导书写:曰—日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范读:文言文是距离我们现在比较久远的语言文字,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所以读起来拗口、难读,现在请听老师读,尤其要注意老师朗读时的节奏,声音的强弱。

4、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味道来。3、指名读: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他风采。(让学生评价)

4 全班齐读,

5 朗读几遍下来,你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吗? 6 释题:绝

伯牙绝弦

7 课文内容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8 这句话是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他只是今天不弹、明天不弹吗?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合作探究、反馈。

1、再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方不懂的可以小组交流。

2、学习课文第一句:读课文的第一句。(出示)你们对这句话有何理解?

3、请同学们看课文,哪些句子更具体更真切地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若江河。

4、理解“善”:细心的同学们发现没有课文出现了四次“善”,它们在文章中意思一样吗?(让学生找,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5、小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借助注释(2)用我们现在自己的话来表达句子意思。

6、理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若泰山。

我看大部分同学都画对了这两句,我们先来细细地读懂其中的第一句。你从这句上如何体会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生回答,伯牙在弹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如果说不出来,就让学生反复读出示的句子)

反复诵读,师:“峨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表示,是什么的意思?(生:高大,巍峨,耸立……)

7、理解: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同学们,读书就该向刚才那样从字里行间去读懂它的含义,刚才我们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若泰山。)

同学们对这个句子又有何理解呢?我想同学们一定自己也能读懂,是吗?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8、师:高山也罢,流水也罢,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善听的钟子期都听的懂,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说就是什么?(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9、师:结合对刚才两句的理解,你对这句话又读懂了什么?(这句话什么意思?)

10、师:念什么意思?(生:心里想)

11、师: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与“念”意思相近,是那个字?(生:志)

四、达标测评: 用下列的词语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五、拓展提升:

1、练笔: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寻寻觅觅终于遇到盼望已久的知音,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

假如此时你就是伯牙,把你最想对钟子期说的写下来。(写好 四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2、师:同学们,伯牙和钟子期见过面后,情投意合,两人约定再次在老地方见面,无奈世事难料,却发生了什么?(生:子期死)

3、师:伯牙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于是伯牙发出什么样的感叹?(生:世再无知音)(板书:知音)

师:他此时的心情怎样?(生:难过、悲伤……)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4、师:太悲伤了,因此伯牙做出什么惊人之举?(生: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伯牙为什么要绝弦?------知音

6、师:文中难道破碎得只是琴吗、还破碎了什么?(用手势指:心) 7配乐读课文:

伯牙破琴绝弦,从此伯牙所弹奏的高山流水成了绝响,但人世间却留下一段有关知音的千古佳话,让我们铭记它吧!

六、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伯牙和子期的情谊是多么真挚,我们和朋友之间也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真诚相待。

七、作业:课后把课文背熟。收集积累有关知音、朋友的名言名句。

板书:

伯牙绝弦

伯牙

钟子期

知音

绝的成语
《绝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