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亲近的反义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5 09:02:2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轻轻漫步在林间小路上,

看着被雨露滋润过的花儿,闻着那与众不同的花香,

听着溪水缓缓流过,

仿佛自己是只自由自在的鸟儿,

让我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上芬小学五年级:朱阿妮

推荐第2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

我从小就很少离开市中心,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因此我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去亲近大自然。

说来也巧,我来到了一个我向往已久的梦境——金山海滩。岸上的林间鸟语花香,天空湛蓝清爽,海水清澈见底。水从海坝边漫出来,流到浅滩里。在此有几处泉眼在流淌,与之交汇在一起,像一个个精灵在欢快禁感觉到海的伟大。

我想,生活在被尾气与噪音所包围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是永远也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神韵与魅力的。我们只有亲近自然,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才能地跳动,此刻我的心潮也随之在此起彼伏,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想法:好想和它们一起嬉戏玩耍。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即脱下鞋袜,迫不及待地把脚迈进浅滩。把脚放进水里,任凭那凉丝丝的水在脚趾缝中穿梭,清爽无比。这时,周围的小伙伴们开始泼起水来,我也兴致勃勃

得加入了。我们互相把晶莹的珍珠似的水珠泼向对方,在欢声笑语中,看着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都尽情地玩着,可是时间总和人们作对,时间转瞬即逝,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那一轮红日挂在树梢,努力地绽放着最后的光辉。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波轻轻地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在水面上洒了一层金子,耀眼夺目,让我惊奇不已。最终,太阳落下了山头,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好的地方。

推荐第3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今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妈妈她们到三台梨园去赏春。

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三台梨园,一下车一股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们沿着路径来到了山顶。只见雪白的梨花随风飘舞,游客们不禁发出赞叹“真美啊!”那五个小花瓣组合成了一个漂亮的小脸蛋,花瓣里有许多纤细的花蕊,顶着一粒粒淡黄色的小点点。梨花花多么纯净的花,它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似玉兰冰心玉骨,洁白无暇。一阵风吹来,梨花迫不及待地想亲近我们,可它那娇弱的身体一下子就碎了。这让我想起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诗来,它把自己破碎的身体,变得像雪花一样缓缓瓢落在地上,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时,我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回到山顶,我们俯视四周。一片白色的海洋,中间还镶嵌着绿色和淡淡的红色。望着这样的景色我不禁发出赞叹:“真是鬼斧神工,是不是大自然偏爱三台梨园,故意把它弄得那么漂亮。”站在山顶,眺望远处。我感到似飞私游,全身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瞧,无数蜜蜂闻香而来,高高兴兴地在梨花丛中采蜜,久久不肯离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我的心情也随着天色的变化而变得低沉:一位阿姨把刚吃过的饭盒,随手扔到了地上。这时另一位阿姨把垃圾捡了起来,我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

是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也亲近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后记: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心河,我们在往大自然仍垃圾时,心河也会随之浑浊。朋友,回大自然一个协调的不败青春吧!

推荐第4篇: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的乐趣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叫。我今天演讲

的题目是《感受自然的乐趣》。

我常常听到老师和同学讲:我爱大自然。每次我

听到这句话,我就会问我的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田野、森林,你和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爸爸妈妈用心的回答我。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大

自然中。我家院子里的大树是大自然,果树春天发芽秋天结果,这也是大自然!我笑了,我为我的答案而高兴。

我的家乡有一大片树林,我听姐姐说,她小时候

经常在树林里和同学捉迷藏,找野果子吃,追着野兔跑。放暑假了,我就和伙伴们一起来到小树林玩耍。树林里长满了茂盛的大树。夏天很热,但是树林里很凉快。我们在里边捉迷藏,抓野兔,大家都很开心,这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乐趣!

大自然向我们展示她的美丽,我们也得到了快乐

和幸福!

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清晨,太阳一蹦一跳地从东方升起,我和爸爸妈妈一行人伴着太阳的晨曦来到了位于王戈庄附近的二龙山。迎面的微风轻轻拂过,二龙山的美景不断袭击着我们的眼球,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映入我们的眼帘,脚步不由得加快了,我们的心也立刻变得神采飞扬。

一路谈笑着漫步山涧,拾级而上,不觉间已步入山上小憩的亭台阁楼中,水库旁边依水而建一栋二层木制小楼,据同去的一位叔叔说这是一家不多外开放的茶楼,而以前也和爸爸妈妈来过两次,都没有机会进去坐坐,此刻,因着这位叔叔的原因,我们有可以坐在这里品茗聊天,喝着用崂山山泉水泡制的春茶,吹着山涧飘着花草树木自然清香的悠悠微风,依水而居,透过窗户随处可见的满树槐花,无不让人感受到的心旷神怡,心想神仙眷侣的日子尚且如此吧!喝醉了茶,我们不忍放弃这样的美景屈居室内,亦然依水而行,清澈见底的湖水以为一定没有鱼儿居住,却意外发现不光有小金鱼,还有成群的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同行的小弟弟很是兴奋,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小蝌蚪们不肯离开,于是我一显小小当哥哥气概,一跃而下的抓了几只给小弟弟装入水瓶中赏玩。

我们,很快爬到了半山腰,只见那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水库,水面清澈见底,绿树环绕在四周,百花争艳,山中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装扮着大自然,身体贪婪地在这个天然养吧呼吸着大自然散发的新鲜氧气。

遥望远处,只见群山与明净的天空相交辉映,如诗如画,望着这苍翠的山,嗅着这沁人的风,拥有着迷人的景,感受着大自然的丰韵,真让人心旷神怡。时间在一天天流逝,但大自然却拥有着亘古不变的和谐与安逸。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地球,就要去珍惜。我会永远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大自然。 山东青岛市南区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初二:闫柏谕

推荐第6篇:亲近数学

石家庄学习心得体会 邵庄乡军庄小学

齐丽倩 亲近数学

启迪智慧

2014年10月1日至2日,我有幸参加了流今与智汇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艺术观摩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听了来自江苏的蔡宏圣、河南省的郭志刚和江苏省的许卫东三位名师所做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在这次听觉与视觉的盛宴中,我亲眼目睹了名师们演绎各自不同的精彩,我被他们精湛的教育水平,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他们另类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冲击着我的思想和心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回味无穷

(1)真实的课堂最精彩

三位名师执教的数学课,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了名师的风采,他们的课堂结构很严谨、教学理念非常先进、数学思想渗透特别到位、驾驭课堂能力极强,尤其是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比》和许卫东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两节课,虽然很朴实无华,但是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他们富有激情的课堂状态吸引了每一位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好的解释了数学究竟要怎样教和到底教会学生什么的问题,非常值得回味。 (2)传递数学思想,引发思考 他们的课堂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教学思想,江苏省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比》一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他在教学时认为知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他把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学习比”、“比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确立为教学重点。在课堂中他不时地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一次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把课堂推向了高潮,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3)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兴趣

有人说数学课堂是枯燥的,因为课堂中充满了缜密的思考和推理。但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中,我们却很难看出这种枯燥。学生思考不断,笑声也不断,因为他们的面前,总有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回答的精彩了,会得到似乎有点夸张的表扬,回答的不完美了也会被从另一个角度所欣赏,学生的心情很放松,思维很活跃。而所有这些都是名师们用风趣和幽默、用机智和关爱营造的。这一点在罗明亮老师的课堂中体现的更为突出,整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可有恰到好处的导语;没有纷至沓来的课件展示,可又设计的那么清晰明了;没有过多的学生活动,可有“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开心的笑,他的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下课时间到了可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久久不愿离开他的课堂,还陶醉在他的课堂里。

二、精彩的专题讲座,令我思绪万千 通过聆听特级教师们热情洋溢的专题讲座,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同时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以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我将努力去实现“让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目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蔡老师的讲座《知识在这里,思想在哪里》,他从“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小故事导入,然而小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很重要,教给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数学,你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最经典的是如果数学学习,只看重知识及其相应的技能,无疑太过功利和实用。挖掘知识蕴藏着的深远意义,那才更有价值!数学的思想方法离不开知识技能,但思想方法是知识技能的“暗香”。没有意识去揭示和敞亮,思想不会自然而然地呈现。这两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让我目睹了特级教师的风采,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仔细聆听了三位名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道路,其实都离不开“执着”两个字,他们执着的坚守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通过一轮又一轮残酷的pk,最终成就了他们的梦想,这背后隐藏了多少心酸和多少泪水,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当然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更离不开后面支持他们的数学团队,正是他们对数学教育执着追求的工作精神和敬业态度成就了这三位名师。

三、不断地自我反思,让我明确目标

1、坚持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作为教研员更应该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中外教育名著,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行万里路,读百卷书,交百人友”,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与经典为友,是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重要途径。我们每一个教研员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2、勇于实践。

即使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改变环境,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其中,进行教学研究,走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一种变被动专研为乐于研究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所以我们不仅要善学习,还要勇于实践,创建各具特色的适应不同教育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经常反思。

不断地反思和觉醒,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追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研员,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永远保持自强、自律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勇气,不断对亲身经历的教学活动进行主动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促进教学经验的发展。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虽然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这次学习培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为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研员而不懈的努力!

推荐第7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今天,妈妈对我说我们要去植物园,我高兴极了,说完我们就准备上路了。路上车多人多,在车上我烦燥不安,但是我一想到我们要去摘植物园标本,我又兴奋了起来。

我们到了植物园的北大门,哇!好多植物啊,那它是建在多少年呢?我问妈妈,妈妈说:“是建在1987年的。”通过手里的门票,我知道了这里有梅花、樱花、木兰、梨园、竹园、藤本园等八个专类园。

在这里,我最喜欢光皮树,它的树干是灰白的,其它的树干都是棕色的,它就象迷彩服一样很有特点,据了解它的果子可以榨油,叶子可以做菜吃。木材可以做家具。用途很多,它的全身都是宝。

我还喜欢香樟,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为樟树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边加一个木字为树名,所以被称为樟树。据了解,它可以提炼樟脑,它的叶子可以搓碎抹在身上就可以防蚊了。樟树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无患子我也喜欢,因为它的别名是菩提树,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35岁时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当年使用的正是无患子佛珠为念珠。

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它是第一生产者,由植物吸收大地的养份太阳的光辉,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经朝露滋润,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生产出各种食物,营养物质,药品和木材。植物是要呼吸中需要的氧气来源。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氧气,净化环境,据报道,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能提供几百亿吨宝贵的氧气。同时从空气中取走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绿色的植物是人类和一切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今天,我在植物园还看到了刺槐、池、石榴、楠木、猴欢喜、桂花等20外树木及植物,接下来我还要对它们做进一步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

但是我今天在公园看到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在树上挂吊床,压得树都弯了;还有爬上树扔飞盘,把叶子打得落了一片又一片,还有哩!在树上刻×××,到此一游,好烦那。我在路上也看到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在车上乱扔果皮,窗外乱扔杯子纸渣,反正一路上我看到了不止10个扔垃圾的。还有,有的地方有树木,但是被我们修成了楼房。城市需要绿地,人们需要植物,从我们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穿越绿化带,低碳生活,不浪费每一滴水,每一吨空气,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我们要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芳草小学五年级:龚洋霄

推荐第8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在景物描写中适应人物情感的表达,热爱自然、抒发热爱生活的激情。

2、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的能力。

3、懂得什么是景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4、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的能力。

5、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6、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怔,注重感情。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三、教学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以讨论为主。

四、教学分析:这是初三教材中的写作单元,在写作中比较重要,但针对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的情况,教师要求学生开始写作时不能过高要求,要多给予鼓励,诱导。让学生有所悟,慢慢的学会写作。让学生对已经观察到的景物能说出它们的特点来。不管好不好都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五、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生源比较差,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学生,家长又缺乏管理,所以学生不想学的比较多,这就让老师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写作就更是困难了。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校校园及其周边的景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让他们作好记载。让学生适时学着运用一些词语,这有助学生写作。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长在农村,见到过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见过的景物好像就在眼前,我们也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之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历历在目,但是一叫说说你们看到的景物是怎样的有何特点,结果就说不出来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哪就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这就是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二、让学生说说课余时间观察到的学校荷塘四周的景物、教学楼前的景物、综合楼内花园的景物、后山山上的景物的特点。(教师针对学生所说的景物特征进行点评)

三、景物的特征(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四、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发资料)

[学生习作]

听雨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点评: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文章到这儿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语言的表达功夫,小作者的笔还很稚嫩,但尽量地模仿引用课文原句,尽量用一些整句表达,使语言流畅起来。当然文中对雨的描写略显单薄了一点,使内容不够不够充实,抒情言志略显牵强。

下面这篇是一篇参考例文: (让学生读文章)

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先让学生说说读了文章后的感受。教师再点评: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正是这份爱,在作者的笔下,落在绿绿的稻田上的那场雨这样

的富有诗意。这诗意从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笔尖,便成了同样富有诗意的语言: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岛屿”,连那煞风景的电线杆也成了点缀。“雨”更让作者浮想联翩,想着与她亲近,让她抚慰;想着受她洗礼,涤去尘俗。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那生动联想,贴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这雨倒不像从天上落下来的,分明像从作者的心底流淌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它景物的描写特征:

1、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点评:这段文段作者把榕树的特征魁梧、卷曲飘拂的长须、春天新长的嫩叶都描写得非常清晰时了。同时还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点评:写景物的特征,也可以用工笔描摹。这里用工笔写景范围不大,却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都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的景物,都没有脱离开这一特征。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点评:这段文字写出了荷塘下的景色,作者给我们写出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景物的特征。并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通感)

点评:这一片段是通过树影来衬托月亮的美丽,从而使得月亮更加朦胧而富有美感。

(二)、教师小结:由上可见,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描绘还不够,恰当的写作方法如“大笔勾勒、工笔描摹、衬托”等和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会使效果更加明显。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老师的讲解,总结描写景物有几种方法:

1、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2、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4、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具体学习。今天我们就针对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进行练习。

(三)片段训练 (同学们开学以来天气都是多雨的天气,哪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关雨的文段好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练习: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2、使用大笔勾勒与工笔描摹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学生写作后将学生的片段练习进行点评。

五、布置作业(分发写作材料

布置学生预习,完成下几个问题:(第二课时完成)

一是划出文中融情于景的语句;二是概括每篇短文的情感基调,不超过四个字。

推荐第9篇:亲近大自然

主题一亲近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是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动植物、日月星辰等构

成的,这些就是包围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2、在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基

本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在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基本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大自然是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动植物、日月星辰等构成的,

这些就是包围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自然风光图片;景点图片。学生准备旅游照片,收集小

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讲述:出示风景图片,你见过这样的美景吗?你喜欢这样的美景吗?这是什

么地方?说说你去过哪些地方?把你的照片介绍给大家?

2、你认识这些花草吗?你看这些美丽的蝴蝶?这些事物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

们所生活的自然界,我们叫它大自然。出示课题

二、观云画云,培养观察能力

3、看着一组云的图片,你认识几种云?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学生试着说一

说。

4、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基本的云图?(勾云、卷云、积云)

5、学习一些有关云的谚语天上炮台云。地下雨林淋。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鱼鳞天,不雨也疯癫。

6、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7、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云画在之上。

8、展示几幅学生的画,请他们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云?

一、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这样美丽的环境中,但有时没有意识到这些美

景的珍贵,在不经意间使美景被破坏掉了。现在我们知道并感受到了美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愉快地享受。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这美丽的景色不被破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基本的比较方

法。观察感受到小石子的妙用。

2、能动手摆一摆,在快乐中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教学重点:在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基本的比较

方法。观察感受到小石子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石子

1、欣赏石子:请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石子摆在桌面上和同桌一起欣赏。

2、把石子编号进行观察,看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外在特征。

2、说一说这些石子有什么用途?

3、自己动手摆一摆,试着用石子作画

4、全班互相观察展示每一组石子画

五、小结:平时看到的不起眼的石子,在同学们的手中也发现了新的用途,你们真棒!希望今后能发现更多做石子画的材料,把它们收集起来再来作出更好的石子画。

课后小结

推荐第10篇:“亲近母语”

天堂不是一步就能达到

我们要建好我们攀登的梯子

从地面直到苍穹

然后我们一步一步爬到顶点

我深信这样的真理

高贵的行为让我们更靠近上帝——

把你的心提升出众人的冷漠

到达更纯洁更宽广的境界。

儿童阅读指导丛书目录

第一章

放飞快乐的青鸟——自信·乐观

低年级

嘲笑丑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像孩子一样可爱——《小猪唏哩呼噜》

如沐春风——《第十二只枯叶蝶》

第二章

紧紧握住你的手——珍惜·感恩

低年级

温暖的诗意——《猜猜我有多爱你》

你是我们的天使——《你来了,我们就变成一家人》 变呀变呀变——《爷爷一定有办法》

第三章

涂抹童年的本色――幻想·冒险

低年级

天真快乐的乐趣——《爱丽丝漫游奇境》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随风而动的玛丽阿姨》 寻找男子汉——《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第四章

捧出我真诚的心——分享·接纳

低年级

这个城市不寒冷——《城市的麻雀》

快乐其实很简单——《鬼灵精》

让生活更光彩——《凯琪的包裹》

第五章

敢问路在何方――坚持·执著

低年级

光荣的荆棘路——《安徒生童话全集》

为冤枉而努力——《鼹鼠做裤子》

为名誉而战——《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第六章

天使在你左右――关爱·宽容

低年级

快乐消融——《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童心童趣无法抵挡——《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关注你身边的人和物——《卡夫卡变虫记》

第七章

站直了,别趴下――勇气·坚强

低年级

不怕挫折的人离希望最近——《小鼹鼠的土豆》 带着勇气向前——《小蛋壳历险记》

魅力永存——《格林童话》

第八章

蓝天与碧海的双眸――性别·情感

低年级

用爱追啊追——《逃家小兔》

其实我和你一样——《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远远的一缕微笑——《一百条裙子》

第九章

慢慢咀嚼青橄榄――成功·成长

低年级

无法替代的过程——《再见,老蓬》

风雨过后见彩虹——《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 就这样慢慢长大——《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

第十章

生命是流动的河——生存·思索

低年级

生命的诗意——《黄叶儿跳舞》

真心地为你祝福——《祝你生日快乐》

爱是生命的源泉——《活了100万次的猫》

第11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

------读《塔克的郊外》有感

喧闹的大街,繁华的城市,一座座直插云霄的高楼大厦,让我们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华丽的面孔。而每个人的心都被这一切的一切所改变,没有了那颗亲近自然的心。但乔治·塞尔登笔下的《塔克的郊外》,让我亲近了自然,聆听到了那久违的自然之声。

我从没如此那么想去感受自然,去听那草原上蟋蟀的歌声,老鼠跑步的声音,花栗鼠拍掌的细小声音,猫睡觉的声音······去想老鼠,猫,蟋蟀交朋友会是什么样的?在下水道里居住会怎么样?还有在树上安个家是什么样的?就这样乔治·塞尔登让我亲近了大自然,走进了《塔克的郊外》。

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排水道里,安身着名叫塔克老鼠和亨利猫的两只动物,他们尝到了本只属于人类的食物,亲眼看到了纽约繁华的样子,也听惯了夜间地铁站的声音。在这着城市里的某一个地方有一个草坪,塔克老鼠和亨利猫觉得这真是美好,可从康涅狄格州来的一只知更鸟却不在乎的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我好像也跟塔克老鼠一样不明白柴斯特蟋蟀让知更鸟飞到纽约时代广场,就是为了让塔克老鼠和亨利猫大老远的冒着危险去郊外的草原,阻止人类荒野变成另一个繁华的纽约。把管子装到小溪里有什么不好的?把草原变成石子路有什么坏的?,这样就可以又见到一座座大楼。我带着这些疑问,直到乔治塞尔登引领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之声。

亲近自然,聆听大自然之声有多么充满魔力。塔克老鼠一直在抱怨:他能在喧闹的地铁站旁入睡,却不能在这清脆的小溪边睡觉,他能在纽约餐厅的地板上拿走它最爱吃的人类食物并吃掉,但吃不下坚硬的像是石子般的坚果。可这也就是小动物们喜爱草原的心声:柔软的草地,清澈的小溪,美丽的花朵,新鲜的空气······这孕育着可爱生命。

《塔克的郊外》让我真正地亲近,聆听了大自然,让我喜爱上了聪明的塔克,风趣的亨利,机智的蟋蟀。而在他们三个的友谊组合里,让我目睹了爱与智慧,更让我有了一颗亲近自然的心。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让我们好好珍惜乔治·塞尔登给我们带来的大自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纯真的自己,亲近了那个人类热爱的大自然------《塔克的郊外》。

第12篇:亲近自然

2009 年 2 月 24 日 星期 二 《新华日报》

亲近自然 北京 周国平

每年开春,仿佛无意中突然发现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树木抽出了小小的绿芽,那时候会有一种多么纯净的喜悦心情。记得小时候,在屋外的泥地里埋几粒黄豆或牵牛花籽,当看到小小的绿芽破土而出时,感觉到的也是这种心情。也许天下生命原是一家,也许我曾经是这么一棵树,一棵草,生命萌芽的欢欣越过漫长的进化系列,又在我的心里复苏了?

唉,人的心,进化的最高产物,世上最复杂的东西,在这小小的绿芽面前,才恢复了片刻的纯净。

现在,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把我们包围了起来。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无限。我们已经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赏土地的悲壮和美丽。

这熟悉的家,街道,城市,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候我会突然感到多么陌生,多么不真实。我思念被这一切覆盖着的永恒的土地,思念一切生命的原始的家乡。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结底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上帝对亚当说:“你是用尘土造的,你还要归于尘土。”在乡村,那刚来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贴近土地,从土地汲取营养。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农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他有许多同伴,他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相比之下,城里孩子的生命就十分孤单,远离了土地和土地上丰富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断了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城里孩子是没有童年的。

土地是洁净的,它接纳一切自然的污物,包括动物的粪便和尸体,使之重归洁净。真正肮脏的是它不肯接纳的东西——人类的工业废物。

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觅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静,人会由衷的快乐。在杳无人烟的荒野上,发现一星灯火,一缕炊烟,一点人迹,人也会由衷的快乐。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每到重阳,古人就登高楼,望天涯,秋愁满怀。今人一年四季关在更高的高楼里,对季节毫无感觉,不知重阳为何物。

秋天到了。可是,哪里是“红叶天”、“黄花地”?在我们的世界里,究竟丢失了什么?

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旅游业发展到哪里,就败坏了哪里的自然风景。

我寻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却发现到处都是广告喇叭、商业性娱乐设施和凑热闹的人群。

久住城市,偶尔来到僻静的山谷湖畔,面对连绵起伏的山和浩淼无际的水,会感到一种解脱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与世隔绝,心境也许就会变化。尽管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却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人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后者是野心的寂寞。两相权衡终于承受不了前一种寂寞的人,最后会选择归隐。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

游览名胜,我往往记不住地名和典故。我为我的坏记性找到了一条好理由——

我是一个直接面对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

第13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6月9日,我来到了常阴沙青少年活动基地活动,6月10日晚上,天空万里无云,微风徐徐,吃过晚饭,我和同学、老师一起在基地漫步。

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了一大片草地和活动器材,经过老师同意,我们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我们,像一群野孩子,尽情地在草地上奔跑,一切生机勃勃,好像都有一股一股使不完的劲。我很渴望亲近大自然,当然,同学们也是。他们在草地上做游戏,谈天说地,竞赛草地是那么的美好,同学们也融入了进去,就正如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有的同学大声叫喊着哦!耶!还有的更夸张:解放喽!说得不错,我仿佛看到东方升起了一片曙光,照耀着大地,尽情地挥洒着他的光辉!好比我们正健康成长的少先队员们,是那样的活泼,是那样的尽兴,是那样的美好。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永不服输!

在玩方向盘的同学,一个要向左,一个要向右,我和另一个同学开战了: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手握得紧紧的,头上在出汗,咬着牙;对手也不甘示弱,大喊着:我一定要赢!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力量和勇气!方向盘一会往这转,一会向那转,我盯住他的手,看出了他的弱点,利用技巧,打赢了这场比赛。看来做什么事都要用技巧,不能蛮干。

实践基地的活动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那里的生活我很向往,清新的空气,充实的活动,完美的教学工程,使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我明年还要去!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五年级:陈家昇

第14篇:亲近钓鱼竿

亲近钓鱼竿

多少次回忆起故乡,回忆起那清澈见底的小河,回忆起那个小男孩和爸爸握起那根钓鱼竿。

迎风一样的日子吆!

天蓝蓝,水蓝蓝,草儿青青,我们终于盼来了暑假的日子,我和爸爸还有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来到小溪边,小河边玩耍,而我总跟在爸爸在小河边钓鱼。去年暑假,我正一边闭着眼睛享受阳光,一边把钓竿放在架子上,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把鱼竿往上一拉,一条活蹦乱跳的上了钩,我的得意地笑了笑:“看我多厉害啊,不用看浮标就知道鱼上钩了,真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用看标也会钩.”哈哈哈!.....

我再次放上诱饵,等待第二条鱼上钩,我一边跟小伙伴们聊天,一边握着鱼竿。这个时候我觉得又有个大家伙要上钩了,赶紧往上用力一拉,提起来一看,哇!原来是一箭双雕,而且还是两条比我手掌还要大的鱼啊!我真是太厉害了,我不禁暗自庆幸道,再看看老爸那边一条也没钓到,老爸一脸生气:“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我的鱼都被你抢了。”“怎么可能,是你自己技术含量不高,还怪我,哼!”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老爸的浮标动了起来,我大声说;“老爸鱼上钩了。”老爸提起来一看,果然有鱼,我们两个不禁相视一笑,肚子饿了,我们把今天的劳动成果煮了汤,放上野葱,加上盐,放上自己的快乐,开心的喝了起来。

每当我握起鱼竿,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我坚信长大后,这根鱼竿将伴我前行,永远开心快乐!

啊!钓鱼竿,在我手中的钓鱼竿啊!我梦中亲吻的钓鱼杆哟,童年风一样的日子。

501班 李泽伟

第15篇:亲近鲁迅

亲近鲁迅走近鲁迅

——六上第五组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

新昌城东小学梁旭平

六上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是以文学人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非常有特色。(这样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以人物为对象的专题,在五年级上册也编排过一组——就是 “走近毛泽东”)。

学习这组课文,我们将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认识鲁迅:

这个单元,从导语到课文,从课后思考题到连接语,从“资料袋”到“阅读链接”;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组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尽管鲁迅是这组课文的灵魂,但是,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鲁迅,丰满鲁迅的人物形象,还是存在诸多困难。困难一,鲁迅的故事,学生平时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困难二,鲁迅的成长背景,学生知道得也不会很多;困难三,鲁迅生活的时代,与现今有较大的差距,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的做法,学生难以想像。因此,时空的拉开,距离的拉大,都容易造成学生对鲁迅、对鲁迅的文章,特别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理解、不易体会。

不过,小学教学对鲁迅的认识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就是:亲近鲁迅,走近鲁迅。让学生在这组课文的阅读中认识到,鲁迅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是我们的精神导师,是我们的朋友,避免教学时过于拔高要求,使学生对鲁迅以及他的作品产生逆反心理、或高不可攀的恐惧心态,从而错过了与这位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精神对话的时机。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来谈几点实践的操作和建议:

一、通过单元导读,初识鲁迅

我们提倡单元导读。单元导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整组课文有个整体概貌,明确学习目标,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时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学情出发组

织教学。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幻灯片出示,点到“我的质疑”“我的探究”】

单元导读卡

要完成这张“单元导读卡”,学生需通读单元全部内容,这样,初步了解本单元所有学习内容,且脑海里对鲁迅会有一点感性认识,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另外,通过“单元导读卡”,我们就收集到不少信息,如学生在学习时碰到哪些困难,还想了解些什么?梳理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大概有这么几项:

▲ 课文内容的疑问

如:周晔不懂,我也不懂,为什么“四周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等(涉及到个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鲁迅先生得了大病还坚持工作,这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阿累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 自己想探究的内容

如:鲁迅先生的生活背景及当时所处的年代;

鲁迅先生的少年生活是充满欢乐的,还是布满坎坷的?

鲁迅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 鲁迅先生是突发奇想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吗? 鲁迅先生的笔为什么是匕首,是投枪?

鲁迅先生还有哪些作品值得我们去阅读欣赏.„„

二、开展综合实践,触摸鲁迅

针对“单元导读”学生所要探究的内容,设计并开展了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系列小型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教材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贯穿整组课文的教学始终。综合实践内容安排如下:

综合实践导航卡

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在小学里读鲁迅作品,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都让学生一次性读懂、完全理解。重要的是在小学生的心理埋下亲近鲁迅的种子,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与内心体验的丰富,对鲁迅的作品常读常新。

这样,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在学生渴望了解、希望探究的同时,我们有选择地推荐一些书目,推荐一些网站,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童年生活;了解鲁迅留学日本学医的情况;阅读鲁迅的其他文章,领会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

对于这组文章,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先要亲近鲁迅、走近鲁迅、读懂鲁迅,这样才能成为学生亲近鲁迅的引路人。说真的,我们以前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是带有崇拜、充满敬畏的,对鲁迅“横眉怒对千夫指”的形象,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切,对鲁迅“像匕首、是投枪”的犀利,我们的恐惧说不定比学生更甚。因此,我们事先也在广泛阅读,读鲁迅自己的作品,也读钱理群、萧红等的文章,这样导读时、教学时,我们会更有底气一些,更从容一点,言语间对鲁迅的感情会更真实,评价会更有说服力。

三、文本感悟,触摸鲁迅

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本是用怎样的表达方法来体现鲁迅的优

秀品质。本组的教学目标,我们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二是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何达成目标,我们凭借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品质

本组课文,既有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又有他人笔下描写鲁迅的外貌,虽然都写外貌,但方法各不一样。如闰土,鲁迅在《故乡》中对其少年、中年时期进行了描绘,虽描写的点相似,但表达的效果完全不同;《一面》中阿累描写鲁迅,却是在同一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表达非常细腻、准确,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

现在来谈谈如何让学生感受鲁迅笔下的外貌描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再体会体会。”我想仅仅是让学生“体会体会”是不够的。请看下面的阅读片断

通过对少年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然后出示中年闰土的外貌,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能够丰满闰土的形象,同时带给学生对人物的认识造成较大的震撼。还有我们老师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他的生花妙笔,给我

们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些人物的描写。

这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描写,再来看看阿累笔下的鲁迅,作者和鲁迅的“一面”之交。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人物描写、特别是外貌描写;老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细细梳理文字,领会作者是怎样围绕外貌描写,使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面》中的三处外貌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最能突出鲁迅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第一次描写视角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第三次的描写是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是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寸发、胡顺、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这样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时,总结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①抓特征。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②有视角。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描写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③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最后我们也可以当堂小练笔: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写一写外貌。

2.联系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组课文还有一个重要的读写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方法。 含义深刻的句子有好几处,如:《少年闰土》中写道,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但不管是哪一处我们的理解都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如谈碰壁,就要联系当时的白色恐怖社会;谈四角的天空,就要联系鲁迅小时侯的家境、所交往的朋友„„而这些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好学生对“鲁迅的一生”这一综合活动的开展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带问题的探究性阅读,通过互文的补照,了解鲁迅的生平,知道当时他生活的环境,这为我们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铺平了道路。我做了统计,学生在实践中阅读了《三次被通缉的鲁迅》、《蒋介石通缉鲁迅的七年》、《少年鲁迅》、《鲁迅在仙台》、《弃医从文 拯救灵魂》„„学生知道了这些事情,理解文中那含义深刻的句子还难吗?

3.在回顾拓展中,提升鲁迅形象

交流平台安排的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讨论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刚才已经涉及到,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已经非常落实,故将其省略;二是结合课内外的收获谈谈“我心目中的鲁迅”。

鲁迅是怎样的人,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已有所了解,但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对鲁迅各方面的成就能说出一二,所以在交流这方面的内容时向学生强调一点:抓住你认为鲁迅最了不起的一个方面做反馈。于是学生就从“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革命家”、“坚强的战士”、“出色的版画家”等内容入手谈所了解的鲁迅。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而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怎么不受人爱戴呢?

第16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这里的山最美,这里的水最清,这里的空气有点甜。这里就是生态第一县――庆元。

这里有许多地方玩,有巾子峰、百山祖等等,有很多你从看过的地方,不过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百山祖,还没去的时候我在家里想着百这里的祖的样子。

之后,我坐上了车,心里非常的兴奋,一路上满山都是金黄色的叶子,这里的阵风吹进车窗,我仿佛嗅到了百山祖的气息。车子开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百山祖的山脚,我们在那里买了门票后上了车子,一路上看到有好多游客从百山祖上走下来。

下车后,我们在百山祖的保护区,看到了几株人工种植的冷杉,因为已经到了中午,就没有爬到百山祖的顶峰,后来我们从保护区旁边的小路上走去,看到有很多叶子落在地上,空中还飞着几只“蝴蝶’’,走近一看原来是叶子在空中飞舞,走在小路上,两边都是树,我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棵在秋风中翩翩起舞的小树苗,中午一丝阳光从树叶中照在我的脸上,好似在吸收着阳光中的雨露,我陶醉在这如同画眷一样美丽的环境中,突然,一只长着彩色羽毛的小鸟站在我的肩膀上,于是,我一动不动的看着它,生怕把它吓坏了。我看着这只小鸟是玩累了,从为我是树,所以站在我的肩膀上的,它大概停了一分钟左右,就拍拍翅膀飞走了,我看它越飞越远,百山祖再次陶醉在这大自然里。

边上有着一条美丽的小溪,四周都是满山的树木,这里真是如同仙镜一镜的美丽,真认人陶醉啊!

第17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11月12日,我们学校一至九年级学生组织一日游。像是说好的一样,这次秋游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一天,而这一天,正是我的生日,像是特意为我准备的。为此,我高兴不已。

那一天,我起得特别早。吃过早饭,整理完东西后就出门了。

差不多八点左右,我们上车出发了。第一个目的地,是参观东方明珠。虽然它不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之前我也去过几次了,但它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再去看一次也无妨。

在那里,唯一不舒服的就是坐电梯了,它以每秒7米的速度上上下下。由于速度太快,而觉得耳朵痛。在100多米高的第二个球上,浦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在楼下的观景平台,有一部分路面,改成了透明玻璃的,往下看就可以看到下面的马路及行驶的汽车。这正是练胆子的时候,胆子大的同学还在玻璃上做俯卧撑呢。

过了20分钟,我们到达另一个目的地——黄兴公园。去公园绝不能错过一个地方——游乐场。在游乐场旁边,我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在喂鸽子;午饭过后,我便和另两位同学去喂鸽子,手里拿着鸽子最喜欢吃的玉米粒,我又拿着一个小板凳,坐在草坪上,同时撒开几粒玉米。说来也怪,原本

离我很远的鸽子,在我撒下玉米的同时,都一路小跑到我这里来了,但它们都不敢靠我太近,只要我一动,它们便会后退或离开,为了能让它们靠我更近,能来吃我手里的玉米,我把撒出去的玉米离我越来越近,它们也就靠我越来越近了,最后我不撒玉米了,直接把玉米放在手心里,把手伸出去喂它们,果真有一只鸽子把头探进来,吃我手上的玉米了,开始我还怕它们啄痛我的手,但是过不久,这个想法打消了,鸽子的嘴在我手上一啄一啄的,还很舒服呢。喂得最成功的,就是同时有两只鸽子来吃我手上的玉米。有的时候,看它们正起劲地吃,我还伸出另一只手,摸了摸它们的头颈,软绵绵的,很滑爽。

时间过得真快,一会儿就要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想着刚才喂鸽子的情景,我能成功地跟它们零距离接触,是它们对我有了信任感,而这个信任是我善待它们后产生的。那人类与大自然也不是如此吗?只要我们人类善待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也就不会不善待人类的。为了人类的幸福,让我们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吧!

第18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亲近大自然

安城中学王诗涵指导老师:沈巧文727269

转身踏入远山的悠悠小径。

一踏入,雾贴近了我的脸庞,缭绕我身上每一个角落像洁白透明的轻纱,像蒙古姑娘的哈达,像蒸腾出来的热气......我的眼睫毛上凝聚了细密的小水珠,随着眼睛的眨动忽闪忽闪的,犹如进了仙境一般,产生种种神秘感。

我慢悠慢悠地走着,突然在不远的地方漫游过来一丝淡雅的清香,飘进我的鼻腔,我深吸了一口,啊!令人心旷神怡。我随着这香气追随着,来到了一片花气濡染的花海。我被浓郁的花香包围着,萦绕着,这花香,净化了我的心灵,熏陶了我的思想,花香中夹杂着淡淡的青草味儿,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抬头看着天空,天格外的蓝,像被渲染过似的,悠悠的白云,四处飘荡,像奔驰的骏马,像乖巧的绵羊,像柔软的棉花.......变幻无穷。整片天空看起来是多么的温柔和恬静。时而有那追寻阳光的鸟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再往前走着,印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那叮咚叮咚的声音,仿佛像一位美人在优雅地弹着古琴作曲,又像一去串摇响了的铜铃,清脆悦耳。

走出林子,已是落日黄昏,远远望去,夕阳映在了天空,红得像那燃烧正旺的火,渐渐的,渐渐的,夕阳退去了火红,变成温柔的粉。

就像少女微笑的脸,粉嫩粉嫩的,粉色的夕阳和蔚蓝的天交织在一起,成了淡雅的紫,像一片风儿吹动的熏衣草......傍晚时分的天空,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大水墨画。让人赞叹不已。

细细品味自然。我发现她是五彩斑斓,自然,是美丽的图画,飘扬的乐曲、绚丽的彩虹、浩瀚的大海......

第19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春天,这一年之中最美丽的季节,又一次来临了。我和父母决定去亲近一下大自然,亲近一下春天。

这是我们小区旁边的一片树林,树林的中间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湖。

我们刚来到这片树林,就觉得这里真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刚才眼前的高楼大厦,一下子被一片茫茫的绿海给代替了。我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绿色的世界,有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停留在了树枝上,真的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我们向前走去,走了好长时间,才到了一片空地。也是奇怪,这里比刚才的路平坦多了,好像走在了水泥路上一样。原来我们是向湖的方向走去,湖的周围砌了平坦的路,路和湖中间的斜土坡上,有种满了长长的垂柳,垂柳既美化了平静的湖水,又给了与外界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好似一个个战士们要誓死保卫这片圣洁的湖水。也是保护那些贪玩的孩子,让他们安心的玩耍。

我们来到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好多小小的蝌蚪在有利地摆动着身子,向前游去,好似万箭齐发。但令我不解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蝌蚪们都只在浅浅的湖边游来游去呢?爸爸告诉我,蝌蚪们也能感知身边的温度,春天刚到,湖中心的水又最冷,所以蝌蚪总在岸边游来游去。我开始玩我最爱玩的游戏:打水漂。我把一块又一块的石头扔了出去,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有些气馁,这时,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滴水能把是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我又开始扔了起来,果然百发百中,我高兴的跳了起来!

这次亲近大自然,亲近春天,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好,它既能美化人的视线,还可以美化人的心灵,带给我们如此葱郁的树林和如此宁静的湖水,更是带给我们对生活无尽的希望和向往,我热爱它!

六年级:213546879

第20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

世界上没有造物主,大自然就是造物主。人是大自然的儿子,离不开大自然,犹如孩子离不开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不知道亲近自然的人,不可能有健康的生活。但是,现代人离开自然越来越远了,已经失去了对它的亲情,而习惯于钢筋水泥的巢穴,雅一点的在这样的巢穴里挂一幅山水画作为点缀。这是人的异化,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喜欢听蛙鸣,它不但唤起心中的乡愁,也提醒自己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火星上。然而,自古以来只有有闲阶级才留意于风花雪月、花鸟虫鱼。那些成天为生计奔忙的人是不会爱上它们的,那些炒股炒得眼睛都红了的人也决不会有闲情逸致欣赏蛙鸣。

有闲阶级中也不是都懂得自然。古代的文人骚客也喜欢蛙鸣,不过其中有的可能是在作秀。比如有一首有名的诗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诗暴露了作者对青蛙的无知。水稻开花的时候,稻田里的水必须放干,这时候青蛙有的迁居池塘水沟,不过不行,就钻进泥里休眠,一直要到次年初夏水稻插秧的季节才出来,而且,只有这时候才大叫特叫,为的是求偶。所以,稻花飘香时青蛙是不会叫成一片的。

真懂得享受自然的,只有那些生活无忧又品味高雅的人。据我所知,澳大利亚人不像美国人,沉湎于残酷的竞争而不能自拔。他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享受自然,常常将这两句话挂在嘴边。许多人喜欢观鸟,拿个望远镜在辽阔的森林公园里转悠,有的还驾了快艇出海,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去观鸟。他们觉得,比起美国人来,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

然而,情趣背后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一个社会,人们是否懂得珍惜自然,并且享受自然,反映这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发展程度,以及成员的文明程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自然,拥抱自然,或野营,或观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保护野生动物,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情趣开始高雅

化。这样的人,心理必定是健康的,性情必定是平和的。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必定是和谐的。

亲近的反义词
《亲近的反义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