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彼的成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5 15:02:0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彼得与狼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欣赏课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京山县石龙镇中心小学 文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对西洋管弦乐队中每一种乐器音色的聆听掌握,进而进一步掌握各种乐器所代表的不同音乐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表现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在视听过程中能很好的掌握故事的情节主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视听教学、教师的指导讲解、赏析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欣赏《彼得与狼》,懂的正义始终能战胜邪恶的意义,教育学生面对凶恶的坏人,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能胜利,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于动脑的良好意志品质以及树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理解音乐作品,熟练掌握每一种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的音色,掌握各种乐器所代表的不同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

寓意: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同时,也要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根据音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 教学设想:

《彼得与狼》是一首配有故事解说的交响童话。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根据交响童话主角创编故事开始,引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音乐故事较长,所以欣赏过程以分段分角色欣赏为主。通过聆听各种乐器演奏,感受各个角色的主题旋律,认识乐器,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动物、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爷爷写的一个童话故事。首先请同学们来认识一下我们这个童话故事当中的主角。

(课件出示交响童话中的主角:小鸟、小鸭子、猫、老爷爷、狼、猎人、小彼得。) 普罗科菲耶夫爷爷为了考验大家听故事的能力,他把这个故改用音乐来讲诉了,而讲诉这个故事就是几个西洋乐器兄弟。大家敢不敢接受这项挑战呢?

那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导入课题:彼得与狼)

【设计意图: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童话故事,以“故事”为话题引入,更加引人入胜,同时把听故事变成一种挑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投入接下来的学习。】

二、介绍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及其作者普罗科菲耶夫。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写于1936年春天,让儿童更能理解它,在乐曲中加入解说词,利用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代表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普罗科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不少是为儿童们写作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

师: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只有认识、熟悉了几位乐器兄弟,才能听懂他们讲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它们,和它们交个朋友,听听它们都讲述了关于谁的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对于本部交响童话的创作背景及其作者普罗科菲耶夫学生了解甚少,所以本环节只需对学生做个简单介绍,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三、介绍各种西洋乐器,在认识各种乐器的同时让学生聆听相关音乐主题,将乐器、音乐和童话中的动物、人物形象连接起来,并根据音乐进行表演。

(课件依次出示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弦乐) (1)、长笛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乐器吗?

(课件出示长笛图片,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这是什么乐器,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乐器——长笛。) (播放长笛音乐,并出示所有主角图片,让学生根据音乐选出相对应的主角。) 师:它演奏的音乐代表谁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乐器的音色和音乐节奏、速度说出:声音清脆悦耳,旋律欢快活泼——所体现的是一个活泼、机灵的小鸟。)

(请同学跟着音乐表演一下小鸟是什么样的。) 依照学习长笛的方式,依次学习其他的乐器。 (2)、单簧管

音乐很轻巧,像猫在蹑手蹑脚的爬行,表现出一只诙谐的猫。 (3)、双簧管

节奏缓慢,体现一只摇摇摆摆,憨态可掬的鸭子。

(出示单簧管、双簧管图片,并引导学生从外观、结构上来区分单簧管和双簧管) (4)、大管

声音低沉,表现老态龙钟、喋喋不休、甚至有点严厉的老爷爷。 (5)、圆号

音色低沉、阴暗,表现出大野狼的凶狠、可恶。 (6)、定音鼓

演奏急速、鼓声密集,模仿的是猎人的枪声。 (7)、弦乐四重奏

旋律明快、活泼——勇敢机智的小彼得。

(教师介绍弦乐四重奏的组合,并适时让学生模唱表现彼得的音乐主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在于让学生认识一些西洋乐器,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从外观上对这些乐器有所了解、产生印象,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图片和乐器外观猜测乐器,然后乐器载作讲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乐器模型或真实乐器,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演奏,这对学生认识西洋乐器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其次在于学生对乐器音色的听辩,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难点,在多听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特点将音乐、乐器、故事主角链接起来也将变得简单轻松,如果在有乐器的前提下,对于学生掌握这一点就如虎添翼了。同时,让学生去模仿人物、动物形象,既体现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主角形象。】

三、通过“它是我的朋友”这一环节来检验学生对乐器和相关音乐主题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在不出示任何器乐、人物、动物图片的前提下,先播放音乐,让学生独立说出: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的是哪个主角形象。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西洋乐器兄弟,并且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老师想考验一下你们和朋友之间的友谊。老师放音乐,你们找到相关的演奏乐器和表现的故事主角。怎么样,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在于检测对上一环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检测朋友友谊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斗志”,这样学生在听的时候会更加用心。】 四、故事欣赏,并根据动画创编故事。

欣赏《彼得与狼》动画视频。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于让学生边看动画边听音乐,一方面巩固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一方面增加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且教师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试着为这部无声动画创编故事,以此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小结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任何看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同时,我们也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滥屠滥杀。)

师:同学们可以抽课外时间将《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完整的听完,并深入的去体会一下里面的人物和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借由课堂小结,让学生能从学习中去体会和感悟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实现情感教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学、学有所得。】

六、板书设计

彼得与狼

旋律

主角性格特征

长笛——轻快、跳跃

小鸟——机灵、活泼 单簧管——轻巧

猫——诙谐

双簧管——节奏缓慢

鸭子——摇摇摆摆、憨态可掬

单管——低沉

老爷爷——老态龙钟

圆号——音色阴暗

大野狼——阴森、凶恶

定音鼓——急速、密集

模仿猎人的枪声

弦乐四重奏——明快、活泼

彼得——聪明、机灵、勇敢

推荐第2篇: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熟悉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在故事中所分别扮演的“角色”,从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听赏,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3.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的作者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写成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这首交响童话通过音乐的描绘,加之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由一种乐器来扮演。弦乐四重奏明亮的旋律表现了勇敢坚定的彼得,灵巧的长笛扮演小鸟,双簧管表现笨拙的鸭子,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代表狡猾的猫,大管描述着老爷爷的絮叨声,三支圆号奏出的不和谐音响代表着穷凶极恶的狼,猎人们的枪声则由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 故事与音乐穿插,孩子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交响乐队的构成,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本节课建议用两课时教授。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教案)

一、导入新课

1.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

师: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等。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响曲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有趣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属于同一类体裁。在这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下面,请同学们在每一种分类里各举出几种乐器的名字。 生: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师:在这些乐器中,每种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主题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乐曲。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音乐舞剧《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作品。

乐曲《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乐曲讲述了一天清晨,少年彼得正与他的好朋友鸟儿在家中玩耍。这时在池塘嬉游的小鸭与小鸟发生了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要吃掉躲在树后的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这时,爷爷和猎人及时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乐曲中的朗诵词和音乐都是由他自己构思的,这首乐曲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二、人物介绍(感受各种乐器代表的人物及动物的形象。) 1.彼得和老爷爷

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判断一下在两段旋律中,哪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欣赏彼得的主题和老爷爷的主题,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旋律、速度、节奏、音色和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第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是用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旋律流畅、速度稍快、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儿。 第二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是用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旋律平稳、速度稍慢、节奏紧凑,表现了老爷爷说话声音低,年龄大、爱唠叨的特点。 聆听彼得的主题。

教学要求:通过视唱,加深了学生对彼得的音乐主题的记忆,使学生对彼得的性格有初步的了解。 2.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如:小鸟、鸭子、狼和猫,他们都是各用一种乐器来表现的。下面,老师分别播放四段旋律,请同学们判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1)欣赏第一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长笛演奏的,描述的是小鸟,因为长笛音色明亮,流畅的旋律形象地表现出小鸟的可爱。

师: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高音区演奏的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 (2)欣赏第二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双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鸭子,因为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叫声,从节奏和音调上表现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师:双簧管的扁哨可发出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3)欣赏第三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单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猫,因为单簧管演奏的跳音奏法表现出了猫的机警、敏捷。 师: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跳音奏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神态。 (4)欣赏第四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圆号演奏的,描述的是狼,因为圆号低沉的音色和不和谐的音程,能表现出狼的凶恶和恶毒。

师:三支圆号奏出的浓重和声效果,构成了可怕的狼嚎声,形象地描绘了狼的出现和行动。 3.分段欣赏 师:交响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是怎样表演的?是怎样用乐器表现的?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 片段一:彼得出场音频 师:一天清晨,明亮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这时少年彼得走在软软的草地上,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回答:心情非常高兴。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体会一下彼得此时的心情。 片段二:小鸟出场音频

师:彼得走着走着,他先后遇到了三个朋友。他第一个遇到的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回答:小鸟。 师: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他们在互相问好、互相对话等等。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段旋律,当你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时,请举红牌,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时,举黄牌。 片段三:鸭子出场音频 师:彼得又遇到了谁呢? 学生回答:鸭子。

师:同学们听听,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表现了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描述的是鸭子和小鸟,旋律的节奏紧张,速度较快,好像鸭子和小鸟在吵架。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好像鸭子和小鸟正在吵架,它们吵得面红耳赤。我们再来听听这段旋律,当你听到鸭子和小鸟的主题时,请用一个代表它们形象的动作来表现。

生:用动作表现鸭子和小鸟。 片段四:猫出场音频

师:你们听听,这是谁呀? 学生回答:猫。

师:猫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猫是小心翼翼出现的,因为它正准备偷袭鸭子。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谁出现了? 学生回答:老爷爷。 片段六:狼出场音频

师:你们听听,谁出现了? 学生回答:狼出现了。

师:狼是从哪儿出来的?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狼从树林里慢慢出来的,音乐力度逐渐加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音频

师:猫见到狼有什么反应?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猫见到狼后,迅速爬到了树上。同时,音乐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鸭子着急的心情。 师:结果呢?

学生回答:鸭子被狼吃掉了。

师: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狼一口吞了下去,在这里音乐出现了强音,好像是鸭子的惨叫。 片段八:智斗

师:彼得在屋里看到了外面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 在这个片段中,你听到了什么乐器?音乐主题是谁?音乐描述了什么?

学生回答:在这个片段中,我听到了乐器长笛的演奏,音乐主题是彼得。这段音乐描述了狼要抓小鸟,小鸟按照彼得的意思灵巧地在狼的头上盘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彼得用他的聪明和智慧与狼周旋。 片段九:放绳音频

师:接下来,彼得要做什么呢?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彼得要把绳子从树上慢慢顺下来,我是从音阶逐渐下行听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彼得迅速从墙上顺着树枝爬到了树上,把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让绳子慢慢从树上顺下来。 片段十:捉狼音频

师: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了狼的尾巴上,然后他用力一拽。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猎人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乐器? 学生回答:定音鼓和大鼓。

师: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出来的?

学生回答:乐曲力度由弱渐强,表现了猎人从树林深处走出来。

教学要求: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要素,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4.完整欣赏交响童话

师:这首乐曲为自由发展的曲式,呈示部有多个主题,彼得的主题占突出位置,是全曲的主导旋律。展开部从狼的出现开始,加入了两个新的插部和主题──描写狼出现的部分和猎人的音乐。再现部从描写胜利队伍中由圆号奏出的彼得音乐主题开始,完整欣赏《彼得与狼》。 生:完整欣赏。 分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角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对这些角色自己有怎样的印象?分析它们在性格上的特点?最后用动作表现出来。 分小组汇报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遇到事情不要慌,先冷静地想一想再做决定。 学生回答: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地和他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要求:通过完整欣赏,使学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5.分角色进行表演

老师将学生的表演分为五个层次:

(1)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随音乐戴头饰进行表演。 (2)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解说,进行表演。

(3)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由学生自己解说,大胆地进行表演,结尾部分要有拓展。

(4)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5)分设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道具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化妆等奖项。 教学要求:通过分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 《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了解到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要表现的角色性格特点,从而培养了同学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这首交响童话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听交响童话,喜欢交响童话。

推荐第3篇: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

教学任务和要求:

1、感受《彼得与狼》的内容和形式,获得欣赏交响童话的知识和能力。

2、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乐器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及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方法:

聆听想象法、情境演示法、发现法、鼓励评价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学生随《真善美的小世界》歌曲进入教室,在轻松的歌声和简单的动作表演中师生互动并问好。

[教学设想:一节课的开场很重要,为了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我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在歌声和教师亲切的笑脸中,学生轻松地走进教室,加以简单的动作放松学生的肢体语言,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到课堂。]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旧知——西洋乐器

1、情景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是踏着欢快的节奏步入教室,那你知道这节课老师是怎么来的吗?

生:不知道。

师:我呀,是挑着扁担来的。想不想知道我挑的是什么呢?

生:想呀

师:哈哈,是两个大口袋,一个是“亮眼睛口袋”,一个是“智慧口袋”。想知道口袋里都装了什么吗?那就先看看你的眼睛够不够亮了!

2、打开“亮眼睛口袋”

师:都是西洋乐器,你认识它们吗?第一个是?

生:长笛,

师:长笛是西洋木管里的高音乐器;第二个呢?是单簧管还是双簧管呢?

师:第三个呢?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分辨的呢?

生1:单簧管的按键颜色和双簧管的不一样,一个是金色,一个是银色;

生2:管嘴的形状不一样,单簧管是扁嘴,双簧管是细嘴。

师:你还认识哪一个乐器?

生1:第四件乐器是大管,是西洋木管里的低音乐器:

生2:第五件乐器是大家都熟悉的圆号,是铜管乐器里的中音乐器;

生3:还有小提琴;它是弦乐的代表乐器;

生4:最后是定音鼓,它属于西洋打击乐器。

[ 发现法: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理解乐曲,首先让同学们自主发现各乐器的形状特点,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介绍,使得学生再次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为后面的角色分辨做准备。]

三、启发想象,体会乐器音色分辨角色 师:再看看口袋里还有什么?哇!有人物也有动物。 生:有小鸟、鸭子、猫、猎人、老爷爷、少先队员彼得、狼。 师:每件乐器都有它代表的角色,你能帮它们安排一下吗? 生:能。

师:听,长笛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小鸟 师:双簧管呢? 生1:猫 生2:鸭子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都不一样,没关系,让我们继续听一下单簧 管的音乐,听听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小组总结一下你们的感受。 生1:单簧管代表的是小猫,好象一只小猫在蹑手蹑脚地走路。 生2:由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 奏上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师:很好。听,大管呢?

生:大管所特有的浑厚又低粗的声音描写老爷爷的龙钟神态。 师:三只圆号吹奏的和弦表现的是? 生1:狼 生2:猎人

师:又出现争议了?那就让定音鼓出来说话吧。(出示定音鼓的音色) 现在告诉大家,谁代表猎人呢? 生1:是定音鼓,表现了猎人的枪声。 生2:圆号表现的是狼。 师:听,小提琴演奏的弦乐四重奏,让你想到了? 生:少先队员彼得。

[教学设想:通过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让学生大胆猜想,初步探究学生的视听想象力。音乐想象来自音乐表象的积累,并且取决于接受这些表象时的感知程度,所以在角色的认识中加以生活化的动作和联想,使之各角色如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欣赏意境,激发学生自主“倾听音乐”。

1、营造意境,导入创造的音乐欣赏学习: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安排,那我问你,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其实,这节课老师就是带着它们用交响乐的形式给大家讲一个

童话故事,它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在1936年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你们可以聆听到这些乐器生动表现的各个角色,有一个要求,大家尽情地想象故事的情节画面,然后把你最感兴趣的一幕画下来,OK? 生:OK!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多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的能力。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更为重要了。但如果光让学生一味地去听,学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所以我设计了将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画下来,让学生饶有兴趣的聆听、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就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创意新颖。]

2、感受乐曲情绪,激发想象

师:(播放录音) 故事讲到这,我想问大家,故事该如何发展呢?

生1:小鸟把猎人叫来了,开枪把狼打死了。

生2:猫去逗狼,把狼引到猎人的狩猎区,最后大家一起分享狼肉。

师:如果你是少先队员彼得,你会怎样做呢?

生1:彼得从大门里出来了,把狼给打跑了。

生2:彼得让小鸟去把猎人找来,把狼打死。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勇敢的少先队员,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那就让我们继续欣赏故事的发展吧!(继续放录音)。

[引导探究法: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欣赏的中途暂停,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自由编创探究故事的发展。只有丰富的音乐表象和敏锐的音乐感知力,想象才能插上翅膀,音乐创新活动才有其内在的活力。]

五、体验交流,深化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该是我们打开智慧口袋的时候了(出示问题一)“请 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小组讨论一下,你对这些角色都有怎样的印象呢?能不能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呢?

小组1:小鸟的性格是活泼可爱的;鸭子的个性是迟缓、摇摇摆摆。 小组2:小猫反应机灵、机智;老爷爷很唠叨,也很严肃。 小组3:少先队员彼得非常勇敢、聪明;狼是很阴险、贪婪的。猎人 的脚步是坚定的,心理是沉着冷静的。

师:太棒了!第一道智慧问答没有难倒我们,再一次打开智慧口袋。(出示问题二)“听完《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你的收获呢?” 生1: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先冷静地想一想,想好对策再做。 生2:各种乐器可以表现不同的角色。

师:是呀,我们就来一个即兴创作练习。选择一种动物、人物或事

件情境用一种乐器来表现,再创作1-2句旋律,用人声模仿演奏。下一节课把你的创作告诉大家。

生3: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和它斗 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师:说得真好,团结就是力量。其实,你们还有一个收获,来,把

你的作品展示一下,告诉我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情节?(展示学生绘画作品) 生1:清晨,彼得走在草地上,天很蓝,小鸟在唱歌。 生2:猫和小鸟在树上,狼在树下瞪着贪婪的眼睛想吃它们。 生3:小猫追赶着鸭子,鸭子摇摇摆摆地冲向小河。

生4:最后,狼被绳子捆着,其他人凯旋而归的那幅胜利的景象。 师:小组进行讨论,评选出你们组最佳情境画,将它展示到黑板上。

不知道智慧口袋还有没有难题了?哦,还有最后一道。(出示问题三) “表现狼的音乐是和谐的还是不和谐的?”

生:当然是不和谐的

[通过音乐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乐和表现力。教师旨在通过对学生的智慧问答借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教育。借助肢体语言和用画笔将故事情节再现等形式进行创造的音乐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色,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六、评议小结

师:恭喜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明亮的眼睛和聪慧的头脑,老师也

希望大家的学习生活中奏出的都是和谐的音符,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共同打败它,能做到吗? 生:能。

师:那样我们的世界就象一首歌《真善美的小世界》。

同学们再见!(随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走出教室)

[鼓励评价法: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学习的途径之一。懂得并适时地欣赏自己的学生是教师的高明之处。对不够自信的学生,教师的鼓励也许是他前进的“助推剂”。所以在整节课我灵活运用语言评价和体态评价。言为心声,只要尊重每个学生教师就会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语言,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体态语言包括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恰当运用体态语进行评价,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情境教学是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起学习兴趣的一种教育教学。情景教学生动、形象,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本节课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着故事展开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充分地感受音乐,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下更好地聆听音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师生一起领略交响童话的魅力!]

推荐第4篇: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1.用“小鸟”的声音引入课堂

(出示课件)播放“鸟叫声”,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啊? 师:可爱的小鸟唱着歌向我们打招呼呢!听!(播放小鸟主题) 2.感受这段音乐形象,从旋律和曲调上体会

从小鸟的歌声中,你能听出这是只怎样的小鸟呢?为什么? 3.所演奏的乐器

其实,不同的乐器能用它特有的音色和特定的旋律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交响童话的音乐世界吧!

二、新课教学

1.出示题目《彼得与狼》,解释什么是交响童话。2.“彼得”主题旋律

a.出示旋律

b.感受旋律所表现的人物(从旋律、情绪上说)

c.哼唱主题旋律 随琴哼唱 填词哼唱

d.感受乐器

e.介绍弦乐四重奏 3.“鸭子”主题旋律

现在故事开始:有一天清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大门,到草地上去散步,小鸟见到彼得,便飞了过来,高兴地打招呼说:“彼得!早上好!今天天气真好!出来玩吧!” (课件播放清晨音乐)这时,一只鸭子也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了。它很高兴,因为彼得出门的时候忘了关门。它说:“这一回我可以到池塘里舒舒服服地洗个澡了!

师活动: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了一只怎样的鸭子呀?为什么? 提示:(从速度、情绪、装饰音说)

师:可知道这只鸭子又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呢?(出示双簧管并简单介绍) 4.“猫”主题旋律

小鸟见到鸭子,就和他嬉笑玩闹了起来。突然,谁来了呢?听!(播放猫主题)它想干什么呢?为什么会让你有这种感觉呢?(跳音)

这只猫在想:“小鸟正在和鸭子玩闹,肯定不会发现我的。让我过去把它给捉住!”于是,它向小鸟偷偷地靠近。(重播猫主题,师生模仿)

哎呀,能把猫那蹑手蹑脚地,想吃小鸟的心态表现得那么逼真!会是什么乐器呢?可真神奇呀!(出示单簧管) 5.“小鸟飞上树”主题旋律

这时,彼得发现了,他急忙喊道:“啊!小鸟,当心!”小鸟听到了,会怎么样呢?听!(播放小鸟飞上树音乐),小鸟可安全了,猫只能呆在树下眼睁睁地看着流口水了。 6.“爷爷”主题旋律

正在这时,彼得的爷爷出来了,他很担心地说:“你们在这儿玩,多危险哪!万一从树林里出来一只狼怎么办呀?”说完,硬是把彼得拉回了家,并且把门给锁上了。大家想想,用哪种乐器来表现老爷爷好呢?(出示相关的乐器)请和身边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回答)

为什么?音乐的速度应该怎样?为什么?那听听这段音乐怎么样?它表现了一位怎样的老爷爷啊?(播放老爷爷主题) 7.“狼”主题旋律

对于老爷爷的担心,彼得却并不害怕。他说:“少先队员最勇敢了,我可不怕狼。”可是,不久,狼就真的出现了!(播放狼的主题)

设置问题:这段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呢?为什么会让人觉得那么阴森、可怕呢?(出示谱例) 原来是因为作曲家运用了非常不协和的和弦,它通常能营造一种危险、恐怖的气氛。那么,这样的音乐让你在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狼呢?能听的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这是用三支圆号演奏的。 8.“动物们逃跑”旋律

同学们,小动物们发现狼来了,都会怎么样呢?听!(播放逃跑音乐)这是谁?(猫)他怎么办了?这又是谁?(鸭子)他又怎样拉? 9.“捉狼”旋律

鸭子被狼吞进了肚子,猫和小鸟都躲到了树上,彼得则在大门里把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一点儿也不害怕,他决定和小鸟合作把狼给制服。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播放捉狼音乐)放绳子把狼套住,狼越挣扎绳子越套得紧 10.“猎人”主题旋律

狼是被抓住了,可还是不能靠近它呀,会被咬的。这时,大家希望谁能出现呢?那猎人来了没有呢?(播放猎人主题)怎么听出来的?你可知道猎人的枪声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呀?对,是用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的。(重播枪声) 11.“众人凯旋”主题旋律

听到枪声,彼得连忙喊道:“别开枪,狼已经被我们给活捉了!请帮忙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吧!”于是,他们组成了一支胜利的队伍,向动物园凯旋而去。听!多神气呀!(播放凯旋主题) 12.“呻吟的鸭子”旋律

嘘,还有个小秘密。就是那鸭子还活着呢!原来,狼刚才吞得太急了,没有咀嚼就把鸭子整个地吞进去了。所以,现在鸭子还在狼的肚子里“嘎嘎”地叫呢!(播放鸭子呻吟音乐)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对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欣赏,你有什么收获吗?它带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要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地去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2.这么精彩的交响童话是由俄国苏联的著名作曲家——普罗科非耶夫创作的。(出示作曲家简介,朗读)3.师:这部《彼得与狼》完整的播放共需要将近3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在这节课上完整地播放它了。但是,我们可以在下节课中完整地来欣赏,还可以创编音乐剧,进行表演?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上网收索欣赏。相信,完整的《彼得与狼》会带给你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美妙的体会。

推荐第5篇:彼得与狼教案

教学内容: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新课导入:

1.大家好,你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今天,羊村的小羊们在做什么呢?(观看课件)

2.介绍题目:点击喜羊羊画面 (我们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什么是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交响童话是用交响乐讲述童话故事。彼得与狼的作者是前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 3.下面,我们跟随喜羊羊,一起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一、介绍故事中的角色和相对应的乐器 1.介绍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谁?学生回答:彼得、猎人、爷爷、狼、鸭子、小鸟、小猫。

教师总结:一共有七个角色,三个人物,四个动物。

2.介绍故事中角色相对应的乐器,点击喜羊羊,(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喜欢谁就请点击它,体验他们的不同吧) a.观看视频,彼得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彼得的声音是四种乐器的合奏,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合奏,简称弦乐四重奏。 b.观看视频,听一听,感受彼得的主旋律。

c.观看视频,猎人打枪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猎人打枪的声音是用定音鼓演奏的。

d.观看视频,爷爷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爷爷的声音是用大管演奏的。

e.观看视频,再次欣赏,大管是怎样演奏的?

f.观看视频,狼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狼的声音是用三只圆号演奏的,它的声音阴沉,让我们感觉狼是一个可怕、凶恶的角色。圆号是唯一一个用左手演奏的乐器。 g.观看视频,圆号是怎样演奏的?

h.观看视频,鸭子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鸭子的声音是用双簧管演奏的,它的声音悠扬,就像摇摇摆摆的小鸭子。 i.观看视频,猫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猫的声音是用单簧管演奏的,它的声音是用断奏演奏的,就像轻轻跳的小猫。

j.刚才介绍了单簧管,也介绍了双簧管,这两种乐器有什么区别呢? k.教师小结:单簧管全身很黑,又称为黑管,它是有一个簧组成的。双簧管的嘴尖尖的,细细的,它是有两个簧组成的。

l.观看视频,小鸟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它是用长笛演奏的。

3、角色和乐器的连线题 (把角色和相对应的乐器连连看)

三、乐器的渗透

1、考眼力,大声的说出你所看到的乐器名称。

2、所有的乐器合在一起,按照它们的材质不同,可以分为四类,木管组,弦乐组,铜管组,打击乐组。这些乐器统称为西洋管弦乐队。

3、西洋管弦乐队图

4、西洋管弦乐队简化图 教师小结:乐队中每一个乐器都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的,它是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最前面的是弦乐组,第二个是木管组,第三个是铜管组,最后一个是打击乐组。

四、交响童话的完整欣赏

1、故事中每个角色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出现的,请拿出一只笔,一张纸,记下每一个角色的出场顺序。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3、教师提问:故事中角色的顺序是怎样的? (彼得,小鸟,鸭子,猫,爷爷,狼,猎人)

4、小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同学们,请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相应的答案,如果答对了,会直接进入下一题。记住,限时50秒。准备好了吗?请点按开始钮开始吧。)

五、欣赏不同剧目的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这一童话故事受到世界各个地区的小朋友喜爱,因此,被制作成不同的剧目进行演绎。

1、芭蕾舞剧 彼得出场,苏联的芭蕾舞团演出

2、木偶剧 彼得捉住狼 意大利的阿巴多指挥,贝尼尼演讲的木偶剧

六、下面,请欣赏有我们学校的同学们改编的童话剧《彼得与狼》

八、总结下课

音乐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八五五农场学校小学部

五年级 2011年9月

推荐第6篇:梦 在 彼 岸

梦 在 彼 岸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它虚幻得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连破土的机会都不给它,这样梦想怎么会开出绚丽芬芳的花儿呢?

关于学习的教诲我们也听得多了,像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啦,“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的话简直倒背如流。自己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学习,它关系到自己的未来与梦想,这些我也都知道,可也只有这样了。

之前写了许多篇心灵感悟,说怎样怎样受了启发觉醒了,表明态度要好好学习。可写完合上本子又是一回事——我总把纸上写的和现实中的学习分为两回事。我很少敢写下真是的情愫,也许还怕别人看见,又也许是害怕自己无法给自己承诺什么。

考试失意后我总会变得异常乖巧,总会认真复习、预习。可也维持不了几天,我始终缺乏毅力,尽管我懂得这种品质关系到人的一生,拥有它或不拥有它,走的或许便是背道的两条路。

当我决心试着去努力的时候,翻开习题本,往往是两眼一抹黑——认真看了书,不会的仍旧不会。这时心中会焦躁不安,好想睡觉,最好永远别醒来,就再也不会遇上这些张牙舞爪的字节符号——但这终究是幻想。

“哪怕北大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为什么考中的那个人不可能是我?”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微博上这句话,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灵——凭什么不可能呢?

那么,从现在起亡羊补牢是否还来得及呢?我突然想到了几个星期前体锻课上我跑完了3000米。在那之前我决然不敢想象的——要知道,我是个被自己亲妈揶揄为“体育笨蛋”的人。长跑短跑篮球,差得惨不忍睹!记得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上学路上,我冻得手脚麻木,想慢跑取暖,顺便练下长跑。一开始,我只给自己定下跑三分钟的目标,后来逐渐给自己加了量,开始了我的长征„„

我的学习也该像跑3000米一样啊!悄悄定下目标,一鼓作气,再回首,自己已经完成了蜕变。这其实没那么稀奇,那凭什么我不能呢?

梦啊,若你还没走远,我会快步走来赶上你!

推荐第7篇:彼尔的胜利

彼尔的胜利

程玮

彼尔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十二年级的中学生。十二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他是学校和社会公认的一个优秀学生,学习好,热心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几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学习困难的低年级同学进行课外辅导。

他的学校和美国一个学校是友好学校,两个学校经常互相交换学生。作为奖励,彼尔获得了去美国友好学校游学一个月的机会。当然,他的机票和饭费,都由他自己负担。对德国很多家庭来说,这笔钱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可是,彼尔的父母长期失业,一家人完全依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他家拿不出这笔钱。彼尔的父母向所在地的社会劳动局申请补助,被拒绝。理由是,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支付学生旅行费用的。德国有很多荒唐,甚至奢侈的社会福利。因为银根紧缩,办事员对很多福利开始从严控制。

但彼尔下决心要成行。他即将高中毕业,很快将面临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等问题。他把这次美国之行看作一个很好的机会。彼尔开始利用周末时间打工,并向周围的朋友们借钱。彼尔人缘很好,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所以他很快就凑齐了这笔钱。

彼尔的老师知道这事以后,对他说,这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因为学校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失业者和外国移民。这些人的孩子不一定可能像彼尔一样依靠自己的力量凑齐这笔钱。彼尔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为这些孩子们争取利益。彼尔是个很热心的人,愿意听从老师的指点。

彼尔很认真地研究社会法,很认真地和律师进行准备。因为他知道,他并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在打这场官司。在老师和同学家长的帮助下,彼尔把当地社会劳动局告上了法庭。在联邦社会法里有一条,如果学校组织的旅行不是在假期里,那就等同于平时的上学。对于因上学而产生的费用,父母如果无法支付,学生有权利申请补助,并且不设上限。

这个官司持续了很久,一直打到德国联邦社会法庭,一直打到彼尔从美国回来。最后,法庭判决,彼尔父母所在地的社会劳动局必须支付彼尔美国之行的全部费用。彼尔的胜利,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他们完全可以获得和别人同等的机会。

一个孩子出生贫困,并不是这个孩子的错。但如果一个社会不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那就是这个社会的错。

摘自程玮新浪博客

推荐第8篇:读《天彼》有感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从孩子的眼光去体验死后的世界。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哈里因车祸死去,到另一个世界,但心里惦记家人,在朋友的引领下,回到人间向家人告别以及向姐姐道歉,最后离开到天蓝色彼岸的故事。

这是一本像童话般美丽的事,书中用孩子天真的语气教给我们许多道理,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人,避免造成许多的遗憾。

哈里死前跟姐姐发生了争执,并负地跟姐姐说:“等哪天我死了,你一定会后悔死的。”而姐姐非常生气的说道:“你死了我才高兴呢。”可是生命有时就是那么脆弱,在哈里骑车出门时,就不幸地被卡车撞死了。所以他心里内疚着要个姐姐道歉。看到这里,我心里感到一阵的酸楚,第一是对生命的脆弱以及的人生的不定性感到自身的渺小,第二,是想到在我们一身当中,也常常因为一时之气而造成了许多不可弥补的遗憾,伤害了许多人。好在故事的结尾让小哈里的心愿完成了。可是,我们的人生不能像小说一样,可以在死后,运用灵魂的意念力来与亲人朋友对话,我们最终只能留着遗憾离开。

死后的哈里来的了学校。伙伴们玩得高兴,可是无论他怎么呼喊,大家再也听不到了,哈里最喜欢一阵突然扑到面庞上的风的那种感觉,他说:“我特别怀念那种感觉。风吹在脸上。也许你还活着,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但我真的很想念那种感觉。”可是此刻他再也感受不了那种幸福了。读至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身边有许多让我们体察不到的幸福,如沁人心脾的花香,凉爽的水,伙伴的笑声,甚至细微至吹来的微风……在死后,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怀念。所以我们应愈加地珍惜身边的一切。

死后的哈里,原本以为他会被永久地惦记着,可是学校很快就来了个新同学,大家似乎都遗忘了他了。当我们自以为自己是不可替代而身感骄傲和优越的时候,要记得我们并不是不可代替的,地球少了我们,仍然在不停地转动,时间会冲刷过去的一切。只有我们的世界,地球才是停止的。我们要做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朋友的心中留下更大的位置。

我们总以为死了就一了百了,可是哈里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会留下很多遗憾包括别人的和自己的。死亡不是终点,只是认识生命的开始。、“生活还在继续”,就像人们常说的,“离你地球还不转了?”你不存在了,但生活还在!所以再我们到达天蓝色的彼岸前,请尽力的去活着,不要留下任何的遗憾,不要在你抱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天蓝色的彼岸》用纯真的语言带来无尽的感动。

推荐第9篇:《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认识乐器。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长笛音色明亮、活泼;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大管音色低沉、厚重;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定音鼓浑厚,有力。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

师: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彼得)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小提琴),在这个故事中,小提琴所演奏的音乐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翁彼得。

2、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下面,听音乐看老师,谁来了?(小鸟)所用乐器是?(放音乐)感觉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

3、欣赏描写小鸭子的乐段。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 接下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双簧管)猜猜是谁来了?(放音乐)

4、欣赏小鸟和小鸭的争执。

哦,小鸭子来了,小鸟和小鸭之间发生了什么?音乐在速度上起了什么变化?这时出现了那两种乐器的声音。(放音乐)(两种乐器交替出现)

5、欣赏描写小猫的乐段。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就在小鸟和小鸭子争论不休的时候,猫来了,从音乐中,你想象出小猫是怎么来的吗?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猫的形象呢?你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听音乐)(回答:单簧管)

6、猫捉小鸟。

猫来了之后,她想干什么?你能听出几种乐器?分别是什么?(放音乐)

7、欣赏描写老爷爷的乐段。音色浑厚的木管。

接着往下听,这里所用的乐器和之前的乐器一样吗?(大管),为什么用大管来表现老爷爷的形象呢?(声音低沉,走路缓慢)所以很适合表现老爷爷。评价:哦,你们对音乐的理解一点也不亚于老师。

8、老爷爷和彼得。

收悉的音乐再次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这回你又听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可以做出演奏姿势。(放音乐)(双簧管、小提琴)

9、欣赏描写狼的乐段。

注意,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放音乐)能用你的表情来告诉大家吗?(恐惧、害怕)全班同学一起来做恐惧害怕的表情。

哦,可怕的狼来了!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圆号),圆号表现了狼的形象。

10、狼吃鸭的乐段。

接下来狼会有什么举动?又出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放音乐)评价:你是个专心的孩子。可怜的鸭子被狼给吃掉了。

11、欣赏描写彼得和小鸟抓狼的乐段。

大灰狼的出现,使故事变得越来越紧张,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听听这段音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做出相应的演奏姿势。(放音乐)。

刚才的音乐中还出现了一个人物,他是谁?(猎人)他的枪声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定音鼓) 通过彼得、小鸟和猎人的努力,终于把狼给抓住了。你觉得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机智、勇敢)

四、连线练习

音乐听到这,我们的故事也结束了,通过欣赏这首交响童话,你知道每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是什么吗?

1、请两位学生上台找出与角色中相对应的乐器。

2、其他学生,在书本上将每一件乐器与它所代表的角色用线连接起来。

五、表演

在这么多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能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多生表演)

六、小结

这首交响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还想不想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下节课再次细细的品味,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彼得与狼的视听网址,回家后可以上网听一听,还可以把这首交响童话边说边表演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

推荐第10篇:2.1《彼得与狼》

第二单元“唱游在森林” 教学内容

听:“彼得与狼”“森林水车”“卡农歌”“第一交响曲” 唱:“绿色的祖国”“银色的桦树林” 动:采集与分享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男孩子允许不跳)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练声)5---6---7---1---。呜----- 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练声) 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 小奶牛说:谢谢大家。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课件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长笛代表小鸟。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听音乐,猜猜我是谁?学生分组做游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叫什么名字?

3、你最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四)编一编: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1、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编写童话故事)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师生共同表现)表演: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五)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六)小结: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集体舞:铃儿响叮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离开唱游室)。

第11篇:彼如乡村散文

一、上学的日子

母亲是小学老师,小时候,我随她度过了一段乡村小学的日子。

学校是整个大队唯一的一所小学,七个自然村的孩子都在这所学校读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总共有近两百个学生,学校只有五位老师,除了校长王老师和她,其他三位都是从各个村里聘请的民办教师。

从石磨村出来,穿过一条土路,爬上一小段缓坡,就是学校的地盘了。长方形的一大块平地,是学校的操场,从操场中央穿过,登上青石板镶嵌的台阶,就是学校的教室了。教室全都是木头架子、瓦屋面,是个典型四合院,正对面那栋有两层,楼上是五年级的教室,楼下靠右边是校长的宿舍,宿舍有两间,里间是他的房间,外间是学校办公室,那个唯一可以看时间的吊钟就挂在外面这间房屋正对面的墙上。其余三面都是教室,妈妈带着我们四姊妹就住在左边教室最边上的角落里。

教室是用土坯建盖的,柱子和梁都是从山上砍来的大树的原料,黑板也是几块木板用钉子钉在一起,刷上村里的土漆,用两个支架墩在上面。课桌更是简单,宽一点的木板钉起来做桌,稍微窄一点的做凳子。每一套课桌可以坐四个人,一个教室有四个组,每组恰好四个人。四个人的凳子桌子都是连起来的,,只要一个在凳子上乱动,其他三人也别想写字。

农村学校的冬天好像特别冷,每天早上我和哥哥姐姐就得早早起床,把每个教室里的火塘点燃。有的时候,柴禾没有干透,我们得跪下去,对着火洞口用嘴吹,直到红苗高高串起,滚滚浓烟从教室的房顶上冒出,才能回家洗脸,洗过脸还得检查一遍,用棍子戳一下上面的碳,碳才会烧得彤红,学生们到学校的时候,浓烟已经散去,火塘里的火苗已经在跳跃了,教室里温暖了起来。

这个燃火的工作是我妈命令我们做的,整个冬天,无论天气多么寒冷、被子多么暖和,我妈一叫,我们就得急急忙忙起床。如果晚了,浓烟滚滚,教室里没法待人,如果太早,又白白浪费了煤炭。

学校的生活是从每天早晨的钟声开始的,伴着“当、当”的响,寂静的校园一下喧闹起来。当时的钟其实只是一块长长的铁,上面有个洞,用一根铁丝挂在学校正面高高的柱子上,敲钟的是一根钢筋,手拿的地方弯出一个柄。

我记得早操、自习和上课的钟声是有区别的,但是究竟敲几下,我已经忘了。总之,随着早操钟声敲响,大家排好队,围着操场跑步。干季的时候,没有水,老师还会带着我们到学校后面的海坝里跑,整个无水的季节,海坝里跑出了一个明显的大圈。由于人多,时间一长,海坝里的土就被我们踩得非常结实,用荒耙都挖不动。现在想起来,我们就像一条条围着海坝游动的鱼。

对父母的尊重在农村孩子眼里就是不可以叫自己爹妈的名字,甚至同音都不可以。有一个同学,他的父亲叫尹朝阳,高老师教音乐的时候,有一首歌里有一句歌词:红星映朝阳,映朝阳……唱到这句的时候,这个同学立马把嘴闭得紧紧的,高老师奇怪了,问了很多遍他就是不说话,最后一个邻居家的同学才举手说,老师,老师,他爹叫尹朝阳。下课后,几个老师聚在一起,把这件事当笑话讲,我听到后,记住了同学父亲的名字,却根本记不得这个同学叫什么。

父母的名字如此神圣,调皮的农村孩子也就经常喊别人父母的名字取乐,吵架的时候喊,开玩笑的时候也喊。有一次我妈上课,讲反义词,她说“上”的反义词是“下”,“高”的反义词是“低”,以此,“长”对“短”、“左”对“右”、“漂亮”对“丑陋”、“懒惰”对“勤劳”。下课后,我妈才回到屋里喝杯水的功夫,两个男生就打架了,原来有一个男生的妈妈名叫柴小左,另一个男生在教室里大叫,你们说,柴大右的反义词是什么?其他人齐声回答:柴小左,柴小左的儿子一拳上去,打得那个男生口鼻流血。

由于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到过,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些困难。记得有一篇课文是一个谜语:队里又添一头牛,不会吃草爱喝油,突突突突跑得快,耕起地来是能手。无论我妈怎么解释,我们就是瞪着一双眼睛傻乎乎看着她。直到有一天,生产队从公社上调来一辆拖拉机犁地,我妈急忙带着我们去看,我们才恍然大悟。说到拖拉机,村里赵奶奶还闹过一个笑话,那是拖拉机第一次到村里,一天就耕了快五十亩地,赵奶奶听说后,急忙从家里抱了一捆包谷杆,扭着她的小脚颠颠送去,开拖拉机的陈师傅说,老人家,它不吃草!赵奶奶问,不吃草么吃什么?陈师傅说,吃油。赵奶奶心疼,说,油么,唉,一年到头好容易宰头猪,食品组拿掉一半,剩不得多大点了。陈师傅笑得腰都弯了下去。

那个年代的乡村,什么都新鲜,什么都稀奇。讲到《电的用处大》那课,我妈给我们讲:电的用处大,水电站、火电站,都可以发电。我们问,发电干什么啊?我妈告诉我们,有电就可以点电灯,可以看电影,就不用点煤油灯了,人家城里现在都是这样。同学们回家后,总会把学校里老师讲的新鲜事告诉家长。有一个叫杨永厚的同学跟他妈说了这件事,他妈笑嘻嘻地对了一句,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呢,我们这里是楼上楼下、摸七摸八。

乡村的课堂与城里不一样,老师管得不是很死,家离得近的学生甚至会带着弟弟妹妹来上学,有一个姓柴的女生,每天下午都是背着她一岁多的弟弟来上课,因为凳子是连在一起的,坐上去不方便,每堂课她都是背着弟弟,站着听。有时候弟弟哭了,她就悄悄跑出去,把弟弟哄乖才又进来。常常老师讲课的间隙,都能听到她的声音,小强,乖乖,听姐姐的话,不要哭了,晚上回去,姐姐给你搅稀饭吃,你再哭,老师不让姐姐读书了。她每天就这样站着听课,有时候弟弟睡着了,我妈会让她把弟弟放在长凳子上,用背兜盖好,让她歇一会。这个女孩后来听说考上了大学,当了老师,后来还到另一个乡镇中学做了校长。

中午放学的时候,离家近的同学回家吃饭,离家远的回不去,学校也没有食堂,早上上学的时候,他们会从家里带饭来。用一个饭盒装着,中午的时候,把饭盒放在火塘上热热就吃了。也有不少同学连饭都没有,用背箩背着一些洋芋,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放在火塘里闷着,一放学,将洋芋丢进背箩,使劲摇,把表皮的灰摇掉,再用一块小竹片仔细刮干净,就吃了。条件好一点的,会带一点包谷面和豆面做的酱,蘸着吃。我记得,同学们的嘴常常黑乎乎的,手也很脏,冬天的时候,满手的血裂子。

有一年我妈忙不过来,把我送到城里给爸爸带。在城里读了一年的书回到乡下,我成了全校学生羡慕的对象,没事的时候,他们都爱围着我,听我讲城里的事。我告诉他们,城里不点煤油灯,点电灯,点灯不用火柴,用一根绳子一拉就来电了,可亮可亮了。我告诉他们,城里有自来水,在水管上一扭开关,水就会哗啦啦地淌下来,把嘴凑上去就可以痛痛快快喝个够。城里还有洗澡堂,可以舒舒服服洗个够。我告诉他们,城里有电影,我看过《红孩子》、《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等,说到这里,我会骄傲地唱几句:红星闪闪,放光芒……上课的钟声常常在我夸夸其谈的时候不识时务地敲响,我们奔进教室,从两张课桌中间轻轻地跳进去,听陆老师讲1+1=2,2+2=4的时候,我的心就会飘到城里,想着城里那些有趣的新鲜事,回头看看同学们,他们也同我一样,一脸的向往。

每天放学的时候,夕阳染红了大地,海坝中间的那条河金光闪闪,就像有许许多多的鱼在游来游去,同学们追着霞光一路打闹着回家。学校一下安静下来,如同一个饶舌的孩子被妈妈呵斥以后突然闭上了嘴,再也没有声响。我呆呆坐在门前,双手杵着下巴想,要是我们一家都能到城里,过那种不用挑水、砍柴的日子,该有多好啊!

好容易放了署假,我妈又要到城里学习,只带着弟弟去,哥哥、姐姐和我依然留在学校,自己过日子。我们依然每天背水、砍柴,有时候我们会去河里洗衣服被子,我们光着脚,把被子放进河里漂,一阵风过来,被子被吹成一个大鼓包,按都按不下去。那个时候,我们的心里涨满了自由。

开学了,学校又热闹起来,同学们都会穿得干干净净,偶尔有人添了新衣裳,是那种自家织的麻布衣裳,织出来的时候只有一个颜色,白黄白黄的,在农村太不经脏,多数女人会用青壳核桃的青皮煮成水,把衣裳染得黑黄黑黄的,这种颜色一年不洗也看不出。脚上的布鞋是千层底的,男生的是黑色、蓝色的剪子口,女生是红色、绿色的方口,这种鞋子好穿,也耐穿,就是下雨的时候鞋底容易湿,湿了以后很难晒干。如果连天的雨,就得放在火塘边烤,不然新鞋子也会生霉捂烂。同学们用的书包也是白色的麻布做的,挑上一些花,也有一些勤快的妈妈们用碎布拼成各种花样,看上去很漂亮。书包的带子都做得宽宽的,背着一点都不累。也有些同学家里穷,根本没有书包,我见过尹家大坡的一个同学,每天用一个纸盒装上书端着来上学。

多数同学读书很用心,他们知道要走出这个大山,读书是唯一的一条路。他们从课本里,对外面世界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憧憬,对那些稀奇古怪的新鲜事充满了向往。

这所由庙改建而成的小学,安安静静坐落在石磨村的坟塘边,坐落在我的心里,虽然简陋,却给了我们一生的启迪和记忆。

而我,三十多年后,再也找不见它。

二、姑奶奶

姑奶奶到姑爷爷家做童养媳的时候才6岁,个子很小,三寸金莲,脸盘子圆圆的,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让人想笑。两家是老亲,姑奶奶是她婆婆家那边的亲戚,两家都是地主,也算门当户对。

婆婆在世的时候,姑奶奶在姑爷爷家日子还算好过,吃得饱穿得暖。婆婆会教她用笋叶纳鞋底、用旧布绣鞋垫,用麻杆抽丝纺线做麻布衣裳,也会教她洗衣做饭。做的最多的还是带弟弟妹妹,姑爷爷是家里老二,下面的弟弟妹妹几乎都是在她背上长大的。姑奶奶说,她其实是当丫鬟使的,在家里没有地位,弟弟妹妹的名字也是不准她随便叫的,通常都是叫小哥、小姐。不知道是遗传还是营养不足,或者是干活累伤了,姑奶奶的个子后来再也没有长高。

姑奶奶做童养媳的时候,姑爷爷已经上学,高小毕业又住校去了,对这个童养媳也没有什么主张。初中毕业那年,姑奶奶十六七岁左右,家里就做主帮他们磕头,圆了房。

姑奶奶二十岁左右,娘家开始败落,疼爱她的婆婆也病故了。姑爷爷成了地下党员,在宣威宝山一代,一边做教员,一边做地下工作,几乎不回家。姑奶奶的日子开始艰难,在家里的地位更加像个丫头,常常被大伯、大嫂欺负。她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吃穿都得看人脸色,更没有多余的钱供两个姑娘读书,最小的儿子,因为要延续家族香火,书倒是读了,但是8岁那年,忽然得肺病死了。加入党组织的姑爷爷,行踪不定,走南闯北,儿子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解放后,姑爷爷在另外一个县做了官。那一年,个子高大、仪表堂堂的姑爷爷终于回来了,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个同样穿着中山装、上衣口袋上别着一只钢笔的律师。做了官的姑爷爷对包办婚姻深恶痛绝,尤其是一字不识、个头矮小,根本没法交流的姑奶奶,所以带着律师打官司离婚来了。不知道那场官司怎么打的?也不知道生性柔弱的姑奶奶怎么应付的?反正后来婚是没有离成。只是那一场官司成了村里人津津乐道的聊头,因为在村里,甚至县里,姑爷爷是第一个请律师的人。多年以后,姑爷爷得肠癌死去,姑奶奶说,在法庭上她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一直流眼泪。

姑爷爷没当了几年官,遇上了派性斗争,被划为“右派”,与当时的县委书记一起送到劳改农场劳改。右派帽子摘掉以后,姑爷爷恢复工作,到贸易公司当书记,就再也没有提过离婚,还把姑奶奶接到县里一起过日子。他们的两个女儿已经嫁给了当地的农民,有了五六个孩子,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为了表示对女儿的歉疚,也为了弥补老年生活的空虚,他们曾经带了个外孙来县里,但无论怎样用心看管,那孩子就是不愿读书。初中毕业就工作了,后来厂里改制买断工龄下岗回老家种地去了。

年老的姑奶奶与姑爷爷相依为命,姑奶奶把全部心思放在姑爷爷身上,伺候得妥妥帖帖。离休在家的姑爷爷重新练起了书法,连同几个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创办了老年书法大学,教书法、写碑文,逢年过节单位来慰问的时候,他会写上几个大字,偶尔还会拉拉二胡,哼几句唱腔。每到这个时候,姑奶奶总是静静站在一旁,续水、铺纸、拿笔,配合得天衣无缝,一点都看不出来他们曾经闹过离婚。

姑爷爷得直肠癌死后,姑奶奶很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慢慢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次次走失,一次次被人送回来。我还接到他们家邻居的电话去找过几次。有一次,姑奶奶交电费出来走错了方向,摔进路旁的排水沟里,把胳膊摔断,送进医院医好后被她的女婿接回了老家。

她死的头一年,我去看她,她已经认不出我了。

三、鬼故事

学校很小,在一个叫石磨的村子里。说是学校,其实只是将从前的破庙重新改造维修了。学校的后面是一片坟塘,埋着村子里的先人。母亲是这所小学唯一一个以学校为家的人。

童年的冬天好像特别冷,夜也好像特别长,经常要醒很多次,才能捱到天亮。漆黑的冬夜,根本做不了什么,村里的男女老少常常跑到我家摆白(讲故事),神颠颠一个赛一个讲他们听来的鬼故事。

教体育的柴老师说:有一年,村里死了一位老人,亲朋好友都来送葬烧纸,有一个外村的男人来得晚了,只好走近路,穿过干枯的坝子爬上一段悬崖时忽然下起了雨,找不着躲处,只有坟塘里卷边的墓碑下可以避,那人急忙跑到那儿,就听到两个男人说话。一个男人说,听说小柴三家公公死掉了,天天有水饭有钱纸,走我们去戳点回来。另一个说,不去,我刚刚去看了一眼,水饭没戳得,还被人家赖了一回。先说话那个问,咋个赖你了?他说,他家的瓢明明掉进水缸里,他媳妇没找着,还说被鬼拿去了!躲雨的男子吓着了,不要命地冒着雨跑到柴小三家,问,嫂子,你家的瓢是不是丢了?你捞捞看,在不在水缸里?一捞,果真在。柴老师后来很神秘地加了一句,从此村里人不敢随便骂鬼了,因为他们怕被鬼听了去!体育老师的脸,被煤油灯的光映得黑亮黑亮的,那是我小时候,关于鬼的第一次飘飘晃晃的记忆。

村里流传更多的是“小卷毛”的故事。小卷毛是个漂亮的小鬼,她的坟在坟塘与海坝的中间。一截缓坡,坡的左边有几棵映山红,映山红旁有一座小坟,不是村里的人,根本不知道那里埋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原本是村里最漂亮的孩子,有一头天生的卷发,睁着一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哥哥,所以对这个女儿格外疼爱,还拜祭给了海坝边那块笔直高耸的大岩石做了干女儿,取了个小名叫小老虎,村里人都叫她小卷毛。

小卷毛十四岁那年,地里的麦子熟了,她到河边捡麦子,不小心踩进海坝的淤泥里,等小伙伴叫了大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已经死了。按照村里的习俗,没有结婚的女孩一般不让葬在家族的坟地里,由于父母疼爱,加之她长得漂亮乖巧,村里默许她家在离坟塘不远的地方,用几块木板钉了一口小棺材,把她葬在映山红盛开的野地里。

小卷毛葬下不久,村里就常常闹鬼,有人看到她天一黑就四处转悠,有时候她手里攥着一把麦穗,有时候看不到表情,有时候她会冲见到她的人笑,回去以后,见到她的人就会生病。夜深的时候,甚至会听到她稚嫩的歌声。

诸如此类的传说很多,但我记得的已经不多了。它们让我感到恐惧,到了晚上,学校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妈妈和我们四兄妹。天黑,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寒风呼呼吹着,从棉纸糊的窗户里、门缝里、瓦片里不停朝我们挤,柳树、桃树在寒风中掉光了最后一片叶子,只剩下坟塘边的沙松直愣愣傻站着,乌鸦“呱、呱”地在学校里到处乱飞,好像在一年级的教室边,又好像飞去了五年级的教室里,有时候感觉又飞到了后面的坟塘。随着寒风的叫,房顶上有猫急速掠过,我总感觉那是鬼从房上掠过。有一回,正在一边洗脚一边冲瞌睡的我吓得把盆踩翻了,碰到了火炉,仔细看,至今都还能看到小腿上隐隐的一小块疤。

因为害怕,我们都不愿离开妈妈,总是坐在火炉旁,守着妈妈改作业。那时候没有电,家家用的都是煤油灯,妈妈小桌子上忽闪忽闪的,哥哥在一旁写作业,我和姐姐坐在铁皮炉子边烤火。我昏昏欲睡,头一冲一冲地,姐姐跟妈妈告嘴,妈,你看老三,又打盹了。妈说,你带她洗洗睡去嘛!

我们都不睡,不是我们不听话,是里屋黑得让人害怕,妈妈不睡,我们是不敢睡的。

后来,家里也发生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一天半夜,我们都睡了,妈妈把灯端到里屋,正改着作业,外屋却传来了一阵打斗声,乒乒乓乓,听上去家里的凳子、桌子,还有那些盆盆罐罐全被打碎了,惊醒后,我们连忙挤到一起,瞪着妈妈不敢吭声。外面的打斗声更激烈了,其中一个似乎一下被推了过来,狠狠撞到里屋的门,一大条缝。到了这时,打斗声突然嘎然而止,整个学校死一般的静。我扑进妈妈怀里,全家一夜不敢闭眼,一直等到天亮。

后来,陆老师来了,敲我家的门,我们才急忙穿衣起来。一看,外屋根本没有一丝打斗的痕迹,家里所有的摆设也都好好的。

就这样,我们心里越来越瘆得慌。

学校背后那片坟塘,很宽、很大,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地上的草绿油油的,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长得茂盛,草地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周围有很多沙松树。即使是下过雨,在坟塘里玩也不会把鞋子踩脏,所以,那里是学生们的游乐场。

一天放学后,几个女生跑到那里玩“搂小賨”,一个人蒙着眼睛,手里捧着一捧泥巴,上面插一根小棍子,另一个牵着她转三圈,把她手上的泥巴和棍子丢下,再绕三圈,解开眼睛上的布,让她去找那根棍子,找到的算赢,找不到算输。可到了她解开眼睛上的布时,忽然发疯了一般,使劲挣,嘴里又哭又骂:不要拉我,我不去,我不去,我认不得你,你走开……一起玩的小姑娘们吓坏了,赶紧把她送回来,我妈把她爹叫来,背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她重新来上学的时候,我悄悄问她,她说,她记得自己到了一所新盖的房子面前,有一个不认识的人非要拉她进门,她不去,一直在反抗,想要挣脱那个人的手,但是怎么也挣不脱,幸好来了一个人,好像是她家亲戚,那个人打了她一巴掌,骂,你跑来这里干什么?还不快死回去!她才被同学拉回来。回家跟她妈说起那个亲戚的样子,他妈说是她家的一个远房表叔,死了好几年了。

这事发生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去坟塘玩。

让我们彻底崩溃的事情还在后面,一天黄昏,生病的姐姐坐在家门口忽然叫起来,妈妈,有个背着孩子的女人在扯学校的柳条!妈妈冲出门来根本没看到什么人,姐姐还在说,你看你看,她扯不着还垫起脚尖来呢!我妈问,在哪儿?姐姐说,从五年级教室旁边跑进坟塘了。妈妈跟着跑到坟塘看,根本没有人。再后来,还不会说话的弟弟每天晚上半夜总会一次次地哭醒,就像被人掐醒一样。

开始的时候,妈妈表现得很镇定,慢慢地,她也害怕起来,不得不跟学校的其他老师说了。后来,学校决定腾开一间宿舍,每周由一个男老师值周。

可是,我们仍然害怕。村里小石锁的奶奶找来一个司娘婆,拿个鸡蛋在我家屋里从里走到外,嘴里念念有词,用松柏枝和溪水里的鹅卵石打醋碳,又用桃树枝削了几个木削子钉在家里的四周,她说,那个打架的是我死去的奶奶,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死了)来我家,不知为什么,惹奶奶生气了,所以奶奶用拐棍打她,赶她出门,结果就打起来了。至于弟弟一惊一乍地哭,是因为床底下原来是一座坟,弟弟每天睡在他上面,他不高兴了就掐他一下。而姐姐看见那个本来就是鬼,闲着没事扯柳条玩呢!她让我们准备了好酒好菜,还有纸钱,在学校一旁的包谷地里烧了,叫那些鬼魂要钱的来拿钱,要酒的来喝酒,想吃饭的来吃饭。她还恶狠狠地说:你们一天老捣乱,给是要把老师都撵走?撵走掉给是要让村里的娃娃做睁眼瞎,什么也不认不得,一辈子像我们一样,连个工分都记不来?

也怪,学校从此变得平平静静,再也没有闹过鬼了,但我们天黑以后,还是不敢去外面玩。

后来长大了,想起这些事,突然对那些讲故事的村里人敬佩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们那些关于鬼的讲述,给我贫乏枯燥的乡村记忆抹上了一层生动神奇的色彩。

从此以后,我不敢小看来自村里的任何一个人,在我的眼睛里,他们中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带着一种鬼和神的力量。我越发听话了,嘴也变得更甜了,爷爷、奶奶、大爹、大妈、小叔、三婶……有时候顽皮,跟姐姐抢被子,闹得一塌糊涂,但只要妈妈说,好好盖被子睡觉,再闹小卷毛来找你了。我立马吓得钻进被子,睡得比谁都乖。

我想,肯定是从那时起,由恐惧开始,对小卷毛以及他们所有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所有的村里人,我有了一种深深敬畏的禀赋。

四、香君

村里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一家,女人姓什么我已经记不清,只记得名字叫香君。上海知青,非常漂亮的女人,高高的个子,稍微有点胖,脸色红润、皮肤白嫩,留了个短发,因为是上海人,所以她那种发型在村里就叫做“上海头”。她说话跟唱歌一样,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她说话“造得很”。据说她是全公社二十多个知青中长得最好看的了,手又巧,会打缝纫机,一块块布料只要交给她,不出两天就会变成一件件漂亮的新衣服,一条条合身的新裤子。

知青的到来,尤其是香君的到来,像一块石头丢进了学校下面的海坝里,在我们村激起了层层浪花。她就住在学校,每天早上起来一打开房门,就会看到一捆小白菜,两个莲花白,或者几个青辣子、青包谷、茄子,有时候还有一小箩筐洋芋。不知道是谁送的,反正我和哥哥悄悄把我们家棉纸糊的窗户纸用舌头舔开一个口子,躲在后面望了好多天,就是没有看到是谁送的。我跟哥哥讨论过这个问题,我怀疑后面柴家坟塘又闹鬼了,后来仔细观察,她的脸色很好,不像撞着鬼的样子,最后我们一致相信是教室旁边那棵大柳树变成精给她送的。

她常常把那几个男教师大老远帮她挑来的水用来洗头。洗头的时候,她用茶壶把水烧热,提到门口,再用一只桶装满冷水,用上海香皂洗她的短发。那块香皂的味道好闻得很,但我们非常鄙视,她常常在她房间哼着好听的歌,早上起来开门倒水的时候,她身上还有一股甜香甜香的雪花膏味。我哥严肃地说,这一定是个资产阶级家的大小姐。

她分不清麦苗、韭菜,麦苗返青的时候,她会对河梗上放牛的李大爷说,大爷,这下面那么多青草,你为什么不把牛赶下去吃?夏天捡菌的时候,她捡回来一大篮,拿过来给我妈看,几乎全部有毒。她不会蒸包谷饭,只好常常吃煮洋芋。青包谷可以吃的时候,她会煮包谷吃。经常,我妈会叫她到我们家吃饭,我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漂亮的绣花枕头。

下过雨,就到了生产队出工点包谷的时候。她穿着一双黑皮鞋,刚出学校门,就被稀泥巴把鞋子拔了出来,只好把裤脚卷起,提着鞋子回宿舍换。那时,我听到她嘤嘤抽泣,高兴和哥哥击了一下掌,悄悄龇着嘴笑。

她在学校好像没住多久,在我还不喜欢她的时候,她忽然嫁给了学校的陆老师。陆老师是学校长得最帅气的,教数学,清瘦帅气,温和安静,天天穿着一件褪色的蓝衣服,虽然上课回家还要做农活,但他的衣服永远干干净净。其实之前也从没有发现他们有过什么接触,每晚煤油灯照出的影子里也没有看到过陆老师,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勾搭上的?虽然见过陆老师帮她挑过水,但陆老师还帮我们家挑过呢!当陆老师把她娶回家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不知道是因为香君走后,这学校里又只有我们一家?还是我们几姊妹少了一些话题和乐趣?我想了几天,最重要的还是不放心陆老师娶一个资产阶级大小姐做媳妇,日子一定过得非常悲惨,她这个剥削阶级一定会让我们最尊敬的陆老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他们结婚后,陆老师依然每天来上课,那件蓝衣裳不穿了,常常穿的衣服变成了灰色的涤盖棉中山装,听说是香君从上海给他买回来的布做的。陆老师更加温和了,笑容也更多了,跟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开始“造声造气”起来,我妈说,那叫普通话!看来我的想法多余了,慢慢我也就放松警惕,忘记这个资产阶级大小姐。

快过年了,爸爸从城里回来,给我和姐姐扯了两块布,我妈带着我们去她家请她做衣裳,我才又见到她,她已经是两个娃娃的妈了。她用一个小皮尺,在我的肩上、手上、腰上比比划划,用笔记着什么,又从我的胸前量到身后,最后,从领口量到脚边时,她温和地笑了,对我妈说,这孩子越长越好看了。忽然,我喜欢上了她。量完衣服,她留我们吃饭,妈妈推了半天,答应了。她煮了盐水洋芋,用青辣子炒了个猪肝豆瓣,烧了个干酸菜汤,非常好吃。尤其猪肝豆瓣,挑一点放在洋芋上,再喝碗干酸菜汤,吃得我痛快至极。

后来,妈妈调到城里,我们再也没有见过她。只听说上海知青返城的时候,她还是回去了,不过陆老师也是跟着调过去的,只是改行进了印刷厂。

再后来,听说还是离婚了,陆老师又回到云南,住在他儿子家!

五、玩场

夏天,学校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放了学的孩子们磨磨蹭蹭,不想回家。

学校的操场就是一大块平地,下课的十分钟,女生们在一起,“拿子”、“抓拐”、“跳绳”,男生们玩的是“打陀螺”、“翻毛球”、“滚铁环”。一直要等到敲钟了,大家才像鸟一样,扑腾着翅膀飞回教室。

记忆最深的就是“拿子”和“抓拐”。“子”就是大小差不多、相对光滑的小石子,每副“子”有六颗、八颗、十颗不等,其中一颗往上丢起的同时,抓下面的“子”,然后接住丢起来那颗,接不住或抓不起“子”的人就是输家。“抓拐”用的是猪拐骨,用墨水把小那两面染成红色、蓝色,另外还有凸、凹两面,一共为“红、绿、凸、凹”,然后缝一个沙包,沙包丢起来的同时,把下面的拐一个一个翻起来,先翻红那面,再翻绿那面,四面翻完,再分两次抓起来,没有完成的算输。

毛球是用棕做的,用麻线一遍又一遍紧紧缝在一起。翻的时候使劲往下一砸,在毛球弹起的瞬间,转一个圈,再稳稳接住,往地上砸,再转圈,再接住,以此,翻得多者为赢。后来发现,这种毛球其实就是皮球的前身。农村孩子的玩具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如果玩具做得不好,比如毛球,缝得不均匀,弹起的时候就会往一边偏,转过身时要跑到一边去接,如果做的时候毛球的弹力不够,弹不高,就没法接住。所以想要成为游戏的胜利者,必须好好的在做这道工序上下功夫。

学校每个星期有半天的劳动课,春耕的时候,学校会带着我们到生产队去帮忙,比如种洋芋、点包谷。秋收的时候会帮队里割荞和麦子。更多的时候,是带着我们上山砍柴,因为全校师生到了冬天都靠烧火取暖,所以夏天就要开始准备了。

砍柴这天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大家都会趁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砍一棵碗口大的杜鹃花树杆回家削陀螺,女生们会摘杨梅、羊奶果,还会捡菌子。

柴家才坐在地上用镰刀削陀螺,先剥去树皮,放在地上,竖着树干,一刀一刀把头砍成尖的,再慢慢加工。陀螺的底部不能太尖,太尖转不快。但也不能太凸,太凸站不稳。上部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要恰好合适,发陀螺的时候才好用鞭子裹住。基本形状出来以后,就得慢慢把它削光滑,才能保证陀螺的稳和快。柴家才做的陀螺最好,陀螺打得自然也最好,上面那个天井有些小,常常不够他施展,一大群孩子跑到下面的操场,围着他,只见他“啪”的一声,陀螺刷得满操场跑,陀螺转到哪儿,孩子们就跑到哪儿,陀螺转得慢了,其他小伙伴就会惊呼:快,快,快不行了!柴家才得意地跟上去,“啪”地再添上一鞭,陀螺又开始稳稳转起来,操场被同学们跑得黄灰直冒。

那时候一周才有一天休息,这一天我们几姊妹要做家务事,会到河里洗衣服,也会上山砍自己家里的柴。每次上山都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的,总是不会少下十多个人。到了山上,我们把柴砍够,就会去梭坡。“梭坡”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事,但是每次回家都不敢跟爹妈说,因为不但会把裤子梭得很脏,还特别容易把裤子梭破。在山上,有一种土不会长树,也不会长草,总是在一个偏坡上,这种坡就是我们最喜欢梭的坡。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会砍一枝树枝垫着,从坡顶梭下去,但是树枝会影响速度,找不到那种心跳加速的快感。后来我们不再用树枝,直接坐在坡上急速而下,每次都是一边梭一边惊叫,太过瘾了!小石锁更好玩,有一次他大叫着,你们看,我坐土飞机了!结果速度太快,话音刚落,已经梭到沟底,我们全都笑得岔了气。梭够了,才发现裤子上全是泥巴,这样回去一定会被爹妈暴打一顿,所以我们梭完后,全都要把裤子上的泥巴在河里洗干净,才敢回家。

乡村的游戏总是充满了野性和刺激,不需要花钱,只要我们想玩,就会非常开心。

躲猫猫我爬到了树上,躲得睡着了,他们都没有找到。跳马的时候没有木马,我们就弯下腰,一截截升高。我们把“城门城门几丈高,骑白马买把刀,钻进城来挨一刀”的儿歌变成游戏。我们扯根柳条编成草帽,找根竹竿扛在肩上,就玩打仗。我们把栽秧果一颗一颗串起来,挂上脖子,就成了项链。我们摘朵野花插在头上,就变成了新娘。

没有小伙伴玩的时候,我和哥哥就会到海坝边摘一种我们取名叫“喂哦”草的草籽,用一张纸把草籽平平地放在上面,对着这些草籽“喂哦”、“喂哦”大声喊,草籽就会随着我们的喊声跳起舞来。有时候我们也会拔几根“破密草”,一人拉住一头,把草从中间撕开,给村里的新媳妇算算,她们家到底生男孩还是女孩?我记得如果撕开的草成为一个方形,就说她家生男孩,如果撕开的草不成形,就说一定是生女孩。我记不清我们这种算法准不准,因为等人家生孩子的时候,我们早就忘记给她家算过命了。

有时候,我和哥哥会跑到地埂边,对着一个个泥巴上的小窝窝使劲吹,吹几口,叫几声,喔,喔,聋子聋子开门,聋子聋子快开门!很奇怪,每次都能叫出一种我们叫“地鼓牛”的小家伙,小小的、黑乎乎的,好像也没什么用,就是把它们叫出来,我们就开心了。

那个时候,玩法很多,总是不会寂寞,就是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会看蚂蚁搬家,如果蚂蚁不搬家,我就回家舀瓢水,灌进蚂蚁洞。过了一阵,蚂蚁就开始急急忙忙搬起来了,无数只蚂蚁扛着它们的食物,浩浩荡荡排着队往外走,像一根黑色的链子。它们好像会讲话,整整齐齐,绝不会走散。我趴在地上看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它们是用头上的角交流。有一次我想,经常这么打扰它们,实在对不起,就回家抠了一块洋芋给它们送去,我把洋芋放到地上,拦住了一只蚂蚁的去路,蚂蚁好像是被这突如奇来的庞然大物吓坏了,转身就跑。我渐渐也没了兴趣,回家睡觉去了。

我就是这样玩着玩着,就长大了。

六、小婶

小婶是村里第一个穿喇叭裤,烫大波浪卷发的人。她嫁到小叔家,在村里刮起了一阵风。

小婶是镇上一个老板的女儿,八十年代初,作为先富起来的人,小婶包揽了所有人的羡慕与嫉妒。小叔在村里一表人才,尤其那一双眼睛,清澈有神,用村里人的话说:那可是一根葱的子弟(帅)!小婶的父亲承包了一条乡村公路,小叔是去小婶家打工,给工地管账。小婶闲着没事,父亲让她帮着做一些付钱、采买的事。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不顾家里人反对,从镇上嫁到了我们村。

嫁过来的头几年,她和小叔依然在她父亲工地上做事,工程结束后,她跟着小叔回到村里,安安稳稳过起了日子。一样地下地种庄稼,一样地孝敬公婆,日子倒也过得风平浪静。三个孩子出生后,地里的庄稼根本没法维持一家的开支,小叔重新外出,希望能找到事做,填补家里的亏空。小婶继续留在村里带孩子、种庄稼、伺候公婆。

几年后,小叔发财了,也当了老板,他开着他的路虎回到村子,同行的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当小叔同那个女人走进家门的时候,小婶正在屋里剁洋芋煮猪食,她穿着一件蓝色的灯草绒衣服,系着个围腰,手因为常年切洋芋种庄稼,黑乎乎的,粗糙。

小婶没说什么,只露出热情,把两个人迎进家门,煮火腿、洗白菜,刮洋芋,好好闷了锅洋芋饭。吃过饭后,小叔把那个女人送到镇上住着,回到家里和小婶谈离婚,小婶什么都没说,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小叔没办法,只好回城里去了。过了一久,小叔拿着一笔钱,又回去找小婶谈,小婶依然一声不吭。有一次不知怎么,大概小叔忍不住,两人大吵了一架,小婶居然惨烈地拿出一瓶农药,威胁小叔,没想到小叔抢过农药泼向小婶,等送到医院抢救回来,小婶的右边脸全部烧坏,就像村里人说的鬼,只好留起长长的头发遮住半边脸。

婚是没法离了,小叔从此再也不回家。

小婶独自一人,种地,养猪,农闲的时候就在村子旁的石场打工,一天天把三个孩子养大。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两个妹妹一个读幼师,一个上了医专。孩子大了,小叔新找的那个女人也有了个五六岁的男孩,小婶终于同意离婚了。

离婚后的小婶依然住在村里,伺候公公婆婆,其间也有几个老实的农民来找过她,要合伙过日子,她硬是不答应,一心伺候老人。每年过年我们回家上坟的时候,她依然开开心心给我们烧水做饭。没事的时候,我们也会坐下来聊聊,但对于小叔我们总是只字不提的,跟她说话的时候,我也不敢直视她烧伤的脸,但是心里总有太多的不忍。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个女儿毕业了,公公婆婆也相继去世,把两个老人送上山半年后,小婶把那个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从里到外干干净净打扫了一遍,嫁给了邻村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而我的小叔,听说前年找到了一口铁矿井,把全部身家压了进去,还借了我几个表哥的一大笔钱,没想到这两年市场不景气,连生活费都成了问题。

小女儿结婚那天,小婶穿着一条很时尚的黑裙子,披着一件枣红色的外套,剪了一头精干的短发,满脸幸福站在人们的目光里,那个后嫁的男人,坐在台下的桌子上,也抬着头看着她。

只有小叔没有来。

七、山上

石磨山坐落在石磨村的右边,正好对着学校。据说村子因此得名。

春天的石磨山,就像从睡梦中醒来的少女,花枝招展地飘到村里人的眼前,又跑到了学校里。到处都是红红粉粉白白绿绿,红的是映山红,粉的是杏花、桃花,白的是李花、梨花、苦刺花。绿的,当然是满山的松树、鸡嗉子树,以及房屋旁的竹子和围着村子的野蚕叶。整个春天,花儿如云霞一般飘落在乡村、田野,把石磨山染得绚丽多姿,紫白紫白的萝卜花和远处金黄的油菜花撒满了大地,像一块精美的绣花布。

我和小伙伴们脱下摞得一层又一层的衣裳,背着篮子、挎着布袋奔上山去,把冻死的树用镰刀剔去细枝,一根一根插在篮子的前后两边,中间横担着一大捆柴。柴找好后,墩在一个宽敞的地方,拎着布袋满山跑,摘花去!

苦刺花开得最早。田埂、地头、山上,到处都是,花还没有盛开,还是骨朵的时候就要赶紧去摘,晚了花瓣用水一烫就会随水流走,没法再吃。苦刺花满身的刺,花型较小,摘起来很不容易,摘回家后当天就要用清水烫一下,用水漂着,每天淘洗一遍,五六天后才能吃。苦刺花的吃法不多,新鲜的时候,用来煎鸡蛋,鸡蛋和花的香味混在一起,特别美味。每年苦刺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摘上很多,漂后放在簸箕里晒干,等到冬天没有菜的时候吃。过年扣百合、扣蛋卷、扣韭菜根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垫碗。

苦刺花还没有谢,棠梨花就开了,同样也要趁它还是骨朵的时候摘。一样有刺,不过它的刺比较大一些,容易避开,但是开得较高,摘的时候也不容易,我们常常一个用镰刀勾下树枝,其他人用手拉住开始一朵一朵扯。炒棠梨花的时候,一般用一种豆渣做的豆鼔,放上两根茴香,也有的用猪肝豆瓣直接炒,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马缨花只有白色的、盛开的才能吃,摘回家以后,把花瓣一朵一朵摘下来,剔掉中间的花蕊,用水煮后,一个胡辣椒、一小块姜,大火一炒就能吃。

能吃的花还有很多,比如槐花、百合花、南瓜花、棕花、芭蕉花、野桑花等等,在乡村,春天就是老天对我的馈赠,食百花的时光,现在想起来,都是那样奢侈得让人心醉。

春天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吃,蕨菜、沙松尖、灰灰菜、荠荠菜、黄花草、金刚藤、刺脑包、野芹菜、小油菜、小苦蒜、小野葱等等,也是我们经常弄来吃的。

等这些都吃过后,地埂边的锁莓、地莓泡又可以吃了,每天吃过晚饭,就抬着一个搪瓷口缸到海坝边去摘锁莓、采地莓泡,锁莓照样有刺,但是刺永远也挡不住锁莓对我们的诱惑。我们一边摘一边吃,吃够以后才往口缸里装,每次都能把那个大口缸装得满满的。

大把大把的锁莓吃够了,救军粮也该红了,我妈说,她小时候,外婆就是用这种野果子把一家人养大的。救军粮酸甜酸甜的,里面有黑色的小籽籽,外婆用簸箕把救军粮打下来,晒干后磨成粉,用筛子筛,尽量把那些黑色的籽籽筛走后掺着包谷面蒸饭吃。我们当然不会用它当饭吃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随处可见的零食,用手刷下,塞进嘴里吃着玩,我一直认为,那酸甜酸甜的味道,就是石磨山的味道。

有一种爬在地上长的藤类植物,它的果实有半个头躲在土里,我们管它叫“地瓜”,也有人叫“地石榴”,进入农历六月,我们上山的时候,遇到地瓜,就会一人一边,趴在地上扒开叶子,找它的果实,找到后,轻轻摘下来,擦干净,用手掰开,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粉色的籽,这些籽非常甜。

羊奶果是一种小小的果子,长形的,表皮有一些小点点,就像人脸上的小红斑。树不高,叶子灰白灰白的,花是碎碎的白色,没熟透之前可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感觉舌头变厚,我们会说,绑嘴!羊奶果成熟的时候味道特别,有水分,美中不足的是核有点大,总是吃不够的感觉。这种野果,离开石磨村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但它的味道我却怎么也忘不了。

老米粗长得跟羊奶果有点像,表面上长着人脸上那种红斑。只是羊奶果是长形的,一串一串的,像耳坠子,而老米粗是圆形的,一朵一朵的,比羊奶果小一些。弟弟小的时候,身体很差,动不动就感冒发热拉肚子,有一次妈妈带着我们去外婆家的时候,弟弟正好拉肚子,没办法,妈妈顺手将路边的老米粗摘了几朵给他吃下去,晚上到外婆家的时候,居然好了。

我们还吃过野葡萄、野棠梨,挖过野土瓜、豆生根,刨过茅草根、麦冬根,摘过栽秧果、鸡嗉子。茅草根白生生的,有点像则耳根,但没有则耳根的腥味,是甜滋滋的,我们常常刨出土里的茅草根,放进嘴里咂嗼那种无尽绵绵的甜味。

放暑假了,我们更是天天往山上跑。山里全是绿的,树是绿的,草是绿的,只要是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全是密密匝匝、厚厚薄薄的绿,就连空气都是绿的。一到山上,我们的心也被染绿了,踩着软软的绿,看着远远的绿,松从满地的厥棵丛里使劲往上长,把头伸进雾蒙蒙的云里。黄色、紫色的小花从草丛里伸出头来,向满山的绿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颜色。远处那片褐绿色的灌木,安静站着,看着这山里的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看着我们。

雨后的早晨,柴正娥家那只大公鸡扯着嗓子一叫,村子就醒过来了。我们根本不用我妈喊,一骨碌爬起来,背上背箩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跳着、闹着,嘻嘻哈哈朝石磨山走去。

突然,世界仿佛静止了一般,静得可以听见风吹绿叶的声音,静得可以听见鸟儿扇动翅膀的声音,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我不敢说话了,我害怕稍有不慎,就会打破这片寂静,就会让我正在叙述着的这个伸手可及的乡村,无影无踪。

第12篇:晨间彼氏散文

我有一个不爱说话的伴侣。我们的合影小小的一张,摆在我书桌上,显示屏的后面。我十分爱她。但我不能常常看她。

周末第一个凌晨,我百无聊赖瞪着电脑,忽然Wi-Fi信号消失了。我溜了一下时间:四点半。

“明天我不用上班!”我大叫。但她执意要我去休息。

Wi-Fi怎么也连不上。

我妥协地翻了个身,很快睡着。

直到我醒来后,Wi-Fi仍有好一阵子时灵时不灵。她很不容易消气的。

隔天上午,她从外面玩雪回来,献宝似的把凉手伸进我被窝冰了我一下——即使到了冬季,我也有开窗睡觉的习惯。回笼觉对我没好处,我知道,她比我更知道。可是我也没打算马上起床。

“嘭!”

她把我的脚底带滑轮的立式吸尘器扔到地上。

“嘭!”

她又重重地关上窗子。

这下我彻底清醒了。

真是个脾气暴躁的小人儿。

我在床上趴着划拉了一会儿手机。她不再做声。她不可能事事都赢我的。

周一。

我做了一个关于她的梦。梦里她轻柔地对我说:“再睡五分钟吧。”

差不多真的过去了五分钟,我从床上弹起来。透过薄纱似的晨光,我向飞舞的她快速致意,然后跑向楼下的自行车棚。

我骑自行车上班,春夏秋冬皆如此。不能骑的地方,就推着走过去。

只有这条路线途经城里的桥,在那儿我站着只会做一件事:盯着结冻的江面,要给它盯出一个大裂口来。

就是那样的裂口,吞噬了明媚、爱吵闹的喜鹊的生命。

他们说她成仙了。

有一个成仙的爱人并没什么特别的。你还是要在被交错干路划分成鸽笼的都市里吸灰色的尾气,踩泥泞的浆水。

日子悠悠碌碌、愣生生地转。

我不时地会想——多数是在每一次她现身的清晨——喜鹊究竟去了哪儿。不管她去哪儿——成了仙也好,游玩到别的什么地方也好,她一定始终都是十六岁爱玩闹少女的模样;留我长成一个小心翼翼的成年人。

我是一个孤独的,十分想念着的人。

第13篇:《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

皮 莉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3、在音乐赏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童话的欣赏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教学重难点:

1.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2.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教学过程

一、认识故事人物、演奏乐器 【播放课件】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音乐小故事,这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师:故事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彼得,还有一只狼,这个故事叫?

对了,就是《彼得与狼》。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彼得和狼还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主人公的图片)。

这几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乐器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小鸟、小鸭子、猫、狼。在动物下方出现乐器图片: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三支圆号。)--说说

1 这些乐器的名称?

二、欣赏音乐、探究新知

1﹑师:作曲家为每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动物创作了不同的音乐,我一下子分不清,到底哪种乐器是演奏哪个主人公的呢?请大家听了整个音乐故事了,帮我选出来好吗?!(连一连)

彼得 小提琴(弦乐) 小鸟 长笛 鸭子 双簧管 猫 单簧管 老爷爷 大管 狼 圆号 猎人 木管组 猎人的枪声 定音鼓 2﹑【再次播放各乐器的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说出各种乐器的音色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在这首乐曲中长笛的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模仿小鸟的叫声。吹奏出快速华彩乐段,表现灵活好动。)

小鸟:轻快、活泼、跳跃

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由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上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鸭子 :摇摇摆摆、蹒跚步伐

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的神态。)

懒猫:机警、敏捷、欺软怕硬

大管:低音乐器,音色浑厚又低粗,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用大管所特有的浑厚又低粗的声音描写老爷爷的龙钟神态,以及在节奏音调上又着意刻画了老人喋喋不休地规劝孙儿和自言自语的形象。)

老爷爷 :严肃、龙钟神态,喋喋不休(唠叨) 圆号:声音柔和、丰满。(用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造成 2 阴林可怕的狼嚎声,描写狼的出现和行动。)

狼:阴险、凶狠、可怕 猎人:坚 定 定音鼓:(猎人的枪声是用定音鼓和大鼓的音响来代替的。定音鼓最擅长表现力度变化。)

小提琴:明亮圆润、(用小提琴奏出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富有歌唱性。主人公彼得是用全部的弦乐演奏的,旋律代表的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 彼得 :善良、勇敢、机智 3.【出示彼得的主题旋律】

跟着琴声哼唱彼得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乐器的表现效果来决定的。老师很喜欢彼得的机智勇敢,于是把他的主题旋律记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观看视频、感知音乐

师:这个故事已经被制作成了动画片,我们一起看看视频中怎样用画面表现这首乐曲的。

1、边看边听边想!仔细聆听那些乐器的音色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动物形象。

2、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即兴模仿有关动物的动作。【播放管弦乐队视频演奏】

六、课堂小结

师: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彼得是勇敢的,让我们和彼得一起分享这份胜利和快乐,把大灰狼抬回动物园吧!(自信活泼的走出教室,再次播放管弦乐演奏的凯旋主题。)

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学《彼得与狼》这一课是,我思考了这几个问题:

1、这首乐曲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如何能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感悟真善美的主题;

2、这首乐曲篇幅较大,全曲连音乐带解说总共27分钟,如何让学生能够愿意并自主地进行欣赏

3、如何能把“交响”这一形式带入学生的音乐世界,让他们接受并喜爱;

第14篇:《彼特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

骆 玉 绒

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能力目标: 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情感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从而喜欢交响童话,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 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器音色刻画出来的人物和动物的性格特征,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训练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上了一天的课也辛苦啦,这节音乐课就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上课前骆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动画片。(播放《猫和老鼠》动画片)

2、师:谁能说说刚才这段动画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你们想知道给骆老师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背景音乐)我猜想大部分同学回到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看动画片了吧,但是你们注意过其中的背景音乐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制造者——乐器!

三、乐器认识,欣赏《彼得与狼》

师:乐器可分为中国乐器与西洋乐器(版书)你们能举例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乐器,并且它属于中国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吗?(版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乐器的积累很丰富,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西洋乐器。(PPT)西洋乐器,主要是指欧洲各国近百年来所普遍采用的乐器。分弦乐、铜管、木管、打击几大类······

师:光靠说同学们肯定觉得太无聊了是吧!今天呀, 骆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用西洋乐器演奏的乐曲,它叫做《彼得与狼》。

师: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欣赏它了呀?请准备好你们的耳朵吧!(播放《彼得与狼》出示PPT故事)

3、师:请同学们仔细地回忆一下刚才听到的故事内容,说说本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

4、分角色欣赏,并对应乐器简介。

5、听乐器片段,分别是什么乐器,并找出对应的角色。

6、小组分发角色头饰并讨论、表演。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乐器可以分为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其中西洋乐器又可以划分成几个种类,我们还学会了分辨《彼得与狼》中的各种西洋乐器所表达的人物角色。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去关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吧!

第15篇:此爱非彼爱——《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

——此爱非彼爱

汽车飞驰在高速路上,路边的风景不做任何片刻的停留,我的思绪一直绵延在这部电影中,是什么呼唤着我,勇往无前地朝着你的方向奔去。

这是我一个人的旅途

沿途的风景我总是深记

等到遇见你的时候

我要告诉你 我的整个世界

走走停停的人生

擦肩也好 相守也罢

留有 你驻足的痕迹

全当 此生的约定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半生缘》,也许正是其中的失去和无奈,让故事这般凄美,令多少影迷心驰神往。

“我全然不能把对你的爱等同那些路上邂逅的风流韵事”,如伍德这样的人,他的人生追求就是在路上捕捉美好风景和故事,而让他深陷的这次“风流韵事”却不能自拔,多少并不全是因为情与爱,也许恰是那些关于最初的梦想

吧。

爱情到来的时候,是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情不自禁的迷恋,真情难却啊,就像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此情只能可待成追忆了。

婚姻意味着什么呢?约束、责任、道义、忍耐、忠诚、、、、、、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舍弃和深藏、、、舍弃追求,深藏梦想。从古至今,女人在婚姻中放弃的最多了,在生儿育女和相夫教子中渐渐失去了自我。就在姜夫人心中那盏梦想之灯即将熄灭时,她遇见了伍德,伍德的生活正是她梦想成真的现实版。他告诉她,在路上总有赏不完的风景,在路上总有说不完的传说。新鲜感,让每个女人痴迷。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正值新婚,还不能深切体会到舍弃的痛心和婚姻的麻木,但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跟着这个不修边幅,又稍显邋遢的流浪汉去浪迹天涯。我知道我心中的小梦想又在悄悄作祟。

当“跟我走吧”这句话在耳边响起的时候,哪个女人能矜持的住。约定的时间已经到来,从车窗中能看到他等待的背影,姜夫人屏住呼吸,我在镜头中能清晰地看到她紧握车门的双手,她没有下车。仅仅几步之遥,仅仅几秒之间,她相信那是梦想之地,但她没有走去,回过头来,她对丈夫笑着说“你回来了”。

在疾驰的车上,我幻想着电影中他们另外一种可能发生

的故事。跟着伍德的姜,她选择放弃家庭和孩子,责任和义务,安稳和祥和,放弃这些,她会幸福吗?他能带她去她想去的地方吗?她能得到实现她梦想的机会吗?正在我纠结而不得解的时候,忽然醒悟,他们相遇重要的不是一起走还是没走,而是伍德的到来唤醒了姜心中深藏的梦想,这份被唤醒的梦想将使她一生都不再孤寂。

第16篇:彼得与狼音乐鉴赏

《彼得与狼》欣赏

我是个很感性的男孩子,我认为通常这样的人对音乐的热情会比较高.因为音乐本身是种很感性的东西。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经过上中外音乐欣赏选修课,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更深的突破.也纠正我对音乐的一些狭隘的理解.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现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也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我们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学习了很多音乐理论知识。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感觉自己好像也是学音乐的专业学生一样,在欣赏歌曲时有着和普通人不同的理念,比普通人高一层境界。就拿老师给我们听的《彼得与狼》来说吧。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全剧没有对话,只有音乐和声响。音乐剧的好处就是,没有对白,反而留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人们通过声音和画面,用心去感受。

一开始,乐队把每一个角色分别以七种不同乐器,奏出七个具有特征的短小旋律主题:

1、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 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 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4、表示老爷爷的主题音乐: 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木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题音乐: 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6、表示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

7、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 最后,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当然,最可宝贵的还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和静下心来聆听高雅艺术还是在音乐欣赏课.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 虽然我聆听好音乐的时间不多,但我真的感觉到了音乐给我带来的一切。不敢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虽然没有每次都去,可是我去的每次都用心听了,感谢老师,感谢音乐欣赏课。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永远伴我向前迈进。音乐将充满我以后的生活,因为音乐让我多了一份睿智,多了一份豁达。

第17篇:彼得与狼课后反思

我在上这一课时,思考了几个问题:首先,这首乐曲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如何能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感悟真善美的主题;其次,这首乐曲篇幅较大,全曲连音乐带解说总共27分钟,如何让学生能够愿意并自主地进行欣赏;再次,交响音乐欣赏在小学阶段这是第一次,如何能把“交响”这一形式带入学生的音乐世界,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最后,针对六年学生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对待通俗音乐,并维持对艺术音乐的热情。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条“听——说——演——想”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旨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接受艺术音乐。

第18篇:《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方案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方案

新余市城北幼儿园

钟丽娟

设计意图: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经典交响童话,作者用乐器出色地模仿出各种角色的动态。我之所以选择这首曲子的原因是:作品本身的价值较高,结合音乐教育家铃木的理论,幼儿才能的发展必须提供优良的环境。这里的优良环境就是指好的乐曲。而《彼得与狼》是一首世界名曲,内容活泼有趣,惟妙惟肖的刻画了小男孩彼得、小鸟、小猫一起和大灰狼斗智斗勇的热闹景象,幼儿容易理解、表现,可进行模仿,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能区别出不同故事角色的音乐性质。

2、能根据音乐的性质表现出彼得、小鸟、猫、狼、猎人打枪的动态,并指导幼儿学习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引导幼儿理解音乐的主题思想,享受表达、交流和创作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能区别不同故事角色的音乐性质并表演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若干、猎枪、录音机、磁带、场景布置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神气的小士兵,让我们听着音乐,踏着小步一起走起来吧!

(二)游戏《乐器找主人》

1、出示森林背景图,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在这儿马上要举行一场器乐演奏会,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可好听了。(欣赏音乐)

2、参加演出的乐器多可了(一一介绍),下面就是它们的主人(一一介绍)。可是现在,这些乐器们分不清谁是自己的小主人,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我们来听听小笛子的声音,认真听,听完后看谁猜的出?

3、逐一播放音乐,让幼儿分辨音色的不同性。

这个音乐像哪个小主人?为什么?你能不能用动作模仿一下?

4、乐器都找到主人了吗?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在一天清晨,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中,这几个小主人相遇了,你觉得森林会安静吗?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耳朵来听一听,想像一下那儿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表演出来。

(再次欣赏乐曲)

2、听完了音乐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幼儿自由回答)

3、森林里发生的事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看了这个动画片就明白了。

(幼儿看课件,完整欣赏)

4、再次复习故事内容。

故事里面都有谁?它们来干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彼得和小鸟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 (再次播放其中课件,强化难点处)

(四)角色扮演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彼得与狼》,是一个很有名的音乐童话,现在就请你们来扮演里面的角色,把刚才看到的动画片故事表演成一个节目,好吗?

2、分发头饰

谁愿意来当活蹦乱跳的小鸟?(依次:彼得、大灰狼、猎人、猫)

3、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五)活动结束

大灰狼死了吗?你们真是太棒了,团结起来把大灰狼都给打败了,让我们踏着小步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去吧!

(播放《凯旋进行曲》) 活动反思: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环节清晰、紧凑,层次分明,孩子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策略运用得当。特别是在解决重难点――区别不同故事角色的音乐性质并表演方面,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活动教学。还有一点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再现彼得与小鸟怎么样捉住了狡猾的大灰狼,让每位孩子都参与,让孩子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第19篇:彼得与狼获奖说课稿

《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彼得与狼》,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中的欣赏课,作者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这首交响童话是普罗科菲耶夫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从朗诵词到音乐都由他自己构思,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学情分析:

这首乐曲被安排在小学四年级下册,之所以安排在这个位置,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具有的音乐欣赏能力的综合,又是学生对进行后续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激励与鼓舞。所以在课的设计中,我注意趣味性与专业性的较好结合,让学生在有趣的“玩”中掌握已有知识、接触新的音乐知识。全曲长28分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将音乐以片段的形势出现,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后续欣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培养合作意思,明白团结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片段欣赏体验,培养学生的肢体表现力、与想象力。

3、知识与技能: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用不同乐器的演绎的音乐主题和与其相应的音乐

形象。

教学难点:听辨乐器音色,使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作品。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少先队员彼得与狼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都出现了哪些角色呢?请同学们认真听------ (我以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学习新课铺垫。) 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管弦乐队里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表现的。里面有机智勇敢的彼得、聪明可爱的小鸟、肥胖贪玩的鸭子、锐利饥渴的猫、善良固执的老爷爷、还有凶狠狡诈的大灰狼等,你们想听这个有趣的音乐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吗?

(之所以直接谈话导入,是因为《彼得与狼》这首交响通话,演奏的时间较长,加上旁白介绍长达20多分钟,因此我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通过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情来增强学生聆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欣赏教学:

1、出示本作品中的七个角色,先让同学们听一听每个音乐形象都采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分角色,聆听7种乐器的音色,并总结出角色特征与乐器音色的关系

(目的是在聆听作品之前,先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记忆童话故事的人物角色,加固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记忆。)

2、聆听角色介绍的乐器音色片段:

我以表格的形式来讲解和分析音乐形象,为什么用这样的音色来表现这些人物和动物。

如:男主角少先队员彼得——音乐主题是用弦乐四重奏表现的,小提琴的音色优美抒情、明快,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我会让学生跟着主题旋律小声哼唱,这样可以抓住人物特点更能深刻的记忆音乐形象。

他的三位好朋友——小鸟、胖鸭和猫。小鸟长笛的音色很鲜明不用多说,而猫和胖鸭是用单簧管与双簧管演奏的,我会先请学生说一说,它们音色的不同? (因为很多学生区分单、双簧管时,容易混淆,让学生总结两种乐器外貌、结构、音色的区别,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不太清楚的同学加深了印象。)

最后由教师总结:单簧管俗称“黑管”哨片是单簧而双簧管是双簧,单簧管外形比双簧管略粗,按键和喇叭也稍大点;双簧管音色确实像鸭子,很“扁”,给人感觉有点压抑;而单簧管低音区音色像猫一样给人一种灵活,有点“贼”的感觉。

大野狼——三支圆号表现狼的主题。音色低沉,阴森的旋律,降2不协和的和弦塑造了一个凶狠诡诈的狼的形象。

其他的音乐形象讲解以此类推------ (通过对比分析,哼唱彼得旋律等,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人物剖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捕捉到故事中鲜活的角色形象,帮助学生从音乐要素上如:音色、旋律特点、音区方面去理解作品,引发学生音乐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探究音乐的欲望。)

3、聆听乐曲片段:

要求:让学生根据所听《彼得与狼》的音乐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每个音乐形象出场的顺序和乐器名称来帮助记忆音色,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为全曲聆听做下铺垫,将所听到的零碎片段串联起来,对乐曲的音乐情节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学生是否真正记住了乐器的音色和其代表的角色。)

四、编创与活动:

1、小练习,看图连线,将乐器与角色进行连线:

(让学生对乐器能有音色的辨别能力,起到了检验聆听效果的作用)

2、音乐形象表演:

在这么多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呢?让学生随着音乐片段,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能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 (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师生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知识拓展:介绍乐曲作者及体裁。

师:这首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同名童话故事创作的。交响童话和童话故事有什么区别呢?所谓交响童话,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一个童话,其实是一种与交响诗类似的音乐体裁,只是它的内容是童话。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并对作品体裁有一个最初步的认识)

六、总结

1、课堂小结,德育渗透。

2、作业:课下自己聆听完整乐曲。

以上是我对《彼得与狼》一课的说课内容,欠妥之处还请评委老师给与指正,谢谢!

第20篇: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案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案 年级:六年级

内容:十二册教材第七课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的讲述比,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想象力。

2、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根据音乐创作连环画,加深理解《彼得与狼》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教学难点:根据音乐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二、复习学过的乐器知识,听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断。

1、导入:(师)今天的音乐教室带给大家什么呢?请看--这是什么地方? (生)森林中一片美丽的草地上。

2、认识乐器:(师)在这儿马上要举行一场器乐演奏会,参加演出的乐器有很多,你认识他们吗?

(多媒体出示各种乐器)--请说说它们的名称?属于哪一类乐器? 生回答……

3、听赏七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断:(师)演奏会开始了,同学们想先听听谁的演奏呢?听后,请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明快的还是暗淡的? (明快的把手举起,暗淡的把手放下) 生听赏、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三、熟悉、选择不同音乐所代表的不同形象。

1、认识各角色。

(师)七个乐器给我们演奏了七段精彩的音乐,这音乐分别代表着乐器主人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我们来看一看,这七个主人分别是谁? (多媒体出示角色)--生回答……

2、复听七段音乐。

(师)现在要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 音乐分别代表谁?老师把七段音乐重播一遍,同学们在心中做好选择。 --听赏选择

3、选择乐器所代表的角色。

(师)选择开始了!假如正确了,乐器在会奏响音乐;假如错误的,乐器会飞回原地等待!

--乐器们都找到主人了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角色,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四、欣赏《彼得与狼》

1、引入:在一天清晨,在这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相遇了,你觉得森林还会安 静吗?那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让音乐来告诉你吧!

2、听赏:(分段听赏)

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 么事?

(生回答……)

3、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4、完整听赏。(一位学生旁白)

5、揭题:

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完整听赏乐曲的部分,让学生根据音乐讲述故事,在这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五、创作画面。

(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

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 的画面,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 这是第几副画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创作。) 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 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童话音乐创作连环画,是一个大胆又创新的尝试。 我们都知道\"想不如说,说不如做。\"通过画一画促使学生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当然这些画并不象美术课那样追求 画面的高质量,而追求画面上所反映出的内容。)

六、小结。

今天的音乐教室带给了我们什么呢?(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欢迎大家下次继续光临音乐教室,同学们再见!

(这是一堂音乐的综合课,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连环画创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环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羙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而且还增加了与姐妹艺术的综合、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这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我们在付诸实施推广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彼的成语
《彼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