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蜡烛的故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05 21:01:4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蜡烛的故事

蜡烛之光的故事

在一个国家,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内有无数的文物,悠久的文化和珍贵的财富。城堡中央有一盏吊灯,吊灯上有几十支蜡烛在燃烧。它们用自己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城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们有了自己不同的贡献、体验。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分享与感受吧!

我是自信之光:照耀出自信、勇敢、坚强、执着和负责任。我敢于冒险,喜欢挑战;不开放自己的内心,不信任别人,不接受软弱,无能和失败。但我不会因能量无法付出而失落,我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接受挑战,让我的自信之光更亮更美。

我是快乐之光:照耀出快乐、热情、精彩和创新。我享受生命,永不满足,我逃避痛苦,以自我为中心。因我不接受现状,不懂得欣赏别人,不愿意付出,不敢承诺,令我抽离于团队之外,被困于痛苦之中。我的力量越来越小,我的快乐之光越来越弱。

我是谦卑之光:照耀出胸怀博大,谦虚谨慎、诚实稳重,我服从大局,接受责任,忠诚朋友,信守承诺。因我缺乏自信,过分谨慎,为人被动,容易妥协和放弃,因害怕得不到支持,缺乏安全感,心中的力量逐渐变弱,我的谦被卑之光逐渐变小。

我是勇敢之光:照耀出勇敢、坦诚、积极、权威和忠诚。我渴望支援和帮助,寻求安全,信赖自己,但我姿态过高,恐惧犯错,过于焦虑,方法急躁;情绪波动,我经常感觉无奈、无望、无助、不能坚持,我的勇敢之光逐渐变弱。

我是爱之光,照耀出关爱、付出、友善、热心、谦虚、包容。我乐于助人,甘于牺牲,富于同情心,无条件付出。但我经常忽略自己、内心空虚。因此我时常感觉被伤害和委曲,我的爱之光也越来越小。

我是平和之光:照耀出忠诚、善良、和谐、平静、知足和爱。我渴望安稳、自由和认同。我因甘于现状,为人被动,听天由命,逃避现实而焦虑不安、无奈无助,我所拥有的能力在逐渐失去,我的平和之光越来越小。

我是理想之光:照耀出包容、善良、诚实、乐观和思维前卫。我追求理想,幻想浪漫。但我抽离团队,想的多做的少,吝啬付出,缺少创新,没有激情,我是团队的观望者,团队也因此离我越来越远!我感觉空虚和孤独,我的理想之光逐渐减弱。

我是忠诚之光:照耀出忠诚、严谨、付出和负责任。我追求安全,服从领导,自我肯定,渴望认同。但我优柔寡断,过分谨慎,恐惧犯错,不信任别人,活在忧虑之中。我害怕得不到认可和支持,自己的能力、智慧在逐渐的削弱,我的忠诚之光逐渐减弱。

我是奉献之光:照耀出真诚、严谨、付出、公正、负责任。我追求完美,对错分明,缺乏信任、高标准、高要求、高度自律和他律。但我常常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当我发现不足时我会心情急躁。感觉身心日渐疲惫,但我甘愿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之光奉献给无限的事业和追求。

我是敬业之光:照耀出敬业、执着、坚持、付出、严谨和负责任。我为人正直、黑白分明,高度自律。但我标准过高,常常自我责备,固执于过去,恐惧失败,缺乏弹性,让我的团队缺乏活力和激情。我的心越来越累,我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怎样,我都要用我的敬业之光奉献团队,照亮他人。

我是希望之光,照耀出智慧、勇敢、自信、理想、敏锐和感动。我追求理想,渴望成功、幻想浪漫、自我欣赏、认同企业、挑战情绪、学会包容、不断提升,自律坚持、永不放弃。我也会常常死火,不接受自己和别人,不敢挑战自己和团队。我要用我的希望之光,照亮他人,奉献团队。

我是智慧之光:照耀出包容、谦卑、舍得、无私、勇气、共赢和负责任。我渴望认同,追求成功,挑战逆境,心存正念和感恩。但我无法做到心如大海,神如菩提,心身合一,我坚信只要有了正念,就有正业;有了正业,就有正道;有了正道,就就有正果。我要用智慧之光支持他人、影响团队,照亮社会。

我是感恩之光:照耀出智慧、奉献、付出、善良、关爱和慈悲。我欣赏他人,嘉许自己,赞美世界,我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憎恨忘恩负义,恐惧仇恨;我要用我的感恩之光影响团队,感动社会。

奉献之光的呼唤:

当你奉献你所拥有的东西,其实你奉献的很少;当你奉献出你自己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奉献,奉献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敬业之光的呼唤:

敬业要有无私奉献的境界,坚持不懈的付出。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付出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是回报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相信吧朋友。

智慧之光的呼唤

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目标是渺少的,个人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团队的智慧无所不能,团队的目标崇高而神圣,团队的成功可以让个人成功、企业成功、社会进步。当你一个人赢的时候,你前面的道路会非常的艰难曲折,即使你得到成功也会高处不胜寒,但当你一个人不想赢的时候,你会让整个团队都赢不到,你会被团队所淘汰。因此只有团队赢,才是共赢,才能赢到友谊,赢到支持,赢到关系,赢到成果。

感恩之光的呼唤: 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感动地活着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境界。个人的感动是生命的绽放,民族的感动是智慧的升华。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感动的民族,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

从万古悲风的屈原,千古高洁的苏武,舍生取义的谭嗣同、忠义两全的岳飞,到举国上下的你我,都胸怀感动,谱写了我们民族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去创造感动,感动鹏程,感动社会,感动民族,感动你我。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

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谁说大恩不言谢,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大声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感恩的那一瞬间,世界变得是多么的温馨美好。让我们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同事…………

推荐第2篇:心灵的蜡烛故事

亨利是个商人,人过中年,事业上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因此情绪十分低落,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

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亨利和妻子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楼。亨利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周围的邻居未曾在意。

一个周末的晚上,亨利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间,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亨利很后悔来的时候没有把蜡烛带上,只好无奈地坐在地板上抱怨起来。

门口突然传来轻轻的、略为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谁呀?”亨利在这个城市并没有熟人,也不愿意在周末被人打扰。他很不情愿地起身,费力地摸到门口,极不耐烦地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是普通得几乎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的那种。她怯生生地对亨利说:“先生,我是您的邻居。请问你有蜡烛吗?”

“没有!”亨利气不打一处来,“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真是麻烦!”亨利对妻子抱怨道,“讨厌的邻居,我们刚刚搬来就来借东西,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就在他满腹牢骚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门口站着的依然是那个小女孩,只是手里多了两根蜡烛,红通通的,就像小女孩涨红的脸,格外显眼。“奶奶说,楼下新来了邻居,可能没有带蜡烛来,要我拿两根给你们。”

亨利顿时楞住了,他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谢谢你和你奶奶,上帝保佑你们!”

在那一瞬间,亨利猛然意识到了很多,他明白了自己失败的根源就在于对别人的冷漠与刻薄。生活中欺骗的往往也许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双眼被冰冷的心灵所蒙蔽了。屋子亮了,心也亮了。

推荐第3篇:面对三根蜡烛哲理故事

有一天,有位信徒请教禅师:“我是一个已婚之人,现在却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禅师问:“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最后一个女人吗?”信徒回答:“是的。”

禅师说:“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信徒说:“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禅师说:“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万百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怎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最后一个女人呢?”

信徒沉默不语。

这时,禅师说:“你现在选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信徒说:“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禅师说:“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信徒说:“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禅师说:“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珍惜现在拥有,爱眼前的人。

推荐第4篇:红蜡烛和美人鱼的故事

同学们,童话故事大家应该听过或者看过不少了,但是大家知道哪些关于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下面就是小编收集到的红蜡烛和美人鱼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红蜡烛和美人鱼的故事一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在一片青蓝色的大海里,一条将要分泌的美人鱼浮出海面,因为美人鱼听说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所以美人鱼决定将孩子交给人类来抚养。

靠海岸的小镇有一对老夫妇,老大爷会做蜡烛,老大娘就卖蜡烛。离小镇不远的山上有做神庙,人们去拜神的时候都要去小店买些蜡烛。

有一天,老大娘拜完神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听见一阵婴儿的哭声。老大娘过去一看,一个好可爱的孩子,老大娘激动不已:“嗯,一定是神知道我们夫妇老了,没有孩子,而赐给我们的。”于是,老大娘就把婴儿抱回了家。婴儿是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就是有点怪,她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

转眼间,姑娘长大了,谁要是见了她都要为她的漂亮感到惊奇。好多人为了看上小姑娘一眼而到小店来买蜡烛,美人鱼也想帮忙,于是她就在蜡烛上画上鱼啊、贝壳啊......谁一看到画就会喜欢这些蜡烛,小店的生意可红火啦!

一天,小镇上来了一个商人,也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听说蜡烛店的姑娘是世上最珍贵的美人鱼。商人就悄悄的来到小店,背着美人鱼对老夫妇花言巧语,商人又装腔作势地对老夫妇说:“自古以来,人鱼就是不吉利的东西,你们现在不赶快卖掉她,以后,一定会遇到不幸的!”

老夫妇被商人的花言巧语和大堆的金钱打动了心,决定卖了美人鱼。过了两天,商人要把美人鱼带走了。美人鱼还来不及把手中的蜡烛画好,干脆涂上了红色。这天夜里,天气突然间就变了,这时,商人的船正在向南方驶去,遇上狂风大浪,商人被淹死了。慢慢的,这个小镇就消失了。

红蜡烛和美人鱼的故事二

美人鱼不仅住在南方的大海里,也住在北方的大海里。

北方的大海是蓝色的。有时,美人鱼会爬到岩石上,一边眺望着周围的景色,一边休息。

从云缝里透出的月光,凄凉地映照在波浪之上。无论朝哪一边眺望,都是一望无际的惊涛骇浪,翻腾起伏。

多么凄凉的景色啊!美人鱼想。自己的样子与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如果与鱼类呀,或者是住在深海里的各种凶猛的兽类比起来,自己的心灵和样子也许更像人类吧!既然这样,自己为什么还要和鱼类呀、兽类什么的一起生活在冰冷、黑暗、阴郁的大海里呢?

美人鱼一想到多少年都没有一个说话的对象,一直都在憧憬着的明亮的海面生活,就忍受不了了。于是,一到月光皎洁的夜晚,美人鱼便会浮上海面,在岩石上休息,陷入各种各样的幻想之中。

“听说人类住的镇子很美,听说人类比鱼类、兽类都更有人情味,更善良。我们虽然生活在鱼类和兽类之中,但是因为我们更接近人类,所以即使到了人类中间,也不是不能生活的吧?”美人鱼想。

这是一条女美人鱼,而且还怀孕了。

“……我们已经在凄凉的、连个说话对象都没有的北方的蓝色大海里,住了很久很久了,已经不再盼望去明亮、热闹的国度了。听说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要是把孩子交给人类抚养,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她不顾肚子的疼痛,艰难地划过寒冷的波浪,向一片闪着灯光的海岸游去。

靠近海岸的小镇上有一家小店,住着一对老年夫妻。老大爷会做蜡烛,老大娘就在店面卖蜡烛。离小店不远的山上有个神社,人们去神夫妇社拜神的时候,都要在小店里买些蜡烛。

1天, 老大娘参拜神社回来, 路上看到一个正在啼哭的婴儿。她想:这一定是神知道我们夫妇没有孩子而上天 赐给我们的。老大娘就把婴儿抱回了家里。

婴儿是个女孩样子长得有点怪,下半身是鱼的形状。但因为想到是神赐的孩子,老夫妇俩就非常精心地抚养她。姑娘长大了,谁见到她,都要为她的漂亮感到惊奇。有的人专门为了看一眼姑娘而来小店里买蜡烛。

老大爷一个劲儿地做蜡烛。姑娘想出了一个主意,她用红色的笔在蜡烛上画上鱼呀,贝呀等美丽的图画。她虽然没有向什么人学过画,但她的画充满了神奇的扭力。谁一看到画,就会喜欢上这些蜡烛。从此,从早到晚,大人小孩都拥到店里来买蜡烛。更使人奇怪的是,人们纷纷传说,用有画的蜡烛去参拜神社,或是带在身边出海,可以避免各种灾难。于是,很远的地方也有人赶到小店来买蜡烛,小店的生意更加兴旺起来。

因为蜡烛卖得多,姑娘不顾手臂酸痛,用红色的笔不停地画。她一心想用这样来报答抚养她长大的两位老人的恩情。

1天, 小镇上来了一个商人。这商人想寻找一些稀奇的东西,3天, 好带回南方去赚大钱。不知他从什么地方听说,蜡烛店的姑娘是世上珍奇的美人鱼。一天, 商人就悄悄来到小店,背着姑娘向老夫妇提出,愿出很多钱来买下她。

年老的夫妇被商人的花言巧语和大堆金钱打动了,决定把姑娘卖给商人。他们约定过两天让两人来接姑娘去。

姑娘知道这事以后,非常吃惊和害怕。她哭着,苦苦地哀求老夫妇:“让我怎么干活都可以,千万不要把我卖了呀!”但是,这对老夫妇已经鬼迷心窍了,一点也不同情可怜的姑娘了。

姑娘把自己关进房里,流着泪继续在那些没画过的蜡烛上画着。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喧闹声,商人赶着一辆车子来了。车上安着一个四方形的木笼子,这个笼子过去装过老虎,狮子和豹。

老大爷,老大娘送到姑娘房里,拉着姑娘就要往外走。因为催得紧,姑娘来不及把手中的蜡烛画好,就索性把它涂上红色。姑娘自己拿上三根蜡烛,作为悲伤回忆的纪念,就走了。

一个夜晚,屋外有人敲门,老太婆开了门,见是一个女人,皮肤雪白,长长的头发湿淋淋的,说是要买蜡烛。老夫妇拿出一箱红蜡烛。女人看了看,什么也没说,付了钱走了。老夫妇借着灯光一看,钱竟然是一串贝壳,非常生气。

这天夜里,天气突然变了,出现少有的狂风暴雨。这时,商人的船正在驶往南方的途中。海面漆黑,景色可怕。这一夜遇难的船数也数不清。

奇怪的是,这以后,山上的神社只好点起红蜡烛,无论天气多么晴朗,也会变得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从此,红蜡烛成了不吉利的东西。小镇上过去很热闹的神社,如今成了人们害怕的地方。那对老夫妇的蜡烛店再也开不下去,只好关闭了。

一个漆黑的雨夜,有人看到海面上闪着红蜡烛的光。烛光渐渐升起,不知不觉地转到神社去了。没过多少年,这个山脚下的小镇便消失了。

红蜡烛和美人鱼的故事三

人鱼不光居住在南方的大海里,也曾在北方的大海中生活过。

北方的大海一片碧蓝。—次,人鱼从海中爬到岩礁上,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一边休息。

云隙中漏出的月光,冷冷地撒在波涛上,举目四望,巨浪滚滚,茫无际涯。

人鱼心想:这是多么凄凉的景象啊!自己长的模样和人类差不多,同那些鱼类以及栖息在深海下的各种兽类相比,不论心灵还是外表都更接近于人类。可是自己仍旧不得不和鱼儿、兽类为伍,住在寒冷、阴暗、令人沉闷的大海当中。这是为什么呢?

人鱼长年累月连个说话的伙伴都没有,总是憧憬在明朗的海面生活哪怕一天。一想到这点,她就难过得无法忍受。于是她经常在晴朗的月夜,浮出海面,爬到礁石上休息,她的脑海里充满了各种幻想。

人鱼心想:“听说人类居住的城镇非常美丽。人类比那些鱼类呀、野兽等更加心地和善,富于同情心。我们虽然栖身在鱼类和野兽当中,但是和人类区别却不大,所以我们一定能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

这是个雌性人鱼,而且已经怀了小人鱼。她想:我们这些大人鱼长期生活在凄凉无伴的北方的蓝色大海里,移居明朗、热闹地方的生活已经无法指望,可是决不能再让即将出生的孩子遭受这种孤独、痛苦的折磨呀!

离开孩子,孤苦伶仃地住在大海中是非常痛苦的事,可是不管孩子走到哪里,只要她能幸福地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喜悦。

听说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种族,他们决不欺负、虐待那些可怜的无依无靠的弱者。还听说他们一旦收留了你,决不会再把你抛弃。而且,人鱼的头脸酷似人类,腰部以上的躯体也和人类完全一样,这样看来,人鱼是能够在人类世界中生活下去的。何况我们在野兽当中都能生活呢!

这就是人鱼的一桩心事。

她怀着至少让孩子在热闹美丽的城市中长大成人的愿望,一心要到陆地上生小孩。她知道这样一来,虽然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却能因此和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遥远的海边上有座小山,山顶有个神社,从波浪和波浪的空隙间隐隐约约看得见神社里灯光闪烁。一天夜里,人鱼为了生下小人鱼,顶着风浪,越过漆黑、冰冷的海面,向陆地游来。

红蜡烛和美人鱼的故事四

海边有个小小的城镇。城里有各种各样的店铺。神社所在的小山的下面有个卖蜡烛的小铺。

铺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老爷爷在后屋做蜡烛,老奶奶就在前面卖。镇上的人,还有附近的渔民们去参拜神社时,总要到铺子里买好蜡烛,然后再上山。

山上长着一片松林。神社就坐落在这片松林中间。海风吹打着松林,呼呼的响声昼夜不停。神社每晚都要点燃蜡烛,人鱼已经远远地从海面上望到了这闪烁的灯光。

一天夜里,老奶奶对老爷爷说道: “我们现在过的日子全靠神仙保佑啊。这山上要是没有神社,咱们的蜡烛就不可能卖出去。所以咱们要感谢神仙的恩德。趁现在这工夫,我上山去拜拜神仙吧!”老爷爷回答说:“说得对!我也是天天在心里感激神仙的功德呢!可是因为事情太忙,没能常去神社参拜。还是你想得周到,就在神仙面前把我这番心意也表一表吧!”

这天晚上,月光如洗,大地被照得像白昼一样明亮。老奶奶拜完神仙,往山下走的时候,听到石阶下有婴儿在啼哭。

“真可怜,是个弃婴。什么人把孩子丢到这种地方!不过说来也巧,这孩子在我拜完神仙回来的路上给我看见,说不定有什么缘份呢!如果我瞅着不管,神仙会怪罪的。一定是神仙知道我们夫妻无儿无女,所以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我先把她抱回去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把她养在家里吧!”她心中这么想着,就从地上抱起婴儿往回走,口中念道:“噢噢!瞧,多可怜的孩子!”

老爷爷正在家中等待老奶奶回来,这时,老奶奶抱着婴儿进了屋。她把拾到婴儿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老爷爷听完后说道:“这正是神仙赐给咱们的孩子,咱们要把她精心喂养好,不然神仙会怪罪的。”

老夫妻俩就这样把孩子收留下来,并精心喂养着。这婴儿是女孩,腰部以下和人体不同,是鱼的形状。所以老爷爷和老奶奶都断定她一定是传说中的人鱼。

“这孩子不像是人类的后代……”老爷爷用怀疑的目光瞅着婴儿说道。老奶奶接着说:“我也这么想。不过尽管她不是人类的后代,可你瞧她是个多么温和、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呀!”

老爷爷又说道:“好啦,不管是谁的后代,既然是神仙赐给的孩子,我们就尽心尽意地抚养吧!她长大一定是个聪明听话的乖孩子。”

从此以后,老两口便如珍似宝地喂养着小姑娘。小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珠变得黑黑的,头发也非常漂亮,肤色白里透红。她又秀气、又聪明。

推荐第5篇:小学作文:电灯和蜡烛的故事

电灯和蜡烛的故事

人们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这话传到了一个蜡烛的耳中,还得了?从此,这根蜡烛便开始了他的骄傲生涯。

他被人放在了一个盒子中,他得意的哼着小曲儿“我的本领最最大呀,最最大!我的本领......”他正唱着,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咦?是谁在唱歌呀!噢,是蜡烛老兄啊!”蜡烛转身一看,原来是电灯哥哥,他傲慢的瞟了他一眼,道:“你算老几,没用的家伙!”电灯哥哥扬了扬手,谦虚的说:“听说别人都对你评价甚高?”“那还用问?”蜡烛更加骄傲了,“别人夸过你没有?”电灯不好意思的底下头,脸涨得通红。蜡烛见此景,心中越发神气悠然,变得目中无人,以为自己天下第一,瞄了电灯一眼:“哼,真是个蠢蛋!!”电灯听了,心中气愤不以,忍气吞声的说:“既然你那么看不起我,我们就来比一比本领吧!”“好!”蜡烛丝毫补把电灯放在眼里,“我们就比谁燃得久吧。”电灯答应了。

夜深了,只见蜡烛大摇大摆的走出盒子,气焰嚣张,不以为然的对电灯说:你能比赢我吗?”电灯没理它。待它们来到客厅中后,比赛便开始了。蜡烛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然了起来。而电灯却给自己节上了电源,灯,截然尖亮了。这一亮,不算小,只是把蜡烛吓了一大跳,哇靠!它还没见过这样强的亮光。他有看了看自己,一点儿微不足道的笑火苗。在烛芯上闪动,它不觉有点惭愧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只见一滴滴滚烫的蜡液从蜡烛细小的身躯上流下来在下面越积越多,而蜡烛自身却愈来愈短,蜡烛有些着急了,它望了望电灯哥哥,它依然电光普照,安然无恙。顿时,蜡烛羞愧无比,悔恨当初不该那么辱骂电灯哥哥。比赛还为结束。蜡烛便红着脸,自愧不如的对电灯哥哥说:“我输了,电灯哥哥。”说完,谈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头也 1

不回,羞答答的走了。

从此,这根蜡烛再也不自高自大了,它的骄傲生涯结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大家也一目了然了!

推荐第6篇: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推荐第7篇:《蜡烛》课件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儿子上初三。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軍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地窖(jiào)舀(yǎo)鞠(jū)躬

名副其实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

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教师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推荐第8篇: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设计

山东省密州街道卢山中学 颜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二、整体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2.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例: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例——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例:——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3.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何感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遗体,情同母子;燃起蜡

烛,寄托哀思。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如果课堂上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

老妇人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她的国土上,使她无比沉痛。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她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使她能不怕艰难,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安葬烈士,并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五、讨论烛光的象征意义 1.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六、课外延伸

课外查找与“蜡烛”有关的诗句和歌曲、影视作品,体味“蜡烛”各有怎样的寓意。

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坚贞的爱情或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情。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推荐第9篇: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章大意。

2、分析老妇人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析烛光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老妇人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分析蜡烛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谈一谈蜡烛,由蜡烛同学们可以联想起哪些事物(诗词、歌曲)呢?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寓意。比如在过生日的时候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气氛,祝福的作用;诗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谊与温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烛光写妈妈的慈祥表达对母亲的喜爱。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都会去上坟祭祖,点蜡烛,寄托哀思和怀念;

那我们来看一看由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战地通讯《蜡烛》,这里的蜡烛被赋予了什么深层的意义。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请同学读导读,概括提取关键词。 明确:战争

老妇人

苏联红军

蜡烛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具体的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本文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这篇战地通讯是西蒙诺夫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后写成的。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要求:给课文标序号;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相互交流 明确: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匍匐

闪烁

颤巍巍

迫击炮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主要是记叙成分,默读课文,

时间:1944年9月19日(第一段)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第一段)

人物:老妇人玛.育乞西、苏联红军契柯拉耶夫 事件:(起因)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牺牲了。(2—7段) (经过)南斯拉夫母亲不顾危险,安葬了这位年轻的战士。(8—27)

(结果)老妇人把她珍藏多年的结婚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以表达敬意和哀悼。(28—42) 四.人物分析

这是一篇记人的记叙文,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个人物?

明确:老妇人(玛俐.育乞西)

那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这个老妇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请用词语或短语来概括她。(形象及其依据) 请同学回答:.....(从哪儿看出来的?)

4、分析一下文中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让你感动的?感动的是什么? 明确:1)将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15段)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22段)“跪”说明年老体弱,行动艰难(23段)“路并不远,总共不到十步,……”这样细致的描写仿佛情景历历在目,好像连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

3)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25段)“跪到死者旁边”、“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可以看出老妇人埋葬烈士的礼仪非常具体,她把死者当做是她至亲的人,非常感人。 4)点在坟上的蜡烛具有特殊的意义。(28段)“跪在……揣在怀里……喜烛……珍藏”这个蜡烛对她意义非凡,然而她却把它点在了苏联红军的坟头。表达了她对烈士深深地敬爱和哀痛。

在掩埋红军的这个过程中老妇人,作者三次写了老妇人“爬”,“跪”, a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b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c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3、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烛光”在文中有什么深层含义?

明确:1)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2)寄托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文章主旨

推荐第10篇: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掌握其读音、词义。

⑵ 了解作者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⑶ 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⑷ 整体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⑴ 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⑵ 掌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 揣测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发生的。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掌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

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掌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掌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发生的奥妙,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掌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掌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发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妙;揣测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作者和文体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和时准确地报道实际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示主题的需要,对资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布置,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实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示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反映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电视片断,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学生听读,初步掌握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迫击炮

拂晓

颤巍巍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捍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和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⑴ 学生自由讨论。

⑵ 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身的敬爱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珍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示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考虑: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发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自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费劲,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示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胜利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测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费劲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示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假如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后明确: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示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示,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一起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高尚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敬重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安排作业

1、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体味诗中的情感。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世纪挽歌

王晓霞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遂成诗句,以悼念殉职的许杏虎、朱颖、邵云环三君。

大海狂啸

长天垂泪

亿万万同胞的愤怒

化作悲哀的世纪挽歌

作为战地记者

《亲历炮火》

用心作证 用笔控诉

战争罪恶

硝烟中为正义呐喊

长夜里为和平奔走

虽然生命潜伏着危险

想不到是在自身的领地被黑手掠夺

真理何在 公平何在

罕见的侵略必遭历史谴责

强权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怎能不令人深深思索

愤怒的手啊举过头顶

第11篇:《蜡烛》教案

3、蜡烛 · 西蒙诺夫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检查预习

1.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瓦砾(wă

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

室。

精疲力竭( jié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 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名副其实( fù ):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

颤巍巍(chàn 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五.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六.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提问]:“意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如果我们今天用我们的传统诗论解读这篇外国文章,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意象呢?试具体分析。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炮火11次、蜡烛6次、黑巾4次、老妇人动作6次(三爬三跪)>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 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

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提问]从这些重复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

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

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选材上、写法上如突出环境、突出蜡烛等细节)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A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心理)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女人这一切行动的? 9.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七.重点语句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八、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附板书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①发现烈士 ②掩埋烈士 ③守护战士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

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动作描写

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 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意

母亲对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第12篇:蜡烛教案

3.蜡

西蒙诺夫

目标定向: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教学方法:自学、点拨、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生疑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学习释疑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点难拨疑: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五、反思学习:

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六、迁移创新。

七、布置课外作业:基础训练 第二教时

一、提供资源,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自学生疑:

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选材上、写法上如突出环境、突出蜡烛等细节)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三、弄清疑难:

1.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3.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4.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心理)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女人这一切行动的?

5.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6.如何感受《蜡烛》中老妇人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感人的。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做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她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示了特别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四.点难拨疑,探究深意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反思学习,归纳主旨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引导实践:

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2.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设计:

西蒙诺夫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①发现烈士 ②掩埋烈士 ③守护战士 精心选材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动作描写

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 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意

母亲对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13篇:蜡烛教案

蜡 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品味散文语言。 3.情感与价值观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法、学法】

1.诵读法。揣摩散文中语言的意蕴,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2.品读法。领会“蜡烛”的象征意义,把握散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有一篇课外阅读叫《勇气》:讲的是一位美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战争,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蜡烛》这一课怎么回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给下列字词注音:

(1) 烧灼 桥头堡 地窖 匍匐 腋下 颤巍巍 瓦砾 拂晓 鞠躬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2)理解词汇: 3.文学常识: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4.学习了这么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或讲述什么的,那么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5.六要素确认:

三、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而是体悟其中情节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四、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六、课后练习二。课后练习三。 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的。

明确: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七、那么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情感。

第二课时

八、细节阅读 感人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九、自主研读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2.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3.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休息”

十、对炮火的描写

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4.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5.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6.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7.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8.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9.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10.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十

一、合作交流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十二、对蜡烛的描写

1.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2.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3.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4.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十三、对黑围巾的描写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2.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3.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4.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十

四、对老人的动作的描写 三次写“爬”

1.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2.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3.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2.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3.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十五、拓展延伸

了解更多的关于“二战”的作品、影片 十

六、学生小结本课收获。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附: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老妇人 蜡 烛

体现血肉情深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 用结婚的喜烛

第14篇:蜡烛教案

西蒙诺夫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内容来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战争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会桃 使用者: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确定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人物形象及环境。 2.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处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学习本单元,教材要求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3学情分析

现有的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寻味小说中人物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依据与出发点。《蜡烛》一文通过描写在二战期间一位饱受法西斯强烈侵略之苦的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苏联红军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战斗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抓住人物和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是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4、学习目标

(1) 掌握“烧灼 地窖 匍匐 拂晓 瓦砾 颤巍巍 鞠躬”等词语。 (2)准确找出记叙六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3)找出描写文中老妇人的语句,概括人物形象。

(4)找出文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品味其作用。

5、评价任务

通过预习检查完成目标

1、2 通过讨论完成3 通过提问完成4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

2.学生思考,老师点拨: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近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烧灼(zhuó)桥头堡(zhuó)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 瓦砾(lì)颤巍巍(wēi)西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2.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

(点拨,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品读语句,感悟人物。

1.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感动我们的地方?默读文章,勾画语句,并简要概括感受。

2.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

2 3.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作者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描写了三次“跪”、三次“爬”、三次“休息”。

三次写“爬” 三次写“跪”

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老妇人动作?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4.内心体验: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如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如果她说话,会说些什么呢?

5.总结: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1)老妇人饱受战争之苦,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在战火中,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感悟细节的魅力

1.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请大家再读读那些作者反复强调的细节: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及对蜡烛的七次描写,思考其作用。

⒉思考:从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也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3.思考:朗读对蜡烛的七次描写,说说,蜡烛有什么特殊含义?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3 思考含义: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结尾这两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讨论明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感悟文章主旨

1)人物形象——老妇人——动作描写

2)环境描写——炮声 蜡烛——衬托人物。

3)主题——蜡烛————赞美与哀痛—— 表达了老妇人的深沉的爱,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

第15篇: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 六年级语文)

[教材简解] 《半截蜡烛》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正义必胜”。《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半截蜡烛中秘密情报的故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斗争。课文情节生动紧凑,环环相扣。作者 把对场面的把握,以及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刻画的很细腻。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的生字,规范正确书写,理解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二战背景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初步感知半截蜡烛的重要和人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半截蜡烛的重要和人物的特点,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学会倾听的能力和展示汇报的能力。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设计思路]

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精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课前准备:

了解一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件。

一、揭示课题

1、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二战的影片片断,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说说你对二战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凶残的法西斯分子在各国烧杀抢虐,无恶不作,各国也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他们勇敢机智,不畏强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壮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于二战期间法国一家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镇定、机智总是让人赞叹不已,究竟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课文《半截蜡烛》。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引导学生质疑:看到文章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

1 (2)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于行间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每个自然段读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他们先自己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自行解决。) (2)出示“截”,示范书写。 指导写“截”字,着重帮助学生练好贯穿整个字的斜勾。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学生读不懂的词语,让学生再读一读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实在有困难的,教师再作适当讲解。 (4)交流:文章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

2、组织交流,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接着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然后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最后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灾难。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分段情况。

四、精读第

一、二自然段

当时德国军队的统治是非常残酷的,也引起很多居民的痛恨,伯诺德一家人就为了打败德国投入到战争当中,做这样的工作,随时都有被敌人杀害的可能。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2、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绝密”、“绝妙”中的“绝”,意思一样吗?结合词语和句子理解。

3、出示句子:自由读,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

2 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4、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5、教师小结。

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却意义重大。正是因为它,伯诺德夫人一家度过了一个紧张的夜晚。这是怎么回事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想你最敬佩谁,哪些地方值得你敬佩?以“XXX,你真了不起。” 为总起名,写一段话,要有真情实感,有具体内容。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 沉着 机智 负责

半截蜡烛 杰克

杰奎琳

3

第16篇: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5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适时复习

同学们,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的“绝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知内容

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1、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研析情节

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1、自学课文,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小 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 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生火、坐待 读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

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 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怎么办?跟他们吵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要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 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让大家做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

生1:是那半截蜡烛。因为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贯穿了整个故事,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师:所以文章以它作题,因为用“半截蜡烛” 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三)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三、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吧!

第17篇: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课文一二节简单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并对故事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作了铺垫。第三到七节具体描写“一天晚上”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故事。

课文语言精炼,情节紧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充满戏剧冲突。

半截蜡烛是串起全文的一根线索,它的“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关系到藏在蜡烛中的情报的暴露,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更关系到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因此,教学时,重点围绕这根主干逐步展开。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思索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到教材中的意图。

【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老师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2)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只读,齐读

(3)出示难读的长句子,指导练习读。

【设计意图:指导长句子的读法,学会用恰当的停顿来很好的读。】

(4)同学们在自学时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没有去查阅资料?交流二战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课外书等方法搜集资料,并能分析、整理资料,提高运用资料的能力。

(5)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设计意图】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

2、这是一个怎样的办法?(绝妙办法) 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 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藏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3、指导感情朗读,自由度,齐读。

【设计意图】紧扣“绝妙”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伯诺德的机智、勇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二)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2、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抓主要词语体会,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读,全班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3、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的描写。

(三)全班交流。

1、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相关内容?

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设计意图】将伯诺德夫人的一句话作为“抓手”,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3、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

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思考。

4、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5、“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6、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什么叫“娇声”?

B怎样“娇声”说的?

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读出他的机智、勇敢。

(四)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师总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制,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活动课上演一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

第18篇:感悟蜡烛

感悟蜡烛

蜡烛,一个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东西。它为了给人们照明,不惜自我燃烧,化成蜡。它无私地为人们奉献,却又不求回报。它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啊!

记得一天夜晚,我正和妈妈在家里悠闲地看电视,忽然,电视荧幕黑了,灯也暗了停电了。家里黑漆漆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坐在黑暗的客厅里,心里有点害怕。这时,妈妈拿来了一根点燃的蜡烛。顿时,整个客厅在烛光的照耀下变亮了。我目不转睛盯着蜡烛,看着它一点一点地燃烧。蜡烛燃烧着自己,为我们带来了光亮。它虽然外形普通,却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此时此刻,在我的眼里,它不再是一根平凡的蜡烛,而是一个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

其实,在没电的日子里,是蜡烛把漫长的黑夜照明,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急盼的光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爱不会像糖果一样让你甜到心底,也不会像歌儿让你忘却痛苦,更不会像蓝的天让你开心地笑出声来。它能做的,只是在黑暗中给你一线光明,在寒冷中给你一点温暖。

蜡烛,这一个平凡的东西,让我感受到了它不凡的精神——默默奉献。蜡烛——虽然没有香味,也没有美的外表,可是它有美的品质,所以我对它情有独钟,

第19篇:《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2.学生思考,老师点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近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

二、预习检查:

1.烧灼(zhuó)桥头堡(zhuó)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

瓦砾(lì)颤巍巍(wēi)西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2、通讯的特点?

3、通讯和新闻的异同?

三、作者简介:(ppt展示)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点拨,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它有着什么深意呢?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

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用一句话说说 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的?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五、自主研读:

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 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 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 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

• 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 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3、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 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结合课本最后一段话,说说本文以“蜡烛”为题的深刻含义。• 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 是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 是母亲对儿子离去的泪光……..

六、合作探究:(揣摩语句)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说明它非同寻常,说明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2、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以及烛光的背景。文章再次点出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喜烛,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文中没说出真名,目的在于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1)“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 (2)“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

(4)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感情,

(5)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

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

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与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位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七、小结:

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2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3、细节的描写——蜡烛

4、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5、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第20篇: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

第2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

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女,为把德国强盗

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

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的绝密情报,等自己的派人

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

放心不下。最后,她想了一个妙的主意------把装着情

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他插在一个烛

台上。由于蜡烛摆在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的德

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

蜡烛的故事
《蜡烛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