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上海大学校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6 09:04:3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上海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2011届毕业生同学们:

今天,我和在场所有的人共同见证你们完成人生中一段最重要的学业,踏上新的征程。 你们是一群在我心目中有特殊位置的同学,因为你们是我作为交通大学校长亲手迎来的第一届本科生。四年前的9月,正是在这里,我参加了你们的开学典礼,那也是我参加的第一个交大开学典礼。那一刻我们共同感受了做一名交大人的激动心情。

四年里,我们共同成长。我们一同在BBS上“潜水、冒泡”;一起参加VOS晚会,一起顶“十大”、一起上News版和joke版,一起观看《交大那些事》。一同拨过“饿了么”的外卖电话;一同为国之伤痛而落泪、一同为奥运传递火炬、一同为祖国60华诞欢欣鼓舞!我清楚地记得,在光明体育场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作为“跑虫”中的一员,我和你们一起分享晨跑的欢乐;我也清楚记得,在世博园中那个大雨滂沱的傍晚,你们亲手为我别上“杰哥威武”的徽章而带给我的感动。

虽然你们是最后一届大一不开网的年级,同时也是最后一届没有享受到空调的年级;但是,你们可以自豪地跟学弟、学妹们说,这些事件进展的功劳里都有我们F07!

今天你们从交大再次出发,一定会对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交大因“储才兴邦”的理念而生,因坚持“育一等人才”的办学方向而兴。交大的使命就是为国家造就未来的领袖人才。我希望你们在交大学到的是一种影响你们以及你们周围的人做人做事态度的追求纯洁、高尚和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虽然不会给你们带来立即的财富和名声,却是你们个人,以至国家社会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基石。走出校园,你们会遇到社会巨变和将要到来的更大的巨变。毋庸讳言,现实的社会是不完美的,有浮躁、浅薄、腐败和虚假,这种不完美恰恰源于精神的沦丧。所以你们的使命就不仅仅是坚守大学精神,还要传播并发扬光大。对高尚精神的坚守,会让你们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热忱,拥有挑战自己的勇气,向学求知的态度和无坚不摧的意志,从而战胜无数具体和全局的困难、考验。

在你们怀着远大的梦想继续前行的时候,我想对你们说三句话。

第一,坚守理想,不骄不馁。前行之路并不平坦,然而坎坷崎岖却是对人生的历练。没有一条溪流,不经过岩石的阻碍就能和大海汇合。从来没有一次日出,不经过黎明前的黑暗。重要的是,对理想的坚守,对前途的信心以及对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在快速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这个过程意味着艰苦卓绝的奋斗。所以,作为中流砥柱的交大人,你们的人生,也一定会直面创业的艰苦,也因此一定是多彩而辉煌的。 第二,不惧挑战,承担重任。交大人的根本内涵,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的人,而是有勇气、有能力开启想象,有力量、有智慧进行创造的人;你们不仅要具有一流的个人职业能力,更要有在竞争中相互赞许和支撑的交大品质;你们不仅要有坚持一生顽强开拓的自我期许,更要有创造知识、影响世界的勇气和能力;你们是中华文明在创新中传承的青年先行者。

第三,志存高远,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非此,无以成就“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交大的学子,当以天下为己任。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厌恶浮

躁虚假,就要耐得平凡寂寞,我们拒绝平庸浅薄,就要经受睿智深邃的磨练。

同学们,在你们的面庞上我看到了交大前辈们曾经的挥斥方遒、曾经的意气风发。我希望未来交大的校史,乃至共和国的历史可以这样讲述你们:这是一群怀揣梦想和美德的年轻人,他们的言行堪为同代及后世之楷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属于你们的时代已经开始,我看到你们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挑战,承担重任,书写属于你们的辉煌。

川大学子 更懂感恩

——在四川大学2011届学士学位授予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谢和平院士

2011年6月23日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与圆满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9394名同学,分享收获的喜悦,憧憬美好的未来。我首先代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学校党委、行政,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注支持同学们成才的家长亲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是川大具有特殊意义、不平凡的一届毕业生,更是学校值得骄傲的一届毕业生。你们刚刚入学不到一年,就亲身经历了“5•12”汶川地震的洗礼,你们年少的心灵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你们更全程参与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面对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面对社会各界的无疆大爱,你们不仅把这份关爱与鼓励铭记于心,更将自己的感恩之情升华为共赴时艰、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今天,依然美丽的四川、焕然一新的校园,就是一份凝聚着你们的爱心与汗水的圆满答卷。是你们,在震后不到1个小时,组成了四川大学抗震救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奔赴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前线;是你们,在地震发生第二天就自发到无偿献血点排队献血,日夜坚守在机场搬运救灾物资;是你们,在震后第三天,在余震频发、人心恐慌的关键时刻,作为全校的最低年级,承担起巨大的心理压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自觉回到教室支持学校全面复课,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勇敢地肩负起现代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尽己所能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更保障了成都乃至整个灾区的社会稳定;是你们,在救灾物资募捐现场,留下了匆匆身影,在医疗卫生、语言翻译等志愿者队伍里,传递着爱心,在大批文学创作中、在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舞台上,记录着感动;是你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以质朴、平凡的真情,组建灾后重建服务团、创办“阳光帐篷学校”、开展“五彩石”交流活动,为灾区重建规划、心理抚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在你们即将毕业之际,更共同见证了三年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人间奇迹。你们亲眼目睹了感恩奋进的力量,今天的天府之都依然美丽动人;你们亲身感受了大恩莫忘的含义,灾区群众把心中的感激镌刻在上海世博会的“感恩墙”里;你们更明白了知恩图报的道理,174名同学毅然选择把灾区作为学成后奉献社会的用武之地。

同学们,你们应该比其他毕业生更幸运,因为你们接受过大学课堂外最难忘的一次灾难教育、一次生命感悟、一次爱心与感恩的启迪;你们应该比其他毕业生更精彩,因为你们拥有一段穿越灾难、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珍贵经历;你们应该比其他毕业生更成熟,因为你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颗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之心、感恩之心。作为校长,我为能和你们一起与川大同行而感到骄傲,川大更为你们的成长进步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对于你们而言,今天,是值得永远纪念和珍藏的日子;此刻,你们即将迈出校门,开启新的人生航程。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对同学们说,希望你们都能心怀感恩铭记这四年的美好时光,希望你们愿意带上这份感激追求未来的人生梦想,希望你们能把这颗感恩之心传递到即将到达的每个地方。

你们要时刻珍惜这种感恩的情怀和品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最起码的为人之道。你们全程经历参与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亲身感受了亿万同胞的爱心奉献、国际社会的鼎力支援,你们应该最懂得感恩、最能体会饮水思源的含义、最能领悟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一直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人品,人品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今天,这场无情的灾难已经远去,但那些守望相助的瞬间依然让我们感到温暖,那份来自他人的关爱依然值得我们留恋。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常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自己成长道路上他人给予的恩惠,时刻珍惜这段特殊人生经历中所感悟的感恩情怀,把“我”字看小一点,把自己的付出看得轻些;把“他”字放大一点,把别人的帮扶看得重些,把内心的感恩之情转变为精诚无私的爱心反馈,凝聚成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化作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有力实践。

你们要时刻铭记感恩这份责任担当。感恩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情感的共鸣,更是一种责任的承担,一种道义的坚守。灾区人民正是把感恩化作坚强崛起的承诺,实现了三年之约的涅槃重生;奥运健儿正是把感恩化作为国争光的责任,成就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大批企业家正是把感恩化作回馈社会的奉献,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川大的学子更要常立感恩之志,不仅关心自己,更要关心别人;不仅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真正把关爱他人作为一种习惯,把心中的感恩化作修身之志、齐家之举、治国之行、平天下之责,在承担和完成责任的过程中磨练完善自我,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实践中书写美好人生。

你们要时刻践行感恩这条成功之路。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的开始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只有当你懂得感恩,才会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既感谢成功的快乐,更感激失败的挫折,既感恩他人帮助给予的鼓励,更感念某人伤害带来的历练;只有当你懂得感恩,才会获得主动进取的动力,以个人的成长知恩报恩,以事业的成就投桃报李;只有当你懂得感恩,才会感受敬业乐群的快乐,对工作的感恩会点燃你的激情与活力,对他人的感恩能教会你与人共享。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员工心存感激,以“万事拜托”的理念成就了松下的商业奇迹;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对亲人关爱的感念,使他顽强战胜病魔,到达科学顶峰;香港商业巨头李嘉诚对困苦潦倒时好心人帮扶的感恩,使他立志成就事业并全力回馈社会,投入慈善事业。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常有感恩之举,其实,感恩的行动并非成功者的专利,更不是以财富回报多少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一份真情的传递:我校2005级钟颖同学割肝救母的真挚孝心感动世人;支教团志愿者们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热血青春闪耀彝乡;年仅29岁的校友赵阳以个人名义设立“阳光奖学金”回报母校培养,这些动人的场面就在你我身边,故事的主角就是你们的师兄师姐,所以,请你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将自己的感恩之举延续下去。

同学们,再过几天,你们就要各奔东西,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请你们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常怀这份感恩。你们应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他们含辛茹苦地支持你们完成学业、牵挂你们成长的每个足迹,其实他们只需要多一声问候、多一份惦记;你们应该感恩同窗挚友的帮扶情谊,你们因缘分相遇相知,你们同行四年可能从此分离,其实他们只希望能够与你分享快乐与失意;你们应该感恩母校和恩师的教诲,你们每一点成长进步,都凝结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母校为你们完善构建了“323 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其实母校只盼望你们自由全面成长,取得更多成绩;

你们还应该感恩人生的磨砺,生活的点滴让你们学会了思考和独立,人生的逆境增长了你们的意志和阅历,其实生活只需要你们享受快乐、善待自己;你们更应该感恩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育,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崛起,为你们建功立业创造了历史机遇,其实党和国家只期盼你们明天更美好,早日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业绩!

同学们,此时此刻,母校更对你们心存感恩,今天,你们的成长让母校更具活力和魅力;明天,你们的成功必将使母校的发展更添动力、更有实力。同学们,就让我们彼此约定,相互把这份感恩铭刻在心里,母校将永远感念你们,始终关注支持你们的发展;你们也要时刻感恩母校,记得常回家看看!最后,祝各位同学扬帆万里,一路顺风,事业有成!

推荐第2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毕业典礼的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2012年毕业典礼的

亲爱的2012届毕业生同学们:

四年前的夏天,那个鲜红的EMS信封让我们相聚在交大,录取通知书上有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这个大家庭,与百年学府共同迈上新的航程,这里将是你成为社会栋梁的新起点!”

四年后的今天,你们学成之时,我们相聚在此,见证你们在交通大学的成长,祝愿你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与你们中的一些同学相识在步入大学之前,2007年,我第一次以交大校长的身份到各地的中学演讲,你们中的不少同学,在那时就听过我的讲座。当年同学们向我提问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曾亲口向大家许下了大学对你们的承诺,这也意味着我和交大对你们负有更大的责任。

昨晚在人人网上,我看到有一个名叫《晒晒交大人数得着的幸福》的帖子,细数四年,转眼间你们即将毕业,撷英园里花开花谢、思源湖畔垂柳如烟,总有一些地方,一些故事,在你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你们一辈子珍藏的记忆。你们应该不会忘记新图和包图里那明亮的灯光,菁菁堂里相声专场的欢声笑语;你们也不会忘记那年夏天校园里最骄傲的军绿,那年十月世博园里最可爱的“交白”和“蓝莓”。当然,你们更不会忘记东川路800号的校门,南区宿舍楼下散发着奇特气味儿的植物“石楠花”,教超门前那条总给你带来意外惊喜的“天使路”。有人感慨,F08生逢其时,因为你们是交大第一届从大一就开通网络的学生;也有人感叹,F08生不逢时,你们到了大四才赶上睡觉也能享受空调的好日子……

你们是第一批90后的交大人,也是第一批即将走出校门的90后,你们个性鲜明却又不事张扬,思想独立却又配合默契,是你们创造了让我们骄傲的荣耀:在你们中间,有获得ACM全球总冠军的电信学院吴卓杰同学,有获得挑战杯特等奖的材料学院臧浠凝同学,有创办雷锋学社的机动学院夏明伟同学,有奔赴西部建功立业的化工学院米日姑﹒亚森同学,有原创音乐才子船建学院王斌同学,有开创“同去网”的数学系陈婧姝同学和电信学院董沫同学……你们在不断的挑战中超越自我,为百年交大又增添了无数精彩的篇章。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鼓掌,为自信有为的90后鼓掌,为你们的梦想鼓掌!我提议,请给身边的同窗一个深深的拥抱,让这个温暖的瞬间定格在记忆中!我提议,请给父母师长发一条短信,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和谆谆教诲!

四年来,我们一直有一个信念,学生是交通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坚定的追求。正是从你们这一届开始,学校建立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正是从你们这届开始,学校创办了致远学院,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学人才的培养计划……学校所做的一切,就是期望你们砥砺一等品行、探求一等学问、创立一等事业、成就一等人才!

今天,在你们即将结束大学生涯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能够深切地感知并触摸到,交大给你们的思想和人生留下的深刻印迹。交大也许不能提供你想要的所有知识,但交大带给你的理性思维、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将成为你们一生受益无穷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与你们四年前入学时相比,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面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代,从一个主要由廉价劳动力投入和自然资源消耗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主要由科技、文化、知识与技能投入的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四年来,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未来仍将面临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责任和存在的价值就在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履行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神九问天,蛟龙入海,处处体现了交大的科研成果、处处活跃着交大人的身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火箭系统吊装指挥的付朗是我校2008届校友,“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是我校1958届校友。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成就中凝聚着交大人的心血,闪耀着交大人的智慧。去年底在徐汇校区落成的“钱学森图书馆”记载了我们敬爱的学长服务国家、奉献人民的伟大一生!

交通大学的使命,是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交通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交大使命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我希望你们不要仅仅满足于个人的成就,而要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把民族的崛起作为奋斗的动力,做一个服务于社会发展并勇于担当的交大人!

责任是一种坚持,这种坚持需要你们一往无前的气魄;责任是一种砥砺,这种砥砺需要你们百折不挠的勇气;责任是一种担当,这种担当需要你们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责任更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需要你们对于国家、民族、人民最最深切的爱。

成长于交大,服务于国家。我期待在时代命题解决路径的建构中,能够看到你们的身影和印记;我期待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时常激荡起你们的争鸣;我期待在人类福祉的不懈追求中,始终回响交大精神的弦歌!

在前天的VOS晚会上,有位同学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从徐汇到闵行,这里有我深爱的母校,我的足迹曾到过她每一个角落。最短的毕业旅行,最长的时间穿梭!”在你们即将踏上征程之际,我特别推荐你们再到校史馆、教学楼、图书馆里去看一看,看看走廊上那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交大人,正是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照耀了交大的天空,照亮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前行的道路!

终有一天,你们也会如此。

我深信,你们必将如此!

推荐第3篇:上海大学校长受贿违纪竟强令知情人退休

樊笼断推荐:上海大学十八位教师揭批常务副校长周哲玮黑幕 [转贴者按]:

本帖子原题目是“上海大学校长受贿违纪竟强令知情人退休”,但这个题目有三个问题:一是该文所指的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而不是校长钱伟长,如图1所示,容易导致误解;二是“受贿”这样的“罪名”只能由法院来定(虽然这个法院并非有多么的“合法”,但从理论上得尊重它的“权威”),发贴时不能说他已经“受贿”了,而“违纪”这样的字眼也只出现在我党规章上,发贴使用也不当,如图2所示,况且此人现在还在台上,这不,常务副校长周哲玮2006年8月31日还会见了瑞典查尔莫斯科技大学校长一行等;第

三、“强令知情人退休”这样的字眼出现在题目中不妥,既没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也不能取得太多转载率,遂更改成这个标题,想象空间较大,便于网友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网友读下去,既达到了维权的效果,又达到了伸张正义的功效。——樊笼断转载于“大河论坛”·“新锐视野”版块(如图3所示)!

地址:http://vcom.hnby.com.cn/dhbbs/dispbbs.asp?boardID=339&ID=471674&page=1

附:上海大学校长受贿违纪竟强令知情人退休 万恶根源——商管院院长陈宪

●上海大学商管院院长陈宪捏造两名作弊退学学生一学年四十四档考试成绩牟取可观房产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蓄意遮掩陈宪劣迹竟然强令教务科四十五岁知情人提前退休

我们是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十八位教师,因我院院长陈宪为两位作弊退学的学生凭空捏造一学年四十四档考试成绩而牟取房产一事,在上海告状多年,因我校常务副校长周哲玮上下易手,千方百计的包庇掩盖,对此,至今没有一个处理结果。

至于其他学籍管理、学位建设,以及博士点申报等方面作假腐败之事也严重存在。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大学的荣誉,我们在正义与良知的驱使下,不怕打击报复,特向您反映此事,望能严肃查处。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中国总有伸张正义的地方。对我们所反映的情况,通过召开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教授会议,所有的事都会了解清楚。

一、陈宪在篡改两位学生的成绩单时,在两张成绩单上各留下了四个(共八个签名)。

二、陈宪篡改成绩处,用手写的成绩代替了原来打印成绩,有着鲜明的痕迹。

三、改动的四十四档,原四十三档为“0”分,现在变成了70-90之间的分数。

四、在学生魏卓衍1995-1996学年考试成绩一览表的第三学期中,有一个“44”,改成了“77”分。

五、就是原来的平均成绩、平均绩点,仓促而未及梳理,也是谬误百出。

六、在两张成绩单的右下角,有经办人员所写的“根据陈宪、皮佳美(此人为教务人员)指示特殊处理”的手迹。

七、按照规定,成绩如有改动的需要,必须对平均成绩、平均绩点进行重新统计,但是在陈宪篡改的成绩单上,却是保持原来的统计状态,没有作任何的变动。从而可以看出陈宪、周哲玮的破绽百出,从而反映出成绩单的真实面貌。

上海大学商管院多名教师曾向组织多次反映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的陈宪的问题。当初,他们只是认为这种行为突破了师德的底线,陈宪再担任院领导是不合适的。然而,该大学两任党委书记的答复是:“这是集体研究的结果,不能处理某个人。”铁证如山的事实,为什么多年来都没有处理结果?该院不少教师认为,许久不处理的关键是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蓄意遮掩陈宪劣迹,强令教务科四十五岁知情人揭发人提前退休则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2006年3月,上海市纪委的回复是:“正在调查之中”。

1994年,原上海某大学国际商学院贸易经济系9441班的魏茁岩(化名)(男,后转入国际经济系2班),因替贸易经济系9443班的马钧(化名)(女,后转入国际经济系国贸2班)代考高等数学,考试结束后被查出,并报学校校部,经审核,按校规开除二位学生的学籍。

当时,陈宪任学院副院长,马钧的父母与其姑夫通过关系找陈宪说情,陈某得知马钧的姑夫是某房产公司总经理后,就要求马钧的姑夫先为他办私事。当时,马钧的姑夫将陈宪所住的旧房以高

出实际价值的价钱买进,然后再以比原价低的价钱卖出陈宪现在住的新房。

作为回报条件,副院长陈宪私自让马钧恢复了学籍,并与正常学生一样,按时在1998年毕业,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但是,根据当时与现时的校规,被开除的学生是不能被颁发毕业证书和被授予学士学位的。

此外,1995至1996学年,被开除的马钧并未在学校上课或旁听,而全院师生都知道魏茁岩和马钧因作弊被开除的事。也就是,被开除的作弊学生魏茁岩、马钧缺一年多的成绩。1998年初,在审核上报毕业生情况名单时,当时管理学籍的H老师就表示马钧与魏茁岩缺1994年的部分成绩和1995-1996学年的全年成绩,并向副院长陈宪汇报了这一情况。

实际上至1998年毕业时,马钧也没有补考过。原始登分单马某登记分数处每一联都是一片空白,并没有补考登分单,电脑中也是一片空白。

事实上,该校商管院的任何一名学生取得考试成绩都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学生考试后由主讲课老师批阅考卷打分,分数登记在专门的(上海某大学国际商学院19XX—19XX学年第X学期考试成绩登记)表上,表上标明班级、课程名称、学分、性质、学号、姓名、备注、阅卷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等,然后送交教务处备案存档,教务处管理学籍的老师再把分数输入电脑打印出来送交系里,系里老师再把打印出的成绩给学生核对。补考和旁听的成绩登记程序也是如此。

但谁都没能料到,在2000年马钧办理出国所需材料中,成绩证明上却有了马钧未考试的一年多的四十四档考试成绩,且不少还属于优异分数!

所谓四十四档考试成绩,是指两名作弊学生被勒令退学一年中未能参加44场考试的成绩,其中马钧缺24个考试成绩,魏茁岩缺20个考试成绩。那么,马钧与魏茁岩所缺的四十四档考试成绩是如何得来的呢?

1998年,副院长陈宪责令H老师为马钧补上所有缺考的成绩。当时H老师十分害怕,就让陈某自己填上分数并签上全名。”

但是,成绩必须是计算机打印的才有效,而陈某改动的成绩明显为手工所为。

多名教师在2002年1月6日,在给该校党委方姓书记反映材料中明确指出:

1.陈某在篡改两位学生的成绩单时,在两张成绩单上各留下了四个(共八个签名)。(见附件)

2.篡改成绩处,用手写的成绩代替了原来打印成绩,有着鲜明的痕迹。

3.改动的四十四档,原四十三档为“0”分,现在变成了70-90之间的分数。

4.原来的平均成绩、平均绩点,仓促而未及梳理,也是谬误百出。

5.在两张成绩单的右下角,有经办人员所写的“根据陈某、皮某某(此人为教务人员)指示特殊处理”的手迹。

6.按照规定,成绩如有改动的需要,必须对平均成绩、平均绩点进行重新统计,但是在陈某篡改的成绩单上,却是保持原来的统计状态,没有作任何的变动。

只是,铁证如山的事实,破绽百出的改动,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

那么,学士学位证书又是如何取得的呢?

2005年初,该大学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71名本科生因考试不及格被退学。 但是,以后勒令71名本科生退学的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却又在当时帮助陈宪让马钧、魏茁岩取得了学士学位、毕业证书。

1998年,作为副校长负责该大学教务,并兼任该大学学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周哲玮,在明知本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二条第4款规定:“受过记过以上(包括记过)处分的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证书”的情况下,先由陈宪为这两个作弊的学生凭空捏造了44档考试成绩填入他们的毕业成绩表中,然后由周哲玮违背学校上述规定,私自批准发给马钧学士学位证书。

被勒令退学的71名学生没有取得学位证书,为何马钧可以取得?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没有周哲玮的批准,被勒令退学的学生不可能拿到学位证书。

陈宪当时指示教科办的同志,办理马钧的一切证明材料,教科办的老师查不到马钧1995年至1996年的成绩,陈宪武断规定参照其他同届学生成绩提高分数,并对教科办老师说:“马钧的家长会赞助几千元钱给教科办的”。此事教科办的老师都知道。原先,应由马钧的家长到学院来拿成绩翻

译证明的,后来陈宪说马钧的家长要到他家拿翻译证明,因此陈宪就把马钧的翻译证明带回家去了。之后教科办的老师害怕讲不清楚,就在科里解释给所有老师听,他们从来未拿过马钧的家长丝毫的赞助费。

这名教科办老师,就是Z老师,1999年,45岁的他,由于对此事不满,并揭发了此事,在周哲玮的强令下提前从教科办退休。

2001年与2002年,多名教师找到了该大学前任方书记,2005年12月,他们又找到了现任于书记, 但两任书记给出了差不多的回复:“此事是集体研究的, 所以不能处理。”

2001年12月初,上海大学纪委在向校本部学工办主任陈晖(化名)调查马钧学位作假的情况时,陈晖在对纪委作了不真实的陈述后,立即打电话给给原商管院院长唐某,向唐某通风报信。并又打电话给现任该院学工办主任樊某某,让她调取马钧的学籍成绩档案。而樊某某又立即告知了副院长陈宪。此后,他们找了有关老师,要求他们说马钧已补考过,在该大学外国语学院旁听过课程等。 这就是所谓的集体研究,集体补漏洞。 18名告状正副教授一致认为,这次为作弊退学学生捏造成绩,只是陈宪与周哲玮许多作假事件的冰山一角。

真正受损的,是上海大学自身的形象。

校长竟是“玮”君子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对待勒令退学的学生是两付面孔,他在2005年1月向新闻界公布:将上海大学71个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勒令退学,我们被勒令退学的学生自然不给学位证书;但周哲玮批准发给因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学生学位证书,是为什么呢?这公平吗?周哲玮分明是双重标准,是房产贿赂的作用,我们要上告,揭露周哲玮伪君子的面孔。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宪是一个既索贿、又行贿的腐败分子。陈宪在装修房屋时,利用职权,让学生家长买建材不付钱或少付钱,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原闵行区的广电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郭先生曾说:“高等学府怎么会有这么贪婪的院长”。 陈宪明知副校长周哲玮对工商管理之道一窍不通,却多次邀请副校长周哲玮到工商管理硕士(MBA)班上课,每次上课2小时,拿到报酬四千元(一般教授每次只给500元报酬),这是地道的变相行贿受贿行为。 2005年中秋节前,腐败分子陈宪用公款买了3万元钱的月饼,向学校领导送腐败月饼。陈宪深知行贿对自己腐败的保护作用。他曾说过:“校党委书记×××不敢处理我,他要是处理我,我就咬出他来,他也没有好结果。”多年来,陈宪用院里的公款行贿送礼,使学校多名干部上了他的贼船,成了他的保护伞——陈宪是近10年来上海大学院系级领导中最腐败、灵魂最肮脏者。

一、上海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二条第4款规定:“凡在校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的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周哲玮身为副校长,明知学校有此规定,却置学校规定于不顾,私自批准发给已被开除学籍的学生马俊学位证书。周哲玮为什么冒这么大的风险?群众认为,周哲玮有收取被开除学籍的学生马俊的姑夫(国有房地产开发商)巨额贿赂的重大嫌疑。因马俊的姑夫给了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腐败分子陈宪10多万元的房产贿赂(我们有人证物证);那末,这位国有房地产开发商也会慷国家之慨,给周哲玮这位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至少20多万元的房产贿赂(按1998年的房价每平方米2300元计算)。周哲玮和陈宪创下了我国高校学籍管理的最大腐败丑闻,严重败坏了中国大学的名誉,应受到法律的惩处。

二、周哲玮身为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副书记(正局级)明目张胆地违背中纪委关于党政干部不许从事经商营利活动的规定。2005年7月,他开办出国留学服务中介机构——上海莘远国际教育服务公司,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该公司每办一个人的出国留学全部手续收取服务中介费2万多元。2005年12月,周哲玮兼任上海房屋销售公司易居研发中心副理事长,负责上海房屋销售公司的6个教育培训项目,疯狂捞钱,严重违纪。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77条列出的五种违反党纪的营利活动,周哲玮从事的营利活动较多。按《条例》规定:“有五种营利活动之一者,情节较轻的, 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而周哲玮开办出国留学服务中介机构, 兼职营利活动较多, 实属“情节较重的”,应受到“免除党内外职务和留党察看处分”。按《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坏人不止两个——还有一个坏教授

周哲玮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于英川搞腐败的权钱交易。周哲玮掌管上海大学人事权,包括教授延聘和终身教授的审定权,于英川60岁前曾是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至今仍掌管中法基金款项的使用权。周哲玮夫人梅玉姣(在我校档案馆工作)连续两年去法国旅游的钱都是于英川掌管的中法基金提供的。因此,周哲玮为了回报于英川,已将于英川已延聘到66岁了,并且在2006年以后还要继续延聘,于英川实际上成为上海大学的终身教授;而上海大学的教授通常只能在年满60岁后延聘一年左右。更有甚者,周哲玮还让66岁的于英川在2006年4月申请博导,而学校发布的文件明文规定:教授申请博导的年龄一律在55岁以下。此事充分说明了周哲玮和于英川的特殊腐败关系。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于英川2003年申请得到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学术腐败的典型,只要看看其项目申请书就一清二楚了。以下是对其申请书内外的学术腐败行为的分析:

于英川申请的项目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科技进步作用行为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一、于英川在申请书中列出的作为项目前期研究成果的17篇论文和3本他主编的书中,没有1篇论文和一本书与他申请的项目(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有联系,即没有一点项目研究基础,然而申请却被立项。这说明了项目批准者有相当大的权利,他与项目申请者于英川和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

二、就是在申请书列出的与申请项目根本没有联系的17篇论文中,2000年以来的也只有4篇,其中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蔡伟[6]、[7]和温金林[8],于英川只是挂名的第二作者;但于英川却把这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全部删去,这样,他就成了这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了,这确实是将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攫为己有的学术不端行为。

三、更令人吃惊的是,于英川在申请书中为立项依据所作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竟然没有一句话对本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论,只是列出了本项目研究的国外文献20篇,国内文献13篇,他以项目研究的国内外参考文献作为国内外研究综述,这说明他根本不知道如何作国内外研究综述,这种根本不合格的项目论证居然被批准立项,只能是项目批准者的违规和腐败( 因项目通讯评议专家很容易看出于英川国内外研究综述 的不合格)。

于英川就是凭这样一份狗屁不通的论证,利用腐败手段,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附1:

下面请看具体的核实情况(有底纹的为改动处):

贸经9443班马俊同学1994-1995学年考试成绩一览表(上表)。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8 必修 72 0.00

英语阅读 2 必修 80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75 2.7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81 3.00

经济学 5 必修 66 1.70

高等数学 2 必修 74 2.30

线性代数 3 必修 70 0.00

体育 1 必修 93 4.00

总学分:12平均成绩:85.32平均绩点:1.44

改动三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76.375分,而原来是85.32分。按照改动的绩点,平均绩点应为1.7125,而原来是1.44。而且其中三门课的绩点为“0”。

贸经9443班马俊同学1994-1995学年考试成绩一览表(下表)。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8 必修 75 2.70

英语阅读 2 必修 78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82 0.0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80 0.00

现代经济学 3 必修 74 0.00

计算机运用基础 6 必修 75 0.00

体育 1 必修 85 0.00

总学分:6平均成绩:18.75平均绩点:0.68

改动六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78.4286分,而原来是18.75分。按照改动的绩点,平均绩点应为0.30571,而原来是0.68。而且其中六门课的绩点为“0”。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8 必修 76 0.00

英语阅读 2 必修 80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85 0.0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82 0.00

高级程序设计 6 必修 80 0.00

现代经济学 3 必修 75 0.00

体育 1 必修 82 0.00

经贸口语 2 必修 83 0.00

总学分:0平均成绩:0.00平均绩点:0.00

改动八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81.1667分,而原来是0分。其中所有的课的绩点为“0”。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4 必修 78 0.00

英语阅读 2 必修 82 0.0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84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83 0.00

基础会计 3 必修 80 3.00

微机应用软件 4 必修 80 0.00

哲学 6 必修 69 1.00

体育 1 必修 81 0.00

经贸口语 2 必修 85 0.00

总学分:9平均成绩:23.08平均绩点:0.58

改动七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80.2222分,而原来是23.08分。按照改动的绩点,平均绩点应为0.44444,而原来是0.58。而且其中七门课的绩点为“0”。

贸经9443班魏卓衍同学1994-1995学年考试成绩一览表(下表)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8 必修 72 0.00

英语阅读 2 必修 68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82 0.0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80 0.00

现代经济学 3 必修 70 0.00

计算机运用基础 6 必修 76 2.70

体育 1 必修 72 0.00

总学分:6平均成绩:19.00平均绩点:0.68

改动六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74.2857分,而原来是19.00分。按照改动的绩点,平均绩点应为0.38571,而原来是0.68。而且其中六门课的绩点为“0”。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8 必修 75 0.00

英语阅读 2 必修 80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90 0.0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84 0.00

高级程序设计 6 必修 65 0.00

现代经济学 3 必修 72 0.00

体育 1 必修 62 0.00

经贸口语 2 必修 70 0.00

总学分:0平均成绩:0.00平均绩点:0.00

改动八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74.75分,而原来是0分。其中所有的课的绩点为“0”。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性质 成绩 绩点

综合英语 4 必修 73 0.00

英语阅读 2 必修 82 0.00

英语视听说 2 必修 77 0.00

英语听力 2 必修 88 0.00

基础会计 3 必修 75 2.70

微机应用软件 4 必修 0 0.00

哲学 6 必修 60 1.00

体育 1 必修 68 0.00

经贸口语 2 必修 72 0.00

总学分:9平均成绩:25.88平均绩点:0.54

改动六门课。按照改动的成绩,平均成绩应为66.1111分,而原来是25.88分。按照改动的绩点,平均绩点应为0.41111,而原来是0.54。而且其中七门课的绩点为“0”。

附2:

------------------ 常务副校长周哲玮会见瑞典查尔莫斯科技大学校长一行 创建日期 2006-9-1 刘伊 浏览次数 876 返回

2006年8月31日,瑞典查尔莫斯科技大学校长Karin Markides女士、副校长Johan Carlsten博士和校长高级顾问Jörgen Sjöberg先生一行三人访问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会见了来宾,双方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在会谈中,查尔莫斯科技大学校长和周哲玮校长首先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历史、办学规模、科研经费、学生培养等等各个方面,周校长还向外宾特别介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对方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将大学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优秀大学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把一个教学型的大学转变成为科研型的大学需要做哪些事情。会谈气氛很是活跃,席间传出阵阵笑声。

会谈结束后,外宾在刘建影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大学中瑞联合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等。

一同参加会谈的还有,科研处翟启杰、施利毅、郝健,外事处张武等。 外事处

------------------

[upload=jpg]UploadFile/2006-9/2006952026225119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9/2006952026515262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9/20069520311298484.jpg[/upload]

推荐第4篇:大学校长新年贺词

2011年的钟声响起,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代表学校党委、学校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体离退休及家属同志表达美好的祝愿!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一五”时期是学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开放、合作、竞争的新形势,面对国家能源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对学校发展的新期待,面对学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强化特色、突出优势,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后勤产业、两校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为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我们成功召开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建设xx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这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描绘了学校发展的新蓝图。这一年,我们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争先进位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质量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取得了国家级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一系列新成果,学校跻身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高校;学科和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科研经费突破3.7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占一半以上;师资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层次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正在快速成长;两校区办学条件和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们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1年,学校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学校迈入了“十二五”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是学校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建设xx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能否顺利完成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关系到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学校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更加艰巨的任务。在这一年里,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围绕建设xx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优化办学结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建设,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不断提高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和层次;科学统筹资源,平稳推进两校区办学;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总之,我们要从努力推进2011年的各项工作开始,不断推动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宏伟的目标,激发奋进的力量;科学的规划,展示广阔的前景。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开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祝大家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推荐第5篇: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360教育集团介绍说,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简称格大,位于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市,始建于1451年,是全球最为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英国老牌名校,全球百强大学,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

作为一所久负盛名的全日制综合性古典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联。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国富论著者)、工业革命之父詹姆斯·瓦特(实用蒸汽机发明者)、苏格兰哲学之父弗兰西斯·哈奇森、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曼、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创办人詹姆斯·麦吉尔、著名科学家开尔文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均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迄今为止,格拉斯哥大学已经培养出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英国首相和4位高等院校的创建者,众多在法律、科学、商业等领域的领导精英,使其在欧洲乃至全球都享有极高声誉。

校长

·Donald MacAlister,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James McGill,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慈善家

·John H.D.Anderson,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自然哲学家

·John Buchan, 1st Baron Tweedsmuir,加拿大拿破仑大学名誉校长,作家,加拿大总督

·Robert Herbert Story,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William Kerr Fraser,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William Elphinstone,阿伯丁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

推荐第6篇:美国大学校长

美国高校治理中校长权力与角色定位

2014010001 梁春阳

摘要:美国是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大学治理制度建设相对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作为大学最为关键的人物-校长,无疑是大学里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校长是大学最有影响力的人,但校长的一切活动都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本文探讨了美国高校治理中校长的权力的来源、校长的范围以及校长权力的制约;以及校长在美国高校治理中扮演的行政者、筹资者、社会活动者角色,进一步了解了美国高校治理中校长的重要性,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我国要明确校长任命的重要性、校长应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特色的办学理念、校长应创设学术自由的氛围、增加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管理的数量。 关键词:美国 校长 权力 角色

二、美国高校治理中校长权力

(一)美国校长权力的来源

要想知道美国校长权力的来源,就必须要了解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校长、评议会。

美国是董事会制度发展最完善的国家,美国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始于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几所学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和耶鲁学院。美国高等院校一般由董事会控制,其成员通常是教育领域外的社会知名人士。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高校,董事会都处于大学管理系统的顶端,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享有裁决学校事务的全权。董事会可以说是美国大学真正的“老板”。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决定学校的大政方针,聘任和评估校长,根据校长举荐任命教授和行政官员,监督学校相关机构的管理工作,审批预算,筹集资金,管理捐赠,确保足够的物质设施,监控教育项目,审批长远规划,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发挥“桥梁”与“缓冲器”的作用,确保大学的自治。

校长,校长执行董事会作出的有关大学内部日常事务的决定‘美国大学管理有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系统和以评议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系统。大学内的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有些学术事务决策后还要通过行政系统去实行。校长成为协调沟通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关键角色。因此,校长一般是评议会的职能成员,主持和召开评议会会议。 评议会,评议会制度是西方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项制度,它背后体现的是“民主治校”,“教授治校”的理念。校评议会负责的学术事务主要包括制定全校的学术政策,教师的聘用、考核和晋升,学生的教学、课程设置等。学院评议会负责的事务更多,权力更大,几乎包揽了学院的全部事务。一般而言,越往基层,学术事务越集中,评议会的权力和权限就越突出。[1] (二)美国大学校长的权力范围

美国大学校长依据董事会的授权,拥有大学行政和学术事务的全部权力,并承担大学行政和学术事务的全部责任\"而事实上,伴随大学规模的急剧扩展!职能的日趋增多,学科的不断分化,大学校长不可能独自承担大学全部的行政与学术事务,他们通过授权将权力和责任进行分化,他有权任命哈佛大学的副校长,

三、美国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一)行政者角色

1 作为行政者,美国大学校长由大学董事会任命,是大学科层组织的首席行政长官,他们为实现董事会所确立的政策目标而存在,并依据这些政策目标设立必要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设施,控制与协调机构的运作,开展对组织运作的绩效评估,从而确保董事会政策目标的达成。大学负责各具体事务的副校长均由校长提名产生,尽管副校长最终人选确定需要报请董事会批准,但校长在此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校长的重要职责。以“哈佛大学的奠基者”闻名于世的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在他任职期间认为,哈佛要成为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学者,要有一流的教师,他强调说:“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在埃利奥特看来,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高水平和恪尽职守。为了把哈佛大学办成高标准的学府,他呼吁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特别要不惜重金聘请最优秀的学者和人才来任教;同时,要提供专门基金以充实教学设备,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创造最好的条件。在埃利奥特任校长后,就把教授的年薪由3000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而当时美国主要大学教授的年薪都在3000以下。[2]

(二)筹资者角色

(三)社会活动者角色

四、启示

(一)校长任命的重要性

一个合格的校长,要有学问家的眼光,教育家的襟怀,管理者的魄力。。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政府委任制,虽然保证了党对大学的领导,使得学校管理具有稳定性,但是对于校长的眼光、胸怀、管理能力却考察不足。今后高校改革政策中,对校长的任命应该是学术人士或者热爱教育事业的,而不是简单的政府官员的任命。

(二)校长应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特色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前进的动力。大学校长有鲜明的、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教育理念,大学才有奋进的目标和力量。然而,现在的许多大学校长,陷于琐碎的事物当中,为了赶大流,出席各类政府会议,不断申请各项国家指标,而不能专心的处理大学事务和长远发展,忽视了大学的使命和宗旨。

(三)校长应创设学术自由的氛围

历史赋予大学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只有明确大学的使命,才能更好的发展大学。学术自由是影响大学履行使命的关键因素。我国现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高校改革中的领导政策一直提倡“去行政化”,还学术以自由,其实,除了行政化对学术自由产生的影响外,主要还是大学内部的学术保障制度不健全。有一部分大学中,教授只有按照政府的领导,学校的要求,才能获得一定的资金项目支持,许多大学教授的研究课题也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硬性指标,缺乏自己的独立研究。有一些认真搞科研具有创造性的教授,因为大多数时间放在科研中,而无暇顾及行政往来或无法完成规定任务,最终导致淘汰。所以,校长应设立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保障学术自由。

(四)增加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管理的数量

一方面,作为学校主体的重要部分,教职员工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地位要加

2 强。要积极激励教职员工代表参与大学重大决策的制定;另一方面,要巩固加强教职员工在学术委员会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术事务发展中的自主创新精神,而学生作为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学生作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既是大学最重要的教育服务消费者!又是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大学的决策机构以及学术委员会中,要适当提供学生代表的参与名额。 参考文献:

[1]姜晶,美国大学治理的结构、特点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2010(1):43-45.[2]贺国庆,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8)

推荐第7篇:大学校长新年贺词

2013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向全校广大师生致以节日的祝贺,衷心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xx年,对国家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xx大胜利召开,为我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走向富强、民族实现振兴,吹响了前进的号角。xx年也是中国民航大学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迈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一年。学校以他一贯开拓创新、严实向上的精神传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并全面实施、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并迎来首届学生、工程技术训练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民航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年组织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88项、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各项成绩让我们备感鼓舞,这是广大教职员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们向全体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学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的时期。追求更高水平,实现更加和谐发展,这是高起点上的新的攀登,更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光荣职责和使命。

新年的钟声敲过,过去的时光已成为历史的积淀。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满怀信心,充满希望。让我们踏着改革创新的时代节拍,在建设国内知名、国际民航界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民用航空大学的征程中,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大学校长新年贺词(2):

XX年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致以新年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XX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我省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XX—2020)》颁布实施,这些不仅对国家和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描绘出了教育事业在未来十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也预示着高等教育将又一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对西安理工大学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令人鼓舞振奋。

XX年也是落实西安理工大学“xxx”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xxx”期间,学校坚持科学决策、精心谋划、真抓实干,坚持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声誉逐年提升,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xxx”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学校发展也由此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回顾XX年,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一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入选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这一年,学校获得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总额超过了1200万元;“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

3、863课题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与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社会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XX年,学校全面启动了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先争优,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载体,在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一系列活动。XX年,学校继续加快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新增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门省级精品课程。XX年,学校新增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积极筹划,全力以赴做好全国第十一批博士学科点申报工作,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XX年,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3名教授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次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和教学名师。XX年,有600余名同学获得国家、省级各类科技竞赛奖励;自动化085班学生王越仟受到外交部表彰,电气081班学生杜安晨被上海世博局志愿者部授予“园区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水电学院07级博士生裴亮荣登《中国研究生》杂志封面人物,他们以优异的表现和良好素质为学校赢得了荣誉。XX年,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十届“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受到了教育部和参演高校的一致好评。

回顾成绩,令人倍受鼓舞;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XX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XX—2020)》的第一年,也是西安理工大学制定并实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让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为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为西安理工大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最后,预祝全校师生员工、社会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大学校长说

明天我就要见到刚入大学的我的新学生了,能够考进交大必定是很优秀的学生,今年是我第三年面对新同学了,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感到很荣耀责任很重大。很多老师觉得教新生没有挑战性,喜欢教英语专业或者研究生的英语,可我觉得能有机会接触刚刚从中学升上来的同学,其实更加重要和有难度。为他们人生新的一页进行帮助和指领,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悟传递给他们,和知识的转递同样重要。所以今天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有些许激动,在新东方课堂的很多感觉也延续到了大学的课堂,虽然两者是不同类型的,但是两者的教学优势进行融合可能对学生尤其是新生会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升入大二的我的学生们一如既往地努力。

下面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新同学,大学校长对你说》,我觉得不仅对新生对所有正在大学学习的同学都是有启示作用的。

新的起跑线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们一同见证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在此,我想以奥林匹克口号的六个字──“更快、更高、更强”,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更快”,就是希望同学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大家知道,在游泳、跑步等项目中,起跑快的人往往会占有领先优势。各位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现在大家又站在大学生活的同一起跑线上,即将踏上一段新的征程。学校为大家提供了平等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希望同学们更快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注重方法和思维的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更高”,就是希望同学们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在跳高项目中,运动员总要不断挑战新的高度,而每一个新目标都是运动健儿们再一次起跳的新动力。对于各位同学来说,在中学时考上大学、进入清华就是一个具体目标,如今这一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过去曾出现过一些同学因为失去新的目标而学习懈怠,甚至由于沉迷网络等原因而荒废学业。所以,希望同学们在步入大学后要确立更高的奋斗目标,保持刻苦攻读、奋发向上的激情。

“更强”,就是希望同学们练就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清华有着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老校友们在回顾大学生活时,都深感在清华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使自己终身受益。清华人不仅把体育作为健身的手段,而且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在座的同学都是中学的“尖子”,现在汇聚到清华园“同场竞技”,就好像奥运会上的“强手如林”,大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更大的压力,也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以至失败。但正如举重、跳高等项目上,运动员们常常是以未能达到更高目标而结束比赛,但下一次仍要冲击新的记录那样,同学们在遇到挫折时,不要消沉与放弃,而要善于调整与坚持,以良好的身心素质,面对压力,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发挥潜能,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珍惜个性兴趣克服从众心态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

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长的。进入大学以后,你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你要去理解大学与高中的差异,去领悟一所有百余年历史的高等学府的精神和特色,去审视和把握自己的发展目标,你到复旦来做什么?毕业后要做什么?毕生要坚持什么?

复旦有自己崇高的志向,它要培养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你欲对社会有大贡献,首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人的道理懂得越多,你才会越高尚。无论你学什么专业,都当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会发展、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百姓疾苦。在此过程中,你可以学会理性地看问题,养成宽阔的视野和胸怀,进而提升人生的境界,开拓自身的前程。

复旦是学术的殿堂,是各学科众多优秀学者为人类奉献智慧的地方,你身在其中,就要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做学问的道理懂得越多,你就会越有作为。无论你学什么专业,都要集中精力,独立思考,保持兴趣,敢于探索。都要坚持尊重学术,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精神,这对做学问和做人都很重要。

大学是培养优秀成年公民的地方,你将在这里独立地处理个人事务,自我教育能力的

培养是你必须合格的课程,否则你将难以独立处理职业事务,担当社会重任。

欲学会独立处事,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珍惜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理性地分析和检讨自己的需要,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意图,才会克服自己的弱点,才会有效地管理自己,才会安心地去看书、选课和选专业等,才会克服追崇热门的从众心态。

欲学会独立处事,就要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复旦有各种机会,包括各种讲座、课程和活动项目等,这些都是受教育的好机会。建议你尽可能广泛地去领略和了解,多向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慎重地做出决断,不要轻率地采取排斥的态度。选择能力实质上是承受后果的能力,对于你已经选择的事情,就要用一往直前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毅力坚持下去,追求成功,不要患得患失。

欲学会独立处事,就要培养自己的规纪意识。大学有各种规章,这是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学风气和质量的保障,也是你可以独立处事的依据。在复旦,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好成绩,但这必须以能力为标准,必须以严守规纪为前提,绝不受钱财、权力或人情的干扰。你选择了复旦,就要学会承受复旦的压力。

欲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不但要独立自尊,还要有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善于处理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协作精神以道德情操为本,关键是谦让和奉献。要服务社会,自己先得练习尊重别人。那种孤傲冷漠、骄傲自大的习气,是断不可能受人欢迎的。

一等品行,成就一等学问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杰

交通大学兴办于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华富强而兴学育才,立校之初即提出“求实学,务实业”、“饮水思源”。唐文治老校长主张学业品行合一,留有名言“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强调以第一等品行为根基,成就第一等学问、事业和人才。这样一种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德育为基、敢为人先的育人理念,在交大根深蒂固,并逐渐为其他兄弟大学所认同。正是秉承和发扬了这种理念,112年来,交通大学为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做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这所学校走出了众多改变中国历史轨迹的杰出人物。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简单说就是,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发扬我们身上的那些美好的品德,并且用这些美好的品德来影响身边的人,从而追求完善的人格。交通大学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彰显的就是感恩和责任。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就是希望每一位交大人,都时刻铭记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时刻铭记祖国和母校,时刻铭记自己的父母和师长。因为,只有懂得感恩和责任,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希望大家珍惜在大学学习的人生黄金时期。交大不仅是传授大家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建设大家的能力,培育大家的素质和养成大家完善人格的圣地,这就是我们的“交大之道”,也是我们这些师长们的真心期盼。

一个人若想成功,不能没有激情和梦想,同样,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大学,也不能没有伟大的激情和梦想。交大这112年的发展,就是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的过程。现在,我们的梦想是交大能够成为一所大师云集,精英荟萃,科技成果和人文思想精彩纷呈、交相辉映的大学,成为一所不仅能够推动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而且能够促进人类健康、引领社会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深知,目标之前,横亘着历史与现实的宽阔河流,梦想的实现不但需要激情,更需要踏实的工作和努力的拼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来一起努力!

学会“仰望天空”

同济大学校长 裴钢

大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大学要把你们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能够承担许多责任的国家栋梁。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甚至有些痛苦的过程。

大学首先是一个潜心学习的好地方。这里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有包罗万象的图书音像资料,有涉及国计民生各方面的学科体系。大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拓宽,可以文理兼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并学一些管理和艺术课程,使自身素质更全面。完善的知

识结构和多元的思维方式,将帮助你更具备创新能力,更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也是能力锻炼的试验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能力虽然无法在成绩表上反映出来,但却是走进社会的通行证。同学们报考大学的时候,就非常关心就业问题,这是个好现象。用人单位不仅看学习成绩,更看重素质和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团结包容与合作、敢于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挑战权威又懂得尊重他人。大学生还要逐步树立责任感,对自己的将来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负责。

去年温家宝总理在同济百年校庆上亲切勉励大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希望大家经常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所以,同学们要注意从点点滴滴的身边小事做起,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积累干事业的志向。

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俞立中

北宋大学问家李觏说过:“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职业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被赋予高尚的道德期许和社会责任。去年,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这项政策旨在鼓励最优秀的青年学子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你有幸成为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一定能深切体会到这份崇高的责任。

一个教育家,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渊博的科学知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还要有磁铁般的亲和力。为此,学校已经为你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培养方案,帮助你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我真诚地希望你从这一刻开始,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做好充分准备,为圆满完成四年学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衷心期待你坚定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立志成材、求实创造、陶冶品性、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在为祖国未来教育事业奉献青春才华的同时,成就自我、实现理想。

即将离开家门,我要特别叮嘱你:一定不要忘记感谢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记感谢老师。希望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家门,怀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

推荐第9篇:大学校长名言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名言 2009-11-25 08:48 蔡元培、蒋梦麟、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郭秉文、唐文治、萨本栋、罗家伦、任鸿隽、胡先骕等大学校长,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先行者、奠基人。他们都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又是中国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们曾在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大学担任校长,为坚持学术自由、教育独立、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学术传统和现代教育制度被中断了。学统的中断和制度的断裂,让后人走了很多弯路。因此,他们的教育理念、办学实践和人格风范,是中国教育复兴的精神资源。

强国之道,不在强兵,而在强民。强民之道,惟在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的社会。

——蒋梦麟

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睛,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

——胡适

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只知道压迫着学生读死书的学校。结果不过是造出一群“病鬼”来。一点用处也没有。

——张伯苓

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竺可桢

近年来高等教育偏重知识的灌输,而缺少精神人格的训练。

——罗家伦

大学生四年毕业,并非教育的终了。乃是教育的开始。

——任鸿隽

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

——胡先骕

蔡元培 北京大学,

胡适 北京大学,

蒋梦麟 北京大学,

郭秉文 东南大学,

梅贻琦 清华大学,

竺可桢 浙江大学,

张伯苓 南开大学,

唐文治 交通大学,

萨本栋 厦门大学,

任鸿隽 四川大学,

胡先骕 中正大学,

罗家伦 中央大学,

马君武 广西大学,

如今之中国,有所谓的“大学”和“大学生”,而没有真正的大学校长。真不知道大学校长的选取标准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准,还是应以某些政治力量的利益为准。民国的大师们已远去,未来的中国,谁人来救?

推荐第10篇:哈佛大学校长

哈佛大学校长: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思想说 2016-07-18 17:54:49 举报

阅读数:12740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了解整个世界”

无疑是每一个旅者内心的动力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了解世界的方法是每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 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草坪上的游戏,看到这个雄伟的铁质建筑夜晚的亮灯后,踩着巴黎夜晚的灯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铁后来青年旅社。

和孩子们“浪迹”在国外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人问:“你们是韩国人?日本人?”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的旅游都是大巴车里,而孩子们总是在学习语言。当我们的孩子们自豪的回答“我是中国人”的时候,我想,不仅仅以“语言”为目的的出国活动也代表孩子们成长机会的多样性和中国父母们思想的变化。 在这个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我们的旅行也需要与世界接轨。

带着激动和疲惫、收获与成长,我们完成了旅程,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我们离开了那里,但却把对陌生国度的思考也一并带了回来,除了留在脑子里的回忆,我们还有日记、明信片、相片,我们还有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一次旅程的收获变得更长更厚重,直至我们下一段的重新开始。

“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国家,从学习和成长入手的旅行方式都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他们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需求帮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完成任务,而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下,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显示的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不仅是孩子们,每次,当我和孩子们面对这样的陌生冲击时,我也在成长,我也每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当孩子们在成长中一次次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那么,当他们长大后要面对的各种陌生环境都不会让他感到害怕,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模式。

很多人会说,孩子太小了,让他们在七八岁出国他们能记住什么?更别说在低幼的孩子了。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误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获得什么,我们会通过他的表达或者他的改变作为判断的标准。但对于一个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以让他们清楚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收获反映他们的成长,于是大人们很武断地说,他们年龄太小了,对他们来说没有用,以后都记不得。其实,也许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等他到十多岁的时候他不记得的,但对于他在接下来一年的成长绝对意义非凡。也许我们不用带他们出国,但是经常到不同的环境看到、听到、感受到一样和不一样,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鼓起勇气去听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哈佛大学的一任校长曾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是扩展生活广度的起点,我喜欢那句话,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您的认可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第11篇:大学校长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南开大学校长、学位委员会主任,现在,我宣布:

根据XX年6月23日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决定,授予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系、法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经管法试点班、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药学院、泰达学院的2805名本科毕业生,南开大学学士学位。祝贺你们!

同学们,在表达祝贺的同时,我还要特别向你们表示感谢。XX年,当我来到南开大学,你们是我迎进门的第一届学生。4年之后你们毕业了,而我这个校长还没“毕业”,还要不断努力做一名称职、能够受你们信任和欢迎的校长。

过去的4年,我们有了许多共同的经历。我们都在想办法让教书的安心把书教好,让读书的安心把书读好,让食堂把菜炒好,让我们的南开更好。我还记得你们给我打来的电话,发来的邮件,座谈会上的提问,还有贴在“我爱南开”上的留言。你们给我这个新校长出了很多主意,有的是客气的,也许有的是不客气的,但无一例外,都是珍贵的。就这样,我们一起变成了南开人,那种见到“河南开封”都会首先念出“南开”这两个字的南开人。

此刻,站在这里,我有很多感言想要送给你们,最先想到的,是张伯苓老校长在那篇《对于南开校友的展望》当中说到的:“我希望我们南开的校友一齐燃烧起来,做事‘不自私’、‘肯为公’、‘持之以诚’、‘继之以勇’,努力于有益国家的事业!”

我希望今天的毕业生能够记住这句话,记住开学典礼时就讲过的“公”、“能”二字,为了这个民族的复兴,去“燃烧”你自己。

去年,南开大学建校90周年,xx总理到学校对大家发表讲话,希望我们“坚持走南开的道路,坚持发扬南开的品格,坚持南开的精神”。

温总理说:“南开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清楚。”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一段南开生活的结束之日,也正是你们把个人命运同民族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开始之日。

你们不能松懈。因为世上仍有饥饿、战争、伤痛、失学,因为中华民族仍未实现伟大复兴,南开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使命不会停止。

你们仍要进步。因为虽然在南开的本科学业已经结束,但新的学习刚刚开始。“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今天,我们庆祝你们从这个校园毕业了,我们也祝愿你们此后的人生没有不及格——因为“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在这里,我恋恋不舍地为你们送别。

我知道,南开留给你的不会只是光荣和快乐,一定也会有委屈和苦恼。但我相信,以后你会越来越想念新开湖畔的梧桐、图书馆前的灯影、马蹄湖里的荷花、大中路上的白杨,那是一种家的感觉。想家的时候,就常回家看看,不要跟家里断了联系。

亲爱的新校友们,请记得,南开的品格因你们而发扬光大,南开的精神因你们而生生不息!

90多年了,南开大学一直在这里。从1919年至今,南开录取过90届学生,总数不足16万人。但南开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表现。今天,我不再重复历届校友中的那些熟悉的名字,将来,你也是其中的一个!

加油吧,我亲爱的学生们。让我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大学校长演讲稿(2):

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什么兴趣?真正目标不应是兴趣,而是责任,在责任当中找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越在黑暗中越做光明的事,这就是道德教育。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你才有前途,读书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是为了你!你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这就是最错误的教育,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所以小孩子长大以后就知道,啊哈,读书就是为了我呀,与任何不相干,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来,为了我的希望,你看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它与国家毫不相干!他喝着国家的奶水,用着国家纳税人的钱,拿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孩,培养出一批自私自利的老师,你想:这国家会有前途吗?你读书的方向都错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什么培养你?国家是欠你的吗?你能白白吃国家的饭吗?白白享受这里的宿舍和餐厅、白白地享受老师对你知识的传授吗?你凭什么?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有什么牺牲?你一切都没有,你只是个造粪的机器而已。你每天吃饭了,无所事事,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你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长大,有一天你会学成,你要为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你为国效命。因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为前提,所以今天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正好你们是读师大的,你们在

三、四年之后要培养跨世纪的***人,你的责任比谁都大。如果你都没有国家观念,你都不爱国,你怎么要求你的学生爱国呢?所以说今天的老师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跑来跑去,为师范生灌输爱国思想的原因所在!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如果不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学英文的,总想好好学,将来以后到哪个公司为哪个老板、哪个董事长当翻译官,多丢脸!多没人格,多没气度!(掌声)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大雨就来了。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来了。太快乐了!”大家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过,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但这个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 “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状况下,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呢?(掌声)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

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掌声)你怎么可以羡慕外国人呢?“唉呀,你看外国人多好!我不当中国人,我想当外国人!”那是不对的。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把它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热爱国家的观念。

人人在砍国家、吃国家、拿国家,这个国家怎么会好呢?人人都贪污、腐败,这国家会好吗?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再大的国家也会被你拿穷了。(掌声)我走到哪里,绝对拒绝招待。我走到哪里吃自己,用自己,坐你的汽车给车钱,住你的旅馆给你旅馆钱,吃你的饭给饭钱,绝对不沾国家一毛钱。我就是要做个示范给你看!(掌声)什么叫爱国,是我们把东西把钱把命给国家,这叫爱国,你总是把国家的东西往家拿,这叫什么爱国?有些人偷国家、拿国家,还拿得津津有味,拿得大言不惭,拿得毫不要脸,这怎么得了?(掌声)

有人说:老师,你让我爱国,我可以爱国,不过,国家在哪里?我找不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国家里头,不知国家在哪。当老师的,国家就是你面前的学生。你往讲台上一站,下边的学生就是你的国家,找国家太容易了。今天我往这儿一站,下面1500人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对你们尽心尽责,就要产生教化作用,影响作用,你就是我的国家,我爱你,就是我爱国,把我的思想传播给你,就是爱国!(掌声)那你以后往你的学生面前一站,那就是你的国家。你不能浪费他的时间,他的生命,你要好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你给他这种爱国思想,你就是一个爱国者,不给他,你就是不爱国,你就是叛国者!(掌声)同学们,将来你也有留学的机会,你要注意到,不要让自己丢了中国人的脸。你别去了不回来,这丢中国人的脸呢!外国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他们会说:你看,这些留学生一点国家观念都没有,这些小亡国奴!人家怎么会看得起你呢?这很丢脸,是很难为情的一件事。

国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你不到国外不知道“祖国”的重要。一个没有国家的,一个国势很弱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我们要知道爱我们的国家。国家不壮大,你个人再有钱有什么用?再有地位有什么用?你永远不受人尊敬啊! 我今天讲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哪里是爱国主义,处处都是爱国主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爱国。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以色列小组正好当选“世界小组”。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出来竞选。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我的任务,我也告诉世界: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要钱何用?--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掌声)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哇,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象疯了一样,把阿拉伯的军队打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七日战争!七天打完!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一句话!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同学们,国家的前途是向后看的,个人的前途是往前看的。老师这样一回顾,就知道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小朋友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今天要雪耻图强,力争做得更好。不要丢了祖宗的脸,不要丢了我们汉唐先烈的脸。

第12篇:武汉大学校长

武汉大学校长:未来十年某些高校将破产

2010-03-24 03:4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到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最近对记者表示,中国某些高校的破产危机并非耸人听闻。

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而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相应的,生源减少会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会陷入困境。

顾海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体系高校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问题。 随着出生人口数的下降,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是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顾校长形容是“招生的倒金字塔”,将来好的专科学校,录取分数会高于办学质量不高的本科学校。二是高等教育的分类、分级、分层急剧增加。过去只要当个大学生就知足,将来即使上了好大学,专业不好,就业也会有困难,这样对专业的选择更加理性。

他介绍说,大概是从4年前开始,招生时就出现一些分数不高的考生一人能接到十几二十几个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新闻。这几年,有些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招生不足的现象日渐严重。“他们用了多种手段抢生源,但降分已经到极限了,700多分满分,只要有200分就招。”

这是否意味着高校规模“大跃进”将告一段落?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顾海良喜欢用数字说明问题。他分析,一个民办学校或者独立学院,仅仅就其办学基本经费而言,在校生人数在1.1万人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低于6000人就开始赔钱,就必然要压缩教师和设备维持运转。所有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这所学校可能就会难以维系,陷入财务危机。“如果拿不出有效办法,他们的破产不会太遥远”。

他说,在中国高校合并和调整规模的大潮中,很多综合性高校都把扩招的重点放在了研究生上,追求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的1∶1。这样,本科阶段扩招来的学生更多地进入二三流大学。而到2020年,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如果一类校招生人数控制不变,那么二三类学校的生源就吃紧了,“很多学校会面临招生困难,恐怕连末流学生都抢不到”。

最近,在提交讨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未来10年把发展民办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它们必须面对生源减少的难题。 顾海良建议,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学校应该及早集约型发展,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突破口,切忌办教育也一哄而上好大喜功。他很推崇有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和人才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的办学模式,要走类似国外“社区大学”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民办教育市场还不成熟,没有足够多的投资者愿意掏钱办教育。”顾校长指出,民办教育可以借鉴西方的基金会方式。目前,国内对民办教育的“非赢利性”有误解,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的私立学校,“非赢利”的意思是,学校要赢利,但投资者不分红利,这样把所有的钱都滚在学校基金里保值增值。如果不让盈利,民办学校的就无法达到一定规模,更难进入良性循环。

他介绍,西方的遗产税对扶持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学影响巨大。富人要把财产留给孩子,70%~80%的财富都得交遗产税。所以他们只能把钱捐给学校。这些资金催生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可在中国却产生了一大批“富二代”。

如果政府能规范捐赠渠道,帮助“先富起来的人”成熟起来,而这些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放弃盲目地扩张,改变培养人的目标,为学校学生准确定位,相信中国的民办教育还是能发展起来的。

第13篇:北京大学校长

从聊城走出去的三位北京大学校长

截止到目前,从聊城共走出了三位北京大学校长,分别为傅斯年、王路宾、季羡林。他们三者的家乡分别为聊城城里、蒋官屯办事处和临清。笔者将三者的情况汇总,以飨读者。

一、傅斯年

傅斯年(1896-1950年)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三日(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东聊城一个举人之家,初字梦簪。

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时,傅斯年担任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后因受胡适思想影响,反对“过急”运动;不久退出学运,回到书斋。

1919年夏,傅斯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实验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还对比较语言学和考据学发生兴趣。

1920年考取庚子赔款的官费留学生,负笈欧洲,进入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实验心理学,同时兼修物理学、化学与数学。

1926年冬回国,翌年春出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傅斯年写信给李石曾,表示赞同清党。从1928年11月起,长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任主编。1929年春,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广州迁往北平,傅兼任北大教授。

1932年,他参加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社,在《独立评论》周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拥蒋反共,但赞成抗日,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路线有所批评。

1937年春,傅斯年兼代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主张抗战,抨击贪官污吏。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

1948年当选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

1949年1月,傅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北,并兼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在政治上亲蒋反共,他出于维护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目的,要求严惩贪官污吏,整制政风,反对“中国走布尔什维克道路”;在学术上,信奉考证学派传统,主张纯客观科学研究,注重史料的发现与考订,发表过不少研究古代史的论文。并多次去安阳指导殷墟发掘。他主持历史语言研究所期间,延揽一流人才,作出不少成绩。

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

其著作编为《傅孟真先生集》。

二、王路宾

王路宾同志1913年9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王洪木村的一个书香家庭,1929年11月在济南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的一名年轻的战士。

1933年8月,王路宾同志考入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1934年夏,负责山东大学党支部工作。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不畏艰难,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揭露国民党反共、卖国投降的政策,发展进步力量。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爱国运动,组织成立山东大学学生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上街示威游行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课斗争。因而被反动当局拘押。在狱中,他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

坚贞不屈的斗争。半月后,慑于社会各界压力,王路宾同志等爱国学生被释放。出狱后,他辗转到北平,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京大学接上党组织关系,并担任沙滩街道党支部书记。

1936年8月,王路宾同志考取成都国立四川大学生物系,在成都参与发展“民先”组织,成立“民先”四川省总队部,任副总队长。

1938年2月,王路宾同志因组织革命文化活动被川大开除,党组织委派他到四川民名山开展工作。1938年9月暴露身份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9年秋,他随董必武同志一行到达延安,到中央社会部工作。后赴莫斯科学习。1942年月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研究组组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路宾同志被派往冀鲁豫边区工作,先后任边区社会部副部长,公安处处长等职。1949年任中共平原省委委员,省政府委员,省公安厅副厅长,厅长。

新中国成立后,王洛宾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分局政法委副书记,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济南市委第一书记。

1959年,王路宾同志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1965年,山东省委撤销了对他的错误结论,恢复党籍,恢复行政级别。“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路宾同志又一次受到迫害被关进监狱。1975年,山东省委为他彻底平反,安排他到曲阜师范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

1979年3月,王路宾同志赴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1月,调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协调周培源校长负责北京大学行政工作,并参加北京大学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为北大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1983年,应邀担任中纪委特邀检查员。1984年,退居二线,任北京大学顾问。1990年离休。王路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三、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季羡林在阿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

二、

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年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2009年07月11日八时五十分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

第14篇:副部级大学校长

31所副部长级大学名单:

(一)1992年中心指定:14所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心治理的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产业大学、西北产业大学14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心直接任命,书记和校长享受副部级待遇。

(二)2000年增添7所: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三)2003年12月再新增11所

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四)、迄今为止,全国副部级高校总共31所,(*注:北京医科大学已并进北京大学,因此14+7+11-1=31)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产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海 :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

安徽: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第15篇:大学校长致辞

时下,各高校陆续迎来了毕业季的“最高潮”——毕业典礼。而毕业典礼上的“压轴大戏”——校长致辞也正重磅上演,一篇篇校长致辞、各式各样的致辞盘点在朋友圈里不断刷屏。1.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两年前曾因一首学生们为“求空调”而改编的歌曲《董校长》走红网络。没想到的是,在今年北师大本科毕业典礼上,“空调梗”再次被提起。“你们赶上了宿舍新装的空调,却没能好好享用就要说再见了„„”对学生们在毕业晚会《新闻联播》节目中“擅自”向毕业生宣布“董校长请你们毕业后再回来吹吹空调”的做法,董奇表示非常理解,“从你们这些善意的调侃中,我能感受你们对学校的理解、包容与期盼。” 2.无独有偶,“空调梗”在中央财经大学也赢得满堂彩。“明年夏天,你们的学弟学妹们就很可能住上有空调的宿舍了!”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在致辞中对没有实现给毕业生宿舍装空调的愿望而致歉,并且表示非常理解学生“别人有,我财为什么不能有”的疑问。他叮嘱学生们,今后在生活中当被问到“别人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时,要明白,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个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理性过程,更需要一个有诚意和实干的奋斗过程。 3.苏州大学 校长熊思东用一组小数据“调侃”学生:“你们每人每年平均消耗了150千克粮食,体重却只增重了0.3千克,这是否侧面反映了各位在苏大只长知识而不长肉呢?” 4.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当仁不让地被网友评为最“潮”校长。他在毕业致辞中从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谈到学校义工队伍,从韩国人气组合Bigbang中国巡演谈到学生的创新创业。 “不久前,《太阳的后裔》风靡亚洲,我要告诉大家:那样的暖男并不只有柳时镇。”说到这,李清泉以校友王天罡在大三时远赴肯尼亚参与国际义工服务的故事,提醒学生们不要沉浸于自我经营,而忽略了公共精神。

5.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则谈起了电视剧《欢乐颂》。“有人说,本想要成为‘精英海归’、过得像‘白富美’,结果活成工资不够花的‘职场小白’,最后变成矛盾迷茫的‘大龄剩女’,这些情景是同学们从学校走入社会后打拼的真实写照。”李晓红告诉毕业生们,“谁的青春没有过迷茫?如何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这就需要你们在时代洪流中找准人生的坐标与前行的方向,倾心打磨自己,精心雕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工匠’。” 6.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在致辞中提到去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他希望同学们在走出象牙塔之后,也能怀揣一颗剧中反复强调的“赤子之心”,“我无法要求你们永远‘伟光正’和‘高大上’,但是,我期望你们能够勿忘初心、久久为功,坚定法治信念,坚守法律底线。” 7.网络上的流行语也被校长们“玩得团团转”。比如,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在致辞中希望学生们“不要因为忙碌而淡忘了情分、疏远了距离,要与‘上铺的兄弟’、‘同屋的闺蜜’常联系,不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他叮嘱毕业生,不因青春无为而后悔,不因辜负父母而后悔,不因淡忘母校而后悔。

8,更让许多毕业生没想到的是,校长们连“欧洲杯”也没放过。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就在致辞中说,“今天话别师长同窗,你们心中肯定会有离愁别绪。但校园中有丰富多彩的毕业活动,更有如火如荼的欧洲杯陪伴你们,让离别不会那么感伤。” 9.“当你们盯着手机屏幕低头赶路时,别忘了也要抬头看看天空;当你们流连于自拍秀图时,别忽略了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当你们热衷于朋友圈转发点赞时,别忘了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宋学锋说。

第16篇:大学校长讲话稿

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白驹过隙,几度春秋。今天,我们相聚在此,隆重举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为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向为你们成长成才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亲人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看到你们脸上饱满的热情和兴奋喜悦,我就会忍不住会为你们喝彩,为青春喝彩!你们将青春的一段辉煌留给了母校,母校也因为你们精彩的青春演绎而灿烂辉煌!

还记得入学伊始,你们迎着母校一甲子辉煌的朝霞,带着梦想和憧憬走进了中医药研究生的宝贵殿堂。内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伴随了几分忐忑和迷惑,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往,也是青春的“稚嫩”。历经三载岐黄之路,你们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广博奥妙,领略了名师学者的睿智和博学,收获了同窗学友的珍贵情谊,用智慧和勤奋成就了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成熟,经历成功和喜悦,也遇到过挫折和沮丧。砥砺求是,几番求索,从你们自信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意志坚定和智慧的沉着,由衷的为你们的这种成长、成熟而自豪。幽美静谧的校园也将会永远珍藏着你们这些美好的青春回忆,见证这些多彩的如同画卷一样的往昔岁月。

同学们,青春无悔但毕竟要成为记忆,如今,毕业时节也已悄然来到,齐家治国、立身立业的道路需要每一位同学勇敢而坚实地走好。在你们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候,面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作为你们的师长,我谨提出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希望你们要勤奋自强,努力拼搏

勤奋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成长进步、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勤奋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生命重量和质量。古往今来,一个人无论是想“独善其身”还是要“兼济天下”无不是通过发愤图强刻苦努力来实现目标的,这一点在我们中医药的历史发展长河上屡见不鲜,中医大家们无不是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和思考来实现的。

同学们毕业后无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科研学习,始终要勤奋刻苦,在科学的大道上不畏劳苦艰险、努力攀登,在工作实际岗位中敬业奉献,勇于拼搏,唯此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有所成就。艰苦环境和不佳的境遇可以作为砥砺人生、磨砺意志的机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迎难而上,奋勇前进。在积极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

“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三实既是我党作风建设的一次飞跃,也对于我们个人发展、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指导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理论。

务实是一种大智慧,是收获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保障。同学们毕业离校后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青年人刚开始工作大都有好高骛远、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的感觉,这种态度如不及时转变,久之,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人们的信任,还有自身意志品质丧失。我们应该牢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做起,想成为不平凡的人,必须先做平凡的事。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求真是一种人生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终身追求的目标,哲学上来说,我们刻苦学习,不断思考,就是要对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把握,对本质进行求真,对人生进行觉解。因此要求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永远不断的追求真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注意“以真理为伍,以良知做人”

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需要终身牢记的信念。

第三希望大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大地博厚悠远是以厚德而承载万物。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世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一定博采众长,吸取生活学习中点滴智慧,兼收并蓄,择善而从。

博采是进步的阶梯,是通向成功,实现理想的路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面对事业要想取得成绩,有所作为,除了要有踏实求真的精神,不进行交流,学习是绝对行不通的;应该不断的广泛学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史为鉴,博古通今。既要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方向,也要俯下身来着眼于自身事业的成长和进步,二者统一既是我收获成就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中医药事业能够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宝库不断发展的原因所在。

第四希望大家开拓创新,不断发展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每个人所不断追求的目标。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个人社会价值、自身价值是否能够充分体现,都取决于我们发展的结果。而开拓创新,是实现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开拓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民族进步的根本,唯有开拓创新才能使国家兴旺,民族富强。开拓创新需要有勤奋自强,顽强拼搏的人生态度,需要有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人生智慧,更需要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人生理念。

也是母校的校训,今天在此和大家讲述一遍与大家共勉,是为了让大家不忘初心,不忘母校的期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铭记校训,不断进步。

同学们,最后,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诉大家:母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欢迎你们随时回来看看,建言献策共谋发展;母校是你们永远的避风港,希望你们再次修整身心,振奋精神,乘风破浪,杨帆远航!

衷心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一生幸福! 谢谢!

第17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迈向创新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迈向创新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迈向创新型大学”

2016年12月6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开幕。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在会上作了题为《迈向创新型大学》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张杰校长谈到“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是过去10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迈向创新型大学而探索和实践的大学治理体系。他首先分析了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驱动力能否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转型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这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如果中国研究型大学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源泉,实现向创新型大学的转型的话,就能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上海交大自2007年起,历时两年多,学校与学院联动,经过四上四下的过程,完成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十年规划 - 《交大2020》,这就是交大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基础规划。 接着,张校长分三个阶段陈述了交大对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总体思考和实践。 对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建设创新型大学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

上海交大从2006开始启动人事制度改革,首先以合同聘任制打破了传统的 “终身制”,并逐步向以 “Tenure-track”体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过渡,由点及面,逐步推广到全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启动由“知识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转变;在科学研究方面,则取消了对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回归科学研究的本质,变论文导向的科学研究为好奇心驱动、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在评价体系改革方面,自2007年起,交大对各重要学科的创新发展水平启动了6年一个周期的国际评估,直接将交大的学科发展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这些举措大幅度激发了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

人事制度改革的三步走,交大首先是从增量改革开始的。自2007年起,交大筹集经费,大规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构建了交大师资队伍最初的“Tenure-track”体系。 当引进的人才数目达到数百人的规模后,交大于2010年启动了人事制度第二步改革,“存量改革”,亦即在现有师资队伍中开展分类发展改革,从与学校规划发展目标匹配的目标定位、分类发展、考核体系、薪酬体系改革四方面着手,逐步构建以“Tenure-track”体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在薪酬体系改革方面,交大从2010年开始启动改革,通过5年左右的持续努力,改革了教师的收入结构,在年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将科研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平均比重减少到10%左右,从根本上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型大学的第一使命。 人事制度第三步改革是从2015年开始,在对由海外引进的人才已实行“Tenure-track”制的基础上,和在试点学院对原有师资队伍进行分类发展改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向“Tenure-track”制过渡,预计于2020年前后完成以“Tenure-track”制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交大的人事制度改革已见成效,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人数达到了692个,原有师资队伍中的教师中进入“Tenure”体系的有268人,足见标准之高、选择之严。通过专门筹资建立的“SMC-晨星学者奖励计划”,交大在过去的8年内,持续支持了1383位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的发展。通过有效的人事制度设计,使得交大原有的师资队伍与海外引进的师资队伍在“Tenure-track”体系上的同台竞技和共同发展。

(二)第二个阶段:通过科研体系的改革,凝聚学校集体的创新能力

第二个阶段主要要通过科研组织的重构,激励师生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把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凝聚成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 张杰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创新型大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第一阶段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交大师生的个体创新活力已经得到充分激发,已经完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学科框架的搭建,学校已经从原来的工科为主的大学转变为全方位的、在各个学科领域均有较强竞争力的、具有创新活力的大学。延续这个发展态势,到2020年,交大的主要学术指标完全可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但是,张杰在报告中说,交大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一所真正的创新型大学,而真正的创新型大学不但要体现在学术指标上,更加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对国家和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这就要求学校具有强大的整体创新能力。纵观世界顶级的创新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它们大都是在创新活力充分激发的基础上,依赖长时间的自然演化和学术竞争,逐步形成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张杰认为,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大学建设道路,就是要探索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治理体系的改革,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激励创新的文化。

出于这样的思考,在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第二个阶段里,交大在《交大2020》发展规划中制定的发展路线图基础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17个学术领域确定了107个重要问题,凝聚师生投身有组织的“大科研”兴趣。从2012年开始,交大通过构建激励创新的新型学术组织,利用人员聘用制度、薪酬制度、人才培养、科研用房政策和国际科研合作政策等相应制度和政策激励,促进向有组织的创新转变,在上述学术领域陆续成立了20个左右科研大团队和交叉学科研究院,致力于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转化为团队和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比如,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交大组建了包括暗物质直接探测、青蒿素人工合成、激光核聚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团队;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交大建立了包括高新船舶和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水体污染综合生态治理研究院、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研究院、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高温超导应用研究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团队;在文理交叉学科方面,形成了跨学院的国家战略研究、城市治理研究、东京审判研究、质量发展研究、海洋战略研究、舆论学研究等研究团队和研究院。这些有组织的创新研究活动,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

3、

5、

9、12”这组数字生动地反映了交大这些年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飞速进步。2014年,在高度竞争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中,上海交通大学的3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了认可;2015年,交大有5个教师当选为两院院士;2016年年初,交大有9个学科位列QS全球排名的前50位;“12”则是数周前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交大师生获得了12项一等奖。

尽管取消了对发表论文的奖励,上海交大的SCI论文数和卓越论文数还是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15年成为全国高校第一;国际论文总被引数,达到全国高校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总项目数、总经费数、面上项目数以及青年项目数等都连续数年全国高校第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交大充分激发了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交大的文科建设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文科竞争性科研经费在过去的10年里增长了5倍,2016年文科竞争性科研经费会突破1亿元,跨入国内文科科研经费大体量高校的行列。近年来交大在世界几大排名系统中的名次也在快速上升,整体实力快速逼近全球百强。 2014年10月,张杰校长受邀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自然》上撰文介绍交大“三步走”人事制度改革、激励创新活力等方面的情况,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对中国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高度关注。

(三)第三个阶段:通过制度激励的治理体系改革,营造人文关怀的创新文化

张杰校长在报告中对交大如何通过“三大转变”营造一个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行了严谨而不失幽默的说明。张校长指出,大学的本质决定了大学一定是以学术追求为灵魂的学术共同体,是高智商、多元化、长周期的复杂体系。因此,创新文化需要建立在对大学的治理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体系,完善资源配置的支撑体系,推进发展模式、管理模式和激励模式方面的三大转变。治理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将原来自上而下的创新动力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机制,而这依靠递进式的管理制度改革作为支撑。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大学治理的核心在于激励师生的创新活力、凝聚学校的创新能力和营造人文关怀的创新文化。交通大学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以三大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制度激励,目的是激活学院的创新活力、激活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从而凝聚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制度激励设计的心理学基础是基于马斯洛的“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对于不同需求的教职员工给予不同层次的激励。通过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营造一个“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逐步变成一个靠制度激励产生内生驱动力的创新型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正在经历着更加根本的改革。通过交大致远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等试点学院,探索着不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致远学院通过创新性的整合式教育模式,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与科研的整合、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并采取了一系列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创新举措,包括开设由名师主讲的导论课以扩展学生视野和发掘学生内在兴趣、通过贯穿四年的各种小班研讨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本科生参与前沿科研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潜质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好奇心的动力。至今为止,致远学院学生就读期间,在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4篇,获得国家和国际各类奖项285个,359名毕业生中90%以上选择了继续深造。 “致远模式”于2014年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期,致远学院又荣获两项全球教育创新奖,评委会对致远学院项目的评价是:“致远学院的使命是将‘好奇心驱动的学习’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如何促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有学习追求和自主创新活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为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动力与激励手段。致远学院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致远学院现已从原来仅以基础学科方向为主扩展为辐射全校的“致远荣誉计划”,将进一步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近期,致远模式在已有近20个致远卫星实验室的基础上,在国家“双创基地试点项目”支持下,全面启动“致远创新研究中心”建设 ,致力于进一步强化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交叉学科创新实验研究平台,尽快让全体交大学生从中受益。交大每年有70%以上的学生参加各类的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些创新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激励。

在报告的结尾,张杰校长提出,自1996年百年校庆时树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以来,上海交大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交大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可以简单总结为 “1+3+4=内生驱动的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其中“1”就是完善以制度激励为主线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3”就是实现三大转变,“4”就是创新型大学四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也是创新型社会对创新型大学的要求: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卓越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和卓越的社会服务创新体系。

张杰校长引用他最喜欢的一段冯友兰先生的文字作为讲演的结束语:“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张杰最后坚定地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流创新型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全体交大人共同的梦想,也是我们发展的决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在座的朋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已获得授权,感谢“最好大学网”平台的共享支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查询

第18篇:大学校长语出惊人[全文]

台湾大学校长在大陆语出惊人:吓坏了很多人!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

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以下是校长高震东在中国国内的讲演: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 ──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 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 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对整个民族不付责任的行为‛!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老百姓用自己的血汗钱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

- 1如果一个英文老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英文了。英文是 世界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个不会英文的民族是一个低等民族,英文太美了!太棒了!‛你说这个老师要不要打屁股?所以我总是告诉这些老师:要好好教我的学生,你不要替外国人宣传,要告诉学生雪耻图强,打败列强,这是中国人的希望(掌声)!你们这里不也有英文老师吗?外语系的学生以后不 也去教英文吗?上课以前你们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学英文的教育,不要上来就替外国吹一场,你们不要认为:传道者只是传英文之道、授英文之业,而要传爱国之道,授英文之业。好,同学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下一步我们就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教育要改变,要创新,要接受什么是国家的观念。

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什么兴趣?真正目标不应是兴趣,而是责任,在责任当中找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越在黑暗中越做光明的事,这就是道德教育。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你才有前途,读书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是为了你!你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这就是最错误的教育,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所以小孩子长大以后就知道,啊哈,读书就是为了我呀,与任何不相干,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来,为了我的希望,你看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它与国家毫不相干!他喝着国家的奶水,用着国家纳税人的钱,拿着父母的血汉钱培养出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孩,培养出一批自私自利的老师,你想:这国家会有前途吗?你读书的方向都错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什么培养你?国家是欠你的吗?你能白白吃国家的饭吗?白白享受这里的宿舍和餐厅、白白地享受老师对你知识的传授吗?你凭什么?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有什么牺牲?你一切都没有,你只是个造粪的机器而已。你每天吃饭了,无所事事,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你 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长大,有一天你会学成,你要为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你为国效命。因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为前提,所以今天我们 要爱我们的国家。正好你们是读师大的,你们在

三、四年之后要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你的责任比谁都大。如果你都没有国家观念,你都不爱国,你怎么要求你的学 生爱国呢?所以说今天的老师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跑来跑去,为师范生灌输爱国思想的原因所在!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如果不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学英文的,总想好好学,将来以后到哪个公司为哪个老板、哪个董事长当翻译官,多丢脸!多没人格,多没气度! (掌声)

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

1.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 进去大雨就来了。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下雨就看到这个草棚,可以不被雨淋了。‛可是,由于草棚太破旧,受到大雨冲击后,即将倒塌,怎么 办? ‚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状况下,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呢?(掌声)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这座房 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掌声)你怎么可以羡慕外国人呢?那是不对的。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把它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热爱国家的观念。

2 民族观念;

如果我们这一代在用国家、吃国家、拿国家,而不为国家付出,这个国家怎么会好呢?(掌声)我走到哪里,绝对拒绝招待。我走到哪里吃自己,用自己,坐你的汽车给车钱,住你的旅馆给你旅馆钱,吃你的饭给饭钱,绝对不沾国家一毛钱。我就 是要做个示范给你看!(掌声)什么叫爱国,是我们把东西把钱把命给国家,这叫爱国,你总是把国家的东西往家拿,这叫什么爱国?

有人说:老师,你让我爱国,我可以爱国,不过,国家在哪里?我找不着!‚不识庐山真面目,

- 3

第19篇:大学校长,就职演讲稿

篇1:大学校长们的就职演讲

从这儿看中国的大学精神

——新任大学校长们的履职讲话

一、北京大学新任校长林建华:不为世俗抛弃学术尊严 林建华, 1955年10月出生,山东省高密市人,中共党员,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2月15日任北京大学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离开北大四年零两个月,重新站在这个熟悉的讲台上,面对着曾经一起学习工作数十年的朋友、同事,面对熟悉的北京大学,一时间,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刚才,中组部领导宣布了中央任命,我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信任,也感谢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我深知北大校长这副担子的分量,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同朱善璐书记与全校师生员工一道,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

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从来不止是一潭湖水,它荡漾着学者淡泊名利的誓言;静园也从来不止是一席草坪,它承载着学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的执着!这里的一木一石,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学者大师的摇篮,辉煌的历史,使北京大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过去四年多,我走过了两所学校,亲身经历和感受了中国大学的奋力和崛起。重庆大学的质朴与亲情,浙江大学的务实与求新,都让我由衷钦佩、收获良多。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对北京大学满怀敬意,希望北大能够继续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辉煌。过去四年多,在几任领导的带领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北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次回到北京,都能目睹校园的日新月异;每次遇到同事和朋友,他们都会由衷地谈起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优秀学者聚集北大,学术研究成就斐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建章立制成果显著,这些发展和进步为学校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要特别感谢王恩哥校长。恩哥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也曾一起在北大共事。作为校长,他低调务实,勤勉敬业,为北大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我对恩哥校长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并祝福在新的重要岗位上工作顺利!

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和校友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亲情和规矩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如父子,老师总是想把他的一切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同事如亲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我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作为一个大家庭,也一定是要有规矩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教师还要遵循师德和行为规范,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和火花。学生也只有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族兴衰,德行为要;大学发展,也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传统和核心价值。我们不能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也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允许有尔虞我诈、奉承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大学必须守护真理的纯洁,不允许任何不良风气玷污青年人的灵魂;大学有责任代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只有把师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大学的使命。

记得在1998年我刚刚担任北大化学学院院长时,曾为化学学院通讯写了一篇稿子,其中最后一句话讲到:“我与我们中的一些人一样,可能只是做为北大化学学院过渡时期的过客,但我们应当为我们曾做出的点滴贡献、任何牺牲而感到自豪,愿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今天,回到母校,我想重复说一句,愿北京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祝大家新春快乐!

二、清华大学新任校长邱勇:共创清华新百年辉煌

邱勇,1964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3月26日任清华大学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刚才,组织上宣布了中央的决定,让我接任清华大学校长。潘立刚副部长、袁贵仁部长、姜志刚部长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老领导老同志的信任与支持!我深知清华校长这副担子责任重大,虽然个人的学识能力有限,但必定全心全力而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为清华大学新百年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清华大学是一所有理想、有担当的学校。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前赴后继,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百年校庆以后,在学校党委和陈吉宁校长的带领下,清华人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发展放在国家现代化的大舞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中,紧扣时代脉搏,锐意改革创新,书写了清华新百年精彩的开篇之作。陈吉宁校长政治坚定,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工作魄力大。他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谋划和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深入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我要向吉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地祝愿他在新的重要岗位上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32年前,我怀着人生梦想来到清华,从此就一直浸润在这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园子里。对我来说,清华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们的关爱教诲、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和难忘的青春岁月,是永存心底的一股暖流;清华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励我去战胜困难、超越自己,并在“双肩挑”的锻炼中全面成长;清华更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让我拓展视野、发挥所长,自由创造、收获希望。毕业后,经过多年院系工作和学校领导岗位的历练,我切身感受到清华师生对于事业的满腔热爱和执着追求,深刻认识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清华的责任和使命。清华培养和塑造了我,我愿为清华的发展恪尽职守、竭尽全力,这是我发自内心、终身无悔的选择! 大学是传承文明、播种希望的殿堂,也是孕育梦想、创造未来的地方。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追问和追逐着自己的大学理想。在全球化的时代和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大学最需要安静下来,以开放的心态审视自身的定位,在继承中弘扬文化传统,在变革中坚守核心价值,努力促进人类的知识增长与文明发展,不断创新自身的发展模式,不负先贤,不负时代。大学意味着从容。从容是学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大学应有的气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大学要更加关注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迷失方向。育人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营造安静宁和的环境。为学要潜心沉思、笃实淡定,耐得住“衣带渐宽”。从容是洗尽喧嚣后的返璞归真,从容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平和与豁达。

大学意味着执着。执着是对远大理想的坚持,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追求真理需要执着,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追寻理想更要执着,要坚持大学独特的思想和理念,守望大学的精神高地,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执着有赖于强大的内心世界,执着更体现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行动上。 大学意味着超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不断超越自己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超越已知,才能创造新知;超越今天,才能走向明天;超越小我,方能成就大我。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跨越学科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时空的距离,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在包容中追求完美。超越是一个目标,超越更是一个过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清华人共同的梦想。自清华1985年首次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来,已经整整30年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握大势、抓住机遇,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进综合改革,使改革成为我们每一位清华人主动自觉的行为,努力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示范引领。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从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起,我愿意和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齐心协力,共同肩负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共同建设和守望全体清华人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清华新百年的辉煌!

三、浙江大学新任校长吴朝辉:我与浙大有不解之缘,浙大对我有再造之恩

吴朝晖,男,1966年12月出生,1995年6月入党,1993年10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2015年3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各位领导、各位学长,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好!此时此刻,我在这里,面对熟悉的大家,心情很不平静。刚才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的领导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我的任职决定,喻云林局长、杜玉波副部长、胡和平部长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对中央和大家的信任,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感谢!我本一介书生、才疏学浅,现身负重托、诚惶诚恐。我与浙大有不解之缘,浙大对我有再造之恩。三十年前,我在这里求学,打下了我的人生底色;二十年前,我在这里任教,奠定了我的事业根基;十年前,同样是在这里,我开始走到学校行政岗位,开启了公共服务的人生旅程。在浙大的三十年里,老师的教育、学长的关心、领导的提携、同事的帮助、学生的支持,我历历在目、心怀感激、永生不忘。今天的此刻,也是在这里,我接任了浙大校长的岗位,我深知使命光荣,更知责任重大。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光荣的学校。求是书院的初创,确立“国有成均、在浙之滨”的国家定位;西迁办学的崛起,享有“文军长征、东方剑桥”之美誉;院校调整的改革,为新中国科教事业的布局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四校合并的发展,被赞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篇2: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2013) 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

进入专题: 北大

● 王恩哥戮力同心 共思共进 推动事业发展 ———在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不平静。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此,我要向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老领导、老前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中央和全校师生员工的信任和重托! 刚才,周其凤校长做了充满深情的讲话,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他对北大发自内心的热爱。过去几年里,周校长以非凡的思想见识,出色的领导才能,忘我的奉献精神,为北大的建设和发展夙夜在公,呕心沥血。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周校长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领导和师长。过去几年在协助校长工作期间,我一直深受他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今天,我要向周校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也特别感谢北大历任领导班子为学校发展付出的巨大努力。北大之所以享有今日的声望和地位,离不开一代代北大人为了这座永远的校园付出的智慧、学识、思想和挚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前辈们的学养、德行与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今日的起点 上接力前行,把北大的事业一代一代更好地传承下去。 就我个人而言,与北大有两段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考入物理系读研究生。我非常珍惜那青春生命中忙并快乐着的日日夜夜,每天在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来回奔波。导师章立源先生严谨求实的学 术作风,使我养成了心无旁骛做学问的习惯,一直伴随至今。

20多年后,我再次来到北大物理学院。我之所以更喜欢称之为“来到”而不是“回到”,是因为我把它看做一个全新的开始。当时我心中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北大物理百年再现辉煌。从那时到现在,又过了四年,自己仿佛在燕园又上了一次大学,一次重温校史、领悟魅力的大学,一次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大学,一次再读 北大,再次理解和践行北大精神、文化和使命的大学。 而今天,开启了我和北大的第三段缘分。我深知,“北大校长”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承载着什么,自己距它的要求和期待还有多远的距离。然而,我也想说,我是一个坚定执著、从不怕吃苦、从不畏挑战的人。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做人要有人格,做事要靠本事,兴业离不开团队。这句话我始终记在心里。空谈误业,实干兴校。我会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发展当中,做一个尽心尽职的校长,以最大的热忱和负责任的态度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校长职责,以身作则,虚心求教,同善璐书记和班子同事们一道,戮力同心,共思共进,集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海内外校友和所有关心北大发展的朋友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把北大的事业发展好、传承好。 刚才说到与北大的缘分,其中还有一个不可拒绝的因由。2009年晚秋后的第一场雪, 下的比往年都早,我记得是10月中下旬。前一天,周校长约我早晨到学校谈话。一夜大雪 ,我怕路不好走,便提前出门,早早到了校园。我绕着未名湖走了一圈,看到这湖、这塔、还有一群群活泼快乐的学生,我感慨这一切实在是太美了。我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在这里 。真是巧合,今年已入初春,可前两天又下了一场大雪。早晨我打开窗户,只见地下、房檐、树梢都挂满了银色。只觉得,天下风光,唯我北大、唯我燕园最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爱着我们的北大。然而,让我们更为这所大学骄傲的是,她是如此深刻地融入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顽强奋斗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自新文化运动以 来,在近一个世纪里,北大始终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高地、一面旗帜。这种走在前 列、示范引领的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社会所公认的。这是 值得 我们永远铭记并鞭策自己更需努力的宝贵财富。每一个北大人都不应忘记。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不单单要为历史负责,更要为现在和未来负责。当我们的国家 在复兴自强的道路上奋力前进时,北大也要勇担使命、再立新功。自百年校庆确立创建世 界一流大学目标以来,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已团结奋斗了15年。当 前,国家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大也站在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节点上。 2012年,学校成功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2048”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 略,对北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抓住机遇、大有作为, 沿着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崇高的使命,也是一个崭新的命题。特别在我 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但现代科学起步还相对较晚的国家,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我们既要 紧盯世界标准,也要尊重本土特色。我记得担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查尔斯? 艾略特(charles eliot)曾经说过:“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 ,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 的确,北大是从中 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无论世界怎样的全球化,北大都应保持中华民族的根基 ,无论社会怎样的风云变幻,北大都应保持守正创新的品格。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 有本土情怀,既要放眼看世界,也要低头思故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建设出真正属 于中国的世界 一流大学。

当然,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任何一所大学都要在与外部世界 的互动交流中共进共长。作为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交流最无间隔、领域最为前沿的场所, 所有人类知识和科学最为顶尖的拓展和发现,都在大学这个学术舞台上得到交流和蔓延。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所拥有的顶尖大学之间的较量。那些世界第一流 的大学,虽然校风、气质各不相同,但贯穿始终的都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学术为基、人才为本的精神品质。一个杰出的、一流的大学,其宏大而明确的抱负,就是要在知识的 各个主要领域达至卓越,并以其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保持和延续这种竞争力。这,就是我们 要奋力达到的目标。

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是我常常自问并思考的一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一流不能简单地给出数字化指标,甚至也无法用精确的语言去描述。但我们可以感知,有朝一日, 当我们的学者以其学术成就赢得国内外同行发自内心的尊敬;当我们的学生,无论文、理、医、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就职都能以其实力赢得肯定和信任;当我们的大学在过去与未来解决了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并起到创新人类文明、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当提到 “北大”两个字时,我们的师生、校友,我们的同行、朋友,世界各地熟知或不熟知我们 的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肃然起敬。那时的北大,应该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在北大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我们每个 人的梦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这些梦想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北大 的明天更加美好。当前,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正在新一届中央集体带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埋头苦干,北大的全体师生员工也怀着百年来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而团 结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仅要有循序渐进的积累,也要有审时度势、科 学谋划基础上大的跨越,不只是自然而然的生长,也要经过一番自我扬弃、自我改造的艰 难过程。面对国家、人民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一定要认准目标、加倍努力,只有在全 球高等教育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北大的实力,为国家培育第一流的人才,创造第一 流的成果,才能保证北大的传统和优势贯穿现在与未来,才能卓立于世界顶尖大学之林, 才 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北大梦而不懈奋斗!篇3: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就职演讲稿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就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刚才,组织上宣布了中央的决定,让我接任清华大学校长。潘立刚副部长、袁贵仁部长、姜志刚部长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老领导老同志的信任与支持!我深知清华校长这副担子责任重大,虽然个人的学识能力有限,但必定全心全力而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为清华大学新百年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清华大学是一所有理想、有担当的学校。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前赴后继,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百年校庆以后,在学校党委和陈吉宁校长的带领下,清华人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发展放在国家现代化的大舞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中,紧扣时代脉搏,锐意改革创新,书写了清华新百年精彩的开篇之作。陈吉宁校长政治坚定,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工作魄力大。他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谋划和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深入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我要向吉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地祝愿他在新的重要岗位上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32年前,我怀着人生梦想来到清华,从此就一直浸润在这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园子里。对我来说,清华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们的关爱教诲、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和难忘的青春岁月,是永存心底的一股暖流;清华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励我去战胜困难、超越自己,并在“双肩挑”的锻炼中全面成长;清华更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让我拓展视野、发挥所长,自由创造、收获希望。毕业后,经过多年院系工作和学校领导岗位的历练,我切身感受到清华师生对于事业的满腔热爱和执着追求,深刻认识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清华的责任和使命。清华培养和塑造了我,我愿为清华的发展恪尽职守、竭尽全力,这是我发自内心、终身无悔的选择!

大学是传承文明、播种希望的殿堂,也是孕育梦想、创造未来的地方。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追问和追逐着自己的大学理想。在全球化的时代和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大学最需要安静下来,以开放的心态审视自身的定位,在继承中弘扬文化传统,在变革中坚守核心价值,努力促进人类的知识增长与文明发展,不断创新自身的发展模式,不负先贤,不负时代。

大学意味着从容。从容是学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大学应有的气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大学要更加关注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迷失方向。育人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营造安静宁和的环境。为学要潜心沉思、笃实淡定,耐得住“衣带渐宽”。从容是洗尽喧嚣后的返璞归真,从容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平和与豁达。

大学意味着执着。执着是对远大理想的坚持,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追求真理需要执着,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追寻理想更要执着,要坚持大学独特的思想和理念,守望大学的精神高地,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执着有赖于强大的内心世界,执着更体现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行动上。 大学意味着超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不断超越自己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超越已知,才能创造新知;超越今天,才能走向明天;超越小我,方能成就大我。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跨越学科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时空的距离,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在包容中追求完美。超越是一个目标,超越更是一个过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清华人共同的梦想。自清华1985年首次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来,已经整整30年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握大势、抓住机遇,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进综合改革,使改革成为我们每一位清华人主动自觉的行为,努力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示范引领。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从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起,我愿意和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齐心协力,共同肩负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共同建设和守望全体清华人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清华新百年的辉煌!

第20篇:大学校长开学典礼演讲稿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连理工大学络教育学院XX级新生春季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络教育学院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祝贺你们成为大连理工大学这所拥有54年光荣历史的全国重点高等学府新的一员!一年之际在于春,你们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学习,在此,我首先祝愿你们学习进步!

当今社会,络带着铺天盖地的气势将我们包围,并且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络使我们这个社会大大地变小了。当络时代来临的时候,每一个人都

会遇到这样的事实:现在我们能够比较快地接触到原来我们接触不到的文化、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物。现代络教育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相互结合的一个产物,作为络时代发展需求的新事物,有它非常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优势。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授权的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开展络教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大连理工大学名师荟萃,有两院院士17名,博士生指导教师223名,教授333名。大工还是大连地区唯一一所全国高校排名进入前30位的重点高校。络教育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其次,大连理工大学络教育学院秉承了大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的宗旨,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第三,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面授和上学习并重;第四,我们有优良的硬件环境和一流的课件。所以,同学们在这里学习大可放心,只要你肯付出

努力,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和目标。 同学们,目前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珍惜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按照江**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拿到大连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也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代表着希望和期盼,同学们在春天播种,相信必将有丰硕的果实,预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上海大学校长
《上海大学校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