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面朝大海的唯美句子(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2 18:08:4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面朝大海

师德师风演讲稿: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罗雄二中

尹家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句话是著名诗人海子说的,大海,春天,鲜花,是我们能想象得到最美的风景,搭配得如此美妙,如此和谐。今天借师爱演讲的机会,想告诉大家,学生对老师的感觉就应该这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而不是一味指责学生的人,是让学生在困境中想到就浑身暖洋洋的人,是学生学习生活强有力的保障,不是父母,却让学生得到父母般的温暖。教学生不光看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让他们做个快乐的人,会尊重他人,同时也受人尊重的人。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和生活,影响深远,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品质,也是当好教师的前提。爱学生,我们觉得很寻常,可是,怎样给学生爱呢?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只有爱学生才会去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会听到身边的同事说:现在的学生如何如何难教,以前的学生怎么怎么听话。其实我们很可能忽略了一个前提,包括我们自己,成了这个时代的逆流,转到这个大时代的背后,成了老古董、老学究,不能与时俱进。试想,五年,十年,十五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学生们的资讯靠什么,靠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老师就是真理智慧的化身,是知识的代名词。那是一个垄断知识,垄断信息批发知识的时代。21世纪是什么?是网络

1 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资讯多元化,追求时尚,倡导个性自由,我们的学生会些什么,想些什么,其实我们老师也不知道,加之年龄、阅历、身份的不同,师生之间也越来越远,这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习惯了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我想说我们要爱一个人,也要有爱他的能力,对学生也是如此。要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先要到大道,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先要解决自己的困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教师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把学生的困惑当作自己的困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学生看成是二十年前的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那个学生,当然希望得到老师温柔的目光,柔和的语言,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呢?有了爱的能力,还需要实施爱的土壤,那就是学生的心田。

教书十四年,当班主任。每周日开班会时,我常说:尹老师不是你们的敌人,是你们的朋友,是为你们分忧解难的坚强后盾。去年初三161班,体育中考前,有个学生晚上十点锻炼时不慎跌折了左手,学校医务室的李医生打电话给我,我连忙赶到医务室,联系家长,送受伤的学生到医院,一直守护到手术完毕。这是我们所有班主任都会遇到的事,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可是一个学生,那时会想些什么,体育中考,七月中考,很多很多,甚至绝望。老师出现的一刹那,他就知道这事有依靠,不用害怕,更不会绝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教师的爱比之慈母的爱,更加广阔,更加高尚,具有更大的社会

2 意义。慈母关心的自己儿女的成长,教师培养的是整个社会的未来,用慈母之心去呵护我们的未来。

有一件事,我们罗雄二中的班主任都做过,就是帮学生充饭卡。我是星期一早上上完第二节课,由组长统计清点后,把要充卡的名单交到我这里,再拿去朱老师那里充卡。充完后,有的时候,课间送到班上,有的时候,让班长去拿。有一天,刚好轮到我值日,充好卡后,我就在食堂门口等学生们来 取卡,我明显地感到他们的诧异,因为今天的卡还没有发到手,早饭怎么办。当然疑虑清除,我就趁机在班上说:你们托付给老师的事,老师一定会做好,即使和平常不同,老师也一定会在让你们最舒服最方便的地方等待你们,这是充饭卡的小事,其实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学生需要我们,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毁灭式的奉献,不该是今天教师的唯一的选择;我更向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和风细雨的教育,循序渐进。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和谐,更怡人的校园,让师爱之花灿烂绽放。

做个纯粹的快乐的老师,帮助更多的学生得到快乐!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谢谢!

推荐第2篇: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

体验美好抒情,体会诗人所追求的幸福,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教学重点:

体验美好诗情,体会诗人所追求的幸福

教学难点:

分析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教学设想:

通过对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一诗歌的赏析,让学生感悟清新明朗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诗人的温暖诗情背后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朗读法、体会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1、设问:在同学们短暂十余载的人生经历中,你们认为什么事是幸福的?

抓住“幸福”二词,以学生从身边感受到幸福事为切入点,直入诗歌主题。此时教师用幻 灯片展示美丽的生活图片,让学生感受一种纯真自然的生活。这是同学们认为的幸福事,同学们 的幸福观,由此引出对海子幸福观的探讨。(展示“幸福的味道”、“住在这样一个地方”、“看这样的天”、“有一 所这样的房子”、“过这样的生活”、“享受自由幸福”图片)

2、海子简介

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湾。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

四、五斤米去上学。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3、海子形象及家庭的照片(多媒体)

二、解读诗歌

1、学生诵读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浅的感受(展示“朗读”图片)

2、教师有感情范读,让学生思考:诗人认为什么事是幸福的?

(诗人如何围绕“幸福”来抒发情感的,直入诗歌主题)(使用“幸福?”图片)

第一节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生活图景。诗人清楚的告诉我们:“幸福”是指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喂马,劈柴” “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而温暖的生活—“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对大海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大海”“春暖花开”两个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意向、寄托着诗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很想走出封闭,他渴望人间的温暖。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是一幅极为普通、平凡的,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他对“幸福”的渴望。

第一节中诗人选用平常生活的细节“喂马”、“劈材”、“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入手,认为这就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第二节中提及到了,我不要让“幸福”独享,而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由此“幸福”的感情得以扩大化。在第三节中提及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到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 情感再次扩大化。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感,极具感染力。

(此环节是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所带来的幸福)

3、教师设问:这样的幸福在诗歌中是怎样渗透出来的?由此体现了诗人追求怎样的幸福生活?(展

示“感悟诗句”六张图片)

第一节: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粮食和蔬菜 尘世幸福 有一所房子

幸福是:喂马,劈柴----安宁的生活

幸福是:周游世界----自由的生活

幸福是:关心粮食和蔬菜----普通而平凡的生活

幸福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温暖而开放的生活

第一节,诗人描绘了尘世生活的图景,这一图景可以让人达到“做一个幸福的人”的理想,但是这一切都将“从明天起”,所以今天仍然孤独,仍然徘徊在尘世之外。诗句所表现的清新外表之下却透出隐含的悲凉。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极为普通、平凡、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诗人的幸福的生活就 在于此!

第二节: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从明天起” 精神沟通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幸福是:告诉每一个人----珍视亲情友情

第二节,诗人要把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每一个人,希望能把祝福与问候的温暖传递个每一个人。他并不希望永远沉默,他也希望能够和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这是诗人向外部世界的敞开的刹那。

第二节,“从明天起”,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仍然过得极为艰难和不幸。“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为什么要告诉亲人自己所向往的幸福图景,目的是表达自己有心孝敬父母,但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自己有心关爱弟弟,但不可能使他们走出封闭,自己内心那种痛苦、无奈、愧疚的复杂心情。目的是让亲人明白自己的一片孝心。这里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清楚地告诉读者:作者心中 2

明白,那田园牧歌般的平凡普通、自由温馨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达到,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幻想,“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好梦。

第三节: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尘世祝福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转折:“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幸福是: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珍爱大自然 幸福是:祝福陌生人----珍视所有的人

第三节,诗人给予人们最世俗的三个祝福,也恰是最质朴,最真诚的三个祝福。但是诗人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一个人留在尘世之外,这份遗世独立的情怀不完全是来自社会,更是来自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怀。

第三节中为什么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作者心中明白,现在自己只是仅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只能祝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对于“幸福”的特殊情感:他不愿轻易放弃,但这些“幸福”属于陌生人,已经不可能属于自己了。“我只愿面朝大海,”字面上是“只愿”,但实际意思是“只能”,言词中蕴藏的是对“尘世”充满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情。

(在整体感知之后,让学生抓诗歌中的关键语句,深刻的体会诗人的“幸福”。)

4、请学生再次朗读作品,讨论:(展示“课堂讨论”两张图片)

作品中提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不从今天起呢? 作品中提到“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句、体味诗人的温暖诗情之后,师生共同探讨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在讨论此问题之前,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挖出关于海子的信息,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再作归纳总结。(展示“海子出生”、“ 海子成长”、“海子的作品”“海子卒于山海关”的图片)

归纳:⑴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⑵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

⑶ 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⑷他的作品后来影响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学子并越来越引起各界重视,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⑸1989年3月26日黄昏卒于河北山海关

⑹《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海子死前两个月创作的,也算是他的绝笔。他从没有见

过大海,全诗也是他虚构的。

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

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他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出生 命的全部辉煌。”(谢冕语)

(归纳海子人生经历,揭示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此诗)

总结:①作者说从“明天”起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绝望,渴望解脱,希望明天由美好的生活。

②“只愿” 流露出诗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的憧憬,诗人追求的一种幸福是超脱物外的理想幸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找到的。因此他把更多的祝福留给世人。

是“尘世”不能容纳海子这个出身贫寒的天才,逼得他转过身去背对尘世,面朝大海,去寻找春暖花开的幸福的天堂。所以,全诗的主题是表达海子对自由温馨的普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对自己不能孝敬亲人的痛苦和愧疚,对尘世的不能容纳他的无奈和不满;也蕴涵着对尘世中邪恶奸险的败类极大愤怒和控诉。最后一个“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是一种作者对“尘世”的失望和愤激之情

5、拓展延伸: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海子的死带给 人们巨大和持久的震撼。在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有一个诗人自杀了,他逼使大家重新审视, 认识诗歌与生命。

此时此刻,不知大家是否沉浸在海子史诗英雄般的苍凉命运,如果年轻的诗人地下有知,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海子,我想对你说:„„(展示“海子,我想对你说:„„”、“教师寄语”图片)

6、作业:写一篇《与海子对话 》为话题的短文

(在此设计口语训练是帮助刚进高一的学生大胆的开口说话。同时也是一道开放式的命题,可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考问题。)

7、由“海子现象”,提出教师寄语:

①生命是一朵美丽的花,在岁月的流逝中含苞,绽放,直至飘零成泥。没有人能够躲得过这一命运。唯一不同的是,你或者绚烂辉煌,香气袭人;或者苍白黯淡,寂寂无声。

没有灵魂的生命是行尸走肉,但是,灵魂只有物质地化为身体时,它才真实地存在,才能让我 们尊为生命。假如海子能活到今天,他也许长大了,也许会这样说:要热爱自我,也要热爱生命;要热爱美好,也要宽容世界的不甚完美。那么,他的诗歌世界将增添另一种春暖花开的景致,他的生命也就更有意 义,更有价值。

(此环节设计是引导学生一种正确的人生观)

8、最后齐声朗读诗歌结束全课。

教后记:每每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中时有一种暖流与莫名的激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海子的理想太高远,太超凡,以致无法容于现实。可以想象海子在现实中是处处碰壁,离群独居,他认为自己无法苟活,所以他离开了这尘世。我是个俗人,不同于海子,我喜欢尘世中所有的享乐,诸如上网,看电视,谈恋爱,交朋友,与孩子一起,我喜欢这物欲的满足,所以海子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也感谢海子们,他们让我觉得人活着不等同于动物,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每每读这首诗我总感觉我自己应该幸福快乐的活着,特别是不开心不如意时,更应该如此。因此上这课,我力求让学生读懂“幸福” 的内涵,海子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意义。

我喜欢海子,因为在我自己觉得我有些他的影子,所以我也喜欢我自己

[ 教学目标 ]

1、有个性地鉴赏诗歌

2、感受诗意,体验诗情,

[ 教学要点 ]

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 教学过程 ]

一、对话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抓住描写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体会所描写形象中蕴含的情感。

2、海子简介

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湾。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

四、五斤米去上学。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3、海子形象及家庭的照片(多媒体)

二、导入

由语言的作用引入文题,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抓住诗歌的意象,分析语言内涵,反向推导,同向联想,感受“无理而妙”。

三、与文本对话 初步感知文本

1,学生放声诵读,初步感受诗歌中描写得形象及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2,教师引导:本诗意象主要有哪些?有何主要特点?

学生回答。

备答要点:大海、春暖花开、幸福,闪电。

3,品读理解:

第一章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生活图景。诗人清楚的告诉我们:“幸福”是指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喂马,劈柴” “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而温暖的生活—“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对大海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大海”“春暖花开”两个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意向、寄托着诗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很想走出封闭,他渴望人间的温暖。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是一幅极为普通、平凡的,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他对“幸福”的渴望。 第二章,“从明天起”,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仍然过得极为艰难和不幸。“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为什么要告诉亲人自己所向往的幸福图景,目的是表达自己有心孝敬父母,但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自己有心关爱弟弟,但不可能使他们走出封闭,自己内心那种痛苦、无奈、愧疚的复杂心情。目的是让亲人明白自己的一片孝心。这里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清楚地告诉读者:作者心中明白,那田园牧歌般的平凡普通、自由温馨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达到,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幻想,“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好梦。

第三章中为什么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作者心中明白,现在自己只是仅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只能祝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对于“幸福”的特殊情感:他不愿轻易放弃,但这些“幸福”属于陌生人,已经不可能属于自己了。“我只愿面朝大海,”字面上是“只愿”,但实际意思是“只能”,言词中蕴藏的是对“尘世”充满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情。

四、提出话题 深入体悟[话题]

1、“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海子为何要从“明天”起,他今天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2、如何理解海子为陌生人祝福的内容?

3、“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句中为何加上“尘世”? 为什么把世界说成“尘世”?是什么造成作者对“尘世”如此失望的呢?

4、“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句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教师点拔]:海子的生前至友西川说,“海子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这是因为当时不能透露海子的《不是遗书的遗书》:“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

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折磨表明,他们对我的言语威胁表明,和我有关的其他人员的精神分裂或任何死亡都肯定与他们有关。我的幻听到心声中大部分阴暗内容都是他们灌的。”

“我的所有行为都是因暴徒常远残暴地揭开我的心眼或耳神通引起的,他和孙舸又对我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听幻觉折磨,直到现在仍然愈演愈烈地进行,他们的预期目的,就是造成我的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 6

给骆一禾的信中说,“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常远,他把我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我只有一死”。常

远何许人也?是海子“交往几年,住在西环里时同一单元,较早地参与研究法治系统工程,以及对宗教(他非常崇拜西藏文化)和气功的兴趣,所以有许多共同语言”的朋友,在海子自杀前的一天,曾“建议他发挥内行的想象力,写一部关于气功的科幻电影剧本”(常远为海子死的说明材料)。从这些事实中,人们不难看出常远等人利用海子在封闭贫穷的环境长大,在封闭孤独的生活中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的心理和偏执倔强的个性,引导他迷恋气功,直至走火入魔的过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正是常远在“那一年放寒假前的一天”的建议前后写成的,因此如果有人说这就是常远把海子逼到精神崩溃的明证,不应该是无稽之谈。西川的“他可能是在开大周天的时候出了问题。

......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这些话,可以说也是有力的旁证。作于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诗中己经表现了他最后死亡时的全部景象,是诗人的自我神示。这显然是海子被“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最具体生动的写照。是什么把一个“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西川语)的、说“雷锋是个大好人”的淳朴的农家孩子一步步逼到精神崩溃?这是一个谁都不难猜透的谜。

纯洁、简单的海子一向把世界看得无比美好,可是现实却让他碰上了“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那些人向他“灌输”“阴暗的内容”,使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目的,就是造成…..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这世界怎不让作者感到失望?又怎能说不是浑浊的“尘世”呢?

四、合作对话(教师课堂程控)

1、分组讨论,

2、交流 3,整合对话:是“尘世”不能容纳海子这个出身贫寒的天才,逼得他转过身去背对尘世,面朝大海,去寻找春暖花开的幸福的天堂。所以,全诗的主题是表达海子对自由温馨的普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对自己不能孝敬亲人的痛苦和愧疚,对尘世的不能容纳他的无奈和不满;也蕴涵着对尘世中邪恶奸险的败类极大愤怒和控诉。最后一个“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是一种作者对“尘世”的失望和愤激之情

五,作业:写一篇《与海子对话 》为话题的短文

一、新课导入

【师引】幸福是什么?

(请两三位同学自由回答) 【师引】每一位同学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被誉为“诗歌界神话”的海子对幸福是如何理解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朗诵

【师引】学习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诵读,朗诵有哪些要求呢? (学生集体回答)

【点拨】第一步:注意咬字是否准确。第二步:停顿、轻重是否恰当。第三步:有无感情的投入。

【师引】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要求,自行朗读一遍该诗。

(学生自由朗诵)

【师引】请同学们听朗读磁带,读完后从三方面评价播音员读得如何?

(学生听、思考、回答)

【点拨】

1、咬字基本清晰,但后鼻音过重。

2、短句读得快一些、洪亮一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应该读出热切向往之情。

3、长句读得缓慢、低沉些。“给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给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等诗句,读出海子内心的温柔、博爱。“我的”、“温暖”可以适当强调。

4、“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后可以略作停顿,后一次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前一次缓慢些、低沉些、造成声音停止,情思不断的效果。

【师引】学习诗歌一定要重视朗读。下面请男生朗诵第一节,应读得洪亮、热烈;女生朗读第二节,应该读得深情、温柔;大家一起朗诵第三段,读出圣洁、博爱的感情,含泪的祝福。

(学生诵读)

【师引】再来一遍,再投入些感情。

(学生诵读)

【师语】这次读得深情并茂。

三、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师引】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有没有发现诗歌的三节有着一个相同的词,是什么呢? (学生共同回答) 【点拨】幸福

【师引】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读出幸福来呢?每一小节对幸福理解一样么? 【小组讨论】

1、每小节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给谁的幸福?

2、诗人笔下的幸福与常人的幸福观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思考)

【点拨】个人幸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别人幸福——告诉他们自己的幸福和每个亲人通信

自然与整个世界的幸福——陌生人祝福、山和水等物 相同点:

关心粮食和蔬菜——平凡人为生计而奔波,得到物质上满足和幸福 不同点:

自由闲散人的生活、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是诗人精神家园的象征,理想中生活形象化的描绘。

【师引】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出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点拨】诗人让所有的人和物都体会到幸福的真谛,也希望幸福永远地存在于整个世间,体现他博爱精神。

【师引】诗人拥有博爱的精神,那他感受到的是现实社会的幸福还是黑暗呢? (学生一起回答)

【师引】海子15岁就读北京大学,19岁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他的物质生活肯定是相当富足的,既然现实生活是幸福的,那作者在25岁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卧轨自杀呢?这不是矛盾么?请同学结合《幸福一日》来看海子的内心世界。 (朗读《幸福一日》,思考、讨论该问题)

【点拨】诗人追求的尘世生活有别于低俗的生活,而是精神健康、富足的生活,现实对一般人而言是幸福的,但海子还要追求理想境界中的精神幸福而这种幸福在现实生活苦苦追求不到的。

从“明天”、“只愿“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追求理想的精神幸福,却苦苦追求不到。“明天”是作者自杀那一刻,作者认为只有那个时候,才能得到他所追求的幸福。

【师引】作者为幸福而生,为幸福而死,那么作者为什么取题目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不直接以“幸福”为题目呢?

【点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感到幸福的最主要因素和内容,是诗人理想境界中幸福的定义。而“幸福”太普通了。

当作者背对大海,看到的是尘世生活,虽然那里有着一般人的幸福、富足、太阳,但他只能欣赏它,而不能真正融入进去,因此他还有着痛苦。

当作者面朝大海时,作者心里更加宁静了,他把整个世界看得非常透彻,没有愤世和不平,感受到他所要追求的幸福。

四、小结

【师引】死或者对海子来说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的归属。他生前好友诗人西川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牺牲诗歌事业,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

推荐第3篇: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课稿

我觉得何必在意诗人是否是自杀。自杀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不能否认自杀的人自杀前能写出好诗。就诗论诗就可以了。我们读这首诗,不去管作者的身份背景,是不是会从诗中读出忧郁哀伤来?是不是会觉出海子不幸福?是不是读了更忧郁?没有。这就好,有的诗是要特别看重背景的,有的不必。

海子是死了,可我告诉学生,所有人都是平等有尊严的,不必要对一个自杀的人另眼相看,一个人自杀有各种理由,我们不赞成他的选择,但尊重他的选择。我们爱他的诗,不一定爱他本人,我们读诗就可以了。他的诗这样美,给读诗的人一些领悟,一些感染,我们能领悟到能受感染就够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写平凡生活、质朴情感,他时时在启示我们领悟平常生活的美,珍惜生活本身,珍惜一些我们不该忽略而容易忽略的情感,我们被作者的博爱和真挚所感动。许多人喜欢这首诗,这不是没来由的,诗本身给了我们美的感染!

讲这首诗不必讲究讲法。只要讲者真的喜欢这首诗,并能与作者共鸣。

可在中学语文在线下载FIASH欣赏片子,这个欣赏片子真的美极了!在搜索中搜索一下就可找到。

让学生欣赏两遍。然后朗读此诗。

读完让学生看作者所咏的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让学生理解平凡生活蕴含的美,知道幸福的人是能够体味生活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平常人都能做到的,舍弃些物欲名利,就能浪迹世界,看云起云落。不要很极端的话,在生活的间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周游世界。这种理想我们都向往。

关心粮食与蔬菜,可谈及张晓枫的文中提到的“米珠薪桂”,解释其含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粮食与蔬菜某种程度是大地最美的艺术品。

平凡的生活里有一所简陋的房子,海边,没有装饰,不是别墅,是小木屋,看潮起潮落,是怎样海阔天空的所在。

此节作者要表明什么?对生活的珍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幸福就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二节写什么?答幸福还在于珍视亲情友情。这是对现代人很好的告诫。现代人忙啊,物质啊金钱啊,车啊房啊,追求无止境,可能忘了那亲人间彼此的牵挂。想老师我也曾忽略了多少曾经的朋友,曾经的牵挂。不要多,只是写几个字给亲人,只是问候一声。给远方的亲人说一声,“今天,我这儿的秋天真美啊”,远方的人一定会想象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想象我在这城市的天空下多快乐。这就是彼此的想念和牵挂。人需要亲情友情的温暖。

我的幸福为什么是闪电告诉我的?

想想闪电多么快速,还带点神秘,幸福有时像闪电般让人颤栗。

第三节写什么?作者认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还要有什么?

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关爱他人,把祝福送给所有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亲近山河,物我交融。祝福大地,祝福所有人,是不是给别人祝福,祝他们有灿烂的前程就一定排斥了自己?否,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的大海我的花开,就是我的灿烂前程我的尘世的幸福。

诗中很平静地展示场景,朴素明净的语言,单纯的意象,诗中充盈着幸福,充盈着美。人在生活中就该有从容和慈爱,悲悯和抚慰。这样的诗,这样的境界,让人向往,叫人憧憬。

总结,此诗唤起了我们哪些美好感觉?

——珍爱生活,体会生活中的幸福。热爱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爱的情怀,总是用真挚的心对待别人。充满对理想和未来的向往,不失去生活的热忱。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

海 子

教学目标:1 了解海子及其创作风格

2 通过文本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去发现新诗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美趣 3 体会诗人的幸福观,进而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从明天起”、“只愿”等关键诗句的理解,解读诗人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的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1 诵读品味 2讨论分析 3 拓展迁移

课前准备:查找搜集有关海子生平的资料及诗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幸福),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纸上写下你由这个词所想到的。

(学生写好后,教师针对一两名同学作点评)

的确,幸福是我们 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而且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去表达。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首先请大家齐读一遍。

二、诵读分析

那么,海子通过诗歌传递给我们的幸福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 好,海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或者说,诗中哪些事物是作者对幸福的解释? 明确: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关心粮食和蔬菜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太好了,幸福是什么呢?__同学就替诗人海子告诉了我们。不过,我还有个问题得请教大家:海子向我们所展示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幸福观呢? (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

明确:(1)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

(2)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3)隐逸诗人般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分析:大家想一想,比尔盖茨会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

不会的,因为他永远也不必为吃喝犯愁,只有那些自食其力的人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 那布什会不会去喂马,劈柴?萨达姆又能不能去周游世界?

也不会,因为布什太忙,而萨达姆失去了自由。看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能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

好,请大家把第一节品读一遍。想一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面朝大海”是否意味着背对尘世,背对众人。在这样的地方拥有一所房子,是否意味着诗人渴望脱离尘世,谢绝宾客,过上隐逸诗人般的生活。

好,谈到这里,我不禁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海子的这种幸福观和常人相同吗? 明确:不同。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渴望的是腰缠万贯,很多人追求的是高官厚禄。而

海子却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不是政治观念中的权力与业绩,更不是世俗感官的享受与满足。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平凡生活。它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能及。

当然,也正因为海子的幸福观和常人的不同,他才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急于把自己所悟到的这种幸福告诉别人,因而,诗中说:“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这样,诗歌就顺理成章的推进到第二节,下面,请大家把第二节朗读一遍。

请大家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

至此,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海子的幸福观。下面请大家把这首诗再次品读一遍。 请问,这首诗是不是以幸福来贯穿全篇的?

明确:是的。每节都是围绕幸福写的,全诗一共出现了四次幸福。

那这四个幸福的涵义是否相同?

前三个相同,都是诗人海子所向往的生活方式。第四个不同,它是指“尘世”中的幸福。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海子在第一节虚构的是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而这里却是指“尘世”中的幸福,这二者显然不同,那它具体是指什么呢? 明确: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海子在祝愿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也渴望过上这种生活呢? (安排学生讨论)

明确:不希望。诗人在最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只愿”在情感上是前三个“愿你”的逆向发展,是出人意料的一转。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在这里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决不堕入尘世,成为俗人。因而,在诗人看来,一切芸芸众生都是“陌生人”。 请问:陌生人在这里是指什么人?

明确:和他思想观念不同的人。可不可以是他的亲人?完全可能。

谈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作为尘世中的一个人,海子是否真的能够脱离尘世,去“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里过上遗世独立的生活?

明确:“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到的,他只能是诗人所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只能留存于他的幻想之中。因而,诗人所渴望的幸福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用诗中的话说,那就是“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请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因为大家知道,中国有句名言:是《明日歌》中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西方也有句名言,那是梭罗说的“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不会来临”。

“从明天起”其实意味着永远也不能起,可见,诗人在这四个字中浓缩了万般酸辛,可以说是字字滴血。谈到这,我想大家都能想象,海子绝对是一个陷落于痛苦之中而无力自拔的人。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海子迷恋的是荒凉的泥土,他所寻求的幸福就是关心大地,回到泥土中去,实质上代表的是“农业文明”。而现实中,人们对农业文明是越来越不屑,因此,海子的诗多是在痛苦中发出无奈的呻吟,多是对农业文明的哀歌。

三、拓展迁移

所以,我觉得要想读懂海子的诗,最好是首先通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来了解他的精神世界。其实,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揭开诗人为何而死之谜。面对渐渐失落的农业文明,海子痛心疾首,可他无法改变现实,于是他就在25岁风华正茂的岁月里,即1989年3月26日,选择了卧轨自杀。在他看来火车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物,让他从身上碾过,那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殉葬。

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理性的看待他的死,决不能爱屋及乌,连同他的死一道崇拜他的诗是不对的,因为他的死而否定或者是误解他的诗也同样不对。

最后,我想请每人都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心得。 我先开个头: 海子是一个诗坛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赏析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我想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一、题目 这首诗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题目,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蕴张力。就其语言表层分析,一望便知,一看就懂,然而,我们心底总涌动着两种思维的焦虑: (1)为什么一定要“面朝大海”? (2)“面朝大海”如何看得见“春暖花开”? 我认为,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海子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我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如“春暖花开”至少有(1)房子的布置(2)周围的景色(3)诗人的心情等日常意蕴,然而在这里被海子泛化为一种幸福感了,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扭曲的快乐中。

二、结构

第一章:最核心的语言是两个“从明天起”,并点出“幸福”这个中心意念。很显然,今天的海子是没有幸福感的。海子通过自己的描述,将明天的幸福生活降低到俗世生活的最低限,点明了今天的生活太为世俗繁琐所羁绊了。 第一章主要讲营造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层面的事,二三两章主要讲精神层面的事:通信,祝福。需要指出的是,他给熟悉者通信,给陌生者祝福,目的都是希望他们幸福,和自己一样的幸福,如果幸福的形式不同,但幸福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一句,海子表达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的绝对自信。

三、语言

1、个别:质朴而富有意蕴 (1)“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喂马,劈柴,如何能周游世界?海子是喜欢周游世界的,每每把身上的钱花得精光,因此他的周游,不是基于物质的,主要是精神的流浪。 (2)“幸福的闪电”。闪电必须要有撞击——由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撞击,由明天和今天撞击,由亲人和陌生人撞击…… (3)“给每一条海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新生才取名,取名就是祝福新生,新生的祝福必须赋予新的名字。 (4)“我只愿”。这是诗人的固执,是对理想的献身,是对美的崇拜。

2、整体:工整而富于变化 第一章:以两个“从明天起”对称引出幸福,明确点题。 第二章:以一个“从明天起”暗合第一章的幸福体验,以写信来阐释幸福,句法不是对称,而是以“幸福——幸福的闪电”进行内在的勾连。 第三章:未以“从明天起”引文,但以“取名”暗合新生,表示从明天起的新生式幸福和理想,且以陌生人与熟悉人对举,最后以我只愿落脚,一个傲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显得无比高大。句法采用的是外在的排比(亲人,陌生人,我)和内在的排比(三个愿你)布篇,非常富有气势。

推荐第4篇:面朝大海读后感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的诗人——海子写的,每次读这首诗,我都会在心灵获得释放之后,又陷入沉思,而且不禁要问:为什么海子把生活写的这么有希望,最后却以卧轨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呢?

这种从高峰跌入悬崖式的毁灭直到现在还撞击着我的心灵。

回到这首诗的本身来说,它丝毫没有颓唐、堕落的痕迹,诗歌透出的全是幸福和美好的气息,可是,结果却是那么的出乎意料,让我的思想和心灵来不及躲闪……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是虚构了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铺面而来,那样悠闲惬意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他一开始就把我带进了一方净土,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可以摆脱尘世的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只有属于我的天地里翱翔。接着,这首诗两次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有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始终心怀始而热情开放,始而收合封闭,收张自如。这首诗在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藏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一直以来,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无法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海子选择了自己忍受这种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却把幸福给了他人,这就是他,一个让人捉摸不透却让人景仰的北大的诗人。

我觉得,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侵入血液和灵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经历的悲剧性,更促使了其短诗的不朽。可以这样说,海子的离去,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颗巨星的陨落,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纯粹歌咏时代的终结,直至今天,我也没有看到比海子这首抒情诗更纯粹的抒情诗出现。

推荐第5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轻轻翻开摘抄本,扉页上便写着这融有浓浓暖意的四句小诗。我知道,这是海子的诗。我一笔一划,用心将那份干净印刻在我的本子上,同样的,也刻进了我心中。因为我喜欢这诗中简单纯粹的生活,我向往这诗中安静平和的世界,也因为它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与众不同,所以,我选择了它,选择了温暖与幸福。

在海子的诗歌中,它是饱含爱与希望的,而不是充斥着那冷漠的对死亡的敏感。每每读它,总会把自己想象为那样一个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孩子(海子),告诉自己要活得干净,活得不做作,活得幸福,活得有意义„„

读海子的诗,或许是自由率真的,是一种对生命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渲染着一种童真的梦幻,宣扬着一种梦幻的童真。可那真是海子吗?他对死亡的敏感,总会让他的诗作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小小的神秘,那渗透人心的悲观及对生命消极的态度,让人不禁皱起眉头,犯了迷糊: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海子?是那个嘴角挂有淡淡微笑的大学生?如果是,那个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人又是谁?是那个精神极度癫狂的教师?如果是,那又是谁写出那么温暖人心的诗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乍看确实是海子以淳朴欢快的心情发出的幸福的预告和祝愿,仿佛没有灰色的痕迹,带给人的是一种清新温暖的感觉,就连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因他的关心而有了“温暖的名字”。海子将心中洋溢涌动着的欣喜化为了对陌生人的真诚祝愿。是的,我并不否定海子真诚善良的性格以及诗作的那种种美好设想与祝愿中所表现出的健康向上,真挚热烈的感情。可我只想说,我所读到的却是海子在溢满幸福的背后所隐藏起的巨大的挥之不去的悲凉。“从明天起”,为什么要从明天起?为什么不从现在,从此刻,从这一分这一秒起?因为今天是黯淡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被那股强大的“只愿”吸回孤独沉重狭小的精神世界而封闭起来,隔绝了幸福。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他是迷惘的,背对世俗的。写这首诗恰恰是在现实中的孤独、不幸福而让他向往“在尘世获得幸福”。但他是一个太过纯粹,独守清高的诗人,以至于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与享受,他只能把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对尘世的美好希望浓缩在诗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一处多么纯洁自由的世界啊,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理想啊,然而,最让人悲哀的是,它毕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感受清新欢乐博爱情怀之余,品味到的却是幸福之花刚刚开放却最终走向虚无的沉重。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海子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终于开始以想尘世的幸福生活来慰藉自己孤独厌世的心灵。然而太多幸福的想像就像越来越大的肥皂泡,尽管色彩缤纷,却极容易被尘世击碎。终于的终于,在他结束生命前的两个月,他选择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站在微风中,抬起头,踮起脚尖, 亲吻澄澈的蓝天,拥抱灿烂的阳光, 承接那暖暖的幸福。

后记: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一个相貌平凡的青年,捧着一本厚厚的《圣经》,静静地躺在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作为物理意义上的生命在那一瞬间被碾得粉碎。然而这位叫海子的天才诗人,留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

推荐第6篇:面朝大海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日期:2012-07-11 作者:雍容 来源:文汇报

上届学生入学正是福建省加入新课标伊始,选用的人教版教材收录了海子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谷歌搜索键入这八个字,将得到6,960,000条结果,这首诗影响之大,受众之广泛,可见一斑。对喜爱新诗的人来说,海子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对他自然并不陌生,但一开始备课我顿感踌躇;因为我所理解的这首诗的含义,和教参的解读有距离;而以学生的年龄和阅历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还很难将诗歌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区别开来。

果然,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的时候,他们普遍地认为这是一首温暖而美好

的诗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必说高中生了,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有一部分即由误解达成。因为它仿佛在描绘着一种“简单的幸福”。生活在都市紧张节奏和复杂环境中的现代人们,对“田园牧歌”的理想满是怀旧的冲动,这样的诗句很容易激起共鸣。

我在讲台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提供给他们我的理解:诗人在诗句中所描述的,其实是他无力达成的梦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恰恰意味着“今天”的不幸和孤独。诗人把祝福留给世界和“陌生人”,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就在写下这首诗后两个月,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

我看得出,学生都很震惊。但我觉得,还是该残忍一点打破幻象,以免若干年后,当他们中有人自己接触和阅读海子的时候,非但震惊,只怕还有受骗的感觉。我也告诉他们,诗歌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语义内涵的丰富性,他们可以用自己

的方式来解读它。

到这一届学生的时候,这首诗已然从修订后的课本中消失。我不禁想,是否编者顾虑到“海子之死”这个话题而回避了呢?

后来参加一个新课标学习研讨,其间听外省来的一位老师讲作文教学,并展示了一篇满分作文,作者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美海子,如何将精神置于物质之上,最终以死亡来对抗“浅薄的世俗”。我感到这孩子也许受到了骆一禾《海子生涯》等文章的影响,而这位老师的评点中对他对海子的解读赞赏有加。我再次心情矛盾。我们推崇海子诗歌的成就,也不必回避海子的死亡。当然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妨点到即止,但如果学生愤世嫉俗地歌颂这种极端的死亡方式,他就理当知道更残酷的真相:海子不仅仅是作为诗歌的“殉道者”死去,他死前留下的日记显示,因练气功产生了“心眼通天耳通”(其实是幻听幻视)而精神崩溃,是导致

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理想主义总能受到揄扬,但错误和荒诞的部分却必须剥离。朱大可先生《先知之门》里说:“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我就难以苟同。

更不能同意直接输灌给学生。

高中生还不是成年人,却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课本还是老师,都只能授予知识,却不能直接取代他们思考。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生活样貌,应提供给他们各种信息和角度,适度引导,最终让他们自己进行取舍和判断。

其实无论课本的选材,还是老师的引导,都无须急于灌输一种“观念”,提供一种“训诫”,得出一个“结论”。我曾读过一份资料,是美国中学对《项链》的课堂实录。我们让学生去批判女主人公的“虚荣”,他们留下若干开放性的问题:“玛蒂尔德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你认为,这样最终是毁了她还是拯救了她?”“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结果又能怎样?根据故事提供的她的感情和行为,请你思考一下,她的未来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联系生活:今天,当人们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之后将会追求什么呢?你认为追求身份地位有价值吗?”等等,都要求学生“引用证据证明并支持你的观点”。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直面生活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思考的能力——这才是

一种迫切需要的能力。

推荐第7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

蒋栋梁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觉。

2.欣赏诗歌轻松流畅、自然淳朴的语言美和积极欢快、朴实天真的情感美。 3.体味美好的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4.走近海子,去认识一位真正的诗人。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主旨;品味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走近海子 1. 导语

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爱写诗的傻瓜,但是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个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歌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而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人,正是中国当代诗歌主体意识觉醒的时期。今天,如果要了解当代诗歌,就必须正视海子的存在。

2. 海子生平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湾。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贫困。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

四、五斤米去上学。

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父亲是个裁缝,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 1

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

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

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了解了海子以上情况,我想大家心中一定会留下两个大大的惊叹号“!”,15岁就步入了读书人都梦想的幸福殿堂,25岁就在冰冷的铁轨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为什么要自杀,这是每一个直面海子的人都有的生命追问,16年过去了,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它却吸引我们更加虔诚地去走近海子,解读他的诗歌,了解他的生活和思想。

3. 海子的家

门厅里迎面贴着一幅梵高油画《阿尔疗养院的庭院》的印制品。左边房间里一张地铺摆在窗下,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他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快喇嘛教石头浮雕和一本十六,十七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画册,右边房间里沿西墙一排三个大书架--另一个书架靠在东墙--书架上放满了书。屋内有两张桌子,门边的那张桌子上摆着主人生前珍爱的七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很显然,在主人离去前这两间屋子被打扫过:干干净净,象一座坟墓。

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和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

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写诗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在近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中执着于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为此也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

4. 海子的成就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共创作了将近200万 2

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2001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

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5年,他的诗歌创作大概只持续了7年,7年时间里,他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的一笔财富。他的朋友西川说,他是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评论家谢冕说,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

5. 海子的理想

“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所以他坚持从痛苦的生命体验出发,坚持用诗歌探求真理,探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但此时中国社会正急剧转型,金钱和权势从幕后走上了前台,从七十年代的狂热到八十年代的迷惘和放纵,只有很少的人还固守着传统。各种商业大潮一步步将诗人和诗歌推到了边缘线上,在名利的驱动下,各种文学创作都存在着商业动机,于是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在这一过程中,爱诗如命的海子坚忍地退让,降低理想,最终突然爆裂而达到了彻底的绝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即他自杀的两个月前,这时诗人正处于最惨痛,最悲壮的理想大退让时期,同时他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这首诗为我们走进海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扇窗子。

二、学生朗读诗歌

1.范读一遍,把学生带入诗的抒情意味中去。

2.适当指导,让学生在冥想轻声诵读中,体验诗人表达的美好感情。

三、赏析诗歌

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

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写诗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在近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中执着于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为此也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

请思考以下问题:

1.找一找,有一个温馨的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它是什么?(幸福) 2.提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的幸福感受说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

„„

3.请结合诗歌中的具体意象谈谈你对海子幸福生活的理解。这体现了作者 3

怎样的情怀?

诗人用一幅极为平凡、纯朴、温馨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他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并将这种幸福感向外传布,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幸福,可见他的真诚、善良和博大的爱心。但是春天并不是处处都有花开,春天也有料峭的春寒,在诗歌明快的氛围中,你是否体味到了一丝悲凉?诗人真的享受到了他所谓的幸福了吗?

4.“从明天起,作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有何深意? “从明天起”,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仍然过得极为艰难和不幸。“明天”意味着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明天只是希望,今天才是现实,诗人在明天所向往的,正是他今天追求而得不到的,表面上的情绪欢快、明朗,但实际上它深层的情绪却是一种浓到骨子里的悲凉。

5、“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为什么要告诉亲人自己所向往的幸福图景?

表达自己有心孝敬父母,但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自己有心关爱弟弟,但不可能使他们走出封闭,自己内心那种痛苦、无奈、愧疚的复杂心情。让亲人明白自己的一片孝心。

6、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有什么用意?

他想清楚地告诉读者:作者心中明白,那田园牧歌般的平凡普通、自由温馨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达到,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幻想。

7、为什么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因为作者心中明白,现在自己只是仅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只能祝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

8.“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一句,为什么要加上“尘世”二字? 诗人此时正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放弃尘世的幸福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一边是世俗,一边是崇高,这位沉湎于心灵 孤独之旅的诗人,最终选择了后者。

“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对于“幸福”的特殊情感:他不愿轻易放弃,但这些“幸福”属于陌生人,已经不可能属于自己了。

9.“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只愿”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字面上是“只愿”,但实际意思是“只能”,言词中蕴藏的是对“尘世”充满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情。

既然面朝大海,留给世人的就是一个孤单的背影,已经醉心于“春暖花开”, 4

摈弃的便是尘俗纷扰的杂事。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我已别无所求。诗人刚刚向世人敞开了他的心扉,但立刻又关上了门,他内心深处仍不愿放弃对自己最纯洁的理想的追求,不甘心做一个庸俗的人。

如果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是他放弃理想的沉重宣告,那么“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执着于诗歌理想的坚贞誓言。

四、小结升华

秋天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海子来说,除了失去,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好绝望而去。

海子是3月25日去山海关的,他在山海关徘徊了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然后在26日中午开始向卧轨的方向走去,并最终选择了黄昏时分,死前,他只留下了九个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我们都应该记住诗人在1989年3月26日的背影,孤独、徘徊、悲伤、绝望,我们也由此更加相信,诗人是为诗而死的(即为了理想而死的)。当诗成了诗人的生命,成了诗人的信仰,诗与死也就有了同等的意义,诗人的死实际上等于诗人的再生,海子的确把他的生命写在了他的诗中,这诗便沉甸甸地落在了后人的心上,这就够了。

应该说,是海子教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诗人,唯有真正的诗人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生存的本质,肩负着净化和丰富人类灵魂的责任。他们用生命谱成诗歌,揭示生命的内涵,体现着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当他们自身面临着生存的难以解脱的虚无和荒诞时,便以身殉诗,用自己高贵的生命去证明和照亮生存的空虚。海子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

推荐第8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曾经,在一个冬天,去看过一次大海。

那天,天灰蒙蒙的,也许就快下雨了。海水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蓝,白色的浪花中透着谈谈的蓝。海水打在脚上,冷得入骨,风很大,吹乱了我的头发。我欢笑着奔跑,从沙滩的一头跑到另一头,往往复复,不知疲倦。

梦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早晨的阳光流泻进来,亲吻我湿润的脸颊。伫立窗前,看潮起潮落,数今天又多了几只海鸥,少了几朵白云。心、似乎也被这潮水濡湿了,滴滴答答。

不顾午后的炎热,依然带上我的小狗和它喜爱的面包,沿着海边小跑,迎着风,大声唱歌。汗水没有声响嘚滑落我的脸庞,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海风袭入我的舌尖,淡淡的咸味儿在我的唇间蔓延,却不知是汗是海风。但愿是海风带来的吧,那么,我就尝到了大海的原味。狗狗怕热了,就钻到海里游个泳,我则坐在海边,将海螺贴在我的耳边,呜呜呜呜,婉转起伏,却不曾断过。狗狗全身滴着水,一头埋进我的怀里,帮它擦身子,为它吃面包,快乐嘚不行。

夕阳无影无形,却细细碎碎洒满一地,沙子折射着金色的光芒,叫人忍不住捧起一把,看看是不是被夕阳的精灵揉碎的黄金呢,头顶上飞旋地海鸥总是一只一只的,虽是孤单,却很是自由惬意,偶尔看见两只相互追逐,我发自内心地想它们祝福,为它们欢畅,看它们在黄昏的空中,演绎一段动人的爱情。

晚上的夜空好美啊,繁星点点,狗狗也安静地睡了。黑与白的天际,我似乎听到了花在静静地开启,在我内心的庭院深处,在这醉人的夜中,暖暖地开放。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吴县中学高一:贺纯艳

推荐第9篇:面朝大海说课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第一单元的第五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一篇代表作。第一单元的专题名称为“向青春举杯”,选取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诗歌,该专题针对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特定背景,抓住学生从少年向青年过渡发展的人生重大转折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进行人生思索,领悟人生的真谛。

海子是一个梦想着遥远事物的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自己的诗歌理想,用自己的诗歌歌唱灵魂。这首诗写于他自杀前两个月,表面上给人一种清新欢快的感觉,但在满溢着“幸福”的诗句的背后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之感,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种悲凉感。

二、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部分的现代诗歌,并且有一定的诗歌学习积累,具备了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和感悟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可以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但本诗所传达的意蕴又比较复杂,作为高一的学生对海子了解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要向学生适当补充关于海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了解诗人思想的复杂性,体会诗人的精神追求。

三、说教学目标

本专题在导语中提出该专题课文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基于此方面和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用朗诵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1.了解“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品读诗歌语言,理解诗人内心的两难选择

五、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来品味诗歌语言、感悟情怀,并在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诗歌中的重难点,适当启发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诗人的内心。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导入。通过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幸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入到课堂中,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由此引入新课,一起来看看诗人海子是怎样理解幸福的。

接着是初读课文。这一环节包括两个小部分。 1.学生自主朗读,明确相关字音。 2.学生代表再次朗读,同时思考对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并展开交流讨论。

结合我自身的阅读体验,这首诗歌在初读时都会读到一种乐观向上、生机勃勃的感觉,因此我预设学生也会有相似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师生合作总结诗歌表现的第一个层面,作者对幸福的定义是简单、明亮、温暖。 第三环节是深度品读。

这首诗歌所传达的意蕴不是一下子就能体会的,多数人的初步理解是有所偏颇的,因此需要结合诗歌的相关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来帮助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小环节。 1.介绍诗人和写作背景

这一小环节是让小组派代表展示课前他们合作搜集的相关资料。

2.教师提供拓展资料,西川对海子的描述,学生再次朗读,思考诗人在诗中真正要表达的情感。

这两个小环节主要旨在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引出“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品味相关意象,理解诗歌中暗含的第二个层面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首先做一个示范,提出关键词“明天”,让小组同学之间结合写作背景交流,体会诗人内心。接下来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其他能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词句或意象,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没有想法的时候适当地做出引导。

如:作者为什么是“面朝大海”;“大海”、“闪电”等相关意象;“陌生人”、“也”、“你”、“我只愿”等关键词的深层含义。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在这一环节中旨在分析相关意象和关键词句,结合相关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理解诗人的幸福观。

第四环节是小结,首先总结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幸福观,再让学生以“学完这首诗之后的收获和感悟”为话题,畅所欲言,自行对这节课做出总结。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发言,从多个角度启发和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全班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主要是展示全诗所表达的浅层和深层的情感,以两种幸福观的对比来体现诗人看似温暖的诗歌背后的内心对幸福的两难选择。

推荐第10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祭奠逝去的青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两年

记得两年前的这个时候,还在校园的我在为自己未知的未来奔波着憧憬着未来,同时夹杂着担心与焦虑

命运给我的,是无法预知的安排。一路跌跌撞撞

“XXX”,这个胸怀博大的名字,让我瞬间认定,坚定的决绝人生啊,总是那么奇妙,一路上总是有些磕磕绊绊

但也总有些惊奇的际遇,比方说当我遇见你。XXX总是那么积极努力,带给我惊喜和力量,一点一点的也影响着我不断奋进你我相逢在美丽的秋天

你有你的胸怀,我有我的方向

寻芳陌上花如锦

折得东风第一枝

岁月无渡,记忆的花朵开在眼角眉梢,时光娓娓流年潺潺蓦然惊醒,所谓的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竟是如此的不落痕迹仿若从盛夏到初秋,不过是一夜之间,这就是在XX的日子 忙碌,紧张,充实,有序,简单,丰富,美好。

我一路小跑,希望将生命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从季节的这头一直蔓延到尽头 告诉自己,要一直一直很努力很努力

有过挫败,也有过隐忍的伤痕,把我撕成一块一块

所幸,欣慰之笑、温暖之情,围绕四周

一路走来,遇见过许多人,许多事,一路成长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笑容,让人忘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胜利者往往比别人多了一份坚持!”„„

这份支持与相信,使我再度完整。这就是爱

无关繁荣,无关逻辑,只关乎超越与宽容

我努力汲取人生的睿智和生活的精华,欣赏成长的惊喜与成熟的蜕变 看到这样的自己,是阳光,乐观,理性而进取的孩子,骄傲的姿势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第11篇:面朝大海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渝北职教 付洪燕

上课班级:13汽车营销0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感受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传情达意的朗读,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激发读诗兴趣。教学重难点:

朗读;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和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关于幸福(幻灯片

1、2显示课前收集的同学们关于幸福的话语)关于幸福,我们有太多想说的话,因为,我们都对幸福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我们要走近一位诗人,和他一起去感受属于他的幸福,感受属于他的那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海子:对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许多人说,海子就只是一个爱写诗的傻瓜,但是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个圣徒。(幻灯片3显示:诗人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岁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25岁生日当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看了这段文字,我想大家心中一定会留下两个大大的惊叹号,15岁就步入了读书人都梦想的幸福殿堂,25岁就在冰冷的铁轨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为什么要自杀,这个每一个直面海子的人都有的生命追问。25年过去了,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它却吸引我们更加虔诚地去走近海子,解读他的诗歌,了解他的生活和思想。

二、听朗读,初步感知

在预习的时候,有同学跟老师讲,这首诗到底在表达什么,我有点读不懂。不要紧,实际上海子也并没有直接地表达他自己的情感,他也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很多具体的形象事物之中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看,看看我们能读出多少种味道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朗诵录音听一下,在听的时候,可能大家的脑子里会浮现很多很多的形象或者画面。那我们来听听看。(放录音)

好,我们录音听完了,我看到同学们脸上非常专注的表情,我想很多同学都想到些什么对吧。(学生可能会沉默)我非常高兴同学们都沉浸到诗意当中了,我想找几个同学说说看,你刚刚听这个录音的时候,你想到了些什么?(请2-3名学生回答)

(预设:同学们可能会回答:一个诗人孤独地走在沙滩上,旁边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天涯海角,海天一色,只有大海上的海鸥在飞翔,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大家在听的时候我们脑海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画面,这正是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因为诗是通过形象来说话的。我们刚刚在展开这些画面的时候,大家其实就是张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这实际上就是诗带给我们的非常神奇的力量。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再把这首诗读一读,看看能不能通过诗中的某些词语某些句子来体会一下,诗歌里面到底有哪些情感,或者你们体会到什么样的一种感受?现在自己再把这首诗读一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读出声。在读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稍微圈圈画画。(大约1分钟,学生都自己读完一遍)同学们可以跟周围的同学小声地交流一下,等一下我再请同学起来跟大家说一说。(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给学生大约3分钟时间讨论)你们刚刚在读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提示学生,结合诗中相关词句。请3-5名学生起来谈各自的理解。)

(预设: 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 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物质上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观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通信”“告诉每一个人”说明诗人希望交流与分享,想要将他的幸福传递。“闪电”说明幸福转瞬即逝,难以把握,说明海子自己的幸福很短暂,很难把握,海子还是想将这短暂的幸福与他人分享。海子也是提醒他们,要把握自己的幸福。“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名字”说明海子非常热爱自然,他的这种爱已经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亲人,进而对大自然的爱。说明了海子博爱。“祝福陌生人”,对他们尽管是陌生人都是无限的祝福,说明了海子的善良。“从明天起”“尘世”“我只愿”说明了诗人没有也不愿意获得“俗世”的幸福,诗人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有着自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世界。。。。。。)

老师作小结:有些同学可能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句有些疑惑,因为就我们的实际经验来说,大海旁边应该不会有春暖花开的。那怎么理解呢?这应该是一种精神世界的追求,我们可以将“大海”“春暖花开”看做是一种象征。大海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浩瀚,宽阔无垠,很有包容性),那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精神的家园,一种心胸开阔的体现。春暖花开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非常温暖,非常美好)所以这首诗里面,可能有一些海子的清高、脱俗的意思,但他还是通过一种我们可以接受的、温暖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而且,我们也有同学说了,这首诗里可以读出海子对幸福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这可能也是一种人生的基调吧。我想是这样,对吗?

刚刚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首诗反反复复地阅读,通过跟同学的一些交流,我们对这首诗读出了一些味道。这是你们自己非常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说,当一首诗摆在你面前,特别是这首诗他很含蓄,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够有不同的想法,这是非常自然的,只不过老师想提醒大家的是,你在读诗的时候,不单单要抓住个别词语,个别句子,还有最好是能把一首诗从头到尾连起来读一读,可能还会有更深的感受。

三、配音乐,学生朗读,读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试试看,你们对这首诗有你们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理解,那你能不能通过你自己的朗读,把你的感悟和理解表达给大家?试试看。

(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提醒学生:不管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我们都要注意一定的朗读技巧:a.注意诗歌的节奏,要把握好;b.注意语速,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决定;c.有一些词语,如果你想要格外强调它的话,要注意重音。如果在这些技巧方面注意到了的话,可能会帮助你更好地传达你的感情。接下来,我想找个同学起来读读看。

(请一名同学)朗读前,我想请这位同学先不要告诉大家你想要表达的情感,看看你是否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它表达出来。(放音乐学生读)

同学们刚刚在听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预设:学生可能会觉得刚才的朗读表达一种对未来的向往,给人一种很阳光很温暖的感觉。老师可适当点评,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如果他想表达一种希望,他的嘴角应该是上扬的,脸上有一种对幸福的憧憬的表情。另外一种,可能起来读的同学会表现得非常伤感,是一种对现实的失望,希望自己走出尘世,可能会重读“闪电”“我只愿”等词,可能会联系到开头所说的海子自杀的事情,表达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

老师适时做一些引导:我感觉这个世界上应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可能有的人天生比较适合过世俗是生活,就像我们大家都是平凡人,平凡的生活也有平凡生活的味道。我们常说,在细微平凡之处见美丽。如果你不喜欢过这种平凡的生活,就像海子,他比较向往投身诗歌的世界。投身诗歌的世界跟他过像我们这样的平凡人的生活会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是,追求理想是不是就一定跟世俗生活是对立的呢?这倒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倒不是要大家现在在课堂上就给我回答,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无可厚非。但是,海子在这首诗里,尽管他说他不想过这种像我们这样的世俗生活,但他对世俗之人还是怀着祝福的,很温暖。你们可以过你们想过的生活,而我也过我自己想过的生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东西。

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朗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一样的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朗读,包括语音、语调,包括对词语重音的处理,把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表达出来了。

四、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诗人到底想在诗中表达一些什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够把握住一些,但诗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出了各种不同的味道,这种独特的体验是非常可贵的。这首诗问世以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欢迎,通过我们在课堂上对这首诗的阅读、同学们自己的朗读、讨论,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预设:a.可能会有人说,“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刚刚读的时候我们也许不太懂,但是没关系,多读,一定能够有很多自己的体会。B.一首诗,特别是一首好诗,能读出许多不同的感觉,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去朗读,会有不同的感受。C.联系词句去理解,联系作者的生平,会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D.联系自己的现实、自己的经历,可能还会有更深的体会。)

小结:好的诗歌可以让人反复读,每一次品位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所以有一句话讲“好诗是让人发呆的”,为什么发呆?呆呆的在想些什么?可能想了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通过语文课能越来越喜欢诗歌,读更多的诗歌。希望大家多读诗,读好诗。推荐阅读海子《麦地》。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如果时间足够,就在黑板上展示海子的其他诗歌《麦地》《麦地与诗人》等等。全班齐读。)(或者齐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五、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配乐朗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录音。 2.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写一段赏析文字。(300字左右) 3.试着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幸福的感受或憧憬。(字数不限)

第12篇:面朝大海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著名现代诗人海子曾写下这样一句著名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非要让我在这句如此感性而唯美的诗句上添上马克思主义革命批判精神的羽翼的话,那么我想说,它的不足之处便在于它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词,那就是——启程。

当梦想缺少行动,就如同断了双翅的飞鸟,任它百般挣扎,终究难逃匍匐于地的命运。所以当我们置身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无论前方是春暖花开,还是风吹日晒,我们都要勇于启程。去享受生命别有的芬芳,去承受命运至真的锤炼……

启程,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逐过的梦想;启程,是前些天我们背负行囊踏进校园的那份喜悦;启程,是你我触碰美好未来的开始!

犹记那年寒窗烛影摇红的每个夕夜,埋头苦读的伙伴,还有那清晨中随风涌动着的朗朗书声……\"细斟北斗,不知今夕何夕。\"转瞬间,我们用青春和汗水熬过了那段令我们感到充实而又温馨的时光,迎来了我们梦寐已久的大学。

\"那么,接下来呢?\"有人不禁自问,是否就该到此放慢脚步,让自己趁机好好歇歇;亦或是干脆停滞不前,让大学成为我们真正名副其实的\"快乐天堂\"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想,在座的各位对这两句警句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和不解吧。置身于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是否还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

同学们,我们确实应该为今天的我们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但放任懈怠和颓唐成为明天的我们并不是我们对昨天如此力学不倦的自己的最好回报!让我们一起释怀艰辛的昨天吧,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在大学的起点上重新启程!只要我们重新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并继续朝着我们心中的那片大海去砥砺前行,我们定能继往开来,不负青春。

同学们,不管未来的路还有多未来,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选对一个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们每个人终会迎来一场\"春暖花开\"!

而此时此刻的你,还在犹豫着什么呢?迈开你的脚步,让我们一起向\"海\"而行!

谢谢。

第13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子的生平。

能力目标:体味诗歌语言的质朴晓畅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味诗歌中的复杂的情感,满溢着“幸福”的诗句有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体味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是对它的理解却异常纷繁,有人认为有很好的生活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有受人尊敬地位就是幸福;同样有人认为平凡就是一种幸福,每个人都在用自已的方式诠释着幸福。释加牟尼认为幸福是对众生的爱,所以他苦苦修行;基督认为幸福就是代世人赎罪;普罗米修斯为了大众的幸福而甘愿立身悬崖,受尽折磨。他们在出世的行为体现着对幸福的追求。那么海子呢,在他眼里幸福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

海子,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纯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流畅、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海子的生前好友西川回忆:“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作者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不“一代人”亲身经历了六七十年代扼杀物质,只讲精神,到八十年代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作为理想主义的作者觉得希望破灭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起来,他更多的来自于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这篇诗歌便是他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

四、初步感知

学生放声诵读,初步感受诗歌中描写得形象及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1. 自由朗诵

2. 带有感情的朗诵

3. 抽几位同学带有感情的朗诵

4. 回答从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到什么?

明确: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同时我们还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

五、具体研习

(一) 学习第一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那么昨天、今天的作者又在做什么? “从明天起” 表明时间上的断裂,意味着姿态目光的转移。意味着选择的痛苦。像天真少年暗下决心。那么既然诗人向往这些幸福为什么不从“今天起”,“从此刻起”呢?——似乎宣告诗人将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行动。

“从明天起” ,四字中浓缩着辛酸。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意味着今天的不愿意。如李白 “明朝散发弄扁舟” 。所以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

因为大家知道,《明日歌》中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西方梭罗说的“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不会来临”。

海子从“明天”开始而不是从“今天”开始,足以证明海子对今天是失望的、对现实是失望的。 2.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马、柴、周游世界:日常生活意义范畴内的幸福。交通工具。做饭御寒。闲适生活。普通人的生活理想,由此可感受诗人本身的不幸福。

这些词是奔向理想的象征。温暖的象征。心灵放纵与自由的象征。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这正是作者的追求。(板书:自由闲散的生活)

3、关心粮食和蔬菜

想想,比尔.盖茨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而关心者意味着对物质世界的在意。

“粮食和蔬菜”本来是物质世俗的代表,是生存的基本。“关心”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活的表现,诗人下定决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表明过去诗人缺少幸福感受,对生活漠不关心,于是踌躇满志,打算重整心绪,重建生活,追求幸福。是在上句劝说之后的进一步妥协。(板书:平凡的生活) 4.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有” 是对前面的否定。诗歌文本与诗人行为构成反讽式分裂,对幸福的表述在叙述的延伸中岐变。

诗人在想象中构建着自己的幸福家园,想象自己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态和空间,在那里,诗人可以面朝大海,获得逍遥的精神自由。诗歌的审美意蕴往往凭借单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产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情景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审美情境,在此,我们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融合为一体,达到了崇高的境界。

这是作者想象中的一个好归宿,这里开阔、自由、美丽、超脱。

“面朝”意味着一种追求姿态。背对尘世,背对众人。意味着诗人渴望脱离尘世,谢绝宾客,过上隐逸诗人般的生活。

〒“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到的,他只能是诗人所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只能留存于他的幻想之中。因而,诗人所渴望的幸福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用诗中的话说,那就是“从明天起”。那么“从明天起”也是岐义的。(板书:隐逸诗人的生活)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是点题。

小结:虚构一幅展示了三和不同的“幸福”生活图景,。

平凡人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

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六、总结

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祝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美好的背后却反衬出他内心的孤独、失望与忧伤。

第14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课前学习【学习目标】

1.了解海子以及他的创作风格;熟读,最好能够背诵本诗。

2.通过对“从明天起”“只愿”等关键诗句的理解,理解海子的幸福观以及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词语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劈.柴

2)眷.属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北大三诗人”(海子、骆一禾、西川被称为北大三大诗人,同时他们也是朋友)之一。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2.关于背景

①1983年,海子从北大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从1983年秋季到1989年春天7年多时间里,海子就居住在政法大学新校区。小屋是学校分给他的,房间里没有电器。常年焚烧着印度香的小屋里,矮身量、红脸膛、头发凌乱的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把收入的大部分寄给父母购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供三个弟弟上学。他不谙世事却知道昌平最便宜的誊印店是哪一家。

②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海子的理想是成为诗歌王者,他曾说:“在一个衰竭实利的时代,我要为英雄主义作证。这是我的本分!”然而,世事总不如人愿。诗人写作此诗时,在事业、亲情、爱情方面都是十分失意的,人们几乎都无法理解它的诗歌理想。

③写完此诗两个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慢行道上卧轨自杀。自杀时他身边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在遗书中写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2.名家品评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课堂学习【整体感知】

1、在诗中,诗人多次提到“幸福”,并且拟想了幸福生活的画面,诗人为我们展现了哪几幅画面?如何理解?

2.诗人为什么反复说“从明天起”,而不说“从今天起”?

3.诗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4、体验探究:海子在诗中说要将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可他最终选择的却是拒绝这种尘世的幸福,为什么?

课后学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劈柴

劈叉

劈面

劈头盖脸

B.回旋

旋律

旋涡

旋转乾坤 C.眷属

属地

属性

纯属虚构

D.朝圣

朝野

朝见

面朝大海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拓宽,黄金周开始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向其他行业广泛延伸,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从假日消费中分得“黄金”。

B.“福娃”和“海宝”作为最近几年我国知名度最大的动漫形象,完全符合打造成经典卡通形象的可能性。

C.诚信教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D.我国的文言文,受孕于先秦诸子的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因而一开始就具备密切联系实际、忠实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3、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语意) ①幸福感是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②幸福感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 ③幸福感是对生活的主观主义和满意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二、拓展阅读

(一)阅读诗人臧克家在1956年写的《海》一诗,完成1——3题。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摸着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 从一阵阵的清风, 深夜醒来。

嗅到了你的气息;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诗人是如何描写自己对大海的感受的?

2.本诗描写大海的顺序是什么?

3.诗人是如何向我们展示大海形象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感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首诗的阅读史

在海子的作品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了。它不仅出现在各种新诗选本中,也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被流行歌手谱曲演唱,更被房地产公司用作铺天盖地的广告。在经过出版、评论、教育以及大众文化多重传播环节的复杂运动之后,它已经逐渐凝定为一首“代表作”,成为普通读者心目中海子诗歌最通俗的形象。有意思的是,2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阅读接受的差异,使得这首诗也如同一面小小的棱镜,折射出当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文/冷霜

1989年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的消息令诗坛震惊,这个生前只在小范围内略具声名的年轻诗人的作品也由此受到更多同行和诗歌爱好者的关注。由于他的好友诗人骆一禾(同年初夏亦因脑血管突发大面积出血去世)、西川等人的努力,也由于海子诗歌自身的魅力,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诗在诗歌爱好者中迅速地传播开来。1991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由南京出版社出版,收入海子的短诗、长诗节选、散文、小说和诗论等,第一次较集中地展示出海子创作的全貌。1993年,海子母校北京大学一年一度的“未名湖诗会”将时间从以往的5月移至他的忌辰3月26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最初的几年里,诗会总是以朗诵他的抒情诗《祖国(或以梦为马)》作为开场。

这一时期的诗歌氛围仍然遗留着浓厚的1980年代后期风气的影响,混合着“诗歌崇拜”、对形而上学观念的热衷和对已然来临的市场化社会的抗拒,因而更受其时诗歌爱好者(往往也就是潜在的或正在成长的诗人)喜爱的诗,是《祖国(或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等,它们音韵更为铿锵,在日后看来不乏矫情的诵读中也更易显出决绝和“悲壮”的姿态。不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同样能满足这种“自恋”。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诗人姜涛在1990年代初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社社长,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某一年春天,他和一些喜爱诗歌的朋友结伴去植物园,其中一个喝醉的朋友,竟在出门时于门口席地而坐,对着四周的游客高声朗诵这首诗。这一行为颇令游客惊异,有人竟误以为是乞讨,在他身边投下了零钱。

这则轶事像是恰好为这首写于海子辞世前两个月的短诗提供了一个注脚:在诗中,诗人内心的冲突正是源于精神的骄傲和世俗现实的坚硬之间的紧张,这种紧张感,在1990年代前期很多诗歌爱好者那里并不陌生,因而在这首诗中获得慰藉和共鸣。

1995年,西川编《海子的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西川编《海子诗全编》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海子作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01年,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使得这首诗开始为全国的中学生所知。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篇,历来要同时满足多项标准,按照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刘真福先生的归纳,它们至少包括“经典性”“教学的适用性”“进步性”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显然与它语言的质朴和意象的温暖、明朗有关,看上去,诗中的情感似乎纯净而超脱,然而,它在实际教学中却给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了难题。一方面,中学生们往往不易体会这首诗表面的单纯之下所隐含的矛盾,在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学记录中,学生们初读的反应是“乐观向上”“写的是一种平凡、安逸的生活”“读过之后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放松感觉”“活着真好”⋯⋯而当教师进行启发并辅以海子生平的介绍,他又必须面对如何向学生们解释海子自杀原因的困境,因为语文教育同时也得承担人生观教育的功能。

一面要向学生解释海子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在两种“幸福”之间的两难选择:选择尘世的幸福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而追求作为诗歌“王者”的幸福又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一面却要提醒他们,“不能学习海子的做法”,难免招致学生的疑问:既然这么消极,为什么还要给我们阅读这样的诗歌?一位浙江的中学教师撰文读解了这首“决绝人世的告白”之后进而发问:“有着如此消极思想感情的诗歌,怎么能成为中学生的语文教材?”

正是由于中学教学中遇到的这种接受上的困境,在2004年人教社新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必修教材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被撤下了。不过,在很多高中语文的选读教材或读物中它仍然有很高的入选率,如钱理群主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卷——中国现代文学名作互动点评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徐中玉主编的《新课标语文学本》高中卷的《现代诗歌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王家新主编的“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现代诗歌欣赏》(语文出版社,2005)等,2007年,北京市新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选入了这首诗。

而与此同时,这首诗也开始进入大众文化的流通领域。从1998年开启的房地产市场化热潮中,这首诗被各地的房地产公司频频用于其广告文案,从上海、深圳、到海口、长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语都曾被印在海景房和“高尚别墅”的大幅户外广告板上。海子诗中这两个短句,以化俗为雅的方式勾勒出他生命理想的幻境,在1990年代后期加速推进市场经济而带来的都市空间的巨大变化中,被挪用成一则标语,煽动着人们对宜居的欲望。而这种反复出现的“创意”,也多少是因为,很多早期从事广告文案策划的人员,都曾是1980以及1990年代前期的诗歌爱好者或文学青年。

到了新世纪,网络的日渐普及正好迎面遇上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新一代人,对这首诗的接受又呈现出一些有趣的新变化,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论坛和QQ的签名档里,或是被“取其精华”、掐头去尾地用作博客名称,在一些论坛里,这首诗被列为“小资必读”,而在另一些地方,它常被引用作为职场励志的格言。在今年春天刚刚出版的一本励志读物《一切梦想靠行动》中,对这首诗的征引之后,导出的是如下的训诲:“有了梦想,我们也就有了明确目标的力量。你可以拥有任何你想拥有的东西,只要你确实地知道它是你想要的,并确定知道你为什么想要它。我们的梦想要足够清晰,也不要太贪心。只要健康向上,积极努力,相信一定可以实现。”

无论是“小资化”还是“励志化”,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取消语境和碎片化的读取方式。原诗中蕴含的痛苦和心理冲突已经不再作为阅读的重点所在,或者,被拼贴成物欲消费的对象。语言表层的简单和温暖被剥离出来,正适于偏爱甜腻的胃口。

当然,这并非这首诗20年命运的全部。一如诗人臧棣在为纪念海子辞世20周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所言,他是“少数几个能给当代诗歌带来诗歌遗产的大诗人”,他的诗在其身后始终吸引着诗人同行与读者深入持久的阅读。在这个3月,至少将有5场以上纪念性的朗诵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其中一场即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名,这首卓越的抒情短诗,仍将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里提示着对精神性价值的毫不妥协的关怀。

第15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体会作者两难的精神处境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两难的精神处境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幸福,是一个美丽的词语,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和我一样,对幸福有着无尽的憧憬和渴望,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著名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翻到课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作家及写作背景介绍

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的节奏和字句的锻炼。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而这首诗,就是海子生前所写的最后一首诗歌,也是他对人生的最后感悟,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一遍课文,和我一起走进海子。

(三),解题

让学生们想象大海和春暖花开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大海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体会自然的崇高而领会自身的渺小,春暖花开让人感到内心的愉悦。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表现一种精神的向往和生活。

(四),初步感知

在同学们阅读课文后,首先让他们谈谈这首诗说了些什么(对字面意思理解)然后再让他们仔细阅读一遍,在其中尝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请同学们起来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各抒己见,对文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老师在此不发表评论。

(五)分析课文 第一节

从同学们的讨论中进入课文,教师提问

1,为什么作者要说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幸福是种生活的状态,不能够刻意去做,作者说从明天起做幸福的人,正好体现了作者今天的不幸福,也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渴望 2,那么作者想要的幸福是是什么呢?用原文的话回答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

3,是不是作者渴望的幸福就是具体的去做这些事?

明确:这是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具体的事件描述,结合上几节课对诗歌意象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其实是表现了作者对尘世幸福的向往

4,通过我们解题我们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精神生活的向往,那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

明确:房子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总结:作者既渴望尘世的幸福,通过一系列的一向把这样的幸福描绘出来。又渴望精神的幸福,而这两者在作者那里是矛盾的,表现了作者彷徨犹豫的心情。 第二节

先让学生阅读,教师提问

1,闪电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闪电是不确定,不持久的,一闪即逝! 2,那么幸福的闪电所告诉作者的,会是清晰的吗 明确不是,因为那只是作者瞬间的感觉

3从第二段是不是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明确:对于幸福仍然是处于彷徨和迷茫中?得不到答案 教师总结,那么联系一二节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虽然一直在描述自己渴望的幸福,但是又不能明确的确定自己要的幸福是什么,这体现了作者极为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 第三节

作者在前两节里通过对幸福的内在描绘和内心体验,表现了他对自己想要的幸福的不确定,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第三者作者又是如何继续追问他的幸福呢? 提问:1,作者是不是继续对自己的想要的做一种描绘?

明确:不是,而是在谈自己的行动

2,那么作者做了些什么呢?

明确: 给山河取名,为陌生人祝福。

3,我们说作者是在谈自己的幸福,那么作者做这些事和他的幸福有何关系呢? 学生如果不能领会,则继续问,那么我们都来看看,作者做了这些事都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4同学们,山和河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我们的城市也有很多山和水,你们有没有想过给山河取名?那么作者说要给所有的山河取名体现了什么?

明确: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作者博爱宽广的胸襟• 5,:同学们回答的不错,我们还可以从那些地方看出作者的这种博爱的情怀呢 明确:为陌生人祝福,

6.这里的陌生人是不是指作者不认识的人?是不是说作者只为哪些不认识的人祝福,就不为自己的亲朋好友祝福了?

明确:不是,而是除了作者本人以外的所有人,这里的陌生人其实是指全人类,作者在对自己的幸福都不确定时,我们在第一二节讲过了!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却先能想到为别人祝福,是不是也体现了作者心忧天下的情操?

7,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这种博爱的精神是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给山水取名,是对物的态度,为陌生人祝福,是对人的态度。那么请同学们再回过头来想想第一个问题,这些事和作者的幸福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在作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不是很痛苦?正因为作者有着这样高尚的情操,所以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就感到是一种幸福。

8,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最后还要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 (1)这里的只愿表什么意思? 明确:是表转折的意思。

(2)转折有两种含义,一种表对前面的否定,而肯定后者。另一种表示在对前面肯定的基础上的一种递进,你们认为是哪一种? 明确:是后一种。

(3)也就是说,作者在肯定了前面的喂马劈柴写信为陌生人祝福之后,还是更愿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什么? 明确:前面的是尘世的幸福(此岸),而作者向往精神的追求(彼岸)。所以这个“只愿”,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作者在犹豫彷徨以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明确:是。是作者在矛盾后的痛苦的选择

总结:在作者那里,尘世的幸福和精神是对立的,他只能选择一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两种幸福其实都很渴望,但他却只能获得一样,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矛盾复杂痛苦的,这种痛苦就来源于作者不能把现实和精神统一起来,这也是作者之所以走上绝路的根本原因。

(六)扩展思考布置作业

通过对于诗歌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精神和现实之间挣扎,迷茫,痛苦,矛盾的海子,或者说,是诗人用他的诗歌为我们真实展示出了他的内心世界,那么我想请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诗歌的最后一句栓去,这首诗还有这么美吗?还能如此真切

的表现作者的内心吗?为什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想法写成一篇短文,下次上课交给我! 板书设计: 幸福

(渴望)

写信,闪电-----内心的感受

尘世的幸福

(此岸)

给山水取名,---对物

博爱

内心 !

的痛苦,

矛盾

为陌生人祝福--- 对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精神的象征

不可企及的幸福

(彼岸)

第16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文事例:

入学教育期间,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身体不好,在操场上没站一会儿就坚持不住了,她在树下休息时,我们班办女同学都去看她,班主任老师还给她送来了水,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改编之后:

那是入学教育的时候,正值酷暑,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有的小草也都晒弯了腰。

同学们一个个在操场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课间操的动作。滴滴汗珠从发梢流了下来,浸透了衣服。终于,班中有一个女孩坚持不住了,一个人坐在操场旁的树下休息。

在训练中途休息的时候,可以看到其它班的同学或在操场上打打闹闹,或独自一个人在荫凉处休息。但我们班的女生都聚集在了那个女孩的旁边。 虽然那时的我们相互之间并不太熟悉,但却像一个大家庭似的。

“刚才怎么了,现在还难受吗?”一个人问道。“多喝点水吧,今天天气太热了,这样也许会好些!”“对,对!多喝水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忘记了刚才训练的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目光也全都聚集到了那共同的一点。就在我们为她“出谋划策”的时候,一个身影从远处走来,原来是班主任梁老师。 梁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他摸了摸那个女生的头,然后将被子送到她身前,亲切地说:“喝了吧,天气太热,容易中暑,要多喝水,多休息会儿,不行的话今天就别练了。”待梁老师说完不久,体育老师那嘹亮的集合哨响了,我们纷纷回到了自己做操的地点。

远远地望着树下那个身影,我的心中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不管今天快累倒的是谁,梁老师对我们的爱始终不变。这个新班集体让我感受到到温暖,它闪耀着不可抗拒的光芒。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中不禁又流下泪来。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其旋律让你听之动容?有没有那么一片景,其境界让你流连忘返?有没有那么一篇文,其蕴意让你回味无穷?那么,有没有这样一件事,它让你在顷刻间感到整个世界都春暖花开?

“那又怎样?谁让你管了,你烦不烦啊!”我一时气急,竟跟妈妈顶起嘴来。“好啊,你翅膀硬了是吗?说你几句就这样,学习又不自觉,真不知道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女儿……”“说够了吗?你以为我想当你女儿啊,我……”“啪!”很响亮的一声,只觉脸上火辣辣的。是爸爸,从来都不动手的爸爸这次竟然……泪水开始在眼中打转,我捂着脸疯了一样冲进房间,甩上门。

无力地坐在地上,刚才那一幕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任由眼泪肆意滑落。就这样,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发了一下午的呆。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乱糟糟的,辗转反侧。突然,门悄声无息的开了,我赶紧眯着眼睛装睡,在黑暗中,有人轻轻走进来,走到我的床边一直坐了很久,我一直屏着呼吸不敢出声,原以为爸爸会说些什么,可是直到他离开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叹了口气,接着把什么东西放在了我的床头柜上,掖了掖我的被子,就又重新出去了。

待门一合上,我便翻身起来,就着月光看清了那是一小盒药膏,心里咯噔一下,像被一团棉花堵住了,很难受,泪又流出来,想着爸爸一句话都没说,只是坐了那么久,我忽然就懂了。从小到大,爸爸都觉得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不用过于操心,可是我今天竟然向妈妈说了那么过分的话。他一定是很失望,很生气才打了我一巴掌的。我应该理解他们才对呀,毕竟都是为了我好,我怎么还能去伤他们的心呢?对,我要让爸爸妈妈知道,我知错了。

“爸爸妈妈,我错了!昨天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跟你们怄气的,也一点都不怪爸爸那一巴掌,真的!”留下这样一张字条,我便上学去了。

“女儿,你想通就好了,爸爸妈妈很高兴,因为你长大了,懂事了!”放学后,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张字条,上面那熟悉的字迹,让我不由自主地心情愉悦起来,嘴角扬起一抹弧度,发自内心的,笑了。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第17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也许是爱做梦,我爱这首诗,因为它如梦。

我也曾想过,找一个我合适也适合我的地方,住下;找一个我爱的也爱我的人,一起生活。

清晨,听花儿盛开的声音;正午,在树荫的包围下俯拾回忆;黄昏,靠着爱人抚摸的夕阳;夜晚,伴着晚风轻轻歌唱。

随心所欲。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家里有小兔来过,屋顶有飞鸟停泊,看着小狗温柔地闯祸,摸着小猫头上卷卷的毛窝。

有阳光调皮的钻进心底,有和风曼妙地渗入心田,有细雨可爱的敲打心扉。一切的一切都浸在甜甜的理想中,美好的令我彷徨,也许是幸福··

那些回忆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去一个温暖的名字。”

轻读此段,我的心被震撼了,阳光的呼吸轻巧而明快,光线与回忆共鸣。为什么没想明天的幸福?不知道,只是回忆很温暖,主调是艳丽。

记得吗?那时的天,不总是很蓝,但纯的让人落泪气候很温和。风夹着柔情,抚摸我们的脸,我们的笑。感情回荡,却不撞击。那种小心让人感动。

我们用一生最纯的感情调入了童年的色板,那多得可以挥霍的天真永不褪色。怕它封存,流失。

记得戴眼镜也看不见我的给我们讲孔子孟子的老校长,喜欢棒棒糖的老师,出口成歌却毫无调子可言的同桌,门口卖糍粑的老头,开校车像开蜗牛的光头司机··这些人,推着时间的车,让我成长。

忽然发现写远了。思绪太轻,飘了。

那是我幸福的回忆,我用心呵护它们,它们也温暖我的心。我有个愿望:再幸福,在将来吧。

我幻想有一天,装回忆的玻璃瓶碎了,回忆撒得满地都是。我害怕这幻想。捧着瓶子在明天找幸福不好吗?依旧眷恋向日葵盛开的味道。

写在最后

眼角凉凉的,心中有涟漪,一圈圈的。唯有文字和音乐,让我这么动情。

衷心祝福你们,用海子的话吧: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城市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着读着,依稀中——

远处,有一个孩子在找幸福,他对着大树喃喃倾诉。

远处,有一个孩子在找幸福,他在追逐迷失的小鹿。

远处,有一个孩子在找幸福,他说,他只是在找回家的路。

我想,那个家,应该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

第18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

海 子

(执教者:徐礼进

班级:高一六班)

教学目标:1 了解海子及其创作风格

2 通过文本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去发现新诗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美趣

3 体会诗人的幸福观,进而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从明天起”、“只愿”等关键诗句的理解,解读诗人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的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1 诵读品味

2讨论分析

3 拓展迁移

课前准备:查找搜集有关海子生平的资料及诗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幸福),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纸上写下你由这个词所想到的。

(学生写好后,教师针对一两名同学作点评)

的确,幸福是我们 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而且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去表达。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首先请大家齐读一遍。

二、诵读分析

那么,海子通过诗歌传递给我们的幸福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 好,海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或者说,诗中哪些事物是作者对幸福的解释? 明确: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关心粮食和蔬菜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太好了,幸福是什么呢?__同学就替诗人海子告诉了我们。不过,我还有个问题得请教大家:海子向我们所展示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幸福观呢? (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 明确:(1)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

(2)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3)隐逸诗人般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分析:大家想一想,比尔盖茨会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

不会的,因为他永远也不必为吃喝犯愁,只有那些自食其力的人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 那布什会不会去喂马,劈柴?萨达姆又能不能去周游世界?

也不会,因为布什太忙,而萨达姆失去了自由。看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能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

好,请大家把第一节品读一遍。想一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面朝大海”是否意味着背对尘世,背对众人。在这样的地方拥有一所房子,是否意味着诗人渴望脱离尘世,谢绝宾客,过上隐逸诗人般的生活。

好,谈到这里,我不禁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海子的这种幸福观和常人相同吗?

明确:不同。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渴望的是腰缠万贯,很多人追求的是高官厚禄。而海子却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不是政治观念中的权力与业绩,更不是世俗感官的享受与满足。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平凡生活。它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能及。

当然,也正因为海子的幸福观和常人的不同,他才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急于把自己所悟到的这种幸福告诉别人,因而,诗中说:“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这样,诗歌就顺理成章的推进到第二节,下面,请大家把第二节朗读一遍。

请大家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

至此,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海子的幸福观。下面请大家把这首诗再次品读一遍。 请问,这首诗是不是以幸福来贯穿全篇的?

明确:是的。每节都是围绕幸福写的,全诗一共出现了四次幸福。

那这四个幸福的涵义是否相同?

前三个相同,都是诗人海子所向往的生活方式。第四个不同,它是指“尘世”中的幸福。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海子在第一节虚构的是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而这里却是指“尘世”中的幸福,这二者显然不同,那它具体是指什么呢? 明确: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海子在祝愿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也渴望过上这种生活呢? (安排学生讨论) 明确:不希望。诗人在最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只愿”在情感上是前三个“愿你”的逆向发展,是出人意料的一转。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在这里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决不堕入尘世,成为俗人。因而,在诗人看来,一切芸芸众生都是“陌生人”。 请问:陌生人在这里是指什么人?

明确:和他思想观念不同的人。可不可以是他的亲人?完全可能。

谈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作为尘世中的一个人,海子是否真的能够脱离尘世,去“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里过上遗世****的生活?

明确:“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到的,他只能是诗人所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只能留存于他的幻想之中。因而,诗人所渴望的幸福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用诗中的话说,那就是“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请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因为大家知道,中国有句名言:是《明日歌》中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西方也有句名言,那是梭罗说的“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不会来临”。

“从明天起”其实意味着永远也不能起,可见,诗人在这四个字中浓缩了万般酸辛,可以说是字字滴血。谈到这,我想大家都能想象,海子绝对是一个陷落于痛苦之中而无力自拔的人。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海子迷恋的是荒凉的泥土,他所寻求的幸福就是关心大地,回到泥土中去,实质上代表的是“农业文明”。而现实中,人们对农业文明是越来越不屑,因此,海子的诗多是在痛苦中发出无奈的呻吟,多是对农业文明的哀歌。

三、拓展迁移

所以,我觉得要想读懂海子的诗,最好是首先通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来了解他的精神世界。其实,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揭开诗人为何而死之谜。面对渐渐失落的农业文明,海子痛心疾首,可他无法改变现实,于是他就在25岁风华正茂的岁月里,即1989年3月26日,选择了卧轨自杀。在他看来火车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物,让他从身上碾过,那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殉葬。

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理性的看待他的死,决不能爱屋及乌,连同他的死一道崇拜他的诗是不对的,因为他的死而否定或者是误解他的诗也同样不对。

最后,我想请每人都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心得。 我先开个头:

一、课前

在大屏幕上打出第一张幻灯片,同时播放舒伯特的《小夜曲》。(渲染氛围)

幻灯背景为黑色,文字为红色加白色阴影、宋体。内容为:

1、海子诗句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

流浪 爱情 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

诗歌 王位 太阳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海子照片

黑白、半身、戴大眼镜、笑得非常灿烂——似乎是一个快乐的人。(照片下方以黄字标出:诗人海子)

二、上课

(一)导入、简介海子

师:大家过去听说过诗人海子吗?接触过他的作品没有?

生:没有。(看来,生对海子非常陌生)

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短诗去了解海子、走近海子、感悟海子吧。(幻灯出示课题。背景为一充满梦幻色彩的画面。吸引学生,暗含启示)

幻灯:海子简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注:海子于2001年4月28日与诗人食指【郭路生】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西川撰文

在介绍中,老师补充五点:

1、25岁的天才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身边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说选》。手中握有遗书,上书:“我的死与别人没有关系。”

2、在海子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而且,海子似乎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

3、说起海子的天赋,不能不令人由衷地赞叹。海子15岁从安徽安庆农村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初在校刊,后转至哲学教研室,先后给学生们开过控制论、系统论和美学的课程。海子的美学课很受欢迎,在谈及“想像”这个问题时,他举例说明想像的随意性:“你们可以想象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学生们知道他是一位诗人,要求他每次下课前用10分钟的时间朗诵自己的诗作。今天看来,那些聆听过他朗诵的人有福了!

4、海子的诗歌

理想。海子期望从抒情出发,经过叙事,到达史诗,他殷切渴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诗歌帝国:东起尼罗河,西达太平洋,北至蒙古高原,南抵印度次大陆。

5、本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即海子自杀前两个半月不到。

(二)读——重在感受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名家朗读这首诗,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投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Flash。播放朗读mp3)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阅读这首诗。读到动情处,请主动站起来为大家朗诵,可读某一句、某一节或全诗。

(4个同学向全班作了选读)

师:现在全班齐读这首诗,之后交流。交流时做到两点:

1、把各节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2、谈谈你初读这首诗的印象。

(三)析——大致内容、初读印象;赏——赏细部

生:在第一节诗里,海子提到他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说明他是很向往过上一种普通人的幸福生活的。(掌声)

生:第二节,海子说,他要“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这是不是在写亲情呢?

生:我想是的。不过我不理解“幸福的闪电”是什么意思。

生:我也不理解。老师,能跟我们说说吗?

师:看来,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了,读书就该如此。“闪电”,意味着一刹那。那么,“幸福的闪电”当然是说一刹那间的幸福了。这样,海子要说的就是,即使是一刹那(哪怕一丁点)的幸福,我也将告诉每一个人。(学生呈豁然、欣喜状)

生:我想,在第三节里,海子写到,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还要祝愿“陌生人”,“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是不是友情呢?

生:对。我觉得这里面还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博爱。(掌声) 生:还有,我觉得海子很善良。

师:听了大家的讨论,我很高兴,因为大家是那么认真。我一贯要求大家的“善思”二字,看来大家是心领神会了。(生都笑了)现在,我想问问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你们大概已经得出结论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明朗、欢快的呢?还是黯淡、沉闷的?

生:明朗、欢快的。

师:(依次打出幻灯。第一张:背景是明快的蓝天白云)是这样吗?(得到生的肯定后,又打出文字: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诗的第一节,海子对幸福的向往。(第二张:背景是绿草、红裙女孩、两只白鸽拉着的飞车。童话而梦幻。横排文字: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这是诗的第二节,我们似乎突然才发现,亲情原来是如此地宝贵、美好。(第三张,背景是温暖的紫色,一支支盛放的桃花,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荡秋千,秋千拴在桃树枝上。梦幻、温馨)诗的第三节,仿佛画面也越来越温暖了。(依次打出4行横排文字:取温暖的名字\\愿你 \\愿你 \\ 愿你 )

(四)疑——抓关键,破“误读”

师:然而,写作本诗时的海子真的是心境明朗而温暖吗?诗中画面的色调真的是明快而温暖吗?

(在学生的思考中,投影的画面突然一换,打出了一张用了黑色模版的幻灯)

师:不错,诗人海子好像在内心深处(打出文字:向往幸福、向往亲情、向往友情)向往幸福、向往亲情、向往友情。不过,这里提到的“幸福”、“亲情”、“友情”都是指向第三个“愿你”中的一个词的(生:尘世)。对(幻灯打出“尘世”)。也就是说„„

一生:这些都是尘世生活中最可珍惜的。(全班学生呈恍然大悟状)

师:那么,海子的内心真的渴望拥有这一切(幸福、亲情、友情)吗?解答的关键在哪里?

生:我想他是真的渴望的。他不是都这么写了吗?(笑)

生:可是他不是说要“从明天起”吗?也许他是不想要这种幸福吧。

生:对呀对呀!我也觉得怪怪的。干吗要写“从明天起”呢?可能这就是解答的关键吧。

生:应该是。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解读又有新的感悟了。(幻灯:“从明天起„„”,黑底白字,歧路纷呈的剪贴画)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从明天起”呢?或者说,“从明天起”意味着什么?

生:明天是说下辈子吧? 生:可能是天堂。(笑)

生:(戏谑地)是西方极乐世界吧?(大笑)

生:我看是说未来。

师:“明天”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呢?今天,我们阅读这首诗,读到的是“从明天起”;明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到的仍然是——(生:“从明天起”)是啊,就像古诗中所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意味着未来,意味着永远的“明天”。那么,“明天”是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从明天起”,就意味着永远也不能“起”。于是,我们不禁要向诗人发问,既然向往尘世的幸福、亲情与友情,为什么不“从今天起”、从此刻起呢?

师:再看最后一行,海子在说了三个“愿你”之后,语气突然一转,写道:(生: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打出幻灯:“我只愿„„”。黑底白字)

师:“我只愿”——那么决绝。海子仿佛跟幸福有仇似的。他祝愿别人,“愿你”,“愿你”,“愿你”;说到自己时,却说:“我只愿„„”究竟为什么?

师:再联系他的遗言:“我的死与别人没有关系。”这话很显然跟它的法律意义无关。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理解?

师:还有,“我只愿面朝大海”,“大海”指的究竟是什么?“面朝大海”意味着什么?大海之外还是海,又何来的“春暖花开”?

(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最后)

(五)悟——海子“魂灵”,海子不适当的人生选择

生:海子需要的好像并不是尘世的幸福。他不是说“我只愿面朝大海”吗?大海可能代表一种理想吧。

生:我同意×××的观点。我觉得海子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的理想环境中的人。

生:对。如果理想幻灭了,他就有可能去自杀。

师:是啊!海子的大海,其实正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我是先上了散文单元才上诗歌单元的,所以有这些类比)、陶渊明的桃花源,都是他们用来抗拒这个“尘世”(现实世界)的理想世界(或称艺术世界、梦幻世界)。由于对现实的绝望,于是他选择了“大海”。

(推出幻灯:面朝大海——背对生活

春暖花开——尘世冷漠)

生:老师,那么海子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呢?

师:诗歌王国。海子是那种用生命来写诗的诗人。诗几乎就是海子的一切。大家还记得课前看到的第一幅投影吗?海子在诗里写到:“我有三种幸福\\(有的学生还记得)诗歌 王位 太阳”诗人韩东也认为,“海子之死只能是诗人悲惨处境和内心冲突的一个证明”,“就我读到他的那些极为优秀的作品而言,我坚持认为海子是一个写不出诗来就宁愿一死的人”。

生:(纷纷地)太偏激了。

师:说得对。海子是太偏激了。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不偏激就没有海子;不偏激就没有海子那些熠熠地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的诗篇?今天,海子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他的诗作入选我们的教材只是证据之一。

(推出幻灯,黑底白字,右边是

海子灿烂的笑脸,左边是文字——“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

师:进入了海子的世界之后,相信我们的心里都很不好受。这一首诗,也不再是一首明快而温暖的诗了(生均有同感)。

(幻灯。黑底白字)海子——

一个“冷酷”的诗人

一个绝望的诗人

一个生活在他世界的诗人

师:海子死后,中国许多非常优秀的人(诗人、作家、评论家)都写了不少纪念文字。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海子的——(幻灯)

“点评海子:

这颗彗星的陨落给人以震撼:它的陨落的时间,以及它的陨落的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师: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活着,不仅要思考生命的长度,更要思考它的宽度;不仅要关注生命的数量,更要关注它的质量吧。)

呈现在海子诗中的世界无疑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它是原始生命通过人类的语言创造的另一个世界。它顽强地君临于这个世界之上。它的光芒照见了这个世界的荒谬和黑暗„„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海客)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将越来越清楚地看到,1989年3月26日黄昏, 我们失去了一位多么珍贵的朋友。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意味 着失去一个伟大的灵感,失去一个梦,失去我们生命的一部 分,失去一个回声。(西川)”

(幻灯。黑底白字。一幅象征意味很浓的黑白插图)文学上成功的海子,人生上„„ 学生讨论。(略)

师:是啊,我们确实应当看到,作为诗人的海子,他无疑是成功的;而作为普通人的海子,他的人生选择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陷入绝境时,每个人都应该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而不要轻易放弃生命。(生沉思)(略停)

(六)移——激趣、拓展、写作

师:如果大家课余想进一步了解海子的话,我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网站。(幻灯)

“相关链接:http://www.daodoc.com(海子的村庄)”

(生记下了网址)

(师点开链接,边让学生浏览,边作简单介绍)

关掉链接,布置作业(投影):感悟海子(或我心中的海子)

师打出最后一张幻灯,同时播放起马斯奈的《沉思曲》。幻灯背景为黑色,左边是海子诗句,文字为红色加白色阴影、宋体;右边是

第19篇:面朝大海作文

一世忧伤、一世繁华

远处的盛世繁华只是一场梦。他,是个失败的寻梦者。于是,海子将他的凄迷与忧伤涂满了整个铁轨。他却不知,在他的身后,整个世界都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因为那个和谐美好的梦想,是我们永远的追寻,人们永不放弃,所以,我相信……

我又忆起了古希腊神话中那只没有脚的飞鸟,他的生命注定只是飞翔,于是他一直飞,一直飞,直到筋疲力尽,葬身大海,飞溅起的浪花却异常美丽,那是它不朽的灵魂在继续追寻梦中的天堂。我又仿佛看到了布拉格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自然而美好;看到布鲁塞尔喧嚣而和谐的机场,人们熙熙攘攘,走在自己的轨迹上;还有上海晴朗的天空和外滩发黄的古墙,拉萨湛蓝的湖水,苏州城深远而悠长的暮鼓晨钟,丽江古老的青石板路,东京飘零的樱花,扎晃最后一班地铁,田间突然腾空的飞鸟……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自然。柔美的雪花、安静的湖水、美丽的樱花,湛蓝的天空……

想到好多好多,我不由得出声地笑了,一幅幅至上唯美的图案穿梭于时空中,他们是如此的和谐静谧恬淡而自然,他们正无声地雕琢着千百年来人们无限神往的理想的天堂。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即诗人离开人世前的两个月。诗人长期处于精神的思索之中,在沉沉的精神现实的重压下,诗人的心灵和躯体得不到依托和放松。最终,诗人以25岁的年龄就离开了人世,诗人的内心再也载不动那么多的追求和精神现实。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海子,幸福、温馨、纯美的海子。

在一个冬季,或许在阳光的沐浴下,在干燥净爽的午后,诗人走出了他长期蛰伏的书房。面对那样的情景,诗人那一直绷紧的精神突然融化了,融化在自然的世界,融化在尘世的幸福中。在那样的瞬间,诗人决定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享受平凡的幸福。喂马、劈柴,从简朴的生活、亲身的劳作中体味生命的存在;周游世界,在大自然里寻找快乐的源泉。诗人要关心人生最简单的生活,在这样的关心中找到幸福。诗人渴望拥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心灵坦荡,胸怀博大。诗人那美丽的心灵被幸福的闪电击中。那样的顿悟本身就该是幸福的事。诗人愿意天下人都能得到这样的顿悟和这顿悟的幸福。诗人要把这样的感觉、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告诉每一个人。诗人还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让人们从那些温暖的名字中体味诗人的幸福,让人们在自然的世界更容易接近幸福。诗人还要祝福陌生人,愿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愿他们每一个平凡的心愿都能实现。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自己真诚的祝愿: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歌以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浪漫、略带梦幻色彩的世界。诗人凭借自己的乡村生活的经验,提炼出优美的意象,描绘出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诗人善于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他的诗往往有着浓重的浪漫色彩,诗中描绘的情景明显带着诗人自己的梦想和纯真。总之,诗人用朴素明朗、隽永清新的语言和意境,唱出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真诚和向往,反映了他那积极昂扬的情感世界和博大开阔的胸怀。

什么是幸福?

幸福,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为了幸福,多少人被生活撞得头破血流?为了幸福,多少人一生蜗居蛇行?为了幸福,多少人笑着上了天堂?人们说,幸福就是有灿烂的前程,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海子说,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就是关心粮食和蔬菜,是有一所房子,一所面朝大海、四季春暖花开的房子。他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得让世人不可理解。温馨的自由,清新的简约,透明的安然,这就是海子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

尘世有尘世的幸福,天堂有天堂的幸福。尘世的幸福就在尘世,就在今天;天堂的幸福就在天堂,就

在明天。海子说,幸福就在远离尘嚣、面朝大海、四季春暖花开的地方,幸福就在明天,幸福只在明天。怎么去寻找幸福?

尘世的人们或是熙来攘往,忙得不亦乐乎;或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或是泪汗交加,牛马一生。最终有的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有官做,有钱花;有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带着无限的辛酸与遗憾而去。海子什么也没有说。他从查湾走进了北大,走进了政法大学,走进了昌平的一所破房子,蘸着昏暗的灯光和孤烛妊娠,一个个滚烫的精灵飞出了笔端。然后,他静静地躺在了锃亮的铁轨上,似乎面带微笑,在一瞬间的相逢中,他终于看到了唯一属于自己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堂。第二天,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第一次把自己的幸福告诉他们,告诉每一个人。

地上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还保留着海子所取的温暖的名字,陌生的人们还在夜以继日的辛劳,还在争先恐后地追逐着灿烂的前程和有情人。尘世的生活依旧,人们依旧在幸福地活着,只是早已忘记了一个曾经祝福过他们的名叫海子的陌生人,一个只会写诗的人。

海子是孤独的,又不是孤独的;海子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短短的25年,一个人静静地走完,与诗为伴,与诗为友,为诗而生,也为诗而去。不知诗是他的天堂,还是他是诗的天堂?

海子是清醒的,又是迷狂的。他知道自己就是孤独的“王子”,他知道自己的幸福不在今天,不在眼前,不会被亲人们理解,也完全不同于陌生的人们所祈祷的尘世的幸福,所以,他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是美的,生活也该是美的,然而,尘世的人们都知道生活不是诗,一旦把生活当成了诗,把诗当成了生活,就难免陷入荒谬和虚幻。海子却始终不愿从诗行间抬起头,他一心做一人“幸福的人”,一意追求“幸福的闪电”,始终“只愿面朝大海”,四季看“春暖花开”。

海子用心和血弹奏出了纯真温暖的乐曲,可双足仍在大地之上。忘记了双足就难免孤独、无依。心与脚,谁也代替不了对方。任何一方的缺失也就注定了另一方的必然缺失。生存就是如此真实,以致有些残忍和荒谬。或许正是造物主和我们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吧,他把今生的幸福藏在来生,却时常提醒善良的人们,幸福就在眼前。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或许至死也不清楚謎底。我不知是该替他们高兴还是该替他们悲哀?

当幸福与来生相连时,人生便成了一个绝境。无论是继续还是放弃,都不可避免地给人生罩上了一层悲剧的光环。俗世的琐碎与艰辛一次次迎面而来,内心的孤独与负罪感一次次当头棒喝,沉默尚不可得,超脱更待何时?放弃又不愿放弃,坚持又无法坚持,折衷亦属痴人说梦。的确,世上并不是到处都有路。悲凉而矛盾的青年诗人海子,最终以其善良与博爱宽容了世人,宽容了世俗,而他自己却毅然而决然地走上了不归之路,临行之时,再一次以真挚而纯净的语言为我们留下了一曲关于幸福的挽歌。

第20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子的生平。

能力目标:体味诗歌语言的质朴晓畅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味诗歌中的复杂的情感,满溢着“幸福”的诗句有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是对它的理解却异常纷繁,有人认为有很好的生活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有受人尊敬地位就是幸福;同样有人认为平凡就是一种幸福,每个人都在用自已的方式诠释着幸福。释加牟尼认为幸福是对众生的爱,所以他苦苦修行;基督认为幸福就是代世人赎罪;普罗米修斯为了大众的幸福而甘愿立身悬崖,受尽折磨。他们在出世的行为体现着对幸福的追求。那么海子呢,在他眼里幸福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

1、海子简介:海子,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纯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流畅、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2、写作背景: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海子的生前好友西川回忆:“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

三、具体分析

1、学生放声朗读诗歌。

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同进我们还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

2、赏析

A、这首诗中的“幸福”一词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含义? 具体内容:“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

特定含义:尘世中的幸福。物质的、实在的,被世俗世界理解和认可的。 B、作者为什么要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要给陌生人祝福?(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

C、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句中为何加上“尘世”?(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憧憬,说明自己痛苦之根源在于追求不为人理解的诗歌理想而弃绝尘世幸福)

D、诗当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超脱尘世的、尘世之外的幸福生活。精神上的、理想的、不现实的,也不被世俗世界理解和认可的。] E、

有人说,这首诗的诞生事实上已经宣告了海子人间生活的结束,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关键词“从明天起”、“只愿”

F、“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间的想象中。他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了世人,而诗人自己却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

3、诗人营造了怎样的画面?(第一节,诗人虚构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三节,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所谓冥想,实质是要在头脑中再现出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画面。使这个画面如宽银幕电影上的全景镜头一样。进而让自己走进画面,用心体验。)

4、思考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含意。既然面朝大海又怎能见得花开呢?(前者实指,后者虚指,大海的广袤无垠和作者内心的闭塞,不为人理解接受相对比。现实无法提供精神慰藉时,人们总是渴望生活在远方。)

四、写作技巧

1、挥之不去的悲凉。

2、质朴的语言风格。

五、课文总结:当代优秀诗歌从崭新的审美角度为新诗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不仅使诗人的艺术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使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又像挟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有一股冲劲有活力,为中国当代诗歌走向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面朝大海的唯美句子
《面朝大海的唯美句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