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是谁(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3 09:00: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神舟十一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清晨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约 575 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

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与之前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 遥十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237次飞行。

在16日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见面会上,第一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说:

“经过六年学习训练迎来这次任务,对我来说,这次不快不慢,不早不晚,来的刚刚好,景海鹏在工作中是我榜样,生活中是我兄长,他两次执行任务,经验非常丰富,这次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很幸运,也很踏实,非常有底。”

(图左为景海鹏 图右为陈冬)

推荐第2篇:神舟十一号专题

神舟十一号专题

1、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3]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搭载的两名航天员分别是

景海鹏

陈冬(河南洛阳人)

2、我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 答: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②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③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④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神十一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②我国正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

4、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意义? 答:①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水平,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②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③将促进我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基础科学的全面发展,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5、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给我们哪些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4)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6、为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应该怎样做?

(1)思想上:正确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3)生活实践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和实践,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7、神舟十一号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请列举近几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的具体事例。

嫦娥三号登录月球

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天河二号重夺世界超级计算机头名

8、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些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

9、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必要性)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创新,就失去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否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我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推进科技创新,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我们青少年要:(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2)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培养创新能力;(3)要学习“神舟十一”号团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4)从现在做起,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培养创新意识。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神州十一号”发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1)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勇于站在世界科技最前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强大动力。(2)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把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巨大成功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3)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锻炼和培养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12、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推荐第3篇:神舟一到十一号飞船

神舟一到十一号飞船 资料

1.神舟一号飞船 发射地点:酒泉航天发射场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2.神舟二号飞船 发射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返回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3.神舟三号飞船 发射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返回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4.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返回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五号,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6.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在轨时间:115.5小时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1日1时升空。发射地点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运送升空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2名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7.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8.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为无人目标飞行器。神舟八号为改进型载人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 9.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搭载人数:2男1女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无人驾驶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天员载入天空。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第一次执行手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航天员成功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第一次带活体蝴蝶。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0.神舟十号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

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11.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第十一次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第六次任务,计划共载三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三名航天员会入驻天宫二号进行空间试验。2016年8月13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从北京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顺利着陆。

推荐第4篇:“神舟十一号”相关知识

【科普】“走进”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是中国建造并发射的第11艘太空飞船,也是中国第6艘载人飞船,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搭乘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将与 “天宫二号”对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神舟”载人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载人航天器。“神舟”号飞船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包括13个分系统,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一号”和“神舟二号”飞船都是无人飞船;“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均属于正样无人飞船,即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为以后载人飞船发射做准备。“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从“神舟六号”飞船开始,我国的“神舟”飞船已经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神舟七号”飞船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同天宫一号实施了自动交会对接。

“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为满足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验证未来航天技术,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一是为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够适应本次任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优化调整了货物装载布局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这次飞行任务的随行运输能力。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新配备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设备,显著扩大了测控覆盖范围,提升了飞船姿态快速变化时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从而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和飞船的可靠性。 三是为验证未来航天技术,满足未来空间站交会测量设备长寿命使用要求,对“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交会测量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

推荐第5篇: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

神舟一号

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飞船简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

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因为火箭顶端的整流罩要把她们严密地遮挡保护起来。

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 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

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惟一可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宇航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

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端,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

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形状像一个圆筒,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推进舱安装有四台大推力的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神舟四号

飞船名: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称,“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五号

飞船名:神舟五号飞船 航天员:杨利伟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飞船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飞船名:神舟六号飞船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后备宇航员: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吴杰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在轨时间:115.5小时 飞船简介: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

飞船名:神舟七号飞船 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2天20小时27分钟 飞船简介: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神舟八号

飞船名: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发射火箭: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 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发射地点: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神舟九号

飞船名:神舟九号飞船

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刘洋(女)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2年 6月29日10点03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 飞船简介: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

飞船名:神舟十号飞船 航天员: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王亚平(女) 发射时间:20 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或四子王旗 飞船简介: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在轨运行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任务标志: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

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两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航天员

神舟十一号飞船乘组包括指令长景海鹏和航天员陈冬,形成一老一新的搭配。 航天员的这次乘组的选拔经过了初选和定选的两个阶段。

1.初选阶段:对所有的现役的航天员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在经过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初选选出四名航天员;

2.定选阶段:四名航天员针对这次任务进行心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并按照考核标准和评定流程进行综合考评。最终经选评委员会确定乘务组人选。

任务进程

1.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2.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航天员生活保障 医健医保

飞行期间,地面医疗团队将综合利用医疗问询、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的评估。更加注重飞行期间舱内微生物的控制,并且配备了预防治疗的一些药品和相关的医疗器械,以此来保证航天员的健康。首次建立起了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

天空二号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来尽量降低失重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航天员可以使用套袋来解决飞行初期这种头晕和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自行车的锻炼,工作时穿着企鹅服,可对心肺功能下降,对肌肉萎缩和骨丢失进行综合防护。

营养健康保障

此次任务可提供近百种航天食品,食谱周期达到五天,膳食结构也更加科学,以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他们的营养需求。同时也考虑了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并增强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

心理支持

由于本次飞行任务时间较长,在专业心理医生,亲情交流和航天员团队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完善技术支持手段提高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比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天地信息交流系统,以方便航天员与地面进行双向的沟通;支持收发邮件,视频和音频电话,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推荐第6篇: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飞船号性质飞船构成火箭型号发射时间着陆时间在轨时间在轨圆轨道

圈数(千米)任务航天员性别民族藉贯出生毕业院校入伍军衔

神舟10号载人

神舟09号载人

神舟08号无人

天宫一号在轨

神舟07号载人

神舟06号载人

神舟05号载人

神舟04号无人

神舟03号无人

神舟02号无人

神舟01号无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附加CZ-2F-段、逃逸塔Y10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逃逸CZ-2F-Y9塔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逃逸CZ-2F-Y8塔实验舱、资源舱CZ-2FT1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逃逸CZ-2F-K塔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留轨CZ-2F-K舱、逃逸塔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附加CZ-2F-K段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附加CZ-2F-K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CZ-2F-K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CZ-2F-K推进舱、返回舱

、轨道舱CZ-2F-K2013.06.11 17:382012.06.16 18:372011.11.01 05:582011.09.29 11:162008.09.25 21:102005.10.12 09:002003.10.15 09:002002.12.30 00:402002.03.25 22.152001.01.10 01:001999.11.20 06:302013.06.26 17:382012.06.29 10:002011.11.17 19:322008.09.28 17:372005.10.17 04:332003.10.16 06:282003.01.05 19:162002.04.01 16:512001.01.16 19:221999.11.21 03:41360小时303小时23分157小时34分68小时27分115小时32分21小时162小时162小时162小时21小时11分24034320234310534346343763431434310834310834310834314343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聂海胜男汉族湖北省枣阳1964.09长春飞行学院1983.06少将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张晓光男满族辽宁省锦州1966.05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大校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王亚平女汉族山东省烟台1980.01长春飞行学院1997.08少校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4.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1.首次验证手动交会对接技术,进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1966.10空军航空大学1985.06大校一步验证自动交会对接技术;2.全面验证目标飞行 器保障支持航刘旺男汉族山西省平遥1969.03长春飞行学院1988.08大校天员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组合体管理技术;3.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和补给;刘洋女汉族河南省郴州1978.10长春飞行学院1997.08少校4.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及有关关键技术试验。首次验证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为后续自动交会对接和人工交会对接做准备;搭载科学试验,进行国际合作。1.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8号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试验;2.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3.开展空间应用(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战技术实验等;4.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为建行空间站积累经验。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龙江1966.10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大校1.首次太空出舱活动;2.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1966.10空军航空大学1985.06大校技术实验。刘伯明男汉族黑龙江依安1966.09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大校1.打开返回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科费俊龙男汉族江苏省昆山1965.05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少将学实验;2.脱掉航天服实验。聂海胜男汉族湖北省枣阳1964.09长春飞行学院1983.06少将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后,第3个有能力将人送入太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绥中1965.06长春飞行学院1983.06少将空的国家。载人前的模拟实验,为载人做准备。

推荐第7篇:中考热点: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2018中考热点: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返回之旅。

还记得一个月前那次轰动全球的牵手吗?2018年10月19日凌晨3时31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牵手成功!“十一郎”和“二丫”从此奠定了航天界第一CP的地位!

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行3天,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整整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失重33天,他们在太空里做了啥?

2018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在他们离开地球的33天里,师徒二人在太空里的生活都是咋样的呢?

10月19日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两个飞行器形成组合体。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宫二号。

10月20日

航天员开展太空养蚕实验,完成首次太空跑台训练以及在轨眼手协调、听力等身体机能的测试。同日,天宫神舟组合体由倒飞状态转为正飞。

10月21日

两名航天员进行在轨脑力负荷、在轨情绪特征研究等实验和测试。

10月22日

航天员通过笔记本电脑收发邮件、实时下传实验数据。

10月24日

景海鹏50岁生日,接受了工作人员来自地球的祝福。当日,天宫神舟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到地面。

11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景海鹏、陈冬通话。

11月17日

景海鹏和陈冬撤离天宫二号,并进入神舟飞船,返回地面。

太空生活盘点:可“挑食”泡茶种菜养蚕

一个月时间里,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的生活如何?开展了哪些空间科学实验?

11月4日,景海鹏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的伙食,包括6大类近100种食品。据景海鹏介绍,科研人员在前期制定食谱时,还征求过自己意见。这次带上来的食品,本身就是自己和陈冬爱吃的,所以不会感到单调,甚至还可以“挑挑食”。除了一日三餐,航天员还有许多点心和夜宵来补充能量。除了带够了水,还带了各种饮料,甚至还能自己泡茶喝。

天宫二号装备了跑步机、动感单车、拉力器等健身器材。据陈冬介绍,在天上蹬自行车的感觉和地面不一样,有点像是躺着蹬的感觉,不太容易使劲,还挺累的。两位航天员刚开始使用跑步机时,都跑不起来。到第三天,景海鹏终于跑起来了,还一下子跑了一小时。

工作方面,进入天宫二号的第三天,航天员就做了一项在轨实验——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主要用来在轨检查航天员身体的一些指标。

天宫中的宇航员,此次上天有一项“种菜”的任务。景海鹏和陈冬就在30天的时间里,栽培了生菜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蔬菜。景海鹏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亲手照料下的生菜,已经长得很好了。我们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很有满足感。”

在这次太空飞行任务中,与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的还有几位特殊的乘客,它们是六只可爱的“蚕宝宝”。这六条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他们住在用航天材料打造的“太空屋”,“食堂”、“卫生间”齐备,房间的内壁还做了粗磨砂处理,并粘贴了无纺布,蚕宝宝在失重环境下也能行动自如。

网友为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作诗一首:

《贺“神州十一”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神舟飞天上碧霄,

一片声听朝夜高。

曲柱玉箫倚断鸣,

风吹笛起涛惊毛。

穿越宇宙踏云端,

神勇无比传捷报。

今日英雄凯旋归,

万民相迎旌旗飘。

庆祝英雄凯旋,点赞中国航天!

推荐第8篇:中考热点: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2018中考热点: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返回之旅。

还记得一个月前那次轰动全球的牵手吗?2018年10月19日凌晨3时31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牵手成功!“十一郎”和“二丫”从此奠定了航天界第一CP的地位!

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行3天,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整整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失重33天,他们在太空里做了啥?

2018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在他们离开地球的33天里,师徒二人在太空里的生活都是咋样的呢?

10月19日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两个飞行器形成组合体。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宫二号。

10月20日

航天员开展太空养蚕实验,完成首次太空跑台训练以及在轨眼手协调、听力等身体机能的测试。同日,天宫神舟组合体由倒飞状态转为正飞。

10月21日

两名航天员进行在轨脑力负荷、在轨情绪特征研究等实验和测试。

10月22日

航天员通过笔记本电脑收发邮件、实时下传实验数据。

10月24日

景海鹏50岁生日,接受了工作人员来自地球的祝福。当日,天宫神舟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到地面。

11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景海鹏、陈冬通话。

11月17日

景海鹏和陈冬撤离天宫二号,并进入神舟飞船,返回地面。

太空生活盘点:可“挑食”泡茶种菜养蚕

一个月时间里,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的生活如何?开展了哪些空间科学实验?

11月4日,景海鹏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的伙食,包括6大类近100种食品。据景海鹏介绍,科研人员在前期制定食谱时,还征求过自己意见。这次带上来的食品,本身就是自己和陈冬爱吃的,所以不会感到单调,甚至还可以“挑挑食”。除了一日三餐,航天员还有许多点心和夜宵来补充能量。除了带够了水,还带了各种饮料,甚至还能自己泡茶喝。

天宫二号装备了跑步机、动感单车、拉力器等健身器材。据陈冬介绍,在天上蹬自行车的感觉和地面不一样,有点像是躺着蹬的感觉,不太容易使劲,还挺累的。两位航天员刚开始使用跑步机时,都跑不起来。到第三天,景海鹏终于跑起来了,还一下子跑了一小时。

工作方面,进入天宫二号的第三天,航天员就做了一项在轨实验——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主要用来在轨检查航天员身体的一些指标。

天宫中的宇航员,此次上天有一项“种菜”的任务。景海鹏和陈冬就在30天的时间里,栽培了生菜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蔬菜。景海鹏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亲手照料下的生菜,已经长得很好了。我们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很有满足感。”

在这次太空飞行任务中,与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的还有几位特殊的乘客,它们是六只可爱的“蚕宝宝”。这六条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他们住在用航天材料打造的“太空屋”,“食堂”、“卫生间”齐备,房间的内壁还做了粗磨砂处理,并粘贴了无纺布,蚕宝宝在失重环境下也能行动自如。

网友为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作诗一首:

《贺“神州十一”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神舟飞天上碧霄,

一片声听朝夜高。

曲柱玉箫倚断鸣,

风吹笛起涛惊毛。

穿越宇宙踏云端,

神勇无比传捷报。

今日英雄凯旋归,

万民相迎旌旗飘。

庆祝英雄凯旋,点赞中国航天!

推荐第9篇:太空33天:打开神舟十一号10大问号

太空33天:打开神舟十一号10大问号

原标题:太空33天:打开神舟十一号10大问号

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顺利进入天宫二号实验舱。这是景海鹏(左)和陈冬在天宫二号实验舱挥手(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发

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以往相比为何变化不大?

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神舟十一号在外观、任务、技术上均与神舟十号相似,为了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神舟十一号只在技术状态上略有调整。不过,神舟十一号依然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它的发射表明我国已掌握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神舟飞船的技术状态已基本稳定,从产品研制阶段进入新的应用阶段。

此后,神舟系列飞船将为后续的空间站提供人员运输服务,它的主要任务将从突破关键技术转为保证任务的可靠、航天员的安全。

神舟十一号飞船为什么只搭载两名航天员?

张柏楠:神舟十一号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开展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因而刻意延长了驻留时间至30天,而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只能减少人数。目前我国空间实验室的生命保障系统并非可再生式,与国际空间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我国空间站建成后,也将采用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将做哪些工作?

武平:针对神舟十一号任务要求和特点,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开展多项在轨试验。

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此外,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还将开展一些科普项目。比如,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和“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吃什么?

航天员中心食品营养研究室副主任曹平:33天的任务中,航天员的食品在种类上比前期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更加丰富,有100多种。

在神舟十一号自主飞行段,航天员可能食欲不佳,所以会配备粥等清淡的食物。入驻天宫二号后,航天员可以享受一日三餐的待遇。吃饭时间与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等六大类产品,酱牛肉、鱼香肉丝等传统菜肴都有。5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还可以享用甜点。比如,太空冰淇淋,看上去像白色泡沫一样,是干干的、硬硬的,但吃在嘴里的口感据说还不错。

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剂,安全可靠。天宫二号还配备了专用的食品加热器。航天员的饮用水也是经过特殊方式消毒,能够长期保质。

航天员在天宫二号里穿什么?

航天服主持设计者、东华大学周洪雷副教授:除了发射和返回阶段,航天员在天空实验室都将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阶段和场合换上不同类型的专用服装,开展在轨工作、生活和运动,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

有的衣服保护肌肉,有的衣服调节情绪。 全系列航天服及配饰的款式、颜色、图案、质地等不仅彼此之间相互匹配,还与舱室环境相融,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体现航天员群体的职业特点和精神风貌。各具功能的不同类型服装,有的能够帮助航天员在长时间太空飞行中起到对抗失重导致的肌肉萎缩,有的还能呵护航天员调节情绪和心情,同时还要考虑舱内光线环境下进行摄影、摄像和图像传输后的显示效果。

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运动锻炼服装对各项功能要求特别高,每件衣服重量误差超过1克就为不合格,特殊部位的尺寸误差超过2毫米就要返工。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玩”什么?

航天员陈冬:这次任务的作息将采取“6+1”模式,有1天休息时间。每晚8点到10点是机动时间,我们可以做自由娱乐和个人整理,隐私都会得到保护。

这是我第一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我会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一定会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美丽的地球和我的祖国,还会尝试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有空的话,会看看家人和战友的照片、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写写日记,真是非常期待啊!总之,就是细致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万一航天员病了怎么办?

武平: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疗问询、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以及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加强舱内微生物控制、配置预防治疗药品和有关医疗器械,确保飞行期间航天员的健康。此外,这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来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

针对在轨飞行时间长的特点,加大飞行期间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在专业心理医生支持、亲情交流、航天员团队支持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航天员可以随时和地面沟通信息、传递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压力,保证心理健康。

陈冬首飞太空做了哪些准备?

航天员陈冬:从我加入航天员队伍以来,就一直在做各项准备,在思想、身体、心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接受全面训练。针对每次任务,还要进行专项训练。

在这次任务中,我们重点提高了应急情况处置能力、医学急救互救能力、空间实验能力。我感到,只有把地面训练当作太空实战,才能在太空实战中自信从容,就像在进行地面训练一样。

中国载人航天向何处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载人航天工程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中央决策的科学和正确。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差距。神舟十一号是一个标志。随着下一步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我国载人航天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到时候,飞船发射不像现在隔几年发一次,而是一年发几次,以保证航天员定期往返。不仅有现在以航天器驾驶操作为主要任务的航天员,还要有在轨工程师甚至游客进入太空,以满足社会公众探索太空的渴望。据新华社

推荐第10篇: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中国将稳步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2015级物联网工程一班

王冰玉

北京时间19日凌晨3点多,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模拟未来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方式,即载人飞船利用自身机动能力去主动追踪空间站。这次交会对接的成功为我国未来建设自己的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航天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凌晨1点36分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交会对接。2012 年6月18日14点14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应用性飞行任务。三年内三次飞行任务,中国共在轨完成了8次交会、6次对接,覆盖了自动和手动、前向和后向、阳照区和阴影区等多种交会对接模式,系统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

在中国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系统地掌握了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的苏联看到美国已经在载人航天上取得了第一,于是改变发展思路,下大力气开展空间站领域的研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国家,即礼炮1号。 或许是由于礼炮1号的发射,继承前苏联大部分资源的俄罗斯成为了目前世界上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次数最多的国家。从1971年4月6日成功发射礼炮1号空间站开始,到在轨运行达15年之久的和平号空间站,历时23年,期间共发射三代空间站。进行了近百次的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率超过90%,约有8次失败,且主要发生在初期。

美国在载人航天计划中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交会对接技术。早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为了发展和验证交会对接中的关键技术,美国研制并发射了双子星座号系列飞船。并且在1965年12月15日,美国“双子星座6”号和“双子星座7”号飞船在航天员的参与下,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参与的太空对接交会。在随后的1995-1998年间,美国后续发射的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了与和平号空间站的9次交会对接任务。

与美苏两国相比,中国的交会对接技术起步较晚,技术积累也比较薄弱,但是凭借清晰的发展规划和艰苦的努力,仅通过几次发射就实现了从载人航天到空间实验室对接的高速发展。就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的:“未来,随着空间实验室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国自己的大规模空间站建设也将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的时期。”

这次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的成功也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意义有一下几个方面:

1、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景海鹏和陈冬将在轨飞行30天

此次神舟十一号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据介绍,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

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2、实现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打基础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另一大核心任务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据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这次的神舟十一号任务是我国神舟飞船的第二次应用飞行,这也是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国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从实现航天员的天地往返,到发射空间实验室,下一次的任务就是建造空间站。神舟十一号任务是神舟飞船在建造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也是我们最后一次验证相关技术的机会。

3、“黑科技”很多,将这样影响你我生活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在与神舟十一号进行对接后,将开展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等多项试验。

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他们将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同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装载了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等新一代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和地球科学研究仪器,这些载荷的应用,将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和大气成分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水平。

4、神舟十一号之后,中国明年将进入“空间站时间”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被业内认为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走”关键一环。接下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访问天宫二号,为其补加推进剂并验证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技术。只要明年空间实验室任务一完成,我国就进入了空间站建设阶段,真正进入“空间站时间”。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透露,2018年前后,我国计划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前后发射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以一国之力独自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国家,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可达一年以上。

第11篇:天宫二号及神舟十一号纪念金银条

天宫二号及神舟十一号纪念金银条

中藏联盟唯一正品首发,中藏网,汇收藏。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60个年头。同年,中国第一个载人空间站天宫二号首飞,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它为我国空间实验室大系统打基础,筑梦太空,圆梦中国。

为了纪念这一特别伟大的时刻,祝贺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首飞成功,激发全民科学探索的兴趣,特发行天宫二号及神舟十一号纪念金/银条,为天宫二号及神舟十一号对接图案。金条为足金999.9材质,全套2根,每根15克,共30克;银条为足银999材质,全套2根,每根50克,共100克。产品做工精良、题材严肃,线条雕刻细腻,搭配协调自然,彰显科技中国的强大发展实力!

第12篇:“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公开课教案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公会中学

苏志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热烈而庄重的出征场面;学习杨利伟自信、勇敢、沉着等精神和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探究、研讨等形式,理解精神,感受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热烈而庄重的出征场面。 教学难点: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设想: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激发。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温经典,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播放“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视频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师提示:人/事+干什么/怎么样

三、亲临现场,感受气氛

师:播放杨利伟出征前实时录像,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送行的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2、用两个词语概括送行时的气氛。

场面:热烈

庄重

(板书)

3、选派学生代表朗读。(选读,要求读出热烈而庄重的感觉)

师提示:朗读语气―――干净利落、斩钉截铁、刚劲有力

4、找出表示这次出征意义的句子,并朗读。

5、广场中来送行的人很多,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

师提示:用动情简洁的语言

四、走近人物,感受精神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描写杨利伟的句子,并分析其心理、精神、品质,作好圈点勾画。

a、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b、学生代表先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2、你对航天员的训练了解哪些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

3、人物小结(播放神五降落的视频)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幻灯片展示)

―――2003感动中国杨利伟颁奖词

人物:自信

勇敢

(板书)

五、了解航天,激发豪情

探究题:你还了解多少中国或世界的航天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六、小结

教师深情小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播放《歌唱祖国》,下课)

七、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办一期以“航天”为主体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场面:热烈

庄重 人物:自信

勇敢

第13篇:《“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公开课教案

教材简析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见苏教课标版七下语文第二十一课。本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进行报道,角度独特。它突出事件的重点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杨利伟受命的过程;写人物从细微处着眼,写他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写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从细微处写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虽然只有千字左右的篇幅,但使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全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不时穿插议论和抒情,更多的时候,是把议论、抒情和记叙、描写融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激动人心的情绪。二是文章的语言特别洗练干净,找不到一点冗余的信息。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白: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二、亲临现场

教师指导语: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聆听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给我们发来的报道。

1、请朗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

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走进人物

教师指导语: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完全具备了航天飞行要求的综合素质。你能从文章里找到相应的句子吗?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4、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先组织学生自读勾画,再同桌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班级交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应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

四、送英雄出征

1、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送行人有教练、专家、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圆飞天之梦。送行人数众多表示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而激动、高兴的心情,也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有各不相同的答案,尤其要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4)篇幅要简短。)

(先组织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再进行班级交流,生生互评。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五、探究质疑

教师指导语: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此文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作进一步的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第一问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作引导,例如从消息的结构五部分、通讯的篇幅长短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作些提示,唤起学生的旧知。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将文章改写为一则100字左右的消息,加深学生对本则新闻专注于场景描写的独特构思的理解。第二问重在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及理解“插叙”这一种叙事手段的功能,教师也可适当举例文。)

六、品味鉴赏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优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赏析要旨,让学生有“法”可依,当然也鼓励学生有新颖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对精彩的点评要毫不

吝啬地表扬,好词好句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对优美语言的感觉能力)

七、课后学习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附: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一、评价出征意义

以时间为序

(插叙)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二、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第

一、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这两句话简要评价了这次出征的伟大意义。两句话各成一段,突出了每一句话的分量。前一句是就杨利伟本人来说的,“英雄”一词,表达了对杨利伟的赞颂和敬意;后一句是从我们民族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表达了这次出征在民族的整个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第二部分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是如何交代送行的人群的?

【点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热烈气氛的反衬。对送行人群的描写,用了一组排比,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高度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在送行时,作者注意点面结合。

3.研读第三部分,讨论问题。

(1)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热烈而庄重)

(2)仔细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对杨利伟作出评价。

例1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

【明确】“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了杨利伟的沉着老练和极为优秀的心理素质,更表现了他承担这样一个光荣任务的自豪和对圆满完成任务的自信。

例2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明确】“标准的军礼”,不仅表现了杨利伟优秀的军人素质,也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宇航员征服太空的无声誓言和永不动摇的决心。

例3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

【明确】“激动地”“握手拥抱”和“不停地”“挥手致意”中,融会着千言万语,交织着丰富的感情,有为自己、战友、民族共同梦想就要实现的无比高兴,有对人民和战友的信任的感激,有绝不辜负战友和人民重托的决心。

例4 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明确】对五星红旗的“深情”“注视”,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向祖国行注目礼,他用自己的目光向伟大的祖国表达着决不让祖国失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的誓言;果断的“转身”动作,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他用这个动作向太空宣告:我来了!中国人来了!

(3)杨利伟行军礼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4.探讨本文排比的运用。

例5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点拨】这组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排比句可以加强语势,充分表达情感。

5.文章第8~10自然段采用的记叙顺序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点拨】插叙交代了有关的背景资料。交代了首飞航天员梯队的组成和首飞航天员的选择,交代了杨利伟的简历和他作为航天员的优秀素质,还用一个排比句概括了人类航天史所走过的主要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今天,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这一句自然地过渡到下文。

6.模拟采访。如果你作为一名记者,有幸在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时对他进行采访,你会如何设计自己的问题?(至少2个)

【试一试】让一名学生扮演杨利伟,一名学生扮演记者进行采访。

四 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本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本文突出主体,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其他同题材的新闻相比,本文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它比消息更丰富、更生动,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彩

第14篇: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作文

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

作文

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作文一

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教室的电视机旁,我和同学们一起激动地观看这次太空授课直播,看见亚平老师把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红色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太奇妙,太漂亮了。在教室里,每当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一个实验演示,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发出“哇”的惊喜声,并伴以热烈的掌声。

虽然在小学二年级在语文课本里,我读

过一篇《到太空去》的课文,课文里也介绍了一些太空原理,但是内容太过简单,不能满足我对太空的好奇心。今天的太空授课直播正是一个学习航天科学知识的好机会。我认真的听着讲课,在惊喜连绵中,让我进一步放飞科学梦想。 这次授课是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之后的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号是在前不久刚刚发射成功的,它是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一页。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舱外活动,从单个飞船飞行到两飞行器对接组合飞行,从实验性飞行到应用性飞行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突破,都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成功发现的惊喜和激动,也让人类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另一种无限美好的希望。 而神十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太空授课生动体现了“应用性”特色,体现了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

虽然太空授课在美国早就已经开展了,但是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这次授课,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了解航天、走进科学的热情。

作为学生,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次的“太空授课”呢?我认为,要立足于现在,也要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中,找到了需要借鉴的航天精神,感受到了追逐梦想的不易,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将进一步领悟它的真谛,转而为己用,去追逐未来,去实现梦想。梦想是生活的航标,我们在生活中追云逐月了好久,把美好与希望寄托给了梦想。要有梦想,要爱学习,要有毅力,要敢于拼搏。 云海中升起朝阳,恰似人生需要梦想点亮,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去追求探索吧! 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500字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

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

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 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作文三

2013年6月20号上午10时,中国首位“太空老师”女航员王亚平在神十的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太空授课。我们班在老师的组织下,准时观看了这次太空授课。

太空授课内容使我们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太空老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还与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通过太空授课进行科普教育活动,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让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更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在这次太空授课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第15篇:《“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掌握“航、衔、寓、梯、袭”等生字。

2、通过预习,检查,课堂讨论和讲练答疑,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要求达到会读,会写,正确理解并使用的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组词,组成词组并造句。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教育学生爱科学,关心祖国的科技发展。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七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听写下列词语。

俱乐部,航天员,朝夕相处,空间站。

二、导入新课。

世界上除了地球还有哪些天体呢?你们想一想人们有没有登上月球的水平和技术?

三、教学步骤。

1、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或听写词语。 (2)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 (3)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

2、分析词语内部结构,从汉字意义和组合意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互帮互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疑难词语。

四、讲授新课。

1、疑难生字。

航:10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返航、导航、航空。 衔:11画,左中右结构,会意字。组词:头衔、衔接、加衔。

寓:12画,上下结构,形声字。组词:公寓、寓言、寓意。 梯:11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电梯、楼梯、梯形。 袭:11画,上下结构,形声字。组词:袭击、突袭、沿袭。

2、疑难词语的解释。

【卫星】:(名)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本身不发光。太阳系除水星、金星尚未发现卫星外,其他行星已发现有卫星,已证实的地球有一颗卫星、火星有二颗、木星十六颗、土星二十三颗、天王星十五颗、海王星八颗、冥王星、一颗,还有一些尚待证实。

如:测地卫星,导航卫星,电视卫星。

【航天员】:(名)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工作人员。 如:他是“神舟五号飞船”的航天员。

【军衔】:(名)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如,元帅、将官、校官、尉官等。

【理论】:(名)(1)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如:理论家;没理论;文学理论。

(2)辩论是非;争论;讲理。如:他正在气头上,我不想和他多理论。 【出征】:(动)出外作战。 如:率兵出征。

【公寓】:(名)能容许多人家居住的房屋,多为楼房,房间成套,设备较好。 如:这是研究生公寓。

【俱乐部】:(名)进行社会、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的团体或场所。 【通道】:(名)来往的路或供上下的楼梯。 【朝夕相处】:(组)天天在一起。 如:同学们朝夕相处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梯队】:(名)(1)军队战斗或行军时,按任务和行动顺序区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梯队。

(2)指企事业单位或某项事业的后继接班人。

【综合】:(动、形)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如:综合治理;综合平衡。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演练】:(动)训练;演习;操练。 如:(1)运动员们正在演练各种技巧动作。 (2)小演员们加紧演练,为国庆献礼。

【空间站】:(名)(1)一种围绕地球航行的载人航天器,设置有完善的通信,计算等设备,能够进行天文,生物和空间加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

(2)设置在月球、行星或宇宙飞船等上面的空间通信设施。也叫航天站。

3、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4、各小组中进行各种活动巩固学过的内容。第一组:听写并默写词语。

第二组:用“理论、通道、朝夕相处、综合、演练”等词语造句。 第三组:利用本节课词语写一段话。

5、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用下列词语造句:

理论、朝夕相处、综合、演练。

二、导入新课。

哪个国家的载人飞船第一个登上月球?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我国对月球的探索达到了什么水平?

三、教学步骤。

1、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或听写词语。 (2)(板书)词语。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 (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

2、分析词语内部结构,从汉字意义和组合意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互帮互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疑难词语。

四、讲授新课:

1、疑难生字

瞩:17画,左右结构。组词:瞩目、瞩望。 朝:12画,左右结构。组词:朝向、朝阳。

【注意】:“朝”是多音字,在“朝夕”一词中读“zhāo”,不读“ch1o” 乐:5画,独体。组词:乐曲、欢乐。

【注意】:“乐”是多音字,在词组“乐曲”中读“yu-”,不读“l-”。

2、疑难词语的解释:

【奉命】:(动)接受命令;遵守命令。如:奉命出发。

【指示】:(名、动)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如:(1)局长指示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2)我们要执行上级的指示。

【下达】:(动)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等)。如:上级部门已经下达命令了。 【专用】:(组)专供某种需要或某个人使用。如:这是专用电话。 【袭人】:(组)侵袭到人;熏人。如: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瞩目】:(动)瞩目。举世瞩目;万众瞩目。如:奥林匹克是举世瞩目的活动。 【从容】:(形)(1)不慌不忙;镇静;沉默。如:举止从容;从容不迫;从容就义。(2)宽裕。如:时间很从容,可以仔仔细细地做。

【稳健】:(形)稳而有力;稳重。稳健的步子;办事稳健;稳健的性格。如:他迈着稳健的步子上了台。

【浩瀚】:(形)(1)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海;湖水浩瀚。(2)形容广大,繁多。浩瀚的沙漠;典籍浩瀚。

【庄重】:(形)不庄随便,不轻浮;态度庄重。如:太严肃的场合你要放庄重点儿。 【定格】:(动)(1)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2)固定不变的格式;一定的规格。如:写小说并无定格。

【刚劲】:(形)(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笔力刚劲。如:(1)枣树伸出刚劲的树枝。(2)爸爸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风采】:(名)风度;形象。风采动人。如:他夺人风采,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五、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各小组中进行各种活动巩固学过的内容: 第一组:听写并默写词语。

第二组:用“从容、指示、风采、稳健”等词语造句。 第三组:利用本节课词语写一段话。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新课。

第三课时

一、前提测评。

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展示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幅照片,从而导入。

欢送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5时30分摄。人民网记者——廖文根。

三、教学步骤。

1、朗读课文。

(1)抽查学生的朗读预习情况,指名一两名学生读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

(3)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4)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 (5)质疑问难。

2、教材简析。

本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进行报道,角度独特。它突出事件的重点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杨利伟受命的过程;写人物从细微处着眼,写他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写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从细微处写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虽然只有千字左右的篇幅,但使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全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不时穿插议论和抒情,更多的时候,是把议论、抒情和记叙、描写融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激动人心的情绪。二是文章的语言特别洗练干净,找不到一点冗余的信息。

3、亲临现场。

教师指导语: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聆听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给我们发来的报道。

请朗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

4、学习疑难词语。

为了确保大家播音的质量,我们先来读一下屏幕上的容易读错的词语。

请大家注意一下,红色字是容易写错的字,有下划线的字是多音字。好,我们再齐读两遍。还有这样一些词语,我们要弄懂它的意思。请看屏幕。好了,这些生词在读的时候还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深刻领会。

5、解释课文中的新词语。【乘】:(动)坐(车、船、飞机)。 【怀】:(动)心里存有。

【乳白色】:(形)象奶汁那样的颜色。 【迈】:(动)跨。

【极限】:(动)最高的限度。 【登】:(动)有低处到高处步行。 【印】:(动)留下来痕迹。 【太空】:(名)极高的天空。

【几多】:(数)询问数量(表示不定的数量)。 【史册】:(名)历史记录。

【征服】:(动)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制服。 【致意】:(动)表示问候之意。 【深情】:(形)感情深厚。 【率】:(动)带领。

【随后】:(动)表示紧接某种情况或行动之后。 【护送】:(动)陪同前往使免遭意外。 【穿过】:(动)通过。

【渴望】:(动)表示迫切地希望。 如:(1)她多么渴望自己也有一把小提琴。 (2)全世界的人民都渴望和平。

同义词“希望”。“希望表示心里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可作动词,也可以做名词,“渴望”只能作动词。“希望”所表达的感情没有“渴望”强烈。

如:(1)他们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2)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执行】:(动)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如:(1)军人应该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 (2)他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期待】:(动)期望;等待 如:(1)父母期待他早日学成归国。 (2)我期待着再次见到他。

【标准】:(名、形)衡量事物的准则。 如:(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你的汉语发音越来越标准了。

6、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走进人物。

教师指导语: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完全具备了航天飞行要求的综合素质。你能从文章里找到相应的句子吗?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4、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五、小组活动。

第一组:梳理前两段内容。 第二组:回答问题。

第三组: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六、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第四课时

一、通读课文。

1、朗读课文。

(1)抽查学生的朗读预习情况,指名一两名学生读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

(3)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4)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 (5)质疑问难。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第

一、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2、第二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送行的场面的)

3、(1)课文是怎样描写送行的场面的?(点面结合) (2)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热烈而庄重)

(3)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杨利伟?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勇敢、自信) (4)杨利伟行军礼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三、探究质疑。

教师指导语: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此文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作进一步的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

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四、品味鉴赏。

(1)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并找出议论抒情的语句。 (2)师生共同讨论议论抒情句的含义作用。 (3)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句:

(1)“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2)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五、句型学习。

1、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字数相近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表达相近或相关内容,起强调作用,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排比。

例如:(1)晚会上,来宾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唱歌跳舞,气氛很热烈。 (2)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由+动词,引出动作的主体。如:“由„„组成”“由„„担任”“由„„(来)主持”“由„„(来)完成”:

(1)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队伍走过主席台。 (2)班长由热夏提来担任。 第一组:回答问题。

第二组: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后两段段。

第三组:用重点句型造句。

六、布置作业。

1、描写一个场面,要求:(1)要写出场面的特点;(2)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3)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2、预习课文二。

第五课时

一、前提测评。给下列汉字注音

喷 射 载 绕 测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有关嫦娥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吧!

三、教学步骤。

(一)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

2、(板书)词语。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

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

(二)分析词语内部结构,从汉字意义和组合意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三)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互帮互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疑难词语。

四、讲授新课。

1、疑难生字。

(1)射:10画,左中右结构,会意字。组词:射击、射门、照射。 (2)喷:12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喷洒、喷泉、喷漆。 (3)载:10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

注意:“载”是多音字,在“运载”中读“z2i”,不能读成“z3i” 组词:记载、登载、装载。

(4)绕:9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环绕、缠绕、绕行。 (5)测:9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测验、推测、检测。

2、疑难词语的解释。

【海拔】:(名)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也叫拔海。 【系列】:(名)成组的事物:一系列故事。

【三维】:(形)立体的:三维动画比起二维动画来就是好看得多。

【同步】:(形)(1)同时起步,协调一致。(2)物理学名词。两个或几个随时间变化的

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相对关系。

【探测】:(动)(1)探求测度。(2)测量。 【类型】:(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

【含量】:(名)一种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数量:这种食品的脂肪含量很高。 【分布】:(动)散布(在一定的地区内):商业网点分布得不均匀。

五、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各小组中进行各种活动巩固学过的内容: 第一组:听写并默写词语。

第二组:用“海拔、探测、类型、含量、分布”等词语造句。 第三组:利用本节课词语写一段话。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新课

第六课时

一、前提测评。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使人们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关嫦娥的文章。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教学步骤。

1、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你认为能体现文中作者观点的句子划下来。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生字词造句。四人一组初步解决。解决不掉的,举手,让全班同学帮忙或老师点拨。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

(4)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

(6)交流读书心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结合读中的难点,重点指导读通顺。

2、解释课文中的新词语。【奇妙】:(形)稀奇神妙;美妙。

如:我觉得她的歌声最奇妙的,我最喜欢他。

【依靠】:(动)依靠别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 如:依靠集体的力量,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终】:(副)最后。

如: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最终还是客队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 【修正】:(动)改正,修改使正确。

如:他修正了文章中存在的几个不太严谨的论点。 【预计】:(动)事先估计或计算。 如:这项工程预计要花费100万人民币。

【分析】:(动)将事物的现象、概念等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从中找出属性及关系等。

如:老师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再读课文。

提问思考:本则新闻播报了一则什么消息? 小组活动: 第一组:回答问题。

第二组: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第三组:用“奇妙、依靠、最终、修正”等词语造句。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熟记课文生字词。

3、用自己的话复述大概内容。

4、预习新课。

第七课时

一、前提测评。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自从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发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以来,中国就加速了月球探测和开发计划;2007年10月24日,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今天我们就随着记者到发射现场去看看。

三、教学步骤。

1、指名读课文。精读训练、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反馈交流。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文章记述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的过程和对中国航天史的意义。意义: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不能脱离课文内容。

(2)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明确: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加以赏析。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3)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明确:(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有关词语是: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18时29分、未来两周内。)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5)重点研讨课文第

3、4自然段。

①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找出选文中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事物:嫦娥一号。事情: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②学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1:嫦娥一号从环地球卫星变为月球卫星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明确: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它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

思考题2:嫦娥一号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明确:在预计为期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亲”的嫦娥一号要完成四大任务: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公里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

思考题3:嫦娥一号的升空有何重大意义?

明确: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小组活动:

第一组:你知道人类在航天科学上有哪些成就吗?

第二组: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航天科学研究? 第三组:了解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的情况。

所谓九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九大行星”已成为历史。

四、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复述大概内容。

2、预习新课。

3、做练习册。

第16篇:神舟十一号飞船及中国航天精神班会课资料讲解

神舟十一号飞船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将于2016年10月17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2016年10月17日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男性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将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4月中旬,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1]

2016年8月13日,飞船从北京空运至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艘货运飞船、一艘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只有当我们)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 为此,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3]

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

2016年10月中旬,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2013年的在轨实验时间是15天);

此后,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4月中旬,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8]

神舟十一号飞船拟在10月17日发射,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中国航天精神

2016-05-31 15:56 来源: 光明网

编者按:4月14日10时52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最为外界熟知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他曾坦言:“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光明日报长期以来对梁思礼院士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早在1998年4月14日,长征火箭系列第50次发射时,梁思礼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自力更生”是航天精神的根本》,指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就是发愤图强和自力更生。此后,梁思礼相继在光明日报刊发多篇文章阐述中国航天精神。现在,我们将五篇文章再次刊出,共同追忆梁思礼院士。

(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7日 第C1版)

作者:梁思礼

在我小的时候,中国国内军阀混乱,国家衰败,民不聊生。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受尽帝国主义欺压、凌辱的国耻史,中国人也被帝国主义国家称为“东亚病夫”。我当时住在天津租界里,曾亲眼看到在英国租界一个公园的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瞩目的航天强国,从与狗并列到用自己的飞船送宇航员上天,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

作为中国的第一代航天人,我经历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亲身感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感人的航天精神。这个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24个字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而是对中国航天事业46年实践经验的高度理论概括和总结,也是我们航天事业的传家宝。

回顾46年航天史,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对此,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永远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老五院”(航天部门的前身)建院方针的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自力更生的本质就是要有民族自信心,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国航天事业也是由仿制开始的,后来面对国际上的封锁、扼杀,我们非自己干不可。虽然非常艰苦,但走通了,而且路越走越宽阔。因为我们走了自力更生的路,所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航天事业中排在世界前几名。

现在实行对外开放是否就不需要靠自力更生?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聂荣臻元帅曾在某试验成功后说过“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在高技术领域中,日本的方针是在技术上使中国落后10年以上。美国、欧洲动不动就制裁,不发许可证。这就是科技领域斗争的现实。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二)大力协同,全国一盘棋,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像航天这样的高技术是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大系统工程,已经不像牛顿、爱因斯坦时代那样,只是个人或少数人在实验室内孤立地进行研究。它需要成千上万的研制人员和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协同动作,需要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投资只是美、苏、欧、日的几十分之一,可是我们搞出的导弹、卫星和运载火箭相对投资而言并不少,能做到这一点,集中领导、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对航天工业也是强调集中统一。例如美国在搞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时,就采用“计划评审技术”的模式,高度集中统一,组织非常严密。

(三)严谨务实,发扬实干精神

“老五院”建院初期谁也没有见过导弹、火箭,更不懂怎么设计和生产导弹。不懂就学,边干边学。中国的航天史告诉我们,每攀登一级更高的新技术台阶时都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关,每次飞行试验的故障分析和排除不知要付出多少个不眠之夜。

(四)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根本

20世纪60年代,“老五院”各分院的科研办公大楼每晚都灯火通明,绝大多数的同志都自动来加班或学习,直到深夜。那时候是没有加班费和夜餐的。当时领导来到办公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说服动员大家早些回家休息,但是往往赶也赶不回去。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他已去世了。当我回国后,他仍留在美国。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也就是总工程师),我曾是航天工业部的总工程师。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20世纪80年代),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拥有高级别墅。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可能有人会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我们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他干的导弹是威胁中国的。我能够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块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白手起家,在相对国外差得多的条件下,用仅有西方国家几十分之一的投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立起一整套中国航天基业,使我国航天事业在国际上排到前几名,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

第17篇:我是航天员2备、

活动名称:《我是宇航员》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音乐,学习说白节奏并富有表情的进行歌唱,并学会节奏型XX XX XX XX X。

2.辅助目标:引导幼儿愿意与他人分享美好的事情。活动准备:

乐器准备:打棒、铜碰钟。 道具准备: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请幼儿随教师拍出本节课的说白节奏。

提示:利用拍手、踏脚、拍腿等方式练习节奏型:XX XX XX XX X与XX XX X。

2.问候:教师利用两种节奏类型与幼儿互动问好。提示: XX XX XX X XX XX X (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幼儿)老师早上好

二、体验部分 故事单:

小胖熊对天文知识一直很感兴趣,它每天认真地浏览各种天文书籍,学到了很多知识,太阳系有八大行星:金星水星天王星,火星土星海王星,木星是最大,地球是我家。并且小胖熊报名当了航天员。今天小胖熊的奇妙之旅要开始了,它穿上神气的航天服,驾着火箭飞上了天,冲破大气层,来到了外太空。小熊惊叹太阳系真奇妙,小胖熊在太空拍照留念,回到地球后,与大家分享了它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大家特别羡慕它,决定也要想小胖熊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1.闻乐静听:教师讲解故事,并将音乐的歌词及说白节奏引出来,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身体乐器练习说白节奏。

2.集体律动: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随歌词的提示进行律动表演。提示:(1)A段:随歌词提示做招手笑、敬礼、奔跑等动作;

(2)B段:利用不同的身体乐器表现说白节奏。

3.合作游戏:两人合作,随音乐表现说白节奏。

提示:(1)A段:两人面对面做律动表现,在“奔跑”处两人小跑并交换位置。

(2)B段:说白节奏处两人对白表现。

4.椅子游戏:幼儿人手一把椅子,并随音乐联系音乐的说白节奏。提示:(1)A段:面对自己的小椅子进行律动表演;

(2)B段:敲击椅子表现说白节奏;

(3)间奏:围绕自己的椅子转一周。

三、呈示部分

乐器演奏:教师提前准备旋律音筒、手鼓两种乐器,并将幼儿分为两组,随音乐进行乐器演奏。

提示:(1)A段:敲击三角铁、打棒交替;

(2)B段:敲击打棒、三角铁表现说白节奏; (3)间奏:左右摇头。

第18篇:是谁

是谁

是谁把城市打扫的如此干净?是谁每天在默默无闻的工作?是谁顶着严寒日日夜夜的为我们的城市努力着?那只有一个答案–清洁工阿姨!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凛冽的寒风从昨天夜里开始就呼呼地刮个不停。现在,又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来。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灰蒙蒙地天空中飘落下来,棉絮一样厚厚的一层,雪团被寒风卷着,在地上打着滚,翻着跟头。路边有几棵落光了叶子的小树,疲惫地站在那里,随风发出响声,好像不安地大声叫着:“冻死我了,冻死我了。”

那一天,我起得很早,来到广场。街上路静人稀,我跑着跑着,忽然发现路口有几个人影。跑到近前一看,原来是几位清洁工。

她们挥舞着扫帚,“刷刷刷”地清扫着马路上厚厚的积雪和垃圾。还有几位阿姨,推着车子,把一堆堆的积雪和垃圾撮到车里,然后着到垃圾站。马路上有的地方结了一层厚厚的,她们就用镐头刨起来,一镐下去,冰渣溅到脸上,她们都毫不在意。这些清洁工经过的地方,积雪和垃圾都不见了,变得干干净净。她们第一个人的眉毛上,头巾上都沾满了白霜,乍一看,就像一个“白胡子老头”。可是,在她们的脸上,却都露出喜悦的笑容。

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赞美你“清洁工”!我们赞美你!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的美化家中的一员!

辽宁省抚顺市大自然小学六年级:王悉仲

第19篇:《“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2(推荐)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在记录重大事件时只描写出征场景的独特新颖的选材方法;

2、理解英雄杨利伟的优秀素质;

3、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抓住一个场面写大事件,于细微处写人物。

教学准备

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教师指导2—3位学生作好模拟播音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二、走进人物

教师指导语: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完全具备了航天飞行要求的综合素质。你能从文章里找到相应的句子吗?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4、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先组织学生自读勾画,再同桌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班级交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应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

三、送英雄出征

1、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送行人有教练、专家、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圆飞天之梦。送行人数众多表示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而激动、高兴的心情,也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有各不相同的答案,尤其要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4)篇幅要简短。)

(先组织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再进行班级交流,生生互评。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四、探究质疑

教师指导语: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此文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作进一步的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第一问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作引导,例如从消息的结构五部分、通讯的篇幅长短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作些提示,唤起学生的旧知。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将文章改写为一则100字左右的消息,加深学生对本则新闻专注于场景描写的独特构思的理解。第二问重

在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及理解“插叙”这一种叙事手段的功能,教师也可适当举例文。)

五、品味鉴赏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优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六、课后学习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第20篇:神舟十号乘组3名航天员公布各自任务分工

神舟十号乘组3名航天员公布各自任务分工

2013年17时30分,神舟十号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与中外记者见面。 新华社记者: 三位航天员你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光荣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现在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你们,请介绍一下在此次飞行中你们各自承担的主要任务。 聂海胜: 大家好!我是航天员聂海胜。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鼓励!在这次飞行任务中我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 张晓光: 大家好!我是航天员张晓光。这次任务我将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等任务。作为太空授课的摄像师,我将把优质的画面传送给朋友们。谢谢。 王亚平: 大家好!我是航天员王亚平。我在本次任务中除了常规的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外,主要负责太空授课和乘组生活照料。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是谁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是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