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5 18:08:4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学的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人版高中-年级上册第四模块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模块的主题是:解读昨日的战争。战争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战争,金戈铁马,血雨腥风,战争的惨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那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时候更会让人惊心动魄。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 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鉴赏古代优秀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二是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4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然后,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借助注释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教师总结: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第2段:晋师撤离。 环节3: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

1、文章开头给我们交待了当时形势,战争起因,秦、晋驻军方位,这样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样的交代可以看出郑国与晋国利害相关,郑国和秦国的利害关系不大,并且秦晋两国军队分兵驻扎,这就使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烛之武能成功的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

2、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展现其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与郑伯的对话过程中,体现出烛之武虽然因长期不受重用而有所怨言,但是 11关键时刻还是临危受命,顾全大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谓识大体,明大义。毅然孤身前往敌营,夜缒而出,则表现了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3、这篇文章的情节安排很富有戏剧性,戏剧性性表现在哪里? 大敌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的推荐让郑伯看到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为长期不受重用而推辞;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本文的重点是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进逼,层层深入,表现出高超的劝说艺术、游说技巧。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概括说辞中包含几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分析形势,以退为进,博得好感。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亡郑陪邻,动摇联盟。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存郑有益,利益引诱。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追溯历史,深入离间。 可见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巧舌如簧,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本环节的重点是全面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退秦师过程中体现出的非凡的胆识以及高超的谋略和语言艺术。 环节4:拓展延伸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话题:

1、劝说中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2、劝说藏独分子停止分裂祖国行动。) 附: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人物 情节 性格

慷慨许之-----------------------义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伯-----------------------智

推荐第2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与本文相关的社会背景等有关知识。

2.落实文言字、词、句的积累,疏通文意。

3.分析烛之武的说理艺术,感受烛之武的人格魅力。

4.学习和领会本文的叙事技巧。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 教学设计:

精讲课文 1.文学知识。《左传》原名《春秋左氏》,后人把它让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成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与《公羊传》与《谷梁传》纯用义理阐释春秋不同,《左传》是一本独立撰写而又自成体系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系统而具体的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重大事件,较为真实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左传》具有相当高的叙事成就,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徐庶委曲尽致,外交辞令亦精彩动人。

2.题目。三个问题。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怎样退的秦师,退秦师的结果。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总结四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秦晋围郑,郑危矣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第四段:晋军被迫亦去之

第一段

晋侯指的是晋文公,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属侯爵,所以称他为晋侯;秦伯指的是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属伯爵,所以称他为秦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的用法,介词,因为。 于。介词,对。因为它对晋国无礼,状语后置句,交代了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

无礼于晋: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出亡途中,路经郑国,郑文公以“诸侯忘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没有对重耳以礼相待。

贰于楚:指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城濮之战之前,郑文公曾派军队准备联楚攻晋。楚打败,郑文公派人到晋请罪,与晋国结盟。郑既怂恿楚国攻晋,又与晋结盟,可谓贰于楚。 “晋军函陵”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晋军(在)函陵,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开端,讲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形势,为烛之武的出场打下了伏笔。 郑只得罪了晋,并且两军分开驻扎。

第二段

为什么要写烛之武的先辞后许?在简短的对话,你能听出怎样的弦外之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句。 (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已通矣,两个语气助词连用,加重肯定语气,表强调。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子亦有不利焉”,“焉”的用法,语气助词,表陈述。 (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第二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烛之武答应了郑伯劝说秦伯撤退军队。

弦外之音:1.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推崇。2.烛之武的推辞。70老朽,屈居微职,英雄末路,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3.郑伯的话能够反躬自省,自责致歉,点明利益,情词恳切。 总结:先辞后许,烛之武的形象真实,增加了叙事的波澜。

第三段

问三:为什么烛之武能够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若亡郑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状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以”的用法,介词,用。敢,表敬意副词,含冒昧的意思。执事”,手下办事人员,一种客气话,实指秦伯。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界。远。形容词活用名词,远方的国家。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的用法,疑问代词,怎么。以”的用法,连词,表承接。陪通倍,增加。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活用动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的用法,介词,把。以(之)为,省略句。“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时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时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箱包。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共”通供,供应。乏困,形容词活用名词。不足。行而无资为乏,居而无食为困。这里指使者往来时资粮方面的缺乏。 “(晋君)许君焦、瑕”,省略句。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晨,“夕”,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厌通餍,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名词作状语。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将焉取之”,“焉”的用法,疑问代词,哪里。 “唯君图之”,“之”的用法,代词,指这件事。 “与郑人盟”,“盟”,与……结盟,名词作动词。 “(秦军)乃还”,省略句。

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烛之武成功劝退秦军。

阅读课文第三段,讨论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首先坦言知亡,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立场定位

其次阐明利害,亡郑利晋,动摇秦君。先假设亡郑有益于秦,那就灭了郑国。接下来分析亡郑利晋不利于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最后提醒“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国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抓住心理:晓之以情动之以利

第三步替秦着想,舍郑利晋,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以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分析利弊 亡郑利晋,存郑利秦

第四步引史为例,晋君无信,挑拨秦、晋关系。从“且君尝为晋君所赐”到“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利用矛盾

最后推理角度推测未来,阙秦利晋,劝秦谨慎。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国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2 烛之武从临危受命到智退秦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形象?

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以至于“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进,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形象。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秦君,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烛之武只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风采。“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第四段

“子犯请击之”,“之”的用法,代词,指秦军。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时指那个人,今义为对妻子的尊称。

第四段是故事的结局,晋军撤退。 板书设计: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

介词,用

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表承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代词,这件事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助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晨;夕,在晚上

既东封郑

东,在东边

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

军,驻军。

与郑人盟

盟,结盟

使动用法: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推荐第3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依附)于楚也。..

晋军(驻军)函陵,秦军氾南。 .

佚之狐言于(对„说)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派遣)....

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辞(推辞)..

曰:“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

能为(做)也已(同“矣”,相当于语气词“了”)。”公曰:“吾不..

能早用(任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过错)也。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越国以鄙(边邑,...

这里指作为„的边境)远(指郑国),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

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出使的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代使者)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曾经)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焉(兼词,在那里),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应为“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延伸,.

扩张)其西封,若不阙(侵损、消减)秦,将焉(哪里)取之(代土...

地)?阙秦以利晋,唯(表希望)君图之。”秦伯说(同“悦”,高..

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戍守)之,乃还(撤军)。 ..

子犯请击之(代秦军)。公(晋文公)曰:“不可。微(如果没...

有)夫人(那人,代秦穆公)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代词,自己的)所与(结交,亲附),不知(同...“智”,明智);以乱易(替代)整,不武(不符合武德)。吾其(还....是)还也。”亦去之(代郑国)。 .

推荐第4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作者:廖雪梅

一、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充满理趣的学问,教者和学者的思考能力将在这里显现;语文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问教者撒播趣的种子,学者收获趣的成果,教者学者共同体味难以言语的乐趣;语文是一门充满情趣的学问,学者从这里体味到教者的情,教者体味到学者的趣。理趣、乐趣和情趣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语文的感性决定了语文的风流倜傥,理性则导引着教者和学者去思考,去发现语文中的严密特质。

二、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也是学生高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于是本文的作用也就明显了:其

一、作为初高中文言文衔接的篇目,是学生了解到初高中文言文要求不同的重要契机,即借此强调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的重要性;其

二、为以后的文言文(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提供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中,在思维方面,活跃独特,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敢想敢做;在知识积淀方面,学生在初中时也学习了诸如《曹刿论战》等较简单的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基本理解简单的大意。但学生在这两方面又不成熟:其一,虽思维独特活跃,但并未形成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系统,遇到较难的文言文时,不知从何角度着手。

四、教学设想

基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用《曹刿论战》为导入,引起学生对《左传》基本知识的回忆,旨在指引学生掌握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并顺势引出《烛之武退秦师》;用《曹刿论战》和《烛之武退秦师》作初高中文言文的代表,简单谈谈初高中文言文的不同并重点提出高中的具体要求;根据高中的文言文学习要求提出教师的示例方法:

一、察(题目,作家作品背景等);

二、究(含义、关键词);

三、悟(质疑,知识内化),旨在提供范本启发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三个步骤作为基本板块,第一板块以解题展开,第二板块以归纳段意和对段意进行归纳追问展开,第三板块以全面分析烛之武形象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真正体验文言文学习的全过程,掌握文言知识、培养善于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意,掌握诸如“于”、“之”等虚词和诸如“封”、“军”等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2、通过分角色朗读、全体齐读等阅读方法,进一步了解《左传》的叙事艺术和语言特点。

六、教学重点

通过“察、究、悟”的三步学习法,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步骤,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七、教学难点

通过全面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八、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九、教学时间

2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初中我们就学过《曹刿论战》,曹刿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高超战术还在我们耳边回响,那么同学们,请你们再回忆回忆,《曹刿论战》选自哪里呢?(明确:《左传》)

那么,关于《左传》,你了解多少?

(明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粱传》。“春秋三传”都是为鲁史《春秋》做注解的著作,虽为史传散文,但其文学性和思想性也有极高的而成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左传》中的另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再次领略领略经典的魅力!(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二)过渡

我们已经是高中的学生了,作为高中生,我们学习文言文就不能停留在对简单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了,我们高中生不仅要对所学的文言文内容了如指掌,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古今异义,重点句型等都是我们掌握的范围。再者,我们还应该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在课外多多思考和发现老师教授内容之外的东西。记住:要想学好高中文言文,大家必须勤于阅读,勤于思考。

老师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都蒙了,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介绍老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大家可以以此为契机,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是:察、究、悟。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体验这察、究和悟!

(三)板块分析

(1)察

所谓察,就是察文章的题目和作家作品背景。关于题目《烛之武退秦师》,你怎么理解的?

(明确:即烛之武使秦国的军队退兵。“退”,使动用法,使……退。“师”,军队。在题目中,仅六个字,文章的主要人物(烛之武)事件(退秦师)就跃然纸上了,《左传》的语言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作品我们在讲《左传》时已讲到,背景我们在后面会讲到,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2)究

究,即查究文章段意、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掌握文章的较浅层面的含义。主要是完成基础知识的把握。

1.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朗读整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易读错字音:贰èr于楚,氾fàn南,佚yì之狐,缒zhuì而出,共gōng

其乏困,阙qūe秦,逢páng孙,杞qǐ子

2.接下来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全文共4个自然段,我们

暂且把它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明确:开端:秦晋围郑

发展:临危受命

高潮:智退秦师 结局:晋师撤退

3.①关于秦晋围郑部分

同学们,我们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关于秦晋围郑的这部分啊,老师始终没弄明白,这究竟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秦晋要围郑呢?你们能不能把当时那个局势用简图画下来?

(明确:原因:无礼于晋、贰于楚。当时的局势:晋侯、秦伯共同围攻郑国,其原因是郑国对晋国没有礼遇,并且对楚国有二心。当时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可见秦晋的军队都到了郑国家门口了,可谓“国危矣”)

开篇的25字就交代了课文的背景,语言简洁描述了危机重重的局势,为烛之武退秦师奠定了紧张的气氛。自此,全文饱含的紧张激烈展开。

强调“以”、“贰”、“军”的含义,“于”的用法。

请一位同学结合对这一段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关于临危受命

背景铺垫好了,人物就该亮相了。这一段中哪些人物登场了?(明确: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请男生为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女生仔细地听。(读毕,女生评价,教师总评)

我们知道啊,要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文字,必须理解这些文字。刚才我们也初步了解了这一段文字,人物之间主要依靠语言联系在一起,我们中国人啊,总喜欢“言内意外”,“旁敲侧击”,可见我们挖掘的重点就是人物的语言。那么接下来的4分钟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背景,评价这几个任务。(可从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方面思考)

明确:佚之狐:爱国、识人才的伯乐

烛之武:爱国、对郑伯的些许埋怨、有才能的好臣子 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好君主

强调讲解:“必”、“辞”、“许”、“若”、“犹”、“今”、“是”、“过”的含义,“于”、“之”、“而”、“也”“也”、“亦”、“焉”的用法。

请三位同学分别担任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来当旁白。结合当时的语境,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没有读的同学仔细听,你们要做的工作是评价我们的朗读。

③关于智退秦师

退秦师,“退”是关键。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看烛之武是如何用他得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退秦师的。给大家3分钟思考:烛之武用哪些步骤完成论辩的?注意言必有据。

明确:6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厉害

动摇秦军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强调讲解:“缒”、“既”、“鄙”、“远”、“焉”、“陪”、“厚”、“薄”、“东道主”、“共”、“尝”、“许”、“济”、“厌”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诸如“何厌之有”等句子的句型分析。

④关于晋师撤退 正是烛之武的一腔爱国热情,知难而上、义无反顾前往秦国游说秦伯,依靠其高超的论辩艺术,晋师不战而退。看似一场简简单单的论说,其中却饱含着血雨腥风,晋师撤退了,从此郑国暂时得以保全。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晋君会退兵。

(明确: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以乱易整”等句子) 强调讲解:“微”、“因”、“敝”、“知”、“乱”、“整”、“其”、“去”的含义。

(3)悟

对全文的大致内容和词句有了一定掌握。我在这节课开始就说了,我们高中生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老师讲得太少太少了,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把知识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悟”,所谓悟,就是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发现,我们就会变得睿智。

推荐第5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第五组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本文常用、易混、易错、有特殊用法或含义的重点文言词句。

2、了解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品味本文高超的语言艺术。

3、鉴赏本文一张一弛、波澜起伏、详略精当的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朗读、质疑,小组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答疑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活动:请一学生画出黄河长江的简略图,标出郑州与上海两地,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与师生互动。然后引入课文:1000公里外,2700年前,中原大地,黄河南岸,我的家乡——古老的郑国,发生了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然而一位老者的出场,使一场亡国之灾迅速化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

一、初步感知、整体把握课文

1、检查预习,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如晋/军函陵、缒、氾、阙、逢、说、共等

2、矫正读音,疏通文意,掌握本文常用、易错、有特殊用法及含义的重要文言词句知识。

结合课下注解、工具书及课件提示,针对文章句意,进行小组讨论质疑并交流问题。5~7分钟。

重点文言词句提示:

第一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第二段: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第三段:越国以鄙远

以为东道主

行李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第四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3、师生质疑解疑:学生针对讨论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交给老师解疑、强调。

二、深入文本,把握主要事件及人物形象,分析文中高超的语言艺术。

1、课件提示:请一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标出每段故事关键词,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故事,读出人物) 合起课本,一起回想: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都牵涉到几个国家呢?事情如何化解的?你能对着地图简述一下吗?

晋秦围郑,国家危亡,烛武出城,智退秦师,秦郑结盟。

2、烛之武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文中展现出的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如果让你在标题上再加一个字你会怎么加呢? 烛之武 退秦师 请思考后发言交流。 勇、智、说、劝

3、课件提示:烛之武仅靠一张嘴就退了秦国大军,解了国家危亡,这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啊?是不是意味着秦伯可能年龄较小,思维相对简单,意志不够坚定,容易被人忽悠呢?

——不是,晋文公年轻的时候受到了迫害,“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秦伯)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由此可以看出,秦伯的年龄绝对不会小,而且应当是很有发展眼光。 如果你是秦伯,一个非常老成的国君,在晋秦合围郑国的情况下,一个郑国大夫深夜来到我秦国大营见我秦伯,你的第一判断:此人深夜来访一定是要做什么?如果你要接见他,你认为他一定会说些哪一类的话?

——离间计,挑拨秦晋,说晋国的坏话,让秦不要帮助晋国,放过郑国。 那么,同样,烛之武面对这样一位敌方的国君,他一定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谓胸有成竹。那么他到底是怎样说服秦伯智退秦师的呢?

3、小组合作分析探究:烛之武到底如何智(劝、说)退秦师? 小组发言:抓住对方心理,从对方利益考虑,分析利害得失,先软后硬

4、提示引导补充,通过语言分析,把握精妙艺术:说话时的用词用语更用心,进行语言内涵分析,揭示烛之武的表达艺术:

1、“秦、晋围郑”里有一点不合实事,你能看出来吗?事实是什么?为什么不依实事表述?

2、“越国以鄙远”——“国”指哪国?为何不直说?

3、“焉用亡郑以陪邻?”中“邻”指谁?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是何意呢? 

5、“又欲肆其西封”中的“肆”是何意呢?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如何理解“阙秦”?“取”为何意?

5、总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及形象魅力:

 特别讲究说话的策略:

 秦伯最讨厌听到的话不到时候坚决不说,

 有些话用词时故意避开置换,以免引起对方不悦。  有些话用词时故意强化刺激,以引起对方思考反省。  紧紧抓住对方最关心的话题展开。

6、烛之武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总结一下:

大智大勇大义

那么为什么第二段请他出山时他要辞,他好像还满腹牢骚? 对弃之不用的牢骚,对国家的无限忠诚,烛之武形象更家真实。

7、文中有魅力的人只有烛之武吗?我看还有个人可是也相当有魅力! 晋文公: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有大智、识大体、讲情义。 晋文公,春秋时其第一强国制造者。

三、鉴赏本文的叙事艺术:

本文精妙之处不只是烛之武等人物形象的语言魅力,在叙事艺术上也尽显行文章法之妙:“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使得文章是越读越有味,你有所发现吗?

思考交流:一张一弛、波澜跌起、详略精当

四、作业布置:

请发挥想象,细腻刻画,以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一句为基础,改写成一篇小说,不少于500字。

推荐第6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板

书五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

自动撤离的故事。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

现“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

神。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

式。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

词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因此采用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

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

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

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

交才能。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

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

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②《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

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5、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

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五、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详略得当语言简洁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

、、、、、、、、、、、、、、、、、、、、、、、、、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讲述了一个叫烛之武的老人凭一张三寸之舌劝退春秋五霸之一秦国的军队,从而使郑国解困的历史故事。烛之武凭他出色的口才和智慧,成为一个个人英雄的典范。作者用极其高超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人英雄宝刀不老的风姿:国家危难之中,挺身而出,足见其义;城门紧闭,夜缒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出使游说,足见其勇;寥寥125个字,说得秦伯大悦,不仅撤军还派兵保卫郑国,足见其智。

《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里的第一篇,放在因声求气的板块,显示出诵读的重要性。《烛之武退秦师》里各人物的声口不一,佚之狐对国家的担忧、烛之武对怀才不遇的抱怨,郑伯对误失人才的自责等等,都增强了诵读的趣味性。诵读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如何读好《烛之武退秦师》应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结《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通假字、古今异义;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实词和焉、以等虚词的含义;归纳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并概括烛之武、郑伯、晋文公等人的性格,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舍小我成全大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在教法上,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诵读的重要性,诵读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功不可没。所以,主要采用的教法是诵读法,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也采用点拨法,对一些特殊的文言知识进行讲解。采用讨论法,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在学法上,贯彻“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遵循“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学习原则,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具体的学法是:课前分发背景材料;结合注解,学生自行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和讨论,感知故事和人物形象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两个课时。下面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我打算按以下4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如果导入索然无味,开场白不能吸引眼球,这堂课就失败了一半。好的导入,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进入你所设置的陷阱。

我所设计的导入是:播放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里周星驰将弯柱说直、把死人说活的片段,请学生谈观后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雄辩的口才有神奇的魔力。舌头非常柔软,但最柔软的东西也是最强大的东西。一张三寸之舌,也可以力挽狂澜,甚至拯救一个国家的性命。大家若是不相信,就来读读《烛之武退秦师》。

环节2:读准课文,初步感知。

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准包含两个内容:字音和断句。若有失误,大家一起来校正。

读完后,请学生说说故事的大概。

环节3:探讨赏析,情读课文。

1.从缒字入手,引出第一段的分析

2.从人物语气入手,赏析第二段。

环节4:布置作业。设计一份关于第

一、二段的文言知识练习,帮助学生巩固。

推荐第7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这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散文。这篇文章内容上理解不难,且对话较多便于学生读,在设计教案时我以读贯穿整个课堂,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体会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种设计真正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整堂课效果不错。 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简介背景 学生课后已收集,进行展示

三、熟读课文

默读,听读正音,组内分段读,齐读

四、理清层次 ,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一、读三遍后小组互译全文

二、交流质疑,全班解决难点

三、梳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字词情况,点名回答问题。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 以记叙文形式简要概述事件(具备六要素)。

2 整理总结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即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

3 烛之武的论辩抓住的最核心问题是什么? 4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四、课外迁移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 设计教案时将重点放在以读带动各个环节,我自己能流利背下课文,又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诵读,课堂上激发起了学生想读的欲望。这为我上好这堂课打好了先决条件。

2、这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常规课,能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表现比较老道;讲解到位,有益于学生文言文字词把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会比较扎实

3.给学生设置了提问的平台,学生基本能畅所欲言。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需要改进的地方:

1 疏通字词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虽好,但忽视了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空间,有个别学生缺乏思考。小组长带领组员学习的时候,发现了组与组之间差距较大,以后分组上要平均。小组讨论时教师的巡视点评引导要同步进行,避免个别小组无话可说。 2.整堂课缺少更深层次的环节,在学习完论辩艺术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结合你所学过的古代文言文看看在劝说艺术上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举例说明。或者设置现实

说你的同学不要沉迷于网吧。

3.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水平也是有限的,所以,即使他们认真地去预习了,但也可能会有许多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好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收集起来,然后在课堂上发问,这也正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如果学生没办法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也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因而也就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难题,老师也可从滔滔不绝的讲述,成效却甚微的尴尬境况下解脱出来,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目标,也就可以落到实处。

其实,我是第三次教这篇课文了。但好象每教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理解似乎更深入了,也更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欣赏。有人曾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常读常新,“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的文章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我觉得在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好的文章,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另外,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急待挖掘的宝藏,

推荐第8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理由、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读准、理解(实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熟读成诵。

二、处理几个问题。

导入: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1、概括内容,归纳要点,理清思路

《烛之武退秦师》,从题目想到\"为何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等问题,带这这些问题进入课文。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①秦晋围郑(开端)

②临危受命(发展)

③说退秦军(高潮)

④迫晋退兵(结局)

2、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

开篇点明这些说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3.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

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述存郑利秦--以利诱秦;

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然物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事理说服)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事理说服)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事例说服)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事例说服)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

4.思考课后第三题,谈谈你的感想,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5.烛之武真的是个人才。他怀才不遇,却能在临危之时申明大义;垂暮之年,却老当益壮,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至极;手无缚鸡之力,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智慧过人。可谓集\"义\"\"勇\"\"智\"于一身。

请以\"好个烛之武\"为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烛之武的赞颂之

2 情。

三、背景知识介绍: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5、《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板书〕 情节 人物

推荐第9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文本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中国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则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常识;(教学重点)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4、能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叙事脉络,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领略烛之武的才华和品德。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2分钟)

二、文学常识(8分钟)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15分钟)

四、初步感知课文(15分钟)

五、作业及五分钟机动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去年红极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同学们看过了吗?在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四阿哥弘历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当时是怎么跟太后说的,你们还记得吗?对,他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来暗示。大家知道吗?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左传》。这本书记叙了春秋时期大量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本文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中国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先秦时期散文主要有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古代记叙散文源自于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三类。《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另一部《战国策》。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所著的《汉书》是断代史史书。

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那么《左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左传》全称《 春秋左氏传 》,原名《 左氏春秋 》。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被称为“春秋三传”。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 同学们先齐声朗读一遍,疏通生字词,注意语气和停顿。(基本解决字词读音,停顿)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好,下面我们先从地图上分析一下当时各国之间的关系。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公子夷吾出逃,后以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派兵护送他回国并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没想到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就反悔了,拒绝割地。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晋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间经过郑国,郑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发生了一场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一跃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地处两国之间,又因为曾经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于是,晋与郑结盟,也就是郑国承认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四、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先请全班齐声朗读。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同学们对于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先从文章标题看起,烛之武退秦师,“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围绕着这一“退”字展开的。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几个问题,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1、烛之武是谁,他为什么要退秦师?

2、秦师有同伙吗?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

3、烛之武为什么不是选择退晋军而要退秦师?

4、烛之武是怎么退秦师的?有没有用什么计谋?

全文分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简短,却意思非常清楚。你们能不能用更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课后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字词,“之、以、于、焉”字,看看它们有几种意思。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了解和欣赏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3、学生质疑,教师点拨法,解决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

4、反复朗读,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以古鉴今,通过文章中分析各国攻伐与结盟关系的实质来反思当下。同时,从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及回顾(5分钟)

二、文本分析(25分钟)

三、欣赏叙事艺术(10分钟)

四、

五分钟机动时间及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本文的相关历史背景,对文章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上节课结束的时候,我要求你们找出古今异义的字词,我请同学来说说,找到了那些。好,看来大家课后还是看了书的。那么,看到课后习题二,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行李、以为、夫人、去、东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过检查,发现同学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希望没有记住的同学在早自习的时候多花点时间记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齐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注意断句。“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齐读)“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师重点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段(齐读)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示弱。郑已经知道自己抵不过秦晋的军队,房地姿态,减轻秦伯的戒心)以退为攻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

(灭郑对秦国没有好处,即使因一时意气灭亡了郑国,也难以维持在郑国的统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

(铺陈利弊,灭郑国除了对秦国没有意义之外,相反会带来不利,会增加晋国的实力。会使自己在与晋国的较量中居于不利地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进一步陈述了留郑的有利,将利害关系展现在秦穆公面前,让他知道是否该选择攻打郑国。)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铺陈利弊,让秦国考虑退兵,秦穆公或许会考虑到与郑国的同盟关系,不好独自先退兵,但是,烛之武重提晋文公背信弃义之事,使秦穆公减少了对维持同盟关系的顾忌,同时考虑同盟的可信度。)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

(从根本上说明郑国灭亡后,秦国也会深受其害,秦国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只不过是帮晋国增加领土,这是烛之武谁退秦师的最关键的一点,仔细为秦穆公分析当前的局势,让他明白秦,晋,郑三国所处的地位与利害关系。)

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烛之武说动秦穆公之后,并不是直接请求秦穆公退兵,“为君图之”是让秦穆公仔细考虑,但其实结果已经知晓,烛之武用这种方法维护了秦穆公作为君主的决断权,不会让别人以为是烛之武让秦伯退军,秦伯就听从,而是在陈说利弊后,由秦穆公自己做出决定。)

烛之武请求敌国退军但又不失其气势,以退为进,层层推进,不是一味的请求退军,而是站在秦国利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劝说,并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第四自然段

(齐读)“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译)“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晋军为什么没有追击秦军?

明确:从仁、智、武三个方面考虑。

字词积累

1、重点虚词

“之”字的用法。

1)代词,在句中做定语或宾语。例:许之

2)连词。○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例:寡人之过也○2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状语。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了解了“之”的用法后,我希望同学能真正理解。

提问:请同学找出文章中的“之”字,并判断属于哪一种用法。

(作代词:1.许之;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为君图之。4.杨孙戍之。5.子犯请击之。6.亦去之。7.何厌之有(注意:这里是做代词,复指“有”前面的宾语。 “的”:1.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1.臣之壮也。2,邻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来4.君之所知也) (第二个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字的用法。

1) 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因为”

2) 介词,“用”“拿”,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 3) 连词,连接两种行为,表示前后关系。

4) (下面,请同学根据讲解,判断下面“以”字属于那种用法)

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不武。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1.属于第一种用法

○2○3属于第二种用法. ○4○.5属于第三种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于”字用法 1)表处所、时间 2)介绍涉及的对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2、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3.阙秦以利晋(使•••获利) 2)名词用作动词

1.晋军函陵(驻扎)

2.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3.既东封郑(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薄弱) (了解了一些词语的用法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一个特殊句式,这个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会出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何”是有的宾语,“之”在这里作代词,复指“有”的宾语,同样用法有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欣赏叙事艺术,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经过我们对《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文的详细解读,请同学归纳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呈现故事发展矛盾。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殽之战。本文中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晋围攻郑国的紧张气氛下,通过佚之狐之言引出烛之武出场。烛之武与郑伯的一段对话既可以看出烛之武曾经怀才不遇的悲愤,也可以看出面对国难时,烛之武不计前嫌,为国效力。烛之武说秦穆公这一段更是通过烛之武的言辞,讲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并同时铺陈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攻交伐谋的本质。 2.叙事精炼,语言简洁。

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是文章的主体,因此,文章着重对此进行了描写。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却将秦,晋,郑三国利害关系分析的非常明朗,并且抓住人物的心理,叙事有理有据,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叙事技巧:伏笔,照应等,并举例论证相关观点。重要的是同学自己根据文章进行的有依据的分析。

四、作业

假如晋国单独对郑出兵,郑伯要你去说服晋侯,你会怎么说?就此写一段劝说词。

教学反思:多让学生朗读,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和基本文言文语法知识

推荐第10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2、《左传》简介

(二)题解

退:使……退却。烛之武使秦军退却。

(三)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了解故事情节

(四)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并着重强调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文言句式等。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教师所讲重点。

2、将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特别是对重点要反复提问学生,强化知识。

(二)自主学习,发难质疑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增删,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1、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2、郑伯怎样说服烛之武?

3、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兵?

4、晋文公为什么不向秦军进攻?

5、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分析?

(三)合作交流,析疑解难

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对以上问题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问题

1、探究指导: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作用,渲染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问题

2、探究指导: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学会总结找出重点。明确:郑伯先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设想假如郑国灭亡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感动烛之武。

问题

3、明确:采用事实说理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有害。

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惠,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 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侵略。

问题

4、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问题

5、探究指导: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深明大义的君子;强烈爱国的勇士;令人佩服的辩才。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本文重在说理,文中的烛之武出色的表现让人信服,学习该文要学习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将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2、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五、板书设计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开端)

烛之武

郑伯求贤(发展)

夜访秦伯(高潮) 晋侯权衡(结局)

六、教学反思

(一)以质疑—探究为主线来安排文本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次新学法探究,这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尤为重要,本设计意在通过这一安排强化学生质疑—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的指导,本课设计着眼于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找到突破口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爱国

第11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创新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6编辑:互联网 沈巷中学 韦晓静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的名篇,讲的是战国时,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巧舌退秦师的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体会他那巧妙的语言艺术。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言句式--状语后置。(3)分析烛之武的艺术形象(义、智、勇)和他巧妙的语言艺术。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趣味探讨,激发兴趣

谈到英雄的形象,我们一些同学的脑海中马上浮现了一些人,例如:乔峰,“英”气逼人,降龙十八掌更是武林独霸;杨过,有情有义,黯然销魂掌独步江湖;还有郭靖、虚竹等等。在我们看来,英雄务必要有健壮的体魄和盖世的武功,除强扶弱,义搏云天,而我们今天要去认识一位英雄,这位英雄说起来有点另类,他没有健壮的体魄,更没有盖世的武功,但他却在国家危难时刻,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师百万,解救了国家,匹夫之勇可与其相比?要问这位英雄是谁,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烛之武退秦师》中寻找答案。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二、了解《左传》,体味经典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 (2)注意以下词和句的理解

①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动词,从属二主) ⑦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②晋军函陵(名词活用动词,驻扎) ⑧若不阙秦(侵损、削减)

③越国以鄙远(名词活用动词,治理边邑)〕 ⑨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⑩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⑤敢以烦执事(冒昧地) 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3)结合课后练习二,学生讨论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的用法。

2、问答方式,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提问:秦、晋为什么要联合攻郑?(从文中找两个句子)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相关历史背景:

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的时候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所以才有了课文前的郑国危急的一幕,到底郑国怎么样了,我们往下分解。

四、了解情节,把握人物

1、朗读全文,概括情节

(1)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并讨论情节概括 (2)学生概括,教师总结 情节概括:

危在旦夕,临危受命--深入危境,智说秦伯--晋军退去,危难解除 (1-2段) (3段) (4段)

2、重点学习

三、四段,把握人物形象 (1)研读第三段,分析烛之武的性格 提问:作者安排烛之武的推辞有什么作用?

点拨:从烛之武的这番话中,我们感受到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情,体会到他一直怀才不遇的痛苦,此乃人之常情,作者这样安排让我们深觉作者安排人物的精细和高明之处;同时,烛之武并没有因为个人得失而拒绝了郑伯的请求,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而是在国家利益面前放弃个人得失,接受了任务,把他的申明大义突显出来。

(2)研读第四段,感受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问题一:“夜缒而出,见秦伯”反映了什么?

点拨:从这句话来看,可感觉当时郑国情势的危急,同时,一个垂暮老者夜晚只身从城楼“夜缒而出”去见拥有雄师百万的对手秦伯,可见其勇敢无畏的精神,突显其勇的一面。

问题二:请用一个字概括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精髓所在,并具体谈谈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

点拨:这个字就是“利”,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国家利益”,秦伯围郑,为的其实就是一个利字,那么烛之武首先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循循善诱的谈了亡郑和舍郑对秦国的利益关系,让秦伯感受亡郑无益,反而有害,从而解了郑国之围。对起利弊的的探讨,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五论”,如下:

一曰“飞地难治论”。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强大的晋国,如果灭亡了郑国后,秦国可能会分一杯羹,但治理却很难,早晚是晋国的囊中之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秦伯不得不权衡。

二曰“亡郑陪邻论”。郑国灭亡,其获利最大的是晋国,既得到了土地,有削弱了秦国,一石二鸟,在那样一个敏感时期,秦伯怎么会不考虑这一点呢? 三曰“过河拆桥论”。这讲的是秦晋两国的历史纠葛。晋惠公为秦穆公扶立,结果如何?“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文公亦为秦穆公扶立,结果又将如何?言下之意,翅膀硬了,忘恩负义只会比当年的晋惠公有过之而无不及。视往昔而知来日,对此,秦穆公那颗受伤的的心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四曰“晋国扩张论”。晋文公自从战胜出国后,胃口越来越大,这一点,秦穆公最清楚,现在又来对付郑国,当他扩张土地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把矛头指向谁,这一点聪明的秦穆公应该很清楚。

五曰“舍郑有益论”。此言两国邦交。烛之武列举了留郑的好处:一方面,郑国可以作为秦国扩大中原影响里的基地,“共其乏困”;另一方面,多一盟,加强力量,可以牵制晋国。

烛之武抓住秦伯的心理,始终围绕这利益的得失,来劝戒其三思而后行,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舌辩之才,为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奠定基础。这个说服的过程把烛之武的聪敏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结:

从课文中简单的烛之武的一些言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丰富的形象,他怀才不遇,却临危之时,申明大义;他垂暮之年,却老当益壮,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至极;他手无缚鸡之力,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智慧过人。“义、智、勇”集于其一身。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发散思维,探究问题

提问:有人说《左传》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写人,作者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之所以写的很成功,也要归功于作者描写人物手法的丰富。试结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来简单谈谈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 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应该印象深刻了,写这个人用的字很少,仅仅一百多个字,但却把一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印于我们的心头,这要归功于作者对人物语言的刻画,第一,我认为,语言简练准确,层次感强,是第一大成功,尤其在说服秦伯的时候,作者对其语言的安排让人拍案叫绝,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那种简单明了,却又一针见血的语言魅力,这也就使一个智者形象突显;第二,典型化的人物语言,不同人物,他的语言不同,没个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烛之武是一个智者,作者在安排他语言时候,充分的融入了他的智慧;另外,人物的语言的言外之意的拓展把握以及细微的动作的刻画等等也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同学在探讨过程中要各抒己见,细致把握,畅谈自己的看法。

2、作业布置

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劣势,烛之武却成功的说服了秦穆公,挽救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以今天的理念审视这则故事,写一篇3百字左右的感想。要求:独立完成,字迹工整。 [板书设计] 人 物 情 节 性 格

危在旦夕,临危受命 义

飞地难治论

亡郑陪邻论

烛之武 深入危境,智说秦伯 过河拆桥论 勇

晋国扩张论

舍郑有益论 智

晋军退去,危难解除

第12篇:烛之武退秦师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

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

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

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二、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

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三、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板

书五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因此采用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

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②《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5、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

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五、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详略得当 语言简洁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 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 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â。)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典型例题激活]

[例1]下面对文言句式的判断,相同的一组是 (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今已服矣,何又求矣?

③诸候有在者乎?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②句为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③为省略句,应为“诸候子孙其继有在者乎?”④为判断句。用“„„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答案:A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平时多了解文言句子的各种类型(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据各类句型的特点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来判断。

一、课文悟读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无礼于晋”,指的是当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理睬重耳。“贰于楚”,是指在晋楚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国准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无礼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5.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探究学习: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6.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而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请说说本文说辞的特点。

探究学习: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课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文章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7.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探究学习: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三、选题设计

1.在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方法:

(1)顺向思维,肯定其是爱国的行为。从当时国家的概念,政权的体制上看,君主与国家是同一体,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爱国”。

(2)反向思维,否定其是爱国行为。从广义的“国家”的版图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2.秦晋两个大国,历史上世代通婚,但这两个大国又经常兵戎相见。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研究方法:

从矛盾缓解的暂时性与争夺霸权的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三百题》

3.郑伯在情急之下,诚恳地认错道歉,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你怎样评价郑伯的这些言行?

研究方法:

(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

(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参读书目:《贞观政要》

第13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探究烛之武形象的光辉意义。教学难点

分析并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提问、讨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一、导入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还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

二、简介背景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果然极富政治才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协助下,晋文公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穑劝分,省用足财”、“赋职任功”、“举善援能”等。经过几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ã)秦 秦伯说(yuâ) 逢(páng)孙

2、听录音,注意准节奏。

3、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四、掌握重要的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â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â 城楼

③quâ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ã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五、掌握重要的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六、本文的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七、本文的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八、本文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九、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十、课堂小结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不明之处做好标记,上课时举手质疑。

第二课时

一、点名朗读课文

二、第二次阅读

1、文章题目是“烛之武 退 秦师”,大家可以再加上一个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的内容么? “烛之武说退秦师”

2、自由朗读课文,相互复述故事

3、在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请大家从郑国、烛之武的角度出发概括各小节的内容。

4、文中攻打郑国的,除了秦师,还有晋师,为什么烛之武不去退晋师呢? 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5、晋国后来退兵了么?为什么晋会退兵呢? 请用晋文公的话来回答: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进行第三次阅读

虽然理由并不充分,但也算师出有名。于是晋侯拉着亲家秦伯浩浩荡荡地就逼向了郑国,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文章用寥寥几语就让人嗅到了硝烟弥漫的味道。让学生找出相应语句(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并翻译。

面对强大的秦晋联军,郑国危在旦夕。如此形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死定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郑国普通老百姓烛之武究竟凭怎样的一席话挽救了“死定了”的国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段流传千古的精彩说词。

1、师生共同探讨每一句说词中的奥妙。(学生找出原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后解说。) 2、教师归纳总结说辩思路: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的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说辩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说出其中最能打动秦伯进而促其退兵的一条: “阙秦以利晋”,揭露晋君的狼子野心。 分析:在利益与危害面前,危害而产生的推动力远大于利益。人的行为动机无非有两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举例:一个实验:有一个男人去减肥,被关进一个大笼子里,第一天里面走出一个美女,衣服上写着:“追到我我就是你的”,男追呀追,一天减掉20斤。他还不满意,第二天又进了笼子,这时跑出一只母猩猩,身上写着:“追到你你就是我的。”,男人跑啊跑,一下减掉40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快乐的动力远不如逃避痛苦的动力大。

4、总结烛之武能说服秦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秦晋两国并非一条心,都是各自打着小算盘,各为各利,因而才有离间的可能。 总结:烛之武的分析句句都抓住了秦伯的心理,且逻辑严密、说服过程始终把握着礼与节的分寸感,既不卑不亢,又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烛之武过人的才华。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小结及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字词情况,点名回答问题。

二、学生讨论

1、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 以上两问可从题目进行分析

3、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出场? 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

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晓之以理。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5、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兵?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6、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7、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过渡: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我们通过对他的这段说词的分析,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过人的才华。难怪佚之狐评价他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因此,我们对烛之武的第一个认识就是:(板书)一个令人佩服的辩才。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次阅读,大家从这篇极简省的文字中再找一找,看看文章还给我们展示了烛之武哪些不一样的侧面。

三、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

1、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 ⑴强敌压境,理应朝廷里文臣出谋武将出力,而郑国却把一个无名老百姓烛之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说明了什么?

提示:朝廷无能。更衬托了烛之武的才能。

⑵烛之武既然如此有才华,佚之狐也知道他“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可为什么烛之武老而不被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⑶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不然,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真是“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⑷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虽然一直不被重用,但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的埋头攻读时刻准备的,怎样的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抱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⑸然而直等到今天国难当头,他已经垂垂老矣,已经“无能为也矣”,郑伯才想起来找他,心中自然有许多的怨恨要发泄。于是他面前有了选择:是因个人恩怨而趁机报复郑伯,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

烛之武为什么最后要选择后者,是郑伯的口才太好了,可以一下子消解掉一个人一辈子的怨气并化干戈为玉帛让对方肯冒极大的危险为自己做事吗?烛之武的选择说明了什么? 提示:面对郑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威胁,我们可以替他“回敬”一句:自古易君不易民。损失大的是您又不是我。然后潇洒地拒绝郑伯以泄一生的抑郁。

然而,面对郑伯的威胁,烛之武竟答应了。为什么?为什么?因为他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是一个明白大义的君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利益是大义,面对大义,君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自己的生命,何况自己那点不得志呢。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理由。

2、一个让人心酸的勇士: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3、一个纵横捭阖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4、反思:烛之武才华被埋没如此长的时间,他究竟有没有其他出路呢?

提示: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

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袁宏道七递辞呈就因不愿做磕头逢迎的勾当。

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4、总结:我们看到了烛之武身上不同的侧面: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一个让人心酸的勇士,一个令人佩服的辩才。(均已板书)然而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然而我们今天仍要向他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敬他是个真君子,敬他身上闪耀着的大义。 郑君

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四、课外迁移

佚之狐知道烛之武很有才能,为什么以前不推荐给郑君,而在国难当头才想起烛之武?

五、课堂小结

古往今来,人们总逃不出“利”的魔掌,绕着“利”划了一个又一个圆。人们为利而勾心斗角,为利而争得头破血流,为利而心力交瘁,却仍前仆后继乐此不疲。烛之武这样的义士在这弥漫着利欲的暗夜里就像是一棵守护心灵月亮的树,固执而高傲地挺立着,教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教我们怎样才是真正的活过。

六、布置作业:

假如能跨越时空,你想对烛之武说些什么,请写下来,8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本篇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没有任何新颖之处,只不过想在形式和思路上做点尝试和创新,以诵读为线,贯穿其中,力求每次诵读都能完成一个任务。诵读,也是《新课程标准》在文言文教学这一块提出来的要求。

从整篇课文的教学来看,这篇文章的阅读不下八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读,其实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从而达到将文言变成学生自己语言习惯的一部分的目的

第14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第15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翻译文言句子,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言和特点。

3.辨析多义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点导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an)南

佚(yi)名

夜缒(chui )而出

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一.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答:“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答: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2.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答: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答: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4.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答: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5.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答: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二.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答: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答:“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3.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答: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4.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答: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小结: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三.作业:

1.练习一(背诵课文)

2.补充作业:印发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答: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4.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答:“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5.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答: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6.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答: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小结: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1.“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答: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答:“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3.“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答:“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3.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小结: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3。

2.补充作业:同步训练。

六.教学后记:

第16篇:烛之武退秦师 jiaoan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教学目标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并模仿辩论技巧

教学方法:

1、运用古汉语词典,结合课下注释自读

2、小组互助讨论

课时: 1-2课时

课前预习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及题解常识填空

1.文中的晋侯是_晋文公,秦伯是_秦穆公__,郑伯是_郑文公__。烛之武是__郑国__的臣子,子犯是_晋国_的臣子。

2、《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左传 ,又名 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体 (体例)史书,相传为 春秋 末年 鲁 国史官 左丘明 所做,主要记载了 东周 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以

鲁 国为中心,旁及同时代诸国之事《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并称为“春秋三传”。

二、写作背景

国危矣: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

越国以鄙远:当时的秦国都城为壅,晋国都城为绛,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1 以其无礼于晋: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且贰于楚也: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三、疏通课文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秦军氾南:氾, ; 2.佚之狐:佚, ; 3.夜缒而出:缒, ; 4.君之薄也:薄, ;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 ; 6.共其乏困:共 ;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 ;

8.夫晋:夫, ; 9.阙秦:阙, ;

10.秦伯说:说 ; 11.使杞子、逢孙:杞, ;逢, ;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 ; 13.失其所与,不知:知 。

2.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3.阅读课文,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四节内容。

起因(1段) 秦晋两国打到郑国都城外,郑国危亡

发展(2段) 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烛之武顾全大局,临危受命 高潮与结局(3段)

烛之武夜见劝说秦穆公,秦伯同意退兵 尾声(4段)

晋文公也退兵,郑国解围。

4.文言文中,许多句子会省略主语,因此阅读时需依上下文意判断。请在括号中写出主语:

(1)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 君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 烛之武 )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2) ( 烛之武 ) 许之。夜缒而出。

(3) ( 烛之武 ) 见秦伯,曰:“„„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晋君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4)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戍之,( 秦军 ) 乃还。

课堂研讨

一、预习检测

2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9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盟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鄙远①越国以.A. 陪邻②焉用亡郑以.

知亡矣①郑既.B.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②既.

3 贰于楚也①且.C.君尝为晋君赐矣②且.也已①无能为.D.晋君赐矣②且君尝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4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5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二、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

②敢以烦执事

(

③越国以鄙远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

②夜缒而出

(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④且焉置土石

(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

4、所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

)

)

)

)

)

)

)

)

)

)

)

)

③失其所与

5、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

又欲肆其西封

失其所与

②君知其难也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④吾其还也

⑤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三、文章分析

1、读第一段,思考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因为郑文公当年在晋文公落难逃亡的时候,对他无礼;而且曾经结盟依附于楚国对抗晋国,后来却又与晋国结盟背叛楚国。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

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难时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

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爱国精神。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请你从烛之武劝谏秦穆公退兵的对话中,找出对应下列论点之说词,用自己语言简洁分析。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点?

(1)析以利害(就地理位置说):即使秦晋灭郑成功,秦国也必须越过晋国,才能到达郑国,这样对秦国不利,只对晋国有好处。如果晋国国力壯大了,相对的秦国也就吃亏了。

(2)动以所欲(就舍郑之利说):如果秦放弃攻打郑国,郑国得以保存,秦国的使节往东去时,郑国可以作他们的东道主,供给他们所需要的物资

(3)挑起宿怨(就历史教训说):晋国曾答应给秦国焦、瑕兩地,但结果背约。

(4)警以后患(就晋之野心说):晋国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一旦它的国力壮大,一定会削弱秦国

4、秦军退,如果你是晋侯,你会听从子犯意见攻打郑国吗?

不会,因为秦军留驻郑国意味着一旦攻打会把盟军变成敌军,郑国在前,秦国在后,晋国会两面受敌。打秦国就有负秦穆公的资助和情意(晋文公是秦穆公辅助上台,而且是秦穆公的女婿),况且秦军撤走,晋军也会军心涣散,能否一举下郑也是疑问,而没有同盟的诸侯拿下其他的诸侯之后是否会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要琢磨。因此急攻并不是上策,既然威胁的目的已经达到,不见得非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6

5、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郑君

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课下拓展阅读

课下熟读并背诵《烛之武退秦师》作文材料提炼。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 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课后总结基础知识归纳

—、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

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第17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

马刘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

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

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

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第18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一 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初中九年级课本《曹刿论战》,曹刿协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国,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学生齐背)。提问:这篇著名的文章选自哪里?过渡到对《左传》的认识。

二 关于《左传》

1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介绍

2 师投影补充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2)《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

(3)《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4)《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

(5)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

三 推进新课

1 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的使动用法

2 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3 听示范朗读,注意一些生字词

秦军氾()南夫()晋,何厌之有无能为()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 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 ...

若不阙()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而出 ....

使杞()子、逢()孙戍之 ..

4 生齐读全文,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第19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1、《左传》其书及写作背景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2、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课文讲解:

(1)第一段

(朗读,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实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 ○2“以其无礼于晋”。 ○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2)第二段

(朗读,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句式

1辞曰:“臣之壮也……”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 3是寡人之过也 ○4许之。 ○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语言描写 ①佚之狐:

②郑伯:

③烛之武:

(3)第三段

(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实词 1越国以鄙远 ○.2焉用亡郑陪以邻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 行李之往来 ○..5 共其乏困 ○...6夫晋,何厌之有 ○.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8 若不阙秦 . ○9 阙秦以利晋 .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 2、虚词 1将焉取之 ○.2唯君图之 ○. 3、句式

1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夜,缒而出。

2、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公的?

烛之武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第四段

(朗读,思考一下为什么晋文公不愿进兵呢?) 翻译句子: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与,不知

晋文公面对秦国的倒戈,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追击秦军责问他们的违背盟约呢?(学生讨论。) 课文总结:

一、艺术特色:

二、人物形象: 1)烛之武:

2)郑君:

3)晋侯:

三、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

(2)夫人:

(3)以为:

(4)东道主:

(5)去: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2)既东封郑

(3)越国以鄙远

(4)与郑人盟

(5)退秦师

(6)阙秦以利晋

(8)不阙秦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三)特殊句式

1、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且贰于楚也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

2、何厌之有?

3、①晋军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

第20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学会分析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

3、学习古人机智善辩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学会分析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左传》简介,导入新课。

(二)题解

退:使……退却。烛之武使秦军退却。

(三)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了解故事情节

(四)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并着重强调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文言句式等。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了解关于>的其他作品。

2、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特别是对重点要反复提问学生,强化知识。

(二)自主学习,发难质疑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增删,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1、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2、郑伯怎样说服烛之武?

3、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兵?

4、晋文公为什么不向秦军进攻?

5、分析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

(三)合作交流,析疑解难

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对以上问题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问题

1、探究指导: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作用,渲染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问题

2、探究指导: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学会总结找出重点。

明确:郑伯先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设想假如郑国灭亡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感动烛之武。

问题

3、明确:采用事实说理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有害。

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惠,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 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侵略。

问题

4、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问题

5、探究指导: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深明大义的君子;强烈爱国的勇士;令人佩服的辩才。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本文重在说理,文中的烛之武出色的表现让人信服,学习该文要学习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并了解关于《左传》的其他作品。

2、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五、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开端)

烛之武

郑伯求贤(发展)

夜访秦伯(高潮) 晋侯权衡(结局)

六、教学反思

(一)本课倡导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进行学习,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学生不参与的现象,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确立讨论问题后,分好合作小组,确立个人学习任务安排小组长,这样可能更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对学生的指导,本课设计着眼于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找到突破口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机智、爱国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