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中华国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7 18:09: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华国学智慧

《中华国学智慧》课程大纲:

1、普颖华:《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2集

世界著名孙子兵法与商战研究专家、爱新觉罗世家、中国未来军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孙子兵法文献教材作者。

2、兰彦岭:《鬼谷子智谋》5集

中国鬼谷子研究学院院长、中国社科院鬼谷子研究学会常任理事、中华百家和鸣国学论坛主席。

3、蒙曼:《武则天的领导艺术》3集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4、赵玉平:《解读曹操的智略》4集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教授。

5、张述任:《国学大风水》2集

中国易道书院院长中国风水设计研究院院长。

6、史美龄:《孝道智慧与幸福人生》4集

中华弘儒会名誉会长、亚洲《孝道》教育专家、2011年中国百佳智慧女性奖获得者。

7、李强:《领袖智慧》2集

北京企业管理学院董事长、巨思特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

8、周高德道长:4集

中国道教学院副教务长、北京市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9、叶茂然:《奇门遁甲与企业决策》2集

国际易学发展联合会会长、国际易经奇门遁甲技术标准创始人。

10、苏华仁道长:《道德经》的养生之道4集

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吴云青(160岁坐化、金刚肉身不坏世界著名丹道养生老人)入室弟子。

11、游玄徳道长:《中国太极智慧》4集

武当玄武派内家拳宗第十四代掌门人、武当武术正宗传人。欧洲武当功夫总会首席顾问。

12、李东:《韩非子与企业创新》3集

韩非子文化学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战家、中国鬼谷子研究学院副院长。

13、韩一僧:《帝王之学与企业之道》1集

朗泉中国创始人著名作家、诗人。

推荐第2篇:中华国学百部书目

中华国学百部书目

 红楼梦(全四册)史记·列传忍经·劝忍百箴 三国演义 (全三册)资治通鉴山海经 西游记(全四册)左传金刚经·坛经

 水浒传(全四册)吕氏春秋曾国藩家书

 白话聊斋(全二册)战国策围炉夜话

 警世通言汉书小窗幽记

 喻世明言后汉书容斋随笔

 醒世恒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今古奇观(全二册)

 诗经

 楚辞

 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

 千家诗

 红楼梦诗词赏析

 古文观止

 唐宋八大家散文

 婉约词

 豪放词

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 四书五经名句赏析

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 古代散文名句赏析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 三字经·百家姓

 声律启蒙·弟子规

 千字文·增广贤文

 颜氏家训

 幼学琼林

 中华寓言故事

 中华典故故事

 中华成语故事

 中国通史(全二册)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 中国十大戏剧故事

 史记·本纪

 史记·世家三国志中国皇帝传中国宰相传中国将帅传中国皇后传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六韬·三略百战奇略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 道德经 庄子 周易 俗语 谚语 歇后语 对联 格言联璧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中国历史之谜 大唐王朝历史之谜 大宋王朝历史之谜 大明王朝历史之谜 大清王朝历史之谜 中国历代宫廷之谜 中国历代国宝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菜根谭 笑林广记 世说新语 忠经·孝经 阅微草堂笔记 闲情偶寄 随园诗话 梦溪笔谈 智囊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推荐第3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因为读诗,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宽阔,变得丰富多彩,以至于变成一个庞大的心灵宇宙。 点评:从文章可以看出你对这本书已经很了解,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而且文章语言连贯严谨,要是再活跃一点会更好。加油!

推荐第4篇:1.中华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

经典(段落)诵读、朗读顺序: (1.童声朗读《弟子规》录音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齐读《大学》(配合领读))::、

领读1:大学之道, ——————————跟读:大学之道, 领读1:在明明德, ——————————跟读:在明明德, 领读:1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跟读: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领读2: 知止而后有定, ———————跟读: 知止而后有定, 领读2: 定而后能静, ————————跟读: 定而后能静, 领读:2 静而后能安, ————————跟读: 静而后能安, 领读2: 安而后能虑, ————————跟读: 安而后能虑, 领读2: 虑而后能得。————————跟读: 虑而后能得。

领读3: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跟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领读3: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跟读: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全体齐读:(题目《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全体齐读::(齐读《论语》) 领读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领读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领读1: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

领读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领读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领读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跟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领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跟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领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跟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齐读)

领读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 当仁,不让于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邀专家现场领读、点评,有应急谜语节目、备奖品。 准备:人员、着装(深色西装)、印刷品、音箱、投影仪(ppt)等。

推荐第5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夕阳乡小学

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方案

中心校、基层各小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积极推进我乡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依据淳教发【201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现将此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为主题,把“中华诵、国学经 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三、诵读内容

为了组织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根据国家语委及省市教育部门 关于诵读活动有关要求,诵读活动统一使用教育部、国家语委、中

1 央文明办编写的《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望各校组织好学生,认真学习。

四、活动安排

1、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①早读:班干部诵读或看书吟诵。②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吟唱或强化记忆。③课后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2、各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让中 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3、结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4、各校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道德实践活动。

5、举办“读书节”、“读书周”系列读书活动。

6、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纪念日,组织开展与节日有关的经典诵读、征文、演讲等各种比赛。

7、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讲

2 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五、活动要求

1、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歌颂伟大祖国悠久 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推动我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有效措施,也是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重点活动。各校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意义,大力宣传,全体动员,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2、各校要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为诵读活动 提供最基本的财力和物力保障,确保诵读活动顺利进行。

3、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注重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家长积极参与,使活动不断深入开展。要加大活动实施力度,促进这项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避免形式主义。要在全面开展活动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大型诵读活动,认真总结,树立典型。

4、各校务于3月15日将活动实施方案上报乡校办公室。

夕阳乡小学 2011年3月8日

推荐第6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读后感

中华诵国学经典读后感

(一)

国学是我们民族的印记,是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元素。学习国学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养。这个暑假我便通过《中华诵》这本书,学习到了许多国学名篇,使我充实了许多。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一句诗将花朵欺凌,沾人衣裳之境描绘出了淡淡忧伤,但却无一丝浮夸,通俗易懂,令人犹如身临其境。更令我们体会到诗的高雅、别致与委婉的特点。

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却咏出了诗人身在狱中无限的苦闷与悲怆“无人信高洁,谁为表我心”更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悲惨遭遇的感慨,抒发了“自己”被诬陷悲愤心情,表达了作者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此时诗人也正如战国时楚国驱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了。

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菜根谭中的“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这句话总是使我思考,让我体味。只有有了动才有静的存在,人生亦是如此啊,只有有了诱惑才能体现出人无欲无求的高尚品质;只有身处逆境,才能体现出他的品德是如何;只有有一颗纯洁的心,人才不会受外界的干扰导致堕落。“事常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只有这样人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啊!而这里的无欲无求并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凡事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其实我们也要向创作了这些经典作者们致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如此精彩的经典了。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说过:“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那国学经典就是那阳光、暖风和甘露来无时无刻滋润我们。我们只有多学习、多运用国学经典才能感悟到他博大精深的魅力。正如“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一样。

就让我们一起诵读这些经典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的世界充满智慧,让这美丽的国学之光一直长存!

中华诵国学经典读后感

(二)

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这本书从开天辟地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百家学子,从社会历史到礼乐文化,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娓娓道来。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我穿越时空参观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创造的令世人称赞的奇迹,我看到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年的风雨侵袭中依然坚定地向前奔跑。读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读了曾子的“吾日三醒吾身”我知道了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

如今,我们伟大的民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以韩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为先例,全球五大洲的各个国家争先创办孔子学院,掀起了学习中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浪潮。

读了这本书,我不能不惊叹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而且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文化。它从战国的硝烟迷雾中诞生,曾一度肩担抵御外族守护关内的历史重任。岁月沧桑,朝代更迭,它为了责任而不断剥蚀自己的青春。如今,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以微微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读完这本书,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诵国学经典读后感

(三)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推荐第7篇: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全套12本)

论语(全本)

老子(全本)庄子(选本) 孟子(选本)

大学 中庸 笠翁对韵(全本) 诗经 礼记 黄帝内经(选本) 史记 墨子 吕氏春秋(选本)

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孝经(全本) 增广贤文 声律启蒙(全本) 百家姓(全本) 古文观止(选本) 幼学琼林(选本) 千家诗(全本)

备注:如需本人帮忙购买请在书名前打“√”并签名,完全自愿。

签名:

附赖国全老师关于经典的分类:

一、基础类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二、结构类

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

三、装修类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全套12本)

论语(全本)

老子(全本)庄子(选本) 孟子(选本)

大学 中庸 笠翁对韵(全本) 诗经 礼记 黄帝内经(选本) 史记 墨子 吕氏春秋(选本)

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孝经(全本) 增广贤文 声律启蒙(全本) 百家姓(全本) 古文观止(选本) 幼学琼林(选本) 千家诗(全本)

备注:如需本人帮忙购买请在书名前打“√”并签名,完全自愿。

签名:

附赖国全老师关于经典的分类:

四、基础类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结构类

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

六、装修类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

推荐第8篇:学习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学习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多年来,我校坚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活动形式少、缺少共同主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而本学期教育局要求的《弟子规》进校园教育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解决的途径。两个多月来,我们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围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学校高度重视《弟子规》进校园活动,成立了《弟子规》研究指导小组,负责研究、指导、检查、学习《弟子规》活动,为《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了保障。

将《弟子规》定为我校校本课的教材,为

一、二年级学生配备了带拼音的彩色《弟子规》读本,为三至六年级学生配备了有详细注解和故事的读本。校本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把校本课打造成了五小学生的德育阵地。同时学校规定每天早自习前为《弟子规》诵读时间,让学生有充分来诵读《弟子规》,体会其中的真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围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学校从不同方面布置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在东侧围墙设置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主题墙,以成语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爱国、勤奋、好学、孝敬、

尊师、诚信、自信、善良、节俭等九个应该具备的优良传统;而西侧围墙设置了《论语》主题墙,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至三层走廊内,悬挂了《弟子规》的条幅,一层除了“总序”部分,其余四个摘录“余力学文”中的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层摘录“入则孝”中的内容,教育学生感恩父母;三层摘录“谨”中的内容,教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除此之外,教学楼内以“人人参与布置、人人都有作品”为基本理念,以“建设主题教育区域”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学校的展牌、橱窗、教学楼摘抄板、教室展牌、黑板报等空间,组织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征集以《弟子规》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张贴悬挂,构建一个“《弟子规》就在你我身边”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多种活动,力求实效

要想使各项活动取得实效,关键先要让教师重视起来,学校组织教师观看、学习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解说《弟子规》节目,每位教师认真做笔记;要求40岁以上教师背诵《弟子规》前三部分,40岁以下教师全篇背诵。

围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学校组织了多个学生活动:

1、品读《弟子规》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弟子规》,践行好传统;

2、以《弟子规》为必唱歌曲的红歌合唱比赛,让学生通过优美、简洁的乐曲牢记《弟子规》;

3、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手抄报征集活动,加深学生对《弟子规》的个性理解;

4、《弟子规》书写比赛,一至二年级学生抄写“入则孝”部分,三至六年级默写“余力学文”部分,让学生将学习《弟子规》与书写相结合;

5、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观看钱文忠教授主讲的《弟子规》节目。此外,与我校常期开展的“星级学生”评比活动相结合,对那些不能达到“四星”却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弟子规》奖章”,具体分为“好学章”、“尚礼章”、“诚信章”、“爱众章”,激励学生将学到的《弟子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学校还组织开展家长会、发放家长读本、调查问卷,在《弟子规》学习上努力做到“孩子带家长,家长促孩子”。

以上是我校在《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中已经做的一些活动,由于开展时间还短,还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够深入,一些想法也不够成熟,还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使我校的此项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推荐第9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培训资料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培训资料

乐东县保县学校 陈泽照

各位老师下午好:

放假期间,我到海口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为期一天半的《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培训班。今天,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利用下午一节课的时间对老师们进行国学培训。

说老实话,我在海口什么也没学到。第一天上午,省教育厅的各位领导轮流致辞,省教育研究室的研究员解读《国学方案》,下午听山东孔子学院的一位博士高谈阔论《孔子的前世和今生》,第二天早上观摩湖南省长沙市金沙试验小学的一位特级教师上的国学课,然后是专家点评。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说:“不培训还好,培训下来,领导、教授、专家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一句话,不能把国学上成语文课,也不能把国学上成背诵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你们国学老师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看着办。”一天半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台上的领导、专家、博士、特级教师讲得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真的好过瘾,而我在台下则是听得无精打采,腰酸背痛,真的烦透了。

国学,乃一国之学,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独特的,最根本

1 的民族性学术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土壤,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要说一天半的时间,就是一辈子我都学不完国学。至今为止,国学在我心里仍然是:像雾像雨又像风。所以,今天我在各位老师面前谈国学,感觉就如“鲁班门前玩斧头,关公面前耍大刀”,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负有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而老师则是传承国学的排头兵。虽然现在在座的各位老师还没有教国学,但并不意味着你们今后不教国学。今年是四年级和初一开设国学课,明年是五年级和初二开设国学课,后年是六年级和初三开设国学课,2013年将会前面开设国学课。俗话说有备无患,我们老师早点接触国学,静下心来学习和积累一些国学知识,即能修心养性增长见识,又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熏陶自己的子女,今后上起国学课来也将会是如鱼得水,随心所欲,何乐不为呢。因此,希望各位老师能耐心地听我讲完,同时,我尽量讲得干脆利落些,要不我在台上高高兴兴地过了一把瘾,而大家在台下却实实在在地受了一场罪。

国学现状

21世纪伊始,“国学热”开始在中国社会萌芽,直至2007年央

2 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将其推上了巅峰。这场“国学热”一直持续到今天,被称为一场社会性的儒家复兴运动。2008年,随着暑期的到来,“电视国学热”辐射到了更多栏目。《开心辞典》推出了以传播国学基础文化为内容的大型电视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该节目以选秀的方式遴选国学爱好者,获胜者可获得进入北京大学国学班深造的机会。近两年,国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由《百家讲坛》于丹、冯其庸、易中天、欧阳中石、阎崇年等知名学者带动的“电视国学热”,更是因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而备受关注。有网友评价《百家讲坛》是为观众酿制了一坛国学老酒,浓厚而醇香。尽管已有一些学者指出《百家讲坛》实际存在不少硬伤,但观众似乎觉得无所谓:“知识就是用来给人学习的,包括历史文化知识,能够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走近国学,不仅没有不妥,反而更有利于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 由于观众的热情,这一股“国学热”迅速从电视荧屏蔓延到了生活中。出版商看准了“国学热”引来的商机,白话经典、简化原著的国学读物在图书市场遍地开花。只要在各大书店转了一圈,你会发现,一些简化后的国学读物,比如《白话史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书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里很多读者驻足浏览。国内的很多企业家也加入了研读国学的行列。武汉大学乾元国学讲堂随着这股“国学热”悄然开班,在一年里,20名学员花2.8万元在这里接受为时24天的博导国学培训,七成学员都是企业老总。

3 正所谓,国学无价,国学班天价。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说,经济管理是“术”,而国学是“道”,在事业达到一定高峰时,很多人内心却常感到空荡荡的,所以希望在这里能够找到归属感。这也成为近年来“国学热”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学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国学班在许多著名大学里应运而生。除了几年前清华大学在沪上开设的学费直追MBA,主要针对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精英国学班”,今年,复旦大学还将在本科学生中首开国学班,培养未来的“国学大师”,让国学更为平民化和广泛化。相比让学生们在大学才开始接受国学教育,如今,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于是,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一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海南省计划六个市县为试点单位,乐东是其中之一。

国学对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现在开设的《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主要是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4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经典诵读的持续实践证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点学校不少教师讲,诵读前校园中不讲文明、不讲奉献、不懂孝顺、自私、任性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而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校园变得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帮忙搞家务了;对师长的礼貌也多了。有些学生原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道德品质都很差,经常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随意拿别人的钱物,书籍,同学们都躲着他,不跟他玩。父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自从诵读了国学经典以后,他思想态度及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慢慢的喜欢上了学习,再也没有听到同学们说又丢失东西了。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

5 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三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大人都读不通的内容,小孩子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会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于是,在学生中读上三四遍甚至一两遍即可背诵者已非个别现象。而其他学生也对背诵不再视为畏途,而是当作追求快乐的精神享受。不管在什么地方谈起孩子的经典诵读,他们都会显得无比地自豪与骄傲。因为孩子记忆的潜能被开发出来了,孩子读书有望了。

四、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6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课外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儿童版的文学名著更是成了同学们的至爱。课余,名著中的各种人物自然就成了同学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渐渐参与到对名著的讨论中来,口头表达能力也渐渐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习作方面,以前一到作文课,同学们就害怕,现在,学生没有怕写作文的,每周都是盼着写作文,有的还不时提醒老师这周还没写作文呢?当然,这里面水平是不一样的,但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生,《三字经》、《千字文》、《老子》等不但倒背如流,而且能够活用于各种习作之中,用得恰当处,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五、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

7 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

六、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马来西亚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那一个民族?回答是犹太民族。他接着又说,本来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但现在却又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经典。而我们丢失的这些经典却被韩国、日本,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当做传世珍宝。他认为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

8 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的确,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得出,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由此看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的确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推广国学经典诵读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

何为国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

9 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经部——:儒学经典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点是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数术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

10 《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如何教学生学国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都意识到儿童国学启蒙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让学生从小体验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他的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可是,面对这股国学热,也有不少老师持不同的态度。

观点一:“那些古文艰深难懂,别说学生,就连我们老师有时候都不明白,学生能理解吗?而且很多观念都已经过时了,这对他能有多大用处呢?”

观点二:“现在,学生负担那么重,哪里还有时间再去学这些东西呢?” 观点三:“老师平时教学生《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可是学生没多大兴趣,老师还应该继续教吗?”

面对这些质疑,我认为这并非是国学本身的问题,而是老师本身对国

11 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或者是教育学生的方法出现了偏差。

首先,要以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但要有选择地吸收。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乖巧、懂事、有修养的人,与其天天教导学生“这个要这样做,那个不能那样做”,重复唠叨引起学生反感,还不如让学生读一读教人“出门在家、待人接物、求学做事”的礼仪规范——《弟子规》,俗话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教学生一事怎么做,还不如教孩子一世怎么处。有师生共读的班级,因为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作语言基础,师生沟通也不容易出现问题。

再比如《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诵读,并能从中学到不少好品质,而且书中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道德等等,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

国学启蒙的发起者认为,儿童犹如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人文教育,将形成其一生为人处事的底色。值得注意的是,以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数千年积淀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中,也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国学,并让他在特定的场景中理解国学。在给学生讲解国学时,我们根据他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

12 应不一样。比如“凡是人,皆须爱”,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够了;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讲懂得爱就是替他人着想;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他的表现,爱不需要回报。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地用国学规范学生的言行,或者说用国学里的格言指导我们做事。因此,让学生跟读、听老师讲解、背诵国学不是终极目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当学生说话不算数时,就可以讲“言必信,行必果”。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学生原本答应老师的事,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老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学生,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还有《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

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这时,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典籍。让学生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说:“养心莫大于诚”。

最后,没有学生天生就喜欢国学,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有人说国学

13 很枯燥,很难学,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学生也得学呢?为什么学生也能学会呢?兴趣是靠培养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喜欢认字、弹琴。现在,大多数老师小时候也没有读过这些国学经典,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没有老师的以身作则,没有学习的榜样,学生自然兴趣也不大。如果老师能够静下心来,每天情感丰富、抑扬顿挫地和学生一起来读,时间一长学生一定会开始愿意跟着读了,哪怕他只跟读5分钟、10分钟,老师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肯定,让他有成就感。平时,可以让学生随身携带《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口袋书,在路上、在家里就可以读,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让路上的时光也能进行国学教育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的设计理念及实践操作

一、为学生的未来打下“精神的底子”

过度的网上阅读已经占据了年轻人太长的生命过程,劣质的社会信息已经剥夺了广大民众享受宁静和崇高的权利,繁重的课程负担已经折

14 损了万千纯净的灵魂与大师对话的权利。

不管信息如何爆炸,阅读如何便捷,决定人之为人的基本界线,并没有改变;决定一个人生命等级的基本界线,也没有改变。这些基本界线,也就是人类维系尊严生存的精神经纬,几千年来已由一批文人学者用文字清晰讲述。这些文字并不太多,应该让每一代年轻人仔细阅读。

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即使是在我们义无反顾地以加速度的姿态,不计成败地奔向现代、后现代的今天,提及它,依然能够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部分。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列举了十四条经典有别于非经典的特质,其中第三条是这样概述的: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他说,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走在汉语的小径上,一处山水,一段笛声,便能牵动心底的感叹;一朵花,一片雨丝,就会勾起无穷的思绪。如果你的记忆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5 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已消逝的那些灿烂面容,就可以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和你重逢。

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典籍,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可见,无论从汉语的习得之道还是对培养民族特质而言,都决定了我们不可忽视对本民族的经典的学习。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瑞典】汉内斯·阿尔文

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

——【英国】汤因比

中国的人生观也许错了,但是中国的经验不会是失败。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

16 ——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小史》

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台湾作家张晓风

“国学”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形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国学以经、史、子、集作为研究主体的学科构架应该是可以形成共识的。正如明代学者胡应麟所说:“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 诸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 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系列丛书遴选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经、史、子、集中的精美华章,这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幼学琼林》《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蒙学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孝经》等诸子典籍。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

17 接续未来,以便于我们走向更加丰盈优雅的人生。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无法通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限的篇章尽览伟大传统的幽深风景,但我们希望充当一个尽职合格的导游,由此导引读者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而不仅仅停留在欣赏传统文化的风景说明书上。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对中华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典籍以及历代文学名篇能够有比较充分、系统的了解,为自己的未来打下“精神的底子”。

二、构建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

(一)总体原则

在不违背作者意愿的前提下,坚持从现代人文思想出发对其内容加以阐释。在阐释过程中,凡是合理的内容我们都力求讲细讲透,讲清适用范围;凡是陈旧的内容我们都加以辨析,以便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今天应该怎么做。我们并非想让华夏子孙陷入复古的泥潭,而是要引导他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二)形态设计:音、画、文三位一体

本书采用生动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而且能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大多数图画都是著名画家或艺术大师根据特定的经典创作的,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的配乐诵读,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18 配乐朗读给学生以示范与引领。使用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均可以登录www.jcjyjt.net下载相关的音频教材,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实际上,科技的发展,已实现了可以下载这些音频文件到任何移动音频播放器,包括现在很多有此功能的手机。

(三)内容设计:“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感性与理性的有效融合)

本丛书每一分册设计6-8个单元(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是

6、

7、8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单元导读”板块,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古典诗词专题诵读”板块,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国学经典诵读”板块(遴选蒙学经典或诸子经典中的精华内容供读者诵读)。每个单元的体例结构:

【经典诵读】经典原文由朗诵艺术家进行配乐诵读。 [注释]重点生词注音、解词、释义。 [译文]翻译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

[析论]对经典体现出的深刻思想进行言简意赅的点拨。

【相关链接】链接一些对理解原文有所帮助的历史典故、相关故事及现代案例等,用以增强本书的生动性与可读性。

◎古典诗词专题诵读:

“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围绕古代诗词中富有典型意义的一个专题来遴选3-4首诗词供读者诵读,以传诵程度作为作品入选的首要标

19 准,同时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 1-4年级侧重于五言绝句; 5-6年级侧重于七言绝句;

7-9年级侧重于七言绝句、五言律诗、词中小令以及古代民歌; 高一年级——高三年级侧重于词、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以及古体诗。 小学(1-6年级)

1年级上册专题:秋思、悯农、归思、马诗、上人、咏雪。 1年级下册专题:远古歌谣、历史人物的歌咏、七岁孩童的诗作、女儿的吟诵、画的意蕴、静谧的山林。

2年级上册专题:山中、重阳、隐者、相思、清夜、相送。 2年级下册专题:春日、乡情、送别、牧童、独钓、采莲。 3年级上册专题:采莲、清溪、劳者、边塞、气概、沧桑。 3年级下册专题:登高的慨叹、春的气息、傲雪寒梅、黄昏的惆怅、月影婆娑、能饮一杯无。

4年级上册专题:秋词、戎马、小溪、山行、夜月、村居。 4年级下册专题:春日、忆江南、南北朝民歌、劝君惜取少年时、从军行、佳人。

5年级上册专题:夏意、望山、送友、竹枝词、哲理、湖光。 5年级下册专题:蝶纷飞、如梦令、黄鹂声里、雨韵、四时田园、读书之感。

6年级上册专题:赠诗、鸟、江景、鱼儿、宫怨、闻笛。

6年级下册专题:柳之韵、桃之夭夭、昆虫之谜、寄人、咏史、题壁

20 诗。

初中(7-9年级)

7年级上册专题:永不背弃、少女情态、蝉之吟唱、胜日寻芳、惜花之心、哲理意蕴、己亥杂诗。

7年级下册专题: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

8年级上册专题:国风之诗、人物评说、池塘风景、花间诉说、悠悠琴音、咏叹古迹、春日思绪。

8年级下册专题:爱花情怀、光阴之伤、田居之乐、愁绪之苦、赠别之词、奉献之歌、民惟邦本。

9年级上册专题:园中风情、题壁之诗、淮海居士、读山海经、赠友之诗、父爱情怀、春思何处。

9年级下册专题:春在枝头、芳草萋萋、醉里遣兴、清明时节、桥之韵致、桑麻之欢、卜算子。 高中(高一-高三年级)

高一年级上册专题:文客四友、贬谪之怨、山之向往、志在千里、隐逸之诗、明月朗照、春归何处、淮左名都。

高一年级下册专题:人生况味、望月怀远、山居幽趣、塞上风云、锦瑟年华、壮怀激烈、两情依依、天涯羁旅。

高二年级上册专题:惜花之诗、怀古之词、咏怀之诗、写愁之词、咏别之词、村野之趣、元曲风致、金戈铁马。

21 高二年级下册专题:惜春之词、梦照江南、归园田居、建安风骨、际遇感怀、历史咏叹、对酒当歌。

高三年级上册专题:登楼之咏、幽居之幽、谁会凭阑意、拟行路难、渔父风致、述志之诗、关山明月、送别之诗。

高三年级下册专题:登临览胜、逝者如斯、唱和酬答、梦之迷离、相思无尽、暗香疏影、恨无知音、禅房花木。

◎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1-6年级)

1年级上册、下册《弟子规》;

2年级上册、下册《三字经》; 3年级上册、下册《千字文》; 4年级上册、下册《笠翁对韵》; 5年级上册、下册《增广贤文》; 6年级上册、下册《幼学琼林》。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专门给孩子讲解怎样做人、怎样处世的启蒙读物。它原名叫《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贾存仁对它又做了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一词沿用了它在《论语》中的含义,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规”是行为规范的意思。

《弟子规》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影响巨大。这是因为它曾被

22 官府指定为私塾和义学的必读教材。本书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讲究养正防邪和培养忠厚家风。为此,作者给刚刚开蒙的少年儿童设定一系列礼仪与行为规范,涉及在家、外出、求学、交友等所有日常生活场合,每一条、每一项都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其内容虽然也有与时代精神不合拍的地方,可它所讲解的这些待人接物之道绝大多数都没有过时。应该说,它们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所包含的深刻理念如“孝”“悌”“谨”“信”“仁”等,更是现代中国人所日渐缺失的东西。 三字经

一般认为《三字经》成书年代最早是在南宋末年,作者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他晚年隐居乡里,编写了一本《三字歌诀》,目的是教导本族子弟读书做人。后来此书风行天下,影响巨大。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编进《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推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全文虽然只有一千多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极为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关系到诸子百家的传世典籍、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和帝王世系的承传变迁。书中还有二十多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教子有方、勤学苦读、立志成才的故事,还有读书学习的方法途径、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一部《三字经》就是一部最简明的中国历史提纲,一部最精到的中国文化史纲要,一门最通俗的传统文化入门指南。

《三字经》也可以说是一本古代教育专著。作者不仅刻意强调教育对

23 于人的意义,同时还对教育儿童的原则、内容、态度和方式方法做了精彩的阐发。

在结构上,《三字经》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有独立的中心意思,同时六个部分又是有机整体,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层层演进,极有章法。在语言节奏上,它三字一句,四句一组,隔句押韵,读起来简短轻松,朗朗上口,就像儿歌一样。 千字文

《千字文》编成于公元6世纪中叶,距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年了,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篇启蒙读物。编者是周兴嗣,生活在南朝萧梁时期。据说梁武帝从王羲之所写的字中挑出这样一千个不同的字,然后让周兴嗣用这些字编一篇韵文,用来教育皇家子孙。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第二天早上,他的头发都变白了。而这篇煞费苦心的韵文却成了中国教育史与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4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因此,它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启蒙教材。第一,它可以教孩子认字;第二,积累词汇;第三,学习典故,熟悉历史人物与事件;第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第五,学习做人的道理。它不仅仅是普通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入门教材。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的编者李渔(1610-1680),他是清代著名诗人、戏剧家,

24 书名中的“笠翁”二字是他的别号。由于本书主要是通过精彩的例句来介绍诗歌的对仗技巧和声韵知识,所以又叫“对韵”。

本书诗句所使用的词汇十分丰富,同时还含有许多典故,可以充实孩子的词汇积累。

本书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汉语的声律知识,如果把它们应用到作文中,文章就会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本书诗句运用了许多绝妙的对仗,里面含有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新鲜有趣的语言表达法,这在一般少儿读物里是很难见到的。假如孩子们能掌握这些语言表达技巧,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妙语迭出,面貌一新。

由于“对对子”实际上已经近乎一种语言游戏,本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教给孩子的,不是死的知识,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灵活的语言修辞技巧,一种随机应变的语言应对能力。倘若孩子们通过本书对“对对子”发生了兴趣,他们的思维将被锻炼得异常敏捷,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也会加倍提高。

本书的章目次序是按“韵部”来安排的。每一韵部的编写体例:都是用这个韵部的字组成诗一样的对句,众多对句形成一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包括“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6种对仗形式,排列顺序也都一样。而一般对对子的常识与技巧,就包含在这些优美的诗句中。 增广贤文

25 《增广贤文》又名《增广昔时贤文》,成书于明代,一经问世,就风靡全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后世影响极大。

《增广贤文》以韵文的形式,将历代典籍中的名言佳句选编在一起,内容涵盖了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书中那些有关人情世态的格言警句,有着极强的社会环境针对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原则的总结。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同时还有过《故事寻源》等异名。关于它的最初编写者,历来存在着争议。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是明代的程登吉,但也有人说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而现在通行的本子,则是清代邹圣脉在原本基础上增补注释的《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它虽然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但对于我们今天的年轻读者来说,它依然很值得一读。

首先,《幼学琼林》是一部中国文化常识的小百科,其内容涉及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婚姻、人事、饮食、宫室、器用、文事、科第、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32个类目,所介绍的知识十分丰富,几乎应有尽有。其文字言简意赅,均对偶成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也易记。

其次,《幼学琼林》既是字典又是词典,还可以看作是成语词典和典故词典。作者对字、词、成语的释文简练而恰当,用语不多却解释得

26 十分清楚。

《幼学琼林》还是一本礼仪实用大全。书中不仅对一般传统生活常识多有介绍,还讲解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特别是关于家庭成员关系、婚丧嫁娶、寿诞祝语以及社交中的敬语尊称等非常有用的知识。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素养往往不够,在比较严肃的社交场合常会感到说话、做事不太得体,可又不知如何改进。相信读了该书,我们在举止言谈方面的修养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初中(7-9年级)

7年级上册《菜根谭》(求学励志篇、齐家从政篇、为人处世篇、修身养性篇)

《小窗幽记》(醒卷、豪卷、法卷) 7年级下册《朱子家训》

《韩非子》(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蛇装神徙、郑人买履、买椟还珠、智子疑邻、白马乃马、吴起重诺、子罕不受玉、老马识途、杨布击狗、富贵有涯、唇亡齿寒、远水不救近火、曾子杀彘、爱鱼不受鱼)

8年级上册《围炉夜话》(道德、读书、勤俭、孝行) 《荀子》(人性篇、劝学篇、礼法篇)

8年级下册《庄子》(鲲鹏变化、朝三暮

四、彭祖为殇、庄周梦蝶、

27 知也无涯、安时处顺、螳螂挡车、爱马者、接舆歌凤、相濡以沫、东施效颦、海纳百川、楚有神龟、惠子相梁、鱼之乐、庄子妻死、返璞归真、呆若木鸡、林回弃璧负婴、螳螂捕蝉、阳子之宋、道无所不在、运斤成风、庄子贷粟、大钩巨缁、神龟托梦) 《墨子》(兼爱、非攻) 9年级上册《孝经》 《颜氏家训》(慕贤、文章)

9年级下册《诫子书》(西汉·东方朔) 《女训》(东汉·蔡邕)

《诫兄子马严马敦书》(东汉·马援) 《诫子书》(三国蜀国·诸葛亮) 《与子俨等疏》(东晋·陶渊明) 《颜氏家训》(教子、治家、风操)

菜根谭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四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性定菜根香。”毛泽东也说,咬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炉,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经,以佛家的出世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为纬,从提高人的素质和品位入手,提出一套完整的做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系。其语言精警,文辞隽永,含义深邃,易懂好记。

小窗幽记

28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编,是其在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养生的格言小品集。书中文字多出于古代的经史杂著以及民间的俗谚。按“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字结卷原则,将所收集的各家妙言巧句分编为十二卷,藉以突出他的人生十二字处世原则。

《小窗幽记》是中国人上下数千年与人、与世相处的点滴箴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提炼。欲知中国文化的民间表现,欲知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此书不可不读。对于我们今人理解现代生活,感悟现代人生,《小窗幽记》当是弥足珍贵。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从修身、处世、谋略等方面,阐述了立德、立言、立功的要义,立意深远,文辞浅近,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家训:父辈的殷切叮咛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社会教育很不发达的古代,家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家庭除了采用一般教育形式如开设私塾之外,往往还精心为自己的家庭或家族拟制一套家训,作为其后辈儿孙为人处世和齐家守业的准则与规范,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读物。这种家训原本属于一个家庭或家族,但一经流传开来,就成为当时或后代社会进行家庭教育的范本。

古代家训,尤其是名人家训,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不同家

29 庭的亲情,连绵数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从而构成了融世态、亲情、个性于一体,魅力四射,从内容到形式均颇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家训文化。西汉东方朔《诫子书》,东汉马援《诫兄子马严马敦书》,东汉蔡邕《女训》,三国蜀国诸葛亮《诫子书》,东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隋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清代朱柏庐《朱子家训》等,在我国广为流传,影响巨大。今天读来,我们仍然可以从先贤们对家人后代的谆谆训诫、苦苦劝勉和殷切叮咛之中强烈地感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古今一贯的人生智慧和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的家训,是中国家训文化的杰出代表。作者是南北朝至隋初的门阀士族颜之推。

孝经

《孝经》篇幅简短,计1799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中国古人没有不读《孝经》的。《孝经》里面所讲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古人云“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门”,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唐玄宗亲自注解《孝经》。曾国藩把《孝经》分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诚用《孝经》的思想做企业管理。《孝经》虽篇幅简短,然字字珠玑,旨趣深远,义理宏深,而圣德无出其右,明王以其治则天下和平。以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人乐、家和、国安、宇清。

30 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为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

高中(高一年级-高三年级)

高一年级上册《论语》(论道德、论仁爱、论孝、论友、论法语之时言、论法语之善言、论法语之言行、论人之论古人时人、论人之记孔子)

高一年级下册《论语》(论修养之自省、论修养之远怨、论修养之论君子、论修养之论君子与小人、论修养之论好恶、论修养之论刚毅、论修养之论士、论为学)

高二年级上册《孟子》(论性善之人性本善、论性善之存养善性、论性善之存理克欲、论行为之行止务本、论行为之涵养操持、论教育之确立标准、论教育之环境移人、论政治之民贵君轻、论政治之因先尊贤、论政治之仁者无敌)

高二年级下册《道德经》(道之德、道之训、道之体、力量之源、生活的准则、政治论、箴言) 高三年级上册《大学》《中庸》

高三年级下册《孙子兵法》(计篇、作战篇、谋攻篇、行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变篇)

三、实践操作

(一)设定教学目标

31

(1)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有研究表明,一个孩子背“小鸭乖乖”和背“有朋自远方来”,难度是一样的。利用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书面语建设的过程

传统经典,字字珠玑,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

32 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二)经典诵读的基本原则

(1)模糊性原则: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不要求理解内容,对于其中的生字生词能够识记即可。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

(3)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对诵读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

中国过去私塾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充分发掘了孩子的记忆潜能。过去十二岁,就要求背诵完四书五经。而且孩子记住的,是让中国人两千年得以安身立命的哲学思想,或者说一种信仰。我想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对他们人格与道德的培养,一定大有益处。

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日本的不少学者都对我们的私塾课程有深入的研究。

“素读”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

33 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 ——日本筑波大学加藤荣一教授

“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

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而诵读经典是他们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启蒙课业。

——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 我们现在公认犹太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许多致力研究其成功秘笈的学者都指出,犹太人的成功教育法则,其中一条就是离不开少年时期的“素读”经典训练。“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6~10小时的教育活动,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有关犹太教育的研究文献很多,都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成功教育的事实:一是经典训练的重要,一是“素读”的必要。也就是我们今天正在思考的“教什么”、“怎样教”或“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私塾的教学方式,有其弊端,这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实践本来就是一种探索行为,需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不断修正和补充。私塾的不足,我们看到了,批判了;私塾的优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借鉴呢?别的不说,私塾里走出来的人群中,至少有过那么多我们当今课堂培养

34 不出来的人才。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事实证明,“素读”中国的经典(经史子集)真的会使脑子变聪明。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不贫血的脑子方有活力。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古代的经典训练课堂进行改良,效果显著。实际上,传统的经典训练方式如果被现代技术——也就是一点小技巧的改良,是完全可以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比如,诗词教学可以运用“唱诗”法,像《论语》《孟子》等文言,可以运用“剧本”结构法,像《笠翁对韵》《千字文》等韵文,依其节奏,设置为“快板”法、“小组接力”法等等。班级开展活泼多样的诵读活动,可以令“素读”做到“素”而不闷,“素”而有趣。 “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但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

“素读”经典几乎没有什么较高的微格技术要求,只要你肯带着

35 孩子读书,就算非教师专业的父母都可以操作。但,要想获得好的功效,却不是随便读读就可以的。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对母语教学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倡导“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书香家庭”,更应该倡导每一个教师都是“书香教师”。教师可以边读边成长,边教边积累经验。事实上,我看到许多一线的教师确实开始这样努力了。

(四)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都可以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

(4)不求甚解。经典诵读重在“读”,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越是经典的篇目,越难以理解,甚至发生歧义,当前的任务是让学生记忆牢固原文,等待将来学生的阅历和知识丰富了,自己会寻找到最佳的答案。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经典诵读要与抄录、绘画、歌咏、手抄报、辩论、演讲、竞赛等

36 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

(五)经典诵读的保证措施

1.班级方面

(1)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每周用一天中的十分钟时间的诵读课,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经典名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

(2)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国学经典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开展举办诗社,学以致用的活动。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艺术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4)开设“国学经典园地”,为学生提供舞台。为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全校每个班级开设“国学经典园地”。内容可以是古诗的书画作品,可以是活用古诗的习作,做到点面结合,有经常性的活动,评出诵诗大王、小诗仙等。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5)组织手抄报编写活动,为学生提供编写、选材、绘画、书法方面的锻炼机会。并让学生根据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

37

2.学校方面

(1)学校分年级段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并作《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专题报告,让家长感受到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2)可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相关音频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定期播放,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3)组织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精选诗文、版面设计、绘画、书法抄写方面得到锻炼。

(4)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或两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5)每学期进行一次古诗方面的竞赛,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熏陶。

(6)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热情。

(7)在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每学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8)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办一期诗文手抄报,版面为8K,各班向学校上交10份优秀小报。让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自己设计,将自己了解的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办成漂亮的手抄报,学校评选出最佳手抄报。

38

四、评价建议

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应注意不能因此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防止挫伤学生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1.每周评价

采用学习小组自评法,评价组员一周的诵读进度和记忆水平。由各班诵读小组的组长担任检测组长,在每周的周末逐一检测本组的同学,并将检测情况报告班长或老师。老师进行抽测并作相应的调整或要求。

2.学期评价

采用学期达标升级评价法。在每学期的期末,由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评价本班学生的诵读水平:能够背诵必读篇目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学生,发给通过该篇目的达标证书。为确保诵读质量,学校对通过达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抽查,不合格率超过10%的班级,将重新组织达标验收。

学生的达标证书共分为六级,采用由低到高的升级机制。达到六级的学生,由学校颁发经典诵读“小博士”荣誉证书。

3.跳级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的诵读水平,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在每学期末向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自主申报评价篇目和等级,由语文老师初评通过

39 后,报教导处统一组织评价。通过该等级评价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应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跳级评价,但必须以学生和家长自愿为前提,不得作为硬性规定。

我们珍视一切重建汉语尊严、重塑现代人心的努力。尽管这套丛书所做的,不过是极为渺小的工作,但诚如佛典所言,“功不唐捐”。(唐捐即虚掷,功不唐捐,就是告诉我们功夫不会白费。)同样的意思,我还想起胡适先生常说的一句话:“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经典具有种子般的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活动中做一个播种的人吧!

40

推荐第10篇: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团结三小2012年特色学校总结构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积极探寻,不断挖掘学校课程资源,把国学经典引进校园。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那精辟深邃的经典诗文,犹如一面面镜子,映照心灵、启迪心智。的确,阅读经典,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自我校成为全国教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实验基地学校以来,我们首先以“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为特色办学目标,倡导把“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加强实践、强化体验教育相结合,与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活动平台上丰富知识,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有力地推动校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让“国学之韵 美德之魂”在团三小校园内幽香溢远。

一、优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确立德育活动目标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内涵的精髓。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传统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和提炼,形成对我校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序列,它具有系统性、简约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具体内容如:公共美德:天下为公、爱国爱民、尊师重道、见利思义。群体美德: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宽容助人。个人美德:严以律已、孝敬父母、整洁健身、勤劳节俭。学习美德:立志求学、学而不厌、自强不息、求索创新。上述内容进一步细化,按低、中、高三个板块,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低年级:知美德,学榜样;中年级:铸美德,践行动;高年级:扬美德,明责任。规划通过“五步”:学习明理—培养意识—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形成品质,梯次开展美德教育,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加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渗透。

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了经典诵读内容。我们开设了校本课——《国学》课,并与语文学科糅合,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认识。每周一节“修身课”,使经典诵读活动有了阵地。同时晨读课、兴趣课、家庭指导课也是实施校本课程的辅助途径。我们改进“经典诵读”教学——摒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生吞活剥的做法,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读中求悟,自主吸纳,自觉内化,

自我完善;

2、教学要求──耳口相传,熟读成诵,不求甚解,但求自得;

3、教学方法──以读为主,活动为辅,稍作点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4、教学评价──重在积累,贵在坚持,创设情境,多元评价。我们追求的“经典”课堂,是使学生在身心愉悦和耳濡目染中自然得到感化的“快乐”课堂。学校倡导学生读经典美文,以此来丰厚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的底蕴;学校倡导以文养文,以教师的文明修身培养学生的修身文明,不断陶冶其情操,完善其德性。每日晨读15分钟诵读,由语文老师或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带读;各班开辟“古诗赏析”小栏目,根据“学生必背古诗词”,由老师或学生书写一首古诗,每节校本课前利用两分钟时间诵读;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教育途径。

1.每天早上7:20——7:40,中午2:10——2:30“校园红领巾电视台”播放古诗、《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诵读,供师生欣赏,提高师生对经典的诵读能力。

2.每天的课间时间穿插播放经典诗词曲目,如《床前明月光》、《赵钱孙李》、《一剪梅》、《弟子规》等经典诗词歌曲,使全校师生耳熟能详,随口哼唱。

3.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专门设置“美文欣赏”、“诵读露一手”、“诵读小明星”、“践行国学小明星”等栏目,由学生朗诵并推荐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展示诵读及践行活动。

三、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营造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的系列内容,学校不仅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学校也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校园内突出以“国学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中渗透国学元素。在校园内随处都可以看到经典的古诗词、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剪影等,还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为了使传统美德教育更深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力图让每面墙壁说话,从教学楼的一楼开始我们针对不同楼层年级的特色,开展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联动车,从浅显的语句,到伟人画像,从学生简短的感悟体会,到纯熟但稚嫩的简笔画无不渗透了对美德的理解。在每个教室门前的特色展板上,学生更是积累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

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主题,更令校园环境增色不少。每当看到我们那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楼,修剪整齐的花木草坪,庄严肃穆的校训,我们都会不由的想到:一群炎黄子孙在勤奋的学习,工作,他们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傲努力为建设锦绣中华而奋斗着。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从“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囊莹映雪”“悬梁刺股”再到“精忠报国”。以“孝”为基础,以“勤”为保证,以“仁”为根本,以“忠”为追求。确定了我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四、以践行国学经典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我们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见证着传统美德的深入人心及震撼力量。学校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美德银行系列活动,一本通美德记录卡,发卡银行是“团三小美德银行”。红色的封面,尺寸大小、设计风格与银行存折一致。内页设计匠心独运:户名、账号、开户日期、储蓄细则、周储蓄情况登记表、月结算表、学期总储蓄额度都一一列明。在美德银行里,学生依照“礼、诚、俭、孝、勤、智”6个层面,存储自己的美德金币。低年级的“美德就在我身边”绘画大赛,小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手笔,勾画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用夸张的美工作品,展示出了当代小学生的对传统美德的新的诠释。中年级年级的“美德的足迹”摄影作品展,无论在内容、形式、水平,都充分的展示了学生们的敏锐的观察力、张扬的个性,同时也给校园创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高年级的“美德论坛”活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学生从未成年人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进步,着眼祖国发展,谈论身边小事。此外,学校还组织成立了学校礼仪队,小记者行动,校园电视台早间直播室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宣传的窗口,《中华传统美德动漫故事》栏目播放美德动漫故事,学生直观通过“看—谈—写—做”深化美德教育。本年度还组织了以传统美德为内容的征文活动,传统美德知识竞赛、传统美德主题中队会观摩评比活动等一系列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

其次,结合节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宣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1、结合传统节庆了解、适应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俗习惯,都寓有

积极的传统美德意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好时机。

2、结合革命传统节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五四”、“七一”、“八一” “十一”等节日,应充分利用,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结合校“活动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学校规定:三月为“学雷锋 践行动活动月”、四月“诚信伴我行活动月”、五月“勤劳的双手 创造美好的生活”、九月“弘扬民族精神月”、十月“红领巾心向党 我与祖国同成长”等。在这些活动月里贯穿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赋予弘扬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

再次,为了更好的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我校还尤为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我们学校把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与文明签约,做合格小学生”的系列活动,从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做起,使学生逐步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习惯成自然。如今,校园内外文明用语此起彼伏,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此外,我们又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相结合,在学校开展“五小行动”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 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即“孝、礼、诚、忠、勤”的传统美德教育。“五小行动”的实施与开展,使学生们为自己进行了合理的定位,提升了学生们对传统美德的感悟,也促进了学生们自身的发展。在抓好养成教育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从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员。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明理。实践出真知,在体验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以“我是团三的主人”为主题的金点子大赛中,同学们发挥奇思妙想,针对各种现象,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并被学校和班级采纳。同时,我们还设立了校长信箱。这样,在学生们心目中形成了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班级的主人,我是学校的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

五、构建学校、家庭合作互动的教育方式

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中小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应按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讲的:“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

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德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在中华美德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进行美德教育的计划、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家长应做的配合等细节,事先通知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美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传统美德。

在搞好校、家合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把传统美德教育向社区渗透、扩展,逐渐融入并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逐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

六、用课题铺设特色发展之路

为了提升创特色的层次,我们坚持“特色引领,总结提升”之路。“国学进校园”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将特色建设课题化,有助于合全校之力发展特色。上学期,我们开始从初步的实践走向科学的实践探究,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并制定了“国学经典引领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的课题及“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优化学校的与环境”课题集全体教师之力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以课题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让学校的特色发展建立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具有生命力的举措上,促使学校特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

在“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的目标引领下,我们将继续寻找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我们将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精神,科学规划未来,悉心打造传统美德教育的品牌。

团结三小

2012年12月

第11篇:诵中华经典书国学瑰宝

诵中华经典 书国学瑰宝

——“三进”工作总结

“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举措。根据市教育局“三进”活动部署,我校“三进”活动规范、有序、高效、深入地推进,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将“三进”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制订方案

以泰州市教育局“三进”工作相关文件为指导,立足校情,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及具体任务、后续保障,并将目标细化到具体的常规和专题性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执行、有反馈有督查。

2.规范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将书法和诵读纳入课程,安排语文老师执教。继续规范近几年来我校将书法和诵读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每两周安排一节写字课,一节诵读课。

每天晨读经典诵读20分钟,每节语文课前经典诵读2分钟,积少成多,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经典诵读采用如下方法: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或者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学校把每周星期五定为“诵读日”,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内容全面复习或让学生在班级内举行经典吟诵比赛。诵读教材以现行语文教材中规定的背诵篇目为基础,同时自选各种经典美文及现有的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中的必背篇目作为学校的诵读校本教材;鼓励教师根据本班特色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如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美文诵读、读书交流等。

诵读进教材:

(1)与学校养成教育相结合,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设计一系列古诗文诵读活动,如“古韵童声”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利用开办古诗文板报、专栏、手抄报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能力,让会唱的、会跳的、会画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和熏陶。 (2)整合资源,完美融合。①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结伴而行,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良性互动。如在识字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品读诗文,在习作中引用诗词名句等。②与音美等学科结合,在美术教学中诗配画或画配诗,在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

③与写字教育相结合,将“书法”与“经典诗文”加以整合式开掘。 ④ 经常开展活动。各年级经常组织诵读比赛、诗歌朗诵会、“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评选诵读之星等活动,激发了师生诵读兴趣,提高了师生诵读水平。

⑤注意营造氛围。学校在公共活动场所,如专用教室、宣传橱窗、走廊等展示经典佳句,每个班级创设了富有特色的诵读环境,如“我爱经典诵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典伴我成长”等,并在学校走廊、橱窗等公共场所悬挂学生书法作品,让校园内到处文墨飘香、书声琅琅,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文化。

书法教材以现行的写字教材为基础,适当加进书法家介绍、书法家故事、书法家名帖欣赏、书法知识介绍等内容,作为各年级书法教学的校本教材。每天下午学生利用上课前的时间自主练字20分钟左右。书写内容可以从当天所吟诵的诗文中自由选择,这样不仅练习了书法,而且将当天诵读的诗文加以巩固,使得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书法进课堂:学生书写能力得到提高,书法教学工作正常,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板书、教案、作业批改和学生的书写都很规范、工整、美观、大方,学生对书法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具体内涵是:

一、重视日常写字训练。各年级加强写字规范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各科教学对学生都有明确的写字要求,尤其是语文老师更是强化写字要求。

二、有明确书写要求。学校对师生的书写有明确的要求,要求所有的教师,无论上什么课,板书、作业批改都要规范、美观。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做到“笔笔不苟、字字工整”。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等各种方法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 。

普通话进校园:

把规范使用普通话列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列为教师教育教学常规要求,普通话成为了学校教学语言、校园语言。教师上课、课间与老师或学生交流必须讲普通话,教师做出表率,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坚持使用普通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为培养书法、诵读优秀教师搭建平台。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次全校教师学习活动时安排读书交流,每学年组织一次“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练字任务,每周练写两页毛笔字,一页钢笔字,并积极参与“五满意”活动。“五满意”即把书法与教学教研相结合:一篇最满意的教育教学读书心得,一幅最满意的经典诗文作品临写;一份最满意的教案和教后反思;一则有价值的教育纪事。每月在五个项目中选一个作为练习硬笔书法的内容,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五满意”交流,既是教学研讨,又是书法成果的展示。学期末组织全校展示,对“五满意”评比优胜教师给予奖励。

在抓好全体教师的普通话和书写基本功的同时,选择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加强培训,着力提高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重点在班主任及语文教师中培养书法、诵读师资骨干,力争使每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都能上好诵读指导课和书法指导课。对教师中普通话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老师,安排培训。

结合教师教学、教科研工作,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学期末对教师的诵读水平和书法水平组织考核。

4 、纳入考核机制,激励师生发展

为了提高“三进”活动的组织水平,我们建立考核机制,保障“三进”活动的有效推进。一是对学生的考核,将普通话、书法和诵读能力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二是对教师的考核,将班级“三进”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班主任及相关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和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定等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者,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12篇:中华十德与国学教案

第10课 知耻而后勇教案

马庄小学 李维娜

一、教材分析:

《知耻而后勇》旨在培养学生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有勇有谋、不畏强暴的个性,并能够懂得保护自己。

二、学情分析: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们懂得了在遭遇困难时,不气馁、不动摇,要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并能够知羞而改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羞耻观念以及羞耻观念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2、培养个人的知耻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的领悟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

2、树立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体会国学经典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知羞而改进。、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包含“周处改过”的视频、经典的配乐、朗诵等)。

六、教学方法分析: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提高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们互相帮助,能够深层次的理解国学的内涵,使之传承。

七、教学过程设计: 播放动画《周处改过》。 课件展示思考题:

从祸害乡里的浪子变成刚正不阿的一代忠臣,你从故事中明白了周处是怎样知耻而后勇了吗?

教师:知耻而后勇乃做人之根本,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后人 又该怎样做呢?

课件展示“经典”: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 何若人有?

——《孟子.尽心上》。

辱,莫大于不耻。——隋朝《文中子.关朗》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教师配乐范读。

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们互相交流回答。

学生听,注意把握好节奏。 学生齐读。 男女生分别来读。 找个别学生读。

激发学生兴趣,对“周处改过”的故事有了深刻的了解,加强对勇德的认识。

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提高学生们对“知耻而后勇”的认识。 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诵读比赛,评选出诵读小标兵,并给予奖励。

学生齐读。

小组推荐代表参加比赛。

通过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学生阅读 “悟一悟”,体会里面所包含的“知耻而后勇”的含义。

课件展示讨论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知耻而后勇”的典型案例。 学生们阅读“悟一悟”。 学生分组交流,并回答。

让学生们感悟“知耻”、做到“后勇”。 组织学生阅读“延伸” 童第周:一定要为国争气

学生们阅读并画出童第周“知耻而后勇”的句子。 通过阅读,以童第周 的爱国精神为榜样,体会其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教师让学生们把这节课的收获写在“知耻卡“上,并贴在“勇气树”上。

展示学生们的收获,提出今后的要求,并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注意填写“知耻行动跟踪卡”。(教师已经提前准备多种跟踪卡)

学生们在“知耻卡”上写自己的收获,并贴在“勇气树”上。 让学生们展示 自我,更好的收获成果。

以跟踪卡的形式,对学生课下的行 为给予监督,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知 耻”的良好勇德。 教学反思:

本节《中华十德与国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们的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良好勇德。我们的任务是充分挖掘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增强学生修养,净化学生心灵,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使之传承。

这节课,我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在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们有所收获,让他们懂得知耻而后勇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第13篇: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我校《弟子规》朗诵比赛落下帷幕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营造积极向上、高雅清新、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了进一步掀起《弟子规》学习热潮,检验《弟子规》学习成果,4月28日晚,我校教务处、教研室、团委和语文教研组联合举行了

一、二年级《弟子规》朗诵比赛决赛。

本次比赛活动前后长达一个月,全校共有三十八个班的学生参加了比赛,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然后选出优秀人选参加全校的复赛,复赛后又选拔了二十三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决赛中,朗诵比赛精彩纷呈,选手们用饱满真挚的情感,铿锵有力的声调诵读中华经典,演绎传统美文,配之音乐、画面,以朗诵、表演等形式,或娓娓道来、或款款深情、或激情四溢将经典诗文的意蕴全方位展示出来,让观众们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感受中华千年文字的力量。伴随琅琅诵读声,现场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经过层层角逐,最后C349梁金慎、C341龙丹姣同学以其舒缓自如的朗诵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

按照规程,本次比赛节选了《弟子规》中的《总序》、《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几部分作为诵读范围。据了解,《弟子规》源于《论语.学而篇》,是儒家经典中最为朗朗上口的作品之一,它传承三百年,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是古代读书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操守。“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我校组织本次《弟子规》诵读比赛,旨在积极引导学生、教师认真学习和背诵《弟子规》,宣扬“孝、悌、谨、信、爱、仁”等传统美德,理解在不同场合中待人接物时应该恪守的相关规范,使学生真正做到自立,学会自我约束,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这次《弟子规》朗诵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教育内容,而且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第14篇:承中华国学扬智慧风帆

承中华国学扬智慧风帆 进入21世纪,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对作为巨大精神文化宝库的国学,却知之甚少。 2011年11月,密山市逸夫小学提出了国学育人的理念,构建国学教育办学特色,旨在发挥国学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教育功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灵魂、现代智慧的中国人。

一、优化校园氛围,体验国学

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着重彰显国学经典,多元的视觉与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1.百米古诗词长廊。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能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和开拓创新获得成功的情感。充分挖掘学校围墙平面资源,以底蕴厚重、持久耐用的黑色大理石为原材料,采用了便于学生阅读的楷、宋、隶、行四种书写体进行刻制。学校领导和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尝试雕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建起了百米中华诗词长廊。精选了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中46首,其中五言诗30首,七言诗16首。清晨和课间,学生驻足诗词前朗读、欣赏,润物细无声,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

2.国学经典走廊。为引领学生走进国学经典文化,感悟华夏文脉,学校根据各楼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儒家学派为主,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为重点内容,每楼层一个主题,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国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一楼设计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的《三字经》《弟子规》两个蒙学内容。二楼主题是早期儒家最具代表性的四书,基于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认知考虑,让学生从小就能触摸到国学文化的精髓,为他们今后成长做好铺垫。三楼主题是儒家的五经,精选了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濡染学生践行忠信、义理。四楼设计了诸子百家的经典名著,以名片、名言的形式一一做以介绍,实现了文化经典与视觉空间艺术的有机结合。

3.国学园地宣传板。为营造更为浓厚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学校成立了国学园地板报宣传小组,组织设计了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华夏文明、经典诵读、笔墨春秋、国粹天空四个板块,每月一期展示在一楼最为显著的位置。国学园地的开辟,使学生在上下楼举手投足间,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知识和深厚哲理,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国学经典阅读专栏。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励学生阅读,各个班级开辟了国学经典阅读专栏。一至五年级的学生根据年段学习诵读的不同内容,或抄写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名句,或给古诗词配画,或自编经典诗文手抄报&&虽然学生的笔墨稚嫩,但主题鲜明,构思精巧,色彩鲜艳,充分地展现了他们在国学经典教育学习中的收获。锻炼了学生抄写、材料收集、排版、美工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优化阅读途径,感悟国学

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学校构建了国学诵读校本课、经典晨读、课前诵读、自主诵读四个基本阅读途径,感悟高尚的民族精神和做人的道理,在情感升华的过程中传承国学。

1.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选拔有一定编辑能力和国学素养的教师组成编委会,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了一至五年级5本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每个年级的经典诵读内容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古诗部分,收集了本年级教材以外的又与教材相关联的经典诗词;二是经典诵读部分,按照各年级学生的需求及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分别安排了《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四书五经《陋室铭》《少年中国说》等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每一册分上、下两学期,古诗和国学经典各为15课,共30学时内容。各册读本主要由课题、古诗文、注释、译文和赏析、背景几个板块组成。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由各年级语文教师任课,并纳入课表和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诵读、探究、交流,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2.国学经典晨读。学校安排每周一至周五早7:10-7:30的晨读,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由班主任和学生小老师组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配乐吟诵,学生自主选择。经过实践,学生的记忆能力显著提升,国学经典的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优美的节律、丰富的经典文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晨读中的古诗配画交流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感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3.课前诵读。即在课前候课的时间里,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和表演。候课时间较短,因此主要内容为古诗词。日常化的诵读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记忆,通过熟知、想象、升华这一感悟过程,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培养健全人格。

4.自主诵读。学校建立电子图书网络系统,实现国学图书班班通,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查阅。30个教学班均设立了图书角。容纳了学校集中配备、自编国学欣赏、学生自备交流三方面的图书。让国学读物走近学生身边,拓宽经典阅读范围,增厚学生国学知识的积淀。每每课间都会看到这样一幕: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埋头看同一本书;有的学生被一些段落的精彩描写打动了,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其他学生慢慢围上去聆听、讨论,有的学生将自己所学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深刻地感悟在点点滴滴中生成,促进了个体感悟到整体感悟拓展。

三、优化活动延伸,传承国学

1.国学文化节。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国学经典诵读展示、经典古诗文歌曲表演、古诗配画比赛、古典诗词书法展览、国学经典专栏评比、国学经典手抄报评选、古诗词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赛激趣,以赛促读。活动中学生诵国学、唱国学、书国学、画国学,多姿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是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升华。

第15篇:品国学经典 扬中华精神

品国学经典 扬中华精神

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中华民族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静静思索这一名句,你总会产生精神共鸣:凡欲成大事者,必须自强,其德必须淳厚,以此为本,方可成一代英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谋求发展,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吗?

司马迁,这个在风雨中成长的勇士,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坚强执着,他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气节,镌刻了中国历史的兴颓变迁,才使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辉煌巨著——《史记》,成为怒放在国学经典中的一朵璀璨奇葩。

岁月如梭,在历史的诗篇中悄然划过,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智者已离我们远去,然而他们用思绪凝成的经典,跨越了数十个世纪,抵达我们的心魂,与我们的心灵无限靠近。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每日晨读弟子规,总有许多新的慨叹,很庆幸孩子们能有机会在每个早晨倾听自己的心音,倾听圣贤教导。弟子规中的字字珠玑,皆能让人有醍醐灌顶的猛醒,并在生活中时时警醒着自己,教我不断完善自我,教我坚持内心的清净和丰盈!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做为教师,做为母亲,我爱儿子和我的工作,我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真正为人师、为人母,才能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活出自己的人生质量!

这便是国学经典的魅力,它能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让我们从日常做起,拂去积满的灰尘,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在国学经典中品味中华精神,用我们的言行去守候这片泛土,使民族精神万古长青!

第16篇:建设国学课程 传承中华雅言

建设国学课程 传承中华雅言

2011年11月23日杭州网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道德伦理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还能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和审美情趣。

滨江一小以“生命教育”为基本理念,把“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作为学校追求的发展目标,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引进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联合开发的“国学”教材

该教材为国家“985”工程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我国第一套规范化、系统性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堪称我国新时期国学经典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国学》共12册,供小学6个年级12个学期使用。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全套教材分为三个学段,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

“日读周课月诵” 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1.日读采用“晨读”“午诵”“晚分享”的诵读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家庭”的力量广泛开展诵读活动。

2.周课每周一节国学课,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或在音乐渲染中配乐吟诵、或赛读、对读、接力读等等。课上培养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读出节奏音韵,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体会国学经典的韵味,感受国学的魅力。

3.月诵国学经典“每月轮诵”安排在大课间,分年级进行2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探索国学课堂模式,上好每一节国学课

既接受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以“素读”为主,又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重师资培训,加强国学经典学习

为了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一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经典书籍。另一方面则开展培训、经典诵读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只有教师自己先成为读书人,才可能引领着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大世界。

开展多彩活动,让孩子快乐读书

学校在每天国学诵读的基础上,定期举行读书节,展示阶段成果共享国学经

典,举办丰富多彩的诵读实践活动,如:“经典采蜜集”展示、经典故事会、做经典诵读卡、经典名句大搜集、我和家长读经典、经典故事表演、国学诵读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张扬个性,锻炼能力,拓展知识,提升自我,丰富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17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北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闲居初夏午睡初起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增广贤文》

(一)

第1则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第2则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第3则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第4则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第5则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6则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第7则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第8则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第9则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第10则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第11则

莺花犹怕春光老, 岂可教人枉度春。

第二单元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秋山

【唐】张籍

秋山无云复无风, 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 叶间坠露声重重。

钟山即事

【北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增广贤文》

(二)

第12则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第13则

客来主不顾, 应恐是痴人。

第14则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第15则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第16则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第17则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中仁。

第18则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第19则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第20则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 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第21则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第三单元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增广贤文》

(三)

第22则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第23则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第24则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第25则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第26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第27则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第28则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第29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第30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第31则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四单元 竹枝词(其一)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增广贤文》

(四)

第32则

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总不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第33则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第34则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反害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35则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第36则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嫉财莫嫉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第37则

墙有缝,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第38则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第39则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第40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第41则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第42则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第五单元

题张司业

【北宋】王安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如神。 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泛舟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增广贤文》

(五)

第43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第44则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第45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第46则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第47则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第48则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第49则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枉然。

第50则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第51则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

第六单元 春游湖

【北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湖上暮归

【元】赵孟頫

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更肥。 正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增广贤文》

(六)

第52则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第53则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第54则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第55则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近寻死路。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56则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第57则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第58则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第59则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第60则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第18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增广贤文》

(七)

第61则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第62则

家中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说是非。

第63则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第64则

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第65则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第66则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第67则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

第68则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第69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70则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第71则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第二单元

如梦令

【北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 风动一庭花影。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增广贤文》

(八)

第72则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

第73则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第74则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第75则

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自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第76则

既坠釜甑,反顾何益?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第77则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第78则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第79则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第80则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第81则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第82则

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三单元 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增广贤文》

(九)

第83则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第84则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85则

河狭水激,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第86则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第87则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第88则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第89则

堂上二老是*,何用灵山朝世尊。

第90则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第91则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

第92则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第93则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第四单元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晚云将入岳阳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增广贤文》

(十)

第94则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第95则

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消。

第96则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第97则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第98则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第99则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第100则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第101则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第102则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五单元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五)

【南宋】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增广贤文》

(十一)

第103则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第104则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第105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第106则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第107则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第108则

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第109则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第110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111则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第112则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 几多白屋出公卿。

第113则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第六单元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

【南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增广贤文》

(十二)

第114则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第115则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

第116则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第117则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第118则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第119则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第120则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第121则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第122则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第123则

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第124则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第19篇: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征

青岛市崂山区 林蔚小学六年级二班 张雅茹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文明家园。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作为后代的我们,都应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如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无数个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她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是,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苍天无情,世间万物,母亲渐渐变老,待到后悔之时,世间又和曾有过后悔药?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作为,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如今,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诚心诚意地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传世间!

第20篇: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先进文化育人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课题。以诵读文化经典为载体,加强少年儿童文化底蕴、道德修养是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基础性工程。诵读活动充分利用少年儿童时期记忆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以拓展视野、启迪心智、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受益之功效。

十年种树,百年育人,育人育心,千古大计,

传统文化,做人根基,孝悌忠信,常记于心,

人性本善,为物所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立身处世,道德为先,笃信忠厚,天下同心。

“六一”儿童节前夕,曹王镇教委抛弃了以前文艺节目庆祝的方式,开生面的组织了“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来自全镇的8处小学;3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比赛。经典诵读、表演不强求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学生现在就能完全理解,而是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舞蹈个厂等形式,使孩童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并获得智能锻炼和人格培养,从而终生受益。

有关专家认为,少年时代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期间加强左右脑记忆力的开发和知识训练十分重要。少年儿童直接参与,将会数万成年人,通过宣传等能使众多的中国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敬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今天,//小学,高朋满座,共商教研大计;

女:今天,书香校园,群贤毕至,再谱阅读新篇。

男: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继承古代文化。

女: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读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古诗文展示会现在开始。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诵读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

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女:“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女:入学一年,一年级同学已能背诵几十首古诗啦!

男:下面请欣赏由一年级同学表演的古诗文接龙。

女:逝去的是历史,不灭的是精神,岁月带不走千古之绝唱,光阴抹不去不朽的英魂。让我们欣赏二年级同学带来的岳飞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1 男:黔驴技穷这句成语大家都知道吗?它来自柳宗元的黔之驴,下面请三年级同学为大家演绎这个童话故事。

男: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古诗词以其淳厚的艺术魅力,绰尔不凡的想象,新奇巧妙的构思而流传百世。下面请欣赏四年级同学带来的

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相声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五年级同学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以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相声《春之赞》

男:歌声永远是青春的主旋律,伴随动听的的音乐,优美的景色,和朗朗诵读之声,我们来欣赏六年级同学表演的《山居秋瞑》

女:今日事今日毕,莫等明日在努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抓住今天的宝贵时间,好好学习,锐意进取。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齐诵

表演

。齐诵《虞美人》、《青玉案元夕》

合:亲爱的同学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拓创新,传承文明,把中华古诗文发扬光大。

中华国学
《中华国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