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0 06:05:4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言文中的成语

文言文中的成语 第一册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第二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第三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第四册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第五册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Section targeting 重点课文重点语句

初中语文简答、默写复习资料汇编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

4.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 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也. 表现桓侯反感医生(对医生持有偏见)所说的一句话是:医之好治不病以功.

《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并改正自己的行为的道理. 本文引申出一个成语是:讳疾忌医

6.《狼》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的"黠"的地方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中议论点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为学》通过贫富二僧从西蜀去南海的故事,阐述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从而告诉我们: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8.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溅溅;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0.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2.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其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6.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18.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Section targeting 第二册部分

1.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陈毅的《梅岭三章》:体现视死与敌抗战到底的句子:投身革命既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3.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几个句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④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铲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⑥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⑦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⑧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⑨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⑩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铲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

(12).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3)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

(14)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铲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4.《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出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的成语 :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①《伤仲永》中的哪些句子介绍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伤仲永》中最后一段的议论讲的道理:就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7.《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⑨出自本文的成语: 愚公移山

8.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④《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①周敦颐《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④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⑥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 的人。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杜甫的《石壕吏》:诗中可以判定老妇人后来的确被抓走了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有名的 安史之乱

这一历史事件中,诗中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7.李煜的《相见欢》: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

18.朱熹的《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9.辛弃疾的《清平乐》: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Section targeting 第三册部分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文体是新闻,也叫消息。它是由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组成的。从表达方式看,因为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所以一般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时也可以插入简要的 议论。

2.《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体与上文不同,其体裁是通讯,作者是魏巍,我们还学过他的《我的老师》。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思想境界的排比句是: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荔枝蜜》一文中引用了苏轼的《惠州一绝》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赞美了荔枝的鲜美。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山海经》共计18卷,

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4.“驿路梨花处处开”引自宋代诗人陆游的《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5.《我是一条小河》的作者是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6.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周处》中清河的一句话曾经深深地触动过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深深的教益。这句话是: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9.《五柳先生传》中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3.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恨 "字中; 后四句抒怀,一个" 搔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14.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出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5.清朝赵翼的《论诗》: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风骚"原来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1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7.刘禹锡的《秋词》: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8.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9.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Section targeting 第四册部分

1.简介《墨子》、《战国策》、《史记》。

⑪《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叙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⑫《战国策》西汉末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编辑整理的。共33篇。

⑬《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核舟记》中描写佛印神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核舟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3.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文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觽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策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取得了什么效果?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具体是(1)天下苦秦久矣 (2)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4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1)鱼腹罾书 (2)篝火狐鸣

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请把文中表达这一思想的原句写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也是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 。

《陈涉世家》中,陈胜对秦朝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认识得非常深刻,在文段中他是这样谈这个问题的?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能表现陈胜、吴广决心造反(起义)这一行为的句子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义队伍发展的情况如何?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胜、吴广起义在全国的影响如何?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的一句话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4.《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在文中第三段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5.《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今之燕赵与古之燕赵有什么区别?今之燕赵: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之燕赵: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作者写此序的意图是什么?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作者写序所送的董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董生自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

6.《西湖一 》中写西湖全景的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西湖一》中写作者游西湖的心境的句子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西湖二》中写西湖月景的句子是: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7.《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9.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本诗中表明韩愈被贬的态度和主张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0.夏完淳的《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李清照的《醉花阴》:抒发了离别的极度悲苦的感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Section targeting 第五册部分

1.《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2. 我们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前行,最终走向成功。就象鲁迅 先生在《故乡》中所说的那样:“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 用 课 文 中 的 三 个 4字 短 语 概 括 鲁 迅 在 《 故 乡 》 中 所 否 定 的三 种 人 生 :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3.《始得西山宴游记》:总写作者寄情山水的自由快乐心情的句子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写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点明作者依依不舍的语句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回答)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欧阳修《醉 翁 亭 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 仲 淹在《岳 阳楼

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原文回答。) 8.李贺的《南园》:李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他在《南园》一诗中,流露出尚文崇武思想的句子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9.温庭筠的词《梦江南》:《梦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表达女主人公两句表现女子盼夫早归,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10.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本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云阳城。作者委婉地表达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李白的《 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白居易的《观刈麦》: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Section targeting 第六册部分

1.鲁迅在自嘲中表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诗句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隆中对》中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为达到目标提出的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诸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根据:先论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后论可能性,“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4.《墨池记》中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上取得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 取得的。 《墨池记》中抚州学官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间的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苦练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

5.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6.《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7.《陌上桑》中侧面衬托罗敷貌美得的诗句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8.《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表明孟子和太史公的文章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一句话是: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9.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0.李白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15.《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6.《君子于役》:诗中描绘乡村晚景的诗句是: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推荐第2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补”,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主+谓) ,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变成了”谓+主”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5、数量词定语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尝贻余核舟一

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宾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①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 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四、宾语前置

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 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例如: ①(刘)豫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 ②王曰:“谁可使者?”(可使者谁)

③权知其意,执素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 ②唯利是图(图利) ③唯命是听(从命)

④唯你是问(问你)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

•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例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 ③夜以继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例如: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向东;向南) •不如决策东乡(向东) •练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称心如意,几家能够?

2、请奉命求教于孙将军。

14、足下何以待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15、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逼兵势耳。

16、君不之信

5、亮见权于柴桑。

17、皆可限以时月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8、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7、古之人不余欺也。

19、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9、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1、大王来何操?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吾尝疑乎是

1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4、咨臣以当世之事

推荐第3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何陋之有?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或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推荐第4篇:文言文中断句的具体方法

文言文中断句的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

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二、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子】

4、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四、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五、修辞方法断句法。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①顶真: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例】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②对称: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③反复: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另外】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六、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例】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七、再回首,细检验——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例】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⑴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⑵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八、重平时,需勤练——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推荐第5篇: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1) 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2) 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3) 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例1: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例2: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1)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例1: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例2: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前赤壁赋》

(2)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例1: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例2: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例3: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4: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1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

(1) 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 例1: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而死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例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祝之,为她而祈祷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例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死节,为气节而死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

例1: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便苦咳嗽,“就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

陈寿《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

(3) 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 例1:名我固当。

名我,给我起(这个)名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例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序其诗,给自己的诗作序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例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之,对着病梅而泣

龚自珍《病梅馆记》

在掌握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后辨识为动用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省略了宾语的动词为动用法不可误认为是动词的一般用法。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辨识出动词的为动用法来。 例1: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勾践灭吴》)

该句中的“ 无死”就不可译为“不死”,因为“无死”是“无死之”的省略,这里的“死”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该句译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四、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 (1) 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例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鸿门宴》

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

例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表示处所。

2 例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工具。

例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

《黔之驴》

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时间名词作状语

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例1:长驱至齐,晨而求见。(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 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例1: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

《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例1: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先主驻扎新野)

《三国志·诸葛亮传》

(3)

“日”、“月”、“岁”的用法。

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例2:乡邻之生日蹙。(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说》

“日”用在句首主语前, 当“往日”、“从前”讲 。: 例3: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左传·文公十年》

四、名词用作动词

(1) 名+代(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1: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例2: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例3: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例4: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例5:父曰:“履我”

穿上鞋 例6:买五人之,函之

用木匣装

3 例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 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1: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例2:许子冠乎

戴帽子 例3:使天而雨珠

下 例4: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1: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 例2: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3)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1: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例2: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例4: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例5: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例6: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1: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例2:天又大风

(刮大风)

例3: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愿动词+名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例2: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例3: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例4: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例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例1: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1:由山以上五六里

向上、往上

(7)

所+名

例1: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来

例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8) 名+者

例1: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使……臣服

都:定都 例2: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例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例4: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五、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有的需要放前边,所以就前置了。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1:《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例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例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例5: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例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例7: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1:《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例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例4: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例5: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例6: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例7: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1:《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例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例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4: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例5: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例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例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例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例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例3:惟命是听 (成语)

例4:惟利是图 (成语)

例5: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例6: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5) 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6

推荐第6篇: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 (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 “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

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

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 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

推荐第7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教案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教案

一、导入:

文言文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在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前提下,经常省略某词或某成分。今天来学习一下省略句中的主语省略和谓语省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如何掌握这个方法。

二、过程:

A、主语省略:

(一)、承前省略:上下句都用同一主语,上句已经出现主语,下句的主语可省略。上句的宾语,如果紧接下一句的主语,这时,后一句的主语可省略。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解析:第一句话里提到“异蛇”,下一句就将“异蛇”这一主语省略了,并且和后一句是同一主语,所以“触草木”的主语也给省略了。但是“尽死”的主语就不是“异蛇”了,它紧跟上一句的宾语“草木”,所以紧接下一句的主语就是“草木”尽死。即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练习:将省略的部分补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答案:(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二)、蒙后省略:主语在下句中也有出现,或主语所指的事物在下句中也有交待,这时上句中的主语可以省略。

例: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解析:这句话的主语是同一个人,是谁度我至军中的呢?在下一句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是“公”。

这一主语在下句中已经出现,所以,上一句省略的也是“公”,即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练习:将省略的部分补出。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答案:(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三)、对话、自述省略:对话中,对话人往往省略,这时要留心上下文,辨别是谁说的话。还有,一个人自述或向别人陈述自己的事情时,因为主语是说话人自己,也常省略。

例:刿曰:“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解析:曹刿在问谁“何以战”?,也就是和谁在对话呢?下文是“公曰”,所以是鲁庄公,因此“何以战”之前省略了主语“公”。“弗敢专也”,说的是谁呢?这句话是鲁庄公说的,也就是自述,因此省略的就是鲁庄公自己。即刿曰:“(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练习:将省略的部分补全。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1

答案: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翻译省略句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看语境。

1、承前省略:看两句话中的主语是否是同一主语,如果是的话,那就证明后一句的主语被省略了。

2、蒙后省略:如果第一句话没有出现主语而解释不通的话,看它紧接着的下一句话。如果下一句话的主语出现了,那也就是上文省略的主语。

3、对话、自述省略:和上下文结合的特别紧密,一定要注意对话人,清楚是谁说的,对谁说的,谁回答的。

B、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不能省略,在古汉语一定语文环境中,动词谓语往往也可省略。不过在古代散文中少见,在古诗中较为普遍。

(一)、承前省略:在结构相同的句子中,前一个句子用了某个动词谓语,后面相同的动词谓语可以省略。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第一个句子里的动词是“择”,后一句中就没有出现,很明显将动词“择”省略了,即“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练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二)、动宾同省。

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解析:首先把第一句话翻译一下是“现在我鲁肃可以迎顺曹操”,那么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出来就知道省略的是什么了:像将军你就不能够迎顺曹操了。省略的是“迎操”,动词和宾语同时省略了,即“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迎操)也。”

练习: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答案: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三)、一个句子的谓语在下文中出现,则上文的谓语也可以省略。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解析:第一句话的意思是“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第三句话的意思是“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那么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杀人惟恐不能杀尽”,省略 2

了“恐”,即“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翻译省略句的方法,在主语省略中已经说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看语境。

三、总结:

今天学习了省略句中的主语和谓语的省略,注意省略的部位,在翻译的时候将它补全。

四、作业:

补全省略的部分: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 答案:(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推荐第8篇:文言文中至于的用法

1.“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张岱的《于园》)

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

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第二种观点,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7年12月第7版)对此句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至于园可无憾矣” 就应理解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放,安置”。 之,解释为“假山石”。于,解释为“在”。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课本注释及教师用书并没有提供一点点信息。通过查阅原文和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几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在节选时省略了关键的几句话,课文末句原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假山)胎于石,(假山)娠于磊石之手,(假山)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苏教版2002版的配套教师用书对部分重点词的解释是:胎:怀孕成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动词,生男生女,即生养孩子,即诞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构思。此句翻译为: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一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教师用书所用的翻译是有来历的。大概编者考虑到删掉的几个句子中生僻词较多,且又有词语的活用情况,要想准确地翻译,估计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课文和教师用书作了适当删改吧。现在,课文直接删去三个句子,教师用书也删去了这三个句子,以及相应的重点词解释和这三个句子的翻译。但末句“至于园可无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的后边,翻译仍保留原样,显得有些突兀,让师生摸不着头脑。可见,教材在节选时的删除造成句意前后较大幅度的跳跃,影响了师生的理解。建议编者在课文注释或教师用书中对删改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以便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译的由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句子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将“至于” 看作现代汉语仍在沿用的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句子直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讲解》即采用这种观点,将此句翻译成“这样建园就没有遗憾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选自郦道元《三峡》)

不少老师和学生将此句朗读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种读法是不对的。准确的朗读节奏应当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解释为“到”。全句理解为: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个含有“至于”《战国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此句中的“至于”也解释为“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这两句中的“至于”,都是连词,用于句首,表示两件事情或是两段的自然过渡,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推荐第9篇: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

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

[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

[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之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1.做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做动词

(1)做、成为

(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

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推荐第10篇: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蟹六跪而二鳌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8、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促织》

第11篇:文言文中虚拟词“以”用法

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以”

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 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 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 秋水》)

第12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论文

中国的文化历史,大浪淘沙,传承至今的都是经典、瑰宝,足以让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然细观之,其实这块美玉并非尽善尽美,存有瑕疵。我认为就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单究通假字之缘由,我们无可厚非,它的产生确实有历史因素。我想首先应当是文字自身不够发展;其次才是人的因素。这就是所谓“本无其字,本有其字”的来由吧。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难教。语文教学一代一代地传承,然试看今天芸芸十三亿,唐诗宋词经典名篇等,了解的又有多少呢?我不敢说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但我敢说今天我们的学生“难”!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一个坎。单就文言文本身来说就是一座高峰,极难攀越。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古人学文言文要比今人优越,他们接触较早,然如果没有多年功底,是很难成功驾驭文言文写作的。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就更不用说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对文言文作一些改变呢?我认为,要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首先就应该纠正文言文中所谓的“通假字”,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别字。本无其字,古人写作时进行文字创造,可以理解;可本有其字了,却为什么还要用其它字呢?且用了我们还要理直气壮地说“对”呢?今天我们给学生批改作文,要纠正其中的错别字。我看呀,其实大可不别纠正了,因为那本身就是“通假字”嘛,这可是在效仿古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古人写作,还是传抄时出现了这种类似学生作文时的错别字现象,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勇敢地说错,而不应该用所谓“通假字”为之作错的理由,而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否则,那么多精美、精炼的文言文章将有被国人忘掉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也许由于种种因素,用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或根本就是写的别字,但是后人明知如此,却纷纷效仿,积非成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呢?难道就是为了增加文言古书的难度和深奥吗?焚书坑儒之后,大部分古书被付之一炬,少数读书凭借记忆、背诵的方法再现古书,“著之竹帛”。我们对其只记住读音而未记住其形,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而出现错误。

再者,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或某些特定因素,古人因为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运用通假字(殊不知因此而增加了古书的难度),这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理解为因文字不够发达或书写者还不够智慧所使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文化现象,即通假字本质上就是属于别字。如《论语十则》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等等。站在今天的文化角度来看,“说”与“悦”,“女”与“汝”其意义真是有天壤之别。而这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给之千百个理由,昔非今比!确实易让人接受。

然《童趣》中曰:“昂首观之,向为之强。”强,通“僵”,僵硬之意。“强”与“僵”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无论从字形,还是字音上来讲,它们都实在不相干,况且“僵”字古已有之,如“僵卧孤村不自哀”。既然已有之,怎么非要在此用“强”而不用“僵”呢?是故弄玄虚,还是显示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呢?我看呀,是为给后阅者增加阅读难度而显示其深度。

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中:“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而,通“尔”,你们的意思。此句中“尔”字已有之,可作者却偏不用之,而用“而”,实令人费解。是不是用了“而”,文章就与众不同了呢?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在承受巨大压力之下,还要承受传统文化带来的“苦痛”,甚至不解!我们又如何能让他们学好呢?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要我们如何如何地教好学生,该怎么怎么地上好课,可就是极少有人从文化自身去找问题,去发现问题,只会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教育,且不管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和教育实践,是否存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难!

是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作出一些变动的时候了!通假字的出现是古人在特定时期误用文字的现象,而非汉字发展的方向。语言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语言文字也应随着发展和进步。我们在传承古人文化精华的时候,更应摒弃那些不合语言文字发展和进步节奏的文字错用现象。

第13篇: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

14、

3、5) ———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

2、树立语境意识,提高虚词类试题的答题正确率。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考纲解读:

1、考纲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在文中”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意义”是就词的内涵而言;“用法”是就其功能亦即词性而言,要知道,词性相同的词,其意义不一定相同,因而在做题时应先确定词性,再判断意义。因此应对文言虚词考查,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阅读实践,把虚词放到语境中去把握。 考纲形式:

1、选择题,每个选项由两句话组成,其中的一句出自语文课本,要求选出选项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文言翻译。第二节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一、学习推断方法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1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 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 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青麻头伏焉( )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b)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c)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 )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大王来何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 技盖至此乎?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示赵弱且怯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五、课堂回顾:

1、收获

2、困惑

六、提升训练(课下作业)

1、(2011北京)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 .. 【答案】C A转折,却/顺承,就,B 介词,给,替/动词,做;D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

二、方法小结

看语法结构 看对应位置 看特殊标志

看语气表达 看具体语境 看删换变化 看句式特点

三、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2、(2011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 2

四、课堂演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A.他的,代词。C.他,代罗提督。D.将,将近,副词。)

3、(2011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答案】C 【解析】C其:代词,他的,作定语;A代词,那,那个;B代词,他,作宾语;D语气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附四题答案 词,一定,不要。

4、(2011江苏)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持节发仓粟以赈之 作《师说》以贻之B.上贤而释之 令人有大功而击之; C.庄助复为请告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尊宠于群臣无二 以勇气闻于诸侯 【答案】B 【解析】A代词,他(们);B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 C介词,替。D介词,在。

5、(2011山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 续耳

6、(2010四川)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

尽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项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故选B。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 若属且皆为所虏。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C (C项为代词,你;A、B、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2.C (C、均为为代词,什么原因。A、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 B、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副词,怎么;代词,什么) 3.C (A、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 B、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4.A(A、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C、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 D、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是。)

5.C (C、均为副词,分别表商婉、期望语气。A、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B、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

6.A (A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

六、答案

7.C (C、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均为代词,你、你们。B、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 8.C (C、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9.A (A、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 10.D (D、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A、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动词,形成;介词给;C、介词,替;动词,作为。 附:板书设计: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1.看语法结构 2.看对应位置 3.看特殊标志 4.看语气表达看

5.具体语境6.看删换变化看语法结构 7.看句式特点 课后附记: 通过对18个文言虚词用法的训练,为推断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打下了基础,并做到了课内外知识的迁移。

第14篇:“夫”在文言文中几种常见的用法

“夫”在文言文中几种常见的用法

“夫”字在文言文中,既是实词,又是虚词,随着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弄清其用法,对其所在文言文句子的正确理解很有必要。下面我们以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例子,谈谈它的几种常见用法。

一、名词。

“夫”作名词时,读作“fū”,意思是成年男子或丈夫。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译文:于是带领儿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 .②未几,夫齁声起。(《口技》) 译文:不久,丈夫的呼噜声想起来了。 ..③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译文:这是庸人发怒,不是士发怒。 .在古代汉语中,“夫”与“子”连用,组成“夫子”一词,表示对男子的尊称。如: ④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译文:先生对我有什么吩咐呢? ..

二、助词。

“夫”作助词时,读作“fú”,可以用在句首、句中或句尾。在句中所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1、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可以不要翻译。如: ①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译文: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遮盖了月亮。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译文: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他们有埋伏。

2、用在句中,只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如: ①岱宗夫如何?(《望月》) .译文:泰山是什么样的呢?

“夫”字的这种用法极少,初中教材所选古诗文中只此一例。

3、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唉”等。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啊。 .“夫”字的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也很少。

三、指示代词。

“夫”作指示代词时,读作“fú”,相当于“彼”、“此”,可译为“这”、“这个”、“那”、“那个”等。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译文:我看这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黄生借书说》) .译文:不是那个人的东西而勉强借来,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译文:像那连绵的细雨纷纷地下着,一连几个月不放晴„„ .

第15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考纲点击】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考点突破】

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单音节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一、古今异义

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异义。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绝粮食)

B.小学而大遗失

(小的方面要学习)

C.古之学者必有师

(读书求学的人)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解析】 “绝食”是词义演变了。“小学”古是“小”和“学”两个单音节词相连,今义则是一个双音节词;“学者”古义是泛指求学读书之人,今指有专门学问之人,词义缩小了;“所以”古义表示“……的原因”或“通过……的途径、方法”,今表示结果,词义转移了。

诸如此类的古今异义词,教材里多处出现,同学们在课后应做分类整理,加强记忆。只要大家留心整理,记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语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遇到此类现象会自然想到是否有古今异义的情况,然后结合上下文比较推断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来。 【答案】

D

二、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2、下列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C、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假如)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不真,与“真”相对) 【解析】宽假:宽容,是一个双音复词,“假”的义项有借、凭借、借助、不,真、给与、如果、假如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妁。在课外文言丈的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实词,就会联想到这个词在教材见过哪些义项,试着把这个义项代入到具体语境中去判断,则能推断出正确的理解。记得多了,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答案】 C

三、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莫”通“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

(智)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什么)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D、虽有镐暴,不复挺者

(又,曝)

【解析】 “何”有“什么”义,但这里把“什么”代进去是讲不通的,有通假的意识,就要想到是近音通假,“何”通“呵”,呵斥的意思。 【答案】

B

高中课本中涉及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同学们可采用“零存整取”的方法来分散记忆,即每学一篇课文,就做归纳整理,一篇文字的通假字并不是很多,整理起来很容易,识记起来更方便,如《师说》中的通假字就只有两个:“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中“不”通“否”。同学们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分散,记忆,阅读运用时就可以“整取”了。

四、单音节词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如古代说“冠”,现在说“帽子”;古代说“朝”,现在说“早晨”。因此,不能把单音节词误认为双音节词,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土地;“方”,方圆。也不能把连绵词拆开来理解,如“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是仰视的样子,不能拆成“望”和“洋”来理解。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如“中道崩殂”(《出师表》),“崩”,特指天子死亡;“殂”,死亡。“崩殂”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可以看成一个词,“死亡”的意思。

五、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是说,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从文章意义上分析是“劳动”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偏重于“作”,“息”就成了陪衬。再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正处于充满危机、有可能亡国的时候;“存亡”中只有“亡”表达了意义,“存”做陪衬。 【方法指津】

一、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二、命题预测

现对2009年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趋势作如下预测:

1.题型较稳定,在第1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往往与课文中的实词对照设题。

2.重点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3.在第Ⅱ卷中以翻译或断句的形式考查。 【技巧指津】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在文盲文阅读练习中,不仅要直接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而且在语句翻译题中也要涉及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般说来,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成语联想法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因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就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如《涉江》中:“腥臊并御,芳奉得薄兮”中的“薄”字意义,可以联想成语“日薄西山”,就能推断出“薄”字为“接近、迫近”的意思。

二、语法结构分析法

要考察某个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先确定其词性,再推断其意义。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句中“信”字,显然是用来修饰谓语“难求”的,用作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来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信”字应译为“实在,确实”的意思。

三、整齐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相似的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涉江》一文中的句子“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句中的“以”字,较难理解,但可借助该句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贤”对“忠”,意思相近,“以”对“用”,童思也应该相近,由此可以推断出“以”字也作“被任用”之意。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在平时复习和应考中,要灵活利用一些技巧,正确推断文言实词的音义。 【误区警示】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辽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占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1、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桶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2、不知通假,以通假宇为本宇。对占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3、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4.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宇误作一个双音词。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 —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 【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行装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妻子 3.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古义:效死命;今义:导致死亡

4、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古义:男子;今义:妇女的配偶

5.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古义:施行政令;今’义: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 7.东面而视

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东边 8.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l0.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古义: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

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12.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明

14、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脚下面

15、吾祖死于是

古义:在此;今义:承接连词

16.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竹制手杖;今义:搀扶老人 17.或取诸怀抱,晤盲一室之内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18.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骄傲;今义:尽情

19,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20.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贬义 2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2.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从”是“跟3X"的意思,“而”是连词

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 24.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25.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

今义: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26.韩魏之经营

古义:名词,收藏;今义:动词,计划或管理 2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怜悯 28.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随从人员,名词;今义:干某项事业 2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当中夹杂着,今义:当中 30.室仅方丈,可容一人

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31.墙往往而是

古义:到处;今义:相当于“每每”、“常常” 3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3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

3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古义:大于的侍从官;今义:给马洗身 3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皇恩;今义:向上级报告

37.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3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之情;今义:数量少,不重要、39.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40.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古义:幸运;今义: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1,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古义:心志和气力;今义: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4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古义:品行作为;今义:举动

43.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古义:包罗;今义;关住鸟兽的东西 4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今义:与事实相符 45.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一年;今义:春天和秋天 46.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

4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古义:忘记立功,心无作为;今义:没有功劳 48.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义:指兄长;今义:父亲和兄长 49.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古义:作几案;今义:进行犯罪活动 50.既而将诉于舅姑

古义:公公婆婆;今义:舅舅和姑姑 51.言讫,献欷流涕

古义:流眼泪;今义:流鼻涕

52.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古义:对作者的敬称;今义:年长的人 53.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古义:官府;今义: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5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古义:没有说,没有记载;今义:暴虐,没有德政 55.无伤也,是乃十二术

古义:没有关系;今义:没有受到伤害

56.兄弟妻子离散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只指妻子,不包括儿女 57.布衣之交

古义:平民;今义:棉布做的衣服

58.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指中原之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59.意气中勤勤恳恳

①古义:辞意和语气;今义:志趣和性格

②古义:诚恳的样子;今义:勤劳而踏实 6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刚开始;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61.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古义:感情深厚;今义:热情而周到

62.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古义:皇帝亲近的侍从;今义:亲密而接近63.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古义:尘世;今义:尘土

6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旁系亲属 6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靠它来;今义:表因果关系

6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68.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69.肃宜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古义:关切、问候;今义;热情周到 7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喻被欺凌的对象;今义:鱼的肉 7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卑俗浅陋;今义:品质恶劣 7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实际上 7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公开扬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7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义:有抱负的男子;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7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今义: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7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义:①弯着身子,②恭敬、谨慎地;今义:行礼 7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有人物、情节的事情 78.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今义:奉承 【常见的偏义复词】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进入) 2.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 3.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劳作、织布) 4.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死亡)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亡国) 6.噌眩如钟鼓不绝

(偏义在“钟”,铜钟) 7.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危害) 8.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 9.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往使元军军营)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铜钟) 11.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离开) 1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街巷) 13.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年长、年龄大) 1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婆婆) 1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兄”,母亲、哥哥) 16.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哥哥) 17.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偏义在“死”,牺牲) 1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 1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不同) 20.能谤讥于市朝

(偏义在“市”,闹市) 【最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20例】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4.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

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6.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

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7.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误:干涉

正:侵扰,冒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大无理,侵扰了贤良。 8.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误:怨恨

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9.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误:简略

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10.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误:讲课

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11、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误:命令

正:荚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12.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误:劝说

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13、—亡曰:“君勿言,吾私之。

误:私自.

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14.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

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大多了。

15.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16.或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误:相连接

正:怀恨

译文:柳或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17.高祖举兵将人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误:了解

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18.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误:整治

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大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

教训。

19.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

误:文字

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2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误:因为

正:获罪

第16篇:传记文言文中常见词语举例

2009届高三(9)班迎高考文言复习资料整理人:杨乐勤2009年5月

传记类文言文中常见词语举例 (很重要)

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摄: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勃:人名。)

2、常见词语

数奇(shùjī)(命运坎坷曲折),驵侩(zăng kuài)(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泛指经纪人),县官(指朝廷),坟策(又称坟籍、坟典,泛指古书典籍),自居(自以为有某种身份),非礼(不合礼节),卑鄙(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秩满(指官员任期期满),服阕(为父母服丧三年期满),委输(输送积聚的货物;转运),委吏(管理粮食的小官吏),自许(期望自己干什么),自非(假如不是)黔首(指百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泛指老年人),按部(指在自己的辖区内巡视),藉田(古时帝王在春耕前亲自耕作农田以鼓励百姓的活动),下车(指官员上任),视事(官员在任内处理政事),望门投止(投靠有名望的家族),畋(tián)渔(打猎捕鱼),墨者(有贪赃行为的人),属辞(撰写文辞),累官(屡次升迁),左迁(贬

官),女弟(妹妹),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往来),具体(形体具备),三尺(指剑;法律条文),烈士(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舅姑(公公与婆婆),无赖(无所依靠;无聊),身体(亲自实行),结束(整装,装束),闾左(平民),豪右(权贵),苍头(奴仆) ,致仕(辞官),起复(重新起用),中使(宦官),中人(宦官;宫女;有权势的近臣;居间介绍或做见证的人),中贵人(有权势的宦官),掾吏(亦称掾属,一般官员),学官(又称学馆、学宫,学校、校舍),构会(结合串通;设计陷害),帑藏(tăngzàng国库),都试(即大试,汉代各郡中每年举行一次的军事演习),诸生(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丁忧(又称丁艰,遭遇父母丧亡),居忧(又称居哀、居丧,守孝的意思),辟易(惊退),车驾(帝王外出时所乘,因而用作帝王的代称),戎狄(指少数民族),寿考(高寿),显戮(当众处决),乞骸骨(辞官告老还乡),块然(孤独地;亦作安适地),翕然(一致、安定的样子),报怨(报仇),不殊(没死。“殊”为断其身首以死),婚姻(结为亲家),文采(有才华),东宫(太子居住的东方,借指太子),两造(原告、被告双方),考竟(拷打死于狱中),阿纵(曲法纵容),兼道(以双倍的速度赶路),故事(旧例,以前的做法),妻子(妻子和儿女),不肖(没有才能)等等。

3、其它重要单词

寝(搁置),报(答复、回复),敕(一般指帝王的命令),贷(宽恕),典(主持),务(致力于),坐(常见意:犯……罪;因为),属(zhǔ,常见意:接连;连缀,缀辑;劝酒),逋(拖欠赋税;拖延),疏(臣子向帝王言事的奏章;上疏),课(督促),颐(面颊),诣(拜访;前往),就(靠近),因(趁着;通过;沿袭,继承),微(没有),辄(总是;就),特(只,不过),比(等到…时候;最近,近来;并列,紧靠),幸(宠幸;帝王驾临某地),夺(改变),诚(果真,如果;确实,的确),乘(登上),色(脸色),尔(你;这样),浸(渐渐),渐(jiān沾湿,浸渍;流入),令(美好),少(稍微),北(败退),朔(农历每月初一;北方),被(覆盖;同“披”),垂(将近),次(驻扎;依次排列),首(出面告发,如“自首”),狱(案件;牢狱),系(拘捕),济(成功;渡过),恨(遗憾),谢(谢罪,致歉),条(列举),旋(不久),器(才能),虽(即使;虽然),私(偏爱),爽(差错),劝(劝勉,勉励),用(因为),多(赞美),羡(剩余),年(收成。亦作“岁”),事(侍奉),款(缓慢;敲,叩),伐(讨伐;夸耀),要(yāo,邀请;约定),竟(尽,完;最终),志(记住;记述,记录),致(情趣;招引,招致;尽,极),趋(小步快走),奇(jī命运不好,与“偶”相对;余数),虞(意料,预料;担心,担忧;欺骗),徇(示众;巡行)

第17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3.\"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

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为所\"、\"为„„所\"“见„„于”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24.有以无以(亡以)所以何以一何何其„„也„„之谓也惟(唯)„„是其„„?其„„?„„,抑„„

无„无„译:无论„还是„

庶几„欤译:大概„吧?

直„耳!译:只不过„罢了。

第18篇: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

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箭 ---- 奔:马的奔跑)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 ---以:任用)

举类迩而见义远。(远 ----迩:近)

词性分析法

名词、代词常作宾语,

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因此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义。

迁移法

文言实词在古文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因此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实词或者借助于成语中的 相同语素。

如: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除:授予官职。

绳之以法

绳:约束、制裁

形声字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 拜见)

组词法

古代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音词就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如:信:

《出师表》: “愿下亲之信之。”(信任)

《曹刿论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讲信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 “忌不自信。”(相信) 《史记·刺客列传》: “今行而弗信,秦未亲也。(信物)”

语境法 从文中寻找提示信息 ,联系上下文推敲揣摩。

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4.作状语。

1.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条件:

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示“发芽”

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订立盟约)

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鼓——击鼓)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同上)(树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衣服——穿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河水——游泳)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南面——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南面——南行)

2.

名词活用为使动

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疆界——使……成为疆界)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边邑——把……当作边邑)

吾从而师之。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耻学于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羞耻——以……为羞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镜子——以……为镜子)

4.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南取汉中。(《过秦论》)(南——向南)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翅膀——像翅膀一样)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船——用船)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内立法度。(《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间——在夜间)

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 (旁边——在旁边)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瓮——以瓮)(绳子——以绳子)

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日削月割。

《六国论》(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天——每天)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3.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v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救”,表示“救兵”。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

于是从散约败

《过秦论》(动词“约”与“败”组成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

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见

: 看见的景物)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击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3.动词的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哀:为……而哀)

三、形容词的活用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明白了没?

回答者: chenyusi27 | 二级 | 2011-6-25 10:09

呵呵

翻译嘛,就是变成能说的话。这是最重要的,要忠实原文的情景境,还要符合说过话表达的习惯。像你说的这句话,把它说成当还是当了都无不可,可是当还是比较口语化的,你翻译成做就更好一点了。为

还是判断句的标志,你还可以翻译成是。

别晕,要符合表达需要,这个最重要。

回答者: bienanweiwole | 六级 | 2011-6-25 11:07

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箭 ---- 奔:马的奔跑)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 ---以:任用) 举类迩而见义远。(远 ----迩:近)

词性分析法

名词、代词常作宾语,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因此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义。

迁移法

文言实词在古文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因此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实词或者借助于成语中的 相同语素。

如: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除:授予官职。

绳之以法

绳:约束、制裁

形声字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 拜见)

组词法

古代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音词就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如:信:

《出师表》: “愿下亲之信之。”(信任)

《曹刿论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讲信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 “忌不自信。”(相信)

《史记·刺客列传》: “今行而弗信,秦未亲也。(信物)”

语境法 从文中寻找提示信息 ,联系上下文推敲揣摩。

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4.作状语。

1.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条件:

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示“发芽”

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订立盟约)

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鼓——击鼓)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同上)(树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衣服——穿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河水——游泳)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南面——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南面——南行)

2.

名词活用为使动

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疆界——使……成为疆界)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边邑——把……当作边邑)

吾从而师之。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耻学于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羞耻——以……为羞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镜子——以……为镜子)

4.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南取汉中。(《过秦论》)(南——向南)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翅膀——像翅膀一样)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船——用船)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内立法度。(《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间——在夜间)

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 (旁边——在旁边)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瓮——以瓮)(绳子——以绳子)

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日削月割。

《六国论》(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天——每天)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3.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v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救”,表示“救兵”。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

于是从散约败

《过秦论》(动词“约”与“败”组成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

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见

: 看见的景物)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击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3.动词的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哀:为……而哀)

三、形容词的活用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明白了没? 回答者: chenyusi27 | 二级 | 2011-6-25 10:09

呵呵

翻译嘛,就是变成能说的话。这是最重要的,要忠实原文的情景境,还要符合说过话表达的习惯。像你说的这句话,把它说成当还是当了都无不可,可是当还是比较口语化的,你翻译成做就更好一点了。为

还是判断句的标志,你还可以翻译成是。 别晕,要符合表达需要,这个最重要。

第19篇: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

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

我国古代汉语语言的词汇相当丰富,表示一个事物的词语往往有好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也相当多,现举几例如下: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例如俄尔、少顷、俄、俄而、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相当于一会儿的意思。

“旋、寻、未几、无何、既而、已而”意思是随即、不久。

再小结一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①忽一人大呼:“火起。”(林嗣环《口技》)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罗贯中《杨修之死》)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干宝《宋定伯捉鬼》)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①大儿初醒声。(林嗣环《口技》)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

八、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②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就要发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①不治将恐深。(韩非《扁鹊见蔡桓公》)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十、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如:已而。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十

一、表示时间过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一是用干支记日。如: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四、记时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间: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晓:清晨。“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顷之:过一会儿。“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久之:很久。“久之,目似瞑”(《狼》)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暮:傍晚。“暮投石壕村”(《石壕吏》)寻:不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顷刻:一会儿。“顷刻两毙”(《狼》)未几:没多久。“未几,夫鼾声起”(《口技》)旋:立刻,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瞬息:一眨眼。“瞬息可就”(《活板》)俄而: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少顷:一会儿。“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夜阑: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既而:不久。“既而儿醒”(《口技》)是时:这个时候。“当是时”(《口技》)即: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立:立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日:天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曩: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旦日:第二天。“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素:一向,平素。“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秋: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一、记年古代记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记年。汉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没有年号,只能直书“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例如: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四册·《陈涉世家》)②十年春,齐师伐我。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一是用干支记日。如:紒纭矠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紒紝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紒紞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紒紟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四、记时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如:紒纺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紒紣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紒紤矠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紒紥矠然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紒紦矠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纾纷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的词,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少顷:一会儿“昔、向、曩”意思是“过去”、“从前”初:当初“已、既”意思是“已经”及:到了„„的时候“适、向”意思是“刚才”自是:从这以后“食顷”意思是“一顿饭工夫”既而:不久;紧接着慌“曙、质明”意思是“天刚亮时”“黎明”是时:这时“他日”意思是“另外的一天”、“有一天”未几:不久“旦日、翌日”意思是“明天”、“第二天”一时:同时“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日忽:忽然期年、岁”意思是“一年”,“载”意思是“年”俄而:过了一会儿“明年”意思是“第二年”始:起初日中:正午时:„„的时候晚:晚上少时:一会儿顷刻:一会儿

第20篇: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实词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实词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