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3 18:00:4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乌托邦》读书笔记

政治学原理作业

学号:王慧JQ094038 《乌托邦》读书笔记

一、《乌托邦》故事概述

《乌托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蓝图,全书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

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以锐利的眼光,透视了英国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君主国家的实质.认为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为贵族、富豪所操纵,国家实质上成为保护其私财和奴役劳动者的机构。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根本无正义可言。贵族、富人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挥霍无度。而穷苦老百姓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是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生活却不如牛马。这种社会现实是极其丑恶的。

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乌托邦岛国内,财产公有,消灭了私有制,所有东西都尽归公有。在平等基础上实行生产公有和消费公有。乌托邦岛国的政权形式反映了莫尔的政治思想,乌托邦实行民主制度。 乌托邦岛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家族生活制度依族长制。乌托邦岛的经济生活也有很详尽的介绍,其主要生产部门是手工业和农业、技术基础是手工劳动,生产的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农业实行义务劳动,人们轮流下乡,从事二年的农业劳动。乌托邦岛因没有商品贸易,所以鄙视金饯。乌托邦岛也有对外贸易,但主要是为了得到岛上所缺的铁。莫尔在《乌托邦》中还提到了男女平权的思想,主张妇女有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可以和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因为实行公共食堂制,从而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乌托邦岛国主张,人们可以“奉行各种各样的宗教”。乌托邦中还保存有奴隶。奴隶的来源有二:一是战俘和在国外判了死刑的人,二是本国犯了罪的公民。奴隶从事又脏又累的“不愉快劳动”。奴隶的存在同公有、平等原则是相抵触的。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介绍

托马斯·莫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人文主义思想家。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被父亲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的府邸当侍从,摩顿学识渊博,既是学者、律师、建筑师,又是阅历丰富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莫尔耳濡目染,学识大为长进。 莫尔14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学习古典文学。曾学习希腊文,而学习希腊文有崇拜异教的嫌疑,校当局和他的父亲大为不满,他于是被牛津大学革除。追于父命,他于1494年回到伦敦,入法律学校学习,1496年以优异成绩获准进入伦敦的林肯法律大学,这是一所十分有名的法科大学,莫尔在该校受到严格的训练,1502年毕业后,他被委派到一所法律学校任教,后来,被邀请回林肯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律师的工作,他处理案件廉洁正直,因而声望日起。

公元1504年,年仅26岁的莫尔被选为国会下议院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他勇敢地履行职责,带头反对亨利七世增课新税的要求。面对暴政,莫尔毫不畏惧,他愤然离开国会,重操律师旧业,并从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潜心研读教父的著作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著作。他一度致力于宗教的研究,并迷上了卡尔图斯教团,亲身实践极端的苦行生活,并寻思加入这个教团,正在这时,初遇伊拉斯谟,从而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为了巩固王权,设法笼络莫尔,屡召莫尔入宫,均遭拒绝,后来不得不亲自到莫尔家中与莫尔一起进餐,从此莫尔重回政界。1514年受封爵士,被任用参与各种外交使团。1516年,莫尔代表英王出使国外调解商务纠纷,并开始写作《乌托邦》,此次出行也为该书提供了素材。《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杰作,同年《乌托邦》出版,很快传遍全欧及全世界,在世界进步人士中誉得很高的声誉。1518年被任命为王室申诉法庭庭长和枢密院顾问,152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长,1529年任大法官,他一反通常惯例,拒绝所有的馈赠。1532年,

亨利八世为娶安.布琳,而决意离婚,莫尔坚决反对这桩婚案,拒不参加国王的婚礼,于是失宠去职。去职后,每年仅有钱一百镑,足见其为官清廉。1534年,国王强迫国会通过“至权法案”宣布国王(而非教皇)是英国教会领袖,莫尔拒绝宣誓承认,被判处死刑。1535年7月7日,被斩首示众,终年57岁。

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是《乌托邦》产生的物质前提。

莫尔的时代,工业生产主要以工场手工业生产为主。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在小片土地上经营的大部分农民是个体劳动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还很缓慢,小生产者的阶级意识还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小生产者向往的社会安定、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理想对莫尔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英国当时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和阶级状况也是其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莫尔生活的年代、尽管已开始了“圈地运动”,但农民却认为依靠王权可以阻止大地主的掠夺,但其斗争仅局限于自己的工场之内,并未形成统一的阶级联合。阶级意识尚在萌芽之中,而无产者当时数量少,反抗斗争处于萌芽状态。资产阶级是刚刚从一部分封建主转化过来。同王权既有矛盾,同时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国王对资产者也是采取利用政策。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也在慢慢传播并在英国立足,英国文艺复兴的序幕已经揭开,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美好生活与城市中产阶级渴望自由的思想相结合,这可以说是莫尔“乌托邦”思想产生的丰厚的思想土壤。

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个外部条件,即是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由此而带来的介绍就发现地区风土人情的文章最为“热潮”。莫尔采用了这一形式,借用了其中的材料以阐发自己的观点。

复杂巨变的时代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来源,而“圈地运动”是《乌托邦》创作的主要刺激因素。

三、我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久前我就听说过的政治学著作。出于对乌托邦这个国度的好奇,我在省图书馆读了这本书的序言(商务印书馆出版),对序言中乌托邦的制度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借下这本书决心好好拜读。因为我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乌托邦式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决定以《乌托邦》作为本学期我的政治学的读书笔记,并对中国的未来进行想象,对人类的天性进行思考,对自我进行一次深刻的反省。

在读之前,我了解了作者托马斯·莫尔。托马斯.莫尔为人公正、宽容、廉洁,他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力量。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这种思想是奠定他写《乌托邦》这本小说的基础,在当时可谓是“离经叛道”的先进思想,但却让人佩服在那样的时代下思考了一个连现代社会都无法实现的问题,这与他丰富的阅历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这更增加了我对他的尊敬。带着对莫尔的崇尚之情,我开始了我对这本书的读书之旅。

从语言文字上来说,《乌托邦》这本小说语言优美流畅,小说的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让人震撼。语言真实而有条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乌托邦》真实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使我在读书的同时引起思考和想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从内容上说,《乌托邦》这本小说主要从六方面谈乌托邦这个国家的:财产公有、生产劳动、务农为本、城市规划、卫生健康和学术研究。每方面又从多个小的方面深入乌托邦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在当时,这是一个满足小生产者的理想国度,犹如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虽然很多行为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人无法理解的(如: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需要东西直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但是却不影响我对她产生向往,反而引起我的更多思考,现在的我们到底在追逐什么,答案不得而知,不平等的利益。所以,这篇小说不仅仅是一

部政治学著作,更是一部启发人性的哲学著作。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当前社会以及未来社会会出现什麽样的弊病。于是在书中他建构出一个没有阶级、十分平等的社会,人人都能在其中获得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同时他也指出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是十分愚蠢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人们盲目的追求物质生活,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每天更疲于奔命,几无休喘时间,于是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的缺乏真的是现代社会严重的问题。此外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看出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争斗所会带来的种种伤害,所以主张人人拥有宗教的自由,这于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而言,其想法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而作者在书中所提倡的这些理念,一直以来都有人们积极的去推动,但是时至今日,已经有非常多人失败了。但是作者以及许多这方面的努力者所提出的理念,有一部份也已经被落实在很多方面中。如:社会福利制度,在英国,这个莫尔和《乌托邦》的诞生地,在这方面的制度就发展的十分完善,现代英国的福利制度堪比社会主义国家,可能更胜一筹!可见其理念还是有其可行性与珍贵性的,只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试验才能看到那成果出现,现在世界各国无不努力推行各种社会福利和其他公有制度,我想应该快是这个理念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结合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这与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存在异同。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乌托邦》这本小说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为中国的未来规划设计了一个基本的蓝图。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国土面积辽阔,但国内资源短缺,而乌托邦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盛产黄金珠宝的国家,中国与之有很大区别,若想实现共产主义,中国面临更多挑战,这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实践来实现的,我相信中国有那么一天。

托马斯·莫尔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个国家,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同样,我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样的国度,但我相信乌托邦就是未来的世界!

推荐第2篇:《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

就像陶渊明有一个世外桃源一样,莫尔有一个乌托邦,它们并不存在于现实,紧紧存在于一个美好的理想里,人类之所以会发展,进步,是因为对社会有着美好的设想并为之奋斗!

莫尔全名托马斯〃莫尔,一生只活了57年,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1478年,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尽管他不是一位正统的天主教信徒。他非常罕见的获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发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右翼发现了他的对天主教的忠诚。

莫尔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成就,他的第一位老师--他的父亲有着重要的影响。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说,莫尔对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有着深深的同情之感。所以为他写《乌托邦》奠定了基础。 书里面,莫尔赞扬岛国的贤明制度,实际上是批判欧洲,特别是英国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莫尔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代,他在“乌托邦”这本书中批判了新生的资本主义关系,描写了人民的痛苦。他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揭露圈地运动的结果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那儿的贵族豪绅,乃至主教圣人之流……不让任何人在庄园上耕种,把整片地化做牧场,房屋城镇都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圈……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有时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离乡背井了……等到他们在流浪生活中把卖来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他们就只有盗窃,受绞刑的处分,否则就是挨家沿户讨饭了。”莫尔“羊吃人”的名言成了当时民歌中经常引用的佳句,他那对圈地运动的详细描写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叙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方法时所引用的生动素材。 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制度的真正途径,他的乌托邦只是一个空想而已。

对,对于乌托邦的定位就是空想,他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实质上就是空想的国度。

作品本身而言:莫尔所构想的乌托邦社会,其政治制度是民主政体,其经济制度是没有私有财产、在内部也没有金钱流通的全民公有制;

乌托邦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在婚姻方面,乌托邦实行一夫一妻制,并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采取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莫尔对于乌托邦社会的设想,作为对现实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对人类社会发展原则的启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仍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作为初中生,我没有那么远大的见解,我只是很佩服,单纯的佩服莫尔的所有设想,正如我开头所说的,有了设想,就如大楼有了根基。才是建设社会的基础,看吧……他的许多设想,如今已经成真,并且人类受惠于此。

我的崇拜不止于此,他能有这些设想,不仅仅因为他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他的观察,他的关心,他的关注,他的体恤,他的同情,他的一切,造就了《乌托邦》这个,他为社会底层,人类建造的乌托邦。

推荐第3篇:浅谈乌托邦

乌托邦的政治思想浅析

张松 13110108

摘要: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蓝图,这是对未来完美世俗社会的设计,意味着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超越和挑战。乌托邦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人有理性、诸善共荣、普遍主义的整体价值观。乌托邦对人类政治生活的意义,在于其对未来美好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现存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但乌托邦因其科学理论基础的缺失而成为一种想象力而非现实的存在。因此,它是不能被现实化的,它必须恪守自己的边界,与政治现实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关键词: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有限性

无论是在西方文明还是在东方文明中,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都源远流长,如中国古代便有“世外桃源”之说。但用“乌托邦”这个词来表达这种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却是近代以来的事。莫尔首次使用“乌托邦”这个术语后,乌托邦便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

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列出了乌托邦四个方面的含义:“(1)托马斯·莫尔所描绘的一个想象中的岛,岛上有一个具备完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理想社会;(2)任何想象中的或不明确的,遥远的国家、地域或场所;(3)在政治、法律、风俗、生活状态等一切方面都完美无缺的地方。国家或场所;(4)一种不可能的理想计划,尤指社会改革计划。其中第二方面侧重于从“乌托邦”的“无”来理解,强调其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是遥远的、难以捉摸的;第三方面指出乌托邦“完美无缺”的性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一种全新完美的状态,是一个于现有社会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两个方面是“乌托邦”概念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完美但却无法实现”。

根据价值立场,国内外学者对乌托邦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其一,乌托邦的支持者认为乌托邦是不可或缺的,是人类的存在和价值实现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理想,意味着历史的创造和人的解放。其目的是企图在贫乏的年代高扬乌托邦精神。其二,乌托邦的反对者认为乌托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理想和实现手段,并要求人们据此对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重建,抛弃现存的制度、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这必将会导致专政和独裁,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其关注点在于乌托邦思想的实施以及乌托邦运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三,价值中立者进行整体性的纯学术研究,在肯定乌托邦政治意义的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其关注点在于乌托邦的文本或结构。

可以看出,人们在对乌托邦的理解虽然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但大都是在最初词源意义上的展开和延伸,或强调美好,或强调子虚乌有,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本文对乌托邦的浅析也从这两个维度上展开和延伸。具体来说,就是从乌托邦包含的三个层次入手:从其描绘的理想蓝图来看,它是对未来完美世俗社会的设计;从其于现存秩序的关系来看,它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超越和挑战;从其依存的理论基础来看,它是想象的而非科学思维的产物。

一 乌托邦的理想蓝图

乌托邦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完美的世界。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是要过群居的生活,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政治来协调。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不仅为生活而存在,实在应该为优良的生活而存在”。如果说政治是为了实现优良的生活,那么乌托邦就是指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优良的生活。乌托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那是一个遥远的幸福之岛,那里具备完美的社会关系,纯正优良的宪法和永无过错的政府。人们过着单纯而幸福的生活,远离现实生活的一切混乱、烦恼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正是乌托邦描绘的完美世界使得我们发现在我们视野之外,有更广阔的存在,只要我们去探寻,就可以生活得更美好。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那样:长时间在洞穴里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黑暗,只看到火光或模糊的影子,便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直到有一天有人挣脱枷锁,爬出洞穴,看见了第一缕阳光,才发现了生活的本质。而乌托邦就是那向我们揭示真理的第一缕阳光。

对未来完美社会的设想有天国的,有世俗的;有属神的,有属人的;有来世的,有此生的。乌托邦强调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关怀,所以它是世俗的,属人的,此生的。关于天堂的描述中,理想社会并不存在于世俗的时间和空间里,不能靠普通人的手段来实现;乌托邦则是一种纯粹靠人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的理想社会。乌托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也可以自我完善的,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正如《乌托邦》里描述的“乌托邦里几乎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准予豁免的不到五百人。有些人经过教士的推荐以及摄护格朗特的秘密投票,可以豁免进行各科学术的研究。但是如果任何做学问的人辜负了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期望,就被调回去做工。相反,往往有这样的事,一个工人业余钻研学问,孜孜不倦,成绩显著,因而他就可以摆脱自己的手艺,被指定做学问。”

乌托邦的完美社会是对未来的描述。因为只有它存在于我们未知的将来,才能给我们以希望,才能激励我们去发现与当下状态完全不同的全新生活方式,才能带给我们以勇气去追寻新的美好生活。乌托邦透露出来的浓郁的世俗气息,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朱迪斯史科勒一语中的:“一切乌托邦都拒绝原罪说……更重要的是乌托邦否定了一切将人的自然品德和理性看作是脆弱和具有致命之伤的‘原罪’观念。”

二 乌托邦与现存政治秩序

乌托邦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和超越。莫尔生活在都铎王朝,当时的英王亨利八世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对内百般聚敛,巧取豪夺,用刑严酷;对外好战尚武不讲信义。而且在当时还发起了著名的圈地运动,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流浪。在英王政府的血腥统治下,流浪有罪,乞讨有罪,盗窃当然更有罪,总之,百姓动辄得咎,性命不保。莫尔的《乌托邦》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莫尔在《乌托邦》中勾画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完美新世界。现有体制是丑陋的,僵化的,不合理的,于是人们便把希望寄托于一种全新、合理的,可欲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乌托邦的完美正是发源于现实中的不完美,现实中人们无法获得的幸福可以在乌托邦中寻觅到。因此,乌托邦意味着政治现实背离了真正的人类生活,也预示者政治现实合法性资

源的缺失。乌托邦在否定政治现实的基础上超越了政治现实。它勾画了一个完美和谐的政治社会状态,人们在这里实现了真正的富有人性的生活。

乌托邦意味着对现存政治秩序的挑战和颠覆。乌托邦产生于现有的政治秩序,却往往又倾向于摆脱现实的束缚、打破现存秩序的枷锁。在超越现实的维度上,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一样,所包含的思想体系与现实秩序都不相合适,都是高于现实生活,因而都是情境上超越或不真实的。乌托邦超越现实的目的是为了彰显政治现实的合法性危机,而意识形态超越现实的目的则在于为现实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

三 乌托邦的理论基础

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但因其是“想象”的产物,即它从先验出发,以想象中的人类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因此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而是自己成为空中楼阁。乌托邦建构的理论前提是人性善、人有理性、诸善共容、普遍主义的整体价值观。

乌托邦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是能够不断趋于完善的,只是由于缺乏教育或者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产生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苦难。因此,只要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符合人性的社会政治制度,现实的种种罪恶就会得到根除,人类将会成为天使,过上完美的至善的生活。在乌托邦看来,完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人自身是完美的,只要有安排得当的制度,使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人们目前面临的苦难和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正如赫茨勒所说:“乌托邦思想家不可能对人本性有正确的认识。”因为他们只考虑到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和应当需要什么而不考虑现实中的人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乌托邦中的人是先验的,想象中的,理想的,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有着各种不同需要和特性的人。现实中的人有善有恶,正因为有善的存在,才有道德、美德而言;也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才需要各种强制性的制度加以约束。现实中的人是不完美的,因此是不可能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的,而乌托邦也正是因此才产生的。这是乌托邦的悖论和困境。可见乌托邦的人性善的假设是不科学的,它没有按照人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人。乌托邦中的人性并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因此乌托邦注定只能存在与人们的想象之中,如莫尔在《乌托邦》结尾处所说“我只是想想而已,别无他求。”

四 乌托邦的政治意义

乌托邦思想家勾画了一个个美好的社会,但试图将这些理论付诸实施的各种努力都被证明是不可能的。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乌托邦的无法实现是不是就表明乌托邦本身毫无价值和意义呢?如果不是,乌托邦的政治意义何在?

真理通常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少,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不能说它是一个很糟糕的学说。同理,乌托邦也是。

乌托邦为我们评判现实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正如苏格拉底说;“我们看着这些样板,是为了我们可以按照他们所体现的标准,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我们幸福或不幸的程度。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表明这些样板能成为现实上存在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之所以探讨正义、描绘理想国,目的不在于要据之在人间实现一个理想的城邦,而只是为批判和观照现实政

治生活提供一个“样板”。曼海姆也指出,乌托邦这个概念“不是被用来当作一个蓝图,世界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将根据它来重建。它只是被用来当作一把“尺子”,据此可以从理论上来估量具体事件的进程。”

乌托邦的批判功能能够避免政治秩序的固化和绝对化,使正义问题处于开放状态。乌托邦不仅为现实政治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值得追求的理想,而且在理想的关照下,乌托邦对现实秩序展开否定和批判以实现其政治价值。乌托邦对现有政治秩序的批判,动摇了既定权威合法性的永恒性基础,正如曼海姆所说,乌托邦“由于反对现存秩序辩护的‘保守’观点,它避免了对现存秩序的绝对化。”

乌托邦能够激励人们去追寻可能的生活。乌托邦虽然不能实现,但正如卡西尔所说;“乌托邦的伟大使命在于,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蒂利希也认为乌托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可能性。没有乌托邦展现的可能性,人类的自我实现就会受到窒息,我们看到的将会一个颓废的现在。乌托邦将人们的思想引向解放,解开紧握着过去的僵死之手,鼓励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

总之,乌托邦思想家为我们描绘了完美但永远无法实现的社会。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指南针并不因为其永远不能到达而失去指南的作用一样,乌托邦的理想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生活的样板,为现实政治指明了努力前进的方向,虽然它没实现过。乌托邦的意义在于相对于现存它始终是超越性的,否定性的和批判性的。因而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就是乌托邦“想要继续忠诚于这些人:尽管没有希望,他们已经而且继续在把生命献给那伟大的拒绝。在法西斯年代之初,沃尔待.本杰明写道:‘只是为着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我们才被赐予希望。’”

参考书籍:

[英] 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97年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美] 乔·澳·赫茨勒著,张兆麟等译:《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

1990年

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年。

推荐第4篇:乌托邦读后感

读《乌托邦》有感

“乌托邦”——子虚乌有的地方,包含了人类的多少美好向往。从记事起我就听到过“乌托邦”一词,它是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我就一直在想,乌托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有人说它美,美到荒诞,那它究竟又是怎样地虚幻美好、不切实际?如今,我有幸拜读了莫尔先生的这部作品。

《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叙述了一个航海家走进了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莫尔借航海家之口断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么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熬的悲惨负重下。在书的第二部分,他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海岛,财产共有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物资取之不尽,家家户户可以免费领取所需要的东西,不受数量限制,却也从来没人多领。在乌托邦,所有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并要学会至少一门手艺。每个城里人都要先去农村住满至少两年,以种田为业。人们每天吃食堂,每天工作六个小时就足够了。小孩儿必须上学接受知识与品德教育。乌托邦人没有贫富差距,鄙视金银,金银被用来做马桶和罪犯身上的枷锁。岛上人人平等,住房每隔十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乌托邦人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幸福。

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这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我又听说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

在人类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许多哲人像这位水手一样扬帆起航。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我不禁想起了电影《血滴子》里边的场景:所有的人穿着同一个颜色的衣服,人人劳作,人人有饭吃,病人能得到他们需要的药草,小孩子开心地在水车上玩耍„„这安宁的美深深打动着我。

我不禁在想这位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生活的作家是如何跨越时代潮流,怀着对广大劳苦群众的深切同情写下这本书的。于是我特意了解了一下作者莫尔。1478年,莫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时,莫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当时的牛津大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中心。那个时代,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刚刚用帆船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哥白尼正在书斋中论证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同时在世„„人的肉体的热量和活力正从神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莫尔如饥似渴地阅读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他最喜爱的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很快,年轻的莫尔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因为他刚直不阿、主持正义,无权无势的人民被欺负都爱找莫尔律师。在为平民打官司的过程中,莫尔隐秘地觉察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压迫,这种压迫来势汹汹,虽与温顺的绵羊有关,却格外暴虐、蛮横。“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乌托邦》中的这段描述就是注明的圈地运动。马克思说:“圈地运动使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莫尔从各种描写美洲新大陆的游记中发现,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那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向往。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奥秘,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

《乌托邦》果然是美得荒诞。组合家庭怎么能有血亲家庭来得亲切自然?具有着占有基因的人类怎能抛弃这一本性?男女相亲时怎能一丝不挂?乌托邦有奴隶的存在是否说明莫尔还保有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思想的残余?也许乌托邦人从小就在接受这样一种文化,对这些习以为常,也就没有什么。乌托邦虽也有它的非现实性,但跟当时的欧洲比起来制度似乎更加优越,人民生活更加和谐,乌托邦俨然已经美好了太多。它在当时更多地充当了现实的麻醉剂和社会的反面映射。

然而跨时代的遐想自然是荒诞的。莫尔看不到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更不能设想无产者有朝一日作为一个阶级将是革命的主力并是一切革命力量的领导阶级。《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开山之作,虽然有些不切实际,却引起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美洲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才有了马克思的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创造了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造就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国家。

关于乌托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人对它的狂热崇拜,也有人对它的严重排斥。总之,对于21 世纪的人类来说,正确认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有效利用乌托邦意识和精神,必将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而我认为,乌托邦空想主义必须与现实理性相结合,既不能把它抬得太高、视作万能的所在,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人类积极的一面。唯有善用它,才可以促使人类和整个社会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

保持美好的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迎来更加美好的国度。

推荐第5篇: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

我第一次真正有些了解乌托邦这个词汇的意义,要拜《奋斗》这个电视剧所赐。那个“心碎乌托邦”是那群在人生路上艰苦奋斗的青年人的疗伤之处,他们在那个他们自己定义的乌托邦中可以暂时忘却在奋斗路上所受的伤痛,可以慢慢恢复元气为下一次出发做准备。我那时对乌托邦的理解就是一个逃离尘世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在那里可以舒心的生活没有那些让人头疼不已的烦心事。于是我向往有一天能找到属于我的乌托邦,在那里平淡幸福的生活。

到了大学才知道乌托邦不仅是一个梦、一个理想圣地,它还是一本书,一本由托马斯·莫尔所著述的关于一个名叫乌托邦的地方的书。其实莫尔能够详尽的知道关于乌托邦的一切要感谢一个冒险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这个冒险家游历了许多国家,喜欢流浪自由,不喜欢束缚,他把本该属于自己的遗产给了自己的兄弟,自己扬着风帆踏着风浪开始了冒险之旅。他睿智沉稳,具有很高的哲学造诣。就是他将那个他居住了五年之久的理想国度介绍给了莫尔。拉斐尔是个令人敬佩的人,我佩服他乘风破浪的勇气,佩服他面对危机时的沉稳执着。

读完《乌托邦》这本书,我对莫尔这个生活在都铎王朝时期对于我们来说很遥远的人才有了一些较为深入的认识,才感觉这个伟人离我们其实也挺近的至少在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的层面上是的。我在想乌托邦或许已经在莫尔的心中建筑了许久了,也许莫尔已经偷偷在那方土地上生活了许久。对于莫尔这个古老的哲人心中总是有种敬畏感。我读了他写给他的好朋友彼得·贾尔斯的信,感到莫尔是一个有些可爱的人。

他很忙忙到只有偷睡觉和吃饭的时间才能把自己心中的乌托邦写成书分享给每一个向往它的人;他很认真认真到不放过关于乌托邦的每一个细节。他说他愿做老实人不愿装聪明人。出身富裕的莫尔对于劳苦大众的痛苦给予深切的同情。他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厌恶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

他认为财产私有是罪恶的根源,严厉批判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英国圈地运动。他主张要根除盗窃这样的犯罪行径只靠严厉的刑罚是不能根除这些弊病的。他认为严厉处罚盗窃犯是越法的,对社会不利。对于盗窃,这是过于严厉的处分,但又不能制止盗窃。仅仅盗窃不是应处以死刑的重罪,而除盗窃外走投无

路的人,随你想出什么惩治的办法,也还是要从事盗窃。在这点上,英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一样,很类似误人子弟的教书匠,他们宁可鞭挞学生,而不去教育学生。你们对一个盗窃犯颁布了可怕的严刑,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给以谋生之道,使任何人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这个道理就好像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莫尔是非常反对圈地运动的,他认为它是造成盗窃成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重要原因。圈地运动将农民从土地上赶出去,他们失去了生存资料,转而去劳动市场上找工作又经常找不到,窘迫的生活逼着这些人只能走这两条路:

一、盗窃(盗窃被抓住要受绞刑)

二、沿途讨饭(沿途讨饭有可能被当做到处游荡的不务正业的游民抓进监狱)莫尔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恢复佃农对土地的所有权,让佃农重新回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控制垄断,振兴农业和织布,让那些找不到工作在家的人适得其所。对于国王为了个人利益剥夺民众的现象,莫尔作了激烈的批判。其实只有民众普遍富裕了那么国王自然会拥有许多资源财富。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处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乌托邦》当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关于院经式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比喻。柏拉图做了一个经典的比喻:哲学家看到人们走出涌上街头,浑身被经常的阵雨淋湿但却无法劝他们进屋躲雨。哲学家们认为这种情况下至少自己是安全的,对于医治别人的愚蠢,他们是无能为力的。进而比较指出哲学家何以有理由不参与管理国家。

乌托邦是个风景秀丽不易被外人进入的美丽岛屿。岛上有五十四座城市,无不巨大壮丽,有共同的语言、传统、风俗和法律。各城市的布局也相仿,甚至在地势许可的情况下,其外观无甚差别。乌托邦社会实行公有制,那里没有一件东西是私有的,他们的房子是要每隔十年就要用抽签方式调换房屋。他们的房屋很漂亮,整段建筑的住屋后面是宽敞的花园。四围为建筑的背部,花园恰在其中。每家前门通街,后门通花园。乌托邦人酷爱自己的花园,园中种有葡萄、各种果树及花花草草,栽培得法,郁郁葱葱,果实之多及可口实在让人垂涎欲滴。这样看来乌托邦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重视农业,一天只工作六个小时,每天都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与现代社会相比真是相当惬意呀!

他们的家庭规模被严格控制,家庭中长幼有序。其实说实话我不喜欢他们为使城市人口不过稀也不过密,规定每家成年人不得少于十名,也不得多于十六名,将一户过多的人口抽出,以填补人口不足的一户的做法。我无法想象如何在一个家庭生活了许多年然后这样自由组合家庭,也许乌托邦真的达到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这种境界也不得而知。

在很大程度上乌托邦是个公平的社会,但是我发现这个公平的社会竟然仍然存在着奴隶,奴隶要做那些特别繁重的劳动,他们跟普通的乌托邦人民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天差地别的,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莫尔身为上层社会人士的局限性。

乌托邦社会的婚配习俗很有意思。他们在选择配偶时,乌托邦人严肃不苟地遵守在我们看来是愚笨而极端可笑的习惯。女方不管是处女抑或是再嫁女,须赤身露体,由一位德高望重已婚老妇人带去求婚男子前亮相,同样,男方也一丝不挂,由一位小心谨慎的男子陪伴来到女方面前。我们笑这样的风俗,斥为愚蠢。乌托邦人却对所有其他国家的极端愚蠢表示惊异。他们认为人们在买一匹花钱本不太多的小马,尚且非常慎重,尽管这匹马差不多是光着身子,尚且不肯付值,除非摘下它的鞍子,取下全副挽具,唯恐下面隐蔽着什么烂疮。可是在今后一生苦乐所系的选择妻子这件事上,他们却掉以轻心,对女方的全部评价只根据几乎是一手之宽的那部分,即露出的面庞,而身体其余部分全裹在衣服里,随随便便和她结成伴侣,如果日后发现什么不满意之处,就很难以融洽地共同生活下去。其实这个习俗乍一看很野蛮但是细细想来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是要坦诚相待吗?但是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人,经常对待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遮遮掩掩穿着厚厚的伪装,让人分不清善伪。我们光是花在鉴别真伪的时间就不是个小数目。现代社会与人交往真的好累,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不愿让人真正了解自己。如果我们都能像乌托邦人一样那样希望别人坦诚同时自己也坦诚对人那该多好,那会省掉多少麻烦。乌托邦社会还实行一夫一妻制,对于对婚姻不忠诚的人会给予严厉的惩罚。总体来说,乌托邦的人民整体幸福感很高,它是许多人向往的理想胜地。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经常感到无以复加的累,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缓解自己身心疲惫的乌托邦,然后逃离一切。祝福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然后能够幸福快乐。

推荐第6篇:乌托邦读后感

品读《乌托邦》

理想国、乌托邦、世外桃源、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这些美好社会生活的代名词,都是人们超越现实生活,摆脱一切感情的干扰和心灵的束缚,静思默想后,把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美好理念的影子投射了出来。一言以蔽之,就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乌托邦的国度里,一切都是平均享有的,所以那儿达到了普遍的幸福。那儿的公民都是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他们享受收获劳动果实的幸福滋味,他们只拿自己需要的那部分,达到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完美搭配。

在那金钱是粪土,人们自然不贪钱,于是就砍掉了烦恼,铲除了罪恶。莫尔说:“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 如今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内心总是被金钱所蒙蔽。

在那,人们热爱学习,视它为一件乐事、一种享受、一种荣耀。他们渴望提升自我修养,充实人生并增长阅历。教育是主动,人们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一心一意地刻苦专研,人人都可以是精英,这样的社会怎能不昌盛。

在那,人们感恩造物主的恩赐,他们格外注重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城市是雄伟壮丽的,乡村是难以言语的纯净。他们高兴地按照大自然的旨意,去追求人类所独有的耳、眼、鼻、耳之乐,在静静的夜晚体会星空的璀璨,闻扑鼻的花香和食物的味道,听美妙的音乐和鸟儿的歌唱。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的后果,这就是乌托邦人对德行和快乐的看法。

莫尔的《乌托邦》这本书,理念自成体系,它不是维护统治的宣传词,也不是巩固宗教信仰的赞美诗,它只是一个善良的思想家对现世丑恶的颠覆。莫尔的思想建立在中世纪手工业基础之上,固然跨不出时代局限,但其伴随着智慧和美德而具有的超强洞悉力却突破了时代局限,与每一个善良而仍旧心怀希望的后人产生共鸣。 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择相信存在于未来世界的至善,不管它有多么遥远。

莫尔生活在16世纪的都铎王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国王是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只知横征暴敛,动辄施以极刑,日后也是这位国王要了莫尔的性命。贵族们疯狂投入资本原始积累,圈地养羊,将农民逐出家园沦为流浪者,甚至为生活所迫沦为乞丐盗贼。对此莫尔毫不客气地诘问“你们始而纵民为盗,继而充当办盗的人,你们干的不正是这样的事吗?对于时代的种种丑恶,莫尔大胆地挖掘出了万恶之源,他的结论是跨时代的,他的结论后来得到很多思想家的引用。

我想赞美的不仅是莫尔的先进思想,还有其对人性至善的坚信。乌托邦国民并不是与世隔绝,他们的邻国有的贪婪,有的嗜血,种种丑恶他们看在眼里,却不受熏染。他们保持勤劳、质朴、善良、无私的美德,乐善好施,不与人为难。

最喜欢书中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仰视星辰乃至太阳,何至于竟喜欢小块珠宝的闪闪微光。”经济学上都说金银货币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商品交换,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金银给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丝毫不亚于积极作用。种种积聚财富为乐,珠光宝气,自以为美的例子都昭示了金银财富怎样将人性扭曲。莫尔对其所做的颠覆是,金银在乌托邦人看来是可耻的标志。而物资是按需分配的,在全民参加劳动的情况下,物资极度丰富的情况下,不会有囤积居奇,也没有人会因为物质上的缺乏而走向犯罪。 把人性中善的本质能够得到最大发挥,而恶的因子因为环境的优裕而受到抑制,这就是理想的社会。

沉浸在乌托邦的美丽中,乌托邦思想与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点一点的交汇融合。但一切皆是逃避!这是圣人的无奈。他们看到的是现实世界的另外的一个世界,内心投射出的影子。所谓的乌托邦的圣地,只是一场梦,一场唯美得让人震撼的梦,梦醒后,我该如何

面对犀利的阳光?而后,如何把我的灵魂,从乌托邦逐出… 尽管如此,但我宁愿相信这份恬淡和谐的生活就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

推荐第7篇:乌托邦 读后感

读《乌托邦》有感

“乌托邦”,经常在一些文章中会看到,而一般来说都是为了表达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或不可能得到的惋惜之情,大有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桃花源”之意。乌托邦一词现在常用来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表示某些好但却无法实现的建议。而由之衍生出的“乌托邦主义”也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理论之一。

乌托邦一词正是出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由“乌托邦”原意——“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就大概能理解它的大体意思。而这本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书名中的“最完美”——“完美”一词已足够让人唏嘘不已,却又“讽刺”般的“锦上添花”,成了“最完美”,岂能不让人觉得“荒谬”?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只是白痴的痴人说梦,相反,他是借由痴人之口道出“似乎”存在的桃花源的美好的一切,进而讽刺当时社会惨状。正如莫尔在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英国罪恶的“圈地运动”,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猛烈抨击。早在14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由于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需求量越来越大,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部门。大封建贵族为了牟取利益,于是用暴力剥夺大批农民的大量耕地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圈起用来饲养牛群,历史称称之为“圈地运动”。这段“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历史给莫尔以很大的刺激。可以借用弗洛姆.马尔库塞的话“不健全的,-病态的,压抑的,异化的社会”。面对那个病态的,异化的社会,莫尔幻想一个公正合理的理想新社会的到来,试图唤起当代人们的觉醒。

在乌托邦,财产公有化是它的最大的特征。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共产主义”。 在乌托邦,全部社会财富是大家所公有的.不管什么产品,用的还是吃的,都汇聚到每座城市的几个指定的市场.家家户户到市场领取全部所需要的东西,不付钱,不付任何代价,也不受数量限制。在乌托邦岛里“没有穷人、没有乞丐”、“一切为大家所公有”。可以说,整个乌托邦就是一个共产主义大家庭。但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并非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在人人劳动的前提下、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我想,也许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按需分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实现的,或许说它实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人人劳动”也许在一段时间是可以暂时实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惰性”就会在安逸的生活条件逐渐显现。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自觉性,自制性,在可以偷懒的情况下,为何不“小小的”“休闲”一下呢?于是,时间一长,由于竞相暴露的“游手好闲”,本来一向自觉的人也会开始加入其中——这也是人的丑恶本性之一:自以为自己在追求所谓的公平,其实只是变相的利己行为罢了,殊不知自己的丑恶早已迫使自己抛弃了美好!

为了增加和积累社会财富,人人都须参加这种有益的劳动。更让人觉得心生向往的是乌托邦没有贵族、地主等,没有二流子,没有乞讨为生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等级贵贱之分。相反,乌托邦人牢牢地树立了务农为本的观念,特别重视农业劳动农业是很受尊敬的一种劳动。无论男女,从小就在学校接受农业教育,并到田地上实践.城市中每个公民都须在农村住两年,以种田为业。具有慈善价值的是,剩余的物资会用以接济邻近贫困的地区,但决不允许浪费。

不得不说,托马斯.莫尔对于未来的美好前景构想是十分细致,专业的。在文中,他还对教育制度,城市规划,卫生健康作了详细的构想。在乌托邦,规定不论男女都要接受教育,都要经常读书,并且要把它培养成终身的习惯。同时,他们也十分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并非一味的推崇本国文化而排外。城市人口也有十分严格的限制,一旦超出限额,就要迁到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反观当今中国,因为人口超生而“突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社会冲突与矛盾,不得不为作者的“宏图远虑”而赞赏不已!在乌托邦,每个城市都有四个医院,并且其中设施完美,药物齐全,医生经验丰富。这样,从很大方面抑制了传染病的传播。试想,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实现之,不仅仅意味着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国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也会剧增,进而影响一个国家整体风貌。

当然,作者在幻想他的“理想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时代的限制,具有狭隘性。财产公有,意味着国民会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在按许分配的前提下,很少会有人想去创造更多不会属于自己的财富。乌托邦的婚姻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他们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是难以忍受的行为发生。同时犯有罪行的是不允许再婚的。一方面,它保障了婚姻的神圣性,但另一方面,它也抑制了人们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犯有罪行的人并不能被剥夺获得幸福的权利。在婚姻自主的当今社会,不得不说,书中的一些关于婚姻的限制具有时代的限制性和狭隘性。同时乌托邦的社交生活中也显现出了“尊老”的思想,人们统一在食堂用餐,而一旁坐着年长的人,这意味着吃饭是在重重的规矩的约束性进行的。于是在不知不觉间人们的个性就会被压抑,从而人的个性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消磨掉了。

乌托邦无疑为我们对未来美好构想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蓝图,也在激励着人们不断为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也许在有生之年不能实现,但却足以为之而奋斗不止了!

推荐第8篇:《奋斗乌托邦》读后感

“我发现,我以前很情绪化,原因是不懂得什么叫专注。” --米莱。 看奋斗的时候就很喜欢米莱,欣赏她的性格,喜欢她身上特有的俏皮的倔强,总觉得奋斗的结局不该是米莱的归宿,她会有属于自己更绚烂的生活。前几天在图书馆淘到了《奋斗乌托邦》,续写《奋斗》中的那些人物接下去的命运。 续集中陆涛身上曾经拥有的光环现在已经褪色,当读到:他就坐在她们身边,像一张纪念照,封闭而自足的时候,为陆涛感到悲哀,她们都曾狂热的爱过他,而如今她们都已经成长,他却依然停留在原地,他已无法理解她们已经理解的,更无法知道,是什么让她们理解了那些东西。他在朋友中拥有的主导权消失了,他不知道未来并不一定要在过去的延长线上。 夏琳和米莱在巴黎相遇,找回了她们最初的友谊-米莱说“夏琳,只要你愿意,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夏琳附到米莱耳边:“以后我会因你的风格而需要你”……米莱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终于从夏琳嘴里听到了她最想要的那一句话……在夏琳家,她们像约好一样,同时转身,走出洗手间,迅速背上包,走出门外,默契一如当初… 安德鲁的出现,让夏琳明白她并不爱陆涛,至少曾经以为爱,现在不爱了。飞机场上--米莱望着走进的陆涛说:“我不喜欢机场,好像所有的坏事都跟机场有关。”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一次却是她替夏琳说夏琳不爱他的事实,他看到陆涛的每一个动作所携带的震惊与痛苦,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封闭自我又轻信,一厢情愿,不会察颜观色,在自己觉得跟别人很亲密的时候,其实只是自己跟自己在一起……她蹲在他的身边眼睛里包含泪水,她知道那眼泪与爱与恨无关… 米莱终究是米莱,与其说奋斗是一帮年轻人的奋斗史,不如说是米莱一个人的蜕变史,若干年前,站在陆涛对面的米莱,就像球场上的陆涛,无法反抗,只是等待着下一击。而如今,她对于自己已了解得足够清晰,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她绕过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直奔主题,从夏琳的眼睛中她看到自己正在脱胎换骨,她执着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并把所做的事做到了极致。米莱的车技,米莱的球技等等足以证明她的努力和改变。米莱对生活,对人生,对感情的感悟,足以显示出她内心的强大。现在的她已不再是那个不懂得什么是专注的小女生。正如夏琳对陆涛说:“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米莱,你将要看到得只是一个小证明。” “乌托邦”-人们心中最美的梦,也许永远无法实现,正如夏琳说:梦想无法满足。可是安德鲁也说:梦想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推荐第9篇:乌托邦的读后感

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初中政治课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乌托邦”这三个字,尽管当时仅是作为马克思大人启蒙学习的一个名词而存在。即使后来陆续看到许多次出现,也一直把乌托邦作为一个虚幻,而大约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来理解。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漫天的粉红色花瓣旋转起舞,飘飘洒洒抚过勃勃生机的青草地。微风拂面,所过之境皆是清新的自然花香、和谐又静谧的世外桃源。

嗯,到这里可以“咔”了。

这是中国文人归隐园田居式的美好幻境,绝对不是乌托邦!不是乌托邦!乌托邦!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理解为是中西方人的脑回路不一样,乌托邦里描绘的大同世界不是中国人情境里的田园小清新,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大工厂。

翻开《乌托邦》,书本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借外来者之口描绘了当时英国的现状,比如耳熟能详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之类的;第二部分是书的大头,详细描述了乌托邦这个国家,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婚姻家庭、职业供给、社会构成、奴隶战争、宗教信仰以及everything,甚至对什么是幸福快乐都有探讨。

可是,看完后我却对乌托邦这个国家完全没有向往,反而是深深的恐惧。或许是大跃进期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太铭心刻骨?

书本尽管一直在着墨刻画乌托邦这个国家对于信仰的尊重和自由,但更多的是人之为人的不自由。按照已经设想好的固定模子来抚养、教育一个人,定义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快乐,规定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才是正当的符合要求的喜好。甚至于为了避免市民失去怜悯之心,规定宰杀牲畜这种事情只能由奴隶来完成。弘扬一切真善美,杜绝一切假丑恶。一个人不像是社会的细胞,更像是社会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补哪里,so easy。

我们都知道天下大同是幻觉,可是我们还是期待了那么久,并且一直在远眺。

再说被评价为血淋淋资本积累的圈地运动,其实跟现代房地产何其相似。原住民被赶走,豪绅贵族换来直接快速的经济利益,原住民获得与所得经济利益相比微乎其微的报酬,被从自己土地上赶走以后生活无依。“贵族豪绅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圈起,变作牧场,用来养羊,提供纺织毛呢需要的羊毛。这就是所谓圈地运动。”——“地产企业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占用,变作商圈,用来盖房,提供可供高价出售的住房。这就是所谓房地产。”历史与现实又走了同样的轨迹。大约是从古至今的方式都一样,只是与时俱进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是的,被那个城市设计的构想深深“!”到,所有城市的格局都一样,所以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不会有陌生感,都可以迅速找到想要的东西o(╯□╰)o,是否完全不用考虑地形的吗?!那个环海的港湾设计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建成的,在东北大平原上和横断山脉区建起来的城市怎么能保证格局一样?这分明是偷懒的城市规划好把。要求住的房子也一样、衣着打扮也一样,怎么不要求男的女的都一样?

不过,严肃认真地算起来,中国倒是真的过了一段这样的日子,不能说水深火热,但绝对够鸡犬不宁。

总之,这本书被我按照任务来完成了,越看到后来越仓促,觉得看不下去,于是我的读书笔记也这样草草而了。

推荐第10篇:读乌托邦有感

读《乌托邦》有感

“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他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

《乌托邦》一书共分两部。在第一部里,莫尔借拉斐尔之口主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以及广大下层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辛 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那些统治者们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要么疯狂地掠夺人民的财产,为此他们可以耍尽各种手段,设下最阴险而卑鄙的圈套;要么挑起掠夺 性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寻找种种借口,不惜牺牲人民的性命或致他们于伤残。平时还要豢养一批雇佣军,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统治者们以严苛的刑罚对付下层群众,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盗窃犯被处死的比比皆是,有时一下子就有二十个人被送上同一台绞刑架。\"莫尔认为,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本来只想去盗窃的人,便可能连人也杀掉。除非能保证被抓到后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否则为了能够更安全就必须干掉知情者来掩盖罪行。因此当我们用酷刑去恐吓盗贼时,却给无辜的平民带来了灭顶之灾。\" 莫尔的这些大胆揭露,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勾勒出一幅立体画,也为第二部分描述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作了陪衬。正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莫尔得出了若干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

《乌托邦》一书的第二部,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首先,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其次,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第三,从社会分层上看,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构成。最后,乌托邦的法律制度也颇具特 色。

在经济方面。首先,乌托邦人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们的生产劳动为前提加以展开的。其次,乌托邦人讲求经济效益。第三,在乌托邦没有贷币,不存在商品 流通,人们视金银如粪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

在科学文化方面。首先,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其次,乌托邦人注重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另外,他们还很注重学习外来文化,并有着惊人的 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的方面。首先,乌托邦人采取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其次,这里盛行的是

一种平等,互助、融洽、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对乌托邦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乌托邦具备新型的 男女关系,女性可以与男性平等地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采取了很明智的宽容态度。此外,莫尔在这部分还对乌托邦的人口、教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婚嫁习俗、语言文字、医药生,乃至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都是与当时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地为人们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莫尔也正是以这些天才性的设想而被世人公认为西欧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当年的很多设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有些至今仍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作为一位生活在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受其所处特定历史条件和他本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莫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目的在于规劝当时的统治者进行社会改良,他的基本立场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不过,虽然“乌托邦”是空想性质的,但是里面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乌托邦人人参加劳动,注意人的全面发展;乌托邦主张男女平等“莫尔在家温顺和蔼,家无争执,实现了他在《乌托邦》中所发挥的妇女平权的理想”;莫尔不赞成闭关锁国,主张贸易交流;莫尔主张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和引用外国的技艺;在乌托邦的政治生活中实行民主选举制等等。

第11篇:男女关系的乌托邦

男女关系的乌托邦

王安忆

编者絮语: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的一种委婉表达。它首先是一种政治运动,诉诸男女平权的整体目标;其次是一种文化理论,强调女性经验,借以展开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的批判。女性主义理论旨在让人们(尤其是女性)了解性别不平等的本质,侧重点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探究的主题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探讨的深度甚至直指根深蒂固、不易觉察的语言现象(如man/woman中性别歧视)。参考书:《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这里说的是西蒙娜·德·波伏瓦的长篇小说《女客》。女主角弗郎索瓦兹具有挑战性地将她与情人皮埃尔的两人关系扩展到三人关系,这中途加盟的第三人名叫格扎维埃尔,一位初闯巴黎的年轻姑娘。这就是全部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前的法国巴黎,活跃的艺术圈内。弗郎索瓦兹是一位作家,同时从事着令人瞩目的戏剧活动,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两者在她都有着鲜明的令人鼓舞的目标。最使她感觉幸运的,是她和皮埃尔彼此深爱。拉勃鲁斯·皮埃尔是一位成功的演员,极具天赋,并且头脑健全,思想深刻。他们两人的爱情除了一般所具有的激情以外,还很难得的富于理性,也正是这种理性保证了他们的爱情,绝对不需要担心激情枯竭,忠诚和信任的观念也是不必要的。有的只是日新一日的理解。就是在这片坚实的爱情土壤上,弗郎索瓦兹才毫无警惕性地将格扎维埃尔引进了。

有一个人心怀恶意地注视着他们这个三人行组,等待着破产的终局,那就是皮埃尔的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也是一名艺术青年,一个奋斗中的画家,所以特别关注哥哥的三人行命运,是因为她正沉溺于对有妇之夫克洛德的爱情之中,饱受折磨,并且前途无望。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她断定这异想天开的三人关系逃不脱你死我活的下场。伊丽莎白也对也不对,对的是由于她不像弗郎索瓦兹志得意满,而是爱情中的弱者,深受其害,能够了解男女关系中的残酷性质、阴暗的一面;不对的是她没有区分弗郎索瓦兹、皮埃尔和格扎维埃尔的三人组与她和克洛德夫妇的三角关系的差别。她经历的是世间最常见的男女纠葛,一不留心就会失足的感情陷阱,苦乐爱怨都在一般性的意义上发生和感受,是现实的生活。而弗郎索瓦兹他们却不然。他们三个人的关系是有着男女关系乌托邦的意义,是不可用通常的经验的尺度去衡量判断,他们是一种创造性的关系,一种人类的后天性关系,是艺术的关系,是反自然的,具有着知识分子锐不可挡的探索与实验的理性精神。

但无论伊丽莎白对还是不对,她的关注的眼睛是有必要存在的,她的经验对于照射弗郎

索瓦兹在三人关系中的感受也是必要的。她与克洛德痛苦关系的事实非但没有把弗郎索瓦兹的三人组拉入现实的窠臼,反而将其鲜明地区别开来,突出了它的乌托邦面目。伊丽莎白对此面目的认识是:虚假和做戏。不幸的是她的看法又一次对错参半。弗郎索瓦兹为其耗干心血与感情,精疲力竭,终于崩溃的,确实是一场“虚假”和“做戏”。不过这是从伊丽莎白的人间立场出发所看见的情景,而在弗郎索瓦兹,则是一项理性和感情的艰巨的营造工程。

事情的开始是有些不得已的,但弗郎索瓦兹的决定却反被动为主动,她将其窘迫的处境一改而为创作奇迹的良机。当她发现她所监护的姑娘格扎维埃尔与皮埃尔互相吸引,而她却一反以往面对皮埃尔的艳遇的常态,遭受到内心的嫉妒的磨折,在经历了恐惧和痛苦的挣扎之后,做出了这一个重大的抉择,那就是发生在小说第一部的结束之处,她和格扎维埃尔间的情节:

“相反,一切都可能很美好。”她说。“一对和睦结合的夫妇已经很美好,而三个竭尽全力彼此相爱的人更加多彩多姿。”

她停顿了一会儿。现在是她自己介入、接受冒险的时刻到了。

“因为您和我之间归根结底不也正是一种爱情关系吗?”

然后,弗郎索瓦兹再进一步设想:

您看,如果在拉勃鲁斯和您之间也有爱情,这就构成了一个多么美好的三人组合,完全平衡均等。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三人关系是建立在三个人平等地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上,它首先摒除了嫉妒的情感,这是弗郎索瓦兹所认为最有害的情感,它是有毒的东西,没有理性,是原始的冲动,它是以占有他人为前提的情感,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她所以要建设这三人组合,就是为了抵抗她心中初露苗头的嫉妒心,而三人关系中,是绝无嫉妒的立足之地,是消除嫉妒的有力保证。因此,三人关系便是充分给予个人以自由的。自由则与嫉妒相反,是最为弗郎索瓦兹珍视的东西,她认为,只有在自由中,人才可体验到存在的真实感,一旦没有了自由,存在的自觉性便取消了。她和皮埃尔的爱情使她满意的就是,他们完全是自由地相爱,不受任何制约,是自由的选择。因此,在他们的关系之中,她最恐惧的不是皮埃尔爱别人,而是皮埃尔因为她不能爱别人,那样,破产的就不仅是爱情,更是她弗郎索瓦兹的信仰,恰恰是这信仰,将她与皮埃尔紧密地联合起来,合二为一。事情是这样矛盾,为要解决这困境,三人关系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现在好了,在弗郎索瓦兹作出选择的一刻,所有的矛盾都摆平了,崇高的自由压制了卑贱的嫉妒,理想被护卫了。最重要的,弗郎索瓦兹不会变成一个她所不认识的弗郎索瓦兹,就像伊丽莎白那样的,充当着一个不是伊丽莎白的伊丽莎白。在她的眼睛里,伊丽莎白是一个不认识自我的人,她一心一意地设计自我,然后沉湎在这假想的自我里面。她努力成为一名画家,事实上,“她的画就是把颜料涂抹在画布上,以使其像幅画”;她疯狂地爱克洛德,其实呢?“她倾心于他只是因为她也需要伟大的爱情。”这是一种错误的自觉性。而弗郎索瓦兹却正相反,她的自觉总是对的。她时时刻刻都能真实地体会到自我的存在,她对此深信不疑。她的存在是如此的稳定可靠,甚至是具有着一种濡染的能力,就是说空间和时间,都因她的所在而明确了存在的事实。在小说开头的时候,她走在空洞的剧场里,有一段直露的

描写:

要不是她来到这儿,这里的尘埃气味、半明半暗的光线,透着忧伤的寂静,这一切对任何人都不存在,全然不存在。而现在,她来到这里,地毯的红光如同一盏羞怯的长明灯穿透黑暗。她拥有这种权力:她的存在能使事物摆脱无意识状态,她赋予它们色彩和气味。

伊丽莎白的存在却是那样软弱,她甚至要由外部的事物来决定自己的存在。比如晚上外出时,她总是热衷于更换裙子,“穿上另一条裙子,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她总是扮演着与弗郎索瓦兹对照的不幸的角色。令人惋惜的是,当弗郎索瓦兹感觉到她与皮埃尔坚不可摧的两人世界出现危机的时候,她竟也堕入伊丽莎白的不知所在的深渊。皮埃尔在她赋予的自由下和格扎维埃尔散步去了。将会发生什么?她知道也不知道,事情变得前景可怕,最有效的安慰是不去想它,假设没有未来。而一旦不要了未来,现时也变得可疑了,存在动摇了:

时光一瞬间一瞬间散散落落地流逝过去,一个一个不连贯的动作和形象密密麻麻、杂沓纷乱地堆积在一起。

关于时间的连贯性对存在的意义,在此之前,弗郎索瓦兹曾经和皮埃尔的被监护人,年轻的热尔贝讨论过。他们俩到旧货摊去觅东西作道具,在一个大咖啡馆里取暖,谈到对生活的期望,热尔贝承认他的生活时而美好时而则不美好,但他以为这是正常的,甚至他更进一步地认为这种烦恼以及穿插其间的快乐瞬间才是生活的实体,来龙去脉都是无意义的,仅是“一些嘴里发出的声音”。他是一个具体的感性的存在主义者,对于弗郎索瓦兹来说,他的观念过于虚无,又过于现实,显然是没有抵抗力的。这些孤立的生活瞬间尽管可以使痛苦变得容易忍受一些,可是,她却对自我的存在失去了自觉,所以她必须面对未来。

未来是什么呢?退回一个人的世界是屈服和认输,放弃皮埃尔等于是放弃立场,她的存在是与皮埃尔共同建设的,皮埃尔和她其实是一个人,过去和未来都是从此出发。那么,便只有前进,进到三人世界中去,建立一个三角鼎立的爱的关系。这便是弗郎索瓦兹富有创造性和冒险精神的选择。她要以创造来实现存在,同时体验存在。

这是一个爱情关系的乌托邦,除了保持自由的观念和摒弃嫉妒,还取消了性别。它否认爱情发生在两性之间的必然性,但它又与同性恋绝无关系。小说中有一个同性恋的小小的角色,吉米奥,一个龙套演员,委琐而可鄙,但我不以为作者会是出于对同性恋的狭隘的偏见,我宁可认为这角色的匆匆一笔是为了区别三人组里同性爱与同性恋的差异,这不是一回事。这种爱又和博爱无关,它是发生在三个人的范围之内,是我们通常说的爱的涵意,只是处境复杂。于是,它就必须是极度纯洁无私的。

当然,性是一个不好处置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忽视它。伊丽莎白早就断定皮埃尔和格扎维埃尔上过床了,可是三人组里谁都不为此事交换意见。事情只是在散步、谈话、社交、跳舞的活动中进行,组合的形式是有规律的交换,原则是每两个人之间都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单独相处,单独相处的情形不是作为秘密,但也决不作必须公开的制度,而令人感动的就在于他们都非常乐意地选择了互不隐瞒。性的问题依然没有提出。可是就像是火山口里的岩浆,

21

不知哪一天就会喷薄而出,在这一天的到来之前,不可避免的,空气中散布着紧张不安的情绪,只有以顽强的沉默去掩盖它。

快乐和坦荡只是表面的,内里却是焦虑。弗郎索瓦兹始终在与这种情绪斗争,克制自己,并且认为这种克制是有意义的,是三人组建设过程中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所有的人类文明都是经过艰苦的心理抵抗而获得成果的。她对皮埃尔也基本满意,因为他爱自己也爱格扎维埃尔,在这三角之爱中是尽了他的责任的,并且他与格扎维埃尔单独相处之后,总是详细地向她描述过程,这也符合自由地爱的原则。至于她听到这一切的心情,她自己能对付得了,对此她有足够的准备和认识。问题出在格扎维埃尔身上,被接收加入弗郎索瓦兹和皮埃尔之中,她是真心感激和高兴的,可好心情很快就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别扭,捣乱,闹情绪,发脾气,心怀恶意。她总是把事情搞糟,叫大家扫兴,人人心里不舒服。她完全不顾弗郎索瓦兹的苦心经营,肆意地对这三人组作着破坏。

这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来自小地方卢昂的姑娘,被匆忙拉入这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实验,实在是出于不得已。她的本能很强大,说话行事往往受着本能的驱使,这使她表现得任性和无常。她其实是很不适合于作为弗郎索瓦兹的实验伙伴,她根本不具备参加这实验的素质和训练。弗郎索瓦兹对她寄予的希望是不公平的。就是她打破了沉默,提出三人关系中的那个最为尖锐的问题,性的问题。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它是关系到三人组的生死存亡,它要是不解决,三人组的存在就时刻面临危险。现在好了,这个最具有哲学意义的人文课题,被最无教养的粗鲁姑娘揭开了。所罗门的瓶子拔掉了瓶塞。

格扎维埃尔是以一种既是迂回又是直接的方式打破沉默的,那就是和热尔贝做爱。后来,弗郎索瓦兹也同热尔贝做爱,并做了情人。这全都是为了维持三人组的平衡,而三人组一旦需要外人来帮助平衡,事实上已经灭亡了。热尔贝的只求现时,不问过去和未来的朴素哲学,特别适合承担这样的任务,就是不求动机和结果,短期地、随时地爱和被爱。弗郎索瓦兹在向热尔贝求援的同时,她的关于存在的人生原则便分崩离析。这是发生在最后了。再把话说回来,格扎维埃尔和热尔贝做了爱。这就好像在一座房子最底下抽去一块砖,房子立马崩塌了。

首先是皮埃尔跳了起来,他控制不住自己地勃然大怒,直到格扎维埃尔与他共享了一个多情夜晚,确保了对她的爱情,才平静下来。他的暴怒暴露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在这三人组里,皮埃尔其实一直是个中心,这个中心是由性和性别所决定的。事情并非弗郎索瓦兹所向往的那么平等。性的问题可以沉默,却无法抹煞。当它终于来临的时候,不平等的真实面目水落石出。这时候,弗郎索瓦兹和格扎维埃尔都必须克服嫉妒和占有欲,而皮埃尔却无须与自己斗争,他幸运地处在一个轻松的位置。而格扎维埃尔勇敢地打破了这个封闭的三人组营垒,于是,皮埃尔没有经过自律的嫉妒和占有欲便暴露无遗。那两个都在做着艰苦的思想劳动,企图修正不良的人性,甚至本能的格扎维埃尔也不能例外,而他却不劳而获。

我不由想起一本名叫《英儿》的小说,出自著名诗人顾城之手,写的也是二女一男三人组的故事,开篇第一页,便是充满陶醉的一行题记:你们是我的妻子——我爱你们。三人行从此出发了。一切都是妙不可言。设想一下,若是由皮埃尔来组合这个三人行,是否也会那样的心旷神怡。然而差别就在此,重要的就在此,这个三人行恰恰不是以处于中心的皮埃尔倡导,而是弗郎索瓦兹的提议。由弗郎索瓦兹所动议组合的三人行,才具有乌托邦的意义, 22

否则就只是男性的美梦而已。

弗郎索瓦兹是为三人行所付出努力最多的,因为她是组织者,也为了她在三人行上寄予了重大的期望,她是要将人性放在一个艰巨危险的处境里,使之经受考验,因而抵达更美丽崇高的彼岸,是炼狱的含义。于是,她不仅要抵抗自己的嫉妒的恶意,还要教育和安抚格扎维埃尔的恶意,这耗尽了她的耐心,格扎维埃尔总是好一阵歹一阵,使得弗郎索瓦兹一见她便感到紧张。但她还得在格扎维埃尔和皮埃尔之间周旋,因为皮埃尔不像她那么容忍格扎维埃尔的坏脾气,为了维持三人之间的爱情,她就成了一个外交使节似的,调解着这两人的关系。无论目标多么伟大,过程却不由得变成无聊而且荒谬。在这些琐碎的调解事务里,弗郎索瓦兹消耗着精力和感情,写作变得不重要了,皮埃尔的戏剧事业变得不重要了,和皮埃尔的爱情也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让皮埃尔同格扎维埃尔和好,让自己同格扎维埃尔和好,将三人行维系下去。她不知不觉地脱离了她原先安身立命的生存状态,她模糊了她的存在。

有个人物必须提到,她先后只有两次出场,但她却是弗郎索瓦兹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她的存在面目。她的名字叫保罗,是个出色的舞蹈家。第一次出场是在三人组合形成之前,格扎维埃尔已经进入她的生活,与皮埃尔的爱情初露苗头,她不由地愁绪满心。在一个聚会上,保罗表演了一段舞蹈,她看着在众人注目下活动着的保罗,保罗的存在是那么鲜明,她只是保罗无数观众中的一个。她感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偏移了,淹没在所有人的存在之中,而她向来以为:“她怎么可能是随便哪个人呢?”这种消失是可怕的,不禁向自己发问:“而我,我是谁?”结论是:“我谁也不是。”决定成立三人行,这是一个推动,她要以三人行来巩固她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保罗的第二次出场是在三人组形成,但已濒临危机之时。保罗邀请三人同去一个夜总会,看西班牙舞蹈。弗郎索瓦兹去接保罗,走进她的家,看见其家具、装饰、摆设都“矗立着保罗的形象”,于是,“弗郎索瓦兹感到自己相形之下就像这些希里科油画中的无脸头颅一样平滑,光秃”。看来,三人行组并不能挽救弗郎索瓦兹的存在。

现在,三人行组即将土崩瓦解。格扎维埃尔和热尔贝睡了觉。弗郎索瓦兹终于无法回避这个事实:格扎维埃尔嫉妒她和皮埃尔的爱情,并且不打算克服,公然采取了背叛的做法。而皮埃尔的大吃其醋则是更大的打击,她看见了她所不愿看见的事实,那就是三人组合中的不平等。最可怕的是,在皮埃尔和格扎维埃尔讲和的那个不归之夜里,她竟然感到她被皮埃尔抛弃了,感到她受到了不忠的待遇,这些念头证明她自己也背叛三人组的崇高原则了。弗郎索瓦兹能做的都做了,已经竭尽全力,余下的事情就是顺其自然,让仇恨滋长,与热尔贝做爱。事情甚至降到了伊丽莎白的水平。伊丽莎白为了平衡爱情失意的心理,和委琐的吉米奥去睡觉。这正应了一句中国的名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皮埃尔毕竟是有理性的知识分子,但他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对三人行关系的态度最终归于冷静,他决定促成格扎维埃尔和热尔贝的爱情,从而保持他与弗郎索瓦兹的关系,他不想在这场实验中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是丢卒保帅吧,既然事情不成功,那至少让它回到原来的状态。可是,想回却未必回得去。

故事以弗郎索瓦兹杀了格扎维埃尔为结局,这是无可选择的选择,只要格扎维埃尔存在,弗郎索瓦兹永远不得安宁。“不是她就是我。那将是我。”这就是结论。

这场实验就这样告终,可是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它的光芒就足以照耀人类的存在,正是 23

它的不可实践,决定了它的乌托邦性质。它试图将人放在最复杂困难的处境,以使人对偶尔性的存在具有更加鲜明强烈的自觉和自主,更上一层楼。由于高不可及,它便成为一个空想,可是有空想比没空想好,空想是凌驾于人类的标高,它诱使勇敢者攀登和跳跃,使不可能逐渐接近可能。

一九九七年四月三日上海

(原载《读书》1997年第7期/《女客》,西蒙娜〃德〃波伏瓦著,周以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8.60元)

作者简介:王安忆(1954—),女,上海人,当代著名作家,上海作协主席,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

24

第12篇:读书报告《乌托邦》

关于《乌托邦》的读书报告 刘金珠 商学院七班 2011190712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乌托邦》的作者——莫尔。莫尔,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并且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远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的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我认为在《乌托邦》中,莫尔是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他的一些思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对男女平等的观点,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 水平,公民之间要和谐相处宽以待人、要互助友婚等等。但是另一些思想如在经济社会中实行平均主义,然而这种平均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上的,这在实际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其次,莫尔对商品与货币的认识也是不够深刻的。总之,莫尔说描述的乌托邦只是可望不可即的一种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乌托邦》这本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莫尔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他一方面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另一方面,他又高度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在《乌托邦》中他同情人民大众的疾苦,大声地为人民大众疾呼,他面对统治者慷慨陈词,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和措

施。而当时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主要作为新兴资产积极的代表,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取得高度的一致。然而,莫尔的思想却超越了那个时代,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乌托邦》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莫尔在地各部分中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弊端:当局政府以严苛的刑罚对待下层民众,盗窃犯被处死的不可胜数。“一个国家竟然对盗窃犯和杀人犯用同样的刑罚”,“一切罪行等量齐观的后果是可怕的。它体现的不是公平,在我看来,它简直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当盗窃犯发现,他们仅仅由于盗窃,判刑竟与杀人犯同等,既然如此,他们索性将被盗的人杀掉。杀人灭口,更容易掩盖罪行,销毁证据,对他来说反而更安全了。反正惩罚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采取更安全的方式呢?我们本来用酷刑威吓盗窃犯,这样看来却怂恿他们杀害了无辜的公民”。贪婪的贵族和乡绅通过发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来增加他们的利润,把千万人逼入悲惨绝望的境地。

第二部分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他系统的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乌托邦人当家作主。它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共和国的高级行政官员必须是从博学多才的学者中选拔出来的。只有深明哲学事理的哲学家和学者担任政府官 员,才能把粗野、不文明的人民引到那种迄今优越于疾呼所有凡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社会中。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组成。乌托邦不存在律师,人人都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民主权利。在乌托邦人看来任何法律都是简单明了的,越是简单的法律越是能被人民大众所学习和掌握,而一个人人懂得法制和人人掌握法律的社会必定是安宁幸福的。

在经济方面,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制,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乌托邦人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都是按照计划调节的。他们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的的同时,也讲求经济效益。在乌托邦社会没有货币,不存在商品流通。莫尔认为货币是万恶之源——“金钱被取消了,和金钱相关的欺骗、盗窃、暗杀、变节、放毒等罪行也就不会发生了······一旦金钱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消失了“。在他的财产观中他们对于大部分债务是从不索取的,除非这比金钱被派上了用场,他们就会收回债款。他们认为这笔钱对于他们根本用不着,而对于本人却可能非常重要也许是维持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因此他们认为,将钱从别人那里取回是不公平的,夺取别人所需而对自己并无用处的东西也是极不人道的。

在科学文化方面,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将人们心智的发展作为目标。城市里的巨人轮流被派往乡村进行农业的学习,这样可以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在乌托邦中,不论男女都必须经常进行阅读,而且要作为终生的习惯保存下来。乌托邦人不仅注重科学文化的学习, 而且在音乐。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哲学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同时,他们对外来的他国文化也持积极地学习态度。

在社会生活方面,乌托邦人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之间平等、互助、理解、融洽、友爱、诚信融洽,家庭伦理方面要夫妻和睦共处、互相扶携,教育子女孝顺父母。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这个并不排除个人单独从市场上买回食品,人们会很宽容的对待他,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那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也许他有着难言的苦衷。但是很少有人会这样做。基本上没有一个人会傻到自找麻烦在家开伙,而且自己的厨艺未必比厅馆厨师的好,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了,人们就很难理解,认为那是不成体统的,或者是自找麻烦。家庭伦理在乌托邦人观念中意义重大,每个家庭限制在16 人以内,并由父亲管理。妻子服从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轻人侍奉长者。在乌托邦中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难以忍受的反常现象发生,可以由国家解除婚约,并允许受害者另行婚配。但是犯有罪行的人是永远不允许再婚的有事已婚夫妇感到不太情投意合,如果他们互相同意离婚,可以以各自另寻伴侣婚配,但这要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因为他们认为准许任意离婚可能使已婚者失去信心。在乌托邦中男女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承认男女的差异性,因而男女分工不同,他们会对妇女格外照顾,这仅仅是因为她们在力量上不如男性。尊老爱幼是乌托邦永不变的传统对待老人,她们尽其所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对于幼童,他们则尽力照顾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在乌托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颇有相似 之处。对于孤儿,乌托邦中的妇女会很乐意的照顾他们,给他们一个温馨的童年。对于怀孕的妇女,就餐时她们如果出现意外状况,可以方便的离开席位到保姆那里去,这样不至于引起秩序混乱。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可以自由的宣扬自己的宗教。他们信奉:任何人不能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惩罚。例如“对于上帝的教诲,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它们的实施程度“。但是在所有乌托邦人的心目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密特拉,这个神是威力无边、奥妙无穷,是永恒的。人们称他为父,并把万物的起源、生长、发育、演化等,都归之于他。尽管乌托邦人的信仰不一样,但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对外关系方面,乌托邦人很重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往来。他们信奉和平友好,他们认为通过战争获得的荣誉是极不光彩的。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会回避战争。乌托邦人在固定时间参加军训,以备战时之需。但是,他们绝不会轻易发动战争。他们出战仅仅是为了保护 本国领土或者驱逐侵入友邦的敌人,还或者出于怜悯某个受压迫的民族,而用武力把他们从暴君的桎酷中解放出来——这是人类的同情心所激起的行为。

书中指出“善于中的每一天。从别人的缺陷中找出自己的错误及不足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这不是每个国家及民族都能做到的,毕竟承认自己的失败,否定自己的过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这启发我以后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缺点与失误,这样我才会以更好地的心态去面对生命

在书的结尾处,莫尔借拉斐尔之口说“遥不可及的现实只能永远是个梦。其实我知道,毕竟难以会看到这种特征成为现实。但我宁愿相信这份宁静和陶然的生活,就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这也启示我们内心要抱有一个梦,虽然难以实现,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带着梦前行的,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

第13篇:《乌托邦》读书报告

《乌托邦》读书报告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作者简介:

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幼小的莫尔被送入了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十三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作少年侍卫。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从他那儿莫尔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影响。这位主教对聪明好学的莫尔极为赏识,常对朋友夸奖说:“我的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名人”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伊拉斯莫为这样一位他赞扬备至的人的死去而深感悲痛。“他的灵魂之纯洁胜过白雪,在英国从来没有过象他这样的天才,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伊拉斯莫把他誉为“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人”。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徒,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尽管他不是一位正统的天主教信徒,他非常罕见地获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发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右翼发现了他的对天主教的忠诚。他在英国历史上最伟大100个名人中评选中名列第37位。

内容简介: 《乌托邦》一书是莫尔的不朽之作,它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1515年至1516年出使欧洲期间,用拉丁语写成。他的时代是地理发现的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航海家口里叙出一个乌托邦来,的确真假难分,有如能迷惑人的桃源仙境。

乌托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即“乌有之乡”。莫尔第一次用它来表示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原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这个时期历史的人一望而知,这指的是莫尔置身其中的英国社会。这一部分抨击了英国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然而作者点染巧妙,隐约其词,运用虚实相生的影射手法,使得倔强固执的英王也无从问罪作者。第二部分描绘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它同第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关于未来的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都包含在这一部分。莫尔认为私有制乃万恶之渊薮。私有制使“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落到最坏的人手中,而其余的人都穷困不堪。”因此“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问题。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制度的真正途径,他的乌托邦只是一个空想而已。

心得体会: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该书第一部分写的是一个充满了暴力和黑暗的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莫尔影射的正是当时的英国社会。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君主国家的实质.认为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为贵族、富豪所操纵,国家实质上成为保护其私财和奴役劳动者的机构。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根本无正义可言。贵族、富人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挥霍无度。而穷苦老百姓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是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生活却不如牛马。这种社会现实是极其丑恶的。 莫尔借拉斐尔之口,对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贪得无厌和厚颜无耻予以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作者在书中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被称为“羊吃人”圈地运动。

“‘你们的羊,’我回答说,‘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井把你们的日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全国各处,凡出产最精致贵重的羊毛的,无不有贵族豪绅,以及天知道什么圣人之流的一些主教,觉得祖传地产上惯例的岁租年金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对国家丝毫无补,觉得不够,还横下一条心要对它造成严重的危害。他们使所有的地耕种不成,把每寸土都围起来做牧场,房屋和城镇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栏。并且,好象他们浪费于鸟兽园圃上的英国土地还不够多,这般家伙还把用于居住和耕种的每块地都弄成一片荒芜。‘因此,佃农从地上被撵走,为的是一种确是为害本国的贪食无餍者,可以用一条栏栅把成千上万亩地圈上。有些佃农则是在欺诈和暴力手段之下被剥夺了自己的所有,或是受尽冤屈损害而不得不卖掉本人的一切。” 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物质基础的圈地运动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圈地运动残酷无情地剥夺了英国农民的土地,大量建立牧羊场生产羊毛。这一充满了英国农民血泪的历史过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莫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他超越了一般人文主义者的理性、人道等抽象概念,深刻地指出:“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的担子。” 莫尔认为,造成社会不公正的正是这罪恶的私有制,这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2.理想社会——海外岛屿国家乌托邦。

在经济上,乌托邦消除了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所有产品公共管理,按需分配。在这里,“无论在哪儿都不会找到一样私有财产。”在乌托邦,没有工农和城乡差别,没有流浪者和乞丐。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着公共食堂可口的饭菜,可以享受到公共医院优质的服务。乌托邦所有适龄男女都要参加劳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此外,每个乌托邦人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一门手艺,通常人们所选择的也是一些必要的职业,包括毛织、纺麻、瓦工、冶炼、木工等。而且,他们在大多数必需的手艺方面,不需要像其他国家那样消耗那么多的劳动力。乌托邦实行了我们现在还作为奋斗目标的6小时工作制,使任何一个人都不得游手好闲,也不至于累得像牛马。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实行民主,颇似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乌托邦人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是全岛大会和议事会。岛上设总督、特朗尼菩尔(或称首席飞拉哈)、摄护格朗特(或称飞拉哈)三级行政官员。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实行职务终身制,但在被怀疑阴谋施行暴政时会遭到罢免。特朗尼菩尔每年选举一次,没有充足的理由,无须更换。其他官员任职一年。

在文化方面,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乌托邦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他们要求工作、睡眠和就餐之外的时间,要尽可能用于学术研究。他们甚至将人们心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乌托邦宪法阐述他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使所有的公民,在公共需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致力于寻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完美。

在社会生活的方面,乌托邦人采取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乌托邦根本找不到虚度光阴和借口旷工的机会。这里没有酒馆、妓院、赌场、贼窝,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是一些正常而健康的消遣娱乐。这里盛行的是一种平等,互助、融洽、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对乌托邦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采取了很明智的宽容态度。在这里,有的人崇拜太阳,有的人崇拜月亮,有的人崇拜其他的某个星辰。人们可以自由地宣扬自己的宗教,任何人都不会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惩罚,但任何人也不允许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

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和平睦邻政策,同邻国的关系靠情谊来维持,珍视和平,反对战争。乌托邦人对外部世界所持的是和平友好的态度,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会拒绝、甚至会去发动战争。乌托邦人很重视与其他国家和氏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

作者的这些描述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礼记·大同篇》所说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又让人联想到晋时陶渊明用文学的笔触描述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对比阅读,不难发现他们惊人的相似。 3.乌托邦的局限性

在乌托邦里,盛行神灵崇拜,甚至还有奴隶和殖民战争。在人类理想的乌托邦里居然还有奴隶和殖民战争,这真令人难以想象。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全部城市一模一样,甚至人们的服装也都完全一样,仅有男女和已婚未婚之别。这是多么单调啊!世界本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如果世界到处都是一个样的,那该是多么可怕啊。乌托邦却非要强求一样,这让人嗅出乌托邦民主中隐藏的专制气味。

事实上,乌托邦的设想是建立在道德淳朴的基础上的。然而,仅靠道德的自律去维系社会是脆弱的,有时甚至会堕落为极端专制主义者的工具。荷尔德林曾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通往乌托邦的道路往往变成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法国大革命后期的狂热,希特勒的纳粹运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等。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已经太多了,这一点永远值得人类警醒。 4.本书的个人理解与思考

关于官员,首先说官员的产生。在乌托邦可以发现官员的产生过程十分民主,无论摄护格朗特,特朗尼普尔还是总督,他们都是人民选出来的,而不是由上级指派。但在这里有个问题,好像自从乌托普建国后,整个乌托邦并没有统治者。关员任期也有规定,但无特别的监督机关,全体人民就是监督者。可能在莫尔看来,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私利,那么官员毫无理由枉法徇私,但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官员很满足现状,他们德行一流,并且始终如一,不会产生其他欲望,如权力。这是由于他们的教育、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在现实中的确不存在不能一以贯之的官员,在上台时一切优秀,但后来就腐化了。我不认为这不仅仅是私有财产的原因,因为人不仅仅指满足于物质生活,人还有更高层的要求,当生活中物质需求满足后,会产生更高的需求。 文中提到总督不称职时会被罢黜,但由谁罢黜?如果摄护格朗特,特朗尼普尔等一起狼狈为奸,共同形成一个专制集团怎么办?当然,这里还有个现实基础问题。那就是这些官员,并无太多会基本就无实权。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效率问题。书中提到官员办公的方法,其中有很多可取之处,如根据需要及时商讨公务,国事法令施行之前,必须上会以防专制,留足够的时间考虑问题。也许既是个人的小团体还行,但一个国家则完全不可能。

在道德观方面,不难看出莫尔强调的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而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它并不是反对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他认为追求幸福应该听从理性的吩咐,遵循自然的指导。构成幸福的快乐是正当高尚的快乐。他还提出要“爱吾同胞”。莫尔反对现实社会中那种残酷的人剥削人的现象,他厌恶君主、贵族为了一己私利而采用种种不道德的手段。君主应该让人民过得好而不是牺牲人民来满足自己。莫尔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然法权者,强调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人们应相互尊重帮助,不得损人利己。莫尔对快乐的定义其实是一种谨慎的、有节制的快乐。在他看来现实中的很多人误解了快乐的意义,违反了自然。他批判了现实中很多现象,他强调身体的快乐,但更注重精神的快乐。我赞成莫尔认为所有人,无论君主、平民都应守法的观点,可他强调视人为友,以善意与精神定协议,我又觉得过于理想。对于宗教,莫尔采取一种宽容态度,对于宗教仪式采取简朴的庄重的仪式,尊重教士,并且认为教士应少而精,不应多而滥。

莫尔在《乌托邦》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莫尔是最早论述劳动教育的思想家之一。他要求依据男女儿童的年龄和能力,传授相应的手工业和农业劳动技术。在劳动教育中,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进,在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大家都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是在学校接受理论,部分是在城市附近的田地里实习。” 他们认为学习知识是为了启发心灵,使人的精神更加丰富,以便更好地主宰生活。他们重视把知识用在生产中,他们尽可能地运用新的技艺,改良土壤,改良耕种方法,用最巧妙的技术和方法生产各种手工业品。因为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懂得劳动的价值,所以人人都是生产能手。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5、结语

莫尔的乌托邦更像是一本文学书,正像它的副标题所标示的,“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它展示了莫尔丰富、奇妙、天才般的想象力。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美好设想和理念,而不在于科学般的具体构想。

读书报告

姓名:黎印 学号: 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乌托邦》

2015105063

第14篇:读“乌托邦“有感

读《‘乌托邦’记》有感

财政071刘燕2020607107

该书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录,提示了人类天性中的极端矛盾性,一方面向往着宁和、幸福,没有尔谀我诈、你争我斗,没有穷富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理想王国。一方面又为了私利,(有金钱上的,也有名誉地位,权欲上的)不择手段,不惜践踏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仁慈、忠厚、正直的作垫背,践踏别人的也逃脱不了恶性循环。由于人性的决定,共产主义虽然美好,但事实上,只能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是“乌托邦”。这一切,可以由四百多年前的前英国大法官托马斯.莫尔到曼彻斯特富裕的工厂主罗伯特.欧文;由马克思到毛泽东来证明。

莫尔的结果是在1535年7月6日在伦敦塔被推上断头台;欧文以十五万美元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买下一个移民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实验区——纽哈蒙尼公社;马克思只在理论阶段还常常被曲解。只有毛泽东,夺取政权后,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带领六亿五千万人民,进行了历时27年的空前“共产主义”大实验。由于不尊重事实,违背了经济规律,其中参杂了许多个人感情因素,使他的实验成了一场非理性的恶梦,成了一个大悲剧,元老们的悲剧,全国人民的悲剧,当然也是他个人的悲剧。

我觉得人民是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他们是互为作用的,使用得好,工具受惠,主人获得成功,如樵夫砍柴,使用着磨得铮亮的快斧,既省力,柴又多。如只砍柴不磨斧,砍断斧柄,耗尽力气,所获无几。故而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性格的矛盾在伟人身上同样存在,不可否认毛泽东是伟大的,他的智力超乎常人,他饱读诗书,通晓历史,他也用文字总结概括了他的思想,但同时他的思想并未贯穿他的行动,他说过的话又由他自己去推翻。他通晓历史,却不如李世民开明豁达。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三次力挽狂澜于左倾路线,自己治理天下时却毁于左倾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他的智力超乎常人,却到显位时又蠢得出奇。从朴素的感情而言我愿意相信他的错误是情有可原,但从本书的描述中却勾出了我对他的失望和痛恨,痛恨他理性的丧失,痛恨他对共打天下的功臣们的无情。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他比李世民、蒋介石冷酷。李世民对曾有恩于他的少林寺网开一面,允许食荤、习武,对功臣画像纪念。蒋介石对他的叛将张学良也不过软禁终

身,虽然抑郁,却何曾尝过彭德怀们的批斗,铁窗之苦?何况彭德怀们并未有过反意,李世民尚能容纳对手李建成的谋士魏徵,将他的警句作为座右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叹毛泽东熟读史书,却不懂得以古为镜和以人为镜。

从本书中还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从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显示出好斗和主宰欲的天性,他的天性得到最大发挥,获得成功,打下了江山,在治理江山时还沿用他的老一套“不怕乱,大乱必有大治,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却没有看透人性中思定和贪欲的一面,只有利用经济规律,才能发挥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并不是浪漫的理想可以主宰的。统治者的性格决定国家和被统治者的命运,被统治者的性格决定个人的命运。平心而论庐山会议的初衷是“纠左”和总结经验,但毛泽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理论只是为他所用的武器,并不能应用到自己身上。他可以半是自悔半是情绪地自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应该断子绝孙”。却听不得来自别人的严厉批评,再加上国事家事两不顺。如果不是因为7月12日深夜接到江青的电话,彻夜未眠,也许7月13日彭德怀和他的会谈成功,也就不存在7月14日彭给毛的一封信,也就没有了这一根导火线;如果彭德怀的性格沉和一些,措辞婉转一些,也不至于激怒毛泽东;如果这封信不是彭德怀写的,也就不存在“功高震主”的顾忌。各种因素凑成了庐山会议的祭坛。

朱德的性格忠厚沉稳,淡泊名利,虽然曾与毛齐名,功勋卓著,却对毛形不成威胁,尽管也坚持己见,受到的只是冷遇,而没有尖锐的攻击。

周恩来性情平和,善解人意,谨慎小心,他一生没留下什么文字,并不是他无才,而是他有远虑近忧。他的性格决定他只能苦心维持,操劳致死,他才是真正的春蚕和蜡矩。

刘少奇性格稳健、求实,和毛泽东的浪漫、不安分相去甚远,虽然他竭力追随,总有追不上的时候,再加上他的地位,把他安放在了火山口上。59年庐山会议末期,他领受了毛的暗示,犹豫地推出了“个人崇拜”的旗帜,反被林彪利用来击倒他自己。

真正把毛泽东看透的还是林彪,如火如荼的年月里,他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养精蓄锐,甘居人下,等到君侧清得差不多了,他由第六位跃居第二了,便投其

所好,大搞个人崇拜。但阴谋玩多了总要露出尾巴,当他意识到毛对他的甜言蜜语反感了,危机感就产生了。为了避免“昨日座上宾,今日阶下囚”的命运落在自己头上,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结果是温都尔汗的一声爆炸,玩火者终自焚。

张闻天,才华横溢,正直不阿,犯了康生之流大忌。世间万物生生相克,有忠臣必有奸臣,遗憾的是常常是小人得志,魔高于道。晚年的毛泽东,有点像明朝末年的崇祯。崇祯虽也不曾沉湎酒色,也算勤政,但他多疑,猜忌,滥设东厂,互相监视,整打,搞得人人自危。崇祯皇帝接手的本就是一个烂摊子,已是强弩之末,但毛泽东有一大批忠臣良将,有真心实意爱戴他的人民,似乎不该是这个结局,也许是他考虑个人得失和巩固地位多于人民利益,其手段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唐明皇和秦始皇他更欣赏后者,因此他算不得开明君主。他不明白,个人的力量再大,智商再高,不可能面面俱到,统治者最关键的是善于用人,由此看来,无论毛泽东如何伟大,也未能免去权欲之俗。

不可否认,毛泽东的权威是无与伦比的。庐山会议之初无论有多少不同意见,最终出现的还是一边倒的局面。除了康生、柯庆施、林彪少数几个别有用心的,大部分对自己的观点产生了由衷的怀疑,就连彭德怀自己,尽管背后也曾怒气冲天,面对毛泽东时不由自主地会产生负罪感,绝大多数被打倒的人,竭力说服自己认罪,让人联想起“谎话千遍也会变成真理”这句话,莫须有的罪名听多了,好象觉得自己确有其罪了,真正造反的反倒是踩着功臣的 尸骨爬上来的新宠,岂不令人啼笑皆非?

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家事上怎会奈何一个女人不得?也许这也是一物降一物的生态平衡规律吧?如果建国前夕,应贺子珍之妹请求让贺子珍回到毛泽东身边;如果59年不顾江青撒泼,坚持把贺子珍留在身边,而离开江青,局面又会是怎样呢?统治者的婚姻也确实关乎政治,这其中的感情纠葛,细枝末节,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了。总之,这是一本好书,有收藏价值的好书!

第15篇:乌托邦读后感1500

乌托邦读后感1500

小时候就听说乌托邦这个词了,他被用来指称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知道有这本书也有很长时间了,直到最近才看到这本书,《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平生第一次萌生写读后感的愿望,琐事分心再上生性懒散一直迟迟没有下笔,虽时隔多日却依然萦怀在胸,此书对我的影响可见一般。正如尼采通过学习查拉斯图拉代言,托马斯。莫尔在书中通过拉斐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我很欣赏拉斐尔的人格,他学识渊博周游世界阅历丰富,完全能够像莫尔和其他人所劝说的通过向国王献策谋取高位享受荣华富贵,自从拉斐尔游历乌托邦后就觉得他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家制度,他深知这一制度很难获得其他各国国王的赞同实行,这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他起先建议秦孝公推行帝道,秦孝公的反映很冷淡,即使降到王道也没能打动秦孝公,最后不得已提出霸道春孝公顿时来了精神\"亦步亦趋\",现实如此无可奈何,在理想与实行的两难中商鞅选择降低理想以求实行,拉斐尔选择即使实行不了也不降低理想以迎合国王,他为了自由甘于平淡。

托马斯。莫尔出身富裕家庭,喜好哲学(或是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把高尚的光环安放在他的身上我想没多少人会反对。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下狱外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乌托邦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盛产黄金珠宝,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实行精英政治哲学家治国;岛上人人都得参加劳动官员可以免除这一义务,但很多官员都会放弃这一特权,因为劳动对他们就是一种娱乐,每人每天只要工作七个小时就足以丰衣足食,而别的国家之所以整天工作还吃不饱穿不暧是因为要养活很多不干活的人如贵族富豪及其仆役,还有为他们提供娱乐的人。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需要东西直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却保护别国商人的私有财产,因为他们知道金钱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对别国商人却意味着一切,这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的天壤之别。穿衣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这和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一样。吃饭都在大食堂里吃,如果你愿意自己做饭可以去仓库领取食物自己做,一般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你不会做得比食堂可口,这和中国公社时代的大食堂又有很大区别。乌托邦有很好的医保制度医生医术精湛服务热情,病人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救治不了乌托邦提倡安乐死,因为他们觉得病人放弃的是痛苦而不是享受,死是上帝对生人的召唤,恐惧和不舍违背上帝的旨意是不受上帝悦纳的,当然非本人同意他们是不会对病人实行安乐死的,而且会尽心尽力的照顾病人直至死亡,但他们并不提倡自杀,自杀如没经过议会和教士批准就得不到体面的安葬。乌托邦实行宗教信仰自由,超脱于当时的加尔文主义,另外他们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道德的有力保障,一个连神都无所畏惧的人还会畏惧道德吗?乌托邦人工作之余很喜欢学习,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整理自己的花园。乌托邦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从严审核教材,绝不允许败坏道德,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在教材上像荷马的史诗宣扬神的欺诈就在禁止之列,所以他们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满足,不像今天媒体到处充斥欺诈暴力堕落的内容。乌托邦人反对战争特别是为扩张领土而战,但为了自由正义他们不怕战争,一旦开战他们会用金钱怂恿别国参战或用重金悬赏敌国国王将领的人头,再不行就花钱请雇佣军,因为比起本国人的性命金钱是毫无意义的,大有《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之意。

托马斯。莫尔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个国家,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也持这一态度,正如我们相信天堂,这有关信仰无关常识。

来源:

第16篇:雷军的乌托邦

雷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乔布斯一样的人物。

2011年8月16日是他离梦想最近的一天:在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上,身穿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的小米科技CEO雷军,对着台下超过300名听众讲述一款“顶级智能手机”的诞生史。背后幻灯屏幕在醒目的数字和极简主义的图表之间切换,每公布一个技术参数,台下的拥趸们都报以持久的欢呼和掌声。一些场外的人试图冲进会场,有的与保安起了冲突;更多人席地而坐,仰望露天液晶屏幕观看现场直播,与场内一起欢呼尖叫。另一侧,“小米限量版工程机”的预售队伍,排到了100米开外。

这多少有些像“设计”出来的场景。那一刻,798北京会所变成了旧金山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粉丝在向“偶像”和“先知”致敬。这个昔日的中关村程序员一直载着硅谷英雄的梦。

会场内终于有人喊出“雷布斯”的称呼。雷军的演讲停了下来,他的目光在声音的方向停留数秒,旋即移开。

这让雷军成为众矢之的。对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来说,史蒂夫·乔布斯是一尊可以被随时拿来附身的神。他们都知道自己不会成为乔布斯,但当其它同行试图扮演或解释乔布斯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放过任何奚落和吐口水的机会。

在盛况空前的小米手机发布会后不久,雷军公开对媒体谈及对乔布斯的看法:“他的问题我都想明白了,就算见了,也没什么问题可问他的。乔布斯有一天也会死,我们还有机会。我们生存的意义就是等他挂掉。这个世界没有神,因为新一代的神正在塑造。” 在周鸿祎等同行的炮轰下,雷军在微博上承认言论不妥。

在中国,希望能够“山寨”乔布斯的不止雷军一个,当然,你也不能否认雷军借模仿乔布斯“颠覆一个行业”的企图心。

雷军相信小米科技在做一件与众不同的大事。“为什么一定非要拿我们跟苹果比呢?环境不一样的,按照我们的这个思路,现在做的事要能做成,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家公司在营销和产品上都显露出一些新意:小米手机完全不依靠传统渠道,只通过网络订购和销售,挤除渠道环节的水分把售价降到1999元;它用“互联网效率”每周更新一个版本的操作系统MIUI,这不同于传统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它把即时通讯工具“米聊”当作公司的核心产品,想蚕食运营商短信业务,让“米聊”成为这款手机的“社交枢纽”;它没有独立的手机硬件测试实验室,它把第一批工程样机公开拿出来销售给注册小米帐号的早期用户和忠实粉丝;它的网络预订在两天内突破了50万,这时它意识到产能原来是个问题,所以关闭了预订……

小米的营销举动吸引了一些同行的注意:魅族创始人黄章在论坛中“爆料”称雷军在过去的两年里频繁刻意地接触魅族,盗取大量的产品细节和手机设计经验;华为决定提前推出一款配置不逊于小米但价格更低的Android智能手机Honor。更多人通过拆机测试得出结论:小米手机其实是一部质量和性能相当平凡的产品,它并没颠覆什么。关于手机这回事,雷军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不过,雷军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在小米科技创业之初,他就对参与其中的创始人和早期员工说:“小米科技要成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360公司一位高层管理者对此嗤之以鼻,“创业公司这么想就完了。”

但对雷军来说,他必须得提高创业的门槛和难度,否则不可能成功。他的梦想显然太大了,在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寡头割据下,成功的概率又太低了。

雷军一直声称他18岁时读过的一本书《硅谷之火》是他创业理想的源泉,那本书讲述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一群人创造苹果电脑改变世界的故事。

无论凭智力还是愿景,他都觉得自己的“江湖地位”至少不应该输于马化腾、李彦宏和马云,而且比他们更具理想主义和“道德”水准。 今年43岁的雷军在1992年加入金山软件,担任研发部经理;1998年出任金山总裁兼CEO。在中关村乃至当时的中国科技业,雷军成名甚早。他以极度聪明和精通技术著称,破解过不少软件,也写过不少加密软件。他在大学期间曾尝试创办一间名为“三色”的技术公司,但最终放弃。而加盟金山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破解了求伯君一手开发的WPS办公软件,吸引了求的注意。

但在雷军执掌金山带着它转型成为一家覆盖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和网络游戏等多元化软件公司的过程中,互联网抢了传统软件的风头。中国互联网目前的三家寡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在那一时期先后创建。周鸿祎也在雷军出任金山CEO的当年放弃传统软件业,创办了3721公司杀入互联网战场。 雷军当时的激情仍完全在本土软件上。雷军在武汉大学的师弟、千淘资本联合创始人李华兵对《第一财经周刊》回忆:1998年雷军在武汉大学进行过一场让他至今都印象深刻的演讲。当时他讲了很多豪言壮语:“金山的梦想是让软件运行在每一台电脑上”、“我要用未来十年和微软来一场豪赌”。据称,现场也是掌声雷动,每个人都有一种浑身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些话和今天小米科技的愿景何其相似。但雷军因此错过了互联网发展最黄金的阶段。

“他一直是书生意气,”雷军昔日在金山的下属、电子商务网站“初刻”创始人许晓辉这样评价他;乐淘网创始人毕胜对他的评价是“争强好胜”。

“雷军是湖北人,湖北人性格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服周‟,一般两个人打架的时候,把对手按在地上的人会问„服不服‟,另一个人会说„不服周‟,这是湖北人性格中倔强不易服输的特点,也是雷军的性格。”李华兵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而恰巧的是,周鸿祎也是湖北人。 这些脾性反而让雷军在软件业又坚持了10年。其间金山也开始涉足互联网安全和网络游戏,但它终究脱不了一家软件公司的底子。1999年,雷军还以金山公司为股东参与创建了卓越网并担任董事长,但终于在2004年因为钱烧得山穷水尽,而金山董事会不同意继续投资卓越,而被迫把它出售给亚马逊。

其实最懊丧的是,2000年腾讯马化腾曾找到金山,希望金山收购QQ,但雷军错过了这个机会。11年后,金山安全差点被腾讯控股。 也就是说,雷军很执着,但一直没站在风口上。别人做互联网的时候,他继续做软件,最后软件业整体不行了。在他一边做软件一边做互联网的时候,又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间,最后还被软件公司给绊住了。

2007年10月,金山终于在香港上市,市值只是任何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零头。2个月后,雷军离开金山。

“这都是他40岁以前的命。”乐淘网创始人毕胜对《第一财经周刊》如是评价金山对雷军的意义。

“他后来一直强调顺势而为,也是这个原因。”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说。 在离开金山前不到一个月,雷军以CEO的身份录制了一期《波士堂》电视节目。在节目中,雷军分享了诸多往事和对人生与事业的看法。谈及未来,雷军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等你们《波士堂》不再管我叫金山的老板,而是直接叫我雷军的时候,我再来告诉你们。” “他当时就应该很清楚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了。”当时在金山帮助雷军安排节目录制的许晓辉对《第一财经周刊》回忆。

其实在这之前,雷军已经开始了作为天使投资人的生涯。他看好两个方向: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前者的代表是拉卡拉、乐淘和凡客诚品,后者的代表是乐讯、UCWeb和多看等,此外还有网络游戏平台公司多玩网等。

雷军无一失手的投资清单也在这时形成。李学凌刚开始创办多玩网的时候找雷军要钱,雷军答应了,并预言多玩网未来的估值能达到1亿美元,李学凌当时震惊了,后来事实表明多玩甚至不止这个价钱。多玩旗下的YY语音多人交流工具,也已成为足以威胁腾讯QQ Talk在网游大户中地位的杀手级产品,被腾讯列入封杀名单。

在投资UCWeb之前,雷军也曾与李学凌沟通过,当时他对李学凌说:“这家公司今后比你们现在的估值还要大。”而当时UCWeb只有不到10个人。2010年,UCWeb的估值至少达到3亿美元,也成为腾讯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头号敌人。

“他在金山一直不太顺,”原多玩网副总裁林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见过了太多的失败,所以知道为什么会失败,他在做投资的时候会规避这些因素,所以成功率高。”

作为昔日黑客和软件高手,雷军数字化思考的能力在投资生涯中被放大了,一家公司的收入和估值在两年内量化到什么程度,他通常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他的聪明还体现在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上。“2005年的时候我说移动互联网都没人知道是什么,现在所有人都在讲移动互联网了。”雷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2005年他投资乐讯,2006年投资UCWeb,2007年开始了“拎着一麻袋钱投资移动互联网”的日子。

这次雷军站在了风口上。毕胜对他说:“你现在找到自己的台风了,移动互联网就是你的台风。”

在过去的5年里,雷军一共玩过50多部手机,研究过数百个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在雷军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天秤,雷军用它来称所有手机的重量,还把不同手机放在天秤上比较轻重,他还把手机拆开,在天秤上比较不同元器件的重量。 所以小米科技后来独立做硬件开发,也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但当时雷军似乎还并没做好这件事的准备。对那些他投资的公司,他的情绪有些复杂。

他压抑着直接插手的欲望。除了出席董事会,雷军一般极少直接对被投资公司提要求。“他的投资风格不是追求控股权利的那种,所以最后不会兵戎相见,不会跟被投资的公司闹翻了。”金山安全CEO傅盛说。

“但他总是事必躬亲,让你知道他需要什么。”乐淘网CEO毕胜说。尽管不提方向和要求,但雷军有的时候会突然对乐淘网的图片提出建议,比如拍得不漂亮要换掉之类。

“这其实也会让他特别累。”李华兵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2008年底雷军接下UCWeb董事长一职后,情况有了点转变。当时UCWeb转型与诺基亚全面合作,需要借助雷军的影响力拓展合作伙伴资源,这也给了雷军一个事必躬亲的机会。

“我当初是破例当董事长的。”雷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几乎从不担任任何被投公司的董事长。

但据知情人士称:在雷军担任UCWeb董事长的后期,管理层也的确感到了雷军强力干预带来的掣肘感。

雷军的江湖地位正奠定在这个时期,传说中的雷军系开始浮现。 雷军本人对此说法极为反感,他声称这是“敌对势力”编造的说法。“不就是从周鸿祎那儿听说的嘛!”和《第一财经周刊》谈及此事时,他颇为忿忿不平。 “他就是一个哥们。”毕胜形容雷军。毕胜的第一个iPad是雷军送给他的。有段时间雷军说毕胜你要去锻炼身体,就给毕胜买了一辆1万多元的自行车。有次雷军生日毕胜忘了准备礼物,就从自己抽屉里翻出一个新的钱包,包装起来送给了雷军。后来才想起来这是雷军几年前送给他的,但雷军好像并没发现。

在丛林法则和江湖门第风气极盛的中国互联网界,这种性情和作派,加上核心人物本身的魅力,极容易团结一股势力。

它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忠诚:据知情人士透露,雷军从金山带来的铁杆下属在帮助雷军在小米科技的办公室搬家的时候,雷军书架的书的摆放次序,与搬家前丝毫不差。

一位从谷歌中国加入小米科技不久的员工说:雷军看上去更有血性,像堂口老大,更性情。相比之下李开复则更儒雅和书卷气。 对雷军来说,2010年是最重要的一年:UCWeb的估值超过3亿美元,凡客诚品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作为天使投资人,他的成功已毋庸置疑。而硅谷之火也到了重新燃烧的时候。

2010年4月,雷军的师弟李华兵给雷军发了一封邮件,推荐一个从德信无线出走的无线业务团队,他们希望做一款独立的手机硬件。李华兵试探性地问雷军要不要见一下,很快得到了雷军的回复:“华兵,你非常聪明。”

作为一个投资人,李华兵认为同为投资人的雷军这几年的行动一直是在为移动互联网布局和造势。而乐讯、UCWeb和多看等项目,都集成了移动互联网社区、内容、应用等各个层面的产品,最终能集成这些产品大成和优势的,只有一部被“重新塑造”的智能手机。 李华兵猜对了雷军的想法。而事实上,雷军已经和一些人沟通过关于做手机的想法。在小米科技成立前,有一次在UCWeb的走廊上,吹着凉风,李学凌对雷军说:你一定要下这个决心,做一部手机。 “做手机”的计划,与小米科技的创业完全同步。它早于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更早于2010年底才形成完整蓝图的类Kik通讯工具—“米聊”。也就是说,雷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高难度动作。 难度越高,别人就越难以复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都没有直接做手机硬件的经验,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一下,雷军和小米科技就占领了商业形态的制高点。

按照雷军自己的说法,他花了这么多年测试了50多款智能手机,没一款是真正无可挑剔的,这是他决定自己做一款手机硬件的理由。如果这真的算个理由的话,口气也足够大了。

在正式成立小米科技的同时,雷军辞去了UCWeb董事长的职务。 “因为小米是我的梦想,我的大部分精力都会花在这上,所以我向UC董事会主动辞职。”雷军对《第一财经周刊》如是解释。

而据一位UCWeb已经离职的资深员工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以CEO俞永福为代表的UCWeb管理层和雷军就业务方向曾发生严重分歧。俞永福等人力主UCWeb在手机浏览器的基础上发展内容和社区等业务,而雷军则认为UCWeb应该加强作为浏览器的管道功能,不必过于扩张。

而以“小米工作室”名义发布的一款“迷人浏览器”问世后,双方的矛盾彻底暴露了—迷人浏览器与UCWeb的业务直接产生冲突。一些人认为,雷军之所以认为UCWeb不应该发展独立的内容、应用和社区业务,是因为他想用UCWeb推广自己新的相关产品。不久后,雷军从UC董事会离开。

“周鸿祎的投资是炮兵、步兵、地雷兵,都不一样,雷军这是把前一个部队的武器拿过来,武装自己的下一个部队,”一名投资界人士如是比喻。也许是雷军太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一家“伟大的公司”了—他希望小米科技符合软件、硬件和应用完美结合的“铁人三项”;他希望小米具有极客精神和创造力;他希望小米颠覆现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他希望小米手机成为一款“社交产品”,并靠它来赚钱;他希望小米手机完全通过互联网销售,颠覆传统渠道…… 于是,他费尽心思让小米成为一家看上去无限完美的公司。 他和每个潜在的高管和重要产品经理至少聊10个小时,说服他们加盟。原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担任公司总裁,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原谷歌中国产品经理洪锋、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摩托罗拉北京研究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担任副总裁。用雷军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支他一开始觉得“优秀得以至于不知道该拿来干什么”的豪华团队。

手机硬件制造是个大麻烦。为此,雷军和林斌总共见了100多个手机硬件设计的专家,才最终敲定了以周光平和刘德为首的硬件团队班底。

雷军尽量让小米这家公司的基因和逻辑,看上去和我们见过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一样。比如小米坚持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节奏,每周一次更新MIUI操作系统的功能,很多团队成员每周工作时间6天长达72小时。它为此收获了一批每周末等着更新操作系统的忠诚用户,甚至还形成了海外粉丝社区。为了彰显小米作为一家“开放”公司的立场,它甚至公开在官方网站上提供MIUI和谷歌Android原生系统的下载包,支持用户把原本采用了MIUI操作系统的小米手机,“刷”成Android原生操作系统—尽管这么做,对小米本身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有。

雷军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诠释手机:CSP。C代表联系人(Contact),S代表短信和彩信等通讯方式(SMS),P代表手机(Phone)。他认为一部手机应该是以联系人列表为核心的社交工具,而其中“S”的部分,聚集了丰富的社交信息和数据挖掘潜力,是未来小米除了手机销售之外,重要的收入来源。

所以,小米现在的团队架构完全因此而设计。手机硬件团队负责打磨一款“顶级智能手机”,MIUI操作系统团队不断地优化手机联系人与这部手机的交互方式,比如“超级手机通讯录”等功能。而“米聊”则形成一个建构在手机与用户界面之上的社区,丰富和延展用户在手机上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像Facebook那样沉淀下来更多的用户数据和行为,作为下一个“软件金矿”。雷军说: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但问题已经发生:被雷军视为未来“金矿”的米聊用户数已超过350万,是一款颇受欢迎的工具。但它已被腾讯的“微信”全面赶超—腾讯上天然的社交关系比“米聊”丰富得多。 在期望与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等人“平起平坐”的道路上,拦路虎已经来势汹汹地扑过来了。

也许雷军有后路。“我们这三个方向是一个整体,但也是可以各自独立发展的,每个方向都是一条独立的出路,形成一个独立的业务方向。很多人都问我小米手机做失败了怎么办,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我有三个方向呢。”雷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真的这样的话,小米就显然已经不是雷军心目中的小米。“小米科技寄托了雷军的全部理想。”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说。似乎一切伟大科技公司应该具备的创新态度、思维方式、文化、逻辑甚至花腔,都在这家旨在成为“世界500强”的创业公司身上凑齐了。 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雷军必须深入到公司的每个细节当中。 这似乎没人可以替代,在这家由金山、微软、谷歌和摩托罗拉的“异质文化”组成的公司,在互联网、传统软件和硬件三种不同节奏和逻辑的协调和冲突面前,雷军必须全力以赴。“我不是一个符号,如果要说凝聚力,我最多只能凝聚我金山带来的老部下,我要到这个团队里面,跟大家有共识,去解决每一个困难。”雷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堂口老大”几乎成了每天走得最晚的人。“我从来没觉得他像现在这么累过。”李华兵说。他有一天晚上去找雷军,已经十点半了,后面还排着不下10个人。有一次,雷军在外面演讲回到办公室还没吃饭,桌上有一份米饭和一碗粥,雷军举起碗来,差不多一秒钟就把粥喝了下去。 当然,这些都不能说明小米已经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硅谷英雄的梦,离他可能越来越近,也可能越来越远

第17篇:乌托邦宪法(第三版)1

欢迎来到凹凸乌托邦文字群 ——本群文爱非现实群、非专属群

一、乌托邦六条群规: 1.发黄图、网站、乱弹语音视频、攻击女士、骗露脸者,清理。

2.群内公开约炮(女士除外),私聊私加骚扰妹纸,被妹纸举报者,清理。(当然群里聊熟悉了,只要不被举报,想怎么玩、想怎么私聊随便你) 3.发大图、打广告、刷屏、谈论国家政治、民族等敏感话题被一次警告后再犯者,清理。群内发私聊记录,主动挑起事端者,清理。

4.打扰公演或自述、插言者,女士警告2次,清理;男士警告一次,清理。 5.禁止群共享传文件,警告一次,第二次清理。

6.违反群规被清理者,可允许二次进群,二次犯规被飞者,永不录入。

二、凹凸文爱、非现实群。

字体小于11号。群内素质聊天,淫男荡女尽情释放,思想荡漾、语言淫荡、可以与聊友一起群内公演美妙的爱情全过程、也可以自述意淫自己的性爱经历。管理负责拉线,保证公演或自述时不会被打扰 。(哪个管理负责拉线,哪个管理负责回帖加分)

三、YY频道:89906650。

频道内尽情聊天、唱歌,可挂机升级,每一小时积一分,每100分可变马褂颜色,管理200分为黄色马甲,群友400以上自建房间。600分上贵宾黄马(无权限)

四、《凹凸烏托邦》群称谓改革制度表 新人进群儒生GG(未自诉)、闺秀MM(未验证)。 另:Q龄小于1年的男小号不放进群。

等级分值 00-20分 顽石GG (碧玉MM) 等级分值 21-30分 才子GG (才女MM) 等级分值 31-40分 俊杰GG (佳丽MM) 等级分值 41--80分 骚客GG (天香MM) 等级分值 81-120分 名士(郡主) 等级分值 121-160分 博学(公主) 管理 等级分值 161-200分 游侠(天使) 管理 等级分值 201-260分 鸿儒(仙女) 管理 等级分值 261-300分 至尊(女神) 管理

300分以上。恭喜你,你已经在群里成神!(自由改称谓+符号+名字)

五、群加分规则

群友自述+10分、公演+20分,特殊剧情(人兽、SM、多P、搞基、拉拉)+30分;妹子第一次公演多加10分。参加群内游戏(群共享有游戏资料)+5(每周仅限一次游戏分)

拉素质闷骚MM(必须管理验证)进群+20,女女举报被骚扰+10分。(举报加分仅限于被骚扰举报、拉人举报,要有截图为证)。

第18篇:意思意思

小王给他们局长送礼: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请问,文中出现的这几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乔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3.意图,用意)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乔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10.意见,想法)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8.情意,心意)

乔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1.思想,心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1.思想,心思) 乔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12.象征性的表示)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7.心情,情绪)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What do you mean by this?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 Nothing, a little thing to smooth things over.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That\'s not cool.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It\'s not a big deal.

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You are a funny guy.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In fact,nothing except this.

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Kindly accepted.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If not, I am embarraed)

第19篇:《乌托邦》读书笔记论战争观

东北师范大学

《乌托邦》读书笔记——乌托邦的战争观

【内容摘要】:作者借书中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将乌托邦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了巧妙的对比,藉之谴责后者。英法百年战争、英国红白玫瑰战争、英西战争以及镇压各种起义,士兵在前线作战变为了残废但是国家不会对他们进行照料,他们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法国在和平时期毅然养了一批雇佣兵,利用他们进行对外侵略。拉斐尔·希斯拉德谴责了当时专制君主的对外侵略政策,并对乌托邦进行的战争进行了描述,突出乌托邦关心臣民幸福、保护臣民利益的正确统治原则。“你们不要战争,就决不会有战争,而你们所更应该重视的是和平,不是战争”①,通过拉斐尔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乌托邦竭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的政策。这与当时的欧洲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乌托邦 战争 雇佣兵

引言

《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在1516年写成《乌托邦》,采用了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书中的人名、地名和其他专名都是杜撰。“Utopia”(乌托邦)是根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家,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莫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一、战争原因

乌托邦人认为战争是野兽的行为,因此他们不像那些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侵略的国家一样追求战争中的光荣,并且他们痛恨战争。他们不会轻易地投入战争,仅是为了保护本国领土,或是驱除侵入友邦的敌人,或是出于怜悯把某个受专制压迫的民族用武力从暴君的统治奴役中解放出来。

他们援助友邦不是仅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也不是仅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是为了替邻邦报复曾经遭受的损害。但他们的出兵是在事态初起且被征求意见后才会行动。如果乌托邦人觉得自己提出的道理不无根据,而对方对提出的损失赔偿不予理睬就会带头作战。遇到敌军的入侵时他们将不得不诉诸武力;而对于友邦商人收到另一国家的执法幌子下横加于他们的冤屈,他们会更加凶猛地运用武力。

乌托邦对于友邦受到的冤屈将会狠狠地报复,但对于自身受到的冤屈如果没有人身暴行,他们的发怒仅限于取得补偿和有关国家断绝贸易。因为他们的公民所损失的仅仅是来自公库的金钱,而那是取之不尽的,这些损失对国人的生活及生命都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乌托邦公民在任何地方因受欺侮而成为残废或丧命,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的阴谋,乌托邦人会先派使节查明真相,然后在罪犯未被交出的情况下马上宣布战争。如果罪犯被交出,乌托邦人将把其处死或变为奴隶。\\

乌托邦人的战争大多不是为了扩张,即使他们因为本国人口过多向外殖民时,与当地人逐渐融为一体,并使双方都有足以维持生活的土地。他们的战争是以保护本国人民利益为主,而不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野心。 ①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1页

有一种情况会被乌托邦人认为是作战的绝好理由:“如果某个民族听任自己的土地荒废,不去利用,又不让按照自然规律应当依靠这片土地为生的其他民族使用”①。这个理由在我们听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不是为了土地,而是为了被荒废的土地。

二、战争资金来源

战争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乌托邦对雇佣军提供的酬劳从来不会吝啬,也常出高金收买敌人,这是因为他们有完全充足的储备资金。他们的资金来自以下几个途径:

(一) 乌托邦有着严格的生产劳动制度,除少数人外,人人都需要参加增进国家财富,提 高社会福利,有益于全体人民衣食住行各种生活状况的改进的有益的劳动。男女以务农为主,但除此以外没人还须学一门专门手艺,他们学的都是能改善人民生活的手艺。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白天六个小时的有效率的劳动,创造出丰富的产品。而乌托邦实行公有制,所有的产品汇聚到每座城市几个指定的市场。每家每户到市场上免费领取全部需要的东西。乌托邦的物资充裕,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当乌托邦人做到本身有两年的储备后,将把剩余的运销到别的国家,把其中的七分之一送给这些国家的贫民后,余下的将廉价出售。他们运回自己缺乏的东西,而且运回大量金银,日复一日,他们存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黄金而乌托邦的日常生活是不需要金银的,它们被制成奴隶的手铐脚铐、粪桶溺盆、因犯罪而成为可耻之人的金耳环、戒指、项圈、金冠,随处可见,但他们并不在乎。

(二) 乌托邦人赊欠出售大量的货物,大部分的债务,乌托邦人从不索偿,但当他们必须 这笔款项借给另一国家或者必须作战时会将债款收回。

(三) 乌托邦人会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费用,而且要付现金,并将其储备以便作用于类似 战争。他们还会要求战败国交出庄园,并每年从中征收大量贡金。

乌托邦人将所有的金钱储存在国内,作为极端危急时或突然事变中的保障。乌托邦人不主动发动侵略战争,但是还是在平日里做了资金上充足的准备,防患于未然。在战时他们可以凭借着金银避免本国人的亲自作战,并且由于国内的物资充足,不会影响公民的幸福生活。不像当时的欧洲的英法等为了争夺霸权、王位,耗尽人力财力,穷兵黩武;英国的圈地运动迫使佃农出走,耕地面积的减少使粮价上升,雇佣被减少,售羊由寡头操控,他们的恶意囤积致使其他牲畜的涨价,没钱的佃农有些讨饭被抓,有些被迫抢劫,被抓后与杀人同罪。战争与贵族的压迫使人民的生活日益艰难。

三、战争士兵组成及军队组织

(一)乌托邦人用他们的财富,从四面八方,尤其是从塞波雷得人当中,招募雇佣兵作战。这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他们大批离开本国,只为少量的报酬,到任何征兵的一方投效。只要哪一方可以付出更高的金钱,他就效忠于哪一方。赚到冒着生命危险赚来的钱之后,他们立刻把钱花到放荡无耻的生活中去。乌托邦人从不介意有多少塞波雷得人为他们送掉性命,他们乐意招募这些“坏蛋”以“不正当的使用”。乌托邦人认为“自己如能扫清世上这些万恶可厌的人类渣滓,将为世人带来最大的好处”②。但他们对回来取回全部酬金的人毫不吝啬。乌托邦人与塞波雷得人截然不同,他们厌恶暴力,厌恶放荡无耻的生活,不喜欢运用暴力,对于大量杀戮取得的胜利只会让他们觉得遗憾可耻。法国在和平时期也继续养着一大批懒散的雇佣兵,法国人认为若要社会安全,必须随时备有一直坚强可靠的守卫部队,主要由老兵组成,因为他们不信任新兵,而这种看法是他们不得不经常寻找战争的口实,专供士兵获得临阵的经验,而豢养这些人不利于法国的社会秩序,历史上的罗马、迦太基、叙利亚和别的许多国家的事例也都证明了豢养的这些雇佣兵不但毁灭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还把土①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1页

地城市也毁灭了,这种行为完全不利于造福社会。

(二)乌托邦人也雇佣他们支持作战的一国的士兵,或者其他一切友邦的援军,最后他们会加派一个分队自己的公民,从中推举一个久经考验的将军指挥全军,下面有两个副手,在将军遇险时,两名副手的第一名继承他的职位。战争是变化无常的,但这个安排可以使全军不会因指挥遇险而一片混乱。

乌托邦会在战争时派出的公民是在每一城市甄选自愿入伍的公民,任何公民不会被强迫到外国作战,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某人生性有些胆怯,不但自己不会表现得勇敢,而且会削弱同伴的士气”。如果有妻子渴望随丈夫出征是受到鼓励和赞扬的,他们的妻儿在战场上会被放置在自己丈夫的身旁,使他们作战时更加英勇。乌托邦人亲自上阵后是极其勇猛的,他们接受过的专门军事训练以及从小由于教育和国家的良好制度而形成的正确健全观点使他们分外有信心和勇气。“他们既不轻贱生命,轻率地牺牲自己,也不过分珍惜生命,到了应该光荣殉节的时刻还苟且求活”①。没有妻儿在身边的士兵也无须为家中的生计操心,无须为子女的未来担忧,他们精神昂扬,志在必胜。如果战争延及了本国,那些身体结实的懦夫就被送上船舰,或和勇士们混合编组,或被派去逃脱无从的地方把守城墙。乌托邦人不会轻易在自己土地上作战,而且不管什么紧急情况,决不让外国的援军进驻他们的岛上。

乌托邦人在战时不会有后顾之忧,而在欧洲国家,例如英国在和法国交战后,有些参战的英国人为国王效劳却弄得四肢不全。他们因为残疾不能干自己的行当,由于年纪小又不能学习新的行当。他们的生计堪忧,不得不去偷窃。

四、战争装备

乌托邦人穿的盔甲一场坚固,足以抵御砍杀,但又便于身体的各种动作。即使在水中游泳,也不不感到任何不便。他们使用箭作为远程武器,步骑兵都是挽弓有力、命中率高的神手。在短兵相接时,他们会放下刀剑,抡起斧头或刺或砍。他们精于法名战具,在制成后严守秘密,以免在使用前便走漏风声使使用无效。他们注重于携带易于携带,便于转动的武器。

五、战争策略

乌托邦人对用韬略战胜击溃敌人,引以为荣,公开庆祝胜利,树立庆功纪念碑,他们庆祝没有任何兽类、只有人方能取得的胜利。他们作战追求的唯一目的,如果达到就无须宣布作战。如果非战不可,他们对于“须声讨其罪行的那些人严厉的处分,使其将来不敢再犯同样的罪行”②,这是他们在战事中所要迅速完成的主要意图。

宣战后,他们会设法同时在敌人境内主要地区秘密张贴无数布告,布告上严明凡杀死敌国国王的将受重赏。此外,对布告中列名的其他人的首级也悬了次等的、但不失为优厚的赏金。乌托邦人认为这些人在挑起战争方面的罪仅次于国王。他们还对生擒受声讨的敌人给予加倍的献首级的奖金。如果受声讨的敌人起义归诚,他们也给他们同样的奖金,并保障其人身安全。敌人因为他们的举动互相怀疑猜忌,互相出卖,乌托邦人对赏格毫不吝惜,他们力求有多么大的风险就应该有多么大的奖金。他们除了付出大批黄金外,还给予在友邦内安全地带带有优厚收入的地产。这种高价收买敌人的做法在别处被谴责为不道德的残忍行径,但事实就如乌托邦人认为的那样,这些行为说明了他们的明智,可以兵不血刃地结束凶恶的战祸;也说明了他们的人道主义及仁慈为怀,“死少数的有罪之人可以使敌我双方大批无辜的人不至于陈尸疆场”③。他们同情两边的人民,因为知道不会有人民自愿走上战场,国王的疯狂只会给人民带来负担痛苦,人民追求的是和平幸福的生活。 ①

②[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0页[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6页

如果高价收买敌人的策略失败,乌托邦人就在敌方鼓动内讧,挑唆王弟或大臣觊觎王位,不成功的话他们就唆使敌人的邻邦卷入纠纷,重新提出国王最渴望的领土要求。乌托邦在战争中对于金钱捐助能非常慷慨,但是不轻易派出自己国家的人力。因为他们“非常珍惜本国公民,相互重视,以致不肯用任何一个同胞去换取敌方的国王”。他们可以尽情地付出金银,因为这些东西即使没有了,他们的生活同样过得很好。

在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的关头,由精选的青壮年组成的敢死队上前搜捕敌酋。他们既明刀明枪,又暗中伏击。他们从远从近一齐进攻。大批新生力量会不断插入,让疲惫不堪的退下,继续不断攻击。乌托邦的教士离战士不远处,跪在地上,身披法医,伸出双手朝天,“首先祈祷和平,其次祈祷在双方流血不多的情况下祖国取得胜利”①。当乌托邦人占了上风时,教士驰进酣战中心,阻止本国军队对败军滥杀无辜。败军只要有看到教士并向其呼吁的,就能保全性命。败军中有触摸教师身上的法衣的,就可以使自己留下的财物免于从战争来的任何破坏。

他们追击敌军时,必在自己的军旗下保持一支随时准备交锋的人马。这可以在全军部分被击溃的情况下有后备力量使他们转败为胜。

乌托邦人在下定决定要逃脱时,敌人反而会以为他们会有别的打算。他们在发现数量或阵地上处在劣势时,会在黑夜中悄悄拔营撤退,或用策略回避敌人,有时他们会在白天秩序井然地撤兵,但是敌方在此时从后方袭击也同样危险。他们的营房周围戒备周严,有士兵亲手挖的深沟阔壕,壕沟中挖出的土堆向里方。

他们在战时都是使用策略,并尽量保证队伍前后的安全,力求牺牲最少本国的人取得胜利。

六、战后政策

乌托邦人如果和敌人订了停战协定,就严格履行,即使在敌人挑衅情况下也不破坏协定。他们不会去蹂躏敌人的土地,不烧毁敌人的庄稼,还要自己的人马远远离开庄稼,长好后可以供自己享用。他们不伤害非战斗人员(除密探),他们对于投降的城市秋毫无犯,对于攻破的城市也是禁止劫掠。他们处死反对投降的敌人,把其余参加守卫的敌兵贬为奴隶,对于战争中俘虏的士兵也不处死。他们会从罚收的财物中取出一部分犒赏曾建议投诚的人,把其余的没收财物赠给友军,他们自己对战利品一无所取。乌托邦人是友好对待人民,坚决不损害敌国人民的利益,显示出它的人道主义。

乌托邦人会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费用,而且要付现金,并将其储备以便作用于类似战争。他们还会要求战败国交出庄园,并每年从中征收大量贡金。他们派出若干公民到这些庄园中作财务经理,省出大宗款项归入公库,除非他们愿意将这笔钱存在战败国作为信贷,直到他们自己需要这笔钱。他们也会把庄园收入的一部分给那些接受他们要求去完成冒险的使命的人们。

总结

从乌托邦人的战争观可以看出他们实践着“你们不要战争,就决不会有战争,而你们所更应该重视的是和平,不是战争”的观点。他们不在乎金钱的损失,以竭力保护岛上公民的幸福生活为正确的通知原则,于作者成书那个时代的欧洲大陆劳民伤财,对外扩张,贵族压迫的社会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乌托邦人不仅在战争中尽力减少本国人民的损失,也不伤害敌国的人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只是要给申讨战争罪行的人严厉的处分。他们是有着人道主义思想的民族,寄托了作者对社会的希望。

第20篇:“悲的命运”之乌托邦

“悲的命运”之乌托邦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今天教授给我们重温了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的电影版。之前,我们必然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视剧,戏剧,书籍,歌剧等对《巴黎圣母院》耳熟能详,毕竟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今又认真的看了一遍这个电影,给我们的感触和引发的思考是更多了。

首先我想到的是为什么雨果要以巴黎圣母院作为故事的中心地标来叙述,这与他叙述的内容究竟有什么样微妙的联系。那就不得不考证一下巴黎圣母院的历史。巴黎圣母院建造于1163年—1345年,由天主教大教主莫里斯·德·苏利兴建于巴黎的西岱岛。在那个神权大于王权,宗教盖过法律的时代,巴黎圣母院是整个法国司法,治安和宗教的中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法国的头脑,心脏和骨髓。其中珍藏了无数13至17世纪的珍品。而它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又在欧洲建筑史上是一划时代的标志。这就不难想到,雨果之所以会选择巴黎圣母院来体现故事,正是因为一方面它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以及人们的关注程度之高,另一方面它是揭露统治封建和教会黑暗的再理想不过的场所了。

其次,在看完了整个影片后,除了被可悲的故事打动外,我还强烈的感受到两组针锋相对的矛盾碰撞。

第一组矛盾是社会不同阶级的利益矛盾。在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宫廷与教会狼狈为奸,压迫人民。人民与两股势力英勇斗争。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美德。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艾斯米娜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显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捣毁圣日尔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说写到这里,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发。

在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凸显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的连缀了起来。它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人民的善良、友爱、正直勇敢、舍己为人。它反应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

第二组矛盾便是美与丑的对比。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男女主角都是真善美的化身,而副教主克洛德和贵族军人菲比斯体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人物个性强烈鲜明,美与丑在观众面前一览无遗。

雨果利用人物之间的美丑对比外,还利用了人物自身的美丑对衬。艾斯米娜达被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这是作者使用了自我正衬托的手法。至于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钟人加西莫多,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而加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艾斯米娜达那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人心的温暖,这个外表粗俗野蛮的怪人,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美拉达的身上,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了她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又是反衬的手法。类似于我国古代文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手法,如: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极大的讽刺了人物,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丑对比是此故事作为浪漫主义里程碑的最明显标志之一。但这种对照却不是按传统的方式把美与善,丑与恶分别集中在两类不同的人物身上,或是根本回避丑怪的一面,而是让他们互相交错:外表美好的,其内心未必善良;外表丑陋的,其内心未必不美,未必不善。敲钟人卡西莫多丑的出奇,而且显得非常凶恶,但他心灵的美和善则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而愈益突出;副主教的外表何等令人肃然起敬,但心灵却是多么邪恶毒辣!菲比斯是花花公子的典型,正人君子是否定他的,但单纯的少女却容易对她一见钟情。天真貌美而心地善良的街头艺人艾斯米娜达用极其纯真的爱情去爱那个穷诗人干果阿,而且至死不渝,但她对卡西莫多崇高的感情却偏偏视而不见。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情感。这也许正是浪漫主义小说的魅力所在。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悲剧,悲的命运大别为三类,一是偶然的不幸,二是人的自我分裂及其不幸的解决,三是人与社会的或自然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固然,《巴黎圣母院》所叙述的命运,一个重要的侧面是副教主克洛德淫秽、叛教,不信天主教诲,偏信炼金邪术,为淫欲所支配,终于导致他自己以及他所爱和所不爱的人们统统灭亡——这是悲剧之一。而敲钟人卡西莫多由于天生畸形,特别是他的既瞎又聋,阻遏企图营救艾斯米娜达前来攻打圣母院的义民于前庭广场,终至被他与国王派来捉拿这吉普赛女郎的军队上下夹击,代表着黑暗中世纪鲜见的正义力量——那些下层社会的贱民全部被消灭,这是又一悲剧。无辜的跳舞姑娘不仅是一切惨遭统治欧洲长达一千年的欧洲愚昧黑暗势力摧残的可怜百姓中间的一个,也是他们的楚楚动人的形象,无论她怎样辩白,无论人们怎样出于义愤竭力救助,仍然逃不脱被绞死的命运——这是悲剧之三。所有这些正是上述悲惨命运的三大契机或动因一齐发挥作用的惨烈结果。《巴黎圣母院》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刻画的就是那黑暗时代几乎全部平头百姓不可逃脱的这样悲惨的命运。国王路易十一深藏在重重黑幕后面,他却正是雨果拿出来示众的血腥屠杀的元凶大憝!无辜惨遭他所代表的黑暗之力摧残的民众就是这部悲剧的真正主角。然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仍然要求我们相信“生活,就是昂首前瞻”,我们抛洒眼泪的同时,要像雨果那样“我睁开眼睛,看见了灿烂的晨星”,是的,应该永远乐观:“相信白昼,相信光明,相信欢乐”。雨果高唱着这鼓舞人反抗压迫、冲破黑夜的诗句,奋勇前进,向人类广布他的人道主义呼声,从30岁起进入了法国乃至全欧的浪漫主义创作更高更盛的时期。

确实,《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就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西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终于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统统死光的惨烈结局。我们在这部巨著中看见的命运,就是在特定环境即中世纪的法国首都,愚昧迷信、野蛮统治猖獗的那个社会之中,发挥其横扫一切的威力。《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精炼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赢得了继《艾那尼》之后浪漫主义打破古典主义死板桎梏的又一胜利。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

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后,还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或是改编成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来到我们的心中。这样的巨著绝不是看一遍可以看透,看够的;更不是我用这短短的篇幅能够说详,说尽的。雨果在仅仅120天里就严密酝酿,前后斟酌,反复推敲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作品,又是我的惊叹之余望尘莫及的。而我在以上的随想和兴笔下,也衷心的祝福《巴黎圣母院》可以永久传阅下去,因为名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期,它的价值都能得以延续和发扬。

崔亦叶

071108129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