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韩信是哪个朝代的(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3 18:00: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南北朝之说

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朝、也不是其他北方割据势力,而是盘踞漠北、气势旺盛的柔然。八王之乱以来,已经混战了一百五十年的中原地区之动荡是加剧,还是平息,就取决于北魏与柔然的生死决战。其中,公元429年是柔然败得极为惨痛的一年,双方都为这一场生死决战做了慎重的准备。

429年(太武皇帝(拓跋焘)神鹿二年),“秋七月,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购王公将士各有差。”(《魏书》卷世祖纪)这时花木兰“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木兰辞》中连花木兰父亲这样的年迈之老卒都要参军,可见情势之严重,国家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必须动了真格的了。而历史上,也确实是在429年,北魏掏出了最后的血本,来跟柔然展开一决生死的大战。

花木兰替父从军。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直将柔然赶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卷86.蠕蠕传),燕然山即燕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远离故土,发出“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的感慨。

太武皇帝(拓跋焘)太平真君(441年)“行幸阴山之北”(《魏书》卷4,世祖纪),花木兰从军正好12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见花木兰,封她为五品尚书郎,她怕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史书的年代和木兰辞的12年相吻合。

但是又有证据说明木兰是汉朝时代的人。

《木兰辞》最早见于南北朝陈代,此前何承天(370-447)在《姓苑》中也曾提到木兰、《南齐书·州郡志》中提到在今湖北黄陂曾设过木兰县。依此推断,木兰生活的时代不会晚于南北朝,不会晚于何承天。所以,至少隋唐之说是难以服众的,木兰汉代说倒是有证据的。

木兰曾戍边燕山,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自古以来都有祭祀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题为《汉孝烈将军记》。碑载:“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良久,竟行。神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一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汉世尝作《木兰辞》,阐扬于前,唐杜牧之亦歌其事于后。”此碑立于元宁宗懿麟质班至顺三年(1332年),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从碑文来看,其中提到的汉世尝作《木兰辞》,这就充分说明木兰出生的年代早,也说明木兰出生于汉代。

推荐第2篇:水调歌头是哪个朝代的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有很多经典的古诗文被后人歌颂,那么水调歌头是哪个朝代的?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水调歌头的相关内容,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年代】:宋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推荐第3篇:木兰诗是哪个朝代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小编收集了木兰诗是哪个朝代,欢迎阅读。

南北朝之说

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朝、也不是其他北方割据势力,而是盘踞漠北、气势旺盛的柔然。八王之乱以来,已经混战了一百五十年的中原地区之动荡是加剧,还是平息,就取决于北魏与柔然的生死决战。其中,公元429年是柔然败得极为惨痛的一年,双方都为这一场生死决战做了慎重的准备。

429年(太武皇帝(拓跋焘)神鹿二年),“秋七月,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购王公将士各有差。”(《魏书》卷世祖纪)这时花木兰“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木兰辞》中连花木兰父亲这样的年迈之老卒都要参军,可见情势之严重,国家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必须动了真格的了。而历史上,也确实是在429年,北魏掏出了最后的血本,来跟柔然展开一决生死的大战。

花木兰替父从军。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直将柔然赶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卷86.蠕蠕传),燕然山即燕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远离故土,发出“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的感慨。

太武皇帝(拓跋焘)太平真君(441年)“行幸阴山之北”(《魏书》卷4,世祖纪),花木兰从军正好12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见花木兰,封她为五品尚书郎,她怕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史书的年代和木兰辞的12年相吻合。

但是又有证据说明木兰是汉朝时代的人。

《木兰辞》最早见于南北朝陈代,此前何承天(370-447)在《姓苑》中也曾提到木兰、《南齐书·州郡志》中提到在今湖北黄陂曾设过木兰县。依此推断,木兰生活的时代不会晚于南北朝,不会晚于何承天。所以,至少隋唐之说是难以服众的,木兰汉代说倒是有证据的。

木兰曾戍边燕山,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自古以来都有祭祀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题为《汉孝烈将军记》。碑载:“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良久,竟行。神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一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汉世尝作《木兰辞》,阐扬于前,唐杜牧之亦歌其事于后。”此碑立于元宁宗懿麟质班至顺三年(1332年),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从碑文来看,其中提到的汉世尝作《木兰辞》,这就充分说明木兰出生的年代早,也说明木兰出生于汉代。

明代御史何出光在为完县木兰祠作《木兰辞赛神曲》十二首并序中说:“汉文帝时,老上寇边,帝亲征,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以父老,不任授甲,身伪其子以行,转战燕山。完为古曲逆,当为燕山之麓,将军百战收其地,土人庙祀之。”今录其“赛神曲”一首:“汉家事业拓雄图,勇健矫矫媲丈夫。挥槊当关百战后,堂堂正气至今无,弯弓飞骑黑山头,曲逆曾经百战收。纵使白登围已解,羞将美女觅封侯。”由此可见“赛神曲”中写到“汉家事业拓雄图”“羞将美女觅封侯”明显提到花木兰代父从军是在汉代受禄朝廷的事。还有明代保定知府石麟,在《重修汉孝烈将军庙》中说:“汉孝烈将军,唐时追封也。文帝时建首功,载书史,而孝烈颠末,且复见于汉之词、唐之歌、元之记焉。”石麟的话是有根据的。“元之记”即指元碑《汉孝烈将军记》,“唐之歌”是指唐代诗人韦元甫之《木兰歌》,“汉之词”就是《木兰辞》,它在汉代以民歌的形式流传于民间。韦元甫之《木兰歌》凡四十四句,诗中说:“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千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氐,更携于阗羌。”所说的燕支,即燕支山,在匈奴境内。印证了木兰从军的背景是汉与匈奴的战争。

证据之三,唐代李冗《独异志》中的《木兰从军》篇曰:“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二年,同伙卒不知其是女儿。”唐代就称木兰为“古人”,可见她生年久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独异志》中的奇文异事,均按时代的先后排列。李冗把木兰排在汉代人物之中,决非偶然。另外,从汉代《文献通考》中的初兵制来看,也与木兰代父从军相吻合。如“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驰战阵。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岁当给郡县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官,以雇庸者。”由此可见,当时木兰父虽年迈,但未超过六十五岁,所以不能免征,这是木兰代父从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做这么一个推断,花木兰为汉文帝时人,她的事迹影响很广,历为传扬,南北朝时经加工后遂有现在版本的木兰辞。

推荐第4篇:古代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辞职选择什么时间

古代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辞职选择什么时间

又快到年底了,每年这个时候,有两类人是比较纠结的:一类是要发工资、奖金的老板,一类是打算辞职、跳槽者。如果穿越一下,换到过去,情形又是如何?

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一道关口,正因此才有“年关”的说法。当然那时的“年关”说的是农历。因此,这个时候在古代却非辞职的最佳的时间,与今天流行“年底走人”不一样;而且,工资水平与现代也不同,并不比西方国家工薪阶层低,甚至高出许多。

古代的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现在实行年薪制,通常是对高工资的白领级别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当官的,到打长工的,主体实行的都是“年薪制”,尽管也有月薪。如果以现代的年薪制概念来理解,那时的中国人都是白领了。实际不然,年薪也分三六九等的。

那时的“年薪”并没有现代工资的概念,民间多叫“工钱”,官方称“年俸”。俸,当然是指俸禄,是有官宦之身者才能享受的,普通人叫口粮或工钱。中国古代时的“年薪制”是真正的年薪制,到年底才发呢,按年结算,给地主老财家打长工的无地农民也是这样,要到过年时才能领到一年全部的劳动报酬。如果家中实在急需,手头实在拮据怎么办?可以“支”,即临时借点用用,到年底一并抵扣。

年薪发的是什么?并非今天花花绿绿的钞票,也不是黄金白银,实行的是实物工资,一般发的都是粟、谷这类粮食,虽然也有发金、发银的现象,但是很少见的。那时拿工资叫“吃皇粮”,“皇粮”一词的产生便缘于工资发粮食的缘故。

据《群书治要》引崔寔《政论》文,一直到了东汉刘隆当皇帝的延平年(公元106年),才有“红头文件”形式的工资改革:发工资时可以发现金,但还不是全发钱,而是一半发货币工资,一半发实物工资,即所谓“半谷半钱”。这笔钱,叫“月钱”,是在年薪的基础上,对工资发放方式的一种变通。

刘隆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小皇帝之一,“享年”仅2岁,故称“殇帝”,这样的英明决策是当时的实际当权者邓太后作出的。中国女人有权了,就是与老爷们不一样,大多能折腾出点花样来,邓太后当时做了一系列很好的改革,包括释放后宫女人回家结婚嫁人,史学界习惯称为“延平制”。

到了唐代,中国的工资改革中才出现全部用货币来发工资的形式,但大多数的单位和部门仍习惯发实物工资,当时的说法叫“职田年米”。一直到明代中期,实物工资才渐渐退为次,货币工资成为重要的选择,受到工薪阶层的欢迎。当时有的单位有时候是发金子,但绝大多数是用银子来支付,称为“月费”,后来改称“柴薪银”,现代的“薪金”、“薪水”等名词,都是由此而来,此时仍以“年薪制”为主。

除了“年薪制”,中国古代也有“月薪制”。“月薪制”真正出现于何时?应始于南朝宋政权。别看人家宋政权是个偏居江南的小朝廷,但在布衣开国皇帝刘裕的领导下,该朝做了不少有利于本国人民的事和改革。刘裕三儿子刘义隆即位后(史称“宋文帝”),继承和推进了他老子的一套改革,连老百姓欠官府的税租债款什么的也不要了,一笔勾销,即免去“通租宿债”,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因其年号叫元嘉,史称“元嘉之治”。刘义隆当年也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按月分俸”,这个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月薪制”的雏形,对中国工薪阶层影响巨大。据《南史·阮长之传》记载,宋政权实行“月薪制”的具体实行时间,是元嘉末年(公元450年左右)。

古代辞职一般选择什么时间?

别看这“年薪”与“月薪”仅一字之差,但可以解决好多因薪水发放引发的矛盾。如果辞职、升迁什么的,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跳槽了,这年薪制便是个麻烦,员工随意跳槽很可能一年的工资都要泡汤。月薪相对就好办多了,月结月清,清了走人,给劳动者的“跳槽”带来了便利(现在不少建筑工地上更先进,实行“日薪制”,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钱,当天结算,这更灵活了)。

为了解决“年薪制”带来的问题,完善工资制度,各个朝代也会结合本朝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工资改革。如在辞职和跳槽的时间上,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南朝宋政权以前,辞职者结算工资时间一般以“芒种”为标准,相当于现在每年的6月5日、6月6日前后。如果在芒种前辞职,则其一年的工资(俸禄)悉归后任和替岗者。现在流行的最佳辞职时间是年底,穿越一下说,如果放在古代,辞职者就亏大了,要白干半年。

到了唐代,则将结算时间固定在当时每年的5月5日。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进士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九)所记,“淮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说的就是这事情,即在5月5日以前上岗的,可领全年工资(职田米),否则便不可以。这样,会算账的便会赶在这日前辞去旧职,去新单位报到。据此可以看出,古人辞职最划算的时间在年中,而不是在现在流行的年底辞职。

当然,具体什么时候辞职可以拿到全年工资,在中国古代会因行政区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别。但是,虽然对辞职员工有明确的工资结算时间,辞职现象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现在这么流行和常见,大多数员工根本就不会辞职,有岗位的就是“官家人”,“吃皇粮的”,那是一种身份和荣耀,能忍“十年寒窗苦”,图的就是“有朝一日吃皇粮”,谁舍得下岗?除非逼迫的。

古代中国人工资也比西方低吗?

中国古人不喜欢主动辞职的原因,除观念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待遇相对丰厚,并不比同时代的西方国家的工薪阶层低,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现代中国工薪阶层的薪水普遍低于发达的欧美国家,但从已故货币史研究专家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一书中所引资料来看,在中国古代,在清乾隆年间以前,中国工薪阶层的总体工资和生活收入与西方差距并不大,有的时代甚至高很多,即便是最底层的给地主老财打长工的“农民工”也是这样,而且所得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也远远强于那时的西方国家。

如公元前一二世纪时,罗马收入较好的打工仔所得的工资,折算成购买力的话,可以买2公石到3.5公石小麦,罗马士兵的津贴更低,可买1.2公石小麦。而据《九章算术》所记,“今有取保一岁价钱二千五百„„”从此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西汉时的“取保”这类普通职员的月工资大约是二百零八钱。

依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的换算,西汉时的1石大约相当于0.3425公石,这样可以买到小麦3公石到4.2公石,粟3公石到4.7公石,或大米2公石到2公石8斗。如果再直观一点,依1石=27市斤来算,罗马打工仔当年的月工资换算成小麦,约158至276斤,中国打工仔约237至331斤,可见,中国工薪阶层的收入要高许多。

到了清康乾时,普通中国劳动者的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多少。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英国的普通农民工的工钱月薪是约合银2两7钱,有点技术的工人约4两银,从数字上看明显高出中国人许多。但是,当时英国银币的实际分量严重不足,只有一半多一点,物价远远高于中国,实际所得工资和生活水平并不理想。

据麦考伦《英国史》记载,当时英国的平民大约88万户,其中一半每星期可以吃到两次肉,其余一星期最多吃一次,或者完全没有吃;西方的主食之一面包,当时平民并不能天天吃的,都是杂粮,这种生活水平与当时的中国普通人差别并不大。

当然,这样的对比是相对的,不能用绝对的眼光来衡量。

推荐第5篇:浅谈韩信

浅谈韩信

-------读《史记》有感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史记》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叙述史实,自然也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历史人物他们或辉煌或没落,或平坦或坎坷的一生,也正是这些人物书写了那一段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历史。其中韩信更是司马迁笔下一个突出的人物。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一生经曾有过怀才不遇,也曾位极人臣;在战场上他攻无不克,战无不取,官场上却屡经波折;他战功赫赫,却最终没能逃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惨下场。我认为韩信的这番经历和他的结局与他那复杂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韩信以一饭千金赢得了知恩图报的美名,同时,他也是相当记仇的。的确,他兑现了自己当年的对漂母“吾必有以重报母”的诺言。但对于那位曾让他寄食数月的亭长,他只以百钱打发了。有的人或许会想:那亭长的夫人曾经那样对待韩信,韩信没和他计较还给了他一百钱,可算是恩赐了。是这样吗?明显不是,他要真是想感谢亭长,不计较亭长夫人赶他出去的事,一百钱明显是伸不出手的。他要是根本不在意这事,他大可不用理亭长。可他偏偏就给了亭长一百钱,这一百钱同漂母的那一千钱比起来,我们就会发现那其实是对亭长的极大的讽刺。恐怕那位亭长在此之后就只有抱着那一百钱战战兢兢的过日子了。再有就是那个曾让他承受胯下之辱的人,他非但没有杀他泄恨反而封他为楚中尉,这看起来好像是韩信“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仔细想想并非这么回事。要是那人才能卓越,韩信不计前嫌任用他,那是无可厚非的,可那人无功无德却授予他中尉的职位,这就不符合常理了。韩信封他一是想说明自己心胸有多么的宽广,再者也让那个人无限的内疚悔恨和不知所措。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其实是很记仇的,只是他知道最好的报复是精神上的报复,而他则选择了最好的报复方式。

韩信是聪明的,同时他也是愚蠢的。他的聪明表现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韩信的能力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是无庸质疑的。萧何曾对刘邦说过:“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刘邦也曾说过“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经典战役是他一手打出来的,韩信的军事才能可见一斑,估计放在今天再怎么也是一个元帅级别的人物。韩信的聪明还表现在他懂得良禽择木而栖,早先跟随项羽的他,在不被重用之后离楚归汉选择了刘邦这棵大树,最终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但他的聪明也仅限于此而已,否则他就不会重蹈文种的覆辙。他的愚蠢在于太过自负,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这一点在《史记》中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在被刘邦抓了之后与刘邦的对话中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自负。一个君王如何能容忍这般傲慢无礼的话,更何况这种话还是从功臣的嘴里说出来的。还有一点可以看出韩信的自负: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韩信自恃功高,似乎不知谦虚谨慎为何物,所以他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刘邦第一个开刀的对象。韩信的愚蠢还表现在他不知道避其锋芒。自古的君王都是只可共苦不可同甘的,更何况是刘邦,中央专制集权下不允许功高盖主,就算是为刘邦厮杀一生的韩信也不例外。他没有学范蠡知进退,舍弃权势,逍遥于山水间;他也没有学萧何小心翼翼,谨慎恭敬。他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不,他是知道的。在第一次被擒后他就曾说道: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所以他

是知道的,只是他的锋芒太盛,而他又不懂得如何收敛。他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愚蠢也为他最后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韩信对刘邦可谓是忠心不二,而后来却撺掇陈豨谋反。蒯通曾两次劝韩信:以韩信的能力脱离刘邦自立为王,可与刘邦项羽二人三分天下。可均被韩信以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拒绝了,只可惜他的忠心换来的只是“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遂夷信三族”。何其悲哉!后来天下已定,他却撺掇陈豨谋反。他是对刘邦失望了,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那个曾经纵横疆场的韩信呢。临死之前他也是心有不甘的吧,否则他不会说出:“吾悔不用蒯通之计”这句话,只是他“醒悟”得太晚了,他终究还是不够果断,如果当年他听了蒯通的话,这天下或许又是另一番局面。

一切历史都有它的必然性,这些复杂的性格铸就了韩信复杂的一生,也注定了他最终惨烈的结局,但不管怎么样,韩信用他的一生为我们书写了一篇壮阔的史诗,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传奇的故事,让我们去品味,去咀嚼,去收获。

经济法学院2011级七班

许敬芳2011021407

推荐第6篇:韩信作文

古人不远---韩信

泰山崩,崩塌不了韩信的壮志凌云! 天地绝,绝迹不了韩信的孤胆英豪! 白云封,风尘不了韩信的义信天小! 问时间谁堪英雄?唯韩信也。

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出现了各朝各代。“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各族不乏人才,各朝各代皆有英雄。我们佩服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振兴汉室是如此的尽己之力。但我欣赏的是韩信的义信天下。

刘邦可谓一代明君,韩信更是一将难得。韩信对刘邦可是忠心耿耿,但刘邦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嫉妒韩信的军事才能,因为大汉江山是靠韩信的攻城略地所得;他厌恶韩信的民心所向,自古得民心者就得天下,为保帝位,刘邦极力削弱韩信势力,收兵削藩。当时时势三分,项羽、刘邦、韩信各据一方。三者中,韩信最强,声望最大,其谋臣早察汉王有杀信之心,便劝韩信自立为王,统一天下。项羽也派使臣劝韩信脱离汉王。可韩信人如其名,固守信义,不愿背叛汉王。

韩信虽无谋反之念,刘邦却有诛臣之心,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刘邦待江山一定,便以其莫须有的罪名扣押韩信,最终在萧何和吕后合谋下,一代名将含冤九泉。但从其身上折射出来的却是义信天下。

山为之动摇,水为之器泣,风为之悲鸣,举国人民为之痛苦悲泣!

对大汉,对刘邦,韩信此举可谓是君臣之道,贤臣之为,对此相比,他对百姓的信义就是显得格外高贵。

对自己有一饭之恩的老妇,她感恩图报,许之以百金。并以母奉养!对把自己扫地出门的府吏,他不计前嫌,以礼相待!对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恶霸,他晓之以理,许之以无罪并追封为官。

时势造就英雄,他没成就一番事业,但他的信义天下,早已流芳百世,直至今朝。

安龙县第二中学

八(8)班:高安洲 学会放弃

人生要做许多选择题,过许多关卡,然而,面对这些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放弃?不放弃?该如何选择我们才会快乐?相反,不用很困难的去做选择,很简单就是放弃不属于自己的和不放弃属于自己的。往往有人在这关,选错了,分歧了道路,最终,适得其反,得到的知识无谓的忧虑,莫须有的烦躁,与其最终得到的这种结果,不如当初选择时爽快地去选择放弃,那也许就不会有这些忧虑和烦躁了。

都说,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才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既然要放得下,那就要学会放弃。有的时候,放弃是必须的,就像一盘棋,要懂得丢车保帅一样,或许丢车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假如,放弃就如同成功一样,如果成功是山,那么放弃有时则为径寻径登上,方知山高大;如果成功是海,则放弃可能是帆,扬帆入海,方知海之辽阔。因为有时放弃才是一种收获。

放弃,并不是懦弱的表现,也不是退缩的借口,而是寻找成功的一个出口。有人说放弃是弱者的表现,因为弱者害怕失败,所以选择了放弃。其实,强者也有选择放弃的时候。有些事,只能放弃,倘若不放弃,苦苦执着,到头来又有什么好结果呢?学会放弃,并不是我们胆怯,害怕失败,而是我们明白,只有放弃,才能赋予我们更多的成功,只有放弃获得的东西,也许才会比执着得到的多!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总有一种智慧让人醒醐灌顶,总有一种启迪使人茅塞顿开,滴水中蕴藏着大海的奥妙。故事中演绎着智慧人生,然而我要说有一种给予让人深有感动。总有一种舍弃让人坦诚相待,成功中蕴含着放弃的因素,收获中闪耀着舍弃的光芒。从放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放弃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新的开始,一种新的精彩! 若你有一天学会了放弃,不计得失,拥有一颗平常心,相信自己,那成功将离你不远了,也许你的放弃会导致失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只有用于面对失败和敢于放弃的人,获得的成功才是最耀眼的。

安龙县第二中学

八(8)班:黄程红 感恩社会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赐予我们的,父母让我们有了生命在社会中成长,在他们的爱护下成长,在我们慢慢的成长中,我们跟寻着成长的脚步,随着社会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应该感谢社会,它让我们走向新的世界,新的时代。

社会的发达,让人类走向小康社会,不再受多年前的饥饿寒冷。可无论是什么东西都会有反面作用。在人们的眼里,社会的确实越来越发达,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可人们从来不会去想,社会越发展,环境不会越来越受污染吗?发达需要发展,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的材料,越发达,自然的资源就会慢慢的缩小,自然的空气就会受到发展的大气染料而被污染。所以说社会越发达,属于自然的就慢慢消失于世界。人类的生活是越来越富裕。可生命却是越来越短暂,就因社会的发达,环境被污染,导致人身也被污染,产生奇奇怪怪的病,这也是发达社会的好处吗?

社会的发达,人类不得不承认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可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好处而去忽略了它的坏处,我们应该拿它的好处与坏处进行相比来应用,不能迷茫的相信,也应该有自我判断。

社会是我们学习走向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走向社会才能明白我们的生命价值是否有意义。我们必须在社会生活,生活就像一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啊,它就不那么可口了。同时我们的生活、人生,要看他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我们以后在社会行走,就要如蜡烛一样,一直光明走下去。

走向社会,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去征服的,走向社会就如走向我们的人生,它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们必须好好的对待。

社会血药自然来建造的,友好的自然,就有新的社会,让我们敬畏自认吧!创造新的社会。

安龙县第二中学

八(8)班:李文敏 不能不孝敬父母

古人曾经说过:“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可是在今日的富强社会中,有谁体会到“孝”的含义过,“孝”是什么?而如今真正孝敬父母的有多少?你孝敬你的父母吗? 你对你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吗?你对你父母做过一些他们值得欣慰的事吗?则和谐种种小事,可能你没有做过,也没有想过,你难道没有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些皱纹,头上多了几丝银发,你没有发觉你正在成长的同时,父母正在一点一点的衰老吗?

孝敬父母,从现在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父母感到一丝的安慰,让他们觉得你已不在是昔日幼稚的小孩了,我们长大了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须要你做太大的事,如:“父母下班回来渴极了,现在你端上一杯冰凉的冰水,他们累极了给他们捶背,饭后收拾一下桌子,洗一下碗。”难道这些我们都做不到吗?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愿去做。

如果不孝敬父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会遭到各界人士的唾弃,枉你还是华夏子孙,华夏子孙应该做到“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字,做到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千万不要嫌弃我们的父母,“子不嫌母丑”这几个字又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父母再丑也是我们的父母,不要嫌弃他们,而要赡养他们,他们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剩下的就应该享受,先苦后甜。当然,这父母的后半生就握在我们的手里,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你为父母洗过一次脚吗?许多人肯定没有过,当你为父母洗脚时,摸到那粗糙的皮肤,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要孝敬父母,那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 在和谐社会中生活的我们,不能不孝敬父母。

安龙县第二中学 八(8)班:韦学应 照亮生命的红星

照亮生命的红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党是我们的红星,恩师是我们的红星,一切开导我们的事物都是一颗红星,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我生命的红星有几颗,他们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

第一颗照亮我生命的红星的人是我的恩师,他在小学时管我们管得很严了,他最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严是爱,松是害”,他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记得有一次,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学习有一点好之后便飘飘然了,目无一切,一次,我在考试之后成绩居然弄到了中下等,您就找我谈话,就是一些关于学习的话题,他一点面子也不给我留,说的我羞愧难当,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让老师批评了,他们的语言太过犀利,仿佛刺穿了我的心脏。不过,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他教会了我学习的奥妙。

第二颗是我们的学习委员,那一次,我有一个题目百思不得其解,问了许多同学,他们也都不知道,她一听说后,马上来给我看,她说:“这一类型的题目挺简单的。”她给我讲解后,我也觉得很简单了,如果不是她给我讲了哪一类型的题目,第二天的考试我也不可能考好啊!感谢她。我们的学习委员,她这种无私的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的模范。

这两位都是我生命中的红星,是他们指引我走向光明的彼岸。他们引领我走向黎明。 安龙县第二中学 八)8)班:韦学应

民族英雄---关天培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具有民族气节的关天培,他生于1781年,逝世于1841年,他是晚清民族英雄。

他于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这时候的中国正值被列强欺辱的时期,是中国最屈辱的一段历史,之所以我们中国被外国侵略,是因为我们出现了许多卖国贼。关天培一到广州虎门,便加强训练水师,决定曾修和加强虎门的炮台。1839年,林则徐到虎门任钦差,关天培一边配合林则徐清除鸦片,一边训练水师。

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攻入中国,首先从虎门进攻,这时,林则徐被撤职了,而调任上来的是琦善这个卖国贼,在那一天战斗时,关天培寡不敌众,向琦善求助,而琦善害怕派兵会影响议和,所以,他决不派兵,而先的水师又被琦善解散了三分之二。

关天培身受伤10多处,但仍指挥将士杀敌,他决定死守炮台,400多名将士请求关天培撤下阵去,而关天培仍在杀敌,最终关天培400多名将士全军覆没。年六旬的关天培这颗星就这样陨落了。

关天培的精神使我们感到了这就是民族英雄的精神,他面对强敌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杀敌。

关天培是我的偶像,我要学习他的精神,让我们现在努力吧!将来和他一样报效祖国。 安龙县第二中学 八(8)班:韦学应

推荐第7篇:朝代歌

朝代歌

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地理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疆)云贵福吉安, 川藏二宁青甘陕, 內海台重北上天, 还有港澳好河山,

第一句: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二句: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第三句: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第四句:内蒙古;海南;台湾;重庆(渝);北京;上海;天津;

唐宋八大家 唐朝:韩愈 柳宗元

宋朝:欧阳修,王安石 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曾巩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巴金: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

冰心:原名谢婉莹, 小说集:《超人》

集:《繁星》和《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往事》.散文集:《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

高尔基: 《母亲》、《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被称为自传体三部曲.

1、王绩(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李苏杜”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唐代赵州栾城人。宋代“三苏”为其后裔。与李峤并称“苏李”。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650——676):字子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字千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卢照邻(635?-689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药王孙思邈的徒弟。《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杨炯(公元650年-692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后人称他为“杨盈川”。“神童”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后人也称他骆临海。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咏鹅》《在狱咏蝉》

4、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被后人称为诗骨。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

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沈宋”指初唐沈佺期、宋之问,两人的沈约、谢朓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永明体”,使律诗发展趋于成熟。

6、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张旭:唐代书法家,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杜甫将其与李白、贺知章并列为“饮中八仙”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吴中四士。“贺监” 。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盛唐二张”

1、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谥号“文献”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誉为“岭南第一人”。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张说:张说(667~730)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封燕国公,卒谥号文贞。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手笔\"(燕许大手笔:乃初盛唐之际的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的并称。因其文章而地位显赫,二人的声望齐名,因此当时号称“燕许大手笔”。)

3、王翰(687至726)年 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

(一)最负盛名。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透露出来的那种豪迈和悲凉真是有回肠荡气,洗心涤魄的感染力,令人三日犹闻其音。 凉州词二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诗派) 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其他诗人储光羲,常建,裴迪,綦毋潜,祖咏,丘为。

1、王维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鹿柴》、《送别》、《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孟浩然

孟浩然原名“孟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代表作有:《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送朱大人入秦》《望洞庭湖送张丞相》等篇。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3、储光羲

《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就是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ing)音。

二、盛唐边塞诗派。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

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卢纶、李益等。

1、高适(700—765) ,字达夫、仲武,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系河北景县人,世称“高常侍”。 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别董大

别董大二首(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

2、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王昌龄(西元698-756年):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世称王龙标,王江宁,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其七绝与李白“足称连璧”。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出塞》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王之涣:( 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 并州(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6、崔颢(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约公元704?—754年)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黄鹤楼》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后李白仿照他的《黄鹤楼》做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诗侠”,“李白斗酒诗百篇”。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为中华诗坛第一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解诗歌风格。“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评价。“谪仙人”是贺知章对李白的评价。 【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白)云端。《古朗月行》

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10、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1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16、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1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2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2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2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piān)舟。

四、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其人格和诗文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等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公认的华夏诗歌的最高峰,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集前代之大成,内容上地负海涵,成一代诗史,艺术上沉郁顿挫,波澜老成,深受后世推崇。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代表作有:《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统称三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通称三别)、望岳(最好的泰山诗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曾写过:“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代表名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

3、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4、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7、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8、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其三)》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2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1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⑺,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1)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2),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3),官应老病休。 飘飘(4)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月夜

今夜鄜(fu阴平)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平生第一快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推荐第8篇:演讲稿韩信评传

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

——韩信评传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议论、争吵关于韩信之死的种种猜测,韩信辉煌一生,最后却落得以谋反罪处死的下场,到底是何原因?于是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很少有人会在意到韩信前半生的经历。他究竟凭着什么走到了那么显赫的位置,凭着什么成为了兵家的一个传奇。那么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演讲的主题是——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板书)。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韩信的家世。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细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记》中对于韩信家世的书写太过简略了。我们可以对比着来看。留侯世家里,一上来就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xī)王,悼惠王。”可见张良实为韩国贵族的后代。而萧相国世家里也提到了萧何最初是中等官吏出身。但韩信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完了,什么父母祖辈姓甚名谁以何营生一概没有。是司马迁忘记写了吗?还是说他懒的写呢?我想都不是,而是因为司马迁真的不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韩信出身乡土,地位卑贱,不值一提。那我就不服了呀。陈平一样也是出身卑微,但《陈丞相世家》里也有这么一句:“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难道司马迁搞区别对待?我想恐怕不会吧!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无法确定他的身份,才不敢随意下笔。

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史记》窥知到一点点信息。首先,韩信是喜欢佩剑的。大家在学《淮阴侯列传》的时候可能觉得也没什么。但正是这个细节点出了一个秘密。韩信居然可以随身带着刀剑!他凭什么可以随身带刀剑?!要知道,在秦朝,刀剑管制可比现在严厉上百倍!拿根铁棍都能被说成是管制刀具,马上给你扭送到衙门去,一审二讯三拷打,签字画押关进大牢秋后问斩,绝对比某省电视台干得更加过分。可韩信凭啥呢?两种可能,要么是他对世界心灰意冷心想着我应该去死一死这样的暂时性急性精神障碍突发,要么是他确实就这么吊。我想,会相信前者的一定也是暂时急性精神障碍突发,毕竟那只是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那么在秦朝,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配带刀剑呢?贵族,或者至少得祖上是贵族。有些人可能有点将信将疑,说韩信怎么会是贵族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点,漂母饭信时,漂母对韩信是这样称呼的:王孙。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尊敬的称呼,岂是一个快饿死的乡下毛小子可以享有的?但仔细想想,司马迁又怎么能知道漂母当时对韩信说了什么?司马迁在这里运用了小说笔法,他心中的推断也认为韩信的身份并不卑贱,只是无法肯定。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推断韩信的身份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第三点。韩信曾写过兵书三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简直是了不得啊!为什么呢?首先,韩信居然识字!一个平民百姓,会有机会接触文化教育吗?其次,他居然懂兵法!兵法可是比刀剑更能令秦朝政府寝食难安的东西,按照法律,只有从事武将职业的才能学习,那么韩信的兵法是从何而来?他一生戎马无一败绩,其军事理论师承何人?难不成还有一部《黄石公书后传》?种种不寻常的迹象可以推断到这样一个结果——韩信的祖辈,极有可能是军事贵族,而韩信正是没落贵族的后代。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司马迁也无法肯定,只能含糊地暗示。但至少可以认定的是,韩信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再来看看韩信的父母。《淮阴侯列传》通篇只是简单提及了韩信的母亲,我们因而能知道他的母亲早在他少年时便离世了。而他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在他懂事之前就已经离世,甚至有可能韩信是他父亲的遗腹子。当然,如果你们要往其他方向想我也不拦着,毕竟我深知你们的本性。

这就是促成韩信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韩信是没落军事大贵族的后代,到韩信时,社会地位已经十分低下。

韩信的前半生堪称屈辱。父辈只给他留下了贵族的地位,却无任何是在的遗产或立身的手段。韩信没有办法谋生,只能寄食于人。然而“人多斥之者“,更可见他已然举世无亲无故,遭人嫌弃。他彼时的处境,绝对不会比昨天包宸宇同学所讲的图灵大师好多少。但正是这种环境,在摧毁了他的自尊的同时,也唤醒了他的斗志。图灵走向了死亡的极端,而韩信选择的另一极端,他站了起来,他选择反抗。

韩信的屈辱史一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折。第一次是寄食于南昌亭长,亭长可能敬他是个知识分子,挺喜欢他的,也乐着收留他,但亭长老婆就不干了,说你一个大男人,手脚不缺的,蹭我们家饭干嘛?于是她想了一个妙计,“晨炊蓐食“,早上赶紧把饭做了吃掉,也不怕消化不良。到了饭点韩信跑过去一看,饭呢?亭长老婆摊着两手说,不好意思啊今天饭做早了已经收拾完了不小心忘了还有您这回事儿呢真是十分抱歉啊!韩信也不多说什么了,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逐客了。韩信气也气饱了,甩甩袖子走人了。这是他第一次自尊心在受到践踏之后,他愤怒了。他的斗志开始萌芽,他的屈辱开始滋生出藤蔓,他的内心开始破碎。

第二次是漂母饭信。难得有个好心的老婆婆肯给他饭吃,他一时高兴过了头,好了伤疤忘了痛,开始瞎吹牛:“吾必有以重报母!”其实韩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报答他,只不过是自尊心已百受侵害,为了勉强维护颜面,一时兴起装了个逼而已。但漂母直接撕开了他内心的这层遮羞布,让韩信正视他自己千疮百孔血淋淋的自尊。“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如凌空断喝,如当头一棒,喝得韩信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打得韩信幡然醒悟,深感震撼。这成为他心路历程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饱受摧残的自尊第一次滋生出怨愤,第一次滋生出志向,但彼时的他,仍在犹豫。

第三次重大转折,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市中少年,正值血气方刚,斗气好狠之时,他们某天突然感到精神无聊,灵魂空虚,便调戏韩信来取乐,“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也是一群亡命之徒。这要是搁在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身上指定两耳光就招呼上去了,遇上个别狠的,不用手招呼,用板砖,再狠点,有个田径运动叫投掷标枪,我估计韩信手头那把佩剑重量正合适。但韩信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仔细看了看,上下打量了一番,选定了合适的位置,趴下,准确地爬了过去,实现了无缝对接。羞愧吗?肯定的。但是他已经没有自尊了,千疮百孔的内心早就烂成一团,扭曲变形了。人们都喜欢拿这事来说韩信多么的宽容忍让,我说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韩信很可怜,那个时候的韩信,确确实实是被社会逼上了绝路的呀!韩信此时的内心早已经将自己鄙夷的一文不名,他急切地寻求改变,放下了一切身段的他,已经无所畏惧。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先投奔项羽,后改投刘邦,在萧何力荐下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为汉家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从一个无名小辈一跃成为汉帝国最为耀眼的人,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让曾经鄙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用力量证明了自己。

我想,正是这样的韩信,才是真正的韩信,而不是那些史学家们各种各样阴谋论里的韩信,一个有血有肉,有屈辱,有奋斗,最后也修成正果的韩信,这样的韩信,可敬,可叹,可惋,这样的韩信,让我景仰,让我钦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演讲稿韩信评传

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

——韩信评传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议论、争吵关于韩信之死的种种猜测,韩信辉煌一生,最后却落得以谋反罪处死的下场,到底是何原因?于是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很少有人会在意到韩信前半生的经历。他究竟凭着什么走到了那么显赫的位置,凭着什么成为了兵家的一个传奇。那么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演讲的主题是——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板书)。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韩信的家世。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细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记》中对于韩信家世的书写太过简略了。我们可以对比着来看。留侯世家里,一上来就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xī)王,悼惠王。”可见张良实为韩国贵族的后代。而萧相国世家里也提到了萧何最初是中等官吏出身。但韩信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完了,什么父母祖辈姓甚名谁以何营生一概没有。是司马迁忘记写了吗?还是说他懒的写呢?我想都不是,而是因为司马迁真的不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韩信出身乡土,地位卑贱,不值一提。那我就不服了呀。陈平一样也是出身卑微,但《陈丞相世家》里也有这么一句:“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难道司马迁搞区别对待?我想恐怕不会吧!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无法确定他的身份,才不敢随意下笔。

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史记》窥知到一点点信息。首先,韩信是喜欢佩剑的。大家在学《淮阴侯列传》的时候可能觉得也没什么。但正是这个细节点出了一个秘密。韩信居然可以随身带着刀剑!他凭什么可以随身带刀剑?!要知道,在秦朝,刀剑管制可比现在严厉上百倍!拿根铁棍都能被说成是管制刀具,马上给你扭送到衙门去,一审二讯三拷打,签字画押关进大牢秋后问斩,绝对比某省电视台干得更加过分。可韩信凭啥呢?两种可能,要么是他对世界心灰意冷心想着我应该去死一死这样的暂时性急性精神障碍突发,要么是他确实就这么吊。我想,会相信前者的一定也是暂时急性精神障碍突发,毕竟那只是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那么在秦朝,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配带刀剑呢?贵族,或者至少得祖上是贵族。有些人可能有点将信将疑,说韩信怎么会是贵族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点,漂母饭信时,漂母对韩信是这样称呼的:王孙。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尊敬的称呼,岂是一个快饿死的乡下毛小子可以享有的?但仔细想想,司马迁又怎么能知道漂母当时对韩信说了什么?司马迁在这里运用了小说笔法,他心中的推断也认为韩信的身份并不卑贱,只是无法肯定。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推断韩信的身份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第三点。韩信曾写过兵书三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简直是了不得啊!为什么呢?首先,韩信居然识字!一个平民百姓,会有机会接触文化教育吗?其次,他居然懂兵法!兵法可是比刀剑更能令秦朝政府寝食难安的东西,按照法律,只有从事武将职业的才能学习,那么韩信的兵法是从何而来?他一生戎马无一败绩,其军事理论师承何人?难不成还有一部《黄石公书后传》?种种不寻常的迹象可以推断到这样一个结果——韩信的祖辈,极有可能是军事贵族,而韩信正是没落贵族的后代。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司马迁也无法肯定,只能含糊地暗示。但至少可以认定的是,韩信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再来看看韩信的父母。《淮阴侯列传》通篇只是简单提及了韩信的母亲,我们因而能知道他的母亲早在他少年时便离世了。而他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在他懂事之前就已经离世,甚至有可能韩信是他父亲的遗腹子。当然,如果你们要往其他方向想我也不拦着,毕竟我深知你们的本性。

这就是促成韩信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韩信是没落军事大贵族的后代,到韩信时,社会地位已经十分低下。

韩信的前半生堪称屈辱。父辈只给他留下了贵族的地位,却无任何是在的遗产或立身的手段。韩信没有办法谋生,只能寄食于人。然而“人多斥之者“,更可见他已然举世无亲无故,遭人嫌弃。他彼时的处境,绝对不会比昨天包宸宇同学所讲的图灵大师好多少。但正是这种环境,在摧毁了他的自尊的同时,也唤醒了他的斗志。图灵走向了死亡的极端,而韩信选择的另一极端,他站了起来,他选择反抗。

韩信的屈辱史一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折。第一次是寄食于南昌亭长,亭长可能敬他是个知识分子,挺喜欢他的,也乐着收留他,但亭长老婆就不干了,说你一个大男人,手脚不缺的,蹭我们家饭干嘛?于是她想了一个妙计,“晨炊蓐食“,早上赶紧把饭做了吃掉,也不怕消化不良。到了饭点韩信跑过去一看,饭呢?亭长老婆摊着两手说,不好意思啊今天饭做早了已经收拾完了不小心忘了还有您这回事儿呢真是十分抱歉啊!韩信也不多说什么了,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逐客了。韩信气也气饱了,甩甩袖子走人了。这是他第一次自尊心在受到践踏之后,他愤怒了。他的斗志开始萌芽,他的屈辱开始滋生出藤蔓,他的内心开始破碎。

第二次是漂母饭信。难得有个好心的老婆婆肯给他饭吃,他一时高兴过了头,好了伤疤忘了痛,开始瞎吹牛:“吾必有以重报母!”其实韩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报答他,只不过是自尊心已百受侵害,为了勉强维护颜面,一时兴起装了个逼而已。但漂母直接撕开了他内心的这层遮羞布,让韩信正视他自己千疮百孔血淋淋的自尊。“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如凌空断喝,如当头一棒,喝得韩信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打得韩信幡然醒悟,深感震撼。这成为他心路历程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饱受摧残的自尊第一次滋生出怨愤,第一次滋生出志向,但彼时的他,仍在犹豫。

第三次重大转折,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市中少年,正值血气方刚,斗气好狠之时,他们某天突然感到精神无聊,灵魂空虚,便调戏韩信来取乐,“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也是一群亡命之徒。这要是搁在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身上指定两耳光就招呼上去了,遇上个别狠的,不用手招呼,用板砖,再狠点,有个田径运动叫投掷标枪,我估计韩信手头那把佩剑重量正合适。但韩信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仔细看了看,上下打量了一番,选定了合适的位置,趴下,准确地爬了过去,实现了无缝对接。羞愧吗?肯定的。但是他已经没有自尊了,千疮百孔的内心早就烂成一团,扭曲变形了。人们都喜欢拿这事来说韩信多么的宽容忍让,我说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韩信很可怜,那个时候的韩信,确确实实是被社会逼上了绝路的呀!韩信此时的内心早已经将自己鄙夷的一文不名,他急切地寻求改变,放下了一切身段的他,已经无所畏惧。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先投奔项羽,后改投刘邦,在萧何力荐下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为汉家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从一个无名小辈一跃成为汉帝国最为耀眼的人,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让曾经鄙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用力量证明了自己。

我想,正是这样的韩信,才是真正的韩信,而不是那些史学家们各种各样阴谋论里的韩信,一个有血有肉,有屈辱,有奋斗,最后也修成正果的韩信,这样的韩信,可敬,可叹,可惋,这样的韩信,让我景仰,让我钦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韩信个人简介事迹

韩信个人简介事迹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第11篇:读《韩信》心得体会

千古战神--韩信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的读,这话确实很有道理,我们生活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怎样才能把浮躁的心给平静下来,只能读书,读好书,读出味道来,读出新的领悟,读到新的境界,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内心慢慢的平静下来,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学以致用,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历史上的韩信是我一直以来很崇拜的人物之一。通过了解历史事件、了解古人的性格特点,使我们后人能够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学会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和萧何、张良并列为初汉三杰。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战略家和军事统帅,在天下纷攘、群雄并起的秦朝末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和包容天下的阔大胸怀,不仅力助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四百多年基业,而且创造了许多载之 世界军事史册的经典战例,被后世民间誉为“兵仙”。提起韩信就会想起漂母赠饭、胯下之辱、传檄而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俗话说成王败寇,历史就是历史,终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但我们后人应该以理性的眼光去对待历史,因为历史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在结合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就是“漂母赠饭”、“一饭千金”。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

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第

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

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

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

通过韩信故事我们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韩信的故事不仅让我明白以上做人的道理,而且还让我明白在实际工作中同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和学习,别人帮你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不帮你也不应该去发牢骚抱怨。

韩信小时侯只知道读书和练武,梦想将来成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军,后来,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而韩信却不会挣钱,缺乏自立生活的本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经常到别人家去混饭吃,他衣衫不整,却背着一把宝剑,像个武士侠客似的,淮阴城里一伙少年看着他老不顺眼,就取笑他说:“韩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穷不像穷,富不像富,还成天背着把宝剑,像个啥样子?你还是把那宝剑摘下来

吧!”

韩信也不与他们计较,这伙少年见韩信老实,就欺负他,其中有一个屠夫的儿子,是个无赖,对韩信说:“你老背着宝剑,好像很厉害,而我看你是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拼吗?你要是敢,就拿宝剑来刺我,要是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说着,他就在大街上撑开双腿,韩信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全都笑开了,韩信也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从此以后,大家就给韩信起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

其实,韩信是有能力杀掉那个无赖的,但是,如果杀了他,韩信就得抵命,至少也得判刑,那样,韩信的伟大理想就无法实现了,所以韩信不与这个无赖一般见识,钻就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奇特的人物与一般人的想法和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也是意志坚强者的素质之一。

所以,“跨下之辱”这个历史典故,常常是指:忍受眼前的屈辱,是为了将来成就伟大的事业。在我们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心胸狭窄之人,处处为难、处处找茬,其实通过韩信的故事让我明白社会是多元的,应该有虚怀若谷的心态,不和小人生气、不因小人去抱怨社会的不公,把小人当成迈向成功的垫脚石,如果这样想就会豁然开朗,韩信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典故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传檄而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些都是描述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其实很多的古军事案例也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果把工作看做是一场战争的话,那工作中所

有的困难和不利的局面就是你的敌人,那你自己就是一个军事家,怎样打败你的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那我们就应该在工作中找方法、找技巧、创新思路、提高效率等等,最终把工作做好,得到领导的认可。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此语描述韩信一生之过程,短短一句话概述了韩信生死成败的一生,其中不免有对韩信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惋惜。不管后人对他有如何的评价,但是他对建立大汉王朝400多年基业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千古战神—韩信”此书值得大家一读,其实经常读好书不仅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还能打开心灵的窗口。不管读什么样的书,书籍都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每当茶余饭后咀嚼着书籍中优美的文字,欣赏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都会让有所感悟

第12篇:羡慕的近义词是哪个

导语:同学们知道羡慕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么?它的近义词到底是哪个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羡慕的近义词是什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羡慕的近义词是什么

倾慕、爱慕

哲学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上定义羡慕(phthonos)是别人的好运所造成的痛苦。而伊曼努尔·康德则在道德形而上学(英语:Metaphysics of Morals)上将羡慕定义为一种不愿看到自己的福祉被他人的所掩盖,因为我们衡量富裕的标准不是自己福祉本身的内在价值,那又怎能与其他人作比较。在佛教的四无量心中的第三个喜心(英语:mudita),代表从别人的好运中得到欢乐。这种美德被认为是对抗羡慕(嫉妒)的办法和幸灾乐祸(英语:schadenfreude)的相反。

出处

爱慕,钦慕,因喜爱他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 爱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何飞翔之羡慕,愿投报而忘毕。”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其为人心羡慕如此。” 清 李渔 《意中缘·自媒》:“可见他平生羡慕的只有这一个人。” 韩北屏 《伊犁河畔》:“真是令人羡慕的果树与鲜花的城市。”

用羡慕造句

1、齐白石画虾的本领炉火纯青,真令人羡慕。

2、我很羡慕自由的雄鹰,可以任意遨游天际。

3、他们看了我的新汽车,都非常羡慕。

4、小明很羡慕他的同桌。

5、我真羡慕宇航员,他们能去探测太空。

6、他的家境很好,令人羡慕,但是成绩不好是没有用的。

7、小明考了一百分,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

8、与其羡慕那些无法实现的事,到不如努力向它进发。

9、我羡慕别人的童年幸福甜美。

10、我羡慕那遨游于大海的鱼,虽个体渺小,但却可以逆流而上,勇往直前。

11、他们羡慕她那白润光滑的肌肤。

12、小红买新衣服了,小力很羡慕。

13、他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14、有谁不羡慕歌唱家的动听歌喉呢。

15、妈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6、我非常羡慕她做菜的手艺

17、他娶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美女!

18、我羡慕天上的鸟儿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19、我们总是羡慕那些成绩比我们好的同学。

20、小明考上了清华,真让人羡慕啊。

21、他多才多艺,所有的朋友都羡慕他。

22、他每次都考第一名,那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啊!

23、他一手的好字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用羡慕的近义词造句

倾慕:他对那个漂亮的姑娘倾慕已久。

爱慕:我们不能慕虚荣徒有虚表的人

第13篇: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

《金刚经》在中国,已经超越了宗派,无论那一个宗派,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几几乎乎没有不读《金刚经》的。那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一起来看看吧。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光明、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为认知的客体,实相者即是非相。

主张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以爱住其心,以无爱住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空性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是让一切众生成就佛果。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他”、“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帮助众生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素(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简洁、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经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中心道理

问:《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著。可是,生活中,我们不是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然后用执著的精神来实现目标吗?

法清法师:《金刚经》所说的破执著,指的是破除我们的贪欲,而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活着,是要有愿望的。欲望和愿望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做的,就叫欲望;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发心,才叫愿望。每个佛在成佛之前,都要发大愿望,不发愿,成不了佛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发了四十八大愿。欲望和愿望的区别,在于起心动念,不在事情的表面。

欲望来源于贪婪,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官当多大、钱赚多少,根本没底。陷于欲望之中,就是陷于痛苦之中,只有破除对欲望的贪着,才能打掉痛苦的根源,出离苦海,获得快乐。人生成不成功,不在于有多少钱、当多大官,而在于快不快乐。今天你过得快乐,你今天便是成功的;今天若不快乐,今天便不成功。

从更深一层上讲,这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指人造作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一切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恒常的。就像我们人,生下来是一个小不点儿,然后长大、变老、死掉,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有的人不想老,为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痛苦不已,这就是执著无常的结果。执著于无常就只能痛苦。苏东坡在其词作《永遇乐》中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新欢旧怨。”人生的确是一场梦。人在开悟之前,其实都是在做梦。你们想想看,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都如梦幻一般?佛用梦幻泡影、露、电来形容人生的无常,是不是很恰当?可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这一层,总是执著于无常,执著于贪婪的欲望,结果就总是痛苦不堪。《金刚经》从头到尾讲的,就是破除这种执著。

可是,有的人很害怕自己没有欲望,认为没有了欲望,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掉到“偏空”里了。学《金刚经》,弄不好就会掉到“偏空”里。那么,破除了对欲望的执著,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呢?其实,没有了贪婪、执著,就会得到清静、快乐的真心。真心是快乐之源,也会指引你发心做利益别人的事。愿望是我们需要的,你看地藏王菩萨,发愿度尽地狱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佛果。

真心发出的愿望,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人生正确的方向和准则。不执著,不是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因此,所有的菩萨都很精进,没有一个是懈怠的。

第14篇:中国历史朝代口诀

中国历史朝代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地球的形状口诀

赤道鼓,两极扁; 北极长,南极短。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

辽吉黑,云贵川, 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

二江二湖二河山, 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

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

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

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 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15篇: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夏朝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已经采用干支纪年,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都是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的见证。 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个古老的王朝,虽然距我们已经四千年,但关于夏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由此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夏朝简史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禹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帝王列表: 夏朝版图

商朝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过,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

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淫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诸侯和各方国也于商王朝离心离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商朝简史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帝王列表:

商朝版图

西周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武王死后,其子诵即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权。在他的统治下,周消灭了各个叛乱势力,东迁国都于“雒邑”,加强了对东方诸部的统治。分封周室亲戚及有功大臣为诸侯。建立“周刑”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开始走向繁荣。西周自成王,经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扩张的时期。成王时代周公旦平定了东方的小诸侯国,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达到了周朝的鼎盛时期。昭王后期,周王朝又开始了南征。十九年,昭王亲率大军伐楚,但却因不得民心而失败了,昭王也死于南方。

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对人民大肆压迫,却又禁止人们议论国事,致使人民怨声载道。最后,愤怒的人民冲入王宫,赶走了厉王,结束了厉王的残暴统治。至此,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厉王逃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摄理王事,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司马迁著《十二诸侯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自此中国才有了准确的纪年)。共伯和好行仁义,在诸侯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代国王行使权力长达十四年。逃亡的周厉王薨后,共伯和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宣王是位开明的君主,以昭公、周公二相为辅,又任用尹吉甫、仲山甫等贤臣,使得国家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统治,各国诸侯纷纷来朝见周天子,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宣王中兴”。然而,中兴的局面并没有长久保持下去,宣王薨,子宫涅继位,是为幽王。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皇帝,与厉王一样,他也是昏庸之君。他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举兵大举进攻的时候,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竟没有一个诸侯发兵相救。幽王兵败,死于骊山脚下。他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拥立宜臼为平王。平王东迁,史称“东周”。自此,西周王朝宣告灭亡。

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直至春秋时期,孔子还在崇尚周礼,这说明周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周的先祖是夏时的农官,所以它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这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随着物资的丰富,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在当时, 已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观测天象,记录历法,而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八卦之说也极有可能起源于周朝。这些都无疑证明了当时社会在科学上的进步和发展。

西周王朝共历约二百五十七年,传十一世、十二王。 西周简史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帝王列表:

西周版图

春秋/东周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发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以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 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六七九年,齐国以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五零六年,吴国打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溪,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来源:东周

战国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 403年)为起始标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局面已发生了变化:其中,诸多中小诸侯国家已被吞并,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家,它们通常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 组织民户、奖励军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广泛被秦人接受, 成为此后秦国政策的基础。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宜首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使之完全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

韩原为晋国韩氏家族,在“三家分晋”之后才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家。它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占据军事要道,故而连年争战不断。公元前三五八年,韩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执行苛刻政治,使韩的 国力暂时得到加强,但没过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韩国也六国中是最早被秦消灭的国家。

魏国与韩国相同,也是由晋分裂出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三个国家之中实力较强,加之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快强大起来。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 南开封),从而使魏国达到鼎盛时期。前三五四年,魏国发兵攻打赵国,齐国派救兵援赵,击败赵国。后来,齐国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以“增兵减灶”之计在马陵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魏国,使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精力与其他六国交战,直至其被秦国灭亡。

赵国是“三家分晋”所形成的第三个国家,它都于邯郸,与齐、燕相临。战国后期,赵国因有名相蔺相如、大将廉颇等大臣忠心为国,使赵国颇为强大。而有关廉颇、蔺相如二人“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在廉颇、蔺相如辅佐的十年中,强秦一直未敢对赵国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大将白起用离间计使赵王弃用廉颇而用赵括为将,才于长平击败赵军,杀其士卒达四十万。使秦以此为契机,逐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燕国原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因其远离中原,使之得以相对安宁,并无太多战事。所以春秋末期燕国已成为北方的大国。至燕太子丹的时代,太子因见秦国强大,早晚会对燕国的统治不利,于是谴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不料, 荆轲被秦王斩于殿上。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对燕深恨不已,秦王赢政于前二二六年功下燕都蓟(今北京)了,消灭了燕国。

齐国是六国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因其远离秦国,故而一直未与秦国有正面冲突。前三一四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之际,出兵攻占了蓟城,但在燕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国。而燕昭王为报一箭之仇,任乐毅为大将, 联合三晋、秦、楚等国大举伐齐,联军只用半年时间便攻占了齐国除莒和即墨两城外的大部分国土,险些亡国。此后,齐国大将田单以此两城为基础,以少胜多,大败燕军于城下,才使齐国免遭亡国之祸。但在这五年的战争中,齐国损失惨重,而使其强国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复。

战国时期虽连年征战,但这丝毫未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此间,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达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理论最为后人推崇。 这些学派的出现使战国的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而这些理论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其深远影响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公元前二三零年,秦王赢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征程,在九年的时间里,秦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于前二二一年统一了全国。至此,中国长达近六百年的分裂局面才得以结束,秦王朝的统治正式开始。

东周简史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帝王列表:

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

战国末年,强秦以武力消灭其余六国,统一了全国。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是为秦始皇。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由朝廷任命官吏,不再采用世袭制。在朝内设左右丞相、御使大夫、太尉、将军、廷尉等官职,任用贤能。又下令统一六国的文字与度量衡,以秦相李斯订正的秦篆(小篆)为全国统一字体,并经过大规模的移民,消除了方言方面的障碍。前二二一年,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其中规定了币制、地亩制、车轨制等各种订制。

为了减少匈奴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始皇派大将蒙恬以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在原先六国城墙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复,逐步修建起万里长城。在国内,始皇派遣大量的民夫为其修建工程浩大的宫殿及陵墓,其中宫殿以阿旁宫为最,相传项羽灭秦后火烧阿旁宫,大火燃烧了三个月才逐渐熄灭。

始皇在位十二年中,曾多次巡游天下,前二二零年,巡陇西、北地二郡;前二一九年,第二次东巡上邹峄山;前二一八年,第三次东巡登芝罘山刻石;前二一五年,第四次东巡至碣石山刻石;前二一零年,第五次南巡至九疑山。始皇通过巡游天下,一方面,祈求天地福泽,另一方面,向天下人显示皇帝的威严。为了长生不老,他派徐福出海求仙,但徐福一去不返。

第五次巡游的途中,始皇卒,宰相李斯与宦官赵高合谋拥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为了个人的利益,赵高与李斯伪造始皇遗诏杀太子扶苏及大将蒙恬。不久赵高又杀李斯,秦朝的政权便完全落于胡亥与赵高之手。但是,秦二世昏庸无道,听信奸臣赵高,致使人民不满,各地纷纷起来反抗。前二零九年,陈胜、吴广起义;前二零七年,项羽、刘邦等人纷纷起兵反对秦朝,使得秦帝国很快瓦解。前二零六年,赵高逼二世胡亥自杀,另立子婴为帝。此时刘邦已进攻咸阳,子婴杀赵高后,出城请降,秦王朝统治就此灭亡。

秦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打破了过去以世袭制为主的分封制,释放奴隶为平民,各个官吏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集权统治的力度。前二一二年,始皇为了巩固其所制定的新政治体制,听从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烧毁除秦国史书、医书、农书、占卜书之外的所有私人藏书,后又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后世称之为“焚书坑儒”。通过对儒学的压制,始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儒家要求恢复古制的呼声,进一步稳定了新制。但是,始皇登基后,大兴徭役,当时秦朝约两千万人口左右,其中建皇陵者一百五十万;守五岭五十万;随蒙恬防御匈奴三十万;筑长城五十万;再加其他,总数不下三百万,占总人口的近百分之十五,人力资源消耗殆尽,致使农业等其他经济活动人力不足,不能正常发展,致使秦未能在经济上有大发展。

秦国自始皇帝建国(前221年)起,至秦子婴(前206年)止,前后仅历十五年。

秦朝简史

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开始,称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

秦朝帝王列表:

秦朝版图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秦末年,项羽、刘邦拥立楚怀王与秦朝抗争。经过几年的征战,刘项军夺取天下,项羽废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于王侯数十人,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但刘邦并不甘心居于项羽之下,在谋士张良、萧何,大将军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于公元前二零二年击败项羽,登临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是为汉高帝。

高祖在位七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基础。前一五九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 吕后前后共掌权十六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统治者之一。前一八三年,刘恒即位,是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刘启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史家称这一阶段为“文景之治”。

通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前141年,景帝卒,其子武帝刘彻即位。刘彻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曾使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保障了汉朝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多年的征战使国力下降,于是武帝于晚年停止征战,转而大力发展农业,使西汉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武帝之子昭帝继承其父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极盛时期达到了顶点。

经过昭帝、宣帝(前73—前48 年在位)两代三十八年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执行,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的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自元帝(前48—前32年在位)起,至成帝(前32—前8年在位)、哀帝(前6—公元1年在位)、平帝(1—6年在位)在位年间,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八年,王莽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新,至此西汉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西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一个帝国之一,统治者把其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农业发展上,历代一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故而汉王朝的政治一直比较稳定。在武帝年间,大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采纳之,自此,儒教、儒学形成了汉朝以后中国历朝历代一贯遵从的治国方略。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使得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得以冶金、纺织为主的西汉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纺织为例,西汉已有接近成型的绣花机器,足以见得当时生产已有一部分脱离了单纯的手工劳作,使得生产率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起来,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与西亚诸国的外交与商贸等诸方面的交流。 在汉朝的人文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大史学家——司马迁。他以太史令之职,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这部著作被后人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另外,汉朝的艺术水平也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从近年来汉墓出土的一些文物看来,其做工之精细,工艺之考究,并不亚于今日。如四川广汉出土的执锄陶俑及广州出土的汉代木船模型都是做工精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历经十四代二百三十余年(其中包括王莽的新朝),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汉朝简史

(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分两段,西汉、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西汉简史

(前206年-公元25年)

秦暴政,天下乱。刘邦斩白蛇起义。

亡秦后,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垓下。

刘邦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高祖刘邦死后,经惠帝刘盈,刘邦后吕稚专权,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南定南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后经:昭帝刘费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爽、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kan)。公元6年,王莽摄政,8年,篡政,改国号新。

西汉帝王列表 西汉版图

新朝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王朝。开国皇帝王莽,西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西汉后期,王莽逐渐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年号为“始建国”,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新朝末期,社会混乱,爆发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西汉与东汉之间。隔了一个短短的朝代。这就是历时十八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大提这一朝代,人们认为这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衔接过渡阶段,是汉朝的暂时中断。其实,这是应当算作一个独立的朝代去研究。这不仅因为王莽正式称帝建年号,还因为他掌握了实际政权,颁布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令。新朝的王莽,就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书生通过干仕以和平方式而走上帝位的书生皇帝。

【新朝建立】

王政君为元帝之后(称元后),生子成帝。成帝时,元后诸兄弟多任官封侯,只有王曼早卒未及封侯。王莽乃王曼之子,元后之侄。他的堂兄弟因是将军列侯之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而他因父早死未侯,“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少时受儒家教育,勤身博学。侍奉母亲及寡嫂,抚养孤兄子,都很周到。又结交英俊,侍奉父辈,符合礼仪。阳朔(公元前24~21年)年间,王凤病,王莽侍候甚恭。王凤临终时,推荐王莽任黄门侍郎,王莽于是走上了仕途。

过了几年,王商及一些名士称誉王莽,成帝便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王莽为新都侯。在此前后,王莽又被连续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这时“宿卫谨敕”,“节操愈谦”。常以车马衣裘“振施宾客”,交结名士与公卿甚众。所以公卿推荐,游士谈说,“虚誉日隆,倾其诸父矣”。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三十八岁时升任大司马。这时,王莽“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请一些贤良为掾史,所得赏赐分给下属,而自己非常俭约,其妻“衣不曳地,布蔽膝”,犹如僮仆。王莽为大司马一年,成帝去世,汉哀帝即位(公元前7年), 外戚丁、傅用事,王莽乃退位,避居新都(今河南新野),杜门自守。

哀帝于元寿二年(公元前4年)去世,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二年再为大司马至于身亡,掌握政权达二十四年之久。

【安汉公】

王莽辅政头六七年(公元前1—公元6年)翦除了丁、傅两家外戚势力,“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说者,莽皆傅致其罪”。同时,拉拢名儒孔光及其婿甄邯,为其所用。他怕其叔红阳侯王立在元后面前搬弄是非,就让孔光上奏王立“旧恶”,从而遣放王立回到封国。因王莽颇有胁持上下的手腕,于是“阿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汉平帝元始元年正月,越裳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使三公以荐宗庙,群臣便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要求赐予王莽安汉公的称号。于是拜王莽为太傅,号安汉公。

【宰衡】

王莽封禅玉版公元2年,汉平帝十三岁,王莽成功地将自己的女儿推上了皇后的位置。

陈崇与文人张竦写了一份歌颂王莽功德可比周公的奏章,建议“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公卿方议此事,适值吕宽事起。起初,王莽通过元后,将帝母卫姬及帝舅卫宝、卫玄等排挤出京师。其子王宇深怕平帝长大后怨恨,与卫宝通书,教他设法还京。王莽不同意。王宇与妻兄吕宽等人私下商议,用迷信的手段想令朝廷归政卫氏。但吕宽夜间在王莽门第上洒血时被发觉逮捕,在狱中自杀。王莽奏请杀了儿子王宇,宇妻因怀孕待产后才杀。王莽因此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连引郡国豪杰素非议己者,还株连敬武公主(元帝之妹)、梁王立、红阳侯立、平阿侯仁,逼其自杀。“死者以百数”。王莽还为此写书,宣扬治子之罪乃公而忘私,以戒子孙;其爪牙还奏请以此书发行全国,令学官以教授,使官吏能了解此书旨意。

吕宽案件结束后,王舜又重提陈崇之建议。爪牙们煽动“民上书者八千余人”,都要求照陈崇建议办。于是元始四年(公元4年)四月,拜王莽为宰衡,位上公。王莽还刻了“宰衡太傅大司马印”,高踞于公卿之上,出入威仪与众不同。

【九锡】

这时,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召经学人材,及懂得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之人。“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谬,一异说云。”

群臣奏请加赏王莽。元后允,诏议九锡之法。元始五年(公元5年),官民因王莽不受新野田之赐,“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要求加赏王莽。王莽上书说,自己德薄位尊,力少任大,常恐不能称职,现在天下“治平”,乃元后之德,同列之功,非自己之能,拒绝加赏。但他还是受了九锡,权势大异于群臣。

【称帝】 乐陵侯刘庆上书说,现皇帝年幼,应让王莽“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都说应如此。这时平帝病,王莽作策,愿以身代,藏策于金縢,置于前殿。这是诈依周公为武王请命而作金縢的故事。不久,平帝夭亡,要选继位者。这时元帝世绝,便在玄孙中选了个最小的子婴,年仅二岁,“托以为卜相最吉”。

这时有人奏说武功长孟通浚井得到一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公卿上奏元后被呵斥说:“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王舜从中斡旋,向元后解释说,这事阻挡不了,王莽不敢有其他想法,“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元后无可奈何,只好应许,诏令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于是群臣奏请王莽摄政“皆如天子之制”,并于次年改元“居摄”。不久,王莽便以子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

居摄元年(公元6年)四月,安众侯刘崇鼓动刘氏宗室起而反对王莽,从者百余人,进攻宛城,不得入而败。天下反莽自此始。刘崇的族父刘嘉诣阙请罪,获赦,乃奏颂王莽功德,骂刘崇为乱,而肯定王莽对刘崇镇压。王莽大为高兴,封刘嘉为帅礼侯。这时群臣又说,刘崇谋逆是因为王莽“权轻”,应提高王莽的权位才能镇服全国。于是元后命令王莽进见她时自称“假皇帝”。

居摄二年(公元7年)九月,王莽镇压翟义后,自以为威德日盛,获得天人之助,“遂谋即真之事矣”。这年广饶侯刘京等人奏符命“摄皇帝当即真”等,说是天意所归。于是王莽对元后说:我向您报告时,自称“假皇帝”;而我号今天下,天下向我言事,就不必言“摄”了。十一月,改居摄三年为初始元年,以应天命。这时官民都知道王莽奉符命的旨意,爪牙们开始认真议论和建议,王莽“即真”提到日程上来了,公元9年废孺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来源:新朝

东汉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 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东汉王朝前后历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东汉简史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光武帝后经:阴帝刘庄、章帝刘火旦(火与旦合在一起,念:da)、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彻。

东汉帝王列表 东汉帝王列表 东汉版图

三国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天下各路诸侯联军讨伐。其中,作为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也参与了讨伐。从此之后,曹操势力日益强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北方的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人,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208 年,曹操率八十余万大军,准备一举击溃东吴孙权的势力;此时,刘备的谋士的诸葛亮力劝东吴与其联手,合力抗曹。孙权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并在赤壁一战中以火攻击溃了兵力占优的曹军,而刘备则趁机夺取了汉中与蜀地,三国鼎力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15年,曹操趁刘备与孙权为荆州开战之机,出兵攻占了汉中,直接威胁着刘备的蜀地。刘备与孙权和解回兵汉中,击溃曹军,并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公元219年,刘备军大将关羽进攻曹操的樊城,曹操遣使与东吴联盟。孙权的大将吕蒙也建议借机袭取江陵。于是孙曹两军夹击,斩关羽于麦城。孙刘联盟被彻底破坏,北方的局势得以缓和。次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献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为魏。随后,刘备与孙权分别在成都建业称帝。刘备因身为汉室宗亲,故国号仍为汉,但其仅有益州一隅之地,故称为蜀汉。

公元222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发兵大举进攻东吴,但被东吴大将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逃至白帝城,次年病死于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是为蜀后主,由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诸葛亮自蜀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234年)六次出兵伐魏,但均告失利,本人也于公元 234 年卒于两军阵前。 此间,魏帝曹丕已于魏黄初七薨(公元226年)。其子曹睿继位,以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此后,魏国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多次出兵汉中,与诸葛亮、姜维等蜀将交战,遏制了蜀国的北扩。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数路人马伐蜀,并于当年攻占成都,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魏灭蜀之后,蜀吴联盟不攻自破,吴国完全处于魏的包围之中。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此时,东吴的皇位已传于孙皓。吴主孙皓沉于逸乐,不问国事,致使司马炎大举发兵伐吴。晋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元280年,晋军攻克建业,孙皓面缚请降,至此西晋统一全国。

自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使中国人口数量下降,经济水平大幅降低,而持续了近八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进一步加深了经济的恶化。无论蜀吴,都曾因粮食问题而不能完成其军事行动。故而,蜀汉魏氏及吴氏在其统治期间都将农业生产放于首要地位。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金属冶炼及造船等技术,在三国时期都有较大进步。但是,连年的征战毕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较缓慢的时期。

三国鼎立局面在中国共维持了七十二年的时间,但三国时期人才众多,其中不乏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被誉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以此段历史为背景写成的。

三国简史

(220年-280年)

汉末,外戚、宦官争权,搞的民不聊生。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操之子丕,废献帝刘协。

魏(220年-265年)

曹操之子曹丕废除献帝,汉亡,国号改魏。

文帝曹丕、阴帝刘(睿又,念:rui)、齐王刘芳、高贵乡公刘(mao)、元帝刘奂。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元帝刘奂,魏国亡,国号改晋。

蜀(221年-263年) 与曹操三足鼎立之西蜀刘备,据四川而联吴抗魏。

曹丕灭汉于220年,221年,刘备自立为帝。

备死后,子后主刘禅即位。

公元263年,魏灭蜀。

吴(222年-280年)

孙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据江东而联蜀抗吴。

公元222年,孙权继曹丕、刘备之后,称帝。

经会稽帝孙亮、景帝刘休、末帝刘皓。

公元280年,晋灭吴。

西晋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 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吴、蜀交战,因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指挥才能,连续辅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卒,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司马昭权势极大,自封为晋王,封其子司马炎为太子,开始准备取魏而代之。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该国号为晋,都于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

司马炎即位之时,三国之中的吴国还未被平定,故而武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平定东吴统一全国。公元二八零年,晋军南下进攻建业(今南京),吴主孙皓出城请降,至此,魏、蜀、吴相继灭亡,中国出现了暂时的统一。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武帝分封十余有功同姓为王,又对晋朝的官制、兵制、法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整,但由于晋臣多为前朝的名门望族,故而他们提出的政治改革措施多以保障其自身利益为主,其中大部分并不适应当时晋的实际社会状况,所以晋朝初年的经济并未有太大发展。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他们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齐王冏、赵王伦、成都王颖、长沙王乂、河间王顒、东海王越。公元二九九年,赵王伦杀贾后及其党羽,独揽大权。其后,又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惠帝自立为帝。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此后,齐王冏、赵王伦、长沙王乂、河间王顒、成都王颖之间为了夺取政权不断发生战事。直至公元三零六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拥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怀帝司马炽继位,历时五年的“八王之乱”方为结束。此次发生在晋朝后期的“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至西晋末年,不仅国内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暴政,而且域外的匈奴、鲜卑诸族也对西晋的统治虎视眈眈。

公元三零八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并于次年忧郁而死。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所部人马,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西晋王朝是经过长期战乱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加之“八王之乱”的发生,因此经济基础并不稳定。西晋的商业与手工业也是在经过了短时间的发展后,也被战争破坏而停滞不前的。与其他方面相比,晋朝的文化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至西晋年间,文学脱离了以往的史学与诸子百家的范畴,开始单独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

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晋朝简史

(265年-420年)

晋分两段,西晋、东晋。西晋建都洛阳。东晋建都建康。 西晋简史

(265年-317年)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除曹魏,于公元265年改国号为晋。

公元280年,灭吴。再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之后,经:惠帝刘衷、怀帝刘炽、愍帝刘邺 东晋

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

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由于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过江避难的中原名门望族与江南的土居氏族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中,中原氏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南方土居氏族则一直被排斥。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氏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后来江南氏族也曾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而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自晋元帝元年(公元317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是东晋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在此之间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公元三八五年,东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的大族有机可乘。 公元三九八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瘐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八郡内,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39年)。信奉五斗米教的孙恩趁民心骚动,于东方起事。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就发展到数十万人,后被晋将谢琰、刘牢之击溃逃至海岛之上,直至公元四零二年,才被彻底消灭。这次起义大大削弱了晋朝的力量,桓玄便借此机会发兵攻占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此时晋朝的四大家族中的谢、王、瘐三家已相继衰落,唯一有实力与桓玄对抗的只有在对抗孙恩起义时才发展起来的实力人物——刘裕。 于是,刘裕率众击败桓玄,推恭帝司马德文即位,名义上恢复了晋王朝的统治,但实权却完全掌握在刘裕自己手中。公元四二零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了宋国,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三一一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公元三八三年,谢安在淝水之战中击败苻坚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由于东晋安于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控制着,在历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已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且到东晋灭亡之后,这种状态一直未能得到改变,随之到来的是另一个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

东晋简史

(317年-420年)

元帝司马睿后经: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九十五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北方的北齐、北魏、北周等国合称为“南北朝”。

宋(公元420—479年)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他废掉了晋帝,自立为王,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前四二二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其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宋朝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才真正有所发展。公元四五零年至公元四五一年,宋与北朝的魏国交战虽各有胜负,但却都损失惨重,使南北方无能力再发生大战。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公元四五四年,文帝薨。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后为帝,但他们俩都是有名的暴君,其不仅对诸将疑忌,而且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一度混乱。在此期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四七九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至此,宋朝宣告灭亡。

齐(公元479—502年)

齐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他共在位四年,在他临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继续统治其方针,并且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继续统治国家,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他们纷纷杀戮自己的兄亲、叔侄,至东昏侯时,因其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这样一来齐国的江山又被动摇了。公元五零一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结束了齐的统治。

梁(公元502—557年)

梁朝的建立者萧衍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国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五四八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五五一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公元五五七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至此,梁宣告灭亡。

陈(公元557—589年)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此时,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便注定是短命的。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梁的统治,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陈的统治被局限于长江以南,宜昌以东的地方。公元五八三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他们的存在都不过几十年,但其作为汉族的统治,使汉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如果没有它的存在,汉族则可能被其它的少数民族所消灭,使华夏文明就此结束。所以,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北朝简史 (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朝简史

宋(420年-479年) 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淮十:两字合为一,上下结构)。

齐(479年-502年)

高宗黄道成、武帝黄赜、林王黄昭业、海陵王黄昭文、明帝黄鸾、东昏侯黄宝卷、和帝黄宝融。

梁(502年-557年)

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

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18年)是我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但与南朝不同的是,北朝诸国的建立者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而并非汉族。

自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一直处于“五胡十六国”割据的混乱局面,直至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建立起魏国后,北方才从脱离了东晋名义上的统治,使局势逐渐安定起来。公元四七一年,魏孝文帝即位,开始了北魏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五岁登基,二十四岁正式接替文明太后执掌政权,执政伊始,他便开始了“文治”政策。为了加强同汉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交流,公元四五九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由于洛阳远离鲜卑贵族居住的平城,保守势力相对弱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开始了他的改革。

首先,孝文帝下令鲜卑人改穿汉人服装、禁止说鲜卑话,废除了鲜卑族的种种特权。后来又将鲜卑诸姓改为汉姓,其中拓跋改作元姓,另外还有一些鲜卑姓氏都改为长孙、穆、奚、陆、贺等汉族姓氏,孝文帝还通过婚姻方式来加强鲜卑同汉族的关系,同时在政治上大力重用汉族官员,以汉族习惯进行治理。通过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汉族的先进文化及先进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入了北魏的统治中,中国的北方已经开始进入了其民族融合的阶段。

公元449年,拓跋宏死于南征的途中,时年仅三十三岁。孝文帝死后,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在其后的三十几年中,魏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等人先后执政,他们逐渐废弃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于是新的矛盾产生了。公元五三四年,北魏的孝武帝因不满当时实权人物高欢的胁迫,出走于长安宇文氏家族,而高欢则另立元善为帝,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后,高欢之子高洋与宇文觉先后废东西魏帝建立了齐朝、周朝,史称“北齐”、“北周”。其中北齐存在二十七年,北周存在二十四年。

北齐建立于公元550年,它的建立者是高欢之子高洋,是为齐文帝。由于北齐是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较为强大,文帝在位其间,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故而使北齐的国力优于北周。但自文帝以后,相继即位的孝昭帝、武成帝都是暴君,他们在位期间,大肆杀戮元姓(北魏皇室)与汉族官员,使得北齐失去了鲜卑族与汉族广大人民的支持,后至公元五七七年,北齐被北周消灭。 与北齐同时存在的北周,是由宇文觉于公元五五七年在西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它的实力明显弱于北齐,但由于周武帝宇文邕(561—579年在位)的治理,使北周逐渐超过了北齐而强盛起来。在此期间,大部分奴隶被赦免为平民,和解了统治者与人民的矛盾,而武帝自己生活朴素、勤政爱民,深受各族人民爱戴。就这样,北周开始了它的强盛时代。公元五七八年,周武帝卒,传帝位于宣帝,但此后北周的军政大权逐步落入了外戚杨坚的手中,后来杨坚于公元五八一年废周静帝,建立起隋朝,并逐步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在南北朝期间,由于历代统治者都以佛教为国教,故而有许多庙宇及石窟造像流传于世,其中敦煌千佛洞、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我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此外,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更是有所发展,南朝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的作品都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自东晋灭亡以来,南北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有所停滞,但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北方的诸族逐渐被汉族同化,最终成为同一民族。而正是这种作用,为将来中国成为统一国家打下了良好得基础,所以我们说南北朝的分裂,对加速民族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57年)

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535年-556年)

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

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静帝宇文阐。

隋朝

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前后仅文帝、炀帝两代,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

随着南北朝在政治、经济上的逐步衰落,身为北周的辅政大臣的杨坚于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轻的周静帝让位,自立为帝。因杨坚曾官居隋国公之职,故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他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登基后,果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并于开皇八年(588 年)12月攻占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后陈的都城建业(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灭亡。至此,长期分裂的中国又复统一。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于601年改年号为仁寿。仁寿四年,六十三岁的杨坚卒于仁寿宫。(后世有记载称杨坚是被其子杨广指使心腹张衡入宫行刺而亡。) 文帝死后,翌日其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是为隋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即位后,就开始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奢侈豪华的宫殿,开凿大运河为自己享用。为了扩大其统治,他还不断向外扩张。炀帝于大业十二年(612年)至大业十四年,三征辽东高丽(今朝鲜半岛),但均告失利。连年征战与炀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国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几乎得不到保障。于是,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势力较大的有:瓦岗山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地区的杜伏威等人。故而隋朝后期,炀帝不得不四处攘乱,但隋朝终究大势已去。六一八年三月,隋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骁果军”骚动的机会,于江都发动兵变,勒死了残暴的隋炀帝。从而,结束了隋王朝短暂的统治。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这三十八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恢复了被废除多年的三师、三公、九卿的旧制。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制定《隋律》稳定了社会秩序。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在经济方面,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继而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与此同时,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和加强漕运力量,于开皇四年(584年)开“广通渠”引渭水直达潼关。 后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又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京杭大运河。另外,由于隋朝以前连年的战乱,各朝没有统一的币制和度量衡,这极大的影响了市场商品的交易与流通。因而,隋朝建立以后首先宣布禁用旧钱,统一发行合乎规格的“五铢钱”,严惩私铸钱币。同时,还规定了标准的铜斗铁尺,颁行全国。这样以来,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隋朝的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著名天文学家刘焯制订的《皇极历》,他计算的岁差与现代计算出的准确值相差无几。而在工程建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过于河北赵县安济桥的兴建。这座由李春监造的石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桥”。他的兴建比欧洲同类建筑泰克河上的塞雷桥早了近800年。隋代的绘画、音乐、舞蹈等各方面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画家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图》等。

在短短三十几年中,隋王朝恢复了几个世纪以来因割据纷乱几乎中断的对外关系。通过“丝绸之路”的商业往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的相互交流,为后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对外关系的改善和交流的发展,当时的地理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炀帝下令撰写的《区宇图志》共1200卷,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全国地理专著,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它与另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隋与秦都是凭借强大的武力统一分裂多年的中国,而紧接着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经济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又对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终于使政权毁于一旦。然而,也正是凭借此时国家对物资财富丰盈的积累,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带来了隋之后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文化。

隋朝简史

(581年-618年)

公元589年,灭亡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经过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统一。

隋帝王次序: 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隋朝很短命,炀帝杨广暴政。唐朝取而代之

隋朝帝王列表 隋朝版图

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起来的强大王朝,它与汉朝同成为中华民族中兴的两个时代,并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

隋朝末年,当隋炀帝四处攘乱之际,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率大军进军关中,并于公元618年称帝建国,年号武德,建都长安,开启了李唐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高祖李渊登基后立即着手消灭其它各部反隋势力,先后击败上邽(天水)的薛举,薛仁杲;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等反对势力,实现了统一大业。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大臣尉迟、敬德、段志玄、长孙无忌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了与自己对立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进而迫使其父李渊退位。同年八月,秦王李世民在大多数朝臣武将的拥护下即皇帝位,改年号贞观,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之一。贞观二年,太宗命兵部尚书大将李靖讨伐突厥,大获全胜。从此消除了西域各族对中原的威胁。与此同时,太宗皇帝启用贤能人士,由魏征、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为宰相,辅助处理国家政事。在其统治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使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太宗驾崩。第九子李治即位,年号永徽,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后依然执行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故唐永徽年间仍有贞观遗风。高宗于永徽六年(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在此之后武则天开始临政。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三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后为武则天废,另立四子李旦,庙号睿宗。天授元年九月,六十七岁的武则天宣告“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正式称帝,成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在位期间,将唐朝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曾亲撰《兆人本业记》农书,为唐代物质财富的积累创造了条件。但持政末期,她宠信佞臣,深为大臣不满;神龙元年,由宰相狄仁杰等发动的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改元神龙。从而结束了唯一女皇统治中国的历史。

中宗李显庸懦无能,致使皇后韦氏与安乐公主弄权,李旦之子李隆基击败了韦后集团而即皇帝位,改元开元,是为唐玄宗。玄宗是唐代继李世民之后又一位开明国君。开元年间,玄宗对政权做了重大调整:分全国为十五道,改革官制和兵制,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兴修水利,使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至此,中国在世界同时代的国家中已成为鼎盛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前期(自建立至开元年间),出现了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几代开明君主。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承前启后促进了唐朝的发展。在政治上,唐朝沿袭了隋制,并逐步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代替前朝的“三师”和“三公”,加强了皇帝的统治力量。同时,更加完备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它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另外,为了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合作,太宗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将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使土蕃与大唐关系进一步密切。此外,在我国历史上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也成为当时中原对外发展的重要通道,对改善对外关系与相互间的经济交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由于没有内忧外患,唐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贞观至开元年间,唐朝的人口、土地和粮食产量都大大超过了前朝。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也为之后大力发展手工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唐代手工业水平之高超,甚至可以与现代工艺相媲美。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唐三彩”等唐代艺术品看来,便可窥之一二。

唐朝前期的人文艺术更是发展迅速。诗、书、画各方面都有大量名家涌现。其中包括“初唐四杰”、“田园山水派”的代表王维(699-759年);“边塞派”诗人岑参(715-770年)以及素有“诗仙”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李白(707-762年)等等。此外,还有今人熟知的“画圣”吴道子,李思训,大音乐家李龟年,都是盛唐气象的代表。

唐朝自太祖李渊建立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已进入了全盛时代。但随着玄宗日益殆于政事,盛唐开始走向衰亡。公元742年,玄宗改元天宝,并先后任命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重用蕃将安禄山等人,兵权旁落,终于导致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发动叛乱,十五年攻占唐都长安。玄宗撤至四川成都,而太子李亨北走灵武。七月李亨到灵武之后,即位称帝,改元至德,尊玄宗为太上皇,是为肃宗。自天宝十四年至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方为平息。前后历经七年零两个月,这次叛乱大大削弱了唐王朝的实力,并直接导致了后世的藩镇割据局面。

唐代后期,长年藩镇割据使唐王朝的统治权力名存实亡。在全国各地,蕃镇节度使掌有地方政权与大部分兵权,也大都成为世袭制,不受唐王朝的统治。故而,晚唐的政权主要以平息叛乱为主,而无暇顾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加之安史之乱的原因,使唐朝的国力每况愈下,一蹶不振。李唐王朝因此再未恢复往日的盛世景象。肃宗(756-762年在位)及其之后的代宗(762-780年在位)、德宗(780-805年)等皆昏庸无能,宠信奸臣,疏远贤良,致使唐帝国的统治更加恶化,吐蕃、回鹘等外族不断对唐帝国构成威胁,此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重重。公元八零六年,宪宗(806-821年在位)刘纯即位,在朝臣的帮助下,夺回了由藩镇割据的淮西等地,暂时使唐朝恢复统一。但宪宗自认有功,专断独行,宠信宦官,最终为宦官所害;之后,宦官的地位甚至与皇帝不相上下,成为了唐帝国的真正掌权者。

唐宪宗死于公元八二八年二月,次年,穆宗即位。自穆宗后,唐皇多信服食长生药,在以后的十代皇帝中,仅因服食丹药而死的就有三人,更加速了李唐王朝的灭亡速度。直至公元八七四年,黄巢、王仙芝等人起兵反对唐朝,其中有些坚持了十数年之久,沉重的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自此,唐朝被封锁在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小圈子里,唐帝国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公元九零七年,曾为黄巢部下后归降唐朝的梁王朱全忠,逼迫唐哀帝退位,自己代唐称帝,建立了梁王朝,至此李唐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了另一个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唐朝后期,由于北方的连年战乱,致使土地荒芜,人口稀少;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南方,逐渐成为唐朝的经济中心。与北方不同的是,在南方经济中手工业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唐以后的手工业,是在前代的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造船、铸造、丝织业而言,在技术上都超越了初唐,并且随着手工业的进步与提高,使商业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长江中下游的新兴城市大多以商业为主,如洪州、苏州都是当时的商业贸易中心。晚唐也出现了一批杰出文人,其中以杜甫、白居易最为著名。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三吏\"、\"三别\"等作品不仅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现实。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中国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

唐朝简史

(618年-907年)

唐王李渊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抗炀帝暴政。灭隋后,改国号为唐。

太宗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在位其间,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个性懦弱,皇后武(明空:二字合一字,上下结构,念:zhao)专政。

经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后后改国号为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则天皇帝。

后经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复唐国号)、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二次继位)、玄宗李隆基、肃守李亨、代宗李豫、德帝李适(念:kuo)、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帝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氵崔: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ui)、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唐朝帝王列表 唐朝版图

北宋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途中,发动了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陈桥兵变\"。他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前后历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这同时也开启了外族统治中国的先河。

宋朝简史

(960年-1279年)

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简史

(960年-1127年)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帝王次序为: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侦、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恒。

北宋期间,南有大理、吐蕃,因为国小,不列帝王表。北有西夏、辽国、金国。西夏国小,亦不列帝王表

南宋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来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直至被元消灭时,也未能恢复宋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后降金,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万般无奈之下,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然而,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为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此后,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黄河以南的统治。宋朝也发兵北伐,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和金国的联军。

高宗赵构于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于公元1141年,解除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下狱,并于当年除夕前夜(公元1142年1月28日)杀害了岳飞父子。其余所有曾支持过岳飞,坚决抗金的文官武将,也都被纷纷贬斥。宋高宗以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在高宗之后,宋金两国发展相对稳定。金国也有几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废,而南宋在孝宗年间也进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复国土。

到公元1207年,南宋的政权由史弥远执政,继续推行求和政策,还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赠谥。但此时金国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不但自己无力南征,还须时刻提防来自西北日渐兴起的蒙古势力。随后,于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根据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已遭受蒙古的打击。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王朝则与蒙古联手抗击金军。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

金灭亡之后,南宋不仅没有由此换来一时的安宁,反而又将面对更为强大的敌人--蒙古。灭金之后,南宋想趁蒙古退兵之际,收复被蒙古占去的土地,但南宋一直以主和为主,并无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虽出兵但未达到预期目的。南宋的这一举动反而成为蒙古南侵的借口。公元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瑛、余介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但南宋佞臣贾似道不但不遣军南追,反而使人向蒙古求和,以保太平,使蒙军得以顺利退回北方。

此后,忽必烈继承了大汗之位,又继续其南征的步伐。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王朝走向了灭亡。

辽国

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权,它与五代同时开始,又和北宋几乎同时结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虽然与中原地区常年征战,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却深受着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原是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击败了的剌葛、迭剌等人,于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国(契丹于938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改为辽)。契丹建国后,阿保机逐步消灭了周遍的弱小部落,又于公元926年,消灭了渤海国(今辽宁东部到黑龙江南部一带),基本完成了其统一的征程。

从公元926年到947年,是太宗耶律德光统治的时代,在着一阶段,辽国从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以此为基础,辽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扩张。耶律德光数次对晋进兵,希望征服整个中国,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计划搁浅了下来。

在太宗之后,经历世宗阮(947~950年在位)和穆宗璟(951~969年在位)两代,辽的统治内部出现了激烈的纷争,直到景宗贤(969~982年在位)时,其统治才渐渐稳定下来。

景宗死后,其子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由于圣宗年龄尚小,所以由其母萧太后摄政,萧太后是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谴耶律休哥为大将,于圣宗统和四年(987年)进兵攻宋,大败宋军。此后,辽国连年发兵攻宋,至圣宗二十二年,辽国攻至澶州城下,与宋真宗签定了\"檀渊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辽国进贡\"岁币\",辽宋两国从此相对安定下来。辽圣宗依靠宋国的进贡,使辽的经济发展起来,此时辽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经过圣宗、兴宗(1031~1055年)的盛世之后,辽国开始走向衰亡。公元1101年,辽天祚帝即位,此时随着女真族的兴起,辽国的统治逐渐受到威胁。公元1115年,金兵攻占辽国重镇黄龙府,随后又与宋朝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抗金。金兵在几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包括东京辽阳府在内的大部分辽国土地,公元1125年,金国俘虏了逃亡中的天祚帝,辽国自此灭亡。

金国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是我国历史上继辽之后的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在消灭辽之后,又消灭了北宋王朝,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金国的建立者女真族生活在我国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地区,在辽统治初期,它还处于原始氏族形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铁器的大量使用,使其快速发展起来,到辽末年,女真族以成为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公元1114年,女真贵族完颜阿骨打誓师起义,次年,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王朝。金王朝建立后,阿骨打马上发兵攻打辽国控制女真族的咽喉要道--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境)。辽国此时发现事态严重,但以无力回天。公元1120年,金与宋签定\"海上之盟\"共同对辽,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金国完全控制了北方。

在消灭辽国以后,金国把矛头直指向宋朝。自太宗吴乞买,金国大举进攻宋朝,虽然宋军民全力反抗,但由于宋统治者的无能,使得金国连连得胜,最终攻占了北宋都城开封,虏去徽钦二帝,使北宋灭亡。南宋王朝的建立使得金国继续向南进兵,而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对金国的抵抗使得金军实力大降,无力再和南宋交战,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直至金国被蒙古族灭亡。

金国在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国力非常落后,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原始制度的残余。自太宗、熙宗、海陵王以来,金国进行了全面的转型,使其从原来的游牧部落变为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集权制国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国的后期,虽然南宋王朝对其并无任何威胁,但北方发展起来的蒙古族却成了金国的劲敌。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公元1121年,蒙古开始了灭金的战争。成吉思汗、窝阔台先后发动多次对金国的战役,这大大削弱了金国的国力。为躲避蒙古的进攻,金不得不南迁至黄河以南,希望依靠黄河天堑阻挡南进的蒙古军队。但黄河挡不住蒙古骑兵的铁蹄,公元1233年,元太宗窝阔台帅军攻下汴京,金哀宗逃至蔡州,次年,蔡州破,金国至此宣告灭亡,前后共历九帝,一百一十九年。

南宋简史

(1127年-1279年)

北宋政权经历了靖康之耻,被金国灭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前朝为北宋。于1279年为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权所灭。

帝王次序为:高宗赵构、孝宗赵(shen)、光宗赵(dun)、宁宗赵扩、理宗赵昀、度宗赵(qi)、恭宗赵(xian)、端宗赵昱、帝(bing)赵(bing)。

辽(907年-1125年)

辽国,后为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后为金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褚、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1115年-1234年)

金国,后为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灭辽国、北宋。后为蒙古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澶字,去三点水)、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哀帝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

元朝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为统一全中国作好了准备。此时,成吉思汗已死,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的军事行动。此后,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在国内,为了统治汉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底。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故而,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因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元世祖年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在它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 物质的丰富使元朝的统治者生活逐渐奢华起来,同时也使蒙古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激化。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内部的斗争之激烈。元朝后期,各皇帝都过起豪华的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族人民被压迫尤为严重。于是汉族人民以各种形式起来反抗元朝暴虐的统治,早在泰定二年(1352年)河南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就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而后,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在起义军中,出现了一批优秀将领,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所领导的部队实力最为强大。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并在

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部,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他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协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他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后历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国历史上较强大的王朝之一。但由于元朝对汉族人民的歧视,使其过早灭亡,成为将来的清朝统治者的前车之鉴。此外,元朝的统治,为我国画订了以后的大致范围,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疆土在此基础上一直未发生太大变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后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一部分。

元朝简史

(1206年-1368年)

孛儿只斤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摆脱金人统治,征战四方,开拓疆土。部下称之为成吉思汗。

对外扩张期间,死去。其子拖雷监国一年。后由铁木真之子窝阔台即汗位,继续对外扩张。之后,乃马真皇称制,再往后,贵由称汗位,再往后,海迷失后称制。

蒙哥称汗。蒙哥死后,忽必烈即汗位,改国号为元,灭亡南宋。追铁木真庙号太祖、窝阔台庙号太宗、贵由庙号定宗、蒙哥庙号宪宗。

世祖忽必烈后经:成宗铁穆耳、武帝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

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la)、宁宗懿(王磷:两字合一字,去石字,左右结构)质班、顺帝妥(忄颧:两字合一字地,去页字,左右结构)帖睦尔 明朝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太祖即位后,立刻对以往的制度进行改革,自太祖后,明朝废去中书省和丞相,分政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于皇帝管辖。这种六部制成为此后明清两代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为了选拔官吏,明朝还扩大了科举的规模,明确规定以程朱理学的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形式的明科举制度。此外,明朝还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制订\"大明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其后惠帝朱允文即位。此时,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成祖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五次亲征,先后打败鞑靼、瓦剌两部蒙古骑兵,并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以此加强对北方诸族的控制。 明朝自成祖之后,历仁宗、宣宗至英宗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公元1449年,瓦剌部进军南犯,英宗与宦官王振领兵五十万出击,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所袭,明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此时在北京留守的兵部侍郎于谦果断的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景泰帝),组织全城军民准备与敌决战。经过艰苦的战斗,明军终于打败瓦剌军。使其不得不放英宗回朝,并与明朝议和。英宗回国后,于1457年趁景泰帝病危,在宦官的帮助下夺回了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朝天子\"。在英宗复位之后,立即逮捕于谦,而助其夺权的宦官都被授以爵位。这样一来,使此后历代的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的权利大大超出朝臣的权利,明朝的统治几乎落在他们手中。其中以武宗时的刘谨及熹宗时的魏忠贤最为甚之。 处于明朝中后期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了改变当时混乱的政局,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任命张居正为首辅来进行整顿。张居正是当时明朝最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农业的发展,万历六年,张居正不顾大士绅的反对,丈量全国土地,增加了财政税收。此后,他又兴修黄河水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生产逐步稳定下来。此外,张居正还撤裁了冗余的官员,在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建敌台三千余座,加强了北方的防务。自张居正改革之后,经济有了大的起色,政治也相对稳定下来,明朝进入了自英宗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自神宗之后,明朝逐渐走向衰落。公元1628年,明朝的最后一帝思宗崇祯帝即位。此时的明朝已是内乱纷纷了。崇祯十三年,由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军队分别在四川、河南击败明军,此后他们规模不断扩大,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由于明朝在统治上相对比较稳定,故而明朝社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到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另外,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更是迅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而作为科学著作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永乐年间,我国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明朝简史

(1368年-1644年)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统治期间,民族矛盾激化,农业生产遭到游牧的破坏。

天下大乱,各路义军反抗元政权。农民军中,朱元璋逐渐取得领导地位。

1368年,灭亡元朝。定都北京,改国号为明。

明朝帝王次序为: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为一字,左右结构。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二次继位)、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载(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明朝帝王列表

清朝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以畜牧渔猎为生。明朝后期,在女真族出现了一位出色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统治下,女真族迅速崛起。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击败。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明崇祯帝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兵入关。此时皇太极已死,其子世祖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于同年五月攻占北京,四个月后清朝将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它在关内的统治。

世祖顺治皇帝在位的十几年里,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忙于消灭李自成的部队及一些明朝的残余力量。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消灭了明朝最后一支力量,清朝才彻底征服了中国。明朝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因灭明有功,分别被封为云南、福建、广东的藩王。公元1662年,顺治帝薨,其子玄晔在辅政大臣敖拜、索尼、苏克萨哈等人的辅佐下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即位之初,朝政一直由辅政大臣主持,致使敖拜结党营私,严重危害了皇帝的统治。康熙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成功的翦除敖拜及其党羽,开始亲政,先后平定了\"三藩\"叛乱、准葛尔部叛乱、西藏叛乱;招抚台湾郑氏家族;击溃进入东北的沙俄军,与之签定《尼布楚条约》,使得清朝的统治得以加强。在经济方面,康熙帝废除原先满人执行的圈地制度,并且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减少农民的赋税,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又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行宫,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外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公元1796年,八十八岁的乾隆皇帝将帝位让于其子仁宗颙琰,年号嘉庆,自己为太上皇。嘉庆皇帝不如康熙帝与乾隆帝一样有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在统治上一直延续其父的政治方针,清朝进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

公元1821年,嘉庆帝卒,由道光皇帝即位,是为清宣宗。道光帝在位期间,西方各国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的经济市场,他们以鸦片来敲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人们深受鸦片毒害。1838年,道光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主持禁烟。林则徐到广东后,打击烟贩,没收鸦片达两百多万斤,又在虎门当众将其销毁,即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之后,英国于1840年以保护侨民为名对中国宣战,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公元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此时清王朝正值道光帝(1821~1851年)在位。战争伊始,道光帝认为英军不堪一击,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帝大为震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同时又将林则徐治罪,重新开放广州。然而,英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并于1842年攻占吴淞。至此,清政府不得不向与英国签定《南京条约》。此后,法国和美国也效仿英国,与中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夏条约》,中国的门户从此被打开了。

公元1851年,清咸丰帝即位,在同年一月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太平天国”。 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名,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事。在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于1853年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订官制,建立了太平天国。此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数次北伐与西征,但由于1856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军的石达开部主力出走,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此后,太平天国后期虽然有李秀成、陈玉成等将领的极力支撑,但清政府经过几年的剿乱战争,天国都城天京于1846年被曾国藩所部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宣告失败。

在太平天国期间,英、法等国于1856年至1860年再次对华宣战,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开始阶段,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直逼北京,清咸丰帝不得已逃往热河避暑山庄。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并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著名园林。后,中国被迫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并割让了大批土地。

公元1862年清咸丰帝在战争结束后病逝于避暑山庄。咸丰帝死后,皇太子载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欣的协助下处死肃顺等辅政大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统治,史称“辛酉政变”。清朝在同治和其后的光绪二帝在位的时候,大权全部落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她垂帘听政期间,中国先后与法、日等国交战,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偿军款,也使刚刚开始的洋务运动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有感于中国的落后现状,准备进行资本主义改革。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变法,宣布改制,以求福民强国。但这次变法只持续一百零三天,最后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康、梁二人逃亡国外而告终,后世称之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北方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军再次进军中国,并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之后,中国与八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同意进一步开放商埠,割地赔款,并协助消灭义和团。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衰落,一些爱国的进步人士在各地组织反清团体,其中,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革命历程。1905年,孙先生团结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的前身。

1911年,武昌发生起义,仅仅两个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支持革命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迅速解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清朝简史

(1616年-1911年)

东北女真族长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间又相互残杀。

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结盟蒙古,共同对付明朝。

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其子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对明用兵。

真到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后,才打进山海关,入主北京。

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皇帝先后顺序位: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率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zhu)、穆宗载淳、德宗载湉。

末代皇帝溥仪,只在位3年,变被赶下位,因为没有庙号。清朝灭亡。

第16篇:huizi0527古诗文·朝代

古诗文作家、作品情况简介

1、五帝 (约前30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

2、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3、商朝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4、周朝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1)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2)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后期,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1】《关雎》--古典诗歌--《诗经•周南》--诗歌总集--西周到春秋--305--风、雅、颂 【2】《蒹葭》--古典诗歌--《诗经•秦风》--诗歌总集--西周到春秋--305--风、雅、颂

【3】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至圣 《论语》十则》(语录散文--《论语》--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 【4】左丘明(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春秋时期--《左传》--史学、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记叙文散文-- 【5】孟子(前372-前289)--中国春秋战国邹人--儒家--亚圣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议论文--《孟子•公孙丑下》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文--《孟子•告子下》 ③《鱼我所欲也》--议论文--《孟子•告子上》

【6】庄子(约前369—前286)--中国战国宋国--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哲理散文--《庄子•秋水》 ②《惠子相梁》--哲理散文--《庄子•秋水》

【7】韩非(约前280—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智子疑邻》)--寓言--《韩非子•说难》

【8】列御寇--(不详)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 《寓公移山》--记叙文散文--《列子•汤问》

5、秦 (前221年-前206年)

6、汉 (前206年-公元220年)

(1)西汉 (前206年-公元25年)

【1】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淮南王 《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故事--《淮南子》

【2】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陈涉世家》——传记--《史记•陈涉世家》 【3】刘向(约前77—前6)西汉末年

①《唐雎不辱使命》--散文--《战国策•魏策四》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文散文--《战国策•齐策一》 【4】戴圣(西汉梁)战国末年或秦汉--儒家学者 《大道之行也》--议论文--《礼记•礼运》 【5】《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作者不详——《夸父逐日》—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外北经》——战国(11篇)——西汉(4篇)

(2)东汉 (25年-220年) 【1】曹操(155~ 220年)字梦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①《观沧海》-- --乐府诗--《乐府诗集》

②《龟虽寿》——乐府诗-《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

【2】刘桢(186~217年),字公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毛诗义词》、《刘公干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 《赠从弟》——五言律诗

7、三国 (220年-280年) (1)魏(220年-265年) (2)蜀(221年-263年)

【1】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出师表》--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3)吴(222年-280年)

8、晋 (265年-420年)

(1)西晋 (265年-317年)

【1】陈寿(233—297)字承祚--晋朝史学家 《隆中对》--传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东晋 (317年-420年)

【1】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陶渊明集》 ①《桃花源记》,--散文--《陶渊明集》

②《归田园居(其三)》--古典诗歌--《陶渊明集》--陶渊明 ③《五柳先生传》--自传--《陶渊明集》--陶渊明

④《饮酒(其五)》--五言律诗--《陶渊明集》--陶渊明

9、南北朝 (420年-589年) (1)南朝

①宋(420年-479年)

【1】刘义庆(403—约443)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故事(小说)--《世说新语笺疏》 ②齐(479年-502年)

【2】陶弘景(456年~536年) 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陶隐居集》 《答谢中书书》,--书信(散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3】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齐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体” [1]《山中杂诗》——五言绝句

[2]《与朱元思书》--散文——欧阳询《艺文类聚》 ③梁(502年-557年) ④陈(557年-589年) (2)北朝

①北魏(386年-534年)

【1】郦道元(约470—527)--北魏--地理学家 《三峡》--散文--《水经注疏》 ②东魏(534年-550年) ③北齐(550年-557年) ④西魏(535年-556年) ⑤北周(557年-581年)

10、隋 (581年-618年)

11、唐 (618年-907年)

【1】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野望》——《东皋子集》

【2】王勃(650~675)——唐代诗人——“初唐二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子安集》

【3】杨炯(650~693),唐代诗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从军行》——《全唐诗》

【4】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集》

【5】孟浩然(689~740)——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与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襄阳集》

①《过故人庄》——田园山水诗——《孟襄阳集》 ②《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集》

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集校注》 【6】王湾(693年~751年)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全唐诗》

【7】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右丞集》

①《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右丞集笺注》 ②《竹里馆》——《王右丞集笺注》 ③《终南别业》——《王右丞集笺注》

【8】崔颢(704—754)——唐朝著名诗人——《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黄鹤楼》——《全唐诗》

【9】李白(701~ 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 “诗仙” , “诗侠”。——《李太白集》 ①《渡荆门送别》--五言律诗--《李太白全集》 ②《行路难(其一)》--乐府诗--《李太白全集》 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太白集》 ④《峨眉山月歌》——《李太白全集》 ⑤《春夜洛城闻笛》——《李太白全集》

⑥《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书云》—《李太白全集》 ⑧《友人》——《李太白全集》 【10】常建(708-765)——唐代诗人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唐集》

【11】刘长卿(709~768)——唐代诗人,字文房。 《送灵澈上人》——《唐刘随州诗集》

【12】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1400多首,后世尊称为“诗圣”——《杜诗详注》 ①《春望》--古典诗歌--《杜诗详注》 ②《望岳》 ③《石壕吏》

④《江南逢李龟年》

⑤《村三首(之三)》—— ⑥《登高》——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岑参(cén shēn)(约715~770)--古体诗--《岑参集校注》--岑参--唐代--诗人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逢入京使》——《岑嘉州集》

③《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嘉州集》

【14】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世称“韦苏州”——《《韦苏州集》 《滁州西涧》——

【15】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

①《马说》--议论文(说)--《韩愈文选》 ②《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左迁至蓝管示侄孙湘》——

【16】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集》 ①《陋室铭》--铭--《全唐文》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七言律诗--《刘禹锡•外集》 ③《秋词》

【17】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集》

①《钱塘湖春行》——七言律诗--《白氏长庆集》 ②《观刈麦》——《白居易集》 ③《望月有感》——

【18】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小石潭记》--游记--《柳河东集》 【19】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李贺诗歌集注》 《雁门太守行》——

【20】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①《赤壁》——--五言绝句--《樊川诗集》 ②《泊秦淮》)

【21】温庭筠 (约812—866) 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诗词人--花间派——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①《望江南》--词--《全唐五代词》 ②《商山早行》—— 【22】李商隐(813-858)——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为“三十六体”。——《李义山诗集》 ①《夜雨寄北》—— ②《无题》¬——《全唐诗》

12、五代 (907年-960年) (1)后梁(907年-923年) (2)后唐(923年-936年)

【1】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相见欢》——

(3)后晋(936年-947年) (4)后汉(947年-950年) (5)后周(951年-960年)

13、宋 (960年-1279年)

(1)北宋 (960年-1127年)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范仲淹全集》 ①《岳阳楼记》--游记--《范文正公集》 ②《苏幕遮》——

③《渔家傲》--词--《唐宋名家词选》 【2】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珠玉词》 ①《浣溪沙》——《珠玉词》 ②《破阵子》——《珠玉词》

【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诗人——《宛陵先生集》 《鲁山山行》——

【4】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醉翁亭记》--散文(游记)--《欧阳修散文选集》-- 【5】周敦颐(1017~1073)--说--《周元公集》--,谥号元公,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太极图说》、《通书》 《爱莲说》

【6】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战国到五代,编年体通史) 《孙权劝学》--故事(记叙文)——《资治通鉴》

【7】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临川先生文集》 ①《伤仲永》--议论文(借事说理)--《临川先生文集》 ②《登飞来峰》——

【8】王观(1035~1100)字通叟——宋代词人——《全宋词》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9】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东坡乐府》 ①《记承天寺夜游》--游记--《东坡志林》

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东坡乐府笺》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东坡乐府笺》 ④《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⑤《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 【10】郭茂倩(1041-1099),--《乐府诗集》--(郭茂倩--宋)--南北朝北方乐府民歌 ①《木兰诗》--乐府诗 ②《长歌行》——汉乐府

【11】陈与义(1090-1138),——宋代(南北宋之交)——诗人 《登岳阳楼》(其一)——古典诗歌——《陈与义集》 (2)南宋 (1127年-1279年)

【1】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创“易安体”——词集名《漱玉集》——《漱玉词》

①《武陵春》——词--《李清照集校注》 ②《如梦令》)

③《醉花阴》——《李清照集校注》

【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今存9300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剑南诗稿》 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卜算子 咏梅》—— 【3】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的诗人——《诚斋集》 《过松园晨炊漆公店》 【4】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朱子大全》 《观书有感》——

【5】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词600多首,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稼轩词编年笺注》

①《破阵子》--词--《稼轩词编年笺注》 ②《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6】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清苑斋集》 《约客》——

【7】周密 (1232—1298) 字公谨--宋代 《观潮》-说明文(散文)--《武林旧事》 【8】《过零丁洋》(1236-1283),--七言律诗--《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宋末元初

14、辽(907年-1125年)

15、金(1115年-1234年)

16、元 (1206年-1368年)

【1】马致远(1251-1321) -- 元大都人--戏曲作家 《天净沙 秋思》--元曲小令--《全元散曲》

【2】张养浩(1269~1329)张养浩,字希孟,浩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①《山坡羊》—-曲--《全元散曲》

②《山坡羊 骊山怀古》——曲——《全元散曲》

【3】施耐庵(1296-1372 )--小说--《水浒》——元末明初 《智取生辰纲》

【4】罗贯中(约1330—约1400),--小说-《三国演义》--,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杨修之死》

17、明 (1368年-1644年) 【1】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赠序--《宋学士文集》

【2】王磐(约1470~1530) 明代散曲家——《王西楼乐府》 《朝天子 咏喇叭》——《王西楼乐府》

【3】袁宏道(1568~1610)--散文(游记)--《袁中郎集笺校》--,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公安派 《满井游记》

【4】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 《核舟记》--说明文(小说)--《虞初新志》(涨潮)

【5】张岱(1597 --1679)字宗子,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陶庵梦忆》、《西湖寻梦》 《湖心亭看雪》--散文--《陶庵梦忆》

18、清 (1616年-1911年)

【1】林嗣环(1607年-?)字铁崖,号起八,官员,作家。 《口技》--小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清代张潮,笔记小说)

【2】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南明诗人、爱国志士和文学家,民族英雄——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夏完淳集笺校》 《别云间》——

【3】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①《山市》--说明性小说--《聊斋志异》 ②《狼》--小说--《聊斋志异》

【4】吴敬梓(1701~1754)--小说--《儒林外史》--,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范进中举》

【5】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小说--《红楼梦》--,名zhan,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香菱学诗》

【6】赵翼(1727~1814) 字云崧—— 清代诗人、史学家——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著《瓯北诗话》——《瓯北集》 《论诗》——

【7】沈复(1763年—1825)中国清代--文学家

《童趣》--记叙文(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9、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今)近代(1840¬——1919)

【1】-龚自珍字(1792~1841)se,号定庵--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己亥杂诗》--七言绝句--《龚自珍全集》 【2】梁启超(1873-1929),字桌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敬业与乐业》--演说词--《饮冰室合集》 现代(1919——1949)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思想家、革命家。 《沁园春 雪》--古典诗歌(词)--《毛泽东诗词集》 当代(1949——今)

第17篇:关于韩信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关于韩信的歇后语

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2、韩信伐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3、萧河月下追韩信——为国操劳;连夜赶,爱才;谋士识良才

歇后语大全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顶一个

一个将军一个令------到底听谁的

一个碟子摔九块------四分五裂

一辈子当寡妇------老手(守)

一辈子守寡------没福(夫)

一口吃个李子一谁不知道你的底子(比喻知道底细)

一根筷子吃面条------独挑儿

一斤酒瓶装十两------正好

一双筷子夹骨头------三条光棍

一头栽到黄河里------死也洗不清(比喻揩不掉身上的污点。)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一点水滴在香头上------碰巧了

一只筷子夹菜------不容易上手

一兵换双士------划得来

一千里走了一百里------远着呢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也不欠谁的

一条扁担挑泰山------担当不起

一百七加八十------二百五

一根筷子拣花生米一一挑拨

一群哑巴在一起------指手划脚

一个指头和面------硬捣

一口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

二分钱开当铺——周转不开

二齿钩子挠痒——是把硬手

二流子打鼓——吊儿郎当

二郎爷放屁——神气

二郎爷的笛子——神吹

二尺长的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二分钱的醋——又酸又贱

二不愣当家——出不了好主意

二姑娘架老鹰——招架不住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

二十一天孵不出鸡——坏蛋

二踢脚——两想(响)

三本经书掉了两本--一本正经

三百斤的野猪--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三岔口的地保--管的宽

三寸舌头是软的--横说竖说都有理

三伏天的狗--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三伏天的馊豆腐--变坏了

三个鼻孔眼儿--多一股子气

三个醉汉撒酒疯--闹个不停

三根缆绳拴两边--使偏劲

三顾茅庐--好难请

三合板上雕花--刻薄

第18篇:读《战神韩信》有感

2014.2.25星期二天气:晴大赫

背与叛

——读《战神韩信》有感

帝王的背叛,重点其实并不是“叛”,而是“背”。那种表面上笑语盈盈,暗地里却擦亮屠刀,才是最可怕的。

——题记

魏生所著的这本历史小说《战神韩信》也许是对韩信这一生的最好的诠释。这部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韩信从知遇漂母到被吕后谋害于长乐宫中的事迹。读罢后,它让人不由得为韩信的一生所唏嘘。

本书的后记中作者留给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韩信的悲剧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的确,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个结果。即便韩信像张良那样退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我想刘邦也不会放过他。因为韩信与张良不同,张良只是个谋士,他不像韩信在前线打仗,威信极高,所以他能安全脱身也是因为帝王刘邦给他留了台阶,而韩信则不同。况且,在帝王眼中,功臣一定是有罪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是专制皇帝心中不变的一条准则,所以韩信自己也知道死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汉朝官方修订的史书将韩信被杀的原因归为谋反,但如果真是这样,想必也不为过,因为这种背叛只是“不得不反”罢了。

刘邦虽说是大汉王朝的开国明君,但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夺了韩信的兵权,将韩信贬为楚王,伪游云梦诱捕韩信,最后贬为淮阴侯。韩信死后,大杀异姓王,将彭越的尸体剁成碎块、制成肉酱,无不看出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究竟什么是“背”,什么是“叛”,什么是真正的“背叛”?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遭受大大小小的背叛,但是大多数都是\"叛\"是重点,一刀两断,从此不相往来,而帝王的背叛却是像带着一层面具,表面上待臣子温和,暗地里却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有谁能看透这层面具呢?

第19篇: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节日,火把节就是很多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火把节当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而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第20篇:《哪个蠢女孩是我》读后感

《哪个蠢女孩是我》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亲近母语》上的一篇文章>后深有体会,我觉得我这篇文章的作者张爱玲一样,在小的时候都有点蠢蠢的。比如我在一年级刚进学校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便情不自禁的和别人打招呼,而别人却用怪异的眼神注视着我,这时我才觉得我又犯错了。我刚进小学的第一个下课是我最记忆犹新的。叮叮下课铃响了,我和同学哗得一声冲出教室,但那时我在我们班一个人也不认识,便在操场上一个一个问:你是不是一(2)班的?这样问,问到了就说:我们一起玩吧!不同意的,就再找,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觉得我太蠢了。一年级时,我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了,因为体育课可以跑步、踢足球了!但我喜欢的踢足球、跑步都是男生的游戏,而女生一个也不喜欢,觉得太无聊,所以,女生一个也不愿和我做朋友,当女生三五成群走在操场上时,我只能一个人孤单的走在旁边。现在我长大了,也在不知不觉中懂事了,也渐渐厌恶了男生的游戏,喜欢和女生一起说这个说那个,自由自在,毫无约束。在小学的五年里,我做了许多蠢事和好事,我觉得我在变,从一个假小子,变成了开朗的女生,从一个不懂事的小毛丫头,变成了懂事的女孩。

韩信是哪个朝代的
《韩信是哪个朝代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