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6 18:07: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公共卫生管理职责

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相关制度目录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职责

二、疾病控制工作科室职责

三、妇幼保健工作科室职责

四、卫生监督工作科室职责

五、健康教育工作科室职责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科室职责

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制度

八、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十、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一、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十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四、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十六、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七、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十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职责

1、负责本乡镇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免疫规划、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爱国卫生、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工作。

2、负责开展本乡镇的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科普知识宣 传和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3、负责辖区村级卫生组织的整顿、建设、管理和乡村医生的日常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奖惩。

4、具体负责本乡镇疫苗管理使用,组织实施免疫、消 毒,病原微生物和常见污染物的取样送检,疫情和公共卫生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 息收集、报告,控制措施的落实等疾病控制工作任务。

5、根据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的授权,负责开展辖区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

6、具体负责辖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组织项目实 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出生缺陷干预等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7、负责实施本乡镇地方病防治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地方病监测、病情调查、疫情上报等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

8、负责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卫生镇、村活动,指导开展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本乡镇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水平。

二、疾病控制工作科室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辖区内疾病 预防控制工作。

2、积极组织村级卫生组织规范化开展传染病防治、免 疫规划、结核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开展对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相关政 策的宣传及贯彻落实。

4、全面负责辖区预防接种工作,做好预防接种疑似异 常反应的发现、报告、调查与处理。同时做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暴发疫情处理和应急接种。

5、及时、准确、规范地收集统计上报各项疾控工作信息及报表,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辖区内开展疾控工作。

6、负责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 知识,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 服务。

7、负责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和重性精 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随访。

8、负责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卫生镇、村活动,指导开展改水改厕及统计工作。

9、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0、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三、妇幼保健工作科室职责

1、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积极开展母婴保健服务,做好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

2、根据区妇幼保健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 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村级妇幼保健工作监督检查,考核评价。

3、掌握本乡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群体健康的 主要因素,掌握本乡镇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在区县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开展业务工作。

4、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指导村级妇幼人员做好 孕产妇建卡登记,高危孕产妇初筛及产后访视。

5、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指导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做好儿童保健建卡登记、高危儿初筛登记及专案管理,做好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负责危重、疑难病儿的转送。

6、做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孕前及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发放管理工作。

7、负责本辖区孕产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调查,并按要求上报区妇幼保健院。

四、卫生监督工作科室职责

1、接受区卫生局的委托和区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负责本辖区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2、负责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在本辖区的贯彻执行,负责 制订本辖区卫生监督工作计划。负责卫生法律法规在本辖 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2、依法监督管理辖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工作;依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负责监管本辖区医疗市场秩序和从业人员执业活动,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3、抓好村级卫生组织管理工作。辖区内镇村卫生服务 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4、完成卫生局交办的其它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任务。

5、负责本辖区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统计、资料上报工作。

五、健康教育工作科室职责

1、按要求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入户访视,并有详细的记录。

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负责定期更换卫生院、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栏。

3、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状况调查评估。

4、开设农村健康教育课堂,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课。

5、制定年度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健康教育内容。

6、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各种资料、影像、图片。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科室职责

1、建立镇村慢性病管理防治网络。

2、负责全乡镇慢性疾病防治管理及老年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3、制定年度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4、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 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5、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记录,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制度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工作人员在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明确职责分工,相互协作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 班,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请假,半天假由副主任审批,一天以上由主任审批。

3、每月召开科室工作人员及村级公共卫生人员例会,通报、总结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一个月的工作。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室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在事发2小时内上报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

6、坚持学习,科室组织全体人员每周一次政治学习, 一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实行考核制度,对各科室及其个人工作,实行月抽

查、季检查、半年进行评比,对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补助。

八、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1、在镇街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地方病、爱国卫生、结核病防治等工作。

2、按照对口业务部门的指导,制定当地各种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以爱国卫生工作为载体,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 治,落实改水、改厕任务。

4、每月开展一次对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每月对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半年和年终分别进行一次全面工作考核。

5、坚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应急处置 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6、定期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7、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疾控工作资料,年终归档成册妥

善保管。

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1、制定辖区计划免疫工作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

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领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3、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坚持每季全乡镇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4、接种人员要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

5、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的有关规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或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6、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做好接种后各种报表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7、做好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暴发疫情处理和应急接种。

十、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一)

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制度

1、由村级妇幼人员做好本村新婚妇女和孕妇的摸底、登记工作,并上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2、确定早孕后,必须在孕12 W前按早孕检查记录要 求的项目进行早孕建卡工作,并预约下一次检查时间。

3、必须在早孕检查的同时做第一次高危评分,初筛高 危孕妇造册登记,进行专案管理。

4、按孕产妇管理的要求时间进行定期孕期检查,达到 查五访三,凡属高危,酌情增加检查次数0。

5、产前检查要认真,填写正确。

6、推行住院分娩,严禁家庭接生。

7、坚持产后访视不少于三次,从出院后第二日开始, 最后一次访视必须测量新生儿体重,按访视产妇及新生儿记录内容项目进行,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预约产后42 天健康检查,收回卡册。

8、认真做好孕期、产褥期、新生儿期的卫生营养、科学育儿等保健指导宣传工作。

9、做好各种表、卡、册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二)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1、对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手册上注特殊标记,并定期随访。

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观察处理,重度高危妊娠由区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诊治。病情缓解后返回,由镇卫生院负责定期随访。

3、凡高危孕妇必须转送到区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住院分娩。

4、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送区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确诊。

5、提高高危孕妇的监护手段,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选择对母婴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6、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实施。

7、高危孕产妇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全程追踪随访。

(三)儿童系统化管理制度

1、负责本辖区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

2、按照规定的“

3、

2、1”体检程序,定期检查,即 1岁以内分别在

3、

6、12月龄各体检一次,1-3岁每半岁体检一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必须由内、儿科临床大夫参与体检,认真填写儿童体检卡册。

3、统一按WHO规定年龄体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

4、认真进行体检者的资料统计小结,各种数据必须符 合可靠性、科学性、准确性。

5、筛查出的体弱儿,造册登记,实行专案管理,体弱儿应建立专案卡,及时治疗、矫治。

6、结合健康检查,进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及防治、科学育儿指导等工作,提高群众的家庭自我保健和优生优育能力。

7、在认真做好系统化管理工作指定内容任务的同时, 认真完成其他儿童保健指令性工作。

8、儿童体检工作,由村级组织配合,乡镇卫生院具体实施完成。

(四)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妇幼人员对该辖区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 亡,及时上报,并将死亡进行建册登记。

2、乡镇卫生院应组织力量对两个死亡情况进行入户调查。

3、乡镇妇幼专干认真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应将死亡病理调查摘要一并按月上报区妇幼保健站。

4、乡镇卫生院必须配合区妇幼保健院,对死亡报告卡进行完整性、正确性质量检查和核实。

十一、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1、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合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2、乡镇卫生监督员现场执法要着装整齐,证件齐全,风纪严谨,文书规范,程序得当,适用法律条款准确。

3、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相对人的礼品、礼金、物品和有价证卷,严禁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4、在卫生局的组织下,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区境内执行 跨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5、协助卫生局对大案要案进行查处,对食物中毒事件 进行调查处理。

6、卫生局下达或交办监督任务后要迅速行动,第一时 间介入现场,不得推诿扯皮和拖延。

7、负责本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得越权执法,随意执法。

十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人员,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健康教育工作,一年不少于两次以上。

2、镇、村等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卫生宣传标语,每个季度更换宣传内容,全年不少于4次,向居民公示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3、明确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处方,组织居民积极参加观看健康教育电影、戏曲等,全年不少于4次。

5、定期组织进行街头宣传、咨询、义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6、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登记入户,每户家庭中健康宣传资料不少于2种。

十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1、根据辖区内慢性病发病情况及死因谱,开展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监测和干预。

2、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册,一年一次定期检查,筛选重点人群另册管理。

3、建立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每3个月一次,结核病根据区县疾病控制中心要求进行督导、指导)规范化档案,定期诊断、治疗,为健康促进和干预提供良好基础。

4、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如何合理用药,及时排除心理障碍。

5、建立慢性病管理手册,定期进行家庭访视。

6、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十四、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1、成立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居监护小组,明确专职人员,加强对精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制定本辖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计划、方案,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布置精防工作。

3、加强对村居委监护小组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 质量。

4、加大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力度,坚持随访制度,每季度对精神病人家访一次,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并作随访记录。

5、监护小组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 就诊。

6、熟悉辖区精神病人的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做好建档、建卡工作。

十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华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 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及规范化管理。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 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十六、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1、实时掌握当地和外来人员基础资料:包括人数、居住地点、户籍、免疫规划接种、欲婚青年、育龄妇女、早孕、出生、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等信息,每月收集一次并上报乡镇公共卫生管理科室。

2、及时上报本村各类传染病、集体中毒事件、生活饮用水污染、非法行医、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职业危害、人群健康伤害事件、家畜不明原因死亡等信息,协助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疫点消杀工作。

3、协助发放儿童免疫接种通知单以及各类预防保健、疾病控制通知书、告知书等,督促本地和外来人员的儿童家长及时领取免疫接种证并按时接种。

4、协助做好本村的妇幼保健服务,及时掌握、报告孕 情,动员孕妇接受早孕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协助做好产后访视,搞好体弱儿管理。

5、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病管理、随访等工作。指导、协调本村的爱卫工作。

6、设置并管理村健康教育宣传栏,刊出或协助刊出和 更换宣传栏教育资料,组织动员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由乡镇卫生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协助做好健康教育资料发放、人口出生、死因调查等工作。

7、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公共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 有关资料。

8、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公共卫生管理科室交办的其它公共卫生工作。

十七、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1、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责任区域制度,每人承担一定区域内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每名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原则上承担1500名居民的公 共卫生服务, 1500人以下的村(居)配备1名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超过1500人的村(居),按每多1500人增配1名的比例配备。

3、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在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的领导下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4、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了解和熟悉责任区域内居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总数、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家庭数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并登记造册。

5、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按照卫生局和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的规定与要求,全面承担起责任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宣教、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慢病管 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置等公共卫生任务,同时协助本区域的行政组织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6、公共卫生工作人每月向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汇报一次工作,紧急情况要随时报告。

7、公共卫生协理员实行例会制度,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科室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任 务,点评工作质量的优劣。

8、对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分为半年考核与年度末考核,两次考核成绩作为当年的总成绩。考核成绩作为进行奖惩的依据。考核标准与方法由各区县卫生局制定。

十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 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全市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根据《淄博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全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成本补助。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2、各单位对下拨的专项资金核算与管理统一归口到单 位财务部门,按项目设置专账核算。严禁体外循环,并明确 专人负责,项目不得相互混用,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资金 使用情况。专项资金账户的银行存款核算与单位的基本账户 不得混用,其具体要求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各基层卫生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各单位凡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要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归档工作,以便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4、各单位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 制,将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区卫生局将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一次,考评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之外的工作,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事业经费等。卫生局将不定期对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提高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6、有关单位或工作人员因失职或滥用职权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流失的,一经发现,将暂缓该单位该项目资金的后续拨付,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逾期未能整改的,将收回已下达的补助资金,同时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推荐第2篇:公共卫生管理8

公共卫生管理

(二) 第一章概论 1.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对各个层次卫生行政和卫生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谓,是人们为实现卫生组织的决策目标,根据卫生事业的性质、特点,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最佳效能所进行的活动。 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②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 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试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4.

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5.

所谓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具体体现在①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②财政收入的福利政策③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福利性 6.

所谓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②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③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④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 7.

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①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②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 8.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确定过两个卫生工作方针。①1952年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②1991年确定,并经1996年修订完善的“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9.

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时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南。 10.

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①以农村为重点②预防为主③中西医并重(处理中西医关系的原则)④依靠科技与教育(基本动力)⑤动员全社会参与(依靠力量和工作方法)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卫生事业的宗旨、目的和最终目标) 11.

卫生政策的构成条件①要有制定主体和实施客体②要有目标性③要有行动准则④必须经过正式颁布 12.

我国卫生政策的特点①鲜明的阶级性与一定共同性相结合②部门性与社会性相结合③强制性与说服性相结合④相对稳定性与持久稳定性相结合 13.

卫生政策的基本职能①指导职能②控制作用(目标性控制、职责性控制、标准性控制、制裁性控制)③调节作用(调节工作关系、调节服务关系、调节利益关系)

14.

我国卫生改革主要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开始的。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①第一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78年—1996年)

目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防病治病,利民便民

基本内容:①积极发展卫生机构②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③允许和鼓励在职人员有偿应聘和业余服务④改革收费制度,改善补偿机制⑤积极为农村培训人才,巩固发展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建多种形式村级卫生组织

不足:①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战略性政策②对医药费用上升水平的控制缺乏战略性政策③有些政策落实不够好,有些改革政策则有失误②第二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96年—现在)

目的: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主要内容:改革卫生管理体制②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③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④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第二章卫生组织与卫生领导

组织的希腊原文为和谐、协调的意思。从管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组织结构的定义①复杂性②正规化③集权化 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①劳动分工②统一指挥③职权与职责④管理跨度⑤部门化

组织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防止由于人员的非经济性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作用

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任职者可以从该职位的等级或头衔中获得这种权力。 管理跨度是指一位管理者能够有效指挥的下属人数。(发展趋势:中空化、扁平化)

所谓职能部门化就是按履行的职能组合工作活动,这在公共卫生事业组织中是较为普遍的部门化方式。产品部门化是指按照主要产品领域形成部门的方式(制造业和服务业)。顾客部门化是根据所针对的顾客群体的特定类型形成部门(零售业)

我国的卫生行政组织主要由两大块构成①国家卫生部②地方卫生厅(局):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市(地)卫生局、县市(区)卫生局、乡(镇、街道)文卫办。

国家卫生部的内设机构和职责①办公厅②人事司③规划财务司④卫生法制与监督司⑤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⑥医政司⑦卫生部疾病控制室⑧卫生部科技教育司⑨国际合同司

10、保健局

11、卫生部直属机关党委

12、离退休干部局 卫生事业组织①医疗康复机构②卫生防疫机构③妇幼保健机关④医学研究机构⑤高等医学院校⑥药品检验与生物制品生产研究机构 第三章社会卫生策略

1、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是

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心理、生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2、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WHO和成员国的主要卫生目标是:到2000年使世界所有的人民都达到社会和经济生活两方面富有成效的那样一种健康水平,即“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3、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几个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成人非文盲率。西太平洋地区的卫生状况是疾病与贫困、疾病与富裕相混杂。

4、

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在1944年9月召开的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议上,地区主任韩相泰博士提出的《健康新地平线》(此文件于1995年6月由执委会正式通过)明确指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必须将侧重点从疾病本身转移到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促进健康方面来。未来的卫生干预必须是以人为中心,以健康状况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是未来年代的两个核心概念。

5、健康保护就是在承认人类生命脆弱性的前提下,向居民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援助,以防止各种有害因素对其健康的损害

6、健康促进是指有关能鼓励和促进人们自己及其家庭、社区和国家共同协力改善和解决他们自己的健康问题的措施

7、中国“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总目标: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卫生体制,使群众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比较优良、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8、主要卫生措施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②全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长远卫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③完善卫生经济政策④加大力度,推进卫生扶贫工作和西部卫生事业发展⑤建立健全卫生信息系统,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9、当前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继续深化卫生改革①完善卫生防疫体制,加大投入,加强建设②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卫生改革③继续推进医疗机构体制改革④加大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坚决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⑤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充实和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⑥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卫生医疗行业的新形象

10、中共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总要求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

11、2003年4月14日,国务院第四次常务会议做出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决定。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公布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标志着我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具备的特征①突如其来,不易预测②在公共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③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处理应急事件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第四章区域卫生规划

1、规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统筹设计,是范围较大、规模较大的事业或工作的一种较长时限的发展战略、总方针、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的设想蓝图,是一种战略性的全局部署方案。

2、计划是在规划的指导和规定下做出的具体安排和落实措施。规划的目标,需通过具体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来实现。

3、区域卫生规划的定义: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4、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效的、经济的、公平的中国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5、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①是国家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②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③区域内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④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6、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程序①形势分析②确定卫生问题与优先领域③制定综合目标④选择策略⑤制定实施计划⑥监测计划的实施⑦评价与计划的调整

7、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

8、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加强领导②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③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④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监督评价

9、卫生资源是指用于卫生服务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信息和知识技术等资源。卫生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卫生资源的配置手段有两种①市场配置(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②行政调节(通过政策来配置卫生资源)

10、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卫生服务机构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11、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①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是让全社会都能获得必要的基本卫生服务。②卫生服务质量是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线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④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对医疗质量、诊疗技术方法、

服务内容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实行标准化管理⑤我国医疗工作的原则是“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⑥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 第五章卫生服务管理

1、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机构为一定目的,合理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卫生人力、卫生经费、卫生技术、卫生信息),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

2、卫生服务系统是使用卫生资源解决某个卫生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卫生状况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各种卫生工作系统。卫生服务系统由①卫生服务计划②人群及卫生问题③卫生资源④卫生服务⑤健康状况构成。

3、卫生服务需要是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和医学专业人员分析认为使个人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的卫生服务

4、卫生服务需求是从卫生服务提供的角度以及经济和价值的概念出发,探讨卫生部门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卫生服务需要,是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要求。先有卫生服务需要后有卫生服务需求,只有具有购买力的卫生服务需要才能转变为卫生服务需求。

5、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①消费者医疗信息的缺乏和需求的被动性②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③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④卫生服务需求受卫生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

6、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①人口状况(数量、老年、少年人口比例、城乡人口比例)②经济发展状况③卫生服务提供方因素

7、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卫生服务的供给必须同时具备提供者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和提供者有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两个条件

8、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①同时性或及时性②不确定性和变化性③专业性和垄断性④供给者的主导性⑤外部经济效应

9、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有①卫生服务成本及卫生服务价格②卫生资源③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

10、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服务供给产生的前提,卫生服务供给是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基础

11、健康询问调查按照研究方法分为三种①一次性横断面调查②重复性横断面调查③连续性长期调查。调查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①基本调查内容②补充调查内容

12、调查结果分析内容包括①疾病负担及其构成②影响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③疾病构成分析(两周患病疾病构成情况、居民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各病种住院率及其构成、就诊机构分析)

13、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接触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特征:①无形②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③顾客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④一般不可存储⑤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比例较大⑥服务的一致性相

对较低。

14、质量是指反映实体(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特征:①性能②寿命③可靠性④安全性⑤经济性

15、服务质量是一种认知的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或惊喜程度,是消费对于事物较具延续性的评价。常分为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

16、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从1979年成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开始,共历经7年时间,制定出一套质量管理和保证方面的标准----“ISO—9000族”,包括质量管理、保证术语、标准选用指南、质量保证要求、质量管理指南及技术支持等。该标准十分强调服务的全过程,十分强调“顾客”。“ISO---9000”既是一种服务业合格的认证体系,更是一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

17、中国卫生事业施行“ISO---9000”的意义①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②健康概念已由原来单纯的去除疾病,发展为身、心、社、灵的一种平衡状态而非疾病和老弱③新模式的运作在文化驱动机制作用下得以完成

18、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卫生系统以保证和提高卫生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立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是卫生系统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目标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19、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①质量目标②质量监控组织③质量标准体系④质量信息反馈体系⑤质量管理网⑥质量后勤保障。第六章医疗保障体系及其管理

1、医疗保险制度源于欧洲。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1922年,日本在亚洲首先通过了《健康保险法案》。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的颁布为标志,社会保障开始成为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成为一种基本的公民权利。

2、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医疗服务建议》。明确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①医疗保险基金应由被保险人、雇主及公共资金共同筹集②凡收入不低于生存线的成员均应缴纳保险费③被保险人缴纳的最高保险费应控制在不造成其生活困难的范围内④雇主应为其雇员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⑤政府应为生存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支付保险费⑥保险费支付范围以外服务费用由消费者自付。

3、全民卫生服务(NHS),即由政府负责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4、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①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过度膨胀②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③医疗服务质量差④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过小,保险范围和保障水平也不够理想

5、20世纪80年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浪潮的措施①增加税收及医疗保险费的收入②增加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③进一步加强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④社会医疗保

险机构亲自办医院⑤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⑥储蓄型保险的推广⑦美国“有管理的保健”模式的推广

6、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都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7、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足①社会医疗覆盖面过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②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个人累积机制,职工的医疗费用无稳定来源③国家财政和单位包揽过多,缺乏对医疗机构和职工个人费用的有效制约机制

8、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历的阶段①职工就医适当负担部分医疗费用阶段②着重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阶段③试点探索“统帐结合”阶段

9、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0、医疗保险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机构经办,通过某种带强制性的规范或自愿缔结的契约的形式,在一定区域内的一定人群中筹措医疗基金,并为该人群中的每一成员公平的分担其因疾病而导致的经济风险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与办法。

11、社会医疗保险是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的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即集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制度

12、医疗保险与其它保险的不同之处,及其特点在于①普遍性②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③属于短期的、经常性保险④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⑤医疗保险的发生频率高,费用难控制

13、医疗保险的组成结构,医疗保险一般由五方构成①保险机构,即提供保险服务,支付、补偿疾病风险损失的“保险人”②投保方,即需要并希望得到保障的“投保人”③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即医院等医疗服务的“供给方”④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即“被保险人”或“保险受益人”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方”⑤政府

14、医疗保险中的被保险人享受的保障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险(一定福利性和强制性)②单位(雇主)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投保的商业医疗保险

15、医疗保险的类型①根据性质可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②根据保障水平可分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③根据保险基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国家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社区医疗保险

16、国家医疗保险也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是指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由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的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被保险人看病时,基本上不要支付费用

17、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是雇主和雇员缴费,政府适当补贴,当被

保险人及其家人患病、受伤或生育而需要治疗时,由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

18、储蓄医疗保险是一种通过立法,强制雇员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雇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

19、商业医疗保险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20、医疗保险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保险的数量。

21、影响医疗保险需求的因素有①疾病发生的概率②疾病损失的大小③医疗保险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避险心态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⑦消费者年龄、健康状况、性别、种族等等

22、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的原则是“广覆盖”“低水平”

23、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①社会保险税②个人储蓄③财政税收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24、用人单位缴费率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另一部分划入本单位职工的个人账户(30%)

25、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可分为现收先付制、积累制和混合制。

26、医疗保险管理的职能部门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②省级劳动保障厅(局)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7、后付制是指在提供了医疗服务之后,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费用的开支多少,向医疗机构或病人支付医疗费用。预付制是指在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之前,医疗保险机构就按合同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固定数额的费用。

28、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速,减轻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内容有①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②零售药店的管理③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④强化社区服务⑤医疗保险的信息管理

29、医疗保险监督的主要对象①对参保单位的监督②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③参保人的监督④对医疗保险机构的监督

第七章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

1、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三方面的社会关系①卫生组织关系②卫生管理关系③卫生服务关系

2、卫生法的特征①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②综合性和多样性③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④社会共同性。

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①保护公民健康的原则②全社会参与原则③国家卫生监督原则

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其“使全世界人民活动可能的最高水平的健康”的宗旨,把提出国际卫生公约、规则和协定,制定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的国际标准及诊断方法的国际规范和标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

务之一

5、卫生法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作用①规范作用(禁止性义务、积极作为义务、授予权利)(指引、预测和评价作用)②社会作用

6、卫生法制管理的意义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②我国公共卫生行业适应WTO规则的需要③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需要 第八章卫生经济管理

1、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起源于社会劳动的分工与协作

2、卫生经济管理的形式与内容①卫生计划管理②卫生预算管理③卫生机构财务管理④卫生机构的成本管理⑤卫生服务价格管理⑥卫生事业基本建设管理⑦卫生设备管理⑧卫生投资决策的管理

3、社会成本是指生产者开展某项活动、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项服务,也可指消费者利用某些服务与消费某些产品所要占用和消耗某些经济资源而必须付出的社会经济代价

4、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因第三者进行的经济活动而获得无须支付报酬的收益,或者遭受无法索取补偿的损害

5、社会成本的理论基础①外部性理论②公共产品理论③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④信息不对称

6、卫生资源的配置成本: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和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活动中的资源消耗。这种成本是一种资源转换为卫生资源或转换为宏观调控资源所造成的损失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分为物质性资源成本和非物质性资源成本。

7、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是指疾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可分为①疾病的直接社会经济负担②疾病的间接社会经济负担

8、卫生财务管理的特点①涉及面广②综合性强③灵敏度高。内容①单位预算管理②收入管理③支出管理④卫生机构专用基金的管理⑤资产管理⑥负债管理⑦卫生机构清算的管理

9、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原则①合法性原则②计划性原则③价值最大化原则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⑤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10、卫生服务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构成卫生服务的价值。它包括三部分①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②医务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③医务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得

11、卫生机构实行成本核算的意义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提供卫生机构的利用效益③可为检查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④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⑤是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⑥为平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了可信的信息资料。

12、卫生机构成本核算的要求①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②加强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③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办理④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办法

13、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①预算补偿②收费补偿③复合补偿

14、医疗服务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医疗劳务

收费偏低②高新仪器配置、利用过多③药品收入增长速度过快 第九章卫生信息管理

1、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的开始

2、信息的基本属性①事实性②等级性③可压缩性④扩散性⑤传输性⑥分享性⑦增值性⑧转换性

3、信息的生命周期是由信息的要求、获得、服务和退出四个阶段构成。这四个阶段具体化到工作中就是六个工作环节①信息的收集②信息的传输③信息的加工④信息的存储⑤信息的维护⑥信息的使用

4、卫生体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①保健对象管理②卫生保健管理③卫生行政管理

5、妨碍数据质量的因素①不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和程序②记录和报告不良③处理数据中的错误

6、提高和确保数据质量的措施①用户参与系统设计②对程序和定义进行标准化③设计数据收集工具④建立一个合适的激励体系等

7、卫生信息管理技术①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卫生单位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人口登记)②非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快速评价程序、调查、人口学检测)

8、卫生信息系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将卫生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信息处理过程综合成有机整体,及时而有效地为卫生事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一般分为卫生管理统计信息系统和卫生业务信息系统两大部分

9、卫生管理统计信息系统的要素①组织机构②人员③相应的法规制度④数据统计指标⑤数据处理工具

10、卫生管理统计改革思路①完善统计法规建设,加大依法统计的力度②改革卫生统计体制,进一步健全卫生统计信息系统③改革卫生统计制度,完善统计调查方法④加快建立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重点是建库联网和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⑤加强基础建设与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1、医学科技信息系统:在信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内外医药科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报道、服务和分析研究,以促进医药科学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12、医学科技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①信息收集②信息整理③信息服务④信息报道⑤信息分析研究

13、计算机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条件及范围①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②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③具有一定的资源条件

14、计算机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范围①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②数值计算和数理统计③自动检测④计算机辅助教学(CAI)⑤建立个人健康档案⑥管理信息系统(MIS) 第十章卫生文化建设

1、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及其职工在从事医疗工作、医院经营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它具有可塑、潜移、扩散、隐形的特性。具有导向、凝聚、约束、辐

射五项功能

2、医院文化的组成要素①医院文化的基础②医院文化系统③医院文化理论和表象

3、医院文化的塑造方法①强化医院院长或决策集团要有“做大事”,实现“最好”或“第一”的价值取向②强化医院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病人为中心”的竞争战略,建立灵活应变的经营机制③强化医院严格的内部管理,并实施优胜劣汰的全员优化,人才制胜的战略④强化医院文化要有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毅力

4、医德是指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义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集体、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医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防病治疗、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医德建设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作用①是提高医疗卫生质量的根本条件②是执行规章制度的思想保证

7、爱国卫生运动目标①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机制,继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②坚持把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促进文明村镇的建设③进一步提高除四害的科学性④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实现爱国卫生法制管理⑥进一步抓好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对外交流工作

8、健康教育的社会作用①是一切卫生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②是预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③是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水平的途径④是强大的治疗因素⑤是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

9、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思想性②科学性③群众性

10、中国健康教育的特点①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②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首要战略任务③有政府的直接干预④坚持群众参与,社会大联合⑤建立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⑥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⑦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第十一章卫生技术评估

1.技术评估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

兴起的。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步开展了技术评估方面的研究。

2.技术评估的特点①整体性②多学科性③客观性④批评性

3.技术评估的一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①准备工作阶段②影响分析阶段③研究对策阶段④综合评价阶段

4.

1974年,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OTA)提交了第一份有关药物生物平衡的报告,1976年OTA卫生计划提交了第一份正式的卫生评估报告,这标志着卫生技术评估的诞生。

5.

卫生技术评估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弱和抑制

医学技术在开发、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增强和发扬医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医学技术的正确发展。

6.卫生技术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技术标准②社会标准

7.

卫生评估的技术标准就是指技术上的合理

性 包括①安全性、有效性②成本-效果、成本—

效益、成本效用和宏观经济学效应③是否有利于适宜技术的选择

8.

卫生评估的社会标准就是指社会的合意

性。就是要求技术运用的后果尽可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发展相符合,而非和这些方面的发展相悖。包括①社会的伦理标准②人的价值标准③社会政策、法律的标准

9.卫生技术评估的意义①有助于医学技术的

社会后果控制②有助于医学高新技术的正确发展③有助于卫生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10.

医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控制机制①应普遍开展卫生技术评估②正确的政策导向③进一步促进社会传统伦理观念的改变④制定新的法律法规⑤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⑥引导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正确认识医学技术社会后果的两重性 第十二章 医院管理

1.

构成一所医院的基本条件是①以住院医疗

为主,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②配备有相应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医务人员③拥有基本的、必要的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设备及设施④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2.

医院的类型①按任务和功能分类有一级、

二级、三级医院②按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分类有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③按收治范围分类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④按层次分类有省医院、市医院、县医院等⑤按任务分类有军队医院、厂矿医院、教学医院、科研医院等⑥按所有制分类有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人所有制医院、股份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等

3.医院的功能①医疗②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③科研④教学

4.医院工作的特点①以医疗工作为中心②整

体性、协作性很强③随机性与规范性④医院工作的时间性强⑤生活服务服从于医学服务

5.医院的部门划分①诊疗部门②辅助诊疗部门③护理部门④机关职能部门⑤后勤保障部门 6.医疗管理的基本原则①病人第一②安全有效③首诊负责制④重点加强

7.医疗管理的职能①制定医疗管理计划②合理组织医疗技术力量③制定各项医疗规章制度④做好医疗活动中的协调⑤检查评定医疗效果

8.门诊流程①分诊②挂号③候诊④就诊⑤医技科室检查和治疗⑥取药⑦离院|留察|住院 9.

门诊工作特点①病人多、流量大、就诊高峰集中②诊疗时间短暂③就诊环节复杂,涉及部门繁多④门诊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⑤门诊室经济而且方便的医疗方式

10.门诊管理的要点①合理组织医疗力量②普

通门诊与专科门诊相结合③和设置门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④防止交叉感染⑤保证医疗质量

11.住院诊疗管理是指对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所实行的以病房管理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活动

12.

住院诊疗管理的特点①以病房为中心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②以三级医师结构为核心、医疗业务活动为重点的管理体系③医疗功能的连续性、协同性、系统性、综合性④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反馈调节作用明显

13.

住院诊疗工作①检诊②查房③会诊与病例

讨论④治疗⑤病历书写⑥计划诊疗⑦早会与值班制度病人出、转院工作,死亡病人处理工作⑨随访

14.

重症监护病房(ICU)或称为加强医疗病

房、加强监护病房,是把需要特别诊疗和护理的急危重病人,集中在一个专门的病区或病室,采用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仪器设备,加强医疗、护理力量,实施加强诊疗护理和监测的一种过渡性诊疗组织形式

15.ICU重症监护病房CCU冠心病监护病房

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RCU呼吸内科监护病房RR麻醉恢复室

16.

重症监护病房的意义①是提高重危病例抢救质量的先进组织形式②集中使用各种仪器有利于提供使用效益,便于维修管理,积累生物医学工程经验③开设重症监护病房标志着危重病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培养危重病专业医师、护理技术人员的阵地

17.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①急诊工作必须高速

度、高效率②急诊医护人员应有熟练的诊疗技术和一定的临床经验③急诊诊疗工作应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忙而不乱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呼叫及应召急救组织系统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齐全⑥需维持良好的秩序

18.

医院感染(HI)又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HAI),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

19.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①严格掌握抗生素

的使用指征指针②使用过程中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③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需慎重

20.医疗安全是指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21.

医疗纠纷是指在诊断、治疗、护理工作中,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上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经济损失,必须经过行政的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结的医患纠葛

22.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医

疗活动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3.医疗事故的构成要素①主体是医疗机构及

其医务人员②行为的违反性③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④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4.

医疗事故的分级①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②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④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25.

医疗事故的赔偿协商原则①双方自愿②平

等、公平③合法协商内容①是否属于医疗事故②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和赔偿的具体数额,给付方式和时限等③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有关的其他事项

26.

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是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对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医患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就医疗事故赔偿进行调解。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持下,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促使医患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而达成协议,解决其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一种诉讼外活动

27.

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的特点①是对已经

确定为医疗事故的争议进行调解②医患双方共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③医患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内容是医疗事故赔偿而不是所有的医疗事故争议④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行为是不可诉行为⑤经调解后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履行,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28.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的原则①自愿②合

法程序①申请调解②受理调解③调解④调解成立的,医患双方当签署调解书

29.

确定医疗事故具体赔偿数额的基本原则①医疗事故等级②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③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30.

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①医疗费②误工费③

住院伙食补助费④陪护费⑤残疾生活补助费⑥残疾用具费⑦丧葬费⑧被抚养人生活费⑨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十三章预防保健管理

1、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任务:“疾病控制,监督检测,卫生宣教,科研培训”。①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控制②消毒、杀虫及灭鼠③根据国家卫生法规、条例、卫生标准对辖区有关部门、行业场所经常性和预防性卫生监督监测。④卫生宣传教育⑤科研培训

2、卫生监督检测包括五个方面(“五大卫生监督”)①劳动卫生②环境卫生③食品卫生④学校卫生⑤放射卫生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内容①传染病预防控制②免疫预防③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④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⑥开展五大卫生监测,预防控制有关疾病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5、传染病综合性防治措施①加强领导,当好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通过政府制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措施②加强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的管理③搞好卫生宣传④保护易感人群⑤强化疾病监测系统

6、卫生防疫机构在五大卫生监测中的主要任务①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预防②放射卫生与放射病预防③营养与食品卫生及食源性疾病预防④环境卫生及环境因素所致疾病预防⑤学校卫生与学生常见病预防

7、199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雅加达宣言提出了21世纪健康促进的五项重点任务①强调健康的社会责任②增加发展健康的投资③扩大健康促进的多方面合作④增强社区能力以及向个体授权⑤保证健康促进的基本设施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①应急组织的管理②应急技术、信息和物资管理③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和报告规范

9、在新的卫生监督体系中,卫生监督的重点是保障各种社会活动中正常的卫生秩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10、卫生监督工作内容①食品卫生监督②传染病卫生监督③职业卫生监督④放射卫生监督⑤公共场所卫生监督⑥学校卫生监督⑦化妆品卫生监督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⑨消毒卫生监督

11、2001年6月,我国国务院总理签署308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以法律高度规定了新形势下的母婴保健方针,即 “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

12、妇女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①普及新法接生,推广科学接生②全面加强妇女保健系统管理③开展优生优育工作,做好婚前检查、围产保健、产前诊断④与计划生育部门密切合作,提供计划生育服务

13、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①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②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③通过对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加强对集体儿童的保健管理④加强对体弱儿童及伤残儿童的保健管理⑤对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开展监测和评价

推荐第3篇: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精细化管理上世纪在日本企业管理中盛行至今,而我国企事业单位学习应用是在90年代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粗犷式管理越趋向精益、精准和精细管理。精细化管理核心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把管理做精、做细,其内涵为精、准、细、严。引入精细化管理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正是当下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所需,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时下,因人事和绩效工资等综合因素影响,职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不强,特别是陈旧迂腐的观念难以改变,庸、懒、散现象普遍存在。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认知,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都成空谈,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而转变观念却又是实施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所在,因此引导正思维、正观念、正见解、正言语、正精进十分必要。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本着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在基层强医疗轻预防的观众根深蒂固,诸多领导仍然只注医疗服务。当前,医疗和公共卫生务必要并驾齐驱、双

1 / 8

向发展、多方关注。唯有把公共卫生重视程度提高到医疗同一层面,唯有做好预防先行、医疗救治紧跟方有成就。又因 领导的决策和思维动向是全体职工的向导,在贯彻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也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公共卫生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正能量的支撑,要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领导力、思考力、行动力和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职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职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责任医生观念转变则必然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实现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目标,是能过全体责任医生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责任医生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

2 / 8

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每一件事精细化,其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每一位责任医生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全体责任医生实现观念的自我转变。因环境所在,我县医疗单位信息相对闭塞,责任医师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机会相对较少,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及责任医生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和引导责任医生创新观念,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旧观念,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日常服务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公共卫生的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责任医生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责任医生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飞跃,引导责任医生从公共卫生长足发展之事,规划卫生事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之愿景,树立拼搏进取之心,强化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创新意识是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3 / 8

意识创新是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公共卫生精细化是精入髓、细入微,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公共卫生管理实践中并加以推进,意识创新则是其必然途径。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事物进步的前提,意识和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公共卫生三大类十二项是一项繁琐杂事,涉及面很广,服务人群千差万别,所涉事无巨细,但技术含量不高,如何化繁为简,从平凡中彰显不平凡事业却非常之困难。而引入精细化管理从表面上来看是增加工作量和工作任务,其实不然,精细化管理正是去伪求真的过程,正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简化流程,推新覆旧、推陈出新,迫使变革创新。

近些年来,我县的公共卫生事业一直徘徊,陶醉在自我满足和安于现状,缺乏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事业。当下全县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服务、没有主流思想、也没有主导地位,缺少创新意识,依然保持在原始阶段。如今瞬息万变,要居安思危,要树立起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比如倘若我县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程度更高,把现有的区域健康管理平台做成开源式和开放式信息交换平台,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公共卫生、人人服务公共卫生、人人享受公共卫生”局面,做成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服务的APP形式,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询、更新和维护,

4 / 8

也可做成具有脱机和联网并用等功能的应用软件。如此以来,公共卫生服务不再只是由责任医师参与的被动式服务,基本信息记录、维护、更新不只由责任医生完成,而可以由全部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更新、自我修改、自我受益。当然要发动全民参与,务必要把健康管理平台做成有吸引力和对参与者受益的平台,比如健康平台可以有健康教育资料,自我健康管理提示,生老病死的信息记录等,成为有个性的个人生活档案(同如学信网形式)。毋容臵疑,这正是创新和特色服务,正是解放思想和解放生产力,更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目标。

又如,碧莲镇中心卫生院执行的公共卫生6S核心服务理念,为百姓提供微笑(Smiling)、专业(Special)、规范(Specification)、系统(System)、高效(Speedy)、安全(Safely)管理和服务,充分体现创新和别具匠心,效果显著。

5 / 8

三、精致服务规范要求是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必要措施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以若把公共卫生工作做精做细,必将有所规范,有所目标参照。而今,我省每年出台的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正值参照,我县每年下发的实施细则和考核评分标准恰是管理目标。以若把公共卫生工作做精做细,必将涉及管理模式精细化、服务内容精细化、考核形式精细化、绩效分配精细化等等。

这几年,笔者体会到公共卫生管理模式精细化是要把村居、辖区卫生服务站、下属卫生院网格化管理、分片分区包干,责任到人,权责分明。具体到岗位设臵、人员安排、岗位职责确立和责任医师的择优竞选等方面。要精心订立制度可行、计划可施,要执行月计划、月考核和月检验,精确到“一事一议一评”,精准到时间和空间分布统一布施,工作具体安排,菜单式任务下达,精细到个性需求和全局管理互补,团队形式与个案服务互相,医者与群众关系互动。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覆盖全员”的管理格局。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精细化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重轴,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如碧莲执行“5W”和“6D”模式,是要时常提醒责任医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要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事、定量、定质”等目标管理。结合卫生强县

6 / 8

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卫生局下发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细则等指标,明确以重点慢病、健康教育、预防和妇幼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重点工作,确立以高血压分级管理、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和老年人保健为重点服务对象,提高辖区居民规范建档,完善和规范档案项目,具体内容定指标、具体形式有指导,具体方法有指示。公共卫生考核形式精细化是要体现劳动价值和客观反映事实,具体要实行“四统一”原则,即“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方式、统一奖惩”,统一标准是准绳,统一质量是核心,统一方式考核为公平,统一奖惩制度为激励。公共卫生绩效分配精细化就要制定绩效考核、资金分配方案和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精确任务、细化目标、分清责任,量化考核和量化补助,执行项目管理和项目计费,本着花钱买服务、实惠为百姓、工作求实绩的态度,本着分项目、分内容、按要求及分项目考核、依项目分配的精细化管理,将服务数量、质量、难度、群众满意度与分配挂钩,做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本着精、准、细、严的原则,做好考核和分配。强化责任意识,强调效果和目标管理。

把简单事做成不简单,把平凡事做成不平凡,把平常事变为不寻常,就是难事。这贵在精益求精,贵在持之以恒,贵在精确、精准、精益和精细。常言道:“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这恰恰只因“蝴蝶效应”变观全局的辩

7 / 8

证关系。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强化责任意识,强调奉献精神,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服务做细、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彩,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立精心安排,精明决策、精确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倡导宏观正确,责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精耕细作,做足精细,为我们公共卫生事业而增光添彩。

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卫生院

王仁杰 2013年9月14日

8 / 8

推荐第4篇: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健全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根据《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鄂卫办发〔2013〕60号)文件精神,市卫生局组织制订了《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随州市卫生局

2013年5月24日

附件:

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省卫生厅《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鄂卫办发[2013]60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质,按照规范管理、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居民免费提供公平、有效、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全市城乡居民均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建立和完善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规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我市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具体目标

——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不低于70%。

——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重型精神病患者等六类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人数达到规定目标。

——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与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

——各县(市、区)均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2013年至2015 年各县(市、区)均创建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先进县(市、区)

三、规范管理年活动内容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关键是规范管理和服务。各单位在今后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中,要在组织管理、经费管理、技术指导、督导考核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管理。

(一)规范组织管理

为强化制度建设,随州市卫生局成立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周厚高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刘明随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成员:吕晓梅随州市卫生局妇社科科长

周春梅随州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

张琛随州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周沛林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蒋涛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梅仁波随州市卫生监督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有:吕晓梅、周春梅、张琛、周沛林、蒋涛、梅仁波、熊良久、胡傲容、杨建丽、胡秀珍。

县(市、区)卫生局也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制定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服务规范、绩效考核办法及资金管理制度。

(二)规范经费管理

县(市、区)应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鄂财社发〔2012〕6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县(市、区)卫生局会同财政部门,收到上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后,应在60天内连同本级项目补助经费下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规范公共卫生科

落实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县(市、区)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装备经费中,优先保证公共卫生科所需的业务用房和必备器械与设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的标准化建设率要达到80%以上,具体建设达标标准参照《管理工作规范》。

加强公共卫生科规范化管理。县(市、区)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的职责,按职能职责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成立包括临床医师在内的责任医师团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方案、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公共卫生科各科室须按服务内容、服务项目等要求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职能。

(四)规范技术指导

要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妇幼保健机构在儿童、孕产妇保健等方面,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监督协管方面,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技术要求,重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方法、数量、质量及信息管理进行指导。各技术指导专家组要针对辖区项目各领域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工作建议、计划。各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措施,推进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五)规范督导考核

县(市、区)卫生局要健全督导检查制度,制定完善的检查方案,组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管理、经费使用、服务数量和质量、综合满意度进行督导、考核,督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措施,严格执行《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鄂卫发〔2011〕52号),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制订实施方案,适时监测活动实施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人民群众从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市卫生局成立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杨毓勇随州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周厚高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刘明随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成员:吕晓梅随州市卫生局妇社科科长

周春梅随州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

张琛随州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朱佑民随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何卫华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王君道随州市卫生监督局局长

刘爱民随县卫生局局长

左永新广水市卫生局局长

张玉大曾都区卫生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长:周厚高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刘明随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成员:周春梅随州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

张琛随州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吕晓梅随州市卫生局妇社科科长

周沛林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蒋涛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梅仁波随州市卫生监督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辖区管理年活动的组织领导、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考核等各项工作。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各单位要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识,使居民了解本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状况,握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行性,增强居民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三)严格落实责任制度

各单位要在落实规范管理年活动的同时,在挤占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通过考核发放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等方面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违规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四)落实工作载体

省卫生厅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达标县(市、区)评审验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市卫生局将在2013年9月底前完成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达标县(市、区)验收工作。2013年至2015年各县(市、区)均要创建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先进县(市、区)。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2013年1月-2013年5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动员、部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及规范管理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县(市、区)卫生局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的专业机构工作人员专班,深入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督导并于8月底前完成辖区内的规范管理年活动自查工作,8月30日前要将自查报告报市卫生局妇社科。

(三)督导考核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市卫生局于9月底前完成全市规范管理年活动达标验收工作;10月底前组织申报规范管理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

推荐第5篇: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汇报

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X卫生院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XXX位于县城西北部,西与**西**接壤,南与**县水平镇交界,东接秦古镇,北抵大庙乡。下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林场,总人口26412,距**县城99公里。共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4所。今年以来,我们在县卫生局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县总体部署,强化领导,完善举措,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万余份,老年人保健1819人,高血压病人管理2314人、糖尿病人管理214人,重症精神病人管理117人。高血压、糖尿病人、老年人、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数分别完成今年任务目标的130%、89%、176%和900%。下面,我就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打实基础,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整合卫生资源。今年,卫生院投资10万元,购置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设备。为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我们意识到,公共卫生将是今后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解决好有人干事的问题。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科,负责全乡公卫工作。三是通过卫生院把关、村级推荐方式,共确定了30名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全乡形成了乡村二级公共卫生服务固定的网络体系。

二、加强领导,保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

一是健全组织。成立了由卫生院院长胡祥瑞同志任组长,副院长李智任副组长,公共卫生科人员及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医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全乡公共卫生项目的推进工作。卫生院设立了慢病、健教等公卫项目技术指导组织。二是完善方案。结合实际,卫生院及时制定了《XXX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与村卫生室签订了责任书等,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三是资金支持。包括公共卫生项目基础建设、设备更新,今年,卫生院累计投入资金达到23万余元,其中人员经费投入达14万余元,保障了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注重宣传,营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良好氛围

一是召开动员大会。4月份,卫生院召开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会,院长、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共计20余人参加,全面部署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二是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出动巡回宣传车2台次,悬挂条幅15条,发放宣传材料1万份,制作宣传专栏16个。三是开展政策培训和宣讲活动。卫生院先后两次以集中授课方式,对村卫生室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了\"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慢病管理服务规范\"、\"健康教育\"等,使乡村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并且熟练掌握了各种资料、表格的规范填写,以及档案的管理和使用,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严格考核,确保公共卫生项目落到实处

一是制定考核办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合我乡实际,卫生院制订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细化任务,明确工作要求。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实行季考核,百分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三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与项目资金发放挂钩。考核情况作年度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调整的依据。

五、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公共卫生具体项目实施

慢性病管理工作。一是完善网络。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服务科,负责辖区卫生室慢病管理工作质量控制。村卫生室负责慢病的筛查、建档、管理工作,形成了乡村二级慢病服务网络。二是加强督导。每季度对村慢病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形成督导报告,限期整改,及时反馈整改效果。对村卫生室实行工作进度月报制度,每月进行汇总。三是实施健康干预。对在健康体检中筛查出疾病的人员,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指定责任医生,定期上门进行随访和健康干预。

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一是加强人员培训。从建档等具体工作细节进行系统培训,保证了居民建档质量。二是实行上门服务,保证了工作进度。三是完善硬件建设。各村卫生室购置了微机,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四是按照项目要求,免费为65岁以上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及一般体格检查,免费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检测血糖,为重性精神病患者检测心电图。

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健康教育室,并做到\"四有四落实\",即:有组织、有计划、有资料、有阵地,重点疾病健康教育落实、农民健康档案落实、健康教育入户落实、重点人群健康检测落实。二是创新载体。依托村健康教育室,不定期举办讲座,为村民讲解健康教育知识。各村卫生室建有\"健康教育宣传专栏\"。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健康观念逐步由\"重治疗、轻预防\"向\"重保健、保健康\"转变。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村卫生室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和随访服务。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诊疗信息情况进行整理,筛选重性患者,纳入规范管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分组到乡、村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争取患者家属支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诊和建档。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综合管理。

总之,通过开展公共卫生项目,我们体会到,做好项目工作,必须主动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建设专职队伍,把工作重点由医疗卫生转移到公共卫生服务上来;必须创新工作机制,研究新的工作方式;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征得群众参与支持。同时,在服务中提升卫生形象。虽然我们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不足,与群众愿望还有差距。下步,我们将借这次机会,把我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再推上新台阶。

推荐第6篇:公共卫生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2013年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项目相关规定,督促辖区乡村医生定期对辖区35周岁内居民进行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对筛选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并建立纸质档案,录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于今年年底对辖区内全部高血压患者信息进行筛选、管理和录入,并完善已建立的高血压管理档案。

督促辖区内乡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每年至少随访6次,询问病情、监测血压、指导饮食和用药,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督促辖区乡村医生进行半年和全年汇总统计、分析和评价高血压管理和控制情况。

不定时对辖区内所有村庄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查,查看首诊测血压记录、纸质档案及其电子档案录入、高血压随访情况及记录,并上报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

大仲村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项目工作室

2013年1月

推荐第7篇:公共卫生慢性病管理总结

公共卫生慢性病管理总结

2011年,我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0年版)》认真贯彻落实《来宾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慢病管理,严抓慢病管理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院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通过者几个月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工作所发现问题如下:

1.高血压及糖尿病上报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

2.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

3.血压、血糖控制率低;

4.随访效率较差,无接诊记录,血压及血糖控制不良未有转诊记录

5血压血糖筛查率不足;

6.完善高血压咨询登记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乡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规范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血压控制不良者要求其调整药物或转诊,并对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1年7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19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规范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血糖控制不良者要求其调整药物或转诊,并对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1年7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4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

健康档案系统。

韦艳2011年8月1日

推荐第8篇:二次供水、公共卫生管理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

一、卫生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1998年45号令(二次供水要办证)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新国标)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年9月1日起施行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二次供水是否办证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以下简称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

第四条: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长沙市人民政府1998年45号令:

第二条: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基本卫生知识

生活饮用水: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其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包括集中式供水(市政自来水、单位自建设施供水、分质供水)、二次供水、桶装饮用水、瓶装饮用水,其中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按生活饮用水进行管理,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按食品进行管理。

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是指利用过滤、吸附、氧化、消毒等装臵对符合卫生要求的源水作进一步的深度(特殊)处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道输送,供直接饮用的水。

《卫生部关于分质供水卫生许可证发放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5」191号:“分质供水是集中式供水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范围”。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至用户的供水方式(包括公共供水和单位自建设施供水)

1 自备水源:使用井水或河水为水源,经简单净化消毒处理并通过输水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自备水源也是集中式供水的一种方式,如学校将井水(河水)抽到蓄水池,再经管道输送至食堂、宿舍等处;农村家庭使用的井水为分散式供水,不需卫生行政许可。

二次供水: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储存或 再处理(消毒等),再送至用户的供水设施 。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涉水产品):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 卫监督发[2007]261号

须取得卫生部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批件的有三类:①进口涉水产品;②国产水质处理器和防护材料;③与饮用水接触的新材料和新化学物质。

※水质处理器包括:吸附型净水器、过滤型净水器、饮用水pH调节器、饮用水软化、除盐处理器、饮用水消毒设备等。防护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涂料、聚酯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

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批件的:国产输配水设备(管材、管件、蓄水容器等)、水处理材料(吸附、过滤材料等)、化学处理剂(絮凝剂、助凝剂、pH调节剂、灭藻剂、阻垢剂、消毒剂) 。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

※净水型饮水机属于水质处理器,应取得卫生部批件,加温型饮水机属于输配水设备,应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件。

卫生部批件 省级批件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

※活性炭净水器:属于水质处理器,应取得卫生部批件; 活性炭(粉末、颗粒、烧结、载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属于水处理材料,应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件。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 不需获得卫生行政许可的涉水产品:矿化水器或矿化水剂;陶瓷、水泥类输配水设备;氯(液氯、氯气);石英砂;水泵、阀门、水表、

2 水处理剂加入器等机械部件。上述产品应索取检验合格证明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注意:水杯、水壶、咖啡壶等食品容器不作为涉水产品监管。 蓄水容器

不锈钢、玻璃钢类: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陶瓷、水泥类:不需获得卫生行政许可,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对其产品进行市场监督 。

水遇净不能用于常规消毒

卫生部[2009]293号函《卫生部监督局关于禁止供水单位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消毒剂的通知》:专家评估认为,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水遇净)长期用于饮水消毒存在一定卫生安全隐患,这两类消毒剂用于饮水消毒时“仅限于紧急情况下少量使用”,不宜作为供水单位常规消毒剂使用。

三、卫生管理要点 A、自备水源 B、二次供水 C、分质供水

D、供水单位卫生行政许可 共同要求

1、供水单位必须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每年复核)后方可供水;卫生许可证正本应悬挂在醒目位臵(泵房、水电班办公室、物业办公室等) ;

2、建立卫生管理组织,有领导分管并配有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完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在相应岗位上墙(制度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上墙);

共同要求

3、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4、采购涉水产品应按要求索证:

◇水质处理器、防护材料、管材、管件、活性炭、滤膜、滤芯、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明矾)、硫酸铜、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卫生许可批件

◇石英砂、液氯等——检验合格证明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共同要求

5、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档案:卫生许可证副本(查看核证记录,

3 每年应核证一次)、卫生管理组织、卫生管理制度、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培训证明、卫生监督文书、水池(箱)清洗消毒记录、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水质检验报告单和卫生学评价报告、余氯检测记录和消毒药物投加记录、所使用的涉水产品的索证资料。

A、自备水源

1、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水井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处;周围30m范围内不得有厕所、畜圈、菜地等污染源;井壁上部距地面2~3m范围内应以不透水材料构筑,井周以粘土或水泥填实(硬化);井口应用不透水材料做成高出地面0.2m左右的井台,井口加盖上锁,防止投毒及污水、雨水等流入或病媒动物、昆虫等掉入水中污染水质。

2、每年应有卫生部门的水源水质全分析检测报告(常规39项),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严格按照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制水流程,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注意:枯水季节,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应加大消毒药物的投加量(重氯消毒),并加大余量检测频次。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

二氧化氯发生器:属于水质处理器,应取得卫生部批件; 二氧化氯:属于化学处理剂,应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件。

4、定期(每抽一池水→消毒→检测)检测水中消毒剂余量,确保消毒剂余量达到GB5749-2006的标准。作好消毒剂余量检测和消毒药物投加记录;

5、每年对贮水塔(水池或水箱)清洗、消毒1-2次并作好记录。消毒剂余量检测

①漂白粉、漂晶片等含氯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游离余氯出厂水≥0.3mg/L且≤4mg/L,末梢水≥0.05mg/L 消毒剂余量检测

②二氧化氯:与水接触30分钟后,余量出厂水≥0.1mg/L且≤0.8mg/L ,末梢水≥0.02mg/L B、二次供水 基本流程:

自来水→地下水池(箱)→加压泵→用户

自来水→地下水池(箱)→加压泵→楼顶水箱→用户 B、二次供水

1、泵房卫生要求:泵房为独立设臵的封闭间并有上锁装臵,保

4 持卫生整洁,地面不得有积水,不得放臵与供水无关的物品。

B、二次供水

1、设施周围应保持环境整洁,应有很好的排水条件,供水设施运转正常。蓄水池周围 10m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 2m内不应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B、二次供水

2、饮用水箱或蓄水池应专用,不得渗漏,设臵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顶部与屋顶的距离应大于 80cm,水箱应有相应的透气管和罩,入口应有盖(或门)并有上锁装臵),且高出水箱面 5cm以上(为了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雨水等进入水箱污染水质)。

B、二次供水

3、水箱必须安装在有排水条件的底盘上,泄水管应设在水箱的底部,溢水管与泄水管均不得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透气管及溢水管口有防护网罩(为了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进入水箱污染水质 )。

4、设施不得与市政供水管道直接连通。二次供水设施 B、二次供水

5、配备消毒剂余量检测设施,如余氯比色计,定期(每周至少2次 )开展水质余氯检测,当余氯低于0.05㎎/L时,应投加水质消毒药物,并作好余量检测和消毒药物投加记录 。

二氧化氯

浓度比色计 余氯比色计 B、二次供水

水箱内外应设爬梯,便于清洗消毒。

每年对水池(箱)进行1-2次全面的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池(箱)的清洗人员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水池(箱)清洗消毒记录

水池(箱)清洗消毒后,应作好记录。内容包括:清洗消毒时间、清洗程序、消毒方法、消毒药物名称、剂量、清洗人员名单等内容,并附上清洗人员的健康证复印件。

C、分质供水

分质供水除了不需灌装外,其制水流程与桶(瓶)装饮用水基本一致。

分质供水处理流程

5 分质供水处理设施 C、分质供水 监督重点:

1、制水设施设备取得相关卫生许可批件;

2、制水现场符合卫生要求;

3、专人负责设备维护、保养;

4、饮用水循环消毒或有终端消毒设施。C、分质供水

★资料部分:重点检查水质处理设备、输配水设备 ( 管材、管件)、水处理材料(活性炭、滤芯、滤膜)等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是否有效;是否定期更换水处理材料并做好记录;是否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查供水单位和卫生部门的检测报告)并将检测结果公示;是否定期对水处理器、管道和终端水机进行清洗、消毒等维护并做好记录;卫生许可证、人员健康证、卫生管理制度等。

C、分质供水

★现场部分:制水间必须为独立设臵的封闭间并有上锁装臵,须配备机械通风设备和空气消毒装臵;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使用防水、防腐、防霉,易消毒、易清洗的材料铺设;地面应有一定坡度,有废水排放系统;具有防蚊蝇、防尘、防鼠等设施;门窗应采用不变形、耐腐蚀材料制成;应有更换材料的清洗消毒设施和场所。

3、水质必须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规定的要求。 D、供水单位卫生行政许可

卫生资料审查:申办卫生许可证的申请表和申请报告,申请单位法人及委托人身份证明资料,卫生管理组织及相关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资料,卫生审查认可书或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对水质的自检能力说明,卫生部门认定的检验报告,供水单位所用的管材、涂料、净水剂、消毒剂、净化消毒设备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资料和卫生安全性评价资料,二次供水水池清洗消毒记录 。

D、供水单位卫生行政许可

现场卫生审核 :供水设施的审查,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供水水质检验的审查,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的审查,供水单位饮用水生产过程卫生审查,水质进行现场监督检测 。

D、供水单位卫生行政许可

在同一小区或单位,拥有多套二次供水系统,且其二次供水范围相互独立的,应分别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

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不需要水池(箱),而是将无负压变频供

6 水系统直接与市政供水设施连接,向高层供水,不需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

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

四、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 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认定原则

1、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发生改变;

2、饮用者有共同的症状反映;

3、污染原因确定;

4、水质检验证实;

5、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原则

1、停水;

2、救治病人;

3、保护易感者;

4、病因调查;

5、水质污染调查;

6、停止排放污水;

7、冲洗消毒管网;

8、调查污染源。

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程序

1、报告;

2、核实;

3、现场调查准备;

4、水质污染调查;

5、饮用者健康状况调查;

6、撰写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报告。

五、卫生行政处罚

1、集中式供水单位未办理《卫生许可证》 案由: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供水案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依据《办法》第二十六条第

(三)项:责令限期改进,并处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卫生行政处罚

2、二次供水单位未办理《卫生许可证》 案由: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供水案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依据《办法》第二十六条第

(三)项:责令限期改进,并处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卫生行政处罚

3、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无健康培训合格证 案由:违反健康管理规定案

7 违反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三十七条第一款,依据《办法》第二十五条:责令限期改进,并处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卫生行政处罚

4、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合格(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

案由:供应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案

※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依据第七十三条第

(一)项: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卫生行政处罚

※ ※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合格(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

案由:供应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案

违反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依据第二十六条第

(四)项:责令限期改进,并处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注意:饮用水不合格

①微生物、毒理指标与放射性指标对人的毒性和危害大,可以考虑较重的行政处罚;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对人的毒性和危害较小,可以考虑较轻的行政处罚。对于个别化学指标超标(如锰),需要改进水处理工艺才能达到标准的,可以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限期整改。

注意:饮用水不合格 ②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经流行病学调查认定为该不合格水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5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如果没有发生传染病传播流行的,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处罚20-5000元。

注意:饮用水不合格

③微生物指标合格而余氯不合格的,是否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处罚要慎重,一般建议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处罚。

注意:饮用水不合格

④重金属、农药等化学指标不合格,建议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注意:饮用水不合格

⑤GB5749-2006中的非常规项目不合格:

“在2012年7月1日前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没有确定实施的非常

8 规项目超标,供水单位应不承担行政责任”,到目前为止,全国没有一个省实施,因此非常规项目不合格不予行政处罚,只写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

注意:饮用水不合格

⑥供水单位自检发现水质不合格的,应立即停止供水,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卫生部门应协助其尽快查明原因,但不能作为行政处罚依据。

五、卫生行政处罚

5、供水单位新、改、扩建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 案由:未经预防性卫生审核擅自供水案

违反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依据第二十六条第

(二)项:责令限期改进,并处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卫生行政处罚

6、生产、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水产品

案由:生产销售无“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涉水产品案 或“违反涉水产品卫生管理规定案”

违反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依据第二十七条:责令限期改进,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或处以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

五、卫生行政处罚

7、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涉水产品

案由: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涉水产品案或“违反涉水产品卫生管理规定案”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依据第七十三条第

(二)项: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卫生行政处罚

8、供水单位使用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案由:违反消毒产品管理规定案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依据第七十三条第

(三)项: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推荐第9篇:公共卫生管理各种规章制度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做全统计台帐,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

4、对各科室(站)借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等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站)办公室保证信息,每月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1、在县政府和卫生局的领导下 ,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开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全过程、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3、接受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4、负责领导制订中心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

5、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6、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开展安全、有序的双向转诊服务。

7、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医疗事故和差 错发生。

8、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9、及时研究处理社区居民对中心工作的意见。

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履行职责,规范操作,严防服务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2、所有工作人员上班时应在班在岗,值班时应坚守岗位,不得串岗。

3、药品必须从合法渠道统一购进。

4、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出具处方。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或顶撞病人。抢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严肃认真,不说、不做与抢救治疗无关的话与事,更不允许谈笑风生。

6、社区医生接待病人,解释病情要耐心、细致。与病人对话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将病情及预后交待清楚,不得大包大揽,对疑难、危重病例要及时转诊。

7、认真实行医疗纠纷登记、报告、处理制度。发生重大差错事故的,要及时上报市卫生局。对发生的差错,纠纷组织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把服务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中。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

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相结合,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算、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

2、设置意见箱、意见薄、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

社区卫生服务规章制度

1、热爱社区卫生服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耐心周到。

2、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及时、规范地完成有关医疗文书,严防差错事故。

3、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积极为患者及其家属排忧解难,严格保守患者及其家属的隐私和秘密。

4、对工作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5、不吃请收礼,不违法乱纪,严禁医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谋取个人利益。

6、不开人情药,搭车药,不出具虚假医疗证明。

7、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串岗,不随意外出,不办私事。

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推荐第10篇: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内容介绍

一.首先了解慢性病是什么,包括哪些疾病?

慢性病(简称:慢病)是指一些长期持续存在,不易治愈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慢性病服务对象主要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

二.为什么要重视慢病的管理?

1.慢病现状:每年我国约有600——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其中心脑血管病者约有200万人,慢性病死亡率已占总死亡率的80%以上。

2.慢病特点:慢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三. 慢性病的规范管理

根据《慢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18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慢病患者发现

发现途径: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血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血糖;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村卫生室联系;人群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过程中询问。

(2)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村医生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3)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空腹在7.1mmol以上;餐后2小时或随机检测血糖在11.1mmol以上;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只要符合其中任一项均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村医生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流程图

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 2.服务内容

(1)建立健康档案 。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除需要由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外,还应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2)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臵或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

(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

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

第11篇:公共卫生慢性病管理总结

2014年***乡卫生院 慢性病、老年人管理总结

2014年,我院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认真贯彻落实《**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市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慢病管理,严抓慢病管理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院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汇报如下:

一、通过者几个月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工作所发现问题如下: 1.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 2.血压、血糖控制率低;

4.随访效率较差,无接诊记录,血压及血糖控制不良未有转诊记录

5血压血糖筛查率不足;

6.完善高血压咨询登记表.健康咨询登记不全

7、老年人体检率低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市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乡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乡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规范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血压控制不良者要求其调整药物或转诊,并对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1年10,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723人,随访2892人次。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规范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血糖控制不良者要求其调整药物或转诊,并对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1年10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27人。

第12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职责

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相关制度及岗位职责目录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职责

二、疾病控制工作科室职责

三、妇幼保健工作科室职责

四、卫生监督工作科室职责

五、健康教育工作科室职责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科室职责

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制度

八、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十、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一、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十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四、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十六、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七、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十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一、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职责

1、负责中心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2、负责开展本中心的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科普知识宣 传和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3、负责公共卫生科人员的日常管理、培训、考核、奖惩。

4、具体负责本中心疫苗管理使用,组织实施免疫、消毒、病原微生物和常见污染物的取样送检,疫情和公共卫生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控制措施的落实等疾病控制工作任务。

5、根据区卫计委和卫生监督所的授权,负责开展辖区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

6、具体负责辖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组织项目实 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出生缺陷干预等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二、疾病控制工作科室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辖区内疾病 预防控制工作。

2、积极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结核病防治等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开展对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及贯彻落实。

4、全面负责辖区预防接种工作,做好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发现、报告、调查与处理。

5、负责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 服务。

6、负责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随访。

7、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8、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三、妇幼保健工作科室职责

1、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积极开展母婴保健服务,做好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

2、根据区妇幼保健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3、掌握本乡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掌握本辖区孕产妇、6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

4、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做好孕产妇建卡登记,高危孕产妇初筛及产后访视。

5、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做好儿童保健建卡登记、高危儿初筛登记及专案管理,做好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负责危重、疑难病儿的转送。

6、做好妇女孕前及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发放管理工作。

四、卫生监督工作科室职责

1、接受区卫计委和区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负责本辖区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2、负责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在本辖区的贯彻执行,负责制订本辖区卫生监督工作计划。负责卫生法律法规在本辖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3、依法监督管理辖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工作;依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负责监管本辖区医疗市场秩序和从业人员执业活动,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4、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任务。

5、负责本辖区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统计、资料上报工作。

五、健康教育工作科室职责

1、按要求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入户访视,并有详细的记录。

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负责定期更换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

3、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状况调查评估。

4、开设健康教育课堂,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课。

5、制定年度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健康教育内容。

6、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各种资料、影像、图片。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科室职责

1、负责中心辖区内慢性疾病防治管理及老年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2、制定年度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4、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记录,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制度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工作人员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明确职责分工,相互协作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3、每月召开科室工作人员例会,通报、总结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一个月的工作。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室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

6、坚持学习,中心组织全体人员每月一次政治学习, 一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实行考核制度,对各科室及其个人工作,实行月抽查、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绩效公共卫生人员的补助。

八、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1、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工作。

2、每季度开展一次对中心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3、坚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4、定期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5、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疾控工作资料,年终归档成册妥善保管。

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1、制定中心计划免疫工作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

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领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3、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坚持每季辖区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4、接种人员要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

5、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的有关规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6、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做好接种后各种报表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7、做好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暴发疫情处理和应急接种。

十、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制度

1.妇幼人员做好辖区新婚妇女和孕妇的摸底、登记工作。

2.确定早孕后,必须在孕12 W前按早孕检查记录要求的项目进行早孕建卡工作,并预约下一次检查时间。

3.必须在早孕检查的同时做第一次高危评分,初筛高危孕妇造册登记,进行专案管理。

4.按孕产妇管理的要求时间进行定期孕期检查,凡属高危,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5.产前检查要认真,填写正确。

6.坚持产后访视不少于三次,从出院后第二日开始, 最后一次访视必须测量新生儿体重,按访视产妇及新生儿记录内容项目进行,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预约产后42 天健康检查,收回卡册。

7.认真做好孕期、产褥期、新生儿期的卫生营养、科学育儿等保健指导宣传工作。

8.做好各种表、卡、册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儿童系统化管理制度

1、负责本辖区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

2、按照规定的“

3、

2、1”体检程序,定期检查,即 1岁以内分别在

3、

6、12月龄各体检一次,1-3岁每半岁体检一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认真填写儿童体检卡册。

3、统一按规范规定年龄体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

4、认真进行体检者的资料统计小结,各种数据必须符合可靠性、科学性、准确性。

5、筛查出的体弱儿,造册登记,实行专案管理,体弱儿应建立专案卡,及时转诊。

6、结合健康检查,进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及防治、科学育儿指导等工作,提高群众的家庭自我保健和优生优育能力。

7、在认真做好系统化管理工作指定内容任务的同时, 认真完成其他儿童保健指令性工作。

十一、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1、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合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2、卫生监督员现场执法要着装整齐,证件齐全,风纪严谨,文书规范,程序得当,适用法律条款准确。

3、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相对人的礼品、礼金、物品和有价证卷,严禁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4、在卫计委的组织下,根据工作需要在辖区境内执行卫生监督执法协管工作。

十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人员,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健康教育工作,一年不少于两次以上。

2、中心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卫生宣传标语,每个季度更换宣传内容,全年不少于6次,向居民公示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3、明确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处方。

5、定期组织进行街头宣传、咨询、义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6、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登记入户,每户家庭中健康宣传资料不少于2种。

十三、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1、根据辖区内慢性病发病情况及死因谱,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和干预。

2、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册,一年一次定期检查,筛选重点人群另册管理。

3、建立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每季度随访一次,结核病根据上级疾病控制中心要求进行督导、指导)规范化档案,定期诊断、治疗,为健康促进和干预提供良好基础。

4、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如何合理用药,及时排除心理障碍。

5、建立慢性病管理手册,定期进行家庭访视。

6、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十四、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1、明确专职人员,加强对精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制定本辖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计划、方案,坚持每半年中心内部开展一次知识培训。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4、加大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力度,坚持随访制度,每季度对精神病人随访一次,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并作随访记录。

5、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或转诊。

6、熟悉辖区精神病人的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做好建档、建卡工作。

十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华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4、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及规范化管理。

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十六、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1、实时掌握常住和外来人员基础资料:包括人数、居住地点、户籍、免疫规划接种、欲婚青年、育龄妇女、早孕、出生、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等信息,每月收集一次并上报公共卫生管理科室。

2、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集体中毒事件、生活饮用水污染、职业危害、人群健康伤害事件等信息,协助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疫点消杀工作。

3、协助发放儿童免疫接种通知单以及各类预防保健、疾病控制通知书、告知书等,督促本地和外来人员的儿童家长及时领取免疫接种证并按时接种。

4、协助做好辖区的妇幼保健服务,及时掌握、报告孕情,告知辖区孕妇接受早孕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协助做好产后访视。

5、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病管理、随访等工作。

6、设置并管理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刊出或协助刊出和 更换宣传栏教育资料,做好健康教育资料发放、人口出生、死因调查等工作。

7、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公共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 有关资料。

8、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公共卫生管理科室交办的其它公共卫生工作。

十七、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1、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责任区域制度,每人承担一定区域内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在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的领导下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4、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了解和熟悉责任区域内居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总数、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家庭数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并登记造册。

5、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按照卫计委和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的规定与要求,全面承担起责任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宣教、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慢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置等公共卫生任务。

6、公共卫生工作人每月向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科室汇报一次工作,紧急情况要随时报告。

7、公共卫生人员实行例会制度,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科室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任 务,点评工作质量的优劣。

8、对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分为半年考核与年度末考核,两次考核成绩作为当年的总成绩。考核成绩作为进行奖惩的依据。

十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我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焦作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全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成本补助。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2、各单位对下拨的专项资金核算与管理统一归口到单 位财务部门,按项目设置专账核算。严禁体外循环,并明确 专人负责,项目不得相互混用,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资金 使用情况。专项资金账户的银行存款核算与单位的基本账户 不得混用,其具体要求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各基层卫生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各单位凡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要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归档工作,以便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4、各单位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 制,将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区卫生局将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一次,考评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之外的工作,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事业经费等。卫生局将不定期对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提高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6、有关单位或工作人员因失职或滥用职权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流失的,一经发现,将暂缓该单位该项目资金的后续拨付,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逾期未能整改的,将收回已下达的补助资金,同时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13篇:2020年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2020年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根据省市年度卫生应急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18年卫生应急工作计划。

(一)加强卫生应急综合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加强与社会应急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及时受理处置医疗紧急救助;指导医疗机构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协调处理医患纠纷;负责处置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以及各医疗单位具体承担卫生应急管理科室的指导,逐步形成上下对口、分级负责、信息畅通、指挥有力的卫生应急管理网络,不断提升卫生应急综合管理能力。

(二)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卫生应急预案动态更新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及时更新、修订、完善现有的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相关预案。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根据工作实际及时完善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方案,各医疗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单位实际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技术方案,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

加强区疾控机构实验室、网络报告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能力。加强区级医院急诊科能力建设,加强镇(街道)卫生院急诊急救规范化建设,依托120统一指挥系统,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降低伤残和死亡情况。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充实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委员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评估、措施建议、预案制定中的作用。对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心理危机干预、医疗救援等应急机动队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拉练,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全员培训,确保培训的覆盖面和培训的质量。积极参加社会应急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各类应急演练,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联动工作一级联动单位(120急救站)、二级联动单位(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专业优势,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

依托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和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强化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核实、疑似事件调查处置;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建立信息通报与交换工作机制,完善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学校卫生防病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生因病缺课信息报告制度。继续完善与公安部门建立的艾滋病防治、打击非法行医协作机制,与农业部门建立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协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苗头事件报告工作,以便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加强霍乱、人感染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等急性传染病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完善由疾病预防、“120”救援、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以及各相关部门协作的卫生应急联防互动机制。加强救灾防病队伍建设,做好灾前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有序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六)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健全卫生应急装备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机制,完善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机动队装备,储备必需的卫生应急物资,专室专人专册管理并及时更新,确保卫生应急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同时建立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及时足额拨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经费,用于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处置和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七)加强卫生应急宣传工作

结合各类卫生宣传日和健康教育课进社区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各种载体,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卫生应急防范意识和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第14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制度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在院长的领导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按照工作安排对各村进行下乡工作,有事需向院长请假。

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及公共卫生信息会议,对当月的工作进行讲评,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并对村级公共卫生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填好后,经院长审核签字后方可上报,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6、坚持学习,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做好笔记,定期进行考核,并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实行考核制度,对各组或个人的工作,实行定期抽查、检查,对其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补助。

临邑镇卫生院

第15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主任的领导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办公室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上班实行签到制,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请假。

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每月召开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议,对当月的工作进行讲评,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并对乡医进行业务培训。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各科室填好后,经主任审核签字后方可上报,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在事发2小时内上报上级部门。

7、实行考核制度,实行月抽查、季检查、半年进行评比,对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乡医的补助。

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负责本院卫生监督协管、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管理、老年人保健管理、公共突发事件和传染病处理与报告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健康教育管理、具名健康档案管理等公共卫生工作的规划、计划、总结、经验介绍等材料的制定、起草,有关表、册、卡、单等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

2、负责开展本院的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和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3、负责辖区村级卫生组织的整顿、建设、管理和乡村医生的日常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奖惩。

4、根据城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的授权,负责开展辖区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公共卫生许可等方面的现场的监管,农村食品药品、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服务市场等卫生综合督查工作。

5、具体负责本院疫苗管理使用,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危害,病原微生物和常见污染物的取样送检,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控制措施的落实等疾病控制工作任务

6、具体负责辖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降消项目实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出生缺陷干预等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7、负责实施本院地方病防治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地方病监测、病情调查、疫情上报等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

8、负责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卫生乡、村、户,指导开展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本乡镇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水平。

第16篇: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掌握人群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常见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基层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及各类卫生法律法规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服务及健康管理人才。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在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含课间实践)任务后,进入毕业实习。为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本专业毕业实习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思想。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培养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扎实的公共卫生管理理论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公共卫生管理师。

2.通过医院临床与行政、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他人的品德和能力。

二、实习科目及时间安排(毕业实习40周)

医院行政部门(院办公室4周,医务处6周)、预防保健科6周、临床科室(感染科4周、心血管内科4周、呼吸内科4周、内分泌科4周)

临床实习期间,实习学生实行24小时负责制,原则上没有节假日休息时间,并服从医院的安排和管理。具体实习科目和时间安排,各实习医院可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安排。

三、实习内容及形式

医院行政部门 院办公室

(一)文字处理能力 独立处理卫生管理类的文秘工作,语言表达准确,文理通顺,语言准确,格式正确。

(二)管理和协调能力 了解本部门的主要职能,能熟悉本部门的上下协调的对应关系,能处理本部门日常管理事务。

(三)处理问题能力 能正确处理各类临时发生的事务,做到办事有依据,符合制度要求。

(四)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 能熟练运用基础的办公软件,熟悉基本的办公设备,并能进行一般的维护保养。 医务处

(一)在代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基本的医政管理工作。

(二)能够督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防范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缺陷。

(三)掌握各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医疗业务工作情况,协调各科室间关系;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内外会诊;检查分析各科室工作质量,搞好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流程。

(四)熟悉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能够安排院内医疗、医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和人员的培训。

(五)熟悉全院医、教、研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医、教、研活动的人、财、物管理。

(六)熟悉医疗工作的内外联系和日常医疗管理工作。

(七)能够收集和整理医疗、教学、科研、质量管理以及医政管理工作资料和数据,按要求立卷归档,提供利用。预防保健科

(一)掌握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

(二)熟悉计划免疫工作的基本流程

(三)熟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四)能够建立并管理好病案,做好分管各项工作的记录和考核。

医院临床

感染科

(一) 掌握病人正规、系统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记录。病史的内容要求基本完整、重点突出、合乎逻辑、文字通顺、字迹清晰、书面整洁。

(二)在实习期间,对主管医生安排分管的病人应及时了解其病情变化,积极配合诊疗工作,及时写好各种记录,完成1份完整病历,送请上级医师修改,经主管医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书写较为详细的住院病历。

(三)病种要求

掌握下列疾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狂犬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细菌性疾病: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

原虫病和蠕虫病:阿米巴病、疟疾、钩虫病、蛔虫病。 其他:发热待查、腹泻待查。

(四)掌握常见传染病针对病原体治疗的常用药物剂量、作用和副作用及耐药性。

(五)熟练掌握开医嘱、处方,填写各种检查及化验申请单。

(六)临床技术操作

熟悉测体温、测血压、给氧、物理降温、护送危重病人、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消毒隔离等。

(七) 适当参加病房的护理及清洁工作,要求了解内科的一般护理,了解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

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

(一) 掌握病人正规、系统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记录。病史的内容要求基本完整、重点突出、合乎逻辑、文字通顺、字迹清晰、书面整洁。

(二)在实习期间,对主管医生安排分管的病人应及时了解其病情变化,积极配合诊疗工作,及时写好各种记录,完成1份完整病历,送请上级医师修改,经主管医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书写较为详细的住院病历。

(三)病种要求

循环系统: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常见心律失常、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呼吸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肺癌。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亢、糖尿病。

(四)熟悉下列常见症状的原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预防措施:

休克、昏迷、高热、咯血、呕血、黄疸、水肿、心悸等。

(五)熟悉内科常用药物的剂量、剂型、适应症及副作用。

(六)熟悉内科常用临床化验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学会填写各种检查及化验申请单。能基本领会超声波、同位素肝肾扫描、CT检查等报告。能认识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变化。

(七)临床技术操作 熟悉测体温、测血压、给氧、物理降温、护送危重病人、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消毒隔离等。

(八)适当参加病房的护理及清洁工作,要求了解内科的一般护理,了解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一)掌握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流程;

(二)掌握疫情资料的收集、统计管理,分析疫情动态,进行疫情预测,预报;

(三)掌握对重点传染病实施主动监测;

(四)掌握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

(五)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及初步的处理能力;

(六)掌握死因监测培训、监测、督导等工作流程。免疫规划科

(一)掌握管理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网络,收集、汇总、分析免疫规划网络运行情况;

(二)掌握镇办预防接种单位各种报表的上报程序。

(三)掌握免疫规划常规预防接种和专题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

(四)深入了解各预防接种单位、村居开展免疫规划业务,及时发现预防接种共性问题。健康教育科

(一)掌握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

(二)掌握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应急性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掌握对城市社区、农村、医院、学校、戒除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

(四)掌握健康教育的资料制作,有计划地制作各种实用、有效、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资料,为各项健康教育活动服务。

(五)掌握一定的卫生管理能力和工作总结与写作能力。地方病慢性病防制科

(一)掌握地方病的基本情况及流行动态;

(二)掌握病情监测工作流程;

(三)掌握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四)掌握对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培训、业务指导和督导工作流程。

第17篇: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介绍(推荐)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及公共卫生管理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儿科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法律、环境卫生学(含卫生监督概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儿少卫生学、公共卫生管理、预防医学概论、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三、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后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机构、工矿企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与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管理工作。

第18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工作计划

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努力认真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稳健有序开展。现作以下安排:

一、2012年的工作目标要求和指导思想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工作安排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督导各单位对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建立统

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二)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行电子录入,且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

食、运动、心里等健康指导,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

(三)老年人保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四次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教育指导,尤其是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健康体检工作顺利进行。加强体检宣传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全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四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情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五)与计免科、流病科、健康教育科共同协作,认真完成计划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三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任务。

三、几点要求

1,认真学习,全面掌握承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提供扎实的基

础工作。

2,提高认识,认真负责,各科室要充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负责做到各施其职,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第19篇:江苏省高校公共卫生管理规范

江苏省高校公共卫生管理规范

(试行)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遵照“预防为主”原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工作体系

1.学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及公共场所卫生等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

2.校(院)长为公共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院(系、部)、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公共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

3.建立专门机构或明确职能处室负责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公共卫生规章制度的建立、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督查考核的实施等。

4.学校、院(系、部、处等)、班级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各院(系、部、处等)、班级设立公共卫生责任报告人,各学生宿舍设立卫生督查员。

二、宣传教育

5.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

1 公共卫生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健能力。

6.把大学生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按规定要求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卫生知识讲座。

7.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控烟禁毒、食品卫生安全、意外伤害防范等专项宣传教育活动。

8.做好传染病多发季节或发生传染病疫情时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预防接种。

9.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

三、督导检查

10.职能机构在学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推动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发挥应有作用,促使他们适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活动。

11.每学期对食堂、宿舍、班级、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及传染病防控措施进行督导检查,评比不少于一次,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要求。

12.及时将督查结果向学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根据情况在全校公布。

四、保障条件

13.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将公共卫生督查结果作为对各院(系、部、处等)、班级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14.多校区办学高校的每个校区均配有专职或兼职管理 2 人员。学校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教室、游泳池、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有专人管理。

15.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校内餐饮从业人员、公共卫生责任报告人、宿舍卫生督查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和卫生防病知识、技能的培训。

16.公共卫生日常工作经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项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1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师生员工健康管理、爱国卫生工作、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公共卫生责任报告、公共卫生督查、公共卫生责任追究等制度健全。

18.公共卫生设施设备的建设、维护和改造有计划、有经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器械和物资储备充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有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9.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能发挥充分,师生员工健康档案完备,健康体检跟踪管理到位,疾病发现及时,传染病疫情防控有力,教职工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有效。

20.对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以及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有效的卫生防护装备,并给予适当的工作津贴。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信息发布

21.宿舍卫生督查员、公共卫生责任报告人发现学生有疑似食物中毒或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皮疹、腹泻、呕吐、咯血、黄疸等)时,应督促其就诊,若出现3名 3 以上相同症状者,及时报告院(系、部、处等)责任人,院(系、部、处等)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2.发生食物中毒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或卫生保健机构立即向学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2小时内向属地疾病控制中心及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3.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并严格按照国家及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向公众或媒体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六、公共卫生责任追究

24.对未按照本规范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工作体系和制定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工作制度,不履行岗位职责或不落实工作措施的单位或部门,应进行通报,并责令其纠正或限期整改。

25.对因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导致食物中毒发生、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对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26.对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事件后,隐瞒、缓报或谎报的,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20篇:公共卫生

1.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B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

2.()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D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3.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

A18~55周岁B18~50周岁C16~55周岁D16~50周岁

4.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D

A更改B代用C调配D更改或者代用

5.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对检查结果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C

A行政复议B仲裁C医学鉴定D行政裁决

6.护士执业必须取得()。B

A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B护士执业证书 C护士考试合格证书D护士资格证书

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C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8.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职度是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B.考试上岗制度C.许可登记制度D.\"卫生许可证制度\"

9.《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D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10.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B

A.立即抢救B.及时转诊C.继续观察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

11.下列属于《母婴保健法》规定可以申请医学技术鉴定的是 C

A.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有异议的B.对婚前卫生咨询有异议的C.对孕产期保健服务有异议的

D.对医学指导意见有异议的

12.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

A.罚款B.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C.民事赔偿D.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13.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C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14.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1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16.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病分为 A

A.9大类100余种B.10大类50余种C.3大类35种D.9大类35余种

17.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D

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C.严重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D.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符合要求的是C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高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不分C.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D.工具、用具等设施只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健康的要求

19.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B

A.1年B.2年C.3年D.4年

20.发生医疗纠纷,可提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鉴定结论或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不服的C

A.只能申请上一级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B.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C.可以提出重新鉴定或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起诉D.不能进行任何申请或起诉

21、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增生最显著的细胞是: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22、风湿性心内膜炎常累及的心瓣膜是:二尖瓣

23、小肝癌是指瘤体直径在:4cm以下

24、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25、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胃小弯近幽门处

26、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是:结核结节

27、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病变是:风湿结节

28、有关小叶性肺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肺泡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为化脓性炎症,可为其他病的合并症,两肺下叶有散在病灶,细支气管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29、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是:内囊及基底节

30、胃癌的好发部位是:胃窦部

31、有关肝硬化后期病变的叙述,错误的是:肝大(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出现结节)

32、I型糖尿病与II型糖尿性的主要区别是:对胰岛素依赖性及发生酮症倾向

33、风湿病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造成严重后果的是:心脏

34、大肠癌好发于:直肠

35、乳腺导管内癌属于:原位癌

36、脓细胞是指: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37、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38、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

39、机体缺铁时,可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40、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占据了: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4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大动脉血压

4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

43、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碳酸氢盐

44、消化道内消化作用最强提消化液是:胰液

45、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的是:胆汁

46、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

4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48、《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49、《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50、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淋病,梅毒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5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对60周岁以上的患者因医疗事故致残的,赔偿期天残疾生活补助费的时间不超过:15年

52、医师经执业注册后:可以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53、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

54、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除了:手术开错部位造成较大创伤

55、黄骨髓存在于:成人长骨骨干内

56、膈:收缩时顶部下降助吸气

57、连续相邻椎弓板的韧带是:黄韧带

58、脊髓前角的神经元是:运动神经元

59、治疗有机磷酸类中毒,阿托品不能缓解的症状是:骨骼肌震颤

60、关于地西泮的作用错误的是:抗抑郁(抗焦虑,抗惊厥,催眠,中枢性肌松)

61、阿司匹林不宜用于:预防心机梗塞

62、奥美拉唑抗消化性溃疡作用的机制是: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

6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增生

64、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散热部位是:皮肤

65、因医疗事故赔偿被抚养人生活费时,不满16周岁的,:抚养到16岁

66、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的,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

67、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68、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

69、机体能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

70、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71、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72、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

73、病例筛检是:发病学预防

74、某人感到自己生病了,是:患病

7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我国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城市基层医疗了卫生机构

76、护士在患者候诊时为患者提供有关疾病和健康的信息,这是属于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

77、病区设置时两病床间的距离为:大于1米

78、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可保留:24小时

79、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哪些处罚?ABCD

A予以取缔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追究刑事责任

2.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 ABD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心因性反应。

3.一般血站包括。ABC

A血液中心B中心血站C中心血库D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4.从事《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医学技术鉴定人员的条件是:BCD

A行医10年以上 B具有医学遗传学知识 C具有临床经验 D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5.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CD

A婚前卫生指导B新生儿保健C婚前卫生咨询D婚前医学检查

6.下列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BD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D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7、下列哪些是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软化灶、淋巴细胞呈套袖状浸润、胶质细胞结节

8、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

9、与皮肤痛比较,内脏痛的特征有:缓慢、持久,定位不精确,可伴有牵涉痛,对牵拉、痉挛、缺血、炎症刺激敏感

10、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心率减慢、胃肠运动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11、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蠕动

12、人眼看近处物体,所进行的调节活动包括:品状调节、眼球会聚、角膜变凸

13、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14、需做皮试的是: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

15、吗啡急性中毒的特征是: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昏迷

16、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社会因素

17、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18、护患关系的特征有:多向人际关系、专业性关系、帮助性关系、工作关系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