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7 15:08: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

崔庄小学 四年 尚祖帅

2013年六月11日17时38分,世界瞩目的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次登上飞船的有:聂海胜、王亚平和张晓光三名宇航员。飞船进入太空后与太空空间站对接,绕地球飞行的第九天,宇航员们在飞船上对地球上的我们学生进行一次太空授课,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多么神奇啊,让我们无比兴奋。三名宇航员通过精心准备,做了具体分工,其中,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张晓光负责太空授课的摄制工作,最重要的是王亚平,她的任务最艰巨,她是太空授课的主讲老师,负责这次太空授课,让我们简单看看授课的内容。

王老师先讲了在太空宇宙飞船上宇航员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饮食很特别,由于失重的原因,喝水要从水袋里挤到嘴里,食品也都是特制的压缩的,可以在飞船里加热。她们在天宫一号里为我们还表演了微重力情况下神奇的现象,人可以漂浮在空中,很容易的翻转,跳跃。在太空里 可以用特殊仪器称出自己真实的体重,当然这都是物理原理,我还不太懂。老师说这是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她还给我们讲太空中没有UFO,但有很多太空垃圾,我想这些垃圾将来怎么来处理呢。

神舟十号在距地球三百多公里的太空中飞行得很快,每九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我们地球上一天只能看到一次日出日落,而宇航员们一天能看到一百多次日出日落啊!简直太神奇了。

我有些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介绍了,宇航员们多么了不起啊!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多么伟大啊!想到这里,我心潮澎湃。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将来也要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坐在飞船里飞上诸国的上空,到太空里去遨游。现在虽然这只是梦想,但我要为这个梦想里奋斗。我相信还有无数的少年儿童和我有一样的梦想,我们会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让她更强大。

2013年6月20日

推荐第2篇:神舟十号授课观后感

神舟十号授课观后感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今天我们听了了神舟十号上宇航员叔叔给我们讲授的课程,令我受益匪浅。

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关于水的试验了。航天员先把一个铁环固定在桌面上,又用一个针管往水球里面挤水。如果在地球,水一定会跌落下去,可令我惊讶的事发生了——铁环里有一层薄薄的水膜,水浮在了空中而在地球上是绝对做不到的。我想着一定是重力效应,接着宇航员继续往水膜里注水,水膜渐渐膨胀起来,形成了一个水球。他被铁圈圈住,漂浮在空中。接着宇航员又往里面吹气,只见吹进去的气体在水球中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气泡他陆续将一个个气泡吹了进去。最后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十几个小气泡没有融合,而是连成了一条“气泡线”,同时被水包裹着。这种奇妙的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也很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想到这里,我明白我们遇到各种问题应不断钻研,学会探索和创造。

还有很多太空实验都令我受益匪浅,例如一个关于陀螺的小实验。 航天员把静止的陀螺空气中,陀螺漂浮在空中,接着给了它一个干扰力。奇迹发生了,现在这个静止的脱落在翻滚着向前运动,它的轴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接着宇航员又把它抓了回来。又我要让它旋转起来,把这个旋转的陀螺放到同样的位置,给它同样一个干扰力,这次,它再不翻滚了,而是晃动着向前走。仅仅只是太空一个陀螺的小实验,就与地球截然相反,这勾起了我对太空的求知欲,宇航员给我们上的这一课激发了我们内心的小宇宙,让我去探索这充满无穷奥秘的大宇宙。

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有着探索创造的精神、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坚定的信念,我们就能共同努力探索奥秘无穷的太空,

推荐第3篇:小学作文: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感想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感想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距地约300公里的浩瀚太空的遥控授课。

在这次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作文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在神舟十号的授课中,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让我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看了这短短40分钟的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我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我觉得这真是一堂有意义的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推荐第4篇: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800字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

6月20日早上我特地观看了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特别是听了王亚平姐姐关于太空知识的讲课,让我懂得了更多更深入的太空知识,并且向我们展示我国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普及学生的航天知识,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外太空环境的打开了一道门。我深有体会,也激发了我们从小学好文化科技知识,将来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梦想。激发同学们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夏季的夜空,星光闪烁,美丽的银河倾泻而下,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太阳系的一颗湛蓝的星球。……”多美的太空啊,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也要飞到太空去遨游。

地球的万有引力真的非常好奇。对在宇宙中运动的物体很好奇。比如,太阳,月亮,流星。太空中不是没有引力吗?那人类是怎么判断流星会洒向地球呢?

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科技装备,无不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不畏艰苦的付出。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中国在各领域迅速发展,科技实力稳步上升,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也昭示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强大。

作为对太空梦的美好延续,神十升天见证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掘起。对于空间的利用和空间技术的运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象征。当我们一步步接近太空的梦想之时,那也是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有力证明。

一代代航天人共同奋斗,构建中国飞天梦想的花园。在这万紫千红的花园中,王亚平是炫目的那朵太空玫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她绽放出最耀眼的美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无名英雄在默默的奉献着,“神十”的腾空才不再是梦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日日夜夜辛劳的工作,才有了我们中国人自豪的这一天。在金钱与利益面前他们毅然选择了投身与祖国的科研事业中,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及生命无私的奉献给了他们心爱的事业。到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只力。作为背负着祖国明天和希望的青年人,应当抛掉自己的盲目乐观以及精神的懈怠,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发扬创新精神,吃苦耐劳,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奋斗。

观看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活动,想着我国一次次的航天飞船进入太空,我很深刻的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确信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中国梦,我的梦,神十太空授课,一连串的梦,慢慢的都在成为现实,而我的梦,正在慢慢萌发。看完神十太空授课,我知道现在必须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科学,将来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推荐第5篇: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作文

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

作文

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作文一

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教室的电视机旁,我和同学们一起激动地观看这次太空授课直播,看见亚平老师把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红色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太奇妙,太漂亮了。在教室里,每当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一个实验演示,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发出“哇”的惊喜声,并伴以热烈的掌声。

虽然在小学二年级在语文课本里,我读

过一篇《到太空去》的课文,课文里也介绍了一些太空原理,但是内容太过简单,不能满足我对太空的好奇心。今天的太空授课直播正是一个学习航天科学知识的好机会。我认真的听着讲课,在惊喜连绵中,让我进一步放飞科学梦想。 这次授课是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之后的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号是在前不久刚刚发射成功的,它是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一页。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舱外活动,从单个飞船飞行到两飞行器对接组合飞行,从实验性飞行到应用性飞行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突破,都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成功发现的惊喜和激动,也让人类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另一种无限美好的希望。 而神十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太空授课生动体现了“应用性”特色,体现了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

虽然太空授课在美国早就已经开展了,但是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这次授课,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了解航天、走进科学的热情。

作为学生,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次的“太空授课”呢?我认为,要立足于现在,也要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中,找到了需要借鉴的航天精神,感受到了追逐梦想的不易,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将进一步领悟它的真谛,转而为己用,去追逐未来,去实现梦想。梦想是生活的航标,我们在生活中追云逐月了好久,把美好与希望寄托给了梦想。要有梦想,要爱学习,要有毅力,要敢于拼搏。 云海中升起朝阳,恰似人生需要梦想点亮,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去追求探索吧! 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500字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

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

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 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体会作文三

2013年6月20号上午10时,中国首位“太空老师”女航员王亚平在神十的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太空授课。我们班在老师的组织下,准时观看了这次太空授课。

太空授课内容使我们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太空老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还与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通过太空授课进行科普教育活动,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让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更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在这次太空授课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推荐第6篇: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600字

神十航天员天空授课观后感

盼了好久的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终于到来了,在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这是个激动的时刻,我们全校师生坐在一起,看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首次太空授课。

王亚平:这是一个我们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饮水袋,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接下来我要挤出一个小水滴。

在饮水袋的后方,水滴出现了。

王亚平: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可爱的,漂亮的小水滴。为了不让它到处乱飞,我要用独特的方式来收集它。

王亚平张开嘴,将小水珠含在嘴里。

今天这堂课大家都非常期待,当然上完这堂课以后,大家也觉得非常的惊喜。记者在人大附中的现场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太空授课的现场一共给大家演示了几个实验:

首先是称质量,其实具体的演示,王亚平给指令长聂海胜称了一下他的体重。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失重的单摆运动。在地球上,单摆小球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晃荡,但是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会做圆周运动。现场的同学们见到这个现象,也感到眼睛一亮。

第三个实验是王亚平手里拿了两个我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就会朝着一个方向去转动。

第四个实验和水有关,是要验证表面液体的张力,捏出一个水泡之后,形成了一个水膜,后来紧接着的实验就是给一个水膜不断的注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球。最让大家惊喜的就是王亚平在后来就给这个水球里面用注射器注射进去了一个红色的水滴,这个棉絮状的水滴就蔓延开来,弥漫了整个的水球。

很多同学在实验结束后都久久不愿散去,还在讨论着、相互分享着。

神十航天员天空授课终于以成功落幕,我们从中也学到好多知识,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学习科学,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推荐第7篇: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学生观后感(推荐)

20xx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十”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的使命相约“天宫一号”。虽然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已经相约完毕,但这一次也让我们有很多期待,但是最让我期待的还是,以八零后的王亚平老师为主讲,聂海胜老师为助教的太空授课,张晓光老师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她们要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本人也观看了这次授课,充分感觉到科技的神奇力量。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神舟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回顾了一下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太空行程,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2名宇航员多天飞行,于10月16日凌晨安全返回,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神舟”六号实现了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实现宇航员进入轨道舱。航天员首次往返轨道舱,进 行了失重状态下的关闭返回舱门及检漏试验。第一次进行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射天宫一号后,已在2011年九月29日21时16分04秒发射。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第一次执行手动载人交汇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航天员成功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二、授课过程

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站在中国“最高”讲台天宫一号的主讲王亚平老师助教聂海胜老师开始了太空授课,带着我们一起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首先:漂浮亮相 王亚平老师像一条美人鱼向舱内摄像机游来,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老师盘起腿,给我们表演了太空神功“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老师摇摇晃晃的向远处飘去,看来在太空中,她们可都是轻轻如燕的武林高手啊!这就是失重的真实写照。 第二:太空称重 在地面上,我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怎么测定质量呢?学文科的我在电视前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太空“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老师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老师的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解释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加速度。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高中的力学知识,差不多已经忘完了。感觉还是理解不了。不过过程很清晰了已经。 第三:神奇的单摆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刚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第四:旋转陀螺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非常漂亮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第五:魔幻水球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引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斜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王亚平说必须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还以为会是什么神秘道具呢,结果王亚平张开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还幽默的说“如果李白生活在太空中,他就不会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了,因为由于太空失重,水是不会向下流的”。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上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 接着王亚平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形成了晶莹透亮的水球。 之后还有学生提问,老师回答问题的环节。也非常精彩。

三、意义深远

三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后,安全返回地面。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创造力,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又一篇章。 曾经的嫦娥奔月,曾经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伟大的航天梦想,一直都梦想着能够飞天奔月。随着神舟一号、二号,一直到神舟十号的出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距离“嫦娥的故乡”月球更近,都更加有可能实现奔月的航天梦想。 神奇的太空,对好奇心强的孩子来说,吸引力无疑是非常大的。太空授课、天地互动、可以将奇妙的物理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从而在孩子心理埋下探索太空的种子。关注孩子,启迪好奇,崇尚科学,这也许是中国梦的开始。

推荐第8篇:神舟十号太空大课堂观后感

神舟十号太空大课堂观后感

崔庄小学 四年级张露心2013年6月20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在2013年6月11日17点38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了三名宇航员,成功飞向了太空。而且,这次飞行中还进行一次天宫一号太空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的老师是三名宇航员中的王亚平。她通过讲解和实验,与地面的师生开展双向交流互动,别有风趣。而我,也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次太空授课,很受鼓舞和教育。

女宇航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于在地球外三百多千米的太空为我们授课,多么有意义啊!她在失重的环境中给我们演示各种奇特现象,让我了解液体表面的张力的作用,了解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加深了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概念的理解。

通过这次观看太空授课,我学到了很多太空知识还知道了在太空里失重的情况下怎么生活,这是地球上无法体验到的。我觉得这次太空授课太有趣了。

推荐第9篇:神舟十号

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主要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加上发射与返回,其中停留天宫一号十二天,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

高9米度:约53米 重量:约8吨

腰围:最大直径2.组成: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

发射窗口: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飞行时间: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 发射初始轨道: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交会 对接轨道: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航天员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任务阶段: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收官之战,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定型阶段。

试验任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绕飞等。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4.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推荐第10篇:索伦小学组织学生收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索伦小学组织学生收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索伦小学信息员刘永杰)为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一起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6月23日下午3时,索伦小学组织500余名同学利用食堂的大屏幕,观看了由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主讲,聂海胜、张晓光担任授课助理和摄像师的太空课程。

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为青少年们深层次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太空称体重”、“失重状态下的单摆运动”、“制作水模、水球”等演示实验配合进行了在轨讲解,孩子们听得赞不绝口,惊奇万分。观看完视频以后,组织3——6年级的学生写心得体会。很多同学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积极锻炼,争取当上宇航员,遨游太空,为中华民族的太空事业做贡献。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能够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和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小学生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太空课堂不仅提升了青少年对探索宇宙的兴趣,还会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积极投身到中国航天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第11篇:神州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600字

神州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看了神州十号太空授课,有趣极了。

爸爸问我能看明白吗,我说大多数明白,有少数几个地方不明白,我就是在明白与糊涂中长大的。我最喜欢的就是他们做的实验,真是好玩极了。

太空的主要特点就是失重,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就像飞一样,还翻筋斗。我想,神话故事中的仙女都会飞,会驾云,是不是就是失重现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就是陀螺翻滚现象,神仙在变的时候就是陀螺旋转现象,是不是古代人早就去过太空,知道那里的事,用神话表现出来呢。

宇航员在太空中做的不破的水珠的实验,其实在人间也有。前年秋天的一天早晨,我起来解手,发现黄瓜叶子上按一定间隔整齐的排列着一圈晶莹剔透的小水珠,象是谁故意给镶了一个银边,我一动黄瓜叶子,有一个小水珠滚到中间的地方,我又一动叶子,小水珠又滚回原处。真是太神奇了,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喊出正在熟睡的妈妈,妈妈告诉我那是露珠,她也从来没注意过这种现象。

去年我还想看一看那镶着银边的黄瓜叶子,结果等到黄瓜秧都拔了也没有。今年我早早的发现了黄瓜叶子上的露珠,而且好多早晨都有,也是在黄瓜叶子周围镶了一圈,不过露珠不结实,一动就破。有几早晨我起来的时候露珠就破了,我想大概是我起来晚了,有时想早起来又怕打盹。另外,柿子叶子、徽菜叶子上也有露珠,相比之下,徽菜叶子上的露珠就比较结实,移动叶子,它还是个小水珠滚到另一边,滚几次都不破,不过它不是排在叶子一周,而是星星点点的落在叶子中间,像星星一样,还眨呀眨的。我想这植物叶子上的露珠是不是就是太空失重的小水珠,或者是宇航员们撒下来的?还有那个大水模,就是一个水晶珍珠,那天然的水晶珍珠是不是在太空中形成然后从天上掉下来的?

还有在太空中每隔90分钟见一次太阳,也就是说天上90分钟是一天,我算了算咱们一日24小时等于1440分钟,正好是天上的16天,宇航员说见16次太阳,也就是说人间一日,天上16天,这与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是不符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时间长了,下来的时候会不会变老了么?

太空真是太神奇,奥妙无穷啊。

第12篇:神舟十号素材

“神舟十号”飞船简介

中国航天博览馆

北京•二○一三年六月

一、概况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二、飞船参数与飞行计划

高度:约23米 重量:约8吨

直径:最大直径2.9米

组成: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

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发射初始轨道: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交会 对接轨道: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 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

飞行时间: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

三、飞船任务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4.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四、航天员乘组

聂海胜,男,汉族,湖北枣阳人,1964年9月出生。曾参加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他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他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梯队。聂海胜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已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 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5年10月12日,终圆了“九天揽月”的梦想。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张晓光,男,满族,辽宁锦州人,中国航天员。1966年5月出生,是1998年选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曾是战斗机飞行员,任空军中队指挥官,至2004年有1000多小时的飞行经验。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

王亚平,女,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成为中国首位“80后”女航天员。

五、精彩时刻

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

航天员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神舟十号返回地面

第13篇:解密神舟十号任务

解密神舟十号任务:实验难度增加 首次应用性飞行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大型运输机31日上午从北京启程,将“神舟十号”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表示,“神舟十号” 飞船任务主要是从实验型向应用型进一步验证,将首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应用性飞行,并增加绕飞等新实验。

今年实施的“神舟十号”飞船任务将是飞船在天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在这个期间,它将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应用性飞行。

包为民表示,神舟十号应该从技术状态上和神舟九号继承性是比较好的,主要是从实验型向应用型进一步验证,相当于我们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入定型阶段,把它整个状态固化下来,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包为民表示,在飞行实验上,仍然会有飞船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飞行、自动和手动对接等内容,这些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技术的可靠性,也是未来空间站建设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此外,“神舟十号”还将进行一些绕飞等新实验。

包为民表示,飞船绕着目标飞信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个也是为将来空间站建造所准备,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那么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对它进行对接,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这样的话就需要对绕飞这些功能进行进一步考核。

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重点是解决空间站建设中的这些关进技术,通过天宫一号的飞行来发现、解决、验证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所以“神舟十号”的飞行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任务。张柏楠还表示,已经在太空飞行了一年多的“天宫一号”目前状态良好,正在等到“神舟十号”的到来。

第14篇:神舟十号观后感400字

神舟十号观后感400字:小学五年级

2013-06-20 19:05:28 字体放大:大 中 小

-

精品学习网: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于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下面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观看神舟十号发射过程后的观后感,请参考。

神舟十号观后感400字:小学五年级

2013年6月11日17时35分,我带着既紧张又喜悦的心情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观看神舟十号发射电视直播。

十、

九、

八、七……

三、

二、一”点火,发射!这时我的心“怦怦”直跳,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屏幕。17时,38分,随着指挥员一声口令,一个长11米,重13吨的庞然大物徐徐上升,一条桔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火箭底部喷出来。“轰”震耳的轰鸣声响彻大地,滚滚的浓烟从喷管里飞速涌出。神舟十号如一支离弦的箭冲向云霄,飞向浩瀚的宇宙。

在经过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太阳能翻版打开、船箭分离等一系列动作,神州十号飞船进入了预定的轨道。张又侠总指挥满面春风的走上台前,高声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指挥大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在太空舱内向人们挥手致敬。他们这次将在轨飞行15天,肩负着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的重大任务,并进行太空授课。

神州十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再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尖端科技的发达,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为我们的科学家感到骄傲!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的自豪

第15篇:神舟十号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号观后感作文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听着洪亮的倒计时,我的心激动得一直不能停下来,终于神舟十号起飞了,在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13亿中国人的期望中顺利地起飞了。我和爸爸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四次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目标飞行器与火箭分离)等步骤,神舟十号终于进入对接轨道,它将与在*个月之前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听爸爸说,神舟十号只是一个步骤,一个中国建立太空站目标的必要步骤。神舟十号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以交会对接技术为核心任务,由于在轨时间较长,也将承担一些观测等方面的任务。预计中国在2015年前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那时他们重点突破再生式生命保障、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等关键技术,同时开展一定的科学应用,2020年前后发射的中国空间站定为“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我们想想看,南极咱们有3个站了,北极咱们要有一个站了,深海咱们7千米深潜器已完工,月球的大家都知道,火星的研制中,可能和俄罗斯联合搞吧„„一个都不能少!存在就是利益,这都是为子孙后代争夺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神舟十号的发射成功,是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中国将在这些基础上更加进步,繁荣。

神舟十号意义非凡,这是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继续延伸。“神舟十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科学知识,将来有机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第16篇:神舟十号的故事

神舟十号的故事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神舟十号的故事。神舟十号是我国第五次航天飞行。

神州十号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号火箭渐渐上升,慢慢地转弯,横在空中,缓慢地向前飞。工作人员时时刻刻地喊着,“正常”、“一切正常”… …。突然,指挥大厅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原来是发射成功了。航天员们向镜头挥挥手,行了一个礼,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现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觉得这次航天飞行中,太空授课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事。女航天员王亚平这位来自孔子故乡的美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这位80后,今年只有33岁女航天员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为我们演示了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神舟十号”进行了很多科学实验,展现了我国几代航天工作人员的心血和付出。正是有了他们的“飞天梦”,我们才有了又一个“中国梦”的绽放。

第17篇:神舟十号(250字)作文

精选作文:神舟十号(250字)作文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在电脑上观了神舟10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场景,随着总指挥员一声:点火,起飞,火箭就慢慢的上升了,周围扬起巨大的烟雾。

三位宇航员分别是: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他们驾着火箭和飞船冲向大空,接着火箭分离,火箭助推器分离,在五十二公里高空,捆绑一级火箭周围的四只小火箭分离。

啊,火箭发射成功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以后也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我也要去当一名宇航员,也要到大空去。三年级:徐在鸿 篇1:小学作文:神舟十号发射感想

神舟十号发射感想

月11日17时37分59秒,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升空,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神舟十号升空,心里非常的激动。

看到神舟十号发射圆满的完成,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巨大的进步。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有进展。我希望以后中国的科学家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帮助社会。让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让神舟十号的发射成为我们中国更加繁荣的象征。

篇2:小学作文: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感想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感想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距地约300公里的浩瀚太空的遥控授课。

在这次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作文中国篇3:神舟十号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号观后感作文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听着洪亮的倒计时,我的心激动得一直不能停下来,终于神舟十号起飞了,在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13亿中国人的期望中顺利地起飞了。 我和爸爸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四次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目标飞行器与火箭分离)等步骤,神舟十号终于进入对接轨道,它将与在*个月之前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听爸爸说,神舟十号只是一个步骤,一个中国建立太空站目标的必要步骤。神舟十号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以交会对接技术为核心任务,由于在轨时间较长,也将承担一些观测等方面的任务。预计中国在2015年前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那时他们重点突破再生式生命保障、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等关键技术,同时开展一定的科学应用,2020年前后发射的中国空间站定为“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我们想想看,南极咱们有3个站了,北极咱们要有一个站了,深海咱们7千米深潜器已完工,月球的大家都知道,火星的研制中,可能和俄罗斯联合搞吧??一个都不能少!存在就是利益,这都是为子孙后代争夺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神舟十号的发射成功,是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中国将在这些基础上更加进步,繁荣。 神舟十号意义非凡,这是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继续延伸。“神舟十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科学知识,将来有机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篇4:神舟十号(论文) 神舟十号里的数学 ——?数学与生活?论文 本年度中国载人航天界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对啦,那就是今年6月份的——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

在6月11日那天的下午17时58分02.666秒,一艘火箭载着飞船和三名航天员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那一刻,世界上的媒体都在关注着,超过了15亿人在紧盯着直播火箭发射的电视机。不久,北京飞控大厅宣布: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我看着电视,主播正在介绍关于神舟十号的资料:神州十号绕地球飞一圈的时间为90分钟··· ···那么神舟十号每天绕地球转多少圈?神舟十号一分钟飞行多远?为了算出

这轨道可比赤道长哦。我知道思路不对,赶紧搜索神十轨道长度。我查完百度查谷歌,可都没有,怎么办?我想:?我搜不到现成的,就自己算!那么,应该怎么算呢?有了!‘轨道长度=飞行速度×飞行时间’搜神舟十号的一秒飞行速度,再乘一分钟的60秒就得到每分钟飞行速度了!?飞行速度是7.9公里。我又计算了起来:?7.9×60=474(公里)。?哇!神十一分钟要飞474公里,相当于上海到南京只需要一分钟喔!

生活中的数学比比皆是,我们大家要多多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哦!

中山小学

四(1)班

庞庆锋

第18篇: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

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

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

都是中国的航天飞行器,神舟十号将在太空与天宫一号对接12天,完成相关的科普任务

中国将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背负的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神十”将巩固和优化“神九”实现的载人交会对接技术,对“神九”和“神八”飞船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予以改进。根据初步计划,神舟十号将在太空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汇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空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等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除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巩固外,“神十”还对飞行时间、航天员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科学试验项目编排上进行调整,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打基础。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太空授课

航天员王亚平于6月20日上午10:04-10:55授课,聂海胜担任指令长授课内容,为中国青少年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

手控对接

2013年6月10时07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按照计划,三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进行相关科学实验。

交会试验

2013年6月25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分离,神舟十号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实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次试验将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顺利返回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达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内蒙古四子王旗顺利着陆,返回舱目视烧蚀正常、外观良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

高一 (14)班李雪

第19篇:关于神舟十号的诗歌

关于神舟十号的诗歌

有感于神舟十号踏上宇宙征程

神舟十号再问天,谱写探宇新诗篇。

祝福旅途顺顺顺,太空人间都平安。

美丽太空奥秘多,造福人类需探索。

神舟十号飞宇宙,科研又有大收获。

高歌一曲送神舟,诗赠英雄离地球。

探索宇宙迈大步,中国航天写风流。

英雄问天将欲行,我在中原踏歌声。

此去太空路万里,怎及我送豪杰情。

神舟十号上天有感三首(古体)

(一)

一跃腾空自在飞,天行有道不相违。

归来载满玄虚理,送与神州明月辉。

(二)

玄天游览意宽舒,神州百姓尽欢呼。

何时冲出如来掌?悠悠天地任驰驱。

(三)

小小地球人太多,何时载我渡银河?

直通彼岸会织女,玉宇琼楼同欢歌。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有感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将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

长二威吼喷烈焰,

银剑(箭)拔地刺青天。

神十此去会天宫,

轻舟展翼游宇寰。

遥知故土再飞仙,

寂寞嫦娥舞蹁跹。

华夏儿女鲲鹏志,

揽月九霄谈笑间。 《关于神舟十号的诗歌》

第20篇:太空授课观后感

6月20日上午十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天宫一号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也是全球第二次太空授课。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举国瞩目,不仅是全中国中小学生的一件盛事,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件盛事。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200?年美国女宇航员摩根进行的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会有什么奇妙的景象。虽然这五个实验看起来很普通,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当有同学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时候,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都是从地球带上来的,飞船上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顿时,我的内心告诉我,一定要加油啊!也许,还有很多太空设施正在等待着我们这一代人来完善、更新与创造呢!我明白,现在的我距离航天专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怀着对祖国的感恩之心,只要我们加倍努力,就一定能梦想成真,祖国的航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