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大学体育论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8 21:03: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体育论文

学习舞蹈的心得体会

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舞蹈的种类,详细介绍舞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的益处。

关键词:舞蹈 身心健康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高节奏的生活中放松紧绷的身心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应该怎样选择放松的方式呢?或许跳舞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跳舞不仅使我们动了起来,舞蹈更是我们自我表达与放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舞蹈让我受益匪浅。

舞蹈的种类很多,标准不同,分类也不相同。按照舞蹈的特征来划分可以分为

一、专业舞蹈: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爵士舞。

二、国际标准交谊舞:

1、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

2、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而兹、探戈、快步、狐步舞);

三、时尚舞蹈:迪斯科、锐舞、街舞、芭啦芭啦、啦啦队舞、热舞劲舞

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本学期我们所学的大众健身舞,动作简单,易学,从基本步法开始到完成一首歌曲的动作,由浅到深,潜移默化中我们受益匪浅。

舞蹈,是一项才艺,可以给人增加气质和魅力,这一点毫无疑问其次舞蹈对于形体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不想依靠枯燥的运动来减肥的女孩子来说,既让自己多掌握了一种技能,同时也能使身材更加健美,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会让人心情愉悦,除了专家建议运动维持健康之外,正确的运动方式,也会为你带来体态美。

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

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减肥的目的。有较强趣味性相比较跑步、游泳的枯燥来说,综合舞蹈更能带给练习者无尽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带给学员的是丰富的动作、和良好的健身效果。

练习综合舞蹈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节奏感。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疲劳。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环绕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运动,通过舞蹈课程,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了自信和气质。

让人心情愉悦是疏解情绪的好方法教练们都把健身舞蹈称为“带着笑容去训练的项目”,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到底跳舞对人的身体有什么益处呢? 首先.跳舞能锻炼身体,有益健康。

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跳舞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坚持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身的关节和肌肉得到锻炼,减慢身体骨骼的衰老,强健骨骼,这一点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其次,跳舞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一个舞友说:“跳舞让我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和工作的烦恼,沉浸在音乐世界的快乐中。

一连几曲下来,我虽然气喘吁吁,脸红耳热,心跳加快,有时还汗流浃背,现在我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身体也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感觉浑身充满着活力,心里充盈着快乐。”经常跳舞还会增加肌肉弹性和支持力,使人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更好。

跳舞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增加脂肪消耗,也就是减肥!。舞蹈首先可以陶冶一个人的修养情操,跳舞的同时你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音乐,音乐已经让人心情开朗。

经常跳舞可以愉悦身心,缓解紧张, 消除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经常有规律的跳舞,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使人的皮肤变好、变得有弹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的气质。

一个学习跳舞并学有所长的人,他(她)的气质是不同于普通人的。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指出,每天只需持续跳舞30分钟或跳舞的时间(每次不少于10分钟),即可为身体带来莫大的助益。舞动本身有许多好处,建议你每天不妨让自己“手足舞蹈”一下: 1.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2.增加关节的灵活和柔软度,减少受伤的机率。3。消耗热量,维持适当的体重。

4.在音乐声中起舞,有助消除压力,促进身心健康。5.与家人一起参与,可增进感情。 6.与朋友共舞,有助扩大社交生活圈。

对于青少年的好处舞蹈的学习,不仅使人外形上得到良好的训练,对心灵更是一种美的陶冶。多年来的实践验证明,学习舞蹈的学生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人相比,身材更挺拔,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优雅的感觉,无疑舞蹈学习可以给人带来很多的益处。

1、舞蹈可使青少年感受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发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天天向上的精神。

2、悠久的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舞种,可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感情。

3、“集体舞”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友爱的精神,增强遵章守纪的观念。

4、“抒情型”舞蹈,可以陶冶情操,在练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并增强对美的理解。

5、“力量型”的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6、练习舞蹈可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增强思维能力,有益发展智力。

7、舞蹈的韵律与节拍,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从而感受事物发展的有序性,增强学习创造能力。

8、可以培养优雅的举止和优美的形体,增强辨别美丑能力。

9、提高身体素质,舞蹈可以健身,能控制身形,使身体处于良好健康状态,促进精神活动,使身体生长匀称。

10、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特别对一些缺少锻炼、饮食过度、脂肪堆积的“胖墩”、“亚胖墩”,舞蹈是一种理想的减肥手段。舞蹈可以提高肺活量,学会正确用气、呼吸,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推荐第2篇:大学排球体育论文

排球与校园生活

大学的体育课让我学到好多,理解了好多,在此我多谢老师教我这么多东西。几个学期,用三句话总结这几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就是:在开心中运动,在运动中流汗,在流汗中健身! 每学期最激动人心的就是体育课的第一堂课——选择项目。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学到我们真正感兴趣和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选择了这种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的授课、方式。

学体育课,我选修的是排球,面对大学丰富的课程选择,我选择了排球,首先是因为喜欢,其次在初中有上过排球课,喜欢大家一起打比赛的感觉。虽然一开始没有打的很好,但现在我已考过了一项又一项考试,对于我来说,排球对于我来说是有成就感的。我喜欢不开心的时候,和朋友一起打一场比赛,可以放松身心。

接下来,我讲下我对排球课的一些

一、垫球,这一关是两个人对垫30个回合才及格。考的是技 术,这一关第一次让我觉得原来我的体育也可以很优秀,为以后的体育课奠定了激情。

二、传球,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一关比较难,一直很认真很努 力的试着传球,还是变成了拍球,不过,最终我还是过了。

三、下手发球,为了考试,我特意请我的朋友(排球很不错) 帮忙,他教了我一上午,害我特内疚,结果考试考10粒,我全过,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大的进步。

四、上手发球,我一直以为这一关过不了,结果也许是运气 吧,我还是过咯。嘻嘻……心得。

记得第一节课在老师还没交代好注意事项时,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摸球了.当开始打的时候,因为姿势不正确,球的走向跟

我的发球方向简直是南辕北辙,吃力还打不好.一节课下来,手都打痛了,手臂上球的落脚处都是红点点,有很多小淤血.疼得当晚在宿舍擦了好多油(还好隔天就不疼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专心听老师的讲解技术要点和细节,渐渐掌握了小窍门,步入正轨.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也对排球有了进一步的兴趣.老师不仅认真教授打排球的知识,更注重课堂气氛的建立,让我们在体育课上不只是学会技术层面的东西,还学会了寓乐于学,真正享受体育课带给我们的快乐与自在.

通过在排球课上的学习,培养和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上,不管练习还是娱乐,学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不灰心,这些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更重要的是它也培养了我的配合及应变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排球是依靠判断的运动,你必须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而迅速做出决策,它也是一项靠集体配合的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相互协调,不断观察同伴意图才能合作。所以打排球可以培养人的心理素质、锻炼人的体魄、愉悦心情。

打排球带给了我好多,从懵懂到成熟,我走过了又一个春秋,总算学有所成了,相信以后我都会带着打排球的这一份热情和激情生活出我自己的精彩。

推荐第3篇:大学体育论文[优秀]

从中国女排的腾飞看中国排球的发展

【摘要】排球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很大的欢迎,在我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排球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尤其是中国女排在世界排球界声名显赫,从中国女排一步一步发展可以折射出中国排球发展的影子。

【关键字】排球 女排 发展 腾飞 辉煌

一、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起步和发展

排球最早大约在清朝末期的1905年左右,经由华南沿岸地区和香港等地传入内地。当时广东和福建等华南沿岸各省,是中国排球发展较为蓬勃的地区。排球亦是当时不少渔民的消闲活动。早在民国时代,排球已在中国各地广泛地发展,不过当时最主流的是9人排球。 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那时的排球强国是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而当年的国际比赛主要是6人排球,9人排球为主流的中国,便需要重新学习6人排球的规则、战略和比赛方法。 中华全国体育会便积极安排男女排球运动员到东欧等地参加排球比赛,藉以吸收经验,经过一系列的友谊赛,中国男女排球运动员开始掌握6人排球的比赛方法。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但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二、中国排球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中国渗透,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也不例外。西方不少的竞技运动项目逐步在中国开展起来,排球运动就是这些竞技运动项目中的一种。据一些体育史学家考证,排球运动是在1905年传入中国的。排球运动刚传入我国时,它的最初名字叫“队球”。我国首先开展这项活动是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随后排球运动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普及。

1、六人制排球的实行

1900年—1910年,排球运动先后传入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当时排球采用十六人制排球。

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中国开始学六人制排球技术和比赛规则。1950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国体育工作者暑假学习会。在学习会上,北京大学林启武教授向全国体育工作者介绍了六人制排球比赛的规则与办法。中国排球界在初步了解六人制排球的基础上,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六人制排球与九人制排球的不同点上。由于两者规则有很多不同,技术打法差异也很大,因而探讨规则、研究技术成为这个阶段各种学习活动

的中心内容。这对中国当时学习六人制排球以及从九人制排球过渡到六人制排球是不无作用的。排球界很快进入了边学习、边实践的阶段。

2、建立等级制度及培训教练员

为了提高中国的排球运动水平,在5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口号。苏联推行的体育制度是当时中国学习与借鉴的重要方面之一。具体地说,就是学习与借鉴苏联运动竞赛的等级制度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制度,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这有利于调动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向高一级目标奋进。中国排球界在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方面和体育等级制度方面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吸取其精华。

3、加盟国际排联

新中国排球队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青年联欢节等排球比赛活动之后,中国排球队朝气蓬勃的精神和独特的技术引起了国际排坛的注意。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张之槐任主席。1953年11月张之槐、马启伟以中国排球协会的名义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排球联合会的行政会议。1954年1月11日,国际排球联合会正式承认并接纳中国排球协会为正式会员。1956年8月,由国际排联主办的男子第三届和女子第二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在法国巴黎举行。国际排联正式向中国男、女排球队发出了邀请。中国排协很重视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并于1956年2月通过选拔,组成了国家男、女排球代表队。8月30日至9月12日,17个国家的女子排球队和24个国家的男子排球队云集巴黎,参加了本届盛会。队数之多,是世界排球锦标赛历届之首。

4、发球革命

1957年,广东男排根据排球比赛的对抗规律和本队的具体条件,在当时举行的全国排球甲级联赛中,大胆地运用了勾手大力发球技术。在实践中,他们通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摸索出一套运用大力发球的规律。

其实大力发球技术还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另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发球——上手飘球技术也出现了。中国最早运用这种新技术的是上海“红队”的龚俊平。当时,上海“红队”和上海“蓝队”都以大力发球见长,而上海红队除采用大力发球之外,龚俊平的上手飘球也是红队得分的重要手段。当时虽然还没有人从理论上对这一技术进行总结和提炼,但在实践中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发球的威力。总之,大力发球和上手飘球的出现对中国排球的技术、战术是一次推动,或者说是一种技术革命。它使排球各项技术间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

三、中国女排80年代的腾飞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经过了七轮二十八场比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这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这个战果刚好是197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比分。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在半决赛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四、中国女排90年代的下滑

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 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巫丹的禁药事件让胡进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只获得第七名。1994年,在巴西举行的1994年第1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更滑落至第八名,第七名争夺战中更败于宿敌日本女排。在广岛亚运会中更在决赛败于韩国女排而卫冕失败,中国女排陷入低潮。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五、2000年以后中国女排及中国排球继续腾飞

2003年是中国女排丰收的一年,接连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等几个国际赛事冠军。 一时间,国人憧憬中国女排可以重夺世界冠军,终于在十一月于日本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骚十七年之痒。 国内又重现八十年代的女排热潮,女排精神一词又再度被提起。 中国女排亦因此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中央电视台亦制作特备节目走过十七年以庆祝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

雅典奥运会在2004年举行,国人期待中国女排可重夺失落了20年的奥运金牌。中国女排在其后比赛中却越战越勇,最后杀入了奥运女排决赛,对手正是在03年世界杯未能参赛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在首两盘比赛中落后,但最终惊天逆转的反胜对手盘数三比二,在奥运女排赛事中折桂,并实现了女排两连冠,中国女排亦因此再度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

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女排三胜两负,名列小组第三名。在此后的1/4决赛与俄罗斯女排的生死战中,中国队保持着较好的心态,充分打出了自身的特点。面对俄罗斯队的强力发球和高点攻拦,中国队沉着应战,力拼每一球、每一分,迫使对手不断出现失误,最后以3比0击败对手,成功晋级四强。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北京奥运会后,虽然能部分老将可能退役,但多名新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而且潜力不小。如果在下一奥运周期得到精心的调教和自身的努力训练,中国女排仍然能够再现辉煌。

【参考文献】[1] 陈虎,程芬.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J].中国西部科技,2006,(06)

[2] 程路明,郑其适等.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推荐第4篇:体育论文

体育论文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什么是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按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来讲的,它是指入在进行某项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色彩的鉴别及体育的运动能力等。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就是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践。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从事的体育活动愈多样,掌握的知识愈丰富,体育能力发展就愈全面;体育技能的训练愈复杂,体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立足现实,着眼终生,依据体育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本质特征;制定出构成体育运动能力的六种基本成份,即:

1、身体锻炼能力;

2、运动能力;

3、开拓创新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保健能力;

6、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

二、身体锻练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地进行身体锻炼,这就给高校体育提出培养大学生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为此,就必须在大学体育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

1、自学:培养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自炼:即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调:即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

4、自控: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学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全面培养。

三、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教学中应考虑:

1、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切忌“满堂灌”,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3、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运动场上。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着较广阔的大地。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并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提倡广大学生的参与、拼搏、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五、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有许多的运动项目是集体进行的,集体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纪律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还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做,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承担校办运动会的各项工作事务。对于系或年级所承办的运

动会,应让学生去组织和承担,教师可在一旁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六、保健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任务,而且,也是增强体质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教养的程度和社会的良好风尚。在我们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讲究卫生自我保健的行为和习惯,为此,教学中必须做到:

1、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要认真地传授给学生卫生保健的知识,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2、要使学生自己能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掌握和控制运动量,运动负荷,防止在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同时,还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做练习时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要注意运动场地的环境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七、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变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充分利用,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应教会学生一至二套如韵律操、哑铃操等健身运动,使他们今后在有限的场地、器械条件下能进行体育锻炼。

以上几种能力既是独立的,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而且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体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分两个过程,即教一学,学一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于体育之中,才是形成体育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使他们懂得科学锻炼的原理、方法,以及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且欣赏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所以,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八、对人体的积极作用

1、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1)体育锻炼能促进体内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体育锻炼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如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胰高血糖素分泌表现对运动的适应,既是在同样强度的运动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其意义是推迟肝糖原的排空,从而推迟衰竭的到来,增加人体持续运动的时间。

(2)脂肪是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能量物质,他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放出能量,约为同等量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对脂肪的动用能力,为人体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

2、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坚持体育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运动可是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适当的运动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怠时和锻炼时的心率,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脏功能,保持了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增加,心肌纤维增粗,使得心肌收缩力量增加,这样可使心脏在每次收缩时将更多的血液射入血管,导致心脏的每博输出量增加,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可使心室容量增大。

(2)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这对人健康的远期效果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的弹性逐渐下降,应而可诱发高血压等退行性疾病,通过体育锻炼,可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可以预防或缓解退行性高血压症状。

(3)体育锻炼可以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开放,因此加快血液与组织液的交换,加快了新陈代谢的水平,增强机体能量物质的供应,和代谢物质的排出能力。

(4)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含量(胆固醇、b-蛋白质、三酰甘油等)。改变血脂质量,有效地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5)体育锻炼还可以使安静时脉搏徐缓和血压降低。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是肺活量增加,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植高于一般人。

(2)体育锻炼由于加强了呼吸力量,可使呼吸深度增加,以有效的增加肺的通气效率,研究表明,一般人在运动时肺通气量能增加到60升/分左右,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运动时肺通气量可达一百升/分以上。

(3)一般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只能利用其氧气最大摄入值的60%左右,而经过体育锻炼后可以使这种能力大大的提高,体育活动时,即使氧气的需要量增加,也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不致使机体缺氧。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加速机体能量消耗的过程,能量物质的最终来源是通过摄取食物获得,因此,运动后会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变化,饭量增多,消化功能增强。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 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的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作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映。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提高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反之,如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大脑皮层的有、调节能力将相应的下降,造成平衡失调,甚至引起某些疾病。

7、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的发展(如增强信心,建立良好的环境,培养稳定的情绪,培养独立和出事果断的能力,提高智力发展等)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反,不积极的从事体育活动不良情绪的不到彻底宣泄,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推荐第5篇:体育论文

大学体育期末论文

——篮球技术、技巧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2班

谢杰

1151401239

对篮球运动的认识

谢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2班

学号:1151401239 摘要:这学期的体育课我学习了篮球课,篮球运动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振奋精神,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它能使参加者更多的掌握篮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运动水平。而且能够培养我们的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拼搏的精神。

正文:经过一学期的篮球课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和技巧,篮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经过学习,我在篮球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攻守两大部分。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投篮,持续攻破;防守技术包括抢、打、断球;移动和抢篮板球既属于进攻技术又属于防守技术。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想要打好篮球,首先得练好篮球技术。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各个部分都由许多技术所组成。除了进攻与防守技术中均有移动和抢篮板球外,其进攻技术有传球、接球、投篮、运球、突破等,防守技术有防守对手、抢球、打球、断球等。

篮球运动是技术与战术的完美结合。单纯的技术,由于没有战术的配合,其只能是五个人各自为战,再好的技术,在对方的战术配合攻击下也无法发挥作用,只能以失败告终。同样,单纯的战术,没有技术的支撑,再完美的战术配合也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最后也只能遗憾出局。只有技术、战术均衡发展,完美配合,方能将篮球运动发挥的相当的高度。任何正确的战术意图和先进的战术配合的实现,都要求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和质量的技术动作做保证,没有技术也就谈不上战术。只有技术掌握得扎实、熟练、先进,才能保证战术的多边形和高质量。

投篮: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投篮得分的多少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运用各种攻防技术和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使己方多得分和限制对方得分。

投篮技术动作已发展近30多种,就投篮手法说,可分为双手和单手两种:从移动方式说,可分为原地投篮、行进投篮和挑起空中投篮。投球是得分的最后一步,是关键的一步,因此重要性也比较明显。

投球的要素包括:(1)手法准确、协调、柔和以及合理运用身体力量是投准的关键。(2)准确的瞄准点。(3)适中的弧形路线。(4)掌握球的旋转规律。掌握了基本要素之后,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投篮方法。为了防止封盖,可采用原地双手头上投篮,此适合于身材高大的队员。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可采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双手低手投篮等。

现代篮球比赛中普遍采用的投篮方法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变换其他动作和不易被封截的优点,而且在不同的位置和距离都能应用。传、接球:在攻、守激烈对抗中,要传好和接好球,首先在于观察、扩大视野。在后场由防守转入进攻时,应该先看前场,再看后场,争取长传快攻的机会。在阵地进攻时应先看内线,再看外线,先争取篮下的有利进攻机会。篮球传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组织进攻时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传球的质量关系到战术的效果,比赛的胜负。因此传球要求做到准确、迅速及时、隐蔽、多变。

在比赛中具体选用何种传球方式要视处于何种状态而定。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它的特点是准确、迅速,适合于不同方向和距离,也可以跑动中和起跳在空中时使用,并且便于投篮和突破。所以在运动中一般可选用此法。当距离较近时可采用双手低手传球法。当队员身材比较高大时可采用双手头上传球。当需快攻偷袭时可采用单手肩上投篮。它准确性高,速度快,较多适用于快攻偷袭,是一种中远距离的传球方法。

除此外,还有勾手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反弹传球等传球技术,它们都适合于其他一些情况。总之需要根据不同形势,合理选用传球方法,可以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运球和持球突破:这是个人进攻的重要手段。运球做为一项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也需要队员熟练掌握。运球的目的是为了将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及为突破、传球等做好准备。因此运球的技术必须熟练,对球的感觉需好。运球中也可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运球方法。在没有对手防守的情况下采用高运球可提高前进速度;需要摆脱对手的紧逼防守时可低运球。运球时急停急起,利用速度的变化来摆脱对手;对手堵截运球路线可采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利用变向摆脱防守;当无法采用变向运球时采用背向运球,借以摆脱防守;在对手堵一侧,距离较近时可背后运球;无法采用体前变向时采用胯下运球。

下面就是我上完篮球课后最深层次的认识:

一、在篮球场上我们一定的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篮球爱好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要对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在每次篮球活动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外,主要是把各个关节活动开,这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在打篮球时什么活动都不做就开始打球,这样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受伤。还要着装便于运动,选中质量较好的篮球鞋,检查鞋带是否系紧系好,对容易损伤的部位踝、膝等部位用护踝、护膝等护具的保护,在抢篮板球时在空中的腰腹控制和双脚平稳落地的支撑技术,跑动上篮的双落地习惯,主动或被撞击摔倒的滚动缓冲、断球后的上步平衡姿势、双臂屈肘侧张以防撞击等等。

二、上篮得分方式

1、三步上篮。三步上篮主要用于离篮筐很近的时候,不用运球可以直接上篮,这样可以加快速度,可以很快的得分,这也是一种简单的得分方式,也是初学者很容易学会的,但是对于一开始没有受过老师指点的人,那也是容易犯错误的。不管我们是迈左脚还是右脚只要是三步就行,让而我们往往不是这样,只要自己觉得安逸步都迈,那样就很容易走步了。

2、急停跳投。急停跳投分为两种,一是、接球急停跳投,接球急停跳投是在快速移动中,用跨步或跳步急停接球,并及时起跳投篮。二是、运球急停跳投是突破结合跳投的重要方式.当进攻队员背向或侧向篮筐持球站立时,可以一脚做中枢脚转身跳起投篮。 要想练好投篮必须有正确的投篮方法、恰当的瞄准点、合适的飞行路线和球的旋转,并且全身要协调用力。

结束语:对于体育学习中篮球运动来讲,它就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它的特点是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除了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外,篮球运动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不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赛中的集体偶诶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篮球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加人的运动经验积累,能为今后学习其他运动项目提供一定的帮助。篮球运动是一项以球为竞赛工具,以投篮得分为目的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篮球活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并容易普及,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对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第3期

董伦红 周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第2期

杨伯镛 《体育与科学》

2001 第4期

樊西宁

推荐第6篇:体育论文

浅析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摘要: 体育 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 教育 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它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确定了大学体育教育服务管理的核心内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体育教育 发展 中存在的诸多 问题 .笔者就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作一探讨,并揭示了终身体育、健康体育下大学体育教育的开放性和 时代 性以及发展 规律 .

关键词:体育运动处方;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正文:

一、体育运动处方概述

体育运动处方是体育运动处方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对象的要求和目的,按其年龄、性别、职业、运动爱好、个性特点、运动锻炼经历、身体状况、生活环境条件等,用处方的形式来选择和确定运动种类、内容、方法、方式、运动强度等相关运动知识,以及饮食、营养和心理层面的注意事项等¨.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处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医学范畴,而是一种广泛的概念和开放的体系,它能随时反映和充分利用当代体育发展的最新 科技 ,适合于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和不同的人群.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它是运动训练的计划;对于不健康人群,它是保健康复的计划;对于普通大众,它是强身健体的计划;对于广大学生,它又是体育 学习锻炼和发展的计划.它真正体现了“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它以个体的体育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选择,以及平等参与体育运动健身的权利和机会,并把体育的这种人文情怀和人性关爱浓缩在一张张运动处方和日常体育运动健身中,向人们传递着 科学 的体育运动健

身观和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因此,体育运动处方的发展理念,其核心价值是 现代 科学的服务管理意识.体育运动处方在人们的体育运动中起到了科学锻炼、强身健体、全民健康的作用,它不仅是科学的、专业的、开放的、可持续性的,同时,也是简单易行的、实用的、经济 的和高效的.它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这种自主体育意识变成一种自觉习惯行为,并在实际运动中不断充实、调整,不断地向更高的层次目标和需求推进.

二、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青少年的体育发展需求是大学体育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代写论文这也是体育运动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两者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它们都体现“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都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 影响 和教育,只不过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大学体育教育是以整个青少年群体育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而体育运动处方则是以个体的体育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尤其可见,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从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管理的理念上,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的服务管理是被动的、有限的、僵化的,而体育运动处方为学生提供的服务管理则是主动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正是由于两者之间所具有的相同和不同,才为体育运动处方和大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整合的契机和可能,才能在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育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是在理念上,更重要的是在体制和运行的机制上确立了大学体育教育服务管理的核心内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

1、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健康体育教育终身体育、健康体育是现代 社会 的一种体育观、生活观,也是当代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它有3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它是一种自主体育意识和观念;其二,它是一种体育技能;其三,它是一种体育学习和整合能力[2].三者缺一不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学体育教育给学生的体育发展提供一个相应的平台,其一,这个平台要有开放性和时代性.就是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最新科技和资讯,让大学体育教育永远成为一个引领体育文化发展潮流的自由开放的体系.其二,这个平台要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育权利和选择,让每个学生的体育潜能和才华都能够得到挖掘和展现.其三,这个平台要有可持续性.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几年的体育学习、储备,找到一把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发展的钥匙,并且能适应社会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变化要求.体育运动处方也是一个平台,它在体育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吸取了一些现代服务管理理念和机制,形成了一个以人的体育需求、发展为出发点,以体育理想、健康为宗旨的,以专业技术水平、现代管理观念、团队协作精神为支撑的自由、开放、广泛、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制订、执行自己的健身方案、运动训练计划.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体育健身方案、运动训练计划.学生逐渐形成体育健身方案和运动训练计划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自我体育教育和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也是体育锻炼习惯、自主体育意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过程.因此,体育运动处方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对大学体育教育的一种保障.

2、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理念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 发展 现状大学体育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代写毕业论文其基本事实是:①大学体育教育硬件资源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如:场馆的 现代 化、场地的增多、器械设备的变好等.②大学体育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最初提倡的体质教育、技能教育,一直到现在的终身体育、健康体育教育.③几十年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沿袭至今,没有根本的转变[3].笔者对 目前 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处于最前沿的、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 交通 大学、深圳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践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样也证实了这一事实.虽然,学生可供选择的 内容 多了、形式灵活了、途径快捷了、手段先进了、自主性高了,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这些有限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不是真正建立在大学体育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而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填充的结果.虽各具特色,但缺少共性、规律 性的东西,只出成果,不出机制和模式.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揭示出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发展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本质和规律.鉴于此,大学体育教育还需要更加开创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育运动处方的 社会 性、体育运动处方形式的开放性,构成了体育运动处方体育教育理论的基础,并衍生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的开放性和 时代 性.这种理论,通过体育运动处方的形式实现了和大学体育教育的融合,进而形成了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倡导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核心内涵:服务管理创新理念.沿着这一体育教育理念,围绕体育运动处方和大学体育教育这一平台,大学体育教

育进行着深刻的调整和变革.第一,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的职能.这种改变是以传授教学为主向以服务和管理为主的职能转变,大学体育教育的职能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向学生传授多少内容,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和发展提供多少内容,服务管理是大学体育教育职能的核心,这种职能的转变是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大学体育教育阶段的特点.第二,它改变了大学体育管理模式.大学体育教育封闭机械、行政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已被一种开放、灵活、“无边界”的管理模式所取代[4], 网络 化管理是这种体育教育模式管理的核心,通过网络建立起各种管理平台,如教学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反馈平台,监督平台,学校体育资源平台等等.这种“无边界”管理的特点是各种壁垒障碍被打破,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变得透明、公开,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管理,例如学校体育资源和社会体育资源之间、学院之间、各体育职能部门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等.另外,大学体育教育的组织构架也将重新界定和整合.第三,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分段制的体制.二年制的大学体育教育体制,显然不符合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发展要求,新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则打破了分段制的教育体制,使大学体育教育成为一个连续均衡完整的过程,因为随着学生对体育认知程度和结构的改变和提高,不断向更高目标追求是一种必然需求,而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新的体育教育模式为学生的需求提供了平台.第四,它改变了以课堂为主的体育教学形式.新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体育需求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练习形式,网络教材的应运而生,也成为教育形式新的重要载体.体育课教学变成一个广泛的概念,教师也赋予了多种身份:教师、社会体育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等.第五,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学校式教育的特点.体育运动处方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打破了大学体育教育围墙保

姆式的自我发展的教育特点,实现了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融合,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的资源配置,即教育资源无边界理念,其核心是互利共享,并从机制上确立了大学体育教育成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第六,它改变了大学。

体育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和评价体系更加灵活、开放和多元,学分制、健康(等级)证书将成为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它彻底打破了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的创新模式以一种具体的体育教育实践形式,实现了教育的民主化、现代化、个性化、社会化发展,因此,这场变革全面、具体,是有本质性的意义.

3、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基础

体育运动处方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实早已存在,校运动队训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代写硕士论文除去校运动队的特殊目的,把这一形式推广到全体学生,这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育教育模式.第一,校运动队的例子,证明了这种体育教育形式的优势和成功;第二,大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体育 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这种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第三,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应用 为这种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条件;第四,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为这种模式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第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试行实施[5],为这种模式推行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契机.第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可行性的实践依据.

三、小结

体育运动处方以先进的体育健身理念和现代的服务管理观念,结合大学体制

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平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创新模式,这种体育教育模式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确定了大学体育教育服务管理职能.它真正体现教育民主、平等、自由精神和体育的人文情怀以及人性关爱,它以一种对学生热情关注以及一种非正式的、平等交流的教育风格,帮助大学体育教育摆脱封闭、机械、金字塔式的僵化体制,走上灵活开放、积极主动、不拘一格的道路,它彻底释放了学生对于体育的激情,同时,它又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对学生的 影响 ,从而最终实现了大学体育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

参考 文献 :

[1]刘国标.实用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7:76-42.

[2]王刚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19—120.

[3]于小霞.学校体育教育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4]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杰克·韦尔奇自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推荐第7篇:体育论文

感想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有卓越的才能,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正因为如此,体育是一门必修课,是一门可以让我们强健体魄,增长才能的课程。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大二的学生,对于这一年的体育课,有很多的感想。首先,体育课使我们的身体素质加强,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体育锻炼,这样我们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我们想做的事。其次,通过体育课,我们学习了很多技巧,比如篮球,铅球等等,这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同时增加了我们的力量。最后,通过体育课,我们可以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完全的释放出来,也可以磨练我们的毅力,增加我们的耐力,这对于今后面对更多的挑战很有帮助。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压力的时候,我都会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锻炼之后,就会觉得轻松很多,这就是体育锻炼最让我觉得好的地方,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朝着更美好的方向走去。

一年的体育课程即将结束,我觉得这一年我学到了很多,对于一个体育成绩一向不好的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突破了自己,在跑步这一项,我能够坚持跑下来而且跑一个还不错的成绩,我觉得很高兴,之前的我缺乏耐力,而且体力也很差,总是很容易就生病,通过体育锻炼,体质得到了改善,现在耐力有了一定的加强,也促使我渐渐地重视起体育的重要,虽然和一些同学相比,我的体育成绩明显偏差,但我觉得只要突破了自己,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而且在这方面的天赋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努力就好。

对于体育课,我觉得这应该是锻炼体质的机会,因此,我认为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考试,本身我们在学习中就有很多的考试,如果体育课依旧有那么多东西要考,就会适得其反,给与我们更多的压力,这就会失去原本开体育课程的意义。

最后,我很感谢这一年老师对我们的教学,她教了我们很多考试的技巧,让我们轻松的通过了考试,同时她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很和善很友好,我们都很喜欢她,谢谢她。

推荐第8篇:体育论文

初探寄宿制学校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作者:杨友军

体育教研组

摘要:寄宿制学校一般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学校度过,学生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如何让远离父母的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是我们寄宿制学校所应试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寄宿制学

校外体育活动

社团

一、寄宿制学校的特点

寄宿制学校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学生所有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在学校里完成。寄宿制学校学生比走读制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时间安排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学生不必花费时间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有更多的学习和活动的时间,更有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学校,学生以周为单位在校内进行学习、生活。周六中午离校回家,周日下午按时返校,中途不能离校。为了让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开心,快乐的完成学习生活,我们结合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开展了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体育活动。

二、高中学生的特点

高中学生,大多在15~18周岁,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后,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方面,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等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生理和心理开始走向成熟,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事非观念,有较强独立愿望。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经常性的体育课外活动可以

1 增强学生体质,消除一天当中因学习生活带来得大脑疲劳,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后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疲劳状态。这时如果继续施与学习压力就会出现学生反应速度减慢,记忆力减弱,学习效率差,甚至负效率。这时候,大脑就需要充分的休息。要让大脑休息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充足的睡眠,二就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睡眠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休息方式,长此以往会严重扰乱人体生物钟,以致于影响晚间正常的睡眠休息。而进行体育活动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消除疲劳方式。因为在活动中,中枢神经系统会将各种刺激讯号汇总传回大脑皮质,使大脑从学习状态转移为一种兴奋的运动状态,从而使大脑到积极休息,并提高学习效率。

经常参加各种体育课外活动,可以纠正学生各种不良姿态,促进骨骼的发育生长,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助于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的形成,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四.如何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1)体育课外活动的内容

1、晨练(慢跑,广播操)

2、课间操(中学生广播操,课间10分钟活动)

3、体育社团

晨练(慢跑,广播操),课间操(中学生广播操,课间10分钟活

2 动)都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练习,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监督完成。

体育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自愿参与,兴趣爱好比较接近的活动组织。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运动水平为前提组建社团。社团的人数要根据不同项目来确定,可以建立梯级社团(水平逐级降低) 以这样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符合现在中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形成和稳定,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因为高中生 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运动素质,再加上心理上渴望被承认独立,他们有较强的社团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不再满足于以往形式上的班级活动,以及那种整齐划一的陈旧组织形式。 (2)如何组建体育社团

每个学期开学初,由学校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数目,课余时间,特长教师人数下达组建社团通知与要求,传达到各个班级,然后由学生自己根据学校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运动水平,报名参加,报名结束后,各社团具备雏形后,所有报名者要在竞争中选举出一个合适的学生负责人,并由该负责人带领其社团成员制订出活动计划,社团管理办法等,交由体育教研组审核。经过核实,确实可行后,体育社团名单上报教务处安排具体活动时间。例如:我校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较多,且有一定基础,他们就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身情况,组成一个羽毛球社团,下辖六个小社团(男、女生各三个,运动水平逐级下降)。经过社团成员的选举选出他们认为合适于他们的负责人。负责人负责组织社团成员商议、制订、并通过了社团活动计划安排以级管理办法,考核制度。制订完成后上交体育教研组审核,

3 体育教研组如果计划切实可行,上报教务处排活动时间表;认为不可行,就返回社团重新修订。

计划通过审核后,由该社团拟定聘任学校特长老师,校外专业团体人员或学校体育特长生担任辅导员,负责监督该社团计划执行或进行专业辅导。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专业学习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促进社团的健康成长。 (3)以竞赛活动促进社团的发展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行组建了社团,并在教师或辅导员的监督下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每个学期,学校根据所开设社团的数目,在全校开展一些社团项目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验参与和不参与的区别,给学生树立信心与自信。例如,学校开设有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等十几个体育社团,我们每个学期在全校开展5~6个社团项目的竞赛活动,一年内让每个社团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在学校宣传和推广社团活动,使各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如何管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学校来说就有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兴趣爱好较多,组建的社团数较多,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使学生社团可以正常有序的开展活动?我校认为一般情况下行之有效的管理可以分为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种。所谓纵向管理就是一种由上到下的管理模式,基本结构为:分管校长—思教主任、教务主任、

4 总务主任—体育老师、特别辅导员—社团负责人—社员 。校长可以根据有关教育纲领制订出有关决策,校长将已制订决策下传至思教处,教务处等行政部门。行政干部将决策细化后交由各班老师,由各班老师下达到参与的学生(反馈信息按次逆相进行)。这样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目的。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层层传递使得这种管理方式有了较大的局限性,使得实施决策常常失去了时效性。

横向管理模式,由学校各个有关科室部门组成一个横向管理服务体系,由专门科室负责专门项目或特定体育方面,各方协作联合制订出具有时效性的活动条例,并且还可以相互监督,这都将进一步保障体育课外活动正常有序,活泼向上的开展。由体育老师、|特聘辅导员——社团负责人——社员再组成另一条横向管理体系。这条体系主要是执行社团活动计划和校内活动安排,社团评价和素质辅导,使得所有成员都可以按照预定计划和预定方向发展和开展活动。

社团成员之间还可以再建立一条横向管理体系,成员彼此间的相互促进和监督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而且这样做还有两点好处:

1、我们寄宿只学校很需要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自主管理这方面的能力。2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出自己的责任心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社团中将会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开展。

管理不是仅靠人力就可以有效进行的,人为始终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学校还要建立一套合适的管理条文。

1、制度管理,结合各社团性质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5 社团活动必须要严格遵循已建立的规章制度,并且社团活动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将在此严各实施考勤制度,无故缺旷的将做旷课处理,并取消其社团参与资格。

2目标管理,对各社团的人数,活动时间,运动水平,获得竞赛名次进行量化,促使学生为了一个既定目标而更加努力练习。而且各社团还可加入一些考核和升降级制度。考核不过关者将自动降级。 我校的体育课外活动社团从2004年的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等五个项目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项目,是我校领导重视的结果,是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结果。我们将进一步开设社团和完善社团的管理,使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下去,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舞台。

纵、横双向交叉管理制度,再加上一些有效的条文措施,就可以将社团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出色的社团活动开展将会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体育管理学

2、学校体育

高中一年级武术课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男生,本单元共七课时。安排这一单元教材主要依据新课标要求来选择,同时,这一教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因此,课的构思与设计始终围绕课改的精神和理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培养想象力、实践能力、感知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次课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为目标,内容采用:队列操练──少林棍术套路学习。在学习棍术过程中教法采用了示范、启发、点拨、分组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创编相关套路,加强棍术套路的学习和武术攻防含义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法采用各组轮流表演规定套路和展示棍术创编成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组织教法还采用异质分组同时练习法,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和培养同学间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套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攻防能力和动作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武术健身价值及攻防含义。

2.技能目标:90%以上学生掌握棍术的连贯动作,发展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行为

规范的养成。

3.情感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体验

成功感。

三、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与热身阶段

队列操练,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培养体育骨干。

(二)达成目标阶段

学习棍术:重点掌握套路的连贯性,创编套路是为了加强棍术套路的理解,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展示演练,培养同学相互学习与评价的能力,以及体验成功感的快乐。

(三)课的尾声

1.放松操:调整呼吸、静心放松; 2.培养自评、互评的学习评价能力。

学校:福建师大附中 授课对象:高一(13)班 人数:28人(男生)本节为第六课次

授课地点:校篮球馆 授课教师:吴步皇 指导教师:郭钊雄

授课时间:2006年4月25日上午第三节

8 9

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

读《精妙的语言,打造如水的课堂》有感

最近,我读了《精妙的语言,打造如水的课堂》一文,深切地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但是,我们也知道,教学语言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期学习、锻炼才能实现。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修养: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语言艺术修养。在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背后,展现的是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它综合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的语言贫乏表现了教师思想的贫乏。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艺术修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深在知识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它要求教师不仅知识面要宽,而且也要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探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新的 观念,才能做到言有新意、言之有物。

第二、教学实践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教师的语言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像文中提到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王文丽,他们决不会放过所教的每一堂课,因为每一堂课都是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提高教师语言艺术的实验室。教师语言训练一般经过“刻意雕琢”和“回归自然”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教师完成的是从不注意教学语言技巧到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转变;后一阶段是从着意完成设计意图到淡化技巧、雕琢痕迹的转变。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教学艺术的得失,以此为基础向两个阶段转变,最终成为教学语言艺术家。

老师们,努力吧,让我们都能运用“精妙的语言,打造如水的课堂”。

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

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师的言语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学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语言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情趣横生。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做起:

一、把话说“通”。

把话说“通”是指教学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取得成功常常是因为教师能深入浅出的讲清问题,不成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不

10 能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颠三倒

四、词不达意、含混不清。教师要做到自己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就必须对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改造,这是一个创造性过程。既要渗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和需要调整讲授知识的先后,还要把书面语言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从而使学生容易接

受和理解。

二、把话说“活”。

教学语言是钥匙——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千门万户的钥匙。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从培养能力到发展智力——每一项教学目的的完成,任何教学活动的进行,都要依靠教学语言来动员、提示、示范和指迷。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相近,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效果却迥然有异。一者情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一

者呆板乏味,课堂沉闷窒息,学生昏昏欲睡。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教师要在语言艺术上使用生动活泼的口语,巧妙地比喻、类比、举例,把抽象的的道理解释得具体、形象、深刻。既不呆板,也不枯燥,生动而风趣,从而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这样讲好像很轻松平易,毫不艰深费力。有了一个“活”字,那才会自然轻松,得心应手,授课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

三、把话说“准”。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学科性,又具有艺术性。精确,是教学语言符合科学性的标志;精练和精彩,是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的表现。精练和精彩,必须以精确为基础,语言的艺术性必须以语言的科学性为基础,否则就会舍本逐末,变成编选华美动听的词句的语言游戏。其次,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准确无误:从读音到语句,从提问到答问,都必须准确精当、上下衔接、首尾照应。那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前后矛盾、缺乏自信的话语,既不能教给学生可靠可用的知识,也不能培养学生爱爱憎分明的感情,更不能提高学生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四、把话说“趣”。

幽默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果,又是沃土里蕴出的新芽。它作为教育手段,主要靠语言来体现。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笑声中去领悟知识的奥秘、思想的哲理。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实践也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五、把话说“美”。

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也曾说过:“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我国哈萨克有句谚语:“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高度凝炼、简洁,正是我们所说的珍言妙语的艺术特色之一。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我们可以用美的语言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

11 总之,教师讲究讲课的语言艺术,就必然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着知识的奥秘,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也可以说是讲课的语言艺术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吧!

第四节 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途径

著名戏剧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语言即音乐。在舞台上讲话,这种困难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①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可以培养的,但不是自然而然就可提高的,而必须自觉地追求、苦心修炼一番才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②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教学语言艺术是大家交口称赞的,而她的“台下”功夫却鲜为人知。据说于漪老师在年轻时,进课堂之前,总要把自己认真写下的教案,包括导语、解题的话,所设计的问题,结课,连过渡语等等都背得滚瓜烂熟。在办公室里,她正襟危坐地背;下班回到家里,她忙里抽闲地背;上下班坐在公共汽车的车厢里,即使喧声塞耳,她也能静下心来认真地背。于漪老师出色的教学语言艺术完全是靠她勤说苦练出来的! 那么,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修养,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呢?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应该引起重视的:①

一、切实提高内部修养的质与量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西谚有:“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深刻指出:“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法国哲学家皮伐洛则认为,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都可以通俗而明白地表达出来,并且不用费力,就可以找到准确表达的语言。这些说法无不揭示了语言艺术与内部修养的密切关系。而马克思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得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的著名论断。这告诉我们,贫乏的语言只能是贫乏的思想的反映。因此,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时代精神、法规观念、心理知识、逻辑知识、专业知识、哲学意识、审美情趣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修养,这可称之为“蓄源”工作,即所谓“诗外功夫”。古人所谓“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腹有诗书气自华”,以及今人所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都说明了内部修养乃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基础和源泉。否则“言无实不详”,教学语言便显得浮泛、苍白,没有根基和生命力。

教师的内部修养在量上要求广博,在质上要求深刻。所以有人提出教师既应是个杂家,又应是个专家。且量与质两方面的要求应当结合起来。在蓄源工作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除旧布新,注意最新信息的储存;二是加工处理,以便教学时能迅速地由内部语言变为外部语言、由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其中知识与观念的更新在目前来看显得尤为迫切。有些中老年教师长期使用一个教案,不注意补充新材料,没有时代气息,在教学中已经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因为现在的学生与老师共处于一个同步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这不能不说是对那些不

12 思改新、一劳永逸的教师们的一个严峻挑战。所以,教师在其内部修养上要注意广博、深刻和新颖的程度,才可收到“言之有新”、“言之有情”、“言之有物”①的教学语言艺术效果。只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深厚的内部修养作为基础,便会给人以充实之感,感到教学语言那掷地有声、锻造灵魂的力量,教学语言艺术也便有了感人的魅力和审美的价值。

二、在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中锻炼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就是一个关键,而只有转化为外部语言才能为学生所感知和接受,这个过程可称为“畅流”。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既可以看出教师已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和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其间,教师除要对照前面所述教学语言艺术的十大特点进行修养外,还应注意掌握必要的语言表达技巧。教育家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大师老舍所说:“我们是语言的运用者,要想办法把‘话’说好,不光是要注意‘说什么’,并且要注意‘怎么说。”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光有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技术。教师务必掌握无可指责的言语技术。②可见教学语言技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确应自觉地研究、熟练地掌握一些必要的语言表达技巧。如发音、吐字、运气、共鸣、停顿处理、重音强调、节奏控制、语调升降等。这些技巧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将会大大增进教学语言的表现力,而“教师如果要使自己的语言得到发展,应精心分析著名演说家语言的范例及自己讲话的磁带录音,扩大积极词汇的词汇量,提高发音水平并十分关心本学科的用语”。①但是也要注意别因语言技巧的“花里胡哨”,而使教学语言失去“本色之美”。好的教学语言讲求语言技巧,但不留痕迹,应做到“自然而不矫作,恳挚而不虚饰”。克服那种粗声粗气、流腔流调、嗲声嗲气、装腔作势的不良作风。

三、在教学语言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耐尔·卡耐基创办的口才训练班有一个规定,即“在每一堂课里,每个人至少有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站起来讲一段话的机会”。他认为,理由很简单,要学习好游泳,就得到水里去,要学讲话就得多开口。作为教师,只要是语言学习的有心人,那么他所教的每堂课都会成为锻炼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有利机会,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即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实验室。因为课堂教学的水平,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看教师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教师语言的训练一般说来要经过两个阶段:“刻意雕琢”期和“回归自然”期。在前一阶段,教师要完成从不注意教学语言技巧到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转变;在后一阶段,教师要完成从着意设计运用语言技巧到淡化技巧雕琢痕迹的转变,这两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语言训练从前一阶段过渡到后一阶段,完成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时,教师的教学语言才成其为艺术,教师才可称为教学语言艺术家。总之,教学语言艺术的高度修养,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推荐第9篇:体育论文

不知不觉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一学期的文化课中,我学习到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而在体育课中,我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

从高中步入大学,不仅文化课程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体育课等素质培养课也是如此。在高中的体育课上,男女同学都一同上课,由同一个老师教。但由于男女同学身体素质、生理结构、运动偏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同,导致了这样的上课形式存在不少弊端。其次,高中的体育课都由学校规定课程,忽略了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的权利,打击了同学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高中体育课显得死板、不活泼。在此,由于学校要考虑学生在高考中的升学率,而升学率主要由文化课成绩决定,所以学校经常以牺牲体育课为代价换来学生一节课的复习文化课的时间。长此以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同时,对待体育课和锻炼身体也不那么重视了,这些都是高中体育课的弊端造成的后果。(这段乱编的,在zx读书都知道zx体育课不到最后一周不停课..我不能冤枉她..)

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体育课也可以很有趣。老师在对同学们亲切关怀的同时又严格要求。还记得我第一次在体育课上跑了五圈下来几乎站都站不起来了,于是我晚上去操场跑步锻炼(瞎编..瞎编..)。渐渐的我跑长跑没那么吃力了,平时精神头也足了,甚至晚上的失眠症状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还有,大学体育课不仅分男女同学上课,还分内容上课,男生与女生共勉,长拳与健美操同舞。听说到了大学二年级我们还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体育课程,这让我长久以来向往的游泳可有机会得到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大学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体育课是实打实的上,不用顾及对文化课的影响,相反,体育课占的一定学分也让学生没有逃课的理由和机会。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的体育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学会了北方的长拳。我曾在高中体育课上学过太极,但是由于老师对我们不作要求所以几乎已经忘光了。而这次的长拳老师要求我们平时多练习,所以我牢牢记了下来。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复习和练习长拳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和锻炼身体。其次是长跑进步了,在高中的体育课上我的长跑几乎没有及格过(怎么可能呢?!),而这个学期我超过了及格线十几秒,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再次是我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了,原来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好处远胜于疲劳时睡觉的好处。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把自己建设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标志的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人们在体格、体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及其体系的可开发性、作用的适用性、影响的广泛性,成为整个体育运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它的发展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促进各类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1]。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这片沃土,学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运动兴趣及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功能。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所以从高校体育入手,探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所蕴涵的各种因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竞技体育的价值。

二、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矗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象,同样一所学校也往往会由于他们的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名。发达国家的不少大学都致力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运动队来为其学校争创知名度。目前我国高校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几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几十所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大学和近300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并定期召开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这种以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来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既提高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的性质已从原来作为培养学校体育骨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方面逐步向半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态势已经跨出校园,面向社会,走向世界。 早在20世纪初期,竞技体育就被国外一些专家看作是一种公民的素质,一种文化生活,一种独特的精神崇拜。他们深信,竞技体育可以培养青年人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国外的竞技体育始于儿童时期,他们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动员、引导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入大学后,有的竞技体育的水平就已达到了国际水平[2]。因此,校园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和队伍。而我国由于对竞技体育认识还存在许多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观念,没有正确地认识竞技体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导致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发挥。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之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嫁接”成功将对体育教学工作、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场馆建设以及学校名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大大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技体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高校竞技体育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竞技体育始终遵循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通过竞技体育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误和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3、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因为竞技体育为承受责任、作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又具有培养服从的一些品质的趋向,如尊重、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学生从竞技体育中也能培养应当无敌意或无怨恨地接受批评意识,不应有超越规定,严重伤及对手的行动。竞技比赛有时需要有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建立在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还必须建立在豁达的宽容心理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4、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竞技运动也不例外。它在对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出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后才是从中发现、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在那些运动员甚至存在于他们的崇拜者身上。荣誉、成就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的得失,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荣誉的各种活动,进而引起他们对处世哲学观的转变,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生活规范、道德观念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滑向犯罪的深渊。 众所周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一旦教师、教练员把运动员、学生所获得的荣誉仅仅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就可能产生教育上的畸变。这些畸变主要表现在:为使运动员尽力争取去达到成人的目标而不断地给予他们过分的名利刺激,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有害的压力。对学生参加竞技体育的思想意识和目标上的错误灌输,主要来自教师与教练员。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运动队,他们会更多地强调自己工作的成败、队员、资金、设备等等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过分特殊化,甚至不惜违反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而弄虚作假,有可能致使教育的养成因素受到削弱、淡化甚至发生畸变。 竞技体育还可能带来暴力行为的产生。因为攻击性是竞技体育的特点,由于青年好斗、好胜的心理,而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准确,就有可能在平常的争论中转化为暴力的行为。所以,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6、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 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如许多竞技体育项目就产生或萌芽于学校体育,而且伴随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的转变,竞技体育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实施,最终会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孝中、大学的业余训练来形成整个训练的一条龙体系。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但学校面向的毕竟是普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采用纯竞技运动,对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性竞技运动,应当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修改规则,降低难度,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俱乐部,利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既能把有运动潜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保证学生受到正常的体育教育。

四、结束语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影响所蕴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对青少年施加没有必要的压力和无教育根据的训练。助人成才、防微杜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则。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蕴涵要有深刻地认识,并能把握好教育、训练学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竞技运动的开展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在学校中开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办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让真正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甚至是奥运会

推荐第10篇:体育论文

题目:篮球文化与人生哲学

姓 名 唐玉洁 所在学院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专业班级

文史哲基地班 学 号 00904005

篮球文化与人生哲学

摘要:通过篮球课的学习,从哲学的角度对篮球文化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篮球文化发展的观点。结合自己在篮球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女篮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篮球文化 ;

人生哲学;

女篮建议

在我国,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体育总局篮管中心的领导及国内的篮球专家、学着们审时度势,结合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培育“篮球文化”及铸造篮球之“魂”的发展理念。本文将从哲学角度探讨一下篮球文化以及针对篮球文化问题如何发展。

一、需要是篮球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内驱力

对篮球文化的哲学阐述需要跳离篮球文化本身的界限,用哲学的观点来对篮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避免用自身来解释自身的尴尬局面。

需要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驱动力,离开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创造出来,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美国思想家伯格从现象学角度对人类将文化作为生存方式做了基础分析:“人不像其他动物,没有物种的特有的环境。人类可以在其机体环境所决定的范围生活于任何地理和气候环境中。此外,人类天生的器官与其他高等哺乳动物相比,在出生时发育都很不足,他们有着天生的缺失,是未完成的。人类的一些基本要求,基本上是不受指引的,也未特化的。就机体而言,人体在生命的第一年仍需要在母体子宫外进行生物学发育,而其他哺乳动物的这种发育是在子宫内完成的。因此,我们出生时躯体是 世界开放性和可塑性的,在这个完全依赖的时期里,我们同人类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并且正是这种环境最早起着界定可能发展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广阔范围。生物学没有提供的,必需由非生物学手段加以补偿”。这完全是从人类生命的源头探求其文化存在的最早起点的有力说明。由此可以理解文化的本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化是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份、环境科学成分、心理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等衍生而来的主张。1891年篮球运动的产生也是在特定的需求背景下产生的。篮球运动的产生是在其发源地的特定气候条件及学校体育教育的需求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篮球由一种娱乐健身文化到成为一种竞技体育文化,又在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为集竞技化、职业化、娱乐观赏、产业化为一体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从根本上与人类及社会发展对篮球运动的需求息息相关。需要产生了篮球文化,需要促进了篮球文化的发展。

二、价值是篮球文化存在的根本

篮球文化不是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的存在,它是深深打上了人类烙印的存在,它是人类需要的产物。价值是由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与人的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篮球文化价值的关系之维表现了篮球文化之“在”与人的存在的相关性,当篮球文化的规定性实际地满足人的需要时,其价值属性具有现实的性质,价值体现了篮球文化的具体性。价值的意义离不开人的需要及人的实践水平,而又基于篮球文化本身具有的规定和属性,篮球文化固然与广义的“人化”存在为背景,但他并不以主观的投射或赋予为转移。在一定的实践领域,即使主体的兴趣、意欲尚未指向它,价值的属性依然存在。如中国篮球历史中出现过的特色打法,现在看来其对当代的中国篮球风格的重新建立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历史文化中的价值有些虽然未被人们所关注,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者说不代表其是没有价值的“文物”,只是缺乏外在的挖掘与唤醒。

三、篮球文化与经济共生、同构与互动

马克思曾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产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这一观点鲜明的表达了文化与经济活动的共生同构关系,一定的经济结构必然有存在其中或建立其上的文化结构。经济的发展体现于满足物质的需求,是人类低层次的需要,但正是这种需要的满足,才使人类更加关注篮球文化等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文化。文化与经济互相作用,在市场经济下,篮球文化的发展也必定掺人了更多的经济内容,有怎样的经济就会伴随相应的篮球文化,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充分体现了篮球文化的经济特性,同时经济的发展程度,制约着篮球文化内容的丰富与传播,这一点在不同国度或地区的篮球文化比较之中可见一斑。篮球产业作为篮球文化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存在与发展对篮球文化自身发展具有较大的推进与促进作用。

四、篮球哲学

篮球跟人生一样,真正的喜乐是来自每一刻的全力表现,不只是在打顺手球的时候。而人生的真正喜乐,又何尝不是当下每一刻全力以赴的自我实现呢?人生的价值像是个网络系统,错综复杂,枝叶蔓延,它像是神经网络而又有其阶层性。而在篮球场上,每个球员的跑位、球的供输,投篮的决定,都有其隐含的价值系统。因此,篮球运动与人生间的微妙关系,足以让我们反复思量,再三深思了。

何谓人生?傅佩荣说:“人生是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生物过程”。李白诗《将进酒》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说的正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如白驹过隙,渺小如沧海一粟。因此,我们如果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好好把握,全力以赴,发挥篮球场上的斗志与毅力,恐怕无法克服人生中源源不断的严酷挑战。

宗教家的体验里,所谓人生或者生命,并不只局限在这一回合的生与死之间,而球赛也并不是只看他的胜负而已,当我们跳出了这个窠臼,是否即已达到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之境界。生命的价值不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活的是否有意义;篮球赛的吸引力,不在于最后的胜负结果,而是比赛过程的高潮迭起,球员抱着“这场球虽然输了,但下一场再赢回来就好”的信念,那么平日练习和下一场比赛都可以看到球员令人激赏的表现。虽说人生只有一回,但只要尽其在我,又何必有遗珠之憾。

理想能创造更美好的人生,理想也能激发球员平日的自我严格要求,而比赛时的高昂斗志,更能达成球队完美的战绩。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有目的、有理想的人生,才能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境地。

菲尔•杰克森的《公牛王朝传奇》一书,前言中所说:“这是一本理想和梦想的书,1989年,受命出任芝加哥公牛队总教练时,我的梦想不仅是赢得冠军而已,更希望能以结合个人最钟情的篮球和心灵探索的方式,完成霸业”。荀子曾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从认识论的观点来看,能知的主体是知识形成的条件之一,而所谓能知的主体即是心,必须有认知的心灵,人才能思维辨知。今日的人们,忽略了心灵空间的开创,而老子思维的特性在于他是一种空间的哲学,不是纵的拉长,而是横的扩充。由“无”到“虚”正象征空间的加大,以纳百川,以容万物。而心灵空间的给予,并不是来自于他人的给予,完全需要自己去开拓。可见心灵问题在人生的历程中,足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值得去追求探索,而篮球比赛的进行,如同月的阴晴圆缺,似乎有其运行法则,有时却又不尽人意。也难怪杰克森教练想要藉心灵探索的方式去穷究“篮球之道”。

释迦牟尼提倡“心心相印”,在微妙的心理交流中证悟佛法。即使是师徒双方,也不一定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本义。在篮球场上,教练与球员、球员与球员之间之间的沟通,有时候靠的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那是场上沟通的最高境界。另外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如能互相体谅,注重心灵的契合,必能使社会祥和安乐。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上的事物没有永远不变的;篮球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在NBA篮球的殿堂中,就算再强的队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而在人生的旅程中,也无法保证永远在顺境当中成长。因此,当前途遭遇阻碍时,必会产生变故,并因变化而得以开拓生机。只要秉持“穷则变”的人生哲学,必可转危为安,开创新局。

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到“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位厨师为文惠君分解牛只,高超的技术令人为之惊叹、佩服!而厨师告诉文惠君,这是比技术还高的“道”,也就是依循事物的规律,以“无厚入有间”即以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是宽绰有余,而篮球场上的最高境界,不正是洞悉敌手的战术而深入其间,进行的一种攻击,找出其空隙缺点而达到瘫痪敌手的进攻与防守吗?而在人生的处世哲学中,如何依循事物的法则与规律,不强求、不做非分之想,这也就把握到养生的要领了。

吴镇安指出:从“气”的观点来看,达到篮球“气”之境界时,球员与球赛便会连成一气;从“理”的观点来看,达到篮球“理”之境界时,便会发现球赛运行的法则与球员遵循的准则是相通的;从“禅”的观点来看,达到篮球“禅”之境界时,球员与球赛便会交融于当下的存在。这种以“太极”想为基础,“气”、“理”、“禅”为经,“道”为纬的方法,的确将“篮球之道”做了最好的诠释。

五、结论与建议

提起女篮,我们都明白女篮存在很多问题。就那我们学校的篮球班来说,体质过于弱。每周也只是上一次体育课,这样练习的时间过于少,加上课下基本上没有训练,因而各种技巧也不能熟练掌握。此外,在训练的时候也只是盲目的跟从老师的演练,没有灵活运用缺乏创新思考。而各个队员之间由于缺乏默契,在打比赛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配合。由于各个队员对篮球掌握的层次不一,也很容易出现一些个人英雄主义或者不自信的问题。

另外,由于对女篮的重视不够,我校很少举办女生篮球赛,这样,大家过多的只把篮球看作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必学课,并没有真正的培养自己的兴趣。而有兴趣的同学,也没有打篮球的伙伴,因而也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技巧在实战中,往往就忘得一干二净,而只是靠临场的发挥来打篮球,这个还是因为技巧掌握的不够熟练,因而应该加强训练,不仅是课堂上的训练,课下也应该多参加篮球活动。学校也应该多举办篮球赛,包括女子篮球赛,这样会对女子篮球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们也应该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了解比赛规则,减少犯规的可能性,使动作更加规范。当然在平时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挑选出优秀的女篮选手,对水平低的同学进行指导,而这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就可以加入篮球队。

最后,我们要注重篮球文化的发展,吸收和借鉴优秀文化,加大篮球文化的传播内容和途径,大力发展篮球产业文化和篮球文化产业。

人生可能是无数场篮球赛的组合,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篮球场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在复杂多变的篮球世界与人生中,唯有设定目标、坚持理想、珍惜有限的时光、追寻中庸之道、潜心于探索心灵世界和建立与周遭的心灵沟通、不断的克服困境与等待时机,才能开创新局。因为有信心,使我们勇于接受挑战;因为了悟人生如球赛的哲理,我们会乐观的去营造丰富的人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1]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曹世潮.文化战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3]陈华文.文化学概论E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第11篇:体育论文

论文题目:武术的发展及心得

所在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 姓 名: 余焱丽

学 号: 01117017 指导教师: 李春岩

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1日

武术的发展及心得

【摘要】: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源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一直发展到现在。通过武术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一些动作,还有许多更深奥的东西。这个学期的体育课应该是大学以来最能吸引我的课堂。经过这个学期的基本武术的学习,我感触颇多。 【关键字】:武术 发展 心得

一、武术的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

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用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 2008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中华武术,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1987年在横滨举行了每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武术走进亚运会。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又进一步。

二、武术学习心得

武术,乃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作为武术发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的武术文化。首先我感到武术是一门独特又深奥的学问,它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电影中的拳打脚踢,也不仅仅是我们印象中的嵩山少林绝技,它是一种科学的动作攻防技术和人体动作的艺术体现,它更是一种融入人文情感和鲜明个性风范的实用学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的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其次通过学习武术我对学武术的动机的认识发生了许多改变并逐渐成熟。现在随着我们对武术学习过程的进一步了解才发现其实武术的学习并不会仅仅用于我们的强身健体或者自我保护那么简单。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更深奥的东西。

(一)、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武术课程可以锻炼我们大学生的意志。武术课程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武术基本技艺,而且能培养吃苦耐劳、果敢顽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长期以来中华武术都有重礼仪、讲武德的优良传统。通过习武,让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可以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礼仪守信、宽以待人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武术教学就是修炼学生思想道德作风、处世哲学的过程,更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改造过程,这种内外双修而以修心为先导的思想观念更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导价值。

(二)、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武术课程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武术项目的观赏价值很高,不论是技术动作的艺术美,套路演练时的内外合

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还是团体竞赛时团队的团结一致的气势,都给人以美德享受和精神上的激励。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功能,这对于适应当代高竞争社会,增强生存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术课程还可以增加我们之间的交流。武学内容丰富,理论博大精深,功夫亦无止境。我们在练习的时候,,领会动作要领和攻防含意,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切磋技艺,交流体会,增进了友谊,丰富了业余生活。

(三)、武术价值

武术在教育上已经列为宏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武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近几年获得了极大发展, 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主干, 以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华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同时集哲学、文化、医学、养生、军事、美学及体育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这充分体现了武术具有诸多的价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武术的教育价值。国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已把武术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以此来教育学生。武术的各个门派都非常注重武德的培养,强调“道与艺”统一,提倡“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学武先学德”。文贵文风,武重武德,重“仁爱”而非残忍的思想,讲究以理服人,决不以武艺高而逞强。在技艺上,武术主张不是积极地引向外在的显示,而是导向内心的自修和自审。武术讲究心身合一,内外兼修。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力求改变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已相当重要,推广习武,宣传武德,会对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起促进作用,使整个社会观念和文化气氛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的发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和交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国粹的武术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武术本身具有的价值远远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其潜力是巨大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发扬光大。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应该更好地发挥它本身价值为社会服务。武术教育可以起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武术练习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通过观赏武术表演,不仅能够加深对武术的认识,而且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在健身促进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为延年益寿而选择了武术,这正是健身价值的体现,也使传统武术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经过近代、现代尤其是当代人的提炼,武术终于成为了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极大推动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也把武术演变成了“体育的武术”、“体操的武术”。返璞归真是一切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武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武术无缘奥运的今天,它更应返回民间,走向社会,更好地汲取营养,以图更大发展。虽然武术就要结课了,但我以后会还会继续不断的学习武术。

参考文献:

[1]韩雪,赵宗跃.1995~2000年我国武术科研论文分析.《中国体育科技》

[2]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2篇:体育论文

教师如何看待和实施体育情境教学

资阳市雁江区南津镇刘家九义校 朱茁立

要上好一堂体育课,体育教师会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组织教法,而情境教学法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用到的

一、体育为什么需要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利用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模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学习想象,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当教学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无法在真实的条件下进行教学时,情境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航空航天飞行的教学就是典型的例子,同理,外语 语文也要模拟各种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别的科也会运用到情境教学。

但是,体育却好像与此不同,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游戏,是人为虚拟了的竞争性活动,因此,大多数的运动技术不必放到生活的情境中去学习,如体操。游泳原本就是从生活中来的,不必再去想像攀登树木。绳梯或江河的惊涛骇浪练习。有些内容本身就很真实,如球类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境,身体练习中克服困难的情境,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社会情境,感受胜利和失败时的情境,等等,既真实又丰富。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体育往往不必再去模拟其他情境来进行教学,这可能是体育学科教学的一个特点吧。

那么,为什么新课改后体育也在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呢?我们认为主要不是因为体育必须模拟真实的情境才能教学,而主要是为了低年级学生在做一些枯燥的身体练习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和教育的需要。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练习一些陌生的体操动作时,如果能想像孙悟空那样叱咤风云,可能就会兴趣大增,更加勇敢,不畏困难;在长跑中如果学生能想像解放军战士追杀顽敌,可能就会一鼓作气地坚持跑完;如果将一些枯燥的练习形像地比喻成“夏令营的一天”,他们就有可能感到愉悦;如果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去活动,他们就有可能童真大发,使活动更富情趣,和谐。

体育情境教学虽然具有上述作用,但是它还是要限定在以下的范围运用。

1.用于比较单调枯燥与难度较大的教材。

2.用于年龄较低的学生,一般故事化教学只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而榜样性的,自我暗示性的情境教学适用的学生年龄可稍大一些。

二、体育课中真假情境之分

在很多体育教研课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采用情境教学的时候,都有一些与教学活动没有联系的情境,真情境是情境和学生当前的学习活动有着某种真实的联系,具有真实感。例如,学生练习耐久跑时身体非常劳累,气喘吁吁,此时让学生想想解放军战士与敌人抢占高地的情境,因为此时学生也是气喘吁吁,两者具有相似的情境和相似的感受,用这样的情境去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去体验发展来讲耐久力和意志力的重要意义,去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学生就有可能一鼓作气地跑完全程,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假情境就是指情境和当前的学习活动不具有某种真实的联系,缺乏真实感,例如,教师设定了抗洪抢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穿着迷彩服,扛着轻飘飘的海绵包,有些还七八个学生扛着一块体操垫子,来体现抗洪的危急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这两种情境下的感受那就有真假之分了。很多课中教师选择情境时都会有假情境出现,教师要多想想,设计出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育课中错用情境教学的主要原因 各种体育教研课和体育教改课中,错用和滥用情境教学 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受淡化运动技术思潮的影响。在淡化运动技术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体育就是活动活动,就是要让学生高兴起来,甚至认为可以不要运动技术了。因此就想尽办法使体育课热闹起来,于是课上讲故事的多了,设情境的多了,浓妆淡抹的多了,载歌载舞的多了。相反,完整的教学过程少了,正规的教材少了,教师的传授少了,严谨的教法少了。在这样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当然情境教学也就被扭曲和误解了。

2.缺乏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情境教学是有其使用对象范围的,如果用错了对象,那么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现在有些教师没有对自己的学生深入的分析,看见别人搞情境教学就也跟着搞了起来,结果别人搞得好而自己却搞不好。例如,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戴着兔子,熊猫的头饰上体育课,有的老师一上来就不着边际地问学生,你们想当八路军吗?这样的情境教学怎么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只能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3.需要真实的情境选择得不真实。选择的情境缺乏真实性,与学生从事的活动没有联系。不是什么情境都适用于体育教学的,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需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并和学生从事的活动有某种联系的。例如,在搬运伤员中的各种人体搬动活动,冲过火力网中的躲避和疾跑,就是有一定的真实性的情境。在这些活动与情境相互交融,就可以激发学生想像和感情。因此,就会可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是水中救伤员(不是游泳课中)打坦克,小蝌蚪找妈妈等题材,就缺乏必要的真实性,与学生课上的练习内容相距太远,自然起不了什么作用。 4.体育课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不恰当。在体育教学课中有时即便选择的情境合适,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相符,但方法不当,依然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教师使用了过于幼稚的语言,或者描述的情境干巴巴的, 或对情境理解不深刻而出现错误,都会使情境教学起不到好的效果,另外,情境教学还需要注意运用的时机问题,一般来说在准备活动,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教学时运用比较合适,而在技术学习时运用情境教学就不太妥当。

5.运用情境教学的频率过大。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过于频繁地运用情境教学,即便这些情境是恰当的合理的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因为体育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情境,如竞争的情境,合作的情境,战术的情境,矛盾的情境,激战的情境,感动的情境,集体的情境等等,这些情境对学生都具有很大的魅力,是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动机。我们只能在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些情境,在课中这些情境得不到充分体现时,才运用一些别的情境来辅助教学。如果我们一味地,过于频繁地运用体育以外的情境,让这些情境充斥课堂,那就牵强附会了,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一样,有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有其运用的范围和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它的运用也有一定的特定要求。技能与运用频率。情境教学法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也不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更不是对什么学生都能用的。情境教学法也不是用得越花哨越好。判断情境教学法运用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技术学习, 是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任何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境教学法都是要力戒的,在当前的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更是如此 ,体育教师在课堂运用中更要深思熟虑,把握好分寸。

2017.4.2

第13篇:体育论文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摘要: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Summar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ories and school athletics teaching, the athletics teacher is in the claroom teaching in response to how train a student creative ability?Does the athletics teaching innovation have a characteristic?Should handle like do those relate to?So-called innovation education, be according to relevant create sex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 make use of science, art teaching method, train the student's creation consciousne and create ability and healthy character, educate to create sex the talented person's a kind of new teaching method.The modern athletics claroom teaching is to want now the body is creative, creative educationally and basically change "should try" teaching is an overall character teaching, the innovation is mankind the motiv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前言: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特征 关系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

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

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势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 (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造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

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北京教育 2000 05

4《采取多种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北京教育 2000 08

5《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 山东教育科研 2000 06

6《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江西教育科研 2000 06

7《试论创新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8《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 探索与求是 2000 04

9《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吉林教育科学 1999 0810《基础教育与创新》 人民教育 2000 08

11《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天中学刊 1999 0412《时代呼唤创新型课堂》 教育发展研究 2000 S113《论创新与创新教育》 山东教育科研 2000 Z1

第14篇:体育论文

浅谈健美操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我对健美操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各种资料的查阅我了解到健美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现代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代人们的精心锻炼和改良,拥有了现代我们经常见到的健美操运动。可见,健美操是经过历史见证的,适合大众的高品位的健身运动。健美操不单是女生为了减肥而从事的简单运动,它适用于所有人群,其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他作为一个有氧运动,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功能。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跟柔韧性。

健美操分为: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目前大致分三种比赛:(1)全国健美操比赛;(2)全国职工健美操比赛;(3)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竞技健美操在练习场地的大小、练习人数的多少、特定动作、动作节奏快慢等方面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必须按规则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健身健美操分为拉丁健身操、街舞、搏击操、

本学期我们学习健身健美操为拉丁健身操《创造奇迹》,在郑华玲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基本完成了此套拉丁健身操的学习,由于拉丁健身操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与学习双方面都实属不易。

拉丁健身操来源于国标中的拉丁舞,但绝对不强调基本步伐,更确切的说,它是健身操的一种,强调能量消耗,对动作的细节要求不高,注重运动量和对髋、腰、胸、肩部关节的活动。拉丁操自由随意,热情奔放,节奏明显。它的锻炼侧重点在于腰和髋部,同时使大腿内侧得到充分锻炼。拉丁健身操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热烈奔放的拉丁音乐中感受南美风情,同时在健身操中增加舞蹈元素,在锻炼之外更可自我享受。拉丁健身操要求百分之百的情绪投入,越是淋漓尽致地把拉丁的感觉发挥出来,就越能在音乐中释放情绪,燃烧激情的同时,也让你的脂肪一起燃烧。是一项十分适合年轻人的运动。

此外,在进行健美操锻炼时,要注意:

1、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锻炼计划

3、及时补充水分

4、进食后两小时进行锻炼

5、空腹锻炼不可取。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否则经有关方面专家研究发现,不合理的健美锻炼会给健美者带来 听力减退、男性化健、身后遗症等种种弊端。

第15篇:体育锻炼与我的健康 大学体育论文

体育锻炼与我的健康

一、结合自己的锻炼实践和体育课学习的体会,来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进行科学的体育

锻炼的?请举例说明。

科学的体能锻炼需要遵循很多原则,例如超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专门性原则、恢复性原则、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

由于大一的课业仍是较为繁重,所以体育锻炼仍是在寝室内居多。例如仰卧起坐等。曾经我的形体老师跟我们说过,如果做仰卧起坐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做不下去了,那就再多做10个,就是超负荷运动,效果就会很明显。由于上了大学之后运动量变少,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在睡觉之前做一些仰卧起坐,一是为增加运动量,二是为了减少肚子上的赘肉。在这几个月做仰卧起坐的时候,有一开始50个一组,每次一组慢慢变成后来的每次三组,由一开始较吃力变到后来可以较轻松做完150个,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由于有时候或许是过于劳累,就会停一天再继续做,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锻炼科学而且符合恢复性原则和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有些天气很好的晚上,我也会到操场上跑一会步,而晚上的仰卧起坐就可以少做一些,这也算是遵循了大小运动量相结合的原则。而且,以后我也会继续遵循这些原则,让自己的身体不因大学的各种忙碌或安逸而堕落。

二、请举例说明,在体育锻炼中,应该如何预防和现场处理运动创伤?

在一般的学校体育活动中,急性损伤者较多、运动扭伤也是极为常见。所以,应该注意急性损伤的预防以及注意手指以及足踝关节的扭伤。如若学生锻炼的时候不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的话也可能会造成肌腱与骨头相接的地方劳损或骨组织劳损。

在运动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预防运动损伤,在运动之前要调节好身体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创建锻炼的安全环境和注意科学锻炼、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也很重要。

运动创伤需要及时处理。如果皮肤或肢体有损伤应及时包扎,来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和支持伤肢。如果有出血现象的话,应该是将患肢指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血压,达到止血效果。在剧烈运动中,特别是对抗性强的运动中,骨折并非罕见。 发生骨折后应该及时固定并运送到医疗地点。关节脱位也有经常见到。在运动中出现应立即用夹板和绷带在关节脱位所形成的姿势下进行临时固定,保持伤员安静,尽快送医院处理。

我虽然是个女生,但也是热爱篮球。在高中的时候,又一次体育课和同学打篮球,接球时由于方式不对,右手食指直接与篮球相撞,但是只是微肿也就不太在意,到了晚上就肿的很厉害,已经无法握笔。当时只想着过几天就好了,便没有及时处理。大概

3、4天后肿胀才慢慢消去,但是却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右手食指的关节仍感觉不灵活,和其他手指相比能明显感觉到有问题。同样是打篮球时,一个同学摔倒右手骨折,但是及时处理痊愈后便没什么问题了。所以处理运动创伤应该是及时的,也是必须的。

第16篇:大学体育论文网球学习心得与体育

网球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摘要:对于网球运动,发球、底线接球都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发球就是一个机会,一个你不用满场跑动不用接好对方的球就能得分的重要机会,而底线接球几乎贯穿了整个网球运动,只有接好每个底线球,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赢球的机会。到现在已经学了半年的网球,有过迷惘,也有过收获,同时也有自己对网球课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发球规则 发球技术 底线接球技术 心得与体会

(一)发球规则

1.发球前的规定:发球员在发球前应先站在端线后、中点和边线的假定延长线之间的区域里,用手将球向空中任何方向抛起,在球接触地面以前,用球拍击球(仅能用一只手的运动员,可用球拍将球抛起)。球拍与球接触时,就算完成球的发送。 2.发球时的规定:发球员在整个发球动作中,不得通过行走或跑动改变原站的位置,两脚只准站在规定位置,不得触及其他区域。

3.发球员的位置:(1)每局开始,先从右区端线后发球,得或失一分后,应换到左区发球。(2)发出的球应从网上越过,落到对角的对方发球区内,或其周围的线上。 4.发球失误:未击中球;发出的球,在落地前触及固定物(球网、中心带和网边白布除外);违反发球站位规定。发球员第一次发球失误后,应在原发球位置上进行第二次发球。

5.发球无效:发球触网后,仍然落到对方发球区内,接球员未作好接球准备,均应重发球。

6.交换发球:第一局比赛终了,接球员成为发球员,发球成为接球。以后每局终了,均依次互相交换,直至比赛结束。

(二)发球技术

在现代网球运动中,发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是唯一由自己掌握的击球法。它可以不受对方制约,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发挥出个人的特点,用以控制对方,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为此,要求运动员必须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发球技术,以利在比赛中争取主动。

1.握拍法:大陆式或东方式反拍握拍法。

2.全身放松,侧身站立在端线外中场标记近旁边(单打),左肩对着左边网柱,面向右边网柱,两脚分开约同屑宽,左脚与端线约成45度,右脚约与端线平行,重心在左脚上。左手持球轻托球拍在腰部,拍头指向前方。呼吸均匀,精神集中。 3.抛球与后摆拉拍是同步开始的,持球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轻轻托住球,掌心向上。 当球拍向下向后引拍时,待球手同时下降至右腿处,紧接着当球拍从身后向头上方做大弧度形摆动,身体做转体、屈膝、展肩时,持球手柔和地在身前左脚前上举,直至伸高及头顶。抛球动作要协调、平稳,球送至最高点再离开手指抛向空中。此时右肘向后外展约同肩高,拍头指向天空,左侧腰、胯成弓形状,身体重心随着抛球开始先移向右脚,然后平稳地开始前移。 此刻,肩与球网成直角。 4.击球动作当左手抛出球时,球拍继续向上摆起,这时握拍手的肘关节放松,可以使向前转动的身体和右 肩自动地使手臂产生一个完美的绕圈(注意不是故意叫拍子去做搔背动作)。当球下降至击球点时,迅速向上挥拍击球,左脚上蹬,使手臂和身体充分伸展,当身体向前上方伸展击球时,肩、手臂已经回转,双肩与球网平行。 5.挥拍击球时,持拍手腕带动小臂有一个旋内的“鞭打”动作,这就是发球发力的关键动作,也是其他诸如重心前移、蹬腿、转体、挥拍等力量聚集的总和。 6.随挥动作球发出后,身体向场内倾斜,保持连续的完整的向前上方伸展的随挥动作。球拍随挥至身体的左侧(美式旋转发球球拍随挥至身体的右侧),重心移向前方,做到完全自然地跟进并保持身体平衡。

(三)底线击球技术

一、底线正手击球

1.握拍法:一般采用东方式正手握拍,也可采用半西方式握拍。

2.准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身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两眼注视前方。

3.后摆引拍:转动双脚,左脚向右前方上步,右脚向右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转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后摆动引拍。

4.击球动作:前挥击球,从后摆进而向前挥动时紧握球拍,手腕后伸、固定,用力登脚转动身体和挥拍,正拍的击球点在身体的右侧前方不超过腰的高度。

5.随挥跟进动作: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挥拍动作在左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高出头部。几个注意点:

1.击球时拍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减少对球的摩擦,力量完全用在打击球上。2.击球时引拍动作稍大些。增加球拍前挥的加速距离,在球拍向前挥动速度最快时击球。

3.要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即在你球拍前挥速度达到最快,整个身体感到最舒服的那个点击打。

4.整个击球过程中,全身肌肉不要太紧张,以免影响肌肉的收缩发力效果。

二、底线反手击球

1.握拍法:东方式反手握拍法,大陆式握拍法。

2.准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腰部略向前,用非握拍手轻托拍颈,拍头与下巴齐平,双肘弯曲,将球拍舒适伸在前面,身体前倾,重心落在双脚上。当判断对方来球朝你的反拍方向飞来时,轻握拍颈的左手应该迅速帮助右手握拍变换为反拍握拍法。正拍若使用东方式的正拍握法或西方式握法,在打发票时应变化为相应的反拍握拍法,不然反拍是打不好的。双手握拍的人,大多也需要变化握法。

3.后摆引球:向左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左后方摆动,左脚向左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左肩对着球网,手腕绷紧、后伸,双肩夹紧,右手拇指靠近左腿的上部。后摆时肘关节自然弯曲,下垂,重心移向后方的脚上。反拍的后摆动作应比正拍后摆更早地完成。单手反拍时,左手可轻托拍颈,伴随着向左转的协调动作;若是双手反拍挥臂,需要更充分的转体动作,右肩转向左侧的网柱。 4.前挥击球:从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应紧握球拍,手腕固定,右脚与网成45度角,转动双肩、躯干和臀部,挥拍向球,反拍的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侧前方,击球时球拍于右脚应在一条直线上。击球瞬间,挥拍头的挥动最快,对准来球把球打正,肘部应伸直,球拍与手齐平,双眼盯住球。随着身体重心从后脚移向前脚。反拍上旋球的击球动作其拍头轨迹是自上而下的。

5.随挥动作(跟进):球击出后,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随球向前的距离小于60厘米,重心前移,落在右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在右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削击球则不同),完成好随挥动作有助于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随挥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从而保证击球动作的完整和稳定。随挥跟进动作结束,身体转向球网,迅速恢复原来的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四)网球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一、浅谈该如何学好网球:

1.固定姿势:网球运动的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姿势,能否正确把握好,关系到自己的打球水准,当然也关系到打球时的姿势是否优美。如果用一个错误的动作打球,一者看起来特别别扭,二者打出的球质量肯定不高。所以在网球课学习时可以多多询问老师,向老师请教,让自己错误的姿势及时得到纠正。并且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固定好这个姿势。练球是需要在正确姿势的基础上的,不然即使平时练球很多,那也只会把自己引上歧路,多练也是白练。

2.勤加练习:无论打什么球,不断练习总是必要的。网球也是如此,想学好网球,一定要勤加练习,熟悉球性,培养球感。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定的球性,就根本无法把握住球,更别说控制击球的力度,球的落点等等。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忍受枯燥的反复,当然还要有决心和恒心,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球好手。

二、对网球课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看法:近一个学期的网球课,自己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所以对于自己选择的这节网球课无所遗憾。网球课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同时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又得到了一次做网球裁判的机会,在那几天中,无论是在裁判应有的素质方面,还是其他各种组织安排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所以总的来说,自己对这节网球课还是非常满意的。学习网球的过程是很艰难,到现在基本还是处于入门阶段,不过学习网球的过程也很快乐,让我在学习之余有所放松。至于以后,我还是希望在网球方面有所发展。 2.建议:

(一)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的,感觉进度有点快,对于新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以至于后来老师会一遍遍地纠正我们的错误姿势。是不是可以减缓一下教学进度,把更多的练球时间放在学习初期,在我们接触新技术时就有更多的练球机会,让我们的基本功更加扎实一点。

(二) 虽然有近半个学期,可是对班里的同学都不怎么熟悉,是不是可以将班内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练球,可以互相纠正错误。这样既能在课上网球学习时或者课后网球交流时对网球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创造一份份的友谊。

第17篇:初中体育论文

初中体育论文

刍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象山殷夫中学吴仁能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多年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材及活动内容贯穿了体育教学中,课中的活动枯燥,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笔者就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上着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兴趣激发;兴趣引导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生健康地成长。分析发现影响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与学,运动项目及体能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1、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内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这种动机的产生,它的选择和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大纲中,学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耐力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安排活动性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所学的技术。如在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单纯叫学生做50m弯道跑,学生兴趣不大,而结合圆周接力跑游戏。这样不仅运用了弯道跑技术,发展了速度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有易到难的规律。虽然学生在以前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动作,但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如在一堂课中前滚翻的技术学好了,就可以在下节课中教前滚翻分腿起的教材了。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教师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

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2.1多用激励的语言

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

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约,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温暖、情谊和教诲。教师的用语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体育的竞技性特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失败时,拍拍他们的肩,对他们说声“失败为成功之母!”;在他们为失败而痛苦时,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声“废铁之所以能成为钢,是因为它们能经得起痛苦的磨练!”;成功时,微笑着他们说声“付出的过程有点苦,可它结的果是甜的,不是吗?”,骄傲时,严肃对他们说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对有过运动损伤的学生,见面后轻轻地问声“你的伤完全恢复了吗?”会使他们心灵上感到温暖。对运动中摔倒的学生拉他一把,说声“摔倒的是躯体,不倒的是胜利的信念!”相信你不用再多说什么,他一定会振奋精神地继续跑下去。教师讲话的语气,对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影响,因为语气能给学生以直接的感情和感染力。能唤起学生的联想,学生喜欢听关切的、赞许的、鼓舞、肯定之类的语气;而不愿意听责备的、命令的、批评的语气。学生最反感的是讽刺的、挖苦的、鄙视的语气,所以教师的语气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2.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2.3参与到学生中

积极性差的和好学生不同,好的学生一个篮球就可以玩的满头大汗,而积极性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对于动作较好的学生,要不断提出要求。 在练习中提倡技术好的学生都和技术差的学生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学生,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而动作好的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的技术必须要提高。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

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是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2]盛昌繁,激发学生兴趣的技巧[J]体育教学 2004.4

[3]李翔,学校体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第18篇:体育论文题目

体育论文题目

· 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 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 初入学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改革体育教学 提高育人质量

·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新规则女子标枪的气动力特性与投掷技术 · 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社会本质 · 谈女子*M接力跑训练 · 从心理发展谈少儿运动指导

· 体育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造力 · 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体会 · 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对新课标下小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 体育课怎样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积极性 · 突破传统教学,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 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

· 浅析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作用 · 体育课堂教学应多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

· 新课程体育教学探析

· 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 试论教师在体育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 · 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 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体育教学中徒手操的教学 · 徒手体操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

· 湖南省第五届大运会健美操比赛情况分析与发展趋势 · 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角度探讨健美操运动的特殊作用 ·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合作学习——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 · 浅谈初中学生的立定跳远的教学

· 多种情景教学法对提高初中女生耐力跑的研究 · 融音体美于一体的体育教学 ·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 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的探索 · 对高中乒乓球课分组教学法的实验探讨 ·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的认识 · 浅析武术教学中的示范法

· 谈谈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几个因素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 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 浅谈有关体育教学中的几种激励方法 · “启发式”体育教学法浅析 · 浅谈体育自助餐教学法试验

· 分层教学法在七年级女生篮球课中的运用 · 初中学生武术快捷教学法新探

· 巧妙设计肌肉体验法 改善原地投掷铅球蹬地效果 · 对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 浅谈高中篮球“跳投”的教学法 · 从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谈排球教学方法 · 巧用体育课堂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创设 · 体育教学案例——研究性学习跨栏跑 · 对小学低年级体育如何开展课堂常规 ·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 浅谈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几点做法 · “传运投”的趣味教学

· “直观模仿练习”的教法对加快初中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效果初探

· 篮球防守技术教学方法

· 分层递进教学在初三年级耐力跑中的运用

· 适当调整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 提高原地推铅球蹬地效果

· “导学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 · 中学足球五步教学法初探 · 体育课堂教学激趣四法

· 浅谈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教学方法 · 游戏法在体育新课标中的运用 · 高中体育“留白”教学法 · 高中体育课堂“绿色教学法”探讨 ·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 探究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在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 体育教学中的六种激励方法 · 体育课堂上的“三笑”

· 认同效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试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良好个性培养 · 初探“激励性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快乐体育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 体育课课堂导入方法初探 · 让个性在体育课上张扬

· “档次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试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方法 · 中长跑的几种趣味教学法 · 如何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

· 体育游戏创编九法

· 试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学” · 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

· 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 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 · 浅议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教学

· 革新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脸上洋溢阳光般的微笑 ·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 ·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语言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浅谈“渐入式”教学的优越性 · 让个性挥洒体育课堂

· 浅谈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 体育课堂上的“三笑”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体育课教学 · 体育练习的音乐选择

·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 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小学体育开放式教学 · 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 多媒体技术在学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 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 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重要性 · 多媒体——学校体育教学新途径 · 组建中学体育俱乐部研究与实践 · 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 · 色彩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的认识 · 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 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 ·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 从发展的角度注意少年的体育锻炼 · 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 在体育教学中应协调好师生关系

· 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进行教学 · 提高体弱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 体育教师仪表举止三字歌

· 中学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探析 · 体育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探讨 · 浅析体育与幼儿右脑开发

· 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 体育游戏:大白菜

· 世纪世界比较体育的趋势及走向 · 开好体育课势在必行

· 椅子游戏——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及评析 · 绿色体育——东西方体育精神的结合点 ·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分析

· 建立整体优化的体育教材钻研方式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 体育教学“导”为先 · 初入学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 · 我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态势与展望 · 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的密度

· 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 · 高原训练理论诸方面的发展 · 体育科学体系的现状及世纪发展趋势 · 女中学生在月经期对体育运动的畏惧心理分析 · 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 · 优势互补,借力共赢

· 从“全民健身计划”谈学校体育教学

·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 从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的发展看我国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 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 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试论体育运动美

· 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 试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如何进行体育新教材中韵律舞蹈的教学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论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调节策略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六斜活动” · 合理搭配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材 · 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刍议

· 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中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 · 学校体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 投掷教学中常见的头、眼移动错误及原因

· 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 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 · 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 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 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

· 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 · 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 体育教学与训练 ·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 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随笔 · 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 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 世界体育发展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 · 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 体育意识剖析

· 关于在体育教学当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 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 什么是体育?什么是中国体育?什么是世界体育? · 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 倍受欢迎的体育课 · “快乐足球给予我们的” · 我们都有“强身健体表”

· 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 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 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 中国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 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建议 · 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 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 椅子游戏——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及评析

· 农村学校体育:任重而道远

· 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 体育教研组长的心理护理 · 试论体育运动美

· 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 将规则精神与技战术结合的足球教学方式 ·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刍议

· 小学体育课“四结合”教法的探讨 · 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尝试 · 浅析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 体育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作用 · 早期教育应将体育作为重点 · 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

· 从发展的角度注意少年的体育锻炼

· 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进行教学 · 谈谈如何组织好体育课的结尾

· 转变体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 体育教师的性格对教学的影响 · 合理搭配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材 · 我们都爱体育课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试论颜元的体育思想和实践 · 体育游戏:大白菜 ·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 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 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研究 · 从实践中领会体育新课标 ·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快乐 · 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试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方法 · 寒冬过后满眼春——中国速滑运动述评 ·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 从“全民健身计划”谈学校体育教学 ·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探析

· 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 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点滴 · 提高教练员决策能力的几个因素 · 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 趣味篮球

·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推铅球“可逆教学法”的应用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六斜活动” · 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 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的密度

·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 · 中学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体育锻炼让孩子们健康强壮 · 体育教学三要素讲解、示范、练习· 我国体育科研形成三大网络 · 材料,关于“我”的游戏

· 体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探讨 · 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 儿童少年耐力训练的几个问题

·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 · 体育课必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在体育教学中应协调好师生关系 · 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 浅谈体育课 教案的改革 · 对乡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思索

·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 体育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 乒乓球高原训练初探

"心理距离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体育教学中比赛竞争的利弊 · 小学体育中的游戏教学 · 让场地设施辅助教学

· 论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调节策略 · 我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态势与展望 · 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 ·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我国的学校体育 · 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 多媒体电脑教学进入体育课堂的尝试 · 谈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疏导的艺术 · 试探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与提高 · 如何尽快提高运动员的跨栏跑成绩 · 对话需引导有方

· 职业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论中国体育社团

· 初入学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

· 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 体育教师仪表举止三字歌 · 不应忽视的研究视野——体育经济 · 浅谈武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 体育教学中学生胆怯心理的形成及其克服方法 · 《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 · 浅谈一堂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标准 · 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 ·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的认识 ·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 如何进行体育新教材中韵律舞蹈的教学 · 投掷教学中常见的头、眼移动错误及原因

第19篇:篮球体育论文

篮球体育论文

班级:计科2班 姓名:王昱韬 学号:1551221 经过一学期的篮球课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和技巧,篮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经过学习,我在篮球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攻守两大部分。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投篮,持续攻破;防守技术包括抢、打、断球;移动和抢篮板球既属于进攻技术又属于防守技术。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想要打好篮球,首先得练好篮球技术。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各个部分都由许多技术所组成。除了进攻与防守技术中均有移动和抢篮板球外,其进攻技术有传球、接球、投篮、运球、突破等,防守技术有防守对手、抢球、打球、断球等。

除上述内容外,这学期我还学了很多篮球的步伐,这些步伐在每次的课前准备活动和体能训练中老师都有讲解并且为我们示范,同时让我们在实践中感受,比如:交叉步,划步等等,这些步伐让我们在实际的篮球运动中比别人的速度更胜一筹。

篮球是一项靠技术和战术结合的运动,我们不是一个人打篮球,要和众多人一起用有意义的战术应对不同的战况才行。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也经常安排4-5人的小组组合进行战术训练,在训练中我们的进攻和防守技术也得到了磨练。

不得不说一学期的教学我学到了很多,曾经的我从来不爱篮球这个运动,因为投篮对我来说全靠运气。但是在这学期的训练和学习后,我第一次学会了投篮的正确姿势,以此提高了不少我投篮的命中率,希望在考试中我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投篮得分的多少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投球是得分的最后一步,是关键的一步,因此重要性也比较明显。投篮命中率的提高对我来说是一种真正的提高。在之后与队友的训练中我的作用也会提高一个档次。

一学期在实战中的磨练也让我有一些感想:在篮球场上我们一定的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篮球爱好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要对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在每次篮球活动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外,主要是把各个关节活动开,这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在打篮球时什么活动都不做就开始打球,这样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受伤。还要着装便于运动,选中质量较好的篮球鞋,检查鞋带是否系紧系好,对容易损伤的部位踝、膝等部位用护踝、护膝等护具的保护,在抢篮板球时在空中的腰腹控制和双脚平稳落地的支撑技术,跑动上篮的双落地习惯,主动或被撞击摔倒的滚动缓冲、断球后的上步平衡姿势、双臂屈肘侧张以防撞击等等。

一学期的学习后,不得不说篮球运动能够培养我们的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拼搏的精神。并且我也爱上了篮球。

第20篇:体育论文读后感

读后感

转眼间四年就要毕业了,在大学期间我也只剩最后一个任务就是毕业论文。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指导老师的要求,看了接近二十篇体育方面的毕业论文,对我的感触很大,对我论文肯定有很大帮助。

我选的论文题目是《浅析乒乓球球发球技术教学要点及难点分析》根据题目的需求我首先看的就是《网球的发球技术教学要点及难点分析》。据说乒乓球就是从网球演变而来,他们在技术和理论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网球的发球技术和乒乓球的发球技术也是相辅相成,正因为如此我看的第一篇论文选择了它。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论文好复杂,什么题目.摘要.目录......比一般论文复杂多了。看完之后对在论文的整个格式有了模糊的印象,也对网球特别是网球的发球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对网球一点都不了解,现在对网球的理论了解了一些,是我有了学习网球的冲动了。

我的专项是乒乓球,所以选择的论文题目也和乒乓球有关。看完第一篇论文后,我就找关于乒乓球的论文。但是我发现关于乒乓球的论文很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篇《论乒乓球的发展与未来》。看过之后觉得写得非常详细,先介绍了乒乓球在国内以及世界上的发展史和现状,让我更深一步得了解了乒乓球,同时也使我觉得虽然我的专项是乒乓球,但是我对乒乓球知道的也只是皮毛。这篇文章提出了很多对乒乓球发展有益的建议,也是对我们爱好乒乓球的人的建议,这些建议非常宝贵。这篇论文虽然对我的论文没有多少可以直接借鉴的意义,但是是我更了解更喜爱乒乓球,也增强了我写好自己这篇论文的信心。

接下来我又读了好几篇,但对我印象深刻的不多,直到我读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篇。现在新闻和网上爆料的老师与学生不良绯闻太多了。体育老师作为老师比较特殊一类老师,由于他的特别性使体育老师与学生发生不当关系的几率更大,现实社会中的例子也很多,已经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我们刚刚经历两个的实习,我带的也是高二文科班,由于我们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他们上课之余都不把我们当老师,体育老师一般都阳光帅气,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倾慕之心。这篇文章深刻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也提出了很好的措施,至少对于将来可能是体育教师的我来说感触很大。这篇文章跟我的论文虽扯不上一点关系,但是是我对论文的格式和写法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看了好几篇,其中有《体育与健康》也有我比较感兴趣的《浅谈NBA与CBA的联系和区别》还有关于篮球和足球的。这些毕业论文格式都大同小异,写的都很详细,参考的文献也非常的多。看完这些论文,我对论文的格式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先题目在摘要接下来就是目录和主要内容,我想我的论文也会采取这种格式。同时我也感觉到了在大学里最后一门功课的难度,他需要我们有很大的阅读量,需要查阅很多的文献资料,我想对于很少去图书馆的我以后肯定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看一篇论文只要几分钟,但写一篇论文也许就需要我们整个半年时间。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也没那么难,但是等你自己构思自己的论文时却没有一点头绪,不止从何入手,就连开题报告都不知道从哪儿写起,苦思冥想也下不了笔。正所谓有难度才有挑战,有挑战才有意义,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我肯定能圆满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看这二十来篇论文之前觉得毕业论文也许就是一篇文章,是一篇字数比较多篇幅比较长的作文,以前也写过不少议论文,以为论文就是围绕一个课题展开丰富的议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刚打开论文的时候当时就感叹他机构的复杂和字迹的繁多,也为他独特的机构感到好奇。读论文的时候我能感觉出一个大学生的专业性和思维的严谨活跃性,使我阅读越有往下读的冲动。读完了不由得心生佩服之心,被作者丰富的阅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折服。等冷静下来之后又为自己即将面临的挑战感到期待和稍许担心。

这二十来篇论文虽没有马上让我就能构思好自己的论文,但是他的作用不言而喻。他就是我越过论文这条河的一个垫脚石,没有他也许会过不了这条河,就算最终过了也会走很多弯路,做很多的无用功。所以我很感谢这些论文的作者,感谢他们的无私,我也希望我的论文和他们一样能帮助别人。同时我更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如果不是他要就和建议我也许不会这么做,我也知道在以后写论文的时候他会给我更多的帮助和宝贵的意见。

在接下来的半学期里,我将把全部精力放在论文上,克服种种困难力争圆满完成。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是写论文之前还是写论文时以及完成论文以后,我都将经常阅读优秀的论文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增长自己的文采表达能力。

这次的毕业论文也许是我这一生中最完整最丰富的一篇论文,我想毕业后肯定不在有这种机会和时间。所以我会认真对待,不抄袭不挪用,坚决自己一词一句的去完成。我会借助指导老师和媒体书籍的帮助,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写好每一字每一句。

最后预祝我的毕业论文早日圆满完成,顺利毕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祝指导老师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大学体育论文
《大学体育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