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西柏坡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31 18:01:3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西柏坡英文简介

Bo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est Slope area of 16.44 thousand square meters site, with Mao Zedong, Liu Shaoqi, Zhou Enlai, Ren Bishi,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Comrade Dong Biwu, the PLA headquarters site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ill be the Seventh Plenary Seion 2 site and other revolutionary sites 17.Zuo Zuo Taihang Mountains which a small mud hut, then a simple but neat piece of office supplies, reproduction of Mao Zedong, Zhu De and other older generation of revolutionaries of the late war of liberation, in the difficult times Xibaipo; eulogize the command of the three great men campaign, held the Second Plenary Seion of the Seventh Party to lay the basis of China\'s great achievements.

2.Xibaipo exhibition display.System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al mountains, sub-bottom two courtyards, namely, the main hall, order room and 22 exhibition halls with VIP reception room, construction area of 3344 square meters.Gallery to display a large number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ntroduced the latter part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of the Central Working Committee an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PLA headquarters of the National Land Conference held in Xibaipo, organize and direct the three major campaigns, the convening of the Second Plenary Seion of the Seventh Party\'s glorious achievements, etc.at the same time display of the tour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ty paid their respects Xibaipo spectacular.

3.Xibaipo monument.To commemorate the birth centenary of Comrade Mao Zedong built Xibaipo monument, built in the many attractions of the central axis line, standing tall among the cypre pine.18.93 meters high monument.Monument name \"Xibaipo\" Department of Comrade Deng Xiaoping\'s handwriting; inscription Xibaipo Comrade Jiang Zemin wrote the inscription \"bear in mind two musts, and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zuo aroun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ame to Siebel discrimination, land meetings, the three major campaigns, the Second Plenary Seion of the Seventh and went to Beijing to nation-building\" and other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artistic reliefs on microfilm at the 4, the image reveals the history of Xibaipo contribution and the party during this period of great practical activities.

String 4

4.5 secretary of the statue.Exhibition stands at the central square of Mao Zedong, Zhu De.Liu Shaoqi, Zhou Enlai, Ren Bishi, five secretary of the statue, art to reproduce the history of our party\'s central leadership of the great image, they are a model of solidarity, democracy and the spirit and courage to win a role model.

5.Charisma Sculpture Garden.Site is located south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sculpture park, with anti-Mao Zedong, Zhu De, Liu Shaoqi, Zhou Enlai, Ren Bishi, Dong Biwu and other revolutionary style of the six groups of sculptures and nearly 30 poems by Mao Zedong and other revolutionar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stone, set flowers, trees and sculpture on the whole, to give the audience a taste of leaders of both the living style, but also get the enjoy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6.Chou En-lai reviews monument.Exhibition Square, was built in the southern end of Chou En-lai reviews monument, really Zhou Enlai, February 26, 1973 for reviews of the manuscripts Xibaipo: \"Xibaipo is the Chairman Mao a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o enter Peking, the liberation of the whole of China\'s last rural command post , directing the three campaigns at this, open the Party\'s Seventh Plenary Seion 2 on this.\"north Ze Yi in Chinese and English-style engraved Chou En-lai\'s comments.It is by far the most complete of the Xibaipo, refining, a high degree of generalization.

7.The flag-raising platform.Gallery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square in front of a flag-raising units, is the imitation Beijing\'s Tiananmen Square flag-raising Taiwan scaled down carefully designed and built.Covers an area of 11 square meters, 20 meters high galvanized flagpole stands tall in the center of the square.Platform is resistant to wind erosion by the \"General Red\" granite paved, railings produced by Beijing Fangshan white marble.Whole building beautifully elegant, exquisitely carved.Xu breeze, the flag fluttering in the breeze, and sunshine, clouds shine into the fun, and for the revolution has added a magnificent monument landscape.

String 8

8.Merit the monument built in the tour route at the Croroads.Cibei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Comrade Mao Zedong has given Xibaipo support units and individuals who built,

donated by the Shijiazhu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mmiion.Bei Shen is a majestic red shape on three sides, the external from the gra Bai railing corsets.On both sides of the monument are incised gold-filled characters \"merit monument.\" \"Yijuan Inscription\", introduced during the 10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Comrade Mao Zedong\'s support of the community situation, recorded since December 1992 to December 1993 on the Xibaipo donation of 196 units and a full list of individuals.

9.Xibaipo stone garden located surrounded by water, green trees set off, showing island-shaped cypre slope Ridge, an area of 8,000 square meters, architectural design draws on claical archite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garden, red tiles cover the whole building roof, white walls surround, Beilang circuitous, and blue sky embraced as interesting.Walls inlaid with black marble, engraved with the inscription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revolutionaries, and calligrapher who praise of Xibaipo, a total of more than 300 pieces of calligraphic works.Center Inscriptions me the party first, second and third-generation leaders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s authentic.Into the island, can tour the island garden landscape, but also boating on the lake shore; Walk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can appreciate the works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calligraphy, but also watch different styles of architectural sketches.

推荐第2篇:西柏坡

从西柏坡雕塑到中捷友谊墙

文胜

2012年6月15日,有幸随园区厚德工作队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 西柏坡,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

走进西柏坡纪念馆,宽敞的大厅里迎面墙壁上是一幅五大书记及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将士们的巨幅雕像,整个雕像气势宏大,人物栩栩如生,群情激昂,似乎正满怀信心迎接着最后的胜利。纪念馆十几个展厅存列着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展厅里那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录的文字、一架缝纫机、一辆纺车、一支支步枪、一箱箱弹药、一门门大炮„„以珍贵的史料,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那段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再现了三大战役、群众踊跃支前、军民团结、共渡难关及当时一些重要会议的情景。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张张曾经年轻的面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在默默诉说着西柏坡光荣的历史,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随后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这农家小院当年承载着中国历史长河中生死攸关的几百多个日日夜夜,黑黑的木门、土黄色的泥巴墙、平平的房顶、小小的院落、纸糊的小木格窗子,只有门前红红的标志牌提示世人各小院昔日那不平凡的主人及历史,房间中那一件件旧物在默默向人们诉说主人昔日艰苦奋斗、出生入死的日日夜夜。主席那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总理那洗的泛白的被褥、手摇的纺车、朱老总那破旧的藤椅,无一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试想,若没有革命前辈们西柏坡艰苦奋斗的多个日日夜夜,怎会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那长长的、黑黑的、潮湿的防空洞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当年敌机轰鸣中前辈们坚持斗争的情景。

2012年中捷斯友谊农场,一个由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小城,向主席和总理汇报,建场56年了,西柏坡的精神在“中捷斯”这片热土传承和发扬,形成了艰苦创业的中捷精神,让昔日的农场成为财政收入30亿元的产业园区。

作为青年人,学习西柏坡精神无论是对于践行时代责任还是做好基层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我们一种力量,让我们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它赋予我们一种理念,让我们牢记“两个务必”服务于人民群众。

我喜欢青年这个词汇,更喜欢中捷青年这个称谓。因为它让我记住脚下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美丽,也让我懂得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当我们看到西柏坡博物馆的手推车,是否能想到建场初期的机器?当我们看到西柏坡的纪念碑,是否能想到中捷的友谊墙?从1949到2012,伟大的祖国已傲然立于世界之颠;从1956到2012,神奇的中捷已巍峨起于渤海之滨,孰不为之感动?孰不为之自豪?前辈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份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实现中捷第三次的创业发展。当下每一名中捷青年必须担负起这份重任,发奋学习,努力实践,为家乡的跨越发展而奋斗。

看,西柏坡的雕塑,五大书记和全国人民在迎接新中国的胜利;听,中捷的友谊墙上,周恩来总理和中捷的创业者仿佛在对我们说:中捷的明天要你们去奋斗„„

推荐第3篇:西柏坡

西柏坡、隆兴寺、荣国府 / 天桂山 / 赵州桥、柏林禅寺二日游

D1:早餐后乘车赴红色圣地-西柏坡(免):(车程1.5小时):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名人石刻园、中共中央旧址、领袖故居、曾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的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遥望碧波粼粼的柏坡湖(参观时间2.5小时;住:石家庄/温塘

D2:早餐后乘车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车程40分钟),游览素有“京外名刹”之首的隋代名寺——隆兴寺(40)、参观中国最大的铜制大佛、被鲁迅先生赞誉为“东方美神”的中国最美的倒坐观音、中国最古老的藏经橱、中国第一隋碑、千佛绕毗卢(参观时间1.5小时;红楼梦的拍摄地荣国府(30)(参观时间1小时中餐后送团。

或D2乘车赴有“北方桂林”之称的天桂山风景区(50)(车程1小时),游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青龙观、天下第一大“归”字、槐泉亭、玄武洞风景区;中餐后结束愉快的行程(参观时间3.5小时!! 或D2:早餐后乘车赴赵县,游览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35),河北省佛学院--- 柏林禅寺(免)中餐后送团

石家庄汽车北站

石家庄----天桂山

车次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801 6:30 9:30

862 12:55 16:30

967 14:30 17:30

1、天桂山石家庄主要站点:天桂山、北冶、古月、温塘、平山、石家庄客运北站

2、石家庄客运北站至天桂山主要站点:石家庄、平山、温塘、古月、北冶、天桂山

3、石市(火车北站)--平山县城--天桂山

4、外市车辆--石太高速公路(石青路口下)--平山县城---天桂山

旅游互联免费预订天桂山风景区优惠门票

天桂山门票为43元/会员预订价35元)

注意:石家庄到平山的汽车最早是早6:30,车程50分钟;去天桂山的班车是早8:30。

革命圣地西柏坡

红色旅游的胜地西柏坡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

全镇辖1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庄,1600户,6040口人。

南临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革命圣地,政治优势显著,背靠京、津、石家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较明显。

全镇以旅游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自然状况:

西柏坡镇位于太行山东麓,区域总面积5.5万亩,林地面积2.7万亩。

该区域拥有华北地区内陆最大水面,水面面积达7000亩。

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中国命运定于此村”,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的题词。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题(1999年该书再版时就以此作为书的名称)。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爱国主义教育西柏坡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西柏坡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时已有党员40名,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数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对于西柏坡一带以及平山县的经济条件,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相距适中的村落分布,遂使西柏坡成为中央工委驻地的最佳选择。西柏坡一带村庄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的驻地呢?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开文当时实地参加了考察和选择,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子要适当集中,将来后委一些机关要来,能放得下(至于中央、毛主席来不来,谁也没说,我们更不知道,并且那应该是以后的事);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的联系;三是安全问题。尽管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村子较小,后边有个小山好防空,并且离周围村有一段距离(1公里左右),便于保密;四是住宿条件。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了,但基础很好,便于建设,将来住在一起比较集中,方便工作。”由此看来,西柏坡的被选中如同历史上每个革命大本营的选择一样,既要着眼于眼前的战争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将来事业的发展需要。西柏坡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使命,就落实到她的肩上。

爱国主义教育西柏坡西柏坡——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经过紧张的筹备,

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分别称胡校长(胡服,刘少奇化名)、朱校董。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著名。1947年10月31日,朱德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区司令部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共同拟定了攻打石家庄的战略部署。11月1日,又致电聂荣臻、萧克,要求晋察冀军区必须充分准备好人员的补充。8月6日至12日,在朱德总司令的周密布置下,晋察冀野战军歼敌2.4万余人,胜利解放了石家庄。在总结作战经验教训时,朱总司令欣然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叫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不仅奠定了统一华北解放区的基础,并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党中央机关由陕西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告别了生活战斗了十三度春秋的陕北根据地,向西柏坡转移。3月24日到达中央后委驻地——山西临县双塔村。4月11日到达了晋察冀军区驻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部分工作人员先期到达了西柏坡,党中央与中央工委胜利会合。5月1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开始办公,中央前委、工委、后委即行撤销。毛泽东因准备赴苏联谈判,在阜平逗留了一段时间,5月26日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于西柏坡胜利会面了。它标志着党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处在重大转折时刻,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的前夕。为争取战略决战的胜利,党中央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为迎接战略大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董必武等政治局常委以及14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10名重要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场设在中央大院的两间中灶食堂。会议根据战略反攻的新形势规定了党的战略方针和任务,以“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中心议题,总结了以往的工作,并提出了建军五百万,大约五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会议主要解决了五个问题:第一,能否用五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第二,打倒国民党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第三,如何加强纪律性,实现从游击战争向正规化战争的过渡?第四,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保障战争的胜利?第五,讨论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党委制,训练和准备大批新区工作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以及加强工会、青年、妇女工作等问题。要求全党全军同志努力克服无纪律无组织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倾向。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

9月12日至翌年1月31日,党中央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与平原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平、津两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和华北。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随着战争形势的迅速转变,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1949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决议还指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第七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及“召集没有反动派代表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组成中央人民政府”等。

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胜利召开。

会场设在中央大院中央机关自己盖的职工食堂,南半部为会场,北半部为服务处,会场正面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和党旗。整个会场整洁、朴素而庄严。周恩来和任弼时还亲自检查了会场的布置情况。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人员19人,列席人员12人。毛泽东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题为《一中全会以来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取得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党在全国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英明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对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解放,以及保证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把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和警卫人员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

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西柏坡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为其题写馆名。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柏坡,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2年12月5日和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

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1950年,中央老区访问团对西柏坡革命遗址和有关文物作出了加强保护的指示,当地党委、政府随即进行了革命文物的初步征集工作。1955年,河北博物馆派专人到达西柏坡进行了遗址和文物的维护、整理,并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6年,中共中央旧址被河北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旧址被淹没,原有建筑和西柏坡村迁到村北的山坡。现在的复原建筑是当年西柏坡村子东头的中央大院,总面积16440平方米。复建后的建筑,基本保持了旧址的原貌。院内建筑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自东向西依次为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旧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和刘少奇、董必武旧居等。后部东北角是朱德旧居。前后两部分之间即小山包的西北方向,是“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谈判旧址等。朱德总司令在中央工委时期与刘少奇同志住的紧邻。为迎接中共中央的到来,工委在驻地后面的山沟里为毛泽东新盖了三间窑洞式的房子。但是毛泽东到来之后,坚持住进了任弼时西邻一所普通的平房小院,把新窑洞让给了年岁大的朱德同志。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央工委进驻初期,并没有大院的围墙,党中央到来之后,为了安全才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几处住院的外面修了一道两米多高的土围墙。并在他们住房后面的山坡上挖了防空洞。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位于停车场西侧的影像资料馆,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集摄影、资料、娱乐于一体;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1日参观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于1976年破土动工,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在纪念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顺山势建造而成。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

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现在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今日的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山水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居魅力的秀丽风光。

今日的西柏坡,已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AAAA旅游景区。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将其誉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2002年5月,河北省西柏坡-天桂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征程伴坎坷,创业艰难多,要知胜利路,请看西柏坡。

推荐第4篇:西柏坡

西柏坡——凝聚民族精神

国有魂,家有魂,人有魂,西柏坡也有魂,且是至高无尚的魂。西柏坡是个渺小却又不平凡地方:西柏坡是革命最后一个革命指挥地,也是共产党的伟大胜利的转折点,还是那一段动人心魄的历史见证者。

西柏坡铸就了崇高的精神,西柏坡的精神是敲出星星之火的石;西柏坡的精神是点燃熄灭的灯的火;西柏坡的精神是照亮夜行的路的灯;西柏坡的精神是引人走到黎明的路„„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的发展,包括军事思想﹑占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西柏坡是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在此。”这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的重大事件,都在此地。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吹响了埋葬蒋字的王朝,这就是历史事实。

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争夺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指挥所特定条件下产生,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消炎的洗礼,有迎接胜利的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国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经验的升华。

推荐第5篇:西柏坡

西柏坡实习报告

2010年5月7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美好憧憬和激动不已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新中国革命的圣地——西柏坡的征程进行红色教育学习。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的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了那片让无数共产党人向往的土地。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随着学校的大巴,我们首先在旅游区的中心下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去了最具有革命性质的红色大院。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1948年5月26日—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7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

随后,我们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前辈的办公场所和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等。尽管党中央驻守于 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

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 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我们又来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会议旧址。会场是由一个伙房改建的,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有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要求全党同志:永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革命到底。

在参观完中共中央大院旧址后,我们又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在纪念馆前,赫然立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五位革命先辈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五大书记雕塑。他们目光如炬,深邃的注视着远方,我想他们一定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看到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后我们开始对纪念馆的参观。刚一进入展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便映入我们眼帘。是的,这里缔造了一个新

的中国,缔造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我们要努力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随后,我们便开始了对各个展室的参观。这其中既有彭德怀同志指挥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围剿的历史照片,也有反映三大战役的巨幅绘画,还有刻画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蜡像。通过参观,我们一方面懂得了取得革命胜利的不易,同时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党工作。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

参观虽然结束了,但是奋斗的路却远没有结束。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这一天的参观学习,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在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我们都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

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八荣八耻,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为祖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第6篇:西柏坡

《西柏坡》观后感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伴随着片头这几句震撼人心的歌词,我走近了六一红色电影《西柏坡》。

这是一部红色动画电影,它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在1948年5月,毛爷爷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扎在这里,使得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核心。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闪现在中国革命史册。

在电影中,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是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虽然他们只是幼小的孩子,可他们却有着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在故事开始时,全村的人们都欢送着革命战士们。与此同时,电影的小主人公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因为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满腔热血的孩子们并没有放弃,并且定下了任务的口号“滴滴”,它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儿童团的团长核桃带着枣花、大金瓜以及顺毛驴、一凤和阿欢。随着电影插曲的响起,他们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在途中,意外地遇见正在山中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在得知了敌人准备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情况下,核桃毅然决定要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大家穿过银河洞,翻过柏坡岭,一路上不停地与身后追来的敌人周旋。最后,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冒着生命危险,舍身使自己变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最终,在核桃的掩护下小伙伴们逃脱了狡猾的敌人,顺利完成了报警任务。回到村中后,小伙伴们担心地等待着生死未卜的核桃。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从远处传来,核桃竟然奇迹般地归来了。最后,影片以新中国的诞生拉下了帷幕。

《西柏坡》这一红色动画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上映,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更是为了拉近孩子与国家历史的距离,让他们了解党,让他们向西柏坡的孩子学习。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最后,忠心祝福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推荐第7篇:西柏坡

(董必武同志旧居)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 1947 年 5 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 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 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 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共中央华 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 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 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 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 1948 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 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 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 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 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 年,董 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 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 年 3 月 18 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 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来 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就住在这里。北房东屋是刘少奇同志的 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刘少奇同 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 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 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 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 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 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 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会议通 过《中国土地法大纲》 ,并于同年 10 月 10 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 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8 年 5 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刘少奇同志任中 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中共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刘少奇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中央工 委的办公处。中央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室内 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刘少奇同志长期使 用过的文件箱, 也是刘少奇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 一件。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期间,刘少奇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 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 边的\"奇字第三号\"字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 年 6 月,王光美 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推荐第8篇:西柏坡

走进西柏坡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2周年,厂团部组织我们参观了红色革命胜地—西柏坡。

因为是首次走进西柏坡,所以心情无比激动,在车上猜想着西柏坡到底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整个团队到达了西柏坡脚下,终于也就到了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具有易守难攻的地理特征。

60多年前,就是在这个小山村,毛主席、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等。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也就是两个“务必”。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进入北平(后来的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也因此形成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走进西柏坡,我认真听取着导游的讲解,先后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三大战役作战指挥部、中共中央旧址、五大书记旧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毛主席纪念馆的珍贵照片、三大战役留下的实物、五大书记旧居的小土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处,当时的场景好象涌现在我的眼前。在五大书记的雕像面前,我肃然起敬。

走进西柏坡,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它体现出了一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创业精神。我觉得这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之一。从两个“务必”可以看出,西柏坡精神是一种历史转变的精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体现了革命者在取得胜利后对革命前途的冷静思考。

对于企业的普通员工来说,我觉得我们更应当坚持两个“务必”的作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不断进取,从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强大。而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更不能有一点困难就畏首畏尾,不敢前行。

当我们坐上大巴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我不由地念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还想走进西柏坡。

推荐第9篇:西柏坡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5级共管管理专业 张政

2016年4月16日,省直工委党校三十余名领导与学员共赴革命圣地西柏坡,瞻仰伟人故居,见证中国革命伟大征程和新中国建立的艰苦历程。

16日上午,全体学员在西柏坡讲堂观看珍贵资料片,并由党史专家上了一堂“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当代价值”的党史教育课。接着,我们一行人陆续参观西柏坡展览馆以及西柏坡故居旧址。大家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在参观纪念馆时,一件件简陋的实物、一份份原始的文件、一幅幅写实的照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而又激情澎湃的年代。下午短暂休整后,队伍又奔赴平山县李家口村,在镇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中共马列学院(即中央党校前身)旧址,追忆当年党校学子们艰辛的求学之路。

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公职人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作为一名警察,一定要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看一次展览,听一次介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感触和感动,而且,重要和可贵的是我们可以把这样一种感悟和收获转变为实际行动,并持久地坚持下去。并且,用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革命史诗教育、鼓励、鞭策我们的下一代。要让他们:头脑里面始终保留一根永不松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弦,时时刻刻衡量和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实际行动承担起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任;时时刻刻明白,不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荆棘、曲折、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用睿智理性的眼光看待我们所取得成绩,不保守、不冒进,以长远的眼光引领祖国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学会团结,学会宽容,学会奉献,学会用真诚、热情的心去对待世界,对待周围的人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轰轰烈烈地干振兴祖国的伟大事业,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和平年代,我们没有机会驰骋疆场,但是我们却希望永远远离这样的机会。在今天,也许正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以一种平凡而不平庸的方式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推荐第10篇:西柏坡心得体会

牢记两个“务必”,加强党性修养

做一名合格的支行行长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山西吕梁分行中阳支行 成永平

根据进修班学习计划,我们用两天的时间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我们顺次参观了领导人故居和纪念馆。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旧址前,我们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坐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里,耳边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语重心长的教导。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触颇丰。我谈几点体会:

一、做一名合格的支行行长,就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给全国的干部提出的要求。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公款大吃大喝的多了,公车私用的多了,贪污腐败的多了,部分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行为依然存在,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要发挥“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作用,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解决“四风”上的突出问题,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作为一名农业银行的行长,手里掌握的资金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身边糖衣炮弹随时可能向自己打来,如果不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会发生人生轨迹的偏差,就会给党和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就是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行长作为一把手,只有坚持自己带头,才能以上率下、自上而下,形成上行下效、共同做好工作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时时处处做好表率。以严密的制度作保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刚性约束,使“两个务必”等党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

二、做一名合格的支行行长,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在今天更值得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体中国人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

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行正面临县域经济转型全面转型、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城乡居民需求日益增强等问题,但是也存在综合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管理薄弱、队伍潜力发挥不足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我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农行的转型注入能量。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党心、民心。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支行行长。

第11篇:西柏坡之行

西柏坡之行

西柏坡,众所周知,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根据地,这次我们的实践地点。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她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

其中,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参加了“中国梦•赶考行”全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走进西柏坡学术座谈会及学子行授旗仪式。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筹)成员、老一辈革命家后代和社会各界嘉宾欢聚一堂。“中国梦•赶考行”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其核心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实干来圆梦。

而开展“中国梦•赶考行”活动,就是要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引导人们认识到人人都是追梦者、人人都是圆梦人,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梦上来,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人们深刻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清醒地认识到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

“中国梦•赶考行”活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让理论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实在”,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动,必须有通俗易懂、生动鲜活、丰富多彩、易于群众参与的载体。 “中国梦•赶考行”活动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西柏坡作为“赶考”精神诞生地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把“中国梦”与“赶考行”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在我国的生动实践。开展好这一活动,就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促使人们在主动参与中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以“赶考”精神去追梦、圆梦。从而在新时期的“赶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交出合格答卷。

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筹)组织本次研讨会参与者前往西柏坡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刘少奇女儿刘爱琴、周恩来侄子周秉钧、朱德外孙刘建、任弼时之孙任继宁、李大钊孙女李小玲、傅钟之子傅晓钟、吕正操之子吕彤羽等领袖、将门之后,全国劳模、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贾雪阳将军、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筹)秘书长兼“中国梦•赶考行”组委会秘书长赵君亮、企业观察报社社长耿清智等相聚西柏坡,重温了西柏坡精神。

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看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场景照片及实物,触景生情,唏嘘不已。她向大家回忆了童年时代因为革命生活而遭遇的种种不平凡的经历,她说,母亲牺牲的比较早,养父因为生活困难,联系不到父亲,所以将她卖到汉口的“亲戚”家,成了一名童养媳。父亲曾经告诉她,自己是共产党花了几十块大洋买回来的,刘少奇希望女儿能成为一个对党对人民有用的人,所以刘爱琴一生都努力工作,时刻不忘毛主席的两个“务必”精神。随后,大家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反腐倡廉展览馆。下午,陈领受、王志鸿、曹方舟、王映红、包景洲、马生有、李振化、谢玉亭等十几位书画家在西柏坡宾馆圣地厅挥毫泼墨,以“中国梦•赶考行”为主题展开了艺术公益创作,最后将所出作品全部捐献给“中国梦•赶考行”组委会收藏。

西柏坡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上级各部门及历届领导对西柏坡的发展都很关注,给予政策、政治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柏坡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要求西柏坡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首先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不仅奠定了统一华北解放区的基础,并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党中央机关由陕西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告别了生活战斗了十三度春秋的陕北根据地,向西柏坡转移。3月24日到达中央后委驻地——山西临县双塔村。4月11日到达了晋察冀军区驻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部分工作人员先期到达了西柏坡,党中央与中央工委胜利会合。5月1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开始办公,中央前委、工委、后委即行撤销。毛泽东因准备赴苏联谈判,在阜平逗留了一段时间,5月26日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于西柏坡胜利会面了。它标志着党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处在重大转折时刻,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的前夕。为争取战略决战的胜利,党中央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为迎接战略大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董必武等政治局常委以及14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10名重要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场设在中央大院的两间中灶食堂。会议根据战略反攻的新形势规定了党的战略方针和任务,以“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中心议题,总结了以往的工作,并提出了建军五百万,大约五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会议主要解决了五个问题:第一,能否用五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第二,打倒国民党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第三,如何加强纪律性,实现从游击战争向正规化战争的过渡?第四,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保障战争的胜利?第五,讨论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党委制,训练和准备大批新区工作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以及加强工会、青年、妇女工作等问题。要求全党全军同志努力克服无纪律无组织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倾向。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

第12篇:西柏坡思想汇报

西柏坡之行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为纪念1.29运动爆发78周年,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党员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我倍感荣幸,能够有机会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接受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 “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月由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委员会组织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一二·九”运动,谱写了现代中国学生运动史上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又一次证明了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青年学生与劳动人民相结合,代表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早上七点我们集合开始出发。由于现在石家庄通往西柏坡有了高速公路,所有我们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博物馆、中共中央旧址,瞻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在那简朴农家院的低矮平房深处,看到他们当年用过的粗瓷碗、油灯、纺车、简易的床铺和写字台,院子里的石碾、斑驳的木椅,看着这一切,不觉自己已经掉下了眼泪。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岁月,又是一种多么艰苦的条件,而就是在这个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领导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这一历史性转折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的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西柏坡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同志。全体党员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庄重的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我们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更直观的了解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真实画面。

离开了西柏坡,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了回返的客车上,回头望,滹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群山无言,翠柏无语,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印证:西柏坡永远保存

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红线。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这样人生的境界才会开阔,也才能度过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在面对这一历史机遇的同时,继续坚持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继承发扬戒骄戒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发扬我党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把西柏坡精神深深融入内心,将老一辈革命先烈为之坚守的革命信仰,转化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指引。

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面对市场经济的全新考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发扬西柏坡精神,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和培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我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磨练自己,在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用行动践行党性,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提高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业务能力、做到有责任,有事业心,不浮躁、不张扬、不自满,切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将党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年 月 日

第13篇:西柏坡有感

红色经典

——游‘西柏坡’有感

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家人去西柏坡参观。一下汽车,看到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空气也特别得清新。我们先来到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这里有解放新中国的照片和一些真实资料。这里有许多英雄,我国电报破译专家。他在1948年12月被捕,国民党对他进行了30个小时的讯问,可李白宁死不屈,在1949年5月7日被杀害了。阎又文----傅作义最信任的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傅作义的机要秘书,他为共产党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傅作义起义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傅作义都没有觉查出他是共产党员,直到阎又文去世,都没有公开他的真实身份。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在傅作义身边隐藏这么长,真是一位英雄。

接下来我们参观中共中央旧址,来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国家领导人的家,他们每个人的院子里都种着一棵梨树,它的意义是家家种梨树,永远不分离。他们每个人家里的家俱都不一样,这些家俱都是打仗缴获的战利品。国家领导人的家还没有我的家好呢,国家领导人都是想快一些解决全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而他们自己却过着朴素的生活。 想想自己平时大手大脚地花钱,我觉得真是惭愧,以后可一定要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陈列展览馆,里面摆放着毛主席的塑像、毛主席生前的穿过的衣服、护膝和鞋,戴过的眼镜和杯子。毛主席穿的睡衣比普通人的补丁还要多,上面有73个补丁,毛主席的眼镜和平常人的眼镜不一样穴,他的眼镜总是少着一个腿,他躺着朝左面看书时,就戴没有左眼镜腿的眼镜,他朝右面看书时,就戴没有右眼镜腿的眼镜。在这里,我知道了毛主席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最后我们来到了石刻园,石刻园里写着一些名人写的石碑,我印象最深的是,任弼时写的“小孩子要用心,现在不读,长大没用”。我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以后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西柏坡一日游虽然结束了,但革命先烈坚贞不屈、艰苦朴素的精神深深撼感动着我,我会记住西柏坡,记住这个革命胜地!

二年级6班

张晨妤

第14篇: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敌军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第15篇: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 欢迎你们参加由我们神游四海 旅行社组织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之旅,我是今天和你们一起游 览西柏坡的导游,我叫苗琳,你们可以叫我苗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 务希望我的服务能使大家满意。 从此刻开始我们就是一群外出游玩的 好朋友,我会尽朋友义务让你们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 这是我们的司机,姓王,他的车牌号是 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 “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 12 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 过事故。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但它却似一颗璀 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 地。这一切都是缘于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 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 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 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 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1988 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 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 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 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 我先给大家简单的 介绍一下。 1947 年 3 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 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 安,转战陕北。3 月 26 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 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 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 于同年 5 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 年 7 月 12 日至 9 月 13 日,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 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 年 11 月 12 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 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 年 3 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 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 月 26 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 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 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 1948 年 9 月 12 日开始,党中央 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 4 个月 19 天,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队 154 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 10 天,即 1949 年 3 月 23 日党中央、毛主席 迁往北平建国。

一、中共中央旧址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 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董必武同志旧居)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 1947 年 5 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 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 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 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共中央华 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 全国土地会议、

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 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 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 1948 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 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 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 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 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 年,董 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 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 年 3 月 18 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 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来 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就住在这里。北房东屋是刘少奇同志的 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刘少奇同 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 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 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 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 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 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 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会议通 过《中国土地法大纲》 ,并于同年 10 月 10 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 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8 年 5 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刘少奇同志任中 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中共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刘少奇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中央工 委的办公处。中央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室内 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刘少奇同志长期使 用过的文件箱, 也是刘少奇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 一件。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 、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期间,刘少奇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 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 边的\"奇字第三号\"字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 年 6 月,王光美 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军委作战室旧址)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军委作战室,这所房 子是中央机关自己动手建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这九个字是杨 尚昆同志于 1984 年 7 月题写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 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 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 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 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 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 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 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 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 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主席是 1948 年 5 月 26 日来到西柏坡的。一直到 1949 年 3 月,毛泽东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

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日夜操劳。 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 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 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 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 这里是毛主席的后院,院子里的树木均是照原状栽种的。西房南 边一间,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北边 一间是毛泽东的书房兼资料室。 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 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 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 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 旁, 研究战局。 他们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 的。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中的就有 20 篇。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准备迁往北平。 毛主席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 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 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 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 年 3 月 23 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 柏坡迁往北平。 任弼时同志旧居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 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 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 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 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 任弼时同志是 1948 年 4 月 23 日来到西柏坡的, 他是五位书记中 最年轻的一位。 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0 年 16 岁加入 从 社会主义青年团起,到 1950 年 46 岁病故止,任弼时同志为中国人民 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曾两次 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 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 始终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征战南北。1948 年早春,他跟随毛主席由 陕北前来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时,正遇大雪封山,人车受阻,任 弼时同志硬是拽着马尾巴爬到了山顶。 室内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木箱、铁皮箱 都是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来西柏坡途中随身携带的文件箱。 1949 年 3 月 23 日,任弼时同志随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 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周恩来同志旧居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周恩来同志旧居。 北房东边靠前的这个 房子,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靠后的两间,东边一间是邓颖超同志 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他们的寝室。西厢房南边一间,是军委作战部 部长李涛的住室。 周恩来同志是 1948 年 4 月 23 日来西柏坡的。 他当时任中共中央 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他的工作非常繁忙,既要 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一起研究战局, 又要听取前方的战场情况汇报, 还要核对军事资料、起草文电、批阅文件等。 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周副主席的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办公室东 墙上悬挂的照片就是他工作时的情景。 周副主席考虑问题极其精细缜 密,为毛主席部署各个战

役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军事资料和数据。 寝室里的书架是周副主席当年用过的。当时为了行军方便,特制 了这个书架,合起来是三个箱,展开便是书架。邓颖超办公室桌上放 着的交直流两用收讯机,是许昌战役的战利品,是陈毅同志赠送的。 在西柏坡还流传着一个\"总理雨夜救亲人\"的故事。1948 年 7 月 30 日夜,大雨滂沱。后山上有几个窑洞被水冲塌了,有四位同志被 埋在里边,周副主席闻讯后,立即提起桌上的马灯,披上雨衣,拿着 铁锹直赴现场,亲自组织抢救。三位同志被安全救出,一位同志不幸 牺牲。周副主席又冒雨检查了机关的其它宿舍。等到在窑洞里住着的 同志都搬到安全地方以后,他才回去休息。 1949 年 3 月 23 日,周副主席随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一起离开西 柏坡,迁往北平。 朱德同志旧居 这三间窑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旧居, 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 的,准备让毛主席住。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朱总司令 去住,朱总司令于 1948 年 1 月,从刘少奇的前院搬到这里。 窑洞西间是朱总司令的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东间是寝室。 朱总司令是 1947 年 5 月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来到西柏坡的。在 此期间,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1947 年 10 月底,朱总司令乘车由西柏坡出发,利用一个多月的 时间,视察了冀中部队和冀东地区的财政、经济、工业以及小学教育 等情况, 并分别对当地野战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和冀中干部作过长篇讲 话。视察期间,我晋察冀野战军正准备发起解放石家庄的战役,朱总 司令亲自审问俘虏,针对敌军部署,制定作战方案。1947 年 11 月 12 日我军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战后,朱总司令又亲自总结了攻歼战 的经验,并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 。 朱总司令办公室里陈列的办公桌、转椅、电话机和书籍等都是当 时的原物。 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 1947 年 5 月我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 役中缴获敌整编 74 师师长张灵甫的战利品,它是朱总司令到前线视 察时,陈毅同志送给他的。中央迁往北平时,朱总司令又把它带到了 北平。1976 年 6 月 26 日,朱总司令在逝世前的 20 天,亲自批准将 这套金属桌椅送给了我馆。寝室里的床、办公桌、衣架、床头柜等都 是原物。收音机是一位苏联朋友送给他的。 1949 年 3 月 23 日,朱总司令随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迁 往北平。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 年 3 月 5 日 至 13 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 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前面的长桌 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敌我战略形势 图,是向大会进行汇报时用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 34 人,候补中央委员 19 人,列席人员 11 人,共 64 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 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 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 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 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毛主席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 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 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 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

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 击。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十天,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 坡迁往北平。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 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 俗话说 “百年休的同船度, 千年修的共枕眠” 那么和大家 1 天的共处, 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今天你们对我这 个朋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 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 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 支持和配合, 我对大家说声谢谢了! 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 财源的源, 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 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 不好!我相信我们有千年的缘分肯定会在见面的,希望下次再见的时 候我们每个人都比今天还要幸福开心,只要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 谢谢大家,! !!

第16篇: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能够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里与大家相识,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凤凰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石家庄。我是这次陪伴大家旅行的导游王月明,大家要记住,是月明,不是明月哦,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张师傅安全行车二十多年,有他的娴熟技术,大家一路上一定能够玩的放心,玩的开心。另外,请大家牢牢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冀A56789。大家在石家庄游玩期间,将由我和张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或者我们服务不周的,大家尽管直接提出来,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大家的。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西柏坡之旅。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西柏坡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现在也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下面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起下车参观。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面请跟我一起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现在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后来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穿过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我们看到前面的军委作战室。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想当年毛主席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开创了今天的安宁平静社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好了,各位游客,随着西柏坡之行渐进尾声,我们的石家庄之行也即将结束了。回顾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天行程,在旅途中建立起的真挚友谊,已使大家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得到各位的谅解,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最后,我代表凤凰旅行社,司机张师傅以及我本人祝大家身体健康,归途愉快。

第17篇: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首先,我代表我们阳光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与信任;

我是今天和你们一起参观学习西柏坡的导游,我叫张伟,你们可以叫我张导或小张,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使大家满意;

坐在前方驾驶位置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的车牌号是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12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过事故。

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提出,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

最后,在这里,我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到西柏坡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系。现在除了中共中央旧址、西

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说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柏坡。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西柏坡第二站—西柏坡纪念馆。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现在我们即将开始参观: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该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人民

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字(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讲到这里,我们西柏坡纪念馆第九展室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了,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一下,可以拍拍照,一个小时后,我们换在这集合。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在我们相处

的几天里,我们一一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我们有:董必武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纪念馆我们有:前厅、序厅—光荣的平山、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三展室—决战前夕、第四五六展室—大决战、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今天你们对我这个朋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对大家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我相信我们有千年的缘分肯定会在见面的,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比今天还要幸福开心,只要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第18篇:参观西柏坡

西柏坡学习总结

公司党委组织预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大家参观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部装在脑海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量。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毛主席还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

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同时还做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

第19篇:西柏坡实践

参观革命圣地,学习西柏坡精神

7月17日,我系党支部组织党员及积极分子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一行七人,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西柏坡,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直观地感受和学习“西柏坡精神”的真谛。

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距平山县城80余公里,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有100多户人家,群山环绕,河两岸滩地肥沃,稻麦两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革命根据地之一。1948年,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在全国胜利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齐集于此。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间,这里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大决战期间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部。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

经过两个多小时汽车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柏坡。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1日参观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性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纪念碑前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在正式参观前,大家首先走进影视播放厅观看了资料片。影片以翔实的文字和图片史料向我们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西柏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波澜壮阔的史篇,让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个战火弥漫而激情澎湃的年代,为我们了解领会西柏坡精神提供了条件。

之后,大家不顾路途的劳累,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共中央旧址参观。现在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是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后于1970年开始在北面的山坡上复原建设的。为了保护中共中央旧址建筑,当时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了详细的测绘、拍照和登记,并妥善地保存了木构件等建筑材料。复原建设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从建筑布局到建筑形式都基本反映了原来的面貌。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南向,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中央机关食堂旧址等。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旧址。各位中央领导旧居里还摆放着他们使用过的桌椅、床褥等物品,简单而整洁,令人肃然起敬。在西柏坡不足20平方米的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组织指挥解放全中国的重大战役,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计24个,消灭敌人1791469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大家纷纷拍照记录下这些领袖们几十年前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教育和鞭策自我。

走进当年用中央机关伙房临时改成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人人表情凝重,仿佛听到了毛泽东告诫全党的巨人般的声音: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的和严格标准,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观,正是凭着“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抵制住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保持了党的本色,没有被“糖衣炮弹”打败,也正是凭着“两个务必”,顺利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

参观完中共中央旧址,大家转至西柏坡纪念馆。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

平方米,于1978年5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后又进行过改造建设。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以图片、实物、缩雕等形式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真实和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艰苦奋斗的场景。当我们看到一幅幅大型的黑白图片、现场逼真的微缩景观和现场实物,在当年中共中央办公的土坯房、中央机关食堂用过的粗瓷碗、油灯碗前驻足,端详领袖们的笔迹、遗物与照片,徜徉在电报走廊中,回顾着这段令人心潮澎湃的红色历史,心中一下子沉静了下来,这些伟人和情景仿佛都活了过来,让人的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得以锤炼和升华。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奠定和培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个务必”又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有机传承。“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是保证我党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参观完后,大家的心情仍然十分激动。随后,我们走访了当地的老党员以及当时与中共中央领导共进退的老一辈革命家,我听着他们讲述着当年的那些催人奋进的事迹,我的心里时时地被触动,并暗暗告诉自己,要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

第二天,我们七人为体验老革命家们那种自强不息的西柏坡精神,决定去爬当地附近的山。山虽然不高,但是我们还是感受到那种蕴育着新中国走出来的气息,一种胜利的气息。我们在山顶上,大家都谈论着自己的感想,自己的感悟。谈到激动的时候,大家一起高歌一曲《国际歌》,几位同志又助兴表演了几个节目。大家一边感受着西柏坡带给我们的震憾,一边沐浴着新中国的光茫。大家都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这种西柏坡精神,让全国人民感受到党的光茫,相信党的力量,跟党走„„

回到学校,大家集中在一起座谈交流感想。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伟人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使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西柏坡精神的弥足珍贵: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力量之源,更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切身实践的准则和优良作风。

会后,我们又约定在暑假暑假期间每天在固定时间交流一天的心得和所见所感。劳动人民期间,我通过各种媒介观注国家时事政治,更加了解了中国的现状和基本国情。现在国家对农村人口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养老保险、新农政策等。这也使得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期间我同家乡的几名老党员谈论了家乡的一些情况以及请教老党员同志的一些经验并对自己的党性有了更大的认知和提高。

这次实践使我更加意识到,我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真正体现一名党员的党性,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我做起,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20篇:西柏坡体会

革命不止,精神不灭——西柏坡红色之行

记得大约是在中学里的时候,就从书本上知道了西柏坡。当时仅仅是书中提到的一句话‚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才对这里有些好奇的。通过这次的红色之行,却说我对西柏坡和西柏坡精神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革命圣地,是一个培育中国共产党执政永葆政治本色的政治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2010年4月16日,我参加了农业园区党工委组织的参观革命圣地的红色之旅,在导游的带领下,我终于踏上了这片自己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原来有东柏坡和西柏坡两处,后由于历史和人口迁移就形成了现在的西柏坡村。50多年前,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世界的平津、辽沈和淮海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西柏坡是党中央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美丽、让人深深眷恋的土地,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和延安齐名的中共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她的名字早己连同一个光荣而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而不衰的国家,一个经久而矗立的名族,深入人心,震彻寰宇。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她见证了当代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这产生了我们党、我们民族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博大的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她包涵着的是经久不衰的吃苦精神、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她展现的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虽然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革命时期中,但她却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

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我们的现实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经受住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才能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原本自己对于北方的饮食是有些吃不习惯的,在来到西柏坡的几天里,吃饭时候总是挑挑拣拣的。但是看着那一幅幅革命先辈激烈的战斗画面,听着那一个个革命先辈动人的革命故事,再回望自己,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正是由于自己受到了‚她‛的感染,我强迫自己适应这里的一切,使得自己身上原有的那种怕吃苦的态度,在经过几天的革命洗礼后消失殆尽。

西柏坡精神是一种穿越时空、代代相传的不朽精神。看着展馆中那一张张生动逼真的展板、那一件件饱经风霜的文物,好像又把我带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战火连天、惊心动魄的岁月。这是一次薪火相传的思想接力,西柏坡精神这支熊熊不熄的思想火炬,穿过历史的云烟,照亮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壮丽征程。

听着耳边导游那似曾相识的导游词,‚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又再次感受到了‚西柏坡精神‛中的那股强大的、振奋人心的巨大力量。就好像毛主席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在用他那特有的方式教导着我们这些当代的青年人。

在西柏坡精神纪念馆前,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里,我又想了很多,始终有一点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这样的革命精神纪念地,我们瞻仰的是革命前辈们英勇顽强的不屈精神,我们寻觅的是历史先烈浴血奋战的光荣踪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当代人,尤其是作为21世纪的中国有志青年的我们,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这样的人的境界才会开阔,对物质的追求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

西柏坡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观念,不仅涉及到思想道德,还涉及到文化素质。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武器,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从心底里信奉这样的价值观。不管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只有为人谦虚,处事谨慎,才能在一个团队中不断加强凝聚力,而艰苦奋斗是做任何事业的基础,特别是在处于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在新形势下,我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站在风起云涌的发展浪口,面对市场经济的历史考验,我们更应该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全体中华青年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和精神之髓。发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和培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美好的时光虽然是短暂的,但革命的精神却会永远常在。为期4天的红的之旅伴随着春雨的默默祝福结束在中国华北的大地上。我将把西柏坡的精神带回上海,带回园区,带到我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去。把它融汇到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发扬西柏坡的革命精神,为园区的发展,为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超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西柏坡简介
《西柏坡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