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撒切尔夫人名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2 06:02:1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撒切尔夫人名言

撒切尔夫人名言

1、没有人会记得起乐于助人者,如果这个人只有好心。他还得有钱,人们才会记得。(1980年)

2、哪里有混乱,我们就带去和谐;哪里有错误,我们就带去真实;哪里有怀疑,我们就带去信任;哪里有沮丧,我们就带来希望。——撒切尔夫人

3、我不在意我的大臣们谈了多少,只要他们按我说的做。(1980年)

4、任何一位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将更透彻的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国家。(1979年,那一年成为了英国首相)

5、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6、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首次政治演说。)

7、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8、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后)

9、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

10、我们所需求的仅仅是把我们的钱拿回来——尽管这句话曾被误读为‘我想拿回我的钱’。(1984年,欧盟峰会)

11、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发有为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12、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撒切尔夫人

13、在我这个时代没有女性将成为首相或者外交大臣,不可能出任这些最高级的职位。不管怎样,我不想当首相,但是你该对自己有百分百的自信。(1969年,时任反对党保守党议员)

14、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1991年5月,卸任6个月后)

15、撒切尔夫人名言

1、没有人会记得起乐于助人者,如果这个人只有好心。他还得有钱,人们才会记得。(1980年)

2、哪里有混乱,我们就带去和谐;哪里有错误,我们就带去真实;哪里有怀疑,我们就带去信任;哪里有沮丧,我们就带来希望。——撒切尔夫人

3、我不在意我的大臣们谈了多少,只要他们按我说的做。(1980年)

4、任何一位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将更透彻的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国家。(1979年,那一年成为了英国首相)

5、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6、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首次政治演说。)

7、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8、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后)

9、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

10、我们所需求的仅仅是把我们的钱拿回来——尽管这句话曾被误读为‘我想拿回我的钱’。(1984年,欧盟峰会)

11、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发有为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12、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撒切尔夫人

13、在我这个时代没有女性将成为首相或者外交大臣,不可能出任这些最高级的职位。不管怎样,我不想当首相,但是你该对自己有百分百的自信。(1969年,时任反对党保守党议员)

14、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1991年5月,卸任6个月后)

15、撒切尔夫人名言

1、没有人会记得起乐于助人者,如果这个人只有好心。他还得有钱,人们才会记得。(1980年)

2、哪里有混乱,我们就带去和谐;哪里有错误,我们就带去真实;哪里有怀疑,我们就带去信任;哪里有沮丧,我们就带来希望。——撒切尔夫人

3、我不在意我的大臣们谈了多少,只要他们按我说的做。(1980年)

4、任何一位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将更透彻的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国家。(1979年,那一年成为了英国首相)

5、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6、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首次政治演说。)

7、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8、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后)

9、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

10、我们所需求的仅仅是把我们的钱拿回来——尽管这句话曾被误读为‘我想拿回我的钱’。(1984年,欧盟峰会)

11、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发有为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12、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撒切尔夫人

13、在我这个时代没有女性将成为首相或者外交大臣,不可能出任这些最高级的职位。不管怎样,我不想当首相,但是你该对自己有百分百的自信。(1969年,时任反对党保守党议员)

14、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1991年5月,卸任6个月后)

15、我要继续战斗,我要战斗直至胜利。(1990年11月21日,撒切尔夫人在未能赢得足够保守党内选票后如是说。次日,她辞去首相职务。)

16、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1982年)

17、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18、我不是一位共识政治家,我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1979年)

19、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20、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争)

21、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1987年,专访)

16、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1982年)

17、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18、我不是一位共识政治家,我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1979年)

19、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20、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争)

21、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1987年,专访)

16、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1982年)

17、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18、我不是一位共识政治家,我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1979年)

19、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20、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争)

21、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1987年,专访)

推荐第2篇:撒切尔夫人名言集锦

Margaret Thatcher\'s Best Quotes

Former British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who died Monday from a stroke at age 87—retired from public engagements in 2002 following a series of small strokes, and was only occasionally seen in public since then.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周一因中风去世,终年87岁。在发生多次轻微中风之后,她于2002年退出公众视线,此后只是偶尔公开露面。

Here are memorable quotes from her public life: 以下是她在公开场合的一些令人难忘的言论:

\"If you want something said, ask a man; if you want something done, ask a woman.\" -- May 20, 1965, speech to National Union of Townswomen\'s Guilds Conference.如果你想要空谈,问男人;如果你想要成事,问女人。──在全国城市妇女公会联盟会议(National Union of Townswomen\'s Guilds Conference)上的演讲,1965年5月20日

\"There are dangers in consensus: it could be an attempt to satisfy people holding no particular views about anything.„No great party can survive except on the basis of firm beliefs about what it wants to do.\" -- Oct.10, 1968, Conservative Party conference.共识中存在种种危机:共识可能是为了迎合对任何事都没有具体看法的人„„除非基于对使命的坚定信念,否则不会有伟大的政党──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大会,1968年10月10日

\"I don\'t think there will be a woman Prime Minister in my lifetime.\" -- TV interview March 5, 1973.在我的有生之年,没有女性会成为首相──电视采访,1973年3月5日

\"Ladies and gentlemen, I stand before you tonight in my red chiffon evening gown, my face softly made up, my fair hair gently waved„the Iron Lady of the Western World.Me? A Cold War warrior? Well, yes—if that is how they wish to interpret my defense of values of freedoms fundamental to our way of life.\" -- Jan.31, 1976.女士们、先生们,今晚, 我身着红色雪纺绸晚装、略施粉黛、秀发轻卷,站在你们面前„„西方世界的铁娘子。是我吗?冷战斗士?好吧,是我,如果他们想这样解读我对生活最根本的自由价值的捍卫。──1976年1月31日

\"The Ruians are bent on world dominance, and they are rapidly acquiring the means to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imperial nation the world has seen.\" -- From the speech that led to her being dubbed The Iron Lady, Jan.19, 1976.俄罗斯人决心要统治世界,他们正迅速捞取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资本。──摘自1976年1月19日的一篇演讲,正是该演讲为她引来了“铁娘子”的称号。

\"To those waiting with bated breath for that favorite media catchphrase, the \'U\' turn, I have only one thing to say.\'You turn if you want to.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 I say that not only to you but to our friends overseas and also to those who are not our friends.\" -- Conservative Party Conference, Oct.1980.对那些正屏气凝神等待媒体最喜爱的‘U型反转’一词的人,我只有一句话要说:你想反转随你便,但铁娘子我绝不会转。我不仅对你们这么说,对我们在海外的朋友和不是朋友的其他人也一样这么说。──保守党大会,1980年10月

\"You don\'t win by just being against things, you only win by being for things and making your meage perfectly clear.\" -- Feb.11, 1975.仅仅只是反对不会让你取胜,只有全力支持、并清晰无误地传递你的信息才会取胜。──1975年2月11日

\"I am extraordinarily patient, provided I get my own way in the end.\" -- House of Commons, March 31, 1982.只要我最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就会有超常的耐心。──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1982年3月31日

\"Where there is discord, may we bring harmony.Where there is error, may we bring truth.Where there is doubt, may we bring faith.And where there is despair, may we bring hope.\" -- Quoting St.Francis of Aisi after winning the general election, May 1979.在有冲突的地方,带去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疑虑的地方,传递信念。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在赢得大选之后引用亚西西的方济各(St.Francis of Aisi )的话,1979年5月

\'No! No! No!\' statemen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European Council Summit Oct.30, 1990 不!不!不!──在下议院欧洲议会峰会的声明,1990年10月30日 \"When you\'ve spent half your political life dealing with humdrum iues like the environment, it\'s exciting to have a real crisis on your hands.\" -- May 14, 1982, commenting on the Falkland Islands war.“如果你用了一半的政治生命来处理像环境这类无聊问题,那么手头上有了一件真正的危机是令人兴奋的。”--1982年5月14日评福克兰群岛之战。

\"We fought to show that aggreion does not pay and that the robber cannot be allowed to get away with his swag.We fought with the support of so many throughout the world.„Yet we also fought alone.\" -- July 3, 1982, on the Falkland Islands war.“我们战斗是为了告诉世人发动侵略是件划不来的事,不能允许强盗带着赃物侥幸逃脱。我们这一仗得到了在全世界非常多人士的支持。„„但我们也是在单独作战。”--1982年7月3日谈福克兰群岛之战。

\"I was asked whether I was trying to restore Victorian values.I said straight out I was.And I am.\" -- July 21, 1983, speech to British Jewish Community.“曾有人问我是否在努力恢复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我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是的。我现在依然致力于此。”--1983年7月21日向英国犹太人社区发表讲话时的一段话。

\"That nations that have gone for equality, like Communism, have neither freedom nor justice nor equality, they\'ve the greatest inequalities of all, the privileges of the politicians are far greater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folk than in any other country.The nations that have gone for freedom, justice and independence of people have still freedom and justice, and they have far more equality between their people, far more respect for each individual than the other nations.Go my way.You will get freedom and justice and much le difference between people than you do in the Soviet Union.\" -- TV interview, January 1983 “那些拥护共产主义一类平等学说的国家,他们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公正和平等,他们有着全世界最为严重的不平等,那些国家里政治人物相较于普通民众所享有的特权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而那些拥护自由、公正和人们自主性的国家依然享有自由和公正,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平等程度、对每位个人的尊重度都要高得多。走我指出的道路吧。你们将得到自由和公正,并且人们之间的差别程度也会比苏联小得多。”--1983年1月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话。

\"There is no week, nor day, nor hour, when tyranny may not enter upon this country, if the people lose their supreme confidence in themselves, and lose their roughne and spirit of defiance.Tyranny may always enter—there is no charm or bar against it.\" -- July 19, 1984, during the coal miners\' strike.“如果人民丧失了对自己的超级自信,丧失了他们的粗鲁和蔑视精神,暴政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降临这个国家。暴政总是有可能进门的--没有什么咒语或门闩能防得住它。”--1984年7月19日在英国煤矿工人罢工期间说的话。

\"Economics are the method; the object is to change the heart and soul.\" Sunday Times, May 1, 1981.“经济学是一种方法,其目标是改变心脏和灵魂。”--1981年5月1日在《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上所言。

\"We can do busine together.\" -- Dec.17, 1984, speaking of Mikhail Gorbachev.“我们可以合作共事。”--1984年12月17日谈到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时说的话。

\"No one would remember the good Samaritan if he\'d only had good intentions.He had money as well.\" -- Jan.6, 1986, television interview.“如果那个慈善的撒马利亚人仅仅有良好的意图,没人会记得他。他手里还有钱。”--1986年1月6日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话。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society.There are individual men and women, and there are families.\" -- Oct.31, 1987, magazine interview.“没有社会这种东西。有的是个体的男人和女人,有的是家庭。”--1987年10月31日接受杂志采访时说的话。

\"We are a grandmother.\" -- March 3, 1989, announcing the birth of her first grandchild.“我当祖母了。”--1989年3月3日宣布她第一个孙辈降生时说的话。

\"If you just set out to be liked, you would be prepared to compromise on anything at any time and you would achieve nothing.\" -- May 3, 1989, commenting on her 10th anniversary as prime minister.“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讨人喜欢,你就得准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妥协,而你将一事无成。”--1989年5月3日评论其担任英国首相10周年时说的话。

\"I am not immortal, but I\'ve got a lot left in me yet.\" -- Sept.9, 1990.“我不会永生不死,但我仍有余力。”--1990年9月9日说的话。

\"I cannot imagine how any diplomat, or any dramatist, could improve on (Ronald Reagan\'s) words to Mikhail Gorbachev at the Geneva summit: \'Let me tell you why it is we distrust you.\' Those words are candid and tough and they cannot have been easy to hear.But they are also a clear invitation to a new beginning and a new relationship that would be rooted in trust.\" -- Eulogy at the funeral of former President Ronald Reagan, June 11, 2004.“我无法想象有哪位外交家或剧作家能把里根(Ronald Reagan)在日内瓦峰会上对戈尔巴乔夫讲的那番话说得更精彩:让我告诉你为何是我们不信任你。这些话坦率而严厉,虽然不中听,但也发出了在信任的基础上拥有一个新的开始、建立一种新的关系的明确邀请。”--2004年6月11日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所致的悼词。

推荐第3篇:撒切尔夫人名言集锦

撒切尔夫人名言集锦 前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周一因中风去世,终年87岁。在发生多次轻微中风之后,她于2002年退出公众视线,此后只是偶尔公开露面。

以下是她在公开场合的一些令人难忘的言论:

AFP/Getty Images 1987年3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向围观的莫斯科民众致意。

如果你想要空谈,问男人;如果你想要成事,问女人。──在全国城市妇女公会联盟会议(National Union of Townswomen\'s Guilds Conference)上的演讲,1965年5月20日

共识中存在种种危机:共识可能是为了迎合对任何事都没有具体看法的人……除非基于对使命的坚定信念,否则不会有伟大的政党──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大会,1968年10月10日

在我的有生之年,没有女性会成为首相──电视采访,1973年3月5日

女士们、先生们,今晚, 我身着红色雪纺绸晚装、略施粉黛、秀发轻卷,站在你们面前……西方世界的铁娘子。是我吗?冷战斗士?好吧,是我,如果他们想这样解读我对生活最根本的自由价值的捍卫。──1976年1月31日

俄罗斯人决心要统治世界,他们正迅速捞取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资本。──摘自1976年1月19日的一篇演讲,正是该演讲为她引来了“铁娘子”的称号。

对那些正屏气凝神等待媒体最喜爱的„U型反转‟一词的人,我只有一句话要说:你想反转随你便,但铁娘子我绝不会转。我不仅对你们这么说,对我们在海外的朋友和不是朋友的其他人也一样这么说。──保守党大会,1980年10月

仅仅只是反对不会让你取胜,只有全力支持、并清晰无误地传递你的信息才会取胜。──1975年2月11日

只要我最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就会有超常的耐心。──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1982年3月31日

在有冲突的地方,带去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疑虑的地方,传递信念。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在赢得大选之后引用亚西西的方济各(St.Francis of Aisi )的话,1979年5月

不!不!不!──在下议院欧洲议会峰会的声明,1990年10月30日

“如果你用了一半的政治生命来处理像环境这类无聊问题,那么手头上有了一件真正的危机是令人兴奋的。”--1982年5月14日评福克兰群岛之战。

“我们战斗是为了告诉世人发动侵略是件划不来的事,不能允许强盗带着赃物侥幸逃脱。我们这一仗得到了在全世界非常多人士的支持。……但我们也是在单独作战。”--1982年7月3日谈福克兰群岛之战。

“曾有人问我是否在努力恢复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我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是的。我现在依然致力于此。”--1983年7月21日向英国犹太人社区发表讲话时的一段话。

“那些拥护共产主义一类平等学说的国家,他们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公正和平等,他们有着全世界最为严重的不平等,那些国家里政治人物相较于普通民众所享有的特权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而那些拥护自由、公正和人们自主性的国家依然享有自由和公正,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平等程度、对每位个人的尊重度都要高得多。走我指出的道路吧。你们将得到自由和公正,并且人们之间的差别程度也会比苏联小得多。”--1983年1月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话。

“如果人民丧失了对自己的超级自信,丧失了他们的粗鲁和蔑视精神,暴政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降临这个国家。暴政总是有可能进门的--没有什么咒语或门闩能防得住它。”--1984年7月19日在英国煤矿工人罢工期间说的话。

“经济学是一种方法,其目标是改变心脏和灵魂。”--1981年5月1日在《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上所言。

“我们可以合作共事。”--1984年12月17日谈到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时说的话。

“如果那个慈善的撒马利亚人仅仅有良好的意图,没人会记得他。他手里还有钱。”--1986年1月6日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话。

“没有社会这种东西。有的是个体的男人和女人,有的是家庭。”--1987年10月31日接受杂志采访时说的话。

“我当祖母了。”--1989年3月3日宣布她第一个孙辈降生时说的话。

“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讨人喜欢,你就得准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妥协,而你将一事无成。”--1989年5月3日评论其担任英国首相10周年时说的话。

“我不会永生不死,但我仍有余力。”--1990年9月9日说的话。

“我无法想象有哪位外交家或剧作家能把里根(Ronald Reagan)在日内瓦峰会上对戈尔巴乔夫讲的那番话说得更精彩:让我告诉你为何是我们不信任你。这些话坦率而严厉,虽然不中听,但也发出了在信任的基础上拥有一个新的开始、建立一种新的关系的明确邀请。”--2004年6月11日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所致的悼词。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推荐第4篇:撒切尔夫人

留意你的思想,因为它有可能变成你的言辞;留意你的言辞,因为它有可能变成你的行动;留意你的行动,因为它有可能变成你的习惯;留意你的习惯,因为它有可能变成你的性格;留意你的性格,因为它会决定你的人生。

推荐第5篇: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作为女人

稂晓燕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首相,且连任三届历时十一年之久。在2002年《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她排名第十六;在2003年《最坏的100名英国人》中,她排名第三。

2013年4月8日,这个叫玛格丽特·撒切尔的“铁娘子”在自己清静的小屋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以此表达她的内心纠结:从此以后,让那些自相矛盾的排名见鬼去吧!站在权力高台上的女人,终究也只是一个女人。

是女人,就会喜欢男人。她喜欢的男人叫丹尼斯,那个叫丹尼斯的男人,在她的眼里,是一个好男人、好丈夫,也是她的好朋友。这个男人,可以卖掉自家公司,一直支持她,自然而骄傲地喊她“老板”。而她对他的回报,除了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做得最恒久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天亲自为他做早餐。1979年5月后,她贵为首相,为丈夫做早餐这件事也就成了奢望。但她仍然可以找到自己与丹尼斯的亲近方式,那便是:凡是遇到重大的事件,她总要问问他的意见。不隐瞒地说,撒切尔不仅爱丹尼斯,就是在工作中,也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女人。她喜欢提拔有魅力的男人幕僚,甚至他们没有什么才干和能力也不要紧。或许,她会在心底说:“男老板可以喜欢漂亮女下属,作为女老板,我为什么不可以喜欢帅气男职员?”而丹尼斯也一定很享受身边这个女人的率真和可爱,不然,在公众面前,在愤怒的示威者面前,丹尼斯是不会奋不顾身地替她挡住如子弹般掷来的鸡蛋和西红柿,替她承受挥舞的拳头的吧?

女人天生爱美丽。所以,她的日记簿里随时可以找到记有减肥食谱的小纸条。看了这些字条,人们会发现,这个非凡女人的减肥秘诀竟和她本人一样特别和无解:总统就职典礼前,她保持身材不变的绝招,竟然是每周吃28枚鸡蛋;全世界的女人也只有她会言之凿凿地炫耀,每天喝少量威士忌酒,曾让她在两周内减掉18斤肉——82岁那年,撒切尔的“时尚”故事依然在延续。那一年,《时尚》杂志居然找到她当平面模特儿,她欢喜地穿上标志性的蓝色套装,拍了一组照片。照片出来后,她指着照片说:“我脸上有太多褶子了,脖子那儿还有一些暗斑,我们能为此再做点儿什么吗?”面对如此女人如此资深的丽人,那些玩时尚的小屁孩怎能不被折服?她是一个好女人、好妻子和好职员,却也不得不承认,撒切尔夫人不是一个好母亲。她几乎很少腾出时间来陪自己的亲生骨肉,最终,她的长子马克成了有名的花花公子,马克的双胞胎妹妹卡罗尔则是一名记者,热衷于参加真人秀节目。一双儿女,一个远在西班牙,一个没个稳定的落脚处。最紧要的是,两个人都很少来看望她。丈夫丹尼斯过世后,她那栋四层楼的房子里,除了两名护士在照顾她外,再无其他活物。这种落寞和伤痛,一点也不亚于1990年,她前一天还振臂高呼“我要战斗下去,直到胜利为止”,第二天却被迫辞职的情形。

2012年,一部《铁娘子:坚固柔情》拍下了她晚年颤颤巍巍托着病体举步维艰的背影,令世人不禁边看边扼腕叹息:铁娘子原本也是肉做的。

十多年前,撒切尔夫人不幸中风,她不再能读书看报,因为读完一句忘一句,一条新闻还没看完就忘了开头。老年痴呆严重的她,经常会忘记丈夫已死这回事。她的耳边,只有丹尼斯的声音时时在回响,眼里也只有丹尼斯的身影时时出没,似在不在。但她的面容依然姣好、清洁,眼神依旧坚毅、向上,风范不减,直到2013年4月8日,她在清晨、在一尘不染的春光里,驾鹤西去。

[L] 现在,这个女人终于彻底远离了政治、远离了喧嚣的世界,回归为一个纯粹而宁静的女人。祝福这个女人吧,在天堂里,或许,美人又可以和在会场涂鸦的美国前总统里根继续逗趣,然后,放声大笑。

推荐第6篇:撒切尔夫人

6、她最著名的几个绰号

众所周知的“铁娘子”是苏联人提出的,撒切尔笑纳了这个称呼。她不肯妥协的性格让英国政界吃不消,于是她又被称为“蒂娜”(Tina,即There is no alternative,“没有选择余地”),和“伟大的女笨象”。

在担任教育和科技大臣时,她为了削减开支取消了全国学校免费牛奶,毒舌的《太阳报》由此称她是“牛奶掠夺者”。每当她表现出对私有化和市场的推崇,人们就会提及她的另一名号,“杂货店主的女儿”。她自己也承认早年父亲所秉持的独立、节俭、自强的从商之道,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位强势的女首相,威斯敏斯特的男人们心中积聚了太多的不满、嫉妒和无奈,以致不愿提及她的名字,只叫她“那个女人”。

撒切尔夫人出生于英格兰东部的林肯郡(Lincolnshire)的格兰瑟姆(Grantham),并取名为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Margaret Hilda Roberts)。她的父亲名为亚佛列•罗伯茨(Alfred Roberts),在镇内经营杂货店,而且也热心于地方政治。他除了是地方议会的参事,也是一位凡俗的传道人。虽然撒切尔夫人的父亲是一位“支持自由主义的无党派人士”,但他实际上是支持地方的保守党的。所以当格兰瑟姆地方议会在1946年被工党夺得控制权后,她的父亲亦随之而失去了地方议会参事一职。至于撒切尔夫人的母亲是派翠丝•罗伯茨(Beatrice Roberts),此外,她也有一位妹妹名莫里埃尔(Muriel)。撒切尔夫人一家都是虔诚的卫理宗教徒,故此她至今仍然是一位基督徒。

撒切尔夫人的学业成绩一向优异,她在女子凯斯蒂文文法学校(Kesteven)毕业后,1944年获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Somerville College)取录,主修化学。在1946年,她成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Oxford University Conservative Aociation)主席,成为第三位出掌这个职位的女性。撒切尔夫人以二级荣誉毕业后,先后在英国赛璐珞(British Xylonite)任职研发药剂师,和在J•里昂公司(J.Lyons and Co.)研究防止雪糕融化。她在当年有份参与研发现代软雪糕,是研究队的其中一位成员。

【发迹】 初入政坛遇终身伴侣

她对政治的爱好,也令她找到了一生的伴侣。1949年,24岁的玛格丽特在保守党晚宴上遇到了丹尼斯·撒切尔。丹尼斯是富商之子,继承了家中生意蒸蒸日上的油漆公司。

两年之后,玛格丽特嫁给了比她年长十岁的丹尼斯,成为了撒切尔夫人。而这也为她从政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1950年和1951年选举中,撒切尔夫人是当时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撒切尔曾数次竞选议员失败,但从未放弃,终于在1959年获胜,正式成为下议院议员。

从此她的政治一片坦途,当保守党在1970年的大选胜出后,撒切尔夫人如愿入阁,出任教育大臣。她做事大刀阔斧,不惧争议,上任第一个月,为削减教育开支,取消学生免费牛奶。结果,她遭到了示威者投来的鸡蛋和烂菜叶。

当英国保守党在2月的1974年大选落败后,撒切尔夫人再次被聘任到影子内阁,出任环境事务大臣。在任期间,她提议取消用以支付地方政府服务开支的人头税,从而增加了保守党的支持度。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在第二轮投票中压倒了希思所寄望的接班人——威廉·怀特劳(William Whitelaw),正式成为了保守党党魁,她随后任命威廉·怀特劳为副党魁。

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的胜利和一个四分五裂的反对派帮助下,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换届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1984年,她侥幸逃过了爱尔兰共和军设置在布莱顿的保守党大会的炸弹。

1987年大选,撒切尔夫人在办公室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但争议性的政策,包括人头税和她反对任何与欧洲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保守党内部分裂,从而导致一个领导力的挑战

1991年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史无前例地获得全场站立鼓掌致意,但她仍礼貌地婉拒上台发言。1992年英国大选,撒切尔夫人退出了下议院选举,离开了从事33年的下议院。

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

推荐第7篇: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一般称为撒切尔夫人,英语: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 Thatcher)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连任三届,任期11年。若只以连续而单一的任期计算,则是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伯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2004年,在MORI的一个调查中,撒切尔的评价在20世纪英国首相中位列第四。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

撒切尔夫人逝世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1943年进牛津大学她学习化学专业,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她大学毕业后虽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利特·玛嘉烈·希尔达·罗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而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 Thatcher),两人后来坠入爱河,于1951年结婚。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于1953年成功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

她在1951年结婚后攻读法律,是因为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是很重要的。1953年她就取得了当律师的资格。在作为在野党影子内阁人士时,她为了反驳对手,不断的积累大量数据与信息,以无法反驳的语言击败对手。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期间,她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早上7点起床,忙到次日凌晨

2、3点才就寝。

推荐第8篇: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多才多艺,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她出身平民,没有显赫的门第庇荫,靠自己不断的努力追求和顽强奋斗到达英国权力的巅峰;她意志刚强,作风果断,不屈不挠,态度强硬,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在她领导下的英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最有名的女性之一,在政治界她让许多人为之折服,人们称她为“铁娘子”。

但是,她的评价在英国社会中十分之两极化,其对于英国的贡献也存在了高度的争议,也有人认为她是个十分自负的独裁者。

玛格丽特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1943年10月,玛格丽特开始了她在牛津的化学课程。作为一名女性,虽然她被牛津联盟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政客摇篮拒之门外,但却因此加入了保守派大学生联合会,也正是在这里,她找到了生命中的激情,成立了托利党。1945年,玛格丽特当选了牛津大学保守派大学生联合会的主席,这是在政治生涯中重要的垫脚石。毕业后,玛格丽特两次当选保守党候选人,并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生子。在1967年,玛格丽特担任了政府大臣。自此,她的政治生涯将更加丰富。

希思在1970年就任首相后,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局局长。1970年撒切尔夫人为内阁教育部大臣时,坚决执行自己废除工党政府的综合教育计划。为减少政府经济开支而实行取消对小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提高伙食费政策,因为这件事,她成为英国当时最不受欢迎的女人。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击败了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面对当时英国国内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她用铁腕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因为“马岛战争”的胜利,使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6月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第二任任期内,面对矿工罢工,她依旧采取铁腕政策,成功地应对了罢工事件。但是在爱尔兰独立问题上她却失败了,撒切尔夫人也成为爱尔兰共和军袭击的目标。1984年在萨塞克斯郡布赖顿发生的爆炸案几乎炸死她,但是她仍然主张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内。第三任任期中她和最重要的内阁大臣无法达成共识,她对于德国统一的想法也让她在欧洲树敌颇多。面临着内外交困,她决定辞职。

1982年8月作为英国第一个女首相的她开始了她的远东之行。在香港问题上她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想方设法的阻止香港回到母亲的怀抱。在第一次有关主权谈判上与邓小平针锋相对,双方陷入僵局。在邓小平的强烈坚持下最终与撒切尔达成协议实现了香港回归。

永远争坐第一排

父亲对她的教育很严格,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第一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生们上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40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永远争坐第一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第一排”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够坐在“第一排”的人却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第一排”,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把“争坐第一排”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时尚事件:

撒切尔夫人的头发也许是她最大的美容遗产,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撒切尔夫人的发型被评为过去五十年里最具影响力发型之一,位居第五。多年来她都保持很自然的棕色头发,一个经典的“灯罩”!

撒切尔夫人知道拥有一头好的发型很重要,每次有国际出访,她都提前致函英国大使要求装备好一个优秀的本地理发师。她的卷发和装扮将会继续影响着我们。看!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2013秋/冬展就有一款灵感来自撒切尔夫人的发型,雕塑模特展示的效果是撒切尔美的代名词! 撒切尔说:“我睡眠从来不超过

4、5个小时。我有时只睡一个半小时,但却乐意牺牲几小时的睡眠去做头发。”

还是内阁成员的撒切尔夫人曾因声音尖利而没能获得在一次政治广播中演讲的机会。此后她向好莱坞声乐教练弗莱明求助,希望将自己的声音变得柔和。 当地时间4月17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葬礼规格与英国已故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的葬礼相同,载有撒切尔夫人棺木的灵车在三军仪仗护卫下最终抵达圣保罗大教堂。英国首相卡梅伦、前首相布莱尔、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爱丁堡公爵等超过2000多名嘉宾参加了此次葬礼。

与这些肃穆的场景不同,我们似乎可以换个方式参与缅怀:北京时间17日晚间,网络上的一条微博让人们对这位铁娘子有了新的认识。微博名为“英国那些事儿”的博主称撒切尔夫人参与发明了冰激凌甜筒,微博原文如下:

“冰淇淋甜筒居然是撒切尔夫人发明的阿!! 她牛津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在她从政前。。进入一个食品公司。。她改良了冰淇淋配方。。让冰淇淋能从机器中挤出来。。 才有了这种甜筒冰淇淋阿!! 伦敦大主教在悼词里提到她的这个成就!”

这条微博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已转发过万,难道今天备受欢迎的冰激凌甜筒是伟大的铁娘子的发明?

根据主教的悼词及史料看,虽然不能将撒切尔和“发明甜筒”联系在一起,但二十世纪有确实有个伟大的发明软式冰淇淋。而涉及到撒切尔本人,一说是她参与的一个英国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方法可让冰淇淋变软,另一说她只是参与了一种软化剂的发明,而该软化剂后来用在了甜筒冰激凌中。不论真相到底如何,铁娘子确实和甜筒产生了不解之缘,且参与发明的说法一直存在于英国的历史中。既然这样,不妨像众多网友提议的那样,吃个冰激凌表示一下缅怀之情。

至于发明这件事,正如外媒所分析,她发明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发明这个动作本身为其塑造了更加丰富的政治形象,这或许才是“撒切尔”和“甜筒”的联系。

推荐第9篇: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一位杰出的女人,从小小的杂货店家庭的女儿,到考上牛津大学,从保守党的以为教育委员到领袖,从保守党领袖,到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任期长达11年。放眼当今世界,至今没有女人可以超越她。

不要谈过去,就算是现在,一个女人不仅要在男人的世界里生存,而且要得到他们的信服和恭敬,谈何容易。但是有这么一个女人,却做到了,所以,撒切尔之所以被称之为铁娘子,是因为她的理性、执着、政治信仰如铁一般,不管她死后褒贬如何洪水滔天,她只想做她认为对的事,那就是:工作,在危机时刻,所有人的人必须节省开支,回到工作岗位。自给自足的英国,只能靠所有人的双手拯救,这是他父亲给予她的信念。

约束工会、剥夺高福利机制,绝不向反对者妥协。面对游行、罢工、爆炸,不为所动。在她唐宁街的办公室里,日复一日的勤勉工作。 危机的时代,只有铁腕的领导人才能带一个国家度过。因为大众只会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看到今天希腊等国一次次的大罢工,我们就能理解做为女人的撒切尔做的已经不仅仅是出色而已。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政治家,而非动动嘴皮子高喊民主自由的政客。而撒切尔夫人作为这样一个女人,站在了国家民族之颠,用强硬而方式征服了这片土地。

但随着电影的视角不停转换,从过去到现在,截取了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的剪影,不管她曾经担任了什么,做过什么,现在的她只是一个并不富裕的独身孀妇,被铺天盖地的寂寞击倒,无法回复神采。 患老年痴呆症的她,常常忘记先生已经离世。她不肯让他离开,即便只是她幻想的一个影子。他依然那样机智幽默,学卓别林逗她笑,陪她上床安寝,等着她挑选外套给他。这真的是世界上最温情却最残忍的画面。她热爱的一切都离她远去,政治、权力、爱人、自信、智慧、果敢、朋友,只剩下她自己活着。这代价或许高昂,但我想,她并不后悔。 撒切尔夫人逝世后,各种阶层的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因为她的存在,改变了英国的窘况,改变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她是一名强者。看到电影结局时,我为她晚年的生活感叹,或许她的晚年并不是那么美好,充实着心酸,寂寞,但她这传奇的、令很多男人女人望而兴叹的一生,也确乎是那么的令人赞叹与崇拜。

影片《铁娘子(The Iron Lady)》以暮年撒切尔夫人佝偻着身子的背影,踯躅地走过厨房门,来到楼梯口,又缓缓右转,蹒跚地消失在观众视线中,作为全片的落幕,接着那个楼梯口的光渐渐黯淡以至于全部消失,仿佛想藉此来表达一种悲戚:即便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曾经叱咤风云,但如今的她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羸弱而孤独的老人。

许 是影片导演和编剧均为女性的缘故,该片风格趋于温婉哀伤。导演菲利达•劳埃德还长期从事戏剧行当,这是她的第二次触电执导筒,许是表现手法和拍片经验的问 题,影片的呈现总给人一种比较重主观“feel”的感觉,而片中晚年的撒切尔曾说过:“知道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吗?我们被这样的人领导着,他们注重感觉多 于思考和想法。”似乎该片的问题也在于此。

客观地说,影片既没有好到令人叫绝,也没差到看不下去。如果将这部饱受争议的影片作为一部传记片 来看,它显然拍得有点“写意”了,它虚拟了撒切尔夫人晚年的心境,试图以回忆的方式串联起撒切尔11年从政生涯的片段和家庭生活的点滴,拟刻画出出身平凡 却努力不懈攀上时代权利顶峰的女性形象,同时再现出在男性权利角逐圈奋斗的女性的辛酸和不易。只是该片的节奏略显凌乱,过多的缺乏连贯性的闪回妨碍了叙事的流畅性,细节部分又有堆砌琐碎之嫌,往往给人细腻有余,底气不足的感觉。而作为一部讲述特殊政治人物的电影,它显得缺乏说服力,缺乏一种叫做力量的东西。另外,影片剧情分布失衡,晚年境况表述得过于充实,而首相生涯的片段又趋于简洁。

不 可否认,该片的立意本是可期许的,即试图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再现“铁腕”夫人人生的几个时段,如今最终的成色还不算差,毕竟想在有限的片长内梳理一个重要政 治人物的人生,提纲挈领地抛出可圈点之处,还想将人物再现得丰满立体且充满深意,这是很多传记片导演的“野心”,但这是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当 然,该片也有突出的强项,如画面呈现得颇具美感,很多场景对色彩的运用也充满了意味,如撒切尔一身鲜亮的蓝色衣裙坐在一群情绪激昂的着深色西装的男士中 间,这凸显了这位政治女性的孤独和特殊。而影片最大的强项和看点都来自梅丽尔•斯尔丽普,《每日电讯报》甚至如此盛赞;“虽然英国有那么多出色的女演员, 但是很难找出一个能扮演好撒切尔夫人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很难想象有谁能比斯特里普做得更好。”无疑,梅姑又奉献了一次精彩的表演,虽然部分戏略显用劲稍 大,但瑕不掩瑜,她依旧很有说服力地塑造出了一位经历和内心同样繁复的女性形象,不论晚年时那个蹒跚佝偻神情恍惚的老妇,还是从政时刚毅果敢硬朗犀利的铁娘子,梅姑都拿捏得当,诠释自如。

在表现不同时段撒切尔的形象时,除却化妆师的 协助,梅姑的眼神很具表现力,女首相的目光是坚定而自信地,即便在遭遇非议遇到坎儿时,对比孀居的痴呆老妇,那眼神是游离的犹豫的,还透着股子不确定与隐 隐的恐惧,辅以发僵的腿脚、扶着门框的手臂、语无伦次的自语,梅姑已将昔日首相如今的耄耋残年、沉疴心头塑造得形神兼备。对比,曾经在议会发言的意气风 发,在唐宁街办公的一锤定音,反衬出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和沧桑。其中,关于撒切尔为了参选改变说话语气而做的发声训练中,梅姑所发出的声音令人一下子想起了她主演过的那部充满了奇怪口音的《朱莉和茱莉亚》。

“注意你所想的,因为它们会变成嘴里的话,注意你所说的,因为它们会变成实际行动,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形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为它们会影响你的命运。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片中撒切尔的话,观众花时间看完全片,也的确看到了很多,言语、行动、习惯、人格、命运一应俱全,这是梅姑完成的部分,而归根究底,撒切尔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个命题就显得飘渺了,不得不说,这是编导的缺失。于是,三个女人着力打造的撒切尔,只有梅姑拿到了A。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全民代表法案”,使30岁以上的妇女拥有投票权,但是直到1928年才达成妇女普选。时过约莫50载,1979年英国出现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的女首相,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Thatcher,1925-)。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看似成功打破性别的限制,在男性至上的社会──特别是男性政治传统──中获得一席之地,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英国导演菲丽达‧罗伊(PhyllidaLloyd)执导的第二部剧情长片《铁娘子:坚固柔情》,表面上是以撒切尔夫人的事迹为题材的人物传记电影,实则隐藏着令人玩味的“性别”(Gender)论述。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两面性

“铁娘子”(IronLady)源自于前苏联媒体对撒切尔夫人的戏称,却也如实反映出她的两面性:铁,其性质刚硬、冰冷,可视作“男性”的表征;想当然,娘子则强调“女性”(这里“男性”与“女性”指的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的部分。一如台湾片商所下的副标题,铁的坚固与娘子的柔情,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同时显现于片中的撒切尔夫人(MerylStreep饰)身上。

电影是以现在与过去不断交错而进行。现在指的是早已退出政坛,记忆力衰退,身形痀偻的撒切尔夫人所处的时空;过去的时空则是包括年轻时的玛格丽特(AlexandraRoach饰),以及担任首相时的撒切尔夫人。透过过去的片断,我们便可看到尚未涉入政治的玛格丽特与当时一般女性的不同之处,例如:站在一群男性中间,聆听社会公共议题相关的演说;在晚宴桌上高谈阔论,发表“我们应自立自强”等的言论。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应拥有紧闭的嘴巴,也就是无声的角色,显然,这时的玛格丽特已流露出性格中偏属“男性”的部分。

然而,当玛格丽特正式走入政治,甚至是成为撒切尔夫人时,“男性”却从她的性格变质为一层不得不佩戴的面具、伪装。片中,撒切尔夫人的幕僚向她说:“没有人想被女人说教、威吓。”尤其是在涉及经济、军事、国防、外交等方面的男性化的政治领域中更是如此,这表示撒切尔夫人必须以“男性”的身分站上政坛。因此,我们看到撒切尔夫人改变发型,使自己看起来更有气势;练习发声,让自己的声音更有力,提升说话时的威严。气势、有力与威严,这些形容词往往套用于“男性”身上,撒切尔夫人将之加诸于己,说穿了只是为了能够跻身由男性所掌控的政治世界。

相较于处理政治时的“男性”身分,撒切尔夫人在面对丈夫丹尼斯(JimBroadbent饰)时则不时显露出柔情的“女性”面相。这部分可藉由以下几场戏看出:即使丹尼斯早已过世多年,撒切尔夫人仍不愿收拾、整理他的遗物;当幕僚希望撒切尔夫人拿掉长久佩戴的珍珠项鍊时,她不愿配合,只因那是丹尼斯在双胞胎子女出生后送她的礼物;在旅馆爆炸后,看到丹尼斯平安无事,撒切尔夫人害怕地说:“我以为我失去你了。”相信观众从这些片断不难感受到撒切尔夫人对丹尼斯的深情与依赖。此外,撒切尔夫人的情感不仅用于丹尼斯身上,也用在人民身上,特别是她亲自提笔写信慰问战争受害者家属的一幕最令我印象深刻。

撒切尔夫人以其“铁娘子”形象闯荡政坛,即使招致正反两面的评价,亦无损于她在英国历史上的位置。不过,如同张小虹在《后现代/女人:权力、欲望与性别表演》中所提:“但当我们说『女性同男性一样杰出』的同时,也许只是『女性依循男性的方式在男性的社会中,获取男性的认可与赞许』。”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地位,很难说不是藉着披上“男性”外衣而成功,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我这一辈子每天都在打仗,也被男人低估。”撒切尔夫人如是说。女性想要在男性主导、充满性别歧视的政治丛林中生存,甚至是占有一席之地,将自己包装在“男性”之下或许是一条无从选择的路径,只是,这也使得年老的撒切尔夫人看到电视新闻中过往的自己时,不由得感叹道:“我不认得我自己。”

回归身为女人的自己

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曾说:“今日男人代表『肯定的』与『中性的』──也就是说,『男性』与『人』──而女人则只是『否定的』、『女性的』。”由此可见,当我们提及“人”时,泛指的其实是男人(这点从英文更能看出)。那么,女人呢?又,以“男性”身分包装的女人呢?

撒切尔夫人不愿受限于传统的“女性”框架里,在丹尼斯求婚时,她说:“我绝对不会当小女人。”强烈要求丹尼斯理解她不想一辈子窝在厨房,困在“家庭主妇”的角色中;接着,她还说:“人一定要活得有意义。”显见撒切尔夫人意图打破“人=男人”的传统,也不想委身于“女性的”之中,企盼单纯以“人”的身分使自己完满。然而,如同前述,在踏入政坛后,撒切尔夫人被迫伪装成“男性”,汲汲营营于政治事业中,致使她失去了某些珍贵的东西:亲子之情与自己。

片中一幕:年迈的撒切尔夫人翻找出过去拍摄的家庭影像光盘,看到当中年幼的一双子女在海边玩耍,不禁兴起万般感概;此时,丹尼斯的身影说:“你可以倒带,却不能重来。”下个镜头,撒切尔夫人赶着开车到议会,抛下追着车,想跟她分享照片的子女。时间拉到现在,子女早已长大成人,儿子不在身边,丈夫又过世,撒切尔夫人唯一能抓住的只有幻影与过去的记忆,因此导演选择破坏时间顺序,不断交错现在与过去,让观众更能体会记忆的片断性;同时,藉由过往的意气风发与现在的柔弱身躯的鲜明对比,衬托出隐藏在撒切尔夫人这位不凡女性之下,其实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位平凡的母亲,以及平凡的玛格丽特‧撒切尔。

In 1918, the congre on behalf of \"civil law\", with more than 30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vote, but it was not until 1928 that women\'s suffrage.In about 50 years, first appeared in Britain in 1979, so far the only female prime minister, she was Margaret thatcher (MargaretThatcher, 1925 -).Margaret thatcher became prime minister, seemingly succeful break gender restrictions, in a sexist society ─ ─ especially male political tradition ─ ─ for a place, but the fact is really the case? British director Mr, lida Roy (PhyllidaLloyd), directed by the second plot long piece \"the iron lady: strong tender feelings\", on the surface is Mrs Thatcher\'s biography movie depicting the story, but in fact it was entertaining to get hidden in the \"Gender\" (Gender) in this paper.

The iron lady, Margaret thatcher\'s always two sides to everything

\"Iron lady\" (IronLady) derived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media of Mrs Thatcher\'s calls, but also truthfully reflect her two sides: iron, its hardened, cold natur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ma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lady emphasizes \"female\" (\" male \"and\" female \"here refers to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gender \"the day after tomorrow).As Taiwan\'s producers under the subtitle, iron fortified with lady tender feelings, expreed by two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slice of Margaret thatcher (MerylStreep).

Movie is now continuously interlaced with the past.Now is already quit politics, memory lo, rolls for grain shape 痀 of Margaret thatcher\'s time and space; The space and time are used to include Margaret (AlexandraRoach act the role ofing), as a young and when he became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Through the fragments of the past, we can see Margaret has not been involved in politics and the common women\'s difference, for example: standing among a group of men, listen to public topics related to speech; Talk about at the dinner table, the speech we should free-standing self-improvement, etc.In traditional ideas, the \"female\" should have closed mouth, also is the role of the silent, clearly, at this moment Margaret has showed partial is a \"male\" part of the character.

However, when Margaret formally into the political, and even become a Margaret thatcher, \"male\" from her to a layer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metamorphic had to wear the masks, camouflage.Production, Margaret thatcher\'s chief of staff, said to her: \"no one wants to be a woman\'s sermon or intimidation.\" Especially in involving economic, military, national defense, diplomacy, etc, the masculine especially in the political field, which means that Mrs Thatcher must with the identity of \"male\" on politics.So we see Margaret thatcher change hair style, make yourself look more momentum; Vocal, let his voice is more powerful, spoke the majesty of the ascension.Momentum, powerful and majestic, these adjectives are often set for \"male\", Margaret thatcher will add to the already, after all is in order to be one of the political world dominated by men.

Compared with the \"male\" identity when dealing with political, Margaret thatcher in the face of her husband Dennis (JimBroadbent) from time to time when they are show tender feelings of \"female\" faces.This part can see by the following scene: even if Dennis had already paed away for many years, Margaret thatcher are reluctant to pick up, sort out his belongings; When staff wish Margaret thatcher removed when wearing a pearl necklace for a long time, she don\'t want to cooperate with, because it was Dennis in children after the birth of twins to send her gift; After the explosion in the hotel, see Dennis safe, Margaret thatcher afraid, and said, \"I thought I lost you.\" Believe the audience from the fragments are not difficult to feel Margaret thatcher affectionate to Dennis and rely on.Moreover, Mrs Thatcher\'s emotion is not only used for Dennis, also used in people\'s body, especially her pen to write personally condolences to relatives of victims of war scene imprees me the most.

Margaret thatcher, with its \"iron lady\" image to make politics, even cause both sides of evaluation, also hurt her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Britain.But as hsiao-hung chang in the postmodern/woman: power, desire and gend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ut when we say\" women, like men out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maybe it\'s just the way women follow men in male society, get recognition and praise of a man\".\" Margaret thatcher can have status, it is hard to say not through a \"male\" cloak and succe, however, this also is helple.\"I this lifetime fighting every day, also was underestimated by the man.\" Margaret thatcher said.Women want in a male dominated political survival in the jungle, full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even a place of their packaging under the \"male\" may be a no alternative path, just, it also makes the old lady thatcher saw television news in the past, I sighed: \"I do not know myself.\"

Return to yourself as a woman

Simon, boa (SimonedeBeauvoir, 1908-1986) once said: \"men today on behalf of the\" yes \"and\" neutral \"─ ─ that is to say,\" male \"and\" people \"─ ─ and women are only\" negative \", \"female\".\" Thus, when we refer to \"people\", referring to the actually is a man can see more from English (this).So, a woman? Again, as \"male\" packing of woman?

Margaret thatcher won\'t limited by the traditional \"female\" in the framework, in Dennis to marry him, she said: \"I will never be young woman.\" Strongly asked Dennis to understand she didn\'t want to a lifetime nest in the kitchen, trapped in the role of \"housewife\"; Then she said: \"people must live meaningful.\" Obvious Mrs Thatcher\'s intent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 the man\", also don\'t want to be committed in the \"female\", looking only to the identity of \"person\" to complete.However, as mentioned, after entering politics, Margaret thatcher was forced to pretend to be \"male\", homelands in political career, that she had lost some precious things: parents of love with her.

Movie scene: elderly lady thatcher rummage shooting family video discs in the past, see among young pair of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sea, can not help but rise so kindne; Figure at this time, Dennis said: \"you can rewind, but not again.\" The next scene, Margaret thatcher was driving the drive to the parliament, left chasing the car, want to share photos with her children.Time to now, their children have grown up, and don\'t have my son, her husband died, Mrs Thatcher only to capture only the phantom and the memory of the past, so the director choose destruction of time sequence, continuously interlaced with the past now, and let the audience can understand more memory PianDuanXing; At the same time, by paing the high-spirited and frail body now stands in stark contrast, foil a hidden under Mrs Thatcher the uncommon women, is really just an ordinary man, an ordinary mother, as well as ordinary

推荐第10篇: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一个资本主义新摩西的故事

转发 评论 今日10:47

为仍然活着的人拍传记电影并不多见,刚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大奖的《铁娘子》就是一部。《铁娘子》里大量篇幅渲染了撒切尔夫人在马岛战争中的坚定、果断的“铁娘子”形象。撒切尔夫人曾被评为英国百年最杰出首相,超越带领英国人打败法西斯的丘吉尔,排名第一。

撒切尔夫人的独到之处在于,她并不刻意迎合民意,甚至逆民意而行,而到最后,通常她会赢得更多的支持。

说一个也许让我们这些从小接受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和正义化身的中国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撒切尔夫人曾经“血腥”镇压工人罢工,一举击溃英国矿业工会的力量。看过描述百年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美国纪录片《制高点》的,都会对戴着高帽的英国骑警纵马冲进示威人群、挥舞警棍击打示威者的画面印象深刻。

看上去这是侵犯人权的举动,但英国的这个故事并没那么简单,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鸡蛋和墙的故事。

在20世纪中后期,工会实际上是英国最有权势的力量,他们组织罢工的时候没有人敢动,国有垄断行业的工会凭借特权,动辄罢工,不厌其烦地要求加薪、福利和带薪休假。由于英国工会在二战之后多次罢工运动中屡屡得胜,其工会干部在工会会员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他们早已经脱离了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从待遇上看堪称工人贵族。工会的专职干部享有高薪,他们早已习惯了有专门的大办公室、出入有专车接待、叼着雪茄、喝着威士忌的腐败生活。工会领袖杰克·琼斯曾被认为是比首相更加有权力的人,外号人称“琼斯皇帝”。工会曾经逼迫威尔逊让步,让保守党的希思倒台。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制约的力量,让英国不堪重负,很大程度上由于工会的作用,导致英国庞大的老旧国有企业巨额亏损,北部的工业区的工厂设施停留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产出效率极为低下。

在战后三十年的福利国家政策的作用下,到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在经过连续的经济衰退之后,几乎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样一个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几乎沦落到和发展中国家一样的经济地位。英国在当时甚至开始接受欧洲国家的经济援助,这对于习惯于大英帝国荣耀的骄傲的英国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英国的衰落当然不只是工会造成的,工会只是英国战后全面推行社会主义性质的福利国家政策的一个缩影。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的崛起依靠的是自由贸易,是自由市场经济,但20世纪40年代之后,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主张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政策全面推行,包括煤矿、铁路在内众多行业被国有化。正是这些政策导致了英国这个曾经的世界经济火车头迅速衰落,经济增长放缓并陷入停滞。

这种情况下,英国现代史上最强势的首相撒切尔夫人登上权力宝座。这位外表强硬的女人手里拿着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书《通往奴役之路》重重地扔在英国议会的讲台上,说:“这就是我们相信的哲学。”她赢得了掌声。因为英国太需要一个领袖带领他们回到繁荣时代。她对议员们讲了自由主义的哲学,讲了自由市场带来的繁荣,讲了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将如何把一个国家带进如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和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一样的奴役之路的,她很痛心英国这个曾经的自由之土,亚当斯密的故乡,在20世纪竟然走在这条悲惨的道路上,她要恢复英国的自由的传统,恢复英国的荣耀,她坚信哈耶克主张的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的力量会帮助英国回到世界之巅,会帮助每个英国人重新过上富裕的生活。

她的话深深打动了议员们,掌声经久不息。

1984年,英国全国矿工联合会发动大罢工,试图维护早已衰败的英国国有煤矿系统。但撒切尔夫人已经决心以毫不妥协的态度来应战。撒切尔夫人在储备了大量的煤,确保停工对发电不构成影响之后,对工会采取了强硬的措施,派出警察阻止任何罢工的支持者接近罢工矿场的范围,皇家骑警更与罢工矿工的纠察队在约克郡欧格里夫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撒切尔夫人很自信自己的行为的合法性,因为矿工纠察队以武力阻止其它矿工正常上班,这是工会经常使用的手段,但在当时工会的嚣张已经引起了民众的愤怒,这次罢工并未得到大众舆论的认同。工会以武力阻止其他矿工上班的行为在事实上侵犯了不愿意罢工的矿工的自由,这是对英国数百年宪政和法治的挑战。尽管在战后的三十年当中,工会的这种超越法律的特权被各届政府所纵容,但这说到底毕竟是违法行为。因此,撒切尔夫人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镇压工人运动),出动皇家警察,不惜以武力制止工会的嚣张行为。在警察的保护下,过半数的矿工重回岗位,工会被迫无条件投降。自此,工会势力完败。采矿业的私有化进程迅速推进,到1994年,英国全部15个国营矿场关闭。

煤矿的私有化只是英国庞大的国有企业系统私有化的一部分。挟挫败工会势力的余威,撒切尔夫人迅速推进包括采矿业、铁路、公用事业、航空业在内的国有垄断行业的私有化。

在货币政策上,撒切尔夫人奉行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教授为首的货币主义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停止通货膨胀政策,开放对金融业和其他各种行业的管制,大幅度裁减政府部门、削减福利。 撒切尔夫人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撒切尔革命”。她在美国的盟友里根总统也几乎与她同时发动类似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革命。经过十年的革命,企业活力和个人创造力的释放使得英国这个“欧洲病夫”很快焕发活力,美国的“里根革命”也产生了同样的神奇效果,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遏止了经济衰退,这两个国家的经济迅速转入繁荣周期,这个繁荣周期在美国和英国持续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在英国,恢复私有制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活力的撒切尔革命成为了英国政治的遗产,效果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在英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什么人敢于质疑自由市场的力量,甚至站在政治光谱左边的工党也在布莱尔的领导下改走“第三条道路”,主动切割和工会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声称奉行“撒切尔主义”,撒切尔时代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遗产得以保留。

如今,英美和欧洲都陷入了另外一场经济停滞的危机,这场危机,正是尾大不掉的政府管制、福利国家和政府垄断货币和金融体系所造成的恶果。对这场危机的反思在政界和学界广泛地进行,有很大的声音认为经济危机是对经济过于自由放任的结果,于是无论是在美国的左翼奥巴马政府还是英国号称继承“撒切尔夫人遗产”的卡梅伦政府,都捡起凯恩斯主义,以庞大的政府支出、财政赤字和“量化宽松”的滥印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死抱着福利国家的泰坦尼克沉船不放,但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刺激”,英美的经济不但没有起色,而且危机还在深化。

时间如轮,英国、美国和欧洲仿佛又回到了撒切尔和里根革命之前的日子,经济停滞、失业率高企、人们信心丧失。这个时间点上,《铁娘子》赢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是不是一个信号,昭示着人们期待又一个撒切尔夫人来发动新的自由市场的革命?

也许吧!时代造英雄。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奔向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撒切尔夫人在20世纪80年代带领英国走向新的繁荣。现在这个时候,带领英美和欧洲走出当前的经济萧条,重拾自由市场价值的新摩西或者说新的撒切尔夫人也到了应运而生的时候了。

第11篇: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历史终结

2013-04-09 来源:IBTimes中文网

1989年夏天,美国保守主义祖师爷列奥·斯特劳斯的再传弟子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引起整个世界学术界哗然的文章《历史的终结》,宣布缠绕了200年之久的意识形态竞争已经结束,历史终结了。这时,有份共同参与终结苏联的美国总统里根即将卸任,而他的盟友撒切尔夫人内焦外困,支持率下跌,离辞职时间只剩下了一年。

从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彼时,一切如梦亦如幻,似乎一切不曾发生。而那个时代中曾经叱咤风云、一时无俩的人物,都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之中,无从记忆。只有当昨晚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都拾回了那个年代的记忆片段。

1 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乃是一个混沌未明的世界。对于中国人而言,在挣扎着逃出灾难岁月,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之时,一切都是新鲜和刺激的。但对于整个欧美世界来说,经历了战后的复苏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之后,他们已然在福利国家的停滞和低迷之间徘徊了许久。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在下行的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

两个人的出现,终结了这一切,把欧美世界,甚至把整个世界带进了一个如果不能说是明媚,至少也是清朗的时代之中。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并且执政至1990年;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并且执政到1989年。

笼罩在撒切尔夫人身上的荣光与贬损都众多,至少在英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丝毫不为过。然而,纵观其一生,保守主义的信念才是贯穿始终的本色,至于铁娘子的标签,不过是对她的这一信念坚守的方式的认定,尽管她不妥协的政治性格也决定性地影响了她执行这一信念的手段。

对于撒切尔夫人,自由主义的市场理念和政府管理方式,是决定一切行为的终极政治哲学。她在国内削减福利、减少公共开支、打压工会权力、进行私有化的举措,都出于这种政治信念的执行。战后的欧洲包括英国,都对于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政策有着近乎执着的迷恋,整个社会的竞争性降低,企业成本高昂而公共服务国家化。

撒切尔夫人所进行的社会改革,恰恰所要进行的,就是对于市场经济的原则的重新尊重,把政府规模大规模缩小,降低公众对于公共

2 服务的依赖,对企业发展进行松绑,将人们重新推回到竞争性的市场中去。这一举措立即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于是英国迅速地回到了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昔日大英帝国的些少荣光。

在对待欧洲的态度上,撒切尔夫人反对的,就是欧洲一体化这个多少带有乌托邦式的政治构想(这个设想,来自于法国总统的政策顾问科耶夫),否决将英国绑进整个欧洲的战车,否决将英镑取消加入欧元体系。

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信念,也是她在执行对外政策,尤其是对苏政策的根本行动来源。她终其一生,都和里根保持了稳固的政治友谊和私人友谊。是他们一起共同强硬地对抗苏联的政治理念,甚至共同发动了对苏联的军备竞赛,从而把苏联拖进了一个长期的消耗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直接导致了苏联的垮台。而比里根幸运的是,她亲眼目睹了这一政策的成果:柏林墙的倒塌。

如果未曾把撒切尔夫人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下去关照的话,人们很难发现这种保守主义的执着对于世界政治的格局以及社会形态的构成具有多么重大的关系。在60、70年代欧美国家的绥靖政策与社会主义迷恋的情绪之下,整个世界的低迷,都和这样混沌的思维相关。一方面人们固然依然相信资本主义所推动的自由民主人权的珍贵,一方面却同样期待国家福利政策的施行和平均主义的神话。

3 撒切尔夫人和里根这两个凭空出世的保守主义者,共同构筑了几乎整个20世纪下半期乃至21世纪初期的世界政治信仰:自由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根基不容动摇,自由民主的信念不容动摇。

这乃是对于整个世界体系的中流砥柱式的坚守与铁腕。于是他们共同恢复了当时世界两个最重要国家的经济活力,终结了冷战的混沌状态,开辟了全球化的新世界。

当整个世界走出那个历史三峡的时候,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的时候,人们才会蓦然发现撒切尔的功勋原来如此地卓著:英国以脱离福利国家的形态保持着资本主义的活力,在整个欧洲的经济结构中独树一帜,从而依然是欧洲的领路人;不加入欧元的决定使英国免于欧元危机的戕害,而欧洲共同体的乌托邦如今摇摇欲坠,挣扎在欧债危机的共同困境之中;整体社会的健康化让英国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坚定的自由信念,而并非如同其它欧洲国家那般摇摆而混乱。

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和马岛战争的决绝,都只不过在那个时间点上的明智政治决策,绝说不上是什么不可替代的荣耀。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以全球化和互联网为主流话语的体系之中,低迷、冷战和社会主义国家政策都显得那么遥远而飘摇。但是,如果不是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历史偶然性的政治结合,今天的世界到底会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尚未可知。惟一确实可知的就是,恰恰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市场的开放与交流、自由市场主义的全球性认同以及自由民主信念的普遍通行,才更加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

4 历史总要翻过一页。撒切尔夫人的离世,就是对已然逝去的那个时代的一个总结。福山的理论具有着其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致命缺陷,因为意识形态的竞争永远有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人类的生涯之中,对于意识形态的构建总是有着痴迷和执着。但是,至少对于那一代人而言,历史已然终结。

第12篇:撒切尔夫人经典语录

撒切尔夫人经典语录

英国“铁娘子”、前首相撒切尔夫人2013年4月8日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1979年至1990年任首相,是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20世纪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这位改变英国、影响世界,并让所有人折服的著名女政治家,小时候就被父亲灌输一个观点:永远坐前排—— 即使坐公共汽车也 要坐前排,以激励她做任何事都要争一流,不落后。最终,她成为国际政坛上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生前快言快语,很少隐藏自己的观点。她曾在当选英国首相后表示,“任何了解持家的女人都对管理国家的问题有更多了解”,也在卸任后表示,“家,是个你没什么更好事情做的时候去的地方”。 回顾她一生中的经典语录,你会发现这位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而且可以完成男人无法做到的事。

1、“并非侥幸,这是我应得的。”(9岁于校内获奖,1934年)

2、“永远争坐第一排。

3、“在我这个时代没有女性将成为首相或者外交大臣,不可能出任这些最高级的职位。不管怎样,我不想当首相,但是你该对自己有百分之百的自信。” (1969年,时任反对党保守党议员)

4、“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撒切尔首次政治演说)

5、“任何一位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将更透彻地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国家。”(1979年,那一年成为英国首相)

6、“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后) 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7、“我不是个谋求共识的政治家。我是个有信仰的政治家。”(1979年)

8、“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我喜欢争论,我不会坐等别人来赞同我的意见。”(1980年)

9、“没人会记得那些只有善心的人。他必须还得有钱才行。”(1980年)

10、“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11、“我不在乎我手下的部长们说多少话,关键是他们要说到做到。”(1980年)

12、“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男人多空谈,女人才有所作为)(1982年)

13、“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

14、“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争)

“我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去落实执行。大英帝国再次壮大了。”(1982年,马岛战争大捷)

15、“我们所需求的仅仅是把我们的钱拿回来——尽管这句话曾被误读为‘我想拿回我的钱’。”(1984年,欧盟峰会)

16、“在外部,我们得对付在福克兰岛的敌人。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内部的敌人,他们更难对付,他们对自由的威胁更大。”(评论1984-1985年矿工罢工)

17、“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起直发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18、“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19、“根本没有社会这个东西。只有单个的男女和家庭。”(1987年)

20、“我要继续战斗,我要战斗直至胜利。”(1990年11月21日,撒切尔夫人在未能赢得足够保守党内选票后如是说。次日,她辞去首相职务)

21、“可笑的旧世界。”(1990年11月27日,撒切尔夫人在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上)

22、“那是面带笑容的背叛,这可能是最坏的事情。”(1993年,撒切尔夫人提及当年建议她下台的内阁成员们。)

23、“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24、“家,是个你没什么更好事情做的时候去的地方。”(1991年5月,离开唐宁街10号6个月后)

25、、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撒切尔首次政治演说)

26、我并不十分苛求孩子,对他们的教育严到中等程度就行了,要教育孩子懂得是非,当然也得有些纪律,但是要为纪律而纪律,要说明道理。孩子会没完没了的问个明白,你要始终十分耐心;不管怎么样,我得说明道理,答复他们的问题。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得不够,这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13篇:撒切尔夫人语录

撒切尔夫人语录

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

英国“铁娘子”、前首相撒切尔夫人8日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1979年至1990年任首相,是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20世纪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图为1988年10月14日,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伦敦的一个保守党大会上发言。

If you just set out to be liked, you would be prepared to compromise on anything at any time, and you would achieve nothing.- Margaret Thatcher

如果你一心为了讨喜,那你就要准备随时随地的屈就,并且你会一事无成。- 玛格丽特•撒切尔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is very dangerous; you get knocked down by the traffic from both sides.站在路中间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会被从两个方向来的车辆撞倒。 I am extraordinarily patient provided I get my own way in the end. 只要最后能随我所愿,我就会极有耐心。

I am in politics becaus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good and evil, and I believe that in the end good will triumph.

从政是因为有正邪之争,而我坚信邪不胜正。

If you want something said, ask a man.If you want something done, ask a woman.1965 speech 如果你需要信口开河、会说的人,得找个男人;如果你需要找具体做事儿的人,一定要找个女人!---1965年演讲 \"Where there is discord, may we bring harmony.Where there is error, may we bring truth.Where there is doubt, may we bring faith.And where there is despair, may we bring hope.\" May 4, 1979, after becoming PM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后) Any woman who understands the problems of running a home will be nearer to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of running a country.了解持家难处的女性,较易明白治国之难处。 (1979年当选首相后) \"Pennies don’t fall from heaven — they have to be earned here on Earth.\" November 1979 at a banquet 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脚踏实地去挣。1972年11月 某个宴会

I love argument.I love debate.I don’t expect anyone just to sit here and agree with me——that’s not their job.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We want a society where people are free to make choices, to make mistakes, to be generous and compaionate.This is what we mean by a moral society; not a society where the state is responsible for everything, and no o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ate.”

我们想要一个人民可以自由的选择、犯错、持有宽容及同情心的社会。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德社会;不是一个国家要负所有责任,而没有人须要为国家负责的社会。

Being powerful is like being a lady.If you have to tell people you are, you aren\'t.(Margaret Thatcher)

做大人物就像做淑女一样。如果你告诉人们你是,那就说明你不是。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will become behavior;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they become destiny.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成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成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为他们会成为命运。

“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撒切尔首次政治演说) “在我有生之年,英国不会出现女性首相。”(1973年,撒切尔接受BBC采访) “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保守党议会成员埃雷•尼夫遇刺,撒切尔夫人援引主祷词) “我们所需求的仅仅是把我们的钱拿回来——尽管这句话曾被误读为‘我想拿回我的钱’。”(1984年,欧盟峰会) “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 “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起直发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争) “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1987年,专访) “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第14篇:撒切尔夫人葬礼

新闻热词:撒切尔“礼仪葬”等相关词汇翻译

英国4月17日为撒切尔夫人举行了 “礼仪葬礼”,而非“国葬”,但其葬礼以最高军事荣誉礼仪举行,并进行了电视直播。

Downing Street announced that Britain\'s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would receive a ceremonial funeral, with gun carriage, military proceion and a service at St Paul\'s Cathedral, in the style of the funerals of Diana, Prince of Wales, and the Queen Mother.英国首相府宣布,将为英国首位女首相举行“礼仪葬礼”,包括皇家乘骑炮兵部队的炮车,军队列队行进以及圣保罗大教堂的仪式,规格与英国已故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的葬礼相同。Ceremonial funeral(礼仪葬礼)一般来说只有王室家族的高层成员(senior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才能享受,而且举办礼仪葬礼需得到女王的首肯(the consent of the Queen);而国葬(state funeral)则多为王室君主(sovereign as head of state)举行,举行国葬需要先在议会投票表决(motion or vote in Parliament)。礼仪葬礼比国葬要低一级,不过两种葬礼通常都包括遗体告别仪式(lying in state)以及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或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葬礼仪式(Westminster Abbey service or a service at St Paul\'s Cathedral)。 英国此次为撒切尔夫人举行的是带有军事荣誉的“礼仪葬礼”(a ceremonial funeral with military honours)。葬礼前一天,她的灵柩将被送至到国会大厦内的圣玛丽教堂(Chapel of St Mary Undercroft in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home to Britain\'s Houses of Parliament),葬礼当天,灵柩将由灵车(hearse)送至圣克莱蒙•戴恩斯教堂,之后被放至皇家乘骑炮兵部队的炮车(gun carriage)由皇家乘骑炮兵部队(King\'s Troop Royal Artillery)引领沿街列队行进,沿途会有三军士兵(tri-service military personnel)和普通民众瞻仰并表达哀思,最后到达圣保罗大教堂进行葬礼仪式(funeral service)。葬礼第二天,将会进行私人火化仪式(private cremation)。

第15篇:《撒切尔夫人》影评

《撒切尔夫人》影评

2010990020

10行管

江媛媛

1342395297@qq.com

传记电影只所以吸引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给予观众一种错觉:可以借2小时的银幕之旅来了解历史、一个重要人物的一生,还有他的心灵。有时导演未必有这样的野心或能力在电影中重建历史、伟人,只有少数伟大的传记片才会让观众在看过之后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寻历史真实的冲动。影片《撒切尔夫人》,它试图诠释一个“铁娘子”称号下“真实”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但在看过影片之后,我们仍然无法确认银幕上的撒切尔和真正的撒切尔有多大程度上的吻合。

影片的导演菲利达·劳埃德之前只拍过一部音乐剧电影《妈妈咪呀》,这位女导演让影片充满细腻温婉的气氛,却也失去了传记电影最吸引人的力量感。反复的闪回、倒叙使影片颇具有现代感,同时则失去了叙事的流畅性。对比《国王的演讲》的高度集中、高度戏剧化,《撒切尔夫人》就显得有些琐碎轻盈。

在“中美文化艺术论坛”中与斯特里普交流的环节里,一位英国人站起来表示,他就是当年朝撒切尔夫人的车子扔东西,高喊“撒切尔滚蛋”的那些年轻人之一,至今仍然不赞同撒切尔的主张和作为,但影片让他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都要感谢斯特里普的精彩表演。

出乎我们的意料,影片从退休后身体每况愈下的撒切尔开始写起,中间穿插着闪回来讲述这位政坛的铁腕人物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这个结构就已经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回忆的、个人的、温和与失落的铁娘子。老年的铁娘子神经质、敏感,甚至可以说多愁善感,她时常有看到死去丈夫的幻觉,对孩子充满母性的思念之情。斯特里普的表演已臻化境,演起这样一位老人来真切自如,但从效果来看,则远不如回忆段落中从青年走到盛年的撒切尔夫人来得真实。当她第一次和政敌在议员中论战时,当她斩钉截铁地决定与阿根廷开战时,那种历史风云人物的震撼才在银幕上展现出来,令你全心投入。

“当心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变成言语;当心你的言语,因为言语会变成行动;当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会变成习惯;当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变成性格;而性格会变成你的命运。”这是影片中老年撒切尔夫人对她的医生说的一段话。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撒切尔的性格,她的习惯,她的言语,可对于她的思想,她何以成为撒切尔夫人,还是只能停留在导演提供的片面解读上——没有中英谈判的内容,对收取“人头税”也一笔带过。

影片用浓重的笔墨,勾勒了一个在男人世界里打拼的女人背后的心酸。影片还原了撒切尔夫人的工作处境:在满是灰黑色男性西装的议会里,只有一个穿着亮蓝色裙装的她,孤零零地坐着。为了能够适应在清一色男性的政坛立足,撒切尔还专门接受过培训,改变发型、整形牙齿、练习说话腔调。女儿卡罗尔曾提到,母亲的衣橱里面没有一件女性休闲款的衣服,齐刷刷地挂满了适合在正式场合穿着的套装。虽然生活在男人帮里,撒切尔依然保有很多女性特质。像不少女性一样,她也随身不离手提包,但是除了梳子、口红和手帕,包里还有应对断电的手电筒、防止反对者朝她脸上泼硫酸而毁容的解毒剂。

据说,撒切尔夫人会把手提包放在会议桌中央,在辩论中随时从中取出文件应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年轻时曾质问撒切尔夫人是否读过凯恩斯,撒切尔夫人从容地从手提包里拿出这位英国经济学家的文章,反驳布莱尔。如今,“手提包”在牛津词典里,多了一层“抨击或者威吓”的意思。

撒切尔夫人是永不服输的“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那个时代,英国还处在“二战后遗症|”中,臃肿的政府部门、效率低下的国企、“垮掉的年轻人”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国家陷于内耗,发展停滞。玛格丽特从政后,旗帜鲜明的反对官僚主义,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她摈弃懒散怠惰的社会风气,鼓励年轻人努力工作,高效率的工作,从而赢得人生价值。工党掌握的工会势力,借撒切尔缩减开支、关闭国企的政策,大力鼓动公务员和工人罢工,一时伦敦街头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这时,撒切尔夫人勇敢的来到工厂、事业单位中,平息公众对其的不满,并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宗旨便是:劳动才有饭吃,罢工只会害了英国人。

随着一系列改革执行,中小型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英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中坚力量,失业数和不满度也随之锐减。奋起直追的冲劲战胜了懒散怠惰的氤氲,撒切尔不仅挽救了国家,也鞭策了英国人。

福克兰群岛一直是英国在南美的根据地,同时也是涉足南极的前哨,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年年削减政府开支,撒切尔时期的福克兰群岛,因缺乏财政支持,驻军数量减少、装备长期未更新。此时,军人掌政的阿根廷政府认为“夺回”国土的时候来了,于是来了一个“偷袭群岛”。打还是不打?不服输的撒切尔夫人毅然选择了战争,一来可以树立英国还是军事强国的形象,二来能提振自己的支持度。作为政治家,撒切尔无法顾及军人亲属的感受,舍小为大,义无反顾。

撒切尔夫人是永不妥协的铁娘子,但,唯有时间击败了她。

熟悉撒切尔夫人铁腕形象的人,恐怕会认不出电影片头那个步履蹒跚的老妇人。她行动迟缓,语无伦次,眼神里充满了怯懦。这正是如今的撒切尔夫人。“母亲一生的最爱只有两个:一是唐宁街10号,二是父亲丹尼斯。她的最爱都被剥夺了。”女儿卡罗尔说。

2003年,丈夫丹尼斯去世,可撒切尔迟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玛格丽特是撒切尔夫人的本家姓,但就像大多数女强者,她对丈夫的姓同样看重。丈夫是玛格丽特灵与肉的支持,这也是撒切尔先生的幽灵贯穿全片之故。

步入政坛前,撒切尔只是父亲杂货店里的服务员。因听了保守党的演讲,开始对政治有了兴趣,并因此考取了牛津。和撒切尔先生的婚姻,有一半原因来自政治考虑,片中撒切尔向玛格丽特求婚时说得很直白:你缺少一个大商人的背景,而我正好可以填补这部分。有志于政治的玛格丽特,当然不会放过这一绝佳机遇。撒切尔不仅在政治上帮了妻子一把,也是其最好的心灵依靠。从政之初,玛格丽特除面对政敌们的挑衅,还面临着性别歧视。片中有个场景俯拍议院人群,黑压压的全是西装革履的男士,只有撒切尔夫人一位女士,起眼的高跟鞋成了独特的风景;繁杂的政事让玛格丽特很难顾及家人,撒切尔先生对此深表理解,因为他喜欢妻子的与众不同。据女儿卡罗尔介绍,如今,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她会在餐厅里挂上丈夫的画像,一边吃饭,一边跟“丈夫”说话,有时候还会跟女儿解释:“看,爸爸并没有离开我们!”

与撒切尔夫人结识30多年的琳达·麦克多戈感叹道:“我曾经是那么羡慕她身上所拥有的那股常人鲜有的自信,而现在,我只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胆怯和犹豫。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

在影片中,当丹尼斯·撒切尔向年轻的玛格丽特求婚时,玛格丽特非常认真地对他说:“我不想成为一个在家洗碗洗到死的女人。”但影片的最后一幕中,晚年的撒切尔夫人慢慢喝完咖啡,蹒跚地走向洗碗池,自己把咖啡杯洗净,然后转身离开。这一巨大的悖论,看来让人心灵一颤。

如今,87岁高龄的撒切尔平时既不看电视,也不读报纸,一个人住在伦敦的家里。每天早上醒来,她会坐在窗边,盯着不远处的海德公园里游玩的人们发呆。由于年轻时专注工作,和家人接触少,她跟儿女的关系并不密切,他们平均6个月来看望她一次。虽然在任期间交友广泛,但当她过77岁生日的时候,本以为至少能收到几十张贺卡,最后只收到了4张卡片。它们被精心摆放在壁炉台上,闲下来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就会出神地盯着它们。

为了与电影相呼应,《每日邮报》记者特地在圣诞节的时候跑去她家门口蹲点,捕捉昔日铁娘子的风采。可是,他既没有拍到儿女来欢聚,也没有政客来寒暄,只有替她开门的警卫和搀她走路的护士。镜头里的撒切尔夫人风光不再,她左手扶着门框,艰难地向前迈步。

玛格丽特是撒切尔夫人,也是铁娘子。撇开她政治家的身份,她身上那种不比男人差的强硬和睿智,还是很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第16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1925)

一个女人,要在男人的权力游戏中“技压群 雄”,就要使自己“郎心如铁”。

姓名 在1951年前,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罗伯 茨,1951年与她心爱的丹尼斯结婚后,她的名 字就变成了玛格丽特·撒切尔了,对大多数知道 她的人来说,她叫撒切尔夫人,但是对她亲近的人来说,她的昵称是“麦姬”。有时撒切尔的 铁杆粉丝也会用“麦姬”来称呼她,比如在 她1990年输掉大选宣布下野时,她的两名铁杆 粉丝便在她的政敌赫塞尔廷的住宅外举着“麦姬 使我们伟大,你将使我们毁灭”的标语牌。

外号 铁娘子,这个绰号是1976年苏联官媒塔斯 社送给她的,作为对她于当年1月19日的演说 《英国觉醒了》的回敬,撒切尔夫人在这次演 讲中称苏联的军备扩张将对英国和整个世界造 成威胁。不过撒切尔夫人很快将这个敌人的咒 骂变成了自己有利可图的政治资本。不过,为 什么她不接受苏联人送给她的另一个外号“西方 老巫婆”呢?

她的另一个外号比较长,叫做“抢走孩子牛 奶的那个婆娘”,原因是1970年撒切尔夫人任 教育与科学大臣时,因财政危机取消了对7岁以 上儿童的免费供奶。时间已经过去43年,那些 没喝上免费牛奶的儿童现在也已年过半百,如 果你认为大家会忘了这件事,那就大错特错 了。就在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去世的当 天伦敦民众举行的悼念活动中,一瓶牛奶与成 堆的鲜花一起被安放在撒切尔夫人的住所门前 ——我们真都忘了43年前没奶喝的日子呢,麦

撒切尔还有一个外号,只有她最最亲爱的 老公丹尼斯才能叫的,那就是“老板”。

星座 撒切尔夫人是天秤座,但却事事与天秤座 的人性格相反。她的性格显然并不脆弱,也谈 不上温柔,不是她依靠她的丈夫,而是她的丈 夫充当她的贤内助。她既没有选择爱情,也没 有选择艺术,而是选择男子气很重的政治。她 的老公也不是个性强硬的白羊座,而是勤恳老 实的金牛座。

出生地 玛格丽特的出生地是距伦敦以北约200公里 处林肯郡一个叫格拉瑟姆的小镇,玛格丽特一 直很荣幸自己和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牛顿是 老乡,所以,在被封为女爵以后,她把牛顿加 在了自己的纹章上。

住所 撒切尔夫人住过的最有名的地方当然是伦 敦唐宁街10号,也就是首相官邸。她在那儿住 了10年。在她退出政坛后,有一段时间,她和 家人住在伦敦南郊杜尔维奇的一座豪华住宅 里。当她最亲爱的丹尼斯去世后,她便搬到海 德公园附近的一幢四层小楼里。她的下一个临 时住所应当是圣保罗大教堂,她的葬礼即将在 这里举行,而后,她将搬到她永久的住所——天

职业 毫无疑问,英国首相。其实她还当过BX塑 料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主任的私人助理,还有 律师。

性取向 当然是男性,她和她亲爱的丹尼斯 于1951年结为伉俪,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51年 的矢志不渝的爱情。丹尼斯喜欢雪茄、音乐和 高尔夫球,但是他更愿意在背后默默地充当风 光妻子的贤内助。既然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这 么多的女强人,看来“贤内助”在字典上的解释 需要去掉特指女性一条。

最崇拜的人 温斯顿·丘吉尔一直是她崇拜的偶像,无论 是他的演讲口才还是他的强硬作风都是她仰慕 和学习的对象,她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在大英帝 国已经名存实亡的时候仍在以强硬态度捍卫这 个帝国的首相。

最讨厌的人 作为一名政治家,树立政敌是一件必不可 少的事。希特勒一直是她最讨厌的人,除此以 外,她讨厌的名单中还包括斯大林、赫鲁晓 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等苏 联领导人,爱尔兰共和军的大小头目也在她的 讨厌名单上,此外还包括萨达姆、卡扎菲等形 形色色的独裁者。上述这些人,她是抱定决心 至死也不宽恕的,但戈尔巴乔夫可以原谅,毕 竟那个极权帝国断送在他的手里。在国内,她 最大的怨怼是杰弗里·豪,她在任时期的副首 相,正是因为他的辞职导致了撒切尔在1990年 大选中的失败。撒切尔夫人曾宣称她一辈子不 会原谅把她赶下台的人,不过,在2002年撒切 尔夫人的80大寿上,这位仇家终于收到了参加 寿宴的请柬——撒切尔夫人就以这种方式原谅了 这位将她赶下台的人。大概是因为她太忙于和 政敌争斗了,导致她在私人方面没有仇敌。

最喜欢的事 对一个6岁起就用“阁下是这样想的吗”的方 式与人交流,10岁就在地方选举委员会核对投 票人数的人来说,最喜欢的事还能是什么呢? 当然是搞政治。不过作为一个女人,她也同样 有试衣服和做头发的爱好。关于头发,作为首 相的撒切尔夫人要求每周必须做一次她的经典 头盔式发型。对着装,撒切尔有个颇有些迷信 的说法:“当你要参加某些重要活动时,不要穿 新衣,而要穿那些曾给你带来好运的旧衣服。 ”据她的女儿卡罗尔回忆,平时撒切尔夫人只穿 她那套不算最漂亮的“专用野战服”,用于抵挡 人们向她投掷的鸡蛋和西红柿,但她也有专用 的“电视专用服”。她最喜欢的颜色是海军蓝, 在一片灰色和黑色西装海洋之中会显得很突 出。她最爱的款式是正装。当她女儿在她衣柜 里发现一叠正式套装时,她问已经85岁的母 亲:“您平时的衣服呢?”这位铁娘子斩钉截铁 地回答:“我平时就穿这些,我永远不会买一件 休闲装。”

最讨厌的事 撒切尔夫人最讨厌的两件事是二次世界大 战和1984年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爆炸袭击。当 然,1990年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离开她深爱的 唐宁街也是最讨厌的事之一。但是这些都赶不 上2003年6月26日她深爱的丹尼斯与她天人永 隔,对她而言,这不仅仅是讨厌或是厌恶所能 形容的,而是一场摧毁她身心的灾难。

最喜欢的生活 当然,她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的小乐趣, 比如看她最亲爱的丹尼斯给她表演活剧,或是 吃巧克力,在这方面,她胃口惊人,以横扫的 架势对身边所有的巧克力进行种族灭绝。但为 了女人的爱美之心,她还是咬牙戒掉了这一爱 好,每当看见屋里有个巧克力盒子,她都会大 叫:“不要打开,快拿走!”

最深远的影响 撒切尔夫人最深远的影响之一,是以女首 相的身份使西方的政治游戏不再由男人独享。 不过,从她去世后这么多人举着牛奶欢呼 雀跃的场面可以看出,她最深远的影响,也是 被人们永铭于心的,可能还是剥夺了一代儿童 免费喝牛奶的权利。

名言 任何了解持家问题的女人,会更了解执政 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时的演讲,1979

我们只是要回我们的钱。 ——撒切尔夫人在欧盟峰会上要求欧盟退款 给英国时的讲话,1984

不!不!不! ——撒切尔夫人在议会辩论中对英镑加入欧 元的回答,1990

第17篇:作文素材:撒切尔夫人

新作文素材:撒切尔夫人专题之一撒切尔的遗产

1979年5月4日,玛格丽特·撒切尔率领保守党在竞选中获胜,她踏上唐宁街10号的台阶,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当年意气风发的“铁娘子”也许不会想到,2004年5月在英国人纪念撒切尔上台25周年之时,英国《卫报》在回忆那历史性的一刻中用嘲讽的语气写道:“即使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难举出一个例子,可以证实她执政11年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

虽然布莱尔在2000年11月22日,也就是撒切尔下台10周年之际就宣布“撒切尔时代已经结束。”但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是在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我们必须要对付从过去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现在常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她分裂了英国”

“布莱尔的新工党和撒切尔的遗产——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国。”一家英国媒体这样写到,“尽管撒切尔执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响会一直持续数十年的时间。”把“撒切尔的遗产”归为英国发展中的负面因素源于她保守主义的经济思想,这也是撒切尔最受争议的政策。撒切尔上台前,英国在工党卡拉汉政府领导下,很多地区不断出现罢工而瘫痪。

25年前,当“铁娘子”面对这样的一个英国时,她开出的药方是:限制工会力量、推行私有化。之后英国经济果然有了起色,但是用英国《独立报》撰稿人约翰·雷图的话说:“在那些年里,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确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国社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犯罪率上升,社区破裂和分化。”

撒切尔带来的不仅是英国人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10号时的眼泪在英国民众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演员、社会活动家Ricky Tomlinson至今仍然记得那一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在BBC举办“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

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Channel 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现任首相布莱尔和以胸大出名的艳星乔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判决”——“她辜负了英国人”。

“男人也能当首相吗?”

英国人对撒切尔爱恨交加,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大部分对撒切尔都非常尊重,尤其是在不少国家的女性心中,撒切尔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而且可以完成男人无法做到的事。所有人印象中的撒切尔都是一身职业套装,她女儿曾经回忆说,母亲根本没有休闲衣服,因为她从来没有“闲”过。

当年撒切尔夫人当政时,英国曾经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女孩问男孩:“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男孩说:“当首相。”女孩很吃惊:“男人也能当首相吗?”

撒切尔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你想让什么东西被说出来,去找个男人;如果你想让它实现,去找个女人。”她首先是位女首相,其次才是首相。很多媒体都喜欢用撒切尔给丈夫做早饭的一张照片来证明:女强人也必须兼顾家庭。但实际上,撒切尔从来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大学时代,年轻的玛格丽特(那时她还是玛格丽特·罗伯特)就曾经写到:“假如伊丽莎白女王即位,真能消除反对有抱负的妇女登上最高权位的最后一丝偏见的话,那么一个妇女解放的新时代,就真的即将来临了。”当她当选首相后觐见英国女王时,感到非常紧张“我知道,我作为一名女性首相,要是干得不好的话,英国就将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名女首相了。”

但是,保守的英国人并不喜欢一个女人在政治舞台上指手画脚,女人的强硬总是比男人刺目。当年,就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而对此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直到现在,当英国论坛上讨论撒切尔的功过得失时,仍有人明褒暗贬“有得就有失,有功就会有过。作为一个女领导人,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更有人分析撒切尔当初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专栏作家帕迪·申南在纪念撒切尔上台25周年时写到:“25年前,她是英国最有权势的女人,而现在,这个光荣已经属于同样有„恶魔‟称号的安妮·罗宾森(英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以一袭黑衣和冷硬的表情闻名于世)。”

仅仅是一个概念

尽管5月初,几乎所有的英国媒体又把撒切尔这个名字热炒了一遍,但是他们关心的焦点是“撒切尔主义”、“撒切尔时代”、“撒切尔经济”、“撒切尔婴儿”……至于那个14年前洒泪离开唐宁街的老女人现在怎么样了,已经不是公众议论的话题。

自从去年底撒切尔丈夫丹尼斯去世以来,本来就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几乎就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从去年开始,不少有机会接触她的人纷纷宣称:现在撒切尔已经全无昔日叱咤风云“铁娘子”的风采。与撒切尔夫人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达·麦克道佳尔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写到,她被撒切尔夫人的变化“震惊”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羡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

撒切尔的女儿卡洛尔曾说,老了之后的母亲时常看起来思维混乱,总是翻来复去地问父亲同样的问题,而且总是喋喋不休。

琳达伤感地写道,去年拜访的那天离撒切尔夫人77岁生日只有3天,可这位昔日结交广泛的政治强人只收到了4张生日贺卡。这个孤独的老人把这可怜的几张生日卡仔细地摆放在壁炉台上,虽然她曾经期望过起码可以收到几十张。

琳达在结尾写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极少地被人关注,人们只是用它来代指„撒切尔主义‟,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历史时期……撒切尔夫人虽然被奉为大众偶像,但真正的撒切尔夫人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Margaret Hilda Thatcher,通称撒切尔夫人) 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1943年进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1953年林肯律师协会批准她为律师。

撒切尔夫人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61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1970年任教育和科学大臣。1975年2月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连任首相。1990年11月辞去首相职务。1992年6月被封为终身贵族。1993年5月任威廉-玛丽学院第二十一任名誉院长。2005年10月13日,撒切尔夫人80大寿 ,不管是多年的朋友还是曾经的政敌,很多人专门发来生日祝福,高度评价她,英国女王和布莱尔首相等嘉宾都出席她的生日庆祝会。

专题之二失败的母亲 讲述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电影《铁娘子》日前上映,并在美国拿下了单厅票房冠军头衔,而其中扮演撒切尔夫人的老戏骨梅瑞尔·斯特里普不仅凭此片获得第18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还得到了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可谓喜上加喜。但撒切尔夫人本人却和这些风光无缘,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圣诞节和新年,她被龙凤胎子女撇下,幸好有老管家和侄女陪伴,才不至于孤零零一个人过节。而这已经是撒切尔夫人第二次没有与子女一起过圣诞了。

第二次被子女撇下

据英国《每日邮报》透露,这个圣诞节,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在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海享受蓝天碧海和阳光,女儿卡罗尔则在瑞士克罗斯特斯度假胜地过了一个白色圣诞节。没有迹象表明他们会在短期内回英国。

报道称,马克所住酒店每天收费1800英镑。他正着手购买巴巴多斯一处价格高达数百万英镑的房产,一旦成功,他将与“选秀之父”西蒙·考威尔、著名演员卡拉·布莱克、以及英国“猫王”克里夫·理查德等名流成为邻居。卡罗尔现居马德里,她在那里学西班牙语。圣诞节当天,她与前男友、滑雪教练马尔科·格拉斯一起在瑞士度假。而2010年的圣诞节,喜欢到处旅游的卡罗尔在意大利,也没有和母亲团聚。

而现年86岁的撒切尔夫人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同时她也变得越来越健忘。虽然居住在伦敦上流社会住宅区的豪宅里,但家里只有忠诚的老管家凯特陪着她。这已经是她第二年没和孩子们一起过圣诞了。

《每日邮报》称,虽然撒切尔夫人脑子越来越糊涂,记忆力越来越差,但再次被孩子撇下独自过节,她肯定也是不开心的。据悉,她家的客厅角落里有一颗假的圣诞树,上面闪烁着装饰灯。一般情况下,她总是坐在客厅里听听音乐,或者招待少数来访的好友。壁炉上还有子女及密友寄来的圣诞贺卡。而她在议会上院的办公室里,还有数百张来自支持者的贺卡。

很多人邀请撒切尔夫人参加圣诞派对,但这些活动对她来说有点困难,因为她现在的短时记忆力越来越差,这让她出席公开活动时会感觉不自在,正因为如此,她现在不太不门了。

为了填补撒切尔夫人的空闲时间,负责保护她的警卫准备一起在圣诞节当天上午拜访她,给她带去一点节日的气氛,而当天的午饭她将和凯特一起享用传统的圣诞大餐。下午,她准备观看女王的圣诞祝词。

侄女弥补圣诞缺憾

不过,就在圣诞节前,一位亲人得知了她的圣诞计划,并向她发出了邀请。那是撒切尔夫人姐姐穆丽尔的独生女简·梅耶斯。 穆丽尔比撒切尔大4岁,两人感情很好。据悉,年轻时的撒切尔有个名叫比利·库伦的男友。但是当她在一次舞会上把库伦介绍给姐姐后,库伦却看上了穆丽尔。而撒切尔夫人居然也欣然接受了自己由女友变成媒人的命运。撒切尔夫人很赞赏姐姐坦诚相告的做法。穆丽尔曾说:“玛格丽特说过。„我的姐姐是我最好的朋友。 ‟她指的是,我总是把我真实的想法告诉她。 ”

穆丽尔因长年患病,已经于2004年去世,享年83岁。

简是一名教会职员,撒切尔夫人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非常赞成侄女的职业选择。撒切尔夫人的父亲阿尔弗莱德·罗伯茨也是一个传道者,他和妻子就是在教堂认识的。

据悉,当简发现姨妈将要一个人过圣诞时,她马上更改了自己原定的计划。圣诞节当天,撒切尔夫人去了简的家里,和姐夫及侄女夫妇一起庆祝。

撒切尔夫人的一位朋友说:“这个邀请有点晚,但是很受欢迎。凯特陪着她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很安静,很平和,但很特别。 ”这位朋友还说:“撒切尔夫人生前很喜欢姐姐穆丽尔,在她成为保守党领袖前,她们经常见面。穆丽尔是个很直爽的人,就像撒切尔夫人一样。所以能和穆丽尔的女儿在一起,对她来说很愉快。 ”

圣诞节的意义

但是,与侄女共享天伦并不能掩盖子女带给她的落寞。在电影 《铁娘子》中,卡罗尔经常会去探望母亲,但现实生活恰恰相反。虽然卡罗尔曾在圣诞前一个星期回英国看望过母亲,但她也可以一走半年,不来看母亲一次。马克定居西班牙,每四到六个星期才去看望母亲一次。他上次出现在撒切尔夫人家中,还是在去年11月。

随着马克和卡罗尔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撒切尔夫人的朋友开始填补这些时间空当。圣诞节前不久,撒切尔夫人和保守党前主席肯尼斯·贝克在议会上院共进午餐。凯特·米德尔顿在嫁给威廉王子前夜下榻的格林饭店一直是撒切尔夫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她经常在那里举办小型的午餐会。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担任首相官邸发言人的伯纳德·英厄姆经常拜访她,英国独立电台的前老板苏·廷森也是她家的常客。辛西娅·克劳福德是撒切尔夫人在唐宁街10号时的私人助理,她们现在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

说到马克和卡罗尔,撒切尔夫人依旧希望他们能多来看看她。他们是她遗嘱中的主要受益人。这些年来,撒切尔夫人通过写自传和演讲,赚取了数百万英镑的酬劳。

在辉煌时期,撒切尔夫人曾有很多演讲广为流传。而现在,她又有了新的名言:“圣诞节是个具有传统意义的节日,是一个和家人及朋友在温馨的氛围中度过的日子。”要是她的子女也能同意就好了。

“铁娘子”在家庭方面有不少遗憾。女儿不能常伴身旁,而儿子更是从小到大麻烦不不断。有人说,撒切尔夫人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就和她宠爱了一辈子的儿子脱不了关系。

女儿更亲近爸爸

卡罗尔不算不孝,但她是个记者,要东奔西跑,又经常与男友住在瑞士,并不会经常陪伴在母亲身边。

其实卡罗尔和父亲丹尼斯比较亲近。后者于2003年逝世,享年88岁。她曾为父亲写过传记,里面充满浓浓的父女之爱。但2008年她写另一本书时,却连撒切尔夫人的朋友都忍不住光火。这本书名为《在金鱼缸里游泳》,里面记录了证明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一些 “案例”。卡罗尔在书中写道:“有时候,她需要费力地组织语言,而且连早饭吃了什么也想不起来。”而在一次午餐会上,她还透露,母亲混淆了马岛之战和波斯尼亚冲突。书中还披露撒切尔连丈夫去世也不记得了。据卡罗尔称,每次被人提醒丈夫已经不在了,撒切尔夫人看起来都很困惑,并问当他去世时,家人是否都在他身旁。好友称,丹尼斯的去世对撒切尔夫人打击很大,也让她的病情恶化。

电影《铁娘子》中也有撒切尔夫人与老年痴呆症抗争的情节,还有一系列她想象与亡夫对话的场景。

儿子是个惹事精

比起女儿,撒切尔夫人显然更溺爱儿子,但马克却一直给她惹麻烦。“慈母多败儿”,在教育儿子方面,撒切尔夫人经常被指是个失败的母亲。

马克从小就读的就都是最有名的贵族学校,但他成绩奇差无比,高中毕业时门门成绩只有O级,原则上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愿意接受他,但由于母亲身份特殊,不少名牌大学争着招揽马克。但马克在学校称王称霸,包括老师在内,无人敢惹。几乎隔几天,在外忙完国事的撒切尔夫人就要回家替儿子收拾烂摊子。

荒废学业的马克在从商后也没消停过。一开始,他在一些公司就职,但没有在一家公司待满过一年。自己开公司后,马克利用其母亲职务之便“牟利”的事例并不少见,被称为“商界扒手”。英国媒体称,在其母亲当政期间,马克在英国对沙特和伊拉克的军售中可能扮演着某种“角色”。《星期日泰晤士报》当时报道说,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对沙特250亿美元的军售中,马克得到了1500万美元佣金。 1982年,29岁的马克参加 “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时迷路了4天。当时撒切尔夫人正忙着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猛然得知儿子丢了,她在长达11年的执政生涯里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泪。好在救援人员日夜搜索,终于发现了马克的下落。撒切尔夫人百忙中去机场迎接儿子,而且放下架子,恳请所有新闻媒体不要过多地询问自己的儿子。

后来马克和美国富家女戴安结为夫妇。借助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财富,马克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参加一系列冒险活动挣钱。 2004年,马克在位于南非坎普镇的家中被捕,罪名是资助赤道几内亚政变。在获悉儿子出事后,撒切尔夫人拖着病体奔赴南非。此案最终以“5年徒刑缓期执行”和27.5万英镑罚金结束。最后,还是撒切尔夫人自掏腰包为儿子缴纳了罚金。

第二年,妻子便与马克离婚,并改嫁给一个出版大亨。戴安对马克的评价是:“离开母亲就一无是处”。而宣布离婚不到两个月,马克就宣布要娶一位有夫之妇。 2008年他在直布罗陀秘密再婚,家人都是通过媒体报道才得知的,而撒切尔夫人不知道是否理解了这一消息。

之三从杂货店里走出的“铁娘子”

电影《铁娘子》下线不久。导演选取撒切尔作为传记电影的主角儿,原本是极自然的事,在当代世界政治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政治家比她的经历更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电影却偏偏选择从她丧失记忆力和行动力的晚年切入叙述,偏偏聚焦于她作为女人、妻子和母亲的一些人生片段,这可能是这部电影票房惨淡的一个原因吧。虽然撒切尔被奉为大众偶像,但真正的撒切尔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我们特邀请研究世界史的历史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毕会成为大家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撒切尔……

从杂货店里走出的“铁娘子”

命运选择让玛格丽特·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她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从政表现却比男人还强悍。当年,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对此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这个24岁就站在伊里斯购物中心的肥皂箱子上发表演讲的1950年大选的最年轻的女候选人,在还是牛津大学的学生时就习惯了面对整屋子的雪茄和领结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她漫长的从政史上,似乎只在一个场合她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那是在1982年的北京。有人分析撒切尔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马岛之争与欧元危机

1982年的撒切尔,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航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此役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决马岛问题的念头。这场战争把她送进了民族传说,她成了现代的布狄卡女王。如今,当年她的秘书,这个有着“男撒切尔”美誉或恶名的现任首相卡梅伦也把英国最先进的战斗力和威廉王子派往马岛。

1989年,保守党在是否加入欧元联盟的问题上陷入分歧。她坚决捍卫英国的财政主权,拒绝接受“我们根本无法控制、连利率都不能由自己决定的统一货币”。尽管欧元问题成为压倒她政治身躯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因反对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而在1990年被她的政治盟友们逼宫下台,但后来发生的每一次欧元危机都似乎在向她当年的先见之明致意。

争议始终是她形象的一部分

围绕着撒切尔的争议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撒切尔带来的不仅是英国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时的眼泪在民众中引起的是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一定程度地医治了战后长期困扰英国社会的“英国病”,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2007年,高达2米的撒切尔铜像在下议院大厅揭幕,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头部。已有超过两万人在一份并非当真的请愿书上签字,要求撒切尔死后不进行国葬,改行私人葬礼。请愿书上写道:“这是独一无二的减少政府支出、进一步证明撒切尔女男爵率先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价值的理想方式。”

1979年5月4日,她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今天的英国再次面对高失业率、削减开支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全是撒切尔任首相时成功或不成功处理过的。我得遗憾地说,在这一历史时刻上映的《铁娘子》本应该对此有历史性的回应与意义,而不是增加一个当代英国老人的社会学标本。

之四英国广播公司(BBC)遴选撒切尔夫人著名言论语录

撒切尔夫人8日去世,享年87岁。被称作“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是一位坚毅的女性、一位经济新自由主义和政治新保守主义的践行者,受到世界的尊重。英国广播公司(BBC)遴选了一些她的著名言论,从中可一睹她的风采。

有信念的政治家

“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我不是一位共识政治家,我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1979年。

“我不在意我的大臣们谈了多少,只要他们按我说的做。”1980年。

“对于那些屏息等待时髦的新闻辞令“180度大转弯”的人,我只有一句话可说: 阁下想转弯就转弯吧,本夫人是不转弯的。”1980年10月10日,保守党会议。

谈自己的想法

“没有人会记得起乐于助人者,如果这个人只有好心。他还得有钱,(人们才会记得)。”1980年。

“我们不得不与在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没有遇到的敌人作战,我们总是应当记住在内部的敌人,他们更加难以对付,对自由的威胁更大。”1984-1985年,煤矿工人罢工。

“没有社会这一回事,只有独立男男女女和家庭。”1987年。

男性世界中的女性

“在我这个时代没有女性将成为首相或者外交大臣,不可能出任这些最高级的职位。不管怎样,我不想当首相,但是你该对自己有百分百的自信。”1969年,当时任反对党保守党议员。

“任何一位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将更透彻的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国家。”1979年,她在那一年成为首相。

“我成为了一个祖母。”1989年,在获悉她的首个孙辈出生后。

对欧盟的态度

“我想要回我的钱!”1980年,撒切尔夫人在当时都柏林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会议上说。

“我们没有成功地收缩英国的国家边境,却看到在欧洲层次被重新强加的边境,一个欧洲的超级国家在布鲁塞尔实施新的统治。”1988年。

“不!不!不!”1990年10月20日,下议院,反欧洲情绪的爆发使杰弗里-豪辞去了副首相职务,并发表辞职演说呼吁挑战撒切尔的首相职务时,她如是说。

首相生涯的最后时期

“我要继续战斗,我要战斗直至胜利。”1990年11月21日,撒切尔夫人在未能赢得足够保守党内选票后如是说。次日她辞去首相职务。

“可笑的旧世界。”1990年11月27日,撒切尔夫人在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上说。

“那是面带笑容的背叛,这可能是最坏的事情。”1993年,撒切尔夫人提及当年建议她下台的内阁成员们。

卸任之后

“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1991年5月,撒切尔夫人卸任6个月后。

他们如何评价她

法国总统密特朗:她有罗马皇帝卡利古拉的眼睛,但有着玛丽莲-梦露的嘴。

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时的新闻秘书英厄姆:她一直是一位有魅力的女性,如果她愿意,她可以表现的像一位电影明星。

这个女性顽固、倔强、自负。——英国帝国化工的人事部门评定,该企业在1948年拒绝了撒切尔夫人的求职,当时她还没结婚,名为玛格丽特-罗伯茨。 经典语录

●并非侥幸,这是我应得的。(9岁于校内获奖,1934年)

●在我的时代,没有女人会担任首相、总理或外交大臣这些高职。至少我不想当首相,但你该对自己有百分之百的自信。(1969年)

●我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去落实执行。大英帝国再次壮大了。(马岛战争大捷,1982年)

●政治上,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1982年)

●懂得管理家庭的女人更容易学会治理国家。(1979年)

●我喜欢争论,我不会坐等别人来赞同我的意见。(1980年)

●我不关心我的大臣们说了什么,只要他们按照我说的去做。(1987年)

之五执着追求与刻苦奋斗

姓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名称 Margaret Hilda Thatcher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25年10月13日

出生地:英格兰肯特郡的格兰瑟姆

学历: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学位

称谓:铁腕夫人

铁娘子

令世界折服的“铁娘子”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雄踞政坛11年,首相任职期间政绩卓著

在英国的历史上,恐怕没有人比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创造了更多的第一了。

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的天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是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的女首相。英国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连任三届共15年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个位首相有过如此之长的执政时间。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其所推行的一套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英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丘吉尔也稍逊色。

她以其意志刚强,作风果断,不屈不挠,对苏联强硬而获得\"铁女人”之称。

她出自平民,没有显赫的门第的庇荫,没有夫贵妻荣的依傍,靠着不断的努力追求和顽强的奋斗,终于在英国这个重门第,讲传统的国度里,在被视作“男人的领地”的政治斗争漩涡和激流中,一步一步地沿着成功的阶梯攀登,到达权力之巅。她领导她的政府在英国上演了一场被称作“撒切尔的旋风”的话剧,使战后以来一直以来处于衰落不振的英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她是一位足以傲视群伦的政治家,令无数男子刮目相看,相形见绌。

是什么促使她成功?

执着追求

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 的拉丁文,在牛津大学她学习化学专业,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 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

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1950年竞选失败,1951年再次失败,在她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演讲宣传,终于在1959年34岁的她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名女议员。经历工党与保守党的不断的权利争夺与保守党内部的领导权力争夺,她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权力不断的角逐中成为 英国的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尔夫人的这份执着,这份热情,让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站起,重新找对方向前进;让她在权利的漩涡中激流勇进,最终站在权利的顶峰;让她在英国这个崇尚高贵血统,尊崇男人的地方打破规矩,演绎“巾帼不让须眉”的话剧。

刻苦奋斗

她在1951年结婚后攻读法律,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是很重要的。1953年她就取得了当律师的资格。在作为在野党影子内阁人士时,她为了反驳对手,不断的积累大量数据与信息,以无法反驳的语言击败对手。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竞选期间,她马不停蹄的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早上7点起床,忙道次日凌晨2。3点才就寝。

撒切尔夫人的这种精神是她不懈追求的动力,如果没有刻苦的奋斗,她能当选为下院议员?如果没有刻苦的奋斗,她能娴熟的应用信息对付对手?如果没有刻苦的奋斗,她能成为保守党领袖?如果没有刻苦的奋斗,她能立足于这个“男人的世界”之中,成就“铁女人”美名,成为一枝独秀?

撒切尔夫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牛津大学学生辩论会上,她总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坚持到底。1970年她为内阁教育部大臣时,坚决执行自己废除工党政府的综合教育计划,为减少政府经济开支而实行取消对小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提高伙食费政策,因为这样她成为英国当时最不受欢迎的女人。在1975年她批评西方对苏联的缓和政策,是持批评意见的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之一。

撒切尔夫人有自己的见解但不固执,她善于审时夺度,当保守党处于困境中时,她分析情况,从希里的温和派转入基恩-约瑟夫的革命派。如果她没有这样的精神,只能像康有为那样从先进革命者逐渐落伍的改革家。

有自己的见解使撒切尔夫人不易受别人的诱惑,有自己的见解是她有自己的思想,知道迷雾中何去何从。

把握机会

在大特福区竞选议员2次失败后,她抓住机会在芬奇利区改选议员时脱颖而出;在下议院当后座议员时提出议案,她抓住机会展现出自己优秀的演讲口才与辩论口才;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议会议员席位时,她抓住名流集会时演讲,说明自己对处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的观点而赢的许多选票。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撒切尔夫人时刻都在准备着,抓住了一切机会,事无巨细,她成功了。

撒切尔夫人正是拥有这样的精神才拥有伟大的胜利,这一切是她应得的。拥有什么样的梦,就拥有什么样的天空,靠着不断的努力,终有一天会见到彩虹。

拥有雄心壮志,就要有一双坚硬的翅膀去飞翔,拥有伟大的梦,就得有巨大的付出。在成功的道路上是充满泪水与汗水的,甚至是你的生命。

我愿为我的梦付出一切!

之六关于撒切尔夫人的故事永远争坐第一排

关于撒切尔夫人的故事

这天清晨,弗格斯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刚握起话筒,一个陌生而嘶哑的男中音便在电话那头响起:“弗格斯先生您好,我是杰克法官。刚刚有人指控您偷了一家商店的两本书,请您于下午一点钟到达法庭接受审理,希望您积极配合我们。”

弗格斯一头雾水,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去过商店了,再说以他的地位与经济实力,还用得着去偷书?很显然,这是有人设计陷害他。

弗格斯刚刚被上司任命为私人秘书,这项工作虽然累人又费时间,但却是事务总管,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位。虽然对于弗格斯的当选,很多人都赞同并给予了充分支持,但并不代表没有人嫉妒甚至希望他身败名裂。弗格斯实在是懊恼极了,原本愉快而轻松的早晨就这样变得愁云惨淡。

下午一点钟,弗格斯准时到达法庭。指控人是个英俊的年轻人,语句如锋利的刀剑,弗格斯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软饼。二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法官一时难以判断,只好休庭宣布第二天再审。

弗格斯很气愤,他的上司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对人对事一向要求严格,就在清晨还因为他的事假而不悦。而直觉告诉他,明天的审理也肯定不会有什么结果,真不知道要这样到什么时候。

第二天清晨,弗格斯还没想清楚该以什么样的借口再次向女上司请假,女上司就打电话过来,急于要知道他这天打算怎么办。言外之意是她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想不到单位的人这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弗格斯红了脸,仿佛他真的做了贼。他告诉女上司,他要去法院,然后直接回家,因为他没脸见其他人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事务总管却被别人指认为贼,想想都觉得丢人,真不知道同事们会怎样看他。

女上司告诉弗格斯:去过法院之后,一定要到单位来,事情再糟糕,一个大男人都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她还特别要求弗格斯在处理完法院的事情后去见她。

弗格斯很沮丧,干了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得来的职位可能就要这样没有了。

正如弗格斯预料的那样,法庭审理还是没有结果。

下午,弗格斯不得不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硬着头皮回到单位。推开单位的大门,同事们都不约而同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不过一秒钟,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弗格斯的脸上,弗格斯的脸一阵阵发烫,他一遍遍在心里说:我不是贼,不是,我是清白无辜的,是被人陷害的。可是没用,他的声音别人听不到。他成了“过街老鼠”,同事们不是斜眼瞄着他,就是绕他而行。弗格斯实在受不了这样的难堪,径自来到女上司的办公室,他想还是自己请辞吧。

女上司先开了口:“来,我们去散散步。”弗格斯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女上司已经出了门。

弗格斯跟随女上司来到走廊,女上司并没有和他说什么偷窃的事情,不过是让他聊聊他的孩子。提到孩子,弗格斯的紧张情绪立刻轻松下来,孩子的诸多趣事让他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一向严肃的女上司也不时地点头微笑。

女上司同他走遍了这座办公大楼的所有走廊,很多同事都看到了他们愉快交谈的情景。在走完了所有走廊后,女上司带弗格斯进了茶室,这里的门时刻敞开着,女上司选了临近门口的座位坐下,并示意弗格斯坐在她的对面,使得经过和进入茶室的人第一眼就看得见他们。在这里,视时间为金子般珍贵的女上司居然同弗格斯闲坐了一个多小时。

事情很奇怪,当弗格斯再次推开办公室大门的时候,同事们的态度竟然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们的眼睛里盛满了友善,脸上挂满了笑容……

当弗格斯终于被宣判完全无罪,和他的妻子离开法院准备回家的时候,他看见他的女上司正穿过人群大步向他走来,与他及他的妻子一一拥抱。

“我想我不必对你说什么了,是吧?”女上司故意板着脸。

是的,还用说什么呢?在这一令人伤心烦神的事件中,女上司始终是弗格斯的朋友。她毫不吝啬自己的信任并巧妙机智地维护住弗格斯的尊严,使弗格斯能够勇敢地面对鄙夷,最终走出困境。

这位女上司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被称为政坛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她凭借真诚与智慧,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与信任。

撒切尔夫人:永远争坐第一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上,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对她的教育很严格,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第一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生们上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 40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永远争坐第一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第一排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够坐在“第一排”的人却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座到“第一排”,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把“争坐第一排”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第18篇:撒切尔夫人平安回家

撒切尔夫人,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刚刚去世了,享年88岁。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和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迄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长达11年之久,整个20世纪直到现在,这一纪录仍未被打破。

撒切尔夫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没有太多关系,她的政治舞台属于上世纪80年代,恰好是70后的一代人懂事并成长的日子,她的名字,是和里根、密特朗、邓小平、戈尔巴乔夫等政治巨星并列在一起的。虽然她是女性,但她对抗苏联的强硬姿态,她的坚决果断,都给我们那代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战后随着日、德等新兴工业国的崛起,英国已在经济大潮中落伍,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度日,一方面政府没决心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工会势力如日中天,稍不如意就举行全国性罢工,已到了能左右政局的地步。极低的劳动生产率,高昂的福利支出,僵化的国有企业,缺乏弹性的就业市场,使得英国的经济长期滞涨,眼睁睁看着正向沦为二流国家的路上越走越远。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刀阔斧对英国经济动刀,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政策,用政策杠杆淘汰传统产业,严厉打击并瓦解了难以驯服的工会势力,并将英国的福利制度改造得更合理,尽最大可能杜绝了懒人钻空子的可能。当然,对一个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的国家举起改革之刀,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会遭遇强烈反弹。

撒切尔夫人上台两年后,本来很有可能被中途赶下台,再也无法施展其政治抱负,英国也将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怪圈而不能自拔。但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既为英国留住了一位英明的首相,也在客观上挽救了英国已开启的改革进程。正是由于她因战争而暂时稳固的地位,使得其一系列遭人恨的休克型经济政策得以延续,使得英国在陷入一段混乱时期之后,坚定地迈入了现代化国家行列。

在对外方面,二战后英国已衰弱,不复当年光荣孤立之局面。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坚定站在美国一边对抗苏联,与美国结成特殊关系,并成为冷战中的民主国家领袖,连里根也要对其言听计从,这对于英国制止急速下滑的国际地位,至为关键。她的右倾政治主张,强硬的政治立场,对邪恶帝国苏联向西欧的野蛮扩张,起到了积极的遏制作用。

撒切尔夫人虽然右倾,却并非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这一点与其丈夫丹尼斯爵士截然不同。她尊崇的是规则与秩序,法理与契约,在向中国归还香港的谈判过程中,撒切尔夫人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胸怀与格局。她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尽量为英国争取法理框架内的利益,她没有去做本可以做的事情,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设置重重障碍,直至最终赖账不还。

撒切尔夫人一生与法律和政治结缘,但她并没有因国家而偏废家庭。她在合适的时间嫁了合适的人,并生下一男一女一对双胞胎,她没有因政治事务而放松对子女的关怀和照顾,尽到了一个妻子和母亲应尽的义务。撒切尔夫人有些重男轻女,这使得她的女儿看上去更懂事,儿子似乎更娇惯。她唯一一次在公共场合落泪,是1982年儿子马克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时失踪6天,作为母亲的她难掩担心与悲痛之情。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撒切尔夫人表现得并不完美,却足以令人心生羡慕。她与丈夫虽磕磕绊绊却也相濡以沫,执手走过了一生。她的女儿和儿子,也在她的关怀下顺利长大成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社会中各自有了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身负振兴国家重担的女人,她已无法做得更多,也无法做到更好。

作为一个政治家,撒切尔夫人表现得并不完美,却足以令人满怀敬意。在她之后的英国历任首相,都或多或少延续了其经济政策,而她与欧共体保持距离的外交政策,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大改变。经历了在她治下那阵痛般的改革,英国已从一个传统工业国华丽转身,牢牢扎根在世界最富裕国家的行列。

这是个平凡的女人,也是个伟大的女人,这是个誉满天下,同时也谤满天下的女人。撒切尔夫人,20世纪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女性政治家,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

第19篇: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图 片: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概 述: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了撒切尔夫人。此前,中国总理赵紫阳同她举行了会谈。中国领导人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采取特殊政策,包括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中国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等。撒切尔夫人则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国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主权要求。针对撒切尔夫人的言论,邓小平在同她会见时作了重要谈话。

说到香港的主权归属,邓小平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此,邓小平重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不承认19世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一贯立场。

邓小平告诉撒切尔夫人,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说,在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内,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决策。“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舆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针对撒切尔夫人关于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国管理的观点,邓小平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特点,就是基本上保持这个地区政治、经济制度现状。”

中国宣布1997年收回香港,香港会不会发生波动?邓小平回答: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他还告诉英国首相,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时,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通过这次谈话,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商谈。此后的半年里,由于英方在香港主权问题上立场不变,双方的磋商没有进展。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写信给中国总理,作出了她准备在某个阶段向英国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主权回归中国的保证。4月中国总理复信表示,中国政府同意尽快举行正式谈判。1983年7月12日至13日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团举行第一轮会谈 ,由于英方仍然坚持1997年后英国继续管治香港,直至第四轮会谈毫无进展。1983年9月邓小平会见访华的英国前首相希思时说,英国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劝告英方改变态度,以免出现到1984年9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方针政策的局面。10月英国首相来信提出,双方可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探讨香港的持久性安排。第

五、六轮会谈中,英方确认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并理解中国的计划是建立在1997年后整个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应该归还中国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至此,中英会谈的主要障碍得以排除。

第20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2000字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108014129 姓名:张利

2013年4月8日,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其葬礼于4月17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葬礼规格与戴安娜王妃相当。

她连续三届担任英国首相11年,经历了冷战高潮和苏联解体的前夜,与中国签署归还香港的联合声明,她还带领英国打赢了马岛战争。她是西方国家的著名领袖,对有限重振英国经济也作出了贡献。有人说,撒切尔夫人代表了大英帝国的余威,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她的上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乃至世界的“运行轨迹”。

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格兰林肯 郡格兰瑟姆城的一个食品杂货店主家庭。她在大学时就参加保守党,1959年被选为下议院议员,1975年当选保守党领袖,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的第一名女性领导人。 4年后,她再次打破纪录,在1979年保守党赢得英国大选后,她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而且任期比二十世纪英国的任何一位首相都长。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在英国国内实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减低税收、限制公共开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击削弱工会力量。而在外交方面,她最喜欢的是跟欧盟国家的领导人争论。她对进一步欧洲一体化提议的回答“No! No! No! ”,成为政治经典。 撒切尔夫人的强硬作风使外界给了她许多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联国防部红星报把她称为“铁娘子”,这一名字从莫斯科通过电台传到世界各地。

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马岛战争为撒切尔在1983年的大选中赢来压倒性胜利。 但是在1980年代末期,撒切尔的魅力逐渐消退。国内持续通货膨胀,党内的同事也对她的教条作风感到不满。 1990年11月,由于在保守党领袖的竞选中未能获胜,撒切尔夫人在连任首相11年之后宣布辞职。在离开首相府时,撒切尔夫人极其罕见的公开表现自己的情感,挥泪告别唐宁街11号。 尽管撒切尔离开了首相办公室,但并没有放弃工作,她仍然是上议院议员,还经常出国作演讲,1992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女男爵。 2003年,她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去世。共同生活了51年的丈夫的离去,使她失去了最忠实最亲密的伴侣。她的健康状况此后就大不如前。

撒切尔夫人去世后,有关她的功过评价一直占据英国媒体的显要位置。支持者说,她和美国前总统里根一起领导西方赢得冷战的胜利,导致苏联解体。批评者说,“撒切尔主义”导致英国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现象加剧。 有人在追悼亡者。在撒切尔夫人位于伦敦的住宅外,有热忱的粉丝献上鲜花寄托哀思,并附上一张卡片:“最伟大的英国领导人,真女人!” 也有人在欢庆。在大伦敦南部布里克斯顿区,有人焚烧撒切尔夫人的头像;有人爬到电影院楼顶,将电影放映时间的字母打散重组,拼出“玛格丽特撒切尔死了,大笑”的字样。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市,一些人甚至戴着尖顶帽,兴高采烈地喷洒香槟。

撒切尔夫人执政的11年半间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她的影响至今仍在。她的政治遗产不仅留给了保守党,也留给了工党。无论保守党还是工党后来的政府,仍然在沿行她所推行的经济改革。这位创造了英国政坛奇迹的第一女首相,应该不会被历史轻易遗忘。

然而,正如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撒切尔夫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时势造英雄:当时英国国民对国运衰落的不满和沮丧,对工会得寸进尺行为的反感,成就了撒切尔夫人的冒险。“撒切尔主义”的历史意义不容磨灭,却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在她卸任前后的1990-1991年,英国再次陷入经济衰退,通胀率和失业率和其上台前后几乎无甚差别,对此,她的自由经济也无法包治百病,只能病急乱投医地提出“地方税”(尽管这并不符合其一贯的低税主义理念),并因此众叛亲离;她对“大国荣光”的坚持在马岛获得成功,却在香港问题上碰壁,更在是否加入欧元区问题上成为延续至今的争议话题。

在英国社会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她分裂了英国,让人爱恨交加,而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夫人在普通民众种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在BBC举办的“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丘吉尔、戴安娜、莎士比亚和威灵顿。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前任首相布拉尔和以胸大出名的艳星乔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判决”。

在世人眼中,撒切尔夫人不仅是“铁娘子”,而且是“不折不扣的魔鬼”、“民主国家的独裁者”。回顾这位政治巨擘的传奇一生,刚硬做派和犀利性格,造就出一个个英国政坛神话:“男人领地”英国保守党的第一位女领袖,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三次蝉联英国首相开创历史先例。不独此,为了振兴经济不惜削减福利、压制工会、打击罢工;为捍卫英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不惜在欧共体首脑会议上摔手包怒砸会议桌;为了争夺矿藏丰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不惜千里迢迢决战阿根廷„„直率、泼辣、强硬、毫不妥协,但凡强势强悍形容词,拿来皆不为过。

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于1984年在北京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而她在访华时就香港问题与邓小平展开的那次充满“智慧”的谈判,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香港回归10周年前夕,撒切尔夫人曾说,香港回归当天,她很伤心。而这是铁娘子少有的几次“感情流露”之一。

斯人已逝,大幕已落,所有功过与是非,都只有留待别人评说。87年,对于一个女人,已足够长了,对于历史来说,它却是多么匆忙的一瞬。 而她的政治生涯将继续影响整个世界。

撒切尔夫人名言
《撒切尔夫人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