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铜陵市第一中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0 09:00:2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铜陵市第二十中学防邪教工作计划

2012年铜陵市第二十中学防邪教工作计划

为使广大学生认清邪教的危害,增强抵御邪教的能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结合我校实际,集聚资源,整合优势,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反邪教 教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健全、完善学校反邪教教育网络

1、健全、完善学校反邪教的领导组织工作机构。研究本校反邪教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部署2012年反邪教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2、高度重视中学生的预防教育工作,崇尚科学,把对中学生反对邪教的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确定学校主要领导负责,政教处具体落实措施,班主任作为班级反邪教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教师,组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工作。

3、加强对学生的预防和监控。要把反邪教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教育与预防相结合。

二、建立健全学校反邪教预防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学生监控报告制度。如发现学生有从事封建迷信、邪教活动,必须尽早制止、教育,或立即报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反邪教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邪教活动隐瞒不报或有意迟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健全学校回访教育制度。学校在家长会上,要适时、适度地向学生家长开展反邪教宣传。

3、建立定期考核督查制度。要结合学校考核工作安排,将反邪教工作考核列入学校、班级考核内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罚。

三、以多种形式开展反邪教预防教育工作

1、广泛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进课堂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一到两课时的反邪教教育课或活动,通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在校生充分认识邪教的危害,增强讲科学的能力。

2、通过观看图片展、影视片等形式,结合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反邪教意识。开展“六个一”活动:①读一本好书籍;②观看一部专题教育片;③开辟一期内容丰富的反邪黑板报;④举办一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⑤开展一次反邪教宣誓签名活动;⑥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邪教进我家”的宣传活动。

3、加强与社区、学生家庭反邪教育的合作,通过社区、家长学校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反邪教活动,形成学校为主、社区配合、家庭合作的教育社会化体系。

4、收齐、整理反邪教教育工作资料。

铜陵市第二十中学 2012年1月6日

铜陵市第二十中学综治宣传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今年全国法制宣传月的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二、活动目的:

1、加强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和育人实践,组织教职工学习基本的法律原则、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着力提高指导学生学习法律、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意识与水平,促进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2、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宣传月”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履行诚信道德和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增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广大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实施者和有力促进者。

三、活动安排:

1、法制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中向全校师生发出“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校园”为主旋律的倡议,以促进学校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2、营造校园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利用国旗下讲话、橱窗、法制宣传图片、标语、广播室、多媒体“法制教育”专栏等,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遵纪守法的先进事迹。

3、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法。利用周四政治学习时间,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4、抓好法制教育的日常化。每位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学科教育优势,结合法律案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5、组织学生学习一次法律法规知识和竞赛活动。各班主任利用晨会、班会课组织学生重温《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以及禁毒、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抓好行为习惯教育。

6、各班要认真开展好评比活动,要重视活动过程和质量,帮助广大学生了解法律、法规赋予青少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从而树立自尊、自律、自强、自护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1)、出好一期以“法在我心中”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

(2)、充分利用好《法制教育》课程资源,认真举行一次“学法用法”的主题班会。

(3)、开展一次“与法同行”征文。各班学生都要参与,征文送政教处。

7、学校安排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1)、开设法制教育课,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2)、组织全校学生进行普法知识竞赛。

(3)、多媒体教室播放《与法同行》、《今日说法》、等法制教育影视片,提高学生约束自己行为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校纪校规的检查和管理,以促进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纪意识,形成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5)、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学法”活动。构筑社会、家庭、学校法制网络,形成教育、管理、防范的运行机制。学校将让学生“带法回家”、“家长会”等形式与家庭多联系,教师也要与家长多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全方位教育、管理、防范的运行机制。

(6)积极联系综合治理部门,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遵纪是守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通过法制教育宣传月的有力促进作用,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艺术的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做到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守法护法的小公民,平安、健康、茁壮的成长!

铜陵市第二十中学

2012-12-9

铜陵市第二十中学综治宣传月活动总结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二年,为了宣传和展示“六五”普法成就,我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系列法制宣传日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大师生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校开展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营造普法教育氛围

1、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实践

学校经常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综治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展观。认真组织发动全校教师深入学习实践《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及时对“宣传月”系列活动做了精心组织、全面安排。在学校中营造了科学执教、民主执教、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掌握基本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营造一个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历来重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使学校环境更具有艺术性;利用好校园网站、橱窗、宣传板进行布置,开辟法制教育专栏,使校园内处处见法,形成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广播站定期播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更具激励作用。

3、充分发挥学生会、班集体的组织作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进行纪律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团组织及班集体的帮助教育职能,以增强学生抵御各种不良现象侵蚀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积极指导家庭教育

一是举办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二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沟通信息,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积极推行家访制度;四是不定期分发家校教育读本、告家长书等宣传资料。通过家校联系的加强和对家庭教育的系列指导,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

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校园和谐。我校历来重视对师生法制精神的培养,此次法制宣传活动是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更为浓厚的法律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普法育人工作开展,积极打造平安、文明校园。在法制宣传日的活动过程中,我校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具体活动内容有:

1。、周一利用国旗下讲话——“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对全校师生再一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围。

2、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尤其是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大力加强法制教育。

3、积极营造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氛围。充分利用网站、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使法制宣传深入人心。

4、各班利用班会课以《学法知法守法,做遵纪守法公民》为主题,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5、各班出一期法制宣传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利用校宣传栏,由团委出一期法制教育宣传板报,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6、写一篇有关法制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7、开展阅读活动,号召组织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书刊。学校开放图书馆,提供学生阅读,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服务活动,同时积极阅读健康有益的书刊,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

总之,我校对综治宣传月活动始终能够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措施到位,并能坚持常抓不懈,使法制教育工作真正成为我校德育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今后,我们将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法、司法、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全校师生的,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学校的稳定,为社会的稳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继续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

铜陵市第二十中学

2012-10-12

2012年铜陵市第二十中学见义勇为工作计划

各班级、教研组、行政办公室 :

2012年是我校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形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坚持执行《安徽省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和奖励条例》、坚持建立见义勇为人员保障机制,坚持弘扬正气,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实现全校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确保师生安居乐业做出新的贡献。

一、见义勇为工作的指导思想

2010年全镇见义勇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双忠庙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总目标,以弘扬正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为主线,以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和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继续努力营造见义勇为社会风尚,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努力做好全镇江见义勇为的五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工作答卷。

二、继续坚持做好全年五项工作

(一)、继续坚持做好见义勇为宣传工作

1、办好双忠庙镇镇见义勇为宣传站宣传见义勇为

2、利用双忠庙镇日报双忠庙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见义勇为。

3、翻印《安徽省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和奖励条例》宣传见义勇为。

4、走出去,深入基层到学校、厂矿、农村、社区宣传见义勇为。

5、找准载体宣传见义勇为。

(二)、继续坚持做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表彰奖励和保护工作;

1、召开表彰会,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2、召开表彰会,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3、鼓励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见义勇为人员给予奖励;

4、给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5、慰问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好“十进家”活动。

(三)、继续坚持探索建立见义勇为保障机制

建立见义勇为保障机制,就要建立资金保障、奖励保障、低保保障、保险保障、医疗保障、评残保障、抚恤保障、学习保障、就业保障、法律保障。就是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坚持改革创新,克服面临的困难,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建立见义勇为保障机制,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继续坚持做好工作

组织见义勇为工作者和见义勇为人员参观考察,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做好全镇见义勇为工作。

推荐第2篇: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6日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侯淅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挑战,凝聚力量,务实进取,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为“四个之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5%。新增就业3万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第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增长23%;实际利用内资570亿元,增长54%。实施“项目推进月”行动,全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9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个。有色公司“双闪”、铜化大合成氨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抓调控机遇”行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再获国家五年政策支持,全年争取国家和省转移支付资金27.8亿元,增长21%。实施“保经济增长”行动,百名干部深入企业、帮扶企业,累计减免税费和发放专项支持资金17亿元。有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铜化集团突破百亿元,全威铜业、精达铜材跻身“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

第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制订并实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把铜基新材料作为首位产业来抓,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保持全省第3位。“圈区管理”获国家批准建设,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列入国家支持项目。完成“智慧铜陵”建设总体规划。中科院皖江产业中心正式运行。扎实推进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工作。严格环评、能评,倒逼传统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和减排项目。实行服务业发展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324亿元。金园港埠码头建成使用,江南文化园三期、台湾城、青铜帝国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第三,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按照全域规划理念,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完成部分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强力推进以“惠民、便民、育民、亲民”为重点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居全国地级城市第13名。长江二路等主干道路建成使用,长江路地下人防工程快速推进。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和宁安城际铁路铜陵段建设顺利。西湖新区路网框架全面拉开。东部城区、南部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启动。产业转移示范区起步区骨干路网基本贯通。美好乡村启动建设,完成166个自然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发放流动人口居住证2.3万张,完成74万户籍人口户别标注,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低保制度并轨;出台农村产权改革“1+8”方案,农民宅基地和农房登记确权发证工作进入常态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进入试点阶段。大建设体制逐步完善,修订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责任追究办法;加强了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完成市、区财政体制和部分领域事权关系调整。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专项资金、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启动政府部门履职情况考核;试点财政专项资金资本化运作;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首接办结制,引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开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扩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范围。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平稳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深度拓展,以社区为平台的各类公共服务、志愿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成为全省首个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市。

第五,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继续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0户,全面关闭可采区之外的石料矿山,基本实现城关滨江化工区整体关转;启动滨江生态岸线整治工程、十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及废弃矿山植被恢复首批项目;严格超标排放等行为监管,全年空气质量一级天数由上年的23天增加到43天。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全年投入11亿元,完成48项民生工程,群众受益90%以上;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2039套、竣工10804套,保障房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在全省推广;率先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城乡高龄津贴制度。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435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355元。 第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制订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方案。在全省率先试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先看病后付费”服务,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全国幸福家庭试点市、全民健身示范试点市、无障碍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成为全国慈善百强城市。妇女儿童、红十字、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外宣、消防、民防、气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扎实推进“法律七进”等活动。6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顺利实施,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四大四进四送”等制度常态化,信访工作实现“四个零”的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执行人大决议,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24件、政协提案273件。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率先实行部门预算和审计结果公开,开通政府微博集群\"铜陵发布\",实行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为本届政府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首五年,我们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加深的各种风险挑战,在科学发展实践中创造了辉煌业绩,超额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总体实现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五年来,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79亿元增加到610亿元,财政收入由50亿元增加到127亿元,分别增加1.2倍和1.5倍。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83000元和17000元,是2007年的2.1倍和2.5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8亿元,是2007年之前历年投资总和的3.2倍。

五年来,城乡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城市框架基本拉开,建成区面积由46平方公里扩大到6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75%。争取京福高铁在铜陵过江,区内“六纵六横”干线路网基本建成。100%的村通公路、通宽带、通广播电视,93%的村通客运班车,95%的农户喝上安全饮用水,76%的农户用上卫生厕所。

五年来,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成为全国典型。大部制、新农合和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公车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开。累计实际利用内、外资1500亿元和16亿美元,是前五年的8倍和4.3倍。 五年来,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万元GDP能耗下降21.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2.8%、16.4%。城市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从95%提高到97.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61%提高到80.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91.4%提高到100%。循环经济被称为\"铜陵模式\"。

五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1亿元,滚动实施民生工程219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3266元和4614元增加到24706元和10060元。全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低保标准居全省前列。每千位老人社会福利床位数由14.7张增加到20张。城镇人均成套住宅面积30平方米,农村人均钢混砖混住宅面积41平方米。城市万人公交车11标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2岁。

五年来,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4.9%。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四优”和谐社区达标率96%,村委会自治达标率100%。平安铜陵建设成效显著,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产业结构不优、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和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一些部门效能不高、少数干部精神懈怠,不能适应转型跨越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铜陵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铜部队、驻铜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铜陵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争先,善谋力行,奋力推进转型跨越,全力建设“四个之城”,继续走在全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前列。 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总量省内进位次,总体效益省内再领先,居民收入全省争第一,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主要任务是:

---致力建设现代产业之城。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在首要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构筑铜陵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安全发展。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行业地位初步确立。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千亿元,有色公司超2千亿元;百亿元以上企业超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30家。

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成为长江流域物流节点城市、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区域性休闲购物和医疗服务中心。铜文化创意和旅游业初具规模。 坚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战略支撑。基本淘汰落后产能。万元GDP能耗下降13%,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致力建设创新创业之城。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跨越的核心环节,把全民创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国家创新型和创业型城市。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 2.5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6.5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以上。

“人才强市”战略有效实施。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27.4%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超过27%。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万户以上,实现成功创业1万人。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全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企业、市场配置资源、企业活力无限的科学发展机制。 ---致力建设精致大气之城。全面实施精致大气之城建设“八大工程”,总投资1100亿元以上。努力建设国际铜都、山水城市、宜居家园、休闲胜地。

基本建成江湖山城魅力家园。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主城区现代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东部城区成为产城一体的活力新城。南部城区成为滨江文化旅游新城。跨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内外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完成区域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建成亿吨级以上现代化港口,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建成城市内半小时快速交通网和快速公交体系。 城乡环境质量趋于友好。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34%以上。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水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实现农业品牌化、农村田园化、农民市民化。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致力建设平安幸福之城。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铜陵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善民生工程实施长效机制,实现“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 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现代化。全面建立城乡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每位老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每个困难家庭都能住上保障性住房。基本实现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等化、高中教育优质化、高等教育特色化。 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提高城乡社区自治水平,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我服务和管理能力。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把铜陵建设成为最稳定、最安全、最和谐的城市之一。

三、2013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四个之城”建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不等不靠不浮躁,抓转型上总量,抓项目增后劲,抓改革激活力,抓民生促和谐,扎实起步,开好新局。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增幅保持同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围绕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分解落实市和县区重点建设项目、明确时间节点,以强化服务促项目落地,以征迁力度促项目开工,以效能建设保项目进度,做到项目开工个数、投资规模、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四个”超历史。实施8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和百项转型升级技改项目,促进PCB、光电等特色产业园集群发展。推进75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建设。皖中南物流甩挂中心建成运营;支持广东物资集团、卓尔集团等物流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和培育亿元以上规模商贸流通企业5个以上。确保2个以上重大项目纳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推动大中小企业更快成长。实施百亿元企业服务计划,支持有色公司成为全国最大最强的铜冶炼企业、重要的铜加工企业和有重要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交易企业;支持全威铜业、精达股份、铜化集团做大做优做强;支持旋力特钢、海亮铜业、有色高导铜材等企业向百亿企业迈进;引进一批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项目。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新机遇,实施民营经济促进计划,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融资支持,深入开展千人创业扶持计划,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施中小企业希望工程,促进94户省级重点调度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力争50户中小企业上规模。

增强集聚发展要素的能力。切实落实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以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配招商任务,以引进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知名名牌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为招商奖励对象,以项目落地实绩为招商考核标准,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内资670亿元,增长18%。改进政府融资平台运行机制和奖励办法,加快融资能力建设,全年平台融资不少于100亿元。鼓励金融机构来铜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改进信贷环境,全年信贷总量增长20%以上。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中小企业集合债,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力争1家企业成功上市,全年直接融资额增长50%以上。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增减挂指标不低于去年,用好废弃工矿地转用指标,完善土地指标分配和供后管理机制,清理闲置土地不低于2000亩,土地出让收入不低于25亿元,落实单位用地投资强度规定,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二)切实强化发展平台建设

提升园区产业承接能力。增强各开发园区服务能力,支持开发园区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导向,自主设立内部机构,自主确定内部奖惩和考核办法。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引进5家牵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全面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10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各省级开发区要形成1-2个产业集群。全面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化的农业龙头企业。

突出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并通过国家验收,争取批准设立进口废七类集装箱转关和有色金属期货交割仓库。提升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能力,实现铜基新材料产业检测项目全覆盖。组建安徽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有色公司建立铜冶炼及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铜基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推动铜工艺创意、研发、展示和交易平台建设。统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产品设计等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好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国家和省试点政策平台,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基地。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建省级研发机构2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发挥中科院皖江产业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上的作用,提升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平台服务能力。申报成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办法,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满足对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的需求。

(三)全面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功能。实施中心城区畅通工程,改造长江东、西路等主干道4.8公里,建成沿河路等10条微循环道路,购置公交车辆60台,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完成5个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工程,实施长江路等沿街立面改造和杆线下地,完成淮河大道等4条主干道亮化工程,推进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环境建设。健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市容市貌、运输超载、渣土泼洒等专项整治,新改建28座城市公厕,基本完成主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启动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保持先进位次。推进主城区光纤入户和重点场所无线网络覆盖,开工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争取纳入“智慧城市”首批试点。

加快新区建设。西湖新区在建项目80个以上,完成投资75亿元以上,加快西湖片区整体开发和建设,确保建成西湖公园、市博物馆、市体育中心、青铜帝国一期、金九维景大酒店等重点项目,国际铜文化创意产业园、市文化馆新馆、市民中心全面开工。启动东部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顺安政务及商业片区初具规模,开工建设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站前广场及连接线,示范园片区安置房建设全面展开。南部城区文化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启动大通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启动普济圩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强化区位优势。配合做好京福高铁暨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宁安城际铁路建设。实现铜宣高速铜陵段复工,实施沿江公路铜陵段、黄浒至白杨坡段一级路改造,朱永路、滨江大道南北段主体工程完工,建成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强化港口岸线资源整治和开发,初步完成滨江区域小码头拆除,开工建设安喜物流等3个现代化港口,启动顺安河三级航道整治项目,争取南夹江整治项目通过国家审批。

建设美好乡村。全面落实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任务,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乡村建设为重点,提高城镇化质量。结合土地整治、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整合涉农资金,完成33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深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四)努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严格节能减排管理。落实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估、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制度,强化日常调度和监管。全面推行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能耗对标管理,超标企业坚决停产整改;强化合同能源管理,实施15个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实施水泥、电力企业氮氧化物治理等减排重点工程,配套完善环保设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实施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项目,提高产业链条耦合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实施重点区域环境整治。落实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启动循环园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启动横港扫把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及产业提升实施方案,关闭搬迁污染企业,实施居民搬迁,年内完成狼尾湖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滨江生态岸线整治和建设,启动滨江生活岸线区域开发建设,同步整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现区域环境逐步好转。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规划,加快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开展矿山开采专项环境整治行动,推进\"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减少粉尘排放。完成十万亩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年度任务,建成铜都大道绿化带等3条生态廊道,推进大铜官山公园和东湖湿地建设。继续强力整治全城区扬尘污染,加大南部城区扬尘治理力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

(五)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民生优先,继续实施48项民生工程,财政投入增长18%以上。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开发100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援助对象,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今年起有色公司职工医疗保险纳入市级统筹。积极探索社会保险一卡通制度,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0000套、竣工9200套;全面完成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启动非成片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安置房6652套、竣工11374套;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资20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300户。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面。

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落实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成1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33个重点村文化活动室,获得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等事业。办好第三届安徽民俗文化节。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推进铜陵好人评选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等便民服务,支持市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成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试点市。实施4所农村敬老院转型,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长15%以上。争创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持续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保密、档案、史志、红十字、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六)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深化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社区兼职委员制,在7个小区开展居民自治试点,规范自治行为。加强城乡社区标准化建设,建成25个示范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新改建2个城市社区服务用房和4个小区居民活动场所。实施社会组织市级孵化园工程,社会组织年增长率不低于7%;在教育、卫生等9个领域开展购买社会服务试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将政府部门行业管理事务性、辅助性职能依法转移给社会组织。

强化平安铜陵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复杂区域专项整治,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向农村延伸,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四大、四进、四送”活动,健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化解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经验告诉我们,政府作用发挥的好,就会成为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反之,将会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约束。实现“四个之城”建设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迫切需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迫切需要振奋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精神,建设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切实增强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推行联合审批、网上审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行政程序法定化,除涉及国家安全外,所有审批项目一律进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健全公开承诺、即接即办、首接办结等制度,审批时限一般都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开展攻坚破难专项行动,在项目建设推进、征迁拆违提速、城区环境整治、市区交通畅通、治理庸懒散奢等方面制订专项行动方案,确保取得实效。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县区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市政府负责同志每月到每个县区(开发园区)现场办公一次,部门负责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到县区、企业现场办公,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 切实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凡是民生事项,都交由群众作主;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都与群众平等沟通;凡是群众反映的现实困难诉求,都在第一时间响应;凡对群众承诺的事项,都做到项项兑现、件件落实。整合政府服务热线,实现“一个号码找政府”,打造全天候政府。落实机关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制度,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强化网络问政的工作落实机制,及时回应百姓关切。敬畏人民就是敬畏历史,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用心感受民生,尊重人民意愿,服务人民需要。 切实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深入推进规范行政执法示范市建设,全面推行权力运行公示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严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切实增强执行落实能力。牢记责任,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摒弃坐而论道,坚持实干兴铜。改进文风会风,提高行政效能,文要管用,会要议事,议后要落实。抓落实就是解决矛盾,各级各部门的落实能力是执政能力的体现,是领导能力的检验,是党性强不强的标志。抓得要紧、一抓到底,直至目标变为现实。完善岗位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督查落实等责任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出实招、动真格、敢碰硬,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说了干、定了办,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

切实增强廉洁从政能力。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深化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建设,完善政府招投标、政府项目投资和财政资金使用等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滋生。坚持厉行节约,压减公用经费,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公正处事,廉洁办事,树立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起航。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万众一心,奋力拼搏,为全面加快“四个之城”建设、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3篇: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

铜陵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1日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庆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和“十五”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与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率先突破”这一总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2亿元,增长17.2%,完成财政收入24.26亿元,增长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18.2%;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内资25亿元,分别增长15%和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分别增长19.8%和8%;新增就业人数13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4‰以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继续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抢抓机遇,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化解煤、电、运等要素制约。坚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发挥有色、铜化、海螺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促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接续产业发展,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3%、30.2%和31.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推进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组织实施了民营中小企业促进工程,落实政策,扶优扶强。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亿元,增长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

第二,认真实施城乡统筹。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省率先对农村排涝电费实行了财政合理补偿等新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共向上级争取各项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市财政投入达3000万元。全面启动了“十项工程”建设。建成了矶河口泵站和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了首期100公里“村村通”工程;实施了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市;实行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皖星牌大米、和平牌生姜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八

宝”牌茶干等一批农产品进入全国大型超市;劳务经济有新发展,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095人,转移就业5224人。市、县、乡镇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性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了禽流感的发生。

第三,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围绕项目前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国电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的核准和支持;围绕项目开工,努力化解土地等要素制约,着力解决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启动了“村改居”工程和集中安置点建设,实施了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围绕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巩固和发展银企、银政合作,全年共争取国债及其它专项资金1.18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支持。金隆电解铜扩建、铜化60万吨磷复肥、铜峰耐高温薄膜、上峰水泥一期、电厂五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有色铜板带、碳酸二甲酯、铜合金棒,金蟾矿业金矿采选,铜峰晶体频率器件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第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摆上突出位置,制定了发展纲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继续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开工建设了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筹划落实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有色公司成为全国试点企业。

第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有色、铜化等国有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完成了铜都铜业、铜峰电子股权分置改革,公用企业及建筑、商贸等企业改制有所突破。整合重组了城市信用社,并顺利融入徽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4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美邦制衣等一批项目入驻服装产业园,全威低氧铜杆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园成为国家级产业园。口岸通关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增长60%。

第六,努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深化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车站新区规划及一批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全面推进骨干交通路网建设,沿江高速、铜汤高速、铜九铁路建设进展顺利,铜宣高速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即将开工,沿江城际铁路、庐铜铁路、长江二桥已纳入国家建设规划;滨江大道、沿新路、铜胥路、坝白路、学士路和隆门路建设全面展开,北京东路、铜港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铜都大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环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铜文化园建成开放。集中整治了3个社区和笔架山公园。向顺安区域、宝山区域供水和三水厂扩建项目基本建成,天然气进铜工程完成了市内的主要施工任务。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扎实开展了“五城联创”活动。

第七,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扩大了小额贷款担保规模,加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4250人,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960人,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继续扩大了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覆盖面,落实了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启动了生育保险。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启动了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并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启动了“两免一补”工作。残疾人及妇女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八,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了中国科技大学—铜陵科技创业园,全年有13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开展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化发展不断推进,率先在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制定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职教园区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改革了政府支持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市紧急救援中心、传染病院、人民医院新病房楼等项目建成,各类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首届市文化艺术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国冬泳锦标赛和第五届市残疾人运动会。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了基层计生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夯实了计划生育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区建设继续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进一步提高。启动了生态市建设,并被列为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继续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了公开评价,加大了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力度,完成了金昌冶炼厂主工艺改造等污染治理工程,环境质量总体趋于稳定,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超过300天。国防动员工作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单位。广播电视、审计、统计、物价、地震、人防、气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第九,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制发了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汲取安全事故教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矿山集中整治和安全隐患的限期治理等工作,各类安全事故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扎实开展平安铜陵创建工作,充实了基层一线警力,初步建立了打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带案下访、开门接访,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大量具体问题,并妥善化解和处理了各类群体性事件和矛盾,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过去的一年,为我市“十五”计划的完成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十五”,发展的历程很不平凡。我们积极适应加入WTO和宏观政策变化的新形势,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有效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制约,成功战胜“非典”等突发性事件的冲击,全面超额完成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跨过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艰难时期,使铜陵经济社会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十五”期间,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3%,2005年的总量分别是2000年的2.3倍和3倍。工业企业总资产由165亿元增加到3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57家,利润总额由0.85亿元提高到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2.9亿元和165.9亿元,分别是2000年末的2.8倍和1.8倍。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显著增强。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是“九五”的2 倍,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五年共有344家企业实施了“两个置换、两个退出”改革,中小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全面完成,铜峰电子、三佳科技、精达股份、六国化工成功上市,铜都铜业完成了再融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上交税金年均增长均在30%以上。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3亿美元,利用内资61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是

“九五”的2.5倍,经济外向度达54.7%。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城乡面貌明显改变。调整编修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7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76.4公里,建成了一批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形象明显提升。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新改建路面361公里,新增通车里程153公里,交通枢纽地位初步显现。实施了长江干堤加固、泵站改造、病险水库改造等工程,防洪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社区建设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4.5亿元,是“九五”的2.1倍。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等荣誉称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 %和6.4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比2000年末增加1.5倍。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3.8平方米和32.6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4.3平方米和3.7平方米。五年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面推开,参保面稳步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制度、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城乡大病医疗以及贫困学生救助制度。五年累计发放各类低保救助资金9697.3万元。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推进了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大幅度精减了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进了“两情”,改进了“两风”。建立了市、县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府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开展了区划调整和乡村合并工作。依法治市、反腐倡廉和纠风治乱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过去的五年,是铜陵人民团结拼搏、奋力开拓的五年,是铜陵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它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市民,向在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体劳动者,向驻铜解放军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铜陵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就业再就业的压力持续增大,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行政效能仍有待提高,少数机关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作风不实、为政不廉等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要加快发展,必须把握大局,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动权;必须勇于创新,把上级精神和铜陵实际结合起来,以工业为主导,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铜陵特色的崛起之路;必须抢抓机遇,着眼长远,不断夯实支撑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敢于攻坚,以更大的气魄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化解前进中的矛盾,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全方位开放;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民谋利,创造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必须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和预见性,力求各项工作年年有创新、事事都落实。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扎实工作,铜陵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探索和奋斗,我们走过了“九五”负重爬坡阶段,开拓了“十五” 发展的新局面,初步摸索出符合铜陵实际的发展之路。迈入“十一五”,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发展的机遇更加难得,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快更好。根据《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制定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制定了《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这里概要地作些说明。

关于“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预期目标。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实施东向发展、结构升级、统筹发展、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率先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18%左右。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铜陵要成为沿江工业名城、区域交通枢纽和生态山水铜都。在安徽奋力崛起的实践中,铜陵要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融入长三角的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

关于“十一五”时期全局性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此,《纲要》已作了详细规划,概括起来就是,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全面加快城市转型,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要任务是:

第一,努力推进经济转向优化。《纲要》提出,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优化工业布局,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拉长主导产业链条;积极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等接续产业;推动铜加工、电子、纺织等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积极拓展产业发展新的空间,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纲

要》提出的实施工业“531”工程、循环工业“321”工程,构筑“三三三”工业体系等,都是对这些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在毫不动摇地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增强城市服务和辐射功能。推进经济转向优化发展,必须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必须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最大程度集聚要素资源的大开放格局。

第二,努力推进社会转向和谐。《纲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着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安排,概括起来就是 “安居乐业,城乡统筹;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难有所助”,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主要目标有:5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职工工资年均增长不低于10%,同时适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覆盖率均达95%以上。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皖中南职业教育基地,两年内对城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全部实行“两免一补”,五年内在农村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合理配置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全市,并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全面改扩建农村敬老院,达到全省一流、全国示范的标准;逐步扩大大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城市廉租房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全面消除危房。

《纲要》还就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系列明确目标,主要有:全面实施乡村规划和村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县乡公路通行标准,实现油(水泥)路到行政村,砂石公路到自然村,客运班线到中心村;解决全市1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提高洲圩区防洪保安标准;高标准改造基本农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大力培育新型农民,5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

第三,努力推进环境转向友好。《纲要》在有关章节对此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划,归纳起来:一是建设现代铜陵。按照“一城三区、一主两副”的组团式城市布局,进一步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四纵三横”城区主干路网,基本建成车站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等新城区,加快副城区、重点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到2010年主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格局。同时,强力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形成以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现代港口为骨架,以“六纵六横”公路、环线铁路、内河航运为依托,村村通油路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二是建设生态铜陵。设立生态保护区,分期治理重点污染区域,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托“拥山、含湖、临江”的自然风貌,塑造“显山露水”的城市特色景观;坚持开发、建设和保护并举,打造精品旅游景点,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是打造平安铜陵。全面加强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调处长效机制,确保一方平安。四是营造文化铜陵。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弘扬铜文化,

建成铜陵博物馆;加强城乡社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兴建体育公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五城联创”目标。

第四,努力推进政府转向服务。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初步建立起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同时,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为依托,加快构筑促进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主要是:加快各类经济园区建设,搭建招商引资的优良平台;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和机制,构建快捷高效的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有效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逐步构建“数字铜陵”基本框架;以诚信政府建设为先导,加快建设“信用铜陵”。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我们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更加务实地做好我们自身的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科学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三、200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建市五十周年。根据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今年市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坚持东向发展,扎实推进“861”行动计划,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自主创新,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和谐,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铜陵跨越发展、率先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4 %;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300天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8 %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3‰以内。主要工作是:

(一)继续保持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

进一步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继续加大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扩张铜加工、精细化工、建材、能源等优势产业、产品规模。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做优做强主导产业。以环保设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为突破口,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努力化解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大企业进一步做大、小企业加快发展。全年力争规模内工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增长20%以上;销售收入达到410亿元,增长15%以上;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上年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并组织实施物流业发展规划,启动横港物流中心等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予以积极扶持,加快凤凰山、天井湖和大通景区建设,加快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争创优秀旅游城市。积极发展现代商业,加强城市商业示范社区建设,吸引更多的知名商家落户我市。大力支持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业持续发展,积极引导中介服务业有序发展。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为重点,优化商品房结构,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园区经济。继续加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中心区环境建设,引导铜加工、电子、纺织等产业向园区集中,提升园区功能,促进产业集聚。按照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国家新批的3个工业园区。切实把项目投资作为各类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优化招商引资的政策和服务环境,积极引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就业容量大的项目,努力实现引资额和引资质量的双突破,使园区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发展壮大县区经济。以工业化为主导,积极引导县区工业与市区工业的融合,形成配套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加快推进两个副城区建设,带动产业和要素的集聚,促进沿海产业向县区转移、农民务工向城镇集中。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民营经济为主体、第三产业为重点,促进城区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在地统计的办法,进一步树立县区形象。

狠抓项目投资工作。继续强力实施“861”行动计划,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加强研究和谋划,再提出一批战略性、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并做好对上衔接工作,全力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强化协调,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难题,争取国电铜陵电厂一期、中国服装铜陵产业园、金隆35万吨电解铜扩建、铜都陶瓷过滤机二期、有色采掘无轨化装备二期、华源亚麻纺等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全威低氧铜杆、铜都铜合金棒、焦化干息焦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有色铜板带、金蟾矿业金矿采选、铜峰电容器用聚脂膜、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检中心、铜陵大市场等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

(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强白姜、丹皮等六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形成沿江、沿路及山丘、洲圩特色农业产业带。鼓励规模养殖,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能人经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继续实施科技、农网入户工程,推广良种良法和适用农业技术,抓好农业科技、生态等园区建设。

继续推进“十项工程”建设。完成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做好外护万亩圩口加固工程前期调研和落实工作。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建成通村水泥路200公里以上,尽快改善县乡道路通车状况。按照城市居住标准,加快规划建设近郊区居民安置点,基本完成金桥工业园、循环经济试验园、车站新区及重大项目所在地的“村改居”工作,促进农民向社区集中。认真落实征地拆迁补偿以及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切实保

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继续推进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工程,新增受益人口1.7万人。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受益面。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4500人次以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打造特色劳务品牌,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

开展“乡村规划整治、建设美好家园”行动。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合理调整布局、引导相对集中”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组织力量开展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年底前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任务。以“四清”、“四改”、“两拆”为重点,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工作,首批选择20个左右的村进行试点,年底力争大多数村基本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的标准。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规划建好新居。把建设美好家园行动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十项工程”结合起来,与服务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集中使用财力,做到协同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积极稳妥地依法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抓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支农富民政策,探索建立后山区农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紧制定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方案,高标准编制和落实循环经济建设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建设,年内初具规模,争取成为国家级示范园区。尽快启动横港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积极支持有色公司开展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示范项目认定和培育工作,组织技术攻关,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发展循环型农业,启动城山循环经济生态农业试验园建设;引导发展循环型服务业,推进全市循环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

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采取鼓励措施,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指标。以磷石膏、硫酸渣、粉煤灰三大工业固体废弃物为重点,推进低品位矿、残留矿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认真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盘活土地存量,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拓宽建设用地来源;依法规范土地市场,做好土地复垦工作,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和学校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风尚。

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按期完成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加快铜钢公司、焦化厂的环保改造,实施市区煤改气工程。强化城市污染治理,继续落实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评价制度,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准入门槛,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跟踪监控,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坚决防止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城市保洁工程。高度重视并

切实抓好农村地区的水体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秸杆气化。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划定生态保护区,做好关闭矿山生态恢复工作。

(四)着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与各类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全年开发新产品120个以上。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一批对全市产业升级有带动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着力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搭建区域创新平台,启动科技创业园二期工程,力争入驻率达95%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建设,全年申请专利50项以上,争取中国古铜都商标注册成功。加强科普工作,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 努力开拓教育发展新局面。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高水平发展义务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启动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搭建教育互通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高度关注和支持农村教育,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全面完成铜陵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开工建设职教园区,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打造职教品牌。

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树立新的人才使用观,完善聘用、兼职、技术入股等柔性用人政策,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健全人才信息咨询和市场服务体系,为高素质人才来铜开展服务、创办实业开辟便捷途径。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重视抓好现有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紧贴铜陵发展实际,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五)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同长三角地区的交流。抓住长三角城市群总体规划范围扩大的机遇,同步规划,协同建设,整体融合,推动我市与长三角城市全面对接,努力做到体制机制并轨,交通东连,产品东送,资金东引,产业东承,尽快形成双向融入、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格局。

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密切关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趋势,实行重点区域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大企业,积极引入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完善服务业开放的促进政策,推动市政公用事业引资合作,促进农业招商引资。继续采取园区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精心组织好第九届青铜文化博览会和中国国际(香港)徽商大会,切实提高招商效果。全年确保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利用内资30亿元。努力适应对外贸易的新变化,积极争取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战略资源。全年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

(六)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发掘创业资源,激发创业热情,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支持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努力造就千军万马创业、千方百计创业、千辛万苦创业的生动局面。以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为契机,继续组织实施民营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和扶优扶强活动,开展评选民营企业50强、纳税企业50强活动。加快以信息咨询、资信评价、信用担保、技术扶持和人才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巩固和扩大中小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和支持有色、铜化等大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继续推进建筑、交通、商贸流通和公用企业的改革,力争一些领域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业绩考核。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积极促进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完成农村信用合作社组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国家开行在我市扩大开发性金融业务,支持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创新银企、银政合作方式,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七)全面加快城市建设

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继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组织编制车站新区、西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大铜官山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城市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体现山水景观和文化特色。树立规划权威,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城管综合执法效能。继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创造优美洁净、井然有序的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以新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交通,建成学士路、景观大道、环城北路、隆门路,创造条件开工建设长江二路。围绕整治城市入口景观,启动铜都大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建成植物园二期、铜陵大市场绿地和公交总场站、东郊货运停车场;围绕环湖建设,实施玉带河二期及名人长廊工程,建设天井湖西、南大门广场,改建城东路,推进翠湖环境建设,完成天井湖防护绿带及部分景观建设;围绕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抓好新民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泵站建设,加快西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城市生活医疗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加快城乡电网扩容建设,力争上半年市区居民用上天然气;围绕提高老城区品位,推进中心街区亮化工程,完成步行街和3个社区的整治工程。

全力构筑多层次交通网络。争取沿江高速芜湖至铜陵段年内通车、铜汤高速基本建成,完成沿江高速连接线基础工程,加快建设铜宣高速,开工建设沿新路二期及立交桥、顺牌路等,确保坝白路、铜胥路等建成通车。力争铜九铁路铜陵段竣工,配套建设市内铁路专用线及物流园区,开工建设新站客运中心。加快沿江城际铁路、庐铜铁路、长江二桥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抓住国家投资疏浚长江航道的机遇,推动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力争开工建设集装箱码头及一批专用码头。启动顺安河二期综合整治工程,使其两岸地区成为我市进一步发展的新平台。

(八)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再就业园区建设,培育社区服务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助、公益岗位补贴等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就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再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500人,其中“4050”人员1000人。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非公有经济、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养老金提标、失业保险提标等政策兑现,推进和落实生育保险。继续实施对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政策。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做好分类施保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低保标准;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继续落实好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切实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九)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信教育,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力争我市进入首批安徽省文明城市行列,为实现率先崛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继续开展“五城联创”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好建市五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兴我铜都的热情。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办事业的路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建成过渡性博物馆,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程。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快社区卫生布点工作,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基层计生服务站建设;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继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十一届省运会。深化城市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继续保持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在全省的先进位次。重视做好老龄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抓好地方志、外事、侨务、接待、档案、气象、民族宗教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运行体制,适当调整社区规模。提高政府补贴社区工作经费的标准,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增长机制。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增强社区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开展活动、提供社区服务的功能。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大力推行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工作,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强化职业安全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切实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坚定不移地推进小采石场的关闭整合,扎实做好交通、环境、建筑、消防、学校和娱乐场所等安全工作,加强地震和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规范财政供给人员的津补贴政策。深入推进平安铜陵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加大《信访条例》宣传落实力度,继续开展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工作,依法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十)切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忠实履责。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决策责任,规范决策程序,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全局性研究,不断提升战略决策水平。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分类实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优化政务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制度,扩大政务公开;加强作风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少数干部中存在的本位主义、推诿扯皮、中梗阻塞等现象,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强化执行能力,确保政令畅通。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效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加强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据章程独立开展工作。 各位代表!实现铜陵跨越发展、率先崛起,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早日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4篇:铜陵市田家炳中学公开招聘教师简章(优秀)

铜陵市田家炳中学2014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更好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

一、招聘职位

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二、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教育工作,身体健康,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服从学校安排。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高中教师资格证;有丰富教学经验者优先。

三、报名

1、报名时间、地点

报名时间:7月28~29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报名地点:田家炳中学行政楼四楼会议室

2、报名注意事项及资格审查

应聘者应提供符合报考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个人简历、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职称证书、身份证等),上述证明材料均要求为原件,同时提供复印件各1份,并提交两张1寸照片。现场领取并如实填写《2014年铜陵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报名表》。

四、招聘办法

笔试、面试、试教(无生课堂):报名时见教师招聘安排表。

五、聘用教师的待遇规定

1、经复审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学校与其签订临时聘用合同,办理有关聘用手续,试用一年。

2、试用期满,续聘后办理人事代理,参照我校人事代理教师待遇。

3、免费提供公寓化宿舍(2人/间)。

六、学校地址:铜陵市南部城区郊区政府旁右侧,市区乘9路公交车到“田家炳中学站”。

招聘咨询电话:0562—53211115326038

1385625495313955910616

铜陵市田家炳中学招聘领导小组

二○一四年七月二十日

推荐第5篇:第六届铜陵市田家炳中学运动会裁判培训资料[版]

第六届铜陵市田家炳中学运动会裁判培训资料

一、径赛的流程:

1、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以及比赛的场次、时间、组别、道次、有无预赛和决赛等。

2、根据秩序册的时间,提前15分钟检录处检录。检录完毕,由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起点,交给发令员。

3、在上道前,发令员再次点名,运动员准备上道.

4、运动员上道,听发令员发令枪响后起跑,在无犯规情况下跑完全程。

5、到达终点后,运动员回道,经过终点裁判员和计时员核准成绩无误,运动员方可离开终点。此赛次比赛结束。

二、

田赛的流程:

1、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以及比赛的场次、时间、组别。

2、由检录处宣布比赛开始并通知运动员到各自赛区进行检录。

3、远度项目的运动员每人跳或投3次

4、裁判员核准成绩无误,运动员方可离开比赛场地。比赛结束。

5、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在比赛区域以外的安全地带。以保证安全

三.检录处是如何进行检录的?

运动员根据各自参赛项目的时间,到检录处检录。

在检录处,检录员按照比赛时间,提前15分钟进行检录。点名完毕后,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起点交给发令员。

在检录过程中,其他人不能替代该参赛运动员检录。因此,参赛的运动员应该在检录处附近做准备活动(各运动员请注意,下面将进行高一女子100米预赛,请参加高一女子100米预赛的同学到检录处检录,下面分别念高一女子100米预赛名单,宣布完名单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检录处检录,检录完毕,由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起点,交给发令员)

注意事项

径赛

1.100,200,400,800 , 4 ⅹ300(抢到跑)米计时应从发令枪烟开始,不要听枪声.,撞线是以躯干部位越过终点为算.,如果有抢跑的运动员以吹口哨来通知运动员和终点裁判员 2对于串道的运动会取消成绩(本来是一道的最后跑到二道了,算二道的成绩,一道成绩被取消),800米是可以抢道的。 3比赛前起点裁判都要和终点裁判举红旗联系,终点裁判提示计时员,计时员就要观察发令枪的烟,看见烟开始计时。计时员记录成绩后写在白纸上,白纸到时候我发给大家。每个记录员负责一个道次。

4.不论100,200,400,800,4 ⅹ300米最后的终点全是100米终点,我们学校是300跑道,前伸数和四百米不一样,因为我们学校的跑道的宽度和四百米不一样。 5.关于计时器的使用当天上午临时教大家的用法,用法很简单。计时员每个人都有一叠纸和一张笔,到时候我发给大家,计时员总共六个人,每个人负责一个道次。如果你记的是第五道你就在上面写个5字。

6.终点记录员负责记录成绩,终点裁判先判定名次后,终点记录员立即记下,作为参考。

7.800米比赛中,计时员只要记下前六名运动员的成绩。假如你是记一道成绩的计时员,在800米中你就记第一名,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第一道的计时员停表,并上前问清第一名运动员的班级和姓名,向记录员汇报。其他的以此类推。

8.总记录长负责所有比赛成绩的整理和张贴,当裁判员把比赛记录表交给你时,你需再把成绩有序记录下来,做到准确无误。所有记录表需妥善保存,不得遗失。

注意事项

田赛

跳远:1当检录员把运动员带入跳远场地后,跳远裁判再检录一次,按照次序册的跳远比赛次序进行比赛,

2跳远比赛中每个人总有三次机会,取成绩最好的一次。 3.跳远比赛不是一个人连续跳三次,而是循环的跳

4.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起跳不能超过白线,超过白线成绩无效。成绩应从白线的前沿到运动员着地的最近点。 5.比赛结束后把成绩表交至总记录员。

铅球:1当检录员把运动员带入铅球场地后,铅球裁判再检录一次,按照次序册的铅球比赛次序进行比赛。

2铅球比赛中每个人总有三次机会,取成绩最好的一次。 3.铅球比赛不是一个人连续投三次,而是循环的投

4.铅球比赛中,运动员投完铅球后,脚不能超过圆形投掷区,超过白线成绩无效。

5.铅球比赛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铅球裁判要时刻注意铅球区不能有人乱跑乱穿,以免发生意外

6.比赛结束后把成绩表交至总记录员

跳高: 高和跳远铅球不一样

1当检录员把运动员带入跳高场地后,跳高裁判再检录一次,按照次序册的跳高比赛次序进行比赛,

2跳高比赛中每个人每个高度有三次机会,只要一次能过杆的就进入下一个高度,如果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三次不过的话,不能进行比赛,失去比赛资格。取成绩最好的一次。跳高有一个起平高度,也就是说最少要从起平高度跳(男生100CM,女生90CM),当有人跳过起平高度后,以后以五厘米为单位向上加高度,最后可1 CM一加。 3.跳高比赛不是一个人连续跳三次,而是循环的跳

4.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起跳不能把竹竿碰倒,竹竿碰倒成绩无效。5.比赛结束后把成绩表交至总记录员。

推荐第6篇: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15日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侯淅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转型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1】,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增长11.5%。财政收入130.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64.2亿元,同口径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增长13.5%。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6元,分别增长10%和1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聚焦铜陵转型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组织实施土地房屋征收拆违、政策性住房清查等专项行动,形成了真抓实干、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我们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创新社会治理,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居全国地级城市第12名,首捧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强力开展石料矿山和选矿行业专项整治,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我们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成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等16项新的试点示范,为转型发展增加了新的支点。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及时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1项举措,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促进计划、中小企业希望工程【2】,启动工业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3】,争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0.8亿元,兑现扶持企业资金3.5亿元、减免企业税费5.8亿元,净增规模以上企业67户,均创历年之最。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0个、竣工80个;实施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0个、服务业项目75个。全年,铜加工材突破10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实现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有机统一。

第二,强化转型发展平台建设。制订了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建成安徽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铜产业技术标准服务平台投入使用。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引进创新团队6个。主持或参与起草14个国家行业标准、占全省25%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六国化工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成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扎实推进。

第三,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基本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市绿道系统、湖链城市等9个推动城市转型的专项规划编制。

京福高铁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顺利合龙,铜南宣高速铜陵段全面复工,东大路、沿江公路一期建成通车,新增一级公路60公里。新建和改造主城区道路49.2公里。基本实现主城区干支管网雨污分流,完成长江西路等区域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完成10个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建设任务,犁桥村被评为“中国美丽宜居村庄”。

第四,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实施节能减排重点示范项目64个。稳步推进横港扫把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狼尾湖治理主体工程完工,滨江生态岸线进入亲水观光带建设阶段。关闭石料矿山21个、小码头9个,取缔小选矿厂115个,超限超载和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下降2%。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造林面积2.1万亩,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31公里、城市绿色廊道18.7公里,完成600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第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成立了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组建了新建投公司、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港航地方海事管理体制改革。城乡户籍实现一元管理,城乡居民医保并轨运行。开展城市社区居委会“海选”试点、全面实行直选,村民理事会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建成了市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扩大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第五轮清理,开通网上审批服务,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

第六,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高质量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城乡居民受益面95%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调标,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3%以上;职工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在全省率先开展大病医疗保险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社会保障“一卡通”【4】顺利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11.3%,农村低保人均补差居全省首位。改造了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新增老年活动室36个。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万多套、竣工1.89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600户。

第七,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好人”当选比例全国领先。市辖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认定。市及所有县区再获“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成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市。人民医院门诊楼等7个卫生项目建成使用,新增三甲专科医院2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城市社区文化项目、农村文化墙项目在全国获奖。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7次获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新闻出版、地震、气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法治城市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为全国先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第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管理。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改进机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开展整治“庸懒散奢”、机关办公用房清查等活动。行政审批办理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严格支出管理,“三公”经费【5】支出下降16.2%。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83件、政协提案271件。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整合政府服务热线,基本实现“一个号码找政府”。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建立群众代表座谈会制度。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铜部队和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铜陵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铜陵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严峻挑战。资源型城市的困局仍未打破,土地、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远未到位,一些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有待提高,“四风”问题仍很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多发高发。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工作安排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扩张政策消化期,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等,将为我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按照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加快转型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提高发展质量为工作着力点,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新增就业2.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投资质量效益

开展重大项目提质提效年活动。围绕有利于调整结构、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和保障民生,深入谋划、强力推进项目工作,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继续推进土地房屋征收拆违专项行动,简化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和竣工投产。紧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全年计划建设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10个,完成投资468亿元,增长20.6%。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7个、竣工81个。全力抓好抓实五类重点项目,其中调结构项目120个、节能减排项目134个、交通城建项目25个、现代服务业项目50个、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14个。

加强政府性投资和融资管理。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政府投资项目,全年安排各类城乡建设项目200个以上、投资20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55亿元,市本级为40亿元,主要用于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解决居民住行困难、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严格责任追究,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政府融资管理,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做到风险可控。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制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具体办法,抓好在供排水领域的试点,逐步建立城乡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积极创造社会投入的良好环境。保持去年稳增长31条措施不变,稳定企业负担水平。继续实施百亿元企业服务计划,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促进计划、中小企业希望工程,力争过亿元民营企业突破60户,民营经济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完善扩大银行信贷投放的激励政策、风险控制措施,支持各类融资担保机构扩大贷款担保规模。主动做好企业上市、区域集优票据【6】发行等直接融资服务,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综合运用贴息担保、银企对接等措施,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工业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年度任务,实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综合运用土地、环保、能耗等刚性约束的倒逼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实施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产业等百亿元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抢抓长江经济带开发机遇,着力推进有色金属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成甩挂中心,努力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建设全国新兴物流节点城市。支持铜官山区IT产业园、铜都金融中心和开发区数字传媒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和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铜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推进转型平台建设。落实促进开发园区转型发展的各项政策,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开发区完成投资不低于150亿元,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示范区完成投资不少于30亿元,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各省级开发区要重点发展2-3个产业集群。继续做好综合保税区的申报争取工作。争取铜期货交割仓库落户。加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确保“圈区管理”【7】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好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等创新平台。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家,组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培育壮大一批科技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铜陵国家电子基础材料及新型元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积极发挥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打造光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和仪器设备、产品检验开放共享平台。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积极推动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检中心二期建设。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人才、科研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有新突破。

(三)综合整治城乡环境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完成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年度工作任务,启动千亿铜产业链节能减排示范、工业园区热能梯级利用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4个国家循环化改造园区建设。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政府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工业废气、建筑运输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治理,扩大石料矿山和选矿行业整治成果,依法淘汰小选矿厂,依法关闭违规排放的小化工、手续不全的小码头,全面完成火力发电脱硫脱硝设施改造,升级改造铜冶炼、钢铁(球团)、水泥企业以及燃煤锅炉的除尘设施。抓好交通、建筑等其他领域节能减排。

开展三线三边【8】治理。以“治脏、治乱、治污、植绿”为内容,把拆违治乱与落实森林增长、绿化提升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边拆违、边整治、边绿化,打造城市森林长廊和沿线风景带。全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5万亩,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20公里。完成绿化提升面积400万平方米,建设城市绿色廊道8.4公里,恢复矿山植被3000亩。落实横港扫把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加快天井湖、翠湖水体环境治理,启动大铜官山公园、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建成滨江生态岸线。

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加强城乡生态用地保护,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划定永久性生态用地。健全环境功能分区、环境行为评价、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启动雾霾天气重度污染应急处置工作。强化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适时启动饮用水源取水口搬迁工程。完成重金属污染治理年度计划。建成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

(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重点,完善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围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确保农民合法权益。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的资产化改革,推进农村和农民资产的资本化试点,促进生产要素城乡流动。争取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

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坚持全域规划理念,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加快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统一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有效指导城乡建设。探索试行“多规合一”,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统一起来,更加准确地界定新老城区、东南部城区、开发园区、山区、圩区(包括江心洲)的发展定位。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把耕地红线扩展到永久性基本农田、永久性生态用地。围绕做好“山、水、田、路、亮、绿”六篇文章,加强城乡建设管理,畅通城市道路内循环,打通城市外环线,新(续)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85公里,完成沿江快速通道、朱永路、滨江大道北段二期等工程建设,新增公交车60台,再开通乡镇公交线路2条。新建、改建城市燃气管网63公里、供水管网51公里、污水管网55公里。严禁违规建设,整治市容市貌、村容村貌,提高城乡管理精细化水平。

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建成省级中心村16个、市级中心村20个,着力串珠、连线、成片,建设田园化的美丽家园。争取铜陵县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继续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推进力度。建设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2万亩,建成“菜篮子”标准化基地2000亩,种植油用牡丹5000亩以上,打造铜陵牡丹、白姜加工工业区。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着力保障基本民生

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务实安排民生工程项目。全年计划安排财政资金14亿元,实施38项民生工程,重点解决棚户区改造、大气污染治理、停车场建设管理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创新项目实施、投入和管理机制,做到项目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参与、效果由群众评议,切实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推进全民创业,继续实施千人创业扶持计划,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并轨成果,发挥大病保险保障功能。推进各类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1+6”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9】,建立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等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000套、供应保障房1000套,健全保障房分配、管理、退出机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名校托管、设立分校等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深化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实施“强院名医”培养工程,开展市立医院、市中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组建5个医疗联合体,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文化水平,组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理事会。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力争全市60%家庭达到幸福家庭标准。建设养老康复指导中心、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新建3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长15%。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开展育人育德、窗口行风、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继续深化“铜陵好人”评选等活动。完善全民健身机制,积极备战省第十三次运动会。办好第十三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档案、史志、新闻出版、慈善、红十字、防震减灾等工作。

(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厘清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居(村)委会的自治职能,指导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改革社会组织管理,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机关脱钩,积极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各类主体平等参与社会治理。实施社区服务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城乡精品示范社区,搭建全市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基层信访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网上信访平台,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地方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大胆解放思想,推进自身改革,增强行政能力,完善治理结构,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条件,建立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流程,探索建立“负面清单”【10】制度,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开展财政管理改革创新年活动,启动全口径预算编制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建立资金使用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改进分配机制,提高使用效益。健全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必须在市场进行。深化规范行政执法示范市建设,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职能,完善执法程序,严肃追究“不作为”责任,严肃惩处滥用执法权行为。抓好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市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事转企或社会组织。逐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拓宽监督制约渠道。逐步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平台,扩大政务信息公开范围,做到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12345”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功能,办好政府微博、市民论坛,建设“网上政府”,畅通民意表达途径,打造服务群众“直通车”。切实发挥政府内部监督的作用,加强行政监察,坚决治理“官场病”;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审计成果运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完善向市人大报告和向市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普遍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长期受益的源头抓起。坚持实干兴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多到基层接地气,多到一线解难题,加强督查督办,严肃行政问责,注重绩效评估,促进工作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改革公务接待制度,深化公务用车改革,进一步清理整改机关办公用房。高质量完成政策性住房清查专项行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铜陵正处在改革再出发、转型正当时的重要关口,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让我们在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随“中国梦”的时代大潮,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建设幸福铜陵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年度目标任务:是指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共分解为119项重点工作,除财政收入、综合保税区申报、有色金属期货交割仓库设立等未达预期外,其余均完成或基本完成。

【2】中小企业希望工程:是指通过抓大扶小,促进中小企业提档升级,规模提升。一方面“扶小”,促进小微企业进规模。在规下企业中动态扶持120户左右成长性好的企业,围绕提高企业贡献度和企业经营者素质双重目标,着力培育扶持,推进企业做专做优;另一方面“抓大”,培育“小巨人”企业。在规上企业中动态扶持80户左右成长性好、企业贡献度大、复合增长率高、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细分行业领域中的“小巨人”,成为上市公司的“备用库”。

【3】工业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是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44号)以及省促进技改政策,我市率先在全省出台《铜陵市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3-2015年),滚动实施202个工业技改升级项目,50个重点企业列入计划。通过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推进产业链、产品链向终端延伸,价值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4】社会保障“一卡通”是指将各项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公共就业、人事人才、金融服务等信息集成于一张社会保障卡,扩大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

【5】“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6】区域集优票据:是指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一种创新模式。所谓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指2-10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集合发行能够解决单个企业独立发行规模小、流动性不足等问题。而区域集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有政府偿债基金的支持,可提升市场投资者信心;同时,还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固有风险。

【7】“圈区管理”:是指我国加大对再生资源的处理力度,在国内建立若干个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的企业实施特定的园区化管理,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8】三线三边:是指道路沿线、铁路沿线、江河湖沿线和市际周边、城乡周边、景区周边。

【9】“1+6”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指以城乡低保为核心,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就业援助、临时救助相互衔接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10】“负面清单”:是指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

推荐第7篇:铜陵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铜陵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

铜政办〔2012〕103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铜陵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8月13日

铜陵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贸市场管理,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贸市场,是指依法设立,有固定场所与设施,若干经营者集中在场内独立从事农副产品交易活动的场所。

本办法所称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拥有农贸市场所有权、经营权,为进入农贸市场交易各方提供固定场所、设施、服务的组织。

本办法所称场内经营者,是指在农贸市场内独立从事农副产品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农贸市场的建设、经营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农贸市场实行属地管理。县(区)人民政府(含铜陵经 —1—

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同)应当统筹协调本级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加强所辖区域内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有专门机构负责本辖区农贸市场建设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和协调,做好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督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落实管理责任。

第五条 商务、工商、农业、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物价、税务、公安、卫生、行政执法、财政、城乡规划、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共同做好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商务部门是农贸市场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农贸市场发展规划,拟定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推进行业组织建设、开展行业交流、指导行业自律。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场主体准入、上市商品质量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交易行为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章交易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牵头组织实施对农贸市场管理的考核、评比。

市财政部门负责农贸市场建设专项资金的安排、拨付和监管。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六条 市商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和县(区)人民政府,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市民、繁荣经济的原则,编制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农贸市场作出综合安排。

第七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制定辖区内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并经市商务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 农贸市场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其投资、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的原则。

第九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农贸市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和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现有农贸市场不符合建设标准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市场建设标准进行改造。

在审查办理农贸市场建设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时,城乡规划部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商务部门相关意见。

第十条 农贸市场建设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书面通知市商务部门,并由市商务部门会同工商等相关部门和辖区人民政府参与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新建居住区或旧城改造,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相应的农贸市场,并与主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 符合规划的农贸市场不得擅自关闭、拆除或改变使用性质。

第十二条 下列事项应当在土地出让公告中载明,并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一)配套建设的农贸市场,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面积、用途、权属、座落等内容;

(二)农贸市场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分割转让;

(三)不得擅自改变农贸市场的土地用途。

第三章 市场设立

第十三条 设立农贸市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和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二)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固定场地、资金和仓储、冷库等设施、设备;

(三)有相应的服务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四)具备必要的交通、治安、消防、卫生条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设立农贸市场应当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

农贸市场未经名称核准登记不得招商、招租。

第十五条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得擅自歇业或者终止经营。确需歇业或者终止经营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提前3个月书面告知市

商务部门和场内经营者。

第十六条 政府提供场所的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终止经营的,由政府收回经营权,并另行确定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

其他农贸市场终止经营且没有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的,市商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等部门和辖区人民政府进行论证。该区域确需设立农贸市场的,政府可以采取协议收购或者产权置换等方式,重新选择市场经营管理者。

第十七条 农贸市场转让、转租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十八条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与场内经营者订立进场经营合同,依照合同对场内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实施管理。

第十九条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市场内划出不少于市场营业面积百分之五的专用区域,用于农村居民出售自产的农副产品。

第二十条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和场内经营者,应当认真遵守农贸市场各监督管理机构关于农贸市场的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十一条 农贸市场交易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

(二)垄断货源,垄断价格;

(三)强买强卖,骗买骗卖,欺行霸市;

(四)克斤扣两,短尺少秤,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五)以虚假广告等欺诈方式销售农副产品;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 消费者在农贸市场购买农副产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向场内经营者、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者要求赔偿。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农贸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公开下列事项,接受场内经营者、消费者监督:

(一)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公开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的规范性文件,法定收费标准,违法违章行为处理依据和处罚标准,以及本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为公众查阅提供方便;

(二)建立巡查、定期检验、投诉调查等制度,按照各自职责对农贸市场进行监管,定期将监管情况在市场内予以公示。

第二十四条 建立农贸市场考核评估制度。对农贸市场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市场建设、经营管理水平、食品安全监管、安全设施状况、文明创建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关处罚按照规定应当相对集中行使的,由行政执法部门行使。 第二十六条 场内经营者不遵守市场经营守则,或因违法被有关部门处罚且情节严重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有权与经营者终止进场经营关系,不让其在市场继续经营。

第二十七条 农贸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县(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推荐第8篇: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

铜 陵 市 政 务 服 务 中 心

第3期(总第158期)

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编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目 录

【中心记事】 ●中心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窗口信息】

●地税局坚持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窗口工作人员选拔使用 ●环保局窗口开通“民生工程”环保审批直通车 ●住房担保窗口服务提速 1000户家庭住房梦圆 ●工信局窗口设立中小企业贴息受理处 ●司法局采取措施简化法律援助程序

●质监局窗口荣获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先进 ●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上调 ●我市房地产市场迎来小阳春 ●“热情服务、廉明高效”

----司法局窗口以优质服务赢得当事人的赞誉 ●安监局窗口热情服务迎赞誉 【简讯两则】

【情况通报】

●三月份办件情况统计 【中心记事】 中心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为切实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政务服务中 心党组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二是精心部署,制定并下发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和“立足岗位、优化环境、服务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三是突出实践特色,即机关党员每人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中心每位党员都要提出1-2条意见和建议;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完善功能,健全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出实招,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满意。四是大力宣传。积极利用中心网站、大厅显示屏、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窗口信息】

地税局坚持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窗口工作人员选拔使用

近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地税窗口工作人员卢桂好、史凌燕、吴燕分别被市地税局选拔到新的岗位工作。

市地税局对窗口工作非常重视,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窗口建设有利的都坚决支持。地税局窗口承担着税务登记证等23项行政许可审批及纳税服务项目办理工作,代表着全市地税系统的形象,工作人员选派上做到选强配强,选择有多年窗口工作经验,多次获得荣誉、责任感强的同志担任首席代 2 表;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对窗口人员的提拔使用,极大地调动了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8年,地税窗口项目办结率100%,纳税人满意率100%,被市直机关工委、政务服务中心党组评为“共产党员先锋岗”,获得年度“红旗窗口”称号,窗口工作人员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地税局窗口 史凌燕)

环保局窗口开通“民生工程”环保审批直通车

从4月1日起,市政务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开通“民生工程”环保审批直通车。凡列入我市2009年45项的“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窗口实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进行全程代理,积极协助局属各科室完成“民生工程”各项环评审批、环保申报工作,将审批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

(环保局窗口 黄安拉)

住房担保窗口服务提速 1000户家庭住房梦圆

今年来,市住房臵业担保中心加大协调工作力度,进一步密切与相关部门合作,通过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缩短审批时间,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缩短至随到即办。据统计,一季度,为全市1000多家购房百姓担保了住房贷款,让1000多户家庭提前住上了新房。

今年年初,担保中心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技能等实行全面考核。为体现工作的透明度,在政务中心网站上设有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对窗口工作实行“每周回头看”。为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心还决定对焦化厂、原铜钢公司等部分未完工的职工集资建房单位,实行特事特办,提前为职工购房贷款

3 提供担保,受到有关单位及老百姓的好评。

(担保中心业务科 魏洪萍)

工信局窗口设立中小企业贴息受理处

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日,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局)根据政府文件精神,在窗口专设中小企业贴息受理处,对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自2008年11月1日以后用于设备购臵、科技研发和流动资金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为方便于中小企业申报,市工信局还会同财政局、监察局抽调人员加大窗口一站式服务力度,简化申报程序,同时还注重审核与咨询服务相结合,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将贴息申报具体要求讲透,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政府的财政扶持。 (工信局窗口 黄 梅)

司法局采取措施简化法律援助程序

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司法局采取措施,简化法律援助程序。一是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审批手续。申请人只需填写法律援助申请审批表,即可办理法律援助事项,取消签定法律援助协议手续。二是简化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手续。需要社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社会志愿者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直接指派到承办人,取消由承办人所在单位安排承办人的中间环节。三是确定涉及农民工工资、工伤保险待遇、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案件;涉及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案件,不再审查申请人经济条件是否困难,申请人可不提交经济困难证明。四是确定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事项可一边办理一边报 4 主管法律援助中心审批备案。五是将法律援助审批时限由5日调整为3日,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及时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不受审批时限限制。

(市司法局 钱彬彬)

质监局窗口荣获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先进

近日,中心质监局窗口荣获2008年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柯静婷荣获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先进个人。

一直以来,市质监局多措并举,狠抓窗口建设。一是局领导始终高度重视窗口建设,确保窗口工作的顺畅;二是坚持提高窗口人员服务意识与业务知识并举的原则,将为民服务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心灵深处;三是推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规范办事程序,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切实贯穿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2008年窗口组织机构代码证新办994件;变更、换证业务1205件、年审业务1058件、迁址12件、废臵数据2752条,清理问题数据7746条,历史档案扫描率完成了96%。 (质监局窗口 代 云)

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上调

2009年度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及其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执行比例为5%-18%,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最高月缴存基数为6897元;最低月缴存基数为1379元。依据这一基数,我市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的上限为345元至1241元,缴存额下限为69元至248元。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在1379元至6897元之间的,单位应按本单位执行的缴存比例据实为职工计算住房公积金月度缴存额。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1379元的,单位应以1379元为缴存基数;月平均工资高于6897元的,按6897元

5 作为缴存基数,执行相对应比例的缴存额。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江有发) 我市房地产市场迎来小阳春

2009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渐趋回暖,且有加速回升趋势,尤其是3月份以来,市场成交量迅速放大,市财政局房产交易契税服务窗口人头攒动的排队交税火爆景象又开始出现,房地产市场迎来2009年的“小阳春”。

本轮房地产市场回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08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改善了市场预期和信心,我市商品房价格尤其是二手房价格在经历一定程度的下跌后,目前下跌暂告一段落,市民等待观望情绪有所改观。二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的房地产市场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了纳税人税收负担,居民购房成本减少。三是2008年下半年市场成交量下降,房价下跌,居民观望情绪浓厚,压制了一部分本来去年要买房的,这一部分刚性需求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被释放出来,扩大了市场需求。四是金苑五期经济适用房、物华臻邸、映湖山庄(现园林新村)等前期销售的商品房在本期交房缴纳契税,也是导致近期新建商品房契税收入增加的原因。 ( 财政局房产交易契税服务中心)

“热情服务、廉明高效”

----司法局窗口以优质服务赢得当事人的赞誉 4月2日,中心司法窗口收到了当事人施女士送来一面“热情服务、廉明高效”的锦旗。

施女士弟弟办理公积金贷款需要其房产抵押登记,由于施 6 女士配偶于去年死亡,根据法律规定发生继承的房产需要办理继承公证后才可以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告知施女士办理所需要的材料,审核材料时得知其经济困难,又指导其申请公证法律援助,为其减免了公证费,及时出具了公证书。使得施女士顺利的办理了房地产权证。施女士对于窗口人员的热情、高效、快捷服务非常满意,专门制作了锦旗,以表感谢之情。 (司法局窗口 夏 磊)

市安监局窗口热情服务迎赞誉

4月6日上午,铜陵市锦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中心安监局窗口赠送了一面鲜红的锦旗,上书“文明服务、廉明高效”。

今年以来,市安监局深入开展“一线工作法”,坚持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主动服务、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检验成效。3月中旬,市锦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来窗口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但是由于该公司前期企业改制造成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及时办理变更和延期手续,致使公司不能开工生产。得知情况后,市安监局窗口值班领导亲自带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为他们破解难题,办结该项目的行政许可,充分显现了“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 (安监局窗口 朱团结)

【简讯两则】

●3月19日,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晓云一行4人来中心考察学习。

●4月4日-5日,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赴江西婺源开展红色之旅活动。

推荐第9篇:邯郸市第一中学

邯郸市第一中学

关于招聘生活指导老师启事

一、工作职责

1.负责学生的生活教育和思想指导;负责学生公寓的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负责每天楼层查宿和学生住宿管理工作;

3.负责维护学校夜自习的纪律和秩序。

二、工作待遇

1.工资情况:基本工资 1200元 + 生活补助100—300元(依每月考核发放);

2.工作环境:提供独立的宿办室;

3.可以在工作之余旁听学校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也可以申请兼职高中学生学习指导。

4.我单位优先推荐参加“邯郸市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入编考试。

三、招聘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热爱教育事业;

2.专科以上学历,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以上,学习成绩优秀;

3.身高要求:女160cm男170cm以上。

四、招聘时间:

1、有意者请于12月20日前将本人简历发送到yizhongsuguanban@163.com信箱,学校根据自荐书选出部分应聘者参加面试。

2、面试时间初定于12月22日。

3、面试地点为邯郸学院

五、联系方式

地址:邯郸市第一中学(中华校区中华大街666号)

电话:0310–718215818632009996

联系人:田主任

邯郸市第一中学

2011-12-15

推荐第10篇:中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利辛二中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学期:新校园建设启动,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成就喜人,教研工作步入正轨。全校上下在以县政协副主席、利辛二中校长巩敬耕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树立正气,规范管理,埋头苦干,加快发展”,树立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奉献意识,增强为师生服务的自觉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文化品位,开创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我校先后荣获亳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亳州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县“抗洪救灾先进单位”、县“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和县“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组织奖”;我校团委被评为市“五四红旗团委”,我校老年协会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1、加强校领导班子建设。以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为抓手,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xx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讲话,学习十七大报告和党风廉政规定;还学习了《亳州市教师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制定了《利辛二中关于加强内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利辛二中财务管理制度》和《行管人员周五义务劳动制度》。改变考勤办法,体现管理的人性化、民主性。增强了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校领导在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第一线积极发挥表率作用,认真调查研究,以身作则。对于违纪师生,依法进行处理,严明校纪。2、加强民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重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做好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教代会共收到50余份提案,评选出12份优秀提案。校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召开教师、离退休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采纳建议;严格执行厂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招生、收费、奖励、补贴等方面的情况;学校设立了意见箱、举报箱和热线电话,对于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在橱窗内的回音栏进行回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较好地落实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政治思想建设和师德教育作 为 提高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新教师入校,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了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并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坚持全校学习制度,本学期学习了十七大报告,要求全体教职工参加《知识产权保护》学习等。创办了《利辛二中报》、《二中德育》、《二中团讯》、《二中工作简报》和《二中教研》、《朝花》杂志,及时报道教职工的先进事迹,并对所有教师进行民意测评,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政教处、团委会发起了“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倡议,收到了良好效果:广大教职工爱生如子,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4、树立二中形象,培育二中精神。在高一招生过程中,我校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村中学宣传二中新举措,利用电视台、公路两侧的广告牌进行宣传,强化二中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我校8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星,我校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单位,县“抗洪救灾先进单位”。我校团委会被亳州市推举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参评单位(全市教育系统仅此一家),我校运动 员 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六金”“五银”“一铜”和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我校师生在抗洪救灾和运动会上表现出来的“不甘人后,勇于拚搏”的精神被概括为“二中精神”。编发了三期校报、二期杂志,多次编发工作简报,加大报道二中发展情况的力度,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二中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评价不断提高。5、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校领导班子始终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健全管理和防范责任制度,全校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保卫机制,做到机构健全、岗位明确、人员落实,重点突出、活动正常、物资保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清除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学校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我校今年被评为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6、关心教职工生活,丰富教师业余活动。提高课时津贴;开办“教工之家”;教师办公室配有火炉、水瓶;阅览室充实了书报杂志;为值夜班的同志配了棉大衣;天气严寒、下雨下雪、重大活动都向全体教师发短信温馨提示,不少教师回短信表达对领导的尊敬、对二中的热爱;组织教职工参加全县的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组织全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象棋赛、围棋赛;开学之初解决新教师的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学期结束给困难职工送温暖;教师节对病离休教师上门慰问;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二中老年协会的活动,二中老年协会被评为县级单位。这些活动起到了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退离休人员集体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二、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成绩斐然,被评为亳州市德育先进单位。1、注重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主要道路旁、楼道口树立宣传牌,用哲理名言启迪师生,以温馨提示感染师生。

2、重视活动的显性教育功能:认真做好高一新生入校的军训工作,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组织学生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举办纪念彭雪枫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师生到港口路段义务劳动,对路两旁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劳动教育;举办非毕业班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培养学生的拚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重视节日的主题教育功能:教师节、国庆节,举办了黑板报比赛活动;艺术节组织大型文艺汇演,学生书画展,教师书画展;还举办了交通法规宣传日、艾滋病知识宣传日等活动。举办读书节的活动已正式列入明年的工作计划。

4、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文化建设先进的班级进行表彰,如把部分班级的班训做成展板放在校园主干道旁,在教职工大会上表扬一些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安全委员、心灵小屋的做法。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提高学生素质和自我服务的能力。(1)学校添置体育器材,开办学校运动队,成立二中画室,并购买大量教具,艺体教学成绩显著。(2)成立二中学生会,文明创建纠察队,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曝光。(3)成立二中文学社。邀请两位省作家会员、县宣传部领导参加二中文学社成立大会。编发了两期杂志。(4)积极发挥学生民主管理的作用,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发放测评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还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和卫生检查等工作。

三、坚持优质、高效、规范的原则,促进教学、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1)认真制订教务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就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进度,优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部署,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有效地防止了教学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2)加大对教学各环节的监督和调控,在动态管理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下发测评表,掌握有关情况,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调控。

2、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首先,要求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召开新教师培训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县观摹课教学,参加省市县教坛新星评比。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提供经费和物资保障。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引领教师寻找差距,自我加压,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中坚作用,扎实推进以老带新活动。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规范化建设。专门成立了教研室,调整了部分教研组长,配齐了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编写了《二中教研》杂志,开办了二中讲坛,举办了各学科讲座,制定了《二中教科研奖励办法》。今年我校师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范欣军、赵登朝老师辅导的学生在全县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范欣军老师辅导的学生闫素雅在全市演讲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再次获奖。刘敏老师的全县高中政治观摹课受到一致好评,张晓明老师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二名,李天毅、路线、刘光辉、蒋成超、朱士锋、代萍萍、刘明彰、苏伟等老师荣获市级教坛新星称号。

四、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超前准备,搞好后勤保障。开学前认真做好班级教室的调整工作,对课桌椅进行调整检修,对教室的门窗、走廓上的铁栏杆进行修补;修复了损坏的车棚,及时做好了办公用品、学习用品的发放工作,做好 各 项收费的预算和收缴入库工作。增强节俭意识:节约每一滴水,用好每一度电,管好每一笔钱,把钱花到刀刃上。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购物批报严格按程序操作,实行《领取物品登记制度》。

五、落实县委、县政府指示精神,又好又快建设新校园。按县委、县政府建设二中新校区的指示,又好又快建设新校园。

1、一期工程概况: 总建筑面积约合38800 m 2 ,总投资不少于3100万元;建设项目计有 ⑴、教学楼两组团(a、b),面积10560m 2 ,共80个教学班。 ⑵、综合楼一座,面积7390 m 2 。 ⑶、报告厅一座,面积906 m 2 。 ⑷、学生食堂一座,面积6288 m 2 。 ⑸、宿舍楼两座,面积13740 m 2 。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⑴、根据县领导的指示和县委办4月2日会议纪要要求,在解子德县长、戴飙县长的亲自过问下,决定由县建委组织实施工程招投标、技术指导等项工作。⑵、在原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的工程建设组、监察组、安全保卫组、工地办公室等基础上,成立由县建委和二中共同组成的业务组(隶属工程建设组)。

3、工程进展,紧张有序⑴、围墙。工程造价约35万元(通透式),中标单位为县水建公司。已经开工。 ⑵、临时施工用电已落实。 ⑶、地质勘探已完成。 ⑷、道路设计、教学楼等单体设计,已近尾声。

4、实施方案,合理规范《利辛二中新园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实施方案》合理规范。本标段包括教学楼二栋,宿舍楼二栋,科技楼、食堂,及道路排水工程。工程资质要求为房建总承包壹级。图纸设计与公开招标报名同时进行。

严格按程序操作,确定投标入围单位。对报名单位从财务、诚信、质量、农民工支付情况等方面进行资格预审,入围单位不得少于7家。投标单位要作出相关承诺,并按国家七部委《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提交相应的保证金。采用bt方式付款,一年内建成使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任务,但也不可否认,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少数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整体教研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的行为有待规范。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以 “管理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战略,努力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和谐校园,为利辛县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11篇:郑州市第一中学

郑州市第一中学

郑州一中始创于1949年3月5日,几经沧桑,高中部总校校址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高中部分校、初中部校址位于郑州市桐柏路35号。 郑州一中新校区在校生规模为30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占地331亩,建筑面积85400平方米。新校区以建成“起步走向世界”的名牌学校为标准,按50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要求建设,设计规划新颖,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走向世界”的时代气息;既突出特色,又符合规范,既壮观气派,又实用方便。 中文名: 郑州市第一中学 No.1 Middle School of 外文名: Zhengzhou

简称: 郑州一中

校训: 勤、严、实、真

创办时1949年3月5日 间:

类别: 公立高中 现任校长:朱丹任长霞、苏义脑、胡大知名校友: 白等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重点中学 主要奖项: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中国百强中学

郑州一中创建于1949年3月5日。由当时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校高中部在书院街合并而成,定名“郑州市立高级中学”,由市委宣传部长漆鲁鱼同志兼任校长。创建伊始,仅7个班的规模,学生249人,教职工26人。

1953年3月规模扩大,易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同年9月迁至文化区。

1956年8月又迁至南阳路岗杜街。

1958年8月,市区公立中学统一编制命名,定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作为郑州市唯一入选的重点高中)1960年迁至桐柏路老校址。

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迁至中原路现校址。

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设施

郑州一中老校区占地75亩,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厚。

郑州一中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80年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郑州一中新校区在校生规模为3000余人,教职工200 余人,占地331亩,建筑面积85400平方米,为清华大学所设计。

师资

教职工200余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多人。

学校领导

朱 丹 校长、书记

吴建财 副书记

郭建军 副校长

张一凌 副校长

叶玉昆 副校长

成果

有近80个教学班,近5000名在校生。学校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以增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发展能力为方向。在高考中,郑州一中从1998年以来,每年升入重点高校的毕业生都在60%以上,其中每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新生有15名左右。2002年学科竞赛更是全面丰收,在数、理、化、计算机等学科竞赛中,获省一等奖的有45人,有43人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院校,3人被吉林大学外语专业特招录取。荣誉

郑州一中先后荣获“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依法治省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60余次。

1998年至今,该校取得以下荣誉称号(市级以上):

国家级:

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中华杯”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奖

“三精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奖

首届全国优秀校报校刊奖

省 级:

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

省卫生先进单位

省级依法治省先进单位

省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

省中学语文“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指导奖

省招飞先进单位

省文明学校高中化学竞赛(河南赛区)先进集体省中学生篮球比赛亚军省中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省首届“大河新命题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市 级:连年荣获市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科教兴郑单位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市级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市级“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市级“畅通工程”先进单位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双拥”先进单位市级体育达标先进学校市中学生男篮冠军市中学生足球冠军市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总分第一名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市级优秀学生社团市级优秀学生期刊

社团

郑州一中模拟联合国大会

摄影爱好者协会

心弦民乐社

心悠歌曲演唱社

心炫电声乐队

记者站

心乐团

桥牌社

爱心协会

心绘画社

心韵诗社心目书社心C电脑社心声戏剧社心泉文学社心时经济社心霖环保社心舞舞蹈社心宇天文社心馨心理社心甄魔术社心颂朗诵社心恒武术社心海英语社心悬推理社心肌健康社

校歌

郑州一中校歌

桃李芬芳

花朵鲜艳

辉映着我们青春的笑脸

名师荟萃

人才辈出

郑州一中

郑州一中

我们可爱的校园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向着未来向着明天向着明天你和新中国一起诞生金牌编织成着英才的摇篮黄河翻滚着青春的浪涛

伴随我们

伴随我们

勇往直前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

向着明天

【校风】实事求是 团结创新

精雕细刻 养之有素

【学风】

全面发展 勤奋好学争先创优 朝气蓬勃【校训】勤、严、实、真

校友

任长霞,\"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

张统一,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义脑,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钻井工程专家

赵钟恒,原河南省劳动厅厅长

王劲松,美国蒙特利尔银行副总裁,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一中杰出校友奖学金,使多位一中同学受益

周朝琦,原郑州卷烟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于友先,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

薛杨,海南三亚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崇信,曾受毛主席、周总理接见的郑州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王同章,江苏理工大学教授,获国际发明专利

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著名民办教育家

孙海林,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孟春明,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

葛纪谦,原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张云汉,原河南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

王岭群,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作家

吴柯蒙,2011年获得第二十二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慕童,2010年获得第二十一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个人总分第一)

李争达,2009年获得第二十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肖清扬,2007年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生物竞赛冠军

裴东斐,2006年获得第37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张浩炜,2006年获得第七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杨保中,1992年获得第3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陈以昀,1998年获得第30届国际化学奥赛银牌

韩岩,1994年获得第2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李林波,1993年获得第2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曹志民,河南省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历史论文比赛优秀辅导员称号。讲课风趣幽默,广受学生欢迎

于红,政史地组教研组长,郑州市青年教师教改新秀,郑州市优秀班主任,中央教科所优秀论文奖,深受学生爱戴。[1]

第12篇:修水县第一中学

修水县第一中学

开展“手拉手改陋习讲文明”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积极配合我县开展2014年“爱国卫生月”活动,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力迎接今年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根据县、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该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莫火平

执行组长:胡国荣

成员:政教处、年级部、全体班主任

一、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5日至6月30日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手拉手、改陋习、讲文明”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及家长对巩固“四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增强学生和家长文明意识,调动广大学生、家长参与,培养学生、家长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养成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4月25日---5月中旬)

1、召开年级部、班主任会议。讨论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布臵活动任务,

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责任要求。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政教处,年级部,团委、学生会等各部门充分利用集

会、傍读、升旗、校园广播等时段和工具,广泛开展学生学习文明卫生知识、文明礼仪常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

3、各班召开以“手拉手改陋习讲文明”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要精心组织

学生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告别陋习、倡导文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第二阶段:系列活动阶段(5月中旬---6月中旬)

1、政教处负责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2、政教处负责办好“手拉手、改陋习、讲文明”宣传栏。

3、年级部、团委负责以“手拉手、改陋习、讲文明”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4、班主任负责以“手拉手、改陋习、讲文明”为主题的黑板报和主题班会。

5、年级部负责倡导拒绝零食进教学楼,倡导学生为学校和家庭做好事。

6、配合县创建工作指挥部工作,积极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活动。由政教处、年

级部、团委负责组织学生上街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6月下旬)

政教处、年级部负责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的评比活动。

政教处

2014年4月

第13篇:鹰潭第一中学

2014年度“赣鄱最美少年”

——罗金玥

鹰潭市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女生,老师们对她赞赏有加,同学们对她由衷佩服。她就是同学们口中的学霸、高二(16)班班长罗金玥。2014年度“赣鄱最美少年”今天播出,鹰潭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罗金玥的最美故事。

罗金玥的英语老师说:“她这个小孩基本上是无死角,就是说所有的功课都很好,包括语文都非常好,所以她在我们学生中有个称号叫考神,怎么考都考不倒她。”

罗金玥品学兼优,勤学、乐学、善学,在学校是出名的了学习达人。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和英语听力竞赛,屡获金牌。

鹰潭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罗金玥说:“我觉得从很细微的知识点去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首先心里会很踏实,然后把这些小困难克服以后,心里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对学习更有信心,你会发现学习真的乐趣无穷。”

罗金玥从小对数理化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数学。自从高一参加了鹰潭一中的数学竞赛小组,每天早起晚睡,从未懈怠。勤于思考和积极探索,让她拥有了丰富解题经验,总结了许多解题方法与技巧。她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她要坚持将自己独门秘诀传授给身边的同学。

罗金玥的同学说:“平常如果我们生活中或者学习中碰到很多问题都会去找她询问,她会很热情地教我们。”

罗金玥的同学说:“她是一个温暖的学霸。”

罗金玥的同学说:“看到她那么努力地读书,成绩已经那么好了,已经是学霸了,还在那么努力地学习,我们当然也会为之感染,然后就会跟她一起努力学习。”

由于采访正值午间休息时间,为了不耽误罗金玥的休息,记者决定暂停采访,双方约定半个小时再继续。不料,就在双方分别不到3分钟,一个瘦弱的身影飞快地从记者身边跑过,径直奔向了教室方向。 我们紧随其后,在高二16班的教室里找到了她的身影。由于是午休时间,班上同学还不多,罗金玥正在埋头做题。

鹰潭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罗金玥说:“早上还有一道题没有写完,想回来先写着,不写完的话,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觉得还是要回来把她写完,心里才踏实。”

罗金玥对学习的热爱和专注由此可见一斑!她那出类拔萃的表现背后,是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优秀的养成,离不开勇于追梦的专注,更要具备勤于圆梦的执着。

鹰潭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罗金玥说:“无论你中间经历了多少挫折,多少打击,梦想之门始终在为你开启,所以说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到自己的柳暗花明,大家一起加油。”

她敢于挑战难题,尽管挫折不断;她自主学习知识,始终瞄准下一个目标。她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反省自己的不足,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实现新的超越。她还信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鼓励、带领同学们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第14篇:泽普县第一中学

期学一第年学2013-2012学中一第县普泽

结总作工育教结团族民

这一学年我校了做为好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根据上级的安排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开展第30个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认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使教育月活动富有成效。

我校结合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活动,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他们舍身救人、爱党爱国、民族团结、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的先进事迹。学校党支部结合实际,通过动员会、座谈会、讨论会、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学校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举行了民族团结和公民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使教育月活动高潮迭起。出板报、悬挂横幅标语,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

二、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不断把教育月活动推向高潮。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我校以活动为载体,寓民族团结教育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举办了民族团结专题学习动员会,由学校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向全体师生进行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动员讲话,让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教职员工学习英雄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全体党员干部决心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通过座谈学习英雄的体会,交流个人学习英雄落实行动的具体方案,在学校形成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我校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月系列活动,认真做到“六个结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巩固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大力学习宣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情,把民族团结落到实处,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四、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

我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今年5月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开展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 花香五小、民族团结 共创和谐”主题班队会。二是举行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新疆”大合唱比赛。三是举办“互赠民族团结连心卡”活动,少先队员们以文字、图画的形式妆点卡片、书写祝福,图文并茂的张张卡片表达了小队员们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珍视。。四是开展“民族团结读书”活动。积极倡导学生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 好书、好文章活动,并结合自己体会写一篇读后感,让民族团结在自己心中长存,在自己笔下升华。学校除在校门悬挂横幅外,还通过校园网站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活动。

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教育教学工作断为我校的和德育工作作出努。力

泽普县一中学

月年12013

第15篇:永年县第一中学

永年县第一中学

关于对杨嘉辉等同学违纪处理的通报

在7月16日晚宿管处常规检查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学校规定按时作息,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仍有个别学生无视学校纪律,在宿舍熄灯后不就寝,影响他人休息,他们是:高一1班杨嘉辉(点灯看书)、高一2班王亚伟,李笑月(不按时就寝)、高一3班张晓静,温鑫,赵晶(不按时就寝)、高一6班张旭帆(不按时就寝)、高一9班栗辰楠(不按时就寝)。

按照《永年一中关于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规定》,对以上同学作出停课三天,家长领回家反省处理。

望所有同学引以为戒,自觉规范自己行为,按时就寝,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动力。

永处一中宿舍管理处

2013年7月17日

第16篇:铜陵市第二十中学学习新版《中学生守则》活动总结

学习新守则,争做文明生

---—铜陵市第二十中学组织开展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活动纪实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学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根据学生发展的新特点,教育部对《中学生守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中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它是根据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进行修订的。它是中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是学校制定有关纪律要求的依据。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的通知和铜陵市教育局的安排,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活动方案,多措并举,现特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大力宣传

成立《中小学生守则》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具体负责,政教处牵头,明确责任,分管到人,集体合作,共同完成此次学习活动。通过班主任例会布置相关任务,要求每个班认真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使学生加深对其的了解,并结合时代特点转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对原来张贴在学校、各班内的旧版《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更新,换上了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印刷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发给每位学生。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利用校园LED显示屏循环播放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和周四训导会对新《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解读,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新《中小学生守则》的认识,指出了贯彻和执行新《守则》的意义。

二、组织活动,寓教于乐

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会议,与全体德育工作者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明确新《中小学生守则》精神及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向全体人员传达宣传学习的具体操作要求、活动步骤。并将其与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学习规划整合。 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以《学习新守则,争做文明生》为主题的学习新《中小学生守则》的主题班会,通过老师主讲、学生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领会新《中小学生守则》的精神、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并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学习的心得体会。每班上交三篇优秀的学习新《中小学生守则》心得体会到政教处,政教处组织人员评奖。其余的学习心得体会各班张贴到墙报栏,团委组织团干部分级进行评奖。“校园广播”对优秀的心得体会进行广播、宣传。各班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熟识相关知识和对新《守则》的理解。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变化、时代的变迁,让学生具有使命感、责任感。

三、注重实践,有机结合

在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同时,我校还十分重视实践和结合工作。将其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与我市的文明创建工作结合,与我校的分层德育工作结合。

我校坐落于铜陵市普济圩农场总场。学校秉承优良办学传统,生源大多来自周边乡镇农村,父母大多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无法照顾到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基础也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困扰。

学校德育部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精心制定了 初一:爱心教育;初二:感恩教育;初三:理想教育;高一:成人教育;高二:成才教育;高三:成功教育的各年级分层德育目标。在初制定分层德育实施计划时将新守则贯穿其中,并具体落实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之中。如成立校园文明督导队,每天由督导队人员在校园中督促倡导文明新风;成立学生护校队,每天协助老师护校卫校。成立校园志愿服务队,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月活动,进校园、进社区。开展“三节三爱”在我身边主题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结合实践。

四、静待花开,成果显著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新《中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会,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让我校的德育工作赢得了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逐步实现自主管理,真正达到管理精细化,学生无论从养成习惯还是学习态度均有了明显的进步,整个校园处处彰显和谐与文明。学校先后获得年度重点工作考核“明星”学校、民生工程优秀学校称号。铜陵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教育优秀组织奖;连续三年在铜陵市青少年科学论坛活动中斩获殊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巡回赛安徽省冠军赛荣获省级二等奖;两年来,我校学子在全市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达200多人次,教师也在优质课比赛,论文发表,辅导学生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教育教学也齐头并进,连续两年的中高考升学率稳步提高,可以说我校在学习新守则的探索之路上初开了璀璨之花。

但我们深知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将《中学生守则》作为养成教育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第17篇:铜陵市郊区城乡一体化

铜陵市郊区2009年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市城乡一体化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农业精品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进程,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

1、成立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在1个月内出台。(责任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统筹委)

2、制定城乡一体化各子方案,均在市子方案下发后1个月内出台。

一是制定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经发委)

二是制定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统筹委)

三是制定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四是制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国土局)

五是制定土地流转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统筹委)

六是制定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七是制定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八是制定铜陵南部城区建设实施方案,市没有子方案,由铜陵南部城区建设管委会负责制定,1个月内出台。(责任单位:铜陵南部城区建设管委会)

九是制定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区环保旅游局)

十是制定市级事权、产权下划的具体实施细则。(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人事局)

3、加强督查。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进行定期督查指导和不定期抽查。(责任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统筹委)

二、启动起步区建设,加快南部城区建设进程

1、起步区建设

一是上半年完成起步区规划和政务中心详规报批,9月底前启动政务中心建设。(责任单位:铜陵南部城区建设(大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是完成1.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大通工贸园、横港物流园、私营工业园、政务中心、大通11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铜陵南部城区建设(大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是做好南部城区的市重点工程的征迁和协调服务工作,包括铜都大道三期、铜官大道、准海南路、沿新大道南段、天店路、东大路等。(责任单位:区征迁执法中心)

2、安置点建设

一是实施白鹤家园安置点建设工程。白鹤家园安置点二期15栋上半年开工,水、电、气等方面工程要同步完成。(责任单位:区征迁安置房建设项目部)

二是实施罗家村安置点工程建设。罗家村安置点一期6月份交付使用,二期9月份交付使用,三期13栋住宅房年底交付使用。(责任单位:区征迁安置房建设项目部)

三是实施大通民主安置点和美食广场建设。完成一期开工地块征迁、项目规划等前期准备和规范完善土地手续等工作,3月18日美食广场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10万㎡封项。(责任单位:区征迁执法中心)

三、选准突破口,加快城乡一体发展

1、大通镇:以全力争取移民迁建工程,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为突破口。一是大力推进移民迁建工程,为和悦洲整体开发打下基础。做好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转户、低保、社保等优惠政策,争取土地整理、复垦、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和悦洲土地流转,编制和悦洲旅游休闲观光整体开发的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移民迁建安置点规划设计,争取土地置换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群众稳定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招大项目。二是适时启动古镇保护开发,分阶段实施和悦老街、澜溪老街恢复和保护开发。今年确保完成大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及报批。三是逐步实施大通旅游开发。今年完成白浪一期工程建设,发展大通鱼文化,结合和悦洲土地流转,打造生态旅游观光业。(责任单位:大通镇)

2、铜山镇: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打造远郊功能齐全的省级中心镇为突破口。一是做好镇总体规划修编,将矿区纳入镇统一规划,确保年内完成,并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是做好铜山矿业深部开采和铜山金磊万吨水泥线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发展为大企业服务的配套产业,为争创亿元财政乡镇打下基础。三是加强中心镇建设,11月底前实施完成竹园社区综合整治工程,从铜显路两侧的农村小区入手,逐步实施每个村1-2个小区的城镇化建设,今年完成北屋小区配套建设;实现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组组通、路灯全覆盖,绿化覆盖率60%以上。(责任单位:铜山镇)

3、灰河乡:以实施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为突破口。一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加快实施1000亩东风葡萄基地规划建设、5000亩太阳意杨林生态开发建设、久昌2000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和东元千亩樟园建设,主导农产品基本通过无公害认证。二是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基本消除区域内污染源;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今年要完成1个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村的申报工作,力争获得1个省级生态村和1个市级生态村称号;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生态优美乡镇。(责任单位:灰河乡)

4、安庆矿区办事处: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远郊中心村建设样榜点为突破口。做好马鞍、花园社区综合整治规划,11月底前完成综合整治工作,总投资不少于600万元;完成马鞍、花园道路户户通、中间河护砌、社区亮化和村庄绿化;完成社区健身场所、有线电视和网络到村入户;实施电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100万元;建成道路宽畅、路灯明亮、绿树成阴、溪水清沏的新农村建设样榜点。(责任单位:安庆矿区办事处)

5、桥南办事处:以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安置点建设,利用土地征迁机遇,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流转和置换,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居民增收。(责任单位:桥南办事处)

四、抓好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全区确保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6亿元,其中南部城区管委会1.2亿元,区征迁执法中心2500万元,区征迁安置房项目部2500万元,大通镇、桥南办事处、安庆矿区办事处、铜山镇各2000万元,灰河乡、专管办各500万元。重点做好以下项目建设:

1、社区亮化及社区办公楼工程。实施20个社区亮化工程,安装2000盏路灯;实施3个社区活动房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责任单位:乡镇办、区专管办、区统筹委、区民政局)

2、社区整治工程。实施5个社区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3、道路建设工程。实施道路建设22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其中:村村通9.9公里(大通4.9公里,安铜办1.7公里、铜山镇3.3公里);改造完成大通光荣大道、沿江路建设任务;实施完成组组通和户户通10公里。(责任单位:乡镇办)

4、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219.6万元,新建1座5T垃圾中转站,购置1辆5T拉臂车、1辆洒水车、2辆电动垃圾收运车、2辆2T小型垃圾运输车、380只废物箱。(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5、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大通郎冲畈、千斤坝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80万元。(责任单位:大通镇、区统筹委)

6、河道疏浚工程。河道疏浚35公里,完成投资350万元。(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7、中心村镇建设工程。实施大通镇区、铜山镇老镇区综合整治和5个中心村配套建设。(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8、省市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认真组织实施2009年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和市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区财政局)

五、围绕精品作文章,发展现代农业

1、推进“4285”工程,打造精品农业

一是建设精品基地。年内精心打造500亩葡萄、1000亩无公害蔬菜、600亩彩化苗木、400亩高产早园竹、400亩高产板栗、50亩白姜、50亩食用菌7个精品农业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东风葡萄基地,连片再扩种150亩葡萄,使葡萄面积达到1000亩,申报绿色农产品认证。(责任单位:各乡镇办)

二是塑造精品品牌。继续培育小磨油、生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大通美食节、灰河东风葡萄节等活动来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塑造精品品牌,力争今年市以上名牌农产品达到3个。(责任单位:各乡镇办)

三是发展精品乡村旅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成白浪湖渔业休闲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新增旅游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实施铜山镇农民休闲公园建设,培育精品乡村旅游业。(责任单位:大通镇、铜山镇、区环保旅游局)

四是培育精品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促其做大做强。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6家以上,其中大通镇6家以上,桥南办事处和灰河乡各3家以上,铜山镇和安庆矿区办事处各2家以上。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其中大通镇、桥南办事处、铜山镇各1家以上,灰河乡和安庆矿区办事处也应创造条件积极申报。(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

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各乡镇办要创新思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下,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租赁、转让等方式由公司进行综合开发,实现规模化经营。今年确保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大通镇8000亩、桥南办事处6000亩、灰河乡4000亩、安庆矿区办事处2000亩、铜山镇3000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各乡镇办完成1家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开展土地置换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区国土局)

3、加强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向市民过渡。组织实施农民科技、农村实用技术、思想道德素质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开拓、勇创新的新型人才队伍。聘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等专家培训农民1000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700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责任单位:乡镇办、区统筹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六、发展社会事业,促进郊区和谐

1、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善办学条件,完成280名双亲留守儿童读物征订工作;实施12401.2㎡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完成投资620万元。(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2、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完成1所乡镇卫生院和11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确保不少于1.2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年底实现参保16911人,参保率达60%;完成农村敬老院40张床位的改扩建工程。(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4、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1个乡镇1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8个社区文化家园点、3家农家书屋建设、11个20户以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责任单位:区文体广局)

第18篇:铜陵市区域铁路交通枢纽

铜陵市区域铁路交通枢纽

发展现状和规划

铜陵市滨江近海,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市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目前城市大框架已基本拉开,综合交通骨架已初步形成。“十一五”乃至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市铁路路网建设,提升我市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皖中南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与“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对接,加快融入“长三角”。

一、我市铁路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境内铁路现有芜铜铁路和有色集团公司、铜陵电厂、铜陵海螺水泥厂等部分企业铁路专用线。

已开工建设的有铜陵至九江铁路。铜九铁路全长250公里,项目总投资51.3亿元。其中,铜陵境内28公里,其中联络线3公里,投资7亿元,按国铁一级标准设计建设,预留电气化和复线条件。该项目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铜陵至贵池段已于2006年实现货运通车,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铜九铁路的建设,将打通沿江铁路通道,增强我市承东接西的能力,提高我市作为皖中南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二、我市建成区域交通枢纽(铁路)具备良好的条件

1一是我市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我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上海至武汉、南京至九江的正中心以及我省两点(合肥、黄山)一线(皖江经济带)战略的“十”字交汇点,周边经济腹地广阔,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我市在国家和省铁路路网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处于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和我省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我市是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通道(国家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一)以及拟规划的华东铁路网第三通道(徐州-合肥-铜陵-黄山-金华-温州铁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三是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将有力地支撑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呼唤“大交通”,“大交通”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建成皖中南中心城市。

三、我市“十一五”区域交通枢纽(铁路)建设目标 到“十一五”末,我市国铁和地方铁路总体营运里程达到200公里以上。通过长期努力,最终形成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铁路网架,全面实现“西通、东扩、北接、南连、成环”的战略规划,提升我市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

四、“十一五”我市区域交通枢纽(铁路)建设重点项目

1、建设庐江至铜陵铁路。庐铜铁路全长105.66公里,总投资约24亿元。起点为合九铁路庐江站,经斐岗镇、黄屯,在无为姚沟附近跨越长江,进入铜陵并在顺安站与芜铜铁路接轨。庐铜铁路北与合

九、合武、宁西铁路相连,跨江后与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相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我省铁路

第二条过江通道,庐铜铁路是我省铁路网规划中“两淮”煤

炭、庐南铁矿外运及长江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项目已列入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和省“861”行动计划。省发改委已委托省交通投资集团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目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正在编制项目预可研报告。

2、规划建设铜陵长江二桥(公铁两用桥)。铜陵长江二桥,长约5000米,六车道标准,总投资约30亿元。解决拟建的庐江-铜陵铁路过江的问题,沟通长江南北公路、铁路网,缓解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的交通压力。该项目已列入安徽省长江过江通道布局方案。目前,省发改委已委托省交通投资集团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该铁路建后,将会进一步完善华东地区铁路网,进一步沟通安徽长江南北铁路网,将宁西铁路、合九铁路与长江以南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铁路等相连接,同时,增加一个铁路过江通道,以利于全国铁路网的南北交通和国防战略需要。

3、规划建设城际客运铁路南京至安庆段。起点为南京南站,与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相接,并通过联络线与沪宁城际铁路联通,终点接安庆火车站,全长263公里(其中安徽段长226公里),估算总投资182亿元。目前,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正在编制预可研报告。项目建成后,铜陵至南京、上海的行程时间将大大缩短,有利于我市迎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真正实现我市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

4、建设芜铜铁路复线。芜铜线为尽端式铁路,与中西部联系不够紧密,运输能力难以发挥,运力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芜铜铁路复线,将全面提升芜铜铁路运能,满足我市铁路客货运输的需要。

5、按铜九铁路、城际铁路、长途客运、公交站场“四位一体”,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铜陵新站,使其成为皖中南地区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6、规划建设铜陵地方铁路(环城铁路)工程,减少铁路对我市主城区的干扰和影响,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环城铁路一期工程,起点为铜陵南站,经海螺水泥厂、六国化工厂、二冶,终点为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全长13.71公里,估算总投资2.5亿元。项目预可性研究报告已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编制完成。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第19篇: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

2008年铜陵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

[内容摘要]

2008年,面对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铜陵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类需求稳步增长,供给协调性增强,物价逐步回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低迷,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但融资渠道亟待拓宽,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金融呈现良性协调发展的局面。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不减,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金融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1

(一)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1

(二)证券市场低迷,交易量大幅萎缩 3

(三)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 3

(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融资渠道亟待拓宽

(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6

二、经济运行情况 6

(一)各类需求稳步增长 6

(二)供给协调性稳步增强 7

(三)物价涨幅明显但逐步有所回落 8

(四)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8

(五)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9

(六)主要行业分析 10

三、预测和展望 11 附录 1

(一)铜陵市经济金融大事迹 1

(二)铜陵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2

专 栏 专栏1 铜陵市民间借贷发展状创

况新

分分析„„„„„„„„„„„„„„„„„„„„„„„„„ 5 专栏2 铜陵市农村金融析„„„„„„„„„„„„„„„„„„„„„„„„„„„ 9

表 1 200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表 2 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 2 表 3 2008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2 表 4 2008年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3 表 5 2008年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4 表 6 2008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4 表 7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4 表 8 2008年金融机构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4

图 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图 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1 2

图 3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图 5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6 图 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6 图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7 图 8 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7 图 9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图 4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8 图 10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图 12 财政收支状况 图 11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0 图 13 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8年,铜陵市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金融运行呈健康平稳态势。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低迷,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但融资渠道亟待拓宽。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银行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1.银行业机构有所增加,资产规模继续扩张,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效益稳步提升

2008年末,铜陵市银行业机构数较上年末增加8个,新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188人,资产总额比上年增加60.9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居全省最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22.9%。

表 1 200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银监分局

2.各项存款稳步增加,结构变化较大

2008年末,铜陵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66.1亿元,较年初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7个百分点。从存款增长结构看,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企业存款下降较多。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新增31.0亿元,同比多增20.2亿元,增长27.0%。人民币企业存款比年初减少6.4亿元,同比少增33.5亿元,同比下降7.2%。储蓄存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受国内外经济金融波动因素影响,居民收入预期减弱,储蓄倾向增强;二是房地产、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居民投资渠道受阻,分流储蓄效应减弱;三是物价指数的持续回落使居民对货币购买力升值预期增强,定期储蓄意愿增强,2008年新增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达到81.52%,比上年提高31.27个百分点。企业存款下降较多的原因: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产销率下降,流动资金紧张造成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二是企业资金来源较少,2008年铜陵市企业未从资本市场融资。从存款变化趋势看,

1、

2、10和11月份是全年人民币存款增长的低谷,但全年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从存款期限结构看,存款定期化现象明显,2008年末,金融机构定期存款较年初增加28.1亿元,增长30.3%,同比多增23.5亿元。而活期存款较年初减少1.9亿元,下降1.7%,同比少增31.8亿元。

图 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3.贷款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

2008年末,铜陵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4.5亿元,比年初增加44.7亿元,增长21.3%,增量与增幅分别比上年末提高22.2亿元和9.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按可比口径计算,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四。

信贷投放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全年信贷投放与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上半年受从紧货币政策和“两防”宏观调控目标影响,累计增加人民币贷款20.2亿元,占全年信贷增量的36.7%;而下半年央行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信贷投放加快,下半年累计增加人民币贷款35.0亿元,为上年全年增量的1.4倍;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信贷投放主力军。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增量的70.0%,比上年末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三是金融支持社会薄弱环节力度加大。2008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35.6亿元,增长40.8%;“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4亿元,增长44.6%;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2.8%;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同比多发放27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932万元;四是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有所增强。2008年末,铜陵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56.6%,高于全市人民币贷款增幅28.1个百分点;五是外汇贷款下降明显。受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出口企业外汇需求持续减弱,2008年末,外汇各项贷款比年初下降55.7%;六是新增贷款行业分布较为集中。2008年信贷投放主要集中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居民及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五个行业,共计新增贷款47.3亿元,占同期各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的85.5%。

图 2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图 3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4.现金净投放不断扩大

2008年,铜陵市金融机构共实现现金收入425.2亿元,实现现金支出439.4亿元,净投放现金14.2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和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共10.1亿元,是现金投放的重要渠道。

表 2 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

5.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贷款利率水平略有上升

2008年,央行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铜陵市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国家的利率政策执行,逐步健全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827%,较上年上升了0.5114个百分点。从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看:人民币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占比比上年降低13.8个百分点,实行下浮的占比比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实行上浮的占比比上年上升9个百分点,上浮利率主要集中在30%以内,占全部上浮利率的87.19%,贷款利率在规定的区间内浮动且分布较为合理。

表 3 2008年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利率监测系统 图 4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利率监测系统

6.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成效显著

铜陵辖区内的建行、中行和工行股份制改造已全面完成,初步建立了以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2008年末建行、中行和工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分别下降了0.4、1.3和0.03个百分点。三家金融机构全年收益比上年增长了11.6%;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也在进行之中, 2008年主要致力于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处置、新会计准则报表转换、配合外部审计和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全年共剥离不良资产3.4亿元。年末,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果。资本充足率比改革初期提高了49.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比改革初期下降了96.2%;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0.4亿元,同比增长49.3%。铜陵铜都农合行已成功兑付3358万元专项央行票据。邮政储蓄银行于4月中旬挂牌成立,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铜陵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筹建铜陵皖江农村合作银行申请已获银监会批复。

为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成立了物华小额贷款公司。

(二)证券市场低迷,交易量大幅萎缩

2008年,股票市场呈震荡下跌走势,年末上证指数收于1820.81点,比上年同期下跌65.39%,证券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交易量急剧减少。

机构保持稳定,人员略有减少,资产总额大幅缩减。2008年末,铜陵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家,其所辖证券服务部3个,全部从业人员72人,较上年减少1人。年末资产总额3.5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下降37.5%。

证券交易量萎缩,效益大幅下降。2008年,铜陵市3家证券营业部股票累计交易额306.6亿元,同比减少201.2亿元,下降39.6%。年末,证券投资者开立的股票账户67297户,较上年同期减少5282户;实现营业利润0.7亿元,同比减少0.6亿元,下降46.2%。

表 4 2008年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金融稳定数据库

(三)保险业持续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推进

2008年,铜陵市保险业持续稳步发展,新成立保险机构三家,产险、寿险和农险各一家。全年保费收入较上年增长58.7%,其中:产险保费收入增长12.4%;寿险保费收入增长68.9%。全年全市各类保险公司累计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2.3亿元,其中:产险支付各类赔款1.1亿元,同比增长67.9%;寿险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1.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保险的经济稳定器功能作用明显。2008年铜陵市的保险深度为2.3%,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1014元/人,较上年增长50.9%。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新成立的农业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将保险标的扩大到水稻、小麦、棉花等,全年农业保险赔付92.4万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铜陵市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表 5 2008年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铜陵市保险协会

(四)金融市场功能有所增强,融资渠道亟待拓宽

2008年,铜陵市金融市场稳步发展,但传统业务仍占主导地位,民间融资活跃,融资渠道单一

1.间接融资比例大幅上升

2008年,铜陵市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融资总额为44.7亿元,全部为贷款融资,比上年上升了49.5个百分点,直接融资比例为零,融资结构单一。

表 6 2008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数据来源:《铜陵市金融统计月报》、铜陵市发改委

2.货币市场场内、场外交易均为空白

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场内、外业务,同业拆借业务、债券回购业务等交易量为零。 3.票据业务稳步发展,贴现利率不断走高

2008年,铜陵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稳步发展,全年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43.6亿元,同比增加4.3亿元,余额同比增加6.2亿元;贴现余额17.5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增长146.5%。上半年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为确保长期信贷额度和资金运用的最大收益,票据融资季初发生较多、季末回落,呈现出季度不平衡现象,成为商业银行调控信贷规模的“蓄水池”,下半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票据融资快速增长,全年票据贴现利率逐季走高。2008年四季度贴现加权平均利率较一季度增长22.0%。

表 7 2008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央银行货币信贷资金系统

表 8 2008年金融机构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利率监测系统

4.代理黄金业务大幅下降

2008年末,铜陵市金融机构代理仓储黄金库存392公斤,同比降低85.3%,主要是由于黄金市场现货紧张,调往外地所致,代理仓储黄金业务收入55万元,同比增长37.2%。由于受会员减少影响,全年代理交易黄金数量164公斤,同比下降82.8%,代理交易黄金收入2.1万元,同比下降81.6%。

5.民间融资频繁,利率水平有所上升

由于操作灵活、手续简便、利率协商性强等 原因,加之上半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铜陵地区民间融资市场

日渐活跃。2008年,铜陵市民间融资在8亿元左右,较上年增长23.1%。民间融资多来源于自有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和流动性周转;还款主要采取一次性还本付息;民间借贷利率高于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且差异较大,最高的一年期年利率达到30%,最低的8%,全年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15.3%,同比上升了2.9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风险仍不容忽视。

6.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金融机构推出“背包”银行,把信贷服务送到家。针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出了“金翅膀”小企业贷款系列产品,包括小企业以强扶弱担保贷款、小企业动产质押贷款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为帮扶更多的农村有志创业人员创立经济实体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巾帼创业贷款、民企之星贷款等。2008年金融机构累计共发放创新金融产品贷款6.55亿元。与此同时,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创设了“金融超市”,全年全市中小企业通过这一平台融资额近10亿元。

(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08年,铜陵市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了银行卡、反洗钱、反假货币、征信等系列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各界金融意识。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历史遗留的逃废金融债务全部得到落实;司法环境明显改善,全年金融起诉案件胜诉率和涉诉案件受偿率分别较上年提高了3.4和5.2个百分点;金融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基本实现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无重大支付风险,无恶性竞争行为;通过开设金融超市、举办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政银企关系进一步和谐。政府职能转变取得较大进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关注民生已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现代企业制度正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铜陵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4.3%;第三产业增长11.7%。三次产业比例为:2.6∶67.1∶3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4021元。

图 5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一)各类需求稳步增长

1.投资需求增长较快、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增幅比上年上升了18.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投资增长336.2%;二产投资增长33.1%;三产投资增长67.2%。三次产业投资保持较为协调的格局。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多。投资增长主要是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金隆电解铜扩建、国电一期、沿江高速公路、500KV西通道等30项重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宁安城际铁路、电厂六期扩建工程、海螺1.2万吨熟料、生活垃圾处理、精达6万吨电磁线等32个项目顺利开工。庐铜铁路项目省政府和铁道部已经会签;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双千亿铜产业,按国家发改委要求编制了铜基材料产业链规划;汽车发动机项目即将核准;有色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国家专项计划。

图 6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2.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消费市场同步

发展

2008年,铜陵市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151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580元,增长21.0%,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7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8%,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物价大幅上升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市场消费活跃。从行业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22.9%和26.2%。从城乡市场看,市、县及县以下实现同步增长。从服务业组织结构看,规模效益明显,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增长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图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3.进口增势强劲,利用外资规模扩大

2008年,铜陵市进出口总额达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位居全省第二;其中进口值32.8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初级产品进口增加;二是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三是外贸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四是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五是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增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08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170万美元,同比增长47.0%。新批准设立外资企业5家,合同外资额14301万美元,同比增长326.0%。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00亿元,增长71.0%。

图 8 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图 9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二)供给协调性稳步增强

1.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08年,铜陵市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14.1亿元,增长1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895公顷,总产量14.8万吨,分别增长12.4%和12.3%。油料、棉花面积分别为8314公顷和5401公顷,分别增长16.2%和6.1%。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1.9万吨和0.6万吨,分别增长21.1%和4.4%。粮食和油料增幅较大。全市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农业种植模式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继续扩大,特别是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大大增加。

2.工业较快增长

2008年,铜陵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66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实现工业增加值18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8%。大中型工业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增长较快。县区工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8,继续位于全省前列。从产业看,化学工业、钢铁冶炼及炼焦工业、煤气供应及供水工业增长较快,总产值分别增长52.4%、59.2%、33.5%;从产业规模看,铜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2.6%、12.6%、5.5%。

图 10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3.服务业快速发展 2008年,铜陵市第三产业增加值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有邮政业增长6.7%,批发零售业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9%,金融保险业增长7.9%,其它服务业增长15.4%。

(三)物价涨幅明显但逐步有所回落

1.居民消费价格逐步回落

2008年,铜陵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9.0%,涨幅较大;3月份到6月份,涨幅趋缓,并呈现高位趋稳的态势;7月份开始,市场物价稳步回落,并一直持续到年底。08年全年CPI指数为106.1,其中食品类上涨幅度较大,达到116.1。

图 11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2.生产价格明显上升

2008年,全市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上升,指数达118.8,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上涨幅度较大,指数分别为127.5、134.

4、130.1,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指数则出现负增长,指数为90.2,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为104.9,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上升,利润空间减少。我市的主导产业铜产业,因价格大幅下跌,受影响较大。

3.劳动力成本继续上涨

2008年,铜陵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27584元,增长18.0%,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为57%,与上年持平。我市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于2008年元月一日起再次上调,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24元(不含15元门诊医疗补助)。最低工资标准市区540元,铜陵县420元。

(四)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铜陵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9亿元,增长32.8%;上划中央收入45.47亿元,增长40.4%。

全年财政支出为34.89亿元,同比增长32.8%。在支出中加大了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3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建设计划,惠及了城乡90%以上的居民,公共财政的作用得到了较好体现。

图 12 财政收支状况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五)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铜陵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工程进展顺利。有色铜阳极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磷石膏综合利用、狼尾湖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开工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举办了安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启动了《铜陵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规划》的编制。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深入推进,《铜陵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注重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坚决关闭亚星焦化老焦炉,在全省率先完成立窑水泥企业的关闭工作,累计关停淘汰的项目全年减少工业产值达60多亿元。海螺水泥低温余热发电等一批节能项目得到国家支持,全面完成节能指标。投资1.36亿元,组织实施了金昌冶炼厂污酸处理等11个污染治理项目,加快推进锅炉煤改气,拆除了38台燃煤锅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酸雨频率39.6%,比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重点断面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全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1.6%。

(六)主要行业分析

1.房地产业步入调整期,但在宏观调控中总体运行平稳

(1)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攀升。2008年,铜陵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25亿元,同比增长55.20%。其中土地开发投资4.65亿元,同比上涨124.64%;住宅开发投资22.07亿元,同比上涨71.88%。 (2)房地产潜在供给能力强劲。2008年,铜陵市施工房屋面积为278.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6%,其中住宅21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65%。竣工房屋面积为58.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0.67%。新开工房屋面积120.79万平方 米,同比增长18.89%。

(3)房地产需求降低,市场观望氛围较浓。2008年,铜陵市销售房屋面积38.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43%,其中:住宅销售34.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63%。

(4)房地产价格趋于下降。2008年,铜陵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376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37%;其中住宅销售平均价格360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61%。二手房成交平均价格168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47%;其中住宅成交平均价格210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0.63%。新建商品房价格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全国

一、二线城市出现房价明显回落影响;二是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增加,拉低平均销售价格;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稳定了房地产市场;四是中低档商品房的供应,抑制了房价上涨。

(5)房地产贷款增幅回落。2008年末,铜

陵市房地产贷款较年初增长24.1%,比上年同期回落13.9个百分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为12.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4个百分点。

(6)房地产政策“十条”意见出台,政策效应逐渐显现。2008年10月底,铜陵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11月份新建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套数环比增长6.79%, 12月份新建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套数环比增长216.76%,表明政府出台救市政策效应逐渐显现。

图 13 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铜陵市经济统计月报》

2.有色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大,全球主要工业品价格快速走低,铜陵有色行业受到冲击,产品外部需求减少,主营产品电解铜、硫酸等价格快速下跌,对行业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2008年,铜陵有色实现销售收入353.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亿元,下降4.5%;预计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4亿元,下降43.5%。全年应缴企业增值税为1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8%,对铜陵市的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料产业,其发展具有周期性。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有色行业在短期内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但从长期来看,铜陵有色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议企业调整经营思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持续增效能力;贯彻科技兴业方针,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稳定生产成本,推进行业纵深发展。国家对国有大型铜冶炼企业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

三、预测和展望

2009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一切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关键之年。虽然外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特殊机遇,落实产业振兴规划,对我市支柱产业有色金属行业更蕴藏着无限机遇。预计2009年铜陵将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上升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2009年铜陵金融运行的总体环境是有利的,

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处在平稳增长期;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稳步推进,经营活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观念不断增强。但融资结构仍需改善,对“三农”的支持要进一步增强,要高度关注金融资产质量的变化。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预计2009年铜陵市本外币存款新增30亿元;贷款新增60亿元。

2009年,人行铜陵中支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铜陵辖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创新思路,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并购重组、“三农”、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的支持力度,确保铜陵辖区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继续深化金融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篡:权俊良、江四清 统稿:吴问友 执笔:马春芬

提供材料人员:查海林、赵爱华、许梅、孔丽霞

附录

(一)铜陵市经济金融大事迹 1.3月26日,铜陵市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掀开了以“观念大转变、改革大突破、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整治”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序幕。

2.4月9日,安徽省银企对接月活动铜陵对接会开幕。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等领导出席开幕仪式。本次对接会,银企间共洽谈项目86个,总融资额207.84亿元。

3.4月1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铜陵市分行正式挂牌成立。4.5月9日,铜陵市金融服务日(金融超市)正式启动。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陶诚,铜陵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姚玉舟,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5.6月6日,铜陵市“征信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铜陵市委常委、副市长万以学以及人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6.6月29日,沿江高速公路暨合淮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典礼在铜陵市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山,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等出席典礼仪式。

7.10月12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支持,安徽省文化厅、旅游局、中国贸易促进会安徽省分会、铜陵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

8.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铜陵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并于11月1日组织召开“百名干部进百企”培训动员大会。9.12月16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九条”和“金融三十条”,铜陵市出台《金融支持扩大内需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十二条措施》。

10.12月31日,铜陵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物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开业。

(二)铜陵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第20篇:铜陵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铜陵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铜地税„2010‟90号 签发人:查让平

关于推进2010年度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的通知

县地方税务局,局属各单位:

根据省局《关于推进2010年度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的通知》(皖地税„2010‟3号)、《安徽省地方税务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规划(2009-2013年)》(皖地税„2008‟99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地税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评价标准的通知》(皖地税„2008‟101号)要求,结合2010年度铜陵地税工作

--- --- 1 实际,现就2010年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个确保、两个提高”,强化“四种意识”,把握“四个现代”的要求,全面落实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优〃提效〃减负”为主题,推进效能建设向基层、向机关职能部门延伸,减轻基层负担,促进机关与基层互动共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分局全面深入开展,力争使基层分局在“四个现代”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把基层分局建设成为适应现代发展形势、满足现代发展需要、具备时代特征的地税基层组织,推动地税事业科学持续发展,为服务示范区建设和“工业强市”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局的目标规划要求,2010年铜陵市地税局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年度考核目标分为确保目标和奋斗目标,确保目标为:全市地税系统10%基层分局达到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省级先进单位,30%基层分局达到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市级先进单位;奋斗目标为:全市地税系统20%基层分局达到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省级先进单位,40%基层分局达到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市级先进单位。

--- --- 2

三、重点内容

2010年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在按照规划要求全面抓好落实的同时,着重把握以下六个方面重点:

(一)抓好收入工作。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确保完成税费收入任务,保持税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壮大地方财力,促进社会保障,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坚决杜绝和制止形形色色的税收违法乱纪行为。坚持重大涉税事项集体研究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减免缓税。违反上述要求的,现代化分局建设考评实行一票否决。

(二)优化税收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倾心倾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当前,特别要根据省局出台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税收(费)政策和措施,积极跟进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抓住全市“大建设,大发展”的有利时机,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地方经济,支持改善民生。

(三)创新税收管理。落实信息管税工作思路,依托新版征管软件,加强信息采集和综合分析利用,采取人机结合的方法,开展纳税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管理,积极构建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收征管机制。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对纳税人的纳税遵从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并

--- --- 3 划分等级,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推行人机结合的考核监督机制,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落实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无重大过错执法行为,无撤销行政行为,无行政败诉案件。凡税收行政执法出现重大过错被市局以上机关责任追究的,现代化分局建设考评实行一票否决。

(四)提高工作效能。继续推进效能建设向基层、向机关职能部门延伸,实现各项工作升级和提速增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能。各级领导机关要从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深化信息化应用,精简程序和报表资料入手,既提高自身工作质量和效率,又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帮助基层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和执法效能。

(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加强基层分局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促进机关与基层互动共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分局全面深入开展。将创先争优活动和现代化分局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现代化分局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载体抓紧抓好,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 --- 4

(六)加强廉政建设。组织税干认真学习《廉政准则》,狠抓贯彻落实,增强廉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存在违法乱纪行为,被上级单位和有关部门查处的,现代化分局建设考评实行一票否决。

四、考核事项

(一)考核标准。省局在总结去年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对2010年考核指标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2010年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采用千分制,综合考虑各类基层单位的创建进度和水平,省局还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差异性考核指标,制定了城区征管系列分局、农村分局和稽查局的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标准(详见附件

1、

2、3)。

(二)考核方式。由于省局今年的考核工作做了一些变化和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今年的考核工作从机关和基层两个层面着眼,在考核和抽查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省、市级先进单位(以下简称省、市级先进单位)的同时,还要对市、县局机关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组织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机关对基层的指导和督查情况。

一是检查市、县局机关在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方面做的工作,包括:工作安排、指导调研、机制落实等工作举措,特别是为基

--- --- 5 层分局办的实事、减轻负担等内容,通过考核评选若干市、县局为“全省地税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组织工作优秀单位”。

为抓好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市局根据机关各职能科室的职责将城区征管系列分局、农村分局和稽查局的各项考核标准进行了适当的细化,并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各部门(详见附件

1、

2、3),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从工作安排、指导调研、机制落实等方面制定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加强对基层分局的指导和督查,为市局的监测检查做好铺垫、打好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省局的考核检验。

二是对市局申请上报的省级先进单位进行考核,对申请上报备案的市级先进单位进行抽查。根据省局统一部署,今年各市申请上报的省、市级先进单位主要以城区分局为主,数量不得超过省局规划确定的2010年目标比例。

(三)考核步骤。第一步,2011年1月10日前,由市地税局在组织考核、严格评定的基础上,确定报送省、市级先进单位的推荐名单及相关资料。第二步,2011年2月底前,省局组织开展对市局上报的省、市级先进单位进行考核。第三步,2011年4月底前,省局通过新闻媒体公示拟认定为省级先进单位的基层分局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认。

五、工作要求

--- --- 6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现代化分局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过程中,要抓住本质和核心,不断丰富“四个现代”内涵,扎实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今年,现代化分局建设要突出“创优〃提效〃减负”的主题,要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落实减负提效的各项措施,使现代化分局建设的效应进一步显现。要通过进一步的宣传、动员,使广大基层税干深刻领悟现代化分局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四个现代”的本质要求,进一步调动基层税干的创建热情,使其更加自觉地投入到现代化分局建设中去。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作。现代化分局建设不仅仅是分局的责任,更是全局的任务;不仅仅是某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系统各部门的责任所在。各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加强协作和沟通配合,加强对分局的指导和督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机关和各职能部门要按职责分工继续加强对基层分局的分类指导、督查、考核,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实行严格奖惩、责任连带和捆绑考核。基层分局要强化执行责任,分局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身体力行,班子其他成员要明确职责,强化分工,通力协作;全体税干要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确保执行到位,落实有力,形成全员参与、开门创建、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现代化分局建设水平。

--- --- 7

(三)抓好结合和工作联动。在创建实践中,各单位要将现代化分局建设与服务示范区建设、效能建设、创先争优、文明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结合和工作联动,促进机关与基层互动共建,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切实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集中精力加强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取得实效。在考核方面,各单位要统筹和综合利用系统内外的各项考核成果,并以此作为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工作的重要参考,注重减负和提高考核效率。

(四)推进动态管理和滚动式考核。市、县局要对已经认定为现代化分局的基层分局,继续将其纳入现代化分局考核范围,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已获得先进单位称号的基层分局,凡在省、市各级组织的抽查、复查或“回头看”等活动中被发现存在工作退步、不达标准等问题的,给予降级或取消其先进单位资格处理;凡因在政风评议、暗访检查、社会监督中发现存在有明显问题的,特别是存在执法严重过错、侵害纳税人权益等问题的,一律取消其先进单位称号资格;因消极懈怠、管理不善、屡错不改,受到省局或有关部门的批评、警告,与现代化分局先进单位标准不符的,责令限期整改;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将给予降级、取消称号处理或重新进行考核认定等级。

--- --- 8

附件:

1、铜陵市地税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及责任分解表一(适用于城区征管系列分局)

2、铜陵市地税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及责任分解表二(适用于农村分局)

3、铜陵市地税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及责任分解表三(适用于稽查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九日

信息公开选项:依申请公开

铜陵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10年8月19日印发 文印:缪静 校对:征管科 王阳

份数:5份

--- --- 9

铜陵市第一中学
《铜陵市第一中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