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语文课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2 12:03:3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语文课标解读

语文课标解读

十年课改,对课改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包括我们小学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教学在成长、语文教学在进步。成绩没时间多谈。但是我们也有遗憾,我最大的遗憾,至今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的教学负担仍然很重。我们的付出和我们取得的成效还不成正比,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

几经修订课程标准,终于在去年12月28日颁布了。这个课标坚持了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一些内容,也更加强调了一些方面。强调的这几点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强调加强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这是中央的精神,必须要贯彻。所以课标中有大段这样的论述。

比如加强了识字写字。这是由于教育部在调查中发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书写情况比较差,所以强调加强识字写字。

再比如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个原因是原本的语文课程设计是存在缺陷的,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表达,口头、书面的表达训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都能看出孰轻孰重。还有其它原因。这就导致了国民语言运用能力的下降。

所以课标一些大的变化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学习课程标准,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课程标准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人甚至说是语文教学领域的宪法,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我们每一位小语人都要增强课程标准意识。不要向某些名师学习,他们头脑中没有课程标准,他们想用什么上就用什么上,想上多长时间就上多长时间。我们要自觉用2011课标指导我们的教学,自觉地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规范我们的教学,减少随意性。克服在有些问题上不达标,有些问题超标的情况。

比如,低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不够落实,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模仿中高年级,把分析课文内容当作主要内容的情况,分析课文成了教学重点。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时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做的几件基本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在理解上,课标没有提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而有理解词句,从文本当中学习提取简单信息的要求。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和高年级几乎没有区别。重点抓篇章的理解,而且主要是分析整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要着重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

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高年级教学。

部分题材、体裁,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分析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得意而轻得言。按照课标要求,高年级不仅要抓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抓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里还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学会阅读诗歌,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方法。

总之,在把握年段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这是我们的前提。

二、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都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小学应该怎么做,应该清楚了。

低年级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识字写字为重点。在整个教学中,对识字写字学词,无论我们怎么安排,要从时间、环节、指导、练习上予以保证。低年级一定要打牢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大学中学出现的问题在于小学,小学又主要由低年级负责。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要体现认写分开的识字原则。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应该要求不同、教法不同。识字要重视复习巩固的工作,写字要加强指导。指导要具体,教师要做示范。低年级教师一定要写一笔规范字,甚至是漂亮的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我们的孩子学得太苦了,炼狱式的苦练。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学习。教低年级的儿童,就不能向教中年级、高年级一个样。不要只在内容、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要想想怎样使孩子更喜欢识字、更喜欢读文。

中年级要继续加强识字写字学习教学,要体现由扶到放,重在点拨。还要加强词语教学,重视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因为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口头和书面表达运用的是词,而不是字。老师要经常做好词语的辨析,使学生具有足够的用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词汇。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尽可能多的能灵活运用的词汇。

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写字的指导也是一样。高年级的写字指导不能低段化。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效果。

课标在第21页明确提出第

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随堂进行练字,要做到天天练。在教学中怎么贯彻10分钟写字?我认为不同年段是有区别的。年级都要增强练字的意识,增强书写的质量,但是各年级有区别。低年级主要是利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写词,要有具体的指导、扎实的训练。中年级除了练习书写字词以外,也包括练习书写句子和段落。另外一些随堂小练笔所用的时间也应该属于这10分钟之内。不是10分钟就是一

个一个写字。高年级在书写练习过程当中,更侧重练习句子和段,还要做到行款整齐。比如低年级用田字格,中年级用方格,高年级用条格。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总之,加强书写的练习,提高书写质量要从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

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指导,课标从第一学段讲到第四学段。还不够重视。中高年级老师要经常提醒,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各个年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注重习惯的培养。

三、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课标在前言中就提到了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又提到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运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课标修订者是有他们的用意的。

运用是学的终极目的。运用是本、运用是根,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运用才能接地气。当然运用和理解不是对立的。我认为运用应该包含理解,他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而不是过去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的“运用”。

在当前,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助于扭转语文教学重阅读、轻表达的倾向,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听说读写的实践都是运用。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全面落实。难道识字写字中没有运用吗?要在所有语文课程内容中全面落实。

我谈在阅读中加强学习运用谈几点想法:

1、理解是运用的基础

通过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也是对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促进。

比如,低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准确的能力,中年级要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高年级在对文本评价过程中培养富于个性活力的、运用母语进行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这是《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话。

2、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往更多的关注内容,有时注重一下涵义,对形式关注不够。阅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不仅如此,还要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通过这个得言。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记关注内容、有关注表达形式、文章的写法,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低年级重点抓好的词语、好的句式,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习迁移和运用。低年级主要是词语和句式。

中年级重点要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时候要学习运用。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鲜明生动。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的基础上,

可以引导学生写段话

高年级要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特点的表达。

3、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改变以往不分文体、千篇1律的教学模式。在教给学生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同时,关注基本的表达方法。怎么记事、怎么写人。

4、适当增加结合阅读的练笔

随堂练笔不是多多益善,不要为练笔而练笔。要自然、贴切,形式多样。 低年级可以用上一两个好词、常用句式写句子、写话。还有复述、创编故事,都是很好的形式。

中高年级形式更加可以丰富多样。比如可以安排结合文本内容的练笔,还有结合文本写法的练习,还有续写、扩写、缩写、改写。

防止练笔模式化,或者流于形式。防止学生在练笔中写假话、空话、成人话,责任不在学生,往往是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当造成的。

四、进一步体现训练过程,加强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1、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是学生和老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整个阅读教学当中,我们老师要“让学”,要保证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有一定的训练的量,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按照叶圣陶当年的说法,阅读教学就是三段式,自学、指导、讨论。我建议老师们减少头绪,内容要精简、环节要简约,要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读后有自己的体验的理解,让学生经历自己读通、读懂、读会、会读的过程。做到陶行知当年提出的六个解放。

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老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注重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低年级一定要保护儿童的天性,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孩子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体验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中年级教学要形成“场”,吸引住孩子专注的学。 可以思考这些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2、理解词句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3、在朗读指导中培养初步语感的策略,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中间的停顿的策略,

4、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低中年级考虑

5、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用整合的、有挑战的问题引导师生、生生和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方法策略。

6、读懂一段话的方法策略,主要是中年级。

7、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的阅读策略。

8、利用阅读期待,比如猜想、推测等方法进行阅读的策略。中高年级。

9、用画结构图的方法理清文章段落或文章条理的策略。

10、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

11、借助朗读,理清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策略,以读代讲

12、利用学习提示、自学提纲、作业单等引导默读思考,合作交流的策略

13、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指导策略。

14、指导略读文章粗知大意的方法策略。

15、指导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

16、利用即时评价,辨明正误,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点拨读法的方法策略。

还要提醒大家,要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朗读训练要分年段、有层次,老师的范读要自然,防止矫揉造作。

中高年级要加大默读训练的比重,课上要动静结合,通过默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0月份的语文新六能大赛的课要体现以下四点:

年段目标要吃准;识字写字要培根;语用能力要加强;阅读教学要创新。

一要体现课标精神,做到刚才谈到的四个加强,二要做到“实”与“活”。要从惯常的阅读教学中突围,呈现出个性化的、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面貌。

落实到行动上具体贯彻执行我要讲四个坚持

四个强调

四条建议 附:崔峦先生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

一、四个“坚持”

1.坚持2001年课标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理念

2001年课标实验稿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在2011年版中都坚持了。

其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里对语文素养讲的更清楚了。语文素养包括以往强调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但是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许多要素的融合,除此还包括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这些要素的集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致力于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发挥好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程在这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就要一定让学生亲身参加语文实践,让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等等的语文实践活动。3.遵循和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在识字和写字中要注意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才不会写错用错。要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辨析的

教学,另外汉字记录下来的文化典籍,文学名著、诗词歌赋非常多,浩如烟海,可读可背的精品汗牛充栋。我们要加强积累,要多读多背多记。这些都体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

其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讲的是教和学的方式的变革,这是这次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改变以往“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要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这一学习方式基础是“自主”,在落实自主的基础上适当落实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合作探究一定要有效,不能流于形式。

其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改变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孤立、凝固、僵化的问题,这涉及到语文课程体系和体制的改革。我们最终要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程体系。

2.坚持“三个纬度”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文性); 第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工具性);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愿景和努力实现的重要方面。崔峦先生比对了大陆学生与港澳台地区及澳大利亚学生的差距,来说明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教的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愚笨。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2001年版课程标准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除了要读语文教科书以外,至少要读145万字的要求。这次课程标准重申要坚持推进阅读,提出了低年级要抓兴趣,使孩子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中年级抓习惯,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包括从阅读材料中找到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而且在新的课程标准里提出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二、四个“强调”

1.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B、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C、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已经发现语文课程设置上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阅读独大,阅读的课时在语文课时中占了60%—70%,其中明显的问题是读重写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新课标在前言里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讲到语文课程性质的时候,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讲到课程基本理念的时候,讲到教学建议的时候反反复复强调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薄薄的一本课程标准33次讲到“运用”,是这部课程标准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在我们对课标的

学习实践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新课标把低年级的识字写字量降低了,

1、2年级识字量由十年前课标的1800个减到1600个,写字量由原来1000个减到800个。为什么各减少200个?是为了减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的体现幼小衔接。当然减下来的量要加到中高年级,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并没有减少。在新版课程标准中阐明了识字写字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

在这次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两个表。第一个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按音序列出300个字和17个部首。还有一个附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收录3500个常用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完成的任务。其中字表一2500个常用字是小学阶段完成的,字表二是小学初中共同完成的。这本课标本来就不厚,这两个字表占了很大的篇幅。说明对识字写字的重视,把字量、字种、字序都在课标中体现出来。针对小学生写字质量滑坡,写字姿势不正确,没有好的写字习惯,这次课标中非常明确的提出:“

一、

二、三学段,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低年级就是要形成工工整整的写字基础,中年级可以写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摘抄段落,不仅如此,中高年级课堂的小练笔和课堂的其他书写作业都应视为这十分钟的练习内容。尤其强调了学生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的质量。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没有说的这么具体,说明我们国人的写字质量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3.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语文的“文”很多时候是文化、文字、文学,放大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做文章,绝对不能割裂,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的这么好。既得意又得言,得意就是内容意思,得言就是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千万不能加政治尾巴。今后的语文课教学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4.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重申,小学六年要背诵诗文160篇(段),其中要背诵古诗词75首,这个数字比原来有所增加,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一学段五万字,第二学段四十万字,第三学段一百万字,共一百四十五万字。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这是许多成功人士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老师不仅要上好语文课还要把孩子引上多读书多实践多积累的自主发展之路。

三、四个“加强”

1.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教好汉语拼音,依据课程标准里汉语拼音的三个功能,帮助识字、帮助正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能

帮助学生准确拼读音节,因此课标不主张、不提倡直呼音节,第二汉语拼音在书写方面的要求是: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个书写是抄写而非默写,因为默写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今后各级测试不应该出现给汉字,给词语,给句子注音的题型,因为这样的题学生必须要会默写音节,就超标了。可以反过来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低年级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到高年级要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一个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占有的词汇量的多少。

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运用。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在口头表达方面低年级我们要培养学生会听、爱说、敢问,在写的方面要鼓励孩子有写的愿望,写他们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中年级在口头表达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听能把握主要内容,说能主动和别人沟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的方面按课标要求是自由表达,是片段训练。不讲究开头结尾,只要把一个意思讲清楚就可以。既可以写写实的内容又可以写想象的内容。高年级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要能抓住要点,说能够主动大方的和别人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能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做一两分钟的发言。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写常用的应用文。

例文1:7岁学生的作文,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 【原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例文2: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下棋,月亮婆婆输了,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赢了,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3.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怎么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第一是“让学”(让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叶圣陶先生讲,要做到两个“自能”: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第二要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到高年级可以评价文本的内容,评价文本的语言,评价文本里的人物,评价文本的写法,总之是他自己读后的感受和见解。

最后崔峦先生从课标编者的角度向全体语文教师提出:希望通过六年的小学学习,使我们的小学生达到“五个一”:其一,写一手好字;其二,能读会写一篇好文章;其三,有一副好口才;其四,养成一种好习惯;其五,有一颗博爱的心。如果我们把孩子培养具备这“五个一”,我们老师功德无量。

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

推荐第2篇:语文课标复习

语文课标复习

1、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

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学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4、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程。

6、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课程应急阀

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该通过优秀的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7、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

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8、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

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要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学习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9、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的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

10、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

11、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

1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13、实施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6、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17.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和行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1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表达真情实感。

19.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20、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1、评价建议: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3.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3.学习语言包括理解和运用两个层次。理解是把文章读懂,有所感悟。运用,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感情,包括说和写。

24.为何特别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2.运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3.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难点。4.教学现状看,运用被忽视。

25.各学段语言学习目标:一二:凸显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34:凸显词和段的教学。56: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力求读写结合。

26.写作学段目标:12: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34:以构段训练为主。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56:以谋篇训练为

主。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要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的表达需要,分段表述。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27.语文教育首要任务就是教学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关系最密切。1.语文教育的核心因素是语言,而语言是人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也是人终身学习的工具;2.语言不仅是人发展的工具,而且是人类发展的本身。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28.教语文学养第一,技术第二。

学养是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底蕴教师要做到:1.读好书、好读书。2.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多才多艺。 29.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语言训练)二个基本点(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0.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1.把握对方说话的大意2.听清、记住、听懂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作出回答3.根据听到的内容推测、判断其他没有听到内容,训练学生听话的辨识力,记忆力,理解力。 31.学语文的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语文教学存在的三多三少: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绝大多数教师对语文的学习中理解轻积累,更别说运用。

32.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多读、多写、多积累?1.落实两个转变。(教师观念转变“怎么教,,教师主角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教什么,人文性唱主角变为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中心。)2.坚持三少三多。三少:少问、少讲、少演。三多:多读、多写、多练。落实三少三多要做到四个吃准《吃准学段目标、编写意图、课本特点、学生实际》3.破一卷与破万卷并举。

33.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要增强培养的意识(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2.要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授之以渔)3.在日常练习中强化。4.要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语文知识清单

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

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

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

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

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推荐第3篇:语文课标学习心得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林川小学:石建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通过学习新课标,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进一步增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的准则。目前,尽管我国全国上下使用的语文教材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在同一个教学大纲的引领下的语文教学。这次再一次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工具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更明确了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规定较以往的大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将语文教育与终身发展联系了起来。提出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2)突出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因素,主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3)强调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5)提出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6)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

二、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学的影响。过去曾有人说“只要能认识字就能教学语文”。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极大的贬低,但同时说明语文教师是比较容易当的。但现在我要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样。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现在的学习及将来的发展。还有就是真正让我们认识到的现在有人可能不太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并不需要教师进行多大的提高,其实不是这样,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只能说明这样的教师的职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本质工作也并不易。也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先要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其次还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再次,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要不断与时俱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好小学语文的教学。

三、让我更进一步系统地了解小学语文几大教学板块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发展。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活动教学的特征以及这几大板块教学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真可谓是受益匪浅。以前我们教学时大多只注重阅读和习作教学,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其实这几大板块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一个板块都为我们呈现了这个板块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时的能力特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建构以及能力的培养等。可以说是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我们指出了该如何做。

四、为我们指明了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在这些资料中教师们特别提到了我们小学语文改革的过去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分析了小学语文改革的现状,还向我们传达了小学语文在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会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林川小学:石建基

推荐第4篇:学习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金山小学

王之鹏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

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

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推荐第5篇: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今天我再一次学习了语文新课标,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推荐第6篇:小学语文课标试题

2014年丛台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教研室文科组

一、填空。

1、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语文的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也应是语文实践。

5、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课程,学习资源和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6、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 和。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充分激发他们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的确定,的选择,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8、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注重、

和,注重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9、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的学习和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提高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10、语文课程应该是而的。

11、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在实践中和。

12、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

14、、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15、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话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6、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20、写作是进行的重要方式,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

,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

21、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充分利用学校、

、等教育资源。

22、阅读是学生的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

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代替学生的;要善于通过 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来代替个人阅读。

23、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概念、定义。

24、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25、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不说假话、、,并且。

26、写作教学应抓住、、、、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和、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7、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和 的能力,使学生具有。

28、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课程与课程的沟通、与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贴近。

29、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作用。3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和 的能力。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3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和,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学写,学写。”

3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第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3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和;准确拼读;正确书写、和;认识;熟记《 》。

34、结合和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借助读物中的阅读。

35、阅读浅近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和,对感兴趣的和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6、诵读、和浅近的,展开,获得初步的,感受。

37、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

38、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写,写。

39、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和中学到的词语。40、学说,逐步养成的习惯。

4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

4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和。

43、能较完整地讲述,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

44、与别人交谈,态度,。

45、有表达的。积极,敢于 。

46、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

47、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和,全面落实。

48、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和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9、语文课程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写作、口语交际和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方面进行评价。

50、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和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的情况。

51、第

一、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识字的能力。

52、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基本和基本,第

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

53、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和,要关注其、

,也要关注其和,以及

的能力。重视对学生、阅读的评价。

54、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55、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为基础,要防止。

56、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发展 ,加深体验和领悟。

57、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和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58、精读的评价,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

和文中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和基本的了解领悟。

59、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

,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60、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和,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品位、和。

61、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和,鼓励表达,鼓励的表达,引导学生,,

62、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6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和。

6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

65.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的习惯。

66.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有初步的能力。会运用 和查字典、词典。

67.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能使用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用毛笔临摹。 68.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读书的要求是: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

69.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默读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70.第二学段,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体会。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71.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展开想象,领悟。 72.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以及在 和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73.课标对于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用交谈。学会,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与人商讨。

74.在第二学段,听人说话能把握,并能。 (主要内容、简要转述)

75.在第二学段,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表达的要求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说出。讲述故事力求。

76.第二学段,对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在学习语文,学会。

77.第二学段,对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共同讨论。

三、选择题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A.定量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定性评 D.表现性评价

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

) 。 A.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A.诵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A.评价的能力

B.创作的能力

C.仿写的能力

D.体验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汉字。

A.3500

B.2500

C.1600

D.800 11.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3、课标关于书写的要求:“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这分别指的是哪个学段的:()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4、下面阅读教学目标是第三学段的要求是()

A、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B、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C、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D、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5、在第

一、

二、三学段,每天语文课中要安排(

)分钟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

A、5 B、10 C、15

16、在口语交际的目标上,第三学段的学生要能做到() A、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B、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C、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D、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17、在习作教学目标上,第三学段的学生要能做到()

A、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B、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C、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8、在综合性学习目标上,第三学段的学生要能做到()

A、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B、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C、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1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0、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2、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A 2500 1600

B 3000 2500

C 1600 800

D 1800 1000

23、掌握汉字的和常用的,能按用硬笔写字,注意。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偏旁部首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笔顺规则 B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间架结构 C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笔顺规则 D偏旁部首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

24、是第一学段对朗读的要求。

A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5、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26、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27、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A略读

B诵读

C默读

D浏览

27、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第一学段侧重考察。

A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B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

C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

D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29、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

A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

B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

C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D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0、口语交际的评价,第一学段主要评价。A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 B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 C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D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31.课标要求小学生在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A、2500、1600

B、2000、3000

C、2500、2000

D、1500、1200 32.课标对学生第二学段写字的要求是()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A、书写内容

B、写字姿势 C、写字态度

D、执笔方法

33.课标对于学生第二学段略读的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 A、文章内容

B、文章大意 C、写字方法

D、文章结构

34.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A、40

B、50

C、30

D、60 35.在第二学段,关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解决简单问题。

A、自己的智慧

B、同伴合作

C、语文知识和能力 D、语文素养 36.课标要求在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A、写日记

B、书面或口头C、记录D、汇报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3、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4、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5、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6、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7、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9、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恰当运用语文课程的多种评价方式?

10、举例说说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些?学校和教师怎样进行语文课程资源 开发?

11、以一节课为例,谈谈你是如何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15、各学段的写字教学目标是什么?

16、《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17、各学段默读教学目标是什么?

18、简述各学段的词句教学目标。

19、各学段标点符号教学目标是什么?

20、简述各学段关于积累、背诵和课外阅读总量的教学目标。

21、各学段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是什么?

22、“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3、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与第二三学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24、你在写话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方法和策略?

25、请你向低、中、高年级学生各推荐三本课外书,并说明推荐理由。26.第

二、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27.在第二学段,对于学生理解词句课标提出了哪些要求? 28.对于叙事性作品,课标在第二学段对学生提出哪些要求? 29.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课标有哪些具体建议? 30.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2.请你结合自己任教的学段,设计一个随文识字的教学片断。

3、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思路: 第一步: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送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送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送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送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4、有位同学发言精彩,齐声表扬“棒,棒,你真棒!”你认为这样的表扬方式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五、论述题。

1、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2、联系你的教学,谈谈教学中如何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4、“‘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6、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7、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又要有所侧重:

8、《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义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呢?

9.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如何开展评价的?

10.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

11.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你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做法。

12.怎样才能让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更有效?请结合自己设计的一个教学片段进行说明。(注:片段设计应结合以下观点,方法得当,目的性强,突出学生主体。)

13.请从你所教的教材中选一篇课文,结合你的学生情况,谈谈你准备选定哪些教学内容,确定哪些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并说明你这样做的依据或意图是什么?

14.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应该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但真正做到做好的却并不多。公开课后,我们常听老师抱怨:学生不配合或学生没配合好。请结合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谈谈如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推荐第7篇:语文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相关的解读资料。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围绕语言的运用”。这一表述,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二、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将原来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并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新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同时,首次明确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读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

三、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四、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

五、是写作教学。

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课标学习感悟

学习课标的感悟

2102-11.20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我真是受益匪浅、收获丰厚,同时也

感慨良深。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新课标要求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分析,应让学生多读,自己在读中去感悟去理解。新课标的几点改变是我以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

一、识字写字教学

首先我们教师要三个方面去解决,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三是有些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在低段要让学生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汉字书写的教学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养成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读文、理解少量重点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功夫,实现“理解阅读”向“表达阅读”华丽转身。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应代替学生分析阅读,应该让学生自己多读。在理解课文上教师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除此以外,还要认真抓好读书这根本环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三、写作教学

一、二年级布置作文不合适,经修订后

一、二年级的定位是“写话”,三年级是“习作”。在教学建议上引导学生要写真话,不套话,不抄袭,不写假话。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表达和创新的能力,善于将读与说,说与写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也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让学生能展示交流与相互评价的机会,互相促进。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推荐第9篇:小学语文课标培训心得

让语文教学行之有表

----在比较与梳理中解读课标

2017年11月12日,在滨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培训会上,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牛玉玺老师的精彩报告。牛老师先从新旧比较中解读课标,重点比较解读课标前言及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这几个教学要素的变化。又从纵向梳理中解读课标,将每个教学要素在课标中具体的教学目标分学段呈现,让老师清楚的地知道每一学段应该达成的目标。基于课标,鼓励教师尝试建立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学科体系,更好的指向语文课堂教学。

一、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姿势正确,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做到天天练字,养成书写好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对于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也不能过分拔高,重在写字行为的指导,而不是写字知识的传授。

识字写字要关注到字的音、形、义、书,落实到用。不要脱离语境,孤立的讲解汉字的音形义,化消极的积累为积极的应用,在语言运用中活化多音字、形近字等。识字评价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再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检查字词的能力。写字的评价,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基于此,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二、阅读的适当“转身”

阅读要从繁琐分析中转身,防止逐字逐句过度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阅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提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但是学生的阅读实践最终不应当被教师的分析所替代,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也不能被模式化的解读所替代。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一定要让个人与文本做深入的对话。此外课外阅读要创设一种自由、惬意的读书情境,提高阅读品味,提供多种媒介阅读,加强教师的指导,鼓励学生跨界阅读,重点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解读语文教材,组织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补充一些资料,但不能舍本逐末,资料无限制引入,如此的“海量阅读”不提倡,坚持用好例子,适度补充。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避免系统讲解操练,更不能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纠偏有感情朗读。朗读提倡自然,摒弃矫揉造作,反对为追求表现效果,要求学生夸张地运用语气语调。教师更应该区分“朗读”和“诵读”的区别,诵读要求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要素去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朗读不然。

三、习作,综合能力的体现

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因而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习作教学要开放,学习习作要个性化,减少对习作内容和形式的束缚。处理习作,要妥善处理读与写、说与写、书与写之间的关系。写作基于阅读,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关注书写,习作是写字的实践运用。利用网络优势丰富写作形式。鼓励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丰富作文语言,利用网络建立随时可用、人人可用的素材库。创建作业群,利用网络直观反馈,分享习作,修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随文学习必要的教学策略,重点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特点及表达效果。以管建刚老师的《水》为例,让学生体会管老师在写作时详略的选择,特写的智慧——将简单镜头放慢、拉长、变大。

行之有表,谓之标准也。总之,对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比较,让我们理解了新课标全新的精神内涵,有力指明了小学语文教师今后的教学方向,为教学的规范化和创造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比较。

推荐第10篇:整理后的语文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复习题

红果街道沙陀小学

李启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8.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9.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 2500)个左右会写。

10.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 声 )不(指读)。

11.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 识 )和(感 想)。

12.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13.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4.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1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16.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17.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1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19.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0.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1.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2.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2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4.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5.(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6.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 (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7.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8.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0.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生阅读)。

31.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3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3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3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3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7.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38.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40.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42.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43.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 (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44.(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45.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4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48.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9.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51.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求:(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 2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D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1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1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1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7.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8.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9.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0.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2.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 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 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13.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14.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1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挑战,也是依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16.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1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第11篇: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天湖小学 吴惠琴

要想当好一名任课教师,就必须要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指导我们备课和上课的标尺。假期里又将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解读,使我对课标的理解更深刻了一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对于这一理念,我的体会颇深。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它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从小热爱语文,喜欢学习语文。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更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都来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通过语文课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从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首先,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它准确、精炼、优美。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给学生以诗情画意般的享受,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其次,引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读书,读好书,遇见美文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也可以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向学生推荐,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与我们一起品味书香。随着的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语感也就更强了。

对课标的再次解读引起我更加深入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的方向,我会努力践行新课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第12篇: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高爱琴

要想当好一名任课教师,就必须要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指导我们备课和上课的标尺。开学初我又将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解读,使我对课标的理解更深刻了一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对于这一理念,我的体会颇深。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它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从小热爱语文,喜欢学习语文。

首先,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它准确、精炼、优美。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给学生以诗情画意般的享受,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其次,引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读书,读好书,遇见美文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也可以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向学生推荐,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与我们一起品味书香。随着的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语感也就更强了。 对课标的再次解读引起我更加深入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的方向,我会努力践行新课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第13篇:小学语文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2016小学语文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7 小学语文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前两天,我参加了学校的语文课标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下面就是我本次的一点感受: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境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语文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

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

脑”,还要“充电”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县语文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 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然后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 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课件]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通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 生许多感悟。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师的自身条件不同,特点不同,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后续发展的目标也应该不同。因此,在推进教师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倡导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目标,努力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培训形式多样性和开展活动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师培训首要考虑的问 题。7

第14篇:学习小学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本学期学校又一次组织我们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需要我们在教学前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下面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课书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

一、“紧扣目标,涵盖课标”。要充分考虑课标的落脚点。课标是一个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紧紧扣住课程标准。第

二、关注文本特点。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本文的魅力来自于各方面的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第

三、关乎编写意图。制订教学目标,要努力研究编者的逻辑起点。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它便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语文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拿到教材不分年段不分训练点“我的课文我做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后题和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因为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才能理解编者思考的基点。第

四、关联学习起点。制定教学目标,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对学情的把握。如果把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比作一次长长的旅行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随时了解学生从哪里起步?到达什么地方?将继续往哪个地方前进?所以,我们要对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二、低年级在识字、写字上,要利用多种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单一的方法去教学。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课都有我们要会认的、会写的生字。如果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只用单一的方法,或者这节课只讲生字,学生会感到十分的厌倦。这就要结合着我们的课标来说了,在课文中识字,在一句话中识字,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来说这个字他在哪儿见过,在哪学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也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生字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融入到良好的课堂学习中。

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要灵活的处理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但教师自己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主想问题,自己解答,并且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读、多思考。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二年级这个阶段,孩子们虽然没有接触到作文的写作,但是在

一、二年级我们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写话训练,有的孩子老师给只要稍微一点拨,就知道应该怎么写,怎么说,可有的孩子,就听老师说的去写,显然写出来的语句,远远没有那些读书多的孩子写的好,所以语文的阅读从低年级抓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想写出好的话,就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

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以上是我学习语文课标就低段的而言的一些体会,也许还有很多自己没有注重到的,以后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要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2016.6.19

第15篇:学习小学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假期中,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教学,在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确立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了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别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须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

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应一味照搬新课程标准的建议,应好好领悟其内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相信教学理念科学、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为教育的明天添砖加瓦。

烧锅地小学 于海静

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

第16篇:小学语文课标及其教材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其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新课改非常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深入观察和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新课改的阅读教学理念要落到实处,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参考了一些资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还谈谈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标与教材研究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使用语言的过程。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亲自去金师附小的见习和自己观看的一些视频发现了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下如下的问题:

(一)教学很被动

在教学中,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然后在实际课堂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老师生怕学生记不到生字、生词,总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老师讲解的时间太多,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太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每一堂课,即使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可能觉得索然无味。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的能容没有时间进行深入地思考,更没有时间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例如,在视频上看到某位老师在进行《小桥流水人家》这节课的教学时,进入正文之前,老师提前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这么一说,学生就知道了这篇课文中心思想是写故乡情的,这样就让很多学生懒得去思考,去进行发散思维,学生从主动学习者变为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生的自主阅读被淡化轻视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不断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课堂看似活跃,但学生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却被剥夺。学生没有时间自主对文本进行感悟和思考。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很多,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却很少。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听懂老师的讲解,始终让自己的阅读效率停留在低层次上。如在金师附小听某个老师上>一文时,一开始教师就在PPT上展示了要提问的问题,要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课文,有的学生就没有全篇的去读课文,而只是找找这几个问题在哪几段,就直接读哪几个段落,从而忽略了其他的段落,忽略了全文的相互联系,对文本的理解就没那么深刻。

(三)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在金师附小听了一堂《到期归还》一文,在开始,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毛主席的到期归还告诉我们什么问题。少数同学读完课文,而大部分同学还在朗读课文,可是老师已经示意停止阅读,继续下一个环节。这样就导致很多同学还没读完课文,就开始理解课文,这是很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现在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

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

语文的课堂教学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能胁迫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统一到一个标准的答案上。教师要将自己所问的问题更加宽泛,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如这设计问题时候可多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等等。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积极地讨论。学生也很热衷于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看法,强调答案的差异性。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也照顾到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在阅读文本时,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身临其境,注重对文本感情基调的真实把握,提倡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与分享,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写读后感,书评等,在交流探讨中激发思想的火花,提高阅读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

培养个性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知整体,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进而发挥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见解,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勇于表达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与感悟,相互交流。我们常听到“阅读难改”这样的词,因为阅读本身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确切的答案,教师可以以提问、分析、牵引灌输的策略为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突显学生的个性,而不能把学生引进教师已经预设好的思路和已经整理好的答案。使语文阅读教学变为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三、学习小学语文课标与教材研究的收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它规定了教学的要求而且还是听课评课的重要参考。所以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我们,应该好好理解课标,这样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工具,理解吃透教材也是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短学期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课标的内容,虽然不是课标的全部内容,但是,课标里面重要的内容老师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运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让我们更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在短学期里,我的收获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明白了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老师先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讨论,说说我们心目中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在听完我们的回答后,老师再进行讲解,并且通过例子来辅助讲解,这样,让我更加的理解了一堂好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堂好的语文课关键在于老师,只要老师具有学科意识、学生意识和技能意识,那么这一堂语文课无疑是成功的,也就说明这是一堂很好的语文课。这点对于以后的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二)知道了小学生作文里面的通病

虽然自己也是从小学走过来的,但是很多问题都没有自己总结,所以对于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只是自己的理解,而且不完善。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解释,才知道小学生作文的通病是什么,而且以前自己理解的都只是一点点皮毛。可以说,在了解这些问题之后,对我以后处理这些情况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在这里,老师也说说了一篇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这对于未来作为老师的我教授学生写作文是很有功效的。再者,我也知道了学生是否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主要是在于老师的引导。

(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该注意的地方

我是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所以在我的脑海里更多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时间段的学习,我知道了在课堂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老师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其次,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恰当和及时的评价,而且,评价语不应该很单一而是应该丰富。第三,作为老师还要准确把我课堂时间,切忌拖堂,而且要注意把握课堂重点,恰当分布时间。第四,要注意教师的教态和仪表。第五,不能只关注那些能力很强的学生,还要注意那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1).[2]王安礼.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探索,2011(8).

[4]王晓平.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3

[5] 王宝样.阅读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尝试[J].语文学刊,2001.5

[6] 施茂枝.阅读教学怎样进行“对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2

第17篇: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龙超琼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满足当前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也是结合着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而进行的。本次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解读,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设计上有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

针对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标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在识字、写字上,要利用多种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单一的方法去教学。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课都有我们要会认的、会写的生字。如果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只用单一的方法,或者这节课只讲生字,学生会感到十分的厌倦。这就要结合着我们的课标来说了,在课文中识字,在一句话中识字,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来说这个字他在哪儿见过,在哪学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也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生字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融入到良好的课堂学习中。

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要灵活的处理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但教师自己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主想问题,自己解答,并且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读、多思考。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二年级这个阶段,孩子们虽然没有接触到作文的写作,但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我们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写话训练,有的孩子老师给只要稍微一点拨,就知道应该怎么写,怎么说,可有的孩子,就听老师说的去写,显然写出来的语句,远远没有那些读书多的孩子写的好,所以语文的阅读从低年级抓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想写出好的话,就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我想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学应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四、语文的教学还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才能运用。

在本册教材中,有许多积累的知识,比如:各种词语。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等,学生已经接触了已经学了,就让他们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增加自己的知识。

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在课标(实验稿)里,仅是第一学段有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而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另外,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我会努力学习,适应潮流!

第18篇:语文课标模块五作业答案

语文课标模块五作业答案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的“评价建议”对本地区语文课程评价的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其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语文教学价现状看,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从操作层面应从从课堂评价、平时考核和书面考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在对学生语文学业成绩进行评定的时候,可将这三方面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综合起来,以尽可能科学、全面地评定学生语文学科学业成绩。

⒈改革创新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而立即进行的点评,它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课堂评价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学生在认字写字、课堂发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朗读表演等方面的表现,都可以成为课堂评价的对象。

⒉改革创新小学语文平时考核。平时考核主要是指对课堂评价和书面考试不便涉及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和取得的实效、达到的学习程度,进行综合考查、测试、评定等,重点应在识字写字、阅读积累、习作(含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不同的平时考核办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评价理念滞后

受长期形成的评价观念影响及对应试教育目标追求,部分教师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教学实践行动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以我为中心的知识传授,仍居主导地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滞后。课堂教学决策思想存在偏差,以学论教停留在认识上,没有转化为行动。

(二)只重对结果评价,不重对过程评价

小学语文的现行评价方式从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来看属于总结性评价,而且还是一种定量而非定性的总结性评价,大多是在课程或单元学习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进行的,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学习的效果,而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单一,缺乏多维性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考核,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尚未被纳入评价范畴,不利于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过程中只有教师个人评价,不重视学生主体性

只有教师个人评价,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意义下的语文学习评价,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难免使评价偏离客观与公正。片面、主观的评价结果既难以获得被评价者的认同,而且会在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

总之,改革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的进步,语文课程的发展,还是对于培养个性充分、自由、和谐而又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19篇:学习版语文课标心得[定稿]

2011版语文课标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非常重要,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观念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所以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既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又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我对此课标的学习深有体会:

一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二,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功能

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语文学科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第三,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学中,应继承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一点,语文教学还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20篇:人教版八下语文课标解读细化

人教版八下语文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语文

授课时间:90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解读人:

一、课程标准七--九年级目标: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读,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记叙文、诗歌、散文说明文等文学样式。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会,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9、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10、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二、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圈点重点字、词、句;整体感悟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形象、作品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出并交流自己的疑问和理解、体验。

3、通过阅读文本了解记叙文、诗歌、散文、说明文等文学样式。

4、通过熟读课文和借助课下注释来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本册文言文。

5、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本册优秀诗歌。

6、小组分工合作交流8篇作文。

三、本册总目标:

1、提高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3、提升人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

四、本学段目标:(以单元)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学习到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和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学会通过寻常事物来展示自己的心灵之声。

3、通过学习第三单元的科学文艺作品,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掌握住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方法,并会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了解民间文化,感受到美好的民风民俗,学会欣赏

1

比较复杂的记叙类文章。

5、通过写作训练,做到能借助讴歌亲情,做到写的充实;借助锤炼思想,做到写的有文采;借助注重创新,做到写的新颖。

6、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积累一些古代诗词,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五、课程总内容

本册有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民间文化、

文言文;

每个单元后有: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课外古诗词背诵:附录十首古诗词;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六、具体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内容 以“人生” 为主题 10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2、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3、学习细腻描写人物言行的方法并应用。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思考、感悟社会人生。

2、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揣摩文章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

三)每一课目标细读分解

《藤野先生》

1、自学掌握绯、烂 熳、鉴、宛、髻等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通过读课文,理解深恶痛疾、油光可鉴、标致、精通时事、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了解写作背景,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5、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我的母亲》

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博大的情怀。

《我的第一本书》

1、熟读全文,能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2、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文中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品味重点语句,通过与同学交流、自我感悟培养语感。

《列夫托尔斯泰》

1、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

2、通过书籍和网络,收集整理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资料。

3、揣摩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4、通过阅读把握课文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再塑生命》

1、通过阅读,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人物性格。

2、学习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四)实施方案

1、本单元的文章具有浓厚丰富的人文内涵,涉及深广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培养他们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时引导学生质疑,在探讨交流中加深文意理解,领会文章艺术表达的特色。

3、叙事性作品比较适合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感情。

4、品味名家的人生历程,诱发学生的人生体验,感悟社会人生哲理。 第二单元内容 散文诗 10课时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抒情的表达方式。

2、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4、感受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激起对人生、对生活美好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斗争精神。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对课文的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赏析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从而感受散文诗诗化语言的风格。

三)每一课目标细读分解

《雪》

1、反复阅读课文,正确解释 “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文中的写景画面,概括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特点;

3、借助文中一个具有情感倾向的转折词,能正确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

4、结合背景和相关材料,理解作者笔下江南雪和朔方雪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寄寓的情感。

5、品味文中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句,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对生命的赞颂,以及其直面惨淡人生的顽强战斗精神。

《雷电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扎实记忆“睥睨、污秽、驰骋、稽首、鞺鞳”等的字音字形,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学会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的方法;

3

3、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4、结合背景和相关材料,体会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短文两篇》

1、通过朗读,能正确解释“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3、结合历史背景,通过教师提示、小组讨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海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扎实记忆“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的字音字形,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搜集资料,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3、小组合作,通过阅读文本,概括归纳文中描写的海燕、海鸥、企鹅、海鸭、暴风雨、闪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4、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养成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组歌》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扎实记忆“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的字音字形,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搜集资料,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课文和教师讲解,能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四)实施方案

1、本文几篇文章或为散文诗,或为戏剧,意蕴丰富,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在理解课文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深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2、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感受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本单元诗化的语言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通过比较辨析,增删替换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语言的凝炼与精美。在语言的学习中要紧扣情感表达,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紧密结合。

4、散文诗和历史剧均富激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三单元内容 人与自然 10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2、学会阅读科学作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感受作品。

4

3、在综合性活动中培养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4、体会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探究学习。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3、了解科学文艺作作品的特点。三)每一课目标细读分解

《敬畏自然》

1、深入阅读,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学习本文,转变过去人们一致认为的征服自然的观念,知道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联系现实,尝试科学理性的分析社会发展的利与弊。

《旅鼠之谜》

1.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增加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2.了解课文用“叙述结合对话”方式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3.能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从旅鼠行为上反思人口问题及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大雁归来》

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雁。

3、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喂——出来》

1、通过阅读,弄懂标题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知道要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四)实施方案

1、本单元内容都是围绕着环境、自然、人类这类热门话题展开的,所以可以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联系实际,通过身边生活、相关学科知识、各种舆论媒体了解相关情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自身体验。

2、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对他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3、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五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领略科学文艺作品体裁的多样性。本单元有散文、报告文学、科幻小说,既要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第四单元内容 民间文化 10课时

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祖国生动丰富、趣味盎然的民间文

2、加强朗读教学,揣摩品味文章中重要的语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3、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朗读品味,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培养语

2、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延伸阅读,比较各地的民风民俗,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4、培养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三)每一课目标细读分解

《云南的歌会》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能够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2.反复诵读课文,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3. 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用音乐构件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增强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端午的鸭蛋》

1、搜集有关端午习俗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反复诵读课文,小组合作品味平淡自然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3、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4、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吆喝》

1、搜集资料,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3、走上街头,倾听、搜集、整理,学习一两句当地的 “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4、通过多媒体辅助,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5、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发扬古文化遗产做一点贡献。

《春酒》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理解作者通过生动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怀的方法。

2、调动生活体验,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俗世奇人》

6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思考他们的\"奇\",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熟读课文,准确、流利地复述故事情节。

3.小组合作,赏析文章幽默传神、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

4、了解身边的俗世奇人,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

四)实施方案

首先,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其次,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感到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第三,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第五单元内容 文言文 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三)每一课目标细读分解

《与朱元思书》

1、积累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朗读背诵。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五柳先生传》

1、积累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4、熟练背诵课文。

《马说》

1、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熟练朗读,当堂成诵。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人才观。

《送东阳马生序》

1、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

2、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7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诗词曲五首》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四)实施方案

1、诵读法:宋代朱熹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师用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带读等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他们进入文中之境,继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互相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绿色课堂”。

3、拓展联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获得更多信息,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六单元内容 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 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中“记”的文体特点。

2、把握文章景与情的依存关系,体会课文构思的精妙,领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3、通过多读文言诗文,开阔视野,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加深对祖国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古诗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难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三)每一课目标细读分解

《小石潭记》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冽”“佁然”“俶尔”“翕忽”“犬牙”“悄怆幽邃”“清”)的意思。

2.结合语境,通过教师提示,能够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准确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4通过教师提示、小组讨论,认识“记”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寓情于景的手法。

5、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抓住课文写作顺序、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岳阳楼记》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谪”“横”“备”“迁客”“开”“潜”“薄”“进”“退”等)的意思。

2、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通假现象(“具”“属”)的意思;

3.结合语境,通过教师提示,能够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4通过讨论,正确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8

5、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文中的话归纳文章表达的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理想。

6、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7、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醉翁亭记》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翼然”“蔚然”“意”“秀”“伛偻提携”“酣”“觥筹”“苍颜”“颓然”“阴翳”“乐其乐”)的意思。

2.结合语境,通过教师提示,能够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3.通过讨论,正确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5、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

《满井游记》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知道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体会白描手法和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4、学习并归纳文言虚词“之”、“而”的用法。

5、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诗五首》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四)实施方案

文言诗文的教学,须先疏通文字,再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或侧重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或侧重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概况、时代背景和文言词语、句式等方面的知识,以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诗文的目的。

七、其他:18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学习、背诵10首课外古代诗词,多一点文化积累。 名著有《海底两万里》、《名人传》,通过阅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行课内外沟通,养成多读好书的习惯。

八、评价细则

1.过程评价:课堂听、说、读、写、互动、合作表现占学期成绩的30%。2.过程作业:课后研讨与练习、背诵默写、习作8篇,占学期成绩的30%。 3.结果纸笔测试:多练中考题型,闭卷考试,占学期成绩的40%。

语文课标
《语文课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