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杏花春雨江南全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07:2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杏花春雨江南阅读答案

杏花春雨江南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 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 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 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2.试从两个角度,分别写出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写得好在哪里。(4分)

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1) (2)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⑥段中所说的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的。(4分)

4.总观全文,杏花春雨江南指什么?你觉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与下文形成对比,(1分)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或: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1分)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1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杏花比喻想念中伊人的脸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伊人的娇艳动人,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念之情。(2分)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 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这句化抽象为形象,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思念具体可感,表达了诗人的思念越来越浓,因思念而无限忧伤的感情。(2分)

3.⑴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是因为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有一种美丽、温柔、缠绵的情致,像梦境一样。(2分) ⑵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是因为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 ,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时,杏花春雨江南就会引发我们的思乡之情和感叹时光流逝的伤感。(2分)

4.杏花春雨江南指一种传统的诗意的生活。(2分)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诗意的生活向往、怀恋之情,流露出对这种生活即将消逝的留恋、遗憾、惋惜之情。(2分)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推荐第2篇:杏花春雨江南的优美散文

春雨,正巧翻书翻到元代词人虞集的词,被其中的词句:“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迷住了。于是在灯下遐想着江南在春雨的氤氲中,似乎更加宁谧和清丽,耳旁的隐约间,一曲曲江南春雨的乐章悠悠传来,并夹杂着杏花的芬芳。此时,大街小巷中那细腻和婉的吴侬软语,有着道不尽的缠绵。

小时候在农村,我居住在歙南一个很有诗意的叫梅溪的山村,我家老房子隔壁便是一个占地超百平方米的杏林,这是一个叫绣娘母女俩居住的宅院。几乎在每年三四月间,天一下雨,窗外隔壁宅院的灯光经常会一闪一闪地映进我的窗口,母女俩拿着一盏很雅致的美孚灯在杏林丛中徘徊着,闪亮着。“妈妈,雨下得这么大,会不会把杏花打掉?”“不要紧,春雨贵如油,一夜春雨一时新呢。”她母女的那两句对话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每当我想起母女俩的窃窃私语,似乎总感觉到这是一种从天外传来的,带着一些淡然而又充满希望的声音,使人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空灵、凄美的梦境,似乎那一簇簇的杏花,正在夜雨中悄然努力地开放着朵朵红啊!我倚窗沉思,想着天光从那粉墙黛瓦中露出时,明朝窗外的小巷会传来美丽动人的声音:“卖花呀!杏花……”当这种甜美的声音飘拂而来时,人虽然很疲惫,但仍然感到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

这对母女平时犹如村中的“隐士”,很少与外人接触,她们本来是生活在苏州的,由于家中的男人时运不济,于是被遣送回原籍劳动改造。尽管村中有不少亲属族友,但都很冷漠她们,总怕惹麻烦,这可是

六、七十年代的政治风气啊。据说,女孩子的母亲本是一位绣娘,她的刺绣作品在苏州一带很有名气的,尤其她能够从一些历代吴门画派大家作品中吸取精华,使其山水、人物、花鸟等绣品样样精致,美轮美奂。她最得意的一幅作品,就是那幅颇具唐人诗意的《杏花春雨》图,图中的围墙印着斑驳的暗绿苔痕,杏林丛中有一枝特长的杏花伸出了院墙正随风颤动着,枝上几朵粉红的小花开得悄然无声。这画境让人一看便知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但她又在杏花枝上,用那纤纤玉手,以及巧夺天工的针法,绣了几滴淡淡的雨点……使整幅绣品显得更加静谧和凄美,让人忍不住暗暗猜测,这里面究竟藏着多少欲言又止的秘密和岁月的沧桑,这似乎在诉说美丽江南中的一段情缘,又似乎在控诉那个特殊年代的无奈……难怪绣娘每次挑绣朵朵杏花、点点雨滴时总是那么的痴迷、甜蜜和耐人寻味。绣娘家的那古香古色的绣楼上,我也常上去玩,无论是哪个时候,只要她们母女在干刺绣活,我也会看得如痴如醉。

有种现象很难解释,人们的心灵有时总是那么不容易相通,就是共事十多年了也会有说不上一句推心置腹话的时候;但有时又很容易相通,我们通过“杏花”作为媒介,我跟她们母女却成为真正的“知音”。我们常谈少年时代某些悲惨和甜蜜的往事,使人永远难忘和使人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有“杏花春雨”的诗情画意。当然,那时代我们还得小心谨慎地回避敏感性很强的政治话题。

我父母也很喜欢绣娘的刺绣作品,尤其是那些杏花春雨之类题材的刺绣。那时候的人都很穷,每当父亲从加工厂挑着一些新的稻米回来,就立即叫我拿一个小竹筐,量上几升上等的白米,尔后让我送到绣娘家去。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虽然巷陌深深,但巷道平直整洁,我很快就到了绣娘家。她们母女俩看到我送来的新米,先是一阵激动,然后不停地客气,接着就爬上绣楼,很认真地翻出一块很漂亮的刺绣给我,我一看到那刺绣上的杏花朵朵红,顿觉得我父亲的目的达到了,心中一阵窃喜……

后来,我书读多了,就越来越理解父辈的心情了,也能领悟“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妙了。记得民国上海才子周瘦鹃曾写过这方面的感悟。起初,江南人每逢杏花开放之时,往往春雨绵绵,老是不肯放晴,心里很烦躁。自从读了那句:“杏花春雨江南”之词后,顿觉隽妙可喜,江南似乎更加妩媚,风景也更加绝妙。“杏花春雨江南”这种纷繁而热闹的世界,不仅古人喜欢,绣娘母女喜欢,我父母和我也很喜欢。这是因为任何人的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会面临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雨季,如果雨季中忽然出现那美丽的、热烈的,又充满希望的红杏花,怎不令人心旷神怡之后又倍增无穷的信心呢。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件趣事。绣娘去世后的几年间,有一个古董商人来我家乡收刺绣,其人文化水平不高,但讲起刺绣来还是有一套的,诸如苏绣、湘绣、蜀绣、广绣,还有什么顾绣、京绣等等,头头是道,似乎很有造诣。我父亲也是清高之人,他对此人之言很不以为然,就想考考他的眼力。特意拿出几块新旧不一,款式不同的绣品,其中也包括我用米换来的绣品,说是让他鉴定、鉴定。哪知他竟然出手不凡,一下子就挑出那块绣有杏花图案的刺绣,自言自语地说:“此刺绣,构图精练,绣面光亮,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是苏绣中的逸品啊!尤其是那杏花朵朵,真可谓神针刺绣也。”那情态简直比现在电视上的那些专家还专业,令我们父子俩目瞪口呆。看来,“杏花春雨”之意境早已刻进国人的骨子里去了,已成许多人的精魂,即使你是一个很平常的朴素之人,同样也会被这种独特的诗情画意感染着、左右着。因为这种词意已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和遗传,它告诉世人不仅仅是江南的美丽,而且还有无限的希望和勃勃生机。

这也包括我自己,我望着人间四月天中那明媚而滋润的江南,春潮晚来的花雨,正敲打着江南特有的青瓦,一声声,叮叮咚咚,密密匝匝,这是“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到底是杏子林里落花成雨,还是雨摧落了杏花?就在此时,长长的小巷里又走来了一个江南女子,拈一朵杏花别于粉绿的衣襟上,在细迷的春雨中徜徉,她边走边吟着那首动人心魂的诗: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是燕

在梁间呢喃,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在杏花树林里低吟浅唱吧,似乎又另有他人,又似乎是我儿时的绣娘她们吧?此时我浮想联翩,但我可以肯定,此时在美丽、婉约的江南,绝对不是我一人,他们也都在想象着江南大地上的杏花,和那一片片淡粉的花瓣,以及花瓣上欲滴的春雨。

推荐第3篇:江南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历

任翰林学士等官。由于他反对苛政,以诗歌指斥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知苏、杭, 以刑部尚书致仕。他最工于诗,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在民间词的影响下,倚声填 词,通俗平易,清新隽丽,流传较广。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蓼科植物。其叶可制青绿色颜料。

【评解】

这首小令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作者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色彩明丽,写尽江南春色。全词以平易的语言表现 了优美的情韵,唤起人们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①流,泗水②流,流到瓜州③古渡头。 吴山④点点愁。

思悠悠⑤,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评解】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

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 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 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①。

弱柳从风疑举袂②,丛兰浥③露似霑巾。 独坐亦含颦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登进士第,官监察御史。晚年为检校礼 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他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政治家、文学家。早期流放于巴山楚水之 时,曾深入民间,学习当地民歌,创制不少新词,如《杨柳枝》、《竹枝词》等。词中 描绘了地方风光,反映了人民疾苦,歌颂了劳动妇女健康的爱情。他的词轻柔流畅,语 语可歌。今存《刘梦得集》,词作集于两卷乐府中。

【注释】

①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 ②袂(mèi):衣袖。 ③浥(yì):沾湿。

④颦(pín):皱眉。

【评解】

这首词,作者曾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词

中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 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 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 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 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江南水乡古代诗词

名胜古迹 2009-10-16 08:43 阅读166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 淮安重午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体裁:【词】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莺啼序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体裁:【词】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

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

尚染鲛绡,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体裁:【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年代:【南北朝】 作者:【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杨花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汤惠休】 葳蕤华结情,婉转风含思。 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 春人心生思,思心常为君。

南湖春早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律】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梦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古】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谒金门 年代:【宋】 作者:【陈克】 体裁:【词】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律】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体裁:【词】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江南 年代:【唐】 作者:【皇甫松】 体裁:【词】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青玉案 年代:【唐】 作者:【李煜】 体裁:【词】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踏歌词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乐府】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古别离 年代:【唐】 作者:【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 白头誓不归。

玉楼春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露桃宫里随歌管,—曲霓裳红日晚。 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词】 宝函钿雀金鹦鹏, 沉香阍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 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 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 此情谁得知。

玉蝴蝶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词】 秋风凄切伤离, 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 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 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 断肠谁得知。

江南春 年代:【宋】 作者:【寇准】 体裁:【词】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 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 苹满汀洲人未归。

迷神引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体裁:【词】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洞仙歌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 尽日无人,

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 绿叶成阴,

无个事、一成消瘦

。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题西太一宫壁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体裁:【词】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年代:【宋】 作者:【王观】 体裁:【词】 水是眼波横,[1] 山是眉峰聚。[2]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3]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蝶恋花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金剪刀头芳意动,

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

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

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蝶恋花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千叶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胡捣练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小亭初报一枝梅, 惹起江南归兴。 摇蹼玉溪风景, 水漾横斜影。

异香直到醉乡中, 醉后还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并, 人与花争莹。

留春令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画屏天畔,梦回依约, 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 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 有当日、凭高泪。

菩萨蛮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江南未雪梅花白, 忆梅人是江南客。 犹记旧相逢, 淡烟微月中。

玉容长有信, 一笑归来近。 怀远上楼时, 晚云和雁低。

清商怨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 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体裁:【词】 体裁:【词】 体裁:【词】

回纹锦字暗剪

, 漫寄与、也应归晚。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生查子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春从何处归, 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 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 屈指芳 菲近。

谁寄岭头梅, 来报江南信。

少年游 年代:【宋】 作者:【杨亿】 体裁:【词】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体裁:【词】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解连环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体裁:【词】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州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忆秦娥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忆王孙 年代:【宋】 作者:【姜夔】 体裁:【词】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张孝祥】 体裁:【词】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江南水乡

文 / 戚寞

轻轻荡在微风

抚摸过的水面

小船浅浅的背

压进满河的绿

原是江南女子

含蓄多情的泪

蓄积成西湖

削瘦俊俏的脸

与西湖相儒以沫的

杨柳啊

你那精雕细刻的柳叶

你那触手可及的柔情

不知道醉倒了

多少文人墨客

骚动的心啊

杜鹃羞红了

出水芙蓉般的脸

山间散满了

姹紫嫣红的浪漫

那凡而不俗的草

正是江南女子

婉约多愁的诗词啊

曲径通幽

通幽的曲径啊

你婉转了多少才子佳人

凄美动人

缠绵缱绻的爱情故事

渔翁在船头豪放的

挥洒着希望

妇人在河边用衣杖

捶打出响亮的诗行

老牛

正悠然踱步在山间

太阳 笑弯了腰

推荐第4篇:诗画江南

诗画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

花,烟雨暗千家。(宋?苏东坡)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

夕阳原在竹荫西。(宋·黄庭坚)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

凉。枕上是仙乡。(宋·朱敦儒)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

巾,独坐亦含嚬。(唐·刘禹锡)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

萧,人语驿边桥。(唐?皇甫松)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

黄云黄锦似当年。(清·陈庆之)

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客情成鹤梦,人迹似流萍。 横渡炊烟暗,障川渔火明。倚樯闲眺处,片月逼人情。

(明·谈应祥)

推荐第5篇:诗画江南)

听了一位兄弟的公开课,我按照他的教学模式拟了一分自己的教案,欢迎大家提出不足之处,一夜之中草草完成。

课题名称:上海教育出版社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名称:诗画江南。 教学内容:江南音画——欣赏《江南好》《茉莉花》《春江花月夜》《苏州好风光》

课型:音乐欣赏课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课时:中学一课时 教材分析:

江南丝竹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乐种之一,广泛流行于中国的江苏南部、浙江省西部及上海等地,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丝:指弦乐器,常为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指管乐器,常为笛、箫、笙。还有板、板鼓、碰钟等打击乐器。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明朗、欢快、活泼、轻灵、浪漫为主,大多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为主题。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有著名的“八大名曲”:《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还有人们较为喜爱的曲目,如:《霓裳曲》、《梵王宫》,以及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的范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景、乐、歌、语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并通过歌唱、交流、探究、创造等音乐活动,初步品味江南文化,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聆听《江南好》等相关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并能够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3、知识和技能:掌握江南丝竹的流传地域、形成简况、乐队组成、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江南丝竹相关知识的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竹笛,钢琴(电子琴),扇子,古筝等。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聆听法、鉴赏法、体验法、比较法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老师吹奏《梦里水乡》片段。(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标志性图片。)

2、老师提问:同学们,老师刚才吹的乐曲好听么?(好听) 你们知道老师吹的是什么曲子么?(《梦里水乡》)哦,这都知道! 你们知道我手中的笛子是由什么原料做成的么?(竹子),非常好!

在你们听和看的过程中,有谁能告诉我刚才我吹的这段旋律体现的是哪个地方的音乐风格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美妙的江南音乐世界吧。

二、

江南丝竹

1、欣赏江南丝竹《江南好》民乐片段。

① 提问:你们都听到了哪些乐器?(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和补充:在江南这些乐器统称‘江南丝竹’。它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弓弦乐器); “竹”——笛、箫、笙(吹奏乐器); 其它——板、板鼓、碰铃(打击乐器)。最近发现在上海郊县的丝竹乐队中有使用京胡、板胡和碟子等。(多媒体展示讲解内容)

② 江南丝竹的乐器外形及音色都有哪些特点?(展示乐器或用多媒体展示乐器图片)老师可以分别弹奏各乐器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或是通过图片展示(点击图片可以发出相对应乐器的声音效果)。

③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挥,老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说得很好,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明朗、欢快、活泼、轻灵、浪漫为主,大多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为主题。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待学生谈完老师出示图片总结)

2、体验江南民歌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江南民歌,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

① 《茉莉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② 演唱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方言演唱)对。(可以要求学生将不同的读音记下来。)

③ 你们能模仿一两句么?(老师引导学生模仿)待学生差不多学会方言演唱,老师可以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表演、展示,老师评介。(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学得最好。每组都有演唱舞蹈者,也可以分两组一组表演唱,一组表演动作。)

4、感受江南名曲的影响力

观看韩雪旅交会上首度用家乡话——吴侬软语演唱《苏州好风光》视频。要求找出江南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完全让学生回答,老师不予补充说明,检验学生对江南民歌的了解程度)

三、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器乐曲《江南好》,学唱民歌《茉莉花》,观看《苏州好风光》,我们一同初步认识了江南丝竹的魅力。怀着对民族音乐的憧憬和深厚的感情,我们在(奥运版)《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声中再见!

推荐第6篇:诗一样的江南

1 题目: 一样的

要求:(1)在“一样的”前面填上喻体,后面填上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高三》、《大海一样的胸怀》……

(2)1000字左右,文体不限。

诗一样的江南

郭津嵩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江南不是我的故乡,但我却来到了江南。

“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恒久的过程。先是还操着“洛阳音”的东晋士大夫们,一直到宋代的“南渡”诗人,前赴后继。他们来,为的是江南的和平和富庶,但到后来,更多的人,是冲着江南的诗意而来。

有李白,他徘徊在六朝古迹和江南丘陵之间,尽管也还望着长安,最终却把生命留在了采石江边;有苏轼,他常常几个月不在任上,却总不能忘情于江南。

然后我也来了。虽然我是那样的渺小,但亦是这条路上的一个行人。 路,通向诗一样的江南。

在乌镇,我停步在立志书院的门前,那时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柴扉静静地锁着,却可以望见院子里的草木。这大概便是《游园不值》的意境吧。其实也并非“不值”,到乌镇来看一看水就够了。“河水清且涟漪”,涟漪仿佛诗行。

在苏州,我一直把笔和纸拿在手里。我要记——随处都是诗。沧浪

2 亭上,“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护城河边,“共知心似水,安见我非鱼?”最有意思的是在拙政园,听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讲那些楹联,辨认那些篆体写就的句子。

其实也不必行色匆匆。就在住处不远,就有让闺中钗裙“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陌上杨柳色”;柳下是池塘,“小荷才露尖尖角”;荷下,“鱼戏莲叶间”。

我就坐在池塘边读书。读白居易的“江南好”,读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读得痴了,醉了„„

一抬眼,已到了冬天。

柳不再那么绿了,荷也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不禁也像陆游一样,起了风尘之叹:江南是这样的脆弱!

金陵的脂粉,西湖的歌舞,隔江的《后庭花》„„我突然想到,江南的角色并不总那么完美。因为它太过娇柔和纤弱,就像她所养育的林妹妹一样,只教人怜爱,却着实经不起生命的考验。

多少楼台,都付烟雨中!

难怪鉴湖女侠要“四海为家”,难怪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也难怪那点醒我的陆游,期盼着“尚及清明可还家”。

江南总让人徘徊,生命却不能总是徘徊;西北边陲上“衡阳雁去无留意”,可过了寒冬,雁还是不肯留在衡阳。

我要把诗一样的江南永远留在记忆里,但我的理想,却在远方。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推荐第7篇:《落花》全诗

【诗句】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出处】唐·李商隐《落花》。

【意思】诗句从空间、时间上描写了落花乱飞的情状:飘拂纷飞的落花连接曲陌,延绵不断,无尽无休地送走了斜晖。 两句诗对落花本身的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 的内心不平静。诗人以落花喻自己,如同与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告别。 诗的画面沉重黯淡,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哀。

【全诗】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全诗鉴赏】

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 (846),作者正闲居永乐(今山西永 济)。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 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以落花寓慨 身世,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首联起笔叙事:酒宴散去,客人终 于离去。曲终人散,人去楼空,剩下我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小园里,看落花满 地,随风乱飞。诗人赋闲无事,落寞无 成,心境颓然,恰逢朋友来聚,宽慰心 怀。岂知欢聚后留下的寂寞与悲凉比 往日更深几层! 前一句叙事,看似平淡,实则为后文写景抒情铺一高台, 尤其一个“竟”字,含万端感触。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起笔得势, 入手即不同人,以下迎刃而解矣……李玉溪之‘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高格响调,起句之极有力、最得势者。”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描写诗人站在小园里所见之景:花影迷离,模糊了 曲折的小径,连着远处西边凄凉的落晖。此联表面写景,实则兼叙事与抒 情。客人远去,诗人伫立远望,驻足时间之长,目送距离之远,对朋友留恋 之深,对自己身世伤感之重,尽在这两句之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把伤感与失落之情延伸到远处。

颈联直抒胸臆:我柔肠寸断,不忍心扫去这满地落红,这可是我望眼 欲穿盼来的呀,他们还是匆匆离我而去!此联既是写落花,也写客人离 去;诗人既伤落花也悲己,语意丰富,意境哀怨凄楚,令人潸然泪下。此两 句最具柔情,给人以柔弱怜悯之意。

尾联:我惜春爱花,一片痴情,但春花却随着春天毫不留恋归去,只留 下我泪沾衣裳湿。尾联也是直接抒情,抒发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 与失落。我满怀爱花惜花之情,得来的却是沾湿了满袖的眼泪。其凄凉 无奈之情如清代曲复《唐诗成法》卷五所言:“结句如腊月二十三夜听唱 ‘你若无心我便休’,令人心死。”

全诗看似咏落花,怀友人,实则诗人咏物伤己,以花喻己,表漂泊无依 且无奈之情。皆因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于是悲苦失望之际,借花 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落花》一诗手法巧妙,即事抒怀,触景伤情,以花 喻人,且想象丰富,全诗笼罩着伤春惜花悼花之愁绪,情思如痴,委婉动 人,尽显李商隐缠绵哀怨诗风。

推荐第8篇:灵魂深处全诗

下雨对我算是好事

河堤上散步的人终于走了

我的世界清静极了

/

此时,我与独处狂欢

八月的天是我的,地是我的

清晨是我的,明亮的河水

和鲜艳的旷野是我的

八月的提心吊胆和牵肠挂肚也是我的

八月的飞翔与坠落,呈现与隐匿

奔放与含蓄,兴奋与沮丧,谦卑与孤傲

希望与绝望,都是我的

/

又是雨帮了我的忙,拯救了我的担心和害怕

拯救了我的危险与冲突

我的平静是安全的

至少,在我困顿的外表

你看不到一点伤口和裂痕

/

当孤独的天性完全展示出来时

我可以无所顾忌地穿梭在真实与虚空之间

仔细地,安安静静地端详那个多重的自我

和外在狂欢,与远近纵横

无需交流,无需承诺

仿佛我就是它们朝思暮想的不动声色

我就是它们梦寐以求的悄无声息

/

如果光阴再给我一点徘徊的时间

我愿意把远方看个够

也许是我被与生俱来的恐惧和自卑折磨的太久了

它成了我的命运

如果你的同情和安抚能满足我的软弱和破碎

满足我的逃避和自责

我会一直支撑下去

直到我强大,直到我不在渴望惩罚的困扰

面朝抗争,即使消融,也无怨无悔

/

远方,你是消逝的继承者

是灵魂深处的说明书

是没有故乡的独白

是洪荒的延伸,是原始的覆盖

是苍茫里的忧郁

是镶嵌在视觉里的湮灭

但清醒的人,不会一直看着你

20XX年8月21日写于呼兰河畔

推荐第9篇:“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诗与歌的相遇,是世间注定的相逢。

西塘,一座生活着的江南古镇,是未被时间动过痕迹的地方,哪怕你在月下低吟新诗的句子,那也会泛着悠远而斑驳的古意;又或者,去祥符荡旁的田野小径,扑面感受新时代下新农村的梦里水乡……

一梦到西塘,恋恋永不忘。“吴根越角”的西塘,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这是对西塘镇历史沿革最为恰当的概括。

为了充分展现这个“诗一样美丽的地方”,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围绕江南水乡、古镇西塘、美丽乡村等主题元素,现由《诗刊》社、嘉善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2018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全球华语诗歌征文活动,以此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描绘新气象,唱响新梦想。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诗刊》社、嘉善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国诗歌网、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嘉善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善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嘉善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嘉兴分社、西塘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由以上单位抽调人员,成立“’2018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组委会。 二.活动安排:

征稿时间:2018年6月6日——7月25日(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评审阶段:2018年7月26日——8月25日,获奖名单将于9月上旬公布。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每人8000元奖金(税前)和获奖证书,赠送《诗刊》杂志一年; 二等奖4名,每人3000元奖金(税前)和获奖证书,赠送《诗刊》杂志一年; 三等奖6名,每人1500元奖金(税前)和获奖证书,赠送《诗刊》杂志一年; 优秀奖20名,奖品为每人5张西塘古镇景区门票(有效期一年)和获奖证书,赠送《诗刊》杂志一年。

《诗刊》将择优刊登,中国诗歌网将推出“2018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专题作品展示,征稿活动结束后获奖作品及部分参赛作品将收入到诗集《梦中的江南水乡》进行出版,同时还将邀请歌手,对部分作品谱成歌曲。 四.评委会:

邀请《诗刊》编辑、著名诗人、诗评家担任评委。对所有征稿作品以匿名方式进行评审。 五.征稿主题:

参赛作品充分展现西塘古镇的独特魅力和游历感受,以及江南水乡的典型美与人文荟萃的深厚底蕴,讴歌西塘旅游、经济、文化、乡村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风貌与发展远景,抒发作者心系西塘的炽热情感。 六.征稿要求:

全球华语诗歌写作者与爱好者,作家皆可参与,新诗、古体诗词均可,总长度不超过150行。每位作者限投5首,共150行以内为有效作品;散文诗不超过三章,共1000字以内为有效作品。

作品需为参选者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尤其是对往届作品模仿抄袭稿件一律视为无效。本次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征稿恕不退还。 参选作品一经投稿,其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再编权等即授予主办方。主办方有权直接或委托第三合作方以电视、报刊、网络、手机、图书等形式的载体发表或使用,作品的署名仍为原作者署名。参选者送交参选作品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著作权声明。 七.投稿方式:

邮箱:xitang2018xitang@163.com 投稿前请在文后填写完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电子邮箱等信息,以便获奖通知。 八.颁奖时间

9月底或10月初将在西塘举办“2018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颁奖典礼。 九.参赛须知

1、主办单位对获奖作品享有刊登、使用和再编等权利,不再另付稿酬;

2、投稿者均视作认同本参赛规则,获奖者所获奖金相关税费自理;

3、本次征文活动不收参加者任何费用,不退稿;

4、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2018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组委会 2018年6月6日

合作请联系编辑QQ:1689610738 微信:vipwuyou009

-END- 最新约稿消息会首先在微信公众号“写手文学投稿小助手”上公布, 关注官网中国撰稿人基地(搜索ID:aotoo513),可获得文学写作素材及写作课程等内容。

推荐第10篇:王安石《梅花》全诗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句古诗吧,这句诗其实是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中最经典的一句,此诗句被千古传诵。如果你想知道全诗的内容,那就继续往下读:

原诗: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全诗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全诗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拓展阅读:

王安石经典诗文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北陂杏花》

宋代: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第11篇:《鹤联句》全诗

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

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

颉频紫霄垠,飘颻沧浪浔。

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

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

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

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

纤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

岩栖干溪树,泽饮卑朱泠。

鸾皇自埙箎,燕雀徒商参。

独翅耸琼枝,群舞倾瑶林。

病余霞云段,梦回松吹吟。

静嫌鹦鹉言,高笑鸳鸯淫。

金清冷澄澈,玉格寒萧森。

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

稻粱不得已,虮虱胡为侵。

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沈。

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

相亲长道情,偶见销烦襟。

西汉惜冯唐,华皓欲投簪。

南朝仰卫玠,清羸疑不禁。

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

介如廉退士,惊秋犹在阴。

几诮鹰隼鸷,羁韝俄见临。

还嗤凫鷖贪,弋缴终就禽。

乘轩乃一芥,空笼仍偶金。

片云伴遥影,冥冥越烟岑。

长飚送逸响,亭亭出霜砧。

蓬瀛忽往来,桑田成古今。

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风琴。

第12篇:更上一层楼的全诗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更上一层楼”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第13篇:关于曾经沧海难为水全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1、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2、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3、除却:除了,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4、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5、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6、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7、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8、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诗意: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我在花丛中任意来回却懒于回顾,一半因为我潜心修道,一半因为曾经有你。 这是诗人元稹为了纪念逝去的妻子而写的。

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二十七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第14篇:《江雪》全诗

【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顶着风雪独自在寒 冷的江上垂钓。

【鉴赏】 千山里的鸟儿都飞光了,万径上的人踪都消失了,举目四望,看不到 一个行人; 只有那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孤独地坐在一条小船上,寂寞地垂钓着一江的风雪。原诗是柳宗元最为后人传诵的一首诗。此诗描写渔翁寒江独钓,孤高清远,悠然显出一种苍凉、脱俗的意境。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孤身一人 在冰雪天或其他时候垂钓的情形。 [例]有时,我也充当柳宗元笔下那“孤 舟蓑笠翁”去“独钓寒江雪”,有时,我也 像张志和那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吕金华《漓江醉钓》)

二、用以比喻遗世独立或孤立无朋。[例]隐逸这条路为古代士大夫知识分 子在政治黑暗、世道污浊的时候保持人 格独立提供了可能。他们常常像“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自勉。(陶东风、徐 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

【全诗】

《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二句极写大雪中环境的静寂,群山中栖鸟不飞,所有路上行人绝迹。②蓑(suo):蓑衣,棕制的雨具。笠(li):笠帽。

【全诗赏析】

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以入声字入韵的古体绝句。它和另一首《渔翁》向来为读者所喜爱。在《江雪》中诗人以新颖深邃的构思、通俗平易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意境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并通过对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背景广阔辽远,画面安谧冷寂。一切山岭上的鸟儿都飞到别处去了,所有的道路上都看不到人的踪迹,天地之间完全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这两句没有提到“雪”,却极为出色地描画出了雪景。“千山”、“万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在目力所及的广大范围之内,没有人迹,没有鸟鸣,寂寥空旷,十分幽静。诗人只用了十个字,就烘托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由远及近写来,从远处的山野写到了近处的江上。就在这个飞鸟绝迹,渺无人迹的大雪天,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一叶孤舟上,手持钓竿,正潜心静气地在江上垂钓,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一落入江面,便融进了水中,老翁对于飘雪、寒风全然不顾,他的心志该是多么集中专一。四句诗便是一幅画,有远景,有近景,有山水,有人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描写得既有层次又有中心。无怪乎历来不少画家爱以“寒江独钓”为题来作画了。

《江雪》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的作品,它同《渔翁》诗一样,都有所寄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诗人的自况。政治斗争失败后,柳宗元感到十分孤独,但是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不肯向恶势力屈服。在他所描绘的这幅寒江独钓的图画里,诗人以渔翁自喻,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和不同流合污的精神。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表面上看似恬淡平静,其实,却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柳宗元的诗大都抒写贬谪生活或描绘山水景物,诗中常常流露出愤懑不平的情绪,蕴含着深长的寄兴。诗人在表达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时,既从“至难至险”处思考,又能做到通俗平易,深入浅出。苏轼说柳宗元的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这种评论是很中肯的。

这首诗的韵脚“绝”、“灭”、“雪”三字都是入声,音调短促,朗读时构成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

第15篇:《西施咏》全诗

【诗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出处】唐·王维《西施咏》。

【译注】早晨西施还是越溪上的浣沙女,晚上就 成了吴王夫差宫中的妃子了。“朝”、“暮”二字,言西施地位转变的突 然,就好象是在一天中的早晚那么短暂。诗句暗喻只要有才干,有朝一 日定会大展宏图。

注: 越溪,若耶溪,西施浣沙的地方。

【全诗】

《西施咏》

[唐].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第16篇:《鹤联句》全诗

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

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

颉频紫霄垠,飘颻沧浪浔。

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

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

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

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

纤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

岩栖干溪树,泽饮卑朱泠。

鸾皇自埙箎,燕雀徒商参。

独翅耸琼枝,群舞倾瑶林。

病余霞云段,梦回松吹吟。

静嫌鹦鹉言,高笑鸳鸯淫。

金清冷澄澈,玉格寒萧森。

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

稻粱不得已,虮虱胡为侵。

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沈。

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

相亲长道情,偶见销烦襟。

西汉惜冯唐,华皓欲投簪。

南朝仰卫玠,清羸疑不禁。

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

介如廉退士,惊秋犹在阴。

几诮鹰隼鸷,羁韝俄见临。

还嗤凫鷖贪,弋缴终就禽。

乘轩乃一芥,空笼仍偶金。

片云伴遥影,冥冥越烟岑。

长飚送逸响,亭亭出霜砧。

蓬瀛忽往来,桑田成古今。

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风琴。

第17篇:全诗分四节

全诗分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 响宏大,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图画,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有的“挂罥长林梢”,有的“飘转沉塘坳”,已无法收回。 而能够收回的,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也极 沉痛。“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补写初闻风声,诗人即拄杖出门, 直至大风破屋,茅草丢失,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如此不幸,却无人同情和帮助,只有“自”叹“自”嗟。世风之浇薄,意在言外。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宛然在目,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见 大。成都的八月并不冷,然而“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又旧又破,就感到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词约义丰,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 困生活。而这贫困,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 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 “长夜沾湿”,布衾似铁的现实,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节以表现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领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 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欢 颜”、“安如山”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 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 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激情和希望,咏歌之不足, 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 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精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

(1)风怒号( ) (2)高者挂罥( ) (3)沉塘坳( )

(4)倚杖 ( ) (5)俄顷 ( ) (6)布衾 ( )

(7)大庇 ( ) (8)突兀 ( )。

(1)厦( ) ( )(4)丧( ) ( )

2、解释加点的词。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 (2)下者飘转沉塘坳 ( )

(3)公然抱茅入竹去 ( ) (4)忍能对面为盗贼 ( )

(5)秋天漠漠向昏黑 ( ) (6)长夜沾湿何由彻 ( )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2)卷我屋上三重茅( )

(3)忍能对面为盗贼( ) (4)归来倚杖自叹息( )

(5)俄顷风定云墨色( ) (6)秋天漠漠向昏黑( )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3、辨析形近字,先注音后组词。(8分)

(1)梢( ) (2)燥( ) (3)娇( ) 4)彻( )

稍( ) 躁( )

骄( ) 砌( )

4、指出下面句子中 “为”字的不同意思。(3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 ) (2)忍能对面为盗贼 ( )

(3)为宫室器皿人物( ) (4)为有源头活水来 ( )

(5)向为身死而不受( ) (6)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 )

5、比较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5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高者挂罥长林梢 ( )

(2)秋天漠漠向昏黑(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3)长夜沾湿何由彻(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

(5)眼前突兀见此屋( ) 乃入见 ( )

二、默写填空。

(1)茅飞渡江洒江郊, ,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 。 ,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三、判断正误

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6、(1)以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的年老无力;群童是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五、重点问题探究。

(1)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3)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六、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6分)

七、翻译句子。(3分)

(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九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2、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2分)

3、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2分)

4、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3分)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2)

(3)

5、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4分)

(1)

基础储备卷

1、(1)háo(2)juàn(3)ào(4)yǐ(5)qǐng(6)qīn(7)bì(8)wù

2、(1)秋深(2)几层茅草(3)竟忍心如此(4)拄着拐杖(5)一会儿(6)黑下来

3、略(参见课文)

4、A(应是古体诗)

5、(1)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2)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3)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6、(1)以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的年老无力;群童是无知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就作者来说是无可奈何的。(意思对,有见解即可)(2)安史之乱;从755年开始到763年结束,是当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发动的反叛朝廷的叛乱,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大致情况说清即可)(3)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也触动了作者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秋风、秋雨的威力,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都没能击垮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7、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当时人称“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从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B 综合提升卷

1、(1)xià,厦门;shà,大厦(2)cháng,长城;zhǎng,生长(3)chù,处长;chǔ,处理(4)sāng,丧事;sàng,丧气

2、(1)大声吼叫(2)沉到池塘水边(3)公开地,毫无顾及的(4)当面(5)乌云密布的样子(6)如何捱到天亮(7)广泛地遮蔽(8)突然

3、(1)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回来的时候只有拄着拐杖连连叹息。(2)布被子用了许多年,又薄又冷,像铁块一样,淘气地儿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3)怎么才能得到许多宽敞的大屋子呢?这样就可以为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遮风挡雨,让他们都高高兴兴,不管有多大的风雨也像大山一样平平安安。

4、(1)对偶(2)夸张(3)比喻(4)对比(5)借代(6)互文

5、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

6、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9、(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

(二)》(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等。

10、(1)jǐ(2)jì(3)qiào(4)ān

11、(1)这里比喻苦难(2)借指国家(3)理解错误(4)绿叶映衬着红花

12、C

13、杜牧在这里只不过是借着翻历史旧案来表现自己的才干与愤郁而已,意思和阮籍登广武望刘邦项羽的古战场时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样。

14、原句富有形象性,是东吴国破家亡的形象写照,能够唤起读者的想象;改句较平实,只是普通意义上的概括,并不能专指东吴,缺乏典型性。

15、(1)这可能是杨慎一时“逞才”,借批判名家而炫耀才学,一时“失口”。(2)夸张也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要“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杨慎与杜牧在夸张的分寸的把握上有不同的见解。(3)杨慎可能真的看到过“十里莺啼绿映红”这一版本,想到“十里蛙声出深山”的成句,有此“失口”不足为奇等等。(只要能说出两种,言之有理即可)

C 新颖题型集萃卷

1、(1)shāo,树梢;shāo,稍微(2)zào,干燥;zào,焦躁(3)jiāo,骄气;jiāo,骄傲(4)chè,彻底;qì,堆砌

2、(1)被(2)当(3)雕刻(4)因为(5)为了(6)在

3、(1)形容词,深;方位名词,高度,“高者”是“高处的”意思(2)时间副词,将近,渐渐;动词,对着(3)如何;什么。都是疑问代词(4)疑问代词,怎么能;形容词,安全,安稳(5)通“现”,出现,显现;进见。都是动词

4、(1)八月正值深秋之际,狂风怒吼,把我茅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跑了。(2)自从战乱就很少睡过安稳觉,现在又打湿了床铺,这长长的夜晚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3)什么时候眼前突然出现这样的屋子,即使惟独我的屋子破了,冻死我也值得!

5、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寒衣针线密”化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语言简洁明快,又点明了诗题。

7、理解“以泪研磨”“挥泪作墨”皆可。

8、答案不统一。可以从“清瘦”“苦辛”“问寒暖”等词语入手,把诗歌不能表达的细节表现出来。

9、《岁暮到家》用白描的手法极力描摹了岁暮到家时,母子相见时的场景、神态,还用细腻的笔触写儿子从母亲的一系列举动上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体贴和牵挂,因此在外游荡却“不敢叹风尘”;《归信吟》却只用极简练的笔墨道尽了游子的思念之苦。

10、(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11、(1)怎么样(2)尽力做善事(3)摆出威风(4)堵塞河流(5)可以成就大事(6)谦辞,没有才能

12、C、D(名词用作动词)

13、(1)我不能挽救他们。(克,能够。)(2)难道不能立即制止吗?(遽,立即)

14、子产:主张疏导;然明:主张堵塞。

15、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借河水的“堵塞”和“导流”来分别比喻“不让百姓议政”和“听取百姓议论”。

16、(1)让百姓畅所欲言,认真听取普通百姓的看法。一方面可以作为制订政策的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同时还能有利于对政府官员的监督。(2)对百姓的言论,应该进行引导;对百姓的评论也要进行辨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毫无条件的接受,更不能拒之门外。

17、开放性题,回答合理和不合理均可以。但要注意观点明确。如,合理:从上文可以看出,子产是一位能够听取百姓议论的国君。他善于分析,长于议论,处理国政时不简单地采取以威服人的“打压”政策,是能够“仁爱下人”的君主;不合理:孔子曾经自己也说过,对人要“听其言而察其行”。只听子产的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就认为他是“仁君”,是太过片面了。因为世上的骗子,无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如现在的贪官,在台上发言时,大多是“正义凛然”,“感人至深”,而到了台下,往往大肆受贿索贿,贪得无厌。

第18篇:江汉全诗鉴赏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第一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

第二联是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

第三联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诗人自比为“老马”,意在表明自己并非已经毫无用处。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

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

第19篇:山中全诗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鉴赏】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第20篇:六指弦全诗

【此】凡花,望断涯,陌上掩烟沙。凡尘迷茫立悬崖,闲愁为谁洒?

【处】境差,指乱画,词赋羞涂鸦。一生梦写浪漫话,为谁倾浮华?

【相】恋他,幽窗下,缘定三生涯。岂料孤苦泪双挂,为谁守空榻?

【思】烟霞,伴月牙,笔绘墨中花。指穿温柔到白发,写尽谁梦话?

【共】白发,守天涯,谁知是梦话。三生情缘轻放下,留下谁优雅?

【情】如画,念飞花,墨秀那芳华。拼写一地琉璃瓦,为谁数蒹葭?

【话】流沙,听禅卦,也只是刹那。寻幽风月赋诗画,为谁留牵挂?

【凭】浮夸,描天下,难书一念差。琉璃情梦弦上挂,何处是归家?

【谁】知他,鬓霜发,尽成墨中花。柔情点开鸳鸯帕,铺展谁风雅?

【问】梨花,寄情话,奠葬清烟霞。琵琶弦上奏天涯,与谁解心麻?

【天】路滑,流浮华,谁许金玉钗。不料青灯漫佛塔,情断谁袈裟?

【涯】上花,望天下,独自展风雅。不然烟火清无瑕,谁不羡慕它?

【此】凡花,倦天涯,卑微写繁华。风霜逐魂指流沙,与谁品浮夸?

【处】境差,多苦辣,墨染青丝发。难料半世缘厮杀,暗葬谁优雅?

【相】恋他,梦天涯,弦断念追杀。夜夜燃烛织情话,为谁指流沙?

【思】烟霞,弄琵琶,桃香换华发。一字难尽雪月花,与谁舞风雅?

【共】白发,似梦话,墨舞情丢撒。红笺新词描天下,执守谁风华?

【情】如画,走飞花,相思弦上挂。静心洗尘问天涯,月为谁流沙?

【话】流沙,醉芳华,倾情写梦话。执笔静守菩提下,为谁走飞花?

【凭】浮夸,点朱砂,墨染青丝发。饮尽凄苦披袈裟,谁知风尘假?

【谁】知他,迷风雅,仗剑走天下。徒留尸骨掩世华,谁怜泪双颊?

【问】梨花,染霜发,多少爱恨压?情落红尘思横跨,与谁笑烟沙?

【天】路滑,浸霜华,雁断秋梦下。缘薄情浓绕墨洒,谁问这孤雅?

【涯】上花,无牵挂,饮尽流年沙。云愁不尽约烟霞,凭谁论情话?

墨似烟,荡情感,诉尽风流恋。难得一爱锁梦间,为谁抒锦绵?

流水缘,沉浮间,回眸失执念。忆思反复随风卷,留白待谁添?

候佳音,曲幽深,惊醒梦中人。管弦弄丝伴心尘,锦瑟撕谁魂?

寂寥韵,断桥吟,锁泪愁眉空。悲语凉薄寄浮身,谁怜鬓霜痕?

江月坠,梦魂追,偷渡离人泪。回忆满载流年碎,谁是一生最?

弦音醉,酒中味,何时与君对?瑶琴弹落流苏垂,陌上待谁归?

清风起,奏琴词,晓月探梦痴。笔点诗韵流相思,深情与谁寄?

忆念执,寻君迹,清影葬墨池。古卷飞出千年奇,迷醉谁心志?

相思愁,逐水流,风尘墨穿透。诗心荡韵梳杨柳,为谁写情柔?

烟云走,梦轻叩,妙曲掩世忧。与谁相守黄昏后?盼得红颜瘦!

问如果,叹奈何,为谁守执着?紫陌红尘赴旧约,谁等花开谢?

冷箫瑟,染斑驳,揉碎相思诀。几笔墨画葬梦柯,结局谁续写?

红尘恋,寄琴曼,清音千回转。晓梦相思又缠绵,谁把弦听断?

笔墨溅,诉凤愿,柔情指尖漫。烛影摇醉当年颜,素心与谁牵?

燕回春,剪心痕,幽梦何处寻?网上风流几分真?与谁诉情深?

望红尘,觅鸿云,花飞为谁停?几许素墨掩心音,泪绝谁难枕?

缘似水,缠绵醉,痴情能几回?心绪尽染相思泪,惆怅诉与谁?

几多悲,素墨陪,谁解愁滋味?梦飞月边思成灾,揉乱谁娇眉?

凭栏倚,思寂寂,寻句寄新词。揽尽风月诉情痴,玉落洒谁凄?

柳依依,润心笔,神思暗香觅。愁绪入卷化成诗,泪染谁墨池?

银月流,笛韵幽,回忆上心头。漫卷诗书思悠悠,语梦谁静候?

倚香楼,赋诗稠,风月一笑收。轻捻笔墨诉哀愁,与谁论春秋?

琉璃月,杯中酌,端起半世寞。多少悲欢酿成歌,可知发如雪?

花红落,痴念叠,明月谁共我?难描情字味几多?与谁叙因果?

花开时,柳荡丝,燕剪小荷池。草木醉墨含情思,香径谁铺字?

浮梦奇,惹心痴,素月流迷离。春风伴我共心依,与谁再赋诗?

踏芳菲,采翠微,梦随柳絮飞。满目春晖醉心扉,诗韵伴谁归?

风光美,化蝶追,佳人双双对。墨尽香息待谁陪?谁怜这伤悲?

柳郁葱,似仙境,闲居亭阁中。烟锁幽思步黄昏,与谁伴诗心?

寻雅韵,荡真情,一梦付瑶琴。残词揉肠和泪吟,何处觅知音?

清辉透,伴更漏,相思泪难休。落红飞尽枉凝眸,陈词谁来扣?

倚红楼,空守候,往事回忆凑。笔墨怎诉离别后?又添几多愁?

云裁月,花影落,听风唱寂寞。纤指揉弦时光破,刺痛谁心魄?

长恨别,枯梦澈,难忘旧时约。遣词润句细斟酌,续写谁思诀?

烛影翩,拂红笺,指尖续姻缘。旧卷残篇梦千般,空余谁人叹?

忆流年,初相见,绘入桃花扇。诗意篆墨情无限,徒留谁牵念?

泼墨忆,诗韵起,唐宋笔下痴。几许缱绻有谁知?误惹谁情思?

燕莺啼,锁愁思,情缘入梦迟。细语听风忘新词,谁来扣玉指?

彩笺飞,屏前会,闲赋谁吟对?满载深情笔下挥,有梦同谁醉?

夜风吹,送春归,蘸韵舞芳菲。墨尽鬓白香为谁?风雨有谁陪?

柳色新,绿草茵,春音动心魂。偷来暗香美韵吟,画出谁心痕?

花芳馨,絮掩尘,妙句连情文。借度春风问佳人,清词秀谁梦?

万绪幽,梳丝柳,诗语含赋羞。染醉词章抛闲愁,谁在空洒忧?

相思柔,一梦囚,香韵为谁留?揽入桃花注杯酒,与谁对银钩?

思君切,谁勘破?千秋醉成阕。墨煮诗香共谁酌?拾欢与谁乐?

花逐月,梦相约,老春曲相合。浓墨重彩守执着,为谁写思诀?

登楼畔,临风叹,闲愁绕眉间。尘缘梦断留清念,与谁度流年?

潇湘恋,落指尖,笔研画苍烟。优雅着墨绘青莲,花语为谁缠?

月影动,弄风情,雅韵流醉浓。点墨飞花我独钟,谁懂意千重?

望苍穹,隔飞鸿,清萧曲飘零。此时相思与谁同?弦月勾谁梦?

谁解忧?寄苦酒,情断恨难休。烟雨红尘何所求?谁怜孤魂忧?

寂寞愁,笔尖流,墨点相思柔。残红都有悲歌奏,痴语为谁丢?

凭栏倚,曲心怡,引蝶戏花衣,千书不尽别情依,谁将梦寄伊?

东风移,解寒意,醉笑痴人忆。思念如织泪眸溢,恋飞谁墨矣?

燕儿归,伴翠微,蝶梦绕花醉。红尘沧桑我共谁?为谁墨狂飞?

浅回味,思成灾,寂寞锁愁眉。心弦常邀月相随,捎去谁无悔?

度春宵,人不老,只到鬓发少。可知流年似水飘,能有几日娇?

风月扰,情未了,真爱落谁槽。常叹花无百日好,焉用秋风扫?

满庭芳,赠华章,抒怀有韵扬。谁怜寂影相思长,隔梦听谁伤?

淡墨凉,怎揉肠,诗魂恋玉妆。笔下偷情几千场,酒醉谁温床?

风疏桐,细语浓,思枕边月梦。两袖馨香醉墨纯,与谁伴红尘?

忆旧情,似落红,念碎词阕清。相思无寄弄诗文,谁知乐无穷?

思绪幽,绕兰舟,寻韵赋春秋。墨花有意解千愁,常与谁梦游?

芳菲走,曲意留,听弦流水皱。独品相思人渐瘦,同谁舞香袖?

花间倚,醉相怡,香漫紫裙衣。暗待丹华慰情依,渡口谁念伊?

月影移,谁解意?雕窗何人忆?春魂过处芳菲溢,诗落谁休矣?

春梦回,相思醉,忘了愁滋味。燕剪柳梢惹翠微,花语有谁陪?

笔墨飞,诉情怀,香笺迷离汇。心绪不再染伤悲,词为谁牵随?

绿柳稍,舞妖娆,风流赛玉娇。青山染翠卖弄骚,让谁妙词敲?

暗香飘,诱文豪,墨舞花梦好。指画丹心乐淘淘,谁不醉逍遥?

路漫长,寂寞扬,真情付墨香。烛案摇红梦迷茫,词赋谁欣赏?

燕穿堂,戏春阳,翠微惹醉肠。随风捉韵入诗章,与谁快乐享?

醉玉妆,青丝葬,梦过心留伤。悠悠我诉相思长,墨为谁流芳?

春韵扬,飘暗香,花语几度忙?夜夜挑灯寄情肠,只为谁品尝?

花事醒,胭脂冷,奈何惹花容?水调弹皱一江情,空度谁入梦?

月弄影,烛摇红,研墨祭春深。浮花浪蕊任君擒,风流共谁品?

柳梦发,信笔鸦,逸情揽奇葩。遥望春色上枝丫,丹青待谁画?

雨吻颊,润心花,东风进万家。林间翠鸟闹叽喳,惹醉谁琵琶?

墨笔舞,抒歌赋,柳梦暗香渡。风云淹没沧桑路,意趣谁来补?

乐善福,难知足,风月破沉浮。燕剪相思回眸处,谁在独品孤?

烟云流,一笑收,梦随芳心走。难知此情能长久,谁将回忆留?

月上楼,醉心头,诗荡落花幽。情歌唱尽眉间愁,墨少谁含羞?

繁花落,念如歌,旧梦恋素墨。几度风华入清阕,只为谁记得?

谁共我,度斑驳,回忆漫雕琢。鸳鸯小字穿尘过,谁把相思惹?

饮风霜,逐梦扬,痴情无尽长。朝吟暮醉伴孤肠,寂寞与谁量?

烛摇窗,春韵藏,幽思卷墨香。邀风揽月入诗行,品尽谁沧桑?

鹧鸪声,醉花荫,寻梦踏沙行。三叠阳关付瑶琴,玉楼谁疏影?

十里亭,荒草径,寂寞敲心门。枯露盈秋几人听?尘舟荡谁情?

情如画,念似沙,共谁度浮华。深山翠林修篱笆,与谁伴朝涯?

执念下,断华发,青灯掩袈裟。西窗摇影燃灯花,为谁赋情话?

墨花语,醉酒壶,描笺意狂疏。半世逍遥踏文途,共谁伴草庐?

柳梦浮,春风渡,阅尽花无数。枕书听曲排律赋,能有几人读?

绿上柳,把梦扣,秀出红酥手。一片春色画影收,弦月谁来守?

笛韵幽,醉香楼,繁华逐水流。几度潇洒度春秋,与谁相对酒?

绕紫陌,意空折,唯剩冰清魄。岁月无痕叹婆娑,凭谁思漠漠?

点素墨,诉离合,往事不堪破。三生情缘纸笺落,谁解痴心惑?

十一

春入怀,巧心栽,踏径拾翠来。香蕊随风戏青苔,雅韵谁来猜?

上楼台,看花开,紫燕衔春徊。眼底芳菲次第排,把谁梦里埋?

弦月凉,寂寞长,幽思落笔伤。冷玉闲香荡梦窗,与谁诉衷肠?

阅华章,品宋唐,清韵飘墨香。纸笺流花鬓染霜,谁记昔日妆?

蘸丹霞,舞风华,拙笔荡墨花,引来东风唤绿芽,多情待谁夸?

雾似纱,飘天涯,柳枝梦奇葩。请莫辜负此闲暇,佳词谁涂鸦?

断肠词,为君痴,饮露叙相思。盼来春梦发新枝,捡得几行诗?

丹青笔,织迷离,香魂绘别离。展才万卷盼谁知?千情谁会意?

月如钩,窥小楼,玉笔点思柔。红笺捡拾一杯秋,雅韵为谁留?

俗世游,几风流?花落又添愁。清词半阕酒味稠,此生何所求?

落红翩,冷香漫,梦随霜花散。指尖流年思弄弦,为谁守执念?

忆愁烦,夜难眠,泪染寂寞颜。纸上春秋空释然,谁怜笔墨寒?

十二

卷春来,荡墨开,拾翠入玉台。余勇可贾妙功裁,谁还惹尘埃?

烟飞黛,恋诗才,香蕊解愁怀。芳草飞韵润粉腮,谁把东梦揣?

春风荡,花语忙,捉韵度时光。一笔勾勒风月场,不再为谁伤?

满纸芳,笔下扬,寂寞访墨香。满卷情思细品尝,谁道我痴狂?

燕回家,探柳芽,却是披绿纱。频见庭院蝶恋花,谁又诗意发?

载芳华,醉流霞,逍遥任琵琶。饮尽东风飘天涯,香词入谁家?

花柳烟,香浸岸,流转芳踪潜。又见桃魂拨心弦,为谁许尘缘?

羽梦翩,不堪剪,冷暖纤指捻。望断三生无情天,还为谁眷恋?

忆往昔,轻叹息,寒月飘孤寂。缱绻幽思收笔底,诉尽谁的痴?

风尘事,舞墨池,空余一纸诗。红笺小字寄传奇,此情有谁知?

度晚秋,香盈袖,素手绘清幽。墨染风尘几时休?谁怜朱颜瘦?

忆豆蔻,念依旧,拈花写离愁。千韵敲梦醉诗留,归期有谁候?

十三

一阕歌,几卷墨?等到花开落。旧梦不堪春秋默,心事与谁说?

叹情多,惆怅客,因缘都错过。丝弦弹尽红尘寞,谁怜这凄绝?

念成灰,几人悲?谁伴烛影碎?君子一诺知为谁?回忆为谁醉?

相思味,细笔绘,歌尽桃花泪。梦回枕畔情字堆,为谁不言悔?

念如风,相思重,落花倾情深。只为认得几回春,为谁画年轮?

残月吟,有谁听?孤影掩心痕。浓墨泼洒纸上真,痴梦有谁问?

孤弦留,谁伴奏?谁愿听更漏?烛影西窗泣泪流,细说谁忧愁?

笑回眸,倚枝头,可是情依旧?几度相思笔墨凑,谁把风月守?

风弹弦,枕月眠,偷看谁寻欢?借得梅香描彩笺,落得谁轻叹?

此生念,丹青染,宿命定尘缘。寂寞飘零红尘畔,幽思为谁乱?

清词扬,寄锦章,翰墨伴梦狂。情捻玉篆醉群芳,风雅共谁唱?

忆过往,泪成行,寂寞总敲窗。孤影尺素寄思量,为谁守夜长?

十四

情之锁,秋风破,谁懂寒霜恶?不知花飞为谁落?残墨滴谁诺?

守执着,度斑驳,悲欢奈几何?一曲知音谁相合?谁怜这情薄?

几轮回,叹魂悲,弦断风听泪。经年只得酒中味,与谁斟一杯?

踏花归,说无悔,回忆丹青绘。流苏缄默水墨推,与谁两相对?

小窗东,烟月明,春风度诗情。几分蜜意暖心中,与谁伴红尘?

常弄文,韵无穷,柳梦追翠茵。邀朋相聚醉兰亭,弦音共谁听?

春雨后,清心绣,嫣红一径幽。淡雅芬芳风韵透,与谁仙境游?

墨笔悠,抒景秀,谁把相思诱。寂寞深锁两眉皱,谁在空怀旧?

尘缘断,有谁怜?倚栏临风叹。觅得花香落指尖,能解谁的愿?

捻孤弦,吟流年,墨色绘青莲。伏笔优雅抒情念,为谁醉寒烟?

吻酒香,雅韵扬,忆思漫疏狂。谁听寂寞暗敲窗,赋尽谁忧伤?

寒夜长,味深藏,入墨三更香。柔情紧随诗律翔,与谁同品尝?

十五

落叶幽,遮望眸,柔肠逐水流。痴情墨染心上愁,诗心为谁留?

风拂柳,疏影瘦,雨滴细听秋,袖染风尘香满楼,谁把情字勾?

情多磨,蘸月色,不知为谁写?流年葬送梦几柯?何须问因果?

念如歌,笔墨锁,忆思谁人解?繁华尽如云烟过,谁懂这传说?

云蝶翩,芳菲伴,点墨缀香案。月魂又见痴痴念,谁懂轻轻叹?

花语缠,吟几遍?铺宣赋情恋。琴音频诉柔柔怨,与谁悄悄绵?

红颜泪,属为谁?不尽花影碎。古今尘梦缘如水,谁又为谁醉?

斟满杯,谁作陪?痴语念君归。谁在渡口迎清辉?尝尽相思味!

一笔真,与谁倾?歌尽桃情梦。谁愿指尖听葱茏?烟花为谁浓?

弄弦筝,思清明,催醒扇底风。相思从容画丹青,谁怜岁月匆?

痴眸光,染清霜,浓墨追过往。指拈丁香凝诗行,共谁诉沧桑?

恋深藏,梦未央,饮尽一杯殇。笙歌醉月诉彷徨,妆卸谁吻香?

十六

寒云幽,冷星愁,只影倚银钩,淡墨残笔诉情由,与谁度深秋?

意寂寥,思暗扣,帘内谁人候?弦音伴酒梦无休,黄昏与谁守?

月影缺,思成蝶,烛泪染寂寞。冷暖忧愁笺上约,几人能勘破?

丝弦拨,奏烟火,清风乱几多?伏案细数红尘劫,岸上谁共我?

银烛淡,锁清寒,月弯愁不展。指滑千遍幽思怨,为谁情不倦?

弦曲捻,琴语缠,一袭香婉转。柳河怎知春光远?流芳天涯暖!

雪花飞,醉香梅,点点化成泪。红尘有梦胭脂绘,青丝为谁悴?

月如水,叹影悲,西窗与谁对?谁把相思刻成碑?为谁夜不寐?

小秦筝,音盘恒,悲欢奏心痛。幽魂染墨执笔封,只待谁相逢?

忆温情,剩残梦,爱恨轻唤醒。流年浮生谁与共?心事有谁懂?

暗夜长,吻毫香,小篆诉柔肠。满纸思情染月光,相思谁独尝?

流水忙,落花殇,谁又续笛腔?墨拥繁华添袖香,念为谁痴狂?

十七

乱叶飘,愁绪绕,翠山何处找?枫燃霜草见青鸟,为谁留芳俏?

烟云渺,相思老,絮柳清风招。影弄月台荡花摇,春心谁能晓?

捻冰弦,调玉腕,独对月钩弯。鬓霜冷却瘦朱颜,谁盼春风暖?

风穿帘,卷沙幔,谁听落花残?好梦难成芳华散,与谁寄思远?

笛声扬,惹惆怅,执笔叙阕章。梅影欺霜几疏狂?谁怜飘零妆?

西风凉,月如霜,残梦入庭窗,心事酿成一地光,漫过谁心上?

风萧索,叶斑驳,谁在守执着,阕阕清词念成河,谁不叹情多?

相思彻,谁解我?泪眼任蹉跎。杯酒伴弦穿尘过,花开为谁落?

玉笛声,待谁听?幽思寄繁星。离歌唱尽凡人梦,此情谁人懂?

步轻盈,入丛林,与谁看风景?浮华尘世与谁品?是否还飘零?

红尘路,与谁度?品尽相思苦。守到青梅冰心赋,为谁写孤独?

长亭暮,诗心住,风流论今古。常在暗夜听丝竹,梦入谁窗户?

十八

朱梅俏,染春早,烟客梦迢迢。闲庭犹听鹧鸪叫,不知与谁晓?

碧山渺,筝曲枭,牵惹谁人恼?柳风催泪念沙草,为谁探路遥?

春山暖,柳影翩,箫音揉浪漫。芳馨坠枝篱上攀,蝶梦为谁乱?

银燕穿,春水潋,淡墨似云烟。兰舟摇皱一江澜,碧画谁犹见?

影横窗,叹夜凉,谁倚半月光?半阕清词寄离殇,谁写婉约肠?

眸远望,几思量?尺素描情长。一场浮梦独自尝,盼谁伴身旁?

步阡陌,惊魂魄,看尽繁华落。三千青丝化素墨,思念与谁说?

诉离歌,谁与和?清韵度烟火。一笔流光奈几何?与谁续因果?

弦音重,酒色浓,魂梦落空城。寻觅往事情独钟,一笔为谁倾?

卷帘拢,相思纵,墨染夜色深。回忆辗转丹青恭,为谁燃尽灯?

情过处,思如故,韵入谁眉目?浓墨深浅夜夜舞,为谁守残烛?

笔轻触,做秀赋,只描一面初。闲愁卷卷向谁诉,谁知这离苦?

十九

诗韵翔,丹心扬,元旦谱佳章。雅句清词寄情肠,为谁解心伤?

冬夜长,春梦香,月影总敲窗。执笔抒怀意痴狂,谁怜鬓染霜?

醉琴音,笔叙情,墨香绕梦萦。夜夜孤影伴寒灯,谁把相思倾?

残枝横,西风冷,流年待春行。借与月华盼相逢,诉尽谁心声?

游墨海,醉文采,常把笑口开。淡墨蕴香掩尘埃,诗意乐谁怀?

聚英才,铸平台,风光妙笔裁。幽月寄情味重来,谁把词韵待?

墨舞花,织情话,相思染白发。三生情缘难放下,风骚为谁洒?

一指沙,掩韶华,红笺描烟霞。以梦策马度天涯,与谁数蒹葭?

诗韵幽,醉情柔,雅赋网屏留。挥毫泼墨乐意收,与谁竟风流?

笔作舟,墨海游,潇洒度春秋。一卷红尘相思囚,谁把痴语稠?

度尘缘,苦乐缠,笔画梦三千。沧桑世事难看穿,青丝为谁断?

读书函,育诗篇,墨流薄情贱。忆思万卷魂梦圆,真假谁来判?

二十

凭栏望,漫思狂,瘦月洒寒霜。寂寞穿透岁尾凉,来年与谁双?

烛影长,伴墨伤,枕泪忆潇湘。尘缘若梦愁断肠,为谁守玉妆?

冬夜静,易抒情,诗醉相思引。悠闲织梦墨笺倾,风月伴谁行?

梅开韵,伴新春,绕指暗香生。淡墨牵魂守青灯,与谁诉心声?

读文摘,释俗怀,丹心洗尘埃。梦笔随缘写风采,与谁伴花开?

聚雅斋,醉诗台,墨韵清风载。指尖人生不留白,玉颜为谁来?

指流沙,梦天涯,拂月漫潇洒。执笔舞开墨中花,与谁笑烟霞?

守浮华,霜染发,情入骨留疤。倾尽柔情写梦话,只为谁念挂?

笛韵幽,醉歌楼,繁华似水流。笔墨难描烟客愁,回忆几时休?

驾墨舟,荡春秋,痴语诉情柔。网络千里诗词游,此生何所求?

风掀帘,窃诗函,香墨醉缠绵。花语不尽一生恋,梵音谁来念?

网屏牵,结善缘,雅同志趣连。舞文弄墨悟心禅,比谁更悠闲?

杏花春雨江南全诗
《杏花春雨江南全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